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发展论文实用13篇

学科发展论文
学科发展论文篇1

军队“三化”建设协调发展,首先,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军事实践、武装官兵头脑,强化军魂意识,抵制错误思潮,不断加强各级党组织的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我军永不变质。要培育官兵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其次,始终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军队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中心、服务中心、突出中心、保证中心。现代化是一个由科技进步牵引和推动的发展过程,核心是提高作战能力。信息化具有军队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所以,要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提高作战能力为标准,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扎实开展军事训练,加速武器装备发展,积极推进整体转型,全面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再次,大力加强正规化建设,把依法从严治军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军事法制建设,维护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严格按照条令条例管理教育部队,推动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的正规化。

科学统筹信息化建设和机械化建设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战争形态正在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信息化已经成为军队建设的方向,没有信息能力的军队将被未来战争所淘汰。发达国家军队都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以谋求战略主动权和竞争优势。我军现在总体上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阶段,面临双重历史任务。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和实质,科学统筹信息化建设与机械化建设的关系,认真研究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明确并解决好发展目标、建设思路和途径方法等重大问题。

要自主创新地探索我军信息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军队建设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先机械化后信息化。然而,一般规律并不排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跨越或缩短某些发展阶段,提高军队建设起点,同时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使军队的火力、机动力和信息力协调发展。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地在完成机械化后再进行信息化建设,就难以赶上发达国家军队的建设步伐。而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也为我军加速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技术条件。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在建设过程中,要防止把机械化与信息化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半斤八两地平均用力,而是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努力推进两者的复合式发展。

要用综合集成方法搞建设。军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复杂、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战争的突出特点是一体化联合作战。综合集成的思想适应了信息化军队和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已成为许多国家军队建设的基本方法。在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筹划和宏观指导上,要优化结构,调整布局,突出重点,集约使用力量和资源,防止和克服条块分割、自成体系、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联动、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建设格局。在具体建设实践中,要以一体化联合作战为牵引,综合集成各种作战信息系统,构建高效的作战体系,按照“建战一体、点面结合、人装互动”的要求,把信息化建设过程作为实战准备的过程,着力提高部队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的战斗力;通过点上的聚力攻关和大胆实践,为面上部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科学统筹部队整体建设和官兵全面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党我军历来非常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民利,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实行三大民主、坚持官兵一致原则。推进部队整体建设和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官兵素质是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我军履行历史使命、完成各项任务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是实现我军现代化、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根本大计。所以,必须抓住人才建设这个关键,为部队全面建设打牢坚实基础。

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核心是提高综合素质,这是推进部队整体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培养教育,坚持集中育和正确引导个性发展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科学文化知识是综合素质的基础,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高素质和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创新精神是综合素质的核心和最高要求。要营造有利于官兵创新素质提高的良好环境,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引导官兵积极参加部队建设和改革。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官兵综合素质。把依托国民教育、军队院校教育、部队各种培训基地教育、换岗锻炼培养等结合起来;把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结合起来;把依靠传统教育渠道和运用诸如网络等远程教育结合起来,多途径多渠道地为官兵学习成才、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科学统筹军队内部诸种结构的关系版权所有

新形势新任务不仅要求推进军队发展,更重要的是坚持科学发展。我军现在总体上还是一支陆战近战型、社会多能型武装力量,这种状况若不改变,势必严重制约和影响军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整体转型。可见,影响我军协调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结构问题。抓住了它就抓住了重点,就找到了军队建设的新突破口,就找到了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新增长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军队建设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加强体系建设,提高整体效能。

结构决定功能。结构影响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同的碳分子结构,有的是松软的石墨,有的是坚硬的金刚。同质量的官兵,不同的排列组合,战斗力迥异。世界上有的发达国家军队,数量少、规模小,但是结构好、质量高、发展快。这些经验可资借鉴。科学合理的结构是军队建设协调发展的前提。推动军队结构优化和升级,关键是加强质量建设,走精兵之路。贯彻“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则,在压缩总体规模同时,把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理顺关系,构建体系,提高效能上,使军队内部结构相互协调,功能相互补充。比如:优化军兵种结构,减少装备技术落后的一般部队,加强高技术军兵种和应急机动作战力量建设,提升军兵种高技术含量;优化官兵编配结构,改善官兵编配比例;完善领导指挥体制,减少指挥层次,健全作战体系,强化指挥功能,提高作战体系的联合化信息化水平;剥离军队承担的社会职能,深化改革,压缩精简机关、非作战单位和非作战人员,扩大生活保障社会化的范围和程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从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战斗力生成的人才需求出发,重点建设好“五支人才”队伍,大力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总之,要坚持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军队内部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使我军建设真正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不断提高我军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和本领。

学科发展论文篇2

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重视人的主体性。有的西方汉学家认为,中国思想的精髓就在于强调流动的主体性。对于流动的主体性,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来理解。纵向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的精神一直是在生生不息的流动,在每个时代都焕发各自夺目的色彩。从法律发展看,历史上有不同的法律、法典,从秦律、汉律、唐律直到明清律,生生不息的发展流动。从横向空间的角度来看,中华文明空间主体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空间功能在不断的转换。这说明中华民族具有一种空间上主体的流动性。中国的教育法律文化要注重这样的主体性。法律的主体性就是要强调法律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始终贯穿的是法律的价值,都蕴藏着法制的精神。教育法律上的人更有特点。教育法律上讲的“人”,比简单的法律上的“人”含义更加深厚。比如说在教育法律上,把人分成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比刑法、民法上的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含义更深,体现了对人的主体性更加深刻的关注。教育法律的主体性有其独特的属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的主体,和一般的“人”是不一样的,和一般的公民也不一样。比如学生有发展性,发展性是学生的本质。发展可能不是一个成年人最核心的本质,但对学生来说,发展性是最核心的本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在发展,是在流动当中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开放性,他的心思是开放的,可以接受好的东西,也可以接受坏的东西,所以古人讲“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比如教师,教师也有不同于一般的人的特点,教师具有神圣性,古来今往、各大文明的早期文化都强调教师的神圣性。孔子所谓的教师“万世师表”,强调的也是神圣性。神圣性就是具有献身的精神。现在有的教师没有这种神圣性,有的是世俗性,比的是工资待遇。此外,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也有它的特点。

2.教育法学关注法律的教育性

有人会问,法律是刚性的东西,怎么还有教育性?法律不是天生就是刚性的、利益导向的。古代的法律注重法的精神性、道德性、价值性和教育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律越来越追求解决利益问题、解决权利问题。在这样的法律引导下,社会大众的思想就变得越来越世俗,越来越利益化。有的人出来维权,维的不是尊严,而是金钱。这样一些观念在法律上得到了正当的确认,法律的精神性、教育性日益降低。1878年德国著名法学家耶律内克讲,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为什么守法变成最低的道德,为什么守法、执法不能成为最高的道德,甚至起码达到道德的中间度?按照这个逻辑,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僭越道德的行为越来越多。这个问题要在法律当中得以解决。教育法学要关注法学的教育性,在执法立法的同时想到要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思想价值,要促进人们的精神发展,只有这样法学才会有新的活力。

