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临床免疫学综述实用13篇

临床免疫学综述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自身性免疫肝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9例,男性73例,年龄33-58岁。排除酒精性或中毒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α1胰蛋白酶缺乏症、Wilson病和遗传性血色病、铁、铁蛋白及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异常患者)。排除病原学检测HCV、HDV、HAV-IgM、HEV-IgM、抗TTV检测阳性者。PSC6例,AIH38例、PBC23例及AIH-PBC15例。PBC的诊断以2000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指导建议为准,AIH诊断参照2002年美国肝脏病学会发表的AIH诊疗指南,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参照Joshi等文献。PSC的诊断参照Mayer标准。另选取我院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例,女性36例,年龄30-55岁,其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分析方法 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随访6个月-48个月,回顾性分析其发病或初诊至确诊的时间、临床、生化、免疫及以及治疗反应。

1.2.2 自身抗体检测 抽取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正常体检组的清晨、空腹12h、肘静脉血2-3ml装于专用抗凝管混匀,1h内以3000转/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置-20℃冰箱保存,用于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及抗线拉体抗体(AMA)的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描述,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 果

2.1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主要临床特征 AIH、PBC、AIH-PBC多见于女性,PSC多见于男性。PSC的常见临床症状为黄疸和皮肤瘙痒,详见表1。

2.2 自身免疫抗体检测 自身免疫性肝病组患者的用于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及抗线拉体抗体(AM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

2.3 诊断情况 82例患者中PBC首诊正确诊断率为13.0%(3/23),从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为38个月,AIH诊断率为7.9%(3/38),从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为46个月,PSC诊断率为16.7%(1/6),从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为31个月。AIH-PBC的诊断较为困难,常被误诊为单纯PBC或单纯AIH。

3 讨 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免疫介导的、以肝脏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其重叠综合征(AIH-PBC)[2],常伴有黄疸、发热、皮疹、关节炎等肝外症状[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身免疫性肝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近十年来对其重视度有显著的提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又是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4]。PSC、AIH、PBC、AIH-PBC的病因、临床表现、组织学变化等相互交叉而又各不相同,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困难。本研究结果显示,AIH、PBC、AIH-PBC多见于中年女性,PSC多见于青年男性。AIH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和乏力,均有80%以上的患者有此类症状。PSC临床表现以瘙痒较为典型,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通常可通过血清生化检验、肝组织学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抗体检测的结果判断[4]。自身免疫抗体检测方面,AIH、PBC的ANA的抗体阳性率较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及对照组(P

综上所述,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不同分型之间各有特点,自身抗体检测在其的鉴别诊断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烨,孙贞,杨再兴,等.自身免疫肝病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现代免疫学,2007,27(6):504-506.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2

采用有计划的临床方式完善儿科常见疾病的自动化免疫预防控制管理,完成小儿的接种预防,加深综合性的计划免疫过程控制,改善儿童在面对传染源上的特异性的抵抗能力的培养,从而从根本上加强综合性免疫过程控制情况,保证合理的主动免疫过程控制。注射麻疹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百日咳疫苗、破伤风疫苗等等较为常见的儿科临床免疫抵抗能力的培养疫苗。通过这些疫苗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完善综合性的疾病过程控制管理,提高儿童的机体整体免疫能力,保证合理的计划免疫过程控制管理,实现合理化的主动免疫。在实际的免疫过程管理中需要加强被动免疫的同时,提高主动免疫过程。当儿童接触感染后,需要及时注射全血血浆、球蛋白逐步增加抗体,加深儿科常见疾病检查过程的有效诊断和治疗过程控制,完善有效化的准确性治疗过程,完成高交流、较深思考、高积累的相关儿科常见疾病检查过程诊断和数据分析,完善多方面的经验的有效化的过程积累,实现综合性的系统化的儿科常见疾病的有效话诊断,增加其综合性的准确性表达过程认识,有效的提高了我国儿科常见病临床上医学上的治疗技术,从而确保医学工作者对于儿科临床医学病情诊断过程的合理控制,保证相关病情管理情况的准确性,保证合理的效果控制管理[3]。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3

医学免疫学进入2l世纪以来迅猛发展,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其理论和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各个学科,掌握医学免疫学的理论知识对医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都非常必要。本文就《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开展综述教学进行介绍。

一、综述教学的概念

综述教学就是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有关免疫学的某个研究主题,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所负载的知识信息进行归纳鉴别,清理与分析,并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状况、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叙述、评论与阐述,进而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收集整理专题文献,阅读与挖掘文献内容,清理与记述专题研究状况,建构与阐明专题研究发展趋势。使学生通过撰写综述增强其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文献查阅能力和基本科研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综述教学过程

1.教学分组。以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1个合班(6个小班共198人)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在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医学免疫教学中随机挑选1个合班(6个小班共192人)实施了综述教学,为实验班,另随机挑选1个合班进行传统式教学(6个小班共195人)做对照班。

2.综述教学基本流程。教师第一次课向实验班学生讲明综述教学目的、布置查阅综述基本格式作业—学生查阅综述后相互补充形成基本格式,教师确认—学生自选有关免疫学的兴趣点查阅文献,拟出研究主题(可以多个)—与指导教师讨论确定研究主题—学生针对确定主题查阅、整理文献、撰写综述—指导教师修改综述—学生按指导教师意见完善综述—课上交流总结、提高。

3.效果评价。采用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评价。①学生成绩考核将进行综述教学的2010级实验班与传统教学方法的2009级和2010级对照班进行成绩比较,试题难度、覆盖面、基础知识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

(a)P>0.05,vs①;(b)P

由试卷成绩可见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P

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综述教学能明显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多种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综述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首先,综述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由原来的厌学变为乐学。其次,综述教学法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对本学科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增加。再次,综述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在知识方面实现了从单一的课本知识教学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开展综述教学,能显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渝.浅议如何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6):312-313.

