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校园心理论文

摘要: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作为内化途径,可以把客观的校园文化成果转变为大学生的内在心理过程,从而使大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安全校园文化建设,最终目的是促使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作用积淀为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形成现代文化理念,从而对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校园心理论文

校园心理论文:校园同性恋群体社会心理论文

一、校园同性恋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比如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比较强势,那么他的儿子可能对他存在一种畏惧心理。这样,儿子为了证明自己男子汉的气度,可能会选择和一个男性伴侣在一起,从而达到自己精神上的满足。也可能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母亲比较强势,她的儿子无形中可能对异性就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就会选择和男性朋友在一起,以获得安全感。当然,调查中还发现有多数同性恋者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同性。这也无可厚非。事实上,人发现自己性倾向的时间段是因人而异的。在目前的中国,虽然有些人是在7~10岁时就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但也有很多人到成年甚至四五十岁,才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的。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同性恋者是在初中以前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但大多数人是在高中甚至大学才知道自己的同性性取向的。如图4所示:图4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喜欢同性?

2.大多数校园同性恋者不敢正视自己的性取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在其著译的《同性恋亚文化》一文中,这样描写了一个同性恋者的自述:“我常常自嘲,管我们这类人叫永远走不出阴影的人,是在一个阳光找不到的地方,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其实,许多同性恋者在最初发现自己的性取向时,都经历了艰难的过程。图5最初发现自己的性取向时,什么感受?通过图5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同性恋者觉得同性恋是一种正常行为,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关于性的知识教育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然而,还有大多数的同性恋者不敢正视自己同性取向,甚至近十分之一的人有过自杀的念头。同性恋者的这种消极心理形成是有原因的。虽然说社会各界对同性恋群体越来越宽容,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同性恋的憎恶还在相当范围里存在。在很多人的眼中,同性恋仍然是一种非道德的可耻行为。有来自家庭歧视的,有来自学校工作单位歧视的,有来自医护人员歧视的,等等。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大部分人对同性恋还是比较歧视的。这种歧视心理使得同性恋者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影响。调查中有人形容自己是“怪物”,不敢和正常人一样走在大街上,不敢与人交流,不敢坦露自己的心声。就是在这种纠结中,他们和自己、和这个社会做了较大的斗争。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36%的同性恋者面对周围人的歧视会选择尽量沟通,尝试着让大家去接受自己。27.6%的同性恋者表示很失落、很痛苦,也有36.4%的同性恋者不在乎周围人的看法,认为做好自己就行。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同性恋被认为是可以治疗的,甚至有好多同性恋者被迫去接受各种治疗和转化。如图7所示:图7你认为同性恋可以矫正吗?那么,同性恋究竟能不能矫正?其实,真正的同性恋者不想改变自己,也不会感到痛苦,一般也不要求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但如果自己不是刻意追求同性恋,或者说也从没有这类行为,而只是停留在想法和怀疑上,同时,又非常想使自己摆脱,那么,改变是能够做到的。事实上,生活中有不少人存在着“同性恋恐惧心理”,其实质是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恐惧和不安,在潜意识中对未来表现出一种担忧和缺乏自信,这是人心理发展中的正常心理变态的范畴,所以,类似于这种“假性同性恋”都是易于矫正的。然而,出于某方面的压力,许多真正的同性恋者会被迫去接受各种治疗和转化,其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更多的自责和懊恼。“同性恋治疗原则的及时条就是,所有接受治疗的同性恋必须是自愿的。由于同性恋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异化,如果被治疗者并非发自内心地接受治疗,即便被迫前来也会从内心里抵触所有治疗努力,并且因为叛逆与抗拒使得治疗结果适得其反。”所以说,应该理性认识同性恋的矫正行为。

3.同性恋群体更易染上艾滋病艾滋病传播中,同性恋人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群。根据卫生部门监测的数据,目前,男男性行为在艾滋病传播中所占的比例迅速攀升,群内感染率已经超过5%,并有继续上升趋势。国外一些同性恋者只有同性性关系,没有异性性关系。而在我国,由于文化传统、社会观念的不同,同性恋者往往会被迫去和异性结婚。既有同性性关系,又有异性性关系。所以说,正是因为这种文化背景,同性恋群体的艾滋病防治问题在中国不再仅仅是同性恋群体内部的问题,也成为一个涉及所有人的问题。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42.9%的同性恋者认为同性性行为有可能会染上艾滋病。35.7%的同性恋者认为做好保护措施,应该不会染上艾滋病。此外,有14.3%的同性恋者表示同性恋之间不会染上艾滋病,还有7.1%的人表示男同性恋染上艾滋病的几率比较高,女同性恋还好。当问到如果染上艾滋病会怎么办时,绝大多数同性恋者还是持比较积极的心态。这一方面体现了同性恋者对自我身份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的积极效应。不论是同性恋者还是艾滋病患者,他们和正常人一样,都需要被爱被关心,我们应该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图8如果你已经染上艾滋病,你会怎么办?

二、校园同性恋的未来

1.被大众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际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性恋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历史上大量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哲学家都是同性恋者。但是,因为与传统的社会习俗相悖,到今天,同性恋群体仍然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关于大众对同性恋的看法,我们做了一项社会调查。在我们的随机采访中,有一部分市民是支持同性恋的,有一部分市民持反对态度,还有一部分市民不清楚同性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大部分市民是站在中立的角度,对同性恋还是比较理解和宽容的。然而,在另外两项调查中,大多数人对于这个问题又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可以看出,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大多数人对于同性恋还是比较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是亲戚朋友身上,许多人则表示不能接受。

2.同性婚姻能否合法化仍是一个谜近几年,国内外同性恋结婚的例子已是屡见不鲜了。而且,世界上一些国家是允许同性恋结婚的,像荷兰、法国、德国、丹麦、英国、美国的马萨诸塞州与加利福尼亚州等等。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国家在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这块还是一项空白。在受到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同时,校园同性恋者们也和我们一样,向往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那就是结婚、成家。在支持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人群中,大部分人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也有结婚的权利。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有利于让同性恋者在阳光下生活,消除大众对他们的歧视。有一部分人表示同性婚姻合法化有利于稳定同性关系,降低艾滋病等疾病传播,可以避免同性恋者走入异性婚姻,杜绝同妻等大量家庭悲剧的发生。还有一少部分人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原因,认为同性恋婚姻可以合法化。在反对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人群中,大部分人认为同性恋不能生育后代,不利于人类的发展,还会诱使同性恋现象增加,影响社会风气。有一部分人认为结婚就是男女双方之间的事情,同性婚姻合法化会诱使同性恋现象增加,加强性病或艾滋病传播。还有一少部分人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原因,认为同性恋婚姻不可以合法化。其实,如果要把同性婚姻上升到法律的层面来说,肯定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社会秩序。真正的婚姻关系,一般立法都应该以夫妻关系为前提,也就是说,婚姻首先担任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建立一个小家庭,成为一个社会细胞,维护社会的稳定。第二,它有一个自然上的属性,就是它需要繁衍后代,来完成人类繁衍生息的这样一个作用。那么,同性恋也是公民选择行使自己权利的一个方面。虽然说他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可能不会侵害他人的利益,但在对社会的管理上却有一定的影响。从这些层面上来考虑,对于目前的中国,是否能把同性婚姻作为立法的一个考虑,甚至上升到立法层面,真正制定出法律来说,还是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的。

三、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加深了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现归纳如下:

1.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同性恋者对其自身的心理认知还是比较理性的,但仍有人不敢正视。面对自己的性取向,个别人会出现抑郁倾向,甚至有人想过自杀。事实上,校园同性恋者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来自家庭、老师、同学、朋友、社会的许多外在困扰,他们不得不隐藏自己的身份,独自承受着各种压力和痛苦。所以,学校应该努力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时关注他们,化解他们心中的负面情绪,避免出现一些心理危机事件。

2.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加强同性恋相关知识的宣传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大多数人对同性恋还是比较歧视的。因为在我们传统的性文化里,认为性就是指男性和女性,不存在男性跟男性或者女性跟女性。所以,这种现象恰恰反映了我们长期以来关于性知识教育的保守性和含蓄性。校园同性恋者的内心很敏感,极易出现心理波动。这种外在的歧视会使他们变得不自信,对外界充满恐慌感,以至于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产生不好的影响。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者组织一些关爱校园同性恋者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同性恋方面的知识教育,让大家以正确的态度来理解同性恋。对于校园同性恋者,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心理咨询室,来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排除他们的心理压力,也可借机引导他们正确的性取向。

3.学校应加强对同性恋性生理、性心理、性健康方面的教育在调查同性恋者时,多数人表示他们曾经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并且,六成的人表示没有采取过安全保护措施。这种情况在大学男同性恋中表现更突出,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比较活跃,安全意识又很差,所以在发生性关系时比较随意。但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男同性恋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正是由于一些不健康的性行为,才加剧了艾滋病在这类人群中的传播速度。学校应该加强对同性恋者性生理、性心理、性健康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规避风险。另外,进行性知识教育也有利于预防校园同性恋者从事一些违法活动。之前,同性恋一直是一个比较隐蔽的话题,同性恋者们只能通过浏览一些黄色网站等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没有形成正确的性观念,所以犯罪几率也大大增加。对校园同性恋者进行性知识方面的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形成一种健康意识,从而更好地生活。

作者:第五昭婷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校园心理论文: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校园环境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发展 健康 校园环境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和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的论述,提出应当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校园环境。

目前,一些学校的德育教育仍然是片面要求学生听话、服从,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道德水准的标志,而忽视了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压抑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现代社会中,青年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愿望日益强烈,对陈腐的、压抑自己的要求和方式感到不满并实行抵制。社会学家预言,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青年取得成功所必备的首要素质之一。严峻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心灵有伤的天之骄子,能承担起建设二十一世纪中国宏伟蓝图的重任吗?唯有大力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校园环境,大学生才能及时走出“精神低谷”,树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勇气。

1、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

2002年,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组织人员对江西省28所高校3422名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进行调查时,学生认为自己心情舒畅和比较舒畅的只有31.8%,感到心态压抑和比较压抑的高达32.2%,一般的为31.8%。

南通大学每年开学后三个月会对新生作一次心理状态测试并建立档案,从这份测试中大概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水平来看,在校生中70%以上的同学心理健康,20% 左右的同学存在一系列的心理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另外有60%左右的同学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异常和心理障碍,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些羞于承认和没有意识的心理病患者。从近两年来的测试结果来看,2006年被调查者中心理严重不健康者占6.4%,2007年占7.2%,总体呈上升趋势。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在心理素质上有着特异性,其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也有着明显的特异性。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包括个体的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

(1)环境变迁因素

这种环境的变迁不仅存在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一个如何自我调适以适应新的人际关系,自我地位变化的问题。而过去,我们更多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实际上,后者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大。一位大二的学生在咨询中讲到,入学后由于想家开始失眠,白天又打不起精神,昏昏沉沉。大学二、三年级中出现心理障碍的人数最多,很多是由于一年级的适应问题所引起的,环境不适引起对自我重新确认的适应不良。

(2)人际关系与理志的丧失

大学生中经常出现的丧失不外乎几种:重要的人际关系的丧失即指家人、朋 友特别是异性(恋人)的关系的丧失、荣誉的丧失及自尊丧失等等。这些丧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自尊心理,并且严重时会使他们情感和生活上产生严重的障碍。?

