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学校与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学校与教育论文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1

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生活的环境,美育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两者之间的互动对高校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美育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1、美育教学与校园文化

美育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与美育教学息息相关,它能使我们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获得知识;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美育与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主阵地的两项重要任务,二者在核心价值理念和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利用美育形象生动、以情动人、潜移默化等优势,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美育实践,为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注入鲜活的“美力”。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提振精神、凝聚人心,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品位和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大学的社会美誉度与核心竞争力。美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健康成长。美育做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份,不仅渗透到德、智、体之中,而且与德育、智育、体育密切联系、互相作用、相辅相成。校园文化与美育有着特殊的内在联系,在美育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1.1校园文化是美育的承载体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美育教学和课余多种类型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实施美育的最佳载体,这是由其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

①首先,历史证明,校园文化、风气对高校形象、学生性格的养成、教师品位的提升十分重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让学生充满朝气,教师充满活力,学校富于创新。校园的精神文化对一个学校的文化品性起着主导作用。②校园精神文化为高校美育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的“精神文化”指那些抽象的、观念性的文化软件,如校园精神、校训、校风传统、学术氛围、各种艺术活动等。这些活动侧重于对学生精神方面的教育与养成,是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特定群体性文化,具有高尚、文雅等美好特征。③通过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青年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控能力等进行培养提高。由于教师的参与,还能密切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团结、和谐、民主、友好合作的人际环境,培养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和高尚人格,从而促进美的发展。

1.2美育丰富了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美育优化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促进了校园环境的美化。从本质上说,美育给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内核和评价标准。学校的特殊文化地位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内在特性,校园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高品位。

美育以个体的人为起点和归宿,其一切作为都围绕“人”来展开,可以说,所有能够体现人文性的有形无形之物都可成为美育的“教具”。当校园内人人都拥有人文情怀,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时,则表明校园美育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以人为本,首先是一种思想观念,渗透到师生员工的心灵世界;其次是一种行动准则,体现在日常管理和校纪校规中;第三有助于塑造完美人格。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里长期受到美的熏陶,个性品质得以不断提高,完美人格得以成功培养,对学生健康成长可产生积极作用。学校应充分重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旗帜鲜明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治校原则,加强对全校师生员工的宣传引导,切实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体现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制定充满人文情怀的校园规章制度,形成更为科学民主的人文管理服务机制,让校园内所有的人都生活在饱含人文气息、运作规范有序的和谐环境里。美育的过程是创造魅力的过程。为了追求校园文化建设的最佳效果,必须使之具有魅力;获得魅力离不开美育理论的指导。

2、校园文化建设中美育的实施

校园文化建设中美育的实施要合理安排各种校园文化资源,要符合大学生的审美趣味,激发他们的审美动机。只有让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立起审美情感,校园文化才能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并在审美活动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审美素养。

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学校应建立完备的美育课程体系,注重引导美育理念进入不同的学科课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美育的独特功能和价值,强化美育意识。不仅追求较低层次的形式美,更要追求较高层次的艺术美、社会美和科学美。②建立完善的制度文化。校园里的一切规章制度,是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规范全校师生文化意识的作用。校园规章制度体现出一所学校全体成员的组织纪律性和整体精神面貌,以及学校最本质、最有特色的文化,它可以外化进而成为学校的校风。使学生按照美的规律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③审美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完善了学校美育的功能,有利于完成培养符合新文化道德标准、科学标准、审美标准“新人”的历史使命;审美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了社会美育的功能,有利于学校实现个体塑造、社会整合、文化建构三者的有机统一。④培育大学自身的精神品质。充分挖掘大学的历史传统,将所在地的固有风土人情与时代赋予的新面貌结合起来加以有效阐发,扩展大学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积淀;在此基础上提炼真正能体现大学自身精气神的校训、校歌使之成为校园所有成员的心灵依托。

3、美育实施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美育教育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创造美的双手,使他们成为一个能感受美、传播美的具有高品位的人。

①实施美育应充分考虑利用鲜活的校园资源,善于将这些资源转化为能够感染、陶冶、激励师生员工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美的形态。因此,应充分挖掘大学的历史传统,将所在地的固有风土人情与时代赋予的新面貌结合起来加以有效阐发,扩展大学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积淀;②校园美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持久的耐心,也需要紧密的配合,还需要有效的管理。为此,可成立专门的美育运作部门,负责领导、组织和管理美育的实施,并将美育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层面予以重视,由此增强美育运作部门的职能和工作绩效。③加强校园内外的各种联系。实施美育应加强校园内外的各种联系,应以立足校园资源为主,以合理利用校外资源为辅,将校园美育的舞台延伸至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中,结合地域性、时代性开展有声有色的美育实践。由此,学校与所在地可相得益彰,学校亦可在贡献地方中提升自身的软实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④然而校园的美育功能务必体现于细节上。教师言谈之美、课堂设计之美、管理人员的管理与关怀之美等都是应该注意的。当然作为教育的接受者,学生与校园文化之间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将是十分重要的。

结 语

实践证明,校园文化与美育的相得益彰,对于培育和弘扬学校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2

(二)循证教育学在创业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1.有效地拉近了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创业教育实践的距离。

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实践之间本身存在矛盾,创业教育也是如此。长期以来,创业教育理论与创业教育实践更像两个平行序列: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内容与实践脱节,甚至有大量重复、空洞无物的研究:而研究结果的呈现形式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既不能满足创业教育实践的需要,也增加了将研究理论应用于创业教育实践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者并不是专业从事理论研究,难以获得最新的创业理论进展,判断理论的优劣及应用理论均有困难,因此,创业教育实践只能与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处于一种隔离状态,难以推动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进步。循证教育学的出现有效地拉近了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创业教育实践之间的距离,对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创业理论研究更为关注创业教育实践的需求,能指导创业教育实践,而实践问题的解决也会帮助创业理论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2.在创业教育理论内部分离出了应用理论。

教育工作者通过研究得到的教育学知识或结论被称为教育理论。它包括基础研究获得的“基础理论”与通过应用研究获得的“应用理论”。基础研究是指在无明确应用导向下对教育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研究。而应用研究则有明确的应用导向,强调在相关的实践领域中运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真正能指导教学实践的是应用理论。循证教育学将创业教育理论分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提供可具体操作的步骤在众多可行性方案中选择最适合的实行方式。比如,目前美国高校流行三种创业教育模式:聚焦模式、磁铁模式和辐射模式。三者在教育花费、教育获益、实施计划及难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选择何种模式更好,要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进行深入的证据收集及科学评估,甚至通过对照试验研究获取证据,获得最佳证据的创业教育模式就可以进行推广。

