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育论文实用13篇

人才培育论文

篇1

2.1明晰教学思想,指导高校体育专业教育活动

根据社会对体育人才的现实需求,明晰了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思想,即促进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相互联系,加强人才需求与培养衔接,力求从根本上转变体育教学只重视运动技能训练的思维定势,形成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创造力及经营管理等综合能力的教学思想,推进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2.2确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于体育市场急需的两大类体育人才,高校体育专业应确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呈多元化,同时还要消除过去体育人才培养指向性太强的弊端。在高校体育专业设置中,有体育教育、民族体育、社会体育等类别之分,所以即使确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有主次之分,而如何界定主次,则因专业不同而不同。例如,体育教育专业以培养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人为主,民族体育专业以培养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人为主,社会体育专业则以培养从事社会体育事业工作的人为主,并着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环境及市场竞争的应对与适应能力。

2.3优化课程设置,在专业设置与用人单位需求上实现有效衔接

在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要由单科向多课转变,跨学科设置选修课,合理配置各学科课时比例,力求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拓宽整合现有的专业,打破各专业间的壁垒,拓展学生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之,绝大部分高校开设的体育专业,其课程设置素来局限于基础理论和竞技运动项目的范畴内,很少涉及民间体育、新兴的体育项目。对此,应将传统的基础理论教学、运动训练与人文社会学等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增设新的体育项目,既保持了体育专业的专业性,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了人文教育,拓展了教学范围,这对培养复合型的体育人才是十分有益的。总的来看,优化课程设置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内容上将理论知识讲授与育人、育德相结合;第二,教学结构上将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第三,在课程比例上增加选修课,适当减少专业课;第四,在能力培养上要专业技能与其它能力相适宜,不可忽视实践能力、创造力的培养。

2.4强化师资力量建设,保障人才培养策略顺利实施

高校要定期组织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了解体育教育的最前沿信息。与此同时,教师本身要具有积极学习的精神,以及高度风险的精神,能主动的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手段,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此外,教师要办教学与教研结合起来,用教学推进教研,用教研带动教学,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当然,除了内部培养、教师本身自学之外,还要强化外引的力度。比如:聘请客座教授、兼职教师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最大程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校方可在教师评级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教师尽心尽力的做好本职工作。

2.5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搭建体育理论教学与体育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平台

为培养实践能力好、综合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体育人才,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平台的构建,为学生提供将体育理论“内化”为技能的途径。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分为课堂训练、课外见习等部分,形成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全过程的实践中夯实体育理论,以及对各项运动项目的运用能力。与此同时,让学生参与教研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课题的探究能力与分析能力,全力发展学生运动能力以外的其它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篇2

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高职院校适应我国发展战略要求的必要途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较高的投入和耗能以及较低的技能与附加值向提升技术含量、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转变,这对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重要阵地的高职教育需要重视以育人为本,在重视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强调文化育人以及人才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而以社会需求为指导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同时高职院校有必要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并对双证书制度进行完善,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使高职院校学生在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艺、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来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并使我国在基础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一批用得上且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

三、高职教育推动就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高职教育提升自身促进就业的能力能够让高职院校以及高职学生适应就业性矛盾日益凸显的就业环境。无论是当前社会中的就业形势还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就业形势,都具有着严峻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尤其体现为就业矛盾的交叉出现。在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劳动供大于求的压力下,社会岗位需求与劳动者技能难以匹配形成了就业结构性矛盾,因此,高职教育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面对稳定就业的要求以及就业形势严峻所带来的挑战。作为高职院校,应当在认识到这种就业形势的基础上重视对社会需求的了解,并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从而对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进行缓解,并培养出能够适应产业升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篇3

加强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改革

教学计划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文件。学生基础是否扎实,专业口径是否宽广,教学计划是关键。在四年学制下,仅增加专业课程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既会造房子又会修路、架桥、挖洞的“通才”。拓宽专业并不意味着增加专业选修课的范围,而应当以加强基础为根本原则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同时为实现土木工程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应改变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和融汇贯通的能力。

(一)及时修订教学计划

美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数、理、化等课程和部分基础课(必修)比例一般占30%左右,部分学科基础课和学科方向课的比例约占40%,设计和实习的比例约占10%。例如: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要求学生完成数学33学分,物理16学分,化学10学分,占总学分(180学分)的33%;斯坦福大学,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占总学分的36%;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数学16学分,自然科学20学分,占总学分(125学分)的29%;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数学15学分,物理8学分,化学4学分,占总学分(128学分)的21%。此外,美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特别注重力学类课程的学习。例如:密歇根州立大学,力学类课程17学分,占总学分(128学分)的13%;佛罗里达大学,力学类课程26学分,占总学分(131学分)的20%;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力学类课程21学分,占总学分(135学分)的16%。总体来看,美国高校土木工程大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数理化和部分基础课占总学时的比例大都在25%~30%[6]。可见,教学计划的修订应在“强基础、宽专业”方针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目前国内开设土木工程大类专业的院校四年内的总学时一般控制在2500学时左右,公共平台课(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人文社科选修课)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80%,约2000学时,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时较为充裕。能较好地满足强基础的土木工程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需要强调的是,基础课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重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基础教学不仅应从专业教育的需要来考虑,还应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为宽专业的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结合社会的需求,培养能满足、适应市场需求及其变化的土木工程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目前,国内外土木工程大类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的设置大都由公共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组成,专业方向课由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和工程法律四类课程平台组成。总体来看,在土木工程大类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特点是:国内院校专业课比重相对发达国家专业课比重小、专业基础课比重大,存在重基础、轻专业的趋势。从培养体系上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相关院校工程技术类课程相对较多,工程管理和工程经济类课程相对较少,工程法律类则更少。这与传统的“重技术、轻管理”思想有关。另外,国内的培养计划及体系中的实践环节是专设的,有别于国外实践融于课程教学的方式,实践性教学效果有待提高。鉴于各部属院校大都划归教育部或地方政府管理,具备较强的行业办学特色、专业课程围绕某一特定行业设置。如原铁道部所属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以铁路工程为主,原交通部所属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分别以公路工程和水路工程为主,原建设部所属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以城镇土木工程建设为主等,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还不充分。最后,课程体系中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也应有所体现,以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目前的状况下,各高校应在课程体系设置及其优化上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化、创建具有特色的、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三)选取合适的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目前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教材大都偏重于纯理论,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不够直观。其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能与国际接轨,一些国际通行的做法,如FIDIC、QS、CM的规范惯例在现有教材中少有体现,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建设是当务之急。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水平,及时引进新规范、新理论和新观点,将科研成果补充到教材中,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可视技术(多媒体)进行教学。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要组织学生参观设计和施工过程然后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既可以用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篇4

