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军事气象学论文实用13篇

军事气象学论文
军事气象学论文篇1

延安时期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开创了我国人民气象事业的先河。延安时期气象干部教育培训的初步探索,为新中国气象培训事业积累了经验、为新中国气象事业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更为大批台站的建设培养了专业人才。延安时期的气象人精神代代相传,成为气象教育培训事业不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回顾延安时期气象干部教育培训的历史,总结研究这一时期气象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经验,将给当前和今后的气象教育培训事业带来重要启示。

一、延安时期气象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一)立足需求办班建校

延安时期的气象事业最初是为军事活动的需要而创建和发展的。为满足抗日战争中飞行气象保障的需求,开始举办气象培训班。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建立空军的需要,逐步探索建立专科学校。

1945年3月,中央军委三局在延安清凉山下举办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气象训练队,学员共21人,学习时间近2个月,学员毕业后建立了6个气象观测站。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的美军观察组要撤退,为了保障主席到重庆与进行谈判的安全,党中央决定接收美军在延安的气象台,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气象台。为了使工作人员迅速熟悉业务,延安气象台举办了一个培训班。学员共有5人(曾宪波、毛雪华、陈涌岷、周鲁女和邹竞蒙),培训时间3周。

1946年3月,在通化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并建立航校气象台,此为东北地区我军第一个气象台。1948年5月12日,为了给全国解放培养干部,以晋察冀电讯工程专科学校为基础,将晋冀鲁豫的通讯学校和从延安撤出来的工委通讯队合并,组成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1948年8月,中央军委三局气象队奉命调往华北军区电信工程专科学校,张乃召任第二大队第四队(即陆空通信气象专业队)队长。陆空通信气象专业队边教学边实习,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正规专业学校培训气象人员。1948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设立气象专业班,12名学员,培训时间8个月。

(二)领导高度重视培训工作

延安时期,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气象教育培训工作。党中央对气象事业非常重视。主席给延安气象台赠送有关科技书籍,副主席从重庆专门为延安气象台寄了一包气象书籍和资料。、、、杨尚昆等领导人多次到延安气象台视察,军委三局局长王诤亲自领导延安气象台的工作,并特别关心气象人员的成长。清凉山气象训练队在中央军委三局的领导下,1945年3月开学,5月结束。训练队开学时,军委三局王诤局长,讲了学气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勉励学员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1945年10月下旬,延安气象台业务培训的学习班结束时,举行了隆重的结业典礼。典礼由军委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主持,参谋长亲自参加典礼并讲话,要求学员“好好工作,为将来建立我军的气象工作而努力。”各级领导对气象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气象工作人员的关心,使气象人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极大地增强了做好气象工作的信心,坚定了气象人为党和人民的需要而努力奋斗的理想。

(三)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从军委三局气象训练队的培训班到专科学校的气象专业培训班,开设的业务课程旨在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美军通报规则。清凉山气象训练队在培训中开设了美军通报规则的课程,此门课学习的方法主要是到美军观察组的电台实习。

二是报话机的使用。清凉山气象训练队主要学习美国V-101和SCR-284型报话机的使用以及性能、简单故障排除等。

三是开设气象业务类课程。例如:1945年10月3日开始的延安气象台业务培训中,开设了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小球测风、无线电探空、无线电测风和制氢技术等课程;气象理论的讲解;气象仪器的操作方法等等。

四是集中学习无线电报务技能,包括收报、发报、通报的技能。此外,还开设英语等课程。

(四)突出思想政治教育

认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确定在职干部的教育方针:“一般地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与趋势……”气象干部教育培训将中央的干部教育方针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在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独特的历史背景下,气象干部教育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结合延安精神,重点对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路线教育、形势任务教育以及历史使命教育,引导学员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回到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气象台成立时,军委三局王诤局长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讲新生事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道理,教育同志们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创建人民气象事业的信心。在培训中,“政治学习比例较大,几乎占去一半多时间,如学习《土地法大纲》,的《目前时局和我们的任务》和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

(五)探索气象培训的方式方法

延安时期建立的气象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讲授辅导。教员由领导、美军观察组人员、骨干技术人员担任,开设讲授辅导课程。例如,张乃召讲授天气气象理论知识,使用的教材是美军留下的当时世界上理论较新、水平较高的气象专著。张乃召一边翻译一边讲授。

第二,集体讨论。学员课内认真听讲,课外集体讨论,你争我辩。

第三,实习应用。实习成为培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原气象台的同志,作为助教,辅导该班的气象课程,并带领该班同学进行气象观测实习。

第四,互帮互学。气象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是大学水平,有的仅为初中程度,加之工作时间也先后不一。由此,文化程度高的同志给大家补课,如曾宪波主讲物理学的光学、电学,周鲁女讲代数,邹竞蒙讲气象观测基础知识。先来的同志辅导后来的同志。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官教兵、兵教兵”的学习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互帮互学的培训方式在转战期间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第五,转战学习。根据中央对解放战争形势的预测及总的部署,从建立新中国气象事业的需要出发,转战山西、河北等途中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坚持业务学习。学习的内容逐渐加深,范围更广,学习标准更高,要求更严。

在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延安气象台工作人员做出了准确的天气报告,为抗日战争、重庆谈判、中央领导人等的专机飞行的气象保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撤离延安,转战山西、河北期间,气象人怀着创建新中国气象事业的雄心壮志,克服重重险阻,完好保存了气象仪器和学习资料,也为新中国气象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气象工作者。

二、延安时期气象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办学方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摆在全党面前。1937年5月7日,在全国苏区代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党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这些干部和领袖要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抗战新形势下,的要求为气象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

气象事业初创时期,就把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始终紧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卓有成效的培训。例如,延安时期,延安气象台主要是为航空飞行活动服务,气象台的工作人员经过培训后,圆满完成多次飞行气象保障服务。重庆谈判期间,飞行气象服务任务十分繁重,必要时加密观测,其数据通过电台发往北平和重庆,为我们党谈判代表往返延安和重庆提供了准确的气象预报。

(二)建立合作开放的培训理念

1944年7月22日,美军观察组肩负美国政府的特殊使命进驻延安。我们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对美军观察组的到来,采取了热情欢迎的态度。当时党的政策是:区别对待,即对美蒋上层中决定政策和立场极端反对的人员开展坚决斗争,对其他一般人员采取友好争取的政策。延安气象台遵循党的上述方针政策,与美方人员友好合作。气象人员虚心向美方人员学习气象知识和技术,延安气象台学习气象观测时的主要教员是美方人员,他们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耐心细致,手把手教观测操作技术。当教授无线电探空课程时,美方探空员讲课,学员听不懂,教员想办法用手比划,使出实物讲用途和操作方法。业余时间,美方人员还使用他们的汽车教我们气象人员学驾驶技术。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中美气象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美军观察组第三任组长叶顿上校回国后,给延安气象台寄了一批业务需用的物资。一位美籍华裔杨少校回国后,从夏威夷给延安气象台寄了五本美国最新出版的气象理论书籍。

(三)强调学用结合的培训要求

从抗战实际需要出发贯彻教、学、用一致的原则,注重学员在实践中的锻炼和锻炼后的再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学书本知识,又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是延安时期气象教育培训的一个突出特点。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培养多种技能。学习培训结束后,学员承担业务值班工作,担任气象观测和编发天气报告等工作。工作中,延安气象台人员有计划地继续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例如,报务技能纯熟的同志教其他气象人员学习报务;一些同志讲授天气理论知识;气象台的工作人员还向美国人学习开汽车、放电影。通过学习培训,气象台人员一专多能。学用结合的要求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过程。

(四)形成艰苦奋斗的良好学风

气象工作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学习方面:教室是清凉山的土窑洞,特别简陋,没有桌椅板凳,学员双膝当桌,石头为凳。缺乏基本的学习用品,废旧纸作为笔记本,锅灰水代替墨水。生活方面:吃小米、瓜菜、油极少,穿灰土布军装,七八个人合睡一个土炕,铺茅草。转战山西期间,气象台工作人员主要吃小米、黑豆、萝卜、土豆,基本上吃不到油和其他蔬菜。培训后回到工作中,延安的冬天零下20多度,气象台的工作人员衣服单薄,冻得打哆嗦,但还是坚持一丝不的气象观测。进行探空观测时,需要把小油机用人力拉到山上发电。撤离延安,转战山西、河北期间,工作更是困难重重。1946年冬,气象台奉命转移重要物资器材,为了保住珍贵的器材和学习资料,气象台人员用背背、肩挑,山路崎岖不平,气象台工作人员走得脚起血泡,但工作热情不减。

三、延安时期气象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实启示

(一)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培训方向

《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指出:“坚持服务大局、按需施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和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并明确要求“着力加强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培养”。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气象事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培训须先行”。近些年来,中国气象局党组把提升气象教育培训能力、加快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与气象现代化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推进;把气象教育培训作为气象事业科学发展保驾护航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坚持人才培养与培训适度超前的发展理念。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气象干部教育培训要紧密围绕党和人民需要、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分类别分层次的培训,不断强化气象教育培训在知识传授、政策宣贯,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作用,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这一当前的中心任务服务。

(二)必须秉承开放的培训理念

延安时期的气象教育培训出于特殊的目的,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展开,学员通过在美军观察组的电台实习,学习了美军通报规则,还学习了美国报话机的相关技术,开设了英语课程等。美军观察组叶顿上校回国后,还给延安气象台寄了美国最新出版的气象理论书籍。这种开放的培训理念保证了业务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和前沿性。我们现在的气象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必须秉承开放的培训理念,在业务培训中确保国际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传递给培训对象,在干部培训中确保最先进的知识、动态和管理理念及时传递给培训对象。从培训者的角度来看,要保持培训技巧、管理方式、授课方法等的先进性,秉承开放的培训理念是达到先进和前沿的最佳通道。

(三)必须强化业务技能培训

延安时期的气象教育培训内容丰富,开设了旨在加强技能培训和提升业务能力的业务课程。现代气象事业要发展,必须强化气象业务技能培训,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多次强调:全面推进现代化,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基础在教育。2014年9月10日,郑国光局长在庆祝第30个教师节座谈会上深刻剖析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与气象业务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他认为,一方面,1999年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大气科学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较过去明显降低;另一方面,气象业务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高科技和新技术应用发展对人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培训与事业发展这种明显且日益扩大的差距,仅靠职工自学是难以解决的。如果不通过系统的、专业化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来弥补,气象人才的整体素质将永远无法满足业务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在继续教育中,强化业务技能培训利于不断缩减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与气象业务实际需求之间差距。

(四)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延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仁人志士甘冒出生入死之险参加共产党,众多的优秀人才放弃后方安逸的生活奔赴延安,为了救国救民的革命事业和人民的幸福,他们不惜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产生出的伟大动力感染、鞭策着第一代气象人,并内化为气象精神代代相传。但是,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上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水准和行为方式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冲击气象职工队伍。开展气象教育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014年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指出:“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干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为气象干部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第一,加强三观教育。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第二,深入开展党史国史和党性教育,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第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干部追求高尚情操,坚守道德底线。第四,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干部继承弘扬传统美德。

(五)必须坚持互帮互学与其它培训方式相结合

延安时期气象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参加工作的时间也不一,因此形成了以老带新、互帮互学的培训方式。当前,在掌握培训规律的基础上,气象干部培训事业在培训需求的掌握、培训对象的层次划分方面做得更为细致和完善,但依然无法统一培训对象对业务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完全满足培训对象对知识的需求,互帮互学就成为一种隐性但非常重要的培训方式。学员论坛、学员研讨等正是互帮互学培训方式的体现,符合成人教育的规律。互帮互学的培训方式,需要在与其它培训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强化。

(六)必须加强艰苦奋斗的作风教育

2009年11月,同志在陕西考察时曾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和精神风貌,也是气象人精神的重要体现。“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传承于伟大的延安精神。在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气象干部教育培训要始终强调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第一,教学管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使学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二,教学内容:加强党的革命优良传统教育、气象人精神教育。第三,培训方式:通过现场体验式教学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辉,江涛,张国权等.青年科研骨干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7).

[2]夏冬,肖晓旦,陈先来.国内医学院校情报学硕士培养现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6).

[3]罗雪,徐辉,叶治家.新形势下预防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4,(7).

军事气象学论文篇2

走出气象局,结缘心理学

朱建军从河北承德气象局“出走”,迈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读研究生的时候,距离他参加工作仅仅三年时间,距离改革开放也还不到10年。放着气象局天气预报员结实的铁饭碗不端,偏要去考研究生,朱建军走向心理学的第一步就充满了颠覆。

“我学天气预报本身就是个偶然”,因为骄傲自满,高考时朱建军的成绩距离自己心仪的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系差了十万八千里,稀里糊涂地进了北京气象学院(现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学天气预报专业,毕业时又被分配到承德气象局,当起了一名天气预报员。

20多年后的今天,朱建军仍然对那段日子刻骨铭心。生活悠闲得有些堕落,朱建军觉得自己心里捂得发了霉,除了读书,再无所倚。

一天中午,一个同事在会议前,又随口说了一句“我先回家把饭蒸上”,回家蒸米饭,回办公室开会,再回家做菜吃午饭……朱建军说他当时有昏了的感觉。因为这个同事的前一天、前两天……每天都说了同样的话,过得一模一样。而自己这么呆下去,也会重复同样的故事。一瞬间,骨子里蛰伏已久的激情、不甘一起涌上来,一向凌厉活跃的朱建军突然觉得越发对自己当时的生活不能容忍。

那是1985年11月,朱建军当即决定考硕士研究生。

当时,在职人员考研究生是要通过单位批准的,领导不愿意放走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学生,于是只给他一次机会。考不上,就安心留下。惟一的命运选择摆在朱建军面前,该如何把握?

