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开放式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开放式教学论文
开放式教学论文篇1

开放式教学不是一种新兴的学校教学模式,而是一种面向学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传统的学校概念,是将学校当作一种在封闭状态下为学生授业解惑,而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共同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纵观时下风行的教学方法,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积极倡导教师的教要融会、整合相关学科内容,关注、利用社会生活资源,拓展学生的学列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的学习的方式多样化。由此可见,开放式教学既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简单的综合运用,而是博采众长以优化教学结构,达到内外和谐发展,实现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智能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全面整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广泛吸收已有各种教学法的长处,创造性地应用于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并通过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改革评价体系,达到使学生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指导思想。它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立体的目标体系,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个性、创新精神和勇于实践的品质。

一、突破课堂教学时间的局限

不拘泥于课堂40分钟之内传统教学,不要让一切知识点的掌握和一切问题的解答全在狭小的教室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完成,更不能让学生带着疑问及大量的书面作业走出教室,致使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因而开放式教学要走课内外相结合的道路,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向两头延伸。首先做好课前铺垫,传统教学是上课了才向学生公布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教学起点从零开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开放式教学则在课前公布目标要求,学生可通过预习新课、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等途径,对新课的教学内容有充分的感知与准备。其次引导好课中调节,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是联系师生的纽带,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课前、课后形式都替代不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要向学生开放,要改变师生授与受的时间,而时间比例不能够一成不变。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讲课的时间可以稍稍多些,并且具有发散性思维练习内容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还有尽可能为其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全体学生参与。此外,课堂教学的时间也可以进行开放设计,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灵活安排课表等。最后注重课后拓展,语文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学习课内知识后激发出来的疑点和兴奋点往往会延伸至课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不要让语文学习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之后嘎然而止,而应拓展延伸。要引导学生到广阔的语言空间去汲取,以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二、融入社会、感受自然

社会是个大课堂,生活像个万花筒,社会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学要与现实生活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语文教育是思想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它在塑造人的灵魂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所以,语文教学除了课堂、学校以外,还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是把学生限制在教室里,不让学生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而开放式教学打破这种时空阻碍,有计划地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引向自然。语文是生活的工具,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从日新月异的时代生活中汲取新鲜活泼的语文学习内容,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需要结合起来,与社会发展同步。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将课堂教学引向开放,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扩展学习语文的范围,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要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需要,就要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其或独立思考,或大胆想象,或勇敢质疑,或互相争议。尤其要鼓励学生不顾生疑,大胆发问,敢于挑战权威,对新问题、新知识始终怀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

开放式教学论文篇2

我们应该怎么运用开放式的教学语言呢?我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一切教学都应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学语言也是如此。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并且教学过程中要时时穿插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保证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我们语言的幽默性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可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态,加入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螳螂捕蝉》时,在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这一环节时,薛老师表扬了一位在复述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学生,说:“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评价!多么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当第二位学生发生口误“黄雀伸长脖子……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时,薛老师没有否定和生硬批评,而是以“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这样儿童化的语言巧妙地启迪学生。在学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师又真诚地说:“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既是在肯定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饱含真情,寄予厚望,颇为“煽情”,轻松的话语,实在又很深刻!

三、设计开放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我们教师都在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但是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教学应该使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无论我们的教学设计设定的是什么方法,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应该多准备几种教学方式,上课时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教学思想。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一定要设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来,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如果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时间与空间的自由,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者班级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上,而不是仅仅局限在知识的讲解上。此外,从教学的形式上,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发现学生大多对教学讲解不感兴趣,就应该立刻改变教学模式。例如,我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很多学生都对我的讲解表现出了厌烦情绪,这时候我就突发奇想,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舞台剧。我先让学生对课文认真研究,然后分成小组讨论舞台剧的剧本,并由小组长将本小组想到的舞台剧展示在黑板上。最后,我引导大家选择一个最好的剧本,然后组织学生表演。选演员的过程中,还有学生自制了一些小头饰,为表演增光添彩。这样一个小小的表演过程,每一名学生都全身心投入,最重要的是他们在研究课文编制小剧本的过程中,对文章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边玩边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课堂教学应具有开放性

语文教学既然来自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不应该拘束与课堂之上。学校的操场、花园甚至社区等等地方都应成为我们的教学阵地。我们可以与学校统一协调,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在活动中开展语文教学。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会对这个世界有更深的体验,这个时候开展语文教学必定能够让他们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户外教学最主要的就是作文教学,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实物、场景、人物,这样在后续的作文中学生写起来就会很顺畅。

