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的内涵实用13篇

德育原则的内涵
德育原则的内涵篇1

2.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原则和德育途径的主要内容。

3.能运用德育过程规律、德育原则,解释、说明有关德育实践的具体问题。

(一)德育的概述

1.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2.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3.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二)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3.知行统一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五)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2.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德育原则的内涵篇2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生态道德教育,目前理论界有不同的理解。比如,

赵菊的表述是:“环境道德教育,是根据环境道德原则和环境道德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会成员进行影响,把环境价值准则诱导进社会成员内心,使之转化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一种教育行为。”[1]P27

曾建平认为:环境道德教育的特征就它的指向性而言,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以它的空域性而言,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大众教育;从它的时序性界说,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持续的终身教育。[2]

饶国宾、华启和把生态道德教育解释为“是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为己任,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的一种教育活动”。[3]P212

王世民、李泊等人的理解是:“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4]P223

笔者认为赵菊的表述更为科学,因而比较同意赵菊对 “生态道德教育”的界定。

二、德育实效性的内涵

关于德育实效性的内涵,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比如,

古人付对德育实效性的定义是:“所谓德育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其中既包括实际取得的效果,又包含德育的投入与实际收效的相应比例,即投入与产出之比。简言之,德育的实效性就是指德育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和德育任务实际完成的状况,其最终落脚点在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5]P3

张平的表述是:“德育的实效实质上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6]P33

孙学策认为:德育实效,既有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又有渐变的、一时难以显现的隐性效果;既有局部的、表面的量变效果,又有整体的、内在的质变效果。[7]12

翟天山、杨炎轩认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是指在学校德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者以自己的活动引起学生的品德发生变化并使之符合自己目的的特性。[8]P36

笔者认为古人付的阐述比较具体,因而比较同意古人付对 “德育实效性”的界定。

三、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关于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它进行厘定。本人在生态道德教育和德育实效性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作出这样的界定: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进行环境教育后,在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方面取得的效果。

把握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应依据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这条准绳。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一种主观判定。主观判定并非是想怎么判就怎么判,随心所欲下结论,而是有一个准绳,必须根据这个准绳来判定生态道德教育是否取得了实效以及实效的高低。那么,这个准绳是什么呢?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判定道德行为的准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那么这个人就是有道德的,反之,则是没有道德的。所以笔者认为,生态道德教育是否取得了实效以及实效的高低,要依据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即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如果很好地符合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高;如果不太符合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低,甚至是没有实效性。

(2)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应从内在效果、外在效益和效率三个维度去考察。

第一,看内在效果。内在效果是指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即是否实现了“内化”。 我们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来判断是否实现内化。横的方面,要看是否具有保护环境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言行。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言行;有什么样的道德情感体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道德态度;有了道德意志,才能调节、控制言行;道德言行,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

所以,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体现一个人的品德面貌。纵的方面,要看保护环境的道德水平是否在不断提高,即是否按照从“无律”到“他律”到“自律”到“自由”这几种不同的境界在不断提高。他律是起点,自律是终点,自由是最高境界。

第二,看外在效益。外在效益是指通过提高个体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保护环境的道德水平,即是否实现了“外化”。 判断是否实现外化,要看他是否把自己内化的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贡献给了社会。目前,有些受教育者如学生当着老师的面是一套、背着老师的面又是一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表现不一样,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只注重自己的内化,没有看到自己内化的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他人、集体与社会的影响,没有看到通过提高个体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保护环境的道德水平。

第三,看效率。无论是内在效果还是外在效益,都存在一个效率问题——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最好产出的问题。以最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是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当然,也是考察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一个维度。

[参考文献]

[1]赵菊.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饶国宾,华启和.试析德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

[4]王世民,李泊等.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5]古人伏.《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德育原则的内涵篇3

课题: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特色办学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研究――以番禺区南村镇中心小学为例》(2016YQJK023)。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02-03

学校内涵发展需要思路和动力。特色办学是学校以特色发展求得自身整体更大发展的一种办学战略、办学思路和办学行为选择。正心,指修炼心性。“正心”见于《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是指“言必信,行必果。明是非,晓仁义。心豁达,有大勇。净如水,广如海。固如山,贞如松”为人、为学、做事应诚信、正直、大勇,心如水之纯净,如海般豁达;信念如山之牢固,如松柏之坚贞。正心特色德育的实施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正心特色德育的基本内容

1.树正形

《新书・道术篇》有言,“方直不曲谓之正”。《易・乾卦》中说,“刚健中正”。文天祥的《正气歌》浩荡历史,流传千古,激励众生。浩然伟岸,刚正不阿,正大光明,堂堂正正,是民族精神的聚集,是真善美的传承,是做人之根基。

一个知识丰富、品行高雅的人也要有端正的举止才会给人正气感。《论语・颜渊》中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君子很自然的会透过看得着、听得见、摸得到的言行举止,让人从他实实在在的表现感受到内在的真诚、善良和宽容谅解。如果没有适当的言行举止表现,就显露不出正大光明的本性。古时候对小孩教育要求“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也是让人从小养成正身的习惯。

2.蕴正心

一个心正的人内心有信、有义、有智、有勇。“言必信,行必果”,“行侠仗义”,绝不图报”, 有“安天下之民”的大勇,一身正气。正心为使人心归向于正。《礼记・大学》有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和“心正而后身修”。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3.纳正品

正心为公正无私,心地端正诚恳。《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正心”为使自己的知、情、意与外界融合,也自然地会与自己面前的事物融合,故能不“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心气也是《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的感应相符。

正心是一种品德修养方法。身正、心正,行必正。古往今来的哲人、教育家无不把“正心”作为自己修身立命的基础。正心是介子推的“割肉奉君尽丹心”,是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也是孟珂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更是刘禹锡的身居陋室,虽食菜根而味犹甘,虽着布衣而气自华。

4.塑正人

一个正的人充满正能量,能够做到正己正人,塑造内外兼修的君子、淑女。当一个人拥有纯洁的道德、高尚的勇气、高贵的尊严、朴实的端庄伴随着无畏、宁静平和的气质,就会使周围人感受到神圣的理性之美。所以每个人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变得美丽祥和、纯净真诚、宽厚豁达,同时注意自己的修为,适当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他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正面影响,给身边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当人人都修身养性的时候,整个社会才会真正的安宁、协调、宽容、祥和。

特色德育是特色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育的本真在于“立德树人”,成功打造特色德育才能擦亮学校特色品牌,才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才能实现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既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能。

二、正心特色德育促学校内涵发展的策略及路径

郑金洲教授认为:“学校内涵发展这一概念至少应该有这样几方面的含义:

一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与外延发展过多关注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k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

二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发展有粗放和精细之分。粗放型的发展主要把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精细型发展秉承“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原则,将学校中教学、德育、教师素质提高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V。

三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也是一种特色发展。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四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内涵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而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因而也就有了更多的创新的动力。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正心德育应该更注重质量,讲求精细,彰显特色和创新发展,遵循学校内涵发展的普遍规律。

1.正心德育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燃料箱

(1)正心先正身 正身为正心,正行、正人需先正心。正因为正心是做人之根基,是育人之目标,是现代公民之标识,所以我们博采贤智、审时度势,将“正心”作为特色化办学的核心理念,将“蕴天地正气,育英才本色”当作学校高位发展的神圣使命,将“正身、正心、正行、正人”作为学校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

我们认为“正心”是促进本校发展的和谐之道:

(2)正心重生命 人的本质是一种生命存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生命的生长与发展,就是促进生命质量的提升。教育所求之生命成长就是要使受教育者逐渐形成内在的德行美和外在的气质美、言行美,从而影响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生命,这就是“正身、正心、正行、正人”的过程。

(3)正心承家风 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关乎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决定孩子成绩和未来的不是学校,而是家庭,是父母。古人注重“正家”,端正家风。孟母教子“席不正不坐”。学校是社区的组成部分,家庭是社区的单位,社区的发展以学校为依托,学校通过培养人才对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因此,用学校的“正心”带动“正家”,促进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学校的追求。

2.正心班级管理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粘合剂

朱永新说:“一所学校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间间教室的品质决定的。”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构建过程中,拥有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叙事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命名、象征标志、英雄与榜样,或者说,一套属于自己的形象符号系统。和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形象、学校历史一样,教室文化是完美教室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使命、价值观、愿景的集中整合与体现。