父亲建议他读计算机,朱建军还是觉得有些枯燥。朱建军的兴趣很广泛,对天文、地理、艺术与文化,都很感兴趣。他觉得心理学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学科,与人相关的知识对心理学都有用。最后,他为自己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心理学专业需要一个人不断地去探索去思考。人的心理太复杂了,变化太多了。这个工作很有挑战性。我喜欢。”

气象局领导对他报考心理学研究生的反应,或许可以作为当时普遍大众对心理学的普遍认识:“怎么考了那样的专业!”言外之意,心理学研究的都是不正常的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门刚开,西方思潮才开始涌入,心理学尚不能走出书斋,成为为普通大众生活服务的工具。而人们遥望这个学科,也似乎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看不清、有误解。朱建军自己对这个学科的了解,也仅仅来源于家门口的北京市崇文区图书馆6万册藏书中为数不多的几本心理学著作。

一个事物刚刚复苏时,往往是不起眼、丑陋又容易遭到误解的,而往往这个时候才有大把的机会在里面等待,等待对它感兴趣的人前去开掘。选择敲开心理学的大门,朱建军至今引以为豪――这种骄傲,不在于当时他敢于迎着众人惊诧的目光遵从了自已的内心,更在于在很多人冷落了这一学科的时候,他没有盲从。

“我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想清楚了这三个问题,1986年,朱建军走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不是为了创新,是为了解决问题

1986年,被称为中国心理咨询元年。在外界还不知心理学为何物的时候,中国心理咨询在心理学重建的大环境下朦胧地出现了。在这一年跨入心理学专业的朱建军,也同样在这一年开始尝试心理咨询。

“那时来做咨询的青年人居多,比如同校其他专业同学介绍来的人,现在想想当时真胆大,敢找我们这种‘二把刀’来咨询。”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还好还没有治坏的。朱建军印象中的第一次咨询对象就是一个学历史的男生,他有社交恐怖症。开始是不敢见一个老师,后来发展到连自己的家人都不敢见,男生的姐姐找到朱建军,听完情况后,朱建军自己都很惊讶,吓了一跳,觉得怎么还能有人出现这样的问题。经过几次间接了解,最终朱建军的方法还是起了不少作用,男生对家人不再躲躲闪闪了。

回忆起来,朱建军说当时就是现炒现卖,书上学到的东西迫不及待地往实践中用,而咨询时遇到的案例,有时也要靠现上书中翻答案。心理咨询的模式在那个年代模糊不清,尚未建立。这些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现象,就是那个时候心理咨询领域的真实面貌。

不过,大环境的逐步开放和改善,让朱建军最终受益。“1986年,正好是西方思潮涌入,那时大家对赚钱的意识不太强烈,一般都是在追求思想。”纯粹和快乐,是朱建军对自己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最深刻回忆。大家都很穷,但是很开心。在朱建军的宿舍里,每天早上每个人必须要把自己的梦讲出来,挨个分析完了再起床,每天释梦,一个也不能少。

那时心理学从理论到咨询都没有形成定式,没有一统天下的思想流派。很是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场景。这正符合了朱建军的性格。因为有一段时间言必称弗洛伊德,他被大家叫做“朱洛伊德”。但他同时还是当时北京健康人格研究会(主要研究马斯诺)的秘书长,到了开会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就去了,几年时间里,朱建军大量地和这些人交流。对于心理咨询方法,他也喜欢什么都学,很多现在才流行的心理咨询方法,朱建军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学以致用了。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合理情绪疗法等,都在他面对不同案例时派上过用场。

见多识广后,朱建军发现,纯粹西方理论有时并不奏效。回想起来,渐成大家的朱建军哈哈笑着说,“这跟我当时学得不够好有关,要是现在拿来用肯定效果就不一样了。不过有的确实跟文化差异有关。”梁漱溟先生曾说:“我不是什么家,我只是解决问题。”在朱建军看来,这话说得很到位。“我一定要把这些人的心理问题治好,我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当初他就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

眼看着心理咨询逐渐被大家接受,而方法和模式却总是照搬西方心理学流派的套路,朱建军总觉得不是回事。英国人是纯粹理性思维;弗洛伊德所在的是德语区,有着钻牛角尖的一面;美国人则有牛仔精神,重视实证主义……那中国人呢?他反复琢磨,突然意识到中国人跟外国人最重要的区别就是重视形象思维。那么对中国人做心理咨询特别好的方法,一定是从形象思维入手。

找到了切入点之后,就是源源不断地地探寻尝试,与意象有关的种种想法,汩汩地冒了出来。

找到切入点,勇于投入

朱建军有个特点:胆大。

按照他的话来说,意象对话理论中很多意象的获得和解读靠的就是“敢从自己下手。”

1990年,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的朱建军,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意象探索之路。周围似乎没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学校在北京昌平,朱建军住在石景山,每到有课的日子,他就要早上四点起床,赶五点的最早班地铁来到学院路赶校车。长达几个小时的寂寞时光,都被朱建军用来思考之前做过的案例,再想下一步的安排,反反复复地想。他发现很多东西想不清楚,原因是他自己的自我分析就不清楚,对人内心深处的东西没有第一手的透彻的体验。

“从人的大脑进化来说,逻辑思维是最后进化的,那把最后进化的部分掩蔽之后,应该就能看到集体无意识中的很多原型。”有什么办法能达到这个效果?朱建军知道有一个办法就是吸致幻剂,他咨询过朋友,对方不敢给他;还有一个办法是氧中毒,朱建军就到了一个师姐,提出想进高压氧舱,旁边找人监控,等到他受不了的时候关掉高压氧,结果也被拒绝了。他后来还想了一个办法,就是造成濒死体验,跟好几个朋友说,想让他们在旁边盯着,结果还是没人敢帮这个忙。

这都是能出人命的事,没人敢做。朱建军最后能想到的就是“感觉剥夺”同时催眠,可还是没有条件。1995年,朱建军再次回到华东师大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终于有个好机会让他能将寻找意象的行动进行到底。朱建军的导师曾性初,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心理学系。他是“庚子赔款”留学生,拿着胡适先生的介绍信赴美,1952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华东师大,曾性初学问一流,要求严格也是一流。朱建军他们刚到他门下时,曾先生就拿出复印的5篇论文说,这是心理学有史以来最好的论文,你们要是能达到这个水平就可以了。朱建军的第一想法是,老先生疯了,这水平估计一辈子也达不到。严厉的要求,让系里很多老师都对曾先生敬畏有加,害怕见到他。正好学校新盖了实验楼,大家索性把旧实验室整个留给了曾先生。曾先生当时年事已高,别的同学用得又少,据说里面“”期间还曾有人上吊,这个旧实验室实际就成了朱建军的舞台。

博士3年,朱建军两年的时间都住在实验室,最后一个学期索性连宿舍都退了。“9间实验室外加一个办公室,全都归我。”朱建军也“疯了”。每天睁开两眼就给自己做催眠。催眠有加深技术,他最深达到加深16层,连续催眠16小时,完全处于闭关状态。当浅层的逻辑思维慢慢退去,深处的原始意象浮现出来,朱建军的第一感觉也是害怕,冷汗一身一身地出,“那应该是对集体无意识的认知还不是很清楚,所以会出现害怕的幻觉。”这是朱建军个人体验最艰难的时候,但他还是坚持仗着胆子往前走。

两年半闭关,朱建军获得了意象对话的第一手资料。在这之后,基本方法就形成了。“意象对话对原型的阐述和分析,不是靠定义,而是由个体体验向集体体验验证的过程,我的个体体验,在临床咨询中,有的与大家的意象是共同的,这样就可以作为一种常态的解读,形成一种规律。有的可能就是我的个人体验,不作为推广用。”在这之后,朱建军开始给咨询者尝试着用这种方法,大量的咨询案例,不但使他更坚定地认为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是存在的,而且在对意象解读的修正中他也发现了意象对话对中国人的效果。

1998年,朱建军开始着手将意象对话理论付诸笔端,2001年,《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出版,意象对话理论基本成型。

做拓荒者,不当偶像

新生事物总是要遭到打击的,朱建军和意象对话也不例外。而在心理学仍旧未被广泛了解的时候进行新的探索,就更困难重重。

有人质疑他是搞封建迷信;有人怀疑意象对话的普遍适用价值;有人甚至污蔑朱建军利用心理学控制人心……很长一段时间,朱建军都很委屈,也很恐慌。他曾经敢于与自己内心最原始的种种原型对话,不管他们美丑善恶,现在却不知怎么样带着自己的理论面对外界。

“我那时经常发牢骚,就是不想干了。哪怕我去做个自由撰稿人也能养活自己。”进入新世纪,心理咨询已经广为人接受,很多人对心理咨询从好奇走向接近,不再觉得心理问题就意味着精神病了。可心理咨询的体系在中国似乎还是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大家都以原汁原味的西方理论为标榜,很少去真正探索这个行业针对中国人的特点应该怎么发展。

坚持还是放弃,朱建军内心煎熬了很久。最终说服他的还是他自己,在他心里,心理学在中国也应该有一个流派。“虽然从我开头,但是是大家的事业,目的是找到一种方法适合中国人。”

意象对话理论逐渐发展,朱建军有了学生;学生陆续增多,他成立了“意象对话小组”。慢慢地,他开始身兼数职。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学科负责人、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督导,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理事;他要带研究生,还要讲课;他还要写书,“朱建军意象对话文丛”2009年付梓面世……

军事气象学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053-02

士气是一个古老的军事话题,古今中外的军事典籍中有大量有关士气的论述。随后,产业界发现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精神同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行为、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于是士气由单一的军事现象转而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现象,士气的涵义也由军队士气扩展到员工士气,士气研究逐步拓展至工业、医疗和教育等领域。

1 士气的概念界定

关于士气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士气进行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精神状态观点从“士气”的词源出发,认为士气是群体的精神状态;个人需求满足观点认为士气是个体对于工作环境的一种心理或情绪反应,而此种反应起源于个体需求的满足;个体和团体交互作用观点的学者通过对个人的工作角色与团体的交互作用研究,认为士气是产生于组织工作的达成及个人需求的满足的参与感;而组织认同观点则认为士气是组织成员认同于组织所表现出为共同目标奋斗的合作态度。

最后一种观点从个人与组织的目标一致性出发,为士气测量提供了思路,即士气的高低是决定于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相融一致的程度,也就是说当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愈符合时,士气愈高昂;反之,则愈低落。斯坦格(Stagner)指出想要了解士气需由3方面来考量:①个人的目标:②团体的目标;③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的关系。在个人与团体互动过程中,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达成一致时,士气最高昂;反之,二者相背离,则士气最低落。

2 士气的影响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影响士气的因素既有个体因素,也有个体所在的环境因素。GuyL.Siebold(1999)[1]等人研究了美军60个轻型步兵排955人的人口变量对士气的影响,发现人种、婚否、居住区域等变量与士气相关不显著。但是Tsui、Jehn、Wharton等人研究者发现,在团队中,人口统计学的差别越大,员工的社会归属感越低、个体对组织的忠诚度越低,离职倾向越高,从而会对团队士气产生负面影响。我国学者顾仰洁等通过实证的方法对团队氛围影响下信息异质性与团队士气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也印证了上述观点。[2]

而林少培对澳门中小幼教师士气的研究得到结论则不尽相同,他认为就影响士气的个体因素而言,性别、受教育程度与教师士气显著相关,而工作年限和担任职务的差异则对士气没有显著的影响。李广平对教师士气的研究从职业认同和职业卷入两个方面展开,他指出在职业认同方面,教师性别与职业认同无显著差异,而教师职称和学历与职业认同差异显著。在职业卷入方面,教师性别、学历职称等都与职业卷入有显著性差异。李春苗建立了军队士气影响因素模型,探索了人口特征(性别、军龄、军衔、职务和是否党员)与军队士气6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性别在团队精神和战斗信心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军龄在使命意识和组织认同方面有显著差异,军衔在组织认同方面有显著差异,职务在使命意识和战斗信心方面有显著差异,是否为党员在组织认同和工作热情上有显著差异。显然,个体因素会对士气产生影响,但是哪些个体因素会对士气产生影响,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会产生什么影响,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个体所在环境对士气的影响也是研究者研究的重点。美国芝加哥大学工业关系中心研究后发现组织融入、工作满意、直接上司、友好与合作以及个人回报5个因素影响员工士气。该中心研究员和心理顾问MelanyE.Baehr通过对两个完全不同的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这5个方面会对产业工人士气的产生影响。