3.教育法学关注教育的规则性

过去讲教育的时候,更多的是说“教育就是爱”。是的,这个话没有错,强调教育的弹性,是很重要的,但也是不完全的。教育也要强调规则,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强制。比如说,《义务教育法》就特别强调它的强制性。如果教育法学在教育的规律性和规则性方面取得进展的话,就会解决学校和教育活动当中的很多问题。现在在教育问题上,有一种观点是学校不敢作为,老师不敢作为,政府不敢作为,因为一旦作为,就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和指责。所以,必须要加强教育的规则性。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则性,教育事业就不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教育法学面临的问题与任务

教育法学作为一个学科,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已经日益显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法学学科体系建设有待于得到进一步重视。教育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形成了以“教育法学”或“教育法律”与政策命名的博士、硕士学位点,但是教育法学的学科地位还有待提升。在很多高校,教育法学的博士、硕士培养还位于教育经济与管理或教育学原理等专业下面,作为一个培养方向进行招生。甚至在一些高校,师范专业的本科生、甚至是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都没有将教育法学列入必修课。在法学研究当中,教育法学往往被列为行政法学的一个方向,也缺乏独立的学科地位。教育法学学术著作的创新性有待于进一步突出。近些年,出版了一系列题为《教育法学》或近似的学术专著,但是一些教育法学专著照搬法理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的理论体系,而缺乏教育法学的独特性视角,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已经形成一种相似的固定结构,即首先比照法学的概念对教育法学的基本原理做些移植工作,在分别对现有的各部教育法逐一进行阐释”。这也是教育法学难以在法学研究领域取得应有地位的重要原因。因此,今后的教育法学研究,尤其是教育法学方向专著的出版,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要突破教育法学研究对其他法学研究的依赖性,就必须加强教育法学本身的原创性,形成教育法学自身的概念体系、话语体系,使得其研究在原有基础之上取得新的突破。交叉学科的复合型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教育法学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其研究需要教育学和法学两门学科基本理论的复合型应用。但是由于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单一性,法学研究人员往往仅从法理的角度对教育法律问题进行法理性分析,而脱离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法学研究无疑是机械的教育法学研究,甚至有可能是局限人的潜能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法学研究。另外,教育学研究人员习惯于教育学的研究思维与研究范式,缺乏对法学研究的深入学习、借鉴。教育法学的研究也是法学研究体系当中一个部门法的研究,脱离法律的语言、法律的思维、法律的体系、法律的理论,这种研究是难以取得可持续进展的。所以,以上这些情况使得属于交叉学科教育法学研究难以得到实质性的突破,这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教育法学的实践指导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的教育法学研究过于集中于学术性的探讨,这是必要的,但是教育法学研究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法学的分类当中,有以研究内容区分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的分法。而教育法学的研究,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更加偏重于应用研究。但是,在当前我国教育法学研究当中,应用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同教育法学偏重应用法学的分类都是不相适应的。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教育的依法行政、学校的依法治校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校长、班主任和教师对于教育行政管理以及教育教学当中基本的法律问题掌握还缺乏一定的引领,需要更多的学者深入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育法学的研究成为真问题的研究,并且通过教育法学的研究确实推进基层学校依法治校的进程,提高办学水平。教育法学的研究视角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在当前的教育法学研究当中,对于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关注较多,对于当下教育热点问题关注较多,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教育法学的研究更要发挥引领实践发展的作用,在研究的视角上进一步拓展。例如对于即将立法的教育法律,教育法学的研究人员应当充分对其立法的体例、立法的原则和立法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对于尚未纳入立法机关视野的教育法律、甚至是今后的教育立法趋势,教育法学的研究人员都应当进一步的关注。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为教育立法服务,发挥教育法学的应用法学作用。

学科发展论文篇3

Keywords:Marxism;environmentalthought;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humanandnature;materialtransformation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传播,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言,人类最终将发展成为没有压迫、没有剥削、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人们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一美好理想的鼓励和支持下,亿万人民群众在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领袖的领导下,满怀信心地投入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洪流。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深,以及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意识到: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解和实践,并不是系统和准确的,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被人们肢解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和谐思想,成为“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视域”。马克思主义中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中的后者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时,是将“自然—人—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对人与人的关系,及其与其密切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完整、系统而又精辟的研究和阐述。但是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们的注意力和着眼点都只是放在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阶级关系问题上,而对人与人关系影响甚大的另外一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则缺乏应有的关注。

由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缺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缺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因而是缺少了环境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完整、不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缺少了环境思想的共产主义理论,也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共产主义理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和挫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问题,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偏差。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对长期以来被忽视了的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重新认识,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并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虽然没有专门的论述,从表面上看来是零星地、分散地出现在其他论述之中,但却是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宽阔的理论视角决定的,他们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看作是人类面临各种矛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一并解决。现在一些环境思想的研究者,批评马克思主义缺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恰恰暴露了他们本身的狭隘,虽然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更专门、更细致了,但却将环境问题孤立起来看待,从而导致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对人和自然界关系的总体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基本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在人类全部历史中,“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2)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3)人靠自然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4)自然界是生产力的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和自然界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人类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人类的生产能力,“只有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

(5)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6)“人化自然”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自然界,是在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经过人类改造的,具体的、真实的自然界。“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

以上这些观点对于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但不属于本文论述范围,故不赘述。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除了以上基本观点之外,还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自然—人—社会是一个整体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认识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发展,必然会导致落后的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只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另外一个角度和侧面,却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理解。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生产力问题实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而生产关系的问题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也可以看成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并不是像过去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孤立地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只是把这种关系看作是阶级斗争关系,而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看待的,即将自然—人—社会三者作为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统一体来看待的。

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割裂起来孤立看待,并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开始,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前理论界的普遍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全面,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恩格斯敏锐地认识到:“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人类社会面临两种关系,一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一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了纠正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这两种关系互相割裂的思想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得不多次阐述这一问题。他们批评过去的一切历史观,“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同时进一步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强调,历史的这种双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因此,“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进一步将这种对两种关系的认识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深刻地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而且他们的所有理论研究工作,都是围绕着实现这两大变革而进行的。可惜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深刻思想,将两个大的变革当作一个,即社会关系的变革,而且是更多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理解为发展生产力,把人与人的关系单纯理解为阶级关系,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和解”单纯理解为“斗争”和“征服”。

现在,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告诉我们,如果再不关注人与自然和解的环境问题,失去资源和环境的支撑,人类社会将会难以持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尚且难以为继,又怎么能够谈得上实现共产主义呢?众所周知,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共产主义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前提,“绿色道路”是实现“红色道路”的物质保证。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

(2)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马克思以实践为中介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认为劳动是使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人与自然交往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来概括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非常准确,也非常深刻,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因为这个过程包括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过程,也包括把这些资源加工成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还包括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包括气体、液体、固体等形态)并把它们释放到自然界的过程,甚至包括产品被消费之后的残骸丢弃到自然界的过程。由于技术、制度等方面的原因,这一物质变换过程中,有许多不合理、违反自然规律之处,正是这些不合理、违背自然规律的物质变换,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

