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共享实用13篇

人才资源共享
人才资源共享篇1

在我国,区域又叫块块儿,系统又叫条条儿,因此,人才共享又可分为块块与块块共享,条条与条条共享,以及条块共享。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共享不妨叫做点与点的共享。

新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人才国际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共享的趋势已经出现。所谓“环流人才”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在各国之间流动 ,为不同用人主体服务的人才。人才资源共享方式包括以下诸种:

(一)参加项目

即人才经管理主体同意,加入到社会其他人才使用主体的一项工作中负责某项工作。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如沈阳市创建了一个国际软件园,引进了美国EMC,韩国OLG、CNS等世界500强14家,中国软件百强5家,共筑人才共享平台。他们以项目寻求合作,互相支持。

(二)担任顾问

即经人才管理主体同意,担当其他社会用人主体的顾问,向人才使用主体提供业务指导、智力支持。如中国人民空军为了加强部队人才建设,除了聘请国内人才专家担任人才顾问之外,还聘请了两院院士担当技术顾问,帮助解决重点科研难题。这属于条块共享,又叫军地共享;如果是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共享则可以称之为“央地共享”。

(三)行政兼职

即经人才管理主体甚至上一级行政部门同意,兼任社会其他单位实际职务,负责行政或业务工作。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建中既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又兼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经黑龙江省教育厅出面协调,达成协议,其科研成果由两校共享。这属于系统内不同组织与组织间的横向共享。

二、人才资源共享的理论依据

(一)知识的可流动性与可组合性,决定了人才资源共享的可行性与无障碍性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农业革命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工业革命解决了物质的远距离、大规模移动问题,现在正在进行的信息革命解决信息、知识的远距离、大规模移动问题。由于知识具有可流动性与可组合性,加上宪法赋权以及世贸规则规定的自然人自由流动,所以人才资源共享是通畅无阻的。

(二)知识的可复制与交换低成本,决定了人才资源共享共赢与共享的积极性

信息(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一个重大不同点是,物质资源通过共享而价值递减,信息(知识)资源通过分享而价值递增。肖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一下,你还是一个,我还是一个;但是,你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相互交换一下,你变成了两个,我也变成了两个。”这就是信息通过交换而倍增、而繁荣定律。在交换过程中,任何一方不仅没有受损,反而收益,达到共享共赢的结果。 我国宋代诗人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如果把人才比作一轮明月,每条江面上都会映有一个月亮,都能够分享。这是讲人才可以共享原理的。但是,在用的过程中你不要有短见、浅见,那是遮蔽你眼光的浮云,只有做到无云,你才能得到一片辽阔的万里云天。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三)大科学时代的科研,艰巨而复杂,要求人才资源共享的范围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增强

世界科学的发展,从最早的手工作坊,走向小科学的实验室,又走向大科学和超大科学时代。科学探索的艰巨性与复杂性,需要多学科、多兵种联合作战,而人才共享机制能够满足这种客观要求。这种共享,从成本投入角度讲,首先是区域共享,而后是国内共享,再次是国际共享。美国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说:“当不同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关怀同一个问题的时候,理性就出现了。”

三、人才资源共享的现实意义

人才资源共享,如果从现象上看,并非始于今天,而是很早就存在了。为什么我们今天予以强调?这是因为,它在当前的中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召唤我们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造就,而采用人才资源共享模式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是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经济学中的资源禀赋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区域或组织资源禀赋不同,各有优势与劣势,如果各个区域与组织都能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就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增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求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人才共享是一个重要途径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指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的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及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共或私有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加强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强化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网络联系,就成为必然选择。

(三)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并非一种单纯的科技进步过程,而是一个社会进化过程,人才共享是社会发育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学者们发现,近代以来,世界科技领先国家,从英国转移到德国,又从德国转移到美国,并非只是单纯的技术创新的结果,其间伴随着社会组织创新、科研制度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创新等,是一个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结果。努力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实际上是推动社会进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四、人才资源共享的国际经验

在发达国家,人才资源共享已经创造出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我们可以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化大城市的经验中得到不少有价值的借鉴。

(一)制定有利于促进人才资源共享的法律、法规、政策,并积极推进

这些制度性建设,主要强调尊重人的择业自由,消除人才流动与择业的地域、户籍、社会保障衔接等限制。纽约的特点是给人的发展以更大的自由空间;伦敦的特点是各类主体职责分明,程序规范;东京的特点是“官产研学金”多方合作协调。

(二)建立人才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持系统,提高配置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运转,提高人才共享效率。以加拿大为例,不仅有布满全国的公共服务系统,而且有商业性有偿服务系统,彼此配合,共同支持人才共享。在这样的系统之内,组织与组织、个人与个人,都可以实现快速搜索、快速配置。

(三)建立人力人才资源市场,使供求双方通过价格信号获得有效信息,满足共享需求

市场信号就是工资水平。工资水平引导人才流动。在发达国家,稀缺人才价值不菲,他们往往通过猎头公司获得更高的职位,获得更大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的市场已经扩展到了国际,从更大范围获得共享资源,例如美国从印度聘请软件工程师,甚至比国内成本还要低廉。

(四)倡导人才资源共享文化,使人才资源共享活动能够持久进行,并产生积极成效

共享文化是共享活动的土壤。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特别注意倡导多元文化,鼓励平等竞争,反对种族歧视、就业歧视,性别歧视。认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才都有其长处,多元合作有利于创新、创造。在人才资源聘用过程中,应对不同的民族特点、民族习惯给予充分的尊重。

五、人才资源共享中的问题与矛盾

人才资源共享无论对组织、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诸多好处,但是,从国内现实看,在这方面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到共享意义,缺少积极性

其根源就在于传统社会小生产的自给自足。传统农业社会的小生产思想虽然已经过时,但是形形的小生产意识不是一时半时能够消除的。当前的中国,仍然是修墙者多,筑路者少。不少地方政府不懂得应该与科研机构、大学联系,寻求支持。官产学三者的合作总是搞不好,原因也在于此。这需要大力宣传共享意识、合作意识,倡导从全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谋求更大的社会效益与人才效益。

(二) 运作方法不够正确,导致无效而终

人才共享对于中国人来讲,还是一件新事物。由于各个主体之间并非上下级隶属关系,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人才共享操作方法之研究,可以参考美国学者埃兹科维兹三S模型(后来修正为四S模型)。三S模型,将政府、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三方都抽象为一条螺旋线,彼此不同,而又互相缠绕。三方都可以牵头成为主驱动力。模型任务,并不是只有政府才能牵头,关键是各方都要相互支持对方牵头,扬长避短,互惠共赢,谋求长远利益。

(三)所获利益处置不妥当,必然鲜克有终

在一些共享活动中,刚开始效果不错,可是到后来就逐渐难以为继了。究其原因,往往是利益处置不当。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终止合作、不了了之的结局。因此,需要在共享之初就明确双方或多方的权责利。

(四)共享建立在个人关系基础上,缺少长效机制

无论是我们国家,还是西方社会,凡共事都主张讲诚信。在人才共享方面,有关双方或多方也应该这样。但是,有学者指出,西方社会讲的诚信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的,而我们讲的诚信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之上,也就是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一有变更,共享与合作立马出现问题。解决之道是中西结合,契约加关系,而且契约要重于关系。

六、人才资源共享的发展与改革

人才资源共享,在经济全球化与人才国际化潮流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出现新的趋势。一是共享需求从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上升;二是共享需求从应急一次性发展到连续持久性;三是共享需求从单项性发展到综合性;四是共享需求从灵感冒出,发展到动力形成。

一些研究者还认为,做好人才资源共享的关键在于努力减少共享人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此,需要建立人才信用档案,又叫征信档案,并实行社会化管理。这样,可以消减信息的不对称,降低共享风险。

深入研究人才共享的形成与发展,就会发现,共享是现象,现象的后面是体制、机制与环境问题。如果没有这三个方面新的突破,共享活动很难优化深化。这主要涉及人才岗位聘用制度、人才考核制度与人才分配制度。

(一)共享人才聘用制度的改革

人才共享能不能优化深化发展,首先与人事制度中的聘用、流动制度有关。应把人才共享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肯定下来,对于不同性质的人才实行分类管理之道。例如,对于社会通用性强的专业人才,应该在岗位聘任上坚持“个人自由申报,单位自主聘用,社会宏观调控”的政策,使之在工作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被社会所共享。对于具有特殊才能,社会其他单位又确有需要的,也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予支持。当然应要求其处理好主副关系,不能偏废。

(二)共享人才考核制度的改革

在人才共享过程中,如何对人才实行考核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凡是超过3个月在其他单位工作者,应该给出书面评价。在共享过程中做出的成绩、业绩应该在人才管理单位通报周知,承认其贡献与价值。要积极推进执业资格国际互认,开展社会化的人才评价。

