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实用13篇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1

一、手机APP概况及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缩写,汉语意思是”应用程序”,在当下指的是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即由移动互联网提供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服务。APP应用软件分为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端软件。APP客服端软件需要使用者通过WIFI或者移动通信网络下载并安装到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互联设备上。

近年来,手机APP客户端服务模式依托移动互联、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仅2014年新产生的APP应用都有几十万个。如今,手机APP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移动网民和智能手机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手机APP具有便捷、迅速、小巧,以及可以个性化定制等特点,在信息服务和知识传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其功能强大、内容丰富、扩拓性展强的应用特点,也受到使用者的青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师应该认识到新媒技术与环境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重视并积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APP资源。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以下简称CNNIC)2015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5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到了85.8%。报告显示:2014年新增网民主要是手机网民。而手机网民的职业构成情况中,学生群体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23.8%,高于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的22.3%。而且学生群体的上网场景多为学校和家庭。[1]

另外,CNNIC的报告还显示,学历程度越高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越大。小学及以下网民中有 44.9%的人比较或非常依赖互联网,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中这一比例达到 63.9%。网民对互联网依赖的比例随学历增长而增长,说明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精英、白领阶层的工作、生活和娱乐的“基础元素”。[2]

如今,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已基本达到饱和,根据工信部的 《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显示, 2014 年全年移动电话普及率由 90.8%升至年底的 94.5%。[3]而据笔者平常在教学工作中的观察和了解,手机在高校在校大学生中普遍率更高,可以说是接近100%,可以说是人手一机,机不离手。由于智能手机能够联接互联网,又具备强大的多媒体,大学生每日都可以利用手机录音录像、上网搜索、流览新闻、下载资料、转账购物、订票求职、聊天交友……可以说是“一机在手,应有尽用”。智能手机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始步入“指尖时代”,一机在手,尽在掌握。

笔者通过随机采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在校大学生手机APP软件安装和使用的数量一般都在10个以上,功能涉及社交通讯、地图导航、网购支付、图书阅读、影音播放、学习工具、拍照摄影、流览器、手机安全等众多方面,其中以社交通讯类APP使用时间最多,像微信、QQ、微博、陌陌等。其中微信的使用时间最多。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微信于2011年由腾讯公司推出,迅速成为手机网民的新宠,尤其是受大青年大学生的青睐。根据《互联网周刊》《2014年中国APP排行榜TOP 500》榜单来看,微信、百度、淘宝和QQ占据了APP五百强的前四强。[4]

大学生使用时间排在第二类主要是休闲娱乐类的APP,主要是一些手机游戏、酷我音乐和美颜相机、美拍视频等。根据CNNIC的报告,2014 年 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 3.66 亿,网民使用率从 2013 年底的54.7%升至 56.4%,而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 2.48亿。报告指出,手机端游戏用户成为最核心增长动力,这意味着个人电脑端网络游戏用户向手机端的进一步转化。[5]手机游戏大多简单易上手,特别适合碎片化时间的需要求。大学生课外时间比较多,手机游戏对他们在学习间隙的休闲娱乐,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另外,大学生在校园里戴着耳机用手机听音乐的情况随处可见。而随着网络提速度,3G/4G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也越来越喜欢用手机下载观看影音视频,或拍摄个人照片和视频上传分享。

学习工具类APP在大学生的使用时间排在第三位,利用手机APP进行学习是当代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新方式。学习类的APP主要是查背单词、图书阅读、考试做题的软件等。这些学习软件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大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手段。大学生使用得比较多的学习类APP有百词斩、开心词场、学霸君、考研帮等等。另外,笔者还了解到,根据新浪教育的《2014年中国教育APP测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1月,我国教育 App总数量已超过 7万个,约占我国APP市场份额的10%。报告认为在线教育是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指尖上的中国教育时代”正在到来。[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必须要关注并重视手机APP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积极变革教育观念,创新教教育手段和模式,贴近大学生实际。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性。

二、手机APP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作为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新生事物,手机APP符合青年大学生的敢于尝试、愿意挑战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而也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积极方面的。这些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消极影响

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学习需要来看,手机APP造成的消极影响主要有:

1.“三观”受到冲击。手机APP使大学生在获取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对其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培养形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巨大冲击。开放的互联网络是一个虚虚实实的、极为复杂的舆论环境,其中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观念和主张,诸如消费主义、快餐文化、性暴力、色情文艺等等在网络中随处可见,令人目不瑕接,难以自制。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很容易被网络上的极端思想和言论所迷惑和鼓动。笔者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此的体会是,有时候在课堂内用一节课甚至一个学期的时间向学生传递的观念,学生可能会因为看到网络上的一张图片或者社会圈子里的一段话而改变。

2.学习碎片化,不求甚解。从大学生手机APP的使用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偏爱“微”应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等,通过APP向大学生传递的微信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信息不完整、碎片化特征明显。大学生学习不求甚解、心态浮燥,功利主义快餐式学习倾向变得明显。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与大学生当下的这种学习态度充化具有较大冲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重视和研究这个矛盾。

3.挤占学习时间,影响学习。由于手机的便携性,学生在课余会花大量时间在手机APP上,要么是进行社会交聊天,要么就是男生忙玩游戏,女生忙拍美图。甚至在上课的时候,也有学生偷偷发微信、微博,用手机刷屏,再不然就是戴着耳机用手机偷偷听歌。根据日本和美国的调查,学生每天花在玩手机上的时间越长,就越影响学习成绩。由于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采取的是合班教学上大课,班级人数一般在70―120人,有的甚至更多。课堂管理比较困难,上课玩手机的情况经常发生。大学生这种在课堂上玩手机的行为,不仅自己的学习受影响,正常的教秩序也会受到严重干扰。

(二)积极影响

手机APP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也并非都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方面,主要有:

1.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和知识储备。古人讲,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现在的大学生是一机在手,遍览天下要闻。随着手机APP的广泛用使,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或者微博阅读,对社会时政要闻的了解程度和对民生百态的关注程度,都比过去明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强调时政性,大学生的上述变化,无疑有助于他们在课堂上对政治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理解。

2.增强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大学生在利用手机APP大大增加信息量的同时,阅读习惯和爱好也得到明显提升。手机APP的信息传递,主要还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但是同时又配合有图片和影音视频,在转载和分享的同时,还可以发表个人意见,从而使得阅读的立体感和趣味兴大大增强。过去,很多大学生不喜欢读书看报,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单调的文字太枯燥,阅读没有持续性,学生往往对文章或者书籍不能逐读。从书本阅读到手机阅读,阅读方式的转变,在使大学生获得大量文字信息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阅读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本质上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对大学生的文字功底有比较高的要求。手机AP增强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爱好,教师可以在方面进一步进行引导,促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拓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圈,有利于师生交流。大学教育与中学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强调大学生自主学习。大学生在课后跟教师见面或联系的机会少,打电话又不方便。而通过手机QQ和微信等,师生之间可以互加好友,无论是生活方面问题还是学习方面问题,都有机会进行及时沟通。于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同时还能增进师生感情,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作出正面引导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4.增强了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手机APP具备的的存储和视听功能等多种,使得学习资源能够师生之间的进行快捷的传递和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内容和要点,学生任务,学生在短时难以掌握和消化。学生可以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课后运用这些资源再结合手机上网,查找百度等加深认识和理解。现在学生中流行一句话,叫“有问题找度娘”,由于手机小巧便携和强大的网络功能,大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手机联通互联网络,在许多知识问题和理论问题上做到“无师自通”。在笔者看来,“指尖教育时代”是真正学习自主的时代。

三、利用手机APP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手机APP的快速度发展,给中国教育带来了无限前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紧跟时展,充分利用手机APP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对针对其给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不断创新教育教学途径,拓宽主渠道,站稳主阵地。在笔者看来,要利用手机APP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观念,对大学生在课内课外玩手机的情况进行正面引导。手机已经成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必需品,让学生杜绝使用是不可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提高手机在学习方面的利用率,让手机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做与学习相关的事情。比如拍录学习资料、查找、计算等等,对使用手机做无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要则要制止。课后,教师也可以安排利用手机进行学习或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查阅文献或者拍录社会调查的微视频等。这样,符合大学生的心理,他们容易接受,也愿意去做。

2.利用手机APP建立师生学习交流圈。比如师生互加微信,或者建立课程QQ群,这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可以为课后学生反馈和教师指导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增强师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性。

3.进行APP课程学习资源开发和建设。最近,一款名为《学习中国》的手机APP上线,内容主要是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著作方面的政治宣讲。该APP一经推出就受到各方好评,都说高大上的政治理论学习也变得“接地气”。应该说,该APP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APP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树立了重榜样,并提供了思路。过去几年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针对个人电脑用户端的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大学生的实际学习使用率并不高。主要的原因在于互联网络不够普及并且场所固定,而个人电脑不便于携带和使用。另外,网络精品课程的学习资源往往是大而全,很多对于学生来说是无用的信息,互动性也不强,学生不爱使用。如果能够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学习和考核要求,开发建设短小精悍的APP课程学习资源,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联结起来,则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大为提高。根据新浪教育的《2014年中国教育APP测评报告》来看,考试类APP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时长排在第一位。这说明学生在利用APP教育资源进行学习时,目的性是很强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发和建设APP课程学习资源时,以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要能片面追求大而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5-28.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41.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8.

[4]中国报告大厅: .

[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8.

[6]新浪教育.http://.cn/l/2014-11-27/1543253160.shtml.

注: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2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下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三网合一的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手机和因特网、有线电视网等媒体逐渐向汇聚融合的趋势迈进,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2009年1月7日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的3G牌照。这就造成了新一轮产业链的变革。手机不再局限于通信工具这一基本用途,这对能够迅速接受社会新文化的大学里的大学生来说表现尤其明显。手机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它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用手机看电影、听音乐、上网与聊QQ、拍照、摄影、玩在线游戏、进行实时导航等。正是因为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和多样化的不断发展,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伴随着同学们用手机听音乐、查字词、上网看新闻、关注社会动态等现象,手机不离手,上课玩手机,开会手机响不停,玩手机成瘾现象也呈现出了一种上升趋势。因此本文要从社会学视角下研究手机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手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它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目前来看,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高校学生和管理层及学生家庭的重视,所以此次研究的目的是查看手机文化在高校校园流行以来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针对负面影响,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使高校学生能更好的利用手机获取有利的资源,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2)研究的意义。在现实方面来讲,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接受新文化的能力很强。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手机不再是单一的基本的通讯工具,其功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伴随着这一变化,手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消极影响,当然也有着积极影响。虽然大学生一般都有了判断能力,能区分利弊,可是当诱惑来临时,依然可能会出现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现象。所以在手机文化逐渐被大学生内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建议,使大学生提高警惕,不要手机依赖成性,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同时也希望引起各高校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关注,使大学生能更好的使用手机获取有利资源。

理论意义上,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的视角下,探讨了手机文化对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并就产生的影响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1、国外关于手机文化的研究

罗杰・费德勒在2000年出版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将人类传播系统和当今媒介产业内部技术变革做了细致分析,在涉及新媒介的探讨部分含有对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部分也有详尽描述。托马斯・鲍德温、史蒂文森・麦克沃伊、查尔斯・斯坦菲尔德等合著的2000年出版的《大汇流:整合媒介与传播》对手机媒体利用有线电视业、广播业和计算机业、电信业融合而成的“整合宽带系统”,对手机媒体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保罗・莱文森在2004年出版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对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进行理论阐述,并对手机发展做了乐观评估[1]。

2、国内关于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手机文化的研究很多。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三类:手机文化的影响、手机文化的功能和人们对手机产生依赖的原因。从手机文化的影响上来说,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从手机作为工具来看,分为手机作为基本的通讯工具作用和手机作为媒介与有线电视网、因特网、电信网走向汇聚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无处不在的媒体环境的作用;从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原因看,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从影响上来说,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①积极影响。通过手机,大学生加强了他们与家人朋友之间的联络,更方便了学习、求职以及以后的工作。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它也成了大学生娱乐、休闲,捕获信息,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手机让大学生们紧跟时代步伐,张扬了个性,拓宽了与社会交流的通道,成了大学生加速他们自身社会化转变的一个载体。

田义勇在《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中阐述了手机对生活方面的影响,手机大大提高了与家人朋友沟通的频率,有助于大学生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拓宽了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渠道。[2]