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不合理,一是由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合理,让许多宝贵的资源不是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是转化为令人讨厌的污染物,或是不合理地开采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二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利润,为了达此目的,就去鼓励人们追求超出实际需要的消费,大力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这就使得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到处盛行,这种不合理的物质变换程度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3)私有制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的考察,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是违背人性的,也是违背自然的,正是这种违背自然的社会组织,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恩格斯还通过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分析,发现资本主义也是环境污染大量产生的根本原因:蒸气力的使用使其集中于城市,而“蒸汽机的第一需要和大工业中差不多一切生产部门的主要需要,都是比较纯洁的水。但是工厂城市把一切水都变成臭气冲天的污水。”而且,“资本主义大工业不断地从城市迁往农村,因而不断地造成新的大城市”。恩格斯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工业污染问题,“要消灭这种新的恶性循环,要消灭这个不断重新产生的现代工业矛盾,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

从以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环境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环境思想:

首先是生态循环思想。按照生态循环规律,人类以及一切动物的排泄物乃至尸体,都应该重新成为植物的养料,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自然界生生不息,永继发展。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却打破了这一维持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基本状态。

第二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粪便是传统农业的肥料,但利用不当则会成为污染物,由此可以引申为,所有污染物其实都是资源,只是由于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才成为污染物,合理利用资源不仅可以减少浪费,使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也是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根本途径。

第三是环境规划的思想。恩格斯认为,集中于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没有计划地发展城市引起的,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才能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环境规划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城乡建设,一切重大建设项目都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同时,这其中也包括充分合理地利用环境自净能力这种资源的思想。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缩小城乡差别的设想,是同他们的环境思想密切相关的。

第四,要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即“要求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把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同解决环境问题联系在一起考虑的。这种通过改变社会制度调节物质变换的理论,完整地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社会发展理论之中。

(4)共产主义是两个矛盾的根本解决

由于资本主义条件下,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资本家所关心的,只是获得利润,因而对于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他们根本不去关心。正如恩格斯所说:“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烧掉山坡上的森林,发现在木灰中有能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足够用一个世代时的肥料,——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得不到任何保护的腐殖土而只留下裸的岩石,那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相干呢?”307308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产生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对立和矛盾的根本原因,也是共同原因,是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达到极点的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不仅残酷地剥削自己的同类,而且疯狂地掠夺自然界。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生产活动——不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利润而进行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这是人的异化、劳动的异化,也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异化。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这种异化的根本途径,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共产主义扬弃了把人和自然、人和人分离对立的异化,人类的一切活动才能按照人的本性和自然界的规律合理地加以控制和调节。对此,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设想:“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里所说的“人类本性”,是指实现了全面发展的人的本性,是超越了个体、民族、地区、宗教、国家利益,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的人类共同本性。

对上述一段话,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恩格斯的另外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不仅会消除生产的现存的人为障碍,而且还会消除生产力和产品的明显的浪费和破坏,这种浪费和破坏在目前是生产的不可分离的伴侣,并且在危机时期达到顶点。此外,这种占有还由于消除了现在的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穷奢极欲的浪费而为全社会节省出大量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从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条件下,由于消灭了私有制,社会的生产将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人民的实际需要,这样就可以合理地控制和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减少乃至消除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即真正的共产主义,必须实现两个“和解”,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类自身的和解,二者缺一不可。

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长期被遮蔽,使得以往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是在缺少环境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这也是导致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受挫的一个理论原因。真正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将其恢复成为马克思主义完整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实践层面作出巨大贡献的,是经过了改革开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

同以往的发展理论相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了长期被忽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明确提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并进一步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这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历史任务以及“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个共产主义目标是一脉相承的。

科学发展观将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一个重要发展目标,这就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不合理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其浪费,不仅使得大量宝贵的资源变成污染物,毒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使得人类社会由于资源的枯竭而难以持续。科学发展观提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等技术措施,以及通过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措施和法律体系,来调节这种物质变换,使之合理化,让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就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要求的伟大实践。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的技术措施和政策措施,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是可以实行的,如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节约资源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体系。但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利润。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就要不惜浪费和消耗大量的资源,生产一些脱离人们基本的实际的需要,人为地制造一些虚假的需要,或者是为满足少数人穷奢极欲的物质享乐而生产的产品,并让这种所谓的需求变成一种社会潮流,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问题,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彻底改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

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制度占优势的情况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还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残余在人们思想深处根深蒂固,加上有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科学知识也没有得到深入普及,人们普遍没有深刻了解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生活方式和人类前途命运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在群众中,为了个人的眼前利益而追求金钱、追求享乐而不惜浪费资源的现象很普遍,而且在各级领导干部中间,也存在着不少铺张浪费、讲排场、挥霍资源的弊端。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对此,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这些都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只有人们的思想觉悟极大地提高了,才能树立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只有生活目的明确了,不再是为了个人的享乐而生存,不是单纯追求物质享受,才能为了全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自觉地抑制超出地球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望。只有全社会的人都具有这样的思想觉悟,才能合理地调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联系。

从上述意义上看,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适应目前形势的需要,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是我们的长期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安启念.和谐马克思主义: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视域[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3):8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8.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64.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10]臧立.“红色道路”和“绿色道路”[N].南方日报,20011202(B2).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学科发展论文篇4

三是运用理论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有关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比如,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如何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如何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等,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改革和发展的各种难题。

学科发展论文篇5

首先,学校在教育部评价体系中的众多空白点陆续取得了“零”的突破。其中包括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名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长江学者、长江讲座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111引智基地等。目前,学校已有5篇论文被评为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包揽了“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历届全部的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从2003年起连续六年获得11项国家科技三大奖;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2004年跃居世界同类学校第一,2005年和2006年已经超过世界九所同类学校的总和;2004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世界纺织大会的第83届年会,这是此项具有百年历史的大会第一次登上中国大陆;“纺织科学与工程”在全国80个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并在2007年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其次,特色学科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产生了一批“顶天”和“立地”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如“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无毒轻质内层防护材料、高性能介质玻璃封装材料、仪表特种玻璃、宇航员排泄物收集装置等为“神五”和“神六”的发射成功做出了贡献,年产1000吨级的莱塞尔生产线成为上海首批科教兴市29个重大项目之一等。学校连续三年获得了“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的殊荣,其中一项是服务于国防建设的碳纤维,一项是绿色环保的莱塞尔纤维,一项是舱外航天服。

按照一般的观点,发展的速度和力度是与投入的强度成正比的。但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凭借学校当时的声誉、地位和实力,简单地与兄弟学校“拼投入”肯定不行,而必须更多地依靠更新观念和改善管理,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校的内功上。