创新是一个人潜在的精神和素质。作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和奉献精神都必不可少,同时还应具有善于运用新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人才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要能够打破常规,寻求变革,更要能够多谋善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和新途径,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思路,结合自己的工作目标不断形成创新思维,提出改革措施。通过处理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锻炼,逐步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以达到提高公共事务管理质量的目的。

(二)社会发展需要人才有较强的应用能力

公共管理人才具备的应用能力就是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能力或者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付诸实施的能力,是一种执行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包括领悟能力、激励能力、授权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分析、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由公共管理人才去进行具体操作和执行。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和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对公共管理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要求更高。此外,当今社会机会稍纵即逝,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出色的应用能力,抓住机会,运用专业知识做出决策,谋求管理行为的成功。

(三)社会发展需要人才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公共管理人才不仅要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更要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改进自己的行为决策,拥有灵活的管理能力。近年来,公共管理组织在不断调整,并以发展的姿态对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国内某些群体矛盾加剧,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极大地考验着公共管理者,要求公共管理者能够灵活机动地做出反应,恰当地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必须把标准化服务与灵活结合起来,在坚持一般科学原则的前提下,寻找标准化要求之外的有效执行政策的途径、手段与方法,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

通识教育: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平台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教育(特别是MPA教育)都十分注重“通才教育”,这是社会政治、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共管理教育必然的价值取向[6]。国外对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通识教育培养,有严格的培养步骤和环节,第一年主要强调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方法论,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让学生能在某一专业学术领域建立自己的兴趣点,提高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外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总目标相当明确,即为政府机构培养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的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口号是“为21世纪准备领导人”,它的MPA培养目标是:培养公共部门的政策分析者,通过一个严格的二年制训练计划,为未来的公共部门和非营利部门的管理者准备其职业所必须的广泛技巧和概念框架[7]。近年来我国各知名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案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全能型的公共管理领导型人才。通过对比国内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共性特征。各高校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基本上体现了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符合时代与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课程体系的设置实现大类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相结合,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与开放选修课程模块的相结合,理论价值类、专业知识类与应用技能类相结合,专业教学与政策科学研究相结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识教育与实践课程的内容与课时有所增加,开始适当压缩和精简专业课。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弹性学分制、选修制、主辅修制、导师制等。

(一)公共管理专业搭建通识教育的思考

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专才教育,在工业化历史背景下,对培养专业化技术人才功不可没,但狭隘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导致重专业、轻通识、重技术、轻人文,功利主义现象严重,通识教育被严重弱化,所培养的人才基础、素质普遍较差,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欧美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识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并通过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来弥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缺陷。目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的通识教育主题日益丰富,课程体系设置与内容也日益饱满,但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特色教学,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趋同性高,创新性不强。因此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平台设计要以“拓宽口径、发展个性、注重创新、适应需求”为原则,形成“平台+模块”的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四大平台与大类课程、专业课程、跨学科课程、实践课程四大模块相结合。此外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性,教学平台前期以实现宽口径的培养为目标,后期则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个性的发展实现柔性的专业分流。“平台+模块”教学模式关键是要结合各高校的具体教学条件与特色,对学生在不同平台的学习与实践进行考核与引导,实现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内涵特色型”与“环境适应型”两种基调的融合。

(二)公共管理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篇5

对于科技创新来说,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人力资本的素质和能力。当前世界各国间围绕科技创新进行的技术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科技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科研人员质量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在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非常匮乏,在科学技术领域有重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很少,学术技术造诣不突出。具体表现在:缺乏创新型企业领袖,相当数量企业决策者对科技创新认识不足,在投资战略上不愿对长期见效并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项目投资;缺乏专业技术开发人才,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所限,难以吸引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激励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机制不健全,对科技创新人才的职称评审、知识更新、权益保护等缺乏制度性安排,影响到其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形成了知识型传统教育方式,忽视个人的创造性和能力的培养,缺乏造就创新人才的认知氛围和心理条件,没有求异和质疑习惯;重聚合思维轻发散思维,限制了人们的思维创造性,造成思维定势,束缚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科研成果转化率急需提升

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不仅在于加大研发投入和增加研发产出,更在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包括专利和论文的数量都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产业转化率很不理想。据统计,我国的科技贡献率仅为50%左右,低于一般发达国家的70%、美国的80%及以色列的90%;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2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率仅为5%,很多科研成果束之高阁而并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我国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因为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还不合理,片面注重要求数量、发表的期刊等级及专利申请等指标,而导致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科研成果无条件、无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造成许多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在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过度依赖国外装备的直接引进,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不多,大量企业偏重于对国外技术的模仿,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产学研合作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严重的官本位制、不合理的用人机制、功利式的评价机制,这些体制上的弊端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大部分企业在考虑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或为摆脱历史重负、或因当地条件限制,注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缺乏长期发展战略眼光。由于产业技术的重大创新投入高、风险大,所以要求参与创新的产学研各部门要形成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而目前我国的学研与产业结合很弱,缺乏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平台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学研的科技创新往往忽略企业生产成本、生产周期与生产效率,导致科技创新产品服务与市场脱节,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的合作仍然停留在零星项目上、临时合作上,多数没有形成长期而稳固的结合。在创新源头的建设方面我国还很单薄,真正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的高校院所为数不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不仅为数不多,而且与企业的合作水平不高,产学研合作明显不够;缺乏强有力的领军企业,有充裕资金保障、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数量较少,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发展优势有待提升。

(四)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水平参差不齐

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而我国部分高新区发展方向不明确,功能定位名不副实。企业入园标准低,并且没有淘汰约束机制,造成企业技术含量参差不齐,难以实现“高、新、精、尖、专”的要求。高新技术园区缺乏全面有效的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进展缓慢,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较低,企业科技信息交流不畅,创新能力发展缓慢。部分高新区在日常发展中面临不同部门的多套不同指标体系的考核,既要承担国家赋予的创新发展责任,又要肩负地方政府要求的经济发展责任,发展方向不够明晰,也不能集中精力去搞科技创新。