(3)不正常的消费观念

在有些学生为明天的早餐而发愁时,有些学生却一掷数金。下馆子撮一顿的事在大学已屡见不鲜,至于撮的理由是五花八门。其开销少则数十元,高达千余元。撮来撮去油了自己的嘴,撮瘪了父母的腰包。另外,化妆品、香烟、零食、网吧、“感情投资”等也是大学生消费的主项。

(4)预支了的生活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贞操的大旗似乎再也扛不住了,他们崇尚活着就是要享受。在社会呼吁真爱需要等待的时候,校园同居已旁若无人地愈演愈烈。安全套自动售货机亮相高校校园或门口,在某种程度上似乎给了同居的他们一种暗示:社会已承认了我们的行为,尽管这件事曾在舆论界引起过不小的争论,谁也不能否认它给大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3、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

社会都希望每个大学生能通过短短几年的高等教育使其无论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使其综合素质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从而毕业后更好地报效祖国,报效人民。要实现这样的愿望,首先须建立良好的健康校园环境。

3.1健康的校园环境是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

文明健康校园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陶冶情操。北大、清华等知名高等学府,延续百年芳名而魅力不减,不仅因为其拥有的教授、的人才,还因为拥有那溢满学术氛围的文明健康校园。“自强不息,厚德裁物”使清华百年不败,傲视同侪;“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在北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校园文明涵括整洁、优雅、卫生、安全的校园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及健康高雅、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多方面。

3.2 参与校园文明健康环境建设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实践过程

校园文明健康程度最终体现在人的素质上,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严谨治学,言传身教,做学生良师益友;要求同学们以校为家,尊师守纪,发奋图强,成为德才兼备发展的人才。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健康环境建设是同学们成才和学校发展的需要,需要全体师生群策群力,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做一个道德高尚、举止文明、博学多才、有用于社会的人。因此,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健康环境建设是同学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实践过程。

3.3 师生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健康校园

“学校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要建设文明健康校园,必须党政、工、团各部门和学生社团组织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组织学习执行《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学生手册》等文件规定,学习发扬高等学校的优良传统,努力创建一个整洁优美、健康向上、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从而加快我国高等学校办学上层次、上质量的步伐。

3.4帮助学生解决和调整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追求的目标时,可以积极地寻找一些理由来解释和安慰自己。这些理由尽管不一定正确,但可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遭遇挫折时,可设法用一种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抒发心中的积怨,以使心情舒畅起来。情感的渲泄是一种缓解心理压力,保护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目标转移法,即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挫折源中转移到其它较为轻松的活动中去;他人倾诉法,把自己的内心痛苦与不快告诉给可以信赖的亲朋好友,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帮助;自我倾诉法,把自己心中的不快用日记等方式记载下来,以稳定情绪,起到维持心理健康的作用。

3.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创建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相结合

多年来,我国高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阵地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以图书馆、礼堂、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馆、校史展览馆、科技文体社团等为主体的文化娱乐阵地,以书报刊、广播台、闭路电视、宣传栏、阅报栏、公益广告牌、互联网等为主体的宣传阵地,以及以中外著名科学家塑像等为主体的校内人文景观。这些无声的教科书,对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都起到了耳濡目染、细雨润物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以及优良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着力于大学生素质的拓展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两极融合,改善大学生人格品质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为大学生健康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4、结束语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和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高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趋势,加强特殊群体的研究,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高等教育健康校园的环境的变化,对营造大学生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提出了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形成新思路。只有正视变化,积极探索,与时俱进,才能真正落实加强健康校园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

校园心理论文:浅论和谐校园语境下大学生思治教育课逆反心理的多维审视

论文摘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逆反心理基本概念入手,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万出上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逆反心理;多维审视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建设”和谐高校”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课堂。党的十七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不少学生对这门课程还有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成才产生了消极影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在新形势下探求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学生逆反心理内涵及表现

(一)基本内涵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与教育者对对方的要求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换言之,它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顾名思义,思想政治教育课逆反心理就是大学生接受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产生的一种与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相对立的强烈否定情绪。从严格意义上讲,其作为与外界引导相对抗的反控制心理,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事物的否定态度和抵触情绪,二者在逻辑上是种属关系而非同一关系,我们不能简单把对抗、猜疑、不满等归结为非常规性质的态度反应。

(二)具体表现

1、主观上抵制:思想政治教育课无用

思想政治教育课来与不来、学与不学都无大碍,不少学生持有此种观点。在现实的条件下,整个社会都在忙于发展经济。大学生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空洞无物,学这些课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找工作有帮助的实用课程和技能。于是,很多同学盲目逃课,甚至还出现为了通过”考研”平时不努力学习而大把花钱上辅导班的怪事。

2、态度上偏激:对正面教育从负面思考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精英阶层,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阴暗面,往往以自己提出的”新思维”对主流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消解,造成了学生中间的逻辑思维混乱,使得同学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愈发淡漠,市场经济下的极端功利化主义倾向日趋明显,最终影响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剖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大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首先,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模式:产生逆反心理的外在诱因。从教师自身素质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中,作为学生信息输入源和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其精神的感召力量和人格力量、知识结构和教学体态及教学语言都可以影响到学生形成对所讲内容的可信度。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年岁偏大,知识结构不甚合理,这样不免会出现缺乏教学热情,令学生和教师都很尴尬的两难境地。某些教师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工作热情不高,教育教学理念不够科学,对待工作抱着”作24小时和尚撞24小时钟”的态度去敷衍,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还有些教师对待学生自以为是,自恃甚高,那就更会使学生的对立情绪加剧,导致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加深和升级。

从教学内容来看,单调乏味的枯燥内容使学生逆反心理日益加剧。大学生具有高度爱国热情和政治热情,他们非常渴求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求自己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有一个重大的飞跃。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中有很多问题只是把一些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无法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所以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变革和突发事件难以作出合理解释。

从教学模式来看,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又一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采用的是灌输理论和填鸭式的方法,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并且忽略和轻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教师讲,学生记,上课记,下课忘,考前背,考完忘,强制性的顺从式的教育教学的模式实质上并没有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其次,学生生理因素和自身素质:产生逆反心理的内因所在。从生理因素看,青年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和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急切渴望长大的情绪使他们急于审视成人,考察自我,向别人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青年学生无不希望像父母和师长一样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但他们的阅历太浅,对社会的了解还甚少,只是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这些有限的方式和途径来进行,从而在自尊心受挫的极为敏感的情况下,以自己出人意料的”反叛”行为引起师长和社会对其存在和要求的重视。

从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来看,他们的知、情、意、行具有典型的不平衡性。他们的思维更多的还是一种感性的思维,还没有达到足够和理性和成熟,而认定的事物和观念也往往处于一种懵懂和憧憬的状态。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即使面对他们也从不迷信,敢于挑战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情感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和矛盾性,但由于他们的社会实践有限,眼界相对狭小,故而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并不能用客观、辩证、、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前瞻性的看问题,难免在控制和支配自己上有一定的任性和会轻率盲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中介。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效益是首要原则,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深深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人们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前进迫切需要国人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不断变化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距今160多年前的欧洲,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现在不同。面对在实践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很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很难用传统的理论来解释现在的一些复杂问题。大学生作为中国公民中的一员,很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他们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深切体会到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和自身存在的时代价值。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个别党员干部的贪污腐化行为和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侵犯了人民的利益,损害了我们党的形象。

三、消除逆反心理的路径选择

(一)教师素质:提升,展示人格魅力

教师是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示范者和领路人,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思想素质起到关键的导向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必须要把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态度诚恳且作风民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品质和待人如己的爱心定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较低,讲课无的放矢,毫无耐心,用命令去对待学生的质疑,甚至还不时讲一些反面消极的东西,致使学生思想混乱,无法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身教重于言教。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博的人文基础知识、新兴学科知识和时事知识的学习,才能对不断涌现的各种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合理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精挑细选,合理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他们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着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和心理状态,在充分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现到本质的去看待和分析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拥有的材料既要,有正面的事例还要有反面的典型;另一方面,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的眼光本质而辩证地看待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进行分析。

(三)评价体系:改变了考定音的格局,逐步走向多元化

考评体系不仅影响着教学效果检验的度,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考核还是以学期末的一次大考为主,应该逐步过渡到考评方式的多样化,除基础知识考试外,还要通过课堂讨论、写论文、社会实践等手段考核学生的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等。通过加大对平时考核比重的上调逐步激励学生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拎领会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只有建立~套科学的考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才能从传统中走出来,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校园心理论文: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校园环境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发展 健康 校园环境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和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的论述,提出应当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校园环境。

目前,一些学校的德育教育仍然是片面要求学生听话、服从,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道德水准的标志,而忽视了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压抑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现代社会中,青年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愿望日益强烈,对陈腐的、压抑自己的要求和方式感到不满并实行抵制。社会学家预言,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青年取得成功所必备的首要素质之一。严峻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心灵有伤的天之骄子,能承担起建设二十一世纪中国宏伟蓝图的重任吗?唯有大力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校园环境,大学生才能及时走出“精神低谷”,树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勇气。

1、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

2002年,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组织人员对江西省28所高校3422名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进行调查时,学生认为自己心情舒畅和比较舒畅的只有31.8%,感到心态压抑和比较压抑的高达32.2%,一般的为31.8%。

南通大学每年开学后三个月会对新生作一次心理状态测试并建立档案,从这份测试中大概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水平来看,在校生中70%以上的同学心理健康,20% 左右的同学存在一系列的心理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另外有60%左右的同学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异常和心理障碍,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些羞于承认和没有意识的心理病患者。从近两年来的测试结果来看,2006年被调查者中心理严重不健康者占6.4%,2007年占7.2%,总体呈上升趋势。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在心理素质上有着特异性,其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也有着明显的特异性。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包括个体的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

(1)环境变迁因素

这种环境的变迁不仅存在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一个如何自我调适以适应新的人际关系,自我地位变化的问题。而过去,我们更多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实际上,后者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大。一位大二的学生在咨询中讲到,入学后由于想家开始失眠,白天又打不起精神,昏昏沉沉。大学二、三年级中出现心理障碍的人数最多,很多是由于一年级的适应问题所引起的,环境不适引起对自我重新确认的适应不良。

(2)人际关系与理志的丧失

大学生中经常出现的丧失不外乎几种:重要的人际关系的丧失即指家人、朋 友特别是异性(恋人)的关系的丧失、荣誉的丧失及自尊丧失等等。这些丧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自尊心理,并且严重时会使他们情感和生活上产生严重的障碍。?