[2]林巧爱,薛向阳,张丽芳,等.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07-409.

[3]温伟红,杨琨,王春燕.学免疫学本科生理论课教学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5):487-488.

[4]苗英慧,郭艳丽.如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1,27:204.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4

1 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中医药与免疫关系密切,中医的一些重要理论与现代免疫学的基础理论有着密切联系,而现代免疫学在阐明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以及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2]。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针对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五年制中医学、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免疫学为必修考查课,课时为25学时,相对西医院校少。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反映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又要突出中医特色,按照集体备课制定的教学大纲,主要讲授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包括导论、免疫识别的分子基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等。在导论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回顾免疫学悠久的历史。免疫学与中医关系密切,早在公元16世纪,我国就利用人痘苗防治天花,为后人发明牛痘苗和减毒活疫苗提供了宝贵经验。在介绍免疫识别的分子基础时,突出了免疫学基础知识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目前,许多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的诊断都是利用了免疫学的实验技术。在讲授免疫细胞和免疫应答时,课堂提及了Treg细胞是效应性T细胞的一个亚群,进一步补充了Treg细胞在疾病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的最新进展,尤其是传统中药有效成分毛萼乙素对这群细胞的调节作用。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在讲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同时,结合学科研究进展和中医药知识介绍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本门课程的重视,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2 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课堂教学老师讲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往往“课上抄笔记,课后背笔记”,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如在讲免疫应答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时,便结合学生亲身经历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为什么要注射三针为例,来引导他们思考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规律及特点,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针对一些研究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给予讲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比如在介绍T细胞活化双信号模型,让学生思考这一原理在肿瘤免疫治疗和减轻移植排斥反应中可以有怎样的应用,并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树立了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免疫学一直是学生感到吃力的一门课,其研究的对象大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各种免疫分子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调控网络,名词与英文缩略语繁多,内容抽象,难懂难记。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一些典型的、生动的图片、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比如: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功能,如果用flash演示,就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免疫球蛋白如何通过Fab段与抗原结合,又如何通过Fc段与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促进NK细胞活化进而发挥细胞毒作用。动画省去了教师冗长的说理,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使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

4 结合实验、科研讲解

中医院校免疫学学时较少,实验课相对更少。为了让学生利用有限的实验课时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实验课上,除了对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和示范以外,还强调了该实验在基础和临床中的应用并突出其医学意义。比如结合实验课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单向免疫扩散来讲述抗原抗体的沉淀反应,这一方法常用于定量测定IgG、IgA、IgM和C3等血清蛋白,让学生充分理解沉淀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在上好理论与实验课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免疫学知识和技术进展迅速,通过查阅文献、参与课题设计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免疫学的最新进展,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把教研室目前的主攻研究方向、中医药与免疫和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及相关学术会议的信息介绍给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建议他们成立科研小组,带领他们进入实验室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初步形成,为毕业后开展创新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加强教学检查:课后作业、期末考试与综述报告相结合

平时经常性地随堂提问,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以适当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采用几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检查学习情况。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比如:“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的整个防御过程是如何进行的”,题目综合性强,很难在书上找到现成答案,必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免疫学进展迅速,为了紧跟学科发展,并让学生对本领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本组织了综述报告的撰写,比如 :“中西医结合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研究进展”,然后进行交流的方式。培养了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开阔视野。期末考试全面考查综合学习情况。

对于免疫学发展中最新研究成果以课堂介绍、学生查阅文献进行书面综述、交流或讨论等多途径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们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进行了自学、交流和文献综合与写作的训练。

总之,结合中医院校学生专业特点并联系临床及科研实践讲授免疫学,并通过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知识的传授与应用结合起来, 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学生对教学效果普遍反映较好,而且有学生在进入重点西医院校或海外知名高校进一步深造后碰到相关问题仍愿意回头请教,建立了亦师亦友的良好合作关系。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实施免疫学检验资料,检验项目为:乙肝五项、HAV-AB、TP-Ab、HIV-Ab、HCV-Ab,共收集12400份样本。

1.2 实验内容

实验标本:采集、储存、处理等;实验仪器:校准、维护、管理、应用、操作;实验室环境:湿温度、卫生、消毒;实验人员:素质、学历、专业水平、操作技术等;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率、管理操作制度等。

2 结果

2.1 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差错发生率

12400份检验样本,84份样本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占0.68%。

2.2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

2.21 实验人员因素 37份样本检验结果受到实验人员自身因素导致,如实验人员缺乏整体素质、操作技术有待提高等。

2.22 实验室温湿度控制 20份样本检验结果质量受到实验室湿温度影响,比如室内温度不符合样本检验方式,当空气温度低于40%,会出现静电,导致样品污染。

2.23 试剂平衡时间 10份样本检验结果受到了试剂平衡时间的影响,试剂平衡时间过短导致试剂与室温不相同,影响了试验结果。

2.24 标本质量 9份标本质量不合格影响了免疫检验质量。比如标本污染、保存时间过长、冻融次数过多等,降低了标本质量,影响了检验结果。

2.25 检测方法选择错误或者不可靠 5份检测方法不安全,成本过高、时间长,未选择合理针对性的检测方法,导致免疫检验结果的不准确。

2.26 试剂盒因素。3份免疫检验由于试剂盒敏感性低,化学行为不稳定、可重复性差,检测范围狭窄等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精确性。

3 讨论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关系到每位患者治疗的安全性,而保证免疫检验质量的准确性,为治疗措施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临床免疫检验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通过对我院免疫检验结果的分析,在12400份检验样本,84份样本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经分析,实验人员的自身因素、标本因素、环境因素、检测方法及试剂因素均会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在临床中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控制。

3.1 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检验水平。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检验水平密切关系着免疫检验质量的高低,注重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操作技术的培训工作,加强检验人员的素质管理培训工作,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检验人员职业素质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此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加强检验人员的检验水平,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检验水平[2]。

