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实用13篇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篇1

2、制造核心人物

一般来说,刚刚成立的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因为技术、管理等方面不够成熟,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更需要组织创建一个合理的、有战斗力的团队。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有核心主导的创业团队显得更加重要。团队的核心人物是团队、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柱,是重大战略决策的最后拍板者。

核心人物凭借其在团队里的威信和主导作用,能及时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分歧,从而在企业的一些重大问题上较容易达成共识,一些重大决策能够很快做出并付诸行动。更重要的是,其核心领导人的凝聚力更好地保证了紧密的组织结构和较强的向心力。他能保证团队成员的能力都可以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要求,也可以让全体成员的目标保持一致,能明确指出团队将要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还能创建共同的行动纲领和行为准则,从而使团队协作具有高效能和高战斗力。

对于创业团队和企业来说,核心人物不仅是公司决策、执行中的决定性力量,更是团队与整个公司的支柱和精神领袖。创业初期,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核心人物不仅要协调、解决各种矛盾与困难,更重要的是核心人物还是各团队成员的精神支柱,不断地鼓舞他们的斗志,调整他们的创业心态。

如何才能形成这样的团队的核心领导呢?核心人物并不是单单靠资金、技术、专利来决定的,也不是谁出好的点子谁当头的。这种带头人是团队成员在多年同窗、共事过程中发自内心认可的。因此,核心人物最首要的是要有过硬的素质和可贵的品格。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创业团队,而创业团队发展的第一要素又是核心创业人物的素质和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团队核心人物的基本素质直接决定了成员的基本素质。

首先,作为核心人物,涵养气度和亲和力量最重要的。要善于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能与团队成员相互信任与尊重。只有这样,才能让其他团队成员开诚布公地表达他们实实在在的意见与想法,才能赢得团队的信任,并最终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其次,要信守诺言。作为一个决策者,绝不能对任何人承诺办不到的事情。作为团队支柱,要言行一致,对自己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负责到底。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践带动团队成员,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同时引导他们客观评估自己的表现。再次,因为核心人物具有其独一无二的支柱作用,这就要求他对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的前景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能切实把握未来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的前景,在战略上占据优势,同时对业内的竞争具有深刻的洞察力。

3、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篇2

工作压力的产生既有组织环境的原因,也有成员个人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它是组织和成员个人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对工作压力进行管理时,如果仅仅依赖成员个人能力缓解压力,那么企业只能教育或培训成员如何单方面应对压力,而不是从源头上解决工作压力问题。因此,解决减少乃至消除引起压力的源头诱因问题,组织和成员必须积极的进行双向压力管理配适。

2 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

2.1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工作特点

科技创新团队中,技术性成员占很大比重,他们身为团队乃至企业的骨干力量,与其他团队的从业人员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工作特点:

2.1.1 复杂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多属于思维活动复杂程度较高的脑力劳动。这种劳动,需要经过特殊的专业训练,通过训练获得在该工作领域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能力。需要成员不断地对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确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攻关重大课题项目,突破原有技术瓶颈,创造自主产业价值。而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个人劳动价值隐藏在技术、产品整体性和功能性中。因此,技术、产品的高度智力集成体现了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却并不彰显每个成员的智力投入。成员的工作通常是团队协作中的一个环节,个体离不开团队集体力量,团队也不能没有个体的能动性,所以难以区分个体与团队的劳动成果。

2.1.2 长期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劳动的长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劳动能力的积累具有长期性。科技创新成员是高层次人力资源,其脑力劳动,无论在经济理论上,还是在企业实践中都视为必须加大投入的智力资本。这种投入必然要以人才储存作为基础,唯有长期培养、不断投资才能形成的理论上和实践中所理想的人才能力储存。另一方面分析劳动行为与劳动绩效之间的反馈不难发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脑力劳动要比一般体力劳动所需绩效反映时间长。其团队的劳动绩效反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显现,短期内很难用一种精确的计量模型加以确定。

2.1.3 创造性

创造性是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自身及其劳动成果的最本质特性。首先,创新是科技创新团队劳动实现价值的根本所在,通过专项劳动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提出新概念、新方法,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将创造性劳动转化为全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其次,创新是成员以其所积累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大脑的思维、联想、加工和创造来进行科研、设计、管理和服务的能动过程。其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新。因此,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创造性工作,决定了其工作性质永远都不可能被电脑或更先进的技术性物质所取代。

2.1.4 自主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劳动不同于一般劳动,其劳动过程往往处于无形当中。只要劳动者自身愿意,无需要固定的工作场地,他就能随时随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行设计和创新。因此,对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而言,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过程既可以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也可以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流程和步骤,以实现工作自主性的要求。所以工作中强调自我引导的成员大多追求灵活自由的工作环境,喜欢相当独立的工作模式,倾心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

2.2 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

压力管理模型的构建除了应对压力产生与作用机制开展研究,还应当从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丰富、拓展模型的管理实践与操作内涵与外延。其中,个体方面的压力管理主要体现在组织帮助成员更好地应对压力,个体通过自身调整缓解因过高的工作压力带来的身心伤害。而组织方面的压力管理则表现为对压力源进行有效控制,建立、完善和运作工作压力预警机制,工作压力保障机制等。这两个方面共同支撑了工作压力管理模型的结构框架。

3 科技创新团队压力管理应用策略

3.1 工作压力管理

3.1.1 工作本身的压力管理

(1)制定工间休息制度:企业制定合理的工间休息制度,并配置相应的活动场所、配备相关健身休闲设施。劳逸结合的工作模式、丰富多样的休息项目不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工作的疲倦厌烦情绪,缓解成员长时间工作产生的压力,而且有助于改善组织管理形象。

(2)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性质的不同也表现在工作时段的差别。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创作灵感迸发、抽象思维活跃常常出现在深夜,通宵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保障充足的睡眠和第二天良好的工作状态,企业可以根据科技创新团队自身的特点,敲定合理的上下班时间段。

(3)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多层次、高流量、全覆盖的公司内部网络。成员可以利用内部网进行各项技术交流和学习;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实现网上培训、智力资源共享,充分共享内部网络资源为成员学习新的技术业务提供条件。

3.1.2 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

(1)企业通过正式传播渠道向成员传递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目标方向,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测评以及职业生涯规划。

(2)绩效考核要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能力和业绩,让有工作能力的成员承担更具挑战性的责任。

转贴于

3.1.3 组织结构氛围的压力管理

(1)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

良好的组织文化使成员寻求企业支持和缓解工作本身造成的压力成为可能。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文化不单单通过书面文字体现出来,还需要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其顺利实现。华为的价值观就是:奋斗、奉献。企业不仅通过内部刊物《管理优化》、《华为人》等向成员灌输这一价值观念,在薪酬政策和晋升制度等方面也充分体现这一价值理念,所以华为的价值观在庞大的成员队伍和偌大的公司当中得到了内化和外显。

(2)增强成员决策参与和工作自主性。

同时,缺乏决策参与和工作控制也是强有力的压力根源,许多策略可以改善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控制的感觉和增加工作决策的机会,比如:构建和发展半自治工作小组、工作圆桌会议。企业中有许多项目组,它们是为了完成某个项目或者不同的职能任务而组建的团队,其中的成员面对同样的工作目标,因此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目标的实现过程、实现手段、每个人的责任范围等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决策,调动和增加每个人的决策参与性。

3.2 组织、个人压力应对策略

3.2.1 组织应对策略

(1)对成员进行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

由人力资源部门专门人员负责选择培训资料或者教材,包括工作压力的产生、影响因素、作用过程、应对策略等内容的资料或教材,也可根据自己企业实际进行选择。培训可采用课堂讲授方式,利用企业内部网络资源成员自修模式,利用外部咨询机构培训方式等。专项培训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正确认识工作压力、科学掌握应对工作压力的基本方法。

(2)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性质的不同也表现在工作时段的差别。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创作灵感迸发、抽象思维活跃常常出现在深夜,通宵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保障充足的睡眠和第二天良好的工作状态,企业可以根据科技创新团队自身的特点,敲定合理的上下班时间段。

(3)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多层次、高流量、全覆盖的公司内部网络。成员可以利用内部网进行各项技术交流和学习;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实现网上培训、智力资源共享,充分共享内部网络资源为成员学习新的技术业务提供条件。

3.1.2 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

(1)企业通过正式传播渠道向成员传递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目标方向,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测评以及职业生涯规划。

(2)绩效考核要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能力和业绩,让有工作能力的成员承担更具挑战性的责任。

3.1.3 组织结构氛围的压力管理

(1)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

良好的组织文化使成员寻求企业支持和缓解工作本身造成的压力成为可能。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文化不单单通过书面文字体现出来,还需要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其顺利实现。华为的价值观就是:奋斗、奉献。企业不仅通过内部刊物《管理优化》、《华为人》等向成员灌输这一价值观念,在薪酬政策和晋升制度等方面也充分体现这一价值理念,所以华为的价值观在庞大的成员队伍和偌大的公司当中得到了内化和外显。

(2)增强成员决策参与和工作自主性。

同时,缺乏决策参与和工作控制也是强有力的压力根源,许多策略可以改善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控制的感觉和增加工作决策的机会,比如:构建和发展半自治工作小组、工作圆桌会议。企业中有许多项目组,它们是为了完成某个项目或者不同的职能任务而组建的团队,其中的成员面对同样的工作目标,因此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目标的实现过程、实现手段、每个人的责任范围等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决策,调动和增加每个人的决策参与性。

3.2 组织、个人压力应对策略

3.2.1 组织应对策略

(1)对成员进行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

由人力资源部门专门人员负责选择培训资料或者教材,包括工作压力的产生、影响因素、作用过程、应对策略等内容的资料或教材,也可根据自己企业实际进行选择。培训可采用课堂讲授方式,利用企业内部网络资源成员自修模式,利用外部咨询机构培训方式等。专项培训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正确认识工作压力、科学掌握应对工作压力的基本方法。

成员而言,参与体育锻炼对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和明确参与的动机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4 结论

