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决策分析实用13篇

就业决策分析
就业决策分析篇1

原标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决策的SWOT分析——以阜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4日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当前高等教育已处于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地方院校的二本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体教专业学生对口就业僧多粥少,造成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他们就业准备不足,对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了解的不够清楚,不了解就业市场,使得他们就业处于盲目状态。根据对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教专业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8%的人数自我认知存在偏差,60%以上人数感到自身就业优势不明显,86%的人数感到前途迷茫、没信心。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了解就业环境的状况,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为他们提供正确、有效的就业决策方法在当前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SWOT分析方法介绍

SWOT分析法又称道斯矩阵或态势分析法,于20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正式提出。它是将一个单位或个人内部资源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与外部环境中的机遇和威胁的分析结合起来形成结构化的分析体系,最终形成在一定时期内发展战略的科学分析方法。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该方法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组织或个人进行自我诊断和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SWOT分析方法的运用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SWOT因素分析。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单位或个人存在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资源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即外部环境对发展有利和不利的客观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它是在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观因素。

(二)构造SWOT矩阵。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类,构造SWOT矩阵。该矩阵以环境因素为行变量(包括机会和威胁),以内部因素为列变量(包括优势和劣势),行列交叉构成四种组合。(表1)

(三)制定行动策略。在完成内外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之后,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内部优势和劣势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策略。策略组合可分为四种:优势-机会(SO)组合、劣势-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劣势-威胁(WT)组合。

三、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因素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专业优势。体教专业的学生由于长期的体育技能训练和户外活动,使他们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与专业相对应的具有较好的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能力。通过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拥有体育教学和训练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毕业后除了可以担任体育教师外,还可以从事专业体育训练,俱乐部私人教练,如大球(篮排足等)和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专业教练、健身(形体、健身)教练等,这些职业都是其他专业所无法替代的。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还可以自主创业,成立集养生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健身会所以满足社会大众对体育的需求。

2、性格、气质优势。长期的户外训练使他们比其他专业学生的神经更易兴奋与抑制,充沛的精力造就了他们活泼好动,乐于表现的性格。为人热情,做事雷厉风行,富于生气。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气质类型多属于多血质和胆汁质,情绪变化快,积极乐观,个性张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很少有同学存在自闭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3、就业期望不高,容易接受现实。二本学校的体教专业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贫困,社会资源缺乏,他们对就业没有太高的期望,就业也不苛求对口,只要能找到工作,解决生存问题,他们心里就能够接受,发展问题以后才会考虑,因此他们更容易接受现实。

(二)劣势分析

1、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目前二本体教专业的学生高考时文化成绩比其他专业普遍要低,由于文化基础不好,他们对文化知识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睡觉、玩手机是经常现象,课后也不能主动学习,这就导致体教专业学生总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据不完全统计,体教专业学生四、六级通过率不到10%,阅读与写作水平不高。

2、自我认知不清,缺乏就业信心。由于进校文化成绩分数低,他们在学习能力方面信心不足。在学习生活中不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不太清楚,面对就业,有些不知所措;在就业受到挫折时,内心会产生自卑感。

3、不太关注外界,缺乏就业信息。由于体教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经常进行体育训练,对外界变化不是很感兴趣。多数同学不愿意花很多时间看一些新闻和就业信息。由于自己也不关注,外界信息也不会自动流入,使得他们就业信息缺乏。

(三)机遇分析

1、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政治稳定是各行各业健康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用工需求,也就保证了大学生的正常就业。

2、国家政策支持,为大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工作,这在政策上也是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极大支持。当前体教专业学生就业出路有;考公务员、教师编制,还可以考村官、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以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活动。同时,国家也大力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在减免税收和金融借贷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扶持。

3、高校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助推学生就业。现在每所高校都设有招生就业专职部门,每个院系也配有就业指导员。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搜集就业信息,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

(四)威胁分析

1、专业技术人员供过于求,对口就业难度大。随着我国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事业单位改革也已经进入深水区,学校教师编制逐渐减少,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使体教专业的学生总数不断增加。原本毕业后专门从事体育教师的体教专业学生想要全部实现对口就业已经是不可能了。

2、就业信息来源少,就业市场拓展难。作为二本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就业信息相对省会等发达城市来说较为闭塞,而且参加招聘会的机会也比别人少、成本比别人高,有时,就业市场对体教专业的学生存有偏见和歧视,加上体育重点高校对他们就业市场的垄断,导致他们就业机会少、就业市场狭窄且难拓展。

3、就业观念陈旧,扰乱大学生正常就业秩序。现在社会普遍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有一份稳定的、体面的职业,在这种社会意识的影响下,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到发达城市工作成为毕业生的理想选择。而现实情况中,理想就业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导致出现了毕业生较高的职业预期与现实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于是出现“有业不能就,有业不愿就”的结构性失业的现象,影响正常就业。

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行动策略

通过以上对体教专业学生自身资源的分析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学生就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整个社会环境提供的机遇和存在的威胁。可以通过构造SWOT矩阵制定就业策略。

(一)优势-机会(SO)组合策略。这种策略是最有利的一种情况,既具有优势,又面临机遇。根据国家针对在校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遇,体教专业学生要发挥自身优势准确把握。对于专业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选择专业对口就业,考教师编制,也可以考需要体教专业的公务员和特警、消防。除了以上选择也可以选择到基层去工作,毕竟公务员和教师编制有限,基层也需要优秀的人才。对于热爱社交和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学生,同时家庭又有创业条件的可以选择自主创业,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优势-威胁(ST)组合策略。这种组合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量去规避外部环境带给他们的威胁。体教专业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不要随波逐流,要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职业,树立“职业不分贵贱”的思想,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与专业有关的工作都可以去做。就业不需要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地点,先就业再择业,在基层积累工作经验,当能力和技能都得到提高,条件成熟之后,可以选择再就业。同时,在找工作时,要多关注就业信息,多参加人才交流会,了解外界的就业情况,发挥优势,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三)劣势-机会(WO)组合策略。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就业优势不明显,他们多是专业课成绩不太好,没有过硬的专项技术,整体素质不高。这些同学参加教师考编不占优势,仅是同学之间竞争,考编对他们来说希望也是渺茫的,如果所有的毕业生在一起竞争为数不多的教师编制,他们的希望更小。这些学生应该自我调整,充分把握机会,可以考虑到竞争小的基层去就业、到西部去就业,考特岗、考村官、考“三支一扶”、参加西部志愿计划等,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再谋求新的发展。他们也可以选择自己创业,因为创业与自己专业、专项素质高低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创业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方法,积极进取,努力获取成功。

(四)劣势-威胁(WT)组合策略。这种组合是SWOT策略组合中最不利的一种情况,毕业生自身优势不足,专业学习成绩差,没有明显的专项,综合素质低。外界就业环境也不好,考编考不上,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一般的工作又不愿意从事,缺乏社会关系帮助联系工作,自己又不主动努力去寻找机会,也不愿意创业。这样的学生应该暂缓就业,进行适当的调整,学生本人要转变思路、重新学习新的技术和生存技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目标,努力实现职业生涯最优化。

五、结束语

大学生能否就业不仅影响他本人的生存和发展,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走出就业困境、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最优化,已经成为历史必然。SWOT分析仅仅是为学生就业提供一种指导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还要建立在环境是可以认知和不变的条件之上的。就业决策制定之后还要进行决策执行和决策评估,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笔者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要想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前景,并且又将他们的职业与兴趣爱好进行有机的统一。第一,学校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适当调整所设的专业,使专业与就业市场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第二,学校应该为学生人生规划进行适当的指导,将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程;第三,学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并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就业决策分析篇2

问题的提出

当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就业歧视现象,劳动就业歧视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也一定程度存在。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生产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为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公平待遇。尽管部分沿海地区、城市郊区以及一些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明显的富裕起来,但是,从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来看,我国城乡地区的贫富差别越来越大。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03年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622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差3.2倍。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二者相差3.3倍。在这种背景下若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不加以重视,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必将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存在的就业歧视

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存在的歧视,是指在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不公平待遇,主要是指歧视性的制度基础和歧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

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禁锢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使农民工始终处于城乡管理体系的边缘。1957年12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各单位从农村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城市“一切部门的劳动调配必须纳入计划,增加人员必须通过劳动部门统一调配。”“不得私自介绍农民到城市和工矿区找工作(罗美琴,2007)。”城市政府为保护当地居民的就业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而倾向于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工就业采取歧视的政策,各地方政府在对待农民工的就业竞争时,对就业工种、专业、人数、使用期限作了全方位和近乎苛刻的规定,不仅造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和自由竞争机制的破坏,而且使歧视更加系统化、彻底化、公开化和制度化,导致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面显得相对狭窄。

与此同时,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进一步导致了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区别对待,在此基础上产生相应的就业规定、社会管理与福利政策等往往将农民工排除在外。

此外,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长期被忽视,农村教育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与城市相比,我国农业以及整个农村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这不仅是过去40多年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结果,也是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对农村歧视对待的结果。在政府提供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实现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改善向农村人口提供教育的质量和内容。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体制,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日渐形成“富裕集聚效应”。教育资源和成果主要被城市阶层所占有,导致大量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尤其是农村子弟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而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进一步限制了对教育进行的投入,仅有很少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能够获得正规教育。

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产业升级速度加快,一方面企业更换生产设备、调整用工关系,对一线体力工人的数量需求量降低,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而一些针对农民工的培训大多时间短、质量差, 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节,不能满足当前技术的需求,这种教育和培训缺失所造成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的低水平,导致其在就业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加剧了人力资本不足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矛盾。

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存在的就业歧视

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存在的就业歧视通常有工资歧视、机会歧视和保障与福利歧视。