程文忠在《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中认为:手机文化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在因特网上“冲浪”时代又过渡到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时代,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社会、接触知识、感悟文化,充分展现自我;手机文化拓展了人际交往平台,手机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反映尤为突出,并在向主流文化靠拢;手机文化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3]

鲍俊杰在《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中除了生活、学习的影响外,又提出了手机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和心理的影响。[4]

焦晓云在《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干预》中阐述了三方面:手机是大学生们传达情感的一个纽带;手机是大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渠道,短信报纸,天气预报,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尽收眼底;手机可以缓解大学生们的各种心理方面的压力,手机又可以充当大学生们的情感宣泄的一个工具[5]。

②消极影响。凡事有两面,手机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张虎、余瑞福在《手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探究》中指出了手机对大学生成才的负性影响分析归结起来主要涉及到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和健康层面。精神层面: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与消费观;形成有缺陷的人格;导致价值取向的偏离。社会层面:使大学生们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方面进入误区;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的处事品质与能力的形成;增大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加重了心理负担;给大学生带来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健康层面:手机存在着辐射危害;手机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6]

田义勇在学习上阐述详细,学生在上课期间不是记笔记,听课,而是发信息,上网聊天、看网页,甚至上课接打电话。[7]

程文忠则指出手机文化导致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削弱;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判断和政治认知,以及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导致大学生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观念淡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是非判断能力。[8]

鲍俊杰在心理影响上认为手机造成了大学生盲目攀比和炫耀的心理、从众心理和焦虑心理。[9]

任瑞卿在《黄色短信对青少年性健康的影响及对策》中指出黄色短信通过其裸的表达诱发青少年的性冲动,使他们性心理产生冲突。长期处于这种刺激下,又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形成不合理的性观念、性道德,造成不合法的宣泄方式甚至出现违法的。[10]

焦晓云在学习方面提出手机文化助长了隐性旷课和考试作弊的现象。[11]

(2)从手机作为工具来看。

①手机有通讯功能,如打电话、发信息。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手机又有了许多功能。

②手机作为一种媒介。李桢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一文中阐述了手机的媒介特性:受众庞大的特性,传播效果显著的特性;使用方便的特性,隐身性强的特性;突破时空限制的特性,时效性强的特性;智能存储的特性,高效处理信息的特性;便于参与的特性,主动互动的特性。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手机增强了信息处理的能力的特性;手机延伸了互动能力的特性;手机丰富了个人的受众角色的特性;催生草根意见领袖的特性。手机文化构建的趣味分层:手机文化的合法趣味;手机文化的大众趣味;手机文化的中等趣味。其认为,就手机而言,人们通过消费不同品牌和不同性能的手机的增值的服务来表明自己的社会群体认同,来取得社会对自己的支持、经济上的成就与满足情感和心理上的亲密感、归属感的需要。[12]

(3)从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原因看,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大学生在新的通讯工具带来的便利和娱乐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了手机的“奴隶”,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一种不好的现象。

周喜华在《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中分析了对手机依赖的原因。客观因素:手机的特点;校园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家庭因素。主观因素:大学生发展的特殊性和自身性格特点;大学生对群体规范的顺从;大学生的情绪迁移;满足某些心理需求。[13]

庄伟在《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一文中提出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主要涉及三个因素,主体因素、媒介因素和信息因素。[14]

范文利、朱晓斌在《大学生手机短信行为与心理特点探析》中认为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手机满足了大学生们交际和信息的需要,实现了手机短信优点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一种完美结合。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需求、从众心理、自我参与意识的膨胀、个性需求需要。[15]

从以上来看,手机文化的研究涉及的面很广,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颇多,但我的研究是在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下研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3、概念界定

手机文化:本文使用的手机文化的概念是借用王萍在《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一文中对手机文化的界定。手机文化是一种以手机为传播载体,通过手机本体的信息传播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相创生而生成的一种亚文化系统和一种特殊的文化样态,它包括许多通过手机媒介进行互动的个体,并由种种相似或不同的行为(如语言沟通、发短信、游戏、搜索、音频和视频欣赏等)和文化产品(手机小说、彩铃、手机报等)构成,这一切都发生在有计算机和远程通信技术所创造的时空条件下,并伴随着特定的心理、社会、政治和经济语境。[16]

社会行为:依社会情境而转移的个体行为。狭义指社会心理的外部表现,其表现形式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等,又称外显的社会行为。[17]

心理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18]。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的理论依据

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以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为理论依据进行本次的研究调查。

(1)认知理论。认知理论的均衡理论是海德提出的。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海德指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于一致的压力。人在与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他把这叫做感情关系。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单元,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由于类似、接近等而结成的关系叫做单元关系。单元关系和感情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P-O-X结构。由此可以假设:手机的某些功能使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两者有了感情关系。[19]

(2)文化认同。个体将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在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下的社会群体成为群体构成的一种类型――文化群体。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在通过寻找“我群”与“他群”的差异而获得“社会认同”,它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相同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由此可以假设:大学生群体普遍使用手机的某些文化功能对大学生个体有一定影响;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攀比心理有影响[20]。

(3)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客观物质世界中各种既定的条件并不是直接作用在实践者身上,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经验的累积过程中,灌注到行为的持久潜在的倾向系统中,即惯习中。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可能与不可能、自由与必然、方便与忌讳等等就通过惯习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前的实践,并指向未来,所以最不可想象的事物往往是在这种倾向系统中形成的。所以实践活动并不必然服从经济理性。由此可以假设手机的某些文化功能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行为,造成了大学生手机不离手,对手机有了依赖的现象[21]。

2、研究方案

(1)理论构架(理论假设)。 手机文化的某些功能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判断能力、思考能力、攀比心理)和 社会行为(学习、生活方式、);手机文化的某些文化功能(如:短信、上网、游戏,搜索引擎)是影响大学生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因素。

(2)研究假设手机文化对大学生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①手机作为基本的通讯功能(短信、电话);②手机的其他文化功能。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的影响:①判断能力;②思考能力;③攀比心理。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社会行为的影响:①学习;②生活方式。

(3)研究设计类型。抽样调查 。

(4)研究方法。①资料收集方法: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所要获取的资料。在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男生1―16号宿舍楼和女生17―20号宿舍楼中采用多阶段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210个样本,进行调查,来收集资料。问卷发放210份,回收206份,有效回收率98%。②资料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回收回来的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发现废卷6份。然后定义数据,录入数据,最后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四、高校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具体分析

1、样本性别比

本次调查样本为200名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的学生,其中男同学100名,女同学100名。

2、日常生活中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绝大部分是或占到一半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同学有158人,占总数的79%;其中,绝大部分是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有116人,占总数的58%,占到一半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有42人,占总数的21%;而全部是或很少是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同学有42人,仅占总体的21%;总体上看,绝大部分是或占到一半的同学是使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

3、性别与日常生活中用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比例关系

在调查的100名男生中,日常生活中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的有39人,在男生中占有39%的比例,稍稍落其后的是电话短信一半一半,有35人,在男生中占有35%的比例,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26人,在男生中占有26%的比例;在调查的100名女生中,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一半一半的有49人,在女生中占有49%的比例,接近一半之多,其次是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30人,在女生中占有30%的比例;在调查的200名学生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一半一半的有84人,占总数的42%,接近一半之多,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的有57人,占总数的28.5%,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59人,占总数的29.5%;总的来说,性别不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的比例也有所差别,性别是影响电话短信比例的一个因素。性别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比例呈弱相关,用性别来预测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的比例可以消减23.0%的误差。

4、大学生使用手机是否占用较多时间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认为用手机是占用较多的时间和用手机有一点是的有134人,占总数的67.0%;其中,认为用手机占用较多时间的有37人,占总数的18.5%,认为用手机有一点占用时间同学有97人,占总数的48.5%,而认为用手机没有占用自己较多时间的同学有62人,占总数的31.0%,不确定用手机是否占用较多时间的同学的仅有4人,占总数的2%;总体来说,认为用手机是占用较多的时间和认为用手机有一点占用时间的同学超过一半。

小结:由以上各统计可知,手机是大学生联系他人的基本通讯工具,电话、短信的使用方便了大学生与家人、朋友的联络、交流与沟通。

5、没了手机联系是否就觉得和朋友距离远了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认为没有手机是觉得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的同学有132人,占总数的66.0%;其中,感觉很明显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感觉不明显的有88人,占总数的44.0%,认为不是,还有其他联系方式的有68人,占总数的34.0%;总体来看,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没了手机就觉得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

6、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与对书信联系的看法分析

日常中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对使用书信的看法是依事而定的有45人,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66.2%,超过一半之多;日常中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占到一半的同学中也有14人对使用书信的看法是依事而定,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41.2%,接近一半;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不屑于写信打电话聊QQ更方便和认为写信落后没兴趣的共有21人,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56.8%,超过了一半;日常生活中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有34人不屑于写信,认为打电话聊QQ更方便,占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55.7%,有24人认为写信太落后了没兴趣,占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39.3%,两者共有58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95.0%,几乎是占了绝大部分;在200名调查对象中,认为用书信更能体现友情的珍贵,同时能够避免口头表达的不便的仅有26人,占总数的13.0%,认为依事而定的、不屑于写信,打电话更方便和太落后没兴趣的有174人,占总数的87.0%;其中认为依事而定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不屑于写信的有55人,占总数的27.5%,认为太落后,因而没有兴趣的有47人,占总数的23.5%;

7、选择部分手机功能的原因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为了追求时尚和方便实用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的同学有153人,占总数的76.5%;其中为了追求时尚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功能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为了方便实用而选择的有81人,占总数的40.5%,其中为了跟风的有31人,占总数的15.5%,在这些同学中其他的有47人,占总数的8.0%;总的来说为了追求时尚和方便实用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功能的占一多半,其中两者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但是跟风的同学占有的比例也不小。

8、对开会和上课要求手机关机或静音看法的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对开会和上课要求手机关机或静音状态持支持、无所谓、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有175人,占总数的87.5%;其中,持支持态度的有89人,占总数的44.5%,持无所谓的有44人,占总人数的22.0%,认为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有42人,占总数的21.0%,而认为讲课枯燥无味和玩手机已成习惯的有25人,占总数的12.5%;总体而言,持支持态度的有89人,占总数的将近一半,大多数的人持支持、无所谓、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态度。

9、对手机辐射的认识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对手机辐射的认识中认为手机辐射危害身体健康,应尽量减少使用的有78人,占总人数的39.0%,认为只要自己注意睡觉时关机即可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两者共有150人,占总人数的75.0%,认为不构成威胁的和大家都在用的没什么可怕的有50人,各占25人,各占总数的12.5%;总体来说,前两个选择占了大部分。

10、平常每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每天上网在1-3小时的有103人,占总数的51.5%,1小时以下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3小时以上的有53人,占总数的26.5%;总体来说,每天上网在1-3小时的同学占了一半。

11、使用最多的手机文化与上课玩手机的分析

在经常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上QQ、飞信的有45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45%,接近一半之多,浏览新闻、搜索引擎的同学有24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24%,发短信的有16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16%,而下载音乐游戏、看小说报纸、手机视频、学习和其他的总共有15人,仅占这部分总数的15%,在经常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大部分在上QQ、飞信,浏览新闻发短信,占总数的85%;在有时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有25人在上QQ和飞信,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39.1%,在其后的是小说报纸,有9人,浏览新闻搜索引擎的有8人,发短信的和音乐游戏及手机视频的各是6人;在很少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玩QQ飞信的也是最多的;总的来说,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上课有时和经常玩手机的有164人,占总人数的82.0%;其中,经常玩手机的有100人,占总数的50.0%,有时玩手机的有64人,占总数的32.0%,很少玩手机的只有36 人,占总人数的18.0%;而在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不论是经常、有时、还是很少的情况下,使用最多的是上QQ、飞信,有82人,占总体的41%,其次是浏览网页、搜索引擎,有38人,占总数的19%,然后是发短信,有24人,占总数的12%,三者加在一起有144人,占总数的72%。

12、是否经常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经常或有时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156人,占总数的78.0%;其中经常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71人,占总数的35.5%,有时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85人,占总数的42.5%,很少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总体来说,经常或有时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同学占了大部分。

五、结论与讨论

1、研究的结论

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男女生4栋宿舍楼里200名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原因如下:

(1)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手机在高校的高度普及,使大学生对手机产生心理上的联系,认为手机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没了手机感觉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难与他人联系和交流。在认知理论中,这种现象叫做感情关系,即大学生与手机产生了感情关系。

(2)手机文化功能的多样化,使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与家人、朋友联系,还可以通过上QQ、飞信等多种渠道。因此,书信渐渐淡出大学生联系他人所使用的工具范围。在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中,手机文化取代书信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经验累积过程中,灌注到大学生持久潜在的倾向手机文化的系统中。

(3)大学生是一个群体,手机文化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普遍使用,使个体为了其社会身份认同,而把群体的手机文化内化,进而产生归属感。所以大学生用手机文化的一些功能,除了觉得方便实用外,还为了追求时尚、跟风,这就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攀比心理。

(4)手机文化的多样化,使大学生的主流认识形态的认同感的削弱。上课、开会本来是很严肃的事情,可只有一少部分人认为应把手机关机或静音。

(5)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判断能力。手机文化虽然给大学生带来新的体验,可手机辐射也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可由于手机文化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人知道其危害仍选择轻视甚至忽视。

(6)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手机占用了自己很多时间,手机上网的时间渐渐增多。

(7)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普遍,经常和有时玩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分散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

(8)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很大一部分学生有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习惯。这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其生活方式。

(9)手机文化的多样化,拓宽了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大部分同学利用手机浏览网页,关注新闻,搜索想要自己知道的内容。同时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2、研究的优势

由于调查的是在校大学生,只在母校发放问卷即可,省时省力。

3、研究的劣势

由于调查的人力、物力受限,本次调查的样本数量少,使研究结果的解释力有限。

由于自身的主观因素,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4、对大学生和高校的建议

第一,大学生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高校要弘扬民族文化,使大学生在手机文化的冲击下,仍能保有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各高校要给大学生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大学生对手机文化的判断能力,有利的坚持,有害的尽量避免。

第三,引导大学生注重读书,特别是引导大学生多去学校图书馆看书,既能获得知识,又可以减少手机对视力的伤害。

【注 释】

[1] [美] 保罗・莱文森. 河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2-125.

[2][7] 田义勇.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671-0916.

[3] 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02-3321.

[4][9] 鲍俊杰.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1(16).

[5][11] 焦晓云.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干预[J].现代教育科学,2010.1005-5843.

[6] 张虎,于瑞福.手机对大学生的负性影响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672-6847.

[8] 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2010.1002-3321.

[10] 任瑞卿 黄色短信对青少年性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008-6285.

[12] 李桢.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J].西北大学,2010.

[13] 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674-6120.

[14] 庄伟.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J].新闻爱好者,2010.6.

[15] 范文利、朱晓斌.大学生手机短信行为与心理特点探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4.

[16] 王萍.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M].华夏出版社,2008:50-65.

[17][18]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9][20]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

[21]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二版).

【参考文献】

[1] 巨斯巍.浅谈手机文化的定义及特点.四川大学文新学院,2008(12).

[2] 冯晓萍. 大学生社会资本扩张――大学生手机“热”之理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2005.1672-2728.

[3] 朱勇涛.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苏州科技学院,2010.1672-0695.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3

(1)早期的媒介依赖理论。媒介依赖理论是由德弗勒和鲍尔•基洛奇在1976年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媒介依赖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一种新的媒介在社会站稳脚跟后,人就会与媒介之间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双向性质,但相互依赖中较强的一方是媒介,他们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控制着人,人越是指望收到有用信息,只要他们还没有失望,他们的依赖性就越强烈。

(2)使用与满足理论。这个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该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

(3)有关手机依赖的国内研究现状。①车基金会2006年6月发表《台湾学生使用移动电话调查报告》,其调查对象包括岛内2242名小学生(五年级以上)和大学生,调查显示近7成学生有手机依赖症。②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一个学生课题组完成的《“短信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及行为影响的问题研究》,课题组对“手机依赖”的定义是:使用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

(1)大学生所处的年级与手机使用状况。我们的调点是针对那些已经使用或正在使用手机的大学生展开,对他们使用手机的年限做了四个答案的设计:一年以下、一年到两年、两年以上到三年和三年以上。经过对比分析这四个系的学生手机使用年限大都集中在一年以下和一年到两年之间我们可以发现,大一学生使用手机大多集中在一年以下,大四学生使用手机大多在三年以上,与此相同,大一学生使用手机在三年以上的仅仅有6人,大四学生使用手机在一年以下也只有14人。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普遍接触手机的,在大学之前对手机基本上没有接触。

(2)大学生的平均月生活费与每月手机话费。我们通过对这部分调查对象的调查也可以发现,生活费用与话费是高度相关的:生活费用越高,手机费用也越高。这说明手机费用是高度依赖大学生的生活费用。也就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手机费用占生活费用的比例在大学生中是大体相同的。

2.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情况

我们针对这一结论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家庭关系做了一部分问题的分析。其中问到:“手机的使用是否减弱了您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欲望?”有81.2%的大学生的回答是使用手机没有减弱与他人的交流欲望。为巩固这个问题的答案统计,我们接下来又提出:“手机的使用对您的人际交往圈有什么影响?”时,有高达66.6%的大学生选择了“扩大了交往圈”,仅仅有5.0%选择了“缩小了交往圈”。

我们也对大学生的手机携带时间做了简单的询问的调查。我们发现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对手机的用途基本上是短信和打电话,他们携带手机的时间明显低于大四学生。经过进一步调查分析,大四学生面临就业等,需要搜索大量的信息并且要与外界保持联系,所以带手机的时间偏长,也就说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是对其功能的依赖。

三、结论

1.受众特点

在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手机基本囊括了大学生所需的所有功能。以前学者研究的结果显示:短信的隐蔽性和自由的特点,避免了直接交流的尴尬,其价格便宜,符合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它的多种形式(包括声音、图片、彩信等形式)更是满足了大学生的口味。大学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短信一族”。短信功能已经成为大学生手机依赖功能的一个构成部分,但与接打电话功能相比较而言,它还不是学生最依赖的功能。

我们在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附加功能的调查中发现,在基本功能不改变的情况下,手机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必需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手机内含闹钟、MP3和MP4、游戏、记事本和备忘录、照相机和录像机、电子字典、录音收音、蓝牙红外、WAP上网等等。只要拥有一个多功能手机,不必再买其他电子产品去浪费钱财,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这就更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2)大学生手机话费消费观念与生活费多少有关。手机话费的多少与生活费基本成正比例关系。在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中,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根据生活费的多少进行手机话费消费的,很少有“只打电话,不吃饭”的学生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没有失去理智地完全依赖于它。

2.手机依赖的特点

对于把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这个问题,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是正常与合理的依赖,并没有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具体来说: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4

1.引言

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和移动终端功能的提升,手机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在手机媒体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中,手机阅读得到了蓬勃发展。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七次国民阅读调查,与2008年相比,2009年国民每天平均接触纸质图书和报刊的时间有所下降,而上网和进行手机阅读的时间则在增加。2009年人均手机阅读的时长为6.06分钟。那么目前用户手机阅读使用行为呈现哪些特征?主要动机是什么?满足程度如何?影响手机阅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呢?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传播学一直重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研究,并通常基于使用与满足的视角研究这个问题。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使用与满足理论经历了所谓的“传统”和“现代”两个发展时期。新媒体的发展和扩散使它又迎来了第二次复兴机会,许多学者以互联网和手机为考察对象进一步验证并发展该理论。本文以使用与满足为理论基础,同时参考罗森格伦所提出的范式构建研究框架,以上海市在校大学生为考察对象,重点探讨用户手机阅读的“使用行为”、“使用动机”、“满足程度”和“人口特性”这4个维度,并探索彼此之间的关系(其中关于“使用行为”方面的发现已单独撰写成文,本文不做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

2.研究方法

2.1选择样本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上海市在校全日制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抽样方而采取非随机抽样,但重点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做了宣传工作。这6所大学分别代表上海市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大学,同时也代表了教育部重点大学和地方普通大学。

2.2问卷预测试

第一轮预测试旨在发现问卷内容及其问项表述方面的问题,预测试对象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2009级文化管理专业15位本科生。第二轮预测试则重点考察利用OQSS在线版设计的调查问卷在技术方而是否还存在问题,预洲试对象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2009级传播学专业10位研究生。两轮预测试共历时12天。

2.3在线问卷发放与数据回收

问卷于2010年9月5日正式,截至9月20日,收到205份反馈问卷。由于事先做了技术限定,所有问卷均无缺失值。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保留有效问卷183份。只要符合下述两条原则之一,即可判定为无效问卷:①连续10道题目答案相同且来自同一个IP;②在学科题项上填写的内容答非所问或无法识别。

2.4研究样本构成

在性别方面,男性75人,占41.0%;女性108人,占59.0%。在学历方面,研究生为65人,占35.5%;本科生为118人,占64.5%,其中包括低年级本科56人和高年级本科生61人。在学科方面,来自社科/人文的学生为118人,来自理工科的学生为65人,两者分别占样本总数的64.5%和35.5%。另外从使用手机类型的角度来看,3G手机使用者和非3G手机使用者的人数分别为61和122,其对应的比例为33.3%和66.7%。

3.数据分析与结果

3.1动机与满足量表因子分析

由于在测量使用动机和满足程度这两个变量方面所设置的问项较多,为了方便后续分析,本文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法减少变量维度。以操作动机量表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并采用Vafimax法对初始公共因子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经由分析后萃取出的5个公共因子矩阵如表1所示:

通过观察,本文将第一公共因子命名为“工具性期望”,具体是指用户希望将手机阅读作为打发无聊时间或利用零碎时间的有效工具;将第二公共因子命名为“替代性期望”,具体是指用户希望手机阅读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传统阅读,包括阅读成本的可接受度和阅读内容的可获得性;将第三公共因子命名为“互动性期望”,具体是指用户希望在阅读过程中能与作者或其他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将第四公共因子命名为“资讯性期望”,具体是指用户希望利用手机阅读及时方便地获取新闻动态和资讯信息;将第五公共网子命名为“创新性期望”,具体是指用户希望利用手机阅读满足自己尝试新事物的欲望或赶上潮流和时髦。这5个公共因子解释的总体方差量累计高达89.6%。

随后,本文以同样的方法对满足量表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本文对满足量表也萃取了5个公共因子,并分别命名为“工具性满足”、“替代性满足”、“互动性满足”、“资讯性满足”和“创新性满足”。这5个公共因子解释的总体方差量累计为87.9%。

同时,本文还对动机变量和满足量表进行了信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整份包含10个问项的动机量表的Cronbach a值达到了0.909,基于标准化问项的Cronbach a值为0.910。整份包含10个问项的满足量表的Cmnbach a值达到了0.887,基于标准化问项的Cronbach a值也高达0.889。这充分说明了本文的动机量表和满足量表的信度都非常好。

3.2用户使用动机和满足程度分析

在完成因子分析之后,本文分别考察了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主要动机和满足程度,所采用的方法为基本的描述统计分析,具体包括两个统计指标:均值和标准差,结果如表2所示:

在使用动机方面,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最为主要的两大动机是“工具性期望”和“资讯性期望”;同时这两个变量的标准差最小,说明这两大动机在在校大学生群体中个体差异也最小。而“创新性期望”是五大动机中最弱的一个动机。在满足程度方面,在校大学生对手机阅读在“工具性”和“资讯性”方面所提供的服务最为满意;同样,这两个变量的标准差也最小,也充分说明了这两大满足维度在在校大学生群体中个体差异最小。而在校大学生对手机阅读在“互动性”方面所提供的服务最不满意。

从变量均值排序对比来看,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使用动机和满足维度大致是一一对应的,其中排名前三位的使用动机和满足维度完全对应,只有后两位的顺序有所出入。接下来,本文利用相关分析探索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操作层面,考虑到所有的动机变量和满足变量都属于连续变量,本文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判断两两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结果如表3所示:

上述相关分析表明:①所有的动机变量和对应的满足变量的相关强度均高于该动机变量与其他任何满足变量的相关强度。以“资讯性期望”为例,该动机变量与“资讯性满足”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00,位居该变量与所有满足变量的相关系数之首。②所有的动机变量除了与对应的满足变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之外,与某些其他满意变量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以“工具性期望”为例,该动机变量不仅与“工具性满足”显著相关,与“资讯性满足”和“替代性满足”这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也都在0.5以上。

