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法制教育论文实用13篇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1

2.讲座指导

利用校园网、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律素质的培养。

3.网站创建

利用校园网创建学校法制网站,与相关网站实现友情链接,开展法律在线测试和咨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分享专家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减少人力、财力投入。还可以进行网络征文,开辟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专栏、法制教育论坛、博客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4.个人体验

个人体验是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电脑室、多媒体教室,亲自体验,参与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主动接受生动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律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如,可以让学生登录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站观看法制教育影片。影片观看后,各班组织开展大讨论,交流、分享体会,并通过主题班会、实践活动,触动学生心灵;通过法制纪录片、宣传片,切身感悟到违法犯罪的危害,积累利用法律自救的知识。

5.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校园网信息量大、传输快捷的特点,积极营造人人讲法制、讲监督的良好氛围。定期利用校园网站、博客、论坛等平台刊登有关法制教育的文章、图片、视频,广泛宣传本校、本地区法制教育的新思路、好办法,及时报道法制教育方面的新闻事件等,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二、完善校园网法制教育制度,做到有法可循

1.建立校园网设备使用、维护制度

校园网各项设备要有健全的使用维护制度,对过期的陈旧设备要及时更新,对意外破损的设备如实记录,定期维护处理。对校园网负责人要进行专业培训、管理培训,实现校园网健康、健全地运行。

2.建立研究制度

学校开设课题研究小组,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学校网法制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不断探索利用校园网、互联网资源开展法制教育的新思路。

3.建立法制教育制度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2

一、影响校园传媒载体法治理念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1、校园媒体传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偏少

为了有效抵御法治领域中错误观点的影响,提高舆论引导力,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四部委的《关于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的通知》明确要求,要认真组织“各大新闻媒体、学术刊物积极刊发、报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成果和生动实践,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占领舆论阵地”。校园传媒是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阵地,而有些大学的校园媒体传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却偏少。有些校园报刊和网页传播的内容紧跟“上面”,脱离“下面”,充斥着关于领导参加会议、发表讲话的报道,很大程度上成为学校领导的传话筒和代言人,成了反映学校工作的工具。有些校园媒体,仅限于发挥“娱乐版块”中的一个角色,校园广播成为“背景音乐”,BBS则成为学生发泄不满、打口水仗的场所。校园媒体缺少介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成果版块,缺少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影视题材,还缺少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典型案例的讨论活动。

2、校园媒体品质不佳,传载内容的可接受度不高

校园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作用的大小,最终要根据受众接受传播的状况和结果来评价。大学校园传媒作为立足于校园、针对大学生的媒体,应该是最能吸引大学生关注的媒体。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校园媒体在当代大学生心中的接受度和影响力并不令人满意。在一些大学里,校报的影响日渐式微。有些大学的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沦为可有可无的“鸡肋”,节目质量欠佳,师生观看的兴趣不大。很多学校都建立了直接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网站”,但内容比较生硬,形式相对单一,效果不是很好,点击率偏低。校园网上人气最旺的地方当属“BBS”,其“掌门人”一般都是学生或者年轻的老师,他们的法学专业知识较少,无法解决学生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校园网络往往更注重信息技术的服务,在内容上只要不反动、不色情、不危害公共安全和不散布非法信息就可以了,很难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起到舆论引导作用。在极具感染力的校外传媒,尤其是校外网络的冲击下,校园传媒越来越不被学生重视,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3、受众在校园媒体传播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不强

参与度是强化校园媒体法治理念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大学校园媒体的受众,主要是高校内部的师生员工,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在校大学生。处在激烈竞争环境中成长的“90后”大学生,功利性强,对一些他们认为无法直接、快速受惠的教育内容并不欢迎,实用性是大学生在信息需求方面表现出的比较明显的取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对大学生而言开展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培育他们的守法意识和护法精神,对于养成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无法使学生直接、快速受惠,因此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不高。另外,校园媒体没有全面深入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缺少同学间的互动,导致校园传媒的传播和教育过程变成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难以发挥出校园传媒的法治理念教育优势。

4、校园传媒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评估反馈环节弱化

反馈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决策的基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也是全面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成败得失的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能割舍的一个步骤。当前高校普遍忽视对校园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评估,对于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挥状况如何,取得的教育效果如何,没有做到心中有数。一些大学校园媒体工作者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认为只要把有关的法规、政策和学术理论刊登出来,把法治素质的视频资料从电视台播放出来,做一个法治宣传的网站,就完成了法治理念教育。实际上校园传媒载体不同于课堂教学,其教育的对象是不固定的,受众选择接触传媒后,教育传受关系才真正建立。这种松散的关系弱化了教育信息的反馈。如果高校对于校园传媒的引导舆论、教育大众功能不作评估,很少考虑其传播的内容有多少人理解,引起多少人共鸣,达到多大的效果,那么校园传媒法治教育活动就会流于形式,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受到削弱。

二、增强校园传媒载体在法治理念教育中实效性的对策

1、重视校园媒体的法治理念教育载体功能,确保承载足量的法治理念教育内容

校园媒体传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偏少,主要是因为学校对校园媒体的法治理念教育载体功能认识不足。大众传播具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和提供娱乐四种基本功能。学校对校园媒体功能定位偏重于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重视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宣传,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为了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真正“进校园”、“进学生头脑”,学校应在校园报刊里开设法治理念教育专栏,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基本内涵、基本要求、重要功能及形成发展轨迹作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内在关系,把握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的内涵要求,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途径和方式。在校园广播中,多播放学生学习法治理念体会方面的稿件。在校园电视里,多播放体现“公平正义”、“执法为民”题材的影视。在校园网的BBS论坛里,多开展法治事件、现象的讨论和引导活动。

2、加大校园媒体的投入力度,提高校园媒体的品质和可接受性

校园媒体可接受性差,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些高校还没有条件建立校园有线电视系统,有些学校电视台自己制作的节目有限,播放时间也很短;在校园媒体工作人员素质方面,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技能欠缺。要提高校园媒体的可接受性,应加强校园媒体自身建设。一是在校园传媒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卫视接收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音像编辑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并维持其良好运转。二是加大校园媒体队伍建设的投入,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引进法律素质高、传媒专业技能强的人才,吸收一部分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具有较高的政治法律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熟悉传媒理论、传媒技术,善解学生的校园传媒队伍。三是加强媒体形象建设的投入,打造具有个性、新颖性、精致性的校园传媒品牌,提高校园媒体的公信力。四是整合校内媒体,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的高校传媒中心,将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等媒体归置为中心所属的分支机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各种媒体共生共荣,优势互补,提高宣传教育的合力。五是与校外传媒互动,寻求与兄弟高校间的联合和与社会传媒的优势互补,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优秀法制节目引入校园。

3、建立激励机制,拓展互动方式,鼓励大学生参入媒体传播活动

校园传媒与其受众在通常情况处于授与受的纵向关系,校园传媒在对待受众时容易产生优越感,甚至有话语霸权意识,侵犯了受众的尊严。在这种关系下大学生只能是旁观性参与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待传播活动,既不评头论足,也无反馈。鼓励大学生参入媒体传播活动,一是应建立传播者与受众的服务性关系,传播者要树立服务意识,自觉深入了解受众在法治方面的愿望和需求,提高受众的参与兴趣。二是应定期举办法治理念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公室、宣传部和学生工作部门应联合制定奖励措施,对参与活动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方面奖励和鼓励。三是开展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使学生领悟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掌握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四是拓展学生参与媒体的方式,如向学生征招法治栏目(节目)方案,向学生收集法治新闻线索、话题,请学生客串法制节目的记者、编辑、主持人等,使学生在法治理念传播中不只是旁观者,更是合作者,甚至是支配者。

4、建立有效的校园媒体评估机制,完善教育活动基本环节

建立校园传媒法治理念教育评估反馈机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强化传播者对评估反馈价值的认识,增强校园传媒传播者的评估反馈意识。二是建立一套相对固定的评估办法和程序。从内容上看,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是高校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从能力培养上看,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维习惯,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增强依法办事能力是高校法治理念教育应当达到的目标。从传播学来看,信息的真实性、指导性、到达率(报刊发行量、广电视听率、网络点击率等)、知晓度、理解度、赞同度和追随度等是传媒社会效益的主要评估指标。校园传媒法治理念教育的评估办法应结合上述目标和指标,形成科学评价体系。三是要创造有利于教育评估反馈的条件。定期举行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开放工作邮箱,搭建校园传媒和师生之间沟通的良好平台,保证校园传媒内部信息的流通和反馈的畅通。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2]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 陈丽:高校校园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 黄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魅力中国,2011(2).