工资歧视是指从事相同工作,农民工由于生产效率以外的因素,被迫接受低工资或同工不同酬。近年来,农民工被恶意拖欠、克扣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200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行动,为93.5万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10.66亿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事实上形成了两个落差很大的社会群体,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成为城镇劳动力供给主要来源的大趋势下,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很容易遭到侵害,同时,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往往牺牲农民工的利益。根据按劳分配原则,企业应做到同岗同酬,而实际上,大多数企业按照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农民工工资支付标准,给予从事相同工作的农民工低于城镇职工的工资报酬,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工资报酬仅相当于城镇职工的一半,甚至更少。由于农村劳动力因其组织结构松散、组织力量薄弱,故而不能有效抵制雇主手段繁多的克扣拖欠行为。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郑重提出,要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要抓紧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国务院决定,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清欠工作要从政府投资工程开始做起,同时督促各类企业加快清欠;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拒不支付的企业和经营者,要坚决依法查处;建立健全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机制,从源头上防止新的拖欠。

机会歧视是指农民工因为身份、户籍等原因在职业选择时不能享有与城镇就业人口平等的机会。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二元结构,城乡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完全统一。收入待遇高、劳动条件好、就业稳定、福利优越、升迁机会多的市场属于高级别劳动力市场。这部分市场绝大部分由城市劳动者所占有。低级别劳动力市场是指那些工资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福利低、升迁机会渺茫的劳动力市场,而这部分市场基本由农民工组成。二元结构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工无法取得与城市劳动者同等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大多被人为地限定在低级别劳动力市场,长期以来,农民工多数都从事建筑、保洁、搬运、保安等脏、苦、累、危的职业,同时还要面对不断新进农民工的过剩供给,其就业极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被企业解雇。

另一方面,农民工城市就业成本相对较高。根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我国尚未达到刘易斯转折点,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身份的彻底转变――农民变市民。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使得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动呈现反复性,加大了就业的经济成本和工作搜寻成本。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进行歧视性收费,强迫农民工办理就业证、计生证、暂住证、婚育证等各种证件,为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增设了壁垒,增加了就业成本。

目前,多数城市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并设立相应的就业咨询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服务,但这种技术培训往往将农民工排除在外,其就业信息的获得更多依赖于付费的中介结构。这种行政干预手段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变相地减少了外来农民工的就业机会。

保障和福利歧视是指由于农民工的身份、户籍等原因在城市就业社会保障领域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虽然农民工参保的通道敞开,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总体参保率不超过20%,而且,现行城镇社会救助体系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农民工没有本地户口,虽然为当地经济发展做了很大贡献,却享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其他方面的任何救助,在因失业、疾病、意外伤害使生活陷入困境时,往往陷入孤立无助的境地。

在农村,许多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低下,医疗设备简陋。相比较而言,绝大多数高素质医生和高质量的医疗设备,均集中在城市,造成城乡医疗资源两极分化。据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显示,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而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却只能分配到20%的卫生资源。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发现:在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比例为9.5%、各种社会医疗保险占3.1%、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占8.3%。在我国,农民工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2004年7月,在有关会议上通报,每年有13.6万人死亡于职业病,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据调查显示,59.3%的农民工生病以后没有就医,另有40.7%的人绝大多数是自费就医。建筑业农民工中高血压发病率达22.6%,5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达到了55.3%,环卫女农民工患乳腺疾病17.3%,子宫肌瘤17.8%,妇科炎症63.9%。

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

(一) 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制定并执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增长战略,在此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城乡隔离政策,1958年1月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并最终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一条例的确立人为地把全体公民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把农村人口控制在城市体制之外。户籍制度不仅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民工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差别和歧视的根源。在户籍制度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等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但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各城市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以城市管理为名,先后制定了一些偏袒保护城市劳动者,排斥农民工的政策,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就业岗位进行了种种限制,在这种政策氛围下,农民工很难自由的进行职业选择,导致其在工资待遇、劳动争议的处理及合法权益的维护方面均处于劣势,使农村劳动力游离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直接造成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

(二) 从操作层面进行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从总体来看,供大于求,城市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需求。随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各行各业对农民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多数农民工学历低、人力资本含量不高,缺乏竞争优势,很难胜任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市场存在大量的潜在替代物,对其而言,找到一份工作已相当满意,更不敢奢望更好的福利待遇,对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的行为只能忍气吞声。各地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不适当的干预,制定一系列对本城市人口有利的就业政策,对农民工的就业岗位进行人为的限制,使其在工资待遇、 社会保障、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均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

对用人单位而言,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不完全信息,因此用人单位无法根据农村劳动力的有效信息做出具体判断和评价,便通过增加各种歧视手段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成本,从而起到甄别劳动力、降低决策风险的作用。同时,由于农民工的流动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间性,根据调查,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外出农村劳动力大多来自收入较低的家庭,因为他们具有相对较高的失落感,因而有更强的流动动机,而用人单位也很难对他们做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这便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实力。

(三)从意识层面进行分析

我国数千年的等级制度至今仍影响人们的观念意识,当今,人们在经济利益划分时很大程度上会依据社会等级来进行,而我国农民处在社会等级的最底层,这就造成了对农村劳动力歧视现象的思想意识根源。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我国实行了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城乡隔离政策,导致人们已经习惯性的差别对待农民,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城市中大部分人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对农民的歧视,认为其是“老土”、“低素质”的代名词,并产生了歧视农村劳动力的观念。

在我国对农民工的劳动歧视现象相当普遍,当歧视居于主流地位时,非歧视行为是违背社会规则的表现。对普通雇主来说,不遵从这种社会规则将被驱赶出所在的群体,而遵守规则将会保留成员的资格并获得某种利益。甚至这种固有的偏见和心理定势影响了政策制定者,最终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形式来进一步影响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态度。如广东在企业的招工方面实行“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城镇后农村,先本地后外地,先本省后外省,其中就包含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政策歧视。另外,由于农民工自身的修养有待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弱,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相比,在社会资源的竞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这会进一步加重农民工劳动就业的成本。

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解决对策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有着深刻的制度化背景,这种歧视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深远,一方面既要认识到这种现象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同时必须依靠强大而有威信的政府,采取措施从多方面、多渠道解决农民工所遭受的就业歧视问题。

(一) 完善促进平等就业的政策、法律制度及保障机制

首先,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直接根源是户籍制度的存在,针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复杂性,政府必须改革现有的就业制度,制定促进农民工平等就业的政策。取消以商品粮为标准划分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实行全国统一的户籍制度。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模式下,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要求,虽然城市居民下岗失业问题比较突出,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事实更加不可忽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依靠户籍制度人为地把城乡居民分为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对农民工身份的限制,防止农民工对城镇就业进行冲击,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远看,都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2006年初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为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的政策框架,对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和促进机会平等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次,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尊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障碍。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农民工的权益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才能得到维护,各级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认真执行《劳动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使其真正落到实处。尽快把反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纳入国家法制化轨道,严惩克扣、拖欠工资的行为,严禁工资歧视。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和专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法》,明确各级政府劳动监察制度中的作用和相应的法律责任,赋予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法律手段和救济途径。

此外,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建立一套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机制。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制度的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严格办理各种社会保险,重点解决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的问题,以及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地方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吸纳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学习,消除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后顾之忧。

(二) 搭建农民工就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要根本解决问题,首先必须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种种限制措施,逐步建立发展城乡统一、开放、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对农民工在就业上的制度性歧视。彻底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降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门槛,使农民工享受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等就业服务。

其次,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为主,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力社会信息体系,采用多方主体互动式记录,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受教育状况、个人工作经历及奖励、处罚等状况,并做到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更新。充分整合各地区劳动保障、农业、企业等部门,为农民工的就业建立一套相关网络和定期的信息网络平台,组建相关机构定期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信息,让农村劳动力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的真实信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信息搜寻成本。建立完善的劳动力社会信息体系,可以消减因信息不完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这种体系的覆盖面扩大到农村劳动力,可以有效抵制因信息甄别所产生的歧视。

此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让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和较平稳的增长势头。发展弹性就业,积极开拓多种就业渠道以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要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利用政府财政扶持政策,坚持市场导向,充分调动农民工个人、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尤其要加强对其职业技能和劳动法规政策的培训,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并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中规定:农民工培训将列入各级政府考核内容;农民工培训经费可列入用人单位成本;农民工参加培训可获补贴或奖励;鼓励农民工参加技术等级考试和自学考试,使其能掌握好一至两门实用技能。

(三)消除歧视以营造平等就业的社会环境

各级政府要软、硬手段相结合,一方面加强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加强社会文化道德建设,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平意识,通过引导性的教育手段,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消除个人偏见。另一方面强化法律政策的强制性,严格执行《劳动法》,用人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各地区劳动保障机构应进一步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一经发现对农民工的违规侵权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建立对用人单位和劳动场所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对侵害农民工权益问题突出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实行重点监察;建立完善举报制度,充分利用媒体的影响力,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针对农民工数量庞大、流动性强的特点,可充分利用农民工自身的力量,成立农民工自己的群众性组织,增加农民工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化被动保护为自我保护。

参考文献:

1.李芹,刘万顺.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制度排斥及非制度排斥[J].城市问题,2009(2)

就业决策分析篇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203-02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明显,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就业和创业的热点事件,且已引发全国人民的关注和思考。国家采取很多措施来保障就业问题,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也屡次提及大学生就业问题。

中国社科院于2010年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刚出校门的毕业生工资还不及同龄农民工。而在2011年的就业行情中,许多用工单位给农民工的待遇超过了大学生。