3.3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以使用行为、使用动机及人口变量作为自变量,以用户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考虑到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特定的先后关系,本文采取阶层回归分析方法。换言之,将人口变量作为第一区组,将使用动机变量作为第二区组,将使用行为变量作为第三区组。另外,为了将所有自变量纳入回归分析,对其中的5个定类变量做了对应的虚拟变量转换工作。结果如表4所示:

分析表明,人口变量(第一区组)对用户满意度没有显著的解释力(R2=0.018,p=0.523);使用动机变量(第二区组)的投入能显著有效地提升模型的解释力(R2=0.716,p=0.000)。而且,这5个动机变量对用户满意度的解释力都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工具性期望”变量的贡献程度最大(Beta=0.275),其次分别是“创新性期望”、“互动性期望”、“资讯性期望”和“替代性期望”。同时,在投入使用行为动机变量后,第一区组中的“使用手机类型”变量对用户满意度的解释力也具有了统计意义(p

分析进一步表明,使用行为变量(第三区组)的投入对模型的解释力有所提高,但效果非常有限(R2=0.054,p=0.005)。而这有限的贡献来源于“依赖程度”、“使用频率”、“阅读场所”和“阅读方式”这4个变量。另外,在投入使用行为变量之后,“替代性期望”变量已不足以解释用户满意度(p>0.05),“工具性期望”变量对用户满意度的贡献程度降低(Beta=0.176),而“使用手机类型”、“资讯性期望”、“互动性期望”和“创新性期望”这4个变量的贡献程度在某种程度上都有所增加。

4.讨论

在使用动机方面,本文发现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最为主要的两个动机是“工具性期望”和“资讯性期望”。这与路易斯和巍然等人关于手机使用动机的研究发现基本是吻合的。碎片化是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时间同样也被碎片化了,即整块的时间往往被割裂了。对于学习和生活在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的人们,时间的碎片化更为明显,很多时间都被浪费在乘坐公共交通或排队等待上,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同样也不例外。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手机媒体是手机本身和网络的结合体。也就是说,手机不仅具备贴身移动性,同时也具备网络可接入性的特性。因此,用户希望借助手机这一媒介特性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和获取信息资讯,这也就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工具性期望”和“资讯性期望”会成为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两大主要动机。

交互性和创新性是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媒介特征。有研究表明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动机就包括网络媒体所提供的交互功能和创新特质。但是,本文发现“互动性期望”和“创新性期望”在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的动机中是比较次要的。用户对手机阅读的“互动性期望”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目前大多数用户手机阅读的阅读时长通常较短(本次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用户更多地是希望阅读文本和获取信息本身。另外目前大多数学生使用的手机都是非3G手机(本次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传统手机对互动功能的支持较差,这也很有可能降低了学生对手机阅读的“互动性期望”。“创新性期望”是所有动机中最弱的一个动机,这或许是因为手机阅读在学生当中已经不再是新鲜的事物。大家都觉得手机阅读是“正常”的行为,因此也就不会太期望利用手机阅读这一行为来满足自己尝试新事物的欲望了。

在满足程度方面,本文发现在校大学生对手机阅读在“工具性”、“资讯性”、“替代性”、“互动性”和“创新性”方面所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认知与他们对手机阅读使用动机的重要性认知大致是一一对应的,其中前三项完全吻合。本文也进一步发现,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的满足程度与其使用动机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且所有的动机变量和对应的满足变量的相关强度均高于该动机变量与其他任何满足变量的相关强度。使用与满足理论告诉我们,人们使用媒介的目的都是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且使用动机越强,满足程度越高。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本文在满足与使用变量两者关系方面的发现。使用与满足理论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改变了人们对媒介效果的传统思考方式。但是由于提出时间的缘故,传统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并未考虑到计算机和手机等新媒体的用户使用与满足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的这一发现也进一步验证了传统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手机阅读领域的适用性和解释力。

在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方面,本文发现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使用动机是影响他们使用满意度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本文还发现使用频率、依赖程度、阅读场所、阅读方式和使用手机类型也是影响用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其中,使用频率和依赖程度与用户满意度密切相关,因此不难理解它们在影响用户满意度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阅读场所变量,本文发现用户在公共交通上手机阅读越频繁,满意度也越高。正如前面提到的,用户手机阅读的首要动机是“工具性期望”,即利用零碎时间或打发无聊时间。而在公交或地铁等公共交通上开展手机阅读活动无疑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最好方式,这也就较为充分地解释了阅读场所对于用户满意度的重要性。对于阅读方式变量,在将其转换为虚拟变量时,本文选择以“直接登录WAP、WWW在线阅读的方式”作为参考类。相对于选择直接登录进行阅读的用户,通过收取短信、彩信进行阅读的用户满意度显著低些(Beta=-0.171,p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5

根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88亿,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用户,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上网蔚然成风,在教育界却引发了一场“没收学生手机的行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首开先河试行新校规:上课前把学生手机收上来装进专门制定的手机袋中下课后再发给学生。西安博迪中学系主任带头下教室搜查没收学生手机。这一行动立即引发了一股抵制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的舆论,成为高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对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问题进行研究有着十分迫切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以井冈山大学为例,随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31份,问卷回收率为77%,有效问卷211份,有效率为91.3%。其中4.3%即9人从未使用过手机上网,因此本文以使用过手机上网的202位同学的问卷数据作为分析的依据。

1.课堂手机上网的时长。调查显示,90%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过手机上网,在“平均一节课使用手机上网时长”的调查中,202名学生有所差异,大部分集中在6~10分钟,占33.5%;其次为11~15分钟,占25.3%。另外还有2.2%即4名同学一节课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长为46~50分钟,也就是说几乎整节课都在手机上网。

2.课堂手机上网的目的。浏览新闻、即时聊天、玩微博是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最主要的三种方式,分别占总样本的71.1%、60%和47.9%。利用手机网络查资料、玩手机游戏、听音乐的比例占45.3%、37.4%和28.9%。由此可见,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娱乐和学习,以娱乐为主。网络查阅资料占有一定比例,说明课堂中仍有部分学生已意识到手机网络可用作学习的功能,而听音乐所占比例最小,是因为音乐容易引起老师注意干扰课堂不方便使用。

3.课堂手机上网的原因。在问及为什么课堂手机上网时,79.5%学生表示老师讲课内容枯燥无法激起自己的学习兴趣;48.9%认为老师授课方式呆板,缺乏互动。由此说明,教师授课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是否课堂手机上网有较大影响。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跟风,看见周围同学上课玩手机自己也跟着玩。教室有免费Wi-Fi也是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的一个原因。

二、手机上网对课堂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

1.实验设计。将新闻专业二年级56名学生(第一次接触课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相同的性别比例(男女为5/9)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4人。第一组为对照组,即学生与平时一样正常上课,课后进行测验;第二组为控制组1,课前要求学生上交手机;第三组为控制组2,课中教师提醒学生不要玩手机;第四组为控制组3,改变教学方式,由前三组的纯理论讲授改为理论讲授与体验教学(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浏览一条最新的新浪新闻并进行在线评论)相结合。学生手机上网为因变量,课后测验成绩为自变量,选择《传播学》中的线性传播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和香农-韦弗模式)为教学内容,设计三个不同的情景让学生画出传播模式图,作为课后测验试题,两个30分,一个40分共100分值。教师每组授课30分钟,学生做题15分钟。每一组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

2.实验结论。成绩是学习效果的直接反映,平均分是衡量学习成绩差异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实验发现,控制组的平均分都高于对照组,其中控制组3的平均分最高,为69.3分,学习效果最好;其次为控制组1,为64.2分,控制组2的平均分较低,为58.1分,对照组的平均分最低,为55.5分,学习效果最差。由此可以得出结论:①大学生手机上网与课堂学习效果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课前要求学生上交手机,未手机上网(控制组1)的平均成绩高于未加任何干预的对照组,但与全部使用手机上网的控制组3相比,使用手机上网的平均成绩却高于未手机上网的平均成绩;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教师课中提醒学生不要玩手机、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让手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均有利于提升课堂学习效果;③教师将手机上网融合到教学环节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课前要求学生上交手机,教师课中提醒效果较差。

三、改进大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策略

1.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将手机上网融入教学环节。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容易分散注意力,无心听课影响学习,大部分大学生已认识到这种危害性,而上述调查也表明,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枯燥呆板是引发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打发时间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任课教师能够转变教学方式,用更为活泼有趣的方式教学,如将手机上网融入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进行学习,体验手机上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体验式教学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学习,反而能促进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这已在上述实验中得到证实。焦点小组访谈时学生一致表示期待在课堂中得到更多样化的媒介体验,建议教师在视频案例、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业务操作、新闻评论课等情境中使用手机上网体验学习。

2.创新课堂管理方法,敦促提醒学生上课不要玩手机。当前许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特别是大课堂教学时,常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忽视课堂管理,学生不听课低头玩手机常被教师所忽略,长此以往自然影响学习成绩。如果高校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能够提高认识,创新课堂管理方法,上课时有意识地敦促提醒学生,或教学管理者以课堂管理规范的形式规定任课老师有课中提醒学生不要玩手机的职责。焦点小组访谈发现,大多数学生并不反感任课老师对他们的善意提醒,认为课堂玩手机是对教师上课的一种干扰并表示教师提醒后会及时收起手机。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6

手机媒体,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媒介,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2009年正式进入3G时代,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等手机传媒领域成为了文化、娱乐和传媒想要抢先占领的新兴行业。

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9年2月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中》提到,目前中国手机报的使用者中,19岁至29岁的用户比例高达73.6%,基本上是手机报的主要使用者。手机报的使用者中,以从业性质比较时,学生所占比例最高,高达35.9%。高学历用户比例较大,尤其是本科和大专的用户,比例分别为46.5%和24.4%[1]。大学生具有以上三个调查的基本属性,这三个群体结构相互对应,结果呈现一致性,大学生有相对多的时间来阅读手机报,并且对手机传播的信息的兴趣更为强烈。

一个刚报到的大一新生,第一次走进校门就可以通过手机QQ、MSN、E- mail联系通过网络认识,尚未见面的校友,还可以微博描述第一天入学的激动心情,同时更新图片至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甚至不需要纸质地图,不需要引导员,通过手机GPS定位功能,顺利找到学校图书馆、教室、医院等任何公共设施,只要有通讯信号的地方,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GPRS浏览网络,WIFI功能也在逐渐进入低价手机市场,此时,电脑终端已经变的不那么必不可少了。

美国当代新媒体理论家列维?曼诺维奇(Lev Manovich)在他的《新媒体语言》(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2001.)一书中将新媒体特性概括为数值化(Numerical Rop rowentation)、模块化(Modularity)、自动化(Automation)、可变化(Varia- bility)和编码化(Transcoding)[2]。

徐振祥在《新媒体的价值影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提到新媒体具有“无屏障性”[3]。这种“无屏障性”,也可以理解为“开放性”,即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速度上的限制,省去了许多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形成了即时传播的功能,“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新媒体在传播时间、内容和方式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开放性。手机媒体让大学生随时随地,更快捷的接受文字信息、图片、视频等信息。

新媒体技术包括网络电视(Web TV)、虚拟社区、博客(blog)、播客、RSS订阅、手机短信、飞信(Fetion)、手机报,以及从09年开始风行的微博(twitter)也在新媒体行列内。

门户网站在推出在推出这些新媒体技术的交互业务的同时,手机客户端成为必不可少的附属品。以新浪微博为例,2010年8月新浪微博开通一周年,拥有千万用户的新浪微博,是当前国内的第一微博网站。新浪为用户提供了IPhone、Android版、S60、KJAVA四种不同版本的手机客户端,几乎覆盖了市场上所有不同型号的手机。手机客户端为用户提供了“即拍即传”功能,新浪微博已有35%的内容来自手机,微博已被称为移动业务的下一个宝矿。因此,虽然手机尚未能取代电脑终端,但是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手机的即时性已经变得不可或缺,在大学生中的使用地位也跃居电脑终端之上了。

二、手机媒介与大学生的特互

手机媒体无论在覆盖度、即时性、低廉成本和传播模式上都呈现出新媒体的优势,即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3],打破信息传播着与受众之间的阻碍,无论时间和空间都不再是传播过程的障碍。

