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幸福心理学论文

摘要:幸福心理学是在心理学领域对人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门科学,从积极的角度引导人们追求幸福的脚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情况还不是很成熟,幸福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展情况。从幸福心理学界定、幸福感界定、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我国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成长环境、就业压力、感情困扰和社会舆论。
幸福心理学论文

幸福心理学论文:大学生幸福心理学概述论文

一、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的启示

(一)系统的训练内容: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有三大基石:及时是积极情绪研究,如愉悦、满意、乐观、希望、感恩和宽恕等和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内在体验。第二是积极特质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优势和美德,并且认为发挥积极特质是实现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第三是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研究,如牢固的家庭、民主的社会、广泛的道德等,以及它们如何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在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中,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从个体和群体层面,建构积极情绪训练、积极人格特质训练、积极人际关系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将整体上促进大学生幸福感的各个方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幸福技能,实现幸福人生。其中积极人格特质训练是核心内容,成为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际关系训练的基础;积极情绪体验是个体层面主观感受,积极关系获得是群体层面交往技能与幸福获得的保障条件。同时,在积极心理学三大研究体系内,积极心理学家们建构了大量的理论来解释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如赛里格曼的幸福五元素学说、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艾利克斯的情绪ABC模式、希斯赞米特哈伊的“心流”学说、弗兰克尔的人生意义观等等,这都将是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训练的核心主题和重要方法来源。

(二)体系化训练方法与原则:理论、研究、应用大学生心理训练应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实验的证据及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过程要坚持理论性、研究性和应用性原则。首先,大学生心理训练目标、内容、方法受到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心理训练过程中也有必要进行理论传授、阐释,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训练,而且清楚怎样配合和自我练习才能导致更好的效果。忽视理论的关照,心理训练就会流于表面,甚至导致游戏化和娱乐化。其次,积极心理学以事实为依据,经过严谨的科学方法得出结论,具有科学性。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训练也要坚持研究性原则,即一方面通过传达幸福科学增强训练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大规模的人群调查、对照组实验设计、跟踪调查等,力求掌握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结论,以更好地实现训练目标。,应用性原则是指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阐述与研究的结论解释上,而将它们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应用转化,转化成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各种训练方法的具体设计,使得理论、研究结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如先测试、再干预、再测试的训练过程,融理论、研究和应用为一体,既避免枯燥,又增强趣味。同时,不仅是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应用,整个训练环境也要嵌入积极观念,教授生活中便于应用的幸福心理技巧。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的思考

(一)幸福感觉提升,积极情绪体验训练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让我们感觉良好,即它不仅反映成功和健康,还能够产生成功和健康;积极情绪改变我们的思维,即拓展常规之外更广泛的思想和行为意识;积极情绪改变我们的未来,使我们能够发现和建构新的技能、新的关系、新的知识和新的生存方式。帮助大学生识别、唤醒、体验积极情绪并成为习惯化技能,首先就要根据积极心理学关于情绪研究的分类,即有关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积极情绪三类,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活动,帮助学生保持面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绪的连贯性,从而抵御消极情绪,提高生活满意度,获得主观幸福感。面对过去的积极情绪有满意、满足、成就感、骄傲、平静等,如何获得这些情绪?积极心理学从改变认知、学会感恩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中,改变认知训练,就是要讲解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即所有过去的情绪都是由思维和解释启动的,而不是事件本身引起的,尤其是要帮助学生纠正教条的决定论,即过去不幸影响未来的错误观念;其次,进行感恩训练,就是要通过课堂感恩记录、感恩沉思、感恩分享,课后记感恩日记、“感恩拜访”等的练习有效改变大学生对过去事件的情绪体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面对未来的积极情绪包括乐观、希望、信心和信任等,如何引发这些情绪?积极心理学认为可以通过改变对未来的希望而实现。在心理训练过程中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获得习得性乐观,从训练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开始。首先,教授艾利克斯的情绪ABC模式,通过讲授理论及案例分析、完成句子等形式让大学生认识到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而不是事件本身决定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其次,教授反驳悲观的技巧。如采用完成句子、续写故事等方式传授自我对话和自动思维反驳技能。具体可采取当悲观想法出现时,先进行举证、再扩展解释来发现自己对事件的曲解,从而打破破坏性习惯思维等。,教授减少悲观想法的技能。如通过三步走的方法,分别试想最坏、好和最可能的情形,然后针对最可能的情形制定一个应对计划并实施。以上训练方法都可以根据大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案例编排展开。面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体验主要包括“愉悦”和“满意”。积极心理学并不排斥合理的培养愉悦感以获得当下的幸福体验。当然,面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仅仅停留在愉悦感上是不够的,还要将其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幸福体验,即面对当下的“满意感”。如获得当下的愉悦感可以通过训练大学生的正念,让他们学会在心灵安静中全心与当下同在,承认、接纳和审视正在发生的不幸、消极情绪等,从而激发直面它们的信心、勇气和能力。而满意感的获得,则需要大学生必须付出努力和意志力,因为它来自于自身优势和美德的展现。帮助大学生识别、展现和发挥自身的美德和优势的所有途径都有助于他们获得满意体验而感到幸福,如让他们去帮助别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发挥潜能进行作品创造等等。

(二)幸福品质培养,积极人格特质训练关于优势和美德的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身体中都有着基于进化需要而遗传自远古的优势有待展现,每个个体如果能在每天的生活中运用这些优势,不仅能获得当下的积极情绪体验即满意感,而且可以帮助他们缓冲和对抗自身缺点、疾病、挫折和不幸等等。因此,训练大学生如何识别、展示、运用他们自身的美德和优势,成为积极人格特质训练的核心,也势必会促进其良好人格发展,最终实现幸福人生。积极心理学研究了整个世界横跨3000年历史及不同文化,归纳出人类普遍存在的六种美德,为了建构和测量及实现这些美德,将它们细化后提出24项性格优势,而培养这24种性格优势则是实现六种美德的途径。为了测量这六大美德和相应的24种性格优势,Park等人编制了“优势行动价值问卷VIA-IS”,现已被数百万人广泛使用,而我国的研究者段文杰等对这一问卷进行了中国大学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除美德结构划分不合理外,VIS-IS可以作为测量中国大学生性格优势的工具。[5]研究表明性格优点存在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且性格优点与优良表现、主观幸福感以及创伤后成长呈显著的正相关。[6]因此,识别我国大学生个体及群体的突出性格优势,针对性地加以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解决大学生群体现存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幸福感。及时步,就是要运用“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性格优势进行评估和识别,为展示和应用性格优势训练打好基础;第二步,就要在训练过程中帮助大学生进行优势性格展示,可以采用小组优势讨论的方式,一起分享自身有哪些优势,曾用哪些优势帮助过别人,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第三步,就需要帮助大学生更广范围应用这些性格优势,如设置高难度的团队任务,发挥团队优势才能克服的挑战,任务完成前小组讨论团队优势,任务完成后每个人写下“挑战中的优势”故事,并进行集体分享等。同时要开发“性格优势运用”的家庭作业方案,在社会生活真实环境下促进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

(三)幸福环境构建,积极人际关系技能训练在个体提高幸福感的同时,积极心理学并不排斥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个体成熟的防御机制和社会阶层、教育程度和智商高低无关,而与他生活的环境系统有关。成熟的防御机制确保个体在遭受压力、不幸时能够采取利他、幽默、抑制、升华等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是保持心理健康,降低心理问题与疾病风险的积极特质之一。同时,个体作为社会人满足胜任需要、归属需要、自主需要等,也都由个体生活的环境系统决定,并依赖于环境系统所提供的标准及实现途径。显然,作为个体来讲,良好的社会环境、组织系统、家庭氛围、夫妻关系、好的人际关系等都会为幸福人生提供可持续动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素质训练,不仅仅是个体积极情绪能力的提高、美德和品质的发掘和施展,同时还需要积极社会组织系统提供条件和保障。在宏观层面上,建设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如道德的公民、和谐的社会等;在中观层面上,建设积极的单位或社区组织,如良好的校园文化、社区文明等;在微观层面上,培养积极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等。积极的组织系统建构宏观层面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领域,内容较广十分复杂,积极心理学对此研究也相对薄弱。然而对于利用个体可控因素改善微观环境系统,尤其是建构积极社会关系和积极家庭关系方面,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构建我国大学生积极人际关系技能训练可参考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共情能力训练,即地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二是基于情绪感染理论的领导者乐观领导风格培养;三是建构人际关系的实用技能训练,如肯定式沟通风格、积极主动回应方式、有效赞美技巧等训练,并通过角色扮演、贴近实际的案例讨论增强训练实际效果。

作者:贾红秋单位:广东警官学院治安系

幸福心理学论文:心理学的应用及对幸福的理解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个体的价值取向、期望值,社会比较及社会环境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来分析和说明个体如何正确看待和提高主观幸福感。

无论我们正在从事什么工作,或者我们什么都不做,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我们的心理活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广告人想,什么样的画面和词汇可以吸引观众;领导人想,我做什么样的演说是最能引起听众共鸣的;教育者想,我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营业员想,顾客是否真心想买这件衣服……心理学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无时无刻,心理活动贯穿于我们的整个人生,从出生直到离开人世,心理学无所不在。如果我们从学术领域来分,我们可以把心理学分成: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人事组织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诸多领域。

其实在我们研究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也很难将这些学科地分割开来。当我们要探讨“幸福”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单独从发展心理学的范畴来研究,对于“幸福”的看法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因为不同的社会背景,即使同样的年龄层次对幸福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还要考虑社会心理学。一个从小在上海长大的,父母都是忙碌的企业白领的8岁孩子,对于她来说,也许父母两个人陪她出去玩24小时就是她渴望的幸福,但是对于一对来自山区的外来民工的8岁孩子来说,也许一顿麦当劳,就让他感到非常幸福。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是如何看待“幸福”的?

