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老龄工作要点实用13篇

老龄工作要点
老龄工作要点篇1

二、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业,优化为老服务环境

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发展养老服务业、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规定,积极争取资金,多渠道扩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促进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2012年,在全县开展养老服务业促进年活动,促进各项养老服务政策规定的落实,促进养老服务组织及其服务项目的配套完善,促进养老服务业大项目的落地建设。深入实施银龄彩霞工程和银龄通信工程,积极扶持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以通信技术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呼叫系统。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将居家养老服务向农村拓展延伸。继续抓好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开展规范化养老服务机构评定工作。协调推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逐步建立养老服务培训教育体系,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以养护服务、医疗康复保健、老年用品、体育健身、观光旅游为重点,积极培育老年消费市场。认真做好省级财政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名单的筛选、推荐和县级财政扶持养老服务机构的评定工作。

三、着力推进“银龄行动”,搭建老有所为广阔平台

认真贯彻落实张秋波书记批示精神和全省老龄系统“银龄行动”现场观摩会精神,突出服务于和发展经济建设为出发点,积极为老年人提供载体,搭建平台,促进老有所为。着力推进老年科研实验基地建设,广泛征集老年农业科研项目,加强服务指导,拓宽项目领域,提高项目档次,吸引更多的老年科技工作者参与。加强对老年科技人才信息的登记管理工作,有效储备老年人才资源。指导和鼓励开展老年科研基地建设,至少设立1-2个科研项目,争取更多的老年科技人员参与科研基地建设。积极发挥老年人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中的积极作用,围绕青少年成长的需求,开展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鼓励和支持农村老年人在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民事调解、移风易俗、村容村貌治理以及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发挥独特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开展实施“银龄行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提高各级参与“银龄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着力推进老年维权工作,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认真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广泛开展老年法规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增强广大老年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积极开展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重视涉老纠纷调解和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老年人反映的各类实际问题。认真落实《县优待老年人规定》,进一步提高优待水平。

五、着力推进老年活动阵地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继续开展规范化老年活动室创建活动,切实推动农村老年活动室和城县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年内评选20个规范化老年活动室。深入推进“银龄之家”建设,配套完善活动设施。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重视发挥老年人文艺团体作用,组织和引导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各级老干部党校、基层老年组织、离退休党支部、老年体育协会、老年文艺协会等老年社团的作用,组织老年人广泛开展科学、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活动经常、作用明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村居老龄组织建设,使村居老年人工作委员会真正承担起村居老龄工作组织者、老年活动组织者和老年人权益维护者的任务。

六、着力推进敬老文化建设和老龄宣传工作,营造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老龄工作要点篇2

将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提高老年人保障和优待水平列入为民办实事内容。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减免农村80岁以上老年人“参合费”,多渠道减轻老年人医疗负担;建设和完善老年人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保障性住房优先保障老年人的基本住房需求;落实城镇“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老年医疗救助及临时救助制度,适时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落实优待老年人政策,建立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继续抓好百岁老人每月发放300元长寿补贴、9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发放600元生活补贴、80岁以上高龄特困老年人每人救助500元的老年人救助政策的落实,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实惠。适时组织开展优待老年人规定落实情况检查。

三、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把高龄、失能老人作为维权服务和社会保护的重点,加强老年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法律服务。保障老年人平等获得个人发展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使老年人老有所为,提升生活品质。高度重视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着力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老龄服务体系和老年维权体系建设,确保农村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四、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

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县、镇(办)和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省要求50%以上的镇(办)和20%以上的农村要建立具有老龄服务功能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将养老服务列入家庭服务业的重点,加快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等养老服务设施,就地、就便开展老年人全托、日托、临托等多种形式的社区照料服务;实施扶持居家养老服务的“彩霞工程”,进一步扩大扶持范围,提高扶持标准,鼓励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建立政府为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制度,重点为失能、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健康、专业护理、精神慰藉、心理疏导、法律服务、紧急救护等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农村老龄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集体养老、互助式养老,加强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建设,促进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大力培养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和互助式社区养老服务组织,鼓励低龄健康老人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全并落实养老服务业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多层次养老服务机构,重点发展供养型、养护型、护理型养老机构,积极推进爱心护理工程;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综合素质。

五、大力实施银龄幸福和谐工程

老龄工作要点篇3

二、加快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

大力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和普及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已实行生活补贴的村、社区,要根据条件水平逐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补贴标准,没有实行老年人生活补贴的村、社区,达到全区人均收入水平的要拿出规划,力争在2013年实施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经济条件不具备的,也要结合实际扎扎实实的为老年人做一件事实,努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2013年全区普及率要达到80%以上。同时抓好家庭赡养协议书的签订和兑现,推进家庭养老法制化。

大力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坚持老年人享受优待的原则,不断完善优待老年人的政策和办法,提高困难老年人社会救助水平,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优先纳入城乡低保范围,认真落实区老龄办和区民政局联合制定的提高低保老人保障比例的规定,配合民政部门做好统计审报和发放工作,做到一人不落。抓好以“特困老年人救助基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各处镇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筛选审查上报工作,真正解决贫困老年人的生活困难。要认真做好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纯老年家庭户优先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将农村贫困老年人无房户、危房户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进一步巩固完善高龄老人生活补助金发放制度。严格按照《区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金管理办法》的要求,按步骤、程序做好统计、公示、申报、发放工作。特别是做好符合补助条件、随子女在外地生活的高龄老人的审报工作。根据财力,2013年争取适量扩大发放范围和提高发放标准。

提高老年人医疗保健水平。2013年全区所有老年人纳入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继续做好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参合率要达到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继续推行减免老年人参合费用的优惠措施,达到全区人均收入水平的村社区必须减免老年人的参合费用。区直单位、处镇、村社区每年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进行一次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体检率要达老人数的95%以上。

继续做好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安康工程是省老龄委在全省推广的一项惠老活动,纳入了年度工作目标,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各处镇、村社区要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做好参保老年人的登记和保费的收取工作。2013年我区投保率要达到老年人的50%以上。

三、加快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2015年实现全省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在全省逐步建立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全方位服务的信息平台”的要求,立足我区实际,继续抓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区直各涉老部门要根据各自的业务特长和工作职责,分解量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积极的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创造一个全社会关爱,全民参与的良好环境。各处镇、村社区要结合各自实际,把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内容向多元化延伸。如开办老年公寓、托老所等,把工作向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延伸,做实做细,为全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2013年,全区69个社区,要达到一站一室一场三店四队(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老年活动室、1处室外活动场所,1个饭店、1个商店、1个药店或卫生室。1支专业服务队伍,1支志愿者服务队伍,1支居民互助服务队伍,1支老年文体队伍)。126个村必须达到一站一室三店三队(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老年活动室、1个食品店、1个商店、1个药店或卫生室,1支志愿者服务队伍,1支居民互助服务队伍,1支老年文体队伍)。

积极开展“幸福家园”创建活动。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安全实用、为老服务”的工作方针,本着以点带面、资源共享、整体推进的原则,深入开展“幸福家园”创建活动,建设全市幸福家园经典工程,打造全省知名具有区特色的养老服务项目。“幸福家园”的创建主要在全区村居建设的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生活居住的老年公寓、之家、老年服务中心等范围中进行。创建目标是:利用3年时间创建至少20家,其中今年创建7家。每个处镇至少1家,达到高质量,高标准,高影响,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我区基层老龄工作,促进我区村居养老服务业发展,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六个老有”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全省知名服务经济文化强区发挥积极作用。下半年区老龄办将组成检查小组对申报的“幸福家园”,从规划建设、设施配备、管理运作、规章制度、活动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不定期检查。为保证建设任务的完成,各处镇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组织一次调查摸底,拿出工作方案。

四、加强老年文化建设,加快发展老年文体事业。

加强老年文化设施建设。七处镇都要建起综合性老年文化体育场所,城区五个办事处和2镇至少有1处示范性老年人活动中心,68个社区和30%以上村全部建立老年活动室(站)。

加强老年文体组织建设。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老年文艺、体育团体,区老年体协要充分发挥现有文体队伍的带头作用,加强管理,配训骨干,在动作的规范和演出的质量上下功夫,打造一批规范、稳定、水平较高的老年文体活动团队。要加强老年文体活动指导,按照处镇管理区域配置老年文体活动辅导员,推广一批适合老年人的文体项目。有条件的处镇和区直单位举办老年文化艺术节、老年运动会等活动,促进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广泛开展。

加强老年教育工作。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多层次、多形式的老年教育网络。7处镇要建立健全老年学校,定期组织活动。有条件的村社区也要开办老年人学校或老年人课堂,普及法律、科普、生活、保健等知识,提高老年人的自身素质。要发挥文化大院的作用,强化对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党员的管理,引导老年人积极关心和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为“三个文明”建设做贡献。2013年,全区各级各类老年学校在校(注册)学员不低于老年人口的10%,条件好的处镇力争达到15%以上。

五、加强引导,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要建立健全老有所为管理服务机制,各处镇建立健全老年人才档案库,按照老年人的年龄、学历、个人特长分类建档。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老有所为活动,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要加强老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各处镇老年人志愿者分队要加强老年志愿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制定出年度工作计划和近期工作目标,扎扎实实的组织开展活动,打造不老松品牌。

六、加强老龄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加强敬老文化建设,突出抓好老龄化形势、敬老传统美德和重点工作的宣传。大力宣传推广各类先进典型,特别是为老龄工作做出贡献的各级组织、社会团体和为老年人献出爱心的各类先进人物,弘扬社会新风,优化发展老龄工作社会大环境。

加强老龄宣传队伍、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宣传工作网络。抓好平面、网络和视频媒体的宣传。组织好老人节的敬老宣传月活动,积极利用有线电视台,宣传我区老龄工作。办好老龄网站,同时做好省内和全国主要新闻网站的投稿工作。积极争取在省市日报和老年报纸刊发稿件,2013年每处镇在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发表反映本地老龄工作的新闻稿件不低于10篇,市以下不低于20篇。年内区老龄办将对新闻稿件进行统计通报。

