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道德论文实用13篇

金融道德论文
金融道德论文篇1

让我从股票交易中提出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上面的论点。在美国流行的网上股票交易商当中,明确地规定了所谓“跳一价位”(stickup)制度。就是说,当股票交易的委癠方向方发出交易指令时,如果指令是“卖空”,那么方只能在カ场价格从下降过程中停稳的某个价位再跳上一个价位时执行委癠方的指令。跳一价位的规定是为了防止股票カ场在高度不稳定期间被短期炒家炒到崩盘的地步,因为从理论上说,卖空股票的数量可以无限大地超出股票发行的总量。当股票从一个过高的价位下滑时,往往引发“雪崩效应”,手中执有股票的人会争先恐后卖出股票,而原本没有股票的人,出於投机,会大量卖空股票。跳一价位的规定使得卖空行为相对於原本持有股票而现在卖出股票的行为而言,处於劣势。例如当IBM股价一天之内从105美元下滑到100美元时,如果中间没有停顿,那么在跳一价位规则下,卖空方基本上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损(如果股价跌到100美元以下才停住并且反弹到100美元,那么按照“随行就カ”marketorder指令执行的卖空就会造成亏损)。

跳一价位规则也许或者肯定对社会整体而言利大於弊,但是它所要求於社会的道德基础是甚么呢?我还是想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要求。在跳一价位的规定下,委癠方事实上只有两个选择∶(1)向方发出“随行就カ”指令。在该指令下,委癠契约关系规定,方必须“尽最大努力”(besteffort)为委癠方卖一个好价钱;(2)向方发出“限定价格”(limitorder)指令(当然包括“止蚀限定价格”)。在该指令下,方要么不卖,要么只在委癠方限定的价格以上将股票卖出。对华尔街的许多股票及其期权(options)而言,价格在一天之内的变动可以大大超出1%的幅度,例如计算机业三巨头之一的Dell,其股票常常在一天之内变动10%左右。最近的例子是1998年1月11日,在一分钟走势图上显示,Dell从85美元几乎不停地跌至79美元,然后再上升到87美元。与此同时,Dell的期权价格,以一月份到期的85美元出售权为例,则毫无停留地从2.5美元上升到6美元再下跌到2美元,一天内的变动幅度几乎达到300%.熟悉香港股票操作制度的读者会注意到,这正是股票交易人谋私利做“老鼠仓”的大好时机。仍以Dell为例。如委癠人发出的指令是“随行就カ”购买一月份85美元出售期权,那么人完全有理由按照当日最高价格6美元为委癠人“买进”期权,而实际上自己以例如当日行价3美元买进再转让给委癠方,获利100%.如果委癠人发出的是卖空指令,那么在跳一价位规则下,人仍可以在当日的较高和较低两个价位上自己卖空,然后把那些在较低价位上卖空的股票“转让”给委癠人(即在低价位上买回并在同一价位上借出该股票给委癠人)。尽管有详细的规则禁止人这样做,但由於监督成本太高,委癠人事实上很难知道自己的指令是在哪一个价位上执行的,除非委癠人能够看到交易当天“场内专家”(specialist,或market-makers)的交易记录。我在香港曾经听一位交易所的朋友说,香港交易机构里几乎人人都有“老鼠仓”。这或许是夸大的,但离现实应当不会太远。另一方面,以我个人多年的经验,美国的网上交易员,至少那些著名的互联网交易公司,不太可能做“老鼠仓”。所以我相当放心地发出“随行就カ”指令,并经常於事后得知成交价格比我期望的更加理想。这个例子说明,跳一价位规则或任何金融制度,其事实上的有效性常常主要依赖於规则执行者的道德自律,在监督成本高昂的场合尤其如此。这也是诺斯(DouglasNorth,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所说的“第一方监督”(thefirst-partyenforcement)。

我曾在其他文章里详细介绍过,在成熟的资本カ场里,各大交易公司不仅为竞争客户而珍惜自身名誉,而且还要竞相为客户提供可靠和权威的信息谘询。后者比前者更加难能可贵,也更难以靠第二方(即参与契约的其他当事人)或第三方(即与契约利益无涉的仲裁者)来监督。由於技术上的原因,依靠道德自律以外的其他方式来监督人行为的成本高昂,许多原本对合作双方都有利可图的项目,在缺乏道德共识的社会环境里就无法实行。试想,假如我发现每一次我的“随行就カ”卖空的指令得到的结果都比我预期的价格低得多,我就不会继续使用这一指令方式,於是在未来的交易中,当カ场变化剧烈时(限定价格的指令往往无法执行),在我和我的交易人之间就做不成任何交易。

上面讨论的只是一个小例子.就我的理解而言,目前发生在亚洲许多地区的“金融危机”(货币动荡只是这一危机的表现之一),与上面这个例子的性质是一样的——信誉危机。在西方成熟的カ场经济里,所谓“坏帐”固然难以避免,但是出现与韩国政府贷款的坏帐比例(根据一份材料的估计,接近40%)类似的坏帐却是少见的。中国的银行向国营企业发放的贷款,坏帐比例即使已经高到不能忍受的程度,但也只有20%.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经济开始从古典发展阶段(即珀特尔MichaelPorter所谓“要素驱动的发展阶段”)进入规模经济发展阶段(即珀特尔所谓“投资驱动的发展阶段”),从而需要建立大规模集资的机制。政府干预下的集资固然可大规模进行,如同韩国在1970-1990年期间所做的那样,但其社会弊端往往抵销了经济效果(例如由此而来的政治腐败和新的老的“财阀族”),即使经济上的效果,也未必有预期那么好(参阅人们最近几年对“亚洲奇迹”的批评)。但是,如果放弃政府干预这个手段,在互不相识的广大人竤之间如何实行大规模集资呢?“金融”做为一种特殊的信用关系,一种“大众参与”的信用关系,便在亚洲诸“非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这一特定阶段里凸显出来。这一“金融深化”

(financialdeepening)过程与本土文化尤其是本土知识(localknowledge)的冲突性也便凸显出来了。

从亚洲各国在“经济起飞”(thetake-offstage)阶段所发生的社会变化来看,现代化过程在很强的意义上就是西方化的过程。例如在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的阶段,这两个国家的离婚率、自杀率以及犯罪率都有统计意义上非常显著的增加;人们对家庭的观念和社会对“个人主义”的态度也都有了很大改变。在传统道德意识不断弱化的同时,新的、与西方“资本主义”相适应的道德共识却难以在短期内形成。於是,这许许多多刚从“家”的牢笼里走出来进入“カ场”的陌生“个人”,开始体验到普遍的信誉危机。这在中国大陆尤其突出;那里正在流行的一说法叫做“杀熟”,就是亲友之间为利益金钱而展开的厮杀。道德基础在传统与现代两方面的缺失,这种“两处茫茫皆不见”的道德无政府状态,显然是难以为继的。而在这一社会转型期里的金融过程,显然也是难以为继的。当金融过程继续不下去时,在这些社会里,其实只有两个解决危机的办法∶(1)政府出面干预,并且面临著经济集中化的危险;(2)回到非金融化的カ场经济里去,放弃规模经济的好处。除非,社会有能力重构自己的道德基础,否则是不会有甚么长期意义上的“信用关系”的。

金融道德论文篇2

自爱、自律与慎独曾是我国儒家学派传统修身养性之道,今天,同样适用于我们广大金融工作者。

人的一生一举一动都在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只有懂得自爱的人,才不至于误入迷途;只有懂得自爱的人,才能为自己谱写生命的赞歌,因此说自爱是培养职业道德中重要一环。秦婕面对单调、琐碎的储蓄工作,一心为公、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以高尚的职业道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那是因为他懂得自爱;赵军虽处平凡岗位,但他为工作而奋不股身,这种敬业精神,同样值得人们学习,那是因为他懂得自爱;而信贷干部高俊,由于不自爱,利用权钱交易,彻底沦丧了职业道德,也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受到人们的唾弃。幸福的人生人人相似,不幸的人生各有不同,但不幸的根源在于他们懂得自爱。

写到这儿,我不仅想到东晋时的陶侃,他在洵阳任县吏时,因管理渔政之便,给老母送去一条腌鱼,不料老母将鱼送回,并责备他:"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也!"陶侃顿时醒悟,从此不负母望,一生清廉,两袖清风。

还有东汉时具有"关东孔子"之称杨震,曾推荐秀才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杨震因赴任路过该县时,王密知恩图报,夜送黄金10斤,杨加以拒绝。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斥之说:“无知,神知、我知、你知、何为无知?”

依时下一些人观点:“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拿白不拿”,岂不是傻老大一个,但恰恰是他们懂得自爱,严于律已,留下千古佳话,套句现代语言,也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深受后人的崇敬。故人尚能如此,何况生在新时代,长在新时代的我们!