史密斯和韦斯顿等人也提出了影响的士气7个因素:对组织目标的赞同、合理的经济报酬、对工作的满足感、优秀的领导者恰当的管理、成员间和睦的关系、良好的信息交流、成员的身心健康。PaulT.Bartone(2002)[3]等人通过对挪威海军军官学校的学生强化训练前后凝聚力和士气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外部压力、成员的熟悉性、个人毅力等都对凝聚力和士气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外部威胁对提升群体士气的作用最大。这一结论也许解释了为什么士气研究更多集中在军队、运动队等特定人群,以及在逆境中人们更加关注士气问题。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显示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是影响士气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研究士气影响因素时,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是研究者们研究的重点。FredA.Mael[4]等人(1993)考察了60个轻型步兵排的领导团队的凝聚力和下属工作单位的士气,结果显示战士感知到的领导团队凝聚力与他们的凝聚力、认同、工作投入、工作动机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另外,很多研究证明领导与战士之间的良好的关系对士气有正向作用。JamesGriffith(2002)[5]用多层分析法考察了美军驻扎在美国和欧洲的104个连队的凝聚力、士气与战士的健康、压力、认同、战斗准备的关系,发现不论从个体层次上还是群体层次上分析,领导的工作支持和情感支持都能够建立战士对组织的认同,减少离开组织的可能。

我国学者秦颖、窦胜功等人对不同类型企业员工士气进行调查后指出,管理方式、领导行为、工作内容、工作氛围、作业条件和心理压力等会对员工士气产生影响;孙远、阎旭光、林少培等对教师士气的研究表明学校环境、外在支持、报酬、教师的负担和压力、对学生的知觉、职业认同、专业发展等会影响到教师的士气;张锦年指出了排球运动队士气影响的4个因素:团队目标的一致性、团体内部结构、教练员的领导方式和需求的满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学术界到目前为止探索的士气的前因概括为个体特性、个体所处的环境两大方面。

3 士气的作用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士气在军事中的作用。我国古代军事典籍中有大量相关的论述,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也对此有着独特的认识。Stouffer等人(1949)在二战期间专门进行了士气与战斗伤亡率的相关研究。研究显示,战前的士气越高,战争中的非战争伤亡率越低。20世纪70-80年代以色列对应激伤亡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对战斗部队应激伤亡率有重大影响的,并不是战斗激烈程度,而是部队的士气。Appel和Hilger[6]也指出,在军队中预防精神病的主要方法是建立和维持较高的士气。部分军事心理学者也认为提高士气可以使士兵学会控制害怕,防止因为害怕而失去自我控制,并让害怕保持在有利于保持战斗力的水平上。Motowidlo运用测量士气的行为锚定等级量表对驻扎国外的美国陆军47个排级单位进行测量后,发现具有高等级士气的单位具有更高的整体效率,出现像意见分歧、滥用和破坏怠工等低士气行为的概率也较低,同时更多的士兵愿意延长服役。随后(1978),他又使用行为锚定等级量表和工作动机指数(JobMotivationIndices)、工作描述指标(JobDescriptiveIndex)、工作满意指标(JobSatisfactionIndex)、总体满意指标(OverallSatisfactionIndex)等对614名军人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发现士气等级与总体满意度与愿意延长服役的人数和士兵抱怨的人数高度相关。

美国哈佛大学行为学教授詹姆斯(W.James)在对1000名员工进行实验后发出感慨:“团队士气相当于3倍的生产率。”美国学者门德尔(Mendel)研究发现教师工作士气对“学生的学习、组织的发展和教师的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较低的士气会引起教师“疏远和冷漠同事,讽刺与粗暴地对待学生,也会使教师的工作效率降低,教学质量下降,产生压抑感和倦怠感,并且更多地请病假,千方百计地要脱离教学岗位”;艾伦伯格(Ellenberg)的研究也发现:“哪些学校(教师)的士气高昂,那些学校的学生学业成绩就不断提高。”

虽然这些研究显示,士气会影响组织业绩和工作绩效。但是有关士气与组织业绩关系的研究更多是描述性研究,缺乏实证研究。

4 研究展望

虽然士气是个古老的话题,对于它的作用也早有认识。但是对于士气的系统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十分有限。基于士气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士气理论研究还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1)对士气影响因素的探索。大量的研究显示个体元素和个体所处的环境因素都会对士气产生影响,但是哪些因素会对士气产生影响,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会产生什么影响,还存在不同的结论,有待进一步论证。这一问题不解决,会对组织士气的有效管理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

(2)对士气结果的研究。士气属于态度性变量,是个体对组织认同、工作投入和团队凝聚力的程度。从逻辑推理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员工士气会影响组织绩效。已但是对于士气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支持性的数据。未来需要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实证研究来检验现有的一些理论假设,特别是需要研究证实员工士气是人力资源系统与组织绩效间的关键中介变量。

(3)拓展研究领域,加强实证研究。士气已经不仅仅是军事现象,而是一个普遍的组织现象。因此,对于士气的研究也不应局限在军事领域或某些特定的非军事领域。应该拓展研究领域,特别是企业员工的士气研究。此外,我国学者的研究,描述性语言过多,缺乏对现象关联性及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和实证研究。即便是实证研究,往往由于项目有限,样本小,缺乏足够支持性数据。未来对士气的研究应该再拓展研究领域,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互动中逐步构建起士气理论的体系框架。

(4)士气的问题将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研究领域。目前对士气形成机理的研究,涉足的学者很少,也缺乏相应的研究手段。揭示士气现象的形成和作用机理需要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认知理论、激励理论、领导理论等理论作为重要研究工具。因此,运用多学科理论探析士气的构建与作用机制,将成为对士气进行系统研究的基本态势。

主要参考文献

[1]GLSiebold,TJLindsay.TheRelationbetweenDemographicDescriptorsandSoldiersPerceivedCohesionandMotivation[J].MilitaryPsychology,1999,11(1):109-128.

[2]顾仰洁.团队氛围影响下信息异质性与团队士气关系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8(2):47-50.

[3]PTBartone,BHJohnson,EidJBrun,etc.FactorsInfluencingSmallUnitCohesioninNorwegianNavyOfficerCadets[J].MilitaryPsychology,2002,14(1):1-22.

军事气象学论文篇4

提起《孙子兵法》,人们都知道它是一部研究军事谋略和作战技巧的古代兵书,具有 很高的地位、深刻的价值和广泛的影响,以至于人们把这部著作奉为“兵经”或“武经 ”,而把其著者孙武封为“兵圣”。事实上,从文本的价值阐释和实践品格来看,这些 评价绝非溢美之词。然而,《孙子兵法》对后世的影响绝非仅限于军事领域,在哲学美 学特别是艺术美学领域内,它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但目前很少有学者愿意涉足甚至根 本不屑提及,这确乎是一种已被长久“遮蔽”了的“存在”。《孙子兵法》对后世艺术 美学发展的审美向度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最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在对“势”范畴的论述 上。

一、“势”在《孙子兵法》中的多重所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势”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重要范畴之一。《孙子兵法》从军事 学的角度,较早提出且颇为系统地论述了“势”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从《孙子兵法》 全书来看,直接提到“势”字的有15处之多,涉及《计篇》、《势篇》、《虚实篇》、 《地形篇》等篇章,其中《势篇》是论述“势”的专篇。尽管在其他篇幅中并未直接提 到“势”字,但都程度不同地和“势”相关联,讲的都是治军策略、用兵技巧、军事实 力、虚实关系、战场地形、攻守方式、间谍运用等对军势、战势直至战争结果所产生的 深刻影响。我们不妨说,“势”才是《孙子兵法》的核心范畴,《孙子兵法》其实就是 一部论“势”的兵书:作战前应善于判断形势、驾驭局势,作战中应巧妙地利用地势、 山势、水势、火势,善于造势、积势、任势、变势、化势,调动全军的气势,占据战势 的主动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最大可能地夺取战争的胜利。显然,《孙子兵法》并非 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用“势”,由此便形成了《孙子兵法》中“势”范畴的多重所指。

一指自然之形势,具体表现为战争中应巧妙地运用地势、山势、水势、火势等。这是 孙子论势的第一层次。《行军篇》提出了处于不同地形情况即“处山”、“处水”、“ 处泽”、“处陆”条件下不同的“处军”方法,得出了“好高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 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的驻军原则,强调了“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 、天隙”等地形的隐患,这些旨在说明作战时要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地形篇》从军 事地理学的角度,详细地考察了“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 和“远形”此“六地”的利弊,并探讨了应相应具备的战术原则,说的也是地势对战争 形势的巨大影响,孙子认为此乃“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九地篇》在开 篇便提出了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和死地等“九地”,论 述了战场地形地势对士兵心理、诸候态势和敌我形势的影响。《火攻篇》虽然表面看来 是在讲“以火佐攻”,实际上是说火攻同样可以对战争局势产生重要影响。可见,在孙 子那里,“自然之势”已成为影响战争结果的不可低估的重要因素。

二指内在之气势,具体表现为为赢得战争的主动权而具备的全军的向心力、凝聚力和 战斗力。这是孙子论势的进一步深入。

如果说自然之形势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外部因素的话,那么“人”才是战争中起决定作 用的内在因素。《孙子兵法》从内部因素即人的素质、人的心理等方面加以阐述,认为 从将帅到士兵必须打出气势、拿出信心,同时应消解和压制敌人的气势。

“用兵任势也。”(曹操语)孙子认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将帅就必须善于激发全 军的气势。一方面将帅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即谋略 冷静而幽邃、管理公正而严明等)和运筹帷幄的指挥能力(奇正变化、避实击虚等),给 全军做出表率,从而激发士气;另一方面又要靠深入敌军(“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 主人不克”)、重击敌军(“故杀敌者,怒也”)和激励奖赏(“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 其先得者”)等手段,做到“与众相得”(《行军篇》)。在他看来,“齐勇如一”(《九 地篇》)才是真正的为军之道;只有戮力同心,才能得战争之“势”,进而取得战争的 胜利,因为“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

全军内在气势的获得,既要靠“我军”士气之激发,又要靠对“敌军”士气的消解和 争夺。《军争篇》深刻指出:“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善用兵者,避其锐气 ,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作为将帅,必须善于“观势”,即所谓的“相敌”。孙子 在《行军篇》中列举了32种“相敌”方法,包括饥、渴、劳、虚、恐、扰、乱、倦、穷 、失、窘、困、不精、乏、怒,以及静、挑、安、来、隐、伏、覆、车来、徒来、薪来 、营军、敌卑、辞强、陈、谋、期、诱等。在孙子看来,“任势”必须“观势”,正所 谓“知彼知己,胜乃不殆”(《地形篇》)。

三指战争之局势,具体表现为由自然之形势和内在之气势而形成的对作战形势的控制 力与对敌人无形的打击力。这是孙子论势的核心和落脚点。

“势”在虚为“气”,在实则为“力”,体现为作战时的一种爆发力、冲击力。有的 学者指出:“‘势’就是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由于实行正确的作战指挥,从而在战场 上所表现出的实际作战能力。”[1](p54)孙子也提出:“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势篇》)在孙子看来,“势”具有“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和“激水漂石”所形成 的“势能”,依靠此“势”,“其战人也,如转木石”(《势篇》)。但这种“势能”究 竟缘何而来呢?除了前述的巧妙利用自然地势、调动全军内在气势以外,孙子还作了进 一步的论述。他认为,“势”贵在“变”,“战势不过奇正”,要善于在“奇正”之间 寻求不断变化,“以正合,以奇胜”,唯其如此方能“不可胜穷”。“势”贵在“造” ,造出声势,给敌军以假象,“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 近”。“势”贵在“化”,《用间篇》讲的就是化势的问题,即通过用间和反间扭转战 争形势,化被动为主动,达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效果。“势”贵在“度 ”,即审视实力、把握时机、巧妙安排。孙子在《地形篇》论述“远形”时提出“势均 ,难以挑战,战而不利”的观点,在论述“六败”时又提出“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也就是说在地势均等、平分兵力、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作战就非常不利。“势”还贵 在“积”,经过长期而有准备的蓄积和贮存,就如同火山爆发、剑拔弩张般蕴藏着极大 的动力和能量,所以他说“势如弓广弩”,王皙则提出“势者,积势之变也”。总之, 作战应“求之于势”,“择人而任势”,方能形成“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般之“势”或 曰对敌打击力。

基于上述理解,很显然,孙子之“势”绝非简单的“形势”二字可以全部说清。它固 然最终指向战争的局势,因为《孙子兵法》原本就是谈论战争的,孙子就是想证明应通 过一切办法取胜战争,但同时还要看到,把握战争的局势、赢得战事的主动权,不可能 唾手可得,而应善于利用自然之势,巧妙地营造内在之势。只有做到内外结合,才能真 正得“势”,“因利而制权”(《计篇》),否则只能落个“用之必败”、吾乃“去之” 的结局。孙子以其气派非凡的“论势”,给予当时的为政者和后世的军事作战以深刻的 启示。

