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结课论文实用13篇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1

一、课题实施步骤

在课题实施之前,将总目标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分解,即: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界定,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及实践框架的形成,生命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怎样具体实施生命健康教育。分解目标的目的,在于使研究目标与课题实施起来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

(一)生命健康教育的情报研究

国内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现状、国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做法和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对我省大学实施生命健康教育的启发。

(二)生命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包括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框架。

(三)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研究

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生命健康教育专项课程,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性研究。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将生命健康教育与创造教育及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开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拓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资源。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生命健康教育及其课程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学校已有的关于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制定研究方案和教育规划方案的理论基础。

(二)调查法

调查学生家庭、社区生命健康教育状况,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现状,之后进行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实践的比较分析。

(三)经验总结法

在每一研究的阶段均要总结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对照组研究

选择不同的大学,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对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训、生活实践的对照组进行分析研究。

(五)归纳整理法

对材料去伪存真,经历“实践―探索―总结―调整”的过程,获得对生命健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

三、相关理论支撑

(一)人的生命健康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人的生命健康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健康不仅指在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科学发展观也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个体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代教育课程理论

我国教育改革提出,课程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课程要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课程不局限于文本型的教材,提倡师生共同开发和建设学校课程。

(三)现代医学心理健康理论

心理学里有四种主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人文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对“幸福感” “和谐”“生命健康”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关注点。

幸福感是人的“自我感觉”,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心理健康的另一种重要品质是“和谐”,即内心的和谐。所谓的内心和谐就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认真分析自己眼前的处境、将来追求的目标、现在所能够做的,使各个方面的事情之间能够达到和谐一致。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就是从人的幸福感以及和谐发展方面来关注生命质量。

四、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源于20 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是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人。国内外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较早,大量科学研究显示,学校开设生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中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如抽烟、酗酒、同性恋、网瘾、暴力等。现代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是从学校教育中的单项内容开始的,1840年美国部分学校开始设立“急救”课。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在港台地区迅速推进,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实施的出发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问题迫切地摆在了学校教育面前。2002年8月,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生命教育课程在国家正式课程中占有重要一席。21世纪,西方学者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也逐步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这一问题。2003 年4 月8 日,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2004年4月,在杭州召开“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40多位专家、教授呼吁重视校园“生命健康”教育理念;2006年12 月2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教育部、司法部、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联合支持,以“优化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大、清华、人大在内的67所学校的专家和来自全国的教育人士探讨了生命教育在中国的现状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等问题。

(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生命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性

影响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性的因素,涉及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的共识性。没有对生命教育的共识,就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学校教育与社区舆论冲突等问题,从而影响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生命健康人格内化过程中的评价问题

生命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内化是一个高层面的问题,其评价的量化问题极其复杂,教育工作者难以把握评价的过程。鉴于评价是生命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促进生命健康教育趋向本真和凸显实践效应的问题,即使存在难度,教育工作者也要勇于实践和探索。

(三)实施过程

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大学生命教育的情报资料进行研究之后,确定以开设生命健康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作为学校实施开展生命教育的突破口。对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形式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展开调查,并对开设专门的生命健康教育课作为学生必修课的大学作重点研究,关注大学中较为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训练课程。

通过在江西省多所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把生命健康教育与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全面结合。课题组在大学教学课程计划中建设性地开设了生命健康教育课与求生训练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危险情景下的模拟求生训练。总结学校生命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经验成果,定期进行交流。具体做法有:

在大学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机会举办生命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及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建立学生的生命健康档案,实现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随时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动向。

开展以学校社团、班级等为组织单位的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游戏活动、求生训练,营造校园生命健康教育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板报、广播、征文比赛、小品演出等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学校的教育理念应以健康为首,在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将人文和科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生命健康的含义,指导学生将健康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讲授健身知识,指导大学生开展健身实践,有效培养学生健身的能力和终身健康的意识;讲解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构建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实践创新平台,激活学生探究性学习及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健康教育注入生命力。

五、研究成果及意义

课题的创新点在于确立了“三线一面”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工作格局,使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落实、教育研讨、专题活动三线互为融合,使生命健康教育融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面向学生群体。

一是构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试点开设了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可以说是我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的一个亮点。生命健康教育教材,不仅仅是指生命健康教育的文本教材,还包含了形成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要素和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法等。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涉及人力、物力、财力,如教育设施设备(图书馆书籍、实验室、校园网络)、教育媒介、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社区支持等。这些基本要素和基础条件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状况、水平和质量。

二是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的经验与做法,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拓展健康教育的内涵,两者和谐融合并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了提升学生的生命健康意识,使之形成对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并付诸实践的教育目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等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大学生认识自己,以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了学生对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初步实现了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升华、对生命健康理念的认同和内化。评估结果显示,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大大增强,“爱我,爱生命,爱学习,爱生活”成为研究基地大学的新风尚。

三是构建了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实践课平台,融探索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以教师关注生命健康的实际行为带动学生的生命健康实践,激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生命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马金娟.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J].教育,2011(23).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2

(一)生命健康教育的情报研究

国内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现状、国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做法和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对我省大学实施生命健康教育的启发。

(二)生命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包括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框架。

(三)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研究

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生命健康教育专项课程,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性研究。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将生命健康教育与创造教育及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开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拓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资源。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生命健康教育及其课程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学校已有的关于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制定研究方案和教育规划方案的理论基础。

(二)调查法

调查学生家庭、社区生命健康教育状况,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现状,之后进行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实践的比较分析。

(三)经验总结法

在每一研究的阶段均要总结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对照组研究

选择不同的大学,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对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训、生活实践的对照组进行分析研究。

(五)归纳整理法

对材料去伪存真,经历“实践―探索―总结―调整”的过程,获得对生命健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