(1)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自主参与的班级活动

由学生自己进行设计、策划、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及自主性,并培养团队精神。例如可以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围绕年级文化的主题(低年级“尚礼”、中年级“善艺”、高年级“厚德”)进行班级命名活动。一间教室的名字,应该是教室文化的具体承载与体现,是班级成员的自我镜像。

(2)营造贴近学生、展现个性、多彩温馨的教室环境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呈现在人面前的第一形象是教室命名,而最终呈现的则是教室文化的整体构建。每个班级有学生共同拟定的班级口号,例如精彩多样的“正心学子乐园”、丰富内容的“读书角”等。

(3)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班级工作,从小培养民主管理意识

增设班级管理的小岗位、“干部轮换制度”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意识。

3.正心教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调和剂

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指导性原则、疏导性原则、一致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尊重学生原则等,德育原则的落实在于教师。教师作为肩负社会育人大任的工作者,其自身人格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只有具备公正、廉明的品格,其人格才具有可信性,教师才具有道德上的感召力,也才能保持教育的公正性。“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语出东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这是为师之本。

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治校思想、管理理念对于一所学校至关重要。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要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人正,不,对每一位教职员工公平、公正、公开,才能为中层和教师做表率,才能将有形的管理,化为无形的学校文化。所以,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是教师。

4.正心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剂

文化,为学校立魂。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是贯穿学校发展的命脉,是学校历史与现实的集中呈现,是学校社会形象的阐释,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的,主要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能够促进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的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总能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内在驱动,让人沉静、大气、向上、奋发,砥砺着一代代学子的人格品行、激励着一代代学子的求学奋进。优秀的学校文化一定是一所学校从校长到教师再到学生共同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正心文化需要积淀。正心文化的三种性质决定通过讲授、传导让学校进入文化发展“绿色通道”的必要性:一是战略性。作为一种生存与发展战略的学校文化,统领学校发展的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制度与组织、行为与形象等全部元素。二是内生内源性。其出发点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逐渐形成学校自主性、内控性、独特性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三是可持续发展性。即策划立足于学校发展的持续力、生命力和创新力,使学校文化这一教育资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真正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5.正心德育课程(课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助推器

(1)指导思想

①在德育课程建设上,以“正心”的核心理念精神为指导,初步构建正心德育校本课程,为若干年后全面实现学校的德育课程化做铺垫。

②结合学校原有的社团活动及特色项目,大力加强德育拓展课程建设,逐步建立一个包含通识类课程、活动类课程和训练类课程为组成部分的合理德育课程结构。

(2)课程目标

课程应立足于学校“正心”的核心办学理念以及“育英才本色,蕴天地正气”的办学愿景,培养尚礼、善艺、厚德的学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争做正心少年。

低年级(1-2年级):尚礼教育。“未曾学艺先学礼”,通过校园生活礼仪、家庭生活礼仪、公共生活礼仪三个板块的通识课程学习以及主题活动课程的参与,让孩子们理解“礼”的含义,知道怎样做才是“礼”的表现,养成知礼、懂礼、讲礼仪的好习惯,在学校营造一个人人尚礼的教育氛围。

中年级(3-4年级):善艺教育。通过开展体育和艺术类训练课程,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器械套路和艺术技能,强身健体;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用艺术浸润心灵,塑造学生信、x、勇、韧的人格。

高年级(5-6年级):厚德教育。主要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课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传统美德的精髓部分――生活处事之德,择徒拜师之德,授艺集美之德,以美育美之德;能够把这些德行自觉践行到生活和学习中。

(3)正心德育校本课程体系

示例1 正心德育品牌活动课程:毕业礼

①出旗――升国旗,唱国歌;升校旗,唱校歌。

②颁发证书――毕业生每若干人一组,分批走上主席台,由学校领导向学生逐一颁发毕业证书。

③寄语――学校领导训勉。

④感言――毕业生代表(必须是正心少年)发言。

⑤明志――毕业生齐声诵读学生誓词/正心宣言。

⑥谢恩――学生向前台教师鞠躬谢恩,教师答谢;学生向前台家长代表鞠躬谢恩。

⑦完愿――毕业生以班级为单位在校旗/班旗上签名,留下对母校的依恋之情。

⑧合志――全班同学拍摄“全家福”。

示例2 正心德育品牌活动课程:正心艺术节

①歌颂正心精神,唱响正心歌―歌曲欣赏

②学习正心精神,读好正心书―好书推荐

③感受正心精神,做好正心人―武术表演

④继承正心精神,结交正心友―正心少年评选及颁奖活动

⑤走近正心精神,踏上正心路―读、写、画结合

(4)课程实施过程

①生成活动主题 “正心德育”校本课程的主线可以设计为尚礼、善艺、厚德,各班可根据德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结合班级的情况,再设计相应“活动领域”下的“活动主题”,例如主题班会的设计。

②课程实施准备 根据学校总体的德育校本课程设计,结合各班级申报的“活动主题”, 进行师资配备,采取校内发动和外聘专家相结合的解决方式。同时,组织编撰低中高年级三本德育校本教材,安排课时。

③组织课程实施 指导教师根据正心德育校本课程的主题设计《教学活动方案》,每个主题活动可以根据主题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问题探究法、实践体验法、体验式训练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

④评价与建档 评价要求:一是要体现综合性评价,突出评价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发展水平、获取信息、整合新知识的能力。二是要多元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发挥多方面的评价作用。

6.正心德育主题活动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催化剂

活动和交际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主题德育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比如,3月份安全教育月,4月份读书节,5月份感恩节,6月份跳蚤市场,9月份科技节,10月份艺术节,11月份家长开放日暨亲子活动,12月份体育节,每个月都有主题鲜明的德育活动。系列主题活动在教师指引下,由师生共同组织活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教育,是个体实践能力的开发以及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提升自律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体验社会角色的责任与义务。

三、建立健全“正心德育”评价机制

评价就是评估价值,或者对人与事物所评定的价值。在管理学中,评价由两层含义:一是评估价值,确定或者修订价值;二是通过详细、仔细的研究和评估,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评价对象的判断过程,也是一个综合计算、观察和咨询等方法的复合分析过程。

1.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学生评价方式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品德表现由班主任或思想品德任课教师写评语,学科学业情况由学科教师赋分或写评语。因德育具有特殊性,它既是实践活动,也是专业学科,所以评价主体应该是多位参与,包括学校、教师、家长、相关人员(如社区人员、社会德育机构人员等)、学生等,主体多位才能保证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多样性和综合性。

2.评价标准应以质性评价为主

在德育开展过程中,进行量性评价是有必要的,如德育实施时间、德育主题内容、德育活动次数等,但德育同时又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学校更应关注的是学生的品德动机、兴趣、心理、习惯、品质等,这些必需采用质性评价方式,而不能简单地给一个分数或划一个等级,要采用品行(品德)评语的方式让学生清晰自身的优劣和努力方向。

3.评价方式多样化

(1)试卷测评。通过测验的方式了解学生品德养成的到达程度,考查学生的记忆、理解、判断、分析、论述等能力。

(2)量规。由教育专家海蒂・吉德内齐提出,可以理解为“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工具”。量规是一个二维表格,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规定评级指标,此评价方式适合于既要关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准确度高的数据分析。

(3)评估表。内容可以涉及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重点突出学生“学”方面。可以让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再到教师评。既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也体现自我评价、自我养成,对自身有更充分认识。

(4)成长档案袋。用于收集和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性材料,包括学生的品德作品、品德反思、品德原始素材等,用于记录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利于学生判断和反思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阶段性努力目标等。

(5)学习合同。也叫学习契约,是学习者与帮教者之间的书面协议,学生可以准确了解预期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在某一段时期内根据合同内容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保持自我约束,激发学习动机和热情。

评价是良好品德养成的最后环节,也是学校德育的必要手段。评价具有功能,即:鉴定、导向、激励、诊断、调节、监督、管理、教育的功能。评价是一种教育艺术,操作得当就会促进评价对象心理健康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正确、适时、灵活、良性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努力和正确的方法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协调发展,而思想道德素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心特色德育是体现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也对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治君.新时期德育途径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马云鹏 王永胜.校长与课程实施[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继华.教育文化战略构建[M]. [2] 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4]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柯尔伯格,魏贤超等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7]蒋亚辉.当前我国家长学校办学模式与发展思路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4,(11)

[8]黄浩森.以文化创特色,以特色求发展――广东南海西樵镇民乐小学小学狮艺武术办学特色[J].北京:人民教育, 2008(07)

