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的诗歌实用13篇

描写冬天的诗歌
描写冬天的诗歌篇1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拓者。他的诗歌对19世纪英国和美国的诗歌影响很大。华兹华斯是大自然的歌者,在他的诗篇中体现了对大自然和人的朴素天性的崇拜。他把自然界生活中每一幅快乐的画面,看作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在他的心目中,自然的美丽风光就是人类社会的良师益友。他对大自然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关爱和崇尚,得到了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的回应。弗罗斯特一生中写了大量自然抒情诗,也被人们认为是一位大自然诗人。二位诗人都坚持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出的“回归自然”的理想,对他们来说,回归自然是对纯朴美德的回归。但他们的诗中却蕴含着诗人不同的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弗罗斯特三分之一的诗,涉及的是对秋天和冬天的描绘,他所记述的新英格兰秋天和冬天的自然风光,和华兹华斯描绘的充满快乐和希望的春天和夏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一 自然画面的描写

浪漫主义诗人对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把自己融入自然界中,享受自然,并认为大自然所具有的魅力,值得去描绘。华兹华斯就是这样一位生活在新英格兰西北部湖区的诗人,他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代在那度过。幼小的华兹华斯充分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尽情享受了大自然的壮丽山水。在他的诗中,河水和高山就像人一样会说话,风和云可以与人交流。

华兹华斯大部分的诗记述了春天和夏天的景色。春天万物新生,植物开始生长,花开了,新的枝叶发芽了。白色、粉色和黄色的花儿装饰着春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农民们在天野里播下的种子,鸟儿在欢快得啼鸣,传递着春的信息。春天是一个令人娱跃、奋发向上的季节。华兹华斯的《早春三月》(Written in March)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春天画面,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个快乐季节的幸福描写:“溪水流汩汩/雄鸡啼喔喔/小鸟鸣啾啾/明湖闪烁烁/沉睡的绿色田野沐阳光……”在语言清新质朴,意趣盎然的诗句中,人与自然都是快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情景交融,物我两忘。

读弗罗斯特的诗我们会发现,在他的诗歌里,诗人大量运用了描写秋天、雪以及冬天的意象。同华兹华斯记叙春天和夏天的诗句相比,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描写的冬天、雪以及树林永远在黑暗的笼罩中,诗歌的主题主要是表现“自然界的冷漠、残暴及人类的孤独、困惑”(杨金才,2002:142),如描写秋天和冬天的代表作《荒凉之地》、《一个老人的冬夜》和《摘苹果之后》。

《荒凉之地》(Desert Places)描写的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诗人一个人在夜色茫茫中观赏雪景,大地和自然界中的一切被雪覆盖,面对苍茫大地,诗人孤身一人,内心孤寂,无法排解。《荒凉之地》(Desert Places)实质上想要表达的是诗人荒凉的孤寂的内心世界。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自然界往往能抚慰人的心灵,使孤独的人不再孤独,但是弗罗斯特的诗歌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幅美国新英格兰凄凉的冬天画面。人类不仅不能从自然界中获得安慰,反而变得更加孤独。

二 对大自然的态度

对浪漫主义诗人来说,大自然是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它能治愈诗人受伤的心,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他们崇尚大自然,甘居乡村,过田园生活。通过与大自然交流,他们感受到了美丽的乡村风光带来的欢乐。华兹华斯称:“(那时)大自然对我就是一切(Nature then to me was all in all),我是长期崇拜大自然的人(I, so long a worshipper of Nature)。”他不是一般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他将大自然视为自己精神生命之根,未来生命的归宿。

华兹华斯在经历了人生失意后,于1793年8月他与他妹妹罗西重游葳河,写下了著名诗篇《丁 寺》。他听见潺潺作响的山泉,又目睹岸边的危崖陡峭,还有那黑压压的槭树、村舍院落、森森的果园和树林中冉冉升起的团团青烟,不禁发出了由衷感叹:“多少次/我在精神上求助于你!穿过树林蜿蜒流去的葳河啊/我的灵魂多少次求助于你!”从自然那里找到安慰,是大自然使孤独而敏感的他,在经历了心灵的创伤后,却仍有着美好童年的回忆,他可以在自然那里擦干身上的血迹,又重新站起来。因此,自然是他“心灵的/保姆、向导和护卫”,是他的“精神世界核心”。每当他人生遇到了失意,心灵受到了创伤,大自然总会给他滋养与抚慰。

华兹华斯和弗罗斯特都被誉为田园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唤起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然而弗罗斯特的诗,与华兹华斯的诗歌《丁 寺》完全不一样。弗罗斯特的诗歌展示给我们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惧怕,大自然具有破坏性,令人厌恶,而不是盲目的爱。他的诗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自然总是被描述成邪恶的产物,是有邪恶的元素构成的,对人类具有掠夺性。他想象的世界,也许被令人吃惊的黑暗设计所控制,他的这一想法在他的著名诗歌《设计》(Design)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设计》(Design)讲的是作者在早晨,发现一只白色的蜘蛛在一朵白色的花朵上捕捉了一只白色的飞蛾。整首诗重复最多的是这两个字“白色”(white)和“死亡”(death)。蜘蛛在白色的花朵上捕捉了一只白色的飞蛾,整幅画面就像一块坚硬的白色布料上,布满了死亡和枯萎的气息,像巫师做的有毒的汤药的配料一样,已经死去的飞蛾的翅膀就像白色的纸风筝一样。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白色的恐怖气息几乎使人窒息,压得人喘不过气。

在诗的最后诗人不禁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蜘蛛刚好落到那样的高度去捕捉一只飞蛾呢?是黑暗的设计吗(Design)?这首诗表面上看是说飞蛾,但实际上,飞蛾象征着人类,蜘蛛象征着冷酷的宇宙。在残酷的宇宙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是软弱的,人类永远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像那只飞蛾一样,永远也不会明白,自己会在什么时候由于什么原因而死去。这首诗揭示了自然界的冷酷无情,深不可测!

三 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包括山川、河流、电闪、雷鸣等等。太阳、月亮和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的统一。大自然是人类的物质基础,自然界中每一件物体都有它的特殊价值,它的涵义很广。

自然界中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是诗人喜爱描述的对象。华兹华斯从大自然中得到创作灵感,他认为“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二为一的”。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们能从大自然中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大自然既是美丽的又是充满智慧的,自然界的和谐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使人们忘记了人间的烦恼。更重要的是,人们从大自然中获得了智慧和知识。

在华兹华斯的诗歌《早春吟》(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中,表达了大自然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和谐的。自然界中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能和睦相处,人们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德。诗中写道“I heard a thousand blended notes.While in grove I sate reclined.”描写的是一天诗人来到小溪边休憩,听见有百曲千歌的谐唱交响,快乐的思绪涌上心头,在小溪边,他还看到“绕着绿阴下的葱葱樱草/长春花绾出了个个花环/我深知每朵花的心奥/如吐纳氤氲而觉着心欢”。长春花和樱草在绿荫下和睦相处,它们共享大自然的自由和欢乐。与祥和快乐的自然界相比,人类社会充满了烦恼和冲突,诗的最后两句写道:“Have I not reason to lament/What man has made of man?”诗人有足够的理由悲哀,因为人类社会的不幸福和不公,人们应向大自然学习。

根据浪漫主义的特点,大自然不仅美丽,还能给人们提供知识,人们真正的老师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是一本令人不厌的奇书,能启发人的智慧,教给人真理。在华兹华斯《转折》(The Tables Turned)一诗中有明显的阐述:“Books! Is a dull and endless strife,Come, hear the woodland linnet,How sweet his music! On my life,There is more of wisdom in it.”华兹华斯告诉人们,林间红雀甜蜜的歌声包含着智慧,小画眉的歌声也是不同凡响的,他号召人们都来聆听自然的教导。大自然中有丰饶完美的宝藏,能启发人的智慧。而自然这本书永远读不够的。

再看弗罗斯特的诗,唯一的主题就是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关系。自然以各种各样的消极、负面形象出现,或者冷酷残忍,或者荒凉漠然,或者潜伏着危险,或者阴险狡诈,根本就无视人类的存在,自然不仅不能抚慰人的心灵,而且还给人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创伤。

如《一个老人的冬夜》,诗中“屋顶白雪”是老人的白发,“墙上的冰凌”是老人的眼泪,暗示老人与屋子之间的关系,老人的生存状况受到了大自然的威胁。老人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在夜晚他只能与月亮为伴,表达了人与外界的隔阂,强调老人的孤独、绝望和无助。

通过对两位诗人的诗歌比较,华兹华斯诗歌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朴素、生动的日常口语,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劳动人民的不幸与质朴,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开创了一种清新、自然、抒情的新诗风。弗罗斯特诗歌风格是语言朴素无华、含义隽永,寓深刻的思考和哲理,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自然界的冷漠无情。他在看到冷漠的宇宙同时,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

四 两位诗人不同自然观的成因

从以上对两位诗人的诗歌比较和分析中,我们看到两位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不同的自然画面和他们对自然的不同态度。这与两位诗人所生活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华兹华斯出生在新英格兰的西北部湖区内,湖区以秀丽的山色和星罗棋布的湖泊闻名,他在那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代,领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他深受法国哲学家卢梭的影响,认为人应该回归自然。所以华兹华斯对大自然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敏感。

而弗罗斯特可谓尝尽世间的艰辛困苦,他幼年丧父,很小的时候就担起生活的重担。婚后不久,第一个孩子夭折。他的妹妹死于精神病。1938年,妻子心脏病突发而死。1940年,他成年的儿子自杀身亡。从他这些坎坷的人生经历来看,死亡、宇宙的冷酷、命运的无情、未来的无法预测等等成为他诗歌的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弗罗斯特诗歌深受华兹华斯的影响,他也以自己生活的新英格兰乡村和乡下人为素材,描绘了大自然以及人与大自然的联系。两位诗人都对英语语言的诗歌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Bateson,F.W. Wordsworth:A Re-Interpretation. 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54.