三、相关理论支撑

(一)人的生命健康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人的生命健康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健康不仅指在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科学发展观也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个体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代教育课程理论

我国教育改革提出,课程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课程要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主权。课程不局限于文本型的教材,提倡师生共同开发和建设学校课程。

(三)现代医学心理健康理论

心理学里有四种主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人文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对“幸福感” “和谐”“生命健康”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关注点。

幸福感是人的“自我感觉”,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心理健康的另一种重要品质是“和谐”,即内心的和谐。所谓的内心和谐就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认真分析自己眼前的处境、将来追求的目标、现在所能够做的,使各个方面的事情之间能够达到和谐一致。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就是从人的幸福感以及和谐发展方面来关注生命质量。

四、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源于20 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是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人。国内外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较早,大量科学研究显示,学校开设生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中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如抽烟、酗酒、同性恋、网瘾、暴力等。现代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是从学校教育中的单项内容开始的,1840年美国部分学校开始设立“急救”课。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在港台地区迅速推进,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实施的出发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问题迫切地摆在了学校教育面前。2002年8月,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生命教育课程在国家正式课程中占有重要一席。21世纪,西方学者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也逐步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这一问题。2003 年4 月8 日,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2004年4月,在杭州召开“两岸三地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40多位专家、教授呼吁重视校园“生命健康”教育理念;2006年12 月2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教育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联合支持,以“优化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大、清华、人大在内的67所学校的专家和来自全国的教育人士探讨了生命教育在中国的现状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等问题。

(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生命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性

影响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性的因素,涉及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的共识性。没有对生命教育的共识,就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学校教育与社区舆论冲突等问题,从而影响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生命健康人格内化过程中的评价问题

生命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内化是一个高层面的问题,其评价的量化问题极其复杂,教育工作者难以把握评价的过程。鉴于评价是生命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促进生命健康教育趋向本真和凸显实践效应的问题,即使存在难度,教育工作者也要勇于实践和探索。

(三)实施过程

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大学生命教育的情报资料进行研究之后,确定以开设生命健康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作为学校实施开展生命教育的突破口。对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形式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展开调查,并对开设专门的生命健康教育课作为学生必修课的大学作重点研究,关注大学中较为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训练课程。

通过在江西省多所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把生命健康教育与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全面结合。课题组在大学教学课程计划中建设性地开设了生命健康教育课与求生训练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危险情景下的模拟求生训练。总结学校生命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经验成果,定期进行交流。具体做法有:

在大学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机会举办生命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及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建立学生的生命健康档案,实现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随时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动向。

开展以学校社团、班级等为组织单位的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游戏活动、求生训练,营造校园生命健康教育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板报、广播、征文比赛、小品演出等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学校的教育理念应以健康为首,在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将人文和科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生命健康的含义,指导学生将健康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讲授健身知识,指导大学生开展健身实践,有效培养学生健身的能力和终身健康的意识;讲解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构建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实践创新平台,激活学生探究性学习及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健康教育注入生命力。

五、研究成果及意义

课题的创新点在于确立了“三线一面”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工作格局,使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落实、教育研讨、专题活动三线互为融合,使生命健康教育融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面向学生群体。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3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研究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习者的需要为主导,整合学科课程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涉及到心理健康标准、环境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生涯辅导、挫折教育、网络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多是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通用教材或是任课教师自编的讲义,理论知识过多,缺乏趣味性、可读性,大多都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讲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情绪。因此,在选择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因素,构建多层次的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邱开金、周晓玲通过对浙江、江苏、云南、河南、广东、湖北等六省42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函调查,认为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以学制为纽带,不同年级教授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知识,整个课程内容可以划分为通识类课程、职技类课程、心理健康类课程三大类课程。吴娴兰、高霞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很多,但侧重点不同、针对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时应当以多种教材作为基础,同时针对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整合时应考虑以下三点:一是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知识,二是针对学校、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三是结合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

(四)课程实施的过程研究课程与教学实施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体性要素,二是条件性要素,三是过程性要素。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要素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在教授活动中是主体,他们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并发挥着自觉能动性。但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总量匮乏,二是教学参与态度不积极,三是专业化水平不高。黎凤环基于教师胜任力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为参照标准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选择有利于提高胜任力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加强培训的组织实施,开展促进教育教学行为转化的培训效果的评估,可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水平,提高工作绩效。应金萍等人借鉴欧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和资格准入。课程实施的条件性要素主要是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构成的教学环境。教学的物质条件作为一种有形环境,主要指教室及其配套设施等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的精神条件是一种无形环境,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校风、班风、课堂教学的状态与气氛等。王慧秋认为高职心理健康教学环境应该生活化,和谐的互动式心理环境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特色,它通常能引发学生的认同感、缺失感,激感共鸣,诱发行动愿望。同时,她强调了对话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陈丽华通过实践教学总结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三大要求:不应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课,而应是联系实际的应用课;不应是教师的理论“说教”课,而应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同时,师生之间要具有心理相容性。研究者们在教学活动的过程性要素中集中探讨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学生自我教育的特点,因此,该课程的教法就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采用讲授式、自学式等教学方式,而只能另辟蹊径。教师通常运用自我述评法、角色扮演法、讨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行为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开放平台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也有研究者探讨了其他教学组织形式,如心理社团、团体咨询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五)课程效果的评价研究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学者们围绕两种方式,探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一是传统意义上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考察,二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针对学生成绩考核,应该扩大考核范围,降低期末考查成绩的比重,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把期末考查成绩与上课出勤守纪情况、课堂讨论、作业质量、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参与调查研究等平时成绩和表现结合起来综合评定。温娟娟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将随机抽取的4个教学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为期半年的心理课程“整体教学”干预实验,探讨心理课堂教学对提高高职生自我和谐发展的实际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高职生总体自我和谐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实验班学生的总体自我和谐发展(t=-2.101,P<0.05)较对照班有了显著提高。这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干预措施,心理健康知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六)课程管理的机制研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有完善的课程建设保障体系。首先,管理层面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健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学校工作诸多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其次,教师层面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哗众取宠的游戏课,同时也要加强师资水平培训。再次,学生层面也要更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看法,不是应付性的学习,而是为自我发展的学习。另外,发挥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部心理工作站、学生心理自助组织与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监、管、办的职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本文来自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反思