[9]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海市徐汇区向阳小学“快乐教育”办学模式简介.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10)

[10]安文铸.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教育改革的关系[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3)

[11]孙立群、杨广林.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系统思考[J].辽宁:高等农业教育,2003(01)

德育原则的内涵篇4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教育中心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从爱岗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6个方面提出标准,指导学校对教师师德进行考评。

每位教师在学年初要和学校签订师德承诺书,学年末考核后填写《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登记表》,并记人教师业务档案。教育中心规定了10条教师个人师德考核“一票否决”项目。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将被取消教学资格,年度综合考核为“不合格”。

教育中心建立了师德梯级先进评选表彰制度,以典型为榜样,以高尚的师德风尚引领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每年教师节期间,我们都会评选表彰“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标兵”、“道德模范”。教育中心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评选标准和程序,采用了分梯评选,统一表彰的模式。具体措施是从“师德合格”的优秀教师中,严格标准评选表彰“师德先进个人”;从往年的“师德先进个人”中,通过评材料和演讲答辩程序评选表彰“师德标兵”;从往年的“师德标兵”中,通过评材料和社会投票等程序评选表彰“道德模范”。评选结束后,教育中心不定期组织“师德标兵”或“道德模范”开展师德报告团巡回演讲和师德论坛活动,讲述自己的师德故事,以身边师德模范的故事感染教育更多教师。

二、教师专业梯级成长是教师内涵发展的支撑

为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落实教育家办学的指导思想。教育中心搭建了“合格教师一骨干教师一学科带头人一教学名师一专家型教师”的梯级教师培养平台。旨在引导和激励各层次教师树立终身学习、不懈追求、进取攀登的职业意识,建立和营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工作生态,走上教师专业生涯规划的道路,体验职业幸福感。

该梯级教师培养平台实施的原则有三,即实际需求原则、整体提升原则和多级培养原则。“多级培养原则”是指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从学校和教育中心两个层面,积极为教师提供参加省和部级培训的机会,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多维平台和空间。每一梯级教师均有明确的梯级定位和具体的梯级教师职责任务。为激励各个梯级的教师向着更高梯级坚持不懈地攀登,教育中心制定了一个开放的梯级攀升系统。梯级攀升的途径具有多样性,教师依据各梯级定位、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一般逐梯级攀升,对于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可跨梯级攀升。

梯级教师培养平台的实施理念重在对各梯级教师进行引导激励、重在过程培养、重在发挥各梯级教师的作用。从梯级定位和梯级教师职责看,主要培养办法与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规划,内生动力。制订教师梯级自主发展规划,做到自主阅读、行动学习、岗位提高。学科带头人还要制订本学段、本学科发展规划。二是岗位练兵,实践反思。开展各梯级教学技能大比武,举办案例研究、教育沙龙等活动。三是拜师带教,共同成长。低一梯级教师有责任向高一梯级教师拜师学艺,高一梯级教师有义务带徒弟提高,成立名师工作室,捆绑考核,形成成长共同体。四是课题带动,行动研究。不同梯级教师应承担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五是专业引领,搭建平台。教育中心和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高层次学术交流与研究实验,到国内高校课程研究所或全国名校进行访问学习。六是开发资源,任务驱动。学科带头人及以上梯级教师均有上示范课、做学科报告、开发课程资源、创建品牌学科等不同任务,以研究带发展,最终实现特色发展。七是考核管理,外部推力。骨干教师及以上梯级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实行任期制。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三年一个考核周期,教学名师和教育专家为五年一个考核周期。

仅2011年,教育中心所辖学校已产生了28名教学名师、88名学科带头人、562名骨干教师,初步形成了“以合格教师为基础,以骨干教师为主体,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以教学名师为龙头”的教师队伍发展新格局,形成了争攀梯级、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班主任专业梯级成长是教师内涵发展的基础

班主任是中小学校班集体工作的建设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学校、学生、家长的纽带和桥梁,是学生“品德的引领者、知识的传授者、心灵的沟通者、情感的管理者”,是一个复合角色,是学校工作的一支独特而重要的生力军。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队伍中的“双职业生涯者”,是中小学中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专业性岗位。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一个优秀班主任就能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

教育中心搭建了“合格班主任一骨干班主任一名优班主任一杰出班主任”的班主任专业梯级发展平台,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管理有方、家校满意、社会认可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合格班主任的工作效果定位是学校信任、教师认同、家长放心、学生接纳。骨干班主任的工作效果定位是学校欣赏、教师服气、家长赞誉、学生喜欢。名优班主任的工作效果定位是学校器重、教师羡慕、家长佩服、学生爱戴。杰出班主任的工作效果定位是社会认可度广、个人影响力大、学术权威性高。

德育原则的内涵篇5

(一)现代师德的内涵

1.中国传统师德与西方师德的主要内容。师德一般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由教育自身所“内生”的。中国传统师德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具百家之长而形成的。其中优秀的传统师德主要包括:立志乐道,敢于奉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等。西方崇尚个人本位、平等和自由权利,因此西方教师师德主要有三个层次:即一要尊重学生,遵循学生天性的发展;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三要培养学生对正义的追求。

从中可以看出,无论中国传统师德还是西方的师德,都涉及到教师的修身、治学的态度和如何处理师生之间关系等问题。总的说来,中国传统师德更注重教师“修身”、教学实践中注意身体力行;而西方更注重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内在的独立意识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2.现代师德内涵:“以人为本”的新师德。2001年“中国首届师德建设论坛”大会上,确定了“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主题。这是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现代师德的内涵应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下,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的师德、并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职业道德素质。(2)教学素质。(3)心理素质。

(二)现代教师权威的涵义

社会学意义上的权威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即权威者与权威对象之间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尤以韦伯的观点为典型性,韦伯将权威的来源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的权威、人格感召的权威和法理的权威。传统权威是统治者根据习俗与传统,以世代因袭的身份来运用其权威;人格感召的权威,就是领导者神圣化的人格吸引力;法理权威,是一切典章制度认可的权威。借鉴韦伯的观点我国教师存在着三种权威,即“传统”“人格感召”与“制度”三种权威。具体来说:

(1)专业上的权威。(2)人格上的感召力量。这是构建成现代教师权威必备的条件。教师的人格在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教师必须是公正、诚实、谦逊、守信的,“一个真正的教育者……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效”。(3)制度上的权威。

(三)师德与教师权威的关系

现代教师权威和师德,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具体表现在:(1)师德的具体内容是构成教师权威必备的条件。(2)重塑教师权威,有助于丰富教师师德的内涵。

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与教师权威现状分析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以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师表形象、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严格的职业纪律赢得了社会和学生的认可,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推进、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职业结构的变革以及相伴而生的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心理状态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使个别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和现象:(1)职业道德上,部分教师一缺乏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2)人格修养上,忽视人格的修养,缺乏以身作则的师表意识。(3)人生观价值观上,价值趋于功利化,内蕴于教师个体的人文精神在缺失。在商品经济的规则下,人的价值理性不断萎缩,工具理性日益膨胀。这使青年教师个人幸福趋向社会给予,价值标准趋向实用,内蕴的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在人生观上,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团结协作精神,过分强调自我价值,而较少考虑到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需要。

(二)当前高校教师权威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既是社会价值体系的代表者,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垄断了组织的管理权,话语权、决策权、平等权利。因此他在学生面前是绝对的权威。在今天,传统的教师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环境的挑战,具体表现在:(1)专业权威上,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知识更新频率加快。(2)人格权威上,社会的开放程度愈大,多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使人们的思想发生剧烈的冲撞。

三、构建青年教师师德,重塑教师权威

随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与教师权威现状的严峻和德育工作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凸显,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师德师范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教师权威进行整合和重构。

(一)建立青年教师师德的基本规范

构建青年教师师德的基本规范,应体现时代性、人文性、专业性和操作性。青年教师师德应在“以人为本”的基调中构建,这其中包含三个层含义:(1)师德理想。师德理想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体现了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2)师德原则。师德原则是指导教师实践的根本的准则。教学实践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的教育教学。青年教师应以提升专业知识为标准,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3)师德规则。师德规则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做遵守的具体的规则。这是带有可操作性的层面。直接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它包括:一是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二是对待自己的学生。师德规则应该根据现代师德的内涵进行相应的规则的制定,并发挥其约束的功能。

(二)要建立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1)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监督机制;(2)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

