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实用13篇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1

二、中日饮食文化的异同

(一)中国饮食的特点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种类繁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推陈出新与博采众长中形成了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1.地方特色,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技术精湛,讲究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配比。不论是红色的萝卜,还是黄色的南瓜都可以雕出美丽的盘式,赏心悦目。中国地大物博,受到气候、特产、饮食习惯等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八大菜系,分别为:鲁菜、川菜、苏菜、粤菜、闽菜、皖菜、湘菜、徽菜。

2.注重品味情趣。中国烹饪除了对色、香、味有严格的规定外,还对菜肴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的节奏有相关的规定。菜肴名称有写实的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传说、菜肴形象命名的,如狮子头、叫化鸡等。

3.饮食与医疗保健相结合。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关系,利用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可口的菜肴,可以达到预防某种疾病的目的。比如茯苓夹饼、酸枣仁粥、鸡汤、参芪鸡丝冬瓜汤等。

4.烹饪技术多样,刀工技艺精湛。我国共有几百种烹饪方法,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与之媲美的。例如,采用水传热的烹饪方法有:烫、焯、煮、炖、烧、焖、涮、汆煨等。用火烹制的主要有:烤、炙、炮、熏、烘等。采用蒸汽传热的烹制方式有蒸等。此外还有拌、糖渍、蜜汁、腌制、糟、醉等。还有采用固体传热烹制的方式,如通过食盐或砂粒对食物原料进行加工处理,比如有原料涨法中的盐发、砾发等。还可以直接烹制原材料食用,如盐焗、泥烤等。在烹饪中,刀工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中国厨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根据不同的原料和烹饪要求,刀工技术方法大致有数十种。可以把不同的食材切成段、块、角、条、片、丝、球、丁、米、末等多种样式。

由于文化的差异,各国饮食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文以日本为例进行饮食文化的介绍。面对来自以日本文化为背景的汉语学习者,了解中日饮食文化的异同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师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饮食文化的教学。

(二)日本饮食的特点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他们肉类的摄取大部分来自于鱼类。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除了注重食物的新鲜程度、合理搭配之外,还特别注意菜肴的造型摆放。

1.食谱的丰富—杂食。日本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米是主食,蔬菜及鱼等为副食。日本人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有的人不吃羊肉和鸭子。作为世界第一的杂食族,日本人的饮食构成是值得研究的。它反映着日本人的性格和价值思想观念。日本料理源远流长,种类十分丰富,在他们的饮食文化中甚至可以看到一些日本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日本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这也使得他们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必要性,用有限的资源做出种类多样的食物。随着水稻种植技术传入日本,日本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是杂食这一特性却没有改变。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日本的畜牧业过去较为落后,又由于牲畜用于耕地拉车,佛教禁忌杀生,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日本人的肉类摄入量是不足的,但这几年这种状况有所改善。日本人自称是“彻底食鱼的民族”,在日本可以品尝到的海鱼达三百种以上。日本人的寿命这几年均有明显地增长,这与食物谱系的多样性是密切相关的。

2.生凉新鲜。日本人在很久以前就已认识到食材新鲜的重要性。按照日本人的观点,新鲜的东西营养丰富,任何食品的最佳食用期都是在它的新鲜期。日本人喜欢将食物生吃,不仅生吃各种蔬菜水果,而且生吃鸡蛋,生吃鱼,生吃肉。而且在烹饪方式上两国也有着不同之处,日本料理的方式主要有煮、炸、烤以及凉拌等,同时搭配有味噌汤、腌酱菜等。日本料理的特色是生凉油少、分量较少、种类繁多、颜色丰富、味道鲜美。中国菜的烹调方法中有许多带“火”旁的字,如爆、炒、熘、煨、烧、煸、焖等,这些字在日语中是较为少见的。

3.追求造型的美感。日本饮食更为注重美的艺术。在日本的食品中,其名称与自然景物有关的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如松风、红梅烧、矶松、桃山、牡丹饼,以及州滨、时雨、越之雪、落雁等。除了名称以外,日本的菜肴让人赏心悦目。例如,日本的生鱼片拼盘。中国菜讲究色香味,日本菜则讲究色形味。日本料理又称五味、五色、五法料理。五味是甘、酸、辛、苦、咸;五法是生、煮、烤、炸、蒸;五色是白、黄、青、赤、黑。日本菜强调的是造型的美,所以每份菜的量都不大,但是原材料却是非常新鲜的,注重摆放的艺术性。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饮食文化教学

(一)饮食文化教学的教学内容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对汉语言背后暗含的文化现象不能完全的理解,对学习语言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不能很好地与中国人进行深入的交流。留学生只有在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节日习俗等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与人用目的语进行交谈。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以语音、词汇、语法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饮食文化可以根据学生的交际需要进行重点的、简单的介绍。这一阶段要做好饮食文化要素的教学,指导学生运用日常交际会话。从饮食文化的一个角度入手,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小的文化体系,从而让学生汇成一个饮食文化的系统。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中国文化简略分散的了解,形成自己的汉语文化脉络。例如:课文语言提到川菜和菜名假如为“麻辣豆腐”时,老师可以适度补充一些其他的川菜菜名,运用图片加拼音的方法展示出一些川菜名,引导留学生通过菜肴特点去掌握中国饮食的地方特色。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以后,留学生的词汇量有所增加,进入到汉语教学的高级阶段,他们的沟通能力不断提高,这时学校可以开设中国文化专题课,以饮食文化为例,这时的教学应该从饮食的思想观念的层面去讲解,而不是局限于食物本身。

当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到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相关的词汇时,应该根据语言教学的需要进行饮食文化要素的教学。如有关“吃”的暗含性的表达,在进行有关饮食的俗语、谚语表达的教学时,有必要加入适当的饮食观念、饮食文化习俗的介绍,帮助学生掌握此类表达。在日常生活中,汉语中的这类表达也很多,中国人选用词汇造句时,常常“把复杂的人生感受,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和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与‘吃’联系起来”这是汉语所具有的独特的个性。外国留学生在了解饮食文化对中国人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并且在了解这一语言的特点后,才能理解这类语句所含有的深刻的涵义。比如:汉语经常用吃出来的味道来比喻人物内心的错综复杂感受,五味“酸甜苦辣咸”以及“香和臭”没有一个被漏掉。形容人所处的境遇或样较为落魄用“穷酸、寒酸”,“心酸、辛酸、酸楚”则形容人痛苦难过;“甜”组成的词语多为美或好的意思,比如“睡得甜、笑得甜、长得甜、嘴甜”;“苦”则与“甜”相反,与苦味相联系的多指多难、挫折、不幸、辛劳,“孤苦、苦闷、苦海、苦劝”;还有“泼辣、火辣”。了解中国人食熟忌生的饮食习惯,利于留学生完全地理解“生人、熟人”的含义。与日本人饮食习惯相反,中国人喜食油腻的习惯在语言中表现为以“肥”、“油”表示“利益”,如“富得流油、肥差事、油水大”等等。诸如此类的文化因素教学都应该在语言词汇教学时,适当、适度地讲解给学生,便于学生们更容易地理解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更恰当地运用汉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对外汉语饮食文化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外国留学生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学习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中国饮食文化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亲自感受。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不仅局限在从理论上认识这种饮食文化,还可以通过去饭店品尝,亲手制作等去感受饮食文化。理论学习必须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的了解饮食文化,也就是说在理论学习上需要在对外汉语课堂中进行饮食文化教学,也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去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对于饮食文化方面的知识,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什么是饮食文化,比如“八大菜系”有什么区别,各地小吃是如何体现当地特色的等都需要品尝之后才能发现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所在。因此,通过课堂学习和亲身实践才能更好地在对外汉语中开展中国饮食文化教学活动。

(二)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对比教学方法

在初级和中级对外汉语饮食文化的教学课堂中,一般都注重教材中含有的文化要素和关键点来讲解。实际上,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他们一般情况下会将本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通过比较找出异同进行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将两种饮食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可以消除留学生由于所在国文化的影响而带来的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偏见。同时,通过对所在国文化的深入探究,比如在课堂上讨论自己国家的日常习俗、传统观念,这是了解另一国文化中价值观念、习俗的一种方式。就饮食文化进行中日对比,教师可以给同学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某种特点,然后再介绍日本饮食文化相关的特点,还可以拓展将中日其他文化现象进行比较,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在对外汉语初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媒介语通过对比之后进行讲解。用提问的方式引出两国不一样的饮食文化,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工具形象直观的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增加他们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让课堂更加有趣味性。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学生的心情有所放松,更容易接受信息。通过观看视频可以让留学生进行更加真实的文化感受,营造出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中高级阶段,由于学生的汉语水平较高,沟通障碍减少,有关文化的要素日渐增多,教师不能再用简单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教学法教学,这时可以用开展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材料以便在课堂上参与讨论,比如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八大菜系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介绍他们所在国家不同地方的菜肴,也可以在课堂上画出自己国家具有地方性的食品,让学生在介绍这种菜肴的时候说出其种类、口味、地域特色、烹饪手法等。最后教师再讲解中国八大菜系的种类、烹饪手法、特色风味等,通过与学生叙述的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介绍中国八大菜系所含有的地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思想价值观念。

四、结语

本文以中日饮食文化对比为例,浅析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作用、中日饮食文化异同、对外汉语教学中饮食文化教学以及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对比教学。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深入拓展,汉语以及它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为世界所瞩目。汉语文化教学在此背景下逐渐得到重视,不断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欧阳蔚怡.感受日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程书秋,郑洪宇.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述评[J].继续教育研究,2008,(3).

