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实用13篇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篇1

原标题:对新疆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30日

新疆地处边疆,在许多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存在差距。本文从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出发,以若干主要年份的数据为基础,探讨了新疆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缩小新疆与全国差距的对策。

一、主要年份新疆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与全国对比分析

(一)从生产总值看。新疆人均生产总值1978年为313元,1990年为1,713元,2000年为7,372元,2009年为19,942元,2010年为25,057元。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381元、1,644元、7,858元、25,608元和29,992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除1990年外,新疆的人均生产总值均低于全国水平。1978年与全国的差距仅为68元,2000年为486元,2009年为5,666元,2010年为4,935元。

(二)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看。新疆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78年为106元,1990年为595元,2000年为3,368元,2009年为13,181元,2010年为16,312元。而全国同期该指标分别为50元、389元、2,444元、16,830元和20,741元。数据显示,新疆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1978年、1990年和2000年分别高于全国水平56元、206元和924元,2009年和2010年则分别低于全国水平3,649元和4,429元。

(三)从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看

1、人均拥有的粮食。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303.0公斤,1990年为453.8公斤,2000年为446.2公斤,2009年为537.1公斤,2010年为530.1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319公斤、393.1公斤、366.1公斤、398.69公斤和409公斤。除1978年外,其他年份新疆人均拥有的粮食均高于全国水平。1990年高出60.7公斤,到2010年高出121.1公斤。

2、人均拥有的棉花。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4.5公斤,1990年为31.4公斤,2000年为82.8公斤,2009年为117.7公斤,2010年为114.2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2.3公斤、4.0公斤、3.5公斤、4.8公斤和4.5公斤。显然,1978年新疆该指标低于全国水平2.2公斤,其他年份新疆人均拥有的棉花则远远超过全国水平,1990年为全国水平的7.85倍,2,000年为全国水平的23.66倍,2009年为全国水平的24.52倍,2010年为全国水平的25.38倍。

3、人均拥有的油料。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8.5公斤,1990年为26.1公斤,2000年为33.2公斤,2009年为29.8公斤,2010年为30.7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5.5公斤、14.2公斤、23.4公斤、23.7公斤和24.2公斤。不难看出,在各个年份,新疆人均拥有的油料均高于全国水平。

4、人均拥有的猪、牛、羊肉。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7.9公斤,1990年为18.6公斤,2000年为42.4公斤,2009年为46.5公斤,2010年为48.6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9.1公斤、22.1公斤、37.6公斤、44.4公斤和45.8公斤。从以上数据看,1978年和1990年新疆该指标低于全国水平,其他三年则超过全国水平。

5、人均拥有的原煤。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884公斤,1990年为1,408公斤,2000年为1,546公斤,2009年为4,108公斤,2010年为4,575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650公斤、950公斤、1,100公斤、2,230公斤和2,420公斤。从数据看,新疆人均拥有的原煤在各个年份均高于全国水平,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1978年高于全国水平234公斤,1990年458公斤,2000年446公斤,2009年1,878公斤,2010年则进一步扩大为2,155公斤。

6、人均拥有的原油。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289公斤,1990年为466公斤,2000年为1,021公斤,2009年为1,171公斤,2010年为1,179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108.82公斤、121.84公斤、129.09公斤、142.33公斤和151.75公斤。从以上数据看,新疆人均拥有的原油在各个年份均高于全国水平,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1978年高于全国水平180.18公斤,1990年344.16公斤,2000年891.91公斤,2009年1,028.67公斤,2010年为1,027.25公斤。

7、人均发电量。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173千瓦小时,1990年为468千瓦小时,2000年为1,011千瓦小时,2009年为2,664千瓦小时,2010年为3,131千瓦小时。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268.36千瓦小时、547.22千瓦小时、1,073.62千瓦小时、2,790.07千瓦小时和3,144.77千瓦小时。

从以上七个指标看,新疆在人均拥有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原煤、原油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新疆人均发电量在各个年份均低于全国水平,但除2009年外,差距在缩小,1978年与全国的差距为95.36千瓦小时,1990的差距为79千瓦小时、2000年的差距为62.62千瓦小时,2009年的差距扩大为126.07千瓦小时,2010年又缩小为13.77千瓦小时。

(四)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新疆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年为179元,1990年为699元,2000年为2,066元,2009年为5,490元,2010年为5,104元。而同期全国水平分别为162元、726元、3,085元、9,942元和11,708元。除1978年外,全国水平均高于新疆,且差距在1990年为27元,2000年为1,019元,2009年为4,452元,2010年则进一步扩大为6,604元。

(五)从海关出口总额看。新疆人均海关出口总额1978年为0.8美元,1990年为23.2美元,2000年为66.5美元,2009年为644.6美元,2010年为789.3美元。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10.13美元、54.31美元、196.62美元、900.42美元和1,176.63美元。从以上主要年份看,全国水平均高于新疆。差距从1978年的9.33美元扩大为2010年的387.33美元。

(六)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看。新疆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78年为57元,1990年为746元,2000年为4,913元,2009年为14,129元,2010年为17,113元。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22元、623元、5,076元、19,541元和22,619元。显然,2000年以后,全国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开始超过新疆的水平,且差距在扩大,从2000年的163元扩大为2010年的5,506元。

二、缩小新疆与全国差距对策分析

(一)优化新疆产业结构。从以上分析数据看,新疆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新疆当地工业、服务业发展,并注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如新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如何使新疆的旅游业从全国的旅游景区中脱颖而出,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发挥新疆资源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新疆拥有诸多的资源优势,但必须要加强产品的深加工,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将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这样才能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如新疆人均棉花拥有量远远高于全国水平,但新疆对棉花的深加工能力却未达到先进水平。在前述主要年份,新疆人均拥有的原煤和人均拥有的原油均高于全国水平,但新疆人均发电量在各个年份均低于全国水平,这些都表明新疆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方面还需要花大力气才能使新疆的资源优势真正得以发挥。

(三)利用新疆地缘优势,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新疆与周边诸多国家接壤,具体来看,东北部与蒙古国毗邻,北部同俄罗斯联邦接壤,西北部及西部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西南部与阿富汗共和国、巴基斯坦共和国、印度共和国接界。要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展对外贸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口岸的逐步开放,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机会与挑战并存,周边国家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对贸易活动就会产生影响,因而要把握时机,在双赢的策略中开展对外贸易。

综上,通过新疆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与全国的对比,明确新疆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探索缩小差距的路径,这对新疆经济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篇2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具体实际

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尤其是其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全面、系统地反映社会再生产的规模、水平、增长速度、比例关系和经济效益.社会再生产的运动过程:剐受置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依据,只有掌握正确的社会再生产的理论,才能制订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把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具体反映出来,即把生产的基本条件、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过程,再生产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具体反映出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因此,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能够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毫无疑问,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确定统计指标的内容、口径和计算方法,才能体现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要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现象和过程各个方面的数,表现和数里关系

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社会再生产的主要过程,而且还要反映国民经济现象和过程所有方面的指标.因此,这个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是既能反映生产力,也能反映生产关系;:既能反映经济基础,也能反映上层建筑;既能反映社会经济状况,也能反映同社会生产、生活有关的自然环境状况等,然后按主次轻重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系统的指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必须研究各个指标的内在联系和主要的比例关系,进而才能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综合平衡统计指标体系。

(三)要从宏观角度出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和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调节和管理

设置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形成一套从宏观角度出发的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的经济统计指标休系。要做到这一点,其一,要有反映市场经济特点的多种指标;其二,要有适应国家加强宏观控制与调节的各种指标;其三,要有反映宏观经济效益的指标;其四,要有反映人民生活方面的指标,等等.另外,经济统计指标休系的设置还要考虑国家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需要,这个需要休现了统计的目的性.从宏观认识对象本身来讲,它有无数的标志,可以设计许许多多的指标来反映它,选择哪些指标来进行考核或进行观察,以哪个作为核心指标,怎样确定这些指标的口径、计算时间和计算方法,都要考虑国家管理经济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四)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确立后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又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作适当的补充或修改

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现象的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休系建立后,在一定时期内,它在涵义、范围、计算方法、不变价格等方面应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样便于积累资料和保证资料的可比性.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现行经济统计指标休系可能会出现不能完全满足客观要求的情况,因而对原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必须作适当补充或修改。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对原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必须做适当的修改与补充。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建立起来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着不完善、不配套、不衔接、不同步、不标准、不适用等诸多弊端,急需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综合配套性的改革,以剔除过时的、繁琐的、不切实际的、不科学的统计指标,补充和增加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的指标.

此外,建立科学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还必须对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及其经济效益作出综合的分析和评价,并使之合乎与国际统计资料对比的需要。

二当前我国要建立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既要区别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模式,同时也要区别于国外的模式.要在总结我国统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统计指标体系模式,即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模式及西方国家的模式。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模式的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有3部分指标:反映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情况的指标和反映人民生活条件的指标。其主要特点是既反映了社会生产领域,又反映了非生产领域,在结构上具有完整性;经济统计指标的总休构成了国民经济平衡表的内容.适合编制国民经济平衡表的要求。同时,该指标休系中的各种指标,特别是有关反映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及其结果的指标,是根据马克思的基本经济理论提出来的,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投人生产到社会产品和国民收人的最终使用。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统计指标休系模式主要是从经济,社会、科技等3个方面来反映整个社会及经济状况,在结构上是分散型的,其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为适应它们的“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而制定的。西方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主要是商品、资金、投资、劳务等基本经济活动的核算。因此,在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中,设置了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政府消费支出、个人消费支出、国内固定资产总投资、商品和劳务的出口以及其他有关各个指标。

我国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过去基本上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模式相类似,这跟50年代学习苏联,比较长的时间搞计划经济有关.我国的经济统计指标休系比较长时间受到原苏联模式的影响,甚至采用的编制技术和概念也是基于原苏联的实际。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人,我国经济统计工作者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和运用的经验基础上,吸取了原苏联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指标休系的一些长处,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SNA体系(国民帐号休系)的优点,对我国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逐步改进和完善,把如何建立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研究的重点。1978年以来,我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开始了作为全面市场改革组成部分的统计休系改革,目前正处于向国际上普遍采用的SNA体系的转变过渡阶段。我国统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种以联合国国民帐号休系(SNA)为基础的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上采用了1993年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但是,由于考虑到应保持我国国民核算资料的连续性和同实行MPS休系(物质产品核算休系)国家国民经济愧算资料的国际可比性,并考虑到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部门的应用习‘喷,因此,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1993年SNA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保留了传统体系的某些核算内容和方法。例如,1993年SNA把固定资产在生产中的使用费称为固定资本消耗,而我国现行的统计指标休系仍称固定资产的使用费用为固定资产折旧;又如1993年SNA建议可以采用两种价格为市场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产出价值,即基本价格和生产者价格,而我国现行的统计指标休系关于相应产出价值的估价只用了生产者价格,没有采用基本价格,等等.这说明我国现行的统计指标休系还受MPS休系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数据采集体系是在原有MPS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会计、税收等方面制度的改革正在深化,统计尚未完全从这个不断的改革进程中调整过来,目前还有许多如金融、外贸、价格等方面的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例如,目前所采用的价格还不是完全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必须尽快取消双轨价格,加快建立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自经济改革将某些产品引人市场机制以来,由于部分产品的价格由市场来确定,因而对价格统计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这就需要通过在各种市场上采集价格来编制扩大的城乡价格指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我国现行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予以相应的拓宽,使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真正成为衡量和管理日益市场化的经济发展的工具。

三根据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初步认为我国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可考虑由以下内容组成.