由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创新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企业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要科学合理应用压力管理理论,从企业层面做好员工工作本身和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企业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参与企业决策意识,提高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工作的自主性,加强对员工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心理咨询等方面来做好员工的压力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对于科技创新团队的员工自身而言,也要积极学习压力管理理论,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努力增强自信心,做好合理的时间管理,通过社交或其它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缓解工作中紧张的情绪和压力,从而使自己以饱满的精力和心态来面对工作。

参考文献

[1]薛家林.国外企业压力管理的走势[J].施工企业管理,2008,(10):79-80.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篇3

在激烈的竞争与严峻的考验面前,确立科学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并引领企业同困难较量、与时间赛跑、向极限挑战,尽心竭力地实现宏伟蓝图,关键取决于决策层――领导班子的执行力。

1.1 用科学决策的精确制导性,彰显执行的魅力,增强向心力

决策,关乎战略全局。任何决策失误,都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和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为有效避免重大决策失误,作为决策层的领导班子,必须用科学决策的精确制导性,彰显执行的魅力,增强向心力。首先,要增强学习力。学习力,是企业的生命力。要牢固树立“持久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以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为载体,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与把握,加强对兴企为民政绩观的学习与修养,加强对战略全局的科学判断能力、统驭规划能力和果断决策能力等领导艺术的提升与运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结合实践进行理性思考,把感性的理性化、零散的系统化、粗浅的深刻化,真正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开阔视野、打开思路的过程,把决策实施的过程变成增长才干、把握规律的过程;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领导队伍的本领。其次,要搞好调研。“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决策权”。因此,在作出每一项重大决策前,都应该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形成决策中,要坚持运筹帷幄、审时度势,以求实的态度和超前的眼光,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与战略规划。要以经得住历史的考验、经得住时代的考验,经得住人民的考验为立足点,坚决杜绝为了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短期行为”。第三,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与集中,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没有集中也就没有民主。作为决策层的最高首脑――企业领导班子“一把手”,在精心组织有关人员搞好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扬民主,杜绝“一言堂”。在对战略决策的集体决策过程中,要善于将其化作决策层的集体智慧与力量。

1.2 用创建“四好”班子的最佳效果,提升凝聚力,增强执行力

建设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领导班子,是提升凝聚力、增强执行力的根本组织保障。在具体运作中,要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等载体,创建政治素质好的领导班子;要以构建精益的管控模式,打造精准的业务流程,实施精细的成本管理,执行精确的工作标准,健全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整体协调、运转高效的管理体系为平台,创建经营业绩好的领导班子;要以培育凝心聚力、交泰志同的团队精神,打造讲党性、讲大局、讲发展、讲友谊,团结和谐,优势互补的优秀团队为内涵,创建团结协作好的领导班子;要以自觉践行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彰显的“一线工作法”和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为重点,创建作风形象好的领导班子。

2 以提升团队层执行力建设为着重点,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

作为团队层的中层干部,在执行力同心圆内不等半径、不同高度的三个层面中,其承上启下作用至关重要。

2.1 筑牢执行能力之基

执行能力决定执行效果。作为执行力的团队层,既要准确地领悟与把握决策层的战略规划、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意义,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下属按时、按质、按量地把决策层的科学决策执行到位。增强团队层执行能力必须坚持“四要”。首先,要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创学习型单位标兵为载体,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技术知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提升执行力的自觉性。其次,要学习借鉴经典案例,包括美国西点军校最重要的《没有任何借口》和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等书籍,使团队层做到博采众长,汲取精华,为我所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尽展才华。第三,要建立和落实监督问责机制,狠抓干部问责制,实行追究责任连带制,用制度保障执行。第四,要紧密结合形势与任务,结合团队特点与企业员工队伍的实际,为团队层创造性提升执行力搭建创先争优平台,奖优罚劣,做到内学标兵、外学先进,拓展执行视野,启迪执行智慧。

2.2 激发团队合力之源

团队建设,团结,则无坚不摧;凝聚,则诞生兴旺。要注重谈心艺术、沟通艺术的传导,搭建构建和谐团队、和谐企业的广阔平台。要把提升执行力作为必修科目,发挥熔炉作用,既注重运用中层干部创新执行力建设研讨会、中层干部培训班和送出代培等多种形式因势利导,更注重对团队层面每一位成员的反复锤炼,直至其熟练掌握执行本领。要把执行力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考量,发挥导向作用。主动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以执行方略和执行效果服众,不断提升综合执行力,催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 以提升个体层执行力建设为着力点,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

作为个体层的广大普通员工,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实践的具体操作者,也是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的根本。

3.1 着力抓好培养与灌输,增强执行保障力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篇4

《市场营销实务》的核心内容重在分析市场和制定策略,如果把它的内容表述为一项企业的工作,这个“典型工作任务”可以归纳为“企业市场进入与拓展”,考虑到企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进一步明确为“中小企业市场进入与拓展”,这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内涵正好概括了《市场营销实务》的主要内容。

我们对“中小企业市场进入与拓展”这个“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

企业要进入市场、拓展市场,必须展开一系列的营销活动,这些活动涉及生产和流通的方方面面,包括决策前的市场调研、市场分析,面对各种各样市场时的科学选择,以及在向市场推广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如何运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在进入市场之前首先要组建自己的团队,然后初步选择一个适合这个团队的项目,再对这个项目所属的行业进行充分地调查、分析、论证,从而选择一个最佳的目标市场,并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准确的定位。进入市场后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和情势,通过一整套营销组合策略(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来稳定、扩大这个市场。

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必须为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重点、经营决策提供决策上的支持,这不仅要求营销人员具有调查、分析、选择的能力,还要求他们能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各种解决方案。同时营销人员的沟通交流、产品销售、客户发展与维护等能力也十分重要。

2 课程内容项目化重构

按照这个思路,结合企业实践专家的意见,我们对《市场营销实务》的课程内容重新进行了设计,设计的内容一共包括七个学习情境,具体如下:

学习情境一:营销团队的建立 任务1:制作一份个人简历;任务2:组建一个团队、完成个人介绍;任务3:参与模拟现场招聘。学习情境二:创建一家小型企业 任务1:选择一个创业项目;任务2:熟悉开办一家小型企业的程序。学习情境三:企业市场调研的准备与实施 任务1:为拟建企业撰写一份市场调研方案;任务2:为拟建企业制作一份问卷调查表;任务3:为拟建企业完成一次市场调查活动;任务4:为拟建企业撰写一份市场调查报告。学习情境四:企业市场分析 任务1:对拟建企业进行微观环境分析;任务2:对拟建企业进行宏观环境分析;任务3:对拟建企业进行SWOT分析;任务4:为拟建企业撰写营销环境分析报告。学习情境五:企业的目标市场营销(STP营销战略)任务1:对拟建企业进行市场细分;任务2:为拟建企业选择目标市场;任务3:对拟建企业进行市场定位;任务4:拟建企业的STP策略展示。学习情境六:产品(服务)的营销组合策略 任务1:为企业的产品(服务)制定产品策略;任务2:为企业的产品(服务)制定价格策略;任务3:为企业的产品(服务)制定分销渠道策略;任务4:为企业的产品(服务)制定促销策略;任务5:完成产品(服务)的营销组合策略。学习情境七:商务实战演练 任务1:对所创建企业的产品(服务)进行介绍;任务2:以所创建的企业为背景模拟商务谈判活动;任务3:以所创建的企业为背景模拟商务电话交流;任务4:以所创建的企业为背景模拟召开销售例会;任务5:以所创建的企业为背景模拟处理客户投诉。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应当能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①全面地介绍自己并通过个人展示成为一个项目团队的成员。②与团队合作,分析、论证、选择一个创业项目。③为你创立的企业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包括制定市场调研方案、制作问卷调查表、撰写市场调研报告。④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你创立的企业所面对的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宏观、微观、SWOT分析,撰写市场分析报告,为企业经营提供决策参考。⑤对你创立的企业所面对的市场进行市场细分,结合企业人、财、物等资源状况选择适合企业经营的目标市场,对经营的产品(服务)进行市场定位。⑥为你创立的企业制定产品策略,在产品组合策略中注重品牌的建立和包装的作用。⑦运用各种定价策略为你所经营的产品(服务)制定合适的价格。⑧分析各种分销渠道的特点,为你所经营的产品(服务)选择合理的分销渠道。⑨根据企业情况、产品(服务)特点以及人员推销、广告宣传、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的优缺点为你所经营的产品(服务)选择有效的促销方式。⑩在制定产品组合策略的基础上,为你创立的企业制定整体市场推广方案。B11独立向客户熟练、完整地介绍一个产品(服务)。B12与客户、商业合作伙伴熟练地进行电话交流。B13与商业合作伙伴进行商务谈判。B14参与或者主持部门销售例会。B15以独立或者合作的方式熟练、正确地处理客户投诉。

3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与学习内容包括: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具体如下:

(1)工作对象:待组建的团队;待选择的创业项目及待组建的企业;待制定的市场调研方案;待制作的问卷调查表;待撰写的市场调研报告;需完成的市场调查活动;待分析的市场;待制定的STP营销战略;待制定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待训练的商务实战技能,包括产品介绍、商务电话交流、商务谈判、销售例会、客户投诉处理等。

(2)工具:互联网、计算机及各种影音设备;各种方案、报告范本及其他参考资料;布置学习任务的任务单。

(3)工作方法:上网查找资料博采众家之长;理论学习与动手操练相结合;参考、借鉴、模仿、模拟,由简单学习到复杂学习;对计划、方案、策略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分析论证;填写任务单,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反馈。

(4)工作要求:能准确理解项目任务的内涵、要求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完成该任务,明确任务完成的成果形式是什么样的;能熟练地进行工作沟通,阐明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每一项任务都要进行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实施前制订完善可行的工作计划;根据每个人员的特点来确定执行人员,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减少偏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能提出针对性、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收集真实、准确的市场信息;对各项成果进行展示,充分吸收各方意见优化项目成果;实战训练具有合理性、仿真性,体现团队职业素养;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各项成果的记录、归档。