[5]吉牧.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1).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2

“清”就是干净、清洁的意思。日本菜的突出特征之就是食材的干净。各种吃的食材,如果不干净的话,怎么能放下吃呢?即使吃了,也心存芥蒂,食之无味。日本料一理制作过程,对卫生的要求近乎苛刻,能够让顾客吃得放心,随意的品尝料一理的美味。而中国料理在卫生方而确实不及日本料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新”就是新鲜的意思。日本料理无论从取材,制作,储藏等流程都严格遵循了食品的新鲜原则。日本料理是没有过夜的习惯的,般是当天做,当天吃。这样对人的健康非常有利。而中国料理般都有隔夜菜的说法,所谓隔夜的味道比新鲜的更好,就好像回锅肉的味道更加美味。但是从健康角度,新鲜的食品总是比过夜的更好点。

“淡”顾名思义,就是味道清淡和温度教低。日本料理以清淡著称,烹饪食品时一使用的调味料数量和种类都很少。常用的调味料有酱油、酱等。酱和酱油在日本料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酱油就没有今天的日本料理,而酱油和酱都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带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烙印。寿司、刺身、天妇罗等传统日本料理都需要用酱油调味,用日本酱汤泡白米饭也是日本人喜爱的一种家常美食。酱的制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魏的贾思翩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对酱的制法有着非常详尽的记述,其主要原料为大豆、麦曲和盐。到了日本弥生晚期和古坟时一代,酱的制作方法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列岛。这一时期日本制作的酱大致分为将稻米、大豆和麦发酵后做成的谷酱,用禽兽肉加盐腌制的肉酱和把植物果实、海藻等用盐调制后制成的酱料。一般认为谷酱是后来成为日本料理中最为主要的调味品—味憎和酱油的材原。依据科学研究,清淡又冷的食品不会对人的味觉有很大刺激,并对胃粘膜也不会有任何破坏。日本料理就是遵循了这个淡的原则,让人品尝起来淡香悠悠,回味无穷,嘴里会长时间保持香味。中国料一理总的遵循刺激,辛辣,烫的原则,对人的味觉,胃,甚至食道都有小同程度的伤害。

“雅”就是说日本料一理比较讲究情调即“雅致”。这可以从日式料理的感官以及就餐环境看出来。讲究刀工和食物装盘技术是日本饮食的重要特征,在日本饮食中有“盛付”一词,即把食物盛放在漂亮的器皿里。在正式场合,食客进餐前要欣赏食物以及器皿的形和色,这已经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日本料理的器朋一多为瓷器、陶器、木器。众所周知,中国是陶瓷之乡,唐及以后的时一代,中国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陶瓷和陶瓷技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经大量的遣唐使、日本僧侣等传到日本,经过改良形成了今天的日本陶瓷土艺及土艺品。传到日本的还有筷子、汤勺等饮食器皿。吃日本料理,环境非常优美。大家各自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或者地上,小盘小盘的料一理放在古色古香的桌子上,背景放着幽雅的日本传统音乐,顾客们蜻蜓点水般地品尝着食物,喝着日本清酒,志趣相当高雅。相对来说,中国料一理的场所般喧闹,烦躁,菜的量非常巨大,让人无所适从。背景播放着当今的港台流行歌曲,大家划拳,劝酒,讲黄色笑话,哈哈大笑,有的还醉的不省人事,非常的没有情调。因此,从情调上看,日本料一理更加高雅。

食物是生命的源泉,制作并进食饭菜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同时产生的。不管在哪个时代,食物都给予人类最质朴的生命与喜悦。对日本人而言,食物的作用不仅仅是在饥饿的时候采集应季的蔬菜水果来;用来更重要的作用是进行祭祀时供奉给神灵,或者是庆祝他人结婚、生子或者乔迁。随着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国家制度的改变,诸国由于到朝廷上贡,带来了各地的山珍海味,不断为神词、宫殿中以及朝巨家添置膳食。久而久之,这种饮食渐渐成为正式场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农业和渔业技术的发展、流通机构的扩大、南蛮贸易进口优质货物,食物的种类丰富了很多。饮食也在外来料理的影响下,从重视感官的料理风格升华为以味觉为主的料理风格。文化文政时代便形成了今日日本料理的形态。以京都、大阪、江户为中心出现了很多小吃屋和料理店。游乐与料理的乐趣被广泛地传播,不仅仅是宫廷更加成为一般民众的活动。日本的饮食融入了日本人的精神,日本料理的“生、冷”特征表现出他们反文明的思想。比起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各国,日本人更加崇拜自然,并珍视人自然。由此舍弃文明的日本人把他们的民族特性很好地展现出来。由这个特征可以看出日本人不容易顺从的个性,没有进化的野性,还有反文明的内在思想。这此特征都深藏在日本人的内心之中。重视季节感是因为日本人热爱自然,除此之外就是人类的共性,都爱崇拜关的事物。日本人也是一样,他们把对美丽事物的喜爱理藏在内心深处。从日本料理的食器中能够体验出日本人细腻的内心世界。食材食器的方便与相称是日本人在他们的饮食文化中水远不能停止的追求。日本人珍视自然所产生的反文明思想,热爱关朋事物,拥有细腻的内心等等,都是日本民族的共同特性。这此特征共同造就了日本饮食的一种特别的美感。

日本料理并不单单只是一种料理,它还是一本史书,记载着日本历史吸收外来文化这一页。无论是那张小小的餐桌还是餐具,不管是烹调料理的人还是享受美食的人,它们都在创造着一种自己专属的饮食文化。随着这种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它也象一面明镜折射出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3

【Key words】Difference of food culture; translatability; untranslatability; translation method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饮食文化也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传播,吸引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广泛关注。《美食译院》和《舌尖上的中国》等一系列跟饮食文化息息相关的作品的出现,也体现了对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交流的高度重视。因此,在面临不同文化的巨大差异性的时候,如何将中餐菜名翻译得准确和优美,是使中国饮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的关键。

二、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源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其差异除了体现在中美食物的不同以及烹饪方式的差别上,还体现在中美饮食观念上。

1.情感VS.实用。对中国人来说,饮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柴米油盐酱醋茶,无一不跟吃的息息相关。无论是小孩出生、庆祝生日、举行婚礼还是老人去世,中国人都会准备丰盛的食物来表达庆祝之情或者是怀念之情。无论任何场合,中国人总是赋予了饮食无限的情感意义。亲戚朋友一起聚餐,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升华。在美国人看来,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是人类补充营养的方式。美国人崇尚快餐主义,并不像中国人会花很多时间准备食物和品尝美食,对他们而言,饮食更注重的是实用性,而并未赋予饮食太多的情感意义。

2.复杂VS.简单。中国人十分注重饮食本身,愿意花时间精心准备丰盛的食物,一般除了酒水、小吃、甜点、米饭和面条,还会准备十道主菜,每一道菜都包含复杂的准备工序,准备的食物越丰盛,就越能表示主人的友好和好客之情,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在美国,跟中国比起来要简单很多,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超过六道主菜。美国人一般聚餐,都是每一位客人带一道菜跟大家分享。对他们而言,聚餐的意义是为了交流分享,而不在于事物本身。因此,美国人的聚餐一般都比较简单。

3.精致VS.营养。从古至今,中国发展了菜系。每一大菜系都有各自的特色菜肴。从食材的选择、烹饪、食物搭配以及环境的布置,都体现了各大菜系的精致和心意。相比而言,比起菜肴的味道,美国人更注重的是营养。他们始终坚持认为饮食只是保持健康的一种方式,只有平衡食物的营养,才会最有利于人的健康。

三、中餐菜名的翻译

中餐菜名不仅仅是中国饮食产业的交流工具,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工具。鉴于中美在饮食文化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为了中国饮食在美国更好的传播,中餐菜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1.中餐菜名的可译性。就语言本身而言,语言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形式。每一个国家之间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当然也体现在语言层面。正因为有这种相似性,所以两种语言之间必然能够相互转换,这就是可译性。菜名,饮食文化的传播者,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之间的菜名必然也具有这种相似性,因此中餐菜名和其他菜名之间的共通性让中餐菜名具有可译性。

2.中餐菜名的不可译性。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地区文化差别,从而造成了语言的差异,此外,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显著差异导致了理论层面上语言的不可译现象。这种不可译主要体现在文化和语言层面上。中餐菜名是中国饮食文化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传达了中国菜肴的特征和烹饪技巧,也蕴含了浓厚的中国饮食文化。因此,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中餐菜名又具有不可译性。

3.不可译的中餐菜名的翻译方法。

(1)音译法。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地域、文化以及语言差异,使得中餐菜名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译的,但是在翻译实践中,不可译现象是可以使用必要的语言手段和翻译技巧来避免的。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音译法。音译能够避免直译或者意译带来的误解,是一种以原语言发音为依据的翻译形式。许多中餐菜名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目标词汇,因而音译在菜名的翻译中十分常用,特别是翻译用地名、人名或地方语来命名的中国菜时,为了保持原有特色风味,往往可采用音译法,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和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比如:“麻婆豆腐”(ma po toufu)“东坡肉”(dongpo pork)“馄饨”(wonton)等。

(2)意译法。对于含有典故的中餐菜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找到对应的目的语表达形式时,一般采用意译法,用解释、删减、借用、改写等手段来翻译。比如,“芙蓉鸡片”译为“fried chicken slices with egg white”,就准确地将菜名翻译出来,还对菜的原材料做了简单的介绍,让读者能够明确地了解到“芙蓉鸡片”的原料和内涵,此意译的翻译方法直观而且通俗易懂。

(3)直译加注法。直译法是保持原文内容和形式的翻译方式,但简单的直译往往容易引起外国读者对中餐菜名的误解,从而达不到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来翻译。对于本身含有典故,直译无法体现其食材和做法的,我们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比如,“锅贴”,翻译为“Pan-Fried Dumplings”。

四、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不断发展传播过程中又吸收了新的特点,正因为如此,中餐菜名的准确优美翻译显得更加重要也更加困难。要翻译好中餐菜名,必须要熟知中国菜系,了解中餐菜名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还必须要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找到中餐菜名与西方菜名的异同点,尽量让菜名的翻译越来越规范和标准化,从而准确地传达中餐菜名所赋予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充分考虑中美饮食文化观念的不同,进而使中国美食闻名世界。

参考文献:

[1]刘闯.浅析中餐菜名英译的不可译性及解决[J].校园英语,2012,(7).

[2]侯雪菲.从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差异看中式菜名英译[D].黑龙江大学,2009.

