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能源建筑设计实用13篇

新能源建筑设计
新能源建筑设计篇1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建筑工程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发展规模的扩大,建筑能耗也逐渐发展成为能源消耗的主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球能耗总量的25%,成为建筑能耗最为严重的国家。人口数量的巨大以及广阔的国土面积,进一步加速了我国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速度,建筑工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使得我国的能源开发利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有效解决我国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问题,我国设定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通过改进建筑材料和控制建筑数量等方法实现对建筑工程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

我国建筑节能工程的发展,使得能源节约理念在建筑施工中得到有效落实。在建筑施工中,进一步控制建筑节能的范围,通过选取更具节能性质的材料以实现对降低建筑工程中的能源消耗量,并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节能还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提出了一定要求,为有效减少工程的能源利用量,需要更为科学的设计建筑的结构,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集中建筑支持能量,以有效减少能量散失,进而实现建筑工程的节能建设。而由于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尚未得到完全普及,因此我国建筑能源消耗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面临巨大挑战。

建筑设计中有效节能方式的探究

在我国的建筑节能施工中,能源节约的有效方式主要是从建筑结构自身能源维护和开发新型能源两方面展开的。就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自身能源维护分析,提高建筑自身的能源供给效率和减小建筑结构的能源散失是最为主要的方法。为有效提高建筑的能源供给效率,要着重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设计与合理排布,如在进行供暖系统设计施工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搭建对应的供暖网络,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供暖管道和调控建筑室暖气装置等技术来提升建筑中供暖系统的工作效率。为有效限制建筑结构自身能源的散失,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建筑过程中引入具有特殊物理特性的建筑材料,利用材料的物理特性提升建筑结构的密闭性及能源维持性能。针对建筑施工中的保暖系统设计分析,为有效保证建筑结构能够有效维持自身的热量,通常会在建筑施工中使用保温特性较好,并且具有密闭性的建筑材料,通过将保温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提升了建筑结构整体的保温性能。

建筑节能中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太阳能装置的使用中。当下在建筑结构中引入太阳能是最为主流的建筑节能方式,通过利用太阳能这一可再生能源代替其他化石能源的燃烧,以此有效控制能源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与其他化石能源相比,太阳能这一能源具有可再生和清洁等优良特性,将太阳能装置搭建在建筑结构的屋顶,能够有效实现建筑的采暖,热水供给以及电力供给等,而由于太阳能设备的内部结构涉及到多种能源的有效转换,建筑节能工程中需要专业建筑师进行太阳能装置的设计与安装,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实际对太阳能设备进行对应调整,以此实现建筑结构施工中的有效节能。

建筑设计新能源利用概述

在我国建筑结构的节能设计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强调太阳能与建筑结构的有机结合,通过将太阳能装置应用到建筑结构的取暖和发电等领域中,实现建筑设计中新能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不同太阳能装置的结构与功能是不同的,所以在建筑节能工程的设计中,针对不同的太阳能装置要采用针对性建设方案。建筑设计中新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以及太阳能空调等。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原理是通过特殊材质吸收太阳光能量,并在热交换器的作用下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热能,进而实现对太阳能热水器中水体的加热。由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运行不需要投入任何运行费用个,因此在学校,医院以及政府部门的建筑设计中通常受到广泛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结构的结合方式主要包括设备的固定安装和管道的搭建两种,太阳能设备的固定安装是指在建筑结构的屋顶安装固定的太阳能热水器,使得热水器成为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在有新住户进行居住时,能够直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无需对装置进行处理与改动。而在管道搭建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建设中,一旦住户出现搬迁,就会带走太阳能热水器,新住户的到来则需要重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需要在墙壁和地板上重新开孔并施工,重新安装热水器,而由于此种安装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在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应用中多采用前一种方式。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发展中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过程是通过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伴随着我国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日渐普及。在建筑结构中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首先要在屋顶铺设光伏组件,进而将光伏组件的引出端接在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端,通过控制光伏转化速率实现对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有效控制。伴随着建筑工程开展中新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光伏组件的形态发展将会更加注重建筑结构的一体化,通过在建筑结构中添加光伏涂层,使得太阳能发电技术更具观赏性,也有效保证了建筑工程中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科学利用新能源,不仅实现了对新能源的有效开发,也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建筑业与能源节约工程的联系,通过新能源开发利用与建筑业的有机结合,提升了我国建筑工程的科学技术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建筑技术,使其能够在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有效减少我国建筑业的能源消耗,同时有效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新能源建筑设计篇2

一、建筑工程领域节能的意义及必要性

建筑节能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资源能源是人类得以生存及发展的重要物质能源保障,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的支撑作用,而当今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能源问题已变成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问题,使得能源短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限制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在建筑工程领域中从建筑施工材料的生产、工程施工建设到建筑物的运行使用均是能源不断消耗的过程,依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占据国家总消耗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在我国该比例已经高达25%,在建筑领域内推行节能技术及新能源的利用已成必然。建筑节能也是践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所使用的能源以煤炭、天然气及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能源为主,在该类能源的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及硫等有害气体,是引发我国大气污染及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所开展的建筑节能工程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可实现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进而实现人居生存环境及生活品质的改进。

二、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

1.建筑墙体的节能设计

在建筑墙体的设计及建设过程中,保温材料是实现墙面节能的重要组成,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给建筑物墙体的保温材料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但不同的保温材料因为组成材料及侧重点上的不同,质量上会存在某些差异,在建筑物的具体规划建设中,要依据建筑物所处的外部环境及节能性能指标等进行合理的选择使用。在建筑保温材料的选择中要进行保温材料容重指标、吸水性能、导热系数及强度性能等的综合性的质量状况的考察,尽可能的选择使用容重指标低、防潮能力强、强度大而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使得建筑墙体内的保温材料充分的发挥出使用寿命长、依附墙面能力强、保温效能好的功用。从各类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的角度上来说,质量较高的保温材料价格相对也较高,使得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也会有所增加,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现实需求、建设工程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等进行综合选择,如在气候环境较为干燥的施工建设场所中,重点对建筑材料的防潮性能进行考察,而在地质条件对墙体的坚固性要求相对较低的地方,重点考量材料的保温性等,进行建筑工程材料的合理选用。

2.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

建筑物中的门窗作为建筑物与外界进行能量及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其设计中是否合理的融入节能原理对整个建筑物的节能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就门窗两个重点部位的构成材料及气密性等进行节能工艺应用的综合考量,同时兼顾门窗的通风及采光效果。低辐射型的门窗玻璃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在建筑物的门窗中选择使用低辐射型的玻璃,主要的性能优点是因为反射率相对较低而使得隔热保温性能良好,对有害的光线可起到较大程度上的阻拦作用,而中空类的低辐射型玻璃还可以起到防止噪声污染等功效,可依据建筑物的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门窗玻璃的节能效果的合理设计,如在办公楼中可选用单方向可视化的低辐射型玻璃,以门窗玻璃的隔热保温效果降低写字楼内中央空调的运行功耗,实现建筑大楼的节能。就门窗的气密性节能设计,对门窗玻璃的镶嵌要细化缝隙处的处理,采用弹性材料保障其气密性,而住宅类建筑在进行门框和窗体结合部位的重点处理的同时,可采用双重窗体的设计方式,保障建筑物的气密性。就门窗的采光效果的节能设计中,具备较好的采光性能,也可实现某种程度上的节能降耗,但并非门窗等设计的越大采光效果越好,节能效果就会越好,采光设计要综合建筑物的地理位置、门窗朝向及当地的光照特点等,在建筑物的质量、建筑工程造价及节能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

