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工业生态学论文实用13篇

工业生态学论文
工业生态学论文篇1

2.1生物群落建造工程

生物种群的合理选择与匹配是建造人工生态系统的前提,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主要是把种群按一定的时空顺序定植在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种群可以是乔木,也可以是灌木,甚至是草类。在这方面,农田防护林建设、防沙基干林建设、荒漠植物优化配置、梭梭无灌溉造林、乡土树种在城市中的营建技术与模式以及“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等内容可以设置为专题案例,这些案例的讲解可以为林业生态工程学的学习奠定基础,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环境改良工程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主要在非森林环境中建造,为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须改良当地的立地条件,达到改地适树的目的。在干旱区一些严重退化的困难立地条件下,不采用环境改良或治理工程,就很难建造稳定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设置为专题案例的题材较多,例如:保水剂在干旱区造林中的应用、暗管排盐、荒漠区集水造林、沙地造林采用的人工沙障、固定活化沙丘的草方格等,可以为学生充分认识到干旱区生态环境改良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起到的重要作用。

2.3食物链工程

食物链工程可以有效地利用绿色植物产品或加工剩余物转化成经济产品,主要包括生产性食物链与“减耗”性食物链。在环境恶劣的干旱区受条件限制,食物链简单、产能较低,但是也有一些地域特色的食物链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总体效益,例如:人工释放赤眼蜂控制杨二尾舟蛾、梭梭接种药用植物肉苁蓉、无叶假木贼等荒漠药用植物种植、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和林下养殖等。

3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教学模式

3.1选择合适的林业生态工程教学案例

一个好的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是开展好案例教学的前提,典型的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应具有以下4个特点:(1)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案例设置的作用,案例分析能够很好地阐明课程教学的原理和理论,有助于对原理和理论的理解;(2)案例内容要能够反映林业生态工程中比较成熟的技术以及新动向;(3)围绕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提出的问题恰当而且有教学意义,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好是能够结合教师的课题或实习中涉及到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或问题开展案例教学与分析;(4)通过查资料、咨询、现场观摩等多种途径,设置的案例要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获得案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和体系,例如城市林业建设案例。城市林业建设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林学专业的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可以针对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大树移植、树种优化配置、园林施工等内容设立专题,既可以突出教学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2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讨论设计

林业生态工程学授课老师要在课前设计讨论题,先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提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熟悉案例教学内容,消除紧张情绪,进而切入案例模式,引导学生很快进入案例讨论状态,比如: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的概念等。林业生态工程学的老师还应在相关理论讲授之前将案例发给学生,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在阅读理解案例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并撰写案例讨论发言提纲。对于一些较抽象、复杂的知识,可以用案例教学中的实物、照片或视频等方式先解释现象,然后再通过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导,让学生在直观、简单的讲解过程中寻找答案,比如:干旱区防护林树种的优化配置、防护林网的间距的确定、景观尺度上的防护林体系规划等问题。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对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

3.3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要使讨论的专题案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要讨论的专题案例主题内容发展,还要避免将讨论变成老师或一个学生的讲座或偏离主题,尽量调动主动性、参与性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气氛。林业生态工程学是一门偏应用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相关学科内容较多,要对设置的案例进行广泛的考虑并认真选取较为恰当的细节,在对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估计和预测的同时,还要请教研组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来参与评论,教师要准备好记录以备总结和改进。

3.4注重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应该包括几个方面:(1)评价讨论课或专题案例进行的情况,评估每一个案例设置是否合适,是否起到了促进教学的目的,是否还要修正或完善;(2)评估学生对案例设置的看法和反应,总结学生视角下有待改进的地方;(3)评价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情况,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同时还要肯定和表扬有独到的见解、辩论精彩的学生,以便激发学生的热情。专业教师在讨论课后,要由浅入深地对本次案例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应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难点、重点的理解,达到解决问题和掌握技术的目的。就拿荒漠药用植物种植这个例子来讲,案例结束后的总结可以涉及到防沙治沙、开发荒山荒地、药用植物产品开发等和学生创业有关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更加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工业生态学论文篇2

(一)共生理念的形成背景及其对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影响

对共生理念的研究,不只限于生态学领域,经济学、政治学、以“超循环论方法”研究的进化论以及协同学等学科对之都有涉及。在经济学范畴,美国学者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一书,似乎较有助于对企业共生理念形成的了解,但是它依然是以“经济人假设前提”为特征讨论问题的,所以理论上并不会对“外部性”内容有实质性解决。在环境伦理学领域,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利奥波德在其“土地伦理学”中就有述及并强调。他指出:“事物在各种相互依存的个体向相互合作的模式发展的意向中,是有其根源的。生态学家把它称为共生现象,政治学和经济学则是提高了共生现象。在这种共生现象中,原有的自由竞争的一部分被带有伦理意义的各种协调方式所取代了。”[1]而在以“超循环论方法”研究的进化论理论中,对共生概念的强调则更为突出。德国生物学家和系统科学家M•艾根20世纪70年代对此也有研究。艾根对共生问题的探讨是针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极端片面性展开的,他把达尔文进化论适当地引入分子进化的研究过程,同时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补充。

在达尔文的理论中,自然界竞争和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一思想在社会领域的代表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斯宾塞、白哲特和萨姆纳。而达尔文主义在经济领域又直接影响到了古典经济学派及其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直到今天,许多从事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的人员依然深受其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无疑也来源于当今世界所风行的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在此前提下,正像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他们“深深地陷入了这个竞争的旋涡不能自拔:如果你想生存下来,就必须击败对手,你必须在生存竞争中不停的斗争,因为最大的成功者也就是最侥幸的‘幸存者’”。[2]这正是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特征的陈述,是对今天“新自由主义”的风行及其本质的形象刻画,也是对“新自由主义”适者生存理论实质的深刻揭示。

在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选择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对自由市场经济及工业革命的严重弊端进行反思,而艾根则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从根本上做了批判性的改造。艾根认为,进化过程,不仅存在“竞争”与“选择”,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种进化的发展形式———共生。他指出:“进化过程无数复制和突变步骤造成大量分支的结果。这包括同源的竞争者之间的选择,但也有躲入小环境中造成的隔离,还有十分温和的选择压力下形成的互容或共生。”[3]因此,艾根在其《准物种模型》一文中,批评了达尔文的理论,他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原理并非公理性的,而是从自我复制的物理条件中衍生出来的。”[4]

艾根援引了古恩特•斯登在《黄金时代的到来》中的话进一步批评指出,“如众所周知,适者生存不是别的,只是同义反复:能够生存的生存下来了,在这里,‘不适者’所代表的不是一个客观的科学的价值判断,而是主观的价值判断。”[5]

可见,无论是达尔文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还是那些奉行达尔文主义的自由主义及新自由主义的倡导者,在工业革命以来,抑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演进中,都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们的理论已经促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比如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出现的经济危机,以及由新自由主义的推行导致的“拉美问题”,乃至当今世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它成了为强权政治、经济掠夺、损人利己,甚至侵略战争辩护的理论。不仅如此,在自然生态领域,深受达尔文竞争理论激励的无数极端自利的“经济人”肇事者,其行为后果既造成了种种“外部不经济”,也酿成了无数的生态灾难和“公地悲剧”。不仅艾根的“超循环论”,就是在哈肯的“协同学”理论中,对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观点同样也有严厉的批评。哈肯在其专著《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不是最适者也能生存”一章中指出:“大自然设下无数的妙计,击败了适者生存这个论点”。值得注意的是,哈肯同样也强调了“共生”概念。他说:“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是共生现象,其中不同的物种相互帮助,而且甚至只有这样大家才可能生存。”[6]

但是,哈肯所说的共生,是指“种际”间的共生,在理论上,这与动物解放论者辛格提出的“种际公平”思想基本相似,区别前者是藉“共生”反映种际间的公平问题。艾根和哈肯对“共生”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证明了这样一个问题:竞争个体或群体,可通过彼此间的互利行为而存在。这一点对我们研究可持续发展管理来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极为重要。共生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受到普遍重视,对它的研究将会引起我们观念的深刻变化,并成为指导我们工作和实践的一种新的理念。这种理念,不仅对纠正达尔文主义的偏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研究不可或缺。研究工业生态协同管理,首先必须强调共生理念。只有基于共生理念基础上的工业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与自然生态总体平衡的协同或一致。

(二)协同学方法论与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研究与实施过程,除了受共生理念的影响外,协同学方法论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尽管既不能脱离工业生态学及其物理基础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不能脱离对自然生态系统关系的整体认知,但在工业领域若要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协同学方法论的指导将不可或缺。即使对研究工业生态物理基础的工业生晔枫,马青华:当代工业管理的协同学本质及其特征态学连同工业代谢理论来说,协同学方法同样至关重要。

