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电信市场分析实用13篇

电信市场分析
电信市场分析篇1

我国目前的电信运营商有六家,分别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前四家的市场份额总和超过98%,其中更以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市场份额最大,后两家只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2002年5月16日,中国 网络 通信集团公司成立,新的中国网通是在原中国电信所属的北方10个省(区、直辖市)电信公司、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控股)和中国吉通通信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 企业 。 中国联通成立于1994年7月19日,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中国联通是目前我国国内唯一的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全国性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业务,主要经营移动通信业务。 中国卫通通信集团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19日,主要经营通信、广播及其他领域的卫星空间段业务、卫星移动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基于卫星传输技术的话音、数据、多媒体通信业务等。

二、2000-2003年市场集中度分析 表1

运营商 电信 移动 联通 吉通 卫通 市场份额 55.6% 35.8% 8.3% 0.225% 0.075% 资料来源:《中国经贸年鉴》2001年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0年我国的电信市场由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两家运营商所垄断,两家的业务收入占到全国电信行业业务收入总额的90%以上,特别是有超过一半的电信业务收入来自中国电信。稍微有实力与这两家运营商竞争的只有中国联通,吉通和卫星通信公司的收入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再以这些数据 计算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其公式为:

HHI=∑(Xi/X)2=∑Si2

公式中的S即为表格第三行中的市场份额,因此HHI=4442,按照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所编的以HHI值为基准的市场结构分类表,此时我国的电信行业属于高度寡占Ⅰ型。

2000年我国电信行业的业务收入总额比上年增长超过四分之一,表明我国电信行业正在拉开一场迅猛发展的序幕。虽然中国电信的业务收入占到全国业务收入的一半以上,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移动业务才刚刚起步,随着移动业务市场的发展,我国电信行业的竞争度必将提高。这从三家运营商的年度增长率上就可以看出,2000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增长率分别接近中国电信增长率的两倍和四倍。随着移动和联通两家公司的快速成长,我国电信行业的市场结构将会发生变化。 表2

运营商 电信 移动 联通 网通 铁通 吉通 卫通 份额 51.2% 36.5% 10.7% 0.26% 1.04% 0.16% 0.14%

增长率 5.8% 17.5% 48.4% - - - -

资料来源:《中国经贸年鉴》2002年 同样用表格中的市场份额计算2001年我国电信运营市场的HHI值,得到的结果是4069,这个数值比2000年下降了近10%,这表明电信运营市场的集中度在降低。但是按照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编的市场结构分类表,2001年我国的电信运营市场还是处于高度寡占Ⅰ型。

2001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增长率远远高出中国电信,其原因在于移动通信业务的增长速度快于固定电话业务的增长速度,移动通信的兴起和发展正在改变着我国电信市场的格局,电信业务的竞争加剧,而且中国电信的地位在下降。从两家移动通信公司——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关系来看,虽然中国移动处于优势地位,其市场份额是中国联通的三倍多,但其增长速度却远低于中国联通,所以可以预见,移动通信的竞争也将加剧。 表3

运营商 电信 网通 移动 联通 铁通 卫通

业务收入 1363 676 1509 508 51 8.6 增长率 7.6% 10.2% 16.9% 33.7% 38.2% -

资料来源:《中国通信年鉴》2003年

经过拆分,中国电信的垄断地位被大大削弱,其市场份额已经低于中国移动。两者相加的市场份额也出现大幅度下滑,由2000年的超过90%降低到不足70%.这说明原先由两家寡头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已被打破,形成了四家寡头垄断竞争的局面。铁通和卫通的市场份额总和只有不到1.5%,还是无法与前四家进行实质性的竞争。 从增长率来看,中国联通的增长速度依然处于第一位,中国移动的增速也快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这也同样说明移动通信的增长速度快于固定电话业务的增长速度。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首次突破中国移动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表明两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4、2003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额为4597.6,比2002年增长11.7%,增速继续回落。电信运营商依然是六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关系。这六家运营商的业务收入和市场份额见表4。

表4

运营商 电信 网通 移动 联通 铁通、卫通

业务收入 1411.5 744.5 1701.6 667 73.5 增长率 3.6% 10.1% 12.9% 31.3% -

资料来源:《中国通信年鉴》2004年

前几年的发展趋势在2003年基本没有改变。中国电信的市场份额降低到接近30%,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总和首次突破30%,因此可以说规模最大的前四家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中国网通的市场份额比2002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表明移动通信的发展已经在挤占固定电话业务的市场空间。 三、结论

以上是对2000-2003年我国电信运营市场各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和增长率的 分析 以及对各年份我国电信运营市场的HHI值所作的比较,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条结论:

首先,市场集中度的下降主要得益于对电信运营商的拆分、重组,这从2002年对 中国 电信拆分所带来的效果就可看出。如果仅仅由市场进行调节,那么市场集中度的降低将会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2003年的实际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此,对于电信运营市场来讲,利用行政手段进行重组对降低市场集中度,优化行业的市场结构有很大的益处。

其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两家规模很小的运营商市场份额的上升非常缓慢,要让其在四大运营商的夹缝中生存和 发展 并非易事,其发展情况将直接 影响 到市场集中度的下降情况,因此这两家 企业 需要得到更多的行政扶持。

最后,市场份额较小的运营商的增长速度快于市场份额较大的运营商,这预示着电信运营市场的竞争程度正在逐步提高。而且移动通信业务的增长速度高于传统固定电话业务的增长速度,这表明基于业务分类的行业竞争在加剧。

参考 文献 :

电信市场分析篇2

电信,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在不同的地点之间传递信息。电信包括不同种类的远距离通讯方式,它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支柱。无论是在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还是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信这个高效、可靠的手段。电信产业具有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特点。当前我国主要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

当前我国电信行业发展总体来说增速较快,业务范围更广,行业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2013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实现11689.1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三年高于同期GDP增速;电信业务总量实现13954亿元,同比增长7.5%;对语音通话业务的依赖下降,非语音通话业务的业务量大大上升;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对行业收入增长的贡献从上年的51%增长到75.7%;同时,用户结构进一步优化,3G移动电话用户占移动用户的比重为32.7%,2014年各大运营商更是在积极推进4G业务的发展;同时,固定宽带用户数量也在快速提升.

二、我国电信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根据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的定义,市场结构是指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和进入退出壁垒的高低。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本文运用HHI指数对电信行业进行分析。

HHI指数是指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用公式表示为:

由表中的数据,计算HHI指数。2012年的HHI指数为3822;2013年的HHI指数为3760。根据1980年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公布的分类方法,H指数大于1800,则该市场为高寡占型;如果H指数大于3000,则该市场属于高寡占Ⅰ型。2012年和2013年我国电信行业的H指数都大于3000,则可以判断电信市场的市场结构为高寡占Ⅰ型。我们可以看到,2013年H指数较2012年数值有所下降,说明电信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在2013年,中国移动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而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中国移动的市场占有份额依然达到了一半左右,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占据了另一半市场。三大电信运营商完全占有我国现有市场,电信行业的市场结构是高度垄断的。

(二)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指在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或以不同品牌生产的同类产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或信息提供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产品间替代的不完全性的情况。当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业务上竞争激烈,但许多服务依然大同小异。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学主要针对学生消费群体,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就有天翼飞Young和新势力与之相对应;中国移动的飞信和中国电信的易信都是一款沟通工具,二者在功能、使用等方面并没有太大差别。总体来说,三大运营商在业务上有许多重复之处,并未突出自己明显的特色。

但是随着客户对服务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也更加激烈,三大运营商都在不断探索。中国移动与多个国家签有通信协议,覆盖面广,出国使用方便;且对4G用户采取流量不清零制度。中国联通建立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高速带宽、安全可靠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中国电信积极推动全球眼,新视通等业务。但总体来说,三大运营商在垄断之下,产品创新力度依然不足。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指“潜在企业”或新企业在同原有企业竞争中所遇到的不利因素。我国仅有三大电信运营商,用户使用数量和业务占有量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用户会更倾向于使用覆盖面更广电信网络,因此对新进入企业来说,获得大量新顾客的难度较大;并且电信产业投资成本巨大,小资本难以满足其需求,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稳定、透明的法律环境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在电信行业方面立法仍然不够健全,行业环境的公正合理性难以保障;在市场准入机制方面依然有待完善。

2、退出壁垒。退出壁垒是指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障碍。电信行业的设备设施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这些巨额资产在退出时往往很难出售和变现,从而沉没成本较大,退出壁垒较高。

三、促进我国电信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产品创新步伐,探索互联网时代新模式。当前,我国电信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必须加快转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转变思路,使传统电信业务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在此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电信运营商的先进经验。如国外电信运营商发展重点业务,保持向数据业务倾斜;同时国外运营商还积极在视频业务领域探索,争取提升用户体验获得更大收益。

