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实用13篇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1

引言:非再生能源虽然可以加快人类文明发展和前进的步伐,但是它迟早会有用完的一天,各国为了降低非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自然灾害发生,保证产业经济结构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普遍都在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作为新能源重要组成部分,对它们的广泛使用,可以提升能源综合使用的效益,为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我国应该正确认识新能源的特点,以及它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产生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新能源分析

(一)新能源的基本内容

新能源主要就是指在以新技术为基础来开发和利用一系列可以再生的能源,例如,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洋流能、水能、波浪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除此之外,氢能、甲醇、酒精、沼气等也属于新能源的范畴之内[1]。因为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长期使用,使得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的不利影响,因此,新能源的使用已经受到了省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并且在社会各个发展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二)新能源的基本特点

首先,新能源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可再生性,可以供人们长时期开发和使用,例如,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等。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能够被开发和使用的风力资源约为250GW,但是到了2015年只开发和使用了0.67GW的风能,预计到2020年可以实现4GW风能的开发和使用。由此可见,风能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是无限性的,可以供人们进行长期无限的开发和使用。其次,新能源本身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它的开发和使用需要很大的空间;而且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其含碳量也比较低,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2]。最后,新能源资源的分布也较广,有助于实现对新能源资源的分散使用。此外,新能源还具有着很多的特点,人们可以在新能源的持续开发和使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并且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二、能源强度分析

能源强度通常也被称作是“单位产值能耗”,其主要就是指某个国家和区域、企业的单位产值在具体时间之内的消耗的能源总量。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看,能源强度主要就是指国内最终使用能源量或者一次性使用的能源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新能源的依赖程度[3]。此外,能源强度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以及技术水平等,这不仅会使能源强度发生变化,而且还会影响着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三、新能源发展对我国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产生的影响

能源强度反映着单位产值能耗,所以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可以代替常规能源的使用,弥补常规能源的空缺和不足,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能够有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加大对新能源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损耗,增加我国的社会经济收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新能源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具有无限性的特点,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的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其使用具有较强的重复性,从企业的发展方面来看,使用新能源可以提升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4]。而从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面来看,使用新能源可以降低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成本,促进我国新能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并且企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从环境发展方面来看,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自然灾害。此外,环境的转换也可以为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之,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可以改变我国当前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对非再生能源的使用,真正做到节能减排。同时,新能源产业作为我国发展中的一种新兴产业,不仅可以推动我国产业经济结构的升级,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5]。

四、 新能源的发展策略

(一)合理控制新能源的投入

一味的加大对新能源的经济投入,只能够对能源强度进行一定的控制,一旦经济投入力度较大,很容易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甚至是对经济体系产生一种致命的威胁。通过对开发新能源等节能减排产业的投入,对能源强度有着一定的降低作用,但是增加综合投入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滞后现象,然而随着节能减排系统的不断发展,新能源会逐渐的发展成熟,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深化调整产业结构

新能源和常规能源相比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新能源资源储量丰富,能源密度较低,具有一定的开发难度,但是它具有着清洁和可再生的优势,可以进行无限的开发和使用[6]。因为新能源的密度较低,分布较广,开发新能源需要很大的空间,所以应该对为新能源开发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升用途的多元化,最终实现对新能源资源的分散使用。此外,全面发挥新能源的长期性优势,通过对其的重复使用,实现新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

结论:总而言之,新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它具有着能源资源丰富、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开发和使用需要的空间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不仅可以弥补常规能源的缺陷和不足,降低对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应该不断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正确认识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合理控制新能源的经济投入,深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对新能源的分散使用,促进新能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和使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向南. 探讨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 民营科技,2015,12:225+111.

[2] 李强,高楠,魏巍. 新能源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62-67.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青海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收录日期:2013年1月13日

当前青海省经济发展仍然长期过度依赖传统能源,能源消费结构主要还是以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而伴随着这些传统能源储存量的日益趋减,经济的发展无疑会遇到阻碍。因此,青海省必须重新审视能源的消费策略,大力开展新能源的建设。

一、青海省新能源发展现状

(一)太阳能、风能发展现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日光暖棚、户用光伏电源等太阳能的利用设施在城镇和农牧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总体利用程度和效率还比较低,大多数都是以家庭小规模的应用为主,而且大多数项目的开发都是主要靠政府的扶贫政策来支撑,发展空间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大型综合利用项目大多都还处于筹划和试验阶段,技术利用方面还不够成熟,尚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利用。

青海省的风能发展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陆续开始了。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家“送电到乡”工程启动后,青海省风能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截至2010年,建设风能和风光互补电站100余座,虽然还有一些电站项目仍处于规划阶段,但是由于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风能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目前,青海省6州23个县共建成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121座,为100多个无电乡约4万无电人口带来了环保、清洁的基本生活用电。青海省还将计划实施无电村通电工程,并规划在青海湖等地建设大中型风力发电厂。这为未来解决农牧区基本用电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水利水电发展现状。青海省由于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因此本省水利水电的建设在近几年进入到了黄金发展阶段。而且,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给青海省黄河上游水电的加快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青海省目前可开发的建设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94万千瓦,年发电量近670亿千瓦时。

(三)生物质能发展使用现状。在生物质能的使用方面,青海省的发展品种还是很单一的,项目开发数量又较少。到2010年,青海省在大通、互助、湟源等县城的农村建设使用沼气池共10,820座,养殖小区沼气池53座,大中型沼气池6座。虽然沼气池的利用推动了部分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是由于熟练掌握沼气池使用技术的人才缺乏,从而导致新能源设备建成投产后后续服务工作滞后。而且受到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影响,农民对新能源设备的了解程度还不够高,造成很多新能源设备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很多设备废弃或者产能不高,影响了新能源产品发挥作用,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青海省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新能源的发展推动了青海省产业经济发展

1、新能源开发带动工业化进程。青海省有丰富的新能源资源,新能源发展又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条件为青海发展新能源经济提供了支撑。发展新能源经济不仅可以开辟新的能源供应途径,有效增加新能源供应量,还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有利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由新能源产业发展而带动的电解铝、有色金属等产业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新能源的建设会带动青海省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对青海省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2、新能源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近几年随着青海省新能源项目的崛起,青海省积极鼓励推动中小企业在新能源产业中的发展,并选定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东循化工业园区、海南共和工业集中区、海北西海工业集中区、海西德令哈工业集中区等5个地区开展对中小企业发展改革的试点工作。这不仅推进了新能源项目的开展,更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3、新能源项目成为青海循环经济实验区发展特色。大力开展新能源项目以来,格尔木充分利用盐湖的各种有利资源,延伸盐化工产业链条,成为了“中国盐湖城”。钾盐资源首先被大规模开发利用,至2009底年百万吨级规模的青海钾肥二期工程,这个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利润74亿元。目前,格尔木的钾肥产量约占全国钾肥总产量的3/4,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标志着柴达木发展循环经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德令哈利用柴达木盆地丰富的资源在这里开展的百万吨纯碱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5亿元,对盐湖、煤炭、石灰石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青海省循环经济实验区发展以新能源生产的特色,为未来推动经济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能源的发展对农牧民生活和经济的改变

1、沼气的利用可以改善衣牧区的环境。2011年青海省农牧区沼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进度已跃居全国第三位。2006~2011年青海省农牧区沼气池从21,070座增加到112,700座,沼气户从60,000户增加到130,050户,成逐年递增趋势。使用沼气后,农牧区的环境得到了净化,同时为巩固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天然林草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沼气在建设利用过程中很好地改造了农牧区的棚、圈、厕,并很好地结合了这些地方产生的生物质能造福于农牧民,减少了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现象,有效改善了农牧区环境卫生状况。

2、沼气的利用可以增加衣牧民的收入。沼气项目的建设可以变废为宝,节省农牧民的开支。一座厕所、猪圈、沼气池“三位一体”的项目户年均可增收2,000元左右,而一座厕所、猪圈、沼气池、菜棚“四位一体”的项目户年均可增收4,000元左右。每座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户供气170~200天,使用沼气可使每户每年节约煤炭燃料开支480元;沼气池残渣作为有机肥可使每户每年少购化肥100公斤,可节约化肥开支200元。

沼气池的建设同时为农牧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沼气发酵剩余物的应用,使土壤肥力显著提高,同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发芽率,增强抗病能力,使农作物增产5%~20%。沼液作为饲料添加剂喂猪,可提前20~30天出栏,节约成本大约在40元左右;沼渣栽培蘑菇,可以增产20%~30%,用沼气灯对温棚里的蔬菜增施二氧化碳气肥,能增产20%以上。

3、太阳能的利用可以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青海省地广人稀,部分农村贫穷落后,部分牧民居无定所,每年随着草场的变化而迁徙,无法建立固定的通电系统。光伏电站的项目实施后,基本解决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及海南、海北、黄南、玉树等四个藏族自治州的56个无电村落、3,680多户、10,400多人的用电问题。玉树州无电地区独立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成后,为玉树州134个无电村的31,749户农牧民解决了基本生活用电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当地学校、村医务室等公益设施的用电问题,为学校和医院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对太阳能暖房、太阳灶等设备的利用还可以解决农牧民的采暖问题。

(三)新能源的发展带动了青海省国际贸易发展。青海省经济较为落后,市场规模薄弱,这就决定了青海经济应该是外向型的。但其资源性内陆省份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运输费昂贵给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近几年随着新能源项目建设力度的加大,尤其是太阳能带动的各项产业发展,不断促进青海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进步。

1、新能源促进青海省硅材料加工贸易业务的发展。近几年,青海省太阳能的开发有了显著成效,太阳能发电的发展带动了与此相关的硅业、电池组件等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大大促进了青海硅材料加工贸易业务的发展。其次,青海省硅材料加工贸易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传统硅生产中的废液污染。

2、新能源带动青海省有色金属的出口。对于有色金属行业而言,新能源的发展,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方面,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从2009年开始青海省政府实施《青海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纲要》,到2010年青海省各大有色金属工业实现销售收入上升到310亿元,预计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630亿元,使青海由铝工业大省转变为铝工业强省。因此,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有色金属的对外贸易量也会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加,不断带动青海省未来有色金属的发展。

三、青海省发展新能源的建议

凭借自身的有利条件,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经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将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产业。但是,青海省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时,必须注重合理地开发和有计划地进行。

(一)重视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和人才引进。新能源的建设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专业的人才和雄厚的资金。所以,青海省要积极创造良好的优惠政策,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不断开发新技术,吸收和创新引进技术,同时要不断引进优秀人才。一旦技术成熟,人才具备,注意力就转向示范并进一步降低成本。

(二)集中发展特色新能源产品。青海新能源的应用与发展在全国来说起步比较早,特别是光伏产业,在“十五”期间就奠定了基础,现在产业布局基本完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也已经形成。目前,青海省培育新能源经济的线路图要围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的产业链发展,最终形成光伏产业多晶硅提纯、单晶硅拉制、多晶硅铸锭、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光伏技术系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以及太阳能、风能互补,太阳能、生物质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模式。尽快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建成具有突出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全国重要的太阳能光伏、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链。挖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产业关联性,从产业链的延伸、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带动发展等方面充分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形成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绝对竞争优势。

(四)正确处理传统产业与新能源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密不可分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所以,要合理处理传统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之间的关系,将两产业相结合,以新能源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进步,以传统产业稳定新能源的发展,使其“双轮驱动”,互动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3