(3)不正常的消费观念

在有些学生为明天的早餐而发愁时,有些学生却一掷数金。下馆子撮一顿的事在大学已屡见不鲜,至于撮的理由是五花八门。其开销少则数十元,高达千余元。撮来撮去油了自己的嘴,撮瘪了父母的腰包。另外,化妆品、香烟、零食、网吧、“感情投资”等也是大学生消费的主项。

(4)预支了的生活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贞操的大旗似乎再也扛不住了,他们崇尚活着就是要享受。在社会呼吁真爱需要等待的时候,校园同居已旁若无人地愈演愈烈。安全套自动售货机亮相高校校园或门口,在某种程度上似乎给了同居的他们一种暗示:社会已承认了我们的行为,尽管这件事曾在舆论界引起过不小的争论,谁也不能否认它给大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3、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

社会都希望每个大学生能通过短短几年的高等教育使其无论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使其综合素质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从而毕业后更好地报效祖国,报效人民。要实现这样的愿望,首先须建立良好的健康校园环境。

3.1健康的校园环境是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

文明健康校园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陶冶情操。北大、清华等知名高等学府,延续百年芳名而魅力不减,不仅因为其拥有的教授、的人才,还因为拥有那溢满学术氛围的文明健康校园。“自强不息,厚德裁物”使清华百年不败,傲视同侪;“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在北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校园文明涵括整洁、优雅、卫生、安全的校园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及健康高雅、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多方面。

3.2 参与校园文明健康环境建设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实践过程

校园文明健康程度最终体现在人的素质上,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严谨治学,言传身教,做学生良师益友;要求同学们以校为家,尊师守纪,发奋图强,成为德才兼备发展的人才。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健康环境建设是同学们成才和学校发展的需要,需要全体师生群策群力,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做一个道德高尚、举止文明、博学多才、有用于社会的人。因此,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健康环境建设是同学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实践过程。

3.3 师生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健康校园

“学校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要建设文明健康校园,必须党政、工、团各部门和学生社团组织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组织学习执行《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学生手册》等文件规定,学习发扬高等学校的优良传统,努力创建一个整洁优美、健康向上、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从而加快我国高等学校办学上层次、上质量的步伐。

3.4帮助学生解决和调整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追求的目标时,可以积极地寻找一些理由来解释和安慰自己。这些理由尽管不一定正确,但可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遭遇挫折时,可设法用一种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抒发心中的积怨,以使心情舒畅起来。情感的渲泄是一种缓解心理压力,保护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目标转移法,即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挫折源中转移到其它较为轻松的活动中去;他人倾诉法,把自己的内心痛苦与不快告诉给可以信赖的亲朋好友,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帮助;自我倾诉法,把自己心中的不快用日记等方式记载下来,以稳定情绪,起到维持心理健康的作用。

3.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创建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相结合

多年来,我国高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阵地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以图书馆、礼堂、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馆、校史展览馆、科技文体社团等为主体的文化娱乐阵地,以书报刊、广播台、闭路电视、宣传栏、阅报栏、公益广告牌、互联网等为主体的宣传阵地,以及以中外著名科学家塑像等为主体的校内人文景观。这些无声的教科书,对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都起到了耳濡目染、细雨润物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以及优良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着力于大学生素质的拓展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两极融合,改善大学生人格品质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为大学生健康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4、结束语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和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高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趋势,加强特殊群体的研究,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高等教育健康校园的环境的变化,对营造大学生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提出了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形成新思路。只有正视变化,积极探索,与时俱进,才能真正落实加强健康校园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

校园心理论文:浅论和谐校园语境下大学生思治教育课逆反心理的多维审视

论文摘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逆反心理基本概念入手,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万出上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逆反心理;多维审视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建设”和谐高校”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课堂。党的十七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不少学生对这门课程还有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成才产生了消极影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在新形势下探求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学生逆反心理内涵及表现

(一)基本内涵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与教育者对对方的要求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换言之,它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顾名思义,思想政治教育课逆反心理就是大学生接受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产生的一种与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相对立的强烈否定情绪。从严格意义上讲,其作为与外界引导相对抗的反控制心理,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事物的否定态度和抵触情绪,二者在逻辑上是种属关系而非同一关系,我们不能简单把对抗、猜疑、不满等归结为非常规性质的态度反应。

(二)具体表现

1、主观上抵制:思想政治教育课无用

思想政治教育课来与不来、学与不学都无大碍,不少学生持有此种观点。在现实的条件下,整个社会都在忙于发展经济。大学生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空洞无物,学这些课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找工作有帮助的实用课程和技能。于是,很多同学盲目逃课,甚至还出现为了通过”考研”平时不努力学习而大把花钱上辅导班的怪事。

2、态度上偏激:对正面教育从负面思考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精英阶层,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阴暗面,往往以自己提出的”新思维”对主流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消解,造成了学生中间的逻辑思维混乱,使得同学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愈发淡漠,市场经济下的极端功利化主义倾向日趋明显,最终影响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剖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大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首先,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模式:产生逆反心理的外在诱因。从教师自身素质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中,作为学生信息输入源和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其精神的感召力量和人格力量、知识结构和教学体态及教学语言都可以影响到学生形成对所讲内容的可信度。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年岁偏大,知识结构不甚合理,这样不免会出现缺乏教学热情,令学生和教师都很尴尬的两难境地。某些教师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工作热情不高,教育教学理念不够科学,对待工作抱着”作24小时和尚撞24小时钟”的态度去敷衍,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还有些教师对待学生自以为是,自恃甚高,那就更会使学生的对立情绪加剧,导致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加深和升级。

从教学内容来看,单调乏味的枯燥内容使学生逆反心理日益加剧。大学生具有高度爱国热情和政治热情,他们非常渴求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求自己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有一个重大的飞跃。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中有很多问题只是把一些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无法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所以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变革和突发事件难以作出合理解释。

从教学模式来看,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又一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采用的是灌输理论和填鸭式的方法,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并且忽略和轻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教师讲,学生记,上课记,下课忘,考前背,考完忘,强制性的顺从式的教育教学的模式实质上并没有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其次,学生生理因素和自身素质:产生逆反心理的内因所在。从生理因素看,青年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和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急切渴望长大的情绪使他们急于审视成人,考察自我,向别人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青年学生无不希望像父母和师长一样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但他们的阅历太浅,对社会的了解还甚少,只是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这些有限的方式和途径来进行,从而在自尊心受挫的极为敏感的情况下,以自己出人意料的”反叛”行为引起师长和社会对其存在和要求的重视。

从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来看,他们的知、情、意、行具有典型的不平衡性。他们的思维更多的还是一种感性的思维,还没有达到足够和理性和成熟,而认定的事物和观念也往往处于一种懵懂和憧憬的状态。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即使面对他们也从不迷信,敢于挑战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情感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和矛盾性,但由于他们的社会实践有限,眼界相对狭小,故而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并不能用客观、辩证、、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前瞻性的看问题,难免在控制和支配自己上有一定的任性和会轻率盲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中介。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效益是首要原则,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深深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人们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前进迫切需要国人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不断变化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距今160多年前的欧洲,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现在不同。面对在实践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很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很难用传统的理论来解释现在的一些复杂问题。大学生作为中国公民中的一员,很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他们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深切体会到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和自身存在的时代价值。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个别党员干部的贪污腐化行为和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侵犯了人民的利益,损害了我们党的形象。

三、消除逆反心理的路径选择

(一)教师素质:提升,展示人格魅力

教师是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示范者和领路人,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思想素质起到关键的导向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必须要把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态度诚恳且作风民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品质和待人如己的爱心定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较低,讲课无的放矢,毫无耐心,用命令去对待学生的质疑,甚至还不时讲一些反面消极的东西,致使学生思想混乱,无法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身教重于言教。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博的人文基础知识、新兴学科知识和时事知识的学习,才能对不断涌现的各种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合理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精挑细选,合理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他们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着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和心理状态,在充分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现到本质的去看待和分析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拥有的材料既要,有正面的事例还要有反面的典型;另一方面,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的眼光本质而辩证地看待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进行分析。

(三)评价体系:改变了考定音的格局,逐步走向多元化

考评体系不仅影响着教学效果检验的度,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考核还是以学期末的一次大考为主,应该逐步过渡到考评方式的多样化,除基础知识考试外,还要通过课堂讨论、写论文、社会实践等手段考核学生的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等。通过加大对平时考核比重的上调逐步激励学生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拎领会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只有建立~套科学的考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才能从传统中走出来,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校园心理论文:浅谈和谐校园建设中“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90后”心理发展正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的矛盾时期,也是其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重视和研究“90后”大学生心理状态,引导其排解心理障碍,培养“90后”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教育界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剖析了引起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以及相应教育对策的探究。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和谐校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师生心理和谐。“90后”已陆续进入到大学学习深造。如何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建设社会、和谐校园的高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一、构建和谐进程中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是:以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为主要内容,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高雅优美的文明校园、科学民主的学术校园、健康环保的生态校园、充满活力的开放校园。然而“90后”大学生是校园的主体组成部分,他们的身心和谐是校园和谐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大学生更好的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学校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同时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参与者,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在校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因此,针对在校“90后”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为个体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使其能更好地参与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

3.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校园突发事件,保持校园安全与稳定。通过在大学期间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与心理有关的科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排解求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还可以使大学生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势态,摆脱困境,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危机事件,有利于保持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二、“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亟待关注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无信仰、自卑、多疑、抑郁、嫉妒、骄傲等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概括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理智、稳定愉快的情绪,豁达的心胸;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总是乐于与他人交往。希望获得真正的友谊和朋友;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正确、稳定的人生观和信念,并以此为中心形成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将自己的需要、愿望、理想、目标与行动统一起来,形成完备统一的人格;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具有正确良好的自我观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社会既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深刻的认识力和理解力,因而能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并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为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善于调整自己对现时的期待和态度,是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大量的生活经验和鲜活事例告诉我们,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把握自己,适应环境,面向未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现实生命的价值。

