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人生价值的理论实用13篇

人生价值的理论
人生价值的理论篇1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历史相继经历了自然的或原始的、奴隶的、封建的和资本的社会形态,而对应于社会形态的演变,人的存在类型也可相继分为“自然人”、“道德人”和“经济人”。“自然人”和“道德人”这两种人已经为历史的发展所淹没。工业文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经济人”,“经济人”假设提出之初确实有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性和创造性,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弱,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但“经济人”本身是存在缺陷的,它“最小――最大”(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的思维方式、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引发生态危机,因而“经济人”也就成了“不可持续的人类”[1],工业文明时代的种种危机以及人类的生存困境都表明了这一点。在这一时刻,历史呼唤着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需要新的人格模式的确立。

一、生态人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对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时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托马斯・伯里将其称为追求生态文明的“生态时代”,[2]而总书记在作十七大报告时,也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尖锐的对立不同,它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协调、良性循环,并以此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类型,也需要一种新的主体承担者,以此表征、创造和建设新文明,我们将这种人类存在的新形态称为“生态人”[3]。

(一)“生态人”概念的界定

“生态人”是与“经济人”相对应的,与“经济人”相比,它是一种更加符合人类本质的理论设定。“生态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人”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还追求个人与他人、人类自身的完善,这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中的人,是“理性和谐人”的代名词。狭义的“生态人”是指单纯的环保人,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既不主张这种完人,也不主张单纯的环保人,我们所指的“生态人”重点应该突出的是其对“人与自然平衡的向往”,毕竟生态危机是当代社会所有危机当中最为根本性的,同时,它也应把社会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完善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因为“对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是分不开的”[4]。由此我们可以将“生态人”定义为具备生态意识,并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能够做到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约束个人与集体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个人或群体。“生态人”既可以指国家,也可以指政府、企业和个人。

(二)“生态人”的价值观

“生态人”并不是从纯粹的功利角度来阐述人对自然的依赖性,而是更加强调从人的本质内涵来诠释。在“生态人”的观念中,生态问题的解决不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某一特定阶段上用来应付特殊生存境遇的权宜之计,而是一种根本的生存原则,因此,“生态人”除了具备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等生态意识外,还应具有以下价值观念:

1.具有整体论世界观或生态世界观范式。与传统的天人对立、人与自然的掠夺观不同,“生态人”抛弃了近代以来机械论世界观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以有机系统论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人――自然――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系统整体,其中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普遍的联系中,认为人和其他生命一样,只是生态系统这个有机网络上的一个网络点,人类生命的维持与发展要依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人与自然之间不是单项的、因果的关系,而是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2.树立生态安全观。“经济人”只注重经济利益,无所顾忌地掠夺资源,而“生态人”将生态安全放于首位。生态安全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它是指“在地球几十亿年漫长的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生物必需的特定气候、温度、湿度、光照通量等生态参数处于稳态时的状况”。“生态人”能够意识到失去生态安全的最大效益是虚假的,因而在决策时将生态安全置于首位,如果其行为危及到生态安全即使利益再大也要放弃。

3.拥有生态善恶观。生态善恶观是“生态人”的核心,生态善恶也即生态道德,它扩展了传统道德的界限,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使人们以道德理念去维系生态平衡,树立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因而对人类具有更大的约束力。当有了这种善恶观时,就会把保持生态平衡作为个人的一种人生责任,当其行为有利于生态平衡时感到高兴,而对破坏生态、伤害生物的行为则感到悲哀。

4.主张环境公平、正义观。环境公平是针对环境伦理的缺陷而提出的,但它也同样是“生态人”坚持的一个准则,环境公平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尽管我们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环境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不同的阶级、群体对环境会有不同的诉求,因而其利用自然的权利、履行环保的义务也应有所差别”。环境正义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实现环境资源所有权与享有权分配方面的公正,应承担环境责任方面的公正,最终达到环境权利、环境责任和环境义务的统一。

5.推崇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相协调的发展观。“经济人”以高耗费、高污染的方式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生态价值、生态效益和社会和谐,这是一种片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生态人”则不然,“生态人”是以全面的、整体的视角来审视问题,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的统一,追求包括经济持续增长、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和谐有序在内的综合效益。

以上只是对于“生态人”价值观的一个简要陈述,并不能表明其全部内容,并且在不同的社会状况下,出于不同的立场和主体利益的差异,对于“生态人”的内涵及其特征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重视生态观念和生态保护是共同的。

二、“生态人”理论的当代价值

“生态人”假设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经济发展遭遇瓶颈的时刻,对于我们走出发展的困境具有极好的启示。

第一,“生态人”价值观对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维护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代的生态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膨胀所引起的,而“生态人”坚持一种人地和谐的自然观、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在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谋取个人利益,因而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同时,“生态人”的观念也有利于平息环境伦理学内各个流派的争论,“生态人”并不像“动物权利论”、“生态中心论”等流派那样在某些问题上展开论辩,它从人的本性出发,提倡一些更易于理解的观念与普遍的价值观,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和传播。

第二,“生态人”的观念深化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是人的发展中的一个更高层次。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发展三阶段”时并没有具体展开,只是抽象地将其描述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生态人”理论恰好弥补了这一缺失,是对人性的更为具体的描述,而它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公平与正义”、“重视人的需要的满足”,也为引导人们如何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维和方向。

第三,“生态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支撑。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实现从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到产业结构、经济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摈弃铺张浪费现象,坚持实用节约的原则,要求社会的经济生活以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共赢,而这一切恰好是“生态人”的利益目标和价值取向,是“生态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生态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互为目标、互相促进的。

第四,“生态人”的观念有利于推动当代的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当前,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沿袭多年的GDP政绩考核方式;按行政区划管理生态,破坏了生态本身的统一性,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利益盛行。因此,政府作为“生态人”必须推进体制改革,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建立生态管理制度;将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的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依法保障公众在环境事务上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力求对极具整体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统一而有效的保护、管理,努力构建“生态型政府”。

总之,“生态人”理论作为一种崭新的价值体系,在当代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但它本身还不是十分完备,还有许多缺陷和不足,在如何实现从“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过渡上还存在着许多障碍,这还需要理论界、知识界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徐景安.你的选择与中国的未来[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

[2] 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 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押评论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人生价值的理论篇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是:第一,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创造价值的惟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第三,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第四,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低’,努动价值论的历史贡献在于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揭示了商品的价值只能来源于劳动,而不是别的生产要素。

劳动价值论的不足在于不能合理解释为什么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财富)的增加与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之间的矛盾。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有这样一些论述:“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地变动。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由此就会使得人们对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感到难以理解:第一,生产力的提高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量,那么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能够创造较多的价值量就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为脑力劳动实质上是一种生产力更高的劳动。第二,既然生产力的提高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量,那么劳动者也就没有要求减少劳动时间和提高工资的理论依据,而这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工人劳动工作日的普遍缩短和闲暇时间的日趋增加是相矛盾的。

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们先要回顾一下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背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之时正值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发展高涨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际,马克思是在深人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后,从资本主义的细胞—商品人手,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繁荣”的表象所掩盖的真实面目是资本对劳动的残酷掠夺,由此得出了产生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劳动价值论的创立正是对劳动与资本这一被扭曲关系的复归,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预言了劳动支配资本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劳动异化的复归只有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二、劳动价值论假定前提的内生化:使用价值量的生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建立的假定前提是劳动力的价值不变,我们可以从《资本论》第一卷中找到佐证。“和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要素。但是,在一定的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必要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是一定的”。助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可以归结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总和,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只有这样,这种独特的商品占有者的种族才能在商品市场上永远延续下去”。马克思作这样的抽象是符合科学研究方法的,而且,从静态看这种假定前提也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的,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资本雇佣劳动”占统治地位,资本家与工人所处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并不是其真实价值的反映,但从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看,如果我们仍然把这种假定前提当作不变的教条就容易栓桔劳动价值论本身的活力。

马克思在区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时,已充分肯定了脑力劳动(即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增加商品的价值量,因而劳动力的价值从长期来看是一个变量,这是因为:首先是外在因素的作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是变化的,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用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是不同的,这种变化规律将在后面生产力与价值量的关系中进一步讨论。其次是内在因素的作用,劳动力价值随着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转化,劳动力价值构成中科学技术因素贡献的增加,即“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又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因此,这种教育费用—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劳动力的价值=劳动者本人及其供养家属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的教育费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的技术不断被应用于生产中,劳动者要适应新的生产技术要求,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这意味着劳动者用于教育的费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教育过程本身就是劳动力价值结构由提供简单劳动向提供复杂劳动的转化过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论断,科学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要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科学的物化,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与诸要素结合,即与劳动者结合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劳动技能,与劳动工具结合改进劳动工具的生产效率,与劳动对象结合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从而实现科学价值的转化。马克思只是定性地研究了科学技术(知识)的进步对劳动力价值的影响,真正定量地研究科学技术与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关系则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以后才得以日趋完善的。1960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主要是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涨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1964年,贝克尔发表了《人力资本》一书,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1988年,卢卡斯在((论经济发展的机制》的论文中引人了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一个以人力资本理论的外部效应为核心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卢卡斯模型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使生产具有递增收益,而正是这种源于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的递增收益使人力资本成为增长的发动机。这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了劳动力价值呈现增长的趋势,也是对劳动价值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因此,并不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过时了,而在于我们把适用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假定前提作了不加限制的推广,其结果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对劳动价值论建立的假定前提进行修正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所以,笔者认为用劳动力价值随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增加代替劳动力价值不变的假定前提,劳动价值论就能合理解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三、内生化模型的验证:价值f与使用价值量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价值量的大小由劳动新创造的价值量与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量决定。如马克思所说:“在同一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种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值。’,叼酥格斯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加人商品的总劳动时间,即过去劳动时间和活劳动的时间”。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由两部分构成,即活劳动(可变资本)追加的价值和生产资料(不变资本)转移的价值,对于活劳动随生产力的提高而在增加商品价值量中的作用在上文中已从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得到了验证。以下我们讨论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过去物化劳动(生产资料)部分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马克思说:“生产资料转给产品的价值只是它作为生产资料而失掉的价值”,“如果他本身的劳动生产率发生了变化,提高了或者降低了,那么,他例如一个劳动小时纺的棉花就会比过去增多或减少,与此相应,他保存在一个劳动小时产品中的棉花价值也会增多或减少。但是不管怎样,他两个劳动小时保存的价值总是一个劳动小时的两倍”。这就是说生产力的提高,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能增加转移物化劳动的价值量。恩格斯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劳动的份额减少,过去劳动份额的增加,但结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减少;因而,所减少的活劳动大于所增加的过去劳动。体现在商品价值中的过去劳动—不变资本部分一一部分由固定不变资本的损耗构成,一部分由全部加人商品的流动不变资本—原料和辅助材料—构成。来自原料和辅助材料的价值部分,必然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因为就这些材料来说,这种生产率正好表现在:它们的价值已经下降。另一方面,劳动生产力提高的特征正好是:不变资本的固定部分大大增加,因而其中由于损耗而转移到商品中的价值部分也大大增加。从恩格斯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其仍然是以劳动力价值不变为假定前提的,显然,在短期内可以作这样的科学抽象,但从长期来看对假定前提必须作严格的限定,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取决于商品的价值构成中活劳动的新增价值与转移不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消长关系,只有在“由于活劳动的减少而减少的价值部分必须抵消一切增加的价值部分而有余”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才会减少,但这只是竞争的手段之一—降低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获得超额利润。而市场竞争的另一个更主要的方式是通过采用新技术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品种、性能等,加速老产品的无形贬值而获得超额利润,在此情况下新产品的价值量必然比原来同类老产品的价值量要大。也就是说,在生产资料价值不变的情况下,新商品中转移的物化劳动的价值量因生产力的提高而增加。

不变资本(生产资料)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商品价值量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一步分析:一方面,商品的价值量是其满足人们(生活必需品的)效用大小的量度,而商品效用的大小受资源的稀缺性的制约,因此,人口数量的绝对增长率大于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实际增长率时,在人们的实际需求大于有效供给的压力下,生活资料的客观效用价值必然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改变,从为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消费向以满足人的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消费转变,消费结构的升级,则意味着消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量增加。由此得出,生活资料的价值量也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

