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实用13篇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篇1

建筑环境学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1998年专业调整后新增设的课程,集中体现了该专业的核心与本质。其与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及流体力学共同构成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基础平台。由于建筑环境学包含了国内外的大量最新研究成果,针对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学习,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努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愿意学并且学好该门课程,为紧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要注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努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筑环境学要在32个课时内完成7个单元的教学,其课程内容量大,内容琐碎,课程任务重。且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了地理学、城市气象学、劳动卫生学、建筑学、物理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其内容丰富,而各个章节又自成体系,这将造成初学者难以入门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主要从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体系。

1. “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思路

“一体”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三结合”指的是教学讲解与习题训练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后自习相结合,理论认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根据该教学思路,在教学中主要采用“项目法”进行教学,其内涵为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理论教学重点是把握课程主线和章节主线,同时采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实践研究法。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1理论教学

由于建筑环境学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建筑热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建筑环境的综合评价等[1],翻阅教材后学生反映该门课如同一门科普课[2-3],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教学中通过把握课程主线和章节主线使课程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该课程的学科基础地位。

2.1.1课程主线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要始终把握一条主线,围绕一个主题,即“人-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绪论课的讲解中,首先要通过主线串联将全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建筑环境研究的是围绕建筑物的空间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内环境又包括建筑物的空气质量环境、热湿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其中热湿环境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2.1.2章节主线

在把握课程主线的前提下,在每个单元的讲解中,安排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首先,通过本章的知识框架图的讲解,使学生系统的认识本章的整体内容。例如,在讲第三章,建筑环境的空气环境这一章时,首先,让学生看如下的知识框架图。

然后是核心部分的讲授训练,最后通过单元小结,要求学生能够使所学内容在该知识框架图中对号入座,从而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知识框架体系。

2.2实践教学

建筑环境学的教学内容特点为:前沿性、广泛性、实际性。该课程内容琐碎,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为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应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和生动化,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验进行。

2.2.1课题研究

借鉴清华大学的教学经验,布置文献综述的小论文题目,让学生通过课后查阅文献资料,动手进行试验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论述。首先向学生介绍小论文的写作格式及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学的时间参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能够独立完成小论文的撰写。小论文的题目是任何学生感兴趣的有关建筑环境的话题,学生可自拟题目,为扩大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也可以布置相关题目供学生参考,例如:挂窗帘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和辐射在建筑热环境中的作用;不同建筑设计的自然通风效果;不同朝向房间的自然室温的差别等。通过对这些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其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学生课题研究的结果将以小论文的形式展示,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作口头汇报,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并将撰写优秀的至相关期刊,作为学生的研究成果。

2.2.2开设实验

实验教学可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并能激发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建筑环境学缺乏相应的实验教材,大多数高校未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目前只有清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少数几个学校增加了实验教学环节[4]。清华大学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题项目研究中;上海理工大学的实验教学环节主要是测试实验室内各个环境参数;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验教学较为全面,涵盖了建筑环境学理论知识的大部分内容。根据我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并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实验设备,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4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实验将采用分组的形式,主要内容为室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CO2、甲醛、噪声等相关室内环境参数的测试,最后结合主客观情况,对室内环境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

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教学的环节,将达到如下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其对建筑环境学有一个充分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空调工程、通风工程、供热工程等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学生要对室内环境作出综合评价,需查询最新的室内环境标准、测试室内的各环境参数、掌握室内的环境评价方法等,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并能够对整个课程乃至整个专业有系统的把握。

3. 结论

通过以上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期末,将采取期末一张卷加课题研究及作业完成质量考核加出勤考核加课堂参与度考核四部分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能综合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水平。

建筑环境学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建筑环境学的构成要素有基本的了解,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最终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晨.建筑环境学(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篇2

【Abstract】According to teaching plan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divided into visual and invisual two parts,which are playing different role in teaching process. Psychological theor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tanding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education Eco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both visual and invisual curriculum. Often overlooked factors in teaching process is emphasized though curriculum division. Therefor,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would provide the most effective education.

【Key words】Visual curriculum Invisual curriculum Education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一、课程论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公认的课程论的基础学科之一。有史以来,心理学主流学派都对当时的课程理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比起哲学等其他学科来显得更为直接和具体。课程论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按照特定的心理学理论来设计和决定课程的目标、内容、形态和结构。[1]纵观课程论的心理学理论发展历程,无论是以行为学派、认知学派、格式塔学派为代表的学习心理学,还是以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布鲁纳等人理论为代表的发展心理学,课程论因为这些心理学理论的出现而形成了不同的课程观。[2]心理学对课程论的意义就在于为其研究提供了学科范式;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为课程论提供理论前提;其研究成果成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依据。[3]

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我们通常所提到的课程,一般都指正式课程,是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或者说,一切有计划、有目的、按一定程序进行和完成的教学活动,以及体现和落实课程的教学计划、大纲、指引、课表、教材、规章制度,考核和评估等。[4]这样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或manifest curriculum)、常规课程(regular curriculum)或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但是无数经验告诉我们,相对于这些课程,学习者还通过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获取很多非预期、非计划中的东西,这样的课程称为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最初由杰克逊(P. Jackson)使用。杰克逊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in Classroom)》(1968)中首先使用了隐性课程一词。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 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最早同时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对概念的是布鲁姆(B. Bloom)在《教育学的无知(Innocence in Education)》(1972)一书中。布鲁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这是因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负有相互支持、关心和尊重的责任。学校的学习不可能是学生的单个学习,它是集体的活动。在这种集体活动中,有时要强调控制、等级、竞争,有时要强调鼓励、平等、互助。各个学校还有各自所强调的主要品质。布鲁姆指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学生在学校中形成这些社会性品质,以后走入社会所起的作用与学生形成的学习技能对以后工作所起的作用同样重要。[5]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对隐性课程进行了解和研究,并正式进入课程论研究的领域。[6]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思考,国内很多学者在系统的、宏观的比较基础上,对隐性课程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如华东师大陈玉琨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外所受的教育”。[7]靳玉乐认为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8]吕达认为隐性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是通过正式的课程和教学来实施,而是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物质情境,诸如校貌、校舍建筑、设备;校园文化、教室布置、各种仪式;校风、校容、校纪校规、班风、学风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对学生身心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他倾向于把隐性课程看成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实现的教学计划以外的影响因素。[9]综合国内外各家的思想,我更倾向于布鲁姆的观点,既然称作“课程”,无论显性、隐性,终极目标都是学习,本质上也是从“学习”这个基点,划分出课程的显性和隐性。显性课程是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达到“学习目的”;隐性课程则是通过个体与学校这个小型的生态圈的相互影响达到一定程度的“学习目的”。随着课程论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我们会越来越详细的了解到底有哪些因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影响“学习目的”,因而,现在属于隐性课程的因素,以后也许在人为的控制下会变成显性课程的,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又会出现新的属于隐性课程的因素。反之,显性的某些结果被认为不重要或得不到重视,也会转为隐性。两个概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在界定这两个概念上出现的百家争鸣,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三、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

1.从生态观看统一

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强调必须要把“要素”放在第一位,所谓“要素”,就是“凡是在社会方面最基本的事物”。基于这种认识,杜威提出,承认教育的社会责任的课程必须提供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有关共同生活的问题”,所从事的观察和传授的知识“都能发展学生的社会见识和社会兴趣”,课程中的各门学科必须代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标准要素”,并成为“启迪社会价值的工具”。杜威认为学科知识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10]根据杜威的观点,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提供一个环境。杜威的这种思想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维果斯基非常重视大的社会环境与小的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对个体的作用。[11]他的学生,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更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他强调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这些环境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其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等不同的形式具体地存在于个体发展的生活中,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方面给予不同的影响。基于勒温的著名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这一公式,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即D=f(PE)。其中,D指Development(发展),P指People(人),E则指Environ ment(环境)。[12]而教育就是要在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中,人为的创造一个环境,这个人造的环境通过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的环境相互作用,与个体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个体的发展。个体的发展是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联系到课程论,这个人造的环境就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构成的――学校的计划教学活动和这个学校非计划教学活动,如学校特有的气氛。很明显个体的教育发展也必是这两方面共同教育的结果。