(一)反映社会再生产条件的指标体系

1.反映人口数量、构成和变动的指标体系

如人口数量;人口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迁人率、迁出率、净迁移率;人口总数预测、出生人数预测、死亡人数预测等指标.

2.反映劳动资源总量及其构成和变动的指标体系

如劳动力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构成;劳动资源的地区和部门分布;劳动资源增减;劳动力需要量和利用等指标。

3.反映自然资源的指标体系

如土地资源面积、森林总面积、森林覆盖率、木材蓄积量、矿产储量矿产能利用量、水力资源蕴藏量、水力资源有效利用率等指标。

4.国民财产统计指标体系

(l)固定资产数量、构成和利用指标体系.如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固定资产磨损率、固定资产利用程度、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房地产的开发与利用等指标。

(2)流动资产指标体系。如流动资产价值总量、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等指标.

5.金融资产统计指标体系

如金融资产总额、金融负债总额等指标.

6.投资统计指标体系

如国内投资总额、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额、国际投资额和投资结构分析、国际投资的利润和利润率等指标。

(二)反映社会产品生产成果的统计指标体系

1.社会产品产量的统计指标体系如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商品产值、商品率以及净产值、增加值等指标。

2.服务部门统计指标体系如社会劳务总值、社会劳务净值、社会劳务增加值等指标.了.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指标体系如国民(国内)生产总值、净值等指标.

(三)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品流通的统计指标体系

1.商品流转统计指标体系

如商品购进量、销售量、调拔量、库存量等指标.

2.货物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如货物货运量、周转量、周转期、运行密度等指标.

3.物资供梢统计指标体系

如物资供货量、进货量、消费量、库存量与库存总值、产品供货合同执行情况等指标。

4.由卜电统计指标体系

如邮电业务量、通讯网、邮路及电路、通讯水平等指标。

(四)反映社会产品成本的统计指标体系

如生产成本、完成成本、平均成本、机会成本、原材料费用指数、活劳动费用指数等.

(五)反映社会产品价格的统计指标体系

如收购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市场价格、生产价格、基本价格、均衡价格、商品平均价格、商品差价和比价、价格指数等指标。

(六)反映国民收入的统计指标体系

如国民收人生产额、使用额、积累基金、消费基金等指标。

(七)反映财政、信贷、金融、保险的统计指标体系

1.财政统计指标体系

如财政预算内(外)收人、财政预算内(外)支出、财政收人占国民收人的比重、基本建设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预算外预算内资金的比例等指标。

2.信货统计指标体系

如信贷资金来源、信贷资金运用、平均贷款余额、贷款周转速度等指标。

3.金融统计指标体系

如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率、金融市场的利率和汇率、证券价格、股票价格、证券益率、货币汇率指数、股票指数等指标.

4.保险统计指标体系

如保险种数、保险金额、保险费收人、赔款件数和金额等指标.

(八)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

如居民的收人水平、居民的消费水平、居民的消费构成及其变化、平均每人居住面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基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货币购买力指数、恩格尔函数、需求弹性系数等指标。

(九)反映对外经济的统计指标体系

1.对外贸易统计指标体系

如出口成交额、进口定货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对外贸易差额、进出口商品价格、进出口物量指数、进出口价格指数和贸易额指数、进出门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等。

2.国际收支统计指标体系

如国际收支经常往来项目、资本往来项目、储备增减变动额、顺差和逆差等指标。

(十)反映宏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1.反映生产方面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如社会总成本净产值率、社会总成本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物质消耗率、原材料(能源)节约额、能耗降低率、生产性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提高程度等指标。

2.反映流通方面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

如流通费用率、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流动资金占用率等指标。

3.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固定资产年平均报酬率、固定资产支付使用率等指标。

4.反映消费方面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如人均国民收人、人均消费资料等指标。

5.反映技术、信息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如技术、信息对国民收人增长速度的贡献、年技术进步速度、产品质量提高率、开发新产品带来的成本降低额与利润增加额、新产品利润占全部产品利润的比重、固定资产更新率等指标。

(十一)反映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统计指标体系

1.反映商品供需平衡统计指标体系

如本期商品可供量、本期商品实际供应量、本期有货币购买力的商品需求量、本期已实现的商品购买力、期末结余的商品购买力等指标。

2.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总过程统计指标体系

如国民经济活动条件的平衡、社会总产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国民收人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等指标。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篇3

1954年黑森州统计局第一次开展了“社会产品核算”,1957年首次在州的层面上了生产指标的成果。同时进行了州层面的生产指标和雇员总收入指标方面的方法论研究,县级的指标试点也开始着手进行。

20世纪60年代,统计部门进一步对分配指标消费使用核算和养老金收支指标的方法论进行了研究。1964年首次发表了针对1957年至1961年的州级GDP核算结果。1969年正式将州级核算命名为州级国民经济核算。

1972年巴登州统计局成为德国地区国民经济核算的领跑者,70年代中期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对GDP的核算,同时引进了投资核算、财产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和报废核算,并对核算的组织机构和任务进行了确认。1987年德国《统计法》肯定了地区国民经济核算的必要性和意义。

1990年12月在柏林召开了首届全德地区国民经济核算研讨会。20世纪90年代中期,统一后的德国,将原东德地区的州纳入地区国民经济核算的总体框架之下,很多州以州级统计法规的形式将地区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制度固定下来。20世纪90年代末期将州层面的国民经济核算和1995年制定的欧盟国民经济核算标准(ESVG1995)结合起来。

21世纪伊始,按照欧盟国民经济核算标准,首次出版了州层面的国民经济核算结果,并成立了州级国民经济核算的专门机构。

■ 实施方略――州际一致的数据来源和指标方法保证核算的科学性、独立性

德国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是由专门机构“州际国民经济核算组”负责组织实施的。在实施核算工作过程中有一致的数据来源和指标方法,有自上而下的核算程序。

州际国民经济核算组

每个州的统计局在州际国民经济核算组中都是具有表决权的成员。德国联邦统计局则是不具有表决权的成员,法兰克福市统计局作为德国城市的代表参加其中工作,欧盟统计局作为特约代表参加州际国民经济核算组的各种会议,巴登州统计局是州际国民经济核算组的主席和主持人,负责整合地区之间国民经济核算的各项事务和对外代表州际国民经济核算组。

数据来源和指标方法

地区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应该在协调一致的原则下展开,每个州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中,都要考虑到所有州在总体上和经济部门上的可比性。所有的州在全德范围内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必须强调数据来源和指标方法的一致性,以保证指标结果的高度可比性。由于所有的州都致力于方法论角度的协调一致,从而使得1995年引入欧盟国民经济核算标准时很容易顺利的过渡,并保证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性和独立性。同时,州以下的市和县也强调了国民经济核算在数据来源和指标方法上的一致性。

地区国民经济核算程序

德国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的过程并不是基于原始统计调查的,即并非从最小的基层单位层面汇总至州级数据和国家数据的,相反总是首先有联邦统计局的部级数据,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方法分解出各州的数据。通常欧盟国民经济核算标准推荐的两种分解方法用于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即自上而下的方法和自下而上的方法。按照自下而上的方法实施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首先要求具备最基本的详细的统计单位信息,然后按照自下而上的层级逐级汇总出州一级的数据,最后由州一级的数据汇总出全德的数据。自上而下的方法则恰恰相反,国家的总体数据被分解为各州的数据,但并不分解为某个具体单位数据。

■ 借鉴意义――地区生产、收入、分配、使用多角度核算经济状况

地区国民经济核算从生产、分配、收入、使用的循环角度反映地区经济全貌。

地区生产核算

地区生产核算的核心指标是GDP和总产出。总产出反映了经济部门的总成果,GDP则反映了各部门的新创价值。按上年或特定基年计算的可比价,GDP主要用来反映经济的增长。

地区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果是欧洲层面分配财政资金的依据。地区层面的人均GDP则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它对于联邦层面的财政平衡政策意义重大。GDP指标进一步派生出一系列重要指标:如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单位GDP的吨公里货运量,单位GDP的人公里客运量等。

在国内,有关经济增长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数据信息,对于各方面的政策制定意义巨大。以人均不变价格GDP表示的劳动生产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与资金的引进和投资方向的选择关系密切,同时也对择业、地区竞争力和税收产生影响。

地区收入核算

地区收入核算是地区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经常账户核算。核心指标有折旧、雇员报酬和营业盈余。收入核算揭示了在创造社会产品价值过程中,作为要素投入者的劳动和资本是如何获取相应收入的。收入形成指标也是分配核算的基础。作为雇员收入基本指标的收入总额和工资总额对于制定地区养老金标准和社会核算标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地区分配核算

作为地区国民经济核算重要组成部分的分配核算和收入形成核算紧密关联。它揭示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分配核算中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要素收入、原始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地区原始收入指标和地区总产出(或地区GDP)指标之间的比较,表明了报告期内产出、创造和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原始收入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反映了地区的收入结构,并且最终导致了由社会动机因素决定的再分配机制下的可支配收入指标。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篇4

