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工匠精神论文实用13篇

工匠精神论文
工匠精神论文篇1

1 “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来源

1.1 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个新兴的词汇,没有标准权威的定义,一般是指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李克*总理提到,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并且解读了敬业守信、精益求精这一职业精神的含义。今年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中提到“工匠精神”,从职业精神到“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回归根本,加强中国“制造”。工匠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匠人做人做事的原则。“工匠精神”具有以下四点内涵: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1.2 “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工匠精神由来己久。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指的“学徒制”或者说“传统学徒制”。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学徒并没有接受到正式的教育,只是机械的模仿师傅的动作,对师傅来说,也没有正式的教学内容,教授的就是自己从上一任师傅身上学到的以及自己从事这件工作以来的经验。古代孔子收了七十二弟子,被认为是我国正式教育的先锋。从这一点上来说,职业教育的起源比普通教育早,只要有学徒制和手工作坊就有了职业教育的雏形,所以职业教育的历史更加源远流长。中国古代职业教育中师傅带徒弟制度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传承,作为师傅,就是学徒的名义上的父亲,不仅可以打骂、管教他的生活,也可以决定他的技能的学习程度。师傅不仅教授了技术技能,也有?任告诉这些离家很早的少年一些做人、成家、立业的道理,教给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2 “工匠精神”给职业教育注入活力

2.1 为什么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现代的中国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蓝领工人们,竞争力都不大,很多时候,都无法成为生产一线的技师和人才。根本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出现了偏离轨道的现象。职业教育只是为了传授技能,并没有关注学生对于技能和岗位的热爱,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也就阻碍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进一步钻研技能创新,对于技能掌握的精度也不高。于是,“中国制造”只是一味的抄袭模仿,质量差,产量多,没有竞争力。我们需要更多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拥有一颗“匠心”,能在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简单的流水线工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息息相关,而经济要发展,职业教育也要发展。职业教育只有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注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创新钻研,精益求精的传授,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艰苦朴素,勇于改革和创新,才能让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有更多行业尖端、世界领先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2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换言之,培养“工匠精神”就是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发现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和通过技术技能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育中贯彻质量管理的理念、标准与策略,这样,培养出的工匠精神可能更加完整。职业教育过分侧重技能而忽视人的价值偏向,当前,职业教育偏向于技能教育,以对“人”的忽视和“人”的失落为特征的职业教育实践,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职业学校学生对于技术和机能没有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了。

因此,我们职业教育应当将向学生渗透“工匠精神”不仅作为口号,更应该实际行动起来。首先,职业教育在培养工匠和培育“工匠精神”上要把培养职业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扎实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行业准入制度,加大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力度,使得教师有更强的技术技能水平,引导学生安心扎实的学习技术技能。学生首先要成为工匠,才能谈得上有匠心,才能形成“工匠精神”。其次,要培养学生成为工匠的形态,形成钻研技术的习惯与恒心,培养职业道德,培养对职业岗位的兴趣和信心,在培养学生乐于工作、善于生活中提高把控情绪的能力,在钻研技术中获得快乐。这是“工匠精神”除了技能外最重要的一点。最后,职业教育特别要提高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质量,加大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介入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使得办学主体多元化;另外在企业建立真实的实习实训车间,学生顶岗工作,充分锻炼技能和技术以及在具体岗位上让学生理解工作和工作过程,掌握技术和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3]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91-93.

[4]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02:14-17.

[5]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44:20-22.

[6]马永祥.在职业教育的坐标中审视“工匠精神”的价值[J].江苏教育,2015,44:39-40.

[7]王云珠.“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本真的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44:40.

[8]彭文彰.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会计人才[J].财会学习,2016,08:245-246.

[9]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3:53-56.

[10]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05:85-89.

工匠精神论文篇2

一、以“三平”精神促进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中指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

可见,师德并不仅仅是教师的品德问题,它同时也是一名教师所具有的职业素养的综合表现,体现在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责任等方面。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教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是以人为劳动对象的特殊职业,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作为教师,为实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崇高目标,就必须从眼前着手、从细节做起,保持一颗平静心、平常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教师为履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崇高职责,就必须在平淡中追求乐教敬业的境界,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影响着民族的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的师德师风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传统人生价值观,教师作为社会的成员之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以致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动摇了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而逐渐变得世俗化。对此,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在2008年召开的山东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论坛上批评:“学术从业人员中出现了世俗化的现象,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当‘包工头’的现象屡见不鲜。”于是,教授剽窃、校长造假和贪腐以及学术腐败成了高校的一景,更有甚者经不住美色、金钱等的利诱而做出了有违师德的事情。

在学术活动中,教授的世俗化同样令人震惊,其表现就是把学术研究当做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的手段,如近期华中科技大学的肖传国,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原因即在此。而真正能把学术研究当成事业的人却越来越少了。这样的状况自然会影响乃至削弱教师人格的影响力。而当教师不能发挥其榜样作用的时候,学校的学风和人才的培养就会受到损害。20世纪30年代,竺可桢就提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校要想培养出道德品质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纠正教师世俗化之不良风气,坚定教师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信念。

二、以“三平”精神促进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途径、方法

1.坚定为祖国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一定要牢固树立为祖国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定理想信念。教师的工作是平凡、平淡的,但它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命运,因此教师一定要有矢志不渝、甘为人梯的精神,这样才能完成“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的使命。面对复杂社会的灯红酒绿,教师应“淡泊以明志”,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把自己的乐趣、幸福建立在教育工作中,为中华民族的昌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王生英,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幼时因患小儿麻痹落下残疾。1974年高中毕业后,她经过考试以优异成绩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从此,王生英在卸甲平村小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32个春秋。30多年来,她10年以家为校,22年以校为家,不顾身体残疾,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扎根山区小学教育,恪尽职守,忘我工作。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张筑生同样是教师学习的榜样。他一生热爱教育事业,心里只有工作,超脱名利,甘于清贫。他不懂得争成果、争头衔,尽管至死他都没有评上博士生导师,然而他得到了学生的爱戴与敬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教师要向王生英老师、张筑生教授学习,坚定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不为金钱、名利诱惑,用实际行动践行“三平”精神。

2.增强教师自身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

广大教师要践行“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去积极影响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让学生能够在不断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质。通过长期的教育熏陶,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促使学生把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自由、生动活泼地发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他还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言行不一,却以枯燥无味、空洞无力的说教来教育学生,那就毫无感召力可言,而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还有这样一些反差:教师要求学生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人和事,自己却用“一棍子打死”的态度对待一些差生;要求学生用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自己却消极颓废,在课堂上经常牢骚满腹:要求学生要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自己却自私自利;要求学生要与人为善、宽宏大量,自己却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这样一个言行不一的教师不可能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

竺可桢说:“大学教育之目的,在于养成一国之领导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讨专门智识,而尤重于锻炼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确,独立不阿,遇事不为习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从潮流,惟其能运用一己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学教育之富于常识也。”也就是说,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的人才,其中“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和核心。

大学要想培养出品质高尚的人才,需要道德品质同样高尚的教师。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品格高尚的教师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达到“信其道”。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以“三平”精神增强教师的学识魅力

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敬业、勤业,有满腔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还要精业,以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书育人技巧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展现“学高为师”的风范和良好形象。

首先,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这样才能以更丰厚的知识积淀、更专业的业务水准和更令人折服的教学艺术教好功课。

其次,教师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整合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教师对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交叉学科都要有所了解,甚至对学生感兴趣的新潮话题,如国际时政、流行音乐、畅销小说、网络游戏等最好也都能略知一二。

最后,教师要自觉地不断更新知识、教育观念和教育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为此,教师要有“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这样才能耐得住寂寞,坐下来认真读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在进行教育时才能富有时代气息,不拘泥于老一套的方法和理念,才能给学生带来时代感、新鲜感及自豪感,启迪学生的思维。

4.以“三平”精神培养对教育的极强责任感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指出,要把爱和责任放在师德教育的首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师要做一个“大爱”之人,要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爱国家、爱民族,时刻牢记中华民族的复兴系于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系于教育;要爱学生,不能把学生看做知识灌输的对象,而要把学生看做一个身心发展需要倍加呵护的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各个方面。只有具有“大爱”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郑州盲聋哑学校教师孙晨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的实践者。从风华正茂到年过半百,从青春韶华到双鬓斑白,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孙晨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热爱本职,无私奉献。她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迹,都源自于她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爱。

弘扬“三平”精神要求广大教师要向王生英、张筑生和孙晨学习,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师德风范和职业素养,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以德修身、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从而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造就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论文篇3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1.工匠精神的内涵。我国古代便已经有了工匠精神,但是,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且,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内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来说,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主要以道德精神为核心,强调德艺兼备,主要通过身心传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亲自实践才能够获得。并且,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十分强调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求在工作中强力而行。另外,古代工匠精神还强调爱国为民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而西方的工匠精神与西方人追求完美的文化理念有着密切联系,追求完美在西方已经成为共同的精神。这是因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还是基督教都提倡追求完美与极致。虽然古今中外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外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仍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都强调爱国、敬业、求精、创新。而我国现在所强调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延伸层面这三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的主要内容包括技能和技术,工匠在产品锻造的过程中想要打造好的产品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能。因此,物质层面的技术和技能是工匠精神的基本条件。精神层面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创造卓越等在内的隐性内容。延伸层面主要指工匠精神所倡导的创新精神,要求人们运用工匠精神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同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工匠精神的内涵。首先,工匠精神能够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工匠精神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了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敬业和奉献,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精益求精,以追求卓越和创新为主要目标;其次,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解决社会上的浮躁和应付工作的现象,使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精益求精地对待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最后,工匠精神作为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补充,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意义。工匠精神深化了职业道德和社会主流思想,不仅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了规范,而且能够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人文教育内涵及意义

1.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是主要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而进行的个人教育或社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提升受教育者的内心境界,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而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强调通过传播文化知识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人生实践来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并且,人文教育既重视文化由外而内的养成,也十分强调个体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强调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而且,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三个方面。其中,人文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的人文知识。而成人教育主要面向广大社会群众,旨在提升社会群众的人文素养。2.人文教育的意义。首先,开展人文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丰富受教育者的人文知识,拓宽受教育者视野,加强受教育者对我国传统人文知识的了解,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其次,开展人文教育能够丰富补充学科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在学科之外的知识,提高教育质量;最后,人文教育能够在提高人们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

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有很多内容是相通的,两者密不可分。首先,工匠精神追求真实和完美,要求在制造或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求真求实、尽善尽美,以塑造最佳品质的物品,进而使制作者产生美感和愉悦感。而人文教育即包括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和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要求受教育者能够以正确的审美态度对待文化产品。并且,人文教育十分注重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对文化产品或文化现象的情感体验,要求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掌握文化的内涵;其次,很多文物古迹、手工艺术以及文化瑰宝等都是工匠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工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同时,这些文物古迹、手工艺术和文化瑰宝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工匠在打造优质产品的时候需要与文化相结合,赋予手工艺术品较高的文化价值;最后,我国古代工匠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讲求琢磨和切磋,而这一方法和态度已经被古人运用在修身、政治和文学创作之中,广泛渗透到人文领域,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高职院校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仅要采用技能锻炼的方式,而且还要积极开展人文教育,实现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