施良方认为,学生在隐性课程的活动中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隐性课程既可能是计划的课程,也可能是非计划的课程;隐性课程既可能是一种教育活动,也可能是学生的一种自发的学习活动。他进一步指出,隐性课程并非与正规课程相对,也不属于非正规课程的范畴;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是依据课程的不同属性对课程所作的分类,它们之间不是对应关系,而是交叉关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区分的关节点是课程的呈现方式。他把隐性课程看作“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把显性课程界定为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13]这种界定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如何算作间接的、内隐的?如何又算作直接的、明显的?恐怕就更难说清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位本是一体,只是由于人为的划分,而显得陌生。

2.从维果斯基的理论看统一

有“心理学中莫扎特”之称的维果斯基认为:个体头脑之中的或者说内部的过程起源于个体同别人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儿童观察在他们的世界里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儿童自己也同其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然后利用这些相互作用来促进自己的发展。[14] 用课程论的话说,即显性课程是相对可控的相互作用过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不可控的相互作用过程。所以用“相对”是因为儿童在观察和学习过程中,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如儿童的性格、兴趣、已有图示(皮亚杰),甚至时间地点的不同都会对相互作用的过程产生微妙的影响。显性和隐性的区分在这个层面上显得意义不大。

他阐述的内化概念认为,内化是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的知识,从而为个体所利用。这个观点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些类似。儿童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重现他们观察到的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且从中获益。例如,他认为语言发展对于复杂的概念内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语言技能很强,就能更好的理解成人的谈话而且能够从谈话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许多心理学家扩展了维果斯基的思想。我想这个“例如”非常好的证明了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的相互影响。通过隐性课程习得经验对显性课程产生了影响。例如,课外形成的良好语言能力势必会对课堂的阅读、写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反之亦然,说明了显性课程又是如何影响隐性课程的。既然这样,在课程论的改革中,我们是不是要把隐性课程强调到目前显性课程一样的高度呢?这种被计划过的、人为的隐性课程是否还能称作隐性课程呢?

一位维果斯基思想的发扬者Reuven Feuerstein发现,儿童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学习,一种是直接学习,一种是中介性学习经验。直接学习是指在教学情景中,教师、家长和其他权威人士通过教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中介性学习经验是指在学习情景中,成人或较大的儿童通过解释环境中的事件来间接的帮助学生学习。Feuerstein相信,两种学习类型中,后者对高级认知技能的发展作用更大。在Feuerstein的观点中,强调学习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环境”。[14]在他的观点中,我们看不到环境的人工与否是达到“学习目的”的关键因素。环境既可以是自然而然的,也可以是精心设计的,转换成课程论的语言就是“学习目的”的达成,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课程,而课程是否显性则不是那么重要。

近年来,对学龄儿童的研究的新动向是将学校教育作为文化过程,把学校教育看作一个文化系统。认为学校教育作为整体文化影响学生的发展。[11]其中,这种研究又是分两条线索来进行的。一是学校文化,一种教室文化。在学校文化及教室文化中,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教室的环境创设对学生的学习的影响是研究的重要方面。马图索夫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学校环境影响学生的社会交往水平。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往的环境,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罗斯(Roth)研究了教室文化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室中的资源、实际操作的工具以及智力实践活动等对儿童的经验有明显影响,而这些经验又直接影响儿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学校的整体文化通过教师发挥作用。学校教育这个文化系统,宏观的看是学校文化,微观的看是教室文化。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依然重要,但已不是主导。而以教师为主导的的显性课程按照上述理论似乎在课程中的地位也不那么重要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显性课程也是这个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它和隐性课程交织成了学校教育这个文化系统。表面上我们似乎分的清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各自的效果,但站在学校教育是文化系统这个高度,区分出的只有结果,因为过程只有一个。

四、结 语

“显性”和“隐性”课程的划分强调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教育因素。然而过于强调概念上的区分,使得原本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过程,分裂成两个部分。融合“显性”和“隐 形”课程的“大课程”才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最完善的教育。本文作者从几个心理学的理论简单阐述了对课程论的一些思考。很显然,课程论作为一门学科,本文无疑是管中窥豹。想对课程论、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讨论,就应高屋建瓴的,应用哲学、社会学、社会文化知识以及更多的相关心理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郑信军.当代心理学与课程论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4.8:22~23

2 从立新.课程理论基础的心理学转向――从学习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4):25~31

3 胡斌武.课程心理学基础研究评述[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130~134

4 杨秀玲.课程在显性和隐性的互动中发展[J].澳门教育,1996(3)

5 任友群.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J].上海教育,2001.(22)

6 李 梅.创设师生互动的教育情景――对隐性课程视角的关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6(2):44~46

7 陈玉琨.试论潜在课程的性质、功能和组织[J].上海高教研究,1989.(1)

8 靳玉乐. 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6)

9 吕达等著.“独木桥?阳关道?”――未来中小学课程面面观[M].中信出版社,1991:196

10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4、204~205、373、207~208.

11 邹晓燕等. 维果斯基对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影响评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32~36.

12 颜 洁、庞丽娟.论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造[J].学前教育研究.1997.(4):16~19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篇3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理认知,而心理影响着设计的表达。因此,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环境心理学的基础之上。风景园林涉及城市规划、美学、建筑学、文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多专业融合是其显著的特点。作为风景园林的学生和从业人员,园林设计与工程固然重要,但是任何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没有将环境使用者的心理研究透彻,其职业生涯也无法走的更远。因而,环境心理学已成为很多高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重要辅助课程,在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将景观设计与人紧密结合在一起,解决人在场所中的各种需求。

笔者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特点,结合五年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实践,试图探索出适合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1、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1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心理学理论知识薄弱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部分基本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涉及到众多的理论和专有名词,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风景园林本科生来说,不可能严格按照心理学和社会学体系去教学,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对于复杂的理论和名词容易混淆,掌握不好;同时,由于各种理论观点在特定的领域都有它们一定的道理,而彼此之间的差异、矛盾甚至对立,让学生分辨起来难度很大,重点也就不容易把握,在学习中容易陷入迷茫。[2]

但环境心理学知识同时也具有易感性和易操作性。[3]本学科很多知识是在日常生活中可观察和总结的,同学们通过身边的实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会发现枯燥的理论即是生活中实例的总结和凝练;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模式,许多实例方便操作,容易验证。在讲授时,可以用小实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调动课堂氛围。

1.2缺乏针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环境心理学,又常称为环境建筑心理学,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至今,其研究主要针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展开,而对风景园林的相关性理论研究甚少。各大环境心理学的教材中,针对理论的案例分析也主要是建筑或城市规划方面,风景园林的案例不多,因此可供学生学习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少,无法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实例场景中进行案例分析,不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2、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的方法总结

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总结出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于环境心理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效果,使得学生将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中紧密结合。

2.1凸显风景园林专业特色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针对风景园林领域的心理学原理和原则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依托于现有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形成更贴近、更适合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环境心理学教学体系,以指导学生完成风景园林课程设计。课堂上可通过大量案例讲解,引导学生将环境心理学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紧密结合,如在旧城更新中,不重点以整个城市为着眼点,而是缩小尺度,以中山岐江公园和天津万科水晶城等为例,向同学们讲解更新中有选择性的保留场地上的设施对于居民心理上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外部公共空间景观营造、植物配植、园林色彩、园林照明中的心理学应用规律等。

2.2设置“调研”环节,强化课程理论

要求学生进行课后调研,使得学生在逐渐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心理学相关理论,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设计问题,为今后的设计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维度。

学生可根据课堂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理论作为调研的主题,如人的行为习性、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博物馆的展品寻址、参观模式、博物馆疲劳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老龄化社会的居住问题,社区中的人际交往问题等;针对主题,选择典型的场所、适宜的调研方式、合理的调研人群、适当的时间进行调研。可选择观察、提问、问卷、测验、模拟等方式,尽可能将过程作科学的设计。要求最后提交调研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调研方法的设定、过程简述、数据统计结果(附调查问卷、简图等原始资料)和必要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同时制作PPT,进行汇报。

2.3授课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环境心理学理论陌生、枯燥,不易于理解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于此,环境心理学课程授课形式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旨在激发学生设计的兴趣和灵感。比如在讲构造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认为是先前经验的记忆痕迹加到感觉中去,构造出一个知觉形象”,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少女与老妇系列图片进行对比展示,让同学们对枯燥的理论有非常形象的认知,从而记忆深刻;在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的环节,采取让同学们手绘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城阳区认知地图并制作评价地图,从而发现并讨论设计的利与弊;在学习人的行为习性,如左转弯习性、抄近路习性、距离保持等时,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在课堂上实地验证(如静立时人躲避方向的特点),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丰富课堂气氛,还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积极的投入到分析学习之中,亦可带同学们走出课堂,进行实地的观察;课堂上根据调研的内容,让同学们进行PPT讲解,摆脱被动学习的模式,变成老师讲亦可以学生讲,学生调研汇报、老师提问、大家讨论的方式。经过几年的循环教学发现,早期学生的发现一般较为浅显,总结出的知识也不丰富,但通过师生交流与讨论,后期能得到很好的补充与提高,理论知识也得到加强。

在灵活的教学方式下,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往返交替,学生和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完善欠缺、教学相长,能够完善知识结构,建构知识体系,将枯燥的心理学理论变得更有趣味性、更易理解。

参考文献

[1]林玉莲.环境心理学跨学科教学初探J.新建筑,1993(01):27-29.