人才资源共享篇2

1 京津冀区域人才资源共享的意义

京津冀区域地理位置相临、文化传承相同和相融、资源禀赋互补、交通网络发达。2015年4月,《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这标志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实现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核心问题是促进区域内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包括物资、资金、信息和人力资源等。而在各类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原始动力,是促进其他各类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京津冀三地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形成了不用的人才资源结构,天津和北京拥有更多的优质人才资源,河北则拥有更多的资源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随着产业的协同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必然伴随着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加快京津冀三地人才资源的合作和共享机制的构建,是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的有效手段,更是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2 京津冀区域人才资源的差距

2.1 京津冀人才资源分布呈不均衡状态

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特别是体制上的原因,导致三地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京津两地对各类人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国内外大量高端人才集聚到京津地区。特别是北京,人才素质和档次明显高出周边地区。河北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较京津两市要低,与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尤其是河北省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端人才与京津两市相比差异较大,明显低于北京、天津地区的数据。

2.2 京津冀人才培养和教育投入差距较大

北京、天津两市较早开始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从教育层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养。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搭建人才创业平台,为人才的开发、培养、发展以及人才的创业提供了机会和平台,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成功助推了人才的聚集与提升。而河北省的教育投资力度较小,教育设施落后,教育资源配置较低,配备人员科技经费有限,人才的教育环境较差。

2.3 京津冀人才发展的政策差距较大

长期以来,京津冀三地在人才资源利用、人才服务、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流动等人才政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了三地人才市场始终处于相对独立的分割状态,人才的具体政策制度缺乏协调和配套,阻碍了三地区域间的人才交互合作与人才自由流动,致使区域间人才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三地的户籍、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有效对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3 加快京津冀区域人才资源共享的策略

3.1 发挥政府统筹全局的作用,优化人才资源共享的宏观环境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政府在人才资源共享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打破行政束缚,消除区域内各地各自为政和地方保护的局面,消除人才资源共享的行政障碍,是京津冀人才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政府应合理规划区域产业的发展,在人才流动的法律法规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高端人才的共享提供财政支持,特别是加大河北省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均衡京津冀三地的资源分配,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3.2 利用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人才弹性流动

由于长期的不均衡发展,京津两地的人才需要接近饱和,整个社会的资源有限的,大量人才集聚京津,无论在就业、养老、医疗和教育等各方面都出现严重的资源紧缺,造成生活和工作成本增高。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会起到作用,市场会引导资源向天津北京周边流动,包括人才资源,各类人才通过利弊权衡,一部分会转向河北发展。人才弹性流动就是打破传统的户籍、档案等人才管理制度束缚,在不改变人才与其原单位隶属关系的前提下,经过协商,双向选择,将人才以“长租短借”、周末借用等灵活方式共享,以充分利用各类人才价值,实现“智力流动”。

3.3 健全京津冀区域性社会保障体系,消除人才资源共享的体制障碍

北京和天津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于河北,在交通、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生活和工作方面都为人才提供了最优质的资源,河北省虽为人口大省,却没有充足优惠的吸引人才发展的环境。建立京津冀区域性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才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没有后顾之忧,这是实现人才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去年6月,河北省试点京津冀医疗服务一体化,打破区域束缚,京津冀三地医疗资源的强强联合,这对在医疗卫生领域实现三地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疏散北京和天津的医疗养老压力,弥补河北的医疗养老缺口是人才合作的重要保障。加大对河北省的教育投入力度,共享教育资源,将京津的优质资源引入河北,将河北的人口资源转换为人才资源。

3.4 加强各部门协调力度,建立人才数据库共享机制

京津冀应该加强统筹协同的力度,建立人才数据库共享机制,搭建统一开放的人才交流信息平台,使区域内的人才信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整体考虑区域未来人才需求总量,确立人才开发的重点、统筹考虑人才引进、培养的分工合作,实现人才结构的错位布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人才流动表现出新的流动特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信息化流动,人才利用现代通讯和网络等手段,将其智力和知识等无形资源转化为信息形式传递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实现“才”与“人”相对分离的流动。只有加强人才数据库共享机制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人才资源共享篇3

一、引言

人才是地方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在地方高校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现有人才引进机制无法满足地方高校人才需求。如何深化“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创新地方高校人才工作管理机制是地方高校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地方高校与人才的厘定

人才[1]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对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因素,而且要求层次更高。

地方高校[2]是指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地方所属高校。我国现有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0%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地方高校肩负着区域人才培养以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

进入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地方高校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地方高校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办学实力,而加强师资队伍高层次人才建设是地方高校面对挑战的关键因素。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综合考虑学校的定位,考虑学校学科专业的实际需要,考虑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考虑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引进适合学校发展的人才是关键。

三、地方高校争夺高层次人才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人才决定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共识。但是由于政策、传统机制等原因,现有高校人才引进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对人才资源的需求。譬如,高校属于事业单位,人才的引进和流动要受到事业单位编制、干部身份及人事关系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地方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大多是部属高校、重点高校流出的或因地域、亲缘等原因而流进的人才。为了吸引人才,地方高校曾不惜放开身份、关系等限制,最终导致高校之间关系不和谐,甚至出现恶性竞争。例如,前些年实行的重建档案政策,不但使人才流出高校与引进高校关系紧张,同时引起诸如职称评审、退休办理、社保办理等一连串的问题,严重的甚至引起高校与高校之间对簿公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出现了“星期天工程师”、“不动编流动”、“飞行院士”、“候鸟教授”等柔性的引进方式,也就是在不改变人才国籍、户籍、身份,不改变人事关系的前提下,以提供智力服务为核心,不受工作地域、时间、方式限制的一种人才智力引进方式,曾经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才争夺的激化。[4]但是,由于对此引进方式的理解不深入、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经过多年的实践,诸如主客体矛盾、并发矛盾、成果归属、管理盲点等问题[5]已经凸现出来。

四、建设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机制

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1]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此方针为我国今后人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为全社会尊重人才、爱惜人才、支持人才、用好人才营造了更加浓厚的氛围,也成为今后高校人才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地方政府主导,营造共享氛围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近年来,各省市政府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并纷纷出台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加大力度优化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搭建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新平台,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这是各省市政府重视的结果。地方政府还创新地方高层次人才工作管理的机制,成立地方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的专门机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出台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政策,鼓励地方高层次人才发挥所长,同时为高校、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地方政府也落实“以用为本”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用好用活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工作、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二)结合地方实际,科学规划共享岗位

岗位设置管理是当前高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岗位”是工作任务,不代表身份、资格,它要求必须有一定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与之相匹配,“人”和“岗位”结合能真正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6]这与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强调的“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理念是一致的。柔性引进凸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共享岗位不明晰的问题,因此,科学规划共享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任务是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有效实现的前提,可以避免柔性引进引起的一系列问题,[7]也为后续的合作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才资源共享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5002

1湖北省高校科技人才资源现状

湖北高校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明显。全省共有普通高校89所(其中部委属高校8所,省属本科高校27所,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等职业学院51所),独立学院31所,普通高校总数居全国第2位。在校研究生8.26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118.49万人。在校生规模居全国前列。

学术队伍整体实力强。高校高职称人数多。全省高校专任教师7.11万人,其中正高7561人、副高21009人,均居全国第四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3个百分点。

高校高学历的人数多。全省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8652人、硕士学位22515人,位居全国前列。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

高校高水平的人数多。到目前为止,在鄂“两院”院士总人数达到63人(其中:高校33人、占61.1%,科研院所15人、占27.7%,其他6人、占22.2%),在鄂高校“两院”院士总人数居全国第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3人,居全国第4位;“新世纪优秀人才”有215人,数量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北京、上海;高校“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居全国第3位;国家“863计划”专家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6个,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2人,居全国第4位;楚天学者89人。高层次杰出人才在我省高校教育、科技活动的各个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对高水平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

2科技人才资源的共享现状

为了了解湖北省科技人才资源的共享现状,本研究选取六所高校,分别为武汉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武汉理工大学(“211工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市内普通本科院校)、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高职高专)以及湖北师范学院(武汉市外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等六所湖北省内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为代表进行调查研究。

笔者选择以上六所大学,因为其分别在高校的层次、专业、特色上皆有一定代表性,较能体现湖北省高校科技资源共享现状,并且在研究构建湖北省高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上可以体现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

从表2可以看出:高校人员通过科技资源共享,来实现科研项目的参与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理工大学明显高于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语言文化学院等院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和湖北师范学院的科研参与度高于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科研参与度高于湖北师范学院。说明“985”和“211”工程的院校的科研参与度明显高于一般普通院校,普通本科院校的科研参与度高于高职高专的院校,武汉市内院校科研参与度高于武汉市外的院校。