[2] Baym,Nina.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 Literature. New York:Norton and Company,Inc.1994.

描写冬天的诗歌篇2

B.折腰(zhē) 妖娆(ráo)

C.今朝(zhāo) 一代天娇(jiāo)

D.逊色(sùn) 成吉思汗(hán)

2.下列黑体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河上下(黄河) 原驰蜡象(奔跑)

B.须晴日(等到) 折腰(折断腰)

C.略输文采(差、失) 稍逊(差、失)

D.俱往矣(都) 分外(特别)

3.根据要求填写相关语句。

(1)词中描写静景的句子是: ,

;化静为动写景的句子是:

, ;描绘想象中美景的句子是: , , 。

(2)由写景引出议论的诗句是:

;体现主旨的诗句是:

, 。

4.雪是名著中经常描写的对象。请你阅读选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选段一:A视之,见小桥之西,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口吟诗一首。

选段二:B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

语段精练

5.阅读《沁园春 雪》下阕,回答问题。

(1)请你根据下阕的内容完成对联。

上联:赏雪景抒爱国豪情

下联:

(2)“江山如此多娇”一句中的“娇”这个词有何妙处?

(3)作者评论古代英雄人物,对具体人物的评价又各有不同,分别用了“略输”“稍逊”“只识”等词。这些词的使用说明了什么?(提示:从对评论对象批评的程度来看,从评论对象的历史功绩来看)

(4)请你说说文中的“风流人物”应具有的才华是什么。

(5)请你写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风流人物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拓展训练

6.阅读《冬云》,回答问题。

冬 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注解]这首诗作于1962年12月26日。1962年冬,在国内,刚刚经历了三年特大灾荒;在国外,极为猖獗。诗中的“虎豹”“熊罴”象征国际上的各种邪恶势力,“梅花”象征以诗人为代表的革命者及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苍蝇”象征经受不住考验的人。

(1)诗歌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作者这样写有何深刻含义?

描写冬天的诗歌篇3

1797年,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地位卑微的教师家庭,他淳厚善良,待人诚挚热情,但性格略带忧郁。对女友深深爱恋,但藏而不露,终生未娶。他貌不惊人,外表平易,但动作灵活,说话简要,在朋友中间推心置腹,风趣健谈,且有适度的幽默感,但有时激怒也会举措失常。这位看来活泼生动、风流雅致的艺术家,对任何形式的虚伪极其憎恶,对无知的愚鲁与庸俗的作风感到难耐。他对美誉并不看重,对怠慢也不予理会,对同辈的成就热情赞许,从无妒羡之心。他孜孜不倦地操劳以求达到个人的创作理想,那很强的个性具有某种不可抗拒的感召力,使他成为那批性格相异、艺术敏感的朋友中的一位中心人物,他们说在他身上“有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混合着的气质”。舒伯特并不是一个天性忧郁的人,在他许多早期创作的作品中,或衷心赞美自然和春天,如《高山顶上》、《听,听,云雀》;或热情歌颂艺术和爱情,如《致音乐》、《爱的使者》、《小夜曲》;或虔诚祈祷上帝和天国,如《受苦人》、《圣母颂》,用这些美好的形象来构筑他的理想,以期得到现实所不能给予的幸福和安慰。但是,令人窒息的社会空气,长期遭受的物质穷困和精神折磨,加上曾给他无限温暖的友谊小组“舒伯特党”因种种社会原因而逐渐瓦解,这一切都给舒伯特带来极大的痛苦,使他渐渐陷入了忧伤和失望之中。1827年,作者在阅读威廉·缪勒的诗集《冬之旅》时,找到了符合自己心境的寄托,这是他选择《冬之旅》进行创作的重要原因。《冬之旅》是舒伯特的呕心巨著,整部作品尽显感伤、忧郁、凄凉气氛,是一套令人为之痛楚而颤栗的歌曲。总体看,舒柏特的艺术歌曲带有深刻的个人印记,类似坦率倾诉内心的抒情独自,这种悲剧性的抒情自白,实际上从某方面来说就是抒写他的自我心境,映衬了作者一生的悲惨遭遇和当时社会生活的阴暗。

一、作品歌词选择贴切,歌曲整体构思巧妙,结构布局合理

《冬之旅》取自德国著名的抒情诗人威廉·缪勒的作品,这部作品思想深刻,意蕴深邃,有强烈的抒情性、叙述性和戏剧性。在遭受一系列坎坷中,可以说从未有任何一部作品以如此巨大的力量吸引舒伯特。此时舒伯特正处于撕心裂肺的病痛中,《冬之旅》中叙述的旅行者的苦难历程和悲惨人生结局,完全符合作曲家此时的心境。当舒伯特首次读到这部作品的前12首诗作时,他就已深受感动,并且开始谱曲,叙述这个濒临绝望、失望心碎、狂暴麻木的磨坊工人在冰天雪地里饮尽寒夜北风的滋味。

作品中24首歌曲,既相互联系成一整体,又各自独立。其排序完全按照作曲家的意图设定,既不破坏原诗作的内涵,同时也非常符合套曲艺术创作的需要。24首歌曲顺序依次为:1、晚安,2、风信旗,3、冻泪,4、凝结,5、菩提树,6、泪流,7、在河面上,8、回顾,9、鬼火,l0、休息,11、春梦,12、孤独,13、油车,14、白发,15、乌鸦,16、最后的希望,17、在村庄里,18、风暴的早晨,19、幻影,20、路标,2l、旅店,22、勇气,23、虚幻的太阳,24、老艺人。其中《菩提树》、《春梦》等歌曲是歌唱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作为独唱曲演唱的曲目。

在《冬之旅》24首歌曲中,有l6首作品都是以小调为主调,只有8首歌曲选择大调为主调,这使整部套曲蒙上了一层暗淡、忧伤的色彩,从而在整体上巧妙、妥帖地刻画作品所表现的孤独漂泊者的感伤,反映出处在梅特涅统治下的人们的忧虑和恍惚不安。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选择大调为主调的作品中,作曲家也经常通过和声大调的运用以及向关系小调或者同主音小调的转换等手法来暗淡大调“明朗”的色彩,强化作品暗淡忧伤的情绪。比如第l6首《最后的希望》的主调是be大调,但作品从一开始的钢琴前奏,就选择了降vi级的和声大调,配以动荡、多变的节奏,形象地刻画出“主人公”面对“无数鲜明的黄叶在枝头摇荡,哭我那幻灭的希望”的形象。第5首《菩提树》,此曲为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段用明朗的大调旋律,娓娓道来,演绎着歌词中所蕴含的宁静、安祥的气氛。b段的歌词是作曲家从幻想回到残酷现实的真实写照,作曲家舍弃传统的调性转调手法,直接转到同名小调上去。这种大小调的交替使用,本身体现了音响层次上的不稳定感,同时小调自身独具的暗淡色调,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抑郁感。悲伤的旋律,抑郁的调性,将一种无助、无望、无奈的心理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取材深刻,结构紧密,融合了作曲家天才的灵感和成熟的技巧。”