老龄工作要点篇4

二、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扎实开展好正能量主题活动。

按照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适时印发《关于开展正能量活动的通知》,明确正能量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办法措施,确保正能量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是组织老干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老年人各项文体活动,让老干部体验美好生活,组织退休党支部党员和退休人员开展“我健康、我快乐”竞技、扑克、象棋、登山等比赛活动,引导老干部党员和退休人员感恩美好生活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大家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热爱。二是开展“晒家风、正作风、淳民风”、“展望十三五,为正能量接力”等活动,引导老同志关注共产党员微信、易信公众号,调动老同志们参与新媒体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老同志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好声音。对为党和人民增添正能量的老干部评选出“正能量之星”进行表扬宣传。三是开展“奉献爱心、感恩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按照自愿量力原则,组织老干部调研建言、关爱帮扶、银龄互助、科普宣传等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老同志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普及教育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关爱弱势群体、扶贫攻坚等方面传递正能量活动,在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示风采、彰显价值。

三、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

老龄工作要点篇5

二是老年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四是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五是老龄工作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

肖副省长指出,过去六年老龄工作的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

一是要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统筹规划。

二是必须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

四是必须坚持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

五是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肖副省长指出,当前我省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老龄工作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老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课题。做好老龄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一是要清醒认识我省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老龄工作要点篇6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全国、全省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老龄工作任务繁重。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集革命老区、生态保护限制开发地区以及山区、库区、农业人口大市等特点于一身的特殊地区,老龄工作面临的困难更大、任务更重,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是全市老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我市1998年就进入人口老年型地区,2012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3万,占户籍人口的16%,高于全国、全省10%的平均水平。预计到2015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30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7万,占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农村老龄工作压力加大。全市80%以上的老年人口分布在农村,由于每年近170万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家庭养老得不到保障,功能呈弱化趋势,特别是高龄、空巢和失能老人呈增多趋势,目前,城乡空巢老人分别占城乡老年人口的41%和45%,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8%,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镇更为严峻。个别地方对老龄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对老龄政策落实不力,老龄事业投入不足,基层基础比较薄弱,等等。

二是老龄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学发展离不开老龄工作。老龄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其中必然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今后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所以,加强老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之一。和谐稳定离不开老龄工作。老年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守护者和传播者,也是维护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优良传统,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涉及千家万户,不仅有利于老年人生活安康,有利于家庭和睦与代际关系和顺,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跨越崛起离不开老龄工作。一方面家家有老人,老龄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老龄工作做好了,可以减轻老年人子女的负担,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身事业中去,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另一方面老年人阅历丰富,特别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活跃、身体较好的老同志,有继续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愿望,只要我们注意发挥和利用,其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传统道德、关心下一代、调解邻里纠纷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老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老龄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老龄工作的政策措施。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照顾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大力发展老龄事业,给予老年人更多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慰,让所有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的晚年”。省委、市委也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并为此专门出台政策和文件,对老龄工作也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意义,站在政治的、历史的、全局的高度,看待老龄工作,重视老龄工作,切实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老龄工作新任务和新要求,真正把老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认真抓紧抓好。

二、突出重点,强力推进老龄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级党委、政府和老龄工作部门要树立“以人为本、为老服务”的理念,以维护老年人权益为核心,以健全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以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切实做好维权、服务、保障工作,立足大局,着眼当前,突出重点,从解决老年人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入手,从能够见到实际成效的事情做起,每年扎扎实实地抓好几件实事,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统筹规划。市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出台,各县区也要结合实际,做好本地区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分解落实市规划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从制度规范、政策引导、统筹协调、经费支持、典型示范、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老龄委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老龄委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十二五”老龄工作的基本任务,带着责任和感情,支持推动老龄事业发展。

二是切实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社会化优待、特困救助方面的措施,进一步健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要紧紧抓住近年来省政府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的机遇,加强督促和协调,把困难的老人都纳入保障范围。要通过农村低保、“五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和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农村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三是切实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要明确政府主导,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特殊老年人、困难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的优待、救助;另一方面要调动社会力量,走“政府倡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兴办养老服务业,构筑功能完善、覆盖广泛、运作规范、服务全面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和环境支持;要加快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设施齐备、服务周到的社区服务网络;要积极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为老服务方式,重点解决农村高龄、失能、特困、留守、空巢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务问题。

四是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要认真落实《省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旅游景点、公交线路、城市公厕等有关公共设施对老年人给予免费优待。同时要切实落实在全市建立适度普惠的高龄津贴制度,逐步扩大范围和提高补贴标准,鼓励和提倡有条件的县区,适时适度提高标准,扩大高龄老人受益覆盖面。同时,要做好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生活服务、文化休闲服务、维权服务的优待服务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和监督机制。

五是切实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各地要整合各种资源,整体协调推进,积极举办丰富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为广大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条件。要加快老年文教、体育等类设施建设,加大城镇社区和农村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力度。要充分发挥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室的作用,开展好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各类文化教育活动。要支持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要重视发挥老年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宽老有所为的领域,充分发挥老龄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领导,努力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

老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社会性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老年人最值得尊敬和爱戴,也最需要关心和帮助。中华民族素有敬老、尊老的传统。因此,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基本工作方针,加强对老龄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落实力度,推动全市老龄事业科学发展,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

一要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老龄事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体现社会文明进步,不仅是重大社会问题,也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一把手要亲自、及时地听取老龄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配齐、配强老龄工作干部队伍,充实一批年富力强的同志到老龄工作岗位,并在办公条件改善、办公事业经费上全力予以保障,努力为做好老龄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

老龄工作要点篇7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老龄工作全面发展并取得可喜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一系列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把老龄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统筹安排,抓好落实,在完善老龄工作机构,加强老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老人优待政策,救助困难老年群体,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改善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取得可喜成绩。“十五”期间,我市老年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老有所养”水平逐年提高;老年医疗保健事业发展较快,“老有所医”范围逐渐扩大;老年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老有所乐”内容更加丰富;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明显提高,“老有所为”的作用更加凸显;老年权益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年维权力度不断加强。厦门老龄工作得到了全国、省老龄委的充分肯定。

过去五年我市老龄工作能够取得较好成效,是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老龄工作战线上同志们共同努力、辛勤耕耘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和市老龄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的老龄工作,有几点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并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一是必须坚持围绕大局,促进协调发展。老龄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服从服务于特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老龄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代际和谐、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紧扣为老主题。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老龄工作,把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老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断改善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三是必须坚持依法管理,弘扬敬老风尚。发展老龄事业要坚持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相结合。通过制定涉老法规政策,力求使老龄事业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通过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等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四是必须坚持党政主导,扩大社会参与。发展老龄事业,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建设。五是必须坚持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和涉老机构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大老龄工作格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不仅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建福同志在工作报告中已经作了分析,我这里不再重复),更应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做好老龄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首先,做好老龄工作是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的迫切要求。截止2005年,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未来几年,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仍呈上升趋势。根据专家预测,未来10-20年,老龄化进程将由平缓发展转向加速发展阶段。这将给我市经济、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并为人口老龄化严峻期的到来做好各种准备。

其次,做好老龄工作,是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努力构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新形势新任务对老龄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我们各级各部门要更加重视老龄工作,认真分析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更好地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服务。

第三,做好老龄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和谐离不开代际和谐、家庭和谐以及老年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的和谐。同时,老年群体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做好老龄工作,弘扬社会敬老风尚,发挥老年人在维系家庭稳定、关心下一代、调解民事纠纷、促进移风易俗、征地拆迁和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诚信友爱氛围的形成和社会活力的提升。

第四,做好老龄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广大农村老年人的积极参与,特别是我市17万老年人中有60%在农村。老年人丰富的阅历、经验以及特有的影响力,决定了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他们长期以来生活水平较低。近年来随着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留守老人"的他们在养老、医疗、心理等方面受到更大冲击。对农村老年人应当给予更多的关心,特别是在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创造条件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问题,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突出重点,关注民生,扎实做好新时期的老龄工作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围绕服从服务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努力使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刚才建福同志在报告中对“十一五”老龄事业发展的思路和今年老龄工作已作了具体部署安排,这里我重点再强调几点。

1、更加重视加强基层老龄工作。老龄工作的重点在社区,在农村。我们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重心下移到基层。我市2004年由市政府转发了《关于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意见》,并于去年召开了基层老龄工作经验交流会。应当肯定,这几年我市基层老龄工作有所加强,但仍有许多工作亟待完善。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区、镇(街)、村(居)三级工作网络,确保基层老龄工作有健全的工作机构,有稳定的老龄工作队伍,有一定面积的活动场所,有丰富的为老服务项目,有科学的检查考评机制。尤其要抓好村(居)老人协会的建设,充分发挥村(居)老人协会在基层老龄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依托村(居)老人协会建立老年志愿者队伍,组织老年人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参与新农村建设。要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做好社区的退休人员管理、老人医疗保险、老人文化体育活动等服务。

2、更加重视特殊老年群体的社会救助。老龄工作不仅要面向普通老年人,也要关注部分特殊老年人。多年来,我市虽持续开展了助养特困老人的活动,但总体工作倾向于广大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而在解决“五保”老人、“低保”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老年妇女等特殊老年群体的问题上则还比较薄弱。新的历史时期,各区各部门要在巩固与提高老年社会保障水平的同时,加大力度解决特殊老年群体的困难,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特困老人要确保应保尽保,并按照《厦门市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的规定享受政府医疗救助。今年还要继续扩大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要进一步发挥市老年基金会、慈善会、残联、志愿者组织及基层老年人福利协会的作用,支持他们继续开展并完善助养特困老人的活动。要鼓励社会各界开展捐赠、帮扶困难老人活动,依托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积极组建为老服务网,开展各种为老服务活动。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年轻劳动力的外出,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由此带来的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适当的时候要在部分社区试点构建安全服务、生活服务、医疗服务、温情服务四网合一的“空巢老人帮扶服务网络”。