(二)建立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结构。当前我国电信行业属于高寡占型,要促进其长期健康发展,就要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建立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结构。如果电信市场上存在多家运营商,那么该市场的竞争必然加剧,从而会促使各大运营商在产品、服务、技术改进方面更加积极;这会给该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也会增进社会福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增发移动牌照,并且要完善移动市场准入机制。如此一来,产品种类会更加丰富,顾客选择范围能得以扩展,顾客满意度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创造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监管机构要加强对电信行业的监管,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要不断健全与电信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电信业法律管理框架;同时,改进对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去除冗杂的管理层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要对电信运营商的运营实行有效监督;但同时,也要尊重市场规律,以市场调控为基础,对于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交给市场,允许一定的行业波动性。(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电信市场分析篇3

(一)根据客户属性进行市场细分

电信企业多数根据客户属性的差异性进行市场细分,将市场细分为集团客户市?觥⒓彝タ突?市场、个人客户市场。集团客户市场又可细分为党政军客户、行业客户、中小商业企业客户等等。

(二)根据电信产品种类进行市场细分

电信产品可视为电信资源、服务、应用的集合。按照电信产品的种类,可以细分为宽带市场、固定电话市场、移动用户市场、增值业务市场。

(三)按照客户价值进行市场细分

互联网技术的提升带来了大数据时代,作为通讯行业本身,电信企业在收集客户数据方面存在优势。电信企业应当建立模型,分析数据,判断客户的价值,RFM模型就是衡量客户价值的一种常用工具。例如根据客户的近期消费金额、欠费额度和频率、近期购买行为和总体频率可将电信业客户细分为顶级客户、中型客户、小型客户、潜在客户等等。

二、电信业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目标市场营销策略通常包括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差异化市场营销策略和集中性营销策略。其中差异化市场营销策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设计出不同的营销方案,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纳入到方案中,注重产品的创新,强调区别于竞争对手的自身优势。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开通了大约300部“城管通”电话,用于上海嘉定区城市管理大队的执法工作;抚顺联通开发的“沃税通”,为纳税人和税务人员提供数据的采集查询分析等服务;中国移动针对校园群体,推出了家校通、校讯通等产品,中国电信则推出了翼校通,中国联通推出班班通;针对医疗行业,中国联通推出医信通产品、中国电信推出了数字医院应用产品。

三、市场细分与产品策略

电信企业对市场进行细分后,便要针对目标市场投放合适的产品,包括产品的功能开发、产品定位、套餐资费的设计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产品策略包括市场渗透策略,立足现有市场用现有产品提高市场覆盖率。市场开发策略,是用现有的产品开发新市场,例如中国移动基于移动通信技术拓展集团客户市场,中国电信的存话费送手机活动吸引了一批新客户。产品延伸策略,是在现有市场开发新产品,中国电信针对现有市场开发许多增值业务。多元化经营策略,是在新市场开发新产品,该种经营方式的成功依托于运营商多年成功的经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相当准确,产业协同效应明显增强的情况,是风险较大的策略。

四、电信企业市场定位策略

市场定位策略可从消费者的情感和心理活动出发。各大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这就要求电信企通过大力宣传以及联合营销等策略,宣传自身的竞争优势,针对消费者动机,对产品进行差异化定位。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针对不同阶层人群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心理推出了属性各异的套餐品牌,其中全球通套餐曾在半年内吸引了2000多万客户办理。

电信市场分析篇4

一、中国电信企业市场细分

几乎没有一种产品能同时迎合所有客户的消费动机,也很少有一种营销策略能适用于所有消费者市场。市场细分能帮助企业认清各个细分市场的潜力,使企业辨认出对其自身来说最有价值的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有根据地采取独特的产品策略,以获得最佳收益。

(一)根据客户属性进行市场细分

电信企业多数根据客户属性的差异性进行市场细分,将市场细分为集团客户市觥⒓彝タ突市场、个人客户市场。集团客户市场又可细分为党政军客户、行业客户、中小商业企业客户等等。

(二)根据电信产品种类进行市场细分

电信产品可视为电信资源、服务、应用的集合。按照电信产品的种类,可以细分为宽带市场、固定电话市场、移动用户市场、增值业务市场。

(三)按照客户价值进行市场细分

互联网技术的提升带来了大数据时代,作为通讯行业本身,电信企业在收集客户数据方面存在优势。电信企业应当建立模型,分析数据,判断客户的价值,RFM模型就是衡量客户价值的一种常用工具。例如根据客户的近期消费金额、欠费额度和频率、近期购买行为和总体频率可将电信业客户细分为顶级客户、中型客户、小型客户、潜在客户等等。

二、电信业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目标市场营销策略通常包括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差异化市场营销策略和集中性营销策略。其中差异化市场营销策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设计出不同的营销方案,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纳入到方案中,注重产品的创新,强调区别于竞争对手的自身优势。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开通了大约300部“城管通”电话,用于上海嘉定区城市管理大队的执法工作;抚顺联通开发的“沃税通”,为纳税人和税务人员提供数据的采集查询分析等服务;中国移动针对校园群体,推出了家校通、校讯通等产品,中国电信则推出了翼校通,中国联通推出班班通;针对医疗行业,中国联通推出医信通产品、中国电信推出了数字医院应用产品。

三、市场细分与产品策略

电信企业对市场进行细分后,便要针对目标市场投放合适的产品,包括产品的功能开发、产品定位、套餐资费的设计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产品策略包括市场渗透策略,立足现有市场用现有产品提高市场覆盖率。市场开发策略,是用现有的产品开发新市场,例如中国移动基于移动通信技术拓展集团客户市场,中国电信的存话费送手机活动吸引了一批新客户。产品延伸策略,是在现有市场开发新产品,中国电信针对现有市场开发许多增值业务。多元化经营策略,是在新市场开发新产品,该种经营方式的成功依托于运营商多年成功的经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相当准确,产业协同效应明显增强的情况,是风险较大的策略。

四、电信企业市场定位策略

市场定位策略可从消费者的情感和心理活动出发。各大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这就要求电信企通过大力宣传以及联合营销等策略,宣传自身的竞争优势,针对消费者动机,对产品进行差异化定位。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针对不同阶层人群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心理推出了属性各异的套餐品牌,其中全球通套餐曾在半年内吸引了2000多万客户办理。

目标市场定位要求电信企业识别出目标市场的核心需求。在宽带业务方面,电信企业的目标市场之一是家庭市场。该市场的核心需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高效快速的上网速度;二是追求优质快捷的安装和维修服务;三是追求低价格。中国电信推出的天翼光宽带把握住了宽带家庭市场的核心需求,打出“电信光宽带,上网就是快”的广告语,对用户做出了“速度快,视频不卡顿;服务好,安装快,维修快,慢必赔;价格低,百兆光宽最低59元起”的承诺。针对家庭市场,电信企业应重点维系该市场的客户忠诚度,定期调研,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情况,发挥消费者的口碑传播效应,适时推出优惠活动,增加客户的转移成本。

五、结束语

电信产业面临着技术不断创新升级和市场需求多变的双重挑战,电信企业的定位策略也是不断变化改进的,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电信网络的不断升级决定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恰当的营销策略是推动电信企业开拓更广阔市场的助力。在国家“互联网+”和国家大数据略背景下,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号召、减税降费的时代背景下,电信企业要抓住市场机遇,牢牢把握政策赋予的优势,加大科技自主创新研发力度,在对电信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瞄准目标市场,创新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建立聚焦客户的运营体系,为客户提高更优质高效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电信市场分析篇5

易观国际认为,运营商推出业务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互联网的威胁,提升自身的为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实力,扩大现有的增值服务市场。而采取IM的模式是因为客户端是引导和方便用户使用业务的综合平台,客户端下游能统一用户界面、整合电子渠道,承载各项业务,形成与门户的互补,上游横跨各类终端。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从发展的角度看,仅做管道工已不能满足移动增值业务突破的需要,运营商需要通过IM类服务扩大目标市场的覆盖领域。

从生存的角度看,管道服务正在被边缘化,话音、短信业务正在被IP技术旁路化,数据服务的核心地位日趋明显,运营商需要通过IM业务建立一个跨越固定和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服务交付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从用户粘性角度看,通过将移动通信相关服务与互联网沟通平台、内容服务提供平台的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无缝通信服务,增强用户满意度,提升忠诚度。

从渠道价值看,IM业务可以相对容易的构建完善的营销渠道和计费渠道,并能够辅助电信运营商构建固定和无线相统一的广告平台、构建全新的数字内容销售渠道。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研究发现,电信运营商IM业务尽管拥有品牌影响力、推广资源、用户基础、电信业务融合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几点问题:

首先是注册需要与手机号捆绑,提高了用户对IM业务的使用门槛,不利于用户的无障碍规模化发展,且手机号注销后IM业务随之消失,增加了IM使用风险。

其次是IM业务好友无法和手机联系人实现统一联动,操作环节复杂,影响用户体验。

第三是部分IM业务仅能实现文字短消息发送,PC版语音互通功能缺失,只依靠免费短信业务来增加用户规模和保持用户粘性,难以实现最终战略目标。

最后是缺乏自由寻找、选择并加入陌生网友的平台,未能充分将即时通讯软件的人际关系拓展交往功能,加之缺乏强有力的营销措施,运营商IM业务在对IM业务有强烈需求并且付费意识最强的年轻人之中吸引力不高。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分析认为,IM用户市场空间已经处于严重饱和阶段,QQ和MSN借助先发规模化用户优势分别牢牢占据了绝大部分个人娱乐和商务办公市场份额, 从新进入的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来看,阿里旺旺通过电子商务协同优势保持了用户快速增长和良好的使用粘性,而百度HI借助百度搜索、社区、贴吧等一站式服务也在IM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因此新进入的IM业务必须拥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有效的营销推广策略,才能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并保持高度用户粘性。

易观建议运营商:

首先,探索与手机号捆绑与非捆绑两种自由模式,并通过实现IM和移动通讯好友及业务方面的实现便捷化联动,借以鼓励用户将手机号与IM业务进行捆绑,一方面降低使用门槛,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改善用户体验较好的提高用户网络忠诚度。

电信市场分析篇6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份额的竞争成为现代电信业的焦点。2008年5月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形成了新的中国电信。2009年1月,原中国联通与原中国网通重组合并,新公司更名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也称作“新联通”。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国有骨干企业,一直经营移动通讯业务。2013年12月份工业与信息部向国内三家电信企业颁发4G牌照,与此同时还向中国移动颁发了固网牌照(在此之前中国移动是通过并购中国铁通发展其固网业务),中国移动获得固网牌照不仅推动固网宽带建设及行业竞争,而且使得三家电信企业的业务范围扩大到了全领域,中国电信市场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三足鼎立”之势。2014年11月国家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5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总量达到12.8亿户,其中3G网络用户4.8亿户;宽带用户到达2亿户,而三家电信企业在全领域都拥有各自数目巨大的客户。鉴于此,研究三家电信企业在不同领域的竞争力状况,对于不同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下保持优势弥补不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迫于日本制造业崛起的竞争压力,美国成立了专门机构来研究竞争力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德等国家及一些国际经济组织也开始着手研究国际竞争力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界开始关注竞争力问题研究。从国内外各产业领域关于竞争力研究的文献可知,目前世界各国对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科学技术、国际化程度、基础设施、国民素质、经济实力、金融环境、政府作用等八个方面。随着竞争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逐步深化为市场份额竞争,市场份额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分析的焦点。然而目前关于电信竞争力的研究中从市场份额角度分析的成果较少,且大多采用静态性、描述性统计。目前经常使用的竞争力研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价格比较法(包括直接价格比较和间接价格比较)、成本比较法、显示性比较优势法(RCA)、质量升级指数法、相对贸易优势系数法(relative trade advantage,RTA )、贸易专业化系数法(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TSC,又称贸易竞争指数)等。这些方法中,显示比较优势法(RCA)应用的是在国内竞争贸易条件下产生的经验数据,不仅能够很好地反映市场份额情况,而且这些基础数据很容易获取。本文切入点是从市场份额角度,通过统计和比较,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 RCA 指数分析中国电信企业的国内市场竞争力。对工业与信息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铁通以及中国联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拟从市场份额角度系统摸清中国电信企业的国内竞争力状况、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有效提升中国电信企业的国内竞争力、抢占国内电信市场份额提供决策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分析数据均来自于工业与信息部、中国移动、中国铁通、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等官方网站。本文将国内电信企业的主要业务分为固定电话业务、2G业务、3G业务以及宽带业务四个部分。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移动由于在2013年12月份才获得固网牌照,而2008开始中国移动是通过并购中国铁通实现其固网业务。因此,本文中所用的中移动固定电话业务和宽带业务的数据参照的是中国铁通的官方数据。

(二)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与国内三家主要电信企业比较,从市场份额角度对中国的电信企业的国内竞争力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运用RCA指数反映市场份额情况的指数考察中国的电信企业国内竞争力现状、特征及演化趋势。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著名经济学家 Balassa在1965年测算部分国家贸易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是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种产品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率,用来表现一国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程度。该指数后来被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组织普遍采用。它是衡量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本文将利用RCA指数研究三家电信企业的国内竞争力。

如果RCAij>1,则表示i企业的j类电信产品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其数值越大,显示比较优势越明显;RCAij2.5,表示该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若25

三、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经历了政企合一、垄断经营、竞争经营三个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四次较大的改革,逐渐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全业务具有竞争性的企业。如表1,我们分别对这三家电信企业进行分析,首先,中国移动在2G网络业务市场占有率都是70%以上,2013年达到了75.9%,优势十分明显;在3G网络业务也是后来居上,2013年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46.7%;但是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中国移动在固定电话和宽带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则是普遍较低的,2013年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是8%和14.8%。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在2G网络和3G网络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固定电话和宽带业务领域处于劣势,但是随着移动通信对固定电话业务不断侵蚀,固定电话业务总体上呈现不断萎缩的状态,而宽带业务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中国移动不仅要保持自身在2G网络业务和3G网络业务的优势地位而且应当在政策解封后大力发展固定电话业务和宽带业务,特别是宽带业务。其次,通过分析2009年到2013年间的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固定电话和宽带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普遍较高,2013年其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59.2%和51.4%;而在2G网络业务上同样因为历史原因导致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年份2010年也只有10.1%,2013年更是下降到8.4%;在3G网络业务领域则是每况愈下,市场占有率从2009年的69.9%下降到23.5%。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中国联通在固定电话、3G网络和宽带业务领域市场占有率都在30%左右,都有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3G网络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比从2009年的11.5%上升到2013年的29.8%,竞争能力上升明显;但是其2G网络业务却是不断萎缩,市场占有率从2009年的20.9%一路下降到2013年的15.7%。如图1,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移动在2G、3G网络领域市场占有率具有优势,特别是2G网络领域。中国电信在固话网络和宽带领域市场占有率明显高于其他两家电信企业。中国联通在各个领域市场份额都处于平均水平。

(二)指数分析

本文根据2009-2013年工业与信息部、中国移动、中国铁通、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的相关数据,对三家主要的电信企业的显性优势指数进行了计算。由于国内电信企业的主要业务分别是固定电话业务、2G业务、3G业务以及宽带业务4个部分。因此本文将分别对这4部分业务分别进行RCA指数计算,RCA1、RCA2、RCA3、RCA4分别表示固定电话业务、2G业务、3G业务和宽带业务的显性优势指数。结果如表2所示。

1.企业分析

如表2,2009-2013年间,中国移动在固定电话业务、宽带业务领域RCA处于0.1到0.3之间,不具备显性比较优势,竞争力相对较弱;在3G业务领域呈现中度竞争力;而在2G业务领域则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竞争力较强。中国电信在2G业务领域的RCA处于0.2到0.4之间,同样不具备显性比较优势;在3G业务领域2009年RCA高达2.616显示出非常强的竞争力,之后RCA稳定在1.0到1.2之间呈现出中度的竞争力;而在固定电话业务和宽带业务领域其RCA稳定处于1.9到2.6之间,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中国联通在2G业务领域的RCA普遍低于0.8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竞争力较弱;在固定电话业务、3G业务和宽带业务领域RCA都处于1.2到1.6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显性比较优势,具有中度的竞争力。

2.演化趋势分析

电信市场分析篇7

我国电信市场经历了由政府垄断到鼓励竞争的变革。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电信行业由我国政府直接控制和经营,邮电部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机构。改革开放之后,国家逐渐放松对电信业的价格管制,并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1993年,中国联通成立,标志着国家对基础电信服务放松管制。同时。邮电部的经营职能被剥离出来,成为了中国电信。至此,邮电部可以向申请进入电信市场的公司发放许可证、电信市场出现了竞争的局面。

二、电信市场的市场结构特点

(一)规模经济特性

电信行业有着非常显著的规模经济性。这是因为电信网在最初建设时,需布置通信线路、交换机、长途运输网、长途交换局等大量的基础设施,产生大量的固定成本。但在一定的通信容量下,电信企业的规模越大、用户越多。才会使平均成本越低,利润越大。

(二)电信行业的成本的沉淀性

电信企业投资形成的固定成本的专用性较强,其所使用的设备仅限于本行业使用,不同的网络往往设备也不相同,其退出的成本非常高。并且。这些设备都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电子设备,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其无形折旧也大大降低了其回收的价值。