二、音乐形象塑造准确,人物心理描写细腻,艺术效果戏剧性强烈

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特征,音乐形象塑造和人物心理描写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里同样有着鲜明的体现。他的心理描写常常带上幻想的色彩,“深思、多情而善感”是舒伯特特有的心理气质。舒伯特利用调性、音色、和声上的色彩变化,多方面地刻画一个音乐形象,使歌曲创作达到强烈的戏剧效果。“舒伯特的音乐如潺潺出谷的小溪,浪漫而哀伤,温厚且淳朴,色彩绚丽、感情浓厚。这一点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艺术歌曲中,舒伯特注重诗歌和音乐的结合,歌曲的旋律由诗的意境决定,而旋律又 发展 诗情”。第1首《晚安》,钢琴以忧愁、带有沉重叹息的下行音调和稳定的行进节奏开始,立刻就预示出整个套曲的基本色调,描绘出刚启程的旅人的阴郁心情。歌曲旋律开始是d小调,色彩较黯淡,a段间奏后出现三度调性对比:a段再现时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手法,由d小调转到d大调,音乐的色彩立刻就明亮了,形象地描绘了流浪者复杂的心理。第2首《风信旗》,以异常急促的节奏,较长的乐句来表现极力倾吐出长久积压在心中的苦痛,在每个长句子问出现的延长休止符.又仿佛表现出主人公那因激动而透不出气息来的大喘息。第5首《菩提树》,是套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安逸、温和的旋律,用同主音大小调的明暗色彩,对比出主人公美好的过去和凄凉的现在。舒伯特的原作是一首变化分节歌,四节歌词分别唱着不完全相同的曲调:第一节歌用明快亲切的曲调叙述主人公对菩提树的深厚感情和菩提树给予他的安慰,音乐出现在大调上;第二节歌的前半部分叙述凄苦的流浪生活,由大调变为暗淡的小调,后半部分又叙述菩提树给予主人公的安慰,音乐恢复为大调;第三节歌的钢琴伴奏描写冷风瑟瑟,主人公在凛冽的寒风中前行;第四节的音乐和第一节相同,描写远离故乡的主人公听到菩提树对他亲切的呼唤。第11首《春梦》,作曲家用了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描绘出不同的画面:第一段是活泼而欢快的曲调,前奏中钢琴模仿鸟鸣,到梦中则转入平稳的伴奏。第二段,和弦突然显现,并在c—d—g—a上连接转换,配合冷酷的朗诵词,急促、断续和富有戏剧性的旋律表现了流浪者巨大的幸福和最美的理想被冷酷无情地毁灭。第l5首《乌鸦》则采用了一种近似哭泣的凄惨音调。第21首《旅店》则用了软弱无力、暗淡无光的旋律来表现主人公向墓园走来又离去的欲生不罢、欲死不能的无奈。第22首《勇气》的速度相当快,但调性随着每个乐句在变化(g—g—g—g……),歌曲旋律停止在g大调上,而钢琴的结尾却以g小调结束,这种处理手法对“勇气”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表现出极度的无奈和阴郁情绪。

三、创造性地发展钢琴伴奏的功能,使诗歌、旋律和伴奏声部统一和谐,相互衬托

舒伯特富于创造性的钢琴伴奏织体的写法,不仅在文学诗词与音乐之间起到了一种外景的描绘作用,而且在人物内心的心理刻画上,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相互衬托,从而提升了歌曲的艺术价值。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不仅从气氛上创造了超越诗词的力量,也细化了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声部被赋予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是声乐旋律部分的和声或节奏烘托,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的功能。”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诗歌、旋律和伴奏声部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诗歌为音乐提供了形象,音乐又充分展示了诗的意境。正是舒伯特丰富的艺术创造,终于将艺术歌曲这一体裁提高到与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同样的艺术高度。诚如权威的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paulhenrylang,1901—1991)所言:“舒伯特认识到了事物的新秩序,认识到了诗人和音乐家之间的新的关系,因此从纯粹音乐的意义上看,除舒曼和布拉姆斯偶有例外,他是比任何其它歌曲作曲家更为富于创造性的。如果他采纳浪漫主义的意见,承认诗人的绝对权威,只是给歌词配上音乐而已,他就不会创造出 现代 的歌曲。实际上,他不是这样做的,他有意识地要把和声及器乐伴奏等纯音乐因素提高到与诗和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要给歌曲的周围造成一个重大的音乐机体的力量,这力量足以在诗与音乐之间建立均衡关系。他以一个真正的、天才的、无穷无尽的手法维持、保证了这种均衡。”

1.织体形态特点分析

整体分析《冬之旅》这部声乐套曲,和声织体(即主调织体)为最主要的织体形态,但有些歌曲也采用复调织体的写法(这里分析的织体不仅指钢伴部分的声部关系,也包括钢伴与人声声部关系),主要表现为对比式复调和模仿式复调两种。在第4首《凝结》中,前奏是左手旋律与右手三连音分解和弦的结合,就钢琴声部自身而言,它属于主调织体的类型。但当人声进入时,钢琴声部的左手部分就与人声构成对比式复调的声部进行。

在第8首《回顾》中,主调织体的钢琴声部与人声部分巧妙构成相距一拍的八度模仿式复调进行。

2.音型的特殊功能作用

《冬之旅》钢琴声部的音型极富特色,为作品中的 艺术 形象塑造和作品人物心理刻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2首《风信旗》的引子,在织体上是简洁的“齐奏”,但它以抑扬格的流动的节奏、和弦分解式与助音式相结合的音型,既描写了“微风吹着我爱人家的风信旗,它不断旋转在屋顶上”的“外在风景”,又刻画了主人公对“旧情人”“善变的心灵像风信旗变幻无常”的“怨恨”心情。

第18首《风暴的早晨》,一开始引子就以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交替、连音与跳音的交替、强有力的力度、高音区与低音区的对比,形象地描绘出“风暴撕毁了天空苍白的衣裳”的情形。

第24首《老艺人》,左手空洞的主属五度持续音,右手在歌声的间歇中不断奏出单调的八音琴旋律,伴奏声部单一、重复的曲调要求保持速度的稳定性,既模仿了民间乐器那单调的和声,又给 音乐 增添了空虚、寂寞的气氛,鲜明地刻画出一位在凛冽的寒风中颤栗着行乞的贫苦老人的形象。

3.调性布局特点

通过调性的转换来进行艺术形象的塑造与作品人物心理刻画,是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冬之旅》中有8首作品运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布局,它们分别为:1、《晚安》(d—d—d)5、《菩提树》(e—e—e)7、《河面上》(e—e—e)8、《回顾》(g—g—g)11、《春梦》(a—a)20、《路标》(g—g—g)21、《旅店》(f—f—f)22、《勇气》(g—g—g),有效地配合了音乐形象、情绪的转换变化。以下为其中两例:

描写冬天的诗歌篇4

1797年,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地位卑微的教师家庭,他淳厚善良,待人诚挚热情,但性格略带忧郁。对女友深深爱恋,但藏而不露,终生未娶。他貌不惊人,外表平易,但动作灵活,说话简要,在朋友中间推心置腹,风趣健谈,且有适度的幽默感,但有时激怒也会举措失常。这位看来活泼生动、风流雅致的艺术家,对任何形式的虚伪极其憎恶,对无知的愚鲁与庸俗的作风感到难耐。他对美誉并不看重,对怠慢也不予理会,对同辈的成就热情赞许,从无妒羡之心。他孜孜不倦地操劳以求达到个人的创作理想,那很强的个性具有某种不可抗拒的感召力,使他成为那批性格相异、艺术敏感的朋友中的一位中心人物,他们说在他身上“有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混合着的气质”。舒伯特并不是一个天性忧郁的人,在他许多早期创作的作品中,或衷心赞美自然和春天,如《高山顶上》、《听,听,云雀》;或热情歌颂艺术和爱情,如《致音乐》、《爱的使者》、《小夜曲》;或虔诚祈祷上帝和天国,如《受苦人》、《圣母颂》,用这些美好的形象来构筑他的理想,以期得到现实所不能给予的幸福和安慰。但是,令人窒息的社会空气,长期遭受的物质穷困和精神折磨,加上曾给他无限温暖的友谊小组“舒伯特党”因种种社会原因而逐渐瓦解,这一切都给舒伯特带来极大的痛苦,使他渐渐陷入了忧伤和失望之中。1827年,作者在阅读威廉·缪勒的诗集《冬之旅》时,找到了符合自己心境的寄托,这是他选择《冬之旅》进行创作的重要原因。《冬之旅》是舒伯特的呕心巨着,整部作品尽显感伤、忧郁、凄凉气氛,是一套令人为之痛楚而颤栗的歌曲。总体看,舒柏特的艺术歌曲带有深刻的个人印记,类似坦率倾诉内心的抒情独自,这种悲剧性的抒情自白,实际上从某方面来说就是抒写他的自我心境,映衬了作者一生的悲惨遭遇和当时社会生活的阴暗。

一、作品歌词选择贴切,歌曲整体构思巧妙,结构布局合理

《冬之旅》取自德国着名的抒情诗人威廉·缪勒的作品,这部作品思想深刻,意蕴深邃,有强烈的抒情性、叙述性和戏剧性。在遭受一系列坎坷中,可以说从未有任何一部作品以如此巨大的力量吸引舒伯特。此时舒伯特正处于撕心裂肺的病痛中,《冬之旅》中叙述的旅行者的苦难历程和悲惨人生结局,完全符合作曲家此时的心境。当舒伯特首次读到这部作品的前12首诗作时,他就已深受感动,并且开始谱曲,叙述这个濒临绝望、失望心碎、狂暴麻木的磨坊工人在冰天雪地里饮尽寒夜北风的滋味。

