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实用13篇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篇1

总所周知,在高中物理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的传播规律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射出;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很少有学生对其规律进行总结,只有在解题时才去推导,这会影响学生解题的速度,不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问题的好习惯,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并应用物理规律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一对一教学中,应该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物理定理和物理公式之间的联系当做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在一对一教学中给学生灌输探索物理知识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这种意识,并根据教师解释的要点和总结的规律,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高中物理知识学习中,并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二、高中物理一对一教学中解释要点和总结规律的基本内容

在高中物理一对一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示范实现师生间的共同探究,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开动脑筋,结合实际问题深入研究并掌握物理规律,并长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领会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记忆高中物理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的传播规律时,可以先引导学生绘制光路图,明白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束光经过凸透镜的传播和放在焦点的点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学生在记忆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的传播规律时,只要记住两条光线的传播,再记住光线可逆这一特点,就可以知道第三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在高中物理课本上,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通过物理实验的方法得出的,在一对一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作图的方式得出这一规律,尤其是在学生学习这一章节时,教师给学生解释凸透镜成像的要点和规律,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规律。教师在运用作图法讲述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传播规律的具体做法如下: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两侧标出焦点和二倍焦距的位置,按照具体的物距要求用箭头画出两条光线射向凸透镜,吴国这两条光线在主光轴的另一侧相交,则该点为箭头的实像点,如果主光轴的另一侧光线是发散的,则其反向延长线相交的点就是箭头的虚像点。学生通过自己绘制凸透镜成像图很容易看出,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众所周知,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的传播规律是光学部分的重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把握不了,对凸透镜成像的理解不透彻,教师在一对一教学中,只要利用三条特殊光线,绘制出每种情况下物体所成的像,并对其加以比较,学生就能直观地理解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此外,教师还要在一对一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凸透镜呈现的规律进行练习,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训练,让学生学会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将物理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地辅导和鼓励,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设计相关的物理小实验,并在学会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师在高中物理一对一教学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物理教学活动,并从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掌握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一对一教学中,应该重视对物理要点的解释和物理规律的总结,让学生更好的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更准确地掌握物理知识。

总结:在高中物理一对一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要点的解释和对规律的总结,化繁为简,将冗长的物理知识和沉闷的物理公式进行归纳总结,将各章节的物理知识串联起来,突出物理知识的连贯性,从各个环节入手,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物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更准确的把握物理知识的重点,按照规律学习物理知识,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物理知识。

还有点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内部条件,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相关知识要点与物理规律由W生自己解释与总结,学习效果将会大大提高,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文清,郭玉英,贾永.促进科学认知发展的高中物理探究教学模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3(10).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篇2

如:复习“光的反射”,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所以,复习的时候,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光的反射原理去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如:镜面成像、望远镜、汽车后视镜,牙医用的检查牙齿的镜子,化妆镜,电影屏幕等反射,让学生自己用所学的知识描述成像原理,使学生在解释的过程中加深记忆,提高复习效率。

二、归类总结

归类总结是复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有助于提高归纳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让学生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学生明确复习的重点、难点,不至于盲目复习,既浪费时间,又找不到复习的重点。归类总结一般可以分为教师总结和学生自己总结。

1.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每节课复习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随后在课堂上将一些知识点进行串讲,让学生明确该章节哪些需要识记,哪些需要理解,哪些知识点是综合应用的。

例如:复习“动能、势能、机械能”时,本节课首先需要学生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知道机械能和机械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些是最基础的知识,每个学生都需要识记。其次,学生能熟练地应用动能和势能,能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同学们都玩过用橡皮筋弹射纸弹的游戏,拉长的橡皮筋能给纸弹一个力,并推动纸弹移动一段距离,从而对纸弹做了功。同样拉弯的弓、压缩的弹簧也能够做功,它们都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它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再次,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机械能解决一些综合类的问题,如:机械能守恒与圆周运动的综合问题: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等等,这是初中物理较难的知识点,综合性较强,教师要重点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学生总结

学生自己动手总结有助于明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在复结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自制试卷的形式,这样学生就可以检测出自己的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哪些知识点有待加强。下面以自制试卷为例,进行简单的介绍:

在复习“压强与浮力”时,学生的试卷中包含的内容有:①压强和浮力的概念;②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③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④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硬凳子上感到舒服,是因为人受到的压力______,受力面积_____,压强____的缘故。(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⑤会做一些综合性试题。这样的自测自练,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提升复习效率。