首先,在财务安排上统筹兼顾硬件和软件、大师和大楼、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我们确定:“211”经费集中支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自筹经费支持非重点学科建设,新校区建设不动用日常运行预算,能争取社会资源的项目决不动用学校资源,确保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经费,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主要依靠政策争取社会资源。

2002年,学校开始了占地1500亩的松江新校区一期建设,总计投入11亿元。这个投入相当于学校当时三到四年的总收入。在启动新校区建设的时候,校领导班子不断提醒自身和告诫全校师生员工,建设新校区是学校突破发展的空间瓶颈、改善办学条件所必须的,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但是同时我们千万不能忘却学校是大师所为而不是大楼所为的至理名言,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靠内涵而不是简单地靠硬件条件。经过周密的筹划和不懈的努力,我们最终实现了基本依靠盘活学校存量资产,建设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的新校区。新校区建设资金中9亿元靠盘活存量资产,其中包括置换一个占地86亩的老校区5亿元,加强学校资金管理后举内债约4亿元,另外靠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各1亿元。实现了新校区建设不动用日常运行预算且银行贷款较少的财务管理目标,确保了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相应投入不受到冲击和干扰。

通过新校区建设,学校的校园面积达到近2000亩,是原来的2.8倍;可用的办学资源的建筑面积达到77万平方米,是原来的1.8倍。期间,学校还上交给教育部一个176亩的无锡校区,结束了异地办学的历史,校区的个数反而由4个减少到3个。在新世纪的七年内,学校的固定资产增加到15.3亿元,是原来的4.5倍。学校的整体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办学效益得到了较大提高。

其次,在学科建设上统筹兼顾特色发展和多科性大学建设目标的关系。这也是学校的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在学校的目标定位中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观点,一种认为要马上发展成综合性大学,另一种则认为学校只要坚守特色,不要发展其他学科。我们认为学校在发展特色的同时,必须根据现实的资源条件,按照有限和相关的原则,努力建设学科生态,逐步拓展为有特色、多科性、高水平大学。为此,我们确定了“增强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按需发展”的学科发展战略,同时要求非重点学科要“借船出海”,出了海要形成“百舸争流”的态势,力争形成“特色带整体,整体促特色”的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学科建设新局面。

学科发展论文篇6

针对当前大学生日常生活出现的不规范现象,我们可以利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当前大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养成学习和生活的良好习惯,坚持早睡早起,坚持一日三餐,坚持劳逸结合,使得大学生能够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学习等有意义的事情上,不要过度熬夜疲劳,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都应该在白天利用好,不能黑白颠倒,有许多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白天本来是在学校课堂中应该认真听讲的时间,有的学生却没有把时间利用好,晚上熬夜玩游戏,白天困的只能睡觉,必须加强对自身的管理,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大学生以人为本就是要加强对于自身的习惯管理和控制;如果自己不能管理好自己,就不能总是指望着别人来管理或是照顾了。自己可以和自己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对比,不用看别人的进步和退步,通过和自身的对比,就知道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自己看自己能更好的了解自身的问题,就好比时常照镜子一样,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及时解决自身的不足。此外,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精神还指导当前大学生处理好其和周围同学或者是老师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美满的生活学习氛围,要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的大集体中,我们不能把自己孤立起来,我们在学校要有同学,在社会要有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也就是这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来完成一个任务,都不是自己的能力就能够做好的,任何时候都强调了一个团队精神,也就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个很重要,有一个好的性格,好的人品,好的生活习惯,才会有好多朋友喜欢和你接触。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学校中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到社会中才能更加游刃有余的处理好同事和领导的关系。

三、加强大学生对于未来的规划和思考

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的对于未来较为迷茫,缺乏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的现象,我们可以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大学生对于自身的未来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尤其是面对着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前大学生更应该合理的规划好自身的未来发展道路,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合理的分析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社会需要,然后再结合自身的理想和实际能力状况制定自身未来的发展前途,当然前提就是大学生要学会合理的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积极弥补自身不足的地方,使自身获得全面的发展,然后再结合自身的职业理想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岗位或者工作,只有如此规划出来的未来职业道路才是科学合理的。当然大学生必须要意识到就业的严峻性,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形势,在校大学生必须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知识层面,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工作能力。能争取在校内入党,并且担任干部,来锻炼自身的能力。不要轻视这样的锻炼机会,凡是在校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毕业后到社会一样也是很出色的,能够很好的表达自身的观点,组织领导团队业绩都很出色,很受领导的赏识。说明在学校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人都是在成长中学会思考,不断长大,不要害怕失败,而是应该坚定目标,合理规划,不断思想学习,人生的道理上就会越走越平坦。

学科发展论文篇7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开启思想解放的新时代,开启科学发展的新时代。科学发展内涵丰富,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人的自身的发展,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在。

党的事业需要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一方面,党的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保障,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为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第一,党的事业需彰显科学发展的实践性。“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文秘杂烩网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其实践意义寓于并维系于科学发展之中。发展是党的事业最大的实践,强党兴国关键在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党的事业需彰显科学发展的人民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以人为本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为本。科学发展要求执政党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取向,把解决民生问题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彰显政党政治的“民生因素”,突出科学发展的“人民性”,围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把执政为民、普惠民生作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群众与党同心同德”。第三,党的事业需彰显科学发展的辩证性。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思辨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论。“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矛盾是前进中的矛盾、是朝向和谐朝向科学发展的矛盾。科学发展要求执政党全面而有重点地、整体而又协调地、健康而且永续地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第四,党的事业需彰显科学发展的政治正义性。政治因素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法宝,它旗帜鲜明地对传统政治、经济、社会和伦理功利价值导向予以矫正,在整合资源中扶危济困,在统筹兼顾中维护公平,在扩大民主中保民有权,在促进和谐中彰显正义,全面反映广大群众对文明和谐社会形态的正义性诉求,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共富本质特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