3.2 加强实验室环境的控制。在实验室免疫检验时,需明确实验室的无菌区、污染区及清洁区,绝对分开不同区域的清扫器具,检验物品、设施应定期消毒。每天用紫外线照射一次实验室,确保空气培养细菌数在正常范围内。通常实验室内温度需控制在18-25℃,空气湿度在40%-60%最佳,以此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3 保证检验标本质量的准确性。在免疫检验前,需控制送检标本的质量,准确储存送检标本,合理运输,不可反复融冻[3],及时检测送检标本,避免样品分解变质。在送检标本时,要准确处理标本,避免破坏样本组成,减少样本损失,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正确处理标本的溶解、稀释及加样。定期校正检验仪器,规范使用仪器。

3.4 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在免疫检验中,需要保证检测方法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尽量选择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的检测方法,同时确保检测方法的经济性、安全性及省时性。在免疫检测时,应保证检验操作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严格按照检验操作流程,避免重复检测。

3.5 选择高敏感性的试剂盒。在采用试剂盒进行免疫检验时,确保试剂盒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保证化学性质稳定,检出下限低,检测范围宽,特异性好。

3.6 延长试剂平衡时间。在试剂检验时,应延长试剂平衡时间,最好是超过30min,保证试剂时间平衡到室温。

综上所述,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有较多因素,因此,需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必要控制措施,加强检验措施,提高临床免疫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6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内科学与免疫学相关范畴的一系列疾病, 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其他免疫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指侵犯多种组织、多系统和内脏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病。白芍总苷从植物白芍的干燥根中提取得到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成分的混合物, 总称白芍总苷。其中, 芍药苷的含量占总甙的90%以上。根据研究者的多次研究和实际临床应用中得出, 白芍总苷在调节免疫反应、抗炎、止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广泛应用该药物。现综述如下。

1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累及全身多关节的疾病, 主要病变部位是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于风湿性关节炎, 不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 而是一种到目前为止病因还未完全阐明的人体免疫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者[1]选择早期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8例, 病程4~10个月, 均给予白芍总苷0.6 g/d, 共12周。以关节肿痛、压痛数和血沉等炎性指标来评价, 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79.8%。研究表明,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病因是滑膜的异常增殖、分泌和代谢, 白芍总苷通过抑制细胞分子改善滑膜异常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且在治疗方面效果显著。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 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可累及皮肤、浆膜、关节、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 并以自身免疫为特征, 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不仅影响体液免疫, 亦影响细胞免疫, 补体系统亦有变化。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 确切病因不明。研究者[2]将70例红斑狼疮患者分为接受白芍总苷治疗组和接受安慰剂组治疗, 病程3~5个月, 疗程3个月。以患者狼疮活动指数、有效率、糖皮质激素用量等为指标来评价, 结果显示白芍总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 安慰剂治疗组总有效率35%。研究发现, 高度活化且功能异常的T、B淋巴细胞是红斑狼疮的主要病因, 白芍总苷通过调节T、B淋巴细胞活化功能达到缓解控制病情和阻止内脏损害的效果。

3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中轴关节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因不明, 主要临床表现有骶髂关节炎、腰椎病变、胸椎病变及周围关节病变等, 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如皮肤病变、眼部病变、消化道病变等。研究者[3]将46例强直性脊柱炎分为接受白芍总苷治疗组和接受非甾体抗炎药组, 疗程6个月。以脊柱的晨僵时间、疼痛程度强弱及不良反应为指标来评价, 结果显示接受白芍总苷总有效率为87.5%, 接受非甾体抗炎药总有效率为72.0%。因此认为白芍总苷在抑制中轴关节病变治疗慢性脊柱炎方面有显著疗效。

4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害外分泌腺体, 尤其是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继发性干燥综合症是指患者有潜在的疾病, 又名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症、关节-眼-唾液腺免疫性疾病综合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指无潜在疾病, 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 并可累及肾、肺、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者[4]将60例干燥综合症患者分为接受白芍总苷治疗组和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组, 疗程均为6个月。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唾液流率等作为指标来评价, 白芍总苷治疗组和甲氨蝶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6.7%。结果显示白芍总苷控制和延缓因免疫反应而引起的干燥综合症疗效显著。

5 幼年慢性关节炎

幼年慢性关节炎是一种侵害膝、踝、腕等关节, 以慢性关节炎为其主要特点, 可伴有全身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研究者[5]将30例幼年慢性关节炎患者分为白芍总苷治疗组与甲氨喋吟(MTX)组作为对照, 口服白芍总苷0.3 g/d, 疗程均为24周。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程度、胃肠反应等作为指标来评价。结果显示, 白芍总苷治疗组与MTX组患者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MTX组。因此, 白芍总苷在消炎、镇痛及免疫调节上有显著作用, 且不良反应少。

6 其他疾病

采用单克隆抗体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等科学技术证明, 白芍总苷能够促进葡萄膜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 且白芍总苷对葡萄膜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双向免疫调节的作用。有学者运用白芍总苷对未分化结缔组织病高球蛋白血症进行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 白芍总苷能够改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高球蛋白血症, 并且效果显著。

7 小结

白芍总苷是多途径影响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免疫调节药, 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多个影响环节。在上述诸多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验证中得知, 白芍总苷作为新型糖苷类药物的一种, 具有减轻自身免疫性炎症及镇痛作用, 不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而且耐受性较好, 是联合用药的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 , 栗占国. 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3, 4(4):258.

[2] 王志坚, 陈敏珠, 孙桂华, 等. 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药理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4(8):48.