大学生薪酬问题是一个信号,反映出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本科生抢大专生岗位,大专生抢高职生岗位,高职生抢农民工岗位,导致薪酬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大学生与其家庭天之骄子的心理仍然存在,认为通过层层选拔进入高校,在同龄人中还算是佼佼者,因此对自身期望也较高,毕业后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而结果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另外,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大学生以创业推动就业。

二、高等教育的现状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目前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式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2013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17%增长到了2012年的30%。

大学生不再是以前人人艳羡的天之骄子,大学也不再是象牙塔,学生的期待需要降低。但很多贫困城市和农村家庭仍然将考上大学作为跳出苦难生活的一条快捷之径,不论是学子还是家长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很高的期许,他们难以接受目前的就业现状。

三、就业时呈现出的问题

1.用人单位的反馈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具体而又迫切的,他们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寻求合适的人才。在一次调查中,在被问及“您认为大学生求职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时,47%的用人单位认为是学习能力强,36%的用人单位认为是有创造力,17%的用人单位选择的是勤奋肯干。与此同时,也有50%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硬,48.68%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不能满足企业的工作需要。

2.学生就业的迷茫性

根据调查表明,曲阜大学杏坛学院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缺乏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盲目择业的现象较为普遍。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目标基本上都是考上理想的大学,这个目标简单而又清晰。但进入到大学后,前期目标已经实现,学生从“被督促”到完全自主生活方式的转变,对许多学生来说成为“放羊”的开始,迷茫的开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性格和爱好。自我认知就非常重要,它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学生一定要拥有自我认知——我是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样的事。

3.学校就业教育的滞后性

一般学校的就业指导都是在临近毕业时进行,而且是孤单的一门或两三门课程,这对学生整体就业问题起不到根本性改善。若希望根本性的改善,需要在高等教育整个过程中进行或多或少的渗透。

在许多企业中,吃苦耐劳、职业的忠诚度以及职业素养和技术一样也是他们非常在意的内容,而随着市场化越来越普及,学生对金钱和待遇的要求比原来的求职人员更加的迫切与在意,这往往造成了双方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也是学校就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4.大学生创业的艰难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一直以来教育部及各个省市都在大力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很多学生也有创业的热情和激情,但是创业成功率较低。

2011年教育部的一项报告也显示,全国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据调查,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对社会和所从事的行业、项目及市场行情的研究不够具体和深入,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资金、创业计划不够详尽而且思考问题不够全面,对于资本的使用和收益无法做出准确的定位与把握、缺少社会经验和商业人脉,创业过程中的心理落差等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因素。

四、应对策略的思考

1.国家应大力增加就业岗位并提供大学生创业机会

2013年中国政府报告中指出:“我们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提高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水平,五年累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973亿元,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800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30万人,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在创业资金、政策及市场准入方面,国家应该给予大力支持,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另外,在创业中期,政府应该加强追踪的作用,对某些较有潜力的行业给予一定的帮扶。

2.学校应加大力度进行就业教育包括创业教育

大学是走向社会的最后一战,学生的任务更多的是学习科学知识,学校环境单纯而温馨,不像社会充满了竞争。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需要一定的转换,因此在大学中要进行相应的教育及心理辅导。

学校应该大力举办就业教育,包括技能培训、职业道德、企业忠诚度以及其他素质的培养,而且在各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才可能让学生将素养深入到骨髓,逐渐改变自己。

在就业教育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要将各种未来可能面对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如项目选择、可能出现问题、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管理知识、市场情况等等,创业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因此学生要有所准备。

在心理方面,学校也要适当地进行引导。对于学生来说,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毕竟是一个很大的跳跃,因此应加强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培养,如承受力、抗压力等方面的锻炼。

3.学生应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大力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认清自我,只有掌握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扬长避短。在求职时应学会扬长避短,多展示用人单位重视的自身优势,另外,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要把目标定的过于远大,应制定合理的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和实践。大学是高中生涯的结束,同时它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是几年后职业发展的准备时期,因此,大学生应清楚未来要干什么,例如:如果喜欢研究型的工作,则现在就需要储备、积累理论知识;如果希望在商业方面有一个好的发展,大学期间就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期达到自己希望的目标。

4.社会及家庭要抛弃精英式教育的思想

家庭一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门面,高考就是鲤鱼跳龙门,跳过龙门就是脸上增光,相反则灰头土脸。目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与人们心目中的精英教育是不同的,大学生不再是稀缺“动物”,而是广泛存在的,故而对于大学生的就业不要期待过高。

五、结束语

教育的转变使得整个社会的思路都要变化,大学不再是精英式教育,社会、大学生本人、家庭不要对大学生就业存在太高的期待。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国家、学校、家庭、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贡献。国家方面要推动经济的发展,加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且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校方面要更深入地推进就业教育及创业教育,将其融入到整个大学生涯之中;家庭和社会方面要转变思路,认清目前是大众化教育而非精英式教育,降低期待并消除偏见;而大学生本人也要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就业决策分析篇4

Application of Decision Trees in the Postgraduate Employment Data Analysis

XUAN Shi-li, YANG Qiu-ye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Management system has accumulated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information data, id3 data mining algorithm to use in the decisions of the to categorize the data and forecasted. By an example which this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he employment of the college graduates to find ou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 the post-graduate student employment. Excav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is algorithm in analysis postgraduate employment data is feasible and correct and get some reference value conclusion, This conclusion is good for the student employment policy makers and provide employment guidance.

Key words: data mining; decision trees; ID3 algorithm; employment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形式也不容乐观,毕业生就业方式变得多元化、自主化,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1]。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挖掘隐藏在这些数据中的有价值的信息,以使高校在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宣传、就业计划投放、学院专业设置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是摆在高校面前的紧迫课题[2]。数据挖掘技术被广泛用于各种信息的挖掘,尤其是在金融业、商业界上的应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育界的应用还比较欠缺。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可以发现数据属性间的关系,可以找出哪个属性是分类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文借助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挖掘,运用ID3决策树算法建立决策分类树,找出影响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关系,为低届学生提供学习参考,为高校决策者提供就业指导和学生工作建议。

1 决策树技术简介

1.1 基本概念

分类在数据挖掘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目前在商业上应用最多。分类的目的是找出一组能够描述数据典型特征的模型或函数,以便能够识别未知数据的归属或类别,分类模型能够通过数据网挖掘分类算法从一组训练集样本数据中学习获得[3]。分类可用于预测,预测的目的是利用历史数据记录中自动推导出对给定数据的推广描述,从而能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

1.2 决策树分类

决策树是一种用来表示人们为了做出某个决策而进行的一系列判断过程的树形图。决策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训练集数据自动地构造决策树,然后根据这个决策树对任意实例进行判定。目前,决策树方法主要用于分类,它提供了一种展示“在什么条件下得到什么值”这类规则方法。决策树具有直观、清晰、易被用户理解的特点,同时,决策树具有容易生成规则、算法可伸缩性强等优点[4]。

使用决策树进行分类,就是在内部结点上选用一个属性进行分割,数据开始都在根结点,递归地进行细分;二是树的修剪,去掉一些可能是噪声或者异常的数据。使用决策树就是对未知数据进行分割,即按照决策树上采用的分割属性逐层往下,直到遇到一个叶子结点。

1.3 ID3算法

ID3算法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和最早的决策树方法。该方法首先检验数据库中的所有字段,找出具有最大信息增益Gain(A)的字段作为决策树的一个结点,再根据字段的不同取值建立树的分支,对每个自己分支重复建立树的下层结点和分支,直到某一子集的结果属于同一类。

ID3算法,其基本思想是按照一种规则,确定一个属性为根节点,按照其属性值将样本空间分成若干个子空间,然后递归使用这一方法,直到所有底层子空间只含有一类例子,决策树构造结束。在节点的选择上采用信息增益算法。求信息增益的过程如下:

1)样本分类所需的期望信息[5-6]。设样本空间中样本的个数为s个,m为s的分类数目,ci为某个分类标号,si为分类的样本数,则期望信息I为:。这里对数函数以2为底,是因为数字信息是用二进制编码的。

2)信息熵。信息熵是在求出期望的基础上进行的。若一个训练集合D根据类别属性的值被分成m个互相独立的类C1,C2,…,Cm,则识别D的一个元组所属哪个类所需要的信息量为Info(D)。设Ci,d是D中Ci类的元组的集合,|D|和|Ci,d|分别是D和Ci,d中元组的个数。其中P为C1,C2,…,Cm的概率分布,p={p1,p2,…,pm},任意元组属于分类Ci概率为pi, 则由该分布传递的信息量称为D的熵,记为:

若我们先根据非类别属性X的值将D分成集合D1,D2,…,Dm,则确定D中的一个元素类的信息量可通过确定Di的加权平均值来得到,即Info(Dj)是加权平均值为:

信息增益度是两个信息量之间的差值,其中一个信息量是需确定D的一个元素的信息量,另一个信息量是在已得到的属性X的值后需确定的D一个元素的信息量,信息增益度公式为:

1.4 生成分类规则

由决策树可以生成分类规则。可以用IF-THEN这种形式来表现规则。生成规则时,每个叶结点都创建一条规则,每个分割都成为规则中的一个条件,叶结点中的类别就是THEN的内容。

2 数据预处理

2.1 数据准备

通过多方调查研究,制定与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就业相关的数据调查表,并对2008级本校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就业情况作调查,共收取有效调查表46份,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及一致性,经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合并、量化、转换、清理、集成等处理工作后,最能体现与研究生就业相关的属性有:专业成绩,政治面貌,奖励情况,社会实践经验,科研能力,就业单位,其中就业单位是决策属性,其余作为条件属性。