(一)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四个差异

手机媒体普及程度高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包括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正逐渐被手机媒体逐一取代。在社会发放的各类调查问卷上,家庭信息采集中,信用卡个人身份验证时,固定电话一栏已不再是必填项,大学生宿舍里的电话机已经成为摆设,常年弃之,取而代之的是十一位的手机号码。移动和联通竞相为入学的新生提供入网返话费、接听免费、漫游优惠的套餐业务,固定电话已不再具有话费优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多数高校的宿舍建设中未考虑电视机的安置和提供有线电视电视线路,在部分设有摆放电视格局的宿舍里,电视需要大学生集资购买,大部分学生会去选择购买一台个人电脑,而不是与室友讨论谁拥有电视转台的操控权。广播节目的样式陈旧、内容乏味,除了轻音乐的播放,早已被学生大成噪音过滤掉。因用电限制和熄灯规定,通过电脑上网也并不自由。因而集收音、电视、新闻、电话和简讯功能于一体的手机媒体普及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

手机媒体比传统媒体即时性更强。书信是最原始的消息传递方式,却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连书信的互联网后继者E- mail的使用量也在下降,原因在于不够快捷,不能第一时间传达给对方,第一时间收到回复。取而代之的是MSN、QQ、Fetion等即时通讯工具,而受众已经等不及打开电脑终端才能收到已过时的留言,而是使用手机客户端时刻online。

手机媒体较传统媒体传播成本低廉。报刊、广播、电视都是集中了人力、物力,需要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花费时间制作,精心策划之后才传播给大众。只要拥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就可以利用手机编辑短信、传递信息,接受到信息的中间人转发信息只需花不到一秒的时间按下转发键即可以将信息再次传递。每条短信的单价通常为0.1元人民币,每条彩信单价部超过2元,而通信公司为手机用户提供的套餐优惠,使这种信息传递的成本更为低廉。

手机媒体改变传统传播模式。手机媒体传播技术打破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通过“人一机一机一人”的方式,架构了跨越时空的人际软环境,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减少了心理防范[5]。避免陌生人在第一次会面时的尴尬,人-机方式给信息者更多的思考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会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为何大学生会选择手机媒体

受众选择媒体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受众特性、受众职业和身份、受众年龄、受众的文化教育程度。就手机媒体传播而言,主要是后三者[4]。手机屏幕小,画面质量不高,声音不及广播,新闻深度不及报纸,综合和丰富性也不及网络,刘刚将在此种情况下依然选择手机媒体的情况称为“迫不得已”。因此选择手机媒体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生活节奏快,有很多琐碎时间,易于接受新事物,这恰好与大学生的特性相符。

从主观来讲,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乐于寻找同盟者。从客观来讲,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学习时间相对减少,消费行为独立,自主的进行对媒介的选择,能动的控制触媒时间。大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外,面对的是海量信息,多渠道获取信息方式,和较少的消化信息的时间,因此手机报、手机短信省去了删选信息的时间,满足大学生的“潜阅读”需求。

另一方面,大学生选择手机媒体的主要动机依然是手机的娱乐特性和时尚标志。高端手机逐渐淡出市场,青年人是手机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五彩斑斓的颜色、金属外观、高像素手机摄像头等等内容都是为了满足青年人对时尚符号的追逐。随声携带苹果播放器、PSP、数码相机已经过时,集MP3播放功能、FM收音功能、手机电视、可视性电话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机,是目前符合大学生,即主流消费人群需求的大方向。

(三)在五个层面上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1、挑战传统教育模式。手机通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一样,出现之初就已经向传统挑战,使教育家的法宝失效。大学校园不可能实现所谓的信息屏障,将大学生保护在安全岛中,迫使教育界改变现状,加入到大学生的传播信息链中,以大学生的方式施之以指导,才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2、面向世界多元文化。大西洋上空的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在大洋彼岸引起了一场龙卷风。语言已经不能构成走出国门的障碍,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他们想要获知的信息,从长春藤校园的招生简章,到美国白宫的解密文件,大学生所面对的资源空前丰富,多元化的世界展现在大学生眼前,使大学生不断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多元化价值观中进行取舍,再塑造自己的价值观。

3、打破传统学习模式。搜索引擎究竟使人更加聪明,还是导致人们记忆力减退的论题尚在讨论中。但无疑搜索引擎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百度提供的“百度手机输入法”附带有待机搜索功能条,随时随地输入关键字,就打破了无知的僵局。字典、词典、辞海已经成为书柜里不可缺少的装饰品,但却不再是大学生学习的必备品了。

4、改变人际交往方式。广交朋友曾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而现在很多大学生恐惧交友,会选择通过手机在虚拟环境下寻找朋友,会频繁的看手机屏幕,一旦手机没电就可能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甚至引发人际交往障碍。

5、弱化历史文化传承。手机媒体的出现,在不断地打破传统,同时,失去了文化认同感的灌输性教育后,大学生越发忽视文化知识、历史常识的知识储备。家庭师长的行为和教育不再拥有绝对权威,大学生易盲目逐新,而使社会整体传承意识弱化。

三、构建健康的手机传播平台

无法否认手机媒体在加速信息的传播,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传统的教育方式,改变着人际交往模式。然而大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和发展,大学生能否认识到手机媒体的利弊,和辨认其传播信息的真伪,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社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有学者提出手机媒体对80后和90后的青少年产生了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包括沉迷手机信息;思想肤浅,写作能力下降;公共道德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差,始终处于等待手机呼唤的状态;辨别手机信息真伪的能力差;不良信息泛滥[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期待美和距离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逻辑性差,语言匮乏,缺少深度和广度的文章在大学校园中比比皆是。

培养大学生成为自己的“把关人”。手机媒体打破了时空限制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灌输型传播,打破了教学课堂的“一言堂”,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把关人”的作用正在消退。大学生既是消息的接收者,也是消息的传播者。需要引导大学生懂得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对个人有益的信息,也需要使大学生明白自己也是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传播不健康、不文明、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信息,是危害他人的行为,做到不传播不良信息才是于己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的行为

避免发生信任障碍。任何言论都可以被怀疑,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言论。光纤电缆穿越海底隧道,有陆地的地方就有手机信号,整个世界不再拥有秘密,易使入世不深的大学生产生信任障碍,无法区别信息真假,难以做出有效判断。虽然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但是不实信息与不实新闻的通性并为消失,未经证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夸张的描述手法和过于戏剧化的内容,缺少官方佐证的信息都不可以被轻易相信。应引导大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的辨别真伪信息,避免危机和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的产生。

强化伦理、道德、法律意识。手机的即拍功能使社会变得透明化。在众多高校危机事件中,被涉及在内的大学生往往不了解自己随意拍摄、偷怕、窥探他人隐私等行为的违法性质。多元开放的文化信息获取后,使大学生伦理道德意识模糊,甚至产生无伦理约束、无道德约束,盲目追求自由和话语权的现象。所以在高校中,开设媒体理论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使大学生了解媒体性质,了解大众传播过程,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媒体,避免轻易被某些强势言论所左右。

在大学生中提倡绿色手机文化。除了规避手机媒体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也需从正面倡导健康的手机媒体使用习惯,渗透低碳、绿色的手机媒体使用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自己身良好的媒体素养。例如征集绿色短信,将生态文明理念与节能减排、低碳概念融入日常的传播活动中。鼓励大学生利用手机媒体传播生态文明、低碳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循环利用等众多青年人关注的热点内容,从而净化手机媒体传播通道。(杨品舒)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手机媒体报告:手机媒体影响与发展趋势[EB/O L- ].[2009—02—17].http:// .cn/i/2009- 02- 17/17532832301.shtm 1

[2] Lev M anovich.The Laguage of N ew M edia [M ].Cam bridge M ass: M IT Press,2001.pp27- 47

[3] 徐振祥. 新媒体的价值影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08.8:1513- 1514

[4] 刘刚. 浅论手机媒体传播[J]. 新闻世界,99- 100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7

Studen ts' Mobile Phones Dependency Issues Analysis

and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XU Yue, CUI Jizhe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

Abstract Mobile phon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and cultural life, it also makes the emergence of "mobile phone addiction",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widely used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phone, to "'mobile phone addiction study and lif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use mobile phone, discuss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mobile phone addiction" problems in teaching,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mobile phone addiction", provide a valuable research dat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idea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据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的保有量为5.8亿台,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在这一群体中,大学生是使用手机人口中的新生主流,在校大学生手机拥有率接近100%,其中智能手机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微博、微信,等媒体软件的推广,使手机成为大学生信息与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有研究显示:57.4%的大学生当手机无法正常使用的时候会感到惶恐不安这种行为可以称之为手机依赖症(Mobile phone addiction)又称手机综合征、手机焦虑症、手机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它并不是指对手机本身的依赖,而是过度滥用甚至沉湎于游戏、网络、短信、拍照等手机功能,并因此危害了工作、学习等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手机依赖症实质上是一种行为成瘾(Behavioral Addiction),一些学生沉迷手机游戏,陶醉新闻围观,乐于手机拍照。在如此情景之下,手机依赖症如同网瘾般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生活,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生活交流形式。大学生是一个最具有代表意义和社会影响力的群体,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新事物的影响。但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手机并逐渐依赖手机这种间接的交流方式,“手机依赖症”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亟需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论文以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分析为基础,以“手机依赖症”的危害为立足点,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造成的不利影响。从理论上论证摆脱“手机依赖症”的必要性,为大学生的实际教学中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分析,提供具有价值的基础研究资料及建设性的意见。

1 大学生手机使用及依赖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手机的更换代频率的提高和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多。使手机这一媒介工具所承载的只能和功效已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的沟通和联系。手机不再只是“通讯”工具,它满足众多人们的需求(图1),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到大学生经常使用的手机功能的情况和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具体情况。

图1 大学生经常使用的手机功能

从图1中可以看出,“通讯”占绝大多数,占到87%,其次就是“浏览网页”和“挂QQ”,分别为67%和35%。“听音乐”占到25%,“看小说”占到15%,“玩游戏”占到5%。可见,手机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娱乐休闲工具。

从图2中可以明显地看出,62.75%的人在上课使用手机是上网、玩游戏、听音乐等来打发时间。28.1%的人是因为工作需要。这将近90%的人上课可能是经常地做“其他事”,也可能有一部分人是偶尔地做其他事,或者是偶尔地因为工作需要而不得不使用手机。大学校园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大学生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也就让大学生有了更多可以玩手机的时间。

图2 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情况

大学生在享受新的通讯工具带来的便利和娱乐的同时,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现象,甚至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开始被手机依赖症所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出现的手机依赖症状有:(1)暂时性的书写困难症状,当进行书写的时候,提笔就忘字,要依赖手机或者网络进行查询。(2)出现手机幻听现象,那就是手机放在兜里,总感觉它在响或者在震动,但等到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并没有人给你打电话或是发信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幻听和幻震。“手机幻听”的心理问题很大部分源于大家对高科技产品过分依赖所造成的心因性强迫。(3)玩手机游戏上瘾,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了手机游戏。有些手机游戏是主打轻松愉快,很适合消磨时间。还有一些是偏大型游戏,有剧情或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练级。对于还在上学的学生来说,游戏本来就有无上的诱惑力,再加上智能手机的便携性,这就使得许多的同学玩游戏上瘾。(4)集体活动玩手机,很多时候在大家聚在一起,闲暇时每个人都会不自主的摆弄自己的手机,或是发短信或是聊QQ或者是在刷着朋友圈,似乎人情味变淡了。当玩手机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你其实已经患上手机依赖症了。

以上的手机依赖症状,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变得单一化。

2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随着手机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它已经几乎具有电脑所拥有的全部功能。极大的方便的大家的生活,也使得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2)压力过大,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机无形中在这些人的心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旦手机没电或来电频率突然降低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3)性格内向更易得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人是感染“手机依赖症”的高发人群。这些人往往交际圈小,朋友少,想与外界联系缺乏自信,他们在面对各方面压力又找不到突破口时更容易让自己 沉迷于手机世界里 。(4)大学氛围的影响,大学课余时间充足,虽然这不能确定大学生依赖手机,但也为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提供了客观条件。因为大学课程少,许多大学生下课后无事可做,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这样就会造成课下休息不足,上课的时候打瞌睡或者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成绩下降等。

3 教学中的对策分析

(1)学校加强对“手机依赖症”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了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功能的日益增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日益加重,这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生和生活。学校应该针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所反映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2)充分利用学校的社团活动或者学校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校园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能够涉及到学术,文艺,体育,社会实践各个方面,这样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所擅长的方面。(3)加强对学生心理疏导和课余生活的关心。大学生处在一个心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性比较大的阶段,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采取积极的措施消除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可以采取心理老师或者是辅导员与学生心理交流活动。通过积极的引导让他们的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合理的释放,通过积极认真的交流沟通,消除学生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和建立自信心,改变手机依赖心理。(4)加强大学生自身的管理,当大学生自身意识到自身可能存在的手机依赖问题的时候,应该采取积极的方式来应对手机依赖问题,首先,摆正手机在我们生活中的位置,消除盲目的手机依赖。其次,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规范,尽量逐步减少手机的使用频率。最后,大学阶段课余时间相对比较宽松,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4 总结

本文从大学生的手机实际使用情况出发,以“手机依赖症”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为立足点,以实际调查研究作为分析问题的核心手段,分析“手机依赖症”给大学生带来的焦虑,忧郁,学习成绩下降等不利影响,并根据其不利影响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从理论上论证摆脱“手机依赖症”的必要性,为大学生的实际教学中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分析,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基础研究资料及建设性的意见。

*通讯作者:崔基哲

参考文献

[1] 艾瑞咨询.2013年中国智能终端规模数据[R].艾瑞咨询(传播版),2014.1.