开放式教学论文篇3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管理、网站建设、防火墙配置等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知识面广,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组建与管理、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发展方向和趋势,为以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近几年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材的选择尽量做到内容新颖,偏重于实践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演示课件结合模拟环境操作,然而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矛盾仍十分突出,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的网络设备的连接及配置方法,在实验课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时,大部分同学无法较好地完成实验任务。通过和学生的广泛交流,我们发现,由于路由器、二、三层VLAN交换机等计算机网络设备,学生在生活中不曾接触过,设备的连接方法、设备的配置命令、子网的划分等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尽管教师在上课时讲解了命令功能和参数配置,由于缺乏真实的网络环境来演示,学生仍缺乏感性认识,对老师在课堂上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并不能较好地理解,加上课后又缺乏实践的条件,因而在实验课时很多同学无法完成实验任务,老师在上实验课时只能重新演示,个别辅导,效果并不理想。

可以看出,独立的多媒体教室,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仍然不能摆脱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模式。为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对高素质创造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环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其与多媒体技术、Web网页技术和数据库互连技术以及分布式对象技术结合,构建交互式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新形势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

1、开放式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要求。

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创造一个数字化学习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将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优化整合,可以构建出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这种平台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及信息综合性等特点,可以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可以方便地链接到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讨论,自主掌握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材料的展示越来越灵活、形象、生动,是支持新型的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式学习方式的最有力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各门计算机网络课程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辅助。将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融为一体,形成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对这种新形势下的网络教学平台提出了新要求。

①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应当具备计算机网络课程基础知识学习功能,教师应提供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相关的最新技术等教学资料。教学课件制作中应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性能良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科学地表现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快捷、方便、准确地掌握。在内容组织上可以立体交叉,可按照逻辑顺序将各章节统一排列,或以知识单元为中心进行编排。学生可以打开各级目录进入章节,也可以直接进入各知识点。这种编排有利于初学者按照章节顺序步步深入地学习,也有利于复习过程中直接进入不同的章节。

②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同时应有相关网络实验的集成与模拟功能。随着网络带宽的拓宽和网速的全面提升,网络实验课程的发展方向是基于流媒体(实拍教学场景、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和MUD(MOO)技术的虚拟真实教学环境等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虚拟实验环境提供强大的交互功能和虚拟软件友好的人机界面,结合了视、听功能,形象直观,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信息量大,不需实验设备也能进行,从而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网络实验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和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网络规范与组建课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操纵Cisco的虚拟机,直接操作Cisco不同型号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同时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一条指令的执行结果,在这种虚拟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熟悉平时甚少有机会接触的网络设备,同时也不会损坏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这种虚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可以把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其学习效果是仅仅往网上放有关实验课程的文字、图片资料所无法比拟的。

③网络教学平台除了考虑教师的教学需要外,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应提供习题、作业的在线解答功能,通过BBS论坛形式等形式提供一个师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开放式交互式网络平台,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了解专业应用、研究、最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知识拓展功能。这种有利于快速灵活地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教学互动,打破了时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如研究性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2、开放式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建构。

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有力学习工具,并正以其实用性、高效性和交互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教学和教辅导手段。但是,要保证网络教学开展好,构建好的教学平台才是决定因素,所以,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非常重要,而且,这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需求和发展决定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目标。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中,我们着重做到:

①教学内容明确。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大多对资源信息的建设追求大而全,建设的学习资源系统,提供了海量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如课件库、答疑库、试题库等,数量十分庞大,但没有针对学生进行内容定制,因而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己查找所需学习资料。然而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本身还不是非常了解,因此很难在如此浩大的资料库中获取适合其使用的学习内容资料,使得各类资源使用率低下,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这就是所谓“信息过载”问题。

因此,在网络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在于如何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与监控者,教师需要设定教学目标,把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起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根据教学时数、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各知识单元的核心、重点与难点,突出案例和实际应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关键的引导、促进作用,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做动态调整,使学生不至于在信息的海洋中迷航。

②个性化支持。基于网络教育技术下的学习过程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表现在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学生的学习过程已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具自主性。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他们的建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他们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因此在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的构建中,应以自主化、个性化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构建网上教学平台时,可设置导学目录,既方便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也利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每个知识模板的重点及难点,在每个知识模块内部还可设置一个作业点评,用于解决学生在完成作业和习题时易出现的问题,这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解决了学生集中学习时间不足的矛盾。

开放式教学论文篇4

将整个大学物理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预备性实验和基础性实验,教学过程为:撰写预习报告-课堂讲解-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完成实验报告,按照课表,分小组循环上课,每人一台仪器,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讲解和演示,这种形式效率高、容易监控和管理。预备性实验包括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万用表等一些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以及误差处理、有效数字保留不确定度计算等数据记录、数据处理能力的训练;基础性实验包括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测电阻的基本方法、基本电路测量等实验,这个阶段实验内容侧重一些主要仪器的使用、常用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的训练。

