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笔记实用13篇

国民经济学笔记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 是早年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一个最具典型意义的文本,它直接、生动而又深刻地反映出了马克思从思辨形而上学的“茧壳”中不断挣脱出来并最终实现革命性突破的那一段复杂而曲折的思想历程。因而,对《手稿》文本进行一番深度剖解和阐释是必不可少而又意义重大的一项工作。在本文中,我无意于对《手稿》的哲学意蕴进行全方位式的概述,只是试图综合运用文本分析、语义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手稿》中“劳动(实践)”这一概念的语义和生成过程做一番深入解读,并以此为基点从一个侧面透视出《手稿》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

从文本结构上来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由三个笔记本(三个片段)组成。第一个笔记本一共有36页,第28至36页是空白,第1至16页被马克思并列划成三栏,分别标以“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的小标题,第17至21页只有“地租”这一部分,这三栏都是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著作的摘录和批判分析;而在第22到27页结尾处,不再按照原来的三个小标题排列,只写马克思本人的批判研究的成果,这一部分被出版者冠以“[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小标题。第二个笔记本仅遗存4页,是第40至43页,第1至39页已散失,这4页由出版者冠以“[私有财产的关系]”的标题。第三个笔记本有68页,最后23页是空白,开头两个部分是对第二个笔记本第36页和第39页的补充,由出版者分别冠以“[私有财产和劳动]”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标题;第三部分被出版者冠以“[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标题;第四部分被出版者加以“[私有财产和需要]”的标题。①从各部分内容来看,笔记本Ⅰ的前三部分即“工资”、“资本的利润 ”和“地租”主要是纯经济学式的摘录和分析;笔记本Ⅲ的第三部分即“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则是一种纯粹的哲学式摘录和分析;而这两者之间的部分即笔记本Ⅰ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笔记本Ⅱ的“私有财产的关系”,特别是笔记本Ⅲ中原本要补入笔记本Ⅱ的“私有财产和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则表现出一种经济学概念与哲学概念相互嫁接、经济学分析和哲学分析相互交融的明显倾向,可以被看作由经济学批判上升到哲学批判的“过渡区域”。这种划分方法在马克思的《序言》中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他把《手稿》的内容分为“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和“本著作的最后一章,即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两个部分,并强调了后者对于前者的必要性。[1] (P219-220)鉴于“劳动(实践)”是贯穿于整部手稿的一个概念,我们有必要简要勾勒一下在经济学和哲学双重语境中劳动概念的意义。

一、在笔记本Ⅰ,尤其是“工资”和“资本的利润”两部分中,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进行了批判继承,揭示出了劳动与资本的现实矛盾关系,凸现了经济学语境中“劳动”概念的现实内涵。第一,马克思分析了国民经济学“劳动”学说的理论矛盾:国民经济学的理论矛盾表现为理想型的理论与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即在理论上被设定为“财富”和“幸福”源泉的劳动,却在实际上是“有害的”、“招致灾难”的,只能导致劳动者的贫困、堕落与危机;国民经济学既肯定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产品在理论上只属于劳动者,但同时又全盘接受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劳动者的贫困。[1] (P230-232)进一步地,国民经济学的理论矛盾的症结在于它把劳动、劳动者,以至人仅仅理解为“抽象劳动”:“国民经济学抽象地把劳动看作物”。[1](P236)因而,它“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它“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工人,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 “把人类的最大部分归结为抽象劳动”。[1] (P232-233)第二,马克思指出国民经济学劳动学说的理论矛盾的根源在于: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丝毫不加怀疑和探究,仅仅把这种矛盾当作既成事实和客观规律接受和肯定下来,这一现实矛盾就是“劳动”与“资本”之间的。他指出,“资本、地租和劳动的分离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劳动产品为拥有资本的资本家所占有,同时,资本又是“积累的劳动”,是工人通过劳动不断生产和创造出来的;工人的生活需要取决于劳动雇佣和商品关系,而劳动雇佣却完全取决于资本和资本家,工人为了维持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必然要受到资本家的支配和奴役,“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不断奋力生产着自己的枷锁。总之,人的“活的劳动”必然要受到这一活动的异己产物“死的资本”的支配和奴役。[1] (P223-229)进一步地,他把“资本”界定为“对他人劳动产品的私有权”,“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同时,“资本是积蓄的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劳动的增加”不会导致劳动者的财富增加,只会导致“资本的增加”,即导致对人的劳动的异己和奴役力量的增加;从而,在理论上把握住了“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关系的现实内涵。[1] (P238-242)第三,与国民经济学从总体上缺乏对社会现实矛盾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处境的人文关怀不同,马克思把对劳动与资本的现实矛盾的理论思考最终引向了对现实社会中“人 ”的处境的深切反思与关怀。马克思指出,在现实条件下,“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人“沦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人变成抽象的活动和胃”;而“死的资本总是迈着同样的步子,并且对现实的个人活动漠不关心”。由此,他提出了工人现实斗争的目标:“工人不仅必须为物质的生活资料而斗争,而且必须为谋求工作,即为谋求实现自己的活动的可能性、 手段而斗争。” [1] (P227-229)由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发现,在马克思对“劳动”的经济学分析中,已经带入了哲学批判、道义批评以至人类解放理想等“人文诉求”,“异化”、“异化劳动”以至“类本质 ”等带有哲学人性论性质的概念已呼之欲出。

二、在笔记本Ⅰ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笔记本Ⅱ的残余部分和笔记本Ⅲ的“私有财产和劳动”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都是笔记本Ⅱ的补充材料) 等章节中,马克思实现了经济学语境与哲学语境的“双向生成”与“相互交融”,提出了“异化劳动”和“类本质”等一系列核心哲学概念。在笔记本Ⅰ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章的开头部分,马克思指出了国民经济学的学理局限即它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却没有说明这个事实本身,而且没有说明私有财产的产生过程和原因,不理解劳动、资本和地产三者分离的规律和原因,并由此提出探讨“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的理论目标。这就鲜明地体现出了他要求超越国民经济学的现象描述和事实研究,揭示“当前的经济事实”背后的“本质联系”、“规律”和“原因”的那种深刻的“哲学诉求”。[1](P266-267)由此,马克思开始了经济学讨论与哲学讨论之间的“双向生成”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步骤就是一系列“概念转换”与“话语嫁接”:第一,劳动的现实状态被理解为“异化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活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同时,资本被理解为“异化劳动”的产物,被理解为私有财产即“外化劳动”。[1] (P267-271,P277-280)第二,劳动本身被设定为人的“类生活”、“类本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劳动异化之本质也就被理解为“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1] (P272-276)第三,生产劳动之发展又被理解为扬弃异化、扬弃私有财产,实现人的本质之复归的共产主义解放途径的现实基础,被理解为“人”的现实的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1](P297-311)由此,马克思以“类本质”、“异化”等哲学概念为“理论对接点”来规定、限制、扩展和深化经济学语境中的“生产劳动”概念,将之直接与“人的本质的复归”、“人类的解放”和 “共产主义”等宏大主题相联系,从而逐步地把它从经验实证科学领域上升到高度抽象的“主体哲学”理论层次,上升到“人类解放”的现实关怀层面。

三、在笔记本Ⅲ“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章中,马克思把经济学语境中形成并逐步哲学化的“劳动”概念和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概念一起引入对黑格尔辩证法特别是“劳动(实践)”、“人”和“人的本质”等概念所进行的纯哲学式批判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拒斥了形而上学的主体哲学,初步形成了科学的“哲学式”劳动(实践)概念,体现了重建主体哲学的理论动机。

综合以上三个部分我们可以发现,《手稿》中,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在经济学语境和哲学语境之间“双向生成”的过程,经济学语境中的劳动概念和哲学语境中的劳动概念最终在“异化劳动”理论中实现了语义融合与概念对接。从文本来看,与劳动概念由经济学语境向哲学语境的生成过程相应,马克思还必须在纯哲学领域形成一个“劳动”概念来实现向经济学领域的生成过程,这个概念既要能够承接和统率由经济学语境中的劳动概念所带来的全部经验色彩、实证内涵和现实意义,又要能够在纯哲学领域担负其拒斥思辨形而上学的“人――主体”概念,同时重建新型主体哲学的理论任务。也就是说,马克思需要这样一个概念,它既可以借重于哲学思维的普遍性、本质性和终极性来消解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的片面、肤浅和人性关怀的缺位等弊病,又可以借重于国民经济学的实证性、经验性和科学性来拒斥思辨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征。《手稿》中所形成的劳动(实践)概念正是这样一个可以在哲学和经济学双重语境中“自由出入”,并都能占据各自核心地位的概念;它既可以被哲学思维抽象地把握住,又可以被经验科学实证地界定下来,②因而是一个非形而上学化的哲学概念。所以,它就被看作在哲学语境中最接近经验实证科学的一个概念,同时也就是最远离思辨形而上学的一个概念。进一步地,它也就很可能成为对思辨形而上学构成最大破坏力的一个哲学概念。总之,经济学和哲学双重语境中形成的劳动(实践)概念,既承载着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又蕴涵着深沉的人文价值关怀,鲜明地体现出了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的主体概念,重建实证的、经验的、科学的主体哲学,并以此为共产主义人类解放学说奠定哲学基础的理论动机。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2

基层党建工作一直是进贤县党建工作的重点和亮点,进贤县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开创了“党支部+项目部”的两个党建工作模式,优化阵地功能设施、村规民约、党务村务公开和“9+1”党代表常任制四个载体。

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把支部建在网络上,帮助群众就业、带动群众创业、助力群众发家致富是进贤县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据了解,目前进贤有三个行业协会党支部和一个行业协会党总支,通过它们将生产一线的党员凝聚在一起。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2个城市设立的流动党支部,将在外经商的流动党员联系在一起。通过行业协会党支部促进企业家和技术管理精英之间的互相学习、开展合作,通过流动党支部将流动党员人脉资源与家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串联,拓宽了发展思路,开发了业务关系。

基层党建工作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基层党组织来凝聚民心、反映民意、改善民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教授对进贤的基层党建工作表示赞许,尤其是两新组织党建——进贤县的行业协会党支部在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流动党支部更是进贤县强大的人才储备机构。她指出,要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学习平台,将流动党员组织好,通过党组织凝聚战斗力,推动进贤县乡镇企业做大做强,带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推动进贤县社会管理创新,通过基层党建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

“七个一”的经济函数

进贤县经济发展红火,递出了“七个一”的特色产业闪亮名片,即文化用品一支笔、医疗器械一根针、高空礼弹一盆花、食品加工一瓶酒、钢网架构一张网、特种水产一只蟹、特色种植一株茶。进贤县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就近解决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也为农村百姓谋得更多的创收渠道。

在进一步做大做强“七个一”的同时,进贤县重点聚焦医疗器械、文化用品及河蟹养殖产业,加快建设全国医疗器械生产营销基地、文化用品生产营销基地和以河蟹为重点、以军山湖为品牌的水产养殖基地。进贤县计划用3-5年时间,使医疗器械产值突破100亿、文化用品产值突破50亿元、河蟹产量和销售量突破500万公斤,在全国叫响“中国医疗器械之乡、中国毛笔之乡、中国河蟹之乡”的金字招牌。

经济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多是“幸福指数”提升的前提,调研组专家尧秋根对进贤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三点看法:定位战略非常准确、特色发展成效突出、发展措施注重创新。他指出,进贤县要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柱产业、主导行业和优势企业,同时要高度重视发展压力。当前,国际经济危机四伏,国内经济下降筑底,省域经济瓶颈凸显,县域经济困难重重,这些都是科学发展中必需考虑的问题。

