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创业型城区创建实用13篇

创业型城区创建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1

总体目标:到2013年底,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用3年时间,通过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使我区创办企业和项目的成功率和稳定率大幅提高,进一步完善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一条”服务体系,建设高标准的创业孵化基地。

具体工作目标:3年内全区实现新增创业人数3000人,参加创业培训人数500人,成功帮助约2000名劳动者创业并带动社会就业大约4000人。力争达到:小企业平均创业成本30000元以上、创业初始成功率为60%、创业培训后创业成功率80%上、创业企业1-3年存活率达70%以上、创业服务满意率为95%以上、创业带动就业率为1:5以上。

三、实施步骤

从我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订实施我区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规划。具体分两个步骤实施。

第一阶段:启动实践阶段。依托“区专利技术实施孵化基地”,整合园区资源,创建“区创业孵化基地”,区政府投资2600多万元,开发提供创业基地约3500m2。为20家符合创建条件、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进入孵化基地,提供3年场地租金优惠、优先安排区级科技三项经费等优惠支持。

第二阶段:推广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总结创建工作经验,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支持,在全区7个街道(镇)全面推广创业带动就业创建经验,扩大创建覆盖面。依托外砂镇“中华毛衫名镇”、“省潮式工艺毛织服装产业集群省级示范单位”,祥街道“日用化学产品技术创新专业镇”,“集镇商贸区”,新津街道“包装印刷专业街道”、“珠江路美食一条街”,金霞街道“电子技术创新试点专业街道”以及珠池街道“电力电器专业街道”等地方特色经济和基础,充分利用各街道(镇)闲置厂房、场地和专业化市场等设施,建立一批创业孵化基地,为城乡约200家创业者提供更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孵化服务。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建设资金约700万元。

具体步骤:

创建工作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年底-年)。(1)成立“区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工作组织协调机构。(2)成立“区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专责小组”。(3)制订“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方案”。(4)请市局相关部门领导现场勘点和指导。(5)申请启动资金。

第二阶段:组织发动阶段(年底-年)。重点做好四项工作:(1)召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会议,部署创建工作,明确相关部门职责。(2)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全民创业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创建氛围。(3)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4)整合资源,做好创业孵化基地的立项、规划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年-2013年)。主要落实五项工作:(1)成立由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队伍。(2)建立创业项目库和项目采集、评估、制度。加强创业项目的开发推介,研发、收集、购买一批发展前景好、投资见效快、适合创业者需求的新项目,形成创业项目库,供创业者参考。(3)加强对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培训和后续服务,使参加培训的创业者成功创业率50%以上。(4)加强拓展创业融资渠道。(5)争取完成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创业载体及服务体系。

第四阶段:自查迎检阶段(2012年)。重点抓好三个“确保”:(1)确保按照进度安排,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2)确保创建工作的系列政策得到贯彻实施。(3)确保各级财政对创建工作的支撑力度。对照相关创建标准和要求,查漏补缺,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收集创建工作的资料表格,建立工作档案,做好自查验收工作,迎接省的评估验收。

四、主要工作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加强统筹协调

成立“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人社局,牵头负责创建的具体实施工作。各街道(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大辖区创建工作的力度。制订出台《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方案》,把创建工作纳入区“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探索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化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以及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等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实施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创业主体,树立一批自主创业的典型人物,营造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

(二)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创业环境

1、完善创业政策。

认真贯彻执行《区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区关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区扶持促进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区专利技术实施孵化基地和软件园入孵入园管理办法》等文件政策,结合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继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共同研究制订创业发展规划,落实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和信贷扶持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劳动者积极创业并带动就业。(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

2、拓宽创业空间。

(1)放宽准入领域。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进入以及国家承诺对外开放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对国家限制的行业和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对产业政策重点鼓励的行业项目,暂时无法提交前置审批许可文件的,工商部门可先核发一年有效期的筹建营业执照,完成前置审批手续后,再办理变更登记。(牵头单位:区工商局;协办单位:区人社局)

(2)放宽登记条件。申请个体工商户、创办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登记,一律不受出资数额限制;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的最低限额降低到3万元,出资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20%即可登记,其余部分可在两年内分期缴付。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在集贸市场或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农民,免予工商登记,并免收各项工商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军队退伍人员、残疾人等创业人员投资创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工商登记并按国家优惠政策减免相关登记注册费用。(牵头单位:区工商局;协办单位:区人社局、区经信局、区民政局、区残联)

(3)放宽经营场所要求。按照国家和省鼓励劳动者创业的产业指导政策,引导创业者进入国家、地方优先和重点发展的产业或行业开展创业。允许企业(公司)、个体工商户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作为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注册,具体凭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表》,以及所在地居(村)民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文件办理。各级政府投资兴建或给予优惠政策的各类经营性市场、商铺,应预留一定比例的摊位优先租赁给初次创业者,并在租赁费、管理费收取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牵头单位:区工商局;协办单位:区国土分局、区城管局和各街道、镇)

3、落实税费优惠。

(1)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按照创业者所办企业的类型或自谋职业的实际情况,为符合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纳税人办理减免税收手续。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牵头单位: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协办单位:区科技局、区经信局)

(2)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毕业2年以内的大中专毕业生、军队退役人员、登记失业人员以及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经同级就业服务机构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后,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符合有关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牵头单位: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区工商局;协办单位: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区团委、区残联、区妇联)

4、培育创业主体。

(1)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创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如就业后其家庭月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继续保留6个月的低保待遇。对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的,在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对符合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给予税费减免。(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协办单位: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和各街道、镇)

(2)鼓励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创业。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毕业两年内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及其部门所属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要为创业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提供劳动保障(人事)事务,并免收两年费。(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工商局、区团委、区妇联和各街道、镇)

(3)鼓励复员退役军人创业。本省户籍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凭退出现役证明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的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办理税务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牵头单位:区工商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协办单位:区人社局、区民政局)

(4)引导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引导农民从事高科技种子、种苗产业或其他农业新品种生产,对从事规模种植、养殖的,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各级政府要对回乡创业农民工给予适当扶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农村公用事业建设。(牵头单位:区农业局和各街道、镇;协办单位:区人社局、区妇联、区团委)

(5)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及有关部门可在用地、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科技局、区财政局)

5、融资信贷支持。

对经专家评审符合条件的入驻企业或孵化项目提供优惠的孵化基地。并对持续正常经营并能有效带动辖区居民就业的企业或孵化项目,优惠1-3年场地使用租金。对符合区专利技术和软件项目的高新技术企业,优先安排区级科技三项经费等支持。对新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区一次性分别奖励企业5万元和3万元。对通过省级鉴定且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每项补助企业2万元。(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科技局、区经信局;协办单位:区财政局和各街道、镇)

加大创业信贷支持力度。根据创业工作的需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银发()238号)的规定,将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提高到5万元,扶持本市户籍的城乡创业者创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可提高至8万元;从事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全额贴息。对符合现行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人条件的城镇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8万元。(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妇联;协办单位:区财政局、区团委和各街道、镇)

6、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1)鼓励创业实体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实体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实际招用人数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补贴时间,除对招用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不超过3年。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对象、范围和认定程序,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府[]142号)规定执行。(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财政局、社保分局;协办单位:区经信局、区工商联和各街道、镇)

(2)鼓励小型企业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产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符合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协办单位:区经信局、社保分局、区工商联)

(3)鼓励初创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初创企业当年新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给予企业社保补贴;对招用人员属农村贫困户劳动力、40周岁以上或被征地农民的,同时给予企业岗位补贴。(牵头单位:区人社局、社保分局;协办单位:区经信局、区工商联和各街道、镇)

(4)放宽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鼓励、支持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展。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两年;经办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由当地政府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展期不贴息)。(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协办单位:区经信局和各街道、镇)

(三)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创业能力

1、扩大培训范围。要积极开展以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等为重点的创业培训,逐步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提高全民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农业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区残联和各街道、镇)

2、创新培训模式。要创新培训模式,全面实施“创办你的企业”(SYB)、“改善你的企业”(SIYB)的创业培训项目。区职业培训中心要强化与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的联系和合作,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课程。积极开展创业实训活动,提升创业能力。建立起劳动力培训与就业的衔接机制,实行培训就业一体化。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企业用工需要,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特色培训服务,结合各街道、镇的实际和产业特色,发挥当地头企业在师资、场地、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实现培训与本地企业用工需求的紧密挂钩。(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农业局、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区残联和各街道、镇)

3、提高培训质量。要充分发挥区创业培训基地的主导作用,从培训标准、师资队伍、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创业培训的质量,提高创业培训的合格率、考证率。组织开展教师培训进修、研讨交流和质量考证活动,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备,提高教育水平。要采用案例剖析、知识讲座、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发推广创业培训技术,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农业局、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区残联和各街道、镇)

4、实行培训补贴。通过实施创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补贴等办法,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复员退伍军人等参加创业培训。对符合享受就业扶持政策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民,可提供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或创业培训补贴。对经培训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一律取消贷款担保,由经办银行凭《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审核放贷,贷款额度可提高至5万元以上。对合法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可根据下岗失业人员人数扩大贷款规模,贷款额度每人最高可达3万元。(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协办单位:区民政局、区农业局、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区残联和各街道、镇)

(四)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1、搭建创业服务平台。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创业指导服务组织,承担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组织、服务和实施,尽快搭建创业信息、政策平台,建立创业项目评估推介制度,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充分发挥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各类创业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建立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创业项目资源库和创业指导中心,加快形成创业服务专兼职队伍,推动创业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展。(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科技局、区经信局和各街道、镇)

2、完善创业服务内容。根据创业者需求,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信息咨询、创业申办、登记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服务、管理咨询、融资指导、政策信息技术支持等服务。建立创业者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及时提供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管理办法,为创业者及其招聘的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政策便利。(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科技局、区公安分局和各街道、镇)

3、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各有关部门要依法规范收费行为,行政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的收费行为。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对创业者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牵头单位:区监察局、区发改局、区人社局;协办单位: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

4、高标准建设创业孵化基地。要通过多方融资方式,整合资源,面向全社会开放孵化基地,并努力提高孵化基地规划和建设水平。各街道(镇)要充分利用城乡各类园区、闲置土地或厂房、专业化市场等适合中小企业聚集创业场所,因地制宜,建设创业孵化基地。鼓励企业参与合作建设创业孵化基地,要为进入基地孵化培养的小企业提供有效的培训指导服务和一定期限的政策扶持,增强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竞争力,提高创业稳定率。(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和各街道、镇;协办单位:区财政局、区科技局、区国土分局、区城管局)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2