(五)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我国在关于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及专项规定方面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对科技创新缺乏应有的重视,资金、科研力量投入相对不足,风险投资政策力度不足,技术产权交易政策有待于完善。2013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还是明显滞后于美国2011年3.2%和日本2011年2.7%的水平。从企业研发投入看,虽然投入总量增长态势良好,但是平均投入强度不足1%,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目前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多元化利益主体之间的壁垒仍然存在,很难促进科技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科技创新收益低,科技与经济相互脱节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现有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完善。科技创新融资渠道狭窄,影响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政府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整合力度不够,各级科技、教育、财政、税务等部门虽已分门别类地采取多项举措促进科技创新,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导致科技项目多头申报,使得扶持科技创新的资金被分散,另外还存在科技平台重复建设、资源共享程度较低等方面的问题。

二、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要实现科技创新,必须有一批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要制定科技人才培养长远规划,在重大项目的实施中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好相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引进智力与引进项目相结合,鼓励采取兼职聘任、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吸引、凝聚国内外各类科技创新人才或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打造高端的科技研发团队,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产业集聚度。要进一步增强人才的流动性,打通科研人员在产学研等方面流动的各个环节,实现其在科技创新全领域的自由发展。完善培养和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的政策措施,建立符合科技人才发展规律的多元化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大对技术创新人才的税收优惠力度,可借鉴新加坡的经验,采用个人所得税返还、工资补贴等方式来激励技术创新人才。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倡导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探索习惯。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加强科技活动场所建设,增强全民的科技知识面和锻炼实践能力。

(二)改革科研评价机制,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改革和优化科研项目评价体系,鼓励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技术创新研发活动,把科研成果研发与市场转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大企业整合全国科技创新资源强强联合,打造一大批国际知名的、拥有原创性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使之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科技创新龙头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点,按照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骨干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培育壮大一批有望成长为科技“小巨人”的潜力企业,形成与大企业互补发展的第二梯队。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机构和组织,开展重点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持续动力。

(三)完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集聚

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市场机制在协同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作用,发展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以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的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通过建立产学研联盟,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利益共享的稳定、高效的科技创新集合体,凝聚和培育创新人才,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进程。从当前来看,为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需要促进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战略层面有效组合,形成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突破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引领我国科技创新的航母级舰队,增强国家科技创新实力。对具有明确市场前景、贴近实际应用的项目,应由企业为核心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协同技术攻关。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构建共性技术平台,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完善利益与风险匹配机制,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四)促进高新区创新驱动,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大力构建产学研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强化创新型人才培育和引进,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并以此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高新区起步有先有后,自身基础不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各个高新区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各区域的高新区分类指导,站在全国角度整合高新区资源,既有点的布局,也要连成线和面,使各高新区取长补短。高新区要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水平,坚持既定的发展目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健全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基地。优先承接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加强对新能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企业的引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推动支柱产业向产业集群的跃升,走既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又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的集聚发展道路。

篇6

作者:陈立钢 李子运 单位:巢湖学院教师 江苏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

教育技术专业理论教育技术专业理论如同军事战略思想,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它主要包括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视听传播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等。从国内开设教育技术专业的学校来看,各校均把教育技术专业理论摆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对专业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呈失衡状态,重视西方的、现代的教育思想理论的学习,而忽视本国的、传统的教育思想营养的汲取。教育技术人往往对西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了解得比较多,但如果问到中国本土的教育思想有哪些,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有哪些可取之处,教育技术人往往无从谈起。南国农先生曾经谈过一件引发他思考的往事,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日本教育技术学者提到日本的“教育工学”这个名称是因为受中国的《天工开物》这本名著的启发而得来的。南先生说他听后既感自豪,又感惭愧,自豪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宝贵的财富,惭愧只知道这本书名,并没有研究过。此后,南先生在多个场合均强调在教育技术理论体系重构中,要多一点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研究和使之现代化的探索,多一点关注传承自己祖先的宝贵遗产、精神财富。[8]南国农先生的故事并非个案,近年来中外学者对教育变革的研究有一个明显倾向,那就是自觉地在东方传统文化中寻找教育的智慧。不少教育技术人士也已经开始关注这一点,并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如何克抗的《当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孔子教育思想给我们的警示》,马周周的《<庄子>蕴含的教育技术思想探秘》,沈书生的《陈鹤琴的教育技术思想与实践》。然而,从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角度来看,仅有这些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应该纳入到教育技术理论体系中来,因为其中蕴藏着无数先哲留给后人的关于教育的宝贵财富。比如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学记》中的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庄子对于技术的看法等等,这些思想和理论对于我国教育技术的理论重构与实践应用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近现代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立足本国实现自我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强大,从军事上的胜利到经济上的强大,从政治制度建设到科技文化繁荣,无一不是如此。教育技术的发展亦遵循这样的轨迹,只有立足本国国情走属于自己的学科发展之路,才能找到清晰的方向和光明的前途。对欧美教育技术理论的全盘吸收、一味依附,带来的是“水土不服”。如何在教育技术专业理论中融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内容,为教育技术人的知识体系补充本土的、民族文化的营养,这一问题值得教育技术人关注和思考。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知能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知能类似于战争中的武器装备制造能力。由于教育技术跨越计算机、影视、设计等多个与技术相关的学科领域,教育技术人此类知能具有跨学科、多元化的表现,颇具“通识”型人才的特征。但是,教育技术人才在展现其多元知能的同时,也时常被这样评价:搞教育技术的人懂计算机但不如计算机专业的人,懂网络技术但比不上网络工程专业的人,会影视创作但不如影视编导专业的人,能从事动画设计但又不如动画专业的人。教育技术人在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杂而不精、广而不深的现象似乎由来已久。