[3] 李海昌, 温成平, 汪梅姣, 等.白芍总苷联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4):12.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所有45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在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3]且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对照组所有5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并自愿接受本研究的健康人群。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2.4±11.7)岁,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3.5±10.8)岁。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后次日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德国Eppendorf生产的台式高速大容量离心机于4000 rpm条件下低温(4℃)离心10 min,保留上层血清于-20℃低温冰箱待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样本中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 C4)进行测定,检测试剂盒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5800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有检测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和仪器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结果 观察组血清样本中IgG和Ig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补体水平检测结果 观察组血清样本中补体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主要依靠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这是因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研究结果提示免疫机制,尤其是细胞免疫变化可能和发病有关,此外脂代谢紊乱,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大量蛋白尿亦参与本病的发生[4]。临床上对肾病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和补体检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和对症治疗。

研究表明,凡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肾病综合征[5]。病理学研究发现,人类肾活检标本中存在免疫球蛋白、补体蛋白、淋巴造血细胞及与免疫沉积相应的电子致密物。对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结果的严密分析为肾小球病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的认识提供了基础,多种类型的人类肾小球肾炎由活化的免疫系统介导,肾小球病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抗体介导的肾小球病变主要是由B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所致,B细胞膜表面存在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可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呈递的抗原相结合,T辅助细胞通过直接接触或释放可溶性的B细胞生长因子参与上述过程。在本研究中,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样本中IgG和Ig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IgM水平则高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

总之,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和补体检测,对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能够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从而有利于临床医师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胡石炜,张道友.肾病综合征凝血机制研究近况[J].重庆医学,2012,41(20):2102-2104.

[2]张亚莉,高t,郝大鹏,等.尿蛋白定量在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002):192-194.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8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病变及小血管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类疾病,临床表现为肢体对称性麻木呈弛缓性瘫痪,腱反射降低或消失,部分患者由于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困难,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如烧灼、麻木和刺痛感等,脑神经受累造成延髓支配的肌肉无力等[1]。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2]有血浆替换法、激素疗法、免疫球蛋白法等。为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该研究选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采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的方法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该院收治的7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4~56岁,平均(37.4±5.9)岁,四肢肌力Ⅰ级7例,Ⅱ级16例,Ⅲ级9例,Ⅳ级4例。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15~54岁,平均(32.1±3.9)岁,四肢肌力Ⅰ级8例,Ⅱ级17例,Ⅲ级8例,Ⅳ级3例。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注射抗生素,补充维生素及能量合剂,给予供氧,保证呼吸通畅等。对照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0.4 g/(kg・d),5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甲基氢化泼尼松14~20 mg/(kg・d),5 d为1个疗程,1疗程后口服泼尼松1.0~1.5 mg/d,1~2周之后降低用药剂量直至停用。

1.3 效果评价

①显效:治疗1~12 h,肌无力、呼吸肌麻痹、腱反射降低等症状得以改善。②有效:12~24 h后患者的上述症状开始得到部分缓解。③迟效:治疗1~3 d后患者的上述症状开始得到部分缓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年发病率为0.5~2.5/10万,病因尚未查明,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血浆替换法、激素疗法、免疫球蛋白法等。血浆替换法[3]的疗效在相关文献中已被报道,但该疗法治疗风险大、医疗费用高,不易在临床上广泛普及。激素是格林巴利综合征主要临床药物,激素能够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促进神经传导,加强四肢肌力以及腱反射能力。甲基氢化泼尼松抗炎作用较强,对钠潴留作用微弱。静脉注射甲基氢化泼尼松后,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防止免疫细胞内有害物质对机体的损伤。免疫球蛋白法是临床上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其作用机制为[4]:①中和机体内特异性抗体,促进免疫球蛋白抗体的分解代谢过程。②抑制补体结合,防止在细胞膜上形成膜溶解性复合物。③降低免疫系统对机体本身的攻击,抑制多种炎症的产生。

激素的使用剂量要合适,治疗过程中及早使用,激素用药疗程一般为2周,可减少用量直至停药,严格监测患者是否产生不良反应[5]。该研究表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用药,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免疫球蛋白和激素的联合治疗比单一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邓晖.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分型及治疗[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2):251-254.

[2] 高永英,袁红梅,郭英君.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2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1,39(4):103-104.

[3] 孙顺成,郑建新,李兰霞.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7):709-710.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9

胸导管引流是通过胸导管引流出一定量的淋巴液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术方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对此方法就有研究报道,国内20世纪80年代最早用于顽固性哮喘的治疗。虽然该方法应用于临床确有疗效,但由于多种原因临床应用并不广泛。现将国内外胸导管引流的研究应用综述如下。

1 胸导管引流的实验研究

早在1963年McGregor等[1]对实验大鼠进行缓慢胸导管引流淋巴液,结果显示,胸导管引流可减轻淋巴结质量以及小淋巴细胞含量,并抑制或破坏了对破伤风类毒素及绵阳红细胞的初次免疫应答,但存在正常再次免疫应答,即通过胸导管引流可抑制或破坏小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或通过小淋巴细胞激发的抗体的产生,从而减轻免疫反应。1969年

Shellam等[2]对实验大鼠进行研究,提前胸导管引流淋巴液5 d,与未进行胸导管淋巴引流大鼠比较,胸导管引流不仅可祛除大量再循环的淋巴细胞及淋巴液,而且祛除大量免疫球蛋白。因此几乎彻底破坏了对抗原的初次免疫应答,对任何强大抗原刺激或大剂量弱抗体刺激都不会因淋巴细胞祛除而受影响,而是产生绝对的免疫耐受现象。1973年Goldschneider等[3]报道胸导管引流可使大鼠骨髓中T淋巴细胞数减少,功能下降,由此表明,其可降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1977年Anderson等[4]试验表明胸导管引流可降低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利于移植成功。1980年Sudo等[5]报道大鼠胸导管引流不仅降低血清中淋巴细胞计数,而且严重降低了对抗原的免疫炎性反应,这种无应答状态会自然恢复,可能与自体重新建立淋巴管侧支通路有关。2010年Gashev等[6]对老龄大鼠的淋巴循环研究表明,胸导管引流速度与量受年龄限制,老龄大鼠引流速度明显减慢,引流量减少,其机制与血管中eNOS表达缺失及iNOS表达明显增加有关;因此,老龄大鼠淋巴循环减慢,体液失衡,其免疫功能亦受到影响。