3.有益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业教育体系。

在传统的创业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其自身的实际需求也往往被忽视,教育效果不明显。而创业教育目标的核心内容是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在教学思路上要求重视学生个人主体,使创业教育能充分回应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在循证教育学的框架下,受教育者不再只是一个平均数的概念,作为创业教育的主体,学生个人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价值观、家庭环境及创业热情等因素均可以得到充分的重视,加强了互动式的沟通和交流,尊重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最大程度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及进行创业实践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得以提升,可有效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4.平衡创业教育体系中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与研究者四方的关系。

管理者与研究者在传统的创业教育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只有被动接受,对教育政策、方式及内容的评价及监督没有发言权。研究者认为教育者过于依赖于个人经验,对经研究证实具有良好效果的方案视而不见;管理者很难避免根据自身的理论偏好或利益倾向进行决策;教育者则抱怨理论没有普遍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而受教育者只能被动接受。循证教育学的产生在他们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之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凡事都要重视证据,基于科学的研究证据基础上有效平衡四方的关系。研究者提供证据;受教育者可以基于证据对教育者提出教学要求;教育者遵循证据教学;管理者遵循证据进行管理,可以更为轻松地协调各方。这样参与创业教育的四方遵循循证理论能够有效地进行相互沟通,分工明确,形成合力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循证教育学的5A实践步骤及其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框架结构

(一)循证教育学的实践步骤

循证教育学是一种教育哲学,但也有固定成熟的5A实践步骤:一是提出问题(Ask)———将亟须解决的教育问题以标准化形式提出以便检索。二是获取证据(Access)———检索是否有研究指南或标准可以解决该问题,如果没有,登陆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及试验结论等证据。三是判断评价(Ap-praisal)———将收集到的证据分级判断,找出最佳研究证据。四是应用实践(Apply)———根据最佳证据推荐的教育策略进行实践。五是效果评估(Assess)———评估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二)循证教育学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结构

创业教育体系中的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与研究者四方被循证教育学有效整合,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结构:

1.研究者为创业教育实践提供最佳证据。

循证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对证据进行科学性分级,研究方法越严格,该证据的级别就越高。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控制试验或系统综述所获得的证据级别最高;准实验研究及相关研究获得的证据次之;个人经验与专家意见居最后。证据的采用次序由高至低。在创业教育研究初期都是从处在证据级别最低的观察报告及个案研究开始的,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目前标准化的创业教育方法及相关的试验研究已趋于成熟,拥有大量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文献。面对纷繁芜杂的研究结论,循证教育学理论有了用武之地,能应用科学方法迅速找到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最佳证据,基于研究证据进行科学实践。

2.教育者基于证据进行创业教育决策。

循证教育学主张教育者基于科学证据教学,而不仅仅是基于个人智慧。创业教育内容涉及广泛,对教育者要求较高,甚至需要有一定的创业经验。教育者如果完全依靠个人经验进行单兵作战,力量过于单薄,而依照循证理论的步骤,教育者可以通过更为广泛的途径获取关于创业教育的最佳证据(包括其他研究者或教育者提供的最佳证据),相当于与研究者及其他教育者结成同盟进行集团作战,并且能够科学评估这些证据,根据最佳证据进行创业教育实践。这样即使普通教育者(不必是专家或精英)都可以遵照执行,有效提升教育者的创业教育实践能力。

3.受教育者参与创业教育的决策。

传统的教育者主宰教育实践的整个过程,受教育者只有被迫接受,缺乏主动性。

循证教育学为受教育者接触相关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与渠道,使其提前预见研究证据的判断、干预及结局。加上受教育者可能已经获得一定的创业专业知识及经验,他们可以基于证据与教育者积极协商,共同决策,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确保创业教育实践顺利高效进行。

4.管理者可以协调整个创业教育过程

依照循证理论,实践前需要有研究证据作为支撑,实践完成后,需要即时总结并评价教育效果,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以证据形式反馈给管理者,管理者遵循证据协调:一是制定有研究证据支撑的创业教育政策,严格评估创业教育成果的科学性。二是利用项目审批、财政资助、、著作出版等方式引导研究资源的分配,使研究者关注急需研究的创业教育问题。三是组织相关专家,针对具体的创业教育问题,制定出创业教育指南、标准甚至建立数据库,供教育者更容易检索所需要的研究信息。

三、循证教育学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实践评价

相对于西方国家60多年的创业教育发展历史,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各地发展不平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不完善,而循证教育学将科学方法引入高校创业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质量及效益。

(一)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相关文献数量也大幅度提升,但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积累周期长,难以满足创业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论及课程设计大多借鉴美国、英国等国家,或者整理零散的创业活动案例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多不确定,没有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反馈。应用循证教育学可以严格评估这些创业教育决策和实践结果,基于科学证据进行创业教育,反馈总结经验促进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同时大幅提高教学效率与实践质量。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3

一切对象对人来说都是成为了人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人个性的对象,人类自身将成为一切对象性活动的最终的归结者。因此,当今时代人之为人的对象性本质,就是通过人处理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对象性关系来证明自己的本质力量,也就是说,人文精神是处理一切对象性关系的先决条件,人类如果失去了作为人自身的本质,也就失去了作为人而存在的价值。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养育

人文精神不是一个知识问题,不可以像传授技能那样传授人文精神。但是,学校教育更不可以在人文教育方面无所作为,对于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养育,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1、 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其根本宗旨在于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固然与政治、经济等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是,无论从目的、过程、还是手段来看,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教育当成了政治工具或者经济发展的工具,就违背了教育“将人培养成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教育目的。教育如果离开了培养人,离开了培养具有人之本性和存在价值的人,就无法实现教育的目的,而弘扬人文精神的主旨也正在于此。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4

三是德育工作方法单一。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德育实践活动中的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的对象,是被管束的对象,教师总是习惯于将大量的道德知识、行为规范灌输给学生,给学生穿上道德规范的“盔甲”,或是照搬别人的做法,缺乏创造性和真情实感,无法触及学生丰富多采而有异常敏感的心灵世界,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还有对学生提出的“不准乱扔垃圾,不准损坏校园一草一木”等等诸如此类的缺乏正面引导的具体要求。

四是德育工作形式主义倾向突出。在德育工作中“说教德育”、“口头德育”占有优势,而“生活德育”、“实践德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有的学校对德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使德育工作只停留在形式上.德育考核简单采用“做好事加分,做错坏事减分”的办法。然而,在这“加减分”的背后,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和培养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学校和教师却考虑的不够。

五是德育工作的社会环境差。中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学做人的关健时刻,思想和心理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和游离于社会监管之外的“黑网吧”,为牟取暴利,置社会责任感于不顾,为中小学生提供的精神食粮中掺入了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性品。实戏证明:一首不健康的歌曲,一部不健康的影视作品,可以把中小学生搞的善恶颠倒,丑恶不分,意志消沉。

