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实用13篇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篇1

Yang Wen-shou

(Yunnan Province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650021)

【Abstract】Kraal River Basin (Yunnan Provinc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revision based on provincial-level nature reserves Zhanyi Haifeng minimum altitude control 1783.0 m and the domain of planning the EIA Deze reservoir control the scale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Deze reservoir scale of the major adjustments to avoid the provincial-level nature reserve in Zhanyi Haifeng experimental zone 130.14 hm ? of land inundated, Ho direction about 18 km (the original planning of the water line length of the impact of 64 per cent) water lines Zhanyi Haifeng of the provincial-level nature reserves, the source of the Pearl River Nature Reserve, the adverse effects, fully embodies the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plann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EIA on watershed planning project layout, scale of regulation.

【Keywords】Kraal River Basin; planning the EIA; regulation; Deze Reservoir

1.引言

牛栏江位于云南省北东地区,系金沙江右岸较大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672Km2,具有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落差相对集中的特点。多年平均径流量49.5亿m3,水能蕴藏量1500MW,是2003年以来上游周边地区水资源开发和下游中小水电开发关注的重要河流。

牛栏江上游属滇中地区,相邻地区的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普渡河源头段,珠江源头段分布着云南省两个最大的缺水城市昆明市和曲靖市。由于昆明市和曲靖市地处分水岭地带,水资源紧缺,尽管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滇池流域已无开发潜力),但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供需矛盾日显突出,都需要研究外流域调水方案。牛栏江水质良好,水量也较丰富,是昆明市和曲靖市调水工程可考虑的重要水源点,故牛栏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本流域利用与向相邻缺水城市补水的协调问题。

2.《牛栏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编制主要结论

为合理开发利用牛栏江水资源,促进牛栏江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云南省有关主管部门2004年10月下达了《牛栏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任务书》;规划任务要求:对牛栏江上段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调查评价,对本流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预测,确定本流域的需水量,进行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确定外调水受水区范围,提出可外调水量及水量分配方案;对牛栏江下段,在已有水能规划基础上根据不同水平年的来水情况,对下游干流梯级电站的电能指标影响进行分析。规划研究外调水受水区范围:曲靖大型灌区(松林、沾益、曲靖、陆良等坝区);滇池流域(昆明平坝区);宣威坝区。2005年3月,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牛栏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主要结论如下:

① 滇池流域、曲靖大型灌区水资源极度匮乏,滇池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m3,曲靖大型灌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0m3,并且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己很高,滇池流域已无开发潜力、曲靖大型灌区进一步开发难度也很坚巨,本区水资源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环境保护要求,外流域调水势在必行。

②“引牛济曲”方案是解决曲靖市近、远期缺水的最优方案,水源工程有车马碧、黑滩河、西泽河(石城河水库和扯错河水库)、德泽等4个项目5个水库,总调水量9.46亿m3(其中德泽水库调水6.59亿m3)。

③ 曲陆坝区、宣威坝区水资源配置结论:近期实施车马碧、黑滩河、西泽河调水后,缺水形势得到缓解;远期实施德泽调水工程后,水资源供需才基本达到平衡。

④ 德泽调水工程是解决曲陆坝区、宣威坝区中远期城市生活和工业需水的重要工程措施,在优先满足曲靖用水后,已无余水调往昆明,滇池流域缺水只能依靠滇中调水解决。

⑤ “引牛济曲”调水工程实施对牛栏江下游梯级电站的影响中期较小,远期逐渐加大。2020、2030规划水平年下游梯级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较现状水平年减少11.24%和17.31%。

3.环境对调水工程规划德泽水库的限制性分析及减缓措施

3.1德泽调水工程规模

根据曲陆坝区,宣威坝区城镇生活、工业供水需求分析及长系列计算,原规划拟定德泽水库正常蓄水位1822.0m,正常库容89205万m3;校核洪水位1825.790m,总库容96092万m3;城市、工业年供水量65895万m3(曲靖52000万m3、宣威13900万m3);水库淹没面积约811.33hm2(其中水田63.13 hm2、旱地147.47 hm2、林地584.93 hm2、宅基地15.8 hm2)。

3.2环境对德泽调水工程规划限制性分析及提出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2.1 环境对德泽调水工程规划限制性分析

原规划德泽水库淹没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实验区土地130.14 hm2;输水线路以明渠和隧洞的形式穿越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共约21.945km(宣威方向约14km);有约6.0km输水线路以明渠和隧洞的形式从珠江源自然保护区内通过(宣威方向约4km),调水工程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建议调整规划,避让自然保护区。

3.2.2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流域规划环评提出,应对德泽调水工程的水库规模进行控制,避免淹没保护区土地;对其输水线路的走向进行调整以避让保护区;对输水线路无法避让而靠近、经过保护区路段采用隧洞、地下埋管输水方式通过,避免占用保护区土地。

4.《牛栏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修编报告》编制背景

2006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以云政复[2006]41号文下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牛栏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的批复”,原则同意《牛栏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并要求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管理,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河流基本生态流量要求和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滇池水污染问题,为落实总理2007年6月30日在“三湖”治理座谈会上“必须坚定信心,坚定不移,把‘三湖’治理好,这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带有标志性的工程,也是在生态环境方面对人民甚至对人类负责的一个表现”;“‘三湖’抓紧治理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要进一步做好调水引流工作,积极实施‘滇池引水’工程,增加湖泊的生态水量,增强湖水的自净能力”的指示精神,云南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滇池补水工作,省委书记、省长等领导多次亲自布置研究和听取关于引水改善滇池水环境的汇报,省委、省政府于2007年9月在翠湖宾馆召开了“滇池引水方案汇报会”,听取了设计单位南盘江引水方案、牛栏江引水方案、乌东德引水方案的汇报和有关专家意见,并要求进一步开展引水滇池方案的研究;2008年1月,省委、省政府又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牛栏江引水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初步确定近、中期滇池补水为牛栏江引水方案;为切实推进滇池补水——牛栏江引水工程前期工作,2008年2月,省政府又在曲靖市召开了滇池补水——牛栏江引水方案现场调研会,滇池补水——牛栏江引水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展开。

由于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6]41号文批复的《牛栏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中车马碧、黑滩河、西泽河、德泽调水工程的受水区均为曲靖市,但滇池补水又十分迫切,需要从牛栏调水。为协调昆明、曲靖两市经济、社会发展近、中、远期水资源供需矛盾,云南省水利厅以云水规计[2008]29号文向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下达了“云南省水利厅关于抓紧完成牛栏江流域规划修编和滇池补水——牛栏江引水工程规划的通知”。

牛栏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修编要求:根据最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料,对本流域和相关地区经济发展需水进行预测,确定各区域需水量;进行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提出外调水量和水量分配方案;分析牛栏江向滇补水后对曲靖市中、远期用水的影响,并提出采取的对策措施;分析德泽调水工程提前实施对下游梯级电站电能指标的影响等。

5.牛栏江流域规划环评对德泽水库调水工程规模的调控作用

根据滇池年生态补水6.18亿m3(恩格断面年提水2.92亿m3,德泽水库提水3.26亿m3)的要求,以及牛栏江流域规划环评“应对德泽调水工程的水库规模进行控制,避免淹没保护区土地,对其输水线路走向进行调整以避让保护区”的结论性意见,规划修编围绕调整思路,挖潜、开源、节流并重,积极寻找新的水源替代工程,在保障调水需求前提下,尽量减缓德泽水库调水工程对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珠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不利环境影响的技术路线展开工作。

5.1曲靖大型灌区供需水量复核及供需平衡分析

5.1.1 曲靖大型灌区耕地面积及受水区需水复核

原规划曲靖大型灌区受水区面积采用云南省水资源分区套县成果,范围除平坝区外还包括山区、半山区部分,规划修编复核范围仅考虑平坝区部分,复核结果2020、2030规划水平年有效灌溉面积分别为75.7万亩、84.4万亩,与国家批准的曲靖大型灌区面积84.39万亩基本一致,较原规划2020年、2030规划水平年有效灌溉面积93.5万亩、99.9万亩相差17.8万亩和15.5万亩。原规划农业需水采用两种类型区万亩综合定额进行预测,规划修编针对不同片区作物种植结构的差异,采用7种类型区万亩综合定额进行预测,复核结果 2020、2030规划水平年生活、生产、生态合计需水分别减少1.2亿m3、1.16亿m3。

5.1.2回归水利用研究

曲陆坝区在南盘江上有10道栏河闸,具有利用回归水的条件,规划修编将整个曲陆坝区划分为13个计算单元,将10道栏河闸区间自上而下逐一进行平衡,充分考虑回归水的利用,扣除汛期和城市生活和工业回归水的连续、均匀而灌溉用不均匀性不可利用部分,经供需过程分析,城市生活和工业回归水利用率为26%,回归水可供水量10996万m3,较原规划仅考虑中水回归利用增加可供水量8278万m3。

5.1.3 规划修编水源工程增加供水量

根据最新设计成果,原规划车马碧水库规模由1.81亿m3扩建为2.37亿m3,可增供水量650万m3;原规划小河水库规模1050万m3,规划修编坝址选择在龙潭河干流上,水库规模4760万m3,可增供水量3422万m3;原规划将大坝冲扩建为中型水库,水库规模2713万m3,规划修编维持现规模425万m3不变,减少供水量1510万m3。规划修编上述3座水库较原规划增加可供水量2560万m3。

5.1.4 2020、2030规划水平年曲靖大型灌区供需平衡分析

规划修编复核结果,曲靖大型灌区2020、2030规划水平年需水量减少1.16亿m3,可供水量增加1.08亿m3,2020规划水平年供需基本平衡,不需德泽水库向曲靖大型灌区供水;2030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基本方案缺水3.1亿m3,仍由德泽水库供水解决。

5.2宣威坝区供需平衡分析

5.2.1 水源替代工程增加供水量

原规划2020水平年宣威坝区缺水由西泽河、德泽水库调水解决,根据宣威市人民政府2007年8月批复的《宣威市羊场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规划》、《宣威坝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规划修编新增上述两规划推荐的重要水源工程红石岩水库、窑上海子调水工程作为德泽水库调水宣威坝区的水源替代工程。红石岩水库可供水量3946万m3、窑上海子调水工程可引水量6032万m3均为自流引水,优于德泽水库调水(提水扬程558m),水源替代工程增加供水量9978万m3。

5.2.2 规划修编水源工程增加供水量

根据西泽河调水工程(石城河水库和扯错河水库)地形、地质、水资源条件及提水扬程较德泽水库调水扬程低388m的优势,规划修编将原规划石城河水库规模由8169万m3调整为9190万m3,增加供水量1000万m3;扯错河水库增加供水量200万m3;加上在建的小干河水库年供水量865万m3。规划修编水源工程增加供水量共2065万m3。

5.2.3 规划水平年宣威坝区供需平衡分析

原规划2020、2030水平年宣威需从德泽水库调水4100万m3、13900万m3(实际需水12000万m3,考虑15%输水损失)。规划修编水源替代工程增加供水量9978万m3,水源工程增加供水量共2065万m3。供需基本平衡,不再需要德泽水库向宣威供水。

5.3牛栏江流域规划环评调控下的德泽水库工程规模

根据2020规划水平年滇池年生态补水6.2亿m3(德泽水库提水3.26亿m3)的要求,以及牛栏江流域规划环评“应对德泽调水工程的水库规模进行控制,避免淹没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对其输水线路走向进行调整以避让沾益海峰、珠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结论性意见,规划修编通过挖潜、开源、节流并重,积极寻找新的水源替代工程等措施后,水资源供需平衡除不再需要德泽水库向宣威供水外,2020规划水平年也不需要德泽水库向曲靖大型灌区供水;2030规划水平年由德泽水库向曲靖大型灌区供水3.1亿m3。据此分折2020规划水平年德泽水库正常蓄水位1755.0m,设计洪水位1757.3m,校核洪水位1759.55m,正常库容2.03亿m3,总库容2.24亿m3,设计提水流量18 m3/S,水库年补充滇池生态水量3.26亿m3。若2030规划水平年滇中调水工程建成通水,德泽水库转向曲靖大型灌区供水,满足基本方案供水3.1亿m3要求;若2030规划水平年滇中调水工程还未建成通水,恩格+德泽除满足滇池年生态补水4.5亿m3外,德泽水库还应满足曲靖大型灌区基本方案供水3.1亿m3要求,需对德泽水库进行扩建,扩建后的德泽水库正常蓄水位1783.0m,总库容3.79亿m3。该方案避免了对沾益海峰、珠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6.小结

牛栏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修编依据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高程控制下限1783.0 m及域规划环评对德泽水库规模提出的环境控制条件,对德泽水库规模进行了重大调整,避免了对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实验区土地130.14 hm2的淹没、宣威方向约18km(占原规划输水线路影响长度的64%)输水线路对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珠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不利影响,充分体现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和规划环评对流域规划工程布局、规模的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4]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

[6] 牛栏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7] 牛栏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篇2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基本建设程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建设项目规划、立项、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中重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环评报告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明确的分工:可研报告主要关注工程本身的各项指标,并不关注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环评报告则主要关注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为解决工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

可以预见,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环境影响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在减小环境不利影响、保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把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问题解决在摇篮中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笔者曾负责编制了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近来刚完成了山西省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任务,本文以此为例简要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职能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水利水电工程环评的主要职能如下:

(1)调查工程影响区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状况,调查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监测环境质量现状;

(2)研究预测工程建设对当地自然、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

(3)依据各种法律法规、标准等,制定防止、减缓环境污染的对策措施;

(4)从环境角度论证工程的可行性,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为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提供优化方案,为施工期环保设计提供依据;

(6)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计算环境保护投资,将环保投资追加到工程投资预算中,使环保措施能够实施;

