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编辑职称论文实用13篇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篇1

困局一,编辑个人动力不足。随着我国出版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强。在经济效益目标的驱使下,编辑首先会考虑图书的市场需求,不再能专心于慢慢打造图书品牌,而且编辑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更不会静下心来慢慢积累科研成果。②重点图书项目或基金支持项目的缺失以及科研论文成果数量的不足,均阻碍了编辑的职称晋升。

困局二,专业评审专家缺位。大多数出版社的编辑职称晋升评定由各省市出版局组织全省市出版领域的专家来完成,这对每一位参加职称晋升评定的编辑来说机会是均等的。但当前很多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职称评定是由各高校自己组织校内专家(即“高评委”)来完成的,然而一所高校有关出版领域的专家并不多,要组成一个出版系列职称评定专家小组十分不容易。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组织包括本校人事处、学报、出版社、图书馆、期刊社等在内的多个单位的专家组成高评委,其中与出版业联系密切的单位的专家数量明显不够,有时甚至只占高评委总人数的不到50%。由于非出版领域的专家对出版系列职称评审条件或原则的把握程度不一样,从而会出现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困局三,专业评价体系缺失。职称晋升评审要有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否则评审专家就无法对每位参评者作出合理而公正的评价,有时会掺杂自身专业的标准,甚至个人的主观意志,这样的评审结果难免有失偏颇。

要解决编辑个人动力不足的问题,首先,大学出版社要做好有效的制度安排,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考核,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或树立出版社品牌的图书项目设置特殊贡献奖,并积极为编辑策划重大项目或申请基金项目提供多方面支持;其次,大学出版社要制订长远发展的人才目标,要以提升编辑综合素质、使编辑获得全面发展为基本点,促使编辑自觉地学习提高,多出研究成果,从而反过来为出版社更好地发展服务;再次,大学出版社要把编辑的职称晋升与激励机制紧密联系起来,这是直接而有效的激励方法;等等。

要解决专业评审专家缺位的问题,解决思路是:在本校内筛选并确定对口单位的评审专家,若人数不够,可以聘请本省其他高校或省新闻出版局、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的相关专家一起参与。职称评审事关编辑的健康成长和出版单位的稳定发展,所以要有“专业”的评审专家,让参评者享受“公平合理”的评审原则与“准确”的评价标准。

相较于前两者,完善专业评价体系则显得更为紧迫。

编辑职称晋升评价体系的指标内涵丰富,概括来说,编辑职称晋升评价首先应考核重点出版项目、科研论文、获奖图书等直接指标,在此基础上,同时考核其所策划或责编图书的品牌影响力以及获得的经济效益等间接指标。

直接指标

1. 重点出版项目

重点出版项目是考核编辑策划能力及综合运用出版资源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优秀的策划能力并拥有丰富的作者资源,要申报并获批重点出版项目几乎不可能。重点出版项目包括国家或地方的出版基金支持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项目,以及各类规划项目或企业的横向课题项目等。重点出版项目中,有些可获得相应的经费支持,如国家或地方出版基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项目、横向课题项目等,这些项目对出版社来说既有突出的社会效益,也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应大力支持并积极推动。有些没有具体的经费支持,如国家五年规划重点图书项目、普通高等教育部级规划教材等,这些项目在经济效益上虽然需要靠出版社后期的良好经营来保障,但也是一个出版社综合影响力的反映,理应重视。重点出版项目的成功实施是编辑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对于重点出版项目评估的权重比例分配,建议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项目的获批级别;二是项目获批的金额,这是前者的辅助指标。

2. 科研论文

编辑发表科研论文是编辑学习编辑出版知识、研究编辑出版理论,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练升华的集中表现。

现在高校参与出版系列职称晋升评审的基本上是所在高校的出版社、学报编辑部、杂志社等的编辑人员,但是由于体制与考核机制不同,编辑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强度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这一系列的职称晋升评审指标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职称晋升指标体系的设置一定要体现编辑的具体工作特性,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体现公平和公正性。举例来说,学报编辑的科研论文包括编辑出版论文以及其他专业论文,这个专业论文是指与该编辑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这与其工作性质密切相关。而出版社编辑所撰写的科研论文多涉及编辑出版理论、选题策划、图书经营管理等内容。当然,出版社编辑也会撰写少量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因此,在出版系列的职称晋升评审中,作为重点考核指标之一的科研论文,对出版社编辑来说就更应该关注有关出版全过程(包括项目合作、选题策划与审读、图书质量与成本控制、图书营销、库存管理等)的科研论文。

在积累丰富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以后,适时编撰出版编辑出版专著也就水到渠成。但对于编辑来说,由实践经验积累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而撰写成的专业论文,对指导实际工作意义较大,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提高。

科研论文评估的权重比例,从高到低分配,首要指标当然是论文所刊载的学术期刊的等级,在编辑出版专业内确定要是“双刊”,即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和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次要指标可以是论文获奖、被其他书刊转载及其次数,或被其他学术论文引用的频次;等等。

另外,对于拥有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其出版社和学报编辑部等的编辑应该积极参与申请编辑出版专业的科研项目,学校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或直接的资金支持,并逐渐把相关科研成果列入出版系列职称评审的指标体系中。

3. 获奖图书

图书获奖是图书获得专家或大众读者认可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编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体现。包括重点出版项目等在内的图书产品,由于文化价值高、社会影响力强,因此能获得各类各级奖项,获奖图书自然应成为出版系列职称晋升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我国出版行业的图书奖项既包括部级的,如中国出版业三大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以及其他一些专项奖(如“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优秀作品、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等,也包括行业协会、地区和省市的优秀教材、优秀专著和畅销书奖等。

评价体系中对于“获奖图书”这个指标要做充分的权重分配,其中部级图书奖(特别是中国出版业三大奖)要给予相当大的权重比例。

间接指标

1. 品牌图书影响力

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是由品牌图书来推动的,而品牌图书则是由编辑及其团队通过逐年的策划慢慢累积的。前文所说的重点出版项目,因为社会效应较强,其对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自然较大。③但在一家出版社中,重点出版项目毕竟比较少,而且分布在较少的专业板块中,因此对出版社品牌的影响力是有局限性的,特别是对大众读者来说,其影响力非常有限。一位优秀的编辑,除了能策划重点项目外,还能通过自身长期的对读者和市场需求的研究,策划出符合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图书项目,或更进一步,策划出能引导和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图书项目,从而成为为读者所熟知的品牌图书。这样的品牌图书为出版社带来的不仅是稳定而持久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推动出版社其他图书板块或品种的市场需求。更何况,有品牌图书板块的出版社,一定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作者到出版社来出版图书,这些优秀的作者甚至会直接要求特定编辑来做图书的责任编辑。这样,出版社的品牌图书板块就会越做越多、越做越大,从而成为出版社发展坚实的推动力,促成出版社品牌的树立。所以,品牌图书的影响力也要作为编辑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具体可包括品牌图书的品种数量、出版码洋或实洋等,这些都能极大地推动出版社的双效益。

2. 图书经济效益

大学出版社改制转企后,竞争压力加大,发展成为生存的唯一出路。评价一家出版社发展是否良好,品牌影响力是终极指标,但实现终极目标的基本点是坚实的经济基础。所以,出版社发展首先要夯实经济基础。

出版社的经济效益是靠各个图书项目来实现的。这些图书项目中,既要有重点出版项目,也要有品牌图书项目,还要有其他一般图书项目。对于编辑来说,能策划重点项目、做实做大品牌图书项目固然重要,但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慢慢积累图书品种的过程。在此阶段,编辑需要考虑的是:在出版社的规划框架内,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图书项目,只要图书的内容质量符合出版要求,就要最大限度地去实现图书项目的经济效益。能做到这一点,自然也就能体现一个编辑的有效成长及其素质提高。图书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两个:项目利润与项目回款总额。对于出版社的发展,经济指标中的利润是第一位的;同时,在图书产品结构相对合理的情况下,出版社的销售回款总量也是不能忽视的。所以对每一位编辑来说,在出版社的产品规划框架内,努力实现图书项目的经济效益(销售回款与项目利润)是其应尽的职责。能真正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的,也就能充分证明编辑的综合能力。

评价一位编辑的综合能力的指标还有另外一些,如被评为优秀出版人、中青年优秀编辑、“十百千”人才等,以及在某一个领域作出特殊贡献(如数字出版等)。编辑职称晋升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应尽量细化,在此基础上做好指标权重比例的分配。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使参评者获得公平公正的评审结果,大学出版社编辑的职称晋升评定也不例外。

(周建华,中山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注释: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篇2

今年我们做了一份关于编辑职业幸福感的问卷调查,先在本学报5位编辑中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位编辑认为作为编辑感到满足和幸福,有4位感到不幸福或不满足。近期,我们还选了广东省内9所地方高校的37位学报编辑作为调查对象,他们的年龄都在55岁以下,有6位编辑认为作为编辑感到满足和幸福,有19位感到不幸福或不满足,另12位觉得没感觉;有19名编辑对职业不太满意,有11名很不满意,不满意率高达81%以上。我们调查的范围虽范围有限,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职业幸福感偏低。

二、地方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幸福感偏低的原因

(一)难以适应全媒体出版时代对编辑提出的诸多新要求

全媒体出版时代对学报编辑的能力、观念、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在能力方面,学报编辑不仅需具备编辑人员的基本能力,如:政治认知能力、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判断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等。还需要掌握适应全媒体出版的能力,如:收集、整合开放信息的能力,组织、开发内容的能力,针对文本、音频、视频、交互软件等的全方位的编校能力,全方位的宣传营销能力。

