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党性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党性教育论文
党性教育论文篇1

红岩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党性教育资源 红岩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红岩精神是重庆本土生长的革命精神,既为重庆人民所熟之,也为全国人民所崇尚。红岩精神所展现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穿越时空、撼人心魄,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性教育的稀有资源。我们在党性教育中,应深刻理解、深度思考,掌握其精髓,继承其风范,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崇高思想境界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基石。崇高的思想境界是红岩精神最重要的本质属性,是党员干部的灵魂所在。新时期,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特别需要学习红岩先辈的崇高思想境界。 坚定理想信念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核心。党员干部要应对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解决党员、干部的理想滑坡、信念动摇等问题,更需要发扬忠于理想、坚守主义、矢志不渝的红岩精神。 巨大人格力量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根本。

高尚的人格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党的形象、人心向背、事业的兴衰。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在回顾红岩光辉历程中照镜子、正衣冠,在红岩精神家园里洗洗澡、治治病。 浩然革命正气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支撑。广大党员干部要锤炼无所畏惧、坚韧顽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意志和品质,培养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胆识和锐气,需要从红岩精神中汲取精神营养。

积极探索,成功走出党性教育特色之路 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党建资源富集、教育内涵丰富的优势,狠抓三大整合、三大创新,形成了一大优势(红岩品牌优势)、两个转化(把革命遗址转化为课堂,把革命精神转化为教材)、三个依托(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四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互动、社会考察)、五个教学区的独特培训模式,成功探索出新时期干部党性

教育新路子。 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培训素材。按照整合资源、联点成线的思路,充分发挥红岩品牌优势,整合革命遗址,整合重庆京剧团、话剧团、文化宫影剧院、巴渝剧场等院团剧院。 整合师资力量,提供教学强大支撑。采取内挖潜力和广借外力的办法,通过请、选、聘、邀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整合培训生源,形成分类培训模式。长期承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等干部党性教育任务,积极与市外干部培训机构合作,拓展培训生源,每年培训市外领导干部1500余名。

创新教学内容,打造特色教学区域。根据革命遗址景点特色,设置了五大教学区。第一教学区着重培养学员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乐观向上的宽广胸怀和出淤泥而不染的伟大人格第二教学区着重培养学员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威武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大无畏精神第三教学区着重培养学员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和衷共济的团结协作精神;第四教学区着重培养学员舆论引导、唤醒民众、与敌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五教学区着重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 创新教学形式,开发独特培训课程。目前,已开发建设并投入使用的现场体验课教学点共22个,开发现场专家点评和历史事件剖析课程10门,如《弘扬红岩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领导者的品格与修养从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说起》等。以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授课,结合参观、点评、现场解读为主要形式的现场教学,把革命遗址转化为干部教育的新课堂。 创新教学载体,搭建教育培训平台。建立以红岩讲坛为载体,搭建共享型学习平台。

以红岩图书室为载体,搭建全员型学习平台。以文物库房为载体,搭建实践型学习平台。以网络交流为载体,搭建互动型学习平台。以《红岩精神研究》内刊为载体,搭建研究型学习平台。以艺术形式为载体,搭建审美型学习平台。

继往开来,努力打造成全国党性教育基地 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123456发展思路,即:抓住弘扬红岩精神这个灵魂;立足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两大定位;深化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党建基本理论与党性教育论文A级旅游景区、全国党性教育基地三大创建;打造品牌红岩、实力红岩、形象红岩、千秋红岩四个红岩;培育研究人才、讲解人才、演艺人才、创意人才、经营人才五类人才;开发文化旅游、展览展示、文艺演出、影视制作、教育培训、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六大产业,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努力打造成为全国党性教育基地。

党建基本理论与党性教育论文二

认真开展党性教育是党校培训的重要工作

周正伟

增强党性,加强党性锻炼,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本质要求。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必然是党性很强的共产党员,也必然是一个经常进行党性锻炼的共产党员。对于党员干部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党性教育,因为他们的党性状况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四章第二十四条规定党校要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致力于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党性教育要贯穿于党校教学全过程。

一、党性及其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根本属性或本质特点。刘少奇同志曾经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说,共产党的党性是以无产阶级阶级性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工人运动和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它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同人民性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党的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方面,体现在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根本宗旨、奋斗纲领、路线政策、组织原则、党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思想观点、道德品质以及学习、工作、生活等行动中,是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作风、纪律、道德等各方面要素的综合反映。

党性不仅作为一个政党的固有本性,体现在党的整体机制中,而且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性是党的性质在党员身上的具体体现。党性与党员应具备的特性是统一的,它们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党性作为阶级性,表现为一种共性;党性作为党员的特性,表现为个性。共性包含个性,个性体现共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共产党员的觉悟性。正如《党章》第一章第二条所说中国共产党是中

党性教育论文篇2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__年01月12日01版)

自身肌体的纯洁,反映了一个政党光明磊落的底气,决定着一个政党坚不可摧的力量。

早在1945年,同志就曾提出,要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同志进一步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在党情国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总书记同志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保持纯洁性的总体要求,作出了五个方面的重点部署。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把握和深化。

党的纯洁性同先进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纯洁性是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纯洁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行为准则,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追求和坚守。它贯穿了党的90多年发展历程,与我们党夺取的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紧密相联,与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密相关,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相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保持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抓手,从保持纯洁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旗帜鲜明地反腐败作为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手段,有力地保持了党的肌体健康。

作为一个拥有8000万党员的执政党,当前,我们党的队伍总体上是纯洁、团结、有战斗力的。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面对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考验,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有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认识模糊、态度摇摆。有的作风不正,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有的原则性不强,热衷于搞“小圈子”。有的为政不廉,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有些党组织则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不够,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把关不严,等等。

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的纯洁性,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要解决问题、应对挑战,要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就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和严格队伍管理相结合、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加强党的修养与党性锻炼相结合、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相结合、发挥监督作用和严肃党的纪律相结合,才能从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保持清正廉洁、严明监督纪律五个方面,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全党都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以每个人自身的纯洁性来确保党的肌体纯洁健康,让我们党更加坚强有力。

保持思想纯洁,保持思想纯洁,坚守精神家园

——二论学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__年01月13日01版)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的根本保证。总书记同志的重要讲话,将“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作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首要任务,充分表明思想纯洁的极端重要性。

对一个政党来说,能不能在思想上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关系事业兴衰成败。回顾我们党90年奋斗历程,运动使全党经受了“思想上入党”的洗礼,为中国革命打开了胜利之门;世纪之交的“三讲”教育活动强党性正党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新世纪以来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继续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力量,为党带领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思想上建党、立党、兴党,始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反观苏共丧失执政地位、国际上一些大党老党退出执政舞台的教训,无不与思想变质、意志涣散、信仰动摇等有着深刻关联。

对一个党员、干部来说,思想纯洁是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清正在德,廉洁在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为政用权就有了正确方向,“拒腐蚀永不沾”就有了钢铁屏障。大量腐败案例也警示我们,精神懈怠容易导致消极腐败,腐化堕落,起于一念之贪;滥用权力,源于一念之私。

