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实用13篇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1

开展科研攻关,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组织实施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技术(948)、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局青年科技专项等科研计划项目(课题)26项。组织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等17项,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协调组织开展科技成果鉴定和验收11项,申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3项,茅以升青年科技奖1项,组织评审北京市园林绿化科技奖23项。组织完成了对2012年实施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的绩效考评和现场查定。组织申报国家林业局2014年度林业行业公益性专项4项;申报北京市科委2013年绿色通道科技项目6项,为今后科技项目立项做好项目储备。

2、高标准召开北京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工作大会

2013年8月8日,组织召开北京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工作会,会议了《北京市园林绿化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3-2020)》和《关于加快首都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2013-2020年期间加快首都园林绿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14个重点行动。同时,会议为90名创新团队专家颁发了证书,对北京市园林绿化2012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并为8个北京园林绿化创新团体、17个北京园林绿化科技创新示范区、27家北京园林绿化科普教育基地颁发了聘书和奖牌。此次会议既是对园林绿化科技成果的梳理总结,又是对后期任务的明确部署,是继往开来的科技动员大会,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明确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推动园林绿化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落实和实施,更好的服务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北京建设。

3、 成功举办“绿色科技 多彩生活-2013园林绿化科技创新暨科学普及活动月”活动

活动月主要由“园林绿化与百姓生活”、“园林绿化与森林体验”、“园林绿化与防灾减灾”和“园林绿化与文化感知”4个活动周组成。集中展示了园林绿化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安全保障、防灾减灾以及在涉及文化、民生和健康等园林绿化各个方面的科技成果116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27项。活动以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以科普的形式,展示首都园林绿化科技创新成果,普及园林绿化科技、文化知识,以带领公众进入森林,开展各种体验活动的方式来感知、深化和丰富森林文化的内涵。

4、首都园林绿化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进

2013年新立项各类标准21项,《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有机农产品 樱桃生产技术规程》等园林绿化北京市地方标准12项。组织园林绿化标准化培训3期270人,编制《北京市园林绿化地方标准汇编(2011-2012年)》1套,印刷《平原地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技术规程景 观生态林》等28项标准共36000册单行本供全市行业人员使用。为推进园林绿化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建设,加强对园林绿化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更好地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组织开展了北京市园林绿化标准化委员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经过前期各项工作准备,目前已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复成立北京市园林绿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5、科普宣传工作成果显著

开展了“走进森林、感知文化”为主题的全国科技周暨北京科技周宣传展示活动、森林体验、环湖长走等科普活动50多场,受众群体达到10万余人次。同时将“首都增彩延绿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引入科技周,重点展示了“紫霞”黄栌、金叶榆、金叶白蜡、“华源发”黄杨等10余个彩色、耐旱、长绿期树种。

6、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

分别从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多功能经营、自然与湿地保护、碳汇营造林、种质资源、花卉产业、果树产业、城市园林绿化、防沙治沙和林下经济等方面成立了17个科技创新示范区,以便更好的发挥科技创新团队作用,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二、2014年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科研、科普工作的开展

建立科研项目储备库,有效引导科技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加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组织开展“绿色科技 多彩生活-2014园林绿化科技创新暨科学普及宣传月”活动,普及和宣传园林绿化科技成果。组织开展自然讲解师培训工作,通过建立自然教育资格体系,保障园林绿化科普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2、继续抓好科技行动计划的落实

加强创新团队专家库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根据科技行动计划要求实,以创新团队、示范区、科普基地为基础,抓好科技行动计划的落实。

3、推进北京森林生态监测网络建设

推进北京森林生态监测网络指标体系与监测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争取在2014年完成北京森林生态监测网络体系规划,落实北京森林生态监测站(点)的建设。

4、狠抓园林绿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园林绿化全面建设

一是抓好园林绿化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抓好《北京市园林绿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工作;

二是抓好标准的推广应用、标准化示范区和标准化基地的建设;

三是抓好标准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2

(1)可持续发展。上海城市森林主要由路网、水网组成的生态廊道以及郊区大型片林构成,其发展空间受国家土地管理宏观政策及耕地最低保有量指标的制约,因此城市森林旅游开发建设应坚持科学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提高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产品价值,打造一批适合现代城市居民旅游要求的可持续性森林旅游项目,实现生态可持续性、社会—文化可持续性和旅游经济可持续性,达到“一地多用、一林多能”的目的。

(2)产品创新。借助上海特大城市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集中的特点,促进森林商务会议旅游的发展,提高专业化产品和多样,满足森林旅游业对不同行业的需要。突出城市居民休闲与体验基本层次,兼顾生态专门层次,着力项目创意与产品创新,把握产品更新换代,不断拓展产品创新的空间,提高森林旅游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3)增强主题形象。遵循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以优化景观结构、完善分区功能为目的,提炼上海市“一岛、一山、一水、一岸”的主题形象,在保证森林景观生态整体性的基础上,突出分区特色和优势,产生空间异质分异,展示各区域空间森林生态及文化魅力。

(4)拓展文化内涵。上海作为一个兼容并蓄的城市,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氛围日渐浓郁,森林生态旅游建设可以此为平台,展现多元文化的主题[2]。按照森林美学原理和自然、社会、艺术审美的要求,实施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包装,创造和体现产品的意境美,丰富森林旅游的文化内涵。

2.2产品体系功能上海市森林旅游产品体系功能的设计必须把握四个层面:

(1)需求层面—休闲功能和体验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在游憩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已不仅仅停留在观光游赏层面,而是追求一种深度休闲的体验。深度休闲体验的获得与游憩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如组织游客培栽生态林木,选取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逐步养护一片游客生态林区,吸引回头客人。为此,城市森林生态旅游在内容上应特别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强化,高起点规划设计具有休闲一体验功能的观光、度假旅游项目。

(2)特征层面—观光功能和生态教育功能。森林旅游产品具有大众观光基本层次和生态旅游专门层次,城市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应当按照森林观光和森林生态两大功能来规划设计,并以森林观光功能为主,满足多数森林旅游者的需求,辅之以具有森林生态保护和生态教育功能的专题旅游产品,达到兼具大众产品和高端产品,引导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和生态效益。

(3)内涵层面—统筹生态与文化功能。将生态伦理注入森林旅游产品,强化森林旅游产品的生态教育作用和文化底蕴,突出森林旅游产品的自然性,将自然生态利用与文化生态利用相结合,丰富森林旅游产品的文化性,使旅游者通过森林旅游活动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回归自然、森林游憩中,感受自然生态审美情趣,得到文化熏陶与体验,进而促进和提高人们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自觉性。

(4)特色层面—体现分工功能和整合资源功能。在主题形象的引导下,根据资源特色、类型分布密集度、地理背景、行政区划和交通条件,结合地质地貌、森林植被、水文、人文脉络等特征,分区设计主体功能,产生空间分异,做到各区功能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在一起。同时以森林为中心,规划设计并打造整体区域和各分区的个性品牌。

2.3产品功能设计

根据上海市森林旅游资源分布和自然文化资源特征,将上海市森林旅游空间格局划分为“一岛四区”的五大森林旅游产品功能区[3],并依据产品设计的四项原则和产品体系功能的四个层面,在整体主题形象主导下,按照功能分区设计分工较为鲜明的森林旅游产品。

2.3.1“一岛”——崇明国际生态旅游岛

把崇明三岛建设成为以森林休闲度假旅游主导的世界著名生态岛和乡村旅游观光岛。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主题:森林、湿地生态,沙洲地貌。重点旅游产品:野生鸟类生物多样性科考、滩涂湿地体验、森林生态观光。一般旅游产品:生物多样性科普及夏令营、度假疗养、文化生态观光、滩涂民俗文化观光。支撑景点:①现状—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东平森林公园、明珠湖、西沙湿地、地质公园等,②规划—陈家镇入岛生态林(春之花森林公园)、竖新镇森林公园(夏之艳森林公园)、港东路森林公园(秋之色森林公园)、明珠湖森林公园(冬之韵森林公园)及横沙生态片林等。#p#分页标题#e#

2.3.2“四区”——市郊四大旅游区

(1)西部山水森林游憩度假区包括青浦区、松江区、闵行区的区域范围,打造以淀山湖和黄浦江为中心,江南水乡文化为灵魂的林水一体森林旅游空间,以佘山、辰山为中心的低山森林休闲保健旅游空间,拓展上海作为未来世界著名森林旅游城市的功能空间。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主题:水乡风情,山林景致。重点旅游产品:湖泊及湿地公园生态观光,山地森林观光及动植物科考,江南民俗文化生态观光。一般旅游产品:户外爬山运动,青少年科普及夏令营,度假疗养。支撑景点:①现状—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辰山植物园、青青旅游世界、东方绿舟、大观园、淀山湖湿地公园等,②规划—朱家角拦路港(森泰)生态片林(以水生植物与森林景观交融为特色,体现水乡风情的森林公园)、练塘泖河(大唐)生态片林(结合陈云故乡和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特色,建设以红色旅游、古镇风貌为特色的森林公园)、黄浦江水源涵养林(以黄浦江母亲河在上海境内的源头为背景,以展示江南水与民俗、水源与上海的起源、水运与上海城市的发展进程等,建设水文化为主题的森林旅游区)、浦江森林公园(以航天科普为主题,开展森林休闲、森林观光的旅游活动)。

(2)南部乡村度假与滨海娱乐森林旅游区包括金山区和奉贤区的区域范围,在杭州湾北岸重点打造富有特色滨海森林旅游区和乡村森林旅游区。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主题:海滩景观,乡村原野。重点旅游产品:滨海休闲度假,海岛生物多样性科考,农家体验,会议商务。一般旅游产品:近自然森林生态观光,海鲜餐饮。支撑景点:①现状—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海湾旅游区、申隆生态园、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等,②规划—奉贤现代农业园区片林(建成城郊休闲型森林旅游点)、申亚泰日片林(营建野生动物的休养生息乐园)、金山(干巷)片林(以名人典故等文化内涵为灵魂,建设与历史文化、乡土风情结合的森林公园)及廊下水源涵养林(农家乡野与森林养生相结合休闲观光园)等。