1989年陈晓春等[7]报道以家兔为实验对象研究胸导管引流的免疫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引流出淋巴液的量和淋巴细胞计数术后2~7 d多;引流后血中IgG值较引流前明显下降,术后3~7 d

下降最多,为最好的免疫抑制效果时间;引流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同时认为,排斥反应的抑制与淋巴细胞减少、IgG和抗体的大量丢失有关;本结果提示临床胸导管引流以引流7 d后行移植术为宜。2010年王冬等[8]通过胸导管引流对大鼠急性胰腺炎诱发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表明,胸导管引流后大鼠腹水量明显减少,ALT、AST和TBL水平及TNF-α和IL-10的含量明显下降,胰腺和肝脏组织的病理学亦有很大程度改善,提示胸导管引流可以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肝脏损伤。

2 胸导管引流的临床研究

1968年报道Tilney等[9]对14位拟行肾移植的患者行胸导管瘘管形成技术及慢性淋巴引流的生物学作用等进行了研究,结论为缓慢引流清除淋巴细胞术不仅可以除去外周血、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而且可以改变淋巴细胞形态,在最初引流的3~6 d,

引流速度及细胞数明显多于之后的引流,并且发现外周血及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在引流术结束后的5个月仍显著下降,未见任何副作用。1972年Brendel等[10]临床研究显示,对于难治性的暴发性或恶性自身免疫病相关神经系统损害,应用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迅速者,配合应用胸导管引流可明显控制病情进展并改善临床症状,为此类致命性疾病带来了治疗的希望。1979年Paulus等[11]采用胸导管引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结果发现,通过胸导管引流减少血清循环淋巴细胞数量,不仅能显著减轻滑膜炎,减小类风湿结节,而且减轻狼疮皮肤血管炎症状,并减少蛋白尿,还能减少或延迟过敏反应发生,延长皮肤移植术后皮肤生存时间,降低血清IgG水平,选择性抑制抗体反应,改善其他临床症状。1980年Brusilovski?等[12]对7例胰腺坏死及10例直肠癌患者行胸导管引流术,分别于引流第1,3,5,7,10天对引流的主要成分及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胸导管引流的前5 d内外周血和淋巴液中T淋巴细胞数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继续引流后则出现T免疫细胞及IgA显著下降。1981年Bonomini等[13]通过对31例免疫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临床观察,对比胸导管引流与血浆去除术对免疫方面的影响,发现胸导管引流主要影响细胞免疫,除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和总红细胞花环形成细胞及红细胞抗体玫瑰花结形成细胞的行为异常外,还观察到引流的淋巴细胞与外周血淋巴经促细胞分裂剂刺激后功能的变化,而血浆去除术主要影响体液免疫,可快速去除血浆中循环免疫复合物,但可增加狼疮肾患者抑制性T细胞活性。1983年Kochnev等[14]对48例胸导管引流患者外周血和淋巴液中淋巴细胞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胸导管引流前3 d,丢失大量的小淋巴细胞可通过循环池中储存的淋巴细胞代偿,引流5~6 d后则耗竭淋巴液中小淋巴细胞,改变了免疫反应性,但并未明显降低机体的抗菌能力。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胸导管引流手术以来,主要用于顽固性哮喘的治疗,自1994年至2005年报道321例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15-22]。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通过胸导管引流可以使哮喘患者紊乱的T细胞亚群恢复正常,升高外周血CD3、CD8,降低CD4/CD8值;降低血中IgE水平;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全血表现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RAI);使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及功能升高等。1998年黄继宗等[23]运用胸导管引流治疗系统性硬化症患者33例,术后患者血清IgG、循环免疫复合物、IL-2受体明显下降,结论是胸导管引流治疗水肿期、硬化期系统性硬化症有较好疗效。笔者科室自2007年至今,运用胸导管引流手术结合中药清热益气汤治疗肿胀期系统性硬化症患者60余例,取得显著效果,中药方法的加入可以促进患者食欲,改善患者营养,增加引流量,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治病情复发等。

3 胸导管引流应用评述

综合国内外文献,胸导管引流主要应用于哮喘、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自身免疫病相关神经系统损害、免疫性肾小球疾病以及胰腺坏死、直肠癌患者,还有报道应用于银屑病患者[20],主要以难治性免疫相关性疾病病情活动期为宜。因为淋巴液来源于组织液,而组织液是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管壁生成,所以胸导管引流和广泛应用于风湿免疫疾病的血液净化疗法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有相似的治疗机理。

虽然胸导管引流治疗免疫性疾病有效,但是国内外应用并不广泛,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胸导管解剖位置不固定,手术操作比较困难,目前缺乏统一的操作、护理规范和流程,该方法不能重复操作等。另外胸导管引流临时有效,但不能做到长期的免疫抑制和耐受,笔者在临床上遇到术后治疗不及时而病情复发的病例。总之,胸导管引流可以作为一种难治性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病情活动、炎症突出时期应用,其疗效和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明确。应该指出的是,胸导管引流和其他免疫净化方法一样,后续的免疫治疗包括结合中医药方法是控制病情和防止复发的重要保证。

4 参考文献

[1] McGregor DD,Gowans JL.The antibody response of rats depleted of lymphocytes by chronic drainage from the thoracic duct[J].J Exp Med,1963,117(2):303-320.

[2] Shellam GR.Mechanism of induction of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VI. Tolerance induction following thoracic duct drainage or treatment with anti-lymphocyte

serum[J].Immunology,1969,17(2):267-280.

[3] Goldschneider I, McGregor DD. Anatomical distribution of T and B lymphocytes in the rat.Development of lymphocyte-specific antisera[J].J Exp Med,1973,138(6):1443-1465.