当前,全党的精神面貌是奋发向上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在深入人心。但也应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淡薄,群众观念淡漠,权力观、政绩观还存在误区。更应看到,党长期执政的国际国内环境更为复杂多变,社会思想观念正在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保持思想纯洁,坚守精神家园,需要高扬理想信念旗帜,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需要抓住理论武装核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需要推动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常态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需要破解道德建设的现实课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心灵之镜勤拂拭才能更明亮,精神家园常呵护才会更美好。保持思想纯洁,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需要全党坚持不懈、奋发进取,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一辈子、改造一辈子、奋斗一辈子,让壮丽的精神图景与壮阔的发展图景交相辉映。

保持队伍纯洁,保持队伍纯洁,巩固党的基础

——三论学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__年01月16日01版)

一个政党,只有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8000多万党员,从一个小党发展为引领13亿人民的世界第一大党,从“工农兵老大哥”、知识分子扩展到新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90多年来,我们党的党员数量不断增长,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

90年光辉历程告诉我们,因为追求先进和纯洁,我们党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才能吸引亿万民众的追随,成为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也正是因为不断把各领域各阶层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才确保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我们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时代风云变幻的今天,在党员数量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管党治党的任务更加艰巨,保持队伍纯洁性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当前,我们党的队伍总体上是纯洁、团结、有战斗力的,但也面临严峻挑战。有的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不够,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把关不严,使我们党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的纯洁性,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归根到底要靠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保证。列宁有句名言:“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需要严把入口、疏通出口。一方面要把好入口关,防止徒有其名的党员“混”进党内。重视思想上入党,重视党员质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但也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给动机不纯、操守不洁者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要疏通出口,建立党员、干部退出机制,及时清除“害群之马”,解决党员、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问题。,有3.2万名党员出党,绝大部分是被开除的。及时清除肌体上的“毒瘤”,我们党才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关键是“练好内功”,提高党自身的“免疫力”。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靠日常教育管理来维护,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严格的教育管理;需要把好选人用人关,选好干部配好班子,形成结构合理、人才辈出、朝气蓬勃的干部队伍;需要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抓好队伍建设,强壮党的肌体,才能自觉抵制金钱物欲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使党员干部思想更成熟、党性更坚强、品德更高尚,使党组织更团结巩固,更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和纯洁,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和依托。始终把保持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抓手,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我们的队伍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我们的党才能始终引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保持作风纯洁,保持作风纯洁,密切血肉联系

——四论学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__年01月18日01版)

作风是一个政党的形象,它反映着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体现了政治素质、个人品德和精神境界。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总书记同志强调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作风纯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作风纯洁是党的纯洁性的具体体现,必须将作风纯洁作为衡量和检验党的纯洁性最直接最现实的标准。

执政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回望90年光辉历程,纯洁的作风是我们党始终能得人心、聚民力的重要原因。井冈山时期,“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党的领导同志也是一身补丁、一双草鞋;延安时期,革除迎来送往的“官场”礼节,“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新中国成立后,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雷锋到郭明义,无数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造福于民、取信于民。无论是密切联系群众,还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无不体现着党的纯洁性,是我们永远不能丢的传家宝。

保持作风纯洁,核心问题是强化宗旨意识,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伟大事业,失去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就会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将无从谈起。

当前,还有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不敢碰矛盾、不去着力解决问题。社会转型期,群众对自身利益更自觉、更敏感,党员干部面临的压力更大、诱惑更多,保持作风纯洁,是我们能否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的关键。

保持作风纯洁,群众路线是“指南针”。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如何更好地走进群众、走进基层?思想意识多元多变,如何增进党群、干群互信和共识?利益博弈日趋加剧,如何协调不同关切和诉求?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把握好群众路线这个根本遵循,了解实情察民意,加强沟通听民声,办事公道聚民心。

保持作风纯洁,群众利益是“试金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作风纯洁的基本要求。做决策前看一看,自己是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上、从群众利益出发;干工作时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在为人民谋利益,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是群众期盼的纯洁作风。

党员、干部只有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保持作风纯洁,加强党群干群关系。要坚持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尤其要正确对待各方面批评意见,坚决反对压制批评甚至打击报复的行为。

当前,改革发展任务繁重,无论是抓住发展关键期的机遇,还是应对矛盾凸显期的挑战,都迫切要求党员、干部保持作风纯洁、密切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样,党的宗旨才能得到最切实的体现,国家才能获得最持久的发展动力。

保持清正廉洁,保持清正廉洁,恪守为政底线

——五论学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__年01月19日01版)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共产党人的做人之本;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

总书记同志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强调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这一重要论断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决心与信心,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部署,更是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严肃要求。

党的纯洁性同一切腐败现象是根本对立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消极腐败现象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水火不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背道而驰,严重损害了党的纯洁性。一些国家和政权的事实也反复证明,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治理,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就有的危险。

清正廉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高度来看,我们党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正因如此,在90多年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防止和反对党员干部腐化变质,始终注意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当前,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也要看到所面临的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党员干部为政不廉,无视廉洁自律要求,少数人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依然易发多发,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仍然严重。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

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总体态势,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守住清正廉洁的底线,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经常对照这些规定进行自查,凡是规定不准做的事项绝对不能做,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必须坚决查办腐败案件,健全及时揭露腐败机制,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力度,努力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必须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加强案件剖析和案件通报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政者,正也”。恪守清正廉洁的为政底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扎实抓好各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强化监督纪律,强化监督纪律,筑牢反腐防线

——六论学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__年01月20日01版)

严格的监督和严明的纪律历来是我们党的优势。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根据历史经验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书记同志从防止党员干部腐化变质、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高度,再次重申了监督和纪律的极端重要性。

对于一个拥有8000万党员的大党来说,严格的监督和严明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力保证。如果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认真贯彻执行,我们党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不可能有战斗力;如果对中央三令五申的禁令和规章置若罔闻,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们这个党就会被搞散,甚至丧失执政能力。

党的纪律不允许任何特权和腐败的存在。坚决惩治腐败,就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严格遵守和其他党内法规,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坚决改变有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执行纪律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状况。只有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违纪违法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被铲除。

腐败的本质是权钱交易,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核心内容。作为领导全国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我们党掌握着管理国家的权力。能否对权力加以有效的监督,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近年来,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有的甚至日趋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没有跟上。

因此,筑牢反腐防线,不仅要有严明的纪律,同时要有严格的监督,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让监督始终与权力同行,防止人民赋予的权力岗位化、岗位形成的权力个人化、个人掌握的权力商品化,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也是党内监督的基础。没有广泛的党内民主,就不可能有健全的党内监督与制约。筑牢反腐防线,就要强化党内民主监督,加强普通党员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加强党员干部对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成员对第一把手的监督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防止由少数人专断所导致的腐败。

党性教育论文篇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本,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所决定的。

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天职,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靠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实际工作去影响群众,带动群众的,从而形成千百人的实践活动。

之所以有些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恰恰是由于我们党内的极个别人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心里装的不是群众,而是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捞取好处,,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严重地败坏了党的形象。从这些腐败分子演变的过程看,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忘记了群众,忘记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能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和其它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私欲膨胀,争名夺利,从而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因此,必须引起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深思和警觉。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永恒的,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以基本理论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要自觉地加强思想改造,清除头脑中非无产阶级思想,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真正理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扎实实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二,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模范地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正如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讲政治,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体现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上"。无论自己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一切都要以党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

