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观论文实用13篇

安全观论文
安全观论文篇1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安全”始终是作为一种生存维度的观念受到历史性的认同。虽然在历史上“生存安全性”不被人们明确地表达出来或清晰地反思性地在哲学层面认识到。但它所深蕴的历史传统却成为时代所接受的一种文化价值归属感,作为一种理念的表达“安全”和“生存安全性”更多的不是私人的事情,而是不同时代社会公共价值的理性彰显,是人们真实生存情景的观念反映。从对重要思想家、哲学家对安全观念的论述可以看到,安全寻求是众多哲学家不懈的追求。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人类所关心的终极性问题,安全同自由、正义、法权、尊严、幸福有着深刻的关联,近代国家和社会理性建立奠定了安全问题解决逻辑的基础。但总体来说,“生存安全性”观念的缺失和文化价值信念的迷失这一特征仍在不断地蔓延,现代社会至今还不断遭遇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和生存安全性危机。

其次,中国社会之安全问题和生存安全性危机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而特殊的历史背景。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给中国的公共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人们看到了自由与繁荣的富裕社会的新型工业化景象。新型工业化虽然对于社会的公共生活有积极的影响,已经很优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时期的社会公共生活,但是总体性的格局还是会导致安全问题的多发和人的生存安全性危机问题的竞相迸发。整体性工业化的社会现实结构的心灵秩序化表达,促成了全社会集体行动逻辑存在的切身性理由,人本体性的“生存安全性”文化与价值信念在此种集体行动的理由中遭遇现实的行动逻辑的张力,不断消解着安全的内在文化理想和制度性公共价值追求。现实存在领域追寻安全的通道的受阻迫使人在心理学和宗教性上不断寻索安全性的踪影。二是“安全”观念的学科化、领域化逐步降低了安全的整体性的文化理想和价值信念,因为市场逻辑和资本逻辑的结合所导向的行动逻辑就是,安全的领域化设置能提高“安全规训”的整体性效果,所以现代化的市场改革最容易导致的就是安全设置的固化、序列化、领域化,进而使安全丧失公共性的文化理想和价值信念,所以在这种社会状况中人们都认为,“对这些开放的序列的治理,只能在概率估算意义上来进行控制……这恰好就是安全机制的核心特征”。这种导引的理智结构化之世界观假设,让生命安全存在于一种机械化的程序设置之中,却丧失了一种总体性的文化公共性的“生存安全性”哲学理念的价值实践。

二、“生存安全性”观念展演的历史阶段及价值逻辑

人类社会发展演进历程中最关注的就是“生存安全性”,其本质逻辑就是确立人之安全性存在的本体性价值秩序。综观人类“生存安全性”观念史逻辑的演进阶段,坦率地讲,人类“生存安全性”观念的展演有以下几个阶段:一是早期以“图腾、神、符号为核心的生存安全性价值即人的依赖性生存安全性价值”阶段;二是“以资本逻辑为基础的金钱、权力生存安全性价值即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生存安全性价值”阶段;三是“从‘国家本位安全性价值观’到以人为本为核心,公共性的和谐、共生、共给的生存安全性价值即人的自由个性发展阶段的初级阶段”。我们当下正处于从“国家本位安全性价值观”到以人为本为核心,公共性的和谐、共生、共给的生存安全性价值阶段。此阶段的核心的生存安全性特质就是安全治理范型从国家治理逐步向“国家-社会-人”共生治理之复合状意义结构和价值实践路径迈进。已经从物质和精神、金钱和权力的单向度追寻及二元格局选择中,走向多元优化逻辑之生存安全性观念逻辑证成实践。人已经灵性的发现“中国道路”、“中国梦”的真实实践之优化路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生成并确证着中国广大民众的生存安全性观念,这种确证是通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现实”实践澄明所确立的。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历史阶段,即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个性。从生存安全性观念的展演阶段来看,图腾、神、符号为核心的生存安全性价值就是人的依赖性阶段的主要生存安全性观念,因为此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原始关系相矛盾的。”所以在这一阶段中“在地球上蔓延和呼吸的一切动物之中,人最爱打破偶像———因为他也最爱塑造偶像。他总是在从事为自己的喜悦及崇拜而构造理想,又不断发现他所崇拜的是偶然并打碎他自己的创造”。

人处于现实迷茫与灵魂关怀的渴望之交互存在中,图腾、神、符号以一种安全性敞开的方式把人纳入其人文价值关怀的生存安全性空间中,人在其中得到安全性生存的价值秩序,进而人也公共性的体验到了灵魂的圣境,同时人也身陷于其构结的多重价值空间中,这种开敞是向正在到来的他者的开敞,它被看作是一种巨大的冒险,是跃入黑暗,是一种致命的跌落,即跌进耗空一切的烈火。在焦灼的生存体验和公共性实践中人在艰难地寻求着一种安全性生存的实践,在实践中人也确立了一种人的依赖性统治的生存安全性观念和文化逻辑。以资本逻辑为基础的金钱、权力生存安全性价值就是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生存安全性观念的集中表现。在此阶段中,社会存在处于一个资本物性逻辑、权力支配逻辑、国家政治逻辑深刻演绎交汇的真实之时代景观中,多重逻辑交汇场景的无限放大导致产生伪性安全观,人近视地以为只有近看才是更清楚的,生活中诸神的离去,人的伪性在场,异化物的人化登场,伦理道德的远行,以致于人深深地把自己埋植于这样的物性逻辑构序的社会关系中,每天都强调着安全、公平、正义、和谐,却处处感到不安全、不公平、不正义、不和谐。人人都以表演的姿态在安居,思想的力量之舞把人带到永难竭尽“安居”、“公平”、“正义”的真实思境。此种阶段人的生存安全性在存在于物的依赖基础之上,人摆脱了第一阶段人与人的依赖性的严酷束缚,看到了光明的独立图景,但同时,人也深深地陷入物性依赖之中,个人完全存在与资本逻辑的王国中。理性地讲,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经的生存安全性价值阶段。“从‘国家本位安全性价值观’到以人为本为核心,公共性的和谐、共生、共给的生存安全性价值即人的自由个性发展阶段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社会观念不再作为人的异己力量支配人,而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此时人确立了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存安全性观念。马克思对“生存安全性”的关注和建构路径根本上是建立在近性的基础之上,从社会实践治理和改造领域进入人的生存安全性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确证。把这一实践的逻辑置放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史展演路径之中,从而深刻地达到了安全的真理性,即把生存安全性的文化理想的实现放置在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之中,历史性的澄明了全球化时代中,人之安全性生存的理性向度。

三、“总体安全观”的哲学理念吁求及“生存安全性”自觉实践向度

“总体安全观”是全球化时代中最具时代精神的哲学理念,彰显了人类以“共同体”的方式生存的安全性向度,“共同安全、共享安全、共生安全、共建安全”是总体安全观对全球化复杂安全性最切近的社会公共生活结构和公共价值的鲜明表达,是当代全球复杂现代性背景下“生存安全性”自觉的实践合理性向度,澄明了我们人类共同安全性生存的生活真实。正如齐格蒙特•鲍曼所说:“在这个迅速全球化的世界中,我们都是相互依赖的,因为没有人能够独自掌握自觉的命运。存在着每个个体都要面对但又不能独自对付与解决的任务。”所以,共同性的面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存安全性危机是当代人的文化公共性理想和价值信念。可以说,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置是国家安全治理的一个鲜明的制度创新与机制的展开,但从生存安全性观念的人学逻辑看,则是在更大的视野和范围内重塑了文化与价值信念上的“总体安全观”理论,它是中国现代化和伟大民族复兴进程中,改革实践合理性确立和证成的现实逻辑,代表了社会的公共价值和时代精神。从总体上讲,当代中国社会生存安全性观念及总体安全观价值理念的形成是一个以内在性渐进生成为主、外在性引导、批判性反思及自觉实践建构和创制的过程。