一、国民经济统计概述

国民经济统计包括统计学方法、经济核算体系以及统计结果的应用和反馈。一方面,国民经济必须要满足国家经济整体性的要求,必须要从国家整体出发,形成对国家所有经济活动的核算体系,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必须要满足层次性的统计要求,其产生的每一组数据都必须要能够反映某一个层面、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的经济客观情况,数值必须要清晰、完整。国民经济统计必须要采用十分有效的统计方法,以确保统计的有效性、科学性,较为常用的方法为综合指标法、投入-产出法、账户平衡法以及数学模型法等等。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日益精密化,在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统计方式和分析方法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精准率也大大的提升。

国民经济统计作为一种宏观统计,它具有统计学的一般性特点,同时还具备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对象是十分系统的,国民经济统计是通过无数组指标所构建的各行各业、各种经济主体的若干个分支组成。然而,每一个分支之间又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其所组成的国民经济统计总和是一个系统的、有机的整体。

二是国民经济统计的数据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国民经济统计作为国家权威性的统计数据,它对社会生产实际和经济发展运行的指导功能是毋容置疑的。国民经济统计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通过总-分式的统计数据,从整体到局部来描述一个领域内的经济发展实践,这些数据能够针对该领域的经济的未来发展做出趋势判断。

二、国民经济统计对国民经济的具体反映

(一)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国民经济统计中有若干个统计指标,每一个指标对应着不同的统计对象以及经济现象,国民经济统计指标直接反映了统计时间内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状况,其分析的角度主要是从行业结构、国民人均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口结构等。这些分析产生的统计学分析数据又将会被利用并指导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从而构造出国民经济各方各面的发展趋势。例如在《20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明确指出,2015年年度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国民总收入673021亿元。

这一统计结果直接表明了第三产业增值速度十分迅猛,并且已经逐步超越了第二产业以及第二产业的总比重,成为了新时期国民经济的最为重要的发展内容,也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二)反映国民经济发展问题

国民经济统计能够反映具体地区、部门的经济发展问题,也能反映文化、 创新、 环保等产业方面的发展问题。例如《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明确指出2015年重庆市外资同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例下降10%,合同外资和新签订的外资项目同比增长了4.1%和2.6%。实际利用内资金额8530.13亿元,增长17.7%。截至2015年年底,累计有26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全年对外承包工程签订合同额13.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2%;完成营业额12.09亿美元,增长16.8%。

这一统计结果表明重庆市在2015年度地区的外资的主要构成方式已经有所转变,由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经济方式转变为了中外合资,这也将成为重庆市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向,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客观的去寻找外商投资下降的主要问题,并积极探究原因,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三、国民经济统计准确性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

国民经济统计的内容十分之丰富,所涉及到的数据也十分庞大,是一项极为庞大、复杂的统计工程。我国政府结构中设立了专门对统计部门,来负责对国民经济的统计工作,其主要职责就是按照科学合理对统计原则,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对国家经济发展允许对整体以及分部进行真实的、系统对统计,得到符合实际的、可靠对经济原始数据和统计数据。理论上来讲,统计部门应该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以保证统计工作的绝对独立,但基于我国的实际国家管理结构,统计工作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局限,致使在统计数据的逐层次的录入中受到了一些不真实数据的影响,造成了统计结果的不准确性,最终导致对统计结果的评价行为不切实际,继而影响到下一步的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深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监管不严,虽然我国政府制定了对国民经济统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在监管方面存在许多漏洞,致使许多部门在执行监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扰因素,地方政府为了突出政绩,存在一定的主动监管性失误现象。其二是统计体制存在较大的缺陷,许多统计学指标确立后,就需要基层统计人员各地走访、进行数据的调查、搜集,基础的调查工作常常存在浮于表面的现象,没有去深入追求和判定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其三则是统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许多工作都是在于多个部门交涉中完成,甚至这种交涉所占有的工作时间已经远远超出了统计工作本身,导致统计工作的仓促成型。

基于目前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加强统计管理刻不容缓。一方面,国家应该从管理体制上入手, 赋予统计部门独立行使统计职能的权力, 将现行的统计部门从由同级政府控制中分离出来,避免地方政府其他部门的干扰,实行中央垂直领导, 以便我们的统计数字真实、可靠。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法律监管,要监理专门的统计监督职能,避免统计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同时要加强立法和查处力度,对统计弄虚作假现象严惩不贷。最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入统计学人才以及提升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以提高统计质量,为政府提供真实可靠、具有绝对参考价值的统计数据,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篇5

我国的国民经济统计学当中,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是其必然包括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国民统计学以及国民经济的核算关系的内容。国民经济统计学与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站在五大核算系统的角度上来看,国民经济核算属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内容,相关学者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宗旨是及宏观统计之大成。其次,国民经济统计学必须要建立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否则将会无法很好的满足国民经济管理对统计的要求。

二、现代方法的统计化问题

对于国民经济的统计,主要是能够引入各种现代化的统计方法,在各个学术领域吸收相关的知识,以此来促进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发展,并且以此来使其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经济统计学的要求[1]。对于现代化方式的选择,不能够仅仅是模仿现代化的方式,必须要能够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研究,在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必须要重视应用理论的研究,这能够很好的利用现代化的方法将经济统计中的问题阐明,如此一来,现代方法也就属于统计化的内容了。要想使统计工作更好的完成就离不开对相应的统计指标的利用,但是目前对于指标的问题,其规定还不够明确,无法对其进行完整的探讨分析。指标是客观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反映,但是客观的现象是不断的变化的,因此,其指标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对于统计学的发展与研究,一定要能够对各项指标进行完整的确立,同时也要进行全面的解释,以此来满足国民经济统计的工作。

三、经济统计学的内容设计

(一)以社会再生产的环节来设计局限性

经济统计学,主要是按照再生产的基本环节进行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的,首先是对相应的社会产品进行生产统计,然后是对社会产品的流通性进行统计,尤其是要对其的分配以及使用进行明确的统计[2]。但是这种方式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主要的困难是难以对各个环节中的界限进行明确,以至于在价格方面以及金融统计的内容方面,无法对其进行定位,仅仅是按照再生产的环节进行安排,那么很多的内容是无法归纳到相应的学科体系中,这样只能将其归纳到相关的综合统计分析中,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导致这一模块中的内容越加的复杂与庞大。

(二)以国民经济核算系统位置的设计需要深究

近年来,很多的学者都是对国民经济核算的五大系统进行研究,并且以此来对经济统计学的内容进行设计[3]。首先是对国名经济的总量进行核算,其中包括资金流量、国际收支核算以及资产负债核算等,这样的安排会导致现代化的内容逐渐增多,但却也十分简单明了,能够满足宏观调控对于经济统计的要求。与此同时,这种核算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无法容纳一些国民经济中的动态统计内容。

(三)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与统计认识过程相互结合

要能够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与统计认识过程相互结合,根据近年来宏观经济管理对于统计的要求,要把其中的动态统计、结构统计以及相关的国际经济比较统计等内容进行全面的补充,将其相互结合,对于国民经济统计学来说,必须要能在量化的基础上反映出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的高度,对统计方式进行研究,不能够仅仅是局限于再生产的四大环节[4]。对于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的统计研究,必须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认识,其中主要是包含了国民自愿的统计、国民经济总量的统计、国民经济过程的统计、国民经济动态的统计、结构的统计、国民经济关系的统计、国民经济效益的统计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方面。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必须要坚持先存量统计,后流量统计的形式,在流量的统计中,主要是按照总量的指标进行统计,但是对于指标的统计,要能够遵循着先总量统计、然后再进行分部的统计,最后进行动态统计以及结构统计。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人们能够迅速掌握到国民经济运行的概论。

(四)结构设计是动态的以及相对的

通过相关学者对于经济统计的不断研究,可以发现,在经济统计的内容上,属于一个相对优化的问题,很多的专著中都是主要讲经济的存量统计,并且能够在进行经济存量统计时候,将其中的存量以及流量的关系进行全面的阐述[5]。一些学者则是先讲流通统计或者是分配统计,很多学者的阐述都是不相同的,并且内容的安排不是有序的,必须要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一些设计。

四、国民经济统计学中的内容

首先,是国民经济资源的统计,其中主要是包含了劳动力资源的统计、自然资源的统计以及国民财产资源的统计等,在国民经济运行的时候,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资源,这样才能够保证正常的生产活动,各项生产以及生活服务才能够得到有序的展开。其次,是对于国民经济总量的统计,主要是在一定的时期之中,通过对经济运行总量进行统计,能够使人们充分的掌握到相关的国民经济水平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其中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包含了生产、流通、分配以及使用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其中社会生产是主要的基础,生产成果则是国民经济统计学的核心内容。然后,对于国民经济的过程进行统计,主要是指能够在完整的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将一些若干项目运行的子过程进行统计,对其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国民经济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另外,是国民经济的动态统计,主要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数量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预测,尤其是对其中的动态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国民经济结构的统计也要进行分析,主要是对国民经济的内部组成进行分析。最后,还包含了国民经济关系的分析、国民经济效益的分析以及国民经济的核算分析等方面。

五、结语

国民经济的统计必须要能够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结构进行完整的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要能够不断的对其进行研究,从而选择出适当的方式使其能够适应新核算体系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力.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的回顾[J].内蒙古统计,2011,1(1):50-51.

[2]赵彦云.世界SNA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启示[J].北京统计,2012,2(2):60-65.