三、精选例题,提高效率

复习过程中做一些练习是非常必要的,然而,题海战术会让学生感受厌烦、压力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例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重点地进行复习,既让学生目的明确,又能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篇3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重难点是与打点计时器相关的实验,该知识点在高考中出题概率大。学生到了高考前第二轮复习的时候,一般对这一知识点相关的实验都能理解,但真正考试时,出错概率大、失分多、理解浮于表面。如何让学生通过复习牢固的掌握各知识点,提高对科学的探究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考试时又不失分,笔者分析了学生在该知识模块学习中存在以下难点:

一、各个实验很近似,造成相近知识的干扰,知识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干扰的现象非常明显。例如,学生在学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后,知道要平衡摩擦力和m

二、这类题目的拓展变化较多,在知识层面上要求理解更加透彻,在方法层面上除了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外,还需加强“数、型、模”三结合解题方法的训练,其中物理模型既是解题的出发点,也是解题的归宿点。

传统的实验复习采用逐个复习,辅以例题分析和习题强化训练的方法,复习时间长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笔者采用了列表法,将各个实验的识点进行梳理、比较并分析异同,突出各个实验步骤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的本质规律。近年的考题对于实验误差分析也有所要求,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认真程度有所欠缺,在列表中增加了误差分析。

笔者整理了与打点计时器相关的实验知识点(见表1):

通过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我们总结如下:

1、操作上的共同特点:(1)开始时,要使运动物体靠近打点计时器;(2)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物体,打点完成后,也是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总之:先电后物。

2、是否需要平衡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要探究的物理规律有影响时,需要平衡摩擦力,反之,则不需要。

3、是否需要m

4、物理实验题的解题思路:物理实验题的解题要注意数、形、模三结合。数是指数学表达式,形是指物理图象,模是指物理模型。在三者中,最重要的就是物理模型,要求根据物理模型写出数学表达式,画出物理图象,从而理解物理模型的运动过程,所以,物理模型既是起点,也是归宿。

我们可以通过例题来进一步明确,如何进行“数、形、模”三结合解题方法的训练。

例一、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小车质量为M,砝码盘质量为m0,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f=50 Hz. 其实验步骤是见图1:

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

D.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B-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__

(填“是”或“否”).

(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 m/s2.(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将有关测量数据填入他所设计的表格中,如表2,

他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一条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该图线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

解析:

首先注意到实验名称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由此可得公式为,从此入手,研究此题,可得F为小车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它等于砝码和砝码盘所受到的重力,质量m就是小车本身的质量M,a为小车的加速度。这种方法,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也不需要质量的近似处理,没有系统误差,理论上,a-F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1)否。因为小车运动的合力来自砝码和砝码盘所受到的重力,质量就是小车本身的质量M,与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无关,并没有用到质量的近似处理,所以为否。

(2)用逐差法求得加速度大小为0.88m/s2。

(3)图线不过原点,按照以前的解题经验,似乎是平衡摩擦力上有问题,但是,此题却不是,因为这个物理模型不需要平衡摩擦力,而且,在每次调节匀速时,即使存在误差,也是偶然误差,不会单调偏向一边。仔细看表格,发现在计算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时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m0。所以,从该图线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的物理量是砝码盘的重力,其大小为0.08 N.

例二、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

(1)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m,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_______cm;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⑤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和;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⑵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所示物理量的表达式:

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

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_______

(重力加速度为g)。

⑶如果_______,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析:

由此题的物理模型可得:

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 60.00 cm

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和.

②总动能分别为和。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篇4

一、初高中“光合作用”教学内容及目标的比较

通过对初高中“光合作用”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初高中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但是也有着明显不同的侧重点。

1.初中和高中生物内容具有递进关系

从知识目标来看,初中介绍部分科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精神;高中则较为详细地介绍其发现过程,使学生了解生物学史实,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通过强调光能捕获与叶绿体结构特点,使学生领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初中只是介绍知识点,而高中则重在强调知识的获取过程,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从能力目标来看,高中在初中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建立在初中生已有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之上的,基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升华到理性认识。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看,初中重点是热爱自然,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而高中在此基础上,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对现存生物的重要性,还要理解其在生物进化方面的重要意义。高中生物教材会介绍通过光合作用维持氧气与二氧化碳之间的平衡,引导学生形成环保意识,防止温室效应;通过对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分析,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耕作方法、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对学生的STS教育。

2.比较初高中生物教材关于“光合作用”知识的内容

第一,初中“光合作用的定义及表达式”与高中“光合作用的过程”。第二,初中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与高中“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第三,初中“验证并形成光合作用的表达式的相关实验及海尔蒙特和普利斯特里的实验”与高中“光合作用科学史包含6个经典实验(普利斯特里、英格豪斯、梅耶、萨克斯、鲁宾和卡门、卡尔文)”。第四,初中“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与高中“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第五,高中生物教材还增加了“化能合成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针对初中知识主要侧重于光合作用的原料及产物,从而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高中主要学习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学生要能写出反应式,为大学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高中教师要熟悉学科,通过色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引导学生将物理学知识应用到生物学上;通^各步反应式的准确书写,加强生物与化学之间的联系;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认识问题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为顺利解决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研究教法,推进学生学法的转变。初高中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和因性别施教。初中阶段重点可以放在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及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两个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完成;高中阶段重点放在学生在实践探究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的过程要弄清楚什么是光反应、暗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篇5

例如:在进行光学的三个基本规律――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的复习时,我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探究目的:复习三个基本规律成立的条件、内容、实际应用。

实验器材:激光笔,小镜子,装满水(兑入少许咖啡)的烧杯。

探究问题:

1.利用这些实验器材,你能做哪些光学实验?