(三)范围经济特性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指由厂商范围的扩大而非规模扩大带来的经济。电信市场的范围经济特性主要是由于合成效应:同一个厂商进行多品种生产的成本比分别生产的成本要低。电信企业可以在基础电信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电子信箱、可视图文、电子数据互换(EDI)、传真存储转发、在线数据库检索、国际互联网(Internet)等增值业务。在发展增值业务时,虽然总的成本没有下降,但因总收入的增加,平均成本会相应减少。

三、关于民营资本进入中国电信市场的壁垒分析

(一)结构性进入壁垒

1 规模经济进入壁垒。规模经济进入壁垒指的是新进入的企业只有占到行业产量的很大份额之后才能获得规模优势。截至2008年5月。中国联通用户总数达1,6853亿;截至2008年底,中国移动总用户数达4,57亿,仅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的用户数已达到6亿多人,将近中国人口总数的一半。对于新进入的厂商,由于本身用户的数目较少。因此很难吸引其他的用户加入新的网络,新用户即使因为资费较低而加入网络,但由于新旧网络之间互联互通的限制,再加上客户对其人际资源的依赖性。将会使新的厂商的用户规模限制在很低的水平上。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尤其是民营资本。由于本身的实力限制,很难达到规模经济状态。

2 绝对成本优势。假定单位成本不随成本变化,如图2。无论产量多少,在位企业的成本都要远远低于进人企业的平均成本。这说明原企业有着较大的成本优势。会给新进入的民营企业造成很大的障碍。

3 产品差别化壁垒。以中国移动3G业务的套餐业务为例。基本上可以符合所有3G业务客户的要求,并且还有其基础业务作为补充。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推出了3G-业务的不同套餐,以面向不同消费水平的人士。电信产品差异丰富化的同时也造成了电信市场的产品差异壁垒。当前,电信市场的产品差异已经基本上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新进入厂商为了吸引顾客对自己产品的偏好,必须支付巨额的广告费用。而在电信市场中,顾客往往对原有企业的产品有很强烈的偏好,新进入的厂商很难打破由产品差异造成的壁垒。

广告是形成产品差异的重要原因,在静态垄断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如下:

X=PQ-cQ-F-PAA

其中,c为单位可变成本,F为固定成本,PA为单位广告的费用,A为广告数量。

经过变形。上式关于广告的一阶条件,即多夫曼――斯坦条件为: PA/PQ=(P-c/P)e其中£为需求的广告弹性。此式表明。销售边际产品的收入越高就应该多做广告,并且,需求的广告弹性越大,越该多做广告。

4 必要资本量壁垒。必要资本量壁垒是指进入某一市场所必需的资本投资。电信市场的基础设备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新的厂商想要成功进入电信领域,就必须摆脱在位厂商的依赖,建立起自己的网络。例如,在2008年电信重组中,中国电信以662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以438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国联通的CD,MA业务,合计1100亿元人民币。可见,不论是通过收购或是自己建设网络,都需要大量的资本积累。中国的民营资本的筹资来源有限,很难积累到必要资本量所必须的水平。

(二)中国电信市场的行政性进入壁垒

主要是通过行政性法规设置进入壁垒。例如,2000年9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十条中规定,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 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且公司中国有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51%:2 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组网技术方案:3 有与从事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4 有从事经营活动的场地及相应的资源:5 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6 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其中第一条就对电信企业的所有权做出了限制,给我国民营资本进入电信市场造成了极大的行政性壁垒。在我国,政府在电信市场当中仍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新进入厂商为打破这种行政性进入壁垒时,需要通过各级政府层层上报,其中难免会出现寻租现象,或受到在位企业的阻挠。也会增大新民营企业的成本,给民营企业造成极大的负担。

(三)中国电信市场的战略性进入壁垒

1 阻止进入投资策略。指在需求增长较高的行业中,尽管存在着各种进入的壁垒,但是只因为需求的快速增长,也会对其他的企业形成诱惑。因此,原有的企业适当增加对生产能力的投资,保持一定过剩的生产能力,可以成功地阻止新企业的进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电信市场已经出现电信基础设备供给能力过剩的问题,一旦有新的厂商进入,在位厂商就会利用其过剩的生产能力,提高市场供给,降低价格,阻止新厂商进入。民营资本在进入时,在位的企业很可能通过各种手段打压、排挤民营资本,使其失败。

2 掠夺性定价。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例如,在最近打得如火如荼的3G战争中,北京移动就推出了一种3G上网套餐,在使用期间,用户每月可以获得105G的流量,超出部分不计费,即不限本地流量:7个月内国内漫游流量为350M。中国移动各地分公司在今年年初的3G战中大幅调低了流量费。此举不是为了创收,而是为了保留和争取客户。民营资本作为新进入企业进入电信市场时,显然不能承受掠夺性定价所带来的起初巨大的损失。

四、政策建议

(一)适当放松对经营许可证的申请条件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009年2月4日)规定申请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应当符合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并且公司的国有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51%。国家应该逐渐个放松对民营资本的限制,增加民营资本的持股比例,提高民营资本在电信行业的竞争力。在允许、提倡适度竞争的同时充分把握市场的准人规则,反对市场垄断,实现有效率的竞争。

(二)完善的法律法规,成立更为独立的电信监管机构

监管机构的功能应由管制逐渐转向监督,在降低政府的行政性进入壁垒的同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保障电信市场的效率、公平。

(三)弱化或取消不对称的规则

许多国家包括我国电信业在引入竞争的初期都实行了不对称的政策,但它完全是一种行政手段,会对市场运行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当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3家厂商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应取消对中国联通或者电信的不对称规则,对其他新进入厂商尤其是民营资本应弱化不对称规则,

电信市场分析篇8

在双边市场中,不同的平台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其收费模式可以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在对称收费模式中平台企业向两边用户同时收取注册费、交易费或者采取两部收费制,如阿里巴巴等对平台两边用户实行会员制收取注册费等。而在非对称收费模式中,平台企业可能会对一边用户收取注册费而对另一边用户收取交易费,或者对一边用户收取交易费而对另一边用户采取两部收费制等。

本文聚焦于电信双边市场的平台企业,对于提供这类平台的电信运营商来说,平台定价策略及其价格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到用户的参与热情,进而影响到使用平台的用户数量,最终影响平台的利润水平。如何拟定良好的平台定价策略,观察定价模式中的影响因子对平台利润与市场构造的影响,都是本文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关文献综述

双边市场定价策略的基础文献是Rochet,Tirole(2003)和Armstrong(2004)。Rochet和Tirole在考虑收取交易费的情况下试图建立一般性的模型,描述双边市场中价格配置与平台特征的关系,得出垄断平台在一边的定价与该边的需求价格弹性成正比的关系,但这一结论与现实情况正好相反,导致这一结论的主要原因在于,构造需求函数时,没有考虑交叉网络外部性对平台两边用户效用的影响。

Aaron Schiff(2003)运用数理模型对双边市场中基于垄断平台的企业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对双边用户收取接入费和收取交易费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当市场达到均衡时这两种定价策略是没有区别的。

纪汉霖(2006)在基于Evans(2003)对双边市场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并建立了定价模型,但在分析交易费和两部收费时假定交易次数为常量,这与现实并不相符,在现实中交易次数与交易平台两边的用户数量和相互匹配技术相关,所以在假定交易次数为定值的基础上给出的结论值得商榷。

本文在王昭慧(2009)设定的模型基础上将对称定价模式延伸到电信平台的非对称定价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在非对称收费模式下电信平台的最优定价问题,并探讨了影响平台定价的因子。主要结论有:平台匹配技术与平台用户的注册费和交易费都有正相关的联系,垄断平台有动机提高平台匹配技术;平台两边用户的交易次数增加将会使得平台降低交易费,但会提高两部收费制中的注册费;电信平台通过非对称性的定价将双边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内生化在终端价格水平稳定基础上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

模型假设与分析

(一)模型假设

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假设定价模型基于垄断的电信平台,平台用户的效用函数仅考虑交叉网络外部性,忽略自网络外部性,设定平台一边的服务提供商效用与另一边的终端用户数量成正比,而终端用户的效用与平台另一边的服务提供商数量成正比,二者分别通过交叉网络外部性系数进行传导。