(三)优化环境建设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是培养优秀教师的沃土。(2)建设师生之间的小环境。(3)改善工作环境。优良的工作环境是物质上的保障,也是为青年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高校首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广大青年教师安心教学,迅速成长的硬件、软件环境。其次,要对青年教师实行政策倾斜,资助和鼓励他们多参加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此外,高校还应注重感情投资,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等,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

(四)注重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

1.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构建权威意义上的影响力,必须基于一定的内在精神感召力、权威主体自身的内在素质和人格特征。青年教师应时刻注意自我人格精神的培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格高尚的教师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强劲的辐射力和同化力,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境界。

2.加强青年教师道德行为修养。教师的行为修养是取得教师威信的第一要素,他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因此,必须加强青年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以及教学艺术和风格的培养,提高教学综合能力,使其在教育科研、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实际技能方面构筑高超的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矫海霞.西方教育中的师道理念与师德规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德育原则的内涵篇6

一、新时期的师德内涵

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要求今天的教师应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内涵。

1.构建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职业道德是通过个人职业活动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出来的,主要反映了一定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职业素养。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有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1)师品,德高为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的根本原则,是师德最重要的规范,也是其他规范的基础和前提。

(2)师知,学高为师。作为老师本人要学识渊博,学业精深,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相关学科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

(3)师能,技高为师。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4)师表,身正为师。教师作为影响人发展的特殊职业,其人格品质要求较高,为人师表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表现。

2.新时期师德建设出现的部分问题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部分老师脱离教学岗位另谋他职或热衷于校外职业等。除了个体因素之外,社会环境因素与教育管理体制因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建设刻不容缓。

二、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阐述师德内涵

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高。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希望教师做到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赋予了教师不一样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阐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人文观

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个体——学生,要把人文关怀纳入学生教育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育就是以“生”为本, 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应热爱学生,其次要尊重学生,最后要肯定学生。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发展观

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观是真正地给予每个个体主动性, 激发其蕴藏的身心力量, 增强并获得终身发展的动力和永不干涸的持续后劲。师德是教师自我素质不断提高的动力源泉,体现师德发展观有以下要求:一是教师要能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改造认知结构,乐学乐教,积极钻研,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充电”,学而不厌,跟上时代的步伐。二是理性发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表现出精神饱满、永不气馁的状态,在安于现状、无孔不入的拜金主义思潮和狭隘功利的现实中,甘于平凡,爱岗敬业,使自己的执着努力在工作中得到持续发展。

3.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和谐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协调是完善发展的前提,全面是个体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适应。

三、师德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

1.注重自律——自我塑造

师德作为教师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

2.以人为本——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境界

以人为本就是以老师的发展为本,让人们重新认识新时代的教育本质特征和职业特征,反映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3.加强他律——管理和教育

良好的师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自发形成,必须靠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师德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夯实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建设,从各方面提升自我,真正做到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

称号。

参考文献:

[1]连秀云.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

德育原则的内涵篇7

1体育道德内涵与人文奥运内涵的契合

1.1体育道德内涵体育道德,是体育运动中各种社会角色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内涵大致包括:

内心信念――是指人们对体育道德理想、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正确性、正义性和崇高性的笃信,以及由此产生的履行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

社会舆论――是指在一定体育生活范围内或在相当数量人群之中,人们对体育事件、体育现象、体育行为等进行有意识的传播,或自发产生的情绪、态度和看法。通过社会舆论,使自己明辨是非,提高抑恶扬善的能力,从而坚持或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向。

传统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逐渐形成和积累起来的一种稳定的体育情绪和体育心理,成为人们世代相沿习以为常的习俗和惯例。

1.2人文奥运的内涵2008年北京奥运主题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相对于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更具基础地位,是2008年奥运会价值目标。在光彩照人的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内涵是不朽的底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动力,凝聚着人们向往进步的共同心声,是人类挑战困难、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的强大动力。

北京人文奥运应该由四方面内涵组成:文化交流、全民健身、和平友好、文明和道德。“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特点,无论是会徽、主题还是吉祥物,都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开幕式与闭幕式更是体现了人文奥运理念的重要环节。通过体育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尊重人的个性,重视人的权利。

1.3体育道德内涵与人文奥运的契合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文奥运”与体育道德都注重“人”的问题,通过对 “人”的塑造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建设一个和谐、有序、道德、仁爱的文明社会。因此,内涵的一致性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基础性地位,是一个和谐、秩序、道德、仁爱的文明社会的一种精神动力。

主体性内容,是体育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行业精神,具有自己的行业特点和本质要求,由体育行业特点决定的体育精神和道德规范,就是人文体育的主体性内容。

主导性作用,是促进世界人民和平友好、促进人类文明和道德发展的主导作用。

2体育道德失范的表现及与人文奥运的冲突

2.1体育道德失范的表现体育道德失范是指在体育活动中,作为存在意义、体育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体育活动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表现为体育行为的混乱。体育道德失范所揭示的是体育精神层面的某种危机。

“体育道德失范”是一个价值判断,暗含了一个道德评价标准。这种道德评价标准自身是否合理;用不变的道德评价标准去评价变化着的道德实践是否合理;用单一的道德评价标准去评价多层次的“现有的道德实践”在方法上是否合理;用过去的或现有的观点来审视新的体育道德实践提出的道德要求是否合理,这是“体育道德失范”问题所关涉的,也是我们建立完善的体育道德体系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根据一项对最近几年中国职业体育道德水平的调查显示,认为我国竞技体育道德水平:逐渐好转的占25.2%,没有改变的占13.7%,逐渐败坏的占52.5%,说不好的占8.6%,其中52.5%的人认为我国竞技体育道德在败坏。不可否认,在国际范围内,职业体育的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导致体育道德失范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

体育道德失范表现主要有:

――个别体育官员,体育俱乐部,体育从业人员追求政绩和利益;

――某些运动员高额的出场费、转会费;

――体育现象;

――运动员之间,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以及与体育俱乐部之间的明争暗斗;

――运动员兴奋剂检查结果呈阳性或有作弊行为;

――被认定比赛作假,或有意串通改变比赛胜负、名次等;

――严重违反有关竞赛规则规定;

――发生特殊或重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

――代表团参赛观不正确,损害公正竞赛、公平竞争的原则;运动队的教育和管理失范,赛风赛纪差;

――运动员不遵守相关项规定,比赛作风不正,组织纪律观念差,缺乏基本的体育道德;裁判员不遵守赛区的相关规定,执行裁判工作时不严肃、不公正、不准确,,搞不正之风。

2.2体育道德失范与人文奥运的冲突体育道德失范与2008年北京 “人文奥运”形成了严重的冲突。其冲突最根本的反映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上,即:

2.2.1根本利益的冲突“人文奥运”和体育道德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核。以创造和规范体育利益原则为途径依托,使创造体育利益成为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道德的生成母本,使规范体育利益成为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道德的途径依托,二者在多元文化的共同作用下达到路径支撑的统一。它的实践性原则是奥林匹克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人文奥运”和体育道德的最高准则。这些原则对维护各利益群体的利益,推动社会发展、和谐、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体育道德失范所引发的少数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达到求利目的的心理倾向,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偏好于追逐个人利益,忽视共同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行为与“人文奥运”和体育道德在本质上是冲突的。

2.2.2行为动机的冲突和谐是“人文奥运”和体育道德的灵魂。对体育活动主体即人的本质的尊重与维护,是激发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道德动机得以确立和实现的理论生长点,而人的本质的真正体现与展示,正是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道德得以确立和实现的根本动因,二者在确证人的本质层面的元语境下达到协调统一。然而,体育道德失范破坏了人文奥运和体育道德宗旨,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文明与文明以及人的灵魂与体魄等和谐统一的行为动机上是冲突的。

3造成体育道德失范行为的原因

3.1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引发体育道德危机在对待体育道德的认识上,由于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及竞技体育本身具有的功利性、竞争性,使思想认识混乱,过分夸大对利益的追求,认为人格并不重要,在善恶评价标准上出现错误,进而把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当作冷酷无情的金钱战场,展开不择手段的生死搏斗,把应有的人间温情、友情、正义,抛入冷冰冰的利益关系之中,似乎除了对金钱的占有,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目标,从而引发体育道德危机。