制定、落实优惠政策

积极扶持入园企业发展,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地价调节机制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实行优惠的地价政策,按不低于市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最低价为13.6万元)的70%土地使用权出让。同时,出台打造百亿元高科技产业园优惠政策。我区为落实《振兴工业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不锈钢复合材料科技产业园建设,出台了《不锈钢复合材高科技产业园优惠政策》,从用地量、创业环境、地价优惠、费金减免、税收扶持、贴息补助、发展支持、引资激励、营销奖励,都给予了明确的优惠政策。

加快园区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

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洽谈会、推介会、招商会的平台和时机,宣传创业政策。一是香港投资项目推介洽谈会;二是积极参与市政府组织的央企对接活动;三是借助“6•18”和“11.6”等招商会的平台开展项目推介,创业阵地、创业项目的宣传,力促创业项目和创业者对接,提高园区项目转化率,全年引进项目12个。同时,开展利用“三废”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税收优惠政策宣传。为鼓励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在我区快速发展,邀请了市、区国税局到园区对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解读,税企双方进行互动,现场释疑解惑。

继续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小蕉工业园区:完成投资6070万元,为年目标任务3000万元的200.3%。新开发工业用地250亩,改河道300米。“三场”安置房建设完成4幢。小蕉公路整修完毕,路灯建设完成,隧道灯安装完成,新种草皮8000平方米,桉树28800株。

城市物流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50%。:新开发汽车4S店用地200亩,A线道路建设完成,D、F线道路基本完成,完成绿化7980平方米,10KV开闭所建设完成。新报批土地900余亩,种植桉树16000余株。

3、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工作

紧紧依托三钢集团、三钢劳服公司、小蕉轧钢厂、闽光冶炼等既有优势企业,按照园区产业定位、围绕节能型、清洁型要求开展招商引资,开发区入驻企业已达45家,安排就业岗位5300多人,园区企业循环经济企业达28家,占入驻企业的60%以上,通过努力,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清洁生产工作初见成效,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协作关系和产业链关系。

4、加快园区创业基地建设

⑴汽车综合服务集中区:吸纳各种品牌汽车4S店相对集中入驻到翁墩物流园区。广州丰田4S店、比亚迪4S店、五菱汽车4S店建设完成并进入营业。宝马4S店、斯柯达汽车4S店、雪铁龙4S店、江淮、吉利4S店、一汽马自达4S店也已开工建设。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3

1 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及启示

以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城市建设方案在国内外城市中进行了较为丰富的实践,这为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概括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案例。

1.1 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

1.1.1 波士顿

波士顿是美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本市优势,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波士顿将城市战略定位为:个人、组织和机构共同协作努力使得世界变得更为美好的国际化网络。主要战略措施包括两条,一是提高现有创新发展基础要素的利用率,促进城市变革;二是结合人口和经济因素,建立城市创新支撑体系。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和城市创新战略,波士顿研究制定了“波士顿创新体系”。将创新型城市建设具体落实到各项发展指标上,使得创新型城市建设更加具体明朗化。

1.1.2 东京

东京是日本首都,也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其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土科技资源优势和经济产业优势,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措施,将工作重点放在政府政策制定和创新环境优化上,并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推手。

1.2 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

1.2.1 北京

北京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重点形成了以下几条重要措施:首先,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突破一批核心技术,促进高端产业发展;其次,充分利用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多、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与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强的特点,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结合机制的建设;第三,加强中央在京资源和地方资源的互动协调,最大限度利用在京科技资源;第四,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辐射作用。通过以点带面最终形成城市创新整体推进路径。

1.2.2 深圳

深圳相对国内其他很多城市,其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与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的支持。为此,深圳以培育创新型企业发展为抓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充分利用其市场发育充分、产业基础雄厚、经济水平较高的比较优势。在深圳原有开放性、包容性文化特征基础上,将创新性、竞争性纳入深圳文化维度,尤其重视企业家精神文化的培育,一大批知名企业家在这里走向了世界。

1.2.3 青岛

青岛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提出了所谓塔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针对本地城市科技力量并不强的特点,青岛抓住部级专项研究机构在全国分配的机遇,抢先引进“大院大所”高端技术研究机构,形成了青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塔尖”。承上启下的“塔身”由大中型企业、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型研究,重点围绕青岛发展中最紧迫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各种创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塔基”包括大量的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群众创新在内的基层创新。

1.3 从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首先,创新型城市必须放在科技和经济协调的角度来考虑。如果我们将创新能力强弱和城市经济水平高低作为一个二维象限,可以分为4种类型的城市创新发展模式(见表1)。

类型Ⅰ:科技实力弱,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也不高,相对比较滞后。这类型城市在构建创新型城市过程中难度较大,以局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

类型Ⅱ:科技实力不强,但是经济水平相对较高,这类城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通常以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主导,以形成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良好体制和政策为建设重点。

类型Ⅲ:科技能力强,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更多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就是更加关注于那些技术含量高的创新性企业成长,比如创意产业的发展就很具有典型性,它对于传统产业的依赖程度不强。

类型Ⅳ: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都较强,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较大优势,既可以依托传统产业,同时又具有发展创新性企业发展的优势,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也主要在促进环境优化和创新文化形成等方面。

第二,创新型城市建设都基本离不开大学和研究院所支持,有些城市自身创新资源很丰富,而城市资源不足的则积极从外部寻找创新支持。

第三,城市创新最后都转移到具体产业支撑上来,培育和支持产业升级,寻找适合城市发展的产业链。

最后,政府在城市创新中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城市创新很大程度上都是政府推动,而塑造创新主体、制定创新发展战略以及改善创新软环境都是不可缺少的功能。

2 点-线-面-体的创新型城市模型

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实践,以及借鉴城市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和产业理论基础上,本文构造了点-线-面-体的创新型城市框架体系(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创新型城市的基本框架结构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点,即创新源点,这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要素,是城市创新的源泉所在,是城市创新一切构想、知识、技术的初始来源:包括城市创新的动力源、知识技术源和职能源等;第二部分为线,即图中用大小形状不同的线条。该线条由两种类型构成:创新链和产业链;第三部分为面,即图中的阴影部分,面域由创新区域和产业集群两块组成;第四部分为体,即整个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我们称为城市创新生态。

2.1 创新型城市的点

城市要发展,要以创新拉动或推动城市发展.首先面对的是城市创新的动力源,这是城市创新发展的首位创新源。城市创新动力源,即城市动力的来源、起源、源头,是指某种动力产生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即动力产生的本源,没有这个本源,动力就根本不会产生。城市发展动力源是城市发展动力的源

头,是城市创新动力产生的基础条件,而城市发展源动力是在动力源基础上通过某种制度、方法、工具、机构将其转换成的推动或拉动城市创新发展的基本作用力。

2.2 创新型城市的线

2.2.1 创新链

有了创新动力源、知识源和职能源,还需要将这些点有机链接起来组成价值链,只有在价值链得以实现的基础上,才能维持创新的永续发展。创新型城市的两条主要链条包括创新链和产业链,他们共同组成城市价值链。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创新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纵向来看,包括新想法的产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试制、产品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这个过程即构成所谓的一个创新链。创新价值链是一种知识流动的全过程,存在着上下游的互动关系,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性。即创新链是技术上游、中游和下游各创新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关系组成的协作关系。

一条创新链通常由以上讨论的知识源所构成,如果我们按照知识源在创新链上的位置不同,可以将这些源划分为三类基本的节点,第一类节点是由从事基础研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第二类则由一般的研究院所或者工程中心组成,第三类节点则由企业技术中心完成。创新型城市的创新链还包括许多支撑点,如风险投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技术中心、检测中心、孵化器、信息研究所等。

2.2.2 城市产业链

产业链是围绕一种或多种产品通过不同企业从原材料供应不断向下游移动,最终到达消费者的这么一条路径。产业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紧密合作,高度相关。通过共同努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分享产业价值。由于产业链条各环节的价值附加值不同,因此.处于不同的产业链位置的企业在分享整个产业价值过程中占的比重是不同的。

城市产业链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本土城市产业链。也就是产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全部或者某一环节属于同一个城市,如果城市产业链包括了所有产品生产环节,则这种产业链包含了产业价值的所有部分和环节,在产业的各个部分都是最优秀的。

通常情况下,一个城市很难做到这点,更多情况是作为全球或者区域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参与产业分工的。本土产业链的发展主要基于本土创新能力的支撑以及外部产业链条的带动升级,城市创新能力提高是保证产业链升级的重要力量。产业根据不同的性质存在不同划分,具有不同的类型,借鉴Lund-veil(1995)对产业创新的研究成果,城市依靠创新塑造城市产业链的主要模式如表2所示。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链正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城市产业链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得本土企业能够纳入到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去。提升本土产业竞争力。同时,城市产业链还有外来产业链,这种产业链与本土产业链面临的环境是一样的。在全球产业转移和产业链重新布局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城市的良好投资软环境、较强的城市配套能力吸引外来企业在本土扎根成长,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2.3 创新型城市的面

有了创新型城市的点和线之后,还需要将这些点、线联合起来,在一定的区域构成创新区域和产业集群区域。它们是围绕创新而有着内在具体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创新主体、企业及相关机构和组织通过复杂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体。创新区域和产业集群两者的区分并不严格。一个创新区域本身可能构成一个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也可能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产业共同体。

2.3.1 创新区域

在一个城市创新过程中,城市创新的空间载体也不可能是城市整体,总是从城市的某个区域开始。这种区域通常由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等组成。在这些园区内通过建立创新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投融资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区域内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知识流、人才流、政策流的聚集与转化,共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在我国市场化过程中,由于制度正处于转轨的过程中,各种制度不规范,行政体制还没有理顺,科技、企业、市场关系还不紧密的情况下,创新区域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型城市的形成。

2.3.2 产业集群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以创新为第一主要动力。除了形成创新区域以外,还需要形成若干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推动增强产业关联度,促进区域创新知识的扩散,尤其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的空间模式可以降低创新的风险和费用,还可以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具体来说,首先,集群式发展有利于集体式学习,因为在某一固定的较小区域范围内,聚集大量的企业,使得知识、信息与技术以及各种经验诀窍能够快速在区域内流动,从而提高区域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其次,企业开展创新的过程中,因为企业面临大量企业创新行为的比较,从而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而更好的规避风险,这样集群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因素,提高企业创新的成功概率。因此,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城市建设。