(7) 进行公众意见调查,沟通政府管理部门及建设单位与利益相关的群众之间的对话渠道。

在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以水库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了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重点对水环境、水文情势、土地资源、移民生活、下游水资源利用等一些问题进行了预测评价,提出了对应的缓解措施和建议。以上都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共同性问题。

3. 山西张峰水库工程概况

张峰水库拟建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干流,水库为大(2)型,坝址以上干流长度为224km,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自然状态)约为4.79亿m3。建设项目分为水库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坝型拟采用粘土斜心墙碾压堆石坝,坝顶长637m,最大坝高72.2m,总库容3.92亿m3,库水面积为14.36km2。水电站拟设3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90KW。设计输水渠系由总干渠及3条支干渠组成,渠道全长约145km。工程开发目的是:城市生活供水;工业供水;农村人畜饮水;防洪;发电。

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3年4月在北京通过了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的审查,9月份获得批文,工程得到国家批准立项,目前刚开始施工。

张峰水库是一项典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其面对的环境问题具有代表性,因此,以它为例子,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4. 水环境保护问题

我国的多数水库都兼有向城市供水的任务,水库建成后,如何确保水质显然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水质预测及保护措施的制定是环评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水库水环境保护问题涉及到广大的地域范围,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在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水环境问题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掌握污染源及水质现状

对库区上、下游沁河干流沿线的10多个重要城镇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了社会经济及环境状况,把握了污染源情况,收集到了大量资料。调查范围涉及坝址以上120km、坝址以下80km。

在以库区为核心布设了6个监测断面,对丰、平、枯水季节的水质进行了取样监测,监测项目有水温、PH值、DO、CODcr、BOD5、氨氮等17项,对水文情况也进行了同步测量。还收集到8个常设水质监测站的资料。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

4.2 对水库水质进行了预测

根据上游地区两个县的经济发展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以2010年及2020年为水平年,对污染源进行了预测。选用95%及50%保证率的流量,利用数学模型对入库水质、出库水质进行了预测,预测了污染物需要控制的总量。

4.3 进行了富营养化预测

总磷是影响水库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性因素,通过计算总磷浓度计算及类比调查,进行了预测分析。报告中分析了磷的来源,对总磷的入库负荷进行了预测,利用Dillon模型计算了库水总磷浓度。对临近两座已运行了40多年的大型水库进行了调查。综合各种条件,对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给出了结论。

4.4 对水库下游河道水质进行了预测

水库的兴建将会大大地改变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引起河道水质变化。基于对下游社会、经济、环境的调查,预测了2010年、2020年下游河段污染物排放量,利用一维河道水质模型,预测了枯水年、平水年情况下水质变化,为下游地区制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提供了依据。

4.5 制定了水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明确的保护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水库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规划。划分了3级保护区,明确了各保护区的范围,明确了各级保护区水质保护目标,明确了各保护区环境管理要求,明确了各保护区内人类开发建设活动的控制要求。

5.水温问题

水库蓄水后,水温沿水深方向变化较大,大坝泄流水温与自然水温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对河道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产生一定的影响。预测水温变化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张峰水库坝前水深在50m以上,为深水型水库,根据气象参数、水库特征、入库来流、运行调度等条件,利用经验公式对一年中各月的坝前垂向水温分布进行了计算预测,发现5~6月表底温差最大,可达5~8℃。5~6月是农业灌溉期,也是水生生物重要的生长期,下泄水温比自然水温低4~6℃,利用数学模型对水库泄水水温沿河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预测。发现泄水要流淌近35km左右的距离后,水温才能恢复到低于自然水温1~2℃的程度。据此可以判断出水温对河道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的影响区间,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提供了依据。

6. 最小下泄流量问题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河流水量本来就少,再加上近年降雨偏少,水资源更加宝贵。由于河流穿越的行政区域较多,上游修建水库截水,加剧了下游地区用水困难,因此,上下游地区之间经常因此产生矛盾。应该确保多大的最小下泄流量往往是争执的焦点。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需要确保一个最小基本流量。最小流量问题往往需要上级政府进行协调,把结果落实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张峰水库工程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出山西流入河南省,最后注入黄河。修建张峰水库的计划,引起了下游河南省的极大关注。在最初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将润城断面(坝下约80km)的实测最枯流量0.86m3/s作为控制大坝放流量的数据。河南省则提出了不低于3m3/s的要求,若满足这一要求,则水库规模需要大幅度减小,工程的经济效益就变得很小,因此,山西省无法接受。最后,在水利部的协调下,标准确定为1.5m3/s,被双方接受。这一流量也满足90%保证率月均流量的生态基准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计算和论述,可行性研究报告则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对水库进行了调整设计,适当减小了水库规模。

7. 淹没影响问题

水库工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淹没损失较大,淹没大量耕地、树木,拆迁大量的房屋,有的还要淹没珍稀生物、淹没文物古迹。这些淹没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也是不可逆的。一般在工程可研报告中,这些淹没实物数据都能够列出,目的是为了计算补偿损失,作为工程投资的一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则从价值的角度进行详细地调查论证,提出符合环境保护政策的、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张峰水库淹没范围涉及10个行政村,搬迁人口3730人(1114户);淹没土地15431亩,其中耕地9716亩、园地627亩、林地1556亩;淹没房屋20多万m2;清除树木28万颗。这些淹没对于生态环境来讲是一大损失。

评价单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拟建库区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宏观测量,在现场对村镇建设、农田耕作、树木植被、动植物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评估出了农田淹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了生物量的损失,进而提出了移民农业扶持措施及生态补偿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减少农业损失、维护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但要完全挽回损失是做不到的。

8. 移民拆迁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移民数量往往较多,移民问题显然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事情,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一般情况下,都专门制定“移民安置规划”,但移民设计到的问题多而复杂,是一项需要行政支持、多专业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在此问题上,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是从另外一种观点来审视移民规划是否适当,对规划提出一些修正意见。

张峰水库工程初步移民规划中,拟将3700多移民安置在附近12处村庄,并提出了利用山沟淤地80ha作为耕地的计划。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淹没区及安置区的社会、自然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移民计划与土地资源及生产能力不均衡,对部分村庄原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提出了新的平衡配置方案。此外,山沟淤地措施难以实现,建议放弃。还提出了政府投资支持移民搞好农田灌溉设施、改善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建议。以上重要建议均被采纳,进一步完善了移民方案。

9. 下游水资源利用影响问题

一般情况下,山区河谷地带人口密集、村镇众多、资源丰富、土地开发利用较完备。在上游修建水库会对下游水资源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评价人员对库区以下沁河干流约80 km范围内的5个乡镇、几十处村庄、十几座小水电站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个别村镇从河床底下取水,作为生活用水。绝大多数村镇及工矿企业用水均取自地下水,一般不直接从河道取水。下游共有140多处农业灌溉抽水点,2万多亩农田灌溉面积,合计最大取水量约40000m3/d。上游修建水库提高了旱季供水的保证率,对农业用水有益处。

水库下游已建有12处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万KW,年总发电量约3千万度,还有2个规划待建的小水电站。这些小水电站单机容量在200~800KW之间,机组台数在2~4台,都属于当地县、镇、村投资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小水电发电损失进行了计算评估,提出了建立协调机制、确定补偿措施、及时通知投资者修改待建小水电规模的建议。

10. 上下游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

已有经验说明,水库修建以后,对供水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利益,而由于在上游实施水环境保护规划,使上游地区的城镇建设及工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在山西省,水库上游地区的民众对此有很大的怨言。2003年4月,在北京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山西省环保局官员则强烈要求在环评报告中提出一套经济补偿方案,由受益区以一定的方式补偿上游受损区。这一要求在与会者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经济补偿问题涉及到的社会、经济问题复杂,需要省政府制定统一的政策、需要省人大立法,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层面上已无法解决此问题。最后,环境影响报告中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地方政府统一协调,由受益区制定扶持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计划,支持上游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及污染较轻的产业,投资帮助上游治理污染。

11.结语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篇3

一、引言

化工企业生产所需物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采购及库存管理的控制环节也很多。由于企业生产对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使物资供应责任重大,质量性能等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为做好物资供应,确保生产正常进行,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等都必须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其中仓库管理是物资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仓库是企业存储和保管物料的重要场所,库房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工作。库存控制水平代表了一个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高效的库存控制管理是企业经营革新、降低成本的重要一步,如何改进与提高库房管理水平,对企业保证生产供应、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应按照科学管理原则对物料进行整体计划协调和控制。

二、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计划管理准确性预见性不强

格型号和数量不够准确,对一些物资的消耗没有预见性,往往造成供货提前期不准,采购量不准,导致提前或延期交货,造成物资积压或者影响生产。

2.物资储备不够合理

库存控制是企业物资管理核心之一,目前企业在库存控制方面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企业的库存量过大,有的物资早已淘汰,超储积压,占用大量库存资金,也为盘点、清理、对账等工作带来不便。另一种是库存短缺,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增加急用料,使物流成本上升。

3.估价入账太多

估价入账是货到票未到时,为正确反映材料消耗的一种记账方法;但现在厂矿单位签订合同协议或新品种物资要归类编号,影响发票单据的及时开具,造成大量估价材料,给仓库保管员和财务部门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

4.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厂矿库房已引进库存管理软件,但由于生产单位的材料员和一些保管员学历和业务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库房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导致计划批料领料还不能正常进行。

5.库房办公条件有待改善

厂矿很多库房还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保管员的办公室就设在仓库里,一些胶皮塑料等散发出有毒有害的物质和难闻的气味,久而久之对保管员身心造成伤害,挫伤劳动的积极性。

三、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的对策

1.提高计划的准确性

加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工作,提高采购效率。从物资供应部门的内外两方面着手,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一是建立物资计划例会制,督促各环节及时处理计划、接收反馈的信息、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二是要求业务人员加强物资计划工作,明确职责,确定相应的程序。接到物资需求计划后,物资供应部门在了解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保证确定性需求的及时供货;并结合库存情况设定安全库存来应对储备需求,主动对接,及时落实货源,确保物资供应。

2.合理储备物资,调整库存结构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保持一定的库存是非常必要的。合理库存可以使企业整体运作变得更为高效顺畅。若库存控制管理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缺货率高,补货不及时,库存周转不灵,或者无效库存多,资金积压,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对库存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合理安排物资品种和储备比例尤为重要。

(1)建立对于多方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于多报不领或以领代耗的情况,应由用料单位和物资供应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建立一个对于多方都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对于出现的缺货、或者库存物资过多的问题,不仅仅追究某个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相关的人员也应承担责任。否则用料部门多报计划,物资供应部门全部采购,无法彻底解决库存居高不下、物资供应部门的仓库与用料单位的小库并存的问题。

(2)供应与需求更紧密地联系

物资供应单位与需求单位需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物资供应部门应多了解用料单位是急用还是备用,具体什么地方用,用料单位应多了解库存有多少,有没有代用物资,有保障的供应时间长短等,减少供需过程中的脱节和超额采购问题。充分利库,发挥库存物资的作用,尽量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报废。

(3)及时处理库房里的积压呆废料,减少资金占用

物资供应部门应经常对库存需要进行调整,对于多年不动的物资、超过使用年限的物资进行处理报废。积压物资的处理应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及时消化企业的不良资产,为企业减负。

(4)充分发挥仓库在库存控制中的作用

不能以传统的认识认为仓储只是存储物资的场所,实现对物资收发料动态管理,对仓储物资动态、周转天数等进行统计,及时反映物资收发存动态、超储、积压和不合理库存物资信息,有利于库存资金分析,优化库存结构,加速资金周转,为决策提供依据。

3.做好估价工作

供应部门接到物资申请计划后,组织货源签订合同,审计科和分管领导及时审批,保证合同及时生效。对于没有物资编号的新型物资或土产杂品等,及时申报及时编号。相关科室紧密配合,加快各个环节的运转,以保证物资到货时及时取得发票,减少估价物资。

4.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随着库房步入电子化专业化管理,对库房管理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保管员除了具备必须的业务知识外,还要拥有现代管理知识,按照生产与运作的管理知识,通晓现代仓储物流理论并不断应用到工作实践,熟悉库存物资的属性,应用6S进行库房现场管理,及时准确提供数据,充分发掘库管物资的经济潜力,实现仓库管理新的飞跃。因此,要定期对库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5.改善办公条件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篇4

一、水库加固中的常见问题

1.施工准备不充分

水库加固施工中涉及到的施工要素比较多,无论是其工程的施工难度还是管理难度都相对较大。很多工程管理人员在水库工程加固施工前期没有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导致水利水电中各个板块的水库加固工程施工进度不一致,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库加固难度。同时,也影响了整体的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加固施工中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其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在水库加固施工之前,需要由业主提供技术交底。监理工程师也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但是,很多施工单位不重视与业主的沟通,导致施工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整体的工程进程。

2.水库加固工程施工管理不到位

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加固施工管理中涉及到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要素都相对比较多。管理人员要注重对水库加固的施工过程、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进行管理。施工材料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加固的重要因素。在施工材料的购买过程中经常存在施工材料的价格太高或者施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具体的水库加固标准,导致整体工程质量不达标。同时,在水库的加固施工中经常出现残次品,导致工程后期的各种安全隐患。水库加固施工中涉及到技术含量相对比较高的工作,施工人员处理不当,直接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难度。相关管理人员不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导致水库加固工程的施工比较分散,施工人员没有按照具体施工流程进行操作。

