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工业分析论文

摘要:工业分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素有工农业生产的“眼睛”和科学研究的“参谋”之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煤炭支柱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工业分析人员为其提供殷实的分析资料。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加入WTO后的经济全球化影响下,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加快,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必然会带来对分析检验专业人才需求的上升,且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业分析论文

工业分析论文:计算机系统分析员论文-工业自动化改造的应用

论实时控制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论文2:工业自动化改造的应用

【摘要】

本文以一个信息化改造项目为例讨论了实时系统与信息系统的集成。我曾参加了一个中等规模的现代化生产企业的数字化改造项目,该企业拥有4座自动化连续式工作的窑炉,以及8座自动化间隙式工作的窑炉以及多台半自动的中大型辅助机器。该企业希望能将这些设备实现数字化,并且重点要建立起一个中央监控室,能实现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的监督和记录两大任务,前者用于防止意外事故,后者可用于向该企业的决策人员和技术开发部门提供信息。

通过我们的开发组与该企业相关人员一起努力,分四个步骤共同完成了这一工作。及时步是实现设备状态参数的数字化输出;第二步是建立中央监控室的监督和记录功能;第三步健全监控室的控制功能及相应信号的输出;第四步则是实现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数字信号接入功能。

我在其中的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

(1)作为公司开发组和企业间联络的桥梁;

(2)负责确定该项目中各部分之间的分工,在发生冲突或出现问题时提出相应的具体解决办法;

(3)帮助解决与协调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正文】

现代化企业发展生产与提高效率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加速信息化的进程。在所从事的专业生产领域中,我参与开发项目的这家企业可以认为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现代化的基础了,比如它已拥有4条自动化连续式工作的窑炉、8座自动化间隙式工作的窑炉和多台半自动的中大型辅助机器。但是这些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在改造前还主要依靠模拟量控制,也不具备信息与数据的记录、汇总与分析功能。该企业一方面出于对今后发展的需要,希望记录下这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连续的状态参数的变化情况,有运行的日志与历史记录,以提供给其技术开发部门,作为产品质量改进研究中的参考;进一步还可提供给企业管理部门决策分析时的参考。另一方面,企业希望能够对设备生产状态有的监督和一定的紧急控制与应变的能力,能对生产设备的操作意外和设定不当,或者发生突然的未预料到的事件,防止造成事故与损失。

我们根据该企业的要求,结合项目的资金、时间、人员等现实状况,再三考虑了该企业的经营情况、产品的市场和前景、项目开发所面临的风险等诸多因素,经过仔细分析,得出了如下的4条意见:

(l)由于资金的限制,切实地在相应各个环节上节约成本是相当重要的,因此要尽可能地在原有设施与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不是进行根本性的替换;

(2)此企业需要的是“实时控制系统和企业信息系统的初步集成”,而不是一个功能相当丰富和完善的系统,该企业现阶段既不具备开发这样一个系统的能力和条件,也不具备管理维护和应用高级集成系统的相关人员,所以,项目的目标应当切合于目前条件下企业的总体要求。这样既有利于控制成本,也有利于减少项目风险;

(3)由于该企业的生产情况和资金、人员的限制,项目必须分阶段地进行。大体上可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①实现设备状态参数的数字化输出;②建立中央监控室的监督和记录功能;③健全中央监控的控制功能和相应信号的输出;④实现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数字信号接入功能;

(4)参与本项目涉及到的双方的大多数人员都不精通对方的专业领域,因此必须在加强互相沟通的同时,确定明确的分工关系。

上述四条意见在经过双方的磋商与研究后,获得了双方全体项目参与人员的一致认同,成为这个项目开发过程中双方必须理解与遵循的准则。

在及时阶段,我们开展了对半自动的中大型辅助机器的自动化改造。事实上,该企业早有这类打算,并且已做了相应的技术储备,因而这一部分的工作由该企业自身的技术人员全权负责并加以实施。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自动化生产设备都已具有依据状态参数模拟信号量进行控制的能力,对于所采集到的状态参数模拟量,企业曾计划采用一类以模拟信号远程地传至中央监控室,再进行模数转换的方案。此方案对企业来说实现比较简单,但存在着成本较高、远传过程易受到干扰等不利因素。随着模数转换设备成本的显著下降和性提高,经我们建议和双方讨论,企业有决心在生产设备的控制设备上就地实现现场模数转换,再远传数字信号至监控室,这一工作同样地由熟悉这项技术的企业技术人员实行。

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由我方开发组成员负责。我们将人员大体上分为3组,及时组主要是根据企业长期累积的资料以及公开发表的相关技术,建立起一个合理有效的模型,其中包括诸如数据采样记录的间隔时间,不同生产阶段的数据处理时所采用的数学模型等数据处理的相关内容;第二组负责监控记录软件的输入输出接口,用户图形界面的选定和设计等软件功能的实现;第三组则集中力量编写一个简单实用的、针对性强和小巧的相关数据记录的专用数据库。这一阶段是控制质量和成本的关键性阶段。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以及根据数据的流量不很大,对数据的实时性处理要求不是很高(通常情况下,设备的实时控制仍由原来的自动化系统所承担)的实际情况,中央监控室采用了一套有双机备份的服务器作为数据处理用的服务器,另一套同样有双机备份的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并且没有使用价格昂贵的商用数据库,而采用了由自己开发的一个经济实用的专用数据库。

第三阶段可以看成是第二阶段的自然延伸,在第二阶段成功的基础上,利用第二阶段模块处理后所获得的数据,依据设备的多种临界指标,进行相应的判断,允许在紧急情况下,发出相应的警报,并同时依据设备本身的相应紧急情况处理办法,发出控制信号加以处理实现。这一阶段的关键有两方面内容:一个问题是要求数据转换设备拥有相对较高的性与可用性,另一个问题是要注意做好与自动化设备原有控制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的配合协调工作。

第四阶段则仍然由该企业的技术人员为主实施,在实现过程中主要是解决好第三阶段所遇到的上述两个关键问题。对于及时个问题,使用了更好的设备和部件来实现数模转换和动态控制;对于第二个问题,则在控制设备中设立了优先级判断,使自我保护装置的启动优先级离开中央监控室(由于自我保护启动速度更快,但是功能较弱)而加以解决。

从总的项目实施进程上来看,一、四两个阶段相连贯,二、三两个阶段相连贯,而它们之间则可并行地进行,从而满足了时间进度上的要求。

今后,本项目所采用的这类技术可能要走向全自动化。项目中涉及到的数据量将会更大得多,实时性要求也会更高。我们应注意使现有成熟的商业系统与产品如何应用到其中去,使之能尽快地满足企业的要求,节约成本,并且减少开发的风险。

评注:本项目初步实现了生产控制与信息系统的及时阶段集成,项目实现目标明确,效果直接。摘要中写了项目的背景与作者所从事的工作,正文中条理较清晰地列举了项目实施的策略、过程与主要技术。(本文主要参考了上海沈子敬等人的论文)

工业分析论文:现代电力工业企业多方位管理分析论文

摘要:电力工业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世界上已把电能占总能源的比重和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安全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业绩管理等四个方面分析电力企业的多方位管理。

电力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电力企业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而电力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电力供求随时平衡的特点,因在技术、经济、管理、预测、决策上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会遇到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风险。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会使风险类型、特性、程度大小发生变化,因而对电力企业运营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但从目前看,我国电力企业整体水平还不够高,缺乏深度和广度。企业的战略管理、适应电力企业管理的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制度还很缺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电力企业多方位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1人力资源管理

电力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拥有大量的人才。为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在电力企业发展与多方位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地位。

1.1转变观念,努力营造人文氛围

(1)电力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办法,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上转移。把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把人力真正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利用,让其变成企业的人力资产。在人才的招聘或引入上,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招聘前的规划工作,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来确定招聘的条件,不应是过于追求高学历,还要考虑到适用性,要注重资历、经验、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后备干部,让企业员工意识到在企业中还有自身发展的平台。(2)努力营造人文氛围,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在员工中广泛宣传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新思维、新理念,使员工知晓其基本内容和对自身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使员工认识到称职合格的员工,既要具备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

1.2努力改善人才队伍结构

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有才华的有志青年积极参加公司的建设与发展,切实“把住入口”,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教育,达到岗位规范的要求。

1.3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我们应该结合人才队伍状况的实际,组织员工进行生涯设计,为培养人才、开发人才、挖掘人才、使用人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搞好员工个人发展,加强员工岗位能力建设提供基础性依据。

1.4建立和运用员工培训机制

对企业员工进行终身培训是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从知识的重要性还是从知识的创新速度来看,企业员工都面临着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压力。企业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否则就要被淘汰。作为电力企业一定要建立和运用新型培训和管理机制,积极落实年度培训计划,改进培训方式,增加能力培训含量,以此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达到增加长期竞争力的目的。

2塑造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其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其首要任务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向下,建设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企业的迫切需要。每个企业只有不断建立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将其作为企业成员行动的导向,企业才能实现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实现超越。在新时期,电力企业已从过去传统的安全管理过渡到现代化安全管理。因此,电力企业务必重视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不仅让电力企业员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增强责任心,同时也让他们增强安全生产的能力,为确保安全生产创造条件。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电力职业培训机构也应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指导、培训和评价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开办安全技术学习班、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班、安全文化研讨班、安全文化建设评估会等,为企业提供安全文化宣传、培训的平台。同时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安全文化的内容,例如发挥宣传教育网络的作用,利用安全日、安全周活动和各种会议、员工手册、宣传栏、公司刊物、报纸、局域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组织安全大检查、召开现场事故分析会、举办事故展览和典型事故分析、开展各种安全竞赛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查隐患竞赛、安全生产征文征联竞赛等,创造出整洁的企业生产和生活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富有感染力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牢固树立“安全及时,预防为主”的理念,形成全体员工情系企业,心系安全的企业文化。

3重视战略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3.1强调战略管理模式创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各电力投资主体都在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战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企业应在管理模式上力求创新、力求突破。如有的电力企业坚持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推进公司股权多元化,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以精细化管理促进集团化运作和集约化发展。有的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深化企业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建节约型、创新型企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等。

3.2坚持科学发展观

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是电力企业的重任。从战略角度和社会需要出发,不少电力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大力开展资源节约与环保型企业建设,注重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原则,通过节能、节电、节水、节地、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力工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新路子。

3.3协调发展

自中央提出树立、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将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由“持续、快速、健康”六个字改为“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八个字以来,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重复率较高的关键词之一。如何适应这种发展方针的变化,是企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3.4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的道德规范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企业在生产产品、获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推进协调发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提高信誉、创建品牌的需要。这也进一步拓宽了管理创新的领域,(1)改变生产方式,整合资源,减少对土地等资源占用和浪费;(2)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3)协调企业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公众等)的关系;(4)讲诚信,树立企业公信力,使之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建立合理的业绩管理指标

电力体制改革给中国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致使电力企业不得不对自身内部管理的高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等在内的综合业绩予以极大的关注,良好的业绩管理体系可直接支持电力企业通过改善运营效率迅速提高经济收益,帮助电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为应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做好准备,它是帮助电力企业提升综合业绩、释放巨大价值潜力的金钥匙。建立合理的关键业绩指标包括三大步骤:及时步,建立企业的价值链,形成价值树,深入了解达成企业总体业绩目标的深层驱动因素;第二步,确定对业绩具影响潜力的关键业绩指标和价值杠杆,并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使之都能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个人的努力与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第三步,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奖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考核频率、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业绩审核会制度等,明确各部门领导在业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将各个员工的业绩指标完成水平与奖惩机制密切挂钩,否则,再好的业绩指标体系和犯规机制,如果缺乏后果管理作为约束,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不能建立起真正的业绩管理体系和文化。

总之,电力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建企业的多方位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与时俱进,真正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管理的跨越,由一般的科学管理向现代化的知识型管理跨越。

工业分析论文:我国企业工业统计管理分析论文

[摘要]工业统计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来说,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涉及到企业经济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极为重要。本文从通过对产品销售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挖掘市场潜力,开辟销售市场;通过对产品质量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改进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企业各项劳动指标的统计分析,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不断加强劳动管理、挖掘劳动潜力、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这四个方面对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还对工业统计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前言

工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扎实做好工业统计工作。时反映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工业统计是行业统计,它是运用一整套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调查、整理和分析方法,研究工业经济的水平、结构、效益和速度.用以反映工业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需要地获得各种经济信息。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而企业的统计活动遍布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是否能够按期稳定地搜集到各种经营信息.从而满足企业各级管理的需要。由此可见.工业统计在工业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已经由政府的附属物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的较大化,企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作为企业的三大经济核算之一,统计的作用自然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二.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1)通过对产品销售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挖掘市场潜力,开辟销售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收回垫支的资金,生产才能顺刺进行,企业的盈利才会实现。所以说,销售决定生产。在产品销售的统计中,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两个指标.能很好地反映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市场占有率是指生产的某种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量占市场同类产品销售量的比重。市场占有率就越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也就越强在社会需求既定的前提下,影响市场占有率的主要因素是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在市场同类产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价格上的竞争往往占主导地位。因此,企业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必须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上下工夫市场覆盖率是指某种产品的实际行销地区数占该产品全部行销地区散的比重。它是从市场占有的广度方面反映某种产品的竞争能力、辐射能力的。企业通过对市场覆盖率指标的分折。可以考察本企业产品行销的地区范围。研究产品扩大销售的可能性。通过分析产品市场覆盖率的高低及变动的原因,可找出销售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和措施,开辟产品销售的新市场,扩大企业产品竞争的地域和范围。