2.4 城市创新生态

将点―线一面有机结合依靠的是城市创新生态,与点-线-面-起构成一个立体结构。生态(Eco-)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城市创新生态是在一定的城市范围内,创新源与创新环境之间,以及创新源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创新环境则包括市场、政策、体制、文化等要素。创新环境促进服务机构提供更多的优质创新资源,推动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可以增强对创新资源的吸纳和消化能力,进而对创新环境的优化起到反推作用。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从培育创新环境、引导创新资源,到壮大创新主体、利用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的生态循环。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4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综改试验区)是我国为破除“资源诅咒”,推动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山西实施的重大政策试点,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综改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部级综改试验区。探索一种适用于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成为山西省和国家关注的焦点。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从山西省“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出发,依据省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将山西科技创新城列为山西综改试验区的标杆项目,将其打造成全国科技引领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特色示范区。如何更好地进行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是政府和学界的关注所在。

1 山西综改试验区

2010年12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2014年6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范恒山指出,我国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从主题上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开发开放、统筹城乡、“两型”社会、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农业现代化、资源型经济转型。

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长期高强度的资源开发,使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山西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委、省政府为了改变对煤炭的路径依赖,寻求适宜于山西乃至全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模式,曾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了多种尝试。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期(1996~1999年)。1996提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第二阶段,起步阶段(1999~2003年)。这一阶段实施了“一增三优”、“战略工程”、“六大支撑体系”、“1311”等调结构的重大工程,实现了由产品调整向行业调整的深化。第三阶段,稳固阶段(2004~2006年)。这一阶段提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战略,并确定了“七大优势产业”。第四阶段,发展阶段(2006~2010年)。这一阶段提出“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等转型路径。第五阶段,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这一阶段是转型跨越发展和综改区的确立及实施阶段。提出“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路径,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2 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2.1 山西科技创新城

山西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太原市的辐射能力,形成以太原为中心的全省的经济区和发展核心区,决定将山西科技创新城列为山西综改区的标杆项目,将其打造成山西乃至全国科技引领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特殊示范区。构想中的山西科技创新城是以山西路和108国道为轴线的太原小店区东部以及晋中榆次区西北部的山西交界处,大约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其中科技创新城的核心区在太旧高速以北、靠近榆次大学城的区域。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功能区主要由科技创新研发区、高新科技产业化示范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区、科技与文化融合区等组成。具体而言:科技创新研发区由省级、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团队工作室等构成;高新科技产业化示范园区由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中小企业创业中心等构成;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区由创业基金、成果转化、企业上市、财务公司、金融服务等构成;科技与文化融合区由高科技文化企业、创意中心等构成。山西科技创新城重点扶持的产业主要为山西省重点扶植的创新型产业,即现代装备制造业、特色煤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煤层气产业)等新兴行业。

2.2 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目标及任务

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发展走向知识化和高水平的产物,其目的是提高民生水平、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科技创新城是区别于工业型、资源型、旅游型等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特殊城市类型,包括科技研发、高科技产业以及为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产业服务机构三种体系。从各国科技城的发展轨迹来看,主要有科技园区的城市化和城市高科技化两种,从各国科技城的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政府强制型、政府主导型、政府引导型、自由发展型四种。山西科技创新城应该为政府引导下的城市高科技化。也就是说,从整个城市范围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是城市的主要产业,各种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城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结合山西省该区的建设目的以及山西同城化的规划、太原与榆次的区位、资源、工业基础、文化底蕴、发展环境等现状,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科技创新城将依托并整合太原高新区、太原经济区、榆次大学城、晋中经济区、榆次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的区域资源,在依托和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及优势的基础上,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和带动作用,将科技创新城打造成既能推动已有项目和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又能辐射带动两区交界相邻地带的发展,使之成为山西乃至中部产业转型和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科技创新城规划按照“一带两翼”的构想,结合“创新、开放、人本、和谐、便捷”五大核心理念。山西科技创新城发展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三大高地”,即战略性支柱产业及其产品的研发创新高地、战略性支柱产业研发创新精英的人才集聚高地、资源经济区域型发展的产业示范高地。探索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有效转化的发展路径。

3 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的难点

综改区下的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具体到操作层面,难点主要是在转型跨越发展和山西同城化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作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破解“转型跨越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山西同城化”等难题。

从现有资源看,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具有区位、人才、产业等多种依托优势。就区位而言,太原是山西的省会,更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同时,太原作为全国最大的综改区中心,是全省中部经济的枢纽所在,面临着承担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新探索。就人才而言,山西地区拥有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高校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国日化院等科研院所。产业方面,山西地区拥有太钢、太重、山西焦煤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但是,如何发挥优势的最大作用,让优势资源有机融合、相互碰撞,孕育和培育出巨大的合力是难点所在。

200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就曾明确提出,要以山西同城化为中心,将太原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与技术创新基地。《规划》为山西同城化提供了实施依据,山西科技创新城可以看作是促进山西同城化的一种有效途径。省委、省政府也曾多次强调“山西获批综改区之后,晋中的机遇最大”。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山西同城化步伐较为困难。从20世纪90年代山西同城化的提出,到2011年许西收费站的拆除用了近20年的时间就可见一斑。

4 促进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的措施建议

科技城的发展表明创新是科技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实上,科技城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创新目标主要是通过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的。科技城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是城市创新体系构建的指针,科技创新体系是实现科技城战略目标的保证。科技创新体系由科技创新主体构成,包括政府、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人才支撑体系以及政府投资、风险投资等投融资体系。根据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实物、技术、政策、文化等四个层面。科技城创新体系的建设是通过建立创新机制和营造创新环境,构建完整的创新网络,激发高科技企业、各类科技中介、科研机构以及政府等主体的创新活力,增强城市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竞争能力实现的。因此,要建设好山西科技创新城,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来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带动经济顺利转型:

4.1 解放思想促进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

在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解放思想,才能冲破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思想心结和体制障碍。在山西转型发展过程中做到如下五点来促进经济转型:从煤炭依赖中解放出来、从政府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守成求稳心态解放出来。在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认识和利用好山西的文化资源,做到从封闭到开放、从一元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从单打到联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尝试打破山西经济圈的范畴,将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示范城,可以尝试汇集全省的科技创新力量,凝聚“一核一圈三群”的所有优势,在发展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同时,为晋北、晋中、晋东南经济圈培育创新体和经济增长点。

4.2 科技创新城协调发展委员会的建立

要建立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城协调发展委员会,负责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系统的领导及其动员、组织体系的构建与效能机制发育,势必成为系统的中枢与纽带。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创新城建设战略的实施和组织、政策予以立法保障;对现行的创新领导机构机器组织体系予以提升、强化和规范;组建决策辅助体系,整合社会研究力量,提供决策支持;不断提升创新领导阶层的学习力、知识量和决策能力。

4.3 促进产业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从产业形态看,山西科技创新城作为山西跨越式发展的代表,应该走产业复合型的道路。发展好以煤炭为基础的行业,做好煤炭深加工产业,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工业新型化步伐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结合山西自身的科技基础和科技能力,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在全国有影响、有竞争的产业链、产业创新集群。

4.4 调动主体的积极性

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是科技创新城的主体,创新城的各主体之间应准确定位,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政府启动,统筹规划;面向市场,企业运作;以人为本,社会参与”的原则,明确职能。确实做到政产学研的充分融合,发挥科技创新城的引领作用,就要准确定位各主体,并明确职能。只有明确各职能主体的位置,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4.5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实施考核评价机制

在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扶持技术创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科技中介组织,健全技术市场体系的同时,着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培育多渠道、市场化、产学研结合、产业化提升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体系。

4.6 优中选优,重点先行

选拔一批重点企业和拳头产品,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对其进行重点扶植,将其培育成山西科技创新城的主力军和领头羊。

4.7 多元投资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并完善多元投资体制,吸引外部资金的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山西科技创新城。一方面,吸引外地甚至国外资金。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不能只依靠国家和山西省的资金支持,应该主动走出去,积极吸引国际资本加入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另一方面,在积极寻求外部资金支持的同时,利用好山西本地的民间资本,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新科技产业。

5 结语

目前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遇到困难,是由历史原因和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实现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光有大决心和大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大智慧、大力气和大手笔。最根本的是建立由高层领导负责的领导协调机制,负责国家政策的实施并制定出一套好的办法,进一步解放思想,从体制和机制上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切实使山西科技创新城在综改试验区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安华.山西转型经济史[D].山西大学,2012.

[2] 尤建新,等.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的思考――上海与深圳的比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申小蓉.国际视野下的科技型城市研究[D].四川大学,2006.

[4] 樊杰,等.(高)科技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内涵及其创新战略重点[J].地理科学,2002,(12).

[5] 李政文.前沿资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5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8-19(7)

引言

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将创新(innovation)定义为新生产函数的建立、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及联结技术与产业的一种企业经济行为,包括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应来源、实现新的工业组织形式等;并用以解释超额利润的来源、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创新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更是区域持续发展与占领世界发展高地的核心动力,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选择,创新能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与活力的主动力。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主导下,各省相继出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政策与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正在成为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城市作为国家发展的承载空间,是区域成长与发展的核心,决定和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软实力与活力。因此,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决定性因素,并服务于创新型国家战略,是引领区域快速、持续、和谐与包容性发展的核心,既体现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又体现了新型城市化的路径依赖与动力机制,还体现了城市化与创新双轮驱动发展转型的基本要求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

1 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发展概述

1.1 创新型城市

Charles Landry(2000)认为,创新城市必须是:开放思想、多样化与宽容性;独立个性;可达性;弹性、有活力的公共空间;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源于地方的全球导向(locally derived globally oriented);动力机制包括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的强烈的正面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和上网机会等要素。创新型城市是孕育知识经济的地方,知识经济要求城市创新,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城市是集聚性、多样性、不稳定性和良好声望的结合体(Gert-JanHospers,2003)。杨冬梅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于城市空间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发展知识化和高级化的产物,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形成,是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一种城市演变形态,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是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在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城市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基于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要素驱动,受市场规律与机制作用,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城市演变形态,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内生性、可持续性、集聚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等要素(图1),体现在技术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城市文化创新、企业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是城市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

1.2 创新型城市研究概述

世界银行(2005)“东亚创新型城市”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型城市的必备条件:拥有优良的交通电信基础和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区;拥有充足场所设施;拥有研究、开发与创新的能力;拥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队伍;政府治理有效,服务高效;拥有多样化的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和服务;拥有高质量的居住选择;切实重视环保;社会多元化,能接纳各种观点的碰撞,各种文化的融合和各种体验的交汇等等。