面对此类现象,部分专业人士提出要在课程设置上下工夫,各级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师资情况,选择某一个专业方向(如数字媒体方向),加大该方向上的课程比重,以此让教育技术学生在这个方向上学得深、学得精。这似乎是一个可取的办法,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真的这么做了,就会发现,教育技术将不再是教育技术,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影视编导、动画技术等等。教育技术人的根究竟该扎在哪里?这里我们不妨回味一下在教育技术领域经常被提到的两句话:电化教育姓“教”不姓“电”,教育技术姓“教”不姓“技”。教育技术人的根就在这个“教”字上,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知能的学习方面,也应是如此。只要我们能抓住服务教育教学这个根本,就能扎牢专业根基,继而可以将开发与应用做得深入,做出教育技术专业的特色来。从课程设置上看,国内众多学校教育技术专业的开发应用类课程似乎都与教育教学有所结合。比如网络技术与教育应用,网络课程设计,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育动画设计等等,这些应用开发类课程在名称上都是姓“教”的。但是,如果走入这些课程的课堂就会发现,这类课程虽然在名称上或多或少与教育教学有关,但课程内容基本是纯粹的技术应用与开发,没有能够将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理论、方法和规律与技术本身有效融合。网络技术与教育应用就是纯粹的网络技术,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等同于影视节目创作,教育动画设计只讲授动画制作。这些课程在内容上鲜有教育教学的影子,而那些连名称都与教育技术相隔绝的课程(如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情况就更糟糕。学生学完这些课程之后的确是学到了相关的技术,但对于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则是一片茫然。由于没有抓住在教育教学环境下从事技术开发与应用这个根本,学生往往感觉自己学的是其他专业的东西,教师往往感觉自己教的是其他专业的课程,而他们所教、所学的课程往往又只有比较短的课时,在这样的背景下,杂而不精、广而不深的结果自然要产生。教育技术需要培养学生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知能,但前提是这些知能应以教育教学为导向。针对目前现状,教育技术专业技术开发与应用类课程体系有必要进行重构。一个可取的重构方向是,让技术开发与应用建立在服务于教育教学这个基础上,提高专业课程间的耦合度,从而实现:别人会网站设计,教育技术人会网站设计,尤其精通教育类网站设计;别人会影视节目制作,教育技术人擅长的是科教类影视节目制作;别人会动画设计,教育技术人能让动画作品发挥出教育效用来。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从师资的专业化发展入手。目前很多从事技术开发与应用类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仅仅研究技术本身,而对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和理论理解不深,在授课过程中很难将这些技术类课程内容与“教”联系起来。如何提高教育技术专业整体师资水平,让其更专业化,让其成为真正的教育技术人,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要想解决它,需要依靠教育技术专家、学者的积极探索,需要教育技术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育决策者、管理者的正确引导。教育技术专业实践知能教育技术专业实践知能类似于一场战役中的实际战术运用能力,军事战略思想和武器装备要想发挥作用,必须依靠灵活的战术运用。教育技术是一门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学科,实践应用是它的生命线,要想把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益,必须借助教育技术专业实践知能的有效运用。学习技术开发只是手段,开发之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才是目的。但是从现状来看,教育技术学和技术学科的冲突比较明显,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学有明显的倾向,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从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实践简化为教育中的技术。

如前文所述,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技术开发与应用学习方面的问题本质上是源于相关知能的学习未能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融合。在教育技术研究方面,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也是比较普遍的。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为例,整合概念自提出以来,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关于整合的研究成果出现,但面对丰富的成果资源,从事整合实践一线的学科教师却总是感觉举步维艰。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研究成果多止步于理论层面上的建构与论证,缺乏将这些成果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的后续关注。教学设计研究也与此类似,尽管学者们不断创新着认为可以优化教学的优秀模式,但在实践领域,这些模式却很少能被真正运用,为教育教学创造实际成效。不少从事教学设计教学的教师一方面对有关教学设计的原理、规律和方法侃侃而谈,另一方面教学设计这门课程本身却未能以理论上所阐述的方式展开。此类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教育技术人的专业实践知能薄弱,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教育技术人在成长过程中对专业实践知能的重视不够。很多开设教育技术专业的学校都很注重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技术开发与应用类课程,而对能把这两类课程内容转化为实际教学效益的课程———教育技术专业实践课程,往往重视不够。比如不少学校在开设远程教育这门课程的时候,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远程教育实践则鲜有涉足。此类现象带来的结果是,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开发与应用知能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运用。教育技术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系统技术,而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是要在教学实践之中,不是在书房和实验室里。教育技术以优化教学、促进学习为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看教育技术人能否具备必需的专业实践知能。如何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同时强化教育技术理论类课程和技术开发与应用类课程同教育教学实践的联系,以此来实现理论、技术和实践的交叉融合,产生应有的“化学效应”,这是值得教育技术人重视的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经济全球化、学校开放化、教育终身化、学习数字化等都在对教育技术学科产生重要影响,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情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技术工作者一方面需要积极转换思维模式,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不断革故鼎新,另一方面,也应具备稳定的心态,抓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根本点,以不变应万变。从专业理论、开发与应用知能和专业实践知能三个维度入手,来分析和解决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是一种可取思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篇7

一、我校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逐渐淡化。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湘潭师范学院和湘潭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合并而成,有几十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历史,它凝集子几代人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两校合并后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师范专业,但学校基于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师范毕业生考研和到非教育领域就业的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考虑,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追求专业的学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的削弱。比如我校从2(0刃年到205年,师范类的招生人数依次是1841、1955、1553、1772、1589、1492,在校师范类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

(二)教师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我校目前尚缺乏教师教育的整体观念,对教师行业的师资培养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师资培养并没有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师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导致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程度不高,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衔接不够。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缺乏衔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辐射与职业教育师资的养成缺乏衔接,教师的双专业特征没有能够体现,不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

(三)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传统的“学科本位”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生的本体性知识掌握良好,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太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差。近些年来,实习单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师范生的普遍评价是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我们的学生不是自己“不会”,而是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会”。目前,在我校的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教育类的课程一般是“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再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以我校2(0)4级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为例,教育心理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犯学时(2学分)、教育测量与评价犯学时(2学分)、语文教学论70学时(4学分)。教育类课程总学时为18时(共12学分),仅占总学时数的8.2%。而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类课程普遍在20一30%之间。如美国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为73%(教育实习占21%),法国占巧%,德国占03%,新加坡占60%。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习时间短,模式单一,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师范生基本上采用四年级利用6周的时间集中到中小学进行实习的模式。在此期间,实习生除了进行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外,还要进行课外活动指导、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调研等。由于实习时间短,上述许多内容只是走过场,很多实习生刚刚进人角色,实习就已结束,加之实习期间经常受到就业和考研的干扰,使得教育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目前的实习只是一次性的,不重视“模拟实习”和“见习”的作用,实习生缺乏对中小学的感性认识,更不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二加强我校教师教育的若干举措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教师教育研究和管理

