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实用13篇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篇1

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在众多的资产选择方式中,及时引导家庭利用资金市场的不景气,以较低的成本筹措社会游资,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进行理性投资,就是一种不景气市场条件下的资产选择策略。

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金融投资工具大体分为保守型的如银行存款,成长型的如债券、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型的如期货、外汇、房地产等;精专业知识的如邮品、珠宝、古玩、字画等。尽可能地使投资多元化,但切记不要盲目从众投资,要发挥个人特长,尽可能多元投资,获得最大收益。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

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

1.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己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目标。

3.投资基金。不少人想投资股市,但是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最理想的方法是委托专家代做投资选择,这种投资方式便是基金。投资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不确定的社会闲散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按照资产组合原则进行分散投资,取得收益后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投资工具。与其它投资工具相比,投资基金的优势是专家管理、规模优

势、分散风险、收益可观。家庭购买投资基金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少时间和具有专业知识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4.债券投资。债券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较储蓄利息高,比股票风险小,对于有较多闲散资金、中等收人家庭比较适合。债券具有期限固定、还本付息、可转让、收人稳定等特点,深受保守型投资者和老年人的欢迎。

5.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是指房产与地产,亦即房屋和土地这两种财产的统称。由于购置房地产是每个家庭十分重大的投资,所以家庭要投资于房地产应该做好理财计划;合理安排购房资金并随时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以便价格大幅度看涨时,卖出套现获取价差。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房地产的好处是其能够保值,通货膨胀比较高的时候,也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期;并且,可以房地产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另外,投资房地产可以作为一份家业留给子女。

6.保险投资。所谓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采用契约形式,对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需要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保险不仅是一种事前的准备和事后的补救手段,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保人先期交纳的保险费就是这项投资的初始投入;投保人取得了索赔权利之后,一旦灾害事故发生或保障需要,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经济补偿,即“投资收益”;保险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当灾害或事故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后才能取得经济赔偿,若保险期内没有发生有关情况,则保险投资

全部损失。家庭投资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扮资连结或分红等类型寿险品种,使得保险兼具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要的。

7.期货投资。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交易所进行,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的商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形式。期货交易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对期货交易的选择要谨慎行事。

8.艺术品投资。在海外,艺术品已与股票、房地产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艺术品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资风险小。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其市场波动幅度在短期内不很大,所以投资者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安全性强。二是收益率高。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导致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所以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但同时,艺术品投资缺陷也较突出:一是缺乏流动性,一旦购进艺术品,短期内不一定能出手,其购人与售出之间的期限可能长达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对于资金相对不太宽裕的一般家庭是不现实的。二是一般情况下艺术品的鉴别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不具有鉴定能力的家庭和个人还是谨慎行事。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组合

不管是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还是实业资产,都有一个合理组合的问题。从持有一种资产到投资于两种以上的资产,从只拥有非系统性的单一资产变成拥有系统性的组合资产,这是我国家庭投资理财行为成熟的重要标志,许多家庭已经认识到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家庭投资组合追求的不是单一资产效用的最大化,而是整体资产组合效用的最大化。因为资产间具有替代性与互补性,资产的替代性体现在各种资产间的需求的多少。

相对价格、大众投资偏好,甚至收益预期的变动均可能呈现出彼消此长的关系。资产的互补性表现为一种资产的需求变动会联动地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投资品的需求变动,如住宅和建材、装修业的联动关系等。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不难证明,过多地持有一种资产,将产生逆向效应,持有的效用会下降,成本上升,风险上升,最终导致收益的下降。这不利于家庭投资目标的实现,而实行资产组合,家庭所获得的资产效用的满足程度要比单一资产大得多,这经常可以从资产的持有成本,交易价格、预期收益、安全程度诸方面得到体现。比如,市场不景气时,一般投资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同时处于不景气状态,但房市、邮市、卡市、币市、股市、黄金首饰、古玩珍宝的市场疲弱程度并不相同,有的低于面值或成本价,有的维持较高的价格,也是有可能的,这时头脑清醒,有鉴别能力的投资者,会及时选择上述形式的资产中,哪些升值潜力大的品种进行组合投资,也会获得可观的效益。我国已有不少家庭不仅可以较自如地运用资产组合的一般投资技巧,在投资项目上注重资产澡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做到长短结合,品种互补,长期投资与短期投机互为兼顾,并且在市场的进人与退出技巧上亦能自如运用。自有资金与他人资金互相配合,从而使家庭投资理财的效益大力提高。这是效益较佳的资产组合方式。

资产投资需要组合,才能既有效益又避开风险,许多家庭已懂得这一道理,并付诸于自己的投资活动中,但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有不少家庭,只是单纯地将增加几种投资品种,缺乏内在联系的“凑合”在了一起,并不考虑资产间如何组合才能做到有比例地相互联系和相互结合。其实资产组合是优化家庭财产结构和资产结构,变短期的低收益资产组合为长期的高收益资产组合的一系列活动。有一部分家庭,以中老年家庭为主要构成部分,他们的资产组合中,投资意识不强,保值的意愿使其资产过份向低风险低收益的品种集中,比如储蓄可能占银行与金融资产的85%以上,证券投资的比重过小,其家庭的实物资产多选择有较强消费性质的耐用消费品,是一种较典型的低效益资产组合方式;也有的家庭,以年轻夫妇为重要构成部分,其家庭投资又过份向高收益高风险的品种集中,带有明显的追求投机利润的家庭投资组合,如过份投向股票、期货、企业债券、外汇等形式,甚至为贪图高利参与各类社会集资,一旦失手,往往可能血本无归。这也是一种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还有的家庭虽然也认识到了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道理,并开始按多品种,多期限组合投资项目,但对投资与投机的双重功能,相互关系,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分割与转换认识不足,以及自有资产与他人资产的关系处理上容易失误,这也是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

三、家庭投资理财的调整

资产的组合要长期且经常处于效益最大化的状态,资产的组合就不能只是短期的静态剖面,而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是对各种市场因素进行合理预期后,不断修正完善已实施的资产组合方案的过程。所以资产组合实际是一系列变动因素组成的函数,不断进行合理地有效地调整的依据是决定这一函数的基本变量是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家庭在占有信息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投资组合,信息的无限性与信息占有的有限性间的矛盾始终存在,资本市场的不均衡是经常的,均衡是偶然的瞬间的,这里存在市场预期的困难,此外,政府的干预更具有不确定性,我国投资市场的政府干预力度较大,有时干预的依据不足,随意性的主观存在,使家庭关注客观经济运行走势的同时,经常要揣测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干预,以此来决定投资组合与调整,比如我国股市的大起大落和其基本运行趋势,经常与政策的干预有关。

资产调整基本反映出家庭对自身拥有资产的均衡预期的要求,家庭在投资调整过程中,决定各种资产相互依存关系并合理构筑自己的资产需求函数时,首先要考虑资产构成的均衡状态,是以市场上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资产偏好,收益支付能力为依据,从中发现最优的资产构成及实现方式,其次是对资产变动进行合理预期,使效益不仅在短期内符合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原则,而且在长期运行中,也要使资产的效率最大,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资产选择

与调整理论:资产的组合顺序是,先选择无风险资产,再选择风险和收益都一般的资产,最后追加风险和收益都较高的资产投人,这样的资产调整是按照风险收益的要求进行的,符合资产组合的层次性,系统性要求,这样的资产调整是高效合理的。

确认家庭是投资市场的一个重要主体的地位,认识其投资行为正不断趋于成熟,赋予他们更多的投资品种的选择,尤其是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不同方面拓展渠道和品种是政府从宏观角度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金融资产的多元化提供为例,在金融工具的提供上,在普通股之外,能否考虑增加优先股等种类,能否在现有国债的基础上增加品种,扩大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金融衍生工具,包括股票期货,指数期货,债券期货等也不应持拒绝排斥的态度,衍生工具有投机性强、风险大的一面,但管理得法,规范得当,还有降低风险的一面,发达国家对衍生工具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四、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

现在,不少家庭投资理财收效不理想,有的甚至因投资失误和理财不当而造成严重损失。那么,家庭投资理财,到底如何进行,才能取得预期收益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一)、制订投资理财计划坚持“三性原则”—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所谓安全性,将家庭储蓄投向不仅不蚀本、并且购买力不因通货膨胀而降低的途径,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首要原则。所谓收益哇,将家庭储蓄投资之后要有增值,当然盈利越多越好,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根本原则。所谓流动性,即变现性,家庭储蓄资金的运用要考虑其变成现金的能力,也就是说家里急需用这笔钱时能收回来,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条件,如黄金、热门股票、

某些债券、银行存单具有较高的变现性,而房地产、珠宝等不动产、保险金等变现性就较差。

(二)、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和学科的知识。在进行家庭投资理财过程中,将涉及金融投资、房地产投资、保险计划等组合投资,因而,首先要了解投资工具的功能和特性,根据个人的投资偏好和家庭资产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风险大小不同的储蓄、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等投资工具,制定有效的投资方案,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了解国家的时事动向,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家庭投资离不开国家经济背景,宏观经济导向直接制约投资工具性能的发挥和市场获利空间;同时,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得投资合法化,不参加非法融资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避税提高收益。

(三)、家庭投资理财要有理性,精心规划,时刻保持冷静头脑。

科学管理如何妥善累积人生各阶段的财富,并且将财富做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是现代家庭必备的理财观。(1)建立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规模通常应该等于3个月或6个月的家庭收入,以防可能出现突发的、出乎预料的应急费用。流动资金的合理投资渠道应是银行的常规性储蓄存款、短期国债等可变现资产。(2)建立教育基金。当今高等教育的成本有着显著的上升趋势,如果现在预测的资金需求在十几年后可能会与实际的需要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得进行长期的资产积累,并保证资产免受通货膨胀的侵蚀。目前很多理财专家都推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您可以选择一股只有增长潜力的股票或偏股票型基金,每月定期购买相同金额,通过时间分散风险。(3)建立退休基金。在开始为退休做准备的早期阶段,投资策略应该偏重于收益性,相对也要承担较高的风险;而越接近退休,退休基金的安全性就越发重要,保险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养老型险种投入。

(四)、计算“生活风险忍受度”,量力而投。所谓“生活风险忍受度”是指如果家庭主要收人者发生严重事故,家庭生活所能维持的时间长度。因而对家庭主要收人者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人身保险投保力度,尤其是家里有经济上不能自立的家庭成员,要为其做好一段时间的计划,以免在主要收人者发生意外时他们无法正常生活;此外,在正常生活过程中也要预留能维持3个月左右的生活开支,然后再选择投资,以备急需之用;同时,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而过度投资。

五、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

凡是投资都有风险,只是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己,家庭投资亦如此。家庭投资理财可能遇到的风险: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一旦不利的影响或不利的结果产生将会对投资者造成损失。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由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如国家政策的大调整、经济周期的变化等;非系统风险主要由企业或单个资产自身因素导致。家庭投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指因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出台实施或调整变化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法律风险,指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进行金融投资而形成的风险。市场风险,指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风险。机构风险,指因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不善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诈骗风险,指家庭在投资过程中被人诈骗而形成的风险。操作风险,指家庭进行金融投资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形成的风险。

(一)建好金融档案。在家庭金融活动频繁的今天,众多的金融信息已经很难仅凭人的大脑就全部记忆清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有的银行存单和其它有价证券被盗或丢失后,却因提供不出有关资料,无法到有关金融机构去挂失;有些股民股票买进卖出都不记账,有关上市公司多次送股后,竟搞不清帐上究竟有多少股票,以至错失了高价位抛出并盈得更多利润的良机;有的将家庭财产或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凭据乱放,一旦真的出了事,却因找不到保险凭单而难以获得保险公司理赔,等等。

