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实用13篇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篇1

一、成套装备技术的自动化需求趋势

我国在自动化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市场方面需求较大,自动化装备工程与控制工程既是一种技术较为密集型的产业,又是一种人才较为密集型的产业,还是一种资金密集型产业,在这三者合一的进程中,装备与控制的自动化方面的需求十分旺盛。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自动化的程度方面发展稍显滞后。虽然成套装备技术存在着自动化的需求,但是,在这方面一直以来美日与西欧等国家的企业占据了较为强势的垄断地位与主导地位。在成套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方面,尤其是成套装备技术的自动化方面距离满足我国的国内自动化需求还相差甚远,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我国的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的需求的趋旺趋势。

二、成套装备技术的自动化技术的行业发展趋势

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技术也存在着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设计中的程控编程能力、系统制造中的柔性集成制造能力等。这些能力标志着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展望未来的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我们看到,未来的新产品将越来越多地依托于自动化的编程与自动化的控制,自动化的柔性制造以自动化进行新的成套设备的开发将会成为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中的一大亮点。自动化的成型机通常都会包括四大组成部分,即控制工程部分的自动控制与气动控制两大系统,以及机械系统与整机总装总调系统共四大系统。在此大四大系统之中,尤以两大控制系统与整机总装总调系统的复杂度较高,这三大系统也因此而成为了未来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的行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三大硬指标。

三、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为主导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目前世界工业中的较为尖端的科技,世界的许多工厂都在积极致力于实面大规模全自动化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以减少人工操作。这不仅能够极大地减低成套装备与控制工程制造的成本,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因此,可以说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是工业尖端科技在成套装备与控制工程中的集中体现。成套装备与控制工程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率与普及率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已经难觅操作工人与产业工人的身影。工业机器人在不远的将来将更多在应用到自动化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来。

四、我国的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可以细分为下述五大趋势:

1.自动化的成套装备生产线设计与开发趋势

随着CAX仿真系统以及先进设计技术的不断应用,未来的快速设计与自动化设计新产品以及自动化的成套装备生产线设计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字化、自动化、综合化、一体化将成为过程装备的发展趋势。

2.自动化成套装备生产线的自动化趋势

世界的虚拟设计与虚拟制造技术发展极为迅猛,我国目前也已经有为数不多的数家公司开始应用这种世界最为先进的技术,以达成数字化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未来5-10年之这内,虚拟化设计与制造必将成为我国的自动化成套设备生产与设计的重中之重。而且我国的规模化企业还将建成规模化的虚拟设计与制造平台。

一旦这种虚拟化的设计与制造平台成功实现与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及其他信息平台的完全整合与对接,设计、制造的全过程都将可以在数字化的规范下高速有效连续地进行。这在工作效率、制造效率方面的提高将可以达到不可思议的高度。

3.自动化成套装备在控制工程方面的协调与管理技术趋势

未来我国在自动化成套装备的控制工程方面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利用高速主流运算大型计算机对于成套装备的控制方面进行全面的计算机化实时控制。而且实时控制的范围将从传统的控制整条生产线发展到控制所有生产线,并且还可以形成与设计、制造等部门的有效的协调与管理机制的整全。

4.自动化生产线在实现模块化与可重构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在成套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方面的衔接过程将完全采用计算机的一体化机制,即设计以标准的模块化进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设计的效率而且这种标准化的模块式设计还可以将制造过程整合起来。

5.自动化成套装备的生产线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的自动化成套装备还将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支撑之下形成所有生产线的实时监控与快速整定。而且更为先进的离线编程技术也将在我国得到深度的应用。

成套装备技术的全面自动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我国也已经全面进入了成套装备技术的自动化大发展的加速发展阶段。成套装备技术的全面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设计、制造、协调、管理高度集成的、高度一体化的成套装备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必将引领我国的成套装备与控制工程进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参考文献:

[1]宋鹏云,胡明辅,姚建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过程工程[J].化工高等教育,2004 (02)

[2]闫绍峰,熊晓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3]陶秀祥,孙凤杰,何京敏.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J].煤炭高等教育,2005(03)

[4]贺华,姬鸿斌.化工专业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J].石油化工应 用,2006(02)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篇2

电子信息产业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电子信息技术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活便利、信息快速传递等人类社会进步的驱动力量,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由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使电子信息产业也受到影响,分析未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对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认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总趋势,制定适合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能使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带动经济平稳增长。

二、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才能推断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很多,主要可以分为软件技术与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主要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主要是云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目前云计算技术已经深入到各技术领域,并且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已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发改委确认为云计算先行试点城市,基本上全国所有的城市都确定要发展云计算技术并且开始产业布局。由此可见,云计算技术将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未来十年内将创造超额的利润,促进经济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将促进经济形式、企业管理形式、办公形式的变化,需要相应的软件与之配套,间接的促进编程技术的发展。目前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正在整合,使之成为网络通讯一体的方便技术,并且随着我国北斗战略卫星系统的建设成功与应用,网络与通讯技术将获得巨大发展。网络通讯一体化将促进信息传递技术、定位技术、安全技术的全面发展,促使我国形成不受别的国家影响的网络通讯技术,有重大的国防意义与战略意义。

三、电子信息产业产品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产业产品的发展会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而发展,会带动相应的材料、加工、制造等产业的发展。通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会促进新型通讯工具的发展,现在的通讯工具基本已经具备一定的功能,如可视电话、视频浏览、接入互联网等。随着未来网络与通讯技术的整合,通讯工具将更大范围的实现与网络的一体化,为了方便使用,通讯工具还会有巨大的发展。制造通讯工具的企业应该关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出新的制造技术,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会逐渐提高,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对电子材料的带动作用最大。与电子信息产业联系紧密的产业是液晶屏制造产业,未来的液晶屏幕会向着更薄、可卷绕、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传统的液晶屏幕都是在导电玻璃的基础上制造,未来可能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采用塑料、高分子材料制造显示屏幕,这将是现有产业的灾难。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制造商要注重自身的科研实力,根据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新型材料满足产业的需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使很多电子信息产品都具备智能化,包括家电产品、智能终端、汽车驾驶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移动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三者融合在一起成为可能,电子信息产品对功能化的要求会更高。电视棒等产品的出现,使有线电视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肯定还会有新的产品出现,制造出这种新产品的企业肯定会获得巨大的商机。智能化技术大规模应用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革命,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也是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趋势。