四、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首先,工匠精神是我国现阶段所强调的重要精神指南,政府十分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面向全体社会群众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全社会的工匠精神;其次,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工匠精神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再次,高职教育能够鲜明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工匠精神是技能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因此,高职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十分必要。并且,高职人文教育能够将技能操作相关文化内容与工匠精神相联系,丰富工匠精神的内涵,实现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最后,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是全社会的要求。在当今市场环境下,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熟练地操作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敬业奉献、精益求精、乐业创新的工匠精神,能够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积极创造。而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人文精神能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满足社会的要求。由此可见,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十分必要。

五、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存在的不足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人文教育,不了解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具体来说,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这些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甚至误以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需要接受人文教育学习人文知识,只需要学会技能知识,拥有操作技能即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难以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人文工匠精神只是政府提出来的相关要求,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待工匠精神的培养,只是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放在口头上,并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导致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并没有真正实施;再次,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没有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也没有对人文精神中所包含的工匠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只是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事例,缺乏深入分析,教育效果不明显;最后,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只重视理论的灌输,一味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而一些历史性的人文知识距离学生较远,存在着较大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完全理解人文知识所体现的工匠精神。由此可见,教育方法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作用。

六、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途径

1.开展人文教育。高职院校应积极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人文教育,为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学习提供充足的人文养分和肥沃的人文土壤,在让学生掌握技术和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人文教育的相关选修课,并通过开展人文教育讲座、人文知识竞赛、人文精神评比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人文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高职院校应将人文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作为一个整体,在人文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工匠精神培养作用。2.注重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才能够激励制作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具体来说,人们只有具备责任心才能够主动关心自己周边的事物,关心社会,也才有动力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加强对生命和环境的人文关怀。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强调学生的责任心意识,通过理论和实践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情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做到精益求精,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3.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等学科知识。工匠精神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并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哲学、自然学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自然学科知识、哲学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学科等相关的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让学生在了解各学科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进而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4.开展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而正确价值观念、崇高理想和健全人格是锻造工匠精神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够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且,高职院校应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将德育教育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锻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习自觉性。5.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优秀的工匠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自身的想象和审美情趣,将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技能完美结合,进而制作出高品质产品。因此,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职院校应将想象力培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尤其要在抽象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审美教育,通过音乐艺术课程、美术课程、艺术欣赏课程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品质;最后,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进行产品创作,并开展创造竞赛,通过学生实践来培养工匠精神。

作者:傅向东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探究———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纲》[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

[2]庄群华.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应为与可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工匠精神论文篇4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教育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造就出一批批素质好、技能高、能力强且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劳动者。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所谓工匠,是指生产一线的工人,是物品制造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技艺和态度决定物品的质量;而“工匠精神”则是工匠对待工作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敬业专一,对产品品质追求到极致的一种探索、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及“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标志着“工匠精神”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迅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焦点的同时,也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个新重点、新目标。

二、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企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中国因为有鲁班、李春、茅以升、王选这样的大师级工匠,才有故宫、圆明园、赵州桥等世界奇观建筑;因为有赵慨、陶玉等瓷雕艺人的精雕细琢,才造就了景德镇陶瓷的艺术珍品。“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树立品牌的推动力,是产品立足市场的强劲支撑,毫无疑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

(2)当今社会“工匠精神”有所缺失。在我国现代社会,随着时展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功利化、利益化心理明显,社会普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部分企业只注重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工匠精神”在企业对短期效益的追逐中渐渐被淡化,产品粗制滥造,难出精品,难树品牌,更有不少新生企业犹如昙花一现生命短暂。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时代呼唤和需要“工匠精神”。

(3)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认识和重视不够。企业的“工匠精神”来自企业的员工,只有员工具备了“工匠精神”,企业才能形成其独特的企业精神和竞争力。而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企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需求充分融合对接,着力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培育。然而,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受多年来形成的“就业第一”的办学导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重“传技”、轻“育人”的认识偏差,不够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职教育尽快补上“短板”,走出过于重视技能传授而忽视职业素养培养的误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生根发芽”,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牢固基础。

三、 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1)在课程教学中渗透 “工匠精神”。对专业课的学习是高职生掌握专业技能的主渠道,因而专业课程教学毫无疑问应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专业教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并将其整合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和教学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充分融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工匠精神”,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专注耐心”这一宝贵的“工匠精神”。

(2)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润育 “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N精神、一种理念、一种品质、一种境界,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来体现的,是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的。有职教专家指出:“作为高职院校,比培养一名大国工匠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有效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达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创新观念和职业素养,担负起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让‘工匠精神’真正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习惯。”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注重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从制度入手,从细节抓起,教育学生严格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做好宿舍值日,用心参与班集体的每一次活动,真诚对待身边人身边事,通过日常的规范化教育管理,使“工匠精神”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得以形成、渗透和固化,不断提升养成教育的成效。

(3)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提练“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职教德育主线,组织学生开展以“工匠精神”培育为目标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中感受和塑造“工匠精神”。比如,开辟“工匠讲坛”,定期邀请企业精英、优秀校友给学生讲“工匠故事”;开展职业技能比赛,积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竞技活动中树立做一名技艺精湛、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的人生理想;成立以专业教师为导师的学生专业社团和各种科技协会,让学生在发展兴趣、提升技能、追求卓越中提练和养成“工匠精神”。

(4)在实践训练中提升“工匠精神”。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要在理论课程教学和日常教育管理中进行系统的培育引导,还要注重在具体的实习实训中进行强化和提升:一是在专业实训中养成“工匠精神”。专业实训是高职生在校内仿真的实训基地开展的技能操作训练,是学习和养成“工匠精神”的重要渠道。教师要结合培养目标切实制订好培训计划,采取有力措施、有效的方法手段,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实训实习中的各个环节,通过布置实际工作任务、开展产品质量大比拼等活动,利用实践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从中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与内涵,深切感受“工匠精神”的价值,直至全心追求“工匠精神”。二是在企业实践中强化“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靠长期工作实践积累,还要靠企业文化的熏陶。高职院校已广泛开展校企合作,要注重在校企合作中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充分利用企业文化、优秀员工的事迹熏陶和感染学生;通过严格管理、规范流程、认真考核、制订奖惩制度等,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端正工作态度、加强服务技能和提高服务质量,自觉做到对工作认真负责、专注敬业、精益求精,从而使“工匠精神”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论文篇5

收录日期:2017年5月3日

一、引言

2016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年4月,《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明确提出把提高创新能力当作首要任务,努力贯彻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匠精神和创新接连映入人们的眼帘,让人不由自主地将二者联系起来。工匠是一个古老又传统的称呼,工匠精神代表的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新时代下,政府将“工匠精神”重拾,号召各行各业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势必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新的意义。同样地,“创新”一词老生常谈,其代表的意义和蕴含的深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工匠精神与创新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些都是非常有趣而有意义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是一个传统的称呼,指机械地重复劳动的工作者。在流水线生产盛行之前,工匠需要完整地掌握整个工作流程和每一道工序,非常繁琐。想要技艺娴熟必须反复操练,久而久之,熟能生巧。由此可见,传统的工匠精神的载体是生产的工匠,关注的是他们的技艺水平,是实实在在能看得见的存在。随着“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在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目的下,复杂的工艺流程被分解成若干道工序,每道工序由几个简单地动作组成,再将工序分给不同的工人负责。此时的工人即工匠,差别有两点:一是工作内容更单一,更容易掌握;二是工作方式更枯燥。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有些工人忠于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勤于思考和钻研、勇于革新、改良生产工艺和技术,在简单的工作中创造不简单,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这是此时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因此,此时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毅力、不怕苦不怕累、精益求精的精神,上升到了精神层面。

那么,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怎样的内涵呢?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经济结构迈入中高端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重塑“工匠精神”确是大有深意的。我国制造业在经历了引进国外技术、模仿和山寨外国产品的发展阶段之后,逐渐步入瓶颈期;中小企业的发展亦是如此,不仅模仿之风盛行,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相互借鉴,而且“用工荒”和工人稳定性也成为一大难题;经济管理方面,虽然我国掌握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但是过于粗放,也存在一些负面作用,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千呼万唤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较之传统的工匠精神,其内涵更为丰富。首先,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存在于各行各业中,是一种象征意义,并未局限于制造业和工人中;其次,工匠精神仍然重视娴熟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是对员工技能的严格要求;再次,工匠精神强调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是对员工职业态度的要求。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职业理念,是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去向和行为表现,高超的技艺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两者并重,兼而有之。

三、创新的含义

党的十以来,对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把创新发展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明确提出“创新就是全方位、各领域、全覆盖的全面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和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可以拆分为“创”和“新”两个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创”的本义是“割”,意指受伤,后来引申为“突破”,指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和突破,进而“创造”出某种东西。“新”与“旧”相对,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也有“性质改变得更好”之意。“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和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落脚点在“新”上,通过创造达到变革的目的,可以是产品结构、性能和外观的变革,也可以是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还可以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创新一般分为文化层的创新、器物层的创新和制度层的创新三大类。文化层的创新,即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将新知识引入原有的知识体系。具体又包括了文化创新、观念创新等。器物层的创新,即技术创新,是指应用知识、工艺等现实存在而改进或改变现有的技术体系,包括改变现有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等等。一般来说,技术创新可细分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制度层的创新,即管理创新,是对管理思想、方法、工具和模式的创新,是组织面对技术和市场变化、适应现实和管理需要而进行的改进和调整。一般来讲,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隶属于同一个体系内,相互关联,互相促进。

四、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与创新的交互关系

职业教育是培育工匠精神的第一场所,也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战场,二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工匠精神与创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尤其是在当前政府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挖掘。工匠精神是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通过精耕细作来不断提升技术和工艺水平,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原有技术和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测试和实验,才能创造新的事物。因此,工匠精神和创新有着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者互为因果,产生了交互关系。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工匠精神是创新的基石,新是工匠精神的延伸;工匠精神是创新的有力保障,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必然结果。

(一)工匠精神是创新的基石;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延伸。创新,是相对于旧的、原有的事物而言的,在之前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革新。创新并不是凭空得来的,也不是灵光一闪出现的。几乎所有的创造和革新都是在对技术和工艺了如指掌的前提下,找出不合理之处或有待改善的地方,经过仔细的琢磨和多次的推演,继而反复的测试,最终取得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或新工艺的一个持久的过程。在这个漫长过程中,娴熟的技艺,耐心、毅力和追求极致的精神成为创新的基石,只有具备了工匠精神才可能有所创新。