英国Comedia创始人Charles Landry(2000)是创新城市研究的国际级权威,他认为城市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构成了创意生活圈,要为创意提供最适合的成长环境。从而提出创新城市的组成要素,包括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的强烈的正面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等。为此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战略框架和实施机制,为其他城市实施创新战略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法。Simmie James(2001)揭示了创新与城市之间的复杂性以及其欧盟经济与社会研究计划组发起的关于城市竞争力和结合力的这个国际间的可比性项目的结论。

在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战略已成为各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共识,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南京、青岛、武汉、杭州、成都等重点城市都提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路,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典范。在学术界,金吾伦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以其持续不断的创新,推动整个城市在新技术突破及其产业化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更大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国际竞争力得到空前提高。胡钰(2007)认为,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内涵是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体表现为科技创新制度设计较完善,科技投入较大、基础条件较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强。重点分析了深圳、上海、大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经验。杜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的指标包括区域技术对外依存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明专利占全社会专利申请量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研发投入经费占GDP的比重、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乌兰察夫(2005)认为深圳已经具备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条件,从人才、公共管理体制、财政税收及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措施。卢小珠等(2007)用3个指标来衡量城市创新能力:人才资源(人才素质和人才总量)、物质基础(研发投入和教育投入)和创新成果(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戚湧(2006)认为,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建立城市多层次的自主创新支持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在城市管理、建设中的应用水平以及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引领地位,使创新型服务业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的主要驱动力。

2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评价指标设计

在科学性、综合性、可双性、应用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指导下,根据创新型城市构建要件,按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与创新效率4个方面,基于数据可获取性筛选确定了33个解释性指标。

3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发展思考

3.1 SWOT分析

根据各中心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确定SWOT分析矩阵。

3.2 总体思路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坚持科技和人才为引领,致力于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创新,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为契机,突出科技驱动、城市引领、民生导向、生态保障、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高端生产性与生活经济主导、内生增长为主转变,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与城市化驱动为主转变,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集群推进、对接周边”的原则,形成核心-枢纽式放射状、网络化空间联动发展格局,并以世界先进城市、多中心大都市区为标杆,进一步彰显创新、生态、人本、法治、和谐理念,突出科技驱动、城市引领、产业化带动、民生导向、生态保障,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总体思路上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支撑,以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为根本,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思想文化创新,着力构筑和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把武汉城市圈建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产业结构合理、人才汇集、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集群区。

3.3 发展对策思考

根据创新城市系统,构建创新城市群发展路线图,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即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创新文化品牌与文化软实力提升为纽带,构建创新体系系统、创新产业系统、统筹城乡系统、创新环境系统4大创新系统,促进与提升城市发展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打造区域性创新孵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创新要素聚集、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环境优化、创新优势转化等方面获得突破,以自主创新为主线、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创新、城市化与产业化三轮驱动,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任务,依托武汉·光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培育创新企业主体,重点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业超越、新兴产业倍增、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载体建设、科技金融服务、生态环境治理、民生改善幸福等主题工程,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

3.3.1 创新体系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基础

3.3.1.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以供需关系基准,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

3.3.1.2 加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建设

以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光谷产业园区为基础,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软环境建设,抓好光电子、装备制造、新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等基地建设,努力使其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带动产业整体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国家光电子及其相关产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建设;积极与城市圈内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与基地协作,构建共享、共用协作网,并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竞争、协作”的公共研究开发与实验服务平台;以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为重点,形成市、县、乡三级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和技术转化体系。

3.3.1.3 加强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根据《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方案,科学制定区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在整合现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在财政科技投入、税收、金融支持、政府采购、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培养、科普和教育发展、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政策保障(考核、监管、参与)等方面,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推进创新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形成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政策体系。

3.3.1.4 加强创新平台协调运行管理

建立科学的考核、监管、参与机制,完善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模式,打破条块分割与利益博弈,推动多中心城市区域资源、行业、部门整合,以激活科技资源存量、优化增量,实现科技资源的战略化重组,形成联合、开放、共享、流动、竞争、激励和约束的组合化运行机制。建立科技信用制度与科技创新成果认证机制,最大限度的利用公共科技资源与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

3.3.2 创新产业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关键

3.3.2.1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依托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战略,按照“创新驱动、重点跨越、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要求,努力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根据城市圈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市场前景,以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为核心,集中力量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移动通信、生物、激光、新能源动力汽车、软件及服务外包、动漫、地球空间信息、半导体照明、数控机床、消费电子、新材料、现代物流、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滚动扶持,集中力量突破和掌握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形成主导产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

3.3.2.2 创新驱动促转型,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总体趋势,以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的设计、装备、生产和管理水平。重点抓好企业的示范带动和应用推广,促进全市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重点攻关,实现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水平提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加快我市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型生产形态转变。

3.3.2.3 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化

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模式化、标准化、轻型化和无公害化栽培和养殖技术的集成创新;支持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良种选育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示范,支持农林副产品精深加工、资源化综合开发利用、循环农业相关产业链接等技术创新活动;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支持重大病虫害和森林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在社会事业领域统筹实施科技发展计划,加快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3.3.2.4 有序推进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三位一体的资本体系;构建权责对等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放松管制、降低产业进入壁垒、引入市场机制、强化竞合;加大对生产者服务活动的投入,构建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服务业集聚式发展;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通过引入竞争打破服务业的行政垄断,通过开放引进国内紧缺的关键性人才,促使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等,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培育竞争优势。

3.3.3 统筹城乡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路径依赖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线与关键动力,应坚持在优化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基础上,紧抓城市化在带动区域转型中的抓手功能,以城乡平等互利的统筹机制为主线,建立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结构城市化四度空间整合的长效机制,围绕“生活方式的转变与都市文明的渗透”主线,促进多中心基于人流、经济流、信息流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结构转型、文化结构转型、空间结构转型”的现代新型城市化之路,促进人口、城乡空间联动,从而实现多中心共存、共生、共赢。武汉城市圈城市化呈中心高、四周低、东边高、西边低的不对称、不均衡态势,应把城市空间拓展、产业转移与园区分解、人口转移同身份转型与地位转型相结合,寻求城乡发展的联合模式,实现人口的双向流动、产业双向交流、发展红利的双向分配,从而形成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文明城市化的健康的全方位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空间整合、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生态文明。

3.3.4 创新环境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支撑

根据创新型城市系统与创新路线图,确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环境支撑系统,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与市场环境等方面。创新环境系统主要通过培育创新文化、知识产权、信息化、创业环境、制度保障为引导,围绕建设辐射全国的创新孵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目标,通过整合武汉城市圈多中心资源、要素、人才、技术、产业等优势,实现多中心互补的联动与协作创新,并通过创新调控与评估,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多中心一体化与互惠互利的区域效应。

资源环境方面,着力抓好人才、资金、物质资源、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制度环境方面,从服务与推进机制、政策制度与服务供给等方面提供支撑;文化环境方面,以价值体系、文化观念、舆论,创新精神、包容心态、竞合关系为主线,构建和谐创新性文化氛围;市场环境方面,构建成果交易、转让、推广的市场运作体系,促进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于发展。

3.4.5 创新文化: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品牌与氛围

从城市系统演化角度讲,创新的文化是创新型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产业,一种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新型产业;另一方面,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温床,是提升城市形象、培育和吸引人才、吸引国内外投资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其他创新能力的隐性因素,对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武汉城市圈而言,着力抓好如下环节:一是深度挖掘楚文化资源、打造创新城市文化;挖掘乡村、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品牌文化引领发展。二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激活文化活力。三是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探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楚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并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繁荣的文化市场,为文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3.4.6 重点工程: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核心载体

重点工程是实现城市创新发展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与优先路径,通过重点工程的推进,实现以点带面、以面带区、以区带圈的联动效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根据创新型城市系统与路线图,确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十一大重点工程: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创新基地、创新平台)、产业创新(高新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社会事业(教育、公共卫生与医疗、公共文化、生态)、创新人才(引、育)、技术攻关(研发、应用)、智慧城市、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服务、应用)、创新环境(政府服务、宜居宜业、创新文化环境、金融服务)、创新辐射工程(核心、、场)、产学研联盟、转化与测评中心。

4 结语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建设,应坚持以武汉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为龙头,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武汉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创新人才汇聚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的示范与引领功能,联手圈内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企业,集中优势人才、优势要素、优势资源、优势环境,着力打造多中心联动的创新品牌,通过创新投入,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大力培育与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创新驱动先行战略中,必须把教育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作为重点,把企业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伙伴,按上、中、下游关系建立创新联动、互动协作模式,通过人才培养与企业联合构建合力创新攻关;建立创新联动长效机制,中心城市武汉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把高端创新、原始创新、集成性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城市以实用型创新与协作联合创新为主,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教育提供人才实训基地、为人才提供研发平台;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Charles Landry.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M].Earthscan Ltd,2000.

[2] Gert-Jan Hospers. Creative Cities in Europe: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J].Intereconomics,2003(Sept./Oct.):260-269.

[3] James Simmie. Innovative Cities[M].London: Spon Press,2001.

[4] Schumpeter, 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Original in German, 1912)。

[5] 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06,22(2):10-12。

[6] 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32-38,56.

[7] 金吾伦,李敬德,颜振军.北京如何率先成为创新型城市[J].前线,2006,(2):43-45.

[8] 卢小珠,等.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0):51-60.