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我们要把握好德育工作的使命是陶冶人性和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家长要有科学的成才观,让孩于先成人后成才,不能把“考试是否夺冠”和“升学是否考上重点”作为衡量子女成才的标准。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高尚的人格、健康的思想、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是现代人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的真正标志。积极倡导学生从自身实践做起,注重自我,发展个性,最终实现真正的自我。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5

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时代,人才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尤其是青年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同志在代表党中央给团的十四大所作的祝词中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和先进文化的生产基地,承担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基于这个意义,时代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是培养道德高尚、素质过硬、专业扎实、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大学生。《高等教育法》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从多个方面规定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1]。

中共中央于2001年9月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指出,要以人为本,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2006年3月4日,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要大力加强道德建设,知荣知耻。“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为公民道德建设和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

2008年7月26日,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由中组部、教育部举办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把继承优良传统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引领社会思想文化潮流,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执政方针的集中体现和理论成果,广泛适用于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是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和抓手。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如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改变传统教育内容和模式大有裨益,而且能够为我们开拓新思路,提供新视角。

二、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相联系的现实需要

认清形势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前提,也是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探讨和研究必须基于对现实的全面把握。具体而言,除了要切实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外,更重要的是要能看到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不发展和发展不科学的现实问题,需要高校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

(一)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需要厘清

由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包括高中多年以来的应试教育造成教学双方都以考试成绩为中心,加之高校过于狭隘地关注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再佐以斯宾塞等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之类的论断[2],专业教育地位扶摇直上,广受关注,在我国的理工科院校中更是如此,而文化教育则备受冷落,地位尴尬。

事实上,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密切相连,缺一不可。大学自诞生时起便被视为人类精神的城堡,而绝非仅仅是职业培训基地。专业教育不可能成为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的唯一承担者,也无法代替文化教育的基础和底蕴作用。以大师云集的巴黎高师为例,这所有着深厚文化教育基底的“精神隐修院”培养出无数杰出的科学领军人物和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蜚声全球的耶鲁大学也反对大学教育过早专业化与过度专业化,旨在奠定学生全面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奠定学生文理科基础[3]。法国哲学家教育学家埃德加・莫兰(EdgarMorin)认为,以往的分工分类原则,作为一种人为的规定,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致命性的局限,它不仅使各门知识生硬隔离,而且缺乏对人类命运与未来的反思,如果说自然科学忽略文化精神成果的存在,那么文化科学也没能正确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因此,紧要的问题是探寻如何使二者更好地结合,这是现代大学需要持续关注和倾力解决的问题[4]。

(二)学生价值观和信仰兴趣需要调整

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高校的教育重心导致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带来的负面效应波及大学,造成学生只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大学的评优评奖等学生关注的问题也无不与学习相联系,凡此种种进一步导致学生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文化素质的提高。然而知识的累积并不直接带来道德水平的水涨船高,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也没有直接关系。无所皈依的精神,模糊不清的人生目标,加上对自身价值的错误判断,导致急功近利的现象。在学习目标和大学规划方面,当今大学生更关注应聘技巧、考级拿证、学习应试、社会兼职;英文学习氛围浓厚,中文修养备受冷落,英语追求四六级,中文只要五六十分。大学培养的结果是学生道德修养缺乏,文化知识匮乏,文化精神缺失,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知识结构片面,情感、志趣偏狭,对专业以外的社会问题缺乏应有的文化关怀和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对理想信念、生存意义、生命终极关怀等命题也失去追问的兴趣和信心,等等。而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问题,焦虑、烦躁、郁闷和苦闷等困扰和影响着他们。据《光明日报》2003年11月13日报道,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心理问题占有一定比例。

(三)学科设置和教学方式需要调整

以麻省理工为例,该校对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社会科学要求远远高于我国理工科大学,它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至少八门文化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且其中至少三门必须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例如历史,哲学,文学,等等)[5]。而哈佛、斯坦福等名校要求更高。相形之下,我国高校尽管有些也开设了一些针对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社会科学课程,但总体而言,能够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阐释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文化社会课程还是太少,正式列入学生培养计划强制选修或者必修的更少。因此,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另外,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需要发挥,要切实达到身正学高、为人师表的作用。比如大学语文如果采取和高中一样的授课方式,恐怕不会有学生会选修或者喜欢中文课程,而理工科专业教师要重视自身职业情感和学生学习情感,要重视学生教育的动态历程,注重过程教育和个性培养。应该尝试从知识体系、研究活动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努力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比如社会功能,就应有与之相关的科学伦理准则,以及制度文明、人类关怀、敬业进取、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等科学素质。总之,要在自然科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寓教于学,贴近专业,贴近实际。

三、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相联系的内在可能

(一)以人为本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都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这为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与方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内心的精神需求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学生,引导学生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这就要求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注重教育的文化性,树立教育的生命性、社会性价值,坚持人格化塑造、文化化建设、人性化架构,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

(二)全面发展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且必须是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承诺,又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从更高的层次佐证了我国“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智力水平、体力水平,而且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为社会所需求和接受。对于高校教育的片面性问题,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早就进行过批判,他指出:“毫无疑问,把传授局限于某一种技艺的研究,每一种技艺都会提高。然而,尽管这种心智的集中推进了技艺,但是被局限于该技艺的个体却因此退化了。”[6]

(三)协调发展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协调发展和文化建设相联系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结合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际,目前存在两种不协调:第一,人与自己内心的不协调。由于实用主义等负面价值观的蔓延,大学生终日忙碌奔波而内心无所得,容易精神空虚,找不到自己的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表现在语言上则是“无聊”、“郁闷”和“烦躁”。作为高校重点和难点之一的学困生现象很大一部分可以在心灵和现实的冲突中寻找解释。第二,人与人的不协调。学生中因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导致的道德失范、争夺和冲突升级及人与人之间不和谐。如何培养大学生与人和谐共处的能力是高校德育必须关注的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的论述涵盖了文化环境、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比如“我们在抓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文化、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化”,“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治理支持”,要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7]。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因为学校负责人的思路变化而变化,因为学校工作重心的转移而转移,所以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也需要坚持,需要建章立制,探索可持续的方案。

总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能否得到很好的实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也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只有切实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全过程,才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也才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4-6.