3、更加重视老年普法维权工作。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十周年,全国人大、政协都将开展老年法律执法大检查。各区、各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加大执法检查、维权宣传力度,并适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厦门市实施〈老年法〉若干规定》进行修订与完善。各级老龄办要协调相关部门及新闻媒体开展庆祝老年法颁布十周年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争创“全国敬老模范村(居)”、“全国老年维权示范岗”、和“法律进社区”、“送法下乡”、“老人与法”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全社会敬老、养老意识和老年人自身维权意识。要进一步完善全市各老年法律援助站,形成以法律援助机构为主体、以律师事务所为骨干、以法律志愿组织为补充的法律援助网络,同时进一步做好老年工作。

4、更加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我市老年产业总体发展相对迟缓,不适应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根据全国老龄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门日前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省政府即将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市老龄办和民政局要会同相关部门,结合我市实际,抓紧研究提出我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的具体意见。总体思路是: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以市场化、社会化为导向,逐步建立城乡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今后几年,我市要基本形成以政府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为示范,以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为主体,以社会养老服务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希望各区按照这个基本思路和要求,积极探索实践,努力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5、更加重视营造尊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老龄事业是具有公益性、群众性的社会公共事业,这一系统工程要持续健康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党政主导上,更要激发社会成员的老龄意识、敬老养老意识,营造起公共老龄事业的社会大氛围。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老龄宣传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增强全社会老龄意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今年是我市实施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扩大老龄工作影响力、展现老年人良好精神风貌、提升全体市民敬老、养老意识与老龄意识的重要一年。今年的老龄宣传工作,除了日常宣传活动外,要着重策划以下重点活动的宣传:一是全国第二次老龄工作会议、全省和全市老龄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二是第二届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评选表彰活动及我市第三届“十佳敬老模范家庭”评选活动;三是纪念《老年人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系列活动;四是我市第二届老年文化艺术节的策划与组织。

三、加强领导,提升水平,构建大老龄工作格局

老龄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老龄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切实加强领导,努力提升我市老龄工作水平,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这里我想对从事老龄工作的同志强调要有“三种意识”。

1、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坚持党政主导,这是老龄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各级党政领导要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紧迫感与责任感,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将老龄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放到中心工作的大格局中通盘考虑,纳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行部署。要定期听取老龄工作汇报、定期部署与检查老龄工作,密切关切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关注老龄事业发展中所遇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老龄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要重视和支持各级老龄工作机构组织建设,选派有爱心、责任心强、能力水平高的人员从事老龄工作。要建立健全老龄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分工到人,责任明确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性运行机制。要建立制度化的老龄事业经费投入机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

老龄工作要点篇8

1.开展“居家养老”试点,为老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展。20*年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社区建设要以为老服务为重点,在强化服务功能上有新突破”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老龄委下达了开展“居家养老”试点的任务,并要求各区20*年底前“居家养老”全覆盖。根据市老龄委的工作部署,区老龄委结合我区实际,在古荡街道积极开展了“居家养老”试点工作。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试点启动后,区老工办会同古荡街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召开社区工作者、老年人代表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充分了解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重点服务对象,合理设置了“居家养老”的服务项目和服务点,明确了服务方式。目前,古荡街道“居家养老”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区老工办会同古荡街道及时总结了试点经验,着手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此外,*乡还积极筹建养老服务中心,探索老年人“到农村养老”新模式。

2.认真举办“老人节”系列活动,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是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让老年朋友实现老有所乐的重要方面。20*年,区老龄委以省第十八个“老人节”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9月25日,省老年学会、省社科联、*疗养院、市老工办、区老工办会同灵隐街道在*弄社区举办了“省20*社科‘普及’暨庆祝第十八个老人节”活动;9月28日,区老工办会同浙江珍奥集团举办“*区‘珍奥杯’庆祝浙江省第十八个老人节文艺联欢会”的演出活动。此外,第十八个老人节期间,区老工办还开展了走访慰问高龄老人和特困老人活动,共走访高龄老人99人、慰问特困老人120人,发放慰问金(礼品)共70余万元。各乡(镇)街道根据老工办的统一部署开展各种形式的庆祝大会,使老年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通过组织各项活动,不仅有效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同时也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3.切实抓好老年电大分校建设,老年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强老年电大建设是市政府列为20*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20*年,区老龄委根据市老龄委统一部署,全面推进了老年电大*分校建设。一是调整充实了区老年电大组织。二是落实区老年电大工作人员。三是改善区老年电大硬件设施。通过老年电大建设的深化,扎实推进了全区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20*年,全区老年人接受教育的比例进一步增加。春季招生,全区13个教学点、87个教学班共招生2267人次,入学率占全区老年人总数的3.59%。今年秋季,全区增设了区民政局、区建设局、区教育局、区计生局和区人事局5个教学点,共招生3173人次,入学率占全区老年人总数的5.01%,使招生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积极开展创建活动,社区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

1.城市社区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围绕长效管理目标,按照《浙江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考评办法和考评标准》,切实加强了对已创建“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城市社区的管理,努力深化创建成果,巩固创建成效。20*年,区老工办组织各街道老龄干部对20*年创建“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没有抽查到的30家社区进行了复查,经复查所有社区均符合考评标准。

2.乡镇社区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同步推进。为切实提高乡镇社区老龄工作水平,按照省老龄委提出的到20*年底80%以上社区实现老龄工作规范化的目标,20*年,我区在巩固城市社区创建成果的同时,积极将社区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创建活动向乡镇社区延伸。一年来,区老龄委先后三次召开会议对乡镇社区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创建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并组织对120余名乡镇社区老龄工作者进行了“3587工程”创建工作专题培训,在三墩镇新星社区召开了“3587工程”创建工作现场会,使乡(镇)社区创建有样板,将乡镇社区创建工作列入年终目标考核,建立创建达标社区奖励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各乡镇及乡镇社区的共同努力,20*年共有14个乡镇社区通过了市老工办组织的验收,成功创建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

(三)注重发挥区老龄委各成员单位作用,老龄工作合力进一步形成。

老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关键在于整合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充分形成工作合力。一年来,区老工办切实加强了协调,充分调动和发挥区老龄委各成员单位的作用,使全区老龄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区民政局:通过积极协调,攻坚克难,区社会福利中心(老人公寓)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已进入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逐步规范,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8.78%,、95%。区财政局:按照保障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积极配合协调落实各项老龄工作经费,确保了各项老龄工作的正常开展。区司法局: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四五”普法教育验收的内容之一,全年共组织开展宣传咨询活动6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待老年人的来人来电咨询535余人次,为近百名老人解答涉及婚姻、赡养等法律问题,为6名经济困难的老人提供法律援助,有效促进了老年人权益的维护。区卫生局:积极构建“夕阳红”健康工程,优化老年医疗服务和防病治病措施。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老年人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基层各单位确保老年人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区第三人民医院通过专修增设“老年康复医疗”并率先推出“低保人员受助医疗卡”,为部分低保老人提供了医疗保障;*区人民医院在*弄社区专门开设了《老年病护理要点》讲座。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做好社会保险工作,努力扩大社会保障面。1―10月份,全区参保企业达4*9家,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8425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截止10月底,全区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共23212人,参保率98.28%。全区已接受企业退休人员档案24*1份,发放慰问金共计273.9万元。区教育局: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系列活动,要求全区各中小学把此项活动纳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规划,纳入到文明学校的创建范围。与区关工委联合组织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百名敬老好少年”评选活动。区文广新局:发动各类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组织举办了全区老年人运动会,并积极组织了太极柔力球队、地掷球队、健身球操队、气排球队、门球队参与市第六届老年运动会的比赛,取得四项城区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团区委:扎实推进为老服务金晖行动,广泛发动和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志愿者、少先队员开展为老服务活动。此外,还有区建设局、老干部局、人事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都结合各自的职责,扎实开展了老龄工作,全区老龄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四)切实加强教育培训,老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针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朋友对各项管理服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老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的情况,区老龄委切实加强了对全区老龄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20*年5月19日至20日,区老龄委举办了全区首次社区老龄干部集中业务培训,各乡(镇)、街道及社区老龄干部共120余位同志参加了培训。通过对当前老龄工作形势分析、政策知识讲解,老龄工作新思路的探讨,进一步拓展了老龄干部的视野,提高了老龄干部的业务能力。同时,区老工办还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了老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全区老龄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升。

老龄工作要点篇9

第三条老龄信息工作要围绕全国、省、市老龄工作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完善信息工作网络,创新信息工作思路,加强对信息的组织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满足各级党委政府、老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了解老龄工作的需求,及时、准确、全面、客观的反映老龄工作、老龄事业发展各方面进展情况。

第四条老龄信息工作,必须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灵敏高效,快捷畅通;把握规律,创新方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二章老龄信息载体

第五条老龄工作信息载体为:全国、省、市、县老龄网站和省《老龄工作动态》。

(一)各级老龄网站信息:各级老龄门户网站主要面向社会公众,登载老龄工作动态、经验介绍、情况交流等内容。

(二)省《老龄工作动态》:刊载老龄重大事件、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各市县、省老龄委成员单位贯彻省委、省政府、全国和省老龄委、老龄办重要部署和做好老龄工作、推进老年事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好的做法。

第三章老龄工作信息网络

第六条县老龄委各成员单位确定分管信息工作的领导和专(兼)职信息员,各镇(街道)、开发区老龄办确定专(兼)职信息员。要保持信息工作队伍相对稳定,确保工作连续性。

(一)分管领导职责:管理和指导本单位及本系统信息工作;审核签发本单位上报的信息;督办领导批示件的办理;负责本单位、本系统信息工作的总结及表彰组织工作。

(二)信息员职责:按老龄工作要点和信息报送要点,收集、编辑本单位或系统的老龄信息,并按规定格式报送;为本单位或上级部门及时提供老龄信息服务;完成上级部门老龄信息工作约稿等有关工作。

