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建筑工程论文实用13篇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篇1

一、 美术基础课程在建筑学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美术与建筑的关系

建筑美术教育一直是建筑学领域的重要部分,建筑与美术是同时并进的。首先,我们来看建筑审美。人不同于动物,不仅能够按照尺寸建造房子、作坊、学校等,还能在建造过程中按照美的规律来营造,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创造出美。自从人们有意识建造房屋,这种艺术形态范畴的审美观念就通过艺术表现出来了。再看建筑创作。建筑的创作需要通过美术造型训练,从视觉要素来看,造型训练在于分析形体、研究形体,从中领会到形体的一种内在美,这是建筑师的能力表现。悉尼歌剧院外形像是帆船,但又有贝壳的样子,这是建筑师从贝壳和帆船的造型中衍生出的一种再创造,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完美结合,才构建出悉尼歌剧院这座举世闻名的优秀建筑。

(二) 美术教育与建筑学专业的关系

美术教育和建筑类美术都属于视觉艺术,表现方式都是用造型手段再现物象,绘画教学安排都有素描、色彩这两门课程,且教学进展安排也都相似。但是美术教育和建筑类美术教育又有着不同之处:建筑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高层次设计人才,而不是培养建筑画家的,纯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美术创作型人才的,两者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纯美术教育是为了单纯学习美术的,因此课时量比较大,建筑美术教学是知识基础课,课时量比较小,因而两者的课程内容、学时有所不同,并且生源的美术素质有别。

(三) 美术在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

视觉审美是人的直觉对物体的感受,人们除了对建筑的功能看重之外,其次就是对它形态美的关注了。建筑形式美的规律决定了美术在建筑中的地位。建筑形态美是由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体现的,单调呆板的建筑是不会引人注意的,杂乱无序的建筑又让人觉得心烦气躁,所以形式美的规律即是多样化的统一。建筑和视觉艺术一样都是讲究构图的,构图过程中都讲究对称、比例、节奏、序列、符号、模式语言、均衡等等,绘画和建筑的技术部分又都是需要材料来表达的。所以,建筑和美术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美术在建筑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二、 当前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 教学模式

由于各建筑学院发展不平衡,大部分院校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所以在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在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上都还没有摆脱掉旧的模式的束缚,很多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是沿袭专业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这就需要分析建筑学中的美术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如果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这种模式可以继续发扬,如果不能就要找出原因进行及时改革。

(二)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了课堂教学。大部分建筑学专业的美术基础素描课沿用的是全因素素描的教学内容,总课时是462学时,内容包括素描、色彩、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美术史以及美术实习,美术教学等,总共是两年,分为四个学期完成。这个教学内容对于学制五年制的本科建筑院校学生来讲是比较适合的,但对于仅有200学时左右的建筑院校学生就是不适合了。因此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继而寻找合适的教材方可。

(三) 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在各个院校都有所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能够使教学资源共享,也能够将好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自己的课堂,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存在着形式僵化、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很多建筑院校的美术教学在阶段性的观摩和讲评都是流于形式,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真正的帮助。虽然是建筑院校的美术教育,但临摹和写生同等重要,临摹也是提高绘画的一种方法,不能只强调写生而忽视临摹。与专业的美术教育不同,建筑学院的美术基础课程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 建筑学学生学习美术基础课程的现状

很多建筑学学生没有弄清楚美术与建筑的关系,美术与建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真正的建筑工作者必须具备技术过硬的手绘表现能力方行。但是建筑学学生没有真正接触过工程,对美术和建筑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建筑学学生不用学好美术也照样能在建筑部门工作,很多建筑学学生认为学会建筑施工是重要的,而对美术课不感兴趣,认为美术课只要及格就行了,不认为学好美术是建筑专业学生该做的事情。

三、 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 教学内容

1.以素描为基础

素描是绘画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是画家对客观世界从感性认知到理性研究,感性与理性互动,全面把握对象并通过素描语言再现对象的过程。素描作为培养学生造型基础能力的重要手段,一直是美术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无论是绘画专业还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大都采用结构素描和光影素描两种形式,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表现力和主观审美的创造力。在素描教学中要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设计是我们的目的地,素描是我们的出发地,设计素描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2.注重速写训练

速写是绘画的基础能力之一。速写能在短时间内简明扼要的勾勒出对象的形体、神态等,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功之一,是建筑设计的基础。速写作为建筑设计的一种语言,能够主动的捕捉对象,最大限度的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速写是感受生活,收集建筑素材的有力手段。速写是产生灵感的基础,也是记录灵感的手段。建筑学学生应该深入生活,大胆实践,加强素描基础训练,掌握一定透视原理,提高默写能力,最终提高速写能力。

3.运用色彩教学

适当减少色彩写生内容增加色彩构成内容,革新色彩构成内容的教学方法。应该着重于思维方式训练,通过思维使色彩构成的作用呈现新面貌,为以后的色彩设计打下基础。增加主题性设计内容,主题性色彩构成训练是探索色彩表现力的重要基础。突出装饰绘画的作用,装饰性绘画在处理色彩关系上有更宽阔的自由度。

(二) 教学手段

1.互动式的教学

互动式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和原则:(1)互动式触摸教学,让学生在黑暗中触摸形体,体会出黑暗中的形体的不同质感和肌理。(2)进行互动式的联想课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异想天开以及反向性思维的奇思妙想,让学生自由言说,充分讨论。(3)为进行审美素养进行互动式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经典艺术品进行艺术批评和点评等。(4)结束之后让学生写讨论心得。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和解放,也培养了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这种教学方式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宽阔的灵活空间。

2.集中授课方案

建筑专业集中授课方法,是指将建筑类专业的绘画课程部分(包括美术、设计初步、设计技法)集中时间,连续强化训练,以提高教与学双方的效能。集中授课法旨在探索一种更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使学生对专业有学习兴趣和信心,集中授课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是在教学实践中和分析学生的就业能力中进行的。集中授课可以使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思考,专心于美术课程的学习,不会受其他学科的影响;集中授课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重视程度,通过长时间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知美术;通过集中授课强化训练使绘画技能技巧明显提高。

结语

建筑美术教学不同于单纯的美术教学,建筑美术教学有着自己突出的专业特点。建筑学美术教师应加强对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不能一味沿袭纯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方法,应开拓思路,转变观念,采用多种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综合化,而后运用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启迪他们学习建筑专业美术课程的智慧。

参考文献

[1]蔡雪辉,殷宪玲. 建筑美术课程体系的思考与构想[J]. 河南教育(高校版), 2007,(02) .

[2]符宗荣. 建筑美术教学改革之断想[J]. 高等建筑教育, 1999,(S1) .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篇2

一、环艺专业素描课教学体系的现状

在艺术设计院校,素描课的教学工作归属于基础教研室,其教学体系多实行各专业统一的标准。虽然近年来从事基础教学的教师们在不断地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将传统写实素描扩充为结构素描、新表现素描和创意素描等),但这些改革和探索多数只是在新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或在“形式美感”上做一些“跨界”的练习,仍然缺少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更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就造成了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缺少整体性与延续性,后续课程教学中仍需对前期的基础知识进行重新梳理的现象。

二、环艺专业素描教学体系的重建

(一)师资的重建

许多艺术设计院校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是从绘画专业(国、油、版、雕)毕业的研究生,他们有着扎实的绘画功底和极高的艺术修养。可其中较少有人经过装饰美感的系统训练,对艺术设计各专业的专业知识也不太了解,因而造成素描教学基本沿袭绘画专业的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环艺专业建筑速写课为例,建筑速写是环艺专业造型基础课中的一个重点,其教学目标是通过以建筑为主题对象的描绘,去训练学生观察的方法、概括归纳的能力、线条的表现力以及快速表达的能力。在训练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建筑风格和建筑结构问题。授课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哪些是该建筑的典型特征,哪些是要重点表现的,哪些是应舍弃的。例如,悬山或硬山屋顶结构特征的区别在哪?房屋构架是穿斗式还是抬梁式?房屋的大门是广亮式还是金柱式?而目前建筑速写课的现状是训练中常忽视绘画的主题;缺少对写生对象的深入研究;仅仅是借用建筑的概廓,沉溺于研究和玩味线条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力。

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教师授课定位和专业知识培养着手。教师授课的定位即将基础教学的教师与某个专业固定对接,使之参与到专业教研活动中来。让教师充分了解该专业整体的培养目标和授课计划,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有的放矢,使基础课教学更具专业针对性;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即培养所授专业的专业知识。这虽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但对于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建设、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建设和教学效率、教学效果的提高都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建

随着科技的发展,环艺设计师的绘图工作多数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但在绘制创意草图、讨论图纸和方案沟通时,还是需要手绘表达的能力。因此,根据专业的需求,在素描教学上应削弱素描写实再现的训练,注重培养通过准确的结构、简练明确的线条、适当的取舍重构组织出一幅符合形式美感的作品的能力。