3.2体育道德评价内容多极化引发体育道德危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道德评价内容也必然由一极走向多极,这种体育道德内容多极化趋势与利益获取途径多样化密不可分。由于经济利益驱动,主体对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加之经济利益的实现较之道德上的崇高更具有直接性与现实性,对大多数人来说,首选目标是怎样获取财富。体育道德评价内容的多极化,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为多数人认可的统一的体育道德评价标准,使体育道德的公认度降低,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减弱,其体育道德救济已不足以抵制多元社会中不道德的体育行为的发生。一些意志薄弱的人,或混水摸鱼,或铤而走险,实施非体育道德行为。

3.3体育法规制度建设的滞后引发体育道德危机随着体育经济的发展,个人正当和合理利益摆到应有的位置,体育行为主体对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受到鼓励和肯定,在体育竞争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追求,不仅符合经济规则,同时也符合伦理准则。保护体育主体的独立经济利益、发展个性、表现自我等价值观念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由于对利益的最大追求,在一些层面上不可避免的忽视对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相关体育法规制度的建立完善,本身就是一个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改变和重新建构,这为缺失体育道德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3.4竞技体育逐职业化、商业化对体育道德失范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发展,职业运动员比业余运动员更加注重金钱与成功,在“利"与“义"的天平上“利"的砝码加重。有的职业运动员把训练、参赛并获胜看作是他生活的全部甚至是生命的意义,于是对竞技运动的价值观产生了一种类似于般的狂热。他们也许不是为了名利,而仅仅是出于对竞技运动信仰的崇拜而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中去,为了获胜,他们会做出一切可能有利于获胜的事情,甚至包括使用暴力行为,而且他们认为这是很正常的行为。所以,在一些高对抗性的竞技项目中,威胁对手,实施暴力等体育道德失范行为被当作是一种策略而广泛使用,以获取比赛的胜利、促进个人的职业生涯、为观众增添戏剧性的场面和为赞助商增加利润。

因此,过度商业化的职业体育必定会影响一些竞技运动的结构和目的,同时也会改变人们参加竞技运动和管理竞技运动的目的。商业化的竞技运动大都试图通过戏剧化的表现方式带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而忽视竞技运动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价值。当商业化发展到极至时, “更快、更高、更强"意味着“更多"的收入。在此,奖牌所象征的荣誉已被金钱所侵蚀。商业化导致的拜金主义使得运动员道德体育失范的现象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此外,职业选手大多与经纪人联系密切,而这些经纪人往往唯利是图,在他们的挑动下,有可能使体育组织失去对运动员的监督和控制。

3.5运动训练过程中教育的异化运动训练就是教育过程,有自己的目标和道德价值,也就是教育价值。运动竞赛的体验会对运动员产生有益的教育效果。它应该提高人们所期望的那些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和道德诸方面的品质,并为其了解自我提供绝好的机会。然而,事实上,由于职业化、商业对竞技体育运动的影响,对结果的过分注重使得教育的功能在训练及比赛过程中几乎被遗忘,甚至被异化。运动员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参与体育运动训练,因此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常常受到他们在比赛、训练圈子里接触的那些人的影响。教练,因为是运动员身边关系最密切的人,是运动员最直接的教育者,从而对运动员的影响不论好、坏,无疑都是最深刻的。同时,因为运动员的金牌和奖牌的数量将抬高教练员的身价,因而教练员往往含蓄或明确地教育运动员:规则可以遵守,也可以违反,只要对比赛有利;运动场上的对手是“敌人";“犯规而又不被捉住即是聪明的运动员"等等。事实上,许多赛场上的攻击便是教练员“教育"的结果。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教育"下,长此以往,运动员们就会认为,公正、平等、为他人着想和遵守规则是不重要的。体育道德教育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就这样被人为地异化了。

4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对策措施

4.1整体构建体育道德体系的基本思路整体构建体育道德体系就要以“三个理念”为指导,坚持系统科学的理论原则,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体育道德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具有体育文化前进方向,贯彻“以德治体”方略要求,适应全面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道德体系。

4.2实施体育道德素质提升工程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意见》(体办字〔2002〕248号),开展体育道德教育活动。加强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道德建设,着力克服在竞技体育竞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公平竞赛、公正执法、公开诚信为“三大突破口",竞技体育从业于竞技体育工作的人员,要严守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准则和道德要求。在项目协会、运动队、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中开展“公平竞赛、公正执法、公开诚信"活动,实施体育道德承诺制。坚持以道德育人、以公平参赛、以公正执法,引导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自觉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精神,夯实人文奥运的坚实基础。

4.3构建创新体育道德工作模式应该及时捕捉国内外竞技体育竞赛中敏感性较强的焦点问题,结合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所思、所求,提炼出体育道德工作的新点子,新措施,加强体育道德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会有体育道德工作实效。应敏锐地意识到,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弘扬中华道德精神,提升体育道德的最佳载体,把奥林匹克教育与体育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全面提高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我国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品位与国际形象。

在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中强化奥林匹克精神是举办奥运会的重要宗旨。把“人文奥运”理念化为实践,自觉促进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推动体育道德的发展,促进体育从业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4.4体育道德环境建设加强体育场所的体育道德环境建设,使运动员、教练员在体育训练、竞赛活动的同时,能够了解奥林匹克知识,关心奥林匹克运动,宣传奥林匹克精神。注重实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有效形式。在继续开展 “体育道德风尚奖”、“文明赛区”、“文明运动队”、“文明运动员”、“文明裁判员”等体育道德建设创建活动的同时,还要不断拓宽创建活动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意见,(体办字[2002]248号),2002.

[2] 郑斌.体育道德与复兴[J].国外体育动态,1996(28).

[3] 绵阳市第四届运动会筹委会关于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评选办法,2004-11-12.

德育原则的内涵篇8

0.引言

武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身后的文化底蕴。武德作为中华武术的文化精髓,是指参加武术活动的习武者所共同遵守的体育道德,也是武术训练工作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在武术训练中,强化对于习武者的武术品德教育,不仅是弘扬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需要,也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基本要求。对于提高习武者的综合素质,实现武术运动以及武德精神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武术训练中武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武德文华,历史悠久。最早是记载于左丘明的《左传》之中,提出了武有七德,包括"禁暴、戢兵、保大、功定、民安、和众、丰财,"等七项内容。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武德的内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但是武德的基本内涵仍然主要表现在仁、义、礼、智、信、勇等精神文化层面。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武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在以下几方面:

(1)尊师爱幼。尊师爱幼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文化武术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更是习武者所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礼仪。在武术训练中,习武者应该严格听从师长对于武术文化的教诲,尊敬师长建立尊师爱幼的平等民主师徒关系。对于徒弟或者是晚辈,应该给予细致的呵护与关怀,在传授武术运动技艺的同时,使其明白武术文化的内涵。

(2)正直的品格。正直守信不仅是新时期武德精神的内涵,也是习武者为人处世所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正直守信的基本内涵为,拥有高尚的品格与宽广的胸怀,为人处世坦荡磊落,对待别人诚实守信用。归根结底,就是要求习武者在武术学习训练过程中以法律、道德以及规章管理作为行为准则,通过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心中充满正气、能够守信于人的习武者。

(3)爱国守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我国中华民族武术发展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武术豪杰不惜牺牲自己,为国家及民族的兴亡舍生取义。在现代新中国,习武者更应该在武术训练中树立爱国守法的武德意识,将维护国家的利益与群众的利益作为习武的目标,严格遵守国家法律的规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4)修身养性。对于习武者自身而言,武德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便是通过习武这一自我锻炼,实现自身修养的提高。修身养性,首先要做到宽宏大量,这也是习武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修养,不能够睚眦必报,要具备以德报怨,通过自身素质感染周边环境。此外,习武者还应该通过参加武术训练,控制自己对权利、对金钱的欲望,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生活作风。

2.在武术训练中开展武德教育的意义研究

武术项目作为我国重要的体育竞技项目,部分体育学校、武术教学机构等在武术的套路运动、搏斗运动等武术专业训练中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习武者的专业能力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这些机构却忽视了对于习武者武德的教育,不少的武术训练者对于武术文化的精髓还没有深入彻底的了解。

由于不少习武者没有全面的武德意识,在武术训练中武德的修养水平不高。在武术训练比赛项目中,违反公平竞争的原则。甚至部分习武者在学习武术运动后,利用武术运动的攻击优势,恃强凌弱、扰乱社会秩序。这些习武者的不良行为不仅扰乱了国家社会秩序的正常,对于武术文化本身的形象也造成了影响,制约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运动的传承与发扬。因此,强化武术训练过程中的武德教育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武术训练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前进的重要举措。