[2]胡超文.建筑学专业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108.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篇4

学习环境是指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促进学习者发展规定了学习环境存在/创设的指向或意义;各种支持性条件包括各种资源、工具、人、活动、师生关系等要件;统合说明了围绕学习者发展,将各种支持性条件实现统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1]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2]

由此,协作学习环境是指能够促进学习者参与协作学习活动,通过协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内外部条件的统合。

网络课程协作学习环境也就是指在网络课程中能够促进学习者积极参与协作学习活动,通过协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内外部条件的统合。在本研究中,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分为物质环境、活动环境、心理环境和策略环境。四种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生态化的协作学习环境。

二、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框架的构建

从学习环境的设计出发,通过研究比较权威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结合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构建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框架。

(一)学习环境设计解读

学习环境设计,是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重心,是一种正在兴起和发展的教学隐喻,是教学设计范例正在发生转变的重要标志。[1]

教学设计理论分为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最主要的内容是通过教学分析进行教学事件的设计以及呈现教学事件的教学策略设计,把它归为教学环境的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者分析,设计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学习策略及学习模式,把它归为学习环境的设计。因此,笔者认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观念的落脚点,很可能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发展取向。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由此可见协作的重要性。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的目的是,方便学习者通过协作学习的形式促进知识建构。

(二)学习环境设计模型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进行过学习环境的研究,并提出了影响范围很广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可以借鉴这些模型的设计方法,提出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模型。

(1)乔纳森学习环境设计模型。该模型由六部分组成——问题/案例/项目、相关的实例(或个案)、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工具、社会背景支持。[3]

(2)武法提学习环境设计模型——WELED模型。[4]他认为学习环境的设计可以从学习内容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该模型的内容是首先定义学习领域,然后定义学习者特征,随后对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教学策略进行循环设计。而后是教学模式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最后进行评价和修改及系统开发。

(3)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模型。柳素霞、武法提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式学习环境设计及实验研究》(2006)一文中,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式学习环境设计过程,认为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包括资源环境设计、组织环境设计和策略环境设计。[5]该论文通过分析学习活动支持要素在学习环境中的作用,找出各要素间的关系,得到一个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支持模型:组织环境、资源环境、策略环境对学习活动的支持和相互关系。利用教学设计原理设计一个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模型,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创建协作任务情境、资源环境设计、组织环境设计、策略环境设计、协作学习活动的实施、反思和修正。该学习环境模型设计的思路,对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三)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

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审度视角的多元化。其中,心理学的、教育学的、文化的视角是最重要的。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篇5

对职业教育来说,课程实施环境的开发是一个重要课题。从职业教育的特点来说,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有什么样的职教课程观就有什么样的实训基地建设理念和技术路径。

1、职教课程理论与校内实训基地设计

1.1突出实践是职教课程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首先是“学科系统化”的,在经历了“职业分析导向”和“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后,目前正向“工作过程导向”模式发展[1]。对我国职业教育较为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主要有:MES课程模式、能力本位教育课程模式、行动导向(行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群集课程模式、工作本位学习,从这几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和发展趋势来看,强调的都是以个体职业准备为目标、突出工作岗位需求来培养学习者的各种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具体的行动导向、职业领域、实际情境为基础,即强调突出实践教学,而教学的实施依赖于实施教学的条件的创造。突出实践教学的开展,则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各种实训基地的建设,其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形式。

1.2职教课程方案是实训基地设计的基本依据

不同的课程理论,会产生不同的课程方案;不同的课程方案需要不同的课程实施条件。以实践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则强调实训条件的创造。所以,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要充分建立在对相关课程理论与课程方案的理解的基础上,要依据特定的课程方案来确定实训基地的功能与装备标准。同时,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通常还会用到许多相应课程的开发方法。如本文所建构的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开发方法,就借鉴了能力本位课程开发中的工作任务分析法。

2、学习理论与校内实训基地设计

2.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是反应的获得和强化”[2]。它的突出贡献在于它强调“做中学”,这与我们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实践环节是职业技能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相一致的。但在“练习”、“训练”思想的指导下,各校的实践场所也就只限于提供简单的、机械的、缺乏真实情境的“操作练习室”而已。其结果常是学生只能重现简单的操作,而不能与临床情境相结合。如护理技术中最基本的病人的床铺准备,如果你明确指出让学生铺一个“备用床”或“暂空床”,学生基本能正确完成,但如果提出“现在门诊来了一位尿失禁的病人,请你为他准备一张床铺”,这时学生往往表现得束手无策。原因是他不能结合实际需要,不能确定应为该病人准备哪种床铺。

而我们护理专业的特点,就是面对不同的病人及病人突然出现的病情变化等都能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所以按传统的行为主义的学习模式,只是简单地进行机械的模拟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2.2信息加工理论

在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下,有关动作技能学习,亚当斯和施密特分别提出了“闭环理论”和“图式理论”[3]。这两种动作学习的理论依靠的是储存中的规则和信息,集中于有意识的推理和思维,却忽视了态度与情感,忽视了文化的和物理的情境脉络。显然它很难解决“以人为中心”的护理专业领域中各种实际问题。因为人不仅是有思想、有情感的自然人,而且还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社会人,人的健康问题还随着各种具体的情境不断地变化着。

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是其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体现。而工作能力的获取绝不是传统的只在教室情境中,由教师在黑板上的填鸭式的传授知识,就能获取的。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学生只有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和真实的工作过程中,主动地积极地构建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但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角度来说,尤其是护理职业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如果直接把学生置身于其中,一则是从伦理学的角度,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不适合的;再有从学生角度来说,势必造成学生紧张害怕的心理,极不符合学习的心理基础。所以基于以上观点,最佳思路是在校内以真实工作情境为环境设计的基础,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情况分析为实训内容来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换句话说,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要达成职业教育的目标就得“做中学”,而做则必须提供做的条件和做的项目内容。这个条件就是前面所说的工作情境,内容则是我们相应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但由于护理职业环境的特殊性,在校内实训基地建构完全真实的工作情境是有困难的,因为最大障碍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物而是人,在校内实训基地中真实的病房物质环境及一定的病区护理文化环境比较容易实现,但很难构成真实的护患人际关系,因而在建设思路上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采用电子或网络技术将真实情境的案例引入到实训教学中来;再者就是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构成适合护理职业教育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2.4情境学习理论

研究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时必须认识到,对于以行动为目的的知识必须提供以下学习机会,这种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职业实践的情境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模拟实践的需求;在发展与从业者相关的技能的全部课程中,都必须提供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的机会;在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中必须提供学习者对各种基本的假设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同时形成专业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机会,从多种观点中识别关键概念,由此促进学习者对真实活动过程复杂性的鉴赏力,以及形成学习者在根据独特的真实活动情境,发现应对问题的方式时的灵活性。

转贴于

3、教学环境论与实训基地设计

“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事物都可能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和行为变化”[4]。但是,马克思认为,环境一方面影响人,另一方面,人也能改造环境,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创建出一个适宜于人生存和发展的积极环境,从这点来说,正确把握教学环境的作用及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如本杰明布卢姆(Benjamin Bloom)所指出的,教学环境是一种能够塑造和强化学生行为的重要力量。而护理实践教学实际上是护生职业行为形成的过程,所以从教学环境的理论来看,创建一定职业环境的教学环境利于学生职业行为的形成。