只要建立家庭金融挡案,这些问题就完全可以避免。建立家庭金融档案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入档内容。(1)各类银行存款和记账式有价证券存单姓名,账号、所存金额和存款日期及取款密码;(2)股票买卖情况记录;(3)各类保险凭据;(4)个人间相互借款凭据;(5)各种金融信息资料,如银行分档存款利率、国库券发行和兑付信息、股市行情信息等;(6)家庭投资理财方法和增值技艺的资料。其次,掌握入档方法。家庭投资额不多的,可专门用一个小本子记载即可;如投资较多,则应建立正规账册,区别类型,分别将家庭金融内容逐一记入,并将每次金融活动内容一笔笔记清;家庭有电脑的,则可发挥这一优势,将个人家庭金融档案存入电脑,以便随时检索。再次,把握重点问题:入档要及时,不能随便乱放导致金融资料散失;内容要全面,应入档的各种金融内容,都要完全齐备地进入档案;存档要保密,对存单(身份证、个人印章、取款密码等有关家庭金融安全的重要档案资料,要分别存档,电脑建档还应设置密码;资料要纳新,定期清理老资料,存入新资料,使档案任何时候都有投资参照价值;应用要经常,坚持常翻阅,常研究,籍以提高理财本领,提高投资效益,同时,防止存款到期忘记支取,避免家庭投资利益损失。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篇2

一 资本市场理论概述 要研究投资银行,首先必须先了解一下资本市场,因为投资银行是伴随资本市场的产生而产生发展的,没有资本市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就不会又投资银行业今天的辉煌。反过来理解,如果没有广大投资银行家在资本市场上的精彩表演,国际资本市场也不会象今天这样耀眼。 1.1资本市场的概念与分类 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货币市场相对应的概念,资本市场着眼于从长期限上对融资活动进行划分,它通常指的是由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是提供一种有效地将资金从储蓄者(同时又是证券持有者)手中转移到投资者(即企业或政府部门,它们同时又是证券发行者)手中的市场机制。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市场的交易几乎已经覆盖了全部金融市场。 我们可以将资本市场进行分类。从宏观上来分,资本市场可以分为储蓄市场、证券市场(又可分为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长期信贷市场、保险市场、融资租赁市场、债券市场、其他金融衍生品种市场等。其中证券市场与债券市场又形成了资本市场的核心。 1.2资本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1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地行使资源配置功能 资本市场的首要功能就是资源配置。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一般由四个部门组成,即企业、政府、家庭和国外部门。家庭部门一般来说是收支盈余部门,企业和政府一般是收支差额部门。盈余部门一般要将其剩余资金进行储蓄,而收支差额部门要对盈余部门举债,收支盈余部门将其剩余资金转移到收支差额部门之中去(雷蒙得·W·戈德史密斯,1994)。在现代社会中,要完成这种转化,曾经有过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即由计划经济性质决定的中央计划配置方式和由市场经济决定的资本市场配置方式。在发达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的主要配置形式,并且实践证明效率是比较高的。 1.2.2资本市场还起到资本资产风险定价的功能 资本资产风险定价功能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资本市场也正是在这一功能的基础上来指导增量资本资源的积累与存量资本资源的调整。风险定价具体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这正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问题。资本市场的风险定价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2.3资本市场还为资本资产的流动提供服务 资本市场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提供资本资产的流动性功能。投资者在资本市场购买了金融工具以后,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出售所持有的金融工具,这种出售的可能性或便利性,称为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功能。流动性越高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就越高。流动性的高低,往往成为检验资本市场效率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1.3资本市场的主体 资本市场的主体通常被称为市场参与者,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发行和购买金融工具的市场参与者一般包括居民家庭、企业、中央政府及其、地方政府以及境外投资者.境外投资者一般包括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发展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外国公司以及境外个人投资者。 参与资本市场的服务企业分为金融中介企业和非金融企业,其中金融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的所有参与者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他们一般主要提供以下传统金融服务: 1.金融中介功能。发行各种金融工具; 2.客户进行金融资产的交易; 3.自身进行金融资产交易,为其客户设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篇3

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投资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投资公司财务管理的特色所在。总体而言,投资公司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确定被投企业特别是被控股企业经营者的财务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制定一系列经济指标来考核被控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指标完成情况,如净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由投资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被控股企业法定代表人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将经营财务目标用契约形式予以确定;②随时从动态上掌握参、控股企业财务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为此,必须推动投资公司参与、控股企业实现财务一体化,使企业经常性财务信息、重大经济事项信息能及时、准确、完整地传达到投资公司,为其进行调控提供必要保证;③开展财务监控、保护投资公司的合法权益。投资公司必须依法对被投企业的筹资、投资、资产管理、成本费用、利润及财务会计报告等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以下就具体从对被投企业的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管理、预算管理、内控管理、目标责任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重点关注各个方面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不同之处。

1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管理

与内部财务管理不同的是,投资公司对被投企业的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并不具有天然的管理权限,而对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的管理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又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投资公司应该尽可能通过寻求对被投企业的控股地位实现对其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的控制,即使不能控制也应该有相当的影响力,否则投资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就应该慎重。

对于自己拥有控制能力的被投企业或者叫被控企业,为了加强对其财务管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投资公司可根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直接参与甚至牵头制定适合该企业的财务管理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规范被控企业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完善对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各项资产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使企业内部的决策、执行、监督三者之间层次分明,权责对称,责任明确。投资公司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被控企业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于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并纳入对企业产权代表的考核项目。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投资公司还可以通过建立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将所有被控企业的财务信息都集中在计算机网络上,随时调用、查询各企业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信息,随时掌握各企业的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与控制财务制度同等重要的是控制财务人员,毕竟财务制度最终主要是财务人员在执行。根据对各被投企业的控制程度和各企业的实际财务会计管理水平,投资公司可向被控企业委派财务总监、财务主管或财务会计人员,从而更全面的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杜绝会计作假行为,为投资公司的重大决策提供财务保障。

财务人员委派制是通过向被投企业直接委派财务人员来控制或掌握其财务活动,便于投资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会计主管委派制。即投资公司通过投资协议或控制被司董事会对被投企业派出财务主管人员,委派的财务主管纳入投资公司财务部门人员编制并进行统一管理与考核奖罚,全面负责被投企业的财务事务,直接进入被投企业的管理层。为了避免会计主管在面临两级公司双重领导时无法有效处理投资公司、被投企业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一方面应赋予财务主管较高的权力,如果只是作为被投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其参与决策的作用难以发挥;另一方面应细化对财务主管的业绩考核与奖惩,避免其处于游离状态,既无压力,也无动力。被委派财务负责人应定期向投资公司述职,年度终了应提交正式述职报告,并由所在单位领导和投资公司主管部门签署意见,作为考核依据。

除委派专门财务人员外,投资公司往往还可以向被投企业派出董事、监事,他们和专门财务人员一起构成投资公司对被投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主力和前沿。

2全面预算管理

作为企业日常经营运作的重要工具,全面预算是企业管理支持流程之一,与其他管理支持流程相互作用,共同支持企业的业务流程。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明确并量化企业的经营目标、规范企业的管理控制、落实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明确各级责权、明确考核依据,为企业的成功提供保证。制度是一个企业的行动指南,预算则是对制度的量化。投资公司对被投企业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对被投企业的预算控制。

投资公司应该尽可能独立的直接组织对被投企业全面预算的制定,并尽量摆脱被投企业对预算制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要求投资公司闭门造车,独断专行,预算制定还是应该以被投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前提,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方潜力、最大程度的保证和平衡各方利益为原则,不过投资公司应可能的把握对预算制定程序的控制,对预算制定的决策权的控制。

全过程的预算管理是投资公司参与被投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投资公司不可能全面了解被投企业的每一个经营细节,但只要保证被投企业的经营始终处在预算之内,被投企业就基本处在投资公司的控制之中。

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应该配套解决的问题有完善预算的控制、跟踪、预警机制;建立预算的及时纠偏机制;落实与预算管理相对应的考核、奖惩机制。

3内控管理

与制度管理和预算管理一样,内控管理也是投资公司对被投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投资公司所投企业一般是普通生产或服务型企业,其内部管理环节较投资公司自身更为复杂,内控管理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内控审计是投资公司对被投企业尤其是被控企业进行内部财务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公司可通过内审委员会对各被投企业定期、不定期进行全面审计或针对财务收支、资产经营效益、产权代表离任及其他专题进行专项审计,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企业的内控审计,必要时也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

内控审计属于事中审计,对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和管理见效性要求很高,许多内控审计任务源于高层管理者的分析和预感,提出的内部控制审计要求一般都是针对目前或近期公司管理经营效益等重要方面的问题和管理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内控审计应以公司规范管理为关键点,以影响公司效益、最容易带来风险的关键环节内容为重点。

除内部审计外,投资公司每年还应该委托指定的中介机构对被投企业进行年度审计。为了真实反映问题,达到预期效果,在审计之前应先召集中介机构审计人员逐一对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分析,制定审计计划和审计重点,然后再进行目的明确的审计,充分利用外部审计力量,防止走过场的例行审计。

对外贷款、投资、担保是比较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投资公司对被投企业的此类活动应该通过参与被投企业董事会决策或签订专门协议等形式严格控制或掌握。通过对贷款、投资项目的控制,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防止企业盲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另外,对外担保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或有负债,企业如果随意对外提供担保,其造成的损失将可能是非常巨大的。为了减少风险和损失,投资公司应严格控制所投企业的对外担保行为。

4目标责任管理

为了使投资公司准确掌握被控企业经营状况,正确评价其经营业绩,有效实现目标责任管理,必须建立一套适用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以便开展财务分析与监督。可以下述指标为主,同时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和特点辅之以其他指标:以保守速动比率指标作为反映企业资产变现能力的指标;以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作为衡量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指标;以资产负债率作为反映资本结构的指标;以净值报酬率和净资产增值率作为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另外,投资公司在对被投企业进行财务指标目标责任管理的同时,还应该结合一些重要的非财务指标。目前,得到公认的评价企业成效的非财务指标有:①市场占有率,即企业在其产品市场中的份额;②产品质量与服务指标,包括产品瑕疵率、返修率、退货率和顾客满意度等;③生产率指标,它常用单位雇员增加额和每一直接人工小时生产量表示;④人力资源指标。在信息技术及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有形资产。因此,多数企业将雇员对本企业的满意程度、雇员培训与发展计划、劳动力流动状况、雇员技能、职位晋升等有关人力资源的指标作为考核子公司经理人员成效的重要依据;⑤企业创新能力指标。

投资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实施预算管理,把总体责任分解为各项经济指标,下达给各所投企业,同各所投企业的产权代表签订经济责任状,合理确定产权代表的收入水平,明确奖惩考核指标,充分调动企业产权代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完成资产保值增值任务。

在进行目标责任管理时,激励约束机制是否完善是该项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除了将目标责任与被投企业高管的薪金、奖金直接挂钩外,投资公司还可以对被投企业的高管层实行实股制、虚拟持股制、经营层融资持股(MBO)、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等长期性激励约束机制。

5利益分配管理

投资公司通过上述种种财务管理措施最终是为了使在被投企业中的股权分额得到尽可能的增值,这也是投资公司的收益来源。不过股权增值只是投资公司的帐面收益,要将账面收益转换成现金收益,就必须经过被投企业的利益分配过程。以股东身份控制被投企业的利益分配是投资公司实现自身利润的一个关键环节。

投资公司参与被投企业的利益分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内部价格转移或费用转移的形式实现利润转移;二是直接参与利润分配。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篇4