[3]孙中震.美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历程[J].上海统计,2010,3(1):30-31.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篇6

收稿日期:2011-03-10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CJGZ6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山东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证研究”(2011RKGB1017)

作者简介:朱启荣(1962-),男,安徽巢湖人,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十分迅速,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但是,我国经济基本上是一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投入大、产出少、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消耗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为此,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变到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这些提法与要求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一个较长的高速经济增长期。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新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为此,学术界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等进行了研究。刘春宇和闫泽武[1]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内容。崔立涛从经济增长质量、结构优化、科技投入、资源转化效率、环境影响、经济效率方面设计了评价经济发展方式类型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其构建的指标体系评价了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特点[2]。

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评价仅局限于我国个别省份的研究,至今尚没有人对近年来全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进行过评价;其次,已有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较少,而且又多集中于经济增长以及对资源与环境影响方面,而没有考虑改善民生等方面内容,因而,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丰富内涵;再次,缺少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本文将构建一套新的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标体系,对1990-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理论与决策参考。

二、 构建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标体系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定义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3]。据此,笔者从经济发展速度与稳定性、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影响、民生状况4个方面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将经济发展速度与稳定性、经济结构优化视为“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它与“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民生状况”一起构成了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的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相应的二级与三级评价指标(见表1)。其具体安排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一级指标包含“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平稳性”、“物价稳定性”、“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与“收入分配结构”7个二级指标,这些二级指标均只有1个三级指标,它们是“经济增长指数”、“前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比值”、“CPI指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中部与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比重”、“收入分配基尼系数”7个三级指标。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影响十分广泛,鉴于数据的可得性,笔者选择了“节约能源”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作为“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二级指标。其中,“节约能源”二级指标包含“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单位GDP能耗”2个三级指标,“环境保护”二级指标包含“单位GDP排放工业废气量”、“单位GDP排放废水量”与“单位GDP产生的固体废物”3个三级指标。“民生改善状况”一级指标包含“国民生活水平”、“国民享受教育程度”、“国民寿命”3个二级,其中,“国民生活水平”二级指标包含“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2个三级指标;“国民享受教育程度”与“国民寿命”这2个二级指标均只有1个三级指标,它们分别是“国民人均受教育年数”与“国民人均寿命”。

三、 研究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法

从上文构建的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该体系包含的评价指标较多,需要将这些众多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综合指标,由此来反映被评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整体情况,然后,通过纵向的比较,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综合指标评价方法普遍采用加权评估法,如常见的专家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由于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它们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叠,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指标的合成[4]。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避免专家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中评价者因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及个人偏好的差异影响[5]。因此,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较理想分析方法。本文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指标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指数,由此来反映历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情况。

(二)分析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影响因素的方法

以科斯和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6,7]。索洛提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新观点 ,揭示出技术进步的重要性[8]。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的定义扩展为人力资本投资,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9,10]。虽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更丰富的内涵,但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而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资源节约与环保等也有积极作用。因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此,笔者以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状况为自变量,以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为因变量,建立线性方程(1)。利用该线性方程,检验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影响。

Z=α0+α1Y1+α2Y2+α3y3+εi(1)

等式(1)中,Z为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Y1、Y2和Y3分别代表制度变量、技术进步变量与人力资本状况变量,α0是截距参数,α2与α2是相关系数,εi为随机变量。

四、 数据来源与加工

本文用于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的三级指标共有16个。其中,“经济增长速度”、“物价稳定程度”、“CPI指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国民受教育年限”与“居民平均寿命”分别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前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比值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前后两个年份经济增长指数计算得到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支出法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消费支出与GDP数值计算得到的。“中西部地区GDP比重”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中西部省(区、市)GDP数据与全国GDP数据计算得到的。“单位GDP能耗”与“单位GDP工业三废排放量”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GDP与用于生产的能源消耗以及工业“三废”排放量计算得到的。“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是依据农村与城镇居民按纯收入分组的户数占调查户比重计算得到的基尼系数平均值。用于实证分析的技术进步变量用时间序列表示,制度变量用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表示、人力资本状况用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表示,后面两个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为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本文对1990-2009年上述各变量的原始指标值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五、 实证分析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变化的评价

1.特征根及其贡献率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算得到表2中的特征根及其贡献率。由表2可以看出,变量相关矩阵中的最大4个特征根分别为9.818、2.838、1.283和1.183,它们的值都大于1,而且它们的综合信息贡献率为94.514%。这说明,前4个主成分能够包含原变量中的绝大多数信息,故选取前4个主成分进行进一步计算。

通过计算,得到表4中的1990-2009年各年的主成分得分,再根据表2中的各特征值贡献率,得到下列以上年度的综合汇总分值(即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计算公式。

Z=0.33118Z1+0.2947Z2+0.17702Z3+0.14214Z4(6)

将1990-2009年的各评价指标值分别代入公式(2)至(5),得到表4中的各年度主成分(Z1、Z2、 Z3 、Z4)得分系数,再将各年度主成分的得分系数代入公式(6),得到各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见表4中Z项)。

从表4和图1中的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以1998年为分水岭,此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为负值,之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为正。从变化情况看,1992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拐点,1990年和1991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不断降低,到1992年达到最低点,从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不断提升。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最小二乘法和1990-2009年自变量与因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对方程(1)进行估计,得到方程(7)。

Z=0.357+2.231Y1+1.807Y2+1.675Y3(7)

(-1.916) (1.862) (2.499) (3.712)

R2=0.892调整后的R2=0.887DW=2.012

方程(7)情况表明,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之间的正相关显著。这说明,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积极影响。

六、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除1990年和1992年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呈现不断提升趋势。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出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的实证研究还表明,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积极影响作用。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实现体制与机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当前,应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机制,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因此,需要加快价格、财政、税收、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利益导向机制。

第二,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1]。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引领经济结构优化最重要的驱动力。目前。我国在产业结构与产业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应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弥补和缩小这些差距。一方面能够促进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能够引领传统产业改造与优化升级,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克鲁格曼等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要素投入量的扩大,而全要素效率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低,这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12]。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提高要素生产率,而人力资本是全要素中的最重要要素之一,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能够促进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应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春宇,闫泽武.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研究,2010(6):40-41.

[2]崔立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博士论文,2008.

[3]侯文.对应用主成分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探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25(2):211-214.

[4]杨永恒,胡鞍钢,张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J].经济研究,2005(7):4-17.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单行本)[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NORTH D C.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8]SOLOW ROBERT.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9]LUCAS 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12(9):567-581.

[10]PAUL ROMER.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 (5):327-330.

[11]史晋川.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理论、历史、现实[J].浙江社会科学,2010(4):12-19.

[12]PAUL KRUGMAN.Myth of Asia’s Miracle[J].Foreign Affairs, 1994(10):102-117.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ZHU Qirong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篇7

Key words:Wuling ethnic areas;leading industry;definition and evaluation

主导产业所表现出的技术创新水平高、产业联动性强、增长速度快等特点,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结合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资本存量等因素,研究民族地区主导产业的界定和评判,对合理布局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集群,集聚科技力量和优秀人才,积累社会资本存量,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主导产业的涵义和武陵民族地区的产业特征

国外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相关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相关基准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选择基准,并提出通过发展主导产业来培养产业集群,发挥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 主导产业的涵义

最早提出“主导产业”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1960)。他指出,主导产业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内,具有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这个产业的增长率要高于国民经济总增长率,同时,对其他产业产生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按照不同部门的增长原因,罗斯托将产业部门分为主导增长部门、辅助增长部门和派生增长部门。在这些部门中,主导增长部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增长就是主导部门迅速扩大并带领辅助增长部门和派生增长部门增长的结果[1]。

经济学界对“主导产业”的一致认同的定义为,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呈现出快于其它产业的增长势头,正在或已经在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的或是主导的地位,能影响并带动国家和一个地区整个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具有区别其它产业的特征有:具有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的持续部门增长率;对其它部门乃至区域经济具有联动影响。

国内关于主导产业理论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1986年,国家科委设立国家软科学重点招标科研项目《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中国工程院李京文院士(1988)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概论》一书中,提出了产业结构的评价指标与指标体系[2],即从反映产业结构合目的性方面的指标体系金额反映产业结构与外部环境适应性的指标体系。

与此同时,张寿(1988)也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指标体系[3],主要从净产值率、技术进步速度、技术进步对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产业推动系数、需求收入弹性、出口依赖度、出口的生产诱发系数等八个方面来对主导产业进行评价。

之后,国家颁布实施了《九十年代产业政策纲要》,使得关于主导产业的研究和讨论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

我国学者对主导产业的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怎样确定主导产业,也就是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国内主导产业选择主要侧重于主导产业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根据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具有普遍性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然后再利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来确定主导产业。

2.武陵民族地区的产业特征

(1)独特性

独特稀缺的资源禀赋是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的自然基础,它既包括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也包括独特的经济发展环境与机遇[4]。这种特色产业的发展,既可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小断完善发展壮大自己,也可以依靠其他产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发展自己,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武陵民族地区恩施土家族自治州硒矿探明储量46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发现的独立硒矿床,被誉为“世界硒都”。这种独特的稀有资源,使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的硒矿资源成为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2) 地域性

特色产业的形成很多是因为在特性的地域内的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等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它不可以通过转移地域而异地求得发展[5]。例如,武陵民族地区湘西的凤凰古城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幽静的沱江,别致的吊脚楼,古色古香的黄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土家族分布广泛,凤凰古城的自然环境、历史和人文环境这种独特的地域性,使得这种模式没有在其他的地方复制成功。

3. 制约武陵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因素

(1)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这三个方面之间是互相关联的,其中,生态环境可持续是发展的基础,经济可持续是动力,社会可持续是发展的最终目的[6]。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要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包括当地的经济基础等社会资本的存量。因此,民族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追求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 )竞争实力不强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竞争是无法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市场竞争能优胜劣汰,促进产业的发展。民族地区大部分区域的产业相对封闭,竞争机制不完善。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大多是基于当地的比较优势,没有很强的竞争实力。因此,应完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机制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7]。

(3 )未彰显规模效应

武陵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品牌,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才能吸纳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4)创新水平不高

武陵民族地区的产业,大多是手工业和产品初加工产业。民族地区的产业普遍创新水平较低,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大部分产业均处于产业链的初级阶段,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使得产品的竞争力不不强[8]。

二、 武陵民族地区主导产业的界定及评判方法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充分调研武陵民族地区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武陵民族地区主导产业的界定及评判方法。

1 .界定武陵民族地区主导产业的指标体系

本文认为,武陵民族地区主导产业评价体系中,有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主导产业特征评价指标;主导产业区域比较优势评价指标;区域经济贡献指标[9]。其中,主导产业特征评价指标分为技术要素相对密度、规模效应系数、产业关联度、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四个二级指标,产业关联度又分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三级指标;主导产业区域比较优势评价指标分为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人均交通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等三个二级指标;区域经济贡献指标分为就业吸纳率、税收贡献率、增长率指标三个二级指标[10]。

2.主导产业评判指标体系

本节将上述指标体系中,针对各个指标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进行阐述。

(1) 主导产业特征评价指标

①技术要素相对密度.。技术要素相对密度主要用来衡量某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技术要素相对密度越高,产业技术层次越高,意味着其投入的技术含量越高,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容易被替代,竞争力也就越强。其计算公式为:

表示某产业的技术要素相对密度, 表示该产业科技人员人数, 表示该产业全部就业人数。

②规模效应系数。规模效应系数是用来衡量某产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性强的产业,进入壁垒高,来自潜在进入者的入侵威胁就小。