相比其他省市,在高校科技人才的数量上我省占有一定优势,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省高校科技人才深层次断层、人才结构不合理、科研队伍较不稳定、科技人才归单位部门所有,科研力量分散,条块分割。个别学科尤其是新兴学科的带头人后继缺人等问题严重,这些因素都将制约我省高校科研的发展。要将我省高校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起来。首先必须要将高校科技人才资源的结构、总数和分布等状况全面掌握,其次依据人才资源的现状,运用积极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措施,调整人才结构,使我省优化高校科技人才配置情况,准确把握人才共享信息,完善人才共享制度,促使人才共享平台积极有效地运行。

我省高校科技人才资源共享情况不佳主要表现在:

(1)校际间的科技人才合作较少,尤其是不同层次的高校。

(2)校际间的科技人才信息较少,没有一个有效的宣传平台。

(3)科技人才还不能满足社会、高校发展的需要,科技人才的数量不足。

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专家及学科带头人,其中包含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研究团队严重缺乏;科研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装备,仍然被省外占领;科技发展的、机制、体制和政策还不够完善。

通过比较我省和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达的省份区域统筹管理模式、历史演进过程、运行机制等方面,较易看出,现今我省高校科技资源的合作与共享还处于市场配置初级阶段。我省和北京、上海、江浙等我国发达地区对比,我省政府职能更偏重于利用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形式进行宏观调节。总体来看,决策重心偏高,高校的自主决策能力差,并且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历史原因对于我省高校科技资源合作与共享还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运行机制、决策手段、政府统筹管理方法上有诸多体现,这使得目前湖北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既不和国内基础条件优越省份的区域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类似,也不和市场经济改革前分级而治、条块分割的资源配置格局相类似,而是将计划向市场转变的过渡时期的资源配置特点体现了出来。于是高等教育自“条块分割”的非区域资源配置而向“条块有机结合”的区域资源配置变化的过程中显示出明显的路径依赖倾向。

3湖北省高校科技人才资源合作与共享的问题存在原因

3.1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组织机制不健全

我省科技人才资源共享情况较为不理想。高校教师通常都是一边从事科研,一边教学。当前我国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是对教学科研人才实行了“单位制”式的管理,即以专业学院为单位对教师进行人事管理与考核。这使科技人才资源被单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严重,使较多具有相近研究领域的专家被分布在不同的专业学院。

3.2高校人才管理体制不合理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高校人才资源“社会化”提出新的要求。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人才按计划分配、安置,人才归属于一个单位或是一个部门,这就让单位与人才有了依附关系。人才的流动须按计划来调配,一般说来是一次分配定终身。

湖北省作为我国中部省份,具有科技经济发展较为不平衡的特点。这种不均衡在科技资源区域布局上显得更为明显。高校科技人员在区域分布上也存在东西失衡、南北不均的现象,并且还受客观环境的一定影响,我省人才队伍的规模及素质还不能适应所在地区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人才所集中的地域方面,武汉作为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集中了绝大部分的科研人才。据相关资料显示,武汉地区集中了我省近90%的科技人员,75%的科技经费,60%的科技信息资源,是全省科技资源聚集的中心。对比下来,我省其它地区的科技资源占有率极少,尤其科技人才资源上极为稀缺。

3.3高校科技队伍的学科(专业)结构不甚合理

我省高校科技队伍的学科(专业)结构不甚合理。一方面有的专业科技人才供大于求,而另一方面某些专业人才数量存在短缺,其中在工科类的电子、通信、机械、工业自动化、汽车工程和计算机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专业人才需求缺口最大。湖北省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全省现有人才与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需求不适应造成了科技人才结构的不合理。近些年高校扩招,在所调查的六所高校问卷中显示:有部分高校师生比高达1:19以上(教育部规定合理的师生比一般为1:14),高校教学任务重,必然其在科技工作的投入上受到影响。并且部分高校科技人才在具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还较低,特别是有国际化背景的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不高,并且一个专业“四代同堂”、“近亲繁殖”等现象还存在于大多数高校。少部分高校把科研学术人才转岗到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比例过大。这都使得我省高校科技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3.4高校科技人才激励和评价制度还需完善

由于当前对教师科研工作的业绩考核标准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使得他们在选择研究课题的时侯,缺少追求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回报的动力。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激励机制尚未根本形成。他们过多地考虑每年度到校科技经费数额,过多地考虑技术要求和学术要求,对市场的需求由于考虑不足而知之较少,造成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无法与技术市场有效对接。除了由用户支持的研究成果能够在较小范围以内获得使用以外,绝大部分的研究开发项目在成果通过技术鉴定、、著作出版或是获得某些科技奖励之后就算完成任务,科技投资的效益回报和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未能被职称评审机构纳入考核范围,导致科技人员缺少积极性、主动性来对待困难的推广应用工作。一定数量的本应拥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新成果也因此失去了最佳时机,没有及时获得有效地推广及应用,所有科研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成了无用功。

高校当前采取的科研激励机制应该将成果的质与量以及短期成果与长期成果的关系不断进行研究。各高校在所实行的科研激励办法上各有千秋,然而其均是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产出量(如数、出版专著、教材数)为考核标准,进行量化考核,还将考核结果直接挂钩于奖金、津贴、职称晋升等一系列个人利益上。并且有相当一部分高校还以是否在CSSCI或SCI期刊发表两篇以上论文为博士生是否能按时毕业的前提。在此科研管理机制的作用下,近年来各高校在科研论文数量上确实有了大幅上升,但其中具有重大前沿价值的高水平科研创新性成果却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科研论文的质量应怎样考察和计算难以列入考核指标,从而造成了高校科研成果外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在国际上或国内学术前沿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数量却是凤毛麟角。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固然也出现了很多教授及副教授,然而其中必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实际科研水平较低和科研创新能力缺乏的人。

4构建科技人才资源合作与共享平台

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是人才。高等院校是科技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所以尽管我国人才济济,但仍然呈现出向高校系统聚集的现象。众所周知,只有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独特的创造性,才能不断提高科技水平,进而逐步增强科技竞争力。然而,成功抵达科学事业的巅峰,并非一蹴而就的,同样需要遵循既定的规律。至于如何高效发展科学技术,具体有以下两种渠道:首先,积极吸纳科技人才是前提条件;其次,精心培养科技人才是重要途径。毋庸置疑,尽可能多地招收一批兼具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无疑为科技资源的顺利拓展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高校科技资源的正常运行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一般需要采取“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从思想理论上重视,即突出合理配置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必要性;随之,则需要在实际行动中贯彻落实,即为高校科技人才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创造必要的条件,以塑造湖北省综合素质性的科技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罗辑壮,王广飞.对中国高校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对策的探讨[J].学术交流,2003.

人才资源共享篇5

一 院校与部队必须更新观念,取得共识共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力育人的新局面

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入,除了自身的完善和改革创新之外,还必须树立具有创造体系的开放教育观念,面向部队开放,共享训练资源,进行优势互补,提高科技,教育训练的针对性,牵引部队的发展,实现院校部队培养造就科技军事人才的双赢。

1.院校要树立主动与部队协作,为部队服务的观念。

院校教育与部队协作,为部队建设服务,不仅是办校方针的要求也是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第一可更好的增强适应部队需要的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重点科目的改革方向,使教学有的放矢。第二可拓宽教员的视野,使教学与部队的实践结合更紧,教员通过深入部队,参加部队的训练实践,更有机会接触部队战备训练和管理教育的最新信息和新鲜经验,切实增强教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而且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部队实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可在与部队结合的实践中,使教员设身处地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第四能较好的促进学术科研与部队相结合,有力促进学术科研成果向现实战斗力的转化。第五实现资源共享可提高办学效益。在当前院校训练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与部队的结合,使院校能够充分利用部队的兵力、装备资源,部分的改善院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部队要树立积极主动与院校协调,积极支持院校教育全面改革的观念。

全军都要关心、支持院校建设,落实院校教育的战略地位,不仅是实现我军建设根本性转变的需要,也是部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院校与部队联合办学,既是两者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两者的共同要求。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互补共益取得双赢,共创合力育人的新局面。

二 完善共享人才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院校和部队合力育人是军队人才成长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的同时,仍有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与解决。

1.建立和建全共育人才机制,保证共育人才的顺利实施。

共育人才机制是院校与部队联合共育人才的重要保障,首先靠总部和领导机关的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切实当作提高战斗力的大事来抓,并应设专门机构负责这项工作,定期召开交流协调会议,在院校研究教改和部队训练改革的重大问题决策上,领导机关应积极参与,不断明确各自的责任,解决实际问题,使共育人才工作得以顺利的实施。