1.科学的透视方法——将画法几何的知识与传统的素描技巧相结合

在传统素描的写生中通常采用“目测式”的观察方法和分析方法,其感性认识大于理性分析。在环艺专业的素描教学中,为了表现出真实的空间比例关系,必须采用科学的计算和推算方法去画透视——将画法几何知识运用到素描透视的画法中去。例如:透视面的分割可采用“任意等份分割”“任意等份延续”法;用“八点求圆”法来画圆的透视。此外,还有平行透视M点求进深画法、M点成角透视画法、CV点平面图投影透视画法、K线法、等分已知透视弧线画法等。①

2.合理的质感表现——强调符合专业要求的细节

(1)避免材质的过分表达

传统的写实素描通常逼真地再现生活场景或表现画家的某种情绪,有时甚至会表现对象的残缺、凌乱和破败。而环境艺术设计师手绘图中的材质表达,具有说明性、概括性和装饰性。说明性即准确说明材质的细节特征;概括性即表现材质的普遍特征而不是强调与材质无关的局部细节;装饰性即将材质最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装饰性的表现可以概括为“新、净、准”三原则。“新”即材料的崭新感;“净”即空间环境和材料的洁净,通常会强调或夸张材质的反射;“准”即准确表现材质的普遍特征。

(2)强调材质的细节表达

环艺设计图中的材质表现一方面需要概括,另一方面需要深入刻画。概括即舍弃与材质特征无关的信息;深入即抓住材质本身的特征。在深入刻画材质特征时,不仅要表现不同种类的材质区别,还需表现同类材质中不同品种的一些表面特征。如表现木材饰面板时,不仅要画出木材的质感,还要画出材质树种的各自特征(松木、胡桃木、枫木、树瘤等)。

(三)课程设置的重建

我们在进行素描课程的改革时,不应只局限于一门课程的调整。培养计划是个完整的体系,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和成果。例如“建筑初步”和“建筑史”等课程可先于“素描课程”教学,前期教授一些建筑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在素描、色彩和风景写生等后续课程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理解和表现描绘对象。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对设计师职业技能提出“高、精、新”的要求。因此,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也在时刻追随着社会需求的脚步。素描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已经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随之应是不断思考与实践,以探索出更适合专业需要的基础教学体系。

(注:本文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环境艺术专业绘画基础教学与专业技能需求对接的探索》成果,项目编号:YK11-06-08)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篇3

文献标识码:A

在建筑学从事学习和设计的人们,应当具备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是:具有空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我们称之为第一要素。因为他们要思考和探讨的是创造为人们生活、生产广泛需要的物质空间和环境。这种思维现象及其活动是在学习和工作着的人们脑中存在和进行的。它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在思考问题的人们以外的其他人无法领会其“自由空间”,就连这些思考着问题的专业人士,有时也并不能“清晰地”和“完整地”认知这些空间形象的思维活动。可是空间与形象思维的结果必须要使别人(包括自己)理解与接受,才能付诸实现,要这样,则必须将它们“公之于众”。于是这些专业范畴的人们,就应当具备另一种很重要的素质和本领,那就是用手(工具有时也可以,但只能作为手的运作)来表达自己或他人的定向和形象思维活动的成果,我们称之为第二要素,一般人就称为画画。两种要素也可称为造型能力。素描的“草图角色”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一种想象的绘画。

为了培养有关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的能力和本领,长期以来,国内建筑学各分支专业开设有关素描课,这门课程的设置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即上个世纪早期从法国巴黎艺术学院继承下来的与美术专业素描课大致模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国前,中央大学建筑系一至四年级的美术课就有素描、徒手画、单色水彩、水彩以及雕塑和油画的选修课,内容有几何体、静物、石膏像、建筑写生、风景写生等。

建筑与绘画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到今天的现状。完全出于自然。建筑不曾有过什么先圣先贤,奠定一个“哲学基础”,让后辈遵行已替。中国从“有史”以来,就是由画家经营建筑。王莽时代就举行过“建筑方案”的竞赛,以北魏的蒋少游一群,到隋唐的“三阁”,再到清朝最后一位设计颐和园的画家庆宽,都是专业化或者至少半专业化的建筑师。中国有最早的建筑学校――画院,至迟在五代的南唐、西蜀、就已成立。宋代的画院,更是日趋完备,到宋徽宗时期达到鼎盛。画院中的“屋木”一科,就是建筑科。中国画家写建筑、从来血肉相连。

在中国的画院为建筑培养人才时,西洋建筑还停留在石匠的“家学”。与中国相比,西洋建筑走一段无法回避的历史弯路。西洋建筑的家谱要从埃及、希腊、罗马算起。埃及人并非不想用土木来做建筑,但尼罗河两岸生态恶劣,只好在石头上打主意,建筑师的业务是由石匠世家来承担,尽管石匠早已升格为雕刻家,但也改变不了事情的本质。把建筑当成放大了的雕刻。他们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就但局限也在此。到1795年法兰西艺术学院成立,才有条件让建筑学复归绘画,强调必须具有较扎实素描基础的学生才能进入建筑学校。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绘画与建筑设计成了两个差别很大的领域,尽管在科技图像越来越精美的今天,建筑制图已很少由绘画来承担,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但没有断裂,反而变得俞加紧密。这种关系的根本是源于艺术原理的相通,源于设计与绘画的互存。不同区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建筑院校素描教学又有不同的取向。

当我们坚持以传统素描,用作建筑的设计的造型基础时,西方一些现代建筑院校在上世纪初叶开始就已经不用传统素描课作为他们的造型基础教学,他们的造型基础课程分别是“抽象艺术”“视觉训练”“自然分析与研究”“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分析性绘画”“工艺与材料结合练习”等。此外他们还聘请一些现代主义艺术家,主持造型基础教学,以现代的哲学、社会文化意识和观念作为创作的动力,强调造型的抽象和简化、提倡纯结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些观念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系统性原则不谋而合,使学生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诸多精神因素和形式内容,综合了绘画,雕塑、建筑的特点,实现了现代主义设计的理想。现代艺术各流派特别是抽象艺术所追求的强调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强调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种创新意识深刻地影响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这使很多建筑院校和成功的名师设计室也以此为造型基础。现代艺术的观念和理论为建筑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又为素描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元素介质和表现空间,素描与设计相辅相成,为造型基础提供了全新的理念。

西方建筑院校素描教学围绕建筑设计而展开,重视学生造型主观功能性的培养,重视对造型形态转变能力的思维训练。造型的多维性、多论性、多承性、多极性,是教学的重点。不少学生,由此入门,也成了出色的建筑师。

但是由于现代艺术中的客观与主观的关系被颠倒过来,乃至主观完全战胜客观。绘画不再是以客观为依据,反传统的造型观念成为新传统的造型观。这些也给教学带来消极的影响,一些建筑院校放弃了素描教学,以抽象艺术、模型制作取而代之。

与此同时将近一个世纪,俄罗斯最老的建筑学派,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二百多年来一直坚持传统的规范化教学,以契斯恰可夫的素描体系为准绳。素描教学与油画、雕塑等绘画专业完全同等进行,并把对人和古典建筑、雕塑的研究作为素描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建筑师艺术素质的培养。建筑系素描大纲指出,学习素描是建筑师的重要条件,素描是培养建筑师所规定的所有艺术课程必修的部分。掌握素描知识和素养紧密的关系到解决建筑师的创作任务,是发展专业技能的必要条件。学生在深入地研究造型因素的诸多课题中不仅要掌握素描技巧,同时也对造型因素中的比例,尺度、空间、均衡和稳定,韵律和节奏,重复和再现,渗透和层次、过渡和衔接等一系列形式美法则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在学习素描中领悟艺术经典的精髓,并运用到设计中去。俄罗斯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在世界素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19世纪俄罗斯文化鼎盛时期空前强大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它总结、充实、丰富和提高了欧州传统的学院派素描教程,进而上升为科学的素描教学法典,成为俄罗斯美术学院造型基础的“”。契氏素描教学体系在俄国以至世界素描发展史上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的素描教学继承并发展着已经形成的学院派传统,体现了俄罗斯深远的文化艺术历史渊源。对于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的学生来说不可能没有造型的基本功,不可能离开俄罗斯文化之根。因为这是一套可供遵循的严谨扎实的素描体系和学术传统。