[3]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4]王才英.试论中国菜名的相对不可译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9,(7).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4

(二)韩国饮食文化申遗的成功经验

1.选择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传统饮食品种

尽管现代韩国社会的泡菜文化十分丰富和繁荣,但是实际上朝鲜族的泡菜文化当中具有较多的中国元素。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小雅•信南山》中就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刨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瓜”是当时百姓常吃的一种蔬菜,“剥”和“菹”是加工削皮和腌渍贮存的意思。由此可见,至少在3100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华民族就开始将各种蔬菜制成腌菜食用了。地缘上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是近邻,历史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朝鲜族的祖先在学习中国北方汉族腌菜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颇具民族特色的腌菜即高丽咸菜,也就是本文中的韩国泡菜。韩国泡菜种类繁多,主要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茄子和腌黄瓜等腌制蔬菜。其中,冬季用白菜制作的辣泡菜即辣白菜是韩国泡菜当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几乎家家必备每餐必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辣白菜是韩国泡菜的杰出代表,是韩国饮食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风味菜肴,也是古代朝鲜族聪明智慧的结晶。

2.对韩国泡菜进行科学准确的文化定位

虽然韩国人腌制越冬泡菜的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历史十分悠久,但是世界上许多民族的传统饮食种类一般也都具有较长的历史积淀,如只凭借泡菜的历史和传统的手工技能等因素申遗,成功概率并不是很大。由于腌制泡菜工作量很大且各制作工序之间只有紧密衔接才能腌制成功,因此,在每年冬天腌制泡菜的时候,亲朋好友或左邻右舍的邻居们会主动参与共同制作泡菜。泡菜制成之后,大家还会聚在一起互相品评共同分享。有鉴于此,韩国政府在申遗的报告中不仅说明了泡菜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技术,而且还极力突出以下内容: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普通韩国民众可以互相沟通感情增进友谊,不仅有助于发扬邻里共享和团结互助的精神,而且还增强了韩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总之,韩国政府注重突出泡菜当中所蕴含的民族智慧、团结互助精神和民族认同等文化内涵对“腌制越冬泡菜文化”项目成功申遗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对我国饮食文化申遗的重要启示

(一)中国饮食文化申遗要经过科学论证和选项

中国饮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饮食文化就给予过高度评价:“我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后,惟饮食一道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为我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了深厚的基础。通过分析日韩饮食文化申遗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日本是个单一民族的国家,适合将日本传统饮食文化整体打包申遗;韩国尽管也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但是由于其饮食文化内容不如日本丰富,所以只能选择极具代表性的韩国泡菜文化申遗。在中国饮食文化海洋里寻找最佳申报项目是申遗前期最重要的工作。建议有文化专家和饮食文化领域专业人士组成中国饮食类申遗委员会,对拟申报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民族文化定位,避免发生假冒遗产申遗事件。

(二)我国饮食文化申遗的首选:除夕饺子文化

笔者建议首先将饺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遗产项目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饺子是中国黄河流域及其北方汉民族除夕之夜必食的饮食品种。中国人食用饺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朝,考古发掘出来的唐朝时期的饺子实物,与今天我们食用的饺子样式十分相似。众所周知,千百年来,中国汉民族在农历腊月三十晚上,全家人不分男女老幼聚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共同守夜迎接新年的到来:在此过程之中,家族成员之间情感交流得到加强,内心深处也获得了幸福团圆的感觉,并由此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憧憬。可以说,饺子是中国人传统佳节春节时食用的,凝聚着中国人对新生活的美好愿景,体现着中国家庭内部团结互助的精神,由此增进全体中国人的民族凝聚力的一种食物。总之,饺子文化历史悠久,与传统节庆密切相关,并且蕴含着中国人家庭内部团结互助、团圆和睦与天人感应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除夕饺子文化为主题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胜算很大。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5

【Keywords】Japanese culture; anime Cosplay; kimono; Japanese diet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日本文化体验馆”的结题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02-02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任何一种语言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它的文化环境。著名的语言学家古德诺夫(H.Goode 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与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了整个文化”。因此,语言的学习是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日语教学中要恰到好处引入日本文化。

非语言因素的文化导入是用日语思维学习日语的基础。一种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而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形成是源于社会历史文化,也与现世社会文化紧密相关。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对日语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在专业学习日语的同时,了解日本的当代文化与古典文化,对于专业的学习也非常有意义。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是一个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日语语言本身是日本文化的载体,日本文化是日语表达的重要内容,把日本文化导入日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日语交流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我校在日语教学中导入非语言因素的文化,通过日本文化体验馆的建设,包括日本动漫Cosplay、日本和服、日本的寿司等,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了解日本的国情、日本人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特征,从而为日语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1.动漫Cosplay文化的导入

1.1动漫Cosplay的含义

如果谈到当代文化,日本的Cosplay是日本典型当代文化的代名词。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缩写。它经常被翻译成“服装扮演”或“扮装游戏”。最开始追溯Cosplay的始祖应该是美国,后来发展到日本。20世纪50年代中期,迪斯尼妆扮成动漫人物的方式传入日本后,被日本的动漫爱好者效仿,于是很快在日本的动漫界盛行起来。最初的日本Cosplay是儿童甚至于年轻人喜欢玩的妆扮游戏,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到各个年龄层次,大家饰演各个动漫中的不同角色,在妆扮中体验不同的动漫文化。

1.2动漫Cosplay的特点

当我们去探寻Cosplay的文化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特点进行阐述:(1)独特的化妆符号与话语体系。Cosplay的扮演者会使用独特的道具,如各类假发、各类服装等,这些特殊的服饰与妆扮会直接让他们虚拟成某个动漫中等的人物。通过独特的姿势与表情等,形成特有的话语体系。(2)生动视觉化的表现手法。除了会静态拍摄,还会以歌舞剧、话剧等动态形式,把Cosplay搬上舞台。(3)非专业群体性。Cosplay并不是由专业人员组成,参加舞台剧、才艺、平面拍照、T台等的演员都是由酷爱Cosplay的学生组成,并且成立动漫社团,我院的动漫社团定期的进行友谊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成员们掌握了更多的舞台技能。(4)虚拟性特点。动漫中的场景大多是虚拟的,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体会到的,如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作品完全是靠作者发挥想象而设计出来的。而正是这样,通过动漫可以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1.3动漫Cosplay对日语教学的影响

日本的动漫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大部分日本的动漫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生活与文化。日本作家樱井孝昌指出,“日本的动漫作品反映了日本的社会、文化、时装和传统文化等,从榻榻米到饮食文化,从制服到原宿的时尚服饰等等,动漫把日本所有的一切都尽情展示给了全世界的青年们。”因此,动漫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根据我们的调查,参加校园Cosplay社团的同学多热衷于游戏、漫画、动画,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结合自己的服装、道具,在Cosplay中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同时参加Cosplay社团的同学,大多数喜欢日语学习,有些非日语专业的学生,仅仅因为参加了Cosplay社团,而开始喜欢上日语,而且日语水平超过专业学生的也大有人在。有的学生参加Cosplay社团后,喜欢上日本的动漫,并且开始模仿它的风格,尝试动漫创作。动漫Cosplay除了具有娱乐的功能,还具有传播信息和教育的作用,它通过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增加学生学习的直观性,缩短了理论与实践,较好的处理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丰富了教学内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教授米哈利经过多年时间的研究发现“兴趣与投入是人生幸福感的来源,当人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活动,达到忘我的境界,并且完全沉浸在这种活动中的时候,他们感到是最为愉快和满足的”。进入动漫Cosplay社团的同学都是由于喜欢上Cosplay,进而喜欢上日语。

日本动漫凭借着其强大的宣传力度吸引了众多的动漫Cosplay爱好者,通过动漫Cosplay的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日语的乐趣和对日本文化的体验。

2.日本和服文化的导入

2.1和服的起源

和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根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用布一副,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这是首次出现了和服的概念。到了隋唐时期,随着中日文化的交流,日本按照本国的文化特点和审美标准对服饰进行了改变,并且融入了中国的吴服特色,最终形成了现如今的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性服饰和服。日本人的服装在明治维新以前主要以和服为主,现如今日本人一般会在成人礼、重大传统节日、婚礼、毕业典礼、茶道等场合选择和服。

2.2和服的种类

和服的种类繁多,不仅有便服和礼服之分而且还有男女和服之分,已婚未婚和服之分。男式和服款式较少,色彩一般比较单调,多深色,腰带细,穿着简便。女性和服款式多样,色彩艳丽,腰带宽,同时不同的和服,腰带的结法也不相同,还要根据和服来搭配不同的发型,因此,女式和服穿戴繁琐,一般需要两人以上才能完成穿戴。

此外,根据参加的场合不同,我们一般把和服分为7种,分别是浴衣、留袖和服、振袖和服、花嫁衣裳、访问着、毕业服、普段著。浴衣是用于沐浴过后、夏季炎热时作为休闲的服饰而穿着,因设计简单,穿着方便,而受到平民的喜爱。“留袖和服”和“振袖和服”都属于礼服类,留袖和服主要分为黑留袖和色留袖,黑留袖主要为已婚女性的礼服,而色留袖和服又称访问和服,没有已婚和未婚之分,适合于女性参加正式的仪式、婚礼、典礼等场合。振袖和服又称长袖和服,分为大中小三种,通常适用于未婚女性在参加毕业典礼、成人仪式、访问亲友等场合时穿着。花嫁衣裳是结婚时穿的礼服。毕业服是在毕业典礼上穿的和服。普段著是日常穿的和服。此外,根据拜访、游玩和购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和服的样式、颜色、图样等也有所差异。

2.3和服文化的基本特征

日本有三个民族,即大和民族、阿伊奴族(人) 和琉球族。其中日本人口中的90%属于大和民族,由于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日本人养成了具有集体性、合作性的精神,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始终遵循“和”的原则,日本飞鸟时代的政治家圣德太子提出“以和为贵”作为国家的宪法。日本人在见面时总是彬彬有礼,在寒暄时的点头、鞠躬等肢体语言体现了日本人“以和为贵”的理念。在受日本文化中的“和”的观念影响,日本人将传统的服饰取名为“和服”。

和服上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可以分为:一是自然物图案,自然物图又叫“赏花幕”是由五彩斑斓的彩图组成,宛如一幅幅大自然的缩影图,好似深处大自然中。二是植物图案,例如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菖蒲、秋天的红叶,冬天的松柏等。日本人在和服上刺绣各种自然物、植物等,形成和服独特的特色,从和服的图案上可以体现出日本人崇尚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和服是大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日本人民精神上的寄托,体现了日本的民族风情,通过文化体验馆和服文化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日本的文化。

3.日本饮食文化的导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在了解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时,有必要先去研究它的饮食文化。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一直居世界首位,这跟这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不无关系。

日本料理很注重“形”,有人说日本料理是用眼睛来吃的,其外观造型甚是精美,每一道菜都犹如一幅画,体现出日本饮食的艺术性。

由于受儒教思想的影响,日本人极为重视“和”,对屠宰大的牲畜食用以为不仁。加之日本山地多,牲畜难以饲养,日本人很少食用牛羊肉。明治维新以后,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日本人认识到牛羊肉的营养价值,才逐渐开始食用猪牛羊肉。因此,以海鲜和大米为主的饮食习惯始终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日本饮食的最大特点是就是生鲜海味,其中生鱼片、寿司成为日本饮食中别具特色的代表性料理。

寿司是日本传统美食之一,同中国的饺子一样,有着千年的历史,本是为了方便携带、食用和保存食物的方法,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寿司文化。每一块寿司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从小小寿司中可以反映出日本社会文化的诸多优点。寿司味道鲜美,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高学习兴趣,直观的感触日本寿司文化,在外教的指导下我校举行了寿司制作活动,在日本文化体验馆,教师给大家讲解与寿司有关的知识,寿司专用语、寿司种类等,学生们不仅体验了寿司的制作,还能感受到日本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

4.结语

学习一门外语,最终的目的是使用该语言与人进行交流,日语语言是日本文化的载体,学习日语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还应该重视日语语言所依附的相关日本文化的学习。在日语教学中导入动漫Cosplay、和服、饮食等日本文化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日本文化知识,把学生培养成既懂日语,又了解日本文化的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多田道太郎.身边的日本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华.和服――日本文化的浓缩[J].科技信息,2007,(34).