2.建立人才交流中心,加速人才交流。

院校与部队人才交流必须由上级机关具体协调,这就需要建立人才交流中心。在此,外军人才交流方面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军为了防止在知识上近亲繁殖,有利于院校与部队的横向沟通,实施了院校与院校、院校与部队之间的定期交流。这一举措对推动美军院校的教改和部队现代化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3.建立学术科研中心,进行课题协作交流,共享资源成果。

在学术科研的问题上,有时项目投资大,可成果却不能满足部队作战训练的需要。部队在实际训练中需要革新的项目又不能及时反映到院校。因此院校和部队联手搞科研,开发科研项目,革新装备、制作训练模拟器材,进行战法与学术交流,使部队训练难题等问题得以尽快解决。

4.建立共育人才信息反馈网,不断开创共育人才的新局面。

为了将共育人才工作更加深入,使院校从各方面了解毕业学员在部队的素质情况,掌握部队人才培养动态,院校和部队应在保密的基础上联手建立专用网页及时上网交流、查询,不断把共享人才的成果和不足及时反馈到网页中,进行定期不定期交流;同时还应在不同领导层次、不同专业岗位聘任信息员,让他们平时注意收集有关部队和院校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从不同角度反映毕业学员在部队的任职能力和接受部队再教育的情况,并对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使他们真正成为院校与部队联系的纽带。

5.建立高水平的实践实验基地,共筑合力育人的实践平台。

为了更好地解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与部队的训练贴得更紧。院校应与部队联手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实践、实验基地,组织学员到部队调研,锻炼和代职。尤其是参加实兵演习,战、技法训练,使他们能够紧密结合部队的实际进行课题研究,装备改革与科研立项,不但可以提高学术科研的针对性,而且帮助部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发挥合力育人实践平台的作用。

三 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应把握的关节

军事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单靠院校或部队单方面是完成不了的,必须协手共进,特别注意把好几个关节。

1.做好教学总体设计,共同规划共育蓝图。

院校与部队联合办学的目的,就是共同培养高科技军事人才,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因此,重点是在教学上相互沟通,形成共育人才的合力。

2.注重与部队联合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科研学术攻关。

军事院校是培养高科技军事人才的培养中心,也是军事科研、学术的重要基地。军校在为部队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知识、新学科、发展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

人才资源共享篇6

一、前言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来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精品资源共享开放课的建设是教育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以此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开放课的建设任务是: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以系统、丰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促进课程资源建设;以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为宗旨,推动课程资源共享,促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二、基本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开放课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要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社会学习者以及行业企业专家的好评和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一)团队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开放课应该由学术造诣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主持建设,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应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

(二)内容要求

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三)资源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的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1.基本资源。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资源。

2.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四)共享要求

学校组织建设开放课程共享开放系统,并通过协议约定,实现课程的基本资源免费共享、拓展资源有条件共享,保证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便捷获取和使用,满足全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多样化需求。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精品开放课程的共享应用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课程资源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由于各个学校采取的资源加工平台,课程共享技术各不相同,提供的功能也不相同,水平差距较大,使得统一的对外服务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资源建设的标准问题一直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焦点,直接关系到资源库平台的通用性和兼容性。部分资源处于封闭状态,无法进行二次修改和利用,精品课程内容结构不够灵活性等问题,教学支撑平台之间数据交换没有统一的标准,影响了资源的再利用价值。在国家精品课程开发过程中,建设者的资源建设标准化意识比较淡薄,多数建设者只参考了某个资源建设标准,一些建设者则不了解资源建设标准或者由于缺乏实践参考而没有参考任何标准,这里面也有当前资源建设标准不完善的因素。另外,建设者版权意识也比较淡薄,多数建设者在未经作者许可的情况下就使用了他人的作品。

2.各校课程平台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全国高校在精品开放课建设活动中,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络平台,作为精品课程展示以及对外交流的窗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部分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经过了专业的设计,充分展示了学校和课程的特色。用户可以在精品课程网站上浏览课程信息,下载教学课件,收看课堂录像等。虽然多数的精品课程网站都设计得比较专业,但是也有部分网站缺乏技术和美工方面的支持,严重影响了对精品开放课程的展示。其中一些课程站点仅仅是把精品课的申报材料、获奖证明、课件、视频文件罗列在网页中,而没有考虑整个网站的效果。这些课程站点给用户的使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也削弱了这些优质资源的吸引力。

3.大部分精品开放课程资源更新率较低。精品开放课程资源生命力的维持在于内容的经常更新和不断充实,但目前课程的更新情况不容乐观。出现上述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教师重视评审,在课程建设初期建设较多资源,但是一旦评上后,忽视更新与共享服务,使得课程成为死的资源;同时也反映了缺少灵活的平台和技术支持,实时更新不方便。在国家精品课程应用和更新方面,大部分建设者会使用自己的精品课程,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精品课程为他人所使用的情况,这就使得他们无法获得用户反馈信息,给精品课程的持续改进带来困难。缺乏更新将使原本处于领先地位的精品课程变得落后,最终成为无用的资源,致使前期的投入严重浪费。

4.部分课程网站连通性差,不能保证服务质量。由于精品开放课站点的服务器遍布全国各地,在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难以保证所有的服务器都能正常工作,部分精品课程获取困难,有些学校课程网站服务器对外服务情况不稳定,连通性差,部分网站也存在速度慢的情况,部分学校和老师的课程网站由于缺乏专门的技术维护能力,出现了网站失效的情况。

5.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分散存储,课程资源获取困难。资源的分散,导致了用户使用浏览精品课程时有诸多不便之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课程站点众多且分散。目前,分散于各个高校的精品课程资源,有的是建立于高校专门的精品课程网站上,有的是建立在院系的信息平台上,有的则干脆是以网络学堂的形势存在。这样的分散处理,使得用户在搜索查询精品课程的时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还有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关于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后应用效果的情况,其关注不够的问题自2005年以来,显得越来越突出。出现了部分的“重评审,轻共享”、“重建设,轻服务”的矛盾。随着精品开放课程资源规模和影响的不断扩大,对于高水平的课程资源共享服务的需求也显得来越迫切,实现从课程资源建设到建设和共享应用并重的战略转移成为了当时的急迫任务。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效益,利用好已经建设好的各类共享平台,将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

四、解决方法

针对在精品开放课程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完善精品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完善的、可以操作的资源建设标准,将资源建设标准化的要求和注明他人作品出处的要求纳入其中;另一方面,要通过专业的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支持服务团队,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者的培训,强化资源建设标准化意识和版权意识,并提供简便有效的资源元数据标注和版权出处标注的方法。针对在精品开放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可通过统一的精品开放课程支撑平台全国的精品课程,提供精品开放课程使用中的用户反馈模块,不断收集用户意见,并对支撑平台中的用户访问记录采用web挖掘方法发现精品课程中存在的优质资源和劣质资源,以帮助建设者了解自己的精品开放课程的应用情况;另一方面,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后续支持服务必须跟进,从经费和技术两个主要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减少建设者在更新精品课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实现精品开放课程的持续改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建设内容

建设高校精品开放课程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促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六、结语

部级精品资源开放共享课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产生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五个一流”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从而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炼.产学研结合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J].教育,2013,(11).

[2]施晓秋,薛伟.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人才资源共享篇7

1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从泰安市的长远发展来看,科技资源共享将有利于泰安各县区市的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共享主要包括物理资源共享(包括仪器、科技成果、大型仪器等)、信息资源共享(包括网络信息、数据、书刊等)和人才资源共享三个方面。就目前来看,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存在如下特点。

1.1物理资源共享初见成效,与其他地市共享还有待提高

作为山东省中部重要的地市,与其他地市相比,泰安市物理资源共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点鲜明。驻泰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关系融洽,合作频繁,往来密切。但同时也应看到,科技资源合作共享的水平还不高,在体制上还需要进一步理顺。从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来看,驻泰各高校及驻泰研究所之间的共享力度不足,在科学研究方面还存在各自为政、相互封闭的现象。泰安市在高精尖科研仪器方面拥有量并不多,但是距离省会城市济南较近,方便开展更深层次的科研合作,可惜的是泰安市目前与济南市的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1.2信息资源共享已经起步,但需要进一步规范

信息资源共享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依托,是刺激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工具。党的十以来,由于泰安市坚定不移的推动信心资源共享工作,使经济年均增长率稳步上升。目前,泰安市已建立了多类信息网络平台,如“专利信息平台”“科技查新系统”“科技资源文献数据库”“泰山农科信息网”等。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泰安市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需求。许多宝贵的科技信息不能得到系统整理,信息资源管理不够规范,信息扩散不够畅通。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得不到产学研各方的充分了解而合作共享链接中断。许多部级、省级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存在于泰安及周边高校,科研资源信息不可谓不丰富。然而,由于体制不顺,缺乏链接纽带,泰安周边高校的科技信息资源仅限于本单位拥有,“只研究不开发”“不知道如何开发利用”的通病普遍存在。这一现象说明,泰安市需要建立数据管理、信息应用等相应的技术规范,努力探索“研有所用”的新途径。