四、电子信息产业需求趋势

电子信息产业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在不仅靠科技的推动,更多的是人们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基本。目前发达国家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比我国的发展情况要好。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许多的发展中国家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如近年来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已获得巨大发展,这与我国人们的需求密切相关,也与国外的信息产业向我国扩展有关。我国未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机遇将继续增加,农村、偏远山区、贫困地区也将会逐渐有市场需求,并且市场份额会逐渐增大。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会有所发展,亚太地区市场饱和后非洲市场会逐渐兴起。人们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会促使市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我国自身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同时也要制定出向非洲等电子信息产业落后地区发展的战略规划。落后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大多以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为主,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规划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篇3

二、未来5年制造业就业将呈现快速上升势头

在1995―2000年间,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制造业企业开始大量释放富余人员,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员无论是绝对人数还是相对比重都出现了快速、持续、大幅的下降过程。由此,不少同志认为,制造业对劳动力的直接吸收能力已经大大减弱,加上技术资本排斥劳动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制造业就业增长的空间有限。我们认为,要把握我国制造业就业的演变趋势,必须要准确认识这次较长过程的下降。就业下降有两种可能:一是这种下降是一种趋势性的持续下降,2001、2002年开始的上升属于下降中的波动,整体走势处于下降通道中,至今尚没有看到阶段性上升的趋势;二是这种变化只是阶段性下降,2001年是下降趋势的结束,2002年则是趋势性上升的开始,目前正处于上升通道中,未来5年制造业就业将面临上升的趋势。哪一种推测更符合实际呢?

从制造业就业的演变过程看,我国已经提前经历了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代的经历,但是其到达的水平仍然十分初级。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特殊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实行了一种赶超式的工业化战略,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殊国情,即特殊的体制和特殊的产业结构格局。1995―2000年间制造业就业的深幅调整,是我们计划经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国有企业转制不得不经历的阵痛,这一调整并不代表今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制造业就业仍将延续以往的下降趋势。应该说,过去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造成的就业释放能量已经基本消化完毕,在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制造业景气回升、外出务工劳动力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制造业就业近期有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和新的变动趋势。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推进阶段,各地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针指导下,特别重视发展工业,通过加强产业聚集、完善产业链、改造传统产业等手段,加大制造业招商引资和投资力度,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技术改造和配套能力提高,其就业规模仍将延续扩张势头,重加工制造业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机电行业因其产业规模扩大也将带动就业上升。随着工业化的继续推进,制造业就业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这几年制造业的效益指标和景气回升情况看,未来几年制造业就业将继续增长。200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造业利润总额为4148.72亿元,2003年制造业利润总额为6165.1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行业盈利面明显扩大,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8个行业利润保持增长。

按照我国现有的统计口径,制造业就业的数据由城镇和乡村两个部分汇总而成,其中,城镇部分包括国有、集体制造业就业和个体、私营制造业就业两部分。我国制造业就业在1995―2000年间的大幅调整和下降主要是由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下降造成的。城镇私营、个体制造业就业这种非正式就业其实一直在增长。由于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增加,乡村制造业就业也在不断增长,并已成为制造业就业增长的主体部分,2003年乡村就业人员中在制造业中就业的人数已达到4937万人。这一点可以从1978―2002年24年间,制造业就业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变化中清楚地看出来。在这24年间,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制造业就业增长率为-0.71%,占制造业就业总数的比重从1978年的67.42%下降到2002年的35.87%,就业比重年均下降1.31个百分点;城镇私营、个体制造业就业在该期间就业年均增长率达到61.38%,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0.06%大幅上升到2002年的9.88%,就业比重年均上升0.41个百分点;乡村制造业就业增长率为6.58%,占制造业就业总数的比重从1978年的32.52%提高到2002年的54.24%,就业比重年均变化0.91个百分点。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完善,未来5年内,城镇国有、集体单位制造业就业将有所回升,城镇私营、个体制造业就业也将保持扩张态势。随着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及外地转移,农村制造业就业仍将不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2004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达到11823万人,比上年增加433万人,增长3.8%。这些外出务工劳动力大多从事制造业。

综上所述,随着制造业景气回升和效益提高,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继续增加,未来5年我国制造业就业走势将延续2001、2002年以来的上升势头。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问题,我们利用就业弹性法预测制造业就业总数,为平滑波动,采用年平均量。1991―2002年年底制造业平均从业人员为8908万人,1991―2002年制造业增长的年均就业弹性为0.1;综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对2003―2010年制造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进行估测,结合制造业实际增长情况,2003―2010年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照15%―17%的水平计算,到2009年年底制造业全体从业人员将达到11435万人。

三、趋势性下降的拐点将在2010年左右出现

虽然未来5年内制造业就业会快速增长,但是由于造成制造业就业下降的长期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加上市场、金融等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预计制造业趋势性下降的拐点将在2010年左右出现。

1、现阶段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从理论上讲,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技术结构转型必然淘汰旧部门的劳动力,对增加就业形成冲击;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有利于形成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创造新的产业门类和岗位。制造业就业就是在不断的产业升级过程中,通过就业替代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两种力量的对比来实现的。但是,在实践上,由于我国现阶段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的初级阶段,科技进步的产业化和外溢(转移、普及)到扩大就业之间有一个转换过程,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大规模产业化的时候还未到来,在这个阶段技术进步引致的就业增长效应小于就业替代效应。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开始工业化的时间越晚,借用技术的资本利用、劳动节约的程度就越高。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制造业所使用的机械装备大多借用了发达国家的技术,有些是直接从发达国家进口的,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不相适应。2020年前,我国产业结构的主体一直处于重化工业阶段。该阶段促进高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发展政策,又加重了这一趋势。