4 学习过程的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

学生首先组建一个团队,确定团队负责人(小组负责人),团队负责人类似于公司经理(店长),负责任务接受与分配、工作沟通与协调、任务检查与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

具体运作过程为:各团队选择一个创业项目,模拟创建一个公司(小店),以公司(小店)的身份进行运作。公司(小店)创建以后,对市场展开调查与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并推出一整套营销组合策略。在实施各项营销组合策略的过程中,各团队以创建的企业为背景去模拟一些有代表性的商务实战活动。学生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教师则成为“导演”和“主持人”,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现场示范、角色扮演、视听资料、商务实战、企业观摩、成果展示等手段与方法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

5 学业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需要考虑几点:①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互评中融入辩论环节;②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考核,二者不可偏废;③注重学生学习任务创新成果的考核;④注重团队协作与个性发挥的考核,关注团队与个人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和进步。

6 结 论

以上是我们按照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方法对高职《市场营销实务》课程开发设计的总体构想,充分体现了“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个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动手,课堂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根本转变,而成果的展示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说真正把学生从课堂中解放了出来。总之,《市场营销实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既有必要性,又有现实性。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周文山.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模式初探[J].高职教育,2014(6).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篇5

(一)创业团队形式

由于目前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主要是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讲授,所以学生都来自于一个学院,甚至是一个专业。因此根据专业构成,该课程中所组建的创业团队基本属于单一型的团队。又由于学生之间彼此熟悉,容易快速产生核心人物,所以根据团队中是否存在核心人物,可以确定该团队属于集聚型团队。在正式开始战略管理课程之前,学生并没有创业项目,创业是学习的手段,他们之间是以同学情谊为基础的团队,所以根据有无创业项目可以确定是情感型的团队。综上,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所组建的创业团队为单一型、集聚型和情感型的团队。根据学生的人数和具有可行性项目的数量,可以确定创业团队的个数。如果可行性项目较多,可以组建多个创业团队,成立多个公司。如果可行性项目较少,可以通过组织结构设计,确立一个创立团队。比如若可行性项目只有一个,可以设立一个公司。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能够参与创业,可以使用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设立多个事业部,部门数量会随之增加,所需人员的数量也就相应提高因此,在讲解企业战略管理概况后,学生需要根据创业团队的要素组建创业团队,把具有相似目标、个性、能力互补的同学分配为一组。创业团队确定后,督促学生在课下寻找创业项目。

(二)创业计划书的编写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对于创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创业计划书的编写,而对于具有可行性项目可以加以实施。创业计划书的内容一般主要包括公司概况、组织结构、行业、产品或服务、竞争战略、财务分析、营销策略、风险管理等。在讲解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后,学生对已经选择创业项目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找到环境中存在的机遇和威胁,特别是重大机遇和严重威胁。同时,根据所学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该项目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及获利空间,并对该项目的可行性加以论证。针对目前的人员和现有可以获得资源进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找到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特别是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挖掘。从而,可以论证该项目的可行性,并能够编写创业计划书中的行业和产品或服务。在讲解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后,可以规划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确定企业的使命和愿景。这部分将对于企业概况的描述提供资料,并对未来确立公司战略和竞争战略打下基础,也能够检验团队成员是否具有一致的目标。在讲解公司战略的基本类型和波士顿矩阵后,确定本公司或者各个业务单元的总体战略。由于公司都是处于创业期,项目都属于新项目。根据波士顿矩阵可以确定,基本都应该选择发展型战略。若公司有若干的业务单元,则根据具体的情况,依据波士顿矩阵可以选择不同的公司战略。在讲解竞争战略后,学生应该确定自己创立公司战胜竞争对手的主要战略,进而对于计划书中的竞争战略和营销策略的编写都提供依据。在讲解企业战略的实施和控制后,学生应该对于战略管理过程完全了解,然后整理并修改创业计划书。

三、创业团队绩效的评估

(一)创业绩效评估

创业团队的绩效评估主要针对两个方面的考核,一是团队整体绩效的考核:基于理解企业战略管理知识对创业计划书的编写水平。二是每个成员的绩效考核:对创业团队成员参与度的评价。整体绩效的考核主要通过主讲教师和其他教师的评价给予分数;创业团队成员参与的考核主要通过团队成员之间背对背相互打分的方式来评估。对创业计划书的评价和学生参与程度的评价,其分数权重各占50%,也就是学生最终成绩为团队成绩的加权分数与创业成员个人成绩的加权分数的总和。

(二)创业绩效评估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创业计划书编写完毕后,不仅需要以WORD形式呈现,而且要求团队各个主要成员要在做PPT基础之上进行相应课堂展示,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完成相应部分的展示。而其他团队则可以根据在战略管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平时掌握的知识,对被考核团队的展示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甚至是质疑观点。对于创业者的计划书不足之处,特别是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理解有误之处,教师应该扮演外部咨询者的角色,及时指出其中错误,提高反馈速度与效果。但是更应该注意对于创业者个人观点给予鼓励和支持,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篇6

周鹏飞对高效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指出虚拟团队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动态竞争环境下的虚拟团队影响因素和虚拟团队分析模型,以及制约团队效能发挥的因素,提出了构建高效虚拟团队的理论和方法[1]。

柳洲,陈士俊,张颖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研究中,从团队内部的学科交叉障碍和外部环境制约因素两方面入手,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营造以人为本、相互关爱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加强适合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建设[2]。

柳洲,陈士俊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应合理设计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科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和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3]。

团队构建是团队发展的前提,它必须依托团队构建原则和机制。目前团队构建是一种建立在高效虚拟、学科交叉、智能互补、思维各异基础上人员的互相配合协助。

2 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评述

对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方面,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了经典的“高层梯队理论”,认为组织的战略选择和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背景和特征,所以对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成员的研究。即:成员传记性与企业业绩、个体特征与企业业绩、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等研究。

王智慧、魏利群对高管团队成员的传记性特征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现阶段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较高对组织绩效的提高是有利的,年龄的多样化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负相关[4]。

王瑛、官建成研究发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个体特征与企业的竞争策略及绩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并且不同的学历在企业战略的选择方面会出现很大的区别[5]。

吴维库,富萍萍,刘军在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的论文中,提出团队成员角色的明确、智力开发与魅力型领导与团队的有效性存在正向相关关系[6]。

庞金勇在国外团队理论视角下的高管变更研究综述的论文研究中,从团队特征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忠诚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权力争夺与高管变更、团队外部环境与高管变更四个方面论证了团队理论下的高层变更[7]。

李超佐,孙贻文在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方面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的多元化程度与高管团队内的薪酬差距成正相关关系;(2)公司规模越大, 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3)企业的投资流出比率越大, 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4)高管团队人数与薪酬差距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实证结果既不支持锦标赛理论也不支持行为理论[8]。

黄宏斌,秦辉,涂少伟在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探讨中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教育、任期、职业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组织革新、战略、领导者更替以及组织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从以下方面:规模大小、年龄、教育水平、任期研究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9]。

张平探讨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年龄、任期、教育、职业经验、认知等异质性以及不同文化环境对企业绩效、战略的影响, 分析已有研究的局限和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并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间人口背景特征以及重要的认知观念、价值观、经验的差异化[10]。

欧阳慧、曾德明、张运生研究表明团队异质性与公司战略、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而这种关系同时受到企业、团队所在社会背景、行业环境的影响[11]。

3 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评述

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持久发展的关键实力,从什么方面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研究的关注点。对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对科技创新型团队的研究。

曾德明、张运生、陈立勇对新技术企业r&d团队研究中指出,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连续、高效、敏捷的,核心能力的竞争。其中,团队的有效治理机制是关键,认为从组织机制、冲突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产权机制等五个方面9来构建团队治理机制,来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12]。

汪择分别通过八个方面对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展开论述,即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资源竞争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无差异竞争、差异化竞争、标杆竞争和人力资源的竞争,进一步指出团队核心竞争力是对手短期内无法模仿的,企业长久拥有的,使企业团队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13]。

4 虚拟团队的研究评述

虚拟团队往往是动态的,并由具有不同能力、不同文化或教育背景并跨时间、跨地域的人员组成。对虚拟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虚拟团队的界定、虚拟团队的一般管理策略、虚拟团队的成员管理、虚拟团队的薪酬激励、影响虚拟团队有效性的因素、虚拟团队和传统团队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做出研究。

lipnack&stamps(1997,2000)提出的,他们将虚拟团队定义为“一个由跨时间、跨空间和跨组织界限,依靠技术,为某个共同目标而相互独立工作的人们所组成的团队”。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区别于传统团队,虚拟团队要跨越种种界限,通过网络交流技术联系起来[14]。janvenpaa对全球虚拟团队定义为“短期的、文化多元的、地域分散并进行电子化沟通的工作群体。”[15]

王重鸣,唐宁玉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国内近年来出现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检索、编码和分析,从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主题和内容的角度对国内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国内和国外虚拟团队研究上的差异,最后指出了未来国内虚拟团队研究的努力方向[16]。

颜士梅通过对虚拟团队和实体团队的区别研究指出团队成员的临近程度、互动特征、资源利用、控制和责任、文化和技术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得出对虚拟团队进行管理时,需要从文化差异、沟通、技术和团队协调等方面入手[17]。

赵祥宇虚拟团队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有效管理虚拟团队人员应该注意改变员工的角色定位、明确团队战略目标、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8]。

邓靖松和王重鸣根据虚拟团队的特点,提出了虚拟团队自行申报挂钩奖励制度、惩罚和奖金相结合的两种不同设计框架下的薪酬方案。这些显示出国内研究者对虚拟团队实际过程中的难点和人员管理的关注[19]。王小琴指出虚拟团队的绩效管理与激励要采用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不管内部激励还是外部激励,都必须与团队的工作绩效挂钩,并形成一个完善的反馈体系,并且将外部激励分为团队地位和团队成就,内部激励分为团队文化、团队融洽度和团队成员激励[20]。