1.3泰安市大力推进科技人才的共享

在科技人才共享方面,泰安市政府已经创造了良好的共享合作环境。主要表现在建设人才信息库、人才户籍自由流动制度与人才交流和一体化合作等方面。泰安市已经建立了各类人才信息库。各类人才在泰安市辖区内从事科技研究、科技咨询、科技讲座、科技兼职等都能享受到特殊的优惠政策。当然,发展经济也不能全靠依赖引进外来人才。泰安市主动与济南、济宁、淄博、聊城等周边地市密切合作,联合建设培训机构,整合师资,共同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且,泰安市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引进大批量高层次人才。为了给相关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泰安市出台了一些针对优秀科研人才的奖励政策。例如泰安市设立了科学技术最高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各类奖项,获奖者由市政府领导亲自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目前,泰安市正在制定新的人才规划政策,与周边地市的政策衔接将会更加紧密。

2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科技资源共享能改善科技资源闲置、配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尽管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科技资源共享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目前,泰安市的科技资源共享工作也只是初见成效。这是因为科技资源共享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泰安市的科技型企业普遍缺乏主动与高校“结对子”的发展思路,驻泰高校普遍缺乏联合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研究意向。企业需要技术却又求助无门,高校拥有技术却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泰安市的科技资源共享仍主要局限于本地区。由于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理念不成熟,与周边地市的科技资源共享缺乏深度与广度。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受原有行政体制的影响,无法创造性的开展共享工作。有的领导不重视科技资源共享工作,有的高校自私且狭隘导致了大量资源的重复购置,许多企业亟需先进的科技资源用于生产却不知道如何获取共享资源。

2.2科技共享资源浪费严重,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据调查,泰安市存在科技共享资源使用率不高的问题,造成了科技共享资源的严重浪费。高校和企业的许多仪器设备长期闲置,最终因为科技进步而淘汰。另一方面,泰安市的众多中小技术企业需要大量的设备、信息和人才,但是能够共享的科技资源却远远无法满足中小技术企业的需要。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科技资源设备承担任务不同,购置资金来源不同,体制上多头管理,无法从根本上控制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政府及主管部门针对同类型项目重复投资,科研工作者重复研发,高投入低产出等现象屡见不鲜。也有一些高校和企业互不信任,导致一些合作项目半途而废,或者相互“留一手”,最终形成不必要的重大损失。

2.3缺乏对人才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人才共享与物理资源共享及信息资源共享不同。人才具有流动性,物力资源及信息资源具有稳定性。充分发挥市场对科技人才的配置性作用需要制定有效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否则便会出现科技人才“市场失灵”的现象。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科技人才共享做出统一要求和规范,对人才的管理和激励一般是以地方政府出台的具体政策为准。如果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人才,赋予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机会,可以进一步调动人才创新的积极性。然而,目前泰安市缺乏对人才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主观上导致已有的人才缺乏创新主动性,引进的人才“身在曹营心在汉”;客观上新科技成果不能有效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仪器设备搁置老化。科技服务质量不高,不能充分发挥科技资源共享的作用,影响了区域科技创新的效率。

3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对于当前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从制度建设和政策落实等方面予以解决。

3.1加强以科技资源共享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科技资源共享应以泰安市政府为主导,由泰安市科技局具体负责实施,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实施。首先,建立科技资源共享联席会议制度。泰安市政府牵头主导联席会议,会议由全市科研科技单位、驻泰高校和科研单位、驻泰规模企业派出代表组成,共同商讨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联席会议下设由政府分管领导挂帅成立的科技资源共享协调领导小组,统一对泰安市的科技资源共享工作进行具体规划和业务指导,提出制定执行方略,落实相关政策并定期向联席议会报告情况;其次,实施科技资源联络员制度。抽调科技领域年富力强的科技骨干组成“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联络员小组”,负责资源共享项目的联络、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资源共享落到实处、具有成效;最后,制定科技资源共享专门奖励制度。成立“科技资源共享贡献评估领导小组”,对科技资源共享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展开评估,根据贡献实施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奖励。

3.2以利益共享为基础,跨区域整合科技资源

泰安市应充分发挥市场优势,跨区域整合科技资源。在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开展科技开发。通过与“985”“211”等国家重点大学的科研合作,把跨学科、跨地域科技资源集聚起来,努力实现“价值倍增”效应。同时,鼓励各类企业开展科技交流,共图合作与发展。尤其是同类企业具备更多的共同利益点,可以借助行业协会建立科技联系,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式相互借力、和衷共济。根据调研,以利益共享为基础,通过市场的力量实施资源共享具有创新的倍增效应。反之,倍增的利益也会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的创新与整合并形成良性循环。

3.3注重人才培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泰安市周边高校众多,具备培养各类人才的明显优势。下一步高校应该与科技企业协同培养人才,使人才培养更具目的性、实用性。高校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企业可以解决紧缺人才匮乏问题。泰安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和资源,通过联合培训的方式培养高中低多层次人才,重视人才的岗位实用技能培养,拨出专款资助人才到周边地市和企业进行技术考察,资助拔尖人才出国学习。高校要对签约企业的技术骨干免费充电,高校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向签约企业的科技骨干免费开放,主动提供相应的研究资源,为提高人才素质做支撑。也可以采取按成本计费的方式向企业科技骨干提供服务,避免资源浪费与重购的弊端。同时,政府可以设立资源共享基金,用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

3.4加大科技资源共享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政策

加强宣传,通过泰安日报、电视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科技资源的“共享”理念;同时加大对泰安市“专利信息平台”“科技查新系统”“科技资源文献数据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系统”“泰山农科信息网”“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平台”等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巩固性建设,让这些平台切切实实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这些平台可以有效实现信息资源的集聚与扩散,发挥科技资源的“倍增效应”,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地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国家、山东省出台了不少关于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法规。泰安市需要狠抓落实,防止科技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尽快把国家、山东省的一些法律法规和有效办法转化成为地方法规,发挥先行优势,为泰安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总之,认真分析影响科技资源共享的因素,狠抓政策落实,及时查摆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泰安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推动全国其他地市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庆梅 李有刚 单位:泰山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樊轶侠.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央科技投入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14(6):50-55.

人才资源共享篇8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合理的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方式,扩大区域内高校优质资源的辐射范围,发挥高校集聚形成的资源优势互补,改善目前高校优质资源重复配置的管理现状,对提升区域内高校优质资源利用率和整体的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化环境下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现状

通过对4所高校的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详细掌握了4所高校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现状。

(一)优质共享资源库匮乏、共享范围单一,无法满足共享需求

目前,随着信息化校园网络的建立,很多高校都建成了自己的优质共享资源库,虽然可以满足本校资源共享系统的需求,但很多高校优质资源库种类匮乏,开发共享的范围只是图书馆资源共享、校内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高校信息共享等几个方面的共享,而覆盖所有优质资源共享的平台还很少。高校的社会共享意识薄弱,在优质资源共享方面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区域间高校的共享还很少,许多高校都不想将自己学校的优质资源拿出来与其他高校分享,高校的优质资源大多数只局限在本校内共享,无法满足本区域的高校共享需求。

(二)高校间优质资源共享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短期性,长期深入共享很少

部分高校为了使本校的各项教学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确保本校的整体实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此时将有利于本校的一些优质资源进行共享,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满足本校短期的利益,为了本校的高速发展和各项指标达标的需要。所以,高校间优质资源共享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短期性,在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内容包括教学资源共享、图书资源共享、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教师资源共享、管理人员经验共享、科研项目开发共享、大学城合作等,其目的只是为了本校发展需要,而不是为了将优质资源进行高校间共享,提高区域间高校的整体实力,特别在教学研究与教师资源共享方面都还没有深层次的合作,根本达不到共享的真正目的。

二、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共享意识淡薄,整体规划难以实施

目前,高校在信息化环境下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意识较为淡薄,有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优质资源共享给本校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导致学校对优质资源共享的投入不足,造成了本校共享的水平和条件较低,并与其他高校间形成巨大差距,形成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发展不均衡现象,导致整体共享规划难以实施;还有部分高校对信息化环境下优质资源共享带来的机遇认识不充分,各高校考虑到优质资源共享需要将本校的许多特色优质资源拿出来与外校进行共享,可能会削弱本校在某些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还有些高校担心通过优质资源共享会增加本校的经费投入、网络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利益纠纷等问题。所以不愿将自己的优质资源用于共享,从而阻碍了高校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