从上述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时间较为短暂,但还是涉及了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构建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对此应予以肯定。但是,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一)研究内容方面首先,已有研究大都从研究者所在学校从事的教学实践出发,对课程实施进行探索或者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些侧面展开研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较少。其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尽管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研究也多为自下而上的经验总结,但深层次、系统性的理论提升尚显薄弱。

(二)研究视角方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应该是健康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的交叉研究。但是,目前研究者多从健康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普遍缺乏从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视角,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而深入的开发与设计。其次,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共性为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与普通大学生的差异性。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准职业人”特殊心理的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较少。

(三)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学者们的研究方法还局限于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调查法。总体上讲,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特殊性,应该采用相对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中缺乏对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4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新问题

一直以来,为了与本科通识教育区别,高职院校的课程更多强调知识的易懂性、实用性。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实教学中,除了教材标榜是高职院校专用外,教师授课的内容、方式方法等,与本科院校没有实质性区别,并没有体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点,没有达到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效果。

1.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师“舞台”缺失。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多数是“双师型”两肩挑的教师,即既要担任心理健康理论的教学,又要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但是,当前在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属于公共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然只是从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因此,其没有发挥“双师”的作用,纯理论讲授的教育教学没有体现出如其它专业知识的操作性与实用性,以增强学生未来竞争的砝码。

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创新不足。我们不可否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也有日常实践指导,如授课之外,参与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大学生心理讲座、大学生心理沙龙活动等等,也在为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尽一份力量。但这些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与本科院校的并没有区别,还是停留在传统教育意义方式方法的框架,没有体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用理论指导学生实践的创新性。

3.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课改研究不足。虽然有个别教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体现了一定理论的前沿性、时代性,但多是对这门课程的一些个别现象进行研究,而对课程的改革的整体性思考不强,没有深入思考这门课程改革根本性方向的问题。

4.课程设置及内容与人才培养要求不符。如果参照专业课程情况来设置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体现实践在课程安排中所占的份量,这样才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日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是讲授理论,缺少了实践的环节。再者,课程内容也多为心理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无法起到如其它专业知识能直接应用于实践,解决实践问题,或者说增强就业、创业和发展的砝码。

可以说,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没有鲜明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关键点

综合以上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该课程的改革必须从思维上理清几个关键问题,即改革的重点及难点的结症所在。

1.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路问题。在高职院校中,专业教师既可上理论课,又可以在实践中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在倡导“双肩挑”的高职院校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而同为“双师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何解决其“双肩挑”中对学生实践指导的问题,搭建一个让其跳出课堂的“舞台”,发挥其探索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作用,这是解决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出路、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

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问题。现在所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内容,是否已经完全满足高职生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这些内容是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否对高职生在社会生存与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即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必须多方论证,寻找出对高职生成才成长最有用的知识。

3.高职心理教师的素质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素质是否真的胜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如果进行课改,课程的内容改变了,对他们的知识结构需要哪些调整和提高?

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新问题以及课改的难点、重点,可从以下个方面着手课改: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转向对行业心理的研究。在高职院校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除了开展日常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外,应分门别类深入研究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潜在就业的行业或岗位的心理,围绕毕业生适应行业岗位需要的心理知识进行研究,以提高毕业生行业或岗位的适应性。如商务文秘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到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从事文秘工作,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研究学生在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应该要熟悉那些人员的心理,自身应该具备怎么的心理素质等等,通过授课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些行业心理知识,毕业后更好、更快适应工作,在“察已知人”的情况下更好处理工作,使自身获得生存与发展。

2.精心编写行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现在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虽然结合了一些高职生特点来编写,显得更容易理解掌握,实用性也相对强些,但也多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协及到行业心理方面的内容很少。从学生对行业心理知识需要的角度看,教材的针对性并不强。因此,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在深入研究与各个专业相关行业心理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应不同专业授课的行业心理教材。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5

一、提高高校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就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来说,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要澄清两种认识误区与偏差:其一、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或仅将其作为应付检查和评估而设置的浮动项目;其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没有必要再另外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建设

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高校应在“宁缺毋滥”的总原则基础上,将硬性要求(如专业、学历、科研成果等)与弹性要求(如综合素质、从事心理工作年限等)结合起来,选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接受系统规范的培训,并将之纳入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这种培训,不仅要在岗前进行,还要在实施过程中常态化、定期化,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等相关人员、教师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知识、技能培训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

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一)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心态得以正常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及人的全面发展,此目标应包含两个层面: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而预防性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健康心理,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健康的情绪。

(二)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内容是目标的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人格心理、生命教育、学习心理、恋爱与性心理等内容。其中,生命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尊重、珍爱生命,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健康地提升生命质量,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与扩展。

四、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形式

(一)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

首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为全体学生开设规定学分和课时的统一的或有本校本地区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传授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心理调适技能。这是课程建设中最有效的途径,它具有系统、干预面广的优势。其次,还应开设依据年级采取“分层目标”的选修课,不同年级各有侧重点。此外,每所大学所处的地域文化特点、历史传承、招生群体都有很大差异,这些特色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资源。