5 团队绩效与激励的研究评述

团队绩效与激励是从团队管理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团队构成(人口特征背景,包括教育水平和经历等)和组织绩效与激励密不可分。在这一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绩效与激励和报酬的合理性研究。

张长征,李怀祖从研发团队的异质性出发,将报酬模式与研发效率联系起来,提出了研发团队异质性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研发团队异质性与报酬模式的匹配对研发效率的影响[21]。

金泉,丁栋虹对团队创业绩效的研究中指出,团队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创业团队成员的能力与观念、创业团队成员的关系状况、创业团队的文化特性,对创业团队进行激励[22]。

王艳梅, 赵希男对团队协作最优激励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生产委托模型,研究了激励结构与团队协作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委托人最优的激励系数设置,分别就人关于自身努力及帮助努力相互独立及相互替代两种情形下人及委托人的最佳选择进行了分析[23]。

刘光辉,吴先金对团队激励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将激励理论与团队工作相结合,根据学习型组织激励模式构建学习型团队激励模式,并分别对基于团队整体的激励模式、基于团队成员个体的激励模式、团队综合激励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力图使团队激励模式更趋完善、合理[24]。

6 团队管理研究结论及其研究趋势

从以上文献综述看出,在团队研究的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与研究,人力资源团队是高知识密度的团体,它构建了人力资本优势;团队内部知识转移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形成了人力的知识溢出效应。从这个角度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保持这种高知识密度和强互动强度的团队,培养和开发那些可能转变为战略人力资源的团队。

对团队能力的研究和战略人力资源团队的有效管理,是未来能力研究的新趋势。企业战略管理团队作为团队的一种形式,是维持企业有效运转的动力源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以及管理企业的能力。就国有企业而言,战略管理团队正处在由行政干部任命式向规范化的职业经理人方式转换的阶段,普遍存在着能力结构性缺损的问题;而大多数民营企业正处在由创业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的时期,开始由依靠领导个人管理向依靠高层团队管理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 周鹏飞.动态竞争环境下的高效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9:19-22

[2] 柳洲,陈士俊.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6(4):92-95

[3] 王智慧,魏利群,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4):16-22

[4] 王瑛,官建成,我国企业高层管理者、创新策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1):1-6

[5] 吴维库,富萍萍,刘军.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6):19-27

[6] 李超佐,孙贻文.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j].北方经贸.2008(8):123-126

[7] 黄宏斌,秦辉,涂少伟.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探讨[j].企业经济.2005(8):42-43

[8] 张平.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8):144-147

[9] 汪择.团队的核心竞争力[j].团队管理.2008(8):81-82

[10] lipnack j,stamps j.virtual teams: the new way to work[j].strategy and leadership, 1999

[11] jarvenpaasl,leidnerde.communication and trust in global virtual teams[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

[12] 王重鸣,唐宁玉.虚拟团队研究:回顾、分析和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6(2):117-124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篇7

周鹏飞对高效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指出虚拟团队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动态竞争环境下的虚拟团队影响因素和虚拟团队分析模型,以及制约团队效能发挥的因素,提出了构建高效虚拟团队的理论和方法[1]?。

柳洲,陈士俊,张颖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研究中,从团队内部的学科交叉障碍和外部环境制约因素两方面入手,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营造以人为本、相互关爱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加强适合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建设[2]?。

柳洲,陈士俊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应合理设计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科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和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3]?。

团队构建是团队发展的前提,它必须依托团队构建原则和机制。目前团队构建是一种建立在高效虚拟、学科交叉、智能互补、思维各异基础上人员的互相配合协助。

2 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评述

对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方面,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了经典的“高层梯队理论”,认为组织的战略选择和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背景和特征,所以对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成员的研究。即:成员传记性与企业业绩、个体特征与企业业绩、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等研究。

王智慧、魏利群对高管团队成员的传记性特征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现阶段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较高对组织绩效的提高是有利的,年龄的多样化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负相关[4]?。

王瑛、官建成研究发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个体特征与企业的竞争策略及绩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并且不同的学历在企业战略的选择方面会出现很大的区别[5]?。

吴维库,富萍萍,刘军在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的论文中,提出团队成员角色的明确、智力开发与魅力型领导与团队的有效性存在正向相关关系[6]?。

庞金勇在国外团队理论视角下的高管变更研究综述的论文研究中,从团队特征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忠诚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权力争夺与高管变更、团队外部环境与高管变更四个方面论证了团队理论下的高层变更[7]?。

李超佐,孙贻文在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方面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的多元化程度与高管团队内的薪酬差距成正相关关系;(2)公司规模越大, 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3)企业的投资流出比率越大, 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4)高管团队人数与薪酬差距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实证结果既不支持锦标赛理论也不支持行为理论[8]?。

黄宏斌,秦辉,涂少伟在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探讨中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教育、任期、职业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组织革新、战略、领导者更替以及组织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从以下方面:规模大小、年龄、教育水平、任期研究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9]?。

张平探讨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年龄、任期、教育、职业经验、认知等异质性以及不同文化环境对企业绩效、战略的影响, 分析已有研究的局限和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并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间人口背景特征以及重要的认知观念、价值观、经验的差异化[10]?。

欧阳慧、曾德明、张运生研究表明团队异质性与公司战略、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而这种关系同时受到企业、团队所在社会背景、行业环境的影响[11]?。

3 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评述

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持久发展的关键实力,从什么方面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研究的关注点。对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对科技创新型团队的研究。

曾德明、张运生、陈立勇对新技术企业r&d团队研究中指出,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连续、高效、敏捷的,核心能力的竞争。其中,团队的有效治理机制是关键,认为从组织机制、冲突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产权机制等五个方面9来构建团队治理机制,来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12]?。

汪择分别通过八个方面对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展开论述,即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资源竞争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无差异竞争、差异化竞争、标杆竞争和人力资源的竞争,进一步指出团队核心竞争力是对手短期内无法模仿的,企业长久拥有的,使企业团队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13]?。

4 虚拟团队的研究评述

虚拟团队往往是动态的,并由具有不同能力、不同文化或教育背景并跨时间、跨地域的人员组成。对虚拟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虚拟团队的界定、虚拟团队的一般管理策略、虚拟团队的成员管理、虚拟团队的薪酬激励、影响虚拟团队有效性的因素、虚拟团队和传统团队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做出研究。

lipnack&stamps(1997,2000)提出的,他们将虚拟团队定义为“一个由跨时间、跨空间和跨组织界限,依靠技术,为某个共同目标而相互独立工作的人们所组成的团队”。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区别于传统团队,虚拟团队要跨越种种界限,通过网络交流技术联系起来[14]?。janvenpaa对全球虚拟团队定义为“短期的、文化多元的、地域分散并进行电子化沟通的工作群体。”[15]

王重鸣,唐宁玉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国内近年来出现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检索、编码和分析,从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主题和内容的角度对国内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国内和国外虚拟团队研究上的差异,最后指出了未来国内虚拟团队研究的努力方向[16]?。

颜士梅通过对虚拟团队和实体团队的区别研究指出团队成员的临近程度、互动特征、资源利用、控制和责任、文化和技术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得出对虚拟团队进行管理时,需要从文化差异、沟通、技术和团队协调等方面入手[17]?。

赵祥宇虚拟团队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有效管理虚拟团队人员应该注意改变员工的角色定位、明确团队战略目标、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8]?。

邓靖松和王重鸣根据虚拟团队的特点,提出了虚拟团队自行申报挂钩奖励制度、惩罚和奖金相结合的两种不同设计框架下的薪酬方案。这些显示出国内研究者对虚拟团队实际过程中的难点和人员管理的关注[19]?。王小琴指出虚拟团队的绩效管理与激励要采用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不管内部激励还是外部激励,都必须与团队的工作绩效挂钩,并形成一个完善的反馈体系,并且将外部激励分为团队地位和团队成就,内部激励分为团队文化、团队融洽度和团队成员激励[20]?。

5 团队绩效与激励的研究评述

团队绩效与激励是从团队管理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团队构成(人口特征背景,包括教育水平和经历等)和组织绩效与激励密不可分。在这一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绩效与激励和报酬的合理性研究。

张长征,李怀祖从研发团队的异质性出发,将报酬模式与研发效率联系起来,提出了研发团队异质性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研发团队异质性与报酬模式的匹配对研发效率的影响[21]?。

金泉,丁栋虹对团队创业绩效的研究中指出,团队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创业团队成员的能力与观念、创业团队成员的关系状况、创业团队的文化特性,对创业团队进行激励[22]?。

王艳梅, 赵希男对团队协作最优激励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生产委托模型,研究了激励结构与团队协作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委托人最优的激励系数设置,分别就人关于自身努力及帮助努力相互独立及相互替代两种情形下人及委托人的最佳选择进行了分析[23]?。

刘光辉,吴先金对团队激励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将激励理论与团队工作相结合,根据学习型组织激励模式构建学习型团队激励模式,并分别对基于团队整体的激励模式、基于团队成员个体的激励模式、团队综合激励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力图使团队激励模式更趋完善、合理[24]?。

6 团队管理研究结论及其研究趋势

从以上文献综述看出,在团队研究的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与研究,人力资源团队是高知识密度的团体,它构建了人力资本优势;团队内部知识转移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形成了人力的知识溢出效应。从这个角度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保持这种高知识密度和强互动强度的团队,培养和开发那些可能转变为战略人力资源的团队。

对团队能力的研究和战略人力资源团队的有效管理,是未来能力研究的新趋势。企业战略管理团队作为团队的一种形式,是维持企业有效运转的动力源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以及管理企业的能力。就国有企业而言,战略管理团队正处在由行政干部任命式向规范化的职业经理人方式转换的阶段,普遍存在着能力结构性缺损的问题;而大多数民营企业正处在由创业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的时期,开始由依靠领导个人管理向依靠高层团队管理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 周鹏飞.动态竞争环境下的高效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9:19-22