金融道德论文篇3

金融新常态指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金融业整体增长速度逐步回归正常;二是金融结构调整日趋频繁,开始进入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期;三是金融产品创新日趋多样化,金融脱媒、去实体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四是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步入快速通道,金融干预与金融自由化之间的博弈愈发激烈;五是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发展重要分支,发展势头强劲,被誉为下一个经济增长引擎。

在金融新常态下,金融风险犹存且呈不断放大态势,人为因素在金融风险诱因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金融新常态下对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职业道德是金融从业人员必备的核心素质。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从业时能否遵守有关金融准则、是否善于规避风险、是否敢于承担责任、是否顾忌他人利益等,进而影响、决定金融风险或危机是否发生、金融风险或危机发生后是否能快速得以控制。从某种程度上讲,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是金融行业稳定与否的关键因素,更是金融新常态下金融能否稳健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主动适应金融新常态,成为当前金融运行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般而言,金融职业道德有两种培育方式,即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高校期间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思想塑造期,是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将职业道德教育托付给金融机构是不可取的,因此本文着重考察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在金融新常态下,金融风险性越来越强,金融能否稳健运行的关键在于金融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缺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缺乏基本的金融职业道德,毕业走上金融工作岗位后对金融职业道德的概念和行为准则模糊,极易成为金融风险的爆发点。因此应该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主动适应金融新常态。

邹宏秋(2007)认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金融机构整体形象密切相关,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应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并提出高职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思路。蔡庆丰等(2009)提出高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是未来金融领域的主要从业人员,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教育及对我国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方建珍(2009)将金融专业知识教育比做“有形的手”,而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则是“无形的手”,两者缺一不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侯定凯和李明(2009)认为目前财经类高校片面重视学生经济利益方面的教育,而忽视如何做人的教育,财经类高校应该将伦理道德教育和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操守素养同时提高。梁琪(2009)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学教育的影响,指出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对职业操守教育重视不够,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1]。徐学锋和马欣(2010)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金融行业及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重大,并提出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2]。连英祺(2011)提出金融行业由于其特殊性,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会被放大。高校作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该根据时代要求和行业特点,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安排相应的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内容[3]。

二、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金融专业学生培养上往往忽视职业道德教育,造成职业道德教育缺失或者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1.缺乏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

不是只有师范、法学和医学等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才需要接受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与道德紧密相连的金融专业需要职业道德教育,然而大多数高校都忽视这一点,片面重视对学生金融专业课程的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认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可有可无,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影响不大,职业道德教育只是枯燥理论的灌输,而且教学资源有限,金融职业道德应该由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结合实际工作加以培育才能得见成效,于是将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甚至直接省去职业道德教育部分[4]。

2.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不够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高职院校的需要,本科院校也不可缺少,因为不管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最终都要走上工作岗位,都要成为金融从业人员,都需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职业操守。目前一些职业技术院校有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实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等类似课程,而本科院校一般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者都只具有一些和金融职业道德稍微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公共课,往往是一个年级同时上课,不分专业,从而造成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这些公共课涉及的职业道德相关内容太少、太肤浅,而且偏重理论,难以达到教育效果[5]。

3.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与金融发展现实脱节

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与金融发展现实相脱节主要表现在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局限于三字经式说教、缺乏金融职业道德案例教学、缺少具有实际金融工作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等。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作为社会经济的核心,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高校金融专业知识教育很难跟上实际金融发展步伐,更不要说原本就落后的金融职业道德教育。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一成不变的说教,相关案例短缺且陈旧不加以更新,同时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师资力量匮乏,难以将实际金融业务中需要的职业道德和书本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对金融职业道德的认可度和接受力无法提高。

三、金融新常态下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首先,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是时代需求。风险性是金融新常态下的典型特征之一,既有系统性风险,又有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无法消除,而非系统性风险可以加以分散,道德风险是典型的非系统性风险,对金融经济的损害不可测。在金融新常态下,金融能否稳健运行的关键在于金融从业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在金融新常态下应该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关注。其次,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是行业需求。金融行业是信息高度不对称、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引人注目,金融业对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要求非常高。如果金融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那么将影响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最后,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需求。目前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轻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如此培养出来的金融从业人员是十足的“经济人”,忽视自己应有的“道德人”角色,虽然专业上过硬,但道德水平低下,能力越强的人犯的错越大,因此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四、构建主动适应金融新常态的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思路

高校金融专业学生是未来金融行业的主要人才,高校期间是培养金融职业道德的关键时期,在高校期间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规范从业后的自我行为,有助于适应金融新常态、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1.创新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模式

(1)针对不同阶段学历教育进行针对性金融职业道德教育。

本专科阶段主要以行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模式为主,即侧重于金融产品投放和收回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毕业后在金融机构工作的要做到吸收存款不欺诈,发放贷款不盲目,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毕业后在企业投融资部门工作的要做到不盲目、不骗贷,合理规划投融资需求。研究生阶段主要以意识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模式为主,即侧重于金融产品和制度研发时的道德意识性教育,降低主观因素对金融产品和制度开发的影响。金融产品设计要符合市场需求,风险控制制度要实际、有效、可操作,不能存在人为欺骗因素,更要减少或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金融产品或制度缺陷。

(2)侧重案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金融职业道德的感知。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与金融实际工作相关的案例贯穿其中,引发学生对案例多方面地分析和思考,这样不仅使学生对金融实际工作中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修养有更直观的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统一。在案例教学中,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以金融职业道德课程教学项目为导向,同时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要明确,学生是主角,老师起引导作用,如此通过案例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对现实金融市场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感知[6]。

(3)聘请拥有实际金融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兼职讲授。

高校金融专业应该和金融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实行校企合作,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聘请金融机构的优秀员工作为校外兼职人员,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对高校金融专业学生进行入职培训及职业操守教育[7]。聘请来的校外专业人士凭借其丰富的实际金融工作经验,将金融职业道德融于实际金融工作中,便于赢得学生好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金融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可度。

(4)将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渗透到金融专业课程教育中。

相比开设金融职业道德的专门课程而言,在所有金融专业课程中安排足够职业道德内容,用渗透、熏陶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职业操守更可取[8]。高校金融职业道德培育不能依赖思想道德修养这门公共课,应该让所有金融专业课老师担负起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任务,在金融专业课中将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规范全方位、全过程融入专业课程中,并从教学大纲、课程安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予以贯彻落实,提高学生的金融职业道德境界,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金融专业人才。

2.丰富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1)加强诚信教育。

诚信即诚实信用,信用既是道德范畴,又是经济范畴,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必然包含诚信,诚信是金融职业道德的核心内涵。目前高校中借故旷课、考试作弊、剽窃论文、材料造假等诚信危机事件较严重,如果在校期间这些诚信缺失现象得不到有效纠正,那么从业后将会演变成职业操守问题[9]。而金融是典型的信用经济,诚信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会增加金融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如积极开展各种以诚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在评奖评优中增加诚信比重,通过各种活动培养诚信意识,将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2)加强相关法律教育。

法律和道德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般来说,大部分人会通过道德教育实现自律,主动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对少部分人来说,道德教育作用甚微,需要用法律强制约束其行为。因此如果要使金融从业人员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仅靠道德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教育[10]。金融类从业人员经常与钱打交道,面临的诱惑较大,如果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就能主动以法律自觉约束、规范自己的从业行为,经得住金钱和诱惑的考验。

(3)加强风险意识教育。

在金融新常态下,金融风险犹存且呈不断放大态势。金融风险不仅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还有道德风险。金融业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高风险行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果人存在道德风险,那么委托人的利益将会受到损害,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11]。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重点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开设如金融风险管理的类似课程,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金融风险定义、分类及如何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树立和强化金融风险意识。

(4)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金融行业节奏快、压力大,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金融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素质薄弱。高校在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参加模拟炒股大赛、银行技能大赛、保险竞赛、投资理财竞赛等,提高学生的适应环境能力、抗打击能力、心理调整能力等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梁琪.浅析金融危机对金融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甘肃金融,2009(10):4-7.

[2]徐学锋,马欣.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10(5):87-88.

[3]连英祺.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浅析[J].金融经济,2011(8):106-108.

[4]方建珍,杜伟岸.金融危机与金融教育的“道德奠基”――以CFA考试为鉴[J].理工高教研究,2009(8):5-8.

[5]何森林.高职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的成因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3):75-76.

[6]邹宏秋.加强高职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品质金融人才[J].浙江金融,2007(11):59-60.

[7]陈伟滨.金融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12(12):90-92.

[8]郑晓丽.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人格培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86-190.

[9]王启亮,李六杏.金融专业人才职业道德培育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1(1):61-63.