[4]于文秀.文化教育―大学的永恒使命[N].光明日报,2008-09-24.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6

当前,各个市级学校基本都拥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室,但心理辅导员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背景千差万别,辅导队伍中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专业人员少,跨专业人员多。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已经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瓶颈。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严重缺乏,大部分都是由政治课教师或班主任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许多重合的地方,但毕竟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它们从属于两个学科门类,笼而统之地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显然是不合理的。因而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需要纳入一些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样才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二)心理咨询场所简陋,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理咨询室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室相对而言还相当简单,缺少基础的设施和专门的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工具、场所。为了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大多数中小学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一般都下设在“德育处”或“政教处”,但实际也就是一间房子和几张沙发、凳子。心理咨询机构设施简陋,布置缺少主题,最关键的是没有专门值班教师,部分有值班教师的也是安排政治课教师和班主任值班,而他们的大多时间又忙于上课和管理班级,所以心理咨询室大多时间都是关闭状态。此外,中小学教学任务和学业任务以考试或升学为主要导向,因而更多的教师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所以,很多中小学校尽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和机构,但心理咨询机构形同虚设,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

(三)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较为具体和实际的工作,进入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室,可以见到许多的原始资料,比如,学生填写的SCL-90测验量表、行为测试的量表以及很多活动的照片、手工制作、心得体会等。但这些工作之后的经验总结很少,没有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就很难有后面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因而在这个方面高校要帮助中小学多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促进后期的工作开展。

二、高校与中小学校联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进展

(一)建立健全制度,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

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精神以及甘肃省心理学会下发的相关文件,甘肃省各个市级中小学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在规划的制定中,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与高校心理辅导教师多次取得沟通和联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等具体内容的确定中,高校的多名专家教授对此工作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得规划的制定更加规范、科学和可行。同时,各中小学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成立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心理辅导中心负责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方案,制定每个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管理全校学生心理档案,指导各年级、班级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负责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收集教育论文、经验总结和优秀个案等资料;安排“知心屋”的值日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心理委员开展工作,撰写每学期的工作总结。严密的机制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通过培训,提高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中小学教师从事的是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大多数教师都是毕业于师范院校,在师范教育中,都接触和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对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专题培训,对班主任进行班级心理辅导讲座和继续教育等,通过这些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努力避免师源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互相作为实践基地,使得中小学心理辅导的方法多样化

心理辅导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团体辅导,也可以是个体辅导。在校校联合的过程中,中小学给高校提供了实践的场所,使得多种心理辅导方式都得到了实践。高校心理辅导教师给中小学的学生定期做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是合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根据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规划,结合学校学生在某一个时期或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高校可以组织这些方面的专家、教师专门去中小学做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宗旨是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多体验生活,在体验中获得成长的经验。在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工作中有一项具体的工作是“成长快乐营”,这项工作主要就是让学生体验生活。在合作中,高校自然成为了中小学生体验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高校的实验室、标本室、心理咨询中心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探究生命的兴趣和对高等院校的向往,这些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和内心世界,也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动机。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7

教育理念揭示的是教育的应然状态,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是人们对教育现象或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它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特点。[13]然而在当下的学校教育理念中,教师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由此而衍生出了教育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在教师的教育与培训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对教师的管理缺乏有效性与系统性;在教师的选拔与任用上缺少一定的制度保障等。纵观王安石的人才观,它反映了陶冶人才过程中某些带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所以即使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尤其对学校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具启发性。

1.规范教师教育与培训,学用一致

教师的教育与培训即王安石人才观中的“教”,亦即师范学校中对准教师的培养。目前一些学校对师范生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或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脱轨。按照王安石的观点,对人才的培养,学校首先要有一套具体的培养方案———“虑之以谋,计之以数,为之以渐”,根据社会需求制定长远目标以此循序渐进地开展,同时在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上也应加强针对性,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其次在师范生的教育中应遵循学用一致原则,学校既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加强对其教学技能的训练,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微格教学,实现“讲———练———评”三位一体,从而使培养出的师范生具有一定的真才实学。另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在职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但据一份对培训教师的调查显示[14],43.3%的教师认为“培训者一讲到底,方法非常单一”;不少教师反映,目前大部分培训内容过于抽象,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因此在培训之初首先应确定教师的学科背景,根据专业特长及所教科目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对症下药”,既要彰显学科性又要强调可操作性,用王安石的观点来说就是要突出实用性,避免只重说教而使培训流于形式,这样教师才能将培训中所学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同时在培训中应注重对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使教师打破常规从而更好地教学。

2.加强教师管理,礼法并用

首先,提供物质待遇,即王安石的“饶之以财”。教师虽然神圣,却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也需要生活,尤其在广大的乡村偏远地区,基于生活所迫,一些教师常产生倦怠心理,能够真正留下来一心为学生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据一份农村地区教师调查问卷显示[15],在问及“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时,78.9%的教师选择“待遇”;在“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中,47.9%选择了“加工资、改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农村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因此,要想永久地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就要首先从生活上予以解决,包括教师的婚姻、住房、工资等,并通过各种福利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物质上有了保障,精神上才有动力,教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这样既可以避免一些教师以补课为名向学生收取费用,也可使教师“致其力以生天下之才(财)”,亦即“高薪养才”。其次,注重师德建设,即“约之以礼”。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然而在现代社会,物欲的满足往往带来道德的沦丧,新闻媒体屡屡曝光的一系列“欺童”、“辱童”事件已经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师德建设迫在眉睫,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促使教师对自身行为予以反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知识内涵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条。只有道德上的不僭越,教育中才更能体现出人性化来,教师也才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学生,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即“以礼约才”。再次,加强法制建设,即“裁之以法”。有时单纯依靠“礼”、“德”并不能杜绝所有的违法犯罪行为,此时就需借助法律效力。这里所说的“法”不仅仅是对教师自身的违法行为而言,同样适用于侵害教师权利的违法行为,为此我国的《教师法》《教育法》等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只有对教师的责任与权利从法律上予以约束和规范,并严格依法办事,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即“依法育才”。

3.规范教师选拔制度,量才录用

在选才的问题上,首先就是要识才,应“精察之”、“慎用之”。但当下许多学校在选拔教师时仍存在着仅以具备教师资格证或选拔考试的分数为依据的现象,虽然“强记博诵而略通于文辞”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但真正的实力则来自于教学。对此,王安石提出了“知人则哲”的观点,即要透彻地了解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就不能为其表面假象所蒙蔽,要以“试之以事”为考察的核心,这才是检验培养出的人是否具有务实能力的关键。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的专业特长不同,因此在教师的选拔上不能求全责备。对此,王安石明确指出“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16]通才与专才各有利弊,只有将其安置在合理的位置方能扬长避短,因此,在教师的选拔上,中小学应以通才型的教师为主,而高校则以专才型的教师为最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优势,真正做到量才录用。

4.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任人唯贤

首先,“任之以专”,即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特长,所以王安石说:“夫人之材成于专而毁于杂”,这就要求学校在任用教师方面“用其长”、“用其专”,而不能为解决师资问题实行跨科教学,如此才可使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并在所属的教学领域内有所建树。其次,“任之以久”,即对人才的任用要相对稳定。在王安石看来,“居职任事之日久,不胜任之罪不可以幸而免故”[17]就是说通过对人才的长期任用来考核其政绩。对教师而言也同样如此,“用其久”既可以使之有充足的时间发挥才能、展现教学成效,又可避免因频繁的更换任课教师而给学生造成额外的压力;同时还可发现不称职的教师,或勉其努力,或“固知辞避而去矣”。再次,“任之以信”,即用人贵信。王安石认为既然用人就要“信其忠而不疑其伪”,疑则勿任,任则勿疑是一条重要的用人原则。但在教师的教学方面,学校往往设置了太多的规范,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也不得不按部就班,甚至批量化教学。同时,学校的过多干预也使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中手足无措,更有甚者,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弄虚作假,致使教育失去了原有的任务与使命。所以,在教师的教学方面,学校应该少一些框束,多一些自由,少一些规格,多一些默许,尤其对一些有创造性的教师更应大力支持,从而使其在教育领域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正如东北师大盛连喜教授提出的“尊重的教育理念”[18]一样,学校不仅应该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更应该尊重教师。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8