反过来说,我们发现非常有趣的结论。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员工精益求精,本着尽善尽美的本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几十年如一日。俗话说,熟能生巧。当员工对技艺或管理方式日益熟练之后,轻而易举便能发现所从事的工作技艺或流程或方法的不适之处,并能提出自己独有的见解和解决方法。如若他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改应用于实践之中进行检验,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那么自然而然地,革新产生了。因此,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延伸,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工匠精神是创新的有力保障;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必然结果。创新必须建立在工匠精神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各个具体环节的剖析,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变革,才有可能找到突破口,进行创造;反之,如果大家满足于现状,只是机械地重复工作,不去思考和不云探索,那么他们永远发现不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永远止步不前,何谈创新呢?所以精湛的技艺和追求极致的态度是创造革新的首要条件,工匠精神是创新的有力保障,不具备工匠精神,创新只是一句空话。

重提工匠精神已不仅仅局限于制造行业,而是在各行各业中都倡导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态度,其内涵更为丰富,涉及范围更为广泛。这与万众创新是不谋而合,一脉相承的。综观创新的整个过程,过硬的职业技能加上追求完美的职业态度,持之以恒,必然有所突破,会在技艺、产品或者管理上有革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必然结果,这是毋庸置疑的。

(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与创新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培育工匠精神和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工匠精神决定了他们工作的深度,创新决定了他们工作的广度,二者共同掌控了他的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创新主要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我们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以提高创业创新率。与之对应地,工匠精神育人应从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管理方法来培育。理论知识包括了本专业领域中的基本理论、应用理论和前沿发展方向;职业技能包括了从事相关专业岗位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管理方法包括了常规的管理理念、用人方法和沟通技巧等。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运用职业技能;职业技能的熟练掌握,也能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和升华;管理方法是与人交往和沟通、识人和用人的技巧,其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创新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主要参考文献:

[1]谭素.论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的整合培育[J].机械职业教育,2017.1.

工匠精神论文篇6

这说明,在人类工艺设计和制造的历史上,不论区域和文化有着怎样的差别,在追求精致、卓越、精美、典雅等充分反映人类文化审美创造力的方面,东西方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追求极致和完美的美学理想。

由于文化属性和发展的形态不同,东西方工匠精神在具体的表现样式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比较而言,东方文化侧重于对柔性要素的重视,在设计和制造上,为追求完美和极致,多强调不惜花费时间精力,依天工而开物,观物象而抒臆,法自然以为师,毕纤毫而传神。

如在建筑上,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在体现实用功能的同时,也追求天人合一的宜人性的审美功效。

而西方文化较为侧重对刚性要素的重视,在设计和制造上,非常强调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和细节,都要求优质高效。

特别是进入工业时代后,西方国家采用标准化的规模生产,对产品的质量提出了统一的严格标准,以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如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典型――在耗时64天的航海实验中,只慢了5秒。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严谨、执着、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早在《诗经》中,就把骨器、象牙、玉石加工等技术工艺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在《论语》中对此充分肯定,朱熹对此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最值得一提的是鲁班,他已成为工匠精神的典范。他以手工操作为职业,钻研技巧,全神贯注,精益求精,集工匠、大匠师、技术家和发明家于一身,把工匠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对于企业来说,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要求每一个员工不仅仅只是把工作当作赚钱手段,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认真、专注、热爱的态度,持有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就是他对人生的态度。他一生的职业,也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以日本为例,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缺少这种工匠精神,将会使整个社会的创新变得异常艰难,也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道。

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会消失吗

有人说,这个时代工匠精神已经消失了。其实应该说,真正的工匠精神是不会消失的,但在一定的时间里,有可能会“缺失”。造成这种缺失的原因很多。

从宏观的层面上来说,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许多原先是农民身份的人离乡别土,到城里打工,他们实际上还未能完全适应工业化社会对产品设计与制造的规范化要求。

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技能上,他们都还停留在单一的维持基本的生存面上,加上未能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在整体上还缺乏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领悟。

从中观的层面上来说,在我国,建立一整套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工作态度和制度设计,贯穿其中,长期建设,还是一个新课题。

从微观的层面上来说,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传统,在传承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困境,许多人在快速现代化的浪潮中一时眼花缭乱,不知所措,缺乏耐心、细心、专注和持久力。

因此,综合起来说,工匠精神给人一种“缺失”的感觉的确存在,但并不意味它“消失”了。

在工业4.0 时代,应该说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工匠精神,所以,在今天,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2025”需要工匠精神

互联网时代打开了许多未知的领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创造活力,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倡导发扬工匠精神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倡导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

如果说互联网思维表现为开放、创造、创新,工匠精神表现为严谨、精致、专注,那么,二者的融合所发生的就不是一种简单相加的物理效果,而会是一种化学反应。

工匠精神以最开放的姿态来吸收最前沿的技术,从而创造最新的成果。

它不是一味地恪守传统而裹足不前,恰恰相反,是善于用创新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反复对比,找到最好的结果,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在我看来,即便是做互联网产品,如果没有工匠精神作基础,也不会产生创新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如今,我们倡导工匠精神,是要在文化上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全方位地将追求完美、精致的精神贯穿在互联网时代,让这种文化真正地深入人心。

工匠精神论文篇7

马克思人学理论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它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把工匠精神放在它的视域下,有利于我们正确的看待新形势下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有利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推动“为了人、解放人、实现人”而进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1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和确证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是一种人对自我本质力量展示、确定的内在要求和需要,也是人在对象化活动中寻求超越,把意义赋予对象的精神活动。

首先,工匠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和确证。工匠精神是一种人的精神,工匠的活动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而不是一种被迫的异化活动。工匠精神不是在异化劳动下的一种活动,这区别于在科学管理与技术控制的现代管理与生产系统。在技术理性主导的生产世界,人变成了被精心人为设计的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被弱化为技术操控系统中被动的生产活动片段。工匠精神体现的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而不是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指导下的被动操作活动。

其次,工匠精神是对人和他的世界的一种超越。工匠精神表达是人的个性感性活动的创造性,而不是一种类本质活动,是一种情怀,是对人自身的创造和超越。工匠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也是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的确定,工匠精神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商品交换活动中,不应该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工具理性,而更应该表现为一种对现存状态的创造和超越,产品不仅仅是为了交换,更是一种表达工匠价值观和创造能力的活动。

2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人的自由与解放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在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就有了为他人创造和超越,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意义,就不单单是个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解放活动,而是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意义上实现自由和解放。

3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民族振兴

(1)为谁培养人与工匠精神。我们要区分作为手工作坊中工匠精神与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的区别,也要把西方现代管理和技术科学背景下的工匠精神与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分开。工匠精神也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就需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视角下去看待和发扬,这样工匠精神就有了“为谁培养人”的意义和内涵,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也就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工匠精神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就成立为人民、为人的自由和解放服务的精神。

(2)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工匠精神。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大趋势,竞争市场的全球化要求我们在看待工匠精神的时候,要把工匠精神放到全球化的现实中去。在全球化的竞争中需要用艺术家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去培养适合时展要求的复合型、高精尖人才。从马克思人学视域来看,现代工匠精神即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要求我们放眼世界,立足全球竞争去培养具有世界竞争能力的“新型红专人才”。

(3)怎样培养人与工匠精神。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去培养人,培养具有全球事业和竞争能力的新型红专人才,要让人明白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不同于西方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精致利己主义,它有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和为了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崇高目标。其次,要有进益求精的精神去培养人,在培养的过程中要突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既要强调价值培育,也要重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放眼全球,立足现实,着力打造又红又专的新型人才。

总之,马克思人学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理论,科学和价值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人学的视域去解读工匠精神是理论结合实践的需要,也是如何看待工匠精神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张力的必然要求,更是立足于人的实践,为了人、发展人、解放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可以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问题等问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寿斌.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J].江苏教育,2016.(5):28 29 .

工匠精神论文篇8

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体现工匠精神的经典故事,比如鲁班学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人更多关注自身的利益。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生产出一些劣质产品,导致工匠精神逐渐消失。工匠精神的消失,影响到了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甚至对学生的就业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

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弘扬工匠精神

为了培养具有高超职业技能和优秀职业素质的人才,职业院校应该将工匠精神的培养全面引入学校教学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平面广告、新媒体等,教师可以介绍古代的鲁班、中航工业沈飞钳工技师方文墨、巧手拼接航天之翼的金牌女工薛莹等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以及其他国家工匠精神的传承情况。另外,职业院校还可以举办一些宣讲会和技术交流会等,在会议上加大对工匠精神的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在内心接受工匠精神,重视工匠精神。

2.工匠精神融入就业创业教育

在就业创业的教育中应该融入工匠精神,同时还应该使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优缺点和追求去就业、创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适的人才。

3.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这种授课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增加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在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评价等环节渗透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4.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工匠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势和专业方向等因素,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发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精通某项技术,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5.实施现代学徒制,传承工匠精神

香奈尔首席鞋匠马萨罗曾经说过:“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职业学校应该组建一支教学团队,不仅包括学校的专业教师,还要包括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教师虽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比较深刻,但是实践水平还有待提高。所以,在教学团队内部,教师可以与企业的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多交流,学习更多的实践技能;或通过教师间的互学互帮、取长补短,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从而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传承耐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品质。

6.工学交替、校企融合,塑造工匠精神

同一个行业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都有不同的企业,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不一样,总体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学校应该多与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深入企业当中,去感受真正的生产、真正的实践。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责任心的重要性,促进工匠精神的形成,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结语

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而其中的职业精神不容忽视,因为技能人才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学校应该在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培训的同时,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斯元.职业教育过程中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1):30-31.