表示某产业的规模效应系数, 表示某产业大型企业平均利润率, 表示该产业全部企业平均利润率。

③产业关联度。产业关联度是指各产业间的相关系数。产业关联大的产业才能发挥较大的集群规模效应。

产业关联度可以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影响力系数是用来衡量一个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影响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此部门的发展对其他部门的发展就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影响力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表示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 表示该产业纵列逆矩阵系数平均值, 表示全部产业纵列逆矩阵系数平均值的平均。

感应度系数,是指本产业部门受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程度。感应度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表示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 表示该产业横行逆矩阵系数平均值, 表示全部产业横行逆矩阵系数平均值的平均。

④需求收入弹性。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符合需求结构发展方向的产业才具有竟争力。市场需求可以用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来衡量。

表示某产业的产品收入弹性系数, 表示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 表示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选择收入弹性系数高的产业。

(2)主导产业区位优势评价指标

某一产业的区位优势,主要取决与其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人均交通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等三个方面。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这一层次的指标描述主导产业领域内,区域经济主体应具备的相对优势。可具体化为 3 项指标。

①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是反映某产业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的指标。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 为 地区 产业 (部门) 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 为 地区与 产业 相关的自然资源的产量或储备量, 为 地区的总人数。 越大,将该产业选择作为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就越明显。

②人均交通覆盖率。由于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处于交通不发达地区,所以,本文认为交通覆盖率能一个地区是否具备触发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交通覆盖率是产业所在区域的铁路、公路等建设状况的指标(这里,我们忽略航线的里程),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区域的比较优势。人均交通覆盖率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 为 地区的人均交通覆盖率, 为 地区的铁路和公路的总里程; 为 地区的总人数。 越大,该地区培育主导产业并发展为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就越明显。

③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是从该产业的实际市场占有状况,来测度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该产业领域内相对于其他区域的相对优势。市场占有率的公式表示为:

表示某产业的市场占有率,本文以研究民族地区为主, 表示某产业在民族地区的销售额, 表示该产业内国家贸易总额。

(3) 区域经济贡献评价指标

该指标是评价主导产业对民族地区经济贡献的水平。民族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始终受到地区特殊经济社会条件的约束。因此,主导产业的选择中必须体现民族地区的实际。因此,本文提出,民族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中应考虑有较高的就业吸纳水平,较高的税收贡献系数和较强的增长作用率。

①就业吸纳率。就业吸纳率是衡量某一产业是否吸纳武陵民族地区丰富的劳动力的程度。以就业吸纳率为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有效地利用丰富的劳动力。

表示某产业就业吸纳率, 表示某产业年平均就业人数, 表示该产业总产值。

②税收贡献系数。税收贡献系数是衡量某一产业对民族地区税收贡献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表示 地区 产业的税收上交额, 表示 地区总税收。

③增长率指标。增长率指标所代表的是产业的生产发展速度、技术进步速度以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增长作用率指标反映某产业对区域农业的发展的贡献率及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增长作用率。其计算公式为:

表示某产业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率, 表示民族地区某产业增长的绝对额, 表示同期区域经济增长的绝对额,统计数据以年为单位。

3 .武陵民族地区主导产业的评判模型

由于武陵民族地区涉及的区域很广,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建立区域主导产业的评判模型。根据民族地区的产业特征,本文构建武陵民族地区主导产业的评判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 表示武陵民族地区的某个区域, 表示 地区 产业的综合得分, 表示民族地区产业指标体系的各级权重的系数矩阵,即:

表示所取得的数据的系数矩阵,即:

表示所采集的相关产业单个的原始数据。

通过对武陵民族地区的调研,将收集到的数据运用上述模型进行处理,计算得出结果 ,按照产业综合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序,排序靠前的产业,可以选择作为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成为产业集群。

三、实证研究:恩施州主导产业的选择

指标权重的确定。本文根据层次分析法中的排序原则和分标度方法,进行指标间重要性比较,并运用矩阵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为便于比较分析,本文在计算方法上做了部分改进。

在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中,我们采用重要性比较,例如,税收贡献率与税收贡献率同等重要,记0.5,税收贡献率比增长率指标重要,记为1,税收贡献率没有就业吸纳率重要,记为0。计算出来的权重系数如上表所示。

本文选取武陵民族地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选择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产业发展中,相对有优势的富硒茶产业、旅游业、烟草业、畜牧业、药材、蔬菜、魔芋等产业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调研,根据2008、2009年恩施州统计公报和2009年恩施州统计年鉴以及在网络上搜索到的数据对影响恩施州主导产业的各项因子进行计算得出下表:

根据分析的结果,恩施州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考虑重点培育富硒茶产业、旅游产业和魔芋产业等三大产业。

参考文献

[1] Rostow,W.W..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 Cambrid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2] 李京文.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3] 张寿.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变化[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88.

[4] 何伟军. 欠发达地区难以触发产业集群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与约束性条件分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3):71-76.

[5] 李良品,吴冬梅.武陵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铜仁地区为例 [J].铜仁学院学报,2008(1):95-100.

[6] 李文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内涵探析[J].2009(8):36-37.

[7] 何伟军.基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触发培育机理与政府作用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篇8

1.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

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指标及其体系,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所进行的计量;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进行的计量;对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所进行的计量等。广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它们相辅相成。分工协作,有机地组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狭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仅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试图通过系统地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更好地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统计描述。

1.2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

作为国民经济统计方法,国民经济核算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决策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能够有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国民经济核算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和方法把描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基本指标有机地组织起来,采用大量信息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计划、决策的确定和执行起着重要的咨询、服务与监督作用。其次,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关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系统数据,是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所需规划、计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有关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再次,国民经济核算是微观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对生产、消费和投资决策的需求增强,国民经济核算部门能否提供准确和丰富的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指标设置提出统一要求,国民经济核算使得这些经济统计在满足其要求的同时,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衔接,使整个经济统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两者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只是计算口径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索收入计算取得。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而后者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一般来说,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两者相差数额不大,除非某个国家在国外有大量的投资和大批劳动力,该国的同民生产总值可能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3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3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人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核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的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一进口一国内生产总值。

3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评析

3.1各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评价

以上3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而在统计学上。是允许出现一定范围内的统计误差的。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目前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种计算方法中采用收入法的国家较多,其实3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对目前由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等构成的体系应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方法库。国民经济核算乃至整个统计,除本身自成体系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体系外。对于经济研究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论。国民经济指标在各层次问、各部门间的数量关系透视了社会经济的各种关系。具体说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微观经济原理与宏观经济理论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系统地测算某一时期内一国(地区、部门)的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包括这些活动的结果,各种重要的总量指标及有关的组成要素。其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宏大的信息库或资料库。国民经济核算创立了一个基于大量经济分析水平之上的系统数据库,这些经济分析包括不同经济活动类型的分析、通货膨胀分析、经济结构分析、增长分析,特别是用于各国之间的比较。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篇9

一、引言

根据经济性质的不同,企业可以划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改革开放之初,国有企业在我国占绝对优势,起主导地位,但经营效率较低;民营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比较弱小,而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作为我国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企的改革创新、民企的发展壮大,外资企业(含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的经营优势正明显丧失。当前的中国经济,已形成国企、民企、外企三分天下的格局。

汕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对外依存度非常高,1997年一度达到173.36%。近几年随着民营企业的蓬勃兴起,汕头民营经济经营效率大幅提升。本文以汕头市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三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汕头国企、民企、外企(含独资和合资)三种不同经济性质企业经营效率进行比较研究,揭示经济转型时期这三类型企业的最突出特征。

二、汕头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效率指标体系对比研究

效率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站在企业的角度就是经营效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投入和产出关系,效率=产出/投入(或者效益=收益/成本)。在分析国企、民企、外企的经营效率时,围绕投入产出关系,本文选择了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利税率和资产负债率指标作为分析的基础。

为详细了解汕头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效率指标,本文以汕头市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统计年鉴为依据,在此基础上计算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三年外商投资企业、港澳资企业、国有和民营企业的主要经营效率指标,并进行对比研究。在口径选择上,国企部分我们用了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效率指标。而广义的民营企业范畴由于包括了集体、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股份有限和私营经济,为保持数据的可靠性我们选择了统计年鉴中的规模以上集体企业一栏数据作为民营经济效率指标的代表。

(一)汕头市历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营效率指标体系计算对比

通过对表1、表2和表3的数据对比研究,我们发现2008、2009和2010年不同经济性质企业的经营效率指标体系表现出一个基本相同的态势,那就是民营>港澳台>外商投资>国有控股。尤其是在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利税率五项指标上,民企都走在了港澳资、外商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前面,港澳资企业的经营效率明显大于合资企业。而资产负债率(%)指标港澳资企业明显高于国有和外商投资,表明在融资决策上独资企业股东有更高的通过负债经营提升经营效率的欲望。

(二)国有、外商、港澳资和民营企业历年经营指标体系的变化

通过对表4的分析对比,我们发现国有控股、外商、港澳资和私营企业历年各项经营指标体系都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每类型企业的纵向指标都比较平稳,基本处于稳中有升态势。这说明之前分析的民企>港澳台>外商投资>国有控股是一个相对值得可信的结果,是一个反映了一般发展趋势的数据。另外,从不同经济性质企业经营效率指标的上升幅度上,我们发现民营经济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2008、2009和2010年三年间,汕头的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出现负增长,而民营(私营)企业数量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增长率达到15.30%,民营经济呈现蓬勃发展趋势2。

(四)汕头历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前10排名所属类型

根据2009、2010和2011年汕头市统计年鉴(工业)分析整理后,我们发现2008、2009和2010年汕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前10排名中属于国有企业范畴的比例高达50%、50%和50%;民营企业占比分别为50%、30%和30%,外商投资企业占比分别是0、20%和20%。说明对汕头经济起重大影响的还是国有企业,其次是蓬勃兴起的民营经济。

三、结语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认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汕头最活跃的经济主体,将是汕头未来经济的最大增长点。不同经济性质企业的经营效率指标排名呈现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民营>独资>合资企业>国企;但国企在关系汕头民生的重大领域中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外企(包括合资和独资)在汕头近三年的经济发展中呈现稳定发展状态,经营效率明显低于汕头民营,在地方经济中的影响力明显落后于国企,而独资企业的经营效率又高于合资企业。