2.你能用最简洁、最准确的语言描述你的实验现象吗?

3.你能分析每个实验现象出现的条件吗?

4.最后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5.你能在生活中发现这三个规律的实际应用吗?

通过以上的环节,不仅达到了复习三个基本规律的目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的训练,渗透了一边传授知识一边传授学习方法的新课改理念。

二、通过实验探究,进行综合性复习,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身边随处可见的生活现象中蕴涵着许多光学知识。于是在学习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生活感受与物理规律相“矛盾”的现象。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生活中照镜子时对镜中的像“近大远小”的感受和平面镜成像中“像物等大”的规律之间的“矛盾”。尽管在学习过程中有学生实验作基础,但自身的感觉总是干扰着解题思路,总是出现错解。如何解决问题,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在光学总复习时,利用探究实验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点。

探究目的:

1.生活中照镜子时对镜中的像“近大远小”的感受和平面镜成像中“像物等大“’的规律之间的并不矛盾。二者只是在不同条件下遵循不同规律而形成的结果。

2.巩固凸透镜成像规律。

提出问题:

1.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远近有关系吗?

2.你能用你的结论回答下面这个问题吗?

井水深4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4×l08米,则水中月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探究过程: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很容易设计出自己的试验方案。需要教师提醒学生的只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地改变物距,在近大远小的感受中去理性的思考第一个问题,并得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显然实验结论是无误的,可自己看到的现象又如何解释?这就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相关的探究课题上:

为什么明明是等大的像,我们的感觉却不是等大的?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1.你知道人为什么能看到物体吗?你能大致描述眼球的大体构造吗?

2.眼睛对光线的作用相当于那一种光学仪器?

3.你能用实验来解释“近大远小”的感觉吗?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以下类比:眼球一凸透镜,镜中像一物,视网膜一光屏)

4.利用你的实验还能得出哪些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这些规律?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加强了对平面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凸透镜成像中物距的变化对像和像距的影响这三个知识点的复习,而且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学生实验进行了巩固。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在明确条件的前提下,研究物理现象并得出结论的思维习惯,让他们体会从生活现象到物理规律再到生产、生活实际的科学研究过程,认识知识的价值和魅力。

三、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知识面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篇6

中学生物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然而,由于中考不考生物学,而是作为中考考查科目,有不少学生轻视生物学习,甚至把生物课看成负担。在此情况下,怎样从生物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教学,提高质量,目前已成为生物学教师探索的问题。

根据初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所开设的科目多、时间紧任务重、初中生物是非中考科目,大部分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大家解决学习上的麻烦,特将生物课本必修一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相关内容如下:

1、学习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时,其中微量元素种类可以通过谐音记忆:Zn(新)、Fe(铁)、B(字B写成臂)、Cu(童)、Mn(木)、Mo(猛)。在铁和臂之间加上“阿”连成一句话:新铁臂阿童木,猛!就可以快速准确的记住了。

2、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节,学习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时,可以和人的形体联系在一起。R基看成头,氨基和羧基看成两胳膊,中心碳原子看成人的躯干,H看成腿,就容易记住了。学习8种必需氨基酸时:异亮氨酸写成“一”,甲硫氨酸写成“家”,赖氨酸写成“来”,缬氨酸写成“写”,亮氨酸写成“两”,色氨酸写成“三”,苯丙氨酸写成“本”,苏氨酸写成“书”,在“家”后面添加“人”就可以成一句话:“家人来写两三本书”,方便记忆。学习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二肽就可以理解为两个学生手拉手站成一排,多肽可以理解为多个学生手拉手站成一排,其中每一个手拉手就代表形成一个肽键,最边上同学的左手或右手就可以理解为肽链上游离的氨基或羧基了。

3、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这一节中,学习DNA时可以用5个数字进行总结:“五”代表DNA有5种组成元素C、H、O、N、P;“四”代表DNA有4种脱氧核苷酸;“三”代表DNA有三种组成物质包括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二”代表DNA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一”代表一个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