工匠精神论文篇9

关键词:工匠精神;当代价值及其误读;实现路径

在现代科技时代,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慢条斯理精细工作的“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工匠精神”更是淡出哲学思想视野,然而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3D打印技术、个性化订制似乎重新唤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怀想,重新引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哲学反思。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一种技术可以被复制,而一种精神却不能被复制,工匠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培养工匠精神,教育是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位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目标锁定于“专业教育”,是连通“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桥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根本使命。

一、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

精神是文化的核心,是一个事物与他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所在、灵魂所依。工匠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东方的工匠精神和西方的工匠精神不同,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的工匠精神不同。中国古代工匠精神表现德艺双修、心传身授、体知躬行、精益求益、强力而行,即:“向善”的价值追求、“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及“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西方的工匠精神在西方文化中集中体现为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理念,这一观念来自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以及基督教的新教伦理精神。但是古今中外工匠精神中的爱岗、敬业、创新、求精、卓越、担当都具有相通之处。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即:审美之维、创新之维、求精之维和卓越之维。工匠精神的四维意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感性意识,源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憧憬,源于本能和一种天生之爱。古代技术与艺术是不分的,统称为“技艺”;而机器生产造就的现代文明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技术与艺术的分裂,技术的异化和工具理性泛化,审美与人文精神的失落。工匠精神呼唤技艺一体化,强调技术的审美之维,强调用审美的眼光来制造产品,用审美的情怀来改造世界。“求新的理念”是工匠精神尚美情怀的保障,“新”也是“美”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古人的创新理念。“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这是的创新理念。创新的理念是一个优秀工匠所具有的基本品质,唯有创新方可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方可在百舸争流的浪潮中经久不衰。“求精的精神”用成语表达就是“精益求精”。《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形象地展示了工匠在对骨器、象牙、玉石进行切料、糙锉、细刻、磨光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一种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精神风貌,这种谦逊精神是匠人能够独立潮头的动力所在。“求卓的格目”是匠人精神的最高境界,追求卓越、登峰造极、成就不凡是一种牵引力,匠人围绕这种格目展开创新与求精活动,达到“道技合一”的和谐之美、创新之美、卓越之美。“炉火纯青”是对高超冶炼技艺的赞美,“庖丁解牛”是对技术出神入化的表达,“匠心独具”是对技术特色的夸奖。可以说工匠精神的实质是求真、向善、至美的统一。

二、工匠精神人才的现世误读

其实,对于工匠精神,现世存在种种误读。

第一,对于工匠精神时代意义的误读。随着现代机器化大生产对传统手工业的取代,传统工匠逐渐从历史舞台中退出,有观点便认为,工匠精神已经过时了。事实并非如此,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信息时代、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并没有过时,甚至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有这样一组数字值得我们深思,日本长寿企业的数量全球第一,百年企业50000余家,二百年企业3146家,五百年企业39家,千年企业9家。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2]然而在中国,止于目前,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5家。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探究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传承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理论探讨・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

第二,对工匠阶层社会地位的误读。受传统思想影响,“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下之谓器”,误认为具有工匠精神之人具有的是形而下之技,工匠阶层是社会低级阶层。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分工,但经过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演变,成为官本位思想的文化土壤和合法化依据;“恒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本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真知的寓意,但最终演变为庙堂之下匠人社会地位低下的象征。虽然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但传统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思想并没有完全消除,仍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第三,对工匠能力素质构成的误读。人们传统观念认为工匠“唯技能、轻理论”,其高超技艺具有经验性,不需要理论知识,只需“知其然(what)”,无须“知其所以然(why)”。的确古代匠人的技能都是从实践中“心领神会”或者通过师傅“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得到。其实,这仅仅是工匠能力素养在科技和教育不发达年代的表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一个优秀的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需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唯有如此方可不断创新、求精、求卓越。另外,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除了技艺层面,更有做人层面;除了追求自由的科学精神对创新、变化的表述,更有追求永恒的人文精神对责任、道德的坚守。

第四,对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的误读。误认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仅仅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事。其实,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大到宏观整个社会工匠精神、敬业文化的培育;中观到一个地区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微观到教育系统内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不同层次间的教育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共同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突出和强调自身的“应用型”定位,身体力行、先行示范,共同搭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真正破除职业教育的“玻璃门”。

第五,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人才培养规格的误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一流的大学当有一流的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大学的灵魂。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主阵地,传统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和过程中存在“重知识、轻实践,轻理论、重技能”的现象,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理论素养不足。其实,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工匠与高职高专培养的工匠应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强调解决一线技术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另外,工匠也不是仅仅掌握一技之长的人,而是具有一定的审美情怀、崇高的社会担当和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人。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认为:“几乎普遍被认可的本科教育目标是:批判性思维、交际能力、种族宽容心、道德观发展、全球视野以及广博知识。”[3]“大学教育的主旨不在于传输某种实用的知识,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心智。”[4]前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认为:“如果学生只掌握某一专门技能,只能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那他的生活是缺乏情趣的。”[5]其实,在秋山利辉那里,品行和情怀及审美则占更多份量。秋山利辉评价人才的标准是40%技术、60%品行。他认为教育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的人,而是“会好好做事”的人。“属于21世纪的新工匠,应懂得关心他人,知道感恩,能为别人着想……也就是拥有一流人品的人。”[6]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人才的规格应定位在学生品德、能力、情趣的协调发展,根本旨趣在于润泽学生生命、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如果学生仅仅会知识复制或技术操作,具有知识偏狭性,这是“单向度”发展的人,也与本科教育的本质相悖。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为地方输送大量高水平专门技术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在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的时期,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道德情怀和创新精神上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期待。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路径选择

工匠精神生长于企业,却萌芽于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是教育的结果。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忽视教育支持,“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7]。“创新过程中有效知识和人才所发挥的真正重要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创新组织内部,也包括其他机构,而且大多往往是在大学内完成的。”[8]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对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担负着重要使命,但其人才目标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克服误区。

(一)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

有一流的心性,方有一流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正如哈瑞・刘易斯所说:“失去灵魂的卓越不是真正的卓越。”具有工匠精神的教育旨趣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追求学生精湛的技艺,更追求道技合一的和谐和自我实现的满足。马斯洛提出“人的本质即自由”的命题,“人成为目的本身,成为一种完美、一个本质、一种存在”[9]。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最高层,它是一个人充分展示自身,使自己成为“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10]他对人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的高扬,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也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11]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能力方面、需要方面和社会关系方面,“需要方面”又包括情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拥有50多年木工专业的秋山木工创始人秋山利辉老先生将“为天命而活”作为自己的企业信仰和人生追求,他认为“一流的人才首重一流人品,其次才是专业技能”、“我的时间95%花在教育人品,只有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这与我国古训“己成,则物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先德行、后技能”、“有成人而后有成事”的教育智慧是相通的。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绝对是一个“家”,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是一个真正的追求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爱国、诚信、敬业、奉献、创新等品质,是一个人能够在一个岗位上重复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的精神支撑。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有创新的灵感;爱自己的工作,才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爱自己的工作,技术不是技术而是艺术;爱自己的工作才不觉得辛苦,而是在辛苦的工作中体会幸福。大道至简,成功的关键在德。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定要在“高科技、复合型人才”前面加上“具有较强职业道德”的限定。

(二)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好比某种产业,只有相关主体间形成相互需求、相互支持、环环相扣的“全链条”,发展才具有竞争优势,竞争才具有比较优势。“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生源供给侧(高中、高职高专)和毕业生的需求侧(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体现在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既要注重生源“供给侧”,在工匠精神培养上从娃娃抓起,从大学前抓起;又要注重生源的“需求侧”,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相应人才。具体是:一是生源“供应链”。工匠精神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加强与大学教育前端学校的互动和交流,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早传递给非高等教育端。切实与高职高中展开合作,实行“3+2” “3+4”分段培养模式,要不断研究克服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基础不强的劣势,打破人才培养的“天花板”和“玻璃门”。二是学生“培养链”。突出职业能力的人文精神,与企业加强互动,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标准制定;建立行业和企事业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和评价调整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建立课程超市,增加实践课程和课程中实践的内容,增加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课程、通识课程,鼓励校企共建特色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同时,要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工匠精神的特质,实行分类培养、分类评价,建立大学四(五)年立体化、全面化的教育方案,校内各部门形成合力,达到同向同力同作用,共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实行双导师制,就是学生既有其在学校的基础课老师,也有其在联合办学的企业实习单位导师。双导师制既有师徒制经验优势,也有现代教育的效率优势,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可选途径。三是毕业生“需求链”。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接触前沿技术和最新设备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业务技能。开展“订单式”服务,避免供需失衡现象出现,减少人才培养费用的浪费。

(三)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具有工匠精神的各专业、多样化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的关键因素。人才包括有一技之长、专擅某个领域的特色人才和全面化、复合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的专门人才,这也是其与高职高专和研究型高校的区别所在。社会多校化的人才要求应用型高校走特色发展战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色化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性,尤指其出类拔萃之处”[12]。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准确定位、服务地方、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清华大学以理见长,北京大学以文著称,武汉大学以法领先,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特色和发展特色;南京邮电大学以信息与通讯人才闻名,淮海工学院以海洋科学与技术人才自豪、盐城工学院以机械、材料人才骄傲。由于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多类化、多样化,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也多样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用人标准和工作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定要找准方向、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四)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

求新不求稳,重质不重量,对学术崇敬,对抄袭零容忍,大学生毕业对论文几乎没有数量要求,只看论文的内容和行业影响力,这是瑞士“纯粹”的治学态度,让这个只有1/3学生走“学术之路”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教育大国,欧洲科教强国的后起之秀,这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改变传统单一考试考核的方式,力求全面多维考核学生,注重能力、注重实践、注重德行。可以采用实践考核、专家评价、企业评价等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评价学生,不唯分,只唯实。可以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从而促进考核评价的及时性、动态性、科学性和过程性。

(五)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实际上工匠精神已经超越了“工”本身的范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工匠精神,而不是某一种职业需要的精神。“在日本,最普通的宾馆服务员也有工匠精神,对于从宾馆开出的每一辆车,他们至少都会目送到自己看不到为止。”[13]在美国,良好的道德比以前更重要。“从1990年到2005年间有75%的教授被取代,代替者的质量和他们融入学校生活,极大地视现有教授的公民品德质量而定。”[14]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有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在中国古代教师职业并未社会化,教师的称呼是“教书匠”,似乎有贬义之称,其实教师属于文人,当处于三教九流的上九流,“匠”字体现了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造诣,工匠精神也当属教师这一群体所具有。教育的重要原则则是“言传身教”,教师的职业信条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论是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还是高尚的德行,都应当为学生之楷模。德艺双馨的教师是针对个体而言,对于应用型高校整体教师队伍而言,而需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现在:一是教师人才多样化,有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型人才,个体可以是双师型人才,抑或某一方面人才;二是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可以来自企业,可以来自科研院所,也可以来自高校,特别是相当数量的拥有业界经历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7]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6-03-18.

[2][6][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M].陈晓丽,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1,3.

[3][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0.

[4]“Original Papers in Relation to a Course of Liberal Education”[J].15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1829).

[5][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8.

[8][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5.