综上所述,当前国企、民企、外企(含独资和合资)三种不同经济性质企业呈现出明显特征,那就是国企强大的影响力、民企的高效率和外企(尤其是合资企业)经营效率明显低于民企的事实。

参考文献:

[1]何韧编著.财务报表分析.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9

[2]2009年汕头市统计年鉴(工业)部分

[3]2010年汕头市统计年鉴(工业)部分

[4]2011年汕头市统计年鉴(工业)部分

[5]王磊.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新财经.2010.11

[6]谢晓尧,邓柏涛.中外合资企业共同经营之检视.学术研究.2006.2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篇10

1953年,联合国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反映经济增长的主要综合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当时,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物质产品平衡体系,其度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为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虽然这两个指标在统计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同为度量国民经济在―段时间内相对变动的综合指标。既然发展就是经济增长,所以度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如广义上的国民收入指标(最具代表性的就是GNP),就自然成为度量发展的惟一指标。

二、发展与社会及环境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显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带来发展,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并没有使这些国家的贫困、失业和分配不公等问题得到解决。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取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并没有取得社会的普遍进步,反而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发展中国家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失败以及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危机都促使人们对发展概念进行认真的思考。这种背景下,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便成为发展这一概念在70年代的重要的特征。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必然导致社会的进步,贫困、就业、住房、教育等问题都在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70年代,发展的概念已不仅仅只是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的发展。

由于发展不再只是经济的增长,以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人作为度量发展的惟一指标遭到批评。为了弥补用国民收入指标作为度量发展的惟一指标的缺陷,更好地对发展水平进行度量,人们设法开始构造新的度量指标。一是提出放弃在国民经济计量指标范围内寻找度量发展的尺度,即不再用单一的货币化指标来度量发展,而是建立一个社会指标体系来度量发展的水平。社会指标体系运动始于美国,标志是1966年鲍尔编著的《社会指标》一书的发行。1978年,联合国了第―个关于社会指标的准则,准则集中地阐述了度量生活水平和影响生活水平的各种经济、社会因素方面的社会指标的概念。社会指标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人类生活条件和生活状况为中心,但各部分指标之间相互关系比较松散,缺乏内在的联系,因此,并没有成为―个完全令人满意的度量发展水平的方法。二是设法对原有的国民收入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进行调整,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度量发展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克服以上缺陷。经济净福利(NEW)和绿色国民生产总值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构造出来的以期能反映发展水平的新的经济计量学指标。经济净福利一个经调整过的经济计量指标,即在GNP的基础上加上闲暇时间、市场外的活动和公共服务设施,减去环境保护开支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损失。对于不存在市场价格的项目采用一些估算方法加以统计,如机会成本法和市场价格法等。但由于以上估算方法无法涵盖许多难以货币化的项目,再加上从把握社会状况的角度看,难以进行详细的评价,所以,用经济净福利来度量发展的水平并没有取得令人很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发展问题的国际比较,一些用以度量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数开始出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美国海外开发署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物质生活指数(PQLI,Physical Quality 0fLife Index)和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或叫人文发展指数(HDI,HumanDevelopmentIndex)。物质生活指数由3项指标构成,即成人识字率指数、婴儿死亡率指数和人口预期平均寿命指数。构造该综合指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仅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度量发展水平的不足。但是,由于含指标太少而没有涵盖发展及生活质量的诸多方面,因此遭到异议。人类发展指数度量人类发展的3个要素是人的健康长寿、获得知识的机会和过像样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人类发展指数的核心是描述人类的生活质量,表征这3个要素的具体指标是人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三、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环境与发展关系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人类开始认识到不能孤立地讨论环境问题,而应该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探讨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新的发展道路与模式。

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表了《世界保护战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的保护》一书,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加以明确提出。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了一个广泛传播的关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作为20世纪末出现的新概念,可持续发展已被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学术团体和公众所普遍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战略中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现有的经济指标、社会指标还是环境指标都无法单独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加以度量,因此如何度量可持续发展水平,引起世界各国、国际组织和研究者的关注。正如在《21世纪议程》中阐述的那样:“国民生产总值或个别资源或污染源的计算单位与常见指标已不能充分说明可持续能力。目前,用来评价不同的部门性的环境、人口、社会和发展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法尚未充分制定或应用。必须制订出可持续发展指标,以便为各级决策者提供坚的基础,并促进环境与发展体系一体化并可自我调节的可持续能力”。

加拿大首先提出,后由经合组织(OECD)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完善形成了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组织框架: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概

念模型(PSR),在PSR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加以扩充,形成了驱使力,(Drivingforce)-状态(Stare)-响应(Response)概念模型(DSR)。1996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提出了在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4大系统框架下应用DSR概念模型框架,同时结合《21世纪议程》各章节内容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并提出了一个具有142个指标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说明各国在此基础上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提出本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国家之一。1996年,英国推出了英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根据英国可持续发展4个主要目标:①必须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以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环境;②不可再生资源应被最优化利用;③可再生资源应被可持续地利用;④由于经济活动对环境承载能力所造成的损害以及对人群健康及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危害最小化,进一步分层划分出若干个重要问题(Issues),如在第一大目标内划分出:经济、交通运输、闲暇与旅游和对外贸易4个关键问题,对于每个关键问题选择度量它的关键指标(Keyindicators),如经济问题选取了GNP、经济结构、GNP的支出构成和个人储蓄、消费者支出、通货膨胀、就业率、政府的贷款与债务、治理污染的支出、婴儿死亡率和人均预弃寿命10个指标,指标体系共设置了118个指标。2004年,英国政府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完善,新的、主题为“保障未来”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战略的基础上,更侧重于立足国际和社会角度的、全新的、重视环境承载力的五项原则:在环境承载力内生活,确保社会强大、健康、公平,实现可持续性经济,推进良好的政务管理,利用安全可靠的科技成果。新战略确认了4个方面的重点: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气候变化和能源、自然资源及提升环境质量,建立可持续的社会和更加公平的世界。2005年英国政府正式了相对于1996年公布的指标体系指标数大为缩减的新的国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仅有68个指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也认识到自己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指标数目过于庞大的缺陷,提出应该构建高度整合的可持续发展指标,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三点:(1)探究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处于可持续发展本质联系的中心;(2)集中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便于决策者使用;(3)可作为早期预警系统的基础。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合作,提出了一个高度合并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目前国际上存在着不同的组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模型框架,包括PSR(或DSR)模型、以目标为基础的模型、问题和成分模型和整合模型。应该说,国际上对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经历了一个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我国学者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方面也开展了许多工作。“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课题组在上个世纪末提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分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及科技六大部分,该课题研究提出了应区分描述性与评价性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思路,并提出196个描述性指标。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提出了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包括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5大系统的指标组织概念框架,并在系统层下进一步划分出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该指标体系变量层包括45个指数,要素层包括219个指标,研究组应用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中国各省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系统评价,具有较大的影响。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篇11

浙江省国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人口4 500多万,人均耕地、水资源和能源等各种自然资源严重匮乏,“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综合指数”,仅高于天津市和上海市,居倒数第三名,但浙江省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等4项最能反映民营经济综合实力的指标已经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拥有漫长的大陆海岸线和众多优良的港口,有利于利用便利发达的海运促进交通运输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处于主要地位,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具有明显的区位条件优势和经济结构优势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以后,浙江民营经济经历了一个从开始起步到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发展历程,总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也逐步提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大趋势,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解决问题首先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本文拟从浙江省11个城市的工业发展水平的角度进行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个城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对11个城市的民营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提出初步建议。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在1978~2003年期间,全省生产总值从124亿元猛增到9 200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高出中国内地平均增幅近4个百分点,其中,2001~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比中国内地高出4.1个百分点,成为中国内地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人均生产总值从331元增加到19 730元,是中国内地平均水平的2.18倍,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已接近2 400美元;财政总收入从27亿元增加到1 468.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03年达到706.5亿元。2004年,浙江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初步核算,全省 GDP达到11 243亿元,比2003年增长14.3%,人均GDP为23 942元(2 893美元),增长13.5%。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为8 3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2005年生产总值13 470.26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居四望三”。总之,浙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序不断前移。

浙江省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归于省内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两倍于公有经济。按现行价格计算,1979~2003年浙江GDP增量中约55%的贡献份额来自于非公有制经济;在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9 200亿元中,非公有制增值为5 470亿元,占59.5%,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其中个私经济增加值4 790亿元,占52.1%,比上年上升5个百分点;2004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1243亿元,非公有制增值6 315亿元,占65%,比2003年上升了5.5个百分点。去年,全省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6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 700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占50%以上,外贸出口765亿美元中个私经济约占36%。今年以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平均每天增长235家和1 064户,持续保持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目前,全省有个体工商户176.9万户,私营企业38.6万家,个私企业注册资本金达6728.7亿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8.9%、108.4%和324%。目前,全省有个体工商户172.7万户,私营企业35.9万家,个私企业注册资本金达5 768.4亿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8.7%、100.8%和277.8%。

2.实证分析

2.1 主成分分析方法

2.1.1 主分成分析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例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F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1, F2)=0,则称F2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P个主成分。

2.1.2 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

其中a1i, a2i,……,api(i=1,……,m)为X的协方差阵Σ的特征值多对应的特征向量,ZX1, ZX2, ......, ZXp是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指标的量纲不同,所以在计算之前须先消除量纲的影响,而将原始数据标准化。A=(aij)p×m=(a1,a2,...am,),Rai=λiai,R为相关系数矩阵,λi、ai是相应的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λ1≥λ2≥...≥λp≥0。

2.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浙江省十一市工业企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我们选取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利润总额等指标作为主成分分析拟提取的变量。数据来源于1991年至2006年间共九年的《浙江省统计年鉴》。由于这一期间内,有关企业的经济性质划分的变化及其他原因,浙江省统计年鉴的企业分类和企业经济指标变化较大。因此,对于有些经济指标变化的年份数据,我们尽量做出调整。

2.3 浙江省十一市1991年工业企业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过程

以上是本文选取的1991年浙江省11个城市“其他经济类型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通过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Total Variance Explained,详见表3)可知,依据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提取1个主成分,m=1。从初始因子载荷矩阵(Component Matrix(a),详见表4)可得,固定资产原值年末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利税总额、工业总产值、工业净产值、城镇合作经营和城镇个体工业的工业总产值这几个指标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七个指标的信息。所以仅提取一个主成分是可以基本反映本文所选用的全部指标的信息,可以决定用这个新的变量来代替原来的十个变量。