2、资本深化降低了制造业就业增长的空间

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远远快于就业量的增长,出现了资本深化的加速趋势。由于人员工资的增长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实际利息率不高,资金使用价格偏低,造成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加速用资本替代劳动。1981年工业部门国有、集体和大中型企业的资本劳动比分别为0.8、12.62、-0.01;1996年迅速上升到30.88、23.09、23.65,年均增长率分别是15%、16%和13%。资本劳动比率上升,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加强,投资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高增长。

3、产业转移导致的就业调整减弱就业增长的动力

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存在一定的梯度特征。从中长期看,一些工资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因东部生产成本提高、比较优势丧失退出该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就业结构变化相对于产出结构调整有一个滞后期。东部地区产业聚集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转移成本,不利于劳动力转移,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也存在市场、技术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转移部门的就业人口会因调整产能而相应减少,但速度会有所减缓。

过去西部的产业结构偏重,主导产业与本区域内在其他产业联系较少,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预计,未来西部地区,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将获得较快发展,并带动一定规模的就业上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石化、汽车、机床制造和金属冶炼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劳动力价格和素质的全球化竞争与为提高国际竞争力而导致的失业增加等不利因素同时并存。同时,随着国家取消农业税及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的政策的推行,部分民工开始回流,将会局部影响制造业就业。总体而言,由于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局部地区和局部行业,就业增长点力量微弱,所以,在转移调整期间,就业挤出效应大于就业创造效应。

4、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大了以劳动替代资本、技术的难度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篇4

一、机械制造技术概述

智能化在机械制造当中的应用,对于当前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上:一是推动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水平。因此,我们要加大推动机械制造的智能化发展,不断创新,才能为我国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劲的推动力,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智能化在机械制造当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节省人力资本的投入,减少工厂中工人的数量,同时利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来提升生产效率,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情况下保证了产品制造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三是改造生产流程,提高制造精度。依靠智能化设备和软件,用机械来代替人力手工能够使生产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二、机械制造中智能化发展趋势

在未来智能化发展当中,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

(一)、人机互动更加完善

人机互动是智能化操作中的重点,随着机械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控制和机械操作也更加趋向人性化,智能化技术在机械设备当中的应用通过计算机这个中介着为人机友好交互提供了桥梁,计算机终端呈现出来的可视化数据以及自动化操作都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数据,使得人机信息交流更加快捷通畅。同时CAD等设计软件在机械设计当中的应用取代了传统设计人员手绘的设计方式,既能够缩短了软件设计的时间,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设计的精度。多媒体技术本身自带的图像和声像处理功能使操作人员能够通过简单的图形化终端界面对机械设备各个环节进行直接操作,并对整个机械制造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及时发现机械故障,也为企业在之后的生产管理方面的竞争力增加了筹码。

(二)、结构向着集成化方向发展

未来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在占地体积上将越来越小,但功能却会更加强大,智能机械设备能够完成的制造工作也将越来越多,这都是与集成化的结构是分不开的。机械制造中模块化的应用为未来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指出了道路,而柔性化和微型化的应用则使得机械制造行业的产品更加贴合当前的市场需求,集成化的数控系统在机械制造当中发挥出来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强大,其赋予产品的功能也将得到充分释放,从而有效增加机械制造产业的灵活性,使机械制造能够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三)、制造性能更加高效,制造过程更加智能。

现代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发展离不开精密加工,微型机械等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机械制造的精度和质量,机械制造的设备上往往安装有很多的传感器和单片机控制器,从而极大地发掘机械制造设备的性能。尤其是纳米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在机械制造、材料生产和电子制造当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推动了我国机械制造的智能化发展。纳米技术以其体积的优势与精密加工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将成为未来机械制造技术当中的重点,不断推动机械制造的智能化发展水平,同时纳米精密加工在机械制造当中的应用也使得机械制造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集成化芯片以及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的发展为机械制造智能化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产品可靠性也将得到提高。

结语:

当前机械制造的发展正在向着全面化和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给机械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推广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各个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制造智能化生产成为可能,在未来可以预见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发展模式将更加完善和规范,从而不断推动机械制造行业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新乐,李斌.论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发展趋势[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169-170.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篇5

机械制造工业在19世纪末才提出,特别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动,传统的手工业不断被机械工业代替,这样劳动强度得到了降低,整个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提高。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机械制造也在发生着变化,人类第一次使用工具,也就是原始社会的石器工具,后来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土器、铜器、铁器工具陆续被发明出来,但是这些工具科技含量不高,制造工艺非常简单,随着机械制造工艺的改进和生产力的提升,机械制造工艺也得到了发展,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是向工业、艺术、文化等方面发展,从而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提高。到了近代,蒸汽机的出现,产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来内燃机的出现,促使了火车、汽车的发展,机械制造工艺也向大型化、自动化转变。随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能的运用使生产效率得到快速增长,从而使机械制造工艺实现了技术与科学的融合,机械制造业开始同自然科学的发展进行紧密结合,人们认识机械制造工业也向高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

2.1 激光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激光加工比传统机械加工工艺考究,且质量突出,因而激光加工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激光技术作为机械制造工艺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激光热处理。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对零件进行热处理不仅能提高加工零件的使用期限,还能提高机器的使用性能,特别是磨损概率大的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提高零件耐磨性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零件表面涂抹一层高熔点的耐磨材料,而激光技术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因而利用激光技术对零件进行热处理,在提高零件使用寿命的同时对模具进行修复。(2)快速切割成型。激光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最大的特征就是快速切割,利用激光技术的快速切割和CAD模块的准确定型便可自动完成对材料的快速切割成型。快速切割成型的对象除了零件模型外,还包括一些复杂的零件,由于激光快速切割具有其它技术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而该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逐渐普及。

