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市场分析实用13篇

智能市场分析
智能市场分析篇1

智能控制装置目前被使用于各个领域中,从大型建筑中的灯光,到主题公园的夜景,再到双稳态永磁机构、低压断路器,还有新兴的智能家居中心等,处处都有智能控制装置的贡献,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动作,并且节约能源。随着我国电子行业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出口增长,智能控制装置的受众将愈来愈广。

二、以“自动照明节能控制装置”为例的市场调研分析

1.“自动照明节能控制装置”的产生背景

我国电子行业目前发展形势良好,该行业中许多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正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国家政策明确提出“绿色节能”的要求,这充分说明了节能装置既符合产业政策,更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资料显示,我国建筑照明中的耗电量占到耗电总量的30%以上。面对如此状况,仅靠口号宣传并不能有效杜绝长明灯等问题,只有研发出节能产品并推广到市场,才会真正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自动照明节能控制装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2.市场调研

在“自动照明节能控制装置”投入市场前,我们选取沈阳市用电量较高的6个街区进行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0份,对智能控制装置的经营环境、经营状况和消费者的消费状况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受访者对现有的智能控制装置基本满意,16.5%的人群表示“非常满意”,55%的人群选择了“满意”,20.5%的人群“感到非常一般”,有8%的被访者表示“不满意”,同时也引申出现阶段市场上的智能控制装置更换频率的问题。“自动照明节能控制装置”弥补了声光控技术的缺陷,由于触发时不需要声音和其他会给环境造成影响的条件的配合,而是利用自身向外界散发红外线以控制灯具的开启,从而避免了声控噪音的侵扰和无效电能的损耗,达到节能效果,解决了众多智能控制装置的缺陷,市场前景相当广阔。本次调查还显示,62.5%的被访者认为现有的同类智能装置亟需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统计如下:一是只能通过光控或者声控来进行智能控制,而声和光多变且不易控制,有些智能装置过于敏感,有些却难以实现其功能。二是购置成本高。54.3%的受访者认为目前购进的智能装置“价格很高”,36.6%的认为“价格偏高”,二者合计达90.9%。认为智能装置价格合适的占6.5%。

三、智能控制装置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挑战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智能控制装置越来越多,在电力、化工、农业、建筑、军事等领域及其相关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市场前景广阔,研发者、生产者越来越多,所以其将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的节能环保效果,等等。所以,智能控制装置的研发和生产必须形成长远规划,满足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

2.机遇

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智能控制装置技术日趋成熟,产品不断向智能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其实用性、便捷性、环保性已经成为新一代智能控制装置的优势,只要企业牢牢把握好智能控制装置的技术发展方向,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目前和未来都将有不小的利润空间、较大的市场机遇。我们所做的市场调研,证实了以提高效率和节约能源为主要优势的智能控制装置,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时,市场消费者对此也有较多的建议和期待,亟待我们借助技术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国强.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发展与展望[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8(12).

智能市场分析篇2

一、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的关系

(一)智能电网的建设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

智能电网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建立的,它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可以为电力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为电力市场带来可靠的、充足的电力流,从而有助于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另外,智能电网的出现有助于促进传统的电力市场进行改革,适应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从而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智能电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更为准确的监督电网电力的运行,从而有助于挖掘出电网的漏洞,通过不断地促进电网运行机制的完善,推动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1]

(二)智能电网建设推动电力市场的产业化

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需要多方面的可靠合作,这样就加强了电网与通信、互联网等产业领域的联系,这样就有助于将智能电网产业化,延长智能电网的产业链。智能电网打破了传统的产业链条,它借助于互联网等,加强了与各个行业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智能电网与电力发展的源头,如,能源、石油等行业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加强智能电网与能源行业的合作,从而延长了电网的链条,促进了电力市场的产业化、市场化;同理,智能电网还可以与交通、运输等行业加强合作,这样也就推动了电力市场的产业化。

(三)智能电网建设指明了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不得不迎来一个严峻的问题,即:生态环境的破坏。近年来,温室效应逐年加重,世界上的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在威胁着我们的生活,生态环境有其特有的方式在警告着人类的破坏。因此面对着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我们的电力等能源市场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进行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智能电网运用电子计算机等进行数字化的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提高了电力市场的运行效率以及促进电力市场的能源保护,可见在未来的电力市场的发展中智能电网等的绿色电网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2]。