人生价值的理论篇3

论文 关键词:生态文学 人的文学 生命的文学 生态责任 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和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是生态文学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生态文学有着积极参与现实的姿态和内在的伦理价值诉求,所倡导的“生命的文学”观念是对“人的丈学”观念的修正和超越。所以,生态文学的生态主体性及生命的主体性,将其道德关怀由人及人性的关怀延展和超越到整个生态及 自然 生命的关怀。生态文学的现实语境决定了它理应自觉地反行其“生态责任”并自觉承担其“文明批判”的重任。生态文学在

世纪之交,国内文学界掀起了一场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热潮。综观众多学者、专家的论述,大多是谈论它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一些批评原则;或者持相反意见,对其“生态中心论”进行批评,而较少关注生态文学的写作现状及其内在伦理价值诉求。显然,在生态文学热潮中,生态文学的写作远远滞后于理论探讨。而“之所以会出现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繁荣,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实的、而且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繁荣,是人类减轻和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表现,也是作家和学者对地球以及所有地球生命的深深优虑在创作和研究领域里的必然反映。”阳因此,生态文学一开始便以一种积极的现实姿态参与着

生态文学毕竟还是文学,在其生态伦理道德语境中,对生态、生命理想状态的文学畅想仍是其自觉的伦理价值诉求。因此,“生态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达人类与 自然 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预测人类未来的文学”所以,在文明与文化的批判中,生态文学不仅要心怀地球、放眼宇宙(毕竟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全人类的危机,缓解和消除它,需要全人类的合作与共同努力),还要在更大限度内表达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张扬新的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畅想生命美好的未来。

生态文学所倡导的“生命的文学”观念,不但有其内在的价值诉求,而且外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文学的现实存在形态。也就是说,从“人的文学”到“生命的文学”这一文学观念的转变,必然地要求我们的作家改变固有的写作模式,开始真正意义的生命书写。在文学的 历史 长河中,虽然不乏对自然物的歌咏和赞美、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典之作,而且也或多或少地体现出生态意识。但总体而言,他们不是为了自然而赞美自然,不是为了生命而礼赞生命,也并非真正为自然物的伤痛而哭泣。他们的立足点仍然是人,自然仍旧作为人的背景而存在。因此,他们很少有自觉意义上的生态思想和生态书写。王诺在《欧美生态文学》中认为,如果文学仍然以人为中心、以“我”(作家)为中心来展现自然与人的关系,就必须排除在生态文学之外,因为他仍然属于“人的文学”,仍然是“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仅仅当做工具、途径、手段、符号、对应物等等,来抒发、表现、比喻、对应、暗示、象征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这可以称为文学领域里的一种自然的人化或人的自然对象化。m(t)(ps-9)应该说,面对严峻的生态现实,我们有不少作家愤然举笔,真实记录着触目惊心的生态惨状,为民族生存环境的岌岌可危而忧患,如郑义的《

人生价值的理论篇4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

从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宗旨开始,人的发展问题就成为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康德在《纯粹理论批判》、《实践理论批判》等著作中对人类的认识能力进行了系统客观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强调个人道德自主、个性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重要性。黑格尔在《美学》中认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的本质,研究了人的发展规律,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论述是融入其全部著作中的,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整个形成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就需要对其著作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崇高命题。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从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开始思考人的自身发展问题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人的异化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这一阶段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启蒙阶段。接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站在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人的本质、人的现实性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又系统的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论的形成阶段。此后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境界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现实,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提升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人的能力,不断丰富人的社会关系和不断完善人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人在社会中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已经升华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结合社会形态来考察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艰巨的社会历史过程,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前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前资本主义阶段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阶段,“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1]资本主义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在具有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趋势的同时,人本身片面化”。[2]共产主义阶段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

同时马克思从人的本质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丰富的、多层次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人的需要、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个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一是指人的需要和个性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任何否定人的正常需要的行为都是违背人性的,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的丰富和发展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人的个性是指人的主体性的个性表现,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标准。二是指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中,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充分丰富和全面占有。因而,在其本质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也就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发展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各种关系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三是指人的劳动和能力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人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马克思所讲的自由活动总是与创造相联系的,自由活动是“完整的主体”的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的创造性的生活表现。马克思认为要使全面发展的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 [5] 人的能力是包括多方面的素质的综合,是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的均衡发展的有机结合。 同时人的自由发展意味着每一个人的发展会呈现差异性和独特性。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目标引领

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这种目的的一个基本途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的特征使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新的时代特征。2009年赵迎欢等通过对沈阳部分高校的调研数据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崇尚理性、追求新潮、尊重知识、乐于交往、心系国家。[6]但大学生在表现出以上积极特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特质,主要是多样化思潮引发部分大学生出现迷失和信仰危机,多元利益需求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拜金主义的思想,安逸的生活环境造成部分大学生能力缺失。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成才的目标引领

高等教育的价值有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种选择,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由于受到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很长时间内从国家和社会需要来设计高等教育的目的,强调个人的发展服从于社会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从个人需要和发展来设计高教育的目的,把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统一起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此指导下,高等教育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成才的内容引领

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的认识也出现过偏差。

一是对大学生成才内涵认识的片面性,由于在基础教育环节的应试教育的导向性影响,社会对于大学生成才简单的理解为大学生对于科学文化课程的掌握,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能力、实践能力要求较低,直接导致大学生中出现部分“高分低能”、面对挫折承受能力差等情况。

二是对大学生成才的主体性认识不足,在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课程设置中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在课程教学中多采用说教与灌输的方式,在学生管理中强调规则和服从。导致部分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成才最重要的是要理清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按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可以概括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使其成才后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二是能力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应当学会知识技能,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成才的路径引领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成才提供了实现途径。

1、加强价值观的引导。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人不仅指单个人的发展,而且指每个人,任何人,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人才可以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人类全面发展的梦想才能得以实现。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一条件的,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但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政治文明程度等仍需极大的提高,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因此必须加强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另一方面加强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发展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在劳动中人处于主体地位,同样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要求满足人的需要、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自觉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分析教育形式,了解教育对象,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从全体大学生的切实需要和现实愿望出发,即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十分注重大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大学生主题地位要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培养机制、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

在培养机制上,一方面根据时展和社会需要科学设置学科专业、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选择性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育方式上,根据高等教育所处的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不断创新高等教育的方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潜能。

在教育内容上,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扩宽教育内容。

在教育管理上,为大学生成才构建成才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各项制度约束转换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自觉。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在校期间社会关系简单,交往面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扩宽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主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得认识、提高认识,反过来再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中也要求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通过基地建设、经费支持等方式调动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4、提高综合能力。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也是终极目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包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要求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广泛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掌握先进的只是和技能。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能力,大学生成才就是要成为先进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推动者,大学生要在学习中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通过参加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科学研究项目、专业技能竞赛等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善于沟通,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调整自己融入社会,有效利用环境、创造条件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增强其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本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版第30卷[M].北京:人人民出版社,1995:40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8

人生价值的理论篇5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的总和[1]。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主要内容。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

一个越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人们就越是心齐气顺,社会也就越安定有序、繁荣发展,这正是我们所希冀的[2]。

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人文关怀除了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人格完整以外,还明确地把人文关怀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既扩展了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又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的养成与道德品行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充分认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1.当今社会的时代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

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里哲学论文,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多样的国内环境条件下,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必定随着环境的复杂化呈现多样化,同时价值观的挑战也日趋激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加强心理疏导,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从单纯的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兼顾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综合教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进步注入了活力,社会的不断进步给国家带来了经济建设和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 作为社会个体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而高校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遇到的问题和随之产生的困惑也越来越多,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面对众多的思想包袱和心理压力,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应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转变观念,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效果,这样才能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指导、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疏导,才能帮助他们又好又快地成长与发展。

2.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马加爵的悲剧在于,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却是一个没有受过真正教育的人。各阶段教育责任的无限推迟,无疑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一大隐患。事隔三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赵承熙疯狂射杀32人,惨案震惊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问题,而且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关注因思想问题而引发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事过境迁,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停滞。我们应当正视问题的严重性,当今中国的教育家业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但是迫于社会环境的压力,就必须不断地把教育的责任往后推迟,以致造成马加爵之类的悲剧。可见人文关怀还存在不足,而关于心理疏导也还没有落实到位。

二、贯彻落实“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精神的有效途径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教育工作者要在管理制度设计、管理过程工作、学生管理体系和提高管理队伍素质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3]。

1.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要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使思想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相互促进。使得高校大学生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大学的心理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各所高校纷纷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课程等等哲学论文,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意识、身心和谐的健全人格。

2.在管理过程中,彰显人文精神 ,体现人文关怀

高校是人类文化的沉积汇聚之地,经过历史的积淀、扬弃、凝聚,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并透射出其独特的感染力和强大的凝聚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召唤广大学生,由此也成为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着巨大的作用。好的文化底蕴可以引导他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在为祖国和民族的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以实现学生管理工作和谐的人文环境。

3.完善对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机制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监测、评估和预警工作,开设专业课程,设立针对心理咨询的系或室,或将这方面的工作应明确给已设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或教育部门与教师负责,对这方面的工作确定具体考核目标。建立健全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加强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 加强学校的“两课”教育工作,对“两课”教育明确提出实施对大学生予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的使用。

[参考文献]

[1]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维度[N]. 光明日报, 2001-02-06.

[2]唐新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极爱强人文关怀[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

人生价值的理论篇6

    1.2全身性及局部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交感神经反应性增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RAAS)激活,尤其是心肾血管局部RAAS激活,对老年高血压的形成机制产生重要影响。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通过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介导一系列病理生理效应,如血管收缩、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增殖、血管壁纤维增生,促进血管弹性功能减退。AngⅡ也可介导血管壁炎症反应和脂质氧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5]。RAAS激活增加醛固酮合成和活性,

    1.3肾血管阻力增大、肾脏滤过功能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血管阻力(renalvascularresistance,RVR)增大。研究显示,在60岁以上未治疗的ISH患者中,脉压越高,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越低,提示脉压升高可能对肾脏血流动力学和肾脏功能存在影响[6]。肾脏容量调节异常对老年高血压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GFR降低和有效肾血浆流量(effectiverenalplasmaflow,ERPF)减少可能促使局部RAAS激活,使近端肾小管钠重吸收增加,导致容量负荷增高和盐敏感性高血压;肾脏滤过功能减退、利钠物质生成减少以及肾内Na+/K+-ATP酶活性降低可减少钠排出,加重全身性钠负荷;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钠负荷增高,通过钠-钙交换机制增加平滑肌细胞内钙负荷,促进总外周血管阻力进一步增大[7-8]。

    1.4动脉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动脉压力感受反射是维持短时血压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要机制。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的衰退对血压调节和血流动力学状态将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显示老年ISH患者较血压正常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9],从而增加血压变异性,易致血压波动,并在部分患者中诱发或加重体位性低血压。总之,老年人血压升高和维持机制中,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环节是大动脉弹性减退和全身性动脉硬化导致的总外周阻力上升、全身和局部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及肾脏水盐平衡调节障碍引起的容量负荷增高,并促使外周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超载,而后者可以使总外周阻力进一步增大。

    2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特殊性现代降压治疗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控制血压达到有效降低总体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目的。获益的主要来源是有效降低增高的血压。从目前众多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来看,不同降压药物或联合方案在特定人群中表现出的降压效应和对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除了药物或治疗方案本身对血压的控制能力可能存在差异之外,更主要的是与患者自身血压升高和维持机制的特点、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或合并症情况以及药物对心血管结构和功能产生的长期影响有关。针对老年高血压病理生理特点以及升压和血压维持机制的特殊性,适宜的降压治疗方案应立足于改善老年患者心脏和外周血管顺应性、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靶器官,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同时应着眼于改善全身及局部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尤其是抑制心肾血管局部RAAS激活,改善肾脏对水盐平衡和容量调节的作用,从而降低老年高血压发生机制中具有特征性的钠负荷增高尤其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钠钙负荷,降低外周阻力。老年患者血压自身调节能力减退,血压波动性增大,降压方案尤其应关注血压的稳定性。平稳、和缓、持久控制血压,降低短时和长时血压变异性,避免不适当的治疗增大血压波动是老年高血压治疗的基本策略。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同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大差异,从而对患者坚持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和持续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老年患者而言,优化治疗方案是实现降压达标和改善心血管预后的基本途径。

    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噻嗪类利尿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优势近年来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进行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所采用的降压药物大多是钙拮抗剂、RAAS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或以上述药物组成的联合方案[2]。ARB和噻嗪类利尿剂的降压机制符合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病理生理和升压机制特点,在老年患者中,其降压作用明显,保护靶器官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证据明确[10-11],这两类药物的联合亦成为多项高血压指南推荐的优化联合方案之一。