[5]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广插学院出版社,1997.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56-02

“硬性灌输”指采用有形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把特定的内容传授给教育对象。主要包括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培训、理论研讨等具体教育形式,其在高校中表现为各高校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授的教学形式。“软性灌输”指采用无形的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把灌输的内容融入一定的载体之中,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软性灌输”贯彻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原则、民主原则、层次原则、激励原则等重要原则,是上述诸原则综合运用的一种理论成果。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有利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落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问题,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为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服务的作用。

一、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助于“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它是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最直接的方式。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载体之一,能较好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活化”,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只能在将受教育者个体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道德生活的直接经验与社会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智慧相结合的形式中才能取得,所以需要有一种媒介将两者联系起来,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两者相结合的重要媒介。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以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使受教育者能够直接感知它,并将对教育内容的理性理解和感性认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又在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产生直接经验,能够更好地将教育内容内化,极大地感染人们,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因此,为了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我们提倡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相结合。

1.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生产活动相结合。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让受教育者知道了“硬性灌输”教育方法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是怎样产生的,让受教育者在知其然的同时又知其所以然,使受教育者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体系。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生产活动相结合,首先,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产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其次,教育者要及时将受教育者在生产活动中获得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将这些经验与书本中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比较,让受教育者在比较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生产活动相结合,不仅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2.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区服务活动相结合。参加社区服务可以使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并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高校应坚持理论学习,同时与各种社区服务活动相结合,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文化、教育”下基层、进社区活动,让学生到基层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坚定信仰,让学生在服务群众中深入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服务活动相结合,作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之一,有利于受教育者亲自去领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实现主人翁应有的权利。同时,它也间接地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并改变原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于抽象的问题。

二、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校风、教风、学风最直接的反映,具有内在教育导向和潜移默化的功能,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载体。因此,在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方面,我们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从而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

1.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物质文化载体相结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物质文化载体相结合,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文化载体相结合的具体措施之一,它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建筑景观、校园绿化和美化、场馆布置、文体设施、教育教学设施等来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受教育者随时随地接受现阶段国家正在提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还可以根据高校培养目标、办学历史和办学传统,对校园建筑、公共设施、主要道路、办公场所等进行全方位的设计,赋予物质环境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充分发挥它们导向、凝聚、激励、协调等教育作用。

2.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精神文化载体相结合。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主要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方针、治学态度、道德观、价值观、校风等。社会转型期,当代大学生往往处于反抗与屈从、自负与自卑、自信与气馁等困惑和矛盾之中。通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载体相结合,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入受教育者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受教育者在学习和工作中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并让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更加细化地渗透到受教育者的头脑中。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校园精神文化载体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起到巨大的作用。

3.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制度文化载体相结合。在高校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文化制度载体相结合,可以防止“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再次落入思想政治教育重制度轻育人的误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可以使校园制度更加合理化、人性化,使校园制度发挥其本来应该具有的育人功能,这也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发挥育人作用奠定了基础。在高校应充分利用师生道德行为规范、校园管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奖惩制度和社团活动制度等校园制度文化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养成文明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长期存在。

三、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学生社区载体相结合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与学生社区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社区载体对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学生公寓和学生社团的各种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的结合。

1.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学生公寓。首先,在学生公寓内设置党团的工作点,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发挥党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其次,在各公寓中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使其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载体;再次,通过创建文明宿舍、宿舍文化建设竞赛、公寓板报、宣传橱窗,开展遵守公寓规定、诚实守信等活动,让大学生时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刻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个人素质。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场所,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推进学生公寓,更有利于促进“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并达到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学生社团。丰富的社团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它不仅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还可以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极佳渠道。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不断强化学生社团干部的学习和培训,配备专任指导教师对社团进行分类指导,注重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媒体载体相结合

在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上,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体载体相结合,正是充分利用了媒体时效性强的特点。

1.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电波媒体。电波媒体作为媒体的一种,其在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采用广播电视这样形象化的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弥补了过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僵化、时效性不强、内容传送滞后等方面的不足,为广大的学生更快捷、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因此,高校应积极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电波媒体,使“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高校中得以实施。

2.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平面媒体。平面媒体主要是指报纸、杂志等媒介。充分发挥平面媒体的作用,使“硬性灌输”所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软性灌输”教育方法的帮助下,让受教育者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得到传播和弘扬。因此,我们提倡在高校中要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平面媒体,做到从无形中推动“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

3.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网络媒体。提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媒体相结合的过程中,不能缺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媒体相结合这个重要的措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网络领域,实质上就是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助推器,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速度。另一方面,在网络领域中,高校通过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得到拓展,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活动。

[参考文献]

[1]郑润权,陈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9).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4

工作原则:“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是一项综合工程,推动此项工作所遵循的原则是: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广泛动员,全员参与,综合治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把平安和谐校园文明建设引向深入。

二、活动创建领导小组

为保障我校“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纪律地确实保证本方案的顺利实施,现成立“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以下设“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工作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全体教师

三、工作职责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平安文明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平安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主管安全德育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德育处、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成员。

工作小组负责平安文明校园建设的日常工作:

(1)负责学生日常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安排落实学生的课外活动;负责学生的文体娱乐活动中的安全保障工作;组织学生开展安全文明班级创建评比()活动。

(2)负责校园的绿化、美化,督查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室等室内环境建设和安全卫生工作;

(3)全面负责干部、教师的安全管理教育及道德教育。

(4)负责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整顿和安全综治工作。

(5)负责平安文明校园创建宣传工作,营造舆论氛围;负责督查安全教育理论学习工作。

四、主要内容

(一)注重安全教育管理思想建设

1、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推进教职工的安全教育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开展讨论。学习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我校实际问题进行。

2、贯彻教育部《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努力采取新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提升我校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服务工作。

3、注意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把解决学生生活困难问题放在保证学校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实、做好。

4、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安全管理教育工作,配备能力较强、责任意识较高的安全课教师。

(二)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教师中倡导“爱校爱岗、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学生中倡导“爱国守法、敬业勤学、尊师爱校、勤俭自强、文明礼貌”的基本道德规范。

2、建立教师安全教育质量评估的规定或办法。不断提高安全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推行教师联系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家访。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和生活状况。

3、加强学生自我安全教育与自我管理,教育学生明确遵守法律法规安全保障的必须。

4、依法健全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按照学校安全、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加强教师及学生的安全、法纪教育,将安全、法制、国防教育列入校本教材和学生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1、通过各种载体树立学校总体形象,在师生中宣传倡导“文明、自主、博学、创新”的优良校风,制定学校的校徽,倡导学校特色。在学校大门及其他重要场所设置醒目、美观的校训、校风,使之深入人心。

2、加强学校安全宣传文化设施和对外窗口建设和管理,规范校园内安全宣传横幅和展板、报廊、宣传橱窗的管理。

3、坚持开展安全教育系列讲座或学术报告;坚持正确引导、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教育管理活动。

4、建立和完善学校有关安全、综治管理制度,继续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顿和管理,净化校园环境。

(四)紧抓校园环境建设

1、加强学校校容校貌建设,不断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精心培育和维护现有的绿色资源,使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展示学校安全教育特色和风貌的重要载体。认真做好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清理整顿校园内不文明现象。

2、扎实细致地做好安全防范、隐患排查工作,认真执行学校安全管理的有关制度,强化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强化信息报送制度和重大活动安全责任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坚持安全巡逻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毒、防地震、防事故、防破坏工作;加强校园内车辆和道路文明秩序管理。

3、加强教室、实验室、运动场、办公室等校园重点部位的安全设施建设,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制度。

(五)注重作风建设

1、从作风、校风、教风、学风入手,抓好作风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安全教育管理的公开化,加大社会群体监督、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达成“安全事关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的共识。

2、严明安全教育管理规定,严肃教风、学风。

五、工作要求

1、各部门应结合各自实际,把安全生产示范校园建设纳入到工作目标。切实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5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双效互动的体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具有融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上的相互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一项根本措施和基本途径。“05方案”以来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因此要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就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渗透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持,引导着校园文化的主流和方向。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方针。校园文化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思想道德教育是基础,对大学生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其全面发展是目标。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文化也在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坚持不懈地运用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引导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渗入。

(二)途径上的相互补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主要在是课堂上完成,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以“大班课”教学形式进行,这种教学途径上的局限性,必然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灵活性受到限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校园文化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途径,参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在这种由大学生自己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的报刊、社团及其他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校园文化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途径上,由课堂拓展到课外。由于校园文化活动总能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活动,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时代特征,满足了学生自我管理、主动成才的需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能力,更陶冶了情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有力阵地。

(三)手段上的相互融通

我们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比较注重认知,在认知方法上强调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本身。传统的教学手段强调教育者对学生的硬性灌输,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与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的日臻深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出现了利益要求和精神需求的多元化。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这种由教育者自上而下的教育和灌输,只强调学习理论的内容,忽略了教育的多

种形式;只强调施教主体的愿望,忽略了教育客体的需求;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一般通过实践参与和自我教育的途径实现。它注重从感性教育入手,结合院系开展的有序而系统化的系列活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理性的飞跃。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日趋丰富,有以知识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着眼点的学术研讨类社团,有以凸显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艺术类社团,有以奉献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志愿者服务类社团。校园文化活动所具有的实践特质和寓教于乐功能,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性和生硬性,增强了其针对性、娱乐性,强调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四)目的上的彼此一致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及国际敌对势力的能力,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教学育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也应体现高职特色,反应高职院校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征,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受到浓郁的“大学精神”“高职气息”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文化育人。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各有特点、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四个“新一代”,正如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五四”青年节向中国青年群英会致信中所希望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为了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双效互动的保障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日益深化,育人的主渠道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而校园文化活动也更加富有生命力,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活动中的系统意识和理性色彩也日趋浓厚。但在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发挥育人合力的工作思路方面,仍需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笔者认为,要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双效互动作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机制的保障