(3)东部商务游乐度假森林区包括浦东新区的区域范围,重点打造二大板块:一是以迪士尼为核心的国际森林旅游度假区板块,二是海港森林休闲度假板块。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主题:游乐天地,商务胜景。重点旅游产品:滴水湖森林商务休闲,迪斯尼森林游乐度假,农家蔬果观赏采摘,鲜花港景观。一般旅游产品:农家餐饮,鲜花采购,东海大桥海景观光。支撑景点:①现状—滨江森林公园、浦东野生动物园、上海鲜花港、世纪公园、滨海森林公园等,②规划—川沙新镇片林(迪斯尼国际游乐区)、大团、芦潮港桃园、南汇现代农业园区及临港滴水湖森林商务区等。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3

1.2国家森林公园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经原林业部批准成立,面积60000hm2。2014年7月,《山西省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获国家林业局批复,公园现规划为绵山、红崖峡谷、石膏山、七里峪、悬泉山、油盆峪、大南坪、兴唐寺、灵空山、好地方10个景区。

1.3湿地公园

1)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于2013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总面积248hm2。2)七里峪省级湿地公园,于2010年经山西省林业厅批准建立,总面积3066hm2。

2自然资源保护措施

2.1建设机构队伍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利用太岳山林局的全套人马,下设公园办公室和10个景区管理处(林场)共11个管理机构,管理体制健全。其中灵空山、绵山、霍山等3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均为副处级建制。在队伍管理方面,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管理、管护、技术人员均由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进行招聘和调配。在经费方面,办公经费、工资发放等费用,均由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进行保障。

2.2科学编制规划

《山西省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于2014年7月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的审批,《山西灵空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已提交国家林业局评审,《山西绵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山西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于2011年4月9日获得省林业厅审批,《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于2013年通过了山西省林业厅和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同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同意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湿地公园已完成了《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待山西省林业厅组织评审,《山西七里峪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于2012年完成编制。

2.3合理调整森林功能区

对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进行重新调整,将保护区内丧失保护区价值的区域划分出去,将具有保护价值的区域划分进来。对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影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和野生动植物群体繁衍生息的、现有资源具备了晋升条件的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及时通过了山西省林业厅、环保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使保护区功能区划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2.4生物多样性综合保护

把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地保护等经常性内容,扩大为对生物多样性、物种生存环境、古树名木、山石水景、花草灌木、古建筑遗址等广泛内容的保护,拓展了林区保护工作的内涵。

3自然资源建设、保护、发展成效

3.1旅游功能凸显

其一,保护区内绵山、石膏山、红崖峡谷、七里峪、灵空山景区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已逐步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购、娱系列服务格局,初步具备了接待游客的能力;其二,森林旅游产业链已初步显现。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森林旅游每提供一个岗位,就可间接带动4.3人就业。各大景区周边的老百姓不离乡、不离土,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其三,森林旅游的最终产品初步实现。森林旅游的最终产品是游客的身心满足和精神愉悦,从这点来讲,森林旅游为人们提供的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舒缓压力、愉悦心情、休闲保健、增进健康等森林旅游的最终产品,已经初步实现。

3.2科普宣教功能凸显

在科普方面,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在七里峪、灵空山和红崖峡谷景区先后建立了科普基地,吸引了大批大学生旅游观光、科学考察。大南坪景区伴随生态旅游区兴办的矿泉水厂科普生产线,灵空山景区制作的动物标本以及古树名木挂设树木标签,林局在文化宣传沟内悬挂生态知识宣传箱(内放宣传单),沿步道挂树牌让游客取阅和认识树木等,均提高了森林科普旅游效益和趣味性。在科研方面,灵空山保护区积极开展褐马鸡人工繁育试验,2013年成功孵化出7只褐马鸡幼雏。与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合作建立了山西省森林生态监测站,对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气候、温度、土壤等进行合作研究。绵山保护区配合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鳞翅目研究室,完成了绵山自然保护区小蛾类昆虫标本采集及昆虫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建立了绵山保护区小蛾类昆虫图片库;配合山西大学,完成了绵山保护区野生植物采集、整理、鉴定工作,建立了绵山保护区数字植物标本馆。在宣教方面,连续3年开展了“建设生态文明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野生动物防范禽流感”等大型执法宣传活动;连续举办了“爱鸟周”、“食品安全周”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增强了社区居民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3.3文化功能凸显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文化是文明的标志。绵山景区建成了“中国清明寒食文化博物馆”,连续3年举办了“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公祭介子推大典”仪式,现已形成寒食清明、佛教、道教、儒家和军事养生文化五位一体的文化格局。石膏山景区以龙、佛教、道教、儒家和红色文化为载体,全力打造景区文化新形象。设计了区旗、区徽,聘请我国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创作、演唱了《神龙腾起的地方》、《石膏红叶》区歌;编印了《石膏山景区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一书,对景区文化发展进行了有力的规范。灵空山景区以龙文化、佛教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为抓手,与沁源县政府合作,每年举办“灵空山避暑月”旅游活动,提升了景区文化形象。此外,红崖峡谷景区打造的介公文化,兴唐寺景区打造的禹文化、唐文化,悬泉山景区打造的“仙文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通过文化引领,森林旅游文化功能已凸显,既传承了本土文化和特色文化,拓展了文化内涵,又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游客视野,切实塑造了森林旅游文化新形象。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4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到景区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游客需要户外导览标识牌来引导完成活动,所以,旅游景区户外导览系统是景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设立景区科普导览标识有三点意义:首先可以提升景区地域文化,形成景区独有的景观特色。其次,科普导览标识牌设施的完善能够提高游客的游览品质,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最后,科普导览标示牌能够及时准确的传达信息,提高科普教育性。

1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户外科普导览系统标识设计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位于万里长城八达岭和居庸关之间,公园将“红叶”、“丁香”、“望龙”与“科普”四个概念作为主要的创意策划点,推出“首都最早变红最艳丽壮观的长城红叶景区”、“北京六月最香的山谷”和“碳汇与生态生物科普示范园区”等森林游憩形象。公园已被评审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北京林业大学科研教学实习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未成年生态道德教育基地”等资质。

通过每年举办红叶生态文化节和丁香生态文化节,在人们游憩的同时,还加强了人们对于林业的关注与了解,了解林场如何建设保护生态的绿色屏障,为人们提供一个生态教育的场地。在2011年通过申报课题立项,主要目的是在林区内将选择林场植被较好,可到达性较强的位置安装科普展示牌,该项目通过科普展牌和宣传资料展示的方式,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市民诠释北京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经营措施(间伐、修枝、目标树等科学技术)、与国外的合作项目等知识,以及取得的先进林业管理理念和林业碳汇科普知识。

1.2景区现状

景区现有解说牌标识与道路指示标牌,附以安全警示的标牌分布在上山路线上,但是在主要地段还缺少必要的导向标识,而且没有介绍植物生活习性的专题标识,通过课题立项,需要增加科普展牌和宣传资料展示,

2景区户外科普导览标识牌系统

2.1景区户外科普导览标识牌设计基本原则

系统性,标识的设置应该协调统一,对景区内同一类型的标识牌在材质、规格、式样、颜色等方面应统一,不同类型的标识牌的整体风格尽量保持相近,使同一区域内的不同标识牌和谐统一,融入到周围环境形成整体的景观形象,使游客能够更详细的了解景区,完成游览体验。

规范化原则,随着国内外交流的不断增加,国外游客入境旅游迅速增加,标识牌的设计应与国际规范接轨。首先,文字和图形符号要规范化,文字应采用中英文对照,而且英文翻译要做到准确、恰当。其次.色彩要规范化,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要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进行设计和制作。

合理性原则,设计的标识牌首先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合理的摆放位置,合适的设计尺度。其次,还要考虑周围环境对标识牌的影响,比如长成的大树对于标识牌的遮挡。最后标识牌内容表达要通俗易懂,以科普为目的,信息内容一般应达到简明、准确、完整、科学、醒目5个特征。

个性化特色,标识牌的造型设计要体现森林公园的特色和地域文化,要根据森林公

园的特点进行设计,以枫叶,梅花,梨花等森林公园特有的景观元素作为设计的依据,设计出具有八达岭森林公园独有的标识牌体系。

2.2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科普展示牌设计类型。

大型导览解说牌主要是方便游人游览的风景名胜区总平面图、 景点分布示意图以及历史人文介绍等的标识牌。包括景点说明、 景物说明、 历史人文展示、 设施使用说明等,有助于游客了解游览路线,顺利完成游览,途中能够了解相关的景点信息。

专类科普牌主要有林业碳汇的相关内容、特色植物专题、定点观测样地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站等标识牌,使游客了解林业碳汇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及重要性,还能了解八达岭森林公园特有景观植物的特性,作为科普基地,更好的为科研工作提供场所。

2.3景区标识牌设计要点

2.3.1标识牌的选址

森林公园标识牌的选址是整个标识设置的重点,在入口处、转角空间、交汇空间等地方都要设置具有重要信息的标识牌,而且依据不同位置、不同作用、不同角度设计的标识牌的体量、形态也不一样。

2.3.2标识牌设置的视角要求

游客随着游览的深入,所处的位置不同,相应的游览视角也发生变化,这样在标识牌设计中也需要随之变化。例如,在入口处需设置导览说明标识牌,用来指导游客的游览路线,这个体量设计可以增大,采用平视或者仰视的视角,方便游人观看。此外,在具有森林公园特质的区域,像专类科普区域,设计多种多样具有科普知识的标识牌,为了引起人们的兴趣,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兴趣,在设计上就需要多样化,可以采用平视或是俯视的角度,利于学习解标识牌上的内容。