[3]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谢莒莎.浅析Cosplay文化[M].中国青年研究,2005.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6

餐厅文化是关于餐厅饮食的生产与消费、习俗和艺术等文化现象的综合体表现,是人们在日常饮食方面的创造。所有涉及到人们在餐厅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或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属于餐厅文化的范围之内。饮食使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餐厅文化是人们在饮食的基础上反映出来的文明素质,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标志之一。正是由于饮食的重要性,餐厅饮食文化常常居于人类文化的核心位置。

一、餐厅文化语言符号的研究方法的探析

1.实地调查法:这一方法主要是到现场去进行调查,记录现场的情况,并根据现场人员对相关问题的解答进行综合分析。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主要分为谋食方式的调查和饮食的调查。饮食调查不仅要了解到社会平均饮食情况,还要注意到不同社会地位及年龄的人在餐厅饮食方面的差别。

2.跨文化比较研究法:不同的人群所在的地区不同、国家不同,餐厅饮食文化或多或少都会有差异存在,包括饮食搭配、餐具摆放以及日常饮食或节日请客、都有不同。在不同的地区调差,就可以感受到地区性和名族性的差异。

3.历史文献法:对饮食的研究并不是近代才有,历史上也有很多文献书籍。今人的研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了解餐厅饮食的来龙去脉,研究结果才会更有根据、更准确。

4.跨学科综合研究法:餐厅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关系到社会各个层面。所以,在研究餐厅饮食文化的时候,不能只片面的研究这一种文化,要联系、参考到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吸收他们的精华,把他们放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研究,找到最合理的答案。

5.结构研究法:应该也要学会在空间的角度考虑餐厅饮食文化,从而全面准确的理解调查对象,这是研究餐厅饮食文化一种行为有效的方法。

6.文化人类学理论法:文化人类学走过的历程与餐厅饮食文化基本一样,但文化人类学理论更为完善,借鉴文化人类学理论来研究餐厅饮食文化有及其重要的现实理论。

二、餐厅文化中语言符号研究的思路及工作方案

首先来说思路,大体上来说有四点。首先,选择好“语言符号”这一餐厅文化中的研究课题,确立好研究方向。其次,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文献整理以及做好实地调查,全面系统的了解语言符号在餐厅文化中的应用。再次,在力求保证能够凸显现语言符号重要地位的基础上,综合兼顾餐厅的经营内容、餐厅的文化氛围等各方面的问题,考虑餐厅的发展方向,使得餐厅的发展更加整体化。最后,综合调查全国各地的大小餐厅,分门别类,各成体系,形成不同的应用方式和原则,以此还可以确保研究的成果可以在全国各个餐厅发挥作用。

接下来来说工作方案:具体的工作方案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要明确项目研究的具体内容,并且要制定好相应的研究规划。确立各个项目的研究成员,并且成立各个项目的研究小组,在小组内展开工作内容的说明工作,另外,小组内也要积极讨论,明确分工,做好日程的合理安排,建立好一个整体的研究框架,使研究具体化,研究步骤有理有据。第二个阶段,主要是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做好餐厅文化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制定好一套完备的研究总结性文稿,为正式的研究工作打下牢靠的基础。第三个阶段,在第二个阶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实用的应用方案,尽可能形成创新性的成果,并且要对成果优化和完善。第四个阶段,做好餐厅选择工作,与餐厅的管理者协调沟通,达成共识,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这期间,要以理论成果为指导,完成语言符号在餐厅中的实际应用,同时要做好研究的统计工作。第五个阶段,数据整理分析,并且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餐厅文化语言符号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和去向

餐厅文化语言符号的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和去向,大体上来说,有两种趋势。一是可以拿餐厅文化中语言符号的研究结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层的剖析,而是对食品的烹饪技术研究规划。前一种趋势侧重对饮食文化的历史、习俗等进行穿插,侧重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比较重视的是理论研究。后一种趋势主要是对烹饪技术进行规划,以及餐厅内部配置等进行要求,同时也涉及卫生安全重视实践上的操作,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7

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甚至没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够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那么,中国的烹饪原料、烹饪技法、传统食品、食风食俗等等,又是怎样传播到世界各地去的呢﹖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了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我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例如,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 此外,我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也很大,这种情况大概始于秦代。据《汉书》等记载,秦代时“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这么多的中国居民来到朝鲜,自然会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朝鲜。汉代的时候,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朝鲜习惯使用筷子吃饭,朝鲜人使用的烹饪原料、朝鲜人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讲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 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更大的国家是日本。公元8世纪中叶,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量的中国食品,如干薄饼、干蒸饼、胡饼等糕点,还有制造这些糕点的工具和技术。日本人称这些中国点心为果子,并依样仿造。当时在日本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唐果子就有20多种。 鉴真东渡还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饭时使用筷子就是受中国的影响。唐代时,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还几乎把中国的全套岁时食俗带回了本国,如元旦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种菜,三月上巳摆曲水宴,五月初五饮菖蒲酒,九月初九饮菊花酒等等。其中,端午节的粽子在引入日本后,日本人又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作了一些改进,并发展出若干品种,如道喜粽、饴粽、葛粽、朝比奈粽等等。唐代时,日本还从中国传入了面条、馒头、饺子、馄饨和制酱法等等。 中国菜对日本菜的影响很大。17世纪中叶,清代中国僧人黄檗宗将素食菜肴带到日本,被日本人称之为“普茶料理”。后来又有一种中国民间的荤素菜肴传到日本,称为“卓袱料理”。“卓袱料理”对日本的餐饮业影响很大,它的代表菜如“胡麻豆腐”、“松肉汤”等,至今还列在日本一些餐馆的菜谱上。 日本人调味时经常使用的酱油、醋、豆豉、红曲以及日本人经常食用的豆腐、酸饭团、梅干、清酒等等,都来源于中国。饶有趣味的是,日本人称豆酱为唐酱,蚕豆为唐豇,辣椒为唐辛子,萝卜为唐物,花生为南京豆,豆腐皮为汤皮等等。为了纪念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日本人,日本还将一些引进的中国食品以传播者的名字命名。如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僧人泽庵学习中国烹饪,用萝卜拌上盐和米糠进行腌渍,日本人便将其称之为泽庵渍。清朝顺治年间,另一位日本僧人隐元从中国传入菜豆,日本人便称之为隐元豆。 除了西北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之外,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它扩大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泰国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加上和我国便利的陆上交通,因此两国交往甚多。泰国人自唐代以来便和中国的汉族交往频繁,公元9~10世纪,我国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居民大批移居东南亚,其中很多人在泰国定居,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当地的影响很大,以致于泰国人的米食、挂面、豆豉、干肉、腊肠、腌鱼以及就餐用的羹匙等等,都和中国内地的有许多共同之处。 在中国的陶瓷传入泰国之前,当地人多以植物叶子作为餐具。随着中国瓷器的传入,当地人有了精美实用的餐饮器具,这使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大为改观。同时,中国移民还把制糖、制茶、豆制品加工等生产技术带到了泰国,促进了当地食品业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对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的影响也很大,其中以缅甸较为突出。公元14世纪初,元朝军队深入缅甸,驻防达20年之久。同时,许多中国商人也旅居缅甸,给当地人的饮食生活带来很大的变革。由于这些中国商人多来自福建,所以缅语中与饮食文化有关的名词,不少是用福建方言来拼写的,像筷子、豆腐、荔枝、油炸桧油条等等。 距离中国稍远的几个东南亚岛国,像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也不小。 菲律宾人从中国引进了白菜、菠菜、芹菜、莴苣、大辣椒、花生、大豆、梨、柿、柑桔、石榴、水蜜桃、香蕉、柠檬等蔬菜和水果,菲律宾人还爱吃中国的饭菜,如馄饨、米线、春饼、叉烧包、杂碎、烤乳猪等,日常饮食则离不开米粉、面干、豆干、豆豉等,使用的炊具也是中国式的尖底锅和小煎平锅。菲律宾人特别爱吃粽子,他们不但端午节吃,圣诞节也吃,平时还把粽子当成风味小吃。菲律宾的粽子,造型依照中国古制,呈长条形,而味道则很像浙江嘉兴的粽子。 马来西亚在饮食文化上也受到中国的影响。据考证,马来人的祖先主要是来自我国云南一带种植水稻的民族,马来人的某些食俗同这些先民大有关系。例如,马来人的大米从种植到收获,都有类似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和礼仪。马来菜的烹制方法和中国菜相似。马来语中称作“塔夫”的中国豆腐,在当地十分受人喜爱,有些地方还把豆腐的色、香、味揉和在本土传统的咖喱菜中。 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印度尼西亚的影响历史悠久。历代来到印度尼西亚的中国移民,向当地人提供了酿酒、制茶、制糖、榨油、水田养鱼等技术,并把中国的大豆、扁豆、绿豆、花生、豆腐、豆芽、酱油、粉丝、米粉、面条等引入印度尼西亚,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的饮食生活。 茶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最大。各国语言中的“茶”和“茶叶”这两个词的发音,都是从汉语演变而来的。中国的茶改变了许多外国人的饮食习俗,例如,英国人由于中国的茶而养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而日本人则由于中国的茶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道”。 来源:星辰在线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8

筷子作为一种食器,广泛使用于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中。以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为代表,筷子至今仍然是这些国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餐具之一。虽然同是使用筷子的国家,筷子的形制在不同的国家皆有差异。

