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化学论文实用13篇

化妆品化学论文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1

二、接受美学理论下的英文化妆品商标翻译法

(一)顺其自然法

顺其自然法相比于音译法而言,翻译者不用去构思一些别出心裁的语言文字。这是因为有的商标或品牌的名称本身的文字并没有特殊的渊源或者音韵美,仅仅是一些便于记忆的语言文字,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不用过于追求源语言所包含的内涵,只用保持源语言的表达意义即可。因此,往往会根据情况采用直译法或者零译法。

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把源语言按本来的意思直接翻译为目的语言,但是不能违反汉语语言的语法,在目的语言中要保留源语言的全部意义,它的特点是商标翻译要符合源语言的本来含义。如:国际知名品牌GUCCI公司推出的Envy香水就直接译为“嫉妒”,虽然在汉语中嫉妒是贬义词,但香水是针对女性这种消费群体,这样的名字可以表达出品味独特、与众不同的韵味,并且也和十分吻合这款香水的广告语:若让别人妒忌,就该拥有嫉妒。。。,另如,澳大利亚的化妆品RED EARTH则可直译为红地球,给人们带来一种另类、时尚的感觉。

2.零译法

所谓零译法就是指保持源语言,不翻译的方法。这种翻译方法在化妆品商标的翻译中非常少见,只是在一些比较有特色并且易于记忆的英文商标中才使用这一方法。这种译法可以使得这些英文商标在中国市场内独树一帜,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比较成功的案例有韩国的化妆品品牌The Face Shop,VOV,日本化妆品品牌Fancl,SK-II,DHC,ZA等。

(二)标新立异法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2

一、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翻译语言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得不舍弃原来语言的字面意,转而采用能够表达产品品特点的名称,以求实现功能对等。美国翻译家奈达就曾指出,如果形式接近的翻译可能造成意义误解,就必须及时改动译文,这也是实现功能对等的重要手段。因此,当直译有可能造成意义空白或误解,致使译文无法保留原文的形象意义和表面意义时,就应当适当改变翻译形式,将原文中的品牌名称翻译为受众较为熟悉的概念,从而达到最终语用目的,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对等。例如,法国化妆品Biotherm就被翻译为“欧碧泉”,其中Bio是指人类皮肤的生长状态,therm则是指矿物温泉,二者结合象征了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交融。同时,法国确实有一种矿物温泉可以滋润肌肤,“欧碧泉”这一品牌名称既反映了产品的特质,又能带给人美好想象。再如,美国的化妆品利H2O用海藻精华及海洋矿物质作为原料开发护肤品,以求达到美白保湿的功效,提出“以水为本”的产品理念。H2O不仅容易辨别,而且容易引导消费者联想到保湿、补水等功能。因此,相应的中文名称应为“水芝澳”,表明了该品牌正是以水作为奥秘来滋润肌肤的。

二、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音译法

所谓的音译法是指根据原文的发音特征,选用译语中与之发音相近的语言来翻译。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用音译法翻译的化妆品牌。例如,Maybelline翻译为中文品牌名即为“美宝莲”,不仅取其宝贵珍贵,使人美丽漂亮之意,还能够让人联想起美丽纯洁的莲花。因此,这一品牌翻译历来被视为化妆品品牌翻译的典型案例。再如法国化妆品Oreal,其中L’是在法语中使表示名词阴阳性的le的缩写,之后的单词发音则为“欧黑阿乐”但若采用直接音译法显然不具审美感,因此,译者就对其发音加以修饰,翻译为“欧莱雅”,让人不禁产生美好联想。此外Lancome 采用音译法被翻译为“兰蔻”,Clean&Clear 则为“可伶可俐”,郑明明译为“Zheng Mingming”,Pantene 被翻译为“潘婷”,欧诗漫被译为“Osmum”。

三、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创造性翻译法

创造性翻译法是指不适合意译、音译,以及不译的翻译方法。创造性翻译法主要是针对那些很难在翻译语言中找到对等意义语言的品牌名称。译名和原名在功能上也未能实现完全对等,但这并不影响消费者的感受。例如,我国化妆品佰草集就被翻译为“Herborist”,其中herb表明这种化妆品原料属于纯天然植物成分,ist的后缀语则表示做某项工作的人,因此,Herborist就是指用护肤专家用纯天然成分帮助人们呵护肌肤。再如,化妆品“草木年华”的英文名称为“Herbelle”,之所以采用这个译名主要是为了突出品牌的天然植物特点。Herb在英语中表示无任何添加剂,elle在法语中的意思是“她”,即英文中的“she”,这就显示了该品牌的服务对象,同时,belle在英语中也有“美人”之意。

综上所述,化妆品的品牌名称也是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和欲望,因此,只有增强品牌名称的接受程度,才能提高产品的营销额度。而化妆品品牌的命名常受到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的影响,因此,化妆品品牌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还是一种文化层面的沟通交流。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化妆品品牌原名与译名的功能对等,就必须切实遵循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尽量实现表达效果和意义特征上的对等,带给读者近似或同等的感受,让受众充分了解该品牌的产品特点和优势,进而实现品牌效益。

参考文献:

[1]马会娟,苗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朱耀先.漫谈文化因素与商标翻译[J].河南大学学报,2003.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3

医学美容是遵循医学与美容原则,结合各种医学手段和美容手段来维护、修复和塑造人体美,以增进人们生命活动美感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科学。他们需要用麻药、打针、动刀,从事这种职业的是医师,而且是医学美容医师,工作场所在医院。

那么,医学美容与生活美容之间的关系如何疏通,如何形成共同体呢?我认为北京田永成经典美容有限公司推出的一台手术、双通双赢、三方获益、四大欢喜的举措可以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台手术――在玉渊潭医院,美容整形科汇集了包括“海归派”在内的国内外著名美容整形外科专家;双通双赢――美容院有客户需要做美容整形手术,为贯彻19号令把客户转到美容整形医院,术后有需护理者再到美容院。美容整形医院收了费,又分一部分利益给美容院而达到双赢目的;三方获益――美容整形医院获益,美容院获益,病人得到了最好的美容手术也获益;四大欢喜――美容整形医院欢喜,美容院欢喜,病人欢喜,政府职能部门能使19号令得到落实也欢喜。在目前情况下这不失为一个好方式,而等将来真正需要做美容整形手术的人都知道找美容整形医院了,那此种共同体也就不存在了。

美容师与美容医师的区别

美容师与美容医师粗看起来只差一个字,但差的却是非常重要的“医”字。它们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职业。

在所有大学中,医学生是最苦的,他们既要学基础科学如数、理、化和外文,又要学基础医学科学如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药理学、生化学等,还要学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等。4年理论学完之后,还要经过临床实习。医科大学学制是8年,5年大学、3年学研(硕士、博士),在所有大学中学制最长、学科最多。而对从事医学美容的医师和护士则要求更高、更严,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对从事医学美容的护士有3条要求:具有护士资格,并经注册机关注册;具有2年以上护理工作经历;经过医学美容护理专业培训或进修合格,或已从事医学美容临床护理工作6个月以上。可见对从事医学美容工作的准入标准是非常严的,不是学过医就能当医学美容医师的。

相比之下美容师就容易多了,只要经过3~6个月短期培训,发给一张结业证书就可以当美容师、开美容院。他们没有经过严格的医学教育,因此不能用麻药、打针、动刀,否则就是犯法。

大夫与美容师的区别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美容界都有许多××大夫开的美容院、××大夫研制开发的化妆品、××大夫创办的美容化妆品公司。例如,国内×大夫把针灸针扎在自己的头上和脸上展示他的专长为针灸美容、××大夫拥有署名化妆品、以××大夫名字命名的美容化妆品公司及美容院在全国搞营销。这些大夫原本确实是医生,有的还有教授头衔,但当他们“下海”从事美容化妆品行业就不再是大夫,更不是美容医师,而是从事生活美容的美容师。此种情况国外也有,例如有“果酸之父”美称的Van Scott教授,他后来创办了妮傲丝翠公司销售各种果酸化妆品,他的身份就成了化妆品公司经理;另一著名公司的创办者MDFormulation原先是医学博士,现在是化妆品公司的总裁;而有“毛囊虫之父”美称的曲魁遵教授以开发治疗长囊虫化妆品驰名中外,现在他的身份是董事长。从这些事例来看,医师改行当美容师是可以的,在美容化妆品行业中有许多人做得很成功,但反过来美容师改行当美容医师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医学的学问是很深奥的。

药物、中药与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区别

现在,在各种美容化妆品展览会、博览会上悄然出现了药物、中药的影子,有的公司公开叫药物化妆品或中药化妆品,殊不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商品,怎么能混为一谈?