(二)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讲授课、活动体验课、网络教学课和热点讲座相结合

在教学中需将学生“知、情、意、行”有机结合,除了传统的理论讲授课外,还应创设各种情境性的活动课程,如人际交往中的“盲行”,使学生体验信任与被信任,体验“用心”交流,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其次、挖掘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师生、生生间互动平台,进行广泛的立体化教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网站,开展参与式的特色活动、专题讨论、网上答疑等,拓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行为训练法、小组讨论法及角色扮演法等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但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对课程的参与、体验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日常生活或热门影视剧中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阐述和讨论,注重案例教学模式多样化;通过心理游戏、素质拓展、团体心理辅导等行为训练,如在时间管理中创设“拒绝他人”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说“不”,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自我;鼓励学生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展开讨论,实现师生和生生互动,使学生更具有多元思维和包容心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模拟、心理剧、案例再现等活动,使其形成正确认知,塑造正确行为。

五、做好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估工作

首先,明确课程评估目的:为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其次,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估理念。为此应做到:(1)评估主体上,形成以“教师评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议―学校评估”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2)评估方法上,注重质性与量性的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检验学生心理是否真正有所改进,通过情境测验、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心理测试、问卷调查、自我发展分析、心理档案袋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3)评估时机上,以形成性评估为主,参考结果性评估;(4)评估效果上,更多地关注过程和学生的纵向发展,关注学生认知、情感、人格的发展和良好行为的养成,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5)教师要特别注意明确考核标准以及评估结果的反馈方式。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6

1,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教师不仅通过自己的直接教育活动影响学生,而且作为家庭、社会的人的角色影响学生。

一切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都要通过教师的心理“折射”起作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1,1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心理健康的教师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向上、平和、稳定、健康的心态,能够很好地设计使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一方面,教师可以自我设计,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熏陶感染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心理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设计人工心理环境,以娴熟的艺术技巧驾驭学生,指导学生解决冲突,可以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

1,2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协调师生关系。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能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的学习气氛,能接纳学生的行为,尊重学生的人格,乐于帮助学生。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能促使学生生理、心理、行为全面协调地健康发展,能在宽松的气氛中使悲观的学生变得快乐,受挫折的学生建立信心,懒散的学生交得勤奋,内向的学生变得活泼,固执的学生变得灵活,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2,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是诸多方面的,一是工作特性形成的压力,二是教育改革产生的压力,三是岗位竞争、学校管理引发的压力,四是个人因素。

总之,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外在因素,又有因在因素,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考虑从内外这两个方面做起。

3,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学校如何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呢,我们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申报了《提高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的课题,从2002年起全面起动研究工作。两年来,我校课题组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3,1注重学习,提高能力。(1)课题组要求组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做到自助和助人。学校多次安排课题组的老师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在校内定期集中学习。平时还利用工作之余学习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课题组成员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工作当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能够帮助其他老师解决心理问题。(2)课题组成员通过上网等收集资料,办“心灵之约”小报,把收集到的资料发给老师们,让他们通过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能始终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中去。(3)撰写论文,在总结和反思中得到感悟。两年来,老师们撰写心理教育论文达五十多篇。

3,2以心交心,倾注真情。课题组成员在平时工作中多关注老师们的心态,发现老师有心理问题,就寻找良机,通过语言的沟通,行动的支持,及时帮助他调适心态,以愉快的心情及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中。

3,3优化环境,营造乐园。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在学校的工作和日常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努力创设宽松环境,为教师着想,帮他们分忧,尽可能调动积极的情绪。‘把关心和帮助送到了老师们的心中。因此,学校教师之间关系融洽,做什么事情总能齐心协力。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7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摩擦与碰撞日益明显,涌现出了多种价值取向,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多种多样。这在拓展大学生视野、扩大选择空间的基础上,也使得大学生面临困惑,手足无措。外加就业和升学的压力,大学生中出现了更多的心理问题。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迫切需要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面向当地某所高校展开,围绕把心理健康课程列入必修课的学生进行研究,共计430人,女生286人,男生144人;选取满足研究样本标准,且未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的另外一所高校作为对照组,总人数为340人,女生200人,男生140人。利用自我概念问卷,借助苦恼量表,通过社交回避充当心理健康指标。若站在心理健康层面而言,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接纳自我、认可他人中。自我概念属于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而自我意识的改进与提升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自我概念主要包含身体自我、理想自我等多个指标。由此可知,评判自我概念能够科学预估心理健康水平,并可准确评判心理素质。另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心理困扰,且绝大多数都无法正视自我,畏惧人际交往。因此,笔者参照这两个量表来评判心理素质。

二、研究结果

1.自我概念方面的对比

面向实验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前期,参照自我概念问卷,围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自得分展开对比,权衡同质性。面向实验组的学生讲授心理健康课程后,围绕实验组学生针对授课前后得分展开对比,进而得出心理健康课程在自我概念中所发挥的作用。另外,围绕对照组的学生针对前后得分展开对比。通过对比可知,两组对比拥有同质可比性。待接收心理健康课程后,实验组学生的自我概念指标得分显著提升,满足统计学差异,且较为明显,后测成绩超出前测成绩。但对照组学生的个别指标得分却有所下降。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可知,实验组的自我概念总分超出对照组,差异显著。

2.社交苦恼方面的对比

从社交苦恼着手,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得出下述结论:两组拥有同质可比性。其中实验组在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后,其社交苦恼程度迅速下降,且社交回避、焦虑得分等都小于前测结果,同时降低的程度满足统计学中的显著性,具体来说是指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后,社交苦恼程度和焦虑感迅速下降;而对照组学生在这一层面的前后得分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学生的社交苦恼程度和焦虑感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心理健康课程可降低学生的社交焦虑感。