为了得出主成分的表达式,需要用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以便得到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本文将利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Compute Variable过程和Descriptive Statistics过程计算,得到主成分的表达式为:(其中ZXi为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

从表6可以观察到,在1991~1993年这一发展阶段,浙江省东北部工业综合发展水平具有明显优势,西南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北部。在11个城市中,我们将其工业综合发展水平分为三个档次,即上游、中游、下游。通过观察可以得出,处于上游水平的四个城市分别为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和绍兴市,这些城市都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西南部城市无一入选。其中,杭州市综合发展水平稳居第一,宁波市次之,嘉兴市处于第3位,绍兴市较之湖州市以微弱的优势处于第4位;处于中游水平的城市分别为湖州市、温州市和台州市,其中湖州市发展水平高于温州市和台州市;处于下游水平的四个城市分别为金华市、舟山市、衢州市和丽水市,这四个城市全部位于浙江省西南地区,尤其以丽水市发展水平落后。

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大致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初始发展阶段、80年代中后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后的全面发展阶段。同整个浙江经济一样,90年代初期,浙江的民营经济即在全国确立了先发优势。但在浙江省内11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杭州市和宁波市分别利用国家政策优势和明显的区位优势,率先实现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两个经济体内部,民营经济的贡献率大约在33%左右,在对11个城市的10个工业企业主要指标进行分析,杭州市和宁波市的城镇合作经营和城镇个体工业的工业总产值、乡办工业的工业总产值、村及村以下办工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外商投资经济四项指标远远高于其他城市,这些指标对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强显示作用。而最为落后的衢州市和丽水市民营经济的贡献率不到20%,可见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一个地区的总体经济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表7可以观察到,1997~1999年11市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和嘉兴市稳居前四甲,同前一阶段比较,绍兴市发展势头迅猛,超过嘉兴市,处于第3位。温州市、台州市和湖州市处于中游发展水平,前两者发展水平已经超过湖州市。其他四市即金华市、衢州市、丽水市和舟山市经济发展水平位于下游,其中舟山市发展最为缓慢,名次下降3位,位列倒数第一,丽水市和衢州市排名各上升一位。

纵观11市在这一阶段的排名变化,主要归因于集体经济、私有经济、股份制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四项指标的变动,排名变化同这四个指标的变化呈相同方向变化。同时,浙江省的其他经济指标均有明显的上升,这同1997年十五大召开以来,省内的民营经济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及有利的政策导向,浙江民营经济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规模实力走强、外向拓展强劲的良好态势。浙江国税总收入年均增长18.41%,其中非国有经济税收年均增长20.59%,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年均增长31.10%。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7%,注册资本金年均增长30.6%,出货值年均增长72%,引进外资年均增长75.7%。

2.4.3 第三阶段:2003年至2005年11市经济发展状况

从表8可以观察到,2003年至2005年11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除杭州市、宁波市和绍兴市仍名列前三位,丽水市和舟山市分列倒数第一、第二以外,其他城市排名变化比较大。嘉兴市、温州市和台州市在第四、五、六位徘徊,分析统计资料,台州市经济发展速度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发展势头最为良好,必将跻身于11市中的上游水平。

通过对指标的统计分析,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浙江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促进了浙江经济的较快增长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一是民营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已占到全部从业人员的88.2%。1979~2002年全省新增就业人员1 063.6万人,其中民营经济增加从业人员908.88万人,占85.5%。二是民营经济成为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税收收入达到769.81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60.6 %。三是民营经济成为外贸直接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全省民营经济直接出口额达103.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2%,比1997年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如果加上民营企业经国有外贸公司渠道出口的部分,比重还要更高一些。四是民营经济投资成为全省投资需求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2004年全省民营经济投资完成额达2 974.5亿元,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68.8%。五是民营经济发展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农村居民为例,2004年与1997年相比,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1 496元增加到2 767元,占全年人均总收入的比重由34.7%上升到42.6%,2004年对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达73.8%,而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大部分是依靠民营经济发展得到的。总之,民营经济对浙江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

3.结 论

通过对浙江省11市工业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由分析结果侧面得出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选择等,以期对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3.1 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3.1.1 民营企业以量的扩张为主,散、小、低特征比较明显

2004年与1991年相比,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由100.3万户和1.1万家增至192.4万户和30.7万家,分别增长55.4%和26.3倍;从业人员由155.8和16.9万人增至346.6和477万人,分别增长79.9%和3.9倍;注册资金由40亿元和7.3亿元增至359.4亿元和2156.0亿元,分别增长8倍和294倍。但从个私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看,散、小、低特征比较明显。根据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库资料,全省工业独立核算法人单位数为154 789家,其中规模以上单位数(指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为18 626个,仅占12%,规模以下工业法人单位数占了88%。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生产的产品也以小商品多、大商品少,低档商品多、高档商品少,普通商品多、名牌商品少,生活消费类商品多、生产投资类商品少等粗放增长为特色。

3.1.2 民营企业进入多种产业领域,相对集中于工业领域

因为浙江改革领先,对民营企业进入的领域限制较少,因此浙江的民营企业进入的产业领域不断因改革而扩展。民营经济在其他地区的投资领域和经营范围,过去主要的是传统商业、饮食服务业。而在浙江,因为政策和立法的合理,民营企业进入的领域早已扩展到工业、种植业、服务业的各个领域,打破了过去只是为国有部门“拾遗补缺”的传统局面。近几年,民营企业占全市批发商业企业的80%以上,占零售企业和饮食企业的90%以上,工业生产型的民营企业增长迅速,目前约占民营企业总数的20%,每年的工业产值也占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的将近20%。

3.1.3 在行业分布上,民营经济开始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拓展

据统计,在浙江省40个工业行业中,民营经济在27个行业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在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领域已占主体地位。近几年,民营经济开始向重化工、基础设施、社会公用事业等领域迅速拓展。在广告业、咨询业和计算机服务业,民营经济数量近年均以成倍的速度增加;在产业布局上,出现了以专业化、规模化为特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电气机械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区,并带动了产业优化升级。

3.1.4 独特的民营企业文化,催生了职业经理人阶层。

浙江省民营企业文化是一种以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经营理念创新为主体的企业精神。这种创新精神使民营企业在组织管理上实现了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演变,在企业经营战略上实现了从片面追求产量与廉价竞争到注重品牌形象和质量信用的根本性转变。民营企业文化以独特的品味和凝聚力以及创新精神,造就了一批风险意识强、市场洞察力敏锐、敢于创新突破、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阶层。

3.2 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科技含量不高,特色产品偏少

民营经济选择的多为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除少数企业外,多选择技术要求不高且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样,一方面,本地民营经济的技术水平总体上低于发达地区经济水平,另一方面,企业缺乏长期固定的具有高新技术能力的人才,导致民营经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少、大路货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资源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粗放型产品多。民营企业同行业之间为抢夺市场,往往展开恶性竞争,导致特色产业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品牌不响。

3.2.2 企业制度形同虚设

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由于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或者有了管理制度也形同虚设,造成处理问题的时候总是"人治"化成分居多,使得该承担的责任没有人承担,该负责的事情没有人负责,有了成绩没有适当的奖励措施,有了问题无法找到责任人进行处罚,企业里的管理完全处于一种随意、松散的状态。可以说,企业本身的制度化管理层次,将决定团队文化与价值取向,并将影响到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约有10%的民企没有任何文字章程。有相当一部分民企有章程也有令不行,执法不严,奖惩制度不执行,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3.2.3 经营者自身素质不全面

民营企业中高素质的经营者是少数,大多数的经营者在政治觉悟、知识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养、法律意识及道德修养方面都存在不足。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主文化程度低,不注重学习,缺乏经营现代企业的知识;少数民营企业主的产业与权钱分不开,一些钻营者与一些腐败的官员相互勾结,侵吞国有资产,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再进行反复抵押融资操作,利用"滚雪球"的方式将巨额社会财富据为己有。这不仅践踏了社会公德和市场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基本价值,也直接危害到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安全。

3.2.4 行政管理不规范

一是行政审批不规范。一些办理前置审批的部门,审批标准不统一、条件不公开,期限无承诺、收费无依据,手续繁琐。二是执法行为不规范。个别部门存在对一般违章行为不择而诛、简单处罚现象;检查过多过滥,企业疲于应付,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三是行政服务不规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仍旧存在。

3.3 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3.3.1 制度建立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将是民营企业努力的方向。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组织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个体、私营企业正逐渐向有限责任公司转变。2005年,全国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达到213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数的79%,而私人合伙企业减少了4.86%,只有11.3万户。同时,私营股份有达到了限公司723户,同比增加了86.1%。截至2006年6月底,浙江省私营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有6 787户,其中私营企业集团有288户。这说明私营企业开始实现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浙江省民营企业初创时制度多为业主制,当企业面临更大发展时,其不利于吸收投资、不利于产权结构优化、不利于引进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弊端便暴露出来,而建立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正好可以克服上述不足。这样,家族式管理和经验型管理也将过渡到现代管理,管理创新成为企业管理的主旋律。同时,法制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契约和信誉水平进一步提高。

3.3.2 运行机制上,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培养、发挥民间专业市场的作用,全省市场成交总额已连续16年排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位,成为超亿元、超十亿元、超百亿元市场个数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的市场大省。并以此为载体,注重培育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课题组根据所有制结构、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发育情况、体制活力与外向程度四个方面,选取16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我国30个省市区市场化的进程进行了比较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0到2005年浙江省市场化水平均居全国第一位。

3.3.3 发展思路上打破意识形态上的传统思维定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实现两者优势互补。以切实可行的具体政策,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资、合作、兼并、收购、承包、租赁、托管等各种形式,广泛参与国有企业产权流动和资产重组,盘活国企存量资产,利用国企闲置设备,吸纳国企富余职工,与国有企业互补互助,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这不仅能够帮助国有企业渡过战略性调整的一时难关,更可以达到加快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目标。

3.3.4 服务方面,加强四项服务。一是加强创新服务。创新服务的重点是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开展技术创新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支持,推动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综合水平;积极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 二是加强信息服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解决中小企业信息闭塞难题,为中小企业及时提供各种发展信息。 三是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支持中介机构组织中小企业参与各种国际间展览、展销等活动,促进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四是人才服务方面,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在积极协助民营企业引进人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使人才既招得进更留得住。引导企业吸收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转变观念,强化人才意识,注重对人才的尊重、培养和激励,实现人才提升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上、下)[EB/OL].省略和省略.