所谓的低碳经济就是指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较高的附加值、较低的排放量、较低的污染度、较低的消耗量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在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它是相对于传统的高能耗、低产出、高排放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提出的。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提高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降低国家总体碳排放量,就是所谓的低碳发展。这里所说的低碳经济并不是意味着碳排放量值为零。所以,在判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低碳经济,一般状况下都是从碳排放量、能耗以及经济产出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衡量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中,基本上是通过不断地投入资源来提高产量、增加财富、提高人们整体的生活水平,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把牺牲环境作为主要的代价。

所谓的新能源就是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能源形式。这种能源在来源上基本上都具备着可再生性能和低污染的实用性本质。在现阶段的新能源的使用上,人们对于风力发电能源、太阳能光伏与光热能源、生物质能发电能源以及潮汐能源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收获,基本上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这些新能源与传统的不可在资源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新能源相对于传统的能源有以下几种特点:能量密度低、高度分散的性能,资源丰富、清洁干净、无损害性污染物排放等性能。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

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新能源与低碳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二者起着共同发展的作用。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以及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提高相关的技术以应用于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这些能源不但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碳含量的排放要求,改变环境。也就是说,低碳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框架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可以促进高能效的科学技术、节约型的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实际应用,这在整体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二者都对提高社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低碳经济概念下的新能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种类:第一种是包括风力发电、核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源发电以及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板块。第二种是以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半导体照明节能以及清洁煤利用板块等能源为主的节能减排板块。

二、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下有效地开发新能源的对策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新能源提高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社会的稳定,要加快构建一个安全、绿色、高效的新能源开发系统。

(一)要完善新能源开发的组织结构框架的稳定性,明确新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明确新资源的开发重点,优化新能源的组织结构,要把开发洁净技术以及替代能源作为低碳经济中的重点目标。首先,要把中国的新型资源开发作为主要的发展基地,把清洁型的低碳能源作为新能源的主要开发重点,保持石油的开采比例,提高对天然气能源的开发比例,全面控制能源的消费总量,运用一些多元化的辅助资源等措施来全面完善能源开发体系,建立一个稳定的能源储备应急计划。其次,制定一个传统资源的节能意识,对企业推行清洁型的高效技术,提高企业的整体效能,减少企业对于煤炭能源的使用比例,不断推进新型能源结构的优化。最后,要提高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以及相关的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利用程度,不断地倡导水电、太阳能、风电以及天然气等能源的使用,推进对核电以及水电站的建设系统的发展与重视。

(二)加快法制配套建设,提高对自主创新体系核心研发的投入与重视

在低碳经济体系中要想全面提高新型能源的发展,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障新型能源的发展规划以及发展转型等。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时候,要根据能源的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结合相关的能源监督管理部门,理顺能源相关主体权益关系,完善相关的能源定价机制,在根本上有效提高能源的监督管理水平,全面促进能源的各种应用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与新型能源的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其次,要提高对能源研究发展技术的重视,提高相关的技术应用,发挥能源高科技术开发技术的带领作用。要支持和重视在新型能源中的科学技术的自我研发,加强对智能电网、储能技术、氢能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以及核聚变能开发等核心技术的重视程度,全面提高新型能源中减少碳含量的水平,逐步构建一个在全球低碳能源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的技术优势。

(三)开拓新能源消费市场,统筹能源产业布局

首先,在新能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要利用我国在政权管理体系以及市场规划中的本土优势,开拓一个全新的能源市场。例如,在城市建设中全面的使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等清洁型能源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低碳新能源覆盖率,提高使用率,不断拓展新能源应用产业链市场。其次,要对新能源的开发研究进行政府的统筹规划,根据区域产业的发展布局,有效落实各种新型节能措施。政府部门要根据宏观的统筹来打造一个新型能源的产业布局。例如,政府部门统筹我国北方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系统以及南方的分散式采暖空调技术,西南部的水电以及天然气新能源的开发以及东中部地区的核电能源发展,提高对沿海地区的风电、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推广应用,促进内陆以及海上的风电能源开发等。同时也要提高国际合作,促进新能源的国际化发展。在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发展下,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不断提高国际合作,利用国外先进的新能源开发技术来提高国内技术整体研发创新水平,同时也要把国内的新能源开发技术推向世界,提高新能源的国家发展水平。

三、结束语

低碳经济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是极其辽阔的。我们在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与新能源的应用上,要正确分析、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全面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新能源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新能源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增强多层次、全方位的新能源开发体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促进新能源与低碳经济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为湖南省岳阳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 祝剑禾.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突破[J]. 2015(1):222-224.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应中国能源的需求也稳步增加,从1985年的60 894万t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223 319万t标准煤,增幅近3.7倍。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大幅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制约和环境压力将更加严峻。因此,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定量研究的重点是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互动关系。Yang(台湾,2000)、韩智勇等(中国、2004)、Lee(美国,2006)、Mahadevan和AsafuAdjaye(澳大利亚、日本、瑞典等,2007)[1~4]等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Masih A.M.M.和 Masih R(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1996)、Altinay 和 Karagol(土耳其,2004)[5~6]的研究则表明两者没有因果关系;林伯强等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关系[7~8]。国内外学者进行的有益探索,已经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新的历史阶段,节能减排已经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能源消费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不仅要了 解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要分析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内在机理,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人们开始不断深化经济发展和能源环境之间的认识。我国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能源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成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因素,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中心环节,而产业结构调整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可以降低高能耗产业比重,减少能源消费,减轻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能源的消费需求、改变能源的消费结构[9~11],然而,在产业结构调整、减少能源消费、提高能源效率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技术创新不仅能够通过新的生产组合直接提高能源效率,影响能源消费,还会通过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间接影响能源消费。但是技术创新作为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未被纳入到现有的分析框架中。本文试图建立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分析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中国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1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分析模型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着能源消费的急剧增加,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急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在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创新因素,建立新的分析框架(见图1)。

该分析框架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首先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综合经济发展;其次新经济增长理论和知识经济的研究已经达成共识,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所以技术创新也会影响经济发展;最后正如上文所言,技术创新也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此外,很多文献已经阐述了经济综合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会影响能源消费,技术创新不仅直接影响能源消费,而且还间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影响能源消费。为了清晰地反映各种因素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这里首先将各种因素进行单独分析,然后再考虑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基本假设,进而建立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的基本模型。

H1:经济综合发展促进能源消费。根据现有实证研究结果,经济增长是形成能源消费的重要原因[12~14]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协同作用的效果就是经济的综合发展,所以这里假设经济综合发展促进能源消费。经济发展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主要由经济发展模式所决定,以能源和资源消耗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型,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很高;以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型,能源消费就会和经济增长脱钩。具体模型如式(1)所示,EC表示能源消费,GDP表示经济综合发展。

H2:技术创新节约能源消费。1968年罗马俱乐部提交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能源枯竭、环境破坏等原因达到极限,并且预测1992年石油将被消耗怠尽,而避免世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的结论。实践表明罗马俱乐部的预言没有实现,其主要原因就是技术进步在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源消费的增加不仅是需求拉动的结果,还涉及到能源生产效率、能源消费效率、能源市场价格等多方面的原因。技术创新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改造传统技术、引进新技术,提高能源生产和消费效率,减少能源消费,还可以通过开发可再生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影响能源市场价格和能源消费结构。除此之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间接影响也很显著,这里主要考虑直接影响。具体模型如式(2)所示,IN表示技术创新。

H3: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减少能源消费。由于不同的产业(或行业)能源消费水平不同,在产业结构中,如果能源消费水平高的产业比重大,整个国民经济的能源消费量就会提高。反之,能源消耗的水平则会下降。中国过去几次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使能源消费水平发生了很大波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减少能源消费的重要手段。但是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不是自发行为,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创新水平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都难以逾越其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所以产业结构的升级自身就体现了经济发展,自然会影响到能源消费。具体模型如式(3)所示,IP表示产业发展,IP/GDP表示产业结构。

[WTBX]EC=α+β3IP/GDP[WTBZ](3)

H4: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协同影响能源消费。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 上,还要考虑各因素的协调效果。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机构调整是整个经济系统运行的不同侧面,三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关系,其协同机理相对比较复杂,难以简单判断影响结果。从运行机理上看,经济增长从需求总量上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比较模糊,技术创新从技术上节约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从需求结构上减少能源消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三者协同影响能源消费,具体模型如式(4)所示。

[WTBX]EC=α+β1GDP+β2IN+β3IP/GDP[WTBZ](4)

2 模型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需要确定模型中变量的具体指标和数据来源,本研究选择的具体指标及其解释如下:

能源消费指标: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这里的能源消费指标不仅包括终端能源消费量,还包括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损失量二部分,也就是通常定量研究使用的指标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EC);

综合经济指标:经济发展的直接体现就是产出的增加,但是从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衡量指标。国家层面主要是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关指标,产业(企业)层面主要采用产业增加值、产业利润率等相关指标,个人层面主要采用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水平等相关指标。这里主要选择国家层面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GDP)表示经济增长的总量规模、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R&D/GDP)表示技术进步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AGDP)表示经济增长的人均规模。

技术创新指标: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知识创造、流动、应用和扩散的过程,从具体时间而言很难进行测度。但是人们为了更好地了解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就采用黑箱的方法忽略创新过程,延续生产函数的传统,从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两端测量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投入的指标包括R&D经费支出和R&D活动人员投入;产出指标包括论文、专利、技术市场成交额和新产品产值等,其中专利是核心指标,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论文、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指标与专利的相关性较高,所以通常采用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这里选择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作为产出指标。技术创新具体指标包括R&D经费支出(亿元)(R&DC)、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万人年)(R&DP)、专利授权量(件)(Pa)、发明专利授权量(件)(IPa)。

产业结构调整指标: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只能用产业结构指标进行描述。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占所有产业的比重,通常衡量产业结构的指标有产值、从业人员数,从业人员数通常用来反映产业结构对于就业和失业的影响,产值指标主要反映经济结构。所以这里采用各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产业结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PIP/GDP)、第二产业产值比重(%)(SIP/GDP)、第三产业产值比重(%)(TIP/GDP)、工业产值比重(%)(In/GDP)、建筑业产值比重(%)(Co/GDP)、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比重(%)(TSP/GDP)、批发与零售业(%)(WIT/GDP)。

数据来源:能源消费、经济综合和产业结构调整指标数据来自《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技术创新指标数据来自《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3 模型计量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1987-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经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3.1软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之前,考虑到原始数据的单位和量级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避免数据中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数据的平稳性,对原始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模型实证具体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为了避免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建立单变量回归模型,具体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所有的模型拟合度都比较好,F统计量也比较显著。通过模型1,我们发现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性,前期能源消费量将会影响当期消费量。从结果来看,能源消费量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对当期的影响较大,但是一期系数为正,二期系数为负。这表明能源消费量的变化受外界的影响比较明显,自我依赖程度较低,前期对后期的影响时间较短。能源消费不仅受到能源系统自身的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大幅度结构性变化都会影响消费变化。

在三个综合经济变量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显著性水平不高,说明中国的能源消费并没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0.103,大于R&D/GDP的弹性系数,这一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规模总量越大、活跃程度越高,对能源的消费需求就越大,但是R&D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还比较小。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属于能源和资源推动型,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经济规模的扩张一定程度上拉动能源消费量的增长,与此同时研发强度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很小,表明研发支出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贡献还比较小。

表2为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费影响模型的实证结果。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模型都没有常数项,表现在弹性系数上,能源消费不能独立于技术创新而存在。也就是说,能源消费自身是技术进步的产物,而能源消费节约也离不开技术创新活动,两者关系非常紧密。从模型5可以看出,R&D经费、人员投入和专利产出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显著性水平都比较低,只有发明专利和能源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从模型6、7、8、9我们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发明专利与能源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根据模型假设,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节约能源消费,但是实证结果表明发明专利数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系数为正(虽然比较小),发明专利数与能源消费同向变动,也就是说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并没有节约能源消费。