4、在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这一节中,学生对于总光合作用速率和净光合作用速率辨别不清会出现计算错误,题干中表示总光合作用速率的标志性语言:叶绿体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叶绿体释放氧气的速率;叶绿体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的速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氧气的速率,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的标志性语言: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容器中减少二氧化碳的速率;叶片增加或积累有机物的速率,在结合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这个公式就可以解决相关问题。

5、学习细胞增殖——有丝分裂时,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间期比喻为“台下十年功”,分裂期比喻为“台上一分钟”,就可以轻松的理解间期和分裂期持续的时间长短和先后顺序以及重要性了。在讲解细胞分裂过程时把各个时期总结为几句话,前期;两(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两(核膜和核仁)消失,中期:(染色体)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着丝点)裂数(染色体)加均两极,末期:两(核膜和核仁)出现两(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篇7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光合作用无疑是一大教学重点,特别是针对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等因素的不断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更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经典例题。为了夯实学生光合作用知识的基础,使学生的生物学科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本文主要对光合作用中对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具有重要影响的两大因素进行了知识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可以准确、清晰地掌握有关于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一、 光饱和与光补偿点的含义

1.光补偿点光,是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在一定的光照范围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刚好与植物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相等。因此植物长时间处于光补偿点的环境中,其有机物的合成与消耗一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不利于植物的物质积累。

2.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的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不断地提高,但是当光照强度上升到一定的数值时,光合作用速率将趋近于平衡,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的是,植物的光饱和点的位置并不相同,一般来说阳生植物的光饱和点高于阴生植物。

二、光照强度对于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的影响

光合速率是我们用来表示光合作用中植物光合速度快慢的一个量,一般来说主要表示的是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生物考试一直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对于光照强度的考查,因此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本文首先对光照强度对光饱和点以及光补偿点的影响进行了知识的整合。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实验探究最终将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三、二氧化碳含量对于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的影响

CO2浓度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其直接参与到光合作用中的暗反应中,因此一般在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时都会与其主要作用以及所引起的植物内部物质的变化进行综合性的考查,因此一直是我们高中生物知识总结中的一大重点知识。CO2浓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其光照强度之间的变化可以用如下的曲线图进行表示,但值得注意的是下图的绘制旨在设定CO2浓度并没有影响到呼吸作用的大前提下所统计绘制的。

CO2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曲线图如右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曲线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的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会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促进的作用。而如果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植物所处环境的CO2浓度,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关系曲线图,图中各点位置应如下图虚线所示:

a点:不移动。因为CO2浓度的适当提升,不会抑制呼吸作用。b点:向左移。因为CO2浓度的适当增大,光合速率增大,呼吸速率不变。c点:右上方移动。c点光饱和点,其限制因子为CO2浓度或温度,适当提高CO2浓度,可促进植物利用更高的光强进行生命活动。

四、教学反思

通过对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以及二氧化碳含量对光饱和点以及光补偿点的影响所进行的知识总结,帮助同学们系统地归纳总结了有关光合作用的曲线图以及知识点,提高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在日常的测试以及随堂的习题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做题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篇8

一、用概念教学促进知识理解、用典型实例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做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迎考复习,时间跨度不同,历经的做法和实践也有所不同,在新课程且自主命题考试的情景下,摸索尝试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自主探究,善于总结并培养能力,学生学有所成,教师教得轻松。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一般复习教学情况

笔者从他人和自己的教学经历中,总结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复习教学的一般思路:

首先是从光合作用科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入手,引发学生了解科学家在光合作用机制探索过程中的精心思考、巧妙设计,进而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思维方法。

其次是让学生在理解实验设计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要求学生进行实验选材、实验变量的控制、对照实验的设计、实验结果的预测、观察、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实验步骤。实验过程强调学生独立思考,注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其三是学生自读课本,巩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场所、过程及产物,布置相应练习题,评析典型例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应用能力。

其四为用对应内容的模拟试题进行检测、讲评,再考再评。

2.通过加强概念教学习,增强应对高考改革变化趋势的能力

柯华葳在《问题解决的教与学》一书的导读中写道:“学习最终的目的,或说对学校学习的最好的考验就是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是解决生活问题。”

高考命题是在主干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进行试题设计,强调核心知识之间的综合与联系,注重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考查。本人在教学中,以框图的形式将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清晰地呈现给学生, 学生通过给出的核心概念,并建构概念图;概念图的使用能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学习、会学习、爱学习。

笔者在复习中运用概念图构造一个清晰的网络,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整个知识架构进行梳理,利于直觉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题例1.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在温度为30℃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图乙表示该植物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产生总量的变化。试回答:

求: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 (填<、=、>)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从周围吸收 单位的二氧化碳。