2.“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2.1入学适应问题。从高中生变成大学生,是每一个入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90后”新生入学后,导致他们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生活环境的改变,表现在生活不能自理,不能马上适应集体生活,在入学前,他们只顾应试学习,生活上父母亲会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进入大学后住进集体宿舍,学习之余生活上的点点滴滴都必须自己办理,一旦出现自己没有解决过的问题,就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其次是自我观念不能随着环境的转变而及时转变。有的同学在高中阶段曾是被受关注的佼佼者,而在人才济济的大学里,身边的“高人”比比皆是,自己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只能是普普通通的一员,昔日被光环笼罩的优越性荡然无存,无形中产生失落感,导致心理失调;另外,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他们理想的不一样,高中生对大学充满了向往,认为大学生活悠闲、浪漫、充满诗情画意,而现实中大学管理制度严格,课程繁重,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高,考试考级就业压力大,并非想象中的“象牙塔”。大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2学业规划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涯又该如何规划呢?高中阶段的学习都不需要自己去规划,老师已经把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安排得很清楚,并且明确的指明哪些地方要了解,哪些地方要重点学,跟着老师的思维去努力学就能拿高分。大学学习对自主性、自觉性的要求大大地增加了,课程的门数增加,难度加大,信息量增多。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要了解、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大量的课余时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习主业与社会活动在时间、精力方面如何分配与平衡,所学专业与个人喜好不符合,从单纯的死记硬背到推崇 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等这些冲突,如何取舍抉择,导致心理上迷惘,行为上表现为不知所措或随波逐流。

2.3人际交往的问题。“9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享受着比较富足的物质生活,更加追逐个性、重视自我,安逸舒适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性格活泼、思维活跃。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然而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却并不乐观。“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意志品质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的特点。进入大学后,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经历不同,学习、生活习惯差异大,部分同学在与人相处,沟通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他们在结交新同学,融入新集体时存在困难,从而造成挫折感和孤独感;部分同学性格内向,又不具备文艺特长,大部分社团活动不能参加,感到自己无法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90后”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公主”或“小皇帝”,被父母亲人溺爱的像温室里的花朵,心高气傲,心灵却极其脆弱,进入到大学这个大集体生活,面对学习、工作、友情、爱情,受不了一点点挫折,心灵极容易感到创伤,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自杀或伤人。同时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自我定位普遍较高,成才愿望强烈,但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长还不成熟,在面对社会竞争加剧、学习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严重与自身发展相关的问题时,容易产生失望、自卑、无助甚至强烈的挫折感和逆反心理等心理障碍。这些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极不协调的 。

2.4就业压力与困惑。根据近期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630万,再创历史新高。当前经济危机全球化,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合分、突发事件等。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现实与理想的反差、未来的不确定、社会环境的压力形成一股合力,左右着“90后”大学生的情绪状况,这种精神状态成为“90后”大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三、和谐校园建设中“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由个别教育轻型普及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90后”发挥其主力军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以及健康的体魄,也就是需要把自己塑造为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教育计划,由别教育转为普及教育,从教学、活动、实践、师资、经费等多方面逐项落实,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多方位开展。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其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人们只有具备和谐心理才易于接受其他各种教育。从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针对不同学生心理素质的状况,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心理教育方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和谐统一。

2.常规教育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靠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来实现。首先是需要强化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广泛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知识竞赛、心理沙龙、团体辅导、心理热线等。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和学生一起互动,让学生自己拟定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方案或活动等等,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90后”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与网络密不可分这一特点,学校还可以通过开通专门的心理微博、QQ、电子邮件、手机飞信等形式,充分发挥现代通信设备的优势,随时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三是注重校园“和谐单元”、“和谐细胞”的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要从建设和谐班级、和谐宿舍,和谐课堂等入手,通过深入有效地开展班风、学风、校风建设,引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体系

和谐校园建设中,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监控机制、心理辅导机制、心理疏导机制、心理治疗机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是有效开展“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建立心理监控机制,就是要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的预警网络系统。是要充分发挥辅导员、任课老师和学生中“心理气象员”作用,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便于对其及时进行辅导和干预。针对新生要入校后就进行心理测量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早发现、跟踪,及时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就是针对有心理障碍或者心理不适的学生,运用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拓展训练等各种有效形式及时辅导学生心中的困惑,调节心理矛盾,使学生心理平和自然,适应大学生活。建立心理治疗机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疾患或者心理突发事件,及时通过医学和心理干预的手段治疗。建立心理保障机制,需要学校和社会不断完善各种相关制度,规范体制,促进学生在校学习、工作、生活、择业等相关活动的公平竞争,促进学生走入社会以后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减少引发心理不平衡,心理困惑和心理矛盾的诱发因素,做好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90后”大学生和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优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如何,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有极大关系。首先是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队伍建设,主要通过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进行专业化得障碍性辅导;其次是兼职心理辅导的队伍建设如班主任、辅导员等,主要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大众化与专业化相覆盖的适应性辅导;再次是学生干部,心理协会骨干等建立的队伍,主要围绕学生发展,潜能开发的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辅导员等方式进行大众化的开发性辅导。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毕竟只占少数,担负全校上万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还是要靠专业咨询教师指导下的兼职队伍,即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干部、学生社团骨干等。

从某种角度来讲,和谐大学的建设归根结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把握“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新特点,有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引导,做好“9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渗透在学校管理、教学、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在今后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在学校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形成全员动员,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相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将对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校园心理论文: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的作用

一、良好的校园环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心理品质

1、改善校园物质条件,形成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住校生,他们整天奔波于教室、宿舍、图书馆、实训室等场所,校园的内部环境与他们息息相关。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校园的规划设计、建筑物的风格特色以及教学设施的配备等手段营造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教学环境和生活场景。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大投入,改善校园的物质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校园的整洁和优美,感受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体验建筑的现代与舒适。同时学校还要增加文体活动设施,配足教育教学设备,形成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氛围,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它可以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进取的精神状态,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2、加强人文环境建设,营造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他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的确如此,学校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校园的文化氛围体现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句标语、一个横幅等方面。真正优美的校园环境,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环境,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职业院校更应给予学生关爱、重视和引导,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氛围。如在校园建筑、主干道的命名上要仔细斟酌,体现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每栋楼的楼道应设置格言警句、每个班级的板报要有启发意义、学校的电子大屏幕上也要不断更新“心情物语”等内容,让学生时时刻刻都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上得到积极的暗示;学校的文化长廊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上需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眼球,教会学生怎样快乐地学习生活,如何排解心理上的困惑和疑虑等。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就是在软环境上下工夫,在细节上仔细谋划,让学生在校园内受到无声的教诲,从而端正自己的日常行为,并学会进行心理调节,增强心理品质。

二、笃厚的校园精神能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1、弘扬校风传统,凝练育人文化。校风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治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的高度凝练,它是学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恪守的准则。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要广泛宣传自己的校风、教风、学风等传统,突出职业特色,引导学生崇技尚能、实践创新。如可以发挥橱窗、展板、标语牌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校风、学风等,让学生在校园的各个地方都能见到关于校风传统的宣传标语,为学生提供思想教育的精神食粮;经常开展校情校史教育,邀请杰出校友到校进行励志演讲,彰显学校的办学成绩,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凝练深刻的育人文化。久而久之,学生们会深刻领会校风的内涵,牢固树立爱校、尊师、重教、乐学的思想,并在日常的行动中得以体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2、尊重学生人格,和谐师生关系。校园的精神文化还体现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氛围等方面,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只有当师生之间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关系时,学生才能对教师言听计从,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多数职校生在中学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进入职校后在心理上更需要得到老师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用朋友式的爱心和诚心来对待学生,以情感人、以情教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引导学生融入集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学生在遇到困惑时就会首先想到找老师或朋友倾诉,并学会自己调节心理,保持心情舒畅,其心理负担便会随之减轻,心理也会变得更加阳光和健康。

三、完善的制度规范能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校园制度常常以规定、措施、决定等形式出现,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它主要是指学校和班级教育中的领导体制、管理模式、教学规范、活动组织形式以及各项规章等。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它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和特色亮点。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够规范学校的教学秩序,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使学生充满自信,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从而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1、严格学校管理制度,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约束性的条款,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限制性和规范性。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自我约束力较差,叛逆心理较强,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做出违纪甚至违法事件。因此学校要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将“冰冷”的制度转变为学校的内在文化,逐步让学生接受和认可,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着力于学生的发展。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会激发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

2、组织校园文体活动,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具有愉悦性情、培养兴趣、增长才艺等作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增强自信心,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格,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文体活动是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渴望得到尊重,更渴望获得成功,因此职业院校要采用“多元智能”的理论来综合评价学生,并用制度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化艺术节、职业技能节、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活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采用学分制的方法激励学生每学期都参加一定数量的第二课堂活动,具体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统筹规划,如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努力办好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以一系列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展现自我,克服怯懦和自卑心理;针对职校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技能比武、创新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组织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四、小结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髓和灵魂,它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中创造和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整洁的校园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等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优良的校风传统、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特征;完善的学校制度、多彩的校园生活等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校园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让学生在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健康茁壮成长。

作者:卞波 单位: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心理论文: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一、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目的,预防和发展才是目的

现在一些学校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一种手段,一切围绕提高学习成绩,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比如,进行智商测试、学习方法指导、考试前的心理调适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应包括:学习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抗挫折耐力的培养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还有一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误认为是心理治疗,将学生视为有心理疾病的患者,用测量病人的量表来测量学生,用医生记录病史的办法建立心理治疗档案,有的辅导教师甚至穿上白大褂,给学生造成心理紧张和压抑。更为严重的是,有的竟然给学生用药物治疗。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性问题,是伴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交际范围扩大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适应,而并非是心理疾病。所以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消极的它不是目的,而预防和发展才是目的。学校要科学地使用量表、解释量表,心理辅导不只是防治学生各种异常心理和行为,而是要帮助学生达到心理功能的状态,个性、性格的完善发展,心理潜能的较大开发。预防胜于治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坚持以下六项原则:一是发展性原则,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二是坚持主体性原则,在心理教育过程中,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是相容性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氛围,形成师生间的“心理场”,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四是活动性原则,要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五是成功性原则,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六是协同性原则,在心理教育过程中,要懂得心理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协同发展。