上述分析表明如果直接考察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还比较小,并且处于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费的同步上升期。中国在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力量还比较薄弱,能源领域技术进步比较缓慢,急需要加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技术创新一方面是直接作用于能源消费领域,提高能源效率,另一方面是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影响,间接影响能源消费。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消费的间接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察。笔者认为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一个拐点,呈现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费脱钩的情况。

表3为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模型的实证结果。从模型10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弹性系数都不太显著,第三产业比重和能源消费呈正相关关系。从模型11、12可以看出,在有滞后项的情况下,各产业与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都不显著;在没有滞后项的情况下,只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应的弹性系数比较显著。根据模型12,第一产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的弹性系数为负,而工业的弹性系数为正,完全验证了模型假设。第一产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能源消耗相对较少,所以这些产业的比重上升将会减少能源消费;工业是国家能源消费的重点,工业产值比重对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达到了4.213。这表明中国的工业发展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工业产值增加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和能源投入,知识和技术投入较少,工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式(5)为模型13,模型的拟合度R2=0.993 ,DW检验值=2.16 ,F统计量显著性水平=0.0000。从式(5)可以看出在多变量协同作用的情况下,各变量的弹性系数有较大变化,其中专利和第三产业的弹性系数为负,即专利授权量增加能够节约能源消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减少能源消费。这表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协同作用的情况,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费,技术创新通过革新产业设备和改变产品工艺而节约能源,同时也说明中国的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间接影响比直接影响更显著。技术创新在提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也节约了能源消费。

式(6)为模型14,拟合度R2=0.997,DW检验值=2.86,F统计量显著性水平=0.0000。从式(6)可以看出,在三次产业进一步细化后的产业结构调整综合模型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为负,而批发与零售业的弹性系数为正。其余变量虽然弹性系数有所变化,但是符号没有改变。该结果和表3分析有所出入,技术创新和产业之间作用机理比较复杂,该结果的解释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4 简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简要结论:

(1)能源消费具有一定的自相关性,前期消费将会影响后期消费,但是影响时间较短。从能源系统自身来看,能源消费应该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具有显著的自相关现象,但是就实证结果而言,目前的能源消费受到众多系统外因素的冲击。中国的能源消费不可再生化石能源占绝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比例相对较小,这一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能源消费量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固有的资源禀赋和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是提高能源消费系统稳定性的基本路径。

(2)经济增长是拉动能源需求、增加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工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并且仍然是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所以经济规模的扩张,势必会拉动能源需求、增加能源消费。正如前文所述,经济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当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经济增长将会和能源消费脱钩,经济规模的扩展将不会出现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所以节约能源消费,根本上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知识作为社会生产的核心要素,建设创新驱动的国家发展模式。

(3)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产生协同作用。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专利授权量增加)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能源消费,第一产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减少能源消费,工业产值比重的增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较大。从实证结果来看,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消费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是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作用比较显著。这充分说明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不仅局限在提高能源效率,而且还体现在很多其他的方面,包括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等。同时也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关系分析的关键因素。

据此笔者认为,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消费,使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脱钩的重要途径是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通过技术创新,把依赖人力、资本和能源投入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依赖知识和技术的内涵式发展,在工业领域积极倡导并帮助企业来自觉、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关闭那些严重浪费能源的企业和工厂;其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最后大力扶植和鼓励节能型企业,要加大和鼓励对节能技术的投资,直接通过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通过立法来监督维护能源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Yang, H. A note on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DP in Taiwan[J]. Energy Economics, 2000, (22): 309~317.

[2]韩智勇, 魏一鸣,焦建玲等.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12):17~21.[Han Zhiyong, Wei Yiming, Jiao Jianling. On the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Chinese GDP and Energy Consumption[J]. Systems Engineering, 2004,(12):17~21.]

[3]Lee, C C. The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 in G-11 Countries Revisited[J]. Energy Policy, 2006, (34): 1086~1093.

[4]Renuka Mahadevan, John AsafuAdjaye. Energy Consump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Prices: A Reassessment Using Panel VECM for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 Energy Policy, 2007, (35): 2481~2490.

[5]Masih, A M M, Masih, R. Energy Consumption, Real Income and Temporal Causality: Results from a Multicountry Study Based on Cointegration and Errorcorrection Modeling Techniques[J]. Energy Economics, 1996, (18): 165~183.

[6]Altinay, G, Karagol, E. Structural Break, Unit Root, and the Causality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 in Turkey[J]. Energy Economics, 2004, (26): 985~994.

[7]林伯强.中国能源需求的计量经济分析[J].统计研究,2001,(10):34~39.[Lin Boqiang. The Econometric Research on Energy Demands of China[J]. Statistical Research, 2001,(10):34~39.]

[8]吴巧生,成金华,王华.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4):30~37.[Wu Qiaosheng, Cheng Jinhua, Wang Hua. Change of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05,(4):30~37.]

[9]史丹.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需求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2):50~52.[Shi Dan.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Change on Energy Consumption Demand[J]. Quantitative & Technica Economics, 1999,(12):50~52.]

[10]路正南.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2):53~55.[Shi Dan.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Change on Energy Consumption Demand[J]. Quantitative & Technica Economics, 1999,(12):50~52.]

[11]史丹,张金隆.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8):30~32.[Shi Dan, Zhang Jinlong.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Change on Energy Consumption[J].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03,(8):30~32.]

[12]Yu, E, Choi, J.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Energy Development, 1985, (10): 249~272.

[13]Cheng, S B, Tin, W L. An Investigation of Cointegration and Casuality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y in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J]. Energy Economics, 1997, (19): 435~444.

[14]WoldeRufael, Y. Energy Demand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African Experience[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5, (27): 891~903.

Effect of Innovation,Industrial Change on Energy Consumption

LIU Fengchao SUN Yutao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5

一、低碳经济社会形态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消耗,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追求绿色GDP。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它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局部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

(一)国外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CDM前景

CDM(清洁发展机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COP3(京都会议)通过的附件。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第1次提到低碳经济这个概念之后,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调整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二)吉林省低碳经济发展机遇

1、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契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落实,不断加大了对新能源高技术领域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促进了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吉林省新能源产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局面。

2、以长吉图为先导区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新兴产业战略发展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战略定位,即中国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要区域,把吉林省最具潜力的开放优势与最有能量的经济增长和资源优势相叠加,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图们江区域合作中的综合实力,提升沿边地区的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形成我国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由表1可以看出,能源板块中吉林省的常规和常用能源开发滞后;水能增速和总量上都较低;火力发电增长幅度平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地位已明确,在增幅上远远超过常规能源,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将有效改善。

三、吉林省低碳能源发展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分析

作为基础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起到支撑作用。据国内相关专家估测,新能源产业每增加1%的投资,就能使国民经济产出增加1.03% -2.07%。

(一)能源开发的投入产出效应

1、能源开发的投入效应

能源开发的投入效应主要是指能源开发对吉林省能源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从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的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影响力系数是反映某一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一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某一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力越大。应用影响力系数求解公式:

■hij(i=1,2,……,n)是各行分配系数之和,反映i部门产品被用到中间使用占i部门总产出的比重。

由表2可以看出,吉林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影响力系数小于1,这说明这两个行业的投入,对吉林省经济的直接影响力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表明吉林省1次能源相对匮乏。而后3个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均超过1,表明2次能源转化行业对于其他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拉动效应。

由表3中可以看出,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吉林省社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资本投入力度很大,已从2001年的8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15.2亿元,增长了7.6倍。可以看出能源工业的投资规模十分庞大,对吉林省的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

2、能源开发的产出效应

能源资源的产出效应主要是指能源开发对社会总产出及其他行业产值的直接拉动作用,主要通过感应度系数、推动力系数来反映。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对于经济的推动力越大。应用感应度系数求解公式:

式中■bij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的第i行之和;

■■bij/n为完全需求系数矩阵各行之和的平均值。

从表4中可以看出,2次能源产业中的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感应度系数最大,表明国民经济增加1个综合最终产品对能源工业的拉动作用较大。

从表5可以看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推动力系数很大,推动力系数的数值越大,表示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推动能力越强,该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从表6可以看出,2次能源产业中的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推动诱导系数最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表明国民经济增加1个综合初始投入时,对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经济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二)能源开发的产业关联效应

根据里昂惕夫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行业间的产业关联程度,用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来分析间接关联效应,进而可以估算能源资源开发,对其他行业所产生的影响。

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直接拉动其他部门提供中间需求0.5893个单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总产出每增加1个单位,直接拉动其他部门提供中间需求0.3551个单位;电力、热力的生产和工业总产出,每增加1个单位直接拉动其他部门提供中间需求0.7012个单位。

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总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推动其他部门投入1.4832个单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总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直接拉动其他部门提供中间投入0.2961个单位;电力、热力的生产和加工业总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直接拉动其他部门提供中间投入2.1682个单位。

3、能源行业总体来说,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比较大,由两个系数的平均值得到的能源工业各部门综合产业关联系数均大于1,推断能源工业各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很大。

四、统筹开发新能源,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新能源开发成果在不同利益主体政府、开发企业、居民之间进行分配,给三者都能带来较高的经济利益。新能源的开发,一方面,会带来大量的投资,吸引众多优质企业入驻各地工业园区,将资源转化为资本,再通过公司的盈利转化为利润资金;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可以使政府获得税收收入,增加财政收入。

低碳能源开发行业是关联度很高的行业,其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都十分显著。能源工业对于经济社会各部门的拉动和推动效应是很大的,发展低碳能源产业,将对吉林省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和需求拉动力。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综合产业关联系数值均较高,因此,吉林省低碳能源经济发展主流前景广阔且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6

Key words: power grid enterprise;PESTNG model;extern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222-05

0 引言

企业发展与外部环境有着紧密联系:环境既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约束。 “从广义上说,环境就是组织界线以外的一切事物”[1],也“可以将组织环境视为环绕在组织之外的,能对组织产生影响的一切事物”[2]。本文中环境是指一切影响电网企业战略决策、经营效益、经营行为的外部因素的集合。如经济、政治(政策)、技术、社会价值观、市场容量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发展形势日益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企业运营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辨识、预测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异动。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网企业除面临盈利模式转变,还要应对经济周期波动、新型城镇化推进、电力市场放开、环境保护加强、清洁能源替代等一系列外部环境变化。

1 外部环境文献研究

Aguilar.Francis[3]最早用“ETPS”模型来表示经济、科技、政治、社会四种宏观外部环境因素。1999年美国学者Johnson.G与Scholes・K[4]首次提出PEST 模型,分析行业或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随后,法律(L/legal)、教育(E/Education)与人口统计(D/Demographics)等因素也被其他学者纳入模型中,出现PESTLE、PESTEL、PESTLED等扩展形式。在国内,王婧慧运用PESTLE模型对山东地炼企业风险进行了分析[5];温兆琦[6]结合PESTLE和SWOT对海南外包服务示范区进行了研究;赵玲、姜一川[7]利用PESTLE对审计环境变化对内部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电网企业外部环境研究取得成果较多,常久、黄琼等人[8-11]运用PEST分析了电力企业大环境,据此提出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电网企业外部环境研究除战略研究以外,还包括工程项目建设外部环境研究[12-15]以及电网公司资产外部环境研究[16, 17]。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一些不足:已有成果分析了外部环境对电网企业的直接影响,但未提及各环境因素对企业的间接、叠加等复杂影响;研究内容未能涵盖发电能力、自然因素等电网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一些研究中应用实证分析方法来定量分析,往往只片面或部分说明问题[18];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电端、输配电和售电侧分离,发电能力(Generating)和自然因素(Natural)成为影响电网企业运营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2 PESTNG模型的建立