参数设定:双边用户服务提供商(s)和终端用户(c),ns和nc分别为两类用户的数量,αsc、αcs为各自的网络外部性系数且大于零,因为两者是正的网络外部性;prs和prc分别为平台向两类用户收取的注册费;pts和ptc分别为平台向两类用户按照交易次数收取的交易费;ts和tc分别为两类用户在平台上的交易次数,λ是用户搜索到平台另一边能够匹配的唯一交易用户的概率,λ∈[0,1],每类用户在平台上的交易次数分别为ts=λnc和tc=λns;平台为两类用户提供服务的单位固定成本为fs和fc,为两类用户提供一次交易带来的成本为rs和rc,ns和nc可以表示为两类用户效用us和uc的函数,ns=φs(us),nc=φc(uc),φs(*)和φc(*)分别为增函数。

(二)模型分析

1.服务提供商收注册费,终端用户收交易费。在电信双边市场中,平台向服务提供商收取注册费和向终端用户收交易费时,其效用可以分别表示为:

us=ascnc-prs ;uc=acsns-ptctc (1)

因为假定tc=λns,则整理移项得:

prs=ascnc-us; (2)

所以平台的利润为:

(3)

对(3)式分别求效用us、uc的一阶偏导数并求解得最优定价下的us、uc :

(4)

将(4)式代入(2)式可解得平台利润最大化的价格结构:

(5)

从(5)式可以看出,当λ=1时,对服务提供商收取的注册费与αcs负相关,对终端用户收取的交易费与αsc负相关,当服务提供商对终端用户的αsc足够大时,平台就可能对终端用户免费甚至补贴,所以平台会尽可能降低两边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当λ=0时也就两边用户的交易不能匹配虽能够对服务提供商收取一定的费用但不可持续;而当λ>0时,无论对服务提供商收取的注册费还是对终端用户收取的交易费都与λ正相关,所以电信垄断平台有动机提高平台的匹配技术。

分析结果表明,平台匹配技术λ的增大不但有利于注册费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交易费的提高,所以电信运营商有动机提高平台匹配技术,但会降低双边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性。

2.服务提供商收注册费,终端用户收两部收费。在对服务提供商收注册费而对终端用户收两部收费时,平台两端S和C的效用可以表示为:

电信市场分析篇9

二、虚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5年初,随着第五批虚商牌照的发放,涉足170号段的企业进一步扩大,覆盖多个领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然而,伴随170号段正式放号所暴露出的问题让人无法忽视:

(一)互联互通漏洞频现

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170号段不能被银行系统识别。二是部分手机安全APP自动拦截170号段。三是用170号段进行网站注册时用户收不到验证码。四是使用固话拨打170号段显示空号。

(二)虚商与传统运营商沟通不够

虚商与传统运营商的磨合不够,由于170号段是依靠传统运营商建立的,因此虚商对自己的服务也难以保障。

(三)品牌不明确

170号段依旧显示三大基础运营商品牌,虚商品牌并未显示,与此同时,虚商的行业认证就会出现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仅靠虚拟运营商一方难以解决,还需要虚商、市场和监管部门共同推动。

(四)扩张过快

虚商面对潜在市场急功近利的盲目扩张表现容易导致用户服务难以保障,这对自身品牌和口碑的树立是非常不利的。170号段应先进行小规模友好用户试验,在此基础上自我修复和完善,以更优质的服务吸引用户。

三、SWOT分析及校园营销策略制定

(一)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1)虚商在校园内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进入大学的新生数量庞大,且处于更换手机号的最佳时期。2)虚商能根据客户需要灵活制定号码业务。3)虚商在价格制定上有更加灵活的空间。

(2)劣势(weakness)。1)虚商缺乏通信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通信不稳定。2)虚商向传统运营商租用硬件设备、批发服务业务,在通信服务、价格制定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虚商的资金链条不稳定。

(3)机会(opportunity)。1)国家政策的倾斜将为虚商提供更多的利好消息。2)校园消费群体接受新鲜事物较快,且较容易受性价比的影响而选择新的运营商。3)虚商校园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其市场潜力巨大。

(4)威胁(threat)。1)传统运营商已经形成对市场垄断的事实。虚商面临着客户习惯难以改变的挑战。2)虚商逐渐增多,各虚拟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压力大。3)政府虽大力支持虚商发展,但暂时没有使用明确量化的政策予以支持。

(二)营销策略组合

(1)产品策略。产品作为整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对于电信业虚拟运营商来说,业务的设置和服务的提供就是企业的产品。

1)业务设置和服务质量。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提供定制化的套餐业务,满足不同校园消费群体的需求,以低姿态、高品质的优势争夺市场。

2)开展校企合作,树立品牌形象。为不同类型的业务建立自己的品牌,如中国电信面向学生群体推出的“飞young”系类业务,通过在校内设立奖助学金、为校园精品活动冠名等方式作为校企合作切入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与终端产品合作,拓展校园市场。虚拟运营商与苹果、三星、小米等移动终端公司合作,通过终端产品捆绑的形式拓展校园市场。

(2)价格策略。低价服务套餐是市场对虚商的期待,在校园市场中尤为重要。但是虚商从传统运营商处购买移动通信业务,再包装成自有品牌进行销售的模式是很难实现低价服务的。就目前来看,简单的低价格营销策略是不可行的,虚商不能寄望于从通信业务中直接获得利润。使用成本加成定价法与参与竞争定价法相结合的定价策略,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定价水平,并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定价策略。

(3)渠道策略。加强校园营销渠道的建设,创新渠道策略,是虚商打开校园市场的又一重要举措。1)持续在各高校中招募在校大学生从事兼职推广工作,通过他们的带动,有效地促进校园消费群体对于虚拟运营产品的认知。2)充分利用移动网络平台,拓展校园销售渠道。对于虚商而言,建立实体渠道耗资巨大。相对而言,线上渠道投资小,适合目前虚商采用。

(4)促销策略。虚商进入市场初期必然要面对消费者不信任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时,虚商就应当利用业务特色、价格公道、服务健全的优势,将产品主动推销出去。

1)人员推销。成立一支专门的推销队伍,包括推销人员和技术人员,去校园一线进行推销,同时收集学生反馈的第一手信息。此外,在校园用户中招募直销队伍,在提供校园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让消费者成为推销人员,更好更快地拓展校园市场。

2)广告促销。在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上做

电信市场分析篇10

西安电信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期权博弈的四川省3G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中移动存续企业改革模式探索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电信企业竞争力分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个案分析 

顾客满意影响因素研究 

论中国电信服务业规制改革 

天津移动通信公司营销战略及集团客户定制化服务研究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山东省通信公司互联网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数据仓库的电信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河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研究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竞争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电信企业员工e-Learning培训模式研究 

安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比较 

我国电信业的政府规制改革研究 

辽宁通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中国网通大庆分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融资模式的战略选择 

基于流程再造的某电信公司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中国电信企业大客户关系管理 

我国移动通信企业客户维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电信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电信业的启示 

吉林省移动通信公司GPRS业务推广方案探讨 

吉林市电信公司宽带业务市场拓展分析 

小灵通长春地区销售渠道研究 

郴州移动通信公司企业文化创建研究 

青海省数据通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联通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论西安大唐电信公司ERP项目对企业战略规划的支持作用 

中国移动品牌管理研究与探讨 

西安吉尔通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研究 

经营分析系统理论探讨及其在移动通信公司的应用研究 

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网通南方公司在新时期的竞争战略研究 

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理论探讨 

移动通信业营销渠道整合与优化探析 

 

 

江苏电信对分公司绩效管理的优化研究 

广东中小短信服务供应商产品发展战略 

中国第三代移动牌照的发放 

电信增值业务的商业模式研究 

中国电信产业组织研究 

试建固定电话成本测算模型 

江苏联通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河南通信网运管理战略思考 

论中国电信产业有效竞争 

河南网通宽带业务市场营销策略问题研究 

我国电信行业客户流失管理的建模、分析及应用研究 

阳光通信公司营销渠道系统研究 

电信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中国移动网上教育系统建设及其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分析和前景预测 

C电信公司CRM研究 

Geert Hofstede理论框架下电信行业企业文化测度的实证研究 

四川移动组织再造研究 

B公司运营商渠道变革研究 

中国联通重庆分公司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重庆移动公司应用客户关系管理(CRM)实例研究 

TCL移动通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虚拟电信运营模式的研究 

中国电信业管制制度的选择 

彩信业务发展模式研究 

重庆联通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研究 

玉门油田酒泉基地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论中国电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 

政府改革对政府管制网络型公共事业的影响——论电信竞争 

平衡记分卡在海南移动的应用实施 

电信建设项目投资评价分析研究 

吉林省通信公司大客户满意度分析 

吉林省通信公司公众电话市场细分研究 

吉林省电信传输局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实施 

中国电信产业SCP分析及中国联通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3G”市场研究 

客户关系驱动因素研究及实证分析——以电信行业为例 

吉林移动通信公司3G市场拓展策略研究

吉林省电信公司传输网络发展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客户离网预警管理研究 

项目管理在新兴电信运营商的应用研究 

基于创新客户服务理念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ORACLE ERP实施方法论及其在通讯企业的应用 