1 幸福的宗教学含义

从有了人类开始,人类对于幸福的追求就从来没有放弃过。许我宗教也是为了教导大家如何更好地生活。佛教说,为什么感到麻烦?为什么会有痛苦?是因为我们的心有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欲望,总是不断地索求,总是不能被满足,所以我们没有体会到幸福。

我们不难看出,佛教上说的幸福,其实说是一个人的心态,拥有平和的心态,才能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除了佛教,其他的宗教也致力于探讨幸福的含义。道教认为,生活在世上是一件幸福,所以,道教把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作为较高目标。基督教说“幸福就是拥有上帝”。幸福只有在上帝那里才能找到,只有坚强的意志和无尽的爱才能找到上帝。“因此,寻求上帝就是对幸福的羡慕,找到上帝就是得到幸福本身。”可见,基督教说的幸福也是内心的一种追求。

无论是哪一种宗教形式,对幸福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强调主观意识概念,其实也是一种主观幸福感。

2 主观幸福感

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

2.1 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对自己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及工作的环境、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件的主观满意度,同时也是发生这些事件时个体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高于消积的情绪体验,我们可界定为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是比较高的,反之,则较低。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观性,它存在于个体的体验中,个体对自己是否幸福的感觉主要依靠自我对事件的评价,这个评价标准是个体自己制定的标准,不依赖于他人与外界的评价体系,每个人都有同等程度的幸福感觉,但很有可能他们遇到的事件是不一样的。

(2)主观幸福感更强调主体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情绪体验中,不可能只存在一种情绪,一件事件可能会带来积极与消极的两种对立的情绪,主观幸福感更强调积极的情绪高于消积的情绪。

(3)整体性,不是指个体对单一的生活领域评估后的体验,而是指个体对整个生活评价后的总的体验。

2.2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事实上,相同的事件对不同的人会带来不同的主观幸福体验。比如同样得到60分的考试成绩,对于总是不及格的学生来讲,就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但对于总是拿高分的同学来讲,就是一种消极的体验。个人对事件的期望值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在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调查中,发现不同年龄对主观幸福观的感受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见表1。

我们注意知足充欲这个指标,55岁以上人群的得分较高。该指标反映的是人们对自身物质生活状况的体验。对这个指标的评分既取决于个体实际所拥有的客观物质生活条件,比如住房条件、饮食状况、交通便利等等,同时更多地与个人对物质生活的主观期待有关。对于55岁以上的人来讲,由于其度过了人生多半的时间,经历了许多事情,可以更客观地看待生活中的物质需求,抛弃了许多浮华的幻想。大部分人已经要准备安度晚年,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身体健康、家人平安对生活的意义,反而对物质的东西不再刻意地要求,其主观幸福感要高于其他年龄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老年人往往要比年青人对物质的追求看的淡一点,而更倾向于子女可以给予的精神上的安慰。

一个人如果给自己设定过高的期望值,即使经过了艰苦的努力,由于自身能力的问题,也不一定可以实现。这样反而更容易打击个体的自信心,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另外,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们是否能够达到目标,我们达到目标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方式方法是否成功,这些因素也影响着我们对自己和生活的满意程度。有目标并不能保障生活的快乐,只有当我们为了达到目标所选择的方式方法符合个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通过努力可以看到成果,个体才能够较大程度地感受到工作和生活的快乐。即目标必须与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宜,才能提高主观幸福感。所以当助人变成一种交易的时候,并不会给人带来快乐,因为我们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助人,更多地是为了得到回报,一旦无法获得回报,助人的行为就会给个体带来苦恼。

除了个人层面,就社会层面来讲,个体所生活的环境,其周围成员的幸福感也会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例如在改革开放前,大家的生活模式比较相同,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社会生活上的差异性不是很大,同时也缺乏与其他社会之间的比照,大家通常知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面对一个日新月异,差异性日渐加大的社会,社会中他人对个人生活的冲击越来越大,当个体意识到自我生活情况与外界他人存在较大差异时,这时无论是自我意识,还是自我信心都会受到冲击,其主观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趋势。

个体对其所生活的社会的主观感觉及对周边环境的操控能力也直接影响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人是社会的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这个环境,抛开社会来讨论个人的幸福是没有意义的。个体对环境的依赖我们称为个体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主要是指个体对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信心,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所以,当社会大环境动荡时,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也会随着下降。

除此之外,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还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体的身体状况;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家庭可支配收入等;社会因素如受教育程度、婚姻质量、亲情关系、人际交往等;文化因素如文化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所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与测量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探讨主观幸福感?我们都知道,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有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指数是gdp的增长,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就是幸福指数。幸福指数就是指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测量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把主观幸福感数量化的结果。我们一再强调,社会发展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精神发展和谐发展,幸福指数已经成为我们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均衡发展的软指标。所以,在当前经济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我们要用更多的精力来分析和帮助民生提高主观幸福感。

幸福心理学论文:心理学视域下提升护士主观幸福感策略

摘要: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风险性,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明显偏低。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策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积极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榜样引领、团队辅导、素质拓展、环境优化”四位一体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护士;主观幸福感

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关注其幸福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部分研究者主要从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和心理状况来进行护士心理学研究,而对护士的幸福、快乐等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况的关注比较少。但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1998年美国的MartinE.P和Seligman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积极情绪、积极特质及积极组织系统3个主要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

1我国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现状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近几年来国内专家和学者对工作在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展开了一系列相关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宋晨等[1]开展了临床女性护士与其他部分社会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发现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明显比部分社会人群低,偏低的原因总结为护士的工作复杂繁重,比如处理医患关系、健康教育等。吕玉娣等[2]对惠州市859名临床护士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发现其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中低水平者占到86.6%,对其影响的因素有年龄、职称、学历、职称等。董桂兰等[3]对传染病护士进行调查,发现其主观幸福感水平明显偏低,其主要因素与家属支持、收入状况等有关,并提出了针对提升传染病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措施。对于特殊的护士群体,近年也有相应的研究,如冯鹤媛等[4]针对低年资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得出低年资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是小于理论均数的,并且总体情感指数较低。由此可以看出,国内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目前大多数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2影响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

国内临床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大多是中等偏低水平,经研究发现,影响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较多,通过了解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能够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稳定整个护理队伍,保障社会医疗安全。RuntangMeng等[5]对206例注册护士进行幸福感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护士幸福感总体水平中等,按照影响从高到低的因子包括健康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利他主义、生命力、积极情感和负性情感。葛津津等[6]也从工作环境、个人因素、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这与史娟娟等[7]的研究一致,史娟娟对文献综合分析后,认为国内临床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压力因素、一般自我效能因素、社会支持、人口统计学变量因素。目前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尚未系统性地开展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范围不够广,并且其中一些概念没有统一,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也各不相同。

3挖掘性格优势增进幸福体验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8]强调研究人内心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性格优势”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它被定义为反映在个体的认知、情绪以及行为等各个心理层面的积极特质[9]。相关学者在五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了外倾性、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即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提高主观幸福感;神经质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降低主观幸福感[10]。在本研究的前期调查中,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芜湖市4所医院的1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认为急诊科护士性格力量包括6个方面:认知能力、应对压力、仁慈之爱、角色扮演、处事有度、自我实现。通过探寻急诊科护士积极的性格力量并分析其来源,以期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但前期研究关注护士人群有所局限,只是初步的尝试,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应用各类可信度高的评估人格优势的测量工具对整个临床护理队伍进行研究。根据马丽媛等[11]对护士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关系的分析研究,发现护士的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相关性,并呈因果关系,从标准回归系数看,情绪稳定性对幸福感高低的影响较大,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幸福感。在孙霞等[12]的研究中,认为自我概念积极的护理人员往往对问题的看法比较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信心,可以更好地调整、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

4积极的组织系统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所有的护理工作内容都限定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中进行,通过建立积极的组织系统,使护士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不仅可以提高护士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还能较大限度地发挥护士的作用,激发护士的热情,这样对稳定护理队伍有极大的帮助[13]。在吴晓蓉等[14]的研究中,通过调查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发现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护理工作环境与主观幸福感有密切的关系,积极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升护士的主观幸福感。通过张颖霞[15]的调查发现,护士的整体幸福感偏低,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较高,并且护理工作环境与心理授权通过工作满意度影响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张颖霞通过调查提出管理者应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合理授权来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婚姻质量也是正相关的关系,潘谷颖等[16]调查中发现,管理者在人性化管理的对策中,应该多考虑已婚护士家庭方面的因素,争取护士配偶的支持,并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其婚姻质量,从而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

5策略的提出

通过前期课题组文献回顾性分析以及课题组进行初步调查的结果,提出榜样引领、团队辅导、素质拓展、环境优化“四位一体”的提升策略,阐述它们各自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见图1。

6发展趋势

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提升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策略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从现实情况看,护士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工作性质的风险性、工作压力的超高性,不仅客观存在,而且会始终存在[17]。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从积极情感体验、性格优势、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积极的小系统)出发,探寻提升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策略。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国内外目前没有相关的研究。希望通过后续研究,探讨主观幸福感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在积极心理学角度上进一步提升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并提出一些促进策略。

作者:杨柳 王雪琴 李远珍 李晓萍 单位:皖南医学院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幸福课堂的实践

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普遍不如普高学生,部分学生还没有从中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还有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不少学生从小就因家庭教育缺失而心存自卑,这些消极的情绪影响着中职学生幸福感的获得。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引入其中,可激发这些学生自身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使他们获得幸福感。笔者分析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幸福课堂的运用,阐述如何在中职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如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幸福;通过艺术管理,让学生享受幸福。从而帮助学生发现并运用自身的积极力量,打造中职教育幸福课堂,提升中职学生幸福满意度。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感受幸福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经验可以在环境中体现出来,同时环境又对人有影响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中职学生最重感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情”的交流,在课内外多与学生主动接触和交流,可以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在困难时关爱他们,这样教师就会水到渠成地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友好、融洽的和谐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加深对教师的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基础差带来的学习上的畏难情绪,逐步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激起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然也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感受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幸福。营造和谐课堂环境,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更需要教师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积极引导。教师的期待的目光,一句恰当的提示,都会使课堂变得和谐且温馨,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也就自然能感受到幸福。

二、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幸福

赏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影响学生个体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重要力量。所以,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就要赏识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优点,及时、明确地表达对学生的欣赏和肯定,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在“润物无声”中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体验到参与课堂学习的幸福。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尤其是职高后,很少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教师提问时点名叫到,他们也要么不吭声要么声音小。面对这种局面,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1名小组长,不论是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还是主动给大家分享自己见解的学生,只要积极展示自我,哪怕是说错了,也都通过加分给予鼓励。通过发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展示,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会不断提升,体验出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幸福感觉。

三、艺术管理,让学生享受幸福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能有效缓解由消极情绪造成的内心紧张,增强幸福感。在课堂上,当教师面对“调皮捣蛋”的中职学生时,不能使矛盾激化,出现师生“对立”,需要进行艺术化管理,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情绪,以便“化险为夷”,帮助学生享受幸福课堂。然而,中职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家常便饭,不可避免地干扰着积极的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不注意听讲,自制能力差;有的学生喜欢搞恶作剧,故意捣乱。教学实践中,突发事件本身并非全是坏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化为很好的教育资源。如果教师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没完没了地批评学生、一味地呵斥、生硬粗暴地阻止、侮辱人格地惩罚,都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让师生不悦。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智慧的艺术管理,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安静时间”和“重新评估”两项策略,在短时间内将“问题学生”的情绪迅速引导至积极状态,让师生做好情绪自控,“化干戈为玉帛”,在积极的情绪中享受幸福的感觉。总之,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视野下,要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能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懂得更多的道理,获得幸福感,将教师的每一节课变成学生幸福人生的精彩积淀。