“协同学”是系统科学范畴的一个分支,为德国学者哈肯所创,其基本含义正如哈肯本人所解释的,乃是“协调合作之学”。它指系统之中各子系统的动态协调与合作。协同使得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反映出系统演化中的确定性与目的性。由于系统的协同作用,经协调后的各种矛盾达到整体统一,并将其整体功能加以放大,从而产生互补效应,使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个组成部分功能之和。协同学还研究大量子系统构成的宏观行为,故仅从微观层次的参量中难以了解这些宏观量。在系统的演化中,并非所有参量对宏观层次的各种表现发挥相同作用,只有系统协调合作时产生的序参量才具有决定意义。所谓序参量,就是指在系统相变过程中,能够标识从无序到有序的状态参量。它用系统宏观量来表征,并决定系统的整体行为和特征。在协同学中,序参量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可刻画支配系统演化的基本量度。

协同学对于研究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大有裨益。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基本宗旨,就是要通过协同学协调合作之方法,使现存工业经济体系摆脱传统经济理论的桎梏,从而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相一致。传统的工业经济体系,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这种情况如果说是因其仅仅侧重遵从经济规律而忽略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要求所致,那么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则必须以此为戒。现存的工业体系只有藉协同学方法论将之融入自然生态系统时,才能真正实现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工业生态协同管理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而且要遵循自然法则。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同样是一种新的相变过程,一种能够标识从无序到有序的状态参量,它将以一种新的序参量支配我们时代的工业整体行为和过程。

三、对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研究内容的大体划分

任何划分都以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对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研究内容的划分也不例外,依据一定标准对其划分,便于我们区分它所研究对象的不同特征。

(一)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划分内容

在此,我们将以企业自身的协同运作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为标准进行大体划分,以便厘清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内外差别。这一陈述的另外方式便是:以一个或若干工业行为主体为划分标准,可分为“工业内生态协同管理”和“工业外生态协同管理”两个方面。

1.工业内生态协同管理这是指工业经济行为主体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以绿色化科技创新为支撑,对工业企业自身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系统改造或调整的一种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或与生态系统总体平衡协同是这种管理的基本特征。我国鲁北化工集团,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以绿色化科技进步为支撑,对其内部进行了系统变革,创建了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的工业生态链就是典型的内生态协同管理案例。这是我国第一套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装置。其工艺流程是:用生产磷铵所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成硫酸,进而联产水泥;硫酸再返回运用于生产磷铵,以致整个生产过程无废料排出,使自然资源得以充分和高效利用,真正达到了“因子x”理论现共时态的整体要求。它既解决了传统磷铵生产废渣占地和污染环境的世界性难题,又有了生产硫酸和水泥的新的原料来源。[7]鲁北化工企业集团充分实现了内生态协同管理。

2.工业外生态协同管理若干不同工业企业行为主体之间,以生态环境保护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目标,相互间进行优势互补或资源生态合理性优化配置,从而在整体上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相适应的叫工业外生态协同管理。丹麦卡伦堡工业生态园区,就是典型的工业外生态协同管理案例。该园区是由若干各不相同的工业企业,即斯塔朵尔炼油厂、阿斯耐斯瓦尔盖发电厂、挪伏•挪尔迪斯克生物工程公司及吉普洛克石膏材料公司等等所组成的工业生态共生体。卡伦堡共生体的协同运作方式是:用炼油厂排出的水冷却电厂的发电组;电厂的废蒸汽又供给炼油厂、生物工程公司发酵池及市政分区采暖;电厂在其机组上安装了脱硫装置,使燃烧气体中的硫与石灰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硫酸钙(石膏)供应石膏材料厂,从而使材料厂不再进口西班牙的天然石膏。这既节省了自然资源,又利用了废弃物。此外,炼油厂的多余燃气又可作为燃料供应电厂和石膏材料厂之用等等。[8]正是这样,卡伦堡共生体通过不同企业间的协同运作,使每个企业均毫无例外地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优化结果。

(二)鲁北化工集团与卡伦堡可产生的效益情况

无论鲁北化工集团的内生态协同管理,还是卡伦堡工业共生园区的外生态协同管理,均已改变了以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工业化发展理念。共生理念和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运作方式,使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可见。以鲁北化工集团为例,其经验倘若推及全国,则每年可节约磷石膏废渣堆建费6000万元,节省800万吨水泥的石灰石矿山建设费21亿元,节省生产600万吨硫酸的硫铁矿矿山建设费30亿元。[7]此外,该集团的内生态协同管理运作方式尚可避免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卡伦堡的效益状况也表明,它们每年可节约45000吨石油,15000吨煤炭,50000立方米水;温室气体排放也有所减少,每年可少排175000吨二氧化碳和10200吨二氧化硫;废弃物重复利用情况是:每年可利用130000吨煤炭、4500吨硫、90000吨石膏、1440吨氮、600吨磷等等。[8]这些情况都说明,假如全世界的所有工业企业都能真正实现工业生态协同管理,那么,“因子10(Factor10)”(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必须在1990年的基础上扩大10倍才能满足人类目前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近期目标将由设想变为现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无疑是现实可行的。

四、研究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工业生态学论文篇3

(一)台湾导师的指导

闽台合作项目中,台湾方面所给予的论文指导,若是面对面、一对一,成本高昂,费用过大,所以就有必要借助于网络,实施指导。但是,在网络指导中,论文指导基本上是单向度的信息流通,而且受媒介条件所限,提问的自由度被大大降低,传递信息不够全面和具体,主观臆断较多。同时,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会随之愈加强烈。甚而,将网络指导和教师指导混为一谈,视教师指导为网络指导之一种。

(二)大陆学生的态度

基本上所有的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都认识不足,这就直接导致了对毕业论文的应付态度。一是临近毕业,大量的实习、招聘以及大四本身所开具的课程都让毕业生们觉得心力交瘁;二是很多毕业生本身对科学研究的抗拒,缺乏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觉得毕业论文是索然无趣的,为了毕业不得不去做的一项无聊工作。其实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大学阶段理论素养、思辩能力、基础知识、创新精神以及专业学习情况的综合体现,最能反映大学生的水平。这就要求指导老师们不能按照原有模式和惯例,必须研究毕业生心理和做事情的思路,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同学们毕业论文质量差的问题。从他们感兴趣的途径出发,刺激他们的求知欲,去完成高质量的论文。

三、ELM模式在网络指导中的的应用

(一)ELM理论简介

在态度改变的研究领域,心理学家理派蒂(RichardE.Petty)和卡乔鲍(JohnT.Cacioppo)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种很有影响的态度改变理论,即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TheElaborationLikel-ihoodModel)简称ELM理论,探讨了受众态度转变的不同说服路径。ELM的基本假设是:信息接收者是有形成有用态度准备的。他们能够思考或加工说服信息,而说服信息的目的是使个体或全体接受者的态度发生改变。此理论把态度改变归结为中枢说服和边缘说服两条路径。中枢路径认为态度改变是受众认真考虑和整合说服信息的结果,即受众进行精细的信息加工。综合多方面的信息与证据,深思熟虑,然后形成一定的态度。其显著的特点是它需要高水平的动机和能力去加工说服信息的核心成分,即用中枢路径加工的人将更深刻地考虑说服信息,需要较多的认知资源。但如果说服信息与受众关联性不高,不能引起人们兴趣,或者因为个体知识、经验有限无加工能力,那么态度的改变就会通过边缘路径来完成。边缘路径认为态度的改变不在于认真思考说服信息的内容,无需进行逻辑推理和深入思考,而是根据一些边缘线索得出结论来形成态度。个体使用边缘路径时将不会很深地考虑说服信息,但会形成一种基于信息情境成分的态度。此路径更多地依赖于情感迁移、直观推断或其他自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所需的认知资源也较少。[8]

工业生态学论文篇4

整个社会的转型必然会要求各个方面的转型,包括社会文化的转型,而美学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上述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国际社会已经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的美学研究者将国外的思想与传统的中华文明相结合,提出了“生态美学”这一全新的观念。

二、生态美学观的哲学基础

西方有关文学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当代的西方文学生态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海德格尔和挪威的阿伦奈斯。阿伦奈斯的代表理论是深层的生态学理论,海德格尔的代表理论是当代文学生态学的存在哲学论。阿伦奈斯的研究比较深入,他从社会的层次与价值论的层次探索生态学的发展根源,并且在追寻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平等”等生态学理论[1]。海德格尔的研究则与中国古代的道家文化有着共通之处,海德格尔主要是倾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我国的研究学者吸收了研究成果的精华部分,然后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观为基础的生态美学观。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指出,通过社会实践进而抛弃私有财产是人类获得的彻底的解放。