2.2 数据建模及泛化

数据样本用一个五维向量X={X1,X2,X3,X4,X5}表示,分别描述专业成绩、奖励情况、科研能力、社会工作经验对研究生就业单位选择的影响,各属性按如下方式进行定义。

就业单位分为两种,企业和事业单位。

对专业成绩的评估,取专业平均成绩来衡量。分两段来进行,即良好(ZY=85)。

奖励情况分为三个等级,多(如多次获得各种学术科研奖项和奖学金等)、少(如只获得少数奖项)、无(如没有获得过奖励)。

科研能力分两个等级,优秀(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或者获得学科学术竞赛等),良好(发表少量非核心期刊论文或很少参加学术活动等)。

社会实践经验分为三个等级,多(如工作过在读研或者在外实习次数多等)、少(如偶尔在校帮导师做小项目等)、无(如只在校自学等)。数据泛化后得到研究生就业训练样本集如表1所示。

3 决策树在研究生就业数据中的应用分析

3.1 利用ID3算法构造决策树

表1是经过清理数据后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信息训练集。按照就业单位类型来构造决策树模型,根据ID3算法原理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来构造决策树[7]。

步骤1:计算给定就业情况样本分类所需的期望信息

将样本分成两个类,设类C1是企业,C2是事业单位,S2为一般事业单位,则S1=30,S2=16,总计46,计算给定就业情况样本分类所需的期望信息:

I(S1,S2)=I(30,16)=。

步骤2:计算每个属性的信息增益

1)首先计算属性“专业成绩”的信息增益

对于“专业成绩”=“优秀”,S11=10,S21=10,I(S11,S21)=。

对于“专业成绩”=“良好”,S12=20,S22=7,I(S12,S22)=。

计算出按“专业成绩”划分给定样本所需的期望信息为:

E(“专业成绩”)=。则,这种划分的信息增益是:

Gain(“专业成绩”)=I(S1,S2) -E(“专业成绩”)=0.94-0.89=0.05。

2)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奖励情况”, “科研能力” 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信息增益分别为0.03, 0.15, 0.25。

步骤3:确定测试属性

由于属性“社会实践经验”的信息增益最高,它被选作测试属性,用于建立第一个结点,并将样本分成三个部分。然后对每一颗子树按照以上方法递归计算,最后得出的决策树如图1所示。

3.2 提取分类规则

在本例中可提取出一下分类规则:

IF“社会实践经验”=“无” AND “科研能力”=“优秀” THEN 进事业单位=14.3%

IF“社会实践经验”=“少” THEN 进事业单位=28.6%

IF“社会实践经验数”=“多” AND “专业成绩”=“良好” THEN 进事业单位=21.4%

IF“社会实践经验”=“无 ”AND “科研能力”=“良好” THEN 进事业单位=21.4%

IF“社会实践经验”=“多” AND “专业成绩”=“优秀” THEN 进事业单位=14.3%

由提取出的规则,可得到一下结论:

1)在科研能力优秀的学生中,86%的学生都通过进入了事业单位;

2)在社会经验多的学生中,78%的学生都进入的企业;

3)在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中,50%进企业,50%进入事业单位。

由以上规则可以看出,对于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经验对于进入企业比较重要,而事业单位更注重的是科研能力。奖励情况和专业成绩对就业单位的类型影响不大,对于两类不同的单位,专业素质、科研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就业单位为事业单位的较多,社会工作经验丰富的学生进企业的较多。学生要是毕业后更倾向于进入事业单位,则需要侧重加强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如果是更倾向于到企业发展的学生,则需要侧重加强社会工作经验的培养,而专业素质培养也需要一定的力度,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4 结束语

在目前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提出了关于研究生就业的数据挖掘模型,引入数据挖掘理论中的决策树算法,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高校研究生就业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分类分析,从中提取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关键性数据,给学生提供参考和帮助就业决策者寻找规律和预测未来。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些规则,做到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各方面能力,同时,学校也可以借助这些规则制定就业计划方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张骏,王琴.C4.5算法在研究生就业信息库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2009(11):31-33.

[2] 王俊鑫,王俊洁,孙英.K-Means聚类算法在毕业生就业信息分析中的实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9(24):9-11.

[3] 苏新宁,杨建林,江念南,等.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夏火松.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姚晔,李翔.决策树算法的教育应用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185-186.

就业决策分析篇5

1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当前,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大,人才缺口却有增无减。旅游业的就业前景可谓广阔。可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身上却出现了“低就业率”和“高流失率”。传统观念来看,旅游业是一种服务型行业,存在社会对服务行业的偏见,家庭和个人认同度不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的本科生不愿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并不把旅游业作为自己就业的首选职业,因此出现了“有业不就”和“转入他行”的现象。

2 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2.1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自身的因素

2.1.1 旅游行业自身特点与毕业生期望落差大

旅游行业包含旅行社、景区、酒店等劳动力较多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都要求从基层做起,比如导游、服务员等,工作辛苦,酬薪也不高。现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自尊心高,家庭条件不错,并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拥有一定的学历后,认为理应从事管理性的岗位。此外,由于旅游业具有季节性、波动性和脆弱性的特点,淡旺季的差别及突发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比较大。企业应急招进毕业生而缺乏长远规划,毕业大学生因此缺少重视、成就感,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旅游行业从基层做起的特点,以及社会对旅游服务业的偏见,这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相距甚远,导致“有业不就”或“转入他行”[5]。

2.1.2 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

许多大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即将毕业但又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即将毕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对服务行业缺乏正确的理性认识,不仅在物质环境上难以适应,心理上也存在落差,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评价,认为自己大学四年已经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有着对未来工作的美好幻想,毕业后就应担任相关管理职务,有理想的酬薪,可事实相差甚远。使得他们对本行业的忠诚度和认同度降低,导致“高流失率”出现[2]。

2.1.3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有效的旅游职业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对旅游管理专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将旅游管理等同于旅游,是旅游职业的一种。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父母的选择或是被调剂而选的专业。选择之后,又没有明确的旅游职业规划,除了毕业后想当导游、酒店相关工作的,其他的对自己的就业没有明确的想法。通常是在学校里盲目的考证,往往没有针对性,忽视了职业实践和规划,对未来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4]。

2.1.4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专业能力不足

虽然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是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但是一方面用人单位需要有经验的人才,另一方面认为高校的专业教育、专业设施滞后,不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并未打牢,大众化的教育使得不少大学生在人际交流、口语表达等应用能力不够强[5]。

2.2 旅游企业单位缺乏长远用人眼光

目前旅游业本身的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吸引力逐渐下降,同时当下旅游企业用人具有功利性和短期性,因而大学生在旅游业的就业意愿比较低。但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经验丰富、高技术管理人才,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因缺少经验而处于劣势,尽管毕业生拥有较高的素质、专业水平,但是企业吝啬用人成本,毕业生提升的机会少,因此埋没了毕业生的发展潜力。许多毕业生因为熬不过“培育期”而转入他行[4]。

2.3 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旅游人才市场需求

相对于其他老的院校,逐年增加的旅游管理院校在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相对滞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层次主要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除博士外,各个层次的界限比较模糊,培养教育模式基本相同,高校旅游专业教学内容过于陈旧,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老师实践知识和能力有所欠缺,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但是旅游业最重要就是实际经验的,并不符合当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需要,按照这种模式来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新一代的旅游企业要求[1]。

3 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3.1 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对策

大学生要建立正确的旅游行业择业观,要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在认清当前旅游行业的就业形势下,以了解自己为前提,确定自己今后所要前进的方向。根据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高自己现有的能力水平,制定好旅游职业规划,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学习,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基层做起。

3.2 旅游行业的用人单位的对策

旅游行业的用人单位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出公平竞争的工作生活环境,把目光放长远,对本科毕业生充满信心,相信他们的能力和潜力,提供与其自身相适应的职位,使其才华能够施展,采取奖励晋升的方式,吸收更多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此外,建立完善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重视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培养,健全各方面的制度体系,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3.3 改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对策

高校应培养一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以改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缺乏旅游行业实践经验的状况。在教学中,应当增强对旅游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的变化和就业方面的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增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平台。通过实践锻炼,有利于旅游企业的人才需要和旅游企业的发展需要。

4 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学生、高校、企业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本文从学生、高校、企业三方面入手,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丽华,邹先锋.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9(6):23-25.

[2]徐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力资源.