二、统筹规划,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学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建章建制,做好组织、计划和措施的落实工作,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明确此项工作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学科教学和家庭教育中,校内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设立热线电话和知心信箱,建立心理辅导室,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运作。努力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搭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积极开展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探索研究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发挥优势,形成合力稳步推进。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根本。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必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为此,要十分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培训要采取行政与科研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形式,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使教师能够率先比较、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理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有效指导本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外,还要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定时参加研讨会,不定期选派分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去外地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请大学和教科院心理学专家教授分别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政教团队干部、班主任等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和辅导报告,不断更新全体教师的育人观念,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三、着眼研究,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创设活动课教育模式。各学校在了解、研究学生心理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以活动课为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在实践中摸索并完善“活动式”、“诱导式”、“情境式”、“体验式”、“聊天式”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模式,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方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结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能力与水平。

2.创设以心育活动为载体的教育模式。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过程之中。目前不少中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这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的课程。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心。开发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育网。“心育”网站共有:心海拾贝、心育课堂、心语亭、心育论坛、百宝箱和知心屋。“知心屋”里设有“学生在线”与“家长在线”两块,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热线进行心理咨询,寻求辅导和帮助,搭建的这座“心桥”,使学生和家长、学生和老师间心心相连。银川市不少学校开设热线电话、知心信箱、或网上“QQ聊天室”,直入学生心灵,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撞击,产生共鸣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心理困扰、常见的心理障碍、自卑倾向、学生孤独倾向、人际冲突等问题。学校根据不同学生选择,通过热线电话的开通、心理信箱的设立和“知心小屋”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沟通了感情、增强了自信,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实效。有许多教心理健康的老师充分施展“真情倾诉”的技巧,提高了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这一切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氛围,搭建学生成功的桥梁

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就意味着信任和鼓励,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打开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这样,教师才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有的教师往往以者自居,训斥、讽刺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既影响了教育效果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负面影响。致使学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老师也无法把握他们的心理及思想动态。因此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教育。教师才有可能、有机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心理变化等。然而,尊重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让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变着学生,这一切需要我们对学生付出一种感情投资。这种情感投资是不容被任何形式所代替的。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营造和谐、民主、自由、宽松的文化氛围。

2.营造宽松的氛围。置身于宽松氛围的每个人的心理是放松的、自在的、舒服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情感可以自然流露,思想可以任意驰骋,不必受太多的拘束。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做过多、过细,就会给学生一种限制他的不良感觉,虽然教师能达到整齐划一的工作效果,但无疑,学生会因为害怕违反教师的各种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和压抑,丧失了自由表现的机会,抑制了主动创新的动机。因而,减少不必要的规定,使学生有了自由表现的机会,就会有益于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留点“自由”给学生是促进青少年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的条件。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障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校园心理论文: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摘要】应用心理学的培养主要就是以发展知识为基础,以反思实践活动为中介,以促进五种能力发展为核心,实现学生素质的提升。应用心理学发展要正确处理心理学科学应用与心理学理论建设之间的关系,辨证的对待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冲突;必须坚持原则,脚踏实地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应用心理学是一类充满希望的生态事业、朝阳产业和人本专业,它的发展需要我们把握事业化融合,实现产业化拓展,规范行业化服务,提升专业化水准,健全职业化制度,推动市场化运作,建构积极型范式。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科学发展;实践路径;基本策略

一、我国应用心理学发展现状

应用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身和发展自身并对这种知识加以应用的一门重要学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心理学列为21世界重点发展的一门学科,理由是因为心理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同时也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社会效应。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人类心理现象的特征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学发展的必然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应用心理学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而且它的发展的趋势也日益迅猛。应用心理学是21世界下心理学发展的重点领域,虽然它的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由于应用心理学广泛作用于社会生活,不仅关系到心理学的健康与发展,也影响到心理学的科学地位,所以,我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路径与时间策略问题一直备受心理学界的关注。

二、我国应用心理学发展的实践路径

心理学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那个生活中,它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的质量,由于心理学的广泛应用,整个社会对其关注度也非常高.现阶段我国的应用心理学的发展还有很大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些问题,真正地让应用心理学走向社会,更好地帮助人们,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应该更加科学地结合社会现实,来寻求更加能适应我国发展需求的新型的应用心理学发展道路,要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应用心理学对社会和谐、社会进步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应用心理学真正应用到社会服务当中,并且能够积极健康的快速发展。

(一)走向社会服务。应用心理学作为一门与人类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它主要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目标,也是一门服务社会的学科。与基础心理学相比,应用心理学更多的是在人们工作与生活中体现出来,在众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应用心理学一直处于经验丰富地位,也比其他方面的心理学更加受到大众的青睐。同时,作为世界科学前沿紧密结合的学科,应用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应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把心理学的只是运用到实际应用当中,比如教育,工农业,商业,军事等不同的领域。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开始有应用心理学这一学科,并且在校内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了一些比较有经验的心理老师,通过开展一些基础的应用心理学课程,让广大的师生都能够拥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并在对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奉献的同时进行心理学知识传播,默默地加深应用心理学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仰等领域的影响。笔者认为我国的应用心理学还没有真正的适应我们这个社会,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并未被这个社会的理解,所以,应用心理学界不应当为个别的杰出的研究成果得到推广而感到心满意足,我们要立足当下,但是却要眼光高远,看到我国应用心理学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努力突破,需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之道。但是,我们知道开拓创新总是不那么简单的,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富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心理学发展之路我们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需要科学应对,特别是要合理的处理应用心理学全球化与中国化的问题。所以,在把心理学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路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创新,不能直接照搬他国的研究成果,而要结合实际走本土化的道路,只有这样应用心理学才能够自主的发展,中国特色的应用心理学体系才能够成功的建立,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促进社会心理和谐。随着现代心理学的迅猛发展,我国政府也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心理学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多次强调了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认可了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必要性,于是鼓励政府的施政和舆论的引导的重要作用已将成为心理学迅猛发展的目的之一。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达到社会人民的心理和谐,所以,对心理和谐的重视,也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产生良好的影响:在社会之上,人与自然、人与人等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只有合理妥善的应用心理学才能更好地化解各种矛盾与心理纠葛,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和谐发展,都要求我们对心理学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好地运用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并且积极引导自己的行为和认知,才能更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社会各个行业的行为与发展,达到个人和社会之间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我国应用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事业化的大融合。纵观心理学发展的最初和漫长的过去,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学发展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与坎坷。心理学最初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一些排斥,这些都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和对应用心理学所具有的科学性还认识得不够深刻,把握不到位,以及社会对心理学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造成了心理学发展的困境。因此,应用心理学未来发展中,应加大心理学理论应用重要性的宣传,并注重人文关怀、人性提升、个性发展和人格现代化,坚持人文性和科学性,并在发展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将应用心理学从科学核心出发,在探索中发展,在前进中走向生活本位,积极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的道路,为政府的施政和社会公共事业的有效推进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逐步推动社会和商业健康发展,促进更加积极的社会人文环境的形成。

(二)职业化制度的健全。心理学的职业化是心理学广泛应用的基础,同时也是是应用心理学推广和普及的关键,这已经被世界心理学的发展进程所证实。大量研究成果显示应用心理学将是心理学发展的一大重要推动力,要推进中国心理学的职业化的大力发展,需要解决两个方面问题:其一就是要明确职业心理学和职业心理学家的定义,取得社会对心理学这一职业的认同。其二就是要建立职业心理学的资格证制度和许可证制度,要明确的界定心理学的职业范围、责任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标准,从而提高从业者服务质量,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市场化的高效运作。近年来。我国心理学产业化发展已经有所进步。单就一些简单的职业来说,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测试等,这些都已经逐步市场化,而不再是义务性的社会奉献,同时大量的与想理学相关的书籍,影视,教育物资等也都有了一定的市场,另外一些心理服务中介机构、心理服务热线和心理专业网站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被社会公众接受,并进入到商业化运作模式当中,开始市场化经营。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用心理学更应强调服务质量、特色,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能够使心理服务市场空间更加有活力,也能够更加旺盛激发市场发展潜能实现市场化运作的规范化。

(四)产业化拓展的实现。从国际层面上来看,我国作为第四产业的应用心理学的发展稍显滞后,还未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国外的心理学产业却发展势头迅猛,并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尤其是在人才测评和心理咨询方面。所以,我国的应用心理学应积极采取新兴产业化发展形式,逐渐形成新的产业化结构,拓展自身发展产业领域,并从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五)行业化服务的规范。当下社会中,心理学咨询应用机构普遍设立,这些机构集心理学应用、研究、应用开发,应用实践于一体,逐渐形成一种面向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综合性心理学应用实体,并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同时应用心理学的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强化自身能力,提升自身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突显出应用心理学实践性及服务性的显著特点,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认识心理学理论,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使心理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实现共同进步。

作者:王雷 单位: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校园心理论文:环境心理学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要】现代景观设计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对环境心理学这一门学科进行深入的学习并加以运用。如今新式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更应该突出环境心理学的内涵,吸引更多师生前来工作学习,体现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新理念,同时也是高校之间相互竞争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内涵体现

现在全国各大高校每年都持续扩招,生源的不断扩大带来的是高校学习、住宿用地的紧张,许多高校纷纷建立新校区和大学城,这成为当下热潮。但就目前许多高校的校园及新建的大学校区,校园景观的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大学校园内的广场、草地缺乏生机活力。缺少规划和设计感,老师学生经过也不愿过多地驻足停留,这些景观久而久之成为摆设。不少高校的建筑仍然照搬模仿,缺乏鲜明的个性,意境深远的作品。究其原因,这些建筑、景观的设计并未深入了解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忽略了校园景观与适用人群的互动关系,出现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现在部分大学在建造新校区的过程中设计者并未深入研究环境心理学,没有真正将它运用到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上。

一、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经验与人工、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整体科学。相对于人工环境而言,过去设计者忽略了什么样的环境才可令人感到舒适,还有在创造人工环境时应该如何选择侧重点。虽然心理学重视过环境,但因注意力只是放在解释人的行为上,所以对环境的理想状态的探讨被忽视了。如今人工环境日益增多,因而探讨环境的优劣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这种以心理学的方法探讨环境的一门科学就是环境心理学。