作者:王雨 范晓云

幸福心理学论文:心理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质性研究

一、访谈的实施

访谈者由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担任,并在访谈前接受质性研究访谈技巧的培训,保障访谈者与受访者并不相识,以免影响访谈结果。访谈在安静的咨询室内进行,访谈过程中用录音笔记录整个访谈过程,每次访谈时间为20—40分钟。

二、结果与分析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游戏、团体交流、自我反思、团体日记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并教会他们调节情绪的方法,使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变得积极,进而提高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中,通过各种团体心理活动及成员间的相互交流,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懂得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悦纳自己的缺点,使自己过得更幸福。团体心理辅导中的一系列团体活动及团体成员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使得大学生认识到由于成长环境、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个体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人与人之间容易出现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们学会了站在他人的立场积极地看待他人,这不仅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更提高了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团体心理辅导使大学生认识到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他们通过对事件进行积极赋义,从而能够积极地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提高了主观幸福感。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安全与包容的团体氛围及成员彼此间的开放与信任,使得大学生愿意打开自己的内心与成员进行真诚的沟通,并获得积极的反馈。这一经历使大学生增加了与人交往的自信并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成员们会将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所获得的人际交流的信心带到日常生活中,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自信,提升了主观幸福感。

三、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与之相对应的人们的精神状况却令人担忧。在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人们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社会对主观幸福感的关注逐渐增多。幸福感指数已经成为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积极心理学就是关注人们幸福的一门学科。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团体心理辅导使得大学生的情绪更加积极,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积极地看待他人和事件,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加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而积极心理学干预结束后对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生进行总体幸福感量表的测量,发现量表得分与团训前存在显著差异,可见,学生们的主观幸福感普遍提高。研究的主要方面为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其中积极的情绪体验研究的主流就是主观幸福感。它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

作者:张帆 焦迎娜 单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幸福心理学论文:心理学对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一、阻碍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因素

1.工作量巨大,工作强度超负荷高等教育自从1999年确定实施大众化的政策目标以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高校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不断扩大,导致辅导员配备严重不足。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要求,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比例配备应达到1:120~150,但大部分高校都没有按照这一要求配比,出现了辅导员管理很多学生的现象。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细化、改进、创新,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也相应加大加重。高校规定辅导员必须24小时手机不关机,遇突发事件时及时时间要出现在现场,每周走访学生宿舍,和学生谈话等等;而且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管理,更重要的是教育,而教育与教学的不同之处是没有固定时间和地点,所以辅导员工作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延展性,工作和休息几乎没有明确界限,只要学生有事就要解决。在高校,除了教学工作之外的所有和学生相关的事情,都在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内,由此可见辅导员的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

2.工作身份多样性,角色存在冲突由于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的身份与角色。有时会因为各方面对其有不同的期望,导致他们产生心理或者感情上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可分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辅导员的角色内冲突主要有:学校各级职能部门对辅导员的期待和要求所引起的冲突;辅导员期望认可与缺乏重视和关注带来的冲突;工作内容的繁复、职责的无限性与工作成果的模糊、无法量化引起的冲突;职业技能、价值观与身份需求、角色定位不一致引起的冲突等。角色间冲突主要是指辅导员既是学生事务的管理人员,同时还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成为具有的严格的领导人物,又要成为耐心热情的服务者;既要维持、落实、执行学校的政策,同时又要站在学生的身边维护学生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常常需要及时转变角色,调整身份,将不同角色顺畅地进行融合,有机地重组,不然当遇到两种相反的角色期望时,心理上就会有矛盾和困扰,造成心理压力。

3.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不足目前,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的选拔机制没有统一的专业定位,来源比较多元化,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不少辅导员的学科专业背景跟学生工作不挂钩,很多辅导员没有接触过跟高校工作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缺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知识体系、素养和经验。高校学生工作繁琐、细碎,辅导员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做事务性工作,自我学习、培训,自我成长方面很欠缺,而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活跃,个性张扬,价值观鲜明,加上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有着心理过度依赖、缺乏信念等弱点,在挫折面前退缩不前,不爱交流,易冲动,不爱惜生命等特征。面对不断成长、不同个性的大学生群体,辅导员的知识显得较陈旧,知识面较狭窄,跟不上学生成长的脚步,应付不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让很多年轻的辅导员感到挫败感和力不从心。

4.辅导员发展机制不够健全许多高校的辅导员发展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受工作性质以及辅导员的编制问题的制约,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待遇与专业教师相比有很大不同。尽管教育工作的考核很难量化,但对于辅导员激励的方式过于单一,而且缺乏针对性,发展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匮乏,打击并挫伤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在一些高等院校,由于历史原因和惯性,存在重科研和教学、轻事务管理,重专业课教育、轻思想教育的现象,相应地就缺乏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缺乏培养机制的构建。很多高校尚未建立科学管理、长远发展的培养机制,导致辅导员缺乏工作热情,这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

5.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低,流动性大当前,辅导员队伍出现年轻化趋势,这有年龄优势,同时也意味着浮躁,加之一些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缺少完善的辅导员发展机制,高校的学生工作没有达到相应的期望值,辅导员心理落差较大。同时,有的学校没有编制,待遇低下,评职称困难,使辅导员感觉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对未来的发展存在困惑。加上一些高校激励方式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评价机制过于单一、不合理,专职化机制不完善等,使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低。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职业幸福感是对所从事工作产生的持续、稳定的快乐体验。职业高原期和职业倦怠带来的负面情绪体验的消除,可以减少对工作的消极评价,但却并不能使工作者从工作中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甚至增加对工作的积极情绪感受。然而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却带给人们新的视角,即倡导个体采用乐观的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和问题,用积极的语言陈述事实,继而从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体验和能量。这种观点为学校的管理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即从创建积极的工作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培养积极乐观的人格出发,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人本主义的观点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吻合的、一致的、统一的,也是目前社会理应积极倡导和实施的。积极心理学倡导挖掘美好品质,关注正面积极力量。在辅导员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因素,开发正能量,发掘自我成长的潜能,关注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是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1.发掘品质,构建积极人格,建构积极正能量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好坏标准的判断,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它影响个体的职业行为、态度、习惯和思维方式。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可以引导辅导员在面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式,乐观地看待工作的成果和价值,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获取良好的社会资源,逐步提升辅导员工作的自我效能感,在此过程中将其内化成美好的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高自尊和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激发个人力量并顺应能力的发展。据此理论,辅导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目标,不断调整工作期望值,对结果进行积极的肯定,形成积极向上、但健康乐观的职业价值观,获得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增强感受工作幸福感的能力。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宽容、勇敢、感恩、谦逊和创造性等特征是人类共同具备的品质,这些品质在每个个体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也是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重要基础。辅导员是高校基层教育者,更应是人类美好品质的体现者和传承者,辅导员的言行举止和言传身教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应用到辅导员的工作实际中,可以建构辅导员的积极人格特征和正能量,引导辅导员发现自身、学生以及学生工作上的积极点和优势,让辅导员关注事物的积极面,挖掘美好的品质和积极的能量,并对此给予关注和肯定,拥有更多的自尊、自信、乐观和求知的激情与创造力,在此过程中体验主观幸福感,让工作充满成就感,给生活填满幸福感。

2.进行积极的认知加工,主动成长,体验积极情绪高校辅导员工作紧张繁重、学生较难管理、报酬低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辅导员要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认知加工,看到工作中的积极因素,才能激发工作的热情和激情。首先,应该看到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锻炼了辅导员的技能,提升了他们的教育管理水平。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者对全人类的美德进行研究时发现,人类共同拥有24种美德,例如智慧、勇敢、创造性、兴趣、爱学习、勇气、勤奋刻苦、热情、爱、希望和乐观等等。这些美德在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用积极的认知加工,发现这些思维跳跃活泼的大学生身上存在着经常被忽略的美德和优点,并且积极学习、借鉴学生的美德与优势,鼓励、鞭策自己去积极生活,在引领、指导学生对自己、对学习、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的同时,也用这些品质激励辅导员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积极进取、充满青春和活力的地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决定了他们要自我约束,主动学习,不断充电,更新知识,形成终身学习意识。辅导员只有不断拓展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在工作中信心十足,感到自身的存在价值,从而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时,学生的认可和工作的成效对辅导员的心理是一个积极反馈,可以让他们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感受到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感。

3.挖掘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社会行为,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积极心理学观点认为,积极情绪体验和良好的品质与环境密不可分,积极、健康、良好的环境可以诱导出积极的心理。正向看待客观事实,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营造积极快乐的学习气氛,打造和睦的同事关系、友爱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特征。对于辅导员来说,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教导学生,将注意力关注在学生的积极面,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值得学习的闪光点,这样有助于在工作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发挥优势创造条件,展现美德,开发学生尚未显现的潜力,感染学生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有助于与身边的同事形成相互尊敬、相互爱护、团结友爱、相互赞美、相互学习的工作氛围,工作上取长补短,老手带新手,互通有无,共享资源,鼓励人人都精彩、人人都自信的人文精神,在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也帮助周围的同事成长,影响他们积极乐观地工作、生活。对于辅导员自己来说,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关注自己,悦纳自己,享受工作,享受美好生活,重建工作目标和生活目标,体验工作和生活中微小的成功和喜悦,体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提高工作的自我效能感和对环境的控制感。

作者:王倩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提升辅导员幸福感

一、阻碍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因素

1.工作量巨大,工作强度超负荷

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细化、改进、创新,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也相应加大加重。高校规定辅导员必须24小时手机不关机,遇突发事件时及时时间要出现在现场,每周走访学生宿舍,和学生谈话等等;而且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管理,更重要的是教育,而教育与教学的不同之处是没有固定时间和地点,所以辅导员工作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延展性,工作和休息几乎没有明确界限,只要学生有事就要解决。在高校,除了教学工作之外的所有和学生相关的事情,都在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内,由此可见辅导员的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

2.工作身份多样性,角色存在冲突

由于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的身份与角色。有时会因为各方面对其有不同的期望,导致他们产生心理或者感情上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可分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辅导员的角色内冲突主要有:学校各级职能部门对辅导员的期待和要求所引起的冲突;辅导员期望认可与缺乏重视和关注带来的冲突;工作内容的繁复、职责的无限性与工作成果的模糊、无法量化引起的冲突;职业技能、价值观与身份需求、角色定位不一致引起的冲突等。角色间冲突主要是指辅导员既是学生事务的管理人员,同时还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成为具有的严格的领导人物,又要成为耐心热情的服务者;既要维持、落实、执行学校的政策,同时又要站在学生的身边维护学生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常常需要及时转变角色,调整身份,将不同角色顺畅地进行融合,有机地重组,不然当遇到两种相反的角色期望时,心理上就会有矛盾和困扰,造成心理压力。