契斯恰可夫素描教学体系是基于科学主义,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美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而且行之有效。其核心内容是科学的,其循序渐进静思慎审地研究物体空间造型本质的精神是任何学科的学 习都不可缺少的。五十年代由朱金搂推荐给文化部向全国推广,在我国美术教育界产生巨大影响。几乎全被我国美术院校和美术基础教学作为规范加以推行,建筑院校也不例外。近些年来,很多有关素描教学的争论似乎都与它有关。素描学派领域中的问题,是由许多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所致,其中主要直接的影响显然是来自政治原因。不管怎么样作为传统学院派素描至今仍然是造型基础教学的主流。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素描的内涵与造型规律本质的研究,重视造型规律与专业的联系。渐渐摆脱非本质性的形式对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否以传统素描作为建筑专业的基础教学都没有离开对自然的研究,没有离开对造型、空间、透视和运动的研究,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原理是相同的。任何一个学派和体系,都有其各自特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怎样学习。应该学习其精髓的一面,优秀的一面,而不是照搬盲目的学习。更不应该把没有学好,没把握好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严谨的素描教学,以及他们不容质疑的教学成果,多年来曾培养出无数优秀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扎实的素描基本功使他们在建筑设计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如果把西方建筑院校的素描教学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相比,前者重视素描与专业的具体结合和应用,而后者则重视素描艺术对建筑师的作用,强调艺术素质的培养。不同的取向与各自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并不影响教学本身。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篇4

1建筑装饰教学中素描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泰职院装饰专业主要培养室内设计方向的设计、绘图、施工人员,要求具备较高的绘图能力,如室内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等,这就要求学生掌握物体基本结构比例、三维空间透视原理以及空间造型能力。素描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训练方式。其次,随着各类绘图软件的开发应用,许多学生过于依赖计算机绘图而忽视了手绘能力的训练。计算机绘图软件可在短时间内集中培训,而手绘能力则需要长期练习积累。设计人员有无素描基础,绘制出来的图纸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设计初期,设计人员将设计方案手绘快速表达,形成设计方案草稿,便于和同行、业主沟通并及时修改。同时,设计是一个不断积累、创新的过程,头脑中闪现出的好的创意或周围环境中好的设计都可以用素描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设计元素的积累,当设计遇到瓶颈之时翻阅绘图本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素描教学在建筑装饰专业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注册入学学生的特点

注册入学学生在文化基础、心理成熟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大部分学生是积极向上的,他们选择求学,渴望掌握一技之长适应社会。有些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付出得到了回报。有些学生有好学精神,但学习缺乏毅力,一旦遇到困难便停滞不前。也有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进校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单纯地为了在3年后能拿到一张毕业文凭。多样复杂的学生特点对素描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注册入学背景下素描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3.1转变学习状态,增强学习信心

学生入校后首先要从高中语、数、外学习的状态中转变过来,进入专业学习状态。通过到装饰企业、装饰材料市场、装修工地观摩,使学生了解成为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引导学生欣赏各大名家名作、教师优秀绘画作品、往届学生素描作品,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发自内心地重视并主动学习。针对注册入学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不用的教学方法,因人制宜。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给予一定的“自由”空间,增强学习信心。对于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学生,予以肯定,并鼓励他们尝试练习一些建筑速写。鼓励部分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同学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帮助其他同学修改示范,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对于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个别进行示范,鼓励他们大胆去画,找准规律,完成后与前一张作业进行对比,总结进步与不足。

3.2穿插写生训练,体验素描乐趣

注册入学的学生进校分数较低,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素描的学习也可能使其感到枯燥乏味。教学中设置部分写生训练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表现力。写生内容与“建筑”这一主题相结合,由石膏体中的立方体到石膏穿插体,再到室内空间中各种方形物体,逐步向室外过渡,由校园内简单的方形建筑到带有造型细节的楼宇校舍。有了一定基础后,走出校园,用素描的形式表现各地建筑不同的风格特点。例如,江西婺源、安徽宏村的徽派建筑,苏州周庄、浙江西塘的水乡古镇,福建客家土楼等。这种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素描训练形式,使学生理解只要掌握结构和透视,建筑素描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在写生中体验素描的乐趣。

3.3调整素描表现形式,掌握专业必备素描技能

明暗素描和结构素描都是素描中常见的表现技法,明暗素描通过描绘光影在物体上的变化,表现物体丰富的明暗、质感、空间关系。结构素描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较少明暗光影变化,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除了画出可见的外部轮廓,还画出看不见的内在连贯结构。[1]建筑装饰专业素描教学的目的是在一定时间内使学生掌握专业所必备的素描技能。以结构素描的方法构图,用适当的调子塑造物体,用线条的虚实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降低素描的难度,避免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排线打明暗关系的调子上,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来塑造物体形态。

3.4创新教学方法,将信息化技术融入素描教学

就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学生仅依靠课上时间来掌握绘画技巧有一定的难度。若教师在课前将一个个知识点和具体作画步骤用视频录制下来并适当编辑,形成5~8分钟的微课视频,学生通过手机就可以观看。课前预习、课后强化,练习时反复观摩参考,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效果显著,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草图大师(Sketch…up)绘图软件可以快速方便地创建三维空间、观察和修改,学生一般在后续的设计课程中用来绘制室内效果图,现将该软件运用到素描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提前对该软件有一个认识,让其知晓,素描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专业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在讲授空间一点透视基本原理时,教师用该软件建立一个三维空间模型,用鼠标进行切换移动,让学生感受同一空间不用视角的一点透视空间关系,并绘制出相关辅助线,帮助学生理解空间中的“消失点”“视平线”等名词的由来,归纳出一点透视的特点。

3.5建立素描学习QQ、微信群,搭建线上互动平台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QQ、微信等软件绝不仅仅是聊天工具,教师建立QQ、微信学习讨论群,可以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可将课上教学课件、视频共享至群内,供学生下载学习。另外,还可以不定期上传一些优秀作品,以此激励学生。同时,也可进行作业提醒、作业点评、问题答疑等。总之,在建筑装饰专业注册入学这一背景下,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只有迎难而上、直面困难、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创新教学模式,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勇于探索和改革,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参考文献: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篇5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涉及到描述建筑文章有很多,其中不乏极富文采者,其行文用辞,流畅隽永,令读者怡然神往。

无论是赋、记、序、注,还是诗、词,它们都属于中国的书面文体。中国自古流传的林林总总,大体都是见之于甲骨、竹帛、书籍,依赖文字传下为多。索绪尔曾说:“整体语言和文字是两个符号系统,文字系统具有表现整体语言系统的(唯一的)使命。……此仅仅是彼的仆从和影像。”中国文字为象形文字,由此,有一些试图从古文字中追寻当时建筑模样的研究。这样的追寻,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追寻者的主观推论中,其可信程度不言自明。

如果说从单纯的文字来探寻当时建筑的形制是得不抵获的,那么,从它们的组合,即文章、词、诗等之中是否更有把握呢?答案恐怕依然是不确定的。

中国古代的文人著述,受孔孟之道,《诗》、《书》等影响,往往讲求“文以载道”,即文章为表象,而文章中隐含的道理、哲理才是著者欲之流传,欲之表达的实际。为了实现此目的,作者往往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如夸张、铺陈、排比、比喻等等,来加强文章说辩的气势,渲染其欲借用的对象。这种写作的手法,往往导致了形象的夸张、变形乃至扭曲。在我们没有实物可供对比的前提下,单单依靠这种诗词歌赋来凭空想象是极不可信的。但这并非说古文不可解,在古典文献中,表示判断和描述事件过程是完全不同于还原建筑实体这一意图的。正如通读《史记》我们可以了解当时历史,然而单靠文字的描摹却无法还原当时人物的面貌一样。作者的写作目的往往决定了文章的某些叙述准确性。

同时,在这些文章中,总是很讲究一些句末的押韵和前后词的对付,这在汉代的骈文及其后类似的文体,以及诗、词中表现较明显。对语汇和词汇的挑剔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了叙述的准确和完整。只要我们对比今天人们描述同一建筑的使用同一语言的不同文章便可发现。偏重于“道”、“韵”的文章与偏重写实的文章的用语、用词差异也极为明显。

最后,要说的是今人不同于古人。文章是语言的表现。而语言是随时代变化的。我们且不追究其表现方式,即文字和语法的变化。单单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不同的人肯定是有不同的形象和联想,如“凤”和“龙”。其形象在中国历史上变化迭经几千年。依清之龙去想象商之龙必定谬以千里。同样,古代的文章中所叙述的建筑,即使略去作者的夸张,我们依然要小心翼翼地追踪语言的变化,或许才能复其貌十之一二。

二、中国古代遗存物

中国古代涉及建筑形象而遗留至今的遗存物,大抵有汉之明器,历代涉及建筑的绘画,壁画,以及模仿建筑的石窟、崖墓等。

汉之明器依目前来看,在建筑型制和平面布局上较有参考价值。虽然在细节上有出入,但从中国古时的随葬习俗,即将死者生前环境重现于随葬品中来看,应该是较真实的。尤其是在一些较高等级的贵族及官员墓中,遵从礼制,等级制,其随葬品也不致谮越过甚。因之,在这种区分等级制的目的性驱使下,一些相应的器物的描述也较清晰。