2.3.3材料

材料的外在属性能带给人们带来直观的感受和触觉,在对现有的森林公园标识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不同材质的特性效果。由于八达岭森林公园的主题是植物主题,所以选择原木作为主要材料,再配以石材,有机玻璃、不锈钢作为辅助材料。各种材质因为其自身的质感、肌理不一样,带给我们的视觉效果也不一样,在风景区标识牌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场地尺度、环境特性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材质。

2.3.4标识牌设计尺度的合理性

在景区指示标识设计中,尺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解说标识牌的体量大小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标识牌所要承载的内容来确定,由于森林公园有足够的空间用来展示,可以使用大体量的标识牌,方便游人详细了解旅游信息。

2.3.5标识牌的平面色彩

标识牌的平面色彩是是引导游客视觉认知度的重要因素,平面构图的效果对于宣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标识牌设计中要注意颜色与解说主题,以及颜色明度、亮度与周围环境的搭配,使宣传内容直观、美观的传递给游人。

3八达岭森林公园标识牌设计方案

设计理念:以八达岭森林公园红叶作为设计要素,红叶是八达岭森林公园的象征,一到深秋,满山的红叶点缀在山野中,观赏红叶的人们络绎不绝,在导览标识牌中加上红叶的元素,材料以原木为主,让标识牌与自然景观融入到一起,增加标识牌的美观性。在红叶系列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行走路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将桃花、梨花等元素也增加到设计中去,增加标示牌的变化性和趣味性。

小结

在景区中,告知和提示游人,帮助游人顺利愉悦的完成游览,既是一种大众文化,更体现了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是一个景区现代化服务水准的重要标志。我国景区标识的设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经营者在旅游景区环境建设方面,重视景区硬件设施而忽视了景区软环境的设计,轻视了游客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对景区标识优化设计缺少系统性的研究,也影响了景区标识的规划和建设水平。本课题的研究点就在于对景区的标识设计提供优化的完整解决方案,对于当前景区标识建设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1].徐柯健, 郭薇与范晓, 地质公园解说标识牌设计方法研究——以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资源与产业[J].2010. 12(6): 73-79.

[2].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1999.14(2):27—29.

[3].盛非.风景区标识系统分类与特征[J]. 科技资讯. 2006(08)

[4]卞贝佳.浅谈风景名胜区标识系统规划设计——以鸳鸯溪部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洋景区为例,福建林业科技[J],2009, 9(25):219-225.

[5]庞丽,谢宝元.基于隐形服务的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1,32(4):4-7.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5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20*年,计划实现粮食播种面积41万亩,力争42万亩,总产达17万吨。其中早稻粮食播种面积确保13万亩。全市建立早、中、晚稻水稻优质高产竞赛百亩示范方各10个以上,全年建立示范方30-40个,年终评选优胜高产竞赛示范方10个。

二是大力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强技术推广:超级稻生产集成技术,全市推广面积争取达12万亩以上;单季稻五改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要达到5万亩以上;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面积争取达到3万亩以上;冬季旱杂粮新品种新技术;西瓜嫁接苗技术。

同时,积极开展科学试验研究,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农作物增产增效新技术新品种。继续实施“双季稻亩产1250公斤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有关水稻新品种的引试和高产示范攻关工作;开展番薯、马铃薯、玉米、豆类和蔬菜瓜果等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的引试示范工作,计划建立各类作物引试示范点10-15个;在全市建立高效种植结构模式示范基地10个。

三是加强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进一步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计划实施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发放测土配方建议卡10万张,培训镇(乡)、农技人员和农户2500人次,建立省级核心示范方65个,面积5.5万亩,布置“3414”试验12个,其中水稻6个,蔬菜类6个,其他肥料试验18个,采集土壤样品1200个。推广标准农田及园地培肥地力技术示范,建立标准农田培肥技术示范方55个,落实四、三等地培肥地力试验3个,建立园地培肥地力示范方6个,要求地力等级提高一个级别。落实新型肥料肥效对比试验12个。通过地力培肥,有效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出能力。

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病虫测报,提高测报效率;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推广病虫无害化治理30万亩次;做好新型植保器械的推广应用,计划推广担架式高效喷雾器100台,背负式机动喷雾器500台,优质高效手动喷雾器1000台;加强植保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计划推广新型水稻种子处理剂面积20万亩,推广31%三拂微乳剂防治卷叶虫10万亩次;推进水稻病虫统防统治工作,计划实施面积2万亩次,示范面积5000亩,全市辐射面积要达到10万亩次,建立统防统治乡镇2个;做好农田农村灭鼠工作,冬春二季灭鼠面积55万亩次;做好B型烟粉虱及其传播病毒病综合治理和番茄曲叶病毒病的防抗工作。同时,加强植保新技术宣传、培训工作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计划培训20个乡镇,培训人员次数达2000人次,建立植保专业合作社5-10个。

(二)加强主导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我市的实际,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坚持做大做强做深,着力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重点发展茶叶、水果、中药材、蔬菜、瓜类、畜牧业等产业。

1、茶叶。

一是配合*市农业局办好3月21-23日举行的“雁荡毛峰”第六届*早茶节和筹备于4月13-23日举办的乐清市第二届茶文化节。

二是贯彻省、市的文件精神,做好“茶叶优质工程”建设,邀请省农业厅、中茶所专业及*市农业局领导进行茶厂改造技术培训;今年优化改造10家茶叶加工企业,财政配套补助经费80万元。

三是继续推进省茶树良种推广项目,继续加大对我市部分茶园进行良种化改良,使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四是实施茶叶品牌战略,提高雁荡毛峰茶的知名度,于20*年制定并颁布雁荡毛峰系列地方标准,并启动雁荡毛峰证明商标认证与原产地保护等申报工作。同时,做好雁荡毛峰品牌宣传工作,编写《乐清茶叶》,首版印刷10000本。

2、水果

一是提高我市葡萄、杨梅等水果的知名度,分别举办乐清市首届葡萄评比会和乐清市第二届杨梅节。并参加全国、省、市茶、水果精品展示会、评比会。

二是做好柑桔优化改造项目,于9月份召开乐清市水果工作会议暨柑橘优质化改造工作会议;扶持我市柑桔优化改造项目,预计补助经费50万元。

3、中药材

一是加强药农技术培训,使药农及时了解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水平、充分掌握各种先进实用增产适用新技术,切实提高科学种药水平,力争在三、五年内使我市药农劳动者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二是推进规模化生产,突破“小而全”种植生产格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区域化布局,适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逐步形成“一乡一品”的区域特色。

三是制订中药材生产规程,开展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药农的品牌意识,要继续鼓励药农注册产品商标的同时,通过规范化操作,力争在今后几年内,使我市具有2-3个富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20*年我市计划注册以石斛为产业的注册商标1个,同时向有关部门申报创建中国石斛之乡,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做大做强我市的中药材产业。

4、蔬菜

围绕提高蔬菜产品品质和增加农民效益为目标,以设施蔬菜为重点,大力发展山地蔬菜,积极引试蔬菜新品种,全面提高蔬菜质量,发展安全优质的无公害、绿色蔬菜。20*年全市发展钢管大棚200亩,建立500亩以上的河藕、茭白、茄子等示范基5个,建立100亩以上蔬菜基地15个,其中无公害绿色基地5个,引进硬果型蕃茄等蔬菜新品种10个。

5、瓜类

大力推广西瓜嫁接技术。西瓜种植已成为我市农业的一个重要产业,至2007年全市西甜瓜面积3.2万亩,而西瓜连作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西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瓜农急需解决他普遍性问题。西瓜苗嫁接技术能克服西瓜枯萎病、实现西瓜连作,并使轮作年限缩短1—2年,如果配合适当的土壤消毒,可以连年种植,确保我市西瓜田年年换,病害年年发的被动局面。20*年全市计划推广西瓜苗嫁接技术1.5万亩,嫁接西瓜苗330万株。

6、畜牧业

一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加强对生猪生产和奶牛发展的政策扶持,全市20*年对该两项的财政补助单列达到1000万元,其中生猪生产补助700万元,奶牛300万元。加快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的畜产品品牌,计划在全市推出一批畜牧业品牌产品和优质畜产品品牌示范窗口。

二是深入实施畜牧业“西进东扩”发展战略,以转变生产方式为抓手,努力突破畜牧业发展的用地、环保、疫病等瓶颈,大力推进畜牧小区建设,进一步推广农牧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在东部地区引导建立一批现代畜禽规模养殖企业,推出一批具有发展特色的畜牧业示范场(户),实现东部地区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进一步推进畜禽种苗工程,切实做好畜禽种质的普查、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种业龙头的培育,继续扶持优良种畜禽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强化种质监管,重点推出一批科技创新型畜禽种业企业。

(三)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业收入”这一中心,以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以建设农业、高效农业为主题,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大力扶持发展和培植农业龙头企业,20*年争取增补1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充分落实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政策,重点抓好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

二是做好优势农产品品牌推广,提高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市知名商标的占有率,打响乐清农业品牌。

三是加强市场流通,培植和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大力发展培育农民经纪人,进一步培育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流通队伍。

四是大力发展加工业,重点抓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的深加工,扶持1-2家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业加工企业。

(四)加快农业科技应用

一是规范实施农技推广项目,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和推广应用,集中精力、财力,把全市有优势、有特色的农业推广项目做大做强,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加强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素质培训。20*年计划开展绿色证书培训20期,共1600人次;各类实用技术培训85期,10000人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进村35期,2000人次。

三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四做好农民信息工作。充分利用好农民信箱和乐清农业信息网等平台,积极各类农业信息,动员广大用户农产品买卖信息。要进一步加快农民信箱的推广应用工作,按照省里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工程的要求,我市要组织200个行政村加入万村联网工程,并做到网站栏目数据齐全,图片清晰,美观度好、数据更新及时。

同时,加强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使每个村都有一名能操作电脑的兼职信息员,能经常性地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每个村信息员都要获得“浙江农民信箱”信息员资格证书(须经网上考试系统考核合格)。培养农民信箱应用示范户500户。(须经网上考试系统考试合格,考试时用户类别选择“示范户”,当年个人信件、买卖信息等信箱内容30条以上)。