3.建筑节能中新能源的利用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需求的逐步增大,地球上的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在进一步开采使用终将会导致最终的枯竭,为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及人类的共同进步,在提升资源能源有效利用率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的同时,对绿色环保的可再生的资源及能源实施开发及利用也显得非常有必要。新能源必将成为未来的能源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领域内进行节能设计的同时,实现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也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践行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

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中完美的应用着新能源的生态节能设计技术的典型建筑工程相对较多,例如北京的奥林匹克鸟巢、水立方等,张家界的生态农宅,清华大学建筑系所规划设计的青岛大楼、济南的高等交通专科学校图书馆及南昌市紫禁城项目等。就清华大学建筑系规划设计的青岛大厦,是充分利用太阳能照明技术,组建起相对完善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把投射在光伏电极板上的太阳辐射能收集转化为电能,为大厦内部提供着照明,充分利用该大厦所处的区域中光照时间长等优势的地理环境条件。

就能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新能源的利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筑工程领域中可被加以充分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及地热能等。就各类新能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太阳能发电技术是发展及使用的较为成熟的技术,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在各大建筑物中的用量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迅速增长,就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来,预计至2015年我国各大建筑物中的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普及范围可扩展至25%,而典型建筑物中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可发送的电量也将是非常惊人的。依据地质特点的不同,经过一定的可行性研究之后,将地热资源充分利用,代替传统的暖气或者是空调供暖;在相邻的超高建筑物之间,考虑风能的充分利用,为建筑物内的居民等带去方便与实惠。

四、总结

建筑节能及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可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能源危机的缓解、环境污染程度的降低、生存环境质量的改进及经济发展的促进等,但这要依赖于相关的研究人员不断的研究新能源的有效利用途径,需要设计人员更加优化合理的建筑设计,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组建起生态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实现建筑工程规划设计中科学技术、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 林勇杰.新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

新能源建筑设计篇3

1.2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体现了集中反映对在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控制上。在建筑实体墙部分,通过建筑的内部和外部保温技术,在冬季供暖季节,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在夏天季节,减少降低能源通过围护结构的损失。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效果,调整室内环境。在围护结构部分,主要是利用太阳能热流来控制窗、采光、通风等性能。如通过设计控制合适的窗墙面积比,选择合适的窗口结构,通过采用太阳能控制技术和涂层技术等,以满足冬季供暖,可以防止室内热辐射伤害。通过透明结构,增加了透气性,可以阻止室外热量向室内渗透,减少室内冷气的损失。

1.3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

建筑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是很大的浪费,如何降低建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成为建筑施工中的又一大挑战。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措施很多,可以通过引进新的节能设备,淘汰旧的设备。旧设备的能源消耗量比新设备一般都多几倍,这种消耗完全是一种浪费。同时,及时关闭不作业的设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有些设备不在作业,但也还是在运转,而没有及时的关闭。施工人员往往会忽视设备运行过程中节能的重要性,事实上,它的地位同样重要。

2新能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2.1提高地热能的应用

在利用地热能时,一方面可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另一方面可借助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系统利用低温地热能。风能发电较适用十多风海岸线山区和易引起强风的高层建筑,在英国和香港已有成功的工程实例,但在建筑领域,较为常见的风能利用形式是自然通风方式。

2.2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

变风量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的办法来控制不同房间的温湿度。变风量系统追求以较少的能耗来满足室内空气环境的要求。变风量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节能系统,采用新的风量调节技术,其节能效果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心。变风量空调系统根据空调系统房间的负荷随时调节系统的送风量,在高峰时,增大送风量,当各房间的负荷小于设计负荷时,变风量系统可以减少系统的总输送风量,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3采用变频空调系统

变频空调系统在节约能源方面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变频空调系统,即变制冷剂流量系统,它以制冷剂为输送介质,是根据房间内空调负荷的变化对制冷剂流量进行调节来实现节能目的的一项技术。在建筑行业,冷却塔供冷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新能源建筑设计篇4

近年来,新能源走进建筑设计,运用新能源构造低碳环保的建筑成为了建筑设计行业的风向标。新能源是指非常规能源,是指原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也指最新开发研究出来的,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等已经应用的能源,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正在研究阶段的、未有推广的能源。目前,应用于建筑行业最多的、规模最大的就是太阳能,每天将太阳光收集起来加以利用,经济环保,节约了能耗;同时,使人们享受新技术新能源给日常生活提供的便利。生活热水、利用光伏电池提供电源、供热采暖,太阳能制冷空调是几种比较主要的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形式,运用的最具体有成效的是太阳能光电技术。太阳能光电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中,在建筑外侧安放太阳能热板,作为建筑物供热热源,提供给生活在建筑物里的广大用户日常运用的热力供暖、洗浴热水等等,综合利用太阳能供热系统。太阳能的光电技术增强了太阳能整合系统的性能,关键是提升建筑与太阳能系统相互之间的协调能力技术。空调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太阳能空调技术的利用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生活环境。新型太阳能复合超导冷暖空调,制热时的主要能耗是以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及太阳能,是最绿色合理的取暖方式,制冷时利用夏季地源低温的能量,通过超导系统,直接冷却房间中的空气达到制冷目的,让太阳能的供给量和用户对太阳能空调的应用需求达到平衡;新型太阳能复合超导冷暖空调在建筑中由于能全年综合利用,可以降低能源耗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坏境,可提高建筑节能经济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因此,炎炎夏季可以成功利用太阳光来冷却家庭房间或办公室——并且在此过程中不会产生令人厌恶的环境污染,消耗大量难以再生的能源。根据我国具体的地理环境使太阳能和建筑和谐搭配,我国大部分地处北纬23°26''''以北。因此,建议建筑物的南侧面采用斜型屋顶结构。首先,因为斜面的采光面积比平面大得多,可以安装更多的太阳能集热器;其次,因为在斜面上安装太阳能集热器时并不需要过多考虑前后遮挡问题,并且从建筑美学上来说造型美观。斜屋顶倾角取与当地太阳直射成90°的安装角度,有利于太阳能集热器充分发挥作用。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事,能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将太阳能电池板和集热器安装在屋顶或屋面上,不用占取建筑用地,节约土地资源;就地安装、实施供应热水和发电上网,不用额外架设电路输电线路、安装热水管道,运用太阳能减少了对市政工程建设的压力,降低对市政配套公共设施的依赖,太阳能产品零噪音,零排放,零污染,不消耗任何燃料,人们容易接受。地热能的开发就是利用高达200~400℃的浅层地热资源进行发电,目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主要方面主要是运用在建筑物的空气调节中,其方法就是通过热泵技术将地下低品位的浅层低温热源提取上来加以利用。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的空调技术。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是守恒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热泵的理论基础源于卡诺循环,与制冷机相同,是按照逆循环工作的。在设计中采用生态节能技术的实例很多,像张家港生态农宅设计、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大楼设计、济南高等交通专科学校图书馆等。而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是新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成功应用的典型范烈,校园利用地热深井、地源热泵、水源热泵、LED照明、太阳能技术,打造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绿色节约型校园。校园生态系统经过2年运行,地热深井每年可降低65%供暖成本,节约标准煤1.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28万吨。1500余盏LED照明路灯和2000余盏LED室内照明灯组成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商用化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每年可节约用电130万千瓦时。天津工业大学的土壤源热泵系统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能源多样化创新型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工程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对于新能源而言,无论采用太阳能,还是地热能,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效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对于稀缺资源的替代和努力节约能源资源,以及依靠信息化最终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除此之外,从建筑设计的全局来说,建筑设计阶段要合理布局、生态布局,构造绿色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体,平衡生态系统的,促成建筑成为周围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绿色建筑体系,发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的绿色建筑。政府应当制定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的鼓励政策,支持、引导建筑项目应用可再生能源;应当加强对建筑用能系统运行的科学研究,建筑用能指导信息,强化建筑用能系统的能耗监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新能源建筑设计篇5