3.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不足

目前,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的选拔机制没有统一的专业定位,来源比较多元化,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不少辅导员的学科专业背景跟学生工作不挂钩,很多辅导员没有接触过跟高校工作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缺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知识体系、素养和经验。高校学生工作繁琐、细碎,辅导员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做事务性工作,自我学习、培训,自我成长方面很欠缺,而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活跃,个性张扬,价值观鲜明,加上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有着心理过度依赖、缺乏信念等弱点,在挫折面前退缩不前,不爱交流,易冲动,不爱惜生命等特征。面对不断成长、不同个性的大学生群体,辅导员的知识显得较陈旧,知识面较狭窄,跟不上学生成长的脚步,应付不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让很多年轻的辅导员感到挫败感和力不从心。

4.辅导员发展机制不够健全

许多高校的辅导员发展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受工作性质以及辅导员的编制问题的制约,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待遇与专业教师相比有很大不同。尽管教育工作的考核很难量化,但对于辅导员激励的方式过于单一,而且缺乏针对性,发展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匮乏,打击并挫伤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在一些高等院校,由于历史原因和惯性,存在重科研和教学、轻事务管理,重专业课教育、轻思想教育的现象,相应地就缺乏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缺乏培养机制的构建。很多高校尚未建立科学管理、长远发展的培养机制,导致辅导员缺乏工作热情,这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

5.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低,流动性大

当前,辅导员队伍出现年轻化趋势,这有年龄优势,同时也意味着浮躁,加之一些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缺少完善的辅导员发展机制,高校的学生工作没有达到相应的期望值,辅导员心理落差较大。同时,有的学校没有编制,待遇低下,评职称困难,使辅导员感觉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对未来的发展存在困惑。加上一些高校激励方式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评价机制过于单一、不合理,专职化机制不完善等,使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低。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1.发掘品质,构建积极人格,建构积极正能量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宽容、勇敢、感恩、谦逊和创造性等特征是人类共同具备的品质,这些品质在每个个体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也是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重要基础。辅导员是高校基层教育者,更应是人类美好品质的体现者和传承者,辅导员的言行举止和言传身教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应用到辅导员的工作实际中,可以建构辅导员的积极人格特征和正能量,引导辅导员发现自身、学生以及学生工作上的积极点和优势,让辅导员关注事物的积极面,挖掘美好的品质和积极的能量,并对此给予关注和肯定,拥有更多的自尊、自信、乐观和求知的激情与创造力,在此过程中体验主观幸福感,让工作充满成就感,给生活填满幸福感。

2.进行积极的认知加工,主动成长,体验积极情绪

首先,应该看到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锻炼了辅导员的技能,提升了他们的教育管理水平。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者对全人类的美德进行研究时发现,人类共同拥有24种美德,例如智慧、勇敢、创造性、兴趣、爱学习、勇气、勤奋刻苦、热情、爱、希望和乐观等等。这些美德在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用积极的认知加工,发现这些思维跳跃活泼的大学生身上存在着经常被忽略的美德和优点,并且积极学习、借鉴学生的美德与优势,鼓励、鞭策自己去积极生活,在引领、指导学生对自己、对学习、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的同时,也用这些品质激励辅导员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积极进取、充满青春和活力的地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决定了他们要自我约束,主动学习,不断充电,更新知识,形成终身学习意识。辅导员只有不断拓展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在工作中信心十足,感到自身的存在价值,从而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时,学生的认可和工作的成效对辅导员的心理是一个积极反馈,可以让他们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感受到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感。

3.挖掘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社会行为,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积极

心理学观点认为,积极情绪体验和良好的品质与环境密不可分,积极、健康、良好的环境可以诱导出积极的心理。正向看待客观事实,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营造积极快乐的学习气氛,打造和睦的同事关系、友爱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特征。对于辅导员来说,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教导学生,将注意力关注在学生的积极面,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值得学习的闪光点,这样有助于在工作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发挥优势创造条件,展现美德,开发学生尚未显现的潜力,感染学生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有助于与身边的同事形成相互尊敬、相互爱护、团结友爱、相互赞美、相互学习的工作氛围,工作上取长补短,老手带新手,互通有无,共享资源,鼓励人人都精彩、人人都自信的人文精神,在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也帮助周围的同事成长,影响他们积极乐观地工作、生活。对于辅导员自己来说,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关注自己,悦纳自己,享受工作,享受美好生活,重建工作目标和生活目标,体验工作和生活中微小的成功和喜悦,体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提高工作的自我效能感和对环境的控制感。

作者:王倩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幸福心理学论文:关注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近十年来出现的心理学研究新方向。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从多个侧面对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其与传统心理学流派的关系等进行了论述,并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评价和启示分析。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评价;启示

近十多年来,西方心理学兴起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的视点转移到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科学,是一门促进人们幸福的科学。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学是探究人类适应复杂社会的美好行为,关注构建人类的性格力量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修正了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构建人类的品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现实背景

从1879年单独成为一门科学之日起,心理学就被赋予了三项使命:及时是心理疾病的治疗;第二是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第三是人才的发掘和培养。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治疗精神疾患和研究心理问题,以及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当时心理学家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人的心理问题,把研究重心放在了从负向、病理的角度来了解心理问题上,致使传统主流心理学被误认为是“病理心理学”、“消极心理学”。时至今日,这种“临床心理学家”的数量超过了其他专业人数的总和。

值得肯定的是,消极心理学发现了许多有效的诊疗方法,在许多心理问题的治疗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没有心理问题并不等于心理健康。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心理学产生了,积极心理学家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研究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积极心理学把心理学长期被遗忘的两个使命重新提上了日程。

(二)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可以说是积极心理学的最早研究。后来随着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性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层面,重视积极的心理活动。人本主义和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提出,为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心理学家对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视。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为了能跻身于主流的心理学领域,Seligman等人一开始否认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的关系。但从两者的理论主张上不难看出它们的渊源关系,两者几乎拥有相同的研究主题,都重视人的积极层面,如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马斯洛称为健康人格)等。

2002年以后,随着理论和研究的发展及深入,积极心理学改变了原来的态度,也开始承认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一定的渊源。另外,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也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来看,积极心理学在人类进程和潜力开发方面与建构主义心理学是相同的。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里,未来的大多数心理学家不应该是悲观的病理学者,而应该是积极建构人类精神的促进者和培养潜力开发的专业人士。另外,从建构主义心理学那里,积极心理学还学会了防止乐观偏向,即不盲目乐观,而把握现实性乐观的理念。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积极的情绪体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积极情绪体验,以及积极情绪与个体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上。以1967年Wanner发表《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心理学家开始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经过近四十年的研究,幸福感研究已发展到多种理论框架的整合阶段。具代表性的人物是Diener,他最早的观点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认知和情感的评价。2000年,Diener发现了先前的观点的不足,于是他修正了他的一些观点,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拥有的生活状态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所持的一种肯定态度。同时,他提出人的气质、人格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宏观条件如社会关系、经济健康状况与幸福感存在联系。近年来国内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研究的重点大都集中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上,如生活事件、人格因素、金钱观念、文化、健康、社会支持以及信仰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快乐作为一种积极情绪体验,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很多研究者从认知、跨文化、人际关系、进化等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他们比较了快乐的人与不快乐的人在社会信息加工上的不同,还有快乐与收入水平、亲密的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的关系的研究,还有一些研究者从跨文化的和时代变迁(进化)的角度对快乐进行了研究。Buss从事物进化的角度指出,快乐既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更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同时提出了提高人的快乐程度的建议:有选择地控制一些心理机制 (不适应、嫉妒、竞争性选择等),而激活另一些心理机制(婚姻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可以增加人们的快乐。快乐是影响人心理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模式。人类只有对其充分关注,才能真正改善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

(二)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乐观、爱、工作能力、勇气、交往技能、美感、坚持不懈、宽容、创新、理想、灵性、天赋和智慧等。在积极的人格特质中,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性和乐观。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发展能作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Ryan认为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对个体的内在动机、社会性发展和幸福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认知评价得以实现。

乐观也引起较多关注,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乐观的人总是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 Seligman在“习得性无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习得性乐观”的观点。Seligman等人的研究表明,乐观主要还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人格特质,虽然在不同的人身上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习得性乐观” 。另外,Peterson通过研究乐观主义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他把乐观人格特质分为“现实性乐观人格”和“非现实性乐观人格”。在一定条件下,非现实性乐观人格对人的生活、健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容易使个体产生乐观偏差,忽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他人的风险小,盲目乐观而不现实。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我们有比较好的主观感受。但Sandra和Schneider于2001年讨论了一种“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因为从原则上说,人们能够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似乎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同时,这种对于“现实的乐观”的研究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很好的注解: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三)积极的社会环境

积极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影响天才发展的外部条件。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积极心理学把积极的社会环境分为积极的社会大环境,如建立使公民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的国家法律法规;还有积极的社会小环境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Williams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如同伴、老师提供了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Kasser等人对18岁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母亲是冷酷、挑剔、爱控制人、不民主”的青少年更可能关注外部、实利的价值;而“母亲是温和、易接受人、民主”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发展内在的价值。

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人的积极品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良好社会、积极社区和积极的组织对人积极品质的影响。在造就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和发挥的环境因素上,许多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更多的是来自培养而非与生俱来,Sternberg等人认识到了积极的社会环境是人为创设的。他们依据创造性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创造性潜能的策略,主要包括鼓励假设性的质问、允许含糊和不明确、容许犯错、鼓励他人对问题进行定义或重定义、对创造性的想法和产品进行奖励等策略。

三、积极心理学的评价和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1.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较大的意义在于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空档,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并不是相对立的,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两个使命又重新得到重视,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空间,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使原来具有片面性的心理学变得更完整、更平衡。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它给心理学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使心理学致力于社会人变成正常人上升为使普通人过得更幸福。过去消极心理学作出了许多相当有价值的研究,但它在心理研究的方向上却出现了偏向,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正好修正了心理学研究发展的轨道。积极心理学使心理学的许多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层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改变了过去人们总是认为心理学仅仅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错误认识。

积极心理学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它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这也是心理学的最终归宿,实际上,关注人性积极层面更有助于深刻理解人性。同时,它也批判了“消极心理学”的观点,如认为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的消极、被动的人性观,把人喻为动物和机器。

2.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积极心理学兴起不久,它的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完整。尽管积极心理学吸收了消极心理学中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人本主义的人文关怀和后现代建构主义的观点,但其较大的问题在于还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操作模式。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够,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和跨文化的研究。首先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导致它在其研究对象的取样上还不够,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另外,由于积极心理学兴起只有十几年,其发展的历史较短,到目前为止还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跨文化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还不是很成熟,具体表现为方法如何整合的问题,以及如何发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技术等。目前积极心理学只涉及关于积极心理治疗的一些概括和笼统的理论,对于具体的操作和实证研究还有待更多的探索,其实积极心理治疗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但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不成熟。积极心理学学科由于本身兴起历史的相对短暂性和复杂性,加上人类心理的多变性,如何吸取已取得的心理学成果来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也是积极心理学家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积极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教育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教育实践中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而传统教育强调的教育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但在过去的时间里,教育者经常会碰到许多难解的困惑,当我们对学生进行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时,与之伴随的新的错误、问题和缺点又出现了或优点消失了,就像人的“好动”与“活泼”总是共存的。所以说,在对待有错误、问题和缺点的学生时,教育者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应该去认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面。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里,教育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因为这样只会造就一批没有自己思想的盲目服从者、接受者,而是要创建一种积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另外,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激发和强化所有人积极的人格特质,要求教育尽可能地建设一个积极的教学环境,当这种环境的激发和强化使学生的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电邮:)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独立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研究