[2] 屠斌斌,章俊龙,姜伊素.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4):48-50.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8

近些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手机新闻客户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网民获得新闻资讯的重要工具。比达(BigDataResearch)移动用户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国内手机新闻客户端在智能手机用户的渗透率达6202%,用户规模达538亿。主流手机新闻客户端如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和今日头条的日均活跃用户数均超过1000万〔1〕。

同年5月,中国大学生传媒节组委会、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了《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2〕。据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每天接触互联网超过两个小时,122%的大学生每天使用互联网超过8小时。

作为我国最活跃的互联网媒体受众群体,同时也是我国最具消费潜能的群体,大学生的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选择倾向、价值倾向和消费倾向,都将影响手机新闻客户端现在乃至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对上海大学生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使用与互动行为进行分析与研究,试图发现大学生区别于普通受众的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特征,并揭示这些特征的成因,以期对新闻客户端的未来发展提出有借鉴意义的建议。

一、研究理论与模型、方法与假设(一)研究理论与模型简述

1.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著名的受众传播效果研究理论,该理论将研究关注的焦点从传播者的目标转向接收者的目标。研究视角从“效果研究”转向了“使用研究”,受众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其接触和使用媒介的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和动机,为使这项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3〕。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6期刘林沙大学生微媒体使用与互动行为研究――以上海大学生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为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美国,早期的研究归纳了“使用”和“满足”的基本类型。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H・赫卓格通过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形态的研究,将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的需求总结为:(1)竞争心理需求;(2)获得新知的需求;(3)自我评价的需求〔4〕。1949年贝雷尔森在《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的研究论文中认为,报纸的六种利用形态包括:(1)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2)日常生活工具;(3)休憩的手段;(4)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5)社交的手段;(6)读报本身的目的化。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麦奎尔通过对电视节目的调查,集合了多种节目类型,并在受众样本抽选、数据分析上更为严格,最终得出共通的四种需求,即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和精神需求〔3〕。

随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个人属性对于使用行为与满足态度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如图1所示,该理论阐述了受众需求根源及其被设定的方式,指出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受到两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一是受众的内在原因,包括自身的性格、兴趣爱好等个人因素;二是受众所受的外在影响,如社会环境、生存条件等因素。受众需求的内外因素相结合,解释了人类的媒介接触、期待以及媒介的使用等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图1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5〕卡茨、格里维奇和赫斯在1973年将大众传播媒介的需求分为五大类:认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个人整合的需要;社会整合的需要;舒解压力的需要〔6〕。这五大类需求也为问卷变量的设置提供了支持和方向,成为本研究中“使用意图”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过后的结果有两种,分别是需求得到了满足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得到满足的,则满意度较高;没有得到满足的,满意度较低。使用满意度会进一步影响到以后的使用行为,即选择继续使用或停止使用。人们会根据满意度修正自己的意愿,即影响后续的使用意愿。使用满意度与意愿都归结为本研究中“使用态度”变量。

2.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是美国学者戴维斯(Fred D.Davis)1989年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情况时,为了论证、解释和预测影响人们接受、使用计算机的决定性因素,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而提出的一个模型(见图2)。这一模型认为,外部变量影响感知,感知中的两个因素分别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点综合起来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使用态度,使用态度进而影响到使用的行为意愿,最终决定了实际的使用行为〔7〕。

图2技术接受模型(TAM)由图2模型可以看出,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PEOU)这两个认知因素是影响用户决定使用某一特定系统或技术的态度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感知有用性指的是在使用某一新的特定的系统或者技术的时候,用户主观上认为工作绩效和信息获取程度都得到了提升;感知易用性指的是在使用这一系统和技术的时候,用户在主观上认为是好操作的、容易的。除此以外,加入了外部变量,就可了解如个人差异等因素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1.在大学生新闻客户端的使用意图中感知易用性最为突出,意图同时也影响使用时长

(1)易用是选择使用新闻客户端的首要目的,但其社交功能仍有待提升。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选项的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感知易用性的使用意图最为明显(均值为391,总分为5分,见表1),其次是情感需求(均值为369分,见表2)、信息获取(均值为36775分,见表3),而社会交往(均值为327分,见表4)和感知有用性(均值为2922分,见表5)的使用意图较小。表1感知易用性描述统计量(N=748)

感知易用性问题项平均数标准偏差下载手机新闻客户端是容易的3.920.955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是很容易的3.900.876均值3.91表2情感需求描述统计量(N=748)

情感需求问题项平均数标准偏差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为我的闲暇时间带来欢乐3.700.885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帮我打发空闲时间3.780.927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帮助我转移注意力、舒缓压力3.590.932均值3.69表3信息获取描述统计量(N=748)

信息获取问题项平均数标准偏差在手机新闻客户端搜索我需要的新闻是容易的3.510.919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为我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3.780.892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为我提供及时的资讯3.850.871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为我提供有价值的资讯3.570.922均值3.6775大学生较少使用新闻客户端进行社会交互。其中,参与评论均值最低,仅为302(见表4)。在感知有用性方面,使用新闻客户端对于大学生结识朋友、拓展社交圈的用处也较低,均值仅为2922(见表5)。表4社会交往描述统计量(N=748)

社会交往问题项平均数标准偏差我愿意参与到手机新闻客户端资讯的评论3.021.080我愿意转发手机新闻客户端的资讯到其他社交平台3.260.958我愿意收藏手机新闻客户端的资讯3.280.958均值3.19表5感知有用性描述统计量(N=748)

感知有用性问题项平均数标准偏差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让我成为意见领袖2.810.941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可以结识更多朋友,拓展人际范围2.781.066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提高我工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2.991.070手机新闻客户端使我和朋友的交流沟通更加紧密3.071.037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扩大我的社交圈2.961.096均值2.922结合大学生访谈调查的结果研究发现,大学生用户较少评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点:一方面,由于手机新闻客户端庞大的用户数量,大学生用户发现自己的观点往往“已经被抒发”,因此不会再次评论,点赞或差评成了主要表达形式;另一方面,大学生用户既会担心观点不一致造成冲突,引发网络舆论暴力,也担心观点不一致造成社会孤立,因而保持沉默。

在社会交往与互动方面,大学生更习惯利用微信与微博对新闻信息进行评论与互动。其原因在于微信、微博提供了相对封闭与熟悉的网络社交环境,大学生更愿意在这种环境中畅所欲言,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社交环境则显得开放和陌生。

(2)使用意图影响使用时长、使用频率和互动频率。使用行为包括使用时长、使用频率和互动频率,本研究通过对使用意图与使用行为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见表6),使用意图中的五个维度对使用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相关关系(当显著性双尾检验值大于001或005,person相关性系数为正值时),即使用意图越强烈,新闻客户端使用时长越长。但是使用意图与使用频率和互动频率却呈负向相关关系(当显著性双尾检验值大于001或005,person相关性系数为负值时),即使用意图越强烈,新闻客户端使用频率越小,参与互动越少。表6使用意图与使用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使用意图是用户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过程中,需求得到满足的变量,当使用意图强烈且得到满足的时候,使用时长会增加,这与假设是一致的。

使用意图之所以与使用频率呈负相关,是因为手机新闻客户端短时间内(通常以天为单位)内容更新有限。用户在单位时间(如一天)内多次使用新闻客户端,往往只能看到相同内容。于是,用户使用频率会倾向于与客户端更新频率一致,新闻客户端在使用上更接近为用户的每日新闻概览。如果用户对某一新闻信息的需求意愿强烈,单一新闻客户端的固定信源不能满足需求,用户往往是首选大型的门户网站、搜索网站,通过其广泛地搜索获取多种新闻信息,新闻客户端的使用频率会因此降低。

使用意图与互动频率呈负相关关系则是因为新闻客户端互动功能简单,监控严格,用户的个体意见很难受到重视和回应。用户越是使用意图需求强烈,特别是评论意见强烈时,越是倾向于通过微信、论坛等互动及时的渠道迅速得以表达并获取回应。

2.大学生新闻客户端的使用态度积极,与使用意图和时长呈正相关关系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9

Keyword: Smartphone technology; Social attribute; Generation mechanism; Implementation path;

在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智能手机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智能手机不仅普及率高,而且被使用时间长。据2021年《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的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0.75分钟,比2019年的100.41分钟增加了0.34分钟”。[1]反过来说,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网络移动平台,进一步加速了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增加了人与人交往的时空边界,增加了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智能手机独特的技术特征将有利于深化人们对其社会性的认识,促进其规范使用和有序发展。

一、技术与智能手机技术

1. 技术的内涵与特征

芬伯格(Andrew Feenberg)同时依据两个标准(是否受人控制和是否价值中立)把技术理论分为四类:工具论、决定论、实体论和批判理论。其中,工具论和决定论是价值中立的,实体论和批判理论是价值负载的;决定论和实体论都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工具论和批判理论都认为技术是受人控制的。[2]前三类理论都是从技术产品,即人造物的角度分析技术。而最后一类(即技术批判理论),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技术设计的源头。他认为,技术从设计阶段便融入了利益主体的意图、目的及价值观,主张批判现存技术去寻找可替代的技术。

伊德(Don Ihde)认为,“技术是我们在环境中以各种方式形成使用的那些物质文化的人工物。”[3]这种人工物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而且其结构和功能还隐含着制造者的目的和意图。“通过人造物的结构,可以把人造物与人的因素,与人的意向和人所生活的具体情景(环境)联系起来。”[4]技术是生活世界的技术,人造物处在生活世界的大背景或某个具体情景之下,必然会依赖或聚集生活世界中自然、社会、历史等各方面的内容,对人与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关系产生多维度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技术的概念界定如下:技术是以人造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联结人的意向和实践并对生活世界各要素聚集和反映的过程。其特征主要有:(1)主体性。技术不能脱离人单独存在,而且在技术过程中常有多个主体参与,他们都有可能影响技术发展的方向;(2)意向性。人造物中包含了技术主体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意向,这也是人造物产生的动力和原因;(3)物质性。技术最终会外化为一个人造物,或搭载在相应的工具或设备上。

2. 智能手机技术的内涵与特征

关于智能手机的内涵,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智能手机是一种服务于媒体传播的移动媒介;[5]二是认为智能手机是一种携带方便的用于语音通讯和信息交流的工具;[6]三是认为智能手机是一种中心文化,反映了经济状况、社交活动及背后的权力关系等文化内容。[7]