我国的研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观有着十分全面和准确的了解,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观进行研究的时候,持着一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将生态美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相互结合补充,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西方生态学理论之中的一些唯心主义因素。

三、生态美学观的原则

生态美学与传统的实践美学不一样,生态美学不再以人类为中心,强调的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共存。17世纪欧洲理性主义发展繁荣,理性主义的学者鼓吹“以人类为中心”的理论。培根大力鼓吹“人类为世界中心”的理论,宣扬人类可以主宰世界。笛卡尔提出了“我思考所以我存在”的理论,这是著名的唯心主义的理论,指的是意识决定存在。这种以人类为世界中心的理论从20世纪中期开始就受到了很多哲学家的质疑与挑战。首先是德里达在专著《书写与差异》中提出的“去中心”的理论[2]。1966年,米歇尔・福柯在《词与物》中提出了“人类中心终结”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并不在空间的中心,人类也不是世界的主人,人类不是世界的主宰者。这是一场哲学革命的开始,使原来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哲学向“整体主义”的哲学的转变[3]。

生态整体性学说的代表性理论就是深层文学生态学,学说的核心是主张生态平等,也就是说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人类与世间万物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一直以来,关于生态平等论是否反人类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反对者们犯了一个错误,生态整体主义是以地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生态整体的理论是对人类中心论的一种抛弃,而不是反人类。生态美学以整体生态学为原则,强调关爱地球上其他的物种,对于毁坏自然的行为十分反对。这是一种扩大了的仁爱精神。

四、生态美学观的内涵

德国的海德格尔对生态美学的内涵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解释表述,是现在公认的解释。虽然海德格尔并没有提出生态美学这个观念,但是海德格尔在其人生后期的思想观念就是一种生态美学观。在20世纪,海德格尔提出了著名的“四方游弋说”。海德格尔在《语言的本质》中对“四方游弋说”给予了具体的解释。他将空间设置为四个地带,这四个地带就是人、神、天、地游弋的地方。从美学发展的角度,将生态美学的具体内涵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生态的本真美,即真理冲破束缚表露出来;第二个是生态的存在之美;第三个是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自然之美;第四个是人类通过与生态和谐相处建立自己家园的生活之美。他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提出的“诗意地栖居”重要命题,成为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生态理想美。所谓诗意地栖居是针对根据理性过分发展的技术地栖居而言的,其意在人类通过天地神人四方游戏,建造自己的美好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获得审美的生存;第五个是生态美学的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从资本主义工业化开始以来,许多有识之士就对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其中就包括审美的批判,以席勒的《美育书简》为代表。当代,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审美批判之中又加进了生态维度。这几个方面完整地阐述了生态美学观的具体含义[4]。

生态美学观是由我国的美学研究学者提出的一种新的美学理论,是对原有的美学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它以人类与生态环境共生平衡为出发点,包含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生态平衡的维度对当代美学进行了深刻地阐述与发展,对当代美学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生态美学观摒弃了原先的以人为主体的美学观,提出了以整体文学生态学为主的美学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36―437.

[2](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M].张 宁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505.

[3](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M].

工业生态学论文篇5

    (二)现代化与都市文学

    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的工业化进程时期,文学的话语各具特色,尤其是都市文学,这一与市民社会紧密联系的文学,更深刻地体现着现代化历程的烙印。“像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或浮士德的甘泪卿这样的女性却是不能仅仅依靠类比去进行解释的:今天的人根本无法体验到他们的问题,因为导致其冲突的外界环境已经不存在了。他们被创造出来的那个时代的社会资料以及这些人物本身所具有的社会特征,正是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功能的资料。”

    二、前工业化社会时期的都市文学自然主义特征

    (一)前工业化社会

    在理解“前工业化社会”之前,有必要理解工业化的概念。工业化,就是经济结构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工业化本身的过程以机器的采用为界很明显地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一是在采用机器以前家庭手工业不断地独立,形成专门的工业行业并不断地扩大的过程;二是采用机器以后,机器生产不断地向独立的手工工业行业渗透,导致机器生产工业部门(也即近代工业部门)的形成和扩大。不妨把后一阶段的工业化叫做近代工业化,把前一阶段的工业化称作原初工业化。中国的原初工业化是作为必要产品价值生产手段的原初工业化,并且只限于长江三角洲一隅。长三角原初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的代表城市是上海。海派小说的发展与上海的城市化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说百年历史看上海,上海在1830年前的历史是寒碜的,然而,它却在19世纪30年代左右工商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大都市,同步于西方文明———我国的第一家影院、第一家画院都落户于上海。上海的国际大都市氛围孕育了独特的海派都市文化,都市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崇尚公平与规则、公民角色具有多重性、人口流动极其大、时尚流行的前沿地的特点,具有包容性与悖论性。

    (二)自然主义文学

    1.自然主义文学与科学根据左拉本人的意思,“自然主义”术语有以下的意义:文学自然主义就是返回自然,返回生活,返回人本身,即在对现实的接受中,经由直接的观察和精确的剖析达成对人世真相的描写。就此而言,文学家和科学家所面对的任务是相同的;两者都必须以现实来代替抽象,以严峻的分析打破经验主义的公式。只有这样,作品中才会有合乎日常生活逻辑的真实人物和相对事物,而不尽是抽象人物和绝对事物这样一些人为编制的谎言。一切都应该从头重新开始,必须从人存在的本源去认识人,而不要只是戴着理念主义的有色眼镜一味地在那里妄下结论,炮制范式。从今往后,作家只需从对基础构成的把握入手,提供尽可能多的人性材料,并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而非观念的逻辑来展现它们。总而言之,自然主义起源于第一个在思考着的头脑。2.自然主义的“决定论”自然主义的“决定论”,在左拉的表述中,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方向的表述:其一是来自内部的生理———遗传因素,其二是来自外部的社会———环境因素。前者被人们称之为“生理学决定论”或“生物学决定论”,而后者则被命名为“环境决定论”或“社会学决定论”。(三)自然主义与海派小说海派小说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明显,新感觉派受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影响大。李今认为刘呐鸥、穆时英喜欢以人的生物性去解释人的行为,这正是自然主义的生物决定论的创作思想。他们把人也降低到生物的层面,将人的行为、心理与生理特征联系起来。如在刘呐鸥的《礼仪与卫生》中,李今认为刘呐鸥简直就是把人的欲望的发生与生物的发情期相类:“是的,春了,启明一瞬间好像理解了今天一天从早晨就胡乱地跳动着的神经的理由,同时觉得一阵黏液质的忧郁从身体的下腰部一直伸将上来。不好,又是春的melancholia(忧郁症)在作祟哩!”正是基于对人的生物性的尊重,姚启明的妻子才会在自己的缺席期间主动让妹妹取代自己之于丈夫的性功能。

    三、工业社会时期都市文学的生态命题

工业生态学论文篇6

2.工作研究:发表农业、林业、环保、食品业、旅游业、自然资源产业等有关科研、管理、推广工作中的总结性论文或调查报告;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法和经验性论文。

3.资源•产业:刊登农业、林业、土地、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相关产业经营、创新与发展的论文。

4.环境•安全:刊登生态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与治理有关各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论文;以及森林安全、作物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人居安全方面的论文。

5.经济•管理:刊登生态经济、农业经济、林业经济、旅游经济、绿色食品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经济各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有关论文;行业管理、企业管理、科技管理、管理工程、管理咨询、管理控制等方面的论文。

6.生态•旅游:刊登绿色生态、生态工程、生态控制;生态旅游、旅游规划、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建设的论文。

7.园林•园艺:刊登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园林工程、园林技术;花木园艺、果蔬园艺、育种栽培方面的论文。

8.动物•畜牧:刊登动物科学、动物保护、畜牧科技方面的论文。

9.农林•植保:刊登植物保护、植树造林、森林工程、土壤肥料等方面的论文。

10.建筑•材料:刊登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绿色材料工艺、材料分析、材料加工方面的论文。

11.能源•技术:刊登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替代能源技术、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方面的论文。

12.食品•加工:刊登绿色食品工业生产、质量控制、储运流通方面的论文;农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绿色加工技术等方面的论文。

征稿对象

欢迎全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硕士博士研究生、管理人员等积极赐稿!