第七条县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开发区老龄办为一级信息单位;其余单位为二级信息单位。县老龄办负责对一级单位老龄信息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总结、通报。

第八条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其主要来源有:上报或下发的文件、会议材料、领导批示、工作总结、基层情况、调研报告、突发事件及下级单位报送的信息(简报)、报表等。老龄信息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下基层调研、约稿等方式收集信息第一手素材。老龄信息工作要善于通过有目的收集多方面素材,形成具有代表性、指导性或共性的综合类信息。

第九条最大限度实现信息共享。县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开发区老龄办向社会本单位、本部门重大管理改革、创新举措等重要信息时,同步抄送县老龄办。

第四章信息审核程序及保密制度

第十条实行信息审核制度,各一级单位对所报信息真实性承担责任。向县老龄办报送的老龄信息应经本单位分管领导审核;重要信息由主要领导审核(通过电邮投稿的,注明签发人),报县老龄办。各一级信息单位报送的信息,经县老龄办办公室初审,报县老龄办分管领导审核后,统一向上报送。

第十一条老龄信息工作应严格遵照各项保密制度。各单位、各部门在老龄信息材料的收集、使用、传递、保管、移交等各个环节,都应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县和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加强保密管理,特别是加强对重大敏感老龄信息的保密工作。

第五章老龄信息内容及写作基本要求

第十三条按照全国、省、市、县老龄办的相关通知精神,请各单位、各部门重点围绕以下内容投稿:

(一)本单位、本部门在贯彻县委县政府、全国老龄办和省、市老龄工作重大部署方面突出做法,以及在贯彻县领导、县老龄委领导指导或批示方面的落实情况等;

(二)各级各部门贯彻实施《老年法》、《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市优待老年人规定》的情况和做法,针对老龄工作出台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重要政策性文件的主要内容;

(三)各级、各部门针对老龄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及进展情况;

(四)本区域老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五)关注老年民生、民心与服务老年人的有效举措。在改革创新、服务老年事业发展方面的成功做法;

(六)能够体现地方或行业特色,或在本地区、全省、全市或全国领先的好做法,以及被推广的典型经验;

(七)突发性重大特大涉老事件以及处理情况;

(八)对老龄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理念突破的调研报告;

(九)老龄工作重要统计数据及分析报告;

(十)社会各界及媒体对老龄工作的反映和评论。

第十四条信息编辑要注重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喜忧兼报,简明扼要。动态类信息篇幅上一般控制在500字左右,不超过800字;投稿专报的专题信息篇幅一般控制在1000字左右,不超过2000字。统计类信息要有分析、有预测、有建议,不超过3000字。

第六章老龄信息工作基础建设

第十五条加强老龄信息队伍建设。各单位要重视老龄信息工作,不断加强对老龄信息工作者在采编、内容把关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和业务水平。关系爱护老龄信息工作者的成长,为其正常有序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第十六条各单位要积极支持老龄信息工作,为老龄信息工作者参加会议、查阅文件、采编信息、业务培训、外出调研等提供便利条件。

第七章老龄工作信息的考核通报

第十七条各镇(街道)、开发区老龄办报送信息,报送数量:每周不少于1条。

第十八条各单位信息约稿应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报送任务。

第十九条县老龄办每月通报一次信息报送情况。

老龄工作要点篇10

二、抓住工作重点,加大老龄宣传力度

我们围绕老龄工作重点,通盘谋划,精心安排,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开展各种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老龄工作环境,采取立体化、多样化、全方位的老龄宣传形成。开展老龄工作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工会、市团委、市妇联、市文体局、市广电局开展中老年人才艺大赛,通过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我们还积极宣传自治区人民政府(政发[]76号关于《壮族自治区老年人优待规定》的文件精神,为自治区于月份开展统一发放老年人优待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让更多的老年人得到实惠。另外我们还协助市两办组织市四家班子领导春节上门慰问百岁老人活动。市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敬老得到了市民的的好评。为社会营造了真心敬老,热心助老、一心为老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抓好老年人工作,促进社会稳定

我们把老年人工作当作一项重大的工作任务来抓,建立老年人来信来访档案,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答复,协调有关部门解决老年人提出的合理请求和相关问题。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对一些老年人案件需要法律救助的我们通过市法律援助中心进行减半或免除诉讼费。有力地维护了老年人的利益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四、迎接自治区评选“全国、自治区老龄工作先进单位”检查组到我市检查。

村典型、育亮点、显特色。在全市我们以重点建设镇老协会,镇梧村老协会、石窝镇老协会、新荣镇老协会、隆盛镇南禄村老协会和孝亲敬老(山庄)教育基地为镇、村、市三级样板点,各个点都各有特色,富有教育意义。我们是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全面推动市镇村三级老协会建设。

五、对标准,找不足,促完善。

认真按照自治区评选“全国、全区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的评分标准,项项落实专人抓,责任到人,欠缺什么、该补什么,如何补充都落实到人。特别是老龄档案材料整理,实行既分工又合作,点点滴滴,逐条对比,反复核查,分类归档。形成了比较完整。衔接较好的老龄档案系列。

六、检查工作、精心组织、密安排。

对自治区评先检查组在月份对我市的检查,我们能及时向市有关分管领导汇报,制定评先检查方案,做到条理清晰,检查安排紧揍,时间合理,所到的被检点,能检出成绩,并富有特色。

七、检查组满意、评价高。

自治区评先检查组通过对我市的检查,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市的老龄工作从点到面,从市到镇村,都做得较好,办公室档案齐整、完善、年度衔接等是全区县(市)级最完备的,老龄组织机构完善,人员编制、经费落实,为老服务设施和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较好,镇村级老协会工作出色,所到的被检点各项工作十分满意。据自治区老龄办领导综合检查组意见:我市老龄工作是全区较好的县市之一,确定我市为自治区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并选定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材料已上报全国老龄委。

八、存在问题。

市政府转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政发[]76号关于《壮族自治区老年人优待规定》文件后,许多涉老部门迅速贯彻执行,得到了老年人的好评。但有些部门至今还没有按规定要求落实老年人的优待政策,如市内公共汽车,还没有按规定为高龄老年人免费乘车,有些景点还没有对老年人免费开放。

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1、根据自治区政发[]76号的文件精神,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优待证,具体按照自治区老龄办办证细则进行办理。我办将派员参加自治区老龄办的办证培训,后按要求开展工作。做到随到随办。

老龄工作要点篇11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老龄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我们要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新时期老龄工作对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的特殊重要性:

(一)老龄工作关系到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大问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提高对老龄工作的重视,刚才俊良同志在报告中也说了,现在老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县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地方对老龄工作重视不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龄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做的贡献越来越大。老龄工作是和谐社会、幸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老龄事业是一个政治问题,老龄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将来都要进入老年,这是自然规律。今天在位的时候对老龄工作不重视,等退下来的时候再想做老龄工作已是悔之晚矣。特别是一些已经退下来的老领导还在为政府分忧,帮我们做老龄工作,我们这些在位的年轻同志,如果不做好老龄工作,能对得起谁?老龄工作是社会、政府的重要责任,与社会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和每个人的未来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老龄工作就是重视我们自己。老龄工作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当前老龄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老年人已成为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对象和重要群体。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龄群体提供养老保障、服务照料、卫生医疗、健康娱乐等方面服务,这些都属于公共服务范畴。这些服务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给予特殊的关注和体现。

(二)老龄工作关系到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达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大民生建设目标,一个重要的政策措施就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口老龄化造成老年抚养比越来越高,养老金和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压力越来越大,给社会保障带来了深刻影响,也是给政府极大鞭策。老年人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对象之一,如果对老龄工作不重视,就意味着对民生工作不重视,就意味着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一定要站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老龄工作的重要性。

(三)老龄工作关系到建设和谐、幸福的重大问题。

总书记指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如何对待老年人问题,是一个人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关系到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关系到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到社会风尚、和谐文化。只有全社会都尊老、助老,才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才会更好推动和谐、幸福建设进程。

二、研判趋势,更加有效地推进老龄工作。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难题。“六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作为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劳务输出大市,未富先老的特点更为突出,老年人在物质生活、医疗卫生、生活照料、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压力更重,老龄工作任务更为紧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年社会保障压力较大。我市早在1998年就进入人口老年型地区,2010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户籍人口的16%。预计到2015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30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7万,占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而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能力有限,养老金和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全市75%以上的老年人分布在农村。由于我市每年约150万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比城镇更为严峻,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更为日趋弱化,老年人迫切需要社会化的养老保障形式,特别是在村一级,要加强老年协会建设,建立养老照料平台。三是高龄、空巢和失能老人越来越多,全市空巢老人34万人,其中农村24.6万人,失能老人10万人,其中农村7万人,养老服务工作亟待加强。四是老龄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的地方党政领导对老龄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对老龄政策落实力度不够、思路不开阔,老龄事业投入不足,基层工作比较薄弱,社会敬老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2009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各地首先在城镇完成政府为困难空巢老人特别是城市三无老人中的失能老人购买照料服务,目前需要政府购买服务的困难老人不足400人,人数并不多,但这项工作除霍山实现全覆盖,霍邱、舒城、金安、裕安开展了试点以外,其他县区至今未能启动。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去年6月份出台,要求年底各县区出台配套文件,至今出台的只有霍山县。有的县区老龄办至今无专项编制、无专职工作人员,有的县老龄办编制被占用或挪用。这次市老龄委主任办公会已经议定,要求市老龄办联合市编办对各县区老龄工作编制进行认真督查,如果还不解决编制占用挪用问题,编制部门可将编制名额收回。今后,要加大对全市老龄系统目标管理考评成果运用力度,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当年位居末位的县区,市老龄委要约谈其党政主要负责人;对连续三年居末位的县区,要求老龄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大会上表态发言。