1引言

新能源建筑实验实训系统由新型结构建筑物、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系统组成,主要满足高职院校新能源相关专业(包括光伏发电专业、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专业、太阳能光热利用专业及供热制冷专业)集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系统等综合应用的实验实训教学。

2新型结构建筑物

建筑物设计为一层尖顶结构,建筑面积150m2,南侧坡屋顶布置光伏发电阵列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系统,尖顶处设安全过道供参观测试。南墙采用双层结构,夹层空间分别与内外墙设进出风口,在冬季或夏季通过控制各风口的开关可调节室内温度。风力发电设备安装在建筑物旁。室内空间布置成多媒体教室。建筑外观如图1。

3.1.1太阳能电池组件(2kW)

由20块100W的太阳能电池板组成,正常使用寿命20年。采用多晶硅材料。单块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技术参数:最大输出功率100W,开路电压43V,短路电流3.28A,最大输出功率工作电压34.5V,最大输出功率工作电流2.9 A,最大系统电压50V, 尺寸(长×宽×厚)为999mm×823mm×30mm 。

3.1.2风力机(2kW)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功率2000W,额定风速9m/s,启动风速2.5m/s,工作风速范围2.5~25m/s,安全风速50m/s,额定转速360r/min,工作电压为标准DC48V,发电机型式为三相交流永磁,限速方式为机械离心变桨距,停机方式为手动/电动牵引变桨距,塔架高度6m,塔顶主机重量130kg,使用寿命15年。

3.2室内控制系统

包括控制逆变系统、储能系统、配电系统及电缆布线系统。

3.2.1风光互补控制器

包括采用了专为风光互补系统设计的液晶模块,可以显示蓄电池电压、风机电压、光电池电压、风机功率、光电池功率、风机电流、光电池电流、蓄电池电量状态,能够控制风机和太阳能电池对蓄电池进行限流限压充电。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配有专用的远程监控软件,可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风光互补控制器性能参数:卸载开始电压56V,卸载开始电流50A,卸载控制方式为PWM脉宽调制,显示方式为LCD(液晶屏显示),显示内容有蓄电池额定电压、风机电压、光伏电压、风机电流、光伏电流、风机功率、光伏功率,静态电流≤30mA,工作温湿度范围为-20~+55℃/35~85%RH(但无结露),保护类型有太阳能电池防反冲、太阳能电池防反接、蓄电池过充电、蓄电池防反接、防雷、风机限流、风机自动刹车和手动刹车,尺寸(宽×深×高)为425mm×430mm×170mm。

3.2.2控制逆变器系统

逆变器具有交流自动稳压输出,过压、欠压、过载、过热、短路、反接等保护功能。整机逆变效率高,空载损耗低。具有可选市电切换功能,当蓄电池欠压或逆变器出现故障的状态下,设备可将负载自动切换到市电供电,从而保证了系统的供电稳定性。逆变器主要技术参数:额定输出容量5kVA,额定蓄电池电压48VDC,逆变器输入过压保护68VDC,逆变器输入过压恢复66VDC,蓄电池过放保护电压42VDC,蓄电池过放恢复电压48VDC,空载电流1.33A,输出波形为纯正弦波,额定输出电压220VAC。

3.2.3储能系统

4.2太阳能热水系统工艺流程方案

源水经集热器上水泵5输送至集热器1,通过温度控制器9将达到设定温度的热水输送到储热水箱2内。然后再由输水泵7送至用水点。储热水箱内存水温度下降低于设定值的热水可输送至集热器再次加温,以使储水箱内热水时刻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保证用户全天候用水。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原理:储水箱设有温度参考点T2,太阳能集热器设置温度测点T1,当集热器温度T1比储水箱水温T2高至设定温差上限时,太阳能系统循环水泵启动,提升储水箱内水的温度。当集热器温度T1比储水箱水温T2低达到设定温差下限时,太阳能系统循环水泵停止,集热器及系统管道中的水排回储水箱中(同时达到排空防冻的目的)。在需要辅助加热时,当T3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或水位低于设定水位且水温低于设定水温时,辅能循环泵启动并通过辅能装置将水加热。当T3等于设定温度时辅能装置及辅能循环泵停止。

4.3智能控制系统

该系统的工作过程全部由主控箱来完成,主控箱内中心仪表,分别接收来自集热器水温探测器、储水箱水温探测器以及储水箱水位探测器的信号,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或联合驱动集热器上水泵、辅助热源上水泵起停,来达到收集热水、保存热量、应急供水和防冻抗冻等目的,使系统用户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间内都能获取设定温度的热水。

5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系统

5.1能源管理系统

计算各种能源的收入、消耗、储存情况。计算能源利用效率、能源价格、折合成标准煤,以及折合成碳当量等指标。基本管理职能:能源系统主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能源系统主设备的集中控制、操作、调整和参数的设定;实现能源系统的综合平衡、合理分配、优化调度;异常、故障和事故处理;基础能源管理;能源运行潮流数据的实时短时归档、数据库归档和即时查询。

5.2自动控制系统

测试系统主机是一款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精确可靠的设备,应用了最新的显示技术、微电子技术、数据存储和通讯技术,由液晶屏、按键、ARM微处理器为核心的主板、主电源、外供传感器电源等构成,包含丰富的显示画面、灵活的操作方式以及强大的记录、运算、控制和管理功能,大容量数据存储器,可连续存储数据200d以上,数据采样速率高于0.2s/通道,工业控制标准设计,便携式防震结构,大屏幕液晶显示屏,轻触薄膜按键,操作简单。适合于恶劣工业环境。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集热器系统以及负载系统由PLC进行控制。太阳能发电、风电系统均可由通讯实现数据共享。

6结语

能源发展转换的规律就是从高碳到低碳,最后走向无碳。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用能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建筑节能意义巨大。新能源应用于建筑,尤其太阳能是当今建筑节能主流方向,国外太阳能建筑已经发展到主动式太阳房阶段,“零耗能建筑”也开始投入商业化运行。

参考文献:

[1]刘鉴民.太阳能利用原理技术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新能源建筑设计篇6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Hvac; Energy sav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暖通空调已经普遍应用于我国建筑中,在我国大部分的地区夏天比较炎热,中央空调被普遍的应用,建筑的空调能耗正快速的增长。空调能耗已经占到了整个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大约是占据着整个社会能耗的五分之一。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尖锐,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一定要得到充分的重视,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担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1 暖通空调的意义

在建筑能耗里.暖通空调的能耗在逐年上升,这将造成能源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使得地球资源日益匮乏,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烟尘等的排放增加,酸雨现象频繁发生,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1.1暖通空调的作用

在暖通空调系统中考虑节能意义重大。人们安装暖通空调是为了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它的作用包含了调节空气的温度与湿度,以及气流的速度和洁净度等内容。当人们能够处在较好的空调环境中时,可以把人体的热量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而产生舒适和享受,而恒温恒湿和具有极高的洁净性的空调环境,主要是用来为满足高标准的生产工艺要求的。

1.2暖通空调给人体所造成的影响

因为随着建筑的密封性在渐渐提高,装修的水平也在相应的提高,直接造成室内的污染物的量的增加和停留时间的增长。比如那些烟雾和病菌以及其它家装材料所挥发出来的各种有毒化学物质,还因为通风量明显不够,直接导致室内空气水平的严重下降。怎样才可以使室内的空气品质提升到更好的水准,已经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运用通风换气来向室内输送大量的优质空气,是一种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可是这也必然增添了新的通风压力。运用提高新风量和排风来产生热交换的方式可以克服这个问题,进而降低空调的工作耗电量。