人生价值的理论篇7

一、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及其统一性探究

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是价值也即财富的不同度量,也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劳动价值论是用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解释并度量商品的价值及其形成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重点是由此引出的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也为按劳分配提供了理论基础。效用价值论用商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或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解释商品的价值及其形成过程。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效用价值论尽管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但它易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的特点仍被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所广泛采用。要素价值论认为价值由不同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等)共同创造,它既是按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也与产权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尽管三者的理论基础不尽相同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但许多学者在对三者研究的道路上已经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对要素价值论却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见解。

学界多运用比较法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同时进行研究,通过比较两种价值理论的区别和联系阐明两者的统一性问题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向国成(1995)认为价值是劳动耗费价值对效用价值的关系,两者能够进行理论综合。[1]他认为对商品价值本质的认识要借助哲学价值理论从“关系”的角度去理解①[1,64],在需要计算价值量时才需以某种实体作为计量价值大小的单位。他指出马克思关于机器磨损的论述中已经包含了效用对劳动价值量起折算作用的思想,并总结出公式 ②解决了机器无形磨损论述中的矛盾。宋波(2001)认为劳动时间就是历史时间,经济发展的长期演进趋势就是由单位产出劳动时间下降和边际效用递减共同决定,历史时间本身的推进会显露出两者的综合和统一。[2]文章从《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发③ [2,65],通过具体数字和图表例证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的关系:价值决定效用,效用制约价值。价值与效用的源泉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并且也是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统一的基础。白暴力,张栋(2006)证明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统一性,说明了边际效用的度量可归结为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文中运用边际分析法了社会总效用量与社会总劳动消耗量在总量上的统一、商品的边际效用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个量上的统一,证明了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统一的。并在两种价值论统一性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劳动价值理论及其作为社会经济结构分析基础正确性的结论。许有伦(2006)提出揭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新的商品价值理论的关键,他认为尽管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有许多不同,但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在对商品使用价值源泉的认识都是相同的,对商品价格的认识上也存在相同之处。[4]在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统一的基础上,董德刚(2005)又进一步提出与要素价值论结合的观点。他认为应当综合考虑劳动和资产等客体因素与社会需求这个主体因素对商品价值的作用,既要肯定劳动的作用又要承认资产的作用,既要考虑客体因素(劳动和资产)又要考虑主体因素(社会需求),建构“系统价值论”。[5]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既取决于商品本身所包含的劳动和资源,也取决于它对消费者的效用,是客体因素与主体因素的统一,并提出了“系统价值论”商品价值公式:商品价值=商品效用÷(劳动+资源)。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的统一性是具有理论依据的,寻找三者的共同点可以实现新的价值论的突破。

二、劳动价值论是价值论创新的突破口

在论述这个问题之前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研究内容是时间的经济价值,但本文的研究不属于时间经济学 的内容而是在价值论的讨论范畴。因此,本文不赞同时间经济学将时间的机会成本作为时间价值 的观点。笔者认为时间价值论中的时间内涵同劳动价值论一样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的,作为价值的度量它具有绝对性,不能用耗费单位时间所损失的货币收入衡量。经济发展越来越体现对人文关怀的诉求而不再是单纯地追求财富,对价值的讨论只有落实到人的层面上才能真正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价值的讨论必须要有“人”的因素,这也是本文以劳动价值论为出发点的初衷。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时间观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体现的时间观思想正是本文进一步研究时间价值论的出发点。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时间论析是劳动价值论重要的理论资源,李瑞娥等人(2004)从时间尺度、时间价值、时间节约、时间分配和未来时段五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时间论析和时间思想。[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人的实践活动是理解经济学时间观的支点。[7]首先,从经济实践客体的角度分析,时间是作为物的形态存在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出:“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而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8,53-54]价值量的衡量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凝聚在商品中以物――也即经济实践客体――的形态存在。其次,从经济时间中介的角度去看,马克思把经济学时间观在经济制度运行的微观层面上划分成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宏观层面上则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再次,马克思时间观的分析重点是经济实践主体,他指出:“劳动时间的每个相应部分由一个必要劳动时间和一个剩余劳动时间构成。”[9]劳动时间体现的是对劳动的人的关怀,因而对价值的剖析能够深刻地揭示出经济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关于劳动、时间与价值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这里,“无差别”既是商品交换的基础更是研究商品价值的基础,商品之所以能交换就是因为这种无差别的“等量的共同的东西”[8,49-50]。“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8,50]马克思认为这种原子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即抽象劳动,而具体劳动只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不生产价值。其中体现的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便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理论。笔者认为,一方面,马克思对商品交换基础的发现,以及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论述无疑是正确的,并且劳动价值论所体现的对人的尊重也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另一方面,将具体劳动剥离出来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已经不再是“无差别”,仅仅把抽象劳动作为价值的唯一来源的价值论应当称作“抽象劳动价值论”是不能称之为“劳动价值论”的。因此,笔者认为商品中“无差别”的“原子”应当是劳动时间而不是劳动,也就是说,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

首先,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没有违背商品交换的“无差别”前提,它比以劳动为尺度更能体现“无差别”,能更好地反映价值的本质。一方面,劳动本身可以“无差别化”,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只要劳动就会在该段时间内创造价值。以劳动时间为尺度尽管弱化了劳动的二重性,但能够对价值进行目的性更强的研究。另一方面,时间本身比劳动更具有“无差别”性,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10]商品作为客观物首先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并且时间比空间更能代表所有事物的无差别同质性。也就是说,商品是一种具有价值的特殊空间和时间存在,劳动时间作为一种特殊的时间形式更能够体现其本质。其次,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能够体现价值与稀缺性的关系。西方经济学认为,事物具有价值是因其稀缺性或相对的稀缺性,供求理论便是在这个思想上构建的,尽管混淆了价值和价格,西方经济学对价值和稀缺性的观点却是值得肯定的。客观说来,如果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有适当的物质条件劳动都能够循环再生,不存在稀缺性的劳动(不同于劳动力短缺)不能通过这方面体现价值。但是时间却是人最为稀缺的资源,这是由生命规律客观决定的,时间的稀缺性正是价值的来源。再次,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的价值规定与价值量规定在逻辑上更为紧密。从逻辑角度来看,越符合简单逻辑的理论越易理解并且越具有合理性。马克思对价值和价值量的论述用简单逻辑表达即是:价值是劳动,价值量是劳动量,而劳动量用劳动持续时间计算,所以价值量是劳动时间量。这其中需要进行劳动量到劳动时间的转换,这样虽有其合理性但是否是等价转换还有待商榷。而价值是无差别人类劳动时间的规定的简单逻辑是:价值是劳动时间,价值量是劳动时间量。这条逻辑线中间不需要任何转换,因而使得价值和价值量的规定在逻辑上更为紧密。综上所述,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能够更好地体现价值的“无差别”本质,能够更好地体现价值与稀缺性的关系,能够使得价值和价值量的逻辑关系更为紧密。

以上对价值的讨论中,时间始终与劳动结合在一起,都能够在各自的理论框架内反映出经济学的人文关怀,充分说明了以劳动时间为规定的时间价值论和以劳动为规定劳动价值论是紧密联系的。比如,两种价值论中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关系是一样的,复杂劳动仍是简单劳动的倍加,其换算关系依然是人们在长期交换中通过反复比较换算自发形成的[11]。但是笔者认为两种价值论还有着本质的区别,最主要体现在对劳动的理解上。在劳动价值论中,劳动是价值的本质,商品中凝结的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在时间价值论中,笔者认为劳动时间是价值的本质,商品中凝聚的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人类的时间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不再是价值源泉而是创造经济价值的唯一手段或方式,只有通过劳动,时间付出才具有经济价值。

3.时间价值的测度

笔者认为时间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中对时间价值的规定相同的,都是用价值量进行测度,只不过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涵义上有细微的差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规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8,52]而时间价值论中具有更丰富的制造内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或消费内容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由于时代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当代社会的许多特殊商品并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如虚拟商品。尽管没有使用价值,诸如虚拟商品等的新型商品仍旧凝聚了无差别的劳动时间是经济市场的消费内容,因此符合价值内容的要求。

三、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中的时间内涵

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还没有对于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中时间内涵的著述,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提出的几点拙见能够得到各方面的批评指正,在研究价值论的道路上相互探讨。

1.效用价值论的时间内涵

效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人对效用的主观评价,传统西方经济学多用效用函数对其进行描述,但是长久以来没有在效用的测度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笔者认为,效用本身不会生产价值,但效用的价值可以依据商品中凝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进行判断。如前文所言,时间是人最为稀缺的资源,商品的效用能够通过节约而等效延长消费者的生命,宋波(2001)也提出计较劳动时间(时间节约)是经济社会的真正内涵的观点[2,67]。消费者对某一商品和生产该商品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和具有相同的效用评价。因此,在不考虑使用价值区别的前提下,商品间的效用可以通过生产该商品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小进行比较。通常情况下,商品的效用同品质成正比,而品质与商品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成正比。因此,商品的效用同商品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测度是符合生活经验的。

2.要素价值论的时间内涵

与效用价值论一样,要素也不是价值的来源,要素的价值也必须通过与其等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测度。土地和资本作为物质要素是物化劳动时间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土地和资本是生产价值的必要条件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却不能作为充要条件说明土地和资本能够生产价值。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作为人特有的资源在运用的时候必须付出劳动时间,价值的来源也是劳动时间,不能因为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的表象掩盖了劳动时间这一价值的真正来源。总得说来,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核心是对物化时间的所有权,进而占有生产要素本身的价值,正是这种所有权下的价值占有导致了生产要素能够生产价值的错觉。

四、时间价值论的意义

本文的内容是对时间价值论的讨论,重点是对价值和价值量的规定。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与人类劳动时间无差别,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时间价值论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或消费内容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劳动价值论为出发点,确立时间价值论的新思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时间价值论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合理“扬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时俱进的体现。时间价值论不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否定,相反,时间经济学是在汲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其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价值是劳动时间的论断与劳动价值论一脉相承,都是关于蕴含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价值的合理理论。第二,时间价值论的时间内涵能够为分析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提供合理的依据。效用和要素不生产价值,学姐对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在价值生产上一直存在争议,以劳动为出发点对另外两种价值论进行合理的解释均有难度,但时间价值论比较合理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将效用和要素统一划归到劳动时间进行等价度量。第三,时间价值论的核心是人,体现了经济学的人文关怀,符合经济学发展趋势。自近现代以来,全球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经济的关注不再仅仅是对财富的追求,更多的是谋求与自然和自身的协调发展。时间价值论突出了人的价值,体现了经济学的道德一面,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由于学识和眼界受限,笔者在对时间价值论考量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冀藉此能够为价值论的研究提供一些浅拙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向国成.价值是劳动耗费价值对效用价值的关系――对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的综合[J].当代经济科学,1995,(05):61-71.

[2]宋波.劳动价值和边际效用在历史时间中的共同递减趋势论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综合统一[J].南开经济研究,2001,(02):64-68.

[3]白暴力,张栋.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统一―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100年的弯路[J].财经科学,2006,(08):91-96.

[4]许有伦.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辩证关系――与卫兴华、晏智杰教授交流[J].经济评论,2006,(03):14-17,24.

[5]董德刚.从单一要素价值论到系统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的创新[J].求索,2005,(01):56-58.

[6]李瑞娥.时间价值的升华:从马克思经济论析中的时间思想到当代时间资源的拓展[J].人文杂志,2004,(03):77-81.

[7]范冬梅.马克思经济学时间观的当代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5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6-57.

[11]李朝林,王永年.政治经济学原理新教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33.