[9]Maslow.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1962:37

[10][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1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工匠精神论文篇10

当然,工匠精神也是一种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一种执著追求完美的精神。在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不乏榫卯、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饱含工匠精神的产品。在德国、瑞士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灵魂。一辆奔驰轿车、一把瑞士军刀,无论价值多少都会被匠人们精雕细琢,不会容忍出现质量瑕疵。

说来说去,工匠精神就是把事做好做正确了、做极致了、做完美了,尤其是把细节的东西做好了,把细节做好的过程。

或许我们一提到工匠精神,有人理解为简单的就是那些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工匠精神是从这些人身上走出来的一种精神。而且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如今,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有些人不管做什么,总要做个轰轰烈烈,或者说要干大事,小事干不好、也不愿意干,因此眼高手低,并没有把事情做到极致,工匠精神也无从体现。

有人说,中国人不缺勤劳不缺少智慧,缺的是诚信、责任、技术、创新意识、危机意识和体制,这话有些过。其实,我们缺少的是把细节做好的一种精神,把细节做完美的精神。

工匠精神论文篇11

一、内涵解读

(一)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课程思政”理念要求高校所有课程承担起思政育人的任务,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二)工匠精神。2016年至2020年连续五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被树为新时代各行业职业标杆受到社会广泛推崇和倡导。工匠精神在我国自古就有,它不仅是古代工匠对自身职业的态度,也是“技以载道”的职业情怀及“道技合一”的技艺境界。在工业化和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手工业相继消失,现实中工匠们几乎销声匿迹,工匠精神在人们记忆中淡忘。然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工匠精神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重塑工匠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家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已经不仅是手工业者所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和劳动道德,而是当代全社会所有劳动者的职业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坚定执着的专注精神、紧跟前沿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等伦理特质,工匠精神的要义还在于不能仅把工作视为谋生途径,而应将其视为一种对待职业的纯粹态度,是每一个劳动者都要努力追求的职业和人生境界。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必须把“立德”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格和健全人格。因此高职教育要把思想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尤其要重视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和职业价值观塑造,这与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高度契合,体现了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高职人才培养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让工匠精神呈现在思政课堂和“课程思政”中,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高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职业品质,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满足经济转型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消退,要想全面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就必须培养建成一支强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高素质人才不但要具备从事某一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以及视品质为生命的职业价值取向,这些正是当前社会呼唤的工匠精神价值意蕴。强化高职学生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职业精神的塑造,旨在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三)推动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从就业和个人发展的视角来看,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大学阶段正是广大青年人格塑造和职业理想孕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可塑性强,但也有思想不成熟、稳定性差等特点,职业素养同社会需要存在差距。将工匠精神培养与学校育人工作有机融合,把工匠文化精髓作为各类课程教学的德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良好职业品质和较强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其未来成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一)教师自身践行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活动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弘扬工匠文化,传递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鼓励他们甘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努力成为符合新时展需要的工匠。高职教师亦要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对待教育事业要有一个敬畏之心,视教学质量如生命,践行工匠精神,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此外,教师的“匠心”还体现在要有一颗纯粹的心,摒弃功利思想,克服心浮气躁,做严谨求实、卓越进取的“工匠型”教师。(二)课程建设融入工匠精神。1.思政课程凸显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和价值,是可以传承和教育的。高职院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思政教学结合在一起,从思政课程理论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开展,都要突显并落实工匠精神的培养目标,在提升政治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工匠品格。如在思政课程中开设工匠精神养成专题,讲授中国工匠精神的起源与演变,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工匠精神典范,用工匠故事启发、感化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工匠精神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开设创新思维与实践专题,讲授工匠精神如何与数字化时代合理对接,未来工匠需要的思维方法,技术革新需要的技法和系统思维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加深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认同感,为未来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奠定基础。2.专业课程渗透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赋予了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重任,要求所有教职工都担负起育人职责。专业教师要以社会需要和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深挖专业课程中德育元素和工匠精神内涵,提炼教材各章节的社会、人性、产业及技术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从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呈现,不同教学环节都有针对性地渗透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价值内涵根植于每个人内心,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归属感和光荣感,激发践行工匠精神的热情。3.实训实践磨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在理论教学中渗透,也要在实践环节中锤炼强化,在劳动中磨砺形成。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学生能充分认识、理解劳动价值和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为个人的职业态度及职业价值观,引导自我职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训课管理,推进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情境化实训环境,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将工匠精神内涵融入技能传授的每一个细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精神引导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磨砺意志,激发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发挥课程的实践育人功能。4.双创教育锤炼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创新创业的主力,也是工匠精神中创新价值需要依托培育的主体。高职院校要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容,把工匠精神的内涵转化为双创教育的指导思想,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融合,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传递工匠精神,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孵化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锤炼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坚定信念,锤炼敢于探索、勇于开拓的意志品质,实现培育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意识的比翼齐飞。(三)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在目标、功能、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耦合性。高职院校应当发挥文化育人的隐形作用,将工匠文化扎根于大学校园,让精神融入校园景观熏陶人,融入校园生活培养人,融入校园活动涵育人,融入校园制度规范人。如开展“我为工匠精神代言”“寻找优秀校友”等主题性校园文化活动,将鲜活的工匠故事融入学生情感世界,让学生在榜样身上发现劳动的价值和尊严,体悟职业的荣光,进而激发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热情。(四)校企合作传递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传承工匠文化的优秀企业合作,统筹校企资源共同育人。引导企业先进技术进课堂,聘请产业教授、技能大师和行业专家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授课任务;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完善运作机制和育人机制。顶岗实习中,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企业骨干作为学生的“企业师傅”,对学生手把手传授技能,将精湛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传递给学生,既保证了岗位能力得以衔接与传承,又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接受职业思维和技能的训练,形成崇尚劳动、务实进取的职业精神,潜移默化中培育对师道的尊重、对职业的敬畏和对质量的永不妥协,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工匠精神,争做专业精业的当代工匠。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Z].2017-12-4.

[3]盖庆武,贺星岳.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

工匠精神论文篇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在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同时,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中医药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医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输送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其教育使命即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精湛的实践能力、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护理人才[2]。然而,现阶段我国中医药教育普遍以工厂流水线式的培养为主,毕业生难以达到“精品”标准[3]。中醫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往往更关注“技术与技能”的培养,存在理论知识泛化、与实践脱节、中医药行业教育欠缺等问题,人文精神的培育更是以简单的说教和死板的课堂重复为主,缺少职业道德教育的连续性和环境性,在某种程度上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4]。剖析其原因,除缺乏整体的教育环境和系统的教育方法外,另一原因是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只求“达标”,而并未追求“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执着追求[5],这为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宝贵思路。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和学者对“工匠精神”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内涵挖掘和理论研究阶段,对护理教育实践研究的探索较少,本文试图以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为出发点,寻找“工匠精神”与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关联性并说明其可行性,分析“工匠精神”对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教育的积极作用,探究通过营造专业文化氛围、搭建“工匠”培养平台、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与“双创”精神有效结合等路径,进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以期为我国中医药院校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1什么是“工匠精神”

1.1“工匠精神”的提出

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6]。工匠精神这一概念正式进入大众视线。随后,科技部长万钢[7]强调了职业教育对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此后不久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作出指示:要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该文件进一步强调:没有工匠精神,大国无以崛起;没有工匠精神,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提高[8]。中共中央随即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文件指出:要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大力培养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9]。自此,工匠精神逐渐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热议的话题,并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

1.2“工匠精神”的含义

“工匠”在我国古代俗称手艺人,即熟练掌握一门技艺并赖以谋生的人[2]。工匠精神即工匠在巧手制作的过程中,因其职业特殊性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精神品质,以期实现“心会于道而游于艺”的境界[10]。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赋予了当代工匠新的定义:处在社会生产和服务一线,通过具体操作或依赖自身技能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人[2]。工匠精神即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一定人生观影响下的职业思维、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和职业操守[11]。

中国古代对技术精良的医者称为“上工”,这是中医药行业最高层次的“工匠”。想要成为“上工”,除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上工”的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

1.3“工匠精神”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尚无明确界定,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和我院办学发展定位,将其内涵定义为:严谨求是、精益求精、职业敬畏、科学创新。

由于上述内涵具有不易测量性,结合我院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阐释如下:①严谨求是。对待护理工作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专业精神,具备诚实品格和慎独修养,能够严格按照护理程序和各项规章要求实施护理。②精益求精。追求精湛技艺的同时,致力于改进现有的护理技术、手段和方法,反复雕琢,追求极致,全面提升护理品质。③职业敬畏。热爱护理事业,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尊重生命,对待病人有高度的同情心、体贴爱护、主动热情、耐心细致;与其他医护工作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淡泊名利,专注执着,具备传承中医护理理念、传播中医护理方法的意识。④科学创新。善于观察并发现护理工作中现存和潜在的问题,初步具备运用评判性思维和科学创新思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临床经验更具科学依据和实用价值,力求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2“工匠精神”与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关联性

2.1培养目标一致

中医药应用技术型本科护理专业重在培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文件,结合办学发展定位,我院最新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护理学专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符合未来高等护理教育要求,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从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知识、技能三个方面规定了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既突出了对护理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强调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要求。本目标在注重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前提下,更注重培养护生的职业道德,切合“工匠精神”内涵,秉承了“上工”德才兼备的目标理念,回归和坚守了“工匠精神”对于医学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育人之道。

2.2价值取向一致

护理学从属于医学范畴,她虽然是一门自然科学,但是却具有极强的人文属性[13],护理行业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如同工匠手中的产品,经由护士的双手呈现。护士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应该像工匠对待其产品那样一丝不苟和臻于至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道技合一”的崇高境界[14]。

应用型人才强调医学教育培养的实用性。由于护理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类健康,因而护士在向患者提供“仁术”的同时,还应该向患者传递“仁心”。“仁术”即精湛的护理技术,要求护士能将所学理论知识悉数用于临床护理实践,真正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由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必须保证其操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加之医疗系统和卫生保健的更新进步,护士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精于探索,勇于创新,更好地适应医疗保健体系的发展进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以上与工匠精神中的严谨求是、精益求精、科学创新不谋而合,此为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工匠的谋生之本。“仁心”即护士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和价值取向,表现为护士对待患者尊重、理解、安慰、鼓励的态度,对待工作耐心、专注、坚守、乐业、敬业的表现,对待自身发展孜孜不倦、勇往直前的追求,體现了工匠精神中的职业敬畏,此为护士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工匠的立业之基。因此,只有“仁术”与“仁心”结合的护理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护理人才。

2.3培养形式一致

无论是古代的中国还是现代的西方,工匠的培育方式主要包含学校教育(或家庭式教育)和学徒制教育。学校可以教授理论知识,但通常无法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学徒制教育要求学徒在学习期间和师傅同吃、同住、同劳动,师傅通过言传身教向徒弟传授谋生技艺和职业操守,以实现徒弟在“做”中“学”。医学既是自然科学,同时也是经验科学,护理学本科教育以在校教育和临床实习两部分为主[15]。在校期间,工匠(学生)在系统学习技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应着重感受工匠的文化和道德。临床实习期间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护理带教教师即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傅”,“徒弟”在岗期间需要在“师傅”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每一项护理操作,通过与师傅的同吃、同住、同劳动直接或间接掌握临床技能、临床思维以及人文素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中医护理学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会始终保持并传扬这种“传、帮、带”的优秀品质,有利于整体护理队伍的梯队建设。

3工匠精神对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符合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对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将“工匠精神”植入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正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16]。“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对产品的精雕细琢,更要执着追求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成果。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门技术人才,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其更好地践行大医精诚和仁心仁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能够切实改善医患关系,真正实现依靠技能型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3.2符合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医药行业已被更多国家和民族所认识与接受,中医药行业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中医药高等教育作为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基石,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卫生保健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刘延东[17]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60年座谈会上强调,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即将开启。因而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造就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现代中医药人才,促进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这与工匠精神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