3.水库加固工程规划设计不合理

水库加工工程规划的目的在于提高水库加固效果,使加固施工操作能够切实的按照预期设计要求进行,从而保证水壶加固的有效性。而现阶段的水库加固工程规划中,往往易受到多种外界环境因素干扰而导致水库加固工程规划设计漏洞百出。其中致使其出现规划设计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工程规划设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部分地区的水库加固工程规划设计在人员及规划企业的选择方面不够严谨,导致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始终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线以内,这便使其在规划过程中易产生考虑不周及规划设计不合理的相关问题。其次是对规划设计检测过于潦草。通常在工程规划设计完成后,需由相关技术人员对其可行性及合理性进行分析,一旦存在设计缺陷问题,则需及时的反馈与处理。而部分地区的水库加固工程规划设计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其检测项目重要性逐渐被忽视,以此便产生了工程规划设计不合理的相关问题。最后是设计方案的修改问题,为提高实际的水库加固工程规效果,通常设计方案需进行多次修改,在此过程中虽能够有效的保证水利工程的科学合理,但却进一步的降低了设计稳定性,使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进而使其产生设计不合理等相关问题。

二、水库加固工程中的施工管理探讨

1.水库加固前的工程准备

水库加固前的工程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对于有效解决水库加固质量问题有着重要作用,需要其能够通过不同的角度从多个方面进行工程准备工作,以此保证水库加固准备工作的全面性。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制定完善合理的水库加固方案。并且要对施工现场的水文条件和地质条件具有明确的了解,准确把握施工场地的气象资料。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针对水库加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在施工前期要注重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和修改,并与监理单位进行沟通,确定施工图纸无误后,再进行水库加固工程的施工。

2.水库加固施工案例探讨

水库加固施工的连贯性比较强。管理人员要对施工前期到施工后期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注重水库加固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提高水库加固工程的整体质量。笔者以小型水库为例,对水库加固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探讨。整体水库加固工程包括:防线、清淤、开挖和填筑四个方面。

首先,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定位,结合设计图纸,对工程的轴线位置进行确定,并用松木和土石进行围堰。施工人员要将准备好的土装进特制的袋子里,然后进行堆放和夯填。接着用松木桩进行围堰,并对整体围堰进行维护和加固。其次,对原结构进行拆除,然后进行土石工程施工和砌石,进而添加水泥砂浆、混凝土、复合土膜和草皮。施工人员要按照正确的堤防工程施工工艺和标准进行工程施工。在进行原结构拆除的过程中,要避免对周围建筑物造成影响,并对拆除后的废渣进行清理。同时,土料中不能含有草根和沙石等杂物。

3.水库加固工程后期防护管理

在水库加固工程施工中,我们要注重对工程整体质量和施工环节的把控。工程负责人要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对施工材料进行入库和入场检查,并且所有施工材料都要有质量合格证。也要注重对钢材、水泥和沙石的质量检查,从而保证水库加固工程整体质量。同时,也要注重对施工人员的日常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严格的施工标准和施工工艺进行水库加固工程施工。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避免对后期养护中人为践踏,导致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等。

三、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加固施工管理难度相对较小,但由于其流程较为繁琐,如在管理过程中细节处理不到位,则易产生工程管理质量及水平不达标的相关问题,因而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过程中,需对多个不同的施工环节加以控制,通过规范施工操作流程来确保每项施工项目均能够符合水库加固施工管理的基本要求,从而在最基础上的环节上提高现有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加固的综合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篇5

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包含诸多环节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确定征地移民范围、查明征地及影响范围内人口和实物、进行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审批移民安置规划、实施移民安置补偿等。为保障征地移民安置工作质量,应当从各方面来进行考虑,需要思考安置区域的环境容量,采纳移民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从环境容量、人口规模、建设标准等各个角度进行科学分析,最终选择出最佳规划方案。一定要做好前期工作,要对所选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调查,以了解所选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掌握准确测量数据,并据此来科学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大纲中应当明确移民安置任务,制定相应标准,对移民生活质量进行评价[1]。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是编制移民安置规划的基本依据。

2现阶段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未完全意识到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在水库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只重视工程项目建设,却忽视基础移民安置规划和实施前期工作,以致于工程建设单位与当地群众产生矛盾和冲突,水库工程建设施工难以顺利开展。水库工程相较于其他项目来说,带有一定公益性,本身也服务于人民群众,水库移民又属于非自愿移民,需要相关部门给予指导和支持,制定更多有效措施来解决移民问题。(2)未统一征地移民安置补偿标准。安置补偿标准水平以及移民群众满意度,直接反映出我国当前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但可能并未实现统一标准,以致于补偿体系呈多样化趋势[2]。(3)在实施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时,并未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没有尊重征地移民的合法意愿,未能鼓励其参与到水库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工作中。(4)在科学规划征地移民安置时,忽视对区域环境容量的分析,以致于难以把握该区域的群众容纳量。

3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中的有效措施

3.1更新移民安置规划认知

在实际规划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强化自身认识,认真听取征地移民需求,了解人们对水库工程建设的意见,可引用合理合法的建议,将其作为征地移民安置规划中的一部分,提高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有效性,缓解水库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之间的矛盾。在进行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之前,应当先进行科学准确的社会经济调查工作,从多方面来进行综合性调查,以全面了解当前征地及影响范围内的实况,基于此来制定相应移民安置规划,保障此项规划的可行性。政府及其工程单位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也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好地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3.2统一征地移民补偿政策标准

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并不是一项简单工作,其涉及的内容繁杂,环节较多,并且相关人员需要极高的综合能力,在统一法律法规支持下,实施有效移民安置工作,可以使其工作有据可循、有法可依,更加保障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质量。此工作最终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征地区及安置区的民生状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做好征地移民安置补偿工作,应制定完善征地移民补偿制度,统一标准,以便于有效开展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工作。根据我国当前实际需求来不断完善移民补偿体系,使其更具时效性。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实际情况,来制定出最为合适的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3.3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在进行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工作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保障移民合法权益作为工作核心,充分考虑到移民群众日后生活质量,为其寻找适宜其居住的区域环境。不仅要考虑此区域的地理环境位置,了解地区生态环境条件,还要从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思考。而且要尽量保持移民群众搬迁之前的生活习惯,吸收其合理合法的建议,处理好各方之间利益关系,旨在达成各方互赢的局面。可鼓励和促使移民群众参与到水库建设工程中,使其具有同一个目标,谋求共同利益,以此来创建完善的基础设施,提升征地移民的社会影响力。另外,在实施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工作时,可公开相关信息,使工作更加透明化,扩大参与度,使移民群众拥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和渠道。坚持从移民群众利益出发,把移民群众生活质量放在首位,切实为其着想,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

3.4充分分析移民安置环境容量

在进行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时,还需要考虑移民安置环境容量这一因素。即在进行移民安置规划时,需要考虑其所在区域是否具有较好的环境生产力,自然环境能否在维持人们正常生活的条件下,进行可持续发展,计算出其环境可容纳的移民人数。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并不是一个容易计算得出的数据,具有一定变化性,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与该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也与该区域的资源、环境等紧密相关。若是所选择的安置区域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资源上十分丰富,而且自然环境条件较好,那么其可容纳的移民人数就会更多。在分析和计算移民安置环境容量时,不仅要考虑移民安置意愿,了解移民群众家庭情况及其基本信息,还可以从宏观角度来进行科学分析,充分考虑该区域的人口问题、社会经济问题以及环境问题,应当强化对这部分的研究,重视这些因素,以便得出准确结论,制定出最优的征地移民安置规划。

3.5节地建议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篇6

1 严格的工作程序是科学规划设计的前提

小浪底水库移民规划设计工作,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完整地经历了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施设计等阶段。项目规划设计单位黄委会设计院,从50年代开始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在1959年、1970年、1980年、1982年、1985年分别进行过几次深度不同的淹没损失调查,并于枢纽工程一起编写了可行性研究报告。1986年,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安置规划进入初步设计阶段,黄委会设计院对水库淹没影响的实物指标进行了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写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初步设计阶段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规划报告》。之后,按照水利部的意见,设计院又进行了多次补充完善,1991在加拿大黄河联营公司的帮助下,完成移民初步设计阶段规划设计报告的修订,随后上报水利部和国家计委,通过国家计委的正式审批。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增加。1991年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开始后,河南、山西两省政府及库区群众要求对水库淹没的实物指标(指库区内不同种类、不同质量和数量的财产实物)进行复查,该要求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的要求,水利部于1994年以水移[1994]58号文下达“关于小浪底库区淹没影响实物指标复查工作计划的批复”。黄委会设计院受业主的委托,在地方各级政府的配合下,从1994年3月开始,对小浪底水库淹没影响实物指标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并在1995年7月完成《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技施设计阶段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报告》,同年9月完成《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技施设计阶段水库库区第一期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经过水利部的审查和国家计委组织的专家组的多次评审,1997年,国家计委以计建设[1997]1249号文对报告和概算进行了批复。库区第二、三期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从1995年开始,1997年完成《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技施设计阶段水库库区第二、三期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报告》,1998年8月,国家计委以计投资(1998)2018号文对报告和概算进行了批复。

小浪底水库移民是利用国际开发信贷协会贷款项目,按照世行的要求,它同时经历了以下工作阶段:

(1)项目选定阶段:主要是对黄河干流总体规划方案,干流上已建和拟建工程移民数量,我国移民安置方面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进行了了解。

(2)项目准备阶段:根据世行导则的要求,聘请加拿大黄河联营公司专家,帮助编写了小浪底移民安置简明报告和移民安置规划图集,以及移民安置综述报告和专题报告,同时对施工区和库区第一期移民安置做出了详细规划,并进行了小浪底移民安置试点。

(3)项目评估阶段:补充完善了移民安置规划,编制了世行贷款外资使用方案。

(4)项目谈判阶段:讨论研究世行提出的《开发信贷协议》(草稿)和《小浪底移民项目评估报告》,签订《小浪底移民项目议定谈判纪要》。

(5)项目执行与监督阶段:世行每年要对小浪底移民项目检查2次,检查的内容包括移民规划设计方案的落实情况、资金到位情况等。

小浪底水库移民项目规划设计工作程序,受到国内规范和世界银行的双重约束,正是这一严格的工作程序,才保证了项目的科学合理规划设计。

2 翔实的实物指标调查是科学规划设计的基础

我国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和基础设施项目设计。遵循原规模、原标准、恢复原功能的“三原原则”。因此,实物指标调查是移民工作的基础,没有可靠的实物指标调查成果,就弄不清移民项目的“家底”,就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设计。

小浪底水库实物指标调查分为三个阶段。1986年以前的调查是可行性研究阶段,1986年的全面调查是初步设计阶段,1994年,项目业主根据水利部的要求,委托黄委设计院会同地方政府开展了小浪底工程技施设计阶段的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1994年的实物指标调查是非常翔实的。为保证实物指标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调查工作确立了“业主牵头,设计院为主,地方参与”的组织形式,分别成立河南工作组和山西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业主、省移民办、市移民办、县移民办、乡(镇)政府领导、村干部等部门的人员组成。业主负责总体协调和成果审核,地方移民部门代表当地政府参与并配合设计院工作,设计院具体负责组织调查。在调查中,工作组逐乡、逐村、逐户、逐项进行丈量登记,建立移民户籍财产档案,并由户主签字、法人代表认可。同时,为便于解决实施工作中的争执或遗留问题,对每个农户还绘制有院落草图。1994年实物指标调查,共投入人员近1300人次,历时10个月。

调查工作开始之前,我们首先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和《水利水电工程淹没实物指标调查细则》的规定,编写了《小浪底水库技施设计阶段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大纲》,对调查内容和标准进行了明确。对于每类实物指标,“工作大纲”还有更详细的分类,例如房屋按用途和完整状况分为主房和杂房,主房和杂房按结构分为预制房、砖木平房、砖木高平房、混合房、土木平房、土木高平房、砖石窑、土窑8种。每种房屋具有明确的定义。如砖木高平房指墙体为砖或石材料,屋面为瓦,墙高在4.0米左右,并且具有两层窗户;砖石窑指用砖或石材料衬砌过的窑洞。

小浪底水库共建立移民财产档案近6万份,每份档案都包含有约50个指标,调查收集的数据达300万组。它是小浪底水库移民规划设计工作的“基石”。

3 环境容量分析保证了移民安置区的合理确定

合理确定移民安置去向是小浪底水库规划设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在确定去向中,遵循先近后远,容量优先的原则。即先考虑后靠,后考虑近迁,再者为远迁,但都必须以有安置移民的容量为前提。

小浪底移民选择和确定安置区的工作程序为:先由地方政府同设计单位,根据国民统计资料初选安置区,然后再由设计单位对初选方案进行详细的调查,进行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研究确定安置区。通过以上程序,小浪底水库库区移民共规划了251个居民点,12个新乡(镇)。安置区涉及14个县(市),66个乡(镇),449个村庄。其中山西省涉及垣曲、平陆、夏县3个县的17个乡(镇)、73个村庄;河南省涉及陕县、渑池、新安、孟津、济源以及非受淹区的义马、孟州、温县、原阳、中牟、开封11个县(市)的49个乡(镇)、376个村庄。从安置方式上分,后靠安置的有2.5万人占13%,本县近迁安置的有11.5万人占58%,出县远迁安置的有5.6万人,占29%。

选择和确定移民安置区,环境容量分析是关键。如果不进行环境容量分析而随意确定安置区,在移民安置后,移民和安置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都将存在风险。小浪底水库移民每一个安置区都经过了环境容量分析。一个地区的环境容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土地的粮食产量、水资源、矿藏、资金投入、地理位置、技术水平等。根据水库建设的特点和小浪底移民安置区的具体情况,小浪底在环境容量分析中,以土地的粮食产量为主要分析对象,其它因素作为参考。拿库区一期移民为例。小浪底库区一期移民共4.61万人,以农业安置为主,初选方案,移民分别安置在河南省的孟津、济源、新安、义马、温县、孟州和原阳7个县(市),直接安置移民的村庄有75个,其环境容量核算方法和过程为:

(1)预测安置区人口

安置区75个村庄,在设计基准年1994年的总人口为13.13万人,按照河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期推算,到移民设计水平年1996年,安置区原居民人口增长为13.72万人,到校核水平年2000年为14.27万人。

(2)确定人均耗粮标准

人均耗量标准采取各县(市)的规划标准。根据安置区各县(市)的“十年规划”,安置区的人均耗量标准,设计水平年为545kg/人.年,校核水平年为549kg/人.年。

(3)预测安置区粮食总产量

预测粮食总产量需考虑的因素很多,例如土地改良、种子改良、耕地总面积的减少等。在综合考虑影响粮食总产量因素后,根据安置区各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预测。库区一期移民安置涉及到的57村庄,设计水平年粮食总产量为13218.6万kg,校核水平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4291.9万kg。

(4)环境容量核算

根据以上预测数据可以计算出,安置区57个村庄,在设计水平年可容纳的人口总数为24.25万人,扣除原居民人口13.72万人,可安置移民10.53万人;在校核水平年可容纳的人口总数为26.03万人,扣除安置区原居民人口14.27万人,可安置移民11.76万人。

通过以上环境容量的预测核算,我们可以知道,小浪底库区一期移民的安置区,环境容量比较宽裕,4.61万人在这75个村庄中进行安置,不会出现土地资源短缺,粮食不够吃的现象。移民在这里,其生产生活水平可以得到逐步的恢复和持续的发展。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篇7

一、引滦水源保护现状

1、上下游都积极治理对引滦水源进行保护。(1)海委以潘、大水库水源地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库区网箱养鱼清理和建立跨省市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这“两项工作、一个机制”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潘、大水库水源地保护,牵头组织,在津冀两省市提出的方案基础上,提出落实“两项工作、一个机制”的总体方案。编制了水源地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了潘、大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与津冀两省市开展引滦水资源保护联防联查工作;提出恢复引滦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意见;编制了“引滦水资源保护条例草案”;组织推动实施全国重要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等。(2)河北省滦河上游地区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政策机制、构建治理项目支撑体系、严格环境准入、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河北省政府批复了河北省水利厅编制的《滦河水源保护工作方案》,明确了制定滦河流域水源保护规划和编制潘、大水库网箱养鱼清理方案等内容。(3)天津市首先治理好下游的水桥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确保城市供水安全。一是实施了引滦水源保护工程。2002―2007年,投资24亿元实施引滦水源保护工程,新建34.14km州河暗渠工程,对于桥水库以下实施了封闭管理。安排了水库周边水土保护工程;彻底清除了库区网箱养鱼。二是实施了于桥水库周边污染源治理工程。先后实施了库区水体生态恢复工程、村落治理工程、污水多级沟塘处理工程、黎河治理示范工程、库区周边鱼池清除工程、水质监测设施完善工程、科学研究、湖滨带生态防护林工程、垃圾处理场工程、黎河支流治理工程等,明显改善了于桥水库周边水生态环境,有效降低了入库污染物,水库水质得到有力保护。三是标本兼治,六大举措全面保护水源地。

2、区域加强合作进行引滦水源保护。依托津冀备忘录和框架协议,天津市政府自2009年起,每年安排2000万元,2011年调整为3000万元重点支持河北省承德市和唐山市引滦水源保护项目建设,至今总共投入了1.3亿元。共支持河北省水源地63个项目,带动当地投资9亿多元,针对引滦水源污染现状,重点支持取缔网箱养鱼、消除面源污染等方面的项目。

3、二、引滦水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1、划定潘、大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无法落实的问题。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区划》,公布潘、大水库为第一批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地必须划定保护区。由于潘、大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后,当地要依法承担相应水源保护责任,水库周边产业发展将受到限制,因此地方政府态度坚决,不同意划定保护区。致使取缔水库中网箱养鱼、清理水库周边宾馆饭店、限制新建污染项目等水源保护工作无法得到现有法律支持。

2、取缔潘、大水库网箱养鱼的问题。潘、大水库网箱养鱼已形成规模,并被农业部确定为北方淡水鱼养殖基地。养鱼网箱总数由2003年的2万箱,增加到了目前的6.95万箱(河北省称已达12.86万箱)。潘、大水库网箱养鱼已形成集饲料鱼苗供应、养殖、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具有规模大、投入多、产值大、涉及村镇人口多等特点,取缔网箱养鱼涉及库区周边群众和后靠移民生计,且多年来一直存在潘、大水库移民上访情况,取缔网箱养鱼问题十分复杂,难度很大。

3、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列入部级生态补偿范畴,且存在着资金缺口大、考核指标水量、水质达标难等诸多问题。尽管环保部、水利部多次协调,天津市环保局也按要求编制了引滦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方案并上报环保部,但至今没有结果,致使引滦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仍未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建立,上游地区对引滦水源保护缺乏积极性,引滦水源保护等措施难以组织实施。

三、引滦水源保护的建议

1、开展水源保护区共建。推进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建设,协调北京市、河北省完善燕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建设,在天津市境内的蓟北山地丘陵区保护与建设水源涵养林,建设清洁型小流域,加强采矿迹地生态和景观恢复,综合治理荒山荒坡及沟壑。开展于桥水库主要入库河流沙河、黎河、淋河汇流区域的污染治理。

2、推进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治。以水功能区规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等为依据,明确京津冀区域内水质及生态水量目标,合理制定河流纳污总量控制方案、生态流量控制方案、水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提出分年度实施计划,协同治理,建立河流生态廊道。构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体系,全面提高海河流域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能力。

3、强化流域综合管理能力,尽早对流域综合管理立法,从全流域角度统一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

4、推动建立高层次跨界水源保护协调机制。建立国家发展改革、水利、环境保护等有关部委和两市一省政府参加的省部际联席会议,组织开展京津冀水源协调保护有关规划编制,将划定潘、大水库水源地保护区、清理养鱼网箱、建立跨境生态补偿一揽子解决方案纳入规划;制订跨界水质标准;协调解决跨界水资源重大问题和跨省市重大水纠纷,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束语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以强化流域综合管理为抓手,建立有效协调工作机制和跨境生态补偿机制,区域联动、共建共享,实现京津冀地区水源真正有效保护。应逐步建立流域水源地综合治理模式,强化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能力建设,切实提高饮用水源地风险防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继明.引滦入津工程水源保护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水利,2014(7)

[2]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于桥水库周边水污染源近期治理工程环境效益评估报告[R].天津:2014.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篇8

二、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建设工作

(一)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5年计划解决6.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根据20*年初我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显示,全县现有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6.9万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今年全县计划投入资金193.5万元,其中农村饮水安全专项资金162万元、市县打井资金31.5万元,计划完成集中式供水工程扩建3处、分散式供水工程新建4处、打井工程1*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630人。到目前止,已基本完成集中式供水工程扩建3处、分散式供水工程新建4处、打井工程56处,完成投资163万元,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2人。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篇9

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大中型城市逐渐扩张城市版图,新的开发区不断侵占着城市周边的水库。以供水、灌溉、防洪为目标的水库成为了城市开发区的一部分。而城市水库由于水利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被再利用的形式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在这里,将在城市管辖区域内,不能再发挥水利工程功能的水库定义为城市废弃水库。

1防洪排涝与城市供水功能

大部分的城市废弃水库原来的基本功能都是供水、灌溉和防洪。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水库的这些水利工程功能逐渐退化而演变为城市废弃水库。

1.1防洪排涝。城镇化之后的库区周边已经被高楼大厦和城市交通道路所占据,库区的径流面积也被吞噬而不断缩小,因此城市废弃水库的防洪功能被弱化。加之,房建工程都会设计配套的市政排水管网,一部分的洪水通过管网排出。再规划设计时,基本可以不必扩建水库的溢洪道或者扩建大坝等来提高水库的防洪级别。

2.2城市供水与灌溉。城市供水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城市废弃水库周边建筑物如交通道路等收集雨水不充分,必然引起库区水质达不到供水标准。城镇化较慢的城中村由于设施的不完善和管理的不到位,生活污水也有可能进入到库区,污染水质。库区径流面积的减少也会影响到水库的蓄水量。城镇化造成库区周边的植被破坏,不仅造成库岸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失去了森林天然蓄水池的作用。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库岸坍塌和水库淤积,而且影响到库区的水质。城镇化使得库区周边的灌溉农田变成了居民区,水库失去灌溉功能。

2环境保护功能

环境保护是任何工程项目立项的基本依据。环境保护关系着城市废弃水库再规划项目的成败,而水质是该类项目环境保护的主要因子。除水质外,水陆衔接部分的湿地则是旅游休闲的重点环境保护区域。从自然生态角度来看,水库生态区是水库陆域和水域两种生态系统交汇的地带,该区域生态异质性高,属于典型的生态交错地带。该地带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物流、能流和生物流的交换,属于极易出现生态问题的生态敏感区。介于城市废弃水库的特征,水库周边区域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建议采用截污减排、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控制污染源的措施,如统一规划设计上游河道城市污水管线、严禁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库;控制圈地养鱼、粪水养鱼。同时考虑水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能力,增加植物种类,重建乔灌草搭配的生态模式,丰富的滨水植物和水生植物可丰富局部生态异质性,尽量采用水质净化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在做好源头控制和自我净化设计的同时,要加强水生态系统的环境监测和加快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做到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

3景观功能

水是城市的命脉,城市的建设以及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与水休戚相关。人类天生就有亲水情结,开阔的水域空间总能给人们带来无穷尽的情绪享受,或亲近自然,或放松解脱,或调解情绪。而城镇化却不断侵占着水域空间,城市废弃水库也就这样产生了。因此城市废弃水库也就有了毗邻城区、水域面积大、环境敏感性强、水利功能弱等特点。景观功能成为城市废弃水库再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常认为,景观的正向特征包括:合适的空间尺度;有序而不整齐划一;多样性和变化性;清洁性;安静性;生命的活力和土地应用潜力。景观尽量减少硬化的水工护坡,采用柔性的自然土质护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石笼、块石等相结合的景观护坡。不仅提高岸坡的观赏性,而且土质护坡有利植被的生长,增加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避免僵硬的折线形游览步道,而用柔性的弧形连接。避免局部圈地和断路现象,优化水域沿岸步道成为一个交通系统。岸坡较缓的护坡段在充分考虑游览安全的前提下,多设亲水设施,如亲水护岸、亲水平台、亲水步道等。景观步道的材料上多采用防腐木结构,使步道和景观结合一体,减少了人为痕迹。丰富水岸线的形式并进行适当的景观设计,搭配景观娱乐设施和景观小品,如护栏、亭宇、标识导向牌、植被中留有小径等。水库水域生态系统有别于自然湖泊和天然江河景观,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貌和人工建造痕迹,造就了风格各异的人工景观和地域特色。许多水库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古遗址、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等,在进行景观设计时理应同时考虑自然风光和人文遗产。空间多样性上,湖心岛景观单位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不仅增加观光游览的亲水性,而且船舶代替步行增加了游玩的多样性。然水库水域景观设置湖心岛需充分考虑工程填筑的经济性和湖心岛工程的安全性。同时水库景观设计必须与周边的城市建筑群设计风格相一致,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相映生辉。

4旅游休闲功能

城市水域空间的稀缺使得毗邻城区的城市废弃水库水域旅游休闲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在规划设计城市废弃水库的旅游功能时,定位要准确,注重协调周边旅游资源,突出水库水域旅游的特色,打造亲水旅游景观和亲水游乐项目,从而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多赢共荣。坚持适度开发原则,合理控制旅游开发项目的建设力度,确保生态保护和景观建设相协调,促进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旅游功能的开发应延续城市历史和传承传统文化,充分开发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名俗传说等,体现旅游项目的历史文化内涵。

结语:城市废弃水库再规划设计时,应综合验证水库的水利功能、环保功能、景观功能和旅游功能。由于水利功能的弱化,可以略微验证其可行性。控制源头和提高自我净化来提升环境保护功能。采用柔性设计思路增加景观设计的自然属性,同时兼顾景观设计的人文属性。协调周边旅游资源突出自身旅游特色,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军,刘志峰.城市水库生态区景观规划与设计探讨―以安徽省全椒土桥水库生态规划区为例[J],华中建筑,2011(12):90~94.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篇10

广德市水利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

202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以及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为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水利现代化发展大局和水利中心工作,持续推进各水利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继续加强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进一步深化水政及水土保持执法力度,强化行业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水利事业的发展。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以解决短板为导向,推进水利工程夯基增效

1、新建水库方面:

粮长门水库:已于5月31日正式下闸蓄水。

砖桥、凉亭、祥里水库:可研报告正在编制中。

河道治理项目:

(1)、无量溪苗家闸新建工程已完工验收,苗家闸人行桥及两岸景观工程已开始施工。

(2)、流洞河综合治理工程完工验收,砖桥河防洪治理工程完工验收,粮长河汇合口段防洪治理续建工程完成主体。

(3)、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及水系连通工程赵村项目区下寺河道治理段已完工验收,芦塘景观提升工程正在进行扫尾工作;花鼓项目区已完工验收;同溪项目区续建工程完工验收;梅泉项目区因上级未下达投资计划,暂未实施。

(4)、水毁修复工程:无量溪河桃州段、城区段、笄山河段水毁修复,接龙桥水库和阳山水库溢洪道、东亭河应急治理等水毁修复完工验收,石流河丁冲北流段水毁修复工程完工验收,顺利通过水利部和水利厅的暗访督查。

3、水系连通项目:2020年广德市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计划9个项目区全面开工,目前杨滩、四合、柏垫、桃州、卢村、东亭、新杭、誓节、邱村9个项目区已开工建设,水利项目总投资已完成25297万元,计划年底完成水利项目总投资的60%;各乡镇整合项目已启动,完成总投资19864万元。预计2020年底治理河长约171.4km,新建生态护岸37.9km。