从国家建立到改革开放,再到改革开放30多年的今天,中国社会的实践状况发生了深刻的转型,民众对“生存安全”的观念的吁求已经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单向度的保障走向了多元、自治、共治及多层次的生存安全性实现方式,安全性生存成为人的本体性价值境界,已经从民族国家的重心转变为人的重心,是我们共同生存的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马航事件”作为一个重大公共性安全事件,20个国家积极地参与马航失联客机的搜寻,集中表达了世界共同性的对人之生命安全的珍视,以共同安全的方式确证着人的本体性安全之世界人类公共性文化境界。“总体安全观”的哲学理念是全球化哲学的重要内容,是对人之安全性生存的本体性观念“生存安全性”的公共性实践体认和深切关注,追求的是人类共同体生存的普遍性的公正与正义价值追求。首先,生存安全性的自觉实践所造就的真实场景就是当代中国正以一种“总体安全观”融入全球化的社会公共生活与公共行动逻辑之中,以一种世界性、公共性的方式,看待整体性的社会与文化状况,这种开放性正在不断地健全和培育着总体安全观的哲学理性。民众在生存安全性的文化理想与价值信念的塑造之中,会以“积极安全”的姿态直面多种安全问题和安全危机。其次,现代社会的公共性建构是在复杂现代性中实现的,而生存安全性和总体安全观是最具核心性的社会公共性文化价值信念。最后,“总体安全观”的哲学吁求是生存安全性之共享的治理本性,生存安全性观念需要“总体安全观”在整体性上的理性制度规制,只有社会整体性的安全观的制度伦理确立,才能最终生成生存安全性的文化理想和价值信念。“总体安全观”的哲学理念是在社会制度伦理证成的视域中,确立了民众生存安全性的文化实践。

“总体安全观”的哲学理念是在对理性的制度伦理考察下确立文化实践逻辑的,理性的自信的背反就是这种片面的确定性逻辑把人的命运和社会责任以及人的安全性生存中纳入一种确定性的追求之中,导致了人在科技、工具理性的被迫劳顿下畸形、片面、物化的发展,进而整体性的安全文化形态呈现了文化价值观的失衡与分裂。在占有性安全生存之物欲逻辑之中人有了成就性的荣耀,这是一种占有性安全生存现实实践范式。总体安全观的哲学理念对于生存安全性观念的化育始终在制度伦理和人性真实的限度之内。在安全观念上,深刻地拒绝一种单向度的理性安全观,所诉求的是复杂现代性中多元差异之基础上的共生安全治理的制度伦理性确立,进而,生成人之生存安全性的文化理想及价值信念。

安全观论文篇2

2建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根据我国的现状,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应该是全员参与,全过程介入,全方位控制,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消除安全风险的影响。因此,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方法是全员参与、贯穿全程和全面管控。只有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渐建立长效机制,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之路。

3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应用分析

应用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关键在于从法律上界定各个责任主体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范围,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各个主体进行建筑安全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其中,政府是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各个责任主体的核心。从政府的角度出发,牵头建立适合风险管理模式的高效管理体系,并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建筑安全风险监管力度,有效约束建筑安全参与各方的安全行为。从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增强建筑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建筑安全风险应对措施,把握好安全与质量、进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各自履行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主体职责,始终把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主要任务来抓。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看,全社会都应高度关注建筑安全生产问题,始终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人人都重视建筑安全的良好社会风气。做好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更具有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现阶段,新的安全生产法已经实施,正在推行落实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并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质量安全终身负责制,极大地提高了重视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行政首长是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各参建单位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实施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每一起建筑安全事故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对于相关家庭都是无法接受的悲痛。建筑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只是一个框架性的模式,在实际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将建筑安全风险控制到无限接近于零的最低限度。

安全观论文篇3

——以北京香山滑雪场为例(完全版) 论文摘要:景观中存在着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它们构成某种战略性的格局--景观安全格局,对维护景观中某种过程的健康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北京香山滑雪场的规划过程为例,本文系统地探讨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景观视觉安全格局和景观文化安全格局的判别及其敏感地段的场地规划方法。文章同时显示,地理信息系统在场地规划中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论文关键词:景观安全格局,场地规划,GIS,香山公园 引言 对于一个象北京香山这样一个生态、文化和视知觉都很敏感的地段来说,尽可能地避免景观改变带来的冲击,维护生态、文化及感知过程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有关部门已决定在香山植物园内兴建一个以仿真滑雪为主的、餐饮、休闲相配套的全天侯多功能综合性大型运动场,占地面积6万平米,这一决策是本工作的一个前提。从风景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这样大型项目本身是不适于在上述地段内建设的,对此本文不作讨论。但至少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即在这样一个非常敏感的地段建设大型的体育运动项目必会对香山特有的生态、文化和感知氛围造成冲击,所以,系统的景观分析和评价,以便尽可能减少其对环境的不良冲击,不但对本项目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对类似项目的规划也必有可借鉴之处。 自I. McHarg的"依自然而设计"(Design With Nature, 1969)一书问世以来,尊重自然过程进行景观改变的设计思想已为广大景观规划师所接受,并在现代环境运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McHarg 把这种通过土地的剥层分析,层层叠加,最后确定土地利用的规划视为人类生态规划(1981)。这一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英国规划师Patric Geddes(Steiner 等 1987),以后又由哈佛大学景观设计教育先驱之一Elliot发扬而成为景观规划专业之一大特色(Faludi 1987)。因子叠加的规划模式也因之而产生并在技术上不断发展。在计算机出现之前,这种叠加过程成功地用透明薄膜来完成(Steinitz,等 1976.)。6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教授Steinitz等开始尝试将叠加过程通过计算机来完成(Steinitz,1993),并最终使叠加(overlay)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基本功能,在一般商业GIS软件中都可以完成。 尽管在技术上叠加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但将不同的生态、文化和感知过程的信息综合起来用于景观的综合评价和土地的综合利用,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它需要多学科的紧密配合,对各种景观过程有充分的认识并能通过相应的模型将其表达出来。这种挑战性集中反映在:土地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指望用大量的土地来维护或控制某种过程。因此,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如何用尽可能少的土地来最有效地维护某种景观过程的健康和安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已作了一些尝试(Yu 1996, 俞孔坚 1998)。该方法强调,景观中存在着一些战略性的组分和空间关系,它们构成某种关键性的格局――安全格局,对景观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景观安全格局的判别有赖于对景观过程的模拟和分析、过程的安全指标的确定等。对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景观视知觉的安全格局、和农耕过程的安全格局的判别已有过初步的探讨,可作借鉴(Yu 1995,俞孔坚 1998). 以香山滑雪场规划过程为例,本研究探讨了如何在一个极敏感地段进行项目规划的研究程序, 特别讨论了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景观安全格局设计途径。全部GIS分析都用ARC/INFO(WindowsNT版)来完成。 1.研究目的与方法 1.2 研究目的 北京香山滑雪场位于北京植物园西区待开发预留地,毗邻卧佛寺,其建设涉及局部景观改变,如果不对场地进行认真的规划与设计,必然会对周围景观的生态过程、视知觉过程和文化氛围带来不良的冲击。同时,不良景观改变还有可能对投资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如何合理利用场地,维护景观的生态、感知及文化过程的安全,关系到该敏感地段的景观保护,也与投资者的

安全观论文篇4

2.1线性组合

高速公路的线性是典型的三维曲线,一般由平、纵、横三种曲线组成。在公路路线设计中,遵循公路的线性连续和流畅等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在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要注意把美学和公路选线理论结合起来,既能美观舒适,又能增加行车安全性。

2.2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性

高速公路的建设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挖方填方对原地形的破坏,损害原有的农田或树林,迫使河流改道,湿地减少等。大肆的对原环境的破坏对公路建设来说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此在高速公路规划选线时,应尽量挑选地形地貌简单的区域;在高速公路建设时,应尽量减少对原有地形的破环,考虑周围环境,以减少挖方填方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2.3防止造成驾驶员的视觉污染

人的视觉一直处于搜寻状态,而当周围的景色突然出现刺眼的物体或颜色,人的双眼将会出现短暂的不适应。当在高速公路快速行驶时,公路周围不当的景色会给驾驶员带来突兀感。因此位于中央分隔带或两侧的指示牌、宣传片或广告牌应避免使用刺眼的色彩,且应由有关部门统一色调,避免色彩泛滥,以防路面的干净,使驾驶员的心理产生愉悦之情,给长时间的驾驶带来轻松感,同样能够降低驾驶员的疲劳感,增加行车安全。绿化设计方面除了高度方面应满足行车安全的功能需求外,还应根据不同环境创造统一协调的公路景观,缓解驾驶疲劳。如当高速公路进入旅游风景区时,可采用暖色调植物使人产生兴奋的感觉;而当公路穿越炎热或寒冷的地区时,可以分别选择冷色调和暖色调植物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暗示。优美的景观设计、正确的心理暗示可以有效改善司乘人员的心情,使行车安全大大提高。