三、理论剖析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心理健康课程直接影响着心理素质。实验组在接受课程学习后,其自我认知得到大幅改善,并可正确评价自身,无论是从整体层面,还是从某个层面,相应的评价均有所提升。同时,社交苦恼程度大幅下降,社交回避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另外,为规避前、后测量中因学生的自我成熟水平、知识宣讲等的作用,并增添了对照组,对照组学生的实际状况不如实验组学生,但并未开设健康课程。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接受健康课程之前具有同质性,然而,讲授健康课程后,从自我认知与社交苦恼等层面而言,对照组的变化并不明显,且低于实验组。借助这一结论可消除无关因素的作用,可认为健康课程讲授是提升社交技能、改善自我认知的根本因素。

经由本次研究表明,在高校大学生中,心理健康课程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素质,关乎着心理健康水平。在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可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客观评价自我,强化自信心,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树立合理的目标,缩短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心理健康课程还可帮助学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降低社交苦恼度,降低社交焦虑感,认可和接受别人,友善待人。

四、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建议和策略

现阶段,某些高校并未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即便是开设此门课程的高校,因发展和研究时间较短,如何改进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改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此门课程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促进作用仍是高校面临的主要课题,迫切需要解决。笔者结合实证,围绕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素质展开研究,并对课程开设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

1.明确课程教学的价值

现阶段,对于高校而言,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时,主要包含下述几种形式:集体辅导、专项咨询、教育课程、知识讲座、宣传活动、健康报刊等。大量实践活动表明,上述教育活动有利于心理素质的增强,且在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可替代。然而,若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这一层面而言,上述活动所表现的特点、适用条件与局限性等存在差异。其中集体辅导主要被应用在心理问题一致或者心理发展要求一致的学生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存在多种形式,在活动中渗透教育内容,学生主动参与,效果良好。然而,此种教育形式却要求依照学生的意愿正确分组,且每组成员大约为十人,经由此种形式达成的目标存在局限性,也对辅导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专项咨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有效解决真实存在的心理问题,然而,受益面狭窄,影响较小,效率不高,且其开展离不开健康知识普及。

与上述几种教育形式相比,心理健康课程因时间、内容较为充足,且课程目标集知识技能、教学方法、个人情感、思想态度于一身,全面、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虽然将心理健康课程列入必修课程来开展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却能帮助学生形成优良品质,在其成长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2.构建专门机构,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为顺利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高校应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专门、系统化的教学机构,主要负责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计划编排、共同备课、教学交流、教学检查与评估等内容。心理健康课程除讲授心理健康内容与技能外,还应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疑惑。因此,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并以学生需求为基础,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在此次研究中,借助开放性调查明确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了需要讲授的心理学知识,并针对学生的需求开设了相关课程,其中有98%的大学生认可课程内容设置,且获益良多。

经过此次调查还得出下述结论:大学生渴望学习心理学知识,其中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度最高,其次分别为情绪和压力等。这一调查结果和往期研究相一致,其中人际交往也是最突出的心理问题。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应掌握学生的基本需求,并围绕这一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另外,设置课程内容时还应考虑男女性别差异与专业年级不同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3.壮大师资队伍的力量

心理健康教师是开展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对于高校而言,为有效、合理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标准要求。教师应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工作态度、强大的心理素质,并熟悉心理学基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增强心理素质和提升健康水平中的重要性。心理健康课程以心理学科学为基础,专业性要求较高,主要涉及与心理学相关的内容,要求教师应具备扎实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然而,大部分高校均是由德育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有些还要求辅导员兼任。无论是德育教师,还是辅导员,均未接受过系统训练,不了解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和价值,将其等同于道德品质教育,主要通过说教开展课程教学,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和抵触,制约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为充分发挥此门课程的作用,实现开设目的,高校应结合具体情况与现实需求,聘请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牢固的教师,并选聘拥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充当主讲教师。同时,围绕喜欢心理健康教育并拥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认真学习,积极补充,增加知识储备,增强理论素养,进而提升教育效果。

4.改善教学形式

对于高校而言,心理健康课程并非单纯的理论传授课,除讲授心理健康理论外,还希望借助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主动悦纳他人,以此来促进自身发展,不断增强心理素质。心理健康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且将理论和技能融为一体,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是实现教育目标、获得可观的教学效果的基础保障。因此,在讲授此门课程时,不提倡采用讲授方式,要求我们应改善教学形式,采取多种手段。作者经过相关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应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引入生活实例,开展案例教学;还有少数学生认为应增设活动游戏,增加专题讨论模块。由此可知,教师应采取不同种类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困惑,经由教师的指引,实现自我反思。

五、结语

高校可从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课程化是一种最有效、最合理的形式,还是全面增强心理素质的关键。各所高校应科学看待心理健康课程,明确其在增强心理素质过程中发挥的促进作用,大面积开设此门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贵,李自维,王飞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J].兰州学刊,2012,(9).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8

1 前言

1.1 目的

本课题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以期实现以下目的:

(1)通过调研,了解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并分析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面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2)弄清楚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存在的不足和误区,探寻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构建能有效运转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入课堂,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尤其要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2 意义

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有效模式是适应时代挑战的需要,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要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构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以提高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起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得到关注。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作了深入的研究,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探索了许多操作模式。如心理——德育模式、情感教育模式、诱导式教学模式等,这些模式有的是在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是从心理发展方式上建构,有的是从心理品质切入,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成绩斐然。

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完善,表现如下:政策与实施脱节,落实不到位,有些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和评估,敷衍了事;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为数不少的人是滥竽充数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名无实;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一方面是心理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同时又有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2 方法

2.1 对象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2.2 研究工具

2.2.1 中学生适用的问卷

我们采用王极盛教授改编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强迫、(2)偏执、(3)敌对、(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5)抑郁、(6)焦虑、(7)学习压力、(8)适应不良、(9)情绪不平衡、(10)心理不平衡等10个因子。在此量表中,确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标准为:2~2.99分表示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3~3.99分表示存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4~4.99分表示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5分表示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2.2.2 小学生适用的问卷