4、水土保持项目:石鼓河、徐村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已于5月份开工建设,完成80%,计划年底前进行完工验收。完成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设计招标。

5、其他在建项目:徐家边桥梁工程完工验收,胜利水库续建工程已完工验收。54座水库安全鉴定已全部完成招标, 11座鉴定报告已完成,7座正在修订鉴定送审稿,剩余36座水库已经安排审查时间,年底将完成所有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

(二)以职能定位为遵循,推进水旱防御能力增强

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救大灾”,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全面排查汛前安全隐患,储备防汛抗旱物资器材,组建防汛抗旱队伍,组织防汛抢险培训和演练,扎实开展灾后薄弱环节建设,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真正做到了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确保防洪供水安全。

1、压实责任。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制,并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防汛督查检查,切实推动基层压实防汛责任、完善防汛措施、织密防汛网络。

2、排查隐患。全面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和汛前检查工作,填写了责任卡,召开了汛前检查汇报会,明确了小型水库汛限水位和水库分类,对汛前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并及时下发了责任清单。

3、完善预案。编制应急预案,对全市111座水库强化防汛调度;分级管理储备物资,拓展防汛队伍物资社会化储备。

4、队伍演练。开展业务知识培训,组织防汛培训视频会议,联合蓝天救援队开展人员模拟转移、无人机巡查搜救、冲锋舟水上救援演练,联合人武部开展防汛队员集结演练,切实增强防汛队伍实战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5、监测预警。加强信息化工程巡查,新建设东亭河开发区段、粮长门水库等17处视频监控系统,2019年新增28处水库水位自动测报工程完成建设,即将与省水文平台数据连接,2020年水库水雨情自动测报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年底前完成。

6、防范到位。入汛以来,要个落实各项防汛举措,实施监测雨情、水情、及时会商,做到科学预报、及时。全力做好防范工作。对98处地质灾害点、25处山洪易发区和其它隐患点,落实包保责任。紧急转移安置山洪灾害威胁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沿河低洼洪水影响区等受威胁区域人员,累计转移安置2.6万人次。

(三)以生态再造为依托,推进河长制工作深入深化

1、制定责任清单。印发《广德市20520年河湖长制工作任务》,制定《广德市2020年河湖长制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联合公安局印发《广德市河长制办公室、市公安局关于印发全面推行“河湖警长制”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河湖警长制”实施方案,加强河道保护力度。

2、开展巡河工作。建立市、镇、村河长及民间河长四级巡查机制,累计开展巡河湖19822次,发现处理解决问题2203次。

3、开展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切实整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立案查处河道非法采砂案件4起,结案3起,行政处罚6人,罚款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44万元。2020年1-9月份,全市纳入宣城市考核的7个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其中国控无量溪河狮子口断面水质均值为Ⅲ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卢村水库)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评为优秀等次;城市内河水环境质量总体为优;城市内河水环境质量总体为优良。广德市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长期稳定运行,出水水质保持在一级A标准;8个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运行东村桥国控水质监测站主体工程已完工。

4、打造河湖示范点。完成2019年度27个河湖长制示范点验收工作,其中7个创成宣城市级示范点,居宣城市最多。2020年度将建设无量溪河、桐河、汭河3条省级示范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已通过省、市审查,计划于11月底进行现场验收。每个乡镇建成河湖长制示范点不少于3个,全市不少于30个。

5、河湖划界确权。22条河道的划界文本编制及部分河道的界桩安装并公示,卢村水库、张家湾水库及17座小(一)型水库的划界及界桩安装工作已完成,并将于2020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公示。

6、组织系列活动。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围绕红色星期六等主题,广泛宣传发动,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四)以惠普民生为要务,推进饮水保障稳步提升

实施12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1019.72万元,工程已全部完工。开展困难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排查和动态清零工作,共摸排出不安全户27户,基本安全户31户,2020年5月底前 27户不安全户全部整改完成。抓好农饮工程供水水质和长效管理工作。从2020年3月起,规模水厂检测频次由每年4次调整为每月检测1次,暗访巡查各水厂制水工艺和水质日检情况,发现问题督促立即整改。为16座规模水厂配发日检9项检测设备,对全市消毒设备运行不正常、损坏和未配置的43处供水工程全部重新配置安装消毒设备,进一步提升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积极推进“五好水厂”建设,杨杆、彭村等规模水厂以“五好水厂”创建为契机,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水平,厂容厂貌等得到极大改善。

(五)以顺应民意为根本,推进后扶工作成效再显

水库移民核准登记人口7493人,粮长门水库移民256人已通过国家核准,共计7739人;全年发放水库移民直补资金464.34万元;2019年12个续建项目竣工验收;2020年度第一批35个在建项目,已开工33个,完工20个,截止2020年底第一批项目可完成80%的项目验收和资金拨付工作,第二批3个项目可全部完成项目验收和资金拨付工作;完成了粮长门水库移民下闸蓄水阶段的安置验收工作;完成2019年度水库移民后扶政策实施监测评估。

(六)以精准治理为常态,推进水利管理更严更实

1、强化小水电清理整顿。全市22座在册小水电,经综合评估,保留类0座,退出类10座,整改类12座。已委托中国联通公司作为平台运营商,用以租代建方式完成监控平台建设。

2、强化水资源管理。开展取水工程核查登记整改提升,完成取水工程核查登记整改77个。推进水资源管理系统业务应用率,推行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拟文《关于下达广德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2020年实施计划的通知》,已提交市政府印发。严格取用水规范管理,做好取用水户信息清查、登记、备案、核对,全年完成水规费征收210余万元。

3、强化水土保持监管。依托广德市水土保持试验站,建设广德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该工程目前已通过广德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共受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21件,受理率100%,已完成审批14件,待审查及审批7件;受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及备案2件,备案率100%。

4、强化质量监管。以规范监督手续、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为突破口,严格在建项目质量监督审批检查关,加强了中间质量检查,注重关键工序、重要部位、质量通病的质量监管,严把质量标准,强化质量检测关,确保工程质量。以“安全生产月”、“质量月”为抓手,加强巡查,检查,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制定整改台账,逐一销号。

(七)以重拳整治为警示,推进水政执法从重从严

“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水法规宣传动。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立案查处河道非法采砂案件6起, 结案5起,1起正在办理中。行政处罚5起11人,罚款13.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75万元;积极配合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规划局、公安机关等部门打击取缔砂石加工点,有效遏制了水利行业黑恶势力滋生。联合公安部门对南阳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垂钓现象,开展不间断的联合巡查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车辆80余台次,执法人员120人,对个别乱象予以曝光,全市饮用水水源地垂钓问题得到遏制。对河湖“四乱”问题进行再排查,下庄水库“库中库”清理完成,侯村水库、前山门“库中库”正在调查中,年底前清理完成。

(八)以提前谋划为突破,推进项目储备提档升级

超前做好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储备,争取到位省以上补偿资金8.9亿元。广德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县、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防汛抗旱提升工程已列入省级计划库,砖桥水库、凉亭水库等4座新建小型水库项目列入国家规划,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完成申报。3座新建小型水库启动前期工作,新建无量溪9号闸完成设计方案。编制完成《凤凰山水库工程可研报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可研报告》《“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河道采砂规划(2019-2023年)》《无量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研报告》《桐汭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研报告》和《九房河、石溪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等。

二、2021年工作安排及“十四五”工作谋划

(一)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1、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全面落实好防汛责任制,加快推进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完成全市水库视频监控、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上线及调试,进一步提升防洪减灾能力。

2、抓好项目储备。谋划大项目、好项目、依靠项目推动发展。加快凤凰山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3亿元非标专项债的无量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争取早日实施,打造“最美无量溪”;争取防汛抗旱提升工程获批;力争1-2座新建小型水库项目、千口河水利血防项目立项;对鉴定为三类坝的水库,争取加固计划。?

3、加快水利项目建设。完成2019年度续建水利项目;

完成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9个项目区建设任务;开工建设防汛抗旱提升工程,并完成60%;计划砖桥水库开工建设;开工建设无量溪9号闸项目,两年内完成;开工建设卢村、南阳、杨家店等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并完成70%;开工建设梨山河、石溪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并完成建设任务;实施完成18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横岗河、月湾河山洪沟治理项目;实施前山门水库至南阳水库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和粮长门水库至汪家桥水库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完成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年度任务;年底前建成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和卢村水库工程纪念馆(节水型社会教育基地)。?

4、深化水利改革。一是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围绕示范点建设抓好推广,打造3条省级示范河流,完成8座水库湖长制示范点建设,完成泗安河、无量溪河、桐汭河、卢村水库、张家湾水库健康评价,完成年度河道(水库)划界确权任务。强化河长湖长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探索河湖长制工作新模式、新途径,着力打造“广德样板”。二是加强智慧水利建设,整合安饮、水库远程监控和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打造统一调度指挥平台。三是争取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命名,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加强水库工程设施维修养护,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5、强化水环境治理。依法打击非法采砂等涉水违法行为,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保障水工程安全。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水资源论证,优化水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面完成水规费征收任务。

6、强化质量监管。严格规范程序,进一步完善招投标体制机制,探索新形势下建管模式。加大质量检查、质量监督工作的频率和力度,加强全过程控制监督,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强对在建水利工程质量巡检,保障水利工程质量安全。深入开展水利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开展8座水库安全鉴定,进一步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稳定。

2021年我局计划投资5.3亿元,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38个项目(续建项目1个,新开工项目18个,储备类项目10个,谋划类项目9个),其中:农村水系综合治理项目、无量溪新建9号闸、九房河清洁小流域治理、卢村水库灌区建设、无量溪河桃州段防洪治理工程、四合水保科技园建设等项目准备纳入2021年市级重点项目。

(二)“十四五”工作谋划

1、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和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结合我市实际,“十四五”期间,我市水利工作将聚焦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新老水问题,突出解决河流、沟系防洪水环境脆弱和承载能力差的短板,全力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涉水事务监管,加快建设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着力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2、总体目标: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全面提升,防洪标准城市达到五十年一遇,集镇和重要村庄达到二十年一遇,其他地方达到十年一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水资源总量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启动广德的“南水北调”,实现区域基本均衡,城乡供水安全保障程度明显增强;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优良水环境;水利工程补短板和提档升级取得明显成效,涉水事务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全面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

3、具体目标:

水旱灾害防御目标。无量溪和桐汭河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凤凰山水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重要河段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堤防达标率大于80%,治理河道约200千米;通过山洪沟治理和新建小型水库等多重举措,南部重点山洪灾害易发区得到有效治理;现有病险水库、水闸安全隐患全面消除;提升水利工程的调控能力,卢村水库橡胶坝、高湖坝和杨杆坝拆除重建,现有中小型水库通过清淤逐步恢复其设计供水能力,实现标准化管理;在2025年前干旱灾害年均损失率(损失占GDP比例)小于0.6%的目标,为建设安全水利、幸福广德提供保障。

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与优化配置目标。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建立,全社会节水护水惜水意识明显增强,水资源和人口社会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8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5%和1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75。水资源配置格局逐步完善,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约2000万立方米,中型灌区渠系配套及节水改造逐步完成,供水保障能力和抗旱应急能力明显增强,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程度大幅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篇11

1.2湖边水库的土地利用现状

湖边水库现状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后坑村、蔡塘村等村镇建设用地和分布于村镇间的乡镇企业用地,以及一些公共设施用地,未建设用地主要由大面积的果园、农田和菜地等组成。位于地块东倒的海拔136m的虎仔山植被也保存完好。水域主要由水库、鱼塘等组成。

规划总用地412hm2。其中水域面积为106.57hm2,约占总用地的25.87%;陆域面积总共为305.43hm2,占总用地的74.13%。在陆域中各项建设用地总共为131.24hm2,占总用地的31.85%;农田、山体等未建设用地总共为17419hm2,占总用地的42.28%。湖边水库总体上处于以生态用地(水体及农业用地)为主的待开发状态,开发建设的基础较好,有利于高起点的规划建设。

2规划研究重点

(1)为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和湖边水库地区生态优化寻求新的平衡,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2)优化片区土地利用与功能配置确定湖边水库的水潭保护区和保护策略,确定适度的城市开发建设用地规模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3)强调水,绿和湖边水库地区地形地貌等自然要素的突出作用,营造良好的城市绿色环境。

(4)通过湖边水库地区精心新颖的城市设计创造吸引人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城市形象。

3总体目标与发展定位

3.1规划目标与原则

湖边水库保护与利用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涉及区域—城市层面的自然生态条件及其特色的保护完善。水体,农田,开放绿地空间体系,重大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等诸多方面。整个规划设计基于生态优先的绿色规划设计思想,提出了如下规划目标与原则:

(1)深化并贯彻上一层次的相关规划对湖边水库功能定位,遵循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准则,强调湖边水库建设开发中生态基础设施的先决性作用。

(2)湖边水库地区是厦门本岛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要力求创造整体连贯而有效的自然开敞绿地系统,将湖边水库与市区及周边环境连接起来,构建一个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且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

(3)湖边水库是厦门本岛的战备水源,其水质保护与防洪泄洪问题至关重要,应当处理好湖边水库地区开发与水质保护以及防洪泄洪的关系,充分考虑湖边水库地区的雨水排放和污水截流问题,以保证湖边水库的水体能够达到二级饮用水标准。

(4)加强湖边水库地区的城市设计,优化湖边水库的滨水景色和发展定位。精心处理好滨水地区整体性和特色的平衡,创造优美的滨水城市轮廓线与空间形态。

3.2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

总体规划将湖边水库地区定性为以生态保护为主的本源保护地,这决定了该地区发展的生态先导性、强度适宜性与建设所应具有的高品质特性。结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地区定位,本地区应以湖边水库的水潭保护以及水面绿地等生态涵养区域的保育为前提,以旅游休闲娱乐运动等设施的发展为带动,以适量的科技研发、商务办公、高尚居住的开发建设为主导,形成相对完备的总体发展战略。