“一支笔”的文化留香

进贤历史悠久、人文沉香、文化资源丰富,进贤县也充分运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大力度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在著名的华夏笔都、中国毛笔之乡、有1600多年制笔史的文港镇强力推进“一村、一街、一市、三馆”文化产业园建设。把千年古村周坊村打造成集历史展览、工艺展览和书画作品展览于一身的中国毛笔制作第一村。在“一街”的规划上,文港镇按照“前店后坊”模式,打造4000米长的文化精品集中展销长廊。另规划建设全国文房四宝交易中心,结合毛笔博物馆、钢笔展示馆和晏殊纪念馆,将文港打造成集文化用品生产制造、休闲体验、会展商务、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文化产业新城。

文港镇赵海金书记鼓励全镇毛笔手工作坊二次创业,打破原来的“一家一户”生产格局,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道路,打好文化牌,开拓出延伸产业链。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要坚持地域性和个性化发展方向。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程慧哲教授在考察中,对进贤县文化产业发展从高端化、个性化、科技化、工美化、规模化、多元化六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还就观察到的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对进贤文化事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建设性想法,建议进贤结合自身的“七个一”特色产业打造“北斗七星”文化广场的文化地标。

赴京上访零记录的秘诀

上访,是令很多地方政府头疼的事,进贤县围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的理念,探索出了一条“一二四五”工作法。

周一,进贤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领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县局专门接访、联合接访,各乡镇党委书记在本乡镇群众工作站专门接访,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并积极给予反馈和解决。周二县级领导下访,不仅走访挂点乡镇、挂点村,也走访挂点企业、挂点项目。周四由乡镇领导下访。周五回访、约访。

访贫困户,解决救济的问题;访户,解决诉求的问题;访示范户,解决发展的问题。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办证难、落户难等问题。近2000次的下访让进贤县领导到生产一线、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的困难、了解企业发展的困境。访到问题不是目的,一定要有反馈机制。县委书记王敏对此表示,他们所有的群众上访和干部下访都有记录,并且切实付诸实践去满足群众和企业的诉求,切实为他们解决最实际的困难。

据统计,今年以来,进贤县共化解积案100余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1000余个,赴京上访保持零记录,赴省访、到市访同比分别下降50%和62.1%;帮助企业化解难题200余件,推进各类项目500余个。

调研组李春苗教授将“一二四五”工作法定义为“创举”。他说,表面上看似简单的工作日安排,来自他们处理群众工作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无数次对“民情家访”活动成效规律的探索,只要各级领导干部实实在在为民办事,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而广开言路则可使政令通畅,将矛盾解决在基层,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和企业的“满意指数”,这就是进贤百姓赴京上访保持零记录的秘诀。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3

一、 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

与国外学者蓄意制造的所谓“晚年马克思”不同,我国绝大部分学者对马克思一生不同时期的思想发展脉络加以区分,是以整体马克思为基点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趋于清晰,但也凸现分歧。

如有学者对马克思晚年时间作出了大致界定,指出:就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来说,一般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以唯物史观理论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来说,它被分为早期的制定阶段;中期的《资本论》写作的唯物史观从假设变为科学的中期阶段;《资本论》之后的研究,可以说是马克思为这一历史观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的研究阶段,即晚年笔记,表现为《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和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有关文献。[1]

而另一些研究者则明确界定了马克思的晚年时间。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注重新的重大理论课题是以俄国为典型的、资本主义时代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问题。1870年12月底至1871年1月初,马克思以自己掌握的俄语直接研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俄国公社土地占有制的著作。可以说,这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又一新阶段——晚年时期的开始。[2]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是指1872—1883这12年。[3]还有学者认为,如将马克思的一生作若干个阶段的划分,那么从1873-1883年的最后10年,无疑是马克思生命的晚年时期。[4]

研究者们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是以他们所认为的马克思晚年思想的主旨为依据的,下文将详细探究这个问题。

二、 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的文本依据

随着马克思晚年手稿和书信文本的发掘和出版,我们已知马克思在其晚年期间有重要的著作和大量的书信和笔记手稿。大体看来,有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1877年开始围绕俄国问题所写的《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1881年《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及信稿(1881)、关于俄国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论著和官方发表的资料所作的笔记、札记;1882年与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写于1879-1882年期间、内容及其丰富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手稿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晚年主要思想的文本依据问题进行了探讨。

有些学者认为,研究马克思的晚年思想应考察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以及围绕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信稿和札记。[5][6]有的学者则指出,只有研究上述文本和《〈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才能对马克思晚年的理论研究作出合理判断;关于俄国社会问题的书信、序文、札记才是确切表明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新贡献的点睛之作,其基点应是马克思于1881年2月底至3月初用三周时间草就的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的一组信稿。[2]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四大笔记,即古代与东方社会笔记、研究西方社会主义道路的《哥达纲领批判》笔记、追溯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起源的世界历史笔记、关于俄国发展与东方社会主义道路的笔记,展现了晚年马克思的理论空间。[3]

然而,一些学者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文本依据存在简单化、片面撷取的问题。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检视国内马克思晚年思想方面的研究论著,却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论者都以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和一些书信(比如致俄国女革命家查苏里奇、《祖国纪事》编辑的信)为研究对象,而把一部篇幅巨大、反映马克思晚年思想重要动向的《历史学笔记》排挤出研究视野。……由于没能充分揭示马克思思想由中年向晚年过渡的复杂的动机与过程,特别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有内在规律的整体的事实,这些论点很难说是科学的、令人信服的。之所以导致这种状况,就是没有全面地把握马克思晚年丰富的思想资料。[7]这种倾向至今仍然存在。

三、 马克思晚年手稿和书信的写作缘由

马克思晚年文本的写作动机和目的是人们展开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在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中,有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鉴于马克巴晚年的多种笔记中多涉及到俄国、印度等东方国家和古代村社制度,于是就误以为马克思晚年在理论上出现了“困惑”,马克思对东方古代社会的研究,表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理论“行不通”了。有代表性的“困惑说”认为,马克思由对西方资本主义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解剖转向东方古代社会的研究,表明马克思对他以往发现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生了“困惑”。我国学者对马克思晚年书信和手稿的写作缘由经历了由“困惑说”、“复归论”、“转向论”到冷静和全面的分析,从由单一文本的研究导出结论到通过对综合文本的考察导出结论的过程,从而对马克思晚年手稿和书信的写作缘由的认识走向全面和深入。

对人类学笔记的写作缘由,研究者们有单一原因或多重原因两类看法。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学笔记的写作缘由是出于完善唯物史观理论的需要。如晚年马克思人类学研究的动因是为了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8][9]马克思进行人类学的研究,旨在全面而系统地总结、整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完整地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统一的总体进程。[5]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动因是马克思出于对俄国前途和命运等现实革命斗争问题的深切关怀,出于革命实践的需要。[10]而有些学者则持反对意见,认为马克思晚年从事的理论活动与所谓“革命实践需要”,并无直接联系,而是从属于马克思自己“弄清问题”、“探索新理论”的理论需要的。人类学笔记的写作意图应是探索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原始文化问题,并非直接来自于所谓“革命实践的需要”。[11]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学笔记的写作直接与《资本论》有关。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研究在其总体目的上从属于《资本论》创作。“人类学笔记”包含着马克思试图建立起与资本主义的狭义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和逻辑上紧密相联的完整的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学(从而完成广义经济学体系的建构)的愿望。[12]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正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和解决创作《资本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走向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的。马克思走向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是为了把自己的唯物史观建构成具有坚实的现实和历史基础的完整学说,成为涵盖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13]有些学者指出,晚年马克思转向人类学的研究,既是出于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需要,同时也是出于对现实革命斗争实践特别是对俄国前途问题的思考与探索;[4][14]若从更宽广的意义上来说,则是试图从文化的视角来统一东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各民族发展的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对历史之谜的文化求解,以破解历史之谜。[4]还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完成《资本论》第二卷的需要。其次,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也是为了健全和发展自己的唯物历史观的需要。再有一点就是,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也有健康方面的原因。[15][16]

对历史学笔记的写作缘由,学者们大致有两种观点。主流观点认为,《历史学笔记》的写作是为了完善唯物史观。如有学者认为,研究者通常倾向于认为马克思晚年的研究和研读笔记主要与《资本论》第二卷的写作有关的推想,不能解释他晚年研读和写作笔记的范围为何那样广泛。马克思写作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时,确实怀有一致的动机和思绪。马克思当时实际上是要从世界通史的广阔视野上,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统一性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关系,进行一次总体性的再探索,而这种探索的目的,仍如他此前在革命低潮时期从事的类似探索一样,是为了进一步检验和阐发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17]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以前是通过对资本主义这个迄今为止最为典型的社会形态的分析来得出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结论的。马克思更关心的是他的理论的诊释范围,更想把他一生所得引向长远与广阔,马克思晚年的学术活动并不是《资本论》研究与写作的中断,恰恰相反,是一种继续;但探索的动机就在于想把中年期通过对资本主义分析而得出的社会发展规律放到全部社会历史领域当中,去检验其普遍适应性。[7]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目前国内学术界流行的马克思晚年放弃或暂时搁置了《资本论》的写作而致力于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法,缺乏文本依据,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主观臆猜。马克思晚年的土地所有制研究是他经济学写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生前无法出版《资本论》第2、3卷的情况下,马克思系统研究了土地所有制问题。为了熟悉欧洲土地所有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而做的《历史学笔记》,只是马克思就特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所做的基础性工作,这比笼统地说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着重从不同的历史和国际条件的研究,探讨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发展的道路更符合马克思晚年研究的实际情况。[18]

此外,有些学者则把《人类学笔记》、围绕俄国问题所写的信稿及札记、《历史学笔记》的写作和《资本论》相联系从总体上考察,认为马克思晚年文本的写作是为了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形成唯物史观的“艺术整体”。[5]

四、 马克思晚年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理论主旨

研究者们根据已有材料作出了大致的概括。总体看来,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第一,马克思晚年通过对历史学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唯物史观。第二,马克思关于俄国问题的信件和札记中,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或理论。另外,还存在着一个争议颇大的问题,即有学者把马克思晚年思想概括为“东方社会发展理论”,[19]以区别于中年期所谓的“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笔者认为,这实质上把整体马克思思想一分为二,与西方某些学者蓄意制造的中、晚年马克思对立论殊途同归。

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的分歧点,主要在于对马克思晚年理论主旨或最重大理论贡献的认识。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主旨是唯物史观的完善和发展。如有学者指出,应根据马克思晚年理论研究的重心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花费的主要精力来确定马克思晚年笔记的主旨。《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如同《资本论》一样,都是对人类历史典型形态的实证研究,它们都服从一个重要的历史学的科学任务:实证地探讨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属于唯物史观的跨越理论的合理发展。历史跨越理论不是马克思晚年的新设想,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就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并对每个社会形态的跨越发展都一一通过实例进行了研究。《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涉及这一研究范围、被一些学者称之为“东方发展道路”的俄国农村公社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文献的主旨都属于历史唯物主义,都属于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理论的完善体系。[1][6][20]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通过《人类学笔记》的探索,研究了东方社会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实现了研究领域和视角的转换,由抽象转向具体,从特殊转向普遍,从西方而东方而全人类,真正清楚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13]也有些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笔记摘录的对象虽是人类学著作,但其理论目的却是为了完善革命的唯物史观,从国家和文明起源的角度论证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国家制度的存在的暂时性和灭亡的必然性。马克思晚年思想是一个视野开阔、涉猎极为广泛的思想整体,“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仅仅是马克思晚年理论视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探索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将马克思晚年理论主旨、主要理论贡献归结为“探索俄国等东方国家发展道路”问题,是没有根据的。[11][21]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是为了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需要,唯物史观一直是马克思思考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准则。马克思有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但是把马克思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新思想说成是“跨越论”并进而夸大为社会发展的“东方道路”,这种观点值得商榷。[16]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主旨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花大力气研究人类学材料和东方社会,主旨就是谋求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新的出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也主要是就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22]有的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主旨必定源于革命实践而绝非仅仅是理论研究上的需要。马克思晚年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就在于结合俄国的实际状况,充分利用人类学研究的相关成果,揭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新设想。[23]还有学者提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新贡献是俄国这样的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马克思晚年对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建立“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的社会主义这一东方社会在资本主义时代未来发展的特殊规律的发现,也不仅仅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深化,而是可以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伟大发现相并列的第三个伟大发现。[2]