我们采用被大多数学者使用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稍做修改,共有21道题。从四个方面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即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和性格。

2.3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动态,把握好课题的研究方向,理清思路,对调研报告和论文即研究成果有一个基本的构思和设想,编写调研提纲、选定合适的调查问卷。(2)实施阶段。联系海南中学、府城中学、城西中学和万宁二小等学校,安排好调研时间;开展调研活动。调研对象主要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德育教师、班主任和部分学生。(3)深化阶段。整理调研材料。将调研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归纳分析,发现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需要可再次调研;中期评估(研究报告、成果展示等);汇总、分析材料,完成论文并发表。(4)总结阶段。课题组关于结题的意见;课题组结题报告、申请结项,验收;资料归档、成果申报。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按照教培院和学校要求,建设好网络平台,撰写好博客。

2.4 具体方法

(1)文献分析法。搜集、阅读并分析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教材、论文等,组织课题组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尤其对本课题研究有理论支撑和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文献资料,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校心理辅导实用教程》等文献。(2)问卷调查与访谈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及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走向,发现问题与不足,确保研究立足于实践、更有针对性。(3)行动研究法。以班级为研究范围,观察心育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普遍性问题,对工作的实效性进行分析并加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模式的要素和结构,积累模式操作的实践经验。(4)经验交流法。与工作在一线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师和学管人员等多沟通交流,拓宽视野,启发思路。

3 结果

2012年5月、6月期间,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别到海南中学、城西中学等单位进行调研。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分管领导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师做了访谈,将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3.1 访谈的内容

3.1.1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所访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比较重视,均有主管校领导负责,一般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归在一起进行管理。在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有经费投入但明显不足,硬件设施有待完善。

3.1.2 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所访学校一致认为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队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每班配有一名心理委员,有的学校对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有要求,有的无要求。

3.1.3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形式

具体形式主要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如海南中学设有心理教研组,五个专职教师,都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专门负责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且有课程教学计划,每两周上一节课;挂靠德育网站进行网络宣传、黑板报(每月换一版)、主题班会、并且根据需要不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每天有人值班。

校方普遍认为建设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最重要,学校离不开家庭的配合,社会的支持。

3.1.4 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分为以下几种:学习问题,表现为考试焦虑、考试舞弊、厌学逃学,初三、高一至高三都有考试压力问题;人际关系紧张,包括同伴和师生关系紧张;青春期问题,如早恋现象,早恋造成成绩下降;适应问题,高一初一有入学适应问题;情绪问题,包括情绪不稳、心理承受力低,记忆力衰退等,个别同学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严重的甚至出现自伤或伤人等现象。

3.2 问卷的结果

我们课题组发放问卷870份,收回有效问卷780份。问卷的数据结果如表1:

3.2.1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分析

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图(如图1)可以看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有三个显著特点:(1)心理健康水平基本良好,轻度及无症状占较大比例。(2)学习压力、强迫症状、焦虑、情绪不平衡症状比较突出。(3)每一症状程度由轻到严重呈坡度减少。

3.2.2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分析

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小学生四个方面的心理状况分别为:(1)在学习方面,多数孩子上学读书没有明确的目的,在作业方面能够认真完成;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够;看重考试成绩;在学习方式上,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方式;希望能得到老师或家长的肯定和鼓励;13%的学生没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环境,1%的学生厌烦学校。(2)在行为习惯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纪律,集体荣誉感强,但也存在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行为受限,心智发展受到影响。(3)在性格方面:表明现在的小学生情感意志薄弱,低年级的同学对父母依赖强;感情上过于理性,缺乏同情心;独立判断的能力较差;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好胜心强,处理问题感情用事。

多在人际关系方面,数学生不能够与人很好地沟通,个人较封闭,认为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表明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不太重视孩子做人的教育。

4 讨论

4.1 存在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并没有真正理解,大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老师或班主任的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气氛不浓。实际工作中,专业心理教师较少,基本上由德育老师代替,通过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德育活动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不足。就我们调研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或经费少,缺少必要的配套场所和硬件设施、音像资料及测评软件等。也没有经费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向家长、学生发放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材料,无力开设免费心理咨询热线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3)师资力量薄弱。目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而且身兼数职,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理论功底薄,实践经验少,指导实践不力。因此,很难胜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心理健康问题被忽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对心理健康问题不以为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的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暂时的过渡性问题,过了这个“坎”,孩子们会自动纠正过来。部分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而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都是心理健康的。这样就严重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实效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提高心理素质,课堂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却问题多多。如有的学校没有将心理教育课程正式纳入教学管理体系,或是课程开设处于无序状况,或者课程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大,课程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6)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利用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很多学校偏重于学校“单枪匹马”地开展教育,未争取家庭与社区的配合,其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4.2 对策

(1)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教育工作。

(2)完善硬件设施。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应纳入预算,单独列支。增列的经费主要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教研、师资培训以及业务或课题研究等。根据需要,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辟出或建设专门地方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场所,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每个学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引进一定比例的专业人才,配备数量适当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这些教师应当有专业水平,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要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和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并将其列入年度计划。在校本培训中,加强全体老师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逐步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在行、个个关心的工作状态,最终形成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4)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程是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工作、政教工作中分离出来,独立设置课程,建构既能有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又便于教师操作,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5)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要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教学中,各科教师应深入挖掘,对中小学生实施自觉、有意识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和发展健康的心理。

(6)社会、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兴的、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为中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调研情况表明,面对中小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教学、心理咨询和辅导效果不尽如人意。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仅靠学校“单打独斗”,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多方给力,创设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