稿件要求

1.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

2.文稿内容格式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3.论文篇幅一般以3000-6000字为宜,参考文献不少于6条。

4.来稿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

5.编辑部在收到稿件后5日内回复,全部稿件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一个月内没有收到用稿通知则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确认。

6.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E-mail、邮编等信息,以便本刊编辑联系有关事宜。

7.投稿方式:来稿请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发送或通过邮局投寄,并请注明:投稿《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

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中建大厦1804号邮编:430074

E-mail:

工业生态学论文篇7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提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生态文明,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的一种文明形式。它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它不仅强调生物物种之间的平等正义,也强调环境代际之间的平等和正义。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其生态观如何,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未来发展的模式和进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当今高校在思想政治课上宣传、贯彻生态价值观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今高校在思想政治课上贯彻生态观的意义

(一)适应时代的要求

纵观历史,工业文明在给我们带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之后,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健康存在,时代要求我们从工业文明中走出来,进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国家一再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贯彻自然就会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肩膀上。

(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最高命题

人的本质是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作为人的间接实践活动,是对人塑造和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生态价值观就是为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主题服务。

当今大学生在工业文明的长期影响之下,大多追求高速物质经济的发展,忽视生态文明,对生态文明重大意义没有清楚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贯彻生态文明,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最终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最高命题。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上正确树立生态价值观的因素

理论课对高校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我国的现状来看,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生态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生态观教学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单一,生态教学成为形式,实际效果不佳等待。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下面就挑出一些重点因素进行尝试性的分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是首要因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决定着具体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对教学对象的调动。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人是否具有坚定的生态观

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是对广大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另一方面是为国家、社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受到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缺乏生态文明观。虽然党的十以后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但是社会中仍旧存在一部分人包括部分教师,对生态文明的不懈,对工业文明的执着追求。对于国家倡导的生态建设只是表面上的敷衍和口号上的响应。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本人只有树立坚定的生态观,才可以真正地去感染学生,才可以成功地树立学生的正确生态观。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否具备扎实过硬的生态专业知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是否具熟练掌握生态观教学的理论性与科学性,是能否将所教内容融会贯通的关键。但是现实中,许多学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生态观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并且还不能合理运用,使一些教师不能有效地回答学生对教学中的理论难点和实际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否具备足够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能量载体,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使同学因为对教师产生亲切感而对课程理论产生亲切感,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这门课程,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的正面影响。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在很多同学心中并不是很重视,但如果教师在形象气质方面赢得同学们的赞赏,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吸引力,获得课程教学的良好开端。同时,教师外向的性格、高度的责任感,很容易跟同学们打成一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自信心,促进教师增加对工作热情,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二)生态教学的内容是核心因素

生态观的培养和教学是一个渐进过程,每个阶段教育都紧密相连,有直接地相连性和统一性,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因此,教材的编写显得更为重要。然而现实中,思想政治课没有专门的章节阐述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其内容往往渗透在四门课程之中,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缺乏主导性、针对性的问题,对问题的学习和理解很容易留于表面。

(三)学生作为生态价值观教学的实施对象起着关键作用

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也给中国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其中一些大学生受到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思想的影响,变得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满脑子充斥了一些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致使在讲述生态文明的理论课堂上完全认同,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又继续走那些被自己在理论上否定了的道路。再者,当今社会上的一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的不健全,也导致一些学生在选择做出破坏生态文明行为时成为“不得不”的尴尬境界。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就失去了对生态文明学习的兴趣,导致生态价值观的不能正确地树立。

(四)生态价值观理论的教学方式是重要因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互动过程;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为学而存在,学又要靠教来引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1]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教学方法来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其思想具有时代性和特殊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喜欢形式多样、目的性强、切合实际的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才可以吸引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注和学习。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怠于学习和创新教学手段,就不可以更好地做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讲解课程,就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最终也会使学生对生态文明失去兴趣,导致生态价值观塑造不能顺利进行。

三、思想政治课上生态观贯彻、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思想教师生态文明方面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生态观教育的首要因素,其正确的生态观和生态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生态观教育目标是否能实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首先要树立对生态观的信任和认可,其次要不断地对生态理论专业知识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展思维。此外,学校也应该加大对思想政治老师这方面学习的支持,从物质和精神上保障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拓展、丰富生态文明教学方面的内容

丰富生态文明理论,尽快完善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系统。“在《纲要》中适当补充生态环境史;在《基础》中增加生态思想;生态道德与生态法律等内容;在《原理》中增加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概论》中增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2]在此基础上,可以编纂出具有针对性、重点性的理论教材,更加科学地引导学生,从而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加强社会生态文明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学生提供生态观形成的现实途径

大学生作为生态观教育的受体,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知识水平等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生态观教育的进程与目标。一方面,要求学生自己树立生态环境意识,从身边点滴做起;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生态文明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学生掌握了生态观理论之后,可以有效地在社会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活动。

(四)完善、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关于生态文明教学的方式

1.运用现代手段进行教学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教师就必须做到运用现代手段和工具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采取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一般来讲,互动式教学学生参与度最高,教师在教授生态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热点、难点等问题有意识的提出讨论主题。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锻炼学生的分析辩论能力,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理论课程的兴趣,有利于达到预期的塑造生态价值观的目标。

3.加强生态价值观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任何理论脱离了实践都是纸上谈兵。生态文明价值观理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质极强的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人类突破工业文明的瓶颈,走出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如果不注重该门学科的实践教学,仅仅依靠上课的理论教学,到考试的依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取得高分顺利完成学业,最终只会导致这门学科的教学效果与预想的背道而驰。

只有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把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才可以调动学生生态环保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实践过程中真正认识到人、自然、社会的关系,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生态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工业生态学论文篇8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其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在我国,工业园区经历了第一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第三代的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阶段。由于其发展受到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制约,使得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萌生了生态化工业理念,并且还通过启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开始了第二次创业。通过实践表明,建设生态化工业园区对解决我国工业集中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矛盾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它不仅能够使我国工业园区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而且还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而使其步入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生态工业园区的目标是尽量减少区域废物,将园区内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产品的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内的污染物“零排放”;可以说,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从环境保护角度上来看,生态化工业园区是最具环保意义及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

一、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相关学者在研究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的理论过程中,其研究范围通常是集中在基础理论与集成创新理论等领域中,并且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从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的基础理论上看,其涵盖了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原理以及清洁生产要求等理论研究;循环经济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其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当前,循环经济理论已经成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工业生态学的概念最早是在1989年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题为《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的一文中正式的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工业生态学将整个工业系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看待,认为可以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建立工业生态系统,运用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来改变传统的过于单一的生产方式,从而解决由工业活动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其工业与经济在社会中能够长远的生存发展下去;最近几年时间,工业生态学领域的科学理论发展十分迅速,其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去评价自然资源,更依赖于指导性教育性资源去设计和维护每个单一的工业系统,其主要包括工业生态系统三级进化理论、工业代谢理论、生态位理论、生态结构重组理论等。我国相关学者对生态工业园区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分析国外的研究理论与经验方面的探讨、园区的运行机制、发展模式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清洁生产是生态产业与生态工程中的一种生产方式,其是在1989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认为在工艺、产品与服务中持续的应用整合且预防的环境策略,用来提高生态效益和降低对于人类与环境的危害及风险。当前,我国环保局在2003年的相关文件中提出,清洁生产主要包括清洁的原料与能源、清洁的产品、清洁的生产过程等要求,这些范围的研究取得的良好成果,将是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础来源。

从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的集成创新理论研究中可以看出,其研究范围主要是在创新管理、管理集成、技术集成等方面;1973年美国首次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的概念,1998年又提出了技术集成的概念。在这以后,有更多的学者在更大的范围领域中对其作了大量的综合性研究,使得创新管理的集成化趋势越来越显著。在我国,许庆瑞、傅家骥等相关学者对影响创新结果的一系列因素、机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包含集成思想的研究所取得的良好成果;赵志与孙林岩等学者对产品创新过程中的管理集成作了深入的研究;虽然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从1992年生态工业园区概念形成到现在,相关学术界对于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的集成研究还处在开始阶段,只有极少数的学术论文中有关于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其研究主要局限在物质集成、能量集成以及水资源集成方面的研究,这些范围研究取得的成果,为更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过程中的物质集成、水资源集成以及能量集成、技术集成等集成的创新以及变化规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为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的集成创新模式开创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

二、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的集成创新模式研究

1.集成创新基础研究

根据当前工业园区生态化的建设与改造的要求,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讨论循环经济理论,要将循环经济理论所涵盖的内容阐明,主要包括循环经济的减量化与再利用以及再循环等基本原则,同时还要阐明循环经济的大循环、中循环、小循环的层次性;其次是进一步的对工业生态学理论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并且还要对工业生态学原理、生态结构重组理论、工业代谢理论等进行详细的阐明;另外是对生态产业链的设计理论进行详细的研究,同时还要注重研究食物链与食物网理论、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等等;四是探索研究清洁生产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清洁生产在原材料、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不同要求;五是对国内外生态化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进行全面的研究与总结;通过对以上问题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为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的集成创新理论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集成创新理论研究