第二个阶段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安排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项目,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为:确定课题-设计方案-预约时间-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科技小论文。不同专业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及兴趣选择不同的综合性实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而设计性实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师给出必做的实验课题、实验的目的要求,只给予一定的背景介绍、提示和引导,由学生自己自行思考、分析、讨论和查阅资料,完成预习报告,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最后得出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另一种是学生根据已做过的实验项目、实验仪器,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自拟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步骤,自制实验教具、仪器设备,最后完成实验报告,这种实验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信息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对于设计性实验,学生也可根据实验项目的难易程度组成实验兴趣小组,共同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团体合作意识。这种教学内容的开放从侧面对实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技术人员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师生切磋,教学相长,可增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责任心。

1.2实验时间、空间的开放研究

有些难度系数较大的设计性实验,可以分多次完成,或者学生对某个实验结果不满意,可另选时间重做。实验室时间开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实验时间,需要提前预约时间;另一种是完全开放,实验中心每学期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实验室,对学生自由开放,不限制时间,学生可自由进行创新研究,这种自由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灵感,充分施展他们的创新能力。空间开放是指设计性实验的场所不受限制,实验可以在室内,亦可在室外,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虚拟实验等。为创新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实验中心可以将实验室的部分资源向学生开放,比如实验设备、机房的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视频等均向学生免费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条件,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1.3实验考核方式的开放研究

目前实验中心对学生的评价由实验报告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30%得到,其中实验报告成绩包含了预习等级、课堂操作等级及数据处理成绩,而学生在撰写预习报告时大多是盲目抄书,并不清楚实验的目的、原理。课堂操作方面由于每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准确获得学生实际操作情况。数据处理是在课后完成的,这就导致同学间互相作弊、抄答案的现象,而且由于实验报告成绩占比例较大,导致学生对期末考核并不重视,也就放松了平时课堂的实验操作;期末考试成绩是随机抽选一个实验项目进行考核,查看学生的操作步骤、仪器使用、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而每个小组的考核实验项目是不同的,这就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比如伏安法测电阻,电路简单易记,数据处理简单;比如转动惯量,公式复杂,计算量大;比如电表改装电路难记等。另外还有实验时间的先后,有的实验项目是开学初做的,有的实验项目是在考试前做的,可见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实验能力。开放式教学模式应该引入相应的开放式考核模式,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1)现场操作考核,对于同一组学生(16人,每4人的实验桌排在一起),考核教师设计4个难度相近的操作环节,让学生现场动手操作,记录数据及处理数据,安排两个考核教师,可以较准确地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种考核方式适合第一阶段实验的考核,适当减少实验报告成绩的比例。

(2)设计性实验中,学生每次实验都要填写实验记录,记录本次实验的内容、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设计方案,安排学生科技演讲以便明确学生实验操作具体情况,可以反映到实验成绩中。最后查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及实验分析讨论。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全面,能够考查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研究态度、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及撰写报告能力。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思考

开放式教学论文篇5

一、开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导向,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性。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二、开放教学环境,创设民主氛围,促使师生关系朋友化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气息。

理想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必须确立:

1,民主化师生关系的建立;

2,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

3,教师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为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操作平台.让师生共同体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

三、开放教学方法,激趣导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案例《有理数的加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就是上面思想的一种体现)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那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

分组讨论,由小组的代表说出本组成员的想法。

(答案包括了全部可能的四种分类情况)

①先向东走20m,再向东走30m;②先向东走20m,再向西走30m;

③先向西走20m,再向东走30m;④先向西走20m,再向西走30m

[二]、组织交流、共享发现

讨论如何根据实际意义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通过讨论,很快有四位同学说出下面四个等式:

(+20)+(+30)=+50(+20)+(-30)=-10

(-20)+(+30)=+10(-20)+(-30)=-50

设置上面的问题和活动,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们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本质,统一认识

观察上述四个算式,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并总结归纳。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指导学生看书上的黑体字,比较一下书上的表达方式与我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并集体讨论,以加深印象。

[四]、能力展示

联系生活算一算,并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2)+(—3)=(—2)+3=2+(—3)=

(+2)+(+3)=2+(—2)=

运用法则计算4+(—5)=?并用其他方法验证运算的正确性。

活动说明:鼓励学生用数轴和生活的实际经验来解释4+(—5)的现实意义,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多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四、开放教学内容,“活”用教材,力求教学内容社会化。

数学是人类的活动。如果课堂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那么学生的活动过程就会显得更加有意义,他们投入的程度也就会更加强烈。

教学案例(初二):

大米蒸成米饭后质量有所增加。某饭店的厨师老张每千克大米蒸出的米饭比老李多了0.2千克。现在用同样多的大米,小张蒸出了24.2千克的米饭,而小李只蒸出了22千克的米饭。问小张、小李每千克大米各蒸出多少千克的米饭?