(二)共享体制不健全,制约了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发展

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的各项共享制度和评价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发展。高校优质资源共享还没有制定出一套涵盖收费标准、共享收益、职责等权益的共享制度和共享标准,导致各高校担心在共享过程中权益、共享资源的安全性以及利益纠纷等问题的出现会影响到学校间的良好的校际关系;当前对优质资源共享的评价机制也不健全,对高校参与资源共享的积极性有所影响。因此,建立开放共享的优质资源机制迫在眉睫,改变传统狭隘性观念的束缚,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建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合理地利用高校优质资源,对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的共享具有现实的保障作用。

(三)高校间没有建立公共的共享平台,导致共享信息传递不畅

区域间高校虽然意识到了资源共享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资源共享意愿,但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区域间高校共享的平台系统,使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只能停留在愿望上而无法具体实施;虽然区域内高校存在优质资源匮乏的现象,但由于没有公共的共享平台,所以只能从本校内部挖掘潜力,无法与外校进行资源共享;部分高校间尽管可以开展部分资源共享,但是由于缺乏共享平台来教学资源、图书资源和大型仪器设备等相关共享资源的信息,导致资源共享信息不能即时,信息传递不畅,给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的共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导致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率很低,造成大量优质资源的重复建设。

(四)高校优质资源共享专业人才缺乏,培训体系不完善

高校资源共享专业人才包括共享资源的研发人才和共享平台的管理人才,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作支撑,目前高校这两类人才特别紧缺,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离不开专业的优质资源研发人员进行优秀课件、网络课程等优质资源的设计创作,也离不开具备很强的综合管理能力,扎实的专业能力,长远的战略眼光,擅长与人沟通交流,很好的组织能力的共享平台的管理人才,而全国还未出现专门培养这两种专业人才的培训机构,这与两类人才的奇缺现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部分高校即使有一些进行培训的机构,也因为缺少相应的考核及激励机制,致使培训效果不理想。因此,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对提高高校优质资源共享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策略

(一)突破传统观念

高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应突破传统观念的制约和束缚,解放思想,摒弃旧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给本校带来的优势和机遇,加大对优质资源共享的投入。从优质资源共享可以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的长远目标出发,建立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理念,为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和整体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二)建立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当前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标准的收费和管理机制,制约了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为了激发各高校对优质资源共享的积极态度并保障各高校在共享中获得利益,需要建立一套标准的共享收费和管理机制。高校优质资源标准化是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基础和有效途径,要提高高校优质资源的共享程度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资源进行规范化处理,降低维护和使用成本。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下的通用标准形式,建立优秀资源共享收费与管理标准;此外,还需要建立共享监督和评价机制,对于提供优质资源数据多而且利用率高、效果好的高校,应该给予相应奖励,以促进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的高效、良性的发展。

(三)构建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系统

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是高校师生和管理人员与外校进行优质资源共享的保障系统,在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上,根据高校师生的资源需求,可以对高校的教育信息资源、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图书馆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科研资源等进行校际共享,在共享平台上各高校不仅可以需要共享资源的相关共享信息以及相关的共享流程,而且可以将本校的优质资源和相关共享管理规章制度上传到共享平台系统。各校的师生都有各自的登录权限,并根据具体的权限对相关资源进行共享,平台系统的界面要求功能简单、操作灵活,查询和共享优质资源简单便捷。通过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系统的运行使用,为各高校师生的学习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提升区域内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完善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库

完善高校优质资源库是实施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包括教学素材类资源、网络课件、电子图书资源、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科研资源、共享事务处理系统等。各高校要定期向高校资源共享平台系统的优质资源库及时上传本校的优秀课件、电子期刊、新购置需要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信息、优质科研项目和高校间共享资源的相关管理规定的更新信息。上传的优质资源要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并结合学习者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来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与设计,保障上传的优质资源的质量和可用性,从而保障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系统地顺利高效运行。

四、结束语

区域间高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不仅有利于增强各高校自身的学术竞争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有利于整合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缓解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紧缺的压力,实现优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对提升区域间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尹仁航,刘雨润.高校资源共享的可行性探究[J].管理观察,2014(11):150-153.

[2]吴青林,王焱.信息技术环境下地方区域型高校资源共享策略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12):129-131.

[3]张鹏,刘宇.对高校教育资源区域性共享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11):58-59.

[4]陈阳.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管理的应为与可为思考[J].教育教学,2013(05):50-51.

[5]蒋艳红.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

[6]翟玉强.再谈高校间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J].鸡西大学学报,2011(10):16-18.

[7]魏红.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5):14-15.

人才资源共享篇9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文献资源形成了革命性的影响,利用互联网检索电子资源成了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标志模式,而集检索方便、准确、快捷等优势于一身的各种数据库,被越来越多的高校用户所喜爱,甚至于依赖。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对电子资源的投入比重越来越大,有很大一部分的高校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的资金投入比例达到了8:2,大额的采购资金对于一些高校来说也是不小的经济压力,因此,资源共享这个概念也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出。在新形势下,进行构建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的研究,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这也是近年来图书馆界、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1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及重要作用

1.1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研究由来已久,不仅有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借助互联网及网络技术,对具体实践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很多。近年来,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也取得了重要进展,CALIS、NSTL、CASHL等共建共享联盟正在成功运行中。但我们也应注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涉及不同类型、不同系统的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机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利益的不平衡等问题,使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无法实现。

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无论是论文还是出版的专著,大都提出了知识资源共享的障碍及对策,不足的是行动迟缓,实践永远落后于理论。国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起步比我国早,而且比较注重实践,在资源共享方面取得了较我国先进的成效。现如今国内各高校图书馆一些资源共享计划已经实施,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共享的内容主要是纸质资源、电子资源、书目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几个部分。电子资源主要涉及从数据资源商购买的数据库、自建数据库以及共建数据库,提供电子资源的访问;人力资源则主要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与专业技能以及专家团队等人力资源的共享。

但由于缺少一个权威、统筹协调的组织机构,各高校图书馆大多还是各行其是,分散发展,共享信息资源和服务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宣传文字上,各高校间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

1.2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重要作用

创建节约型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根据调查发现,一些大型的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等数据库,几乎每个高校图书馆都会购买,这些数据库价格昂贵,并且每年都需要续购更新部分,这些经费加起来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各高校图书馆重复购买同一个数据库,且这些数据库有着一定的局域性限制;有些图书馆建有特色数据库,却不能实现共享,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随着数据库价格的逐年增高,因经费所限,势必导致各高校文献收藏能力减弱,资源共享成为解决矛盾的唯一出路,因此,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不仅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国民素质提高,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构建高校图书馆区域性资源共享体系中面临的问题

2.1对于资源共享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作为保障

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实施资源共享计划,但由于对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没有中央管理机构和专门的制度作为支撑,也没有权威的机构进行管理,资源共享体制尚不完善,管理者没有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并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对资源共享进行保驾护航,这样就造成了在共享的过程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使现有的资源共享没有一个规范的模式。如何构建统一的地区管理机构和利益协调的运行机制,解决“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问题,使共享系统内的成员馆可根据本馆情况,适当扩大可共享资源的范围,使用户能够获取更多的共享信息资源是一大难点。

2.2电子资源共享过程中障碍重重

通过对电子资源共享的障碍分析发现,电子资源共享实现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造成了共享的障碍。这包括电子资源的专有性和公有性、人们认识观念的不同,相关的社会体制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电子资源共享的技术条件不足和资金缺乏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电子资源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2.3缺乏资源共建共享的专门人才

资源共享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是指资源共享的研究人员,参与共享的管理人员,设备、数据、网络、文献等知识资源共享系统的技术人员等。他们是资源共享中最重要的支撑条件,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队伍短缺、队伍不稳定、评价机制不完善。因此,加快培养资源共享的专业化人才,保障知识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

3促进高校图书馆区域性资源共享的思路与举措

3.1树立高校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理念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肩负着提升各省乃至国家创新能力、科技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使命。无论从增强高校图书馆区域竞争力,拓展外部生存空间的方面还是从促进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客观需要来看,开放高校图书馆资源,实现区域内共享都是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做好现有的以及即将实施的资源共享计划宣传,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这对大环境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充分认识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才能有更多的单位与机构、高校教师、图书馆馆员及读者参与其中,只有树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项工作才能长久地开展,达到其应有的利用效益,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2设立权威的组织机构

要实现高校图书馆区域性资源共享就必须有一个权威的组织机构用来协调和沟通,如河南省知识保障体系。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设立权威性的协调机构,这是各项工作规划得到落实并最终取得成效的保障。在此基础上,联合各高校图书馆通过共建数据库、团购数据库、协作购买数据库、合并购买数据库等,来减少资源重复购置的现象,以节约大量的资源购置经费,并鼓励各高校发挥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优势,自建或共建特色数据库、硕博论文数据库并实现资源共享,有效解决区域共享资源的公众无障碍地获取受限问题,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3电子资源共享的策略