3基于视线安全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3.1高速公路边坡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边坡的设计应与整体环境相融合,符合驾驶员的审美感受和心理需求且起到指导驾驶员行驶的作用。边坡的绿化可以美化路容,协调环境,适当调节边坡土质的湿度和温度可以起到稳固边坡的作用。在某项目中,边坡为土质边坡,则可以采用种草、铺设草皮或植树等方法美化边坡环境,而草的选择一般选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且根系发达、能固定生长的中茎低矮的多年生品种。采用局部单独播种和局部混播相结合的播种形式。植树则选择低矮且常绿的灌木丛,以丰富公路景观,固定土壤。

3.2中央隔离带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宽度一般为1~4m,当中央分隔带在2m以上时,可选用植物进行绿化造景。中央分隔带起到设置道路标志、分割上下车流和引导驾驶员视线三重作用。中央分隔带栽植的植物不仅可以遮光、隔离噪音,而且还能减少驾驶员的眩晕感。中央分隔带中枝叶茂盛、常绿且耐修剪的植物物种具有较高的防眩作用,设置其中的路标牌应避免颜色单一,这样既能提醒驾驶员,又能给色调单一的高速公路增加几分跳跃的色彩。因此中央分隔带的景观设计对改善驾驶员的疲劳感和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有重要的作用。

3.3挡土墙景观设计

挡土墙的设计应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颜色和外观应设计合理。对于重力式挡土墙,可在墙面上进行景观设计,如可进行具有城市特色意义的雕刻和绘画。对于锚固式及加筋土等挡土墙,可以对锚杆头进行美化设计,保证其与环境的充分融合。具有新颖大方的外形,朴素大方的线条,稳固的路用性能的挡土墙才是公路中优良的挡土墙。

安全观论文篇5

[收稿日期]2010-03-17

[基金项目]国家航空基金项目( 2009ZG55021);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 B457);郑州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 7-1);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2008]-JKGHAGH-651)。

[作者简介]孙兆刚(1976-),男,河南省南乐人,管理学博士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知识管理。

安全包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社会安全等,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安全孕育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反映了社会对人权的尊重、社会发展和稳定以及社会文明程度。安全生产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快速的发展。基于此,我们要深入研究安全文化。

一、安全文化的科学性表现

安全伴随于人类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古老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远古时代,原始人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抵御野兽的侵袭,制造了石器和木器,作为生产和安全的工具。早在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就知道在自己居住的村落周围开挖沟壕来抵御野兽的袭击。大禹治水和都江堰工程更是我国劳动人民防治水患的伟大创举。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出现和发展,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安全防护技术随着生产的进步而发展。防火技术是人类最早的安全技术之一,早在公元前700年,周朝人所著的《周易》中就有“水火相忌”、“水在火上既济”的记载。我国古代的青铜冶铸及其安全防护技术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湖北铜绿山出土的古矿冶遗址来看,当时在开采铜矿的作业中就采用了自然通风、排水、提升、照明以及框架式支护等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

公元132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为人类认识地震作出可贵贡献。在生产作业领域,人类有意识的安全活动可追溯到中世纪的时代,当时人类生产从畜牧业时代向使用机械工具的矿业时代转移.由于机械的出现,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始出现人为事故。公元610年,隋代方巢著的《诸病源侯论》中记载:“…凡占并累和深坑并中多有毒气,不可取入……必入者,先下鸡毛试之,若毛旋转不下即有毒,便不可入。” 公元752年,唐代王涛著的《外台秘要引小品方》中提出,在有毒物的处所.可用小动物测试。“若有毒,其物即死”。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通过生产实践,积累了许多关于防止灾害的知识与经验。公元989年北宋木结构建筑匠师喻皓在建造开宝寺灵感塔时,每建一层都在塔的周围安设帷幕遮挡,既避免施工伤人,又易于操作。在我国古代采矿业中,采煤时在井下用大竹杆凿去中节插入煤中进行通风,排除瓦斯气体,预防中毒,并用支板防止冒顶事故等。公元1637年,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详尽地记载了处理矿内瓦斯和顶板的“安全技术”:“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采煤时,“其上支板,以防压崩耳。凡煤炭去空.而后以土填实[1]。”

进入近代社会,安全文化更加突出,从以下情况即可感觉出安全文化的突出地位。1802年英国政府制定的最初工厂法――《保护学徒的身心健康法》。这些法规都是为劳动保护而设,制定了学徒的劳动时间,矿工的劳动保护,工厂的室温、照明、通风换气等工业卫生标准。1876年德国以锅炉安全运行为目标的“锅炉和电气设备所有者协会”成立;1917年英国成立“安全第一协会”;1923年美国成立“国家安全协会”;1947年在日内瓦成立国际劳工组织;1947年在美国成立“国际飞行安全基金会”;1957年日本成立“全国安全协会”;英国20世纪20年代在大学设立职业安全专业;美国在30年代开始培养工业安全专门工程师,1956年在世界上设立第一个消防工程系;日本1957年在大学开办安全科学专业;在我国,1983年9月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在天津成立,20世纪60年代开办劳动保护专业,1984年国家教委在本科目录中列出安全工程专业,1999年最新修订的本科、硕士、博士学科目录中均设有安全技术与工程学历教育专业。

无论是从古代安全观念和行为文化,或是从现代安全观念和行为文化中,都充分体现了人类追求安全文化进步的向往中,均以科学为基础为前提的,体现了安全文化的科学性质和内涵。

二、安全文化的科学体系

从文化的形态来说,安全文化的范畴包涵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精神层,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制度层,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物质层[2]。

(1)安全观念文化是指决策者和大众共同接受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形。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和提高安全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与物态文化的基础和原因。当前,我们需要建立的安全观念文化是:预防为主的观念;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安全第一的观点;安全就是效益的观点;安全性是生活质量的观点;风险最小化的观点;最合理安全性的观点;安全超前的观点;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观点等,同时还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保险防范的意识;防患未然的意识等。

(2)安全行为文化指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行为文化既是观念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作用和改变观念文化。现代工业化社会,需要发展的安全行为文化是: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强化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科学的安全领导和指挥;掌握必需的应急自救技能;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等等。

(3)制度文化指对社会组织(或企业)和组织人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和作用,它集中体现观念文化和物质文化对领导和员工的要求。安全制度文化的建设包括从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到科学地制定法规、标准和规章,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自觉地执法行为等。同时.安全制度文化建设还包括行政手段的改善相合理化;经济手段的建立与强化等等。

(4)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条件。从安全物质文化中往往能体现出组织或企业领导的安全认识和态度,反映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折射出安全行为文化的成效。所以说物质是文化的体现,又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物态文化体现在:一是人类技术和生活方式与生产工艺的本质安全性;二是生产和生活所使用的技术和工具等人造物及与自然相适应有关的安全装置、仪器、工具等物态本身的安全条件和安全可靠性[3]。

从文化的对象体系来说,文化是针对具体的人来说的,是对某一特定的对象来衡量的。除了对社会一般的大众、公民、学生、官员等都具有安全文化素质的问题外,对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一般说有五种安全文化的对象:法人代表或企业决策者,企业生产各级领导(职能处室领导、车间主任、班组长等),企业安全专职人员,企业职工,职工家属。显然,对于不同的对象,所要求的安全文化内涵、层次、水平是不同的。例如,企业法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强调的是安全观念、态度、安全法规与管理知识,对其不强调安全的技能和安全的操作知识,一个企业决策者应该建立安全观念文化有: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尊重人的生命与健康的情感观;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等。不同的对象要求不同的安全文化内涵,其具体的知识体系需要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来建立。

从文化的领域体系来说,安全文化的领域体系问题涉及行业、地区、企业由于生产方式、作业特点、人员素质、区域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安全文化内涵和特点的差异性及典型性。因此,从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安全文化涉及的领域体系分为企业外部社会领域的安全文化,如家庭、社区、生活娱乐场所等方面的安全文化;企业内部领域的安全文化,即厂区、车间、岗位等领域的安全文化。例如,交通安全文化的建设就有针对行业内部(民航、铁路内部等)的安全文化建设问题,也有公共领域(候机楼、道路等)的安全文化建设问题。