3.3符合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应用型人才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18]。然而,由于社会的浮躁和意志的薄弱,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被用人单位评价为“眼高手低”。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执着追求和职业敬畏[19],一个人若能在每件事情上都做到精益求精,发挥极致,那么工匠精神就会成为他的性格[20]。高校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实现个人生涯发展与工作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8],符合当代大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4将“工匠精神”植入中医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的路径

4.1营造“工匠精神”的专业文化氛围

目前,部分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已经将“工匠精神”植入个别课程中进行课程改革,主要通过调整课程教学模式和理念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果[21]。然而,单一课程的改革并不能起到实质效果。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师生的思想和道德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2]。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培育师生职业人文素养的最佳途径。因此,中医药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将“工匠精神”植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于医学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普及工匠精神相关知识,发挥专业理论课题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主导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对学生开展专业、专注、精准、创新和个性化培养,在学院、专业部等各层面开展工匠精神的相关教育,做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各方面的保障工作,用“严谨求是、精益求精、职业敬畏、科学创新”思想引领医学教育,树立护理专业人才正确的职业观、伦理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建立起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专业技术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乐业敬业精神,促使护生具备工匠精神的基本素质,全面提升护生职业素养。

4.2搭建“工匠”培育平台

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意欲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有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23]。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护理师资队伍的素质与水平。对师资力量进行良性培育和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更能促进高质量护理人才的培养。在全院范围内通过教师培训、知识竞赛、文娱活动、导师制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工匠精神培育,使其时刻自觉自愿践行“言传身教”,用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崇高的职业道德感染和感化学生,真正实现高效教师的“德艺双馨”。同时,与实习单位合作,通过电话回访、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实习情况及时反馈,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和单位用工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借助实习单位的资源与文化,制订详细的培育方案,请求其配合承担“工匠”培育重任。由于临床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真切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核心与价值,进而可以促进其转化为自己的职业信仰和追求。

4.3个性化精细培育学生工匠技能和素养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工匠精神”的内涵整合到专业目标、教学评价和教师考核中,实现“工匠精神”的培育与课程教学、学生就业、教师评级紧密联系。针对护理专业就业岗位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综合评估学生个性特征、职业倾向、知识结构、就业意愿等因素,在学生全面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第二课堂等非正式课程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4.4“工匠精神”与“双创”精神有效结合,实现“人职匹配”

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鼓励社团活动,通过各项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的学习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将“工匠精神”与“双创”精神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细节做起,精益求精,实现内在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协调统一。

5小结

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是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与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具备关联性,对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中医药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营造专业文化氛围、搭建“工匠”培养平台、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与“双创”精神有效结合等路径将“工匠精神”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还可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和社会需求,同时也能够提升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进而弘扬中医药精神[24-25]。中国制造离不开“工匠精神”,中医药教育同样也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现代护理教育体系建设中值得塑造的价值观,应该在中医护理院校中普及。值得注意的是,将“工匠精神”植入中醫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中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实习单位等多方共同努力,协同发展,共同促进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严谨求是、精益求精、职业敬畏、科学创新”,进而推动护理学科和中医药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教与学解析[J].职教论坛,2013,(36):6-10. 

工匠精神论文篇1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职业教育原创困境与范式转换研究”(编号:15YJA880045),主持人:路宝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4-0005-10

“中国制造2025”须臾离不开本土“工匠精神”之积淀,即便在手工业史上,设若没有“匠道”支撑亦不会有“匠艺”之精湛、唯美与卓越。遗憾的是,自德国工业4.0提出之后,每谈及此事,我国学界或流连于德国中经宗教浸濡的“职业主义”[1],或津津乐道于“斯托阿迪瓦”[2]等欧洲“匠人”,本土史上铸剑名家“钟离”、制琴名家“雷氏”等鲜有人提及,魏晋马钧、宋代李诫等技术革新者与工程典籍始撰者更是无人知晓,自然其间内蕴的通艺通道、德艺兼求、维新守庸等本土“工匠精神”渐被遗忘。换言之,在中国百余年“被现代化”进程中,本土“工匠精神”连同传统匠人、匠艺、匠制等一同“断裂”,终使其渐失原初的根基与自然的进程。问题是,“中国制造2025”或许可以部分“仿效”德国汽车、瑞士手表与日本电器之工艺,但断然不可“全盘照搬”他国的“匠人”体系,其间尤以“工匠精神”层面如是。而在另一维度,职业教育过度推崇“能力本位”则使“工匠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再一次失去重建与传承的机会。当下,如欲在西方话语主导的“智能制造”时代有所作为,尤需在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匠道与匠器诸“张力”空间中寻求中国“工匠精神”断代工程应对之策。

一、“断裂”与“悬置”――断代工程“缘起”

中国传统“工匠精神”遭致打击具有“双重”意味,一方面,即在欧洲框架主导的“被现代化”进程中,呈“整体性”被遮蔽、中断、遗忘甚至丧失;另一方面,本应在职业教育领域得以传承却始终没有将其有效地“课程化”,遂而一直处于“悬置”之态,这即是“工匠精神”断代工程提出之故。

(一)“断裂”――“被现代化”逻辑

当下言及制造业之质量水平,于中国,除卫星、高铁、核电等为数不多的高端领域外,多以德国、日本诸国为典范,原因在于,除日本电器、德国汽车等诸多品牌冠盖全球以外,更有青岛“德国‘亨利安家族’所造挂钟百年精确如初”、青岛地下管道工程中“德国油纸包之前瞻”等颇多赞誉。叩问此事,每每溯及技术、工艺背后锐意臻美的“工匠精神”,而德国匠人“标准化动作”、日本匠人“一生专注一事”之说等皆“铺天盖地”而来,更有主导匠人文化之势,如此等等。事实如是,“德国制造”、“日本制造”质量毋庸置疑,然由此疏略中国本土“工匠精神”的自觉挖掘与重铸,遂而转向西方话语“替代”不仅错误,甚至含蕴深重的危机。

在手工业史上,中国断然不缺“工匠精神”。事实上,一部《马可・波罗游记》业已将中国悠久的精美创制展示给欧洲殖民者,在另一维度,“李约瑟难题”亦是在赞誉手工时代无与伦比的“中国制造”之时发出的“问辩”。事实的确如是。明代以往,中国以杰出技术与卓越发明著称于世:勿言农业技术的辉煌创造,诸如原始瓷器、商代后姆戊大方鼎、汉代造纸、魏晋百炼钢、唐代赵州桥、宋代印刷术……等领先于世的手工业技术皆不胜枚举。在《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一书中,英国学者罗伯特・K・G・坦普尔曾慨叹:“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数属于中国人。”[3]显然,坦普尔所言主旨中国手工时代杰出的技术文明。由此推断,设若没有“工匠精神”,缘何有如此多的技术“经典”持久地扬名于世。

问题是,本土“工匠精神”遭遇欧洲工业霸权之后,并未与现代工业制度自然发生“耦合”,遂而“中止”了自我“现代化”的步伐。工业革命之后,西班牙、英国等欧洲诸国率先启动了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进程,且在生产力发展层面以短短300年“超越”了积淀万载的农业文明,诚如托夫勒所言:“工业制度是历史上的一场洪水――短短三百年,使此前的一万年黯然失色。”[4]在此殖民地框架中,中国被迫卷入“现代化”之列,西方“现代化”模式遂主导了本土进程,并有选择地“控制”殖民地国家的“现代化”质地、结构与其间诸要素的“此消彼长”,殖民地国家“现代化”自然进程被中断,本土因子被遮蔽,本属不同民族的“异质现代化”只得隐性存留,遂而彰显出世界“同质化”取向。其间,沿袭农业文明的杰出手工业体系及其内在的“工匠精神”自然排挤于主流产业之外。

更为严峻的是,当17世纪启动的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由西方传教士有“讯息”传至中国本土时,基于中国封建王朝持久的盛世与世界影响力,尤其是明代中期处于“世界顶峰”的惯性使然,并未令世人对于来自西方的“现代化”自觉意识得以觉醒,结果是,面对“现代化”这一新生事物,中国一方面以本土即将“衰落”部分去抵制这场“由西向东”的强劲运动,遂而遮蔽了自身“生长”的因素,终失自觉“现代化”之重要契机;另一方面在“被现代化”巨力中忙于照搬,遂而失去对于欧洲范式“本土化”之能力,这直接埋下了包括“工匠精神”在内的中国传统因子的“断裂”。

概而言之,西学东渐之后,西方话语主导的世界渐次波及科学、教育、文化等诸领域。就“工匠精神”而言,“横向借鉴过多,纵向传承过少”的现象日趋严峻。关键在于,如若在时下“智能制造”进程中仍未唤醒“工匠精神”的重建自觉,势必再一次失去“回归”的契机遂而陷入另一“恶性循环”之中。

(二)“悬置”――“能力本位”取向

在一个社会网络中,除思想界之外,教育界尤需保持“敏锐”。因为,思想界本应“深邃”,教育界自当“超前”。职业教育如是。但遗憾的是,中国思想界虽具本土意识且已触及主流文化传承与重构,但对于“工匠精神”仅是在宏观视阈偶有提及而已。职业教育领域则长期秉承“工具本位”理念,遂而丧失了固有的敏感,更不消说其间德育、美育以及启蒙元素嵌入之“自觉”。结果是,“工匠精神”因个中原因基本被“悬置”起来。在哲学上“悬置”一词本出自胡塞“现象学”[5],此处则有“疏略”之意。

毋庸置疑,尤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职业教育成绩斐然,但遗憾的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多是“西方话语”。以职业教育课程变革为例,30余年来,先后有国际劳工组织MES课程、北美CBE课程与项目课程、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等登陆中国,但是,诸模式只是将DACUM、BAG等“程序化”的课程开发技术引入中国,但其间涵括的“工匠精神”并没有“显性”其中,即便涵括也并未进行本土化“转译”。在一定意义上,中国职业教育界,更多是忙于将DACUM、BAG等“经典”技术照搬、传播而已。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职业教育在凸显“能力本位”且在完成“学科导向”课程向“工作导向”课程转向过程中,只是注重了“Know How”(能力之知)优先于“Know That”(命题之知)认知转变[6],或言注重了“学会工作”,但疏略了其背后的“教育旨趣”与“教育追求”,甚至可以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只是完成了“如何做”的环节,或只是将“工作体系”与之融合,而“工匠精神”因子尚未实施“课程化”处理,至于“工匠精神”属于“中国话语”或是“西方话语”更是无从考虑。

接下来任务是,继“工作体系”之后,需将“工匠精神”重建与传承纳入职业教育学术研究与课程教学之中,当然,在另一层面,该项任务还应在产业体系中进行,只不过,“工匠精神”重建与传承对于后者或许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对于前者则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尤其当下在产业体系中未觉醒或无暇顾及之时,职业教育“自觉”尤显重要。

二、“剥离”与“审视”――断代工程“自觉”

百余年“被现代化”历程中本土元素的不断成长、积淀,终使“工匠精神”断代工程“自觉”意识渐被唤醒,其间,无论使“工匠精神”在产业界“断裂”处得以衔接,或在职业教育界“悬置”之处所获得重构与传承,皆需在与“参照系”的比较中,回归至本土原初的精神框架。