1.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顾问,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另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师教育工作相关的职能处室和教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教师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艺术三个研究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处长和人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和研究小组组长。

2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在学校教研经费中拨专款积极支持教育类课题的立项与申报工作,使教师教育研究常规化并提高针对性,以课题研究带动和提升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3.每年从教学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逐步建设好教师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训练的物质平台。

4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实行归口管理。教师基本技能归口人文学院,班主任工作技能、多媒体教学设计与操作、CIA课件制作等归口教育学院,艺术类课程归口艺术学院。提高教师授课的专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二)创新培养模式,适应不同人才的发展需要

根据教师的双专业性质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的“3l+”模式及部分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模块化,努力提高教师质量规格和专养成,后一年进行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享受师范生的待遇。培养方案模块化即非师范类专业在第四年都安排一个教师培养模块和专业深化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发挥非定向型师范的学科优势,并培养各种类型的师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

(三)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1.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育类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技能课两部分组成。教育理论课开设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和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技能课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等。通过调整,逐渐使教育类课程达到总学时的02%左右。

2精选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的适应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大师范类专业的师德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选择,做到有用和够用;选修课程要合理规划,必须有利于满足专业加深、专业转换或职业适应等需要而系统开设,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3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互通共享,提高利用率。协调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发挥CIA课件和网络等媒体资源的作用,实现多种媒体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四)加强教育实习,增强实践教学实效

1.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为了切实增强实习的实效,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教育实习:一是创造条件保证低年级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时间到中小学见习,增加师范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和归属感;二是增加试教、模拟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录像、“微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丰富和充实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真实情景感受;三是延长实习时间,逐渐探索周乃至一个学期的实习模式,让教育实习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一环。

2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采用“校内教师+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模式,聘任校外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充分利用校外导师所具备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拓展活动。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要建立所比较稳定的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一定建设资金,使其成为教师教育的实训基地和改革阵地。

(五)改善育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篇8

作者:刘学 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由于财经类院校的日语专业的专业内容还是以语言文学为主。课程也采用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语言能力的提高而设置。由于受片面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导向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过于偏重语言类(例如,精读、会话、听力、阅读等),造成理论课程偏多,课程缺乏创新性,虽然在高年级阶段加了经贸等专业知识课,但是还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满足社会的需求。由此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窄,应用能力较弱,跟社会实践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由于财经类院校的日语专业课程内容基本上采用综合性大学或外语类大学的教材,教师授课方式多以教材为主,忽略了文化内容的导入,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和素质能力的训练培养。教材开发力度不够;精读课程和其它课程之间缺乏相互协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外语能力,适应各种交际目的的需要,要求我们缩减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理论课程体系内容,在原有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优势,适当考虑压缩“精读、会话、听力、阅读”等语言类课程学时,增加相关的文学和文化类以及财经类的知识模块,依托财经院校的优势学科和资源,开设选修课供学生选修。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在的就业方向,选择经营、管理、法律、会计、计算机等相关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和掌握某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发展前沿以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利于在就业中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优质师资缺乏,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尽管师资队伍成梯队排列,拥有一定数量的教授博士,但拥有懂专业的资深教师数量相当不足。教师的全面素质(包括语言水平和技能、语言理论及外语教学理论水平、外语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较高的理论和科研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较高的人格修养等)有待于提高。教学方法上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授课模式,从而忽略了“以人为本”,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由于精读、视听说、翻译、国情类课程内容涵盖面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一刻不停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养成了依赖教师的惰性,在课堂上缺少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难以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迁移,难以生成新的知识点,难以通过反思活动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中的问题,纠正错误。此外,单纯的讲授导致教师照本宣科,难以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提升对语言背景知识的理解,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

针对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就业的多样化,发挥财经院校现有优势,有必要考虑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将精读、视听说、阅读等课程统合成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创建“精品课程网络课堂”。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网上答疑、网上作业,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变成无限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同时考虑适当增加专业选修方向,探索性地开设新课程,合并相近课程,完善精品课程建设,适当增加应用型知识课程,尤其是实用性和操作性课程,以提高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例如,适当考虑增设日本社会、经济、文化、民俗、中日关系史以及财经类课程,增加经贸方向、旅游方向、经贸日语等相关课程,增设日本社会文化、日本概况、日本报刊选读、日本历史、日语电影电视赏析、模拟导游、同声传译等选修课程,使得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有保障。这对于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也是必要的。要建立一整套除日语本专业以外的专业方向课程和其它相关学科知识模块的思路。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点调整专业方向模块,使原有的单一的“专业模块课程设置”向“专业+方向”(即“日语+X”)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迈进,并确立“以财经类院校为依托,突出财经方向”,推出包括“日语+外贸”、“日语+其他外语”、“日语+管理”等新的培养模式,既要考虑到让学生打好坚实的日语基础及获取必备的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又要顾及专业倾向,尽量使学生学习到较系统的经营、管理、法律类课程知识,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合社会的需要,努力促使日语学科和专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充分发挥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培养出既有扎实日语语言文学功底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又有经贸知识的、并能熟练地运用日语从事学校、科研以及外事、外贸、旅游、教学、翻译、国际贸易、对外交流、企业管理、金融业务等工作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办出本专业的特色。实现上述改革的措施如下:首先,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基础阶段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在高年级培养专业综合技能,以创新型高级人才为目标,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反馈信息进行有必要的改革,加大对语言和文学知识的传授。其次,确立基础骨干课程的课程协调设置。在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日语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听、说、读、写、译等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总之,日语的学习是一个整体的学习,不能按照各自的教学内容而将其分割独立开来,应全方位地相互协调贯通培养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践环节。培养财经院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旧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能力。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通过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剧表演、编辑报纸杂志、专题访谈、拍摄电视片等形式,延展课堂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网络课堂,整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也是实行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很好的方法。在日语教学中首先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自制教学课件,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手段趋向于全方位、多层次,使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刺激并重,使学生能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完全沉浸在教学要求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加强。通过利用和开发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构建基于网络的日语学习共同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日语开放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树立教学研究意识。外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能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日语实践活动,并有效地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师资队伍。专业师资队伍要在年龄、学历、学缘、梯队等方面有着合理的结构。复合创新型人才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素质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衡量教师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日语教师的全面素质主要指日语水平(包括语言水平和技能、语言理论及日语教学理论水平)、日语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较高的人格修养。外语教师除了充分全面了解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对其他相关课程有所了解,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对应用语言文字学、教育心理学和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把握,以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其自主训练的能力。做到彼此相互融通内容和难易度有机地衔接到位,相互配合。此外还要不断反思教学的过程与效果,从而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学校,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搞好科研的积极性,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要给术水平。积极参加有关学术会议,获得最新信息以指导实际工作,加强校际合作和国际交流,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以财经院校为依托,突出办学特色。财经类院校日语专业和外语院校、师范院校、综合类院校的日语专业相比教育资源不同,要利用其办学优势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其它类型院校的学生所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在保证和教学大纲要求一致的前提下,在吸收别人特长的同时,充分发挥财经类院校的师资和学科专业优势,实行以财经院校为依托,与经贸结合的办学特色。与财经类结合,就是适当开设“经、管、法”类相关课程,给学生设置经济、管理及法律方面的辅修,从而构建既有听、说、读、写、译等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课及提高人文修养的传统语言文学课,又有体现财经特色的专业课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牢牢把握住“发展全面语言能力”的方向,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中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学习好经贸类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后在这些行业的翻译和科研领域有所贡献随着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财经类院校日语专业在办学模式上要加强跨系、跨学院合作,在加强自身学科建设的同时,实现文理工科专业与日语专业之间的复合、交融与渗透,从而优化人才的培养模式。这种密切课内外结合,更新拓宽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会促进日语专业在办学思路、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领域建设的提高。