三、突出重点,全力为老年群众营造幸福晚年。

老龄工作的目标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说到底,就是要让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的晚年。幸福老年,路在何方?从各级党委、政府和涉老部门的层面来讲,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为老服务”的理念,以维护老年人权益为核心,以健全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为重点,以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切实做好维权、保障、服务工作,立足大局,着眼当前,突出重点,从解决老年人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入手,从能够见到实际成效的事情做起,每年扎扎实实地抓好几件实事。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要扎实开展好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全国“敬老文明号”创建是经中央批准,列为国家表彰常设项目,意义十分重大。我市的创建活动是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市老龄委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会议,既是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也是创建“敬老文明号”的动员大会。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积极响应,广泛动员,拿出具体创建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力争使我市争创更多的全国、全省“敬老文明号”。通过“敬老文明号”创建,在全市营造更加浓厚的敬老氛围,为和谐、幸福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要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前的工作重点和社会热点,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要明确政府主导,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12年市城区养老中心已纳入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计划,市老龄办要组织牵头民政、规划、土地、重点工程办抓好项目落实,确保早日投入使用。各县区要确保实现“十二五”期间建成一所综合性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发挥政策扶持、财政补贴等政策杠杆作用,调动社会力量,走“政府倡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兴办养老服务业,构筑功能完善、覆盖广泛、运作规范、服务全面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和环境支持。市及两区在今年要尽快建立市、区两级养老指导中心和街道、社区两级服务机构网络,启动市城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设施齐备、服务周到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9月份,全国老龄科研基地会议将在我市召开,这充分说明国家相关部门对我市老龄工作的肯定,我们要将上述工作积极开展起来。各地要积极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为老服务方式,按照《实施意见》要求,积极探索有条件的敬老院逐步向社会老人开放,采取无偿、低偿、有偿等方式,重点解决农村高龄、失能、特困、留守、空巢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务问题。

三要切实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社会优待、特困救助方面的措施,进一步健全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要紧紧抓住近年来省政府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的机遇,加强督促和协调,把困难的老人都纳入保障范围。要通过农村低保、“五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老龄工作要点篇12

二、社区老龄工作试点的内容

自2001年12月全国老工办下发了“关于在10省市进行城乡社区老龄工作试点通知”后,10省市的老龄办便积极响应,认真领会通知精神,周密部署,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基本目标,选定了具有一定代表性、具有一定工作基础、有推广价值的社区(村)作为试点单位。同时争取党政领导和有关单位对试点工作的支持,稳步开展试点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社区老龄工作管理体制

在城市社区普遍理顺了机构,建立了社区老龄工作委员会(有的地方叫社区老龄工作领导小组),吸收相关单位领导参加,健全工作队伍,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在试点中,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明确了社区老龄工作的定位、任务和职责,使老龄工作摆到了各级领导的工作日程中。社区老龄委负责对社区老龄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同时强调了社区老龄委在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哈尔滨在试点中摸索出了“三个建立健全”和“三个实行”。云南昆明盘龙区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1144”工程。天津和平区在试点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三级老龄工作制度”和“六册一卡”,使老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推动了社区老龄工作向纵深发展。武汉江汉区按老龄组织网络、老年文体教、老年基本情况等三大类24个项目建立台帐制度,经过实施,效果不错。

在农村成立了村老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村老年协会。村老龄工作小组和老年协会都在村党组织、村委会的领导下,围绕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北京顺义区制定了农村老龄工作十三项制度,为争取2002年实现“六镇、百村、千户、万人”的农村社区老龄形象工程,三年要有60%的农村社区老龄工作达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津市在村委会设立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长任组长,负责民政工作的副村长、村团支书、民兵连长、妇联主任和老年协会会长为成员的老龄工作领导小组。两委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定期召开会议,指导老年协会开展日常工作。其他试点省市也建立了类似的工作机构,初步理顺了社区层面的老龄工作管理体制,从组织上保证了社区老龄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2、规范和加强老年群众组织

发展老年群众组织是推动城乡社区老龄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这次试点的关键一环,能否把老年全中组织建设好是试点成败的关键。在试点单位的居委会(村)都成立了老年协会,作为社区(农村)老龄委工作的办事机构,承担了社区(农村)老龄事物管理的职能。辽宁台安县、福建的福州鼓楼区和石狮、云南昆明盘龙区、武汉江汉区、江苏洪泽县的老年协会会长由社区(村)党政领导兼任,协会其他主要成员经选举由热心老龄工作的老同志担任。协会是老年人自愿组成的自治组织,按照协会章程,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并接受会员和社会各界监督。湖北大冶铜山村实行老年协会、民事调节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三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管理模式,村老年协会指定了一系列有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探索出一条乡村老龄工作的路子。北京顺义农村在老年协会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为老服务的“四组、四队”,通过“四组、四队”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老年人的受益率和参与率。云南江川县在村级老年协会实行“六个一”规范化管理。黑龙江泰来县老年协会做到“一册、四簿、六有、三上墙”家了制度建设。天津老年协会在试点前名称不统一、章程不规范、阵地不固定、经费无保障、活动不经常等问题,试点开始后,他们按照自制规范化、决策民主化、管理制度化、活动经常化、内容多样化的方向,从依法设立、规范章程、明确职责三个方面设立积极探索加强老年协会自身建设的途径。试点的实践证明,以老年协会的形式发展老年群众组织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3、建设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拓宽为老服务内容

在为老服务设施建设上,各有各的招,可谓是“八仙过海,各现其能”,出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大好局面。北京东城区按照“四个便于”的原则规划社区,在寸土寸金之地兴建了一批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开展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资源共享为老服务实践活动,形成优势互补、共建双赢的运行机制。顺义区在试点中,重点实施了“六三工程”。福州鼓楼在试点起步阶段,通过政府先行投入带动社会和个人捐助,建成了一大批为老服务的社区基础设施。此外,整合社区内机关单位老年活动场所,努力做到资源共享,石狮充分利用华侨、企业家多且热心老年公益事业的优势,加大农村老年活动场所建设的力度,为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湖北黄石通过“星光计划”,推动建立具有社区特色、功能齐全的老年服务设施体系,做到“四个注重,四个突出”。同时强化企事业单位“参与、剥离、共建”作用,有效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摸索出了一条老工业区老龄工作的道路。苏州金阊区以前瞻的眼光,将全区的养老事业作为加强社区老龄工作的基础工程,多渠道筹资成立慈善基金会建立老年公寓。整合社区、调配社区资源,共驻共建。山东济南历下区和青岛市南区动员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单位场地、设施、资金和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还建起了老年人呼叫服务网络中心,为部分老年人安装了呼叫终端。山东肥城采取政府扶持、集体投入、社会兴办等多种途径,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机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市和上海市将信息与通讯技术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为老服务的成功经验。2002年,哈尔滨市以社区老龄工作试点为契机,投资200万人民币,适时推出了居安服务网络系统。现在该系统已经初具规模,正在运行中。居安服务网系统通过整合市、区、街、社区4级资源,极大地改善了社区为老助老的服务功能。居安服务网络系统具有两个通道:一是信息通道,二是物流通道,均可覆盖全市。信息通道24小时为老年人服务,老年人只要打一个电话便可以享受急诊急救、家政服务、健康咨询、情感慰藉等多项服务。物流通道的终端设全心全意服务站,服务站根据管控中心的指令完成物流服务。现在全市全心全意服务站已建100个,计划2003年底覆盖全市。现在,各商家、企事业单位纷纷看好居安服务网络系统,竞相为该系统投资,争取加入该系统,作为自己进入社区的载体。例如,南和医药公司(民营企业)已经签约,计划投资200万人民币,进入该系统。目前,全市已有343家企事业单位成为居安服务网络的服务资源,已有近20万人加入居安服务网络系统。

上海建设“社区老年人关怀系统”是上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主要任务是,在社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建设以网络、电讯、传媒为主的信息网络,发展以社区老年服务设施、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为主的公益服务网络,联系社会各方面的产业服务网络。三网合一,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系统包括:(1)、上海热线电话:以接受老年人咨询和服务为主,每年接听11万个电话,后台服务组织2000余家。(2)、上海热线信息网:以信息为主,每年信息4万余条,咨询服务单位4000余家。(3)、安康通老年人紧急援助呼叫网络:以安全、火警、急救为主,附有800个免费电话聊天和免费送货、上门维修等服务,拥有老年人用户1万多户。(4)、老年人远程教育网络:以电视、网络等形式传播老年大学的授课内容,拥有10多万老年学生。上海市计划,在老年人远程教育网络中,增加广播、有线宽带和卫星等传播形式。在信息网上,设计和制作养老机构、日间护理、上门服务等咨询和预定服务的软件。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向全国推广哈尔滨市和上海市的经验,也希望在这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这种大手笔的做法代表了社区为老服务向信息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的方向,体现了国际社会老龄工作的共同发展方向。

设施的完善推动了为老服务内容和项目的拓宽。福州鼓楼区在试点中,坚持“以人为本”,从生活服务、医疗、教学等方面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北京东城区在区、街道建有社区服务中心、设网站和热线电话,实现了三位一体化运作,采取七项措施帮扶空巢家庭老人,顺义区在试点中把老有所养问题放在首位,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抓保障,促供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天津初步构建起为老服务的“五个体系”框架,重点抓好生活照料、医疗保健、老年教育、老年文化和老年权益五项工作。湖北鄂州西山街道办事处坚持“养为”结合,建立特困老人救助基金和五保户供养制度,兴建福利院,走出了一条适合农村老龄工作的新路子,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养老问题。黄石鼓励企业为老服务设施面向社会,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企业与社区双赢。洪泽县开展帮助贫困会员脱贫致富、“五登门”等活动,增强了村老年协会的吸引力。沈阳沈河区的“爱心电话”服务、救助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搞得有声有色。山东济南和青岛建立了三级老年服务网络,全面开展“医疗进社区、律师进社区、家政进社区”活动。济南历下利用政府资助和社会捐款建立了“历下吕观”特困老年人救助基金。