画像砖由于其营造的物体体积较小,其写实程度也就受限较多,同时由于当时的艺术造诣远未臻于化境,较后来的唐宋文人画逊色,其描摹出的细节,无论是空间尺度,还是细节描述,均甚为可疑。

历代绘画依其成就高低,倚重亦有不同。宋以前之绘画,或无法确认,疑为后人托伪之作;或建筑刻画了了,无法追而研之。殆至宋唐,画风焕然一变,山水之作中建筑屡有述及。至有奉诏之作,描摹当时境况至细。故此类画作,如有背景为确证,应视作可信度极大。

壁画不宜与一般画作等量。佛教、神话题材的壁画为渲染其仙境之奇幻,往往于作品中的景物处理上作新奇,夸张之笔。虽本于实际,但其夸张处无法分辨,故错无从指,不应以之为例。而江山胜景之壁画应对照地方志,方可视其是否可与画作比肩。

石窟、崖墓之势又为一变,可依中国塔之型制来看。石构建筑在中国仿木制建筑几成定论,且从其体量,糜费之状况,匠人之技艺,应与木制建筑形象极为接近。其可信度亦应以石窟之体例大小而视。比之于现代之模型,则比例愈大细部愈出。

三、中国古典建筑

建筑于中国古代并未被视为艺术,如绘画、书法、诗歌等。而是归结为一种等级制度载于史籍。将建筑作为“分等辨级”的手段,利用这种手段,来巩固和体现封建等级制。在这种种限制之中,实际导致了在单体建筑中,制约了营造者对建筑单体的创造力,而使其转向于群体的组合。如在清季的园林和皇家陵园,无拘于轴线规矩,布局高低错落,更讲究建筑互相之间、建筑和自然形势之间的搭配――即所谓“因地制宜”。

如果讲究建筑互相的搭配只是囿于建筑形制的僵化,“因地制宜”则可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妙所在。“地”之一字,即道出建筑所限的各种条件、投入费用、人力、财力、精力;“宜”则说明非是“权宜”,且有在特定条件下追求最好境界最高之意。举凡中国优秀的古典建筑,莫不与此四字有莫大关系。

形制是一种理解和沟通,通过一定的观念、思想,一定的艺术形式和一定的审美价值(情趣)向广大观众提供信息。形制语义本身传达的准确性是灵魂和价值所在。

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追溯,当然不应忽视对其形制的探究。但与其苦心孤诣的探究其真假形制,还更应着重探究中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设计思想和空间意趣。

参考文献:

[1]屠友祥译.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2]王鲁民.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同济大学出版社.

[3]中国建筑史.建筑工业出版社.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篇6

建筑学素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未来建筑师的坚实的造型能力,同时也培养和开拓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建筑美术更侧重于对结构、比例、透视的准确性及对形体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创造意识、材料质地的表现、气氛的表达等要求。

一、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现状

建筑学专业定编于工科院校,学生起点低、课时少,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工科院校建筑艺术常常被忽略,没有注意到它对学生空间造型能力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只强调它的科学性和功能性,却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相对美术类院校学生要弱(至少在目前或相当一段时间里),有些甚至还很差。虽然许多学校对入学的学生加试了素描,但只是作为参考分,并没有列入总分,这就为后来的素描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并且在学习素描时间上相对于美术院校要少得多,每周8学时、全部素描课时间加起来大概也只有130学时左右。教学课时少,教学安排分散,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在短期内掌握素描技法和表现形式。

在素描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下,针对建筑学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需要,为从根本上提高和发展基础素描教学,建构多方位意识和现代造型艺术观念,拓宽学生创作性思维,丰富学生创造性思维,丰富造型语言和艺术想象力,提高综合造型艺术素养,只有在实践中摸索一条属于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特色的素描教学模式,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和计划才能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建筑学传统素描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区别

在建筑学从事学习和设计的人们,应当具备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是具有空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因为他们要思考和探讨的是创造为人们生活、生产广泛需要的物质空间和环境。这种思维现象及其活动是在学习和工作着的人们脑中存在和进行的。素描的“草图角色”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一种想象的绘画。长期以来,国内建筑学各分支专业开设有关素描课。建国前,中央大学建筑系一至四年级的美术课就有素描、徒手画、单色水彩、水彩以及雕塑和油画的选修课,内容有几何体、静物、石膏像、建筑写生、风景写生等。

俄罗斯最老的建筑学派,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二百多年来一直坚持传统的规范化教学,以契斯恰可夫的素描体系为准绳。素描教学与油画、雕塑等绘画专业完全同等进行,并把对人和古典建筑、雕塑的研究作为素描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建筑师艺术素质的培养。建筑系素描大纲指出,学习素描是建筑师的重要条件,素描是培养建筑师所规定的所有艺术课程必修的部分。掌握素描知识和素养紧密的关系到解决建筑师的创作任务,是发展专业技能的必要条件。学生在深入地研究造型因素的诸多课题中不仅要掌握素描技巧,同时也对造型因素中的比例,尺度、空间、均衡和稳定,韵律和节奏,重复和再现,渗透和层次、过渡和衔接等一系列形式美法则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在学习素描中领悟艺术经典的精髓,并运用到设计中去。

当我们坚持以传统素描,用作建筑的设计的造型基础时,西方一些现代建筑院校在上世纪初叶开始就已经不用传统素描课作为他们的造型基础教学,他们的造型基础课程分别是“抽象艺术”“视觉训练”“自然分析与研究”“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分析性绘画”“工艺与材料结合练习”等。此外他们还聘请一些现代主义艺术家,主持造型基础教学,以现代的哲学、社会文化意识和观念作为创作的动力,强调造型的抽象和简化、提倡纯结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些观念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系统性原则不谋而合,使学生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诸多精神因素和形式内容,综合了绘画,雕塑、建筑的特点,实现了现代主义设计的理想。现代艺术各流派特别是抽象艺术所追求的强调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强调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种创新意识深刻地影响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这使很多建筑院校和成功的名师设计室也以此为造型基础。现代艺术的观念和理论为建筑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又为素描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元素介质和表现空间,素描与设计相辅相成,为造型基础提供了全新的理念。西方建筑院校素描教学围绕建筑设计而展开,重视学生造型主观功能性的培养,重视对造型形态转变能力的思维训练。造型的多维性、多论性、多承性、多极性,是教学的重点。不少学生,由此入门,也成了出色的建筑师。

如果把西方建筑院校的素描教学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的素描教学相比,前者重视素描与专业的具体结合和应用,而后者则重视素描艺术对建筑师的作用,强调艺术素质的培养。不同的取向与各自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并不影响教学本身。

与西方建筑院校和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相比,国内建筑院校素描教学显得有些先天不足。徐悲鸿的西方写实主义和前苏联的现实主义美术教育引入中国不过才几十年,既没有声势浩大,意义深远的现代艺术运动作背景,也没有像俄罗斯19世纪文化艺术鼎盛空前的历史渊源。

三、调整建筑学现行的素描教学模式

素描课最初的教学目的的主要是锻炼学生对物体形状、明暗、空间关系和质感的观察、把握能力。素描技能的掌握仍然是最基本的任务,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尽管现代美术教育已从注重知识目标转向人的目标,从单纯知识技能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但是素描技能的学习仍然是基础教学的支点。重视素描技能的学习是建筑素描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根本保证

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我发现素描也是一门非常具有创造力的学科,因此对素描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些调整势在必行,调整 内容如下:

1、继续保留建筑学传统素描的教学模式:

(1)强调理解素描规律,如:透视规律、明暗变化规律。

(2)通过从对较简单的物体进行严格训练入手,循序渐进,以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 安排与本专业最密切相关的训练内容:如几何模型、静物、室内、室外景物写生。

2.素描教学围绕建筑设计展开,重视学生造型主观功能性的培养,重视对造型形态转变能力的思维训练

(1)强调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建筑解析

增加“抽象艺术”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任何模块的设置均要紧扣“建筑”本身,如课程入门时可设计课堂小练习:用五分钟时间观察、想象目前周边的、平时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用最简单的图形符号抽象表达在图纸上,再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所描绘的事物。该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任何复杂的形体都可以分解成为简单的基本形,而基本形又是由基本要素组成的。以现代的哲学、社会文化意识和观念作为创作的动力,强调造型的抽象和简化、提倡纯结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使学生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诸多精神因素和形式内容。

(2)增强学生空间想象与平面表达能力

建筑设计是将构思体现于图纸上,进而付诸于建筑实体的施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欠缺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必须借助物质实体才能领会其中的空间关系,于是进行立体构成设计的时候常陷入一种混沌、空想、“等待灵感”、有想法但是表达不清的学习瓶颈。因此,在立体构成教学板块中,必须强调构思草图的绘制,增强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并通过平面绘制增强表达的能力。