篇9

2.高职专业法学教育担负着为我国培育法律人才的重任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拓新。这就需要高职专业法学院不断地改革努力创建全新的人才培育模式。所以,高职专业法学教育的改革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因为法学人才培养问题是贴近现实的,需要加强对高职专业法学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因为高职教育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新一代的可操作实用性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点任务,由于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很多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来解决,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也被归属到法制社会中,这就需要法学教育及时提供给法律界很多的高标准、高素质的实用型法律人才,所以,国家对于高职专业法学人才的培育应大力给予支持,把高职专业法学的培育作为国家培育人才的重中之重。

3.高职专业法学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法律在社会中运用的范围十分广泛,需要法学人才具有足够强的实践能力,因为法学在社会中的应用地方有很多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所以可以将其归为应用性科学,这就要求高职专业法学教育与社会发展同步,需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法学教育进行培育法学人才。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有了很多的创新,使得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越来越稳定,这给法学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就需要高职专业法学教育不断地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育,还要培育出能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法学人才。

二、高职法学教育的现状

1.在法学培育的课堂内容安排上只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际操作

根据相关人员对法学教育课堂内容安排的调查统计发现,现在高职法学教育课堂内容的安排十分不合理。法学教育课堂内容都是关于一些理论性的,与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十分相似,而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最大区别就是高职专业注重实践,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注重理论,这就不符合高职法学教育的理念。例如,高职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中有法学原理内容设计但缺少了与社会市场经济相符合的内容,这是课程安排上的明显缺陷,只有理论,没有与实际相符合的内容。这就让学生失去了社会实践能力,与培育创新可操作的实用性人才相差甚远,不符合社会现代化教育模式。

2.高职法学教育培育目的与法律职业相脱离

在社会各个国家的法学教育中,不管这个国家的法学教育体制怎样,其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其法律职业影响着法学教育。不但影响着法学教育培育的目的、重点培育责任、培育对象的发展方向,还对法学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培育教学方式、法律教学培育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领导作用。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法律职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不但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自身的高素质教育,更要求具有社会实践能力,这才是高职法学教育培育目的与法律职业相符合的法学人才,高职专业要不断地培育出符合社会法律职业的实用性操作人才,这才是与社会市场经济相符合的法律人才。

3.法律教学方法落后不适应现代法学教育

现在的一些高职学院减少了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在课程安排上也只是注重传统课本理论系统和一些科学性内容,对于学生的社会实践操作能力不太注重,这种教育模式只是为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方便,而对于学生来说是缺乏社会实践的重点表现,学校并不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着想,没有思考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结果,这与现在需要的实用性操作的法学人才越来越远,这是由于高职学校没有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对于社会现代的需求还不是非常了解,对教育观念没有革新,依然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致使给学生一些理论性的书本,让学生背上面的法律条文,在课堂中举一些案例分析,并没有让学生深入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说是教师讲课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不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

三、创建培育实用型人才的高职专业法学教育模式

1.确立明确的高职专业法学教育培育目的,调整法学课堂内容安排

对于法学人才的培育主要划分为:实用型的法学人才、学术型法学人才、辅助型法学人才。在实用型人才中又包括了实践性法学人才和多层次性法学人才;学术型包括了法律教师、法学研究人员;辅助型包括了辅助法官、检察官、与法律相关的人员。高职专业培育的法学人才要根据以上几种进行培育,这样才能达到高职专业法学教育的目的。高职专业法学的教学内容应该做大力的调整,加强对社会的教育,在课程安排上要同WTO的法律内容相符合,尤其在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设置一些关于实践的课程安排,把教学模式改为实践与理论相相合的方式。

2.传统高职专业法学教育方式,突出法学教育的实践性

社会实践能力与法学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在教学模式中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在社会中的实践能力与课堂理论是需要高职院校同时进行培育的,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把传统的教育模式改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因为实践性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案例中体会到法律的真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从实践中获取并掌握法律的知识,例如,在课堂安排上学校要把课堂理论一节课与课堂实践一节课安排在一起,或者是一段时间安排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在学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理论进入实践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理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篇10

我国海洋人才发展的对策

1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

青年海洋人才是我国海洋人才队伍的生力军,是海洋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处于创新活跃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一般年龄在35~45岁之间[8]。我国海洋人才队伍中,青年人员居多。因此,应该加强对我国青年海洋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构建有利于海洋青年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社会环境,促使更多的青年海洋人才尽快成长,为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要完善青年海洋人才的科研经费资助体系,向青年海洋人才实行政策倾斜。设立青年海洋人才资助行动计划,重点资助优秀青年海洋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加大对青年海洋人才的使用力度,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实践中成长的条件。启用具有发展潜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研人员担当国家级、省部级等重大涉海科研项目负责人,增加海洋青年人才在重大海洋科研生产项目的比例。逐步消除项目申请、课题承担等课题管理中的论资排辈现象,放宽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申请国家海洋重大项目的申报条件,增加青年基金项目数量和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定期选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研讨和学术访问,提高其业务能力。在青年海洋人才的聘用和评价中,鼓励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注重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淡化论文数量和职务职称等外在因素,改善青年海洋人才的成长空间和环境。