在观念方面,编辑的观念在内容上应该从单向性的“文本把关人”转变为“信息互动的开发者与营销者”;在技术上,除了应该掌握纸质平面文字处理技术外,还必须掌握一些新媒体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包装,以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

在意识方面,编辑应具有多重跨界意识,如:跨媒体意识,跨文本意识,跨区域、种族、语言、文化的意识,跨学科意识,跨身份意识,跨界意识等。

这些要求一方面会让部分上进心相对较强的地方高校学报编辑主动地学习深造,从而具备应对全媒体出版时代的能力、观念和意识;另一方面对一些文化基础较差、学历不高、年龄相对较大、工作进取心不足、身体状况不太好的地方高校学报编辑来说,这些新时代的要求就像是压在他们身上的巨大包袱,让他们很没有安全感,让他们觉得时刻有被社会、被时代淘汰的感觉,让他们的职业幸福感降低。

(二)对地方高校学报现行的体制心存异议

全媒体时代在对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提出很多新要求的同时,也对地方高校学报的领导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其业务素质的要求要比传统出版时代高很多,在新环境下更需要专职人员担任地方高校学报的重要职务,否则很难跟上形势,逐渐被潮流淘汰。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地方高校学报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一般是:校长担任主编;学报编辑部主任担任常务副主编,负责日常工作;下设学报编辑室,学报编辑室的编辑负责学报的收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工作。校长担任地方高校学报主编,在政治上对学报所刊论文进行把关,这无可厚非。学报编辑部主任,也即常务副主编,按理来说应让有编辑系列高级职称的人来担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较多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的主任是由学校领导直接任命的,有些是为了安排学校多余的处级干部,有些是双肩挑,安排教学岗位上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老师来担任,这就造成了外行管内行的一个局面。外行管内行难免会有决策失误、做法不当的时候,很容易让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觉得工作的氛围不是很融洽,工作的压力相当大;更严重的是会让编辑觉得个人职位晋升空间小,因为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走向学报的领导岗位,从而让他们感觉个人的职业幸福感偏低。

此外,地方高校学报现行的审稿制度一般是:校长发表终审意见,对文章的发表具有最终决定权;学报编辑部主任发表复审意见;责任编辑负责初审,发表初审意见。这也是我们出版行业必须坚持的三审制。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编辑部的责任编辑初审环节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这种现象也或多或少是来自全媒体出版时代的冲击,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地方高校学报都有中国知网免费提供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接收到的稿件一般先通过此系统进行检测,如果重复率低于30%,就由编务送专家外审,专家外审通过之后责任编辑才写初审意见。责任编辑根本无需看文章,只需根据专家外审的意见、按照固定的套路格式随便写个初审意见就可以了。责任编辑对稿件是否可以录用根本没有任何决定权,这让他们觉得在做编辑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自主权,缺乏个人成就感,缺乏权威话语权,这对编辑们在工作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极为不利,对他们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创造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从而导致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偏低。

(三)深感职称评考制度压力巨大

在2002年前,编辑职称都是评审的,从2002年开始,编辑初级和中级职业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由国家统一组织、同一时间、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证书。而高级职业资格的取得,目前实行的是评审制度,将要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

目前,编辑初级和中级职业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做编辑的难度。近年来,地方高校学报新招聘的编辑,学历一般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跟地方高校其他部门进人的学历学位要求是一样的。其他部门,比如辅导员、实验员、行政部门的相关人员,他们评中级职称只需在校工作两年,公开发表两篇学术论文,满足继续教育、计算机能力的相关要求,就可以直接评中级职称了。而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要评得中级职称,除了需要满足这些条件之外,还得参加一次全国性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的地点一般在省会,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除了要进行辛苦的复习备考之外,还要赶大老远的路到省城去参加考试。这些在心理上会让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觉得从事编辑职业不值得,他们会想为什么我们评同样的职称,要比别人多付出那么多。

此外,“高级职业资格的取得,目前实行的是评审制度,将要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虽然目前还未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但在无形中也给未评得高级职称的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造成巨大的压力,他们心想现在只实行评审制度,评职称都如此难,如果再加一个考试,那职称晋升不就基本无望了吗?有了这种心理,他们就会对编辑工作缺乏热情、缺乏积极性,职业幸福感就会降低。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篇3

一、学术期刊转岗编辑编校能力的提升策略

对于学术期刊转岗编辑来说,已经有一定的其他岗位能力和专业能力,但是进入学术期刊的这个编辑岗位,不是学术能力,而是编校专业能力首先成为发展的拦路虎。有的编辑还会犹豫不决,是不是要做编辑,还是保留在原有职称系列,这都会阻碍其全身心投入编校专业能力的“在劳力上劳心”。编校工作绝对也算得上体力活,虽然是与文字打交道,看上去是典型的脑力劳动。但是长时间要专注审稿、校对,就是体力活。“编辑长期久坐、伏案工作,易产生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变。”[4]学术期刊转岗编辑起初还得多劳力,比如,熟悉编辑流程,这些流程包括参与“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审稿加工发排校对”等多个环节的工作,还需要跑发行,与专家见面,人际沟通等业务能力。有编辑总结经验说,青年编辑刚入职应该“安排听领导,经验问前辈,做法询同事,操作靠自己”[5],这同样适合学术期刊转岗编辑,初入职要多劳力,多动起来。“转岗”编辑,刚踏入新岗位几年,“编校方面的知识、规范和出版专业法律法规都要系统学习,在新媒体、融合出版的时代,编辑还需要学习融媒相关知识与技能”。[2]在编校上劳力劳心,就是要完善编校相关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出版法律法规,避免犯政治性和思想性错误。二是掌握编辑流程和编校方面的知识。包括校对需要的文字水平、标点符号规范和格式规范等。上述知识也可以通过集中一段时间去突破,如通过参加编辑初级或中级考试去提升。三是学习部门规章制度和宗旨。编辑除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认真学习本部门的期刊宗旨、编辑规范。比如《中国教育学刊》期刊有着“坚持理论创新、彰显实践引领、发扬学术民主、萃取科研精华”的编辑宗旨,而《中国医学伦理学》期刊的工作誓言是“严规范、讲质量,细至标点毫末,抓工作、赶时效,不分节假夜昼”。[5]这些编辑宗旨、编辑规范,制约整个编辑部的工作要求。四是要编辑要逐渐形成自己的编辑主张。编辑应该坚持学习专业知识,比如转岗期间要坚持阅读《编辑学报》《编辑之友》《中国编辑》等编辑杂志,提升自己对编辑专业的认识高度,使自己拥有更专博的知识体系。编辑拥有专业知识和专博的知识,容易变成一个杂家,但杂家也应该有主张,否则就是编辑匠,久了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就会变成重复性劳动。而编辑主张,可以提升编辑的实践理性,促进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的收获,有利于编辑工作的创造性生成。五是编辑要提升论文写作能力。会不会写论文,也会影响编辑的审稿水平,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框架、论证、引言和结论怎么写,都会影响编辑的编校信心。转岗期间,要多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如阅读或钻研《科研论文写作新解——以主编和审稿人的视角》[6]之类的写作书。

二、学术期刊转岗编辑学术能力的积累策略

人们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就是编辑是一个专博的杂家。“专”是指编辑既应是所负责学科方面的专家,也应是一个编辑学专家,杂是指“编辑还要以编辑客体理论和主体理论为主线,通过两者交叉、渗透并吸收其他的知识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努力成为一名杂家。”[7]但要实现专博,学术能力的积累是关键,学术能力的“在劳力上劳心”也是有很多做法的。编辑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转岗”的编辑如果失去了学术上的依仗,必将影响学术期刊的质量。事实上,编辑在编校稿件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新的学科术语或者相关学科的新的专业知识”[8]。对此,编辑得尽快在学术能力上“在劳力上劳心”,主要是进入一线调查研究,尽快掌握学术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通常编辑转岗后会选择或安排某个与自己原专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作为学术能力建构的工作,以便快速适应期刊的审稿要求。比如教育期刊的编辑,可能面对教育学知识的夯实或某个具体的学科。如笔者是《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物理学科责任编辑,就要夯实教育学知识和物理学科的知识,了解教改前沿和选题热点,才能在审稿、组稿、约稿时做到胸有全局。调查研究的方法也很多,编辑可以尽可能多地去听课、座谈;参加一些研讨会或论坛,与当地学科正高级教师、教研员接触,拜赐稿件;搜集到本学科的发文3篇CN论文以上作者;对学科在本地各地方的发展态势有所了解。对学术期刊转岗编辑而言,并没有专门时间进行编辑技术知识的学习,只能是“做中学”,在劳力的基础上,还要劳心,笔者认为可以从高、深和新三个维度积累。首先是高。思想的高度决定了工作的力度,对于学科编辑来说,要特别注重站位要高。为此,编辑应多关注学科前沿,关注学科权威刊物。[7]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快速地了解本学科的教改水平,了解选题方向,比如,可以结合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刊物的选题指南。编辑还可以尽可能阅读本学科相关的权威刊物,了解同行的编校水平,研究同行对该学科的教育教学问题提出,研究到了什么水平,又解决到了什么水平。久了,就能发现新方向、新的选题点,做出来的选题也可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其次是深。编辑不能满足于杂家型知识结构,而应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精深的程度。比如,笔者作为《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物理学科的编辑,需要掌握从初中至高中的物理知识及其相关进度、重点难点,以使自己所编辑的内容科学,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教学和教研;需要研究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及其学科核心等,把握最新选题方向,成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选择、组织和传播者;还需要掌握物理学科的精神、物理学科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研究它们的课堂中的实现路径,甚至要写相应的学科研究文章。最后是新。编辑学术能力的一个关键就是学术上要追求新,时效性、时代性和创新性是编辑必须把握“三性”。有些选题是有时效性的。比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类与70周年相关的选题就是有时效性的,错过了就不能上。有的选题是有时代性的。编辑要关注时政、教育政策、教育文件的变化。笔者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些作者会将早几年前的教育文件作为自己论文的依据,比如会议后,还引用十七大会议提的教育精神。创新性是编辑最需要把握的,有时候编辑自己也无法判断作者文章是不是有创新性,所以多翻看所编学科的杂志,久了后,很多选题,看一眼就知道有没有写出新意的可能。