五、 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学者们普遍关注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价值及多层面的意义,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阐发。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改变了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的东方各国期待西方资本主义的输入而实现社会革命的看法,达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与各个民族发展的特殊性高度统一的理解。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不仅为俄国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其他民族也有参照的意义。[4][13]马克思认为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态环境,因此就必须寻求适合自己个性的发展道路。即使在东方,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也应根据各国具体情况而走不同的道路。历史之谜随着晚年马克思对文化问题的研究而得到了破解,从而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普遍规律与各个民族发展的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应当高度评价晚年马克思的科学探索和理论贡献。[4]有的学者指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为东方落后国家的人民指明了避免遭受资本主义的苦难而走向共产主义的新路,即通过革命建立“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的社会主义而后向共产主义发展的新路。[2]也有学者认为,晚年马克思在探索俄国与东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道路时,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开了一道口子,逻辑上蕴涵着一种新的可能性:原先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与利用商品市场相结合的可能性,利用国际国内市场体系作为中介环节、以取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必要性,社会主义与商品市场在东方落后国家的相容性。晚年马克思的这一新思想、新观念,为列宁后期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东方落后国家要走向社会主义,就必须利用世界市场作为必要中介,这是“晚年马克思”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启迪。[3]

有的学者提出,如果只孤立地看待他的“人类学笔记”,或许它只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如果将它放到他的整个理论的有机体系中去考察,进而联系我们当今的社会实际;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中发掘出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得到更多的理论启示。认真研读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东方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问题、人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及当代学术研究等问题的思考与认识。[14]

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思想极其丰富,所撰写的“人类学笔记”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许多空白。尤其是史前理论,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内容,找到了私有制和阶级社会解体的逻辑,对亚细亚所有制形式最后的回答,为东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俄国有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丰富了唯物史观,蕴涵着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渐进性与突变性的辩证关系,为东方社会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4]

参考文献

[1]冯景源.“‘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学术争鸣的重要意义[J].东南学术,2006,(6).

[2]张凌云.也谈马克思晚年的理论贡献——兼与冯景源先生商榷[J].人文杂志,1996,(2).

[3]王东.“晚年马克思”新解[J].教学与研究,1996,(5).

[4]叶志坚.历史之谜的文化求解--晚年马克思思想论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9).

[5]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史(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6.

[6]冯景源.唯物史观理论基础再研究[J].新视野,2002,(6).

[7]聂锦芳.《历史学笔记》一部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马克思晚年的重要著述[J].哲学动态,1995,(6).

[8]鲁越等.马克思晚年的创造性探索——“人类学笔记”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9]陈玲玲.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转向[J].北京社会科学,1999,(2).

[10]杨适,田盛颐.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和我们今天[J].史学理论,1988,(2).

[11]王东,林锋.人类学笔记,还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初答叶志坚先生[J].东南学术,2005,(3).

[12]叶险明.〈资本论〉创作·经济学研究·“人类学笔记”[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3).

[13]陈纪莺,郑鹏程,黄汉江.从《资本论》到《人类学笔记》——马克思晚年思想探源[J].实事求是,1995,(2).

[14]廖杨.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转向及其现实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00,(1).

[15]陈维杰.再谈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原因[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2).

[16]姜涌.关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几点意见[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17]庞卓恒.从多样性探寻规律—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的启示[J].历史研究,1994,(2).

[18]鲁克俭.马克思晚年为什么要写作《历史学笔记》[J].理论前沿,2006,(6).

[19]江丹林.马克思晚年的反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20]冯景源.关于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研究的几个问题[J].求索,1994,(6).

[21]王东,林锋.“人类学笔记”,还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为马克思晚年笔记正名[J].哲学研究,2004,(2).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4

广州一次购买北汽福田30辆混合动力客车,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混合动力客车采购运营的最大订单”,其新闻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人民日报消息的导语,突出的是福田人开发新能源客车的主导思想。这篇报道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本报北京10月9日电 “新能源汽车如果仅仅是在实验室、车展上展示,在路上见不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还是达不到,国家的倡导也就落不到实处。”北汽福田汽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赵景光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福田汽车一直致力于以市场为导向的节能减排实践,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上已取得明显成效。

通常人们认为:导语,应该把最具新闻性的新闻要素提炼出来。从这段导语的写法看,还可以有另一种写法:那就是把新闻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重要意义,突出在导语里。

记者都知道新闻的5要素――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为什么;也大都知道,为强调被报道事件的新闻性,应该把某些新闻要素写进导语里。这个意识是对的。没有新闻要素的导语肯定不是好的新闻导语;而如果把5个要素都挤在新闻导语里,导语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在一条消息的导语里,应该强调哪些要素,取决于记者对新闻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传播意义的判断及选择。从人民日报的这条消息的写法上看,记者在导语里强调的不是北汽福田做了什么事,而是他们为什么要做――切实将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落到实处。显然记者认为,更应该突出的,是北汽福田人做这件事的指导思想。

节能减排,是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大主题。它是关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这个主题远比一笔订单、一笔生意要大得多。由于记者抓住了节能减排这个大主题,这条消息的分量大大加重了。如果单纯报道一个30辆客车的订单,充其量也就是经济新闻版面上的一条简讯。

众所周知:没有事件的新闻不是新闻。事件,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人民日报记者的这条消息并没有忽略事件本身。其高明之处在于,报道将事件本身放在了“背景”的位置,使事件成为重大主题的论据和证明。在第二自然段里,记者才正面介绍了广州购买福田混合动力客车的事情。接下来的几段,记者叙述了福田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减排以及性能稳定的事实。这些内容,也是消息中不可或缺的。

人民日报这条消息的写法表明:虽然说事件是新闻报道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事件就必须是报道的重点。某些新闻事件的意义如果没有被记者发掘和报道出来,这个新闻事件可能就没有被报道的价值。新闻,简单地说,就是告诉读者一件事,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称职的记者,你不能光简单地告诉读者一件事就完了,还应该告诉读者:这件事意味着什么。而后者,常常比你报道的那件事更为重要。

笔者以为,在“经济新闻”的这个大门类里面,更多的是非事件性新闻。即使是一些“事件性”新闻,其影响力和轰动效应也远没有“社会新闻”中的那些事件更大。因而无论在报纸编辑的眼里还是在读者的心目中,经济新闻都常常不被重视。然而事实上,经济建设中的每一点成就,都可能是社会前进的脚步。所以,任何轻视经济新闻的认识,都是不正确的。如何报道好经济类新闻?如何让经济类新闻得到读者、首先是得到编辑的重视?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像人民日报的记者这样:把新闻事件的重要意义突出出来。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5

《金色笔记》 中包括一个独立小说《自由女性》和女主人公安娜的五本笔记,其中四本分别记录其作家生活、政治生活、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后一本“金色笔记”是安娜对人生的总结。

一、文化价值差异的冲击

安娜早期生活的非洲殖民地上存在着黑人与白人隐性对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文化碰撞交织,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白人又带来了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特殊的时代背景营造出存在主义的氛围,使得本身就迷茫混乱的人们更加迷失了方向,他们郁郁寡欢而不得志。信仰的缺乏使得人们失去了生存的方向,精神上的创伤慢慢蔓延开来。生活环境危机四伏,人们怀着更加警觉的心情审视各式各样的文化价值,这也直接推动了非洲殖民地上一群看似狂热的共产主义者的理想追求。

二、后战争时期的混乱现状

《金色笔记》发生在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前后,无辜民众的鲜血和民不聊生的经济没能将人们警醒,大型武器的研制、冷战的持续都给人们的生存笼罩上阴影,世纪末日仿佛将要来临。我们通过蓝色笔记中安娜关于战争的剪报便可以了解到动荡的社会带给人们的不安,战争意向的闪回安和恶梦的重复给幸存者们带来无尽的创伤。安娜用这种方式强迫自己一次又一次得到记住战争带来的创伤,也使读者了解到彼时触目惊心的现状。

三、男权社会的性别歧视

在以二元对立为核心的菲勒斯中心主义的影响下,无论是传统女性还是“自由女性”都无法获得平等的对待。长期以来男性是世界的主宰,人们习惯用男性的视角和标准来衡量一切。而女性则是依附主体存在的“他者”。传统的价值观念决定了大多数女性的宿命是与家庭、孩子捆绑在一起,她们长期以来依附于男性,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更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即使是作品中的自由女性也无法完全脱离男性而存在,她们在历史和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潜意识都无法真正摆脱对男人的依赖和情感需要。这就造成了女性在情感、家庭等方面的创伤。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均与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资本家为扩张势力范围、挖掘更大财富价值。“中非和南非的物质繁荣是可感知的,每一个人都会一下子变得有钱。”开辟非洲殖民地,战争的爆发给本土人民和殖民地人们都带来了无法补救的伤害。白人殖民者在非洲殖民地宣讲反对种族歧视,支持种族之间的平等,但却从真正的尊重黑人,而是不断地压榨、利用当地人民。在英国本土,大资本家和商人手握大量的财富,却没有真正的施于当地人民,人们的劳动价值被剥削,为了生存不得不拼命工作。物质和经济的压力更使得人们的创伤雪上加霜。

五、结语

《金色笔记》是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之一,带有自传性质的创伤书写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到她的内心世界,为我们更好地分析多丽丝・莱辛的其他作品提供了便利。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创伤症状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惨烈的战争、腐朽的制度和淡薄的家庭情感等对人类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伤害。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多丽丝・莱辛结合自身的经历描写小人物的创伤症状,给人们以警示作用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治疗,为人们有意识地降低创伤的再次发生提供了可能。

⒖嘉南祝

[1]王健会.“创伤”理论与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以亚裔男性研究为视角[J].外国文学,2010(2):69.