㈠创设情景:

①老师首先统计班内哪些同学爱吃米饭。然后,让各学习小组讨论米饭的形成过程,即妈妈是如何蒸大米的(学生的情绪非常高,不少同学有蒸米饭的经历)。

②选两名学生代表说说米饭的形成过程(结果这两位同学说的方法与过程不一样,从而又引出其他同学也相应说出了各自的经验和方法)。

㈡探讨:

①问题:大米蒸成米饭后为什么质量会增加?用同样的大米,为什么有的人蒸出的米饭多,有的人蒸出的米饭少?米饭质量、每千克大米蒸出的米饭质量、大米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②老师把上面的问题分别交给了六个兴趣小组,通过讨论来解决(这六个小组各自进行了激烈争论,有两位同学竞然站起来争吵,问题很快得以解决。同时,大家在讨论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即蒸大米的时候,加的水要适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㈢在同学们弄懂了题意之后,师生接着列表分析:

人名米饭质量(千克)每千克大米蒸出的米饭质量(千克)大米质量(千克)

12

x

小李22x

(解略)

24.2

x+0.2

小张24.2x+0.2

上面问题的解决,不仅使得同学们在合作中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和方法,还使得他们在探讨中学到了一些生活常识,懂得爱妈妈和如何做一些家务活。

五、开放教学手段,连接Internet,使课堂教学网络化。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认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传统教学陈旧的教学手段和简单的教学技术在当今世界的多层次教学、演示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化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力不从心。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景;使得教学情趣盈然、丰富多采,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

现代教育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仅依靠听觉,那么三小时后能保持70%,三天后仅能保持10%;若仅依靠视觉,则三小时后能保持72%,三天后可保持20%;如果综合依靠视觉和听觉,则三小时后可保持85%,三天后可保持信息量的65%,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使学习者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测和尝试,对数学对象进行多重表征,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创新灵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密度。

计算机的高分辨率的动态图像演示功能和绘图功能,以及快速的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为演示教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开发计算机应用,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培养能力,进行素质教育的崭新教学系统。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是利用计算机与人“面对面”和人与机“交互性”的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及时反馈矫正。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解决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和进度的差异,提高教学效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拓宽了开放式教学新渠道、新途径。

总之,当前教学实践逐步证明了开放式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并已经形成研究热潮。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是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中学数学如何迈向开放式的教学,将会对当前教育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71-72.

[2]任志鸿.新课程标准优秀教案[M].海南:南方出版社,2003,46-49.

[3]贡永生.精心建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J].中小学数学,2001(1):2.

开放式教学论文篇6

我们收集全体选课学生的联系方式编制了课程师生通讯录,作为群共享文件;建立了药物化学开放式教学QQ群,选课同学、该课程任课教师均加入该群,作为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时无障碍实时沟通和交流的渠道。课前任务的布置、答疑、教学方法的讨论等都通过QQ群的功能得以快速实时沟通与交流,很好地实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课外交流。我们还编写了药物化学习题集电子作业,使同学们通过上网能够完成课后作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3将教师的科研工作融入课程教学,致力于学生科学研究思维的培养

本课程教师团队由3人组成,均具有博士学历,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其中2人有国外留学经历者,本课程组人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均合理,师资力量较强。教学团队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包含了药物分子设计、药物合成、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等,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企业合作课题,积累了丰富药物研发经验。我们将教学团队的科研项目提炼出来,充分融于平时的课堂教学当中。比如,我们在介绍药物研究与开发时中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部分时,就以蒋玉仁老师“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分子设计与研发”项目为例,重点介绍药物分子设计、活性计算、合成、活性筛选整个流程;在介绍原料药的质量研究时,必须符合GMP规范,符合药典的要求等,比如以刘丰良老师企业合作项目“伊班膦酸钠原料药合成工艺研究”为例,以该原料药的注册标准为例,结合开展该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如何解决逐一说明。这样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启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使药物化学的课程教学与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开放式教学论文篇7

在学习城市规划学相关知识时,建筑学专业学生面临着从建筑设计思维到规划设计思维的转换,但一些院校在设置城市规划原理这一理论课程与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一设计课程时,在时间上没有良好的衔接,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方案设计脱节,较难领会城市规划设计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加之设计尺度和规模的变化以及限制因素的增多,使学生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不全面,难以在建筑密度、容积率等规划技术指标与实际空间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专业课程与关联课程间缺乏联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科理论的讲授,缺少对相关知识(经济、社会、环境、公共管理等)的启发性引导,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系统、学习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片面注重图纸表达与图面效果,而非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居住区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抛开城市论小区,忽视小区与周边地区与设施的互动和影响关系,导致学生缺乏整体与区域意识。