第三,要善于学习,掌握工作的本领。我们从事的工作,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内容,没有雄厚的文化知识,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尽管有再好的愿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善于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这样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实际工作效果结合起来,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二、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要坚持学习,树立正确人生观。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认真、系统地学习,特别是学习政治理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共产党员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业务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用马列主义、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防腐拒变的能力。

同志多次指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首先要讲学习。讲学习是讲政治的前提,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形势,要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遵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干扰。要做到这些,不学习、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思想是不行的。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就不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不可能有高度自觉的政治意识、坚强的党性和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我们要联系实际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各样的考验,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从根本上说靠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靠的是全党对这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今后,我们要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仍然要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仍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认真实践这一科学理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五大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掀起学习的新高潮。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保持高尚的境界。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但精神境界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和塑造的。讲正气,必须养正气,这就要不断的学习和读书,知识多了,本领就会增大,精神境界就会提高。读书使人高洁。在这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一个不读书、不学习的人,必然会鼠目寸光。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形势,一些人之所以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读书、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学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当前,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现代化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我国是发 展中国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知识,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多作贡献。

学习是前提、是基础。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就不可能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能很好的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就不会对人生观有清醒明确的认识,也就不会准确地领会、体现人生的价值。对学习的重要性,总书记还强调指出:"我们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和干部队伍的状况都要求全党同志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共产党员,他们曾有过光辉的历史与业绩,但功成名就后,却放松了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在物欲面前倒下了。面对前车之鉴,每个共产党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抓住学习不放松,努力改造自己的思想。

三、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要身先士卒,处处起表率作用。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在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始终是冲锋在前,这当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如: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他以身体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军据守的桥型暗堡,壮烈牺牲,时年19岁。抗日战争时期的刘胡兰,十岁就参加了抗日儿童团,作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发动了内战,刘胡兰在党的教育下,投入了新的战斗,十月,她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十三岁任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十四岁的她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候补党员。不久回云周西村领导运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被捕。在敌人面前,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在审庭上,以"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怕死不当共产党"的英雄气概,痛斥了敌人的利诱和威胁;刑场上,以"我死也不屈服,决不投降"的大无畏精神宣告了敌人阴谋的破产;在敌人要用机枪扫射群众的关头,以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敌人的枪口,保护了群众的安全;铡刀前,她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万岁!"光荣就义。刘胡兰同志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壮烈牺牲,她的精神不死,英名永存。1947年春天,同志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全国解放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更饱满的激情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同样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孔繁森,1979年4月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毅然放弃"高堂在,不远游"的古训,告别年逾古稀的老母、体弱多病的妻子和三个尚处幼年的孩子,首离桑梓,到海拔4700多米的自治区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历时三年之久。1988年,已任聊城行署副专员的孔繁森二离桑梓,任拉萨市副市长。1992年12月,二次赴藏已期满,由于工作需要,自治区党委希望他到条件更为艰苦的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此时,他又一次舍"小家"顾"大家",留了下来,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行程8万多公里,跑遍了全区106个乡中的98个,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寻求阿里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振兴之路。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孔繁森同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优秀领导干部中的杰出代表。他有着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召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立中,共产党员更应该勇立潮头,勤于思索,敢于实践,做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而不能成为观望者和懦夫。在当前的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两种价值观、人生观一碰撞,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因素,这时候就更要求我们的党员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冲锋陷阵,吃苦在前,处处起表率作用。

四、党员要保持进行先进性,就要克勤克俭,生活上严要求。

党性教育论文篇4

首先,是走在人民的前列、走在工人阶级广大群众的前列。这是党的先进性的最基本的含义,也是我们从建党以来就一直确认和坚持的标准。列宁说,党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又不是普通的一部分,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列宁的先锋队理论建立起来的。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无产阶级里头出了那样一部分比较先进的人,组织成一个政治性质的团体,叫共产党。”共产党是由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中的先进分子组织起来,始终代表和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支有组织的战斗部队。党的阶级基础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工人阶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党按照严密的结构和纪律组织起来,要求自己的全部成员都努力成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有觉悟、有组织、有纪律的先进分子。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和改革时期,党都始终走在工人阶级的前列,走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前列,走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前列。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进部队。

所谓先进,同时也指走在历史和时代潮流的前列。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党的先进性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上述与群众的关系方面,即强调走在广大群众的前列,成为人民群众中最先进的分子。这是对的。但是往更深层次讲,党的先进性到底表现在哪里呢?其实,并不仅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方面,根本上,还是在党与历史发展规律、与时展进程、与国家和民族面临的任务之间的关系方面。纵览人类历史,任何一种政治力量,它的作用和命运,根本上都是与一定时代的潮流、规律和进程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集团,能否具有和始终保持自己的生命活力,归根到底,在于能否与时展的方向和趋势相吻合,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坚持与时代同行,就能够朝气蓬勃,兴旺发达;如果停滞、僵化、背离历史发展的规律,就迟早要被历史淘汰。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先进性,根本上就在于能够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通过制定科学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切实履行人民交给的职责,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

那么,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规律对一个政党到底有什么要求?或者说,党的先进性的内涵最终究竟表现在哪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先进性会有不同的要求。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能否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放到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抓住决定党的历史地位的三个根本性问题,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进步本质的高度,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最新、也是最集中的提炼和概括。它告诉我们:一个政党到底是先进还是落后,从根本上,要看它能否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它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是不是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它是仅仅为少数人谋利益,还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从这样的高度解读党的先进性,已经不是停留在与广大群众的比较方面,而是把党的先进性与阶级性、群众性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更加紧密地统一起来,把对党的成员的要求与对党的路线纲领的要求更加紧密地融合起来,因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因此,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表现在坚持“三个代表”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就是坚持了党的先进性。

二、党的先进性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党的先进性是党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决定着党能否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也决定着党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能否不断地走向兴旺发达。

在过去的80多年里,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广大人民的前列,也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以自己正确的路线纲领和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胜利地完成了领导反帝反封建革命的任务,当之无愧地确立了时代先锋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和模范行为,在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创立了新的功绩。80多年来,我们党虽然也走过曲折的道路,但都是自己纠正了错误,因而经受住了各种风浪的考验,始终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无论是人民,还是历史,都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所保持的先进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保持先进性依然是关系党的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放眼世界,政治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科技革命不断深化,人类的社会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升华。这种加速奔腾的潮流,既给我们提供了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中国共产党要保持生机活力,把自己建设成为经得起任何风险和考验的党,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作用,就必须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刻认识时代进步的方向,继续保持在人民群众中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充分发挥先锋队的作用。惟有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有生命的活力,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不断推动历史的进步,也才能真正跳出历史兴衰周期律的怪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先进性也是关系整个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党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局势,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就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执政能力的前提、核心和基础是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只有始终保持先进性,才有资格代表人民执政,也才能够为人民执好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确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里的四个“成为”,都与“先进性”相联系,都是“先进性”在执政宗旨、执政方略、执政作风方面的体现,最终都要归到“先进性”上。因此,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三、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模范行动来体现

党是由全体党员组成的。经过80多年的考验,我们党的队伍日益壮大。到现在,已经拥有了6800多万党员。这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一个表现。党的先进性,当然要发挥党的整体功能,但也需要通过党员具体的先锋模范行动来体现。