二、电力市场当前所面临的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电力企业转型以来,我国电力规划机制在市场的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便是全国电网规划与地方电网规划之间的问题。国家针对当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针对电网进行了科学的规划,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比较复杂,这就导致不同的地方对于国家的电网规划实施的程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智能电网的普及。其次便是传统电力能源规划与新电力能源规划之间的问题。传统的电力能源虽然消耗的能源较多,并且产生较大的环境污染,但是在市场环境下,传统的电力能源的价格比较低,这样就使得很多的地方为了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采用传统能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利于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最后,传统的电力市场受到国家计划的影响比较深,这样就是的市场的资源配置、电力控制等不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就容易导致电价的不科学以及不规范,影响到了社会的公平,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作用

首先,智能电网的发展对于电网的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智能电网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而发展的一种新的事物。智能电网的投资较之传统的电网有着巨大的不同,新建线路不仅仅需要保证可靠性、经济性,更应该保证环保性以及智能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得需求。并且这种新建线路较之传统的线路使用的时间比较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智能电网的投资[3]。

其次,智能电网的建设有助于完善电力市场的机制。智能电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电力的使用记录,以及通过市场对于能源的分配进行电力流的分配,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电力的市场机制。例如,在用电高峰期,使用智能电网就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对于电力的使用情况进行规划,从而对不同电力的使用采用不同的定价,并且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有助于保证电力市场的公平、开放,从而日促进电力市场的逐渐完善,保证居民的日常健康生活。

最后,智能电网的维修有助于保证居民电力使用的稳定性。传统的电网维修一般依靠人工进行电网勘查、维修等,在智能电网之下,我们就可以采用电子计算机等进行不同线路,不同区域电力的记录,从而迅速地发现电网的损坏之处,有助于进行及时的维修,从而保证居民的日常用电[4]。

当今时代是一个服务性的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生活的质量,因此智能电网不论是在线路的建设以及电力市场的运行甚至是电网的维修等方面都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市场环境下,电力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智能电网的建设促进了电力的产业化,完善了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促进了电力市场的逐步完善,从而推动了我国电力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智能电网延长了电力市场的产业链,促进了电力的产业化发展,并且智能电网完善了电力市场机制,促进了电力从生产到销售以及售后等各个环节的完善,从而促进我国电力市场的完善,促进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鲁刚,魏玢,马莉.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09:1-6+22.

智能市场分析篇3

1.1智能电网建设将会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开始得到不断进步,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智能电网为电力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对电力市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智能电网出现以后对传统电力市场改革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与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了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智能电网主要利用先进的科技对电网电力运行进行准确的监督,将电网中存在的漏洞挖出来,进而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其运行机制进行改善,最终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1.2智能电网建设促进电力市场产业化的实现

要想实现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需要多方面团结协作,不断加强通信、电网以及互联网等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智能电网产业化发展,同时进一步延长智能电网产业链。智能电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产业链,加强不同行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这样才能加强智能电网和能源行业之间的合作,从而促进电力市场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1.3智能电网建设为电力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逐年加重,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电力能源市场要想得到长期的发展,就必须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展开数字化管理,对电力市场运行机制进行完善,从而提高电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加强对电力市场的能源保护,在未来电力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为智能电网、绿色电网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

2智能电网建设对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

从现阶段智能电网建设的情况来看,智能电网建设对电力市场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见一斑,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市场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极大的促进了电力市场化格局的形成。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展开,积极争取了政府的支持,提出一些扶持性的政策,从总体上来看,智能电网建设对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

2.1能源配置方式的变革

目前智能新能源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促进化石类能源消耗的减少,不仅促进了新能源的使用,同时在网络手段下电网能源输送还得到了优化处理。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目前电力系统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资源利用必然会越来越实用化,这时智能电网的使用优势将会突出出来,从最大程度上促进对电力企业能源资源的整合。从用户的角度上来看,可以利用智能电网网络终端来实现用电需求,这就使得用户的日常用电供给得到了实现。

2.2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

从物理平台建设的角度上来看,智能电网分布范围的扩大使得用户传统用电运作模式发生了改变,这一变化势必会使电能领域供需关系出现变化,不管是集成双向通信技术还是电力传输技术,都促进了用户日常用电问题的解决。电力系统实时价格的公布成为电力市场各领域关系得以融洽的重要保障,同时电力系统运行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成为目前电力领域孤岛运行模式的主要成因。在这样的模式中,智能电网被换分成为不同的孤岛,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控制可以实现多余电量的远程输送,这对电网使用压力的缓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电网出现故障,独立运行系统就会自动解列,从而对孤岛电网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2.3对电力市场建设与发展机制进行