二、设计的基本思路

1、基于工作体系

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发展,强调的都是以个体职业准备为目标、突出工作岗位需求来培养学习者的各种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具体的行动导向、职业领域、实际情境为基础,强调突出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开展,则必须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各种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则必须以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为技术手段。

2、遵循学习规律

根据Fitts和Posner 1962年的研究结果,一项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认知、强化和自如

三个阶段[2]。结合护理专业的学科要求,从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来看,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最好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反复的、无风险的、轻松的、自由的练习;第二阶段,在操作技能有一定掌握之后,在校办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实训,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面向病人的真实服务,重在完全真实的情境下体验如何为病人服务、如何与病人交流;第三阶段,进入综合性医院进行完整的临床实习。从这三个阶段的实训基地来看,前两者可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后者各级各类医院则是校外实训基地。社区医院也可完全以工作过程模式来建设,即以医院模式为主来进行构建。校内实训中心则应将课程内容导向模式、工作过程模式、和环境模式相结合,既考虑医院临床要求又要符合教学要求,将病房环境设计与教学环境设计相结合。

校内实训基地则应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课程专家和教学委员会的分析讨论确定学

生在学校阶段的实训模块,并根据临床该项任务出现的频率和工作的难易度确定实训仪器设备的数量,最终形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训室结构布局和实训室功能与实训设备的确定。

3、强化人文环境

从教学环境或学习环境理论出发,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则提出了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人文环境这一“软环境”建设的特殊要求。所以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强调基于工作体系、遵循学习规律、强化人文环境几个方面来进行硬件规划和软件设计。

不同专业实训基地的设计既要遵循共同的原理,又因其所特有的职业环境而有各自的特殊要求。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设计除了要遵循上述一般原理的要求外,还有其所特有的一些要求,这些要求是由护理专业的特点所决定的。

随着职业教育课改的深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实训基地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从文献资料及各级政府颁布的有关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来看,主要是对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硬件标准做出了详细规定,如占地面积、实训设备的数量、实训基地的投资额、实训师资的多少等等。这些固然很重要,它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框架基础,是职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但从能力完整的角度看,学生仅有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职业精神的培养也同样重要。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尤其要突出人文环境建设[5]。

护理专业人文环境建设的内涵主要是从物质、制度、精神几个层面去渗透,最终目标是使护生深刻认识护理内涵、产生坚强的护理信念、形成良好的护理行为。按照行为改变的“知信行”模式,即,若想改变行为,必先学习知识、转变态度,最后产生行为的根本改变,具体建设方案要围绕这物质、制度、精神这三个层面,同时结合“知信行”的模式进行方案设计。即通过感知物质层面的人文环境建设,形成精神层面的护理文化理念,最后从护理行为规范等制度层面去形成良好的护理行为。

参考文献

[1]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戴维H乔纳森,等.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篇6

我校开设建筑声环境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声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声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和掌握室内空间结构、材料对声学特性的影响。从心理、生理角度分析人们对室内、外声环境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并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在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为人们创造适宜的声环境。建筑声环境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声学的基础知识,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计量、声音的频谱、声源的指向性和人的主观听觉特性等;二是室内声场原理,如室内声场、室内声音的增长与衰减、混响时间的计算、室内声场分布与混响半径、房间共振等;三是材料和结构的声学特性,如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材料和构件的隔声特性、反射和反射体等;四是室内音质设计,如音质的评价、音质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电声系统、各类建筑的音质设计等;五是声环境的噪声控制,如噪声的危害、噪声的评价、噪声允许的标准与法规、噪声控制的原则与方法、吸声降噪等;还涉及建筑声学的测量方法,结合课内实验理解和学习吸声系数、混响半径等的测量方法。

建筑声环境课程是声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学生在学习基本物理课程和声学基础后开设。相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声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物理基础,对建筑声环境课程中相关理论的分析与研究更为深入透彻。但是,作为理科学生,由于接触建筑类课程的学习较少,学生的艺术修养及鉴赏水平不高,对声环境设计的一些设计技术指标、音质评价内容、厅堂的设计图纸等建筑学理论理解不够透彻。还有就是建筑声环境课程教学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大多数学生无法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厅堂设计的实际执行相结合。因此,作者在广泛征求了声学专业学生的意见和代课教师的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加强建筑声环境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和建议。

一、建筑声环境课程的理论教学

建筑声环境一般安排在声学专业的二、三年级,共32课时,16周教学时间。声学专业的学生有很好的物理数学基础但缺乏建筑类知识,学生可以在一、二年级选修一些建筑学专业的一些相关课程,如建筑制图、建筑设计、建筑欣赏等。建筑声环境授课教师在讲授课程知识之前最好补充一些相关的建筑学知识,这些预备知识的学习是建筑声环境课程的前提基础。只有具备了相当的建筑学知识基础,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建筑声环境中的音质设计内容。

建筑声环境课程的教学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并且可以适当调节它们的比例。理论知识是设计的基础,声学专业的学生数量基础较强,一些抽象的公式推导可以简化过程。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取舍,对于重要的概念与公式作简洁明确的介绍,对于繁琐的推导给出关键提示,让他们自己推导,以作业的形式上交评阅即可。这样既使建筑声环境的理论得到了证实与加强又节省了课堂时间,使授课教师能用更多的时间讲述理论对实际的指导和应用。建筑声环境课程教学应结合国家一、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对该学科的要求,加强课本内容与现行标准、规范的关联。并且向学生介绍一些现行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新材料、新技术,解决教材滞后的问题。此外,针对声学专业的学生接触的工程实例较少,建筑声环境的授课教师最好在讲授课程中多举案例。利用互联网查阅下载相关案例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演示厅堂作品的平、立面,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比较可能存在的音质问题,最后根据大家学过的知识讨论解决的方法并做出总结,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声环境设计理论的理解。

二、建筑声环境的课内实验教学

声学实验室的建设是实现工程实践课教学目标的保证。我校的实验室于2012年10月建成,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包括混响室、全消声室、隔声室三个部分。该课程设有8个课时的课内实验,安排了三个实验。一是测定混响时间,此实验可以与课程的第二部分理论室内声场原理、混响时间混响半径的计算与测量相结合进行;二是测量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此实验可以与课程的第三部分理论材料和结构的声学特性相结合进行;三是消声实验,此实验可以与课程的第五部分理论声环境的噪声控制相结合进行。这样通过实验使理论与实际相互印证,从而加深学生对建筑声环境理论的理解。

三、建筑声环境深入生活实际中的实践教学

在校学生本身没有实践工作经历,缺乏将理论与实际融合变通的能力。不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再多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在实际设计中往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任何理论都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掌握。因此,要组织学生到校内及市里几个典型的厅堂建筑中去感受去鉴赏其中的声环境质量,分析其设计与声学的结合途径,找出解决体型缺陷的方法。

实践教学环节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生活实际情绪比较高涨,气氛比较活跃,讨论比较热烈,思路比较开放自由。此时将与实际相联系的重要理论强调提出,定会使学生印象深刻。所以,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授课教师必须准备丰富、充分的理论,以便能够很好的指导实践、加强理论教学。如果事先不做好理论准备,实践行为缺乏理论指导,学生不了解此次实践的目的和想要解决的问题,心中没有方向,最后实践活动变成了游玩,教学变成了闹剧。

建筑声环境课程教学还应配有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声环境设计的知识对校内实验室、会议室、大教室、图书馆的环境进行布置,给学生留有探索和创新的空间,摆脱枯燥的理论计算,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向着自主、调研探索型转变。

建筑声环境的课程教学,一方面,要加强其理论与建筑学理论衔接,要求建筑声环境课程相关的师生要做好前提准备工作,使声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声环境设计的理论;另一方面,要加强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强化声环境设计理论的理解及其实践作用。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篇7