就业决策分析篇6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被推向就业市场,自主择业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2007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川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也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

职业决策是个体一生中必然要面临的重要决策,是指个体对自己将要从事职业做出的选择。乔普森(jepson , d)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各种可供选择职业的前景,做出职业行为的公开承诺。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职业决策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它是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职业心理学中的应用。

成就动机是一种社会性动机,它意味着人们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完满的结果。d. c. mccelland认为,成就动机就是与自己所持有的良好或优秀的标准相竞争之下,个人所学习而来的一种追求成功的需要或驱力。atkinson的“期望一价值”成就动机理论则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由两种相互冲突的动机趋向组成,一种是追求成功的动机,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个体的行为倾向是动机强度,对行为目标的主观期望概率和诱因价值三因素的积函数。如果个体处在一个成就导向的情境中,两种倾向可以同时被唤起,而这时个体导向目标的趋力一成就动机,就是这两种倾向的代数和。

国内目前在有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而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理论综述型的研究。本研究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成就动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以期为各高等院校和政府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帮助大学生提高择业自信和职业决策的成功率。

2.研究方法

2. 1研究被试

从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随机选取200名大学生为被试,其中有效被试154人。被试的具体情况分布如下:性别方面,男68人,女86人;年级方面,大一34人,大二38人,大三29人,大四53人;学科类别方面:文史类97人,理工类57人。

2. 2研究工具

2. 2. 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

采用彭永新(2001)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包括s个维度: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共39个项目,五点量表计分,得分越高,信心越高。总体craombach a系数为0. 9366;量表具有较强的辨别效度。

2. 2. 2成就动机量表

《成就动机量表》( the achievement motivescale.简称ams )由挪威心理学家t. gjesme和r. nygard于1970年编制,叶仁敏和hagtvet. k.a1988年修订而成。量表共30个项目,由两个分量表组成,每部分巧个项目,分别测定追求成功的动机(ms)和避免失败的动机(maf )。量表采用4点计分,得分越低,表明这类动机越弱。合成动机的得分由追求成功得分减去避免失败得分(ma= ms一maf )。得分越高,成就动机越强。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 77,效度为0. 58,具有非常好的信度、效度。

2. 3施测

测验的主试由研究者和心理专业本科生组成,统一指导语,测试时间大约为巧分钟,采用个别测试和团体测试相结合。

2. 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 1烟台高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体情况(见表1)

表1可知,全量表的平均分是3. 3487,其他各维度的得分也都在中间值3以上,这表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全量表和量表各个维度的标准差较大,说明大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3. 2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差异比较

3. 2. 1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学科差异(见表2)

表2可知,不同学利类别的大学生在制定规划、问题解决和全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理工类的大学生比文史类具有更高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

3. 2. 2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年级差异(见表3)

表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在制定规划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其他各个维度和全量表之间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大三年级大学生与大一、大二、大四之间在“制定规划”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递增,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逐渐增强,并在大三年级达到最高,而到了大四以后又出现了下降。

3. 2. 3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

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全量表和各维度作:检验,具体结果见表4。

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3. 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成就动机的相关分析(表5)

上述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成就动机的合成动机以及追求成功动机之间都存在高的正相关,并且所有相关都达到了0. 01水平上的显著性,但与避免失败动机没有显著相关。

3.4成就动机各因子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回归分析(见表6)

三个预测变量预测效标变量(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时,进人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为追求成功因子。表6可知,多元相关数为0. 621,其解释变异量为38.6%。

4.讨论

4. 1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基本特点及原因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全量表的平均得分是3. 3487,分值位于“有一点信心”和“有一些信心”的中间位置,总体上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个体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大学生虽然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但总体看来,他们能够正视现实,相信凭借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能够选到相对理想的职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多数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高的事实并不能掩盖一部分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低的事实,不少大学生在选择目标、制定规划和问题解决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采取措施来缩小个体差异。

4. 2学科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理工类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要普遍高于文史类大学生,并在全量表和制定规划、问题解决两个维度上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情景下,社会对理工类大学生的需求相对较大。因此,理工类大学生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就业前景看好;然而文史类大学生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选择的余地相应较少,就业压力相对较大。这就使得理工类大学生在职业决策时比文史类大学生更加自信。

理工科的学科性质要求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理工类大学生一般具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样,他们有更大的自信来解决生活、工作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往届理工类毕业生相对容易地找到工作的事实,使得理工类大学生的择业取向更加明确,更能知道什么职业适合自己。所以,理工类大学生在制定规划的信心上也显著高于文史类大学生。

4. 3年级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递增,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逐渐增高,在三年级时达到最高,但到了四年级时又出现了回落,一年级和四年级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最低。方差分析显示,除在制定规划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其他方面未见显著差异。

鲁思·霍尔兹沃思指出,“某一生活变化尽管是人们希望出现并已计划好的,但在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转变时所伴随的适应过程中也要出现某种紧张。大一学生刚人大学,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出现一定的情绪波动在所难免。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中学是佼佼者,而在人才荟萃的大学校园里,则变成了普通学生,这使他们有一些失落感和自卑感。因此,大一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较低,自信心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一新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实现了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通过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他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和能力,同时对未来也充满了期待,这使得他们对自己抱有更大的自信。但到了面临求职的大四阶段,现实的严峻就业形势使很多学生出现了就业焦虑,对前途充满迷茫,导致求职信心的降低。

4. 4性别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性别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与张杉杉、郑日昌的研究结果相似,他们认为男女本科生的择业效能感没有显著差异,但李莉、马剑虹的研究结果有很大不同,他们认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个维度中,性别的差异有着不同的影响。

诚然,我国就业过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存在,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可能面临一些社会歧视。但我们要看到,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壮大,女性有了较充分的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空间,在社会生活中逐步争得了较多的权利和自由,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社会上涌现了大量的成功女性,她们的自信、睿智和成功使得女生的自信心有了很大提高。

由于上述原因的影响,女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有了更大的自信,这使得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性别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4. 5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成就动机的关系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成就动机的合成动机以及追求成功动机之间都存在高的正相关,并且所有相关都达到了0. 01水平上的显著性。

bandura在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时指出:自我效能水平会增强或削弱动机。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会选择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为自己设置较高的目标,并坚持达到它。当任务或目标得到解决时,个体当初的效能感便得到证实和满足,这就维持了成就动机。即使个体遇到暂时不能解决的困难时,高效能感者所具有的取得成功的自信心也更有利于诱发个体的动机行为。相反,自我效能低的人,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行为的积极性就低,不愿付出过多努力,也很少积极主动地采取对应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成就动机水平下降,反过来又降低了他的效能感。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高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决策能力充满信心,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来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并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通过完成有挑战性的任务来超越自我,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肯轻言放弃,因此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而成功的经验反过来又强化了个体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之间就这样双向互动,相互促进。

另外,成就动机各因子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成就动机中的追求成功对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所预测变异量达到38.6%,而避免失败因子和合成动机则被排除在回归方程之外。这说明,对大学生追求成功动机的培养非常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决策能力。

5.结论

就业决策分析篇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再一次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资源、环境等问题上,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和基础性工作已经形成共识,石油、钢材等生产物资价格上涨,能源危机、地质灾害等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尤其是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地质学子投身于地质行业的热情与信心。最近几年来,地质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十分抢手,完全可以用“一生难求”来形容。

我们依然清晰的记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地质工作在人们心目中无疑是艰苦、边远的代名词,地质毕业生多数不太愿意服务于本行业,跳槽和改行的人不在少数。在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的统包统配开始转向市场经济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今天,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地质类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他们择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的权重如何?这就是本文作者致力于探讨的问题。

许多学者分别从理论和实际调查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黄发友(2004)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经济收入、单位发展前景、施展才华三个方面;李春霞(2005)认为部属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单位是三资企业,其次是党政机关和高等院校;李志(2005)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最看重的三项是:用人单位的发展前景、员工晋升发展的机会和员工学习的机会。刘芳芳(2005)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就业认识上逐渐打破机关、事业、企业和国有、集体、个私单位之间的等级观念,不再单纯把就业看成是惟一的谋生手段,而是向往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把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结合起来。周文霞(2007)认为:大学生的择业观念相对稳定,比较一致,大学生所在地域、学校、所学专业及性别等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并不显著,他们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物质因素(如经济收人、物质待遇、工资福利等)和职业发展因素(如个人兴趣、专长的发挥、工作发展前景等)。这些成果为本文作者构建层次分析模型提供了基本依据。

大学生毕业就业是一个多因素的决策过程。大学四年了,谁不想顺利步入职场为今后的发展寻求一个较高的发展舞台呢?地质类专业大学生既有前述学者研究结论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工作的过程中选取了部分地质类学生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研究了地质类大学生择业决策问题,旨在给教育工作者提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过程

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要素,并按这些要素的支配关系组成递级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的排序。它体现了人的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析、判断、综合。它又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

(一)建立择业决策的递级层次结构

由上面所述,大学生择业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但对于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择业决策过程是有区别的,对于上面所提到的因素的决策顺序是不同的。发展舞台、薪资福利、兴趣爱好、就业地区是四个主要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在择业时必须考虑并做出适当权衡取舍的主要因素。

作者根据学生择业的实际情况,为了简化问题的方便,特作出如下假设:

1.家庭背景、大学学习期间学习(包括社会工作等)的差异性等个体特性只影响择业结果,但不影响学生择业决策过程;

2.只有“大学生就业”,没有“大学生创业”(这是另外需要探讨的问题);

3.从学生来看,他们较多的选择主要体现在“地矿行业”、“公务员”和“非地矿行业”三种。因此,本文只简单的讨论这三种方案。

4.在大学生通常择业的决策因素中,本文选取相互独立的发展舞台、薪资福利、兴趣爱好、就业地区四个准则(当然他们彼此不能完全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简化而已)。

递级层次结构为:

(二)建立判断矩阵,确定要素权重

1.判断尺度的确定

判断尺度是表示要素B对B的相对重要的数量尺度,即B的数量形式。

判断尺度

定义

1

表示两个要素相比,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3

表示两个要素相比,一个要素比另一个要素稍微重要

5

表示两个要素相比,一个要素比另一个要素明显重要

7

表示两个要素相比,一个要素比另一个要素强烈重要

9

就业决策分析篇8

自1999年我国实施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向了大众教育。规模庞大的扩招带来的结果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108万增加到2010年的657万,增长了6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记者会上特别强调,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仍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700万左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幅度的扩招不能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在 70%左右,这一数据明显偏低,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不能实现完全就业是一种发展的必然。

(一)毕业生总人数每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据我国教育部、人事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是我国普通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当年的毕业生人数就达到了 212万,2006年毕业生人数有413万人,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9%。2010年我国有630万大学生毕业校园,走向社会。就是在2011年7月,已有670万大学生毕业,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已经突破680万人,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二)所学与所需错位,求职者与企业供求无法成正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日益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呼唤着各行各业的人才进入到市场中进行竞争,加上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程的推行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天的高校大学生不再是“象牙塔”的王子和公主,他们在社会中的定位开始由“天之娇子”变为“普通劳动者”。如今,“选择职业的恐慌”已经成了大学毕业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另外,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实践中,由于学生缺乏长期有效的职业能力提升锻炼和就业指导,致使学生求职就业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始终比较明显地存在着对接错位的问题,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方向开始存在着裂痕,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