【解题分析】本题探究的是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有一些相关概念应理解一下包括: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植物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或光合作用强度)可用有机物、二氧化碳、氧气的量表示;直角坐标系的数学意义要明确,横轴表示自变量,纵轴表示因变量;坐标系中的图例所包含的意思要明确,即叶绿体O2产生总量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叶肉细胞CO2释放量表示呼吸作用;几个特殊点a、b、c点代表的生理过程,a点表示在此光照强度下无光合作用仅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在此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仍有CO2释放,光合作用<呼吸作用;c点表示在此光照强度下叶绿体O2产生总量(仔细观察此O2量应等于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分析中涉及了诸多概念,应逐一厘清为好,只有概念通了,相应的问题就迎韧而解。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设计操作实验,在处理运用中提升实验能力

近些年高考一直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教材中的生物学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中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因此,实验教学和操作等环节显得尤为基础和根本。具体表现为:

1.引导学生学会对不同类型实验设计的处理并选择实验材料药品。

见题例3. ①甲装置的D 中放入实验药品。

2.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实验单一变量、选择适宜条件、设置对照组、进行实验步骤的设定、预测实验的结果、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

3.引导学生重视《考试说明》要求的16个实验提供的范式,尽可能通过实际操作,总结出实验的一般规律、实验程式、实验方法及对实验进行分析评价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学会将所学实验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探究实验中去。

4.引导学生归类总结获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常规经验,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简洁作答避免不应有的失误。

三、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文图转换,突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题

在光合作用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葡萄糖、二氧化碳、氧气的质量、体积和物质的量的计算。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篇9

在复习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复习思路及方法

对于光合作用生理,主要涉及光合作用过程、条件、反应式、细胞学基础、意义等内容;而呼吸作用生理主要涉及呼吸作用的类型、过程、条件、细胞学基础、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方式、意义等内容。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尤其是绿色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更显复杂。所以,可以采取“先分后合”教学思路,即先分别复习两个生理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再探讨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分析综合问题,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复习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讲解法、观察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模式:多媒体直观教学与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2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展示过程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展示,是教学过程的关键,是学生从中获得“效益”的关键。应当符合学生心理顺应过程,即让学生学得自然,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换句话说,教学过程应当具有逻辑性。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可如下组织和展示:

(1) 复习光合作用生理过程

首先,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像(或动画),可以提取出学生原来建立的光合作用过程的表象,巩固所学知识,并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接着,从图中分析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以及限制和影响光反应、暗反应两个过程的各种条件;

然后,分析并总结出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最后,通过提问设疑,建立与其他章节之间的横向知识联系和提醒必须注意的细节。

(2) 复习呼吸作用生理过程

首先,分析教材中的有氧呼吸过程图解,并通过设问理解有氧呼吸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H2O的利用和产生阶段、O2的消耗阶段、ATP的产生阶段、各阶段所进行的场所等内容;

接着,投影有氧呼吸过程的三个阶段,并总结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然后,投影无氧呼吸过程的反应式及过程,并与有氧呼吸加以比较;

最后,分析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生物现象,达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3) 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针对代谢类型、进行部分和场所、条件、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等区别及联系以表格的形式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提醒学生针对绿色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分析CO2和O2的变化、有机物的变化,外界条件和原料发生不同改变时的相应变化等比较复杂的问题。

3 教学主要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建议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多方面的优点:

第一,直观形象,如果设计动画,效果会更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第二,节省时间,这里的“时间”是指教学时间,不是备课时间(备课时间可能多得多),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容纳更多的信息量;

第三,缩短差距,因为多媒体直观性较强,可以将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便于差生理解和掌握。

第四,很容易建立“超级链接”,可以将不同内容进行多维联系,这是其他手段很难实现的。等等。

最大的不足:备课艰苦,所花时间很长,这是一般人难以接受的。但有一个办法――就是网上“下载”。

4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例一】将某一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不给光照,CO2的含量每小时增加8mg;如给予充足的光照后,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36mg。据实验测定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能产生葡萄糖30mg。请回答:

(1) 上述条件下,比较光照时呼吸作用的强度与黑暗时呼吸作用的强度是的。

(2) 在光照时植物每小时葡萄糖的净生产量是mg。

(3) 若一昼夜中先光照4 h,接着放置在黑暗的条件下20 h,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

【分析】

光合作用强度大小的指标一般用光合速率表示。由于绿色植物每时每刻(不管有无光照)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只在有光条件下才能进行。也就是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而呼吸作用释放的部分或全部二氧化碳未出植物体又被光合作用利用,所以人们把在光照下测定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称为表观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如果我们在测光合作用速率时,同时测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表观光合速率上去,则可得到真正光合速率。即:

真正光合速率(总光合)=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具体可表达为:

真正光合作用CO2的吸收量=表观光合作用CO2的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

同样也可将上述公式推广到氧气和葡萄糖,则得相应的计算公式,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求解】

根据上面的分析和题意可知,光照时葡萄糖净(表观)生产量是光合作用每小时产生的真正的(总的)葡萄糖量减去呼吸作用每小时消耗的葡萄糖量。而葡萄糖量与CO2量求解有直接关系,可通过CO2量的变化推测有机物(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1)先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真正产生30mg葡萄糖需要消耗的CO2量。

从上面计算结果可知,植物真正产生30mg的葡萄糖,需要44mg的CO2,而实际上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只减少36mg,还有8(44-36)mg的CO2来自光照条件下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与题目交待的不给光照时(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相等。所以在该条件下,光照时呼吸作用的强度与黑暗时呼吸作用的强度是相等的。

(2)由呼吸作用每小时产生的CO2的量是8mg,计算出消耗的有机物葡萄糖量。

根据题意,植物每小时真正

(总的)能产生葡萄糖30mg,呼吸作用消耗5.5mg,则净生产量为24.5(30-5.5)mg。

此问题,还可以根据CO2的实际减少量来计算,题目交待在光照条件下容器内的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36mg,这是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无关的,减少的CO2已作为光

合作用的原料合成了葡萄糖,也就是净产生的葡萄糖,具体计算如(1)。

(3)根据上述(1)(2)的计算结果,可知一昼夜(24 h)中,4 h制造的葡萄糖总量为4×30=120mg,消耗总量为24×5.5=132mg,两数说明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或者先计算4h产生的葡萄糖量为4×24.5=98mg,再计算20 h黑暗(只有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量为20×5.5=110mg,然后再比较这两个数据,可得出同样结论。

二、 围绕必修本,讲解选修本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构建背景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

选修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C3植物和C4植物、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生物固氮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在必修本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和加深的,在讲解时注意以下几点:

1 依据大纲,注意讲解的层次与深度,不要讲得过宽、过多、过深;

2 注意与必修本的相关内容加以比较学习,建立知识联系;

3 尽量用多媒体以图表等形式概括相关内容,简化记忆内容与形式;

4 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表达的简洁性、逻辑性与严密性;通过图表识别与判断,训练抽象概括能力、提取有效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教育,以学生为本;注意情感与反应,提高学习兴趣;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然,这不是仅在此章节才需注意的。应当说,所有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贯穿教育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了兴趣,教师只能唱单簧戏,等于没上课,就不可能建立所谓的知识体系和培养能力啦。在教育与教学之间,我有以下观点:

1 不一定要有专门时间才能进行教育,教育可以在课堂的讲解过程中,也可以是在课堂的提问、设问、解答、辅导中,甚至是在不经意的一两句话语中。

2 教师本身应有热情、激情。教师走进教室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决定着一节课的整体效果,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情感是风向标,可让学生感受着上课的阴晴雨雪,学习的轻松与凝重。那么,教师的激情从何而来?可能来自责任感、事业成就感和外界环境氛围的感染,但有一点还得来自对课的精心准备。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篇10

一、目标设计中弄错行为主体

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行为的变化,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应该怎么做。我们评价一节课,主要是依据学生在这节课中收获了什么,学到哪些知识,有没有进步,而不是教师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比如,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课中之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陈述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些是不妥的,因为这样写其行为主体就变成了教师而不是学生。

二、目标设计中错用行为动词

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们总是用一些含糊、不容易观察的行为动词。比如,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课中之前的“能力目标”的设计中使用的行为动词是:提高、促进、训练。这类动词不易检测,不利于老师和学生把握。把之前“能力目标“设计中“通过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改为“通过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这样就比较容易确认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三、目标设计中缺少行为程度

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们要把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们要了解学情,为学生设计一个合理的目标。比如,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课中之前的“知识目标”设计中只是表述为:说出叶绿素的种类和作用;说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没有具体地说明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应掌握的程度,所以在之后的修改中表述为:准确说出叶绿素的种类和作用;准确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这样,对不同的知识点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学生会更加清晰自己应该掌握的程度。

四、目标设计的形式化

教学目标的设计有点注重形式化,与实际教学内容关系不大。虽然有的设计涉及三维目标,可是总体上还是把重点放在知识目标上,能力目标不具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于笼统化。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以及进行反思总结,对于如何制订科学、具体、合理的教学目标,我也有了几点自己的思考: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课程标准是高中阶段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依据,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我们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内容,合理地制订教学目标。比如,在进行“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课的设计中,我们认真研读课标,依据课标中对本节有关的表述:“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其中属于了解层次的是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理解层次的是光合作用的过程;在应用层次上,课标中建议开展“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进行目标设计,这样我们才能把握目标设计的正确方向。