4、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老年人的参与热情

各地以星光老年活动之家和老年活动中心为依托,让老年教育进社区。利用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注意抓好老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老年教育工作,这样既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又使老年人各方面的素质得以提高。社区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各地老龄委充分发挥了社区老年人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组建各种老年文体组织,举办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让老年人动起来。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让老年人把握时代脉搏,把社区老龄工作和党、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引导老年人立足本社区,为两个文明贡献余热。苏州金阊区坚持“五进社区”,由于社区老龄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老年人的面貌焕然一新,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山东济南历下区、肥城市积极创造条件创办社区老年大学,适应老年人求知求新的愿望。

老年人既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更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老年人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是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福州鼓楼区成立了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社区“义务十大员”工作队伍,协助居委会搞好各项工作。鄂州西山街办支持鼓励低龄健康老人兴办经济实体,从事种养殖业和第三产业,把“养”与“为”较好的结合起来。洪泽县大多数老年协会会员根据自身特点,在协会的组织下,积极从事一些经济活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家庭增加了收入。洪泽县组织老年协会参加廉政建设,发挥监督作用。沈阳沈河区老年协会已经成为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开展了“一学、二写、三看、四练、五奉献”系列活动,在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积极探索社区老龄工作经费筹措渠道

活动经费不足是困扰社区老龄工作一个棘手的问题,市场经济下,依靠政府大包大揽不行,“等、靠、要”的思想更不可取。因此,必须探索经费来源问题。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通过试点,积累了一些经验。洪泽县为了解决经费不足问题,除了依靠政府拨款、会员会费、社会捐款外,还支持老年协会创立经济实体,协会通过自身的劳动创收,既减轻了社会负担,又为开展活动提供了经费来源。福建在农村建立老年福利互助金和老年人创收基地,村(居)组织划出部分共有荒山、滩涂给老年协会经营或将市场管理等部分公共事业交给老年协会管理,收益归协会使用,这样,既能促进老有所为,又解决了活动经费。石狮利用协会会员会费、村(居)拨款、社会捐款、老年基金利息、店面租金等保证经费来源。云南江川大街镇村委会在试点中将停车场、12间铺面交由老年协会经营,年收入达10余万,满足了活动经费的需要。黄营村将集贸市场交由村协会管理,大街镇、雄关乡还采取社会捐助的办法创立老年福利促进会,开展救助特困老人活动。哈尔滨在试点中,采用“五个一点”的办法,构建社区老龄工作经费保障体系,取得了一些突破。

三、基本经验

一年来,试点单位进行大胆探索,其基本经验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一个目标。做好社区老龄工作,必须实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这个根本目标。试点中,10省市试点单位以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分解和整合社区老龄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使老年人的问题在社区得到基本解决。实践证明,紧紧抓住这个目标,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能落到实处,老龄工作就会赢得广大基层老年群众的广泛支持,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能切实使基层老龄工作起到维护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作用。

2、抓好两个建设。做好社区老龄工作必须抓好硬件和软件两个基本建设。抓好硬件建设就是要根据需要和承受力水平,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和活动场所。没有硬件设施和活动场所,在社区为老年人服务就没有依托,就谈不上社区老龄工作。社区试点单位抓住民政部实施“星光计划”的机遇,初步建成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和活动场所的区(县)、街(镇)、居(村)三级硬件体系,包括养老机构,“星光老年之家”、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站(室)等,确保老年人就近就便地得到服务。经过一年的努力,试点单位的硬件建设大为改观,为社区老龄工作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活动阵地。山东济南和福建福州在三级硬件设施体系的基础上,动员老年人把自己的家庭贡献出来,作为定期活动的场所,大大缓解了现有设施的不足,形成区(县)、街(镇)、居(村)和老年人家庭等社区为老服务的四级硬件体系,受到老年人的广泛欢迎。抓好软件建设就是紧紧抓住老年群众组织特别是老年协会这个抓手,加强培育和引导,围绕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工作规划等内容加大规范化管理工作,使之成为社区老龄工作的主体。一年来,试点单位之所以取得突出的成绩,社区老龄工作之所以呈现出新的面貌,老年协会的作用重要原因之一。事实证明,没有老年协会等老年群众组织,开创社区老龄工作新局面是难以想象的。总之,抓好两个基本建设是社区老龄工作的两个轮子,抓好了,社区老龄工作就能走上快车道。

3、发挥好四个作用。社区老龄工作千头万绪,仅仅依靠任何一个方面都是行不通的。试点实践中,试点单位以“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面关怀”老龄工作方针为指导,注意发挥好三个作用:一是发挥好党政主导作用,即充分发挥老龄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协调成员单位在社区层面落实其职责,健全对社区老龄工作的齐抓共管机制。使社区老龄工作切实发挥党政主导的作用就是要。发挥政府在为老服务上制定政策、资金投入、培育市场、典型示范的主导作用,引导为老服务实行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兴办、为老服务机构自主经营的运行机制,走社会化道路。二是发挥好驻区单位、社区非老年群团组织和社区外社会力量的作用。试点单位按照“共居共建”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作用。湖北黄石、福建福州、上海、哈尔滨等试点单位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形成各方面积极参与社区老龄工作的充满活力的局面。三是发挥好市场的作用。试点单位运用市场机制,培育了一些为老服务经济实体,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低偿服务,既搞活了社区老龄工作,又调动了为老服务组织的积极性。目前,在这方面,试点单位只是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但事实表明,运用市场机制,培育为老服务经济实体,是社区老龄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四是发挥好老年人的作用。老年人是社区和社区老龄工作的主体,健全民主自治管理机制,发挥老年人做老年人的事,是这次试点中较成功和较成熟的经验。

4、完成六项任务。为了实现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目标,围绕为老服务这一核心,试点单位普遍把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医疗保健、日常生活照料、文体教育活动、社会参与和合法权益维护作为社区老龄工作的六项基本任务。老年人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群体,他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各不相同。如何确定工作任务,必须抓住老年人普遍关心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试点单位经过科学的调查论证和认真的探索实践,把这六个方面确定为目前我国城乡社区老龄工作的主要任务。试点实践表明,这六个方面基本符合我国城乡社区老年人基本需求的实际。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开展社区老龄工作,应当主要围绕这六个方面进行。

5、坚持四个结合。试点实践中,试点单位普遍感到,做好社区老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社区老龄工作与城市社区建设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相结合,必须始终坚持社区老龄工作与解决老年人问题相结合,必须始终坚持社区老龄工作与发挥老年人作用相结合,必须始终坚持社区老龄工作与加强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只有坚持这四个原则,才能真正提高老年人的参与率和受益率,社区老龄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存在的问题

1、个别地方对试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社区老龄工作不是就试点而试点的,试点的目的是为了向全国推广。个别地方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做好社区老龄工作的重要意义,行动迟缓,没有及时加强与上级有关领导的沟通,没有争取上级领导对社区老龄工作的高度重视。没有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作用,甚至怕麻烦,不愿与成员单位打交道。个别同志在工作中有为难情绪,不重视调查研究,不注重倾听基层的意见和呼声,没能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试点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2、个别地方老龄机构尚未理顺

个别城区、乡镇、街道的由于人员编制、财力等因素,牌子多、兼职多、经费少、办公条件差的现象还存在。有的地方基层老龄委,机构调整后,表面上看是加强了,实则削弱了。另外,基层老龄工作队伍老化,业务不熟练,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3、老年协会还没有得到规范

个别村(居)仍未建立老年协会,老年协会活动发展不平衡;个别老年协会缺乏凝聚力。许多地方还没有完全明确老年协会的性质、地位、作用,对老年协会的管理还缺少有效的办法。像石狮这样发达地区,由于基层老年协会不能列入社团登记管理,协会不能开立银行户头,协会基金和经费由协会负责人个人管理,存在不安全因素。

4、社区老龄工作经费没有可靠保障

社区老龄工作经费短缺问题普遍存在。有的地方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一般都有固定的拨款渠道,数额根据各区财政状况有所不同,有多有少,但没有老龄工作专项经费。村对老龄工作经费的支持程度,主要取决于集体经济状况,也是有多有少,没有机制上的保障。社会对社区老龄工作的赞助和支持,随意性很大。有的地方在费改税以后,镇财政没有通盘考虑社区(村、居委会)老协会长的工资报酬,有的村一事一议时没有免除老协会员的“两工”。并村联组后,以前给老年协会的渔塘、土地等,有的被镇或村收回,使老年协会的收入减少,影响了老龄工作的开展。

此外,还存在老年人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没有明确,老年活动场所管理,农村试点工作相对薄弱等问题。

五、建议

1、将社区老龄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

老年人是社区的重要活动主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和退休人员回归社区的必然趋势,相对于其他年龄群体居民来说,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今后,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本着“先挖渠,后放水”的原则,在管理和服务好社区现有老年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接受大规模回归社区的退休人员的各项准备。从试点的实际情况看,目前的社区建设总体规划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为此,需要把社区老龄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作出进一步的总体规划。

2、加强社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

要严格按照中央《决定》要求和李岚清副总理关于“老龄工作在机构改革中,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指示精神,在街道、乡镇,建立健全老龄工作委员会,在民政部门建立办公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在居村设立老龄工作机构,纳入自治组织建设范畴,下设老年协会承担日常老龄工作事务,作为老龄工作在最基层的抓手。