[2]郑素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37).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6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历史课本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和历史事件太多,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浩瀚复杂的历史知识中,既要遵循科学的记忆规律,记住一定的历史史实,又要有别于初中“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既要有教材知识,又要有渊博的课外知识;既要会研读教材,熟读材料,更要学会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整合信息进一步解答题目。因此,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历史线索的能力和方法尤为重要。

一、恰当分类,理清历史发展思路

学习中国古代史,要了解奴隶社会的全过程,我们可以依时间为线索。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线索:形成期(夏)――发展期(商)――鼎盛期(西周)――瓦解期(春秋),其余为非基本线索。学习我国的隋唐史,首先,把握宏观阶段特征。政治上,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从民族关系来看,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从对外关系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从科技领域看,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然后,全面把握具体内容。(1)政治方面: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隋的统一,使社会秩序安定下来,隋朝开创并沿用前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府兵制对唐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唐分为唐前期和唐后期。前期政治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后期政治腐败,酿成安史之乱,盛唐从此而衰。(2)经济方面:隋朝继续实行均田制并开始实行租庸调制,经济曾一度繁荣,为唐的经济繁荣打下基础。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后来我国南北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受安史之乱影响,两税法也没有能使经济复苏。(3)民族关系方面:隋朝的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朝的统治者实行更加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族人民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4)对外关系方面:唐朝时,我国经济和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交通相对发达,政策开放,同亚、欧国家的交往频繁,不仅推动了唐朝社会、文化的繁荣,更增加了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情感。

二、运用时间轴线,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时间轴线,是指一条用以揭示时间顺序的类似于数学上数轴的轴线。因为时间具有唯一性,它总是沿着单向前进,一去不复返,所以时间可以运用数轴来表示。教学上,引导学生运用时间轴线,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总线索。例如,我们要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总线索,可在时间轴线上,抓住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1949年、1978年六个重要年代,并分析这六个重要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必然性,就可以知道我国的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两半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同样,要理清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线索,可以在时间轴线上抓住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3500年、476年、1640年、1917年、20世纪90年代初,这六个重要年代及重大历史事件,就可以知道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样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

三、引导学生整理所学历史知识

整理历史是把学过的历史知识按一定的历史规律进行筛选、重组或再编码。整理历史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进行条理思维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1)引导学生整理中做好课堂笔记。俗话说“三天不生”,整理笔记是学好历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以突出每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又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巩固知识。然而,要提高课堂笔记的利用率,就有必要对学生课堂上所做的笔记进行指导。由于受时间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学生做笔记主要就是照抄教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而按自己的思路去做笔记就很少了。另外,完全按自己的思路去做,时间上也不允许。此外,学习过的内容,自己有新的认识再去整理,就越能揭示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要求学生课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笔记以加强记忆。(2)指导学生编制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大事年表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把重大历史事件排列起来的实用型记事表。它以年代为“经”,以重大历史大事为“纬”,突出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实质上是对重要历史事件按一定序列重组或再编码的过程。因而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把握历史知识,掌握历史规律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上方法只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之谈,广大一线教师都应注重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使之养成勤于动脑、惯于动手、善于总结、乐于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7

学习要求

备注

1月

1、四中全会内容

2、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3、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4、学习领会新年贺词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2月

1、《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2、学习领会关于脱贫工作的重要论述

3、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

4、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3月

1、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2、学习疫情防控先进人物事迹

3、学习疫情防控知识

4、学习网络安全法,抵制网络谣言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4月

1、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相关论述

2、行风建设党课学习

3、学习新修订的《宪法》内容

4、学习新党章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5月

1、《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

2、学习秸秆禁烧文件精神

3、观看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4、重温“五四”百年青春寄语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6月

1、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课学习

3、学习领会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的重要论述

4、学习《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7月

1、中国共产党党史

2、学习领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党99周年的讲话精神

3、学习扫黑除恶相关文件精神

4、观看反映革命斗争史的影片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8月

1、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3、学习领会关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精神

4、学习领会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9月

1、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学习领会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3、学习领会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

4、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10月

1、学习党章

2、学习领会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3、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

4、学习建国71周年讲话精神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11月

1、《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2、学习领会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3、学习领会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论述

4、学习廉政教育通报的典型案例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12月

1、学习五中全会精神

2、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条例》

3、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

4、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集中学习或自学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8

顾颉刚(1893年~1980年),中国著名的古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地理学及民俗学的开创者。他在中国史学界取得的辉煌成就即在不断地读书、积累、思考、实践过程中沉淀升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日亟,顾颉刚一方面积极呼吁读书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责任,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宣传、教育兴国等实践活动唤醒中国民众抗日救亡的民族意识。本文拟通过归纳总结“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顾颉刚史学阅读类型的选择及其特点,分析其史学阅读研究与时代互动的关系,试图揭示抗战时期顾颉刚的史学阅读与实践具有强烈的国族观与抗战动员色彩。

1史学阅读的类型

顾颉刚一生治学的目标即“对于战国、秦、汉时代学说之批判”,始终重视对《尚书》《诗经》《史记》《左传》《论语》《孟子》《墨子》等典籍名著的阅读与研究[1]。考辨式的史学阅读与研究手法,常见于顾颉刚的读书笔记,“疑古辨伪”的精神贯穿其整个史学研究生涯。但不同历史时期因各方面原因,顾颉刚史学阅读的重点有所不同。日本侵华战争大环境下,民族危机愈来愈严重,顾颉刚史学研究的重点逐渐向关注救亡图存转变,其阅读也主要围绕该主题展开。“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作为历史研究者的顾颉刚感到自身有唤醒中国民众认识祖国疆域及中华民族历史的责任,开始对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展开系统性研究。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他将研究重点倾向探索边疆地理与民族演进史。因而,该时期顾颉刚多选读古地理之书,或与古地理内容相关的典籍杂记。通过研读《史记》《禹贡》《汉书》《王制》《河图》等史书典籍及《南北史补志•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元丰九域志》等地方志书,考察中国古代地名演变、州际边界、疆域面积及各地历史地理沿革和风俗习惯变迁。通过对诸多史地类书籍的阅读和比较,顾颉刚认为《禹贡》是中国古代记载地理沿革材料最古老最完整的典籍,而研究自然地理最优者可以《山海经》为代表[2]。

该时期顾颉刚史学阅读与研究促进了人们对祖国疆域及民族历史的认识,唤起了人们对祖国抗战现状的关注。与此同时,顾颉刚为完成《三皇考》和《两汉州制考》的写作,需要考察古代名物制度的演变历程。因此,该时期顾颉刚阅读类型的选择也多关照诸如《管子》《周礼》《仪礼》《汉书》及有关名物制度内容的典籍。通过阅读,考察并梳理三皇五帝名称的渊源、地方行政区划及地方制度、等级秩序及民间婚丧祭祀等礼仪制度、土地制度和地方财政等经济制度以及地方官制等系列名物制度的演变。其中,顾颉刚读《管子》五十七篇《度地》时,发现其中记载的行政区划对里、术、州、都等地方区域命名的根据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容[3],与《周礼》中对轨、里、练、乡、帅等的区分与命名存在划分上的差异,不知孰为事实[4]。发现史事记载的矛盾与冲突后,便搜集更多的原始资料对其进行考辨。在考察古代名物制度演变过程的同时,顾颉刚还坚持以疑古辨伪的精神对其中的记载进行辨伪。抗战时期顾颉刚着重研读经史典籍与史事辨伪工作,期间所做的读书笔记,往往两三天即可写毕一册。全面抗战爆发后,顾颉刚顺应内迁大局,服从人事调动,常常辗转于西北、西南地区执教,无法再作系统的研究,主要以实地考察代替史料阅读与研究。读书时间既有所减少,因而读书笔记多有间断,或一两年才完成一册,那段时期的读书笔记中多流露出对日本侵略者的怨愤之情[5]。

2史学阅读的热情

顾颉刚不仅热爱读书,且善用脑力,主张看书必定要有所思,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将所思所想写入读书笔记中,以此加强记忆,积累史学研究素材。顾颉刚读书时喜欢思考问题,走到哪里,总要一路看,一路想,但苦于“记忆力不好”,便不得不一路做笔记[6]。读到有意思之处,常把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随手标注于书中,“逢到书端上写不下,便写入笔记簿里”。为此,顾颉刚养成了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记得多,作文章时便如行云流水般自如,引用材料也可信手拈来,人们往往因此惊异于他强大的记忆力。为此,顾颉刚解释道:“只缘个人习性乐于遇事注意,而此腕又不厌烦,一登于册,随手可稽,予盖以抄写代其记忆者也。”[7]乐于“遇事注意”,即善于留心观察、肯深入思索,“此腕又不厌烦”即随时勤翻书勤做笔记,积累史料。顾潮、顾洪在回忆父亲时,指出其治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勤动脑、勤动笔,提到顾颉刚常说的一句话“遍地都是黄金,只怕你不去捡,随处都是学问,只怕你不去想”,即强调勤学善思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无论是阅读、教学抑或整理古籍、研究学问,顾颉刚往往能从旁人看来认为微不足道之处发现问题,并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即便是日常见闻,凡是觉得有用者,也都收入读书笔记中[8]。

留意记录书籍内外的各种见闻,勤于思考,便能从无问题处发现问题,这是顾颉刚与一般学者不一样之处,也是他之所以能在中国史学界创造辉煌的原因之一。顾颉刚追求专心读书治学的生活,时常为自己能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而欣喜,也为忙于人事应酬或因战乱干扰荒疏了读书而感到惋惜[9]。他身兼多职,常被繁忙公务缠身,即便如此也不愿舍弃阅读,故致夜间常难以入寐[10]。为此,他自己也曾说“我这喜欢记录的天性,是无论何时都抑不下去的”[11]。自古以来,热爱做读书笔记并以此作为自己及后人学术研究资源的学者,为数甚多,但顾颉刚的读书笔记不仅详而且勤,可以说除了在旅途中,甚至与朋友们在公园茶聚,也往往手不释卷[12]。即便是上门拜访朋友又恰逢主人不在,便在等候之余利用时间阅读做笔记。一天未能读书便觉得这一天是白活了[13]。在日本侵华的“社会动荡最甚之日,又当经济压迫最酷之时”,顾颉刚仍坚持读书,并感到“能写一点笔记,已属千难万难”[14]。读书对于为学者而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15]。读书和笔记之于顾颉刚,犹如空气阳光之于生命,须臾不能相离[16]。直到其生命的最后一天,都还在坚持读书。顾颉刚逝世后,人们翻看其留下的日记,发现其中还记录着他许多计划撰写的论著和未完成的读书计划。顾颉刚读书治学最反对死读书,最恶附会权威,若子女或学生在读书时能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形成自己新的见解,无论对错与否,他必定大加鼓励[17]。反之,若遇到只会照搬前人观点而毫无主见的学生,必定给予严厉批评。

顾颉刚在《寒假读书记》首页上写道:“余读书最恶附会,又最恶胸无所见,作吠声之犬。而古今书籍犯此非鲜,每怫然有所非议,苟自见于同辈,或将笑我为狂。……吾今有宏愿在,他日读书通博,必举一切附会、一切影响皆揭破之,使无遁形,庶几为学术书籍人心世道之豸。”[18]这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主张,即顾颉刚一生读书治学所坚持的原则与宗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顾颉刚在燕京大学执教,便要求学生要“彻底破除”迷信权威的英雄思想,养成勤学善思、多做读书笔记的习惯[19]。王钟翰在回忆顾颉刚授课的情景时说:“顾先生在课堂上所书写的内容,全是他自己平日读书心得的笔记,许多问题都是我们平日置信不疑,或视为当然的事,现在突然被顾先生提了出来,大家先是惊愕,继之是兴趣盎然,思之再三,终是佩服”[20]。学生们甚为赞叹顾颉刚善于发现问题的阅读能力及敢于打破权威的治学思想,对书本内容要以理解为主,不可全信,并要学会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21]。不仅不迷信历史,且勤于考证,辨别真伪,这就是古史辨学派的治学原则,也是学术研究者所应持有的基本观点。顾颉刚嗜书如命的习性感染了周围的人。顾湲回忆父亲时称:“买书是爸爸最大的私人开销,见到好书,无论多贵,哪怕一点点凑钱,他也要设法买下来。家中经济并不宽裕,又一次,妈妈曾背着他卖掉一些古书。他发觉了便勃然大怒,一定要跑到中国书店把书追回来。爸爸这种嗜书如命的脾气传给了我们,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现在,若有一个月未去书店,便觉得对它不起。”[22]顾颉刚爱读书爱买书的习惯不仅终身坚持着,还影响着顾家兄妹,买书成为一种家庭传统。