3.武术训练中的武德教育培训方法

(1)在武术基本礼仪中渗透武德教育。在武术训练中通过成套的行为以及一些固定的武术造型动作,可以在武术训练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习武者的武德。因此在武术训练中,应该重视传统武术礼仪的传授教育,促使习武者充分明白不同武术礼仪动作的内涵及其适用场合,诸如问候动作、武术器械的递接礼仪,督促习武者在武术训练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武术礼仪习惯,强化武德教育的贯彻。

(2)在武术技能动作训练中贯穿武德教育。在武术技能的训练中应该遵循崇武尚德的原则,在各种武术基本功以及武术基本套路的练习过程中,应该逐步培养习武者勇敢顽强、不断进取的精神。在武术搏斗等技能训练中,应该为习武者贯彻勇敢无谓的精神,通过在武术技能的练习动作上,充分结合各种套路动作培养习武者顽强、勇敢以及守信的武德。

(3)通过武术训练中的交流活动开展武德教育。在武术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一些武术交流活动,来强化武术训练过程中的武德教育效果,可以通过组织武术知识以及武德知识交流活动或者是开展武术技能比赛的方式,通过这些活动,强化武德文化精神内涵的贯彻。此外,在武术训练过程中,还可以组织一些德高望重的武术教练对习武者进行武术技能与武德的传授讲座,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促使习武者能够真正领会武德的真正内涵。

4.结语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实现中华民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需要发扬武术运动,同时更需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武术武德,将武术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因此,对于习武者而言,在进行武术训练中,应该将武德教育渗透入武术训练活动之中,推动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翟玉生,高增栓.论武德的重要作用和修养方法[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3

德育原则的内涵篇9

(一)从我国历史上“德”的内涵理解说起

“德”字的最初原形是“彳”加一个“直”字,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把“彳”解释成“行”的省文,是十字路口或道路,“直”是正直,二者合起来被解释为“道路上发生了一件正直的事。殷周奴隶主用绳索捆奴隶牵起来走,视之为‘最正直’和‘最道德’的行为”。应该说“德”字的原形表达的是正直,这是人们可以接受的。第二种是说在十字路口眼睛向前看。在西周初期的金文是在“直”下面加上了一个“心”字。这个“心”字意味着德的行为既要发自内心又要正直。总之,无论“德”字是在殷代形成的,还是在周代形成的,它都有一个从“彳”加“直”到加“心”的过程,它的结构是一样的,这个事实是不容质疑的,也是学者们能够认同的事实。[4]从以上“德”的文字发展史看,德基本上是一个政治概念。主要有三层涵义:一是指能力。作政治概念,它的原初意义为“占有”。德表现为对奴隶和财富的占有,是占有奴隶的象征。从上面的商代甲骨文和人们对“德”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德”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它的潜在含义是能够统治别人或占有奴隶和财富就是德。二是指德的方法,即如何才能获得奴隶和财富的方法。获得奴隶和财富要有一个正当的方法和途径。一方面是统治者要维护自己的统治稳定,因而要考虑获得奴隶和财富的方法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也对德进行了抽象的思考,即德的正当性问题。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在文字上相对应的是“德”字下又加了“心”字。三是治国方略。周的统治者讨论如何获得奴隶和财富问题的目的,是要稳定自己的统治。只有获得财富和奴隶的方法正当,才是有德,才能获得上天的保佑,才能达到稳固自己的统治目的。德的具体内容就是敬天保民,就是说,统治阶级统治内部团结和约束他们不要做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事。[4]

(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道德”内涵的理解

1.古代人们对“道德”内涵的理解

在中国,“道德”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时“道”与“德”是分开出现的。“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之为“德”。在伦理学意义上,“道”指人们所共同遵守的普遍原则。“德”指合乎于道的行为和品德。“道”与“德”的连用最早出现于《管子》、《庄子》、《荀子》各书中。如荀子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这名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行为如能够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算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从荀子之后,道德的概念在广泛流传中使它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扩充。在西方,“道德(Moral)”一词源于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意为礼节、风俗和习惯。后来转化成为行为规范的意思,同中国古代对道德一词的解释大体相同。[5]

2.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道德”内涵的理解

基于上述“道德”概念的由来,人们通常都把“道德”的概念定义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然而,这一定义并不科学,它既没有包含道德现象的全部内容,也未能揭示道德的本质特征。那么到底怎样理解道德这一概念呢?确切地讲,道德是根源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之中,以一定善恶观念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通过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自我人格完善的包括心理意识、行为活动和行为规范在内的特殊社会精神价值现象。这一定义揭示了道德的特殊社会本质,指明了道德产生的社会根源。[5]

(三)“德”与“道德”是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

从以上对“德”和“道德”的内涵和来源及其所包容的范围的理解看,“德”和“道德”这两个概念,绝不只是单词和复合词的区别。“德”来自于统治者的要求,它由统治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进而成为对普通百姓提出的要求;德是用来调整国家和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西周王朝在总结殷纣失败的教训时,懂得了统治者要想维持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自身的德性,它表现为敬天、保民,表现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老百姓的爱护。统治者把自己的要求变成一种标准,通过教化的手段让百姓认同接受。与德不同,道德来自于社会和世俗,是用来调节个人和个人以及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它是伴随着人的意识完善由不明确到逐渐明确的过程。原始的人类,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和自身能力的低下,不得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谋取物质生活资料,也不得不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来处理生活资料以维持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这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简单的社会关系。这种简单的人际关系逐渐形成道德的原形——风俗习惯,它是以维护大家共同利益为目标的。[4]显然,德并不仅仅是道德,它包括政治思想法纪和道德品质,道德只是德的一部分。

二、关于德育与道德教育是否等同的探析

(一)“德育”一词的由来

早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moralischeEriehung(道德教育,简称为‘德育’)”或“practischeErziehung(实践教育)”。西方社会18世纪后半叶已经形成“德育”这一概念。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education)”、“德育(moraleducation)”、“体育(physicaleducation)”。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该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1904年,王国维将“德育”与“知育”、“美育(知育)”合称“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在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影响下,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的教育宗旨,标志着“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6]

(二)举例说明我国不同学者对道德教育研究中的不同观点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道德教育的研究,对待“道德教育”概念上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避开对“德育”与“道德教育”的论证,却多次提到“德育”和“道德教育”两个概念

德育原则的内涵篇10

1 强化全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是加强医德工程建设的关键

自从提出医院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来,我院用建设有

行动的准则。进行全员性、多层次的医德教育,强化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全方位提高职工素质,增强全体职工对医院的热爱和信心,提高了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是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新职工主要进行医德基本知识和规范的系统训练,岗前教育不少于一周。对中、青年骨干的教育市要是采取考评的方式,加强实践的锻炼和培养。对老职工重在自查。二是定期举办医德教育讲座,发动老同志现身说法讲传统,讲自己从医体会等,使员工在医德传统中吸取营养,激励自我。三是学习白求恩、赵雪芳等卫生战线的英模及先进人物,树立一批医院的先进典型,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在全院掀起树典型、学标兵、创先进的高潮。

探索医院新的管理机制,抓好内涵建设是医院搞好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我院抓住机遇,外树形象,内重管理,促进了医院两个效益的同步增长。一是成立医院专家咨询指导小组,推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管理模式,专家参与医院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对如何加强医院的内涵建设出谋划策;二是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做到“人、财、物,责、权,利”相统一,科室主任不仅享有本科室人、财、物的调配管理权,还必需对本科室的学科建设、学术梯队形成及科室医德医风等负责,充分调动科主任和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建立住院病人联系、服务制度,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对其联系的住院病人进行全程导诊和服务;经常到病人床前宣传医院,了解病人的需求和意见;将病人的需求和意见转告给医务人员及有关部门,满足其需求;将医院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听取病人意见后改进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反馈给病人。这一举措大大增强了行政后勤工作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2.3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深化医德工程建设内涵

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今年医院投入2000余万元,购买了大量的国内外先进医疗设备,使医疗诊断水平明显提高。为满足医院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医院一方面采取全国招聘、专家推荐等方式引进人才,一方面以派员出国学习、人员外出培训、进修等方式培养人才。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医院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质控环节,成立综合质量考评小组,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奖惩到位;二是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包括对病情估计不足、忽视查房、病历书写等日常工作,重点加强三级查房、会诊、交接班、危急重症病人报告制度;三是加强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培训工作,开展各类医学理论讲座,组织住院医师参加阶段培训的理论、外语、操作考试等。