(五)重视农产品质量建设

一是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检查,积极落实源头治理措施,重点加强对农产品的农残、重金属等监测,健全农业生产档案,建立农产品生产可追溯制度。并开展我市农产品基地、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农产品抽检工作,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动态。同时,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两高”农药违法行为。

二是积极组织实施绿色农业行动计划,建立无公农产品产(基)地,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基)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

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通过加强内部制度建设,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和加强主要仪器调试、运行,确保质量检测中心能顺利运行。同时,完成检测中心计量认证和首批参数认证,确保首批实验室参数通过资质认证。

四是重视农产品环境整治。以加强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发可再生能源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广各类农村能源生态模式。继续推广净化沼气池,并加强净化沼气池的管理和服务,完善“净化沼气池+生态土壤深度处理”工艺,计划全年推广净化沼气池3000m3,完成生态公厕15座;继续发展“三沼”综合利用,计划对全市已整治的畜牧场的“三沼”进行综合调配利用;协助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000㎡。

深入开展全市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20*年为全面普查阶段。从今年1月开始,农业组将对全市与种植业相关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的生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农膜、秸秆污染和土壤、灌溉水的部分污染物开展普查;对畜禽养殖业相关的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等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污水等污染物开展普查。

(六)完善农村经营

一是继续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工作机制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根据省、市创建村级财务规范化示范单位活动的计划,开展村级财务管理示范镇、村创建工作,20*年重点在蒲岐镇开展省级示范镇创建工作。推进村民代表网上监督村级财务新机制的试点工作,创新村务、财务公开的形式。

同时,加强对全市中心会计、村报员业务培训,重点抓好新规定、新制度和村级财务网络查询应用知识的培训,实现持证上岗。与市农培办联合,计划农村会计上岗证培训300人次,农村会计电算化上岗证培训300人次。会同市农技培训学校等单位,加强农村会计中专学历教育,实现“农村会计证、电算化操作证、会计中专学历证书”三证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财会人员队伍。

二是继续抓好农村审计监督,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明年计划审计300个村。重点围绕村级财务收支、土地征收补偿费、村级重大项目建设审计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问题专项审计等。

三是继续完善土地承包工作,推进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处理二轮承包遗留问题,办理土地承包件,做好土地承包日常管理工作。

四是做好减轻农民负担日常管理工作,主要以制度落实、监督检查、部门协调、专项考核四方面为抓手,强化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

五是做好全年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和理赔工作,帮助农民规避自然风险,减轻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今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在去年1+4X的基础上,扩大了参保面积,增加油菜、奶牛和能繁母猪。

六是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重点做好合作社各类培训,指导合作社进行“五化”建设。

二、20*年林业工作要点

(一)深化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林业改革步伐。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要求,以创新林业运行机制、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为核心,加快改革步伐。

一是继续做好山林延包工作,六月底以前,要求各乡镇全部完成山林延包的所有工作,不留尾巴。

二是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争取金融机构支持林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是切实加强林权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林权登记管理机构,切实承担起日常林权登记、变更、林权证发放,以及承包合同、流转交易、评估监管、抵押登记等管理职责,加强林地林权信息化管理,维护林权证的法律地位,发挥林权证法律凭证的作用。

(二)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

一是实施竹林增效富民工程。充分发挥竹林改造的巨大潜力,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改造步伐,真正把竹产业培育成老百姓的富民工程,重点抓好智仁乡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毛竹高效经营示范园区。

二是着力振兴油茶产业。把油茶低改作为兴林富民示范工程的一个重点来抓。综合推广应用品种改良、强化抚育、复合经营等低改措施,恢复改造低效油茶林1000亩;开展油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高接换种、复合经营等油茶品种改造;强化油茶品种的选育和开发,加快油茶改造技术的推广,制定标准化建设标准。

四是大力发展森林和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加强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区域性特色生态休闲基地,开拓森林旅游市场,不断提高森林公园的整体建设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大雁荡山森林公园建设力度,提升雁荡山森林旅游品位;加快岭底林场、白龙山林场的森林旅游开发,创造森林旅游品牌。

五是着力提高种苗花卉产业。适度控制种植规模,着力推进花卉品种的结构调整,在巩固观赏苗木优势地位的基础上,加快盆景与中高档盆花发展,抓住“兰博会”的契机提升“雁荡素”本地兰花品种的品牌与知名度。

(三)积极推进森林“减排、减灾”行动

一是继续加强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充分发挥重点生态公益林在固碳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继续加强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认真抓好补偿资金规范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经营者手中,确保护林人员劳务费和公共管护支出资金的安全使用。切实加强管护责任落实,突出抓好专职护林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机制,巩固公益林建设成效。以科学经营为手段,加大林分改造力度,提高公益林的功能和质量。

二是加快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沿海防护林在抗御风暴潮、防浪固堤、减轻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以沿海基干林带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由海岸基干林带、平原农区和城镇防护林网、山地丘陵防护林等三道沿海绿色生态屏障,最大限度地增强森林的防灾减灾能力。重点做好湖雾镇、雁荡镇、清江等乡镇的沿海基干林带建设,其他沿海乡镇要对缺株断带的基干林带及时填平补齐,全面提升海防林的质量和防护功能。

三是切实加强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认真落实全省湿地保护利用规划,力争今年完成全市湿地保护规划编制,认真做好湿地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等工作。

四是全面落实绿化造林任务。一是要对2003年以来营造的通道干线两侧山体绿化与坟山绿化作进一步的完善,查漏补缺;二是继续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和阔叶林发展工程建设,生物防火林带要以高速公路、国省道等通道两侧交界处以及墓区、景区等人为活动频繁、火灾高发区为重点,阔叶林发展工程以重点公益林区的通道景观林、城镇绿屏和休闲景观林为重点,确保建设成效;三是进一步落实迹地更新的长效管理机制,按照“采造挂钩、烧造平衡、除造同步”的要求,市里重点解决火灾面积较大的镇安、岭底等乡镇的大片火烧迹地更新造林,各乡镇要落实迹地更新造林主体,科学选择迹地更新造林方式,狠抓迹地更新造林质量;四是全面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指导有关乡镇和部门制定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方案,积极探索全民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提高全民义务植树的尽责率。

(四)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一是切实抓好森林消防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狠抓各项消防措施的落实。深入宣传贯彻《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进一步增强全民森林消防意识;抓好专职巡山护林员、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和督查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抓好森林消防装备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火灾的扑救效率;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和防火隔离带建设,进一步增强森林自我防控能力;抓好森林消防责任的落实,进一步健全和创新森林防火工作的长效机制,防止群死群伤和重大火灾事故发生。

二是进一步加强林地的依法保护和管理。认真组织实施林地年度定额管理制度,及时做好林地征占用指标的分解工作,并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逐步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林地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中的林地监管工作,根据开发规划及时组织力量编制林地占补平衡规划,确保低丘陵缓坡开发工作依法进行;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的全程监管,防止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完成本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三是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以松材线虫病防控和疫木管理为重点,以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为突破口,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成灾率控制在5.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监测预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分别达到77%、82%、93%以上,确保松材线虫病发生总面积、病死树数量双下降。

四是组织开展严打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林业执法力度,适时组织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林地专项整治、林区禁种铲毒和打击盗伐滥伐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维护林业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五)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一是着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关注森林”活动,积极推进城市森林建设,努力实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编制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统筹城乡绿化协调发展。以城市森林建设为带动,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和庭院绿化,加强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改造,继续抓好公路、铁路、河渠、堤坝、街道等通道绿化,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加强绿化示范村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补助力度,年内要求新增绿化示范村10个。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6

由于我国的绿化面积远远的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增加绿化面积势在必行。增加绿化面积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造林,要想通过造林来改善自然环境,带动经济的发展,就必须重视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对林业绿化提出了建议 ,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我国林业资源的现实状况

近年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越来越高,种植的树木超过树木的消耗数量,这样既保证了森林覆盖率,又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林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仍存在一些 林业技术上的问题。我国林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对不同树种的使用不合理 导致大量的浪费,使每棵树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2 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要点

2.1 造林绿化之后势必考虑的问题

绿化后,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后续问题仍然存在。要检查每一需要种植的地方是否完全种植,观察苗木种植后的成活率,如果不能保证苗木成活率, 美化环境的目的不仅达不到,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另外,林业不仅是绿化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如何使绿色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平衡点,这是造林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2.2 保证树木的质量

同时在保证造林成活率后,必须保证树木的质量。因为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许多材料是树木为原料,所以质量是树的关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树木的质量,对于长势不好的苗木进行拔掉再补种,转化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以保护环境 加强管理,减少 不必要的损失;其次,要选择高质量的树种,优良的树种是保证树木质量的前提,所以一定要保证树种的质量。也可 以种植不同树种的搭配,丰富 树木 的物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因此加强对种苗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除草,施肥,喷洒农药等,以减少树木的生长缺陷。

2.3 合理有效的方法对森林进行管理

环境对树木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树种适合什么样的环境,必须考察好,固定的环境和发展的增长对树木的生长有很重要的影响,森林土壤质量,土壤深度等因素都会对树木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生长的自然环境越好,对树木的管理的方式和范围就越广泛,这些都是影响林木生长质量的主要因素,还有其他一些次要因素,如,气候条件,病虫危害因素,森林管理,及市场的社会因素。科学经营森林资源,根据林地科学规划地质条件的需要,使良好的森林种植计划,并组织实施落实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森林生产力,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管理森林的结构,树的生长发育及其品质。森林树种的质量是整体质量的基本条件,因此选择树种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相信树种质量高价格就可以生长高大的树木,树种的选择应该结合生长环境,从而充分发挥物种的功能和优势。后期相关部门与人员管理是否到位,是树木成活率的保证,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后期管理。