2.2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控制在提出之初便受到广泛欢迎。(1)自动化制造单元。自动化制造单元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研制出来的一种小型自动化控制系统,由于外形较小且能独立完成指定任务,因而自动化制造单元在机械制造中已得到广泛的使用。自动化制造单元可以为单独的一台设备,也可以为多台设备,根据加工产品的不同可对加工设备进行不同的组合,如物料输送机、数控机床等。(2)自动化制造生产线。自动化制造系统在机械制造中也是一种使用较多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该系统是指在较少的人工直接或间接的干预下,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将零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管理过程或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自动化制造系统由多台加工设备组成,各设备统一受计算机系统控制,因而自动化制造系统又相当于一条自动化加工流水线。(3)自动化制造工厂。

3.机械制造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不可估量的,而且也会和科技发展息息相关。

3.1集成化发展趋势。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逐渐推广,机械制造工艺不断趋向于集成化,原本分散型的加工模式也逐渐向集成化靠拢,机械制造开始具备连续性和规模性。目前在机械制造业中集成化的利用主要是连续性加工和机电一体化,它们主要是针对零件加工的一次性完成,而集成化今后的发展趋势则是使整个成品集体化生产。

3.2微纳化发展趋势。在机械制造工艺中提高加工材料的性能,对加工工艺过程进行优化是促进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主要途径,对加工进行精密化更是提高加工零件使用寿命的关键,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机械制造工艺已逐步趋向于微观化。

3.3自动化发展趋势。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运用使得机械制造工艺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论是加工质量还是加工效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改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加快,提高机械制造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就变得尤为重要,而自动化技术也将成为机械制造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是建立自动化制造工厂的必要条件。

3.4数字化发展趋势。数字化作为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决定了生产的准确性和系统的工作效率,对机械制造工艺进行数字化还体现在设计环节和生产过程当中,数字化的设计使得整个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更加完整高效。除此之外,对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也是生产的一个基础条件,它可以引导企业逐渐走上科学发展道路。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还是需要先进的制造技术作为保障。文章主要讨论了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对机械制造工艺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阐述。目前的机械制造工艺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工业创新和现代技术,已经成为体现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非常重要的指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认真把握,要认识到发展机械制造工艺的重要性。在对传统技术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努力提高机械制造质量水平和效率是以后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篇6

前言

经济的发展带动着社会不断进步,社会的发展也推动者机械化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升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推进,实现其对社会的优势,加大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一个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最佳途径。机械制造行业必须要对其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评估,从而决定自身企业的走向与发展重点,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

一、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是在之前的传统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其与传统技术也不尽相同,具有比传统技术更具优势的特点,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其自动化技术的特点表现如下。

(一)具有综合化特点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相比较传统技术,综合化特点更为显著。其不仅在提高产品的使用率方面得到了提升,同时在运用机械进行产品加工之前的调查、产品加工之后的服务方面得到了提升,其自动化已经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达到调查、生产、供销、服务一体化的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具有系统化的特点

机械制造自动化建立在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应用基础上而产生的,其将计算机技术、感应技术、自动化技术相融合,让各项技术均结合在一个系统中,从而通过系统的控制达到所需要完成的目标,其系统化的特点非常明显。机械制造自动化需要高科技信息技术为支撑点,同时结合传统生产制造技术,将两者在系统中进行优化,提高其在实践操作中的性能。

(三)具有一体化的特点

企业在面临市场激烈的竞争的情况下,想要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优势,仅仅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只是一个方面,其同样要对自身的业务空间进行拓展,形成产、供、销、售后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机械制造自动化则可以对此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让企业所涉及的经营范围更加广泛。同时,机械制造自动化还能够对产品质量进行自我监督与控制,在系统应用的范围内进行综合管理,保证了企业时间成本的节约,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资金成本的压缩三方面的有机结合。

二、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企业要进行发展,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同样对于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进行准确掌控,从而决定自身企业的发展沿着市场的需求前进,保证企业的发展适应人们的需要。因此,对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有效评估就成为必须。只有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正确的分析,才能让企业获得更为有利的发展地位。

(一)智能化与自动化相融合

智能化与自动化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机械自动化方面也同样如此,其也是机械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目前,机械制造行业也在系统中不断融入更加智能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的运行方式,使其操作更加自动化,能够极大的节约人力成本的投入。比如,建立人机之间的互动模式,增加人机之间的对话操作,在系统可操作的基础上,建立人类思想指令操作模式,让机械能够依照人的意志进行设备运行。并且,机械自动化还建立了自检模式,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自动停止运行或者自动进入检修系统。随着科技学技术的进步,多核CPU、高频CPU以及RICS芯片也被应用到系统中,将智能化操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让其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多媒体与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结合也将会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情况下,多媒体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甚至成为很多企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将多媒体应用到机械制造自动化中,能够让人们更加形象、直观地看到机械操作的全过程,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多媒体与机械制造的结合是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声像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显示屏幕将技术操作的过程进行展示,并配以相应的声音、图像的内容信息,让整个产品制造过程更加具有可控性。多媒体与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结合能够极大的节省人力成本的支出,给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低的成本条件,实现企业的效率最大化,这不仅是各个企业所希望看到的,同样也是各个企业所必然需要的,将会受到企业极大的欢迎。

(三)低碳节能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所提倡的低碳节能概念的提出,各行各业都在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促进低碳节能社会的实现。机械制造行业同样需要对低碳节能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促进我国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经济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机械制造自动化强调运用更加低消耗的材料进行生产,强调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追求低损耗高产出,建立绿色的发展环境。同时,机械制造自动化对生产工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从产品生产、包装以及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绿色发展,建立一系列的绿色发展模式,为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提供基础,进行创新研究。并且,机械制造自动化还对产品的回收利用寻找新出路,增加废旧产品回收力度,从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机械制造行业的推动,机械制造行业的推动需要自动化的应用,这是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也是进行机械制造行业改革的关键,更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技术要求。只有加大对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研究力度,不断推进其精密化与自动化的发展进程,才能让其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才能让我国的机械制造产业做到高效,让我国的机械产品质量得到提升,保证我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参考文献】

[1]郭雄.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展望[J].山东工业技术,2015,05:52.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篇7