摘要:独立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缺失是由于学生缺乏获取幸福的能力,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幸福感教育,社会缺乏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认可等原因造成的。为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幸福感,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建议独立学院增设幸福感教育,明确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能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独立学院;大学生幸福感

独立学院应该将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和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相结合,为提升教学与学术质量,维护校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精神保障和情感支持。

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幸福感研究成为西方心理学界的热点之一。幸福感(Happiness Index)是人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是人对自己所处状态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大学生幸福感的强弱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有密切联系,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离不开对幸福感问题的研究。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幸福指数,主要取决于现实接近理想的程度,现实状态越接近理想状态,越容易产生幸福感。笔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幸福感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增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的对策。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表现

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其自身的心理特征。笔者在独立学院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5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幸福,有27.4%的大学生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幸福,仅有16.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幸福感缺失现象十分普遍。

1.缺乏合理的学习规划和生活目标

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的目标就是通过高考,学习目标是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但是进入大学校园后,设定多年的奋斗目标瞬间消失,大部分大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这种缺乏规划的大学生活让他们感到内心空虚、无所事事,对学习和生活倍感迷茫。

2.难以抵御拜金主义的不良影响

独立学院普遍是民办机制、本科层次的高校,选择在独立学院就读的大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相对优越,但也不乏家庭条件相对贫困的大学生。在经济水平整体较高的环境中,家庭贫困的学生会存在心理落差。部分学生认为消费能力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为了满足某种程度的虚荣,他们偏重物质享受,甚至出现了超越自己承受范的高消费。这一部分大学生在物质攀比中迷失自我,可能还会背负债务负担。

3.升学压力与就业压力并存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小学阶段或者中学阶段的佼佼者,他们考入独立学院并未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特别希望临近毕业时能通过继续深造或就业来弥补入学时的遗憾。然而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升学形势和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这让大学生对未来缺乏信心。据调查显示,有82%的独立学院毕业生认为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给自己带来一定程度的焦虑。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缺失存在的原因

1.学生缺乏获取幸福的能力

缺乏获取幸福的能力是独立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主观因素。独立学院大学生普遍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从小在家庭中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缺乏承受挫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需要独立面对,但由于缺乏主动克服困难、调节心情的能力,学生很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主要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组成,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普遍良好,但精神生活较为匮乏。大学生对校园生活及毕业后的生活都抱有美好的憧憬,但现实与愿望有明显差距,他们难以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心理落差,难以在自我超越中获取幸福感。

2.学校缺少大学生幸福感教育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生活方式、性格习惯、消费观念、职场期望等因素都存在差异。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因而可能会产生急功近利、贪图享乐的思想,对幸福产生错误的理解。从目前独立学院的课程结构安排来看,开设“幸福感教育”课程的高校屈指可数,这是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客观因素之一。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原有的幸福观很容易在全新的生活环境中产生变化。如果学校没有及时做出积极、正确、健康的幸福感的引导,大学生就可能会受到消极影响。

3.社会缺乏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认可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会认可程度相对较低。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遇到学历歧视的问题,致使大部分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2013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文规定,严禁就业歧视,保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严禁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但在校园招聘中依然存在大量隐性的学历招聘歧视。即便是独立学院大学生经过深造,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时,也会遇到及时学历遭歧视的问题。这种就业压力始于独立学院大学生入校之时,贯穿其整个大学生活,使其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增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的建议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帮助人类发挥潜能和获得幸福的学科,其侧重于关注人的品质,挖掘人的潜能和优势。为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幸福感,笔者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增设独立学院大学生幸福感教育课程

独立学院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将“幸福感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独立学院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尽量淡化传统心理学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使大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幸福,从而确立健康合理的幸福目标。积极心理学的积极视角理论认为,积极的心理品质能使个体获取开启幸福生活的美德。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培育大学生的美德,使其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付出努力来获取幸福,在切实了解如何获取幸福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获取幸福的能力。

2.明确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

幸福是在实现目标和理想过程中获取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获取幸福感是为实现目标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过程。的自我定位是独立学院大学生确定目标的首要前提。在设定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时,独立学院大学生切忌好高骛远、随意跟风,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专业特点、工作能力、生活需求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如果目标设定过低,会很难获取成就感;如果目标设定过高,容易产生挫败感。所以,独立学院大学生应该明确生活理想,制订适合自己的、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在不断实现目标、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享受实现理想的成就感。

3.完善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第二课堂。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既需要提升活动硬件,又要发展活动软件。活动硬件包括符合学生活动项目的活动设备、活动场地、指导教师等,学校根据需要通过提升活动硬件,提升学生活动的质量。活动软件包括参与氛围、展示平台、支持力度等,学校通过发展活动软件,提升学生活动的内涵。要建设合理、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充分实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文情怀,以更具开放性、欣赏性的眼光看待自己或他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可以拓展视野,增加人脉,充实生活,增强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热情,从而获得成就感及幸福感。

4.健全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认为,具有积极人格的人更加容易得到他人的接纳和帮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发挥自身较大的潜能和建设性力量,从而更能体验到自身存在的幸福感。独立学院应该注重培养与健全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勤奋、真诚等品质。根据调查显示,独立学院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积极人格是自信。增强自信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感知意识是获取幸福感的基本前提。独立学院大学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的现象,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尤为重要,要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取成功和自信心。

5.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生活能力

幸福感是实现生活目标过程的心理感受。独立学院大学生要想从生活中获取幸福,就应该提高生活能力。首先,大学生要学会休息,学会生活。大学生要注重饮食规律和营养搭配,要懂得饮食健康的重要性。强健的体魄是构成大学生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其次,大学生要学会认识自我。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给自己确定合适的目标,既不因设定过高目标造成自己无法企及而自卑,也不因设定过低的目标让自己懈怠。,大学生要学会感恩,懂得宽容。大学生对他人、对生活、对社会要怀有一颗感恩而宽容的心,这样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让自己珍惜当下的生活。独立学院大学生对生活满怀感恩与宽容,就不会畏惧生活中的困难,就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为实现未来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幸福心理学论文:基于幸福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幸福感教育分析

摘 要:幸福心理学是在心理学领域对人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门科学,从积极的角度引导人们追求幸福的脚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情况还不是很成熟,幸福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展情况。从幸福心理学界定、幸福感界定、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我国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成长环境、就业压力、感情困扰和社会舆论。幸福感教育的措施如下:开设课程,让大学生感受幸福;增加幸福的情绪体验;树立端正的人生观。

关键词:幸福心理学;大学生;幸福感教育

引言

央视调查“你幸福吗”曾经在全国范围内都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可见,幸福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讲都是重要的,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的心理建设、生活水平,而且渗透到了每个人心里。大学生是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群体,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极为重要,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是近年兴起的,目的是让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能够以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让大学生感受到自己正被幸福包围着。

一、幸福心理学界定

心理学是一个门类众多的复杂系统,作为一门科学分支众多,但是前些年我国心理学专家们一直在研究消极心理学,旨在帮助人们走出心理困境,幸福心理学是最近一些年才被人们广泛重视的。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部分,幸福心理学得到了充分重视,是随着西方国家兴起,逐渐发展到了世界各地,为世界范围的人们积极接受,并形成了一股探究热潮。

幸福心理学是在顺应人类生存、生活的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保障了人们的心理追求达到更高的层次。幸福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并且幸福是人们追逐的终极目标,人们在追求幸福时,不仅自己可以体验到幸福的美好,同时也能够创造社会和谐,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二、幸福感界定

幸福感就是对于幸福程度的感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知情况,因此,幸福感因人而异的,是独特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幸福感去追求人生幸福,可见幸福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是基于人类的心理状态而存在的。幸福是人作为行为主体对其当下生存状态及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是人的个性化感受。幸福感就是人们依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肯定性、整体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及其他各方面的主观评价,并由此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的精神状态。

三、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如果人的幸福指数比较高、幸福感比较强烈,那么他的心理状况必然要比其他人健康,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对于大学生来讲,这个群体本身就是容易产生心理波动的,从大学生的心理成熟程度来看,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幸福感教育,让大学生长期处于幸福的感知当中,是极为有益的。让大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走出心理的阴霾,并预防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现实表明,如果对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要比预防心理疾病的消极方法更有意义。大学生群体虽然在年龄上已经属于成年人,但是心理状态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大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急躁、焦虑、抑郁、迷茫,甚至出现厌学、轻生、自杀等极端行为。心理问题的出现在年龄方面越来越年轻化,就凸显出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幸福感教育是极其必要的。及时,让学生充分看到社会的积极面,对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目前的状态是比较理想的,在奋斗的同时不能迷失本心,要看到社会的积极面。第二,让学生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如果学生心理阴暗,那么他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也是索然无味的,只有让学生看到别人身上有闪光点,才能激励自己前进,用一种积极的观念来面对未来。第三,引导大学生关注生活质量,如果大学生认为生活就是不停地为钱而奔波,那么幸福感教育就需要立即进行,因为大学生已经不再关心生活质量,这种心理状态是可怕的,需要及时调整,应该引导大学生将关注点放在生活质量上,为了生活得更加幸福而努力。可见,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幸福感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可以端正学生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四、我国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幸福感比较低,他们认为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让自己喘不过气,所以对幸福的感知度不强,幸福感较低。目前,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成长环境、就业压力、感情困扰、社会舆论等,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果这些因素全都变成了心理压力,那么大学生的幸福感势必会减弱,并且长此以往甚至会出现心理疾病,需要高度重视。

(一)成长环境

大学生幸福感弱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成长环境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大同小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考上一所名牌大学,顺利毕业后找一份稳定工作,但是,在新时代环境下,这种愿望已经不能适应发展潮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饱和,大学生再想进入这样的体制内难上加难。但是,因为大学生们从小就是成长在这样的环境,家长们抱着这样的希望,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就演变成心理层面的问题,大学生的幸福感降低。此外,我国目前教育领域以成绩来判定学生能力,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入党、评奖学金、得到各种荣誉,而成绩不好不仅挂科、补考,甚至与一切“”绝缘,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心理压力不言而喻,大学生每天还穿梭于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培训班之间,环境与高中差别不大,体现不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这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造成大学生幸福感降低的直接原因。