2.4 对森林进行合理砍伐

森林的砍伐,有必要确定的森林砍伐的范围,以及相关的轮伐范围,确定砍伐范围需要使用人工的方式, 科学的林业技术工作,还需要有很多改进与完善的地方。

2.5 运用科学技术促进林业发展

通过积极健全科技服务网络,按照“完善县级,充实乡级,健全村级”的原则,建立 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培育创新型人才与团队。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实施林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造就一批林业科技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中青年拔尖人才和基层林业科技骨干。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学科领域和重大科技计划等平台,培育优秀创新团队。 积极发挥林业科技社团的作用,搭建促进科技交流和人才成长的活跃平台。

3 强化林业从业人员培训

3.1 为了提高林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就要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加强高等 专业机构林建设,充分利用 培训基地,加强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林业标准化技术 ,逐步建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制度,提高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基层林业,森林和其他林业实用技术培训,充实 林业技术骨干产业重点,带动从业者职业技能全面提高。

3.2 普及林业科学技术知识。落实全国科学技术普及规划,强化林业科普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普基地建设,逐步建立林业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体系,努力构建科研机构、高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民间组织等共同参与、机动灵活的工作机制,全面普及林业科学技术和生态知识,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和林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7

(一)资源优势

高峰森林资源丰富,林地经营总面积140多万亩,其中场外租地经营面积90万亩,场内林地经营面积50多万亩。范围覆盖广西12个市、55个县,场内林地主要分布在南宁市周边郊县。森林覆盖率85.5%,森林蓄积量530万立方米。森林类型有杉木纯林、松树纯林、桉树纯林、松杉混交林、八角玉桂混交林、珍贵树种混交林等,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近年来,林场注重对森林生态功能的培育。一方面,逐步增加阔叶珍贵树种,调整林种结构,提高林分生物多样性,使生物群落趋于稳定,发挥森林生态功能;另一方面,结合森林公园景观建设整体规划,通过花化、彩化、美化逐步将营林分场主干道及社会通道两侧可视一面坡改造成为景观多彩混交林,着力生态旅游景观的培育与营造。此外,场内林区分布有银岭、天雹、龙门、峙村河、老虎岭等十二座中、小型水库,水库环绕群山之间,峰谷相间,交错排列,有着丰富且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

(二)区域优势

南宁市现有常住人口四百多万,到2020年常住人口将达到800万,有较大的人口支撑,特色休闲养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早期的八桂田园、乡村世界、花花大世界、近年的美丽南方等项目,周末节假日都是人头攒动,经济效益显著。高峰林场地处南宁市,距离市中心仅6公里。林场所经营的林地分布在南宁市周边,紧邻城市边沿,是南宁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主要的森林资源储备基地,也是南宁市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可城可乡,可工可农”,将成为南宁市民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的好去处。

(三)森林旅游发展现状

经过60多年的建设,高峰林场改变了营林分场工作生活环境,营林分场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相对完善,例如:修建打通各林区内贯穿着的多条主干道,各营林分场连通成一体,自然生态环境幽静,保存良好天然的、自然气息,吸引市民游客到林区驱车或骑行,森林休闲体验。 2016年5月,高峰林场首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森林公园―高峰森林公园正式揭牌,开启了高峰林场森林资源旅游发展之路。

三、高峰林场发展森林旅游的方向及对策

广西将大力推进环境绿城南宁森林旅游圈建设。高峰林场以此为契机,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培育园林观赏植物、特色花卉、绿化苗木;发展森林药材,培育名贵中药材;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业,兴办森林公园,开发森林旅游、休闲娱乐产业,打造绿色产业链,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开发核心旅游产品

休闲旅游业市场庞大,好的产品才是王道。现今的森林旅游产品较普通,应着力开发参与性强,更为高端的新型主题休闲型旅游产品以及运动体验型旅游产品。一方面,积极寻找合适的开发模式。争取政府资源,引进合作方以入股、租赁、出让,转包多渠道、多形式方式,解决资金问题,也可以让职工将房屋等闲置资产入股,以租金、分红及工资收入等最大限度保障职工的权利。另一方面,寻找合适的专业运营方式。专业的合作伙伴可以对项目投资、开发、运营系统化运作,对场内经营的林地进行整体规划。根据各个营林分场的特点进行整体改造与度假化利用,将各营林分场打造成为高品质有特色休闲度假品牌。细分市场,做好客户群定位,根据分场各有特色开发各式各样体验型,生态型观光林业产品。例如,可在万盘分场赏花看树+理疗;银岭分场挖笋体验生活+美食;东升小镇休闲度假+亲子活动;延河分场摘蘑菇+野营……提供游客参观、采菇、种菜,赏花,让游客亲近大自然,现场参与,亲身体验等等。总之重品质创意以出奇制胜,整体规划,多面开花,不断创新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以应对消费者求新求异的体验需求。

(二)做足土地文章,开发特色小镇

今年,广西印发《广西健康产业三年专项行业计划(2017-2019年)》,制定三年计划发展健康产业,力促全区健康产业产值平均增速超过10%,到2019年健康产业总规模达3500亿元,成为广西的重要产业。重点建设健康养老养生产业集聚区、30个养老产业园区,力促各市建成1~2个健康“特色小镇”、5~10个健康“幸福乡村”。高峰林场应紧抓机遇,利用自身资源,做足土地文章,发展特色小镇,建设集休闲、养生、疗养、旅游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养生新城。根据市场需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旅游产品,创新发展“候鸟式”旅游养老模式,建设适宜家庭居住的轻钢别墅,一次性出售10~20年使用权,拿出南宁垠东买厨房的钱就拥有一幢建在森林中的别墅,运营模式很有吸引力,可快速回收资本,盘活土地资源。

(三)打好“林”字招牌,建设生态博物馆

当前高峰林场以林区内的广西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优良树种展示区为核心,建立的科普长廊已初成规模。在之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科技园的定位,以满足城镇居民旅游休闲需求为市场导向,以展示未来人与大自然为主题,打造一个集科普教育,游览参观,学习考察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科普旅游景观园,展示最具代表性的林业产品、林下经济产品、生物标本,改造单一的林区,丰富?渲郑?增加树种多样性,建成如广西药用植物园一样的植物基因库,成为科普教育基地。

(四)加强林地管理和林木资源培育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8

本文通过对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派阳山森林生态旅游区的分析,旨在探讨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总体思路,为生态旅游景区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案例参考。

一.国内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1982 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自1982年至今的30年间,我国森林公园从无到有,已经发展成为分布遍及31个省(区、市),拥有部级、省级和县(市)级不同级别,总数近2800处、总面积超1700万公顷、年接待游客4.6亿多人次的一项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独立事业,在保护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传播森林生态文化、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

2006—2009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森林旅游人数超过 10.66亿人次,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7%,以门票为主的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达 690 亿元,创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超过57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 28%。有123处森林公园的年游客人数超 50万人次,46 处超 100万人次。有201 处森林公园年旅游收入超1000 万元,34处超亿元。国家林业局统计,森林旅游产业使全国2700个乡、12000个村、近2000万农民受益,带动森林公园周边4654个村脱贫,直接吸纳农业人口就业数量近50万个。

2011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4.68亿人次,森林公园直接旅游收入达 376.42亿元,全国森林公园年提供就业岗位64万个,社会综合旅游收入测算超过3000亿元。中国国家林业局表示,力争到2015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达到3000处,森林旅游人数达到5亿人次,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达到600亿元人民币,社会综合产值达2000亿元。规划总面积2000万hm2,其中部级森林公园800处,规划面积1 300万 hm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森林旅游事业正在进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森林旅游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期,同时也是森林产业面临艰巨转型发展的时期,应当抓住机遇,乘势转型,实现森林产业现代化。文章将以宁明县派阳山森林生态旅游区为例,探索森林生态旅游区在进行总体规划时,如何明确发展总体思路,进行准确定位。

二.派阳山森林生态旅游区开发条件分析

(一)区位条件

旅游区位于宁明县中部,距县城约20km。宁明县属于崇左市管辖,地处桂西南边陲,背靠南宁、崇左两大中心城市,左右连接东兴、凭祥两大边陲重镇,面向越南及东南亚各国,具有沿边、沿河、沿铁、沿高速公路的优势,是连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结合部和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南友高速公路、湘桂铁路及南凭322国道穿境而过,距首府南宁180km、距边陲重镇凭祥市38km,交通便利。宁明县的边贸经济和边境旅游发达,属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区划布局中的桂西经济区,属广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中的德天跨国大瀑布旅游区和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位于广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总体框架的东西黄金旅游带上。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宁明爱店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为本旅游区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契机。

(二)资源条件

项目区旅游资源丰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2-2003)中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和评价标准,对派阳山林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划分,可分为7个主类,15个亚类,29个基本类型,46个主要资源单体,包括派阳山、西施浣纱瀑布等丰富的地文景观,原生态植被水源林、桐棉松林、老八角林、桫椤、金花茶等独特的生物景观,以及桐棉种源马尾松改良代种子园、八角种质基因库、马尾松高产脂种子园等林业科普设施。

对项目区旅游资源从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进行定量打分评价,结果旅游区资源总体得分85分,整体上属四级旅游资源。其中五级景点1个:桐棉松林;四级景点1个:八角林;三级景点12个:派阳山、元宝桃花岛、西施浣纱瀑布、米老牌、金花茶、南街沟溪谷、鸿鸪水库、桐棉种源马尾松改良代种子园、桐棉种源马尾松人工母树林、八角种质基因库、马尾松高产脂种子园、八角鸡等。项目区以山地森林,溪谷景观为总体特征。旅游资源呈现出“雄、碧、茂、幽”的特征。“雄”是指旅游区山体的雄伟浑厚,主峰派阳山山体浑厚险峻,连绵数里;“碧”是指水之碧,由岩缝、洞穴汩汩涌出的淙淙细流汇成道道流水从山涧蜿蜒而下,潭池清澈碧绿;“茂”是指森林茂密,是旅游区的主体景观,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幽”是指溪谷之幽,林间之幽。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其独特的林业科普资源,使派阳山成为开展观光、度假、科普旅游的理想之地。