党员是构成党的组织的细胞。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党作为一个整体对于国家和社会所起的整合、凝聚、引导作用上,表现在党所制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上,表现在党治国理政的执政能力上;同时,也表现在每一个个体即党员的素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上。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是依据广大党员的思想共识来制定的,也是通过每一个党员的实践活动来贯彻的;党对于各项事业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广大党员结成的组织体系来发挥的,也是通过每一个党员的模范作用来体现的;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以广大党员为桥梁来连接的,也是以每一个党员的形象来促进的;党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及其能力,是由广大党员在不同岗位的执政行为组合起来的,也是由每一个党员的具体工作能力表现出来的。因此,党的先进性与党员个人的先进性有着内在的联系。党的先进性,既要由党的整体来体现,也要由党员个人的表现来体现。坚持党的先进性,不仅需要我们党,也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中,发挥应有的先进、模范作用。

党性教育论文篇5

融入人文教育,将党性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党性教育的一种改革和创新,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更需要党的各级领导和党务工作者共同努力、协作配合。

首先,各级领导和党务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文化历史知识水平。只有具备较深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渊博的学识,厚重的人文底蕴,开阔的视野,科学的思维方式,实现政治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才能讲清理论,探源解惑,科学回答人们提出的问题,澄清模糊认识,达到学习理论、拓展视野、提高觉悟、增强党性的目的。

党性教育论文篇6

通知指出,这次理论研讨的主题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围绕这一主题,在认真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同志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重要论述的基础上,着重从两个方面开展研讨:一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概括提炼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要经验和理论成果,以及巩固和扩大这些成果的主要措施。二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探索。在总结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特别是先进性教育活动所创造的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规律,提出一些战略性、前瞻性的思考和建议。

通知要求,要紧密联系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际,努力回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意义、时代要求、科学内涵及历史经验;认真把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同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关系;深入研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新要求。

党性教育论文篇7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既是搞好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的必然要求。

(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是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重要步骤。当前,在第一、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之际,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有利于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生动实践、成功经验进行科学总结,指导探索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先进性教育整改措施,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也有利于深化对党的先进性建设规律的认识,使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取得丰富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丰硕的理论成果,为推动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央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并适时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不仅要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概括提炼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要经验和理论成果,以及巩固和扩大这些成果的主要措施,而且还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探索,在总结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特别是先进性教育活动所创造的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规律,适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新要求。可以说,理论研究的过程,就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推进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过程,就是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的过程,也是为党的建设夯实理论根基、注入理论活力的过程。

(三)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也是我市实施"东向发展、全民创业"的客观需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推进工作,永葆先进。这也是我市正在开展的以"东向发展、全民创业"为主题的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精神实质所在。一方面,通过对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先进性建设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把握党执政的规律,乘先进性教育活动凝聚起来的党心民心之势,谋全市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之策,为全市"东向发展、全民创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另一方面,把实施"东向发展、全民创业"作为建立健全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推进器",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成效的切入口,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工作,使全市各级组织始终保持先进性,在"东向发展、全民创业"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要把握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的重点

根据当前中央、省市委工作部署,结合今天会议的主题,要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把理论研究与正在开展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次理论研讨会是在第一批、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深入开展的形势下召开的。要把开展好这次理论研讨活动作为抓手,以此总结成功经验,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善始善终地抓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要通过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来丰富深化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内容,使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还要用中央的一系列新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坚持三批联动,上下互动,形成推进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合力。同时,要以这次研讨会达成的共识,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做好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表彰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是要把理论研究与学习、贯彻有机结合起来。总书记1月6日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认真学习,自觉遵守,切实贯彻,坚决维护,努力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立党、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是加强先进性建设理论工作的根本指南。因此,在理论研讨中,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切实用这些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要努力把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今年这次理论研讨活动最新成果转化运用到党建工作各个方面去,不断推出有分量、有价值的党建理论研究成果。

三是要把理论研究与做好今年市委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今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加速实现"两个率先"、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年。当前,开展党建研究工作,就是要始终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紧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党建工作的主线,突出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我市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两个重点,为推进全市"*"发展和"两个率先"提供政治思想保证。要抓住今年三级党委集中换届这件大事,深入推进党委换届工作中重大问题的研究,真正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而又不出事的干部充实进各级领导班子。要牢牢把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深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理论研究。要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研究,在强化各类基层组织功能定位,创新组织设置、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着眼于进一步推进党内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深入推进扩大党内民主机制制度的理论研究,不断推动我市党建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三、要明确先进性建设的新要求,把理论研究成果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中

要着重研究先进性建设对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新经验、新做法和新成果转化运用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中去。

一是要把理论研讨成果落实到党的思想建设上,进一步开展好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思想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首要任务。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必然带来发展的更大突破。要立足于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实践,通过这次研讨活动,不断推动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新深入。要发扬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总结好、运用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拓促进思想解放谋划改革发展的新思路。要丰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理论内涵,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加快发展,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要把理论研讨成果落实到党的组织建设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组织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充分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成果,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我市基层组织建设,重点还是要放在农村这一块。要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有力的领导责任机制、齐抓共管的协作联动机制、争先创优的考核激励机制,着力解决好"党组织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如何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如何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方式"等突出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

党性教育论文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10-0003-04

作者简介:黄文虎(1950- ),男,江苏泰州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中央着眼于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党校是全党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载体。党校教育历来同党的先进性教育密不可分,努力探索党校先进性教育的内在规律和长效机制,必将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为最终建立党的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党校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的重要阵地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指出:“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是我们党解决自身存在问题、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1]111先进性教育活动告一段落后,人们期盼的是,怎样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的许多好做法、好经验,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很显然,建设学习型政党,正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尤其是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通过广大党员自觉学习与对党员的教育培训相结合,使学习在党内蔚然成风,极大地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素质和执政本领。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题中应有之意。推进以思想理论教育为重点的学习型政党建设,对建立党的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党校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轮训,是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最有效的形式。在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诸多形式中,党校是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的重要阵地。相对于党员自学或在职学习,以脱产集中学习为主要形式的党校培训、轮训更系统、更规范,无论是学习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更显其独特的优势。相对于把党员送往社会上或国外、境外的培训机构脱产学习,党校姓党名校,其特有的办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使党校教育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特别是建立党的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方面,具有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事实上,党校在我党历史上一直承担着党的先进性教育的重大责任。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始终伴随着党校诞生、发展和壮大的全过程。当年在延安时期,中央党校一直把党性教育作为学校的必修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1942年,同志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著名演讲,着力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作风。在同志的倡导下,中央党校最终形成了实事求是的党校校训。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党才最终清除了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建国以后,党中央继续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中央党校(马列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中央政治局专门研究批准,将“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联系实际,改造思想(后改为‘增强党性’)”作为党校的十六字教学方针,使党校在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方面,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每当党孕育着新的重大理论成果的关键时刻,选择在中央党校由党的总书记对学员发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的重要讲话,已成为一种优良传统。1992年6月9日,继当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以后,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题为《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的重要讲话。1997年和2002年,同志又分别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结业典礼上发表了“5•29”和“5•31”重要讲话,分别为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的召开作了必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党校在党的理论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05年和2006年,同志分别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两大主题,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我们党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历史表明,思想理论先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利用党校这一阵地,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学员,进而武装全党,这已成为我们党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对广大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总之,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党校教育;建立党的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必须充分研究党校教育的内在规律,党校理应在全党建立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中走在前列。