(二)就业压力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直很大,大学生希望找到高薪、轻松的工作,家长希望大学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社会对于大学生就业却远没有这样宽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要求大学生能在统一考试中笔试成绩优异、面试成绩出众,而企业单位多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面对就业前景的种种阻碍,社会经济的日益增长,各种职位都趋于饱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专科学生缺少理论知识、本科学生缺少实践能力、硕士研究生缺少社会经验,大学生身上的不足是存在的,但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的,社会需要的是立刻上岗就创造经济效益的人才,没有给大学生充足的缓冲期。面对着这样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幸福感自然会越来越低,如果学校不能及时进行幸福感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只会盯着就业压力看,而忘记欣赏人生中的风景,幸福感无从谈起。

(三)感情困扰

因为感情伤人、自杀的大学生全国各地每年都会出现,如果高校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做得到位,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爱情观,那么这种校园内的感情悲剧就会减少很多。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不成熟的“大孩子”,他们的爱情观也是不成熟的,基于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所以并没有意识到爱情的真谛,而是把爱情看作占有,如果大学生的爱情心理是这样的,那么恋爱就不再美好,争吵、冷战、分手等每天都在上演,对大学生的心理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高校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感情问题引导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让学生看到对方的善良与美好,使感情得到升华。即便大学生情侣闹到分手,也不应该因为感情的困扰而影响心理状态,心理教师应该让大学生意识到世界上很多人都是善意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好,不应该因为一段恋情的失败就降低自身幸福感。如果幸福感教育做得好,大学生中的失恋、单相思、恋物癖等情况就会大大减少。

(四)社会舆论

社会赋予大学生的角色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群,是社会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就是这种社会舆论给予大学生莫大的压力,直接造成幸福感降低。总结现在的社会舆论:及时,大学毕业应该找一个高薪工作,月薪2000元以下的工作不是大学生做的;第二,大学生应该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的现代人才,参加工作之后不需要学习,可以直接上岗;第三,大学毕业之后就应该马上成家立业;第四,上了好大学才有好工作,体、音、美专业都是给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设立的等等。大众传播用极其快的速度将这些舆论话语公之于众,成为社会舆论,时时压在大学生的心上,由此,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状态差、幸福感低等问题日益暴露,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要面临的舆论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五、我国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措施

(一)开设课程,让大学生感受幸福

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集体教育,可以通过切身体验,从而有效实现幸福感教育,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感受幸福的人。因此,针对各个专业的大学生,要设置不同的幸福教育课程,让大学生感受幸福、感受快乐,并充分享受生活带给大学生的幸福因素,从而教会大学生体验幸福,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二)增加幸福的情绪体验

幸福感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自身情绪上的体验,应该与喜悦、愉快、积极、健康等相对应。因此,在幸福感教育中,要注意让大学生体验到积极、幸福的情绪,因为情绪健康的人会积极面对生活,能够将自己的健康情绪体验也带给别人、带入生活。教会学生体验幸福,并给周围的人创造幸福的情绪,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三)树立端正的人生观

如果大学生的人生观是不端正的,那么如何开展幸福感教育都是枉然,因此,要确保大学生的人生观是正确的,才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实现幸福感教育。高校应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大学生的幸福感里充满宽容、感恩。

结语

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日益下降,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幸福感降低的情况,大学生的幸福感情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高校要注意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本文不仅界定了幸福心理学和幸福感,还分析了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幸福感教育的措施。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幸福课堂的实践

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普遍不如普高学生,部分学生还没有从中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还有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不少学生从小就因家庭教育缺失而心存自卑,这些消极的情绪影响着中职学生幸福感的获得。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引入其中,可激发这些学生自身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使他们获得幸福感。笔者分析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幸福课堂的运用,阐述如何在中职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如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幸福;通过艺术管理,让学生享受幸福。从而帮助学生发现并运用自身的积极力量,打造中职教育幸福课堂,提升中职学生幸福满意度。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感受幸福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经验可以在环境中体现出来,同时环境又对人有影响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中职学生最重感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情”的交流,在课内外多与学生主动接触和交流,可以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在困难时关爱他们,这样教师就会水到渠成地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友好、融洽的和谐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加深对教师的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基础差带来的学习上的畏难情绪,逐步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激起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然也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感受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幸福。

营造和谐课堂环境,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更需要教师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积极引导。教师的期待的目光,一句恰当的提示,都会使课堂变得和谐且温馨,学生在@样的课堂氛围中,也就自然能感受到幸福。

二、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幸福

赏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影响学生个体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重要力量。所以,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就要赏识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优点,及时、明确地表达对学生的欣赏和肯定,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在“润物无声”中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体验到参与课堂学习的幸福。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尤其是职高后,很少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教师提问时点名叫到,他们也要么不吭声要么声音小。面对这种局面,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1名小组长,不论是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还是主动给大家分享自己见解的学生,只要积极展示自我,哪怕是说错了,也都通过加分给予鼓励。通过发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展示,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会不断提升,体验出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幸福感觉。

三、艺术管理,让学生享受幸福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能有效缓解由消极情绪造成的内心紧张,增强幸福感。在课堂上,当教师面对“调皮捣蛋”的中职学生时,不能使矛盾激化,出现师生“对立”,需要进行艺术化管理,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情绪,以便“化险为夷”,帮助学生享受幸福课堂。

然而,中职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家常便饭,不可避免地干扰着积极的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不注意听讲,自制能力差;有的学生喜欢搞恶作剧,故意捣乱。教学实践中,突发事件本身并非全是坏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化为很好的教育资源。如果教师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没完没了地批评学生、一味地呵斥、生硬粗暴地阻止、侮辱人格地惩罚,都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让师生不悦。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智慧的艺术管理,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安静时间”和“重新评估”两项策略,在短时间内将“问题学生”的情绪迅速引导至积极状态,让师生做好情绪自控,“化干戈为玉帛”,在积极的情绪中享受幸福的感觉。

总之,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视野下,要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能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懂得更多的道理,获得幸福感,将教师的每一节课变成学生幸福人生的精彩积淀。

(作者单位:皖北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途径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及人员流动性较大,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建设及个人价值观的发展,也影响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品质的引导者,承担着管理和育人等多重工作职能。辅导员工作是一份崇高而神圣的事业。职业的幸福感是辅导员工作的潜在动力,是辅导员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提升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指数,才能真正激发辅导员的内在动力,才能促进辅导员富有创造性地、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积极心理学;途径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一线人员,与大学生的发展教育密切相关。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和内在动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影响着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大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学习、生活和成长,更关系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高校未来发展前景。现阶段,各高校对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不是特别注重,相关的研究较少。随着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增加,许多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这导致辅导员工作、生活开始失衡,出现个人消极情绪滋生和工作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指辅导员从自身工作中产生的稳定、乐观、持续性的情感体验。对在宁高校92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调查显示,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总体不高。调查问卷从工作压力、工作强度、自我发展、人际关系四个维度进行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调查。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内容繁琐、工作压力巨大、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发展前景不乐观、经济压力大[1],这让许多辅导员产生了不平衡心理,对工作失去兴趣,工作主动性降低,部分辅导员还呈现出一种消极的工作的状态。久而久之,高校辅г被岫宰陨淼钠兰酆妥晕壹壑蹈械接锹牵这会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心理学思潮,较传统心理学研究不同,它不仅关注人类心理疾病和弱点,更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理论基础是:研究积极的情绪、积极的特质和积极的组织系统。它的宗旨是关注人的品质和美好心灵,其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心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产生的问题,并且激发人类在遇到困境时,也能做出积极的心理调整,从而愉悦地将此事发展下去。积极心理学对于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增加辅导员从工作中获得的乐趣并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为学校的管理者从创建积极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制度、加强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人格培养出发,以此来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供了良好的借鉴。[2]

职业幸福感是指工作的个体通过自身的工作性质,从中获得满足感、安全感、愉悦感和价值感的综合情感体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即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琐碎事务中,得到的愉悦感、舒适感、满足感及自我的价值体现感,是一种综合的、满意的体验。各种体验的积极情感越多,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就越高。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原因

(一)辅导员的个人消极情绪

首先,现如今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化、创新化,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如高校辅导员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辅导员很少有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正常的工作时间通常都超过10小时,若学生出现突发紧急情况,辅导员需及时时间赶到现场并妥善解决事情;辅导员要定期对学生的宿舍内务进行管理、抽查,要经常与学生谈心,并详细了解学生个人情况。在高校,除了教学工作之外的所有和学生相关的事情,都在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内,可见,辅导员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3]对此,许多辅导员容易产生消极的个人情绪,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的主观感受。其次,95后大学生他们个人主义较强,自我意识突出,对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不是特别理解,这也容易使辅导员产生自我否定的悲观情绪。再次,辅导员职业的发展空间不大,职业生涯规划模糊,社会对此职业的认知度较低等,这些也容易使辅导员产生消极情绪。

(二)缺少辅导员队伍自身的职业优势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无论参加什么性质的工作,都应该具备对此工作的热忱和创新性,它是个人从事此工作所具有的特殊优势,此优势会直接影响个人对职业的态度和思维方式。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者,辅导员还要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行指导,并辅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障学生成长为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但现在高校的辅导员流动性较大,这导致辅导员队伍整体职业素质下降,辅导员在就业之初对工作的热忱和创新精神逐渐减退。相当数量的辅导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上使命感不强,责任感缺失,有离开辅导员岗位的想法。[4]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三)高校没有完整统一的辅导员管理组织体系

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理论基础之一――积极的组织系统,这一理论可以保障辅导员的个人优良品德和优势得到尽情发挥。目前,各大高校的辅导员每天要不停地围绕学生展开各种工作,随时处理各种学生问题,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几乎没有。但就此忙碌的工作,学校却没有相关明确的评价体系对辅导员过重的工作量给予肯定,辅导员的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辅导员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学校并没有完整统一的管理组织体系,这不但造成辅导员工作的盲目,工作成果得不到肯定,发展空间狭窄,而且还导致辅导员幸福感急剧下滑。

(四)其他多种因素

在角色转换方面,由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琐、复杂,在工作过程中不管学生发生任何事情都要在及时时间解决处理,加上学校对辅导员的工作期待,辅导员要在不同的角色中来回互换,这使辅导员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从而产生心理困扰。在生活保障方面,由于各高校的辅导员待遇普遍不高,且多数没有编制,福利待遇较其他教师也偏低,有的高校辅导员连保险、住房等补助都没有,日常生活没有明确的保障,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压力,辅导员会产生消极的不平衡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体会不到职业幸福感。

四、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和培养辅导员积极健康的情绪

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个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让个体更轻松地适应社会环境,即使出现困难也能应付自如。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工作的开展及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因此,应正确引导和培养辅导员积极健康的情绪,鼓励和支持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在积极性,提高对工作的兴趣和满意度。同时,可以激发辅导员的创新思维,让他们能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更积极地投入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学校可以开办积极心理学健康讲座,开展积极心理学交流活动,或是通过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对比,让辅导员获得更多的e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校还可以为校内辅导员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辅导员可以在此平台上畅所欲言,彼此分享心得体会,取长补短,共同研究交流获得更好的工作方法。只有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指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