3史学阅读的追求

顾颉刚不是一个“塞耳不闻天下事,埋头死读圣贤书”的学者[23]。其一生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五卅惨案、抗日战争等备受外国侵略的屈辱历史,亲身体验过民族危亡的困顿。因而,顾颉刚在坚持读书与治学的同时,能够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中国抗战宣传及文化教育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用自身的实践行动践行了蔡元培“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的至理名言。读书不忘救国,学者应以为政济世为己任。抗日战争爆发后,顾颉刚便意识到只有发动民众的力量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这成为顾颉刚运用通俗文化的方式宣传和动员民众参与抗战的重要途径。东北沦陷后,顾颉刚疾呼“当此国家多难之日,吾辈书生,报国有心,而力学为逮,窃愿竭驽钝之资,为救亡图存之举”[24]。指出读书人虽能力有限,但只要能想方设法参与抗战,即能为抗日救亡做出一定的贡献。“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十四年间,民众教育和边疆工作两件大事占据了顾颉刚的心。顾颉刚在辗转各地考察、研究过程中,认识到要真正挽救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首先要发挥读书人的作用,鼓励青年们要“到民间去”,进行抗战文化宣传,创办抗战刊物,“把自己的脊梁竖起来”[25],唤醒民众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他不但大力呼吁青年学者们积极投身前线文化教育事业,并且用实际行动履行自己关于民众抗战动员的主张。

民众教育方面,顾颉刚为当时中国民众无法深刻认识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倍感忧心,意识到要救中国非全国民众一致觉悟不可。他在群众中进行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与教育活动,借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创办三户书社,以表达对外来侵略抵抗到底的决心。书社创办几个月后,由于薪金停止扣用,经费来源断绝,日寇及政府当局对书社活动的干扰破坏,社员的抗日情绪有所衰落,但顾颉刚以“不做则已,一做则越来越有劲”的性情,索性将燕大抗日会的事业变成他私人的事业,“竭力挺了下去,除了自己贴钱以外,再在外面募捐”[26]。三户书社在资金短缺、日寇打压、国民政府查办的艰难环境中,顽强地宣传抗日救亡。后来顾颉刚将三户书社的范围扩大,并将其改名为通俗读物编刊社。抗日战争期间,顾颉刚写了大量通俗文字,印成宣传抗战知识的小册子,广泛流行于大后方民间社会。据日人小仓芳彦统计,从三户书社起到1940年结束为止,“顾颉刚发起组织通俗读物编刊社,采用鼓词,小调(民歌)一类的形式,把抵御外侮的故事编成通俗说唱,致力于抗日宣传工作……其间刊行的通俗读物,有六百种,共计五千万册”[27]。编刊社刊发的通俗读物吸引了当时民众的极大关注,为推进国家抗战宣传具有重大意义。边疆工作方面,顾颉刚以其历史地理学者的爱国激情,教导学习历史的学人们潜心边疆的地史研究。在燕京大学及北京大学执教期间,顾颉刚开设“中国古代地理沿革”课程,创办《禹贡半月刊》,“中国的神圣领土不容侵犯”是当时《禹贡》的中心思想。《禹贡半月刊》的创办,标志着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诞生。半月刊的《发刊词》正是顾颉刚在日本帝国主义进逼平津,把我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得非常高”的时刻下写出来的[28]。

在西北、西南工作及考察期间,顾颉刚募集资金创办《边疆丛书》,刊印多种西北边疆的地史珍籍,传播濒亡的文献,唤醒边士保卫祖国疆土的笃念[29]。联合《新亚细亚》《康藏前锋》《蒙藏月刊》等边疆刊物,刊发边疆史事,激起海内外同胞之爱国热忱,共同谋求巩固边疆之策,保卫国土[30]。1938年,顾颉刚在《益世报》开辟副刊《边疆周刊》,周刊的办刊宗旨是要使一般民众获得对于祖国边疆的基本认识,要使学者们时刻不忘中国的民族史和疆域史,更要促进边疆人民和内地同胞合作开发的民族运动,并共同抵御野心国家的侵略。顾颉刚不仅以读书治学的方式关怀民族命运,并以教书育人、创办刊物的途径传播中国边疆地理与民族演进的历史知识,在文化领域宣传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激发边疆人民的民族意识,促进边疆各族人民与汉族的民族凝聚力。顾颉刚不仅仅是一个埋首于故纸堆中的所谓“书斋里的学者”,更应是一个怀有深切民族关怀的知识分子[31]。全面抗战爆发后,顾颉刚走出书斋,远赴西北边陲,遍访甘肃中南部各县实地考察,利用通俗知识进行抗日文化宣传,发展教育事业。

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一套发展甘肃教育的计划。他在抗战时期为民众教育和边疆工作所做的努力,对促进地方开发和民族团结及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特别的贡献。顾颉刚一生读书无数,著述颇丰。留给世人的读书笔记及日记反映了他在抗战时期仍坚持读书,并不忘担负起一代学人的救国责任,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学、民间文化、边疆史地加强中国民众关于疆土及中华民族历史的认识。以创办抗战刊物进行民众教育及边疆工作等文化宣传战略唤醒中国民众的国家意识,呼唤民众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战时期顾颉刚史学阅读及抗战文化宣传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顾颉刚的史学研究具有浓厚的抗战服务意识,其史学阅读也围绕该主题进行,凸显出强烈的国族观与抗战动员色彩。

参考文献

[1][5][9][16][18]顾颉刚.顾颉刚全集•顾颉刚读书笔记(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前言.

[2][3][4]顾颉刚.顾颉刚全集•顾颉刚读书笔记(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1:569-570,454,454-455.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9

小商品大产业

一年可为每个地球人造一支笔

3月4日,汽车刚入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镇境内,一块硕大的灯箱广告映入眼帘:“欢迎来到中国制笔第一镇。”公路两侧,挂着各种招牌的制笔厂不断扑面而来。很多普通小楼,远看是住宅,近看才发现房前还挂着一块招牌:某某制笔厂。

陪同采访的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小程,给我们揭开了“制笔之乡”的传奇:1977年,杭州圆珠笔厂一对职工夫妇到分水镇探望当知青的孩子时,偶然发现当地用做柴火烧的小毛竹竿很适合做圆珠笔杆。在他们的提议下,儒桥村办起了第一家制笔厂。

如今,分水制笔已从最初一家一户的零星小作坊,逐步发展为遍地开花的“块状经济”。截至2007年底,制笔企业达到600多家,配套企业300多家,制笔机6000多台,产销各类塑料笔达到65亿支,实现销售产值28亿元。

分水很多制笔厂报价0.50元的圆珠笔,每支毛利仅几分钱。据说,早些年很多外地官员到分水镇考察,当他们听说每支笔不过是分厘效益时,都不禁 心凉半截。但分水人的看法是:不要瞧不起几分钱的利润,只要咬住小产品做大、盯住大产业做细,就会形成局部优势,成为富民、富村的法宝。

分水制笔有一条令人叹为观止的细分产业链。张家专门生产弹簧,李家专攻生产笔尖,王家专门生产模具……就是这样一条微利产业链条,聚集成了一个 年产值20多亿元的大产业。各种档次的圆珠笔、水笔、中性笔,三大类共2000多个品种,还催生了上百家原料供应商、制模企业和贸易公司。

一年产销65亿支笔意味着什么?分水镇镇长助理李辉毅说,它宣告分水实现了三年前“为全世界每人造一支笔”的宏愿,现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圆珠笔中,每10支就有4支是“分水造”。

全民创业

推开小院门都是制笔厂

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张加任斜倚在门口,挥手指点车间里忙活的模具工人。初春的阳光洒在脸上,他眼晴微眯着。

张加任是个瘸子。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张加任还要在别人的怜悯或轻蔑的目光中生活,今天他完全可以抬起头来了。他有一家固定资产近百万的制笔厂,还有了妻儿。

分水制笔经济的崛起,改写了无数人的命运,张加任只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

李辉毅介绍,分水镇制笔企业有600多家企业,没有一家是政府投资的,全部都是当地农民自主创业。工厂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年产值数千万元,小的几万元。

陪同我们采访的小程,来自安徽省巢湖市,他对桐庐人的创业精神叹服不已:“这里的人个个都想当老板,兜里只要有几千块钱,就想着如何让钱生钱,就琢磨着如何创业。退一步来说,买股票买基金也行,总之不会轻易存银行。”

精益制笔公司总经理吴永成,从原杭州大学毕业后,到一家银行上班,一年后跳槽到江苏一家外企,又一年后辞职,用几万块钱办起了分水镇第一家广告公司。

分水镇街头,家庭作坊式的制笔厂仍有两三百家。每到假期,会有很多孩子坐在家门口组装圆珠笔――这活儿没什么技术含量,年过花甲的老人一天也能挣二三十块钱,就连街上开店的妇女没生意时,也以组装笔做“第二职业”。

在分水镇街头,我们努力寻找,就是没有找到馆。镇上最大制笔企业――新富制笔公司的老板娘说,白天老公在外面谈客户,她则在厂里抓生产,晚上老公继续在厂里盯着,“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订单厂里就要关门,哪有时间打牌呀?”

历史学硕士毕业的李辉毅说,分水人“全民创业”是有传统的。改革开放前,这里的纺织业就远近闻名,家家户户都有几台织布机。

“我们湖北汉川市分水镇,老百姓致富愿望也很强烈,为什么没有像你们这样全民创业?”面对的疑问,李辉毅的回答充满思辨性:福祸相倚,一个有资源、交通、信息等优势的地区,可能并不利于创业氛围的形成。而浙江分水几乎没有任何优势,被“逼着”想办法。

小富“不安”

府带小企业主外出“受刺激”

1990年代中期的目标:1998年全国人均一支分水笔;1999年年初的新目标:2001 年全国人均两支分水笔;2002年初目标又改为:今后3 年全世界人均一支分水笔……分水镇党委、政府的规划,不断“水涨船高”。

经过多年打拼,分水“中国制笔之乡”名声鹊起。农民人均收入从几百元增加到去年底的8061元;同期财政收入从几百万元增加到7300万元。

制笔厂老板的腰包鼓起来了,部分人开始盖楼房、购轿车,甚至每个季度都外出旅游度假。

“这可不是个好苗头!”分山镇党委、政府意识到镇区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十字路口”――不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观念,分水镇的再发展就无 从谈起。分水开始有意识地组织企业主到温州、义乌等地考察,他们反复向私营业主说明一个道理: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可以红火一时,但终究难以抵御市场大风大 浪。要发展,企业从规模、管理到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都必须升级换代。

近几年,分水镇政府累计增加工业投入1.8 亿元,在镇区南北两端兴建了制笔工业园区,鼓励引导家庭小作坊入园。企业资金不够,厂房用地费用可以先欠着。

在政策号召下,原打算“小弄弄”的川川、远成、光华等制笔厂,现在都告别了作坊式生产,开始二次创业。

笔芯、油墨和笔珠,是小企业制笔时面临的“三座大山”。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分水圆珠笔的品质,镇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在镇上成立“杭州笔业检测中心”,后又升级为“省级”,去年又被升格为“部级”。

今年初,镇政府出面撮合6家规模较大的制笔企业注册,成立了全新的创元文具有限公司,着力把它培育成分水制笔业新的龙头企业,以形成对整个制笔业的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

“分水地方偏僻,没有大企业,没有高新技术企业,高端技术人才不愿意来……”陪同采访时,李辉毅的忧虑如影随形。

[人物]

吴永成:第二代创业者的缩影

今年31岁的吴永成,就是分水镇第二代创业者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是土生土长的分水人。

1999年,吴永成从杭州大学(后被并入浙江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在一家银行上班。因觉得“坐班制”实在没意思,只在银行呆了一个月,他便跑到朋友开的一家广告公司帮忙。

三年后,他看到分水镇虽然制笔业很发达,但却没有一家广告公司,于是他从朋友的公司辞职,找家人、朋友处借来5万元钱,在分水镇开起了第一家广告公司,赚得自己的的第一桶金。

2006 年,分水镇的广告公司已经发展到四五家的时候,吴永成又敏锐地看到制笔生意的新路子:传统的制笔式都是自购设备自己生产自接订单,如果自己不用厂房和设备,只负责接订单然后找别人的工厂生产呢,那岂不是只用很少的钱就可办制笔厂吗?