(三)封闭的教学模式与实践缺乏联系

封闭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居住区规划中不了解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及市场需求,出现不重视住宅选型、户型与居住区定位不匹配,容积率设定与地段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等问题。学生主观地认为城市规划方法是定型化、工程性的,而实际上城市规划兼具工程艺术和公共管理性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城市规划方法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熟深化,与政府政策、经济形势以及社会需求密切相关,与人的思想与行为模式密切相关。因此,对已建成的居住小区进行系统调研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主动的、有针对性的调研,可以了解到与居住区规划相关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等知识,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二、教学模式改革对策

基于时代的发展及城市规划的学科特点,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居住区规划设计这门课程所出现的问题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笔者总结出开放性、系统性、多样性的教学模式。

(一)增强课程的开放性

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在实际的城市规划项目中,从立项到实践,一般包括项目策划、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等阶段,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注重方案设计而忽视其他阶段。因此,应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初步调研、专题调研、模拟方案评审等内容,与方案设计阶段相衔接,有助于学生快速地从建筑设计向城市规划设计转换,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工作程序和方法。课程组织的开放性。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不同,往往需要多人协作与独立思考相交替,因此方案设计过程宜采用集中—分散—集中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资源整合—独立思考—思想碰撞—回顾思考的过程,从而达到有效学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安排建筑设计理论、城市规划设计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生参与本科生课堂教学辅导,以增加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间学生的交流,从而加强本科生的学习效果。

(二)增强课程的系统性

针对专业课程与关联课程间缺乏联系的问题,应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增强课程的系统性。在纵向上,教师应从宏观到微观讲授不同层面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和内容,使学生有意识地考虑在实际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和限制因素。在横向上,应建立以设计类课程为主干,以理论类、技术类和艺术类等关联课程为辅助的教学系统。在设计课程中引入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针对不同区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使学生掌握立足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统筹公共利益与市场需求的设计方法。此外,将城市规划原理授课时间由原来的大三上学期调到大三下学期,与大四上学期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相衔接。做到内容讲授的系统性,逐步加强学生的城市设计意识,提高学生协调群体建筑与城市空间、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增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知识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学生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教学过程逐渐体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特点,这打破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传输的传统传播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建立固定流平台和永久性共享平台,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固定流平台:在课程初期,教师利用三到四个课时结合设计任务书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讲授,接着每周利用一天或半天时间用于学生的阶段性方案汇报和讨论。永久性共享平台: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以班级、年级分成不同单元,将学生优秀作品、案例和专题研究储存到移动硬盘或光盘中,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对已有成果进行有效利用,为今后建立网络硬盘做准备。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与学类似于将知识输送和接收的过程,教学手段相当于运送知识的交通工具,不同工具的传输效果不同,因此应采取换乘式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即在一门课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一种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体验、交流、论证与研究,从而打破被动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选择因教学阶段的不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使学生快速吸收和运用知识,并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综合素质。

三、开放性、系统性、多样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课程实践中,笔者将开放性、系统性、多样性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次实践,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就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来说,教学过程分为课堂讲授、小组调研、快题设计、小组汇报及规划设计五个阶段,笔者将案例式教学法、碰撞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与各个教学阶段进行交替和结合(表1),后四个阶段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的人数采用4-1-4-2人的组合形式,即学生4人完成一份调研作业及调研汇报、1人完成快题设计、2人完成一份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这种有分工有协作的分组学习方式,既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又加强了学生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在课堂讲授阶段,教师首先对比讲解前沿理论与传统理论,在此基础上引用经典案例做针对性讲解,期间设定多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质疑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如关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三者内在的联系问题,通常只有在具有工作经验之后才能有较深入的理解。教师在案例讲解过程中,通常会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引导其在案例调研的过程中进行论证和体验。在学生对居住区规划的理论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后组织学生进行初步调研。在初步调研阶段,教师在拟定设计任务书的同时拟定调研任务书,要求学生针对当前商品住房供应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学习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及项目评估(包括如何看待地段区位条件、对地块出房率的期待、房产营销策略与卖点)。学生在实际调研与项目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定位预测,根据项目区位、交通现状,预测居住区入住人群及入住强度。以初步调研作为基础,学生在方案设计时将居住区规划设计与住宅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相结合,设计与入住人群的需求相适应的住宅户型、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与公共交往空间。学生通过对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策划和评估过程的学习,可以弥补封闭课堂讲授的不足,在方案构思过程中目标明确、脚踏实地。通过课堂讲授及初步调研,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建筑设计转换到规划设计,对于一些有关尺度或较难理解(如无障碍设计、停车场及公共交往空间的专题)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搜集、测量、问卷调查、体验等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无障碍专题研究中,学生采用体验盲人、盲人按摩院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盲人的生活便利性和公共设施配置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到盲道位置的合理性设置、盲道在交通复杂地段的安全性等内容;在停车场设计专题中,学生把立体停车和残疾人停车作为一个重要关注点进行研究,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停车位设置的合理尺度,通过立体停车的调研和立体停车的软件模拟学会合理设置立体停车;在公共交往空间专题研究中,学生体验到部分规划设计的不完美性和居民对公共空间改进的自发性,从而主动思考并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法。专题研究既提高了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的敏锐性与对设计把握的全面性,也能令学生主动将理论研究与方案设计相结合。当学生对房地产开发的流程以及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点有了一定的掌握,能够依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自己的理解做出一套完整的居住区设计方案后,在快题阶段,学生通过独立设计对自己的掌握情况做出初步检验。之后由教师组织模拟评审,分小组进行调研及快题汇报,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由此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快速设计能力。最后,学生两人一组完成一份规划设计方案,此时的方案较为成熟和完善。