三、学术期刊转岗编辑岗位能力的适应策略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篇4

1、首先了解单位对刊物的要求,有的单位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发表就可以,有的有严格的要求,必须要发到什么类型的刊物或者是某某刊物上,这个之前要做好详细的了解;

2、了解具体晋升材料提交的时间,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

3、了解清楚,你目前晋升职称所需发表的论文数量的要求,为选择期刊做准备; 如何做好职称论文的写作:

1、如果是第一次写作学术性的论文,最好要了解清楚所投期刊对写作格式的具体要求;

2、课题新颖这是每个期刊都会要求的,但是不新颖的不一定也发不了,这个需要和编辑搞好关系,或者可以请机构代劳;

3、文章的重复率,引文要有但是不要多,现在超过30%以上引用其它文章的原则上都不会被录取;

4、写作的周期,从查收资料到初稿完成的时间大致在30-40天左右;

选一本好的杂志发表:

1、杂志分核心期刊、国家期刊、省级期刊,(现在一些期刊为了增加收益都增加了增刊这类型的尽量不要投,另外省级期刊的认定并不一定是写省名称的就是省级期刊,之前有作者咨询比如:广东医学,就误以为是省级期刊)

2、越是核心期刊,审稿的时间越长,相应的含金量也会越高,想要发表核心期刊的作者一定要看清楚对投稿的要求,另外这类期刊永远都不会缺少稿源,所以

论文格式网-专注于论文格式解析

建议你如果有合适的发表渠道尽量选择发表渠道来发。

3、和编辑沟通要尊重她,因为她是为你帮事的人,她如果帮你去落实了,你会很快的得到结果,如果因为你态度不好而没有得到她的帮助,我想损失的只有你自己。

4、如何选择放心的机构来帮你,我看了大家在这个贴子前发的总总评价,感觉现在的机构真的假的太多,诸如收了审稿费就打不通电话的等等这些,我想大家还是引以为鉴。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篇5

困惑三:评审制度困惑。大学社已经改制,但仍处处留有高校事业单位管理的印迹,如出版社领导主要由学校委派而较少从出版社提拔,两种编制人员实行工资两条线,职称评审费两种人员两个标准,评审参照高校职称评审办法,等等。现在全国的出版社高级职称申评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即为大学社以外的其他出版社,由单位组织材料审核与上报,由省(市)出版局组织遴选全省(市)的出版领域专家成立评审组进行评审,这种评审的评审者、申评者都属于同一领域,申评者机会平等,因此较为合理。另外一类就是大学社,先由大学社进行材料审核上报,然后学校组织成立学科组和高评委对申评者进行资格评审,这种评审对出版社参评者较为不利,如果再考虑高校学科建设对高级职称的要求以及出版社人员管理社会化,大学社的人员在大学体制内申报高级职称便更处劣势。而这正是大学社聘用制人员中高级职称者少于其他出版社的根本原因。出版社所属学校级别越高,其高级职称评审要求也越高,申评高级职称也就越难。

随着大学社原事业编制人员逐步退休,聘用制人员将逐步成为出版社发展的主要力量,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社只有社长、总编和财务总监来自学校,所谓的身份问题也就不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所以,出版社目前对聘用制人员的培养与高级职称群体所占的比例必将对出版社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高校在解决大学出版社聘用制人员高级职称评审问题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出版社也要在员工职业发展和评价机制上进行改革。

思考一:高校改变经营单位管理思路。经营单位的所有权归学校,但是高校应该按照企业的发展规律给予出版社充分的发展空间与自由,并给予配套政策。对出版高级职称评审,高校可以有两个思路:一是改革思路,即将出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纳入省市出版局评审体系,高校作为出版社的主办单位,只负责对申报出版高级职称者的材料真实性进行核验,然后出具委托评审函,由出版局组织评审,这样大学社人员与其他出版社人员就能面对同一标准,较为公平。二为改良思路,即高校仍成立评审组对申报者的材料进行评审,但是只从条件满足情况上进行评定,不设置通过率,只要符合条件即给出评审意见,并出具委托评审函,由省市出版局再组织评审,这种办法从形式上和内容上保证了申评材料的真实性和资格条件的符合率,同时又保证了大学社申评者能与其他出版社人员适用相同的评审标准。

思考二:出版单位建立发展激励机制。职称评审既是对工作能力的检验,也是工作取得业绩的证明,它可以成为单位评聘员工的参考。出版社作为人力资源的使用者,可以将职称评定与岗位级别晋升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挂钩,以便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从机制上促进员工提高业务水平与能力,积极参与职称评审。同时,出版社要制定人才发展目标,以提升编辑综合素质、使编辑获得全面发展为基本点,促使编辑自觉地学习提高,多出研究成果,从而反过来为出版社更好地服务。①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设置一定的奖项,如重大图书(出版)奖、引进项目和资金、重大出版项目立项、出版科研等,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建立理论和实践能力综合提升的长效机制。

思考三:员工加强自身修炼,注重积累。高校改革职称评审办法、出版社制定激励措施只是为职称申评提供更好的评审条件,申评者自己是否达到评审标准才是关键。在评审中,高级职称申报者的短板往往是业绩成果和论文,特别是教辅出版所占比重较大的大学社,能记到个人头上的“高大上”选题和图书较少,如果申评者平日不留意工作中的问题,不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自然也就找不到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之源。因此,申评者一方面应当了解拟申报职称所需要的条件,将指标要求分解到日常的工作中,注重工作业绩的日积月累而不是临时突击拼凑;另一方面,应该经常阅读出版类报刊,关注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出版动态,了解该领域的出版趋势与状况,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之处,参考已有研究分析问题的存在背景与现状,结合工作实践思考解决的办法,并形成文字。长期积累之后,发现问题的意识与写作的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国家已经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要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升,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并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②高校应该赋予已经改制的大学社更多的经营自与管理权,改革大学出版社高级职称评审不平等问题;大学社虽然背靠高校,占据着作者、内容等资源优势,但是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亟须积极主动求变,建立健康稳健发展的内在促进机制,特别是人才发展激励机制;大学社员工也要认清形势,加强自身修炼,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层次,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

(王礼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研究所所长助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篇6

性 别

年 龄

25岁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婚姻状况

未婚

视 力 状 况

2.0

身高(厘米)

168 cm

体重(公斤)

61kg

民 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南昌市(含区市县)

技术职称

高级

最 高 学 历

本科

现居住地

南昌市(含区市县)

毕业时间

2011

求 职 状 态

目前正在找工作

电话、手机

1351791179*

EMAIL

个人主页

地 址

南昌市桃源村41号

邮编

330011

受教

育及

培训

状况

2007年9 月 至 2011年7月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学 本科

专业描述:

主修课程:传播学概论 新闻学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 新闻评论 新闻摄影与电视摄像 广播电视史 广播电视法规与职业道德 外国广播电视事业 新闻心理学 公共关系学 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 电视作品分析等

任职公司名称: 江西电视台五套 。

2009年7 月 至 2009年8月

实习记者

工作职责和业绩:

任职公司名称: 南昌天虹商场有限公司 。

营销策划部策划主管

工作职责和业绩:

求职意向

现从事行业:

商业服务/中介行业

现从事职业:

电视/媒体/影视

现职位级别:

学生

期望月薪:

面议

目前月薪:

面议

可到岗时间:

面谈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欲工作地区:

南昌市(含区市县)、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

欲从事行业:

文化/艺产业、广告/营销/公关、电视/媒体/影视、健身/运动

欲从事职业:

编辑、采编/电话采编、公关经理、文案/策划

技能特长

考取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 普通话水平: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二级甲等 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Word / Excel / Powerpoint 掌握的专业技能软件: EDIUS / Adobe After Effects 电脑水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熟练掌握摄影、摄像技能,并获得:摄影师中级资格证书 摄影师高级资格证书

外语水平

第一外语:英语 一般

第二外语:英语 一般

兴趣爱好

阅读、旅行、摄影、美食、写博客、关注时事评论。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篇7

今天在这里参加我局的专业技术职称竞聘演讲,首先感谢组织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等竞争,展示才能的机会。

今天,之所以参加演讲,一方面表明我对这次改革工作的拥护和信任;另一方面,通过这次演讲,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有限才华。我相信,通过这次竞聘活动我们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全新的认识,有利于今后的工作。我今天竞聘的是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首先介绍自己的简历。