[2] 柳洲,陈士俊.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6(4):92-95

[3] 王智慧,魏利群,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4):16-22

[4] 王瑛,官建成,我国企业高层管理者、创新策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1):1-6

[5] 吴维库,富萍萍,刘军.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6):19-27

[6] 李超佐,孙贻文.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j].北方经贸.2008(8):123-126

[7] 黄宏斌,秦辉,涂少伟.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探讨[j].企业经济.2005(8):42-43

[8] 张平.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8):144-147

[9] 汪择.团队的核心竞争力[j].团队管理.2008(8):81-82

[10] lipnack j,stamps j.virtual teams: the new way to work[j].strategy and leadership, 1999

[11] jarvenpaasl,munication and trust in global virtual teams[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

[12] 王重鸣,唐宁玉.虚拟团队研究:回顾、分析和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6(2):117-124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篇8

二、以提高战略执行力为抓手,强化教育培训,突出思想建设,集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推动企业发展能力有突破

围绕上级重要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创新中心组运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中心组在企业战略发展中的精神引导和实际引领作用,形成一系列有分量、对集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精神支撑、竞争优劣、集团化建设等关键问题,有力地促进了集团上下团结奋进、协同发展思想基础的形成。面对推动集团战略发展和集团化建设新课题,通过组织开展战略形势、战略发展、战略执行力培训大课堂,到先进港口实地考察调研取经,将机关一线干部领导岗位轮换锻炼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集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战略分析、战略执行以及组织领导能力和水平,为推动集团跨越发展培养合格干部队伍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以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核心,固堡垒、争先锋,大力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出活力

在基层党支部中创建“五好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号召广大党员争做“六好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共产党员先锋工程、行政党务工作双优竞赛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与“保先进、促发展”等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基层党组织任务进一步明确、考核进一步细化、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得到激发,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得到增强,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获得提升。

四、党组织建设工作在推动港口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港口建设发展工作实际,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强化

(一)适应形势转变模式,在创新中努力提高中心组学习质量。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中心组学习,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努力使党委中心组学习成为理论创新的平台、统一思想的平台、重大决策预先研究的平台,为集团战略发展出理论指导、出发展思路、出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常规内容自学为主、重大问题集体讨论,课题式设计、研究式学习、工程式推进、系统性应用的新型党委中心组运作模式,有效提高了中心组学习质量,充分发挥了中心组在企业战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篇9

一、高层管理团队及高层管理团队建设

高层管理团队是由那些参与公司经营决策和战略决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很大决策权和控制权的相关群体,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各部门总监(如人力资源总监、运营总监)等构成的,与一般工作团队相比,高层管理团队的决策功能更强。对一个企业来说,绩效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企业决策的好坏。而一个企业的决策又是主要由高层管理团队作出的,高层管理团队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绩效。因此,高层管理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现代企业的实践也充分证实了高层管理团队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韦尔奇回答如何选拔接班人时曾说,不是选拔一个人而是要建立一个团队。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认为,企业领导人的任务就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高层管理团队的能力取决于团队的合力,而合力的大小一方面跟成员个人的能力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成员的配合和协调相关。因此,高层管理团队的建设既要提高单个成员的能力,又要能提高成员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但是,高层管理团队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两大问题:

(1)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构成较为特殊。他们多是一些具备较强能力,具有较多思想,不肯轻易妥协,对权力有较强占有欲的一群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在实际决策的过程中,当想法和意见不一致时,往往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输,极大地影响了决策的速度和质量,而且在团队里面,容易产生权力斗争倾向,极大地影响了组织的发展。

(2)高层管理团队内部成员的素质和能力存在“彼得现象”。虽然高层管理团队的素质和能力在一定时期是较高的,而且可以随着组织的发展而进行提高,但一个人能力的提高是有限制的,到达一定阶段时,能力便不能再提高,即所谓的“彼得现象”,此时,成员便无法应对随着企业发展带来的一些新的问题。另外,高层管理团队成员如果在企业呆长了,当企业取得一定成绩后,容易养尊处优,不思进取,而且往往容易换近视症,看不到企业的问题。随着组织的发展。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往往会带来致命的打击。 对高层管理团队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企业在一定时期适当引进一些“空降兵”(企业从外部引进的高层管理人才)将会给企业带来转机。

二、“空降兵”引进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一)“空降兵”的引进有利于解决高层管理团队的内部问题

“空降兵”的引进,改变了高层管理团队原有的权力分配结构,让紧张的内部关系逐步得到改善。同时,新成员的引进,可以对原有团队成员起到警示作用,使其树立起危机和紧迫意识,让高管们真正认识到企业生存和发展才是他们该真正关注的问题,使他们从内讧中摆脱出来,大家齐心协力。群策群力,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二)“空降兵”的引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空降兵”具有一些原有团队成员所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能够给企业带来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环境变化越来越迅速的情况下,谁能把握创新的武器,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空降兵”见多识广,能迅速发现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能运用一些创新的方法帮助企业摆脱各种困境。因此,“空降兵”的引进,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帮助企业不断实现长远的发展。

从拯救蓝色巨人IBM的老牌“空降兵”郭士纳,到扬言“因为我不懂电脑,所以惠普选择我”的卡莉・费奥瑞纳,再到拯救日产汽车的卡洛斯・戈恩以及帮助盛大成功登陆纳斯达克的唐骏,正是这些空降兵的来临,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辉煌。

三、“空降兵”引进的时机选择

企业的发展,可以包含四个阶段,“空降兵”的引进,需要选择合理的时机。

企业的创业阶段,它的特点是机会驱动,由于一个好的创意、好的机会促生了一个公司,此时,企业规模不大,管理上往往不太复杂,现有的高层管理团队在逐渐摸索中前进,管理方式多是粗放式的,而且此时,企业的资源有限,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不大,对“空降兵”来说缺乏吸引力,很难吸引到一流的“空降兵”,与其这样,不如通过现有的高管团队自身努力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逐渐走出创业期,而步入快速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将面临市场快速推进而带来的运营资金、运营成本、内务管理及企业战略等诸多问题。其中,企业战略设计与企业内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正确良好的战略布局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引擎之一,企业通过战略型高层管理团队的组建,将为原有的市场型高层管理团队提供方向上的指导,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内务管理的完善则能优化或弥补企业因快速发展而造成的管理脱节及风险控制机制的欠缺。因此,企业在快速成长期的人力资源投入重点将逐步由过多重视市场型高层管理团队建设转移到注重战略型及内务型高层管理团队的组建。此时,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由过去的几十人发展到几千甚至上万人,管理问题越来越复杂。管理方式需要从之前那种粗放式的管理转变为规范的管理方式。由于之前的管理团队在这方面缺乏相应的经验,而且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知名度,因此,在这个时候,适当地引人一些新的人才对企业完成从管理方式的转变到战略上的合理部署都是很有好处的。

成熟期的企业在规模上将会更加的庞大与复杂。这一时期,原有的各种类型的高层管理团队都将开始对自己的体系进行人员补充,以适应企业的规模。因此,企业的管理在原有的市场、战略与内务三足鼎立的结构上,将开始着手进行纵深性的组织建设,也就是从“搭班子”向“带队伍”演变。根据这样的企业发展需求,管理型的高层管理团队建设就成为了成熟期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当企业经历兴隆昌盛趋于稳定后,人力资源就像“没有鲶鱼的鱼群”,骄傲自满、没有危机感、没有进取心、人员素质老化。企业在此阶段需要进行新陈代谢,适时补充新鲜血液是明智之举,新人才的引入可以给原有的高层管理团队注入新的活力。

在经历一个时期的繁荣后,企业由于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甚至是企业自身的原因,不知不觉就会出现业绩的下滑。在这个时候,企业如果不快速采取战略遏制下滑的势头,企业将面临崩溃的边缘。此时,企业关键是如何进行战略的转

变,需要能看清企业的症结,采取创新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之前的高层管理团队往往由于之前在企业的经历,容易患上“近视”症,看不到企业的症结,而且已经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缺乏创新意识。此时,在高层管理团队中引进新人才,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就变得必要了。

总的来说,“空降兵”的引进往往是在企业需要进行大的战略转型,而企业内部又缺乏这样的人才时的一个战略选择,“空降兵”的引进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转机,帮助企业成功地实现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成功蜕变,实现其持续性的发展。

四、“空降兵”引进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空降兵”的引进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多利益,但是“空降兵”并不一定就是拯救企业的灵丹妙药,“空降兵”引进后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或是产生负作用的例子同样存在。如TCL的万明坚,创维的陆华强,小霸王的段永平,郎酒的阎爱杰等的闪电离职事件都让我们有必要对“空降兵”引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出发引进“空降兵”

如果盲目地引进“空降兵”,不但不能给企业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加企业成本,甚至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企业引进“空降兵”,应该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赶时髦。比如说企业是不是真的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是,内部又没有可以利用的人才,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去考虑“空降兵”的引进。在选择什么样的“空降兵”的问题上,一定要根据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去考核“空降兵”的素质。到底是为了给企业增加活力还是为了帮助企业度过目前的难关。如果是为了给企业增加活力,那么“空降兵”在素质的考核上应该是重视其创新精神;如果是为了帮助企业摆脱困境,那么“空降兵”的素质要求应该侧重于经验,最好是选择在相同或相似的行业中有丰富经验的“空降兵”。

(二)处理好与内部员工的关系,使其尽快适应环境

“空降兵”引进后,无论是在企业的大环境还是高层环境团队的内部环境中都有一个适应期,“空降兵”的引进者应该要帮助“空降兵”尽快适应环境。要帮助“空降兵”适应企业的大环境,引进者应该给“空降兵”有关企业的较多的资料和信息,使其能够对企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便于今后的决策。由于“空降兵”的引进给原有的高层管理团队中的“元老”在权力和利益方面带来了威胁,容易遭到他们的排斥。因此,要帮助“空降兵”适应高层管理团队的内部环境,作为“空降兵”的引进者,在引进之前,应该做好元老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引进“空降兵”的必要性;引进后,要多创造与元老沟通的环境,使其关系能逐步得到改善。在沟通和接触的过程中,在情感上加强彼此的了解,并能让原有成员真正认识到“空降兵”的能力,从而使“空降兵”能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中,形成彼此和谐的团队关系。