2.深入钻研教材

我们要熟悉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明确知识间的联系,理出完整的知识框架,才能知道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另外,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维目标,因此,在对教材解读时,应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发展。比如,在修改后“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课的设计中,对于教材中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蕴含的科学史内容的设计,则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统一体现出来,真正做到了三者的融合。

3.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教学过程是将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融合,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情况,设计的目标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比如,在进行“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课的设计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分析,知道了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已经介绍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学生对光合作用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氧气,但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以及具体过程还不甚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篇11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经常会被以下这些问题困扰,如对概念的理解不够到位、对公式的原理不甚明了或者是掌握了知识点但是却不会做题等。这些问题可归咎于学生忽视了模型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运用模型方法教学,不仅能够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简单具体化,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下面我就如何运用模型方法来切实提升生物课堂教W效益谈几点看法。

一、出示模型,呈现结构特点

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面临着要牢记并理解诸多概念、规律等困难。出示模型,能够将抽象复杂的概念

具体化

和形象化,这样学生就能够直观理解晦涩难懂的概念。

例如,在教学“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学生对于“双螺旋”这个概念感到十分陌生,对于其内侧的碱基配对情况也感到十分困惑,所以在教学该部分内容时我为学生展示了该DNA分子的实际结构模型,学生在看到这个模型之后,对DNA的结构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DNA分子的每一条链都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而两条主链围绕轴心以反向平行的方式构成双螺旋结构。而且学生通过观察该模型也验证了腺膘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膘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这一规律。这样学生就能够以直接的感官形式来感悟和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

因此,当我们在教学一些新的概念时,不妨多给学生出示模型,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更加到位,其知识体系结构也会不断得到优化。

二、构建模型,探寻认知规律

生物不同于其他理科学科,它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零散,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当通过构建模型来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接起来,使学生能更加清晰地知道各个知识点和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以此来不断完善其认知结构。

例如,在教学DNA、RNA和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时,由于该部分的知识点很多,所以学生经常会张冠李戴,如错把DNA变成RNA的过程理解为翻译或者是分不清三种RNA的关系等。于是在学完这部分知识后,我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生物知识的模型,厘清DNA、RNA和蛋白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我的启发下都建立了自己的生物模型。图1是学生建立得比较成功的模型。在该模型中,DNA、RNA和蛋白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而且该模型还涉及了DNA、RNA和蛋白三者的部分内部结构。我相信,该生在建立完此模型之后,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一定会大大提高。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构建生物模型,梳理所学知识,总结探究相关规律,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

三、分析模型,引导深度探究

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在构建模型之后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这样学生在分析探究模型的过程中,就会自发地去思考和讨论与之相关的问题。学生在将这些问题厘清之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将会更上一层楼。

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时,我引入了两个模型(如图2和图3所示),在学生对这两个模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为了引导学生对模型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我提出以下问题:(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分别需要哪些条件?(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有几个反应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场所和反应式分别是什么?(3)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4)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在什么场所进行?结合这些问题,学生对两个模型的研究会更加深入,而且以问题带动思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样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对于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样的重难点知识,学生光建立模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对模型进行细致的分析,进而清楚地了解该模型的每一个细节,真正掌握模型中所呈现的知识。

总之,运用模型方法进行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也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篇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30――0 2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人们仍然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方法,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并没有打破。我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和探索最佳的课堂教学模式,尝试用“两线六环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两线六环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两线六环教学法”课型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生自觉、合作、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两线”即教师和学生活动这两条线;“六环”即导学:课前或课内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设计好导学提纲;质疑:师生交替提出问题,创设学习环境;探究:教师组织、点拔,学生创造性探究;精讲:教师答疑、解疑,讲解重点和难点;应用:学生运用知识去实践、解题、实验、创造;总结:师生共同参与概括、归纳、深化、升华。在“两线六环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由于教育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六要素的程序也随之不同,实现每一要素的具体运作也不同,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结构必将变化多端,但是教师和学生这两条线不能分开,必须紧密结合。

2 “两线六环教学法”的尝试措施和途径

2.1导学要有尺度

导学要遵照《新课标》的要求,掌握教学尺度,使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制定出具体的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突出教学重点,有德育渗透内容。

导学提纲的设计不仅反映教材知识掌握的尺度,还要有指导性,即指导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总结规律,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引发出新的认识。因此教师在编制导学提纲时,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出示一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导学思考题。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教学之前设计导学思考题: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及其产物,萨克斯进行实验时为什么将叶片先放暗处处理?当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时,发生颜色变化的是哪一部分?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通过观察氧气的产生部位验证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他在实验过程中怎样衡量氧气产生的多少?他的两组实验在处理上有何异用?结果有何不同?由此得出什么结论?依据这些导学提纲,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一边自读,一边思考,一边练习,提出疑难问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辅导,指点迷津,帮助学生围绕导学提纲,应用发教、集中、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进行自学,注意交给学生自学方法。