我,叫__,19__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从事播音工作,1990年通过考试调入__市广电局,17年来,一直从事采编播工作,先后担任过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等工作。1999年获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现任____主任。

我之所以竞聘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我认为我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具有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爱岗敬业的精神。

我衷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对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事广电工作以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从事哪项工作,都力求把工作做好、做实,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认可。

二是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技能。

从事广播电视工作以来,从播音员做起,踏踏踏实实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多年来虚心向老同志学习新闻专业知识,先后多次到省、州台进行业务培训,在10多年的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不但磨练了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不仅在播音岗位游刃有余,对采访、撰稿编辑等工作也应对自如,同进还能熟练的进行非线性编辑制作,做到了采、编、播、制作于一身,多次成功完成了重大会议、重大节目的播音、采访、编辑、策划工作。主持和开展了社教部的各项工作,按时完成了各项宣传报道任务,特别是20__年,我接受了开办《____》节目,我经过认真的思考,把节目定位在面向农民,服务三农上,创作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服务群众的农业科技节目。在节目播出六年中,先后为农民朋友创作了100多期农业科技节目,深受农民的喜爱。

三具有从事新闻工作的敏锐性和判断能力,取得了较多的专业成果。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身努力,不但具备了政治的敏锐性和鉴别力,而且具备了从事新闻工作的敏感性,能够准确的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进行认真的采访,深入的报道。有许多作品先后在省州获奖。20__年我撰写的论文《浅析电视__*创作》,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发行的《__*新论》一书中发表。20__年撰写的论文《浅谈____*精品》和《____*浅析》获第二届全国农业电视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并在《____影视》刊物和《中国____》一书上发表,20__年撰写的论文《精品__*》和《主持人____》在省州听评会上获奖并在《____传媒研究》刊物上发表。并有幸参加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电视节目采划会,得到专家的指点。

我选择今天的竞聘,一方面我觉得参与本身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我认为自己具备了中级专业职称的业务能力,目的就是无悔于最初的选择。给自己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潜在的能力,为新闻宣传工作多做一份贡献。

如果这次竞聘成功,我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是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所以今后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不断的加强学习,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此,多次获得了局先进工作者。

二、发挥专业技能,努力创作精品,服务受众。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是,是党和政府连接人民群众的纽带。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基层,进行有深度的采访和报道,多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反映社会生活现实,弘扬社会主旋律,鞭挞社会的丑恶现象。多创作、贴进生活、贴进群众、贴进实际的精品佳作,丰富我们的自办节目。

三、严于律已、诚实守信、做好各项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遵守职业道德,虚心向老同志学习,遇事多思考、多请教,团结和带领大家做好各项工作。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做人宗旨与大家建立起和谐的工作氛围和深厚的友情,促进广播电视工作的开展。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篇8

直呼其名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而称呼官衔,仿佛在人和人之间筑起了一堵高墙。有人说,直呼其名是一种很高的礼遇,称官衔有时倒显得生分,有道理!特别是报社、电台、电视台,作为业务单位,无论职务高低,都要从事写稿、编辑等业务工作,只是分工不同。大家平等相待,互相切磋,不仅无碍组织纪律,反而有助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做好工作。同时,新闻单位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人们的民主平等意识较强,这可能也是习惯于直呼其名的原因。

直呼其名,是新闻单位保持和谐气氛的一种表现。笔者亲历的领导和干部职工平等相处的事实还有很多。比如,1950年底笔者刚进报社的时候,全社只有一辆小轿车,这辆车除领导因公使用外,职工急需时也可以坐。我们几个大学毕业生从招待所到报社报到,就是用这辆车来接的。平时,有人得了急病或女同志生孩子急送医院,也用这辆车。后来又增加了几辆吉普车,夜班职工住在外面的,下班后都用车把他们送回家。

平时在工作中,领导和记者编辑经常一起讨论。为了节省时间,上夜班的总编辑、副总编辑,还常常直接到夜班编辑办公室看稿,到印刷厂排字车间看报纸大样(那时报纸是铅印)。

总编辑,按照的说法,就是记者头子,要亲自动笔写文章,把关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年《大公报》的社论多是张季鸾看完报纸大样后,从当天将要见报的新闻中选取评论题目一挥而就的;《文汇报》的主要标题,则多由徐铸成亲自拟定。如《戴笠音容宛在》这个著名的标题,就出自徐铸成的笔下。它既让抓不住把柄,又讥讽了戴笠死后特务统治如故。我们党领导的报纸更有领导亲自动笔的好传统。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篇9

(一)对编辑进行爱岗敬业教育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根本体现,是对各行业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热爱本职工作,并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才能把工作做好,并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贡献。鉴于此,必须加强学报编辑的爱岗敬业教育,使其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职责,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并为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引入竞争机制

为提高竞争实力,高校学报要一改以往吃大锅饭的局面,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坚持竞聘上岗,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并在此基础上奖励先进、惩罚后进。编辑才会对来之不易的岗位更加珍惜,才能产生危机意识,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能力、知识结构,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

(三)将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与职称晋级和岗位晋升挂钩 建立继续教育考核和激励机制,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对其考核评价和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各地编辑职称申报条件也都明确规定要提交继续教育证明材料。即便如此,但因学报编辑作为编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相当一部分人职称走的是教师系列或研究系列,他们的职称评定不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限制,再加上与社会上许多其他单位相比,学校吃大锅饭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岗位聘用时,很少会真正将被聘用者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这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编辑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鉴于此,各高校和学报编辑部应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实行定岗定编,并明确将编辑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对其考核评价和岗位聘用的依据。

(四)给予编辑施展才华的机会与平台

各高校和学报编辑部要想拥有一支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业务素质,学术水平较高、知识面广,且又颇具创新意识的编辑队伍,不仅要努力增加编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还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完善编辑继续教育制度

(一)统筹制度

明确规定学报编辑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拥有编辑和教师双重身份的学报编辑必须严格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参加继续教育。

确定并公布继续教育机构。继续教育是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以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坚持正确出版方向,不断增加、补充、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提高创新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开展继续教育的机构必须具备承担与培训工作相适应的教学场所和设施;拥有与承担培训工作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力量;能够完成所承担的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为此,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应严格考核、统筹规划,并将最终确定的机构公之于众。

(二)保障制度

高校学报与独立的期刊社或新闻出版单位不同,人员少、任务重、内部分工不明确。目前,烦琐的重复劳动在编辑岗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应当强化宏观管理、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措施,把低层次的重复劳动压缩到最低限度,使编辑从烦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实行弹性坐班制,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性刊物,其读者群体较小,发行量少,基本是靠学校拨款来维持生存的。学校拨款的多少决定了学报生存的状况。但有的学报因学校领导不重视,或学校运作资金有困难,导致拨款不足。办刊经费有限,难以开展继续教育。各高校和学报编辑部要广开渠路,增加投入,确保编辑人员继续教育的正常开展。

(三)登记制度

实行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的目的,是系统掌握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其创造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严格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要求执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登记制度,详实登记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内容、成绩、学时等;各高校和学报编辑部也应对编辑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进行严格登记,并将其与职位晋升和岗位聘用联系起来。

(四)考核制度

国家和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办学状况、办学质量等进行评估和考核,使办学单位和主管部门比较客观地认识工作成绩和差距,发现薄弱环节,寻求教育规律,不断改进工作和办学条件,使继续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各高校和学报编辑部在安排编辑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的基础上,也要对编辑接受继续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看其通过继续教育知识增长和智能提高的程度,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办学单位和主管部门,为它们改进工作、提高办学实效性提供依据。

(五)激励制度

目前,大锅饭的思想还在编辑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从表面上看,编辑部内部一团和气,但长期如此,必然打击人们的积极性,不利于编辑部的长远发展。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充分挖掘编辑的潜能,激发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良性运转。当然,编辑部所建立的激励机制必须公平公正、合理有序,能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做到奖励先进、惩罚后进,使编辑的付出和所得成正比,否则,效果将会适得其反。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不仅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求,所以激励也应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及时、适度的奖惩。

三、拓宽编辑继续教育的形式

(一)系统进修

近年来,有不少硕士甚至博士加入到高校学报的编辑行列,他们学历虽高,但真正学编辑学出身的科班人才却很少。而事实上,编辑工作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一方面要求编辑人员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编辑出版政策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另一方面又要求编辑人员掌握编辑工作行业的标准和规范,如学术论文书写格式、文献著录格式等。为了弥补编辑学识与素质的不足,提高学报出版质量,高校和学报编辑部可以安排编辑进行系统的学习与进修,如安排理工科毕业的编辑脱产或不脱产进修1年左右的中文、新闻专业,推荐有一定编龄的编辑带职攻读编辑出版方面的研究生学位等。

(二)短期轮训

由于学报编辑大多工作忙、任务重,想长时间抽出时间参加系统进修确实勉为其难。相比之下,可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耗时少、信息量大的短期轮训,以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如组织编辑参加各类业务研讨会和编辑进修班,参加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认可的全国出版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等等。

(三)参加学术会议

参加学术会议是编辑在短时间内充实自我、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和学科热点的好机会。学术研讨会上安排的专题报告大多是有关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阶段性总结等方面的内容,报告人基本上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传递的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内容丰富、精辟。参加学术会议既可以结识专家,虚心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为编辑工作提出权威性见解,又可以广泛接触与会代表,相互交流经验,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同事之间互相学习