敢拼敢闯的吴永成又成了分水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6年初,他关掉广告公司,与朋友一起融资120万元,成立一家制笔公司,自己设计研发新型产品和模具,并在外接订单,然后找同镇的制笔厂生产。

也就是在2006年,吴永成接到一笔大单。当时,一位日本老板开出800万支的天价订单在分水镇寻 求合作者,但众所周知日本企业的要求相当严格,这份“天价单”在分水镇“飘”了半年硬是没人敢接,但吴永成有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毅然接下订单。“日本老板 要求两个月内完工,我和朋友一起硬是在厂房呆了两个月,连续吃了两个月的包子。”吴永成说,就那一笔生意,他赚回100万元。

不过,钱虽然赚回来了,但吴永成心里还是有些不爽。“到后来我才知道,日本人比我们更会做生意。”吴永成卖给日本的荧光笔每支才赚两毛钱,而日本商人卖给日本当地企业每支笔却赚了6块多钱。

去年,吴永成的制笔厂按照企业的规划,与另五家大规模的制笔厂一起合并成立全新的创元文具有限公司,加大科研和投入力度,主攻中高档“功能笔”,要将分水笔的质量和平均利润提升一个台阶。

可收的税不收,可罚的款不罚,可沾的便利不沾

无为而治不同寻常的发展观

做大制笔经济,分水镇党政领班子殚思竭虑,但采访中创业中国省略发现,这个小镇在很多时候,推行的是一种“无为而治”:可收的税不收,可罚的款不罚,可沾的便利不沾。而他们的一些“通融”政策,在内地人看来常常是“不可思议”。

见怪不怪

小企业戴“大帽子”

今年初,作为武汉城市圈融合的重要步骤,鄂州市葛店开发区一家企业获准在企业名称前冠以“武汉”头衔,一度成为标志性事件。

3月4日,我们在桐庐县分水镇采访时发现,这里的很多制笔厂规模不大,但“戴大帽子”的不少。如“杭州新富文具有限公司”、“浙江创元制笔有限公司”、“杭州世地普书写工具制造公司”等。甚至一些家庭小作坊,也挂着一个大得没有地域限制的招牌。

分水制笔企业为什么喜欢戴大帽子?新富文具公司老板的解释颇有代表性:“别看我们企业不大,但8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国外,起一个小里小气的名字,生意怎么弄?”

桐庐县委工作人员告诉创业中国省略,这些企业挂的虽然是省、市招牌,但税收都在当地,省里市里不管,县里和镇里当然就不会干涉。

视而不见

一年漏征税八千万元

万余常住人口,近千家企业,分水“全民创业”的冲动源于何处?采访中,我们多次向当地的私营业主探求答案:“办一个家庭制笔厂,要多少资本?每年要交多少税费?”

回答惊人的一致:除了登记时的工商登记费、税收和卫生费,我们不交一分钱。镇政府一位干部补充说:很多家庭就一两台制笔机,登记都免了,基本上是零税费创业。

2007年,分水镇制笔业实现销售产值28亿元,按4%左右的比例计算,税收当在1.1亿元左右,而实际只收了3000万元,另外8000万元“雪藏”在一个个家庭小作坊里。

对此,分水镇主要领导讲得很坦率:企业有些事是管不了,管不好,也无法管的,这里的企业几百家,装配户几千个,它们交易频繁,许多都不要发票,你要查它的账如何查起?非查不可,就一定会弄得鸡飞狗跳。如果经济垮下去了,3000万不也泡汤了么?

历史学硕士出身的镇长助理李辉毅的看法是:制笔业对当地就业和社会稳定的贡献,远远大于对政府税收的贡献。

那么是不是没办法了呢?分水镇改变管理思路,早些年,由供电部门查电表,根据用电量来定每户的税费额。这个土办法,竟然为大家一致接受。如今,一些登记在册的规模企业也开始按章纳税,但那些起步阶段的小作坊,仍然是“零税费”。

不仅如此,和浙江许多县市一样,分水实施了“容小工程 ”,即新办小企业暂不必登记。又实行“借地工程”,适应千家办工厂、万人当老板的需求,在企业萌芽阶段,不必办繁杂的征地手续,而用临时养殖用地等政策, 允许一户利用一二百平方米的宅前后面积,安装机器,尽快生产。

刹玩风禁扰民

公务员不许“小搞搞”

走进桐庐县委、县政府机关,只见每个办公室门前都有一张卡片,上面记载着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分水镇党委、政府办公室的门前,不仅公示有书记镇长的电话,还记录着其当日行踪:上班、开会、下村或请假。

2003年,湖北省曾派出30余名县级干部到浙江挂职。一位在浙江挂职的某市区委书记曾向媒体公布了一位浙江老板对湖北的批评。这位老板有在鄂投资经 历,他说,湖北一些干部玩风太盛,到处都是麻将扑克,连吃饭前都要支起桌子玩几把。我们这些办企业的人,脸上赔笑,心里在烦,哪里陪得起他们?就这么一个 小小的玩字上,就扰民成风,社会哪能有良好的创业风气?

而在桐庐市,有一个人人皆知的“四条禁令”,即公务员“禁止公车私驾;禁止小搞搞(浙江方言“”的意思);禁止午餐饮酒;禁止上班炒股票”。禁止“小搞搞”,从制度上堵死了官员扰民之门。

“小老百姓,创业多艰,诚惶诚恐,干部稍一扰民,就会把百姓创业的激情打下去,必须坚决制止。”李辉毅说。

【记者手记】

“分水现象”昭示了什么

一支小小圆珠笔,圆了千家万户致富梦,进而演变成一个大产业,创造出一种经济模式,浙江“分水制笔现象”的成因是什么?

对于东部沿海一些穷乡僻壤乡镇的迅猛发展,很多人觉得是个不能破译的“现象”:有人归功于中央优惠政策,有人说是沪杭等大城市经济辐射使然,还有人说是……众说纷纭中,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穷山恶水,这些都是分水人面对的 惨淡现实。有人把分水千家万户的小作坊比作“群狼战术”,也有人把那些数量多、规模小、单个不起眼的制笔厂比作“蚂蚁雄兵”。不管倾向于哪一种说法,分水 人身上的几种精神不可否认,这就是敢于争先,团结协作,崇尚成功,宽容失败。

分水没有特殊的地下资源,制笔也不是老祖宗经济,但是 他们敢为世人所未为,敢试、敢拼、敢闯。“第一代制笔厂的老板”们,穿着蓑衣,开着拖拉机,翻山越岭,到几十里外的余杭地区购买原料,又将一批批产品拖到 义乌市场,蹬着三轮车给一家家小商店送货,正是不等、不靠、不要,正是他们艰苦奋斗掘取的“第一桶金”,成就了分水制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在分水采访,我们听到很多感人的故事。

一家年产值6000余万元的大老板,对身边上百家小作坊企业不烦不躁:“谁都不可能一口喝干一碗水,如果不是这么多中小企业形成气候,谁会跑到这里做生意?”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10

随着中国口译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口译的教育和研究工作也经历了蓬勃的发展。近年来,口译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对交替传译和笔记符号的研究逐渐增多,如《实用英语口译教程》(冯建中 2002)《实战口译》(林超伦2004)《口译教程》(林郁如 2006)《口译技巧》(刘和平)《英语口译教程》(上、下)(仲伟合,2006)和《英语口译基础教程》(仲伟合,2007)等。这些研究对中国目前常用的交替传译笔记符号和记录方法进行了总结、阐释和举例。但到目前为止,关注交替传译笔记符号分类的著作和文章还非常少,而将笔记符号进行系统分类并与交替传译实践相互结合的则是少之又少。笔者希望通过介绍本人交替传译实践经验和笔记法教学经验中所积累的符号,为中国交替传译笔记符号研究和教学尽一份微薄之力。

三、 交替传译笔记符号分类

本着“瞬时性、精炼性、易懂性和逻辑性”的特点,笔者将交替传译笔记符号分为了十四大类,包括:英语字母、英语字母缩写、英语大写字母缩写、汉字、错别汉字、偏旁部首、汉语拼音、音标、谐音法、数字和数学符号、地方话和其他语言、以偏概全法、符号以及符号组合。

1.英语字母:由于英语只有26个字母,因此英语字母不能用来表示太多概念,一般只表示非常常见的概念。例如:C代表culture; civilization; cultural;文化;文明;E代表economy; economic; 经济;经济的;P代表 politics; political; policy; 政治;政治的;政策;y代表year;年;d代表day;天;日。

2.英语字母缩写:此方法较为常见,分为两种:一是常见的英语字母缩写,如:biz代表business; 商务;edu代表education; 教育;info代表information;信息;情报;另一种是不太常见的辅音字母缩写,英语单词多音节的特点意味着只记辅音就可以记录一个完整的单词,比如:blf代表belief;信仰;信念;dvlpmt代表development;发展;lngstcs代表linguistics;语言学。

3.英语大写字母缩写:此方法一般用来表示国家、城市以及国际组织的名称:如CN: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US: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TJ: Tianjin;天津; CP: Copenhagen; 哥本哈根;UN: United Nations; 联合国;AS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4.汉字:由于汉字象形文字的特点,一些笔画较少的单个汉字也可以用在交替传译笔记符号当中来表示丰富的含义。如:人: people; person; citizen; 人民;人;公民;山: hill; mountain; peak; 山;山脉;山峰;闩: closed; bankrupt; 关门;关闭;倒闭;破产。

5.错别汉字:不同于港澳台和海外华侨聚居区,中国大陆目前使用的文字为简体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曾经出现过一些“简简体”汉字和自造汉字,这些字严格上说都属于错别字,但由于它们简便易懂,因此颇受口译员喜爱。如: (餐):restaurant; canteen; dining hall; 餐厅;饭店;饭馆; (器):electric appliance; equipment; facility; 电器;设备;设施。

6.偏旁部首: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一些偏旁部首也可以充分表达某些意思,而且偏旁部首比完整的汉字还要简单易写,因此非常适合交替传译笔记符号。如:廴: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al; 建设;建筑;建设的; :home; family; household; 家;家庭;家家户户;疒:disease; illness; sick; 疾病;患病。

7.汉语拼音:用来表示一些不常见的外国人名或地名,汉语拼音也可以简写。péng pídù (péngpd):Pompidou;法国总统蓬皮杜。táng jí kē dé (tángjkd):Don Quixote;堂吉诃德。yē lù sā lěng (yēlùsl):Jerusalem;耶路撒冷(以色列首都)。

8.音标:根据英语音标的特点,可以衍生出以下交替传译笔记符号:θ(th清辅音),如:θrt:threat; threaten; 威胁;危害;恐吓;(ing):doing;表正在进行。

9.谐音法:此方法通过发音的谐音来表示一些复杂、多音节的概念,以节省记录时间和符号内容。如: :bankrupt; out of business; 破产;倒闭;(倒下来的B) :anti-terrorism;反恐;打击恐怖主义;(把代表恐怖主义的字母K反过来) :low carbon economy; 低碳经济;(代表碳的C比代表经济的E要低)。