为完善电网企业外部环境监测模型,国家电网湖北电力课题组于2015年开展了关于《城镇化推进对公司运营及电网发展影响》(SDHS201406)的实地调研(以下简称课题组),课题组在PEST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自然环境(N)及发电能力(G)两个新约束因素,形成PESTNG模型。

2.1 模型建立原则

模型的建立和使用要采用规范的方法,能较好反映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方便资料收集及便捷使用。本文中PESTNG模型的建立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1 科学性

模型建立有科学理论依据。根据系统资源约束理论[19],电网企业运营受到市场需求以及供给能力为主的系统约束;政策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影响电力的供需平衡;这些因素影响方式或独立,或耦合,或次第展开,可以是直接影响或派生影响或综合影响;重大而根本性的影响,会导致电力经济系统分叉,按照新的逻辑延续发展,如重大电力体制改革、储能技术的重大突破、厄尔尼诺现象等。模型应该能监测到引起系统分岔的重大变革因素,也应该观测到影响系统稳定性的扰动因素。

2.1.2 系统性

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开放系统,外部环境与企业又构成较高层级的系统,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依赖。模型要从电网企业与外部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出发,涵盖影响电网系统运行的各个因素;同时又要反映环境子系统对企业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

2.1.3 可操作性

模型要以程序易操作、资料可获得为前提,模型需要的资料应有权威、公开、稳定、方便及合法的信息来源。监测方法便于推广应用,结论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决策和统一思想,便于风险预警及风险预案实施。

2.1.4 普适性

模型要涵盖影响电网企业发展的共性因素,能适用现有的电网企业,分析逻辑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分析方法及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2.2 PESTNG模型内涵

PESTNG涵盖如下内容:

①政策环境(Political):包括政治外交以及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等,如“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环境、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等政策规章、法律条例等,中央和地方电力体制改革系列政策;

②经济环境(Economical):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收入分配、产业结构、货币政策、税收等,新型城镇化,光伏扶贫等一系列经济措施,其中经济总量的波动是核心因素,它能直接导致电力过剩或者短缺;

③社会环境(Social):社会因素包括人口、心理、价值观、文化、社会责任、传统习俗等,特别是经过互联网自媒体传播后,这些传统因素被加上了信息杠杆,影响效果成倍增加;

④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包括电力领域新技术新、新材料、其他相关领域重大技术创新等,如储能技术;

⑤自然环境(Natural):包括气温气候、地理、自然灾害等,如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2016年正在发生的厄尔尼诺引起的一起列灾难;

⑥发电能力(Generating):包括装机容量、新增电源等,其中,分布式能源与新能源对电网产生重影响。

本文主要选取与实际情况联系紧密,影响重大或社会关注度高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说明。如图1。

3 PESTNG模型分析

电网企业与外部环境构成了适应性复杂系统。其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环境要素繁杂且难以把握变化规律,还表现在各要素对企业影响路径彼此纵横交织,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网络系统。由于各要素发生变化的时间、方式、频率等各不相同,导致其对企业产生影响的程度和路径各异。电网企业运营中,每一个外部要素作用于企业时有不同的传导途径,或直接、间接或叠加,各种影响路径互相交织,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如图2)。P、E、S、T、N、G六大因素构成电网系统A的发展环境,系统中各维度环境因素与企业形成一个网络,电网既受到来自系统网络的约束,又离不开系统中外部资源的支持。电网企业与外部环境构成的系统,包含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环境因素与企业之间动态作用过程。

3.1 电网企业外部环境维度分析

本文从政治政策、经济、社会、技术、自然、发电能力六个维度阐述外部环境对电网运营的影响。

政策环境以国际协定、政治决议、政策制度、法律规章等为表现形式,影响电网业务、盈利模式、法定地位等。“一带一路”政策为电网企业走向国际提供了新机遇;新电力体制改革把电网公司盈利模式从赚取差价切换到收取电量过网费,已进行试点改革的深圳被预测未来三年(2015-2017)收入将会减少24亿元;新《电力法》的修订,有利于建设规范、公正、公平的法律环境。

经济环境主要通过市场容量和市场需求影响电网企业。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根据国电董事长乔保平个人预测“中国电力行业产能过剩或在20%以上”,市场需求减小,影响了电网公司收益和行业繁荣度;产业转型升级阶段,将有大量高精尖产业涌现,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将随之提高;经济适度增长,电网投资增多,利于电网建设,经济增长过热,负荷急速增长,对电网形成冲击;低碳经济要求电网接纳新能源,对电网运行稳定性有潜在影响。

社会环境主要通过“人”这一要素,从市场需求、社会舆论和树立企业形象等方面影响电网企业。城镇人口增多、消费观念转变、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春节等传统节日带来用电需求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带来需求转变,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显得尤为迫切;互联网和自媒体对信息传播的放大效应使得电网企业的舆论环境极为复杂,尤其在雪灾、“尼伯特”台风等突发事件中,企业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和及时公开信息对树立企业形象极为重要。

技术环境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从需求和输配电能力影响电网企业,包括以下几类:一,输配电领域新技术直接提高电网输配能力,如特高压技术能远距离输送电量,减少电量传输耗损;二,相关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会给电网公司调峰能力和电能质量造成影响,分布式能源技术发展及其接入带来电压闪变等挑战,石墨烯技术能减轻清洁能源的不稳定性;三,其他领域技术发展形成新的电力需求,耗能行业重大技术创新加速行业扩张,增加需求。

自然环境对电网企业的影响主要源自地势、气候等,表现在电力供给和电能质量两方面。一,资源分布不均,电能分布具有地域特征,地理区位导致电源与电网建设不协调。风电厂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及华北地区;沿海等发达地区少发电点,电网建设较完善,西部地区与之相反。二,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具有不确定性,气候因素造成电能质量下降,不利于电网调峰。三,用电受气温影响,夏季、冬季为用电高峰期。四,火灾、地震、厄尔尼诺现象、极端气候等自然灾害给电网资产设备造成重大损失。

发电能力主要通过发电量和电能质量影响电网运营。一方面,发电能力提高意味着供给能力更有保障,更多的电量经过电网传输,可收取更多过网费保障收益。同时,发电能力是应对用电高峰期的重要法宝;但分布式电源[20]增加供给,其大量接入出现电网闪变、谐波污染、电压不稳等现象;水电[21-23]、风电[24-26]、光伏发电[27,28]等新能源易受自然环境影响,电能质量不稳定。

不同场合关键影响因素不同:汶川地震及尼伯特台风肆掠期间,N是关键影响因素,新电力体制改革政策出台时P为重大影响因素,第三代核电技术突破时T为关键因素等。

3.2 电网企业外部环境影响层次及路径分析

PESTNG模型中E和G分别代表电力需求侧和供给侧,P、S、N、T四个要素变化会影响供需发展平衡。供需平衡,则电网企业及其外部环境构成的系统平稳发展;当P、S、T、N发生巨变,系统远离平衡,会对电力系统运营产生重大冲击。外部环境因素按影响路径分为直接、间接、叠加等路径。

直接影响是指外部环境要素的变动直接对企业产生作用,导致企业改变阶段经营决策和行为,影响路径较直接、明晰(如图3)。“新常态”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长期保持在中告诉6%-7%之间,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将使中国经济进入新通道。2016年中国首次进入电力过剩时代,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博弈将给电网企业带来影响。

根据图2所示的PESTNG模型,直接影响路径有6条:E―A、P―A、S―A、T―A、N―A、G―A。现实中往往是多个因素耦合作用于电网企业,以经济(E)和发电能力(G)为例说明。

当E和G均衡发展时,有两种情况:经济增长乏力,发电能力也因某种原因减弱,模型中E与G均衡下降,电网稳定运行,但对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当E和G均衡增长,即经济发展带动电力投资增加,约束趋缓,此时,企业获得更高经济效益。但电网企业可能受到其他外部因素约束,如环境约束。我国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经济与电力增长时,火电规模同步扩大,排放废气增多,导致空气污染加重,政府为缓解大气污染强制要求电网企业接纳新能源;E和G处于非均衡状态,也分两种情形:经济增长幅度大于电力增长速度,E>G,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旺盛,电力供不应求,电网企业制约经济发展,电网稳定及效益都会受到影响;当发电能力G显著提高,经济发展跟不上或者经济下滑,市场需求不足,电网企业投资变成沉没成本。可见约束变迁和约束传导是一个路径清晰而又复杂的现象:经济增长刺激电力投资,电力充裕提升了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增长加大污染气体排放,大气污染呼唤新能源,而新能源发电对电网调峰和调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间接影响是某外部环境因素通过另一个外部环境因素传导至电网企业,对其产生影响。在模型中表现为E(经济)不直接作用于电网企业,通过P(政策)来影响电网企业运营,影响路径较复杂(如图4)。以E为例,有4类简单影响路径:E―P―A,E―S―A,E―T―A,E―N―A,间接影响共有6个维度,24类影响路径。

调研发现,企业运营中,最常出现的间接影响有两类:E―P―A,经济环境变化促使政府出台政策调整电网企业发展,经济下滑时,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等;N―G―A,主要发生在夏季和冬季,水电和新能源受到自然环境影响,给电网调度和调峰增大难度。

另一种间接影响路径是某外部环境经过三个及以上环境因素达到电网企业,影响路径更复杂。电动汽车对电网运营的影响就是典型复杂间接影响。雾霾频繁出现引起广大居民和政府的关注,机动车排放是加剧雾霾的来源之一,电动汽车成了缓解雾霾的重要途径。为减轻雾霾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国家出台了免征购车税、充电设施奖励、党政机关采购等一系列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利好,技术发展以及环保意识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迅速提高。新能源汽车发展伴随着充电桩的大量建设,充电桩大量接入导致电网负荷增加,加剧负荷峰谷差,用户充电时间不确定和充电负荷的随机性,增大了电网调控难度[29]。电动汽车影响电网企业A的路径总结为N―P―S―电动汽车(T)―A。当然,充电桩接入电网要达到一定规模才会给带来上述影响,并且要根据当地配网构造实际情况来区分,电网薄弱地区更易受影响。

叠加影响指某外部环境因素通过双重路径给企业发展带来影响,自身能直接影响电网企业,又能通过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电网企业,影响路径更复杂(如图5)。以E为例,E能直接影响电网运营,同时也能够通过P扰动电网稳定。各环境因素之间联系紧密,因此叠加影响经常出现。下文以自然环境对电网企业影响为例阐述叠加影响。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的优势,对我国构建多元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因而获得了重大发展机遇。《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指出,“要积极开发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到2020年完成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2015年,水电、火电、太阳能发电量占比分别为19.9%、3.3%、0.68%,远没有达到目标。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接入电网。水电受河流汛期影响、风电受风力大小影响、光伏发电受日照影响,河流、风力、日照等自然因素都不可控,且难以预测,这直接导致电源不稳定,造成电网调峰、调频能力下降。一旦河流汛期、风、日照等自然因素达到极端天气状况,形成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会直接破坏电线、塔杆、变压器等设备。在发生自然灾害期间,自然环境对电网企业的影响路径遵循:N―G―A,N―A。

3.3 PESTNG模型应用流程

PESTNG模型应用步骤如下:一,收集资料,通过获取信息渠道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信息渠道多种多样:政治环境关注政府或权威机构网站,如发改委、能源局、中电联、经济环境关注国家统计局、政府经信网等;社会环境可通过关注与电力相关的报纸、新闻媒体及自媒体;技术环境可通过跟进电力领域内重大技术发明和专利发明,比如特高压直流用新型导线研制等,跟踪记录气候变化总结当地自然规律,关注重大电力建设项目可追踪发电能力的变化等;二,分析整理搜集的资料,讨论确定事件或信息归属维度,辨识造成影响的根源,影响程度;三,利用模型分析可能的影响路径并确认;四,以影响路径为线索,预估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消除或减缓环境影响,形成分析报告。

4 结语

电网企业属能源基础性产业,其稳定性至关重要,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管理及分析能力就尤为重要。PESTNG模型是针对电网企业监测和分析外部环境变化的概念模型,要素涵盖全面,理论依据新颖,能广泛适用于现有电网企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实际环境监测中,并不是模型每一种影响路径都会实际发生,发生了也不一定达到影响电网稳定运行或者持续收益的程度;外部环境因素对电网企业产生的影响是可变的,影响变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阈值,实质性影响才会发生。为促进电网企业发展,根据PESTNG模型提出以下建议:充分利用国家新一轮振兴经济的相关措施,充分解读判别经济发展趋势,利用新型城镇化、中西部开发政策、精准扶贫等政策机遇,依托政策加大农村电网投入,完善农村电网布局;抓住经济转型的时机改善能源结构,深入推进“以电代煤”和“油改电”,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与当地政府及社会保持良好沟通,对于突发事件及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自媒体消息,引导舆论,消解公众负面情绪;关注智慧电网技术、石墨烯储能技术等重大技术创新并及时做出战略调整;完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实施安全演练,针对今年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等自然灾害做好风险防范;完善电网网层构建,积极跟进储能等新技术,减弱新能源给电网稳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傅严,李柱流.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4.