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结合,需要建立和健全机构完整、操作可行的领导体制。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成立以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书记和分管教学校长为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系部要由党团总支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组成院系一级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这样便形成由书记校长领导的纵向机制,又成立了将党、政、团、系联动起来的横向机制。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教育机制保障。 转贴于

(二)学校制度的保障

在学校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置下,各职能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生处、团委、宣传部)和管理部门(教务处、人事处)通力协作,统一协调,共同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和校园文化活动安排计划,并纳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可以要将体现共同教育目标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尽量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讲授过的内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又重复出现,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尽量做到二者在内容上的一致性,形式上的互补性,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衔接,课堂活动与文化活动相互补充,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使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的组合。计划实施过程中,既要遵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要求,又满足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需要,充分发挥二者的双效互动,追求完好的教育效果。

(三)师资队伍的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关键是要培养一支优秀的具有战斗力的师资队伍。他们需要有强烈的政治感和使命感,有较为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有良好的岗位素质和相关的知识结构,有对事业忠诚、对学生负责、乐于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对师资培养力度加大,两支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在理论素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相比,他们的不足在于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动态知之甚少。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平时经常置身于学生当中,对学生的了解宛若父母和兄弟姊妹,因此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力较强,而且他们直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制定和指导,有着丰富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经验。两支队伍可以通过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

可以聘请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整体实施中,作为教学实践环节的辅导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或直接承担班主任工作,或担任学生社团或学生活动的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既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又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理性指导,实现教学与学生文化活动的双赢。

(四)育人环境的保障

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谐的教育氛围,更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取得明显的成果。育人环境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过程的实施方面,目前各院校基本上都是统一安排教学;而校园文化活动从计划的制订到活动的开展,基本上都是以院系为单位,因而是相对独立的。这就要求校园文化活动相关部门应统一协调,力求做到全校统筹安排,树立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五)考评机制的保障

从目前的考评机制来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与学校教学考评制度相一致的,考评体系比较完善和规范。而建立和规范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考评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为便于考评,应注意校园文化活动考评机制中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尽量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测评结合,阶段测试和期末评定结合,教师考评和学生评价结合,制定完善、合理的考评标准。其中明确考评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最终目标,以高职学生认知结构作为考评依据,坚持考评中客观开放的原则,制定考评中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指标,成为完善考评机制的题中之意。

[注释]

①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Z].2004-12-13.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OL].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26&infoid=14122,2005-03-02.

③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N].人民日报,2007-05-05.

参考文献

[1]官秀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075-05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六五”普法的“法制进校园”的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随着药家鑫案、复旦投毒案等极端案例的发生,大学生法制教育形势的严峻性与紧迫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从2006年秋季开始,面向全国所有大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被合为一门课程,归并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新课程的德育属性使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内容完全沦为“压缩饼干”。现实的困境迫使德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的路径。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缺失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包括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观念的养成、法律能力的训练等多个维度。学校固然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法制教育必然是全程、全面、全员参与的一体化、网络式的教育模式[1]。其中,足够的社会资源是确保大学生法制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既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宏观规划,也需要从技术层面恪守专业标准,更需要从环境层面营建社会氛围。这三者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从观念到实践再到整个法治建设事业的三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紧密相关,缺一不可。然而,审视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社会资源的阙如,造成高校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孤军奋战的窘境,这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的重要因素 。

1.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制度缺失

、司法部在“六五”普法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地,“整合各种社会法制教育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重视运用互联网等传播手段,丰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2]文件虽然从指导思想的高度明确了社会教育资源参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与义务性,但是它对于哪些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参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方式与程度,却语焉不详。其他与之衔接的规章制度也缺乏相关规定可以直接援引。加之该文件是由党的宣传机构与政府职能部门联合以“通知”的文本形式下发的,在性质上属于政策导向性的,它缺乏刚性的规定性与现实的操作性。制度的缺失,既是我国长期以来学院式法制教育传统的客观反映,也直接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对法制教育基本规律的认知缺位。

2.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标准缺失

当前我国一些社会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大学生法制教育,比如,法律服务机构派出了律师到高校举办法治讲座或论坛、个别法庭允许大学生以教学班的规模旁听审理,一些媒体设置了法制教育频道或专栏。但是从总体上看,此类参与不仅数量少、质量低、效果差,更重要的是体现出很大的偶然性与随意性,缺乏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行业标准或专业规程。不仅主导法制教育的高校没有完全将其纳入到教学计划中进行严谨的设计与规划,参与法制教育的社会力量也习惯于以他者的身份“赞助”此类活动,而忽视了自己法制教育参与者的专业角色。标准的缺失往往致使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呈现出参差不齐、良莠并存的局面。不仅各地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程度有差异,不同性质高校获得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有差异,参与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种类也有差异。标准的缺失,表明司法行政部门对于普法工作的细化、量化、科学化的探索还没有到达成熟的阶段。

3.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环境缺失

大学生法制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下展开的。但是当前的大学生法制教育面临的总体形势是一傅众咻的尴尬。从地理环境看,当前全国大学云集的省会城市普遍在城郊或卫星城兴建大学城校区,新校区远离主城,也就远离了律所、法院、监狱等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从校园环境看,依法治校还处在“在路上”的状态,侵犯学生权益、无视规章制度的校园管理事件不时发生;从社会环境看,社会公众法制意识的普遍淡薄、法治被践踏的社会事件的频发,包括律师、法官在内的法治主体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被扭曲甚至妖魔化,难以为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与社会环境。法制教育的社会环境的缺失,其内在根源仍然是我国法治建设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甚至曲折性所致。

二、英国公民教育中的校园律师制度

英国的公民教育因为有强力的政策支持、持续的师资培训、丰富的教学资源而成就卓然。虽然英国没有设置独立的法制教育课程,但是法制教育被作为核心内容而居于公民教育的首要位置。其法制教育中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如治安法院拟审判竞赛制度、刑事法院模拟审判竞赛制度、校园律师制度以及地区校园律师制度构成了特色鲜明、效果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3]其中,校园律师制度的成功经验特别值得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参考借鉴。仔细梳理校园律师制度所取得的成就,不难发现,在其诸多的亮点中,良好的制度安排、科学的技术标准、法治化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尤其引人注目。

1.良好的制度设计是校园律师制度成功的基础

校园律师制度是一个由英国公民教育基金会主导的宗旨独特的专业型志愿者项目。它旨在通过法律服务机构(以执业律师为主体)与特定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学校)的合作,帮助青少年了解法律、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1)制度的历史背景 1998年英国政府的《科瑞克报告》(Crick Report)确定了公民教育计划的主题,1999年英国公民教育基金会据此建立了校园律师制度。从该制度肇始的时间来看,它几乎是与公民教育制度相伴而生的。从性质上看,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教育系统,只是从属于英国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的一项专业教育活动。但其雏形却可以上溯到1984年由公民教育基金会主导的公共法律教育项目(PLE)。PLE旨在为公民提供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法律知识、技巧与信心。该项目在开展公民法律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校园律师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社会基础。虽然执业律师是这一制度的主体,但事实上参与者还包括了一些企业内部的法务部门和商会等民间社团的相关人员。所以,所谓的校园律师也并非一个严谨的专业概念,它不过是对参与校园法律服务的志愿者的泛称。

(2)制度的公益属性 校园律师制度虽然不是议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建立,也不是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设置,但英国公民教育基金会却以其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卓越成就和巨大号召力,使校园律师制度得以在公民教育的背景下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在NGO组织大有作为的社会背景下,公民教育基金会借助自己的影响力,成功地将校园律师制度纳入到了公民教育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自己的示范为校园律师制度确定了基本的模式。这一制度既为律师事务所、企业、商会等机构实现服务社会、创造价值提供了机会,也有效地降低了法制教育的成本,成功开辟了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新途径。制度的公益属性,降低了刚性政策在执行中的阻力,避免了三权分立模式下的掣肘与分歧,增加了实际执行中的适应性与可行性。

(3)制度的实际效益 校园律师制度在英国走过了14年历程,它已成功获得了教育界的高度认同,也赢得了来自学生、老师、学校和律师的积极支持。根据统计数字,在2012-2013学年度内,全英国至少有35家律师事务所参与了校园律师制度,直接服务于全英国至少800名以上的英国学生。[4]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国际背景下,欧盟的绝大多数成员国都已经意识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引导年轻人积极探索社会问题才可能塑造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律师事务所意识到他们的社会责任并鼓励他们的分支机构在其他国家尝试类似的制度。在公民教育基金会的主导下,校园律师制度已开发出了在罗马尼亚与澳大利亚的国际方案并着手实施。[5]虽然在具体的运行环节中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与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校园律师制度作为一个渐趋完善的志愿者模型,必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步走向国际化。

2.切实可行的规范是校园律师制度成功的保障

作为公益组织推行的志愿者项目,校园律师制度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刚性的运行模式,但在实践中它仍然体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成为校园律师制度在后续发展中自觉遵循的基本范式。这些模式既是英国公民教育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也是公民教育基金会不断探索总结法制教育规律而形成的重要成果。按笔者的归纳,校园律师制度包括了公民教育基金会主导下的律师服务团队与地区学校之间缔约、服务、评估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构成前后衔接的动态链条,以一个大致的行为框架将社会资源参与学校法制教育的活动标准化。这种标准化模式,为校园律师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提供了可能。