从体系和科学结构上,认识清楚安全文化的范畴,对建设安全文化能起到重要指导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是保证安全文化科学性的要求。发展先进的安全文化,要求我们从狭义的安全概念发展到广义的安全范畴,从控制伤亡事故的目标扩展到人身、财产、环境安全的综合目标,从安全工作和劳动保护事业的层次发展到安全科学、安全工程技术、安全文化的层次,从强调事后处理和管理的方式转变到超前预防的管理方式,从就事论事的经验管理转变到前因性的科学管理,从纵向的行业管理转变到纵向横向交叉的立体式综合管理,从只分散地只讲责任、制度、措施的无序化管理转变到方针、目标、计划、实施、审核与评价的程式化体系管理,从单一的行政手段发展到行政、法制、经济、科学、文化的多种手段。把安全文化作为一门学问来队识和研究,是安全文化科学性的重要体现[4]。

三、安全文化和科学发展观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人类社会同步发展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创新成果是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文化丰富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与驱动力量。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作为文化的属性、特点和功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和突出,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最基本和最活跃的构成因素。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的每一重大发现。甚至是仅仅向前迈出一小步,都会改变唯物主义的形态,改变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基本趋向。当安全科学技术以安全文化的形式作用于社会文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就会对于人们的思想、精神与道德的升华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安全科技进步与创新程度决定着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与文明程度,同时也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安全科技创新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为安全文化建设充实新的内容和提供新方法,安全科学技术是构成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它只有在与安全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整体效应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先进作用,因为安全科技往往只具有安全生产所需要的客观内容和科学方法,而缺少安全文化所具有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性和思想导向性[5]。

安全文化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人为本,要求发展的目的不是为少数人利益,也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健康安全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发展是为了人,而且要求发展必须依靠人,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包括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还包括上述各个大的方面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要求全面发展所包括的各个大的方面以及各个大方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发展中都是相互协调的;不仅是同向发展的,而且发展速度或数量比例关系是相互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强调发展进程的连续性、持久性。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打造安全文化实力,安全文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过程中集体智慧和力量的体现,是人类从事安全活动时所创造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标准和物态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由于安全涉及到个人生命权,故企业的行为必须围绕人人安全工作这个核心来展开,也就是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善企业作业环境,设备之安全状况以及规章体系,搞好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建设;通过创建职工安全价值观,树立群体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风气,提高职工整体安全素质,从而搞好以素质保安全。向素质要安全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对人的作业行为进行有效管理,改正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消灭人为不安全行为,从而搞好安全行为文化建设[6]。通过从企业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行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和社会安全品位和人的安全意识。引导和启发全社会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建设安全文化的理念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最高目标、道德理想、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作基础,没有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搞好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抓基础建设尤为重要。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以培育安全理念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广大公民的安全素质为落脚点,以实现安全生产为目标,在公民中广泛开展安全文化教育,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确保社会的长期安全。

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安全文化建设

第一,建设安全文化,首先要建立安全哲学原理。即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安全的哲学理论和原则。古代人的安全哲学是宿命论的安全认识论,被动承受型的安全方法论;近代人有了经验论的安全认识论,事后型的安全方法论;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人类进入了系统论的安全认识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21世纪,未来的人类安全哲学必然朝着本质论和超前预防型的安全哲学进发。有了正确的安全哲学思想的指导,未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安全才能获得高水平的保障。在安全哲学原理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和探索安全系统论原理、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协同学、事故突变论等安全系统结构、机制、规律和优化,不仅应研究清楚事故系统的规律,更要探讨各种技术安全系统的规律、特点和控制。理清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的关系。研究事故损失的规律与评价技术,安全的效益理论和投入产出规律;研究与事故相关的非价值因素的价值化技术。研究不同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时期,事故保险的运行机制及其与事故预防,实现本质安全的关系和动作机制等[7]。

第二,建设安全文化,安全教育是先导。安全教育是实现安全目标,即防范事故发生的主要对策之一。安全教育是人类生存活动中的基本而重要的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必要性和主导性,这是由于人的生活是靠劳动改造自然和进行生产来维持生命并使之发展下去的,而要安全地生产必须结合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在其中创造和运用安全生产手段和安全生产的技术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各种制度、习惯、文化等复杂体系来进行。人的生活现状以及文化体系不是固定地维持下去,特别是在生活受到灾害威胁的时代,人们要不断地加以变革,并创造更安全的生活和文化。这种创造和变革的活动是人类发展的前提。而教育对这种活动起主导的作用,因为数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过程,它对人的影响最为深刻。安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显然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安全教育的目的、性质是社会体制所规定的。安全教育为生产力所决定,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安全教育是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客观规律的反映。

第三,安全立法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保障。人类生产从畜牧农耕业向使用机械工具的矿业转移,从此开始发生人为事故。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矿山塌陷、瓦斯爆炸、锅炉爆炸、机械伤害等工业事故不断发生。在早先安全技术比较落后的状况下,人们想到的是从立法的角度来控制日益严重的工业事故。人类的安全立法正在从孤立走向整体,从分散发展为体系。安全立法的任务突出预防,体现出超前性和预防性,目标体系更趋明确,层次体系更为全面,功能体系更为合理。立法的目标不但包含防止生产过程的人员死伤,还包括避免劳动过程的危害(职业病)以及财产损失、信誉的毁坏。国际通用安全法规、各国的国家安全法规、世界范围及本国的行业安全法规、地区安全法规等,得到全面的发展。在21世纪,我国的《职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重大工业事故控制法》、《减灾法》、《公共场所意外事故预防法》、《家庭事故预防法》等安全法规和条例,也将陆续颁布和实施。

第四,完善管理方法为建设安全文化保驾护航。从管理对象的角度: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已经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只有强化了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高效。因此,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因素,管理不仅是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协调。现代安全管理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只顾生产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的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8]。管理方法已经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 安全文化论文集[C].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5.

[2] 徐德蜀. 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 [M]. 成都:四川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4:32-36.

[3] 罗云.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方法、技巧[M]. 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10:109-110.

[4] 肖爱民. 事故管理. [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5-7.

[5] 董立斋. 工业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187-189.

安全观论文篇6

1动力机制理论1.1基本理论动力机制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研究处于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的一系列行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行为的根本动因是因人自己的私利,但在下述几种情况下也会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行动:(1)他们出于爱、团结或其他各种利他主义而努力有益于他人。这种动力机制能在诸如家庭、小部族和朋友圈子一类小群体中有效起作用。(2)他们受到胁迫,胁迫者以对他们使用暴力或命令相威胁,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使人们为他人利益进行生产的主要动力机制。(3)他们按自己的自由意志行动,但出于明智的自得动机,因为他们能获得充分的回报。1.2启示促进建筑各参与方真正重视安全管理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起自利机制,这种良性的激励机制最能有效地调动各参建方的建筑安全意识及安全行为,真正地把建筑安全与企业效益、市场信誉度及市场口碑等方面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水平。

2参与方的界定多方参与指的是在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体制下,能够给建筑安全管理实效带来影响的各参与责任主体。具体地说,不仅包含与建筑安全有着最直接关系的施工单位,还包括其他能直接或间接对施工单位的建筑安全管理带来影响的各个参与主体,即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中介组织及保险机构等。作为宏观环境的营造着,政府虽未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但也是建筑安全的重要参与方之一。综上所述,多方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多方”本文中主要包括业主、政府、总承包商(即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中介组织以及保险机构。

3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层次的划分以动力机制理论为理论支撑,将多方参与的建安管理体系分成微观管理层级(各参与方组成)、宏观管理层级(政府)及安全文化管理层级三个层面。3.1微观管理层级是由建筑工程的相关参与方组成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市场机制中的经济效益的激励。市场积极条件下,提升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建筑工程各参与主体主动地参与安全管理,如何使个参与主体在安全管理方面做到“主动”,经济效益是主要驱动力。由各个参与主体组成的建筑安全管理微观管理层次应该是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单元。需要补充的是,因建筑产品具有殊价物品的经济属,因此需要政府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宏观运行环境,来保障各个主动参与建安管理的主体的应获利益全部为己所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建安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进而不断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水平。