人的一生需要科学发展。人是自然之精华,每一个人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甚至还是政治的。人的一生不一定苛求“以天下为己任”,但正义的人生“己任关涉天下”。人的科学发展是支撑党的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石。马马虎虎不能强国富民,糊里糊涂难以安度本文来源:文秘站 一生,迷信盛行无从科学发展。人的一生是完成使命的历程,带着使命生活是人生的真义。其一,为责任而生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徐贲在《该怎样满足我们的需要》一文中说: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生活的意义首先在于承担责任,承担工作的责任、家庭的责任、社会的道义。要有践履责任的激情,工作的攻坚克难需要激情的粘液,事业的进击腾升需要激情的养料,责任的承担践履需要激情的翅膀;要有践履责任的血性,立身处事基于刚强,干事创业依于正直,生存发展赖于正义,任何一种艰难责任的驱就、重大使命的归复,都需要血性的搏杀与正义的闯关;要有践履责任的意志,漫漫人生,迈越雄关,呼唤钢铁意志,意志使弱者气韵横生,让强者如虎添翼,它始于深刻切入,携卷执著渴望,秉持强劲力量,成于坚定追求,开辟通往成功的捷径。其二,为品味而生活。人活着活着,越来越觉着自己是为了追求一种道理、寻求一种感悟、体验一种品味而生活。生命的质量与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修养上的品味、文化气韵上的品味、生活格调上的品味。讲操守,有善良的德行、坚强的毅力、仁爱的品质、忠勇的心性、诚信的气度、廉洁的风范,塑造自己的良知,忠于自己的灵魂,永续地点燃生命之光;讲素养,有良好的素质、健康的志趣、得体的举止、宽广的胸襟;讲境界,有深邃的感悟、觉醒的灵魂、敏锐的思想、高远的精神,淡定从容,超越物质,努力进入精神的殿堂,在心底为自己建立一个牢靠而坚定的中心,把自己的灵魂寄居到那里。其三,为快乐而生活。生活的价值在于过程,生活的过程在于体验快乐。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本身意寓着快乐。“快乐工作,美丽生活”须成为人生的理想法则。对己乐观,每种人都是从内心构建世界,乐观者时常在构建自己的天堂、做自己天堂的“堂主”,悲观者是在构建地狱、同时也在构建一个全人类的地狱;对人宽和,“当我们直接伤害了某个人的某种情怀时,还同时扼杀了与此相类似的一系列情感”,伤人更伤己,对人宽和可放大心气,排解戾气,怡悦神气;对事放达,“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随缘而动,随赏云花,放达欢愁,铸就和谐。

组工干部需要科学发展。组工干部是服务党员的党员、服务干部的干部、服务人才的人才,是全体党员的先锋队,是全社会的精神旗帜。选择了组工干部,就是选择了奥林匹克精神,就是选择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就是选择了率先科学地发展自我与升华自我,就必须在执行党的决策的坚定性上过硬、在服务大局的主动性上过硬、在把握组织工作的原则性上过硬、在严以律己的自觉性上过硬。当好组工干部,必须做“五种人”:一是做“能进能出”的人。能进,就是对组织工作心思能用得进、理论能学得进、业务能钻得进;能出,就是进入工作状态后能力能磨得出来、思想能悟得出来、作用能发挥得出来。组工干部只有既学得进、又用得出,才能真正为组织部门“所有”、为组织部门“所用”。二是做“能文能武”的人。组织工作要求高,组工干部必须素质全面,能文能武。既要政治素质高,又要业务能力强;既能写一点,又能说一点;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际操作水平;既对组织工作“线”上的情况了解,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上的情况了解,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了解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发展脉搏发展规律,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的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谋划开展组织工作。三是做“能伸能屈”的人。组织工作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管理工作,同时更是一种吃苦受累的服务工作,组工干部要知荣知辱,宠辱不惊,能伸能屈。既能感受工作中的快乐,又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辛苦;既对荣耀保持冷静,又对委屈保持平常心;既善于协调沟通与人为善,又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四是做“能上能下”的人。组工干部常有一种体会,鲜花经常在眼前绽放,掌声经常在耳边响起,然而拥有那份繁华的,往往是坐在轿子里的人。组工干部归根到底是“抬轿子的”。留守岗位是组工干部的常态。组工干部须以积极洒脱的心态正视现实,“漫随天上云卷云舒”,有机会就走马上任,为官一地,造福一方;没有机会就留守岗位,勇于负重,甘当人梯,乐为基石。五是做“讲政治、讲本色、讲特色”的人。“组工干部”本身就是一个政治名词,要名副其实,就要关心政治,融入政治,特别忠诚党的事业,率先做一个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带头保持本色,诚信朴实,勤奋踏实,公道正派,本色为人,坚持活在本质中而不是活在现象中,活得真实可感而不是活得浮光掠影;站在更高的起点审视自我,不人云亦云、人为亦为,须有自己的价值理念、自己的 个性思想、形成自己一以贯之的特色精神,既活在面上更活在点上,既活在共性中更活在个性中,在融入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推进组织工作理论与实践、体制与机制、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学科发展论文篇8

生存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没有生存就没有一切。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我们不仅要生存,还要生存的更好,这才是问题的实质。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却往往被某些人所忽略。

(二)在临界点附近,发展与生存已起冲突

我们要生存,所以要发展。但是发展为什么又威胁到生存呢?根本原因在于发展是有度的,有临界点。越出度,接近或超过临界点,就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这个度,既包括规模也包括速度。其根本是发展方式问题。

几十年来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走的都是粗放型发展道路,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加上以煤炭为主题的能源结构,使得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陷入严重的环境污染之中。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本来局限于城市的污染迅速向农村蔓延,形成了举国环境恶化的态势。发展极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同时盲目发展所带来的恶果也正在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发展不仅仅是对生存锦上添花,在一定的限度内,发展是对生存的完善和促进,但是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发展就反过来对生存构成了威胁。曾有人设想,按照进化的原则,我们人类可以适应被我们自己大量污染了的环境。也许若干年后,今天被视为污染了的空气和水到那时就是洁净的了,而今天所谓洁净的空气和水却成了毒素,就像地球生命系统进化早期,氧气这种的养命之气对当时的生物厌氧菌来说就是毒气一样。这个设想抽象地来看是可能的,但是只要考虑一下进化的时间性和历史性,他就是荒谬的。地球大气由还原大气变成氧化大气花了几十亿年,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适应今天的大气和水体环境也花了数千万年。工业文明改变大气和水体环境却只花了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让人类及其它生物适者生存下去是完全不可能的。发展太快,人类还来不及适应,就可能被进化给淘汰了。

生存还是发展?这是个问题。当然答案是明了的。我们不仅要生存,还要生存的更好。破解二者的冲突,使我们生存的更好,根本出路只有一条:科学发展。

二、破解冲突的根本出路:科学发展

(一)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历史上的发展方式是多样的。有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有暴力掠夺式的发展,有饮鸩止渴式的发展、有蒙鸠筑巢式的发展等等。实践已经并且继续证明这些违背了事物本质规律的发展方式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致命的灾难和威胁。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时代高度,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密切结合新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17大报告以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全面深刻分析了现阶段8方面的基本特征。在这一基础上,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各种新机遇新挑战,提出了科学发展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坚持“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社会经济永续发展。深刻理解这一要求的实质并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当前实践中对理解贯彻科学发展观存在着三种错误认识和做法:一是把变化当作发展。追求形式,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只讲数量,不求质量;只求速度,不重效益。只求当前面貌的新,不求长远实质的好。二是豁出生存搞发展。不顾后果,不惜代价,唯发展高于一切。机械理解发展,盲目大搞快上。

三是把科学当作发展的点缀。时时处处讲科学发展,但是科学只是用来装点门面。把科学当作发展的装潢摆设。只讲科学而不用科学。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在发展问题上,要充分认识到不发展就要落后挨打危及生存,盲目而不计后果的发展则是饮鸩止渴,自取灭忙。我们不仅要牢记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还要牢记硬发展没道理这句话。针对实践中对发展问题的各种错误认识和做法,建立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二)建立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

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应包括决策、监督评价、执行等主要环节。按照17大报告提出的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的要求,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应体现四个方面的要求:

1.做到“五个统筹”;

2.符合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3.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4.遵循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

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只有建立起一系列科学完善而又行之有效的科学发展保障体系,才能使发展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生存的更好,而实现这一目的又依赖于人类自己。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这一切离开了人都无从谈起。17大报告所阐述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在科学发展中怎样理解并贯彻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呢?