(2)通过对产品质量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改进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工业产品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以质量求生存”,生产出品质低价的产品。工业产品的质量状况,决定于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而工业产品质量统计指标既包括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产品技术性能(如含量品级)指标,也包括反映企业生产工作质量的f如合格率返修率)指标。企业通过对这些质量指标的统计.反映和调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对产品的好坏进行分析。进而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管理,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不断改进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景。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就意味着各种资源浪费的减少.而且可以使本企业的产品取信于消费者.增强本企业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能力。这样。既增加了企业有形资产的价值.也增加了企业无形资金的价值,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通过对企业各项劳动指标的统计分析,不断加强劳动管理、挖掘劳动潜力、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工业生产是通过工业企业中职工的有效劳动进行的。企业可以根据对职工人数及其构成的统计,掌握劳动力的数量构成和增减变动情况,研究和分析各类人员的配置是否合理;考察劳动力使用的节约与浪费情况,以便合理地调整劳动组织,挖掘劳动力的潜力。企业通过对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的统计,反映劳动时间利用的程度,分析劳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消除劳动时间利用上的不合理现象。在企业的全部职工中,生产工人是工业企业进行产品生产的直接劳动者。他们劳动时问是否能充分合理的利用,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产量、产品成本和企业盈利。企业中能反映出工人劳动时间使用情况的指标体现在出勤率和制度工时利用率上。出勤率受缺勤1一日的影响。也就是受工人由于各种原因如病假、事假、产假、伤假、探亲假、旷工等未能出勤参加生产的工人的影响:而制度工时利用率除受缺勤工时影响外,还受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的影响。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劳动时间,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使职工的出勤情况和其每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企业使工人充分利用劳动时间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企业的基本生产单位——车间来说。工作人员的范围主要有基本工人、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生产工人和全部职工。按照不同人员范围统计计算出的劳动生产率具有不同的意义。在正常的生产组织条件下。通过对基本工人劳动生产率的统计、分析,能反映出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技术操作水平和劳动积极性,同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技术准备水平。工人劳动生产率除了决定于基本工人劳动生产率水平外.还受基本工人占全部工人人数比重大小的影响。辅助工人过多就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全员劳动生产率不仅取决于工人劳动生产率.还受工人占全部职工比重大小的影响。由此可见,避免不适当地增加辅助工人,压缩非生产工人,充实生产及时线是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4)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

为加强企业管理提供依据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各个方面进行的管理,而企业的统计活动遍布上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能够长期稳定地搜集并提供各种统计经营管理信息,这些统计信息资料可以从各个方面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度和运行状况。可以考核计划、任务的执行情况,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醒、敦促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调整部署,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等等。统计在这里就起到了检查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

三.工业统计工作几点建议

(1)提高数据质量,真实反映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特别是在当前异常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统计数据质量倍受各界关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数据质量的逻辑审核和协调性分析.强化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审核评估,把握宏观指标问的逻辑关系,做到指标协调一致,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反映工业经济运行态势。一是要加强工业数据与相关数据的审核。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工业用电量、主要产品产量和主要行业的增长情况、工业增值税等情况,加强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的评估。同时,还要把握好工业生产增长与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库存变动的衔接关系,确保工业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在审核中,当前要重点关注几个指标。比如工业用电量。

(2)是要加强统计能力建设。

一是要加强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继续完整的原始记录、规范的统计台账是提高规模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和保障。强化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把好人口关,是提高规模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所在。二是要强化统计业务知识培训。要利用一切平台开展统计业务知识培训。要对规模企业尤其是新增规模企业统计人员进行统计业务知识培训,促其掌握必要的统计知识。了解指标含义,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三是要强化统计法制宣传。要针对当前规模工业统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

四.小结

总之,工业统计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涉及到企业经济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工业分析论文:我国工业设计发展政策分析论文

工业设计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总体上看,我国工业设计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一是产业总体规模小,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设计品牌企业仍然没有形成。二是工业设计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三是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弱。我国工业设计公司处于弱势地位。目前,全球设计服务业的主要出口国仍然是英国、美国、意大利、德国、芬兰等发达国家。

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基本没有形成

及时,工业设计仍然没有纳入国家创新战略。一是政府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由于对行业的整体发展缺乏总体规划,行业发展基本处于“散兵游泳”,自生自灭状态。二是缺乏产业促进政策支持。由于工业设计在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中的先导性作用,许多国家都制定有关工业设计促进政策,为设计机构提供财政、税收、融资等支持,而我国至今尚未出台完整的设计产业促进政策。

第二,行业协会服务职能基本缺位。目前,中央及地方都组建了工业设计协会,这些协会普遍缺乏行业管理的职能和调控手段,多数地区工业设计协会因经费紧张难以运转,许多协会缺乏固定的办公场所,人员流失问题较为严重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协会职能的发挥。

第三,企业设计创新意识和动力仍然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许多企业没有设计创新活动。二是设计开发费用投入普遍较低。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以模仿为主,缺乏设计费用投入。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许多制造商处于代工阶段,二是设计模仿抄袭成本远远低于创新成本。由于设计得不到企业应有的重视,设计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影响了国内设计市场的成长,也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2、设计公司税赋高、融资难、资金缺乏问题较为严重

由于国家长期以来对工业设计发展投入不足,导致设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困境。

及时,税赋偏高。多数设计公司反映,目前工业设计公司所得税普遍高于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很难赢利。第二,融资困难。目前国内设计公司以民营小企业为主,资金规模普遍较小,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十分困难,又缺乏其他融资渠道,多数公司只能依靠自我积累发展,扩张速度十分缓慢,许多公司往往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因缺乏融资支持而停滞不前或萎缩夭折。第三,缺乏资金。由于工业设计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以及以小企业为主体的特殊性,许多发达国家都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设计公司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政府没有设立任何专项资金。设计公司参加国际展览、国际投标等商务活动费用全部需要自己支付,许多中小型设计公司由于资金缺乏,失去了获得各种大型商业活动和国际外包业务的机会。在承接跨国公司外包业务时,多数公司无法满足跨国公司资金规模的要求,更缺乏资金进行国际化人才招聘、员工岗位培训,以及更新设备等方面的投入。

3、工业设计人才普遍缺乏

缺乏设计专业化人才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工业设计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我国承接国际设计服务外包与印度、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竞争的重要因素。据调查,80%以上的设计公司认为寻找合格设计人才“难”或“很难”。

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国际化视野、缺乏国际语言沟通能力、缺乏熟悉国际标准、国际行业规范、技术规范、法律规范的专业人才以及缺乏项目经理人才等这五个方面的问题。

4、缺乏设计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据调查了解,目前,无论是企业工业设计机构还是专业工业设计公司,都存在设计成果被侵权的现象。侵权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设计实施过程中的侵权泄密;二是设计公司在无偿竞标中落选时,设计成果被客户企业盗用;三是一些小型公司或自由设计师抄袭模仿;四是公司内部设计师在发生跳槽过程中将原公司设计创新成果盗用。目前外观设计抄袭模仿现象尤其普遍。

设计侵权对行业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导致设计公司利润减少,设计师收入降低,影响了创新积极性;降低了设计价格,降低了对工业设计的市场需求,影响了设计服务市场的发展和产业规模扩大;影响了国际设计服务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加入WTO以来,从DVD、彩电、摩托车到数码相机、汽车、电信设备等,我国企业知识产品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超过10亿美元。

造成设计侵权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及时,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意识淡薄,造成了许多新产品设计上市后迅速出现模仿抄袭。第二,法律惩治处罚力度小,造成设计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第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单一。第四,专利申请效率低。

5、缺乏行业统计体系和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一直没有将设计作为独立的行业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首先,由于统计数据缺乏,影响了对行业研究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其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尚不完善。此外,设计公司业务缺乏信息来源问题突出。目前,技术服务平台主要设立在各地园区,主要为园区企业提供快速成型、数据计算、检测等基本服务,缺乏全国性的技术服务平台,造成一些共性科研成果难以信息共享。尤其是在汽车等技术复杂、科技含量高的设计领域,建立行业数据库时间跨度大,资金需求大,单个企业难以构建这种高难度的公共服务平台。

6、缺乏规范的行业准入和市场引导

目前,国家对工业设计企业、设计从业人员、设计产品进入市场缺乏资质条件认定。造成设计公司良莠不分,设计师队伍参差不齐,设计师缺乏职业道德,设计作品粗制滥造等问题,损害了客户企业利益,影响了设计公司信誉和社会影响力,不利于设计公司的行业自律,影响打造我国工业设计的著名品牌。此外,由于我国设计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仍然没有形成规范的价格交易机制和有序的市场竞争。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的设计价格千差万别,造成企业之间为了争夺业务,价格战十分激烈,其结果一方面降低了设计价格,影响了设计公司利润;另一方面影响了承接国际设计外包业务的对外谈判能力,损害了我国设计公司的国际形象。

积极提升我国工业设计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1、设立国家专门机构对工业设计发展加以规划和引导

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对工业设计加以规划和引导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及韩国、我国台湾等地区在振兴工业设计时期,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国家工业设计发展规划,实施行业管理和指导等。为此,建议设立“国家设计委员会”,由发改委牵头协调组织有关部委共同参加,主要职能是制定中长期国家工业设计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制定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促进政策,实施行业宏观调控等。2、加强产业政策支持,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及时,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设计企业税收可视同高新技术企业对待,享受其优惠政策;鉴于我国工业设计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可延长减免税期限。

第二,设立政府工业设计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补贴、资助设计公司承接国内重大设计项目、承接国际设计外包项目;用于支持设计公司参加国内重大展览、国际展览、开展国际商务谈判、开拓国际业务渠道等活动,尤其要支持承接重大的国际设计项目招投标活动,提高我国设计公司的国际影响;用于鼓励设计公司为国内中小制造商从事专业化服务;用于鼓励设计师培训、与国外设计机构互派交流,以及邀请国际设计大师到国内学术交流、举办国际论坛等提高设计人才素质的活动;用于奖励重大的设计创新项目以及获得国内外大奖的设计作品和设计师团队等等。

第三,融资与信贷支持。政府应提供必要的信贷和担保支持,为设计公司迅速扩张和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可根据承接外包的重大项目和创新程度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鼓励一些主营中小企业业务的商业股份制银行为设计公司提供融资便利,政府应为设计公司融资提供担保创造条件;积极支持条件成熟的设计公司上市融资。此外,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设计服务业,加速扩大产业规模。

第四,建立工业设计市场准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会同行业协会制定工业设计市场准入标准,可参照发达国家相关办法和条例,对于设计公司资质、设计师从业资格进行相应的规定,使工业设计市场运行有章可循。对于一些资质差、质量低、缺乏行业道德,在业内造成不良影响的设计公司要予清理。

3、加快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设计专业人才

及时,积极探索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教育模式。要使中国设计教育与社会需要同步,与国际设计服务业发展趋势接轨。一、推动教育部门在工业设计专业规定课程的设置中,进一步普及创新理念和开展创新意识教育,树立“原创光荣、尊重他人成果”的理念。二、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动态调整课程设置。针对市场发展引入、增加设置相应的课程,如软件、法律、知识产权、国际商务谈判等。三、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设置专业。四、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考核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上下功夫,应注重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与设计公司联合建立实习基地,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的具体设计活动。

第二,加强职工在岗培训。一、聘请国外设计师参与设计项目,带动本公司设计师的成长,这种做法香港、台湾、日本都采用过,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其次,利用国际交流机会,组织设计师出国培训,迅速掌握国际设计的新趋势、新进展,掌握新的行业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商务谈判知识等。此外,设计公司还可与高校联手进行职工基本技能的培训。

第三,建立社会培训体系。应由行业协会承担,可动员民间设计教育机构、咨询机构广泛参与,建立起社会培训网络。

第四,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一是建立设计师职称资格评定体系,以鼓励设计专业人才爱岗敬业,不断稳定、扩大设计专业人才队伍。二是政府设立人才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具有较大国际影响,为我国设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设计师和设计管理人才。三是不断提升设计师的品牌价值。企业可根据产品的销售量给予设计师奖励、销售提成。可参照国际做法,一些设计作品可在产品上标注设计师姓名,以不断激励设计师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影响力。

4、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机制,完善规范设计服务市场

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到设计创新的积极性。发达国家之所以不断出现“好的产品设计”,重要的经验是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使生产企业不得不对设计进行投资,由此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热情,提高了设计公司经济效益。为此,应着力做到以下几点。

及时,适当调整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标准。现行法律存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标准过高、标准模糊等问题,利于模仿行为存在。因此,建议将目前侧重于保护国内设计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利益的侵权判定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力争保护设计者的每一分劳动创造。第二,综合运用专利、版权、著作权等各种保护手段,更有效地保护设计创新成果。第三,改变目前专利申请周期长、手续复杂、效率低等状况,简化申请手续,缩短申请周期,切实提高专利审查效率,延长专利保护时间。第四,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有效遏止侵权行为。要加大对设计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要打破地方保护、行业保护等倾向,增强执法的公平正义。要建立商业道德的有关法律,规范设计专业人员行为,对于人员流动中违约,出卖、盗用原企业设计创新成果等侵权行为要予以追究。第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教育,提高企业、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计公司设立知识产权机构,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引导企业、设计机构依法建立商业秘密管理制度。第六,规范设计服务市场。可由协会制定行业指导价格进行引导和规范,运用行业自律规制,对相互压价,扰乱市场的行为予以行业内曝光,此外,发挥企业设计联盟等自发组织作用,联盟成员统一价格,联合抵制价格竞争。