四川省无线市话营销调研 

四川移动通信公司技术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 

国际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电信改革 

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电信服务业的政府规制研究

铁通长沙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顾客价值管理理论在黑龙江移动呼叫中心的应用研究 

长沙电信产品经理负责制实施研究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营销战略研究 

湖南电信公司组织变革与员工心态特征研究 

计费方式和绑定周期在电信运营商的运用 

中国联通发展战略浅析 

湖北电信发展战略研究 

电信大客户个性化营销方案研究 

四川省移动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以小灵通案例研究中国制度企业家行为模式 

成本控制和信用控制在AK通信公司中项目上的应用研究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渠道体系分析与对策研究 

 

吉林省通信公司运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方案

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在电信企业中的应用 

吉林省网通声讯业务市场拓展策略研究 

长春市通信分公司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通信企业营收稽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平衡计分卡在长春市电信分公司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吉林网通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与策略 

影响移动通信消费者转换服务商意愿的因素及转换附加行为研究 

 

武钢通信公司职工持股研究 

移动通信行业技术进步战略研究——中国联通CDMA业务实证分析

江苏电信宽带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深圳电信大客户营销战略研究 

中国网通湖北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SC移动公司营销渠道再建设研究 

呼叫中心客户满意度的研究 

十堰电信员工离职倾向实证研究 

四川移动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 

公司资源和首动优势:基于中国电信设备行业FDI的实证分析 

广东电信3G发展战略研究 

新兴电信运营商渠道建设与管理研究 

移动通信企业客户管理模型与方法研究 

我国电信行业竞争环境的研究 

全面预算管理在XX电信企业的应用研究 

完善曲江县电信分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电信企业员工职业承诺状况实证研究 

广东省电信实业集团公司员工离职问题的研究 

电信研究院知识管理研究 

培训需求分析四角度模型在广州移动的应用、反思与改进 

 

 

韩国网络电话进入中国的营销战略研究 

广东电信3G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政府管制对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 

解析山东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及现实意义 

电信企业提高网络运行效率研究 

关于激励性股票期权制度的探讨 

大连通信公司小灵通顾客价值研究 

虚拟通信网络运营的若干问题研究 

从品牌和服务角度分析中国联通的竞争力 

虚拟长话运营业务的设计与推广 

德州移动客户服务满意度研究

广东有线视讯宽带网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神州电信移动视频电话业务商业模式设计及策略分析 

北京移动3G业务营销策略研究—如何应用市场细分方法制定有效营销策略 

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战略成本观念在电信企业的应用

中国移动的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企业竞争策略和政府管制的研究

中国联通投资价值评估 

广东电信实业集团通信营销服务网络的战略研究 

 

 

电信经营分析与平衡计分卡应用 

W移动通信公司客户离网研究 

宽带视讯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北京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某移动通信公司营销渠道研究 

肇庆电信增值业务发展研究 

多媒体彩信增值业务的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放松管制对我国电信市场影响的研究 

中国电信XX市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的规划研究 

四川移动基础信息数据库项目的实施及其应用 

锻造凉山移动的核心竞争力—凉山移动竞争战略研究 

中国电信PHS发展研究 

电信网间结算价格的成本评估分析 

中国联通公司导入CRM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 

天津联通移动通信发展战略研究与实施 

大连移动通信公司客户价值的财务分析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选择 

S电信公司业务退出战略研究 

电信CRM中的数据挖掘 

省域通信网可靠性与经济效益的研究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在电信领域经营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陕西移动通信公司客户价值评价及提升方法研究 

中国电信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研究 

电信运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移动通信行业顾客满意度评价及应用研究 

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分析 

市场主导战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商务智能在电信企业的应用研究 

电信基础设施的退废评测与投资 

移动通信投资收益的实证分析 

四川农村移动通信市场投资问题研究 

电信业客户忠诚度及其对策研究 

电信市场客户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电信业务支撑系统软件开发的需求管理 

广西电信发展战略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南宁市宽带市场的营销战略初探 

项目管理在通信网络工程中的应用 

广西电信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移动通信网络中基于动态位置区的移动性管理策略研究 

中国铁通成都分公司渠道体系分析及建设 

电信运营企业的增值服务营销模式探讨 

 

 

广西电信运营组织问题研究 

电信接入网建设项目时间管理研究 

联通公司客户维系研究 

关于构建学习型电信企业问题的探讨 

广西电信市场细分标准的探讨及对营销的启示

GXL电信公司营销战略分析 

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探析 

关于柳州电信实施营销再造的研究 

电信企业执行力问题研究 

二十一世纪中国电信运营商竞争战略研究 

基于主渠道的河池电信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广西电信3G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吉林网通小灵通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关系营销理论在吉林联通CDMA业务中的应用研究

广西区电信有限公司网上营业厅实施探讨

项目管理在电信计费帐务系统项目中的应用 

中国电信企业文化研究 

项目管理在《桂林市2002-2003年黄页电话号簿》出版中的应用 

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联通重庆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广西电信整体薪酬制度发展研究 

中国铁通成都分公司的发展战略分析 

3G技术环境下我国电信运营商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产业链角色定位问题研究

中国电信行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电信成本管理研究

电信专业学位论文题目(二)

 

新、马电信业的开放及其借鉴 

竞争态势下厦门电信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垄断与竞争的制度成因 

某省农村电话成本测算与分析研究 

某国信通信有限公司新时期的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研究 

世纪交替:某电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案例》:我国电信服务市场政府管制策略 

《案例》:某市电信局组织变革探讨——基于竞争优势的组织变革 

《案例》:迈向网络化社会、创造企业新优势——某电信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 

《案例》:移动通信某市公司——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研究 

《案例》:某电信——长话业务竞争策略 

《案例》:电信发展战略——电信开放与加入WTO的战略研究 

《案例》:高负债率——某市通信公司的问题及治理 

《案例》:调动企业资源,创造服务优势——某市电信大客户服务分析 

《案例》:××电信特种业务分局—“二次创业”的战略重组与战略实施 

《案例》:IP电话——投资机会与策略 

《案例》:163电子邮局点燃人才危机的导火线——探讨某市电信的人才激励策略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政策研究 

某市电信局奖酬机制研究 

管制或竞争——中国电信产业管制问题的政策分析 

联通寻呼黑某分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 

BPR在联通某分公司市话项目的运用 

信息时代移动通信企业的发展和应采取的对策 

网站企业化经营模式研究 

《案例》:某通信公司——因应形势变化的战略思考 

《案例》:某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致力实现中国的移动通信梦 

《案例》:某电信培训中心——制定市场化战略,迎接市场挑战 

中国电信互联网增值业务公司化运作策略研究 

中国联通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网络经济下湖南电信企业经营策略研究 

传统电信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创新方案及案例分析 

某省电信经营战略研究 

我国加入WTO对电信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门户网站未来经营战略 

IP电话业务发展前景及电信因应对策分析 

中国电信某市分公司竟争战略的研究 

从发事达公司的经历探讨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 

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组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某省电信传统固定电话长途业务研究 

中国电信程控新业务促销策略研究 

中国移动公司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市场营销和服务策略 

某市电信宽带网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对外开放与发展研究 

ISP市场竞争与技术服务质量的评价 

《案例》:讯华公司——困境中的战略思考 

《案例》:中国电信某公司——市场与投资分析 

《案例》:三星传呼——衰退期的战略思考 

《案例》:新意网集团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 

《案例》:某市电信网管维护中心——重构电信网络运行的管理体制 

《案例》:某省电信公司——加强战略成本管理、迎接市场挑战 

《案例》:某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宽带增值业务的发展 

《案例》:某电信公司——电信服务满意度分析与对策 

《案例》:某电信公司——发展无线市话业务,拓展移动通信市场 

《案例》:佛某移动通信公司——居安思危发展战略思考 

《案例》:某电信局——宽带业务拓展策略 

《案例》:某电信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把握机会,合作致胜——日本多科莫公司成功推广无线上网业务的研究 

《案例》:S移动通信公司及其网络部——从官商向优质服务提供转变 

《案例》:BS电信有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 

zb电信宽带城域网方案设计与实施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某移动通信公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研究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营销策略研究 

入世与中国电信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 

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和网络股定价分析 

竟争、管制——中国电信业市场研究 

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CRM在S市移动运营公司大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信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兼论中国电信产业国际化战略 