二、《孙子兵法》中“势”范畴的美学意蕴

《孙子兵法》的军事学价值自不待言,但其美学价值却常常为学者们所淡漠和忽略。 从审美角度来审视《孙子兵法》,我们不难发现,其所反复论及的“势”范畴具有深刻 的美学意蕴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孙子兵法》之“势”首先具有显明的本体美。《孙子兵法》一书的核心是什么?可能 更多的学者都倾向于一个“计”字,认为全书都是讲谋略的,“先计而后战”理应成为 全书的核心。但笔者以为,事实并非如此。如前所述,《孙子兵法》全书直接或间接论 “势”的篇章占据相当的比重,甚至可以说,全书13个篇章都与“势”有关,或造势, 或用势,或变势,或积势,或观势,论述的焦点或终极旨归直指对战争总体局势的驾驭 和把握。也就是说,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势”是一个更具本体意义的范畴。有的 学者甚至从“势”本身所蕴含的强劲锐利的力量进一步推论,“势”这个概念“既来自 于对生命形式的感悟,又概括着生命的基本特征”[2]。更有意味的是,《孙子兵法》 还将“势”与中国古典文化中另外两个经典范畴“道”、“气”联系到了一起。在孙子 看来,得“道”者方能得“势”,得“势”也就是寻得了作战之“道”。《计篇》有“ 存亡之道”、“五事”之“道”,《谋攻篇》有“知胜之道”,《九地篇》有“齐勇如 一,政之道也”,《火攻篇》有“安国全军之道”,说的都是“势”与“道”之间的相 互影响和渗透。此外,孙子还将“势”与“气”勾连在一起,认为得“势”就要长我之 士气、灭敌人之威风。孙子还在“自然之气”与“内在之势”之间找到了逻辑契合,认 为“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他还进一步指出,占据作战的有利态势就是要善于“ 治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实,《九地篇》、《地形篇》等篇章对自然之势 的重视,不恰恰能够印证作战要善于得自然之“精气”吗?如此看来,孙子之“势”的 确非简单之“势”,而颇具本体性的美。

《孙子兵法》之“势”同样具有辩证的理性美。中国古代的辩证法非常发达,这可以 从《孙子兵法》、《易经》、《老子》等著作中清楚地感受到。但与古希腊哲人的思辨 美迥然不同的是,后者更多地体现为抽象、空洞、玄奥的逻辑推演,一种言语式的论辩 甚至是诡辩,一种神性、顶礼膜拜和遥不可及。从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为代表的一 批古希腊文论著作中便足可窥见一斑。相比之下,《孙子兵法》所体现出的辩证法思想 更具世俗性而少了些神秘性、更具理性而少了些非理性。正如《用间篇》所言:“先知 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或许是出 于对战争特有性质的深刻认知,尽管孙子生活在神秘主义依旧盛行、科学思维还很不发 达的时代,但他却能够在论“势”时体现出高度的理智与惊人的警省。他论敌我、虚实 、奇正、强弱、勇怯、众寡、动静、进退、治乱、攻守、胜败等,总能给人以纵横捭阖 、滴水不漏之感。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对战争经验的厚重积累与长期积淀,如果没有对 战争的入微洞察与深刻领悟,恐怕难能以这般气势写出如此之“势”。应该说,孙子之 “势”更自然实在,更具亲和力,更能体现出一种旷达的理性美。李泽厚先生在论及《 孙子兵法》时深刻指出,该书最值得注意的便是表现在兵家思想中的理性态度,即“一 切以现实利害为依据,反对用任何情感上的喜怒爱憎和任何观念上的鬼神‘天意’,来 替代或影响理知的判断和谋划”[3](p83)。这一点恐怕也正是孙子论“势”的独特高明 之处。

《孙子兵法》之“势”还具有流动的力量美。孙子之“势”是一个流动的范畴,具有 不确定性和可转化性。对此,孙子多有论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 穷也”;“勇怯,势也”;“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正因为如此,“势”可以造、可以化、可以积、可以变,因而在变化中呈现着“美” ,体现着“用兵如神”,并最终指向战争的胜利。这分明是孙子所着意描画的运筹帷幄 、指挥自如、势在必得的审美境界,鲜明地展现了孙子的战争美学和军事美学观。此外 ,“势”原本就是一个与“力”有关的范畴。《说文解字》对“势”的解释便是“盛力 权”,显然与“力”有关。其实,在孙子看来,无论是“自然之势”还是“内在之势” 抑或是“战争态势”,都内含着一种无形的“力”。“自然之势”总是蕴藏着天然的势 能,并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战争的有利态势;“内在之势”可以摧枯拉朽,以弱胜 强,制敌于死命;而依靠巧妙地运用自然之势和内在之势,就可以占据和把握有利的“ 战争态势”,进而形成强大的爆发力和对敌人致命的打击力。综合运用这几种势能和力 量,战争的结局便可胜券在握。无疑,这是一种强悍的美、力量的美、颇具冲击性的美 。

三、《孙子兵法》“势”论在美学史中的地位

在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中,“势”起初被广泛地应用于哲学、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 ,但“势”范畴最为成熟也最具影响力,却是在它被移植、拓展到艺术美学领域以后的 事情。《孙子兵法》在“势”范畴的发展历程中无疑起到十分重要的“关节点”作用。

首先应引起关注的便是《孙子兵法》对传统“势”论的多元化突破。有的研究者指出 :“孙子之势已经生发成熟。其系统所涉及的领域是从自然界现象到人类社会,从具体 到抽象、从形而上的最高境界到形而下的具体度、量、数等,显然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 体系。”[4]从前文论述来看,《孙子兵法》的“势”论已不仅涉及地势、山势、水势 、火势等“自然之势”,更把视角拓展到人本身,关注战争主体的“内在之势”,并把 它应用到社会实践领域即战争实践中。俨然,孙子是在“自然—人—社会(战争)”的逻 辑构架中展开其“势”论的。从另外一个层面来审视,孙子还把“势”范畴进一步由“ 实”(自然之势)变“虚”(内在之势)再变“实”(战争之势),从而给予“势”的虚实特 性以较为完整的揭示。

不容置疑,任何范畴都是过程性的,都要历经不断的发展才日臻定型、走向成熟。如 果用今天的眼光回视“势”范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势”范畴的鼎盛期出 现在艺术美学领域,但“‘势’这一范畴的发展,首先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中,然后是书 论、文论、画论”[4]。也就是说,“势”范畴的发展、成熟和壮大,与此前的《孙子 兵法》等著作的重视、阐发有着紧密的关联。我们不难看到,孙子之“势”对后世“势 ”论的拓展与深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可以从两方面得到直接体现和印证:一是后世论 “势”的范围已由孙子的“自然—人—战争”进一步转入艺术实践领域,从而大大拓展 了“势”范畴发展和艺术发展的新空间,凸显了“自然之势”向“人文之势”的转变。 顾恺之的一席话足以佐证:“《孙武》……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 也。”[5]二是顺着《孙子兵法》的“势”论,后代的理论家都不约而同地围绕“势” 范畴进行理论抉发、体系建构和意蕴拓展。卫恒的《四体书势》、刘勰的《文心雕龙》 、顾恺之的《画论》等,都对“势”范畴的完善与成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随着“ 势”在书论、画论和文论中的广泛应用,“势”逐渐成为与“意”、“气”、“神”、 “韵”、“味”等同等重要的、具有深刻审美蕴含和华夏民族特色的经典美学范畴。我 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是《孙子兵法》使“势”范畴进一步走向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说 ,《孙子兵法》不仅孕育了大智慧,也推进了“势”范畴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黎波,王新华.孙子兵法今读[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杜绣琳.论《四体书势》中势的生命意蕴[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

军事气象学论文篇5

东汉名医华佗以虎、鹿、熊、猿、鸟为原形创出五禽戏供后人养生却病,可见以象形为创作原形的象形思维已广泛存在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说文解字•叙》“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可见象形是古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从感性出发趋向理性的必然阶段。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象形拳以“象形制拳、仿形为艺、借形显艺、神形兼备”著称。明清时期,象形拳术的大量涌现,不仅体现出武术的发展呈现多样化,也为武术最终成形奠定了基础。武术在其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融入了包括儒、释、道在内的多重精神理念,使得单一物质层面的武术,增添了精神和制度层面的更高追求。可以说武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吸纳的过程,使得武术不再是依靠单纯的技击为人们所习得。被称之为“国术”的传统武术,它所展示出的中华民族情结,更是为世人崇拜。武术不仅是技击术,在将武术推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所要展示的是武术背后所特有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将看似与“武”格格不入的“仁、义、礼、信”,却是中国式身体文化所表达出的智慧性融合。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的象形武术,是传统哲学文化背景下的具体展示,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不断改造、升华自身的过程。

二、象形武术———武术由军事领域向民间的流变

象形武术向以种类繁多、风格迥异、惟妙惟肖,囊括了自然界几近人们所能看到的各种生物。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猴拳、蛇拳、鹰爪拳、螳螂拳、醉拳、蛇形拳之外,蟹拳、子拳、鸭形拳、鹰醉拳、白猿二十式、龙形拳、罗汉拳、猫儿拳、鹞子拳、燕形拳等拳术也各具特色,令人眼花缭乱。何良臣在《阵纪》中指出:所谓实战乃“长短器械,错杂阵头,一齐拥进,起手就戳便斫,虽转身回头尚不可得,岂容活泼动跳,做作进退,身势手法耶”?军事武术所讲究的乃是共进退,强调作战的整体性、简单且实用性强。与军事武术相比较,拳术则突出了士兵自身的作战技能。明唐顺之在《武编》中说道:“拳有势也,所以为变化也。横、斜、侧、面、起、立、走、伏,皆有墙户。可以守,可以攻,故谓之势,而用时则无定势”。可见,拳术适用于单兵作战,侧重于身法、步法的灵活多变与战术的配合应用。

由此得出,军事武术与象形武术,虽源出于一流,但作战风格迥异;在军事领域,难以为象形武术的成形、发展提供先天条件。然而,武术在走向民间的过程中,有了新的发展天地,摆脱了军事色彩,整体性、实用性强的束缚,真正开启了武术的多元化发展之路。武术应用于战争,一开始便与民间形成了某种联系。因战争的最基本因素是人,大量军队的组成是由百姓齐集而成。由此,看似军事与民间的分隔恰恰由人完成了中间的过渡,只是这种形式尚在民间表现得明显与否。其次,在相对和平时期内,国家无需大量军队,在军中习得的武技本领便由军队走向民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相互征伐,战争频繁;各诸侯国都重视对军队的建设,练兵习武得到空前重视。《管子•小匡》记载:“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可见,诸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武”在民间的开展。“士”阶层和“游侠”的出现则标志着“武”由军队走向民间。与此同时,武术理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吴越春秋》记载越女论剑“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不失为传统武术理论中的经典之作。汉朝由于长期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固十分注重军队建设,“寓兵于农”、“兵民合一”、“劳武结合”,使得民间习武之风盛行。《明史•食货一》记载:“太祖初,立民兵万户府,简民间武勇之人,编成队伍,以时操练,有事用以征战,无事复还为民”。明朝郑若曾主张“用土著之兵”,提出“以一方之食,养一方之兵,支一方之患。”明清时期武术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拳种林立,门派众多上,而且体现为兵器样式的五花八门,“十八般武艺”即是最好的例证。在宋代,火器就已经开始用于军事领域;到了明代,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形成了冷热兵器共存的局面,冷兵器地位虽有所动摇,但仍未被替代。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冷兵器时代的结束促使武术根基在军事领域地位的动摇,象征着国家选拔军事人才的武举制废止,武术开始了军事的边缘化过程。武术从军事领域的退出催生在民间发展,官方亦放松对民间习武的限制。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觊觎民众反抗,对铁器的控制也十分严格,而拳术无需兵器即可习练,较易开展。戚继光认为:“凡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防身立功,杀贼救命”亦是习武所得之功效,防身自卫功能即“武”的衍生价值受到关注。明代武术家们都十分重视习武的实用价值,认为“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一方面,反对“以图人前之美观而无寓于大战之技”的“徒支虚架”。另一方面,也承认武艺可“活动手足,惯勤肢体”。

故拳家有“学艺先学拳,次学棍。拳、棍法明,则刀、枪诸技特易耳,所以拳、棍为诸艺之本源也”。武术家们对拳术基础地位的认同,促进了拳术多样化的发展。《纪效新书》提出:“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教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番倒插;而其猛也,按劈横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当斜闪。”对于拳术技术的分析深入透彻,为后人的创拳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方面,人们寻求习武的防身、自卫功效。商业一定意义上的繁荣使得镖局行业随之兴起,便有了专门从事武学研究、保护商贩,以此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武学家由农村转向城市,开始广泛的招收学徒,以此壮大门派,并为社会上层人士提供保护。另一方面,武术健身、养生功效也受到人们的推崇。太极拳家明确以“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练拳宗旨开启武术养生之先河。民间武术家授徒过程中,武术谚语的逐渐形成,既满足了教学的需求,也凸显出了武术民间化过程中的理论成果。武术中“四击、八法、十二形”作为习练武术的精髓所在,道出了武术家对“武”最为本质的见解。任何拳种门派的拳术都以此为基础,创编、推演、习练,进而在具体形式上各有所变化。十二形中“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以最为鲜明、直观的方式让习武者在其意识中构建并想象出人体自身象形化时所应达到的意境,领略到武术的真谛所在。在此期间,武术家们或告老归田以造拳为乐,或创拳以自立门户,也有借他人之拳另行改造、成立新派。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开辟了武术朝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据传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曾在河南温县任乡兵守备,晚年消退隐居,“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王征南墓志铭有云“思南从征关白,归老于家,然精微所在,亦得自秘惜,掩关而理,学子皆不得见,征南从楼上穴板窥之得梗概”。