(1)缔约 它是指参与校园律师服务的律所执业律师、企业与商会的法务人员同公民教育基金会之间就法律教育服务签订谅解备忘录。其主旨是对合作的目标、服务内容、权利与义务等事项进行约定。鉴于志愿者服务的性质,律师团队选择的律师以年轻律师包括见习律师为主,学校则以贫困地区学校为主。双方缔结的协议也是今后进行相关评估的参照依据。公民教育基金会任命一名工作人员负责与校园律师进行协调联络。事实上,参与校园律师服务的是由律师为主体的一个志愿者团队,通常人数不低于10人。学校虽然并非协议的当事方,但作为受益方的学校将承诺给予校园律师的法律服务提供各种便捷与必要支持。

(2)服务 校园律师提供给学校的服务形式各不相同,但主要包括教学资源更新、课堂小组讨论、志愿者培训等形式。律师团队应向学校提供法制教育的优质教学资源,并且保证每年更新。律师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接触到大量新鲜实用的法律案例,这在英美判例法国家中的法制教育中更有直接的教学意义。校园律师服务的一个最重要的形式就是课堂小组讨论。讨论通常是在10名左右的学生组成的小组中展开,约有4到5名包括校园律师在内的志愿者共同参与。每次讨论的话题分别涵盖不同的法律领域,而且往往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导引,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讨论的形式松散而民主,以充分引发学生的辩论与思考。当然讨论并不是漫无目的的闲聊,而主要是针对其公民教育第二阶段的法制教育相关内容的预期目标的。考虑到中学阶段孩子的教学特征,每次讨论的时间约在一个小时左右。每个小组总共约六次讨论会。另外,校园律师在服务过程中所选用的资料通常是由公民教育基金会组织相关教育专家撰写,内容包括消费者法、反歧视法、就业法、家庭法、警察权力、青年司法、人权等。这样既保证了校园律师组织讨论课的范畴全覆盖性,也保证了其内容的权威性。

(3)评估 校园律师还将在某一小组完成六次讨论课后给予学生相应的教学评估。通过讨论会上所反馈的信息,或者利用在线调查测评表的数据,综合评价学生相关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这个评估结论会作为公民教育基金会为学生颁发“青年公民护照”的考评基础。[6]可见,校园律师制度始终是公民教育模式下的重要环节。

当然,校园律师的全部工作并非只限于上述三项。事实上,绝大多数校园律师还要在服务期限内随时解答学生的任何法律疑难问题,不间断的收集整理参与该项目的各项数据资料,还要定期提交关于普通的、特殊的公民法制教育评价报告书,应邀参与学校志愿者的培训教育等其他大量校园活动。

3.法治化的社会环境是校园律师制度成功的条件

英国是海洋法系国家中法治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虽然一直奉行非法典化的传统惯例,但其完备的法制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典范。英国的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律职业教育在几个世纪以来积累了丰硕的成果,成了世界各国竞相学习的榜样。[7]近年来英国一直将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融入到公民教育体系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注重从公民素质的维度,分阶段有针对性的提升国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能力,从而为整个社会走向法治准备了条件。浓郁的法治氛围为一些法制教育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一些与法律相关的社会现象刚刚出现,即能够引起民众的关注,迅即补充纳入到法制教育的范畴。比如说近年来新媒体异军突起,它的双刃剑特征促使律师进校园项目的专家开始思考并行动。自2013年9月起,“社会媒体与法律(Social Media and the Law)”以一个教学单元的形式被编入了新的教学材料中。这种无死角、无盲区的法制教育无疑又优化了社会的法治环境。

三 、社会资源介入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

法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资源。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却尚且阙如,高校仍然在全民普法的大背景下唱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独角戏。

近年来关于外国公民教育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域外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提供了他山之石的镜鉴。根据相关研究,欧美国家公民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体现在:政府的重视以及明确的公民教育目标,优化的课程资源以及优质的师资培训,充足的资金支持与持续的物质保障,对国际经验的吸收以及有效的教育评估。[8]可以说,这些无不与其社会资源的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结合我国国情,实现前述成功经验的本土化,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制度设计则是至关重要的前提,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标准及环境则取决于我国法治建设的总体进程。

1.将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法制教育制度化

根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决策部门已经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问题,并已经明确将其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予以强调。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法制教育已经有了政策支持。但是在制度层面,更应当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通过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规定,将前述政策精神转化为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法定义务。尤其需要一些与之衔接的实施细则,对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主体、内容、形式、考核、责任等事项予以明确规定,从而将当前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偶然性与随意性转化为制度性、规范性的教育活动。在我国缺乏英国公民教育基金会那样承担广泛社会职能的NGO的情况下,政府在推动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方面更是责无旁贷。在某种程度上讲,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的主要掌控者与权威分配者,在制度设计环节就理当将社会资源参与教学法制教育纳入到政策的考量因素中去,全面权衡,合理配置。当然,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律师协会等专业性机构也应在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制度设计中有所作为。

2.探索确立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科学标准

与英国不同的是,我国的NGO组织还没能成长到能够独立承担巨大社会责任的阶段,对于法制教育尤其是针对社会大众的普法教育的规律还处在积极的探索期。如何确定一个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切实可行的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标准或模式,还是一个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从责任主体来看,这个标准的制定不是教育行政或学术研究机构就可以独自完成的。正如前文所说,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到包括教育、司法、文化、社会管理、家庭等多个领域。其中,教育与司法是最紧密相关的两个部门。该标准可由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会同司法部门的法制教育机构拟定,政法委员会作为统筹机关负责协调。在制定标准时应考虑导向性、科学性、现实性三个原则。首先,这个标准应当服务服从于我国法治建设的总体目标。它既要保证社会资源真正参与到法制教育中来,又要忠实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向与要求;其次,这个标准本身应科学可行。它应在广泛征集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教育、法律实务、司法行政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深入的调研分析而成;最后,这个标准应符合我国当前各高校法制教育的实际。它应是一个有很强适应性的大致框架,而不是一个刚性的、一刀切的绝对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复杂形势的需要。

3.着力改善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社会环境

要避免法制教育中一傅众咻的被动局面,社会环境是必要的外部条件。从纵向看我国的法治建设成绩卓著,法律制度建设也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公民的知法、崇法、守法、信仰法律的意识正在提升。但是从横向看,我国的法治建设也才刚刚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还有很艰难曲折的道路需要我们去跨越。尤其是法治文化建设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必然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9]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社会资源应主动向法制教育开放。公、检、法、狱政、律所、公证处等司法或涉法机构在法定范围内向法制教育的开放,本身就彰显了其存在的价值。高校所在地法院邀请大学生定期旁听庭审,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原生态”的法制教育形式,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与独立的监督,也有助于该地涉诉案件的下降从而减轻法院审判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此前高校一直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充当独唱者角色的困境,既与社会资源的疏离相关,也有高校自身在争取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方面的不作为有关。一些高校怠于建设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合作基地;一些大学以经费紧张、出行风险等为理由,对大学生组织法律社团参与社会普法活动持消极态度。学校应当通过各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活动,并为这些社会资源进入学校创造条件、提供便捷。

参考文献

[1] 彭美.法制化视阈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与模式[J].学术论坛,2013(3):191-194.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N].人民日报,2011-07-28(1).

[3] 车雷.英国的学校法制教育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1(11):152-153.

[4][6] Lawyers in Schools[EB/OL].[2014-01-28].http://www.lawyersin .uk/index.php?page=home.

[5] Lawyers in Schools.Evaluation Report 2012/13[EB/OL].http://.uk.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7

摘 要:网络时代下,要充分认识校园网络媒体的特点和对校园舆论的影响,通过网络媒体开展对校园舆论的有效引导,牢牢地把握政治思想教育的主动权,构建起健康向上的高校校园舆论环境。

关键词:高校网络媒体;校园舆论;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156-03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以其传播快、信息量大、覆盖广、交互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报纸、广播、电视外极为重要的第四媒体。据调查,当代大学生最经常接触的媒体就是网络,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发表观点的重要媒介。高校网络媒体作为校园里的一个主要媒体和重要信息源,发挥着宣传、引导和活跃校园文化的作用。要掌握高校校园舆论的主动权,必须充分认识网络媒体的特点及其对校园舆论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占据网上舆论的制高点,成为引导和影响校园舆论的重要力量,让其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校园和谐、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

一、高校网络媒体特点概况

(一)高校网络媒体的概念

高校网络媒体主要有新闻网站、各学院、部门网站、各专题网站,还有BBS论坛等。各网站信息的受高校宣传部门监管,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从目前国内各高校网站来看,校园网络媒体全面展示了学习、工作、文娱活动等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校园里涵盖范围最广、最受欢迎的主流媒体之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高校网络媒体的特点

校园网络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有着较大的传播优势,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传播迅速。通过数字化传播,不受时空限制,信息上网时用户就可同时使用。二是传播范围广。网络可以不分地域、疆界,互连互通世界各地。三是内容丰富。网络可以不限量随时贮存和传播信息。四是检索方便。用户可以需要随时随地查询,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五是多媒体传播方式。网络媒体可以用文字、图像、声音等组合方式,构建多媒体化传播平台。六是交互性。网络媒体的用户不仅仅是接收信息的受众,也可能是者,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三)高校网络媒体的功能