注释:

① 原文P64:“哲学价值理论认为:(1)对价值的认识,必须以主客体关系为依托,以主客体关系中人的本质和内在规定性为依据,为尺度。需要、劳动、社会关系都是人的本质或内在规定性。(2)客体是否有价值,取决于客体是否按主体的内在规定性来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对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具有肯定、促进作用。(3)在主客体关系中,主客体相互作用,存在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两种趋向,价值就存在于这种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这三点对于分析交换关系中的商品价值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② 其中,、分别代表A、B的社会劳动耗费价值,、别代表A、B的效用价值,代表以劳动耗费价值量为计量单位的A的价值量。

③ 原文P65:“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首先提出了被学术界称之为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创造某个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第三卷中又提出了被称之为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限制,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上生产同类产品的单位劳动消耗,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按照社会需求总劳动时间分配到部门的劳动消耗总量……”

人生价值的理论篇8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22-03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体系中最重要的基本经济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边际效用价值论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价值理论,从而也成为两大经济理论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演进和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如何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基础上,比较客观地看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在新的情况下加以创新发展,学术界进行了长期而热烈的讨论。

一、学术界对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种态度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是经济理论发展的需要,更是改革实践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改革实践的推动下,获得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但相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价值理论仍然显得“滞后”。相对抽象的理论与具体、复杂的实践,使人们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条、僵化地认识和理解劳动价值论。有的学者无视马克思经典论著100多年的历史,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现实,无视我国市场化取向改革过程中业已出现的产业结构演进、阶层分化和利益结构的变化等新动向,无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结合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仍旧把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教条化地理解,并作为理论研究的唯一依据和评判改革实践的唯一标准。凡是不符合他们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便认为是错误的,凡是与经典论述不一致的改革实践,都认为是危险的。

二是立足于对劳动价值理论的修补。坚持活劳动、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生产性劳动又分为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两大类的观点{1}。认为战后的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智力劳动”、“现代科学劳动”成为价值创造的的主要源泉。这种认识有合理的一面,说明了知识、技术或现代科学发展对价值创造日趋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认识必然面临的两难逻辑矛盾是:如果仍旧坚持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则必须承认我国现阶段非公有经济中存在着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或剥削雇佣工人的现象,而且,在“两权分离”条件下的公有经济中的资产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必然因拥有“过量”剩余索取权而存在剥削现象,那么,我国现阶段也就必然存在剥削和被剥削两个在物质利益分割方面对立的阶级;如果不坚持劳动价值论,就要承认物化劳动、资本,经营者才干乃至土地等自然力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三是坚持劳动价值论,但拓宽劳动价值论中生产劳动和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2}。“在不违背劳动价值基本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加强对生产工具特别是先进工具和机器设备在财富及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认为社会需要的劳动,如物质生产劳动、精神生产劳动、商业和服务业劳动、社会公务劳动等都属于生产劳动,从而也创造价值。如在商业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上,该观点认为,如果不承认商业服务劳动创造价值,就会遇到的“包括劳动力价值在内的社会全部商品的总价值与其总价格之间永远存在的巨大差额,即使商品分别按价值出售,总价格也会永远小于其总价值”的理论难题。而如果承认商业服务劳动创造价值,既遵循了商业利润来自于产业利润的分割、让渡,合理地说明商业利润的来源,又解决了商业劳动者的商业劳动如果不创造自身劳动力的价值,会产生社会总价值与社会总价格之间的不一致理论悖论。但该观点遇到的又一个理论难题是:既然商业及服务劳动属于生产性劳动,从而都创造价值,但是商业店员的劳动为什么只创造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而不创造剩余价值或商业利润?

四是修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钱伯海教授提出的社会劳动价值论{3}。其主要观点是:价值是由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内的社会劳动创造的,绝对剩余价值来源于活劳动的创造,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主要由物化劳动创造。而且,“物化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源泉”,而物化劳动作为上期其他企业的活劳动的成果,在本期生产过程中被生产性消耗,同期又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加以补充,并延续到下一期维持再生产;本期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一方面要计入总产品中一部分,作为积累留到下一期,供扩大再生产之需。所以,“本期耗费的物化劳动、全部本期活劳动生产的结果,不仅是过去劳动,而且根本没有过去的劳动,全部是本期活劳动形成的。”总之,全社会各企业的活劳动在社会分工条件下,以物化劳动为媒介,进行传递,而物化劳动“本身是活劳动制造的,因而归根结底,还是活劳动创造价值。”对钱教授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批评{4},认为钱教授的物化劳动概念,不仅在马克思劳动两重性学说中没有涉及,而且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混淆了创造价值的劳动、形成价值的劳动和表现价值的劳动的三种劳动形态,“把劳动表现形式当做劳动创造价值形式”,同时把国民经济统计量和理论经济学的价值量相混淆。

五是对劳动价值论结构性颠覆的广义价值论{5}。广义劳动价值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代表性论著是蔡继明教授的“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功能性分配理论”。该理论在说明产品价值由要素价值决定,要素的价值由产品价值派生这一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非劳动要素同样参与价值的创造,非劳动要素按照其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观点。该观点试图克服古典劳动价值论和新古典边际生产力价值论存在的“产品价值的形成与要素价值的决定的割裂”问题,“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价值理论体系”。对广义价值论的批评{6},认为广义价值论并没有什么新意,仍是基于“物化劳动不仅不能创造价值,也不能转移价值,广义价值论和联合劳动价值论都脱胎于‘三位一体’公式。”而这是早已被马克思批判过的,并没有什么新意。

六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持该观点的除了学术界一些照搬西方经济学中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和动态非均衡价值论的相关论著外,有的从马克思创立其劳动价值学说所站的阶级立场上发现问题,试图从根本上否定劳动价值论{7}。该观点认为,马克思创立的价值理论,之所以是“劳动价值论”,而不是“资本”价值论、“技术价值论”或“管理”价值论,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如果马克思站在资本或生产要素立场上分析问题,“凭着马克思的过人的才智、高深的理论功底和坚强的毅力,创立的价值论一定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资本’价值论、‘土地’价值论、‘管理’价值论或适合市场经济一般发展规律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跳出劳动价值论后,再看劳动价值论,其理论应该发展成为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对该种观点的批评,认为马克思的学说自然有其阶级性,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回避他们学说的阶级性,并宣称他们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但这并不否定其学说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用阶级性否定科学性的推演和论断,本身就不具有科学性。

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一致性

马克思经济学说自诞生以来,一直以其强大的逻辑和声而著称。但是,自从马克思提出和论证了劳动价值论之后,一些西方学者就开始怀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一致性,并主要在价值转型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大做文章。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也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的逻辑一致性提出了一些质疑,并将其视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在缺陷。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以下两种观点:

其一,有人认为,马克思“并不是劳动价值一元论者”,而是以劳动为核心的多元要素价值论者{8}。在他们看来,尽管马克思的确很重视生产商品的劳动,并在对非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观提出严厉批评的基础上,确立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属于生产性劳动,从而创造价值并成为价值的源泉的劳动价值理论。但是,马克思并没有绝对地排除其他非生产性劳动参与价值创造。他们引用了马克思有关商品经济条件下,“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的论述,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captain of industry)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讲,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这种劳动可以转给经理),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入产品价值的劳动,正如在奴隶制下奴隶监工的劳动,也必须和劳动者本人的劳动一样给予报酬。”{9}并且引用马克思关于随着生产的发展,“一般科学劳动”日益代替人的直接劳动的趋势的论述,以及马克思关于“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而直接劳动则被贬低为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占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经耗费的劳动量”等相关论述。据此得出,马克思至少认为劳动、管理科学等都是生产的一个要素,并且参与价值创造的结论。

对上述类似观点的批评,认为这种对马克思有关价值创造的引用和论证,是极不严谨和科学的,因为,第一,只是只言片语地引用相关经典论述,存在严重的“拿来主义”和“为我说用”的功力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而不是科学地整体把握理解。因为,马克思对资本家劳动的论述,是严格区分资本家一方面作为所有者,另一方面又作为一般劳动者的双重身份来分析问题的。第二,尽管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了在社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一般科学劳动”日益代替人的直接劳动的趋势,他甚至遇见到了“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而是更多地“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10}但是在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不可能将科学劳动划分出来,专门研究它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这是由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使命决定的,科学劳动创造价值因此被“抽象掉”或“简化掉”了{11}。

其二,有人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未实现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统一{12}。认为马克思虽然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解决了价值的本质、源泉、量的规定性和价值规律等问题,而没有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从本质到现象进一步解决劳动究竟是如何创造价值以及劳动怎样才能尽可能多地创造价值量问题;尽管十分重视价值源泉的劳动的一元性,但是对影响价值量的因素分析却不够;尽管已经意识到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并提议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但并没有就此展开研究;尤其是马克思十分喜欢和善于运用社会平均分析方法研究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也研究了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却没有能够用微观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价值量和个别劳动时间以及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然而,抽象劳动“总是要采取某种具体劳动的形态,并与商品生产者所采取的生产资料及其科学技术相联系。不仅如此,价值虽然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以个别劳动时间为基础,并始终存在于个别劳动之中。”因此,应从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从单个商品生产者的微观行为角度思考问题,这些问题是:“价值源泉的一元性和影响价值量因素的多元性矛盾”、“抽象劳动总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但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的矛盾”、“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但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的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在遵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承认微观主体个别劳动创造价值的特殊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拓展微观劳动创造价值的研究领域,进一步研究微观主体即单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如何和怎样创造价值以实现价值最大化问题。”还有人认为{13},马克思未实现宏观劳动价值论与微观劳动价值论的统一,承认物化知识创造价值发展“微观劳动价值论”的关键,在于揭示宏观上正确的劳动价值论回到微观物质生产企业时,必须承认“物化脑力劳动”也创造价值。

问题是,马克思的学说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马克思的整个学说在人类经济学说发展史上只是一个大的框架,解释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劳动价值论也是经济学说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特定范畴,其特定的研究目的。要求与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天壤之别的100多年前的学说穷尽真理,说明包括宏观和微观的所有的问题,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是有违历史唯物观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三、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

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学说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问题,学术界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争鸣,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劳动价值论“暗含的条件”分析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在有关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讨论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晏智杰教授从劳动价值论“暗含的前提条件”出发,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适用范围或历史局限性的论点{14}。其基本逻辑是,有什么样的前提和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反过来,这些结果也应当在,而且只有在这些前提条件下才能成立。这就是说,马克思的价值分析不仅有前提条件,而且这些前提条件是蕴含在马克思的价值分析之中的。这些前提条件包括:物物交换的直接性,除劳动之外的要素使用的无偿性,以简单劳动为分析尺度等。

所谓物物交换的直接性,就是在交换的过程中,没有货币居于其间,更无资本的作用,仅是纯粹的实物与实物之间的交换。因为,如果引进货币,就必然引进价格,尽管价格比价值更接近现实,但会因此更远离本质。实物交换是对商品价值分析的必要条件乃至是充分条件,因而是唯一正确的条件,而这个条件从一开始就假定在交换双方供给与需求的恒等,从而排除了供给与需求变动对交换比例的任何影响。

所谓要素使用的无偿性,即除了劳动之外,其他一切用于交换的对象都不必付出代价。如果将资本(包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引入交换,就会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甚至模糊了问题的本质。

所谓假定劳动是简单劳动,是说马克思把简单劳动作为计量社会劳动、从而简单劳动时间作为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尺度,而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他认为马克思的这一分析思路尽管非常正确,但因为简单劳动实际上是体力劳动,从而使马克思在其价值分析中缺失了知识和技术劳动要素的地位。基于上述分析,晏教授断言,在马克思设立或暗含的条件下,劳动价值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也因为这些(暗含)条件的设立,使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性也仅仅是局限于这些条件下的有限正确性,如果缺少了任何一个假定条件,就不再是正确的价值理论。或者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仅仅适应于说明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简单实物交换比例决定的特殊法则,人们之所以误以为它们是普遍法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价值分析的限制条件,或者误以为没有什么限制条件。

上述观点遭到了众多学者的商榷,卫兴华教授对上述观点提出了严厉的批评{15},认为学术讨论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科学的论证和论据增强说服力。要减少主观武断,避免或减少对前人和今人理论观点的误解和曲解,包括对相关理论的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把握。晏智杰教授不仅“变异了劳动价值论的‘价值’涵义”,而且无视马克思的有关价值的论述是“怎样从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为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出现货币形式”的分析,硬说马克思的价值分析只是从原始物物交换,没有货币居于其间。对于“假定劳动之外的要素是无偿的”暗含前提条件的推断,卫兴华教授也从马克思分析问题的理论逻辑,阐述了商品分析部分的确不需要涉及是否要付出代价,但是,马克思对价值理论分析和价值理论运用和延伸的分析,诸如货币如何转换为资本、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借贷资本和利息、地租等的分析,处处可见资本、土地等非劳动要素怎样付出代价和付出多少代价。对于“假定生产商品的劳动是简单劳动”的暗含条件的推测,是强加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武断做法。因而,其“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把握、论述和批判,从根本上和完全地离开马克思的原意。它是在同被他变化和幻化了的‘劳动价值论’战斗。”