(一)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

我们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嗅觉亦或是内心来感知和体验周围环境,我们既可以获得关于周围环境的事实和认识,同时还可以记住通过经验习得对周围环境的情感反应,所以,把感知对象及其前后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了人对环境的知觉。知觉输入人大脑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但人们会运用知觉对周围环境的实际状况“描绘”成一幅幅“图画”或对其进行猜测。这样知觉呈现给我们的或许是一副自然风光的远景,或许是一个充斥着声音和弥漫着气味的城市街道。这些信息通常都以意象或地图的方式在我们大脑中存储和再现。试想,我们也许能用这种关于自然环境的心理意象来制定计划、了解地形或解决现实存在的环境问题等。

(二)唤醒理论

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提高唤醒的强度。主要表现在生理反应上的自主性活动增强,如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加速和肾上腺分泌增多等,也可表现为行为反应上的肌肉运动增强,或者简单的自我报告唤醒水平。唤醒是评估环境的维度之一。唤醒模型通常可以预测,低唤醒行为和高唤醒行为的不同结果,还可以有效地解释诸如温度、拥挤和噪音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行为后果。不论是愉快的或是不愉快的刺激,它们都能提高唤醒程度。

(三)个人空间与领地性

个人空间可定义为一个围绕在人们身体周围的可移动的无形的区域,其他人不可以进入这个区域,它界定了人们彼此之间以多近的距离交往,它随着人们的移动而移动,随着人们所处情境的改变而扩大或缩小。相反,领地是相对固定的区域,具有可见的界限,规范着什么人能相互交往,另一方面,领地通常以家为中心,可以与人分离。领地更多地反映群体的行为,而个人空间更多地反应个体的行为。二者的结合可以提高人对环境的依赖及满意度,同时也会增加环境的丰富程度。

二、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现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设计为人的理念,不断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处理好使用者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环境心理学有关理论的内涵,并将其运用于校园的景观设计中,建立具有能满足使用者要求的丰富环境内容又可以体现环境心理学深刻内涵的大学校园。

(一)因地制宜,突出校园特色

保罗•贝尔在其书中说到“你决定进入你们学院或大学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你做出这种决定难道仅仅是出自于你的理性考虑吗?还是受到你独特品味的影响甚至是源自于你的突发奇想呢?调查表明,60%的寄宿大学生都把外在的视觉环境列为他们选择学校最重要的因素”。根据环境—行为关系理论中的唤醒理论,外在环境景观给使用者最直接的感觉便是视觉上的感受,或愉快或冷淡,校园景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宽敞、舒适、干净的校园环境对师生的工作及学习以促进作用。在突出校园特色,展现校园特色文化的同时,突显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的设计理念,建设集校园特色文化和绿色建校理念于一身的大学校园。清华大学在校园绿化与突出校园文化方面实现了结合。清华大学校园景色,像一幅画卷一样,各种各样的绿化设计恰如不同的线条和色块相互交织辉映,组成一个多彩的整体,既避免了建筑群的呆板堆砌组合,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特色。校园西部近春园的“零零阁”,以及著名学者朱自清笔下荷塘周围的“自清亭”等古典式的园林设计,强调自然和谐,它与大礼堂和主教学楼前开阔的、具有现代化风格的大草坪形成有机的结合,既展现出这所世界著名大学的充满活力的现代气息,又时时令人想起其校园的深远文化背景及代表的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底蕴。

(二)合理规划校园功能区,突出领域性内涵

校园是集中了教学、生活甚至是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身的环境空间,如何合理规划和分配校园用地,以至于不浪费材料与每一块空地,一直都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校园是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地方,在给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校园景观,满足在校师生及外来参观者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广西师范大学的王城校区是在桂林市靖江王府的基础上建立的校区,靖江王府是明代的藩王府,是国家五A级景区。校区的建立兼顾了旅游观光和教学的功能,校园的观光区与教学区并非交错布局,王城的中间有连成一线的古榕树,附带一条几乎贯穿王城的人工花圃,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隔而不绝,左边是端礼门、承运门等景点,右边是主要教学区,中间绿色屏障既不显沉闷亦不显呆板,浑然天成。校区以历史系的学生为主,更给校园增添了几分文化特色的气息。王城倚独秀峰而建,师生在学习工作的同时,亦可感受靖江王府当年的巍峨壮丽;目睹奇妙的自然风光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园林艺术的结合;领略千年沉积的桂林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

(三)丰富校园景观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中型的环境空间,其组成元素包括建筑、场地、道路和标识,类似于一个小城镇,老师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为了满足师生不同的活动需求,大学校园应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景观空间,要做到这一点需利用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借用材料肌理、植物种植及其色彩的配合,如可以利用地形的交错、植物的遮掩来营造一个私密空间,地形、植物都起到了遮挡视线、隔绝噪音的作用,可供学生静思、密谈。而开阔的草坪、操场则可以成为师生运动休闲,进行户外活动的公共空间。

三、结语

新世纪我国的景观设计除了要突破照搬模仿的桎梏外,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以人为本、设计为人的理念,对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投入更多的关注,深入学习研究环境心理学于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型社会,其不仅仅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场所,使用者对其景观设计提出更多心理上的需求,大学校园的建立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形象的树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表征,给师生以归属感。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要求影响着校园景观的设计,而校园环境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久而久之,我们的行为、心理不断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甚至产生共鸣,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优美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具有“塑造”的作用,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思维知觉,长此已久形成人的思维定势。所以,新时期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要不断融入环境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关注并满足师生的心理、行为需求,建设符合新时念的大学校园。

作者:陈虹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校园心理论文:积极心理学理论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于营造积极的、有内涵的高校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要通过指导学生树立目标,建立激励制度,丰富课外活动,增强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通过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塑造积极的人格;通过建设积极的校风班风,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校园文化;心理健康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载体,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思想对于营造有内涵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有一定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含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是兴起于20世纪末的心理学研究新思潮,它消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偏重于研究“治疗心理疾病、从负面来界定和研究心理健康”的片面性,提倡积极的人性论,认为预防心理问题的好工具是培养个体的积极品质、提升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积极情感体验,主要研究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及其产生机制;积极人格,主要研究各种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及形成过程,在这其中又主要以人产生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等为研究重点;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研究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和积极的小系统(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和家庭等)”。积极心理学的三方面内容之间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积极的社会制度有利于个体体验到更多的积极体验的发展,并形成积极的人格。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高校校园文化是在高校校园区域内,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在教育、培训、管理、服务等活动过程中,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为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由师生共同营造的文化氛围,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下面说一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首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存在不合理的认识。例如,及时,长久以来,公众甚至专业人士都习惯于将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等同于办学条件,认为建漂亮的教学楼、完善的设施就是物质文化建设,其实真正意义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除了外显的办学条件外,还应包括内隐的师资力量、学科结构等;第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认识不到位。很多高校片面认为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是好的校园文化,用学习氛围代替校园文化,或者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娱乐活动,通过开展学生活动来代替校园文化,忽视了学生的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及时,重物质文化建设而轻精神文明建设,把精力放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忽视了学生精神风貌的改善;第二,精神文化建设缺乏大学精神。如功利意识浓厚,学生的学习和校园活动都以是否有直接利益为标准,学校教育也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直接环境因素。“积极心理学倡导关注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为校园文化建设指出了一个积极的方向,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对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环境,这些研究内容对于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强积极体验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品质的主要途径。1.指导学生规划未来,树立切合自身的目标。目标能增强人们对未来价值的感知,如果人们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期望,并感知到未来价值与目前状况越相关,就越能建立健康的习惯,且在目标的实现中,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然而,过高的目标会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给自己带来压力;过低的目标不需付出太多努力便可以实现,则难以形成动力。因此目标的设置要符合学生自身的条件,要适宜。高校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人生的长期目标细化为具体的短期目标,并在目标的实现上获得积极体验。2.建立以激励为主、惩罚为辅的人性化管理制度。积极心理学强调激发人的潜能和积极品质,通过激励也提高了学生对未来的预期。因此,在文化制度建设中,要充分注重人性要素,要尊重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掘学生的智慧和潜能,鼓励和赏识学生的优点。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民主的方式讨论和解决问题。3.丰富课外活动,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课外活动能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转移内心的紧张,提高自我满意度。因此,高校要开展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加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指导的社团建设,不仅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完善自我也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时间,缓和不良情绪。大学生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形成积极的情绪特质,也在无形与有形中塑造了积极的人格。

(二)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格

1.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的人格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大学生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将难以找到心理的认同对象,会因此而缺乏心理归属感,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搞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1)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师生观是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相伴成长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展现自身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人格魅力,发挥榜样作用,其次要用爱心和诚心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收获知识。(2)和谐的同学关系。高校要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为大学生创设人际交往情境。开设相应的课程,如沟通技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利于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品质,如真诚、、信任、宽容等。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通过开设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心理进行调节,用积极的心理去替换不良心理,化解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讨论、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团体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采用幸福感问卷、情绪问卷、生活投入问卷、生活意义问卷、生命满足问卷等积极的心理测量技术,科学、客观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深刻反映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综合状态。(3)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策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让学生学会区分自己的正面和负面心理状态,客观地看待自身及冲突对象的品质,改变以往的认知评价模式,消除自身视野的狭隘性。

(三)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

1.形成积极的校风。积极向上的校风对于鞭策大学生勤奋学习、塑造积极人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校园主体方面,要不断强化学校领导的团结协作意识,强化广大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其“榜样作用”感化学生;学风方面,要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内在的学习自信,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建设积极的班风。首先,班主任要平等真诚地与学生进行交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身心健康状况、行为习惯、日常表现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指导学生成长。其次,要增强班集体凝聚力,提高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如通过参加班级或者学校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积极的集体情绪,并内化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作者:钟真群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校园心理论文:校园文化与学生心理共同发展

一、物质文化环境与学生心理发展

物质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环境的载体,是环境育人的物质基础。因此,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是形成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重要条件。校园里,无论是位于墙壁上“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警句、随处可见的大型壁画和雕塑、内容丰富的展室、形式活泼的心理咨询室、青葱的花草树木,还是学校建筑物上镶嵌着的校魂、校风和校训文学等,优美的校园环境、方方面面的丰富含意,不但激励着同学们勤奋向上、爱家、爱校、爱祖国,而且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

二、制度文化环境与学生心理发展

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因而,要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必须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环境。一个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心理健康、富有创新意识的领导班子;一位追求至善教育、永远有梦想且富有开拓精神的校长;一大批钟情教育事业、把整个身心都献给学生的教师;一系列鼓励广大教师能够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与学生感情相容,鼓励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与人生的规章制度,都为形成良好的“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发展人才”为目的的育人观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精神文化环境与学生心理发展