开放式教学论文篇8

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结合课内外的有关知识。教学课在没有开始时,先把教学内容公布给学生,然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去收集相关教学内容的资料,初步的了解历史教学内容,进而可以把一些知识难点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反映给教师,还可以提前把自己的看法表述给老师,这种方式能有效的帮助老师整合教学内容信息,掌握学生各自的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同时教师可以开展课外活动教学,让历史知识深入学生的脑海,且能有效应用历史的相关知识。二是加强建立各学科的联系。历史学科综合性很强,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好的促进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实际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很多语文、数学、政治等内容在历史教学内容中出现,如果深入的理解历史内容,就需要把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使历史学科更容易理解。三是师生关系要平等、和谐。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受到尊重,认可他们的独特思维,允许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用心去关怀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历史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思考、探究和总结,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就是自己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平等、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敢于质疑,进而促使学生得到全面进步和提高。

开放式教学论文篇9

(2)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增加实验经费,保证实验室的实验设备满足开放实验的要求。要有有效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可通过计算机或校园网使实验管理的工作简化。应适当提高担任实验教学的教师待遇。

(3)学生要有学习的自觉性,才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实验,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开放式教学论文篇10

通过“新生开放日”等活动,让新生参观、了解专业实验室的布局、功能,通过参观讲解和特色实验项目的演示、体验,使新生直接感受到专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接受专业实验的初步熏陶,从而树立专业思想,提高专业课学习兴趣,初步形成实验室安全观念。培训内容:(1)介绍实验室布局及课程教学内容;(2)初步了解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3)演示或体验特色专业实验项目。

1.2开放实验室班级或小组使用阶段

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使本科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树立实验室安全意识,在小组科研中学习使用开放实验室,规范实验室管理。培训内容:(1)学习如何自主申请实验室及实验仪器、材料;(2)学习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学会如何维护实验室环境安全,正确处理实验室废弃物;(3)规范学生在实验室工作中的行为举止,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1.3开放实验室个人独立使用阶段

在毕业专题实验阶段,学生应掌握开放实验室的申请、使用、维护、管理方法,具备实验室独立使用能力。培训内容:(1)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2)精密仪器上机培训及考核;(3)规范学生实验室工作行为,培养独立使用、维护和管理实验室的综合应用能力。

2多方面的要求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中,从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工作习惯到自主实验能力,对学生提出多方面的要求。

2.1工作态度的培养要求

在开放实验室管理中,无论是新生参观还是班级开放实验,无论是小组实验研究还是个人专题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严格检查学生进入实验室是否穿工作衣、带记录本,是否有实验设计方案,是否严格按照教学实验室的开放计划进行实验,是否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在冰箱收藏的样品性质是否符合冷藏要求,实验废弃物是否按要求处理等。只有在管理中形成严格要求的氛围,才能让本科生在开放实验室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2.2工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实验课程教学是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而开放实验室的要求则有所不同,是让学生在实验室独立应用所学的实验技能。因此,开放实验室工作技能的培养要求主要是学生规范操作实验仪器,并初步掌握精密仪器的日常维护方法。2.3工作习惯的培养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每天要检查学生是否认真填写实验室使用记录、仪器使用记录,学生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要提前预约,严格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处理实验所产生的废物、废液、废料及动物尸体、垫料,检查学生仪器使用后的清洗、归位情况,从而使本科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2.4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求通过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小组科研项目和毕业生专题实验项目,通过自主选题、文献检索与优选、自主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及总结等方面的培训,训练本科生的科学思维,使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主实验研究能力。

3协同式的开放管理

实验教学中心下属的实验室,按照功能划分,在承担本科生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坚持开放实验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交叉占用现象,若不能协调好,很容易引发矛盾甚至教学事故。因此,我们坚持协同式管理,明确分工及责任,保证教学秩序和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3.1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协同式管理

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带教教师、学生科研项目的辅导教师和毕业专题实验的导师,作为学生实验教学的负责人,应严格审查及指导学生的实验室申请、安全协议、仪器材料申请、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观察记录、实验资料统计分析和总结等教学环节。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在预约实验室、借出回收仪器材料、安全教育、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仪器操作规程、维护实验环境卫生等方面给予检查和监督。双方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全面培养本科生的基本实验素质和自主实验能力。