(三)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能力有限,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都在1000万个,增长能力有限,其中大部分要确保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在2007年首次超过新增就业岗位半数。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不断增加与我国每年一定的新增就业岗位的增速不相适应,将进一步增加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近一段时期以来,随着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如就业政策的改变、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市场差异的明显、市场竞争的加剧等,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出现以后更使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二、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才能、技术及各种综合技能,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筹备和经营各类企业或成为个体劳动者,这是一条于己于国都有利的就业道路。大学生自主创业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对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但是有资料显示,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率一直很低,大量有产业价值的技术创新成果被闲置,每年大约有3万多项创新技术成果通过国家和省部级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但转化为产业的不到20%,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仅为5%左右。

由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单位主办的“2010全球创新型经济高层论坛”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教授指出,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不足2%,而欧美的这个比率达到20%~30%,同时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偏低,约为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创业教育不够完善,大学生创业素质普遍偏低,创业知识储备不足,在校期间没有经过适当的锻炼,创业能力薄弱,学生多数缺少实践经验,也不了解基本的政策法规。一些大学生在还没有做好创业的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创业,势必遭受很多挫折,而首次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多数就此停止了创业行为。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兴趣与热情高

由于受到媒体对创业传奇人物和创业神话的渲染与过分炒作,整个社会舆论对于大学生创业寄予很大的希望,对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兴趣比较浓厚、热情比较高。

(二)自主创业人数少,属凤毛麟角

来源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到2007年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数分别为102人、146人、153人。而这三年的毕业生人数为 15.4万人、17.5万人和18.9万人,由此可见,登记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从表面上看每年都在不断增长,但与当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相比,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凤毛麟角,不到当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也与教育部有关部门近几年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数据相符合。

就业决策分析篇9

二、企业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方式和方法

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所以在进行相关决策制定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且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开展进行,只有这样决策的制定才会更加科学而严谨,才会适应当前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1、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完整

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必然的要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信息统计和分析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重要的前提和基本的保障。所以,要在决策之前做好信息的收集、分类并且进行比较研究,信息的管理对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直接的关系到了决策的成败,所以一定要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完整,只有遵循这一基本的原则,企业的经济决策才会科学有效。

2、判断决策是否可行,即可行性

决策不是一个口号,它是用来指导具体工作的,所以确保其是否可行是判断决策是否科学的重要衡量标准,这就要求在进行决策制定的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企业发展的现状出发,科学有效的分析相关的问题,分析其是否可行,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风险或者是阻力,这些都要在决策过程中作为决策依据。

3、对比选优的原则

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分析是决策的重要原则,我们知道,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一般会有不同的执行方案,做好这些方案的比较和分析,从而选取最优的方案设计对于决策来说意义重大,没有比较就没有更加全面的评估和判断,同时在评估和对比的过程中也能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找准关键点和重点,从而综合考量,实现最优化的决策。

4、集团决策原则

经济管理过程中,决策的制定不是一个人或者是某个领导说了算,而要进行集体的分析和讨论,在民主的基础之上实现集中,所以要在决策的过程中落实开展民主集中制得原则,以便更加民主和科学的进行决策,避免专制和盲目的决策,这是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保证。同时这一方法也避免了重大经济决策过程中受少数人的影响,能够在更大程度突破信息量不足的局限,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正确决断。

5、经验判断和科学的数量分析相结合

企业的经济管理要进行系统化的决策评估,这就需要我们在可行性以及有效性的基础之上对相关决策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行有效的筛选,从而进一步的缩小选择的范围,充分的权衡利弊进行选择。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的数量分析。企业的经济决策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进行科学的数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之上,还需要通过科学的数量分析来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使得决策更加精确和科学。

三、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制定问题探讨

前面我们对于科学决策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对于其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进行哪些准备,遵循哪些原则,那么制定的过程中就要结合实际的情况予以落实,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来确保制定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总结了以下几点:

1、科学的进行调查,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现权,对于决策也是这样,决策的过程建立在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的。决策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是进行决策的重要前提,也是决策的一个基本起点和出发点。如果开展决策分析和讨论的话,还不能够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这样的决策就是无效的,也耽误了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决策之前一定要明确需要决策的分析,做好总的问题设定,进而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

2、系统分析,确定目标

决策的目标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来说,在明确了相关的问题之后,就要根据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从而确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从而避免决策的盲目性,这也使得决策的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因为如果目标选择的不正确,也就会有错误的决策方向和决策要求,决策也就失去了科学性和有效性。

就业决策分析篇10

1财务分析的内涵与方法

1.1财务分析的内涵

财务分析是通过观察、对比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运用专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现状、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的一种方法。财务分析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偿债能力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了解企业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了解企业偿还长期负债本金和利息的能力;其二,营运能力分析。通过分析总资产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了解企业资本积累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三,盈利能力分析。通过分析近几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升降变化,了解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

1.2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有很多种方法,企业重点关注的指标不同,其分析内容和方法也不同。专业的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第一,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若干项目的数据进行比较求出比率,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对比,分析财务活动之间变化程度。此方法的标准比率有三种:历史标准、经验标准、行业标准。第二,趋势分析法是将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以此分析某项目变动趋势,并作为预测未来长期发展趋势的依据之一。此方法运用分为四大类:纵向分析法、横向分析法、标准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第三,因素分析法是分析数据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从数量上分别计算、分析各个因素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有三种:指标分解法、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具有不同优势,企业可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需求,结合财务分析的重点,将各种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全面分析来确保财务分析质量,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和机遇,为管理层决策添砖加瓦。

2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的作用

2.1发现问题

财务分析能直观地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管理决策者关心的不仅仅是盈利的结果,而且是盈利的原因及过程。财务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使企业盈利能力保持持续增长。2.2降低风险财务分析人员从会计报表中提取各项数据,通过财务分析发现实际与历年变化的差异,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趋势走向和信息,全面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存在的关键风险点,进而确定应对风险的措施,保障企业将风险控制在可掌控的范围内。

2.3评价业绩

在预算管理中,将实际与年定目标对比,发现实际与预算目标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问题,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一方面评价企业总的业绩完成情况,另一方面评价各部门业绩完成情况,为企业考核各部门和员工业绩提供数据参考。

3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3.1依据的来源数据不及时、不具可比性

首先,财务分析依据的数据不及时。财务分析运用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于财务报表,目前大部分企业财务报表以月为结算日,很多的数据平时业务部门办理滞后导致财务数据不及时,在此基础上取数做出来的财务分析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因此不能为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长此以往,经营决策者对财务分析失去信心,不再作为经营决策的参考依据。其次,财务分析依据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众所周知,对于同一项经济业务,会计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政策选择不同,或不同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其数据之间均缺乏可比性。用不可比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会偏离实际,会误导企业经营决策。

3.2财务人员不懂业务,影响分析结果的有用性

首先,专业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知识,还要熟练掌握业务知识,不能就数据论数据。目前大部分财务人员从事的是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难以胜任复杂的财务分析工作,无法给出业务部门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正如目前财务人员一直遭遇的尴尬、困扰和问题就是财务转型问题,财务工作的初心就是找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创造价值,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支撑业务发展,但后续财务部门沦落到记账、算账、报账,本末倒置,对于不合理的业务及管理环节无法给出合理的建议。其次,分析报告重点不突出、抓不住业务痛点。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就像一把利剑,用数据剖析真相,给“战士”指引方向。就如目前很多财务人员经常是从网上照搬二三十页的PPT模板,然后罗列各种财务指标,结果是总经理和业务经理看不懂,通篇找不到阐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其实很大原因是财务分析没有说到痛点,抓不住业务部门的关键指标,对业务部门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3.3缺乏健全的采纳财务分析建议的机制

被决策者重视并采纳是财务分析发挥作用的关键之一,但是目前许多企业没有健全的采纳财务分析建议的机制。决策者不了解财务分析的有用性,继续重销售和业务,轻后勤和财务,只追求片面的营业利润,并不知道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参考作用。同时企业也没有在决策程序中嵌入参考财务分析的机制,导致财务分析报告被束之高阁。其次,财务分析做得好坏无人问津,没有与绩效考核相挂钩,不能调动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财务分析的有用性差,阻碍了财务分析在企业中的发展。最后,财务分析报告形式呆板,缺乏生动性和可读性,不吸引人眼球,财务部门缺乏激励去游说经营层听取其建议,这也是导致财务分析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

4完善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的对策

4.1加强信息系统支撑

建立信息化系统,减少人为干预,逐步健全、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保证财务入账依据充分合规。同时,对于信息化制度的建设过程中遭遇业务部门的阻碍和人员信息化能力不匹配,财务人员需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减少各类数据的误差和失误。并尽快建立信息系统内审核权限制度和系统性的信息化管理措施,保障基础数据的及时准确与可比性。

4.2加强财务业务一体化

随着信息化系统的升级加剧,企业的财务职责已经发生变化,财务人员需要锐变,要敢于自我挑战,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去,成为业务合作伙伴。财务分析的目的就是支撑业务发展,给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只有加大应用分析数据的能力,财务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在财务分析与决策的压力下,需要加强对财务人才的投入力度,内部管理中多培养业财融合的综合型人才。传统的财务要向价值创造型财务进行转变,即能协同业务、规划未来、引领价值、创新增值。创新与改变是趋势,财务人员必须两手都要硬,一手是财务核算能力,一手是财务业务能力。财务分析初衷是如何为业务端和管理端提供财务决策与分析并创造价值,借助业财融合模型化的财务分析管理实现对管理决策的支撑,对公司经营目标实行全过程跟踪、辅导与评估,以顺利实现公司经营目标,成为一个管理决策支持型的业务合作伙伴,实实在在地为业务部门提供有效服务。