金融道德论文篇4

一、研究背景

从近年来的国际金融事件来看,因为金融伦理道德问题引发的金融事件深深震惊了金融界。曾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的世界首家商业银行——巴林银行,由于新加坡分行总经理里森的违规交易,造成高达14亿美元的损失,最终导致其破产清算,使国际金融界为之震动。如今,自2007年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与危机日益加深,由于伦理道德因素引起的金融事件层出不穷,如法国兴业银行70多亿美元的违规交易,致使银行损失100多亿美元。总之,大量金融丑闻的发生使许多学者和监管部门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亚里士多德、亚当·斯密等都曾论述过的金融伦理道德问题。

诸如此类的存在于商业银行内部的伦理道德问题,在国内商业银行中也时有发生,严重地损害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权威调查机构麦肯锡的2002年的调查表明,1999年以来,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某家银行约有20%的最优质客户已经将其最主要的银行关系转移至其他外资银行。由此可见,在外资金融机构的强大的压力下,我们不得不更加关注中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从金融丑闻的严重后果及危害性看,金融伦理的提升已成为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稳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怎样通过引入金融伦理来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理论上和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

1.金融伦理的理论基础

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表明,金融不仅是一种技术性的活动,而且也会涉及到价值判断。金融生活中种种不道德行为和一些不公平的制度设计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人们日益认识到金融伦理是影响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什么是金融伦理?其存在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金融伦理的内涵

对金融伦理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伦理是指金融活动参与各方在金融交易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金融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社区、政府、参与者等在金融交易与金融活动中所涉及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和伦理活动的总和。狭义的金融伦理指的是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以及金融市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方式,是作为主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和金融市场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或者说是金融服务的供给方所体现出来的善恶行为与准则。

(2)金融伦理存在的理论依据

一是金融活动是利益相关者的活动。不管是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还是参与者都是具有一定社会责任和道德取向的契约人。金融从业人员与各类参与者都具有一定的道德取向,或者说有一种恶性或善性道德前提,受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善或恶的道德取向。在金融活动中面对伦理冲突时,其作为“经济人”的属性,在利己与利他当中,往往就会陷入作出“超功利”利他的善性道德选择还是“狭隘功利”利已的道德选择的两难境地,如果选择利他或者自觉履行作为职业人的业务就是善性道德决策,相反是恶性道德决策。

二是金融制度的制定包含道德规范要求。金融制度是维系金融正常秩序、配置金融资源、界定利益相关者责任和义务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要坚持公共利益至上,倡导互利守信、合作共赢的伦理精神,以及共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金融市场秩序与环境的道德要求,使金融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在金融活动中各利益相关者都尽力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以自身活动的合道德性义务和相关责任的履行为前提的。否则,既不合伦理道德要求又不合制度规定,直至违反法律的规定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三是金融理论的发展揭示了金融活动的伦理属性。许多金融从业人员认为,金融活动是以金融量论为基础的技术性活动,只关心决策制定后的结果。一些金融理论者也将金融学理解为仅依赖可视事实的客观科学,不作任何关于伦理价值的判断,只关心方法手段,而不关心目的。只以经验证据来证明检验的实证主义而排除本应该进行价值判断的规范性命题与判断。

这就非常明确地揭示出“在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命题中,同时也包含了如何公正合理实现股东利益的规范性的伦理命题,方法和目的统一于同一活动中,金融活动的伦理属性非常明显。特别是在使用别人的钱进行金融活动时,作为受托人或人的金融从业者,面对的是实现委托人或者被人的利益最大化还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选择,这就使得金融活动存在巨大的道德风险。这些都充分说明,金融与伦理的关系不是外力强加的,是金融活动中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的矛盾统一体,金融伦理客观存在于金融活动当中。

2.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和中国对入世承诺的履行,在中国的外资银行数量迅速增加,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对自身核心竞争力也越来越关注。那么,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什么?1990年,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1期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的一种积累性资源,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思想的资源”。这种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并且提出,核心竞争力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或学说,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或知识”;二是“关于工作的组织和价值的传递”;三是“交流、介入和跨越组织边界的深入工作”。他们形象地用“树形”理论来进一步解释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就象一棵树,核心产品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就是核心竞争力。

三、金融伦理视角下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原理分析及路径

1.金融伦理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原理分析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按其发生的时间不同,会分别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业银行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是其引入金融伦理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原因。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交易的主体,与商业银行员工、客户间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与员工存在利益不一致或不信任,从而耗费大量的资源用作监督成本,由于银行与员工之间没有形成合力,资源内耗,无形中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2)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的,其主要研究的委托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通过对委托理论的研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从制度、文化等角度,寻求激励的影响因素,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使银行员工、商业银行、股东、国家的利益重合,从而避免如商业银行员工独自或与客户合谋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通过理顺各行为主体的委托关系,各主体利益趋于一致,则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自然能得到有效提升。

2.商业银行金融伦理提升路径的拓展

(1)客户伦理方面

由于客户对商业银行提品与服务的选择往往来源于银行的各种宣传资料与一线客户经理的推介,在信息的不对称条件下,客户在享受产品与服务、协议定价、接受促销、柜台服务咨询等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容易受到不公正待遇,每当此时客户往往用脚投票,从而造成了银行客户与业务的大量流失。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应积极关注并从产品与服务、定价、促销与柜台服务四个方面来提升自身客户伦理水平。

(2)竞争伦理方面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作为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相互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争取优质客户、争取市场与存贷款和争取优秀人才和信息三个方面。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应积极关注并从市场、人才、信息以及竞争规范四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竞争伦理水平。

(3)员工伦理方面

由于商业银行与员工双方间的权利责任是不完全对称,一方的某些权利,另一方没有责任与之相配。更重要的是,员工与商业银行的权利责任可能发生冲突,员工有时要面对实现商业银行权利的责任可能与实现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责任相矛盾的问题。这是商业银行员工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伦理难题。作为掌握商业银行核心机密和技术的员工,更有出卖商业银行而获得自身利益的优势,此种情况下,员工的忠诚度就成为重要的伦理问题。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应积极关注并从员工管理、员工保障、员工忠诚度、争议处理四个方面来提升自身员工伦理水平。

(4)股东伦理方面

从目前中国国情来看商业银行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民营商业银行,这三类商业银行都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各种类型商业银行体现的是商业银行与股东间的关系,伦理关系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利润的获取是在各种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中获得的,而且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资本流动加剧,知识、信息等要素逐渐代替股东投入的资本,这些因素导致了商业银行与股东间权利与责任关系变化,各自所应该承担的伦理责任与道德义务也逐渐变化。因此,建议商业银行至少从两个方面来处理好员工伦理关系:一是对股东应尽的责任;二是处理好利益冲突伦理。

(5)环境伦理方面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要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以及金融政策、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等的调控,由此形成了政商伦理关系。各类商业银行又都是以网点形式分布在相关社区的,与社区以及当地政府间关系密切,对所在社区社会经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产生重要影响,社会责任重大。商业银行在进行投资时,是否只是顾及自身利益而人为留下投资盲点,或者不考虑申请贷款企业的性质进行投资,或者不参与当地政府或社区组织的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等等,这些涉及生态伦理。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应积极关注并从政商伦理、社会责任和生态伦理三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环境伦理水平。

(6)伦理建设方面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提升员工的伦理道德认识与层次、制定伦理规则、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以减少和消除不符合金融伦理的思想与行为,努力提高银行与全体人员的伦理道德素质,形成自身的伦理优势。这种由较高伦理道德素质形成的伦理优势,最终将转化为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成为战胜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应积极关注并领导伦理、伦理规则、伦理道德教育、伦理决策与伦理控制五个方面来提升自身伦理建设水平。

四、结论

金融伦理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学术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重视,或者重视程度不够。故本文选取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而又易被人们忽视的金融伦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得出如下结论:

金融道德论文篇5

(二)虚拟经济次贷危机与以往历次金融危机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其爆发突然,扩散速度迅猛,传播范围极大。这些都是与其经济体系中虚拟经济成分过高密切相关的。应该说,虚拟经济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够极大的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然而,还应该看到的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作支撑,更不能脱离于实体经济之外自我循环,因为仅仅依靠人的理性预期自我循环,必将造成严重的价格泡沫和市场繁荣的假象。同时,虚拟经济领域内扭曲的价格信号还会促使实体经济内的资金抽逃转向虚拟经济的炒作之中,进而吹大泡沫。在次贷危机中,诸如几十亿美元的实质资产全部押上市场,并且放大几十倍去博取暴利的事例比比皆是,之中利令智昏的赌徒行为最终必然要为泡沫的破灭买单。华尔街的精英们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层层压缩,层层打包,层层杠杆交易,最终危机爆发的时候必然会出现数以万亿的亏空。在危机发生前,我们看到的是虚拟经济在金融市场配置资金的高效能。危机发生后,我们看到的是虚拟经济崩盘带来的冲击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结果。

(三)金融法规次贷危机爆发既有观念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方面的原因。观念方面的原因来自于对自由市场的过分信任,制度层面的原因来自于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前,华尔街金融机构自有资本不足10%,核心资本不足4%,在这种资本结构下,如果没有制度的有效监督,金融机构必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惜侵蚀他人利益,依靠自身的道德约束,很难做到严于律己。宽松的金融监管秉持效率至上的理念必然放松管制,无原则的鼓励金融创新必然使道德风险失去最有效的制度约束,危机必然爆发。与普通的商品市场相比,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一般发生在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和普通的中小投资者之间,特别是在消费金融领域。因此,金融消费者在消费信息采集、处理、决策方面相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金融机构滥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为金融消费者提供虚假信息,有失公允性的附式合同,不公平的交易以及扭曲的金融产品价格就会充斥市场之中,扰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