作品中24首歌曲,既相互联系成一整体,又各自独立。其排序完全按照作曲家的意图设定,既不破坏原诗作的内涵,同时也非常符合套曲艺术创作的需要。24首歌曲顺序依次为:1、晚安,2、风信旗,3、冻泪,4、凝结,5、菩提树,6、泪流,7、在河面上,8、回顾,9、鬼火,l0、休息,11、,12、孤独,13、油车,14、白发,15、乌鸦,16、最后的希望,17、在村庄里,18、风暴的早晨,19、幻影,20、路标,2l、旅店,22、勇气,23、虚幻的太阳,24、老艺人。其中《菩提树》、《》等歌曲是歌唱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作为独唱曲演唱的曲目。

在《冬之旅》24首歌曲中,有l6首作品都是以小调为主调,只有8首歌曲选择大调为主调,这使整部套曲蒙上了一层暗淡、忧伤的色彩,从而在整体上巧妙、妥帖地刻画作品所表现的孤独漂泊者的感伤,反映出处在梅特涅统治下的人们的忧虑和恍惚不安。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选择大调为主调的作品中,作曲家也经常通过和声大调的运用以及向关系小调或者同主音小调的转换等手法来暗淡大调“明朗”的色彩,强化作品暗淡忧伤的情绪。比如第l6首《最后的希望》的主调是bE大调,但作品从一开始的钢琴前奏,就选择了降VI级的和声大调,配以动荡、多变的节奏,形象地刻画出“主人公”面对“无数鲜明的黄叶在枝头摇荡,哭我那幻灭的希望”的形象。第5首《菩提树》,此曲为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段用明朗的大调旋律,娓娓道来,演绎着歌词中所蕴含的宁静、安祥的气氛。B段的歌词是作曲家从幻想回到残酷现实的真实写照,作曲家舍弃传统的调性转调手法,直接转到同名小调上去。这种大小调的交替使用,本身体现了音响层次上的不稳定感,同时小调自身独具的暗淡色调,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抑郁感。悲伤的旋律,抑郁的调性,将一种无助、无望、无奈的心理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取材深刻,结构紧密,融合了作曲家天才的灵感和成熟的技巧。”

二、音乐形象塑造准确,人物心理描写细腻,艺术效果戏剧性强烈

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特征,音乐形象塑造和人物心理描写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里同样有着鲜明的体现。他的心理描写常常带上幻想的色彩,“深思、多情而善感”是舒伯特特有的心理气质。舒伯特利用调性、音色、和声上的色彩变化,多方面地刻画一个音乐形象,使歌曲创作达到强烈的戏剧效果。“舒伯特的音乐如潺潺出谷的小溪,浪漫而哀伤,温厚且淳朴,色彩绚丽、感情浓厚。这一点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艺术歌曲中,舒伯特注重诗歌和音乐的结合,歌曲的旋律由诗的意境决定,而旋律又发展诗情”。第1首《晚安》,钢琴以忧愁、带有沉重叹息的下行音调和稳定的行进节奏开始,立刻就预示出整个套曲的基本色调,描绘出刚启程的旅人的阴郁心情。歌曲旋律开始是d小调,色彩较黯淡,A段间奏后出现三度调性对比:A段再现时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手法,由d小调转到D大调,音乐的色彩立刻就明亮了,形象地描绘了流浪者复杂的心理。第2首《风信旗 》,以异常急促的节奏,较长的乐句来表现极力倾吐出长久积压在心中的苦痛,在每个长句子问出现的延长休止符.又仿佛表现出主人公那因激动而透不出气息来的大喘息。第5首《菩提树》,是套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安逸、温和的旋律,用同主音大小调的明暗色彩,对比出主人公美好的过去和凄凉的现在。舒伯特的原作是一首变化分节歌,四节歌词分别唱着不完全相同的曲调:第一节歌用明快亲切的曲调叙述主人公对菩提树的深厚感情和菩提树给予他的安慰,音乐出现在大调上;第二节歌的前半部分叙述凄苦的流浪生活,由大调变为暗淡的小调,后半部分又叙述菩提树给予主人公的安慰,音乐恢复为大调;第三节歌的钢琴伴奏描写冷风瑟瑟,主人公在凛冽的寒风中前行;第四节的音乐和第一节相同,描写远离故乡的主人公听到菩提树对他亲切的呼唤。第11首《》,作曲家用了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描绘出不同的画面:第一段是活泼而欢快的曲调,前奏中钢琴模仿鸟鸣,到梦中则转入平稳的伴奏。第二段,和弦突然显现,并在c—d—g—a上连接转换,配合冷酷的朗诵词,急促、断续和富有戏剧性的旋律表现了流浪者巨大的幸福和最美的理想被冷酷无情地毁灭。第l5首《乌鸦》则采用了一种近似哭泣的凄惨音调。第21首《旅店》则用了软弱无力、暗淡无光的旋律来表现主人公向墓园走来又离去的欲生不罢、欲死不能的无奈。第22首《勇气》的速度相当快,但调性随着每个乐句在变化(g—G—g—G……),歌曲旋律停止在G大调上,而钢琴的结尾却以g小调结束,这种处理手法对“勇气”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表现出极度的无奈和阴郁情绪。

三、创造性地发展钢琴伴奏的功能,使诗歌、旋律和伴奏声部统一和谐,相互衬托

舒伯特富于创造性的钢琴伴奏织体的写法,不仅在文学诗词与音乐之间起到了一种外景的描绘作用,而且在人物内心的心理刻画上,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相互衬托,从而提升了歌曲的艺术价值。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不仅从气氛上创造了超越诗词的力量,也细化了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声部被赋予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是声乐旋律部分的和声或节奏烘托,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的功能。”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诗歌、旋律和伴奏声部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诗歌为音乐提供了形象,音乐又充分展示了诗的意境。正是舒伯特丰富的艺术创造,终于将艺术歌曲这一体裁提高到与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同样的艺术高度。诚如权威的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PaulHenryLang,1901—1991)所言:“舒伯特认识到了事物的新秩序,认识到了诗人和音乐家之间的新的关系,因此从纯粹音乐的意义上看,除舒曼和布拉姆斯偶有例外,他是比任何其它歌曲作曲家更为富于创造性的。如果他采纳浪漫主义的意见,承认诗人的绝对权威,只是给歌词配上音乐而已,他就不会创造出现代的歌曲。实际上,他不是这样做的,他有意识地要把和声及器乐伴奏等纯音乐因素提高到与诗和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要给歌曲的周围造成一个重大的音乐机体的力量,这力量足以在诗与音乐之间建立均衡关系。他以一个真正的、天才的、无穷无尽的手法维持、保证了这种均衡。”

1.织体形态特点分析

整体分析《冬之旅》这部声乐套曲,和声织体(即主调织体)为最主要的织体形态,但有些歌曲也采用复调织体的写法(这里分析的织体不仅指钢伴部分的声部关系,也包括钢伴与人声声部关系),主要表现为对比式复调和模仿式复调两种。在第4首《凝结》中,前奏是左手旋律与右手三连音分解和弦的结合,就钢琴声部自身而言,它属于主调织体的类型。但当人声进入时,钢琴声部的左手部分就与人声构成对比式复调的声部进行。

在第8首《回顾》中,主调织体的钢琴声部与人声部分巧妙构成相距一拍的八度模仿式复调进行。

2.音型的特殊功能作用

《冬之旅》钢琴声部的音型极富特色,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塑造和作品人物心理刻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2首《风信旗》的引子,在织体上是简洁的“齐奏”,但它以抑扬格的流动的节奏、和弦分解式与助音式相结合的音型,既描写了“微风吹着我爱人家的风信旗,它不断旋转在屋顶上”的“外在风景”,又刻画了主人公对“旧情人”“善变的心灵像风信旗变幻无常”的“怨恨”心情。

第18首《风暴的早晨》,一开始引子就以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交替、连音与跳音的交替、强有力的力度、高音区与低音区的对比,形象地描绘出“风暴撕毁了天空苍白的衣裳”的情形。

第24首《老艺人》,左手空洞的主属五度持续音,右手在歌声的间歇中不断奏出单调的八音琴旋律,伴奏声部单一、重复的曲调要求保持速度的稳定性,既模仿了民间乐器那单调的和声,又给音乐增添了空虚、寂寞的气氛,鲜明地刻画出一位在凛冽的寒风中颤栗着行乞的贫苦老人的形象。

3.调性布局特点

通过调性的转换来进行艺术形象的塑造与作品人物心理刻画,是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冬之旅》中有8首作品运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布局,它们分别为:1、《晚安》(d—D—d)5、《菩提树》(E—e—E)7、《河面上》(e—E—e)8、《回顾》(g—G—g)11、《》(A—a)20、《路标》(g—G—g)21、《旅店》(F—f—F)22、《勇气》(g—G—g),有效地配合了音乐形象、情绪的转换变化。以下为其中两例:

描写冬天的诗歌篇5

3.大声诵读,抒感,完成审美创造。学生通过听读、自由读已对诗歌有了完整粗浅的把握,多少有了些共鸣,这时再要求学生大声地读,读出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自己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读出自己的理想追求,实现审美再创造。学生通过反复自读,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了解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能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

二、品悟新诗,走近诗人,让学生乐说

1.“悟”是感悟诗歌。感悟诗歌的形象,感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诗歌的特点——凝练性、跳跃性、模糊性,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产生障碍。诗歌“往往是跳跃式的,要由读者凭想象去联系起来。”教师怎样引导学生领悟新诗所抒发的感情是学习诗歌的关键。要在诵读的基础上,反复感悟琢磨,激发学生自己去想象,去发挥,通过想象领悟新诗形象,猜测新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走进新诗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2.“品”是领悟诗歌的神韵,品味语言。诗歌教学应引导学生去“品”,在“品”中去发现、去把握、去挖掘、去想象、去发挥,从而领悟到诗歌的神韵,领悟到诗歌的美。“品”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品味诗歌的语言,教师可示范性地讲一些精妙的语句,让学生学会“品”的方法;更要让学生自己去“品”,以提升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3.“述”是强化形象描述,感受诗的形象。“述”要贯穿于新诗学习的整个阶段。教师在“述”的指导上,可以是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形象描述,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更应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教师要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言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地展示诗的情境。对学生的“述”,教师应教给方法,如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叙述入手,抓住具体的形象,用语言描述出来;再如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头脑中那一幅幅画面描绘出来。

三、仿写新诗,彰显个性,教学生会写

1.从仿写入手,让诗心在个性中跃动。新诗语言新颖、凝练,又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在新诗教学中,伴以仿句训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升其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情感想碰撞,充分理解教材。如我在教学新诗《四季的脚步》第一段“春天的脚步”时,先指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遣词造句的妙处;其次指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再次指导学生仿写“春天的脚步”片段,抒发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朗诵自己仿写的诗歌,他们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喜爱完全融入诗中,仿写出了不同的诗句,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而后,我又指导学生把仿写的句子整理成了一首赞美春天的组诗。

描写冬天的诗歌篇6

由于诗歌写作的特殊性,普通的习作者对于诗歌的构思特点、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少人视诗歌写作为难事,甚至产生惧怕心理。

笔者在长期的写作教学中,对指导学生诗歌写作入门探索出一个简单易学的方法,就是巧用比喻句。方法是课堂上布置一个主题,先让学生围绕着该主题写一句比喻句,然后教师按照一定的诗歌构思规则扩展成一首抒情短诗。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形象,从而抒发思想情感。

诗歌构思的方式有许多种,而作为写作入们最重要的一步是找到恰当的诗句,找准诗歌抒发的意象,诗歌创作常常是从捕捉“意象”入手,围绕着“意象”的安排和经营完成全过程的。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有了意象,诗歌构思也就有了骨架,诗歌才可以依此进行展开,或深入开掘意象的意蕴,或层层递进诗句的外延,或反复咏唱作者的情感……也就是说,诗歌作者有一个想法(即获得诗歌的主题思想)后,必须借助物象把所要表达的情感呈现出来。

而意象是通过比喻完成的,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指出:人们使用比喻的原因之一是比喻以较少的言词表达了较多的内容。(1)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常常用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而比喻句的本体与喻体,就具有意象的某种相似的特点,找到了比喻句就很容易引发意象的生发,因此韦勒克和沃伦又称之为“比喻性的意象”。(2)

所以,意象如果不通过一种以抽象的感觉相似性为基础的比喻作用,难以投射到诗境界的层次。构思过程中诗歌意象比较是难以恰如其分地生发的,这就需要借助比喻句进入诗歌的想象天地。

我们试着来分析两首诗歌,看看比喻在诗歌构思上奇妙的作用。

第一首是比如汪国真的诗歌《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诗篇其实就是运用一个排比句,按照反复的抒情方式安排段落,简单的构思和布局却带来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再如艾青的诗歌《冬天的池沼》

冬天的池沼/寂寞得像老人的心——/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冬天的池沼/

枯干得像老人的眼——/被劳苦磨失了光辉的眼/冬天的池沼/荒芜得像老人的发——/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发/冬天的池沼/阴郁得像一个悲哀的老人——/

佝偻在阴郁的天幕下的老人。

《冬天的池沼》这首诗写得深沉悲凉。诗人面对冬天的池沼,内心深处在焦灼地期待着,期待着这种景象的改变。全诗采用一种比喻的写法,以生动传神的比喻,来刻划“冬天的池沼”的形象。这四组比喻,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象,也干净利落地完成了这首诗的构思。

运用比喻句巧妙进行诗歌构思的方式,可以运用到诗歌写作的课堂训练中。比如,笔者给了学生“爱”的主题,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写了不少比喻句。

(一)爱如转角的你总会不期而遇;(二)爱如璀璨的宝石总会让你怦然心动。

笔者根据这两个比喻句扩展诗歌:

爱/在转角/不期而遇//有一颗宝石/璀璨在/你和我的梦里。

又如:(三)爱如冬日里的阳光,能将所有的冰雪融化。

笔者扩展成诗歌:

给我一缕阳光/融化/你冰雪的目光//在冬日里/温暖/漫长的等待。

又如:(四)你是黑夜里照亮我前行的灯火,让我恐惧的心趋于平静,让我有勇气穿过黑夜。

笔者扩展成诗歌:

你举着灯火/照亮我前行/在黑夜里/我恐惧的心趋于平静/感谢你啊,举火的爱人/就在这一刻/我充满勇气/穿过未知的黎明。

又如:(五)爱像一杯酒,越久越醇

这个比喻句比较老套,但也可以扩展成一首不错的短诗:

放置一杯酒/沉淀/365个日夜/苦酿/那一度香醇。

又如:(六)爱似一双眼睛,用温柔的目光凝视着你

笔者扩展成诗歌:

凝视你的双眸/你的温柔/一寸一寸融化/我的卑微。

又如一个排比句:(七)爱就像一杯咖啡,苦涩又甜蜜;爱如一捧清泉,哺育时代佳人;爱就像阿尔卑斯山融化的水。

笔者扩展成诗歌:

我和你喝一杯咖啡/让心飞越阿尔卑斯之巅/在心灵的那片荒漠/捧一泓清泉/浇灌彼此的饥渴。

以上几句比喻句,也可以运用反复的手法,合成一首诗歌:

送你一缕阳光/在冬日/温暖你的寂寞//送你一捧清泉/在干枯竭的季节/温润你的芬芳//送你一眸刚强/在你失去勇气的时候/去收割属你的/甘甜。

又如:(八)爱是阳光中的一棵树。

笔者扩展成诗歌:

站在阳光里/如一棵树/你的爱如潮水/涌来/在你的汪洋中/容纳所有//一树绿叶/渐趋深红。

又如:(九)爱是孤岛上的一盏明灯。

笔者扩展成诗歌:

潮起潮落/点一盏明灯/在你的孤岛/照亮浪花的足迹/路的尽头/是你的目光/凝眸一瞥/我用一生阅读。

又如:(十)爱在心中不平凡老去。

笔者扩展成诗歌:

爱/在心中/在平凡与不平凡之间/在信与不信之间/在痛苦与快乐之间/……./老去/重逢//爱在心中。

再如,笔者给了学生“生活”的主题,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写了比喻句:

(十一)生活如一面镜子照亮苦和涩。(十二)生活是一味调味剂,充满苦和涩。

笔者扩展成诗歌:

竖起一面镜子/在路的那一头/照着你/蹒跚的脚步//倒一些调味剂/在你的菜肴中/增添苦和涩的滋味//让香甜更香甜/让美满更溢满。

总之,这种方法容易化复杂为简单,使多变的诗歌构思方式变得有迹可循,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逐步窥得诗歌写作的门径。尤其适合学生课堂训练写作。甚至开发儿童诗歌写作等类似的校本课程。

当然,在扩展诗句的过程中,要符合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语言首先是分行分行是意义的需要,是情感韵律节奏的变化,同时语言内涵富有弹性,富有言外之意的张力和跳跃感。

描写冬天的诗歌篇7

童趣诗写得最为著名的,当属南宋诗人杨万里了。他多以儿童日常生活的瞬间为切入点,描绘出一幅幅浸润着童趣美的画面。“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首诗,真是一幅活泼明朗、意趣天然的水墨画。“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午睡之后,窗前的孩子们在柳树下嬉闹玩乐,让生活多了一份乐趣和生机。“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碎地声。”冬天,调皮的顽童将一块冰穿上彩线,当锣敲打,声音清越嘹亮,于是顽童越发用力,忽然冰块被敲碎,散落在地。这份稚气的乐趣和余景的玩味,让我们忘记了背景中冬季的严寒和冰冷。

刘克庄的诗作《鸟石山》,也是描写儿童的:“儿童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尽有踪。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孩子们的狂劲儿、野劲儿、疯劲儿,在这首诗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诗人范成大在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写道:“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诗人把儿童向往明媚春光的欢跃情态写得活灵活现。