在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如果按照一贯的开发模式,只沿城市主要干道带状发展而没有有效的发展控制,势必流于盲目发展的地步。因此,与以往城市新区开发以建设为主导的思路不同,规划设计选择了保护并优化自然生态为主组团式适度开发的发展结构。这样的安排可以保证湖边水库地区作为厦门本岛的战备本源地发挥出最佳效益,又可以实现新区建设的高起点与高品质,并为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的弹性。

4保护与利用系统规划

4.1生态格网

4.1.1生态性连接

湖边水库绿地作为区域性生态斑块,其北面与钟宅湾和金山风景区相连,西南面与东芳山公园相临,东面为虎仔山风景区,处在几条潜在的生态廊道、水道与大型自然斑块的交汇点上,并且湖边水库是厦门本岛与海湾相连接的通道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区位。因此,在设计中应注意保持生物空间的畅通性。这种畅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滨水岸线大部分采用自然式,不宜使用大量的硬质护砌和台地,以保证水、陆生物自然过渡带的自然形态;第二,由南向北沿着滨水岸线有基本上连续的“绿带”和“生态斑块”相衔接,以保证从岛内深处向海湾口的整体生物流的流畅性。这两个畅通性的满足,可以大大提高景观生态连接度,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运动条件。

4.1.2水潭保护与环境区划

依据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厦门市湖边水库保护范围规划,湖边水库的保护系统为三道防护带。第一道为环湖道防洪水位向外退50m(或再扩大些)的范围,即雨水排放,绿化防护带。第二道为库区自然汇集雨水地范围,包含了雨洪、污水排放系统。第三道为上游东山水库及湖边水库引水渠的修复整治,东南部污水直流干管整治建设溢洪道,下游钟宅湾堤坝适当加高加固。遵循这一保护原则,同时结合开发建设要求,对湖边水库作进一步区划,确定了四个分区,据此提出了不同的保护与开发强度要求:

(1)水源保护区。保护范围内,禁止设置排污口,严禁在水库内从事水产养殖、垂钓、炸鱼、电鱼、毒鱼或其他非法捕捞活动,严禁在库区内倾倒,堆放垃圾农家肥或其他污染水库的固体废弃物。

(2)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内只允许最低限度的建设,包括娱乐、开放空间、保护、旅游等功能,没有机动车交通。

(3)限制发展区。主要的生态景观区,密度较低,包括居住、研究、教育度假区、娱乐、开放空间、农业、旅游等功能,限制机动车交通。

(4)适度开发区。建设项目的主要集中区,根据交通方式的不同进行开发建设,密度较高,包括居住、商业、娱乐、开放空间和旅游等功能。

4.2功能布局

遵循保护性开发原则,根据产业和空间发展的要求,规划设计方案对土地利用的总体空间布局进行了细化。总体布局结构是以整体松散、局部集约为特征,以开敞空间为主组织不同功能发展组团。

生态森林公园:该地区以自然绿化为主,通过对地块内原有的工业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的整体改造,保持并修复生态系统,改善植被,加强绿化郁闭度,形成湖边水库地区一个低度开发,多种生物混合的自然区域。

体育休闲组团:对生态公园南面的现状山体进行保护恢复,开辟成以楔型生态绿地、小山和体育休闲等组成的城市开敞空间,在其中主要设置休闲类、不影响生态环境的体育项目,如篮、网、排球等运动项目。服务于周边居住区为主,并兼及全市,以弥补厦门本岛东北部地区体育设施不足的状况。

农业观光组团:结合原苗圃地块规划保留,延续农业的现有功能与形态。将该农业基地建设成为可持续农业的典型,形成一种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同时也可以创造一种以农业为主体的旅游方式。这样不仅保持了一定的农业特征,维护了农耕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研发居住综合组团:该组团以科技研发、综合服务、高尚居住作为主要功能,主要设置科技研发楼群,商务写字楼群以及一定的商业文化娱乐设施和高级住宅。开发建设总体以中低开发强度为主,建筑以多层为主,局部采用小高层和高层。

高尚住宅发展组团:在基地南倒原蔡塘村靠近吕岭路地段设置高尚居住区,住宅以3-5层为主,住宅造型采用活泼的坡屋顶形式,呈自由曲线布局,掩映于绿化中。

高级会议度假组团:靠近湖面的中心岛地块以2层以下的旅游度假村作为主要的开发项目,在滨水区放置2-3层的小型生态型会议中心,度假村和会议中心呈小体量分散式布局,融入自然生态之中。

社区商业服务发展组团:为周边地区的商业与社区服务等设施的配套,采用集约式发展模式。土地开发强度相对较高,开发适量商业配套商务及写字楼字,滨水地块设置跌落式休闲餐饮服务设施。

4.3道路交通

4.1.1交通组织

湖边水库内部主要交通方式采取内外换乘不同交通工具的定点集中换乘方式,以避免把区城性大交通引入湖边水库内部,并针对不同的交通路线、方式、结构分别进行沿路空间景观和换乘点的规划设计。与此同时考虑到水质保护问题,在核心保护区严格限制机动交通,以慢速的车行交通、自行车交通、人行作为主要交通方式。

4.2.2路网结构

路网采用三级结构,分为次感到、支路和辅道;

次干道为交通性的湖边水库环路,路幅为24m,双向四车道,湖边水库环路为景观路式设计,断面分配为4-16-4,展现湖边水库的景观特征;

支路为各功能组团的主要服务和疏解道路,路幅宽度为12-18m,双向二车道,人行道与自行车道结合路侧环境综合设计。

辅道宽度为9-12m,承担对各地块和建筑物的服务功能。

4.3.3自行车和步行体系

在主要出入口处设旅游自行车出租点,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共同穿行于路侧绿带中,将自行车作为休闲度假区中的主要游览通设施。

步行系统分布于水库沿线以及主要道路两侧,以滨水地带为重点,与堤岸的设计结合,并充分考虑有人行进与驻留过程中的亲水需求。

自行车道和滨水步道环湖大道有机结合,呈曲线型游离于绿地系统之中,同时还与各个休闲生态旅游设施相连接。

4.4开敞空间

4.4.1绿地结构

块:城市自然景观中的自然斑块,在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地带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综合研究所确定的生态斑块,是湖边水库地区域环境的重要生物交汇点,是景区内主要的绿色空间和生态通道。

廊:沿水库岸线设置的绿廊,占用了水陆两个界面,较之单一界面的廊道作用更大。规划中的绿廊对延续厦门本岛的城市“绿色廊道”有着重要作用。

带:在以生态为重要建设目标的湖边水库地带之中,主要开放空间与建设地块之间,建设地块与分块组团之间,规划地段内外之间均设置了隔离或防护功能的绿化带。

网:绿地结构中分布均匀的,对城市景观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绿地所形成的网状绿地形态。

4.4.2景观结构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篇12

1.相关概念

水源涵养林是在水源区,通过植树种草,恢复森林植被,从而能更好的滞留降水,保土保水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其实质是恢复森林植被,其目标是促进水源地生态环境平衡(佘方忠,2000)。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必须遵循林学的基础理论。

水源区水源涵养林规划是对退化或受损的植被系统的恢复或重建过程。包括:重建,即去除干扰因素并使生态系统回复到原有的利用方式;改进,即对原有受损系统进行改进,提高某方面的结构与功能;修补,即修复部分受损结构;再植,指恢复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 [1]。

2.水源区概况

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位于昆明市北部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云龙乡,距县城58km,坐落于云龙河与掌鸠河交汇口以下580m处。水库设计总库容4.84亿m3,正常储水量3.97亿m3,年供水量2.5亿m3,水库面积9km2。保护区的径流面积包括云龙水库、石板河、老木河、水城河及其支流的径流区,总面积745km2,有林地覆盖率约有30%,但林份结构不合理,分布结构不均匀,特别是上游支流保护区内,还有大量农耕地,存在点源和面源污染的隐忧。水源区水质为Ⅰ-Ⅱ类水质,是较理想的饮用水源。水源保护区范围涉及禄劝县6个乡镇的31个村民委员会、315个村民小组共5万多人 [2]。

3.水源涵养林规划基本原则

(1)以“全面绿化、全面整治、全面截污、全面禁养”为规划的基本内容。

(2)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为主、综合防治、兼顾发展的原则。

(3)全面统筹,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建设规划

目前,云龙水库水源区内仍有53951人居住在径流区域内,村中有林,林中有村,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群众的生产、生活燃料消耗较大,目前仍有50多各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无力承担电价和煤价;三是群众对现有森林资源和权属期望值较高;四是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有烟”火灾和“无烟”火灾,没有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依据水源区现状条件,水源涵养林规划中将生态建设类型区划为环湖路生态隔离带、退农还林生态林、主要入库河流水源涵养林、环湖生态防护林带、入库河流与环湖生态湿地5种建设类型。重点建设区域为环湖路生态隔离带、入库河流与环湖生态湿地建设、入库河流水源涵养林,该区域的退农还林工程在短期能较快形成隔离污染源、涵养水源的生态效果,道路交通、建设条件相对较好;其次将退农还林生态林、环湖生态防护林作为一般建设区域,该区域涉及现有农作物的收割周期、土地租用、移民搬迁等相关问题,待条件成熟进行大面积的生态林建设。根据云龙水库一级核心区退农还林的特殊性,生态林造林以混交林为主,规划目标如下(见表1)。

表1森林覆盖率指标规划

Table 4The indicators of forest cover planning

指标名称 规划水平年 规划期(近、中、远)

2007 2008―2010 2011―2015 2016―2020

森林覆盖率(%) 64.7 67 70 75

水源涵养林比例(占森林面积%) 70 80 90

4.1一级、二级保护区生态隔离带规划

(1)一级保护核心区的范围

云龙水库水源保护总面积745km2,一级保护核心区以环云龙水库公路以内的区域为主范围,总面积近69.6 km2。由于生态隔离带面积大且靠近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中心,大面积绿化将成为保护区的“肺”。它不但提供大量氧气,吸纳有害气体,降低尘土,而且可以把水库周边环境的自然气流导进保护区,使保护区与自然达到融合。因此,在各级保护区之间建设绿化隔离带,是改善保护区生态和风貌的重要手段。成片成网的生态隔离林带,其环境、生态效益是其它任何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建立生态隔离林带网络系统,是恢复和保护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美化保护区的根本途径。另外,结合河道治理,加快河流水体沿岸生态隔离林带建设,一方面可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固堤护岸;另一方面能够维护水源生态环境和景观格局的连续性。

(2)云龙水库环库公路林带

环库公路林带是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的“绿色项链”,它不但可以为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提供大量防护绿地,也将对防止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周边乡镇无节制的扩展起到重要作用,形成进入云龙水库的绿色生态走廊。林带具置是在环库公路两侧各控制20-200米用地进行环库公路林带建设,涉及面积1017.5hm2。其布局形式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乔木选择滇杨、垂柳、大叶柳、水杉、孔雀杉、华山松、云南松、旱冬瓜等,灌木选择可以形成防护作用的火棘、构骨、蔷薇、云南含笑、野八角等。在公路沿线用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可适当放宽至50米以内,规划以乔木为主的封闭性复合林带。环库公路林带宽度总体可规划控制在20米至50米之间。

(3)石板河、老木河、水城河河道两侧生态隔离林带

规划石板河、老木河、水城河河道两侧水平外延水线以上30-50m区域为生态隔离带。同时,重点保护三条主要入库河道两侧10米用地以内的自然地形和植被以及河道两侧山体第一层山脊线以内的自然森林植被。在河道两侧区域内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合理配植的方式构成一道复合型的生态屏障。这种生态屏障的功能主要有3方面:①阻拦陆地上的固体废物进入水体;②通过植物根系,尤其是高大乔木的深根系保土固岸,减少水土流失和一定程度防止滑坡等地质灾害;③通过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消耗、转移氮、磷等农业面源性污染物,滞留、富集重金属离子和农药等,减少进入水体的污染总量。

(4)书西河、迷乐河、三合小河、高安河、芝兰小河河道两侧生态隔离林带

规划书西河、迷乐河、三合小河、高安河、芝兰小河主要河道两侧水平外延20-50米的生态隔离带,种植滇杨、垂柳、大叶柳、水杉、孔雀杉、华山松、云南松、旱冬瓜、火棘、构骨、蔷薇、云南含笑、野八角等植物,形成生态隔离林带,阻止人们堆放垃圾、倾倒污水,有效地改善河道两岸环境,控制水土流失,有效过滤污染物,减轻河道水体污染。

(5)双化水库环库林带

规划建立20-50米宽双化水库环库生态隔离林带,以加强双化水库区域森林保护和林地改造,同时起到补充地下水,涵养水源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退耕还林、还草,以逐步实现双化水库区域全面的禁耕、禁牧和保护,同时加强水库湿地的建设与保护。采用人工营建的方法,建设水库湿地,对于有效治理污染,为野生动植物繁殖、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库浅水地带和库滨地带,大量种植适合当地的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形成水生植物的生态隔离保护带,使库滨带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消耗水中富营养物质,净化水库水体,为云龙水库的后备水源提供保障。

4.2造林典型设计

通过对项目区的详细调查,结合造林地立地条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有关造林技术规程和当地多年来的造林经验,合理选择造林适生树种、林种。按整地方式、规格、造林密度、造林方法等编制造林模式表,共编制了三种造林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一级核心区环水库道路两边20-100米和一级核心区范围径流河道两边100m的范围,体现树林的立体保水效果和林木对栽种地的适应性,设计为隔离带水源涵养林,主要有模式I-1 香樟+栾树 、I-2黄槐+石楠 、I-3滇朴+火棘 、I-4藏柏+旱冬瓜 、I-5华山松+藏柏,详见附图-小班作业平面图。