2 暖通空调遇到的问题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在对房屋进行建筑热工设计的时候,为了房间里可以产生舒适的环境,会一定程度利用房屋的围护结构来实现抵御室外气候变化的目的。此外,还有规划设计和太阳辐射以及空气温湿度等需要考虑的内容。

2.1 它设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设计部门和设计人员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工程设计周期普遍较短,以及一些技术性问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等原因。一些设计单位只求数量,忽视质量,使得按设计施工完的系统不仅投资大,运行能耗也相当惊人,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甚至有的公共建筑的暖通空调能耗占建筑总能耗达60%。

2.2 解决的措施

围护结构的意义围护结构分为护结构与内围护结构。护结构具体由屋面外墙和窗户等组成;内围护结构有室内的地面和天棚以及内隔墙等。在我国北方的采暖建筑之中,围护结构所造成的传热损耗占到总热损耗的比例非常大。因此可以看出,改善围护结构的性能会有效的促使空调能耗降低。

3 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

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说,节能的就是环保。空调的节能设计一定要考虑到实施这个工程的具体情况,将空调运行工作的整个季节时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方案,帮助空调能够在不同状况下都可以节能环保的健康工作。

3.1使用正确的冷热源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选定合理的组成设备是关系到空调能够降低能耗的重要因素,而使用正确的冷热源直接关系到空调系统能否节约能源。中央空调系统经常用到的冷热源分配结构有水冷冷水机组加锅炉,热泵型机组以及澳化铿吸收式机组。例如:浪化铿机组的能效相对较低,省电可是并不节约能源,比较适合那些有余热和废热的地点,比如在热电厂等周边。

3.2使用变频应用系统

变频技术的使用是现代空调系统改良的一个必然选项,不但可以对空调系统的改造起到积极作用,还可以较大的节约系统工作费用和大大的减少能耗使用量。运用这个技术的主要原由有:1、设计者在对设备进行选定的时候,一般会留下一定的运行空间,很少情况下设备会满负荷工作的,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设备从来不需要满负荷的工作运行。2、建筑物因为工作功能的变化,它的空调系统的工作负荷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3、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的实际工作负荷会因为室外的空气温度条件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在通常的状况下,空调设备只会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来工作运行。可是当工作负荷降低的情况出现时,设备如果依然按照原来的额定工作功率来满负荷工作的话,会导致严重的能量浪费。可是一旦使用了变频技术,就可以使空调设备的工作功率随着负荷实际增减的情况来工作运行,这样就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依据空调系统的负荷情况,更改风量或者水流量可以切实的达到节能的目的。运用变风量来补充室内负荷的变化,通过室内的送风量来保持室温的恒定。变水量系统是利用水量的调节来控制温度的。运用控制水量和风量以及主机设备变频的变化,可以达到负荷的按需匹配的目标,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3.3运用蓄冷的系统

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一致的,也存在着各自电负荷相差巨大的实际情况,会出现用电高峰时电力不够用,而在用电相对比较低的时候供电量又过大而浪费的状况。在采用电力峰谷电价的区域,就可以在低电价时使用冰蓄冷系统把水做成冰来保存冷量,而在高电价时再把冷量输送出去,这将很好的平衡整个电力的负荷,并且也会创造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3.4热回收技术

通过把空调机组所释放出的热量进行回收,防止排放系统把空调房里的空气直接的释放到户外,导致能量的浪费。这样的技术可以切实的降低热污染,把热量回收再重新利用,也达到了废物再利用的目的。

3.5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技术

通过在地板下埋置热水管来实现对地板的加热,用地面产生的热量来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用这样一种方式,通过热水这样的媒介,温度扩散体的表面温度不要超过45度。在低温地板采暖的过程中,热量是通过对流的方式来实现向上的传递的,造成室内的温度明显是下面要高于上面,让人们的脚暖而头部却很凉快,这样的感受会令人很舒适。地板辐射采暖,地板供热的方式不但可以保持舒适感与私密感,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减短辐射热量的距离,更好的节约了空间,有利于计量和改造,从多个方面降低了维护的费用。

4各种新能源的利用对于暖通空调的影响

4.1 使用天然气来作为空调设备的供应能源,天然气是世界第三的常规能源,排在煤炭和石油之后,使用它可以切实的降低和减少各种有害的排放量,进而降低环境污染,使人类所受到的危害降低。以天然气为能源的制冷设备市场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

新能源建筑设计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业建筑的水平也随之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业建筑的可持续设计注重建筑功能的有效组合并通过建筑建设过程中运输、施工、布置方面效率的提高促进设计实践的最优进行。除此之外,工业建筑设计人员通过对传统工业建筑设计理念中的重复设计、注重造价低廉、不重视能源消耗等特性进行革新与改良,可以在很大程度提升建筑的可持续性,在提升建筑设计效率的同时也合理降低了造价并减少了工业建筑的能源消耗。

1 工业建筑可持续性概述

工业建筑是指供工作人员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工业建筑的设计应当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通常来说工业建筑具有结构多样、构造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性,因此设计工艺不同的工业建筑具有不同的特征。随着蒸汽机的出现,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时代,与此同时工业建筑的设计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这之后工业建筑的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在促进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水平的实现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环境恶化、能源消耗、资源开采过度等问题。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概念被提出,其定义为工业建筑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友好型设计方式,在设计与施工完毕后可以对工业建筑进行持续的完善与发展并能在将来继续有效地发挥工业建筑正确的功能与作用。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需要针对建筑施工当地的气候、地形进行灵活的设计,从而有效减少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能源与资源消耗。在建筑材料的选址上,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传统材料的有效利用和新型环保材料、可再生材料的有效选择。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当具有环保意识和公众意识,从而在工业建筑功能设计时可以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除此之外,在工业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努力减少建筑施工给当地环境带来的损害和影响并通过采取先进的工业建筑施工手段促使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现象的减少。

2 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解析

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在工业建筑的运输、施工、设计、维修中都有所体现,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以下从三个方面出发,对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进行了解析。

2.1 注重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理念的优化

建筑功能的优化是工业建筑可持续设计的重要体现。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进步,建筑设计对于工业建筑功能的实现有着越来重要的影响。在生产环节越来越紧密的现代,促进工业建筑设计时设计理念的优化就会对工业建筑整体性能带来极大的提升。例如建筑设计者可以通过将传统的水平布置厂房方式改变为垂直布置,从而做到有效地节约厂房用地并减少工业建筑的道路长度和外墙长度。除此之外,现代工业促使了大型工业建筑、高层工业建筑的不断出现,在这些建筑的设计中通过优化设计的实现可以使整个楼层的全部或大部分连成一片,这对于工业建筑通风散热效率的提升、减少工业建筑设计资金负担、促进节约能耗的实现都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随着可持续理念的有效优化,工业建筑的相关能耗也在不断减少,从而对工业建筑的整体优化起到了极大的贡献。

2.2 通过新型能源技术的利用提升可持续设计理念

新能源又被称非常规能源,通常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新被开发和利用的各式能源。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对于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理念应用都有着重要影响。一般而言新能源相比传统能源性能具有更强的优越性,与此同时采集消耗与利用消耗也更少。新型能源在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设计试验等方面都具有传统能源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在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设计指标上新型能源、新型材料就具有很强的优势。新型能源技术的利用在可持续理念的贯彻与提升中始终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通过良好的散热材料的采用、太阳能的合理使用、风能与水能的合理利用对于建筑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减少传统能源消耗、促进环境的改善、气候变暖的有效缓解都有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工业建筑设计人员通过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对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对于建筑外墙保温效果的提升、寒冷地带工业建筑运营效率的提升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提升工业建筑能源利用的规模效益并减少在工业制冷和工业取暖中的能源消耗。

2.3 促进可持续发展精神的体现

可持续发展精神的体现主要在工业建筑设计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通常而言物质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应当是同步进行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工业建筑的设计中也是如此。工业建筑设计人员通过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精神,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整个工业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工业建筑中人文性的体现。这同时也符合现代建筑学理念,通过在工业建筑创作中引入人文因素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精神的体现。与此同时工业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工业建筑的设计时应当注重创新并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的合理转型。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工业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设计的创新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在工业建筑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创新思想的利用可以有效解决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同时也能得到更好的设计理念。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于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自然资源的滥用、促进自然资源使用的长期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还能避免传统工业建筑特有的产能落后、重复建设等缺陷,从而促使工业建筑可持续性设计的更好执行。

3 结语

随着工业建筑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意义。工业建筑的可持续设计是一项整体性概念,工业建筑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解析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从理念优化、新型材料应用、可持续发展精神体现等方面出发促进工业建筑中可持续设计的不断改良与革新。

参考文献

[1] 魏志婷.浅谈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3(4):55-57.