首先是对基本原则进行探讨;以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的管理创新为主要前提,对工业园区的基本内涵、特征与类型,以及生态化的管理系统要素、功能与结构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要详细的阐明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的基本特征与任务;在工业园区改造与建设过程中,应围绕着自然和谐共存原则、区域发展原则、生态效率原则等要求开展;其次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根据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以及国家相关规定,对区内的实际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等方面设立一套评价指标与要求,利用这一研究模式,可以全面的了解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的建设与改造的进展速度、效果,其为工业园区的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事实根据,为宏观的经济管理与实践提供了有利的决策信息支持。另外是方法论研究;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模式应该建立在城市与区域规划、园区规划以及环境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同时还要与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与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要着重研究系统规划法和空间规划技术的实际研究;此外,还要对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与建设的规划过程以及其方法、清洁生产、生态效率等理论与方法进行详细的阐明。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与循环经济理论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聚集的场所,其主要遵循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它的目标主要是减少区域的废物,将工业园区内产生的副产用作另一个产品的原材料,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可以降低园区内的污染物。可以说,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对于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是最具有环保意义与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

参考文献

[1]薛德升,闰小培,张成智.生态工业园:理论基础、发展阶段与竞争优势[J].城市规划,2006(8):47~51.

[2]鲁成秀,尚金成.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J].农业与技术,2003(6):17~22.

工业生态学论文篇9

资源利用效率高、污染排放量少是生态工业园区最显著的特征,其规划建设的主导思想为生态工业思想,强调生态网、生态链的构建,从而形成环境、社会及经济和谐发展的模式。研究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与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实现生态工业园区的统筹规划,保证细节设计效果,更好的指导规划和设计工作的开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生态工业园区概述及其发展现状

工业的发展同国民收入有着直接的联系,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处在现代化社会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人们的一大追求,要求构建一种新型化的生态工业园区,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态环境污染[1]。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效率则取决于规划设计效率,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对园区规划与设计的重视,结合园区的发展特性,制定差异化的系统规划方案,把握各项设计要点,充分发挥生态工业园区的功能,才能推动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行业的进步。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生态工业园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将生态环境与工业系统有机的整合起来,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消除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二者间的矛盾,成为当前园区的一种重要构成形式,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就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虽然数量较多,但并未形成大规模的发展模式,不够成熟,发展类型不多,大部分工业园区仍属于试行点。当前国内对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的研究有限,多集中在多样、高效和循环等规划设计等内容上,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二、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一)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论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环境理论以及生态工业原理的指导下,从企业的废物以及产品副产物的最优治理、可持续使用、重新进入到生产环节的目的出发,充分开发再利用系统,应用能量、资源最大化利用策略,最终达到企业、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2)对园区的生态结构、产业特点和生产加工流程进行综合探析,对建设用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实现功能的重组,构建一种循环生态经济网络;3)在生态学理论的引导下,深入探索和研究园区产业类型,融合多个企业发展优势,构建企业共同体,在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下共同进步;4)严格遵循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强调环境同工业园区的高效融合,做好生态工业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2]。

(二)生态工业园区的系统规划

在对生态工业园区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即基础资料研究、工业生态系统设计和组织运行模式探究[3]。首先,应认真的分析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综合性研究园区的工业、环境及产品技术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的设定园区产业结构,明确主导产业,制定出最优化的生态链;其次,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对该园区内的生态系统功效、运行流程进行考察,保证企业生产活动间的联系性,循环利用各种资源,减少最终废弃物的排放;最后,还要设计规范化的生态工业园区的组织运行模式,借鉴其他生态工业园的成功设计模式,应用一体化的管理方法,加强园区内部企业间的沟通和联系,有效的降低成本费用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三)生态工业园区的景观生态设计

景观生态设计是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生态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原本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要借助景观生态学理论,充分保护原有的环境,形成独具乡土特色的园区景观特点,将生态化设计观念深入贯彻到生态工业园区的整个建设过程中,使园区产业和生态环境自然的衔接起来[4]。景观生态设计包括廊道设计、斑块设计、基质设计及缘的设计五大要点,其中生态景观走廊、生态景观轴线共同构成了景观廊道,可以结合景观轴线的具体类型,构建同环境相适应的景观,体现设计的生机;而绿化组团、景观节点是斑块设计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要将植物、假山等景观同交通、产业结构联系起来,提高生态设计的个性化,打造不同特色的景观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园区风格定位和园区具体特点来设置景观节点,突出不同类型斑块的作用,使生态环境更加美观。

(四)生态工业园区的人文环境设计

除生态工业园区的环境、经济发展之外,还需要注重对园区人文环境的设计,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系统,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应加大生态教育力度,逐步提高居民的素质,传播生态文化,保持园区秩序的稳定,完善园区内基础设置建设,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使园区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保证文明、生态和社会的协同进步[5]。

(五)生态工业园区的支持系统设计

现代设施是生态工业园区的重要支持系统,也是园区信息、能量、人力等物质高效流动的基础保障,对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能量消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服务系统、信息系统及道路交通系统是三种主要的支持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一套先进的生态工业园林信息系统,将企业生产信息、园区评价体制、环境法律法规等内容融入到信息系统中,实施分层管理的方法,为园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并统筹布局交通体系,使园区内部、外部都能有效联通,合理规划道路交通网,保证运输的通畅性。

三、结语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任务,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应基于工业生态学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循环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合理把握各方面的因素,将文明、生态和经济作为切入点,保证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科学性,结合与园区产业结构分布状况,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达到生态工业园区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园区规划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健全的系统性设计方案进行建设,能够为广大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高质量的生态工业园区,保证社会-自然-经济三大系统的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左晓利,李慧明. 生态工业园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07)

[2]田野,肖煜,宫媛.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研究―以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 2009(S1)

工业生态学论文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1-0001-03



1引言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必然产物。《寂静的春天》一书震撼了全球,给人类带来生态文明的曙光。随后《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同的未来》以及《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著作的出版,使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许多专家、学者深受启发,他们皆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出发,从伦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拟对生态文明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明确其未来研究趋势。

2生态文明概念及研究方法

2.1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是指家或我们的环境。“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但“生态文明”一词则出现较晚,最早见于1984年叶谦吉发表的《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一文.1,且并无解释。直到1987年的全国农业生态讨论会上,他才指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2。之后,许多专家、学者及领导们从各自的学科背景、理论视野及关注点出发,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不断的扩展和深化。由最初的只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到考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只考虑精神文明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的全局考虑;认识到除了要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外还要建设公众健康型社会。综合分析,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协调的良性运行态势,它是和谐协调、共生共荣、持续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3。国外“生态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1995年罗伊·莫里森的《生态民主》一书.4。国外对生态文明一词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他们提到的大多是生态后现代主义、生态现代化等。

2.2生态文明的研究方法

生态文明涉及的研究方法较多,学者们基本运用唯物辩证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建设实践等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和论述。

3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3.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生态文明研究比较分散,且很少给予直接的研究。然而在其相关领域,如生态哲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等方面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1.1生态伦理观

西方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应持何种价值观,存在很大的争议。因目前人们基本否定了不顾一切后果、只以人类利益为目标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所以争论的焦点转移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仍然坚持一切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但同时承认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造成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紧张,强调人类的利益是生态运动得以维系的内在动力和基础,它主张吸纳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因子,抛弃其主张的应该满足人的“感性需求”,取而代之为应该满足人的“理性需求”5。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强调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确立了以“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为基础的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可见,人类中心主义没有考虑自然的价值与权利,生态中心主义又忽视了人的主观性。因此,生态整体主义的观点被提出,它要求站在自然-人-社会复合体整体的立场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3.1.2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The Ecological Marxism )一词,最早来源于1979年美国学者本·阿格尔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一书.6。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思想,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来消除生态危机,构建生态文明。威廉·莱易斯和本·阿格尔、安德列·高兹、詹姆斯·奥康纳、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形成了制度维度、哲学价值观维度和政治维度三者内在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这三个问题分别是: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意蕴是什么;②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解释了现代社会的制度性的生态危机;③马克思主义是否内生了系统的生态学思想.6。对上述问题,学术界仍存在着分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1.3生态文明建设

巴里·康芒纳指出,环境危机的根源是生产技术上的空前的变革.7,所以应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环境危机。然而,小约翰·柯布强调,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需要改变或改善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最深层的敏感性.8。唐奈勒·H.梅多斯等人也提倡从系统结构乃至思维模式上寻找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的突破口.9。生态文明还需政治、经济方面的变革。大卫·雷·格里芬认为,只要创建全球民主,那么发展生态文明就是有可能的8。乔舒亚·法尔利指出,要了解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一种生态经济10。克利福德·柯布在《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一文中试图在经济和政治框架内寻求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11。生态文明需要顶层设计。保罗·霍肯指出,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设计而非管理12。