第二种类型是水库周边20-50米及入库河流两侧200米范围内,考虑到充分体现树林的立体保水效果和林木对栽种地的适应性,采用乔灌搭配,设计为防护林带水源涵养林,主要有模式II-1杜鹃+桤木 、II-2慈竹 、II-3垂柳+杜鹃 、II-4柳树 、II-5头状四照花,详见附图-小班作业平面图。

第三种类型是一级核心区西北部和高海拔低区该地区植被主以云南松纯林为主和西北部和高海拔低区该地区植被主以砾类和云南松混交林为主,充分体现树林的立体保水效果和林木对栽种地的适应性,主要采用乔灌搭配,设计为退农还林水源涵养林,主要造林模式有III-1麻栎+华山松 、III-2滇杨+马桑 、III-3栓皮栎+车桑子 、III-4云南松+旱冬瓜 、III-5华山松+桤木 、III-6华山松+旱冬瓜,详见附图-小班作业平面图。

4.3主要工程技术措施规划

(1)林种结构与布局

从水源区的实际出发,确定其林种结构与布局情况是: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以针阔混交叶林为主;经济林以优良速生,有市场前景的种为主,薪炭林以能萌生、生长快的树种为主。以上林种是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和森林的不同效益来划分的。云龙水库水源区森林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是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所以70%以上的森林应区划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主要布局在河流及水库的源头,水系分水岭及库区分水岭的上部,水土保持林主要布局在水系两侧面山及库区面山的Ⅲ级水源保护区内。从水源区的实际出发,在Ⅲ级保护区内安排一定比例的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主要以林粮间作的形式开展,主要安排在现有农耕旱作坡地实施。

(2)工程造林技术

工程造林规划在宜林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及发展经济林的地块实施。工程造林就是要经过造林作业设计,应用较高标准的整地、施肥、良种壮苗和栽培技术,按节令进行植树造林,造林成活后,必须经过检查验收,保存率达不到95%以上的必须补植补种,并记入档案管理。

工程造林必须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较好的产量水平。为达到这一目的,可以综合为三个办法。一是选树适地。就是选择在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方面与立地条件相适应的树种或类型造林,以充分发挥造林地和造林树种的生产潜力;二是改树适地。即通过选种、引种、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其逐渐适合于在原不相适应的立地条件下的生长;三是改地适树。即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使其适合于原来不适应的树种生长。

造林作业设计:造林作业设计要求以乡(镇)为单元开展造林地区划、立地条件类型划分、造林模型包括:造林整地、规格及排列、造林密度、造林树种选择、施肥种类及数量、管理抚育等措施。还要有检查验收的组织领导和质量标准,建立档案管理的可操作办法。造林作业设计应由有资质的林业规划、科研单位承担,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主要造林树种有:华山松、云南松、铁松、云南油松、杉木、旱冬瓜、青冈栎、黄栎、白栎、麻栎、滇朴、黄连木、清香木、元宝枫、云南樟、刺槐、圣诞树、金竹、老鸦泡、杜鹃类、火棘、山茶、化香树、野八角、棠梨、山皮条、野皂角、密油枝、优良种的经济林树种桃、梨、柿、苹果、花红、板栗、花椒、山楂、金银花等。

(3)森林经营措施

云龙水库水源区内的67.5万亩现有林(包括人工林和天然林),既是云龙水库水源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生态、物质基础,也是本项目建设的重点。为了提高现有森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潜力,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在现有森林资源统计和补充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开展以下现有林森林经营措施:

① 幼林幼育:人工造林保存率达不到90%以上的幼林或天然更新达不到造林密度的林分,设计每年抚育1-2次,主要措施是除草、施肥、补植补造及病虫害防治;

② 中幼林抚育间伐:郁闭度在0.8以上的人工林,0.7以上的天然林设计开展中幼林抚育间伐,使郁闭度控制在0.6-0.65之间。抚育间伐强度是关键技术,从现在林分的状况出发,可伐除林分平均胸径以下的被压木,病虫害木及非目的树种的林木,幼林可开展透光伐;病虫害严重的则进行专项的卫生伐。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推进云龙水库水源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每年义务植树5万株、新植核桃5000亩,大力开展以中幼林抚育、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主要内容的绿化造林工作。

③ 次生林封山育林:采取封育为主,借助人力干扰,定向恢复和自然力促进其自然生长、更新、繁殖、演替,从而达到恢复和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对于林相层次差的次生林地采取保留原植被、补植乔木树种的措施。同时,对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劣性沟道采用营造挂淤水土保持林,修建土谷坊、生物栅栏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其中,侵蚀沟坡水分、土质条件较差,选用极耐干旱、耐瘠薄、根系发达的树种,如木荷、山乌桕、银合欢、山毛豆等;侵蚀沟道水分较充沛,时有积水,选择根系发达,且较耐水湿的树种,如水杉、旱冬瓜、鸭脚木,乔、灌、草结合进行造林。

④ 防护林经营措施:为充分发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岸护堤林的防护效能,应根据不同的防护效能,采用相应的经营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在内。在III级保护区内,主要采用生物措施,包括林分疏伐后在林下种草,培育灌木层等措施在内。

⑤ 经济林经营措施:通过林地补阔措施,丰富林分树种组成,增加地表覆盖度。首先解决林权归属问题,由水库管理部门取得林权后实施退果还林,逐渐抚育成水源涵养林。对现有果树进行保留,严禁按果园中耕、除草、施肥管理;株间空隙地,混交乡土阔叶树种,形成多层次、多树种的森林植物群落。在树种选择上,根据立地条件,自山顶至山脚选择不同特性的树种进行造林。主要选择树种有华山松、云南松、旱冬瓜、青冈栎、麻栎等。在造林方式上,采用 “一坡三带”式造林,分山顶、山腰、山脚三带造林;采用株间混交方式,在同一种植行内隔1株种植两种以上的乔木树种。乔木间隙补植本地灌木树种。同时加种一些地被植物。

⑥ 低效林分改造措施:按经营目的林种、树种、结构的要求,对达不到目的林种、树种的低价值林分和疏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全面改造、局部改造和分步改造,林分改造前要开展严格的工程作业设计,设计经过申请并获批准后方能组织实施。林分改造要分清权属关系,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价值。林分改造后的迹地,必须当年进行清理,并用工程造林的方法,营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

5结语

云龙水库水源区水源涵养林规划中以生态水文学为理论基础,将适地适树、混交林技术运用到水源涵养林规划中,结合云龙水库水源区的具体情况,把水源涵养林体系划分为环湖路生态隔离带、退农还林生态林、主要入库河流水源涵养林、环湖生态防护林带、入库河流与环湖生态湿地5种建设类型。在集中式水源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下,通过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林的规划与建设,从微观层面找出合理的水源区水源涵养林的布局结构、水源涵养林层次结构与树种种类,才能有效保障水源区的水量与水质。

参考文献

[1] 史晓新、朱党生、张建永,现代水资源保护规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总体规划前期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报告.昆明市重点水源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2007.11.

[3]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昆明监测站检测报告(地表水云龙水库).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局,2004-2007.

水库环保工作计划篇13

1.1库区江段污染源现状

1998年,库区各类污染源进入长江的CODCr81.9万t,BOD515.1万t,NH3-N1.6万t,TN13.9万t,TP0.9万t,Oil462t,Φ-OH(酚)112t,TCu3.5t,TCr3.8t。调查研究表明:影响三峡水库水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干支流入库污染负荷、三个重点城市(重庆主城区、涪陵区和万州区)排污负荷量。这些主要因素的控制,对库区水质改善起关键作用[6]。

多年污染情况调查资料显示,库区江段主要污染物为CODCr,NH3-H等。三峡库区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农田径流[7]。由于库区江段的社会经济在空间上形成以重庆主城区、涪陵区、万州区以及沿江县城为中心的密集型发展态势,因而也形成了以沿江城镇为中心的污染源集中排放区域。1998年库区工业及城市污水CODCr的年排放量为16.69万t,其中重庆主城区排污量约占库区江段排污总量的65%,涪陵区和万州区分别占排污总量的10%和6.4%,只有18.6%的污染源来自库区江段的其余城镇。

1.2库区江段水质状况库区污染物排放总量,与长江径流量相比较而言较小,因而江段总体水质良好。多年常规水质监测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库区江段主要水质指标的断面平均浓度一般低于地表水Ⅱ类标准浓度,仅在排污集中的重庆主城区、涪陵区和万州区的个别断面水质综合评价出现Ⅲ类,在一些大的城市排污口附近,已经出现明显的岸边污染带,局部区域水质污染严重,出现了超Ⅳ类、甚至超Ⅴ类的水体,主要污染指标为CODMn、NH3-N等。

由此可见,尽管三峡库区总体水质良好,但是局部区域水质不容乐观。

1.3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状况

1997~1999年国家计委主持编制了《长江上游水污染整治规划》,规划范围从重庆市巫山县到四川省宜宾市的长江干流以及嘉陵江、沱江、乌江等主要支流下游地区,规划总面积12.47万km2。规划的重点地区是重庆主城区、万州、涪陵、泸州、宜宾、自贡、内江等城市。2001年由国家环保总局主持编制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年)》,规划范围包括三峡库区和重庆主城区20个区县市、影响区42个区县市、上游地区38个地市的214个区县。规划总面积79万km2。《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年)》与《长江上游水污染整治规划》相比,规划范围扩大,三峡库区部分工程项目规划进度提前。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污染物控制或消减方案与水质保护目标之间没有输入响应定量关系,缺乏总量控制的技术支撑。另外,即使从行政管理角度提出了污染物总量(如COD)控制指标,但没有把总量分配到江段或污染源上。因此,规划在水环境容量问题上科学依据不够充分,更没有考虑建库后水环境容量的变化问题[7]。

从2002年开始,国家和地方投入巨资,正在按照规划全面展开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水污染的治理工

2三峡水库水环境容量计算条件确定

环境容量的定义,是指水体在一定的规划设计条件下的最大允许纳污量,其大小随规划设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特定水体水质保护目标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动态输入响应关系。因此,为了计算水环境容量,首先必须确定规划设计条件,包括水功能区划和水质保护目标、设计水文条件、排污口位置、控制污染物指标和上游来水水质状况等条件。

作者提出:针对长江的水污染特点,水环境容量计算须分为总体环境容量和岸边环境容量。总体环境容量是以一维水质模型计算的断面平均浓度控制的水环境容量;岸边环境容量是二维水质模型计算的岸边排污混合区控制情况的水环境容量。

本文以1998年专题调查的库区污染源和水质状况代表三峡水库现状水质,2010年为水质规划设计年。用库区干流朱沱断面、嘉陵江北碚断面和乌江的武隆断面作为三峡水库上游入库控制断面。总体环境容量研究范围包括长江干流和两条重要支流嘉陵江和乌江(汇入流量占库区支流总流量93%的两条重要支流),其中,库区干流从重庆上游的朱沱到三斗坪,全长约730km;嘉陵江从北碚至长江汇流口,全长约60km;乌江从武隆至长江汇流口,全长约68km;库区内其他江段内的支流将以源汇方式考虑其对水库水流水质影响。在总体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岸边环境容量研究重庆主城区、涪陵城区和万州城区3个重点城市江段。

水环境容量计算的水质控制指标确定为COD/{Mn/}和NH3N。

2.1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原则、设计水文条件及水质控制指标

2.1.1计算原则

(1)水库总体水质保持Ⅱ类。经国家批准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明确指出:水库建成以后总体水质①应满足Ⅱ类水标准。考虑三峡水库的水质现状以及水体主要功能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库区重点城市江段(如重庆主城区、涪陵城区和万州城区)允许局部水域存在Ⅲ类水体。

(2)建库后水质状况不能比现状差。据1998年以前的监测调查,三峡库区干流江段现状水质良好,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CODMn和NH3-N的断面平均浓度基本上都低于Ⅱ类水质标准浓度。为能继续保持水质良好,作者提出:三峡水库建成以后库区水质状况既要满足功能区确定的水质类别要求,又不能比现状水质差。现状水质以1998年断面平均浓度值为基准。三峡水库入库主要水质指标COD、NH3-N均优于Ⅱ类水质标准,因此,计算时上游入库水质按维持现状条件设计。

(3)库区江段CODCr排放总量不能超过38万t/年,NH3-N不能超过2.96万t/年。国务院对《长江上游水污染整治规划》的批复意见②为“到2010年,长江上游干流四川省与重庆市交界断面和三峡库区总体水质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标准;长江干流城市江段和主要支流水质要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规划区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允许排放量,重庆市和四川省分别控制在38万t和23万t以内。”因此,三峡库区江段CODCr排放总量应控制在38万t/年以内,并以此作为库区水环境容量计算的依据。假定以1998年库区各江段现状排污量为基础进行库区总量分配,按照等比例分配原则分配2010年三峡库区沿江CODCr允许最大排放量。国务院文件中只提出了CODCr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没有NH3-N。三峡库区点源污染负荷主要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性质相对比较稳定,而且通常NH3-N与CODCr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根据三峡库区1998年实测污染负荷中NH3-N与CODCr的比例以及沿程分布,按照CODCr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对NH3-N进行同比例控制,折算出三峡库区沿江2010年NH3-N允许最大排放量为2.96万t,见表1。

2.1.2设计水文条件

水文条件是决定水环境容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三峡库区水文条件年内和年际间变化很大。设计水文条件的确定,反映了水质保护目标的安全系数。根据国内、外水质规划计算规范、结合三峡库区江段水文水质特性,从偏于安全考虑,采用90%保证率连续7d最小流量作为水环境容量计算的设计水文条件,简称7Q10。同时,为了比较三峡水库建成前、后库区环境容量变化,三斗坪水位分别取为相应于7Q10设计流量下的天然河道水位为658m(代表天然河道状况)以及三峡水库建成以后的运行调度水位1686m和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