(一)“剥离”――本土框架“起点”

设若将“经世致用”视作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核心的关键词,则其构成了中国“工匠精神”的总体文化背景。但是,中国文化并未将“经世致用”引向狭隘与偏颇,而是在“致用”与“非器”、“德性”与“大巧”、“革新”与“守矩”、“血亲”与“家国”之张力中,使通艺通道、德艺兼求、维新守庸、强勉拙诚、民生家国成为中国工匠之最高追求,且成为中国“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并且,该项“剥离”工作,是中国“工匠精神”断代工程的逻辑起点。

1.通艺通道――哲学层面。中国哲学具有辩证属征,表现于匠人领域,尤其彰显由“艺”至“道”的通达。在手工时代,传统匠人虽以技艺立足,但中国匠人并未拘囿于做一呆板的“操手”。事实上,在“经世致用”总体背景之下,另一“非器”文化嵌入其间,且二者交相辉应,并置合一,遂使史上杰出匠人整体上呈现出“通艺通道”之境界追求,且在两个维度上,凸显出“经世致用”与“非器”这对范畴之张力空间。

由“艺”通“道”,致使视技艺为谋生手段的狭隘观念首先被突破。诚如朱子所言:“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5]意思是,君子不能拘于一才一艺,而是要通于艺、游于艺。《论语》之中,“樊迟请学稼”、“君子谋道不谋食”等语录记载业已表明儒家这种追求。在一定意义上,由“艺”通“道”极具人性解放的意义,即匠人以“技艺”为载体或媒介,透视人生与天道,虽劳作却也“诗意地栖居”。以现代职业教育话语诠释,即儒家对于技能型人才局限性以及教育功利性提出批判,为本土职业教育旨趣追求奠定了思想基石。

在另一维度,通“道”之“艺”终使匠人突破了“工具”的拘囿,诚如在《论语・为政》中:“子曰:君子不器。”一说,意思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仅为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否则,势必陷入技艺对于自身的“奴役”。沿袭于此,魏晋时颜之推则进一步提出了“艺不役人”的哲学命题,且为规避该现象发生,遂而呼吁技艺“可以兼明,不可专业”之原则,否则,如果专精一艺而且超乎常人,闻名之后,即会为地位更高的人所役使。由此看出,颜氏“薄技重于家财”与“艺不役人”论断之辩证性,恰是‘君子不器’嵌入“经世致用”的最好诠释。

2.德艺兼求――德性层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德彼此相依又各居其所,诚如在《老子》之中,分道、德两部分,其间蕴意既是承接中华文明发源以来的积淀,又成为之后本土诸业文化的宗脉源头。自然,中国“工匠精神”在追求“通艺通道”之境界时,同时呈现“德艺兼求”之旨趣。可以说,在中国,丧“德”之“艺”业已不称之为“艺”,丧“德”之“匠人”势必被排除在主流之外。

“德艺兼求”在标准上倡导“德艺周厚”。该观念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史学家范文澜列举的神农、周弃、后土等12个受祭祀的祖先神皆品德高尚、技艺卓著,原始文化“崇德尚贤”为后世诸多领域文化伦理走向奠定了基础。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德艺周厚”遂成为诸领域人才标准,匠人如是。诚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所说的:“即人诚孝,杂艺自资”,即是对“德艺同厚”思想的典型论述。

“德艺兼求”在方法上倡导“德艺并察”。早在《尚书・立政》记载:周公教诲成王,识人应“忱恂于九德之行”,既审视人的内心之德,又考察体现其德的道艺作为。西周选士制度凸显出德行与道艺兼求的明显特征,如在《周礼・乡大夫》中记载“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三年则大比……,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6]另在《隋书・艺术列传序》中,评述医官之时,认为应是“救恤灾患,禁止淫邪”、“技巧所以利器用,济艰难者也”,至于那种“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或“矜以夸众,神以巫人”的所谓方技之人,在当时已为人所不齿,且被指斥为“技之下者”。

基于“道德本位”的传统文化,尽管倡导“德艺兼求”之策,但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实则是“以德为首”或“德在艺先”,该人才观至今如是。

3.维新守庸――气质层面。中华文化素来具有革新精神,诚如《大学》开篇即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命题,群经之首《周易》之“易”即“变化”之意。由此透视出中国人的原创精神缘自于长期积淀的文化,且本土文化中的革新精神又进一步塑造了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精神。更为可贵之处在于,中国文化之“变革”哲学,是“变”之守度、“变”之守理,此理即“中庸”。在匠人领域贯穿此理,遂使“维新守庸”成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

在“工匠精神”层面,维新主要表现为一种“创物”精神。在此方面,圣人先贤堪为典范,之后逐渐衍生出一种“匠人”文化。诚如在《周礼・考工记・序》中记载“智者创物,巧者述之,皆足以为利,而物无不备,用无不致,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者,惟圣人为大。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至于民间,西周以往,铜器有后姆戊大方鼎,陶器之刻纹白陶无人继做,原始瓷器出现,纺织品有锦、绢,建筑有“鹿台”之建,骨、角之器雕刻精良,至秦汉、魏晋创造、发明辈出,\如马钧以其“巧思绝世”,改革织绫机、发明了龙骨水车;杜预发明连机水碓,刘景发明了连转磨,祖冲之发明了千里船,如此等等,之后诸代不绝。在更深层面,维新还表现在对创物之理进行归纳与阐释,春秋《考工记》、宋代《营造法式》、元代《梓人遗制》、明代《天工开物》、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创物”规制中渗透着标准、工艺、原理以及匠器文化的本土框架。

中国维新思想具有辩证的意味,表现于“匠人精神”层面,则是“守制”与“破矩”的对立统一。在“守制”方面,如自隋朝起,即在官府艺徒制中将“立样”与“程准”视为工师培训中核心环节。至唐代,将作监下设甄官,其职责在于使“砖瓦之作,瓶缶之器,大小高下,各有程准”。即为艺徒学习和制作提供标准和典范,但设若没有对于规矩的突破,势必没有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卓越创制。事实上,诚如“匠”字本身,其中一“斧”被“规矩”之框拘囿,冲破框架方为“匠”。回顾中国制造史,皆是在“破”与“立”、“规矩”与“巧”的张力中,将其发展至卓越之境界。

4.强勉拙诚――态度层面。“强勉拙诚”系一组合词,即“强勉”、“拙巧”、“诚一”。其中,“强勉”亦作“勉”,有努力而为之意,常指治学态度。诚如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所记:“事在勉而已,勉学问,则见博而知益明。”如若“强勉”指向态度,则“拙巧”指向功夫,且“拙”之功夫与“巧”之结果彼此相依,即“拙”中有“巧”,大巧若拙,拙巧相生;“诚一”,取自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述,即“心志专一”。在一定意义上,“强勉拙诚”成为中国传统匠人精艺的态度“图像”。

“强勉”精神自古有之,在《史记》中,司马迁关乎三皇五帝“筚路蓝缕”、“手骈足胝”之精神早有描述,诚如禹帝“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等故事世人皆耳熟能详。但做为一种职业哲学,“强勉”源自墨子。在《墨子》一书中,墨家视“强力从事”为职业道德标准。力主“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门师生“多以裘褐为衣,以F(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即他们穿粗衣,着草鞋,日夜操劳,食不得饱,自觉地同“”为伍。尽管墨家起于手工业者,但墨子“强力从事”最终指向所有职业者,甚至强调王公大人、士君子、农人、妇人等皆需做好分内之事。

“拙巧”精神主要涵括两个层面,其一,以“琢”显“拙”;其二,以“拙”致“巧”。在《诗经・卫风・淇奥》中,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说,原因是,在对骨器、象牙、玉石进行切料、糙锉、细刻、磨光工序中,只有“琢磨”之“拙”,才有工艺之“精细”。而道家“反智巧”思想助推了“琢磨”之“拙”功,诚如在《庄子・天地篇》中“抱瓮汲水”之例所阐述的:“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后宋代朱熹“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磨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将“琢磨”直接与“精益求精”相关联。但设若视道家之“拙”完全排斥“巧”是一种误读,道家“大巧若拙”诠释出“反智巧”只是“反低级、小的智巧”而已,“大巧”方是最终之追求,而其恰是一种“拙巧”之精神。

事实上,无论是“强勉”或是“拙巧”皆有“诚一”之元素,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赞誉“诚一”之品性,如“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洒削(磨刀铿剪),薄技也,而那氏鼎食。胃脯,简微耳,浊氏连骑。马医,浅方,张里击钟。此皆诚一之所致。”意思是,“诚一”是张氏、那氏等“谋小事得大富”之关键。同时,司马迁还记述了洛阳商人“相矜以久贾”的态度,即相互之间以长时间在外学习经商为骄傲自豪。甚至学习夏禹治水之功,“数过邑门而不入”,足见其一心一意的精神。可以说,在中国文化语词之中,“诚一”尤为重要,甚至浸透在“四业”之中形成一种道德规定和职业指南。

5.民生家国――信仰层面。中国匠人的信仰并非指向上帝,而是面向民生、家国与天下。换句话说,不是视职业或工艺为天职,而是承载着对于国家与民众的担当,是一种家国情怀,不是对于终极世界的聆听,而是祖先崇拜的一种延展。“民生家国”情怀有三重涵义,即匠人植根于民生、忠诚于家国、兼济于天下。

匠人植根于民生,即匠人起于民众造福民众。事实上,做为民间最初的匠人,先贤以发明创制增进人类福祉是为开端。诚如“伏羲”发明“网罟技术”以教民结网、编织;“虞舜”开创“制陶技术”以化东夷;“大禹”发明“规、矩”治水以利万民。至原始社会末期,“职业为氏,行业族居”制度出现,诚如《考工记》郑玄注中说:“以其事名官”和“以氏名官”,即从事什么手工业就名什么氏族。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周武王克商时,晚商遗民即以职业进行家族命名,如索氏即绳工家族,长勺氏、尾勺氏应即酒器工家族,陶氏应即陶工等等。管子“四民分业”之后,做为一独立的职业群体,做为一民众群体“匠人”关注民生乃自然之事,其中不乏造福民生的杰出匠人,以及具有“泽世”精神的“技术职官”,前者如元代黄道婆“松江传艺”,后者有战国李冰父子都江堰工程、汉代赵过发明代田法等皆是如此。

匠人忠诚于家国,即匠人对于单纯“技艺逻辑”的超越,往往将其置于国家命运之高度。由于匠人、匠艺与国家军事、经济联系紧密,自古颇受青睐,诚如《考工记》记载,“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且周公“勿庸杀之,姑唯教之”,即对于违禁饮酒的匠人加以宽恕传为佳话,之后,推行“匠籍”制度强化了匠人与国家之间的隶属关系,且融合于儒家“修、齐、治、平”之理想,制度之外,渐衍生出一种家国情怀。诚如春秋战国时期,干将、莫邪体现了铸剑师对于吴国的忠诚,“钟离剑”则凸显钟离与素女对越国的忠诚,如此等等。