3.2宏观管理层级是以政府为主体,其主要任务是构建完善的市场机制、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建筑安全管理市场进行监管,保障微观管理层级的正常运转。与以往政府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相区别,在宏观管理层次中政府的作用发挥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实现的,而不应过多使用行政手段干涉市场运行。此外,政府可以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在涉及到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可以授权或委托给中介机构去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政府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时还解决了因专业性过强而无法介入的问题,这样政府就从琐碎具体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集中于宏观环境的营造上。法律法规等宏观环境营造是一方面,同时政府还应该在执法处罚等方面加大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规必究、做到公正公平,要让那些敢于在建筑安全方面违法违规的企业付出远高于建安管理成本的代价,逐步使他们彻底放弃侥幸心理,认真开展建安管理,全面提升建筑安全管理质量和水平。3.3建筑安全文化层级是作用于整个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并不独立存在,是在微观层级和宏观层级长期正常运行下,逐步形成的一种全员参与式的安全文化。我们过去也谈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但这位二者时有区别的,这里谈的第三层级的建筑安全文化是囊括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参与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大众,其覆盖面要远大于施工企业的企业内部安全文化范畴,而是一种全员式参与式的大安全文化。尽管这种安全文化是由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经过长期的顺利运转产生的,但它对由建筑工程各参与方组成的建安微观层次(第一层次)和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层次(第二层次)具有反作用,三者逐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机制,促使建筑项目各参与主体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建筑安全管理,受此影响社会公众的整体安全意识也会随之提高,新闻媒体及社会大众的力量也会作用于整个安全管理体系,互相促进。

4结论根据动力机制理论,本文从宏观的角度构建出了我国多方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并将其分为了三个层次。首先是建筑市场中各参与方组成的微观管理层次,它是体系的基本层次,由于在此层次里各参与方自身的经济效益与其安全管理水平直接相关,就能激励各参与方积极主动地参与安全管理。其次是政府宏观管理层次,主要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机制以及监督的方式,保证基本层次的顺利运行。最后是作用于整个体系的安全文化层次,它是在第一、第二层次长期合理运作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是一种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通过构建多方参与的建筑安全体系的方式就能转变我国以往以政府监管为主的被动式安全管理模式,从而激发建筑市场中的各参与方主动积极地参与建筑安全管理,最终达到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坚.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与预控措施

[J].科技创新导报,2009,(5).

[2]徐俊.论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J].经营管理者,2010,(2).

[3]袁策凤.建筑安全事故预测及其评价

安全观论文篇7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从而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建设的战略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是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提出的,是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安全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可见,维护生态安全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和要求。以此为契机,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生态安全现实,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者应当不失时机地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过程中适时开展生态安全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生态安全观,对于我国当前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深远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安全观的内涵

显然,安全观属于人们的思维和观念范畴,安全观表现为一定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和安全思维,不同的人或群体即不同的安全主体面临着不同的安全问题,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不同,其思维习惯也不尽相同,最终导致不同的行为习惯和结果。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单位、部门,甚至是个人,都会形成一定的安全观念,通过这种安全认识的形成,在这种安全观的引导下去维护国家、单位、部门或个人的安全。总之,安全观是植根于个人或集体思维中关于如何保障安全的思想观念的集合。“一个人的安全观会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塑造、形成或改造的。安全教育的目的或作用之一就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安全观,指导人们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以维护人们自身安全。

人们面临不同的安全问题会形成不同的安全观,作为安全观之一的生态安全观,是在人类赖以存在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的形势下提出的,旨在维护和解决人们的生存环境问题,并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整个发展过程。人类从原始文明到工业文明,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政治文明到生态文明,代表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但是,伴随着人类这一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是自身的物质生存条件的改善,而同时却又破坏着我们的生态环境,这一矛盾发展的结果就是人类最终灭亡,而且伴随着人类灭亡这一过程是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当前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人口膨胀、耕地减少就是这一危机的真实写照。生态文明应运而生的现实危机就是生态安全观直接接种的土壤,生态文明建设很大程度上需要这种对现实最直接的关注,二者是统一的,生态安全观也可以看作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种解读。

人类发展中的国家、经济、政治、信息和生态等诸多安全威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安全系统,树立正确的生态安全观要避免陷入孤立和片面。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是生态文明建设所关注的重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在思想、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关注生态安全,保障生态安全,进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创建。所以,大学生安全教育就要从这一理论前提入手,提高大学生对生态安全的关注度,培养大学生生态安全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向现代的生态文明方式转变。

二、大学生生态安全观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安全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纵观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无论从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仅仅关注“个体人”的安全问题,从安全常识普及或者技能的培训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安全教育都以此作为出发点,以期从保障个体人的安全角度出发,被动地实现或达到维护整个群体安全的目标。这一出发点是传统安全模式在安全教育领域的延伸,虽然这是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必须承担的任务,但是在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时期,安全教育工作角度和方向更应多元化和开放,不能仅仅从维护个体人的安全角度出发去解决群体的安全利益问题,或者说不能仅仅关注“个体人”的安全,还要关注“群体人”的安全,大学生安全教育普世的价值关怀应立足于大学生对现实的关注,让大学生从被动的或无序状态转变为主动地积极的应对现实安全问题。实际上,群体的和宏观的安全利益维护才是保障“个体人”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当然,传统安全教育过程中对此问题也有涉猎,而近些年提出的生态危机和生态安全问题更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生态安全是全体人类面临的共同安全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群体人”的安全观念培养不失时机地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引领到宏观层面,只有维护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安全才能保证“个体人”自身安全,这是安全教育宏观维度适应非传统安全形势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新的生长点和关注点。这种对传统安全教育模式的改变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团结与合作的共赢精神,这无疑会提高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改变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

总之,生态安全观培养是未来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三、生态安全观视角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完善的路径

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完全走入课堂,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之处。当然,生态安全观教育不仅为当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带来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和探索。

(一)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培养目标

传统安全教育内容多涉及消防、治安、交通安全等,注重的是大学生个体安全教育,通过个体安全防范和处置,保障个体的人身财产安全,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躲避灾害和防范侵害的能力,内容明显单一。而以关注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为特点的生态安全教育恰恰与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向相反,它注重的是集体安全,强调个体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规范个人行为进而保障集体安全,最终是从集体安全中使个人获得安全保障。生态安全教育注重培养的是大学生生态伦理道德,强调的是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并注重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这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显然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一个公民在处理自然灾害等生态安全问题过程中,公民的集体观念和应对危机能力不能依靠传统安全教育模式。日本民众在处理大海啸和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中表现出的整体素质给我们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不论是生态安全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教育,这种目标确立理应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选择,更应当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培养目标。

(二)完善教学手段和形式

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主要由高校安全工作者或者学校的部分辅导员兼任,教师队伍组成人员单一,生态安全教育问题涉及环境、资源、人口和国家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很难承受如此专业性、理论性强的教育工作,生态安全教育具有生态学科的特点,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法和模式很难实现将生态安全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展开。再加上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以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为主,大学生实践性不强,种种因素导致大学生安全教育生态安全教育任务很难完成。因此,应根据生态科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和多学科交叉特点,涉及的生物、化学、土壤、水文、经济、法律、政治等多门学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学科交叉形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逐步进行改革,渗透进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另外,开展多样化的生态安全教育模式,例如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辩论会、课外活动、第二课堂、主题班会、公益实践活动等,也是今后的改革方向。

(三)引导学生维护生态安全

笔者曾做过调查,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还仅仅限于课堂教学。而生态安全观视野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教学内涵,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教学,走入社会积极从事维护生态安全实践。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绿色校园”建设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在节假日参加生态宣传和维护活动,植树、种草,美化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园志愿行动,清理校园垃圾和白色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创建绿色校园,还可以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开展参观、调查、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等活动,继而通过校园活动推进整个社会的生态安全意识。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把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这样不仅丰富安全教育内容,还不断丰富了大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在校大学生生态安全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生态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使每个大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约束自己的生活方式,制止铺张浪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适当地将生态安全教育纳入学生管理当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同时也促进校园安全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国愈,雷玲.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与安全思想因素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1).

[2]李朝晖.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生态安全教育探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6).

[3]魏彩霞.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4]王文勇.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05,(8).

[5]崔胜辉.生态安全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4).