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在课程体系上将原来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四个模块改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三个模块,其中通识教育包括必修、限选和任性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包括必修和限选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全部为必修课程。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军事理论等;限选课程包括现代企业管理、应用写作、音乐鉴赏、工程概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信息检索等;任选课程为文哲艺类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大学物理、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等;限选课程主要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清洁能源导论、化工安全与环保、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环境工程CAD。专业必修课为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限选课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标准与法规、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专业英语、环保设备设计、环保产业与职业、环境化学、科技文献检索与实验设计、物理性污染与控制和研究型实验等。

新的课程体系增加了工程教育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工程概论、环境工程CAD、环境标准与法规、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提高了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就业竞争力[5]。将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如将原来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工业水污染控制工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学时增加到90学时;用环境工程原理则替代了原来的化工原理课程;将原来科技文献检索和实验设计两门课程整合为科技文献检索与实验设计;取消了实用性不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管理等课程,将设计性课程环保设备设计由24学时增加到30学时。为了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就业前景的认识,增设了环保产业与职业课程,主要讲授环保产业的发展情况及环保相关热门职业的介绍,专业骨干教师共同承担该课程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每人讲授2个专题,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鼓励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增强了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的预期,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暑期开展研究型实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行设计完成研究或制作内容,并获得相应学分。同时学校也设立创新实验项目,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篇8

(1)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觉悟和道德品质,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懂法守法,法制意识强;具有个人诚信和团体意识;热爱环境保护事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

(2)文化素质。

了解中华文明和外国历史文化,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具有现代意识和传统美德。

(3)专业素质。

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分析的能力,具备求实的专业精神、创新意识、严谨的科学素养和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

(4)身心素质。

具有自我锻炼的意识,不畏艰难的气魄,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1.2 能力结构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较好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

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专业领域内综合实验能力。

(3)创新能力。

在本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科技研究能力。

1.3 知识结构要求

(1)工具性知识。

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科技方法、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基本的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经济管理知识。

具有基础的管理学、经济学知识。论文联盟

(5)工程技术科学。

了解工程测量、投影理论及制图基础、电工与电子学相关的工程技术科学知识。

(6)专业知识。

具有全面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包括环境学、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工程设备基础、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功能和应用、环境监测原理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2 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包括如何度量、保护和提升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度,实现科学发展。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设计适当的知识体系为载体来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强化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使每一个知识模块构成一个适当的训练系统,合理区分专业共性知识要求和特色培养要求,满足“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由以下6个知识领域组成,见表1。

其中第1~5为通识课程和基本理论知识,第6为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由环境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设备基础、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功能和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知识领域组成。

专业核心知识主要针对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施工与经济等8个方向,以8个课群为中心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专业知识。

3 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培养创新能力、实际能力的重要保证。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依据以下几项原则:科学性,即体现科学严谨的作风;先进性,即紧跟学科前沿,要有超前的意识;实用性,即实验/实习教学必须满足社会对环保人才的需求;完整性,实验/实习教学应包括基本技能、素质训练和创新培养等内容,基本技能训练必须过程完整、内容完整,即包括单个实验、集成实验和社会实践等;开放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不同的课程实验或相关科研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

(1)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和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课程实验可以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直接交流,有助于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创新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实验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仪器仪表的原理、测量方法、操作规范、数据分析等;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验设计、故障排除等。

根据性质将实验分为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

公共基础系列实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计算机基本操作等。

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污染控制原理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等。

(2)实践性教学环节。

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监测实习、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环境规划课程设计、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等。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一个科研、教学与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环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可以从科研任务或者社会实践中选择规模适当、相对独立的题目,与特定的科研小组、社会部门、企业单位等密切结合。优秀的本科生可以在大学三年级或更早阶段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此外,也鼓励有能力、有精力、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转贴于论文联盟

和创业竞赛活动。

毕业实习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进入工矿企事业单位环保岗位,时间为8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在18周内完成。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篇9

20世纪中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在此背景下,环境工程学科应运而生,初创时期主要以防治局部污染和末端治理为特征。然而,科技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的趋势,这是人类由工业文明转向绿色文明的重要体现。由于环境问题所涉及的行业多、领域广,必然导致环境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它不仅要求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时还必须了解其他学科中与环境相关的知识,即特色性,这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1,2]

我国高校已分别针对多元化及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其基本思路是将环境工程本科教育分为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以及实践教育三个阶段,[3]通识教育阶段主要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物理,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基础、机械设计及制图等与环境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课程,在此阶段,学生很少接触专业内容,而大部分基础课程在中等教育阶段也有所接触,但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应用,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学习基础课的必要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必须学习的内容。在专业教育阶段,为了突出专业的特色性,高 校在专业设置上会根据学科背景增加部分特色课程,在总基本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必然会缩减部分普通专业课程的学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负担。在实践教学阶段,主要以参观学习为主,难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实践的期望。然而,目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集中在外部条件,如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体系等,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价值及期望,从而形成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时感觉什么都会,但又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适应高校“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多元化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的需求,已成为环境工程专业改革的热点话题。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

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吸取了维果斯基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奥斯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属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并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蕴含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学习环境及教学原则六个方面。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环境工程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其所包含的专业知识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变化,原本已成熟的环境治理工艺可能会被逐步淘汰,已有的知识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去理解知识,并具有重新构建新知识的能力,即学生必须正确的理解“知识观”;同时,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其涉及的专业知识内容多、范围较广,但专业知识间又存在相互交叉及联系,作为环境工程必修的专业课,比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及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尽管其学习的对象不一样,但其最核心的基本原理均为实现有害物质的稳定化或无害化,因此,如果学习者在完成其中某一门专业课的学习之后,完全可以利用专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将该门专业课中所学到的知识点作为新专业课学习中新知识的增长点,避免了传统教学手段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难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不足,在教学中表现为对构建主义“学习观”的迫切需求。除此之外,环境工程还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环境工程专业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由环境工程专业特殊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例如面对我国严重的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由于土壤中镉污染呈现出区域性与时效性的特点,目前已开发了十多种镉污染治理技术,然而每一种技术都有其应用范围,这就要求环保工作者必须根据镉污染土壤的特征从众多方法中选择正确的防治技术,反映到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创造真实的实践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问题,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而不仅仅是教师教会学生书本上已有的技术,体现了教学过程对构建主义理论中“学生观”及“学习情境创造”的需求。

综上所述,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能强化学习者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习者的潜能,发挥其独特的个性,是培养多元化环境工程特色专业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对提升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培养多元化的环境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在于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本思路,通过对本科学习阶段的全过程管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引导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深入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知识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依托学科优势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并将人才的知识结构定位为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广适应,使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还要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容易适应社会和市场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动态需求。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培养模式见图1所示。

3.1定位社会需求,使学生提前理解培养目标

一般而言,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能够在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其它环境污染的控制、治理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尽管培养目标在环境工程专业设置之初已制定,然而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报考环境工程专业的原因比较复杂,再加上环境工程专业的概念比较宏观,很多学生对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陌生,直到上专业课甚至毕业时还不清楚自己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方向,从而导致学生被动地完成环境工程专业学习,难以培养创新思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入学之初即开展相关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彻底理解环境工程的专业培养目标,尤其是让学生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规划学习方案。

3.2针对环境污染防治现状,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环境问题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而环境保护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在学习基础课之前让学生了解目前的环境污染防治现状,并重点介绍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丰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经验,从而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明确自我需求并设定自主学习目标,为学习基础课及专业课埋下已有知识经验的“增长点”。

3.3优化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该专业的基础课不仅包括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三大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等自然科学类课程,还包括哲学、法律法规等社会科学类课程。然而,这些基础课程一般在低年级班开设,且一般为非环境工程专业的老师授课,老师会以自己的学科背景去讲授基础课,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基础知识虽然重要,但由于缺乏实际应用经验,导致学生抱有“课多无用”或“被上课”的态度。因此,有必要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增加少量环境工程导论性质的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解决实际环境问题需要哪些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基础知识,摆脱传统的灌输式基础课程学习模式。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掌握“以不变应万变”的“金钥匙”

3.4创设专业课程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专业课程学习是大学的高级阶段,此时学生已掌握了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如何把学生已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这一要素是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了解多少或预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多少,而创设专业课程学习环境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新闻、影片和网络资源等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真实环境问题,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的教学情境之中,唤起学生记忆中对环境污染防治已有的经验,引起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他们参与课堂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从而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实际情景中。

3.5构建协作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团队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学生分组以及帮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学习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取不同的协作方式,要求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有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强,可以安排其完成设计任务;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可以安排其完成操作性任务;有些学生对管理比较感兴趣,可以安排其完成统筹规划的任务。通过协作小组成员间的协商、讨论,可以更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专业问题的意义构建。

4.结语

21世纪环境工程专业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多元化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特色专业人才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性策略。它要求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教学问题的视角,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引导者,充分利用现实的环境污染问题,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师、学生和学习环境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相互促进,以实现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全过程“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王秀丽,林立君.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6:21-22.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篇10

【Abstract】 Progress in socio-economy and technology needs qualified, diversified professionals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department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ducate the students in both natural and human sciences. Facing the tough employment competition and th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gaging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hould train, boost employment and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of students. 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charact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related talent demands, discussed the necessary acts to promote employment and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building of students in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n the curricular system and discipline advantage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rel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Inner Mongolia.