三.派阳山森林生态旅游区规划的总体思路

(一)总体构架——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1.发挥区域联动作用。旅游区旅游资源质量优良,将其纳入区域旅游资源大系统中更能成就其旅游价值。从宏观尺度上,通过三大特色性资源(森林植被、溪谷景观和优良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策划,形成丰富多样的旅游内容,将旅游区纳入崇左市的区域旅游环境中,显示和强化其森林溪谷和生态环境的特色。从中观尺度上,旅游区所在的宁明县拥有花山壁画、花山温泉、骆越古寨、蝴蝶谷等多处旅游资源,形成一条贯穿整个县域的黄金旅游线路,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旅游区则是该黄金旅游线中的重要补充。因此应加强区域联动,加强区域重要景点的建设力度,加强整体线路的营销和品牌联合打造,通过资源整合、特色品牌塑造以及知名度、影响力提升将宁明县做大做强,以整个区域发展带动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

2.策划以森林溪谷生态观光游览、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森林生态文化体验为主的特色游憩产品。充分发挥旅游区山林溪谷的特点,策划规模不大但新鲜有趣的森林生态休闲活动,营造别致高雅、富有文化韵味的森林生态休闲活动场所,辅以丰富多样、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旅游商品,打造富有吸引力的特色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

3.以食、住、娱为主的旅游要素吸引物化开发。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将具有森林生态文化特色的“饮食”、“娱乐”、“交通”、“住宿设施”和“商品”在作为旅游要素利用的同时,强化它的特色,使其同时成为很好的旅游吸引物。

(二)文化内涵——人地关系主线的旅游展示和利用

文化是灵魂,人地关系文化主线的渗透将使旅游区形成区别于周边景区,尤其是其它休闲度假区的独有特色。旅游区所在的派阳山林场地始建于1955年,是广西唯一与越南接壤的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大型国有林场,总面积149万亩,曾一度为东南亚最大的林场。后经区、地、县多次划界调整,自1979年4月起隶属自治区林业厅直接管辖至今。是优质大红八角的中心产区和马尾松优良种源地之一,被列为全国特色种苗基地,具有积淀深厚的林业生产文化和森林生态文化。同时旅游区山、水、林风景优美,森林生态环境优良。因此,我们可以将旅游区规划以“林业生产文化”、“森林生态文化”为文化主线,进行旅游项目策划、展示和利用,让有可能在休闲游览中了解林场生产、体验林场职工生活,感受森林生态文化,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特殊性卖点(USP)分析

以森林溪谷、生态环境等特色资源为基础,着力打造旅游区旅游目的地形象,并将建设旅游区与国有林场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作为发展旅游区所在林场经济的有效途径。加强绿色产业与旅游的结合,策划绿色产业观光、绿色产品购买与品尝、生态休闲度假等活动。打造以“回归自然生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生态旅游地,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健康的休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对旅游区人地关系文化内涵进行充分挖掘与展示,主要旅游利用途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区与区域内外相关景点的旅游资源整合、旅游线路组织和品牌的共同打造,二是将森林生态文化内涵注入到休闲游憩产品中,包括森林生态文化环境的营造、森林文化参与性旅游项目的策划等。

四.派阳山森林生态旅游区发展定位

(一)旅游区性质定位

旅游区性质定位为:以旅游区清柔的溪谷景观、秀丽的森林景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森林生态休闲”为主题,以打造森林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产品为核心特色,以森林溪谷观光游览、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森林生态文化体验、林业科普教育示范为主要功能的森林生态旅游区。

(二)主题形象与功能定位

综合对规划区的旅游资源分析对比、旅游形象现状调查等分析,结合新的旅游发展要求,将规划区的旅游形象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其整体旅游形象理念可以定位为:“八角松风林飘香,湖光丽景绿派阳”、“派阳山——山地避暑休闲胜地”。主体功能为生态游览观光、生态休闲度假;附属功能为生态科普教育。

(三)旅游产品定位

1.森林溪谷观光游览产品

森林生态观光游、森林溪谷亲水游、康体森林游等。

2.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

主要是森林滨水休闲度假游项目。

3.森林生态文化体验产品

林场生活体验游、森林户外拓展运动、森林科普考察等。

4.林业科普展示产品

林业科普、教学实习基地。

五.总结

森林生态旅游区规划在确定总体发展思路时应当首先发挥区域联动作用,联合周边景区,共享客源,共同营销;其次要挖掘文化内涵及特殊性卖点,形成自身特色,以此区分于其他类似景区,然后根据自身资源特色进行正确的发展定位,注重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的创新性;最后应当掌握旅游发展的趋势,分析市场发展方向,注重森林体验类产品、度假类产品和知识型产品的开发策划。

参考文献: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的方便,游人开始热衷于对城市周边的山林野趣的寻觅。城郊森林公园是一种生态型郊野公园,可实现人们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愿望。

1 惠安文笔山森林公园自然概况及景观现状

惠安文笔山森林公园位于惠安县中部,地跨涂寨、螺阳、张坂3个镇,东临文峰村的东园、大宅,西至五音村的前崎坑、后崎坑,南到洋厝、后曾,北到正兜、桥透,地理坐标:东经118°47′00″~118°50′00″,北纬24°56′00″~24°58′30″,东西长3.8 km,南北宽6.4 km,森林公园建设总面积达1 103.35 hm2。公园属山地、丘陵,花岗岩地貌型的山地生态型森林公园。景观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是一处极具开发潜力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的旅游胜地。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森林、山水交融特色景观为依托,以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为主导,以文笔山文笔峰的文脉及周边区域的森林、湖水、寺庙、妙石景观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炉;在体现民族风格上,突出闽南地方文化特色,集森林休闲、瞻仰、观光、朝圣为一体的城郊型省级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现已经开辟的主要景点有文笔瞻仰、九峰朝觐、五音休闲、文物观光等。但森林公园的旅游目前尚处于粗放无序状态,游客以零星散客为主,尚缺乏知名度。管理上尚缺乏统一机构,许多有价值的景观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2 文笔山森林公园生态景观存在的不足

随着惠安城市的发展,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中,作为城郊森林公园,在生态景观建设、文化旅游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公园内原有丰富的森林景观类型大多已经演替为人工次生林;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制约森林公园的进一步拓展。

2.1 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形式单一

森林公园景观中园路布局建设还很不完善,部分森林公园中大景区间尚无方便的交通联系。存在因开挖山体或大量填方形成的山体,不符合生态要求。此外,相配套的水、电、吃、住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欠缺。

2.2 景点缺乏优化,景观功能缺乏定位

根据惠安文笔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将森林公园划分为文笔山文化瞻仰区、九峰森林休闲区、五音妙石观赏区、南坂温馨游乐区、文物古迹观光专线4个景区和1条文物古迹观光专线。随着公园区位性质的变化,因立地条件和政府投入等因素,尤其是民间资本的投入,公园功能定位和综合性质的改变,各个景点缺乏最优化的利用和开发,景观效果不佳,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不强。

2.3 公园植物单一,森林景观单调

惠安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日照充足,湿润多雨,四季常青,十分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其地带性植被是季风常绿阔叶林(即亚热带雨林),由于历史原因,现有林分总体质量不高,多为由马尾松等针叶树种组成的人工林或次生林,阔叶绿化树种比较少,林下植被也比较单一,季相缺乏变化,森林层次感比较差。常年以绿色为基调,缺少观叶、观花等观赏树种,景观效果不佳,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不强。

2.4 公园水体景观单一

园区内流域面积较大的有惠女水库干渠道、林辋溪与蔗潭溪。水库、山围塘有数个,其中竹田坑水库、互助水库较大。近年来,政府虽然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互助水库、竹田坑水库的堤坝进行除险加固,对两大溪流进行整治,但工程轻于水库整体生态景观建设。

2.5 对景观建设文化内涵的挖掘不深

目前,许多人对生B文化建设的认知偏颇,对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抓不到位。虽然有的古迹遗址被毁,但遗迹尚存,如将其修复将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和人文景观。另外,科普生态教育等生态文化产品也欠丰富,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3 对策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宜居城镇”为指导思想,以文笔山森林景观提升为目标。工程立足项目区的自然条件、林地现状及“保护文笔山历史风貌特征”的原则,将文笔山打造成“四季皆绿、四季变化”的森林生态景观系统。

3.1 公园功能定位

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前提,公园突出了以保护、改造和利用现有森林景观为主,开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辅以少量人工造景的规划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彩化阔叶始终为主基调,优化树种配置,科学合理地进行乔灌、色彩常绿与落叶的搭配,挖掘绿色生态、宗教朝觐文化,增加水利工程景观、休闲农业园区等。

3.2 基础设施工程的生态化改造

一是园路布局与生态修复。园路选址和形式设计,需依山就势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林、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构建路随景转、景因路活、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设计时要考虑人流的分布、集散和疏导,同时又要将其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的防火道路和防火隔离带。森林公园内主干道按照道路边坡设计应采用生态化、森林化,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在满足边坡稳定、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将绿化与防护相互结合,对不同类型边坡进行生态修复,边坡绿化一般用灌木护坡较佳。二是公共设施改造。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增添环保、节能的生态设施。可以在森林公园的广场、路边、休闲地等适当处摆放仿树桩式垃圾桶;有人性化的公共设施的更应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可以在重要景点增设部分残疾人活动设施。

3.3 发掘公园的文化内涵

文笔山森林公园具有丰富而多样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生态文化底蕴丰厚。公园内已有许多具代表性的古代、现代文化建筑,如文笔峰、九峰寺、安固石亭、蓝飞鹤烈士纪念碑等,将它们与生态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有机整合,开发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生态旅游项目,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利用之路。增进森林生态文化的科普教育宣传,增加科普的标识、标牌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公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可增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垂钓区、生态植物园、水上游乐园。同时,开发广大文艺艺术爱好者、艺术家的写生、创作基地等,形成形式多样的文化宣教基地。