(3)强调形体表面的肌理质感

伊顿说:“利用具有不同触觉的材料达到某种程度的造型,这种研究对未来的建筑师、工艺师、摄影师、商业艺术家和工业设计师来说都是有很大价值的,这是构成了他们造型技术与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进行素描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选择各种不同质地、不同纹理的布材、木材、石材、铁材及现代装饰材料中的玻璃、不锈钢、铝塑板、彩釉砖等材料来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从认识材料特征入手,用理性分析的思维方法,创造性地把感性直觉转化为视觉的设计图面,从而使造型意识训练与研究成为建筑学专业素描训练的重要基础之一。

对于以为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来说,在设计实践中,善于发现、充分利用各种材质肌理不同的美,并且能够运用于设计之中,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所必备的能力。

总之,教学改革是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在今后的建筑学素描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学专业发展环境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对接。只有坚持基本素质培养与创新意识培养相结合、重视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理念,才能有效实施人才的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若兰.王克良.素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02)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篇7

1 园林与文学

园林是以物质为实体,融入一定的园林美学思想建造而成的,供人们游憩、活动的场所。文学,是意象思维的结晶,是以文字符号形式反映人类生活、精神及审美水平的艺术。古典文学容纳了许多关于中国园林的描绘。如四大名著《红楼梦》里面描写园林建筑的内容举不胜举,“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一段描写到:“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门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上面这段描写,正是对园林各景的精彩描绘,让我们仿佛跟着林黛玉进入贾府富丽堂皇的大宅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垂花门”、“抄手游廊”、“大插屏”不正是现代园林中的“景门、廊、障景”的原形吗?有人曾评价:“《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著名的《园林史》。”正是因为有了《红楼梦》对古代建筑风格的描述,我们才知道大观园是什么样,荣国府有多么气派,我们才得以仿造,在现在建造的很多地方公园里我们也不难看到《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影子。正是古典文学中蕴含的园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园林设计理念,人们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园林景观的所要表达的意境,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国园林,让园林景观给广大的审美群体一种自觉与不自觉的审美体验。正如雪莱在《诗辩》中所说:“让心灵容纳许许多多未被理解的思想组合,从而唤醒心灵,并扩大心灵的领域。诗揭开帷幕,露出世界所隐藏的美,使平常的事物反而像不平常了,……人们一度对这些静观默想,使在自己的心灵上永远留下含义优美而有高贵的纪念碑。”假如你到某一公园游玩观赏,当我们对园林的个别形象进行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观照和沉思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就会得到升华,使园林的功能上升一层,起到美育的作用。这些名胜古迹,铭刻于我们的心灵,成为优美而高贵的“纪念碑”。

2 古典文学中记载的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

古典文学作品不但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园林的特点,同时记载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为我们展现了园林深广、博大的感性形态,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通过文学作品的表述,园林崇高美与园林意境美的功能得到了双重体现。

2.1 自然山水时代

在我国,园林的发展源远流长,从有文字记载时的殷周的“囿”算起,中国园林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园林崇尚自然的思想对世界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希冀与自然达成更高的精神默契,园林艺术以其特有的功能凝固了人类美化的自然,同进也融入人类另一个艺术的殿堂,那就是文学。中国园林有文字记载的是周文王的灵囿(约公元前11世纪)。《诗经・大雅・灵台》篇对灵囿的描述是这样的,“王在灵囿,鹿鹿攸伏。鹿鹿濯濯,白鸟篙篙。王在灵沼,於轫鱼跃。”灵囿除了筑台掘沼为人工设施外,其他全为自然景物,从文字可现灵囿的规模与布局,文王灵囿以其独有的文化载体,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格局、特色的典范,这一以文学体裁出现的记载中国园林的文学作品,方使我们知道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

在春秋战国时期,冶炼和砖瓦建筑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客观上为统治阶级大兴离宫别院、营造宫室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如,吴王夫差筑姑苏台,并“于宫中作海灵馆、馆娃阁,铜构玉槛,宫之楹槛,珠玉饰之”,足以说明当时宫室建筑规模之宏大。另据记载,吴王夫差还曾造梧桐园、会景园,有“穿岩凿池,构亭营桥,所植花木,类多茶与海棠”之举,可以看到以自然山水为园林主题的萌芽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

2.2 建筑宫苑时代

到了秦汉时期,营造宫室,规模更加宏伟壮丽。园林建筑中有关于“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的记载,这时的建筑与造园家对于自然风景的艺术加工,有了自己的见解――控制自然气势,进行重点加工,赋予原始自然风景以明确主题思想,对后世宫苑建筑影响很大。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38年在秦代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除修建有苑、宫、观外,还有许多池沼,如昆明池。据《三辅故事》:“昆明池三百二十五顷,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三辅黄图》中是这样描述汉武帝建造的建章宫的:“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宫城内北部的太液池,《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园林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互结合组成特色鲜明的山水园,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模仿自然造景阳山、湘东王造湘东苑,园林形式由精确地模仿真山真水转到用写实手法再现山水;园林植物由欣赏奇花异木转到种草栽树,追求野致;园林建筑不再徘徊连属,而是结合山水,列于上下,点缀成景。

2.3 山水建筑宫苑时代

隋代则演变为山水建筑宫苑,如隋炀帝杨广在东都洛阳营建的别苑中的西苑,在布局上继承了汉代“一池三山”的形式,反映了王权与神权的统治以及享乐主义思想,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是中国园林从建筑宫苑演变到山水建筑宫苑的转折点。

国力强盛的唐朝,则以大内三苑最为优美,同时出现了运用艺术和技术手段来造景、借景而构成优美的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如画家王维在蓝田县经营的辋川别业、白居易在庐山上修筑的草堂等,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

唐朝晚期到北宋初期,造园者布局的章法、借景的运用、理水的技艺较前代都有较大的进步,因地制宜地营造了许多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正如《洛阳名园记》中描述的一样:“点景起亭,揽胜筑台,茂林蔽天,繁花覆地,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巧得自然之趣。”。

到了北宋,随着建筑技术和绘画的发展,出版了《营造法式》,造园多以全景式地表现山水、植物和建筑之胜景,被誉为山水宫苑,如宋徽宗政和七年兴工修筑的艮岳,并且亲自写有《御制艮岳记》。

2.4 明清宫苑时代

明清宫苑是我国古代造园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园林规模之大,分布之广,艺术手法之高超,构筑之华美是历代所不可比拟的,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等是当时皇家宫苑的代表。更值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关于造园技艺和造园理论的著作,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对园林胜景的描述,其中最有名的造园家当数明末的计成,他通过自己对园林的创作,把实践经验与造园传统总结提高到理论高度上,著有《园冶》一书,此外明代画家文震亨对园林艺术也颇有研究,所著《长物志》把画山水的理论运用于园林设计,对园林中瀑、泉、水的布局,以及湖石的运用,均有独到的见解。

3 中国园林与古典文学的关系

感悟中国古典文学,也许感受不到文学家描写景观时的心情和他所要表达的意境,或许作者正是对自己所处私家园林的简单描写,或许是作者心中的海市蜃楼,而文学家恰恰借助优美的文字,将自己所体会到的园林意境以真实的笔触表达出来,给造园家以启迪,二者追求的意境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致的,造园家将这种意境与园林的艺术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提炼,融入到园林设计当中,构造园林意境,如苏州的网师园、留园、个园等都饱含明显的文学意境。古典文学如同园林设计当中的材料,就看造园家如何运用、安排、构思和组织。有些古典文学作品好似园林设计步骤,只要园林设计师将其意境和方法融入园林建设当中,就可建成环境优美、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相统一的园林作品,供后人鉴赏、品位,达到美学的效果。正是因为有了园林意境,留园、网师园、个园成为人们陶冶情操,超越时空的去处,让游园者去感受当时建园者的那种心境,让欣赏者从中体味出许多人生哲理。

3.1 中国园林和古典文学的共通点

中国园林和古典文学二者都是艺术作品,是人类大脑活动的成果,是依靠人类想象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他们与其他精神产品的区别在于二者是通过造园家和文学家的意象思维创造的意象世界,借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这是二者独有的审美本质。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于传说中“瑶池仙境”的向往,通过想象、幻想、联想等方式将其演绎成最早的园林,人们把人间优美的自然环境加以理想化,塑造成美好境域来改善自己的现实生存环境,有了最早的园林,就开始形成园林文化,通过文学家的思维给人们展示了一个非现实的意象世界,并以此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文学家笔下的这种非现实的精彩的意象世界又给造园家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为他们的造园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是共通的:

娱乐消遣。游园、读书可以使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获得一种精神性的放松和快怡,成为人们消遣的手段,好的园林山水建筑和好的文学作品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精神享受,有异曲同工之妙。