编辑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实际工作是提高编辑业务能力的沃土。学报编辑部的同事之间要在日常工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如老编辑可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向青年编辑传授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青年编辑则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帮助老编辑掌握一些现代化的编辑技术与手段,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编辑出版的新要求;工作中遇到的有一定争议的问题,要提出来,大家共同研讨。这种方式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既方便,又很少受时间、空间和经费等条件的影响,是编辑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最普遍且有效的方法。自主学习的途径很多,如经常性地阅读、浏览相关期刊和报纸,上网查看相关资料、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接受远程教育,参加网上培训,等等。自主学习针对性强,能有效地解决编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六)从事科学研究

“一般地说,所有的编辑都应该成为学者,因为不是学者就难以成为好的编辑;特殊地说,学报编辑尤其应当成为学者,因为不是学者就难以成为称职的学报编辑”。这就要求学报编辑加强专业学习,深入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科研是提高编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和学报编辑部应鼓励编辑搞科研、出成果。

四、丰富编辑继续教育的内容

(一)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高校学报编辑作为传播学术知识的中介,其职业道德的好坏对学报有着重要影响。要有效保证稿件的编校质量和学报质量,学报编辑必须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是保证学报质量的前提。这就要求在编辑继续教育中突出职业道德的内容,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使他们诚实守信、乐于奉献、客观公正、甘愿清贫。

(二)提高政治素质

正确的政治思想,是文化出版事业的引航灯,也是高校学报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学报编辑只有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保证学报的政治质量,使学报得以生存和发展。高校学报要真正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标,编辑就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学习,并以它们为指导,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蚀,而不能成为游离于政治之外的纯粹的学术编辑。继续教育责无旁贷地必须提供政治教育的内容,切实承担起提高编辑政治素质的重要任务。

(三)加强业务学习

信息时代的高校学报编辑,不仅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过硬的政治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这是学报质量尤其是编校质量实现高水平的有效保障。继续教育应为学报编辑提供编辑业务知识、编辑学外延知识、计算机技术、外语等方面的知识与培训,促使他们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

(四)促进科学研究

作为编辑,尤其是学术性很强的高校学报编辑,如果对某一学科领域没有很好地了解与研究,没有掌握该领域的精深知识,就不可能就稿件问题与作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也不可能准确判断学术论文的优劣,更不可能对稿件的独创性和学术水平进行准确评判。加强专业学习,深入科学研究,提高科研能力,是成为称职的学报编辑的必备条件。继续教育要通过系统培训、学术会议等方式为学报编辑传递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向他们传授从事科学研究的有效方法,激发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五)培养创新能力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篇10

问卷调查因为主要针对基层的编辑发放,结果显示20-30岁人员为网络编辑的主力军,占86.2%,30岁以下累计百分比占86.7%,30岁以上占13.3%,而40岁以上仅占0.7%。这一点与平均年龄相互印证,共同证明了网络编辑的确是一支年轻化的新媒体编辑队伍。

而更多的编辑按照其工作内容的描述填写职位,很多人按频道定位进行填写,如“新闻编辑”、“财经编辑”、“科技编辑”、“房产编辑”等,可合并称之为内容频道编辑,除此之外按照工作内容与工作对象分类还包括:论坛及社区编辑、监控编辑、博客编辑、图片编辑、视频编辑、推广编辑、媒介专员、记者。其中各频道编辑所占比例最大,达300位,占基层编辑346份样本的87%,占全部412份有效样本的73%。值得注意的有5份填写职位为“记者”的样本来自新闻网站的采访中心或新闻中心,其中2份独立标注为记者,3份标注为编辑兼记者,可见网络媒体采取采编合一的制度为主,当然没有标注记者的许多编辑也会兼做一定的采访工作,特别是在非时政新闻频道的居多。

在本次调查44份编辑管理层样本中,根据不同层级的职位划分为5类,其中主编与副主编层次职位样本有31份,占44份编辑管理层样本量的70.4%,占全部412份有效样本的7.6%。其次为总监与副总监层次的有7人,由于不同网站职位设置的不同,有的网站特别是大型商业网站一般设有总监,而中小型网站不设总监层。新闻网站按体制内编制还常常设置有主任职位。总体来看,总编属于高级管理人员,其余4类都属于中层管理人员。

文化与学科背景

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网络编辑的文化程度基本在本科以上,是比较高的。其中大学本科占绝大多数,占78.4%,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比例为94.4%。从“97调查”(59.5%)到“02调查”(81.4%)再到网络编辑的94.4%,可见媒体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同时也说明网络编辑已经不再是十年前该职业产生初期仅仅初中毕业生就可以担当的“网络搬运工”了,而是以本科与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了。

本次调查显示,网络编辑从业人员以文科专业背景为主,占76%,一般认为网络编辑与传统编辑相比更倾向于文理复合型人才,我们的调查结论说明网络编辑在专业背景方面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趋向一致,即以人文社会科学等文科专业背景为主。

但从历时变化趋势看,“97调查”中专业背景为新闻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总和为91.5%,“02调查”降为85.8%,到本调查文科背景再降到76%,似乎可以说明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媒介形式的多样化与融合,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中,理工科背景的从业人员较之传统媒体中的理工科背景者增多明显。

本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从事该职业的工作年限大都不很长,1-2年的最多,占45.6%,5年之内的累积占88.3%,占绝大多数。这与网络编辑是一个新职业,以20-30岁年轻人为主体相一致。

网编收入低于技术

对于网络编辑的收入水平调查,由于该问题的敏感性与私密性,难以调查具体的平均收入。在本题目设置的6个档次的收入级差中,月收入为3001—5000元的最多,占54.4%,位居第二位的为5001—8000元,占18.7%,列第三位的是2001—3000元,占17.7%。

与当地平均工资对比情况:本调查对象绝大多数是所在地在京网站的编辑,选择与北京市平均工资进行比较能够说明一定问题。根据北京市统计局2010年7月16日的数据,2009年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8444元,即月平均工资为4037元。该数据还公布了9个职工年平均工资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行业,网络编辑所属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工资水平高居第二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81319元,即月平均工资为6777元。而根据本调查,77%的网络编辑收入在3000元以上,可见大多数网络编辑收入与职工平均工资大致持平,但是与所属行业平均工资水平有一定差距,而且根据我们访谈得知,网络编辑工资水平与网站中其他职位相比,如比管理、运营、技术等人员收入要低。

调查显示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网站、不同职位的编辑其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网站编辑收入比河北、山东等地方网络编辑收入略高,商业网站网络编辑收入比新闻网站编辑收入高,同一地域、同种类型中较高职位的编辑月收入高于基层编辑。

这里有三个因素不容忽视,一是本调查范围包括两家京外的省级新闻网站,略微降低了总体收入水平;二是本调查对象中主编、总监等管理层仅占10.7%,其余多为工作时间较短的基层员工,故收入水平总体基数较低;三是虽然本调查管理层仅占10.7%,但收入在5000元以上者占22.6%,说明有些网站基层编辑收入也比较高,可见网络编辑收入水平不仅取决于职位高低,还与各网站效益、个人绩效、个人工作时间等因素相关。

搜狐网新闻中心总监张帆曾说:“网络编辑比较辛苦,做网络编辑的如果不踏实是做不下来的。”网络编辑尽管是个非常年轻的职业,但面临着日益增加的职业压力。

鉴于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跳槽频率较高,调查设置了题目:“您在从事网络编辑职业过程中换了几家网站?”结果显示,更换1-2家的比例最高,达92.2%,更换3-5家的仅占7.8%,从未更换过的仅有1人,占0.2%,6个以上的选项没有人选择。

可见在以体制外的企业聘用人员为主体的网络媒体中,网络编辑保持了一定的社会流动性。从整体上来看,工作年限一般在5年之内的20多岁的年轻人如此的跳槽频率比较正常与合理,该职业群体总体并没有出现过于频繁的跳槽现象。

尽管调查显示网络编辑职业在人员岗位上能够保证一定的稳定度与流动性,但这并不能掩盖网络编辑职业群体所面临的职业压力。关于压力来源,网络编辑职业调查课题组进行了调查。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篇11

1建立选题论证制度,全方位优化选题

在出版社的质量管理体系中,选题质量的管理是重中之重。选题工作是图书出版工作的源头,有高质量的选题,才能出版高质量的图书。

一是要确定选题策划的方向。一个出版社要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首要的任务就是把握好出书的方向,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优化选题方向。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结合自身优势,找好定位,突出重点,使选题策划工作有的放矢。

二是要培养熟悉市场精于策划的优秀人才。优质的图书选题的产生过程往往是异常艰辛的,出版社要出版优质的图书,就必须要培养出更多的熟悉图书市场精于策划的人才,通过以点带面等各种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来带动整个策划队伍的发展。

三是要严格执行选题论证制度。优质选题的产生除了有科学的选题导向和优秀的策划人员,还需要经过严格的论证过程,必须组织专门人员对选题进行充分论证。

2抓住中心环节,严把图书加工质量关

在出版生产中,从坚持出书方向、优化选题、提高质量直到宣传推广等,都离不开编辑工作,都要从编辑工作做起。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只有抓住编辑工作这一中心环节,才能保证多出好书,提高图书质量。