5、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政府有关部门应投资建设各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的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各地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区应加强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购置快速成型、计算机、软件、测试等专用设备。公共服务平台应在政府主导下,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等各类资本进入,鼓励集群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参与投资运营。对于民营资本建立的各种公共服务平台,政府尤其要给予资金补贴、税收政策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要充分发挥网站等信息化服务优势,解决设计公司所需的各种国内外业务信息;有针对性地搜集主要国家的文化、法律、行业规范等信息,为设计公司承接国际业务提供便利;加快对国外技术规范的引进和翻译工作,尽快使国内规范与国际接轨;加强工业设计研究工作,为设计公司提供的判断依据;尤其要加强行业基础性条件平台建设。

6、加强园区建设,提高设计产业聚集程度

发挥设计园区的聚集作用,对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高信息化服务质量,为入园企业登记注册、生活环境,以及举办展览、开展业务交流等提供便利,不断吸引设计公司安家落户;不断完善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入园企业的服务成本;严格设计企业入园标准,提高入园企业设计专业化程度,使园区真正成为设计服务企业聚集度高、质量好,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产业示范区。目前,一些城市正在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支持园区发展。

7、积极承接国际设计外包,培育设计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利用国际设计服务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发展国际设计外包,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设计公司。及时,坚持扶优扶强原则;第二,加强国际合作;第三,通过承接国际设计外包加快国际化发展。

8、提高企业设计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国内设计市场

企业是使用工业设计的主体,激发企业设计创新积极性,促使企业更广泛地使用工业设计,对于培育设计市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一要不断提高企业使用设计的意识;二要积极扶植引导设计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软硬件条件、搭建具备国际水准的设计和研发中心进行自主开发;三要倡导制造企业与设计公司合作;四要积极引进海外设计公司。

工业分析论文:气相色谱分析烟草工业论文

1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在气相色谱中,惰性气体一般为其流动相,在气固色谱法中,其固定相一般为有一定的活性、表面积大的吸附剂。当色谱柱中有多组分的混合样品存在时,由于每个组分对吸附剂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混合样品的各个组分在色谱柱中会有不同的运行速度,而一些吸附能力较弱的组分就很容易被解析,并且离开色谱柱,开始进入检测器,而一些吸附力强的组分,由于其吸附力的原因往往是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的。相比较来说,气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以及较快的分析速度,这是气相色谱法的一个很重要优势。而近年来,由于对气相色谱法应用较为广泛,使得其所采用的检测器灵敏度更好,这也直接导致了检测结果的高灵敏度。

2应用研究领域

2.1烟草单体化学成分的热裂解

目前,从烟草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中就有4800多种化合物的存在,而总所周知,这些化合物中有的可以致癌,而有的则含有毒性。因此,研究者在对烟草化学进行研究时,为了使烟草燃烧时有害物质的减少进行有效研究,一直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吸燃时对烟草化合物的转变上,而裂解色谱技术就成了该研究的重要手段。

2.2烟草的热裂解

对卷烟质量的决定环节是烟气的吸抽评定,而烟叶的组配又对卷烟的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对烟叶质量的正确客观评定可以提供卷烟组配的改革依据,使得卷烟的组配更加合理。并且,对烟草的热解还可以在卷烟烟叶的加工,以及研发新产品起到重要作用。就目前来说,具有专业水平技能的专家可以负责对烟叶质量的评定,但是通过人工的吸抽来评定品级,可能由于人为的因素而造成一些偏差。

2.3香精香料的热裂解

在卷烟的生产过程中,香料香精是很重要的原料,对烟气产生时香料香精的裂解以及其在裂解时产生的产物的研究分析,可以在香烟燃烧时,香料香精对抽吸口感产生的刺激作用进行了解。这对于在香烟中香料香精的加入物以及加入量等的确定,更具有指导意义。也曾有人做过对香料香精产物的裂解试验,在试验中产生了75种裂解产物,包括薄荷醇、琥珀酸等,这个试验也充分证明了气象色谱技术在香料香精裂解过程中的作用。

3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主要生物碱实验

3.1实验前准备

(1)材料以及试剂:采用市面上的普遍烟叶,在40摄氏度的环境下烘烤三个小时,然后研磨,过筛,选用0.45毫米的筛,然后备用。标样为94%的新烟碱,99%的尼古丁以及97%的去甲基尼古丁。(2)仪器以及条件:采用美国惠普公司产的HP-6890(PLUS+)GC色谱仪,进样器为Agilent公司的HP-7683自动进样器,毛细管柱为HP-5MS,30米*0.25毫米(id)*0.25微米,将进口样的温度保持在240摄氏度,载气为氨气,尾吹气为氦气,流速为30厘米每秒。(3)萃取生物碱:称取0.50克烟末,放置于50毫升的三角烧瓶中,然后加入5毫升5%的氢氧化钠,摇晃均匀,然后加入1毫升的内标,再加入20毫升的萃取溶液,震荡过后静置,过一次性的滤膜,取过滤后的部分液体直接进样。

3.2实验过程

先加入氢氧化碳的水溶液,将烟草生物碱转化为具有憎水性的有利状态下的生物碱,生物碱的萃取溶液选择为二氯甲烷或者乙醚等惰性溶剂。可以在二氯甲烷中加入CH2CI2/CH3OH(V/V,311)混合溶剂,以增强其萃取能力。在萃取溶剂中所存在的水可以加强溶涨烟草组织,提高溶剂的萃取能力。其后,分别加入2、5、7毫升的5%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可以发现加入5毫升时其实验状态好。4.3回收率与精密度进行回收率试验,加入0.50克烟末,在加入标样之后就可以进行回收率实验。(如表1)。然后,选取同样的样品,按照相同的条件进行精密度实验。烤烟生物碱含量平行测定结果选取n=15(如表2)。对上表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尼古丁、去甲基尼古丁以及新烟碱的百分含量,其结果较为,该实验也证明了气相色谱法烟草各类化学物的测定是有效的。

4结语

目前来说,气象色谱技术在我国烟草分析上的应用还处于粗放阶段。从表面上来看,气象色谱技术对烟草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还不够;从深度上看,目前的很多文献也只是针对样品来分析化学物质的裂解。因此,我国还需要加大对气象色谱技术在烟草研究方面的科技投入。

作者:王献伟 宋耀辉 王根旺 单位: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漯河卷烟厂

工业分析论文:复杂性分析汽车工业论文

一、汽车工业的复杂性分析

汽车工业是一个庞大的、多变的并且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汽车工业的复杂性不但体现在历史背景、市场环境、行业规模、研发技术等问题上,而且还体现在其整个行业产业链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复杂性。

1.行业组成复杂。加入WTO之后,由于进口关税的下调,许多外资汽车企业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资金投入力度。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已在中国开设了合资汽车生产企业。不但如此,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国外知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也随即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些因素客观上直接导致了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复杂性。

2.产业链结构大。汽车产业链牵扯面广、关联性大,其上游企业、下游企业、汽车服务业、汽车管理机构与汽车生产企业一起形成虚拟企业,各个企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子系统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共同形成了整个汽车工业的复杂系统。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组成企业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行为具有自主性。

3.市场需求多样化。由于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意识的变化,我国汽车工业的企业结构由相对单一逐步转向多样化、多层次结构。客户对汽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差别化和个性化主要体现在汽车的价格、品牌、类型、行驶性能、安全性能、能耗、颜色、外观、内饰、舒适性等方面。汽车生产的多样化、多层次直接影响了汽车工业其他产业链的连带变动和更新,从而使汽车工业整体变得愈发庞大。

4.科学技术更新。总体来看,高新技术的应用使汽车性能不断提升,智能化、人性化成了当今时代汽车工业的主旋律。每一次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汽车工业的发展。此外,由于世界能源短缺、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已经成为国际汽车工业的新趋势。这些改变,很大程度上都会增加汽车公司自身结构组织变动的可能性。

二、汽车工业复杂性特点

1.多样性。汽车工业的多样性指的是整个产业各个汽车公司产品的差异性。硬件方面:不同品牌的汽车生产商的生产职能部门设置、厂房设备、生产技术及材料等都存在差异。软件方面:每一个企业的企业理念、企业目标、经营策略、领导和员工素质也有着明显的不同。而这些软实力的差异,也是导致汽车产品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2.多变性。汽车工业的多变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汽车企业外环境的变化,包括国家政策、市场需求、新技术产生等;二是指由于受到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的汽车生产企业内部组织的变化,包括生产设备更新、设计理念变更、人员配置变化等。

3.非线性。汽车工业的整体组织结构并不是传统的线性结构。它的信息交流是网络结构和层级结构。不但整个系统为非线性结构,各个子系统内部也呈网络结构。整个汽车工业的结构组织发展成为非线性结构,其整体的表现形式不再是各子系统表现形式的简单相加。

三、启示及不足

汽车工业在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汽车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对于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把握市场变化规律,积极调整自身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只是针对汽车工业的特点进行了一些理论层次上的分析,在细节方面并没有建立模型和求解,缺乏定量的研究。

作者:段飞陈红单位:中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工业分析论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旧工业建筑论文

1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课题组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了大量研究,然后对西安地区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相关科研部门、建筑房地产企业、施工企业、相关机构等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进行了深入访谈和实地调研,初步掌握了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现状。综合考虑专家的从业背景、专业、学历及性别结构等,按一定标准选择了39名专家有针对性的发放问卷。39份问卷全部回收并且有效。本文运用DPS7.05版软件对上述23个风险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其特征值、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从表中可以看出,前9个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78.243%,这些主成分已经可以代表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风险因素。其中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2,累计贡献率达到49.619%,故选取前4个主成分作为影响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重要风险因素。通过观察主成分荷载矩阵,对特征向量中权重大小的比较与筛选,可以概括出下列各关键因素,分析如下:及时主成分中,变量2对其影响较大,它对应的权重系数为0.440,表示工业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板柱有受损加固经历的情况,这是来自主体结构及管网安全层面的影响要因。第二主成分中,变量8、9对其影响较大,对应的权重系数为0.410和0.400,表示工业建筑改造中缺乏施工经验和管理人员能力不均衡,专业能力差,这是来自管理层面的影响要因。第三主成分中,变量18、17对其影响较大,对应的权重系数为0.428、0.412,表示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缺乏有效的财税激励和产业扶植政策及相关法律条款,这是来自政策法规层面的影响要因。第四主成分中,变量7对其影响较大,它对应的权重系数为0.384,表示缺乏可行性评价方案,这是来自管理层面的影响要因。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危机因素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来自于主体结构及管网安全、管理及政策法规三个层面。

2主要风险因素应对策略

2.1建立动态、长效结构检测机制目前在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确定。旧工业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的不确定性,给原有建筑结构的改造再利用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旧工业建筑的结构检测工作到位与否是改造再利用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建立工业建筑结构检测的相关政府部门,对西安的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现状定期进行调查、结构检测及跟进,并提出有效的指导与建议。如:对已有结构进行修复与加固、对失去承载力的结构进行置换、增加新的结构或构件等;同时,相关企业定期自检,对其结构类型、原有结构设计强度、实际结构设计强度、结构损坏情况及其损坏程度、基础承载力等进行切实的可行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结构技术方案,并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反馈。这样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形成动态、长效的结构检测机制,使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项目更加高效、顺利的进行。

2.2提升人才培养力度,发展相关的学科专业优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提升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管理的人才培养力度,发展相关的学科专业。支持高等院校积极探索为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2]。让更多的人员具备旧工业建筑的相关技术才能和管理才能。支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职业教育重点项目计划向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靠拢,使改造的旧工业建筑有坚实的质量保障。

2.3完善相关政策及项目管理机制我国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老工业区的搬迁改造明确了财税政策、融资政策和土地政策。在全国调研的过程中,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设的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对重庆市当地的旧工业建筑改造进行了导向与监督指导作用,但是工作内容界定尚不明确。虽然我国政策法规尚不完善,但可以借鉴国内外已出台的政策和已建立的项目管理机制,尽快在西安设定相关部门,并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政策法规、财税激励政策及产业扶植政策,使旧工业建筑的拆除、改造及后期运营管理规范化。其次,加快对西安现存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项目的调研跟进工作,逐渐明确并细化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完善其应对措施,为今后的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目前我国针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风险因素的研究相对匮乏,改造再利用过程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潜在风险。本文以西安旧工业建筑现状调研为基础,从主体结构及管网安全、管理、环境、政策法规、思想意识五个方面23个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风险因素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6个主要影响因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通过西安的案例分析所得数据经过系统修复后应用于全国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项目,为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风险应对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武乾王冲郑德志马宏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工业分析论文:用电管理论文:工业用电特性及管理分析