二、课程的设置与调整

(一)增设《金融伦理道德》课程针对金融行业道德风险问题,我们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金融学科应该增加开设《金融伦理道德》课程。这里所说的开设课程,不是指增加或补充相关的教学内容,也不是在某一课程中增加一个专题,而是要开设单独的《金融伦理道德》课程,而且要把伦理道德教育融入到金融学科的主干课程及专业课程之中。设计好与伦理道德相关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独立研究、深入探索和充分讨论,增加从金融学科视角理解伦理道德的内涵,以及对今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约束。要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把伦理道德的烙印深深的刻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让学生认识到遵守伦理道德和遵守法律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同时,还要为学生构建一个从环境、经济和社会视角理解伦理道德、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教材、文献、书籍、视频材料辅以案例分析讨论,邀请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的高管和金融领域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导师制定和伦理道德相关的课程实习计划,为学生营造金融伦理道德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其决策思维从股东价值观向利益相关者价值观转变。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突出课堂互动、项目驱动和课程论文相结合。让学生理解金融伦理道德如何影响金融产品营销,金融机构如何从战略层面应对,并为此做出策略设计。这样就构建了一个从金融伦理道德认知到技能到践行的完整的课程框架体系。

(二)增加金融衍生工具及其风险的教学内容传统金融理论教学中,一直将金融衍生工具作为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的投资工具。次贷危机爆发后,我们一方面认识到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市场中配置资金的高效率;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在其发行和交易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监管,其对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都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可以说,金融衍生工具在现代金融市场理论和实践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金融学科的课程设置中,增加金融衍生工具的相关课程,尤其是针对其发行、交易过程中的风险问题要设置专题讨论,要通过课程论文或者案例分析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金融衍生工具的本质内涵及其“双刃剑”的特性。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同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外与国内发展的比较分析相结合,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普通投资者的视角和利益要区分开来。要引导学生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从定性分析到定量测评的过度。应该说,带着对金融衍生工具及其风险本质内涵的深刻理解,当学生走上金融工作岗位的时候才会以更大的理性去面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巨大作用。

金融道德论文篇6

(二)国内认为需要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风险意识教育的文献

国内学者对于金融职业道德教育、风险意识教育的研究大多是分开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研究的仅有:蔡庆丰、朱默涵和尹皎(2009)认为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进而提出应加强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教育。刘晓霞(2014)对金融专业教学中学生的风险意识培养进行研究,将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培养学生风险意识的主要策略之一。对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主要有:邹宏秋(2007)认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金融机构整体形象密切相关,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应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并提出高职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思路。方建珍(2009)将金融专业知识教育比作“有形的手”,而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是“无形的手”,两者缺一不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梁琪(2009)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学教育的影响,指出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对职业操守教育重视不够,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徐学锋和马欣(2010)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金融行业以及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重大,并提出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连英祺(2011)认为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是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认为高校作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在专业课课程体系中安排相应的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对于风险意识教育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覃翠玲(2010)将风险社会和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结合起来,提出在风险社会背景下,高校应该从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化解风险等方面来加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教育,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米文通(2010)以期货教学中风险意识的培养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了风险意识在实际期货交易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别从期货的理论授课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提出学生风险意识的培养方法。崔德华(2011、2012、2013、2014)对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滞后的原因、加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的意义、加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途径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二、新型企业信用危机的含义和原因

广义上的企业信用包括银行、资本、商业以及产品信用,这里的企业信用是狭义的,单指银行信用,即银行向缺乏资金的企业提供信贷资金。因此企业信用危机就是企业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生产经营出现危机,这是企业信用危机的一般。然而我们欲揭示的是企业信用危机的特殊,即在经济上行时,为了增加收益,银行信贷资金膨胀、盲目授信,企业对资金需求无限大,“来者不拒”;而经济下行时,为了规避风险,银行信贷萎缩、突然抽贷,企业没有提前做好财务规划,往往通过互保借贷等更危险的方式吸纳更多的资金,最后也难逃资金链断裂的厄运,不得不关停或破产,并造成关联企业纷纷倒闭,甚至拖累整个行业、产业,从而由个体的信用危机扩散成行业、产业、地方乃至全国的金融危机。[4]不难看出,新型企业信用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信贷发放机构从业人员的逐利心态和风险担当意识弱化;二是企业内金融从业人员的机会主义心态以及风险防范意识差。这里所指的金融从业人员不仅包括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也包括非金融机构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中从事投融资业务的从业人员,如企业内与信贷发放机构打交道的人员。因此归根结底,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和风险意识淡薄是新型企业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而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和金融风险管理漏洞,美国次贷危机和新型企业信用危机的爆发无不告诫人们应该对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教育进行反思和重视。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教育一般包括两种方式: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高校对学生的教育。高校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思想塑造期,更是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教育的关键时期,完全寄希望于金融机构的教育是不明智的,所以着重研究和探索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型企业信用危机背景下高校强化学生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金融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操守是引发新型企业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是未来金融领域的主要从业人员,高校应该建立健全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自觉行为,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质和道德水平,为社会培养高品质的金融人才。

(一)创新金融职业道德理念

西方对于金融职业道德的理解是以人为主体,突出人在进行道德选择时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人的发展和创新,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开;而我国对于金融职业道德的定义更多地强调其是一种规范,其对人是一种限制和约束,人只有被动地接受应该怎么做,而且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往往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这一点可以从高校以思想道德修养这样的公共课来替代金融职业道德的专业课得到验证。在这种传统观念的指导下,我国高校的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含有意识形态的色彩,侧重理论和规范的灌输,难以获得学生的好感。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通过案例教学、分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在价值冲突面前如何判断、如何选择,从而将金融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能力。

(二)加强金融职业道德与金融专业课的有机结合

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而且先有“德”,后有“才”,但是在高校金融专业的课表中几乎看不到金融职业道德的影子。相比于开设金融职业道德的专门课程和将金融职业道德完全寄希望于思想道德修养,实现金融职业道德与金融专业课程紧密结合的这种中间做法最为得当。如在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保险专业课中的逆向选择理论、金融学中的风险理论、证券投资基金中的内幕交易原理等内容中将金融职业道德巧妙渗透其中,以提升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接受度,使学生对于金融职业道德的理解更加深刻和细致。与此同时,在金融各专业课的卷面考试中,适当增加金融职业道德的分值,并将学生平时的借故旷课、迟到早退、作业抄袭、课堂表现等与职业道德相联系,在平时分中予以体现,引起学生对于金融职业道德学习的重视。

(三)加强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高校应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教师在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榜样和楷模作用。教师在教学方面应该要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教学规定,对学生认真负责;在科研方面,不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不搞学术造假,坚守学术道德。与此同时,高校应加强现有师资力量的培养,如派遣教师去金融机构挂职锻炼,将书本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业务紧密结合起来,切身感受金融职业道德,充实更新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聘请金融行业专家、一线工作人员来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或来校举行各种类型的讲座、沙龙来“现身说法”,以丰富的实践经历来对金融职业道德提供指导,增强学生对于金融职业道德的认可。

四、新型企业信用危机背景下高校加强学生风险意识教育的措施

金融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是新型企业信用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高校金融专业学生是未来金融行业的主要人才,对其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应该加强金融专业学生的风险意识培养,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风险、合理规避风险、正确应对风险,规范从业后的自身行为,提高我国防范、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一)开设金融风险类课程

高校加强金融专业学生的风险意识教育首先应该采取开设类似金融风险管理这种专门课程,向学生传授相关的金融风险知识,让学生掌握关于金融风险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一方面,风险就是一种不确定性,具有突发性、客观性、损害性等特征,但也并不表示人们只能被动接受风险,因为有些风险是可以避免的,如非系统性风险,所以应该敢于面对风险,积极发挥能动性来分散风险,尽量减少风险所造成的损失;[6]另一方面,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是金融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不能只看到收益,看不到风险,想获得高收益就要能承受住高风险。金融专业学生应该要了解其自身对待风险的态度,是风险偏好、风险中立还是风险规避型,以便为自己日常决策做参考,尽量在风险可控范围内争取更多收益。

(二)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相对于课堂教学这种显性教育间接传授风险的相关知识,社会实践这种隐形教育方式可以直接让学生体验风险,隐性教育能对显性教育进行补充和延伸,两者有机结合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利用模拟交易软件进行证券、期货期权的模拟交易,通过盈亏变动情况来感知风险、体验风险,并通过对价格走势的判断来做出买卖决策、合理分配资金、理性投资,让学生学会警惕风险、把握风险、控制风险,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既能巩固所学专业所学,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高校可以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去金融机构风险控制部门参观学习,了解风控的基本流程、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具体方法,为学生风险意识教育提供有效平台,让学生尽早接触到真实的业务环境,提前适应工作环境,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金融道德论文篇7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4日

一、金融领域“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

近年来,“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悄然渗入金融领域。一方面由于高校连年扩招,金融学领跑热门专业,毕业生与日俱增,但传统金融机构岗位有限,招聘条件水涨船高,“就业难”问题不期而至;另一方面许多新型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组织、资金互助社、互联网金融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求贤若渴,急需大量金融人才,却尴尬遭遇“用工荒”。

显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与金融实践契合度不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亟须加强对现有高等教育体系的审视,引导普通高校战略转型,发展现代本科职业教育,顺应金融业发展潮流,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根本上破解金融领域“就业难”和“用工荒”。

二、现有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务实。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尚未建成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本科职业教育职能弱化。而部分高校存在思路不清晰、定位不准确、目标不务实问题。不顾自身在社会认知度、信誉积淀、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等实际而拔高人才培养目标,实行“精英型”培养战略。同时,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了解当前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不掌握市场需求状况,导致人才培养不接“地气”,与金融实践脱节。