(二)严格控制辅导员的入职条件,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职业优势

高校的辅导员是一个神圣而复杂的职业,在学校,辅导员就是一个大的家长,平时的言行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所以,辅导员既是服务一线的基层教育者,又是人类品质和传统美德的发扬者和传承者。高校在聘用辅导员时,应该严格控制其入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择优录取,选择那些积极主动参加辅导员工作的人,使其在工作岗位上能充分发挥自己对职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从中获得幸福感。

(三)高校应建立适合辅导员工作的管理机制和职业发展道路

一方面,学校要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量化,对其工作要给予适当的肯定,使辅导员工作的目标更明确,更有动力。学校可从侧面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完善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流程,优化辅导员的职位评价等级,让辅导员工作得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加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学校对此应大力给予支持。学校可以结合辅导员的个人特长、职业期望等,规划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道路,避免辅导员因长期重复的工作内容而产生的迷茫和无所适从心理。我们的调查发现,自我发展是辅导员最为看重的一环,在年龄结构上,越年轻的辅导员越对自我发展的要求越高;在性别上,男性在自我发展的要求要高于女性;在工作年限上,从事辅导员工作1-2年的对自我发展要求要高于其他年限的。为辅导员的未来发展提供明确的发展道路,以供辅导员参考,这是辅导员培养职业幸福感的方法。

(四)构建对辅导员支持的社会系统

社会支持可以是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物资支持和精神支持等。社会支持作为一个影响人们情绪变动的外力因素,其作用是巨大的。若社会对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认可度高,则能有效地提升辅导员对职业的幸福感体验;反之,辅导员则会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产生疑惑,并产生消极情绪。高校应积极引导辅导员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重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积极面对社会大环境带来的压力和紧迫感,并在复杂的社会体系中认清个人的位置及价值,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安全感和日后的发展方向,真正体会到职业幸福感带给个人的愉悦。应构建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来维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积极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5]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职业幸福感问题已成为高教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品质的引导者,承担着管理和育人等多重工作职能。辅导员工作是一份崇高而神圣的事业。职业的幸福感是辅导员工作的潜在动力,是做好辅导员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提升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指数,才能真正激发辅导员的内在动力,才能促进辅导员富有创造性地、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

幸福心理学论文:心理学视野下高师幸福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 目前高师教育功利化、实用化倾向严重,幸福教育严重缺失。文章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提出高师幸福教育的二维(教师与学生)三层面(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模式。认为高师幸福教育的源头在于教师幸福快乐的施教,终结在于学生幸福快乐的发展。高师幸福教育应重视师生幸福感的相互“感染”,重视个体的职业幸福观教育、幸福能力的培养和幸福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 心理学视角;高师;幸福教育;策略

1 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高师幸福教育势在必行

人类一切的活动都可以归结为对幸福的追寻,教育亦然。当前学术界有很多的研究者对幸福与教育的关系从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等角度展开激烈的讨论,认为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1],一切教育活动都应归结于学生对幸福的体验和追寻。在这样的背景下,幸福教育应然而生。然而幸福本身是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它与人们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满意度息息相关。因而有必要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幸福教育展开研究,这样才能真正关涉到个体幸福的实质,才能真正探索出通过教育促进个体幸福指数提升的策略和方法。高师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策略、人格特点及对幸福的认识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幸福感受,这种感受甚而会对学生的终生产生影响。因而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高师幸福教育具有跟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

2 心理学视角下的高师幸福教育

2.1 当前高师幸福教育的现状 当前高师教育的现状可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教育与个体的幸福相背离[2]。①高师教育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严重。功利化和实用化的教育取向重视学生能否通过教育获得学历和各种资格证书,能否用知识和技术换取金钱和物资。笔者在课堂教学之余与学生沟通,许多学生会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每天都太忙了,忙于考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心理咨询师证书、驾驶证书……”“我们每天都非常忙,可不知道自己忙了写什么……”当学生为了那些证书疲于奔命的时候,幸福体验荡然无存。②高师教育忽视了自身最根本的使命――师范生素质的培养。高师教育培养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任重而道远。然而在高等教育急剧发展的今天,许多高师院校的育人观念、育人模式却发生了悄然的改变:重扩招数量轻育人质量、重专业课程轻基础课程、重知识传授轻师范生素质培养等。许多教师认为,我的任务是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就可以了,却忘记了师范院校最根本的使命――师范生素质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对师范教育、对教师职业认识不足,幸福感缺失严重。③教育者自身――高师教师的幸福感严重缺失。当前高校教师尤其是高师教师的生存压力、职业压力越来越大,教师们为了生存拼命多代课,他们已经很少能体验到教育过程带来的幸福体验,这导致教育结果无幸福可谈。还有一些教师忙于自己的科研工作,轻视甚至应付教学,备课、上课、课堂教学等只在走形式,他们自身的幸福感严重缺失。教师的状态对学生是有强烈的感染作用的,这导致学生们也无从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幸福教育就更无从谈起了。

2.2 心理学视角下的高师幸福教育 教育应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幸福。这其中的“个体”,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也就是说,真正的幸福教育涉及教师幸福的教和学生快乐的学两方面,幸福教育应该从这两个维度谈起。当前心理学界对于幸福感的认识多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dinar的三维区分为依据: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她认为一个人的积极情感体验越多,消极情感体验越少,多生活各个方面的满意度越大,就越容易体验到幸福。因而对心理学视野下的幸福教育的研究就可从两个维度三个层面来开展,具体见下表。

高师幸福教育的源头――教师幸福快乐的施教。心理学视野下高师幸福教育的源头应该体现为教师幸福快乐的施教。教师在教育中能能充分体验教育过程幸福和教育结果幸福,具备感知幸福、创造幸福、传达幸福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能幸福地教学生怎样追求幸福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热爱教育事业,在施教过程中能充分体验到教学的乐趣,情绪乐观、稳定,积极情感体验较多;对自己生活中的挫折能正确对待并能合理调控由此引起的不良情绪,始终以状态面对课堂和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非常满意,并努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树立且良好的教师形象。高师幸福教育的终点――学生幸福快乐的发展。心理学视野下高师幸福教育的终点应该归结于学生幸福快乐的发展。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充分体验教育过程幸福和教育结果幸福,最终能正确理解幸福的本真,具备感知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这就要求师范生能够热爱教育事业,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情绪乐观、稳定,积极情感体验较多;能正确认识社会生活,对自己生活中的挫折能正确对待,能合理调控由此引起的不良情绪;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较为满意,并不断为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而努力。

3 心理学视角下高师幸福教育的策略

3.1 努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并使师生在幸福上相互“感染” 要让学生幸福,教师首先要幸福[3]。因此,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努力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幸福指数。学校可从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努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让老师能心情愉快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二是努力提高教师的精神生活幸福指数。学校可通过奖惩机制、学风教风建设、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让教师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提升教师的精神生活幸福指数。

3.2 开展教师职业意识、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幸福体验[4]。笔者曾对代课的学生做过调查,发现学生中不乏这样的观点:认为越有钱就越幸福,认为上课没意思,明天有饭吃才幸福,有好饭吃更幸福……;许多教师由于压力过大怨声载道,疲于奔命,认为增加工资、生活环境舒适、没有科研压力才会幸福……。因此有必要对师范生开展教师职业意识、职业价值教育,让他们学会正确审视生活,正确认识当代教师的神圣使命,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价值观。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去,并会因为自己将要从事教师职业而倍感幸福。

3.3 学会合理调控情绪,培养师生感知幸福、体验幸福的幸福能力 感知幸福、体验幸福是一种能力[5],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高师幸福教育应从两方面为这种能力的培养而努力。一方面,教师在教育中重视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对师范生的从教能力进行培养。当教师这样做的时候,学生们会因为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而积极投入、主动参与,教师也会因学生的这种投入而得到感染,在教育中会更为努力和投入,这种双向影响比然会增强师生教育过程的幸福体验的。另一方面,幸福体验与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关,这就要求个体能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合理的调控,在不断增强幸福体验的同时培养幸福能力。对教师而言,能始终情绪乐观、稳定,不将自身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对学生而言,能及时调控生活中的不良情绪,以状况待人接物。

3.4 正确认识生活,在对生活的积极适应中养成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幸福习惯 享受幸福、体验幸福也可以称为一种习惯[6],而这种幸福习惯是可以养成的。高师幸福教育不仅仅重视对学生当前幸福体验的培养,更重视通过教育使学生能幸福的生活,养成终生的幸福习惯。高师教育应重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让他们认识到不论是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还是学习问题,生活态度不同,解决方式就不同,当然幸福体验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同学、父母和教师等人,引导他们学会淡化他人的不足,经常在他人的闪光点中生活。只有这样才会经常感受到感激、满足和幸福,而经常的感激、满足和幸福会逐渐形成幸福习惯。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幸福感教育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把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帮助人们较大程度地获得幸福。然而目前中国大学生的幸福状况不容乐观,这非常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所以,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完善中国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很好地推动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幸福感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首倡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enM.E)。积极心理学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把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帮助人们较大程度地获得幸福。

一、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诠释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在这里,幸福和幸福感既包括积极的情绪,也包括积极的状态。作为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如何理解并解释幸福和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临床上的尝试,积极心理学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增进主观幸福感,而不是矫治心理缺陷。因此,与以往心理学重点研究心理疾病不同,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的科学。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才是人生至高的目标,声望和金钱都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而非目的,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取的。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状况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现在所持幸福观点中容易把吃喝玩乐、挥霍金钱与幸福混为一谈,幸福价值观偏颇。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对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无不忧虑地看到,大学生群体在幸福价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似有抬头倾向。在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幸福就是吃喝玩乐,幸福就是为所欲为、挥霍金钱,甚至有人痴迷那种“不修今生求来世”的错误观点,对身体和物欲的满足成为学生衡量幸福的标准。这些观点否认了幸福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和创造来获取、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努力拼搏的过程。学生体验幸福的过程、态度和情感不正确,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幸福的理解。

1.金钱、享受对幸福的影响。不可否认,金钱和物质财富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他不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对他而言生活就是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物质财富应在幸福生活中占多大比重?性别比较发现,男生比女生更注重金钱在幸福中的作用,这与男女生未来的社会角色有一定关系。传统社会角色要求男性在恋爱、婚姻等问题上承担更多经济责任。如今在大学校园里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流消费等负债消费现象非常普遍。《200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每年的人均消费水平可高达1万元,比全国国民的平均消费水平高出许多。应该说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丰富的幸福的,然而其中许多人都感受不到这种幸福。有极少数女大学生为了追求物质享受,甚至混迹歌楼舞厅,伴大款,捞外块,不惜出卖自己的贞操和青春。她们不知道,到时候毁掉的正是美好的前途和真正的幸福。