[9] 戚湧.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12-15.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6

1自主创新型城市概念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同时意味着毁灭。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从增强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创新型城市,“Innovative city”,主要研究“创新”作为驱动力的一种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断融合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思想。简而言之,创新型城市是特定历史阶段创新要素集聚和成为城市发展主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霍刚、吉吉斯认为,在一个创新型城市中,“经济增长是由一种鼓励创造性的创新气氛实现的”。

本文中“自主创新型城市”这一提法,在国内文献搜索中凤毛麟角,代明曾阐述了自主创新型城市功能四大标志,而深圳市则唯一提出创建自主创新型城市。笔者认为,自主创新型城市从本意上不应理解为创新型城市的一个分类,而是为了明确创建创新型城市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而诞生的名称,所以笔者将其定义为:从增强城市自身创新能力出发,通过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手段,使城市在创新的驱动力下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目标的城市发展模式。

2广州新塘镇建设自主创新型城镇成效

广州东部新塘镇将自主创新运用于城镇发展策略中,并在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物质空间上有具体体现,初步探索了一条创建自主创新型城镇的道路。

2.1新塘镇简介

新塘镇位于广州东部,是广州下辖县级市增城市南部的中心镇,是穗莞深黄金经济走廊的一个重要节点,广州“东进”战略的桥头堡,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逾100万人。新塘镇是广东省被赋予县级的管理权限的6个试点镇之一,是中国牛仔服装名镇,拥有一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塘港及海关,广园快速路、广深、广惠等高速路、广深铁路和107国道公路过境。计划2015年广州地铁13号线和穗莞深城际轨道线等5条轨道线通达新塘,规划新塘为广州东部交通枢纽。2011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912.66亿元,同比增长19.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4亿元,增长22.67%,两税收入44.97亿元,增长10.78%,有“超级镇”之称,处在工业化加速期阶段。

2.2原始创新——宏观营造创新环境推动微观区域自主创新

新塘镇所属的增城市在1986年的区域规划中就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圈层的概念,并落实到空间,不同圈层进行实施不同的发展、控制与保护战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不断探索,2002年率先规划建设三大主体功能区,提出用“不平衡的发展”破解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成为现今正在实施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开拓者,创造了“增城模式”。新塘镇位于增城市南部先进制造业产业圈,以广汽本田25万辆整车厂、6家167万辆摩托车整车及100多家零部件制造和2600多家牛仔制衣企业闻名遐迩,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势头迅猛、企业经济效益高,是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化区。但新塘镇工业项目落户一直受土地指标限制,即便是珠江钢琴落户部级开发区,也要排队等土地指标,这也是中国所有工业发展迅猛的城镇遇到的棘手问题。新塘镇按照三大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市一级统筹协调,将规划为限制工业发展的生态良好的北部建设用地指标“买”过来,集中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2004年以来,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新塘镇占了78%,一举缓解了发展中土地指标“瓶颈”问题。作为回报,新塘镇实施财政转移和生态补偿机制,每年从镇税收超收返还额中提取10%补贴北部生态圈三镇,并支持设立北部山区专项发展资金4000多万,支持北部旅游和都市农业发展。新塘镇处在宏观区域自主创新的环境中,为新塘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持。

2.3吸收消化再创新——大范围调整行政区划

随着2000年广州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提出,广州行政区划进行了大调整,一是拉开发展框架;另一个目的也是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打破行政壁垒,将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功能区转变[5]。新塘镇为整合存量土地,盘活闲置土地,着力解决项目发展用地的“瓶颈”问题,吸引更多的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项目前来“安营扎寨”,借鉴广州,也进行区划调整。按照经济自组织的内在需求,2004年新塘合并了仙村、沙埔、永和、宁西等镇,面积扩大近3倍达到251.51平方公里,使行政区政府和经济功能区政府的行为边界相吻合,实现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功能区转变。消融了产业和行政边界,新塘镇为工业未来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用地。与广州“东进”相反,新塘整个城镇向北、向西扩展,扩大与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接触面,与广州的罗岗区形成无缝对接,这样,不仅新塘镇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利于工业的扩张和产业的布局,而且也利于主动接收广州的辐射,带动本地区经济较落后地区,实现经济一体化。这与之前是完全不同的发展思路,由于害怕被广州“吞噬”,新塘镇是不愿和广州搭界,发展方向是向东,尽量远离广州的。

为了打破行政界限,今年1月,位于广州“东进”轴线上的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区、萝岗区和增城市共同签订了《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区、萝岗区和增城市共同推进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合作框架协议》,通过统筹规划,共同构建广州东部创新圈,合力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引擎。在协同创新方面,《协议》提出共同创建区域创新体系,联合打造五大共享平台。而位于新塘镇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划注重向西发展,尽量靠近广州罗岗科学城和中新知识城。

2.4区域集成创新——建设主题型集聚型产业基地

新塘镇同样也实施“工业入园”政策,但是按照区域集成创新的理念,为建设集聚型产业基地,工业园是按照一定主题和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关系进行招商,实施产业聚集。每个工业园都按主题设置入园“门槛”。以汽车、摩托车整车和零部件为主题的增城工业园区2010年3月升级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新塘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基地,是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聚地,集聚了广本二工厂、五羊本田、豪进摩托、福耀玻璃、中新塑料等一批汽车摩托整车和零部件配套企业,促进技术升级,降低运输成本,缩短生产时间。为解决新塘牛仔服装专业镇洗水、漂染生产带来的污染问题,新塘镇规划建设环保产业园,配套建设热电厂,集中供热、集中进行烟囱除尘脱硫,配置污水处理厂,对洗水、漂染业的废水和其他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引导70多家漂染企业进入环保产业园集聚。这种以集中整治、集中处理同一种污染企业为理念的集聚园区不可以说不是一种创新。而民营制衣工业园则是成衣企业高度集聚,集中了康威、笨小孩、增致牛仔等多个名牌企业,企业之间的面对面竞争和交流导致优胜劣汰,促使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挥了区域集成创新的优势。在“三旧”改造过程中,新塘镇正在规划创意产业园,将镇区的旧厂房改造为创意基地,培育广告、动漫等行业的集聚。

3 结论

表3-1 自主创新型城市物质空间规划建设模式

创建模式

创新形式

规划措施

物质空间形态

意义

自主创新型城市

原始创新

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

主体功能区

科学规划为前提打造创新环境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行政区划

行政区撤并

区域整合、调整打破经济壁垒,形成行政一体化发展平台

集成创新

产业园规划

主题产业集聚园区

产业链合作、共赢

无可否认,创新的基础是制度、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应成为各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攻方向。但创新最终也需要在空间、物质上落实与体现。本文从物质空间角度演绎出创建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模式:1、以区域规划为方法,营造一个大环境、大氛围作为创新背景,落实手段就是主体功能区规划,其将发展战略落实到了具体空间;2、以区域经济为理念,消融行政经济区边界,促进跨区域产业集群一体化,落实手段就是行政区划调整;3、在空间上实现产业集聚园区,落实手段就是工业园区规划。这些是城市规划者最能把握的为创建自主创新型城市所做的事情。同时,城市规划还要非常注重教育用地和图书场馆的规划,保证学习型社会的物质建设,这也是规划人为创建创新型城市力所能及也当仁不让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美). 经典通读第二辑:经济发展理论[M]. 北京出版社.2008.

[2]闫凌州,杨冬梅. 基于因子分析的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科技进步与对策[J]. 2008,25(5):117-120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7

(二)全民创业促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受金融危机、货币金融政策、节能降耗的影响,我国经济由靠投资增长转为消费拉动,发展速度趋缓,部分企业关停,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就业压力明显加大;今后几年,我市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在10万人左右,每年提供就业岗位只有6万个左右。能否在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就业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保持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因此,通过开展全民创业,鼓励各类人员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据统计,我国1人创业平均可以带动3至5人就业。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既有利于我市创业者队伍的扩大,带动就业增加,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又有利于促进我市生产力发展,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创建创业型城市,是促进城市就业、发展城市经济的积极行动。城市作为人口聚集地、经济聚集地,存在着大量的创业机会,具备良好的创业条件和创业氛围,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战场。开展创业型城市的创建工作,既有利于城市本身创业者队伍扩大,带动就业增加,又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拓展新的增长点,还有利于改善城市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镇化速度增加,需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特别是“创业型城市”这一称号,是对一个城市创业工作的一项荣誉和褒奖,是一座城市发展和进步的具体体现。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也将进一步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四)创建创业型城市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在全国选择部分经济发展环境较好、劳动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扎实有效、组织工作基础较好的市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实现率先建树、率先突破、率先取得成效,形成示范作用。去年7月9日,省政府在莱芜召开了全省创建创业型城市动员大会,郭兆信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拉开了全省创建创业型城市活动的序幕。我市的牡丹区、、东明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创建创业型城市。这是省对我市工作的充分肯定和信任,也是对我市的巨大鼓舞和鞭策。赵润田书记、刘士合市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能不能做好这项工作,闯出路子,创出经验,交一份合格答卷,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群策群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真抓实干,创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省创建创业型城市动员大会以后,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作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改善创业环境,加强舆论引导,使创建工作保持了稳步、健康、协调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了工作指导体系。县、牡丹区、东明县分别成立了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县区长、人大、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成员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城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和指导。召开了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动员大会,落实部门职责分工和任务分解,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对创城工作进行了分工,对创建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形成政府积极促进,部门广泛参与的创城工作推动机制。

(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10部门《关于创建创业型城市(县区)的指导意见》,针对我市实际,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下发了《关于推动我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县区)的通知》,重点对创业者在市场准入、场地安排、行政服务、融资渠道和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税费减免、各项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形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县出台了《县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实施方案》、《县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县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联络制度》、并制定了《县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推进计划》,牡丹区、东明县也都制定了《创建创业型城市实施方案》,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出台,确保了创城工作的稳步开展。今年以来,三个县区共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90.2万元,岗位补贴229.8万元,小额担保贷款1342万元。

(三)健全创业培训体系。进一步扩大了创业培训范围,将由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了创业培训范围,全面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市认定35所创业培训基地和定点培训机构。今年以来全市举办各类人员创业培训班125期,培训人员3580人,经培训人员创办企业1595个,带动8463人就业。县把就业创业、青春创业、巾帼创业、工友创业、百千万富民工程等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今年以来共举办创业培训班30期,培训人员950人,参训人员创办企业789个,带动就业3500人,掀起了全民大创业的高潮。

(四)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各县区根据创业者需求,组织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目前,三个省级创城县区都组建了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成员89人。采取多种方式,储备近100个项目,建立了创业项目资源库。积极培育创业服务载体,在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市场为创业者提供经营场地,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牡丹区已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并与孵化基地签订了协议,对创业者全部进行了培训。另外,牡丹区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已初具规模。县已建立温州工业园、书画创业一条街和服装创业一条街等6处孵化基地,目前,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基本完成,岗位开发补贴正在发放中。东明县创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孵化基地3处,并开辟了“创业一条街”。孵化基地从培训、推选项目、开业指导到提供贷款扶持、落实税费减免、后续服务等环节上实现一条龙全方位服务。三个县区都组建创业指导中心,为创业者提供有效的培训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除三个县区外,成武、单县组建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工商、税务、城建、卫生、工青妇以及科技部门和知名企业家代表等组成的专家志愿团。县依据资源、产业优势,建立了“人发产业创业园”、“木材加工产业创业园”、“中药材产业创业园”,对入园项目免收三年税收和地租。