【Key words】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fessional capacity Employment capacity

环境科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及其解决途径的研究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在我国内地高校中,开设不同层次环境专业的高校占了近1/3[1],已有300余所高校设置了环境科学专业[2],63%的“211工程”院校和近50%“985工程”院校开设了环境科学本科专业[3],形成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全球经济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制约性凸显[4]。中国的环境问题正在波及世界其它国家;世界其它国家也在通过全球化、环境污染和资源开发影响着中国的环境[5]。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法律法规的健全,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定需要大量环境类人才[6]。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对高素质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受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对环境科学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因此,在新形势下,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在改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已成为相关院校面临的迫切问题[2]。我国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大部分设置于地方高校,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专业设置时间较短、专业建设良莠不齐[3]、专业理论体系不完善、学生实践能力薄弱、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等问题[7]。

本文分析了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科与人才需求特点,结合内蒙古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学科优势,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基于区域环境问题探讨了提高环境科学人才专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的必要举措。

一、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就业和需求状况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已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但是,目前环境科学专业的就业现状不甚理想。环境科学专业与社会需求间存在脱节现象[4]、出现专业不对口以及就业难的问题[6],其原因除了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的需求在地域和行业间存在差异、与潜在用人单位的交流及对专业的宣传不足外[6],也与其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特点、培养模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环境制约性使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和多元化[2],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4]。我国未来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呈增加趋势,对环境保护投入持续加大,拉动对环境科学专业的需求[4]:一是旧环保项目的末端治理;二是拟建项目、规划的环境防控管理;三是环境管理部门、相关企业的环境管理、污染控制与治理;四是伴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大规模产业转型而来的环境服务业[4, 6]。

二、内蒙古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分析

内蒙古多所高校开设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表1),除此之外,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还设置有资源环境等相关专业。同全国状况一样,目前内蒙古环境科学专业本科专业分布于综合性大学、理论研究型大学、工程科技类大学、范类大学等不同类型的高校中[4]。

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同时招收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设置完整。环境科学专业所属院系有所差异(表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在国家规定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和所处环境,培养目标会有所差异。通过调查,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呼伦贝尔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主干课程基本相同,培养目标相近。根据专业介绍,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合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呼伦贝尔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能够在上述单位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注重培养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仅从培养目标来看,一些院校,如内蒙古师范大学,由于依托化学学科办学平台,倾向于培养环境监测类人才,而内蒙古大学强调生态学的重要性,倾向于培养资源环境类本科生。

三、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1.课程体系结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一)、专业必修课(二)、专业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组成(表2)。专业必修课(一)开设公共必修基础课2门(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和专业必修基础4大模块核心课程,共9门课,上课时间为1-3学期。专业必修课(二)开设专业必修核心课6大模块,共10门课,上课时间为4-7学期。专业选修课上课时间主要分布在4-7学期。实践环节由专业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组成。专业必修课(一)应为开设环境科学所需要的基本理论课程,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专业必修课(二)应为开设环境科学类的基础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理论。在专业必修课基础上,根据办学条件和背景开设专业选修课。由于化学学科为环境科学专业办学基础平台,专业必修基础4大模块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一))均为化学,专业必修课(二)和专业选修课中化学类也占较大的比重。此外,通识教育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专业课学时。

2.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1)环境科学专业定位模糊,理念滞后

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环境科学专业研究人才需求日益突出,课程体系设置是环境科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14],也可能成为造成毕业生就业窘境的原因。由于化学专业的办学背景,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必修基础4大模块核心课程均为化学,开课时间早,加上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课和选修课中的化学类课程占较大比重,化学知识先入为主,毕业生化学专业知识基础雄厚,但难以与环境“软科学”知识融合,“软、硬”科学两层皮。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虽多次调整,但由于专业理论体系理解不到位和师资力量、知识结构的限制,没有实质性改变。现实行类似英国环境科学本科生培养的导师制和模块化教学[15],但导师作用肤浅,学生自由度没有增加,模块化教学形同虚设,培养目标近于“职业技术型”。和中国许多高校一样,环境科学专业理论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相对混乱,环境科学专业知识架构破碎,专业知识难以融合;学生虽有环境保护意识,但环境科学核心理论知识淡薄,不利于环境科学专业高级研究、应用和管理专门人才培养。

环境科学专业的理论体系不完善,对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到底需要哪些理论知识不够清楚[7],学生培养模式化。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融合了经济学、化学、社会学、生物学、物理学、法学、工程学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有科学与人文交融的素质。环境科学的核心是生态学,但必须了解人类习俗制度及社会科学的作用,库宁汉姆指出环境科学包括的重要领域为全球问题、环境公正原则及环境问题的人性尺度[8]。美国高等环境类专业设置种类数量多、面广且多元化;人文社会科学型专业的比例较大;设置了培养环境教育师资人才的专业;环境健康领域在专业设置中得到了高度重视;“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中更为突出[9]。目前,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要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势必需要大量优秀的环境类专业人才,这离不开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控制。大多数高等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综合型大学或工科大学课程体系、教育模式和实践教学,不利于环境科学专业创新性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10]和成功就业[11]起着关键性作用。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培养人才素质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12]。为此,诸多学者深入探讨了环境科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改革与实践环节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厚基础、重实践”的要求和模式[2];针对社会岗位需求,构建立“以岗位为平台”的“理工融合”课程体系[13],以推动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2)专业方向定位缺乏办学特色

专业培养特色也是环境科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14],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环境科学专业研究型人才需求日益突出。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改革目标不明确,目前采取导师制和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为综合类大学办学方式,如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因学科门类齐全,环境学科方向齐全,课程开设上采取分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对应不同的专业选修课[2];而内蒙古师范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缺乏、知识结构不完备,加之化学专业办学平台,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背景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无法在专业必修课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模块教学无法实现,在现有条件下,模块化教学只能凸显化学学科重要性。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任选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不利于从事环境科学专业研究、应用和管理专门人才培养。

此外,由于受师资和办学条件的限制与本校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上有较大的重叠,在就业上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因为事实上环保相关部门的环境监测人员多为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从办学特色上,目前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主要是培养环境监测型人才。环境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环境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各地方高校应在教育部颁布的基本框架下,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从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两方面着手。目前,普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考研率超过50%;但是环境科学专业理科数学基础不完备,本科毕业生普遍对研究生数学入学考试信心不足,影响学生继续深造,不利于环境科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事实上,我国环境评价方面人才匮乏,环境评价方面应用型人才缺口很大,环境监测理论型人才较多,而应用型人才极其缺乏,室内环境监测才刚起步,土壤环境监测更是被人们忽视[4]。

(3)环境科学核心理论课程能力建设不足

在环境科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不同于“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型”大学,坚持基础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要求学生既能掌握环境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又能掌握包含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既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应用,又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16],才能在环境科学理论和技术上占领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尚未形成本校环境科学课程体系系统,缺乏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组织和选择。课时和条件的限制等使学生化学实验能力较强,实践教学单一化;环境科学核心理论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薄弱,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7],不利于具备环境科学核心理论知识的创新型高级专业研究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由于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不完善,化学与环境“软科学”知识难以融合,毕业生不具渫暾的环境科学知识体系,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弱,难以提高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由于环境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环境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环境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也应是多元化的,目前环保部门、事业单位编制大多处于饱和状态,而企业的需求则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化必然导致就业单一化,学生就业面试缺乏自信,使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时一脸茫然。此外,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发挥导师制在学生能力建设中应该起到的作用[17]。同时,受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影响,环境科学不断向前发展,新理论、新工艺等的不断涌现都需要学生经历充分的自我能力建设的锻炼。