描写冬天的诗歌篇8

比如,马戴的《出塞》:“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诗人通过外貌和动作描写,塑造了戍边将士英姿勃发、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机智勇猛、英勇无畏的形象。第一句“金带连环束战袍”,刻画出了戍边将士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第二句中的“冲”字是动作描写,展现了戍边将士勇往直前的精神;第三句通过“卷旗”这个动作描写,表现了将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再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第二句中的“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了诗人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第四句,作者想象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自己这个远行之人,借助他人的声音、语言,再次表现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分析侧面烘托手法

侧面烘托又称间接描写,分为以物托人、以人托人、以景托人三种。这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不直接对人物进行描写,而是注意环境、周围景物、周围人物等描写对人物刻画所起的作用,进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比如,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陆鸿渐隐居之地的环境、景色,后半部分写诗人不遇陆鸿渐的情况,整首诗没有一处着笔于陆鸿渐,却写出了他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脱放达的隐逸人士的形象。前四句中“野径”“桑麻”“篱边菊”“未著花”等景物描写表明了陆鸿渐居住的地方很幽静,颇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蕴。

另外,“”是“花中的隐逸者”,而陆鸿渐家外篱边未开的更凸显了他的隐士风韵。后四句中“无犬吠”“问西家”“山中去”“归时每日斜”,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再如,戎昱的《塞下 曲》:“北风凋白草,胡 马日VV。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首联是自然环境描写,体现了边塞地区苦寒的环境特点,目的是烘托边塞将士生活环境的恶劣;颔联中的“秋来”“夜后”通过交代时间侧面烘托了人物形象;颈联描写了边塞战士长期而艰苦的戍边生活,烘托出了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边塞将士形象。

三、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描写冬天的诗歌篇9

本文即试图从景物描写这一角度对鲁迅小说加以分析,探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经验,尤其是诗歌经验对于鲁迅小说独特风格形成所具有的意义。这即是说,鲁迅的小说,极大地借鉴了中国传统抒情文学的艺术经验,以诗歌笔法为小说技巧,从而赋予小说一种诗意的美――在叙事之外,呈现出一种中国传统抒情文学的特色,将古典诗歌中的写景经验融入到现代小说的创作中。鲁迅小说中,对景物的描写大多以平常之景为对象,运用平淡质朴的语言,将景物描写与小说的情感表达紧密结合,对营造小说的情感氛围、烘托人物性格、寄托作者情感,以及加深小说的主题意蕴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正如清代王夫之所说:“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3],鲁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更将感情融入其中,使得其小说具有了“一切景语皆情语”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之美与诗性特征。

一、以平淡之语为平常之景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都属写实风格,因此,小说中大多是读者目所能及的、生活中常见之景物。《故事新编》虽是以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笔调对古典神话传说加以改造,但在对景物的描写过程中,鲁迅还是坚持了现实主义的笔法,以期获得某种真实感,从而避免了纯游戏的荒诞性。对这类平常之景加以描绘,尤其能够显示一个作家的写作功力;而鲁迅更是能够举重若轻地,用近乎白描的平淡之语进行描写,“描人所不能描之景”[4],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就平常之景而言:如《祝福》中对冬日节日氛围的描绘:“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过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鲁迅选取“天空”作为展现节日欢乐的氛围的典型意象,将“可睹而不可取”[5]之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又如《一件小事》中对冬日北方城市街道的描绘:“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洁白的大道”五个字即将寒冷、人烟稀少的冬日街道送到读者眼前,直得王维“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之精魂。《故乡》中一句“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一个“抖”字便把冬日寒风料峭而旧宅凋敝的景象描绘了出来。《风波》中“嗡嗡的一阵乱嚷,蚊子都撞过赤膊身子,闯到乌桕树下去做市”,生动地将夏日傍晚的蚊虫集散呈现在读者眼前。《白光》中“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仿佛有谁将粉笔洗在笔洗里似的摇曳”,俨然一副水彩画。而《社戏》中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则仿佛一部画面生动的电影。《铸剑》中的“杉树林的每一片叶尖,都挂着露珠,其中隐藏着夜气。但是,待到走到树林的那一头,露珠里却闪出各样的光辉,渐渐幻成晓色了。远望前面,便依稀看见灰黑色的城墙和雉堞”;《补天》中的:“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浮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灭得 眼。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一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则属另一色调的画面。

就平淡之语而言:如《狂人日记》中就借“狂人”之口显露出来:“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今天全没月光”。对月亮进行平淡直白的描写,却简单有力。《出关》中,老子所见之景:“只见外面全是黄土的平原,愈远愈低;天色苍苍,真是好空气。这雄关就高踞峻坂之上,门外左右全是土坡,中间一条车道,好像在峭壁之间。实在是只要一丸泥就可以封住的”,将荒凉、了无人烟的关外之景勾勒了出来。又如《伤逝》中,涓生以重回会馆所见之景展开回忆:“依然是这样的破窗,这样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这样的窗前的方桌,这样的败壁,这样的靠壁的板床。”鲁迅连用五个“这样的”描绘涓生曾经无比熟悉的、而今却已物是人非的景象。《弟兄》中,“院子里满是月色,白得如银”,用简单的句式、平常的比喻将主人公回复平和的心境表现了出来。

鲁迅小说中描绘的景物不单以平常之景、日常之物为主,而且大都通过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出来。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备受推崇,如谢灵运诗歌如“初发芙蓉”的风格,李白推崇“清水出芙蓉”的诗歌之美,皎然推崇“风流自然”的诗歌。鲁迅认为,“传神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6]事实上,鲁迅的小说在描绘景物的时候,大多采用白描的手法,也仅以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的特征。这一点和杜甫所言“语不惊人死不休”不同,也和西方现代文论所重视的“陌生化”的艺术技巧恰恰相反,实在是非常高明的一种修辞。

二、以景物描写来丰富作品意味

中国传统诗歌追求平淡的语言,但同时还要从平淡的语言中读出多种意蕴来。这正是文学作品的蕴藉、诗意和美感所在。正如《二十四诗品・自然》中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宋代苏轼也强调“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7]。“浓尽必枯,淡者屡深”[8],传统诗歌向来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为至境。鲁迅的小说主题丰富、人物生动、风格多样,但无疑,大量的景物描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鲁迅曾说过:“表面上的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9]其实,岂独是画或雕像,在艺术中,任何一处的人或物的描绘都是人物风貌和艺术内涵的体现。鲁迅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正是以平淡自然的语言,为小说营造出了丰富的情感氛围、烘托出人物心情,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更加深了小说的主题意蕴。

首先,通过景物描写来营造小说氛围。正如上文所举《伤逝》开篇连用五个“这样的”来描绘会馆旧居的环境,为涓生、也为读者营造出强烈的物是人非之感。这样的例子在《伤逝》中还多有表现,涓生回到子君离开后的租屋,“我遍看各处,寻觅子君;只见几件破旧而黯淡的家具,都显得极其清疏,在证明着它们毫无隐匿一人一物的能力。我转念寻信或她留下的字迹,也没有;只是盐和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却聚集在一处了,旁边还有几十枚铜元。”又将子君主家的景象、离去时的留恋以及涓生的失落心情勾勒了出来。宋代张戒论诗,认为“诗人之工,特在一时情味”[10],正是此意。

其次,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阿Q正传》中的“靠西墙是竹丛,下面许多笋,只可惜都是并未煮熟的,还有油菜早经结子,芥菜已将开花,小白菜也很老了”正是饥饿的阿Q眼中之景。《弟兄》中张沛君以为弟弟病重时所见之景:“……惘然地回身,经过院落时,见皓月已经西升,邻家的一株古槐,便投影地上,森森然更来加浓了他阴郁的心地。突然一声乌鸦叫。这是他平日常常听到的;那古槐上就有三四个乌鸦窠……”,用夜晚的阴森、惊心之景来烘托张沛君的沉重心情,这正与他知道是虚惊一场之后的所见之夜景。与“院子里满是月色,白得如银;‘在白帝城’的邻人已经睡觉了,一切都很幽静”的安宁祥和之景形成鲜明对比,人物心情的变化早在景色的转变中完成了。

第三,通过景物描写来寄托作者的情感。刘熙载说“景以寄情”[1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12],好的作家,总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景与情,在文学作品中互为表里,“景随情至,情繇景生”,这是中国抒情文学最根本的特征。《在酒楼上》中“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鲁迅以斗雪盛开的梅花和山茶花来表现一种热烈、勇敢、高傲且不畏孤独的斗争精神。《药》中,“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一句,除了交代时间之外,更寄托了鲁迅对中国社会日久的黑暗和人民麻木精神的痛心疾首。