[2]Pfeffer J, Salancik G R.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M]. New York: Haper&Row, 1978:12.

[3]Aguilar F J. Scann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967(17):15-37.

[4]Johnson G, Scholes K. Exploring Corporate Strategy: Text and Cases[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1999: 928.

[5]王婧慧.PESTLE框架下山东地炼企业外部风险分析[J].化工管理,2015(19):114-115.

[6]温兆琦.浅谈开发构建海南省服务外包示范区――基于PESTLE和SWOT分析方法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3(20):140-141.

[7]赵玲,姜一川.审计环境变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基于PESTLE模型的理论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4(10):36-39.

[8]常久.中国电力建设集团HB电建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9]黄琼.浙江省风电发展战略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10]杨龙.基于PEST和SWOT重庆电力公司发展战略压研究[D].重庆大学,2009.

[11]崔和瑞,葛静.基于SWOT-PEST分析范式的新疆电力公司发展战略研究[J].电力学报,2013(03):203-210.

[12]刘宁.电网建设项目外部环境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

[13]李焱.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亟待完善[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06):28-30.

[14]肖保国.电网建设的外部环境问题探析及对策[J].四川水力发电,2009,28(4):139-142.

[15]张洪.湖北荆门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思考[J].湖北电力, 2007(S2):57-59.

[16]闫庆友,王小雅.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外部环境主体识别[J].水电能源科学,2012(05):185-187.

[17]张勇.电网企业资产管理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0.

[18]赵锡斌.企业环境创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J].中州学刊, 2010(02):38-42.

[19]赵建华.系统资源约束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6.

[20]胡泽春,宋永华,徐智威,等.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04):1-10.

[21]黄大龙.小水电并网对线损影响的分析[J].供用电,2009, 26(1):69-70,80.

[22]李世伟.小水电上网对配电网的影响[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2,34(4):48-51.

[23]王海鹏,袁荣湘,范群英,等.小水电集中上网地区无功电压影响与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05):155-157.

[24]傅旭,李海伟,李冰寒.大规模风电场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及对策综述[J].科技综述,2010(1):53-56.

[25]何乾.风力发电技术及其对电网的影响分析[J].机电信息,2015(06):150-151.

[26]姚咏泉,裴晓东,赵杰.锡林郭勒地区风电现状及对电网的影响[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9,27(2):5-6.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7

一、相关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低碳-循环经济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诸多文献主要从各自的角度分别对低碳-循环经济提出相关论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

第一,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相关理论背景层面出发进行阐述,突出自然资源的稀缺与环境容量的有限之间的矛盾。例如,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目的在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齐建国等学者认为,“现代循环经济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利用,最终达到节约资源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目的”;徐玉高综合研究了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生态等诸多方面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

第二,从区域角度着手进行分析,认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会受到区域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岳立认为,甘肃省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必须考虑到市场、技术、思想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付晓东认为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诸多,主要包括政策因素、文化因素、自然因素等;马军等学者以东部六省市为样本进行探索,从经济层面、产业层面、科技层面、社会层面以及环境层面进行探讨,为城市低碳政策制定提供相关依据。

第三,从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过程层面进行研究。学者孙明贵在研究上海市循环经济时,从产业发展现状、技术更新程度、法制保障情况和基本物质保障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付允认为低碳经济能够实现低污染和高效益的经济发展理念;张春兰认为循环经济要想实现快速发展,理论认识、政策制度以及实践环境是主要制约因素。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众多。在此基础上,本文理顺了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分析框架。

二、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

(一)显性影响因素

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过程必然会受到众多影响影响,在诸多因素中,显性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自然资源现状。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自然资源的稀缺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基础理念上,自然资源的存储量、基本品质、经济发展对其依赖程度、环境污染以及承载力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低碳-循环经济的走向。并且,在分析自然资源现状的同时,还应该将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社会文化、经济现状等考虑在其中,多元化分析特定区域内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总量。中国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利用效率低,这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综上,自然资源的现状决定了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产业发展现状。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现状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层次以及自然资源情况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规划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资源、经济、技术等因素。从国内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重工业比重过大,服务产业、高新产业发展速度滞后,因此,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应该首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布局高效化、合理化和生态化。产业布局高效化指提升资源利用比例,降低资源浪费、生态污染现象;产业布局合理化指实现各产业的均衡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相互协调稳定;产业布局生态化则是要求构建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产业体系,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3.科技创新水平。低碳-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与科技创新水平息息相关,低碳经济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理论无不立足于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回收利用,节能减排,改造传统高能耗产业,实现绿色发展,都依赖于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而我国目前阶段科技创新水平整体落后于国外约20年,例如国内仍然需要通过引进国外相关设备进行城市污水、垃圾分类等处理。

4.现代管理制度。科技创新水平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实现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前提,现代管理制度则可以使得低碳-循环经济模式成为现实。传统制度以人、财、物为管理对象,现代管理制度t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境作为管理对象。在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应该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原材料购买、原材料加工、产品生产、产品消费直至废物回收进行系统整体设计,企业内部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在诸多环节达到协调统一,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标准,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即是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的结晶。

5.资金投入情况。从长远角度来看,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企业、社会发展十分有利,但由于企业规模情况、经济社会影响以及技术发展制约等方面原因,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初期往往可能导致企业或者社会背负较大负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从全球发展情况来看,低碳-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准就在于高投入:更新技术设备,提升能源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等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并且,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以科研为前提,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形成完整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因此,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区域经济的资金承受情况,这同样与地域金融体系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财政税收有着直接关系。

(二)隐性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现状、产业发展现状、科技创新水平、现代管理制度以及资金投入情况等诸多因素都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前景,但此类因素会受到更深层次原因的影响,例如法制建设、人口情况、教育程度以及文化氛围等。忽视此类因素,同样会导致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陷入苑囿中。此类隐性影响因素为:

1.人口情况。人口规模决定了人均资源利用量,国内人口数量众多,直接导致了人口资源可利用量严重不足。以矿产、森林、能源等自然资源为例,国内人均水平分别占据世界人均水平的1/4、1/5、1/7,资源紧缺现象可见一斑。除此之外,大量人口所造成的生活垃圾同样触目惊心,业内认为“垃圾包围城市”已经出现。

2.教育程度。教育程度决定人口整体素质水平。根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内文盲人口超过五千万,扫盲行动尽管成就斐然,但仍然任重道远。从受教育年限角度来看,国内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5年,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据总人口的8.93%,人口总体素质偏低。受教育质量偏低情况反应了社会缺失大量具备高素质、高技术的产业工人的现状,这对科学技术创新、低循环经济发展都较为不利。

3.法制建设。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需要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法制层面的完善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战略抉择。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落地实施,这为经济循环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但国内尚未设立能够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法律,使得低碳经济发展的实施过程缺乏法制基础。除此之外,法制建设缺失还集中表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层面,部分地方官员秉着“地方利益至上原则”,维护本地排污企业,甚至直接阻挠环保部门执法活动。

4.文化氛围。文化氛围能够直接影响民众的自我认识,更会从消费层面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消费者文化氛围层面的理念认识虽然不会直接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基本模式,但会间接影响了低碳-循环经济效果。

(三)其它影响因素

从国外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现状来看,政府是推动者,企业公众是主体。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稍显滞后,企业对于自身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e极性仍然不足。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一部分也源于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政府各部门职责不清晰、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等。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化发展程度不足、以政府职能缺失或越位为代表的体制问题已经成为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障碍。由于主体利益视角的差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层面态度差异较大,相比于中央的积极明确,地方政府往往较为暧昧甚至抵制,相比于环保部门的积极努力,其他部门的支持态度则仍需进一步增强。除此之外,国内市场民间环保组织同样缺失,单纯依靠政府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应该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既不可代替市场作用,又不能出现越位或缺失现象,市场才是决定资源约束条件下资源利用率和市场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8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低碳发展的多元化治理模式研究”(批准号:HBllYJ089);河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低碳背景下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和机制研究”(批准号:SD2010038);唐山市科技局项目“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批准号:09160201A-3-3-1)。

[作者简介]王广凤,河北联合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

张立华,河北联合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模型与应用;(河北唐山063000)

昌军,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河北唐山063009)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思考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求低碳发展迫在眉睫。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低碳发展水平,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指标来衡量,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生态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对低碳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的影响因素框架,并通过调查问卷取得相关数据,得出路径系数,进一步讨论了低碳经济各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以及对低碳发展的影响程度,以期为各地区低碳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一、低碳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同时,低碳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与高碳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较而言的。低碳经济可以分为“相对低碳化经济”和“绝对低碳化经济”。“相对低碳化经济”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能源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绝对低碳化经济”是指高碳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为零或负值。从现阶段来看,我国要实行低碳经济绝不是“零碳经济”,因为低碳发展要受到融合经济发展阶段、能源资源禀赋和国际产业分工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产业结构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产业结构变迁与污染排放之间具有显著的动态联系,即由农业向工业转型将使得碳排放快速增长,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由工业向服务业占主导转变,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将低于产值的增长速度,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在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生产特征不同,其能耗和碳排量也不同。

(二)科技投入与技术革新

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是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提高能源消费效率的直接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投入的增加,技术革新必将逐步提高能源消费效率,减少单位GDP能耗量,进而减少碳排量。此外,技术进步实现二氧化碳气体的再利用或提高碳捕捉和封存能力,这些都可以起到减少空气之中温室气体的作用。

(三)能源禀赋

能源资源禀赋决定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影响一国能源生产结构的主要因素有:资源品种、储量水平、空间分布、可开发程度、能源开发及利用技术水平等,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在能源供应基本稳定、能源供应基本自给的基础上,能源生产结构决定着能源消费结构。单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越大,表明能源越不清洁,就越容易造成经济发展的高碳化。

(四)政策因素

政府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制定的宏观政策,例如碳税,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设定碳减排目标等,作为环境规制政策也会对低碳经济发展系统产生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外生的,属于低碳经济发展系统的外部环境。