(五)健全工作考核体系。省已建立创建工作考核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出台了创城工作绩效考评办法。我市要积极落实《省级创业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把创业扶持政策、创业培训效果、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工作指标作为衡量创建工作的主要指标,逐级分解目标任务,纳入政府就业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推动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牡丹区、东明要按照标准,逐项落实,迎接明年省里验收,确保按期验收合格。其他县区也要自加压力,借鉴这三个县区的成熟经验,在省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在创城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宣传力度不够、创业氛围不浓厚,基地建设不规范、档次较低,创业项目少、创业人员可选择余地小,政策落实没完全到位。其他县区普遍存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一是领导重视不够,造成有关部门配合不积极;二是工作开展不平衡,有的县区至今动作迟缓;三是创业指标完成率低,创业人员少、创办企业少、企业运行不稳定。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着力加以解决。

三、强化措施,推动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上新台阶

按照创建工作目标,牡丹区、、东明要进一步按照省里的部署,明确工作目标,落实激励政策,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确保一次通过省里的验收。其它县区也要做好基础工作,力争下一批都要纳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确保2010年全市创业培训4000人以上,新增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在创业培训和服务方面,力争创业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培训合格后的创业服务率达到100%,创业参与率保持每年5%以上的增幅;在创办新企业的数量与企业存活率方面,力争创业初始成功率达到70%以上,创业企业存活率达到80%以上;在社会满意度方面,力争创业满意度测平达到90%以上;在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方面,力争实现自主创业1人带动就业5人以上,创办1个企业带动10人以上的倍增效应。完成这一要求,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各级各部门强化措施,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一)密切配合,做到部门联动。创城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各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在促进创业的过程中,要做到相互衔接、协调配合,不推委、不扯皮。坚持条块结合,发挥部门在促进创业中的作用,经贸部门要积极开展在岗创业,科技部门要积极开展科技创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开展大学毕业生创业、失业人员创业、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会要积极开展工友创业,共青团要积极开展青春创业,妇联要积极开展巾帼创业,民政部门要积极开展复退军人创业,残联要积极开展砺志创业。通过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和种类的创业活动,形成共同促进创业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落实,做到政策引动。各部门要把促进创业的各项政策再进行一次梳理整合,横到边,纵到底,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降低创业准入门槛,落实土地使用、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创业孵化、资金扶持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全面促进各类群体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将覆盖范围扩大到转业退役军人、被征地农民、残疾人、随军家属、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创业群体,切实落实微利项目贴息政策。要加大对创业的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安排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落实创业鼓励政策,对创业成功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可以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吸纳失业人员就业的,可以根据创造的就业岗位个数给予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要切实改善行政管理和办证手续,构建绿色通道,把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落实在推进全民创业的具体工作中。

(三)积极引导,做到示范带动。发挥带动、引导作用,培植、命名一批符合示范条件的创业型县区、创业型街道、创业型社区、创业型园区、创业型行业、创业型企业、创业明星等,积极培育创业型社会,促进全民创业。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青春创业园、返乡创业园、科技创业园等创业园区。开展“创业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培养和宣传创业典型。大力营造创业氛围,鼓励更多的人员投身创业。要及时交流各地、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和创建工作的突出成效,引导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坚定信心,服务大局,全力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

(四)完善平台,做到服务推动。健全完善创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四个平台:一是创业指导平台。在市、县区建立创业指导中心,配备工作人员,成立创业指导专家服务组织,征集、建设创业项目资源库,实行项目推介、职业指导、融资服务、场地安排、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积极培育创业载体。二是创业培训平台。建立和认定一批创业培训基地和见习基地,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军队退役人员等各类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积极推进创业培训进街道、进村镇、进校园、进园区、进商场。加强创业能力培训、项目对接培训和模拟实践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三是创业孵化平台。在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建立孵化园区,作为扶持、试验、示范创业的基地;在商业、服务业集中的地域,通过扶持引导、场地租赁等方式,建立创业街、创业城,为创业者提供有效服务。每个县区孵化园区、创业街、创业城要不少于2个。四是基层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在促进创业、服务就业、保障民生中的积极作用,全面实施创业贴近服务,开展创业助推“1+3”活动,对每一个有创业意愿并参加创业培训的劳动者,推荐一个创业项目、协助落实一处经营场地、帮助办理一笔小额担保贷款。各部门、各单位、各社会团体也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五)深入宣传,做到舆论鼓动。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宣传创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通过营造创业氛围、改善创业环境、树立创业典型、宣传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建设创业文化,在全社会形成“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各新闻媒体要开辟“创建创业城市专题”、“创业之星”、“我的创业故事”等各类专题、专栏,加强创业教育,加大创建创业型城市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要设置宣传区域,及时宣传国家、省市创业政策,推介创业项目,展示创业成果。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要通过设置广告牌匾、宣传专栏等形式,对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宣传动员。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创业文化建设活动,激励全民参与、支持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投身创业,以创业促进城乡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8

一、创新型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

Hambleton R.(1995)展望了21世纪城市管理创新的问题。俄罗斯的学者Tahtmaxep(1996)提出了在城市形成创新角色潜力的基础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构想的观点。P.Hall(1998)将创新型城市界定为城市在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中,因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和融合而具备创新特质的社会形态。伦敦比特·霍东(1999)探讨了未来城市财政与服务、能力与影响力、创新性与文化以及旅游这四方面的重要行为。Charles Landry(2000)提出了构成创造性城市动力机制的七要素。James(2001)揭示了创新与城市之间的复杂性。尹继佐(2003)对创新型城市进行了界定。隋映辉(2004)认为城市创新系统可以表示为一个独特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创新生态系统。世界银行(2005)指出创新型城市的先决条件是优良的城市基础。李英武(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包含着城市系统多因素之间整合和协同创新的系统工程。杜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城市形态。石忆邵和卜海燕(2008)从不同的侧重点提出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从以上的研究综述中可以发现,由于研究视角、对象、目的等差别,国内学者们对“创新型城市”的理解各有侧重,但这也极大丰富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从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而成,在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是有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一是有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城市整体是以知识性产业为基础,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创意业为主要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二是支撑引领作用突出,在某些核心领域、优势产业、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自主创新真正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三是人才汇集高地,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四是创新氛围浓厚,创新文化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

三、成都具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优势

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其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核心战略进一步强化,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引领城市。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基础日益雄厚,能够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经过多年努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生产业以及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创新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科技创新资源富集。成都是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条件。

创新环境日益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始终将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把建设中国“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四、成都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巨大的意义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创新型世界田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落实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任务,必然要求充分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城市建设。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总体而言,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求必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注重规模扩张、投资带动转向注重功能提升、创新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通过科技、制度、文化、组织、体制创新等,铸造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竞争的核心动力,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五、成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

首先,研究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功能定位、创新方向和主要任务,并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相衔接,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型、产业创新型、服务创新型和文化创新型等各类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其次,把开发和集聚人才资源作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持,深化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大力实施教育与人才战略,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加大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健全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

第三,突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环节,实施创新型产业战略。建立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产业体系,推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跨越式发展,提升高技术制造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第四,实施创新环境优化战略。优化创新的体制、法制、政策及文化环境,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构筑良好的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营造和规范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9

资源型城市约占我国城市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长期以来这些城市亟需转型谋求可持续发展。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大幅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资源型城市需要依托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开拓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1创新主体引导的区域创新体系营建模式

区域创新体系营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地经济和科技教育的发达程度,这决定了它们拥有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差异,创新投入和侧重点也会随之不同。经济和科技教育发达地区可能成为创新的中心,而欠发达地区的创新更依赖于外部创新成果的吸收和引进。根据区域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我们可以构造出一个关于区域创新主体特征的四象限矩阵,由于位于不同象限的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同,导致其在区域创新体系营建中的作用也存在差异。据此,区域创新体系营建可划分成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高校一科研机构主导型和价值网络型四种创新主体引导模式。

当一个区域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较弱时,这时需要依靠政府进行支持。政府主导型模式主要是自上而下地营建区域创新体系。当一个区域经济实力较强而科技实力较弱时,企业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而成为区域创新体系营建的主要力量。企业主导型模式主要是企业自上而下地营建区域创新体系。有些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科技教育实力较强,大量的科研成果却无法被本地吸收利用,必须到其他地区推广应用,这就需要以高校一科研机构主导型创新主体引导模式进行区域创新体系的营建。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都很强时,区域内的企业通常具有领先的技术,与区内外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系紧密,享有充足的创新资源且高度合作,

由此可见,政府和高校—科研机构主导型创新主体引导模式是过渡模式,企业主导型和价值网络型创新主体引导模式大多是在发达区域或者区域创新体系比较成熟时使用的营建模式。

2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创新主体存在的问题

第一,创新主体数量较少、功能缺失。由于资源型城市多处内陆及中西部地区且长期以资源开采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导致这类城市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大都集中在资源产业领域,没有足够的创新主体进行替代产业的创新。第二,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意识薄弱。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企业不具备创新硬件,缺乏测试条件和固定的经费来源。企业自身不求开拓创新,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第三,地方政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职能定位不合理。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是大企业与小政府的格局,这使得地方政府难以在制定计划、政策、进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微观管理功能过强,宏观调控功能过弱;经济职能过强,社会职能过弱;社会管制功能过强、服务功能过弱。第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缓慢、服务单一。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人员素质不高,分布不均衡;政府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和支持存在错位现象;缺乏促进和规范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市场秩序不规范。

2.2创新资源存在的问题

第一,创新人才匮乏。资源型城市的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资源产业,人才的专业构成单一,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管理创新人才匮乏。而且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劣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匮乏。第二,创新人才部门和产业分布结构不合理。资源型城市的科技人员集中分布在中央企业、省直企业和资源企业,而地方企业、非资源企业的科技人员比重低、实力弱,创新活动过分集中与封闭。许多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资源产业、冶金、建材行业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机构,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却很少。第三,创新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型城市大多底子薄,财力有限,资金投入能力较低;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在对科技投入上都有较大差距。第四,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由于资源型城市创新主体发展落后,创新环境较差,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率极低。同时,创新信息和技术等流通速度很慢。

3资源型城市对基本营建模式的选择

资源型城市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其创新体系营建的理论支撑是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其创新体系的营建模式也应以区域创新体系基本营建模式为基础。

3.1创新主体的能力对营建模式选择的影响

区域创新体系从建立到成熟的时序进程中有渐进式,也有跳跃式,总的来说大体可以分为创立、成长、成熟、创新衰退或持续创新四个阶段。由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得比较早,现在他们大多进入了成长阶段,有的甚至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如北京、上海和江苏等省市。但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创新体系仍处于初创阶段,有的甚至还没有形成基本的架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不强,联系不紧密,创新资源匮乏,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缓慢。薄弱的创新实力决定了它们不能以高校一科研机构主导型模式作为推动其创新体系营建的主导模式,也决定其不能选择价值网络型模式。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10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213-02