也有的学者认为{16}。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尽管是从简单商品经济分析开始的,但是,并不是把商品价值理论的研究退回到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生产,而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来分析简单商品的。马克思分析实物交换只是作为分析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初形式,因为它是商品交换的起点,而不是作为分析商品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而且,认为马克思的价值分析中假定除劳动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都是无偿的论断是没有根据的。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虽然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创造价值,但只有在另一边,即劳动的生产条件也被预付的情况下,才会创造出剩余价值。”{17}同时,认为马克思将劳动仅仅理解为简单劳动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马克思认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18}。二是从劳动价值论的“人权观”角度分析其局限性{19}。认为“古典劳动价值论是反封建特权的理论吼声,……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在马克思那里,它却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从其价值观实质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无产阶级人权观念的政治经济学表现。”“像洛克一样,他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权利论(劳动者对其劳动成果拥有唯一的占有权力)完全是一回事。工人花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乃是工人应当拥有的权力。”“劳动价值论本身意味着在劳动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社会交往以平等权力为规范,工人应当平等地占有和交换自己的劳动成果。”“事实上,马克思也不隐瞒这一思路。西方某些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攻击,大都处于对工人阶级人权观念的悖向。”总之,劳动价值论的确是革命时期无产阶级人权观的表现。它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瞩目私有制商品市场经济下工人受剥削的实际而得出的“政治经济学假说”,它不能不在价值观念上整合着无产阶级人权观。“所以,劳动价值论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学唯一的不可动摇的出发点。”当前,应当重塑瞩目于使用价值配置并兼顾价值关系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假说”,而在这种考虑中,劳动价值论并未给一概抛弃,它被新的“假说”所“综合”了。

也有的学者认为{20},马克思恩格斯是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上,既指出了资产阶级人权在促进资本主义文明方面所起的巨大进步作用,又指出了资产阶级人权基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而具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因此,必须废除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才能使人类获得解放。

四、关于要素价值论、知识价值论

要素价值论是近年来的一种时髦。围绕要素价值论及其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不仅诱发了激烈的学术争论,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价值理论讨论和经济改革实践,因而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一)关于要素价值论

1.是否存在要素价值论。尽管有不少人坚持马克思是劳动价值一元论,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众多经济学家实际上都是生产要素价值多元论者。只不过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不同,因而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家所坚持的是以劳动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价值论,现在人们坚持的是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价值论{21}。

2.能否用要素价值论来补充、发展甚至替代劳动价值论。有不少人认为,劳动价值论抹杀了除劳动以外的其它一切要素在价值形成和增殖中的作用,不能圆满解释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的现实,因而应当用要素价值论来化解劳动价值论的“矛盾”。甚至有人提出“等量要素及相同组合创造等量价值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22}。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坚持“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不能创造价值”的观点,因而不同意用要素价值论来补充、发展甚至替代劳动价值论{23}。

(二)关于知识价值论

1.知识价值论还是劳动价值论。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传统经济到知识经济,不仅现实基础发生了变化,而且它们依据的理论基石也不同。传统经济依据的是劳动价值论,知识经济依据的是知识价值论,这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知识本身,作为劳动产品包含着价值,并能将自身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知识的使用,能够在生产中创造新价值、创造大于生产或购买它所花费的价值。这就是知识价值论的主要内容{24}。另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价值论所包含的某些思想内容是不错的,但提法不够准确。知识本身作为已经形成的商品,它凝结有价值;但作为创造价值的因素看,知识本身又不等于价值,它只有转化为实际的劳动过程,才能形成价值。因此,总的提法还应当是劳动价值论,只不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科学劳动在形成商品价值的总劳动中居于越来越主要的地位罢了{25}。

2.知识价值论能否取代劳动价值论。这同样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价值论将取代劳动价值论。1982年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提出:在信息经济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由此提出;我们必需创造一种知识价值理论来代替劳动价值理论“。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直接劳动、劳动者已不是生产过程的主力不是财富即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创造者了。因此,在传统经济中是劳动创造财富即价值,在知识经济中不是(直接)劳动,而是科学技术(即知识)创造财富(即价值)。换句话说,传统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知识经济的理论基础则是知识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的创立,曾为传统经济的价值形成提供了理论根据;在知识经济中,人的直接劳动已脱离生产过程(只是以看守者和调节者的地位,“站在生产过程旁边,已经不是它的主要动力了”)当然也不直接参与价值创造,不再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源泉,这时再用劳动价值论说明价值创造问题,显然是不合实际的。于是知识价值论便应运而生。对知识创造的经济,只有知识价值论才能说明其价值形成问题{26}。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劳动价值论并未过时,仍然适合于知识经济时代。这是因为,一方面,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实体是活劳动,而生产资料是已经客体化了的物化劳动,它在生产中只是转移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否认知识和科学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相反,它本身就包含着这一思想。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非但不会否定劳动价值论,相反更加证明了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创造价值的正确性{27}。

注释:

{1}陈征.重视现代科学劳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的关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3-25.

{2}卫兴华.劳动价值论需要创新与发展[J].经济学家,2004(1):11-16

{3}钱伯海.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十点理解和见解[J].东南学术,1999(5):37-46

{4}王鸿远,康静萍.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对话[J].当代财经,2002(8):10-13

{5}蔡继明,江永基.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功能性分配理论[J].经济研究,2010(6):132-142

{6}胡世祯.评广义价值论和联合劳动价值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5(1):5-9

{7}从松日.跳出劳动价值论,再看劳动价值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3):101-103

{8}{21}丛松日.劳动价值一元论还是生产要素价值多元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1):51-55.

{9}{10}{17}{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550-551.217.50.556

{11}刘冠军,邢润川.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读科学价值[J].哲学研究,2005(4):22-26.

{12}谭跃湘.现代微观劳动价值论的初步构想[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1):28-32

{13}张鹏侠.宏观与微观劳动价值论――微观劳动价值论是发展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4-17

{14}晏智杰.重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经济学动态,2001(3):18-22.劳动价值论:反思与争论[J]经济评论,2004(3):3-14

{15}卫兴华.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J].高校理论战线,2002(3):32-41

{16}余陶生.关于劳动价值论“历史局限性”的质疑[J].经济评论,2005(2):10-16.

{19}胡义成.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合理性与历史局限性――简论作为人权观表现的劳动价值论[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18-24.

{20}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观――一种基于经典文本的解读[J].社会主义研究,2010(6):8-11.

{22}朱健.对传统劳动价值论几个观点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4):52-57.

{23}丁堡骏.对劳动价值论几个争论问题的看法[J].当代经济研究,1999(2):50-59

{24}{26}张直.从劳动价值论到知识价值论[J].湖南经济,1998(6):5-7

人生价值的理论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294-02

钟光荣先生,同窗好友,同城而居,可近十多年来谋面很少。殊不知他一头扎进了令世人瞩目的大理论堆里去了,隐姓埋名,在那里潜心于他的自然本体价值理论研究。

价值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经济学中的一块基石,它是经济学中的一大灵魂。为此,据有关史料记载,全世界的经济学大师们围绕这个问题争论了200多年。不少学者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们研究出来的各种传统价值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对此,钟光荣先生痛下决心,苦心钻研,花费了近20年的心血,从大量的中西方哲学和经济学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潜心研究,著述出版了200多万字的原创价值理论著作。终于石破天惊,独树一帜,创立了“钟氏价值理论”――“自然本体价值论”。手捧着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八部十分厚重的巨著。让人无不为之钦佩,无不为之折服。

在钟光荣先生看来,由于人们长期受到传统价值理论的错误的指导和实践,所以,便造成了今天自然和万物对人类进行恶性报复的结果。大气污染、酸雨、飓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洪水、海啸、泥石流、沙尘暴等地质灾害经常出现,等等。这些都是因为人们片面强调以人为核心的价值观,而至大自然严重破坏,自然与万物严重不协调的结果。因此,他认为,自然,是一切价值矛盾的始作俑者。因为它无所求.所以,它对自己所创造的一切本体价值能够一视同仁。一律平等。正是如此,其公平与正义的价值法则,才能够保证万物平等,人人平等。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不仅是自然的根本法则,而且也是自然的本体和本质。这就是钟光荣先生的“自然本体价值论”。

一、传统价值理论的继承与批判

价值问题。历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00多年来,可以说人们从来没有间断过对它的研究和探讨。正是这样,各种价值观点相继问世,各种价值理论竟相呈强。这些年来,钟光荣先生躲进小楼,潜心研究,可谓殚精竭虑,孜孜不倦,先后阅读了色诺芬、威廉・配弟、洛克、门格尔等人关于价值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重点研读了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著作;同时,还吸收了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以及德谟克利特、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他从大量的中西方经济学和哲学经典著作中,特别是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以及黑格尔的“真理是全体”等先哲思想中受到了启发。于是,他惊奇地发现,价值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且更是一个哲学问题。由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我们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价值阔题,不仅经济学理论死路一条,而且经济社会实践也将掉入陷阱,甚至造成灭顶之灾。”出语不凡,震聋发聩。

在钟光荣先生看来,传统价值论包括价值生产场域的要素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稀缺价值论等等。这些价值论的大学者。他们都把价值问题仅仅看成是―个经济学问题。因此,这些大学者一直都是围绕价值如何生产、价值如何交换、价值如何消费来进行研究和探讨的。他们对价值分配问题的研究甚少。并且,由于这些价值现象都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经济行为,所以,其研究又都是以人的价值为中心而进行的。这样,价值就被局限在人的主观个体里。或人的类属群体里;局限在人的认识有限性的客观局部、客观片面和客观环节里。正是这一原因,传统价值论才误导了历史和现实的经济实践.直接造成了两个无法自解的突出矛盾:一个是人口、资源和环境不能协调发展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一个是社会财富与价值分配显失公平公正的人与人的矛盾。因此,钟光荣先生认为,对传统价值理论进行革命性的改造。重建新的价值理论体系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传统价值论的片面性、局限性和矛盾的难消难解性到底在哪里?钟光荣先生对此一一作了剖析。

第一,要素价值论的矛盾。钟光荣先生认为,应当肯定,要素价值论就劳动、资本和土地“三位一体”生产商品效用的研究是有价值的。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商品价值的现实构成。但是,由于本应公平所有的自然财富与价值为少数人所占有,并且资本亿,所以,必然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矛盾:一是资本要素价值与劳动要素价值之间的矛盾;二是土地要素价值与劳动要素价值之间的矛盾;三是资本要素价值与土地要素价值之间的矛盾;四是各种要素之间价值分配的矛盾。

第二,劳动价值论的矛盾。劳动价值论的矛盾。实际上是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改造价值的矛盾。钟光荣先生从劳动存在价值这一事实出发,几经剖析,他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改造价值是劳动价值论中的一对前提矛盾。资本剥削劳动剩余价值,与资本和土地所有者剥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和土地价值自由平等使用权,是其结论性矛盾。在这两个矛盾之问。还存在具体劳动价值与抽象劳动价值的矛盾;私人劳动价值与社会劳动价值的矛盾;劳动使用价值或劳动效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复杂劳动价值与简单劳动价值的矛盾.等等。在钟光荣先生的著述里,他对劳动价值的这些矛盾无不分析得入情入理。

第三,均衡价值论的矛盾。均衡价值论是关于价值平衡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矛盾,是价值交换中的现象均衡对本质不均衡的颠倒,并由此引起的不均衡到均衡的矛盾.均衡中产生不均衡的矛盾,不均衡导致再均衡的矛盾。以及绝对均衡与相对均衡的矛盾。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价值现象均衡对本质不均衡颠倒的矛盾。因为。在价值交换场域,除交换的游戏规则平等以外,其余都是不平等的。

第四,效用价值论的矛盾。效用价值的矛盾,这是一以贯之的矛盾。钟光荣先生在这里他着重分析和研究了效用价值论的四对矛盾。―是效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的矛盾。因为人的劳动就是人的效用.所以,人的效用价值与物的效用价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矛盾是它们的相互作用。二是效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因为交换价值是效用价值的形式变化。是效用的交换。所以,效用价值在交换中的矛盾。就是交换价值的矛盾。并且,它是在交换场域.通过买卖双方的价值搏弈展开的。三是主观边际效用递减和客观边际效用不变的矛盾。这一矛盾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主观体验的某一物品连续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而连续消费的该物品,每一边际单位的客观效用质量和数量不变;另一方面是入主观消费所体验的价值,其边际效用递减,而人占有价值的欲望,却超边际效用递增。这样,也就构成了客观价值不变性与主观价值可变性的矛盾。四是效用价值与交换价格的矛盾。实际上是市场价格厨绕平均价值上下波动。这些矛盾的客观存在,按照效用价值理论的主观性原则,在客观价值的运行过程中是无法消化和消除的。