10.数字和数学符号:数字不但可以表示数字本身,也可以表达与数字有关或与数字发音有关的一些概念。数学符号也是广泛应用于交替传译笔记符号之中的。 :at the end of 2005; 2005年年末;=:the same as; equal to; 相通;一致;公平;≠:difference; disparity; different; 不同;不公平;不一样;:because; due to; thanks to; 因为;由于;幸亏;:so; therefore; consequently; as a result; 所以;因此;结果是。

11.地方话和其他语言:交替传译笔记符号也可以包括一些地方方言或英语之外的外国语言或文化符号,如: :marriage; matrimony; wedding; 婚姻;婚礼;(这个符号在日本表示婚姻)。rr:difficulty; hard; tough; 困难的;难以做到的;(rr在西班牙语发大舌音,这个发音对一些人来说比较困难,所以这个符号表示困难)。 :system reformation; reform; 改体;改制(上面的两个点是德语单词发音变化的标志,因此在一个单词或符号上面加上两个点表示变化)。

12.以偏概全法:此方法为用一个品牌或产品代替所属的产品种类或行业。 :luxury; luxury goods; 奢侈品;(法国著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的标志)。 :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 银行;金融机构;(中国工商银行标志的简写)。

13.符号:符号种类涵盖非常广泛,包括标点符号、数学符号、方向符号、特殊符号和一些专用交替传译笔记符号。?:question; problem; issue; 疑问;疑惑;问题;混乱;神秘;:conference; symposium; forum;大会;研讨会;论坛; :charity; public welfare; 慈善;公益事业;(红丝带:表示共抗艾滋病) :promote; advance; encourage; 促进;前进;鼓励; :music; art; 音乐;艺术。

14.符号组合:此方法是将以上所提及的符号进行组合,包括多种类型:纯符号组合: :historical issue; 历史遗留问题;( 表示过去;?表示问题)偏旁部首和符号组合: :coast country; maritime country; 沿海国家;(表示国家;三点水表示沿海)符号和箭头组合: :invest; investment; 投资;($表示金钱、资金;表示方向)英文和符号组合: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中国特色;(CN表示中国;*表示特色、特点)音标和符号组合: :developing country; poor country; 发展中国家;穷国;(表示国家;n表正在进行)汉字和符号组合: :extreme weather; 极端气候;(气表示气候;∧表示出于顶端的人或事物)

四、 交替传译笔记符号使用实例分析

以下为两篇演讲片段、译文以及相对应的笔记符号和分类分析,英译汉和汉译英各一段。

A.英译汉

原文:This is the end of my lecture o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is topic, I would like to recommend a book to you, which was written by Professor Zhang from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t was published in Shanghai two weeks ago. Thank you.

译文:今天,我有关进化论心理学的讲座就到此结束了。如果在座的听众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参考一本书。这本书是由香港中文大学的张教授撰写的,于两个星期见在上海出版。谢谢。

B.汉译英

原文:自从我们建立姐妹省关系以来,两省人民一直有着友好的往来,双边的贸易额也有大幅度的上升。相信史密斯省长此次的访问能进一步促进两省之间的友好关系。希望您此次在广东访问愉快。

译文:Since we became sister province, our people have been keeping a friendly relationship and our trade volume increased rapidly. I believe the visit of Governor Smith this time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our two provinces. At last, I wish you a good time in Guangdong.

交替传译笔记:

A B

符号分类分析:

在A组笔记符号中,译员使用了符号、英文子母、英语大写字母缩写、中文和符号组合等多种方法。其中大写字母L在这里临时表示lecture(讲座),大写字母缩写EP、CHK和SH分别表示Evolutionary Psychology(进化论心理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和Shanghai(上海)这些专有名词。汉字“书”、“张”和“出”分别表示书籍、姓氏和出版。 表示停止、结束; 表示有兴趣;2w表示两周,点在左边表示过去。

在B组笔记符号中,译员使用了符号、英文子母、英语大写字母缩写、中文、箭头和符号组合等多种方法。其中英语大写字母缩写GD表示广东省;中文“人”、“史”和“友”分别表示人民、史密斯省长和友好;箭头表示增长、加强, 表示促进;~表示贸易、交流;2P表示two provinces(两省、双方); 表示高兴、愉快、积极的含义;半括号表示并列内容。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11

高三的政治复习一般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梳理知识,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归纳专题,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是强化综合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纵观历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部分,试题的分值相当大,而且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也是做好拔高题的一个前提,任何对基础知识忽视的复习都是错误的。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是困扰师生的一个瓶颈。本文就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第一轮复习四步法提出以下建议,供高三师生参考。

一 建构体系

新课程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要求全面理解与掌握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门课知识,才能灵活应用,进而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复习时回归课本,通览全书,整合相关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建构体系,笔者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理清教材主干脉络

如在教学“经济生活”时,让学生知道经济的一条主线是“发展生产力”,教材主要是按“生产――分配――消费――交换”四个环节来讲的;在教学“政治生活”时,政治的主线是“政治文明”,教材按“公民――国家――政府――党――国际社会”依次阐述;“文化生活”的主线是“精神文明”,主要讲文化的作用――继承与创新――民族精神――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哲学的主线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讲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又如讲“认识论”时让学生记住六个字:实践、认识、真理;讲“国际社会”时记住十六字:国家利益、和平发展、国际竞争、对外政策等。

2.以关键词为中心,构建知识网络

例如:“经济效益”这一知识点,它自身包括含义、内容、表示公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途径,同时还要找到它与价值规律、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正当竞争手段等经济学知识点的联系;还要进一步扩展到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另外还要联系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等内容,从而全面理解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的真正内涵。又如“科技”这一关键词,相关内容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社会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企业自主创新等;延伸到文化生活中的大众传媒、文化创新等知识;再联系政治生活中的政府职能、“三个代表”、民族繁荣、综合国力等知识;还要联系哲学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的观点、追求真理等知识。

二 击破考点

第一轮复习,大量的时间是梳理知识点,笔者的做法是按照考试大纲上的考点,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整理笔记。

1.读教材

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九月份用两个周的时间,一字不漏地通读四本教材,这一遍主要是读懂教材,心不能急,不能图快,要结合《2012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识记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仔细研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弄懂。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若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挤时间,必须把课本认认真真地读一遍。再把课本读“薄”。首先认真记教材的目录,主干知识由大到小记忆,根据记忆规律,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复习,把书读“薄”就是要抓主放次。如学习“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时,只需记住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即可。

2.记笔记

高三复习时间很紧,记忆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按考点顺序认真整理笔记是个好办法,每一个考点,都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整理。例如:考点“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是价值和供求,为什么?因为价值决定价格,所以价值变动必然引起价格变动。供不应求,则物以稀为贵,形成卖方市场,导致价格上涨;供过于求,则货多不值钱,形成买方市场,导致价格下跌。怎么办?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改善供求关系,维护市场秩序,力避哄抬物价等。笔记一定要自己整理,整理时留出空白,在复习过程中不断补充、订正。

三 理解难点

高三学生复习时总感觉提升不大,主要原因是对难点理解不到位。如政治常识中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混淆不清。公共服务是组织经济建设职能过程中的手段和措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是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如很多学生不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包括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经济政策等。

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学生对难点知识真正理解了,才会运用知识点分析材料,教师在遇到难点知识时,不能轻描淡写,要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要查阅资料,分析学生不理解的原因,暴露学生思维误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易混概念,找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巩固。

四 科学训练

适度科学的训练是高中政治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的环节,考点试题化是巩固考点知识,检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怎样训练较为科学,我的做法是:一考点一练,一课一测,一单元专项训练,一本书综合训练。训练采用当堂训练、限时训练;选择题就做两件事:排除错误答案,排除无关选项;主观题先审设问,带着问题读材料,再确定答几个要点,每个要点的关键词是什么,再围绕关键词用课本规范语言,理论联系实际作答。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12

(五)检查监督制度 笔者认为,在国有资产信托中,还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检查监督制度,包括资产评估、产权登记、会计监督、审计监督以及税务监督等。资产评估作为一种市场中介行为,在国有资产信托中不应废弃,相反应该加强,以达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目的。现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其施行细则虽未明确规定国有资产信托评估,但笔者认为,国有资产信托应当纳入国有资产评估的范围,并按照真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原则在信托设立前和信托终止时进行,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经过评估的国有资产信托,其机构受托人如为境内企业,还应依法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领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至于国有资产信托中的会计监督、审计监督以及税务监督,则应分别依据我国现行的《会计法》、《审计法》以及《税收征收管理法》等规定进行,并注意发挥其相互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作用。 虽然与金融同业相比,我国信托业偏小是不争的事实,信托市场的开拓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现阶段的信托产品市场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增长态势,信托区域和投向行业逐步分散化,产品创新成为信托市场发展的推动力。信托产品市场作为金融领域的一角,不可避免地将受到政治、经济宏观因素的影响。[xxi]只要重视和加强国有资产信托的法律规制,笔者深信,在政府的扶持和推动下,国有资产信托作为国家参与经济生活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未来的信托业发展中必将大展宏图,开辟出一片广阔天地。 [i] 陈景艳、刘国良,《国有资产管理必读》,第3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ii] 周小明,"信托:国有资产经营机制的另一种选择",载于《金融研究》,1997年第8期。 [iii] 徐孟洲,《信托法学》,第53-54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iv] 刘丹冰,"论国有资产信托及法律调整",载于《中国法学》,2009年第5期。 [v] 席月民、王丹,"试析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委托论与信托论",载于《成人高教学刊》,2009年第1期。 [vi] 参见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2条。 [vii] 参见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9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第1条、第6条和第7条。 [viii] 目前,2001年4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是调整我国信托关系的基本法,该法共7章74条,规定了总则、信托的设立、信托财产、信托当事人、信托的变更和终止、公益信托和附则等内容。它从制度上肯定了信托业在我国现行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必要性,为我国信托市场构筑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并将信托业全面纳入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发展轨道。 [ix] 耿利航,"信托财产与中国信托法",载于《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x] 刘应民,"论国家所有权的行使",载于《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第56卷第5期。 [xi]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拉开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一轮改革的序幕。 [xii] 席月民、王丹,"试析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委托论与信托论",载于《成人高教学刊》,2009年第1期。 [xiii] 王权兴、傅蕾、徐承云,"国资委与国资运营主体法律关系的定性探讨",载于《法商研究》,2009年第5期(总第97期)。 [xiv] 周小明,"信托:国有资产经营机制的另一种选择",载于《金融研究》,19 97年第8期。 [xv]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经过重新整顿、整合、重组之后,全国批准保留的信托公司将为80家左右,原则上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保留1至2家。截止2009年4月24日,全国共有52家信托公司重新获得登记,并领取了新的营业牌照。其中,资本实力雄厚的有4家,注册资本金在人民币15亿元(含)以上;资本实力比较雄厚的有15家,注册资本金在人民币6亿元(含)以上、13亿元(含)以下;其余的资本实力一般。 [xvi] 徐孟洲,《信托法学》,第65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xvii] 有关经济合同的概念和特征等参见史际春、邓峰的"合同的异化与异化的合同--关于经济合同的重新定位"一文,载于《法学研究》,第19卷第3期(总第110期)。 [xviii] 徐孟洲,"新《合同法》是民法和经济法综合调整的反映",载于《法学家》,1999年第3期。 [xix] 张欣,"引入独立托管人制度 完善信托破产隔离职能",载于《上海金融》,2009年第2期。 [xx] 参见我国2001年4月28日《信托法》第17条有关信托财产的强制执行的规定,以及2009年6月13日《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第8条第2款第(2)项的规定,即信托投资公司违背信托文件的约定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资金导致信托资金受到损失的,其损失部分由信托投资公司负责赔偿。不足赔偿时,由信托财产承担。 [xxi]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上海金信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信托市场剖析",载于《经济导刊》,2009年第2期,该文摘自《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03)》第五章,执笔人李传全、彭莉、刘坚、吴洁、腾辉、张天民、张建春。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13