药品是一种攸关生命的特殊商品,它要报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审批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只有证明确实有效、无副作用才能批准上市。而化妆品只要不含违禁成分、细菌数不超标、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就可以上市销售。所以,药品与化妆品绝不能混为一谈。如果在化妆品中添加一些功能性成分(包括西药或中药)也不能称为药物化妆品或中药化妆品。国家明文规定有功能性成分的化妆品称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口头上称为功能性化妆品。特殊用途化妆品共有9类:脱毛化妆品、染发化妆品、烫发化妆品、养发化妆品、化妆品、健美化妆品、除臭化妆品、祛斑化妆品和防晒化妆品。当然,特殊用途化妆品还是化妆品,在宣传上不能夸大其词,不能宣传治疗效果。因此,在特殊用途化妆品中添加了一些西药叫药物化妆品、添加了一些中药叫中药化妆品是错误的。反过来讲,外用药改造后就可以成为化妆品,最明显的例子是2%酮康唑香波是非处方外用药,如果把它改成0.5%酮康唑,再加些护发素和香料就是去屑止痒香波;又如2%吡硫锌香波是外用药,低浓度0.5%吡硫锌去屑止痒香波就是化妆品。在国外,高档化妆品可以在药店销售,但它还是化妆品而不是药品。

文身与彩绘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4

中草药化妆品应具有以下特点:

(1) 借鉴中医理论。中草药的使用主要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中医学的理论包括:整体观念、平衡理论、人与自然协调理论等。这些理论对化妆品科学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很多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如整体观念,我们现在都知道,人的整体健康对皮肤和毛发的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采用中医整体调理的方法达到皮肤和毛发的健康和美,应该是皮肤和毛发保养的最有效途径。从平衡理论来看,皮肤的各项生理功能均需要保持在平衡的状态,如:保湿过程中保持水分的平衡,在皮肤的不同部位和季节保持皮脂分泌的平衡,在美白和防晒中保持黑色素的平衡,表皮角化速度的平衡等。从人与自然协调的角度来看,在不同的季节时期,人的皮肤的反应都不同,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皮肤护理产品。

(2) 联系中草药的文化背景。中草药的应用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很多有关中草药的民间传说流传已久,其文化背景根深蒂固。不少中草药已经在人们心中产生了条件反射性的联想,只要一提到某种中药,大家就会联想到其特定的治疗功能。如:人参的强身补养作用,大黄的清热泻火作用,当归的活血作用等。这与国外目前所采用的天然植物概念有很大的差别,国外的天然植物类产品主要提倡的是绿色、环保、安全、回归自然。因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国外以绿色、环保、安全、回归自然等为理念的天然植物化妆品在中国市场很难被消费者接受。

(3) 具有作为化妆品使用所必要的质量。化妆品与药品的重要差别在于,前者是给正常的消费者使用的,后者是给患者使用的;前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有一定的适应症和剂量要求,后者可以随意购买,使用不受任何限制。因此,将中草药作为化妆品有效成分时,首先要考虑到其安全性应该比药品大大提高,虽然从总体上看,中草药的安全性相对于化学品来说已经提高了很多,但由于化妆品的特殊性,仍然应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化妆品作为一种较常用的消费品,需要具有让消费者愿意接受的、喜欢的气味和外观。因此,必须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其主要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提取、分离,去除影响质量的杂质,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成分,还要建立科学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目前我国中草药化妆品的现状分析

我国采用中草药美容虽然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在最近的兴起却主要是受到国外天然植物化妆品的影响。国内企业也有生产采用中草药添加剂的化妆品,但从完整的意义上来讲,还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中草药化妆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中草药化妆品的特点理解不够。目前大多数采用中草药添加剂的化妆品都是借鉴国外天然植物化妆品的方法对产品进行定位,主要是根据某种中草药植物中化学成分的功能来支持产品的功效。但是中草药与国外植物添加剂的差别在于,中草药在使用中需要结合其独特的理论,产品才能够体现中草药的特色,发挥中草药的优势,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才能够创出品牌,在市场上占优势。

(2) 中草药添加剂在生产上还有很大的困难。国外企业生产的大量天然植物添加剂在中国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其原因是中国消费者与国外企业在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将中草药的成分以化工原料的形式加工生产的产品从本质上来讲已经不属于中草药的范畴;而中国消费者比较认同的中草药添加剂在加工生产上还很难符合化妆品生产的需要。目前,我国所用的中草药提取物主要是由中药生产企业加工的,但是,这些中药生产企业对化妆品生产方面的要求并不了解,生产出来的添加剂在气味、外观、相容性等方面难以达到化妆品的要求,也无法建立与化妆品相适应的完整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更谈不上象国外那样的提供一整套化妆品所要求的安全性、功效性等的测定方法和数据,帮助化妆品企业进行产品相容性配伍试验等等服务。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中国还没有真正的为化妆品企业生产中草药添加剂的公司,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中草药化妆品的发展。

(3) 法规上的滞后。在国外发达国家,含药化妆品的销量很大,说明消费者确实对这类产品有需求,生产企业只要不使用违禁药品,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达到要求,就可以生产销售添加化学药物的化妆品。但在我国,对化妆品在功能上有较多的限制,目前除了特殊用途化妆品规定的几种功能外,其他的都被禁止。这样,中草药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很多功能特点就难以发挥。在确定某种中草药是否可用于化妆品时尚缺乏科学的论证。此外,个别管理部门对中草药了解不够,有不少中草药的特殊功效在国内常常不被认可,而是在国外被认可后,由外国企业获得专利,在市场占优势后,才在国内被认可。

(4) 社会服务机构不完善。中草药化妆品添加剂的开发和应用需要进行大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检测,目前我国还没有社会化的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来进行化妆品检测。国家检测部门的检测方法少,垄断性的收费过高,一些高校或研究所虽然也可以承担部分的检测项目,但专门用于化妆品的很少。而在国外发达国家,有很多独立的专业化检测机构,只要经过FDA和GLP认证后,其所出的检测报告就具有权威性,可以为化妆品企业进行各种与化妆品有关的检测,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化妆品企业的工作量和成本,而且也具有较好的公正性。如果在我国建立了很多这样的机构,相信对于中草药化妆品的开发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中草药化妆品的前景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医学的很多理论都很适合化妆品的功能诉求,而且中国消费者在长期的生活中对于中草药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因此,中草药化妆品在中国有着极大的社会基础和消费者认知度。其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草药加工技术的完善和产业链的形成。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入,采用国外生产天然植物添加剂的方法来加工中草药已经成为可能,如: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在开发“佰草集”系列化妆品过程中,借鉴采用了国外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和加工工艺,使中草药添加剂的品质和标准达到或超过了国外的同类产品。到去年,已开发出50多种化妆品,涉及中草药添加剂42种,每种添加剂都建立了特异性有效成分的定量检测指标和方法,同时还全部通过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检测,每种添加剂还要进行与不同剂型配方的相容性和稳定性试验,不仅使“佰草集”系列产品的品质得到保证,在生产中草药添加剂方面也取得了技术上的领先优势。随着加入这一领域企业的增多,与添加剂生产和检测相关的机构逐渐的建立,其产业链会逐渐形成,从而对中草药化妆品的开发起到推动作用。

(2) 市场的成熟和法规的健全。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消费者对于新出现的产品的识别能力较差,被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宣传所害,并且因当时的法规尚不完备,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不够,不仅使消费者受到损失,对具有中草药宣称的产品难以辨别真伪,同时也使正规企业的产品受到影响。但随着消费者识别能力的提高和政府保护消费者相关措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大企业知名品牌的示范效应,消费者对真正的中草药化妆品的质量鉴别力将不断提高,从而使市场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也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在一个健康、成熟的市场中,真正高品质、受到消费者喜爱的产品肯定会给生产企业和商家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该领域中去,推动该领域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5

近年来,学界对于化妆品说明书翻译的研究方兴未艾。众学者主要从目的论、顺应论、接受理论、语言特点等不同角度对化妆品说明书翻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但是,目前鲜有学者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模式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图式理论为基点,对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中的图式对接模式进行探讨。