[2]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浙江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作者简介]任勇(1963-),男,陕西榆林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篇12

公众幸福指数与经济社会发展

对幸福的测量涉及到不同学科。经济学以“理性人”为前提,认为幸福等同于最大效用。大卫·布兰奇劳尔和安德鲁·奥斯瓦尔德建立的幸福模型设定了幸福指数(主观满意度水平)是个人实际的效用或福利、实际收入、亲情及与个人相关的特性的函数。社会学则认为个体是以群体为中心的“社会人”,因此,应通过个人对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来计量幸福,侧重于对客观生活的主观认识(张进、马月婷,2007)。经济学测量的维度包涵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但可能忽略非理性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心理学量表中的维度仅是人们的最终心理感受结果,但未必能表达社会生活的具体方面对幸福感受的具体影响。社会学的“主观认知评价”强调个体的社会环境及其道德文化宗教等因素,但幸福感毕竟针对个体,是个体的主观反应(Cummins,R. A,2000)。

这些研究虽然提出的指标各有差异,但均将幸福指数定义于主观范畴。国内对幸福指数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核算的视角,以与GDP 体系相区别与对应,实际上即是将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总值及作为发展目标、考评手段的幸福评价体系模糊化处理,被视为广义上的“幸福指数”(邢占军、刘相,2008)。

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将幸福指数视为核算体系,不论其内涵如何,本质上即是国民幸福总值的范畴,即所谓的“广义幸福指数”、发展指数等,与国民生产总值一样可作为统计体系;二是幸福考评体系,以幸福或幸福指数作为政府及公共政策的目标,从政府绩效的角度,一般是上级政府考评下级政府的体系,包括组织体系和指标体系,可视为基于“幸福指数”的科学发展观之类的评价体系。

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各级会议上,幸福指数成为热门话题,如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并要求制定幸福广东的指标体系。在长三角地区,幸福指数的构建和幸福社会建设问题也受到非常多的关注。但是,人类对发展的追求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类生活中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也会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一个综合的指标,研究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追求进步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GDP 崇拜到幸福指数关怀是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政府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深切关心与关注。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更好地关注民生,关注国民幸福指数,提升国民幸福感。

GDP崇拜、幸福指数与政府施政目标

将国民幸福指数的追求与政府的施政目标挂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在因素来说,是政府自身对转变发展方式认识的提高;从外在因素来说,是民众幸福需求促使政府做出的一种回应。

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用GDP 指标考核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唯GDP 是从,搞GDP崇拜而不关心民生福祉,就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公众的幸福指数作为硬指标,摒弃GDP 至上的政绩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由重点关注经济数字转向关注公众的主观幸福感(郑方辉,2011)。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国对转变发展方式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从一味地追逐经济发展指标,转向关注人文社会环境指标。无论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是各地的“十二五”规划,都主动调低了经济发展速度。2012年,我国把经济发展速度调低到8%以下,把更多政策和资源投向民生,更加强调国民的幸福感受,这是政府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自觉,也是政府对施政目标认识的一大提高。

国际经验表明,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居民的幸福感提升对经济增长不敏感,而更多地关注成功与幸福。在各项政策制定过程中,为民众谋幸福、为民众提供优越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将成为政府工作所遵循的价值标准。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随着人们对于幸福指数的进一步认识,很多地区已经把幸福指数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政府施政目标的转变,基础是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幸福指数”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群众对生存状态的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保、安全、社会和谐等;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如居住、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状况等;对政治权利的满意度,如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等的落实情况。在设置考核指标时,应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把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指标纳入考核,使抽象的幸福具体化,形成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谢焕格,2011)。

幸福指数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公众幸福指数与民生发展需求

提升公众幸福指数体现了关注民生、推动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升居民以幸福指数为核心的生活质量,必须努力实现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实现人的发展权利相关的普遍需求,这就要求社会决策者坚持关注民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其实质是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如何让公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命题。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将“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主要规划之一,表明了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而多个地区在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具体规划建议时,增加了幸福指数的评价,其强调的主体内容便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体系。要解决好民生问题,就是要在提升民众幸福指数方面有所作为,而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则是政府提升民众幸福指数的重要着力点。

对于幸福指数的关注,强调的就是社会个体客观存在状态和主观心理体验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之一,因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集中反映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程度。一方面,由于地域、文化和个体体验等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的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感受会产生一定差异;另一方面,在对生活质量的基本要求上,又体现出一些共同的要求,即对健康、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条件的追求,对自我发展的追求。总之,对幸福指数进行科学地评价,同时从人民生活质量的范畴上拓展对幸福指数的理解,对于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我国各地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也增加了幸福指数评价。首先是希望发挥幸福指数在衡量社会进步发展中的重要功能,从而补充以往仅仅使用GDP等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作为衡量社会进步发展的做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大发展,而接下来的重点则应该是追求“国富”与实现“民强”并举。从单一的GDP评价到补充更具人性化的幸福指数评价,恰恰反映了我国社会整体发展观的转变,即从追求单一的经济发展观到坚持并践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何正欣,2011)。

对民生的关注,需要在政府绩效评价中得到明显体现。要在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置民生指标,并附以较高的权重。我国很多地方也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例如,广东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把“人民生活”列为一级指标,就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另外,民生幸福与否,没有人比民众自己更清楚,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观指标设计中也要涉及民生指标,让人民自己评价自己的民生幸福感。

(二)公众幸福指数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模式也出现了一定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把计划经济时期的全能型政府职能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限政府职能模式,说到底,就是要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从公民导向的逻辑源头来看,服务型政府必然为绩效型政府,评价政府绩效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以政府绩效来看待及评判发展有着现实意义,它为政府的理想职能、政府竞争的方向、政府变革等议题增添了具体的民间标准。要实现幸福指数发展的目标,政府首先要做好职能定位,按照公共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政府所扮演的角色理应是为民众提供更好服务的“守夜人”,就是要打造服务型政府。如何实现我国国民幸福的最大化,是政府公共管理最重要的职责。

幸福指数在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当中,也已经起到了一定作用。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省份,政府和民众对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也走在前沿。广东省政府引入了一些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价,并以此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课题组连续多年针对广东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121个县(市、区)两级地方政府开展政府整体绩效评价,将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运作成本、实现公众满意五个领域层,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指标体系强调又好又快,把环境保护、政府成本纳入导向层。

李桢业(2008)等人从城市居民综合福祉角度对沿海地区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反映居民幸福指数的指标看,我国沿海12省份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的居民享受了沿海地区最高的幸福指数。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其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福祉环境相对较为完善,从而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保持着国内的最高生活水准。其中,长三角的江浙,珠三角的广东与京津两市的居民幸福指数并无明显差距。海南、广西、福建等省份的居民基本生存环境较好,而人口密度适当,人均享有的公共资源较为充裕,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他们与三大经济圈居民之间的幸福指数差距。

目前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都把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作为公共政策的首要目标,但是这种缩小地区差距的目标,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收入差距方面,而应放在能够真实反映居民生活水准的基本生存环境和公共福祉环境方面。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发展并没有能够全力为民众谋求更多的福祉,只是给私人资本提供越来越大的利润空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公共投资管理的缺位,即公共投资不是致力于提高居民幸福指数,而是跟着某些政府官员走,而一些官员又跟着资本走,结果导致公共利益不断被私人资本侵蚀。如果能从预算制度上严格规定公共投资应该负担的各种福祉支出,确保各项居民福祉性投资的投入到位,那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变得更为完善,民众的幸福指数也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进,马月婷.主观幸福感概念、测量及其与工作效能变量的关系[J].中国软科学,2007(5)

2.Cummins,R.A.Obiective and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0(52)

3.邢占军,刘相.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幸福指数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郑方辉.幸福指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学术研究,2011(6)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篇13

如果说GDP、GNP、人均GDP、人均GNP是衡量国强、民富的重要指标,那么,幸福指数则是衡量国稳、民福的重要指标。GDP并不是评价一国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它不能提供大众福利状况的全部真实信息,不能反映民生状况,甚至可能以GDP增长的强势掩盖一个国家发展及社会变革方面的劣势。

另外,传统的GDP不能准确反映经济的增长,亦不能准确反映增长过程成本及财富分配。例如,近几年来,我们国家高增长的GDP构成中有一部分是属于国外投资者,准确地说,GDP增量中有一些是外国投资者的收益,繁荣但不很富裕。

由于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GDP是考核干部政绩的“硬指标”,GDP数字高,说明干部能力强,可能升迁;数字低,就被认为分管官员能力不行,不但升不了官,还可能被“末位淘汰”。因此,一些民众对GDP已经不太关心,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准的提高。之所以淡漠,无非就是有一些地方增长而无发展,公众并没有从GDP增长中享受福利;GDP仅仅成为官员政绩的体现,而不是百姓幸福指数的标志。

相对于GDP,以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最大的优点在于引导政府的公共政策应当从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转到追求建立并维系一个健康、公平、正义的宏观制度安排。

另外,幸福指数可以勾勒社会心理氛围的风貌,揭示人们需求结构的态势,透视社会运行机制的效能,反映社会整合程度的状况,从而为最急迫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导向和动力。以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的政策意义表现在: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感,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在确立工作目标时,应更优先地了解社会中哪些条件或因素与人民的生活满意程度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以便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措施和机制来减少、消除导致人民不满意或满意度较低的方面,从而促进人民幸福感受程度的不断提高。

再者,衡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为根本的标准是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民众的生存需求、是否能够为民众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是否坚持了社会发展目标上的以人为本。极富人性化色彩的幸福指数,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GDP指标的片面和不足,而且可以衡量社会的进步、发展与文明程度。为什么国民幸福指数不能够代替GDP?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统计部门推出国民幸福指数,其诉求无疑是美好的,但其不可能取代GDP的地位,操作的难度是很大的。

在笔者看来,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国家统计部门修复与重构原有的统计模式,扩展自己的职能范围,合乎情理,但倘若想覆盖一切,极为不易。事实上,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社会文化领域的现象纷纭而复杂,动辄将民生、民情、民意数据化和指标化,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幸福指数就是指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然而,对于幸福的理解涉及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这说明了社会心理体系的高度复杂性,而这种复杂的主观世界要用数量化的工具来加以测量和说明,无疑是对现代社会科学的局限性提出一个重大挑战。 转贴于

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