安全观论文篇8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度广西高校安全稳定研究专项课题“基于系统论维度的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A类)重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238-02

一、内化理念与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契合

“内化”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中的一个概念,是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具体内涵是指人通过认知,将外部事物转化为自身内部思维的过程。对于内化机制的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迪尔克姆、皮亚杰、班杜拉、维果茨、凯尔曼等。通过众多专家和学者对内化机制的理解和探讨,最终得出一个相对具有普遍性的内化的定义,即个人真正接受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变为自己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含义是:主体是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目的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依据是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手段是科学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具体要求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以及具备健全的法制观念、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有效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

通过对内化与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含义的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内化理论与大学生安全观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契合点。内化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机制,是价值观教育不断向前、不断上升的源头活水;而高校大学生安全观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教育,必须找到培育它的动力和源泉所在,而这眼活泉正是内化机制。内化理念可以融入到大学生安全观教育体系中去,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内化是指高校大学生在教育者和管理者的指导下,经过理论教育、环境熏陶、自主学习和实践体验,认同和学习法律法规、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和行为反应模式,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而且自愿将其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

二、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的发展过程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机制的运行过程,笔者也将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内化过程大体分为五个过程,即认知、情感、判断、意志和行为。

1.认知

就字面理解指学习并获得知识。但在这里需要对它的概念有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解读,即广泛获取新的安全教育信息,习得新的安全教育知识并将其上升到日常行为准则的层面。认知作为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后面几个阶段的前提和基础,内化教育的科学性就取决于大学生在认知阶段所获取的安全理论知识的严谨性和深刻性。

2.情感

指不仅要将情感性教育融入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过程中,而且要善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纯粹理论知识的灌输必然会引起大学生的厌烦,想要让艰涩的理论灌输进行得顺畅,并且起效,那就需要找到一种剂,而情感在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内化过程中恰好起到了这种作用。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所以说,情感是安全观教育内化过程中的大学生主体性体现的关键。

3.判断

处于这个庞大的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多元化、复杂性、难以把握性似乎令我们无从下手。这是对大学生的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应当从中吸收哪些,内化哪些?相反,又应该排斥哪些,抛弃哪些?判断的依据和标准又是什么?由此看来,判断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安全观教育内化的最终效果。

4.意志

是指大学生主体经过认知、情感、判断三个阶段后,将安全观教育的理论和知识内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然后将其付诸于社会生活中的心理过程,对符合安全观教育的行为起推动和促进作用,对失范行为和违法行为起约束和抑制作用。内化效果的大小与意志力的强弱密切相关。

5.行为

即实践活动。一切理论教育的最终目标都必然是回归实践,回归生活,大学生安全观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教育尤其是这样。行为便要求大学生将一切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经过提炼上升为自我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之后,外显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这门学科里我们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理论实践者,而非站在讲台上或者抱着书本的“理论家”。作为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对内化成果的飞跃和升华。

三、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面临的困难

1.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的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科学性必然是指规律性的东西,必然要求人们去探索规律、把握规律以及运用规律。一切教育活动的展开都必然要求我们遵循既定的教育规律,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内化也必然要求我们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内化机制的特有规律。把握了规律,还有以下问题:一是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内容的严谨性和科学性问题;二是在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方法的科学化和多元化问题。总之,我们要继续探索,找到广为大学生主体欢迎的、喜欢的安全观教育组织活动的方式,创新安全观教育内化的形式,不断丰富安全观教育内化的手段和内容,以提高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的实效性。

2.大学生在安全观教育内化过程中的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发挥

内因是变化发展的依据,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内化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的活动,大学生作为整个过程的主体之一,也就是内因所在。大学生在安全观教育的内化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就要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捍卫自身的主体地位。在安全观教育内化过程中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而非消极配合。不要总是等着老师硬性灌输给你,应当学会自我教育。

3.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内容的针对性亟需加强

首先,就目前来说,有关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专著、教材或者是研究成果明显不多;其次,就现有的教材和成果来看,其内容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普遍性的、一般性的内容较多,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内容甚少。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必然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安全观教育内容的认同程度,继而影响内化的效果。

4.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文字语言的表达形式有待改善

现有的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教材,其中所运用的语言文字大多都以法律化或者是规则、规范化的表述形式为主,而甚少有朴实性的、情感性的、比较接地气的。而这种硬性的语言文字又极容易引起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大学生们的反感和排斥,这又必然会削弱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的效果。

5.对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大背景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的把握不到位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巨大冲击下,整个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不断深入,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任务、环境、内容以及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其复杂性、广泛性、不可预知性都令我们没有办法从现有的教材和研究成果中找到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法。面对变化了的社会存在,如何使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是当前大学生安全观教育所面临的现实考验和紧迫任务。因此,当下的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应当以已经变化了的、现实的社会大环境为依据,选择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努力保持大学生安全观教育进程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相一致。

6.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中的法律问题需给予重视

在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尤其是涉及到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纪律处分等问题时,首先要维护学生的正当合法权益,尊重学生的个人尊严,其次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申诉渠道。当然,作为学校,作为管理者,作为教育者,也应当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合法主体的权益,不能沦为无限责任主体。

四、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机制的实践路径

1.建构两种模式

一是主体互动模式的建构。这种模式要求我们要关注人全面发展,研究广大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成长特点,在安全观教育内化过程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二是内涵式发展模式。不仅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不断推进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的内涵式发展,而且要作进一步思考,安全观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以自身的发展来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2.把握两个特征

一是注意把握时代特征。当下的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内化必然会受到这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断提高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的质量。二是要始终把握实践特征。一切理论的讲授和学习最终都要落到实践上来,整个安全观教育内化的最终归宿就是实践。

3.提升两种能力

一是提高大学生主体自我教育的能力。当教育变成主动的、内在的,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就很有可能是事半功倍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主动性和内在需要外部的认可和正确的引导。二是自我约束的能力。当课堂教学和理论讲授的过程完成,当大学生离开课堂和书本,他是否能以所学为准则、为标准去实践呢?这时候自我约束能力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4.结合三种教育

一是一如既往地坚持显性教育。就当下的中国而言,显性教育仍然是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的主要方式,也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二是不断加强隐性教育。抹去理论灌输的痕迹,将安全观教育内化的过程变成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多采用一些氛围熏陶、实践活动的方法,使高校安全观教育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之中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准则和行为依据。三是要适当融入情感教育。这也许是年轻的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

5.实现两个统一

一是理论性和渗透性的统一。任何一项教育活动的起点必然是理论学习,大学生安全观教育也不例外。我们首先应该完整地、系统地、准确地学习和掌握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理论知识,充分做好理论工作。这里所说的渗透性是指遵循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把之前理论学习的成果渗透到日常行为和实践活动中去。二是持续性和长期性的统一。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尤其是价值观的培育,更不能在短期内通过仅有的几次教育活动就能实现,所以不能急于求成、奢望一针见血,要做好长期努力、持续奋斗的准备。

6.搞好两个建设

一是借助网络推进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的内化,搞好校园安全网站的建设管理。探索如何在社会网站上对大学生进行安全观教育的引导和内化,不断丰富高校校园网内容,不断加强网络安全观教育的阵地建设。二是搞好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一是不断提高队伍成员的素质教育,这是针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管理者相对于其他学科素质普遍偏低而提出的。二是切实搞好安全教育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并非专业出身,这不利于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三是推进大学生安全观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安全教育要真正实现内化,出成效,就必然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安全观教育的规范性,才能促进安全观教育的长效发展,才能推动大学生安全观教育内化机制的螺旋上升。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3.

[2]胡守芬.德育原理(修订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19.

安全观论文篇9

(三)舆论导向。新闻媒体、网络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一部分,在维护文化安全中起着很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西方国家极力鼓吹言论自由,依靠这种自由来侵蚀我们国人的思想,在隐蔽性中渗透进行,网络、新媒体成为他们的主要利用工具。因此在这一点上,要保证文化安全,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原则,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有效主导舆论,使文化传播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政策导向。文化安全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保障我国文化安全,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担负起政策导向的重任,作出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统筹发挥好宣传文化战线的重要工作,调动社会各方面组织的积极力量,进行主流文化方面宣传的政策引导,为弘扬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努力。

(五)利益导向。国家文化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延伸,是国家利益的文化存在形式,是最高形式的国家利益,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就在于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导向,使人们正确区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并最终使利益认同上升到价值认同,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利益观,进而树立文化安全观,使文化利益得以实现,巩固主流文化价值,维护文化。

二、发展对策

(一)完善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体系。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内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迫切需要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改造落后文化,整合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在文化安全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导向内容,应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的主流文化,站在时代前沿,使人们深刻领会维护文化安全的战略意义。

2.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原则。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原则,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基本立足点。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关于人的实践活动,其导向也直接指向于人,国家的文化安全依靠的是大多数国人对国家文化价值的认同与支持,进而维护文化安全。第二,预防为主的原则。我国国家文化受西方文化的隐蔽侵蚀,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发挥主要有预防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文化。第三,核心价值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是支撑整个民族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精神导向。在当今维护文化安全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宣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使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安全观论文篇10
安全观论文篇11