其二,业余性和不规范性,并带有随意性。由于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爱好、乐趣等的差别,家庭教育是多种多样的。

其三,教育方式方法上具有个别性和示范性。再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看,它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学习辅导、审美教育和文化生活指导、卫生保健等。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具有一致性,这必然要求我们将两者相互配合协调起来。

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家庭和学校两方面都要做出努力。一方面,家长要把配合学校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样形式如: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进一步拓宽家长学校办学的路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为此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庭教育咨询、校长接待日等。在各种形式中,家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何搞好家访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更好掌握学生情况,进行双向管理,开展班务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所在。就此问题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高度重视,视为班集体建设的起点。

全面经常地了解和研究本班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班主任工作,可以说就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熟悉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诀窃之一。当接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以后,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家庭进行普访。通过普访,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大概的了解,如遇特殊问题,要进行速访,对个别学生,根据需要,还要常访。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高度重视家访工作,注重家访技巧,是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

家访目的明确,内容真实具体。

家访的作用在于了解反映学生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以结合起来,搞好教育工作,这要求家访的目的要明确,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内容要具体且真实。学生蔡某,独生子,学习动力不足,懒散,经了解,其父母曾经言及已想方设法解决其毕业升学问题,致使该生自以为是,抱有坐享其成心理,不求上进。了解这些情况后,我便主动到其家进行家访,言及其中利弊,以该生表现为依据,切中要害地指出高考招生制度不允许父母包办这种做法的存在,同时也直言指出家长对其子女的消极影响,经过双方分析,达成共识,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该生的学习意识增强,深刻体会到“要想成功,需要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加倍的努力”,最终得以考上成人专科院校。

精心选择把握有利时机,效果更佳。

经验证明,有利的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学生生病在家,学生取得成绩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学校家长遇到困难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进行家访效果是最好的。学生杨某,个性要强好胜,重江湖义气,曾两次参与打架事件,被校记小过处分。我即于事发当晚进行家访,与该生及其父母共四人,具体分析事件的起因,了解分析过程及后果,引导其思考,指出他在事件中所犯错误,使他明白自己的过错并在父母面前许下诺言,改过自新。其后的确表现良好。学生麦某,学习刻苦,个性内向,成绩一度滑坡,我及时发现并在其低落时期第一时间到其亲友处了解个中原因,加以正确引导,让其道出心声“父母不在身旁,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经常思念美好的过去”,对此我首先肯定其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重点指出“人不应停留在过去,更应面对现实”,为其指明发展方向,正是把握了这一有利时机,使其既消除了心中的顾虑,又唤起了斗志,成绩明显回升。

谈话讲究艺术,力求做到“三忌三宜”

家访时的谈话是最讲究技巧方式的,谈话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切交谈以进行说服的方法,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探索学生的情况及其内心活动。谈话要有目的、有准备、更要讲究技巧。其一,宜多鼓励,忌多批评。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同样,批评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也是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这主要要求教育者应善于发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正确认识自身的存在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双向的,谈话同样是双向性活动,要注意彼此间的相互联系。这要求谈话时,双方都要正视问题,特别是教育者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却责任。对于谈话的内容更应一分为二,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到晓之以理,方可使学生信服。对于学生家长,应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怪责。其三,宜多启发,忌武断妄下结论。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育者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启发他说出心理话,对症下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问题。学生曾某,个性倔强,自尊心强,少与人沟通,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应付学业,家长的教育效果较差。初期,针对其特点,主动与其及家长沟通,直指缺点,效果不理想,陷入僵局。中期,改变策略,尊重该生意愿,调动学生家长积极性,鼓励为主,开始形成良好情感,且能讲出真心话,形势开始好转。后期,直接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措施,效果明显,该生的自主性增强,消除对视局面,实现理解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发奋图强考入成人专科学校。

学生在场原则。

所谓学生在场原则是指家访时应让学生在场,家长、教师、学生在一种温和、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学生钟某父母在外,因表现差,被定为后进生,有一种放任自流的感觉,父母甚为担心,各方教育的效果不佳。我于是专门约其父母回来交换意见,让学生在场,将其表现细加分析,指出改正可行方案,鼓励其进步。经“三方对话”后效果有所好转,加强了平时的教导,终取得成效,该生思想品德表现较好,学习成绩亦有所提高。学生麦某,家庭情况与钟某相似,但表现不同。该生品学兼优,其母专门从外地回来了解该生表现,征询教师意见。我予以正确评价,使该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发展方向,戒骄戒躁,更上新的台阶,又使其母满意,该生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大学。

保证教育的延续性,确保学生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学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多方掌握学生的动向亦必不可少,这要求我们应使家访工作经常化,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无论学生在校或是放假在家,我们可以通过电访、或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利用空闲时间去镇、村家访等形式确保学生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9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拥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不仅反映了经济、政治、生态等方面的要求,还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便产生了它的文化功能。①面对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全新领域,我们应积极运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校园进行文化创新,使大学的校园文化拥有鲜活的灵魂和强大的生命力。

1 教育的文化功能

1.1 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

教育传递着文化,它能使人类迅捷、高效地占有前人所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髓,快速成长为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正是教育活动将人类的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②然而,人类有着数以千年的文明历史,积累的文化知识不计其数,而学生受教育的时间则是有限的,即使是“终身教育”,也不可能把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知识都传递给后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化传递的途径呈现多元化,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接收和掌握新知识。

1.2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所有的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既有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又有陈旧腐化的东西。因而,教育为了有效地传递文化,还必须发挥对文化的选择功能。

一般来说,不同层次的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同。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包含的学科门类众多,遍及文化的各个方面,且需要学生更加宽广的视野。因而,高等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而其培养目标本质上来说是对文化的深层次选择。③它把文化继承与发扬光大,并将文化贯穿于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使学生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理想和希望。

1.3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文化的生命力要想愈发顽强,不仅在于对它的传递与选择,更在于对它的更新与创造。我们需通过教育把人类已有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他们对文化的兴趣,使他们适应和参与现实社会文化活动,并能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去创新。与其它层次的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在文化创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所在。④它是优秀人才汇集的地方,集中了大量的专家、学者,科研实力雄厚,有利于基础理论的开展以及边缘、交叉学科的探究与应用。可以说,大学是国家科研项目再次创新的主力军。⑤