5 结论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9

【关键词】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课程;学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加剧,致使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各高校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课程教学也因此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本文立足于课程实效性目标,着眼于课程建设,对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

1 课程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解析心理异常现象。这就将心理健康意识放在了首位,是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相符的。从我国的现状看,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从未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说跨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几乎是空白。所以,依照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宗旨,从入校之日起就应该使学生接受系统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需要和社会要求出发,在大学新生中开展以心理健康必修课为基础的普及教育,其他各年级开展以选修课为辅的系列教育、以活动化课程为补充的实践训练、以报告讲座为拓展的学术活动,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2 课程目标

与一般课程比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其特殊性。首先,从教学效果的时间性角度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现实性,不但要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而且更应在大学生当前的生活中发挥现实性作用。其次,从教学效果的针对性角度分析,主要在研究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的领域进行指导式教学,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应对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实际能力。第三,从教学效果的表现形式分析,其教学效果具有综合性,即通过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应使其具备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能力,进而为其未来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打下科学的心理认识基础。因此,该课程教学结果的表现形式应具有认识内隐性与行为外显性相结合的综合特征,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以围绕着理论与技能相结合来确立,即课程教学既能提高大学生科学认识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加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冲突和问题的实践技能。

3 课程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具体的技能和本领,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所以课程的内容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各高校这些年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广泛调查,结果均显示,大学生的主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恋爱与性问题、自我问题和生涯规划问题等[1]。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上,还应该考虑到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目前,高校开设的有关“心理”方面的课程很多,如《人际交往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用心理学》等。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课程名称不一样,但讲授的内容大同小异,致使不少学生重复选课。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过程,在高校师资紧缺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高校的办学原则。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多开一些与“心理”相关的选修课,但学校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防止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混乱。尽管许多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有帮助,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最系统最直接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因此各高校应优化学校

资源。

4 教学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而是实际应用课;不是说教课,而是师生互动课。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切忌为了达到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而“满堂灌”和“一言堂”。课堂上积极的师生互动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自身的实际问题进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疑惑与问题,在教师的指引下共同讨论,从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勇于创新,针对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重视学生个体经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课堂理论讲授、心理测试、心理影片录像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演讲、辩论、训练、新概念作业、网上辅导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

5 教学评价

许多高校在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忽视该课程的专业特殊性,常常以传统课程的评价模式来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关注点主要是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教师课堂教学的“表演性”,如,任课教师的语言表达等;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则主要关注笔试分数的量化评价,忽视对实际心理技能和心理健康维护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导向使许多大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发生方向性错误,只突出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相关技能的发展,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

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特性,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结果同样具有内隐的特性,这在客观上给课程教学结果的评价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在本课程的教学评价特别是学生学业评价中,以单一考试的量化手段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分等划类的传统评价方式是不恰当的。该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要求必须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大学生经教学之后对自己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这不仅是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还是课程实施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历史不到20 a,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在许多高校都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但还有不少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将对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能产生积极影响。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10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

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

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11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与发展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探索并建立了适应大学生特点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测评、心理活动为手段”的立体交叉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健康、系统、全面、有效地开展。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应着力于“1+5”教学模式,即课堂讲授+心理游戏+个案分析+心理测试和心理训练+课堂讨论+结课论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理游戏,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趣味性;通过心理个案分析,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理解,提供切实可行的调节、治疗方法;通过心理测试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在此基础上,使自我认识从感性步入理性。通过心理训练,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通过结课论文,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仅靠课堂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够的,要想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起来,全方位、多渠道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搞好大学生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将大学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筛查出来,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形成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实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心理普查,有效地扩大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中的影响,同时为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提供了有力支持。建立班级、学院、学校三级预警网络,保证预警信息的畅通。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启用转介机制,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的治疗。

2.以专业心理网站为平台,实现面谈辅导与网络咨询紧密结合

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辅工作,为满足学生调节心理困惑和自我成长的需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既展示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又在第一时间传递心理学的最新信息,为咨询人员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多项心理交流平台,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实现面谈辅导与网络咨询的有机结合,以实时性、灵活性、隐蔽性的方式很好地弥补面谈心理咨询的薄弱和不足,全天候、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以团体心理训练为突破口,实现咨询和自助紧密结合

团体心理训练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心理成长又受学生普遍欢迎的心理教育方式,它能成功实现心理咨询与心理自助的有机结合。通过团体心理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心理自助能力。对于在训练中暴露出来的、学生又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不仅可以获得团体成员的支持,还可以得到及时的专业心理辅导和帮助,使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心理自助能力。

4.以心理协会成员和学生骨干为支点,实现专业指导与趣味活动紧密结合

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和学生骨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他们不仅能在学生中很好地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是学生心理动态变化的一线“观察员”,密切关注和及时通报学生中的心理信息,将有利于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有机整体。因此,要定期对各班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成员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他们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心理咨询技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积极开展如校园心理剧大赛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寓于活动之中,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关注和热情参与,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5.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项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班主任、两课教师和党政工团干部要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确意识,能够基本掌握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区分开,及时主动地与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合作,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学校医疗保健机构与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相结合,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共青团、学生会和其他学生社团还可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12

2011年,教育部C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对高等院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作出了相应规定:高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1]。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各省教育厅也组织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集知识性、技能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其教学形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而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无论在教育对象上,还是在教学目的上均存在很大差异。笔者所在高校结合文件要求,开拓思路,创新应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逐步探索出一系列适应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新途径。