2.就业压力对幸福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越来越强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似乎显得无可奈何。寒窗十几载,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校门,如今就要走向社会,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自己的理想,却不知道路在何方。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偏差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说到底都是来自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和不和谐。就业压力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也来自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高校教育者应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清形势,认识自我,平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3.情感困惑对幸福的影响。象牙塔里的爱情是许多大学生都非常期盼的,但象牙塔里的爱情也是最脆弱的。许多大学生把恋爱动机指向“体验爱情幸福”和“充实大学阶段生活”,可见,当代大学生注意的是恋爱的过程本身,对结果则不太在意。但恋爱的结果往往会产生副作用。有调查显示,近 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大学生作为生理上成熟的成年人,其具有各种情感本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毕竟他们还是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许多大学生的心理还处于未成熟阶段,一旦感情出现问题他们就会感到失落、迷茫、自卑,不仅仅影响学习,有的还会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大学生情感问题也是影响其幸福感的很重要的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幸福感教育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幸福感教育就是让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自我、认知社会,在不断地摸索和探寻中取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其从人的本性出发、重视人的个性发挥的理念与中国大力提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非常切合;与看似相对立的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也不矛盾,它是让同学们去积极地奋斗,而把艰苦的过程转化为幸福的感受。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对人生发展方向、对社会实践认知的启蒙期,此时可塑性极强,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使得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幸福的获取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种积极的、科学的、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当然,幸福感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靠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1.开展感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幸福观。感动是人之善心的一种体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并不是不幸福,他们不缺乏感受幸福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而是缺乏感受幸福的能力。就是因为周围的幸福唾手可得,所以很多大学生不懂得感受和珍惜。这就需要在高校中运用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同学们具备感受真善美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做到以人为本,把幸福观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2.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仰,确定明确的生活目标。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是学习,只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并把自己的命运与之联系起来,才能获得有意义的生活。事实上,缺乏幸福感的大学生主要是缺乏理想和信仰。大学生在经历高考后,就失去了目标,理想的缺失,就失去了幸福感。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仰,让学生体会人生目标和理想在实现过程中的积极感受,这也是幸福感实现的基本主体条件。

3.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从关注社会与自然发展的高度去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实现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追求崇高而完善的人格,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在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人文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们对幸福的真实把握。所以,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应避免说教的单一方式,在德育过程中溶入历史、哲学、美学等各个学科。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为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优良的环境。

4.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认知水平和情感控制能力的提高获得幸福的感受。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与不足,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成长进步、友谊与爱情等方面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做到既不盲目自负,又不无所作为,自暴自弃。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心理技能,使大学生通过自我调适、自我排解,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这都是提高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幸福心理学论文:人本主义的幸福心理学理论

摘 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倡导积极心理学运动,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幸福感和自我实现等问题,并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和高峰体验论,构成了系统的幸福心理学体系,为幸福心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马斯洛 人本主义 幸福心理学 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 高峰体验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幸福是个人的一种自我主观体验或主观幸福感。中西方古代和近代有不少思想家从人生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对幸福进行过研究,其研究方法基本是采用哲学思辨的方法,而缺乏从心理学的角度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幸福心理进行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Maslow),倡导积极心理学运动,该运动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幸福感和自我实现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幸福心理的重要理论观点。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和高峰体验论构成了系统的幸福心理学体系,为幸福心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马斯洛认为,人生幸福的层次取决于需要满足的层次,人的幸福本质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幸福的较高境界就是高峰体验。

一、幸福的层次――需要层次论

幸福是一个人主观、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而情绪情感的产生有赖于需要满足与否,一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体验。在人类需要问题上,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1.人的需要成等级系统。“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七个层次:⑴生理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各种需要中最原始、最基本、最需优先满足的一种需要;⑵安全需要:是个体希望获得稳定、安全、秩序、保障,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⑶爱与归属需要:是个人对友伴、家庭的需要,对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⑷尊重需要:是个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⑸认识与理解的需要:是满足人们先天好奇心、了解、解释、理解的需要;⑹美的需要:是包括了对秩序、对称、闭合、结构以及存在于人们身上的对行为完满的需要。美的需要可以滋润人生,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增加乐趣;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体成长中对未来较高目标和境界追求的动机或愿望,就是促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较大限度地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2.人类的两大需要。马斯洛在《存在心理学探索》一书中把人类需要分为两大类:低级需要(基本需要)和高级需要(成长需要)。⑴低级需要:是个体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求。马斯洛认为,当人们存在这类需要时,主观上可以体验到某种缺失感,故又称之为匮乏需要。包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前四个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⑵高级需要:指由个体自身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是在低层次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的高层次需要,故又称之为超越性需要。包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后三个需要,即: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指出,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得到更深刻的幸福感,达到精神安宁和内心充实。低级需要的满足,其结果是消除紧张,降低兴奋,避免疾病,感到宽慰。而高级需要的满足可提高抱负水平,增加动机强度,导致身心健康,获得深刻的幸福感。如果说低级需要旨在维持人类生存的话,那么,高级需要则是追求生存得更好,自我成长和发展得更有意义和价值。高级需要较少依赖环境和他人的给予,更多靠个人的努力,并在自身成长中逐步得到。受高级需要驱动的人均采取积极、欢迎和认可的态度,处于发挥潜能和创造力的状态,会专心致志地去解决问题,经常进入执著、入迷和忘我的境界,因而时常会体验到幸福的快感。

任何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满意、快乐与幸福。需要满足的层次论,就是人生幸福的层次论,它揭示了人对幸福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在连温饱也无法满足的人看来,安全保障、爱情归属、自尊荣誉等都是次要的,他的快乐与幸福首先在于解决温饱问题。当有了温饱之后,幸福首先在于求得生存的安全。有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保障,人们才将幸福寄托于爱情、归属与自尊等。正如中国古语“衣食足,然后知荣辱”。

二、幸福的本质――自我实现

加德纳:“我们更正确的幸福观是指人们朝着有意义的目标而进行的艰苦奋斗,这些目标使个人与更广泛更远大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自我实现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的核心,也是人本主义幸福心理学的本质所在。

1.自我实现的含义。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即:“成为你自己”。他说:“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也就是说,自我实现者是:“更真实地成了他自己,更完善的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于他的存在核心,成了更完善的人。” 所以,自我实现的含义有两个核心:一是从正面来说,自我实现就是将自己先天的秉赋、潜能较大限度地显现和发挥出来,“成为你自己”;二是从负面来说,自我实现就是极少出现不健康、心理疾病和能力缺陷。

2.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经过广泛的观察和整体分析,马斯洛概括出自我实现者15种共同的人格特征,可以归纳在五个方面中:

⑴客观的认知,宽容的心态:①和充分的认知现实;②悦纳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③超越以自我为中心,而以问题为中心。

⑵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①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思想;②清新永隽的鉴赏力;③真切的社会情感;④常有高峰体验。

⑶独立自主的人格:①具有超然独立的性格;②对自然条件和文化环境的自主性。

⑷广泛的社会支持:①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及伦理观念;②具有哲理气质及高度幽默感;③具有民主风范,尊重他人意见;④深厚的人际关系。

⑸具有创造力:①对现有文化具有批判精神;②具有创造力,不墨守成规。

3.自我实现的途径。为了使自我实现者能顺利地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马斯洛提出了加强自我修养、完善人格结构的观点,并在研究如何加强自我修养的基础上,提出通向自我实现的途径。⑴充分生动,无私无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忘怀一切,全身心地献身于事业,近似于道家的“无为状态”;⑵作出成功的选择,重视内在的成长;而不是作出退缩的选择和追求于外在的修饰;⑶自我的存在,表露自我;就是有一个“自我”要被实现出来;⑷而坦然,勇于表白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白自己的怀疑,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遮蔽、隐瞒;⑸内在自我的呼声,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感受,从小事做起;⑹自我不懈的努力,一点一滴积累,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⑺自我实现的历程中,重视 “高峰体验”这种特殊的时刻;⑻先天的本性,使之不断成长。

三、高峰体验――幸福的较高境界

高峰体验是马斯洛1962年首创的人本主义自我实现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既是自我实现者的重要特征,又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因此,领悟和拥有高峰体验是感悟人生价值、塑造自我心灵和开发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又是个人主观幸福感的较高境界。

1.高峰体验的概念。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他说:“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马斯洛还认为,高峰体验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具有如下特点:⑴产生的突然性。高峰体验都是以毫无预料,突如其来的方式产生的,是喜出望外,人们无法预计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出现。⑵程度的深刻性、强烈性。这种体验压倒一切,既有体验的强度,又有认知的深度,令人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几乎达到忘我与超越的境界。⑶感受的性。产生这种体验的人会达到个人状态,像突然步入了天堂,实现了奇迹,达到了尽善尽美。⑷存在的普遍性。它比人们预料的要普遍得多,不仅在健康人中产生,而且在一般常人甚或在心理病态者身上也可出现,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这种体验。⑸结构的同一性。这种体验产生的刺激因素各不相同,但主观体验却彼此相似。⑹保持的短时性。所有的高峰体验转瞬即逝,并非永存不变,虽然其影响和作用可能长期存在,但是体验出现的一刹那却是短暂的。

2.高峰体验的价值。⑴高峰体验对自我实现的重要意义: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者的重要特征,自我实现者能更多地产生高峰体验;自我实现时刻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首先,他认为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暂时片刻;其次,他认为自我实现不是一种终止状态,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趋向自我实现必须经历无数自我实现片刻。⑵高峰体验的后效:马斯洛在研究自我实现者时发现,研究对象普遍认为高峰体验有许多后效。这些后效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及时,高峰体验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能消除神经病症状,有些神秘的或如海洋一样广阔无边的体验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永远消除了精神病症状;第二,高峰体验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自我观;第三,高峰体验可以把一个人解放出来,使其具有更大的创造性、自发性、表达力和独特性。

3.高峰体验的达成。马斯洛所持的基本观点是:高峰体验是自然产生的。高峰体验“可以来自爱情、审美感受(特别是音乐)、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来自意义重大的顿悟与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甚至可能产生于非常平凡低下的生活天地里。马斯洛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这种体验形成的因素。他认为:⑴导致高峰体验产生的根源很多;⑵意志不能导致高峰体验的产生,它的产生是自然的,人不能强迫、控制或支配它;⑶经验是高峰体验产生的重要因素;⑷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⑸没有任何一种途径能确保这种体验产生。

马斯洛对于人类追求幸福持乐观、积极态度。他认为,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人能在某一点上达到人性的较高境界,获得较高的幸福感。高峰体验不仅是个人的较高幸福时刻,还能带来个人对存在性价值的领悟和对自我认同感的发现。他仿佛告诉人们:热爱生活吧,幸福不在天国,它就在你身边;追求幸福吧,它不仅能给你情感上的愉悦,而且还能使你发现人生的意义,使你获得涅磐后的新生。

赵 洁:山东济宁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