2 大学校园的文化创新

2.1 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创新

校园的物质文化为校园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搭建了平台,并体现了学校外在的价值观与德育功能。例如,一尊尊伟人的雕塑或某个别具风格的建筑物就会为学校增添了文化氛围。校园内,道路两旁建花坛、种草种树,广阔的草坪成为学生学习、休息的室外场所。这般良好的环境,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2 大学校园的制度文化创新

校园的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动指南,主要指高校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等。大学的校园文化既要建设,又要经营与管理。⑥管理者要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管理意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公平性及参与性。学校通过民主参与调动学生及教师在制度文化建设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弱化人与制度的对立来增强广大师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2.3 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创新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下转第35页)(上接第22页)与核心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分类多种多样,而校风更是“学校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素质教育力量的表现形态”。因而,要把校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营造具有学习、创新氛围的优良校风。

总之,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创新三者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⑦因此,良好校园文化的营造要以创新为特征,这样才能使大学校园文化拥有鲜活的灵魂和顽强的生命力。

3 运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加强大学校园的文化创新

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大学校园文化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地联系。教育实现其文化的传递、选择、创新等功能的过程,就是大学校园进行文化传承、筛选、创造的过程,也是大学校园文化进行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创新的过程。

3.1 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搭建桥梁

大学校园的文化创新,要充分地运用到课堂上来,为各领域专门的学科知识搭建桥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较高的人文修养和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对文化传承的内容进行深层次、多阶段的探索,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握时机,因人施教。

3.2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过滤器

(1)运用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筛选。大学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因此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内容组织需要依靠文化选择功能。大学的课时相对于初、高中阶段而言,少了许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学生应掌握的文化知识完整地讲授给学生,这是教师授课的关键。(2)运用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增添校园文化气息。校园文化是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产物,是师生智慧的结晶。教师通过使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培养大学生高水准的学术自由能力,使学生拥有创新精神,能够在重重困难中找到新的突破口,将人文精神与学术自由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校园增添文化气息。

3.3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是大学校园新生之沃土

在大学阶段,教育的文化创新则充分体现在科学研究与文化整合上。教师可以在向青年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以及进行科学实验,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科学。此外,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较为客观地看待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培养他们勇于追求真理和敢于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传承者与开创者。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教育在对文化进行传递、筛选和创新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层次和品位较高的大学校园文化,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育优秀的人才。

注释

①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7.

② 陈雯.论教育的文化功能[J].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103.

③ 李旦伟.从教育规律看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96.

④ 黄梅英.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大学校园文化创新[J].传承·文化传统,2009(8):154.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10

1.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状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的今天,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等多个方面。

2.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人格心理方面的养成过分依赖理论知识的传授,人文教育内容过多强调理论性。人文教育工作者过于寻求理论体系的完整和宏大,评价机制不与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相关联,只是倾向于解决一般的道德认知,忽视了人文教育的实践性。人文教育不能贴近高职生的生活、不能贴近社会发展的变化、不能够贴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校园里无论是课堂上“两课”教师的长篇大论,还是课堂下辅导员的滔滔不绝,大都是知识的传授和说教,理论宏大而收效甚微,造成“空对空”的尴尬局面。

二、在教学过程中将人文教育寓于专业课教学中的可行性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科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着精神文明,自然科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可以说,离开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而离开科学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造就的同样也只能算是一种并不丰满的人文素质。这二者的紧密联系为人文教育寓于专业课教学中的进程提供了可行性。

其实,人文素质教育不是单凭某一门课、某一个机构或某个老师就能完成的,它应该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而专业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主观上师生都很重视,客观上这些课程有相对较多的课时量,因此,把专业课的课堂作为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其优势毋庸置疑。在此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将人文知识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由此,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此途径得以加强。

三、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

1.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加强针对性,顺应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

现代企业除了要求员工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而且更需要员工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团队意识等。那种只有一技之长而德育素质低下的人员已经被排除在企业的选择之外。但是有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却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重技能轻德育”倾向,片面追求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忽视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所以,在校企合作中,学生远离学校到不同的企业去实习实训,校企各方应在学生的德育工作方面真正的合作起来,避免出现所谓的德育“盲区”。

比如,有的学生个人素质很好,在专业技术方面很是精通,算的上是行业中的能手,但是,当他到了某个企业,由于缺乏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只想一人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单打独斗,那么,势必会被凶猛的竞争浪潮所吞没。必然的,最终也不会得到企业的青睐。由此看来,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中,要深入持久的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人的目标一定要加强针对性,顺应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注重加强学生的抗挫折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抗挫折力――也就是一个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抗挫折力的大小,同人的经历有关,也同人的意识、意志有关。一个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意志比较坚强的人,在同样的不如意面前,他的情绪波动相对就比较少,挫折耐力则相对比较高。

很多学生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历练,心理比较脆弱,这对他们的发展不利。在实践中经历挫败,在挫败后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毅力。在实际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的创造一些机会,对学生进行挫败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观察、研究中经历挫折和失败后再体会成功后的喜悦,从而磨砺学生的心性,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毅力。

3.以人为本,丰富学生生动的个性,充分展示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使受教育者无批判的接受某种固定的价值体系,过分注重培养对象的标准性与统一性,却忽视了对个体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客观上产生了束缚受教育者思想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几乎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作为新时代的骄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影响和冲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带来他们思想活动的多元化;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带来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社会实践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他们思想的多变性;社会生活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复杂化,带来他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现代科技传媒的多样化,带来他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

基于以上所述,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现状,使高职人文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丰富学生生动的个性,充分展示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促进其自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理工科基础课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可行性浅析.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3.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11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一种蕴含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说来,网络文化既是包括资源系统、信息技术等物质层面的内容,又包括网络活动的道德准则、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制度层面的内容,以及网络活动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社会心理等精神层面的内容。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建立在Internet(因特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综合分析,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存在的虚报性。

互联网上,与现实环境不同的是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每个人都是在网上匿名信息,这样就削弱了者的责任感,使虚假和不负责任的信息上网的可能性增强。为此,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了,把我们已经承认作为实体的现实的东西与我们创造的现实空间连接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

(二)操作的交互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交互性文化。网络不再是静态的网络,而是具有相互作用的,它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互动关系。人是文化的创造者。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个人文化,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网络空间交流思想,发表学术观点,浏览所需信息。互联网提供了一个任意存取的开放性的网络文化环境。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这种相互沟通,是主体间的交流,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大家参与的机会是平等的,无论何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网条件,就可以将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据统计,现今我国网民规模达3亿多人,而大学生无一例外均为网民。网络文化没有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限制,网民既是文化的接受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大家都是平等的互动的文化参与者,文化的单向传播已被信息的多向互动所取代。[1]