2.2 “质疑”要有力度

质疑是在自学的基础上,根据本节教学目标和教师在巡回辅导过程中了解到的信息而进行的。质疑是双向互动的,学生质疑的质量反映学生的思维程度,这与教师的质疑力度息息相关。教师质疑应恰到好处,发人深省。

教师质疑能否激起学生的思维呢?这就要看质疑是否力度?例如,在“光合作用光反应”教学中,针对学生已经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的这一特点,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光合作用中氧气是从什么物质分解出来的?由这个问题引入,就可以形成一条“质疑链”,这样一疑引一疑,一环扣一环,形成了一条渐进式的“质疑链”,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的目的,这就是力度所在。

2.3探究要有深度

探究活动是按照科学探索的一般规律,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搜索资料,设计并操作实验、调查和观察等活动进行探索、研究、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方式,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实验探究式教学活动主要采用课堂讨论和实验研究的教学方法。

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程度决定着探究的深度,探究的结果来自不同层次的思维。随着探究活动的层层推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不断地发展。

2.4精讲要有梯度

根据认知结构,精讲既要有层次性,还要有针对性:一是针对学生质疑的问题;二是针对教学目标,教师抓住重点“少而精”的剖析,扣住难点“对症下药”的点拔,帮助学生的思维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发展。

精讲要分清主次。教师在精讲前,必须通览教材,依据教材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分析教材的重点内容和为重点内容的学习起桥梁作用的一般知识。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一般知识,应区别对待,绝不平均使用力量,只有抓住了重点内容,才能谈得上“精讲有梯度”。如在“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在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数量关系及变化情况这个重点进行精讲,并利用图表,找出内在联系,归纳总结规律,而对于细胞结构的变化等一般知识,教师只要依靠图指出,学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教师的精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应用要有广度

应用是将学生主动获取的生物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生产和科研热点中去,开放性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既是自然科学本身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思维发展程度,恰当地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回答,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一系列问题:有人养花,喜欢一天到晚都放在房内,你认为合适吗?人们喜欢早晨在公园或树木茂密的地方锻炼,你认为合适吗?新疆的葡萄与浠水的葡萄比较,哪种品质好?等等。学生并不满足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他们还会联想到与课本知识有关的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而提出质疑。如人吃成菜多了为什么会感觉渴?生病输液时,盐水或葡萄糖液浓度太大行不行?这些问题的提出显示出学生的思维灵感,是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顿悟。由此看出,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活化了基础知识,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光学知识点总结篇13

二、用“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课本中的一些“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讨论,总结出相应的知识点,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节中的两个“思考和讨论”,一个可以让学生观察这四个氨基酸的结构,总结出这些氨基酸结构具有的共同特点,从而得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现在考试中经常会考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但是总是有很多考生写错。如果采用这种让学生自己总结的方式,肯定会加深学生的印象。要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者老师自己总结出来,那对学生来说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本节课中还有一处“思考和讨论”,里面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氨基酸到蛋白质大致有哪些结构层次?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图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人体食物中的蛋白质如何转变成氨基酸,氨基酸又如何才能变成蛋白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怎样的?通过这些讨论和思考,来加深对此过程的理解。第三个问题是:使用20个不同的字母分别代表20种氨基酸,可以组成多少条不同的长链?引出了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这个“思考和讨论”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又比如在《细胞中的无机物》中的思考和讨论,通过观察一种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局部结构简图,总结出无机盐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三、用“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探究,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新课程改变了课程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中,将知识简单、直接地传授给学生,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等活动,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新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思考与讨论”,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必修一模块中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要求学生讨论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怎样的作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是如何得到体现的。这两个问题是学习生物科学需要知道的基本常识,但是让学生自己描述出具体是怎么体现的,这就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科学探究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锻炼出来的,所以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地渗透,让学生在摸索中慢慢进步。学习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之后“思考与讨论”提到:从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来看,生物学的发展与物理学和化学有什么联系?与技术手段的进步有什么关系?你还有哪些感悟?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让他们认识到科学进步的道路是各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需要多方面的技术进行配合,了解到科学与技术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遗传与进化》模块第1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中关于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设计了“思考与讨论”,学生必须通过思考与讨论后才能知道其原因,需要在总结这一章的关于孟德尔的两个豌豆杂交试验的过程中逐步总结出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可体会科学家严密的逻辑推理、严谨的科学态度。还有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节中,学习了整个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科学家的实验进行讨论和思考,从他们所使用的实验材料的优点,实验方法的不足或优势,以及他们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等方面,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