高校网络媒体贴近师生生活,成为校园舆论导向、新闻传播、宣传教育的重要媒介,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重要平台。如开设学科专业网站,可以对课本、课堂知识予以丰富和补充,以更好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就业信息网站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BBS论坛以网络的虚拟性帮助大学生宣泄情感,有效地解除郁闷,扫除心理障碍。

作为校园内重要媒体,网络媒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导的有效载体,担负着宣传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高校网络媒体对校园舆论的影响

高校网络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校园生活、沟通信息的平台,成为大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校园媒体,拓展了传统舆论空间,对整体校园舆论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利用其对校园舆论的积极影响,化解消极影响;如何加强建设,利用好网络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网络媒体对校园舆论的积极影响

1.据调查显示,笔者所在学校学生通过校园网了解学校信息的占比76.84%,这些新闻信息往往主要被转载到校园BBS论坛进行讨论,47.25%的人经常在BBS论坛发言,对遇到的问题表达意见。校园BBS论坛为在校生提供了交流思想的平台,也成为释放不良情绪的最佳途径,同时校园BBS等网络平台使大学生的意愿意见得到真实、充分的表达。

2.校园网络媒体成为学生自由表达意愿意见的平台,也使得高校管理者能及时对正确言论予以支持和肯定,对涉及影响社会与学校稳定的传闻、流言作出及时的回应和解释,对少数学生的模糊认识,进行引导,以增强校园舆论引导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感染性,从而促进校园和谐氛围建设。

3.通过校园网络媒体,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与交互性强的特点,把校内外各方面热门话题,以“议题设置”的方式放到BBS等网络媒体上,把学生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帮助他们提高认识,使网络媒体在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高校校园网络媒体对校园舆论的消极影响

1.校园网络媒体能够强化舆论影响,形成良性校园舆论环境,促进学校工作,但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受社会思潮影响,使学生在校园BBS论坛等网络平台上发些宣泄型、非理性情绪的言论,扰乱校园视听,使网络媒体成为一把“双刃剑”,对高校校园舆论产生消极影响。

2.学生在校园网络媒体上谈论的主体泛化、观点分散,不利于校园舆论的控制和引导。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非实名注册登录,随时言论信息,成为舆论的制造者,社会及校内外热点问题所引发的各种各样的讨论观点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有所反映。加上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使得类似传统媒体“把关人”的把关作用被大大削弱,这样也就增加了高校对校园舆论引导的难度。

3.通过校园网络媒体,学生对学校工作中的不足发表意见与建议,但网络舆论容易被放大,学校的解释与回应往往得不到理解与支持,加上网络传播的迅捷与开放性,容易引发社会关注,造成学校工作的被动,甚至形象的受损。此外,网络媒体作为校园新兴媒体,受一定条件限制,使其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很难紧贴时代的发展,与大学生信息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使得高校对校园舆论的导向能力产生不足。

三、高校网络媒体对校园舆论的有效引导

(一)高校网络媒体引导校园舆论的原则

高校网络媒体在引导校园舆论时,应按照道德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有效引导。在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上,首先,要坚持理性的引导原则,将校园网络舆论带入到理性的道德层面;其次,要尊重和保障大学生表达言论的权利和自由,并从学生校园学习、生活需求上出发,尽量满足其舆论诉求。在实际层面引导中,一是要以正面回应为原则,对具体问题主动分析和评价,而不要采取消极回避态度。并通过诱导,以恳切而恰当的语言将网络舆论加以正确引导;二是要以针对性为原则,即对不同类的信息使用不同的引导策略。对于意见性的信息,要将两面道理都放在校园网络媒体上,采用“两面说”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甄别,以获得正确的结论。

(二)高校网络媒体有效引导校园舆论的方法

1.做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党的十召开后,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好校园网络媒体引导校园舆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一是要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要建设好校园新闻网站、校园BBS论坛等主要媒体,开通学校官方微博,丰富各媒体资讯内容,以形成影响力,在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可建设专门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站,将思政教育内容放到网上。如江汉大学开通了“延安精神研究”网站,传播红色文化同时,起到了一定的育人作用。可以通过建构网上文化精品库,如诗词、摄影鉴赏、艺术作品展示等,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的熏陶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媒体,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江汉大学通过校园网及BBS论坛开展活动标识设计征集、新生征文等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同时,对校园网络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是要做好舆情分析,加强网评力度,以营造健康舆论氛围。要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焦点,掌握校园舆情信息,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校园网络舆情收集与分析队伍,以便舆情动态全面把握,在引导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在广泛收集网络评论信息基础上,经整理成文,提供给学校管理者,为学校管理提供参考。另外,为增强网评力度,可组建评论员队伍,应由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干部组成,及时对国内外社会重大时事及校内外事件进行评论。同时,针对重点、热点问题,组织采写一批说服力强、有深度的评论文章,放在网络上,引导评论导向,对校园舆论提供良好引导。

三是要发挥校报等传统媒体优势与网络媒体形成互补,辅助引导校园舆论。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等校园媒体与网络在传播规律上有所区别,可以采取各有侧重的宣传策略,在时间上、内容上互相配合、呼应。新闻网及时消息,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对于校内新闻事件,校园新闻网、BBS论坛、微博等网络媒体要把握话语主导权,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及时消除各种不实言辞的破坏性;校报可以跟进策划深度报道及专题报道,为大学生提供全面、正确的信息,对于校园网络上的正确舆论,逐步放大加强,加强正面宣传,为促进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保障。

2.管理好校园BBS论坛

校园BBS论坛是高校网络媒体中最开放、互动性最强的区域,也是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来源,因而要做好校园BBS的管理工作是进行校园舆论有效引导的最重要途径。

首先,要制定一套校园BBS管理制度,包括管理规则和安全运行条款,并从具体操作层面制定相关的BBS论坛注册、信息规定及监察和管理办法,等等,以确保校园网络舆论的正常发展。同时,要配备BBS论坛的专职管理员,应由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职工担任,还可以从学生中选拔一些素质较高的学生干部担任兼职管理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BBS管理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握网络论坛热点话题的正确导向,引导舆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其次,论坛管理员可以在论坛上主动设置议题,围绕校园热点话题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发挥好学生管理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以学生自身的认识角度积极与论坛成员就热点话题进行交流,给予适当引导。在这种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要注意讲好“两面理”。即不回避一些有矛盾、争议的话题,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通过讲“两面理”,让有着较高教育水平的大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的观点。这样,也可以避免因光讲“一面理”的说教而产生的学生抵触情绪。管理员通过主动、积极的交流予以引导,确保了网络舆论的健康和积极向上。

最后,要从技术上做好校园BBS监控。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能控制网络信息的技术与软件,要防止类似“黑客”等非法用户利用BBS软件及网络漏洞,破坏网络BBS论坛安全,篡改或不良信息。要及时升级BBS软件,从源头上断绝网络安全漏洞。此外,对于信息的管理,要使用技术手段进行过滤。使含有不良信息及制造诽谤、谣言的帖子通过设定“关键词”的方式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过滤,使其无法上网。以完善的技术手段作保障,确保校园BBS论坛的健康与纯洁。

3.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目前,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存在着有害信息污染、侵犯知识产权、人际情感疏离以及道德认知偏差等方面问题,必须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让学生文明使用网络,从而实现高校网络媒体对校园舆论的有效引导。

首先,要制定网络道德教育规划,通过在校开设网络文化与网络伦理方面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制定网络道德规范,使大学生在校使用网络时,能够遵守规范,防止散布谣言、危害网络安全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既从教育与规范上对大学生予以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

其次,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容易出现逃避现实、麻痹自己及诚实信用缺失等网络伦理问题,同时对于网络舆论,有一种盲从心理,必须通过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以避免因不健康的心理带来的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

最后,要提高大学生在使用网络中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就要教育大学生对待各种网络信息要认真鉴别,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要被各种信息所湮没,要有意识提高自己的信息识别能力,抵制且不散布网络不良信息。同时,要通过教育宣传让大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自觉地遵守网络有关法律法规,做一名守纪守法的网络使用者。

四、结 语

目前,高校传统媒体对校园舆论的引导已显示出较大的局限性,网络使信息流通的开放性大为增强。如何发挥好校园网、校园BBS论坛、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在校园舆论中的作用,对校园舆论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引导,是网络时代下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管理服务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因而,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校园网络媒体的特点和对校园舆论的影响,创新宣传工作的模式与方法,利用好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做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好校园论坛、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工作,从而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舆论环境,增强校园凝聚力,牢牢把握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主动权,形成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8

营造良好校风,培育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主体的群体心理、行为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哲学理念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才能鼓舞人,健康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才能熏陶人。

第一,学校以“勤奋、求实、敬业、创新”为校训,坚持“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导向,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将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相继开设“西华师大讲坛”“基础教育论坛”“校内专家讲座”“外聘专家学术报告”“校友论坛”等主题讲座,努力夯实师生科学人文素养。第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实践《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大教师学习、宣传和践行中实现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坚持每年评选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大力推进质量工程,形成良好师风,引领浓厚学风。同时,大力弘扬孝文化,推荐在校大学生当选四川省第二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引导师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回报之义,传承孝老爱亲优良传统。此外,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营造优良校风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第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学校充分利用校史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发掘以《三国志》作者陈寿为代表的三国文化历史底蕴,利用毗邻邓小平、、张澜、罗瑞卿故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演绎以大木偶为代表的川北传统文化经典,推进高雅艺术和传统文化进校园。