3、明确基层老年协会的合法地位

从社区层面来看,两委都是民主自治组织,超负荷运转的状况十分突出,依靠老年协会来做老龄工作比较现实。而且,试点的实践证明,老年协会是社区老龄工作的有力抓手。目前,农村80%的村都有老年协会,城市老年人协会也普遍存在,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了加强社区老龄工作,应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对其合法性问题,可以视同单位内部组织,不予登记,在村居党支部和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活动。也可以严格按照条件进行社团登记,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开展活动。总之,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应加强对这类组织研究,要有明确说法。

4、将“老年人活动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老年人的活动,往往是花费较少的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目前,各级财政对老龄事业的投入,主要是在“养”、“医”和服务设施等方面,但对基层老年活动没有专项经费,基本上采取“一事一批”的办法,投入很少,没有保障。各级财政应调节支出结构,将“老年人活动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增长机制,以确保基层老年文体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5、加强农村试点工作,发展农村养老事业

老龄工作要点篇13

2001年2月28日,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强调指出,“老龄工作的重点在社区、在基层”。为了贯彻落实岚清副总理的指示精神,探索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有效途径,2002年11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云南召开了“加强社区老龄工作座谈会”,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宝库同志作了部署讲话,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福建、湖北、云南10省市,各选择1个城区和1个县(市)作为试点单位,用一至两年时间进行加强城乡社区老龄工作的试点。

一、社区老龄工作试点的原则

这次社区老龄工作试点的总体设想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为依据,以党支部领导下的村(居)民自治为基础,以老年活动场所为阵地,以老年群众组织为抓手,以落实“六个老有”为内容,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完善工作体系,推动基层老龄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社区老龄工作试点的内容

自2001年12月全国老工办下发了“关于在10省市进行城乡社区老龄工作试点通知”后,10省市的老龄办便积极响应,认真领会通知精神,周密部署,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基本目标,选定了具有一定代表性、具有一定工作基础、有推广价值的社区(村)作为试点单位。同时争取党政领导和有关单位对试点工作的支持,稳步开展试点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社区老龄工作管理体制

在城市社区普遍理顺了机构,建立了社区老龄工作委员会(有的地方叫社区老龄工作领导小组),吸收相关单位领导参加,健全工作队伍,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在试点中,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明确了社区老龄工作的定位、任务和职责,使老龄工作摆到了各级领导的工作日程中。社区老龄委负责对社区老龄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同时强调了社区老龄委在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哈尔滨在试点中摸索出了“三个建立健全”和“三个实行”。云南昆明盘龙区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1144”工程。天津和平区在试点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三级老龄工作制度”和“六册一卡”,使老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推动了社区老龄工作向纵深发展。武汉江汉区按老龄组织网络、老年文体教、老年基本情况等三大类24个项目建立台帐制度,经过实施,效果不错。

在农村成立了村老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村老年协会。村老龄工作小组和老年协会都在村党组织、村委会的领导下,围绕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北京顺义区制定了农村老龄工作十三项制度,为争取2002年实现“六镇、百村、千户、万人”的农村社区老龄形象工程,三年要有60%的农村社区老龄工作达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津市在村委会设立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长任组长,负责民政工作的副村长、村团支书、民兵连长、妇联主任和老年协会会长为成员的老龄工作领导小组。两委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定期召开会议,指导老年协会开展日常工作。其他试点省市也建立了类似的工作机构,初步理顺了社区层面的老龄工作管理体制,从组织上保证了社区老龄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2、规范和加强老年群众组织

发展老年群众组织是推动城乡社区老龄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这次试点的关键一环,能否把老年全中组织建设好是试点成败的关键。在试点单位的居委会(村)都成立了老年协会,作为社区(农村)老龄委工作的办事机构,承担了社区(农村)老龄事物管理的职能。辽宁台安县、福建的福州鼓楼区和石狮、云南昆明盘龙区、武汉江汉区、江苏洪泽县的老年协会会长由社区(村)党政领导兼任,协会其他主要成员经选举由热心老龄工作的老同志担任。协会是老年人自愿组成的自治组织,按照协会章程,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并接受会员和社会各界监督。湖北大冶铜山村实行老年协会、民事调节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三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管理模式,村老年协会指定了一系列有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探索出一条乡村老龄工作的路子。北京顺义农村在老年协会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为老服务的“四组、四队”,通过“四组、四队”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老年人的受益率和参与率。云南江川县在村级老年协会实行“六个一”规范化管理。黑龙 江泰来县老年协会做到“一册、四簿、六有、三上墙”家了制度建设。天津老年协会在试点前名称不统一、章程不规范、阵地不固定、经费无保障、活动不经常等问题,试点开始后,他们按照自制规范化、决策民主化、管理制度化、活动经常化、内容多样化的方向,从依法设立、规范章程、明确职责三个方面设立积极探索加强老年协会自身建设的途径。试点的实践证明,以老年协会的形式发展老年群众组织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3、建设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拓宽为老服务内容

在为老服务设施建设上,各有各的招,可谓是“八仙过海,各现其能”,出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大好局面。北京东城区按照“四个便于”的原则规划社区,在寸土寸金之地兴建了一批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开展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资源共享为老服务实践活动,形成优势互补、共建双赢的运行机制。顺义区在试点中,重点实施了“六三工程”。福州鼓楼在试点起步阶段,通过政府先行投入带动社会和个人捐助,建成了一大批为老服务的社区基础设施。此外,整合社区内机关单位老年活动场所,努力做到资源共享,石狮充分利用华侨、企业家多且热心老年公益事业的优势,加大农村老年活动场所建设的力度,为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湖北黄石通过“星光计划”,推动建立具有社区特色、功能齐全的老年服务设施体系,做到“四个注重,四个突出”。同时强化企事业单位“参与、剥离、共建”作用,有效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摸索出了一条老工业区老龄工作的道路。苏州金阊区以前瞻的眼光,将全区的养老事业作为加强社区老龄工作的基础工程,多渠道筹资成立慈善基金会建立老年公寓。整合社区、调配社区资源,共驻共建。山东济南历下区和青岛市南区动员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单位场地、设施、资金和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还建起了老年人呼叫服务网络中心,为部分老年人安装了呼叫终端。山东肥城采取政府扶持、集体投入、社会兴办等多种途径,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机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市和上海市将信息与通讯技术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为老服务的成功经验。2002年,哈尔滨市以社区老龄工作试点为契机,投资200万人民币,适时推出了居安服务网络系统。现在该系统已经初具规模,正在运行中。居安服务网系统通过整合市、区、街、社区4级资源,极大地改善了社区为老助老的服务功能。居安服务网络系统具有两个通道:一是信息通道,二是物流通道,均可覆盖全市。信息通道24小时为老年人服务,老年人只要打一个电话便可以享受急诊急救、家政服务、健康咨询、情感慰藉等多项服务。物流通道的终端设全心全意服务站,服务站根据管控中心的指令完成物流服务。现在全市全心全意服务站已建100个,计划2003年底覆盖全市。现在,各商家、企事业单位纷纷看好居安服务网络系统,竞相为该系统投资,争取加入该系统,作为自己进入社区的载体。例如,南和医药公司(民营企业)已经签约,计划投资200万人民币,进入该系统。目前,全市已有343家企事业单位成为居安服务网络的服务资源,已有近20万人加入居安服务网络系统。

上海建设“社区老年人关怀系统”是上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主要任务是,在社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建设以网络、电讯、传媒为主的信息网络,发展以社区老年服务设施、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为主的公益服务网络,联系社会各方面的产业服务网络。三网合一,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系统包括:(1)、上海热线电话:以接受老年人咨询和服务为主,每年接听11万个电话,后台服务组织2000余家。(2)、上海热线信息网:以信息为主,每年信息4万余条,咨询服务单位4000余家。(3)、安康通老年人紧急援助呼叫网络:以安全、火警、急救为主,附有800个免费电话聊天和免费送货、上门维修等服务,拥有老年人用户1万多户。(4)、老年人远程教育网络:以电视、网络等形式传播老年大学的授课内容,拥有10多万老年学生。上海市计划,在老年人远程教育网络中,增加广播、有线宽带和卫星等传播形式。在信息网上,设计和制作养老机构、日间护理、上门服务等咨询和预定服务的软件。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向全国推广哈尔滨市和上海市的经验,也希望在这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这种大手笔的做法代表了社区为老服务向信息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的方向,体现了国际社会老龄工作的共同发展方向。

设施的完善推动了为老服务内容和项目的拓宽。福州鼓楼区在试点中,坚持“以人为本”,从生活服务、医疗、教学等方面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北京东城区在区、街道建有社区服务中心、设网站和热线电话,实现了三位一体化运作,采取七项措施帮扶空巢家庭老人,顺义区在试点中把老有所养问题放在首位,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抓保障,促供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天津初步构建起为老服务的“五个体系”框架,重点抓好生活照料、医疗保健、老年教育、老年文化和老年权益五项工作。湖北鄂州西山街道办事处坚持“养为”结合,建立特困老人救助基金和五保户供养制度,兴建福利院,走出了一条适合农村老龄工作的新路子,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养老问题。黄石鼓励企业为老服务设施面向社会,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企业与社区双赢。洪泽县开展帮助贫困会员脱贫致富、“五登门”等活动,增强了村老年协会的吸引力。沈阳沈河区的“爱心电话”服务、救助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搞得有声有色。山东济南和青岛建立了三级老年服务网络,全面开展“医疗进社区、律师进社区、家政进社区”活动。济南历下利用政府资助和社会捐款建立了“历下吕观”特困老年人救助基金。

4、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老年人的参与热情

各地以星光老年活动之家和老年活动中心为依托,让老年教育进社区。利用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注意抓好老年的 思想政治工作和老年教育工作,这样既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又使老年人各方面的素质得以提高。社区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各地老龄委充分发挥了社区老年人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组建各种老年文体组织,举办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让老年人动起来。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让老年人把握时代脉搏,把社区老龄工作和党、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引导老年人立足本社区,为两个文明贡献余热。苏州金阊区坚持“五进社区”,由于社区老龄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老年人的面貌焕然一新,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山东济南历下区、肥城市积极创造条件创办社区老年大学,适应老年人求知求新的愿望。