(三)分配必要的权力,使其能力充分发挥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篇10

工作压力的产生既有组织环境的原因,也有成员个人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它是组织和成员个人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对工作压力进行管理时,如果仅仅依赖成员个人能力缓解压力,那么企业只能教育或培训成员如何单方面应对压力,而不是从源头上解决工作压力问题。因此,解决减少乃至消除引起压力的源头诱因问题,组织和成员必须积极的进行双向压力管理配适。

2 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

2.1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工作特点

科技创新团队中,技术性成员占很大比重,他们身为团队乃至企业的骨干力量,与其他团队的从业人员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工作特点:

2.1.1 复杂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多属于思维活动复杂程度较高的脑力劳动。这种劳动,需要经过特殊的专业训练,通过训练获得在该工作领域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能力。需要成员不断地对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确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攻关重大课题项目,突破原有技术瓶颈,创造自主产业价值。而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个人劳动价值隐藏在技术、产品整体性和功能性中。因此,技术、产品的高度智力集成体现了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却并不彰显每个成员的智力投入。成员的工作通常是团队协作中的一个环节,个体离不开团队集体力量,团队也不能没有个体的能动性,所以难以区分个体与团队的劳动成果。

2.1.2 长期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劳动的长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劳动能力的积累具有长期性。科技创新成员是高层次人力资源,其脑力劳动,无论在经济理论上,还是在企业实践中都视为必须加大投入的智力资本。这种投入必然要以人才储存作为基础,唯有长期培养、不断投资才能形成的理论上和实践中所理想的人才能力储存。另一方面分析劳动行为与劳动绩效之间的反馈不难发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脑力劳动要比一般体力劳动所需绩效反映时间长。其团队的劳动绩效反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显现,短期内很难用一种精确的计量模型加以确定。

2.1.3 创造性

创造性是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自身及其劳动成果的最本质特性。首先,创新是科技创新团队劳动实现价值的根本所在,通过专项劳动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提出新概念、新方法,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将创造性劳动转化为全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其次,创新是成员以其所积累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大脑的思维、联想、加工和创造来进行科研、设计、管理和服务的能动过程。其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新。因此,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创造性工作,决定了其工作性质永远都不可能被电脑或更先进的技术性物质所取代。

2.1.4 自主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劳动不同于一般劳动,其劳动过程往往处于无形当中。只要劳动者自身愿意,无需要固定的工作场地,他就能随时随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行设计和创新。因此,对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而言,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过程既可以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也可以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流程和步骤,以实现工作自主性的要求。所以工作中强调自我引导的成员大多追求灵活自由的工作环境,喜欢相当独立的工作模式,倾心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

2.2 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

压力管理模型的构建除了应对压力产生与作用机制开展研究,还应当从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丰富、拓展模型的管理实践与操作内涵与外延。其中,个体方面的压力管理主要体现在组织帮助成员更好地应对压力,个体通过自身调整缓解因过高的工作压力带来的身心伤害。而组织方面的压力管理则表现为对压力源进行有效控制,建立、完善和运作工作压力预警机制,工作压力保障机制等。这两个方面共同支撑了工作压力管理模型的结构框架。

3 科技创新团队压力管理应用策略

3.1 工作压力管理

3.1.1 工作本身的压力管理

(1)制定工间休息制度:企业制定合理的工间休息制度,并配置相应的活动场所、配备相关健身休闲设施。劳逸结合的工作模式、丰富多样的休息项目不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工作的疲倦厌烦情绪,缓解成员长时间工作产生的压力,而且有助于改善组织管理形象。

(2)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性质的不同也表现在工作时段的差别。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创作灵感迸发、抽象思维活跃常常出现在深夜,通宵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保障充足的睡眠和第二天良好的工作状态,企业可以根据科技创新团队自身的特点,敲定合理的上下班时间段。

(3)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多层次、高流量、全覆盖的公司内部网络。成员可以利用内部网进行各项技术交流和学习;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实现网上培训、智力资源共享,充分共享内部网络资源为成员学习新的技术业务提供条件。

3.1.2 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

(1)企业通过正式传播渠道向成员传递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目标方向,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测评以及职业生涯规划。

(2)绩效考核要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能力和业绩,让有工作能力的成员承担更具挑战性的责任。

3.1.3 组织结构氛围的压力管理

(1)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

良好的组织文化使成员寻求企业支持和缓解工作本身造成的压力成为可能。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文化不单单通过书面文字体现出来,还需要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其顺利实现。华为的价值观就是:奋斗、奉献。企业不仅通过内部刊物《管理优化》、《华为人》等向成员灌输这一价值观念,在薪酬政策和晋升制度等方面也充分体现这一价值理念,所以华为的价值观在庞大的成员队伍和偌大的公司当中得到了内化和外显。

(2)增强成员决策参与和工作自主性。

同时,缺乏决策参与和工作控制也是强有力的压力根源,许多策略可以改善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控制的感觉和增加工作决策的机会,比如:构建和发展半自治工作小组、工作圆桌会议。企业中有许多项目组,它们是为了完成某个项目或者不同的职能任务而组建的团队,其中的成员面对同样的工作目标,因此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目标的实现过程、实现手段、每个人的责任范围等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决策,调动和增加每个人的决策参与性。

3.2 组织、个人压力应对策略

3.2.1 组织应对策略

(1)对成员进行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

由人力资源部门专门人员负责选择培训资料或者教材,包括工作压力的产生、影响因素、作用过程、应对策略等内容的资料或教材,也可根据自己企业实际进行选择。培训可采用课堂讲授方式,利用企业内部网络资源成员自修模式,利用外部咨询机构培训方式等。专项培训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正确认识工作压力、科学掌握应对工作压力的基本方法。

(2)企业福利政策。

根据成员工作中中常见的困难将企业制定福利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划分为:与工作相关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事业发展问题以及成员经济困难问题等。企业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为成员提供调理思路、调节人际的服务;也可以制定诸如成员购房的无息贷款此类福利政策为成员的实际需要提供帮助,从而缓解不同问题造成的工作压力。

带薪休假政策建立和完善,则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热情,激发创新潜力。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可以依据制度调整、积攒和申请假期。企业还可依据运行情况照顾、奖励额外假期。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组织成员集体外出旅游或者其他休闲娱乐活动。优厚的福利政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文化外在的社会感召力,而且可以加强企业内部成员凝聚力。

3.2.2 个人应对策略

(1)自信心的培养。

抵御工作压力并保持乐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信心。面对工作上的问题,即使有实力但缺乏自信心也容易陷入“不行了、做不到”的消极思想中,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培养积极自我需要健强的体魄为载体;积极的自我对话为模式;正确的自我认识为基础;合理的自我发掘为动力。在成功突破一次次挑战性工作中,逐步培养起自信心,并通过增强自信心大大缓解工作压力。

(2)时间管理。

许多工作压力是由于时间不够造成的。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是缓解工作压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有效管理时间就是要改变诸如犹豫不决、精力分散、遇事逃避、办事拖拉和完美主义等错误的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积极的时间管理包括把工作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处理,改变自己做事的偏好,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制定完成期限等等。对工作采取abc管理法可以有效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缓解工作时间紧张带来的工作压力。

(3)社交支持。

来自亲人、同事和朋友的社会支持,在人们心理上会产生强烈安全感和归属感,对增强人们的自信心,提高个人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产生巨大影响。与来自亲人朋友的支持相比,与同事和主管人员建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得到为自己提供客观分析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工作同事或督导的社交支持能更有效地缓解科技创新团队的员工的工作压力。

(4)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科学的放松技术都被证明对缓解工作压力有积极作用。例如: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增加社交机会,强化自我意识、保持自我功能控制有效性。将体育锻炼中使用的正确呼吸方式运用到普通工作放松间歇环节,有利于减轻紧张感达到缓解工作压力的作用。对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而言,参与体育锻炼对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和明确参与的动机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4 结论

由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创新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企业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要科学合理应用压力管理理论,从企业层面做好员工工作本身和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企业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参与企业决策意识,提高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工作的自主性,加强对员工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心理咨询等方面来做好员工的压力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对于科技创新团队的员工自身而言,也要积极学习压力管理理论,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努力增强自信心,做好合理的时间管理,通过社交或其它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缓解工作中紧张的情绪和压力,从而使自己以饱满的精力和心态来面对工作。

参考文献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篇11

工作压力的产生既有组织环境的原因,也有成员个人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它是组织和成员个人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对工作压力进行管理时,如果仅仅依赖成员个人能力缓解压力,那么企业只能教育或培训成员如何单方面应对压力,而不是从源头上解决工作压力问题。因此,解决减少乃至消除引起压力的源头诱因问题,组织和成员必须积极的进行双向压力管理配适。

2 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

2.1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工作特点

科技创新团队中,技术性成员占很大比重,他们身为团队乃至企业的骨干力量,与其他团队的从业人员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工作特点:

2.1.1 复杂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多属于思维活动复杂程度较高的脑力劳动。这种劳动,需要经过特殊的专业训练,通过训练获得在该工作领域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能力。需要成员不断地对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确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攻关重大课题项目,突破原有技术瓶颈,创造自主产业价值。而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个人劳动价值隐藏在技术、产品整体性和功能性中。因此,技术、产品的高度智力集成体现了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却并不彰显每个成员的智力投入。成员的工作通常是团队协作中的一个环节,个体离不开团队集体力量,团队也不能没有个体的能动性,所以难以区分个体与团队的劳动成果。