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指的是设计和加工机械产品的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技术手段,在之后的销售以及养护的过程中均有所涉及。其主要是为了减少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目前,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不断完善,能够不断满足精密、自动化机械设备的生产要求。在某些领域已经逐渐超过部分西方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积极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我国自动化技术,才能够极大程度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工业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大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能够积极促进我国工业化的稳步发展。

一、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化技术是一种集合一体化和综合化的机械制造技术,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极大程度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机械制造业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一) 高安全性

机械制造业的相关技术集合了多种科学技术,如: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在设计上述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制动报警系统、自动诊断装置等。在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系统故障问题,而通过利用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和检验到出现故障的类型和实际情况,对于某些故障还能够进行自动修补,进而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完成。除此之外,一旦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出现系统故障,应用自动化系统能够迅速做出指示,停止一切生产活动,进而起到安全和保护的作用,通过利用电子信息系统能够全程监督生产过程,极大程度避免人为原因所导致的设备损坏等不良现象,极大程度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二) 高质量

机械制造业对于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对于实现现代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十分严格,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设计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程序,进而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进而减少人工操作所造成的误差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自动化系统,能够确保产品的规格、流水线操作以及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能够根据产品的质量适当调整产生技术,整个生产过程实施全程监控,能够及时反馈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利用自动化系统准确分析产生故障的实际原因,并立刻进行修复。

二、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之中,为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实施全面监控和远程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科学化和有效性的管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之中,技术人员并不需要时刻进行巡视和检查,仅仅需要依靠信息技术进行远端监控,既能够全面而又准确的观察车间内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能够准确判断和及时修复所发生的故障,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三、展望

(一)现代化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以企业自身的际生产需求为依据,进而实现制造企业低成本、高收益的发展目标,从根本上获取巨大的经济收益。目前,伴随智能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个生产领域之中已经广泛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之中。在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心理想学以及运筹学等专业学科应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实现人机对话以及人工智能模拟系统的运作等。近几年来,在机械设备的应用过程中,高频CPU和RIS芯片等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之中,将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集合于一体,由智能化设备及时发出相应指令,通过自动化系统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二)绿色环保

传统的制造业工业通常利用大量人力完成生产任务,将会极大程度降低生产效率,人工生产的过程中将会由于人为操作失误造成产品的质量问题,同时,产品质量还将会受到生产人员的自身情绪和身体素质的影响。目前,我国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自动化生产技术,能够彻底转变以往的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技术代替传统的人工生产,不仅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能够提高生产过程的精准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品的多样化,使得产品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生态保护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改革的重点方向,近几年来,生态保护项目已经受到我国各个领域的重点关注。传统的制造工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具有生产效率低、污染大等缺陷,难以满足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因此,自动化技术的改进和完善过程中,需要遵循生态环保的绿色理念。为了能够实现绿色生态保护的发展目标,首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制造材料,积极研究绿色、环保类型的生产材料;其次,还需要创新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如:产品的包装和设计、生产管理等,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于原材料的使用,极大程度实现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合理配合。

结语:

总而言之,机械制造业是奠定我国社会经济未来发展和建设的关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而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较为薄弱,因此,有关设计专家根据制造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基于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背景下,研发相应的自动化生产技术,能够在根本上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西平.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2013(08).

[2]甄雪松,于杰.关于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4).

[3]杨增光.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5(12).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篇8

二、用电量发展现状

我国国民经济正在加快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在工业增长放缓而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的情况下,单位GDP用电量趋于减少。从用电量指标看,2015年前9个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1,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增速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0.2%,继8月份用电量增速转正之后再次转负。第二产业用电量29,559亿千瓦时,下降1%;而第三产业用电量5,406亿千瓦时,增长7.3%。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用电需求已从过去的高速增长换挡到中速甚至中低速增长,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部分地区供应能力过剩的态势仍将持续。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力发展弹性系数分析来看,当我国GDP增速在8%以下时,电力弹性系数为0.5以下。当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需要电力工业高速发展来支撑;当我国经济处于中低速发展时,电力工业低速发展就能提供相应支撑。据统计,2015全年GDP增速在6.9%左右,电力工业将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低速发展。

三、电机制造行业发展格局

截至2014年底,中国电机制造行业利润总额高达467.95亿元,利润总额系近年来最高,增长率与2013年持平,为7.7%。从2011年以来,各年利润总额增长率呈下降态势,2013年和2014年达到比较稳定的态势。

而电机行业发展与全国整体用电量息息相关。2015年前9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41,9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增速同比降低4.3个百分点。由于电力建设周期较长,发电装机还延续高速增长。但是在全国整体用电量需求保持低增长的环境下,未来两三年全国电力供需延续宽松、部分地区过剩格局,若不能有效控制开工投产规模的话,电力供需将会全面过剩且持续更长时间。

我国电机制造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加技术密集型产业,大中型电机的市场集中度较高,相反,中小型电机的市场集中度较低,电机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且同质化较为严重。电机制造业企业在2014年达到2,674家,相较于2011年增长414家。行业内企业众多,竞争日趋激烈。且我国的电机制造行业技术含量相对不高,导致行业技术准入壁垒较低,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产品间差异性较小。电机行业属于与GDP增速和用电量高度相关的行业,而目前我国经济与用电量整体增速放缓,电机行业产能过剩。预计大中型电机制造业企业发展趋势将趋于稳定,中小型电机制造业企业将面临更加严酷的竞争环境。

四、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企业发展格局

截至2014年底,中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行业销售收入为19,494.11亿元,同比增长13.9%。从2010年以来中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行业收入整体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但增长速度有所趋缓。

在买方需求持续稳定的背景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企业发展预计将维持稳定发展趋势,发展速度相对放缓但无下行风险。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前期资金投入较为庞大,存在行业资金规模壁垒。而我国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的行业生命周期已经步入成长期,未来将进入成熟期。