三、中华传统象形养生与象形武术

军事气象学论文篇6

作为世界军事强国,美国不仅体现在先进的武器装备,高额的军费开支以及众多的军事基地,而且还体现在发达的传媒业以及军控媒体。作为美军政治性工作和公共事务活动的重要宣传教育方式――影视文化,正以最具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软性形式全面呈现着美国军事力量的硬性权力,这种软硬实力的完美结合,极大振奋了美军士气,塑造了美军形象,扩大了美军影响。

一、在美军内部传播:打牢官兵思想,鼓舞军心士气

美军有数量庞大的媒体,仅公共事务国防部长助理辖下就有300余家广播电台、电视台,并拥有600人编制的国防视听局,专门影像资料制作,并在海外57个国家设有953个电台和电视台,每周为部队播放1400个节目。其任务是为全球美国国防部和各军种部之间提供感知、教育和文化资讯传播平台,为全球美军提供制作各种包括新闻、信息、娱乐、出版物等在内的高质量多媒体产品与服务。其目的是传播美国的价值和制度理念,宣传美军的历史传统、、军人道德和行为规范,以此来增强官兵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官兵的战斗精神。

1.融入价值理念,培养国家意识。针对美国军人主体意识强,崇尚思想自由的社会价值观念,“润物细无声”的影视文化成为美军宣传教育的首选。美国将这种软力量运用到思想教育领域,牢牢把握制传媒权,利用传媒平台开展政治渗透和价值灌输,而在现代传媒的包裹下,军人也自觉不自觉地吸纳和接受着传播媒体灌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判读。影视作品可以使理性的内容感性化,抽象的道理直观化,使思想教育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捕捉,为思想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也成为美军思想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美军每年要播放3500部电视片,租放1100多部电影片,同时,还经常利用总统竞选、国会辩论等大型政治活动的电视实播等进行政治理念灌输和国家意识培养。《美军陆军军官手册》的附录内专门注明了专业影片指南,其中推荐的影片《战场》、《全面出击》、《光荣》等32部作品,大都涉及国家意识、军人价值观、纪律本质和团结互助精神等内容。SMC制作过一部名为《国家的力量》的电视片,通过强调“9.11”事件双子楼遗址和消防队员的画面、反恐战争的画面以及太平洋战争和独立战争的历史镜头,以此向军队和国民传播“国家至上”、“不可战胜的民族”等观念,并将美国国旗视为力量象征,使美国官兵有着较强的“为祖国而战”的思想。

2.注重情感激发,激励作战斗志。影视作品“是通过形象打动心灵的艺术”。作为世界第一媒体大国和影视王国的武装力量,美军利用大多数年轻官兵正处于思想意识的形成期,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的特点,用影视作品将勇气、坚韧和顽强等理念输入官兵头脑,鼓舞军心士气,激发战斗激情。处于越战困境中的尼克松就是从看来多遍的《巴顿将军》中得到精神上的激励。美军通过军队电视台的传播平台宣传美国防部的任务目标,介绍美军政策法规来鼓舞军心士气。1943年,陆军部又成立了一个指导课局,并拍摄了一组《我们为何而战》的影片,这部大型纪录片由《战争的前奏》、《分而征服之》、《纳粹分子在进攻》等数集影片组成。影片通过法西斯主义侵略对全球构成巨大威胁的事态告诉美国人民,要与世界所有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其目的就是要官兵了解战争的意义,影片如军号一般激发了士兵的战斗意志。

3.塑造英雄形象,增强军人荣誉感。美国是个崇拜英雄的国家,充分展现美军官兵的“英雄主义”是美国影视作品的一大特点。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胆小鬼”厄本,从害怕战争到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还有《野战排》中的新兵泰勒,在目睹了巴恩斯中士与伊莱亚斯中士两人不同战争观的较量与搏杀之后,最后也成长为所谓美国式的勇士等等。美国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无不反映了美军勇猛顽强、临危不惧、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彰显了美军无坚不摧的主题。美军控媒体更是牢牢抓住这一增强军人荣誉感的倍增器。五角大楼频道每天播出大量海外驻军和军兵种新闻,如《AFN欧洲报道》、《陆军新闻观察》、《全体船员TV》、《环视空军》等,经常出现训练和执行任务的现场镜头,刻意表现军人自豪感、荣誉感和个人价值。这种更具隐蔽性和说服力的教育形式,使教育产生内化作用,其教育效果更加稳定持久。

二、在美国社会传播:打好社会基础,广泛争取民心

2004年5月14日,基于AFRTS(American Forces Radio TV Service)的唯一的非加密和纯军事频道五角大楼电视频道开播。该频道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内容涵盖国防部要闻、军方仪式和会、美军各军兵种和国民警卫队新闻,海外驻军事基地报道等。在美电视网中,由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福克斯新闻台(Fox)、美国老牌三大广播公司(NBC、CBS、ABC)的新闻节目、CSPN的政论节目,以及其他频道的影视节目等构成立体的传播模式,会在不同时段播出如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伊拉克战事等有关非传统安全领域事件的新闻及评论节目。在重要的纪念日前后,如诺曼底登陆纪念日、二战胜利纪念日,多个电视频道也都会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或军事节目,直观地向美国民众展示美军良好形象,争取广泛民意支持。

1.增进公众对军队的认知,理解军队。影视节目形象直观、广泛覆盖、反复重播的特点成为美国公众了解和认知军队的重要窗口。美军通过制作军事题材电影、电视剧,反映军队生活训练纪录片,直播民众参与军营开放日活动,录制指挥官电视谈话节目等,增进公众对军队和军人的了解。全国电视直播由总统出席的在阿灵顿国家公墓举行的退伍军人节仪式,总统、军政要员和特邀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会见“优秀士兵”等节目以及有助于树立军人形象的国外驻军和在外作战的军人画面,使公众加深对军队的认知和对军人的理解。战争时期,美国拍摄了大量歌颂美军在各个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影片,如《中途岛之战》用真实的中途岛战役影像素材记述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艰苦作战的情景,《巴坦战役》表现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战斗小组在执行任务中孤军奋战,最后,作为唯一尚存的战斗组长,一边向蜂拥而来的日本人愤怒咒骂,一边举起机枪直接朝着镜头开火,从而构成一个极为撼人心魄的终结场景。这些影片特别是一些战争纪录片,向美国广大民众细腻地描述了美国军队和军人的生活和战斗情形,歌颂了他们反对纳粹主义的勇敢无畏精神。

2.提升公众的爱国信念,支持军队。影视节目声情并茂、现场感强、覆盖面广,对激发民众的爱国信念更加直观、更加广泛。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布什多次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动员美国公民支持海湾战争。在美对伊拉克动武的意向渐趋明显后,美各电视台就开始大量报道伊拉克进口技术和设备是用于核武器制造,可能存有大规模杀伤性生化武器的新闻。这些电视节目使美国公众认为伊拉克是邪恶的,应该为“9・11”事件负责,使美对伊动武师出有名。五角大楼频道开辟专栏对“美国支持你”活动大加报道,这是一项旨在推动企业和公众支持军队人员及其家属的社会活动,用意显然在于强化军队、国家与民众间的联系,树立美军广受支持的形象。2010年的美国盖洛普民调显示,共有76%的美国民众表示对军队有信心,名列所有机构和团体之首,显然美军的公关策略相当成功。

3.激发公众的参军热情,投身军队。1940年9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征兵役制法,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和平时期的征兵法。军方借由征兵的机会,要求各电影公司拍摄军事题材的喜剧片,好莱坞电影公司积极与美军方合作,迅速拍摄了大量相关题材的电影,其中,每部针对一个军种的《列兵巴克》、《海军故事》和《让他们飞上天》三部影片最受欢迎,对于鼓动参军非常有效。美军还将这些影片播放给前线官兵与参战国民众观赏,向世界传递美国为了正义与自由而战的讯息,民众参军、参战的热情空前高涨。1942年底,美国陆军、海军和空军的总人数比前一年的180万多了一倍多,至1945年,军队总人数翻了4倍,约1 600万。近年来,在军方的支持下,大量美军最先进的现役武器、设备、基地纷纷出现在好莱坞影视作品中,成为军方的形象广告。海军为《壮志凌云》提供了5个中队的现役F一14战斗机参与拍摄,“企业”号等三艘航母也在片中露面,影片被称为“美国海军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征兵广告宣传片”,事实证明影片的确为美军的征兵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在全球范围传播:打造舆论优势,塑造正义形象

对于全世界的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对于美国军事力量最感性、最直观的印象几乎都来自于影视媒介。《巴顿将军》、《壮志凌云》、《兄弟连》等影视作品无不形象地展示了美军领先的高科技军事装备、强大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引导观众对美国军事力量产生敬畏之情,潜移默化地认可美国世界秩序捍卫者的“正义形象”,并认同美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和“道义性”,可见影视文化对于美国军事力量全球影响力的扩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展示军事实力,达到威慑效果。军事威慑是美军惯用的伎俩。美军善于利用影视向世人炫耀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极力向世人宣告:美军是不可战胜的,千万不要和美国为敌。在大多数好莱坞电影中,美军总是拥有超强军事硬实力的“常胜”之师:恐怖的全球投放能力、强悍的单兵作战水平、精确到厘米的间谍卫星、震慑人心的常规武器、血腥的轻武器等。甚至在一些超现实作品中,无比“强大”的美军似乎只有外星人才是对手。为拍摄《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美军向摄制组提供了F-22战机、M1A2坦克、“约翰・斯坦尼斯”号航母等诸多精良装备,充分展示了这些武器装备的优良性能,在观众心中打下美军武器先进无敌的烙印。在《变形金刚2》中,美军一支小分队遭到机器人的追击,国防部立即指挥无人机确定目标后,用激光制导导弹攻击,从发现目标、锁定目标到精确打击目标仅仅只需10多分钟,展示了美军先进的信息获取、战场感知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

2.有效控制舆论,宣扬战争正义。美军尽管有着精良的武器装备,但在舆论控制上从不含糊。在好莱坞制片厂“丛林”中,设有美国防部联络办公室,负责把握电影中“美军形象”。在美国人的价值观中,他们不仅接受神的特殊恩赐,而且还担当上帝所赋予的垂范、拯救世界的重任。所以在《变形金刚》里,他们才能理直气壮地宣称,只有美国才能拯救世界。虽然美军的性质和宗旨已经决定了它必然是侵略、霸道和逐利的,但为掩盖这一事实,美军先后精心设计了“民主斗士”、“自由世界保护神”等诸多形象,有意识地将“救世主”的形象“嵌入”到影视中,推广到全世界。从影片《变形金刚2》其实都可以看出美军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无论是应对外星人进攻地球,还是对付地球的地区冲突或人类战争,只有以美国为核心的政治体系和以美军为中心的指挥系统,才是保护世界安全和捍卫人类文明的最佳保障。此外,还潜移默化地告诉全世界的人们:美国在世界各地驻军是合法的和正义的,如果将来有一天地球受到了侵略,或者是哪一个地球内部的“邪恶轴心”和“无赖国家”发动了战争,美国大兵都会出手相助以维护世界和平。

3.利用舆论造势,动摇敌方士气。影视宣传有利于发挥信息的认知和感化功能,通过影像信息作用的对象,达到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效果。伊拉克战争中,无论是战前还是战中,美国政府的首脑要员经常亲自披挂上阵,在媒体上频频露面,使舆论进攻在造势、攻心、威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9・11”事件后不久,美国政府做出了攻伊倒萨的决心,并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媒体渗透,美国资助的由流亡国外的伊拉克反对派管理的卫星电视台“自由电视台”开播,对萨达姆进行妖魔化宣传,丑化和弱化其政权,动摇、涣散其军心、民心,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之效。2003年初,在伊拉克向联合国提交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的第五天,美国空军第193特种作战大队的一架EC-130E飞机――“空中电视台”,开始向伊拉克的腹地发起了超远距离的“攻击”,通过播放世界通用的四种制式的电视节目真假难辨的信息,干扰伊拉克军政高层的战略判断,迷茫伊拉克军民心态,最终导引民众与当局决裂。

参考文献:

[1]朱少华.美军政治性工作[M].北京:出版社,2009.

[2]吴杰明,杨红章.美军形象传播的基本做法及对我军的启示[M]//美军政治性工作研究论丛(第一辑).北京:出版社,2010.