4.3提高决策者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

企业决策者态度必须改变,主观意识到财务分析给企业带来的参考价值。首先,健全财务分析机制制度,通过制度来渗透到企业经营决策中的每个环节,在企业决策中必须附财务分析作为参考内容之一,逐步提高经营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依赖。其次,财务分析与绩效考核挂钩,财务人员不能只看到的是静态的、平面的数据,而需要会解读数据,业务部门能接纳的数据。必须改换角色,从“监工”到“参谋”,从“总监”到“总参”,提高财务分析的可有用性。最后,结合企业经营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财务分析应注重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从事后走向事前,分析一些企业经营过程存在的实质性的问题,并可以给企业提供有效参考建议。通过评价业务行为和经济效益等方式实现战略规划和目标,提升向业务和管理层的服务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5结论

华为任正非讲过,“财务人员如果不能发现经营中的问题,那么只能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财务工作人员需要积极改变,用创新工作方式,将财务与业务有机结合,依靠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从事后走向事前事中、从关注报表生成到关注管理决策需求、从核算型财务走向业务型财务与战略型财务,真正发挥财务分析可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腾飞贡献财务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坤.谈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J].财会研究,2020(10):61-62.

[2]万霞.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大众投资指南,2020(23):118-119.

[3]杨传惠.浅谈财务分析应用于企业经营决策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0(33):122-123.

[4]汤礼华.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20(33):145-146.

就业决策分析篇11

财务分析由财务报表分析和非财务报表分析组成。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通过各项财务指标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经营决策的各项数据。通过报表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而不断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加强风险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分析等五个方面。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非财务报表分析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如调查报告、政府公告、报纸、法律文件、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等。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把握企业管理的规律,为企业做出适宜的经营决策;通过财务分析还可以找出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制定改进及防范措施;财务分析也能够为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正确的信息以便实施正确的决策。

二、企业运用财务分析支持经营决策时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许多企业在财务分析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支持作用不够

1.对财务分析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首先,许多企业管理层对财务分析重视度不够,缺乏认知度,认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就是记账,财务分析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的关联性不大,认为财务分析可有可无,因此对财务分析采取漠视及消极的态度。其次,财务人员也因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不重视,加上本身业务能力的局限性,不能把财务分析与业务有效地融合,不能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分析,也不主动学习财务及税务知识,财务分析水平数年如一日,做出的财务分析让业务人员听不懂、不想听,从而使得业务部门和管理层认识不到财务分析的价值。2.财务分析机械套用模板。许多集团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为方便统一数据并进行汇总,都会编制财务分析模板,然后下发各分子公司。财务人员也乐得省心,直接套用总公司下发的模板,而忽略了公司实际情况与模板的匹配情况,不加变通,使得财务分析成了机械的完成任务。而各个分子公司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直接套用模板进行财务分析,往往发现不了每个分子公司的问题所在。3.财务分析浮于表面,未挖掘深层次存在的问题。成功的财务分析需要通过财务数据找出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最常见的财务分析报告,通常罗列财务数据“公司净利润下降15%,原因是因为销售收入下降10%,销售费用增加5%,管理费用增加10%,财务费用增加5%”。从中我们无法看到销售是的下降是因为产量、货品的问题,还是因为销售人员变动、技能以及同类企业竞争等原因导致的销售下降;费用的增加是哪一项费用、哪个部门的费用增加导致的。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这样的分析报告才有意义。4.企业方针政策的变动不利于财务分析的开展。企业方针政策或会计核算口径变动调整不利于财务分析的开展,如果一个企业的方针政策较稳定、会计核算口径一致,那么这个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分析质量也会比较高。但很多企业为有效应对市场的发展需要,常常会进行战略方针调整;会根据业务的需要,随意改变财务核算口径,这就会加大企业财务分析的工作量,并且直接影响财务分析数据及财务报表,从而不利于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

(二)决策的科学性不强

1.管理者财务知识的缺乏。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在经营上是一把好手,但在财务方面却知之甚少,缺少基本的财务知识,有的连三张财务报表也看不懂,财务分析便起不了作用。决策的科学性离不开合理的财务分析,这就要求决策者理解财务报表数据。比如,管理层不重视预算,仅靠财务部的力量是无法开展财务预算活动的;管理层财务知识的缺乏,也会不重视税收方面的风险,从而使企业得不到持续、良性发展。2.财务分析报告编制不及时。因很多企业不愿意在信息系统投入过多的资金,数据的提取存在困难;尤其对于大型集团公司信息化的建设对财务分析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如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做支撑,财务很难准确、及时提取有效数据,财务分析报告编制的不及时,很容易造成管理者判断不及时,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无法做出科学的决策,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3.缺少现金流的分析。企业财务分析中,往往注重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分析,缺少对现金流的分析,财务现金流量表中数据可使管理层或报表使用者获取企业偿债能力、获现能力、运营能力、风险能力等,缺失现金流的分析,管理者无法了解企业资金是否使用合理,无法判断财务状况好坏,从而不能合理安排资金流量,保证合理的现金流;缺失现金流的分析,管理者、投资者对企业价值无法正确评估,无法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容易生经营风险。不重视现金流导致失败的企业比比皆是。例如,平安好车成立于2013年3月,运营时间不到三年。在烧完14亿个广告后,无奈离开二手车市场。比如众所周知的巨人集团、德隆系破产的案例等。

三、发挥财务分析对决策支持作用的对策

针对财务分析存在的诸多不足,企业就要采取以下措施,有效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一)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1.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知度。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者与执行者,除了熟知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还要熟悉财务基本业务流程,更要重视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作用,尊重财务分析的客观事实,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并对财务分析的结果进行绩效考评。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要不断加强,企业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学习财税新政及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财务分析质量,切实做好财务分析工作。2.综合采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集团公司下发分子公司财务分析模板主要是为了方便提取分析所需的数据,但各分子公司不能简单套用分析模板,而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补充,企业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特有的财务分析方法。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财务分析方法可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的基础上,结合使用一些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辅助财务分析。使得财务分析更为行之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参考。3.业财融和,深入分析,提高财务分析质量。做好财务分析必须了解业务。只有业务与财务有效融合,才能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原因,财务人员要熟悉业务流程,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与业务人员积极沟通、了解业务人员的需求。为了财务分析充分发挥其作用,财务分析报告应使用业务语言,要让决策者和业务人员愿意听、听的懂、学会用。财务分析在采用常用的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分析解读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上,还要深度挖掘业务执行环节存在的问题,可以根据企业业务的具体情况制定成体系的内部报表,结合非财务数据深入分析,为企业有效地降低运营风险、提高业务运营效率、扩销增效、开源节流发挥作用。因此,为了财务分析更有价值,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业务领域、充分了解业务。在逐步渗透业务的过程中,将财务与业务有机结合。基于业务流程各个环节,从业务周期的关键控制点建立评价指标和控制流程。4.方针政策、财务核算口径的一致性。选择用于财务分析的数据应具有可比性,或者应使用几年的平均数据来进行分析,这就要求企业方针政策保持相对稳定、核算口径必须一致。否则,会加大财务分析的难度及影响财务分析结果和结论的准确性。有些企业的经营方向往往随着市场的变化而频繁变动,这样就会导致财务分析的数据指标的提取变得非常困难,财务分析的可行性也深受影响。还有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为了粉饰报表,随意变动核算口径,给财务分析设置了诸多障碍,使得财务分析困难重重。企业方针政策及核算口径的随意变动,导致财务分析结果的不准确,对企业各项经营决策提供不了有效的支持。

(二)提高决策者决策的科学性

就业决策分析篇12

一、投资决策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各企业均具备自己独立的法人代表,因此每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都是将利润实现最大化,资产配置合理化以及资本运用有效化。然而近几年来很多国有企业都在积极影响国家产业政策,对于资产重组以及资本经营方面均采用了很多种方式的大胆尝试,虽然说也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同样也有失败的结果。对于失败的结果,如果深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其实大多问题都是出自投资决策方面,由于在投资决策之初都过于的盲目,对于资金投入的一个主次关系都不明确,而这样就会变成决策障碍,那么所投资决策的内容就会变成一纸空谈,导致的结果就会使投入的资金变得入不敷出更有甚者直接就是有去无回。在当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经营已经开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格局,仅仅凭以往的单一经济活动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如今的企I发展需求,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企业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取得长久的胜利就必须适时的把握好每一个经济增长点,找对投资方向,让有限的资金给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因此投资决策在一个企业理财中所占有的地位就显得无比的重要。

其实单纯的就企业经济活动来说,无论是什么行业它的表现无非也就是资金投入、资金运营以及资金回收等等一系列增值与保值的价值运动过程。而企业管理在关注商品生产与营销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企业资本的动向,资产的配置与运用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化运动质含量的高低就变得非常重要。资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它不间断性的一种特征,而这种特征它不受企业经营活动环节与时间段的限制,并且它所具备的经济内容也有所区别。但是由于企业在每一个时空阶段对于资金存量(指从物质载体上所表现出来的资产存量)的撑握必须在一个合理的度之内,并且这个值还需要让它们相互之间的比例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而这个比例更需要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对这个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企业资金或资产达到增值或保值的目的,而这也正是财务投资决策最为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现状