《婚姻法解释(三)》实施已一年多,但还是有学者和民众对《解释三》第7条规定的内容持否定意见,特别是随着社会中出现一些典型案例而凸显了此条的缺陷,故而此条广受众人的诟病。本文在归纳总结国内学者对第7条的赞成理由与反对理由的基础之上,阐明作者自己的立场。通过对这些理由的分析,笔者得出的结论是:之所以学者反对第7条的规定是因为此条忽视了对弱势一方的保护,单从第7条的规定来看此条是符合世界婚姻立法趋势,但是将其放在整个婚姻法体系来看此条却又是超前的,与婚姻法总体不够协调。对于第7条所折射的缺陷,笔者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提出了完善建议。

二、学者对于父母赠与子女不动产归属的观点归纳及对之评论

学者对于父母在子女婚后赠与不动产的归属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只不过随着《司法解释(三)》的制定与施行,对此问题的争论更加激烈。

我国大多数学者都赞成第7条的规定,经笔者归纳有以下几种理由:其一,认定为父母对自己子女的赠与体现了公平。“父母为子女结婚而购房,往往会倾注其毕生积蓄。如果离婚时一概将婚后购买的房屋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加以分割,势必会违背父母为子女购房的初衷与愿望,实际上是侵害了父母的利益。” “在出现闪婚闪离情形时,直接认定父母为子女购房是对夫妻双方的赠与缺乏社会认同,短暂的婚姻却分走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难谓公平正义。”

其二,认定为父母对自己子女的赠与体现了父母的真实意思。为避免误会,父母在子女婚后出资为子女买房往往不会言明是赠与子女一方。根据不动产以登记为取得原则,这一外在的行为将父母的内心意思客观化,可推断出父母的真实意思。“如果父母为子女出资购买房屋并登记在双方名下,则可以认为该登记行为传递出的出资父母真实意图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反之,如果父母为子女出资购买房屋并登记在子女一方名下,则一般推定父母真实意思表示为对一方子女的赠与。”

对赞成理由的评论。很多学者认为第7条的规定体现了公平正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第7条的规定其实质是对出资父母一方财产利益与夫妻另一方财产利益衡平的结果,本条侧重于保护出资父母一方的财产。看似是一种公平正义的体现,其实质却是侵害了弱势一方的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家庭伦理制度,这其实也是法律“一刀切”的弊端。在闪婚闪离这种短暂的婚姻中适用第7条的确是体现了公平正义,但却忽视了其它种情况。虽然当今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但大多数人在离婚前还是共同生活了较长的时间。如果采用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对于那些婚姻持续很长时间但是在离婚时却还是“净生出户”、“居无定所”的当事人,此难谓体现了公平正义。

有些学者认为从登记中可以推测出父母的真实内心意思,对此笔者也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这其实只是一种物权法原理推论的结果,难以正确的反应父母的真实内心意思,更何况这又是“一刀切”的做法,将“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这一客观行为做出唯一的主观解释——对自己子女的单方赠与。但是我们同样也可以将这一客观行为理解为是父母为了帮助孩子维护家庭,维系婚姻,又或是为孙子女、外孙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对子女家庭的赠与而不是对自己子女的单方赠与。登记并不能说明父母就是明确地要将房产赠与自己子女,至少在离婚前这是很不明确的,也许只有在离婚时最能体现父母这一意志。

此外我国也有很多学者反对第7条的规定,经笔者归纳有以下几种理由:

其一,《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的规定违背了《婚姻法》所确立的婚后所得共同制。“我国《婚姻法》确立的是夫妻财产共同制,婚后夫妻受赠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解释(三)》第7条却将婚后夫妻受赠财产视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明显与婚后所得共同制相违背。” “按照《婚姻法》第17、18条与《婚姻法解释(二)》第22条的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产,除非父母有明确的声明是赠与给自己子女一方,否则均推定为是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其二,很多学者认为第7条这一规定忽视了对妇女权益的保护。“多数夫妻结婚还是依靠男方买房,这往往不是贫富的问题,而是传统习俗使然。” “《解释(三)》的实际结果就是肯定对男人有利而对女人不利,它让男人没有了怕离婚而失去财产的担忧而敢于离婚,同时女性在离婚时可能会产生净身出户的局面。” 第7条过分强调对个人财产的保护,而忽视了在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利益的保护。

对反对理由的评论。很多学者认为《解释(三)》第7条违背了婚后所得共同制这一基本原则,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从《婚姻法》第17、18条以及《解释(三)》第22条可知,原则上父母在子女婚后出资为子女买房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如果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取得房屋产权以登记为准,父母将赠与之房屋产权人只登记为自己子女,其实就是其内心意思的客观表现,将房屋只赠与自己子女。

对于学者认为《解释(三)》第7条忽视了对妇女权益的保护,对此我不敢苟同。第7条最多是对有产者一方的保护,而并不是针对妇女一方。第7条的出台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解决社会中的实际纠纷为前提。在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导的社会中,处于经济强势的一方已很难再一味地认为是男方,现今也有很多女方父母为自己子女出资买房的情况。所以第7条的规定同样有利于保护妇女一方的财产利益。更何况第7条规定是“可”按照《婚姻法》第18条的规定,“可”是“可以”而不是“必须”,所以法官在自由裁量的基础时还必须从婚姻法的基本理念“保护妇女、儿童的利益”出发,在维护妇女、儿童的利益上做出判决,所以这一判决也并不必然将房产判给登记的一方。

三、笔者的观点

笔者赞同《解释(三)》第7条的规定,但笔者有不同理由,主要从婚后共同财产的判断标准与世界立法趋势这两点来论证。

(一)夫妻婚后共同财产的判断标准

笔者认为应该以“协力所得”作为夫妻婚后共同财产的判断标准,即在判断夫妻婚后所得财产是属于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以有无配偶另一方协力为标准。如果婚后夫妻一方获得财产是在另一方的协力之下,那么所获得财产就是夫妻共同财产,反之,亦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无论是夫妻一方还是双方所获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以及知识产权收益都是夫妻协力所得。” “因为夫妻在共同生活期间需要相互扶助,一方在工作、经营或者知识产权方面的受益,通常都包含了另一方在家务劳动方面的付出或者精神上、物质上的支持,而且夫妻同财同居、相互扶持是婚姻的本质所在。” 很明显,夫妻受赠所得财产与夫妻上述所得财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上述所得财产是有对价的,是权力、义务相一致的结果,夫妻均有所付出,即互相协力作用之结果。而他人所赠之财产是无对价的,获得所赠之财产无需配偶另一方的协力。

所以基于婚后“协力所得”判断夫妻共同财产之基础,将父母出资买房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是一种大致正确的判断。夫妻一方获得自己父母所赠之财产,此中并没有体现是夫妻协力的结果。获得父母所赠之物与夫妻之间是否相互扶助、是否相互支持,甚至与是否结婚没有太大的关系。

(二)《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符合世界的立法趋势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均将夫妻受赠之财产视为是夫妻一方个人的财产。如《瑞士民法典》第198条规定“法定自有财产包括……夫妻财产所得制开始后其通过继承或是其他无偿方式得到的财产。”; 《日本民法典》第762条规定“夫妻一方于婚前所有的财产以及婚姻中以自己名义取得的财产……为其特有财产。” 《法国民法典》第1405条规定“……在婚姻期间各自因继承、赠与或遗赠而取得的财产,仍为个人的自由财产。” 还有《埃塞俄比亚民法典》第647条、《俄罗斯家庭法典》第36条以及《越南婚姻家庭法》第16条均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所受赠之财产作为个人财产。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与地区立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受赠之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其余大部分国家均规定为是个人财产。所以,《解释(三)》第7条是符合世界立法趋势。

四、离婚财产分割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从《婚姻法解释(三)》中我们可以看出,婚姻法的立法有从强调婚姻感情向重视财产以及从重视婚姻共同体到重视婚姻中的个人利益转化的趋势。《解释(三)》第7条在婚姻解体中过分地维护了婚姻关系中一方的财产,故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例如导致夫妻间的不信任,导致经济弱者在家庭中的地位降低,一方与自己父母合谋制造“债务”骗取房产等情形。笔者认为出现这些负面效应不能就此认为第7条是一个不当的规定。究其实质,其实是《婚姻法》极其司法解释缺乏对弱势一方的关注、对某些情形采取“一刀切”以及缺乏对过错一方的惩罚。笔者在探究《解释(三)》第7条所折射的我国在离婚财产分割立法上所存在的不足基础之上,提出完善建议。

(一)离婚时经济弱势一方的住房保障措施不足与完善

依据《婚姻法》第42条以及《解释(一)》第27条规定,如离婚后一方无处居住,另一方须以属于个人财产的住房所有权对经济困难方进行帮助。但是依据1993年的《财产分割意见》规定“婚姻存续期间居住的房屋属于一方所有,另一方以离婚后无房居住为由,要求暂住的,经查实可据情予以支持,但一般不超过两年。”短短两年时间是无法满足有住房困难一方的需求。特别是无法保障处于弱势一方的女性的住房需求。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法对离婚后住宅使用权的分配制度。按照《德国民法典》第1586条的规定,无论夫妻双方适用何种婚后财产制,在离婚分配房产时必须考虑到在家庭生活中子女的利益以及配偶一方的生活状况。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1)房屋产权人属于夫妻一方,但是有理由相信另一方更加需要婚姻住宅或另一方与子女共同生活且无住宅,在符合公平的原则下,另一方可以要求拥有产权一方离开住宅,并与产权一方按照当地房屋租金与产权一方订立租赁合同。住房困难一方可以直到这一困难消失后再离开住宅。(2)即使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所住的住宅是属于一方父母,在离婚时有住房困难的一方同样也可以提出(1)中的各项请求。我们将来的司法解释也可以做出类似的规定,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经济弱势一方的住房需要,也能起到遏制离婚的作用。

(二)离婚经济补偿制度与惩罚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婚姻法》第40条规定了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即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要求补偿。此条旨在保障了妇女的利益,但是此条的缺陷是其适用的前提是夫妻双方实行分别财产制,这就大大缩小了其适用范围。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实行分别财产制的比例不足3℅。 所以婚姻法规定的补偿制度根本就起不到保障处于经济弱势的一方。按照《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离婚时无过错一方可以向导致离婚的过错一方请求损害赔偿。但目前我国法院在实际审判中所做出的赔偿数额过低,大都只有几万元,这对于过错的一方无关痛痒,无法起到保障处于经济弱势一方的作用。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民法典》规定设立“扶养权”。“德国民法典第1570条到1586条具体地规定了离婚一方在因扶养子女而耽误工作、无业、疾病、年老、因婚姻而丧失受教育的机会进而导致无法从事好工作以及基于其它公平原因可以要求另一方支付扶养费,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婚姻中处于经济弱势的一方提供了生活保障。” 对于离婚损害赔偿,未来的司法解释可扩张《婚姻法》第46条的适用情形,将“一夜情”、“偶然或多次与他人婚外情”、“通奸”等情形包含在内。我们也可借鉴《日本民法典》的立法,允许无过错方可以适用侵权的规定向有过错方请求支付“抚慰金”。“抚慰金”包括对精神损害的弥补与对物质损害的弥补。这样就可以使处于经济弱势的一方尽可能地得到较多的财产,有利于遏制处于经济强势一方的离婚倾向。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