3关于医德工程建设的探讨性意见

如今,医患双方的自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对保护各自权益和自觉履行各自职责的观念日益强烈,高技术的临床应用引来了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如利用高技术进行性别鉴定;人工授精、体外授精带来的家庭道德、社会问题;器官移植中供体来源和卫生资源分配中的公正问题等,仅靠道德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法制调节。

因此,要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医疗秩序和医德风尚,还必须通过教育和法制两个途径来实现。

                   

德育原则的内涵篇11

一、中国仁学的内涵

仁,从人从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作为一种吃力人际伦理关系的道德,其主要内涵是“爱人”,也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对人亲、对人敬、不忍心见到别人蒙受痛苦,等等。在先秦儒家那里,对于自然之物的爱护,严格说是不能算作仁德范畴的。对此,孟子曾经有一段论述,他说;“君子之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君子对人对物的感情又三个等级,即亲爱自己的亲人,仁爱同胞民众,爱惜自然万物。仁虽然是一种爱,但爱却不能归结为仁。仁只是对于人的爱,而对物之爱是不在其中的。所以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由此可见,仁的本初含义,就是人对人的爱,是人与人相处的道义原则。

二、先秦仁学基本内涵

先秦仁学虽然主要地是一种关于人际关系的道德理论,而非生态伦理理论,但是,仁作为一种人之道的总名,却包含着生态伦理的意义。在先秦儒家那里,处理人际关系的仁,是可以辐射、延伸到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中去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的,总是依靠一定的物质条件而生活的,所以,在人与人想交往的时候,常常有人之外的物参与其间。这样,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就会表现为人与物的关系。爱其人,亦应爱其物;爱其人,亦应爱其家园,爱其家国之一草一木。通过对物的态度来体现对人的态度,通过对物的爱惜来体现对人的仁爱,这是仁爱所包含的一种内在精神。

不仅如此,先秦儒家还强调,要成为一个仁人,必须要很好的体会天地宇宙的精神,与天地保持一致,以赞天地对于万物的化育,达到与天地参(即与天地相并列)的境界。那么,什么是天地宇宙的根本精神呢?《易传》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的意思,认为使万事万物不断发育、前后相继、持续进化就是天地的“德”和内在精神。一个有道德的人,自然也就应该遵循这种道德和精神,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赞助天地,使人人得其生,使物物得其长,使自然、人类社会都处于一种最为和谐、美满的发展状态。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要使自然生态保持平衡,使人与自然都保持在一种最为理想的发展状态之下。这种意思,虽然不是仁的直接意义,却也是仁的引申意义。

三、宋代以后传统仁学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到宋代以后,中国伦理思想家们开始把伦理道德本体化,即不仅把人类的伦理道德看成是人为的社会规范,而且还把其看成是宇宙的本体。在仁的问题上,宋儒表现的尤其明显。他们对于仁的论述,与先秦儒家相比。其重大的发展之一,也就是把仁与整个宇宙的本质、原则相联系,把仁直接地解释为“生”,既解释为一种生命精神和生长之道。

宋代大思想家朱熹说:“盖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仁说》)这也就是说,天地之心就是要使万物生长化育,所以,它赋予每一事物以生的本质,故草木有籽食、果树的果仁,是包含着生命的;只要给它合适的条件,它就会繁衍出新的生命。拿人来说也是一样,人体之中有一个统一的生命贯穿其间,思想家们把这个统一的生命称之为仁。当某一部分发生了病变,气血不能贯通,这也就是失去了生命力,变成了近乎死的东西,思想家、医学家们就称之为“麻木不仁”。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心中,不仅植物、动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是这样的,即使瓦石土快也不能说是纯粹死寂的东西,它们之中都含有一种生之意。仁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就是要顺着天地的这种“生物之心”,顺着人的良心,去待人处事,使人免除痛苦、乐其生活,使物长养茂盛,生生不息。

宋代这样一种思想,可以说是大大发展了先秦的仁学。它把人之道与天地之道连为一体,赋予仁本身以深刻的生态伦理的意义,应该说,这是一种很深刻的思想。但是,宋儒在讲仁之道、生之德的同时,却又极力鼓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反而扼制了人的正常的生命发展和生活幸福,使他们的仁学思想的积极性大大地打了折扣。

清代的思想家戴震克服了宋儒“灭人欲”的消极思想,提出:“仁者,生生之道也。。。。。。所以生生者,一人遂其生,推之而与天下共遂其生,仁也。”(《孟子字义疏证。仁义礼信》)这样一种思想,不是个人利己主义的只遂个人之生,知求个人生活的幸福,而是主张救助他人,使人人都能遂其生,人人都能生活幸福;不是只求人类遂其生,而是要推之天下之物,使天下之物共遂其生。赞助天地的生生之德,使万事万物都能生育发展,这也就是崇高的“生生之德”,这也就是仁。

德育原则的内涵篇12

一、师德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

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教育活动本身就具有道德属性。要想完成好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学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创新的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德行修养,才能完成“传道”之任务。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教师在工作中常常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他们的政治立场、品德修养、行为模式必然会对学生的道德标准、处世原则形成一种直接或间接的道德示范作用,成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巨大道德内在动力。另外,师德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还体现在整个“授业”过程中。由于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治学态度、言行举止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取。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教师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实践证明,有责任意识、师德状况良好的教师,更愿意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研究中投入大量的精力,认真备课、精心教学,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学习效果。这些都影响着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获得,更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当代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着社会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碰撞,新媒体交往方式的道德与传统伦理标准之间的矛盾冲突。他们渴望找寻答案,尽管可以求助书籍、网络、名家,但在纷繁复杂的理论学说和社会现实中仍感到困惑无助,这需要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来答疑“解惑”,带领他们拨云见日,以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勤于思考,探寻人生的真谛。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对青年的政治立场、心理状况、道德品质、行为模式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014年9月,同志指出“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2]高校教师要以此为鉴,坚持不懈地加强师德建,做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二、师德建设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当前,高校的竞争最终要归结为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因此高校内涵式建设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是相等意义上的表达。“从对大学核心力的本质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核心竞争力只能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精神,一是大学制度,一是学科成长机制。”[3]

(一)师德培育与大学精神的延续一脉相承

大学精神是大学全体成员共有的价值体系,是从大学长期发展中凝结和积淀的各种优秀文化要素,用以指导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共同意识,包括追求进步和真理的政治品质,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浓厚的文化氛围,自由的学术风气,民主、宽容的科学精神,独特的校风、严谨的学风等,它渗透在校内各种文化载体上,具有内隐性,体现在大学的教育理念、学校管理的思维方式以及教师的教育过程和道德准则等各个方面。师德是高校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师职业相关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那么大学精神则可以说是这些道德观念被升华为群体意识的高尚精神,二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可以说,大学精神的核心本来就是高校教师的精神,师德建设也就是教师大学精神的培育。高校教师以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品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这就是大学精神的传承,它不是教条式的延续,而是实践证明的结果。

(二)师德建设与实现制度功能的良性互动

大学制度应是一整套现代高校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为协调和维护人们之间的权责利益关系所做的一种人为设计,用以整合教育资源,对师生有引导、规范、凝聚、激励作用。大学制度是大学精神的外显,是大学发展的根本。大学制度必须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遵循教育管理规律,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现代大学必须认识到,建立高校师德建设在加强思想教育同时,必须依赖于制度,重视对高校师德建设制度的完善,以及对这种制度进行道德层面上的价值评判,把职业的道德要求和制度相结合,变成可操作的具体规范,使教师在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依照制度规定,接受制度安排的同时,自觉地遵循制度内在的、合理的道德精神,转化为教师自身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意识,这也就是师德建设的过程。因此,高校师德建设与大学制度之间形成一种立体的、生态的、良性的互动。