二、图式理论

“图式”的探讨可追溯至古希腊,原意为“外观、形象”。后来,康德首先将“图式”一词引入哲学领域。他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纯概念的东西,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王寅,2007)。1932年,巴特利特(F.C.Bartlett)首次将图式概念应用到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把图式看作是认知或智能结构,这一概念成为他后来所创立的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的重要基础(卢植,2006)。此后,图式理论在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尽管各家对“图式”含义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基本认同图式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总体而言,图式就是指人类关于客观事物的具有结构层次的认知单元,是人类在和环境的不断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结构或认知模式,是一种业已抽象了的知识表征(王文斌,2008)。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人脑中业已形成的各类图式。我们认为,图式主要可分两种类型: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指人们所掌握的语言知识结构及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关于某种语言的字、词、句、语法、文本文体等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内容图式指关于实践知识、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等表征体系,即除了语言之外的百科知识结构。由于翻译过程既涉及译者对源文本的理解又涉及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这就需要译者在对源语解码过程中充分激活与文本相关的图式,而在对译语进行编码时,译者应尽力做到有利于激活译语读者的已有图式(刘明东,2002)。由此可知,图式在翻译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图式理论为我们分析解读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模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视角。

三、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中的图式对接模式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实际上反映了译者的主体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是译者对源语的解码和重新编码的过程,其核心是译者对图式的不断调整和对接。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汉译也不例外,其翻译过程事实上就是译者的认知活动过程。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汉译过程主要包括两个认知阶段,即译者对源文本的认知解读阶段和译者用目标语对源文本进行认知诠释阶段。第一个认知阶段是译者对源文作者所要传达信息的理解过程,即源语言图式激活阶段;第二个认知阶段是译者根据源文所传达的信息,用译语对目标读者进行源文解读的认知过程,即目标语图式激活阶段和译语建构阶段。这一翻译过程是译者对英汉两种语言和图式不断调整、对接和转换的过程,即译者对源语、图式、译语不断进行对接转换,从而获得最佳翻译效果。由此,我们将基于图式理论的翻译模式称为图式对接翻译模式,简称图式对接模式。通过探讨,我们发现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汉译主要有三种图式对接翻译模式,即直接对接模式、间接对接模式和零对接模式。

(一)直接对接模式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现其大脑中业已存在的英汉语言结构图式和内容图式几乎完全吻合一致,直接通过其脑海中固有的图式将两种语言对接联系起来,即直接将源语翻译成目标语。我们将这种图式翻译模式称为直接对接模式。众所周知,化妆品说明书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和宣传推销,因此,英汉语必然在选词和句法等方面有着诸多共性: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大多采用常用词,通常使用简单句、祈使句、省略句等。试看下面例句:

(1)Warning: Keep out of eyes.

译文:警告:勿靠近眼部。

例(1)是化妆品“雅诗兰黛”产品说明书警告部分的一句英文及其译文。不论是词汇图式、句法图式还是由此所激活的内容图式,英汉语都极为相似。因此译者可以通过其脑海中所储存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直接将这两者对接起来,也就是说译者可以直接根据英文的字面语义和句法结构将其翻译成汉语。由于此类直译模式简单明了,我们在此不展开论述。

(二)间接对接模式

间接对接模式也可称为调整对接模式,指在翻译过程中,英汉语中的语言图式或内容图式并不完全相同,无法进行直接对接,译者只能通过对其大脑中已存图式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处理才能完成两种语言和图式成功对接的翻译模式。英汉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势必造成他们不尽相同的语言表达,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此加以充分考虑,不断做出相应的图式调整与对接,进而取得两种语言功能对等的效果。间接对接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具象化对接模式、转换对接模式和扩充对接模式。

1.具象化对接模式

具象化对接模式指译者把抽象图式调整为具体图式之后再进行语言图式对接的翻译模式。试看瑞士顶级化妆品品牌La Pairie乳液使用说明书中的句子及译文:

(2)The lightweight texture leaves a silky veil on the skin for easy makeup application.

译文:这款质地轻盈的乳液还会在肌肤表面形成一层如丝般嫩滑的薄膜,使之后的妆容更完美细致。

句中的名词“veil”原意为“遮盖物”,作者在译文中将其具体化为“薄膜”。译文文本中的“薄膜”比起抽象的“遮盖物”更加具体化,也同时反映了“veil”“遮挡”以及“薄”的语义特征。相对而言,抽象表达法在英语里相当普遍,而汉语用词更倾向于具体化(连淑能,2006)。此处译者正是考虑到英汉语的差异,将“遮盖物”抽象模糊的语义用具体的词语“薄膜”加以阐释,使其更容易激活汉语读者头脑中的固有图式及其内容特征,从而对该化妆品的功效展开联想,迅速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因此,这种翻译模式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喜欢具象思维的特点。

2.转换对接模式

转换对接模式指译者先把现存的图式进行词类、句型等各种转换,然后再进行英汉语言和图式对接的翻译模式。我们以兰寇紧致修复眼霜的功效描述为例,对此模式加以分析。

(3)Puffiness is diminished,dark circles are less visible,wrinkles appear reduced.

译文:可改善眼部浮肿,有效减轻黑眼圈,并明显减少皱纹。

例句中英文用的是被动句,而汉语译文用的却是主动句。译者通过英语源文,激活了大脑中存在的英汉语言共同的概念内容图式,然后经过比较、对接英汉语言图式,英语语言图式中的被动句式被转换成了汉语语言图式中的主动句式。

3.扩充对接模式

扩充对接模式指译者为了更好地实现两种语言最有效地翻译,把其固有的图式进行扩充或增加,然后再进行英汉语言和图式对接。试看下例:

(4)It combats external stress factors and the damaging effects of the environment,helping restore tone,suppleness and elasticity to the skin.

译文:有效提升皮肤免疫力,对抗外在压力与环境伤害,使肌肤变得明亮、柔软有弹性。

“有效提升皮肤免疫力”是译者的增译部分,属于对源语图式的扩充,因为源语并无对应的语言上的明显表达,但译文增加的部分却有效地对整个显性句子的内含语义进行了总结归纳,使译语读者看了译文以后对产品功能一目了然,强调了法国化妆品Sisley全能乳液的非凡功效,并对译文起了总领的作用。

又如迪奥雪晶灵幻白亮采细致乳液中的说明书:

(5)This light and fresh fluid helps regulate sebum for perfectly translucent skin.

译文:轻盈清新的乳液质地,卓效调节油脂分泌,缔造无暇透白雪肌。

首先,源文中的介词“for”被译成动词“缔造”,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英汉词类图式及其内容进行了转换,以便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其次,源文中的“skin”也没有被直译为“肌肤”,而是增加了“雪”对肌肤进行具体描述,符合汉民族喜欢语言具象化的特点,同时充分表明译者深知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之道,即化妆品说明书不仅具有解释说明功能,更具有宣传推广促销功能。“雪肌”之译不仅立刻激活了读者心中对于雪美白的意象图式,道出了产品的美白功效,而且同时激起所有拥有爱美之心人士的购买欲望,岂不妙哉。此例为译者对图式转换对接、具象化对接与扩充对接翻译模式的综合运用,充分表现了译者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自由驾驭和灵活转换的能力。

(三)零对接模式

所谓零对接模式,也称图式新创模式,指译者用源语来翻译源语,并试图在译语读者大脑中创建新的图式来解释源语所蕴含的概念。有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英语所激活的某些图式在汉语民族中并不存在,两种语言无法进行顺利对接,这就需要译者尝试为译语读者新创图式并使其逐渐接受。我们发现,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中的图式新创模式通常适用于对其品牌的翻译,而且往往也比较容易被译语读者接受,因为大多数国际著名化妆品品牌在商场的专柜标识经常以原文的品牌名出现,人们对此习以为常。试看下面化妆品La Prairie说明书中的一句汉语译文:

(6)鱼子精华琼贵眼霜作为La Prairie鱼子精华系列最新的成员,能显著改善7大眼部衰老问题。

一般的化妆品消费者看到这句译文就知晓La Prairie应该是化妆品的品牌名称。换言之,即使消费者一开始并不知道La Prairie是瑞士的知名化妆品品牌名称,他们一看到这个句子就会马上激活大脑中已存的抽象的化妆品品牌图式,然后试图在该图式下形成一个具体化的特定化妆品名称的新的次图式,即La Prairie化妆品品牌图式。随着人们对这个品牌熟悉程度的逐渐加深,其图式也会越来越详尽完整并逐步固化。