创新文化载体,丰富物质文化 第一,努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加强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积极创建文明健康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丰富校园的文明内涵,如树立寓意文化传承和尊师重教的孔子塑像等。第二,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师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结合。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等,组织开展七一、五四表彰先进活动,积极营造活动气氛;组织开展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建校周年纪念活动,进行爱国爱党爱校教育;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国情和形势教育;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日活动和敬老月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要求,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积极推进学校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第三,继承和创新活动载体,形成周周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从1991年开始,学校坚持每年3月举办马克思主义宣传周活动,纪念马克思逝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坚持每天升降国旗活动,和国旗班选拔训练活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举办承办抗震救灾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专场、文建明先进事迹报告会,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元旦新年晚会,以及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类文娱体育活动,让学生展现才艺、增长才能;不间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进行心理咨询与测量工作,维护师生心理健康;举办新生篮球赛、教职工篮球和排球联赛、田径运动会、元旦校园环跑活动、女职工“三八”节登山活动、教职工双扣比赛等,增强师生体质,增进友谊。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制度文化 第一,不断完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和工作体制机制。围绕转变办学观念,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明确学校发展规划与办学定位,坚持和创新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和工作体制机制,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日常工作科学有序开展。第二,努力形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合力。按照在内容上配套,在思想上协调,在价值导向上一致的要求,努力形成体制机制合力,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服务服从于学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掘学校师生员工的内在潜力,使学校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三,抓制度落实,注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制度落实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执行。按照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制定科学、实施可行的要求,明确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制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考核机制。理顺校属各部门关系,营造合作共事、齐抓共管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推进各部门根据学校整体规划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和落实出本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规章制度,发挥本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能动作用。报道先进典型、宣传优秀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完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舆论引导机制。只有营造出抓落实重执行的氛围,才能推动校园文化制度和建设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台阶。

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思考

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经验,也暴露出相当问题。这需要深入思考应对之策,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其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大学校园文化,要认真落实和反映“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其二,坚持正确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近年来,普通高校对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断深化,以校园文化建设扩大学校行业影响力和社会辐射面的动机不断强化,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注重校风教风学风作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研究和经验交流,努力培育和弘扬“特色鲜明”的大学校园文化精神。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对于满足师生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净化和提升精神境界、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提高师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彰显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决心。依法治国的实现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二是全社会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提高。

党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育大学生时代精神和文化追求,但另一层面体现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面临新局面、新形势,从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诸多困难。

第一,大学生受校园包容文化影响太深,缺乏社会法治精神。传统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更多的是宽容,对大学生所犯错误往往持宽容态度,这使得大学生缺乏进入社会的法制准备。

第二,大学生接受复杂新事物的能力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矛盾。法制意识建立是大学生潜意识中思维模式的表现,需要潜移默化方式根植于大学生内心,传统思政教育说教成分更多,对于大学生更容易激发负能量反馈动力。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缺乏教育过程中将理论与个人发展有效结合,在法制意识教育中对大学生精神层面上激发法制意识源动力不足。

二、EIP―CDIO理念与大学生法制意识培育的契合

法制意识是人内在精神文化的体现,在大学生中培育法制意识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介作用,通过实践育人方式,提升大学生整体化教育理念,以潜移默化地方式让大学生将法制意识自觉内化为精神需求。EIP―CDIO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专业实践中不仅要具有较强的项目开发、设计和建造的能力,而且强调大学生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融入中国特色文化的职业道德、诚信、法制意识。这种教育理念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学生的个人综合学习能力,二是学生内在潜意识精神文化诉求。

大学生法制意识树立的重要表现就是大学生内心具有法律至上的权威观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强调将做人与做事结合,其中道德、文化、纪律就是法制层面的,中国文化教育过程中将先学会做人提高到较高层次,做人才会做事,因此运用EIP―CDIO理念做好大学生法制意识,将新媒介介质引入到大学生法制意识培育中可以起到很好潜移默化作用。

三、围绕EIP―CDIO理念运用新媒介做好大学生法制意识培育工作

EIP―CDIO理念是以实践育人为中心,以设计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始终贯穿理论联系实际,实行整体化的一种知识教育理念。

第一,从校园法制文化培育方面,要求营造“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全校师生员工广泛参与。校园法制文化培育不仅是凝聚校园师生共识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在谈论一所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时,最重要看这所大学师生员工的法制意识如何。

利用EIP―CDIO教育理念结合新媒介可以在高校法制文化宣传中起到重要作用。大学校园法治文化宣传中利用新媒介从传统“填鸭式”的宣讲阶段到“润物细无声”的法治文化熏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中可以推动实现法制宣传项目化,将法制宣传从单一形式向项目运作的转变;实现法治文化项目内涵品牌化,即将校园文化和法治文化有机结合;法治品牌差异化,充分发挥高校院系特色、学科优势推动实现不同高校校园法治文化个性化发展。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博客、飞信、彩信、微信等新媒介平台对学生进行定期推送,这些新媒介中学生使用率较高,能够保证最大程度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宣传。其次,新媒介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度,这是传统宣传手段中无法比拟的。

第二,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层面,将思政理论课与常规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渗透。课堂法制教育层面不仅特指思政课,应该包括所有课堂教学中涉及到法制教育部分。法律意识的培养特别是法律观念的形成要以深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而高校开设的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获得系统法学知识的重要渠道。课程培育的目标就是培育和建立大学生法制意识,精髓就是要将课程项目设置各方面融入中国特色法制精神,在未来工作中形成自觉。

第三,在大学生第二课堂构建上,可以通过构建法制教育品牌化、项目化使二课活动更具内涵,进一步培育大学生法制意识养成。EIP―CDIO模式也可以运用到学生二课活动建设中。活动设计其实也是项目周期,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个阶段与课外活动正好也是一一对应。二课活动可以更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各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参与也需要学生进行自觉设计,法制教育活动项目建设过程就是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过程。

从大学生的思想境界、认知能力、学习兴趣、行为表现和社会实际出发,传统二课活动包括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举办法制教育座谈会或邀请法制教育工作者做专题报告、举办法制宣传教育图片(案例)展、举办法制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需要注意活动主题之间连续性、内涵要求突出等问题。

西南石油大学在EIP―CDIO理念下运用新媒介培育大学生法制意识建设过程中,秉承“文化搭台,法治唱戏”的原则,开辟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法制宣传新阵地,初步构建了校园法治文化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第二课堂三个层面立体式法制教育网络,形成了法制意识培育项目化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10

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大运动,深受国内球迷的喜爱。然而近年来国内足球却呈现出颓势,国内联赛假球、黑哨,媒体负面炒作加剧,环境恶化,造成了近年来国内足球的寒冰期,参加足球训练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就连过去校园内经常有的足球运动也越来越少见。[1]2009年,中国高层领导人、、刘延东等就足球运动轮番表态引发关注,他们指出中国足球想发展,必须搞好青少年足球活动,尤其是让足球回归校园,加强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制定了校园足球发展10年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在青少年中普及足球知识技能,形成校园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真正实现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目标。[2]济南市是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推广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首批布点城市之一,而此项活动也是我国推行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部分。从2009年的10余所网点学校,20多支球队,200多名注册球员到现在的60多所网点学校,80多支球队,2000多名注册球员,济南市校园足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济南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实际出发,了解济南市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为济南市校园足球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济南市50所网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共500人。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发放“济南市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共收回500份,其中教师100份,学生4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2)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知网2000年至今的文献进行检索,以“足球”为检索对象,共检索相关文献17023条;以“青少年足球”为检索对象,共检索相关文献429条;以“校园足球”为检索对象,共检索相关文献24条;以“青少年校园足球”为检索对象,共检索相关文献6条,其中仅有一条为论文文献;以“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为检索对象,共检索文献0条。(3)数理统计法,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我国第三届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3]校园足球应该本着“体教结合”的运行模式,注重打造“阳光体育,快乐足球”,让每一个参与校园足球的孩子都体会到足球的乐趣。

1.济南市校园足球网点学校现状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2009年是校园足球活动的初始之年,由于一开始各个学校对校园足球活动不了解,政策不明朗,所以第一批申请并认定的网点学校的只有17所,然后随着各中、小学校对足球的理解和参与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消极逐渐发展为积极,从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而且还有很多学校正在申请加入这项活动。网点学校数、球队数、注册球员数每年几乎是成倍的增加。

2.济南市校园足球比赛参赛情况分析。校园足球目的就是培养青少年的足球兴趣,打造“阳光体育,快乐足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激烈的比赛是必不可少的。校园足球的另一大亮点就是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比赛,由表2看出:济南市校园足球的参赛队数、参赛人数、比赛场数也是逐年增加。

3.影响济南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经过三年的发展,济南市校园足球不论是在政策扶持上还是在训练培养上以及竞赛组织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表3可以看出:教师普遍认为影响校园足球发展的三大因素是:训练时间短、场地受限制、教练不专业;学生普遍认为:训练时间短,家长不支持,场地受限制三大因素限制了济南市校园足球的发展。综合来看,训练时间短、场地受限制、教练不专业、家长不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足球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1)通过调查可知,济南市校园足球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发展,不论是在对网点学校的扶持帮助上还是在足球训练指导上以及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上都有所发展,足球人口基数不断增加,足球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立不断增强,“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2)通过对100名教师和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训练时间短、场地受限制、教练不专业、家长不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足球的发展。通过分析可知:训练时间短是由于训练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天放学后,每天训练时间在40~60分钟左右。场地受限制是主要是由于学校自身建设原因造成的,越靠近市中心的学校场地受限情况越严重。各个学校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大多是体育教师兼职,且大都不是足球专业出身,对足球的理解和训练方法的把握还不够科学。由于我国的足球大环境不好再加上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绩而轻视孩子的专长和兴趣,这就造成了一部分条件比较好的球员半途退出球队。