市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要点

(一)全面推进党建工作

1、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切实加强全局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工作,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尤其是要切实抓好中层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

安全生产干部队伍。

2、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建立党员学习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党员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解决自身矛盾。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切实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积极发展壮大党员队伍,按照党员发展原则,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使党员队伍真正成为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骨干力量。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富有安全生产监管系统特点的各类人才储备工作,切实做好推动安全生产发展的人才保障工作。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新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

(二)扎实开展宣传思想工作

6、学习贯彻党的会议、文件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采取集体学习等多种形式,有计划的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让广大党员在学习中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党员观,不断提升政治思想水平和政策法规水平,提高人生境界。

7、重视宣传报道,办好安监局网站,加强与省、市媒体沟通。利用安全监管网站等平台大力宣传我市安全生产监管的新经验,新成果。积极宣传,推介自己,扩大安全监管影响力。

8、开展文明创建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的整体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

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安全发展,为市力争进入全省文明城市行列作出应有贡献。

三、工作措施与内容

1、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机关全体党员群众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三个落实”,即:集体学习

和自学相结合、学习内容和具体工作相结合、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实践活动相结合;学习时间落实,学习内容落实,学习效果落实。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机关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努力做好本职

工作,为提升安监局的整体形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组织上好党课,搞好党性实践活动。一是切实抓好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和管

理水平。二是加大对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力度。三是完善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效能,努力建成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机关。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当作中心任务来抓。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全局宣传教育的议事日程,贯穿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始终,要求机关全体人员

正确使用好手中的权利,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全局推行“以德养廉、以章保廉、以俭促廉”的新举措,筑起自我约束、外部制约、跟踪监督管理的三道防腐拒变的防线,促进机关作风

建设的进一步好转。

四、活动安排

一季度:

1、扎实组织开展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确保“两节”和“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2、学习传达市委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3、传达、学习、贯彻2012年市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精神,讨论制定党建工作计划;

二季度:

1、深化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非煤矿山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2、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

3、召开民主生活会。

三季度:

1、以“七一”为契机,组织全体党员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爱国热情。

2、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促使大家爱岗敬业,廉洁从政。

3、针对高温季节安全事故易发的特点,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

四季度:

1、召开民主评议员座谈会,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安全观论文篇12

考虑到建筑行业本身的内在特殊性,对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也更为复杂。因此,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期望从模型要素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上来揭示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内涵。Geller[3]提出全面安全文化模型(TotalSafetyCultureModel),将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和技术三者联系起来,并包含了人、技术、组织和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模型中,将“人的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作为安全文化的基本框架以此描述安全文化的构成。但是,该模型并没有对这3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Bandura的相互决定论,Cooper[4]提出安全文化交互模型(ReciprocalSafetyCultureModel)。该模型包括主观的心理因素、实际的安全行为以及客观的环境/情景特征3个要素,主观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安全氛围调查问卷来评估,实际的安全行为可以通过行为观察并对比行业安全行为标准规范来评估,客观的环境/情景特征可以通过审查安全管理系统来评估。通过这3个测量方法,分别对安全文化的3个构成要素进行定量研究。相比Geller[3]的全面安全文化模型,Cooper[4]的交互模型对原有的因素进行了定义,在原来的环境因素中增加了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情景因素,并且承认这3个构成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是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的经典模型,为建设工程安全文化交互模型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全面安全文化模型和安全文化交互模型的基础上,Choudry等[5]提出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环境的建设工程安全文化模型(TheModelofConstructionSafetyCulture)。相比前两个模型,Choudry等提出的安全文化模型把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作为3个研究指标,这3个指标既可以单独也可以组合起来进行现场测评,以此对建设工程组织的安全文化进行多层次定量分析。由此,对于安全文化的探索既可以通过研究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安全管理系统这3个因素的分别作用,也可以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这为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模型本身的建立并没有强调对于建设工程特点的研究,这限制了模型在建设工程上的直接应用。

Fang等[2]提出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安全文化交互模型(SafetyCultureInteractionModel),见图2。相较于之前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的提出综合考虑了建设项目组织临时性强、项目参与方众多、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性、环境动态多变等特点,体现出建设项目最为重要的3个参与方:业主、承包商和分包商在建设项目安全行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交互动态性,将认知、行为和环境作为建设项目安全文化的架构,在每一构成因素中均涉及管理层面和工人层面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分析,并且可以概扩性地描述建设项目组织的安全文化嵌入组织运转过程和安全管理系统的方式。此外,通过选取新加坡的铁路项目和高速公路项目案例,验证了SCI理论模型在实际建设项目中的有效性。虽然,SCI模型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其所得出的实际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为建设项目安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对于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实证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3建设工程安全文化内涵

3.1安全氛围

Zohar[6]最早使用安全氛围的概念,描述了工人对特定时间下组织环境中安全的看法和态度。对安全氛围这一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类看法:一类学者认为,安全氛围是IASAG于1988年提出安全文化构成因素的一个子类[4,6,9,13];另一类学者则认为,可以通过对安全氛围的测量来反映实际安全文化。对于第二种观点,很多研究学者并不认同,以Cooper[4]为代表,他认为安全氛围调查不能体现安全文化概念复杂性及多元性,因此无法全面地反映安全文化。对于安全氛围的测量方法,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调查(调查问卷或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但是不同行业对于安全氛围的研究维度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Flin等[7]对18份不同行业的安全氛围报告进行研究指出,各行业最常用的6个“主题词”来研究安全氛围:管理(72%)、风险(67%)、安全管理系统(67%)、工作压力(33%)、工作能力(33%)以及安全规程。本文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梳理出有代表性的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研究,见表1。通过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不同学者研究得出的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具有很强的共性,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对于同一个行业而言,探索一个共同的安全氛围维度是可行的。但是,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研究者应科学、合理地选取安全氛围维度,以此保证安全氛围调查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3.2安全行为

大多数学者对于安全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安全参与行为和安全遵守行为两个方面[9,13]。测量安全行为的方法通常是自陈法和观察法,也就是所谓的主观指标测量和客观指标测量。针对目前大多数研究学者对安全行为测量所采用的自陈法存在偏差较大的问题,通过经专门培训的观察员对实际的安全行为进行观察,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因此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对安全行为的分析主要基于行为安全理论(BehaviorBasedSafety,BBS)和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基于BBS管理方法,设计BBS在建设项目中的实施流程,可以测量并提高安全行为。该程序一个重要特性在于其输出的数学性质,根据BBS程序给出的安全行为分数,可以对现场的安全行为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以此作为基准来改进员工的行为[5]。基于TPB理论,开发不安全行为因果关系模型(CausationModelofUnsafeBehaviors),可以作为因果分析的工具来调查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特别是管理因素方面的原因。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建设项目中应用因果关系模型进行因果分析,有助于BBS程序在建设项目中的实施并获得持续性的安全行为提高效果[2]。

3.3安全管理系统

安全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对安全表现进行计划、实施、监督、审查的系统过程,以此评价安全文化模型中的环境因素。一个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一般包括安全政策及其目标、安全标准及其目标、工作计划和组织、应用和一般性操作实践、监测、反馈和审核、纠正措施、再次审查以及持续改进[5]。在此系统中,包括所有用于现场操作安全管理的政策、目标、角色、责任、岗位职责、规范、标准、交流、过程、步骤、工具、数据和文件。并且,可以通过建设工程现场特定的安全计划对工人的作业环境进行评价,通过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文化的环境特征进行审查。