四、结语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图式在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中的图式对接翻译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直接对接模式、间接对接模式和零对接模式。此外,间接对接模式大致可分为具象化对接模式、转换对接模式和扩充对接模式三种。图式理论在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中的应用,进一步表明了翻译的实质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活动和认知过程,反映了作者、译者、读者三者间的思维活动和思维表达方式。

(本文得到浙江省社联科研项目“语境认知构建与交替传译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2012Z170]”和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翻译精品课程团队的资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孙广平.认知图式关照下的商务英语翻译[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5).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Bartlett F.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4]卢植.认知与语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王文斌.论英汉形状量词“一物多量”的认知缘由及意象图示的不确定性[J].外语教学,2009,(2).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6

一、翻译目的论

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认为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性,翻译行为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获取经济效益)、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自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商品品名的交际意图十分明确,有一种明显的指示功能,即宣传某种产品或劳务,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行为。因此,化妆品名的翻译要突出其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指示功能或祈使功能的再实现。

翻译目的论有三条基本规则:第一是目的规则。即翻译应能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而该目的是由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向译者提出要求,并和译者协商决定的;第二为连贯性原则,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达到语际连贯,与译语接受者的交际情境连贯一致,让译语接受者接受理解;第三为忠实原则,译文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程度和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二、化妆品名语言特点与翻译目的

化妆品是女性日用化学产品,其受众的美学特点决定了其产品译名的重要性。化妆品译名,首先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是由语言这个物质材料表现出来。从语言的存在形式看,化妆品名称表现为口头语音形式和书面文字形化妆品名称犹如一个人的名字,也是对语音、文字等进行精心设计,多选用声韵调非常和谐,化妆品品牌特点女性气质相适应的具有抒情或描写性质的字和词。但是化妆品名的翻译不应该只是考虑语言文化间的转换,更应该注意商业经济下产品销售这个商业目的。女性化妆品的消费对象是广大女性,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女性对美的追求和渴望是女性购买商品的永动力。女用化妆品名的翻译应符合女性消费者追求高雅和美丽的心理。因此,这就决定了化妆品名的翻译对美的要求更高。

化妆品品名的交际性强,原文和译文的最终目的一致,这就决定了化妆品名翻译讲求的是功能上的对等。翻译的目的是要实现化妆品的销售目标,因此化妆品名翻译不仅是一个语义对等问题,更是在于译文是否有感染力以及能否增强广告功效,更多地注重翻译语言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在功能派翻译理论中,评价译文的标准不再是“对等”(equivalence),而是合适(adequacy)。这里指译文是否符合翻译行为以期达到的社会效果,亦即译文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其在语境情境和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化妆品品名翻译是以取得社会效应为最终旨归,因此翻译的应重点放在社会效益和受众群体的接受和反应,即强化化妆品本身的美学意境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这也是化妆品名翻译的目的。

三、个案分析

化妆产品CLEAN CLEAR的中文译名是“可伶可俐”,产品本身的英语词汇CLEAN(清除)和 CLEAR(干净)点出了化妆品的特性,正好与它专治青春痘这一功能相合,让人联想到一张干净明亮没有青春痘的脸庞,而中文译名没有单纯的翻译为清除干净,而是用“可伶可俐”来代替,看似是音译,其实是基于对中国女性的温柔、委婉特点的认识,既利用了原名的谐音,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汉语中的双声,不仅读起来声音清脆,韵律和谐,而且节奏明快,富有乐感,又充分反映出商品的功能;再来看美国的洗涤用品“海飞丝”HEAD-SHOULDERS的中文译名“海飞丝”。海是 HEAD的音译,丝是 SHOULDERS的音译,合起来会让人联想到宽阔的大海和飘扬的发丝,将产品的功能巧妙地寓于美的意境当中。上海著名品牌“美加净”得宜于汉语单字表意的特点,取“美丽更添干净之意”,若译为“BEAUTIFUL-CLEAN”显得拖沓冗长,不符合商标名简洁的审美特点,译名 MAXAM在发音上接近 MAXIMUM(最大化),让人对产品产生了无尽的遐想,“最大化”也许就是洗面奶洗得最干净,而且,首尾都是“M”也体现了原来汉语品名的“美”字。

“UP2U”最新流行的口红品牌,采用了英文与数字灵活组合的形式,同Up to you的发音一致,广受时尚青年的喜爱。Avon的中文译名是“雅芳”既考虑到了产品本身的英文名,还体现了女性对优雅和芬芳的追求。德国著名美发品牌schwarzkopf的中文译名有两个,一个是“黑人头”是品名的意译,而另一个“施华蔻”是品名的音译。两个译名各有千秋,前者是体现了产品的某些功效和应用领域,而后者是考虑到受众多是女性群体,用字趋于优雅温婉的女性化,试图吸引女性顾客。考虑到化妆品名的翻译目的,后者的翻译比前者要更胜一筹。化妆品牌amore的中文译名是“爱茉莉”前两个字是偏于音译,而最后一个字是顺承译名的第二个字而来。而不是简单的翻译为“艾莫尔”。译名的每个字又富有女性特点或是受女性钟爱的字眼特点,而译名本身又有一定的含义,便于受众记忆同时又带来美的感受,可谓一箭双雕。BIOTHERM的汉译名“碧欧泉” 源语商标名内涵丰富,Bio-意为皮肤的生命, -therm是指矿物温泉,因为在法国南部山区就有一种矿物温泉,它对人体,特别是对肌肤有着特殊功效,而BIOTHERM产品的有机活性因子P.E.T. PTM正是从这种矿物温泉中提炼出来的。其汉译名中,“碧”使人联想到碧水蓝天、绿意盎然,“欧”、“泉”指代了产品的诞生之地更让人产生清新自然、优雅纯净的感觉。化妆品Maybelline,汉译名为“美宝莲”。“美”暗示其功能是使消费者更美丽,“莲”暗示其效果是使消费者如莲花般漂亮,既取其音,又取其义,两种语言融会贯通,且发音响亮、寓意美好,不失为一上乘之作。

总之,化妆品名译名多采用“芳”、“黛”、“诗”、“兰”、“玉”、“姿”等汉字,给人以清新芳香、典雅纯洁、婉约美丽之感,迎合了广大女性的消费观念,考虑了汉语的语言特点和汉民族的语言心理,选用内容美好、声韵娇甜的字词,且发音响亮、节奏分明,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美的享受。这种翻译以译文的读者为中心,既考虑到原品名,又迎合了中国读者的心理,打开了中国的销售市场。反之,在广告翻译中,如果不对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加以了解,然后进行适当的文化转换,那么,即使质量:一流的产品也很可能无人问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使我们对化妆品名翻译有了更实际更准确的认识。化妆品品名是受众接触产品的第一信息,是产品吸引顾客的题眼。因此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灵感的翻译,而产品的功能要求品名的译文必须接近读者,以读者为中心,从而达到宣传商品和劝购的目的。因此化妆品品名的翻译不单纯受语言文化的制约,还应该考虑到翻译目的的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胡开宝 陈在权: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与英语商品名称的翻译[J].中国翻译, 2000.5

[2]李存颉 朱桂成:论审美价值、文化心理和社会影响力在商标翻译中的作用[J].河海大学学报, 2006.3

[3]吕 政:从受众心理角度谈商标的翻译[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7

[4]肖美清:女用商品商标汉译的美学原则和翻译方法[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4.6

[5]张 凌:化妆品商标翻译的语用失效现象[J].广西轻工业,2007.6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7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化妆品市场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1,2]。化妆品行业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我国持有生产许可证的化妆品企业已经超过三千多家,大多数分布在广东、浙江、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是生产企业最多的省份。2015年广东省新增化妆品生产企业393家,截至2016年2月底,持证生产企业总数从2014年6月的1938家增加到2429家,增长率为25.3%。其中广州地区的企业数量占全省的66%。广州市作为中国的“化妆品之都”,化妆品产业的年GDP占广州市总GDP的10%。