老年人既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更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老年人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是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福州鼓楼区成立了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社区“义务十大员”工作队伍,协助居委会搞好各项工作。鄂州西山街办支持鼓励低龄健康老人兴办经济实体,从事种养殖业和第三产业,把“养”与“为”较好的结合起来。洪泽县大多数老年协会会员根据自身特点,在协会的组织下,积极从事一些经济活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家庭增加了收入。洪泽县组织老年协会参加廉政建设,发挥监督作用。沈阳沈河区老年协会已经成为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开展了“一学、二写、三看、四练、五奉献”系列活动,在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积极探索社区老龄工作经费筹措渠道

活动经费不足是困扰社区老龄工作一个棘手的问题,市场经济下,依靠政府大包大揽不行,“等、靠、要”的思想更不可取。因此,必须探索经费来源问题。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通过试点,积累了一些经验。洪泽县为了解决经费不足问题,除了依靠政府拨款、会员会费、社会捐款外,还支持老年协会创立经济实体,协会通过自身的劳动创收,既减轻了社会负担,又为开展活动提供了经费来源。福建在农村建立老年福利互助金和老年人创收基地,村(居)组织划出部分共有荒山、滩涂给老年协会经营或将市场管理等部分公共事业交给老年协会管理,收益归协会使用,这样,既能促进老有所为,又解决了活动经费。石狮利用协会会员会费、村(居)拨款、社会捐款、老年基金利息、店面租金等保证经费来源。云南江川大街镇村委会在试点中将停车场、12间铺面交由老年协会经营,年收入达10余万,满足了活动经费的需要。黄营村将集贸市场交由村协会管理,大街镇、雄关乡还采取社会捐助的办法创立老年福利促进会,开展救助特困老人活动。哈尔滨在试点中,采用“五个一点”的办法,构建社区老龄工作经费保障体系,取得了一些突破。

三、基本经验

一年来,试点单位进行大胆探索,其基本经验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一个目标。做好社区老龄工作,必须实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这个根本目标。试点中,10省市试点单位以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分解和整合社区老龄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使老年人的问题在社区得到基本解决。实践证明,紧紧抓住这个目标,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能落到实处,老龄工作就会赢得广大基层老年群众的广泛支持,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能切实使基层老龄工作起到维护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作用。

2、抓好两个建设。做好社区老龄工作必须抓好硬件和软件两个基本建设。抓好硬件建设就是要根据需要和承受力水平,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和活动场所。没有硬件设施和活动场所,在社区为老年人服务就没有依托,就谈不上社区老龄工作。社区试点单位抓住民政部实施“星光计划”的机遇,初步建成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和活动场所的区(县)、街(镇)、居(村)三级硬件体系,包括养老机构,“星光老年之家”、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站(室)等,确保老年人就近就便地得到服务。经过一年的 努力,试点单位的硬件建设大为改观,为社区老龄工作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活动阵地。山东济南和福建福州在三级硬件设施体系的基础上,动员老年人把自己的家庭贡献出来,作为定期活动的场所,大大缓解了现有设施的不足,形成区(县)、街(镇)、居(村)和老年人家庭等社区为老服务的四级硬件体系,受到老年人的广泛欢迎。抓好软件建设就是紧紧抓住老年群众组织特别是老年协会这个抓手,加强培育和引导,围绕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工作规划等内容加大规范化管理工作,使之成为社区老龄工作的主体。一年来,试点单位之所以取得突出的成绩,社区老龄工作之所以呈现出新的面貌,老年协会的作用重要原因之一。事实证明,没有老年协会等老年群众组织,开创社区老龄工作新局面是难以想象的。总之,抓好两个基本建设是社区老龄工作的两个轮子,抓好了,社区老龄工作就能走上快车道。

3、发挥好四个作用。社区老龄工作千头万绪,仅仅依靠任何一个方面都是行不通的。试点实践中,试点单位以“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面关怀”老龄工作方针为指导,注意发挥好三个作用:一是发挥好党政主导作用,即充分发挥老龄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协调成员单位在社区层面落实其职责,健全对社区老龄工作的齐抓共管机制。使社区老龄工作切实发挥党政主导的作用就是要。发挥政府在为老服务上制定政策、资金投入、培育市场、典型示范的主导作用,引导为老服务实行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兴办、为老服务机构自主经营的运行机制,走社会化道路。二是发挥好驻区单位、社区非老年群团组织和社区外社会力量的作用。试点单位按照“共居共建”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作用。湖北黄石、福建福州、上海、哈尔滨等试点单位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形成各方面积极参与社区老龄工作的充满活力的局面。三是发挥好市场的作用。试点单位运用市场机制,培育了一些为老服务经济实体,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低偿服务,既搞活了社区老龄工作,又调动了为老服务组织的积极性。目前,在这方面,试点单位只是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但事实表明,运用市场机制,培育为老服务经济实体,是社区老龄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四是发挥好老年人的作用。老年人是社区和社区老龄工作的主体,健全民主自治管理机制,发挥老年人做老年人的事,是这次试点中较成功和较成熟的经验。

4、完成六项任务。为了实现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目标,围绕为老服务这一核心,试点单位普遍把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医疗保健、日常生活照料、文体教育活动、社会参与和合法权益维护作为社区老龄工作的六项基本任务。老年人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群体,他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各不相同。如何确定工作任务,必须抓住老年人普遍关心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试点单位经过科学的调查论证和认真的探索实践,把这六个方面确定为目前我国城乡社区老龄工作的主要任务。试点实践表明,这六个方面基本符合我国城乡社区老年人基本需求的实际。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开展社区老龄工作,应当主要围绕这六个方面进行。

5、坚持四个结合。试点实践中,试点单位普遍感到,做好社区老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社区老龄工 作与城市社区建设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相结合,必须始终坚持社区老龄工作与解决老年人问题相结合,必须始终坚持社区老龄工作与发挥老年人作用相结合,必须始终坚持社区老龄工作与加强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只有坚持这四个原则,才能真正提高老年人的参与率和受益率,社区老龄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存在的问题

1、个别地方对试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社区老龄工作不是就试点而试点的,试点的目的是为了向全国推广。个别地方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做好社区老龄工作的重要意义,行动迟缓,没有及时加强与上级有关领导的沟通,没有争取上级领导对社区老龄工作的高度重视。没有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作用,甚至怕麻烦,不愿与成员单位打交道。个别同志在工作中有为难情绪,不重视调查研究,不注重倾听基层的意见和呼声,没能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试点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2、个别地方老龄机构尚未理顺

个别城区、乡镇、街道的由于人员编制、财力等因素,牌子多、兼职多、经费少、办公条件差的现象还存在。有的地方基层老龄委,机构调整后,表面上看是加强了,实则削弱了。另外,基层老龄工作队伍老化,业务不熟练,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3、老年协会还没有得到规范

个别村(居)仍未建立老年协会,老年协会活动发展不平衡;个别老年协会缺乏凝聚力。许多地方还没有完全明确老年协会的性质、地位、作用,对老年协会的管理还缺少有效的办法。像石狮这样发达地区,由于基层老年协会不能列入社团登记管理,协会不能开立银行户头,协会基金和经费由协会负责人个人管理,存在不安全因素。

4、社区老龄工作经费没有可靠保障

社区老龄工作经费短缺问题普遍存在。有的地方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一般都有固定的拨款渠道,数额根据各区财政状况有所不同,有多有少,但没有老龄工作专项经费。村对老龄工作经费的支持程度,主要取决于集体经济状况,也是有多有少,没有机制上的保障。社会对社区老龄工作的赞助和支持,随意性很大。有的地方在费改税以后,镇财政没有通盘考虑社区(村、居委会)老协会长的工资报酬,有的村一事一议时没有免除老协会员的“两工”。并村联组后,以前给老年协会的渔塘、土地等,有的被镇或村收回,使老年协会的收入减少,影响了老龄工作的开展。

此外,还存在老年人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没有明确,老年活动场所管理,农村试点工作相对薄弱等问题。

五、建议

1、将社区老龄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

老年人是社区的重要活动主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和退休人员回归社区的必然趋势,相对于其他年龄群体居民来说,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今后,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本着“先挖渠,后放水”的原则,在管理和服务好社区现有老年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接受大规模回归社区的退休人员的各项准备。从试点的实际情况看,目前的社区建设总体规划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为此,需要把社区老龄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作出进一步的总体规划。

2、加强社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

要严格按照中央《决定》要求和李岚清副总理关于“老龄工作在机构改革中,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指示精神,在街道、乡镇,建立健全老龄工作委员会,在民政部门建立办公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在居村设立老龄工作机构,纳入自治组织建设范畴,下设老年协会承担日常老龄工作事务,作为老龄工作在最基层的抓手。

3、明确基层老年协会的合法地位

从社区层面来看,两委都是民主自治组织,超负荷运转的状况十分突出,依靠老年协会来做老龄工作比较现实。而且,试点的实践证明,老年协会是社区老龄工作的有力抓手。目前,农村80%的村都有老年协会,城市老年人协会也普遍存在,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了加强社区老龄工作,应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对其合法性问题,可以视同单位内部组织,不予登记,在村居党支部和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活动。也可以严格按照条件进行社团登记,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开展活动。总之,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应加强对这类组织研究,要有明确说法。

4、将“老年人活动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老年人的活动,往往是花费较少的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目前,各级财政对老龄事业的投入,主要是在“养”、“医”和服务设施等方面,但对基层老年活动没有专项经费,基本上采取“一事一批”的办法,投入很少,没有保障。各级财政应调节支出结构,将“老年人活动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增长机制,以确保基层老年文体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5、加强农村试点工作,发展农村养老事业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