二、先进理论、先进本领、鲜明党性是党校先进性教育必须突出的重点内容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实践表明,党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与时俱进的。党校在教学中要能真正体现出先进性教育的要求,首先就必须弄清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先进性的总的要求。我以为,一个党员要能体现先进性,一是理论上要先进,只有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比普通群众站得高、看得远;二是本领上要先进,一个党员掌握科学技术和各种专业知识越多,改革发展的能力越强,就越能创造出辉煌业绩,越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党性上要坚强,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党性强、觉悟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克己奉公,以民为先,这样才能在群众中发挥出道德示范作用。为此,党校教学要突出党的先进性教育的特征和特色,就必须始终突出用先进理论、先进本领和鲜明党性教育广大党员干部。

党校的先进性教育首先要突出先进理论教育。中共中央在《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对党校的教学内容,提出了紧紧围绕邓小平理论这个中心,包含“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在内的四位一体教学新布局,并且强调:“按照这个布局,首要的是抓好‘理论基础’,即‘马列主义基本问题’、‘思想基本问题’和‘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在刚刚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中,再次强调干部教育培训要“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为基本内容,并以政治理论培训为重点”。这里的政治理论培训,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教育,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的纪律的教育,国情和形势的教育等。要特别强调的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因此,党校教育中摆在首要位置的先进理论教育,一定要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是我们党紧密结合当今实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只有坚持用这样的先进理论教育党员干部,才能使党员干部受到真正的先进性教育,否则,只能导致思想僵化,落后于时代。

党校的先进性教育还要突出先进本领教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大规模培训干部。”[1]78以此为标志,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校教育开始了从过去的素质培训向现在的素质和能力相结合的培训的历史性转变。党校教育中要突出进行的先进本领教育,就是这种素质与能力相结合的教育。其内容大体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执政能力教育。即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着重进行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的教育。二是工作本领教育。要通过培训,使党员干部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三是知识技能教育。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要致力于解决党员干部普遍存在的“知识危机”、“本领恐慌”的问题,大力加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文化素养的教育培训,努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眼界宽、思路宽、心胸宽,以及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

党校的先进性教育尤其要突出鲜明党性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自身的党性修养,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党校是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从严治校是党校办学的基本方针,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先进性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党性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要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克服,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系群众,以民为先。要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党员干部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常思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实践者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倡导者。要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政意识,自觉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三、努力探索和建立党校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

要把先进理论、先进本领、鲜明党性作为党校先进性教育的重点内容长期坚持下去,关键是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通过制度创新,逐步探索并建立起一整套党校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建立理论创新发展机制。同志说:“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1]202先进理论必定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用这样的理论武装党员、指导实践,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必备条件。正如同志所说的那样:“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1]245党校要真正做到不断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党员干部,涉及到一系列的机制创新。一是科研立项倾斜机制。在一年一度的党校校内科研规划中,要划出固定的比例,确保那些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创新发展的课题优先立项,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多出成果。二是教学科研一体化机制。鼓励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只要是教学中提炼出来的难点、热点问题转为科研课题的,在制定科研规划时应优先予以立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教学专题的,应给予奖励。三是政策激励机制。科研无,教学有纪律。党校一定要坚决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倡导学术民主,鼓励理论创新,为教研人员大胆探索创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同时,要鼓励教研人员主动开设新的教学专题,做到随着实践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常讲常新。对开设新专题并受到好评的,给予奖励,以此形成政策引导机制。

其次,要建立教学改革激励机制。用先进本领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其实质就是要实现由传统的素质培训向素质与能力相结合的培训转变,这就对党校原有的培训理念、培训方式、师资队伍、教材内容等,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出路只有靠改革开拓,创新机制。在具体做法和制度创新层面上,主要包括:一是因人施教机制。在分类别、分层次编班培训的同时,实行分阶段编班,做到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前阶段统一上必修课,后阶段以选修课的形式分班组织教学。这样既体现了因人施教,又突出了以学员需求为主。二是自主选学机制。积极实施“菜单式选学”,将各类侧重于培养能力、增强本领的课程开列出“菜单”,供学员自主选择,以适应学员学习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要。三是多形式教学机制。广泛采用研究式教学,根据各类班次的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以及实地考察调研等教育方法,注重能力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四是教学相长机制。通过举办学员论坛、专题研讨等形式,让学员谈体会、作交流,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要建立党性锻炼约束机制。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历来是党校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来到党校这个“大熔炉”,要使自己的党性真正受到严格的锤炼,同样必须依靠一套约束机制作保证。一是党性教育机制。党员领导干部一入校,就要转变身份,以一名普通学员的身份编入临时党支部,接受党组织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学习期间,要组织学员专门到烈士陵园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还要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员到井冈山、延安等老革命根据地,实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二是正面典型教育机制。动员社会资源,邀请社会各界的英模人物来党校作报告,以先进典型的光辉业绩激励学员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性观念。三是廉洁自律教育机制。反腐倡廉教育是学员的必修课,要组织学员到监狱去进行警示教育,听反面教员上课,增强学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四是考核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党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学员的学习和生活管理,不断提高学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同时,要主动配合组织部门加强对学员的考察和考核,建立学员学习档案,以此作为学员今后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党性教育论文篇9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积淀起来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以及理想追求的集中表现。高校党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命线,而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实施,无疑为这条生命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1.加强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校园文化承担着弘扬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的任务。先进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校园文化人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校园里面形成一股强烈的凝聚力。精心培育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大学精神文化,使动态的校园文化充满时代气息,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

全球化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不健康外来思想文化的侵入,历史遗留的腐朽文化的沉渣泛起,在校园文化人的思想上造成混乱和恶劣影响。这些都说明,高校在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时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

2.利用党员的人格魅力和先锋模范作用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高校的党员同志是校园文化人中的优秀分子,他们具有高尚的人格,坚定的政治信念,他们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党员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唱响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通过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进一步增进高校广大党员对我们党的认识和了解,坚定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以此来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本色。以党员的先进性带动校园文化建设朝着先进性的方向前进,保证校园文化在众多的旋律中能够坚持主旋律。

3.加强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有利于校园文化人“三观”教育

校园文化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抓好“三观”教育关系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校园文化人用什么道德观、价值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通过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利用党的政治优势,使全体党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高校全体党员有了正确的“三观”,必将带动整个校园文化人的“三观”沿着健康、向上的方面发展。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加强有利于校园文化人的世界观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这是党员干部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通过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能够在提高校园文化人科学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同时,重视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帮助校园文化人树立起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的世界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加强有利于校园文化人的人生观教育。高校党委通过对党员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党员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要求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始终是为人民谋利益,并在实践中践履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加强有利于校园文化人的价值观教育。艰苦奋斗、舍小家保大家是共产党的光荣传统,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是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通过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来对党员的思想进行改造,克服党员身上存在的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思想,保持高校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通过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全体师生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对自己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以个人对社会给予了多少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给高校党员明确了价值的评判标准依据,使党员能够从集体大局利益出发思考问题,这有利在校园文化中形成一股集体主义的文化氛围。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促进作用