一、在化妆品企业设立“教学基地”的必要性

化妆品企业是综合性多学科企业,尤其化妆品行业近年已经成为广东省乃至国内不可忽视的产业,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广州乃至全国的化妆品企业,提高我国化妆品品牌在国际的影响力,国家应致力于培养相关产业的专业人才,如化学类、化工类、医学类、美容类、中药学类以及生物学类等领域的专业人才[3]。根据统计,广东省化妆品类人才需求巨大,然而该类人才稀缺,导致相关专业人才每年缺口2万人以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化妆品产业专业人才势在必行。

大学生虽然在学校接受比较完备的理论教育及实验操作,但参加实际的化妆品生产实践的机会很少,缺少化妆品生产相关经验,不了解化妆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毕业进入化妆品企业后,并不能很快地给化妆品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往往化妆品企业希望招收的大学毕业生能具有化妆品相关实践或工作等经验,上岗后能立即熟悉相关业务。为了培养化妆品产业专业人才,建设化妆品企业“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尤为重要。

目前,很少有“985”或“211”类院校专门设立化妆品学这一专业,而且相关课程设置不规范,培养化妆品高级别的相关专业人才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校企联合可以在此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在化妆品企业建设“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可加强高校相关专业的基础建设,提供相关硬件设施条件,弥补高校专业设置的不足,既为化妆品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又拓展了相关专业的就业渠道。

二、在化妆品企业设立“教学基地”的优势

1.加强大学生化妆品相关综合能力建设。化妆品是综合性多学科专业,虽然一些以职业技术学校为主的高校中设立了相关专业学科,但该类院校缺乏对学生高技术性研发能力的培养,而“985”或“211”类院校又缺少对学生生产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化妆品类高技术类综合性专业人才缺少。为了培养该类人才,补齐该缺口,在化妆品制造业云集的广州市选择研发生产能力较强的优秀企业,建设化妆品企业“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让相关学科的大学生进入化妆品企业中了解化妆品市场的走向,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对化妆品研发、生产等的认识,面对面地与化妆品企业管理者交流,摒弃死板的教科书教育方式,可以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相关综合能力。

2.鼓励多学科基地合作,促进多种学科人才共同发展。化妆品的研发、生产等方面涉及多学科,如精细化工、药学、皮肤医学、管理学、营销、美术、广告等。在化妆品企业建立践教学基地意味着需要多种相关学科的加入,可以鼓励多学科基地互相合作,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起到积聚成团的作用,促进各学科基地间专业人才、资本、技术和文化的双向流动,推进多学科基地合作,使与化妆品相关学科的科学要素融入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之中,在加强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多种学科人才共同发展。

3.促进校企联合,发挥校企联合优势。在化妆品企业建设“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具体地了解化妆品市场,还可以解决化妆品专业人才缺口等问题。在化妆品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高校与化妆品企业互惠互利,利用高校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促进高校与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发展,鼓励学生对化妆品企业进行调查,了解化妆品产业发展状况、研发进展、技术专利等,增强学生自身专业知识,通过化妆品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让学生全面了解化妆品的具体生产流水线,脱离死板的教科书教育,使其成为结合实际的现场教学,可以为化妆品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鼓励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化妆品的制造设计,即需要化学、化工、药学、医学等学科高科技技术的渗入,也需要营销、设计、管理等学科的应用。化妆品相对于药品等其他行业具有特殊性,既具有高技术性,又是低门槛行业,故化妆品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可行性的行业之一。理工科的本科生可以在参与化妆品的研发中学以致用,将高校课堂及实验室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化妆品的创新研发中;而文科的本科生也可将设计、管理等知识应用于化妆品的品牌设计推广等活动中。在化妆品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可以激励各学科的大学生组成多学科团队,培养协作精神,进行自主创业,培养未来的企业家。

三、“教学基地”相关课程设置原则

1.课程内容与研发内容相对接。以化妆品企业的研发内容标准为依据,高校根据自身专业的侧重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大纲。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妆品成分的作用、机理、制备涉及面非常广,不仅涉及各类化学知识,还与医学、药学、生物学等密切相关。目前化妆品研发的新趋势是包含天然产物和生物基因活性成份的功效性产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除了需要掌握必需的化工知识外,还应开设相关的美容药学、中药学、皮肤医学和生物学课程。化妆品学是一门应用学科,需要理论教学结合实验教学,所以学生还应该掌握包括化学与生物学在内的必要的实验技能。通过实验课程的设置,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大学生较为清楚地掌握化妆品的制备工艺。

2.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以化妆品产业深度对接的生产过程为内涵,推行生产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在学习化妆品如何制备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化妆品的生产模式,让大学生进一步清楚化妆品从研发到生产的流水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兴趣与能力。结合实际,在化妆品企业开放化妆品实验室,让学生自主组成化妆品研发团队,并借鉴和模仿化妆品企业研发生产的模式来进行独立研究。为了加强学生团队的化妆品研发能力,可以邀请化妆品企业管理者为学生进行现场的配方设计指导、生产指导等。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开发研究项目,并承担项目的实施,亲自参与化妆品的研发生产,会让学生对化妆品行业有更加具体形象的了解。

四、展望

为了适应国内化妆品行业快速发展这一新趋势,在化妆品企业建设“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促进了高校与化妆品企业的交流,开创了面向地方化妆品行业,突出化妆品行业相关应用能力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更新实践教学模式,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拓展了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在未来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里,为化妆品企业提供了人才保障,切实解决化妆品行业相关专业人才缺口的问题。

参考文献: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8

2、实践教学薄弱,教学方法不佳

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妆品课程受学科型教育的影响,老师们总觉得理论不讲透,学生就没法运用,而总课时是有限的,所以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牺牲实践教学的时间,导致师生缺乏交流和互动,难以调动课堂气氛。功能性化妆品是一门讲究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易养成被动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考核方式单一

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和方法。但现有的课程考试方法过于简单生硬,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落后的评价方式无法反映同学们真正的学习情况,也难以调动其学以致用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易滋长投机取巧的心理,形成不良的考风和学风。

二、提高功能性化妆品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探索

1、抓住重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在通识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功能性化妆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开发是关键。由于是面向全校的公共选修课,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首先,我们改革了传统化妆品课程专业教育的模式,对关于产品组分及结构的基础理论部分,介绍化妆品配方组成的机理及制备等难理解也不会影响学习整体性的部分,大量地进行删减,以每种不同功能性化妆品单独为章节,分别介绍各类化妆品的功效、基本成分、适用人群及使用原则,增加了在生活中如何科学使用和挑选化妆品的专题介绍。其次,我们引入迁移式教学概念,在化妆品专业知识的教育中,增加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内容,穿插介绍化妆品行业及其衍生行业的职业类型及职业素养,使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与今后职业的关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思考方向。再次,针对化妆品技术发展迅速,化妆品行业新兴事物不断涌现,尤其现代化妆品的各种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在教学中增添了化妆品行业的最新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学习、掌握化妆品行业的最新动向,跟上学科的发展。改革后的功能性化妆品课程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重点突出,既保留了科学性,涵盖应用性和实用性,同时不失趣味性和时尚性,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

2、编写适合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功能性化妆品课程教材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深感编写一本有特色,适合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融入实践教学内容的科普型“功能性化妆品”教材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但教材的编写需要严谨的思路,全局观的课程体系设计,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学团队成员的配合和共同努力。我们功能性化妆品通识教育教学团队也正在合作编写教材,体现学校因需施教的办学理念。

3、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功能性化妆品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针对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不佳的情况,本人认为最佳的出路就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教学实践的内容和方式,构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合理的比例关系。在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下,我们把功能性化妆品的课程实践分为体验式实践和课外调研性实践两种类型:体验式实践内容如“卸妆油的使用方法演示”,“不同SPF防晒产品的使用感官对比”,“自制晒后修护面膜并对比使用功效”等,课外调研实践内容如“超市殊口腔用品类型的调研”,“如何识别不同化妆品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标记方法”,“广东省特有防老抗皱食疗方法调研”等,体验式实践能给学生直观真实的学习感受,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洞察与总结的能力;调研式实践教学具有启发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吸引学生观察生活,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和独立思考、比较判断的能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教师应改变过往说教式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行动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勤于提供咨询、帮助,提供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情景实例教学法等转换,引导学生开展研讨式教学。如在讲述抗痤疮化妆品的章节时,我们先提出一个患者案例,然后分析此患者患痤疮的原因,在讲述抗痤疮化妆品的不同种类、有效成分、功效和适合人群后,让学生讨论患者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抗痤疮化妆品,促使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组织语言并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学生成分课堂的真正主人,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化妆品及其相关行业由于其时尚性,长久以来都是网络上关注的热点,在网上也很容易搜索到关于功能性化妆品的资料和视频。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也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化妆品知识。但由于网络的随意性,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其中也充斥着伪科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并给与学生正确指导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课题组设计并建立了课程的学习网站,将课程内容和我们筛选过的网络资源推荐进网站,引导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继续自主、有效的学习。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改变通识教育课程考核往往是笔试或是一纸论文的传统考核方式,我们大胆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通过加大平时成绩的分值,鼓励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勇于表现,在体验式教学和研讨教学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即时逻辑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考核中增加调研报告内容,请同学们结合已经学习到的功能性化妆品知识,选取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并阐述选此产品的原因及对其中有效成分的认识和功效评价,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不是目的,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要通过考核,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9