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是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健全人格的“催化剂”。它包括学校全体教职工的群体思想意识、舆论氛围、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人际关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等。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树正气,倡导精神文明。弘扬正气,争当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抵制不良文化和思潮的侵蚀,理直气壮地高唱正气歌,义正词严地抨击假、恶、丑,使我们的学校真正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二是多引导,消除不良行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中,经常发现“规章制度小册子、明令禁止木牌子、三令五申嘴皮子、我行我素老样子”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学校要求不严、约束不力、引导无方。学校教育离不开引导,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养成的。学生时期是行为方式急剧变化并逐渐定型的特殊时期,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不管不问固然是不对的,但遇事就罚款,以经济处罚代替教育更是错误的。我们要从教育入手,引导、示范、约束并重,提高道德认识,宣传礼仪风范,特别要激发他们自尊、自强、自觉、自信、自立、自爱的意识,使他们的心理、思想、品德在优良的校园环境中和谐发展。三是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不仅是对专业教学的重要补充,而且更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健全人格。如通过征集以“八荣八耻”和“诚信、亲情、生存”为主要内容的三字经,会培养自尊、锻炼意志;参加“少先队活动”“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等活动可以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开展文体、文学、娱乐活动,有利于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施展才华。四是育人,树立良好校风。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任何东西也不能像传统那样能巩固集体”。在学校里,这种传统就是校风。良好校风的形成需要学校师生的共同营造、长期培养。所以,学校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住育人这个中心环节,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心、诚心、耐心、细心地去引导学生,把整颗心都献给年轻一代,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好主导、引导和指导作用。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和生活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会自理,在约束中学会自制,从而在学校中形成上下同心、人人上进、教学相长、育人的文化氛围。

总之,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成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很好地认识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才能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空间,才能培养出发展的人才。

作者:王通 单位:山东济宁市高新区第五中学

校园心理论文:校园心理安全与安全文化论文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作为内化途径,可以把客观的校园文化成果转变为大学生的内在心理过程,从而使大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安全校园文化建设,最终目的是促使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作用积淀为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形成现代文化理念,从而对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1.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心理安全素质

具有良好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具有密切接触社会,良好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具备健全人格,才能提高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人格”也称“个性”,是一个应用极其广泛的概念。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健全人格是人的个性的发展。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未来社会的合格人才。如果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力;能对自己和他人及社会具有积极、客观的社会认知;能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有效运用个人能力从事社会活动和劳动,那么就可认为是具有健全的人格。例如,健全人格大学生在逆境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心理安全问题相对较少。在重视健全人格共性的同时,重视个性的凸显,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校园心理安全文化建设特色需求。根据大学生人格类型,通过不同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心理安全素质。人格特征的优良与否,只能结合具体个人和环境分析,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育者需要注意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特点,关怀每一个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大力发展有特色的校园心理安全文化。

2.以校园和谐发展为主题,转变校园心理安全文化理念

近年来,高校开始逐渐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隐性影响作用,加强校园心理安全文化建设可以营造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大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要求,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或寝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节或寻访学生寝室的机会,和学生交流思想,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校园生活相对单调、枯燥、乏味,校园文化缺乏吸引力,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所在。高等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以便大学生交流思想感情、协调人际关系、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培养能力,促使大学生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中人格得以完善。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和成因,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科普宣传等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能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掌握一些自我心理保健方法与技术,克服自身存在的心理弱点,提高心理素质。

3.构建校园心理安全预警系统,预防心理安全问题发生

如大一学生主要关注新生适应问题,大二和大三学生主要关注学习问题,大四学生主要关注就业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必须发挥原有优势并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和拓展校园心理安全预警的途径。通过网络建立心理安全预警的网络模式,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准备、心理健康预警的实施和心理健康预警反馈与总结三个阶段。首先,对新入学新生进行必要心理普查,回访收集必要信息;其次,适时开展研究生心理安全咨询、辅导,举行心理安全系列讲座或团体训练增强学生心理安全信心;,助人自助指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来访学生增强自我帮助能力,给他“渔”而不是“鱼”。

4.推进校园心理安全立法,对校园安全应依法整治

心理安全相对来说是个人内在问题,很多东西不能简单通过立法避免危害发生。一旦心理问题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并超过法律的容忍度,就可以通过法律制裁。因此,为了保护大学生的利益,应该完善作为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依靠的法律体制,让大学生安全感最终得到诉求和保护。同时,可以成立一些协会保护大学生权益,多方面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为权益受损的大学生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和其他力所能及的帮助。

作者:张勤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校园心理论文:校园心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思考

1.精心选择教学案例

精选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笔者认为,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针对性原则。教师所选取的案例要与课程教学的内容、目标紧密相联,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实际、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等选择案例,这样的教学案例易于为学生接受,并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2)实效性原则。教师所选取的教学案例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并且应选择一些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相贴近的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3)时代性原则。当代大学生生长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新的知识、新的思潮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他们对过时的教学案例是不会感兴趣的。因此,教师所选取的案例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这样的案例才更具有说服力和针对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趣味性原则。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应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较强的可读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丰富性原则。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处于同一学习阶段的学生其心理需求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照顾到处于不同阶段、不同背景学生的心理差异,应多选择一些不同类型、不同风格和不同呈现方式的案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科学安排教学环节

案例教学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在开课之前制订一个详细、周密的案例教学总计划,包括本课程计划运用教学案例的总数量、各个案例具体运用的时间、运用案例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等。二是针对每个教学案例制订一个案例教学组织实施计划,内容包括案例名称、案例来源、案例类型、案例介绍、案例使用注意事项、案例材料使用时间、案例使用步骤、案例讨论的组织形式、案例分享的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案例的归纳小结、案例的启示、对案例的评价等。教师要精心组织策划,科学周密地安排教学环节,充分发挥组织、引领、催化和导向的作用,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恰当设置问题情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任务有以下两个:一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科学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理念,正确面对大学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另一个是向学生传授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教会学生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使他们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推进素质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设置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和分享。教师应针对案例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应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教师应引导学生针对案例展开讨论,具体内容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案例、系统阐述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了解案例所包含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案例的核心问题和案例所给予我们的启示等。因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与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及时进行总结评价

教师的总结评价要以鼓励与肯定为主,应做到及时到位,体现出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方式灵活的特点。总结评价可以是对个别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全班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评价;总结评价可以是课堂教学进行中的小结评价,也可以是课堂结束前的总结与点评。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评价,既可以是对课堂中积极发言和乐于分享的同学的鼓励与肯定,也可以是对讨论与交流中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和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的表扬与支持。教师总结与点评的内容包括对教学案例本身所包含的知识与技能、案例的启示及其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等进行的归纳与总结。教师的总结评价具有价值导向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更新观念,调节行为,提高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作者:谢春艳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校园心理论文:校园辅导员心理教导工作探索

一、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势

调查发现,我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是通过构建包含学生信息员、辅导员、专业咨询机构等在内的多级的心理健康网络来开展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而辅导员作为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在心理健康网络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学院主管领导和专业的心理咨询部门,下接班级和学生宿舍中的学生心理信息员。

(一)与心理信息员相比的优势

辅导员可以从学生信息员手中获取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及时手资料。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导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党建工作者、团建工作者、基层组织的指导者、活动指导者、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者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者,他们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十分了解,基于自身工作经历和阅历就可以对大学生常见的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压力、感情问题等心理问题,进行初步的咨询和干预。这是辅导员相比较一般学生心理信息员所具有的优势。

(二)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相比的优势

辅导员常被称为“思想政治辅导员”,只要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工作,辅导员都会认真关注。[2]辅导员的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且年龄和学生较为接近,在日常工作中容易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容易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收集、掌握学生心理变化的及时手资料。还有部分学生对专业心理咨询有一种曲解,笔者随机调查发现,学生更愿意把日常的心理烦恼向辅导员倾诉。学生遇到的大部分心理问题,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与其谈心交流就可以帮助其解决,充分起到迅速反馈、跟踪辅导、早期防范的作用。这样不仅减少了学校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压力,更以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式减少了学生自身的压力。再者,高校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发展成熟和机构逐步完善之后,大都会成立以院(系、部)为单位的二级教学机构,这种设置除了尊重教学规律外,还有利于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与辅导。大学生心理有共性的一面,也有因年龄、家境等因素而导致的差异。辅导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等实际情况,选择独特的心理辅导方法,使工作更具针对性。

(三)自身工作拥有的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好身边的党员、学生干部,他们较一般学生更有责任心和忧患意识,他们的日常表现实际上是将党员和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化,从而可以发挥榜样和带头作用。而且学生干部本身就是学生,他们朝夕相处,容易更早地察觉问题并及时地反映问题。如果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学生管理工作中已有资源的作用,调动身边可用的既有资源,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环节当中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自身工作的重新布局和定位

传统思维下,辅导员的主要角色是思想政治辅导员,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线,要有鲜明坚定的政治立场,引导学生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除此之外,还要当好生活老师,生活上要关心热爱学生,为学生处理好其他后勤工作。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网络的普及,多元文化的渗透,社会的文明开放程度逐步加深,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也在逐渐增多,并且诸多社会、心理问题开始交织,逐渐复杂化,单一的思想教育方式和简单的管理手段已很难再触及到学生的内心深处,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这就需要辅导员对自身进行全新定位,结合“思想政治辅导员”、“生活老师”和“心理辅导员”三种角色于一体,创造一种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多方位教育环境,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要求。[3]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形象

辅导员可以通过自我意识训练、情感调控等方式建构自身积极健康的内心世界,树立起适应时代的、正确的道德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树立健康的形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其次,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的重要手段,所以,辅导员要注意语言的形象美。得体、富有逻辑性和启发性的语言表达有助于打开学生心扉,使师生双方容易相互理解和信任,展开深入坦诚的交谈,产生心灵的共鸣,促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主动向积极方面转化。再次,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要保持科研上的思索与创新,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才。[4]

(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

辅导员要参与到心理咨询工作当中来,除了热情和经验,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个人的心理学知识水平,这样才能抓住问题根源,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对症下药,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学生。

作者:元帅 杨世昌 单位:新乡医学院

校园心理论文:校园体育课对学员心理教育的影响

高中体育课能够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素质的培养,留意学习生活中的人和事,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一个规律:人际关系处理的好的或者朋友多的人在面对各种生活困难和学习难题时总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心情,他们总是给人一种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感觉,容易让人亲近。