一、文献回顾

出资者财务分析是在出资者财务理论上的一个实践和发展。出资者财务是出资者为实现资本报酬最大化,而对其投资、监管资本运用以及调整存量资本结构的行为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的管理。出资者财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国有资产流失和保护出资者权益的制度保障。理论界出资者财务经历了从国家财务到所有者财务再到出资者财务一个发展过程。郭复初(1988)提出国家财务的概念,将国家财务从国家财政的概念中分离出来,明确了政府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和公共行政机构两重身份于一身,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应是国有资本所有职能,不应当继续沿用公共行政机构发挥作用的财政预算体系。干胜道(1995)提出所有者财务的概念,将讨论的范围扩大到全部资本所有者,其贡献在于将所有者财务从经营者财务中分离出来,并提出所有者财务的目标是本金的保全增值。谢志华(1997)提出出资者财务概念,并对出资者财务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详细论述了出资者财务的主体、目标、特点、内容。西方学者往往认为,企业财务管理就是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出资者财务的提出是对过去狭义的财务经理财务的一个突破,适应了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实际需要,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关系。这一理论的提出,是我国财务学者的一个创造,对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构建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出资者财务分析是出资者为实现资本保全增值的目标,利用财务报告、审计报告、统计数据、外部市场经济信息等其他相关资料,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投资、资本运动、资本结构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出资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经济应用学科。出资者财务分析作为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基础,为出资者的财务行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是出资者财务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实务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理论上关于出资者财务分析的研究很少,实务中运用的也不尽如人意。2000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颁布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中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公式直接将期末与期初的国家所有者权益进行比较,我们认为这并不能合理地反映经营者在其经营期内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同时在计算和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时,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及物价变动因素的影响,这一规定也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拟在借鉴出资者财务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出资者财务分析中的一些问题,就出资者财务的目标、分析的逻辑以及方法展开讨论。

二、出资者财务分析的目标:资本保全与增值

企业财务分析主体具有多元性,包括:出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和企业员工以及政府等相关利益者。不同的分析主体,分析的目的要求不同,分析的内容也有区别。出资者主要关心资本的安全与投资的报酬和风险,财务分析应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提供依据;债权人主要有贷款人和供应商。贷款人主要关心贷款及其利息能否按期收回,供应商主要关心货款能否如期收回,他们的财务分析应分别为贷款人的贷款决策与贷款监督提供依据和供应商的销售决策和收账监督提供依据;企业管理部门和员工主要关心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情况,财务分析应为企业管理部门和员工改善企业财务活动,提高企业财务成果提供依据;国家及其管理机构主要关心现有资源的配置和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财务分析应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以及财税政策提供依据。目前我们所说的财务分析主要是指由经营者编制的满足多方需求的财务分析指标。如《企业财务通则》规定,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这八项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较好地满足了债权人和投资者的需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总结,财政部规定从1995年起,采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新的评价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这十项指标是对原来八项指标的改进和完善,这不仅能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要,通过新增的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等指标,还可以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能较好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上述十项指标,较好地满足了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需要,也较好地满足了出资者的大部分决策的需要,但对企业出资者来说,他们更关心投入资本的保全和增值问题。因此,出资者必须在此基础上设置一些能更好的满足自己投资决策的财务指标。

出资者财务分析为出资者财务管理的目标服务,出资者财务分析的目标应该统一于出资者财务管理的目标。出资者财务的目标是确保资本安全和资本增值(谢志华,1997),因此,出资者财务分析的目标也是确保资本安全和资本增值即资本保全增值。出资者的财务分析为出资者的财务行为提供决策依据,投资者相关的财务行为决策都离不开相应的财务分析信息,财务分析不仅应满足出资者投出资本的投资活动决策的需要,还要满足出资者对经营者的资金运动即经营者的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活动进行约束和监督的需要,也要满足投资者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面对这样一个多角度的需求,在实务中财务分析者容易被一些细节所蒙蔽,分析的内容往往比较凌乱。为此,出资者在各个环节的分析过程中要始终围绕资本的保全增值这个目标,把财务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回到资本的保全和增值上来。出资者财务分析应该是一个以资本保全增值为核心的一个财务分析体系,各指标、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前因后果,形成一个有机的分析链条,这样便于寻找影响资本保全增值的因素,从而提高资本保全增值率,实现投资目标。

三、出资者财务分析的逻辑:数量分析与质量分析的统一

在实务中,财务分析者往往淹没在众多的财务指标中,找不到财务分析的要领,分析逻辑混乱。我们在财务分析中要坚持数量分析与质量分析的辩证统一,任何事物都是量和质的统一,没有数量就无所谓质量,没有质量就无关乎数量,数量和质量在一定条件下是能转化的,只有把握了数量分析与质量分析的辩证统一,才能理清财务分析的主线和内涵。在出资者财务分析中的数量分析与质量分析的统一主要表现在资本保全的数量分析和质量分析的统一,资本增值的数量分析和质量分析的统一。出资者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不但要注重数量上的保全与增值还要深入分析数量背后的质量因素,对资产的变现能力进行分析,该刨除的要刨除(比如捐赠收入),该计提跌价准备的要计提跌价准备,该调整的要调整(物价变动)。在当前财务分析中,出资者往往注重对数量的分析而忽视了对资本保全增值的质量分析,资本保全增值的质量分析是指资本变现能力分析,资本的变现能力包括资本变现的数量、变现的时间、地点三个维度,变现价值损耗越小、变现时间、地点越灵活,资本的变现能力越强,比如一般情况下,企业速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比存货的变现能力强,存货的变现能力比固定资产强,所以在企业中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数量要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不宜过多。

出资者财务分析数量和质量相统一的理论依据是实物资本保全的理论。研究保全增值内涵的关键是保全,因为超过保值的额度就是增值。而进行资本保值内涵研究应以资本保全理论为依据。会计上的资本保全理论是企业收益计量理论的核心,它有两种概念一是财务资本保全,二是实物资本保全。财务资本保全要求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价值保持完整,即期末资本价值等于期初资本价值。实物资本保全要求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实际生产能力保持完整,即期末实际生产能力等于期初实际生产能力。总体来看财务资本保全侧重是数量上的保全,而实物保全偏向质量的保全。技术进步、物价变动等诸多因素下,我们关心的不是资本数量上的保全而是关心的是资本的实际生产能力。所以我们要在消除物价变动对资本保全的影响上,理论上比较成功的还是由实物资本保全观引出的重置成本会计模式。它的基本做法是对资产以重置价值调整历史价值,其差额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以此保证企业实物资产的重置。其优点在于:能够较为合理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计量的所有者权益也较为真实,更有利于保全企业的资本。

四、出资者财务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出资者财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出资者的投出资本的投资活动;二是对经营者的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活动的约束和监督活动;三是调整资本结构,包括把资本从接受投资企业转移出去或者吸收其他资本等,诸如兼并、收购、联合等。因此,出资者财务分析的内容对应的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投资的财务分析;二是对经营者资本运用评价和监管的财务分析;三是对资本结构调整的财务分析。

投资的财务分析着重于进行投资的预测、决策分析,经过分析出资者决定投不投资,投多少资,以什么方式投资。实务中投资方法的很多,但他们大多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很少考虑资本质量保全的要求,在此,我们借鉴项目投资的方法提出如下投资分析的公式: 其中R就是资本保值增值率, 表示投资者每年的现金流,n表示投资年限。R小于1说明资本未保全,R等于1说明资本刚好保全,R大于1说明资本增值了。该方法的特点是考虑了出资者投资资本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同时利用出资者现金净流入量,充分考虑了资本保值增值数量特别是质量方面的要求。出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对资本投资期,每年的净现金流入量进行预测,根据原始投入资本,倒推出资本在投资期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依据上面我们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资本保值增值率充分考虑了资本的时间价值和质量的要求,出资者通过投资期资本保值增值率来决定投资的取舍,参考依据有以下四个:出资者期望的资本保值增值率,同行业平均的资本保值增值率,同期的存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加一百就是保值增值率),本地区平均资本保值增值率。

经营者资本运用评价和监管的财务分析。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不一致,经营者在经营所有者的资产时可能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以出资者要对经营者财务活动进行约束和激励,出资者并不直接对经营者的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活动进行管理,而是进行间接约束。这里可以借鉴经济学中激励约束理论,设计一套激励约束体系,使经营者的目标与出资者最大程度的一致。同时也要运用有关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活动的一些财务分析,评价经营者的财务行为是否科学、合理,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企业的经营业绩来确定经营者的报酬。资本结构调整的财务分析即涉及到对原有投资规模、形式的调整,也设计到新资本的投入问题的财务分析,相当于是对资本的再投资分析,三个方面的财务分析在时间上存在严格的前后关系,在逻辑上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

出资者财务分析是以资本的保全增值为目标,紧紧围绕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内容,数量分析和质量分析相统一的,辅助出资者进行财务决策的体系。在实务运作中,要处理好资本保全与增值,数量分析与质量分析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郭复初.社会主义财务的三个层次[J].财经科学,1988,(3).

[2] 郭复初.论国家财务[J].财政研究,1991,(3).

[3] 干胜道.所有者财务:一个全新的领域[J].会计研究,1995,(6).

[4] 谢志华.出资者财务论[J].会计研究,1997,(5).

[5] 谢志华.关于出资者财务的几个理论问题[J].财务与会计[J],2000,(12).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篇5

一、引言

资本结构是企业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及比例关系,影响到公司的融资和经营。合理的资本结构是现代公司的管理目标之一,一直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然而实践中很多公司的负债水平低于理论预期水平,并没有实现传统理论预期的最佳资本结构。针对这个问题,近年来一些研究指出,公司维持低水平负债是为了保持财务弹性(Graham and Harvey,2001;DeAngelo and DeAngelo,2007;Byoun,2011等)。

公司保持财务弹性,保留剩余负债能力,能够在未来筹集到资金抓住更好的投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价值。这个观点解释了与传统理论不符的低负债问题,可以说是资本结构理论的新发展,是现有资本结构理论中“缺失的一环”(missing link,见DeAngelo and DeAngelo(2007))。

目前理论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需要更多实证方面的研究来检验。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就如何界定财务弹性以及财务弹性是否提高了公司的投资能力进而提高公司价值进行实证分析。

二、研究设计

(一)财务弹性的界定

公司保持财务弹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保留富裕现金,二是维持低水平负债。研究表明,多数公司的财务弹性由低杠杆结构获得,极少数公司通过高现金持有实现(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

对于财务弹性的界定,理论界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现有的研究方法包括:将公司杠杆水平和现金流分为高中低三档来衡量公司财务弹性的大小(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定义公司杠杆比率低于20%为低杠杆(Minton and Wruck,2001);根据实际杠杆与预期杠杆水平的偏差估计财务弹性(Marchica and Mura,2010);在现金指标、杠杆指标和外部融资成本指标三个方面基础上构建财务弹性指数(马春爱,2010)。这些界定标准各有优缺点。由于大多数公司的财务弹性通过低杠杆结构获得,极少数公司通过高现金持有实现(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本文对财务弹性的界定将根据杠杆水平和现金持有量来进行。

根据这两种方式界定财务弹性公司,本文计算了每个行业的平均杠杆和平均现金持有量,以低杠杆为标准把杠杆低于1/2行业平均杠杆且至少保持2年的公司设定为财务弹性公司,记为LL(Low Leverage),其余公司记为HL(High Leverage),为非财务弹性公司;以高现金持有为标准则把现金持有量高于1.5倍行业平均现金持有量且至少保持2年的公司界定为财务弹性公司,记为HC(High Cash Holdings),其余公司记为LC(Low Cash Holdings),为非财务弹性公司。

(二)研究假设

根据财务弹性理论,公司主动采取财务弹性策略后,会在采取保守财务政策一段时间后增加投资。一些研究证实了这一推论。Denis and Sibilkov(2010)认为杠杆低、有剩余负债能力的公司会在某一时点突然增加投资;Marchica and Mura(2010)发现公司在保持几年的低杠杆之后大量增加投资,而且这些投资效率很好;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以东亚5个国家一些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采取财务弹性的公司会把握住更多的投资机会。由此提出假设1:财务弹性公司在保持低杠杆一段时间之后会增加投资。

公司保持财务弹性是为了把握未来投资机会,最终目的是提高公司价值。这个观点得到了一些实证支持。Marchica and Mura(2010)发现公司在保持低杠杆一段时间之后会大量增加投资,公司的长期绩效也有超出市场的增长。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发现东亚5个国家的一些公司中,财务弹性的公司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候的表现超过其他非财务弹性公司。这里提出假设2:财务弹性公司的价值比较高。

(三)模型和变量

为了检验假设1,本研究采用扩展的Tobin's Q投资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扩展的Tobin's Q投资模型公式如下:

Investnit=?琢Investnit-1 + ?茁1Cashflowit-1 + ?茁2Tobin's Qit+

?茁3HCit(or LLit)+?着it (1)