鉴于电子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破解不是一件很难得事。如通过立法来保护图书馆资源共享与传播的权利,平衡著作权人、传播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以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资源共享之间的冲突;加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法律保障,制定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引进制度等,让领导者和管理者有章可循;在向学校申请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还要拓宽获取经费的渠道,不仅要靠校方的财政支持,或各成员馆共同分担相关费用,还要鼓励各企业、公司、基金会、校友会等社会机构积极支持高校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体系的发展。

因此,努力克服共享障碍、深层次地培养资源共享文化、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激励机制、开发资源共享方式和广泛的利用资源共享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3.4培养和吸纳专业技术人员

要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就要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要制定长远的人才发展战略,在馆内挑选具有相关专业的、学习能力较强的、积极性较高的馆员通过专业化教育对其进行在职培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招聘具有专业技术或者相关专业的人员到高校图书馆进行开发和研究,并负责培训指导其他的馆员;对于技术创新带头人、相关专业中有较高科研能力的课题牵头人等优秀人才,还可以通过申请设立专项资金,资助他们到其他技术先进的高校或者国内外进修,多为他们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

4结语

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构建高校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体系,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是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各高校要有长远的眼光,充分利用某一地区高校众多、资源丰富、地缘临近、交通便利的优势,本着现代社会“以合作谋发展的原则”,以及反对资源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取长补短、协同合作,建立区域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避免资源的重复购置与资金的浪费,实现区域内各高校馆藏资源的集中展示及信息平台,打破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壁垒,实现信息资源开放获取。

参考文献:

[1][ZK(#]白冰,高波.国外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特点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5):108-121.

[2]尹艳生,周莉.基于高校教育资源的图书馆资源共享问题探究[J].图书馆建设, 2013(4):41-43.

[3]张沥之,汪秀婷.技术创新网络组织间资源共享困境及对策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12(10):51-54.

[4]王宏波.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化与资源共享[J].科教文汇:管理,2012(2):187-188.

人才资源共享篇10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中心,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完善和推动高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对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以及实现全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功能的开放,增强其信息服务能力,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实现高校乃至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

(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现状

高校数据库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共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建成了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实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服务和管理。其一,高校把馆藏图书进行了数字化的转化。许多高校把本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数目、经典文献、新到馆的书目进行了数字化的转化,减少了馆藏数目数量的过少或者是原本文献的丢失而导致的拒借现象,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多数高校在图书馆网站上建立了本校的硕博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数据库、本校教学参考书库,除此之外,还购买了光盘、视频讲堂论坛、随书光盘等。其二,高校图书馆还进行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高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基于本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并把其进行数据化的转化。如:好多高校都建立了论文数据库如:学位论文数据库,博硕论文自建库,优秀论文数据库。

(二)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服务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为了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我国成功地建成了CALIS(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是1998年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将高校的信息资源和技术设备结合起来,建成了以高校图书馆为基础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九五期间CALIS建设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七个地区中心(东北、华东北、华东南、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和国防信息中心,发展了152个高校成员馆,其中华东南中心包括了上海地区10所高校成员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大学)。”[1]“十五”期间,完善了CALIS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建设了一批数字图书馆基地,把‘中英文图书馆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命名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现在CADAL项目建设已经普及全国的绝大多数高校,让高校师生能够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因素。共享成本过大和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资源共享的主要经济因素。共享成本过大就意味着信息资源通过共享花费的成本超出图书馆本身资源利用而付出的代价,使得信息资源共享没有办法维持下去。要降低信息资源的共享成本就必须通过完善、改进技术,建立共享机制来实现。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制约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如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就会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建设。

(二)技术因素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必须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由于经济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支撑比起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落后,技术因素是制约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因素。网络化和自动化是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各地高校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落后地区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设施不完善,信息检索功能不全,用户界面不友好等等都影响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开展和运行。另外,规范化、标准化也是制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管理因素

行之有效的管理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因素可以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以及运行机制三个方面理解。管理体制方面,由于我国高校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高校图书馆都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缺乏相互联系和统一管理,严重地制约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我国的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不能用规章制度和法律手段对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得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我国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政府采取强制性的措施,造成了信息资源的共建不平衡,因此,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运用价值规律对高校的信息资源进行配置,给高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注入持久的动力。

(四)人才因素

人是最积极的要素,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水平。图书馆人才对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起着主导性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化,这就形成了对高校图书馆人才的高素质、高标准、全方位的需求。我国高校图书馆要引进一批具备信息技术知识、良好的外语水平、图书专业情报知识的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尤其是信息资源的检索、组织、传递能力等专业方面的素质,建设一个符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才人储备。

三、加强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举措

(一)建立经费保障体系

高校图书馆的公益性决定了其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因此,加大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经费保障体系,对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已经刻不容缓。首先,政府应该加大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对高校图书馆经费的拨款数额。其次,经费的配置要合理化。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要合理配置用于文献订购、网络租用、异地检索、购买服务、馆际互借和复制等各种方式获取信息的经费比例,尽量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严格程序进行管理,使经费的预算与分配最大程度地体现其公共性。”[2]最后,应运用市场机制拓宽经费的来源。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要引入市场化的机制,明确资源利用的产权关系和成员馆的权责,克服行政效率低下的缺点。

(二)建立人才保障体系

随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向着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对图书馆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外,还要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高的信息技术技能。这就要求通过创新各种各样的途径,建立人才保障体系来满足信息资源共享对人才的需求。首先,要大力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为高素质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如在工资待遇、住房标准、职务聘任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优厚的待遇。此外,还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的学术氛围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来图书馆工作。其次,要对图书馆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高校图书馆要不停地对图书馆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对其的要求。最后,要合理制定考核标准,激发图书馆员的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构建完备的机制体系,才能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按规律发展提供根本性的指导。目前我国缺乏对此问题的综合性研究,缺乏系统性共享机制体系的构建。”[3]因此,我们要创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首先,要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协调机制。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必须建立一个权威性的资源共享协调机构。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建立资源共享的协调机制。其次,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我国应尽快出台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如图书馆法、共享法规等,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再次,统一标准,实现数据的兼容、交换、转换。制定规章,建立联机编目组织。最后,要保护知识产权。修订著作权法,明确用户的使用权限等,从而避免由知识产权而引起的争端。

(四)健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

信息资源的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健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应建立联合目录数据库,实现联机共享编目,使得成员馆可以在编目上直接下载资料,实现资源的共享。馆藏数据库的建设也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项重要工作。应整体规划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发挥各个成员馆的优势和各自的特点,建立一批专门的特色数据库,把自己馆具特色的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内容。另外,在技术上实现信息资源的检索、记录、控制、传递,严格执行编目标准和规范,实现数据格式和信息存储标准化,方便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人才资源共享篇11

1 高职园区科技资源共享的效率分析

1.1 高职园区科技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

高职园区指多所高职院校集中于特定的地理区域,形成以多所院校为核心的,包括多种服务设施机构在内的,具有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整体功能的集群体。高职园区的科技资源主要包括物理资源、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三大类别,其中物理资源主要包括仪器设备,信息资源主要包括科技查新、科技翻译、文献检索等,人才资源主要包括科研师资、研究辅助人员等。根据经济学视角产品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两个特点,可以将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共有资源和垄断资源四大类别。孙凯(2005)指出,科技人力资源和科技信息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科技物理资源属于共有资源、而科技财力资源则属于私人产品[1]。

1.2 高职园区科技资源共享的成本―收益分析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共享的本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郑长江等(2009)在分析科技资源共享的成本和收益时指出,资源共享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存在共享供给成本、共享需求成本、共享服务成本和共享管理成本四种成本;同时也产生因产权私有化转化、使用权交易、资源正外部性和积累社会资本四种收益[2]。作为科技资源共享主体的高职院校,具有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属性,在科技资源共享过程中必然追求共享收益、降低共享成本,并且共享的前提是收益大于成本。相反,如果共享的收益小于成本,则共享难以自愿维持。根据经济学原理,稀缺资源的科技资源共享存在均衡状态,并且共享的边际效应呈递减规律。

1.3 高职园区科技资源共享的价值分析

高职园区地域上的集聚性为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科技物理资源的共享创造了外部环境,而且,大部份高职园区的兴建的历史较短,园区内的院校大多是从中职升职而来的,科研能力薄弱、科研仪器设备落后、科研人才匮乏、科研投入不足成为园区内院校的共同特点。

面对岗位需求、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因此,除了校际科技资源共享外,校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其中最常见的是产学研合作。