1.中草药系列化妆品的历史沿革

对美丽的追求和向往古来有之,而中草药化妆品的研究也早在20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有所记载。相关史料还记载,隋朝时期曾经有本著作叫《妆台示》,专门记录多种中药化妆品的配方[1],可见,我国是将中草药应用于化妆品的先例。当前,国际上化妆品在追求功效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绿色、安全和环保,在回归自然美的浪潮驱动下,各类中草药化妆品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市场。当前绝大部分的天然物化妆品是在基质中添加适量的天然物质,这些天然物质主要是一些植物性原料。而中草药不仅作用缓和且具有美容、营养、治疗等多重功效,是非常好的化妆品添加剂,因此,国内外的化妆品商家非常重视添加中草药的化妆品研制,已经有上百种中草药被选作原料。在亚洲地区,尤其是日韩的消费者,他们对添加中草药的化妆品非常追崇,当前日本含有中草药的化妆品已达200余种,而欧洲地区的国家崇尚在化妆品中添加天然药用植物萃取物。现如今,WTO也肯定了中医药的作用,这一切的市场趋势都将促使我国创设更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含中草药成分的化妆品品牌,以获取更多的国际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化妆品的的需求已经从以往的功效性逐渐过渡到安全与高效坚固的阶段。我国已经有百余种含中草药化妆品上市,卫生部批准的特殊用途化妆品中,大多数都含有中草药的成分,涉及美白、祛斑、脱毛、丰胸等多方面的功能。种种市场现象已经表明,中草药不再仅局限在医疗领域,而是拓展到美容护肤的化妆品的行列,已经有一些含中草药的化妆品风靡全球,各种民族品牌和中医美容师也涌现出来,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中草药”化妆品的热潮。

2.中草药化妆品的种类和特点

中草药化妆品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传统的中草药化妆品,也就是我国历代医学者编著的医书中记载的美容秘方或化妆品配方。这些配方也有千余种,品种和剂型都多种多样,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具有天然性,但是在配方、设计、剂型以及用法等方面都与现代化妆品有所差异,它们更多的是重视功效,而忽视产品外观、使用的感觉和安全性等方面,因此必须经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加工和筛选,像宫粉中含的铅、汞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第二类是现代的中草药化妆品,此类化妆品是在科学的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配方和研制的,根据君臣辅佐等用药原则来组方并添加到各类化妆品的基质中[2],有效的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作用,它们的产品外观、功效性、安全性以及使用的感觉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第三类是按照现代中草药化妆品的研究理论,结合中草药的理化特点、药理、药效等因素,将中草药以单体的成分添加到各类化妆品的基质中,例如添加人参的人参嫩白霜、添加皂角的洗发水等等,这类中草药化妆品的功效性较弱。

3.中草药化妆品的优势

中草药化妆品相比普通化学类化妆品有以下几大优势:第一是天然性,中草药化妆品的主要原料是各种各样的中草药,这些“花花草草”是大自然内接受阳光雨露的产物,不含有任何的化学成分,另外,中草药中富含的糖类、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都是皮肤所需要的,并且一种中草药常含多种人体细胞需要的营养成分,像我们经常听说的党参,它不仅含有糖类、氨基酸,还含有B族维生素等多种人体必须的元素[3],这种特征是普通的化学类化妆品可望而不可及的;第二是同源性,中草药中所含有的多数成分都是人类机体所需要的,因此其与身体是同源物质,而化学类化妆品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对于人体来说属于“异物”,也就是非同源物质,长期并大量的使用化学类化妆品,会使体内的“异物”堆积过多而无法排出,在人体免疫功能作用下,就会出现机体过敏现象,而中草药类化妆品所含的成分不会被机体的免疫系统当做“异物入侵者”来对待,不会有过敏情况出现,最重要的是,这些营养成分就算未被完全吸收,也会随着机体的代谢作用而排出体外,不会堆积在人体内造成危害;第三是辩证性,中医学的用药原则就是辩证用药,在使用中草药化妆品时,可针对皮肤的症状来选用不同药物的化妆品,是化妆品发挥最佳的作用和功效,这同样是化学类化妆品不能实现的。

4.中草药化妆品的市场前景及展望

产品质量是决定品牌生存和发展的直接因素,也同时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面对天然化妆品严格的标准,我国各大化妆品品牌应该加大中草药的研发和投入,不断寻找功效更好的天然成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化妆品知识的增加,人们在选择化妆品的时候,会经常比对各类化妆品的实际功效,如果产品不能达到消费者的预期效果,消费者对中草药化妆品的需求就会降低。各个化妆品企业应该在坚持传统、安全、科学、有效的原则下,不断加强中草药化妆品的科研投入,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天然化妆品,使中草药化妆品在功效、质量、安全等多方面胜于化学类化妆品,切实的得到广大消费群体的肯定和信赖,相信,即便是这些化妆品的价位偏高,也会得到消费者的广大应用和推广。好的产品不是广告包装出来的,更不是舆论夸出来的,而是真正经得住消费者检验后的结论。只有那些真正含有高质量、高功效的中草药化妆品,才是消费者们喜爱的纯天然化妆品,才会在化妆品市场长久的生存发展下去。中草药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悠久,许多有关中草药的民间传说也被人们津津乐道,具有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背景,很多中草药似乎已经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只要提到某种中药,人们就会反射性的联想到它的治疗功效,像人参可以滋补强身、当归可以舒络活血、大黄可以清热解毒等,这些都与国外应用天然植物研制化妆品的理念有着很大差异,国外主要提倡的是绿色、安全、自然理念的植物化妆品,与我国传统中草药文化的差异,导致在中国市场上很难得到消费者的喜爱,因此,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中草药化妆品将会更容易占据国内的消费者市场。

结语:

天然植物类化妆品已经逐渐成为市场上研发生产的主要趋势,而中草药类化妆品无疑是提高化妆品天然功效的最佳选择,药妆市场正在快速的发展,我国企业在中草药的开发和利用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各大企业应该在坚持这种“中国特色”的前提下,提高中药化妆品的配方、剂型以及使用方法的水平,真正帮助消费者实现“回归自然美”的愿望,力争在国际化妆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10

一、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为基石,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适中尚和”的经典智慧为依归,提出的“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理论,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它强调翻译生态环境,即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

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有其独特的翻译生态环境和特点。首先,作为一种科技文体翻译,以简明的语言、生动的方式把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受众,在表达效果和可读性的追求上在于使人理解。其次,讲究术语的专业性、书面性和国际通用性。这主要表现在化妆品的基本状况,比如产品用途、生产日期、容量、原料、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安全警告、产品存贮条件及方法等说明上。在句式结构上,化妆品说明书有其独特的翻译要求,例如在表达主要功效时多用省略句、祈使句以及长句和复合句。

二、化妆品说明书翻译过程中三维方法的运用

在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过程中,三维的转换适应能够得到非常好的体现。语言是信息与文化的载体,而语言点以及语言风格的选择取决于原语的特征属性。通过翻译达到文化交流以及传递信息的目的。所以要求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 语言维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中西的语言特点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所以在表达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译者的任务就是要适应双方的语言环境,对双方大的生态环境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将信息准确地传达出来。汉语注重追求形象美,追求语言的高雅,注重修辞的运用,并从形象方面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常用四字成语,这使得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优美。而英语则是以其严密的逻辑,简短严格的句式出名,多采用客观的口吻。鉴于这种语言上的差异,译者应该遵循这种语言转换的原则来翻译。例如:

原文 1:成人使用,可令您的肌肤如婴儿般娇嫩,温和滋润不油腻。(屈臣氏婴儿滋润霜)

译文 1:The mild formulation is also ideal foruse. Gently moisturizing without leaving skin greasy.