为检验假设2,本研究借鉴了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的模型进行分析。模型公式如下:

ROEit=?琢ROEit-1+?茁1Investit-1+?茁2HCit(or LLit)+?着it (2)

模型中各变量的意义及计算如下:

(1)Investn:公司投资,包括Invest1、Invest2和Invest3,分别为财务弹性状态(即保持低杠杆或者高现金持有达到2年)实现之后公司1年期、2年期和3年期的投资。根据财务弹性理论,财务弹性公司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会增加投资。本文认为投资的完成时间会是一个时间段,可能是1年,也可能是2年、3年等。一项投资计划可能在几年之内的一个时间段完成,但是每年的投资量并不一定相等。因此对财务弹性之后投资的分析,不能仅限于每年度的分析,而是应该以时间段进行。基于这个观点,本文除了分析公司在达到财务弹性状态之后的1年(Invest1)的投资量外,也分析了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之后2年期(Invest2)以及3年期(Invest3)的投资量。计算公式如下:

Investnit=TotalInvestit-TotalInvestit-n,n=1,2,3(3)

TotalInvest:年末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总和/总资产。

(2)HC和LL:虚拟变量,代表财务弹性。如前所述,分别根据现金持有量和杠杆水平来划分财务弹性公司。HC(即为High Cash Holdings)表示以高现金持有量界定的财务弹性公司的财务弹性;LL(即为Low Leverage)表示以低杠杆界定的财务弹性公司的财务弹性。当公司为财务弹性公司时,HC和LL赋值为1,否则为0。如果假设正确,HC和LL的系数应该显著为正,即财务弹性使得公司的投资显著增加。

(3)Cashflow:公司经营现金流,等于现金流量表的经营现金净流量/总资产。根据Fazzari,Hubbard and Peterson(2000)等的研究,公司的投资受到经营现金流的密切影响,经营现金流多的公司,投资也比较多。

(4)Tobin's Q:公司市场价值与重置价值之比,等于(年末总市值*流通股比例+非流通股比例*年末净资产+总负债)/年末总资产。根据Tobin's Q理论,Tobin's Q 高的公司,投资比较多。

(5)ROE:净资产收益率,等于净利润/净资产。在对公司价值进行分析的时候,由于证券市场的波动性,中国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波动很大,有时候偏离公司真实价值。因此笔者使用公司账面价值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衡量公司业绩。

三、实证结果

(一)数据

数据取自Wind数据库,为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6―2013年年度财务数据。行业分类采用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排除了金融保险行业公司的数据;排除了上市2年内公司的数据(因投资和业绩模型均用到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排除了关键变量缺失公司的数据;最后以1%的水平剔除异常值,最终获得了1 432家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数据处理采用stata 12.0软件。

(二)描述性统计

表1为所采集样本公司中财务弹性公司和非弹性公司的几个指标的对比。对于Invest1、Invest2和Invest3,财务弹性公司的计算采用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也就是保持低杠杆或者高现金持有达到2年)之后的1年期、2年期以及3年期的投资量。对于非财务弹性公司,则是普通经营年度的1年期、2年期以及3年期的投资量。对于Cashflow和ROE,财务弹性公司采用的是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之后1―4年的数据,非财务弹性公司采用的是普通年度数据。

对表1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无论是以低杠杆进行界定还是以高现金持有量进行界定,财务弹性公司(HC和LL)的投资(Invest1、Invest2和Invest3)都显著高于非财务弹性公司(LC和HL)。这说明,财务弹性公司达到财务弹性状态之后,在随后几年内的投资高于非财务弹性公司。笔者也对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之后4年期及4年以上时间段的投资进行了分析,但是不显著,在这里就不再列出。

从经营现金流(Cashflow)来看,无论是以低杠杆进行界定还是以高现金持有量进行界定,财务弹性公司(HC和LL)的经营现金流都显著高于非弹性公司(LC和HL)。而在公司业绩方面,当以高现金持有量界定财务弹性时,财务弹性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高于非弹性公司;当以低杠杆界定财务弹性时,财务弹性公司的ROE也高于非弹性公司,但是显著性较差。

(三)财务弹性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针对财务弹性对投资的影响,本文利用加入财务弹性虚拟变量(HC和LL)的Tobin's Q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表2是投资模型的系统GMM估计结果。Panel A计算分析了以高现金持有量界定的财务弹性(HC),Panel B计算分析了以低杠杆界定的财务弹性(LL)。

对表中数据分析表明,当因变量是财务弹性后第1年增加的投资(Invest1)时,财务弹性虚拟变量(LL和HC)的系数不显著。但是当因变量是财务弹性后2年期增加的投资(Invest2)和财务弹性后3年期增加的投资(Invest3)时,以低杠杆界定的财务弹性公司的系数(LL)显著为正。而以高现金持有量界定的财务弹性公司(HC),则只有因变量是财务弹性后2年期增加的投资(Invest2)时显著,其余两种情况下均不显著。这说明,以低杠杆保持财务弹性的公司,比高现金持有量的公司增加投资更多。公司保持充足现金持有,更侧重的是保持财务宽松,而不是把握未来投资。这与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的分析相符。

从表2看出,Cashflow一直都显著,这说明公司投资一直受到Cashflow影响。根据Fazzari,Hubbard and Peterson(2000)的分析,经营现金流(Cashflow)是融资约束的指标,这说明无论财务弹性公司和非弹性公司,都存在融资约束。另外,从数据可以看出,Tobin's Q对投资的影响不显著,或许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以及股改之前股票流动性差影响了Tobin's Q的计算等原因,Tobin's Q理论在我国的应用还有一定局限(吴晓明、张春宇,2009)。

(四)财务弹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

本文利用ROE(净资产收益率)对公司业绩进行衡量分析。财务弹性公司采用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之后1―4年的ROE数值,非财务弹性公司采用的是普通年度数据。表3列出GMM估计结果,对表中的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是以高现金持有量(PanelA)还是以低杠杆(Panel B)来分类,财务弹性虚拟变量(HC和LL)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这说明财务弹性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

四、结论

针对财务弹性和公司投资以及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对中国上市公司以低杠杆和高现金持有量为标准界定财务弹性公司,描述统计显示,财务弹性公司在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之后投资量将会显著增加。

2.对国内公司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结果表明,低杠杆公司在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之后2―3年显著增加投资量,而高现金持有的公司只有在实现财务弹性之后2年显著增加投资。这与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的分析相符合,说明低杠杆更关注于在未来增加投资,高现金持有量更注重的是财务宽松,而不是未来投资。

3.对国内公司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结果表明,财务弹性会显著提高ROE。

总之,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所做的实证检验支持了财务弹性理论。即公司通过低杠杆或者高现金持有获得财务弹性,在未来提高公司的投资能力,并提高公司的业绩增长。由于财务弹性受到公司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财务弹性理论。

【参考文献】

[1] Graham J. R., Harvey 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rporate Finance:Evidence from the Field[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1(60):187-243.

[2] DeAngelo H.,DeAngelo L.Capital Structure,Payout Policy and Financial Flexibility[DB].SSRN Working Paper 916093, 2007.

[3] Byoun S. Financial Flexibility and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DB].SSRN Working Paper 1108850,

2011.

[4] Arslan?i., Florackis C., Ozkan A. Financial Flexibility,Corporate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East Asian Firms[DB]. SSRN Working Paper 1234682,

2011.

[5] Minton B.A., Wruck K.H. Financial Conservatism: Evidence on Capital Structure from Low Leverage Firms[DB].Dice Center Working Paper, 2001.

[6] Marchica M., Mura R. Financial Flexibility, Investment Ability and Firm Value: Evidence from Firms with Spare Debt Capacity[J].Financial Management,2010(Winter):1339-1365.

[7] 马春爱.企业财务弹性指数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0(10):61-66.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篇6

而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或制定个人理财方案,可以根据个人的资金状况、投资动机、投资期限的目标、年龄、风险偏好、税收考虑等因素来确定。例如通过对大中型城市居民个人理财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低收入的家庭对理财需求更强烈,学历较低的人对理财需求较弱。结合上述各种因素,研究者引入了生命周期理财理论,其是由F・莫迪利亚尼与R・布伦博格、A・安多于20世纪50年代共同创建的。该理论认为,人会根据一生的收入和支出来安排各个生命阶段的即期消费和储蓄,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效用最大化。即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其不同的财务状况、资金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都会导致不同的理财目标。

关于投资组合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基于个人生命周期、资金状况及投资偏好三个因素来分析个人投资组合中各投资工具所占比例的研究较少。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分析,或者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等单方面的研究分析。由于现实情况的限制,实证方面的研究更少。

二、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生命周期、资产状况及投资偏好三个因素与五大投资工具所占投资组合比例的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得出适合不同人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将个人生命周期分为单身期、家庭事业形成期、家庭事业成长期、退休前期及退休期五个阶段;资产状况由年收入表示,分为小于10万元、10~50万元、50~100万元、100~300万元及大于300万元五个等次;投资偏好分为保守型、中庸型及进取型三个类别。

假设1,资产状况与储蓄比例呈负相关。个人的资产状况由年收入表示,总体而言,个人投资理财策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但考虑到个人或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就会有所不同,就如个人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存在不同的投资偏好,国家的调息政策等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储蓄比例。就投资者个人而言,随着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投资者的可支配收入也越来越高,相同比例下储蓄的资金会逐渐增多。为此,投资者在财务安全的基础之上,开始追求财务自由,更加注重资产的增值,就会逐渐减少储蓄比例,转而有闲置资金去投资其他收益较高的投资工具。

假设2,生命周期与寿险比例呈正相关。生命周期是从单身期到退休期的五个阶段,简单来说可以是个人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单身期,收入高支出多,可用投资资金较少,而且身体也较为健康,因而对寿险的需要就不多。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财产的增加及家庭成员的增加,个人、家庭成员及财产都需要一定的寿险保证。寿险不仅表现在人身、医疗及财产方面的保险,随着理财市场的成熟,也逐渐增加了收益相对储蓄较高风险也较低的投资型保险。所以当生命周期处于退休前后阶段时,除了需要大量的养老医疗保险,投资型保险也很适合该阶段投资者对风险的保守态度。

假设3,投资偏好与储蓄、债券、基金及寿险比例呈负相关,与股票比例呈正相关。投资偏好从保守型进取,换种说法就是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顾名思义,保守型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低,避免高风险的投资,偏好风险低的投资工具,例如储蓄及债券。同时也偏好有专业投资管理的基金,风险低的情况下有相对较高的收益;此外也需要较多的保险来转移风险,特别是投资型保险非常适合保险型投资者。而中庸型的投资者所能承受的风险稍高,就逐渐减少储蓄、债券等投资,逐渐增加风险较高但收益也高的股票投资。随着风险承受能力的增强,进取型投资者对股票在能承受较高风险的基础之上,偏好投资收益高且风险高的股票,而风险低且收益低的储蓄债券等投资工具所占投资比例也越来越少。

三、研究设计

为了分析生命周期、资产状况及投资偏好三个个人特征对五大投资工具所占投资组合比例的影响并得出各个工具应占投资比例。将三个个人特征作为自变量,投资工具所占比例为因变量利用统计数据对个人特征对投资工具所占比例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个投资工具所占比例。

其一,样本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样本数据借用平安保险给客户提供的理财规划投资组合表,通过投资组合表可以根据各阶段生命周期、各层次收入及各个投资类型总结得出75个样本。通过对理财顾问投资案例及经验数据的平均值进行总结,设计全部类型个人投资者类型,样本涉及较为全面。个案选择的投资工具较为适合我国投资者的偏好,主要集中在储蓄等五大投资工具的选择上。在研究中,投资工具所占比例分别选用5个变量:储蓄比例Saving、债券比例Bonds、股票比例Stock、基金比例Fund及保险比例Insurance,将这些比例组合起来就成为投资组合策略。另外用Income、Life、Preferences分别表示反映个人投资者特征指标:生命周期、资产状况及投资偏好。变量的具体定义见表1。