3.4 水体景观提升

利用溪渠纵横交错、水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在沿溪两岸及水库周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提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与水环境亲密接触的场所设施。沿溪绿化树种,以香樟、重阳木、柳树、桂花等乔木为骨干树种,以双夹槐、红花继木、大王龙船花等灌木和毛杜鹃、鸭脚木、金边假连翘、百喜草等草本为主要植被,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的生态群落,给当地居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

3.5 森林生态景观的提升

文笔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工程是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宜居城镇”的重要体现。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按照“造林大苗化、树种多样化、品种乡土化、色彩季相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设计。

3.5.1 多样性。根据公园功能分区和不同景区建设主题,以绿化为主体,以植物造景为主基调,优化树种配置,科学合理地进行乔灌藤草、常绿与落叶的搭配,保证物种多样性。安固石亭和纪念碑是重要文化景点,树种选择考虑以乔木树种和球冠状的灌木配植[1]。

3.5.2 自然性。森林生态之美贵在自然性,近自然的植物群落设计要求采用“见缝插针”自然式混植。尽量保护好原有天然阔叶树,尤其在立地l件极差或岩石地、稀疏林地,采用自然式配置地被植物和灌木,利于形成自然绿化景观[2]。

3.5.3 文化性。榕树枝干壮实,傲然挺立,不畏寒暑,象征着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惠安人精神,是惠安城市的灵魂和个性。文笔山森林公园拥有一定量的、有价值的亟待挖掘的人文景观,公园内的文笔峰、灵瑞山、九峰寺、安固石亭等广植榕树,形成崇榕文化[3]。

3.5.4 乡土性。根据文笔峰建设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风沙土、岩石地的原生态地域特色,强调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彩化阔叶树种为主基调。公园内主要植被有马尾松、桉树等等,杂灌比较多。在保留原有主要植被的前提下,通过间伐或斑块改造,种植观赏价值比较高的地带性植被以及当地乡土树种,例如桂花、大花紫薇、槐树、枫香等等,进行林相改造[4]。

3.6 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管理

3.6.1 生态园林的维护。森林公园的生态管理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知识,植物的种植、造型、修剪,森林病虫害防治等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培训[5]。

3.6.2 实施生态型的植保。根据生态学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用或尽量少用化学农药,采取措施保护各种有益生物,发挥生物防治作用[6]。并根据苗木的生长特点,合理配置树种,合理计算栽植密度,增强林木的抗虫能力。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7]。

3.6.3 生态园林的宣传和参与。通过图片展览、科教普及、媒体宣传等,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也可以让社区参与当中,并分享其中的利益,不断提高公众爱绿、护绿意识,掌握并调整生态的进展和影响[8-10]。

4 结语

文笔山森林公园的实施有利于于进一步优化惠安县森林生态景观,改善投资环境,协调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因素直接以人为主体进行服务的组成部分,是一项纯公益性的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

5 参考文献

[1] 王韧.福鼎市大洋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78-281.

[2] 廖思平.百丈峰森林公园景观现状及保护提升对策[J].现代园艺,2014(19):73-74.

[3] 尹承勇,王之颖.毓秀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保护及提升对策[J].江西林业科技,2013(2):32-35.

[4] 独军.森林公园景观规划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小陇山麦积部级森林公园为例[J].甘肃林业科技,2012(2):60-64.

[5] 程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评价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9(4):90-91.

[6] 杨贤均,邓云叶,申学成.武冈云山森林公园硬质景观规划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8):12210-12211.

[7] 唐文煜.规范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景观资源对策探讨[J].山东林业科技,2006(4):95-97.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10

第四条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森林公园管理工作,组织本条例的实施。

区、县级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所属森林公园管理工作。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负责森林公园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计划、建设、规划、国土、环保、水利、科技、文化、公安、工商、旅游等部门,协同实施本条例。

第五条森林公园的建设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公园建设纳入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规划,作为基础性、公益性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资金实行多渠道筹集、分级管理,接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的管理、监督。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同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生态保护和管理经费列入同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公园旅游、经营及附属设施项目资金由经营单位筹集。

第六条森林公园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森林覆盖率不低于80%;

(二)面积不少于么200公顷;

(三)土地山林权属清楚、界线明确;

(四)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森林公园按国家规定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环境质量及旅游开发条件等标准,分为部级、省级、市级和区、县级。

第八条设立森林公园,由兴建单位向拟建森林公园所在地的区、县级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部级和省级森林公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上报审批;市级森林公园由市人民政府审批;区、县级森林公园由所在地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九条申请设立森林公园,应当提供森林风景资源、环境质量及旅游开发条件等内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资料。

第十条森林公园的撤销、分立、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调整范围,必须经区、县级市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一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具有相应规划设计资格的单位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坚持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突出自然景观,体现地方特色。

第十二条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区域位置、范围和面积等基本情况;

(二)森林风景资源及其特点;

(三)环境影响评价;

(四)总体布局及功能区划;

(五)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培育管理措施及景区规划与建设条件;

(六)组织机构、人员编制方案;

(七)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等工程项目及其投资概算和效益评估;

(八)设计图纸及附件等。

第十三条部级和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上报审批。市级和区、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分别由市和区、县级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经批准的总体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四条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的定点和设计,应当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必须报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按建设项目报批程序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禁止建设损害森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工程设施。

第十五条森林公园管理机构依法保护森林公园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旅游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做好植树造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第十六条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总体规划进行科学的林分改造,逐步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林木、植被,形成多树种、多层次、乔灌藤草相结合多样性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提高游览观光价值和综合功能。

第十七条因国家建设需要占用、征用森林公园内林地的,用地单位应当提出申请,征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经营收费项目和标准,报物价部门审批后实施。

第十九条严格控制森林公园内的经营活动。进入森林公园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经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同意并服从其管理。

进入森林公园的交通工具,应当按照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规定的路线行驶,并在指定地点停放。

第二十条森林公园内交通设施、游乐设施及危险地段的安全保护设施,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危险地段应当设置警示标志。

第二十一条森林公园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毁林开垦、开矿、采石、取土;

(二)排放超标准的废水、废气、废渣;

(三)损毁景区的花草树木及设施设备;

(四)擅自填堵自然水系;

(五)伤害或擅自猎捕受保护的野生动物;

(六)采集濒危、珍稀野生植物;

(七)在游览区内乱丢垃圾;

(八)在禁火区吸烟、用火、焚烧香烛;

(九)燃放烟花爆竹;

(十)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处以罚款;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经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同意,擅自进园从事经营活动,或不在指定地点、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二)交通工具不按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规定的线路行驶或不在指定的地点停放的,处以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三)损毁景区的花草树木及设施设备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四)在游览区内乱丢垃圾的,处以50元罚款;

(五)在禁火区内吸烟的,处以50元罚款;

(六)在禁火区内焚烧香烛、用火,尚未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七)燃放烟花爆竹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1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化林权改革、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推进科学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全国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和平安林区建设,大力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为广大林农及林业生产单位提供技术信息、技术服务,传授与现代林业相符合的林业新技术。

二、活动主题

发展现代林业,推进兴林富民

三、活动时间

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

四、主要内容

围绕活动主题,组织百名林业科技人员成立林业科技服务队,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实用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与示范户“结对子”等多种形式,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给群众以实实在在的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帮助。全市计划新建林业科技示范点10个,举办林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00期,培训农民10000人次。重点实施好四项行动:

(一)实施食品安全服务行动。深入开展林产品安全标准化推进活动,制定山核桃、竹笋、香榧等特色优势林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完成无公害林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目标任务。全面开展林产品产地环境、林业投入品和林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检测,建立以产地准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林产品产地标识准出制度。

(二)实施市场拓展服务行动。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大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技术、竹林持续丰产经营技术、退化雷竹改造技术的推广力度。突出企业创新服务,帮助林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校进行技术对接,联合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积极拓展销售市场,重点组织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较好的林产品加工企业参加推介活动。

(三)实施森林健康服务行动。结合新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要求,加快提升森林扑火技术的科技含量。认真推广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适时举办多期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现场会。继续做好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及时帮助林农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意识。

(四)实施科普能力提升行动。推进责任林技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挑选50名基层林业干部和林技员参加实用主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的科技推广能力。建立林技推广专项经费,加强对农技推广林业项目的管理,真正发挥示范和增效作用。

五、活动安排

(一)2009林业科技下乡暨山核桃生态化高效服务月启动仪式

2月中旬,在龙岗镇举行2009林业科技下乡暨山核桃生态化高效服务月启动仪式。活动内容安排如下:举行2009林业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邀请专家举办一期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技术培训班;开展山核桃生态化经营知识科普咨询活动。由林业总站牵头落实。

(二)杭徽高速沿线村庄绿化暨香榧示范村建设活动

3月初,计划举行沿线整治村(示范村)村庄绿化暨香榧产业发展示范村建设服务活动。活动内容:举行一次种植香榧的义务植树活动;帮助沿线整治村(示范村)做好绿化建设规划;举办一期香榧栽培技术培训班,设立一个香榧种植示范基地。由绿化科牵头落实。

(三)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服务周活动

3月下旬,选择青山湖周边乡镇开展该项活动的启动仪式。活动内容包括:组织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近期调运进松属植物及其制品的单位和个人;举办一期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发放松褐天牛引诱剂和诱捕器。由森防站负责落实。

(四)野生动物保护月暨爱鸟周科普咨询活动

4月上旬,在野生动物保护月及爱鸟周期间开展一次科普培训宣传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图版、标本展示,现场咨询,法规宣传,有奖知识竞答。由林政科负责落实。

(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咨询活动

活动内容:举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座谈会;开展林权制度改革调研活动;举行林改政策咨询、宣传活动。由林改办负责落实。

(六)林业标准化建设科普宣传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举办一期林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在重点产区乡镇进行图版展示、现场咨询和资料发放;对森林食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进行环境检测。由林科所负责落实。