SX移动通信公司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研究 

论国内门户网站的发展战略 

中国通信制造业的风险分析 

中国电信的大客户关系管理 

电信服务的技术经济分析 

新时期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CM公司网络营销策略分析及调整方案 

加入WTO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移动市场竞争与技术服务质量评估方法的研究 

.电信发展战略研究—某电信发展与职工教育问题探索 

电信公司竞争战略与营销策略研究 

关于某移动通信公司创建移动服务营销的系统研究 

某省长途电信线路局薪酬制度的分析和改革设想 

某电信CS战略研究 

《案例》:招商船务公司与G通信发展公司——重塑企业文化问题的探讨 

《案例》: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SZ分公司——成长与发展中的竟合 

《案例》: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案例》:某市银线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实施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案例》:某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案例》:某电信公司 ——在市场开放过程中的客户保持策略 

《案例》:某电信公司 ——宽带业务市场营销策略 

《案例》:某省电信公司——建立科学的业务成本核算体系 

《案例》:某电信公司——完善培训体系,适应企业战略重点的调整 

《案例》:电信某公司——公话业务营销策略 

《案例》:博大互联网公司——战略方向的选择 

《案例》: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基于提升服务质量的营销渠道战略 

《案例》:T电信公司——业务流程重组 

《案例》:W局通信导航维护处——业务流程重组 

《案例》:SIM移动电话公司——市场营销管理问题探讨 

《案例》:M电信局——小灵通无线市话业务营销策略 

《案例》:GTE制造公司——变革中的市场营销 

竞争性 电信市场的营销战略研究 

《案例》:A通信(中国)有限公司的战略改造——面对市场变化的企业战略改造 

本地电信业务计费账务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 

竞争性电信市场的营销战略研究 

CRM管理及其在电信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某市电信客户关系管理问题研究 

中国电信改革的机理分析 

电信服务业及中国国际竞争策略分析 

中国铁路通信产业实证研究 

区域数据通信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 

现代电信企业的战略管理 

CC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H省电信公司互联网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产业融合与政府规制改革——以电信产业为例 

德州联通CDMA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电信改革与重庆电信公司发展战略 

电信普遍服务问题之研究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电信企业宽带应用服务运营模式研究 

甘肃电信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甘肃省C网三期扩容项目分析 

顾客满意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移动通信企业为例 

关于西藏自治区电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思考 

广东电信公司控制会计系统分析及应用 

湖南电信“小灵通”市场营销探讨 

某省电信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某移动通信公司经营战略研究 

入世后某省移动通信公司的发展对策研究 

某省移动通信公司移动电话运营市场竞争分析 

从规制与竞争理论看中国电信业的改革 

我国电信价格管制问题研究 

河南电信传输网的发展策略 

中国电信运营商经营策略探讨 

某市电信客户关系管理的探讨 

中国移动电话市场发展对策研究 

某市电信局计费帐务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我国电信运营业市场结构及产业政策研究 

从搜狐网站的成长看中国门户网站的发展战略 

 

关于西藏自治区电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思考 

CC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四川电信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研究 

 

联通竞争组织管理的研究 

某省数字集群通信发展研究 

某市电信探讨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电信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某省数据通信业务营销策略初探 

电信市场的政府管制模式与实践研究 

某电信公司数据专业人员管理现状及对策 

某省联通CDMA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与研究 

某电信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及战略研究 

移动通信企业经营分析系统的构建与管理研究 

关于电信基础设施有效利用的若干研究 

某市本地电话网络改造建议 

某省联通CDMA网络竞争策略分析 

湖南省电信公司数据通信的发展战略研究 

湖南移动通信公司服务营销的渠道模式研究 

沪州电信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竞争背景下湖南电信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在电信行业的应用研究 

兰州电信无线市话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某国有电信运营企业资本预算管理研究 

入世后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激励机制研究 

 

 

试论中国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数据挖掘在通信行业CRM中的应用研究 

四川电信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研究 

四川省电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四川移动公司移动数据市场的营销策略 

四川移动以价值为核心的投资管理研究 

苏州联通CSM用户满意度调查研究 

苏州联通顾客满意度测量工具编制研究 

太月通信商的发展战略 

通信产品营销战略的研究 

通信网间互联互通问题研究 

网络产业的规制改革与竞争——以中国电信业为例 

西安电信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心理契约与人力资源管理:网通案例分析 

移动通信企业构建服务营销战略体系研究 

移动通讯市场分析及江苏移动通讯公司战略选择 

岳阳移动通信公司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指挥通信系统智能支撑平台设计与应用 

中国电信企业经营者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战略分析与选择 

中国联通CDMA营销战略研究 

中国联通合肥分公司移动通信营销渠道管理与创新 

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数据通信主干网的规划与建设 

中国通信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分析 

中国移动X公司大客户服务质量研究 

重庆网通信息港市场竞争策略 

淄博市通信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淄博通信分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研究 

淄博通信公司激励机制的研究 

电信业的竞争和中国电信业对外投资 

成都电信公司成本管理效率分析及改进研究 

成都市电信分公司业务发展的分析和研究 

电信产业的价格管制研究及其实证性应用 

电信市场细分策略研究 

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及应用——中国电信产业竞争力分析 

电信业重组后运营商的营销战略研究 

论中国电信市场的无效竞争 

四川电信业务创新战略研究 

四川省移动通信公司的市场竞争战略探讨 

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客户维系策略研究 

通信小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中国通信价值链的调整——通信增值业务运营商的生存与发展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中小型宽带网运营商发展战略研究 

江苏电信宽带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四川省移动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湖南电信公司组织变革与员工心态特征研究 

长沙电信产品经理负责制实施研究 

铁通长沙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国际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电信改革 

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电信服务业的政府规制研究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营销战略研究 

顾客价值管理理论在黑龙江移动呼叫中心的应用研究 

四川移动通信公司技术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 

四川省无线市话营销调研 

ORACLE ERP实施方法论及其在通讯企业的应用 

基于创新客户服务理念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计费方式和绑定周期在电信运营商的运用 

项目管理在新兴电信运营商的应用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进步的中国电信企业创新 

中国电信产业SCP分析及中国联通发展对策研究 

电信建设项目投资评价分析研究 

客户关系驱动因素研究及实证分析——以电信行业为例 

论中国电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 

黑龙江移动通信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重庆联通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研究 

虚拟电信运营模式的研究 

连云港电信公司的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电信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分析和前景预测 

中国移动网上教育系统建设及其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中国联通竞争战略研究 

试建固定电话成本测算模型 

论中国电信产业有效竞争 

我国电信行业客户流失管理的建模、分析及应用研究 

河南网通宽带业务市场营销策略问题研究 

电信增值业务的商业模式研究 

中国电信产业组织研究 

河南通信网运管理战略思考 

中国第三代移动牌照的发放 

移动通信业营销渠道整合与优化探析 

广东中小短信服务供应商产品发展战略 

江苏电信对分公司绩效管理的优化研究 

中国网通南方公司在新时期的竞争战略研究 

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理论探讨 

大唐电信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中国移动品牌管理研究与探讨 

陕西省电信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GZ电信公司信息化现状及建设研究 

吉林网通公司竞争力的价值链评析及战略选择 

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研发系统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研究 

论西安大唐电信公司ERP项目对企业战略规划的支持作用 

西安吉尔通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研究 

经营分析系统理论探讨及其在移动通信公司的应用研究 

我国移动通信企业客户维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株洲无线市话“小灵通”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 

中国电信企业大客户关系管理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融资模式的战略选择 

中国网通大庆分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电信企业大客户关系管理方法研究 

辽宁通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辽宁移动IP电话市场预测分析 

松下通信公司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研究 

我国电信业的政府规制改革研究 

安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比较 

基于流程再造的某电信公司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电信企业员工e-Learning培训模式研究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战略分析与选择 

基于数据仓库的电信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顾客满意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在电信行业的应用研究 

电信改革与重庆电信公司发展战略 

重庆网通信息港市场竞争策略 

产业融合与政府规制改革——以电信产业为例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通信网间互联互通问题研究 

中国移动X公司大客户服务质量研究 

甘肃电信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电信普遍服务问题之研究 

西安电信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兰州电信无线市话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分析 

竞争背景下湖南电信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 

湖南电信“小灵通”市场营销探讨 

岳阳移动通信公司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电信企业宽带应用服务运营模式研究 

长沙电信公司无线市话业务拓展及策略研究 

湖南省电信公司数据通信的发展战略研究 

湖南移动通信公司服务营销的渠道模式研究 

 

电信市场分析篇11

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是建立在电力市场的具体情况之上的,以此为基础对市场的变化形势以及电力企业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制定,从而为电力企业营销计划的制订奠定基础,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含义是利用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收集与电力市场情况相关的信息数据,如市场发展情况、电力供求情况以及其他影响电力市场的因素等等,以此为依据完成对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优化和调整,使整个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和合理,进而制定出与企业发展契合度最高的生产计划、营销策略以及经营方案等,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电力市场分析预测营销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工作开展相对薄弱