其二,建立模型。由于被解释变量有5个,所以需要用相同的方法建立五个模型,分别计算出解释变量的系数,使得最后可以得出5个回归方程,以便完成个人投资理财策略。所建模型为:

Saving =C1+a1 Income+b1 Life+c1 Preferences +ε1

Bonds=C2+a2 Income+b2Life+c2 Preferences +ε2

Stock=C3+a3 Income+b3 Life+c3 Preferences +ε3

Fund=C4+a4 Income+b4 Life+c4 Preferences +ε4

Insurance=C5+a5 Income+b5 Life+c5 Preferences +ε5

模型中, Ci ( i =1,2,3,4,5 ) 为对应方程的常数项, a i、b i、c i ( i =1 , 2 , 3 ) 分别为对应于自变量Income 、Life及 Preferences的偏回归系数,εi ( i =1,2,3,4,5 ) 为误差变量。等号左边为储蓄比例、债券比例、股票比例、基金比例及寿险比例五个被解释变量,右边等式引入个人投资者的资金状况、生命周期及投资偏好为解释变量,从而作出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其一,相关性分析。本文从资产状况、生命周期、投资偏好分别对个人在投资时储蓄比例、债券比例、股票比例、基金比例及保险比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由于本文主要考察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相关程度,所以通过对SPSS18.0软件的Spearman相关性检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资产状况在1%的显著水平下与储蓄比例显著负相关,在5%的显著水平下与基金显著正相关;生命周期在1%的显著水平下与寿险成正相关;投资偏好在1%的显著水平下与储蓄、债券、基金及寿险比例呈负相关,与股票成正相关。

其二,回归分析。制定个人投资组合策略,需要得出各个投资工具的比例,这时就需要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个人特征的系数,得到回归方程。运用SPSS18.0软件将模型中的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回归结果见表3。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列出储蓄比例系数表。从表3中可以看出,四个Sig.值都小于0.05,说明目前样本得出的结果还是有统计意义的。除了从表中可以得出储蓄比例的线性回归方程,债券比例、股票比例、基金比例及寿险比例也可同理分析得出回归方程:

Saving =73.930-3.838Income+0.732 Life-18.127Preferences

Bonds=27.572+0.819 Income-0.473 Life-6.904 Preferences

Stock=-30.363+1.107Income-0.970 Life+32.486 Preferences

Fund=21.989+1.582Income-0.341Life-6.123Preferences

Insurance=7.431+0.273Income+1.004Life-1.453Preferences

经过回归分析已得出方程,根据个人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即资产状况、生命周期及投资偏好,分别按期变量值带入,即可得出各个投资工具需要在投资中应有的比例。另外,还可以对不同投资偏好而其他两项相同的个人投资者进行对比分析。例如为10万元以下年收入、单身期、性格相对保守的初入社会大学生制定适合的投资理财决策策略,可以将Income=1、 Life=1 、Preferences=1带入模型中的五个方程,得出该投资者投资时可以把资金按储蓄52.697%、债券21.014%、股票2.26%,基金17.019%,寿险7.255%的比例分配。用回归方程得出的投资工具比例,相比投资组合表来说更为实际、具体且全面。

本文通过对个人投资者个案的75个样本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结论:(1)个人投资者的资产状况与储蓄比例及基金比例有较明显关系,但是与债券比例、股票比例与寿险比例并无太大关系;(2)生命周期与寿险比例呈显著相关性,与其它投资工具并无显著相关性;(3)投资偏好与五大投资工具的选择比例都有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投资者的个人情况对投资工具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个人投资者或者投资机构为个人选择投资工具时一方面需要慎重考虑个人的各方面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及分配比例。另一方面,除考虑个人因素以外,还应重点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包括金融市场及国家政策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及风险。

参考文献:

[1]劳伦斯・J・吉特曼:《投资学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2]张可可:《个人中长期投资理财研究与分析》,《企业技术开发》2007年第5期。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篇7

http://

关键词 :财务风险;公司管理;应对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80-02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许杰(1992-)女,黑龙江牡丹江人,本科,研究方向管理学;王燕(196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的变革来更好的。公司变革,需要相应的理论创新。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其基本框架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要素的整合,只有创新才能适应变化的需要。本文对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深入剖析其中的不同点,从众多其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吸取经验,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在以后的发展中平稳、顺利。这就是文章的研究目的。文章主要是从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对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务风险基本理论

(一)财务风险的界定

一般情况下,财务风险是指由对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和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西方金融教科书通常将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分为两个部分: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是指通过债务融资的使用带来的风险;经营风险的变化而产生的利息和税之前的经营杠杆企业收入的使用造成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公司财务风险识别是寻找特定的因素以及在公司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影响机理,具体方法报表分析方法,指标分析法,德尔菲法,实证分析法,分组分析,风险调查法,决策树方法和风险的关联方法等。报表分析方法根据报告和数据分析,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合理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存在风险判断。指数分析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性质或财务主体的角色设计指标,通过收集或统计数据判断风险的存在。专家意见法和实证分析法是基于一定的判断来确定主要是定性的判断,只是不同。

(三)财务风险的评估方法

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也称为金融风险测度,是估计的对象,造成的损失频率和大小和对财务结果的影响财务风险。方法对财务风险评估的概率统计方法,回归分析法,经济活动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主流的评估方法是均值-方差法,下行风险的方法和VAR方法。金融风险评估方法在概率方法描述金融教科书,杠杆比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期权定价方法四。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财务风险是什么样的评价方法的使用,应用来自大数定律

二、企业财务风险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投资存在问题

1.决策不合理

公司可投资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必须在流动性和获利性之间权衡做出最佳选择。对流动资产投资过多,虽然可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从而增加公司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但是会降低公司的获利能力,影响资金的周转。公司也可投资于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和长期证券。较大的资本投资项目一般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实行计划和实施,由于资金数额大,时间跨度长,投资项目未来报酬是不确定的,存在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2.投资缺乏科学性导致失误

公司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企业决策者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从而财务风险不断增高,导致权益投资损失巨大。权益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能力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收益,资金无法按期回收。企业盲目扩大经营领域和范围,实行多元化经营,在缺乏大量的投资论证和市场调研时,对外投资项目,投资额高达342万元,不仅造成了企业正常周转资金的严重匮乏,而且由于缺乏管理,投资后的资金回收及效益远不如当初的预想,造成了直接损失。

(二)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各部门,也包括关联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关系混乱的现象,使得资金流失严重,使用效率也比较低下。企业在物资筹备、产品生产、成品销售、财务管理等各环节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

(三)财务风险意识较弱

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预警,导致企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变能力不足,容易带来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重大的财务决定因素或日常财务行为意味着,影响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四)内部监控机制形同虚设

企业公司内部审计的属于自我监控,是最直接,最全面,最有效的监控,然而,它也是最灵活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监测。除了企业的利益牵涉到许多人,庞大的规模,管理水平,管理活动是复杂的,所以,特别是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政策,一个健全的经营机制的形成。到目前为止,企业本身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监控缺乏全过程,监管不到位,监督力度不足。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既要对投资项目未来收益进行比较和评估,同时,为确保资本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必须认真分析风险因素,并反映在项目的评估之中。投资决策的前提是企业投资目标,明确了投资目标之后,企业可以拟定具体的投资方向,制定多个投资方案,对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最后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对企业的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时,运用一些定量的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报酬率等,切忌主观臆断。

(二)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领导体系

企业的领导阶层是企业文化的开拓者,也是企业文化的最初载体。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而言,最终的引导者和诠释者均取决于企业的领导阶层,员工执行力的培养也依赖于企业的领导阶层。另外,无论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领会和感悟,都需要领导阶层来引导和管理。只有有了运行良好和有效的领导体系,企业才能良性循环,企业的风险管理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而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来说,就更是如此,由纵向的有效管理,再到横向的有效控制,才能达到财务风险的最优化控制。

(三)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管理意识和手段,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并通过讨论和培训,使风险管理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通过分享经验,不断加强风险管理的身份。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的培训和知识共享。公司应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部培训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我们应该进行风险教育,向新员工介绍风险管理的概念,如管理理念和操作功能,使企业文化的新会员,统一企业的风险文化。

(四)完善企业内部监控机制

企业应该重视和加强内部监督检查专门机构的工作。要把内部监督放到与外部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企业的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内设机构调整,设立专门的内控机构。结合本部门财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年度内部监督检查计划,安排财政监督机构会同本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业务主管机构在财政收支活动中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进行监督检查。

http://

参考文献:

[1] 宋明哲.现代企业风险管理 [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92-93.

[2] 谢志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J].会计研究.2013,(5)84-97.

[3] 刘恩禄.论财务风险管理[J].北京商学院学报.2013,(5):79-89.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篇8

我国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中对资本成本这一理财学中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西方理论界的理解迥异。本文对比分析了中西方对其理解上的差异,并就传统认识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之间的关系进行以下分析。本文是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给广大网友的关于资本成本理解的论文论述,还有更多内容介绍,欢迎广大网友前来学习研究。 论中西方对资本成本的不同理解 一、我国对资本成本的误解 在我国理财学中,资本成本可能是理解最为混乱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它的理解往往是基于表面上的观察。比如,许多人觉得借款利率是资本成本的典型代表,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由于可以不分派现金股利而以为股权资本是没有资本成本的。在大多数的理财学教材中,关于资本成本最常见的定义是: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两部分。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是从原苏联引进的,因此按照原苏联的做法,将财务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客观存在的货币关系包括在财政体系之中。虽然其后的学科发展打破了原苏联的财务理论框架,但财务一直是在大财政格局下的一个附属学科。学术界普遍认为,财务管理分为宏观财务和微观财务两个层次,并把微观财务纳入宏观财务体系,以财政职能代替财务职能。在这种学科背景下,企业筹措资金时只考虑资金筹集和使用成本,没有市场成本意识和出资者回报意识,从而得出与西方理论界迥异的资本成本概念。 二、西方理论界对资本成本的界定 现代财务管理思想来自西方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与公共财政完全分离,是一种实效性的企业财务,即西方的财务概念都是指企业财务。财务管理以资本管理为中心,以经济求利原则为基础,着重研究企业管理当局如何进行财务决策、怎样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在这种市场化背景下,股东的最低回报率即资本成本就成为应有之义了。西方理财学界对资本成本的定义为:资本成本是企业为了维持其市场价值和吸引所需资金而在进行项目投资时所必须达到的报酬率,或者是企业为了使其股票价格保持不变而必须获得的投资报酬率。可以说,对资本成本的理解偏差是我国理财学发展不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理解资本成本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最根本的层次,即要了解资本成本的实质是机会成本;第二个层次是要了解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要求报酬率的高低,而这又取决于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水平的高低。确切地说,资本成本是由投资风险决定的。 资本成本的实质是机会成本。这在财务决策中是极为关键的观念。例如,某公司有A、B两个项目,A项目的报酬率是10%,B项目的报酬率是12%。该公司为如期进行项目投资,与银行达成了贷款200万元的协议,利率为8%。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公司选择了B项目,则其进行投资收益评价时的适用资本成本率是多少呢?答案应当是被放弃的A项目的报酬率,即10%,这是选择B项目进行投资的机会成本。如果被选择的投资项目不能提供10%的报酬率,就必须放弃这一项目。在B项目投资收益的评价中,贷款利率8%是不相关因素,尽管它决定了企业利息费用的多寡。再如,如果一家公司有A、B、C、D四个被选项目,报酬率分别为8%、10%、12%和16%。在D项目被选择进行投资的时候,计算其净现值的资本成本应当是被放弃项目中报酬率最高项目的报酬率,在这里是12%,而不是10%或者8%。从财务理论角度看,机会成本绝非虚拟的成本,它是实实在在地影响净现值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站在企业理财的角度看,资本成本是企业投资行为所必须达到的最低程度的报酬率水平;站在投资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角度看,资本成本就是要求的报酬率,它与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呈正比例关系。因此,在财务理论分析中,资本成本、要求报酬率甚至预期报酬率均可被视为同义词,可相互交替使用。在确定股权资本的资本成本时,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是股票投资者的要求报酬率。换言之,股票投资者的要求报酬率就是股权资本的资本成本。由此可以看出,关于资本成本实质的极为关键的一点是: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决定投资者的要求报酬率,而投资者的要求报酬率即是该项目的资本成本。 我国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中对资本成本这一理财学中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西方理论界的理解迥异。本文对比分析了中西方对其理解上的差异,并就传统认识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之间的关系进行以下分析。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篇9