一是要严格执行三审制度,保证书稿质量。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一种从出版专业角度,对书稿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理性活动。因此,在选题获得批准后,要做好编前准备工作,加强与作者的联系。稿件交来后,要切实做好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在三审过程中,始终要注意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同时切实检查稿件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问题。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在审读全部稿件的基础上,主要负责从专业的角度对稿件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学术价值进行审查,把好政治关、知识关、文字关。要写出初审报告,并对稿件提出取舍意见和修改建议。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复审应审读全部稿件,并对稿件质量及初审报告提出复审意见,作出总的评价,并解决初审中提出的问题。终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根据初、复审意见,主要负责对稿件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倾向、学术质量、社会效果、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等方面做出评价。

二是要坚持责任编辑制度,保证图书编校质量。要明确出版图书的责任编辑,除负责初审工作外,还要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和付印样的通读工作,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消除一般技术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同时,负责对编辑、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出版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出版的每一种书,都要指定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工作,监督检查各校次的质量,并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

三是严格执行终检制度,保证图书出版质量。根据单位图书质量管理办法,责任编辑在对书稿编校完成后,由质检人员按相应标准对发片前清样做最后检查。自己从事出版行业工作已30年,通过近几年在质检岗位工作中发现,在影响图书质量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图稿在整本书中正斜体前后不统一,对图标规定的标准标注没有做到完全规范。比如矢量力F应为黑斜体,但图稿中没有体现出来。二是在书稿的电路图中,所有的电气元件和线路图按标准应为细实线,但送来的稿件也不完全一致等等,这就需要绘图人员与责任编辑相互沟通,把问题消灭在付型前。还有,在质量方面,付型样存在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重点在正文与目录的一致、目录与书肩的一致,付型前要将所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交由责任编辑解决。在稿件中注意发现涉有逻辑问题,法律问题,一定要提高责任意识,把好质量关。同时,根据抽查结果评定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级别,凡不合格品一律退给责任编辑重新编校。合格以上校样加盖终检合格图章,激光照排中心见终检合格图章后方可发片。出版科接片时也要在核对终检合格图章后才可以联系印刷厂开机印刷。

3坚持印刷质量标准,把好图书印制关

图书印制品种多,数量大,因此选择合格的印刷企业至关重要。必须组织以出版科人员为主,编辑、发行人员配合的承印厂审核工作机构,对一些印刷质量差,成本高的印刷企业,坚决终止合作。在图书印制的同时,要求印刷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和出版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书刊印刷标准和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执行。出版科在接到责任编辑签字的胶片及最后清样后,首先要检查终检合格图章,核对封面、版权、扉页、目录、前言、后记等有无缺项,经审核无误后,方可送印刷厂印装。印装厂在接到出版社图书胶片时,也要在审核无误的基础上才能上机印刷。图书印刷样品后,还必须送出版社查验。出版社负责联系印制的业务人员、责任编辑、责任校对及主管社领导,应从总体上对装订样书的质量进行审核,无问题后才要正式具文通知印装厂开始印刷装订。

4重视管理,建立完善的的质量保障机制

图书质量的好坏,人的因素是决定因素,因此必须从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入手,狠抓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图书质量。

一是要要求各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坚持随机抽样审读。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有经验、有水平的审读人员,对出版的和市场上销售的图书内容进行随机抽样审读,对有问题的图书要及时处理并向上报告。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篇12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根本体现,是对各行业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热爱本职工作,并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才能把工作做好,并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贡献。鉴于此,必须加强学报编辑的爱岗敬业教育,使其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职责,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并为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引入竞争机制

为提高竞争实力,高校学报要一改以往吃大锅饭的局面,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坚持竞聘上岗,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并在此基础上奖励先进、惩罚后进。编辑才会对来之不易的岗位更加珍惜,才能产生危机意识,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能力、知识结构,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

(三)将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与职称晋级和岗位晋升挂钩 建立继续教育考核和激励机制,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对其考核评价和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各地编辑职称申报条件也都明确规定要提交继续教育证明材料。即便如此,但因学报编辑作为编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相当一部分人职称走的是教师系列或研究系列,他们的职称评定不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限制,再加上与社会上许多其他单位相比,学校吃大锅饭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岗位聘用时,很少会真正将被聘用者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这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编辑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鉴于此,各高校和学报编辑部应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实行定岗定编,并明确将编辑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对其考核评价和岗位聘用的依据。

各高校和学报编辑部要想拥有一支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业务素质,学术水平较高、知识面广,且又颇具创新意识的编辑队伍,不仅要努力增加编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还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统筹制度

明确规定学报编辑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拥有编辑和教师双重身份的学报编辑必须严格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参加继续教育。

确定并公布继续教育机构。继续教育是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以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坚持正确出版方向,不断增加、补充、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提高创新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开展继续教育的机构必须具备承担与培训工作相适应的教学场所和设施;拥有与承担培训工作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力量;能够完成所承担的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为此,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应严格考核、统筹规划,并将最终确定的机构公之于众。

(二)保障制度

高校学报与独立的期刊社或新闻出版单位不同,人员少、任务重、内部分工不明确。目前,烦琐的重复劳动在编辑岗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应当强化宏观管理、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措施,把低层次的重复劳动压缩到最低限度,使编辑从烦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实行弹性坐班制,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性刊物,其读者群体较小,发行量少,基本是靠学校拨款来维持生存的。学校拨款的多少决定了学报生存的状况。但有的学报因学校领导不重视,或学校运作资金有困难,导致拨款不足。办刊经费有限,难以开展继续教育。各高校和学报编辑部要广开渠路,增加投入,确保编辑人员继续教育的正常开展。

(三)登记制度

实行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的目的,是系统掌握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其创造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严格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要求执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登记制度,详实登记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内容、成绩、学时等;各高校和学报编辑部也应对编辑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进行严格登记,并将其与职位晋升和岗位聘用联系起来。

(四)考核制度

国家和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办学状况、办学质量等进行评估和考核,使办学单位和主管部门比较客观地认识工作成绩和差距,发现薄弱环节,寻求教育规律,不断改进工作和办学条件,使继续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各高校和学报编辑部在安排编辑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的基础上,也要对编辑接受继续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看其通过继续教育知识增长和智能提高的程度,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办学单位和主管部门,为它们改进工作、提高办学实效性提供依据。

(五)激励制度

目前,大锅饭的思想还在编辑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从表面上看,编辑部内部一团和气,但长期如此,必然打击人们的积极性,不利于编辑部的长远发展。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充分挖掘编辑的潜能,激发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良性运转。当然,编辑部所建立的激励机制必须公平公正、合理有序,能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做到奖励先进、惩罚后进,使编辑的付出和所得成正比,否则,效果将会适得其反。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不仅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求,所以激励也应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及时、适度的奖惩。

(一)系统进修

近年来,有不少硕士甚至博士加入到高校学报的编辑行列,他们学历虽高,但真正学编辑学出身的科班人才却很少。而事实上,编辑工作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一方面要求编辑人员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编辑出版政策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另一方面又要求编辑人员掌握编辑工作行业的标准和规范,如学术论文书写格式、文献著录格式等。为了弥补编辑学识与素质的不足,提高学报出版质量,高校和学报编辑部可以安排编辑进行系统

的学习与进修,如安排理工科毕业的编辑脱产或不脱产进修1年左右的中文、新闻专业,推荐有一定编龄的编辑带职攻读编辑出版方面的研究生学位等。

(二)短期轮训

由于学报编辑大多工作忙、任务重,想长时间抽出时间参加系统进修确实勉为其难。相比之下,可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耗时少、信息量大的短期轮训,以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如组织编辑参加各类业务研讨会和编辑进修班,参加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认可的全国出版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等等。

(三)参加学术会议

参加学术会议是编辑在短时间内充实自我、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和学科热点的好机会。学术研讨会上安排的专题报告大多是有关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阶段性总结等方面的内容,报告人基本上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传递的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内容丰富、精辟。参加学术会议既可以结识专家,虚心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为编辑工作提出权威性见解,又可以广泛接触与会代表,相互交流经验,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同事之间互相学习

编辑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实际工作是提高编辑业务能力的沃土。学报编辑部的同事之间要在日常工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如老编辑可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向青年编辑传授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青年编辑则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帮助老编辑掌握一些现代化的编辑技术与手段,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编辑出版的新要求;工作中遇到的有一定争议的问题,要提出来,大家共同研讨。这种方式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既方便,又很少受时间、空间和经费等条件的影响,是编辑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最普遍且有效的方法。自主学习的途径很多,如经常性地阅读、浏览相关期刊和报纸,上网查看相关资料、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接受远程教育,参加网上培训,等等。自主学习针对性强,能有效地解决编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六)从事科学研究

“一般地说,所有的编辑都应该成为学者,因为不是学者就难以成为好的编辑;特殊地说,学报编辑尤其应当成为学者,因为不是学者就难以成为称职的学报编辑”。这就要求学报编辑加强专业学习,深入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科研是提高编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和学报编辑部应鼓励编辑搞科研、出成果。

(一)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高校学报编辑作为传播学术知识的中介,其职业道德的好坏对学报有着重要影响。要有效保证稿件的编校质量和学报质量,学报编辑必须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是保证学报质量的前提。这就要求在编辑继续教育中突出职业道德的内容,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使他们诚实守信、乐于奉献、客观公正、甘愿清贫。

(二)提高政治素质

正确的政治思想,是文化出版事业的引航灯,也是高校学报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学报编辑只有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保证学报的政治质量,使学报得以生存和发展。高校学报要真正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标,编辑就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学习,并以它们为指导,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蚀,而不能成为游离于政治之外的纯粹的学术编辑。继续教育责无旁贷地必须提供政治教育的内容,切实承担起提高编辑政治素质的重要任务。