以上三种观点谈论的是智能手机,所以关注的是智能手机的使用和由此导致的各种问题,而智能手机技术除了智能手机的使用外,还包括智能手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其中手机的研发或设计至关重要:作为手机技术的源头,它潜藏着手机技术的目的、意向和本质。智能手机技术是技术的一种,其特征除了前文提到的技术的三个特征外还包括:(1)移动性。智能手机的最大特点是体积小且轻便,易于携带,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的有力助手,几乎与人们形影不离。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9.7%,[8]且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多功能性。智能手机除了可以接打电话、收发信息外,还可以上网、照相、导航等,理论上讲可以有无穷多的功能,这全看手机自身携带或安装的应用软件而定。(3)所有权让渡的不完全性。所有权是指所有者对实体占有、控制和使用的权利。一个完全的所有权让渡是指一旦实体的所有者发生了变更,则接受者完全拥有占有、控制和使用该实体的权利;同时,未经允许,其他主体则不具有上述相应权利。但是对手机这种智能产品,消费者在购买后并没有获得该手机的完全使用权限,因为其生产企业,甚至企业背后的政府或其他主体,可通过硬件或软件后门对手机实行远程控制。也就是说手机卖给你了,但企业仍然是手机的主人,甚至是手机的真正主人。这也是手机这种高智能产品与普通产品(如锤子)的重大区别。据此,可以把智能手机定义为:一种携带方便、具有多种功能的智能型人造物;而智能手机技术则可以定义为:关于智能手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活动。

二、智能手机技术社会性的表现形式和生成机制

1. 智能手机技术社会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关于社会的概念,从描述意义上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社会指的是一种人与人或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社会学家齐美尔在《社会学的问题》中指出:“在大量个人进入互动的地方,社会才存在”。[9]它包括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狭义的社会仅指人们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本文采用的是广义的社会概念。

技术的社会性(即社会属性)是相对于其自然属性而言的。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技术活动所反映出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属性,如技术的合规律性、可行性和生态性等;技术的社会性是指技术活动所反映出来的人与人关系的属性。其表现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10]另一方面,技术的产生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技术的社会性具有经济性、阶级性、民族性等特质。[11]

因此,可以把智能手机技术的社会性定义为:人们在智能手机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属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手机技术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功能,增强了人的感知和思维能力。智能手机不仅是人们的千里眼、顺风耳,还通过物联网自动“感知”各类设备信息。同时,通过融合人工智能算法,智能手机成为了人的“第二大脑”,在居家、出行、娱乐、社交、工作等领域实时自动发出相关指令,辅助人们拟定相关安排。(2)智能手机技术拓展了人与人交往的时空边界,提高了工作效率,增添了生活情趣。人们通过网络化的手机平台可以随时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通信、支付、购物、网页浏览等,扩展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时空边界,极大提高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交流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3)智能手机技术的多元主体性展现了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智能手机技术所有权让渡的不完全性决定了智能手机具有同时被多个不同类型主体占有、控制和使用的可能性。这里可能的主体有:手机智能技术的开发者、所有者(如企业或与企业利益相关者)、销售后的所有者、使用者、相关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所有者和使用者等。这些多元化的主体都有可能通过硬件或软件后门监控手机的运行,而这些主体的目标和意向可能不同,甚至相互矛盾或冲突,这就反映了人与人关系的错综复杂性。

智能手机技术的社会性可分为内部社会性和外部社会性。内部社会性是指智能手机技术在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实现的社会性,如国家性、经济性等。其外部社会性是指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携带方便的移动终端,在使用过程中实现的社会性,如观念引导性等。其中,内部社会性融入到智能手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之中,在使用阶段难以更改;而外部社会性是后来附加上去的,基本上是由对智能手机的不同使用决定的:不同的主体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宣传不同的社会文化。

2. 智能手机技术社会性的生成机制

智能手机技术社会性的生成过程就是其社会性在智能手机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渗透过程。首先,在设计阶段,技术主体的目标和意向指引手机的设计,在设计中嵌入技术主体的价值目标,使之更好地为技术主体服务。其次,在生产阶段,制造者依据设计蓝图对手机的各要素(如智能要素、实体要素和过程要素等)进行适当、有效地整合,形成一定的技术结构(即手机产品)。显然,这一生产过程必须贯彻设计阶段的目标和意向。再次,在销售阶段,产品的销售过程一方面是对手机品牌背后承载的文化符号和价值理念的传播,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最后,在使用阶段,由于智能手机技术的多元主体性,决定了其使用目标和意向的多元性。一般消费者用于通信、娱乐、学习和工作,企业用于广告的精准推送,政府(或政党)用于主流价值观的宣传等。

三、智能手机技术社会性的实现路径

技术主体通过智能手机技术的意向性、移动性和所有权让渡的不完全性对智能手机的软硬件进行调控,以实现其相关的国家性、政治性和经济性等社会属性(属内部社会性);同时,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携带方便的具备多功能性的移动终端,也是一部高效宣传社会文化的媒介,体现为观念导向性(属外部社会性)。

1. 国家性的实现路径

智能手机技术的国家性是指智能手机在设计、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为国家或政府服务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凭借手机软件或应用程序的使用获取大量相关信息,再通过大数据挖掘和智能算法等方式得到相关风险提示,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峻形势下,基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数量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高等特点,为了快速应对疫情,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下,搭建了“健康码”“大数据行程卡”等疫情防控小程序。这些程序搭载在智能手机上,每一个手机用户进出各类场所必须扫码登记,便于各个省、市、县、村或社区对人们的出行管理。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我国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效率,保障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技术一旦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控制,那么该企业(或与其利益相关方)就可能运用该技术所有权让渡的不完全性,非法监控、盗取人们的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照片、文件等私人信息,从而可能严重侵犯个人隐私,并威胁到国家的信息安全。“斯诺登事件”的发生就说明这种侵犯和威胁是现实存在的。

2. 经济性的实现路径

智能手机技术的经济性在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首先,企业在设计阶段可以对手机硬件作出调整,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和购买决策,提升其利润空间。以手机内存设计为例,从最早的16GB、32GB和64GB到现在将近1TB的版本,新款手机容量呈现持续向上增长的趋势。理论上企业可以提供给用户更多的选择,但实际上企业在设计过程中往往通过取消32GB的版本,仅支持16GB、64GB和128GB(甚至更大容量的内存)来引导消费者选择更贵的机型,从而使手机销量和企业利润大幅提升。其次,企业在设计时往往会将手机的耐久度按照一定的周期减损,从而控制手机的使用寿命,促进新品的销售。如一台手机的核心部件的预期寿命往往被设计为3-5年,相应的材料和工艺也会被严格控制。再次,手机企业可以通过设置手机应用商店限制人们对应用程序的使用,并对部分应用程序实行有偿使用政策。这样,既增加了一部分应用程序企业的经济收入,也使手机企业因此获取额外的中间费用。最后,企业(或其利益相关方)可以利用手机软件和应用程序,获取用户相关信息,采取相应行动,以维护经济安全,提升经济效益。如国家或政府能够通过企业监控手机的操作,打击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行为,从而维护经济安全,防范经济风险;对于手机应用程序企业而言,可以通过所有权让渡不完全性收集用户偏好、以及生活习惯等信息,实施商品广告的精准推送,从而提高商品销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观念引导性的实现路径

基于智能手机技术的多功能性和移动性,智能手机成为思想观念传播的重要工具。一方面,智能手机的软件设计有较大的弹性和张力,人们能通过各类软件平台接收不同的思想观念,从而使智能手机技术具备了承载多元价值观的能力。同时,许多应用程序借助智能算法还实现了精准化、智能化、定制化的信息推送,极大地增强了其观念引导的效能。另一方面,手机硬件提供了多种渠道(如声音、图像和视频等),以更生动地实现价值观传播的功能。现在,各国政府或政党都认识到了智能手机技术在观念引导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利用各种新闻应用程序及时推送政府或政党的相关政策,或有利于政府或政党观念的新闻;另一方面通过各类学习应用程序加强对主流价值观的学习引导。这类推送和引导,充分利用了手机的移动性、便携性和智能性,扩展了观念引导的时间和空间,极大提高了观念引导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署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DB/OLT.

[2]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21.

[3]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一-从伊 甸园到尘世[M] .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

[4]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3.

[5]秦艳华、路英勇.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8.

[6]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7.

[7]Goggin,G. Cell Phone Culture.Mobile Technology in Everyday Life[M].New York:Routledge Publisher,2006,2.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260-01

上瘾(addiction)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状态,在平时一直被我们轻视。实际上,根据BBC健康网站报道,在英国有超过200万的人有上瘾症状,上瘾是非常普遍的[1]。任何有助于人们逃脱实际生活中困难的活动和行为都有可能形成上瘾,包括购物、消费、、、进食、处方药和非法药品、酒精、甚至其他人[2]。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上瘾行为,其中很受媒体关注的是ICT上瘾。

ICT指信息和传播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包括因特网、手机、电子游戏等。

在1996至2005年间所发表的184篇关于ICT上瘾论文的研究表明,只有4篇论文(2.2%)关注于手机上瘾[3]。需要注意的是,这4篇论文均发表于2001至2005年,说明近年来对这一领域关注度的持续提高。

在日本爱知县,一位20岁的大学二年级女生由于打电话太多,手机欠费停机。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她感到度日如年,虽然停机,还是整天把手机拿在手里[4]。

相似的案例也发生在美国。里克是美国一家旅馆的经理,他的手机可以上网收发邮件。他说,过去他几乎白天黑夜都离不开手机。甚至会在凌晨2点起来回复邮件,刷牙的时候也在发邮件[4]。

这些案例并非特例,而是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因此,手机上瘾已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我们仍对它知之甚少。

本篇综述中,我们旨在归纳总结近年来对于手机上瘾的研究进展,分析其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该领域日后的发展方向。

1 研究进展

1.1 手机上瘾中的年轻人:一项在澳大利亚进行的研究中,年轻人被认为使用手机的频率最高[5]。相似的结果也见于其他研究[6、7、8]。这说明像因特网和电子游戏一样,手机已成为年轻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现象不容忽视[5]。仍旧是这项在澳大利亚进行的研究中,根据被研究者对其使用手机情况的描述,手机与一些年轻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已有行为上瘾(behavioural addiction)的症状[5]。一项对超过1000人的调查也显示,多数年轻人承认对手机有某种上瘾症状[6]。这些结果意味着手机上瘾确实存在,甚至已成为一项十分显著的社会问题,尤其在年轻人中。作者指出,进一步的工作应关注于研究年轻人手机使用过程中的上瘾模式(addiction pattern)。

1.2 手机上瘾研究的其他方向:因为对手机的错误用法(即手机上瘾)与其他上瘾有一定相似性,所以与其他上瘾相关的一些因素也有可能解释对手机的错误使用。基于这一理论,此项研究希望找到手机上瘾与自尊心低、外向和神经过敏之间的联系,这三项人格特性与上瘾或者说依赖相关。根据这篇论文,外向和自尊心低被认为是重要因素[7]。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关于疾病和手机上瘾关联的报道。例如,相比于对照组,长期使用手机的人群患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概率显著增高,有着强烈的相关性[9]。还有著名的手机辐射,这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DNA损伤被报道与手机辐射相关[10]。因此,这种上瘾并不仅仅是心理问题。

2 实验方法

2.1 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在手机上瘾的研究中,如在上文提到的研究中,对于1011名9~18岁的学生使用了一种15项问题的结构性调查问卷[6]。

正如一些科学家指出的那样,由于逻辑问题,普通的由纸笔完成的调查问卷不能满足“两方面的要求”[11]。这两方面指为保证精确性而使用的可重复的实验方法以及区别于实验室环境或受保护的医院环境的自然环境。

目前,关于手机上瘾的研究中已使用某些标准形式的调查问卷。MMPI-2上瘾潜能问卷(Addiction Potential Scale,APS)用以评价手机问题使用问卷(Mobile Phone Problem Use Scale,MPPUS)的准确性。而后者正是一种由27项问题构成的普通调查问卷。此外,一种由48项问题的调查问卷,Eysenck性格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一种修订版的短问卷――致力于评价性格方面三种主要的Eysenck维度,用以分析这些性格维度与手机上瘾间的关系[7]。

这类标准化调查问卷有助于研究的精确性,然而,由于个体差异,这些方法不可避免的仍带有一定主观性。因此在此类研究中必须采用足够大的样本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2.2 其他方法:在一种15项问题的结构性调查问卷后,初步信息通过小组面试(in-group interview)的方式深入分析,用于揭示手机上瘾的文化背景[6]。有时,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被用来收集详细数据,这种方式与调查问卷中的固定问题很不相同[5]。然而,选择参加讨论人员将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使得这些方法仍带有一定主观性。此外,副对照组的引入能够显著增加研究的可靠性[12]。