1.校园文化建设是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表现,客观地创造了一种育人环境和氛围。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师生的指导作用,离开党的基本路线,就无从谈社会主义的教学方向;二是通过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表现出来的文化导向。先进文化的营养和力量,对促进学生的成熟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导向作用。在一个精神向上、传统优良、校风文明的环境里,高校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就会自然地接受着各种有效形式的感染和熏陶。例如,经常组织时事报告会,国旗下的讲话、军训、社会实践等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优化校园教育环境。同时,在文化活动中强化师生的政治信仰,纠正师生政治文化上的偏差,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融为一体。这种寓思想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的形式,易于为师生接受,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要避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简单生硬,最好是做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校园文化建设正好为这一工程的顺利开展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子。

2.校园文化建设给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文化是凝聚人心的一面旗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校园文化以其开放性、适应性的特点与社会加强了联系,社会上最新的思潮与时尚都会敏感地被校园文化所接受。对此,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必须密切关注社会文化的“热点”和校园文化人的“兴奋点”,摒弃理论说教的单一、僵化的作法,而应多组织师生对备受师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党员在比较与区别中分清是非、辨别主次,掌握思想武器,提高政治敏感性和识别能力,从而提高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方式与活动形式是高校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实施的具体表现

1.社团是高校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重要阵地

社团是青年大学生兴趣相同群体集聚的组织,也是在校大学生最喜闻乐见的非官方组织。作为学生锻炼提高素质的一个自发性群众组织,社团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成为广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发挥自身潜能、全面塑造自我的“第二课堂”,它在传承先进文化,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扩大学生知识领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文化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也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由于学生社团本身具有参与的自愿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影响的广泛性等特点,更容易激活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在校园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也是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寻求真理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具有独特的作用。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可以利用社团所具有的特点,借助社团活动,将党的基本知识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学习理论,研究理论,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提高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因此,它是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不能忽略的重要阵地,也是在学生的业余时间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全新的尝试。

2.校园媒体是高校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重要平台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传播和建构载体是校园媒体,离开校园媒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会失去舆论阵地和导向。大学校园媒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传播系统,通常包括校报、电台、校园网络以及宣传栏、学生自办刊物等。其中学校主办和管理的校报、杂志、电台及网络是大学校园的主流媒体,不仅提供了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换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借助这一平台,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帮助大学生党员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的性质和宗旨,更好地学习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理论,这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理论修养和党性修养,有助于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大学生网络化生活环境正在形成,运用校园网络系统,把网络作为重要的宣传阵地,开展网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尝试,其内容力求新颖、真切,富于感染力、形式多样,使之成为展示学生党建工作的风貌的窗口和党组织与学生思想交流的渠道。

3.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重要途径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不能仅靠理论的灌输,还必须依靠外部灌输,才能使党的先进性思想意识成为每个学生党员的思想,但没有实践证明的理论永远是空乏无力的,而社会实践能从实践的角度论证理论的科学性,有力补充理论灌输不足之处。它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接受教育、培养才干、发挥社会的教育作用,从而成为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有效途径之一。

社会实践为青年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契机。高校可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通过实践增进他们对国情、省情以及当地民情的了解。受到深刻的国情教育,从而可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激发了他们参与社会的热情,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让广大青年学生结合党的基本知识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客观地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社会和人生,正确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和各种社会思潮,以一种理智成熟的视角去感受社会的进步。在进行党员基本知识教育时,要推动学生党员自我实践,不断提高广大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理性认识得到感性认识的支持,特别是大学生自身得到实践检验后,各方面素质必然得到飞跃发展,其综合能力也将大幅度提高,这将为广大学生今后投身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性教育论文篇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形势下高校育人体系科学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3JY00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70-02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肩负双任务,不仅要严格要求自身,还承载着育人重任,应具有特殊的角色定位及角色实践。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意识,能培育出知使命、明荣辱、敢担当的后备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梦注入永不衰竭的正能量。

一、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角色错位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政治责任感淡漠的局外人

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党在建设与发展中面对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等严峻考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应对新问题,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战略性举措,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增强紧迫意识,提高责任观念,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肩负着自身实践和教育学生实践的双任务,而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认为此次活动只是领导干部们的事,因而在学习文件和教育实践活动中呈“事不关己”的姿态,错误地将自己“高高挂起”。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职责的背离者

师者,自古就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自身政治理论博学的优势,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读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与困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做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理性分析社会问题,要么消极地避而不谈,要么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云亦云,背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的主旨要求,影响了学生的三观形成。

(三)丧失感召力的边缘人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生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毕业后的自主就业,或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较高,或热衷于课堂外的非学术能力的实践锻炼,相应降低了政治理论课的求知欲。部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想办法增强自身的人格魄力,感召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反而被动地随着学生求知欲的降低而影响了职业自豪感和紧迫感,不但缺乏在课堂上激情展示的欲望,而且政治理念陈旧、内容空洞,愈加成了学生心目中的边缘人物,直接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殊的角色定位

(一)对当代大学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

党的十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承载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育人重任,在教学一线如何深刻领会与落实此次教育实践的精神,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宣传和推动。每名政治理论教师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政治信念,积极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把握教育方向,站稳、站实、站宽三尺讲台。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锚索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夯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观念等较高的人文素养,不但在校园中得到学生敬仰,而且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理论研究和政策宣讲的职责,既要在学校讲台上发挥传道授业的职责,也要走出校园辐射社会,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可接受性、持续性和创新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锚索功能。

(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践行者

角色定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具体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人师表的真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践行者,不但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而且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提高群众工作作风,做到以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以学校工作为重,急学校之所急;走与群众合辙之路,做于群众合情合理之事。

三、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角色的实践路径

(一)找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位置

一要树立主体意识。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通过教育触击社会上的虚浮心理和奢靡享乐风气,以净化社会环境,增强良性的社会心态;同时,这次活动也是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扎实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从源头上为党的事业培育出知使命、明荣辱、敢担当的后备军。

二要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说:“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党的群众路线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索并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的执政优势。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深入研究群众路线形成的背景、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才能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旨和内在要求,在课堂上讲精说透,使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给学生以动力和启迪。

三要增强创新观念。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着力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教学研究团队的功能与优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准契合点,充实新内涵,努力提升理论的时代性和适用性。

(二)履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职能

一要提高完善政治理论教师的师者职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信仰者,身上体现出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能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做到认真学习、准确领悟、积极传播、勇于实践。要善于将自己夯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观念的优势发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读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与困惑,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二要履行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职能。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又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理清群众路线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善于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普通群众理解党中央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与要求,增强对我们党特有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能力的信心。

三要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践行者职能。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习惯于将教育者视为主体,教育对象处于客置。党的群众路线其要意就是要转变单向强令性的工作模式,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政治理论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践行群众路线,不但要运用互动式、访谈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而且要善于挖掘培养学生骨干作为同伴导师对普通同学进行帮带式导学,引导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素养。教师通过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践行,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潜移默化到日常工作中,使学生在日常养成中达到训练人格和培养公民素质的目的,实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三)注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示范

一要做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信仰者,增强教育的可信度。教师身上体现出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能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地做到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要注重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人格魄力。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做人和从教的基础。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工作的敬业奉献、治学的严谨求实、教学的认真负责、生活的正派庄重,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进而提高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感召力,增强学生的向心力。

三要谦虚平和,善于吸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高校政治理论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应不故步自封,在学术探讨中不固执己见,要在教学中虚心纳谏,在教学相长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