新能源建筑设计篇8

1.房屋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首先,建筑创造一味标新立异。对于建筑设计而言,作为一项创造性劳动,每一位建筑设计者均向自身作品呈独特性、创新性。同时,大多数使用者是以建筑造型,判定建筑方案标准,进而存在错误导向。若片面理解创新,即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片面追求建筑造型的新奇特、新潮色彩与立面形式,未结合周边环境、建筑材料、施工方式,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建筑创作一味追求时尚。目前,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志,部分设计者在建筑设计时,不考虑经济、技术、环境、功能等因素,而是模式化将部分新建筑造型,当做流行符号,在建筑设计中拼凑,无法理解设计技术背景、内部背景。在我国房屋建筑设计中,不管是什么类型建筑,都生搬硬套建筑风格,使得建筑形式模式化、套路化严重,一味追求时尚,使得建筑设计失去原有风格。

第三,建筑设计奢靡成风。在新时期中,房屋建筑设计提倡节能减排设计,建筑作为大小号行业。在建筑设计中,需具备先进设计理念和正确审美价值观,促使建筑形式新颖性、节能型。然而,我国建筑设计奢靡之风凸显,不能判断设计是否具有创意,奢靡豪华和奇形怪状,就是高科技设计和现代化设计。另外,在消费观上,现代人群的奢靡心理严重,存在过度包装和夸张设计问题,导致资源大量浪费,资金不能用到实处。

2.房屋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首先,建筑设计朝着可持续设计发展。现阶段,是一个信息化、生态化、文明化时代。在人们发展进程中,利用高科技手段,探讨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国际原则设计,主要包含如下方面:其一,理解地域性和地方性,注重区域文化脉络,利用技术公众意识,根据建筑功能要求,运用简单化、实用性技术。其二,树立循环使用设计意识。在建材材料设计方面,尽可能使用可再生建筑材料,防止使用高温、反射性材料,运用可再生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其三,结合区域气候条件,选择别动式能源措施,尽可能运用可再生能源,不断完善空间灵活性,降低建筑体量,使建筑所需资源最小化,降低环境损害率,防止环境被破坏,造成资源、建筑材料的大量浪费。

其次,建筑设计朝着框架结构设计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房屋建筑,采用砖混结构,但砖混结构体系存在诸多缺点,例如施工高度受限,抗震性能较差,施工作业量较大,很难保证施工质量,机械化水平很难提升。房屋建筑选择框架结构设计,有利于推广运用新型墙体材料,提升房屋建筑抗震性能,为住户创造自由分割空间,使立面造型得以丰富,提升面积系数。同时,框架结构单位面积造价,基本等同于砖混结构。

第三,重视功能多样性。由于结构限制、体量限制,传统建筑功能较为单一,缺乏现代智能系统,不具有多元化、综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新型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可明显改变建筑空间,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同时,选择智能化设备,可提升建筑使用功能。

第四,循环使用新能源。在传统建筑中,通常由外部能源系统供给能源,不能实现自给自足,若外界动力系统出现故障,建筑体系就会陷入瘫痪状态。针对现代建筑设计,选择新型能源系统设计,依靠可循环能源,选择太阳能、风力进行发电,可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实现多余能源储存。针对水系统设计,利用循环使用、自然采集结合方法,经过过滤、净化,可满足正常用水需求。另外,收集生活废水,经过二次处理后,可实现循环使用。

第五,互通化。城市空间不是容易定义、完全封闭单元,若空间被精确围合,即可称之建筑。而城市空间爱你是一个空间渗透的过程,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促使建筑空间与自然界的融合。同时,应注重长效性,在建筑设计中,实现城市发展、现代建筑长效化,立足建设实体角度,注重能源耐久性。所以,作为建筑设计者,需考虑城市发展历史,注重自身设计行为,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长效化维护管理,促进建筑设计的互通化。

第六,运用设计新理念。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要想促进建筑事业长远性、持续性发展,必须运用新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转变传统观念。其一,规范化设计。应用设计新理念,在具体设计中,房屋建筑设计人员需考虑多方面因素,促使设计工作规范化,综合性、全面性考虑建筑节能,确保建筑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其二,运用先进技术。对于房屋建筑设计,选择先进技术。例如,针对建筑暖通设计,按照不同气候状况,不断调节、控制空气和水流量,即可满足暖通供暖,又可实现能源节约目的,运用流量调节技术,是暖通设计的最佳方案。其三,转变观念。房屋建筑设计,是指从内到外的动态变化过程,若仅依靠建筑外部设计,无法满足生活实际需求,需选择动态技术和动态设计方案,达到人们的建筑内外审美需求和居住需求。设计人员需转变观念,由静态设计逐渐转为动态设计。可以说,动态设计是房屋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房屋建筑设计的质量要求较高,必须符合经济、节能等特点。在传统房屋建筑设计中,必须研究其缺陷、解决问题,提升设计新理念在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为人们创造更为环保、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缺陷,但只要我们合理运用设计新理念,不断研究建筑设计,必定推进建筑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新能源建筑设计篇9

所谓绿色建筑,顾名思义就是指能够为人们的居住、生活、工作等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环境,且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建筑物。绿色建筑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强调的是人、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建筑市场经过长期理性发展以后得出的建筑意识形态,尤其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且资源十分匮乏,只有基于长远资源环境保护的建筑设计才更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设计理念

(一)基本原则

通过上述对绿色建筑的定义可以发现,绿色建筑必须要具备三大特性:第一,节能性。即建筑物要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中的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天然能源,防止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以及污染问题的产生;第二,舒适安全性。绿色建筑设计遵循的是环保、人性化设计,不仅要确保人住的舒适,更要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无忧;第三,资源高效利用。即绿色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要实现能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由此可见,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秉持着四大原则:首先,可持续性原则。即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确保建筑物安全环保,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次,共生性原则。共生性是生物学的一个概念,其主要是指在整个生物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彼此共存、相互依赖的关系。由于我国所说的绿色建筑就是一种生态型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确保人与其他生物之间能够普遍共生;再次,整体性。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设计,必须要实现整个建筑物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最后,反馈性。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设计、发现问题、修正及调整问题而形成的。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之时,要注重市场及社会在此方面的实际需求,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只有如此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

(二)设计理念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到绿色建筑的基本设计理念。总结来讲,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节约能源资源、回归自然、尽可能利用天然材料、营造健康舒适生活环境”。具体来讲,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需要设计者在设计建筑和材料选择上考虑资源的合理化运用,力求资源的可再生或可循环利用,例如建筑节约用水以及循环用水设计。与此同时,在设计之时也要根据建筑所在地的地理条件,设置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采暖装置等,充分利用天然可再生能源;在“回归自然方面”方面,即需要建筑能与周边环境实现融合,以起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在“利用天然材料”方面,需要对于建筑施工中所需的石块、油漆、木材等做好检验工作,以确保所用材料对人体无伤害;在“营造健康舒适生活环境”方面,即要求绿色建筑在尽可能保证建筑及装饰材料无伤害、无污染的基础上,确保建筑室内温度、湿度、舒适度达到最优。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