2.1.3水质控制指标

水环境容量计算的水质控制指标为CODMn和NH3-N。在三峡水库水功能区划的工作基础上,围绕三峡水库水环境容量计算所需的计算条件,对库区总体水质(①“总体水质”是一个正式文件使用、具有三峡特色但内涵模糊的概念,对三峡库区“总体水质”理解各不相同,缺乏公认、明确的定义。本文中的“总体水质”是指以断面水质平均浓度来评价的水质状况,“总体水质”对应“总体环境容量”。实际上“岸边水质”对工农业和人民生活更为有用。三峡库区沿岸有二十多个大、中、小城市,即使污水达标排放,也存在一定范围的污染混合区。在用“总体水质”概念来反映三峡水库宏观水质状况的同时,还需要有“岸边水质”的概念。对大江大河来说,“总体水质”不超标,并不意味着“岸边水质”不超标。“岸边水质”对应“岸边环境容量”。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长江上游水污染整治规划的批复”,1999年1月25日。)和城镇江段岸边水质,提出了更具体的水质保护目标。

(1)总体水质保护目标。按照三峡水库水域功能区划和容量方案拟定原则的要求,三峡水库总体水质按地表水水质标准Ⅱ类水控制,允许库区3个重点城区江段下游一定范围内岸边水域按水质标准Ⅲ类水控制,在满足功能区类别控制的同时,各断面的控制浓度以现状水质(1998年)为基准,作为总体环境容量的水质目标的控制条件。三峡水库水环境容量的水质保护目标与断面浓度控制见表2。

(2)岸边水域水质保护目标。岸边环境容量主要是针对岸边排污混合区的控制而言的。排污混合区在环境管理中定义为认可的污水排放口附近的允许超标区。

排污混合区允许范围的规定,涉及水环境的功能区划、水流条件及排污条件等诸多因素。从国内外的有关资料来看[8],一般都是采用平面面积及其最大长度和宽度来确定。有的也以相对比值来表示:例如面积为水域表面积或河流横断面的百分比;宽度为河宽的百分比;流量为河流流量的百分比等。另外还有一些采用定性或半定量的限定来确定排污混合区的范围。R.L.Doneker和G.H.Jirka[9]介绍了排污混合区的概念、定义及美国一些州对于混合区范围的限定,提出了混合区可用长度、横断面面积或水体体积来定义。对于河流,美国大部分州规定混合区范围不超过河流断面或体积的1/4,有的确定为1/5,在Virginia州仅定义了混合区的长度,在夏季与冬季混合区的长度分别小于平均河宽的1/10或1/5。我国对海域及河口地区的污染混合区允许范围也有规定,但对河流中污染混合区允许范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缺乏可以广泛应用的定量数据,甚至还难以提供准确的定量计算方法。

按照收集的大量实测资料分析,长江干流上较大的污染混合区范围,其长度一般都在100~500m之间、宽度在40~200m以内。建库后的污染混合区的控制标准可以选择长度、宽度、面积3个参数以及3个参数的组合方案。具体组合方案,必须通过水质模型的反运算,将三峡库区一些主要排污口分别按混合区长度、宽度和面积控制,分别计算不同控制条件下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来确定合理的污染混合区允许范围。

(3)排污口位置。三峡水库建成以后,大量城镇将要搬迁,排污口位置初步按照库区城镇1998年现状位置和规划设计位置两种分布方案考虑,以排污口现状排污量作为水环境容量计算的分配权重,按照污染负荷等比例分配原则将库区水环境容量分配到各排污口。

2.2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案

综合以上多种影响因素,最后确定的三峡水库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案见表3。通过对总体环境容量进行多方案计算分析,提出三峡库区在实际运用中的总体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计算库区岸边环境容量。

3三峡库区水环境容量计算

3.1总体环境容量计算

3.1.1计算模型

针对三峡水库总体水流水质运动特点,开发研制一维非恒定水流水质数学模型,模拟水库建成前、后的水流水质运动规律。模型充分考虑了三峡水库建成前、后水流条件巨大变化对库区水流水质运动特性的影响,水流水质主要模型参数通过实测资料建立了与水流条件相关的经验关系式,既提高了模型计算精度,又提高模型预测能力[14]。三峡库区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代表性时段长河段水流水质观测结果[10~13],验证了一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预测精度,可以作为三峡库区总体环境容量计算的工具。

3.1.2总体环境容量计算

将7Q10设计流量作为三峡入库流量,三斗坪水位分别取658m、1686m和175m,模拟计算库区水流状况,分别代表三峡水库建成前、后的3种代表性水流状况。将水库上游3个入库断面控制浓度作为水库背景水质,设计排污口位置和现状排污量所占比例作为水环境容量分配权重,利用一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三峡水库在设计水质保护目标下最大允许纳污量。计算得到不同方案下三峡水库总体环境容量和沿江段的分配见表4。

3.1.3计算结果分析

采用一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的三峡水库建库前、后的总体水环境容量,模拟结果表明:

(1)三峡水库建成前,在7Q10设计流量条件下和现状污染源位置不变情况下,模拟计算的库区江段CODCr指标的沿程浓度可满足水域功能区规定的水质目标要求,NH3-N指标在库区干流和乌江江段满足水质保护目标要求,但重庆主城区嘉陵江江段NH3N需削减30%负荷量后,才能达到功能区所规定的水质目标;(2)三峡水库建成以后,随着水位抬高,水流减缓,污染物在库区滞留时间的延长,污染物自净降解总量将比建库前增大,因而水库建成以后总体环境容量较建库前略有增大。从水质偏于安全和实际管理应用角度出发,可选择三峡库区运行水位1686m和规划排污口条件下计算得到的总体水环境容量,即在设计条件下三峡水库建成以后的总体水环境容量值为CODCr2220万t/年和NH3-N1。66万t/年。

3.2岸边环境容量计算

3.2.1计算模型

以重庆主城区、涪陵区和万州区江段为重点,针对三峡库区不同江段排污口和汇流口混合区特点,分别开发研制平面二维k-ε模型和水平分层的三维紊流模型。平面二维k-ε模型用于模拟计算水深比较浅的重庆江段排污口附近混合区范围,水平分层的三维紊流模型用于水库建成以后水深比较大的涪陵和万州段排污口附近混合区范围。模型在边界处理和参数选取上进行了深入研究,能够模拟复杂边界、自由水面、岸边排放等大范围的混合区发展变化。大量实测资料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两类数学模型均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能够精细模拟预测排污口附近的复杂水流特点和污染混合区范围[15~25]。

3.2.2局部江段岸边环境容量计算

岸边环境容量是在单个排污口混合区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选择三峡库区代表性排污口,计算单个排污口的混合区范围,根据混合区水质保护目标,反推单个排污口最大允许污染负荷排放量。并利用下式计算得到整个江段岸边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即局部江段岸边环境容量:江段岸边环境容量/江段控制长度=∑排污口最大允许负荷量/∑混合区长度。

3.2.3计算结果分析

(1)在拟定的水质控制目标下,随着库水位升高,除少数排污口外,多数排污口的最大允许排污负荷量减少,各江段的岸边环境容量也随之减少;(2)按现状生活污水排放的CODCr和NH3-N的负荷计算,控制三峡库区污染混合区的水质参数是NH3-N,进行污水处理时,应优先考虑对NH3-N的处理;(3)利用二维和水平三维模型,针对重庆主城区、涪陵城区和万州城区3个重点城市江段的污染混合区,考虑多种不同的污染混合区控制方案组合进行大量计算,长度按照100m、200m、300m,宽度按照河宽1/10以及面积相同等进行组合计算,最终结果表明:单个污染混合区按照长度100m控制较为恰当。在此基础上,江段污染混合区长度按照总长度1/10、1/15、1/30进行组合计算,结果表明江段混合区控制在总长度1/30较为恰当。因此,污染混合区的控制指标为混合区长度。推荐三峡水库污染混合区控制标准为:单个污染混合区控制长度采用100m,江段污染混合区控制长度采用江段总长度的1/30;(4)在同样混合区水质控制目标下,岸边环境容量随库区水位抬高而呈减小的趋势。因此从水质偏于安全考虑,建议将175m水位下用长度控制的岸边水环境容量作为3个重点城区江段的水环境控制容量。见表5。

3.3水环境容量综合方案

从以上总体和岸边环境容量计算结果来看,对于总体环境容量,和建库前相比,长寿江段以下的总体管理环境容量是增加的,而且坝前水位168.6m和175m的环境容量基本相同。对于3个重点城区岸边环境容量,在限定的排污混合区控制标准下,污染负荷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必须进行削减。从水质偏于安全考虑,建议建库后三峡水库的3个重点城区城镇江段水环境容量按照175m水位岸边环境容量控制,其他江段则按175m水位总体环境容量控制,得出三峡水库水环境容量综合方案(见表6)。由表6可见,三峡水库建库后水环境容量综合方案为CODCr16.08万t/年、NH3-N0.90万t/年。

4结语

通过本文工作,有以下主要结论:(1)分析了三峡库区的污染状况,提出了三峡水库环境容量的计算原则、设计水文条件和水质保护目标。(2)以CODCr、NH3-N为污染物控制指标,计算了三峡水库建库前后的总体环境容量和岸边环境容量,推荐了三峡水库水环境容量综合方案。结果表明: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总体环境容量增加,岸边环境容量减少。(3)三峡水库建成以后,为了保护好库区水质,建议对三峡库区污染负荷按照总体环境容量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对重点城市江段采用岸边环境容量进行控制。(4)污染混合区的控制指标为混合区长度。推荐三峡水库污染混合区控制标准为:单个污染混合区控制长度采用100m,江段污染混合区控制长度采用江段总长度的1/30。

在水环境容量研究方面还有一些工作需要进一步开展,如重庆主城区嘉陵江段和涪陵城区乌江段岸边环境容量的计算;水环境容量分配原则的完善;允许排污负荷从河段再分配到每个污染源或排污口等。近几年的监测表明,库区江段的TP(总磷)已逐渐成为主要污染物质。三峡水库是否出现富营养化,也引起有关部门和公众的关注。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的影响较大,汛期清浑水样的监测指标差别显著。因此,在今后的水环境研究中还应考虑TP和泥沙的影响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永良.水环境容量基本概念的发展[J].环境科学研究,1992,5(3).

[2]夏征农主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3]张永良,等.水环境容量综合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4]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科研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R].1992.

[5]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研究专题报告——长江干流入库断面背景浓度及库区污染源排污负荷现状与预测研究报告[R].重庆: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1998.

[7]张玉清.河流功能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理和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8]张永良,李玉梁.排污混合区分析计算指南[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9]RobertLDoneker,GerhardHJirka.TheExpertSystemForhydraulicsMixingzoneAnalysisofConventionalandToxicSubmergedSinglePortDischarges[M].In:USEPA/600/390/012,1990.

[10]李锦秀,黄金池,廖文根,等.三峡库区污染物沿程变化规律模拟研究[A].刘树坤等主编.中国水力学2000[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11]李锦秀,黄真理,吕平毓.三峡库区江段纵向离散系数研究[J].水利学报,2000,(8):84-87.

[12]李锦秀,黄真理,等.三峡水库纵向离散系数变化趋势预测[A].刘树坤等主编.中国水力学2000[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490-493.

[13]李锦秀,廖文根.水流条件巨大变化对有机污染物降解速率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1,(6).

[14]黄真理,吕平毓,李锦秀.三峡水库长河段水文水质同步观测研究[A].刘树坤等主编.中国水力学2000[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459-466.

[15]陈永灿,刘昭伟,李闯.三峡库区岸边污染混合区数值模拟与分析[A].刘树坤等主编.中国水力学2000[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501-508.

[16]洪益平,周雪漪,陈永灿,余常昭.重庆交汇江段污染混合特性的数值模拟[A].刘树坤等主编.中国水力学2000[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17]江春波,周雪漪,程志强,陈立秋.三峡库区涪陵江段水流及水污染预测[A].刘树坤等主编.中国水力学2000[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18]ChenYongcan,LiuZhaowei,LiChuang.TheInvestigationandNumericalSimulationofPollutionZonefortheWastewaterDischargeformFuling[C].PhosphateFertilizerFactoryinThreeGorgeReservoir.2000ChinaJapanJointSymposiumon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2000.HongYiping,ZhouXueyi,Chenyongcan,putingDepthAveragedNonlineark-εmodelandforItsProgramDevelopment[J].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1999,41(1):1371-1374.

[19]HongYiping,ZhouXueyi,Chenyongcan,putingDepthAveragedNonlineark-εmodelandTechniqueforItsProgramDevelopment[J].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1999,41(1):1371-1374.

[20]HongYiping,ZhouXueyi,ChenYongcan,putingDepthAveragedFlowUsingBoundaryfittedCoordinatesandStaggeredGrid[J].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2000,5(2).

[21]HongYiping,ZhouXueyi,ChenYongcan,YuChangzhao.NumericalModellingandVerificationofFlowandPollutantMixingCharacteristicsatARiverConfluence[C].2000ChinaJapanJointSymposiumon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2000.

[22]李崇明,黄真理.三峡库区典型污染带观测研究(Ⅰ)[A].刘树坤等主编.中国水力学2000[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467-474.

[23]李崇明,黄真理.三峡库区典型污染带观测研究(Ⅱ)[A].刘树坤等主编.中国水力学2000[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474-482.

[24]黄真理,吕平毓,李克峰,李嘉.三峡库区典型污染带观测研究(Ⅲ)[A].刘树坤等主编.中国水力学2000[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483-489.

[25]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研究技术领导小组.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研究总报告[R].2003.

WaterenvironmentalcapacityforthereservoirofThreeGorgesProject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