二、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设计

关于低碳发展的影响因素,在许多文献中均有所提及。天津大学的郑立群在《区域低碳发展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制定了社会发展水平、发展结构、技术因素、生活方式和碳汇发展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任福兵等从经济、能源、社会、环境、科技5个方面建立了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付加锋等构建了低碳产出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低碳政策指标和低碳环境指标等。马军等从科技发展、产业发展、社会支撑、经济发展和环境支撑5个方面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肖翠仙等在《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则对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作了更为详细的分类,从经济发展指标、能耗和排放指标、技术发展指标、低碳产业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低碳资源环境发展指标、低碳科教普及指标7个方面进行构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大多局限于定性分析和概念性的描述,缺乏基于实际数据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检验和量化。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文通过对上述文献及政策研究,遵循指标整体性、统筹兼顾、资源整合、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原则,从低碳经济、低碳科技、低碳环境、低碳生态四个维度,构建了14个指标的影响因素框架,如表1所示。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以我国内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研究对象。由于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涉及的面比较广,大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市区的统计年鉴。样本数量满足结构方程模型最低样本容量(15个)的要求,但与统计中要求的大样本(500个)相去甚远。因此,需运用Z-Score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后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可以用极大似然法来估计方程中的路径系数。

(二)数据的信度分析

数据的信度分析也就是数据的可靠性分析。本文采用SPSS16.0分析数据的内部一致性。表2是对问卷中第一层次的指标进行信度分析的结果,从结果可以看出,这4个潜变量的Cronbach’sa也都在0.7以上。因此,可以认为各研究变量测量条款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调查数据是较为可靠的。

(三)调查问卷效度分析

衡量调查问卷有效性的前提,是对问卷进行效度分析。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正确测量出所要测量问题的程度。效度越高,表明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就越能够测出被测对象的特性;反之,则不能真正发挥测量工具的作用。从表3可以看到,各指标的因子载荷大于0.5,说明调查问卷效度很好。

四、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如前所述,低碳经济、低碳科技、低碳环境和低碳生态维度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低碳经济与低碳科技、低碳环境、低碳生态维度具有相关关系;低碳科技维度与低碳环境、低碳生态维度具有相关关系。然后,利用AMOS17.0软件进行求解,路径系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表4中列出的是模型中潜在变量之间路径分析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低碳经济与低碳科技、低碳环境、低碳生态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同理,低碳科技与低碳环境、低碳生态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两者相关性一般。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维度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出比重、新能源制造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其影响都比较大,相关系数达到了0.8以上;对低碳科技影响最大的首先是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其次是环境系统机构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废弃物排放量和环境保护占财政支出比重与低碳环境的相关系数也都达到了0.8以上,说明这两个方面对低碳环境的影响都很大;对低碳生态维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绿地面积。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到低碳发展影响因素的评价中,获得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研究显示,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各评价指标之间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片面提高单个能力指标的水平,并不一定能直接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甚至可能适得其反。相反,把握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因果关系,准确定位关键影响因素和指标,才是有效增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针对上述各影响因素对低碳经济的影响特征,本文认为应该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以更好、更快、更具有针对性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

对低碳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新能源制造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因此,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要大力推进新能源制造业发展。同时,工业部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要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努力推动工业行业从高碳排放结构向低碳结构转变。

(二)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低碳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能耗强度和碳强度的降低具有正向作用。未来,低碳技术将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标志――谁掌握了先进的低碳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政府应出资建立低碳技术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将低碳技术资助基金主要用于节能技术、无碳和低碳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等。同时,对积极研发低碳技术、使用低碳技术的企业进行财政支持,给予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以此规范新建企业的低碳技术标准、增加低碳准入门槛,对已有企业的低碳技术使用要严格要求,减少高碳技术企业的规模。

(三)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9

低碳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呈现出多种发展态势,商品贸易的种类、地区间的产业格局分布、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以及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等,这些都是国际贸易发展态势与状况的具体表现,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下这几种变化,以便更好地应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1.商品贸易种类改变

国际贸易的新能源出现的比例将会上升,而那些传统的能源如一些化石类资源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国际上对生产与消费有了新要求,降低了对高排放与高污染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对这些商品的进出口量也有所减少,对低碳产品的需求量呈现出增长的趋势,逐步上升。

2.地区间产业格局分布变化

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先进、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好,具有^大的技术优势,所以低碳经济发展得好,在国际贸易上也是出于领先的优势地位的。而那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资金方面的限制,低碳经济发展较慢,处于劣势的被动地位,还要面临着接受强制的减排义务,从而导致商品贸易发展受到阻碍,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挑战,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地寻找解决策略,寻求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但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还是挑战大于机遇。

3.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反映了国际上各种政治、经济利益的变动与抗衡,这种情况也会使国际贸易的规则有一个变化。发达国家掌握着先进的能源低碳技术,他们会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些双边或者是多边的合作机制,继续研究开发低碳能源技术,在自己国家内部形成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团体,这使得发达国家有更大的优势将各种经济体联系起来,把那些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政策拓展到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从而主导并改变国际贸易政策与规则、对于国际贸易规则的具体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度范围会不断地扩大;发达国家将减少自由贸易的供给,主要发展低碳经济;发达国家将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再发展国际贸易,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规则的一个重要内容。

4.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由于低碳节能技术的先进度不同,所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有所不同,以及对全球的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先进、能源开发利用的好,所以能源利用率高,而发展中国家的低碳节能技术较为落后,新的清洁能源开发少而且缓慢,这就导致在生产同一种产品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比发达国家多,就此来说,低碳经济将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模式,传统的国家贸易的发展模式是“低收入国家生产,高收入国家消费”。发达国家的先进低碳技术与管理模式,走向市场具有很大的优势,容易创造出新的市场,这就给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外贸市场是发达国家,发达国际相关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会国际贸易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他们在积极改进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模式。

二、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

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发展具有两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两种同时作用于我国的贸易发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下这两方面的影响。

1.积极的影响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地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其他问题,如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自然资源过度消耗、人们的生存环境与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我国急需发展低碳经济。我国首先在产业结构上进行了改革,积极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适应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发展需求,研究开发高科技技术,积极发展高环保的产业,减少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新能源与新技术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这种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中国在低碳产品、生物能源与清洁能源等新兴技术能源市场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未来的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低碳产品出口国。

2.消极的影响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10

针对能源消耗型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及跨越式发展将直接影响到这类城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根据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特点,本文对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式发展方向、重点以及方式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1 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现代科技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问题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能源消耗型城市在传统能源开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体系在能源不断消耗下也正向着日渐衰落的趋势发展。而能源消耗型城市传统经济结构使得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能源消耗型城市必须加快自身经济结构的转型与跨越式发展。改变传统能源经济结构,以生态经济为中心开展经济结构的改革与转变,进而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稳定目标。

2 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式发展分析

2.1 深刻认识能源消耗经济现状,为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转型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针对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发展趋势,我国能源消耗型城市必须认识到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特点。针对 能源消耗式城市的经济特点进行经济转型,以此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城市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针对能源消耗型城市能源开采日渐枯竭、经济日渐衰落的趋势,能源消耗型城市必须加快经济转型脚步。针对能源消耗型城市特点进行跨越式经济发展,以此为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应对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对能源开采趋势进行分析,以能源经济发展趋势为基础科学地制定经济转型策略。以此为基础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了解能源消耗型城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在现代能源小型城市的发展中,能源开采、开发与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使得城市宜居水平受到了影响,进而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而招商引资工作直接影响到城市就业、城市经济发展。通过对能源消耗型城市生态环境调研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普遍不好。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而生态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破坏造成了城市粉尘、城市旱涝等诸多问题的产生。加上能源开采的日渐枯竭,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必须认识到能源消耗型城市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城市发展理念以及城市发展环境的分析中认识到能源消耗型城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以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结构的改革与转变,进而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和谐稳定社会的构建。

2.3 深入了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地域特点,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目标

在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建设以及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中可以看出,能源消耗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是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的关键。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应从自身地域特点与生态环境特点的分析入手,以旅游资源开发为基础调动能源消耗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战略的开展。以煤炭能源消耗型城市为例,经济转型应从自身地域特点入手。针对地域所在地的气候特点、人文景观等开发旅游资源。同时,以旅游资源促进综合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开发城市特有资源、实现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式发展。以乡村游、植被种植与保护、特色资源开发为切入点,使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进行改变,进而实现能源消耗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2.4 加快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式发展

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工作。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这样的经济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极易受到冲进,进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与跨越式发展应从基础工作入手。以能源消耗企业的上下游经济为切入点,调动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活力。为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转型与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能源消耗经济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使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进而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河津市为例,其原有矿产资源为原煤、焦炭、电、铝等能源开采与消耗性加工方式。为了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河津市目前加快了产品深加工的转型,以焦化企业转型生产化工产品,铝产品也是不再是原来单一的氧化铝和电解铝产品,而转型铝产品深加工等方式,实现了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5 以高新科技企业的引进为基础,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发展

针对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结构特点,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式发展应将高新科技作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主导方向进行引导。结合能源消耗型城市生态环境特点以及自身劣势引入对环境要求较低的经济体系以及经济因素,以此为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奠定基础。针对高新科技对环境要求较低的特点,能源消耗型城市应从高新科技企业的引进入手。以政策扶持、政策优惠等方式进行招商引资。以此为基础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与跨越式发展。利用高新企业特点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以高新企业实现能源消耗型城市科技含量的增长,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技术的运用。

3 注重城市服务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发展

在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中,城市服务工作水平的提升对城市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影响。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更多的依赖于招商引资以及高新科技企业落户,而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对这类企业的落户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应注重自身招商引资以及政府机构服务工作水平的提升。以服务工作为基础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式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在能源开采不断推进的今天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针对能源开采日渐枯竭的现状,能源消耗型城市应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针对能源消耗型城市的地域特点以及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与高新科技产业,以此为基础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在这一过程中,以城市自身特点为基础、结合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利用城市优势以及国家政策导向进行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为我国社会稳定、和谐社会构建、能源消耗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奠定基础。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11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我国城镇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城镇化发展方式及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势必带动能源供应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对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和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城镇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特点是人口迅速从农村向城镇集中,一方面,城镇化是每个经济社会必经的发展过程,其加速推进必然推动经济增长,带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而加大能源消费总量;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得到更合理调整、优化,各种资源得到更合理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能耗。如何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带来的影响,在不透支生态环境的背景下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镇化节能,是我国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于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Parikha(1995)运用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显著[1]。York(2007)对14个欧盟成员国1960~2000年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城镇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贡献度大[2]。Poumanyvong(2010)运用99个国家1975~200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STIRPAT模型研究城市化对能源利用的影响,得出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城市化对能源利用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低收入水平的国家城市化有利于减少能源利用,而在中高收入水平国家则会增加能源利用[3]。Wei(2003)对中国城镇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将带动能源消费总量增加1%[4]。Liu(2009)对中国能源需求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城镇化与能源需求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5]。张传平、周倩倩(2013)利用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与城市化水平等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缺波动关系,得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长期里城市化水平变动对能源消费产生正向影响[6]。

已有研究对理解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但这些研究均忽视了不同区域之间能源消费与城镇化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没有把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区分开来进行考量。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测算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将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基于空间视角厘清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大小,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城镇化节能政策。

二、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模型构建

本文借鉴Ehrlish P R等(1971)、Dietz & Rosa(1994,1997)、York等(2002,2003)学者的做法[7-11],在IPAT方程的基础上,将STIRPAT模型进行改造,将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价格分别引入模型,改进后的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模型表达形式如式(1):

lnEC=lna+βlnGDP+βlnUR+β3lnPSI+β4lnPTI+

βlnSEC+β6lnEP+lne=α+βlnGDP+βlnUR+βlnPSI+

βlnPTI+βlnSEC+β6lnEP+ε(1)