(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一部分由专科升格而成的高校,未能很好地传承与发扬应用技能型特色,仅在原有基础上简单调整,有的甚至只增加了几门金融理论课程,培养出的学生愈发“眼高手低”,与市场要求渐行渐远。一些新建的高校则普遍奉行“拿来主义”――直接照抄照搬研究型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忽略生源质量不高、师资力量不强等现实,培养出的学生只懂得基本理论知识,仅会“纸上谈兵”,缺乏应用技术能力,与经济、金融发展需要契合度低。

(三)应用技术能力培养欠缺。当前,多数高校实行“7+1”的人才培养计划,即7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及实验,最后1个学期进行实训、实习等。理论课多且脱离实践,实验、实训很少,缺乏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金融机构只得“补课”――进行2~6个月的岗前培训。为了留足这一时间,校园招聘连年提前,从原来的当年春季提前到上年冬季甚至秋季。为给学生更多时间应聘,有些学校又压缩课程,提前结束校内课程,甚至取消了校内实训。这样,就形成了“学校压课――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差――金融机构提前招聘”的恶性循环。

(四)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强,重理论,轻实践。以苏北某校为例,该校金融学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主要是政治、英语、体育等,共计1,068个学时。学科专业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共计1,392个学时。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有26周。其中,军训、读书活动、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暑期专业实践、毕业实习用时22周;由企业经营管理实习、商业银行模拟实习、国际结算模拟实习、保险学模拟实习组成的校内实践教学仅有4周。

(五)职业道德教育几近空白。金融机构以货币为经营对象,为此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随着电子技术深入发展,网络金融普及,社会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金融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愈发重视。但当前高校受条件所限,普遍强调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运用,忽略了金融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近年来,金融领域犯罪频繁发生,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高,企业内部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职务犯罪增多也反映了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

(六)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近年来,高校金融学科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主要体现在学历、学术方面。大多数教师是“出校门、进校门”,金融理论功底较强,但实践经验匮乏,既不能根据实践需要合理设定实践教学计划,也不能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更不能准确地指导学生实践,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仍以苏北某校为例,总共4个年级,12个自然班,600余名学生,金融专业教师仅6名,只有1名教师具有金融从业经验,却承担了16门金融专业课程、4门金融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

三、创新金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若干建议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统筹,完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保留一定量研究型高校的同时,推动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尤其是本科职业教育,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全面推进金融专业设置改革,确保与社会需要紧密对接。

同时,应用技术型高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准确定位基础上,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之路。顺应金融发展趋势,面向社会,紧盯市场需求,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为村镇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输送人才。发挥原有的办学优势,培养重心从理论转向理论与务实并重,从专业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并“适销对路”的金融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技术型特点。首先,摈弃“7+1”而实行“5+2+1”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即前5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后2个学期进行校内实训,最后1个学期进行校外实习、撰写论文等,加强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其次,结合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实际,将专业细分为银行、保险、证券三大方向,甚至将银行方向再进一步细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类银行,让学生结合未来职业规划自主选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实训,培养应用技术能力,提高与金融发展需要契合度;再次,完善学分制度,在强调必修知识基础上,增加选修知识比重,配合学生进行职业准备。针对混业经营的潮流,探索金融主干知识稳定不变,通过开设经济、金融相关选修知识,弹性地结合金融前沿理论和行业发展动态,开设选修知识,拓宽学生金融视野,增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为将来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打好基础。

(三)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一方面不折不扣地贯彻四年院校教育,采取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模拟与实战“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并通过增加校内实训环节、落实校外专业实习,充分体现产教融合、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彻底打破“学校压课――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差――金融机构提前招聘”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丰富教学手段,采取案例讨论、角色互换模拟讲课、情景式教学等方法,丰富课堂授课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要求学生关注金融时事、聚焦金融热点,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辩论赛、撰写论文等形式,提高专业思辨能力,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金融模拟使学生直接进行角色体验,增强感性认识,强化对专业技能的认知。

(四)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实训课程比重。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增加金融实训课程、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加强校内金融实验室建设,利用仿真金融模拟教学软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产、学、研合作或者校企合作办学等方式,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经历提升自身应用技术能力。

同时,改革传统考试制度,实行多元化评价体系,将教学管理的重心前移,贯穿于整个教学考核的全过程,迫使学生的学习精力由期末突击应付移至全部教学过程中,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和考试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五)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服务意识。金融从业者应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德,能够淡泊名利,因此金融教育强调以德为先。要将道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日常课堂教学、融入实训和实习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加强职业道德、伦理、社会学、法律等职业素质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使金融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

具体而言,应将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金融职业操守》课程,及时灌输正确的金融道德标准和职业理念,强化学生基本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同时,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从专业知识、文化技能、礼仪修养等方面提高社交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

(六)引入现代学徒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服务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产业链和教育链有机融合,通过推进政府主导、市场主导、行业组织主导三种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搭建校内实训、金融机构实践、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服务等平台,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实行现代学徒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请进来”是指聘请金融高管、行业精英、业务骨干、技能标兵走进校园,介绍金融最新动态、关注金融热点、分享实战经验、传授实践技艺,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理念、提升应用技术能力。“走出去”是创造条件,鼓励、支持教师深入金融一线部门,如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系统地学习、培训,尽快补足实践“短板”,尽早成为“双师型”教师。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香,王玉忠,吴治成.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金融教学改革[J].世纪桥,2014.4.

[2]李铭辉.英德现代学徒制教育方法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4.4.

金融道德论文篇8

一、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金融系统党政干部的素质关系着党组织和金融系统的形象与威信

金融系统党政干部的个人品德不仅反映着个人的学识修养,而且关系着党和金融系统的形象。提高金融系统党政干部的道德素质可以规范党政干部的言行,强化国家法规制度的意识,从而提高金融系统的公信力。金融系统党政干部的个人素质的提高有很多因素直接来源于金融系统的规章制度,他们管理金融系统成效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系统规章制度正确的是与否,金融系统员工往往通过党政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观察和评价党组织和金融系统的形象。

2.金融系统党政干部的素质对金融系统发展具有示范带头作用

由于党政干部在金融系统和社会公共事务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职责,其言行举止、道德取向,不仅社会各界所瞩目,而且会成为金融系统员工效仿的目标。在金融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各级党政干部的素质提高了,就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整个金融系统文明风尚的形成,从而为金融系统的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目前金融系统党政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比例失调

金融系统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目的在于帮助金融系统在内部进行协调和管理的工作,正常情况下,这部分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金融系统员工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方面管理工作,相对金融系统员工来说是比较清闲自在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由于增加了新的管理内容而相对繁重,因而金融系统在管理中出于这种考虑而不适当的增加了党政干部的总数,从而导致了金融系统党政干部与常规员工的比例失调。

2.水平偏低

金融系统党政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偏低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自身存在的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由于金融系统在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考核,导致干部队伍本身的建设过程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是金融系统党政干部的进取精神和管理意识没有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由于党政干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没有注重自身的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提高,没有及时更新观念,仍然停留在“我是管理者”的意识上,没有确立“我是服务者”的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工作范围管理不到位,对于自身的要求也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出现了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情况,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从而造成水平偏低。

3.考核制度欠缺

金融系统党政干部由于工作的可塑性较大,不象员工那样可定量下达任务,工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些因个人因素而出现工作过失的问题,也可能诱发一些潜在的工作作风的问题。为最大程度地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制度来进行限制,确保金融系统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对党政干部队伍进行监督和约束,设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就是最好的取向。

三、加强金融系统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与树立道德形象

在新的形势下,对金融系统党政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党组织要抓好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并注重学习效果。金融系统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是为金融系统的发展而产生的,金融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党和国家在每个特定时期所提出的政策措施都是有助于改善金融系统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生存空间的措施,因此党政干部队伍的建设,应当极度注重对于每个不同时期国家政策的理解和学习,加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习,加强对于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发展理论的相关文化素质的学习,从而使党政干部更好地驾驭各自的工作。

2.调整党政干部队伍结构

首先是在数量上,党政干部队伍数量上应当做一定的限制,与金融系统员工数量成一定的合理的比例。其次通过科学的竞争机制来有计划的促进党政干部队伍的更新和替换,改变传统简单的主要领导指派、岗位竞争,将后备力量的培养逐渐的拓展到金融系统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使所有的员工都有机会担任党政干部的职务,并通过竞争机制给员工提供机会。

3.健全和完善干部道德法规

总书记指出,反腐倡廉抓源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党政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廉政建设和道德建设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依法治国是我党的治国方略,这在客观上要求道德建设法制化。只有加强道德立法,对党政干部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强制性的道德规范,才能强化道德的权威性。

4.构建干部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提高党政干部加强综合素质修养的积极性,离不开建立一套明确的、具体的、完美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党政干部综合素质多表现在政治、思想、作风、业务、道德等方面,党政干部综合素质的内涵也是丰富的,如对待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对待权力,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公道正派,勤政为民;对待同志,平易近人,以诚相待等

参考文献:

金融道德论文篇9

一、加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1、社会现实需要从基础加强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在金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同于其他专业。应用型高等院校育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应用型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但应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具有自觉的金融职业道德意识和高尚的金融职业道德。应具有忠于职守、严守信用、廉洁奉公、竭诚服务、顾全大局的,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廉政守信、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人才。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社会影响大,影响面广,关系着各方面的资金的流通,关系着各行业之间、各方面人员之间的关系。这就客观上要求金融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地遵守职业道德操守。而金融机构所需求的人才,就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人员。

在现实中,因为金融人员职业道德丧失,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金融市场中的主要中介,如果会计人员出于各种目的而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其危害的范围和程度将是无法估计和防范的,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全民逐渐参股的市场经济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虚假会计信息带来的损失。如银广夏财务造假后,其股价由33元到3元的大跳水;蓝田股份套牢了10多亿的资金。再如基金行业一些基金经理为了获得私立,同样丧失了职业道德,给中小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2006年10月,前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韩方河涉嫌利益输送被有关部门“带走”,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2007年5月,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因私建“老鼠仓”非法谋利150万元,被处以没收全部非法所得、终身禁入基金管理市场。南方基金经理王黎敏,同样是使用了直系亲属的股票账户买卖股票,私建“老鼠仓”获利百万余元,被证监会处以150万元罚款并终身市场禁入。

不可否认金融业职业道德需要他律,但是我们在不断完善法规建设的同时往往忽视了金融业职业道德的自律要求。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诚信教育最适当的时机就在于金融从业人员的启蒙教育阶段,一旦将这种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那么无论金融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上升到什么层次,公众的利益都会得到保护。

2、金融类公司素质的提高需要引进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金融人员

金融职业高薪激励离开了合理边界,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无限制地放大,大搞金融冒险,设计的金融产品无限延长了信用链,不断升高虚拟性,信用关系高度复杂化,产权关系越来越模糊,可控性越来越低,风险性越来越大。而在华尔街和全世界投资银行中掌握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正是众多受到了良好商业训练掌握现代金融知识、出身于名校的MBA精英。让我们深思的是,为什么有如此之多在美国商学院名校学习过的高管卷入危机?MBA教育是不是没有尽到其应该尽到的责任?为什么那些在商学院学习过丰富经营技巧的人会失去社会道德的自律?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金融和改革形势的飞速发展,金融系统的部分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已经明显滞后,一些人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大局意识、竞争意识、公仆意识、发展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逐渐淡薄,代之以“自我”、“名利”、“索取”、“享受”等;一些人知识缺乏时效性,结构老化,观念陈旧,不能适应日益翻新的金融业务之需要;甚至还有极少数人职业道德沦丧、违法违纪,拿着银行发给的工资却干着卖行、损行、害行的事,给国家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也从反面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金融人员,迫在眉睫。

金融类公司素质除了反映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经营效益等方面,更主要体现在人的素质方面,且人的素质是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提高金融类公司素质关键除了提高本公司员工职工素质外,更重要的是新引进的人员就要具备高的职业道德。

二、加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1、改变以往重专业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

证券投资学就是金融教学体系的启蒙阶段课程。金融业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证券的发行和交易之中,而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通常只是让学生了解了金融工具,学生能否透彻理解其含义,教学效果确实值得怀疑。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应用于整个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之中,而教师在教学时,却容易忽视在专业技能的教育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本人缺乏实际经验,对内幕交易的意识不敏感、不熟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是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西方经济学,西方政治思想的沁入,导致职业道德教育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投资证券的人员的日益增多,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对证券交易规则将越来越严格,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操纵市场行为被暴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时代呼吁诚信,作为这一行业的教育者,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分量举足轻重,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在向学生传授证券知识的同时,即时将证券从业人员与证券发行、交易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不仅掌握证券交易的一般知识并且真正地理解交易的规则,在日后的实践中才能做到公平、公正的进行交易。

2、加强金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体现科学合理,体现与时俱进,把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与思想融入专业相关课程中。为此:一是要课程设置在横向上体现学生各能力的均衡发展,在纵向上体现对人才培养综合素质的要求。二是在课程内容建设上体现学生个人道德修养。金融业从业人员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其环境甚至整个系统的风气,也对整个社会风气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3、充分借助校外资源

由于学生没有从业经历,对未来工作的环境和可能遇到的道德素质没有感觉,这就需要“引进来”、“走出去”。需要学校与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建立紧密的结合,进行校企联合。金融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聘请金融类公司的优秀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与诚信品德教育。作为实习教学基地,学生去这些金融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体验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学生只有在职业实践中感受、体会和锻炼,才能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加强实习、实训,既是学校专业实习训练的需要,也是职业道德养成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职业性”、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做统一”,摒弃“坐而论道”,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增强道德选择能力,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4、通过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明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探究式强调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中心,并辅以阅读教材,参看录像等直观手段,教师设疑提问,最后通过实验、讨论而得出结论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整堂课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的教材为内容,是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主动学习的过程。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的不足。

在金融学学科中,存在着大量的实践或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探究式教学,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征求专家意见,最后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金融道德论文篇10

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华尔街发生的一系列金融丑闻后,使人们开始关注与重视金融企业伦理。一本名为《华尔街全》的书在1987年问世,开启了企业伦理界研究金融伦理的先河。截止1993年,美国90%以上的商学院(管理学院)在企业伦理学领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特别是2002年出版的,由美国芝加哥罗耀拉大学博特赖特(JohnR.Boatright)教授所著的《金融伦理学》,对金融伦理学的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被认为是金融伦理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在我国金融行业的运作中,金融伦理的作用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步入21世纪,国内理论界才开始认识到了金融伦理的重要性。尽管如此,国内高校在金融教学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涉及金融伦理的内容,在目前金融本科阶段都没有将金融伦理列为必修课。他们更多的是依照传统的培养方式,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

二、强化大学生金融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我国金融业强化金融伦理教育迫在眉睫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进行的是一场缺乏伦理规范的市场游戏,因此,金融市场长期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并且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约束机制和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诚信、公平和公正这些重要的职业伦理道德在金融从业人员身上缺失的现象非常严重。我国传统的金融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忽视甚至根本没有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培养,以致大学毕业生很难适应未来金融实务部门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在金融学科的教学中广泛的融入金融伦理方面的内容十分必要,培养当代大学生使其拥有良好的金融伦理道德意识也显得格外重要。

(二)对大学生进行金融伦理教育的特殊意义

金融高校在金融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金融伦理的认知教育,加强对学生金融职业道德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金融市场是一个非常容易孳生贪婪的场所,只有拥有良好金融职业素养的人才符合商业金融机构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金融高校应当坚持培养高品质、高技能的金融人才,使金融人才不但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具有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节操。金融从业人员只有拥有了扎实的专业技能、较高的金融职业道德才能满足当代金融业对金融人才的需要。第二,大学时期是塑造高品质金融人才的最佳时机。大学阶段,学生在年龄上的特点,使他们有着接受教育引导的客观条件,他们仍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这个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金融伦理教育,对于提升其金融伦理道德的修养,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金融高校强化大学生金融伦理教育的对策

(一)紧密结合金融学科课程,联系经典案例

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如: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证券欺诈等,不仅有违金融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伦理准则,也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大学生相关的课程中,如:证券投资学,老师在讲授课本知识金融投资理念时,可联系实际案例介绍金融伦理缺失对金融投资造成的不良影响。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更能深刻的认识到缺乏金融伦理对金融市场所带来的危害。

(二)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建设

目前,由于社会现实矛盾的影响、学校道德伦理教育的缺失和许多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导致不少大学生在诱惑与伦理道德面前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公德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个体的道德修养,将金融伦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这就要求金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应穿插金融伦理的教育,关注大学生诚信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公共道德观和科学的伦理道德观。

(三)开展金融知识讲座

金融高校可以利用在地区金融界的影响力,邀请金融界知名人士进行讲座。一方面知名人士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使宣传内容具有积极意义。丰富多彩的讲座不仅繁荣校园文化,活跃学术气氛,鼓励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等,还能让大学生轻松的氛围下接受金融伦理道德的教育,也更容易让大学生接受。

(四)加强与其他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制定保障金融伦理教育顺利实施的相关措施

金融道德论文篇11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服务必须讲求职业道德。市场经济对金融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提供优质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计划经济体制突出的林病是滋生官商作风,这种计划经济旧模式下的弊端和思潮,至今仍在影响着金融工作者的行为规范,与当今正在成长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特别是在转轨时期,由于旧有的瘤疾尚未根除,强烈的服务意识尚未确立,因而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进程,影响,全融企业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和声誉。如1993年n月2日《服务导服》报道的发生在某储蓄所一桩“取450元、等3小时、得880张钞票”的离奇事,就揭露了官商作风、刁难客户的弊端。它反映了银行业迫切需要加强对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优质服务,以适应经演分展的客观要求。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竞争必须讲求职业道德。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优胜劣汰是其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但竞争须是合法、合规、有序、正当的竞争,而不是违法乱纪、盲目、不正当的竞争,否则,就会扰乱经济、阻碍经济发展。金融竟争也不例外。主触上作者必须按金融职业行为规范来开展竞争。首先,要为国家负责。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金融法规和纪律,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因小利益(客户、银行、个人利益)损害大利益(国家利益)。其次,要为社会服务。要在执行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优质高效的服务。但是,必须摒弃那些搞储蓄大战,用变相提高利率或给予回担等手段挖墙脚,争随款的做法。这种不正当地竞争只能削弱金融服务的整体功能,使某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而绝不能维护金融秩序,促使经济发展。再次,要努力提高金融业自身经济效益。职业道德既然作为一个职业的行为规范,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循规蹈矩,而应体现在敬业爱行、忠于职守等方面,这就包括把企业的目标作为自身努力的方向和应尽的职责,按企业目标要求来规范行为、落实行动。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银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还应该包括通过合法合理积极有效的服务和竞争,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求得银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3.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素质的提高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银行素质除了反映在银行的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经营效益等方面,主要表现为人的素质,且人的素质是其中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提高银行素质关键是提高职工素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案件叠出,各类思潮纷至,对银行职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大多数干部职工经受了考验,但也有极少数人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侵袭,在经营货币这个“近水楼台”的特殊岗位上,利用手中的权利和职务之便,干起了违反银行职业道德和金融纪律的勾当,使国家信贷资金遭到严重损失,而其本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也从反面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二、加强银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多管齐下。