3.2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一大批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出发,结合中国与西方传统中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华,总结大量实践经验,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还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世界和国家层面阐述生态文明理论并予以实践。

3.2.1生态文明理论

人类要实现从工业文明范式向生态文明范式的转换,首先需要进行一场思想理论上的革新,因此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是其必然要求。廖福霖认为生态文明观包含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内容。宏观方面:地球生态母系统的生态法则和基本规律,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和综合、系统、协调的方法论,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生态安全观、生态生产力观等;微观方面: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消费观、生态文明伦理观、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等.3。

刘湘溶从伦理学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系统研究,出版有《生态伦理学》、《生态意识论》、《生态文明论》。余谋昌从环境哲学、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方面进行研究,开创了我国社会科学的生态化,提出了许多生态概念,如“生态工业”、“生态工艺”、“生态文化”、“生态建筑”等。陈寿朋强调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道德教育,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

刘思华从生态经济的角度来诠释生态文明。他重构生态经济理论,对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作了富有创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有《理论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等。廖福霖教授的《生态生产力导论》填补了生态生产力研究领域的空白,《生态文明经济研究》又系统地阐述了生态文明经济体系的各种形态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策和途径等。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与关键,为此,许多学者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如姬振海认为,要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就要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13;余某昌认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非线性的和物质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14。过度追求物质消费并不一定能满足人的需求,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还应构建一种遵循以人为本和符合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的生态消费观;构建生态文明型的满足适度消费、公平消费、责任消费和文明消费等的消费模式。

曲格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诠释生态文明。他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独创性的环境保护理论,著有《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对策》、《中国的环境管理》、《我们需要一场变革》等。徐春在对人类前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批判了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性,提出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理论构想.15。潘岳论证了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指出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和根本属性,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13。周生贤亦从环境保护、社会主义制度方面进行生态文明研究。郇庆治从政治层面进行研究,翻译了许多国外著作,还从生态政治理论、环境政治运动与政党、政府环境政策与管治方面对中国的环境政治学进行了回顾和展望16。姜春云的《姜春云调研文集——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卷》从哲学、理论、政策等层面对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17。

王如松则从生态学角度、实践层面、技术层面研究生态文明,创建了融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生态社区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生态省、市、县建设模式;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产业生态转型及生态工程示范技术;建立了不同层次行政区域环境、经济和人协调发展的系统方法.18。严耕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0)》首次对全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综合性量化考察。刘宗超从物理学的视角开始接触生态文明,提出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范型是建立全球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19,一直致力于建构生态文明观理论体系和生态农业模式。

曾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打造绿色浙江”。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12年,在“7·23”讲话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20。此外,还有许多学者从特定的视角或以特定的方法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3.2.2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我国学术界各专家学者对生态文明理论如何能更好地运用到实践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如刘宗超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有效利用秸秆、树枝、家畜排泄物等制成生物有机肥,将农业生态断环进行了有机衔接;又经过不断的实践,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化为“生产—交换—消费—服务—分解—还原—再生产”的生态工程模式,并组织专家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生态技术组合,将理论转变为可以规范操作的系统生态工程.21。季昆森提出了生态环境资本运营的理念,指出循环经济是生态型城镇建设的核心思想,注重 “四个入手”、“九大产业”,将循环经济理念变为现实.22。廖福霖教授对城市、乡村、森林以及江河流域的生态建设,环境治理与保护,人口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道德建设等方面作了系统、全面的探讨.23。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五个子系统,即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生产力的发展、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的确立、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及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确立和实施.3。各地政府也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2008年,北京市密云县,江苏省张家港市,浙江省安吉县,广东省深圳市、韶关市、珠海市正式被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随后又陆续出现一批生态文明试点地区,他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4生态文明研究不足及展望

(1)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深度仍有所欠缺,相关的研究成果在观点上重复、雷同现象较为严重,研究成果的思考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如究竟如何以马克思的生态理论为指导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仍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

(2)比较研究有待进一步强化。从已有成果来看,横向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相对缺乏。

(3)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多元化。如从历史学、心理学等的视角进行探讨的成果相对较少。

(4)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如循环技术如何才能转化为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现实?

(5)学术界与地方政府间的联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避免任何一方的脱钩,应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因此,要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更加细致,从多方位多学科出发,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国家的经验,加强国际与地区之间的合作,对生态文明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既要有宏观上的认识,又要有微观上的把握,积极促进生态文明学建设。

参考文献:

[1]Ye Qianji.Ways of Training Individu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Mature Socialist Conditions[M].Moscow:Scientific Communism,1984.

[2] 王续琨.从生态文明研究到生态文明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10.

[3] 廖福霖.生态文明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4] 罗伊·莫里森.走向生态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4-15.

[5] 王雨辰.论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理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37~42.

[6] 李超.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论域与趋势——近百年来某一个维度的综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93~97.

[7]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8] 乔瑞金.生态文明是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51~58.

[9] [美]唐奈勒·H.梅多斯.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M].赵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0] 刘志礼.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选择——第五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综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38~644.

[11] 克利福德·柯布,王韬洋.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29~33.

[12] [美]保罗·霍肯.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M].夏善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3] 潘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学习与研究,2006:(11).

[14] 余谋昌.生态文明专题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2008(5):61~66.

[15] 徐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6] 郇庆治.环境政治学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鄱阳湖学刊,2010(2):45~56.

[17] 王如松.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EB/OL].[2011-12-12]..

[18] 刘宗超,刘粤生.全球生态文明观——地球表层信息增殖范型[J].自然杂志,1993(11):69~71.

[19] 姜春云.姜春云调研文集——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20]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07-24.

工业生态学论文篇11

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指出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管理中也不断提出企业生态文化的建设。虽然早在2000年,陆建飞就曾研究了企业生态化的问题,但是目前对企业生态文化的研究仍不够充分。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对某一企业或某一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方法上,对企业生态文化的基本概念研究不足。一方面企业生态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还很不明确,马华认为企业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企业文化,是管理理念的发展和创新,即认为生态文化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朱成全则在专著《企业文化概论》中将企业生态文化编入《企业物质文化》一章,即认为生态文化主要是一种物质文化。另一方面企业生态文化的建立原则的讨论也较少。研究企业生态文化的地位与建立原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一定启示与指导作用。

1 人对自身的认识与管理学发展历史回顾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是人认识自身不断深化的过程。科学管理以前,人们对人的认识是“工具人”,即认为人只是干活的工具。在这种假设指导下,企业管理者对人的管理是黑奴式的野蛮管理或全凭个人喜好的经验管理。1911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开启了科学管理的大门。这种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即认为人有赚钱的需求。于是泰勒提出了绩效工资等一系列刺激工人工作,帮助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增加自己收入的方法。1932年,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霍桑试验”中发现人并不仅仅有赚钱的需求,也有社会交往的需求和受尊重的需求。而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提出更系统的表述了这一理论。这阶段对人的认识是“社会人假设”。基于此梅奥提出了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的重点也从对程序的管理转变为对人的管理。二战结束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更注重管理中决策的重要性,以西蒙的“决策论”为代表。这种理论则基于“决策人假设”,即认为人不仅有需求,而且有智慧,管理的重点也发展为对决策的选择。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威廉大内提出“企业文化”概念,认为人是“文化人”,从此管理学进入企业文化管理阶段。

由上述可知,从“工具人假设”理论开始发展,经历了“经济人假设”阶段、“社会人假设”阶段、“决策人假设”阶段、“文化人假设”阶段,每一步管理学的发展,都是人不断认识自身的过程。

2 生态人假设与企业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文化人假设”提出距今已经三十多年,而如今人们对自身的认识绝不仅仅是“文化人”这么简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认识到自身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这种认识突破了“文化人假设”的范围,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生态人假设”。随着这种对人认识的新的突破,管理学也理应进入新的阶段——“企业生态文化管理”阶段。

广义上的企业生态文化是指企业所具有的生态价值理念,以及在此价值理念下展现出来的企业行为和制作出来的生态化的产品。它包括企业文化的各个层次的内容。所以,企业生态文化并不仅仅是企业文化的某一部分,而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3 企业生态文化的建立方式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3.1 有生态保护意识的企业精神文化

建立企业生态文化首先要将生态保护意识加入企业的价值体系当中,即建立有生态保护意识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的核心理念,是企业一切行为的评判和选择的标准。企业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时,要注意将企业生态文化置于主要位置,并可以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将这种价值观表现出来。如提出口号:“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