认识事物。园林文学作品源于园林建筑,但他不仅仅是对园林建筑简单的描述,其中不乏虚拟的意象世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夹杂着作者对园林的认识,而造园家对园林文学作品意境的理解和作者本人的理解又是不一样的,二者认识的不同又进一步推动着园林理论和文化的发展。

引导教育。二者都会向受体显现和指示某种典范,以对受体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游园者和读者从中汲取精华,并根据游园者和读者对园林和文学作品的理解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

启迪思想。园林和文学作品对接受主体进行引导与启蒙,或以浩荡的气势,或以洗练的语言,给受体以思想启蒙,加深对园林和文学作品内在价值的提炼与欣赏。

平衡心理。通过对园林和文学作品的欣赏,使接受主体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可以愉悦他们的心情,开阔他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冲淡郁闷,保持情绪的稳定。

交流传播。二者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各民族和全世界的互相传播,起到很好的交流作用,逐渐形成现代的混合式园林和自由式园林,为发扬中国园林和古典文学发挥重要作用。

3.2 中国园林和古典文学的区别

3.2.1 园林是一种实物,是客观存在的美,而文学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描述,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如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看到古松、岩壑,听到松涛声时曾作诗:“云卷千松色,泉如万籁吟”,美好的胜景激发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在作者的眼中不再是古松和岩壑,而是优美的诗句。

3.2.2 园林给人以感性认识,文学给人以理性认识。园林景观仅凭人们的感官就可得到直观、具体的意象,文学则需经理f生反思,结合读者本人对记载文字的理解和生活经验进行感知,对景观进行初步模拟,同样的园林景观文字记载,不同的读者感知景观是不一样的。

3.2.3 园林景观具有现实性,文学作品则更多表现虚拟世界。造园家构建的景观是现实生活中已有的或者可能有的东西,而文学作品则更多地体现非现实性,即虚拟性。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所描写的“景物”并非实际存在的,而是经过了主体创造性的加工――虚构、虚拟,目的是为了表现一种苍凉的人生况味。

3.2.4 园林景观是对生存环境的美化,文学作品则是将其所负载的审美经验加以加工、转移和传递。如张于湖的词:“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此词上景下情,清澈空灵的景与萧疏空阔的情交融,是情景合一的意境,使读者从中体验一种超尘脱俗的审美心境、情趣和经验。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是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重要的分项工程完工后,在施工单位自检质量合格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根据日常巡查、旁站掌握的情况,结合对工程初验的意见,编写对工程质量予以正确评定的报告。它是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客观、真实的评价,是监理资料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质量监督站核验质量等级的重要基础资料。笔者对建筑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写有以下体会:

1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总体要求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所评估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状况,能对监理过程进行综合描述,能反映工程的主要质量状况、反映出工程的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及观感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2应随工程进展阶段编写质量评估报告

监理单位在工程进展到以下阶段时应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1)地基与基础分部(包括桩基工程土0.01以下的结构及防水分项)工程工之后、基础土方回填前,应编写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2)整个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装饰工程施工之前,应编写主体工程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3)工程竣工后、各方组织验收前,应编写单位工程(包括安装和装饰工程)的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应分阶段编制的质量评估报告主要有:桩基子分部、基础分部、主体分部、幕墙子分部、钢结构子分部、节能分部、预应力分项、内装饰、竣工预验收等9项质量评估内容。

3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制要点

由于目前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并没有从统一的角度来规范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写模式,包括《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 19---2000)中也未明确具体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标准格式,《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现场用表》(第四版)也只是泛泛地把主要格式简单描述。根据相关工程建设法规文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验收标准,以及多年从事实际监理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制要点,主要应从:工程建设概况;评估依据;评估范围;分部分项工程及质量评定;安全及使用功能检测结论;竣工预验收遗留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复查结果;竣工预验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质量评估结论等8个部分进行评述较为翔实、客观

3.1工程建设概况。该部分内容是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开端,应简明扼要地反映出工程的规模、功能、所在地理位置、结构型式、技术复杂程度、装饰特色等,同时还应注明该工程的开(竣)工时间、本工程的质量目标、监理质量评估范围和各有关参建单位的基本情况,让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本工程的基本情况。

3.2质量评估依据。工程质量评估依据既是质量评估工作的法规依据,也是编制质量评估报告的重要依据。它要求严密准确、客观,符合现行法规及标准。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第5.7.1条对工程竣工验收作出的规定,笔者认为,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估依据综合归纳起来,有以下内容:

3.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相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其他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3.2.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及相应的国家、地方现行标准

3.2.3国家、地方现行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等

3.2.4国家关于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行政性文件的要求;

3.2.5《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3.2.6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设计说明、设计变更等);

3.2.7合同文件包括施工承包合同、投标商务标、技术标文件等;

3.3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应为整个单体工程。

3.4分部分项工程及质量评定。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叙述分项工程进行划分及施工单位自评质量等级情况,要着重反映监理工程师日常对分项工程质量等级的核查情况。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还应重点说明桩基的施工质量状况,主体工程分部应增加对建筑物沉降观测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情况,砖混结构应说明对砂浆强度的评定情况。编写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时,要简述各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情况,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转情况。重点叙述对质量保证资料的审查、观感质量评定等,反映工程的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装饰工程的质量特色等,此外还应说明建筑物有无异常的沉降、裂缝、倾斜等情况。

3.5安全及使用功能检测结论

该部分主要描述各项检测的内容和检测结果,从而反映出各方面是否达到设计或规范的要求。包括桩基检测、地基及基础、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建筑物沉降观测检测、幕墙检测、内装饰检测、室内环境检测、通风与空调调试检测、消防工程检测、线路绝缘电阻、防雷接地测试、建筑排水管道通球试验。

3.6竣工预验收遗留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复查结果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有些问题在过程控制中已经得到解决,有些则没有得到解决。对于这些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应当在质量评估报告中提出来。此外,在预验收过程中发现的有些问题,有可能不能一下子解决,监理单位的质量评估报告应当在竣工验收会上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向验收组报告,并对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

3.7、竣工验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

笔者建议分成土建组和安装组两个大组比较好,分别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各专业人员组成。人员名单和分组宜事前明确并形成书面材料。

3.8质量评估结论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篇9

1 高职院校建筑速写课程存在问题

通过几年的建筑速写教学发现在对高职院校学生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很多高职院校招收非艺术考生,学生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即使招收艺术考生,基本上也是没有通过本课术科考试的学生,学生的绘画基础薄弱,加上艺术学科学生普遍文化课相对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再加上高职院校只有两年多的学习时间,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只有一学期或更少,开设课程由于学生的基础也只能开些素描几何形体和素描静物及色彩静物等课程,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绘画要领和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障碍。

(2)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成为室内设计的主要工具,校外的电脑培训班一两个月就可以把效果图做的说的过去。学生不愿意下苦功夫进行手绘练习,不懂得手绘能力是一个室内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建筑速写是手绘能力中最基本的一个能力。

(3)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临摹为主,脱离了临本学生就不会画了,缺乏自主绘画的能力。

(4)由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建筑速写室内外写生课程开设不够。

2 对于存在问题的改进

(1)调整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建筑速写的线条、透视及造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按照建筑速写元素让学生分开掌握,线条,透视等元素,线条采用先讲解线条绘画规律和绘画方法,再用硫酸纸描摩,最后在白纸上反复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快速掌握线条得绘画方法,增强绘画的表现力。透视分一点、两点、三点透视等多种,正确的透视是一项严谨而又科学的工作,方法复杂比较难理解,不可能各项精通,所以尽可能教会学生熟练掌握最常用的几种,教学采用先让学生了解透视原理,熟练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以及三点透视的绘画方法。掌握了绘画元素后,进行综合运用,将所有掌握的技巧融会贯通综合运用,采用由易到难由单体到复杂组合到整个室内或室外空间,循序渐进的掌握建筑速写的绘画方法。同时遵循临摹、写生、创作三个阶段练习,加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2)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上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和绘画步骤进行练习,一段时间突破一项学习内容和元素,课外让学生多通过网络、书籍、实际的设计项目等,多收集设计元素,多记录整理,多通过速写多画身边的物品,不断积累和提高,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学习中循序渐进,没事的时候多进行线条练习,多画建筑单体。临摹和写生相结合,多体会优秀作品优秀的地方。注重实践多看好的实际设计项目,从中学习,进一步提高建筑速写绘画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示范,在讲授绘画原理的同时更应该具备很强的建筑速写绘画能力。将各种绘画技法,线条的运用、透视原理示范给学生。在讲解透视时,给学生分析整个画面的透视变化,分别让学生思考如何用一点透视、一点斜透视、两点透视等将其表现出来。教会学生正确运用比例尺和对平面图的分析。