[3]阎安.美军电视宣传的新动向及启示[M]//美军政治性工研究论丛(第三辑)北京:出版社,2010.

[4]陈莉,张宇.大众传媒与美军价值观培育[M]//美军政治性工研究论丛(第四辑).北京:出版社,2010.

军事气象学论文篇7

叙事学把叙事文学分为三个层面,即故事、叙述和叙述行为。而新闻的基本构成是事件,事件是一切新闻作品的起点,而后才有被我们称之为新闻社会生活的故事,所以把它称之为“事"。“叙述”指的是叙事话语或叙事文字本身,“叙述行为”则是指创造性的叙述动作。前者是读者接触作品时最直接面对的东西;后者则是隐藏在叙事话语中的独特的叙述方式、叙述结构以及叙事视角的变化等。两者其实都是叙事的方式,所以又称之为“叙”。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三个重要范畴:言、象、意。晋代学者王弼说:“夫象者,出意也;言者,明象也。”“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意思是说,语言描绘形象,形象表达意义,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新闻作品也是如此。它以新闻事件、叙述及叙述目的为对象,“叙”描述“事”,两者交融表达“意”,用艺术可信的“叙”,来传播典型的“事”,以表达现实之真和历史之善的“意”,是新闻叙事的最终目的。从叙事学理论视角来探讨,新闻和文学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文学作品的“事”一般是虚构的,也就是说所述之事不是“本事”,是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真实的。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而新闻作品则是以公正客观的手法去反映社会生活事件的真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新闻两则》客观真实地报道了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的消息,并以高超的叙事技巧成为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新闻教学中的叙事技巧。这两则新闻作品的叙事技巧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运用、叙事结构的构筑和叙事视角的!择上。

叙事语言的运用:新闻作品所叙之事是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即事实。它要求用事实说话,而事实又是由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的,因此新闻语言必须精练准确、鲜明生动。

季水河在《新闻美学》中,对新闻作品的叙述语言作了精要分析:《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叙述语言,气势宏伟,波澜壮阔:人民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仅一句话,就将千里战场的壮阔场面展现在读者眼前。《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叙述语言,谈古论今,举重若轻:在人民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仅百余字,就将千年之事、古今之变挫于笔端。

《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全文只有五百余字,却全面准确地报道了人民百万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历史场面。标题中的“百万”、“横渡”都是确切的实数。“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战员运筹帷幄,胸有成竹。“至发电时止”,时间表述得既准确又斩截有力。“余部”这一军事术语用在新闻报道中,既准确又得体。类似例子在这篇短文中随处可见。

《新闻两则》是人民胜利的宣言,承担着昭告天下、瓦解敌人的目的,因此,语言富有鲜明的感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敌人的“不料”,我军的“突破”,既可见敌人的狼狈,又突出我军的神勇,感彩十分鲜明。“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洋溢着胜利的自豪感;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跃然笔端;“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一系列动词的运用,鲜明叙写出大军如潮、铁流难挡的形势,雄阔昂扬,激荡人心。“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用森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富有气势的形象,比喻根据地的建立、扩大和不断巩固,语言含蓄,鲜明生动。新闻叙事语言的把握与运用,大大增强了新闻作品的魅力。

叙事结构的构筑:叙事结构考虑的是“谋篇布局”,即所谓的“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叙事结构的确立,能串联起所有的叙事元素,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新闻两则》采用的是新闻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即倒金字塔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打破了记述文体的常式,按照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安排段落顺序,把事件的结果或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放在新闻作品开端的导语中,对整篇文章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了解新闻文体的结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迅速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叙事视角的!择:叙事视角是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事件的角度。法国哲学家热奈特把叙事视角分为:内焦点叙事、外焦点叙事和零度焦点叙事。其中的零度焦点叙事,又称全知视角,叙述者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并把叙述与议论结合,融作者的思想、观点、风格于报道中。

叙议结合,是《新闻两则》的特点之一。如在报道中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要的议论,不但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了反动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

军事气象学论文篇8

TFS-1通风干湿表外包装箱采用铝合金外壳,箱体内为EVA减震内衬。根据其包装故障原因,构建了以“包装失效事件”为顶事件的故障树,见图1。定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也就是分析清楚导致系统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底事件或底事件的组合,这些底事件或底事件的组合称为故障树割集。定性分析的关键就是找到故障树所有的最小割集,任一最小割集中所有的底事件发生必然导致顶事件的发生,因此,最小割集代表了导致该系统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故障树最小割集的求解通常采用上行法或下行法,利用故障树结构中的逻辑关系从顶事件向下或从底事件向上逐级分析。TFS-1通风干湿表包装可靠性研究以包装失效引起产品故障为顶事件。由图1故障树可知,该故障树全部由“或门”组成,利用下行法可求出全部最小割集为:{X1},{X2},{X3},{X4},{X5},{X6},{X7},{X8},{X9},{X10}。由此可知,任一底事件的发生均会导致顶事件的发生。假设底事件相互独立,顶事件可以表示为:T=X1+X2+…X10(1)2.3故障树定量分析故障树的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计算顶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底事件的重要度。根据故障树的定性分析知,顶事件等同于所有最小割集的并事件。假设所有最小割集为Ki(i=1,2,…,NK),NK为最小割集的个数,在所有底事件相互独立的条件下,利用容斥公式可得顶事件T发生概率,可用式(2)表示[4]:P(T)=P∪ni=1K()j=∑ni=1P(Ki)-∑ni<j=2P(KiKj)+∑ni<j<k=3P(KiKjKk)+…+(-1)n-1P(K1K2…Kn)P(Kj)=∏i∈KiQi(2)其中Qi为底事件Xi的发生概率。一般情况下,底事件的发生概率很小,对于较为复杂的系统(最小割集数量较多且阶次较高),在实际计算中可近似地取(2)式的前一项或几项。底事件的重要度通常包括底事件概率重要度、结构重要度、相对概率重要度及相关割集重要度,这4个重要度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底事件在故障树中的定位和关键程度。文中结合模糊数学理论,仅对底事件的概率重要度进行分析和计算。其定义是,在已知各基本事件可靠度(或不可靠度)的情况下,基本事件不发生时(假设发生概率为0)与发生时(假设发生概率为1)相比,系统不可靠度的减少量,是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对底事件发生概率的偏导数[1]。设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为P(T),则基本事件Xi的概率重要度为P(T)/[P(Xi)]。底事件概率重要度反映了底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对顶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它可以用来定量衡量降低各底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降低顶事件发生概率的贡献程度,从而确定对顶事件发生概率影响最大的底事件。这对于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最大的提高系统可靠性有较大的意义。

3底事件发生概率的确定

军事气象学论文篇9

1立体化教学的内涵

具体体现为:

教学内容立体化。教学内容不仅反映出科学性、时代性、思想性和体系性,还要联系到大学生的实际,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具有吸引力。

教学形式的立体化。课程形式不仅通过静态的文字、图片来表现,还通过影像、视频、音响、网络资料,和电视节目录像,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立体化。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仅有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还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科技组织教学环节和课堂互动。

教学时空上的立体性。在教学空间上,体现出空间的立体性,要求既要有传统课堂教学,也要将课外、校外实验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时间上,保证时间的连续性,体现出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学校教育向社会、家庭教育延伸。

2立体化教学的优势

立体化教学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汲取知识,它将理性知识融于感性材料的形象化中,寓教于乐,寓学于趣;集视、听、思于一体,将动与静、声与影相结合,融趣味性的材料于枯燥的军事理论学习之中,全方位的动态材料形成对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的冲击,在声情并茂之中,学生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二、立体化教学在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一)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课堂的应用

传统的军事理论教学使大多数学生认为军事理论枯燥、乏味、空洞,但立体化教学以其新颖的现代化的方式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现象大为降低。军事理论课堂实现从“枯燥无味”到“津津有味”的转变,做到当军事理论课结束的时候,有学生会对老师或这门课有意犹未尽之感。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给高校国防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

教学主体的立体化,高校军事理论课应创造“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的多向互动条件,把教师的单向传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直接受教。军事理论教师与学生应最大限度地进行各方面的交往,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受其教”。在组织方式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可以分小组讨论。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主动获取了与教学相关的内容,构建了一个完整、丰富、互动的国防教育课程系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安排上,军事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教授和专题讨论两个部分,结合军事教学的热点和难点、国际形势教育等,结合案例教学讨论,在授课的过程中分阶段地穿插。这对于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增加对国防知识的理解大有裨益,在交流的过程中,课堂气氛亦动亦静,也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鼓励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2充分利用立体化教学手段,开创生动丰富的教学效果

现代科学技术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传统的封闭型、灌输型开始向开放式、视听说的教学模式转变。结合课程内容,播放生动、立体、真实、宝贵的战争纪实和历史资料、武器专题;例如在“中国国防”课程中,穿插《中国武装力量》讲解视频,并在课程末播放《莫斯科保卫战》之类的有关视频,以打破时空局限的全方位的课堂形式,一扫传统的教师与黑板的单一说教式沉闷空气,让课堂呈现动静结合、五彩纷呈,可以带给学生轻松、愉快、活泼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对国防与战争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PowerPoint软件的镶嵌技术使教师可以轻松地使用多种媒体形式来呈现教学信息、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多种感官系统被调动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还可以开辟网络平台的互动式界面,将课程资料、经典案例、视频等资源上传,供学生下载学习,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做出解答等。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平台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学习,而其视觉冲击力也会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不易遗忘。

(二)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课外的应用

由于军事理论和军训课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学好的知识,一旦课程结束,国防观念就变得淡薄,甚至将已有知识完全忘却,更难以将其真正地转换成自身的国防素质。所以,加强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课外的应用,能起到的巩固课程的成果、实现课程目标的作用。

1开发立体化国防教育软资源,将国防教育融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之中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高校国防教育立体化教学模式要融入学生的生活,就离不开对校园文化的补充和诠释。除了将军事教育布置在校园的橱窗、展板、报栏角落进行宣传外,创造国防特色校园精神文明氛围以外,还可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建军节”“国庆节”等节假日、纪念日,带领学生到部队参观学习,从而吸引、教育和影响大学生。亦可开展“重走长征路”“团队拓展”之类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达到锻炼学生的体力、毅力、耐力与野外生存能力的目的。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培养学生国防意识的主阵地,能深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且由学生组织,学生之间的互相作用更具有“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针对高校国防教育的需要,可以成立“大学生军事协会”和“大学生射击队”这两个学生社团,选取积极的军事爱好者作为骨干,高校给予场地、经费等方面的支持,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组织各种军事教育活动,开展定向越野比赛、射击技能比赛等,将国防教育辐射到学生课余时间里,使学生从中得到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军事类选修课作为理论课程的有效补充,可以巩固教学成果,促进学生二次学习。国防理论知识可以开设经典的《孙子兵法解读》《古今中外军事思想辨析》《国际军事关系研究》《世界军情分析》《新军事领导思维》《现代军事变革历史》等课程,如开设定向越野比赛、气步枪、气手枪射击、擒拿术等课程,贯穿整个大学时期国防教育体系。

2整合立体化国防教育硬资源,打造国防教育新平台

国防教育基地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是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可鉴赏性、现实感强、冲击力大等特点。它不仅包括烈士陵园、革命遗址、领袖故居、革命和历史遗址博物馆、文化宫、科技馆等,还包括用于开展军事训练的场所如民兵训练基地、学生军训基地等,以及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场所。国防教育参观基地以现实为教材,通过生动鲜活的实例开启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尚武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是一本本活的教科书;国防教育训练基地使学生实地感受军营文化,体验部队严明的纪律和令行禁止的作风。全国的国防教育基地大部分已免费向大学生开放。

兵器馆能丰富大学生的国防科技知识,使校内课堂教学内容形象地再现,大大提高了军事教学的效果。如笔者所在的高校就建有兵器馆,分为图文展示区、模型和单兵战斗物品展示区、现代兵器实物区、试听播放区。模型区的武器模型可以鼓励学生亲手去制作,使其对武器的构造更加清楚。兵器馆的参观之行,使学生学习了陆海空武器的基本知识,领略了世界各国武器装备的风貌,回顾了我国现代国防建设与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新成就,通过见识中国人民真实的重型装备与仿真武器模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大学生射击中心作为培养学生国防技能的场所,有着特殊的意义。如笔者所在的高校就建有射击中心,射击中心分为射击练习场和射击训练场,射击练习场用作学生力量、瞄靶和稳定力方面的训练;射击训练场用来进行国际标准气枪实弹射击,有标准的靶场、仿真的赛场、先进的电脑监控设备和靶机输送系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校射击队进行射击训练。

红色资源是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红色资源中丰富的实景实物、生动故事、典型人物,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应就近对本地区的红色资源进行梳理,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的红色资源。包括战争历史、遗迹、人文,使之构成一条闪闪发光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红线,以学生社团和学生自行组织为单位,并在此进行入党、入团、入队宣誓或其他主题教育活动。让光荣传统的感染力在大学生生活中持续释放正能量,让红色基因的传承力在大学生心中代代沿袭。

三、结束语实践证明,高校国防教育立体化教学模式能从本质上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并使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包括时间与空间)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学习者全方位、立体化地接受和存储教学信息,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从整体上提升了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水平。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中国人民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对立体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探讨和实践,必将推动中国教育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科.论国防教育学的创生及社会责任〖=J〗.学术交流,2012(09).