相反的,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好的或者生性孤僻,不好交际的人总是无精打采、没有活力,给人一种忧郁、难过、拒人于千里的感觉,同时在处理问题上也是抱着消极、退缩的态度。而体育课能够帮助高中生在进入社会前夕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互帮互学的合作精神,又使学生的交往能力加强,从而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高中体育课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意识。体育课一般属于课外课程,在学校操场上进行集体活动。学生聚集在一起参加游戏或锻炼,就会出现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通过这种比较,可以让学生客观性地对自己做出一个比较真实的评价和认识,例如能力的差距、交际的方式、素养的高低等,以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其之长、补我之短,促进心理素质的培养。

体育强调一个“动”的过程,具有疲劳、艰苦、竞争性的特征。高中生进行体育锻炼,总是伴有强烈的毅力奋斗。所以高中生通过进行体育活动来克服自己天性方面的胆怯心理以及客观上的环境变化,活动方式上的难度和固体障碍等,从而可以获得努力拼搏、坚强奋斗、机智果敢,沉稳冷静的意志素质,推动了学生的良好心理的健康发展。高中体育课能够调整学生们的情绪,保障学生的行为协调性。青少年是处于好奇心强,性格活跃的阶段,而体育课从本质上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

高中生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地从中获得欢笑和快乐,排除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压力,从而降低生活学习中的紧张和烦躁,调整学生们的情绪,改善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同时,体育课体现了多种感情,比如失败和成功的对待态度,挫折和进步的价值取向,痛苦和快乐的选择。

它们之间从根本上相互融合,相互统一,进而加强学生们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感情的成熟和自我调整的发展,达到日常生活学习的行为一致性,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心情不会大起大落,以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高中生们通过体验体育课上的紧张情势,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和人性的坚忍。同时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找到自己比较擅长的活动项目,持之以恒,加以练习,进而可以发展成为特长项目。笔者认为体育课有助于摒除高中生的心理不良因素,也是学校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指导学生改善心理状态的基本方法之一,尤其是特长生的团队辅导。

作者:星磊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六中学

校园心理论文:校园体育文化对留守儿童心理影响研究

《百色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摘要: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目前我国存在的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中小学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查找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进而提出运用校园体育文化改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旨在为解决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一、前言

校园体育文化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是最能推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对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网上调查显示,截止2014年,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共有119425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5.1%,其中小学87066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25.7%,初中32359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23.4%。① 可想而知,两年前就已经有这么多的留守儿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现在的留守儿童还会少吗?面对这一数据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关注和帮助这个弱势群体呢?论文主要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运用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势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和维普网收集大量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给本论文的完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2.2 问卷调查法

对德保县民族中学、泮水中学、德隆初中等几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抽样,抽取500名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根据研究内容亲自制定学生调查问卷500份,并亲自对调查问卷进行发放、回收、统计与分析。收回问卷494份,回收率为98.8%,其中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为98.2%。

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收集到的全部有用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2.4 逻辑分析法

将问卷统计处理的数据与文献进行分类对比及分析综合,并结合相关的体育文化理论,总结出观点。2.5 访谈法对德保县民族中学、泮水中学、德隆初中等几所中小学的体育老师进行访谈,了解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情况,收集信息。

三、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1.留守儿童在农村当地存在的普遍性情况

从表1可以得知农村的留守儿童是普遍存在的,一半以上的受调查学生选择了“普遍存在”,达到56.3%,可见随着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庞大。由于缺失父母的关爱,容易造成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发育不健全,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给他们的家庭以及整个社会带来许多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常态,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2.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情况

由表2可知,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情况的调查,期末考试的成绩跟当学年期中考试成绩对比有的上升,有的下降,其中有20.9%的学生成绩上升,却有79.2%的学生成绩是下降的,占的比例较大。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态令人担忧,大多数留守儿童学生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长期累积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自信和自卑心理。如果长期产生自卑心理就会严重影响到学习心态,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成绩怎么可能提高呢?相对于成年人,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更加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关注,同时需要别人的认可,只有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心才能全部放到学习上,不然他们的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

3.相关农村留守儿童专门工作机构的设置情况

由表3可知,有395人认为没有为留守儿童设置专门的工作机构,占81.4%,而只有32人认为所在农村有专门为留守儿童设置工作机构,只占6.6%。如果专门为留守儿童设置的工作机构过少,则会使留守儿童难以得到社会的关心,总会觉得自己和别人格格不入。为留守儿童专门设置工作机构,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会使留守儿童觉得有家的感觉,觉得无时无刻能得到社会的帮助,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关注着他们。可见,农村留守儿童专门工作机构设置不健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心不够,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4.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性格类型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外向型性格的有78人,只占有16.1%,混合型性格的有118人,占24.3%,而内向型却有289人,占59.6%。可见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影响是非常大的。外向型的人经常表现为活泼开朗,热情大方,不拒小节,但是内向型的人感情比较深沉,办事非常小心谨慎。可见内向型的人对于学习和工作都是很不利的,其他同学也会慢慢地疏远这群内向型的留守儿童,长此以往,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就会有很大的落差,严重的可能会封闭自己,不敢也不愿与人沟通。

5.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情况

由表5可知,对体育运动有兴趣的只占17.1%,但是对体育运动根本没兴趣的就占了57.5%。可见现在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浓,在校园里缺少体育运动的氛围,勤奋学生不能起到带动懒惰学生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留守儿童养成终身体育理念。

6.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调查

表6中可以看出,有63.1%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会有自卑心理,而只有8.9%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不会产生自卑心理。我们举行比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团结同学们的友谊,输赢不是比赛的最终目的,但是事与愿违,调查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会出现自卑心理,这就说明留守儿童的心理比较脆弱,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在面对失败时,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弱。

7.影响留守儿童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

参加体育运动或集体活动首先能让人快乐,不觉得孤独,还能使人形成一个好的性格,更能提高留守儿童的观察能力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由表7可知,因为懒惰或者会编很多种理由不去运动,没有毅力不能坚持运动的留守儿童占了51.2%,留守儿童一般都是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自己的兄妹一起生活,爷爷奶奶一般年龄较大,与儿童交流的代沟更深,经常达不到对儿童的监管和教育要求,父母不在家,这些留守儿童容易养成懒散的生活习惯,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和毅力。调查发现,有70.1%的人讨厌参加集体活动,这个比例也对应了上文调查中的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性格都孤僻内向的现状。

8.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调查

从表8中可知,在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项目的调查中,男生选择的主要有篮球、乒乓球、跑步、羽毛球、足球,女生选择的项目依次为:跳绳、跑步散步、乒乓球、羽毛球等。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小学场地器材的硬件设备不足,并且村级学校除了有少数的水泥篮球场以及几张用砖砌成的乒乓球台外,就没有其他的体育运动场地了,更别说有标准的田径场地。从表中可知,不需要专门场地的项目选择的人较多,比如跑步。但是需要专门场地才能进行的运动选择人数偏少,就连男生最喜爱的篮球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充足的场地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

四、校园体育文化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

1.校园体育文化能有效调节中小学生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据调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有63.1%的人会产生自卑心理,所以需要通过合适的校园体育文化来调节他们的不良情绪。体育文化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本体作用,留守儿童通过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能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信心及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体育运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调节是最直接、最积极、最容易调控的,所以对于留守儿童更加需要引导和组织他们参加校园体育文化,使自己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运动的动力,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不是孤单的,而是生活在一个集体里,能够找到归属感。

2.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目前,很多中小学的体育课都是 “放羊式”的教学,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都取消了高三的体育课,在这种形势下,学校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载体,着力营造人文、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思想政治状况、宣传舆论氛围、师生文明素质、校园综合治理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气象,促进了教职员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师生员工的团结和深度融合,通过体育文化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校园体育文化能减少孩子因长期独处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诸如开家长会父母不能到场参加、参加文体活动父母不能来现场加油、甚至有可能被同学们认为是没有家教的孩子等原因都使得留守儿童产生一定地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不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中小学生在不开心或者心理有压力的时候可以选择通过体育运动来进行缓解。

4.校园体育文化能让学生在成绩落后的情况下鼓起信心

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促进人树立信心。体育运动过程本来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过程,参与者可以从中体会竞争、合作、成功、失败和自信,能够使人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与感悟其中的奥妙。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觉得在比赛失败之后会产生不自信的表现,而他们往往会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失败,因此,需要合理利用体育文化激起他们的自信心态,努力去提高自己,使下次比赛能够做的更好,并将这种心态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五、有效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对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对策

1.加大招聘体育老师的比例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通过对部分中小学体育师资状况的调查,有53.6%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存在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教师是教育之根本,体育老师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水平。调查显示,只有少数的中心小学配备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比例较小,再加上为了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又有近半数的体育教师还要兼教地理、政治等科目,导致体育老师用于专业教学的时间不够。因此,农村中小学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引进高水平、高素质体育专业教师;对现有的体育教师加强专业培训和增加他们进修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2要加大支持力度,完善运动场地设施

通过对留守儿童喜欢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情况的调查,有78.5%的学生选择参加对场地要求不高的我项目,如跑步等,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不完善,必然影响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必须重视起来,加大资金投入,尽可能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加强对现有场地器材的维修和更新;尽较大的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

3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和交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体育兴趣的调查,有57.5%的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有很多人都是觉得原有的上课模式陈旧,没有新意,激发不起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面对我国实施的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快乐体育”方向,使体育课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真正发挥良好作用,将运动与健康有机结合,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健康,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

4在课内外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类集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参加体育类集体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同学们的身心发展,增加同学们的凝聚力,体现他们自身的存在价值。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0.1%的同学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为他们进行人际交流提供平台。众所周知,人际交流不仅是一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所以学校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类集体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我们组织的集体活动难度不能太大,因为难度太大会伤到他们的自信心,我们需要因人而已。譬如喜欢篮球的就组织篮球比赛,喜欢排球的就组织排球比赛等。这样既可以丰富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5.学校要加大对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支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活动项目

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的调查,有19.2%的学生喜欢打篮球,35%的学生喜欢打羽毛球,22.4%的学生喜欢打乒乓球,14.6%的人的人喜欢跑步等。所以在各类运动项目中,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兴趣不一样。有的喜欢打篮球,但是他的身材很瘦小;有的喜欢排球,但是身高不够高;有的人喜欢跑步,但因身体的某些缺陷而跑不快等现象经常存在。如此以来,就会让他们产生畏惧心理,失去信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应。那么学校就应该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构建体育项目体系。根据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需要,体育教师、学者等应共同努力对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发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项目。

六、结语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健康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然而,根据调查,目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数目较多且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本论文主要以校园文化为切入点,在把握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探索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有效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在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刘其龙 李俊键 单位:百色学院体育学院 岑溪市第三中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