(4)课程设置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

内蒙古存在典型的环境问题,如草原生态环境演变、荒漠化、沙尘和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等,而这些环境问题的研究又多需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同时需要具备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和逆境生理学等理论基础,而这些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弱项或缺失项(表2)。事实上,目前环境保护部门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多为物理、化学专业的毕业生,而内蒙古上述典型环境问题的研究、监测和治理等亟需大量环境专业人才。同中国诸多高校一样,设置环境科学时缺乏社会生产实际所需知识和能力的考量,办学“专家化”;结果,按照教师狭窄的研究方向设置课程,使学生完成了4年本科的学习后感觉到很空洞,到了工作岗位上感觉知识和能力缺乏,不能很快进入工作角色[7],难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四、提高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人才专业素质与就业能力的建议

在新形势下,目前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要求不断变化,对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另一方面毕业生面临专业不对口、就业难、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择业口径宽、就业渠道窄”等状况,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各大高校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2]。

1.面向未来行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目标

完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理论体系,避免“千‘校’一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供给的结构性失衡问题[4]。目前环境科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窘境,与专业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目标趋同,环境科学知识 “博而不精,广而不专”有关[4, 6],难以满足具体岗位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4]。应了解环境科学的学科特点、把握环境问题、环境科学人才需求状况,随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2.借助学科平台,提炼专业特色,准确专业定位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就业、深造过程中常表现出“没有专业特色和优势”,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发展[4]。如何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结合地方实际,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提炼专业特色和准确专业定位,是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3]。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目前主要是培养环境监测型人才,但环境科学毕业生受到化学专业毕业生的挑战;环境科学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核心思想理念,并高度融合环境科学理论与技术,才有可能在就业竞争中占得先机,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与环境科学技术的高度上为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目前环境保护部门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多为化学专业的毕业生,而内蒙古典型的环境问题亟需大量环境专业人才,把环境科学专业擅长的点源监测、研究扩展到面源,面向区域环境问题、科研需求和就业市场,不拘泥于教材,以发展的眼光注重能力培养,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3.优化课程架构,提高实践落实程度,注重能力培养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篇1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工业中心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XJG2012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103-02

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环保设备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适应这一人才需求态势,教育部2010年首批批准江苏大学等4所高校招收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目前,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时代赋予的巨大挑战,如何在专业教育方面提高本科生综合能力以适应行业和社会的发展,仍然是今后的研究热点之一。

如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新专业以及完善课程体系,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专业人才,创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开设该专业的各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作为一个新专业,对于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各高校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江苏大学作为国内最早招收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江苏大学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四年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环保设备领域基本理论,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环保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运行与管理以及环境分析与检测、环境污染治理等相关工作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工程图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工程学、污染控制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CAD绘图、环保设备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保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素质,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修养以及较好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系统掌握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理论,包括:化学、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环境工程原理等;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设计、计算、分析、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了解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和敏锐的观察事物以及分析处理事物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良好的科学精神与职业道德。

二、课程设置特点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对大多数高校而言,新专业是在环境工程专业基础之上筹建起来的,新专业有其突出的特点,其课程体系设置思路不能等同于环境工程专业。

对于环保设备工程专业而言,学生应该掌握与环保设备相关的基本理论、原理及方法,对环保设备具备全局观和系统观。而环境工程专业要求具备环境工程有关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2]环境工程中的环保设备系统知识仅仅是环保设备工程专业需要掌握的环保设备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方面,环境工程土建施工不是新专业掌握的重点,这恰是环境工程专业要求的重点内容。因此,从培养方案看,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其中一些课程创新色彩浓厚,具有很深的机械工程专业特点,国内国外均无建设经验可以借鉴。对于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作为环境工程中的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力学等重要专业基础课内容,在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教学中应注意筛选和有针对性的调整。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可考虑重新编写教材。如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4门课,可以根据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对化学知识要求较低的特点整合成环境化学基础一门课。对新专业而言,应该注重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中的设备相关基础理论的讲解,如开设工程材料及其制造技术、公差与检测技术、机械传动、传感器技术等。对工程图学,重点应放在与设备结构相关的制图理论,而不是土建施工图纸的绘制;对流体力学,应该以基本的流动方程与流体机械的基本理论为重点;机械原理与设计中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动力学理论应该让学生掌握,而与环保设备无关的齿轮传动、螺纹连接及连杆机构器等不作为重点。

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成中,除专业基础课外,专业课是课程体系的重点。环保设备、污染控制技术、固废处理与处置、环境分析与检测成为新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他课程体系应围绕主干课程进行建设。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等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仅仅是环保设备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参考或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在教学实践中,环境分析与检测是分别整合了环境分析化学、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技术三大专业基础课内容,以环保相关的分析与检测为主要内容进行专业课程的安排。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在专业选修课中开设了管道工程、环境工程施工与管理、环保设施运行与管理、环保设备模型与仿真等。

设置工业系统认识实习、专业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三大实践环节,但各阶段的实践内容均不同于环境工程专业。工业系统认识实习要求了解工业设备的生产和制造过程,实习地点为江苏大学工业中心和机电总厂 ;专业认识实习应该了解污染控制原理及环保设备的设计与制造过程,实习地点为污水厂、废气处理设施等污控系统以及环保设备制造企业;新专业的就业对象一般为环保设备设计、制造或运营企业,因此,毕业实习应该与毕业设计结合,围绕此类业务开展毕业设计。图1所示为江苏大学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三、教材建设

对于一个新专业,如何结合专业特色进行教材建设,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知识丰富、技能过硬、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支撑。如前所述,本专业的建设是基于环境工程专业,因此,对于内容和要求相近的课程可以采用环境工程专业通用的教材,如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学基础、环境生物技术、(水、气、固)污染控制技术和一些选修课程。而对于学时或内容要求明显不同于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及本专业特有的一些基本课程、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则需要加大建设力度,组织优势力量进行组织编写。

1.基本课程教材建设

基本课程是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必须要学习的一些具有通用性和普遍性的课程,是不论将来从事环保设备哪个方面的工作和研究都应当学习的课程,同时也是该专业的入门课程。学完基本课程,对该专业技能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整体的了解和掌握。

(1)环境化学基础。如前所述,环保设备工程不同于环境工程,其对化学基础课程的要求略低,同时考虑到机械类课程的开设,因此有必要对化学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一方面适应专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学时。环境化学基础课程就是结合该专业特点整合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化学课程,以适应环保设备工程专业而设置的。

(2)机械原理与设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工程等专业开设的类似课程,对于环保设备工程专业而言,机械原理与设计应该更偏重于简单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和机械系统设计综述等内容。

(3)环境分析与检测。该课程作为一门骨干课程是基于短学时的要求而开设的,其核心内容应该包括分析仪器的使用,水、气、固、土壤、噪声等环境污染检测方法介绍。该课程亦是一门集成型的课程,其内容涵盖了传统的分析化学、环境监测等几门分析检测课程的内容。

(4)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目前,该课程相关的教材较多,如刘宏编的《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罗辉等编的《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周敬宣编的《环保设备及课程设计》,陈家庆编的《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等书使用量较大。但是,这些教材均是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而编写的,而其作为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专门编写一部更系统更详尽的教材,以适应专业特点,并体现专业能力。

2.特色课程教材建设

特色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体现不同学校的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特色和亮点以及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倾向。如江苏大学是一所机械基础较强的特色院校,且位于环保设备制造企业众多的长三角区域,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环保设备模型与仿真、环保设施运行与管理等校企共建的特色课程和特色教材。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院校作为一所石化类院校,其专业特色课程设置亦很明显。[3]

3.实践课程教材建设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跨机械工程、环境工程、自动控制三个专业,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应设立的实验、认识实习、金工实习、测量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均不同于上述三个专业,因此对其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编写一套集基础性、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于一体的实践课程教材,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和专业化学习需求。