[4] Anderson ND,Wyllie RG,Shaker IJ.Pathogenesis of vascular injury in rejecting rat renal allografts[J].Johns Hopkins Med J,1977,141(3):135-147.

[5] Sudo LS,Leme JG.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of rats depleted of lymphocytes or with an artificial obstruction of the thoracic duct[J].Br J Exp Pathol,1980,61(2):176-185.

[6] Gashev AA,Zawieja DC.Hydrodynamic regulation of lymphatic transport and the impact of aging[J].Pathophysiology,2010,17(4):277-287.

[7] 陈晓春,熊旭林,鲁功成.胸导管引流免疫抑制效果的实验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89,18(增刊):59.

[8] 王冬,李勇,李少一,等.胸导管引流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诱发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J].河北医药,2010,32(12):1515-1517.

[9] Tilney NL,Murray JE.Chronic thoracic duct fistula:

operative technic and physiologic effects in man[J].Ann Surg,1968,167(1):1-8.

[10] Brendel W,Seifert J,Lob G.Effect of 'maximum immune suppression' with thoracic duct drainage,ALG,azathioprine

and cortisone in some neurological disorders[J].Proc R Soc Med,1972,65(6):531-535.

[11] Paulus HE,Machleder HI,Clements PJ,et al.Prolonged thoracic-duct drainag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West J Med,1979,130(4):309-324.

[12] Brusilovski? MI,Alekseev AA,Petukhov EB,et al.

Certain indices of the immunologic reactivity of patients with pancreonecrosis and rectal cancer during external drainage of the thoracic duct[J].Vestn Khir Im I I Grek,1980,124(5):65-70.

[13] Bonomini V,Vangelista A,Stefoni S,et al.Effect of plasma exchange and thoracic duct drainage on immunological status in glomerulonephritis[J].Proc Eur Dial Transplant Assoc,1981(18):736-742.

[14] Kochnev OS,Tsybul'kin AP,Davletkil'deev FA,et al.

Effect of drainage of the thoracic duct with lymphosorption on the lymphocyte number in the blood and lymph[J].Vestn Khir Im I I Grek,1983,131(12):97-101.

[15] 张威.胸导管分流术治疗哮喘临床观察[J].综合临床医学,1994,10(3):128-129

[16] 陈剑明,张文魁.胸导管引流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12例[J].河北医药,1995,17(5):279.

[17] 张泽明,季寿琪.胸导管引流对哮喘患者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及功能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5,18(3):177.

[18] 傅肥郭,蒋维峥.胸导管淋巴液引流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44例报告[J].厂矿医药卫生,1997,13(2):67-68.

[19] 刘凤,冯学斌,于小玲,等.难治性支气管哮喘不同病期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胸导管引流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16(10):1129.

[20] 李清平,刘业达,韦力.胸导管引流治疗支气管哮喘53例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00,22(4):840-841.

[21] 冯学斌,刘凤,王福猛,等.支气管哮喘胸导管引流液中IL-10、IL-12和T细胞亚群检测及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02,9(1):4-5.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经骶髂部位病理检查提示伴有炎症,其中男性44例,女性20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在(28.32±2.04)岁之间。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这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32例,两组患者基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予以0.3-0.6g阿司匹林(合肥久联制药,批号H34021217),3次/d,持续治疗1周。实验组予以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择取患者平卧位,将腹部垫高,暴露脊柱,施针穴位择取病变脊柱上下关节夹脊穴。待消毒后应用梅花针(50mm)以80°倾角直刺夹脊穴,待显现麻木、酸胀等触电类反射后予以留针。继后,与电针仪连接,参照2Hz规格施以电针治疗,结束后将复方当归注射液(江西康缘桔都药业,批号Z36020138)注入各穴位,每穴维持0.3-1mL,2-6穴/次,每次维持15-20min,1次/d,或隔日1次。就耐受性良好者可予以药物灸法,每次维持20min,配方:乳狗脊40g,香、没药、黄芪30g,红花20g,淮牛膝、桂枝、白芍、续断、当归各15g,鹿仙草12g,细辛6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脊柱活动度、胸廓活动度及C型反应性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A水平等变化情况。同时,观察Schober试验结果(以患者双髂后上棘连线中点为基线,于其上10cm部位相连处作一条垂线,对前屈时两点延伸距离进行测量,重型强直性脊柱炎者仅提高1-2cm,而正常人则提高15-22cm)。

1.4 疗效评判标准

执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评估两组临床疗效:①治愈:临床主要特征完全消失,各项化验指标恢复正常,血沉、C型反应性蛋白恢复正常,X线、CT检查提示骨质状态恢复正常;②显效:临床主要特征基本消失,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正常,C型反应性蛋白、血沉及骨质状态恢复正常;③有效:临床主要特征部分消失,各项化验指标及C型反应性蛋白、血沉明显下降,骨质状态稍微改善;④无效:上述指标均未达标。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7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综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胸廓活动度及脊柱活动度显著增加(P<0.05),Schober试验结果明显上升(P<0.05),且红细胞沉降率、C型反应性蛋白、免疫球蛋白A水平明显下降(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一种慢性风湿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病变关节僵硬、酸痛,以往临床多采用西医治疗,早期予以抗风湿、消炎药物来缓解症状,晚期予以矫正手术治疗,价格较为昂贵,经济适用性不良,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易反复发作,故临床推广范围受限。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医疗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可有效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有学者通过对11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结果提示,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组总有效率达87.70%,明显高于常规西医治疗组(66.60%),且身体体征及实验室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组,充分提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推行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可改善其临床状况,保证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4]。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总有效率及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及脊柱活动度、红细胞沉降率、C型反应性蛋白、免疫球蛋白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中医针灸综合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与有关研究结论一致。究其根源,中医观点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多因内脏虚空、肝肾不足、内外合邪所致,应用针灸治疗,并辅以中草药、电针、药物注射,以夹脊穴为关键施治穴位,能有效活血止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可达补肾益督之功效,可实现标本兼治目的[5]。据最新研究证实,中医疗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究其根源,基于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低下状况下易引起该病,故定位为肠源免疫性疾病[6]。此外,于发病后,人体韧带骨与肌腱附着点易显现炎症,施以中医疗法可实现消炎镇痛目的,并对骨破坏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避免骨桥形成。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颇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海雁,马忠.强直性脊柱炎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23(20):90-91.