式中各变量定义为:

EC――能源消费(Energy Consumption),用能源消费总量表示,单位为万吨标准煤。

GDP――经济发展水平(Gross Domestic Product),用国内生产总值表示,单位为亿元。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主要动力,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壮大,能源消费亦会不断增加,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是能源消费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为保证各个地区不同年份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运用各个地区的GDP指数统一平减为2006年不变价GDP。

UR――城镇化发展水平(Urbanization Rate),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表示,单位为%。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消费模式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总量的扩大,能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消费量必然受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PSI――第二产业比重(Proportion of Secondary Industry),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表示,单位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并且高能耗的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在助推能源消费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PTI――第三产业比重(Proportion of tertiary industry),用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来表示,单位为%。第三产业是单位能源消耗相对较小的产业,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有利于能源消费的减少,因此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是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SEC――能源消费结构(Structure of Energy Consumption),用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表示,单位为%。受我国资源禀赋的影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生产结构决定了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随着能源技术进步的提高,能源效率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有助于控制甚至减少能源消费增加的趋势,因此能源消费结构是能源消费的核心因素。

EP――能源价格(Energy Prices),用分地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表示。从理论上来说,能源价格的上升会抑制能源消费增长,因此能源价格亦是影响能源消费的关键因素。

本文研究的样本为2006~2012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因能源消费数据缺失,本文研究对象暂不包括),能源消费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能源消费结构数据通过分地区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进行测算,其中能源消费总量主要包括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等,按照能源标准量转换系数统一转换成万吨标准煤,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的能源标准量转换系数分别为0.7476、0.9714、1.4286、1.4714、1.4714、1.4571、1.4286、13.3,分煤炭、焦炭、原油等能源品种的实物量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国内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

三、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空间效应检验

在建立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之前,需要检验是否存在空间效应。本文运用Anselin(2006) 提出的空间面板数据的LM检验和Elhorst(2009)给出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相应的稳健LM检验,根据其统计量的显著性确定是否可以拒绝非空间模型,如果LM-ERR和LM-LAG都不显著,则选择传统面板模型。如果显著,则应该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来刻画空间性。结合空间固定效应联合显著性和时间固定效应联合显著性似然比(LR)检验来判断选择空间固定效应、时期固定效应、时空固定效应中最合适的一种固定效应。LM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传统面板数据模型中时空固定效应的空间滞后LM检验显著,无固定效应、空间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滞后稳健LM检验显著,无固定效应、空间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时空固定效应的空间误差LM检验和稳健LM检验均显著,因此可以完全拒绝非空间性,从空间计量的视角去研究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相比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具有更好的合理性。空间固定效应联合显著性和时间固定效应联合显著性检验LR检验显示,无空间固定效应和无时间固定效应的原假设均被拒绝,表明空间固定效应模型或者时间固定效应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四、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空间计量实证检验

由于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存在空间相关性,我们首先考虑建立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再根据Wald检验和LR检验判断是否可以简化为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或者空间误差面板数据模型,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表达形式如式(2):

lnEC=δwlnEC+lna+βlnGDP+βlnUR+

βlnPSI+βlnPTI+βlnSEC+βlnEP+θwlnGDP+θwlnUR+θwlnPSI+θwlnPTI+θwlnSEC+θwlnEP+μ+λ+lne=δwlnCS+α+

βlnGDP+βlnUR+βlnPSI+βlnPTI+βlnSEC+

βlnEP+θwlnGDP+θwlnUR+θw

lnPSI+θwlnPTI+θwlnSEC+θwlnEP+μ+λ+ε (2)

式(2)中,lnEC为区域i在t时刻能源消费的观测值,lnGDP、lnUR、lnPSI、lnPTI、lnSEC、lnEP为区域i在t时刻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观测值,α为常数项,θ与β类似,均为固定的K×1维未知参数向量,μ为空间固定效应,λ为时间固定效应。W为空间权重矩阵,目前构建空间权重矩阵的方法较多,本文采用肖宏伟、易丹辉等(2013)构建地理空间权重矩阵与经济权重矩阵相结合的空间权重矩阵[12]。

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Wald和LR检验结果来看,时空固定效应、时空固定效应偏差修正(Lee & Yu,2010a)[13]、空间随机时间固定效应三种模型下Wald和LR检验均显著,说明不能简化为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误差面板数据模型,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更能适合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同时,运用Hausman检验可以得出,应该选择空间随机效应、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从模型的结果来看,空间随机效应杜宾模型的相关系数平方明显高于时空固定效应模型的相关系数平方,且所有变量的系数符号与预期一致。从而说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选择的合理性,空间杜宾模型能够对我国能源消费进行客观计量。

从表2最后一列空间随机效应、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结果可以看出,空间效应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区域间能源消费存在一定的示范效应,相邻区域能源消费减少1%,本区域能源消费会减少0.4580%,表明我国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科学分解到各地区,能够有效控制能源消费增长的势头,区域之间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对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费控制发挥着关键和核心作用。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结果显示,城镇化率水平增加1%,能够促进能源消费减少0.0890%,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带来相邻地区能源消费0.1362%的增长幅度,但不显著。虽然样本期间内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减少的影响不显著,但意义重大,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大力推动城镇化节能。

其他影响能源消费的驱动因素的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1%,能够显著助推能源消费增长0.8127%,说明经济水平的提高对能源消费的增长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而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能够带动相邻地区能源消费显著减少0.5126%,表明不同区域之间实施低碳经济对相邻区域有着示范效应,在保持经济发展水平稳定提高的同时实现能源消费控制。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每提高1%,能够分别带动能源消费增长0.1494%和0.074%,说明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带动了我国能源消费的高速增长,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对当期本地能源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高于第三产业,同时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相应会带来相邻地区能源消费0.2285%和0.5026%的减少幅度,表明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相互建立节约型产业结构,减少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相邻地区能源消费减少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高于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占比每优化1%,能够促进能源消费显著减少0.1092%,受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我国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有效控制能源消费,但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带动相邻地区能源消费增加0.1193%,表明不同地区受能源资源禀赋的影响,通过技术进步开发新能源的难度较大,从而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能源价格提高1%,能够促进能源消费减少0.0122%,虽然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减少的促进作用不太显著,但是随着能源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能源价格能够有效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同时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能够助推相邻地区能源消费减少0.1668%,表明区域之间的能源价格体系不断完善,能够有效促进相邻区域能源消费减少。

五、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效应分解

当在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引入空间效应时,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能只看城镇化发展变量前的估计系数,而应该考虑空间效应,将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本文运用LeSage & Pace(2009)提出的两种计算方法对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解释变量对能源消费的直接影响效应与间接影响效应进行分解[14]。

从表3、表4的影响效应分解结果来看,两种计算方法差别不大。以计算方法1为例,得益于人口、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等向城镇集聚,城镇化发展水平每提高1%,通过空间集聚效应对降低能源消费的直接作用为0.0761%,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会间接拉动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部门的空间布局,从而间接导致能源消费增加0.1612%,总体上会引起能源消费增长0.0850%。《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了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和目标,要求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根据空间计量模型测算,我国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时,相比2013年的53.5%提高11.73%,能够直接带动能源消费在2013年37.6亿吨标准煤的基础上减少0.8928%,但间接带动能源消费在2013年的基础上增加1.8912%,总体上会拉动能源消费在2013年的基础上增加0.9972%。

其他影响能源消费的驱动因素对能源消费的直接影响效应与间接影响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直接带动能源消费增长0.7880%,间接减少能源消费0.2371%,直接影响效应明显高于间接影响效应,总体上带动能源消费增长0.5509%,表明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是拉动能源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比重每提高1%,直接带动能源消费增长0.1179%,间接减少能源消费0.2534 %,间接影响效应明显高于直接影响效应,总体上促进能源消费减少0.1355%。第三产业比重每提高1%,直接带动能源消费减少0.0163%,间接减少能源消费0.7737%,间接影响效应明显高于直接影响效应,总体上促进能源消费减少0.7901%。表明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随着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推进,通过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间接减少能源消费。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每降低1%,直接带动能源消费减少0.0956%,间接带动能源消费增加0.1190%,总体上引起能源消费增加0.0233%,表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给能源消费的控制带来一定的挑战。能源价格每提高1%,直接带动能源消费减少0.0470%,间接带动能源消费减少0.2944%,间接影响效应显著高于直接影响效应,总体上带动能源消费减少0.3414%,由于能源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能源价格的上升短期内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较小,但从长期来看,能源价格的合理上涨会影响投资领域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间接促进能源消费减少。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控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价格等其他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了2006~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将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区域间能源消费存在一定的示范效应,相邻区域能源消费减少1%,本区域能源消费会减少0.4580%,对不同区域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对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费控制发挥着关键和核心作用。城镇化率水平提高1%,能够促进能源消费减少0.0890%,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带来相邻地区能源消费0.1362%的增长幅度,但不显著。我国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时,能够直接带动能源消费在2013年37.6亿吨标准煤的基础上减少0.8928%,但间接带动能源消费在2013年的基础上增加1.8912%,总体上会拉动能源消费在2013年的基础上增加0.9972%。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大力推动城镇化节能。

第一,提高城镇化节能的约束水平。针对不同城镇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同时针对城市重点耗能行业亦进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逐步形成两横两纵的能源消费控制格局。将节能优先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通过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促进向生态城镇化转型,带动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生活模式的转变。

第二,优化能源空间布局,完善城镇能源供应体系结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目前我国城市群大部分只是区域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其他的产业空间组织、能源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未能跟上城市群建设的步伐。能源作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对城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优化能源空间布局,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针对不同城镇的资源优势,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我国幅员辽阔,可再生能源丰富,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西部和西南地区蕴含丰富的水电资源,、新疆、河北、山东、辽宁、广东、福建、海南等地太阳能资源丰富,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等生物质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在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根据城市所在地可再生能源资源特色,分区域分阶段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

第四,充分挖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潜力。城镇化发展主要表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聚集,由于城镇与农村之间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在建筑和交通行业的空间布局与能源消费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总体看来,城镇人均能源消费明显高于农村人均能源消费,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亟须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建筑节能方面,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交通节能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加快以新能源、低能耗为主的汽车推广应用,倡导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第五,充分发挥区域之间能源消费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区域示范效应控制能源消费。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价格等影响因素的空间滞后项进行传递,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适当合理提高能源价格等措施来实现区域能源消费控制与经济增长的共赢。

[参考文献][1] Parikh J, Shukla V. Urbanization, energy use and greenhouse effec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ults from 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995, 5(2): 87-103.

[2] York R. Demographic trend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European Union Nations, 1960-2025[J].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07, 36(3): 855-872.

[3] Poumanyvong P, Kaneko S. Does urbanization lead to less energy use and lower CO2 emissions? A cross-country analysi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0, 70(2): 434-444.

[4] Wei B R, Yagita H, Inaba A, et al. Urbanization impact on energy demand and CO2 emission in China[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 Ed, 2003, 2: 46-50.

[5] Liu Y.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using ARDL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and FDM (factor decomposition model)[J]. Energy, 2009, 34(11): 1846-1854.

[6]张传平, 周倩倩. 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协整分析[J]. 中国能源, 2013, 35(3): 35-38.

[7] Ehrlich P R, Holdren J P, Mezirow J, et al.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J]. Science, 1971, 171(3977): 1212-1217.

[8] Dietz T,Rosa E A. Rethink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popu-lation,affluence and technology[J]. Human Ecology Review,1994, 1: 277-300.

[9] Dietz T, Rosa E A. Effects of population and affluence on CO2 emiss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7, 94(1): 175-179.