(三)管理的自主性。

网络文化的创造、发展与运作,是在自愿和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没有控制,又没有人管理,甚至没有计划和目标。网络文化的自主使用性使用户的个性得到尽情发挥和他人普遍的认可,从而推动网络文化创造性地发展。

(四)交流的开放性。

在互联网上,所有文化产品的供应都不受限制,能够随时将全球不同社会、不同种族的文化信息一网打尽,实现文化信息的全球化。正如《电脑网络空间独立宣言》声称:“我们正在创造一个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或偏见。”在这个独立的网络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是多么奇异,都不必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可见,文化的开放性在这里得到了最深刻而具体的表现。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文化的日益发展,为我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新的途径,同时也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

1.网络文化的高度信息化开放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含量空前扩容。网络文化依托的是互联网,互联网具有容量巨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较之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都有根本性跨越。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挖掘大量、丰富的资源,吸纳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囊括古今,放眼未来。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网络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自己的思想、理论、政策,而无需受制度、体制和其他繁琐程序的制约,工作舞台和对象、教育方式和手段、信息获取和传播等,都被大大突破。网络,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崭新的、空前广阔的舞台。

2.网络文化的可复制性和资源共享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模式发生转型和跃升。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座谈、讨论、谈心、社会实践等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模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舞台多局限于校园内。而在网络文化时代,大学课堂的外延大大扩展,课堂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它还包括数量庞大、各色各样的网站,网上远程教育将成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并显示其独特优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的学生,学生也不是受业于一两个老师;教育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几乎在所有条件下都可以展开;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在一次性投入后,可以无数次重复使用。毋庸置疑,在网络文化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大大增加,舞台大为扩展,方式更为丰富,时空得以充分延伸。

3.网络文化的多边平等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双方的信任度大为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一直是影响和制约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和质量的关键。由于人的思想隐蔽性的客观存在,学生不愿意向老师讲真话说实情仍然是当前高校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并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严重阻碍。网络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使这一局面得以消解。在网上,没有师生之分、高低之别,所有网民的人格、权利、地位等一切都是平等的。平等带来了自由、宽松的人际关系,学生便会在网络这个特殊情境中倾吐心声、交流思想、沟通情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便可以借网络手段去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网络文化的虚拟功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富于活力和创新。以往人们对未知领域、未来世界的探求,主要凭借想象力去勾勒、描绘。而网络的虚拟技术则将这种幻想变为“真实”。在网络虚拟功能的支撑下,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境,营造声、光、电结合的良好视觉效果,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为逼真,形式更为活跃,吸引力更强,感染力更大。总之,网络的虚拟功能,有力地促进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一维向多维、由平面向立体、由线性向非线性、由收敛性向发散性转变,有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向新的领域开拓。[2]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信息化校园时代,网络的全球性、自由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使信息的和使用没有限制,各种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公开向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理论和自身理念的传输主导性提出了挑战。学生从网络中获得的对其思想观念有影响的信息内容,远远超出了高校思想教育所要求的内容。这种网络环境的存在,加大了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舆论导向的难度,削弱了传统思想教育的功能和效果,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受到挑战。

2.对思想教育形式和手段的挑战。高校传统的思想教育手段主要是教师或教育者通过课堂宣讲、个别谈心座谈、讨论等面对面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启发、说服。这些方式的针对性强,反馈及时,能产生情感互动,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它的弱点同样明显:时空受到限制,教育对象有限,课堂教学形式单调。而在信息化校园时代,网上的信息丰富多彩,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每个学生在任何闲暇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获取信息,可以在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进行思想交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形式和手段带来挑战。

3.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挑战。网络是由人来创造和管理的,而思想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这一新的校园信息化平台的掌握、熟悉和运用,以及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决定了思想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教育工作网的使用和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通过这种信息优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从而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在网络时代,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查到各种公开或内部、真的或假的信息,而教育者有时候却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而且存在网络意识淡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之处。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熟悉网络、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是迎接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3]

四、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探讨。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急需解决的时代课题,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机遇,更新观念,主动应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大胆探索有效措施,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

网络文化背景中,文化的生产传播机制是一种大众到大众的传播模式,每个个体都可以选择并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日渐式微,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关系模式逐渐被打破。[5]因此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个教育过程,树立受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自我教育的观念,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针对信息网络时代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复杂的各种现象,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参与整个教育过程,使师生互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同时互为思想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与学生协同学习的模式。

(二)优化教育资源,创造完善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面临网络给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带来的各种挑战,应集中各个方面的力量,逐步建立并完善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即以学校教育、社会疏导、家庭辅导、自我提高四管齐下的方式构建对高校学生的立体教育网络,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模式。网络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社会工作,要注重对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思考,积极探索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逐步建立起适应网络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理论体系。如加紧开发与网络教育相适应的高质量的教学软件和数据库,加快建设适应其发展需要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教材体系,构筑起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网络阵地等。

(三)更新教育内容,提高高校学生网络信息素质。

美国图书馆协会1998年版的《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指出:信息素养是发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终身教育的前提。在素质教育中,信息素养是综合素养中的一部分。信息素养既包括信息技术,又包括网络道德。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学校应该将网络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通过组织系统的网络知识讲座和选修课,普及网络知识,将网络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中;另外,还要通过疏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网络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使之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文明上网。[6]

(四)开辟网络阵地,构筑思想教育工作网上网下的教育功能。

网络时代,高校文化建设有两条战线,一是现实的校园文化建设,二是虚拟的网络文化建设;相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现实和虚拟的两条战线。它们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必须将网络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的总体建设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系统中,在构建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的同时,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延伸校园文化功能,与此同时,不断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促进网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配合和彼此协调。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形成高校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信息回路,更好地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氛围,提升整体的校园文化品位和科学精神。

(五)健全监督管理,建立网络管理和监控机制。

面对国际互联网信息潮流,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一方面要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立法执法,加快网络法规建设,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发挥法律和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防止网上不良行为等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要提高网络宣传的针对性和宣传质量,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引导,强制性地检查并过滤信息,及时删除网上垃圾,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通过严格立法和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健康的网络环境。

(六)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息素质直接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即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信息道德。要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这支队伍的人员除了符合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一般要求之外,还应该有探究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观念、新素质。

网络文化的兴起,给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时代课题。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辨别各种信息的能力,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不仅能使网络文化发挥出更大的功效,而且是网络时代赋予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韩锦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3).

[2]吕戎.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3,(8).