(一)设计过程的创新

绿色建筑秉持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做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因此,在对建筑进行绿色环保设计之时,需要对设计的前期策划、方案重点以及设计方法等进行人性化创新。

首先,前期策划。设计师在充分听取用户意见的同时,充分考虑到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要求,对设计内容进行前期策划,并进行初步设计定稿,且设计内容要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论证,从而保证后续方案设计能够顺利进行。

其次,把握方案设计重点。任何一个绿色建筑都不可能完全利用所有的设计理念,也不可能将全部的生态技术策略融于一身。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是允许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出现的,且设计方案要与建筑所在地的地理条件、生态条件、住户期望、成本花费等相结合。

再次,设计方法科技化。对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设计的不同阶段过于分散,容易造成设计隔阂,从而导致建筑设计不合理。对此,笔者认为,绿色建筑设计要引入现代化技术,即利用计算机系统整合、集成各设计专业的信息,并通过各专业设计人员的意见交换实现方案调整(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实现模拟施工),以实现人机料的最优投入,增加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建筑投资的增加值。

(二)破除设计局限

根据我国2012年建设部统计的相关数据来看,新型建筑强制性节能标准,在设计阶段执行率高达99%以上,施工阶段执行率达到了78%,总年节约800万吨左右的标准煤,相信在未来新建建筑势必会逐步向绿色建筑方向迈进。但是这些并非绿色建筑普及化的难度,最大的难度是如何将已建造的非绿色建筑进行绿色转换,而这一工作在当前推进并不顺利。最主要原因就是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局限性所致,大多数设计方案都是针对新建建筑而拟定的。然而,事实上,能源、资源消耗做多的也正是这些以往建造的高能耗建筑。例如,北方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12%左右,但建筑总耗能却高达四成以上,供热“大锅饭”导致了能耗消费过多,浪费现象极为严重。对此当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应的供热计量政策,但是执行力度尤为不足,最为突出的就是老建筑供热改造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无论是既有建筑还是新型建筑,都需要引入“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的概念,且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散热器热分配计法、面积温度法、流量温度法、户用热量表法或通断时间面积法等来实现供暖计量。

(三)把握设计点

绿色建筑设计在充分考虑绿色环保性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商业性。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把握住几个设计点:第一,节能设计。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利用外墙保温隔热技术、外墙空气渗透性技术、屋面节能技术、建筑遮阳技术、建筑供热制冷系统节能技术等;第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重点就是怎样实现最小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即减少建筑覆盖率的同时能够增加容积率。而且要科学整合附近的场地交通体系,并能够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第三,水资源的利用。绿色建筑的节水设计是这个设计环节的一大重点,例如,需要注意对节水器具的使用,合理布置用水管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第四,建筑材料的最优化使用。即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在确保质量以及设计要求的同时,考虑施工材料的重复使用、可回收等问题。例如,可以将废弃的混凝土用于道路垫层、地基加固等;可以将废弃的沥青经过热熔或冷溶等方法实现回收。

(四)加大新能源在设计中的运用

新能源具有储量大、污染小、分布广且能可持续利用等优势特点,例如风能、地热能、太阳能、氢气能、核能等都属于新能源。当前我国新能源已经在众多工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新能源开发技术要求高且成本较大,所以目前我国大面积运用新能源的建筑依然很少。例如,拥有近500套别墅住宅的深圳振业城就是有效利用新能源——太阳能的典型案例。根据有效数据显示,该建筑群每户每年可节省能耗价值3200元左右,即每户在70年的使用期间可以节约22万元左右。对此,笔者认为,虽然新能源利用在短期看来成本较大,但是从长期效益来看完全是有可利用价值的。加之我国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较为丰富、充沛,且在其他领域已经存在许多可复制技术。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师要加大新能源的利用,且利用要结合相关技术的进步步伐(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建筑成本),并将这些新能源转换为建筑所需的电能和热能。与此同时,设计师也要更多的借鉴国外一些新能源使用案例,以优化我国绿色建筑的使用性能。例如,借鉴德国邮政大楼的设计理念——利用水循环发电;借鉴澳洲房屋废水回收设备以及屋顶绿化设备的使用等。

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建筑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开始逐步被众多建筑用户所熟知。但目前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手段依然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不断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手法以及创新自身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庄健.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业家,2013(2).

[2]王蓉. 探析绿色建筑设计[J]. 青年文学家,2012(1).

新能源建筑设计篇10

1生态建筑的设计关键点

生态建筑并不是简单的绿化,其是将建筑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从建筑设计、建设、使用方至废弃的整个过程中都做到无害化处理,实现建筑内部物质资源、能源的有序循环,使建筑呈现出高效低耗及生态平衡的状态。在生态建设设计是其目的是实现生态建筑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都充分的体现出了生态理念,无论是设计、施工过程还是建材选择等,都充分的遵循生态理念,使建筑更利于人们生活工作,对周围环境无害。

2生态建筑设计技术

2.1太阳能技术

在生态建筑设计上,可以利用窗户上的集热板来建立一个太阳能系统,其主要由玻璃盒子、风扇空气导管和蓄热装置共同组成,利用玻璃盒子中的集热板来转换太阳能,以风扇作为驱动系统来对空气进行加热,利用空气导管将热量向建筑结构的内部进行输送,从而对热量进行存储。另外,也可以利用空气的集热板构建一个太阳能系统,即将空气的集热板中产生的热能向空气传热系统中传递,在对供热系统进行补充的同时,也能够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量。

2.2新材料利用

在生态建设设计方面,需要充分的利用新型材料,如各种新型玻璃材料、太阳能光电材料等。这些新型材料都是生态建设设计中的首选材料,不仅能够有效的满足建筑结构的能源需求,而且还能够实现循环使用,与生态设计理念具有较好的相符性。另外,水循环、地热资源等也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有提高建筑节能环保性能的同时,也有效的实现了生态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最早人们对生态建筑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对气候和生物反应的关注方面,当前生态建筑设计中人们开始利用替代能源,对生态技术和生态材料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人们对生态建筑设计的认识也更一步深入。特别是在国外一些地区,生态建筑发展较好。近年来我国也加大了对生态建筑技术和设计方面的研究,这对生态建筑的设计和生态建筑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生态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融合度不断提升,而且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生态建筑设计也会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发展。从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在生态建设设计方面,需要进一步促进建筑与自然之间的有效融合,构建良好的循环体系,将建筑与环境都纳入其中,提高两者之间的相通性,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尽量减少建筑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充分的利用高科技技术,实现能量之间的良性循环。同时将自然引入到建筑中来,充分的利用生态技术来加快实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在建筑内部有效的应用各种自然景观,打造绿色、环保、节能的建筑。

3.1节约建筑原材料

在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过程中,更重视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建筑设计时存在建筑材料严重浪费的问题,这在造成建筑成本增加的同时,也与生态化设计理念不相符。因此在生态化设计过程中,要实现对建筑材料的合理利用,有效的减少或是避免原材料浪费现象。这其中还需要充分的利用新型建筑材料来取代原来的建筑材料,这主要是由于新材料不仅能够有效的减轻建筑自身的重量,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利于扩大建筑的内部空间,更好的体现出生态建筑的理念,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特别是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一些新型原材料不断涌现出来,这些新型材料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性,不仅能够更好的将建筑物的设计风格体现出来,而且根据建筑物自身的特点来合理运用各种新型的材料,还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的生态性。