军事气象学论文篇10

例如:(1)学习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时,联系现代口语中相同的现象,不仅可帮助理解,而且可增进兴趣。比方“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为帮助理解和掌握名作动的词义和用法,不妨联系“身边语文”进行比较:当与同学去到河边,别人邀请你游泳时,你说:“对不起,我不会水。”这里的“水”同样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泅水”(游泳)。同理,“洞”的意思就是“打洞”。再比方,教学文言虚词“之”时,指出是第三人称代词,可是“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中的“之”却成了第一人称代词“我”。在学生茫然之际,可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话语点拨:(母训儿)“人家有什么,你也要什么!”这里“人家··”是第三人称代词;(同桌甲占了三分之二座位,乙说)“坐过去一点,人家··不好写了。”这里“人家”却变成第一人称代词了。上面说的“之”变成第一人称代词,也类似这一现象。学生经此一点,“豁然开朗”,难点随之化易了。

(2)学习一些反映古代习俗的词语时,如有流传至今又为学生见过的相同或相近的做法,即可联系说明,学生立刻理解,而且记忆甚牢。比方,“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将以衅·钟”(《齐恒晋文之事》)里的“酹”、“衅”这些古代祭奠仪式,就可告诉学生如今扫墓祭祖临结束时,把上供的三杯酒一一洒在地上就是“酹”;乡间建土楼落成大梁时,杀只大公鸡把血涂在梁上也是一种“衅”。不过“衅钟”是把牛或羊的血涂在新铸成的钟上罢了。因是联系熟识的事象解说,印象自然就深刻持久了。

(3)领会某些不易言传的艺术效果时,可联系熟知的类似情境来解说。如讲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句里“行不足”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时,联系学生最近从电视里看到的“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那个小男孩喝完了一碗芝麻糊之后,还在碗底碗沿舔个不停,那情味就与“行不足”诗句颇为相似。当然,广告较俗,白诗高雅,但其技法和所追求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却是相同的。广告由于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由此切入,进而探取白诗的骊珠,自然容易多了。

军事气象学论文篇11

一、“95后”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学习兴趣的现状

调查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00名“95后”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分,回收299分,回收率99.7%,有效问卷299份。调查结果如下:

1、军事理论课的兴趣浓厚

调查发现,78%以上的学生能够在军事理论课上收获很多乐趣,而近78%的学生表示对军事理论课有很高的兴趣。有近70%的学生经常观看或收听国防安全方面的电视和新闻的学生,超过70%的学生平时会看军事理论和国防教育相关的书籍。近80%的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的实践环节比较感兴趣,希望能够增加实践环节。所以总的来看学生对军事理论课抱着较高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平时主动关注一些军事方面的知识和新闻。

2、军事理论课实施效果堪忧

调查发现,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的课程目标的了解程度有限,超过40%的学生不了解学习军事理论课的目的是什么。50%的学生并不认为学习军事理论课是一件轻松的事;在主动还是被动的上军事理论课这个问题上,完全是被动的占20.4%,存在部分学生不愿意上军事理论课的现象。有11.7%的学生因为老师点名才去上课。从上课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来看,注意力不集中和非常不集中的分别占23.75%、10.03%。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时存在走神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近50%的学生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进程。仅有48.8%的学生认为学习军事理论课不枯燥无味。而同时上课时经常睡觉的学生占18.70%。30.1%学生认为军事理论课在实际生活中有用途不大。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军事理论课的上课效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课程目标模糊

调查发现,“95后”大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的性质、必要性、重要性和n程设置的目标缺乏必要的了解。有部分学生不明白学校为何开设军事理论课,不知道课程的目的和课程的核心内容。这一方面与军事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成熟度不够有关系,同时也与教师的授课目的和教学过程的把控不够有关系。对于教育对象的学习特点,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一般

调查结果表明,从出勤率、上课的主动性程度、上课的趣味性和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等方面来看,虽然大部分学生具有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愿意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但是从教学的效果来看,上课的效率存在一定的问题,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军事理论课的上课效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不愿意上军事理论课,因为担心老师点名才去上课,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睡觉的现象,军事理论课用途有限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这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

在军事理论课的师资力量上,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大多数有辅导员讲授军事理论课,缺乏专业的训练和系统的培训,在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教学方法上,课堂讲授仍然是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及与教师的互动特别的少,多媒体运用形式单一,未能按照教育对象依赖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使用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三、提升军事理论课学习兴趣的建议

1、明确课程目标,完善课程建设

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课程本身的介绍,使同学们明白开设军事理论课的目的,军事理论课内容,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意义,学完之后的收获等。其次,要完善课程建设。军事理论课程内容要结合时展,结合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结合“95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形式,将军事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将军事理论教育与网络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完善课程建设。最后,优化课程结构,理论联系实际。军事理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结构和课程计划应该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应该涵盖更广的内容,包括军事学、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广泛的学科知识。

2、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95后”活泼而有富有生气,喜欢新鲜事物,不拘泥于古板的教学方法。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堂气氛沉闷,不够活跃,师生互动的机会较少,强烈建议军事理论课课堂气氛再活泼一些,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因此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更受学生的欢迎。教学内容以幽默活泼的形式呈现,充分应用移动媒体、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配备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

目前,高校军事理论课主讲老师,大多是有其他学科教师兼职授课。兼职教师由于缺乏系统的军事理论知识,所以只能放一些电影,来完成教学课时。这导致学生上完军事理论课,往往不能掌握军事理论知识,原本较高的学习兴趣也受到打击,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军事理论课是一门必修课,必修课也就要求有一支专门从事军事理论教学的教师队伍。因此配备一支训练有素的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呵护学生学习兴趣的保障。

4、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影响任务完成的质量,影响学习发生的类型或方式、学习的过程或机制。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起学习的最有力、最持久的动机。“95后”对军事理论课表现出的学习兴趣,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和学生的成长中呵护学生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完善课程建设、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素质,来呵护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傅园洁.基于“95后”大学生的特点谈辅导员工作方式转变[J].管理工程师,2014(2)38-40.

军事气象学论文篇12

对文艺兵认识的三个阶段

公教授觉得自己对文艺兵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建国初期,“激情燃烧的岁月”。他关于这个时期的直接记忆不多,但间接了解很丰富。比如说,他听说过有八路军战士观看《白毛女》入戏太深而向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朝鲜战争的时候,豫剧皇后常香玉不惜巨资捐赠飞机给志愿军。在刚建国的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比较纯粹,老一代艺术家的余韵和影响仍在,结果产生出一大批深受人民爱戴的德艺双馨的部队艺术家。

第二个阶段,中国改革开放后到新世纪初期。在改革开放初期,公方彬教授当兵没几个月,就走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他觉得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队同时处于两个环境,一方面是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是艰苦危险的战场环境。有人形容那个时代是“山上守卡子,山下数票子”,巨大的反差让军队文艺工作者的作用突显,军队文艺工作者走到了前台,不断到前线慰问演出,同时他们创造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比如说《十五的月亮》、《望星空》、《血染的风采》等歌曲,《高山下的花环》等电影。这个阶段是一代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的时期,也是给人民留下美好记忆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近几年的文化艺术快餐时代。由于市场经济对人们的异化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人们开始遗忘精神而独衷金钱。于是演艺界有人为了出名不惜自爆绯闻,虽然军队文艺工作者比之社会上的明星,社会声誉普遍要高些,但是还是有个别军队文艺工作者产生了非常不好的负面新闻。军队文艺工作者应该进行普遍的道德自省,加强自律。

部队明星们要加强自身修养

近年来,军队特招了部分著名的演员和歌手加入文工团。公教授认为,特招有别于一般的青年参军入伍,需要正找对象具备特别的资本,这些所谓资本虽然不一定要制订成文标准,但是必须要有基本的要求和规矩。特招一个文艺兵,应当具备三个条件:艺术水平出类拔粹,艺德俱佳,特招单位有空缺。正是由于某些文工团过于看重特招对象的名气,而不考察其他的因素,这才导致了社会上的巨大争议。

部队的明星们要加强自身修养,真正向社会表现出德艺双馨的形象,这样部队的明星才能做到名气越大,作用越大,宣传效果越好。现在某些军队明星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社会巨大的关注,除了他们本身就是明星外,更多的原因是社会公众赋予了军队明星太多的政治意义。比如说宋祖英升任海政文工团团长,李双江、梦鸽夫妇的孩子李某某的社会事件,都让公众议论纷纷。公众的评价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

公教授提出,军队的明星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改革开放前,很长时期演艺界不重视名气,谁重视名气,就可能被戴上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帽子。所以,那个时期,中国的文艺名人数量不太多,社会声誉也普遍比较好。今天不同了,明星除了个人努力外,还有包装公司的“出谋划策”,很多事情不是明星自己能决定的,很多是公司行为,就是为了炒作,就是为了出名。某些军队明星也不能免俗,更恶劣的是某些女演员打着“军校校花”的名义来炒作自己的不雅照和不雅新闻。对于这种打着“军队明星”招牌招摇的艺人,军队应该采取追究措施。

减员增效是必然趋势

公方彬教授说,文艺兵的数量,他不掌握确切数据,但是肯定不会有上万人。至于文艺兵的保有数量问题,应该从军委总部赋予的文工团的职能来考量,如果上面规定专业文艺团队一年内要走遍所有师团单位,那么文艺兵的人数肯定要大量增加,但是从长期看,文艺兵制度的改革是必然的,减员增效是必然趋势,只是有一个减多少和何时减的问题。至于人员去向问题,应当与其他转业军官类似,不能特殊对待。

但是,今天的中国军队目前仍然需要一定数量的文艺兵。在这方面中国不能也不必套用西方军队的模式。因为中国与西方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的国家发展和社会运行都不能套用西方模式。西方国家是小政府大社会,众多事务由社会非政府组织和公共组织完成,政府基本上是采取花钱买服务,包括军队也是花钱请好莱坞制作军事体裁的电影。他们所以这样做,甚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就是政府只充当“守夜人”、“敲钟人”的角色。中国的制度模式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掌握着主要的社会资源,跳出这一体系便不再有强力承担者。所以,目前为止中国军队的精神建设和软实力提升需要文艺团队。

公教授重点谈论了公众热议的我国文艺兵的高衔级的问题。他说:“文艺兵高衔级问题,基本上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特有现象。西方军队职业化水平很高,突出强调编制与军队职能的关联。比如西方军队普遍拥有军乐队,作战时军乐队可以在最前沿使用,可以有效提振士气。其他表演形式则因功效逊色于军乐团,所以就不编配。西方军队的合唱团员、乐队队员的军阶都很低,甚至指挥都是由低军衔军官和士官构成的。去年美军军乐团来中国,在人民大会堂与我军军乐团联合演出。看一下演出名单,二者最大区别是一方由士官组成,一方由大校上校组成。为什么他们没有高军衔的军官?因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队,高军衔一般有对应的指挥岗位,不能随便增设。”这与文化和评价系统有关,在一个和尚尼姑都是处级的今天,让艺术家扛个士官军衔,无论个人和社会都无法接受。至于“文职将军”这种说法,他认为这只是一个形容词,不过因为著名军队艺术家佩戴职务资历章而得到了强化。大众眼里的“文职将军”,其实是从事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的军官,当其专业技术等级达到三级以上(个别四级),同时又满足了其他一些指标,就会在佩戴标识中出现将官的部分内容。宋祖英就属于这种情况。

军事气象学论文篇13

    提起《孙子兵法》,人们都知道它是一部研究军事谋略和作战技巧的古代兵书,具有 很高的地位、深刻的价值和广泛的影响,以至于人们把这部著作奉为“兵经”或“武经 ”,而把其著者孙武封为“兵圣”。事实上,从文本的价值阐释和实践品格来看,这些 评价绝非溢美之词。然而,《孙子兵法》对后世的影响绝非仅限于军事领域,在哲学美 学特别是艺术美学领域内,它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但目前很少有学者愿意涉足甚至根 本不屑提及,这确乎是一种已被长久“遮蔽”了的“存在”。《孙子兵法》对后世艺术 美学发展的审美向度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最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在对“势”范畴的论述 上。

    

一、“势”在《孙子兵法》中的多重所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势”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重要范畴之一。《孙子兵法》从军事 学的角度,较早提出且颇为系统地论述了“势”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从《孙子兵法》 全书来看,直接提到“势”字的有15处之多,涉及《计篇》、《势篇》、《虚实篇》、 《地形篇》等篇章,其中《势篇》是论述“势”的专篇。尽管在其他篇幅中并未直接提 到“势”字,但都程度不同地和“势”相关联,讲的都是治军策略、用兵技巧、军事实 力、虚实关系、战场地形、攻守方式、间谍运用等对军势、战势直至战争结果所产生的 深刻影响。我们不妨说,“势”才是《孙子兵法》的核心范畴,《孙子兵法》其实就是 一部论“势”的兵书:作战前应善于判断形势、驾驭局势,作战中应巧妙地利用地势、 山势、水势、火势,善于造势、积势、任势、变势、化势,调动全军的气势,占据战势 的主动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最大可能地夺取战争的胜利。显然,《孙子兵法》并非 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用“势”,由此便形成了《孙子兵法》中“势”范畴的多重所指。