输配电行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基础性规律为调整因素,但因行业的特殊性,大多数销售订单与大型国有企业具有关联性,如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及下属区域性供电局。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2015年工作会议的数据显示,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计划完成全网投资4,202亿元,同比增长9%。南方电网公司2015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电网公司多数采用招标形式采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企业属于卖方弱势地位,行业属于买方市场。品牌壁垒及相对较低的买方议价能力,使得与客户无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竞争压力持续增大。

目前我国已有的输配电产品生产企业已超过3000家,但行业密集度较低,低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高端市场企业稀少的形势将继续维持现状。输配电与控制设备制造行业存在一定技术准入壁垒,但因资金规模限制,自主研发能力弱、技术研发费用大且失败率高等原因,造成高端产品市场被外资品牌占领,低端产品市场竞争持续增大。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损耗在15%~20%,个别地区达到30%。输配电产品设备技术较差,耗能较高。因此,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要求未来采购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逐步淘汰能耗高的老旧设备。政策倾向将进一步使规模较小,技术储备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面临政策风险,而身处中高端产品市场的企业预计将在行业政策壁垒提高的形势下,逐步扩大竞争优势。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篇9

[5]孙莅文,邓鹏,祝智庭.基于娱教技术的体验学习环境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5,(7).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篇10

一、机械工艺制造发展特征

1.1 智能化

智能化的发展特征是机械制造中最为明显的特点,它运用在各个制造环节中,利用人工智能,通过柔性技术将系统整合,并仿真模拟人类的活动,取代制造系统中的脑力劳动部分,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通过应用模块化方式,实现人机友好性发展。

1.2 网络化

随着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的普及发展,给企业生产活动带来极大变革,而产品设计、零部件制造以及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活跃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作用,以此推动信息技术的交流发展,实现产品开发与协作。

1.3全球化

当前,机械制造技术的竞争非常激烈,只有不断提升技术含量、广泛拓展市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企业之间已经从过去单一化的竞争逐渐转变为竞争与合作相结合,以此实现全球一体化发展目标。但也应意识到,全球一体化必须奠定在网络化技术基础上,才能实现更好的融合发展。

1 具有高科技的机械制造工艺

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性技术,是国家工业的基础和支柱。它是一个由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使用、维修、回收再利用组成的循环大系统,机械制造工艺的主要目标是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投资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因此,机械制造工艺作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高科技的应用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换句话说,高科技和制造业是相辅相成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应用,高科技的发展也不能没有机械制造业为其提供平台。

2 高科技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2.1 激光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激光技术已经在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机械制造业中也是机械制造工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激光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1.1 激光热处理

在机械制造中使用经过热处理的零件能够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和机器的性能,尤其是对机械中磨损较多的零件,更有必要对其进行热处理。给零件表面覆上一层熔点更高的材料来提高耐磨性是热处理常用的一种处理方式。而激光正具有高温这一特性,在机械制造中正是利用了激光的这一特性对一些零件进行热处理,使零件更具耐磨性。另外还可利用这一特性对机械制造中的生产模具进行修复,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并可保持机器原有的性状。

2.1.2 快速切割成型

激光的另一特性―――快速切割,在机械制造中可以通过与计算机的CAD模块相互配合使用,使激光自动快速地对材料进行切割和成型。这一特性的使用不仅能制造所需零件的模型,对一些复杂的零件还可以直接进行制造加工。正是由于这一特性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使激光在机械制造工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得到普及。

2.2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指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利用外部的控制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中的某一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按照预定的设定规律运行的一种高科技技术。这一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广泛应用,使人类从复杂、危险、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并大大地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成本。

2.2.1 自动化制造单元

在机械制造中已得到逐步普及的一种小型自动化系统―――自动化制造单元,它是自动化生产和节约成本相结合的产物,其最大的优势是可实现单机自动化。自动化制造单元可以加工多种产品,由一台或多台的加工设备组成,比如数控机床、物料输送设备等。

2.2.2自动化制造生产线

在机械制造中另一种比较实用并广泛推广的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这个系统由多台自动化设备构成,由计算机系统集中统一控制,通过物料运输设备,形成一个简单的加工流水线。这条流水线的形成可以在不停机的状态下,生产多种小批量的产品。而在此系统基础上进行改造就可以实现另外一种在机械制造业中比较完善的,且进入实用阶段的技术自动化流水线。自动化流水线处于非自动化与中小规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之间,它的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对物料输送设备的自动化要求有所降低,这一技术可以说是较完善与实用的。

2.2.3 自动化制造工厂

自动化制造工厂,从原材料、生产加工、成品等整个生产过程中全部的运转都是“自动化”的,具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它在全部的制造过程中由多个自动化制造系统联合起来,再配上具有较高自动化程度的物料运输系统,并由计算机系统统一调度与指挥。但是,自动化工厂在当今的机械制造业中并不多见。

2.3机械制造工艺中的高精度技术

在现代化机械制造工艺中,精密加工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涉及到微型机械、超精密切削技术、研磨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诸多方面。当前,纳米技术正逐渐在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技术等方面广泛应用,而纳米技术也推动了光学科学、机械科学等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机械制造工艺的高精度技术也朝向纳米技术方向发展。因此,纳米技术与微型机械的发展必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关键技术,而机械制造工艺中的智能技术,也正步入高速率、高精度发展时代。

3 机械制造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集成化发展趋势

高度自动化所带来的是集成化的发展,目前机械制造工艺已经由原来的分散型加工转变成了集成化、连续性加工和生产。当前的集成化主要是利用机电一体化、制造工艺的连续性一次性加工完成零件的生产,而未来的集成化则是要将整个成品进行集成化生产。

3.2 微纳化发展趋势

使用材料的进步和加工手段的提高是机械制造工艺发展必不可少的,精密化的加工是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提高,机械工艺必将完全进入微纳化。

3.3 自动化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机械制造业中自动化设备将成为主导,大规模的产量需要一条更加完善的自动化制造生产线,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高效率、准确性是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也将指导自动化机械制造的发展方向,并实现建立完全的自动化制造工厂。