3.2充分利用新能源

在当前建筑设计中,各种新兴能源的利用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成本,并对自然环境起到了改善作用。特别是当前城市建筑能耗较大,通过利用各种新兴能源,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当前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新能源当属于太阳能和地热资源。太阳能成本低、无污染而且含量十分丰富,这也使其在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地热资源在一些城市采暖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有效的减少了煤炭供暖的污染问题。但地热资源在应用过程中受到地区的限制,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对地热丰富的地区要充分的利用该资源,以此来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3.3生态建筑设计环保化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质量与品质,尤其是对生态绿色住宅的重视,促进了我国居住建筑设计在新时期必将向着生态环保方向发展。建筑设计者应坚持“以人为本”准则,坚持“经济、安全、美观”等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创新设计方案,运用更多的生态环保材料和环保技,适当增加更多的自然景观,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具环保性、健康性。不仅利于提高建筑物的环保型、舒适性,也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高品质要求,因此,绿色环保的风格必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建筑设计发展新趋势。如今,生态化的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发展的重点方向,这就需要各国人民相互配合以便研究出更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生态建筑技术,提倡大家低碳生活。特别是对于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更加应该重视生态化建筑设计的研究,从而达到全面推动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设计目前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其能够很好的为居住者提供更为便利的生活环境,也进一步的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针对我国目前的生态建筑设计而言,仍然还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做出总结并且不断实现创新,从而推动我国生态建筑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新能源建筑设计篇11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也获得了相应的提高与完善。我国当代建筑设计充分实现了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解读,在设计创新环节广泛应用到了环保型、可再生型的建筑材料,更将生态理论实践应用于建筑设计工作当中,进一步地提升了我国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为我国今后的建筑设计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生态理论的定义

生态理论源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具体涵盖了人类在居住环境当中的生存状况以及在周围自然环境当中的生存状态。生态理论在建筑领域当中的实践应用,是在原有建筑学基础上所进行的优化和完善,通过将生态自然环境问题与建筑设计相联系,进一步提升了建筑设计工作的质量。将生态理论实践应用于建筑设计工作当中,这使得生态建筑逐步构成了一个较为广泛的建筑学概念。首先,其具体指的是将生态理论实际融入到建设、应用与设计工作当中,充分发挥生态理论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建立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建设和谐发展的良好关系[1]。其次,生态理论是一种抽象化的概念,这种概念能够从生态学的角度上将建筑学理论进行完善与扩充,使生态建筑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层次,进一步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

2生态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必要性

根据英国建筑领域专家汤姆森在2010年所做出的统计数据可知,全球相关建筑行业当中,每年所消耗的水资源、能源以及原材料等自然资源占据全球资源总消耗量的一半以上,其中以建筑原材料消耗程度最大。建筑资源以及相关建设使用材料的消耗进一步促进了全球污染问题的恶化,更造成水体、空气以及地质等环境的污染[2]。随着全球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温室气体和氟氯化合物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性最为严重,这些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释放出的气体,极大地危害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来维系的,建筑设计在创新与提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依靠生态环境来提供物质所需,更需要依赖于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通过将生态理论实际应用到建筑设计工作当中,就能极大地减少建筑生产环节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充分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紧密融合,使人类在建设家园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更加舒适健康的生存空间。生态理论在建筑设计中实践应用,还能极大地改善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使人们在创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以及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关怀,因此,将生态理论与建筑设计相结合,是现阶段建筑行业应当积极追寻的理念与目标[3]。

3建筑设计中生态理论的具体应用

3.1自然环境与建筑的融合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建筑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情况进行探究,相关部门与施工管理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相融合的方式,进一步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与应用,为我国建筑设计工作的优化与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建筑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地域环境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建筑设计工作开展的效率,地域自然特征的差异性更是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首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建设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不可以单一遵循固有的设计模式,应通过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相融合的方式,使建筑设计在实践环节具备生态化的建筑标准,能够与不同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设计质量与施工效率,促使建筑工程设计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在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尽量降低建筑结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设计工程施工量的过程中,尽量缩减建筑物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破坏性,充分建立人与自然之间良好的共存关系。设计人员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将自然环境导入建筑群体的设计工作中,利用自然环境的特征对建筑整体环境进行装点与绿化,以此实现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相融。

3.2优势能源的应用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建筑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情况进行探究,相关部门与施工管理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将优势能源在建筑设计工作中进行高效利用,进一步提升建筑设计工作的内涵,使建筑设计具备更多的自然因素,有效发挥地域能源优势,为建筑群体今后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充分的能源保障。设计人员在营造生态型建筑的过程中,应注重节能环保的生态概念,在强调建筑使用性能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地提高环保型能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不同的设计方式提高区域环境内优势能源的利用率。例如,在临海区域建设施工时,设计人员应充分利用区域环境内的风能,在建筑设计环节构建风力发电设备,使该区域内的优势能源能够充分发挥出实际效用。同时,设计人员还可以对这些风力发电设备进行优化和完善,将发电设备与风力动能设备相结合,利用智能化的电网系统使风能能够被人们充分利用,进一步提升区域内优势能源的利用效率。

3.3建筑材料选择应就地取材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建筑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情况进行探究,相关部门与施工管理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建筑施工与建筑设计环节就地取材,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策略,为我国今后的建筑设计工作提供全新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设计人员在优化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充分了解区域环境的生态资源,以调查和统计记录的形式,对这些生态资源进行详尽的分析与记录,根据不同资源情况的应用范围和数量进行分类,使这些资源能够更好地被施工队伍所利用。在建筑设计的优化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生态建材,利用生态建材的高效性与环保性来改善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问题。例如,在我国部分建筑施工区域,设计人员应充分利用农作物的废料来进行施工建设,将这些农作物废料进行细致的加工和处理,使之变成可以被利用的建筑材料,有效提升建筑设计的环保性与节能性,在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同时,实现了建筑与生态的完美融合。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理论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实践应用,为我国今后的建筑设计工作提供全新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充分建立人与自然之间良好的共存关系,是我国建筑设计工作今后创新与发展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杜美忠.浅谈建筑生态设计[J].山西建筑,2012,12(09):23-24.

新能源建筑设计篇12

一、概念和特征

1、概念

早在2004年8月,“节能建筑”就被定义为:给居民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工作、居住以及活动场所,与此同时还在建筑的使用期内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最大化的节能,尽可能降低建筑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所以节能建筑设计本质就是增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坚持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2、特征

第一,节能建筑设计要有节能的基本特征。这也是节能建筑设计的一个很重要

的特征,它反映出人与自然间的和平相处,运用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尽可能的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对环境有害的传统火力发电所产生的电能,避免环境污染。第二,环保也是节能建筑的又一重要特征。从一开始的建筑设计到之后的施工再到默契的拆除,这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问题,正确合理的规划土地,采用环保的建筑材料。第三,节能建筑还要有舒适安全的特征。好的节能建筑设计必须坚守以上的建筑理念和建筑特征,完整地体现出节能设计的环保性和人性化。

二、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随着近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全世界的能源在快速减少,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这些能源开发过度,不仅造成能源的缺乏,还给环境带来了污染。而我们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而且能源分布不均匀,因此,我们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和储备量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并且我们还很依赖煤炭能源,煤炭能源在我国被称为黑金能源,可见其重要性。在能源缺乏的现状下,我们国家能源利用率还很低,这就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而随着近些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建筑业也是能源消耗的大户,水泥、钢筋等大量的使用,加大了人们对能源的掠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约30%,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约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3%,因此,可见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节能在当前建筑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三、节能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1、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可以说,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许多的战争都是为了获取石油、煤炭等能源的原因。我国能源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相比存在滞后性,这样的国情现实严重影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要想进一步地发展,必须依赖于能源,但是当前能源的紧缺会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受阻,因此,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中进行节能的设计,降低对能源的消耗,避免因为高消耗的建筑大量建设,消耗大量能源,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2、环境保护的需要