3.2 有生态保护措施的企业制度文化

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贯彻执行。首先,企业要建立相应的领导管理制度,健全组织结构,明确管理责任。如设置企业生态文化办公室,并委任主管领导,建立岗位职责。这样可以在领导层树立对企业生态文化的足够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影响普通员工,也有利于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其次,企业要建立体现生态保护的目标体系,评价体系。这部分包括生产环境的生态评价体系,如生产车间卫生标准、员工宿舍卫生标准、企业绿化标准等;生产过程的生态评价体系,如废水处理制度、噪声控制制度等;生产结果即产品的生态评价体系,如有害物质控制质量标准、产品节能标准等。第三,企业要建立相应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如对破坏生产环境的员工进行批评和惩罚,对主动保护环境的优秀员工提出表扬和物质于精神奖励。

3.3 有生态保护行为的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制度建立不能只流于形式而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这就需要将企业生态文化的制度贯彻于行为,用企业与员工的实际行为表现出来。企业要树立自身的生态形象,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倡导环保理念。如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节约能源活动等。同时企业要培训与要求员工环保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如发起“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的倡议。企业还应树立生态保护典范,将企业中生态保护行为做的最好的员工或员工集体树立为榜样,让其他员工学习,起到示范的作用。

3.4 有生态保护结果的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生态文化的建立成果最终表现在物质上。首先,企业内部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都生态环保,如建立园林式单位。其次,企业与其周边环境和谐相处,与其所在社区相处友好。第三,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要生态环保,如有较好的节能标准,完善的回收再利用方法等

4 企业生态文化建立要注意的问题

4.1 整体意识

企业生态文化包含内容众多,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建立企业生态文化时,不能只建立其中一方面,而应全方位建立。避免只提出环保口号,流于形式的建立方式;也应避免片面追求环境美观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

4.2 特色原则

每个企业的自身特点不同。企业生态文化的建立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符合自身的文化。如设计出独特的环保标志,设立独特的环保模范称号,建立符合自身的生态制度等等。避免照抄照搬别的企业的建设方式。

4.3 实事求是

企业生态文化要建立的实事求是。这要求企业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环境,所做出的制度要切实可行。在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要认识清楚,认真克服。所犯的错误要承认并积极改正。

4.4 以人为本

管理学发展到企业生态文化管理阶段,是人不断认识自身的结果,也是管理满足人的需要的结果。所以人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起点,也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更好的发展员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而建立的。所以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不能脱离人本思想,不能为了建立而建立。这就要求在建立企业生态文化的时候,企业的一切建设方法都要体现人文关怀,重视企业与人员和谐发展。

5 结 语

企业生态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新阶段,是人认识自身的新阶段。企业生态文化管理是管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新的阶段。建立企业生态文明是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初步探讨了其建立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企业管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陆建飞,刘峰.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企业“生态化”初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S1):31-33.

[2] 王艳.建设生态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马钢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2,22(4):62-64.

工业生态学论文篇12

一.生态经济林业的意义

生态经济林业是以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观点为指导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当人类的生产活动进入到森林的生态系统中后,森林的生态系统即与人类的经济系统紧密联系起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对森林生产力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植被被破坏之后,泥石流、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率提高,对人类生产活动造成损失,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模式即人类生产活动效益与森林生态效益并重,在开发利用森林生产力的同时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利关系。

二、我国林业与生态经济理论

1.近几年我国开始住意了生态效益,如何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现代化的战略核心问题。生态经济学在我国并非纸上谈兵,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已有所体现。根据我国国情与林情,摸素出,自己的林业发展道路,建立自己的林业生态经济理论与模式,对发展我国绿化事业,解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生态、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就目前来说,我国尚无完整、系统的林业生态经济理论。国外流行的几种理论及模式也都是各国国情的产物,各有优劣,我们可以研究、借鉴其中的有价值成份。在我国,一方面在理论界模索研究自己的理论模式,另一方面,在现实生产实践和现行政策、规程、规划中,实际上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和检验着现有几种主要生态经济理论。

2.我国林业生产中的“船迹”理论与木材培育理论在我们的林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国家与各地的林业区划中,生态原则同经济指标往往相脱离。或者主要强调生态原则,或是着重注意经济指标。在这些区划、规划、决策中,提高生态效益只是用一大堆漂亮的语言支撑起来的海市屋楼,最终仍是具体的指出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经济方面,有具体措施,反复推敲的目标数据,生态效益只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书面语言。很明显,只要拥有大片的森林,生态效益自然会产生。至于生态学原则,在追求大量木材生产的过程中,肯定是需要的。因此,在运用生态学理论解决林业科研和生产问题方面,我们做得更主动、更实际,而利用这些理论来寻求经济效益实现的途径方面,就要消极得多了。“随着森林产量提高、覆被率的增大,就能更充分地发挥生态效益”,这一大多文章的结论性语言,不是反映出某种“船迹理论”吗?在南方适生区,大力发展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人工速生丰产林,在一些山区大量营造见效快的薪炭林,以解决群众烧柴问题,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和划分出水源涵养林;在风沙侵蚀严重地区种草种树,建立防护林带。这些实践活动,同木材培育理论的观点是类似的。可以肯定的结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作用,凡有森林就有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在一定社会经济水平下,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由于人类对森林的不同功能的利用程度不同,经济和生态效益体现程度也出现差别。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偏重于生态效益的要求,但它也能提供相当的经济价值,如为提高生态效益、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抚育等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少量间伐材以及林下林副一知一产品,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样,木材培育部门经营的以生产木材为目的的人工速生丰产林,按木材培育理论,无需考虑其生态效益。实际上,要想使木材产量尽可能高,材质,尽可能好,则必须在集约经营条件下,使林分具有相当高的组成和结构质量。在这种林分生长过程中,将体现出相当可观的生态效益。

三.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原则

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需要遵循如下六点原则:第一,发展经济效益兼顾经济效益,以生态效益为基础,可持续发展林业的经济效益;第二,人类生产发展协调环境保护,尊重自然规律,在林业的发展上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第三,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目标,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全面的发展。在利用林业资源时,将保护与开发并重;第四,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五,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能动作用;第六,在高速度发展林业的前提下,坚持生态建设与林业发展的高效益。

四.对于加快森林生产力发展的意见

4.1 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林业

中国西南林区占全国林区面积近半,并且林区土壤肥沃,十分适合作为建立林业产业实行点。在山区林业的发展中,应以林业为主,同时发展农牧渔业DD在山区种植经济果林,在林间植草以发展畜牧业或在林间种植人参、天麻等药材;在河谷地带利用其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平原地带则以农业为主,林业为辅,形成生态农业。在发展林业的同时,达到护山、治山和保护水土的目的。

4.2 加强林业产业建设,形成大生态产业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现代新型林业产业,对全国林业发展科学布局。树立建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向产业化发展,林业的产业建设生态化,注重效益更注重质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发展完整的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引进投资时,应该同时引进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形成完整的加工产业链,丰富林产品种类,以此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繁荣的林业产品市场,提高资源整合率和资源再利用率,带动林农生产积极性。

4.3 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保护好现有自然林地,禁止采伐原始林地;其次要推行封山育林政策;再次要提升林业产品附加值,建立相关深加工生态工业,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建设林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新型生态经济林业。

结语

随着对林业本质认识的深入,林业生态文化就必然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因而,实现对林业本质认识上的升华是林业发展的必然, 这种升华又是一种生态文化向传统文化的发展性回归。以森林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现了鲜明的符合国情和林情的文化特性。而传统林业的缺陷恰恰是生态文化理念的缺欠。弥补这一缺欠的是林业生态文化。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三大体系, 即产业体系、生态体系与文化体系协调发展完全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也自然地成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参考文献

工业生态学论文篇13

2.1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文明理论比较倡导生态化,对生态思想进行传播。生态化,就是将广义的生态系统当成是一个活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生命体,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生态关系当作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在对自然规律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公正地对待广义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子系统(因子与关系),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融入生态学的规律。这种生态化了的世界观就是生态观[5-6]。

2.2生态环理论

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杜能环只对经济指标进行考虑,而在和谐城市的总体布局中,应对生态、社会、文化及经济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因此,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及城市的总体规划都要以当地的社会及自然条件作为基础,将当地的文化历史注入其中,科学地进行布局和规划,可结合生态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历史学及系统学等手段。