3.4 数字化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工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数字化。在机械制造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设计环节要数字化,而且生产过程也要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化保证了生产的准确性,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提高了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效率,以便更好地完成整个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同时,数字化的管理也是生产与管理的重要基础,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指挥和规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也应意识到,传统技术是机械制造新工艺的基础,因此在继承与发展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应用高新技术,极大提高机械制造的效率与质量水平,必将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篇11

1.1自动化技术水平提高

在机械制造自动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管是产品的相继开发,还是和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水平。比如工业机器人、数控装置等等所包含的技术含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自动化技术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种类也比较多,相比而言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率还是非常低的,会严重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发展的平衡性,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

1.2应用GIMS系统

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计算机集成系统,GIMS系统能够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能够实现集成化的快速发展。GIMS系统的主要出发点就是有效结合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增强企业的运作能力。在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引入GIMS系统引用,并在企业中广泛应用,一方面不仅可以有效的实现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化,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增强GIMS系统在各个环节相互渗透的作用,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2]。

1.3应用人机一体化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自动化领域在广泛应用人机一体化技术,而且人机一体化技术在其中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在实现自动化运行的时候,充分发挥人在其中的作用,有效的将人的力量转化成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能减少企业的消耗量,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2.1绿色化

现阶段全球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环境与生态之间的问题,为了能够充分有效的利用资源,有效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所以绿色产品的概念就自然而然的产生。现阶段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步实现了绿色发展,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做到了节能环保,更重要的是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还融入了节能环保的理念,这已经成为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3]。

2.2网络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且我国的互联网也在不断发展,绝大多数的人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也对机械制造领域带来了重大变革。当前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正在向网络化方向不断发展。一方面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设计生产自动化产品的过程中运用网络技术,可以有效的完善设计过程中的缺陷,不断提高机械制造自动化产品设计性能和使用性能的不断提高[4]。

2.3微型化

当前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正在向微型化方向发展,但是考虑到机械设备的实用性能,机械制造产品的体积在不断的减小,灵活性却在逐渐的增强,而且耗能也在逐渐的降低,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节约产品生产的成本,做到节能环保;而且还能扩大机械设备的有效率,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当前军事、医疗及信息等领域已经在广泛的应用微型化的机械制造自动化产品。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其中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就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只有认真做好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改革工作,充分把握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特点,认真分析现在的发展状况,准确判断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实现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自动化技术水平。

作者:王肇衷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日闽.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探析[J].科技展望,2017,(04):77.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篇12

环境的不确定性、不可知性在于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具有信息不完善、不确定的特征。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经营环境变化有如下4个显著的趋势:一是环境变化的新奇性增大,主要是指从未发生过的变化增多,使得企业过去成功的经验无法应对环境的变化;二是环境变化的强度增大,企业为了应对各种环境变量(如供应商、顾客、股东、政府、竞争对手等)而花费的精力、资源增多了,使得企业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运作成本增加;三是环境变化的迅速性增强,主要指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所引起的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新产品迅速成为过时货;四是环境变化的复杂性增大,环境变量增多,以前与经营管理关系不大的因素也在施加影响力,如Internet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新经济的出现,使得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发生根本的改变。

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创立者邓正红先生认为,能根据形势预测环境变化趋势,是企业的核心生存之道,这个“道”就是事物规律,有了这个“道”,企业软实力才有扎根的基础。在众多的经济情报面前,企业要使用头脑去加工整理,这些头脑不是一般头脑,而是有丰富知识的头脑、专家型号的头脑。从而使每项预见、预测都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趋势预见就是让企业把握资源整合的机遇,把握时机,要审时度势。研究、准备时要细心,等待机会时要耐心,做出决定时要果断,重大决策要有预见性,先人一步才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希望。

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一个组织即使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只是想维持今天的优势,而不能预见见到明天、后天以至更远,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落伍。邓正红企业软实力理论指出,价值创新是企业软实力的最高形态。就产品开发来说,一个企业要想始终处于有利地位,保持自己产品优势的持续性,就要求企业决策者高瞻远瞩,科学地预测市场需求趋势,根据这种预测,预研一代,研制一代,试产一代,生产一代。不仅要处理好“开发什么”,而且要处理好“什么时候开发”、“什么时候投产”的问题。缺乏科学预见的领导决策,势必会使领导者成为“前景不明拍脑袋、心中无数拍胸脯、决策失误拍屁股”的三拍干部,只有在决策中不断科学预测,才能把决策建立在先进、科学、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价值理念是企业软实力的灵魂。长期保持成功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及一个保持不变的目标。一些公司之所以能革新自己并取得长期优异业绩,其原因就是在促进发展时拥有一个核心思想和价值理念。趋势预见力为企业未来生存提供了保持何种价值观念及经营管理原则的现实依据。

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是近二十年来信息产业领域发展最快、影响最大、最受人称赞的两个榜样。葛洛夫、诺宜斯和摩尔是英特尔公司的三位创始人,对塑造英特尔的文化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尤其是长期担任总裁的葛洛夫是英特尔文化的主要缔造者。

1968年在英特尔公司创建时,美国已有IBM、德州仪器、仙童半导体公司等好多家信息产业公司。它们在规模、技术力量上都远远超过英特尔公司这个制造芯片的小公司,但是英特尔依靠他们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敏锐眼光、不停顿的高速创新脱颖而出,成为在世界半导体内存和微处理器芯片研制、开发领域的世界第一。

应该说,英特尔的持续成功得力于葛洛夫、诺宜斯和摩尔等高瞻远瞩的领导人,为因特尔累积培育出的“趋势预见+资源整合”的软实力,没有这种独特个性能力的支撑,就没有因特尔几十年来的坚持高速创新、大规模制造、全球化营销。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创立者邓正红先生认为,英特尔三十多年来在半导体微处理器领域保持长期趋势预见力以及为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是独一无二,更值得称道的是,英特尔把握趋势之后,能有效、坚定不移地整合内部资源,朝着清晰的战略目标不断迈进,并持续刷新。可以说英特尔为这个世界作出了双重贡献,他们不但创造了具有世界影响的产品,而且也为人们如何经营管理高科技公司指出了一条软实力的、创造战略生存力的道路。