第五,稀缺价值论的矛盾。钟光荣先生在研究稀缺价值论者的理论后得出一个结论,他认为本来世界自然创造万物构成的比例是合适的,

并不存在稀缺与丰裕的矛盾。稀缺是万物需求的稀缺。人类需求的稀缺,是因为主观需求无限性引起的。绝对稀缺价值与相对稀缺价值的矛盾,稀缺使用价值与稀缺交换价值的矛盾,便构成了人对自然生物性需求稀缺。与人对杜会奢侈性需求稀缺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还可以与丰裕互相转化。亚当・斯密著名的“水与钻石”的悖论,扩及阳光、空气、泥土。也会与钻石产生悖论。然而,没有阳光、空气、泥土和水分,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而没有钻石的存在,却对生命没有任何影响。那么,钻石的价值为何比水的价值要高呢?钟光荣先生认为这是被人为颠倒了的价值事实。正是因为这些事实的颠倒,所以,少数人才会利用私有制,无限占有丰裕资源。并囤积居奇。使其变得稀缺,从而获得稀缺价值自我占有最大化。同时,这也表明,人的无限性需求稀缺,相对于自然及其万物来说,再多的价值存量也会感到稀缺。

钟光荣先生在他的著述中,运用大量的事实对传统的价值理论,特别是对上述五种主要的传统价值论.进行了全面和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传统价值论都从不同的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无一种理论可能消解它们自身的矛盾和与外部的对立。然而造成这一情形的根本原因是,这些理论都只是人类特有的价值矛盾运动中的某一环节、某一局部、某一方面的价值事实和根据。在传统的价值论中,几乎都是非系统、非整体、非全面的所谓的“价值科学和真理”,更谈不上上升到自然最高情境的自然本体价值真理。因此。它们谁也驾驭不了谁,谁也左右不了谁,只能长期互相对立与斗争,而且不可调和。但是,传统价值论的矛盾也使我们看到:一是价值实践是推动价值矛盾前进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是价值矛盾是科学认识价值真理的实在根据;三是传统价值论只能解决价值生产效率问题,而不能解决价值分配公平问题,更不能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同时,钟光荣先生还认为,传统价值论还告诉人们:它是主观自利和客观狭义的价值真理,只有自然本体价值论所证明的始终如一的价值真理,才是科学、系统、完整、全面的价值真理。

二、本体价值理论的创新与价值

钟光荣先生经过近乎20年的潜心学习与研究,发现了价值的本来面目及其真理,重新确立了自然本体价值理论。他力排众议,不畏权威,冲破传统价值论的樊篱,对价值理论,可以说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与发展,使价值理论绝处逢生,大放光芒。

一是价值即是效用。钟光荣先生认为,自然本体价值是自然本体效用的形式。自然本体效用又是自然本体价值的内容。泰勒斯的“水”,是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的“火”,是世界的本原;弟欧根尼的“气”,是世界的本原;到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等,再到现代物理、化学理论成果。这都是钟光荣先生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根据。这些事实无不表明,我们人类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离不开这四种原索。这就是自然的本体。自然本体的效用,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应用价值的目的,是便于对效用进行肯定与对效用量进行测算”。也就是说,价值,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效用才是它的真正内涵。正是这样。钟光荣先生认为价值只是现象,效用才是本质。效用和价值是自然的同一存在和不同概念。由此而论,钟光荣先生从自然价值和效用中悟出两层意思来:一层是价值本身的效用。人们之所以总结出价值来。是对各种不同的效用进行抽象的“共相”,也是对效用的“摹状描述”。人们使用“价值”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便于对效用进行肯定与对效用量进行测算。二层是因为这已经不再是讲抽象的价值了,而是代表具体本体效用的本体价值,与本体效用具有相同的自然本性。人类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把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都放到自然这个伟大造物主的大怀抱和大范畴里,才能探寻到价值的始极和价值的终极真理。然而传统的多元价值理论,凭主观臆断。一味地强调人在价值中的作用,而忽视自然本体,确实造成了人们认识价值的迷茫与无奈。至今,人们对此仍然茫茫然不知所揩,几乎迷失了价值行为的方向。钟光荣先生对本体价值的发现,自然本体价值论学说的创立,可以帮助人们拨开迷雾,走出迷茫和迷失,使人们看到了一片绿洲.一片希望。

二是自然创造价值。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价值创造,既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结果。这个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就是自然怀抱中的万事万物。然而,这只有自然这个物质和精神的全体统一者才能做到。它所创造的价值的本体和本体价值,从理论上的认知,我们可以从人、物、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再往上推及;从客观事实上来看,还可以从人时时刻刻使用的物质效用得到证实。因此。是自然决定价值,还是人决定价值?这是本体价值论与传统价值论的分水岭。钟光荣先生对此有―个鲜明的态度。他认为,自然决定价值,人为决定价值的理论是错误的。他认为各种传统的价值理论,无论是要素决定价值、劳动决定价值。还是效用决定价值、稀缺决定价值,还是均衡决定价值等等.都是对自然价值的人为决定。这种人为决定只能表明。在人定的价值规则下,就是人定真理。显然,它带有明显的主观臆断性。在全面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钟光荣先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认为自然万有本体。从自然万有本体的意义上来讲,自然本体价值是一切价值之母。对于人来说,它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使^们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并无创造价值的任何智慧与力量。人类凭借自然给予自己优先发展出来的聪明和智慧,仅仅是具有一种可以超越他物生产价值的能力,仅仅是具有一种可以利用他物本体价值的能力。笔者认为这就是钟光荣先生自然本体价值论的核心所在。

三是自然价值平等。自然是万事万物及其价值的创造者。正是这样,钟光荣先生认为,自然这东西,不仅对自己所创造的所有本体价值都必须支配,而且.对被创造物的序位安排和价值分配也要去支配。因此,自然这种本体价值法则,也就神圣而不可藐视了。从这个自然意志出发,钟光荣先生告诉我们两个道理:其一,自然这个全体价值本体,对自己所创造的一切具体价值本体,都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其二,万事万物和人类的每个个人,在自然价值面前也一律平等,一概同权。所以。自然决定一切价值存在形式,支配一切价值公正分配形式。同时,万事万物和我们每个个人都必须服从自然的决定与支配。自然价值的平等、同权,这是钟光荣先生自然本体价值论的又―个核心观点。

钟光荣先生将传统价值论的主观价值真理上升为现实客观价值真理,还价值及其真理以本来面目。这是钟光荣先生的一大贡献。

三、本体价值理论的应用与意义

人生价值的理论篇10

一、马克思价值本质论

1.价值本质论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时指出:“商品只有作为同一的社会单位即人类劳动的表现才具有价值对象性,因而它们的价值对象性纯粹是社会的,那末不用说,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

他在分析商品拜物教时提出:“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像以上分析已经表明的,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研究平均利润时马克思说:“全部困难是由这样一个事实产生的:商品不只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这些资本要求从剩余价值的总量中,分到和它们各自的量成比例的一份,或者在它们的量相等时,要求分到相等的一份。”‘在这种形式上,资本就意识到自己是一种社会权力;每个资本家都按照他在社会总资本中占有的份额而分享这种权力。”

在地租理论中,马克思更为明确地说:“任何生产者,不管是从事工业,还是从事农业,孤立地看,都不生产价值或商品。他的产品只有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才成为价值和商品。第一,这个产品是社会劳动的表现,从而,他自己的劳动时间也是整个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第二,他的劳动的这种社会性质,通过他的产品的货币性质,通过他的产品的由价格决定的普遍的可交换性,表现为他的产品所固有的社会性质。

马克思的论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马克思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第二,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观点,贯穿于他的全部经济理论中;第三,由于在思想深处马克思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这就使他的价值理论即劳动价值论站在时代的最高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马克思价值本质论通过劳动价值论表现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集中在他的商品理论和平均利润理论中。这些理论,第一,构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劳动力商品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克服了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把劳动价值论推向新的阶段。第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围绕价值本质理论展开的,反映了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或者说,马克思价值本质论是通过劳动价值论来表现的。例如,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同时,马克思又指出:“每一个这种单个劳动力,同别一个劳动力一样,都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只要它具有社会平均劳动力的性质,起着这种社会平均劳动力的作用,从而在商品的生产上只使用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说明,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背后,是社会力量在起作用。关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理论,马克思指出:“私人劳动在事实上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交换使劳动产品之间、从而使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关系。”其他如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理论、商品拜物教理论、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理论、利润和平均利润理论、利润率平均化和生产价格理论、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理论、地租理论等,无一不是如此。第三,马克思发现价值的本质是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是他只以劳动来表现这种关系,而把劳动以外的因素用抽象化、平均化的方式加以排除,忽略不计或否定了非劳动因素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决定价值的劳动不是“有用劳动”,而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消耗”;它不是“比较复杂的劳动”,而是“简单平均劳动”,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成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从量上看,它不是由“单个劳动力”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不是所有的社会必要劳动量都能形成价值,而是在“社会必要量”的范围内社会必要劳动才能形成价值;不是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决定价值,而是取决于这种劳动能否成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认识决定价值的劳动,就必须从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抽象掉“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获得“抽象人类劳动”;把“比较复杂的劳动”换算成“简单平均劳动”;使“单个劳动力”起着社会平均劳动力的作用,转化为“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应计算出商品的社会需求及投入“社会必要量”的“社会总劳动”及其构成。经过反复的抽象、换算、转化、计算,我们对劳动还能把握到什么?商品生产者根本无法知道自己的劳动能否形成价值,能形成多少价值。当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情况就更复杂、更扑朔迷离。如果说劳动决定价值时,商品生产者无法说明自己的劳动能否成为价值,形成多少价值;而出现生产价格时,社会各部门的生产价格很难说是由劳动来决定的。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马克思实际上已意识到价值的本质是人的关系,但是,他从劳动价值论的立场出发,坚定不移地贯彻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否定非劳动因素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而这一切需要以高度抽象的方法对劳动进行研究,其结果是揭示了价值的本质是人的关系,劳动却成了不可捉摸难以理解的东西。如果说马克思在别人看到物与物关系的地方,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应该从马克思论述劳动决定价值的每一处地方,体会到这实质上是在论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3.“社会总劳动”概念和总量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价值本质论向劳动价值论转化的关键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一个特点,当无法用劳动作为唯一因素说明价值,又难以排除非劳动因素的决定作用时,他往往借助于“社会总劳动”的概念并运用总量分析方法,这一特点贯穿《资本论》全书。

在提出劳动价值理论的初始阶段,马克思就使用了“社会总劳动”的概念。在论述商品拜物教产生的原因时,他指出:“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私人劳动的总和形成社会总劳动。……私人劳动在事实上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交换使劳动产品之间、从而使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关系。……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说,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研究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劳动价值论的矛盾问题时,马克思提出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理论,他的思维进程中出现了厂商、生产部门的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不一致的新的矛盾现象。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马克思运用总量分析法指出:“一切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的总和,必然等于剩余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它的价值的总和。”“只要资本的量相等,那就不管资本的构成如何,它们都会从社会总资本所产生的总剩余价值中分到相等的份额(部分)。”

在地租理论中,马克思论述道:“地租的量完全不是由地租的获得者决定的,而是由他没有参与、和他无关的社会劳动的发展决定的。……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地租的量(从而土地的价值)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结果而发展起来。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产品的市场和需求会增大;另一方面,对土地本身的直接需求也会增大,因为土地本身对一切可能的甚至非农业的生产部门来说,都是生产竞争的条件。”

“社会总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最高境界,是马克思从“劳动决定价值”观点走向“价值的本质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理论的起点。马克思对人类劳动作如此高度的反复的抽象,实际上是在对劳动的层层剥离中,挖出了价值的本质。所提出的“社会总劳动”概念,已失去了人类劳动的成分,成为人们之间的关系。“社会总劳动”理论的全部奥妙就在于:马克思从人们的社会关系高度论述了劳动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或者说,马克思从劳动的角度揭示了人们之问的社会关系。这是马克思的重要贡献,为我们提供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果马克思能从多角度揭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其价值理论将会更全面和完整。

二、科学的理论经济学应以价值本质论为全部理论的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价值本质论是毛和皮的关系。劳动价值论之毛附在价值本质论之皮上。价值本质论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最高成就,其基本要点可以概括为: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价值的本质,这一本质通过许多现象表现出来,其中劳动是一因素,非劳动因素也是表现本质的现象。劳动应包括所有的人类劳动,均可还原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问;非劳动因素包含着更多的内容,其基本要素是资源,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因素和非劳动因素又可表现为所有权。这一理论给我们的研究以启发。