[3]曾令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特征与对策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12

 

目前,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教学,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承载着文化内涵,孕育着先辈们的思想精髓,传递着育人价值,与现代德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对于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修养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与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和思想孕育的结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育人功能,具有永不褪色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它们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理念,往往代表着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具有引导、凝聚、促进和激励青少年向善、求真、至美的功能。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具有强大激发和推动作用,有利于青少年走向社会助力其成长成才。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既作为一种无形的强大驱动力量,为各种德育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又作为道德文化的有机构成,成为青少年健全人格与道德素质养成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加强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观的教育和培养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可以激发青少年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忠、孝、仁、信等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和转化,自觉掌握有关中华历史文化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认识与道德意识转化为个人道德信仰与道德行为;

 

其二,可以规范和调节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促使青少年养成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青少年自愿自觉地去履行道德信念和道德义务;

 

其三,可以激励青少年不断去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目标,传播道德文明,实现人生理想价值,以此来达到自身的充实完善。因此,在学校德育中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观教育,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史、院史、学科历史和杰出人物史等传统文化资源,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内在关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功能上的契合、内容上的契合、载体上的契合。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而德育又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二者都具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包括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等。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导向功能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重要启迪。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抱有坚定的相信,对某种事物笃定的追求,从而不断实现目标。人不能没有信念信念,没有理想信仰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就等于失去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无数有识志士艰辛跋涉和不断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寻找国家富强途中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从诸子百家到新中华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英雄人士的理想信念。青少年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理想信仰的支撑,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侵染。例如,在儒家文化中有“克己、礼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文化观念,都可以纳入到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范畴。中华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发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其基础、源泉,可以不断激励和推动青少年孜孜不倦地追求心中之理想目标。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囊括的爱国主义内容为当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提供重要借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们共同进步的精神支柱。从中华优秀传统的古代教育家孟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的爱天下之宽广胸襟,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再到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高度责任感的宏论以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忠报国情怀和坚贞不渝品格,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英雄主义精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大力予以开发、挖掘、整合进而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躬体力行为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提供重要示范。强调自我的反躬自省、身体力行和亲身体验,是中华古代社会的重要传统,而且形成了丰富的人格道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榜样示范作用,从孔子老子提出内省修养方法和见贤思齐的带头作用,到职业领域方面要求青少年积极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职业道德,再到家庭方面要求青少年主动倡导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团结邻居、男女平等等家庭美德,在学校要积极提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尊敬守法等个人品德。这些基本德育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所体现,比如,社会公德方面儒家文化强调“仁者爱人、恻隐辞让、富贵不能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理念和思想,都渗透了人们如何做人做事的伦理思想和道德精神。像这些思想理念,对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具体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现实路径

 

作为青少年德育主阵地的学校来说就是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理念,可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来提高青少年思政针对性实效性。

 

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中。常态化思想道德教育必不可少,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如组织学校专家、教授、学者编写有关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辅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入课堂;编写一些与《中学思想品德课》、《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相匹配的校本传统文化资源教学案例集。

 

在教学中,可努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图文并茂、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铭记于心,使得抽象的文化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形象生动和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体系;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体验感悟教学结合起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教育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青少年头脑。

 

2. 积极营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通过课余文化活动举办对青少年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纯洁思想,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举办各种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博物馆之春、读书、讲故事和“发现身边美”学生微电影作品展播、寻找身边道德榜样了解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脉络;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型诗歌朗诵竞赛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和感受中华文明的浩瀚和瑰丽;可邀请传统文化领域德行高尚、治学功底深厚、对传统文化经典了如指掌的文化名家和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聘请或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者开展讲学讲座;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撰写心得感受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丰富的物质文化氛围中受到浸润和感染。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13

在人文“学问”传承的人文教育领域,职业教育如何在传承中实现自身人文教育的创新,既是职业教育面向新时代的实践问题,又是教育理论需要给出诠释的理论问题。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学工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作为高素质劳动者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职业学校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缘由

“生活”是一个普通的字眼,是因为它与每一个人的日常活动紧密相联。“生活”又是一个美妙的词汇,因为由于人们的信仰、价值与态度及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创造了千姿百态的场景。

(一)传统的人文教育与职业生活需要之间的冲突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社会文明水准的不断提高,使得职业岗位和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加深。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互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中的文化含量不断增大,文化的作用愈益突出。这种特征,表现为大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表现为物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使得文化对经济的推动力日趋重要。文化对经济的这种作用,已经在千万个职业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显现出来。

(二)职业化内涵的启示

在发达国家,企业及员工的职业化意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基本意识,职业化已成为劳动者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基本途径。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二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三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对于职业资质来说,包括职业岗位需要的和任职者供给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二者的相宜是职业化的基本准则,以面向职业生活为基本态度,体现了对技术与人文素质的整体要求。职业化的要求,对我们深入理解职业人文教育的职业价值问题、人的发展性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职业学校生活是职业人文教育的本源和载体

陶行知先生指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教育源于生活,与社会生活保持着紧密联系。对于高素质劳动者来说,追求理想的职业生活状态是其自我实现的核心内容。职业生活状态与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事业成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个体社会生存能力的基本标志。现实情况也是如此,人们往往把职业目标的选择与社会生存状态的追求联系在一起。

二、职业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素质的主要涵义

(一)以适应职业学习生活为目标,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主体性水平

职业学习生活蕴涵了社会经济、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价值,对这些价值的体验形成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3]。因此,职业人文教育如果离开了职业意义,或者只涉及理智的方式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是难以促进学生自觉地发展的。另外,学生对职业意义的理解伴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加深。实施职业人文教育要以职业意义为基础,要把职业的审美性、伦理性、艺术性和社会经济意义等情感与价值的理解和内化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根据理解力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意义学习。主体性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有着多种表现特征。如果从教育所期望的学习结果来衡量主体的发展水平,职业人文教育除了表现在具有情感价值的意义性学习以外,认知性的发展仍然是重要的方面。

(二)从职业学习生活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人文知识的应用教育

从职业生活对技术与人文教育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人文教育,必须提高人文教育在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都要承担人文教育的任务。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更何况它的教学过程是在人与人、人与组织及制度的关系中展开的,所以,任何一门课程和它的教学都普遍地存在着人文教育的涵义。当然,就一门课程及其教学而言,有其自身的核心任务,或侧重于技术或侧重于人文或人文与技术的结合。第二,当前大众对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职业学校人文教育不仅承担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还要承担人文知识应用教育的重任。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职业价值体验的积极作用,把“包括与创造性或系统改进有关,维持整个组织工作效率的人文要素”,纳入教学目标和过程之中,使得人文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三)创建民主的教学制度文化,以提高学生对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适应性。

开放、民主、公平是现代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普遍趋势。建立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校园制度文化熏陶学生,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有效途径。这种熏陶可以从学生在教学中的权利运用和责任落实中展开。从权利运用的角度看,要使学生具有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参与、建议权,教师的选择权,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权,教育教学的评价权;从学生的责任来看,要使学生落实好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责任、执行教学制度的责任。以适应和超越于当下社会企业制度文化发展状态的学校教学制度及其良好的运行,将为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企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提供范式、积累经验。因此,要把面向职业生活的高职院校教学制度文化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资源,进行教育意义上的创造性建构。开放、民主、公平的现代社会企业制度文化,是在民主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