3.2实验室管理人员与学生的协同式管理

在开放实验室的使用过程中,学生不能总当被动使用者,而要逐渐成长为自觉管理者,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开放实验室管理的意识。在班级使用开放实验室过程中,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培训值日学生参与开放实验室管理,在申请实验仪器、处理实验废弃物、卫生值日、共用仪器后清洗、使用登记归档等方面严格要求;在小组使用开放实验室过程中,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加强预约实验室、安全责任、填写实验室和仪器使用记录、实验室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培训;在毕业专题学生个人使用开放实验室时,保证毕业生能够单独承担开放实验室的使用、维护、管理责任。通过师生协同式管理,逐步培养和完善本科生的实验室独立使用能力。

开放式教学论文篇11

1.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

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到服务主导型的学生工作模式中去,将传统的“管理学生”的教育理念改为“引导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宗旨。无论是展开教学活动还是社会实践活动,都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2.系统规范的服务内容服务主导型的学生工作模式

科学扩大了为学生服务的工作范围。同时,还特别设置了一个服务部门专项负责学生服务工作。该部门本身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广大学生谋求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方面的便利;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学校教务处的沟通与合作,构建更加系统化的服务体系。

3.丰富多样的服务实践形式

传统的学生工作不仅形式僵化且数量单一,不能满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主导型的学生工作模式大力推动由经验教育变为科学教育、被迫灌输转变为理性传授、单一教学变为综合发展的转型进程,大力倡导学生工作的新型服务形式。同时,在进行学生工作的服务地点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上课教室,服务地点也逐渐转移到学生寝室等其他学生聚集地带。

4.训练有素的服务

工作人员服务主导型的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求具备主观思想方面的高素质,也要求具备客观能力方面的高水准。一方面,工作人员必须拥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秉承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从本质上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谋求利益,无私奉献;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广泛的服务学识,顺应不断深化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服务型学生工作做出正确的战略目标与策划。

三、构建服务主导型学生工作模式的主要措施

1.加强服务主导型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要设立一个专项部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价值观的整改与培育工作。优化该专项部门的人力资源配置,以实现部门内工作力量稳定性与流动性的有机统一。其次,要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由全职人员组成的学生思想道德政治培训队伍。有组织地计划并安排各个学生工作者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同时,还要善于发掘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好的学生工作者,对其进行重点培优,将其推荐到更高的平台以锻炼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要积极为学生工作者创造学习条件,统一规划专业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修养。第三,要实行严惩分明的工作激励制度。在升职、聘任、出国深造、退休养老等各方面通过优惠政策倾斜,激励更加广大的学生工作者更加积极地进行服务性学生工作构建工作。最后,要建立健全学生工作考核机制,确保工作考评结果的科学与规范,确保工作考评程序的制度化。

2.积极开拓服务主导型学生工作的途径

鉴于学生工作的服务效率将直接决定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质量,校方从广大师生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求高校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一方面,加强服务主导型平台的软件设施建设,其中主要包括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安排、部门设置、体系构建及其执行策划。优化工作人员配置,把握部门设置的科学方向,建立健全服务型学生工作管理体系,制定正确的执行策划方案。另一方面,要加强服务主导型平台的硬件设施建设,其中主要包括学生工作的活动举办地点及其物质使用资源。

3.创新学生工作的服务机制

高校学生工作服务型机制的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服务于开展学生工作的外在物质条件。要求加大资金投入,给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拓展就业渠道,为学生谋求更多的就业机会选择;推行优惠政策倾斜,给予贫户学生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的物质帮助;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及处理世事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服务于开展学生工作的内在修养条件。要求在全校范围内推行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开放式教学论文篇12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已经向我们描述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评价的多元性,评价的主体性,评价的开放性。其中评价的开放性,是指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功能。本文拟就思想行政治课评价方法做一些探讨。

一、专题作业法

所谓专题作业,不是以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专题作业包括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用专题作业来培养、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种方法在美国己广泛采用。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专题作业为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时间与空间。孩子们将他们调查、研究所得以报告、论文形式显示出来,这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探索、学习过程:收集资料、阅读、寻找信息、确立观点、组织文章……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需要在具有创新特点的实践活动中加以培养。

1.操作方法:

A选题:学校列出专题作业菜单,学生凭个人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也可自己另立题目。学生一旦确立“课题”,便不许更改。

B调查研究:为时一个月,学校可提供一些资料,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查询资料。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成立小组进行调查研究。

C书面总结:学生必须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文章形式可事先提供,作业要求。应视不同年级而有层次差异。

2.评价方法:

A学生能完成作业,一律得优。因为从决定题目,到阅读找寻资料到着手写文章,孩子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工作的状态下,他必须学着思考、筛选教育教学论文,组织研究材料……能完成者便已达到要求。

B可请评委对专题作业一一评价,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

C建立激励机制。组织优秀专题作业在板报、班刊、校刊上发表,集体评议。

二、观察法

对学生行为日常观察所得信息的效用和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改进:第一,对于一些重要学习结果的集中观察;第二,系统地记载观察结果。

根据观察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可将观察分为一般观察和集中观察两类。

A一般观察:这种观察将学生的成就和进步记录在包括整个班级成员名单的表格上。表格可以与学生档案放在一起,也可以贴在教室里的墙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考评的内容论文怎么写。当一周结束后,可将观察表格裁剪下来,归入学生个人档案。最便利的方法是运用粘贴纸记录观察结果,一段时期后将其粘贴于学生的个人档案。

B集中观察:这种观察集中于学生行为和结果的一些特别方面或集中于一组特别的学生,观察时让学生集中于一些特别的活动。例如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社会现实问题,在活动中观察学生分析问题、指出疑问的技能、说话和倾听表现的交流沟通技能。教师也可以采取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系统地观察五到六个学生组成的小组,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来获取更多的信息,据此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概念。

三、品德自评、互评法

思想品德自评以评价者自身的思想品德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自我评价是思想品德评价的最主要、最经常的评价形式,是一种充分发挥评价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自评中学生要认真按照评价标准,条条对照,哪些项目达到要求,哪些项目没达到要求,哪些项目还有欠缺。自评能使自己的主观因素起变化,能使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使其道德评价能力逐渐由现象到本质,由别人到自己,并对他人及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与判断,扬善弃恶,在实践中采取合理的道德行为。因此自评是学生反思的过程,可以内化自己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动机;也是不断自我教育、塑造自我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自我评价的程序:按照思想品德项目规定的标准,全面地衡量自己,哪些项目优,哪些项目中,哪些项目差;按照思想品德评价标准,逐项划等级或打分;总结经验,对没有达到思想品德要求,还有欠缺的项目进行反思,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通过自我评价使学生对自身的优缺点有一个全面认识,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扬成绩,改正缺点,实现自我矫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品德互评是在思想品德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评价者之间互为评价主体及客体进行的价值判断。包括小组互评:一般由前后座四人为一组,开展互相评价。首先对每个人进行评定,由被评者简略地汇报一下组评和自评情况。其次组长评出本组获优同学,总结本组表现突出、进步最快的情况。然后是班级互评,先由组长汇报,把每个人被评议后的等级向全班同学公布,并介绍好与差的典型事例。班级评议是在个人与小组评的基础上教育教学论文,全班同学共同评议,要评出表现突出的同学,评出进步最快的同学。最后小结,一般由班主任总结,指出评价活动的优缺点,表扬好同学、进步同学,指出班级好的及差的方面,鼓励同学努力向上,人人争取更大进步。通过互相评价达到及时反馈调节,良好行为及时巩固,发现问题及时教育,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矫正。组长汇报、群评谈体会的过程,也就是班集体正确舆论形成过程。这个过程能促使班集体积极向上,富有朝气,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通过互相评价使学生对各自的优缺点、各自在群体中的位置有一个全面了解,使同学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的好风气得以形成。通过互相评价,促使大家团结一致,发扬成绩,改正缺点,共同提高,并进而切实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开放式教学论文篇13

(二)开放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开放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其实就是让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平等的交流,在生物课堂上老师要与学生主动的探讨交流,传授自己的教学思维;学生在课堂上也要积极的配合老师,主动积极的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够促进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三)开放生物教学手段

开放生物教学手段主要是指让学生能够走出教室,走进科学。不要让学生的学习场地只局限在教室,可以充分利用学校里的生物实验室、学科阅览室和科技馆等资源,最大限度的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扩大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认知,让学生从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手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在人教版教材中对于单细胞动物的学习,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验室用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学生对于亲自观察学习的知识更能够轻松的把握。

二、开放式教学实施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策略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更好的掌握和学习生物知识,对于老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能够让高中生物更好的与生物科技发展相结合,培养生物科技型人才,首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要仅仅是依赖于课本教材来进行讲解,最重要的是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其次,要让学生有能够实践操作的教学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面对学生要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根据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相结合,增加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提高对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最后,针对生物家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学生对于教学的反映,及时的调整教学的课堂安排,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能够主动去解决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开放式教学的优势

①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实施开放式教学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自由的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知识,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

②实施开放式教学的优势是营造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创造了一个涉及氛围比较宽广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由于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宽广,这样针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也就更加的全面和深入。总而言之,开放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③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目前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开放式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高中生物中实施开放式教学,主要是要把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走出去课堂,走进社会,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不断的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开放式教学的实施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对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