3 结论和展望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11

1 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成旧、课程体系不够健全。由于网络理论教材的滞后性,如果只按照教材内容施教,往往导致教学内容成旧,使得教授的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教学方法枯燥,教学手段不够新颖。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都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通过兴趣驱动下的自我学习来实现,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起引导和解惑作用,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3)教学评价单一,考核指标不够全面。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核往往采用“一考定高下”的方式,而且考核的重点也只是教学中重要的知识点的理解,偏重理论部分,轻视实践能力的考核。

2 考评模式的改革

考评模式是教学评价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和核心部分,考评模式可以直接影响教学的全过程[3],考评模式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需求,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点。在计算机网络的考评模式改革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升其科学性:

1)增强评价指标全面性、覆盖教学全过程。评价指标要能覆盖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纳入考核范畴,这样,学生才能坚持做好平时的每个学习环节,才能摆脱应付考试和考前突击现象,鼓励那些平时表好、作业表现佳、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学生,使其不必太担心期末考试,将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全过程都通过有效的手段记录下来并形成考核标准,通过加权的方法对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给予高权重,这样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兴趣,使得课程考核与学生学习规律相适应,引导学生形成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客观严谨的学习态度。

2)增强考核手段的多样性、强调教师引导作用。除了覆盖教学全过程的平时考核外,还可以通过研究报告、大作业、课程设计、创新项目等手段,对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加以利用。这些课外作业对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提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对于计算机网络这样具有很强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的课程来说,适当的课外作业很有必要。课外作业可以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巩固,如课后习题等,也可以是课堂知识的应用,如布置实际的任务、解决具体问题、对某个课题或技术的研究等。这些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的完成文献的查阅、知识的归纳和综合、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合作,这些能力都是计算机学科学生今后工作学习的必备技能。

3)增强考试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开放题分值。期末考试作为对教学效果的直接反馈,一直被证明是最公平、最有效的考核手段。在采用统一试题的公开性考试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回答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出其对所考察知识的理解,也反映出教学的效果和成果。在保证一定客观题、具有标准答案的基础题之外,可以适当增加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并综合分析的开放性试题,这些试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这种题型往往更容易考察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最主要目标。

3 具体作法

在具体的考评模式改革中,我们试用以下评价标准来实施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成绩: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20%+课程论文*30%+期末考试*50%。

1)平时成绩采用累加式考核。累加式考核就是将教学的全过程都纳入考核的范围,考核指标包括出勤率、课堂的投入程度、回答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作业的完成情况、实验的表现等等,根据教学各个环节给出的记录,并通过权重调节这些环节之间的轻重关系,引导学生在平时做好每一个能做好的环节。累加式考核主要着眼于将学生的参与程度、努力程度与考核结果直接对应起来,使得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和重要概念外,大量增加了互动环节的设计,比如设计问题、论题等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和辩论,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投入程度和思考能力,记录其表现并给予相应的评价,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学生的平时成绩就从其每一次完成回答、辩论和作业等中得以体现,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2)课程论文(大作业)。课程论文是对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的综合和应用,在课程开始阶段,布置课程论文任务,本学期的大作业题目是:“大智移云”相关技术综述。在授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广泛查找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料,同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辅导,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系统地对资料进行综述,并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研究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撰写论文。学生在完成课程论文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文献、提出当前研究现状和不足、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手段以及发展趋势等,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利的。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1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教育的手段、工具也随之推陈出新。当今社会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手机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智能手机的出现及快速普及,对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合理利用这些智能设备,能大大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弥补现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的不足。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入智能手机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 脱离讲台,移动操作教师机

作为智能手机,远程控制计算机并不难实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来远程控制教师机,从而实现在机房里面走动时也能操作教师机,进行相关的演示。使教师可以从讲台边上解放出来,走到学生身边和学生近距离接触,进行有效的互动。

用手机远程控制计算机可以使用蓝牙、无线网等方式进行。使用时在手机上安装控制软件,也就是手机客户端,同时也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服务器端。此类软件有很多,像安卓系统下的RemoteView、Remote Desktop Client、Splashtop、Remote Desktop远程桌面、向日葵远程控制软件、PhoneMypc远控软件、网灵远程控制软件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操作教师机。

例如,Splashtop Remote Desktop远程桌面,这是一款远程桌面控制软件,允许用手机来操作计算机内的资源;同时,这也是一款跨平台的远程控制软件,在安卓系统和iOS平台上都有相应版本。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借助Splashtop Remote Desktop教师就可以轻松远程操作教师机,即使教师不在讲台边上,也能根据授课进程控制课件的进度。使教师摆脱“三尺讲台”的束缚,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深入交流、互动,有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2 记录课堂主角,实时投影学生练习情况

其实使用一些软件,可以通过WiFi或蓝牙将手机瞬间变身为计算机可用的无线摄像头。这样,既能够享受手机镜头的高清像素,拍摄时也可以摆脱了普通USB连接线的约束。

DroidCamX正是一款这样的软件,它分为手机端和PC端两部分,都安装好之后可以用WiFi或蓝牙将手机与计算机连接,实现远程监控,在计算机及投影上就可以看到手机摄像头所对着的地方。

这样教师就可以把手机当成拍摄学生课堂活动微电影的摄影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一些活动课,开展这些活动时,一些学生不论他人说什么,他始终沉默不语,对活动内容提不起兴趣;而另一些学生则趁机和旁边的同学说话,关心的完全不是活动主题,这样的课堂就显得比较混乱。课堂上教师把智能手机的镜头对准活动中的学生,就可以把整个活动的情况像拍摄微电影场景一样实时记录下来,学生就成了这场戏的主角,其他学生也可以从屏幕上看到镜头下的学生的表演。这样每一位学生都会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课堂录像,改善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课堂教学录像已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究、师资培训、远程教学以及学校教科研成果的资料留存等方面。课堂实况录像片,在推广优秀课堂教学经验,开展课改研究、教学指导、教学评估和建立教学资料档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用手机制作课堂录像操作简单、便捷。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智能手机当作录像机对课堂录像,可反复再现真实课堂、完整地展现出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后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录像,并进行系统地观察、分析,研究其中的重要问题,以寻求改善教学的有效策略。这样能培养和提高教师课堂观察的能力,对课堂教学有正确的把握,提升教师反思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运用录像观察,可以有效地弥补现场观察的多种不足,能让教师针对某些主题深入研究课堂。它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4 手机微博,助力课堂交流

手机微博的主要特色是随时随地交流分享信息,借助智能手机微博可以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打破时空局限。教师在微博上申请使用“微博大屏幕”,课堂上,学生通过登录微博的客户端或者手机直接编辑短信,发送到指定的号码就可以轻松发表评论,而这些言论实时更新在教室的投影仪大屏幕上。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允许每一个学生动动手指就能用“微博大屏幕”发表言论、各抒己见。智能手机将微博引入课堂教学活动,开辟了一种新的课堂互动方式,让学生可以一边听课一边随时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想法,使学生主动进入教师设计的课堂情境中来。

很多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都愿意参与这种互动讨论,因为不用在众目睽睽之下起身回答问题,还能够将心里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而那些平时喜欢上网不听课的学生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因为可以上课发微博。比如,教师告诉学生利用微博谈一下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立时,所有人拿起手机,开始发表自己的言论,遇到不同的意见,还能集体讨论,互相答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微博是一个很好的互动教学平台,可以使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由单项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但由于微博容易使信息内容碎片化、跳跃化,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地跟上课程进度,同时,也要极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在低头发微博的同时也能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5 结语

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功能的不断强大,使得小小的一台手机已经跟一台计算机无异。同时,手机的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方便。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对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极大帮助。本文中谈到的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的几点,可能只是其广泛应用的些微折射。但是笔者希望这一小小的光芒,能够点亮大家,不要让智能手机沉睡于多媒体展台的角落,让它绽放更大的能量,发挥更大的作用吧!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广东 惠州 516008)

参考文献:

[1]关中客.用手机遥控PPT[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6-16.

[2]陈桂鹏.安卓智能手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0(20):67-68.

[3]汪海平.智能手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高等函数学报,2012(1):41-42.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13

《妇产科护理》在中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门临床课程。在《妇产科护理》理论教学中,由于内容多,信息量大,基理枯燥泛味,内容抽象复杂,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给传统的教学模式赋予了新的内涵。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教学内容通过图形、照片、文字、视频、动画和声音加以体现,一改“粉笔+黑板+模型”的传统的模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易懂,深受师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现就多媒体技术在《妇产科护理》理论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合理应用多媒体手段,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妇产科护理》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其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技术操作要求、基本技能步骤要真实系统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并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仅靠传统教学模式是不够的,必须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字、形、视、听相结合,图、文、形并茂地展现教学内容,把复杂的理论以文字、画面和动画进行展现,使护理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直观和生动,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妇产科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记忆和思考,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的意义。我认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要力求做到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繁为简、由点及面。

(一)化虚为实,使教学内容由看不见、摸不着转为形象直观

《妇产科护理》对疾病的讲解基本都包括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多而杂,且不易理解。在“生理产科”章节“枕先露的分娩机转”讲授时,由于“分娩机转”这部分内容在人体内,看不见、摸不着,仅借助挂图、骨盆模型、婴儿模型示教,学生只能凭自己的想象力来理解,最终常是一知半解。运用多媒体课件后,能够直观地体现出胚胎、胎儿在母体宫腔内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的形态,以及头位分娩时,胎儿是如何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三个平面的分娩机制。动画录像,再配以文字和说明,有效解决了理论教学费时、费力的矛盾,同时学生印象深刻,容易理解接受。

(二)化静为动,使教学内容由静态转为动态

“计划生育手术过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各项手术操作步骤从用物准备到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以动态形式呈现在课堂上,学生能直观明了手术全过程,解决了老师表达难、学生理解难的问题。在“妊娠生理”章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把“受精”、“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等基本概念以动画的形式进行体现,并配上悦耳动听的音效,学生既新鲜又好奇,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很快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理论概念。

(三)化繁为简,使教学内容由抽象转为具体

《妇产科护理》理论教学中,对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护理措施等理论多数学生认为“繁、难、多、杂”,不好理解,传统模式教学效果差。因此运用多媒体手段,把深奥的理论通过清晰而逼真的图像、图形、动画,由浅人深,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呈现,教学效果好。在“宫颈癌”章节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手段,清楚地展示诊断过程中宫颈刮片、宫颈活检等关键步骤,再结合临床处理方法步骤的讲解,学生很快对癌症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分期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建立了临床思维能力。在讲授“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这一章节时,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人体解剖学的彩色图片和影像讲解,通过分析、讨论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认识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教学简单明了。

(四)由点及面,使教学内容能由各章节的讲解转化为系统的知识

《妇产科护理》的理论教学,由于章节内容多,理论教学课时相对较少,教师备课时工作量大,有时课堂教学时只能以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常见病、多发病为授课重点,传统模式教学常常将基础知识一带而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内容杂而乱,跳跃性大,连续性差,不易理解。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能节省课堂上教师板书、绘图、画表所占用的时间,增加了教学容量,使教学时间充足。基础知识及相关内容可以综合系统地进行讲解分析、归纳总结,如通过列表总结疾病的鉴别诊断,把大量的诊断内容通过表画的形式进行直观地讲解,增加完善教学的整体信息,使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效率高、效果好。

总之,用好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往往事半功倍,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之目的。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需把握的环节

(一)要注意师生互动

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交流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口授、板书进行教学,学生的注意力尚能集中在教师的言行上,教师教学的引导力掌控力强。但在多媒体手段运用后,往往教师把部分注意力放在操控电脑上,而学生的注意力又在大屏幕上,师生交流被弱化,“教”与“学”的交互性不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掌控课堂,引导教学,防止教学变为人和机器之间毫无情趣的信息交流。

(二)要注意掌握教学节奏

在理论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减少了板书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和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往往有的老师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仅根据制作的课件内容进行报告式的讲解和诠释,画面内容切换快,使得学生听课、理解、笔记顾此失彼。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掌握教学的节奏,张弛有度,使教与学同步合拍。

(三)要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

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首先需要制作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相关技能,还需搜集、整理有关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和素材。目前个别教师仅仅单纯地把教材的文字内容照搬上电脑,将多媒体课件等同于电子讲稿,课件内容单一,形式呆板,不够生动形象。

(四)要注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