总之,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找准角色位置,增强角色责任意识,发挥政治理论教学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群众观念,培养大学生深刻体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刘新庚,韩慧莉.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治道”内化[J].伦理学研究,2012(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党性教育论文篇11

最近几年,仁怀市党校按照“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要求,把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创新管理手段,深化党性实践,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仁怀党校围绕价值观念、勤政廉政、队伍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切实加强党性教育,树立党员及党组织的优秀形象。

一、党校党性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党性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

首先,党校党性教育内容设置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能结合党员需求建设教学内容,导致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当前各级党校在制定党性教育培训计划过程中,较少对党员的需求进行全面调研。在实践中各级党校都是结合党中央和省委对各级干部在党性教育方面进行统一要求,并结合自身的教育力量开展相关培训,最终导致了党性教育针对性不强;其次,党性教育培训内容和专题相脱节,内容缺乏内在的联系性,教育培训的目的性不强。教育内容针对性差,连贯性不足,很难全面调动起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党性教育和时代联系性不强,专题教育不能紧跟时展步伐,不能结合新形势和新任务开展针对性的党性教育,严重脱离时展进程。

2.党性教育缺乏灵活性

目前,党校开展党性教育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教育模式。课堂教学缺少互动性和实践性。理论和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党性教育的目的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内心世界进行全面的改造,这个过程并不是通过简答说教就能完成的,需要调动起学员的参与热情,实现情感方面的共鸣。但是受到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党性教育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

3.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一般情况下,中央党校和省级党校师资力量较高,而市县党校的师资学历水平通常都比较低,虽然最近几年,各级党校也在不断选送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但是专门的党性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几乎没有。此外,最近几年,参加学习的学员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其知识层次较为广泛,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在某些领域造诣高深,甚至都超越了某些专家,面对各个行业党员干部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党校党性教育专业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常常不能及时解答学员的问题,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二、增强党校党性教育成效的对策分析

1.注重理论武装,增强党性教育针对性和系统性

党校教育体系在制定党性教育内容过程中,应该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四中全会与党员党性教育相结合。党校内部要定期组织教育人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最新的政策,尤其系统学习了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党校党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在教育内容具体制定过程中,重点从理想信念、组织观念、群众观念、纪律观念四个方面来安排党性教育的内容,做到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增强了党性教育的系统性。

2.促进党校党性教育的多样化

在党性教育实践中,既要坚持重视课堂教授,还要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党性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通过理论探讨和思想交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还要积极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体教学等形式,深化课堂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还要保证党校党性教育时效性,在具体培训过程中,以提高党性修养为目的,形成了以专题讲座为主导、以现场教学为补充,以自学研讨为呼应的多层次教育模式,增强了党员党性教育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3.强化党性教育师资队伍教育培训

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性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能力强、作风硬,特别是熟悉党校的党性教育的专业化党性教育师资队伍,是当前的党校工作首要任务。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开展专业教师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坚持领导干部讲党课、专家讲理论、先进人物讲事迹、党员讲体会制度,扎实开展党性专业教师教学评比,学历进修等活动,从而不断提升党性教育师资队伍专业素质,解决好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全新理论和实践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功帅.党性教育的经验、问题与对策――以缙云县委党校为例[J]. 劳动保障世界. 2015(36)

[2]李璐.创新党校党性教育模式 提高党性教育实效――以中共长春市委党校为例[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6(02)

党性教育论文篇12

自从党的十以来,我们党越来越重视党性教育问题,致力于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保证党员干部能够严守党的制度和规范,严于律己,切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这就给新时期党校的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要加强对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视。党性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党员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坚定,端正工作作风,强化职业操守,从而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基层党校在开展干部党性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不利于党员干部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内化为自身的综合素养。

1 加强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性

1.1 加强干部党性修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以来,我们党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职业素养、党性修养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随着“三严三实”标准的提出,更是给党员干部带来了压力,同时也为基层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了挑战,需要党校提高对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视,并通过改进教育模式来提高其实效性,这是新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于干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胜任党的工作的根本要求。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途径,只有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只有具有较高党性修养的干部才能完美的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促进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目标的实现。

1.2 加强干部党性修养,是优化党的形象的根本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都会给党员干部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冲击,如果党员干部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较强的党性修养,很可能在那些不良的腐、朽的思想的影响下偏离党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滋生党内腐败,甚至危害党的建设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层党校有必要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观念,提高他们抵制腐败和各种不良诱惑的自律性,能够经受住组织的考验,坚决不做有损党的形象的事,从而使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

1.3 加强党性修养是鼓励干部有所作为的力量源泉

党员干部自身工作做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长期发展目标能否得到实现。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党的主要奋斗目标,同时也是肩负在广大党员干部肩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才能发挥自身的潜能,才能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站在时代的前沿为全国人民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党员干部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充分发挥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性,才能克服懒惰不怕困难,全心全意的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做贡献。由此可见,加强党性修养是鼓励干部有所作为的力量源泉。

2 基层党校干部党性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效果不明显

现阶段基层党校在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时,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接受完培训的干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思想觉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这主要是由于参加教育培训的党员干部首先从根本上没有提起对党性教育的重视,更多的是关注能力方面的培训,甚至有些干部参加党性教育的动机不纯,为了加强人际交往才参加党性教育培训,而没有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修养方面,最终导致教育效果难以得到提高。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员干部大多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在面对学习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面对理论性的教育内容也不能提起学习兴趣,因而影响了基层党校干部党性教育的整体效果。

2.2 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基层党校在开展干部党性教育培训时,所选择的教育内容往往都是根据中央下发的相关指导文件来安排,缺乏与干部实际工作内容的联系,针对不同的干部学员教育内容大体一样,基本上都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解读、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反腐倡廉基础等,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还有就是培训内容之间缺少内在的联系,不同阶段的培训专题内容存在脱节的现象,基层党校在制定教育培训计划之前没有充分的了解干部学员的学习需求,缺乏时代感,最终导致教育内容不能被参加教育培训的干部所接受,教育效果自然得不到提升。

2.3 师资力量不健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影响基层党校干部党性教育实效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资力量不足,当前大部分基层党校的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甚至整个学校都不足十人,无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需求;再加上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超强的工作压力影响了教师对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质量。兼职教师缺乏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工作的整体性了解,而且流动性大,同样也会影响干部党性教育的总体质量和实效性。

3 提高基层党校干部党性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3.1 深化课堂教学,拓展实践体验

基层党校要想切实提高干部党性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拓展实践体验,使党性教育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党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要突出党性教育,要把课堂理论教学作为党性教育的重点,把党性教育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教学解决党性教育的深层次问题,使学员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教学方式方法也要多种多样,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讲授式、案例式、研讨式、典型示范式等各种方式方法;党性教育模式也要创新,要把理论教育与警示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教育、正反典型教育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多途径上打动学员、震动学员。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体验式教学方式,加强党性修养实践体验。基层党校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把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资源,把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到各种培训中,延伸党性教育课堂,增强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学员们聆听专家讲党史,到红色文化基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净化思想心灵。对于青年干部班和科级干部班等主体班次要开展“三同 ”教育,组织学员到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身临其境,感受农村地区群众的疾苦,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增强其爱民、为民的理念。