(4)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可以采用实物视频展台加投影机,将绘画步骤展示给学生,学生根据老师的绘画步骤进行学习。也可以将国内外优秀的建筑速写作品给学生展示,学生可以有选择的进行临摹,学习优秀的部分。从而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5)教师应该针对学生没有绘画基础或只有简单绘画基础的实际,打好学生基础绘画能力,建筑速写学习的过程中明确透视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不断的训练和学习几何体的透视关系。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能力。不断的练习中努力学习形体和光线的关系,笔触的描绘手法,将自己眼睛所观察到的形体,具体而精微的呈现出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同时结合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养成经营画面布局的良好习惯。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去描绘丰富的局部形态。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是教学中提到的最多话题,这也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共同问题。《文心雕龙・总术篇》结尾概括了四句话,即:“先务大体,鉴必穷源,乘一总万,举要治繁。”首先要掌握整体,也就是大的趋势和根本要点,察其究竟,抓住主要的东西,统帅全局。

(6)勤奋也是学好建筑速写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速写的绘画是一个由生到熟,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没有画不好的速写,速写是人们认识事物最直接最本质的方式,只有长期坚持并且不断的体会和感悟,才能越画越顺手,画的也会越来越好。古人说“废画三千”,没有几百张的积累是画不好建筑速写的。

(7)多带学生参观较好的建筑室内外空间并进行现场作画。建筑速写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建筑速写技能的提高不仅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更应在平时多练习,熟能生巧,同时多思考,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断优化和完善,更好的提高建筑速写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春花.对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教学的两点建议[J].教学论坛,2008(5).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篇10

建筑素描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本专业建筑造型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养成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建筑素描教学中,我们的着眼点往往是在学科的角度,把其作为绘画造型相关学科的一个分支来思考并组织建筑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在不自觉中向绘画造型学科方向看齐,追求素描教学的绘画学科价值。素描教学为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意识不强,造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果不佳。虽然近年来有不少院校也在进行建筑专业的素描教学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全新状况下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是一个十分必要并且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根据社会对建筑设计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职业能力构建的角度,笔者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以期引起更多的专业教师关注素描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素描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养成中的重要意义

按照通常的看法,建筑是一门关于造型的艺术,素描也是一门关于造型的艺术。①素描以其精谨的造型要求、简单的工具材料、丰富的表现手段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专业造型素质的构建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成为了在造型艺术学习过程中进行造型能力训练和审美素质养成的首选。素描与建筑艺术设计有着造型和审美上的密切联系,也成为建筑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之一。

高等职业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是从认知三维世界的角度出发,根据建筑艺术设计的空间造型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素描可以培养学习者精准的形态观察能力、活跃的空间思维能力、严谨的形态构造能力和丰富的绘画表现能力,还可以对学习者起到开阔艺术视野、加强艺术素养、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学好素描可以增强学习者敏锐的视觉感受能力,完善学习者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者的空间建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习者的形态表现能力,顺利地表达设计理念。

正是由于素描在能力培养方面的显著作用,使得素描课程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人才职业技能养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

二、课程教学要以职业技能素质养成为核心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课程应该把握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这一关键环节来组织教学内容,换句话说,教学应该为人才的职业技能养成服务,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专业教学要求。

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有建筑设计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视觉感受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视觉感受能力包括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以及视觉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②空间造型能力是由空间形象的构想思维能力以及思维活动成果的形象外化表达能力所构成的。空间形象的构想思维能力我们称之为构思,思维活动成果的形象外化表达能力我们称之为绘画。简单地说,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的造型能力由两个部分构成,即构思能力和绘画能力。构思能力的素质要求指向空间构成的可能性与合理性,绘画能力的素质要求指向外化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审美能力包括审美主体对形式美感的认识与评价能力以及创造与表达能力等,认识与评价能力包括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判断力,创造与表达能力包括对美的想象力、对美的外化表达。这三种能力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缺一不可。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开设素描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素描教学和训练有效培养并提高学习者的视觉感受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这三者中,空间造型能力是建筑设计专业的核心技能,也是课程教学的重心所在,素描课程的教学应以空间造型能力养成为最基本核心,兼顾视觉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养成。

三、基于专业特点和职业技能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目前,多数高等职业学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课程还是参照传统的绘画类专业教学模式确定的建筑素描课程教学内容。一般来说素描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教学课时大多控制在80至96个学时之间。教学内容大致是作为三部分安排:石膏几何模型写生(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体的写生、浮雕柱头花饰写生)、静物素描写生、建筑与自然风景写生。从这些内容来看,大体上是延续以绘画学科发展为目的的教学价值取向,以明暗(光影)写生为主要表现手段,以研究其形体结构、透视关系、质量感觉为主要目的,大量的时间用于探索如何真实地再现对象和相应的表现技巧上。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来说是不恰当的。

建筑的三维空间展现是其最基本的形态特点,这一点和雕塑艺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与绘画相去甚远。即使是雕塑,与建筑对三维空间的塑造形式也是不同的,雕塑对空间塑造的重点在形体的空间存在形式上,注重的是形体的外在形式,而建筑对空间塑造的重点是形体空间存在状态和的内部空间构建并重,甚至更注重内部空间的构建。“虽然绘画中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艺术规律,但将它作为建筑的基础还是应有所选择。”③传统的素描教学力求造型诸因素的全面和完整,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来说,在不到100个课时的学习时间内,让学习者掌握全面完整的素描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更是没有必要的。作为建筑造型基础的素描教学,在内容上更应该凸显空间结构以及美感教育的重要地位,基于专业特点和职业技能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把握建筑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门类的特点,基于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来构建课程,以形体特征、空间结构、透视规律、形式美感为核心来组织素描的教学内容,形成以结构研究为主的结构素描和以视觉传达为主的表现素描两个内容模块。结构素描训练以几何体和几何体组合为主要内容,研究形体的基本结构以及形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研究不同形体组合结构的构造关系;表现素描训练以多种表现形式为主要内容,探索光影色调、质感表现、肌理感受、特征速写、精细描绘、意象表达、抽象表现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通过两个内容模块的教学培养学习者的空间造型能力、形象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根据学习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普遍偏低,美术基础与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对新生入学美术素养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需要从事建筑素描教学的教师根据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时间少、学生基础弱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具体来说:第一,把形体和结构、空间与透视、体量与质感、光影和明暗等造型各要素分解开,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专题性研究,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重点解决特定问题。第二,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基础之后,进行不同表现形式的尝试,而不是一味地通过调节光影表现。对同一表达内容,寻求多种表现方式,可以是即兴速写式的寥寥数笔,也可以是写实式的精致描绘,还可以是兴之所至式的大笔挥洒等。教师要引导学习者观察并体会不同表现形式产生的不同情感变化和心理印象,促进学习者主动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第三,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器具作为教学的辅助,可以加快学习者的接受速度和理解程度。如讲解几何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就可以用画框绷平一张丝网,直立在学习者面前,让学习者透过丝网观察几何体,丝网纤维空隙构成为一个个的坐标方格,学习者马上就对透视现象有了最为直观的印象,并很容易就能理解透视变化的规律。第四,对于一些特定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临摹练习,通过临摹优秀的素描作品,学习者能够快速掌握一些素描的表现技法并开阔视野。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创造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④,能够有效地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具体的某些问题,尤其是专题式的课题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要以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背景为出发点,以本专业的职业素质养成为目的,借助但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型的素描教学。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特点大胆进行尝试,探索适合建筑设计要求的造型能力养成与艺术表现能力养成的素描教学模式,并不断完善和革新,才能真正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注释:

①③郎绍君,刘树杞,周茂生.中国造型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②④王中义,许江.中国美术院校教材:从素描走向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篇11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90-10

婚姻状况:未婚

政治面貌:党员

籍 贯:广州

目前所在地:广州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

期望职位:建筑设计/建筑制图

职位类型:全职

工作地点:义乌市

工资待遇:面议

工作经验

XX-6XX-8:规划建筑勘测设计院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任职位: 建筑师/建筑设计师(建筑师/建筑设计师)

职责描述: 从事建筑方案到施工图完整阶段设计,有1年的施工图经验。

XX-11XX-5: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私营/民营企业

所任职位: 实习生

职责描述: 主要参与建筑项目中的方案设计阶段,以及学习施工图的绘制。

XX-7XX-9: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私营/民营企业

所任职位: 实习生

协助建筑师工作的为主,并参与相关建筑设计工作。(实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浙江农林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所学专业: 建筑学

毕业时间: XX年6月

英语水平: 熟练

计算机能力:普通

本专业为一批招生,属重点学科,五年制,并设有硕士研究生点。。。。所学专业以从事建筑设计为主,其主要课程有:《建筑概论》《建筑设计》《美术》《外国建筑史(双语)》《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认识实习》《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史》《建筑物理环境》《建筑材料与构造》《园林树木学》《城市规划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摄影》《人体工程学》《园林规划设计》《专业英语》《建筑设备(水暖电)》《创新能力培养1(建筑设计方法论)》《cad制图》等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 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秀,品学兼优。 曾担任系学生会卫生部干事、班级纪律委员等,在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为人处事协调沟通能力。