最后,通过景物描写来加深主题意蕴。多篇小说以景物描写作为结尾,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情思与想象。《祝福》以“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结尾;《孤独者》结尾两次写景“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的光辉”“月光底下……”;《药》中的“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明天》里:“银白的曙光又渐渐显出绯红,太光接着照到屋脊。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地叫”等,都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味道。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佚文)说:“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13]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从一个方面看,固然是“秀”,其存在本身构成一般小说中与人物、情节并列的第三要素:环境,从而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品格;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作品氛围、人物心情、作者情感和主题意蕴,也借此得以传达和深化,又属于作品“隐”的一面,从而赋予作品以深度和意味。

三、以景物描写来建构小说意境

中国古代诗歌,以能营造意境者为佳。意境,南宋范文认为“情景相融而莫分”即为意境,姜夔认为诗歌需要“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吴渭说“意与景融,辞与意会”,至清代王夫之则总结“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14]意即情景交融者则是意境。

描写冬天的诗歌篇10

就意象而言,极为单纯,极具生活实感,在这作为全诗灵魂的典型意象中,苦难的北方人民,有着地域特点的风物,黯重的时代氛围得到了体现,抽象的题旨附在最贴切的形象中,深厚的内涵化为最具体的画面。

《向太阳》则一开始就努力使题旨、内涵具体化,其方式也是捕捉单纯、富有动感的具体画面作为全诗的灵魂:我起来/像一只困倦的野兽/受过伤的野兽/从狼藉着败叶的林薮/从冰冷的岩石上/挣扎了好久/支撑着上身/睁开眼睛/向天边寻觅……

另一类从题目上看内涵很确定。诗人在构思这一类诗的整体意象时,采用的方法常常和上一类相反:尽量地把诗的意象放大。诗人很少让所描写的对象(人和物)作为单个形象孤零零地出现,而是把它放置在空阔的时空背景中。在和特定的时空相联系中,描写对象获得了某种象征寓意,体现着深广的内涵。分意象构成:一首诗的整体意象是由分意象构成的,从意象的组成状态决定着一首诗的优劣与否。艾青在如何结构分意象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色调对比

情感反差,艾青是个善于在诗中设置冲突的大师,他常常通过把有着强烈反差的色调、情感、景物放在一起,以达到震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如前例中提到的《太阳》一诗,当太阳滚来时,诗人设置的却是阴暗、死亡的分意象:“远古的墓茔”“黑暗的年代”“人类死亡之流”在《向太阳》一诗中,诗人在尽情地铺叙光明、胜利、喜悦后,在结尾外陡然一转,“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际会中死去……”

二、比喻奇崛

比喻的目的是对那些形象感不够强的具象进行形象再造。巧妙的比喻不仅是智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能赋予静态物象以动

感,使无生命物体获得生命,自然物注入了社会内涵。《浮桥》中形容乡村破屋“那些颓废的墙堵,象穷人们的破衣,褴褛得失去了温暖”。《冬天的泥沼》中把冬天的池沼比喻为垂暮的老人,奇崛而富有深意。

描写冬天的诗歌篇11

1.通读文本

要想通读,先看题目,再看作者,三看注解,最后才是读诗文。很多诗歌初看题目就可以知道内容,比如是托物言志诗,是思乡怀亲诗,还是送别诗。如《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这个题目,有很明确的信息:故乡人在外偶然相聚,而且是在客舍中,它的内容里一定有思乡怀亲之念,客居在外又有漂泊流离之感,宦海沉浮之痛,不忍离别之情。

问题是大多数学生不看注解,注解被忽略。教师一定要强调看注解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看注解的习惯,知道从注解中寻找信息。

2. 判断手法

分析语言技巧,包括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正常的顺序是,先找修辞,找不

到,再找表现手法,还是没有找到典型的表现手法,最后才找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一定是有的。

很多学生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混为一谈,眉毛胡子分不清。如果学生能够记住表现手法的类型与每一种类型的典型例子,记住表达方式的类型及每一种类型的典型例子,他就可以像学数学一样掌握了公式定理。

诗歌中表现手法十分重要,常见的有: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一般在古诗中,描写细微的声音,如露珠滴落,石上泉水流动,秋冬鸟、虫啼叫,落叶的声响,鱼儿跳动等,就是以动衬静;而描写较大的声音,如竹笛响,牛儿哞叫,箫声,爆竹声等,就是以声衬静。教师让学生记住这些惯例,在分析表现手法时,他会一眼就得出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结论。

对比衬托。举一个最通俗的例子就可以说明什么是衬托,问“很高的人和很矮的人走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胖子和瘦人站在一起什么感觉?”这里既是衬托,又是正反对比衬托。在影视剧中,墙上的钟哒哒哒发出很响的声音,为什么?这里的问题是,学生搞不清楚什么是正面衬托,什么是反面衬托。通俗的解释就是好的,同类的就是正衬,比如两个很高的人在一起;好的和坏的,两个相反的在一起,就是反衬。但是不同的诗歌,要做具体分析。

写景抒情。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诗歌典型的

间接抒情。诗句究竟是什么表现手法,在脑子里梳理一下有哪些类型,对号入座。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第一句记叙,同时写景,交代了时间、事件、环境,第二句抒情,情感的落脚点是“悲”字,交代了人物。

虚实结合法。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送别诗往往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明写送别时的情景,虚写送别后的情景,同时也是想象送别后的情景。学生记住了这个规律,只要一明确是送别诗,就可以基本上判断采用了虚实结合法。

表现手法是考的最多的,学生往往会判断失误,如“白银盘里一青螺”既是比喻,又是想象,很多时候,一句诗既有修辞手法,又有表现手法。很可能学生只判断出比喻,不能够判读出想象。像这种情况,如果阅读题目问的是什么修辞法,只须要答比喻;如果问的是表现手法,就要回答想象。

表达方式只有5种: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叙。在古诗中,描写、抒情是最多的,难得有直接议论的诗句,说明几乎没有,记叙是有的。在诗歌阅读中,很少有分析表达方式。

3. 分析手法

答题包括3点:什么手法、什么作用、什么情感。

如“白银盘里一青螺”是比喻的修辞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把湖水湖面比作白银盘,把远山比作青螺,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洞庭湖明丽的美景,又是想象,把洞庭湖想象成白银盘,深绿色的远山想象成青螺,表达了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明确阅读的答题模式

诗歌阅读题目的类型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意象类。判断是什么意象,结合原句分析营造了什么氛围,流露表达了什么情感。

技巧类。判断手法,结合原句翻译和分析手法的作用,明确是什么情感。

语言类。概括语言特点,结合原句分析语言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炼字类。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翻译、解释分析作用、氛围,表达了什么感情。

三、举例理解阅读步骤和答题模式

诗歌的三大特征是语言凝练,音韵美,饱含情感。教师在教授诗歌阅读时,首先需要提纲挈领地告知学生,每一首诗歌阅读的落脚点都是情感,诗歌就是为了抒情。而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诗歌中通常都是间接抒情。

以诗人戎昱的《塞下曲》(其六)为例,分析诗歌的阅读理解。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VV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解,①VV(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歌的题目告诉读者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中的人物是将领、士兵,这类诗歌作者

对他们是颂扬、怜惜的情感,他们有报国、建功立业、思乡怀亲的愿望,这类诗歌的主旨往往是表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VV”的注解可以帮助理解原句,“卢龙塞”是古地名,“烟尘飞至今”就迎刃而解,“烟尘”,借代的修辞手法,仗打得很久了,战争连年。

在这首诗歌中,典型的意象是“月”。“月”在古诗中通常表达思乡,可是有学生说“你怎么知道边将思乡?”这证明,学生连阅读古典诗歌最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但是,“月”不仅仅是表达思乡,它的含义还有:清高孤傲,不同流俗;感叹昔盛今衰等,关于这一点,老师须要给学生讲清楚,以免读诗看见“月”就是思乡。

描写冬天的诗歌篇12

一、诗意素描内涵

关于“素描”,《现代汉语词典》如此定义:(1)单纯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画,如铅笔画、木炭画、某种毛笔画等。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2)文学上指文句简洁、不加渲染的朴素描写。诗意素描是指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通过准确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用优美的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把每一首唐诗描绘成一幅精致的写意画的作文形式。诗意素描的文字清新可爱,以全新的阐述方式给人一种远离尘世、返朴归真的美。诗意素描这种全新的写作方式已经引起人们尤其是教师们越来越多的兴趣和关注。

二、课件渲染,未成曲调先有情

几乎所有中小学阶段的唐诗、宋词都能找到优美的课件,当课件中的美丽风光和悠扬音乐骤然在课堂响起,学生很容易陶醉其中,由于有兴趣,很容易展开灵动的思维、想象的双翼。图画与声音的完美配合,使学生感觉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音的完美配合,有声有色、古香古色,氤氲这唐诗宋词的美感。多媒体音乐与画面的渲染,为学生学习古诗及诗意素描进行了铺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地进入了诗情画意的境地。这些优美的文字中以作家曾冬的作品居多、唯美,如笔者用著名作家曾冬的素描《独坐敬亭山》配合优美的音乐范读导入:

寂静无声。几只流浪的鸟,飞出了守望的视线,不见踪迹。天空是深不可测的海吗?铺开蓝色的陷阱,诱捕了所有的翅膀。

一朵闲逛的白云,慢悠悠地踱着方步,在一块岩石上坐了坐,又走了。最后,不知是跑进了哪个湖里洗澡去了,还是被蹑手蹑脚的风收回了家中?