[2]吴英姿.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11(08):97-98.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38-139.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11

1.1 标本的采集、运送与储存 在通常情况下,对临床免疫检查所采用的检验标本,标准的采集是血浆,有时也因特定的检验项目,会采集到如:尿液、唾液、脑脊液等。其中,标本的采集过程,是影响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有:采集时间,采血姿势,使用止血带时间,稳定剂、抗凝剂的选择等因素是否标准,直接影响着检验标本的质量,造成后期的检验结果受到关联影响。

1.2 仪器设备及试剂的检测与选择 任何免疫检验工作,都离不开仪器设备使用及试剂的选择。对于在检验过程中,试验仪器设备的性能是否精确,试剂的质量是否合格,都将直接影响到免疫检验结果的精确度与可靠性。2 分析与研究免疫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2.1 影响检验结果的标本因素 对于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如:对于在日常临床的血清(浆)标本中,如含有类风湿因子、高浓度非特异免疫球蛋白、补体、异嗜性抗体、交叉反应物质等干扰物质,可导致测定结果为假阳性。因此,为避免对ELISA测定干扰,在进行检验时,须稀释其含有的干扰成分浓度,将其降到最低,使标本对检验结果产生很少干扰或者不产生干扰。对于那些激素类及治疗药物测定的血清标本,须特别注意收集的时间与收集时患者的,可错过早四点到六点,黄体激素、生长激素、促卵泡激素的峰值出现。如实在需采集,可在相连时间,每间隔内取几份样本,然后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同时,采集时,杜绝不良习惯和劣质采血器具造成的标本溶血及储存时间过长,避免被细菌污染和凝固不全等,确保临床应用价值。

2.2 影响检验结果的仪器设备使用及试剂选择因素 检验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因此,要定期对所使用的如:检验所需的水浴箱与恒温箱、酶标仪、温度计与分光度计、比浊仪等精密仪器进行校正和核定,符合检验要求,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注重检验器皿的大小,及生产批次间的差异,确保检验标准的稳定性。对于其他如:吸量管、稀释棒等量器及反应板等,也要定期检查,避免造成试验误差。同时,试剂质量对免疫检验结果也有很大影响。因此,要慎重选择生产厂家,做些必要的性能检定,避免频繁的更换不同厂家的试剂,重视其有效期与保存条件。如须更换要进行必要的对比试验,核定及试剂的选择。对于实验室自行配置的试剂,要按试验要求严格选购和配制,认真检定。

2.3 影响检验结果的人员因素 对免疫检验临床质量控制,每一位从事免疫检验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应在工作中,牢固树立起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服务水平,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好检验工作的每一环节。同时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职责,明确流程,督促培养在常规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杜绝人为操作的失误,保证免疫检验质量。

2.4 影响检验结果的统计学因素 为确保免疫检验结果不出现失真性,在开展质控前,首先要实施变异的基线测定工作,即确定变异(OCV)在最佳条件下,及变异(RCV)在常规条件下的实验。同时,选用试剂盒时,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较弱阳性质控血清,以判断每次测定时试剂盒下限的有效性。3 小 结

总之,免疫检验是医院临床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因此,加强对从检验标本采集到进行分析前的整个免疫检验质量实施全面控制,确保免疫检验的结果,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了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重症感染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上述患者均符合[2]北京第三届重症感染(2006年)论坛关于重症感染的临床诊断分析以及全国危重急救会议(2005年)[3]关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41例男,27例女,患者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为(52.8±4.5岁)。25例患者腹部、头部、胸部多发伤口并高危手术,25例患者脑血管意外术、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6例重症胰腺炎,13例脓毒血症。4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25例单器官功能障碍。重症感染原发病情况分析:45例重症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以及支气管炎;15例患者重症胰腺炎、严重腹腔感染、急性肠炎;2例患者尿路感染,2例患者G-败血症,2例脑膜炎或化脓性脑膜炎,1例感染性休克,1例脓毒血症。对上述患者进行实验室细菌检查,上述患者阳性率高达60.3%,其中,11例铜绿假单胞菌,7例大肠杆菌,5例金黄葡萄球菌,15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真菌。

1.2方法 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之后,结合患者不同情况,给予严密的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检测,对于36例感染患者,给予阴性杆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对于13例加重感染患者,给予阳性杆菌为主的抗生素;对于19例危重感染患者,结合微生物培养结果,给予适合抗生素种类。与此同时,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给予适当的凝血因子补充,对于血小板降低患者,给予血小板补充。对于心功能不稳定以及无凝血障碍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或无尿症状,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给以呼吸机治疗。对于符合急性肾衰竭临川诊断标准的患者,结合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给予积极肝素治疗,在高凝期及时补充血浆、凝血因子。给予部分患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增强免疫。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检测患者免疫球蛋白以及补体C3水平。

2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4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19例出现弥散性血管凝血、心血功能障碍死亡,死亡率为27.9%,其余患者均出现感染性休克,并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转出重症监护室。

2.2治疗前后患者免疫球蛋白与C3水平比较 治疗后患者免疫球蛋白与C3水平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