三、科学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

(一)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的总要求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核心的基本原则

在科学发展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呢?我认为最根本是要坚持三项基本原则:

一是把依靠人当作发展的力量基石。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发挥聪明才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的事业就不能成功”。

二是把尊重人当作发展的价值标尺。获得尊重是人生存的基本要求,是人生命价值的体现。一切不以尊重人为前提的发展都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

学科发展论文篇9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得我国这几年政治、经济发展有了很多明显新气象,2004年农民增收、粮食增产便是很好的例证。另外在加强社会保障、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政府也加大了力度,从而使得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

王伟光还就“循环经济”、“绿色GDP”、“环保风暴”、“安全生产”等问题,详细论述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详细内容

嘉宾简介:

王伟光:山东海阳人,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主持人(敬一丹):

观众朋友,前几天可能都看到了这样的新闻,中共中央日前在中央党校专门给省部级领导干部开设了一个研讨班,内容就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今天我们就把研讨班上讲课的一位老师请到了这儿。王老师多次面对高级领导干部,讲科学发展观、讲和谐社会。今天我们特别高兴请您来和我们的观众朋友谈这个话题。首先请教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王伟光: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都是当前老百姓非常关心的热门话题。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我们社会的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实际上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怎么发展、发展什么。从发展的思路、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模式来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际上利用发展来解决和谐,来求得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从社会关系协调、社会的状况稳定、社会矛盾的化解角度来解决我们更好发展的问题,实际上是用和谐来推进发展。

主持人:

如果走进中国的老百姓就会发现,他们现在说起科学发展观,谈到和谐社会已经是一个非常熟知的话了。我们回头看2004年,从哪些方面能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科学发展观,就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王伟光:

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可以体现出来。比如说,2004年的农业就是一个新气象。现在农民讲2004年是农业的增产年、农民的增收年、农村的发展年。因为我们发展观其中有一条叫做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解决农业问题,支持农民增产增收,使农民尽快发展起来,使农村尽快发展起来。另外在社会保障,在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方面,我们政府也加大了支持的力度,使得2004年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的协调。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各个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按照科协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制定和采取了大量的对策和措施。这些现象、这些气象都是我们采取这些对策和措施所带来的结果。

主持人:

大家都注意到2月23号有一个新闻,国务院决定把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把升格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这一个“总”字,它传达出一个什么样的信号?

王伟光:

这个“总”字就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高度重视。实际上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检查,进一步杜绝矿难这种危害矿工人身安全事件的发生。应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一个重大决策和重大措施。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四个关键词,第一个叫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的全面需求的满足,人的全面需求首先是生存、安全、健康的需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推进工业化和工业发展过程中,在推进产业发展中应该把工人的生命安全、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不能以牺牲工人的生命,损失工人的健康作为发展的前提。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就要解决这样一个根本认识问题。

解说:

2004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全面启动我国绿色GDP研究工作。绿色GDP的核心即是在经济发展中把环境和资源的代价考虑进去。

主持人: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绿色GDP这个概念的提出呢?

王伟光:

绿色GDP这个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又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话题了。就是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发展和一个人的成长是一样的。一个小孩如果只长个儿,胳膊腿如果都发育的不全就不是全面发展了。就一个社会来讲,恐怕这个社会不仅是经济增长,这个社会还要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几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还要公平、公正、平等、自由、民主这些目标的实现。绿色GDP实际上给我们一个信号,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健康持续的发展是一种全面的,不仅是经济增长,还要包括社会事业,还要包括民主、政治、法律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主持人:

按您的说法,这个小孩不仅要长个儿,还不能缺钙,还要肌肉丰满有力。

王伟光:

对。而且智力也要发展。头脑要好,德智体全面发展。

解说: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许多新做法、新举措也随之出现。今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叫停了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这些项目全部都是在环保评估报告没有获得批准的情况下就擅自开工,有的已经基本建成。这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首次大规模对外公布违法开工项目。

主持人:

就这件事儿后来被人们称为“环保风暴”。这个“环保风暴”引发了人们很多思考和议论,比如有人就说,假如说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能有这样的“环保风暴”吗?这个“环保风暴”能有这样的力度吗?

王伟光:

这个“环保风暴”也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视,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发展模式较高代价的增长模式,所谓高代价的增长模式,就是为了追求一时的高的增长速度,采取了高污染、高成本、高投入,最后造成了比较低的产出的这样一种增长;还有一个是叫做低代价高增长模式,就是比较低投入、比较低的污染、比较好的环境保护来解决一个持续的高增长,我们应该追求第二种增长模式。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做事不能吃子孙的饭,如果把子孙的饭都吃完了,那子孙怎么活?所以我们要追求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一定要把环境资源保护住,追求人和自然的一种和谐。

主持人:

作为一个老师,您在最近上课的时候经常说到的词是什么?

王伟光:

和谐、和谐社会。这和老百姓、和媒体上经常出现的、和我们讲课中间经常涉及的、和干部常议论的都是这样一个词。

主持人:

最近主席给我们描绘了和谐社会的远景,大家都很向往走向和谐社会,可是大家面对眼前出现的一些难题、一些矛盾的时候也会想我们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往和谐社会的方向走呢?我们想听听您是怎么领会和谐社会的。

王伟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长期的过程。它需要经过我们党、经过我们国家带领全国人们努力才能争取到的。应该说,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很多有利条件的。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有经过25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的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条件的保障,有我们社会各阶级、阶层和各个利益群体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基础保障,也有我们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准不断提高的思想道德保障,有这些保障,我们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一定能够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学科发展论文篇10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科学技术背景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是随着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拉开的。其后,经历了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生产力革命以至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革命。

1.1科学技术的深刻革命

随着19世纪末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来的是物理学革命。这场革命的首要成果是相对论的建立,它从新的高度否定了牛顿的脱离物质的绝对时空观,再次证明时空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原理提供了雄辩的证明。

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基础学科领域的革命。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建立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科学革命成为技术发展的先导。基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技术革命。以1903年飞机和1904年电子管两大发明为起点,标志着以传输机为先导技术和以控制机为主导技术体系的形成,从而揭开了崭新的原子能时代、计算机时代和空间时代的序幕。核技术的诞生是人类利用核能发现“天火”的划时代事件,控制论和计算机问世迈出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步伐。航天技术的革命使人类从地球表层迈向了外层空间。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产生的基因重组技术,导致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革命的爆发。伴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呈现微型化、超级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趋势。

1.2科学技术进步与“全球问题”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造成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大大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力量,一方面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自然界负担的加重,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保护就变成了空前突出的问题。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尖锐化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它所引起的产业革命以及对科技成果的滥用和误用所致。根本因素是人们没有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和谐的统一体。