    一指自然之形势,具体表现为战争中应巧妙地运用地势、山势、水势、火势等。这是 孙子论势的第一层次。《行军篇》提出了处于不同地形情况即“处山”、“处水”、“ 处泽”、“处陆”条件下不同的“处军”方法,得出了“好高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 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的驻军原则,强调了“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 、天隙”等地形的隐患,这些旨在说明作战时要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地形篇》从军 事地理学的角度,详细地考察了“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 和“远形”此“六地”的利弊,并探讨了应相应具备的战术原则,说的也是地势对战争 形势的巨大影响,孙子认为此乃“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九地篇》在开 篇便提出了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和死地等“九地”,论 述了战场地形地势对士兵心理、诸候态势和敌我形势的影响。《火攻篇》虽然表面看来 是在讲“以火佐攻”,实际上是说火攻同样可以对战争局势产生重要影响。可见,在孙 子那里,“自然之势”已成为影响战争结果的不可低估的重要因素。

    二指内在之气势,具体表现为为赢得战争的主动权而具备的全军的向心力、凝聚力和 战斗力。这是孙子论势的进一步深入。

    如果说自然之形势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外部因素的话,那么“人”才是战争中起决定作 用的内在因素。《孙子兵法》从内部因素即人的素质、人的心理等方面加以阐述,认为 从将帅到士兵必须打出气势、拿出信心,同时应消解和压制敌人的气势。

    “用兵任势也。”(曹操语)孙子认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将帅就必须善于激发全 军的气势。一方面将帅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即谋略 冷静而幽邃、管理公正而严明等)和运筹帷幄的指挥能力(奇正变化、避实击虚等),给 全军做出表率,从而激发士气;另一方面又要靠深入敌军(“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 主人不克”)、重击敌军(“故杀敌者,怒也”)和激励奖赏(“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 其先得者”)等手段,做到“与众相得”(《行军篇》)。在他看来,“齐勇如一”(《九 地篇》)才是真正的为军之道;只有戮力同心,才能得战争之“势”,进而取得战争的 胜利,因为“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

    全军内在气势的获得,既要靠“我军”士气之激发,又要靠对“敌军”士气的消解和 争夺。《军争篇》深刻指出:“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善用兵者,避其锐气 ,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作为将帅,必须善于“观势”,即所谓的“相敌”。孙子 在《行军篇》中列举了32种“相敌”方法,包括饥、渴、劳、虚、恐、扰、乱、倦、穷 、失、窘、困、不精、乏、怒,以及静、挑、安、来、隐、伏、覆、车来、徒来、薪来 、营军、敌卑、辞强、陈、谋、期、诱等。在孙子看来,“任势”必须“观势”,正所 谓“知彼知己,胜乃不殆”(《地形篇》)。

    三指战争之局势,具体表现为由自然之形势和内在之气势而形成的对作战形势的控制 力与对敌人无形的打击力。这是孙子论势的核心和落脚点。

    “势”在虚为“气”,在实则为“力”,体现为作战时的一种爆发力、冲击力。有的 学者指出:“‘势’就是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由于实行正确的作战指挥,从而在战场 上所表现出的实际作战能力。”[1](p54)孙子也提出:“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势篇》)在孙子看来,“势”具有“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和“激水漂石”所形成 的“势能”,依靠此“势”,“其战人也,如转木石”(《势篇》)。但这种“势能”究 竟缘何而来呢?除了前述的巧妙利用自然地势、调动全军内在气势以外,孙子还作了进 一步的论述。他认为,“势”贵在“变”,“战势不过奇正”,要善于在“奇正”之间 寻求不断变化,“以正合,以奇胜”,唯其如此方能“不可胜穷”。“势”贵在“造” ,造出声势,给敌军以假象,“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 近”。“势”贵在“化”,《用间篇》讲的就是化势的问题,即通过用间和反间扭转战 争形势,化被动为主动,达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效果。“势”贵在“度 ”,即审视实力、把握时机、巧妙安排。孙子在《地形篇》论述“远形”时提出“势均 ,难以挑战,战而不利”的观点,在论述“六败”时又提出“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也就是说在地势均等、平分兵力、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作战就非常不利。“势”还贵 在“积”,经过长期而有准备的蓄积和贮存,就如同火山爆发、剑拔弩张般蕴藏着极大 的动力和能量,所以他说“势如弓广弩”,王皙则提出“势者,积势之变也”。总之, 作战应“求之于势”,“择人而任势”,方能形成“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般之“势”或 曰对敌打击力。

    基于上述理解,很显然,孙子之“势”绝非简单的“形势”二字可以全部说清。它固 然最终指向战争的局势,因为《孙子兵法》原本就是谈论战争的,孙子就是想证明应通 过一切办法取胜战争,但同时还要看到,把握战争的局势、赢得战事的主动权,不可能 唾手可得,而应善于利用自然之势,巧妙地营造内在之势。只有做到内外结合,才能真 正得“势”,“因利而制权”(《计篇》),否则只能落个“用之必败”、吾乃“去之” 的结局。孙子以其气派非凡的“论势”,给予当时的为政者和后世的军事作战以深刻的 启示。

    

二、《孙子兵法》中“势”范畴的美学意蕴

    《孙子兵法》的军事学价值自不待言,但其美学价值却常常为学者们所淡漠和忽略。 从审美角度来审视《孙子兵法》,我们不难发现,其所反复论及的“势”范畴具有深刻 的美学意蕴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孙子兵法》之“势”首先具有显明的本体美。《孙子兵法》一书的核心是什么?可能 更多的学者都倾向于一个“计”字,认为全书都是讲谋略的,“先计而后战”理应成为 全书的核心。但笔者以为,事实并非如此。如前所述,《孙子兵法》全书直接或间接论 “势”的篇章占据相当的比重,甚至可以说,全书13个篇章都与“势”有关,或造势, 或用势,或变势,或积势,或观势,论述的焦点或终极旨归直指对战争总体局势的驾驭 和把握。也就是说,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势”是一个更具本体意义的范畴。有的 学者甚至从“势”本身所蕴含的强劲锐利的力量进一步推论,“势”这个概念“既来自 于对生命形式的感悟,又概括着生命的基本特征”[2]。更有意味的是,《孙子兵法》 还将“势”与中国古典文化中另外两个经典范畴“道”、“气”联系到了一起。在孙子 看来,得“道”者方能得“势”,得“势”也就是寻得了作战之“道”。《计篇》有“ 存亡之道”、“五事”之“道”,《谋攻篇》有“知胜之道”,《九地篇》有“齐勇如 一,政之道也”,《火攻篇》有“安国全军之道”,说的都是“势”与“道”之间的相 互影响和渗透。此外,孙子还将“势”与“气”勾连在一起,认为得“势”就要长我之 士气、灭敌人之威风。孙子还在“自然之气”与“内在之势”之间找到了逻辑契合,认 为“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他还进一步指出,占据作战的有利态势就是要善于“ 治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实,《九地篇》、《地形篇》等篇章对自然之势 的重视,不恰恰能够印证作战要善于得自然之“精气”吗?如此看来,孙子之“势”的 确非简单之“势”,而颇具本体性的美。

    《孙子兵法》之“势”同样具有辩证的理性美。中国古代的辩证法非常发达,这可以 从《孙子兵法》、《易经》、《老子》等著作中清楚地感受到。但与古希腊哲人的思辨 美迥然不同的是,后者更多地体现为抽象、空洞、玄奥的逻辑推演,一种言语式的论辩 甚至是诡辩,一种神性、顶礼膜拜和遥不可及。从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为代表的一 批古希腊文论著作中便足可窥见一斑。相比之下,《孙子兵法》所体现出的辩证法思想 更具世俗性而少了些神秘性、更具理性而少了些非理性。正如《用间篇》所言:“先知 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或许是出 于对战争特有性质的深刻认知,尽管孙子生活在神秘主义依旧盛行、科学思维还很不发 达的时代,但他却能够在论“势”时体现出高度的理智与惊人的警省。他论敌我、虚实 、奇正、强弱、勇怯、众寡、动静、进退、治乱、攻守、胜败等,总能给人以纵横捭阖 、滴水不漏之感。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对战争经验的厚重积累与长期积淀,如果没有对 战争的入微洞察与深刻领悟,恐怕难能以这般气势写出如此之“势”。应该说,孙子之 “势”更自然实在,更具亲和力,更能体现出一种旷达的理性美。李泽厚先生在论及《 孙子兵法》时深刻指出,该书最值得注意的便是表现在兵家思想中的理性态度,即“一 切以现实利害为依据,反对用任何情感上的喜怒爱憎和任何观念上的鬼神‘天意’,来 替代或影响理知的判断和谋划”[3](p83)。这一点恐怕也正是孙子论“势”的独特高明 之处。

    《孙子兵法》之“势”还具有流动的力量美。孙子之“势”是一个流动的范畴,具有 不确定性和可转化性。对此,孙子多有论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 穷也”;“勇怯,势也”;“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正因为如此,“势”可以造、可以化、可以积、可以变,因而在变化中呈现着“美” ,体现着“用兵如神”,并最终指向战争的胜利。这分明是孙子所着意描画的运筹帷幄 、指挥自如、势在必得的审美境界,鲜明地展现了孙子的战争美学和军事美学观。此外 ,“势”原本就是一个与“力”有关的范畴。《说文解字》对“势”的解释便是“盛力 权”,显然与“力”有关。其实,在孙子看来,无论是“自然之势”还是“内在之势” 抑或是“战争态势”,都内含着一种无形的“力”。“自然之势”总是蕴藏着天然的势 能,并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战争的有利态势;“内在之势”可以摧枯拉朽,以弱胜 强,制敌于死命;而依靠巧妙地运用自然之势和内在之势,就可以占据和把握有利的“ 战争态势”,进而形成强大的爆发力和对敌人致命的打击力。综合运用这几种势能和力 量,战争的结局便可胜券在握。无疑,这是一种强悍的美、力量的美、颇具冲击性的美 。

    

三、《孙子兵法》“势”论在美学史中的地位

    在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中,“势”起初被广泛地应用于哲学、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 ,但“势”范畴最为成熟也最具影响力,却是在它被移植、拓展到艺术美学领域以后的 事情。《孙子兵法》在“势”范畴的发展历程中无疑起到十分重要的“关节点”作用。

    首先应引起关注的便是《孙子兵法》对传统“势”论的多元化突破。有的研究者指出 :“孙子之势已经生发成熟。其系统所涉及的领域是从自然界现象到人类社会,从具体 到抽象、从形而上的最高境界到形而下的具体度、量、数等,显然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 体系。”[4]从前文论述来看,《孙子兵法》的“势”论已不仅涉及地势、山势、水势 、火势等“自然之势”,更把视角拓展到人本身,关注战争主体的“内在之势”,并把 它应用到社会实践领域即战争实践中。俨然,孙子是在“自然—人—社会(战争)”的逻 辑构架中展开其“势”论的。从另外一个层面来审视,孙子还把“势”范畴进一步由“ 实”(自然之势)变“虚”(内在之势)再变“实”(战争之势),从而给予“势”的虚实特 性以较为完整的揭示。

    不容置疑,任何范畴都是过程性的,都要历经不断的发展才日臻定型、走向成熟。如 果用今天的眼光回视“势”范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势”范畴的鼎盛期出 现在艺术美学领域,但“‘势’这一范畴的发展,首先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中,然后是书 论、文论、画论”[4]。也就是说,“势”范畴的发展、成熟和壮大,与此前的《孙子 兵法》等著作的重视、阐发有着紧密的关联。我们不难看到,孙子之“势”对后世“势 ”论的拓展与深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可以从两方面得到直接体现和印证:一是后世论 “势”的范围已由孙子的“自然—人—战争”进一步转入艺术实践领域,从而大大拓展 了“势”范畴发展和艺术发展的新空间,凸显了“自然之势”向“人文之势”的转变。 顾恺之的一席话足以佐证:“《孙武》……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 也。”[5]二是顺着《孙子兵法》的“势”论,后代的理论家都不约而同地围绕“势” 范畴进行理论抉发、体系建构和意蕴拓展。卫恒的《四体书势》、刘勰的《文心雕龙》 、顾恺之的《画论》等,都对“势”范畴的完善与成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随着“ 势”在书论、画论和文论中的广泛应用,“势”逐渐成为与“意”、“气”、“神”、 “韵”、“味”等同等重要的、具有深刻审美蕴含和华夏民族特色的经典美学范畴。我 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是《孙子兵法》使“势”范畴进一步走向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说 ,《孙子兵法》不仅孕育了大智慧,也推进了“势”范畴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黎波,王新华.孙子兵法今读[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杜绣琳.论《四体书势》中势的生命意蕴[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

    [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