本文作者:邓聪聪工作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化工行业的用电特性化工行业主要用电设备有用高压电动机拖动的气体(或液体)压缩机、鼓风机、离心机、大功率工业电石炉、电解槽、电热器等。由于化学工业是连续性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因素,因此,化学工业的用电性质、用电负荷具有以下特点:①供电性要求高。大多数化学工业关键生产工艺流程用电负荷属于一级用电负荷,一旦停电,将会造成化工装置爆炸、起火、人身中毒等恶性事件。因此,化学工业生产必须具备的供电电源。②用电量大。化工装置连续运行,电力负荷集中,用电量大。③电力负荷平稳,负荷率高。化工生产多为长周期连续运行,一般设计年运行时间为300天(7200小时),有的达到330天(8400小时),负荷率可达92%-95%。由于该行业的特殊生产用电需要,使其用电负荷十分稳定,峰谷差非常小,生产处于均衡状态,故需求侧管理对其调荷的潜力十分有限。但是在尖峰时刻,还是能转移一部分负荷到非尖峰时段,虽然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还是能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同时由于能耗较大,所以此类行业的节能潜力还是很大的,主要可以采取变频电机等手段。水泥行业的用电特性水泥生产是三班连续运行,并且设备运转周期较长,负荷曲线波动较小,负荷率较高,因而其生产时间是连贯性的,工作日和周休日的用电没有区别,且供电性要求较高。其大部分用电负荷属二级负荷,少部分是一级和三级负荷,湿法回转窑厂的一级负荷一般占全厂负荷的2.5%左右,干法回转窑厂一级负荷占全厂负荷的1.5%左右,所有设备均可中断运行。水泥厂若需全线停电,至少需要提前72小时通知,降低负荷需要提前4小时通知。水泥行业是电耗强度较高的行业,加上生产工艺允许,所以此类企业普遍充分利用低谷电量,调整部分生产线的工作时间,在系统负荷较低时段满负荷生产,在系统负荷较高时段,约75%-85%负荷运行,以降低电费成本,对系统的日负荷曲线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如水泥磨机及一些附属设备可以避开峰时段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整个行业用电基本上比较平稳,负荷率在85%以上。

制药行业的用电特性在制药行业中,西药生产通常是24小时连续生产,供电性要求较高,中药生产虽然也是24小时连续生产,但是只要提前10分钟通知,负荷还是可以停下来,供电性要求相对低一些。制药行业的主要用电设备是空调、冷冻机、空压机和除尘机、粉碎机、锅炉等。因为生产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所以空调负荷较大。生产中安装中央空调的负荷具有移峰的潜力,建议采用蓄冷空调。峰谷电价对移峰填谷刺激不是较大,如果生产任务不是很重,会考虑转移一部分负荷到夜间生产。尖峰避峰潜力较大,可中断负荷不是很多。由此可见,制药行业具备节能潜力。橡胶和塑料行业的用电特性从生产工艺流程可以看出,橡胶和塑料行业的主要环节有混炼、压延、成型和硫化,其中混延环节用电容量较大,正常负荷在各环节也排在首位。生产流程的每一环节均属于整条生产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只要不停产,就必须启动所有的用电设备,但是,许多用电设备属于“可中断性负荷”,所以,具有一定“移峰填谷”的潜力,但不是很大。负荷基本属于二类负荷,必须提前1-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提前通知停电,绝大部分设备属于可中断负荷,其供电性要求较高。总体而言,橡胶及塑料制品业日负荷率较高,但是仍然有4%左右的负荷具有“移峰填谷”的潜力,但是峰谷差价对其激励不大。其中橡胶制品对峰谷价差更为敏感,而塑料制品受本身工艺限制,对峰谷电价反应较小。在尖峰时刻,轮胎制造业的移峰效果好,塑料制品的削峰效果最差。纺织行业的用电特性纺织行业主要产品是织布与纱,由于纺织行业在生产加工中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下,好在20多摄氏度,由于保持这个温度较难,一般都控制在30摄氏度以下,夏天的制冷负荷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空调负荷约占总负荷的10%左右。

河北省在2008-2012年期间,工业主要用电行业中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节电潜力很大。本文通过计算终端节约电量(万kWh)、终端节约电力(kW)、发电侧可避免电量(万kWh)、发电侧可避免容量(kW)等指标来定量分析工业用电行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节电潜力。绿色照明负荷的较大节电技术潜力采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代替普通照明产品进行照明,可以大大节省供电终端的电能消耗。所谓较大节电技术潜力,是指目前某类用电终端全部采用高效技术后的节电潜力。河北省工业行业2007年平均用电装接容量为2437928千瓦,该数据是进行节电潜力计算的基础数据。在工业行业中,照明容量占行业总用电容量的比例为1.29%。其中采用节能技术(主要通过使用节能灯、配套使用高效电子镇流器)的照明容量约占照明总容量的54.7%。非节能灯具类型主要有白炽灯、普通日光灯和高压汞灯。三种灯具在工业行业使用比例为35.9:23.2:40.9。根据以上数据则可计算出工业行业非节能灯具的容量,如下表所示:根据各节能设备的性能,可以得出它们的节电率分别为80%、10%及40%。则至2012年终端节约电力和节约电量均可求,计算结果下表所示。考虑用户参与率后实际削减峰荷任何需求侧管理措施的用户参与率都不会是,照明需求侧管理措施也不例外。

工业分析论文:工业废物论文:工业固体废物的风险分析

本文作者:蒋苏淮程亮工作单位:江苏警官学院侦查系

制度机制风险分析

如前所述,现有法律规定从文件效力层次上看已涵盖法律规范的所有层级,同时,根据法律的规定和授权,对工业固体废物进口业已形成海关、商检、环保等多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局面,并形成了一整套较为详细的监管制度,然而,由于某些制度订立尚欠科学,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制约,难以形成有效的常规化工作措施,制度机制风险仍现实存在,使得工业废物走私行为屡禁不止。1.工业固废分类标准单一,以堵代疏。考虑到工业固体废物入境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可能对本国工业固体废物的再利用及处置带来的冲击,我国严格限制进口固体废物的种类。将固体废物按照资源化程度和环境风险高低分为禁止进口类、限制进口类和自动许可类,分别制定目录,实行分类管理。具体到工业废物上,以矿渣为例,我国现行政策几乎将所有经过提炼生产的矿物残渣均置于禁止进口类别。即便少量允许进口,也要求必须经过严格的再加工,达到近乎化工产品的要求。这种主要以品名而非金属含量来确定是否允许进口的方式,使得很多仅提取了部分所含元素,尚有大量可利用元素,提炼工艺简单,对环境污染性较低,量大而价优的“二次矿”①被严格禁止进口。在巨大需求和价格优势的诱惑之下,众多工矿企业铤而走险,选择走私进口。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导致近年来各类所谓矿渣走私进口数量激增的原因之一。2.许可证制度设计存在漏洞。我国对限制类工业固体废物的进口采用许可证管理,由国家环保总局签发《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方准予进口,并由各地环保部门负责对进口后的工业固体废物的流向、贮存、处置进行监管,保障许可证的正当使用。然而,按照现行审批思路及做法,对许可证的发放主要考虑申请企业的生产能力及是否具有相应的污染防治设备,多采用核定总额按年发放的方式,而非根据企业生产能力、经营状态适时调整,对工业固体废物入境后的流向等也主要依靠书面审查。如此,《许可证》核发企业的固废进口及处置行为基本游离于环保部门的实质监控。实践中,部分企业申领到许可证后直接进行倒卖。或采用先行与买证企业商谈好,再以自己的名义与外商制作一整套外贸单据,继而在获得通关放行后再以内贸形式销售给实际货主的方式走私固体废物。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违法犯罪惩罚成本较小,倒卖许可证走私已成为近年来新兴的工业固废走私方式。3.HS编码与固废目录未能实现对接。HS编码是编码协调制度的简称,其全称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ConventionforHarmonizedCommodityDescriptionandCodingSystem)。该制度是科学的、系统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目前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标准语言,全球贸易量90%以上使用这一目录,我国从1992年1月1日起进出口税开始采用HS制度。HS编码与固废目录之间的衔接不顺,其实是国际通例与本土政策性规定之间的矛盾使然。对于工业固体废物进口,我国持严格限制之态度,事实上,某些列入我国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的固体废物(如废钢、废铜、废铝、废纸)在国际其他国家属于自由贸易商品。固体废物目录中列明的固体废物并不能对应于HS编码,因此实际监管中,海关关员需要在对照HS编码的同时对照固体废物进口目录等贸易管制性文件,操作难度较大。4.检验鉴定机制不完善。根据现有法律,国家商检局统一管理全国进口废物的检验工作。具体到口岸监管来说,对以“废物”申报进境的固体废物,必须经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发放《入境货物通关单》后,海关方可放行。而对于以伪报为“其他货物”申报进口的固体货物——这是工业固废走私最为常见的一种情形——海关则有权根据固废法进行认定,必要时,亦可直接送口岸检验检疫部门进行固体废物属性检验。2008年,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中国海关化验室以及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再生原料检验鉴定实验室等三家机构有权对固体废物属性进行鉴别。据此,海关、环保、检验检疫部门均可对固体废物进行认定,且无效力上的差别。同时,由于三部门间对固废监管的路径以及依据不同,导致一些案件中,不同的认定主体对同一批次货物作出不同的认定结论,造成违法事实不清。鉴定时间长、费用高,是海关口岸固废走私查控的另一阻力。如上所述,大部分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在走私入境时采用的是伪报品名的方式,海关关员在审单时较难发现异常,而对海关实货查验现场关员来说,受专业性的限制,对于货物真实属性更多需依靠鉴定和检验。然而,受鉴定机构的数量、鉴定流程等方面的限制,对是否是固废的鉴定通常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而对于疑似固体废物的货物原则上不能缴纳保障金放行的,这近一个月的集港将产生大量费用。在追求通关效率的今天,面对企业动辄就投诉上访的威胁,现场关员的压力可想而知。同时,由于固体废物的鉴定采用排除法,同时需要多名专家的实验分析,鉴定费用不可避免地高居不下。现实中,大约每单送检货物鉴定费用在8000-10000元间,这对办案部门来说实难承受。在实际上也阻碍了固废走私行为的发现和查处。5.对走私进境工业固废的处置制度存在设计缺陷。按照制度设计,对走私进境的工业固废应退运,对确属无法退运出境或者海关决定不予退运的工业固体废物,经当事人向口岸海关申请,可由相关具有无害化利用或者处置能力的单位进行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然而,实践中对工业固废的退运十分困难。最简单的原因是,难以找到国外的固废接收人或外国海关拒绝该废物入境。作为《巴塞尔公约》的签署国,遏止越境转移危险废料,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料乃本国的公约义务。而简单退运极有可能导致工业固废转移或倾倒入海,难以从根本上遏制污染。基于上述原因,实践中,对进境工业固废一般由有资质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和利用。然而,由于对无害化处置企业资质核发缺乏标准规范,各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掌握的标准不一致。同时,也缺乏对企业无害化处理进程及结果的实质监管,导致实践中无害化企业私卖工业固废的情况时有发生。走私分子只要搞定无害化处理的企业,便可以实现在国内再次购入被查获的固体废物,这变相地鼓励了相关企业和当事人铤而走险。

防控制度完善

1.改革分类制度。应从严把握禁止进口工业固体废物。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设计工业固废分类标准,适当扩大限制进口类别,通过严把许可证及商品检验关,变堵为疏。以矿渣为例,建议适度放开国内紧缺的再生利用资源——如高含量稀缺金属冶炼矿渣的进口,将金属含量而非品名作为划定类别的依据。对限制进口的工业矿渣主要通过许可证管理,对进口企业资质、工艺水平以及环保能力进行评估,防止因加工工艺水平低而对环境可能带来的恶劣影响,用入境检验保障入境矿渣的质量。2.建立固废进口统一管理制度。对固体废物走私的监管、打击依赖于多部门的配合,应建立综合治理的系统意识,将固体废物的入境许可和国内运输、买卖、生产等各环节有效衔接起来,设计更为合理完整的管控渠道。(1)建立由环保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的固废进口统一管理体制,切实形成监管合力。具体而言,确立环保部门的主导地位,制度上保障环保部门对固废进口从申请企业的资质认证——许可证核发——通关后运输——生产——固废最终的利用、处置的全过程即时监控和动态管理。环保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地对固体废物经营企业进行核查,加强对固体废物源头的管理控制。(2)充分发挥国检部门检验检疫效能,明确职责权限,强化国检部门对进口固废检验、鉴定工作的统一管理。逐步在各主要矿产品进口口岸建立国检部门检验鉴定中心,对于常见固体废物实现快速检验鉴定,鉴定有困难的再送国家检验中心实验鉴定,以实现鉴定上的快速低价便捷,并结束鉴定混乱的局面,有利于固体废物通关监管,提高海关对固废走私的打击效能。(3)由海关部门负责对固体废物通关环节的监管,发挥其“轴”的连接和主导作用,鉴于固体废物的专业性以及固废目录与HS归类方式的现实有缝对接,可考虑限定固体废物的进口口岸,以实现快速通关和监管。同时,加大机检设备投入,建立固废实物图片库,以便于现场关员发现疑点。对允许放行的固废,可考虑由海关或环保部门通过加盖封条,确保货物流向。(4)国内运输部门应加强对运输货物的单货相符监管,加强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查验。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2011年底环保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印发了《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和执法信息共享的通知》,明确今后各级环保、海关、质检部门将及时相互通报有关固体废物的相关信息和情报。如何将上述规定落到实处,并通过具体制度保障信息共享的实现,是下一步需着重研究的问题。