1.为劳动价值论的讨论提供思路

人生价值的理论篇11

劳动价值论问题是中外经济学界长期讨论的一个重要基础性经济理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近60年来,除“”10年外,讨论没有停止过,只是讨论的范围有大小,争论的程度有高低不同而已。引起全国范围的规模最大一次讨论,是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特别是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以来,讨论与争论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前对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同改革开放后的讨论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前一时期的讨论是在大家都认同和肯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学者公开否定和批判劳动价值论。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对马克思有关劳动价值理论的某些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上存在意见分歧。如,价值概念是不是商品经济范畴;效用与价值是什么关系;恩格斯早期著作中讲的“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是否科学;怎样界定价值规律的内涵;什么是和怎样理解“虚假的社会价值”问题;决定商品价值的究竟是原有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是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超额价值或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是什么,等等。当时的讨论也涉及实际经济问题,如,提出商业部门要实行“按质论价”原则,就涉及商品的质量或使用价值与价值、价格的关系问题。讨论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涉及在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有无调节作用问题。特别是提出“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后,学界和经济部门都重视对价值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运用。后来还讨论了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会形成生产价格问题。虽然当时的讨论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但怎样发展与创新劳动价值理论,并没有作为应引起关注的问题提出。讨论的成果大都是发表于报刊的论文,基本上没有专门研究劳动价值论的专著出版。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也很难在价值与价格理论问题上提出创新性观点。有的学者提出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也要转化为生产价格,结果被当作修正主义观点受到批判。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和理论研究的政治环境宽松了。在价值理论问题上,百家争鸣的范围也扩大了。有的学者对劳动价值论的某些原理提出了质疑,有的学者不断、出版专著,公开否定和批判劳动价值论,并断言劳动价值论是我国以往“左”祸的根源。也有学者的论著名义上是发展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偏离和扬弃劳动价值论。而更多的学者则肯定和坚持劳动价值论。其中,又分两种情况:有的学者坚持马克思的只有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而另一些学者主张应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拓宽劳动价值论。我主张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既要继承与坚持,又要发展与创新,自然也主张拓宽劳动价值论。鉴于目前商业服务行业等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在经济发达国家已占60%以上,难以说明这么大比重的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收人,都来源于占比重较小的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讲商业劳动和信贷劳动的收入都来源于物质生产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与商业部门为物质生产部门出售商品而产业资本又向借贷资本贷款相联系。就是说,商业部门与信贷部门是为物质生产部门的产业资本服务的,所以产业资本要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目前所谓“第三产业”中的许多服务部门并不是为物质生产部门服务,而是专门为生活服务的。因而不存在物质生产部门向这类服务部门让渡剩余价值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我主张拓宽劳动价值论的范围,但又不赞同将所有“第三产业”的劳动都归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即使撇开不健康的服务部门不说,某些必要的服务劳动,如,教堂、寺庙的服务,娱乐场所的服务,幼儿园的阿姨给孩子讲排排坐、吃果果的服务等,是否创造价值?我认为,某些服务本身也有价值,但它并不一定创造新价值。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如同商品有价值但商品自身不会创造新价值一样。至于非商品关系的服务,如,部队干休所的服务人员,党政部门的开电梯的和传达室的职工等,也谈不上创造价值的问题。

不能用某种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或某种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来判断其对社会的贡献。不能认为生产价值的劳动一定比不生产价值的劳动更重要、社会意义更大。同样,也不能认为生产劳动一定比非生产劳动对社会贡献更大。我把不同的社会劳动分为四类:一是物质生产劳动。又可划分为商品经济中创造价值的物质生产劳动和非商品经济中不创造价值的物质生产劳动。二是精神生产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虽然也涉及精神生产劳动,如,科技人员的劳动,但马克思讲生产劳动,是限于物质生产领域。我主张生产劳动这一范畴也需要拓宽。精神生产劳动既可属于物质生产劳动,如物质生产部门的设计人员、科技人员、教育培训人员的劳动等;也可包括非物质生产劳动,如,教师、书画家、文学家、艺术家的劳动等等,他们都生产精神产品。有的精神产品可以转化为物质产品,如,出版书籍、绘画、艺术品等,将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统一于一体。有的精神生产劳动不会转化为物质产品,如,教师讲课,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等。三是商业服务劳动。马克思把商业部门的保管、包装、运输等劳动和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劳动,肯定为生产价值的生产劳动。我主张可以拓宽一些,要考虑专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商业工人的劳动和某些专为生活服务的劳动,也具有生产价值的功能。四是社会公务劳动。如,我国党政工团、公检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在上层建筑领域服务,他们各自内部关系之间及同其工作对象的关系之间,不是商品经济关系,不从事商品生产与流通,因而并不生产价值。而且,从客观事实看,他们既不生产物质产品,也一般不生产精神产品。但从宏观层次看,他们的工作和劳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改革的推进和社会的稳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有些决策部门的机构和领导层,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出思想、出理论、出政策,进行指导,只要是正确的、科学的,也应属于精神产品,而且是会转化为宏观经济利益的高层次的精神产品。

2000年以来,关于价值理论的讨论与研究,参与的人数很多,发表了大量论文,也出版好多部专著。我的《劳动价值论:继承·求索·发展》一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力求澄清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的理论是非。二是探求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为力求澄清有关劳动价值论研究和探讨中的理论是非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对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的研究和讨论中出现的意见分歧进行梳理。当时参与讨论的学者中,有多位我们尊敬的经济学界的老前辈,包括孙冶方、于光远、骆耕漠等,其中有的是用化名发表文章的。他们都有很高的学术造诣,特别是孙冶方同志,在理论研究中,敢于逆“左”的政治风向而挺进,铁骨铮铮,提出了一些有科学价值的见解。但在有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问题上,一些老前辈的论著中,出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原意的误解和偏离。我本着尊重权威又不迷信权威的态度,愿意提出一些与之商榷的意见,以澄清一些理论是非。另外,鉴于近几年来在有关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某些学者提出的理论观点和争论,实际上在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就讨论过。如,主张商品价值由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共同决定,或者由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理论见解,有的还没有达到上世纪讨论的水平。有些学者在撰写有关见解时,似乎不去系统查阅和认真研究上世纪理论研究和讨论的有关文献资料。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改革开放前,有关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的理论是非,特别是误解错解马克思、恩格斯理论观点的理论是非,有必要继续澄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有些学者错解、曲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否定和批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我认为,比起生产要素价值论、供求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但它还有需要发展和创新的很大空间。它本身还存在一些难以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指导改革与发展方面的盲点。我们的任务不能只限于复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有理论思想和体系。当然,原原本本地按其原有涵义进行诊释、教学与宣传,也是必要的。无论是继承、坚持、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也好,还是质疑、否定、批评劳动价值论也好,都应以如实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有关理论的原意为前提。否则,建立在对经典著作基本原理和方法误解、错解基础上的坚持与发展,或是否定与批评,都会导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纸缪。因此,首先澄清有关对劳动价值论理解与把握上的某些理论是非,是继承与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必要环节。

人生价值的理论篇12

“价值”这个概念是理论经济学中最抽象也最思辩的概念,价值理论也就成为了经济学中最抽象也最思辩的理论。“价值”是古典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现代西方经济学自十九世纪末的边际革命以来,逐渐离弃了这一概念,而形成一套不同于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话语系统。

就近代意义上的经济学而言,劳动价值理论源于威廉.配弟,斯密和李嘉图已对此有较深入的分析,并已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资本家、雇佣工人、土地所有者这一阶级结构及三者之间的阶级矛盾。

马克思改造了斯密和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从而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自洽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为科学的价值理论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其主要原理有:(1)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范畴;(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了商品具有两因素;(3)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理论;(4)总体劳动者理论;(5)商品的价值定义和商品价值理的决定;(6)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剩余价值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二、对劳动价值论的诘难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由于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历史规律,因而自产生之日起就遭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猛烈反对和尖锐抨击。庞巴维克说:只有驳倒劳动价值论,才能“给社会主义以根本的打击”。熊彼特也宣称,劳动价值理论在完全竞争以外的情况下完全不起作用,而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的情况下,它也不曾顺利的起作用,除非劳动是生产唯一要素,而且一切劳动都具有同一性质。罗宾逊夫人、斯拉法、斯蒂德曼、萨缪尔森等人则从价值量的确定、价值的转形方面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进行非难。而张五常则更放言:二战以后科技进展一日千里,劳动价值理论已被公认为谬论。

在今日中国,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挑战更多来自昔日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者。犹以南开谷书堂、上海钱伯海、北大晏智杰为著。谷书堂在其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写道:“说社会必要劳动创造价值与说劳动自身的生产力与劳动的资本生产力以及劳动的土地生产力共同创造价值,都是符合劳动价值论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都创造社会财富,都形成价值。”

钱伯海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一文中说:“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先进设备一.创造出比旧设备多得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从社会看,产品价值只分解为两个部分:v+m。”因此,亚当斯密关于价值全部分解为收入的论断“乃是一个精湛的见解和发现。”“按资分配,给以相应的报酬,不存在剥削的问题。”在《略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一文中说,“肯定一、二、三产业都创造价值,这无疑是对传统生产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巨大发展。”

晏智杰在其出版的《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两书,以及在《学术月刊》、《北京大学学报》、《经济日报》和《经济学动态》上发表的一系列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论文中,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暗含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物物交换;二是劳动以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三是劳动的内涵是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属于对简单商品生产、甚至比它更早的实物交换条件下的交换说明情况。他得出结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已不适用于说明劳动以外的要素有偿使用的现代经济和市场经济。

谷书堂反劳动价值论还顶着个帽子,钱伯海已完全用要素价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而晏智杰则一下让马克思回到了原始社会,劳动价值理论也自然成了马克思这个野蛮人的胡语。实际上晏智杰的理论只是熊彼特理论的一种翻版。

其实上述论者的一些逻辑错误在马克思那里就已有很完整的批判,当代学者对此的批判则以孙冶方、卫兴华、吴易风、何炼成、孟捷为代表。其谬实已不值多花精力。

劳动价值理论虽然从其产生之初就遭受到各种各样的非难和挑战,但是形形色色的供求价值论、生产费用论、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创新价值论、垄断价格理论、知识价值理论、信息价值论等,不论是从自身的逻辑还是在解释现实问题方面,都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在一个层面上。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形形色色的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非难,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坚持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发展的公正和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不可再发展的理论,它必然也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原理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是西方社会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之初的产物。一百年来社会经济形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挑战。

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这是对学术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探讨和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l、关于按要素分配的依据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实行按要素分配并不是承认要素价值论,而是承认要素在创造使用价值中的作用,承认要素的稀缺性,以利于节约资源,促进发展。

2、关于劳务(或服务)劳动的性质问题。目前大多学者认为应引入西方第三产业理论,承认服务业的劳动也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3、关于流通领域劳动的性质问题。马克思认为在流通领域的继续生产过程是生产劳动并创造价值,而纯粹流通过程则是非生产劳动并不创造价值。一些学者认为,面对当前金融业空前发展的态势,后者应当用马克思的提出虚拟资本和创业利润理论来加以发展。

4、关于“总体工人”劳动的性质与价值创造问题。大多学者认为,应该随着时代经济的进步扩大“总体工人”的范围。

5、关于从事经济管理的劳动性质问题。马克思明确了在资本主义企业中从事管理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并创造价值。大多学者认为,从事中观和宏观管理的劳动也应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且比微观管理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大。

6、关于我国现阶段私有企业的定性问题。大多学者认为不应否认私有企业存在剥削,但也应承认他们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理应把他们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同时,在今日中国学术界讨论的劳动价值问题中,也有不少的伪问题。如:

l、所谓的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新问题,很多是对价值这一概念本身没有弄清楚造成的。

如说:“由于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都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工资、利息、地租不过是根据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所作的贡献而给这些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这也是按贡献分配。”,“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先进设备….创造出比旧设备多得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从社会看,产品价值只分解为两个部分:v+m。”因此,亚当斯密关于价值全部分解为收入的论断“乃是一个精湛的见解和发现。”“按资分配,给以相应的报酬,不存在剥削的问题。”等等,就是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概念,混淆了价值的创造和使用价值的创造。

我们讨论价值,首先要回到价值概念自身。马克思的价值是个商品概念,商品的特色是产权明晰基础上的交换,价值体现的是交换关系。讨论问题首先要有明确的范畴。英语价值一词有几个单词,中文价值一词从日文翻译,中国所谓的经济学者或经济学爱好者,讨论价值这一概念时往往受传统语义影响。而中国传统价值一词多指有用性。这一概念正好与经济学讨论的价值概念处于矛盾的另一方。