3.2 丰富课程教育内容

基层党校干部党性教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内容是否符合教育需要,这就需要党校在制定教育内容之前,做好广大干部学员的调查工作,了解其思想、观念等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干部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学习需求来合理安排干部党性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和充实主体班次“政治理论单元”和“党性教育单元”的教学内容;增加党性教育课时比重。党性教育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的理论知识。干部党性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党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以及相关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教师要重点讲解和点播党员干部关于党性问题方面的错误认识和观念,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从而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综合文化素养。第二,最新的形势政策解读。在对干部进行党性教育时,教师要学会将党性相关理论知识融入到真实的社会形势和实际案例当中,让干部在清楚的了解社会发展形势的同时,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的理解,能够明辨各种理论思潮的本质和后果,从而提高自信,朝着清晰的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第三,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的风气教育。在新的社会时期,党和国家对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三严三实”的提出,我党对腐败问题提起了高度的重视,这就要求基层党校在进行干部党性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弘扬优良的作风和品德,加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抵制不良诱惑和腐败的信念,从而优化党内环境。此外,党校在制定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和内容时,除了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之外,还要做好干部实际情况的调查,从而提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使干部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很好的提升。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基层党校干部党性教育的实效性需要一直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因此,基层党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专职干部教育培训教师。

党性教育论文篇13

党校是提高干部素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党的革命建设事业和党自身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干部教育工作。早在大革命时期党就已提出举办党校培训党员级干部的要求。建国后的党校教育走过了形成完整体系期、停滞瘫痪期、转入正轨期、改革成长期、发展创新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开创党校教育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建国以来党校干部教育的经验

1.党校干部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以提高党性修养为重任。提高党性修养是党校教育不可置疑的重任,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鲜明特色所在。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我党就正式阐明了党校的教育方针“理论联系实际,特别着重于马列主义的革命精神与方法的教育,着重于拿实际问题来说明马列主义的原则。”建国后继承的优良传统,制定了“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联系实际,增强党性”的教学方针。粉碎“”后,《关于办好党校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推动党校正规化和促进党校改革的过程中都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必须切实坚持的方针。六十年来,正由于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基本方针,才使得党性教育既有时代感又有针对性,深入学员的思想灵魂,党校才培养出了千百万优秀的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所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以提高党性修养为重任是党校干部教育的基本经验。

2.党校干部教育的内容必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又与时俱进。 党校干部教育的内容既要保持稳定性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六十年中,党校一方面,坚持把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党校教育的永恒主题,重视马克思主义基础学科的建设,抓实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等内容的传授和研讨,帮助领导干部夯实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党校干部教育内容又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丰富,不断充实和完善课程,及时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党校教育的中心内容。同时,为干部全面成长创设了新课程,如拓展训练、媒体应对、英语、科技前沿信息等。正因为此,党校帮助学员提高了党性修养,又帮助了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

3.党校干部教育必须根据时代要求和国内外形势来规划。正确认识时代的基本特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和依据。干部教育事业从来都是同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反映着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未来趋势。党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成人教育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和视角来思考设计。六十年的实践证明,党校干部教育要保证干部教育的正确方向,完成使命,必须站在时代的潮头,以宽广的眼界,引导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热点、难点问题的理性思考和认识,从而促进广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切实增强党的意识、永葆先进性。

4.党校干部教育必须以培养党的理论队伍不断带动全党解放思想为重任。在党的建设中,思想建党居于灵魂、核心的地位。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创新的力度、发展的速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创新的关键,而党校是更好地完成思想理论研究先行和教育先行的主渠道。党校干部教育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党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的深度。六十年来,各级各类党校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形式宣讲、研究党的理论成果,培养了大量的理论干部,使领导干部在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认识中,不断解放思想,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创新和整个社会解放思想的浓厚氛围。

5.党校干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符合党的事业需要和干部成长需要。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党政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层次和工作经历,其身心发展特征明显不同于普通教育对象。经过六十年的实践,我们逐步认识到要针对干部队伍年龄、知识、职务结构方面的状况和差别化、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实施分层次、分类别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和覆盖面,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实际又要实用,应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有利地促进了干部的全面发展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培养造就了一批中高级领导人才。所以,干部教育培训既要适应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的需要,又要适应干部成长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才能帮助和促进干部全面健康成长。

6.党校干部教育提升质量必须加强党校文化建设。党校文化是党校教职员工和学员在实现党的干部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形态,是价值观、办学理念、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外部形象的总和,具有凝聚、约束、辐射等作用,对干部教育的发展起着导向和推动作用,对社会也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它既是党校特色立校的灵魂,也是党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六十年来,党校发展历史正是党校文化从物质、制度、精神等方面不断发展的过程。各级干部到党校学习锻炼的过程,就是在党校文化的引导、感染、熏陶和启发下, 加强党性修养和文化素养,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科学的执政理念及高超的执政本领的过程。因此,重视党校文化是提升党校干部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党校干部教育的思考

目前,正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中央领导人多次就党校发展发表讲话和谈话。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鉴于党校的特殊性,把党校办成组织放心、学员向往、人民满意的一流学校,既要在继承以前的宝贵经验,又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领导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研究,不断改革创新,增强教育的蓬勃活力和强大动力。党校教育有着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党校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领导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在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强调,各级党校要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校要进一步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才能增强教育的蓬勃活力和强大动力,不断打造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首先,针对当前学员大多是有着相当的理论水平、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部分还是所在领域的专家和佼佼者。在教学内容上,要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发新课程,突出思想性、现实性、互动性突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环境下驾驭市场经济,从而实现科学发展的能力、有效化解复杂矛盾,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国际视角把握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的培养方面下工夫。其次,在教学上,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引导和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用讲授式加强基本理论教育,用体验式加强理想信念、意志品质类教育,用模拟式加强实践性教育。推行学习研究小组、小班教学、课题研讨、观摩交流、实务操作、案例式和双讲式教学,通过学员的自我管理、团队学习,增加学员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实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在体制机制上,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开放办学机制和远程教学机制。

2.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员提高党性修养和执政能力。学风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而且影响党和干部的形象。当前,部分学员存在学风不正,学用脱节,存在照抄照搬、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言行不一等理论脱离实际的不良学风,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而是忙在交朋结友。因此,新阶段党校的紧迫任务是加强学风建设,推动学员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提高党性修养。同时还要加强学员管理,建立学风建设督促检查制度,把学风情况纳入干部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开展训后跟踪反馈,全面掌握衡量培训效果,督促学员学用结合,做到短期教育培训发挥长期效用。

3.不断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质量,发挥思想库作用。《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提出要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各类培训机构不断涌现,党校要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培训职能,突出自己的培训优势,培养出符合党和国家事业要求的干部队伍必须建设一支能够坚持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兼具宏观与具体,善于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具有坚强党性和优良学风,能够抓住共鸣点,帮助学员参谋资政的教师队伍。尤其要通过培养一批学术素养丰厚、学术成果突出、教学艺术较高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来提高自身吸引力和教育培训质量。这就要加强学科建设,明确的科研发展方向,推动教学科研一体化,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教师到实际业务部门参加工作,或到一定领导岗位挂职锻炼;选送教师到更高一级的党校和科研院所进修,帮助支持他们开辟和拓展对外交往渠道,适当安排教师到国外考察进修和学术交流。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不断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工资待遇,为他们安心教学专心调研潜心研究解除后顾之忧。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