在人口问题上,医疗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人炸问题在全球问题体系中处于轴心地位,医疗科技的发展是人炸的因素,但同时也是减轻人口重压的有力武器。如合理利用医疗科技成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另外,要通过国家科学的政策、法规、社会体制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为人类求取自身发展提供条件。

在资源问题上,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能源危机及由引而带来的世界性经济萧条。资源依靠现代科技进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的枯竭使贫困化加剧发展而难以遏制;资源的争夺引起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因此,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的合理化利用得以解决。实践证明,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解决资源枯竭、能源耗竭、新能源的开发等问题是大有作为的。另外,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料,倡导节约性消费。

在环境问题上,如今全球环境退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在迄今为止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进步力量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的方式谋求经济增长,导致全球环境恶化,大自然的平衡受到破坏,出现威胁人类生存的形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树立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资源质量下降,洪涝灾害、旱灾、沙化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瘤根,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十六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矛盾,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全面分析国内国外的形势,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从科技角度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才强国战略为导向,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利用科技进步成果努力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

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化落实三个战略,即“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水平,普及科技知识,进一步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重要作用,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造就大批科技人才,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努力实现“五个统筹”协调发展,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为杠杆,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来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促使科技进步成为“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核心。

3科学技术的绿色结果及科学发展观的展望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经济、文明带来空前的发展,但由于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滥用和无限制向大自然索取,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在进行反思之后倡导了“绿色科技”,即能够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的绿色结果就是从传统科技转化为绿色科技,它标志着人类在世界观、自然观、科学观上的一次觉醒,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绿色革命,这次革命使人们重新深刻意识到,人类是自然之子,大地是人类的母亲。绿色科技的核心思想是利他的,其评价标准不仅要有利于环境、有利于生态、有益于健康,而且要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我们的后代。所以,绿色科技所倡导的回归自然的思想是人类成熟的象征,它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3.1科学技术绿色快速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规模空前、影响深远,极大地扩展和加深了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研究广泛开展,应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的科学氛围越来越浓,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科学观念进一步牢固,科学精神得到广泛颂扬,全社会普遍倡导绿色科技。技术将得到合理利用,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为崇高事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科学技术的绿色结果将使技术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社会推崇绿色科技,倡导绿色文明。

3.2绿色科技得到大力发展,全社会倡导绿色文明

在现代文明条件下,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高度发展的文化教育,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分享人类科学文化的成果,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共同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将为绿色科技和绿色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理论导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是绿色科技发展的起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人们的观念将以绿色环保为标准,倡导绿色文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将生活在绿色文明的自然环境之中。

4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学科发展论文篇11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

诚然目前职校生的生源,主要是初中阶段的中下生,以及一部分“差生”,他们的学习成绩确实差,但我们决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看不起他们。我们应因势利导,以“学做人,求发展”的理念为核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价值观教育已成为教育的首要问题,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业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对于职校生应深刻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基础道德教育为主线,加强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人生目标,自觉的纪律观念,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品质,文明的言行习惯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的现代青年。

二、激发学生成功内驱力

虽然不少职校生文化学习和思想行为习惯都不尽人意,但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中还有相当部分富于个性,聪明伶俐、喜欢独立思考、不愿盲从,有其闪光点。我班有位男同学非常“活跃”,据了解该生在初中时曾被处分过两次。但在开学不久学校举行的军训中,无意中我发现他喊的口号很标准,并且动作做得很规范。为此,我马上找他谈话,表扬了他一番,并且决定让他当我班的临时体育委员。他听后,非常兴奋,因为从小学到初中,还没有一位老师能如此正眼对待他。在我的期待目光中,这位同学从开学到现在,一直表现很好,工作认真负责,家长连连反映孩子变乖了,转变了许多。可见这种成功内驱力是不可估量的,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它。

三、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我们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经常是“授人以鱼”,那么,究竟如何来做才能真正的“授人以渔”呢?在联合国“终身教育”大会上,已经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摆在了首要的位置上,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教育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又要让学生习得终身受益学习方法。

1.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职校生由于基础较差,不少人已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但他们思想活跃,求新求奇思想较重,对周围世界十分敏感好奇,他们喜欢观察事物,凡是觉得新鲜的就想了解,凡是自己喜好的就会去做。教师就应该利用这种心理特征,帮助他们寻求途径,让他们对学习重新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动机,树立起继续学习的愿望。我校推行的“先做后学”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其规律,培养自己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传统钳工教学基本是“先学后做”,首先进行理论讲授,然后通过实践操作,当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而我们现在采用“先做后学”,先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碰到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就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探究相关情况,进行尝试、归纳、总结,在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再组织课堂教学,将实践内容引入到理论学习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解决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同时还可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最后再进行综合训练的实习,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达到理论、实践的纵向、横向贯通。从“先做后学”教学反馈来看,教学效果比较明显,教师和学生都很满意。

2.提高信息采集能力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手段的现代化,大量的社会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人们的生活。如何广泛收集相关信息,然后进行信息加工,并且结合实际加以运用,是任何个人、单位和团体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职校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要保证自身始终与时俱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具有信息收集、加工和利用的能力,这也是时代的召唤。在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广泛收集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一定要帮助学生学会向互联网索取信息的技术,并且教会他们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使之条理化。通过提取有用信息,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不仅是自身生存的基础,更是适应信息社会和在高新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创业发展与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条件。?

3.增强合作共事的能力

对于行将跨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职校生,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将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他们将来无论从事哪种工作,人际沟通与合作、交流与分享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自我探究之外,合作学习也是必需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职校生原来个人学习能力的不足,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且在合作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分享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起对学习的“成就的动机”,激发学习的愿望和渴望。生活工作中要学会与人共处,对他人要有爱心,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能为共同目标而努力,要树立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如:合作、正直、和谐、尊重他人、社会责任等。

学科发展论文篇12

体育学科的改革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体育教育相对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除十大体育学院和部分师范院校外,基本上没有高等体育教育。体育学院、师范学院的体育教育由于定位于为中小学培养体育师资,学科界域、学科层次都有所局限;而一些普通大学所设“体育教研室”,20世纪90年代才升格为“体育部”,基本上行使着开设体育公共课和课外活动及课余训练等职能。第二,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作为独立院校的体育教育,其主体部分是培养体育从业者的职业教育。这使得体育学院和师范学院理所当然的把技能教育放在比学理教育更重要的位置,这也导致体育教育被“矮化”现象。第三,体育教育处于体育项目繁多,各种体育项目的学理建设大都借助教育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的理论来构建和影响田径、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的学理,这也意味着体育学科基本统摄教育学的门下。其实,早在1992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就确定中国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是向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5大门类。在这个学科分类中,“体育学”与“教育”是并列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事实上,“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不仅在于其数千年来可考可研的文献积累和有知有识的学理构建,而但体育只是隶属于它之下的一门学科,大部分靠口传身授来延续,而有些依托现代科学文化进步出现的新兴体育形态如跆拳道、野外生存、攀岩、街舞、民族舞蹈、沙滩排球等,一时半会儿的似乎还难以被传统人文科学的话语体系所接纳。一个鲜见的是事实,体育作为学科教育的迅速扩张和高速发展,对应的是一个“浅阅读”的读图时代,是一个“娱乐至上”乃至“愚乐至上”的接受境遇。