(三)加强业务学习

信息时代的高校学报编辑,不仅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过硬的政治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这是学报质量尤其是编校质量实现高水平的有效保障。继续教育应为学报编辑提供编辑业务知识、编辑学外延知识、计算机技术、外语等方面的知识与培训,促使他们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

(四)促进科学研究

作为编辑,尤其是学术性很强的高校学报编辑,如果对某一学科领域没有很好地了解与研究,没有掌握该领域的精深知识,就不可能就稿件问题与作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也不可能准确判断学术论文的优劣,更不可能对稿件的独创性和学术水平进行准确评判。加强专业学习,深入科学研究,提高科研能力,是成为称职的学报编辑的必备条件。继续教育要通过系统培训、学术会议等方式为学报编辑传递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向他们传授从事科学研究的有效方法,激发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五)培养创新能力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篇13

《现代汉语词典》对“失落感”的释义是:“在精神或感情上若有所失的感受、情怀。”心理学上对“失落感”的解释是:“失落,是指因为对自己和他人的期待值太高了,但没有达到所期望的程度,产生的一种沮丧、灰心的心情。”反映到编辑身上,就是编辑在长期从事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把关、编校等工作后,发现回报低于预期而产生的心理落差。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编辑经过长期的工作,却不能满足诉求、达到预期,遂形成了失落感。具体分析,失落感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1、职业认同度低

编辑的失落感部分来源于社会对其职业的认同度。编辑有“优秀作品的助产士”、“善识千里马的伯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称,然而,有美称并不代表社会对编辑职业的认同度高,尤其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对编辑的认同未必像表面看上去那么高。据调查,最受欢迎的职业是科学家、公务员、教师和企业家,编辑的受欢迎程度只排在中间,名次不高。不少人对编辑的工作内容也存在误解,他们觉得编辑的工作只是“剪刀加浆糊”、“改错字病句”,只是给文字标上页码,套上封面,印刷成书,技术含量不高;一些人甚至用“文字民工”来奚落编辑,贬低编辑的职业贡献,尤其在传统出版业受到新业态挑战的当下,一些人认为编辑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越来越小。这更降低了社会对编辑的认同。

社会对编辑的认同度不高,部分编辑对自身的认同度也不高。编辑是一个高耗能职业,每一个出版物的出版,都包含了编辑的策划、调查、论证、组稿、审读、编校等工作,包含了编辑大量的创造性劳动。出版的过程耗费了编辑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每一个出版物都见证着编辑的辛劳。但高投入却没有得到高回报。编辑的收入在社会上排名中间,与工程师、程序员、通信人员等高收入职业不可相提并论。即使与教师、公务员这些收入不高但稳定的职业相比,也稍逊一筹。而论职业体面度,编辑又稍逊一筹,如果一个人从事公务员、教师、企业白领等外表体面的工作,身上就套上了一个耀眼的光环,还会引来他人的羡慕。但编辑没有这种耀眼的光环,在许多人看来,编辑只是一个整天埋头于稿件,制造一些印刷品,且收入微薄的职业,体面度不高。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还被人看作是一个不体面的职业,这就降低了编辑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社会和自身的双重低认同度,造成了编辑的失落感。

2、长期隐于幕后

人们都说编辑是“为人做嫁衣裳的无名英雄”。这个形容十分贴切、恰当。在出版的初始阶段里,编辑要做读者调查和市场调查,然后进行选题,再进行论证,说服出版单位批准他的选题。选题通过后,他要物色合适的作者,这就要慧眼识珠,做一个伯乐,从万众作者中寻找一匹千里马,栽培他,鼓励他,帮助他,在精神上给他的支持,在创作中给他提供资料和学术上的帮助;在他缺乏灵感,陷入瓶颈时,激发他的灵感,打开他的思路,填充他的思维枯竭,让他继续写作;在他的创作陷入倦怠时,编辑要适当催促他继续写作,提振他的士气,以期按时完稿。另外,编辑还是作者的参谋。他要为作者提出修改意见,指出其中的差错、纰漏和不完善之处,力求全方位地提高作品的质量,使其臻于完善。作品完成后,编辑要设计版式、校对稿子、编辑加工、与作者反复沟通,消灭差错,使内容质量和校质量达到要求。一些书稿还要设计腰封,编辑要撰写文案,以便宣传书籍。出版物出版后,编辑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他还要进行营销。可见,一部作品的诞生,是作者辛勤创作的成果,同时也是编辑审读、编校、修改、把关的结晶,凝聚着编辑的创造性劳动;任何出版物都是作者与编辑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些编辑认为自己培养出了作者,获得了成就英才的,为作者的成名而自豪。

然而,收获名利的大多是身处前台的作者,身处幕后的编辑却很少被人提及。作者成名,编辑却不能从中分一杯羹。虽然作者的成名有编辑的助推,作品的出版和畅销有编辑的功劳。但编辑并没有收获相对称的声名和荣誉。他们只能在封底的左上角署名,而读者只关注封面上的作者名,很少有人注意一本书的责任编辑是谁。期刊编辑看到自己培养的作者职称晋升,成为教授或学者。但反观自己,为教授做了嫁衣裳后,却因为忙于编辑工作而无暇晋升职称;即使晋升,副编审和编审也不如副教授和教授的辨识度高。读者在品读教授、学者的文章时,只会关注标题下面的作者名,不会关注责任编辑那个乏人问津的角落。每一个教授的晋升都有编辑在背后默默地助推,但作者晋升后编辑很难分享其成功,编辑不会因作者而贵。许多人知道著名作家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但不知道他们背后的编辑麦克斯威尔・珀金斯(他只在出版界有名,在出版界外名气很小),更不知道正是因为珀金斯的发掘和赏识,才使他们的作品得以出版,成名成功。著名编辑尚且如此,大多数普通编辑更是默默无闻。编辑长期处在隐匿状态下,虽参与了创作,但不能共享成果。长此以往,编辑心理不平衡,遂产生了失落感。

3、新兴业态冲击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革新,催生了新的出版方式。自出版是正在崛起的新出版业态。自出版不需经过编辑,作者包揽所有工作,自己策划、创作、编辑、营销、发行,作者不再经过编辑和出版社,而是直接将自己的作品推向市场,省略了中间环节,直接与读者接触。整个过程自主完成,没有第三方介入。自出版自问世以来,就凭借效率更高、环节更少、成本更低、自主性更强、作者与读者互动的特点而受到作者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作者和商人将目光投向了自出版。美国亚马逊(Amazon)通过建立自出版平台进行出版,美国作家阿曼达・霍金即通过这个平台自出版,并获得了上百万美元的版税,堪称自出版成功的典型案例。[1]在国内,老牌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已建立起“来出书”自出版平台,京东也建立起了“京东出版”,当当网也在尝试进行自出版。自出版方兴未艾。

自出版的一大特点就是省略了编辑环节,颠覆了传统出版方式。编辑从出版环节中消除了,编辑不再是作者的良师益友,不再是出版物的策划者、把关者,不再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中介与桥梁,不再是出版流程中必不可少的角色。编辑似乎已经丧失了传统出版中的作用,成为了非必要的职业,一些自出版的成功更是印证了这种观点,不断冲击着传统出版业。受此冲击,一些编辑产生了疑惑:既然作者可以直接把作品推向读者,编辑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一些编辑以为,自出版是出版的大趋势,是传统出版的掘墓人,社会对编辑的需求会越来越小;编辑不再是出版过程中的必需岗位,逐渐变得可有可无,职业前途渺茫,未来也许还面临失业的危险;编辑不再是出版产业链的垄断者,他们拥有的资源不断被稀释,生存空间受到自出版的挤占,不复传统出版里的辉煌;编辑的地位也受到撼动,以往是文化产品的缔造者,在文化事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自出版使编辑变得无足轻重。一些编辑目睹自出版的勃兴,片面地认为编辑失去了核心地位和必要作用,便丧失了职业自信,对前景盲目悲观,产生了失落感。

4、身份被边缘化

在出版单位里,编辑无疑具有核心地位,但在广大高等学校里,编辑的身份就大有不同了。高校的主要职能是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而高校学报的职能是利用学术资源,刊发学术论文,与学校的主要职能没有太多重合。作为学报的从业人员,编辑的主要职责是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发行等,在主要工作完成之外才能兼顾教学和科研。教学和科研并非编辑的主业,他们不能像专任教师那样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不能像科研人员那样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创造出为学校谋名利的科研成果。职能与高校主要职能偏离,因而学报编辑的身份被边缘化了。对许多属于普通期刊的高校学报来说,这个现象尤其明显。普通期刊级别不高,水平不高,名气不大,对内不能为本校教师创造良好的职称晋升平台,对外不能称为高校展示自我的名片,因此许多高校对学报及其编辑并不重视,只是将其当作评定职称的工具,将大量资源向教学和科研部门倾斜,任学报及其编辑自生自灭。编辑身份的边缘化还影响了其教学、科研和待遇。很多编辑的职称是出版系列,而不是教师系列,许多高校对教师上课的职称有限定,因此部分编辑只能上与编辑出版有关的课,而不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的科研方向来上课。编辑并非专任教师,这就决定编辑不能申报教改课题,只能申报社科项目等纵向课题,在科研上被区别对待。编辑的工作不易量化,做多做少都难以界定;教师的工作按课时来计算,一目了然,易于量化。在计算工作量时,编辑与教师难以相提并论,且编辑在高校的重要性弱于教师和科研人员,故而待遇普遍不高。