1 筷子的起源

“箸”是史料记载中筷子的最早称呼。《韩非子・喻老》曾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礼记・曲礼》中有载:“饭黍,毋以箸。羹之有菜者用,无菜者不用。”其中 “”,也是指筷子。现存最古老的筷子实物,于西汉晚期马王堆汉墓中出土。此实物十分精致,可见,在当时已经是无人不用箸了。

2 日本Hashi的历史

作为和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其第一部文学作品《古事记》中就有关于“箸”的记载。历史上,筷子约在公元七世纪由遣隋使传入日本。首先是用筷子的,是宫廷皇室、神社和寺院。后来,普通百姓也逐渐开始使用筷子。之后的一千多年里,筷子渐渐转变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器物。日语中,“Hashi”(はし)一词的本义乃指“细长之物”。筷子恰好具有这样一个鲜明的特性,于是日本人就称呼“箸”为“Hashi”至今。此外,“Hashi”在日语中对应的汉字还有 “端”、“”、“嘴”(喙)等――这都与筷子的形制有着相通之处。

3 筷子和Hashi在形制上的区别

中国的筷子的形制很早就已经固定下来。最普遍的一种是:前段的三分之一是细长的圆柱形,尾端的三分之二是正方形,其长度为6寸7分(约25厘米),粗细直径在6毫米左右。《淮南子・精神训》有言:“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后人便用“圆首方足”来指代人类。而筷子的形制是“方头圆尾”,和“圆首方足”恰好相反。此中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调和”的思想,人类和筷子已经被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

而日本的Hashi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足尖”,通体形似一个细长的锥体,箸尖正好和为一点。其款式繁多,长度不定,但一般都比中国的筷子短。也有烹调专用的巨型长筷,日语写作“菜箸”。

同样是以稻米为主食并且使用筷子的国家,筷子的形状和制式上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导致了饮食结构不同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中华民族十分善于利用自然,所以中国菜种类复杂,花样繁多,而其中的水产类食物仅仅是中华民族纷繁食谱中的一小类。因此国人需要一个无论何种菜肴都可以方便夹取的筷子,这就决定了筷子的圆尾是最为合适的形状。

日本则是由四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岛国,其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是其可首要利用的。日本人的肉食以鱼肉为主,鲜少食用红肉。日本语中,和鱼有关的汉字就有将近二百个。所以,在享用鱼肉时,就免不了要挑刺,尖尖的筷子末端就和镊子一般,可以很容易地将鱼肉中细小的刺拣出。

(2)社会文化不同导致饮食习惯的不同

从传统饮食习惯来看,中国人以五谷为主食,蔬菜和肉食为辅,皆烹熟后食用。中国菜肴讲究“味”与“调和”。《左传・昭公二十年》有记:“和如羹焉,水火醯(xn)醢(h3i)盐梅以烹鱼肉,悼之以信,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耳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可见饮食中讲究调和是很早就有的。中国多民族、多人口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饮食的多元化,并将多元“调和”起来。

日本资源匮乏,而分食的习惯可以很好的保证饭菜不会被过多地浪费,所以分食的习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让使用者对筷子长度的要求稍微降低,无需伸长手取食。另外,日本菜一般细小精致,常常有以细丝、小丁、小片、小块为形式的料理,恰好适合细短精致的日本筷子来夹取。

4 结论

筷子形制的不同,体现了两国饮食文化――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又折射出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上的不同;同时这些不同又反映了两个民族的相互关系和其历史发展的轨迹。如此细小平凡的器物却能显现出了两个民族本质上的区别和历史的联系。了解这些相互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友好的国际往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云.中国箸文化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9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美食佳肴众多,而且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活动就与人的审美理念,礼仪活动,文学艺术,人伦之常,乃至于政治哲学紧密相连。由于中国的饮食活动更重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所以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饮食的特点。第一,风味多样。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东西南北的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差异巨大。所以长期以来在饮食习惯上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风味多样。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在口味上又有“南甜北咸西辣东酸”之分。例如,四川的川菜火遍大江南北,口味以麻辣为主。与此相反,苏杭一带却又喜爱清淡的口味。广袤的国土、不同的地域气候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也形成了不同的美食。第二,四季有别。我国四季分明,季节变换明显。因时而吃又是我国饮食的一大特点。自古以来,我国的烹饪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配。冬季寒冷,一般味醇浓厚,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热量。夏季炎热干燥,以清淡凉爽为宜。中国有二十四节气,不同的节气也有不同的美食习俗。例如,立春要吃春卷,春饼,嚼萝卜,为“咬春”;清明时节,在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不过“青团”也有分别,江南吃甜的,岭南确实咸的;在立夏要吃面,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日短一线”的说法;“立冬”北方要吃饺子,寓意“交子之时”,立冬是冬季的开始。第三,讲究美感。中餐的烹饪,不仅对食材火候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很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中餐非常讲究刀工,经过厨师长时间的时间钻研,创造了各种刀法,可以把食材加工成片、条、丝、块、丁、粒、茸、泥等多种形态,还能将不同食材雕刻成各种美丽的花朵或者刻成“喜”、“寿”、“福”、“禄”字样,增添喜庆的气氛,达到色、味、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第四,情调优雅。中国饮食文化讲究优雅艺术。具体表现在对于食器对于氛围对于菜名的讲究。中餐的食器选择十分讲究。从质地上可以分为:陶器、瓷器、玉器、金银器、漆器等等。食器还要与菜肴相搭配,不同的菜肴需要不同的食器,例如碗、碟、罐、杯、盆、瓮、鬲、盒、壶、甑。同时,与美食美器相得益彰的是各式各样雅俗共赏的名称。菜肴命名,多根据食材和烹饪技法命名,也有很多以成语、历史典故命名的。比如“狮子头”“东坡肉”“龙凤呈祥”“蚂蚁上树”等等。第五,医食同源。几千年来,中国的饮食就讲究“医食同源”“药膳同功”的做法。讲究利用食材的药用价值,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餐的礼仪。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是礼仪之邦,自然中餐的礼仪也源远流长。中餐的礼仪有很多,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上菜的顺序,座次以及筷子的使用。中餐上菜一般讲究先凉后热,先清淡后浓烈,最后才是水果点心。有些时候处于季节的考虑,则还有冬重红烧,红焖,红扒和沙锅,火锅等;夏季则会以清蒸,白汁,清炒,凉拌为主。此外还要考虑颜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样化。中国人就餐时候座次是大有讲究的,也是中餐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长时间以来,随着餐桌的不断演变,所以座次的排法也有很大变化。总的来说,左为贵,东为尊,宴席中面朝大门为尊。所以家宴中辈分最高者应坐首位。如果宴席采用圆桌,则正对大门的座位是主客,右边依次为2,4,6;左边则是3,5,7。

筷子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从商代开始就有了筷子。李政道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种族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不过最早的筷子是用象牙做的,是富贵的标志。现在筷子的材料也分很多种,比如金筷、银筷、竹筷、塑料筷等等。在使用筷子过程中人们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礼仪:

首先、忌敲筷。拿著筷子无聊敲敲碗碟都是很忌讳,不礼貌的。

其次、不要扔筷子。在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距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的能不能随便扔过去。

再次、忌插筷。在用餐中途有事需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搁在筷架上或者餐盘边,不能插在饭碗里。

最后、不要拿着筷子挥舞。就餐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不要拿着筷子在盘子里翻来翻去,或者拿着筷子挥舞着高谈阔论。

日本饮食文化

提起日本的美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寿司。其实日本的美食很多,不仅仅限于我们熟知的寿司,拉面,天妇罗,生鱼片等。日本的饮食已经从只追求吃饱到了追求美食和精神愉悦的阶段。日本的饮食文化也多姿多彩。

日本饮食的特点。首先、日本是一个国土狭长,四面环海的岛国。国土面积狭小,所以不适合牛羊等大型牲畜的饲养,因此饮食中牛羊类较少。毗邻著名的北海道渔场,海产丰富。很多人认为日本的饮食就是“稻米加鱼类”。稻米是日本的主食,鱼类蔬菜是副食。日本的稻米主产区有关东和东北地区。每年的10月份,当年的“新米”就会走上人们的餐桌。其次、与中餐的浓油赤酱不同,日本的饮食讲究生鲜清淡。日本人追求食材的新鲜,也讲究加工方式的简单,以期最大限度的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同时也极大程度上保留了食物的营养。和中餐的烈火烹油,煎炸卤炖不同,日本饮食“少盐,少油”更加健康。这也是日本是长寿大国的原因。据统计,日本百岁以上老人超过两万,男女平均寿命均为世界第一。再次、日本饮食讲究“雅致”。这一点体现在日本餐饮的就餐环境和摆盘艺术。讲究料理的刀工和摆盘是日本饮食的重要特点。所以很多人说日本的饭菜好看多过好吃。味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过于寡淡,但是视觉效果却很好。中餐也注重事物器皿对食欲的影响,但还是以食物的烹饪为主。日本人则不同,对于餐具会以节日、季节、菜色不同而选择。所以日本料理不仅用嘴吃,还要用眼睛吃。日本人常说:“菜肴是盆子的装饰,美丽的盆子里盛放的菜肴就是那样被提炼出了美味。”美味的品尝不仅仅是味觉的刺激,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日本饮食礼仪。首先、餐具。世界各国的餐具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刀叉类、筷子类和手指类。用手指进餐的一半分布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约占44%。使用刀叉的一般是欧美和俄罗斯;使用筷子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和越南。中日两国虽然都使用筷子,但是两国的筷子却也不尽相同。中国的筷子是平头细长,而日本的筷子尖头并且较短,拿在手里会觉得特别短小。中国使用筷子是在商代,而日本的筷子大约是在弥生时期,最初是把竹子削的很细,弯成与现在镊子似的形状,顶部相连,被称为“折箸”。后来在圣德太子时期,遣隋使将筷子使用的方法带回了日本。不过最初是贵族才使用,到了八世纪筷子才在普通百姓中间广泛使用。

日本大多是定食,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份饭菜,不需要去夹距离较远的饭菜。而且,日本的寿司,生鱼片等比较湿滑,筷子长了不好夹起。而中国人是共餐制,筷子长了能够夹到较远的食物。中国家庭里筷子不分彼此,没有专人专属。但是日本家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筷子,不会混用。一般女人的筷子稍短一些,孩子的筷子比女人的更短一些。日本人一般不会互相夹菜,即使要夹也会使用公筷。而共餐制的中国人,互相劝酒夹菜是热情的象征,是对客人表示亲切友好。中国人一般将筷子竖着摆在碗或者盘子的右边,而日本人一般将筷子横向摆放在碗的前方。但是中日两国都忌讳把筷子插在碗里,视为不吉。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10