“学校体育学科理论”的建构是“体育学科”学理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学校体育学理论”的构建也需要对各体育项目高技术含量的实践性加以理论言说,理论概括和理论提升。但至少在目前,我们的“体育概论”还无法建立一个能有效统摄各体育项目本体的学理建设的框架。显而易见的是,既往参照教育学划为体育教育与训练、体育史学、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医学等,但都没有触及学校体育学理建构的核心课题,或者说大大游离于各体育项目本体的学理构建。实际上笔者认为作为学科门类的体育学学理构建的领域,最精炼的表达就是史、论、术3个方面。并且,史和论的主体的主题应当是“术”的演进史和创造论作为学科门类的体育学理构建,当前最为主要的是各体育项目本体“术”的学科建构,没有这个“核心课题”的解决,我们根本不可能建立起具有成熟“学科品质”的学科门类。换言之,体育学科建设的关键任务是“以德观器”并“以技通道”。这就需要我们体育学界艰辛与持久的努力,而且还需要社会对体育学科的认知,因为文化产业已列为国家重要的软实力,我们必须认识到体育与高科技一样具有世界性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学体育教育怎么样适合国家发展的需要、怎么样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怎么样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确实是我们急需探讨和深思的问题。身心素质的培养应该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但是,我国大学体育尽管在理论上受到推崇,但是在实践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并不占优势。理论上、口头上重视体育,实践上、行动上轻视和忽视体育已经成为一种在大学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体育困境”。

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在理论上一贯倡导学校应当重视体育教育,甚至规定体育是我国高等学校的必修课,但是在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却是“重智育、轻体育”的文化生态,尤其是在当前那种重“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体育在大学始终没有获得一块“真正合法的栖身地”,它的发展真可谓坎坷不平。在体育教育实践中,普遍出现对体育教育缺乏深刻的反思。体育的真正意义在育“体”,“体”即“身”,为心之基,所以体育则由体及心,渗透在整个生命之中,是身心统一的教育,亦使体不仅成为肉身之体,还要成为智慧之体、道德之体、精神之体、审美之体。但是,今天我们把体育教育视为一种社会现象,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作为体育教育发生的原点,不知不觉偏离了体育教育的本真。体育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不是社会的教育。它是对人的认知构成了哲学的主题。但当前的体育教育缺乏思想、身体、情感和人性的思考,导致体育教育人文精神贫乏。为此,社会已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如学校体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但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得不到明显的效果,相反却令人忧虑重重。近20年来,学生的肺活量、耐久力、爆发力、力量等素质连续呈下降的趋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甚至还不如中小学学生。尤为严重的是城市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伴随而来的是许多成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出现龄化现象,近视眼居高不下,口腔保健水平较低等。这意味着,传统的体育理论已不能自圆其说,学校体育似乎离教育越来越远。虽然体育课程自小学到大学长达14年,总学时数高于其他学科,但并没有能解决学生对体质健康的了解,更不知怎样做才能增强体质或变得更健康。#p#分页标题#e#

古代的嬉戏、玩耍、娱乐等随着历史文化的演进,逐渐冲淡了游戏的性质,向着体育本体而发展,并把体育纳入了现代教育的范畴。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由于当前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体育形态演变及由此带来的其本体特质的某些变化,使得体育本体也由此而与外部产生更多向度的联系,即它与人类其他社会实践的联系出现更多交叉,如体育经济学、体育人类学、体育考古学、体育新闻学、体育美学、体育社会学等,这些都显示着体育本体研究之外,今天的体育研究视域作更大扩展的必然性。体育形态及其本体特质的变化必然带来理论研究的创新性揭示。然而,找出它们的同一性,将其归入体育原理的范畴,建立起体育学科知识体系,注意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的体育的时代特征。并要关照体育与哲学、身体学、生命科学体系的内在联系,以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坐标来审视中国大学体育教育体系的建构,充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诠释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体育特征。当代的大学体育教育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科学,成为一种成熟的教育领域。体育的内容向着健康教育、行为规范、身体文化、身心素质、生命和安全教育等方面迅速扩张,体育的知识和技能的总量也在急剧增长,这就对学校体育教育和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体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计算机的运用使数字体育快速发展。

学科发展论文篇13

水利建设的资金来自于人民,应造福于百姓。近年来,中央水利投入的大部分为国债资金,这是人民借国家的钱,政府部门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利用好这笔钱,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建设期间,政府要做好监督监测机制,防止的出现。一旦发现,立即上报组织和媒体。组织好施工队伍,并保护其生命财产安全,做好福利工作。并且做好移民工作的相关事项,书面和口头说服程序都要做好,真正的把水利经济的事情落到实处,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并且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实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方法

在水利工程的财务收益中,存在着各部门收益不均平衡的现象。针对此特点,政府就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多面思考,既要满足中国农业的发展所需,又要有意识地使各部门能够相互配合工作互相帮忙解决问题,共同促进水利水电科学发展。这样就使得水利的社会效益和财政效益共同体现,达到双赢的目的。统筹兼顾的作用不仅是使得水利经济能够科学地发展,而且能够提高人民对水资源的认识水平,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高国民素质,目前我国对水利和水电不是统一管理,因此就需要加大科技力度投资,提高技术水平,让水利水电共同发展,使得水利部门的财务收益再上一个台阶。

(3)依法治水

政府要全面推行建设监督监察机制,规范工程项目建设,依法治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按要求清理河道维护水利工程和做好移民工作等,全面推进水利局各部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工作。做好《水法》的公布和宣传作用。深入普及水法知识,提高村民教育程度,各部门做好水利执法工作,做好因水利工程项目带来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科学治水

注重水利创新,加快水利研究体制改革,加大水利科技管理,培养水利型人才、大力奖励水利科研技术开发,不断提高水利科技水平,把水利工作做到扎实,保证质量问题,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伤害。大力推进水利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实行网民网上评价、网上监督,真正的把水利工程这件事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全社会都重视这件事。继续实行南水北调这一重大战略,做好沿途设施设备的安全维护,时时去检测和观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水利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党风廉政政策,做好党员分子带头领导作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爱护百姓,促进水利水电科学发展。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有好的口碑才有好的未来。而不仅仅在意部门的财务效益。各部门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把发展放在首位。要坚持科学防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根治水利出现的问题,把水利工作做到实处。致力于解决因水利工程带来的一连串社会矛盾。加大对水利重点部门的监测力度,防止贪污事情发生和工作漏洞出现。严肃处理安逸无劳者,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学生在学校的节约和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在农村宣传水利水电的好处,提高百姓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向河道乱扔垃圾、污染物不乱排乱放,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政府更应该带领全体人民奔小康,促进和谐社会。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