2、物化劳动和非物化劳动是不是都创造价值的问题,第三产业是不是都创造价值的问题。

马克思在谈到与价值的对立的概念时,使用的是”使用价值”这个概念而不是“物”这个概念。马克思谈物化劳动的凝结使用的是物化一般的概念即抽象的概念,而不是指具体的物概念。马克思那个时代第三产、不发达,因而马克思当时并未作具体论述,只是在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卷中顺便提及。李江帆在《服务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一文中认为,服务消费品价值的形成与物质产品价值的形成皆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它不物化在一个物质产品中;二是它的生产、交换与消费是同时进行的过程;三是它具有流动性与凝结性的特点;四是有时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阶段随最终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延长,因而这一阶段创造的价值也增大。李江帆讨论了服务劳动即非物化劳动创造的商品及其价值特点,其它一些经济学者虽然也认为一些非物化劳动和第三产业创造价值,但是他们对于哪些非物化劳动或第三产业的那些部门的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却并未能在理论上作出清晰的说明。

其实讨论非物化劳动和第三产业创不创造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入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概念。价值是商品的特性,而商品必须是产权清晰的交换物。因而可以认定非物化劳动或第三产业部门中,生产公共物品的劳动或部门不创造价值,生产私人物品的劳动或部门才创造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的属性,不是商品的东西是谈不上价值的,而不具有明确的产权边界,不能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就不是商品。

3、如何理解劳动时间越来越短,产品越来越多而认为新技术也创造价值的问题。

人生价值的理论篇13

价值是什么,不应该只从现有的价值理论中去寻找,而应从人类的经济活动等社会实践中去 分析、提取。现有的价值理论是不同的理论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对价值的认识成果,这些认识成果存在差异。而正确的价值理论只能是唯一的,这种唯一正 确的 价值理论只能蕴含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因此,我们对价值的研究,一是要总结前人 的研究成果,二是要认真考察社会实践,从现有的理论和社会实践中形成价值理论。

其实,价值是什么并不复杂。人类社会的追求是什么,经济活动在生产着什么,交换着什 么,分配着什么,价值就应该是什么。因此,从人类的生命过程、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目 的和内容中去寻找价值的本质,是本文的一个目的。

人类的追求是多种多样的,但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却一定是共同的或者说是同一的 。正是由于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的共同性或同一性,才造成人类的团结与纷争:为了共同 的目标而团结,为了争夺同一个东西而斗争。因此,价值的本质也一定是同一的。把哲学价 值(最一般的价值观念)、理论经济学价值(经济理论的价值观念)、应用经济学价值(经 济计量使用的价值观念)相统一,把效用价值(物的功能)、需求价值(人的需求)、劳动 价值(利益消耗)相统一,把利益、财富、价值相统一,以及实现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是本 文的又一个目的。

如果说一种价值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它必然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因此,依据其客观规律也一 定能计算出物的价值量。这是因为人类由来已久的经济活动中的价值规律的存在与运行, 并不以理论家的价值理论的正确与否而出现差错,它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地按照 自身的规律对人类的经济行为发挥着作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寻找价值的这些客观存在的运 动规律。这是本文的第三个目的。

揭示价值的本质和规律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既适应于经济理论研究又适应于经济计量的、 统一的计量工具,这就要求我们所建立的价值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价值规律。因此,我们的研 究首先不是从引用前人的价值理论,而是从考察现实的价值存在和人类的生命、生活和生产 活动开始。如果把价值看作一头大象,那么前人的探索总会摸到大象的腿、大象的头、 大象的耳朵、大象的尾巴,甚至是大象的全身,等等。本文的任务还在于把前人观察“大象 ”的这些结果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关于“大象”的完整的影像。

一、价值的起源

价值起源于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活动。?①当人们认识一个事物时,首先认识这个事物的色彩 、形状、结构、功能,然后认识其对人的意义或与人的关系。如:我们在认识猪肉时,首先 知道猪肉中蕴含着丰富的蛋白质,然后知道它可以向人提供营养,补充人的体力脑力消耗, 再后就知道猪肉能给人带来利益。前者是对物的功能的认识,后者是对物与人的关系的认识 ,再后者就是对物的价值的认识。当一个物能给人带来益处时,或一个物对人意 味着利益时,我们说这个物对人具有了价值。价值是人的利益的代表。价值如同公斤、米等 物理量一样本身并无多大意义,只是由于价值代表的利益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价值这个概念 才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价值的功能在于对利益的度量,如同公斤、米、速度、温度等是 物理学的物理量一样,价值是经济学的“经济量”。

价值形成于人类对财富的转移和交换活动。由于财富的主体特性,决定了财富的转移、流 通、利用只能通过财富与财富之间的有偿交换来实现(也可赠与和遗传)。价值作为利 益的代表,或作为度量利益的“经济量”,就在财富与财富的这种交换活动中应运而生了。 具有不同功能和效用的财富,就是通过相互比较其对人意味着的利益来实现相互度量和相互 评价,进而实现等价交换的。价值作为利益的代表,作为度量人的利益的“经济量”,就这 样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进入我们对经济理论研究的视角,并因此而具有了极为广泛和极为重 要的意义。

二、价值的定义

价值是物对人所意味着的利益,也是人所追求的利益,是物的效用和人的需求的统一。效 用是物存在和运动所形成的功能,需求是人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条件。效用和需求是同一事 物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提供者,一个是需要者,本质都是人的利益。效用和需求的统一形成 价值,可以表示为:价值=效用×需求。?②

如果我们把物能提供的利益定义为效用价值,把人所追求的利益定义为需求价值,把劳动过 程支出或消耗的利益定义为劳动价值,那么,人造物的价值=劳动价值+效用价值×需求价 值;自然物的价值=0+效用价值×需求价值。具体物的效用总是凝结在物上,因而是恒定 的;但由于人对物认识的角度、程度和时间的不同,具体物的效用又表现出多样性和历史性 。人的需求则随着人所处的时间、地域、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变化,人的活动的动机、 目的,及活动所依赖的条件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当物的需求价值为0时,自然物 的价值为0或处于潜在状态,如:空气、阳光和水的价值;人造物的价值等于其劳动价 值。当物的需求价值大于0时,物的价值处于现实状态。当物的效用价值一定时,物的需求 价值越大,物的价值也越大,如:天然钻石的价值。当物的需求价值一定时,物的效用价 值的增加,也会使物的价值增加。在我们的研究中,上述的价值因素关系式还不具有计算的 功能,它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物的价值和其价值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罢了。但物的价值之 间的这种关系对物的价值量计算却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规定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三、价值量的计算

物的价值量是物的劳动价值、效用价值、需求价值总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的利益的大小 。物的价值量是在物物交换过程中,通过人相互比较其利益形成而确定的。不同物的价值因 素总体的一定状况,构成对人的一定的利益,这些对人具有不同利益的物通过相互比较形成 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就是物与物之间的价值量的关系。某物的价值量就是它所当 的比照物的数量,亦即:某物的价值量就是此物在一定时间、地域和社会条件下所当的货币 的数量。由于物的价值因素随着时间、地域和社会各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物的价值量也 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物的价值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如:文物的价值。

从形式上看,物的价值量是在物物交换过程中通过人相互比较其利益形成而确定的。但事实 上,物的价值量是由物的价值因素相互作用,或由物的价值的客观规律形成和确定的。物的 价值量的计算公式是:v=c+er。v=个体物的价值量,c=个体物的成本,e=效用基数,r=需求 度数。其中,e=c,r=b/s。b=需求量,s=供给量。?③物的价值量的计算公式,表明了物的 价值量与其价值因素之间的量的关系,并可适应各种物的价值量的计算。

把效用价值和需求价值确定为相乘的关系,是因为效用价值和需求价值对于物的价值具有互 为条件、相互促进的作用。但事实上,由于财富意味的利益和人所追求的利益是潜在的,效 用价值和需求价值也只是两个抽象的、潜在的价值因素,只有在它们相互结合时才能形成现 实的、人们可以感受到的价值,而这个现实的价值只有一个。因此,在实际计算时,我们用 效用价值来承载这一现实价值,并把它确定为效用基数,而把需求价值作为一种需求度数来 处理。根据利益用利益来度量的原理,我们把制造物所耗费的利益或价值作为确定物的效用 基数的依据,即:物的成本等于物的效用基数;其含义是:投入一定的价值,必须能够产出 与投入等量的价值。用物的成本来确定物的效用基数的另一个依据是生产力的生产原理。生 产力对生产对象的作用是通过生产力的功能实现的。根据系统论的原理,系统的功能大于其 要素之和,并且系统要素越能协调运作,其功能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在这里,我们把生产 力功能大于其要素之和的一倍作为生产力的标准功能。假使生产力要素价值是v时,其功能 价值就是2v。其中,一个v是要素价值或凝聚在产品中的利益投入,另一个v就是生产力功 能创造的、新增的价值,亦即产品的效用基数。我们把生产力的2v功能称为生产力的理想功 能或生产力的理想的功能价值。事实上,在现实的生产和经营实践中,像这样的“成本加倍 法”已经成为许多工商企业产品定价的惯例。需求度数是根据边际效用 原理设定的,用以确定一定供求状态下人对某物的需求强度。需求度数与需求量成正比,与 供给量成反比。由于效用基数和需求度数的相乘关系,一定的需求度数将会增强或者削弱效 用基数的价值含量,这与价值的原理或实际的价值现象相吻合。另外,需求度数具有方向性 ,正方向表示需求强度,负方向表示供给强度。

四、一般价值论及其意义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价值概念的正确与否决定了经济学理论的科学与否。价值之 于经济理论的这种极端重要性,并不在于价值对经济活动的计量功能,而在于价值的本质和 价值的内容。价值计量的内容是什么,或者说价值的本质是什么,即是价值理论研究首先要 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理论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就是说,价值理论的研究起点和 经济理论的研究起点是一致的。价值的本质是什么,就会形成以什么为起点的经济学理论, 这就是价值理论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作用,作为用“始点研究法”创立的经济学说尤其是 这样。

然而,由人类的生命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决定的价值的本质是客观的、不以任何理 论家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正确的价值概念只能从人类的生命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中去寻找、去抽象、去概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地考察人类的整个价值活动和价值现象 、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认真地分析人类关于价值的已有的理论,认真地吸收各个时代、各 种学派、各种学科对价值理论研究的成果。只有从现实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和已有的人类价 值理论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价值理论,才有可能揭示出更科学、更真实、更有普遍性的价值 的本质。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是对实践的抽象和概括。当我们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认为价值是什么 时,我们在反映这种经济现实的经济理论中也应该认为是什么;我们的经济理论认为价值是 什么时,反映具体学科的哲学理论也应该认为是什么。所以,只有实现哲学价值、理论经济 学价值和应用经济学价值的统一,实现使用价值、需求价值和劳动价值的统一,实现利益、 财富和价值的统一,以及这三者的统一,这样的价值概念才可能是正确的价值。

目前,在应用经济学中,把物品的货币值作为物品的价值,并据以建立了整个应用经济学的 计量体系。如财务、会计、统计、银行等活动中对物品的计量均以物品的货币值为依据。尤 其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几乎所有对人意味着利益的事物都可以、 并且实际上都用货币作为其计量的等价物,应用经济学中价值的本质通常被看作是人们的经 济利益。在哲学中,价值被认为是物对人所意味着的积极意义,并能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 。如果用严格的机械论来解释“意义”这个词,意,即意味,表情达意的意思;义,利也( 义利观);意义就是意味着的利益。哲学的价值比较本质地揭示了价值的内容,已经接近于 应用经济学中价值的含义。在我们传统的理论经济学中,把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作 为价值的本质,忽视了“使用价值”对物的实际价值形成的作用,也没有把对物的价值形成 具有决定意义的人的需求作为物的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理论经济学中的价值只能解释人 造物的价值,而不能解释自然物的价值;不仅与现实的经济生活和价值现象严重脱节,而且 失去了对现实经济活动的计量意义。

科学地认识物的价值本质、价值因素及其构成,实现利益、财富和价值的统一,实现劳动价 值、效用价值和需求价值的统一,实现哲学价值、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价值的统一,形 成能够计量人类利益的价值理论,为建立密切联系当代社会经济实际的经济学理论提供理论 的起点,就是一般价值理论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注 释: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