[10] York R, Rosa E A, Dietz T. Bridg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with environmental policy: plasticity of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J].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02, 83(1): 18-34.

[11] York R, Rosa E A, Dietz T.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3, 46(3): 351-365.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12

    碳税开征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气候面临着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各国普遍开征碳税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甚至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从碳税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来说,碳税对当前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对于企业及消费者的积极影响。一方面,碳税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产量来实现。在短期内,当市场价格不变即税负不能转嫁的情况下,加征碳税,会使企业生产成本加重、利润减少。成本的压力,会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重视节能减排,引导企业走上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另一方面,开征碳税,必然造成资源价格的上升,购买者的实际购买能力会被削弱,对资源性商品的消费将明显降低,继而引起消费者寻找替代商品,进行对替代商品的消费,这会从需求方面转变人们对于高排放量商品的偏好,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对于产业投资的影响。对于产业发展来讲,碳税开征一般会增加产业成本,降低相关产业的投资收益率,因而会减少投资。例如在我国,开征碳税会使得一些外来企业撤回投资,进而寻找低成本的地区进行投资,但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过去增长过快的高耗能的产业投资将会逐步减少,低污染、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业将会吸引更多投资,随着投资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也将不断升级和优化。

    对于技术进步的影响。一方面,碳税开征会促进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引进与创新,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探索,逐步走上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道路。另一方面,碳税开征对节能、环保、减排的相关产业来说,也是一次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我国的环保产业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不仅影响了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使得我们的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被严重破坏。所以,碳税开征能刺激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我们寻找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开辟了一个技术进步的广阔空间。

    碳税开征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短期影响:生产成本提高、资金流入减少、就业下降。由于征收碳税,能源将变得更加昂贵,耗能较多的企业生产成本将明显提高。目前,河南省的工业发展还处于粗放型的阶段,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竞争力弱。碳税的开征将给河南的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普遍的能源消耗型企业正是征税的重灾区;另一方面,这些能源型企业本来的利润就非常单薄,碳税成本的增加更加使得经济不堪重负。这样一来,势必会有相当一批能耗高、效益低的企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生存下来的企业,由于碳税成本压缩了企业的获利空间,新技术的开发又将进一步增加研发成本,短期内生产经营也将比较艰难。

    长期影响:负面影响将逐步减低。碳税开征对于经济的短期影响是非常大的,但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痛苦过程。随着社会及企业对其逐步的适应,经济创伤将会在一定时间后得以愈合。一方面,企业生产结构将会相应的优胜劣汰,产业升级速度加快,经济结构会不断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偏好也会做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碳税征收带来的压力。同时,碳税的征收主体是国家,这些资金取之于民、还将重新用之于民,将资金回流到经济的发展上面来,对新技术、新产业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有利于经济结构的换代升级。

    碳税的征收有利于促进河南省经济结构的转型。纵观河南省的经济发展现状,三大产业结构几年来基本上没有大的发展与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升反而减低,第二产业占据主体而且一直处在较快发展之中,农业地位逐步在下降。而在碳税对经济的影响当中,第三产业的影响应该是最小的,农业也基本上没有大的影响,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第二产业,这正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致命缺陷。从第二产业内部来看:首先,河南的工业重点——矿产资源,经过多年开采,逐步开始面临日益枯竭的趋势,开采难度加大,后备资源不足,发展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其次,在河南省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技术升级缓慢,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独立研究和开发的能力。可以说:即使河南不征收碳税,经济的结构调整与转型也是迫在眉睫。

    从碳税开征看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

    碳税开征对于河南的经济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临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要端正态度,积极主动地应对而不是消极地观望等待。

    政府要采取有策略的税收征收方式。制约与激励相结合。制约就是要通过征税限制企业和个人对化石能源以及以化石能源为主要原材料的产品的消耗;激励就是通过减税、免税等措施激励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社会相协调。既需要使得碳税对企业生产经营有明显的刺激力度,促使其改变化石能源的消费行为,也要考虑企业对新增税负的承受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在碳税税率的设计方面,要权衡利弊,确定合适的税率。如果税率设计较高,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影响经济的发展。如果税率设计较低,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立足省情、区别对待、循序渐进。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由来已久,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开征碳税应以各地的实际为本,不能盲目的整齐划一,这样才能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碳税制度,使之在我国的现实社会经济条件下切实可行。与此同时,合理选择引进碳税的时机也是保证碳税实施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步推进碳税和逐步提高税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对企业竞争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抵触情绪。

    政府要加大对企业新技术、新产业的护持力度。在资金上要为企业减负,减轻碳税压力。一方面,政府从资金上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引进工作的护持,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等资金,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造。把支持重点界定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开拓市场、扩大就业等。省市县财政要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对短期困难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税收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采取一些“减震”措施来减少碳税征收的负面影响。

    在发展上促进企业创新。积极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用实力规避碳税风险。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是行业领先企业开展联合创新,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大政府采购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力度。促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引导企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与东部地区先进的企业进行收购、兼并、重组、联营等,借助外力,加强企业的合作,实现产业有序转型与换代升级。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13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新疆经济将更是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在当前这个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研究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于新疆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是在2003年英国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首次提出的。低碳经济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持续的重视。

目前,低碳经济已经在欧美掀起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发达国家已经陆续制定了一些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与制度。

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将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新疆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耗能型产业结构特征明显,经济增长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问题突出,能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使得新疆经济中碳排放量居高难下。然而新疆生态环境脆弱,但却具有发展新能源得天独厚的条件,且在全国各省份对口支援新疆的条件下。分析新疆经济中的碳排放问题对于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虽然关于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已经有很多的文献,并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但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碳排放不会脱离人类活动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环节。具体到经济发展中就是产业结构的变动、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这三个方面,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分析新疆经济中的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二、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型

卢卡斯(1988)的内生增长理论:

,()

其中:是总产值,为物质资本存量,是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比例,是以教育水平衡量的劳动力平均质量,是劳动力数量,定义为人力资本,为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是常数项。

类比卢卡斯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并考虑到经济发展过程不外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阶段,进一步归结,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即:制度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技术水平,笔者用类比,用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因素代替,用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因素代替,制度因素代替。

于是关于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模型可建立为:

其中,表示碳排放总量,市场化率表示制度变迁,工业增加值表示产业结构,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代表技术水平。由于研究与实验发展费用具有一定的时滞,模型中取了3年作为研究与实验发展用于实践的周期。这基本就是卢卡斯模型的原型,仅做了几项小的变动。

为了更好的拟合制度因素、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中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笔者将模型进一步扩展为:

其中:为碳排放总量,为工业增加值,为科技资本存量,这里用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代替,为市场化程度,以非国有经济的工业总产值代替,为国内生产总,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三、实证检验

本文采用自1995年到2009年15年的新疆经济发展中的时间序列数据,并根据《新疆统计年鉴》验证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中的制度、技术和结构的关系,这些数据涵盖了新疆经济中15年的基本状况,因此具有一般性。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新疆经济发展过程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回归得到工业增加值、研究与试验经费、非国有经济的工业总产值、GDP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对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图1:碳排放和各影响因素的散点图

由图1可知,碳排放水平和GDP高度正相关,即GDP越大对于碳排放的影响越大,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碳排放影响不显著,而科技资本存量(pk)和碳排放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在工业增加值和碳排放的关系中工业增加值每上升1%则碳排放增加1.09%,非国有经济在经济中的比重越高则碳排放水平越低。

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组不回归:

.swregEGDP-ngr,pr(0.05)beginwithfullmodel

p=0.9090>=0.0500removingyear

p=0.3687>=0.0500removingngr

Source|SSdfMSNumberofobs=15

-------------+------------------------------F(4,10)=410.46

Model|13.915246543.47881162Prob>F=0.0000

Residual|.08475376810.008475377R-squared=0.9939

-------------+------------------------------AdjR-squared=0.9915

Total|14.0000003141.00000002RootMSE=.09206

------------------------------------------------------------------------------

E|Coef.Std.Err.tP>|t|[95%Conf.Interval]

-------------+----------------------------------------------------------------

GDP|1.091023.23176484.710.001.57461841.607427

pk|-.4116887.1083732-3.800.003-.6531593-.1702182

inv|1.039544.24133224.310.002.50182241.577266

mkt|-.7361574.2973834-2.480.033-1.398769-.0735458

_cons|1.73e-08.02377030.001.000-.0529634.0529635

------------------------------------------------------------------------------

图2:回归模型系数(regressionmodelCoefficientsa)

由图2得出回归模型为:

t4.71-3.84.31-2.84

由模型知影响新疆经济中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为研究与发展经费、非国有经济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GDP,亦即技术水平和制度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影响不显著被模型剔除。

技术水平每增加1%则碳排放减少0.412%,非国有经济比重增加1%碳排放减少0.74%,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则碳排放量增加1.04%GDP增长越高碳排放水平越高,GDP对新疆经济中碳排放的影响说明了新疆粗放型经济的结构还没有得以扭转。

下面对影响新疆经济中碳排放的因素进行分析:

图3: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关系图4:新疆研究与实验经费占全国的比重

由图3看出新疆能源消耗量长期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尤其是2001年以后能源消耗量更是呈加速上升趋势,这和新疆2001年开始济急速发展和能源的加大开发有关,也就是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高能耗的基础之上,但就新疆自身发展而言,依靠能源开发与与能源消耗固然是新疆一个“现成”的优势,但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目标必须依靠培育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不是一味的依靠高能耗。

由上图4可知新疆科研与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以来只占到全国的0.3%,这是一个极低的水平。研究与实验经费的偏低或缺失,说明了新疆科技创新水平的不足,科技创新水平的不足,对于新疆经济中的碳排放放有着长期的影响。对此有必要提高新疆经济中科技教育项目的投入。

“十一五”期间,新疆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目标,新疆新型工业化进入加速推进阶段。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80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预计完成820亿元,比2005年增长112.4%,年均增长16.3%;工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0亿元左右,增长186.5%,年均增长23.4%。但新疆工业增加值主要还是依靠石油、煤炭、化工等来推动,从而也是的其对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新疆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严峻。在非公有之经济方面,新疆在市场化改革是应注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应加以限制,以减少新疆经济中的碳含量。

四、结论与启示

由上文分析可知,新疆经济发展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科技水平、制度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具体到是新疆经济中就是新疆经济中的技术水平越高碳排放越少,新疆经济发展越是快速碳排放越多,新疆经济中非国有经济成分越高碳排放越高。新疆作为一个高能耗地区,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新疆经济发展的动力。归结可以有如下几点关于新疆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碳排放的政策措施:

第一,提高新疆经济中科学技术含量,推动科技创新是减少新疆经济中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政府行为。由于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且投资周期较长,所以必须由政府主导。具体就是加大对科研教育经费的投入,培养专业的高科技人才和奖励专项发明。

第二,加速新疆的产业结构优化,在第三部分分析中产业结构因素在碳排放上影响显著,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避免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带来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尤其是新疆,其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对碳的容量较小,于是在新疆我们需要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首先是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避免留下长久不利影响。二是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降低GDP的碳强度。

第三,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强调循环经济的发展,新疆经济中GDP的增加对碳排放的增加影响显著,GDP每增加1%碳排放将增加1.09%,这说明新疆的粗放型经济的特征还没有改善,于是新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从传统的线型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转变,这也是新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四,成立专门机构和完善相关法律,减少碳排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例子,2009年6月26日,美国通过《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旨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英国2008年通过的《气候变化法案》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而建立具有法律约束性长期框架的国家。中国应在相关方面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樊纲、王小鲁、朱桓鹏. 中国经济增长转换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J]. 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2 马艳、严金强. 经济发展方式与低碳经济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经济纵横,2011年第1期.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