工业分析论文:探究县域工业经济飞速前进分析论文

2009年,县委、政府提出“把握形势,积极抢抓机遇,力保经济增长,促进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实施“四大”战略措施,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渗透、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煤电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确保了全县工业经济一直持续呈现出规模企业高位增长、骨干企业快速发展、重点项目不断推进、乡镇工业不断提高的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县域经济发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县立足特色资源,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优化环境为手段,全力实施“三大工程”,工业经济持续呈现出块头明显增大、效益明显提高、后劲明显增强的发展势头。

随着神武高等级旅游公路、十房高速、谷竹高速和十宜铁路的开工建设,将彻底打破制约房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房县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大变局,为此,作为经济主管部门,特对2010年全县工业经济提出以下思考。

一、2009年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2009年,全县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亿元,同比增长30%,占年计划28.5亿元的116%;实现工业增加值9.8亿元,同比增长51%,占年计划7.5亿元的131%;工业占GDP比重达到33.4%,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61%,全县工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办大工业的氛围已经形成,工业经济的比重增加,块头壮大,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2、工业企业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力军

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49家,完成总产值9.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97亿元。2009年,全县新增规模企业22家,总数达到71家,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52%,占年初计划11.8亿元的119%,实现销售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工业增加值4.6亿元,同比增长55%,工业产销率达到94%。聚达食品、神农本草、武当动物药业、神武山珍、钻石水泥、天马医化、恒达纺织、昂欣布业、庐陵王酒业等工业企业的成长壮大,带动了全县一、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11月底,全县建设中药材基地10万亩,茶叶基地4万亩;年均接待旅客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年产食用菌3000吨,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以上,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6402户,从业人员达到1.8万人。规模工业企业个数集聚性增加,规模工业贡献份额突破性发展。

3、工业税收入成为财政增收的主渠道

2008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工商税收6411万元,占全县税收的35.7%。2009年预计完成工商税收7900万元,占全县税收的39.5%。建材、水电、纺织、制药化工、食品饮料、农产品加工、汽配、矿产八大骨干工业中规模企业完成税收4600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58%。随着钻石水泥、恒达纺织等亿元企业的建成投产,华兴磷化、天马医化、神农本草、武当药业、鑫宝水泥公司的扩能增效以及三里坪电站、润田矿泉水、兴祥万吨黄酒等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全县工业工商税收的份额将会突破亿元大关。

4、工业项目成为拉动投资的主动力

2008年,全县开工建设工业项目24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占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3.3%。2009年,全县开工建设工业项目38个,总投资40.1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5.9亿元,同比增长44.5%,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个,总投资32.3亿元,当年完成10.5亿元;投资5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10个,总投资5.8亿元,当年完成3.3亿元;投资1000万元至5000万元项目17个,总投资2.6亿元,当年完成2.13亿元。

5、园区建设成为引资创业的主平台

2008年,全县工业园区入园企业28家,实现总产值4.9亿元,增长2倍,工业增加值1.67亿元,增长1.5倍,在全省107个县市级开发区综合考核中名列第34位。2009年园区新入园企业增加5家,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9亿元,增长40.8%,工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25.7%。正在建设的泰山庙工业园规划面积3000亩,首期工程1200亩,目前完成投资5500万元,已签约入园项目5个,协议投资10亿元。

二、确保2009年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

1、走出了一条清晰的发展思路

全县立足县情实际,提出了“坚持一个战略,打造两个平台,实施三大工程,培育八大支柱”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即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着力打造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平台,大力实施“亿元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全民创业工程”,重点培育建材、纺织、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农产品加工、矿产、水电、汽配等八大支柱产业。

2、培植了一批增长潜力好的工业企业

一是大力培植龙头,带动一批企业。2009年以来,县政府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从四月份开始,房县在现有规模企业中,筛选了钻石水泥、恒达纺织、华兴磷化、天马医化、神农本草等十二家企业作为亿元企业重点培植,鼓励骨干企业扩能增效,设立新增规模企业奖,对亿元企业、在扩能新增土地建设期间免征土地使用税,存量土地使用税征收上实行征40%减免60%优惠政策,亿元企业在道路运输、用电用水、规费征收、融资贷款、招收员工培训、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实行“一企一策”办法逐一扶持,有力地调动了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性。二是推进全民创业,催生一批企业。鼓励乡镇、国有农场、村利用集体土地建厂房、办企业或以厂房出租形式合资,合作办企业,让他们同样享受各项优惠政策。

3、做大了一批支撑力强的重点产业

2009年,全县在坚持推进八大骨干工业的同时,重点企业引导向产业集群上发展,为做大产业集群,重点对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纺织、建材、汽配、医药磷化工六大产业加大扶持力度,这些产业完成投资5.5亿元,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到11月底,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9家,实现产值4.5亿元;食品饮料企业达到7家,实现产值3.5亿元;纺织企业达到8家,实现产值2.5亿元;建材工业企业达到7家,实现产值3.8亿元;汽配企业达到12家,实现产值1.5亿元;医药磷化工企业6家,实现产值4.2亿元。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全县外贸出口,预计全县今年实现外贸出口1500万美元,其中聚达食品公司出口有望突破1000万美元大关。

4、完善了一套支持工业发展的硬政策

尤其是2009年,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修订了《房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调整了《房县工业经济领导小组职能职责》,下发了《房县四家班子成员和县直部门联系重点企业意见》,印发了《关于加快亿元企业发展的会议纪要》。在此基础上,一是设立工业发展奖励基金,县政府纳入财政预算200万元,专项用于工业发展奖励;二是实行工业项目固定投资补助,对投资2千万—1亿元的工业性固定资产投产项目,项目竣工后,按1%给予一次性补助;三是实行新办重大企业政策扶持,对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或带动性、科技含量高的新建工业项目以及跨省、跨县工业企业将总部或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迁入房县的项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5、打造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是积极破解工业用地难题,修订调整土地二次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并对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000—3000万元、3000—5000万元、5千万—1亿元的生产性企业,分别按土地挂牌出让收益的50%、70%、80%进行奖励。二是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加强政企银合作,多次开展银企融资洽谈对接会,引导金融机构向工业企业贷款。通过政府协调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给予金融部门负责人1%奖励,并对单位一并给予奖励。完善县级担保中心,财政拿出500万元注入担保资本金,使担保金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提高担保实力,今年全县担保中心累计为企业担保额达到1.4亿元。三是破解减负难题。成立的房县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对企业实行挂牌监控,禁止任何单位以任何形式向工业企业集资摊派,并对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保护,确保了县内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据统计,今年工商、质监、环保等部门直接减免规费收入430万元,给企业减轻了负担。

三、2010年房县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与任务的思考

2010年是房县实施“十一五”计划的一年,抓好工业经济发展,意义更加重大。为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关于“推进思想新一轮大解放,谋求经济跨越式大发展”的战略措施,依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县域经济发展“543”发展计划要求,结合全县开展的“大项目、大招商、大旅游、大交通”四大战略的实施,对全县2010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提出以下建议。

及时,工业经济总量实现40亿元。全县全口径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增长21.2%,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增长22.5%,工业直接提供税收1亿元,增长26.5%。第二,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13.3亿元,增长35.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达到6亿元,增长30.4%,利润总额增长15%,亏损额下降5%以上,两项资金占用率升幅控制在5%左右。第三,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8亿元,增长28.5%,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增长33%,规模企业提供税收6000万元,增长30.4%。第四,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6%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8%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2%以上。第五,新增规模企业9家,累计达到80家;力争亿元企业达到8家,其中进入市“双亿工程”企业达到6家,实现产值销售过亿元、税收过千万元企业达到3家,产值销售过5000万元、税收过300万元企业达到8家,产值销售过1000万元、税收过100万元企业达到15家。工业企业提供劳动岗位18750个,增加2500个,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800个,增长18%。第六,全县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3个,预计总投资5.5亿元,推广运用新技术35个,开发新产品350个,仅此实现新增产值3.5亿元。

四、确保2010年全县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建议

1、坚持工业项目拉动作为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首要任务

2010年,全县在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上,坚持以在建续建工业项目、新开工项目和扩能增效项目为抓手,作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是全力推进在建续建项目,力争尽快投产见效。2010年全县在建和续建工业项目10个,其中江西润田年产2000万件,产值10亿元;华宝科技年产5万吨硅铁矿,产值1.5亿元;鑫宝水泥60万吨扩能,产值1.8亿元;神武山珍1500吨食用菌深加工,产值8000万元;陵丰公司10万吨高效复混肥,产值2.4亿元。水电开发在建项目除三里坪2011年投产外,平渡河、白沙河、阴峪河和鸡鸣口电站力争2010年建成投产。在建和续建工业项目力争新增产值16.5亿元,新增税收5000万元。

二是新开工项目。2010年全县新开工工业项目11个,其中湖北房县兴祥万吨黄酒项目年产值1.5亿元,税收3000万元;湖北房县太子贡公司年产3000吨太子贡黄酒项目,年产值5000万元,税收500万元;房县神农饮品公司年产万吨饮料项目,产值1.3亿元,税收800万元;房县喜来客门业公司年产3000套防盗门,产值2000万元,税收150万元;房县品质包装材料公司产值4000万元,税收300万元;房县瑞丰食品公司年产500吨木耳香菇深加工项目,产值5000万元,税收200万元;房县武当生物药业公司,产值6000万元,税收500万元;房县佛山箭茶公司年产1000斤品质茶,产值1500万元,税收150万元;房县煤炭加工项目产值1500万元,税收150万元;新开工项目力争新增产值5.3亿元,新增税收4000万元。

2、坚持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努力化解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突出问题

一是进一步完善全县工业经济运行监控网络,重点对71家规模企业完善监测平台,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要生产要素的跟踪监测,及时掌握运行情况。二是搞好信息的交流与,坚持月分析、季例会制度,及时分析,做好预测预警,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正确引导。三是做好煤、电、油、运综合协调,落实好用电、用煤、用油合同制,推进煤、电、油长效供用机制,保障重点企业和重要原材料运输。四是引导企业开拓市场,加强营销管理,创新营销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协调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出口稳定增长。

3、坚持统筹兼顾,狠抓乡镇工业增量增效,提升县域工业总量

2010年,全县将进一步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加大工作力度,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产业引导、信息服务、技改扩能、项目贴息扶持,减轻企业负担,力争全县乡镇工业产值实现22亿元,同比增长27.4%,确保全县40亿元工业总量目标的实现。

4、坚持优化和改善发展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强化“企业发展,政府受益”的理念,牢固树立为业主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彻落实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企业维权和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实行“企业宁静日”制度、“企业零干扰”制度、“企业检查报告许可”制度。

5、坚持抓好成长工程,大力培养市场主体

2010年全县把工作重点和着力点放在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成长工程向纵深发展,大力培养市场主体。一是抓创业催生,以培育一批新生企业、新增一批规模企业、打造一批骨干企业。二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创业辅导、信用担保、信息网络、共性技术、人才培训、检验检测等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组织好银企合作洽谈会,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力度,千方百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三是强化目标考核检查督办,针对成长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制定过硬的工作措施、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强跟踪、检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每季度坚持对规模企业完成产值、销售,实现税收、在岗工人关键指标进行通报,对乡镇工业进行检查督办。四是推进中小企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企业积极参加省政府举办的一年一届的产学研合作洽谈活动,促进合作项目签约。

工业分析论文:工业无损害检测技术特征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应用激光、超声和射线等方法的无损检测技术,分别对其概念、检测方法、优缺点做了详细阐述。在跟踪和预测无损检测技术未来发展动态的基础上,说明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未来的工业检测领域中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激光无损检测超声无损检测射线无损检测

在现代生产中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何种无损检测方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为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无损检测方法及其特征有较的了解。所谓无损检测,是在不损伤材料和成品的条件下研究其内部和表面有无缺陷的手段。也就是说,它利用材料内部结构的异常或缺陷的存在所引起的对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评价结构异常和缺陷存在及其危害程度。下面简要介绍三种常用方法的应用和发展。

一、激光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激光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始于七十年代初期,由于激光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能,使其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并逐渐形成了激光全息、激光超声等无损检测新技术,这些技术由于其在现代无损检测方面具有独特能力而无可争议地成为无损检测领域的新成员。

1.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

激光全息术是激光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应用最早、用得最多的方法。激光全息无损检测约占激光全息术总应用的25%。其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被测物体加外加载荷,利用有缺陷部位的形变量与其它部位不同的特点,通过加载前后所形成的全息图像的叠加来反映材料、结构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将全息图记录在非线性记录材料上,以实现干涉图像的实时显现。

(2)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干涉条纹的实时定量数据。

(3)采用新的干涉技术,如相移干涉技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息技术的分辨率和性。

2.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激光超声技术是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无损检测新技术。它利用Q开关脉冲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照射被测物体,激发出超声波,采用干涉仪显示该超声波的干涉条纹。与其他超声无损检测方法相比,激光超声检测的主要优越性如下。