编辑是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编辑学报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教学或科研少。编辑要精心编校学报,逐字逐句地审校稿件,尽量消灭差错,还要审核稿件的政治性和学术性,保证学报的质量,这些工作都是精细而繁重的工作,非一般人能胜任。除了这些明面的工作外,编辑还要做许多教师看不见的工作,如组稿、策划、设计栏目、培养作者、联系同行等,每一样工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脑力和体力。可见,编辑的工作并不单一,而是繁杂多样。要办好学报,编辑的技术含量和工作难度并不比教师低,有时甚至还要高于教师。但编辑在付出大量劳动后,却被边缘化,地位和待遇都不如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难免产生失落感。

三、编辑失落感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编辑的失落感是一种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克服,长期郁积于心,会对工作产生不良的后果。

1、引起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工作中所体验到的一些负面症状,包括情绪衰竭,即身心疲惫,缺乏活力和工作激情;去个性化,即对工作和服务对象冷漠,不努力工作,态度消极,缺乏情感投入;个人成就感降低,即感到无能,缺乏成就感。[2]失落感使辑丧失了工作热情,产生职业倦怠,消极应付,敷衍了事,效率低下,只当编辑是一个谋生的饭碗,而非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因此变得麻木和易怒,难以编辑出高质量的出版物。

2、失去职业自信

面对社会的低认同度以及自出版的冲击,对形势认识不清的编辑会对编辑工作的价值产生质疑,对自身的职业选择产生动摇,认为编辑是一个必要性弱的职业。失去职业自信会导致编辑生出自卑感,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觉得即使努力工作了也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还不如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职业自卑不利于编辑的成长,不利于营造活跃的氛围,既影响工作效率,又影响出版质量。

3、导致人才流失

部分编辑在付出大量劳动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产生失落感;更有甚者,部分编辑会与其他行业相比,认为编辑待遇不高,更加剧了失落感。部分编辑会穷极思变,认为编辑工作“没有前途”,于是有了另谋职业的想法。这就造成了出版业的人才流失问题。

1、领悟本职工作,明确职业定位

从编辑职业产生起,编辑就不是一个能让从业者名利双收的职业,它不如商人赚钱,不如政客显赫,不如教师体面,它的特征决定了从事编辑需要有淡泊名利的心理和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名利心太重的人,不适合做编辑工作”。[3]编辑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作者把关,为作者做嫁衣裳,如果不满足于仅仅为作者做嫁衣,大可以改行。但既然选择了编辑这个职业,就意味接受了为作者做嫁衣的事实,把为作者做嫁衣当作自己的分内之事,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乐于做作者的垫脚石,面对作者的成名和自身的孤寂,也不再有抱怨。

编辑还要明确职业定位。作者是创作的主体,是著作权的所有者;编辑是出版的主体,而不是创作的主体,在创作中不具有绝对主导的地位;编辑还是著作权的实现者,是作者实现著作权的桥梁和中介,而非著作权的所有者。如果把作者比作产品设计师,那么编辑就是检验师,检查产品的质量,向设计师提出建议,使产品完善;把作者比作厨师,那么编辑就是美食家,品尝菜肴的味道,给菜肴的质量把关。把产品和菜肴的制作功劳归功于设计师和厨师都是没有疑义的。那么,把作品的创作功劳都归功于作者也是理所当然的。角色不同,定位不同,编辑不必把自己的角色和地位与作者混为一谈,M管两者联系紧密。所以,当编辑看到自己培养的作者成名后,不必将自己的思维和角色代入作者的成就中,应甘为人梯,不喧宾夺主。

2、寻找工作乐趣,保持心理平衡

虽然编辑是一个烦琐、艰苦、隐匿的工作,但万事都是一分为二的,编辑工作也有很多乐趣。中国台湾出版家陈颖青把编辑的乐趣归纳为5点:一是“你可以和整个社会的智识阶层对话;二是你可以成为某种价值的催生者;三是你可以整理保存这个社会的某种智慧或记忆;四是编辑的产出是一个相对永恒的凝固;五是你有可能做出畅销书。”[4]编辑能结识作家、教授、专家等知识分子,不是每个职业都能与知识分子接触,能接触知识分子是编辑工作的优势。中国有句古话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知识分子的修养、内涵和品味大多高于平均水平,编辑可以见贤思齐,与他们交流思想,在耳濡目染中学习他们的智慧,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这对编辑来说是很大的收获。编辑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职业,也是一个有杂家特征的职业。编辑能在工作中不断充电,吐故纳新,不被陈腐和僵化的思想束缚,还能学到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变得广博。此外,编辑还是一个富有成就感的工作。当编辑看到自己编辑的稿件印刷成书,以实体的形式呈现在市面,通过各种渠道销售给读者,并得到读者的认可时,兴奋感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编辑工作有很多乐趣。凡事都是痛并快乐着的,编辑在遇到烦闷和不平时,应该更多去体会工作所带来的乐趣,用乐趣冲淡失落,消除心理不平衡。美国著名出版家杰拉尔德・格罗斯则说:“编辑是一份最能让人获益良多的职业――和作家一样,它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给人带去满足感。有些编辑甚至会说:‘比当作家更棒。’”[5]编辑做着一个比作者更棒的工作,何必还要生出失落感呢?

3、认清当前形势,知彼亦要知己

虽然自出版是出版发展的趋势,方兴未艾。但许多自出版的发展态势并不像一些作者期望的那样美好。究其原因是很多作者不像编辑那样了解市场的需求、动态和读者的心理,部分自出版作者的作品只是自我情绪的宣泄,并非大众渴求的出版物,因此制作出来的自媒体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经不起市场的考验。自出版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由于缺乏了编辑的指导与把关,部分自出版作品内容平庸,编校粗糙,选题冷僻,质量不佳,一些作者为了吸引粉丝和提高作品的点击率,以十分功利的心态来进行创作,写出一些媚俗、浮躁、缺乏内涵的作品,完全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忽视社会效益。这些作品也许刚开始能吸引部分受众的眼球,但热度过后就乏人问津,可谓昙花一现。[6]放眼自出版圈,能长期保持大量粉丝,能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屈指可数。作者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创作作品已经耗费他的绝大部分精力。但出版不仅包括创作,还包括编辑、发行和营销,在耗费大量精力后,作者很难有精力去扮演编辑和发行商的角色,也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去扮演编辑和发行商的角色。没有好的编辑和营销,内容再好的作品也难畅销,自出版以减少成本来增加作者收益的初衷也难实现。

传统出版在自出版的冲击下仍然具有优势。首先,传统出版社由于经营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作品和作者资源,这是自出版无法比拟的。其次,编辑是在出版行业中浸淫已久的专业人员,通过长期的从业和对市场的调研,他们能洞悉读者的心理、需求和爱好,能掌握社会文化的热点、状况和趋势,还能把握时展的脉搏,编辑能根据这些要素做出符合大众需求的出版物。这些都是编辑的专业素养,不是自出版作者能轻易具备的。再次,虽然电子书有成本低廉、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的优点,但传统出版的纸质书有富有质感、分量厚重、久读不累、收藏价值高的优点,能满足文化品位高、有收藏兴趣的读者的需求,依旧有很大市场。在电子书之前,曾有人预言电影、电视、电脑的出现会促使书的灭亡,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纸质书还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形式。自出版的电子书会改变人的阅读方式,但各有千秋,未来还是难以取代纸质书。[7]第四,自出版处在草创阶段,存在著作权、版式设计等问题。传统出版是成熟产业,在著作权、版式设计等方面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法,这是自出版无法比拟的。

所以,自出版不能取代编辑的地位和作用,至少目前不能。虽然取消中间环节使作者与读者直接沟通的想法很美好,但自出版还有很大亟需完善之处,出版物的出版目前还是不能绕过编辑。明确了自己的地位,认清了行业的形势,编辑的职业信心就会得以增强,失落感也会相应消除,不会由于对未来的担忧而怠慢工作了。

4、稳步提高待遇,激发编辑活力

编辑的失落感部分来源于待遇不高,尤其是高校学报的编辑,在工作量与教师同等的情况下,待遇却普遍低于教师。虽然编辑职业要求编辑有不慕名利、不弃清贫的操守,但编辑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也要养家糊口,待遇如果与其他职业差距太大,则难以调动编辑的积极性。因此出版单位和高校的管理者应稳步而适当地提高编辑的待遇,缩小其与其他职业的待遇差距,让编辑得到一个与知识分子身份相匹配的待遇,激发其活力,使其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付宁华.网络自出版的崛起对传统出版社的影响[J].编辑学刊,2013(4)84-86.

[2] 马黎.编辑职业倦怠归因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7.23(3)91-93.

[3] 徐前进,彭国庆.编辑“替人作嫁”精神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84-86.

[4] 陈颖青.老猫学出版[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5] 杰拉尔德・格罗斯.编辑人的世界[M].齐若兰 译.新星出版社,2014.

[6] 孙赫男.自出版在传统与数字出版业态中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J].出版广角,2013(21)23-26.

[7] 白冰,李钊平,乔还甜等.出版的危机与应对[J].编辑之友,2013(5)6-1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