4安全氛围与安全行为的关系

基于对建设工程安全文化内涵的总结和分析,就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这3个方面,对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是研究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关键,也是学者们亟于解决的问题。近些年,研究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构建一个积极的安全氛围,可以显著提高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而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组织的安全绩效。目前,学术界对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关系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统计学方法论证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作用。很多研究者已经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预测作用,并把安全氛围称作是安全行为的“预测器”(Predictor)。例如,Mohamed[10]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施工现场安全氛围维度和安全工作行为的关系,证实了安全工作行为是安全氛围的结果。其中,管理层对安全的重视、非惩罚性安全办法会促进员工间对于安全问题更加自由、开放的沟通,以此形成一个积极的安全氛围,并进一步提高工人对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寻找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Neal等[13]通过对组织氛围与个体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安全氛围通过知识和动机这两个内在变量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此外,他还指出知识更多的是影响安全参与这一行为,而动机更多的是影响安全遵守。然而,目前学术界关于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较少,这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建立安全氛围评价指标。很多研究者试图从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关系出发,研究安全氛围各个因子之间的权重关系,以此建立安全氛围的评价指标。对此,一些研究者做出了尝试[9,10,14],尽管迄今未成功建立起建筑业的安全氛围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以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关系的研究为出发点,是探索安全氛围各因子权重系数的一个可行途径[14]。同时,一些研究也发现,安全氛围与安全行为间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作用,反过来,安全行为也会影响到安全氛围的形成。例如,工人的安全服从行为和参与行为能促进良好的安全氛围的形成,进而影响个体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动机[13]。因此,通过对员工在安全行为上进行引导,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和认识,进而形成一个积极的组织安全氛围。目前,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了安全行为对安全氛围的作用,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相互作用。

5结语

(1)在建筑业,积极的安全文化对于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绩效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内容包括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3个要素,安全氛围反映了主观的心理因素,安全行为反映了实际的安全工作行为,安全管理系统反映了客观的环境/情景特征,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安全文化的范围。

(2)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各有其特定的测量方式。大多数学者对于安全氛围的测量采用调查的方式,针对管理层的调查以结构化访谈的形式为主,对工人的调查以结构化调查问卷的方式为主;对安全行为的研究可以通过应用BBS和TPB理论,设计具体的BBS流程,结合不安全行为因果关系模型,以此分析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中的管理因素,并有助于在建设项目中实现BBS程序对安全行为的测量和提高作用;通过安全管理系统对安全表现进行计划、实施、监督、审查等系统过程,以此测量建设项目组织的管理环境,并且,通过项目具体现场安全计划(例如,施工方案)可以测量建设项目工人的作业环境。

(3)通过对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研究的总结和梳理可以发现,学者常用的安全氛围维度为:管理层的关注、监督和支持、制度和规范、员工的参与、沟通、工作压力、风险、安全施工的能力8个因素。由此看出,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探索建筑业共同的安全氛围维度这一研究方向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安全观论文篇13

WuZongzhi

NationalCenter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AWS,China

ABSTRACT

Inthispapertherelationshipsbetweensafetycultureandsafetyidea,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afetyregulationsarebrieflydescribed.Therolesofsafetycultureanditssomeelementsinworksafetyarediscussed.Thesafetyideaisproposedthat“safetyisrelative,hazardiseverlasting,accidentcanbepreventive”.Thecreationandinvention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arethedrivingforceofthedevelopmentofthesafetyculture.Theeffectofsafetyregulationsisdependentonsafetyculture.Thedevelopmentofsafetycultureisaimportantpartoftheestablishmentofthelongtermeffectivemechanismforworksafetyandthewell-offsocietyinChina.

1.引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内,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和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安全文化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展望,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安全科技进步,安全法制健全,安全文化繁荣,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全健康的社会。

关于文化的定义众多,经典的是1871年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所作的“文化与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按照我国《辞海》的定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关于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也有多种表述。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等机构(HSC/ACSNIHumanFactorStudyGrup)将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个人和群体的价值、态度、观念、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产物,它决定了对组织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的承诺,以及该组织的风格和熟练度”。我国安全文化界将安全文化归纳为“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1]。

无论怎样表述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法规都是构成安全文化的重要要素。本文简要论述安全文化与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和安全法规的关系及其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

2.安全观念与安全文化

思想认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安全观念是发展安全文化,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关于安全的定义众多,在一般辞典中,安全系指没有危险。由于人们主观上对安全的认识不同,判别安全或不安全有多种概念或定义,也有人认为“安全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将安全定义为“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风险”是指“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结合”。国际劳工组织将危险定义为“可造成人身伤害或损坏的固有的潜能”。同样地对事故也有多种概念和定义,通常情况下,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安全总是与危险、风险、事故伴随在一起的。

事故的能量转换理论认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超过了人体(或结构)的抵抗力,或是使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由于物质与能量的互换关系,物质的危险作用可认为是能量危险作用的一种形式。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危险源(能量源)与引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故引起的人体伤害可解释为由于能量的转换而造成的机体破坏。机械能的转换可造成外伤,热能、电能、化学能或辐射能可造成烧伤或其他伤害。存在超过一定数量(临界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这里“一定数量”或临界量意味着超过该数量的意外释放能量,超过了人体(或结构、设备、设施)的抵抗力或抗干扰的能力,从而会导致人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海因利希(H.W.Heinrich)统计研究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1:29:300法则,又称海因利希法则,分析了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程度与事故发生起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即严重人身伤害的事故起数总是少于轻微伤害事故起数,轻微伤害事故起数又少于无伤害事故(即未遂事故或称事件)起数。

该法则表明:尽管事故发生是小概率现象,单起事故伤害程度的大小受偶然因素支配,但从大样本量统计分析,事故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防的。如果同类轻微伤害事故或事件多次发生,当达到一定的概率后,必然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因此,如果要防止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必须从防止无伤害事件和轻微伤害事故发生做起。换句话说,引发无伤害事件或轻微伤害事故的原因同样可造成严重伤害事故发生。为了预防事故,必须分析无伤害事件的原因,在发生重大伤害事故之前,采取预防对策,消除或监控产生伤害的根源[2]。

事故的根源是由于存在危险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里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人因失误和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生产活动中的设备、设施、场所以及环境条件的危险状态等。在我国国家标准中将“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定义为事故隐患。

理论研究和大量事故调查的实践表明,事故隐患,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隐患险于明火”。

在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上,要树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正确观念,要纠正“经济发展,事故难以避免”的错误观点。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危险设备、设施、场所增加,人们的生产活动增加,隐患也会增加。但只要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念,尤其是发展先进的安全文化,采取正确的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地监控危险源,防止出现隐患,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和安全水平已是有力的证明。

3.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文化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人类社会同步发展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创新成果是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文化丰富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与驱动力量。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作为文化的属性、特点和功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和突出,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最基本和最活跃的构成因素。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的每一重大发现。甚至是仅仅向前迈出一小步,都会改变唯物主义的形态,改变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基本趋向。当安全科学技术以安全文化的形式作用于社会文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就会对于人们的思想、精神与道德的升华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3]。因此,安全科技进步与创新程度决定着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与文明程度,同时也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安全科技创新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为安全文化建设充实新的内容和提供新方法,安全科学技术是构成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它只有在与安全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整体效应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先进作用,因为安全科技往往只具有安全生产所需要的客观内容和科学方法,而缺少安全文化所具有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性和思想导向性。

4.安全法规与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法规的实施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安全法规的生命深藏于安全文化之中。对社会、企业和个人来说,安全法规的实施,不仅是惧怕国家强制力的结果,也不仅是对安全行为后果的期望的结果,而是安全法规能不能为社会接受,融入社会,是安全法规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是否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因此,安全法规的实施不仅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安全文化的实现。

另一方面,安全法规仅是安全的最低要求,而不是保证安全的充分条件。此外,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渐进的,对危险的认识也是渐进的,安全法规往往滞后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安全法规是变化和发展的。安全法规既需要通过外部力量来强制实施,也更需要借助习俗、惯例、伦理、道德规范等安全文化要素来自觉实施,尤其在安全法规不健全或当安全法规在边际上不起作用时,安全文化的约束力就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的符合性与系统性的逻辑必然结果是规范性。文化产生的规范力量使任何与其不一致、不协调的行为或事物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要将其纠正;如果纠正不成功,则将其排斥之[4]。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安全文化是安全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职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感受支配着其安全行为,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在已形成了积极的安全文化的企业中,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作用,而在消极的安全文化或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时,安全系统的作用难于发挥[5]。

5.结束语

在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安全活动就是不断地辨识危险、评价危险和控制危险的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安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危险的认识不断加深,危险评价和控制技术不断进步,安全水平也不断提高。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为确保安全,必须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采用动态的、变化的和发展的安全科学技术方法和防范措施,警钟长鸣,持续改进。所以说安全生产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这与小康社会的目标中“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一致的,以人为本要求生产发展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承受程度,人的可承受程度,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

无论怎样理解安全文化的众多定义,必须认识到,安全文化的规范性、系统性及其具有的社会力量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安全文化建设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版权所有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编,安全文化论文集,第5页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2月。

2.吴宗之,经济要发展事故可预防,中国安全生产报,2003年6月19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