企业软实力的唯一使命定位是整合资源,趋势预见之后的任务就是整合资源,就是营造与趋势大环境相适应的企业内部环境,这是“战略时针”的定位,有了这个定位,企业才能接下来驱动“战术分针”和“执行秒针”,朝着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个性化的顾客需求——价值创新推进。

那么,企业一旦预见趋势,如何迅速营造与趋势大环境相适应的内部环境?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指出,企业未来生存就是按一个箭头的指向,将传统的多箭头经营目标与资源分布集中到企业未来生存的主轴上来,将分散、零散的目标箭头方向调整到主轴箭头上,一切服从于企业未来生存的大方向,实现多目标分散经营向一个目标主导下的多项目经营转变,由多箭头辐散经营向一个箭头集中资源经营转变。从企业未来生存的现实立足看,不管是环境还是文化,最终的落脚点是资源保证,实现资源整合,形成独具优势的核心业务,将软实力与硬实力紧紧捏在一块,形成企业的核心生存力。正如德鲁克所言:“投入全部的资源,向一个方向冲刺,是创业家最高的策略。”“向一个方向冲刺”是企业战略牵引企业未来生存,战略的最高目的是形成企业持久的、牢不可破的核心生存力。

20世纪90年代末,当卡莉.菲奥莉娜担任惠普公司董事会主席兼公司CEO后,上任后的卡莉为惠普描绘了一幅服务型公司和通过服务实现公司的利润增长的蓝图。在卡莉进行就职演说时,全场人员都为卡莉的领袖魅力所倾倒,都被卡莉为惠普定制的未来服务模式所激动。

2001年7月,惠普以6亿美元的金额与Comdisco达成收购协议。这是一家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的公司,惠普希望从普华永道得到的专业服务背景,现在由Comdisco赋予了。

Comdisco公司所有的资质被整合到枣普咨询旗下。卡莉预见到服务业在未来市场中的巨大发展前景后,便力争使惠普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能够为所有的企业提供从咨询服务、管理服务、系统整合服务到售中的体验服务、售后的完修服务、系统升级服务、员工培训服务等等服务方式的服务性企业。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篇13

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最直接的就是导致市场经济下竞争愈演愈烈,科学水平不断增强,作为支柱产业的机械制造业必然要加大投入,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都要有所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不断提高机械制造的效率与质量,必须充分了解当前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特征,并对未来发展提出憧憬。

随着时代的稳步发展,高科技也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在机械制造产业中采用高科技,利用其中的纳米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电磁技术等新兴科技,对机械制造进行各方面的提高。以下通过对激光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1激光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激光技术是新时代科技成果下的高科技,在许多行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机械制造业中同样应用到激光技术,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

1.1激光热处理

在机械制造中,通过对零件的热处理可以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机器的性能。尤其是对于机械中比较关键的部分,这些零件的磨损频率较高,磨损量较大。所以更有必要对这些零件进行热处理。运用激光技术给零件覆盖一层熔点较高的材料涂层,提高零件的耐磨程度和耐高温性。在机械制造中,对零件进行逐一的热处理,使零件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对机械制造中的生产磨具进行修复,保护机器的精准度,提高机器使用寿命。

1.2快速切割技术

激光同时还具备快速切割功能,通过与CAD制图工艺有机结合,采用激光快速地对材料进行切割成型。采用激光的快速切割技术不但可以快速地制作模型,还能够对复杂的零件直接进行加工,并能准确地保证零件的尺寸,正因为激光具有这一特质,所以在机械制造中被广泛采用。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新时代下的产物,它的意义是对外部控制设备编写程序,使其控制机器或设备按照预先设计的生产流程运作,使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人员操控。这一设备在制造业中被大量采用,减少人员的工作量和避免具有危险性的人为工作,并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有以下三种:

2.1自动化制造单元

在机械制造中,大多工序中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自动化系统,称之为自动化制造单元,主要是通过自动化技术与企业的生产和降低成本相结合,自动化制造单元的特点是能够实现单机自动化控制。自动化制造单元由多台设备组成,一般有数控机床和送料设备等,可以实现多种产品的加工。

2.2自动化制造流程

自动化制造系统在机械制造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科技,由多个自动化设备组成,并且通过计算机操作统一控制,与送料设备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通过这条流水线能够在生产小批量的产品时保证不停机运行。对该系统进行改造可以实现另一种较为实用的技术自动化流程。目前自动化流程还仅仅处在一些小型企业的自动化制造中,生产效率有所提高,对于送料设备的自动化要求有所降低,所以这一技术还是比较完善的。

2.3自动化制造工厂

在生产过程中,全部流程都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运作称之为自动化制造工厂,从送料到成品的产出过程,是一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系统。在制造过程中由多个自动化单元联合起来,通过自动化的送料技术,同时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指挥,由于自动化工厂还处在发展期,所以在机械制造业采用的并不是很广泛。

3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

3.1集成化发展趋势

目前的自动化技术给制造企业带来的是集成化发展,由以往的分散加工转变成集成加工,并连续地进行生产,通过机电一体化等技术保证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在未来的发展中,集成化发展将更进一步,对整个生产过程全部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整个生产流程的集成化。

3.2微纳化发展趋势

在机械制造中,通过材料的进步和加工水平的提高,可以很大程度地推动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未来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零件的完整性与精密性。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工艺也将提高其零件的精密性,进入微纳化的发展。

3.3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自动化技术对机械制造的影响,未来机械制造产业将步入一个全自动化的时代,生产的流程中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中零件的精准度和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企业会逐步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实现一个完整的自动化工程。

3.4数字发展趋势

数字化是机械制造发展的主导,机械制造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数字化,生产过程中同样需要数字化。在设计中,利用数字化保证产品的精密度;在生产中,利用数字化可以提高自动化的使用效率。数字化对管理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4结语

当今时代,正是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科技化已延续到各个领域。机械制造企业采用高科技进行生产,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的高效性、准确性。为机械制造产业带来跨时代的意义,通过激光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使机械制造工艺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