金融道德论文篇12

一、金融脆弱性理论回顾

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导致风险积聚,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态(伍志文,2002)。金融脆弱性理论认为金融体系本身是不稳定的,具有内在脆弱性,因此金融风险是普遍存在的,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早期比较有影响的金融危机理论有费雪(1933)的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和明斯基(1982)的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假说。费雪认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与债务的清偿紧密相关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过度负债和经济下滑引起债务的清偿。而债务的清偿会导致货币的收缩和周转率的下降。这些变化又会引起价格的下降、产出的减少、市场信心的减弱、银行破产数和失业率的上升。因此,费雪认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源自经济基本因素的恶化。明斯基对于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基于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的长波理论基础之上。他指出,正是经济的繁荣埋下了金融动荡的种子。他的基本观点是,实体经济中存在着三种筹资,即抵补性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大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人大于偿债的现金流出)、投机性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大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入小于偿债的现金流出)和“庞齐”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小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入也小于偿债的现金流出)。这三种筹资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所占比重不同:经济繁荣时期,后两种筹资比例大幅度上升,金融风险增大。伴随着借款需求扩大,市场利率上升, 企业 利润下降,市场情绪由乐观向忧虑转变并进一步向恐慌蔓延,企业倒闭,银行借款急剧收缩,从而导致资产价格的快速下跌和全面金融危机的爆发。因而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经济 发展 周期和经济危机不是由外来冲击或是失败性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而是经济自身发展必经之路。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魏波,2006),并形成了三代较成熟的货币危机理论。第一论由保罗·克鲁格曼(p.krugman,1979)首次提出,并由罗伯特·福拉德等人(r.flood和p.garber,1985)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以及一国国内信贷的无限制扩张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第二论以茅里斯·奥波斯特菲尔得(m.obsffeld,1994)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分析,认为政府对于私人部门预期所做出的反应成为危机爆发的关键因素。第三论形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许多学者跳出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代表性人物是麦金农和克鲁格曼等人。其中克鲁格曼(1998)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即道德风险起初导致过度冒险,最后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

二、对美国金融危机演变特征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分析

上述金融危机理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各类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也为我们认识和分析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脆弱性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引发金融危机的新因素不断出现,也使这次金融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

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首先由次贷危机引起。次贷危机即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从产生根源上看,实际上它是由金融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特别是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信用和监管缺失等所导致的一场货币危机、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而通过危机的扩散,目前已演变为一场系统性金融危机(即由于金融市场已经不能再有效发挥其功能,因而趋于瓦解并对实体经济可能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的状态)和全球金融危机。

(一)次贷危机本质上是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

根据上述金融危机理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和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minsky(1982)认为,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特征,它与这一制度下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有关。由于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周而复始地出现。周期性出现的新的获利机会总会导致人们的乐观预期,并促使信贷过度扩张。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压力,为了保住客户和市场,银行常常会做出不谨慎的贷款决策。krugman(1998)认为,由于政府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以及监管不力,使得银行和金融机构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根据马克思的分析,虚拟资本市场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即金融系统超常发展,就是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发生的基础和条件。上述理论正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最好映照,对本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从本质上看,美国次贷危机是投资者担心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所产生出来的信用危机,它源于次贷风险,并借助金融衍生产品的渠道进行扩散。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源于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使用从而导致房贷市场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而产生。作为主要面向信用记录欠佳、收人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提供的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次贷市场近年来迅速扩张,市场规模在短期内迅速膨胀。但是,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趋向,次级按揭贷款人心理预期与偿付能力下降出现大量违约,而其违约风险通过次贷衍生产品迅速放大,动摇了市场信心,银行纷纷收紧融资条件,借贷机构、基金公司等资金链开始断裂,导致脆弱的金融市场失控,危机最终爆发。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以制度健全、市场完善、运作规范和信用优良而著称的美国金融市场,恰恰在监管和信用方面出了大问题,整个住房市场和房贷市场各个环节充满了欺诈和贪婪 ,银行和金融机构丧失了基本的客观性和公正。

性(理查德 ·比特纳,2008)。从贷款经纪商到贷款公司,从投资银行到信用评级机构 ,从建筑商到房地产中介伪造签名、隐瞒信息、操纵和修改贷款文件、篡改信用、放大收入、评估掺水等无序运作 ,乱象丛生;降低贷款审批标准、贪婪地运用金融创新能力和过剩的流动性,疯狂的市场扩张 ,事后相互推卸责任、转嫁风险等,这一切更加剧了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从而使整个华尔街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和道德风险之中。

(二)金融危机的传染具有快速性、整体性和全球性

关于危机中“传染”的特征也是金融危机理论关注的问题 ,有人甚至认为,危机就是“传染”引起的,没有其他原因尽管这一观点没有得到多数学者的认 同,但人们对于“传染”在加剧危机形成中的作用却大多没有怀疑。综合来看危机形成中,“传染”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发挥其作用:贸易渠道、金融联系渠道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

以金融联系渠道为例。由于参与美 国房贷市场的机构和投资者为数众多,结构复杂,利益勾联,相互衔接,从而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住房抵押贷款“食物链条”和庞大的交易网。在缺乏应有的风险控制的条件下,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看到在这一危机中,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形成了一条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一宽松的住房贷款审批标准一房价下跌、持续加息一出现偿付危机;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对冲基金高比例的杠杆效应,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放大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这种远离实体经济的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及虚假繁荣,终于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从次贷领域到优贷领域,从房贷市场到整个金融市场,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美国金融到全球金融等,无一不在经受着这次金融海啸的洗礼与考验。而半年来,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金融巨头们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其速度之快 ,损失之惨,更是令人震惊。

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是,这次金融危机的传染还表现出显著的“蝴蝶效应”(即地理位置遥远的国家皆能受到金融动荡的影响)和“板块联动效应”(即在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问的传递)。除了美国、欧洲、日本等,拉美、亚洲等区域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有的国家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这反映出全球金融危机的整体性特征越来越显著,也使这场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为一场波及全球的系统性金融危机。

(三)金融危机的处理具有政府主导性和协调一致性

此次危机中,全球范围内各国强化金融领域的管制和干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它是抵御 自由市场制度不完善的必由之路。由于此次危机具有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了维护世界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稳定,美国政府及世界各国政府不得已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救助计划和措施 :接管“两房”、向 aig提供巨额贷款、改组投行、回购证券、直接注资、政府担保、联合降息、甚至国有化等,其力度之大、出手之重、方式之直接和多样 ,前所未有。而且全球联手 ,共同行动,也是史无前例。

全球金融动荡下各国强化政府干预的情况 ,充分显示了政府在拯救危机中的主导作用和协调一致性 ;另一方面,也恰恰反映了国际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缺陷和不足 ,正是这些国家为降低国际金融体系不完善带来的冲击所做的必然选择(刘立峰,2000)。

三、稳定我国金融市场体系,防范金融危机的现实思考

金融道德论文篇13

2009年2月2日,温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说了一些耐人寻味的话:“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道德,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跨越了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而这一话题在当下频频被热议,就是由于它从多层面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在各行各业中,往往是从事金融工作的人可以游走在道德的边缘,特别是在金融创新的领域。因此现今在金融学研究中提升“道德”的地位也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道德是金融的隐形生产力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良好的金融体系是形成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经济体的必要条件,它实现了资金从储蓄者向具有生产性投资机会的资金需求者手中的转移。而金融领域也是道德活动的领域,也受其影响和制约,哪怕是再优越再发达的金融体系,也离不开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首先,金融活动主体受其信奉的道德准则所支配,用于处理各种经济关系和解决各类经济矛盾。参与金融交易的人总要基于社会的道德环境,按照自己认定的某些伦理原则进行金融交易,以谋求其金融资产的理想配置,获取收益。因此,道德应作为金融的内生变量发挥作用。其次,市场经济中,主体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编织网,然而道德便成为这个关系网的连接媒介之一,如果信用和道德的媒介发生变异或断裂必然会对整个关系网产生连锁性的破坏,贯穿于金融网络之中的伦理准则在无形中确保着经济运行的效率,整个金融体系发挥的一切作用无不建立在一条道德底线之上。