(1)能实现一定距离之外的非接触检测,不存在耦合与匹配问题。

(2)利用超短激光脉冲可以得到超短声脉冲和高时间分辨率,可以在宽带范围内提取信息,实现宽带检测。

(3)易于聚焦,实现快速扫描和成像。

3.激光无损检测的发展

激光超声检测成本高,安全性较差,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在无损检测领域,激光超声检测在以下几方面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可用于高温条件下的检测.如热钢材的在线检测;(2)适用于某些不宜接近的样品,如放射性样品的检测;(3)激光束可入射到任何部位,可用于检测形状奇异的样品;(4)可用于超薄超细的样品及表面或亚表面层的检测。国外近几年已有将激光超声检测用于飞机复合材料的检测、热态钢的在线检测的报道,在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等离子体溅射等高温镀膜工艺过程中膜层厚度的实时检测方面也进行了研究。

二、超声检测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UT)是五大常规检测技术之一,与其它常规无损检测技术相比,它具有被测对象范围广。检测深度大;缺陷定位,检测灵敏度高;成本低,使用方便;速度快,对人体无害以及便于现场使用等特点。

1.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

(1)目前大量应用于金属材料和构件质量在线监控和产品的在投检查。如钢板、管道、焊鞋、堆焊层、复合层、压力容器及高压管道、路轨和机车车辆零部件、棱元件及集成电路引线的检测等。

(2)各种新材料的检测。如有机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陶瓷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超声检测技术已成为复合材料的支柱。

(3)非金属的检测。如混凝土、岩石、桩基和路面等质量检验,包括对其内部缺陷、内应力、强度的检测应用也逐渐增多。

(4)大型结构、压力容器和复杂设备的检测。由于超声成像直观易懂,检测精度较高。因此,近几年我国集超声成像技术及超声信号处理技术等多学科前沿成果于一体的超声机器人检测系统已研制成功,为复杂形状构件的自动扫描超声成像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5)核电工业的超声检测。

(6)其它方面的超声检测。如医学诊断广泛应用超声检测技术;目前人们正试图将超声检测技术用于开辟其它新领域和行业,如人们正努力将超声检测技术用于血压控制系统进行系统作非接触检测、辨识。性能分析和故障诊断等。

2.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

在现代无损检测技术中,超声成像技术是一种令人瞩目的新技术。超声图像可以提供直观和大量的信息,直接反映物体的声学和力学性质,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超声成像技术都是计算机技术、信号采集技术和图象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数据采集技术、图象重建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以及超声成像系统的性能价格比等发展直接影响超声检测图像化的进程。现代超声成像技术大多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因而有许多优点,如检测的一致性好,性、复现性高,存储的检测结果可随时调用,并可以对历次检测的结果自动比较,以对缺陷做动态检测等。

目前已经使用和正在开发的成像技术包括:超声B扫描成像,超声C扫描成像、超声D扫描成像,SAFT(合成孔径聚焦)成像,P扫描成像,超声全息成像,超声CT成像等技术。

三、射线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内的应用与发展

1.射线检测技术的应用

射线检测技术是利用射线(X射线、射线、中子射线等)穿过材料或工件时的强度衰减,检测其内部结构不连续性的技术。穿过材料或工件的射线由于强度不同在X射线胶片上的感光程度也不同,由此生成内部不连续的图像。

(1)早期使用在石油工业.分析钻井岩芯。

(2)在航空工业用于检验与评价复合材料和复合结构。评价某些复合件的制测技术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即使常规胶片射线照相技术,也在采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

(3)今后重点应用的技术。1994年HaroldBerger在美国《材料评价》发表的“射线无损检测的趋势”中提出,在20世纪的10年和21世纪的初期,下列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①数字X射线实时检测系统在制造、在役检验和过程控制方面。②具有数据交换、使用NDT工作站的计算机化的射线检测系统。③小型、低成本的CT系统。④微焦点放大成像的x射线成像检验系统。⑤小型高灵敏度的X射线摄像机。⑥大面积的光电导X射线摄像机。

四、无损检测的发展趋势

1.超声相控阵技术

超声检测是应用最广泛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需要耦合剂和换能器接近被检材料,因此,超声换能、电磁超声、超声相控阵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中,超声相控阵技术是近年来超声检测中的一个新的技术热点。

超声相控阵技术使用不同形状的多阵元换能器来产生和接收超声波波束,通过控制换能器阵列中各阵元发射(或接收)脉冲的时间延迟,改变声波到达(或来自)物体内某点时的相位关系,实现聚焦点和声束方向的变化,然后采用机械扫描和电子扫描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图像成像。与传统超声检测相比,由于声束角度可控和可动态聚焦,超声相控阵技术具有可检测复杂结构件和盲区位置缺陷和较高的检测频率等特点,可实现高速、多方位和多角度检测。对于一些规则的被检测对象,如管形焊缝、板材和管材等,超声相控阵技术可提高检测效率、简化设计、降低技术成本。特别是在焊缝检测中,采用合理的相控阵检测技术,只需将换能器沿焊缝方向扫描即可实现对焊缝的覆盖扫查检测。

2.微波无损检测

微波无损检测技术将在330~3300MHz中某段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到被测物体上,通过分折反射波和透射波的振幅和相位变化以及波的模式变化,了解被测样品中的裂纹、裂缝、气孔等缺陷,确定分层媒质的脱粘、夹杂等的位置和尺寸,检测复合材料内部密度的不均匀程度。

微波的波长短、频带宽、方向性好、贯穿介电材料的能力强,类似于超声波。微波也可以同时在透射或反射模式中使用,但是微波不需要耦合剂,避免了耦合剂对材料的污染。由于微波能穿透对声波衰减很大的非金属材料,因此该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可以进行最有效的无损扫描。微波的极比特性使材料纤维束方向的确定和生产过程中非直线性的监控成为可能。它还可提供的数据,使缺陷区域的大小和范围得以测定。此外,无需做特别的分析处理,采用该技术就可随时获得缺陷区域的三维实时图像。微波无损检测设备简单、费用低廉、易于操作、便于携带.但是由于微波不能穿透金属和导电性能较好的复合材料,因而不能检测此类复合结构内部的缺陷,只能检测金属表面裂纹缺陷及粗糙度。

近年来,随着军事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中各种高性能的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的应用,微波无损检测的理论、技术和硬件系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而大大推动了微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工业分析论文:工业机床设计理念现代化分析论文

摘要:由于国内、外机械行业的激烈竞争,对机床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对提高机床设计和加强企业的竞争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数控机床为例,分析了该产品设计的现状,用工业设计现代设计理念来诠释机床设计。在产品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语意设计和品牌建设方面做了重点分析和论证。

关键词:现代工业设计理念;产品设计;数控机床

一、机床设计的现状,以数控机床为例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机床业已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时代,其中数控机床就是代表产品之一。数控机床是制造业的加工母机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它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装备和手段,具有无限放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目前,欧、美、日等工业化国家已先后完成了数控机床产业化进程,而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仍处于发展阶段。

1.1对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核心任务是产品造型设计。对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的不足,最直接的反映就是产品造型粗放,缺少设计感;色彩单调,缺乏时代性;使用界面混乱,缺乏人文关怀。中国的机床设计在生产和制造上不输给国外的企业,缺少的就是工业设计的意识。就市场而言,在功能、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产品的造型,色彩,使用的界面的人性化设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直接决定产品的销售量。英国工业设计委员会1998-1999年度对英国企业的工业设计投入与市场收益作比较,该年度采用工业设计的企业,销售额平均增长43%;而未采用工业设计的企业,销售额平均仅增长15%,企业对设计的前期投资,平均在15个月内即口收回,有90%的(工业设计)项目都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这表明:设计对于企业的意义不只是产品表面上的好看,好用,而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

1.2数控机床的工业设计缺少品牌意识

缺少品牌的意识,基本上是所有行业的通病,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大环境的原因,中小企业在品牌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客观的原因,但不管情况怎么样,品牌化是一个必经之路。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鼓励中国企业:“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拥有中国自己的品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数控机床生产企业也是一样,多数的企业还是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具体表现在:

1.2.1产品的工业设计缺乏企业策略性的考量

重视工业设计的多数企业把产品的工业设计只局限在单纯的造型设计上,而不是把设计纳入“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宣传销售-售后服务”这样一个系统当中。

1.2.2系列产品造型设计缺乏品牌连贯性

系列产品造型的品牌连贯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指系列内产品。另一个指的是系列间的产品。他们构成系列间产品。品牌的连贯性要求在对产品进行造型设计时既要有共同的识别特征,同时,每个产品之间造型上又要有所差别。即要做到“和而不同”。

二、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应用

2.1现代设计理念的引入

现代设计理念主要指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产品语意的设计和产品的系统设计等。在设计上,这些主要设计理念与之相对应分别体现在:在环境方面,要体现对环境的关注;在人使用方面,要体现对人的关怀;在产品语意方面,要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品牌经营层面,要关注产品内在的品质,使得设计成为品牌营销的有效手段。

2.2现代设计理念的应用

现代设计理念在机床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的破坏的反思。对于工业设计来说,3R原则是绿色设计的核心。所谓的3R是指:Reduce、Recycle和Reuse。绿色设计要求考虑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每一个环节:从产品的创意构思到制造、运输,从产品被消费者使用到产品的回收。确保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对于机床产品来说,绿色设计最主要最常见的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1)可拆卸性设计

可拆卸性设计是一种使产品容易拆卸并能从材料回收和零件重新使用中获得较高利润的设计方法,是绿色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在机床设计中可以用螺纹联接来代替焊接和铆接等。螺纹联接不仅易于拆装而且联结,即具有重复使用的特点。为了减少零件数量,还可使用螺钉集成结构来代替普通螺钉和垫片、防松垫圈等。可拆卸性设计原则:一是减少拆卸的工作量;二是易于拆卸、分离;三是多用标准件。

2)可回收性设计

可回收性设计也是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产品设计初期时考虑其零件回收及再利用的可能性,即在其它新产品中可以利用使用过的或废弃产品中的零部件及材料。

2.2.2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就是要设计以人为本。他是针对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缺陷,提出设计不应该以机器的功能为出发点,而应该把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以人对产品的使用为基础,使机器能够很好的为人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产品的人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关乎人们使用安全的设计—诸如机床产品的设计—在这个方面的要求更高。

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有两个概念:一是符合人的尺度;二是要有很好的操作界面。符合人的尺度,要求在农机产品设计过程当中,可以运用人机工程学的所提供的数据,对操作的空间大小,操作台面的高低等等进行综合考量。比如设计数控机床的操作空间时,就要根据人在操作时动态关系来确定空间的大小合理与否。第二,良好的操作界面,可以使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快捷、安全。

2.2.3要兼顾文化特色

产品语意学告诉我们,产品不仅仅有他的物质功能之外,还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特征。机床的造型设计犹如给新娘做嫁衣,新娘的嫁衣不仅可以使新娘子漂亮起来,而且最能体现民族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追求机床的科学价值的同时追求艺术和文化价值,甚至将民族的个性特征融入其中。机床造型体现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的形象和设计水平。机床造型风格的形成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与当时的科技水平有关,二是离不开当时的时尚风格。要想实现其科学价值与艺术文化价值的融合,文化元素的如何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2.2.4产品造型的品牌特性的维持

产品系统设计理论告诉我们,设计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造型活动,而应该把设计纳入到生产制造、宣传、使用到产品废弃回收这一大的循环过程当中,是品牌经营的一个手段。很多企业忽视了这一点。比如,很多市场上的农机产品,如果撕去上面的标签,你无法确定它是哪个厂商生产的,造型上缺少品牌的独特性,因此,在产品造型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是:产品的造型能否体现品牌的特性。要体现品牌的特性要注意两点:一点是要注重产品整体要素的统一。即是要求农机产品在形态、色彩、材料、细节方

面的选择要有利于企业形象的识别;第二点是系列产品品牌形象要保持统一。此外,这还是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

三、结束语

过去的30年机床设计的发展取了一定的成绩,值得肯定。自从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农机企业将面临多方的压力,其中最主要的压力是来自国外的企业。新的环境,需要新的设计理念。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指出:“21世纪将是工业设计的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是落伍者”。对于国家而言是这样,对于机床设计工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

工业分析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也不断进步,因此,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本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管理分析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建筑物是指供人类生活、居住、学习、工作,以及从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房屋。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三类:①民用建筑,指的是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等类型的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部分。②工业建筑,指的是各类生产用房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房。包括单层工业厂房、多层工业厂房和层次混合的工业厂房等。③农业建筑,指各类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房屋,如化肥库、拖拉机站等。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就是质量形成的过程,对于工程量的管理要坚持事前控制,防范于未然,把质量问题放在工程管理的首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技术支持。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工程本身都是由许多环节构成的。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每一环节的设计与具体实施都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缺乏了技术的支持,工程的质量必然难以保障,而且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也要有相应技术的支持。

2.严格技术标准。为了保障工程质量,任何工程项目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工程技术标准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共同研究和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只有工程各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才能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

3.严格检查隐蔽工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很多隐蔽工程,对于隐蔽工程的管理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内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只有工程管理者加强监督和监理,才能有效保障隐蔽工程的质量。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工程的进度

管理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主要管理内容之一,工程的进度不是单方面就可以保障的,而是需要设计方、施工方、投资方的通力合作,才能保障工程的整体进度。工程进度就是工程从立项、设计、预算,到施工、验收等步骤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加强各方联络,认真落实工程进度。在工程进度管理中,设计方、施工方、投资方要随时进行沟通与交流,各方要及时了解工程的具体进展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必须马上研究对策和解决方案,严格保障工程的进度。