2.建议。(1)针对济南市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建议济南市校园足球主管部门一方面继续加大对网点学校的扶持与帮助,特别要针对那些足球开展比较好的学校给予更多的物资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多组织些高质量的比赛,提高各球队的参赛能力。[4](2)建议各学校教练员更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将课间操、体育课、课外活动的时间充分运用起来,同时要注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建议各学校有条件的改善一下学校场地设施,或者和友校、临校合作训练,解决足球场地不够用的困难;建议校园足球管理部门多开展校园足球指导员的培训,多安排有经验、高水准的专业教练去各网点学校进行现场教学,同时各教练员也要不断学习、研究,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训练水平;[5]建议校园足球主管部门加强对校园足球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家长了解真实的校园足球,从而改变他们对足球的看法,同时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也要积极的做好球员家长的工作,保证球员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韩勇,王蒲.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

[2]徐金山,李滨.影响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若干问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1(5).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11

(一)国内“大环境”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三个方面的客观原因。第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现象,这是学校管理发展的高层次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园文化成了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了学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显示了文化管理的高层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学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为校园文化的培植创造了优越条件。第三,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开辟一条新的路子,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校园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是客观必然的。

(二)学校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同时,校园文化作为蕴含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等内容的一种精神和文化氛围,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它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人、规范人,而又使受约束的个体心甘情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今天,我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上级政府和人民大众对我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学生数和教师数逐年增多,办学规模逐年增大,于是造成了教育难度、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的局面,所以,我们也迫切需要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在学校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管理模式上摸索出一条新路子,以适应我校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是校园文化本身内涵及功能决定的。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行为方式规则的总和,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造并逐步形成的文化氛围及相应物质形态,是学校这个共同群体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文化素质与文化集合的整体表现。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部分。物质文化方面如校园环境、整体格局、人文景观、文化设施等作为其物质载体,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传统、校风学风、礼仪规范、人际关系等因素,由此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风貌,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产生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

校园文化在纵向结构上由表及里,可划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心态的”三个层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校园文化形态的整体。

(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性与功能

一般说来,校园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1)群体性。校园文化既不是某种单一表象的短暂显现,也不是整体样式的简单复合,而是通过校园文化的持久、稳定的表现来反映学校主流与文化趋向。

(2)综合性。指对社会其他文化既能继承,又有吸收、选择、过滤、整合与创造,在此基础上综合成一种特定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

(3)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特有的熏陶影响与约束教化,并因其不带强制性而显示出道德力量与文化定势,调整、规范着学校群体的行为。

(4)发展性。校园文化的发展性一方面是社会发展使然及其映照,而同时又较突出地表现出自身的演进惯性。

从校园文化呈现出的上述特性,我们不难归纳出其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认同作用。这是其群体性的必然功效。校园文化群体的道德趋向,归根到底是一种人格、人品等的协调与认同。相近趣味、爱好的个性在整体倾向上而又不失个性风格,其实就是精神凝聚的一种心灵感应。

(2)修养作用。无论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或精神方面,对学生主体的修养、熏陶都是客观作用于主观的持久表现。我们常听到的“书卷气”、“学生味”等其实正是校园文化定势对师生气质、风度等心理陶冶及修养教化作用的直观烙印。

(3)规范作用。这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本质约束力,其作用的强度虽因文化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不同层次,但由于这种规范内涵的规定性,使得不同的文化感受又呈现出相近或相同的精神内涵,从而显示出无意、无形、无所不在与现实的制约力量。

(4)导向作用。现代条件下,校园文化是开放式的,从而为学校群体行为及价值趋向提供了较广的选择余地。同时,校园文化又以其文化物质的定势为这种选择提供了主动吸收与消化导向,既不盲目排斥,也不被动盲从,而能对任何非主导文化观念和倾向进行抑制、批判与指责。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客观上指导着学校群体的行为方式与精神倾向。

(5)娱乐作用。校园文化本身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并发展着的。通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集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教乐相融,不仅可使师生群体得到多层次、全方位、高格调的情感宣泄与交流,还会使他们在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中获得身心愉悦与境界提高。

(三)研究意义

1、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

2、使学校有“魂”(精神)可守,带动学校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3、完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合法、科学、人性。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理论依据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和谐教育思想

(三)创新教育思想

四、研究原则

(一)实事求是。

(二)整体规划,分阶段研究。

(三)边研究,边实施。

五、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物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校徽校旗的设计、校歌的制定、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

(二)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日常规范、奖惩条例、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饮食卫生等等;

(三)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学校精神的打造、师生心灵的呵护、团队价值观的形成等等。

其中,研究重点是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难点是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讨论法

(三)访谈法

(四)行动法

七、人员组成

八、人员分工

史富坤:参与设计研究方案,负责定期召集课题组会议,确定会议议题,督促研究落实情况,向学校行政与教代会提交供讨论通过的研究成果;安排课题组成员参观学习的相关事宜;邀请顾问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研究指导。

黄宏明:负责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年度报告和结题报告,整理最终成果,统筹、审定书稿;联系顾问,不定期地与顾问交流,听取顾问的指导性意见。

课题组成员分工将详见研究方案中。

九、研究时间

2007年8月1日—2010年4月30日

十、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一)技术路线

1、研读文献,探寻学校历史,访问学校历史“知情人”,筛选、提炼学校之“魂”(精神)。

2、设计研究方案,据方案、按步骤、分阶段进行研究。

3、课题组全体成员每两周定期集中讨论一次,内容主要是汇报并讨论上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布置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

4、至少每两月向学校汇报一次研究情况。

5、及时向学校行政和教代会提供需讨论通过的相关制度、措施。

6、及时向全校师生员工反馈研究成果,认真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7、已经征得学校同意,每学年进行一次年度报告和一次年度奖励,最后结题时再进行结题奖励。

(二)研究步骤

1、2007年8月1日—8月31日,组建课题组并开展具体工作,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和“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提炼与论证。

2、2007年9月1日—9月30日,完成课题开题论证,设计研究方案。

3、2007年10月—2008年7月,研读文献,探寻学校历史,访问学校历史“知情人”,完成学校精神的提炼;完成校徽、校旗的设计和校歌的制定;更新学校网站主页,使学校网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的面前;进一步强化学校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增强学校环境的文化氛围;完成年度报告。

4、2008年8月—2009年7月,进行学校制度文化的研究与制定,以之带动心态文化的良性发展;完成年度报告。

5、2009年8月—2010年4月30日,完成制度文化的建设;完成成果整理;完成书稿撰写;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等待结题验收。

十一、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的全力支持。学校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本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相信学校将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

(二)强大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组成员,以学识论,几乎全是学校骨干;从素质看,全部拥有可贵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且都能忧心于学校发展,愿意为学校的发展竭尽自己的力量;从行政职务上看,包括了学校党务、行政、政教、教务、总务、工会六大方面,既能在研究中高瞻远瞩,又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实现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十二、预期成果

(一)优美、和谐、高雅、大气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理想之地,奏响春风化雨的育人小夜曲。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12

随着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各大高校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创新与教学管理,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高等教育革新发展的重要渠道。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也需要积极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同时,思政教育也需要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文化发展渠道,通过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互动,加强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以人才力量支撑,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一、思政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一)提供理论指导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政教育能够提供有效理论指导。高校思政教育能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系统化的道德标准与行为指南,强化学生思政素养与道德素质。而高校建设校园文化需要得到行为规范与道德标准的指导,因此,思政教育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项教育活动的教育目的都是加强学生行为规范,为学生道德素质发展与个人行为实施提供一个标准,标准制定的目的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深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1]。例如,校园文化中的雷锋精神倡导,旨在强化学生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需要被继承与发扬,但是相关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只有在思政教育提供有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才能顺利实施,在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同时,促进学生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体现为思政教育积极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证明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具有一定的互动必要性。

(二)促进文化形成和发展思政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体现在思政教育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创造、文化形成与文化发展等提供有利渠道,因此,思政教育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形成与发展[2]。思政教育本身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高校思政教育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改进创新教学方法、精炼思政教育理论,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助于高校自身的校园文化形成与长远发展。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借助教育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与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基于此,思政教育会不断提升学生思政素养与文化认知,激发学生持续性学习,严格要求自身,使学生有足够的能力支撑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贡献力量。由此可见,良好的思政教育能够在学生层面助力校园文化建设,以学生的较高道德标准与高尚价值观,积极影响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形成与发展,体现为思政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有利渠道[3]。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提供有利载体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有利载体,积极影响思政教育革新发展。校园文化形成于教学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师生的行为与价值取向,并且能够体现师生精神风貌,因此校园文化属于高校师生校园生活中的精神动力。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校园文化以非固定形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借助基础设施、社团活动、校园广播与课程讲授等体现,为学生学习与生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以积极的校园文化渗透性地影响学校师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这种影响有利于思政教育进步发展,促进高校整体教育效果增强。由于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方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限制思政教育发挥实际教育成效。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多种设施与活动,能够为思政教育丰富教学方式提供可能性,使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影响下,积极实施专题讲座、实践教学活动、校园网络利用等新型教学方式,提升思政教育成效,体现为校园文化建设为思政教育革新提供有利载体,满足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共同发展需求。