因此,当人们在金融活动都自觉以道德为准则时,金融市场上的信息就更加真实可信,运行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使得交易能有序进行,发展也会加速,那么金融市场地稳定前行也就得以实现。

二、金融与道德的不和谐之音

1.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金融职业道德,就是金融从业者在从事金融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它是由多层次要求构成的规范和意识,是金融活动的命脉。金融从业人员道德缺失会直接导致金融内部的腐败,金融从业人员盲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会使得金融所具有的经济调控作用失去平衡。

近些年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运用广泛,金融从业人员凭借自身专业知识,利用金融业务的利息差、时间差、行际差等隐蔽手段谋取利润的案件也已经屡见不鲜逐,如金融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巨额公款为个人进行股票交易、利用变更电脑数据贪污或挪用公款等。金融经管人员更是可以利用自身的职位之便恶性的发放贷款、收受贿赂等从而导致国家财产损失严重。而金融从业者之所以有道德问题,归根结底可以说是经济利益与道德价值的矛盾。西方人往往追究这一问题产生根源在于委托――关系的制度约束不健全以及约束不力,却对于导致道德问题的人员品质、追求等方面因素却并无丝毫责难,这是不正确的。

2.从华尔街精英看金融职业道德

美国是当今世界金融体系最发达的国家,那么以它为例,众所周知,华尔街金融服务的操作和服务都极为复杂,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背景,缺乏金融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根本无法通过自己的准确判断来购买金融产品,因此人们购买的依据通常是对华尔街金融精英的充分信任。可是经过了重重叠叠的中间环节,被投资者和最终的投资者相互之间根本无法了解,投资者已全然不知在市场上买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市场价格也失去了传递风险的能力。此种情形下,希望就只有寄托在华尔街精英们的职业道德上了。

然而,资本对利润无限追逐的本性,造成了华尔街精英们热衷于金融创新,而花样众多的金融衍生品逐渐滋生了不可承受的道德风险。很多时候金融新工具的发明和金融从业人员对这些新发明的运用就是在试探法律的边界,如果落在合法这一边,结果就是伟大的创新;如果落在非法的那一边,则可能使人锒铛入狱。而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拿着上百万上千万的薪水,在市场持续火爆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下,更是希望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加大交易量,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利益。因为金融创新总是以规避和转嫁风险的形式出现,过度的金融创新,带来了虚拟经济膨胀,导致信用投资破裂资金断链。金融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堕落,在他们抛弃了行业自律和道德规范时,市场交易所需的公开公正也就得不到任何保障,累积起来的道德风险无疑成了滋生金融危机的酵母。

三、金融危机是道德危机的表征

现如今,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的影响已不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在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更加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更加深刻的文化系统中影响着人们的道德信仰、生活信心和精神皈依。

可以说,次贷危机就是美式道德观的一个因果报应。所谓次贷危机,即由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还款人违约,由个人信用危机诱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此次危机的爆发固然与经济周期率和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有关,但如果从道德的角度深层次审视这一经济事件,就会发现从华尔街的贪婪、到美国令人咋舌的信贷消费模式、到美国国家的强权主义和世界经济秩序的不合理以及美国对风险的高明转嫁进而将世界拖下水,这一系列行为的背后无一不涉及巨大的利益、隐藏着深刻的道德因素。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说到,“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不得不说,在危机中,人性贪欲的极度、人们手段的极致,以及个人道德的缺失和商业伦理的寡薄已经远不是少数贪婪者的问题,而沦为一个社会和时代的问题。这种道德危机的集中体现便是现代社会从个人、机构到国家对诚信商业伦理的违背,对节制美德的冷落和抛弃,及其在金融危机发生和救市过程中对风险和责任的不断转嫁的损人利己行为。

次级贷款兴起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1980、1982、1986年美国分别颁布了《存款机构解除管制与货币控制法案》、《可选择按揭贷款交易平价法案》 和《税务改革法案》 ,为次级贷款铺平了道路。1993年底,随着利率的走高,标准类贷款数量收缩,为了弥补这个缺口,经纪商和贷款公司开始创造次级抵押贷款。剖析次贷危机的过程就可观望见一幅各大利益集团连环欺诈的图象:先是商业银行给没有还款能力,信用级别低的穷人提供了住房贷款,原因是贷给信用级别低的人利率可以很高,而贷给信用级别高的人利率却较低;商业银行把所有的房贷集中在一起,产生出了按揭证券,以高利率卖给投资银行,这样一来商业银行从贷款风险的承担者变成了贷款的过手人、经纪人;而投行将这些“有毒的”抵押贷款打包证券化则是为次级贷款插上腾飞的翅膀,这就为次级贷款提供了二级流通市场;与此同时为了让投资者不心生疑惑,为次级债上了保险,保险公司在利益的诱导下,承保分担了风险。令人惊讶的是就是这些不值钱的次级债却被美国享誉世界的三大评级机构评成优质证券,而向来号称没有制度漏洞的美国监管成却成为真空,这些机构的准确度、客观性、透明度被利益吞噬得荡然无存。在一系列完美组合中,有4万亿美元的次级债、600万亿的充满“创新性”的金融衍生品卖到了全世界,造成了美国人民住房,全世界埋单的结果。金融工程真是魅力无穷,创造出来的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引用电影《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里Gekko先生的一句话:“They got all these fancy names for trillions of dollars of credit. CMOs、CDOs、SIVs、ABSes, I honestly think there's may be only 75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know what they are.”抵押贷款行业再也不是借款人和银行双向关系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而是变成了一条将所有人都席卷进来的巨大的食物链,它在短时间内可以创造出来令人忘乎所以的繁华,也会在短时间内将所有人的财富吞噬殆尽。因为整条食物链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都来自于借款人按期偿还贷款,如果借款人按期还钱,一切都很美好,所有人都是赢家,而一旦借款人没有能力如期还钱,整个资金链条立即断裂,所有人都逃脱不了损失的命运。那么,这个基础足够稳定吗?答案是否定的。在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存在着金融职业道德的阴影,而这一切都进一步地增加了次级贷款的违约风险,金融行业职业道德的缺失加速了这个这条食物链的延伸,也加速了它的灭亡。

四、金融职业道德问题的出路

如果将金融危机视为一个契机,那么它就是人们认识和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的发现机制、反省机制和纠错机制,它能促使人们审视当代社会的经济增长模式 社会发展模式和流行的道德价值观念。并且对于金融体系尚不发达的我国来说,更应敲响道德的警钟、早作准备。这中关键一方面就在于人们是否能探寻金融道德问题的理性出路。否则,金融危机只是今后仍然会发生的一个必然事件,其积极价值不会被真正发掘。

1.金融道德教育

培养金融人才应该“营养均衡”,根据一些研究表明,较为合理的比例应为:金融技能占50%、商业智慧占20%、伦理道德占20%、管理哲学占 10%。尤其在培养高级金融人才的过程中十分强调全球伦理道德教育,它比金融技能和商业智慧更重要。所以,可以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普法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和学先进、学英模活动结合起来,使从业人员学法、知法、懂法,依法办事。并且,注重开展针对性教育,如进行案例剖析等。

2.建立金融道德的运行机制

金融主体行为的约束有赖于完善的制度设计,只有在规范科学的制度约束下,金融主体才会在博弈规则中自觉放弃诸如暗箱操作、内部交易、违规放贷等不法行为。建立此项机制包括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建立并严格执行对违规经营以及形成不良资产的金融从业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并完善金融信用法律法规体系等等。它有利于金融职业道德规范在实践中落实,有利促使金融从业人员把金融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变成自己的行为准绳。

3.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

无论制度规范和道德准则设计得多么完美,都离不开监管的效力。金融自由化程度越高、危机蔓延的速度越快,监管部门的介入时机就越重要。从监管上着手,关键是要建立以政府监管为主、社会中介机构监管为辅、企业相互监督和民众参与监督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并且强化各自的监管职能。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利率自由化和汇率自由化改革,金融机构经营的范围不断扩大、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分业经营的限制逐渐模糊。金融制度变迁的过程也是风险积累的过程,那么就更需要加强监管,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五、结语

金融业对于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是金融只是实体经济“寄生行业”,如果抛开实体经济疯狂地发展金融产业,虽然短期内可以创造辉煌,但是这个辉煌只是一个美丽的幻影,迟早有一天会破灭的。美国的次贷危机之路,就是这样的典范。市场经济一定要有其道德基础,只有这样,“看不见的手”才能发挥其正常的作用,离开了这个道德基础,一切都会发生扭曲。亚当・斯密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国富论》,还为我们留下了《道德情操论》,只不过很多人忘了后者。我们需要自由,但是真正的自由不是没有节制的自由,我们在享受自由的时候,也要遵守自由的道德,承担自由的代价。

纵观现实,金融从业人员道德责任现状堪忧,加强金融从业人员道德建设己是整个金融体系刻不容缓的的需求。在市场化下,金融活动与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看似不可避免,但并非不可调和。一方面,道德可以作为金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另一方面,道德的形态反映了金融发展的状况,并且有赖于金融的变革与完善。如果能找到二者的平衡点,使之和谐发展,互促互进,那么整个金融体系将更加繁荣稳定有序,在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中保持活跃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梅世云.论金融道德风险.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