银行理财业务;向量自回归模型;美林投资钟模型;资本市场

一、导论与文献回顾

2014年以来,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呈现两个特征:一是以净值型产品转型和事业部制改革为代表的业务转型持续推进,二是银行理财资金的大类资产配置中资本市场类资产的比重显著提高。前一个特征主要来自于监管政策的约束和引导,而后一个特征更主要来自于银行理财业务自身经营运作的压力和动力。银行理财业务是一个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十分关注的金融业务。随着2012年以来大资管业态的形成和关于银行理财业务是否属于影子银行的争论,国内学者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研究逐渐丰富。目前关于银行理财业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财业务的监管政策和业务模式、理财客户行为分析、理财产品市场定价、理财业务和宏观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领域,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大类资产配置和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研究相对零散。苏新茗(2015)[1]在《银行理财业务机制研究》中对于银行理财业务“资金池-资产池”的投资管理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银行理财业务投资收益和短期利率、期限利差、信用利差的关系。张旭阳(2015)[2]按照“资管投行”的理念提出了银行理财业务大类资产配置的发展方向。付巍伟(2015)[3]提出在商业银行融合资本市场的路径上,修改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允许商业银行成立资管子公司都是政策可选项。马续田(2015)[4]认为利率市场化催生的金融脱媒正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为商业银行通过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转型提供了基础。何德旭、李锦成(2015)[5]认为从中短期来看中国影子银行还不会对整个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造成冲击。刘知博、贾甫等(2014)[6]分析了资本市场抑制的情况下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并指出多层次金融市场有利于降低这一风险。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针对银行理财业务后一个发展特征,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站在银行理财业务大类资产配置的视角研究银行理财参与资本市场的绩效。银行理财业务广泛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始于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中大类资产配置的关键性作用也是近一两年才逐步为业内和研究者所认识,现有少量的研究也仅限于理论定性分析,所以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就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本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机遇和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的情况,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针对本文主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第六部分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机遇

从资产负债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经济所经历的阵痛,主要来自于经济去杠杆的自我修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去杠杆的方式开始从简单的债务重组、债务货币化发展为金融市场化与市场体量扩充,后者成为将债务转移出表、大范围分担的最有效方式。资本市场的发展在重整资产负债表中发挥核心作用,可以有效缓释去杠杆中伴随的经济萧条、通货紧缩等问题和违约、企业倒闭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冲击。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替代传统产业对于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保障作用,以配合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新兴产业往往具有轻资本、成长性的特征,融资需求也相应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国有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与经济主体特别是创新主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融资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不协调的问题。相比之下,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分散技术进步风险上的效率更高,能更好地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从财富管理需求来看,目前我国居民财富投资的比例中房地产、现金和存款、资本市场金融资产三者占比分别约为65%、30%和5%,和美国35%、35%和30%的比例相比,我国居民财富投资中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占比太低。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口结构变化,我国居民的大类资产配置已经从实物资产向固定收益类金融资产迁移,并将进一步向资本市场金融资产迁移。这一配置比例变化的过程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成熟相辅相成。

三、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的情况

经过十余年发展的银行理财业务仍然缺少“资本市场基因”,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由于银行理财业务经营运作中实质存在的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银行理财资金的投资侧重关注投资本金的安全,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二是银行理财业务在资产构建上仍然依托银行传统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大类资产配置主要集中于类信贷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本行承销的债券资产和基于同业授信的货币市场资产。三是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投资运作体系上类似于银行表内业务,基于信用管理的风险管理能力很难有效识别资本市场的市场风险,也缺乏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必要的交易能力和投研能力。银行理财业务和资本市场的第一次接触是2007年左右出现的挂钩各类市场指数的结构性产品和挂钩海外市场的QDII产品,但随后的国际金融危机和A股市场的大幅下跌使这类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本金损失,经过市场教育,背负刚性兑付期望的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重点集中于固定收益类的信贷资产。银行理财业务真正成规模参与资本市场源于2014年。随着A股市场迅速回暖并强势上涨,银行理财资金通过证券结构化、股票质押式回购、券商两融资产包等融资配资的业务模式广泛参与资本市场,也逐步开展新股申购、定向增发、量化对冲等直接投资的中低风险资本市场业务。作为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方向,部分业务创新领先的银行发行风险真实转移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理财资金通过FOF、MOM等方式利用基金公司、私募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直接对接不同领域和不同策略的资本市场投资。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统计数据上看,2014年以来从银行理财资金的大类资产配置上看,资本市场业务所占比重提高,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和货币市场所占比重降低,银行理财业务的大类资产配置更加多元化。

四、参与资本市场对银行理财业务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基于银行理财业务自身发展规律和运作模式的分析银行理财业务连接了客户的理财资金募集和各类基础资产的投资配置,所以资产的可得性和资金的可得性往往决定了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和广度。由于银行理财业务具有销售渠道完善的先天优势和隐性担保、刚性兑付的监管套利优势,所以募集理财资金的能力往往较强。所以,在实际业务中,资产的可得性往往成为业务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在资产的可得性方面,近两年,在宏观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和市场利率下行趋势的双重叠加下,一方面非标债权资产、债权资产等银行理财业务传统资产的可得性大幅下降,资产收益率覆盖理财资金成本的难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伴随着银行表内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攀升,理财业务项下类信贷资产也出现信用风险频发的局面。上述两点形成所谓的“资产荒”,严重制约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即使在银行理财业务具有优势资金的可得性上,受制于大类资产配置,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均为固定收益的资产管理产品,产品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期限结构和开放安排。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单一化的产品结构已经很难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其他机构资产管理产品和互联网金融产品对银行理财业务的替代性增强。为了有效应对经营发展中的困局,参与资本市场是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选择方向,可以提高银行理财业务的绩效。一是有利于拓展理财业务跨界跨市场的资产来源和投资空间,二是有效对冲市场利率下降带来的其他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三是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配置降低总资产风险。

(二)基于美林投资钟模型的分析根据投资学原理,大类资产配置是决定投资收益和风险特征的重要环节。美林证券2004年在名为Theinvestmentclock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美林投资钟模型。该模型将实体经济增长的周期性与大类资产配置的周期性联系起来。根据美林投资钟模型,宏观经济周期按照经济产出缺口和预期通货通胀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过热、滞胀、衰退、复苏,在经济的不同周期阶段,大类资产收益率和行业发展均存在有规律的轮动。在确定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时,应首先对宏观经济周期进行研判,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提高该阶段内收益率较高的大类资产的占比,从长期来看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组合的总体收益率。美林投资钟模型原理如图1所示:关于美林投资钟模型原理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适用性,首先考虑的是基于美国经济数据和市场数据分析所得的模型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郜哲(2015)[7]通过蒙特卡洛模拟优化后均值方差模型证明了美林投资钟模型也适用于我国金融市场。其次考虑的是美林投资钟模型原理是否适用于银行理财业务。银行理财业务目前仍然多采用资产池的运作模式,投资运作周期较长并跨越不同的经济周期,可以适用美林投资钟模型。基于美林投资钟模型,目前银行理财业务大类资产配置范围相对狭窄,投资比例相对集中,很难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通过资产配置调整获得较好的长期绩效。作为改进银行理财业务,应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扩大资本市场资产特别是直接投资的资本市场资产比重。

五、参与资本市场对银行理财业务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和模型的选取为了通过实证研究参与资本市场对银行理财业务绩效影响,应该研究银行理财业务大类资产配置、大类资产收益率间的关系以及大类资产配置与理财业务绩效的关系。本文研究所使用的模型包括五个变量,分别是理财资产中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MONEY)、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CREDIT)、债券资产收益率(BOND)和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STOCK),以及理财业务利差(MARGIN)。其中理财业务利差(MARGIN)为理财业务绩效的衡量,四大类资产基本可以涵盖现阶段银行理财投资的主要资产品种,收益率为时点上该类基础资产的加权平均收益率,理财业务利差为时点上所有理财基础资产的加权平均收益率减去所以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本文数据来源为某业务规模行业前五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经营数据,采用2014年末到2015年末的周度数据。本模型也假设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配置和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所以本模型适用于整体银行理财业务,这一假设也基本符合市场真实业态。由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提出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简称VAR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VAR模型常用于分析存在相互关系的时间序列,模型将所有变量对其他所有变量的滞后变量进行回归,从而更全面地解释变量间的影响。本文需要研究理财业务大类资产收益率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和理财业务利差的影响关系,所以本文适合选用VAR模型。

(二)变量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伪回归基于VAR模型的分析要求变量本身是平稳的或者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的方法来检验相关变量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检验形式中C表示带有常数项,T表示带有趋势项,K表示滞后阶数,滞后期K的选择标准是SIC。D表示变量取一阶差分,*、**、***分别表示显著水平为10%、5%、1%的临界值。从检验结果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MAR-GIN、BOND、CREDIT、MONEY、STOCK都是一阶单整的序列,所以后续进行协整检验。建立VAR模型需要确定滞后阶数,使用不同准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从表4中可以看出,所有准则的判断均显示1阶滞后最优,所以选择VAR滞后阶数为1。在确定最优滞后期以后,为了分析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有必要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三)协整检验与协整方程分析根据模型的比较,本文选择协整方程都不含趋势项包含截距项的线性模型进行检验。从表中可以看出,最大特征根统计量显示:在存在0个协整关系的零假设下,以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其余都不能拒绝原假设。这证实了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本文所涉及的5个变量之间有且仅有唯一的协整关系。协整方程如表5所示,从各变量的t检验来看,除了CREDIT以外,其他系数均显著,说明模型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从协整方程可知:(1)银行理财业务利差与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债券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均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2)从影响系数大小来看,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对银行理财业务利差的影响最大,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和债券资产收益率对银行理财业务利差的影响次之,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对银行理财业务利差的影响最小。

(四)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和估计分析先对VAR(1)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从图2中可以看出,VAR模型的AR特征根倒数的模全部落在单位圆内,最大特征根倒数的模为0.9161<1,说明模型通过稳定性检验,所以认为该模型是稳定的。模型估计结果的矩阵形式如表6所示: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1)银行理财业务利差与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债券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的一阶滞后项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的一阶滞后项的影响最大且相关系数显著。(2)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与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和债券资产收益率的一阶滞后项的相关关系不显著,相关系数也很小。

(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了进一步检验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有必要对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主要是基于VAR(1),考虑到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主要对于MARGIN和STOCK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1)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债券资产收益率不是银行理财业务利差的格兰杰原因。(2)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是银行理财业务利差的格兰杰原因。(3)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债券资产收益率不是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

(六)脉冲响应分析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以考察某一变量出现外部冲击对其他变量产生的影响,也即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冲击对模型系统变量的当前和未来变量值的影响路径。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银行理财业务利差在其他变量受到外部冲击后的响应路径和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在其他资产收益率受到外部冲击后的响应路径。从图3可以看出:(1)针对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债券资产收益率、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的正向冲击,银行理财业务利差第1期均未有反应,此后出现正向反应,并逐步增强,一般在第4期左右达到峰值并逐步减退。(2)银行理财业务对于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冲击响应的95%置信区间不包含0轴(第7期之前),这一正向反应具有更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银行理财业务对于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冲击响应的峰值强度最高,为2.5391。从图4可以看出:(1)针对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债券资产收益率的正向冲击,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第1期均出现负向反应。(2)针对债券资产收益率的正向冲击,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的负向反应持续10期。(3)银行理财大类资产配置中的资本市场资产具有风险对冲作用。