四、结语

对于一个新办专业,由于建设的复杂性,其课程设置的优化和教材的建设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很多经验要通过建设过程中的不断总结才能逐步完善。对于目前而言,需要思考的问题有: 在理论教学中,如何尽快实现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实践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处理和解决、科研问题、实际工程项目的能力等。要解决以上问题,还需要高校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

参考文献: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篇12

1 教育主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主体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承担着设计、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全过程的职责,教育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实现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是被动的接受对象,“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往往要运用、结合多方知识及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解释、说明、佐证” [2],教育主体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育主体能否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能否运用多种丰富的教育手段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同时,教育主体的人格魅力和与受教育者的情感关系也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重要因素。

2 接受主体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主体,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程度是影响其接受效果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接受标志着接受主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解、认可、内化并付诸于行动的过程。在思想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过程中不受其他人的影响,更倾向于自主选择、自主认知,渴望通过自己的解读来做出判断和选择,这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这一接受主体之间身心特征、自我需求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内容、接受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会有不同,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实现程度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 实施中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施中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首先,教育内容不仅要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同时也要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只有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教育内容才能被大学生所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育与接受相契合能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率。其次,多样、新颖的教育方法的恰当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接受热情,使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最后,教育载体是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影响的重要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个要素的连接点,没有教育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无法进行;灵活运用教育载体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活化”,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使得受教育者更乐于接受,日益丰富的教育载体的灵活运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取得预期接受效果的重要保障。

4 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定环境中进行,必然受到教育环境因素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提升其接受效果,反之,则会阻碍其接受。在宏观环境层面,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都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环境是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最敏感环境因素,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诚信意识等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认知观念;而政治环境更是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文化环境则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受教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不断扬弃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其理论体系。在微观环境层面上,校园环境是最具代表性的教育环境,它一方面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

二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对策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实质上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理解和处理的过程,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消除接受障碍,就必须立足于影响其接受效果的各个因素,找到教育与接受的契合点,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终极目标。

1 提高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主体,承担着传授知识、思想引导、调动受教育者主动性发挥等重要职能,教育主体要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能,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一,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素质是教育主体所必需的核心素质,教育主体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方向性和科学性;第二,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高校教育主体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人格魅力,感染和吸引受教育者,使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做出积极的反应,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第三,知识能力素质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主体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要提高自身表达能力、应用新技术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生动性、活泼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接受兴趣;第四,教育主体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质,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久工作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主体的各方面素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教育主体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魅力,保障其接受效果。

2 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主体能否接受、内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关键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传递的信息是否满足其需要,需要是接受主体产生接受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能够激发接受主体的欲求心理,进而激发其接受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第一,智力需要。高校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求知欲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满足其认知需要才能实现大学生的接受、内化、最终付诸实践的过程。第二,情感需要。高校大学生的情感活动表现为兴趣广泛、情感丰富,“健康、积极的情感能给人的意志行动以力量,不良、消极的情感会变成意志行动的阻力”[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力求做到以理教人、以情动人,在情理交融中达到更好的接受效果。

3 发挥实施中介合力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施中介,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充分发挥这三者的合力作用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有效途径。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内容要适合所有接受主体,根据不同接受主体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呈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方法要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针对大学生的接受特点选择和运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融合理论灌输法、榜样示范法、对比鉴别法等教育方法,激发受教者的参与意识,在互动交流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育载体上也要更新发展,采用现代化教育载体,声情并茂地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感染力和渗透性,增强其接受效果。

4 优化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向人们传导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为各种环境因素所肯定,所强化,才能更好地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内化为个体意识。” [4]第一,优化宏观教育环境。一般来讲,经济环境公平、公正,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要构建良好有序的经济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物质基础;文化环境的优化,要倡导先进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优化微观教育环境。高校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环境就是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拥有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更容易接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其影响因素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的影响因素,能够更好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有效可行的工作方法。现阶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要走好“影响因素四部曲”,即提高教育主体素质促进接受效果、满足接受主体需求深化接受效果、发挥实施中介合力增强接受效果、优化教育环境固化接受效果,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焕发出勃勃生机,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33.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篇13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带来受教育对象的多样化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此相应地,环境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层次也应有所不同。根据学校发展定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确定了“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环境工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内涵。新的应用技术不断涌现,侧重于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人才己成为独立的人才群体,培养这类人才是教育发展的需要。该校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自身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实施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逐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増强质量意识的体现。

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应用型、学科型和研究型人才的要求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是:突出实践,强化应用,特别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把实践教学环节贯穿教学全过程。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到生产第一线,到真实的工程环境中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事实证明,把培养人才的定位落实在培养计划中,逐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将会走出千校一面的格局,将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増强学生的专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二)专业优势互补,创建学科基础平台

学科是按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知识门类,是根据科学发展的自然过程形成的。专业是指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职业去向,一个专业一般包含了一个或多个主干学科和与之相关的多门课程;专业设置是根据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高新技术需求以及学校的学科特点而确定的。

生物技术是一项最早涉足于环境保护领域的工程技术。近30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多数内容都己深入到环境工程领域中。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强化污染物的治理与控制,是现代环境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生命科学学院设有环境工程与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两个专业相互依托、相互融合,自然形成了该校环境工程专业方向的特色。

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该校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在原有公共基础课平台的基础上,又建立了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统一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不分专业,统一上课;从第二学年开始分专业上课,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可互选专业课程。这样,该校培养的环境工程学生拓宽了专业基础知识,强化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污染物治理与控制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们在这一领域有较强的后劲和竞争能力。

(三)突破传统安排,创立全新的5+1+1+1模式

传统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一般是采用7+1模式安排四年的教学活动,即前7个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最后1个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穿插在理论教学中进行,每个学期最多只有几周,该校在制定新的培养计划中,采用了“5+1+1+1”的培养模式,即前5个学期在校内以理论学习为主,第6学期在校外进行生产实习、顶岗跟班等实际训练,第7学期则在校内安排专业课程学习,主要根据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强化和深入学习,第8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最后完成毕业答辩。

新的培养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将生产实习由过去的三周变为一个学期。毕业设计也提倡学生们到生产第一线结合实际课题进行。这样,同学们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到生产第一线,提炼知识、拓展视野、锻炼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培养模式体现了环境工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强化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

(四)优化课程设置,突出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根据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努力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体系。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环境工程自身知识体系庞大。涉及应用领域广泛。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科在内容上有很多交叉,客观上造成了该专业课程门数过多、分割过细,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等等。因此,该校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精细设计、整合课程,以“够用、管用、会用”为原则,精简课程门数,突出核心课程,强化实践环节,并注重非专业素质拓展和第二课堂,实现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精简课程门数、突出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优化、整合,环境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总数约40余门,其中10门理论核心课程和4门实践核心课程。这14门核心课程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环境监测、化工原理、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环境工程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对于这些核心课程,该校加大了学时权重,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切实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学会并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五)强化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是课程设置上的又一重要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上机、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内容。

在课程实验上,一方面增加了实验课的学时和实验个数,同时增加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试验的比率。

在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上,生产实习增加到一个学期(约20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19周,还有4次课程设计,以及认识实习、公益劳动等,总学时从过去的40周增加到60周。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时比率大大提高。

将素质拓展和第二课堂活动落到实处,这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对环境工程专业进行改革的又一重要内容。在专业设计上,该校注意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

第二课堂是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主课堂,在理论教学学期严格控制理论教学的周学时数,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和第二课堂活动时间,为学生个性拓展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该校规定了适当学时,进行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校污水处理站管理,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校园生活污水监测、校园环境噪声监测,参加大学生环保组织、环境日宣传活动、大学生环境论坛、生态调查、流域污染调查,举办学术报告、科技讲座,进行科技制作、课件或软件制作等。第二课堂活动均计入素质学分。

同时,该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各类竞赛,文学、艺术创作,科技、专利发明和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对获奖者和考级通过者分别计入特长课程素质学分。

三、全新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保证措施

为保证全新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确定核心课程责任教师

每一门核心课程确定一名责任教师,负责该门课程的课程建设、梯队的组织和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教学文件建设

根据培养计划制定相关的教学文件,包括课程大纲、实验大纲、实习大纲等等,并以校内科研课题形式落实完成。

(三)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该校新的实验大楼即将完工,日处理3000m的校内污水处理站正在建设。为新的培养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四)改革考试方法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