2加强高层次海洋人才的引进工作

综合分析我国海洋人才发展现状,掌握海洋事业发展对海洋人才的需求以及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制订实施海洋人才引进计划,增强海洋人才引进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制定完善出入境和长期居住、税收、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课题申请、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科技研发条件、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参加院士评选和政府奖励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建立统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海外人才需求信息平台。健全运行机制,研究解决海外高层次海洋人才引进工作中政策性、机制性、服务性等问题。在创业扶持、成果转化、事业平台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引进人才干事创业,发挥人才作用。

3发挥重点工程的引领带动作用

应树立全局观念,着眼于解决海洋人才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海洋领域自身特点,制定实施海洋人才发展的重点工程,发挥重点工程的引领、带动和保障作用,促进海洋人才队伍建设。明确各项海洋人才重点工程项目的工作重点和目标,更好地体现海洋人才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战略定位。要以实施海洋重点工程为载体,做好海洋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流动、保障和引进等工作,引领海洋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8]。

4强化公民海洋意识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书籍等多种宣传媒介,在全民中广泛开展海洋教育,强化公民海洋意识,在全社会中形成关心海洋事业、重视海洋人才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构建全国性的“海洋科普教育基地”[9],开展海洋国土观念教育和海洋科普教育,定期举办大型的海洋科普宣传活动,实现海洋观教育和海洋知识普及教育的常态化和日常化[10]。

5加大资金投入

篇11

化工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目标

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应基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素质特征定位、教育培养体系特征和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等开展研究、实践和反思,明确以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理论为指导的化工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的改革实践总目标。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具备三个要素:意识、机会与能力。首先是意识,即学生要有成为创新人才的意识和动力,它包括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的视野及对科学的热爱;其次机会指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必要的平台和载体;最后是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内涵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工程的实践、集成与创新的特征,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的目标必须符合过程工业科技创新及化工学科发展规律、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这也是新形势下化工专业的工程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色建设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质特征和质量保障体系等三方面,也是工程教育培养体系改革与专业建设的最终目标追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创新的理念,不断拓展专业内涵,形成宽口径办学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多模块模式。通过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成为面向和引领未来的卓越工程师;通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的讲授、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安排、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各种人文素质及科技讲座、各种竞赛等环节,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现代工程教育培养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应该是在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即:学生能够掌握更扎实的技术基础知识,领导新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建造与运行,理解研究和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和战略影响。因此,在培养计划制订、教学方法改革等过程中必须始终强调实现基础知识厚、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和适应能力佳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的养成。

化工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实践

采用理论研究———实践———总结———再实践———再理论研究的思路,推进化工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实践。把工程教育内涵提升的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相结合,建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特征的教育培养体系;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体系优势转化为基于工程实践与创新的化工类专业培养优势,通过国家特色专业平台建设更加有效地提高化工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等化工类专业特色凝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等化工类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复合的专业培养模式: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创新的理念,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拓展专业内涵,形成宽口径办学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形成多模块、复合化和卓工班相融合的专业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二是卓越的人才素质特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通过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综合素质高、工程能力强、能够成为面向和引领未来的卓越工程师。三是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的讲授、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安排、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各种人文素质及科技讲座、各种竞赛等环节,构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实现。由此确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创新、创业能力;“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上得来”的具有成长为高级化工科技和管理人才、企业家和知名学者的潜力。

(二)专业特色模块和课程体系构建

篇12

1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健身、养生、旅游、休闲等消费大大增加,体育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体育旅游产业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机。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人们对体育旅游愈加关注,并创造了上百万个就业机会。后奥运时代,热门行业将有所变化,服务业、体育行业、旅游行业将持续走强。随着体育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体育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国内多所大学对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进行了一些尝试,自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先后开设了体育旅游专业后,体育旅游专业在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开始开设,但与体育旅游的发展速度相比,人才培养速度远远滞后,目前,体育旅游人才的缺乏成了制约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湖南省更是如此,快速发展的体育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湖南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湖南省目前还没有一家本科大学培养体育旅游专业或方向的专门人才,严重制约了体育旅游的发展。因此,对湖南省高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或方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湖南省本科层次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有利于湖南省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促进湖南省体育旅游的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湖南省高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可行性分析

2.1体育旅游产业化为体育旅游专业(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体育旅游是伴随世界体育旅游的普及、国内体育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而崛起的。北京奥运会后的“十一”长假,奥林匹克中心区日均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2万人次,超过故宫的7万人次。体育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的支柱产业,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日下发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1]。2009年12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在“动观天下”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上联合向社会发出《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倡议书》[2]。以上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体育旅游发展即将出现一个大飞跃,但是体育旅游发展离不开体育旅游人才,体育旅游要想快速健康发展,当务之急就是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跟不上,体育旅游的发展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在高校开设体育旅游人才专业(方向)是时势所趋,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也为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开设提供了就业保障,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2.2湖南省高校具备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条件

湖南省现有高校中大多数学校现均以开设有体育专业和旅游专业,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教师,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来看是能够满足体育旅游专业教学需要,湖南省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可以为体育旅游专业提供广泛的实践场所,也就是说,湖南省高校已具备了增设体育旅游专业的基本条件。

3湖南省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培养目标

制定培养目标要结合目前市场需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万怀玉在“论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出有55%的旅行社、旅游景点认为体育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最首要问题为体育旅游导游的缺乏。其次是体育旅游的管理人员[3]。因此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湖南省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体育和旅游专业知识,能在各种体育旅游企业部门、体育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体育旅游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3.2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规格

根据培养目标,参考其它高校的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规格,特别是结合湖南省的体育旅游实际,湖南省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规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养成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熟悉国家有关体育和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敬业精神。二是系统掌握旅游学、体育学等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体育旅游相关的经营和管理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素质,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具有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三是掌握一门外语(英语),取得CET-4级考试合格证书;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取得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2级考试合格证书。四是由于体育旅游职业的特殊性,还需具备普通话、初级救生员、水上救生员、户外运动指导、登山教练员或高山向导等资格。

3.3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各大学的体育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基本相似,包括两段式教育,学分制,主、辅修制等。由于体育旅游专业的特殊性和它的职业特点,还应重点突出以下培养模式:

3.3.1知识加技能的培养模式

体育旅游活动参与性极强,因此应特别强调技能的培养,每门专业课应采用实验、实际操作、模拟现实等实践性较强的教法,特别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安排上应保证不少于一年的实践学习环节,让学生充分熟练各种技能的学习。以保证学以致用。

3.3.2“全中有特”的培养模式

究竟是培养专业化窄口径人才还是通才型宽口径人才,笔者认为也是应按专业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体育旅游的范围非常广,若一味强调通才型宽口径人才,可能会面临专业人才不“专业”的尴尬,导致眼高手低,学不致用。在广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针对湖南体育旅游特点,以户外运动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湖南体育旅游特色,在开设课程中应注重相关知识的课程的设置和传授。

3.3.3校企合作“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体育旅游专业是对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的专业,由于人才缺乏,相关的体育旅游企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肯定是实用型,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马上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才。要想培养出最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校企合作是非常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做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设置,并直接进入企业见习或实习,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与社会需求实现最大程度的衔接,解决目前的人才供需矛盾,促进体育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篇13

1.2通识教育的具体延伸过程

众所周知,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都是本科院校普遍建立的培训目标。通识教育的发展以来,一直都是坚持大学教育不仅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情,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做人,只有做好人,才能够谈论做好事。通识教育应该尊重和满足人性的需求,促进人们能够长远发展,其哲学就是基于“自由”的理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识教育的目标明确定义为“受过教育的人”,对他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教学,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们应该尊重和敬畏生活,对生活进行品味,追求自身价值的体现。通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造能力,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集成,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为后续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1.3实践教育模式的开展

就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社会上更加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所以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应该着重进行人才实践课程的安排。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课程设计就是各大学校实行实践课程的主要实践安排。但是很多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尤其是女同学,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分组,将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与较薄弱的同学进行匹配,保证每个组都有一名以上的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其他同学作为辅助作用。每个同学之间保证互相合作,达到最终的实践意义。

2应用型人才的通识教育培养模式的分析

2.1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不仅强调数量,应该重点强调质量。通识教育的课程必须拥有相应数量作为保证,但数量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很简单,学生就不会有太多收获,也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课程内容,不断进行挖掘,甚至在进行数学和物理的教学上,教师还能够使学生对自然科学进行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文科课程,这样的通识教育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即使只有设置10多个课程,但只要老师能够专注于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还要积极进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可以让通识教育能够发挥其真正的效果。在通识教育中,其实知识内容并不是盲目在于多。也就是说,课程应该合理进行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还要设立很多不同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能够一步一步深入研究和掌握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将学习知识进行消化,并且有效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工作

在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中,教师力量相对缺乏是高校培养和发展复合人才的另一个瓶颈。可以说,缺乏复合型的专业教师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高校教师的通识教育教师数量较少,所以,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工作。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往往依赖于高质量的教师。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是一个行家,还应该有广阔的视野和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这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因此,高等院校应特别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给他们更多锻炼的机会,尽力给教师创造和重点大学优秀骨干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使得他们成长为优秀教师。高校的教师应该有勇气跨越阈值,获得一些其他专业的学位。同时,学校应该打破学术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强各个学科之间合作的教学模式,通过各个专业教师之间的交叉,合力培养应用和创新人才。

2.3规范教学过程

通识教育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对于教学过程的要求十分规范和科学,虽然其具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其基本观点都是相同的,如强调做好阅读和理解工作,所有课程都是由教授进行授课,采取小班制的教学方式,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得教与学进行有机结合。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我们应该合理设置教学课程,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还需要有效地杜绝一些投机现象的发生,有效保障教育教学的公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的教育,使通识教育在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方面的工作得到有效的协调,并且能够获得持续的发展。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1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够为同学们传授更多的知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们要时刻保持着危机意识,不能满足于自己当前的现状,要时刻了解当前的社会动向以及自己所授课专业更新的内容。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每时每刻知识内容都在更新,所以教师每天及时关注相关动向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该订阅相关的期刊,定期进行教师素质考核等,为同学们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做好保障。

3.2环境氛围熏陶

目前的同学中独生子女数目较大,作为新世纪的继承者,他们不闻窗外事,对于社会上的事情不甚关心,所以作为教育基地大学,教育是首要的,而学生的情商培养更是非常关键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质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所以对于目前的教学考核来说,学生的考核不能单纯拘泥于一张试卷,还要有口语考核部分,对于应变能力的考核、对于处理问题事情的考核等都应该提到日程上来。学校可以定期为同学们播放一些对于提高情商培养的视频,定期邀请影响力较大的人物进行演讲,让同学们培养一种意识。只有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才能够为社会上提供更多的有用人才。

3.3校企合作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人了大众化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提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案就是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与就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企业可以派员工对同学进行相关的技术培养与相关工作的安排,提前给同学们一个工作环境的熏陶,让同学们对自己将来的工作环境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可以与企业签订相关的合同,企业也可以与自己印象较好的同学进行定向培养,毕业之后便可直接进入单位进行工作。

4人才需求即社会需求的价值体现

4.1人才培养趋势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应该考虑“个性自由与制度约束的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统一、专业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以体现自身的教育质量与特色,保障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人才的培养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教育,只有定向的培养专项人才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而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共同的努力,要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目标。目前很大一部分同学的学习意识并不高,没有社会压力,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对于学习没有很大的兴趣,此时就要对这部分同学进行危机教育。

4.2从本质上解决同学们的思想问题

对于同学们的思政教育工作,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定期选取《变形记》让同学们观看。其中就有很多对学习非常厌恶的同学在经过变形之后,改变了不少。对于同学们而言,他们只是缺少一个了解社会的平台与媒介,需要学校与家长们的合作,让同学们对外界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同学们真正想要学习的决心与意识。

4.3心理问题

目前的就业压力较大,如何让同学们在健康的环境之下茁壮成长就需要教师们的及时关注。学校可以通过网路媒介定期对同学们进行网络调查,调查内容可以是心理测试以及对课堂教育的一些意见,同学们想要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等,校方可以通过不断完善教育模式来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另外,家长也要与校方多多交流,现在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孩子的学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与心理问题都彰显出来,所以无论家长方面工作如何忙碌,还是要对自己的子女负责任,只有经济上的满足往往是不够的,还要在精神上进行关爱。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