(七)千里富民林道建设服务月活动

6月,启动千里富民林道建设服务月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组织参观综合效益较佳的林道建设项目;帮助建设单位规划设计林道;制作一期电视节目或在今日*进行专版宣传。由产业科负责落实。

(八)千名护林员和消防员森林火灾扑救知识培训

2009年将对我市森林火灾消防骨干人员及指挥员进行安全扑救知识培训。活动内容包括:举办森林火灾科学扑救知识培训班;组织学习《森林防火条例》;在重点乡镇开展森林火灾危害图片展示;组织开展一次森林火灾科学扑救演练。由森林消防办负责落实。

(九)林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积极开展天目笋干、*山核桃等证明商标的使用推广;组织林产品加工企业参加义乌森林产品博览会和浙江笋竹产品东北行等推介活动;举行竹笋、山核桃等营销经验交流座谈会。由产业科负责落实。

六、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

要充分认识林业科技下乡活动的重点性,将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作为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有效途径。各单位要精心制定活动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做到人员落实、时间落实、任务落实。科技下乡活动涉及到许多方面,各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协调动作,齐抓共管,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二)多措并举,务求实效。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12

森林公园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与休闲,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森林公园是经过修整可供短期自由休假的森林,或是经过逐渐改造形成一定景观系统的森林。它是一个综合体,具有建筑、疗养、林木经营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是一种以保护为前提,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的、可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经营管理区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走进森林、登山健身、寻奇览胜、观云海飞瀑、入峡谷溶洞、搞科普研究、赏民俗风情等已为大部分游人所喜欢,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举家到森林公园休闲度假更成为时尚,森林公园不仅满足了游人的需求,也给周边的农牧民、农家乐、土特产品销售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以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因森林公园的面积覆盖了2县1市的许多村庄、乡镇和牧民居住点,所有的村民和牧民都受到了森林旅游带来的泽惠。

1 哈密天山森林公园保护管理概况

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天山山脉最东端,地处新疆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哈密林场经营范围内,地域范围东起哈密市沁城乡太阳沟,西至巴里坤县代列勒哈普萨依沟,北起巴里坤县红旗沟,南到天山山脉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92°40′~94°49′,北纬42°53′~43°54′。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部级森林公园,批准文号为林场发〔2004〕217号,森林公园总面积160 462.33 hm2,2005年11月由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并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复,批准文号为新林计字〔2006〕160号。

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主体为哈密林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按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履行职责。该公园自建立以来,经公园主体开发单位哈密林场多年的不懈努力,做了大量的实质性工作,形成了该公园独特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该公园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一直走在新疆的前列,对于景区内存在的乱占林地、乱搭乱建等行为能够有效制止,在公园经营范围内形成了以哈密林场为主体的权威管理模式。地方政府对于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及严肃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在景区开发过程中与哈密林场进行充分协商,互利共盈发展[1-2]。二是思路超前,认识到位。该公园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较清醒的认识。目前,国内外旅游市场逐步完善,对于旅游区的培育和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该公园管理部门坚持没有合理的总体规划不开发、没有实力的合作方不开发、没有先进的开发模式不开发的原则,坚持先做规划后开发,目前该公园的总体规划已基本成型,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的森林公园。三是该公园管辖范围广泛辐射哈密地区,同时又处在中国两大旅游区——吐鲁番旅游区及敦煌旅游区之间,游客资源丰富。哈密地区素有“新疆的缩影”之称,有着“游哈密即游新疆”的美誉,景区内人文、自然景观丰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2 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2005年自治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采伐,加之企业负债沉重,职工人数众多,资金严重不足,没有能力对森林公园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致使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森林公园的开发和建设。虽然林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进行了一定的资金投入,但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资金短缺的现象。

(2)目前,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主要集中在白石头景区,且规模小,档次低,致使游人多数处于自发游玩的分散状态,以家庭、亲戚、朋友组成的旅游单元居多,以1~2 d观光游览为主,公园旅游潜力未能得以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低,原因主要有:一是旅游资源尚未统一、有序、规范的开发和建设;二是投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严重制约着森林公园的开发力度与速度;三是公园组织和管理跟不上,致使游人基本上处于自发游玩的分散状态;四是对外宣传力度小,知名度不高,客源市场较窄,同时不能与周边著名旅游区有力协作,未形成优势互补。

(3)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基本上是在原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于受当时“先生产、后生活”思想的影响,生产、办公、水、电、交通和通讯等设施建造标准比较低,年久失修,设施陈旧、老化已较为普遍。近年来,国家基本上没有对森林公园进行专项投资,致使大部分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相当落后。

(4)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景区位于S303省道白石头、寒气沟一线,公园管理、服务和接待人员都是林场职工,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不高,素质偏低,缺乏现代森林公园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在宣传推广、文化科普、接待服务等方面有不小的差距。但因编制所限和资金问题,既不能扩编引进,又无经济能力向社会招聘。

3 发展对策

走进森林、回归自然,正逐步成为广大市民进入小康社会后扩大精神文化消费的热点,同时这种需求越来越大。要牢牢把握森林公园的社会公益性、文化游憩性、科普教育性的理念,把森林公园建设成为促进林业自然保护、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弘扬社会生态文化的阵地,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森林公园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体系。

(1)抓住机遇,不断拓展绿色空间。当前,哈密市已进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新阶段,赋予了森林公园新使命,拓展了绿色发展新内涵。要在保证森林旅游资源总量和质量提高的前提下,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在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进一步拓展绿色空间。

(2)精心谋划,努力打造重点项目。努力打造以白石头、寒气沟、西黑沟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森林游;以巴里坤县地藏寺、仙姑庙为代表的人文古迹景观森林游;以伊吾县胡杨林、五堡魔鬼城雅丹地貌地质景观等为重点的旅游项目,最终形成森林旅游线路丰富、森林旅游产品结构合理、充分满足市民需求的森林游格局。

(3)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要大力引进和吸纳社会资金,提倡森林公园以自然资源为本,进行股份合作改造,由单一经营方式发展为国家、集体、个人、股份、合作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经营方式,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从而有效提升森林景观质量,改善公园的水、电、路、牌示等基础设施,使公园的硬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3-4]。

(4)加强宣传,拓宽森林旅游市场。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网络信息等大力宣传森林旅游资源,不断地拓宽客源市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举办的节会旅游、会务旅游、商业旅游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努力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4 参考文献

[1] 赵军鹏.对河北省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村科技,2012(6):52-53.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篇13

1 影响更新造林质量的若干因素

1.1 没有严格贯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造林树种单一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是广大林业工作者在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造林基本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单位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基本的造林理论知识,因而对造林的技术指导不力,没有对造林地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规划,造林时只凭经验,从而导致违背这一原则的情况屡屡出现,不论何种地类、土质水分条件怎样,一哄而上都栽植同样的树种,很少考虑树种的多样性问题,造林质量难以提高到较高水平。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的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是森林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的的表现。目前,在三岔子林业局的幼林地中,人工纯林仍然占绝对优势,这样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低下,有多方面的弊端。如容易遭受病虫危害和森林火灾,森林的生态效能也难以正常发挥,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发展。因此,造林树种选择和林分组成,是形成健康森林结构的基础,是关系到森林质量提高的前提,只有因地制宜、合理地进行树种选择,避免使用单一树种进行营造林,才能不断提高林分质量。

1.2 人工林经营管理粗放,普遍存在着“重造林、轻管护”现象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植树造林的资金投入,但是,有些单位对新造林地存在“重造轻管”的思想和做法,对造林质量认识不足,只重视栽,不重视管,经常出现造林时人山人海,而后期管护时却不见人影的现象,以致有人感慨“年年栽树不见树”。由此可见,对新造林地“重造轻管”,已成为影响我局人工林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造成“重造轻管”现象的主观原因是:有些单位的工作人员主动管护意识淡薄,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更重要的客观原因:一是幼林抚育管护投入大、成本高;二是林农矛盾突出,林木极易遭受牛羊牲畜破坏;三是有些单位对营造林过程技术指导不够,管理上放松,再加上农民对森林的作用认识不够。从而产生造林后抚育不及时或不进行抚育,管护措施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等问题,导致造林成果难以巩固,严重影响了人工造林质量的提高。

1.3 科技成果应用水平低,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苗木使用率不高

应用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苗木造林,可以快速稳定地提高人工造林质量,也是贯彻国家林业局提出的“科技兴林”的有效途径。三岔子林业局在实际造林中的良种化程度不高,应用水平还较低,还停留在“有什么种子育什么苗,有什么苗木造什么林”的粗放经营阶段;致使苗木良莠不齐,使小班成活率受到影响;还有一些造林地块成活率虽然达到合格标准,但苗木长势不佳,必然会影响到林分质量提高。

2 建议

2.1 搞好造林规划建设,严格贯彻“适地适树”原则,增加混交林造林比例

造林规划设计是造林工作的基础,是施工的依据,搞好规划设计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前提。规划设计是根据当地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的基础上,按照新修订的《造林技术规程》的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造林规划,为贯彻“适地适树”打好基础,为造林施工提供科学依据。要重视发展乡土树种,特别要大力发展乡土珍贵树种,提倡大力营造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的混交林,逐步改善林种、树种结构,切实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林分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火灾能力。

2.2 加强对造林地的抚育管护,切实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林地生产力

抚育管护跟不上是制约林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是造成“造林不见林”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对造林地的管护意识,首先要加大爱护林木的宣传力度,真正树立“爱护林木、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其次林政部门要制定相关管护措施,做到严格执法,对滥砍乱伐破坏树木者实行惩罚,以达到保护林木的目的。三是加强技术指导、普及推广新技术,在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四是从思想上树立管理出效益的新理念,摒弃“重栽轻管”的思想,把对造林地的科学管护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进行林灌、林草、林药间作试验,搞立体开发,提高林地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实行以短养长、以副养主的新模式。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