匠人兼济于天下,即哲人对于匠人民生家国的一种表达,墨子是其中典范。做为一名代表手工业者利益的思想家,墨家提出“兼士”培养目标,“兼士”需“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虽“天下”情怀似与儒家君子相同,但“墨家”主要着眼于“农与工肆之人”。

(二)“审视”――三重困境“背景”

尽管手工时代积淀出通艺通道、德艺兼求、维新守庸等本土诸“工匠精神”,但欲完成断代工程之使命并非易事。其中,“被现代化”之惯性、“手工时代”之起点、“传承自觉”之弱三重困境构成了该工程主要“背景”,同时,亦是该工程中亟待破解之元素,至少在观念上予以正确认识是为前提。

1.“被现代化”之惯性。就现代化而言,在世界范围内有两种典型模式,即以欧洲为代表的“内生”模式,以及各殖民地国家之“外压”模式,而在殖民地国家中,又可划分为两种,如以美国为例,在“外压”模式之下,迅速完成了“本土化”过程。但包括中国在内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诸多国家,最终拘囿于欧洲“被现代化”轨道。遂使“被现代化”成为传统“工匠精神”断裂的根源,且由于“西方话语”的长期霸权,曾经一味“照搬照抄”终使中国对于包括“工匠精神”在内的西方模式“本土化”意识被遮蔽,本土原创能力遂而呈现极度衰减之态。

更为严峻的是,“被现代化”之惯性极具力量,在表面繁荣的“轨道”中则完全西方化了。其中,该惯性既可表现于行为层面,又可表现于观念层面。就行为层面而言,譬如课程维度对于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持续”照搬,“工匠精神”维度对于德国、日本趋之若鹜、崇拜有加等皆是如此,“被现代化”之惯性表现在观念层面更为可怕,惯性最终会成为一种“信仰”、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这与构建本土特色的“工匠精神”体系极为相悖。

关键在于,西方模式解决不了中国问题,事实上,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繁荣”表象背后的内在困境业已凸显,当下“中国制造2025”呼唤“工匠精神”即是一种深层遭致拘囿的表征。并且,“被现代化”之惯性将使本土“工匠精神”断裂进一步加深,遂而使“断裂――西化――困境”之恶性循环愈演愈烈,因此,终止惯性是困境破除之关键。

2.“手工时代”之起点。剥离“西方话语”遮蔽之后,通艺通道、德艺兼求、维新守庸、强勉拙诚、民生家国等呈现出中国“工匠精神”本土框架,但是,将之“平移”至当下社会,直接使当代工匠浸濡于此文化之中,显然不合时宜。尽管其间涵括诸多“永恒”的元素,但是该框架毕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中经工业革命百余年,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社会基础早已“荡然无存”。

在社会学家眼中,当下业已进入丹尼尔・贝尔所定义的“后工业社会”或阿尔文・托夫勒所描述的“第三次浪潮”时期,智能制造、互联网+、柔性生产等替代了工业社会标准化、规模化、机器化等“现代化”一般范式,以作坊为代表的“手工时代”痕迹只得“隐性”存留于民间。在本质意义上,“今日”工匠与“昨日”不同,“工匠精神”亦从来没有停下变更的脚步,只是内在涵括的价值取向需进行本土意义上的甄别。

设若将“工匠精神”历史进程做一简单线性排列,即呈现“手工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之序列,而其间“工业社会”环节,恰是中国本土“工匠精神”断裂之处,也是断代工程所需“衔接”即重建之所。由于时代更迭,传统框架已无法照搬,但“本土框架”具有两个层面的价值,其一,在“方法论”层面的回归,用以矫正“被现代化”之历程;其二,围绕“本土框架”基因效应,在西方、时代两个维度融合有益元素,自觉重构具有本土旨趣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工匠精神”图示。

3.“传承自觉”之弱。第三困境即“传承自觉”之弱,比较而言,在三个困境之中,“被现代化”之惯性源自“西方话语”,因此列属于一种“空间”的困境;“手工时代”之起点源自“历史变迁”,因此列属于一种“时间”困境;“传承自觉”之弱源自“主体理性”,因此列属于一种“主体”困境。三者比较,“主体”困境尤为重要,因为无论破解“被现代化”之惯性或是“手工时代”之起点,皆需传承“主体”之觉醒。

事实上,在“传承”中定然涵括“发展”,而“发展”本身即是“传承”。遗憾的是,在中国“工匠精神”的发展中因“西方话语”框架而“畸变”,且“畸变”之处即是“断裂”之所,换言之,即便“断裂”不能完全е隆氨就猎素”传承的终止,但其于民间缓慢存留终使其逐渐淡出“主流文化”的视野,遂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自然对此有所疏略。时下“感怀”中国“工匠精神”,正是对教育领域与产业领域“传承自觉”之弱的提醒。

在觉醒的人群之中,本应当属职业教育思想学人。遗憾的是,在该人群中,忙于照搬西方的有之,忙于阐述西方的有之,但其间“痛心疾首者”、“激情批判者”的声音甚少,呈现集体性的“去声”、“去思维”、“去理性”。设若是“西方话语”绑架了“中国学者”,不如说是有些本不属于学者之列。“独立之思维、本土之底色、学术之担当”是鉴别学者与否的三个核心标准。设若失去“本土”的敏锐,失去了“原创”的根本,失去了“使命”的神圣感,学术的“民族性”即丧失殆尽。

三、“重建”与“传承”――断代工程“主题”

针对三重困境,以本土“工匠精神”框架为逻辑起点,提出回归“匠道”以清边界、融合“三维”以求重建、嵌入“课程”以至传承三条路径,且成为断代工程的核心任务。

(一)回归“匠道”以清边界

回归“匠道”是中国“工匠精神”断代工程第一核心任务,该任务旨在清理“边界”,即在“工匠精神”范畴清理本土与外来之“边界”,这是产业与职业教育领域的“信仰”与“原则”问题,设若没有本土“匠道”之回归,势必没有中国“工匠精神”重建的根基。事实上,回归“匠道”至少含蕴三重命题,即打破遮蔽、扬弃特质、逻辑始端。

1.打破遮蔽。打破遮蔽,即将遮蔽于“西方话语”之下的中国“工匠精神”剥离开来,该任务至少涵括行为、观念、行为三个层面。且三者之间彼此相依,互为始终,换言之,没有行为层面的剥离,即没有观念上的养成,但没有观念上的觉醒,即不会有初始之行为,而没有制度奠基,则不会有观念之恒久,也不会有持续之行为。

在行为层面,即在历史文化与民间工匠范畴将其直接“剥离”出来,事实上,即是对通艺通道、德艺兼求、维新守庸、强勉拙诚、民生家国诸精神“有血有肉”的整理。该环节需关照两点,其一,此框架是一开放的框架,意思是,这“五个”关键词尚属一家之言,有待鉴别,有待继续挖掘;其二,在“剥离”过程中,需有一种“叙事”的理念,即将“完整、具象、全息”属征的本土“工匠精神”呈现出来,而不仅是一种概括式的、甚至终结式的主观“抽象”。

在观念层面,尽快从“西方话语”中解放出来,终使“本土话语”成为日常思维的主导。表现在理论层面,自觉挖掘、使用“工匠精神”的“中国话语”,使中国学人在“西方话语”的“绑架中”退出;表现在工程层面,自觉以传统“工匠精神”为内核,吸纳周遭养分,以重构本土现代“工匠精神”之维;表现在实践层面,无论是实业界或是职业教育界,则需自觉将“工匠精神”中国元素彻底贯彻。

在制度层面,即依托本土“工匠精神”实施匠人精神层面的制度设计,构建制度体系。反之,依托涵括本土元素的制度体系承载“工匠精神”的中国话语。尤其在现代匠人素养标准衡量上,自觉运用本土“工匠精神”框架。如此,中国“工匠精神”从被欧洲遮蔽的状态中“剥离”出来,在“技艺”、“德艺”、“道艺”三者张力中,重现中国本土“匠道”的特质。

打破遮蔽不是一个个体轻易完成的,是理论研究界、理论工程界、实践界协作之结果,同样也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势必存在一个“遮蔽”与“去蔽”的繁难过程。其间,谁为主责,何为始端,需系统考量。

2.扬弃特质。打破遮蔽,“剥离”出的本土“工匠精神”框架非尽善尽美,其间糟粕、精华聚在。设若全盘继承虽“衔接”了传统,但其间糟粕势必消解“工匠精神”之本质力量。由此,需继承精华,去其糟粕。只是,在“扬弃特质”过程中需明晰参照标准之“双重”属性,即外在“时代性”参照与内在“工匠精神”逻辑参照。

继承精华,如“追求精艺且通于道、达于德”、“薄技于身而艺不役人”之境界,“维新”之精神,“守庸”之辩证,“强勉”之态度,“拙诚”之意志,以及“家国”之情怀;去其糟粕,诸如崇官、保守等元素谨当规避。当然,“扬”与“弃”并非是一对相互割裂的简单行为,因为二者所对应的对象之间多有相互关联之处,诚如“精艺”与“保守”、“薄技”与“役使”之间似乎形影相随。这是在操作中尤需关照之处。

重要的是,“扬弃特质”之“扬”缘起于传统,一方面,在“工匠精神”层面含蕴诸多永恒之元素,更为重要的是多立于本土之基石;“扬弃特质”之“弃”缘起于时代更迭之中,其间的诸多元素已不合时宜,“自我否定”遂具革命之意义,具成为真正发展之始端。

3.逻辑始端。打破遮蔽、扬弃特质之后,的确回归至“原初”的自我,但是当即实施重建工程还有所缺失,因为,以上回归的过程即是“纯化”的过程,其间,与本土相关的诸因素被完全“悬置”起来,但重建是需要背景的,因此,做为“逻辑始端”的位次自觉显得尤为重要,对此,至少在两个意识上达至平衡,即起点意识与参照意识。

起点意识是回归“匠道”的最终标志。起点是在逻辑意义上对于回归的理解,如若在内容维度,传统“匠道”是内核;在属性维度,传统“匠道”则是基因。做为逻辑起点,该任务涵括两个层面,即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就前者而言,传统“匠道”需成为理论界研究的起点、热点、焦点,即便是吸收西方之“匠道”,需以吾为本;就后者而言,实践界需践行本土“匠道”为起点,且自然构成本土匠人文化。

参照意识是“断代”工程的重要前提。回归“匠道”之后,以通艺通道、德艺兼求、维新守庸、强勉拙诚、民生家国诸精神为基本框架的中国“工匠精神”只是一个基因、内核而已,设若直接将其视为当下“工匠精神”之全部则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该框架仅仅是重建的逻辑起点。因为,周遭西方、时代、发展分别在时间、空间、内容三个维度设置了“三重”参照。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