1.朱祖延主编的《汉语成语辞海》“箪食瓢饮”条释义为:“用竹器吃食,用瓢饮水。形容清贫的生活。”[2](P283)

2.毛远河、倪文杰等主编的《现代成语巨典》“箪食瓢饮”条译为:“一箪食物,一瓢水,形容生活贫苦”。[3](P269)且明确指出“饮”即为水。

3.《汉大成语大词典》(小字本)“箪食瓢饮”条未对其进行正面释义而是介绍了它的比喻义“后谓生活简朴,安贫乐道”[4](P157),但“瓢饮”条释义为“原谓以瓢勺饮水,后用以喻生活简朴。”另外,相同句式结构的“箪食壶浆”释为:“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4](P157)同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也没有“箪食瓢饮”的解释,而只是释“箪食壶浆”为“用箪盛饭,用壶盛饮料”。[5](P282)

国学译注派①:

1.杨伯峻主编的《论语译注》释为“一竹筐饭,一瓜瓢水”[6](P58)。

2.黄克剑主编的《论语疏解》释为:“一箪饭,一瓢水”[7](P112)。

3.吴思溥主编的《四书译注》释为:“用一个竹筐子盛饭,用一只瓢喝水”[8](P93)。

4.刘俊田等主编的《四书全译》释为:“一竹篮子饭,一葫芦瓢水。”[9](P113)

5.侯拱辰主编的《中华传统文化注释》释为:“吃的是一小筐子淡饭,喝的是一瓢清水。”[10](P228~229)

由上可以看出各家翻译的出入点主要有二:第一,“饮”是饮料还是水?第二,此句是翻译成“一篮子……,一瓢……”还是将“箪”“瓢”活用成“用篮子盛着……,用瓢盛着……”?这种出入至今尚无定论,笔者不敢苟同以上各家的意见。为此,本文试图从本字探源、排比例释、文献训诂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箪食瓢饮”之义。

一、从本字探源的角度看“箪食瓢饮”

要理解文言成语“箪食瓢饮”的合理译法,就不能像诗歌那样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必要时,我们可以追溯其中单字的本源本义②。

箪:《说文解字・竹部》:“笥也,从竹,单声。《汉律令》:‘箪,小筐也。’《传》曰:‘箪食壶浆’。”[11](P96下)那笥为何物?笥,《说文解字・竹部》:“饭及衣之器也。”[11](P96)意思也就是说,箪为盛饭以及盛衣饰的器物。

瓢:《说文解字・瓠部》对瓢的释义为:“蠡也。从瓠省,票声。”[11](P150)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一瓠蠡为二曰瓢,《三苍》:‘瓢,瓠勺也。’”也就是说瓢为盛液体的器皿。学界对于“箪”与“瓢”的释义以及在文献中的使用是没有太多争议的。

饮:关于饮的释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引用《玉篇零卷・食部》:“饮,饮歇也,咽水也。”并且将其释为动词“喝”,《诗・小雅・无羊》:“或饮于池。”《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作名词时当饮料讲,《古今韵会举要・寝韵》引《增韵》释为:“饮,凡可饮者亦谓之饮。”《周礼・天官・酒正》:“辩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12](P4445)

②王力主编的《王力古汉语字典》将其释为“喝的东西,饮料”[13](P1662),并且所举的例证正是“一箪食,一瓢饮”;张永言主编的《古汉语字典》释为“饮料;喝的东西”[14](P744);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古代汉语编写组》编写的《古代汉语词典》释为“饮料又兼指食物”[5](P1781);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其释为:“饮,喝的东西。”[15](P592)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饮的对象不限于水或者酒,凡是可以饮用的东西皆可用饮来表达,并且《周礼・天官・浆人》中也明确指出“饮”所概括的范畴:“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酒府”[16](P152)。但若要明确所饮为何物时,在饮的后面一般要加上宾语或者前后文已经点明所饮为何物。如:

(1)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诗经・节南山之什》)

(2)乡饮酒之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主人戒宾,宾拜辱;主人答拜,乃请宾。宾礼辞,许。主人再拜,宾答拜。主人退,宾拜辱。介亦如之。(《仪礼・乡饮酒之礼》)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4)骊姬告优施曰:“君既许我杀太子而立奚齐矣,吾难里克,奈何!”优施曰:“吾来里克,一日而已。子为我具特羊之飨,吾以从之饮酒。我优也,言无邮。”骊姬许诺,乃具,使优施饮里克酒。”(《国语・晋语》)

(5)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6)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战国策・魏》)

(7)义井里北门外有桑树数株,枝条繁茂,下有甘井一所,石槽铁罐,供给行人,饮水庇阴,多有憩者。”(《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

从上面的诸多例证中我们可以发现,例(1)~(4)与例(7)是在“饮”的后面加上宾语,例(6)在前后文都点明所饮之物为美酒。鉴于此,我们建议“箪食瓢饮”中“饮”最好翻译为“喝的东西”而不能翻译为具体的水或者酒。而“箪食壶浆”中的“浆”之所以可以译为“浆汤”,那是有一定原因的,前文已经引用《周礼》阐释“饮”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它所指的不仅是水,还有“浆、醴、凉、医、酏”,而这里“箪食壶浆”又明确点明了是“壶浆”,所以当译为具体所指之物。

二、从排比例释、文献训诂的角度探讨“箪食瓢饮”及其句式

由于“箪食”与“瓢饮”句式结构相同,因此我们也可以从“箪食”的释义角度来看“瓢饮”的含义。《论语注疏》正义曰:“此章叹颜回之贤,故曰:‘贤哉,回也!’云:‘一箪食,一瓢饮’者,箪,竹器。食,饭也。瓢,瓠也。言其家贫,唯有一箪饭,一瓠瓢饮。”注:“孔曰:箪,笥也。”[1](P83)关于“笥”前文已经加以解释,这里再补充下,徐中舒先生主编的《汉语大字典》释为“古时一种用竹、苇编制的盛衣物用的箱子”“古时盛饭食用的竹器”,显然,这就更印证了我们的观点:箪在这里即为盛饭用的器皿。就“一箪食”中“食”而言,《说文解字・食部》:“食,一米也,从,声,或说也。”[11](P106下)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将一改为:“,集也。集众米而成食也。者,谷之馨香也。故其义曰米。”[17](P218)《玉篇・食部》:“食,饭食。”王力先生在其《古代汉语》中对“食”的解释中指出:“旧时名词的‘食’泛指一切食物。”这样“箪食”中的“食”释义为饭食的总称,而箪食又与瓢饮对文,故饮的释义也只能为一个总体性的概念,而不能单单是水或者酒。

关于其句式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孟子注疏》“一箪食,一瓢饮”注解中管窥一二:“颜回当危乱之世,不得其用,居处于隘陋之巷,但以一箪盛其食、一瓢盛其饮而饮、食之,时人皆不堪忍此之忧,颜回独乐于道而不改此忧,孔子亦以为贤。”[18](P277)意思是说,颜回处于危乱的年代,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不被重用,他居住在狭窄破烂的巷子之中,用食器盛着食物食用,用水器盛着饮料饮用,当时的人们不能忍受这种处境,但是颜回却在这种环境中独自享受着。这也是最早的关于其句式的注解,孙首次在《孟子注疏》中以随文释义的方式对这句话进行了注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箪食”“瓢饮”中,名词“箪”“瓢”在这里活用为动词“盛”,“以一箪盛”“以一瓢盛”。盛与“箪”和“瓢”发生了联系,而把“箪”“瓢”看作量词,将其翻译成“一箪饭食,一瓢饮水”似有不妥之处,值得商榷。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把与“箪食瓢饮”具有相同句式的“箪食壶浆”开列如下:

(8)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9)《书》曰:“我后,后来其无罚!”“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篚厥玄黄,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其君子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孟子・滕文公下》)

(10)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春秋左氏传・宣公》)

上面三例中,前两例是“箪食壶浆”,第三例是“箪食与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释“箪食壶浆”为“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来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19](P267),《现代成语辞海》释为“指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犒劳军队,亦泛指赠与食物”[2](P283),《现代成语巨典》释为:“指古代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3](P269),《汉大成语大词典》释为:“用箪装着饭食,用盛着浆汤,形容百姓欢迎军队”[4](157),从以上诸多例证可以看出,“箪食”是“以箪盛食”,“壶浆”是“以壶盛浆”的意思,而不是“一箪饭食,一壶浆汤”,“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应该译为“用食器盛着饭食,用水器盛着浆汤”,在这里“箪”“壶”名词活用为动词,那相同句式的“箪食瓢饮”也应该译为“以箪盛所吃之物,以瓢盛所喝之物”。

三、“食”字诸问题

另外,关于食的读音,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经过笔者的仔细比对,前文所列的几部著作中多数出现了前后矛盾的现象,试举例如下:

(一)《古代汉语词典》“箪食壶浆”中“食”注为[ʂʅ35],释义为饭。但是在“食”条有两个读音一个为[ʂʅ35]:①吃<v>,②食物<n>。一个为[sɿ51]:给吃,喂养<v>。如果按照这种解释的话,“箪食壶浆”条中的“食”就不应该是名词“饭”了,而是动词。同样的例子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成语大词典》《成语大词典》《现代成语巨典》《现代汉语词典》《汉大成语大词典》中都将“箪食瓢饮”“箪食豆羹”“箪食壶浆”的食注音为[sɿ51],但是却将“食”解释成名词“食物或者饭食”。

(二)《论语疏解》《四书译注》等著作中也是无一例外地将“食”注为[sɿ51],但是释义却为名词“水”或者“饮料”,这恐怕是沿用了字典中的注释。

从以上所列著作中,“食”作为一个名词是各家公认的,只是释义不同而已,所以我们认为食的读音应该为[ʂʅ35],这与王力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的读音与释义是不谋而合的:“食[ʂʅ35],吃的东西,食物”[13](P1660),并且王力的引例也是“一箪食,一瓢饮”。兹列《汉语大字典》中关于“食”的注释如下,以供大家比对:

1.[ʂʅ35]①饭食,②粮食,③食物的统称,④生殖、垦地,⑤吃,⑥作为、用力,⑦虚伪,⑧消灭,⑨享受,⑩接受,使用,俸禄,祭献,龟卜的术语,古时一种博戏的术语,亏损,姓。

2.[sɿ51]①给人吃;供养,后作“饲”。②喂养动物,后作“饲”。

如上所述,我们认为“箪食”“箪食壶酒”“箪食瓢饮”中的“食”也是一个名词,译为“饭食”,“饮”为名词“喝的东西”。故“箪食瓢饮”应当译为“用一食器盛着吃的东西,用一水器盛着喝的东西”。

内容注释:

①“字典词典派”和“国学译注派”均为笔者所加,国学译注派主

要是对“一箪食、一瓢饮”的译注。

②关于“食”的本义,在第二、三章节有详细论述。

引用注释:

[1]李学勤.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朱祖延.汉语成语辞海[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

[3]毛远河,倪文杰.现代成语巨典[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

[4]郭玲,王安全,周澍民.汉大成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

出版社,1996.