一、联合兄弟院校师资,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高职院校大多没有心理学相关专业,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常会面临师资匮乏的情况。笔者所在学校既无心理学相关专业,也没有聘任相关专业教师。2011年初,接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尝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仅依靠学生处下属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4位兼课教师,需完成数千学生的授课,工作任务相当艰巨。2014年起,学校开拓思路,联合周边有相关专业的本科兄弟院校,聘请了12位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和中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与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兼课教师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团队,为在校生开设每学期4课时、共4学期16课时的课堂教学必修课,并于2016年4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挂靠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全面负责教学、兼职和外聘教师管理与服务工作。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人数近1万,必修课仍需开设大课堂教学,2-3个自然班合班上课。为增强大课堂教学实效性,兼职和外聘教师结合实际,创新应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就曾采用PBL教学法、体验式培训模式、案例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知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

二、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心理体验课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4]。这与“互动・反思・分享”型教学模式不谋而合,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内隐知识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其教学基本程序是:参与一体验一交流一模拟一反省一点评[5]。这也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主要过程。

高职院校学生相较于本科学生,实践能力较强,更乐于参与体验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活动。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自信心低、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等特点,亟需进行相关主题的心理辅导和培训。笔者所在高校每学期在全院在校班级中开设心理主题体验课,一学期一主题,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首先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邀请相关教师和专家开展全校各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咨询技能、朋辈心理辅导知识、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组织能力、相关主题活动开展方式和注意事项等。心理委员完成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后,回班级按照“参与一体验一交流一模拟一反省一点评”的模式,开展心理主题体验课,并将活动策划、总结和相关的视频影像等汇总成课程成果材料,上报咨询中心做课程考核。

心理体验课每学期4学时,和理论课一起构成学期必修课程,共8学时,0.5学分。截至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已连续开展5学期心理体验课,主题包括团队建设、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收效良好,学生反响积极。

三、联合教务部门,每学期开设数门心理公共选修课和慕课

除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开设主干教育课程外,笔者所在学校还联合教务部门,每学期开设数门延伸教育课程。此类课程多为公共选修课,部分为专业选修课。课堂教学课程如《沟通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等,由学校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教师向教务处申请批准后开设,在校学生可自由选修,开课教师负责选修学生的授课和考核工作。网络课程(慕课)如《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心理学》、《消费心理分析》等,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供全院学生选修,设置慕课导师,管理课程修读和考核。

据调查,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对心理学相关选修课程的兴趣常常高于其他类型课程,每学期选课时,此类选修课程常常会出现一课难求的场景。以本学期为例,两类心理相关选修课程覆盖在校生一千余人,为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讲座

课堂教学之外,笔者所在高校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依托每年5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和10月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心理活动月系列活动,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堂的延伸,在全校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素质。同时每年定期举办十余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系统讲授心理卫生专业知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目前,笔者所在高校正在筹划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拓展手册,将课堂教育课程、心理体验课、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和活动等,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拓展教育规划,并写入培养方案,要求在校学生须按规定完成一定数量各类型教育活动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

[2]孙福兵.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研究述评[J].校园心理,2015,13:314-315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13

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有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和治疗,其中心理健康课是中职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办法,那么,心理健康课的开展对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否有效呢?

笔者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关于心理健康课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取样法从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选取16个教学班(共486人,其中男生219人,女生267人,年龄在16~19岁之间)进行问卷调查。

(二)研究工具

1.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而成的适应我国中学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本测验按焦虑情绪所指向的对象和由焦虑情绪而产生的行为这两个方面进行测定。全量表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把这8个内容量表的结果综合起来,就可以知道一个学生的一般焦虑的程度;而各内容量表的结果可诊断出个人的焦虑中,哪个方面问题较大。这8个内容量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各内容量表得分以及总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2.数据收集与统计处理:所有问卷采用现场集体施测的方式,每名被试均要参加前测和后测两次测验,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时间大约为每次30分钟。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三)研究过程

在这16个教学班开展为期四个月的心理健康课,每周一节课。心理健康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成长。培养自信,学会正确认识自己。2.学习指导。认识学习,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3.理性情绪教育。认识情绪,学会管理情绪,战胜挫折。4.人际交往。学会交往的技巧。

心理健康课的形式包括教师讲授、活动参与、讨论、案例分析、视频欣赏等。

在开课前,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收集前测数据。课程结束后再进行一次测验,收集后测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心理健康课前后中职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比较

注:* P

表1显示,心理健康课前后,中职生的MHT总分有显著差异。说明心理健康课提高了中职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健康课前后中职生各内容量表的差异比较

表2显示,心理健康课前后,中职生在各内容量表的得分有显著差异。说明心理健康课对于改善中职生各方面的焦虑有显著效果。

三、讨论

(一)心理健康课能有效提高中职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

上完为期四个月的系统的心理健康课后,学生们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说明心理健康课能有效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一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一致,如付建中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学生在学习心理学课程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开设心理学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健康课能有效改善中职生各方面的焦虑

上完心理健康课后,学生们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方面有了显著改善,这说明,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能够有效改善中职生各方面的焦虑。李群等人的研究中,学生们只在学习压力感、人际关系敏感及适应不良上有显著提高,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提高,原因是在设计心理健康课的时候,主要涉及到的是学习压力、自我认识、人际关系,而没涉及到情绪控制、应对方式等课题,所以在其他维度上没有出现明显差异;另外,刘宣文等人曾对92名学生进行了理性情绪教育,发现理性情绪教育对提升学生的自我概念、情绪稳定性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该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即对某一方面的教育不能替代对其他方面的教育,这也提示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总结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在设计心理健康课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将涉及面尽量做到全面,这也是参加课程的中职生最后能够在各方面得到显著改善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因人力、物力、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调查的范围有限,只选取了1所中职学校的486名学生,也只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这可以成为以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廖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J].心理科学,2009,32(2):274-277.

[2]罗晓路,廖全明,郝敬习.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现状调查[J].心理科学,2009,32(4):974-976.

[3]郭利红.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8):172-17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