此外,还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兼职工作等,以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我锻炼了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年的大学生涯,让我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大大提升,使我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我在竞争中拥有更大的优势。所以这暑假想去实习,增长自己的见识,进一步发现自身的不足,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改善。

拓展阅读:如何编写个人简历中的教育背景?在求职中需要先投递个人简历,用人单位从众多简历中筛选出适合的人才来进行下一轮的面试,最后面试成功则获得求职职位。在整个求职的过程中,个人简历是第一关,只有让个人简历顺利通过才能进行下面的求职工作。那么求职者如何让简历顺利通过呢?需要在编写个人简历的每一个环节处做到最好。

在个人简历中需要写的项目内容有很多,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求职简历中的教育背景如何写。

编写教育背景需要注意的事项:

用人单位对外招聘都希望能招聘到有才能的员工,而求职者的才能是通过学习所获得,在当今社会上筛选人才首先看的就是教育背景,其学历、专业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能力。我们在编写个人简历的时候,更要注意突出最高学历,还要注意编写教育背景的时序,一般都是选择倒序的形式。以最高学历教育打头,写到高中阶段即可。

编写教育背景可以写的内容: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篇12

2.1结构造型的训练

这种训练主要以线条作为塑造手段,理性的对结构进行分析,以形体的透视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减少甚至排除敏感光影的影响,把线条作为主要的框架以达到形体自身结构的实体效果,建立起结构空间的理论以探求形式构成。结构素描的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单一的线条作为表现手法,运用结构线实现形体穿插和构成的表达;另一方面则是以研究和表现形体的结构作为核心,把结构作为主要部分,辅以明暗关系的结构素描。学生通过结构素描的学习,能够充分的掌握严谨造型方法,对于提高造型能力和透视知识的运用有很大帮助。这部分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三维立体结构空间关系和透视知识运用和表现上。

2.2明暗写实造型的训练

明暗写实造型主要依赖的表现形式是明暗素描。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把创作课程和造型训练课程分开开设,学生大多数时候都是根据老师的思想,接受作业和任务,学习状态相对被动,积极性也不到有效的保证。在这个阶段,教育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原创中去,调动起学习的兴趣。摒弃固定摆放景物如实进行写生的传统模式,由学社自由的进行创作,重新对画面的构图、空间、时间先进性分割。甚至适当扩大训练范围,学生自由挑选室内外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进行写生。没有了构图和角度的束缚,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宽敞,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表达意向,拓展思维,为设计新思维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局部精细描写训练

局部的精细特写是在结构造型和写实造型的基础上,更为细致的表达形式。教学的重点在于对不用材质的质感进行深入的认识,从而使得细部的写实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部分课程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在实践中善于发现,充分刻画材料机理不同的美感,使之能够很好的运用到今后的设计当中。

2.4写实的创意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造型和写实基础能力,就要着手培养丰富灵活的思维拓展能力,避免学生思维停滞在固有的写实思维模式上。学生要在构思构成中摒弃过去陈旧思想观念,放开束缚,自由发挥,要用新的理念将新的图像传递出来。这部分的教学课程重点是培养和启发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和发散性思维创造力。

描写建筑工程论文篇13

基本信息

XXX(

男,22岁,本科学历,1年以上工作经验)

婚姻状况: 已婚 民族: 汉族 照片 参加工作时间: 2003-10 身高: 165 现居住地: 石家庄市 户口所在地: 石家庄市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工作地点: 石家庄市 期望从事行业: 计算机软件 期望从事职业: 软件工程师 到岗时间: 1周以内 期望月薪: 1000元-1999元 (税前)

教育经历

毕业学校: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时间: 2008-09至 2009-06 专 业:

其他

学历: 本科 专业描述: 软件工程专业

工作经验

公司名称:

北京合力金桥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职位名称:

软件工程师

工作时间 : 2008-07至2009-07 工作描述: 1、联通呼叫中心客服系统开发。提供软电话、业务办理、坐席监控等功能。 2、产品级软件的开发。参与开发过绩效管理系统和上下位管理系统。 3、中间件(cics,tongeasy)服务应用的开发。呼叫中心系统采用三层结构,中间件服务是在unix下使用Pro*c开发。 使用语言:c/c++ IDE:c++builder6、c++builder2007 数据库:oracle、sqlserver、mysql 所在行业: 计算机软件 公司性质: 私营.民营企业 所在部门: 呼叫中心实施部 工作地点: 北京 离职原因:  

自我评价

1、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 能够承担一定工作压力。 2、工作认真负责,有创新意识并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3、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编写文档的习惯,能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4、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做事踏实,在工作中能给自己很好的定位,动手能力强。 5、获得09年《软件设计师》证书。 5、03年获河北省高中程序设计组2等奖。

项目经验

项目名称:

中国联通客服系统

时间: 从2008-09至2009-01 项目描述: 受理10010专线所用的呼叫中心系统,包括软电话、业务受理、知识库等功能。 责任描述: 编写代码、详设、概设。 项目名称:

数据迁移服务程序

时间: 从2009-01至2009-02 项目描述: 独立完成的应用程序。将一个数据库表里的数据迁移到另一个数据库中。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类型可不一样(如oracle到sqlserver)。 责任描述: 编写概设、详设说明书,编写代码。 项目名称:

联通绩效管理系统

时间: 从2009-03至2009-04 项目描述: 对联通话务员的绩效进行考核的软件,分为版务管理,数据管理,报表管理等几个功能模块,将坐席的班务情况已经请假、调休等情况录入到数据库中,由系统计算考核成绩及考勤、应发工资的数据。 责任描述: 编写代码、数据库设计。 项目名称:

联通上下位管理系统

时间: 从2009-05至2009-06 项目描述: 该系统分为三个程序,服务端、普通坐席客户端、班长坐席客户端。主要功能:对联通话务员的一切离开台席的动作进行管理,每次休息(包括开会、吃饭等)需通过普通坐席客户端发出请求,班长坐席客户端接收到请求,批准或拒绝此次休息申请。 责任描述: 编写代码。

语言

语言: 英语 水平: 良好 语言水平描述:  

IT

技能

技能名称: Oracle 使用时间: 1年 熟练程度: 熟练 技能名称: UNIX 使用时间: 1年 熟练程度: 一般 技能名称: C++ 使用时间: 1年 熟练程度: 熟练 技能名称: Java 使用时间: 1年 熟练程度: 熟练

工程专业个人简历表格二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 - 国籍: 中国 个人照片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湖南 身材: 170 cm 70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3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类:相关职位 工作年限: 1 职称: 初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XX--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深圳 广东省 个人工作经历: 一、在校期间专业实践情况: XX年1月 实地测量实习; XX年6月 房屋建筑设计; XX年1月 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XX年7-9月 认识及生产实习; XX年1月 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项目造价及概预算大作业; XX年2-5月 毕业实习; XX年5-6月 毕业设计获校优。 二、 社会实践情况 1、XX年7月至今在大连开道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长沙项目负责工地管理工作。 2 XX年2月到XX年5月在广东绿之洲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毕业实:在公司协助造价工师工程量计算及造价进行工程投标;在公司长春项目部进行分包合同签订及工程资料管理 3、XX年7月至XX年9月在江苏大成建设集团中华世纪城项目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习,主要工作是协助施工员进行现场管理。 4、XX年7月至XX年8月在郴州市振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部技术资料资协助有关工作。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长安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 XX-07-01 所学专业一: 工程管理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XX/9至XX/7 在长安大学通过四年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将获的学士学位。 XX/09 通过国家计算机C语言二级考试并获相应证书; XX/09 通过国家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三级考试并获相应证书; XX/03 通过教育部认证的Auto-CAD考试并获相应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null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一、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1.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 4.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 6.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个人技能:顺利英通过语四级,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常用的办公软件、工程预算软件、财务管理软件,并掌握了Auto-CAD绘图,C语言和数据库FoxPro语言的编程。  

详细个人自传

一、自我评价: 1、待人接物诚恳大方,为人正直,乐于助人,乐观向上,有极强的进取心。 2、责任心强,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富有冒险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同时行事谨慎、执着,工作踏实,能吃苦耐劳。 3、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强,有较广的知识面,具有扎实的基本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善于总结、理论联系实际。 4、思想先进,博览群书,有个性鲜明的人生观,价值观。 5、有很强的正义感和号召能力,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二、职业兴趣:管理工作和实用技术: 发展目标: 1)管理方向:进入企业了解企业,适应企业,融入企业基层管理者主管科长部长经理助理部门经理总监公司领导 2)技术方向:进入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接受带岗老师现场指导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公司部门技术指导、负责人)资深技术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