2.要严格保障建筑材料的供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都离不开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供应一旦出现问题,工程的进度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按约定将自己所负责采购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及时运送到工程现场,并及时提供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检测报告等,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3.投资方要按时支付工程款。工程款是确保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正常运转的前提,如果出现资金流转不畅,必然导致无钱购买建筑材料、工人罢工等现象,施工就难以进行。所以,为了保障工程进度,投资方一定要按时支付工程款。

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验收管理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是工程管理的一道工序,一般可分为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等几类。

1.分项工程验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验收中,一般分项工程由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并将验收记录提交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核查确认。对于重要的分项工程和关键部位的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2分部工程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常常需要分别承包给不同的部门来进行。分部工程一般是由施工单位各施工队组织有关人员在该分部工程所包含的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按分部工程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对于重要的和关键的分部工程,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组织验收。

3.单位工程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单位工程完工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工程师提出验收申请。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施工单位的验收申请后,应对单位工程的质量保障资料进行审查,并组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的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合同、规范、标准相对照,判断该单位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是否同意验收。

四、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的创新

目前,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已普遍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但是方法多是照搬、照抄其他行业的科学管理力式,并不适应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弊端和缺点都逐渐暴露出来,如果长期的硬性坚持下去,必将不利于整个建筑行业中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必须在现有工程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创新,以满足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需求。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工程管理方法加以创新。

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行业发展历史较悠久,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早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国内的工程施工单位要注重对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吸收和借鉴,但不是全部将其拿过来,直接应用于国内的工程管理工作中。而是要对外国的工程管理经验做充分的分析与研究,并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学习原则,结合国内工建筑行业的现状和行业发展需求,加以适当的创新,逐步形成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市场,并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引导其主动参与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等诸多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施工常识、工程管理法律知识等基本技能,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并对工程施工提供可行性、客观、有价值的意见。只有高素质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建立管理方法的创新工作中,才能有效改善国内工程管理方法较落后的现实。

3.在总结工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工程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我国工程管理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多年的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工程管理发展与进步的基石。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管理方法进行更新和完善,才能保障工程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

五、结语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的建筑任务,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分析论文:工业设计概述分析论文

1.1概述

工业设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进入到现代生活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人们在该学科研究的侧重面不甚相同,因而对该学科含义的理解则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一般来说,广义的理解主要包括:①工业产品设计;②视觉传递设计;③作业环境设计。狭义的理解则仅限于以工业产品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系统性设计,它主要包括产品的形态、色彩、人机关系等方面。本书所涉及的正是这种以具体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有关内容。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中,都需要各式各样的用品、工具和机器设备,它们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特定需要,并受其制约而加工制造出来的,这种受人们的特定需要而加工制造出来的特定形式称为造型。造型一班可分为造型艺术和产品造型两类。

造型艺术是指在空间或平面对有形世界作主观的、明显的、为视觉所感受的描绘。一般多以自然物为表现对象,如雕塑、绘画、盆景艺术等。这些造型物所表现的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意识,是其心灵的表现。因此,造型艺术主要体现物品的精神功能,它供人们欣赏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也就是说,造型艺术的优劣是以其艺术欣赏价值来衡量的。

产品造型主要是以工业产品为表现对象,在满足其工业品属性的前提下,用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如家用电器、交通工具、机械设备等。这些造型物除了要保障产品物质功能的实现外,还要关心产品与人相关的一切方面,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使产品能适应和满足人的生理、心理要求。因此,从现代设计的观点看,产品造型必须满足实用要求的物质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精神功能两方面的需求,最终是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人机系统使用效能来衡量的。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产品要取得社会的承认并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就要在设计中实现技术因素和艺术因素的有机结合,将过去的单纯工程结构设计改为结构设计、造型设计的综合设计,从单纯助工程技术领域转入到与人机工程学、美学、心理学、色彩学、符号理论以及价值工程、市场销售等多学科相关的领域。显然.工业设计与传统的工程技术设计朽着明显的不同,在衡量产品质量指标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差别。从工业设汁的角度看,现代工业产品的质量指标应包含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人机质量三个方面。

内在质量指标侧重反映产品的物质功能,它主要包括产品的结构、性能、使用寿命等。

外观质量指标侧重反映产品的精神功能,它主要是通过产品的形态、色彩、浆饰等美感要素来体现的。

人机质量指标侧重反映产品的使用功能,它主要是通过控制器、显示器、作业主间、作业环境等与人在操作使用过程中相关的因素来体现的。

工业产品种类繁多,而且又受使用对象、经济成本、生产技术、材料工艺、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具体到每一件产品又各有不同的侧重。例如,同样是车辆,装甲车与旅游汽车的侧重面则不一样;同是服装,晚礼服与工作服的侧重点也显然不同。

由于习惯观念的影响,提到工业设计,有人则认为只是在工程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对成型产品进行一些美化工作而己,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不正确的。著名美学家艾·苏利奥曾指出:把工业设计看作是来自工业产品的装饰艺术,这是一种误解。工业设计中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不是外在的,而是渗透在产品结构之中,目的在于获得尽善尽美的产品。这种不是在产品上再没有什么可以增添的了,而是再没有什么可以去掉的了。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ntermationalCouncilofSocietiesIndustrialdesign,简称ICSD)曾给工业设计学科作过如下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同时也给工业设计师作了如下的界定:“工业设计师应具有充分的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和视觉鉴赏力,能胜任于确定工业批量生产产品的材料、结构、机制、外形、色彩、表面涂敷和装潢。在不同阶段,可以侧重于工业产的上述方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在处理包装、广告、陈列和销售方面的问题时,除需要技术知识和经验之外,还需要视觉鉴赏,那么工业设计师也可以参与这方面工作。”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几乎每个国家都是先认识到技术设计的重要性,然后才逐步深入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越是从初级向高级发展,就越会感到工业设计的重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从工业革命开始,经过一个多世纪,到1930年左右才在德国确立工业设计专业的地位。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性发展时期,工业设计才在工业发达国家首先得到普遍重视。我国工业现在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长期以来主要是由于对工业产品的需求量的持续努“大、侧重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没有认识、也很难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得到虽的满足后,需求就自然会向质的充实及多样化发展。工业设计正是为适应这—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繁荣和物质文明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成就及工业技术水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产品设计已由过去的单纯结构性能设计发展到今天的结构性能、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等综合性、系统性设计的时代。这是一种观念的更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的更新,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必须适应这一领的需要而再学习,因为它是在社会发展到现代化的今天之必然

1.2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工业设计的发展一直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与新材料的发现、新工艺的采用相互依存,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及人们审美爱好的直接影响。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及时个时期,始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19世纪中叶,西方各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实现了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过渡,这个过渡过程也是手工业生产方式不断解体的过程。一般来说,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产品的设计、制作、销售都是由一人或师徒几人共同完成的,这种生产方式积累了若干年的生产经验,因而较多地体现了技术和艺术的良好结合。当机器工业逐步取代手工业生产后,这种结合也随之消失,但产品设计者为了适应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和需要,就把手工业产品上的某些装饰直接搬到机械产品上,例如,给蒸汽机的机身到铸上哥特式纹样,把金属制品涂上木纹之类等等,往往给人以不伦不类、极不协调的感觉。这个时期,出现在市场上的商品一方面是外观简陋的廉价工业品,另一方面是耗费工时、精工细作的高价手工艺品,鉴于这种情况,人们认为产品的工业化与产舱的审美属性水火不相容。此时,英国人英里斯(WilliamMorris,1834—1896)倡导并掀起了“工艺美术运动”(ArtsandCraft),要求废弃“粗糙得丑陋或华丽得丑恶”的产品,代之以朴实而单纯的产品。莫里斯一方面认为艺术和美不应当仅集中于绘画、雕塑之中,主张让人们努力把生活必需品变成美的,把生产过程也变得对自己是舒适的,人类劳动产品如不运用艺术必然会变得丑陋。但另一方面他又把传统艺术美的破坏归结为工业革命的产品,主张把工业生产退回到手工业方式生产。这后一种提法和作法显然是违反时展潮流的,可是他却向人们提出了工业产品必须重视研究和解决在工业化生产方式下的工业设计问题。到19世纪柬至20世纪初.在欧洲以法国为中心又掀起了一个”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承认机器生产的必要性,主张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注意产品的合理结构,直观地表现出工艺过程和材料。它以打破建筑和工艺上的古典主义传统形式为目标,强调曲线和装饰美,在强调工艺的合理性、结构的简洁和材料的适当运用方面有所进展,但是过分强调产品外在的装饰美,而没有把艺术因素作为事物的内在属性,因此导致功能与形式的矛盾。总之,新艺术运动对于工业设计学科发展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在“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推动下,欧洲的工业设计运动进人了高潮,而及时个产生巨大影响的团体组织则是德国工业联盟(DeutscherWerkbund),它是由德国设计理论家、建筑师穆迪修斯〔HermanMuthesius,1861—1927)倡议并于1907年组成的。它的成员有企业家、建筑师、工艺师和评论家,旨在探索如何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并按照物质的深层本质取得产品的形式,通过实用品的展出打开市场并推进生产的标准化。继德国工业联盟之后,奥地利、英国、瑞士、瑞典等国也相继成立了类似的组织。许多工程师、建筑师、美术家都加入到这—行列.他们相互协作、开创了技本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并影响到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为工业设计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时期,大体上从20世纪20至50年代。人们经历了数十年大胆而多样的探索后。为工业设计进行系统教育创造了条件,并逐步转入到以教育为中心的活动。当时、年轻而富有才华的建筑师格罗佩斯(WalterGropius,1883—1969)于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玛首创了设计学校——国立包豪斯(DasStaatlichesBauhaus,1919-1933)。包豪斯的理论原则是,废弃历史传统的形式和产品的外加装饰,主张形式依随功能,尊重纠构的自身逻辑,强调几何造型的单纯明快,使产品具有简单的轮廓、光洁的外表,重视机械技术,促进标消化并考虑商业因素。这些原则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理论,即要求地达到产品的使用日的.主张使产品的审美特征寓于技术的形式中,做到实用、经济、美观。功能主义设计理论的实践在工业设计的理论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局限性则表现在.强调用大量的标迎化生产去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抹杀对个性的表现并忽视传统的意义,认为物品只要适用,它的形式就是美的,就能给人以美感。

包豪斯学校的建立,标志着人们对工业设计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并日趋成熟。包豪斯建校14年,共培养学生1200多名,并出版汇编了工业设计教育丛书一套14本。在这14年中,包豪斯的师生们设计制作了一批对后来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品与产品,并培养出一批世界及时流的设计家。可以说,包豪斯对工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包豪斯学校后因德国纳粹的迫害,被迫于1933年7月解散。格罗佩斯等人流遗到美回哈佛大学等校任教,其他一些著名的教育家、设计家也多相继赴美,这样,工业设计的中心即由德国转移到美国。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土未遭破坏,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加之其科学技术水平处于经验丰富地位,又为工业设计提供厂良好的条件。此外,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造成商业竞争的加剧,许多厂商通过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激烈竞争,逐步认识到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最终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步入高潮。所以说,工业设计的普及化和商业化是开始于德国、发展于美国,同时也推动了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

第三个时期,是指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各国有关学术组织相继建立,为适应工业设计开展国际间交流的需要,国际工业设计协会于1957年4月在英国伦敦成立,其事务所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国际学术组织的建立和学术活动的广泛开展,标志着该学科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个时期,工业设计的研究、应用及发展速度很快,其中最突出的是日本。以汽车为例,70年代以前,国际汽车市场是由美国垄断的,当时日本的技术、设备也多从美国引进,但他们在引进和模仿的过程中,注意分析和“消化”,并很快提出了具有自己民族风格的产品。70年代后期,日本的汽车以其功能优异、造型美观、价格低廉一举冲破美国的垄断,在世界汽车制造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国,工业设计这一新兴学科正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得到迅速发展。据有关方面预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加工手段广泛使用,产品的技术性能日趋稳定,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多功能的产品将是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因而对产品设计的要求将愈来愈高。无论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工业设计的成果格是产品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加速开展工业设计的理论研究工作,广泛兴办各种专业教育以及各种类型的普及教育,迅速培养起一支工业设计师队伍,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项紧迫任务。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批具有高科技水平,又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各类工业产品将脐身于世界名牌产品之林。

工业分析论文:工业设计心理学因素分析论文

一、前言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它的目的在于确定产品的“正式品质”。所谓正式品质,除了产品外形和表面特点外,更重要的是产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获得一种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满意的整体。工业设计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如我们熟悉的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都包括在工业设计的范围内。本文要论述的重点是工业产品设计。工业产品设计能够服务的领域包括小到茶杯大到宇宙飞船的广阔范围。工业设计的伟大导师哈勃特·瑞德把实用物品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及时阶段确定功能结构造型;第二阶段改进功能结构造型以达到较大的效率;第三阶段重新改进功能结构造型使其趋于自由并具有某种象征意义。这实际上说明了人类对产品物理、生理功能的追求,必将上升为对实现社会、心理功能的追求,现代消费观越来越关注人,人成为设计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人们不仅要求获得产品的物质功能,而且迫切要求满足心理需求。这就要求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其内容包括:消费者如何解读设计信息,消费者认识物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程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心理特征,不同特征的人群对色彩和形态的偏好;各个国家的设计特色,结合这个国家或民族心理特征的综合分析;如何采集相关信息并进行产品设计分析,以及消费者在决策、购买过程中由产品设计决定的各种因素等,内容十分丰富。