注:*:P

3讨论

重症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病毒[4]、阳性球菌、阴性球菌是导致重症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病菌及毒素均会参加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在临床上,重症感染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内毒素与细菌起到直接作用,其释放白细胞介素、儿茶酚胺、肿瘤坏死因子等内源性炎性物质, 进一步刺激免疫系统、激活补体系统,进而导致微血管功能失常,引起微循环障碍,最终导致各项组织器官血供不足,缺氧、缺血严重,器官功能受损。与此同时,血管内壁细胞也不同程度出现损伤状态[5],导致组织多处损伤.严重感染合并多器官衰竭发病急、速度快、病死率比较高。通过本文研究证实,治疗后患者免疫球蛋白与C3水平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

导致重症感染的细菌与病种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等[6],是导致重症感染的主要细菌,与此同时,真菌、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上述研究中,3例真菌感染患者,约占4.4%。重症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以及支气管炎、重症胰腺炎、严重腹腔感染、急性肠炎、尿路感染,、脑膜炎、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等是导致感染的常见病种。细菌感染会导致有机体不可逆性损伤,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杀灭致病菌。重症感染最重要临床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患者微血管通透性提高、血液淤滞、静脉扩张,血管内物质大量涌向血管外。在上述研究中,大部分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在上述研究中,上述68例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之后,先接受输液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血压状况,对于疾病后期治疗与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7],降阶梯治疗方式在重症感染治疗中的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旦确诊重症感染,必须给予足量、有效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进一步预防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进一步降低患者死亡率。在本文研究中,通过采用了降阶梯治疗方式,针对不同感染类型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通过72h治疗后,上述患者19例出现弥散性血管凝血、心血功能障碍死亡,死亡率为27.9%,其余患者均出现感染性休克,并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转出重症监护室。

相关研究资料证实[8],在患者衰竭的器官中,首先衰竭的器官以呼吸系统以及消化系统器官居多。提示低氧血症,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重要作用。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炎症介质,因此,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重点在于对有机体循环中炎症介质的清除,尤其是静脉血液持续性滤过治疗方式,是目前来说常用的净化血液方式。综上所述,对ICU内重症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与抗感染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免疫调节治疗对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意义,同时需要警惕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这类患者预后效果欠佳,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许元文,余学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疗效比较 [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12(10):653-654.

[2]Marsh JC, Cook DJ, Christou NV, et al.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A liable descriptor of a complex clinical outcome. Crit Care med, 2010, 12(03):1638-1652

[3]王今达,王宝恩.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7(6):346-347

[4]熊薇,孙自镛,申正义,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耐氟喹诺酮机制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10(03):569-571

[5] 梁绍东,林赛玲,梁燕霞.ICU患者痰主要病原菌分布及面面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12(4):72-73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13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属于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脏发生病理性损害及肝功能发生异常,目前对于主要发病机制尚未明确[1,2]。临床认为AILD的重要病理损伤机制为细胞发生免疫损伤和自身反应性的T细胞及其自身产生的抗体参与的体液免疫损伤。AILD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主型为胆汁淤积及胆系损害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主型为肝炎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本文通过观察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及临床意义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在41~60岁,平均年龄为53.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纳差、尿黄、黄疸、上腹饱胀、肝区疼痛等,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进行生化检测、B超、CT检查及病理活检,分析其检查结果,根据病情给予熊去氧胆酸、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或硫唑嘌呤)等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1.2 诊断方法 对12例患者分别进行生化检测、B超、CT检查及病理活检,诊断标准为[3]:AIH-PBC重叠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黄疸、纳差、皮肤瘙痒、乏力及肝区疼痛等,血清学检查胆汁淤积指标、血清转氨酶、免疫球蛋白IgM和IgG明显升高,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活检提示广泛存在胆管炎症,ALT增高在5×ULN以上,ALP增高在2×ULN以内或GGT增高在5×ULN以上;AIH-PSC重叠综合征:胆管造影异常,SMA或ANA抗体滴度在1:40以上,病理活检提示为界面性肝炎,有淋巴细胞浸润;AIH:检出II型AIH标志性的抗体LKM-1。

1.3 治疗方法 首先使用熊去氧胆酸(UDCA)13~15mg/kg/d治疗,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若复查患者血清学检查提示为肝炎性或仍未获得充分的生化应答,加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治疗,起始剂量为0.5mg/kg/d,用药过程中定期检测生化指标,发现有生化应答时,即可递减剂量。若患者出现糖皮质激素抵抗,可加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或硫唑嘌呤),减少激素的用药剂量,具体用量需要依据患者的生化检测结果制定。治疗标准为[4]:病理活检确诊为中~重度界面性肝炎,ALT增高明显,ALP增高在2×ULN以内,通常对糖皮质激素产生生活应答;胆管受损,ALP增高在2×ULN以上,GGT增高在5×ULN以上,通常需要采用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单位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以P

2 结果

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PBC的治疗药物目前首选为熊去氧胆酸(UDCA),AIH患者则通常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AZA)治疗,有关资料认为,以PBC的治疗作为出发点,建议在UDCA治疗后,若疗效不佳时再加用糖皮质激素;以AIH治疗作为出发点则建议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临床上认为,AIH发展为重叠综合征的观点更为贴近临床,因此,对于疑似AIH的病例,或是组织学检查提示胆管异常、胆汁淤积等,或实验室检查指标出现异常,如ALP、GGT等升高,临床症状表现为瘙痒,对于抗炎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无生化应答等情况,均考虑有可能合并PSC。重叠综合征的存在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可变性、复杂性的一个重要提示,对重叠综合征进行及早诊断和对症治疗,是遏制其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的关键。

综上所述,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结合各种辅助检查手段,作出正确的诊断后,再合理地选择治疗药物,对于诊断不明的患者应及早进行活体穿刺病检,争取治疗时间,对提高此病治愈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傅斌生, 张彤, 李华, 等. 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1, 26(6): 503-505.

[2] 李麟, 章明放, 王邦茂, 等. 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组织学特征及ERα、TGF-β1表达的意义[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 19(5): 519-523.

[3] 朱峰.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J]. 胃肠病学, 2009, 14(4): 218-220.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