(二)影响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另一积极影响,是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思政教育中的思想价值观教育。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旨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使学生具备正确价值观,产生正面行为。但是现阶段文化多元化发展,在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与碰撞的情况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认识与价值观容易出现一定的偏差,经常有大学生盲目跟风现象发生,受不良文化影响,忽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些现实问题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难度,需要采取有利措施为学生提供积极正面的文化教育,保证学生“三观”的正确性。而校园文化建设就可以做到这一点,通过校园文化本身的教育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满足思政教育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教育有效性提升需求。例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会将先进人物事迹张贴在校园信息栏处,使学生每天都能看到这些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而思政教育就可以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的这一点优势,更新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成为高素质人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不强现阶段,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必要性,积极开展推动二者有效互动的相关工作。但有些高校对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缺乏认识,忽视二者互动的重要性,并未开展促进二者互动的具体性工作,使学校师生难以意识到二者互动的积极作用。这种思想意识不足的问题,容易造成思政教育相关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关工作彼此独立,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二)工作机制不完善在办学过程中,高校想要实现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需要为二者互动提供一个相对健全的工作机制。但是受思想意识不足的影响,多数高校无法正确认识二者互动,并未针对二者有效互动目标构建系统、科学的工作机制,使二者互动难以得到有力支撑。另外,有些高校并未针对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现代化教育设备尚不健全,难以满足思政教育革新需求与校园文化系统化建设的需求,降低了高校内二者融合与互动的实效性。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策略

(一)增强师生的思想意识高校想要实现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良好互动,需要强化师生对这项工作的认识。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该教育为基础,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世界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其次,高校需要重视教风、学风与校风的建设,增强学校教师的凝聚力与合作意识,使其实施有效教学,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思政素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使高校榜样与示范作用更加明显。再次,高校需要建设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整合校园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构建整体化校园环境,有效影响师生的思想意识,推动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积极互动。最后,高校需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结合德育、思政教育与其他教育,如智育、体育与美育等,增强学校师生思想意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由此可见,高校加强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需要在学生教育、教师素质、教育环境与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升师生的思想意识,使其正确认识高校对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强调,促使其积极参与推动二者有效互动的相关工作,提升二者互动质量[4]。

(二)明确二者互动的原则高校加强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需要明确二者互动的原则。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均为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人才,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因此,高校在融合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二者互动的过程中,需要对现代化原则加以遵循,以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为重要方向,对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有效明确。在加强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期间,学校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结合科学技术创建二者融合机制,构建高校现代化教育模式。同时,高校与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加强二者互动的过程中,对具体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明确,并积极创新教育方法,融合科学技术将具体思政教育方法落实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在增强思政教育效果的同时,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质量,促进二者有效互动,以二者互动提升高校整体教育成效。高校是科技研发与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基地,想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按照现代化教育原则,对和谐校园氛围进行创建,以思政教育内容创新与校园文化内容创新,促进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形成有效交叉,实现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有效互动。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13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大环境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三个方面的客观原因。第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现象,这是学校管理发展的高层次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园文化成了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了学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显示了文化管理的高层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学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为校园文化的培植创造了优越条件。第三,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开辟一条新的路子,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校园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是客观必然的。

(二)学校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同时,校园文化作为蕴含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等内容的一种精神和文化氛围,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它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人、规范人,而又使受约束的个体心甘情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今天,我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上级政府和人民大众对我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学生数和教师数逐年增多,办学规模逐年增大,于是造成了教育难度、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的局面,所以,我们也迫切需要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在学校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管理模式上摸索出一条新路子,以适应我校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是校园文化本身内涵及功能决定的。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行为方式规则的总和,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造并逐步形成的文化氛围及相应物质形态,是学校这个共同群体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文化素质与文化集合的整体表现。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部分。物质文化方面如校园环境、整体格局、人文景观、文化设施等作为其物质载体,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传统、校风学风、礼仪规范、人际关系等因素,由此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风貌,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产生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

校园文化在纵向结构上由表及里,可划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心态的三个层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校园文化形态的整体。

(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性与功能

一般说来,校园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1)群体性。校园文化既不是某种单一表象的短暂显现,也不是整体样式的简单复合,而是通过校园文化的持久、稳定的表现来反映学校主流与文化趋向。

(2)综合性。指对社会其他文化既能继承,又有吸收、选择、过滤、整合与创造,在此基础上综合成一种特定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

(3)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特有的熏陶影响与约束教化,并因其不带强制性而显示出道德力量与文化定势,调整、规范着学校群体的行为。

(4)发展性。校园文化的发展性一方面是社会发展使然及其映照,而同时又较突出地表现出自身的演进惯性。

从校园文化呈现出的上述特性,我们不难归纳出其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认同作用。这是其群体性的必然功效。校园文化群体的道德趋向,归根到底是一种人格、人品等的协调与认同。相近趣味、爱好的个性在整体倾向上而又不失个性风格,其实就是精神凝聚的一种心灵感应。

(2)修养作用。无论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或精神方面,对学生主体的修养、熏陶都是客观作用于主观的持久表现。我们常听到的书卷气、学生味等其实正是校园文化定势对师生气质、风度等心理陶冶及修养教化作用的直观烙印。

(3)规范作用。这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本质约束力,其作用的强度虽因文化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不同层次,但由于这种规范内涵的规定性,使得不同的文化感受又呈现出相近或相同的精神内涵,从而显示出无意、无形、无所不在与现实的制约力量。

(4)导向作用。现代条件下,校园文化是开放式的,从而为学校群体行为及价值趋向提供了较广的选择余地。同时,校园文化又以其文化物质的定势为这种选择提供了主动吸收与消化导向,既不盲目排斥,也不被动盲从,而能对任何非主导文化观念和倾向进行抑制、批判与指责。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客观上指导着学校群体的行为方式与精神倾向。

(5)娱乐作用。校园文化本身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并发展着的。通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集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教乐相融,不仅可使师生群体得到多层次、全方位、高格调的情感宣泄与交流,还会使他们在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中获得身心愉悦与境界提高。

(三)研究意义

1、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

2、使学校有魂(精神)可守,带动学校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3、完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合法、科学、人性。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理论依据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和谐教育思想

(三)创新教育思想

四、研究原则

(一)实事求是。

(二)整体规划,分阶段研究。

(三)边研究,边实施。

五、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物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校徽校旗的设计、校歌的制定、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

(二)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日常规范、奖惩条例、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饮食卫生等等;

(三)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学校精神的打造、师生心灵的呵护、团队价值观的形成等等。

其中,研究重点是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难点是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讨论法

(三)访谈法

(四)行动法

七、人员组成

八、人员分工

史富坤:参与设计研究方案,负责定期召集课题组会议,确定会议议题,督促研究落实情况,向学校行政与教代会提交供讨论通过的研究成果;安排课题组成员参观学习的相关事宜;邀请顾问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研究指导。

黄宏明:负责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年度报告和结题报告,整理最终成果,统筹、审定书稿;联系顾问,不定期地与顾问交流,听取顾问的指导性意见。

课题组成员分工将详见研究方案中。

九、研究时间

20xx年8月1日20xx年4月30日

十、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一)技术路线

1、研读文献,探寻学校历史,访问学校历史知情人,筛选、提炼学校之魂(精神)。

2、设计研究方案,据方案、按步骤、分阶段进行研究。

3、课题组全体成员每两周定期集中讨论一次,内容主要是汇报并讨论上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布置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

4、至少每两月向学校汇报一次研究情况。

5、及时向学校行政和教代会提供需讨论通过的相关制度、措施。

6、及时向全校师生员工反馈研究成果,认真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7、已经征得学校同意,每学年进行一次年度报告和一次年度奖励,最后结题时再进行结题奖励。

(二)研究步骤

1、20xx年8月1日-8月31日,组建课题组并开展具体工作,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和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提炼与论证。

2、20xx年9月1日-9月30日,完成课题开题论证,设计研究方案。

3、20xx年10-20xx年7月,研读文献,探寻学校历史,访问学校历史知情人,完成学校精神的提炼;完成校徽、校旗的设计和校歌的制定;更新学校网站主页,使学校网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的面前;进一步强化学校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增强学校环境的文化氛围;完成年度报告。

4、20xx年8月-20xx年7月,进行学校制度文化的研究与制定,以之带动心态文化的良性发展;完成年度报告。

5、20xx年8月-20xx年4月30日,完成制度文化的建设;完成成果整理;完成书稿撰写;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等待结题验收。

十一、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的全力支持。学校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本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相信学校将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

(二)强大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组成员,以学识论,几乎全是学校骨干;从素质看,全部拥有可贵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且都能忧心于学校发展,愿意为学校的发展竭尽自己的力量;从行政职务上看,包括了学校党务、行政、政教、教务、总务、工会六大方面,既能在研究中高瞻远瞩,又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实现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十二、预期成果

(一)优美、和谐、高雅、大气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理想之地,奏响春风化雨的育人小夜曲。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