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创新强省”的发展战略,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推进创新强省的重要构成。2010年,杭州已经列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名单,宁波市、嘉兴市已经成为科技部确定的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这为浙江打造创新型强省带来了机遇,对浙江省整个转型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几年,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城市创新能力,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但仍存在很多不足,离建设创新型强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创新型城市及其构成要素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辐射与引领作用;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创新型城市是能够激活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集聚创新资源,发挥创新作用,创造创新成果,把创新作为基本驱动力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对所在城市群或更大范围内的其它区域具有辐射与引领作用。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涵盖发展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创新体系。

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5个基本要素。(1)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等。(2)创新资源。包括科技人才、科技投入、科技平台、资本要素和科技园区等要素。(3)创新机制。包括科研经费筹集保障机制、科研创新组织与管理、创新激励与竞争、创新评价和监督机制等等。(4)创新环境。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人文环境等等,其中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爱国主义精神等是人文环境的核心内容。(5)创新绩效。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优化、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等方面。

二、浙江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利于提升城市自身综合竞争力。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直接决定着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新时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国内竞争激烈,自主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国家或地区之间竞争的关键和焦点,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归根结底都依赖于自主创新能力。

2.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利于提升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城市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核心,也是区域创新的中心,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基础。从中外发展史看,城市尤其大中城市,是社会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是现代经济的主阵地,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浙江省要完成提出的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关键是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充分发挥省内主要城市的先导和主导作用。

3.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利于推进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斐然。但毋庸讳言,城市发展走的基本上是一条投资驱动型的路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特征比较明显。随着国际国内竞争的不断加剧,资源要素制约和环境承载压力的逐步增强,发展的质量、结构和效率问题日益突出,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给浙江产业升级带来了动力和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宏观调控形成的“倒逼机制”,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三、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发展评价

城市创新能力受很多因素影响,其外在表现也不尽相同。随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展开,关于创新型城市及其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越来越多,本文根据《2009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所提供的评估体系和数据,对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展状况评价分析。

1.浙江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估。

(1)与我国主要创新城市的比较。

根据表2、图1可知:杭州、宁波省内中心城市与北京、上海、深圳比较,综合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创新基础条件和支撑能力。创新杭州、宁波作为副省级城市需要凸显其核心创新竞争力,发挥其区域创新增长极作用。

(2)省内创新型城市间的比较。

根据表3浙江省内各个地级市之间创新能力的比较,我们得知浙江省各地级市总体创新能力普遍得分不高,特别是舟山、衢州、金华地区创新能力相比较差,还有很大提升改进的空间。

根据表4浙江省县级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可知浙江各个县级市已经有一定的创新基础。浙江省县级市也在全国2009县级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100名中,占据18席。

2.优势。结合图表和现实我们能充分认识到浙江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表现出来了一定的优势:浙江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具备良好基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载体已经形成,创新投入稳步增长,创新能力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进步。

3.不足。但与先进省市相比,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浙江省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认识还不够统一,创新投入强度不高,创新优势不突出,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创新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对创新理念认识还不够到位,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充分,创新公共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创新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

四、浙江省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创新型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需要全省上下合力推进。我们必须研究制订出合理的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功能定位、创新方向和主要任务,并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相衔接,使目前各市分散自发的创建活动置于规划的统一指导。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已成为浙江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环节。美国、日本、芬兰、韩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国内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重庆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探索也值得浙江省借鉴。

1.创新型城市战略选择。建设和发展创新型城市,构筑区域、全球视角下的产业结构高地和经济发展中心,以“点――线――面”路径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浙江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优化竞赛中取得发展先机的重要战略决策。重点扶持杭州、宁波、嘉兴大城市的自主创新系统和公共平台建设。加大对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科技支持和制度供给。积极探索与培育区域性科技创新增长极。

2.创新型城市建设思路和理念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首先应在建设思路和理念上实现创新,创新发展模式,力求城市定位、基本内涵、文化品味、战略举措、实施步骤等方面都能充分体现和发挥自身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省会城市杭州经济科技实力雄厚,应以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宁波、温州、台州、绍兴、舟山等产业特色鲜明、基础雄厚、优势突出的城市,应大力推进支柱产业创新提升,建设产业创新型城市,尤其是国务院计划单列市宁波更应发挥其海洋经济优势,建设创新型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嘉兴、金华等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建设服务创新型城市;而湖州、衢州、丽水有着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蕴涵的城市,建设文化创新型城市。义乌市将专业市场为代表的商贸业与小商品制造业相结合,着力于打造产业与服务复合型的创新型国际商贸名城。

3.把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建设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是核心,产业创新是重点。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努力在重点领域寻得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突破。浙江省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又该如何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结合起来;以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制定《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要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尽快成为浙江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传统服务业特别是传统优势工业。依托部级、省级开发区设立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园,要围绕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着力抓好一批创新型企业,抓紧抓好滨江科技城、大江东新城、省科创基地、余杭创新基地等科技、人才、产业集聚大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与名校大院的战略合作,全方位推进优质创新资源聚集。

4.完善城市创新基础设施。城市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是城市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创新活动的公共平台,是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条件。包括“硬”和“软”两种形式。在“硬”创新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研发设施的投入,加强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晰知识产权,使风险投资更加便利;在“软”基础设施方面,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进一步弘扬“浙江精神”,鼓励企业家创新精神,改善吸引创新型人才的软环境,包括休闲娱乐配套设施、公共空间、文化带以及诸如更具包容性的生活方式,鼓励多元化和非对抗的思维方式。

5.加强创新型城市软环境建设。优化创新环境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保障。推动科技资源有效整合,促进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形成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整体合力。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土地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进一步深化科研经费使用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加大力度支持重大发明、重大创新,同时支持人民群众广泛开展各类创新活动。积极宣传创新典型,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加大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大力惩处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创造保护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6.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要坚持培养和引进一起抓,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注重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加快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要在高等教育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创新精神,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引导和支持人才流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加强科技的对外交流合作,在扩大浙江省外派留学研修队伍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浙创业创新发展。

7.创新型城市社会管理的创新。通过加强社会创新推进杭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当今现实社会中,人们关注和研究得较多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创新,如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而对社会创新则说得较少。社会创新的过程就是城市、政府以及企业通过对于新的、更有效的方法的设计和开发,应对城市扩张、交通堵塞、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以及失业等迫在眉睫的问题的过程。社会创新的价值也就在于释放社会活力、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组织的整合协作与公民社会成长。建构创新型城市应该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市民主体自下而上的运作交织在一起的路径来实现。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组织管理,充分依靠社区、社会组织资源进行有效社会管理。创新分散化状态下的社会成员管理机制,让每位社会成员都有归属感,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潘艳平,潘雄锋.我国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与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7)

2.毕亮亮,潘锡辉.关于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2)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11

Key words:resource-based cities;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patial structure;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区域创新活动布局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是区域创新能力与水平的表征,合理布局的创新体系空间是区域创新体系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我国多数资源型城市创新行为主体能力不强,创新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条件落后,创新体系空间结构残缺,阻碍了其创新体系功能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各种制约因素,合理布局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空间,选择符合其特点的创新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工业园是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空间的发展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创新最先发源于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然后向全球范围内扩散;在国内,创新首先集中于发达地区,形成创新高地,并逐步向欠发达地区推移;在特定区域内,创新也是发源并集中于自然、经济、社会、特别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域,再沿着一定梯度向其他空间扩散[1]。这些区域内的创新高地,实质上就是区域创新集群。研究表明,创新行为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有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集聚的成因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是为了节约能源和运费,共同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从创新过程的角度来说,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和联系会产生如下作用:第一,促进关联实体的竞争和合作。地理上的接近使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在更快感知同行创新压力时激烈地竞争;长期演化形成的制度环境会激励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相互影响和合作。第二,有助于关联实体竞争力的提高。包括上游产业如投入品的供应商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延伸到下游产业如顾客的分销渠道,以及为创新服务的政府机构和公共机构等。第三,推动了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使信息、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通,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的成本[2]。第四,有利于区域内形成学习和知识溢出的环境,促成集体学习的氛围。第五,促进新企业从现有企业中衍生出来。因此,区域创新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创新行为主体,它是一种有效的创新空间安排方式,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在空间结构上必然具有集聚性特征。

目前,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空间发展方式主要有增长极、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点轴开发、网络开发,以及近20余年经济地理学界刚开始研究的新产业区。创新的本质要求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证明,网络为组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界面,使创新可以在多个层面、多个环节中发生,成为各行为主体采用的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研究发现网络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是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特征的制度安排,区域创新体系如果基于网络组织运行会更加高效,创新能力会更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即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区域适应知识经济特点的崭新形式,无疑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式。现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创新使用了网络开发方式,这些区域的创新网络结构已基本成形。由于资源型城市不可能在薄弱的创新基础上和落后的创新环境中,直接形成内部空间单元有机联系的、发达的创新网络。根据区域创新集群的作用机理,资源型城市只能集聚有限的创新资源,在一个较小区域内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重点培育创新空间增长极,使这一小范围区域成为城市的主要创新源泉,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通过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渐向周围地区或创新低梯度地区扩散,推动整个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这一小范围区域的实质就是科技工业园,国内有学者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型城市科技工业园的空间结构布局如图1所示。

凯斯泰尔兹和豪尔(Castells and Hall,1994)认为,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是再工业化、区域发展和协同创造[3]。科技工业园的基本功能包括孵化功能、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与创新功能、培训功能、辐射带动功能、信息集散功能、聚集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等。资源型城市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包括:第一,资源型城市的再工业化。通过园区技术的产业化和集群化,来推进资源型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第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资源产业,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保障。第三,资源型城市的协同创造。以区域学习和区域结网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创造,逐步提升以园区为主体的资源型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科技工业园明显具有区域创新体系的集聚性特征,积极发展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

二、科技工业园对资源型城市创新的作用

科技工业园是产业综合体,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经济社会区域,包括孵化器、科技园、科学城、大学研究园、高技术产业带、高技术加工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和技术城等七种基本类型,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尽管如此,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这就是规划和建设好这些科技工业园,对整个区域的创新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对资源型城市而言这会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如图2所示。