[5]《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7]黄克剑.论语疏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吴思溥.四书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9]刘俊田,林松,禹克坤.四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

[10]侯拱辰.中华传统文化注释[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1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

社,1986.

[13]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4]张永言.古汉语字典[M].成都:巴蜀书社,1998.

[15]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成都:四川

大学出版社,2003.

[16]李学勤.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1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8]李学勤.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11

浅谈中日两国饮食习惯的差异

摘要: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邻邦,两国之间有着地缘和文化上割舍不掉、挥之不去的天然联系。在饮食习惯上,两国也存在着诸多共同点。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甘两国民族也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因此,本论文以中日两国饮食习惯的差异作为考察对象。从“中日两国料理”、“用餐时的问候语”、中日两国的一日三餐、“被人邀请用餐时的礼仪”这几个方面对两国饮食习惯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中华料理 日本料理 用餐 差异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12

电影是生活的镜子、人性的窗口,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念想以及遇到的各方面的困扰、体验几乎都能从电影艺术中管窥到。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我们猛然发现,当今世界影坛上,以各国美食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饮食电影”层出不穷,成为一个热门的电影类型。柏林电影节更是新设立了一个“美食与电影”单元,集中展映来自世界各地的与食品有关的电影。[1]29从华语电影《喜宴》、《饮食男女》到日本的《海鸥食堂》、《南极料理人》,从脱胎于真实故事的《美食、祈祷、恋爱》、《朱莉与朱莉亚》到深邃隽永的《香料共和国》、《巴贝特盛宴》,一系列优秀的饮食电影,叫好又叫座,它们情调各异,共同点是饮食被当作电影中的主要符号、核心元素。作为现代电影一个重要场域,饮食呼应时代特质,进入电影叙事空间,带来了电影艺术的独特样貌。

何为“饮食电影”?沈宏非认为:“以做饭或吃饭为主题或卖点的电影,通常被称为美食电影。”[2]聂俊珍对饮食电影的归纳是:“以饮食为主题或借喻主题来展开剧情,或者以饮食为线索推动故事向前发展,饮食活动对主要角色的生活有重要影响或起着点明和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这一类影片,称之为饮食电影。”[3]5

饮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情感联系的重要载体。孟子说:“食色,性也。”相对于色,食物是人类可以公开表达的本能之欲。《饮食男女》的编剧王蕙玲宣称:“吃,饮食是台面上的东西。欲望、男女则是台下面的东西,台下面的东西永远不能拿到台上面来讨论,这也是主角荒谬行径的来源。”[4]8人与人生活理念的差别以及不同年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冲突,往往会在饮食上表现出来,而人们在饮食中显现的人生观、文化观和价值感都是具有电影表现意义的。这里笔者选取《饮食男女》、《海鸥食堂》和《巴贝特盛宴》三部电影来谈饮食电影的独有内涵和艺术风韵。

一、情理冲突中亲情的回归

当代饮食电影就整体而言,更着眼于普通人的情感而非那种高概念的艺术。在《饮食男女》中,早年丧妻的大厨父亲与亲手带大的三个女儿,不可避免地在食物的选择和调料的口味上冲突不断,归根结底这是代际冲突和情感冲突的集中反映。整部影片可以说是在五次家宴的串联中完成了主题的书写,即借“饮食”说“男女”,用可被感知的食物来说秘而不宣的人物内心世界。基本上每一次的家宴都伴随着一位家庭成员的脱离,日渐疏离和淡漠的人际关系在活色生香的食物面前显得愈加冰冷,形成巨大的反差。直到第五次家宴,父亲宣布与锦荣的爱情,实现了自我的解放和回归,也意味着以“饮食”为代表的旧的家庭秩序的解构和瓦解、新家庭模式的重建与确立。《海鸥食堂》继承了日本饮食电影的“治愈”系风格,远离日本的幸惠将迷你温暖的海鸥食堂开在芬兰静静的海边,坚持用“梅干、鲑鱼、鲣鱼”所制作的日式传统饭团作为餐厅的主菜单。小绿与正子的到来,为食堂带来了不一样的色泽,三个女人用对食物的热爱与淡然的坚持让这家小小的食堂征服了异域的味蕾,赢得了来自芬兰小镇人们的善意,这是一部从孤独中任性出走、寻找内心快乐的影片。而《巴贝特的盛宴》的主人公是一位丈夫与儿子丧生战争,而自己独自在丹麦村庄避难的巴黎名厨。她默默地伺候着一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信仰的清教徒姐妹。这对姐妹几乎顿顿吃着清水煮鱼干和面包糊,拒绝了一切世俗的享乐。巴贝特用赢得的一万法郎精心准备的法式大餐融化了心存芥蒂的教徒们冰封已久的内心,她们互相体恤并真诚赞美。影片投射的是人性节制与生活情趣间的美妙平衡,令人唏嘘不已。

显然,饮食电影中的各种戏剧冲突并非刻意张扬的一种噱头,而是随着不同饮食的把握自然而然彰显出来的,正因为如此,饮食电影的风格大多平和宁静,少了许多剑拔弩张的刻意和辛辣,深入生活的细节空间。女儿家倩的童年,有爸爸为她做的面手镯和戒指,还有糖浆做的钻石,这些“烟火气”十足的小物什诞生于父亲的厨房,是不爱言语的父亲对女儿的真情和疼爱。虽然成年后的女儿们各有天地,对鸡鸭鱼肉一应俱全的丰盛晚餐已司空见惯,二女儿说“鱼翅的火腿耗了”,小女儿则抱怨父亲做的菜忘了打虾浆。父亲依然每周不遗余力、精心烹制着这维系家庭成员间情感的纽带――周末家庭晚宴。《饮食男女》一片结束于二女儿为父亲准备的朴素日常的一餐,欣喜的是父亲丧失许久的味觉在新生活中再度恢复了,这多少让怅然若失的观众多了一丝美好的安慰。关于这点,李安是这样解释的:“父亲郎雄,在《饮食男女》中是位外强中干没用的父亲,面对女儿和乱糟糟的家,束手无策,当他离家出走、离开传统的定位后,方再度找回自我。”[4]85让饮食代替人物说话,用圆柔的方式去调和人物波澜壮阔的内心,让传统与现代言和,是李安饮食电影最打动人心的所在。

《海鸥食堂》没有对女主人公的家庭关系做太多诠释,观众直面感知的是人们内心孤独与快乐的争斗。细细品味,你会不难发现,这种孤独同样源于亲情的羁绊,快乐则来自于隐性的亲情表达。幸惠为何要坚持以很难被芬兰人接受的日式正统饭团为主菜单?因为每年远足和运动会的时候,并不擅长厨艺的父亲总是给她做这样的老式饭团,北欧的驯鹿和龙虾固然很高级,但她做的饭团永远不会有父亲的味道,她说:“有些东西虽然很朴素,但是很好吃。”这份简单而随意的坚持,让海鸥食堂始终洒满温情的阳光。小绿会唱gatchaman是由于小时候和弟弟一起看动画片。而正子则是在照顾多年的双亲相继过世后出走异国,没有计划、不定归期,卸下多年重担后的心灵空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亲情逝去的伤痛与茫然。这些含而不露的深层情感是在制作肉桂面包、咖啡和日本美食的过程中含蓄显露的,如一杯温茶在手,沁人心脾。

在《巴贝特盛宴》里,已迈入中年的两姐妹看到那船专门从法国运来的高级食材后噩梦连连、寝食难安。对于多年来秉信“舌头只能用来感恩赞美,而绝不可耽溺于口欲诱惑”的清教徒来说,法国红酒、鹌鹑海龟、奇珍异蔬是必须拒绝的红尘享乐。然而就是这餐耗费一万法郎的巴贝特盛宴却意外地让教徒们感受到生活的外化之美,鲜活的世俗世界以它自己的方式赐予了教徒们生活的恩典,人们敞开心扉,收获和谐的爱意与阳光。苦行并不是神的宗旨,食物告诉我们,通过一切美丽和正常的欲求,才能领悟光明的源头。在西方电影中,美食常被定义为对生命的尊重和信仰的彻悟,作为追求真情、解放性灵的助推力,它们与压制人性的教义、规约、陈俗和理性成为对立。然而,这顿奢华的“四步式”法国大餐又何尝不是主人公巴贝特对过往法兰西岁月的深情回望?