(七)方差分解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的优势在于反映变量的相互作用的方向和趋势,但是没法客观分析影响的大小。方差分解分析是VAR模型中不同于脉冲响应函数的另一种研究方法,它是分析每一个随机冲击对变量变化的影响程度。本文有五个VAR模型的变量,结合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利差MARGIN进行方差分解,结果如下:从表8的情况可以看出:(1)银行理财业务利差波动受自身波动的影响最为显著,第2期时这一影响占比达到98.09%,此后逐步减弱,至第10期占比为58.21%,平均占比为76.30%。(2)其他变量波动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利差波动的贡献度随着期数的增加均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3)在四个变量中,银行理财业务利差波动受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波动的影响最大,第10期占比达到17.40%,占比均值达到10.12%。(4)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波动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利差波动的影响次之,第10期占比达到17.40%,占比均值达到10.12%。(5)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波动和债券资产收益率波动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利差波动的影响很小,占比均值仅分别为1.31%和3.38%。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第四部分理论分析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不仅符合银行理财业务自身发展的需要,按照美林投资钟模型,也可以有效提高银行理财业务的长期绩效。从第五部分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根据协整方程、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虽然资本市场资产的占比不足30%,但是资本市场资产已经成为支撑和影响银行理财业务绩效的最重要资产,其贡献度已经远超过作为银行理财业务传统资产种类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和债券资产,所以参与资本市场业务将成为银行理财业务经营的重要选择和必然发展方向。目前银行理财业务投资的资本市场资产的主要业务模式还是配资融资类业务,直接参与资本市场的业务规模占比很小。对于未来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一是现有收益率型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特征和资本市场投资的波动性特征存在错位,监管部门应加快引导银行理财业务转型,作为业务转型的方向,依托风险真实转移的净值型产品,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的空间和广度更大。二是银行理财业务现有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投资管理体系都不适应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投资,银行自身应当加快体制机制的改革,培养专业团队、调整风险管理体系、赋予理财部门独立的投资运作权限等。三是委托投资是短期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重要模式,委托投资可以有效融合银行理财的资金来源优势和专业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优势,同时也促进了银行理财自身投资能力的提高。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未对资本市场资产进行分类,数据样本较少,缺少全行业的数据等。使用其他模型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进行实证研究,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的收益风险分析等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SimsCA.MacroeconomicsandReality[J].Econometrica,1980,(48),1-47.

[2]张旭阳.回归本源,跨界布局[J].银行家,2015,(4):39-41.

[3]付巍伟.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的必要性探讨[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5,(1):203-204.

[4]马续田.以资产管理业务为载体重归资本市场[J].中国银行业,2015,(5):56-57.

[5]何德旭,李锦成.中国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金融,2015,(4):77-82.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篇10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得到了长远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参与到资本市场中,截至2014年2月,我国股票市场有效账户数已经达1.33亿。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家庭更多的倾向于通过投资基金间接参与股票市场,而在我们国家更多的家庭选择直接参与股票市场。因此股票市场的涨跌影响着众多家庭的财产收益。而在目前股票市场经历几年的低迷,投资价值凸显的背景下,研究股票市场的投资方法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关于股价的分析方法,目前主流的有技术分析法和基本面分析法。技术分析法侧重于股票价格和成交量的研究,凭借历史经验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股价运行,分析过程以图表作为分析工具,因此也叫图表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认为,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给股东的回报越高,相对应的股份价值越大,因此公司的盈利能力决定了公司的股价。该方法侧重于研究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从国内外的历史经验看,技术分析法适用于短线投机,基本面分析法适用于长线投资。因此基本面分析法显得更为理性,像巴菲特等众多投资大师都通过基本面分析法参与股市投资。本文也立足于基本面分析法,即公司的盈利能力来探究股价的运行规律。

二、理论分析

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该指标利用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之比来反映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而杜邦分析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系统,是典型的利用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理论上,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股份价值越大,该指标与股价成正相关。拆解后的三个指标分别为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润率,三大指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是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它们与股价也成正相关。权益乘数越大,所有者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越小,企业负债的程度越高。只要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率,企业更多地举债对所有者来说就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从而股份价值增长,股价上升。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周转次数越多或周转天数越少,是企业营运能力增强的体现。该指标的上升往往是营业收入的增长而不是总资产的下降所致,而营业收入的增长会给所有者来带来更多的利润,从而股份价值增长,股价上升。销售净利率高表明销售商品的营业收入扣除所有费用后净利润的提高,往往通过企业商品毛利的提高或者期间费用的有效控制实现,而这也意味着企业所有者获取更多的利润,从而股份价值增长,股价上升。

三、实证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股价与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润率成正相关关系。下面进一步看实证的结果。在国内蒋贤品、鲁爱民等从定性的角度加以介绍和分析,直接利用杜邦分析体系和指标来评价和预测公司的价值。朱宏泉、舒兰等(2011)仅用回归的方法分析了盈利指标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并且没有分行业进行研究。因此分行业并且对财务指标投资有用性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是本文的创新与研究内容所在。

(一)样本选取

样本选取的时间跨度为2008年至2012年,在这五年中,上证指数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牛熊市交替:从5 265跌至1 664,从1 664涨至3 478,从3 478跌至1 949。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场总体表现对分析的干扰。同时,本文选取沪深两市18家旅游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旅游行业属于弱周期行业,选其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较大程度避免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对分析的干扰。本文中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以及股价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和相关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年度报告。

(二)灰色关联分析

本文以灰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意图透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灰色关联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过程分析。在我国自邓聚龙于1987年首次提出邓氏关联度后,解决了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

当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数列的量纲不同时最好作无量纲化处理,此外还要求数列有公共交点。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计算关联系数之前,先将文章先对数列作初值化处理,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

四、结论

作为常用的综合性价值评价工具,杜邦分析通过将资产收益分解为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以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各个不同方面和变化因素,为公司管理者改善经营业绩、投资者更好地判断公司的价值及变化,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以A股旅游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杜邦分析的核心指标和股价的相关性。结果发现:

1.杜邦分析在投资中存在有用性。股价波动与公司的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存在相关关系,这也符合资产内在价值评估理论。

2.三大指标中权益乘数和资产周转率的有用性比较强,销售净利率有用性较弱。这说明资本市场能较好地反映公司的风险程度以及盈利能力,但对企业资产运营能力反映较弱。这符合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理论,证券投资主要考虑企业的风险和收益,而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力不是关注重点。

3.杜邦分析中的三大指标能在证券投资中呈现较强的有用性,一定程度说明我国证券市场正趋向成熟并发挥价值发现的职能。作为投资者应当践行价值投资的理念,在充分运用杜邦分析等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后再进行投资配置。

【参考文献】

[1] 蒋贤品,祝锡萍.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扩展形式及其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6(5):65-66.

[2] 鲁爱民,陈锦辉.实践中对杜邦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修改和运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7(7):73-75.

[3] 朱宏泉,舒兰,王鸿,范露萍.杜邦分析与价值判断――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1,23(10):152-160.

[4]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85-100.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篇11

Key words: financial risk;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财务风险理论概述

1、财务风险识别的概念

财务风险识别是指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系统连续的预测、识别、推断和归纳,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

2、财务风险度量的概念

财务风险度量是指对已经识别的财务风险进行定量描述。通过对财务风险的度量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财务风险对企业损益的影响程度。

二、 财务风险识别的理论研究

1、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法。它是根据一定标准,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搜索、寻找和辨别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可靠性强以及符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思维和工作习惯等特点。

(2)指标分析法。它是指根据企业财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资料和其他方面提供的数据(如企业信息情报部门收集的、通过市场调查获得的、从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得到的数据和信息),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指标数值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并从分析结果中寻找、辨认和发现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这一方法可与报表分析法一同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3)专家意见法。它也叫定性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它是指利用专家的经验、知识和能力所进行的风险识别和分析判断的方法。

(4)其他财务风险识别法。比如分组分析法、背景查对法、相关联系法、风险调查表和业务流程法等等。

2、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1)外汇风险进一步增加。加入WTO后,国家对企业的外贸进出口权进一步放开,因而也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企业跨国财务活动中将涉及多币种的、大量的外汇结算业务,增加外汇交易和折算风险。同时经常性项目和资本性项目的进一步放开,也会使外汇交易和折算风险进一步加大。

(2)筹资成本与风险增大。由于制度的规范和条款的限制,无疑会增大企业筹资成本,尤其是对一些受到国家和地方保护的国企来说更是如此。筹资成本的加大必然导致筹资风险的提高。

(3)投资与再投资风险增加。入世之后,资本性项目的进一步放开,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迸一步接轨,使得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对企业来说其投资的经济风险都会加大。

(4)资本营运和资金管理风险加大。企业在并购其他企业的同时又要防止被反并购,大大增加了资本营运的风险。

3、我国企业筹资风险的识别

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有两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所有者投资的筹资风险一方面表现在资本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无法达到资本的保值、增值目标:另一方面自有资本的筹资成本较高,为了降低资金成本,企业往往利用负债来降低筹资成本。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在多种不利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净利润的更快下降会给市场潜在的投资者传达一种负面信息,使企业丧失可能的投资者。借入资金的风险首先表现在企业能否及时还本付息。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就会导致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从而使企业付出更高的代价,甚至陷入破产倒闭的财务危机之中。

4、我国企业投资风险的识别

投资是指以资金增值为目的而发生的资金支出。投资风险是资金循环过程中所有风险的主导,它制约着财务风险的其它类型风险的发生及其程度。投资风险一部分来自长期投资,一部分来自短期投资。其中,最主要的是长期投资风险,即由于一个长期投资项目不能实现预期收益,从而使整个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受到影响的可能性。

5、我国企业现金流量风险的识别

现金流量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中最普通、影响力最大的一种,它属于支付风险。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外部融资渠道来获取现金,但是企业的主要现金来源仍旧是商业活动。从长期来看,企业为了生存,从商业活动、贷款和投资中收到的现金必须超过经营活动支付的现金。

三、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度量方法

1、企业财务风险度量方法

(1)概率分析法,即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度量。概率分析法的优点是它把数理统计的方法运用于理财领域,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可信度强,容易理解,是其他方法的依据和基础。

(2)杠杆分析法,即通过对经营杠杆系数(DOL)、财务杠杆系数(DFL)和总杠杆系数(DTL)的分析,来衡量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总风险的大小及杠杆利益水平的高低。该方法度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原理是杠杆系数越大,企业财务风险就越大,反之亦然。

(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西方金融学和财务管理学中最重要的论述风险和报酬率之间关系的模型,该模型第一次使人们可以量化市场的风险程度,并且能够对风险进行具体定价。该模型一般用于度量企业的投资风险。

(4)VaR法,即风险价值度量法,指处于风险状态的价值,即在一定置信水平和一定持有期限内,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所面临的损失的最高期望值。和CAPM法一样,VaR法不仅适用于金融资本投资,也可以指导企业分析度量财务风险。

四、对策

1、企业在财务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

(1)要认识到财务风险度量方法选择的重要性。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可以使企业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

(2)要认识到不同的风险度量方法各有利弊和不同的适用范围。企业财务风险的度量方法,不存在一个万能的方法,它们各有利弊和不同的适用范围。

(3)要认识到运用任何一种财务风险度量方法所得到的度量结果都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度量,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企业的财务结果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进行估计。

2、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

企业对风险信号如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等,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对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等策略。

参考文献

[1] 朱荣.《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M].东北财经法学,2009.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篇12

一、财务管理方法的发展与创新

财务管理方法是企业财务管理者在进行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中所采取的方法。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阐述财务管理方法的演进。

(一)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

筹资是财务管理的起点,起初筹资方式、渠道比较单一,筹资对象有限,企业规模小,金融市场不发达,所以筹资没有标准的方法,只要找到有资金的人就可以了,资金的数量也没有相对标准,完全依靠个人经验以及当时的筹资对象。

直到1910年,米德(Meade)出版了《公司财务》,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最有效地筹资,财务管理才有了初始的理论形态,开始向科学管理迈进。到了二战以后,随着投资的兴起,金融市场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从对一些出现的问题的本质认识发展到用一些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