2.1.2 长期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劳动的长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劳动能力的积累具有长期性。科技创新成员是高层次人力资源,其脑力劳动,无论在经济理论上,还是在企业实践中都视为必须加大投入的智力资本。这种投入必然要以人才储存作为基础,唯有长期培养、不断投资才能形成的理论上和实践中所理想的人才能力储存。另一方面分析劳动行为与劳动绩效之间的反馈不难发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脑力劳动要比一般体力劳动所需绩效反映时间长。其团队的劳动绩效反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显现,短期内很难用一种精确的计量模型加以确定。

2.1.3 创造性

创造性是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自身及其劳动成果的最本质特性。首先,创新是科技创新团队劳动实现价值的根本所在,通过专项劳动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提出新概念、新方法,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将创造性劳动转化为全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其次,创新是成员以其所积累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大脑的思维、联想、加工和创造来进行科研、设计、管理和服务的能动过程。其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新。因此,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创造性工作,决定了其工作性质永远都不可能被电脑或更先进的技术性物质所取代。

2.1.4 自主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劳动不同于一般劳动,其劳动过程往往处于无形当中。只要劳动者自身愿意,无需要固定的工作场地,他就能随时随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行设计和创新。因此,对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而言,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过程既可以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也可以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流程和步骤,以实现工作自主性的要求。所以工作中强调自我引导的成员大多追求灵活自由的工作环境,喜欢相当独立的工作模式,倾心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

2.2 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

压力管理模型的构建除了应对压力产生与作用机制开展研究,还应当从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丰富、拓展模型的管理实践与操作内涵与外延。其中,个体方面的压力管理主要体现在组织帮助成员更好地应对压力,个体通过自身调整缓解因过高的工作压力带来的身心伤害。而组织方面的压力管理则表现为对压力源进行有效控制,建立、完善和运作工作压力预警机制,工作压力保障机制等。这两个方面共同支撑了工作压力管理模型的结构框架。

3 科技创新团队压力管理应用策略

3.1 工作压力管理

3.1.1 工作本身的压力管理

(1)制定工间休息制度:企业制定合理的工间休息制度,并配置相应的活动场所、配备相关健身休闲设施。劳逸结合的工作模式、丰富多样的休息项目不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工作的疲倦厌烦情绪,缓解成员长时间工作产生的压力,而且有助于改善组织管理形象。

(2)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性质的不同也表现在工作时段的差别。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创作灵感迸发、抽象思维活跃常常出现在深夜,通宵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保障充足的睡眠和第二天良好的工作状态,企业可以根据科技创新团队自身的特点,敲定合理的上下班时间段。

(3)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多层次、高流量、全覆盖的公司内部网络。成员可以利用内部网进行各项技术交流和学习;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实现网上培训、智力资源共享,充分共享内部网络资源为成员学习新的技术业务提供条件。

3.1.2 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

(1)企业通过正式传播渠道向成员传递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目标方向,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测评以及职业生涯规划。

(2)绩效考核要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能力和业绩,让有工作能力的成员承担更具挑战性的责任。

3.1.3 组织结构氛围的压力管理

(1)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

良好的组织文化使成员寻求企业支持和缓解工作本身造成的压力成为可能。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文化不单单通过书面文字体现出来,还需要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其顺利实现。华为的价值观就是:奋斗、奉献。企业不仅通过内部刊物《管理优化》、《华为人》等向成员灌输这一价值观念,在薪酬政策和晋升制度等方面也充分体现这一价值理念,所以华为的价值观在庞大的成员队伍和偌大的公司当中得到了内化和外显。

(2)增强成员决策参与和工作自主性。

同时,缺乏决策参与和工作控制也是强有力的压力根源,许多策略可以改善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控制的感觉和增加工作决策的机会,比如:构建和发展半自治工作小组、工作圆桌会议。企业中有许多项目组,它们是为了完成某个项目或者不同的职能任务而组建的团队,其中的成员面对同样的工作目标,因此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目标的实现过程、实现手段、每个人的责任范围等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决策,调动和增加每个人的决策参与性。

3.2 组织、个人压力应对策略

3.2.1 组织应对策略

(1)对成员进行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

由人力资源部门专门人员负责选择培训资料或者教材,包括工作压力的产生、影响因素、作用过程、应对策略等内容的资料或教材,也可根据自己企业实际进行选择。培训可采用课堂讲授方式,利用企业内部网络资源成员自修模式,利用外部咨询机构培训方式等。专项培训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正确认识工作压力、科学掌握应对工作压力的基本方法。

(2)企业福利政策。

根据成员工作中中常见的困难将企业制定福利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划分为:与工作相关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事业发展问题以及成员经济困难问题等。企业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为成员提供调理思路、调节人际的服务;也可以制定诸如成员购房的无息贷款此类福利政策为成员的实际需要提供帮助,从而缓解不同问题造成的工作压力。

带薪休假政策建立和完善,则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热情,激发创新潜力。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可以依据制度调整、积攒和申请假期。企业还可依据运行情况照顾、奖励额外假期。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组织成员集体外出旅游或者其他休闲娱乐活动。优厚的福利政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文化外在的社会感召力,而且可以加强企业内部成员凝聚力。

3.2.2 个人应对策略

(1)自信心的培养。

抵御工作压力并保持乐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信心。面对工作上的问题,即使有实力但缺乏自信心也容易陷入“不行了、做不到”的消极思想中,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培养积极自我需要健强的体魄为载体;积极的自我对话为模式;正确的自我认识为基础;合理的自我发掘为动力。在成功突破一次次挑战性工作中,逐步培养起自信心,并通过增强自信心大大缓解工作压力。

(2)时间管理。

许多工作压力是由于时间不够造成的。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是缓解工作压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有效管理时间就是要改变诸如犹豫不决、精力分散、遇事逃避、办事拖拉和完美主义等错误的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积极的时间管理包括把工作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处理,改变自己做事的偏好,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制定完成期限等等。对工作采取ABC管理法可以有效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缓解工作时间紧张带来的工作压力。

(3)社交支持。

来自亲人、同事和朋友的社会支持,在人们心理上会产生强烈安全感和归属感,对增强人们的自信心,提高个人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产生巨大影响。与来自亲人朋友的支持相比,与同事和主管人员建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得到为自己提供客观分析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工作同事或督导的社交支持能更有效地缓解科技创新团队的员工的工作压力。

(4)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科学的放松技术都被证明对缓解工作压力有积极作用。例如: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增加社交机会,强化自我意识、保持自我功能控制有效性。将体育锻炼中使用的正确呼吸方式运用到普通工作放松间歇环节,有利于减轻紧张感达到缓解工作压力的作用。对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而言,参与体育锻炼对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和明确参与的动机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4 结论

由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创新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企业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要科学合理应用压力管理理论,从企业层面做好员工工作本身和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企业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参与企业决策意识,提高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工作的自主性,加强对员工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心理咨询等方面来做好员工的压力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对于科技创新团队的员工自身而言,也要积极学习压力管理理论,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努力增强自信心,做好合理的时间管理,通过社交或其它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缓解工作中紧张的情绪和压力,从而使自己以饱满的精力和心态来面对工作。

参考文献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篇12

营销团队是课程设计的基础,人是营销的核心资源,将上课学生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 10 个左右的营销团队,每个创业营销团队大约 4-5 人。建立的营销团队民主推出营销经理,在营销经理的领导下将团队内同学进行分工,建立自己营销团队的名称、团队组织结构图,初步选定该团队经营项目,该项目必须是市场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或者产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成立营销团队是创意营销课程设计的第一步。

(二)筛选创业创意

创意是创业的基础,也是后面方案设计的基础。筛选创业创意的过程大致是:第一,搜集与整理资料,主要包括产品大类选择、市场二手资料的搜集,一手资料的设计和整理,根据调研结果确认创业营销的产品;第二,提出产品创意: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等手段,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创意,每个团队成员根据选择的产品自己考虑2-3 个创意;接着评价创意,团队成员一起把各个成员提供的创意进行评价,排出先后顺序;第三筛选创意,将创意里面大家认可的前 3 个创意进行深入讨论和论证,教师可以参与这个过程,选出最优创意;第四形成创意概念,团队成员对创意进行深入分析,反复验证,最终形成阶段性成果,确认各个营销团队的产品概念。

(三)设计创业营销方案

主要设计的内容包括:① 营销战略的选择,战略是创业的方向,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宏观分析工具 PEST、行业分析工具五力竞争模型、微观分析工具 SWOT 以及 STP 战略工具,形成阶段性成果,随之进行讨论和确认,注意分析过程中学生经常犯的错误,例如 SWOT 分析中学生经常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分析弄混,优势和机会放到一起等。STP 战略工具也是目前营销中应用最普遍的工具,通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来确认该产品的市场位置,也是后面营销策略设计的基础。② 营销策略的设计,主要涉及到创业营销中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通过对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的设计,一步一步让学生掌握策略的具体应用。最终形成一个完成的创业营销计划书。

(四)评价与讨论

评价是对前面所做工作的总结,采取各个营销团队现场 PPT 演示演讲的形式,由营销团队做出讲解和说明,其他营销团队对该方案质疑,现场讨论,该团队回答其他团队的质疑,教师根据演示和现场回答两部分对各个方案打分,做出评价,最终评出优秀营销团队。学生对自己创业选择的产品进行总结,总结得失,提高其应用能力。创业营销的课程设计方案可以参与全国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新加坡国际市场营销大赛、电子商务挑战赛以及挑战杯等部级大学生大赛,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并且有很多学生获得了省级和部级大学生竞赛大奖。

二、创业营销课程设计

实践的效果创业营销作为一门应用实践性课程,课程设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根据我们的实践,在试用课程设计的班级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85%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对掌握所学知识帮助较大;7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60%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对自己以后工作有帮助。从统计结果来看创业营销应用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模式受到同学们的认可,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势表现在:①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②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③ 增进了学生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④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⑤ 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创业营销课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问题

课程设计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选择的课程设计的产品和创意千差万别,对教师的知识和操作提出挑战,指导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和企业运营知识,指导老师要对很多行业和产品有全面的认识,否则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就会出现不知怎么判断的问题,无疑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性,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教师掌控进度问题