(三)师德建设与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密不可分

大学学科成长机制包括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是学科发展的前提。内涵发展的大学必须重视特色学科,依托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和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关键在学科带头人。培育大学的高质量学科,必须培养高质量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对高校学科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凝聚科研队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科带头人能力建设在我国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其中,道德力是作为学术带头人的教师的重要的能力。教育部要求“师德教育应摆在高校教师培养首位,将师德教育作为优秀教师团队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培育的重要内容”[4]。因此,学术带头人的师德建设关系着整个学科的发展。总之,师德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策略,和大学精神的传承一脉相承,与大学制度建立和完善形成良性互动,是大学学科机制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师德建设是唤起高校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挖掘高校自身潜力,整合校内外资源,以提高人才质量为目标,突出学科特色,发挥高校自身动力的发展模式。高校发展的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高校内部资源相互作用、良性互动构成了其发展的内生动力;其二,高校相关的社会外部环境的支撑和推动构成了高校发展的外在动力。其中,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任何一所高校能否完成其历史使命,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关键在于是否能真正唤起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一动力的关键在人,包括教育者、管理者及学生本身。也就是说,学校的各项建设、各项发展、各个要素必须以人为本。马克思讲,“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有了人,就必然有人的关系。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众多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以往的实践证明,高校不能实现内涵高效的发展,主要是在人的关系上没有协调好。师德相关的制度建设在规范教师行为的同时,还能够调节校内的各种人际关系,帮助调配校内资源,促进发展内生机制的运转。与教师相关的制度化道德规范作为教师职业伦理的主体形式,主要调节的是教师与学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等的个体、群体间的关系。校内各项关系处理得好,不仅有利于校内教育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教师专心致志的搞好教学和科研工作,更有利于高校内部的协调一致,共同发展。在高校内部,除了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师德的主要功能是规范教师的从业行为。师德的规范通过一定的制度化规定,逐渐被教师所理解和认可,内化为教师自身的内在约束力量,规范其在教育活动中道德行为。另外,师德建设还有助于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随着社会发展,对教师要求在不断增多。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充满物质诱惑的社会现实,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防腐拒变等能力。当前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教师敬业精神淡漠,学术境界不高,甚至出现违背基本道德标准的行为。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教师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高校的师德建设通过制度化的道德规范和机制设置,旨在规范教师个人教育行为,提升教师群体的德行修养,协调高校各项人际关系,催生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2]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中国文明网,2014-9-10.

[3]郑佳成.大学核心竞争力本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2.

[4]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N].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10-9.

[5]张哲.制度伦理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适用与局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9).

[6]蒙陆萍.唤起学校发展的内动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4(2).

德育原则的内涵篇13

一、孔子礼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一)礼的道德规范功用 

礼是立身之本。孔子认为,人离开了礼仪规范就不能成为真正完整的人,人的存在以礼教的约束为根本。孔子在这里提出的“礼”的概念不仅仅包括从前的宗教、祭祀之仪式,还包括人在社会中应该遵守的礼节。所谓君子,就应当一言一行都符合礼教规制,不能越轨、随心所欲。孔子一直强调,“不知礼,无以立”,证明“礼”是立身之本。另外,“礼以行之”、“克己复礼”、“以礼约之”都体现了孔子心中“礼”对人的格局、境界、修养的培育功能。 

礼是交际原则。虽然孔子的“仁义”学说强调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和内心修炼,“礼教”思想更多针对于社会秩序的遵循,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割裂和独立的体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仁”也是一种“礼”。因为对人和善、团结和谐是与人交往和立身立命的一种较好的方式,也是高尚情操的一种行为准则,当然能够成为一种“礼仪”。彬彬有礼则得孝、忠、亲、爱,这已经涵盖了社会关系中与父母、领导、朋友、配偶等几乎全部范畴。 

礼是统治之道。孔子认为,为政者不仅要“仁义”,更要“尊礼”。在统治层面上,“礼”既是政权体系、权力结构、法律规制;也是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既有上层秩序,也有民间秩序,贯通了国家的全体层级。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遵循礼教秩序。 

(二)礼的基本遵循原则 

以情遵礼。孔子认为,礼仪这一形式化的抽象词语背后寄托的是真实的情感,因而成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并在生活中鲜活存在、广泛接受。例如在对丧事的礼教规定中,就体现着臣子对君王的忠诚、子女对父母的感怀、妻子对丈夫的不舍。在祭祀的礼节中,体现出天子对神明的敬畏和对臣民的思虑。没有这些,“与其奢也,宁俭”。也即是说,如果不怀着真情实感,宏大奢侈的礼节场面还不如省去。可见,孔子对遵循礼制的要求之一,就是内心认同、发自肺腑。 

以仁遵礼。“仁义”、“礼教”难以分家,只有讲仁义、懂谦让,才能形成“礼”的局面。在遵守礼教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仁”和“敬”,待人尊敬诚恳,才能“归礼于仁”。 

(三)礼的时代教育价值 

礼能夠提高自身修养水平。正由于“礼”是立身之本,通过“遵礼”才能实现自身的安稳立足和价值实现。自身修养的水平是以“礼”的外在表现为标志的,待人诚信、亲和,处事得体、尽心,不仅都是“礼”的体现,而且还是当今急需的个人品质。 

礼能够改善社会和谐面貌。“礼”是一种伦理,直接面向人际沟通与交流。社会和谐的根基,就恰恰在于社会关系的的秩序井然与合理有度。通过宣扬并践行一种价值规范意义上的“礼”,社会和谐的根基将得到极大稳固,不必要的冲突和对抗将自然化解,社会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 

礼能够提升社会契约程度。一旦“礼”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契约程度就会得到提升。社会成员心照不宣,彼此向善、行为得当,因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得到增强,社会安全也会得到保障。共同遵守礼法,就是最好的社会契约,并将对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等起到帮助作用。 

二、孔子礼学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启发 

(一)对教师教育原则的启发 

晓之以情,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主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根本前提是学生对修养的提高具有主动的诉求和原发的意愿。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实践无一例外地证明,被动接受和一味说教根本无法达到预先设定的教育效果,并且只会事倍功半。现代教育理论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视角也类似地提出,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建构。在教育布道这一方,教师只有通过晓之以情的“真情教育”,运用鲜活的示例和亲身的体验来为学生展开“说教”——说服式教育。 

仁义宽厚,以身作则地为学生树立思想道德修养典范。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事,是思想道德修养培育的一大重要目的。而大学生群体的可塑性高、自主性强,在多样价值选择中怎样才能钟情于所谓“正统”的规范,做到“克己复礼”呢?抛开教育体制和意识形态因素不论,单就教育行为的收效提高而言,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用仁爱为学生树立思想道德修养高尚的模范,直接感染受教育者,实现最有力的证明。同时,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育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才能更加客观地对待这一事业本身,以更加宽厚仁爱的眼光对待学生,从而因材施教、耐心施教——这样的做法又在侧面为学生树立起“为人有礼”的标尺来。

     (二)对丰富思想道德修养培育之内涵的启发 

自我反省,克己自律。现代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具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一要求的实际内涵就是学会反省、懂得自律。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他主张每个人都应当遵循对应的阶级秩序,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在今天的发达社会,任何群体都有特定的社会标签,整个社会机体之所以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就是有赖基于契约意识的循规蹈矩。遵纪守法、照章办事并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与创新创造也并不冲突。相反,只有懂得在秩序内生存才能活得更好,方可谈及创新创造。我行我素、嚣张跋扈的人则没有生存市场,不懂得自我反省和约束就无法进步。 

处事有度,彬彬有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人处事张弛有度是一种分毫不差的理想标准,在社会实践中很难有人做得到。但是,处事得体,讲究礼仪也是成熟的标志和修养的体现。孔子在礼制中也强调“中庸”的概念,这并非折中主义或得过且过,而是基于至善境界的君子之道。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这也是一种应有的和谐处世之法。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应当包括这一内涵,以消除青年人娇生惯养、嚣张跋扈的戾气,养成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 

立志長远,亲躬亲尝。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就必须给自己定下长远的志向,并且以一贯制、持之以恒;否则,就有可能变得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在孔子看来,人伦不定、秩序失常,这是极不符合礼法规范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也需要强调立志和亲躬的内容,这对不仅对青年人的成长成才有帮助,还有利于从理想信念追求的角度对社会秩序的构建与维护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三、结语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把人才培养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如何培养人才以及培养何种人才,是高校致力突破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教育事业的先驱——孔子,对于运用礼法对人施以道德教育早已有了先期的尝试和广泛的经验,因此可以说孔子的礼学思想在今天的教育界仍不过时。 

诚然,孔子礼学思想的原貌是带有鲜明的封建色彩和纲常礼教性质的,一些内容在今天已经不能相适应。但是,吸取其合理成分并加以改造是完全可行并富有意义的,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育大有裨益。孔子礼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在今时今日将能够得到更加深刻的解读,对教师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视角、学习目标等都有一定的启发。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