心理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实际上还应该包括对设计师心理的研究,这是指以设计师的培养和发展为主题,对设计师进行设计创造思维的训练。设计院校和企业迫切需要这样的理论。设计师一向以个人主义色彩浓厚、不易被管理而著称,通过对设计师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有目的地对设计师进行训练和教育,以促进设计师以良好的心态和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行设计,并与客户和消费者有效地沟通,敏锐地感知市场信息,了解消费动态。设计师心理学是对设计师的深层意义上的研究和训练。过去从未有与此相关的专门研究,毫无疑问,这种研究对设计师的发展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本文探讨的是工业设计中以消费者为目标进行的心理学研究。

二、影响产品设计战略方针的心理学因素分析

群体心理学是要理解和解释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别人实际的、想象的或者暗示的存在的影响。这些群体的组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比如:不同民族的心理学研究、不同社会阶层的心理学研究、不同年龄的心理学研究、不同性别的心理学研究等,这些研究的成果都可以给产品设计以有效的指导。

遗传赋予每个民族中的每一个人以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便构成了某一个种族的气质。这一民族气质是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长期共同积淀的结果,因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虽然适应社会潮流的变化,人们的内心也正进行着不断的调整,但不管生活方式和行为特点如何演变,人们仍保持着强烈的对民族身份和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设计中的抽象形式要素,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物,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心理内涵,它们是民族心理文化积淀的直感形式、符号形式,它们的生成,经历了一个积淀的过程,尽管形成的形态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但其生成和作用的基础仍然是和民族文化心理相联系的。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确定某一民族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审美情趣、购买习惯等,而这些因素对产品的设计、市场定位、营销手段的选择等,有重要的长期指导作用。发达国家以及国际著名企业集团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以便因地制宜地推广其产品及服务。

虽然每个民族有其稳定的民族气质,不过,当这些个体中的一部分人为了某个目的而聚集在一起时,仅仅从他们聚在一起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观察到,除了原有的种族特征之外,他们还表现出一些新的心理特征,这些特征有时与整体特征颇为不同。因此同一个民族的大众,又因其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性别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这些群体在思想、信念、价值标准、消费观念等方面相互影响,群体中个体的行为方式必然受到其所属群体的影响与制约。产品设计中,在进行市场细分时,需要深入到消费者生活形态和消费心理层面上,对消费者进行分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性别、年龄等,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产品设计,选择的标准必然有很大差异。比如中国的13亿消费者中有一半是女性,目前大多数女性拥有经济上的独立性,而很多家庭用品甚至男士用品的采购权都掌握在女性手中,就可想而知女性的消费潜力了。所以现阶段对女性消费者心理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十分必要。

上述这些心理学方向的研究以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产品设计师在产品设计需求分析阶段,分析产品在某一特定市场的可行性,确定产品的目标客户,研究目标客户在产品选择和使用方面的心理特点,为进行更细一步的产品设计,为选择可行的产品营销方式提供心理学依据。

三、影响产品外观造型的心理学因素分析

一个好的产品外观造型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点:满足产品功能结构要求,保障使用安全;造型美观,符合使用者的审美需求,与同类产品有明显不同;产品造型与产品使用环境协调一致;无论档次定位如何都应令使用者感到物有所值。

人们对产品的感知是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五种感官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视觉通过光,可以感知到产品的尺寸、距离、颜色、运动和材质纹理等信息,在人的感知系统中,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大约占90%左右,视知觉理论有长期的研究历史,在研究的过程中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感觉外部世界时,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即外部事物总会带给人各种各样的心理体验,而这些心理体验往往又与一定的审美体验相联系。人们最容易通过视觉感知到产品外观造型的形态、材质和颜色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也最容易唤起人们的心理感受和审美体验。产品的形态对人的心理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种:动态、力度、体量。

“心理力”所产生的运动的倾向使人产生运动的心理感受,称之为动感。动感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影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强烈地感到的,如当形体偏离平衡位置时产生动感,曲线、曲面因本身具有一种流动性而产生动感。不同的产品需要有不同的动感要求,通常与运动相关的产品如汽车、快艇等需要通过造型体现它的速度与运动感,而其它一些产品如汽车的内部装饰、家具则应该运用造型减少运动感,让使用者有稳定、安全的感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长期受重力、弹力、张力等不同性质的力的影响,对于许多现象产生力的感觉。物体的动感、尺度的变化、颜色的变化都会有力的感觉,如一根弯曲的弧线会让我们联想起弹力,由大到小的空间给我们以压力等。在物理量的作用下,我们可以感受到物理量的存在。同样,人们在“心理力”的作用下,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产生“心理量”的感受,这就使在物理上体量相同的物体给人不同的体量感觉。如我们会觉得四壁涂成白色的房间比涂成黑色的同样大小的房间更开阔。

同样造型的产品采用不同的材质也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木质的温暖、朴素;金属的冰冷、充满现代感;塑料的轻便、廉价、前卫。不同的材质除了给人视觉上的不同感受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触觉感受。

视觉的及时印象往往是对色彩的感觉,色彩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感情,寄托人们的理想,具有重要的心理功能。色彩的心理功能是由生理反应引起思维后才形成的,主要是通过联想和想象。色彩心理往往受到年龄、经历、性格、情绪、民族、修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例如同样是红色,司机可能首先会联想到红灯,外科医生可能首先会联想到鲜血,一个刚刚吃过西瓜的儿童首先会联想到甜甜的西瓜。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感受又有一定的普遍性,如儿童大多都喜欢鲜艳的纯色,女人往往比男人更喜欢清洁的白色,绿色总是象征着生命、丰收、乡村生活,人们在烦躁时往往喜欢冷色调的环境等。心理感受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欧洲国家往往用低沉的黑色哀悼亡者,而中国用白色来祭奠亡人,这时的白色有愿亡灵升天享乐的意思。同样是黄色,伊斯兰教认为是死亡的颜色,佛教却用做僧衣,把金黄视作超俗,基督教则认为黄色是叛徒衣服的颜色。

消费者在商品选购中的理性比较并不能压抑视知觉判断力对消费意图的积极影响,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中,正是人们的自觉判断力主导着人们的理性选择,直观的审美因素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其它因素,这就是消费者在选购时受其主导作用的影响而产生的“及时印象”。所谓“及时印象”,很明显具有直觉的心理感受的意味。消费者之所以往往对潜意识中的及时选择情有独钟,正因为它是以直觉的、理性所无法达到的情感层次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设计师全部工作的目的正是在于建立起这种直觉层次上的情感共鸣,以建立理性桥梁的基础。

四、影响产品人机界面的心理学因素分析

无论产品设计如何精美,科技含量如何高,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仍是方便人的使用。所谓人机界面是指产品或具有确定功能的某一系统与使用者进行信息交换的部分组成,再简单的产品也需要使用者的正确使用才能发挥较大功效。为了确保产品使用的方便性,设计师就必须认真研究人在知觉、认知、操作行动方面的心理特性。知觉指的是心理学的高级认知过程,涉及到对感觉对象含义的理解,以及在此过程中过去的经验、记忆和判断是怎样起作用的。心理学家发现需要、动机和心理设定会对知觉产生影响。认知的含义是指人的思维和理解,通俗地讲是指人怎样通过思维把一件事情搞清楚。认知心理学发现,我们的许多动机和情绪会受到思维的影响,甚至有可能起源于思维,人类和高等动物经常是因为心理需要而产生动机的,而并不总是由生理需要产生的。受大脑思维控制,有目的、有意图的行为叫行动,用户操作产品的行动叫操作行动。

用户操作使用一个产品往往需要5个心理过程:

1.意图:首先用户要形成操作意图,通过知觉发现信息,通过思考确定一个操作使用意图。如:用户对一款新手机很好奇,想试一下它的各方面性能,这就产生了试操作的意图。

2.计划:意向确定后行动者就会根据目的,观察外界具备的条件,开始计划行动过程。用户通过观察手机上的按键,根据自己有关电子产品和手机操作的经验和知识,猜测手机每一按键相对应的功能,根据需要选择按键,做好手机操作的行动计划。

3.动作实施: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始实施操作过程。此时,用户按照预想操作按钮,开始实施操作。

4.感知:用户在进行操作后,会留心观察和体会,努力感知操作前后发生的所有变化。手机操作用户会观察手机屏幕显示的变化以及其所发出的提示音,感知操作的结果。

5.认知:用户把得到的操作反馈信息进行解释,理解它与自己预期结果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决定下一步如何操作。手机用户对操作结果进行分析,与自己的期望进行比较,选择进行下一步操作的按钮。

现代人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产品所包围,因此,用户希望从产品外观上很容易发现使用目的、操作方式,希望很容易了解操作过程,并能及时得到所需要的操作反馈信息,同时又要保障在用户误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护用户安全,保障产品不被损坏。在进行产品用户界面设计时,就要根据产品本身的特性、使用者的心理特性,分析可能的操作心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诸如产品造型本身的暗示信息、操作按钮位置排布、提示信息显示方式等用户界面的设计。

五、结论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当代社会,产品设计的所有实践与研究都必须围绕着人——用户这个中心进行,对人需求的满足的重点又从生理上逐步转移到了心理上,所以对与产品设计有关的心理学因素研究十分重要。而国内无论是设计实践领域还是设计教育领域对此的重视都还不够,要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理论体系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①张道一主编:《工业设计全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南京,1994。/②(美)墨顿·亨特著,李斯译:《心理学的故事》,海南出版社,海口,2001。/③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

工业分析论文:国外工业设计教育分析论文

在当今的批量生产中,除保障产品使用的有效、安全、外,还必须保障其市场。所以有必要把美观与实用和谐地结合起来。产品的美观要与消费者的需求密切联系,这使美国工业设计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美国现有37个工业设计高等教育学位点,都是经联邦机构确认的。学生毕业后,由全国艺术、设计协会授予文学士或艺术学士学位。这种学术气氛中的设计教育着重于学生的艺术才能,确保学生表现基础训练,但很难拓宽到对自然和行为科学的学习研究。过去的美国人往往把“艺术”一词纯粹理解为是艺术家所独有的个人表现,而没有把它看作是一个覆盖所有活动的一般意义上的概念,这种活动基于对材料、工具、技术及工艺的感受,对传统的尊重。

现在,人们已认识到,设计不再是一门专一的技术,而是一个崭新的多方面集合体。有的学校开始把艺术和设计分开,共同上基础课,专业课则有各自的学术要求。而有的学校已把设计作为独立的分支。随着工业设计专业的成熟,逐渐发展起了自己的课程体系。绘画、电脑图形、材料、模型、模型制作及设计思维等课程与行为、社会和自然科学互相交融。

美国工业设计教育分布于下列三种体制的大学:公立、私立和自立。国家政府有权权衡每个学校对专业教育的确立,但不参与学校办学体制。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力,根据自己对设计领域中某一方面的爱好,来制定设计教育方向。

有的学校为专门服务于某一工业而办学,如:汽车、电器、家具等;有的学校注重于实用主义的设计哲学研究;有的学校把美术与工艺设计相结合,在装演、展览、陈列、包装、标志等方面找到出路。

在州立大学中有18个工业设计教学点。学校一开始是用公众税收作为建校费用,以后学校以缴纳学费为办学开支。一般州内学生每年学费2000~3000美元,州外学生则加倍。工业设计教育中,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为大家所关注,是公认的典范。

目前,有7所私立大学提供工业设计的高等教育。其经费来源于个人捐赠、对外服务契约以及昂贵的学费,一个学生每年学费1.2万美元,甚至更多。私立大学往往非常愿意与建筑、工程技术类学校有密切联系。

在美国还有12所自立艺术学校,其教育质量不如上述两类学校。通常以产品美学为教学中心。事实上,自立学校的成功教育需要更多的是模型研究、绘画、预想图及表现技能,而不仅仅是设计思维的研究与分析。重视艺术价值而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会为工业所需,艺术学校希望不断培养这样的人才以适应消费品工业和销售业的需要。

除自立学校外,大部分学校还设有硕士水平的设计教育,学制两年。海外学生只需证明其有相当本科毕业的水平,也可进入研究生学习。否则,就要求他们从本科读起,或在研究生阶段同时进行补课。经验告诉我们,海外留学生必须经过本科教育,因为这个阶段可使他们感受到美国的设计环境,从中汲取养分。研究生教学主要是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论文题目进行实践指导。最近,伊利诺斯工学院已经开始了博士水平设计教育。

美国所有的工业设计教育点都是在各个最小学术圈周围产生、成长、经过确认而建立的。这些学术圈组成了国际工业协会。它建议不论学制长短,所设课程应按下列比例安排:

信息:占25%,是使设计成功及可行的重要因素。

交流:占25%,通过口述、书面、广播电视、图片和图像,传授和交流他人的设计意识,以提高技能。

创作:占50%,发掘聪明才智,面临工业设计的实际问题,考察、研究、寻求可行方案,直至问题解决。工业设计赋于产品以及生产系统以丰富的想象力,美化了生活环境满足了物质需求,实现了美好愿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