教师应掌控各个营销团队的阶段性成果。创业营销课程时间教学周期(18 周)较长,课程设计只靠课堂时间没法完成,因此需要学生在课余用大量的时间来准备资料和讨论,而阶段性的成果就能看到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营销团队的合作情况,根据运行情况来调整营销团队的分工情况。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做到课程设计的完成进度与教学同步。

创业团队组建策略篇13

1 引 言

影子团队(Shadow Team)的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国外学者提出:1997年,美国纽约州波基普西市玛里亚大学管理学院战略管理副教授海伦・罗丝伯格(Helen N.Rothberg)发表了影子团队强化竞争情报系统的文章,介绍了影子团队的作用…;同年,帕特里・夏肖(Patricia Shaw)发表了组织中影子团队的干预作用――从复杂角度谈咨询的文章,从咨询的角度谈影子团队的作用和功能,阐述了影子团队的新颖性。此后,关于影子团队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增多。它是获取竞争情报和加强知识管理的手段,主要应用于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领域,并在实践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是知识管理特别是竞争情报工作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但目前国内未见具体介绍影子团队的相关论文和文章。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影子团队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

2 影子团队的定义

影子团队(Shadow Team),又称为影子部队、影子(shadowing)等。

目前公认的关于影子团队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员来自公司内部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②目标是针对某个或者某些主要的竞争对手;③深入跟踪竞争对手的一切活动,并为公司高层提供竞争对手有价值的动态信息;④为高层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我们认为:影子团队由来自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具有不同背景和知识结构的人员组成,是一个小型的跨职能、跨边界的实体,旨在了解关于竞争对手的所有情况。通过运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凭借个人经验、人际网络以及竞争情报实践,开展竞争情报活动和进行信息分析;从竞争对手角度出发,深入学习和掌握竞争对手的战略决策战略动态,根据竞争对手的战略决策和动态模拟、预测其未来战略,并及时做出应对策略,得出战术和战略情报,为高层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可称为竞争情报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智囊团。

3 影子团队的起源

影子团队最初起源于咨询公司,为了给客户提供决策支持,获取竞争对手在战略决策方面的情报,部分咨询公司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些小的团队,专门跟踪、分析、预测目标客户所需竞争对手的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情报的作用日益彰显,一些公司内部自己成立了一些这样的小团队,用来跟踪、分析、预测、模拟竞争对手的战略动态,以便及时做出应对策略,从而获得竞争上的优势。

4 影子团队的特征

影子团队将公司已有的知识资源与现有的知识和发现相整合,把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与竞争情报系统结合起来,并融合在一起,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重要支持。

影子团队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影子团队中的每个员工都受过特殊的训练,具有追踪、搜集、分析、预测竞争对手的能力。

・影子团队中的每个员工都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不同职位的人员监控不同的追踪方向,通过沟通,充分挖掘团队中每个员工的隐性知识,因为员工来自组织各个部门,因此他们跟组织部门内部人员的沟通比较方便,如果能够高效率地运作,那么便可以达到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目的。

・团队中的每个员工都具有独立完成关于追踪、分析、预测竞争对手某方面的任务的能力。同时,每个影子团队也都具有独立的对某个特定的竞争对手进行追踪、模拟的能力。

・影子团队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在面临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准确地知道竞争动手的动向。

・能够给公司决策提供最大的支持,使公司能够在决策层面上优先于竞争对手,从而获得更大的机会。

・影子团队的目标始终与公司的战略决策相一致,直接对公司的决策层负责。

5 影子团队的作用

从影子团队的主要特征来看,它属于竞争情报系统的一分子,但是它又与竞争情报系统的作用有所不同。竞争情报部门与影子团队的比较如表1所示:

影子团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影子团队可以把公司的知识整合起来…。影子团队善于发掘和发现公司已经存在的、但是没有被利用起来的知识,学习和利用这些知识并创造新的知识,从而产生有价值的情报,这些情报将会给公司带来直接的效益。

・影子团队可以把公司的智力资本结合起来。智力资本是存在于员工头脑中对市场形势的分析,只要输出这些成果,其本身就可成为强有力的竞争情报。影子团队把这些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智力资本进行结合,创造出新的产品,增加了这些智力资本价值的同时,也为公司形成了竞争上的优势。

・影子团队在分析行业竞争情况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想要了解行业竞争的大背景,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看一下竞争对手目前的状况,摸清有几个竞争对手,他们的竞争能力如何,等等。起初建立影子团队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因此影子团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是其他部门或者人员没法相比的。

・影子团队还是确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除了SWOT、PEST、KIT等分析方法之外,影子团队也是分析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实用的方法之一。无论是公司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还是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能力,影子团队都能够发挥作用。

影子团队通过对公司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整合,分析公司所处的环境,确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公司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6 影子团队的构建

6.1 影子团队人员的构成

影子团队的人员是来自于公司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员,组成一个具有很强竞争能力的一个小团队,跟踪竞争对手的行动,模拟竞争对手的下一步计划,为高层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如图1所示:

影子团队的人员分别跟踪竞争对手的不同部门的动态,实施监控、模拟及预测,以及时向决策层提供动态的决策支持。其人数可根据不同的任务和不同的竞争对手确定。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联络人具有特殊性,可能是情报专员,也可能是团队负责人,他属于影子团队中的一员,是高层决策者和基层员工及影子团队之间沟通的桥梁。

6.2 影子团队构建要注意的事项

一般情况下影子团队的规模较小,只要所需功能能够得到发挥,人员数量就算合适。如果影子团队中的人员过多,反而会造成成员之间的关系不亲密,团队的凝聚力下降,各成员之间互动性差,相互推卸责任,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客观的分析决策难以制定”一“。

我们认为,影子团队的人员应当根据目标而定。如果目标仅仅是获知一个竞争对手的情况,那么一个小组就足够了。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由3至5人组成的小组一般能够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果目标是要完成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或者是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那么就需要一个更大的团队来完成这项任务。这种情况下,团队可能由十几人甚至二十几人组成,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来共同完成相应的任务。

在影子团队的构建过程中还需要选出一个或者两个联络人,以协助完成目标。联络人是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在负责团队内部成员间的沟通与领导决策层的沟通的同时,也负责与其他部门或者团队之间的沟通。联络人的个数可以根据团队的大小和具体情况确定。在选择联络人的时候,最好的人选是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并且与决策者和公司的基层人员都能进行良好沟通的人。

7 影子团队与竞争情报系统的结合

一个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既包括来自公司内部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又包括来自外部的信息和公共信息,竞争情报成功的关键是整合来自各方面的的信息和数据,其目的是提供适当的情报以支持高水平的战略决策。图2示例了一个基本的竞争情报系统:

专家、情报专员、影子团队、普通员工以及来自公司外部的数据、咨询顾问、网络资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竞争情报系统,对公司的决策层――总裁提供战略决策支持。

其中,专家利用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并发现其中的关系,辨别信息的真伪,从而将信息转化成情报,使竞争情报系统流畅地运作。专家可以是公司内部的雇员,也可以是公司外部的顾问;竞争情报专员将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融合,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对市场信号进行解读,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情报,公正客观地、及时地向高层决策者反映;影子团队利用人际关系情报网络(HUMINT)”J,可以收集到来源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网络、地域、层次、合作方和宏观环境的知识和数据。影子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善于跟不同层级的员工沟通,从公司的普通员工到公司的中高层主管,甚至公司的最高层都能够跟他们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影子团队是竞争情报系统的智囊团。他的任务由决策者给出,并围绕这个特定的任务展开相应的行动;让普通员工参加各种活动,自发、自愿地贡献他们的信息和智慧,使得公司内部的信息和智慧得到充分的获取。这是一个竞争情报系统成功的基础。

8 影子团、队的重要意义―一实现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系统的结合

8.1 影子团队能够从竞争性知识中创造智力资本

整合公司内部的知识,通过竞争情报系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竞争情报,是影子团队的一个重要功能之一。影子团队不仅可以整合公司内部的各种信息,还可以整合公司外部的各种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影子团队通过对公司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与专家进行交流、讨论,将整合的知识融入到战略决策当中,使其成为战略性资产,而不是把这些知识堆积于公司的数据仓库中。

知识资产要产生价值就必须通过竞争情报实践来完成,因此影子团队的出现为完成这一任务提供了便利。它能够使公司更愿意用竞争性知识资产来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使公司的知识集中起来,形成战略性资产,从而发挥公司知识资产的价值。这样,公司就会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获得竞争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8.2 影子团队能够将知识转化成情报

情报组是影子团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的主要任务不是模拟竞争对手,而是抓住流失的知识。情报组通过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贡献自己的知识,把公司隐藏的知识挖掘出来,使公司已有的知识活跃起来,形成有价值的情报,将知识转变成有形资产。

8.3 影子团队是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系统的粘合剂

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有很多共同之处:两者的目标都是围绕信息和知识,加上人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它们又有不同之处:知识管理系统是公司内部的员工围绕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产生新的知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共享。知识在知识管理系统中会被编目,存储,固定于某个位置。知识管理针对的是已经形成的成果的存储、分享和创新。而竞争情报系统则是信息转化的过程,从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到形成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内部的信息,也可以是来自外部的信息和公开的信息。竞争情报是围绕着信息展开,信息不是知识,它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和成果,从而使信息产生价值。两者正是因为影子团队的出现,才实现了真正的结合。

影子团队是利用所有可利用的信息和知识,模拟竞争对手的行动,以猜测竞争对手的动向,以此产生竞争情报价值,从而创造竞争性资本。即把“我们所知道的知识”与“别人可能采取的行动”融会贯通,使之成为“我们应该采取的行动”。在影子团队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影子团队不仅要学习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还要学习竞争中所用的一切方法和手段,动态反映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使企业从容地调整战略决策,应对激烈的竞争。

影子团队实现了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共同目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影子团队充分利用了知识管理所产生的知识,创造了新的知识,实现了这些知识的共享,又同时运用了竞争情报的一切方法,产生了有价值的情报,使企业从中获利。

9 结语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