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人工生态巨系统,建设和发展城市,均要以尊重生态学规律为前提,为人类的健康与幸福服务。因此,在对城市发展规划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对生态容量理论进行应用,科学布局,并对生态、文化、社会及经济等因子进行综合考虑,将城市建设成一个功能丰富、生态安全的“生态环”,即城区、环城公园、森林公园、半农区、农业区、牧业区、林业区,其中城区主要是人类从事生活生产的场所。环城公园是供城市居民度假及休憩的场所,同时还是消解生产生活废弃物的场所。该处所说的消解生产生活废弃物,不是简单地对垃圾进行填埋和焚烧,而是通过回收、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后制成肥料,用于园林植物的培育中。森林公园是城市生态的保障区,可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进行消解,将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提供给市民。此外,其还是客运和货物中转区及过境车辆的绕行区。半农区为城市与农区的缓冲区,可进一步消解城市的环境污染,为城市生产生活及园林绿化等提供非食用性的农产品。农业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农产品的场所。牧业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牧产品的场所。林业区是区域发展的生态基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林产品的场所[4,7-8]。

2.3社会化理论

个体为适应现在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经由教育活动或人际互动、个体认同并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以及行为模式,并内化至个体心里,成为个体价值观与行为的准绳,该过程叫做社会化。

个人社会化指的是自然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社会行为规则的过程,即自然人个体的社会化;团体组织的社会化,是指某一团体、组织等特定自然人集合体在社会实践中,集体获得社会行为规则的过程,即这一团体社会化。

生产社会化,是生产者通过广泛的社会关系,在社会环境中,经由互动、认同、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以及行为模式,并内化生产者个体行为规范,同时积极参与社会价值体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9]。

2.4和谐发展理论与和谐林业理论

和谐发展就是根据广义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替动力,遵照广义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实现生物圈稳定和繁荣,达到天人合一、人地共荣、人人幸福的目标[10-15]。也就是说,和谐发展就是不断追求广义生态系统的健康。如果从狭义的生态系统去看,就是追求3个系统的健康:生态系统的健康、社会系统的健康、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和谐林业理论认为,林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而是融入社会・生态这个复杂的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区域上可涉及到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包括平原、岛屿、湿地、荒漠、山地、城市、海岸、草原,林业是人・地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维护社会・生态系统和谐的主体之一[16-18]。因此,笔者认为和谐林业应该是:以 人・地系统为对象,和谐地对人与人、人与环境、陆地生态系统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以促使人的生理和心理平衡的实现;在和谐林业中,最高目标即为达到人地共荣。因此,和谐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协调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全社会共同参与,采用生态化技术,协调人与环境、人与人、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生态文化进行倡导,以人类生理系统及心理系统的健康为目标,促使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荣[5]。

2.5现代化理论与现代林业理论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19]。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现代化可以理解为4个亚过程: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更多是用来作为商品,而不是自己使用)、工业化、都市化。

现代化理论是关于现代化研究成果的集成,大体上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三大体系。第二次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20]。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个人、文化等领域的变化将是新现代化,不同于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经典现代化;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第二次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淘汰,甚至是否定。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加快经济增长,那么,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林业理论是在我国生态危机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根据许勤统计,现代林业理论有6种模式的表述,其中以江泽慧的“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为主流表达模式,并逐渐发展成为“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三生态”理论。另外,李丽、陈建成、陈贵松还将平衡论、造血论、参与论、预警论、跨越论融入现代林业理论,其目标就是重点解决我国的生态危机。

3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工作总体取向和保障生态安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三生态建设林业主题,以城市现代化和林业现代化建设为突破口,从林业方面着力解决环境问题,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突出抓好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游憩四大重点,充分发挥城市林业的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主体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全面推进现代城市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社会和谐、生态健康、环境优美的新型发达城市。

4基本原则

现代城市林业建设的基本原则为: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城乡林业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原则;坚持改善环境、消除污染、美化居住环境的原则;坚持立足资源、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原则;坚持改革创新、解放和发展城市林业生产力的原则;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多渠道投融资的原则;坚持依法治林、科教兴林、人才强林的原则。

5安庆市现代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的基础及存在的问题

5.1发展基础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安庆市是长江下游的第一个城市,也是万里长江安徽段的第一个城市,东与安徽省铜陵市、池州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的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3个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和巢湖市。

安庆市是全国重要的油、棉、粮、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是安徽省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石油化工及纺织加工业基地。工业初步形成了轻纺、石油化工、建材及机械四大支柱产业。安庆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辖7县1市3区,共设19个街道办事处和102个镇、61个乡、1 226个居委会、1 608个村委会。另外,省属农垦企业华阳河农场和皖河农场均坐落在市境内,总人口609万人,其中农业人数509万人。

5.2统筹城乡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2.1理论观念障碍。缺少正确的生态观。由于发展决策者缺少生态化观念,不了解生态健康的内涵,把现代化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化、商业化、货币化,在发展决策时,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时,生态为经济让路事件屡见不鲜。

5.2.2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山区,生态功能脆弱。安庆市林地面积虽然占土地总面积的38.8%,但分布不平衡,资源大多集中在岳西、太湖、潜山3个山区县;林业用地面积占67.7%,林地面积占63.1%,活立木蓄积占62.5%;全市有林地中,中幼林所占比例近70%,林分郁闭度低,蓄水保水保土功能较差,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虽然得到治理,但整体生态功能仍很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4 000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其中中度以上流失面积逾1 000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5%,年土壤流失量2 000万m3。

5.2.3林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差。由于林业经营管理粗放,林业产值低,林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足10%;由于森林质量不高,生态保障能力仍较弱,局部地区生态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且治理难度大;城乡生态建设统筹不够,重远山造林绿化、轻身边增绿工作,城镇、村庄、工矿区等人口聚集区的绿化工作相对薄弱,人居生态环境改善任务繁重;林业再发展能力弱,林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加之林业生产周期长、短期效益不明显,贷款和社会融资困难,投入严重不足。

5.2.4工业化水平低。安庆市工业化水平偏低,产业结构层次低,传统产业改造速度不快,竞争能力差。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重工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工业有待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城镇化建设步伐缓慢。

6安庆市统筹城乡林业发展的总体布局

按照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保障生态安全、美化人居环境、促进林农增收、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结合林业分类经营,在总体上,将全市分为大别山旅游生态区、丘陵圩畈商品林与农业经营区、安庆市区园林城市与工商业区三大林业发展区域;在各行政区,以中心集镇园林绿化为点建设森林生态网络城镇生态结点,以道路、河流堤岸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构建生态防护林网,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其他山地及重要生态区位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林保育区,以丘陵圩畈为重点建设高质、丰产、速生的工业原料林区。

通过安庆市现代城市建设,基本建成以安庆市区为中心,包括安庆市郊、重点中心集镇在内的园林型工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林产品加工集贸中心;结合生态防护林网,在丘陵圩畈区建成工业原料林区和其他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对生态林保育区将保护与改造相结合,提高公益林健康水平,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旅游功能;以天柱山为中心,综合开发其他国家森林公园、部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单位,深度发展黄梅戏文化,充分发掘安庆古皖文化和名人文化,开展传统产品逆开发,将安庆建成文化旅游城市。

7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生态环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2-223.

[2] 张国庆.论城市建设的和谐性[EB/OL].(2005-02-03)[2006-02-23].http://省略/htm/jjlc/glkx/2005-02-03-18260.htm.

[3] 张国庆.和谐建设现代城市[J].绿色中国,2005(6):55-57.

[4] 张国庆.和谐的城市布局[EB/OL].(2008-01-18)[ 2009-02-05].http://bbs.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14628.

[5] 张国庆.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之路[EB/OL].(2008-01-11)[2010-03-01].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14287.

[6] 张国庆,赵文琴.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和谐森林文化体系建设[EB/OL].(2010-12-22)[2011-02-12].http://club.省略/bbs/viewthread.php?tid=267442.

[7] 张国庆.都市化: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EB/OL].(2009-01-18)[2010-08-06].http://bbs.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210619.

[8] 统筹城乡林业发展研究――以安庆市为例[EB/OL].(2009-09-09)[2011-10-03].http://bbs.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 do=blog&id=254528.

[9] 张国庆.论社会化[EB/OL].(2008-03-30)[2009-10-11].http://bbs.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19897.

[10] 张国庆.再论和谐发展[EB/OL].(2001-01-08)[2006-04-09].省略/bbs/dispbbs.asp?boardID=5&ID=1351.

[11]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J].绿色中国(B版),2003(3~4):79-83.

[1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版):69-79.

[13] 张国庆.按需育林,和谐发展[N].安庆日报,2002-01-19(1).

[14] 张国庆.试析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EB/OL].(2004-03-24)[2006-04-09].http://省略/htm/jjlc/hgjj/2004-03-24-16469.htm.

[15] 张国庆.从林业系统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的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4(3):37-41.

[16] 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37-38.

[17] 张国庆.从森林法看环保法规[J].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5(2):23-28.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