据调查发现,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的电力公司在电力市场的分析与预测方面才刚刚起步,在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规范制度方面都存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市场分析与预测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搜集到市场信息无法及时上报给领导层,给市场情况的分析和决策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负荷预测偏差的风险

对于我国当前的电力市场来说是卖方市场,整个市场是由相互独立的发电公司与电网营运企业进行主导的。这种市场的整个交易模式趋于一种“单一购买”模式, 就是说相互竞争的一些发电公司把电力资源交给电网公司进行销售, 需要用电的用户是不能直接和发电企业签订合同购买电能,而是需要向电网公司去购买电能。由于电能这种资源很难长时间保存,所以为了平衡电力系统中输电者和用电者之间的功率,电网公司需要先预测用电用户所需要的负荷, 和发电企业签署相关的供电合同。一旦发生预测的负荷不准的情况,因为在市场上销售的电价一般会比合同里的电价要高,这样就会影响发电企业的利益。

三、基于电力市场分析预测上的营销管理方法

1.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现营销管理的信息化

① 建立健全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收集国家的新政策,对电力供求平衡状况进行分析,掌握市场需求及经济发展的动态,促进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数据的快速更新,提升市场分析预测的准确度,进一步为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提供保障。

②建立电力系统的用户信息及档案管理。在网络上登记电力用户信息,并将客户信息做好详细的标准记分类,可根据用户信息实施网上营销开发以及营销的定向、跟踪服务。

③ 建立健全对内信息管理系统。 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网络系统进行实时连通,从而实现信息及时传输、更新及交流,为确保营销管理信息的统一性打下坚实基础。

2.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市场营销结合

电力市场主导了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必须要全面实行需求侧管理与地啊你市场营销相结合的策略,进一步实现对不同客户需求的满足,对用户的用电安全科学的引导。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服务质量,加强电力产品的创新,积极开发新客户市场。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电力企业还应依据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实际情况进行“削峰填谷”,进一步缓解电力紧张局面,尽可能地减少电力的生产成本,提升客户的用电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

3.加强电力市场化改革,对能源消费结构予以优化

(1)积极实施电能替代策略。电能替代工作不仅是响应国家治理大气污染、开展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而且是挖掘终端能源消费市场需求,拓展售电量市场发展空间,遏制售电量增速下滑,努力增供扩销的重要举措。此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力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对电力等环保节能能源的宣传工作,树立环保能源品牌,从而实现对新用户及新市场的开发。

(2)提高产品质量。电力企业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电源质量,积极更新电力设备,对已经老化的机组进行改造或者淘汰掉,节约发电的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还应对现阶段的电源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小火电机组应停止使用,尽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实现电力供应的持续稳定;在科学管理电源的同时加强对上网电价的调整。除此之外,还要加大电网升级改造,加强电网建设的独立,尤其是城乡电网必须要进行改造,尽可能地加强主干电网的建设,减少线损,节约资源,降低供电的耗损;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网流量向分配的可续合理,积极推广远程抄表。

(3)对注重电价调整产生的影响。电价波动调整针对不同类别用户产生的作用影响不尽相同,应注重对其做好分析研究。可选择典型用户针对其呈现的电价承受水平进行研究。排除企业自身经营以及工作效益等因素外,通常来讲,钢铁行业、化工生产以及有色冶金等高能耗企业呈现出较低的电价承受水平,因此电价的波动调整会对该类企业形成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对这些行业企业做出电价调整决策时应权衡利弊、仔细慎重。另一方面,机械生产、食品加工以及建材行业则呈现出了较强的电价承受水平,针对该类行业,则应进一步强化服务管理,全面激发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用电潜能,进而优化市场营销效果。

结束语

总之,进行全面、深入的电力市分析预测,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为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电信市场分析篇12

很荣幸我能最后一个出场演讲,首先,我想代表今天参赛的选手对各位评委、各位领导一天来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谢谢大家为我们分公司选拔人才而付出的辛勤劳动。

我来自数据分局,我叫___,今年24岁。97年毕业于___省邮电学校综合电信专业,从实习起一直在数据分局做维护工作。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我参加了省邮政高等专科学校组织的邮电经营专业的大专自考,一次性通过了全部的科目,__年4月毕业。在4年来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渐渐成长为数据分局的技术骨干之一,也走上了维护组班长的工作岗位。在这次竞聘中我报考的是技术管理专业。我觉得这次竞争对我[找文章到范文搜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个人来说不仅是走上管理岗位的机遇,更主要的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本段是竞聘要求必须“自我介绍”的部分,用时不能超过1分钟)

今天我抽到的演讲题目是:如何做好电信市场的经营分析。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电信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目前,电信运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我们中国电信由从前的“一枝独秀”变成了与多家运营商共同抢占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还将面临“与狼共舞”的局面。要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电信市场经营分析尤为重要,我觉的要做好电信市场的经营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重视市场经营分析的作用,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从前,电信企业政企不分,在老百姓心目中一直是“官商”,我们的领导和职工也有一种优越感和官架子。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不注重市场的地位,更没有市场分析的思想,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们必须把市场经营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力开展。

其次,要切实以市场为中心,以赢利为目的,建立一支专门从事市场营销的队伍。要有专业的市场营销分析人员,不断提高人员素质,真正实现企业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在我们中国电信业正在深入内部改革的今天,要抓住这样一个有利的时机,建立像“市场经营分析室”这样的专门机构,招聘从事经营分析的专业人员,运用各种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我们便利的通信手段,以及互联网这样新型的媒介,开拓我们的视野,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对市场进行分析研究、预测、营销策划等。实现市场营销分析的专业化。

我觉的像今天我们这样的公开选拔人才的做法就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有益的创举,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很容易在企业内部选拔出适用的专业人才。

最后,要搞好市场调查工作,以获得市场经营分析的第一手资料。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我们公司目前的情况而言,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眼下在我们的主要业务领域还没有真正具备实力的竞争对手出现,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先了解自己,通过市场调查,既发现潜在市场,也要了解我们已有用户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忠诚度如何,分析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为我们永远的支持者。同时由于一些竞争对手已在大中城市出现,如:网通、吉通等,要深入了解和分析他们在那里的经营情况,提前做好竞争的准备和应对的措施。

总之,要内外结合,既分析内部的经营情况,又要搞好市场调查分析和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同时,要注意市场经营分析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经营分析水平,为企业的最终决策打下基础。经营分析最终是要服务于经营决策的,因此要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还要搞好相关部门的协作关系,以便使分析的结果最终能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

以上是我对“如何做好电信市场的经营分析”这个题目的一点儿个人见解,可能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包涵,多批评指教。

电信市场分析篇13

我来自数据分局,我叫××,今年××岁。

今天我抽到的演讲题目是:如何做好电信市场的经营分析。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电信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目前,电信运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我们中国电信由从前的“一枝独秀”变成了与多家运营商共同抢占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还将面临“与狼共舞”的局面。要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电信市场经营分析尤为重要,我觉的要做好电信市场的经营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重视市场经营分析的作用,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从前,电信企业政企不分,在老百姓心目中一直是“官商”,我们的领导和职工也有一种优越感和官架子。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不注重市场的地位,更没有市场分析的思想,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们必须把市场经营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力开展。

其次,要切实以市场为中心,以赢利为目的,建立一支专门从事市场营销的队伍。要有专业的市场营销分析人员,不断提高人员素质,真正实现企业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在我们中国电信业正在深入内部改革的今天,要抓住这样一个有利的时机,建立像“市场经营分析室”这样的专门机构,招聘从事经营分析的专业人员,运用各种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我们便利的通信手段,以及互联网这样新型的媒介,开拓我们的视野,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对市场进行分析研究、预测、营销策划等。实现市场营销分析的专业化。

我觉的像今天我们这样的公开选拔人才的做法就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有益的创举,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很容易在企业内部选拔出适用的专业人才。

最后,要搞好市场调查工作,以获得市场经营分析的第一手资料。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我们公司目前的情况而言,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眼下在我们的主要业务领域还没有真正具备实力的竞争对手出现,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先了解自己,通过市场调查,既发现潜在市场,也要了解我们已有用户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忠诚度如何,分析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为我们永远的支持者。同时由于一些竞争对手已在大中城市出现,如:网通、吉通等,要深入了解和分析他们在那里的经营情况,提前做好竞争的准备和应对的措施。

总之,要内外结合,既分析内部的经营情况,又要搞好市场调查分析和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同时,要注意市场经营分析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经营分析水平,为企业的最终决策打下基础。经营分析最终是要服务于经营决策的,因此要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还要搞好相关部门的协作关系,以便使分析的结果最终能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

以上是我对“如何做好电信市场的经营分析”这个题目的一点儿个人见解,可能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包涵,多批评指教。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