在筹资方面,引入科学管理理论较晚,主要出现了一些学派,如解决怎样分配普通股和债券的资本结构理论,如早期以格兰特(gurand,1952)为主的融资理论学派。

投资管理发展较晚,科学化程度高,如投资项目决策程序科学化,提出了一些量化的投资分析评价指标,资本报酬率、资金的时间价值等。投资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开始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程序,并同宏观大势相联系,做出项目决策。1951年,美国财务学者迪安(JoelDean,1951)在他的著作《资本预算》中就提出了企业在投资时要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评价投资项目,成为投资理论的源泉。

19世纪以前,由于金融市场不完善,企业融资的渠道和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分配收益也没有专门的理论方法,只是根据企业和股东的需要简单地在所有者和企业之间进行分配。直到二战后,股利理论的发展才使分配决策程序科学化。1956年3月,美国著名的财务管理学教授詹姆斯・E.沃尔特提出了关于股利分派和股票价格的理论模型,与此同时,哈佛大学教授约翰・林特纳(JohnLintner)也首次提出了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阐述了分配股利的行为。

财务管理方法发展到今天,理论模型多种多样,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精细,统计学、运筹学等其它学科在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应用,使财务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

(二)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财务管理中的一些筹资、投资理论模型的发展始于二战后,二战前的财务管理只注重内部生产,筹资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虽然发展早,但只提出了一些诸如资金成本、时间价值等基本概念,没有固定模型来分析筹资的数量和成本。

到了二战以后,随着投资的兴起,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筹资管理开始逐渐成熟。在筹资分析方面,财务管理从对一些出现的问题的本质认识发展到用一些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如解决怎样分配普通股和债券的资本结构理论,早期以格兰特(gurand,1952)为主的融资理论学派。1958年,莫迪格莱尼(FrancoModigliani,1958)和米勒(Merio.H……Miller,1958)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著名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中提出了MM理论,用于分析企业筹资的资本结构,他提出的MM定理构成了现代融资结构理论的核心。后来该理论形成两个分支:以法拉(Farrar,1967)、塞尔文(sharevell,1966)及贝南(brennan,1978)等为代表的税差学派,将税收差异引入企业融资结构的理论中;以巴克特(betker,1978)、阿特曼(altman,1968)为代表的破产成本学派,研究企业破产成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问题。在此基础上,斯科特(Scott)、罗比切克(Robichek)、梅耶斯(Myers)、考斯(Kraus)、李真伯格(Litzenberger)等人提出了权衡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众多学者开始从不对称信息角度研究企业融资结构问题,把融资理论推向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新阶段。该时期的理论有罗比切克(Robichek,1967)、梅耶斯(Mayers,1984)、斯科特(Scott,1976)的平衡理论,后来的詹森和麦克琳(jensenandmeckling)用理论、破产理论和财产所有权理论来分析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融资结构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哈里斯与雷斯夫(HarrisandRaviv,1990)阿洪与泊尔顿(AghionandBolton,1992)等人对理论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建立了控制权理论。

投资理论在二战后的发展也是以量化模型为主,哈里・马科维茨(HarryMarkowitz,1958)在他出版的专著《组合选择》中,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并指出风险和收益的计量是资产组合理论的关键。托宾(James.Tobin,1958)于1958年在《经济研究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作为处理风险行为的流动性偏好》中,阐述了对风险收益的理解,对投资理论作出很大贡献。到了1964年,夏普(WilliamSharpe)、林特尔(JohnLintner)、莫森(JanMossin)在马科维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分散投资减少风险的观点,从而建立了资产定价模型(CAPM)。托宾(JamesTobin)在资本市场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离理论”,泰勒(J.L.Treynor)提出了“特征线”,试图通过基金资产组合与市场组合之间的关系来定系统性风险。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发展的基础上,诺斯于1976年在《经济理论学刊》上发表了一种全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的套利模型(APT)”。另外还有针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布莱克(Black)、斯科尔斯(Schole)提出的B-S期权定价理论。随后(E.Peters)提出了分形市场假说(FractalMarketHypothesis),利用混沌理论研究市场的随机性和确定性。上述理论模型在随后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改进,加入了一些不确定性投资方面的因素,形成了关于测量和评价投资风险数学模型的理论,如风险资产的结构、最优资本配置原则、分散化分析、风险资产组合等。企业在投资时还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收益,都为投资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企业投资管理的创新,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国际投资也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悄然兴起,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尤其是9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的数额急剧增加,从1980-1985年年均126亿发展到1995年的2195亿,可见跨国公司的经营促进了投资的国际化,同时也完善了投资理论,使其应用面向国际投资市场,形成了国际投资理论,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三)从关注物到关注人

从财务管理对象的变化可以看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依靠机器设备,虽然人的技术知识在生产中也占一定地位,但从未被重视。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就在他著名的演讲中,提出并解释过“人力资本”的概念,在经济的发展中,人的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直到80年代后,计算机的普及,信息在生产经营中地位的提高,才使人们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信息、知识、技术以及接受、利用、加工、创造这些信息和技术的员工在整个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知识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K.Galbrainth)在这时首先提出知识资本概念,为新型企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现在的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价值增长也不再依赖于厂房、机器等有形资产,知识资本承担了这一重任,成为企业中最有价值的资本,包括反映学习知识的能力、掌握技能的能力、发明创造力和完成任务能力的人力资本和为支持人力资本最大化的结构性资本,如企业的所有制、企业的计划、领导力、企业的数据库、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企业的设备结构、企业的产品品牌和企业的公众形象等等。财务管理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投资的重点转向无形资产投资:知识资本――人才的取得日益重视起来,企业开始关注用什么渠道和什么方式取得知识资本,如何降低知识资本的成本,怎样优化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之间的关系,如何提高知识资本的效益。企业的价值不再体现在企业的规模或者企业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和债券的市价上,而是体现在所拥有的知识资本上。在分配收益时,知识资本也要与财务资本共同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使用知识及利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成为重要的分配依据。与此相适应,企业传统的收益分配格局将被打破,企业员工的工资及其他形式的报酬提高,资本所有者的报酬会相对减少。将来知识资本的拥有者可能成为企业主要股东,分配理论也会随之创新。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方法的发展也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从简单的筹资、投资、分配到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筹资、投资。一开始是定性的管理,逐步发展到利用数字模型的定量管理。在统计学、运筹学等一些其他学科应用于财务管理中之后,从单纯依靠数字分析问题到数字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模型理论,也就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国际筹资、投资的发展,为企业经营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使财务管理理论朝国际化方向发展。总之,这些变化说明财务管理的方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总会有和其它方面相匹配的财务管理方法出现。

二、财务管理手段的发展与创新

财务管理手段是财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工具。在财务管理发展初期,只有筹资功能,职能的单一性决定了手段的低级性。直到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后,财务管理才开始向科学化发展,开始把重点转移到内部控制,出现了一些量化模型,1914年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提出后,标志着财务管理进入数字管理时代。

(一)从人工到利用工具

财务管理的工作主要是对一些会计方面信息的处理,而会计方面的信息主要是数据,所以在发展初期,经济环境决定了只能依靠人工。到了财务管理向科学化发展时期,虽然出现了一些量化模型,但是工作中的计算量加大了。后来,财务管理工作才开始运用简单的工具――计算器。之后计算机的发展,大大减少了财务管理者的工作量,同时也使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迈进了一大步,将统计学、运筹学等复杂的运算应用于财务管理理论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单一记账功能的财务软件的应用,大大简化了财务管理者的工作,方便了数字模型的应用,尤其是运筹学在财务管理决策中的应用,简化了财务管理决策的程序,同时也减少了在决策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到了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数据信息储存、传递、分析更加方便,核算型财务软件也开始应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范围从单机模式扩展到具有一定数据共享能力的小型局域网,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90年代以后,MRP、MRPⅡ、ERP等管理型软件的应用,将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人机财务管理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其他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结构化问题进行自动或半自动实时处理,而对那些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则通过提供背景材料,协助分析问题,找出可能方案,确定各种可能的结果,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为企业决策者制定正确、科学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在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中,财务管理者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取大量所需信息,并根据企业的具体管理问题采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建立模型,解决财务管理活动中的综合性问题。

(二)从单一功能系统到多功能相结合的复杂系统

财务管理起始于筹资,所以在财务管理产生时,只有筹资功能,另外传统财务管理以企业内部情况为管理重点,提供的信息也局限于一个财务主体,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虽然财务管理有了筹资、投资、分配等功能,但是企业设置的财务管理部门主要的工作还是会计记账,作一些简单的预测分析。

当前,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交互式Web应用的出现,电子商务浪潮作为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引擎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从大规模的生产到个性化生产;从企业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企业间产品的竞争发展到信息和人才的竞争;从单个企业间的竞争到供应链竞争;从区域竞争到全球化竞争;从以规模取胜到以速度取胜,这些变化使财务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的手段随之提高,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通讯手段的飞速发展,信息得以高速流动,资源高度集中,电子商务浪潮的掀起使企业财务管理走向网络化,IT环境的形成,信息可以被实时动态地获取、存储、加工和传递,尤其数据平台的建立,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其他职能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将企业的财务流程和经济业务流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也是财务管理网络化的一个动因,在供应链管理中,财务管理用信息流将物流和资金流整合起来。这样,财务管理的网络化为企业经营在资金和商品之间的传递节省了大量时间,降低了经营费用,加速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同时在企业做财务决策时,也可以在这个链上获得即时的信息。可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引起了财务管理手段的变革,使财务管理从一个简单的系统成为渗透到企业各个部门甚至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的复杂系统,网络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手段,基于网络的财务软件普遍应用。除此之外,财务管理的外延不断扩展,如知识财务、财务智能,使财务管理更准确地把握企业全局经营活动的总体概况,出现了智能分析型财务软件,如财务雷达预警系统,可以保证企业执行计划的有效性,增强管理控制职能,业务环节上的预警机制如短缺预警、应收账款预警等,都是财务智能的应用。

【参考文献】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篇13

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不仅会计核算工作应坚持谨慎性原则,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应遵循谨慎性原则。下文是关于财务管理如何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论文,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内容如下: 财务管理如何运用谨慎性原则 一、财务分析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为了客观地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计算各种财务指标。在进行财务分析、计算财务指标时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除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外,还应计算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主流动负债比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速动比率的延伸,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用该指标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更为谨慎; (二)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除计算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外,还应计算有形净值债务率和利息保障倍数。有形净值债务率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扣除无形资产价值后的比率,它是产权比率的延伸,能更谨慎地反映企业清算时债务资本受到保障的程度。利息保障倍数是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作为分母的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同时从谨慎性角度出发,最好比较本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以保证企业最低的偿债能力。 二、筹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筹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筹资数量、筹资时间、筹资来源和筹资方式等。为了规避筹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筹资数量适当。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不一样的,企业财务人员应采用一定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团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 (二)筹资时间与用资时间相适应,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 (三)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组合,以分散筹资风险。权益资金的风险一般小于负债资金的风险,但资金成本较高。采取多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可以扬长避短,分散筹资成本。 (四)根据利率变化趋势及偿还债务能力来确定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合理比重。如果预期利率将持续上升,应考虑增加长期债务比重,可以节省资金成本;反之,可适当增加短期债务比重。但是实际上,利率很难预测出来,企业最好能合理搭配长短期资金来源,使企业在任何利率环境中都能生存。 (五)采取融资租赁和寻求债务担保等方式转移筹资风险。融资租赁既可以将设备过时的风险转嫁给出租者,又可以适当减少不能偿付租金的风险;寻求债务担保既可以增强企业对外举债能力,并将部分偿债风险专家给担保人。 三、投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投资管理须考虑投资规模,同时还须通过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由于投资时间的长短不同,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不相同。 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不仅会计核算工作应坚持谨慎性原则,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应遵循谨慎性原则。下文是关于财务管理如何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论文,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内容如下: 财务管理如何运用谨慎性原则 一、财务分析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为了客观地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计算各种财务指标。在进行财务分析、计算财务指标时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除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外,还应计算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主流动负债比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速动比率的延伸,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用该指标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更为谨慎; (二)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除计算资产负债率、产权比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