这个下午,寥廓的长空空旷得只剩下了孤独的阳光。比阳光更孤独的,是山峰;比山峰更孤独的,是独坐的诗人;比诗人更孤独的,是一颗心,沉默的灵魂……

三、诗歌拓展,轻拢慢捻抹复挑

当学生在诗歌较好的气氛中以各种方式诵读唐诗之后,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诗歌意境时,教师可以顺势进行诗歌拓展,以一些精美的唐诗素描的文字配上意境优美的动画,让学生进入想象拓展的画面。

如笔者的学生素描《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一句:窗外月色迷茫,透着微弱的光线。那片世界在飘着朦胧的寒烟。抬头寻月,星辰稀依,月儿阴缺。岁月是命运齿轮上的流水,一朝踏入红尘,便从那头走入了这头。是月亮忘了我,或是我骗了世人,那是一个恍若隔世的梦,是一个改朝换代的梦,梦醒时亦是碎时。月儿低眉,微风亲抚。月光柔柔地洒满大地,花儿淡淡地开在枝头,人儿静静地立于月下。这花前月下,怎能不美。物还在,景依旧,心却未暖,已无言,影婆裟,独上西楼。投望眼,才觉清秋。那些风雪,已然不再。我只是被黑夜笼罩,永远看不见双眼,那些繁花似锦的往事被风吹落,折断了翼,枯黄了叶,无影无踪。

在这样美的文字和意境里,唐诗素描的文字变得更感人,诗意优美。这些唐诗素描的作品既可以让学生读,又可以由教师配乐范读。

四、低吟浅唱,大珠小珠落玉盘

作品无非是个例子,笔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现代作家能把唐诗素描得这么美丽空灵而深刻。笔者和学生思索、讨论后归纳:源于理解意境,进行多角度联想和想象。在素描中要注意:

1.明确诗歌要素,进行合理想象。如《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句中有山,那么与山有关的景点就可以联想到山林、山花、鸟、僧人、樵夫等,让他们合理出现在素描的作文中。

2.抓住诗句或词句中景点的特点,丰富意象。如《竹里馆》中“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中为竹林,那么晚上幽静的竹林、皎洁的月色,这样的夜晚可以出现哪些事物?鸟?花?琴者?树影?学生的联想就不会混乱而不着边际,就能丰富作品中可能出现的意象。

3.定好感情基调,再现意境。作文时应“情动而辞发”。如素描马致远的《秋思》,“断肠人在天涯”,感情基调应该为悲凉。当感情基调定好后,古道上的一棵树、一片叶子、一阵秋风、一匹马,凡此种种,无不渗透着悲凉感伤的情怀。

五、原创练习,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学生有了对诗歌的初步了解,对于作品也有一种很想表达的愿望时,笔者就顺势选取才上完的诗歌,布置学生练习唐诗素描。

一次学完《竹里馆》及介绍一些诗意素描作品后,某位学生的课后习作如下:

诗意素描《竹里馆》

别了尘世的几许繁华,迷上了眼、离醉、朦胧……两相望,泪断肠,淡了伊人妆。花开若相惜,花谢莫相离,西风古道,扯开了梦里思绪,清冷的月光……

辗转了几湾淙淙流水,是一帘幽远的竹林。苍劲的枝条随风飘扬,干枯的竹叶撒落了一地尘埃,松软而刷刷作响。你好像化为其中一枝,临风摇曳,散入云际,探人心海,偶尔成为那飞倦的鹭鸶鸟的栖身之所。

夜已把你笼罩。风悄悄乘行在指间。忧伤漫过星星夜,黑夜漫过了你独坐一时的黑境。几声鸟虫的窃窃私语,几转夹着寂静的瑟瑟风声,却未显荒凉、虚无……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人,你那略显淡泊的身影,陶醉了我。

看着这样优美而充满灵性的作品,怎不让人陶醉?学生的作品虽然稚嫩,但诗情、诗性却不逊于诗人,而且作品清新,读来令人爱不释手。由此可见,诗意素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又能增强他们对唐诗宋词和现代文的转化能力,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提高欣赏水平和文字能力。

诗意素描虽然只是一朵淡然绽放的小花,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形式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乐意尝试,希望它能成为语文教育和文坛上的一朵灿烂艳丽的花朵。

描写冬天的诗歌篇13

在伟大诗人杜甫一生创作的1458首诗中,按地域分类有长安诗、秦州诗、同谷诗、梓州诗、阆州诗、成都诗、云安诗、夔州诗、湖湘诗等,其中成都诗和夔州诗的总数为707首,占他诗作总数量近一半。学界对杜甫的成都诗和夔州诗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地域特色、深远影响等方面,但是对两个地域的有关气候描写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的还比较少。本文即从两地气候描写这个角度对杜甫成都诗和夔州诗的差异进行比较,以求对杜诗的这一侧面有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

总体来说,成都诗写“春”出色,夔州诗写“秋”最佳。究其原因,杜甫在成都实际生活了三年零九个月,正如《去蜀》一诗中所说:“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这让他有足够多的机会和时间来感受成都温润的春天。此外,还因为他在成都生活时心境比较平和安然。在他漂泊西南十一年的岁月里,成都时期可以说是他唯一一段衣食无忧、有朋友家人相伴的安定温馨的岁月。心态淡然和乐,自然诗兴也比较浓厚,于是他把对成都独特的气候环境的真切感触融入诗歌细腻的描写里。但是夔州时期的杜甫,已经五十五岁,身体状况逐渐变坏,被肺病、风痹、眼暗、疟疾、消渴等疾病缠身,身体十分虚弱,所以他面对静默流逝的光阴和秋日光景,面对国破家亡乱世动荡的时局,心情异常地沉重悲凉,加上他“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深沉的忆旧怀乡之情和“江湖满地一渔翁”的拂之不去的孤独落寞,他眼里的秋景就更能撩动他的思绪,给予他写诗的灵感,激起他的诗兴。所以成都诗中写春是一大特点,而夔州诗中写秋是一大特色。

二、成都诗中的气候描写

关于成都的气候,杜诗是这样描绘的:一是春季多雨湿润。这是杜甫成都诗气候描写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且不说“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遣意二首》其一),单是那一首《春夜喜雨》,便道尽了成都春雨的绝美。诗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诗不知被多少人解读了多少遍,然而脍炙人口、沁人心脾的好诗总是让人常读常新:这是描写春雨夜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开篇就用“好”字赞美雨,这是很值得玩味的。我们说好人好事,而用“好”字形容雨,足见诗人对雨的喜爱,并且赋予了雨以人的思想和感情,似乎雨知道春天是万物萌生的时节,它就适时地来了。颔联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它“润物细无声”,这一联的“潜”字和“细”字用得极妙,形象地表现了春雨悄然而至的柔情和细腻,真可谓神来之笔。接下来一联的描写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刺激:“野径”上云“黑”,“江船”上火“明”,并且用“俱”和“独”形成对比,反差强烈;尾联的“红”字瞬间把鲜明的画面感描写出来,而“湿”和“重”字却立刻提高了画面的可感性,尤其是“重”字,体现了老杜极高的炼字功力,真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任何一字均不可替换。正如《杜臆》中说:“‘重’字妙,他人不能下。”[1]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2]有学人研究说,这首《春夜喜雨》,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题为“喜雨”,诗中却无一“喜”字,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3]寥寥四十字,就准确、细致、形象地描绘出了成都地区春雨的特征,也表现出了诗人对成都春雨的独特感悟和喜爱之情。成都诗中不仅写春雨写得甚美,写春日其他光景也写得甚好。在《绝句漫兴九首》和《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前九绝是写桃花、春莺、春燕、柳絮、荷叶、凫雏、柔桑、细麦,在春光中各自滋长变化,以诫人生不应虚度、辜负春光。有诗句云:“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和“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这应是九绝的主旨;后七绝写作者爱花惜花由江滨起一路寻去,到黄四娘家止:“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俗话说:“醉酒见真情。”春风沉醉诗兴颠狂,这两组绝句,在梦幻般的春景和艺术折光中泄露了诗人灵魂深处的真情,也让我们看到了唐朝成都美不胜收的春色。此外,《遣意二首》愉快地描写了草堂春日里的春花、春水,春夜里的宿鹭、弦月:“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野船明细火,宿鹭起圆沙”“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绝句二首》其一也是杜诗中描写春色的名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代成都的春日温暖,并没有如今的“倒春寒”现象,有诗为证:“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江亭》)杜甫竟然在春日坦腹江亭,晒阳取暖,足见春天的温暖和生活的惬意。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