原文 2:天然活性炭分成,像磁石般有效地吸走油脂及深层污垢(曼秀雷敦男士活性炭沐浴露)

译文 2:Natural Charcoal effectively absorbs and removes excessive sebum and dirt.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汉语惯常使用大量的修辞,“如婴儿般”、“像磁石般”等,运用比喻的修辞给予消费者大量的想象空间,刺激中国消费者的感官。而英译则简单干脆地说明产品的特性,使西方消费者一目了然。

(二)文化维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译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汉语中含有许多具有中国文化意象的词,比如四字成语、古文等。这些词句英译时可能需要大量的篇幅,或者存在不可译的情况。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删减一些内容或者增加一些注释等来达到翻译的目的。例如:

原文1:可根据《神农本草经》理论核心的四气五味及七情合和,采集大香格里拉地区原始森林中的多味本草精华,经 33 道工序,古法秘制出独有的营肌五味活肤美容汤。长期使用,改善暗黄粗黑肤质,滋养肌肤健康营润。(可采莹润深层嫩白睡眠面膜)

译文1: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ible Shen Nong Ben Cao Jing,Cortrymakes a unique Ying Ji Wu We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through 33 traditional wording procedures with many scarce herbal medicines from the virgin forest of Shangri-La. Ying Ji Wu Wei can moisten your skin and keep it healthy.

在这则说明书中用到了四气五味及七情合,都是中医有的词汇,所以在翻译是采用了删译。而此产品主要的成分配方是营肌五味,译者以“unique Ying Ji Wu We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英译加注释的方法将主要成分翻译出来。又如在翻译《神农本草经》的过程中,同样采用英译加注释“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ible”(中医中的圣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消费者能够很容易地明白著作的权威性,自然而然的提高了产品的可信度。

(三) 交际维

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产品翻译过程最基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际作用。化妆品说明书的作用就是给予消费者准确的产品信息,让消费者清晰地了解产品的全部特性。另外通过语言的魅力,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让消费者有购买的冲动。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些交际的障碍。例如:

原文1:Warning: keep it out of reach of the children. Please completely cleant the eye with clean water in case of eye contact. Please stop using it in case of discomfort or sensitive symptom. (VINCH)

译文1:注意事项:避免幼儿误食,请至于幼儿无法取得之处。若产品进入眼睛,请用清水彻底洗净。如有不适及过敏症状,请立即停止使用。

英文说明书中用词比较简短,warning直译为“注意!”口气比较严厉,给人警告的口吻,这在化妆品说明书中用词程度颇深,而中文翻译成注意事项,给人以建议、提示的感觉,相对让人更好地接受。这就是交际转换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不光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以及特定的目的,即科学传递信息,还要实现完美的广告宣传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运用生态翻译的理论和翻译方法,能够更加全面、自然并以崭新的方式翻译化妆品说明书。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源语以及译语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利用“三维”的转换方法即文化维、语言维以及交际维多角度地考虑问题,使得翻译的整合度极大的提高,译出地道自然的作品,最后达到化妆品推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庚申. 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3]卜爽 从顺应论看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D]2012.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11

1 引言

我国网购化妆品市场上升明显,高校学生出现崇尚高档产品的消费倾向,即将成为“时尚新宠”甚至“财富新贵”的高校女生的喜好对高档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近年高档化妆品几乎未被单独研究过,与我国高档化妆品市场高速发展的现状不符。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女生消费心理和购买意愿的探索性研究,为高档化妆品营销策略、品牌偏好培养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以利于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甚或忠诚需求。

2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Sheppard、Seewon等学者均指出计划行为理论可以有效解释人们的行为意向,该理论模式认为行为意向取决于对该行为的态度、行为主观规范或认知行为控制这三者或其中部分的影响。[1] 行为意向指个人想从事某种行为的主观机率;行为态度指一个人对人、事、物或行为所抱持的好恶感觉[2];主观规范是个人在实施某一行为时,其所认为的重要关系人或社会环境对其施加的压力;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个体在执行行为过程中对行为实现便利性和容易度的感知。

(1)行为态度――消费者感知价值及其在奢侈品购买动机研究中的应用

Seeney & Soutar(2001)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消费者感知价值角的四个维度:情感价值、社会价值、质量价值和价格价值。

a)社会导向价值――炫耀性和独特性(Vigeron& Johnson,2004)

与西方消费者相比,东方的消费者更注重面子,注重通过高价物品的消费来引起他人关注,强调与大众消费品拉开距离的独一无二的感觉,得到假设1:

H1:炫耀性和独特性价值对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b)个人导向价值――自我愉悦、内在一致和自我赠礼(Tasi,2005)

某些具有较强自我意识的消费者会因为品牌内涵与自己的个性一致而购买高档商品(Gentry, Putrevu et al,2001)。购买高档商品可以增加信心、提升情绪,也可以当做对自己的奖励。得到假设2:

H2:自我愉悦、内在一致和自我赠礼价值对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c)品质价值(Tasi,2005)

研究表明,经济许可的情况下,消费者若发现高档品牌和大路货质量上有明显差距时,更多会购买威望品牌的产品(Roth,2001)。提出假设3:

H3:品质价值对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d)价格价值――高档化妆品的网购价格与专柜价格的差价(Sweeney&Soutar,2001)

高校女生购买欲望多,但购买力相对较弱,对价格较为敏感。。。专柜购买高档化妆品性价比不高,所以网购价格与专柜价格的差价便是吸引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的一大因素。提出假设4:

H4:网购价格与专柜价格的差价对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知觉行为控制――网购认知

网购的特点和风险主要体现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上,便利性指是否容易到达商店,安全性对应感知风险,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真伪、卖家诚信、送货渠道和支付安全的疑虑。得到假设5

H5:网购高档商品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对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主观规范――参照群体理论

非必需品的购买受参照群体影响显著。参照群体被认为是“影响某人形成行为和评价的一些人,是个体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倾向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公认有三类影响:信息性影响、功利性影响和价值表达影响。[3] 高校女生容易因朋友评价产生跟随意愿,或由于害怕落伍而产生从众意愿,或受到社会文化观念等压力影响自我认同感。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消费群”在生活上省吃俭用,将大部分收入花在自己认为值得的“新奢侈品”上,消费文化影响了以中产阶级为奋斗目标的高校女生的消费倾向。得出假设6和假设7:

H6:参照群体对网购高档化妆品的态度对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7:参照群体对网购高档化妆品的态度对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调节作用。

(4)购买意愿相关研究。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12

1 引言

我国网购化妆品市场上升明显,高校学生出现崇尚高档产品的消费倾向,即将成为“时尚新宠”甚至“财富新贵”的高校女生的喜好对高档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近年高档化妆品几乎未被单独研究过,与我国高档化妆品市场高速发展的现状不符。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女生消费心理和购买意愿的探索性研究,为高档化妆品营销策略、品牌偏好培养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以利于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甚或忠诚需求。

2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Sheppard、Seewon等学者均指出计划行为理论可以有效解释人们的行为意向,该理论模式认为行为意向取决于对该行为的态度、行为主观规范或认知行为控制这三者或其中部分的影响。[1] 行为意向指个人想从事某种行为的主观机率;行为态度指一个人对人、事、物或行为所抱持的好恶感觉[2];主观规范是个人在实施某一行为时,其所认为的重要关系人或社会环境对其施加的压力;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个体在执行行为过程中对行为实现便利性和容易度的感知。

(1)行为态度――消费者感知价值及其在奢侈品购买动机研究中的应用

Seeney & Soutar(2001)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消费者感知价值角的四个维度:情感价值、社会价值、质量价值和价格价值。

a)社会导向价值――炫耀性和独特性(Vigeron& Johnson,2004)

与西方消费者相比,东方的消费者更注重面子,注重通过高价物品的消费来引起他人关注,强调与大众消费品拉开距离的独一无二的感觉,得到假设1:

H1:炫耀性和独特性价值对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b)个人导向价值――自我愉悦、内在一致和自我赠礼(Tasi,2005)

某些具有较强自我意识的消费者会因为品牌内涵与自己的个性一致而购买高档商品(Gentry, Putrevu et al,2001)。购买高档商品可以增加信心、提升情绪,也可以当做对自己的奖励。得到假设2:

H2:自我愉悦、内在一致和自我赠礼价值对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c)品质价值(Tasi,2005)

研究表明,经济许可的情况下,消费者若发现高档品牌和大路货质量上有明显差距时,更多会购买威望品牌的产品(Roth,2001)。提出假设3:

H3:品质价值对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d)价格价值――高档化妆品的网购价格与专柜价格的差价(Sweeney&Soutar,2001)

高校女生购买欲望多,但购买力相对较弱,对价格较为敏感。。。专柜购买高档化妆品性价比不高,所以网购价格与专柜价格的差价便是吸引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的一大因素。提出假设4:

H4:网购价格与专柜价格的差价对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知觉行为控制――网购认知

网购的特点和风险主要体现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上,便利性指是否容易到达商店,安全性对应感知风险,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真伪、卖家诚信、送货渠道和支付安全的疑虑。得到假设5

H5:网购高档商品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对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主观规范――参照群体理论

非必需品的购买受参照群体影响显著。参照群体被认为是“影响某人形成行为和评价的一些人,是个体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倾向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公认有三类影响:信息性影响、功利性影响和价值表达影响。[3] 高校女生容易因朋友评价产生跟随意愿,或由于害怕落伍而产生从众意愿,或受到社会文化观念等压力影响自我认同感。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消费群”在生活上省吃俭用,将大部分收入花在自己认为值得的“新奢侈品”上,消费文化影响了以中产阶级为奋斗目标的高校女生的消费倾向。得出假设6和假设7:

H6:参照群体对网购高档化妆品的态度对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7:参照群体对网购高档化妆品的态度对高校女生网购高档化妆品意愿有调节作用。

(4)购买意愿相关研究。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13

政府管理和法律许可

在加拿大,化妆品必须遵守《食品与药物法》和其它一些法令,包括《消费品包装与标签法》,包括《消费化学品与容器条例》的《危险品法》中部分I和《检疫法》。这些由加拿大卫生部健康环境与消费者安全局的化妆品处管理的法规,用来禁止在不卫生的条件下和在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的环境中制造化妆品和类似化妆品的药物。检查部门也要进行设施调查、样品收集和可疑违规产品的查封工作。这些法规适用于出售给消费者的产品,不适用于美容院或专业使用的产品。

在1993年修订《加拿大广播法》以前,所有的化妆品广告都需要事先审查和清理以保证诉求的适当性。虽然这项严厉的要求取消了,但是现在加拿大广告标准委员会(ASC)通过加拿大卫生部和加拿大洗化用品与香水协会在2001年了《化妆品广告与标签诉求导则》。行业和政府联合工作组不断对导则做出重大修改,以解决新的类别和新的诉求,例如最近口腔护理和抗氧化剂产品的问题。

在加拿大,化妆品被定义为任何"为用于清洁、改善或改变面部外观、皮肤、头发或牙齿而制造、销售或提供的物质或物质混合物,包括除臭剂和香水"。每年化妆品销售额估计超过10亿加拿大元,包括美容用品如彩妆、香水、指甲油、护肤霜和护肤水,以及修饰用品如香皂、香波和除臭剂。所有的制造商都必须为投放市场的每一种产品向保健局提交一份《化妆品通知》表格。

被分类为非处方药的化妆品通常要遵守《第IV 类专论》(Category IV Monograph)的要求,并且在进入市场销售前必须由治疗产品理事会(TPD)予以简单的核准。药品公司必须注册,并且必须持有药品公司执照。强制性的产品注册必须包括符合药品GMP的证书,证明产品不包含违禁物质以及支持性数据对于适用的专论来说是准确和完整的。一旦按加拿大卫生部各导则注册成功,每一种处方和非处方药产品都会发给一个药品确认号(DIN)。治疗性产品(药品)的例子包括防晒产品、止汗剂、氟化物牙膏、去屑香波和医疗性护肤产品。

化妆品标签要求与美国产品有许多类似之处,预计不久在成分表方面将有明显的改变。传统上,对识别警告、警示声明和危险一直有特殊的要求。与药品不同,化妆品上不需要标注批号和失效日期。这一法令还要求注明品名以及制造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在外容器上以公制标明净含量(相应的英制含量也可以标明)。重要的是要指出,最必要的标签必须同样显著地使用英文和法文,而由于实际的原因只有双语的包装才允许在加拿大各地销售。

1998年最初由加拿大卫生部对化妆品成分标签提出的一项新要求现在已经实行,之前在《加拿大政府公报I》中经历了一个三阶段的公布程序,有大约75天的评议时间,在《加拿大政府公报II》中最后公布,并附有实施细节。经历了议会新管理机构签署的短暂延迟,可能早在2003年3月《加拿大政府公报I》中公布,要2006年才生效。

确认成分的过程最初很复杂,与世界上任何这种要求都不同,当时提出在内外包装上都要有成分表。经过一次折中,许多以前已经自愿印上成分表的制造商受到鼓励只在(销售单位产品的)外包装上印上成分表。其他问题在极大程度上是通过允许使用术语"香味"(aroma)而不是最初建议的"气味"(saveur)来指明添加的"香料"(flavor)成分获得了解决。按浓度的递降顺序使用成分的通用INCI名称,将符合世界大多数管理惯例,包括对植物性成分统一使用拉丁文种的命名法。然而在使用种子油和树皮提取物等的英文俗称时,魁北克法语办公室(OQLF)宣称,必须包括法文和英文的译文。过去OQLF曾对当时自愿印出符合INCI的成分表而没有法文译文的许多制造商以违反《魁北克法语》为由发出传票。在加拿大洗化用品与香水协会等行业协会坚持不懈地提出异议之后,由于允许进行联邦修正,在2005年1月之前,提交魁北克总检察长的威胁暂时消除。

至于化妆品成分的管理,加拿大卫生部处理原料安全和环境影响评定的方式有相当大的改变。对于化妆品的成分限制在《化妆品条例》的几个部分中公布,而非处方化妆品药物的要求出现在《第IV 类专论》中。

化妆品处最近修改了它的《化妆品禁用与限用成分清单》,也称作"热表"(Hotlist),它从以前的66种成分增加到接近500种。尽管种数大大增加,但是其中大部分材料不常在化妆品中发现,而现在这个清单与欧盟《化妆品规程》等其它法规控制的范围更加协调。

在环境方面,1994年根据《加拿大环境保护法》(CEPA)制定了条例,要求在这个国家制造或进口了新化学物或聚合物时发出《新物质通知》。为了对按特定数量使用的化学品的环境和人类安全做出评定,要求有适当的文件说明。发现不可接受的材料就被当作"CEPA毒物"。

为了归类和对化学物存量进行分类,加拿大制订了一份大约包括23,000种物质的《国内物质清单》(DSL)。属于《食品与药物法》管辖的新材料要向DSL报告,而DSL的职能之一是确定其可能的存在和对环境的可能影响。

保健立法更新

加拿大《食品与药物法》的制定可以追溯到1953年,而其目前的法规包括适用于防晒剂等OTC产品的《第IV 类专论》。到2003年6月,正式开始了对整个保健法规的修订,建立了新的《加拿大保健法》,这项法律做了广泛的修改,特别是将对产品按照指定的危险程度重新进行分类。危险性大的产品可能受到"总安全要求"(General Safety Requirements, GSR)的更严格的管制。产品的定义将在适当的法规中解决而不放在这项法律内。同样,"食品、健康产品(药品)、天然健康产品"和"化妆品"各类都要修改以反映它们的诉求。提出生理学诉求的化妆品(类似化妆品的药品,或称CDL)将按健康产品对待并提出更严格的管制要求。

总安全要求程序的优点已经在食品部门应用。据说有助于消除创新和协调障碍的经过修改的法规,仍将继续强调消费者在产品寿期内的健康和安全。

开始与行业和有关各方协商的漫长的立法过程,预期将在2005年底之前产生草案。再经过在2007年结束的两年议会审议过程,法规草案可能在接近2010年的某个时候获得通过。

虽然这些提议和后来的立法过程看起来漫长而乏味,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加拿大的保健体系及其化妆品法规正在进行广泛的技术审查和修订。

网址链接

加拿大卫生部化妆品处热链

hc-sc.gc.ca/hecs-sesc/cosmetics/hotlist_intro.htm

加拿大卫生部(立法更新)

renewal.hc-sc,gc.ca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