2 高职园区科技资源共享的平台构建

2.1 共享平台构建的前提

如上文所述,无论是校际之间还是校地之间,高职园区科技资源共享有其积极意义,共同的利益诉求是共享维系和深化的内在驱动力。其次,资源共享是组织进行社会交换获取所需资源的途径,必须满足机会、意愿和能力三个要素[3],高职园区院校的共享能力和意愿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则是共享的技术因素,知识的共享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

2.2 共享平台的构建

目前关于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大多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理解,王(2012)认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就是基于互联网及云计算技术而开发的一个共享式服务平台[4],于忠军(2010)认为,高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立起来的公共服务系统[5]。针对高职院校科研活动的特点,本文认为高职园区科技共享平台是相关高职院校出于共享互利的需要,在自愿基础上共同投入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正式的科技资源网络组织结构。

2.3 共享平台的共享要素

高职园区科技共享平台的共享要素具有科技资源的普遍性,即同时包括科技人力、科技财力、科技物力和科技信息等资源;此外,又具有区别于区域科技资源的特点,具体包括创业创新、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与信息、产学研对接和研究机构五个方面的共享要素。

第一,创业创新。近年来包括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内的高职院校创新平台涌现出来,特别是示范性职业院校,其应用研究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

第二,大型仪器设备。科研活动离不开大型仪器设备的物理基础,在高职园区科技资源共享中,存在开放程度小、使用效率低、投资效益差等问题。

第三,科技文献与信息。高波(2002)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归结为区域性系统内的共建共享、全国性系统内的共建共享、区域性跨系统的共建共享、全国性跨系统的共建共享4种类型。

第四,产学研对接。高职院校作为面向岗位需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大学,同样具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

第五,研究机构。近年来高职院校获得了跨越式飞速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其相对滞后的科技竞争力则是关注的焦点。

3 高职园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运行机制

3.1 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中的引导作用

从高职园区科技资源的经济学分析可以看出,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物理资源均具有公共产品、共有资源的属性,可以实现共享。依据委托―理论,政府是科技资源的最终拥有者,而拥有优质科技资源的高职院校则是接受政府的委托,政府开发和运用科技资源。据此,政府完全可以引导高职园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

3.2 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中的调节作用

科技资源共享既需要付出成本,又产生共享收益;既存在共享需求,又存在共享供给,因此,科技资源的共享必然存在均衡。依据经济学规律,当共享边际效用为零时,共享效用达到帕累托最优;当共享边际效用为负值时,共享效应下降,则参与共享的高职院校难以实现自愿性共享。

参考文献:

[1]孙凯.科技资源共享可行性分析及对策建议[J].西北大学学报,2005,(5):109-112.

[2]郑长江,谢富纪.科技资源共享的成本――收益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9,(10):33-38.

人才资源共享篇12

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共享意识薄弱。目前,尽管图书情报界在理论上认可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但共享实践却不尽如人意。传统图书馆习惯于“自给自足”式的管理模式,共享意识薄弱,在馆藏建设方面,不考虑本馆的实际情况和服务对象,追求“大而全”的建设模式,不仅无法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预期目标,而且导致了大量资源的重复浪费,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合作双赢”理念相去甚远。

其二,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目前,我国存在公共图书馆系统、科技系统和高校图书馆系统三大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它们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统筹规划。这不仅不利于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系统和部门,需要建立高层次的具有宏观调控功能的共享协调组织,通过科学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加以保障。

其三,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约共享。随着现代信息资源网络化和数字化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的知识产权概念受到强烈冲击,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下,以数字化的形式传输、下载、复制信息产品不仅成本低廉,而且非常方便,如果不加约束,必将严重损害著作人的利益,从而违背“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的版权通行制度。另一方面,为了切实保护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知识产权,这将严重制约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其四,专业化的技术型、管理型人才紧缺。人才问题与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的成败息息相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是做好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重要保证。但目前我国从事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人员较多,从事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和研发的人员相对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影响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顺利实施。

其五,缺乏统一的标准和通用的规范。众多成员单位的共同协作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的前提,然而在现实当中,很多文献信息中心和图书馆各自为政,采用的存储、检索与数据传递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既导致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重复和浪费,又严重制约了各个信息服务部门的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对策

其一,变革传统观念,树立共享理念。更新观念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为此,图书馆必须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彻底根除资源共享中的本位主义、利己主义,切实树立全局观念和共享意识,将本馆的馆藏资源看成是社会的资源,将本馆看成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成员,将共享看成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另外,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任何一个图书馆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文献收全。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图书馆之间必须建立起相互信任、密切合作的新型关系,才能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跳跃式发展。

其二,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要打破图书情报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营造一个良好的文献信息共享环境,必须建立一个由政府统一领导的、具有宏观调控功能的横向协调管理机构。该机构应该具有制定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发展规划、确立统一标准及资源共享规范的权力,由它组织开展联合采购、联合编目、馆际互借,还可以在数据库加工、联合进行图书馆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协调。另外,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还应该建立网络信息资源控制中心,一方面对网络建设布局实施调控,另一方面在网络内部确立明确的共享关系。

人才资源共享篇13

产业集群指的是区域范围内形成的特定产业及其内部众多具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中介机构及金融系统构成的分工现象。产业集群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到20世纪此乃构成了近代工业区位论,进一步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实际上,产业集群形成的特殊的横、纵向结构联系方便了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分工合作,降低了企业的制度和交易成本,对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理论相比产业集群理论诞生的时间较短,主要反映了人们在反思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过程中更加注重考察人力资本这一财富的理念的变化。在这一思想理念变化的基础上,舒尔茨创建了人力资源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动力进行了全新的阐释,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聚在劳动者自身的知识技能和劳动能力,并将其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产业集群下,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进行一定的资源共享活动,人力资源共享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源共享能够降低单个企业的成本,同时激发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活力。一方面,产业集群与人才聚集相互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加大本区域对于人才的集聚和吸纳,人才集聚又会促进产业集群。而区域通过产业集群的建设,能够形成优势行业。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使得高级人才不断聚集,中小企业集群能够拥有和吸纳大量人才。

二、产业集群内的人力资源共享及其竞争优势

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人力资源日益影响产业集群的结构、效益和规模,人力资源共享问题也因此成为企业乃至产业集群的关键问题。集群内的企业通过长期互动关系,为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中,产业集群内形成人力资源共享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降低人力成本。通常而言,企业的人力成本是重要的成本部分,企业的人力成本除了基本的工资成本,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企业的隐性成本。在产业集群内,不同企业的人力资源共享能够分解企业的隐性成本,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异质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其次是企业之间进行内生性合作的需要,尤其对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而言,通过共享性资源优势,能够克服市场竞争下的不对称问题,企业之间在产业集群框架下,通过内生合作提升人力资源效率,是一个整体的趋势。再次,产业集群下的人力资源共享是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需要,通过大量企业的几句,企业的分工协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通过产业集群内人力资源共享,企业可以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即通过相关产业和企业的集群,可以推动人才的交流,促进学习型组织的产生。同时,产业群和企业群能够促进人才流动,更有效促进企业和人才之间交流合作。一方面,产业集群下的人力资源共享能够实现一定的成本优势,通过人才集聚,可以降低企业进行人才搜寻的成本,降低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的渠道或非正式交流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知识成本。同时,产业集群下的人力资源共享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创新是企业的特殊能力,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能力,实现集群内企业的人力资源共享,还能优化资源禀赋,促进制度创新,实现企业管理层面的积极创新。因此,只有打破束缚人才流动的体制,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人才在相关产业之间的流动。

三、人力资源共享的类型及实现途径分析

实际上,由于产业集群系统的开放性和不平衡性,实现产业集群内人力资源共享具的自发性较强。人力资源共享的类型及实现途径如下:

一是产业链性质企业可以实现人力资源共享。此类企业集群的特征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和配套生产,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类企业在江浙地区十分明显,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中大量存在这样的产业链性质的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共享。对于此类企业,要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加强人力竞争力建设,结合这些地区经济和产业的特点,促进产业集群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味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空间与环境。二是季节性生产企业。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淡旺季存在员工需求上的不同,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三是集团公司形式。此类经济组织比较特殊,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和关系都较多且复杂,为应对全球竞争,此类组织通过资源共享能够发挥人财物的优势,人力资源共享的优势也更容易获取。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考察了产业集群协调发展与人力资源共享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人力资源共享在促进产业集群、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产业集群下,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进行一定的资源共享活动,人力资源共享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源共享能够降低单个企业的成本,同时激发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活力。异质企业的人力资源共享能够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促进人力资源流动和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形成集群的竞争力。因此,要大力引导产业集群的建设升级,促进人才集聚,完善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