二、异质文化:细密的交集与融合

由于受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的饮食会在食材、口味、烹调方法、饮食趣味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东西方习惯上的差异自然导致饮食文化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从一定角度又来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比如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中国的宴席,大家喜欢围坐在圆桌旁,闲话家常,重视情感的交流。西方的宴会多采用分餐制,重视的是对个性自由的尊重。中国人喜欢五谷杂粮,西方人喜欢面包黄油。跨文化研究专家罗伯特・科奥斯(RobertKohls)在他的《国外生存锦囊》(SurvivalKitforOverseasLiving)中专门讲到“文化冲击”,他说:当人们到一个与自己原来的文化迥异的地方时, 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一种生理上的不舒服和心理上的迷惑,这就是文化冲击。[5]63另一方面,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日趋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全球化语境下的电影艺术以人类最为熟悉的饮食作为触摸的“物质桥梁”,将隐晦的文化指涉融进具体的饮食元素中,用直观的美食来表达深层的文化语义,使伦理和文化因为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更便捷地被异域接受,赋予了影片鲜活的生命质地和存在感。

比如,看《饮食男女》,我们感受到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与中餐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海鸥食堂》弥漫着东洋文化极度考究而不失质朴的气质,《巴贝特盛宴》则诉说着法国文化浪漫而又精致的格调。这种非同质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本族观众的共鸣和异域观众的猎奇。当一道道让人叹为观止的美食被异彩纷呈的端上银幕,本国观众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菜肴,心中涌现的则是动容的回想和记忆,随即领悟到食物背后所隐藏的情感与文化,心中产生深层次的认同和理解。异域观众看到的是魔术般的新鲜与好奇,继而想要更多地了解,这种丰富的观影感受使饮食电影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期待。本来,人类对于美和愉悦感的追求都是一致的,饮食在非同质的文化间实现了细腻而温和的沟通,就像海鸥食堂的日式饭团赢得了芬兰小镇的赞赏,而巴贝特的法国盛宴在遥远的丹麦小村庄熠熠生辉,就连传统固执的父亲老朱也与吃麦当劳的女儿握手言和。

美食可谓人生存的本能需求,也是情感表征和沟通桥梁。而电影则是当下最具全球性景观的一种消费,是展现个体品味和审美价值的重要场所。当代饮食电影是电影文化与饮食文化的结合,以极具“观赏性”的饮食作为直观文本,精准表达不同情感的冲突与回归以及异质文化的细腻对话与融合,凸显了与当下所流行的金钱文化相背离的价值观,当代电影由此弥漫着温情的烟火气和令人动容的生命气息。

三、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愉悦

当代美国最重要的社会批评学家之一丹尼尔・贝尔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6]54“目前居‘统治’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6]54作为一种大众艺术,电影在表达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时候,对形式的通俗性要求更多。电影对于观众的吸引,无疑是以视觉图像为基础的。“民以食为天”,食物在我们的感官经验里,占有特殊地位,当代饮食电影由此将视觉性与美学性天衣无缝结合在一起,通过特技和光影的美感化包装,为观众呈现出视觉和心理味觉的双重盛宴,形成银幕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我们重点考察的三部电影中,《饮食男女》开篇便连续运用了恣肆的特写镜头和大量蒙太奇镜头,将父亲精湛的厨艺通过杀、切、洗、烹、蒸、煮、炒等一连贯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色泽诱人的鸡鸭鱼肉接连登台,“挂炉烤鸭”、“梅菜扣肉”、“冬瓜盅”成了画面的主角,完全吸引住了观众的视线。华夏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变幻被奇观化的呈现。一条鱼的烹饪就需要捉、杀、刮、片、挂糊、炸……一个完整的流程。当整桌菜全部制作完成,在镜头中冒着热气的时候,观众仿佛可以透过荧幕闻到诱人的香气。而美食如同音乐,是无需解释便可读懂的世界语言。如果把电影看作文学的某种延伸的话,电影的声画效果让那些酒肉饭菜在情节烘托下变得格外生动有趣,在这些有趣的串联背后又揭示出许多文学语言不曾表现或者未能充分表达的主题和面向。“叫花鸡”、“甩水”这些弥漫着温情的日常食物激发了父亲的情感,也在唤醒父亲细腻味觉的同时带领观众经历了一种共通的爱的情感体验。

《海鸥食堂》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日本美益求精的色泽搭配和摆盘造型。那种小心翼翼近乎虔诚的态度让人相信三个可爱的日本女人对本土食物发自内心的热爱。没人能忘记三文鱼在小火上烘烤时发出的曜躺,从热油里捞起的肉排,一刀一刀下去所感受到的松脆感,肉桂卷和咖啡弥漫出的甜美香气,当然还有幸惠拿手的日式饭团的精美诱人。烹饪的器具、考究的碗碟,拼摆得法的日餐菜点宛如艺术佳作,还有人们在品尝食物时近乎夸张的幸福表情,均渗透着别具一格的东方情怀。观影者在接受视觉冲击的同时,味觉也自然被撩拨,可谓是垂涎欲滴。此外,影片导演还运用了清新温暖的电影色彩,空灵的蓝与充满幸福感的奶黄色穿插在芬兰小镇的洁净阳光里,使得海鸥食堂永远像明信片一般的纯净和美。这种特别的和煦的美感仿佛微风吹过林间,让人从心底里泛起微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贝特用了影片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带我们领略法式大餐的骄傲与奢华。这场盛宴从前期的采购到制作和分享以及不同的餐酒搭配,其繁复程度令观影者惊诧不已,感慨良多。海龟汤配雪利酒、比利尼饼配凯歌香槟、鹌鹑千层酥配红酒、各式奶酪、萨瓦兰蛋糕、佩里戈尔调味酱,眼花缭乱的时鲜水果……,在美酒与美食面前,教友们超越了严谨教义的束缚,冰释前嫌、友爱如初。一位法国的烹调大师曾说:“发现一道新菜要比发现一颗行星给人类造福更大。”[7]6可见饮食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巴贝特将精妙的烹饪技术与法式餐饮优雅的色彩、造型艺术结合,真正给观众奉献了一餐美的盛宴。

显然易见,饮食之于电影是好空间、好题材。饮食不仅是“果腹”的,以影像方式呈现更能让人产生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愉悦,同时传达内心的。美食作为载体,在影像空间里将人类吃的本能和本能反复揉捏合为一体,观影者很容易通过意象的表征领悟电影创作者的叙事主题,这就是饮食电影的“好看”与“观赏性”。

参考文献:

[1]达达.第60届柏林电影节“美食与电影”单元[J].天下美食,2010(5).

[2]沈宏非.如何定义“美食电影”[N].东方早报,2010-3-7.

[3]聂俊珍.舌尖上的狂欢:中国饮食电影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杨志兰.通过《朱莉和朱莉亚》和《饮食男女》品味中西文化[J].电影文学,2010(17).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13

一、注意饮食卫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是孔子的饮食名言。所谓“精食”,是指选择优质原料,精心烹调,这很符合营养卫生的要求。“细脍”是指把食物切得细小精致,这样烹调时受热均匀,成熟迅速,杀菌率高,符合食品加工的科学性,而且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孔子晚年坚持了这一饮食卫生原则,保证了营养的摄入,这成了他长寿的重要保证。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论语·乡党》)。饮食经久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不吃;食物颜色变坏的不吃;气味不好的不吃;烹调不当的不吃;不合时令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作料放得不适当的不吃;从市场上买的酒和熟肉不吃。酱醋姜蒜等调味品,既可增加食欲,又可使人体吸收多方面的营养。《周礼·天官》提到:“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利窍。”对于饮食的卫生与营养,孔子显然深得个中三昧。

讲究饮食的卫生与营养价值,讲究美味可口的烹饪技术,这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饮食状况既能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又能体现人的文化素养。

二、注意饮食的量与度

孔子特别提到饮食的量与度的问题,对肉、酒、姜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多食”的观点,对今天的饮食习惯依然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节制食肉,“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论语·乡党》)肉虽然多,但吃的量不能超过饭食。因为古人吃肉不易,曹刿称做官的人为“肉食者”(《左传·曹刿论战》),孟子曾指出“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可见古代一般人食肉之难。孔子提出了对肉的“不多食”,因为肉的构成多为脂肪,人的身体虽然需要,但吸收的能量却是有限的,过量有害身体。除肉之外,作为主食的粮食、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养生之品。在今天多菜少肉是一个健康饮食的常识。

酒是一种佳食美饮,是人的一种享受,但是酒对于人有利亦有弊。利则因饮酒适量,通行气血,活利筋骨;弊则因嗜酒成癖,酗酒至醉,伤身乱性。所以,古今养生者皆曰:酒适量,可益人;酒过量,必害人。

孔子并不反对饮酒作乐,因为无论祭祀敬神,养老奉宾,在孔子看来都是德行,都需要酒才能成事。但如果荒淫过度,以致“酗酒废政”,就必须反对了。孔子晚年整理六经,鲁哀公向其问政,他总结三代兴亡,作了一番概括:“禹崩十有七世,乃有末孙桀即位。桀不率先王之明德,乃荒耽于酒,淫泆于乐,德昏政乱,……乃有商屡代兴,……武丁府崩,殷德大破,九州乃有末孙纣即位。纣不率先王之明德,乃上祖夏桀行,荒耽于酒,淫泆于乐,德昏政乱,……忽然己亡。”(《大戴礼记·少问》)这里将酒德精神与邦国兴亡的政治教化联系了起来。

“不撤姜食,不多食。”(《论语·乡党》)古人有吃姜的习惯,《说文》:“姜,御湿之菜也。”《本草纲目·菜部》:“干姜主逐风……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可见,吃姜有益健康,所以不撤除姜食。孔子享年73岁,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能享有如此高寿,与他四季食姜不无关系。

姜虽然于人有益,但孔子强调“不多食”,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上就称生姜“辛,微温,凡阴虚内热、热病,疮疡、痔疾者忌之”。实际上即使无内热之人若过量食用,亦会蕴热生疾。无怪孔子如此谨慎食姜,足以反映孔子“饮食有节”的思想。这是孔子“中庸”思想在饮食问题上的体现。

三、注意饮食礼节

孔子一生讲究礼仪,这也反映在饮食上。孔子认为“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论语·乡党》),是说遇到美味佳肴的宴会时,不要轻率,要郑重其事地对待。这是做客时的礼貌,也是对主人的尊敬。孔子强调:“有酒食,先生馔。有事弟子服其劳。”(《论语·为政》)意思是说遇到好饭菜时,年轻人不要抢着吃,应让年长的人先吃。有事情时,年轻人应抢着干。“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与乡里的人饮酒,拄杖的老人推出后,才退出来。

孔子还主张“食不言,寝不语”(《论语·乡党》),吃饭时不说话,古人认为是有修养的表现。边吃边谈,满嘴喷饭,既不卫生,又不雅观,还影响咀嚼,影响消化。不过在宫廷宴席或文人雅士的饮馔聚宴上,咏诗作赋却是一种风气。《兰亭序》中言“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今天的聚餐宴会更是名目繁多。接风饯行、婚丧喜庆,都离不开餐桌聚谈。“食不语”已经被餐桌上的热闹欢乐取而代之。“寝不语”,有助于很快进入睡眠,保障睡眠的质量,使大脑得到充足的休息。

时至今日,饮食活动已成了一种文化娱乐活动,甚至是高层次的品尝鉴赏及思想情感的交流传递。今天再重新回顾孔子的这种饮食观,足见美好的饮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联系之深远。孔子在那么早的时代,已经能从视觉、嗅觉、味觉等方面综合讲究自己的饮食,在物质日渐充裕的今天,我们应研究适合自己的饮食观。

参考文献:

[1] [汉] 许慎.说文解字[M].现代版. [宋]徐铉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