(一)促进创新行为主体发展和创新资源整合

我国多数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低下,多年来单一发展资源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行为主体数量较少,发展缓慢、功能缺失;创新能力、动力和活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4];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规模、服务能力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十分微弱。在创新资源方面,创新人才匮乏;创新人才部门和结构分布不合理,科技人员集中分布在中央企业、省直企业和资源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资源产业、冶金、建材行业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机构;大多数城市底子薄,财力有限,创新资金投入能力较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产品的技术水平、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组织结构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地方联系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工业园通过前后向联系吸引其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促进它们共同发展,对资源型城市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对本地区就业产生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新的R&D活动和制造业活动增加的状况。国际研究表明,高技术活动在本地区所产生的就业增长仍然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发生在城市之外,所以吸引园区外R&D活动和生产活动、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和集聚能够促进城市就业的增加[5]。在此过程中,这些活动将促进资源型城市创新企业的孵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及创新资源的整合。

(二) 有利于创新环境改善

新产业区理论常被用来研究创新,该理论认为成功的区域就是区内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的区域,但并不是所有区域都具备发展新产业区的条件,为此在建设区域硬环境的同时更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等硬环境可以成为创新的条件,但它不必然为创新提供机会,而区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沟通等软环境,却能诱发创新。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的软环境较差,缺乏一种有利于创新要素整合和高效率发挥作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创新活动受制于历史形成的制度,面临着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市场法规不健全等困难和挑战,制度环境亟待改善。同时,资源型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受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大多缘矿而建,一些矿区的建城条件很难满足一个正常城市对地形、交通、供水等方面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科技工业园内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促进了园区内外知识和信息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交流进行传播。同时,园内企业间平等互惠的联系有利于创新氛围的形成,带动整个资源型城市市场环境的健全和完善;园区内的企业文化同当地文化相互交融,有利于城市创新文化的形成。由于科技工业园对园内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随着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会引起本地税收的增加,政府会有更多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将促进资源型城市创新硬环境的改善。

(三)促使创新网络和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活化创新资源,增加其灵活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由于资源型城市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经济中的条块分割以及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层级节制的权力结构,使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绝对主导,形成由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间联系和创新资源配置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结构。这种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效率优势,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减弱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其创新体系期望的结构应是一种创新网络结构,它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总的来说,目前资源型城市尚未形成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或者即使极少数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网络初具形态也显得十分稚嫩。科技工业园在发展过程中会得到所在资源型城市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加之园区内良好的创新环境,会吸引园外适合园区条件的R&D活动和生产活动迁移到园内。在园内大量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地理集聚,使园内各类正式与非正式、机构与非机构之间的联系密切,园区内外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在创新网络中结点密度越大,联系的结点越多,则交流机会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因此,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内的网络结点丛生、创新频繁,促使城市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创新集群的发展。

(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严重失调,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且大都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产品的加工程度相对较低,在向高级化产业结构推进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相比较为落后,表现出"高工业化"的虚假性。而且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第二产业多以采掘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链条很短;第三产业多是为资源企业服务的商业和餐饮业,新型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特别是最能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信息产业、知识服务业等不发达;各产业的关联度较低,产业横向协调差、纵向水平低。

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和技术,企业提供设备和投资,共同进行项目的孵化,使企业原有的产品和生产结构得到调整;二是科技工业园内高科技企业与地方企业通过供应和销售关系的建立加强前后向联系,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三是科技工业园自身吸引大量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到资源型城市工作,给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人才条件;四是在科技工业园内孵化成功的企业可在园外设厂,从而影响当地的产业结构。

三、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成功的科技工业园可以通过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但是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科技工业园内部的组织管理,科技工业园与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科技工业园内企业与资源型城市内原有企业的联系等都可能成为科技工业园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发育程度,在自身发育不完善时,对周围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初期在本地诱发新制造业活动的潜力可能比较小;而当高技术商品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时,其生产的本地联系一般也不大。此时作为增长极的科技工业园所发生的经济增长主要不在园区内,而是在园区外。因此,不能理想地认为只要建立科技工业园,就一定会带来资源型城市的再工业化、城市发展和协同创造以及城市创新体系营建的大发展。

根据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影响的阶段特征,目前,资源型城市的科技工业园大多处于发展的常规技术阶段即初级阶段。这时科技工业园宜把吸引知名的跨国高技术公司入驻作为重要战略,同时注意资源型城市内创新环境的营造和企业家的培育[6]。科技工业园应处于创新体系空间的核心位置,科技工业园通过集聚效应形成资源型城市创新的高梯度区,又通过扩散效应向周围处于低梯度的地方辐射和推移,通过科技工业园与资源型城市内其他区域之间长期不断的相互作用,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网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再进.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论——以青海省为例[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 Asheim, B.T., Coenen,L.. Contextualis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ising learning economy: on knowledge bases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6,31(1):163-173.

[3] M Castells, P Hall. Technopoles of the World: The Making of 21st Century Complexes[M]. London: Routledge, 1994.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12

一、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

在探讨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中,首先要谈的是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问题。我们认为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对接国家与自治区发展战略的需要

一方面是与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接的需要。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审时度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瞻远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着重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他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力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m要“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一致的。

另一方面,是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的走创新跨越之路相吻合的。《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桂发[2006]12号)中提出:我们要“提高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跨越之路”,“走创新跨越之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要求,是我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集成创新,鼓励原始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力争在特色优势产业中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建设一批创新型企业。”这是全区今后五年开展自主创新工作很重要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自治区政府主席陆兵在全区科技大会上指出:“目前,我区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2.5番、达到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表明今后广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以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来实现广西发展的目标,走跨越发展之路,赶超先进省市。

百色要加快发展,就要把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主动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自治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百色市要加大创新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二)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百色主要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都是主要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百色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首先,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使城市的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这样可以降低城市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城市经济的转型提供了空间。

其次,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吻合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正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城市发展路子。 [

再次,建设创新型城市可以使我们的干部群众形成更科学的资源观和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城市,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发展百色,降低自然资源对百色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可以使我们的干部群众更加意识到人才、知识、科技、管理、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等在一定意义上是比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更强大、更持久的支撑力。

(三)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百色赶超先进城市的需要

首先,没有创新,我们在城市竞争中就会落伍。低科技、低管理水平往往会降低我们企业的竞争力。根据广西统计局的资料:2006年,百色在规模以上工业243个企业中,亏损企业106个,亏损面达43.62%,亏损企业亏损额11573万元,在亏损企业中,小型企业97个。为什么?原因有二:一是上半年全国性煤、电、油紧张,工业用电不足,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二是企业经不起市场竞争所致。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的发展主要不是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来发展的。其实城市的竞争又何曾不是如此?

第二,创新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强大动力。作为后发展城市,我们除了借鉴先进城市、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之外,还应该借助创新,借助世界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样我们就能够跨越发展前进中的某些局部、某些过程,实现跨越式的推进。事实上,区外很多地方,甚至国外的经验也证明,借助创新,借助世界科技的最新成果是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的。在百色,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了解,百矿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cad/cam]capp技术,缩短了新产品研发的周期,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步伐;银海铝业公司、平果铝业公司、平果百合化工公司等企业,全面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生产,使产品成本下降20%左右,有的产品降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所以,百色要赶超先进城市,必然要建设创新型城市。那么百色有没有可能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呢?

二、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可能性

百色市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百”战略,把经济增长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2005年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43%,2006年达到47%。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大有希望,因为:

(一)百色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强烈需求

百色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提升老企业的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新企业的创办需要有新技术的支持。

(二)百色拥有了一定的创新资源

一方面,百色有一定的人才和知识基础。2006年,百色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58839人,各个高校、科研机构和一些其他单位也有一批高级职称人才,还建设有科技人才专家库。今后随着百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百色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另一方面,百色有日益雄厚的创新资金后盾。2006年,百色gdp达29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年财政收入4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2%。如果我们每年投入gdp的2%,那就是每年约6个亿,就是财政收入的2%,也有约8000万。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13

一、何谓创新型城市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创新型城市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知识、科技、人力资本成为创新的核心要素;第二,创新型产业和创新型企业是城市经济构成的主体;第三,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能力强;第四,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或创新文化中心。

二、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

(一)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

人才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自主创新的实现,最终要落脚于人的创新活动之中。在“十二五”期间,经济全球化进程仍将加快,世界各国的竞争态势将会更加激烈,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将日趋落在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一流的发展优势。因此,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要想方设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一要积极争取与科技部建立会商机制,促进研发产业化耦合,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产学研创新网络,构筑创新型人才高地。二要积极探索和推进合作办学与联合培养机制,吸引知名高校建立秦皇岛分校,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建立人才流动站,积极吸引高精尖人才向我市聚集。三要修改完善我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对获奖者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奖励。建立对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团队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对先进人物和优秀团队予以表彰奖励。

(二)优化创新环境

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统一。二要完善创新政策,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抓紧研究出台新的政策。三要加大创新投入,坚持“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结合,变单一融资为多元融资,加大对研发的前期投入,加强财政对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的投入,不断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四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标准、专利和商标战略,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氛围。

(三)优化创新机制

一要健全创新的激励机制。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结合秦皇岛实际,依法制订财政、税收等具体政策措施,创造有利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环境。鼓励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参与入股投资和增资扩股。二要强化政府投入的引导机制。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三要建立科技投融资的扶持机制。促进科技企业与投融资机构的有效结合,做大做强成长型科技企业。积极创造条件,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好市科技投资公司的作用,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或个人以多种形式组建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公司,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创新型企业。四要完善科技管理的统筹机制。建立健全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制定重大科技政策的决策机制、开展重大科技活动的组织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科技资源集中投入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新技术产业、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科技创新、事关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重要方面。

(四) 坚持生态优先

蓝天、碧海、金沙是秦皇岛的金字招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秦皇岛的生命线。我们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事关秦皇岛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全力推进森林、海洋和湿地等生态要素的保护,积极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人居生态体系建设和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社区花园化。

通过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开发区和北戴河新区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实施“高端引领、创新引领”,优化提升开发区西区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光机电一体化等技术先进型的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北戴河新区生态旅游、休疗度假等特色旅游产业,高起点打造集数据产业、新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科技拓展和技术扩散的重要平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五)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一是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研发机构。帮助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研究院,使之成为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平台。二是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导向作用,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三是培育创新型企业。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创新活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推动各类企业的创新发展。鼓励支持企业申报省级、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长远任务,秦皇岛市应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大创新型城市建设力度,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力争早日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共秦皇岛市委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 2010.2.25.

[2] 彭宗忠 孙彦:秦皇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与对策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6期.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