建筑业中大量使用的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其生产过程除了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还会因为废气、废液、废渣的大量产生,给我国水能源、空气能源等带来污染,这些污染给我国人民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近些年雾霾的产生就是例子。同时,后期建筑取暖也是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地方,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深入人心,进行环境的保护成为当前人们关心的问题,所以,加强节能设计,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需要。

3、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在我国,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成为当前热门的话题,因此,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的就是节约能源,促进能源的长效利用。而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工作的落实变得十分重要。现如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这就要求我们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付诸行动,遏制建筑能源的严重浪费,做好建筑节能设计工作,把节能设计工作落到实处,这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四、当前建筑行业能源消耗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能耗在社会能源消耗的总消费量比例不断增大,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例如在夏季,我国仅仅城市空调电能消耗电荷量就高达4550万千瓦,是三峡电站全负荷输出电量的3倍。随着我国能源问题不断严重,尽管我国部分工业结构进行改造升级,降低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所以在城市空调负荷的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并不会造成城市电力供应出现很大的问题,但是随着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不断增大,仅仅通过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电能消耗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紧张问题的,这对于我国可持续经济、环境保护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针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的设计对于建筑行业中节能是十分重要的。

在建筑行业中,建筑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是巨大的,但是仅仅依靠节能建筑设计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是远远不够的,节能建筑设计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相关的节能新技术支持,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国家政策的保护,再加上节能建筑工程相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复杂很多,这对于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难度增加了不少,不仅仅需要不同建筑的用能特点及使用寿命,制定相关的规划和设计运行计划,同时还需要保证建筑的节能效果,所以我国的节能建筑发展缓慢。

五、建筑行业中的能源问题原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对于建筑行业中能源消耗过大问题,一直是我国重要能源问题,由于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力不强,导致我国的节能建筑发展缓慢。在我国的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对于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意识不强,目光总是局限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对于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问题以及创新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往往使用成熟的技术,缺乏对新兴技术的应用,这也是导致当前建筑行业高科技技术应用程度不高的现状。而且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全球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但是我国建筑企业由于传统意识的问题,导致缺乏对于新兴技术尝试应用,这是为我国建筑行业中能源消耗问题过大的原因之一,导致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自然环境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改变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能源消耗问题过大现状,必须通过引进应用新兴技术,降低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同时重视对现有的节能建筑技术进行创新,提高我国能源的利用程度。 六、节能技术应用以及节能建筑设计

建筑节能技术涉及到建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例如建筑的保温、隔热、降低光反射等等方式,加强建筑节能环保能力,同时还需要注意节能建筑技术和环保材料。

1、建筑门窗节能设计

门窗是建筑物用于采光、通风的主要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通过设计建筑的门窗的合理尺寸以及数量,使得人们居住更加舒适,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所以针对节能建筑的门窗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合理地设置门窗比例,避免过度地追求建筑美观新颖,而采取使用大面积落地窗等,大面积的落地窗不仅仅是提高了建筑造价,更是加大了建筑本身的能源消耗,所以根据建筑的门窗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地理位置情况进行合理设计,通过设置合理的窗地比,在保证室内的通风和采光良好的基础上加强建筑的节能效果;第二,保证门窗的气密性,城市建筑存在的普遍的问题便是建筑保暖能力差,所以加强门窗的气密性,降低室内的热量损失,降低建筑的能源损耗;第三,对于建筑直面阳光的门窗,可以适当的增加遮挡构建,确保室内环境舒适,同时降低雨水对门窗的冲刷,确

保门窗的气密性。

2、屋面、屋顶的节能设计

在整个房屋建筑中受到日照时间最久的地点就是屋面、屋顶,因此要特别的注意受热时间长的屋面、屋顶的保温隔热功能,建筑屋面、屋顶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日照强度和降雨量情况来进行,选择合理的屋面防水材料和保温层的材料、工艺流程,最好是在建筑屋面、屋顶增加太阳能设计,使得建筑充分利用太阳能,有效降低建筑的电能消耗。

3、使用新型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

当前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建筑新技术,对于降低建筑建设过程中化学燃料的使用有着重要意义,最大限度的是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电能、热能的使用,同时根据建筑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建筑周围的能源进行充分利用,同时利用在建筑过程中应该加大对环保材料的使用程度,建筑外墙结构尽量使用无污染、无放射的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和保温隔热涂料,外墙保温及饰面系统、建筑保温绝热板系统、隔热水泥模板外墙系统等应用有利于改善建筑物的外观,更是在低碳式建筑的节能减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

新能源建筑设计篇13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建筑的持续创新,随着新型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出现,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也在发生着质的转变,建筑设计思路更加开阔,设计理念更加创新,设计方向更加多元化。

1现代建筑设计概述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借助现代先进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与现代先进科技,在保证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从节能、建筑艺术、环保、人文精神等多方面对建筑进行创意性设计,从而达到功能与“艺术”的和谐。现代建筑设计创意性思维本质上涵盖了多方面的创造因素,这些新的理念不仅来自外界因素给予的灵感,也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建筑师个人的风格、爱好及其他特性,这些个人因素也是现代建筑设计新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建筑设计的来源与动力,同时也是建筑设计新理念中想象力充分发挥的基本思路。

2现代建筑设计的新理念探讨

建筑设计的新理念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其主要表现为建筑外观形态的创新理念、建筑使用功能的创新理念及建筑建造技术的创新理念三个方面。

2.1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新型城市化步伐的持续加快,对城市建筑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建筑设计的构思理念、外部场所环境、建筑形式等不仅是艺术审美的体现,对城市形象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现代建筑设计应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建筑设计理念需要与城市的具体发展相适应,与城市的多样性与整体性融为一体,既要符合现代建筑设计艺术理念,又要对城市文化进行尊重与认同,使建筑设计与城市建立良好的和谐发展关系。

2.2建筑设计体现人文精神

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与认知也发生了很大转变。政府部门建筑、医院、学校以及其他社会性及公益性建筑设计,都应体现一定的人文精神,使人们通过建筑艺术形式感知到相应的人文关怀精神,进而对现代建筑艺术产生美好的认知。

2.3建筑设计智能化方向发展

建筑设计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对建筑使用功能的创新,建筑设计智能化的实质是借助现代先进的科技与数据传输技术,使其巧妙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将智能化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效结合。如建筑设计中的自动化监控设备可对建筑内活动情况进行监控,对相关异常信息进行收集等。建筑设计智能化还表现在通过智能化控制元件,对建筑内照明、温度及湿度等进行开关控制与调节,从而达到智能化与环保节能的有效体现。

2.4建筑设计与应用数字技术结合

建筑设计与应用数字技术结合的具体表现为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实现在家中购物、休闲、学习、工作等,其融合了高科技和网络应用的设计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团体、集群式合作形式,其是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便捷、独立、自由的工作方式,并将工作分散到居家生活中的一种全新模式。

2.5建筑设计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涉及到新材料的应用、新能源的开发、新技术的进步等多个方面。从技术方案的角度讲,生态建筑要做到合理规划、合理选址,尽可能降低对能源地消耗,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建筑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达到可持续发展地建设目标。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度逐步增加,对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城市道路等都造成了巨大压力,自然资源的消耗更加迅速,使能源与建筑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此时绿色建筑的应运而生就有效缓解了这一矛盾,绿色建筑的发展还可以促进资源与能源的有效节约,促进新型材料的不断研发。

3结语

现代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已经悄然融入到现代及未来建筑中,其也将从长远利益上对城市及建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