由于国内各企业均不同程度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家纷纷对于自身企业无论是产品开发方面,还是生产投入方面都在全力以赴,但是在这其中也有不少企业直接将目标瞄准到投资决策方面。然而虽然这些企业将大笔的资金投入到一些项目上,但是收益并没有像预期一般达到理想的效果,更有甚者直接将投入的资本亏损到血本无归,最终这些项目反而成为了牵制企业发展的包袱。而这些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投资决策前期准备工作不完善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是为投资者预测将要投资项目的一种可行性分析,其运用科学的方法与专业的手段对需要投资的项目进行权威的必要性分析,其包括对该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成本、投资结构以及投资预期收益等一系列的经济活动中所将会要遇到的重大问题的一种测评。像以往的投资决策基本都只是采取一些较为常见的普通调查走访、研究分析等方法,这些过于简单的程序对于当代企业的投资决策来说就显得有些单薄无力,同时企业在进行研究与分析相关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仍然是系统化不明显,思维不周密,与之有关的信息数据等依然存在漏洞与误差,使决策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二)投资决策与企业会计未能达到有机融合

投资决策作为投资行动的侦查兵,它对于投资行动是否开展起着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是建立在投资决策的根本上,而投资预测和评估以及优选还有决策,这是一套系统过程,我们通过这一套系统过程是对将要投资的项目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一个最终的评估分析与优选。然而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实际运用时,并没有像预期一样采用了会计专业的方法与手段对将要投资的项目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估,比如说是采用量本利分析法来进行项目前期工作的分析,从而造成投资决策最终的失误。

(三)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对其造成的影响

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都是比较熟知的,但是关于对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的了解以及财务管理对于企业最终的投资决策所能造成的影响,他们的认识度是非常不够的;在他们的理念里,管理工作、财务工作以及投资决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有的甚至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财务管理工作被他们仅仅使用在了保证企业资金运转方面,而关于投资决策方面完全没有让其得到实质性的应用。所以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在很多企业仍然还只是停留在了书面状态,关于一些系统化与制度化的参与机制并还没有成形。

(四)财务人员对其造成的影响

由于现阶段很多财务从业人员受到自身专业能力的影响,对于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这一块的知识较为浅薄,他们往往只是偏重于对历史数据的一种记录,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大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的欠缺,因此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企业会计对于投资决策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影响力也不大,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三、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对策

(一)强化投资决策前期的投资价值分析

企业进行最终的投资决策时最为重要的一个依据就是投资价值分析,它要求财务人员需要在掌握该项目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对该项目进行一个专业的分析与研究,包含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最终得出一份既科学又客观的结论。这个分析是将项目直接放在了社会与市场这个大环境下,运用会计的专业段并从其特有的角度对该项目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分析,分析项目的可行性与效益性,其重点在于分析它的投资价值,最终得出企业投资此项目是否存在效益。它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投资的风险,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投资收益的可能。

(二)建立投资报酬率模式分析,降低投资决策风险

企业会计人员应该按照投资的性质,对项目进行一个科学的估算,预测出项目将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量以及时间,再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其需要Y金数量与投资的总额进行一个估算,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估算结果信息。其实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我们可以将内部报酬率IRR的方法引用进来,对于投入的资金成本进行最为充分的估算,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收益率,减少投资决策所存在的风险。

(三)加强会计理念与投资决策的有机融合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投资决策相关知识,让他们能够灵活的将会计相关专业方法运用在投资决策上来,比如说是他们在进行市场分析、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全过程时,都能将会计理念有机的与投资决策进行融合,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信息数据对投资活动进行可行性与效益性分析,让企业的投资决策变得更为科学有效。

(四)提升决策者与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财管管理投资决策的运用对于财务人员以及决策都有着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求,因为只有当财务人员真正参与到企业投资决策中来,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制订、投资分析、绩效管理变得更为专业,因此就必须要求他们需要具备十分专业的能力才能财务人员更好的融入到企业投资决策中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市场经济十分活跃的时代,财务管理投资决策是否正确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已经成为一个企业财务管理和生存的命脉,对企业财务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有效运用,对于企业投资决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因此,要真正重视财务管理投资决策的应用,只有将其有效的运用在企业会计工作中,方能企业得到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就业决策分析篇13

一、基于统计分析过程看统计分析应用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必然性

首先,从统计结果的分析看必然性。统计分析必须围绕和运用一套科学的统计方法开展,统计预测是确保各企业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和重要前提,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所有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可得出统计结果。对比统计预测和统计结果,客观评价和检验经营决策的执行成效,及时引正纠偏,理性作出科学规划,制定科学目标和明确发展方向。其次,从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看必然性。国有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的综合因素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本依据,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情况能通过统计分析及时、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来,比如产品生产、经营、质量、效益等动态性指标数据;企业外部环境信息也能通过数据收集、统计调查整理后直观地展现出来,比如市场信息、供求变化、相关方的满意度、企业服务的满意度等。对所有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加工、调整、延伸、对比、计算和分析后,就能进行科学的预测预判,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再次,从发现和解决问题看必然性。统计分析是国有企业及时发现问题,作出科学决策,及时引正纠偏的依据。各企业单位在国家统计法律法规要求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关的统计工作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行为和提出统计分析的高标准要求。统计分析不仅注重事前分析,也重视事后总结分析。正是因为如此,企业才能及时地发现自身不足,比如以各单位生产活动为统计分析主体,分别从生产、供应、销售、人财物等方面展开评价,全面细致地找出企业经营活动的问题所在,通过对环境进行差异分析,找出企业内部的薄弱环节和优势,如此才有利于企业对生产经营前景和下一步发展做出合理的预测,制订更优的生产经营管理方案,弥补内部不足,挖掘内部潜力,控制生产消耗。最后,从统计决策看必然性。国有企业的管理决策是否正确,统计分析结果可作为检验标准。判断决策的正确性需要综合各方面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和数据来体现,通过统计结果的信息呈现,为企业下一步的经营决策提供最新的数据依据。

二、统计分析应用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具体作用

(一)统计分析在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决策中的作用

战略发展决策的科学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的走向。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包括战略调查、战略提出、战略咨询、战略决策等阶段。战略调查能得到关于目前市场需求及潜在需求、目前生产资源及潜在生产资源、目前自身优势及潜在自身优势等相关的主要统计信息。战略提出是在战略调查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全面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之后进行战略提出。战略咨询对战略草案进行专业性的评估以及修正,这个过程需要依赖于各种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有了前面三步的统计分析,融合企业内部条件信息和外部环境信息,企业的发展战略决策将更具科学性、发展性。

(二)统计分析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决策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包括生产计划决策、生产组织决策和产品质量决策等。产品要实现销售,市场是先导,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为了及时地对产品结构和标准进行调整,必须了解国内外同行业市场的需求结构和需求总量,这是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还必须秉持服务客户、服务消费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综合进行分析研究,依法有效作出决策。由此不难看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在没有统计分析、市场调查和统计预测的参与下是无法开展的。

(三)统计分析在国有企业销售决策中的作用

企业销售决策包括产品定位、产品价格、销售计划、推销与服务、销售组织和销售业务等方面的决策。不但要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还要能够顺利地销售出去,不仅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企业内部的动态指标,比如生产、经营、技术、质量和劳动等,还要了解市场内同行业的多项指标,比如需求变化、产品产量、价格与品质、商品供应状况、市场占有率、相关方等。通过统计分析对比后,各单位就能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且具有发展性的销售目标和促销策略,以便在扩大老市场的同时开发新市场,一步步地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销售效益。

(四)统计分析在国有企业财务决策中的作用

企业财务方面的决策主要包括目标利润、目标成本、财务收支平衡、采购与库存、资金筹措、财务计划、财务决算等,财务与统计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些决策任务,都需要统计分析手段的运用才能在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让财务管理职能得到正确的行使和有效发挥作用。

(五)统计分析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决策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决策内容主要包括职工培训、职工薪酬与福利、劳动人事组织、劳动人事计划、劳动人事调配等,保证以上决策的正确性,必须建立在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和经营目标变化的基础上,这两方面的内容变化会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计划,而这些内容都需要统计分析工作来实现,进而为企业组织未来发展所需人才提供参考。

三、如何发挥统计分析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转变统计分析角度,拓宽提供决策服务领域

经济市场的主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市场主体是利益主体和执行主体的结合,成为决策主体的企业也将承担所有的市场风险。就当前政府部门制定的统一工作内容而言,尽管能大体反映出整个市场经济的运作情况,但也仅限于满足了政府部门的要求,而新时期下的烟草行业统计分析需求,还不能得到完全满足,因为随着市场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对外部环境的掌握就需要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对此,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转变统计观念和角度,以保证和提升企业利益为出发点,调整统计服务的方向和范围,转变制作统计报表的目标观念,树立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的观念,做到为地方政府部门服务和企业管理需要的有效结合,进而才能在后期的生产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用统计数据正确指导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二)科学设置统计机构,建立决策服务组织保障

由于企业的每一个经营决策都是建立在掌握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的,需要更广的统计范围和更具体的统计内容,因此国有企业有必要根据情况设立统计机构或专职统计人员,为满足统计工作要求建立组织保障。科学设置统计机构或专职统计人员,有助于让统计分析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当今国有企业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经济的角度对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分析,合理预测大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适时调整发展策略。所有情况的掌握都要依靠统计工作,对大量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将所得结果服务于企业决策和管理,同时在统计分析过程中监督经营决策和指令的执行情况。

(三)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创造经营决策前提条件

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能完整深入地对生产经营和经济状况进行监督和反映。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能让国有企业更加快速地找到问题所在,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堵住漏洞,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方向进行预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管理需求的增长,统计指标体系的持续完善和细化是很有必要的。

(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丰富统计调查具体手段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