完善智能电网的出现为电力系统变革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而其中出现的电力市场执行机制问题成了电力企业更新设备的必要手段之一,自动控制系统不仅对电网损坏进行控制,同时电网系统自身的灵活性也更加突出,这对于电能交易成本的控制来说这是非常有利的。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使得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用户能够获得必要的电力信息,同时电力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互动也能得到增强,对电力市场透明化信息机制的建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智能市场分析篇4

作为住宅建筑采用的家居方式之一,智能家居在住宅生活中,将信息通信技术与只能安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结合在一起,构建出适合住宅居家的科学系统与家庭事务管理体系。作为新一代光源,LED 光源已经开始在各个照明灯饰品类中被广泛应用。LED 灯是目前惟一可替代普通白炽灯、节能灯的新型照明产品,节能、环保性能好,除能提高家居安全、便利,实现艺术性的家居住宅以外,还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保的居住环境。

上个世纪末,智能家居这个概念在我国住宅建筑开始萌芽,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在市场上还处于初步发展的状态。2012年之后,随着我国十二五计划的实施,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明显加快,迎来了第二次市场革命。智能家居市场也即将步入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1.概述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 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统筹管理, 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 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 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 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 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 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 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 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舒适性, 甚至合理控制各种能源的使用。作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LED 灯已在社会阶层的各个领域应用,与传统光源比较,LED 照明比节能灯节能百分之五十以上,1 个5 瓦的家用LED球形灯泡,可以替代1 只10瓦左右的节能灯。相比于传统节能灯还具有具有无频闪、无辐射、无铅、无汞众多特点。凭着节能省电,寿命长,健康环保等优势,未来会在民用家居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甚至全面取代荧光灯,成为智能家居照明灯具的首要选择。

2.当前对我国智能家居发展产生阻碍的因素

笔者做过一个调查研究:在很多从事智能化建筑行业推广的工作人员中,很多极力提倡建筑家居智能化的专业人员,他们之中不乏建筑工程师或者是企业部门的主管,他们的家中大都没有实现家居智能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住宅者本身没有对智能家居有明确的目的;

(2)智能家居产品不成熟;

(3)智能家居系统操作太繁复,不利于操作者学习;

(4)购置智能家居的过程不简便,不能像购置家电一样随心、随喜好;

(5)价格超出承受范围;

(6)在法律上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去解决相应的问题;

以上现象的出现,凸显出市场中蕴含的不成熟的工作。智能家居仅仅是一个概念性的存在停留在人们的视线中,用户在渴望家居智能化的同时,也担心自己的真实需求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满足。此外,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在社会服务中存在滞后现象,这也是造成现在智能家居市场不景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3.简析当前我国的智能家居市场发展并提出相关策略

目前能进步我国民众视野的智能家居一般都标榜着高档楼盘的字样。这样的销售策略虽然在一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民众角度而言,也潜意识的传输给民众一个“价格高”的观念。因此,智能家居的发展需要创新一个合理的经销模式,以此提高民众对智能家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3.1 打造品牌形象,提升产品品质

智能家居作为信息时代与网络时代的新兴产品,其与传统家具有着特殊的作用。智能家居所推行的对象主要是中产阶级。这部分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不尽要求安全度高,而且注重产品品牌。目前我国的智能家居市场没有龙头品牌,没有绝对占领市场的引领产品。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注重智能家居产品的品牌的打造。通过产品的品质、品牌,树立一个消费者信得过的,乐于接受的品牌产品。

3.2 提倡体验式营销策略,提高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认知水平

智能家居市场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还是一个不太熟悉的市场领域,大部分人对于智能产品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字面理解上,或者只是通过媒体传媒得到一些简单的理解。因此,作为智能家居的市场营销,需要借助有效的营销手段来提高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认知。体验式营销策略就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营销方可以建立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体验中心,让消费者通过体验智能家居的服务促进对其的理解。作为现代化的智能设备,只有让消费者体会到它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有兴趣去做深一步的理解,才能切实了解智能家居的设计与功能。因此,体验式营销策略是促进客户接受智能家居的有效手段。

3.3 拓宽合作渠道,提升产品信誉

新生事物要想让人民尽快接受,就需要在推广方面努力做好行业资源的整合工作。智能家居的推广不能仅限于市场推广。它可以拓宽自身的合作渠道。比如利用房地产商的宣传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一方面可以提升房地产商的市场竞争力,让智能家居成为房地产商的热卖点。另一方面,与房地产商的合作,将智能家居的成本加入到房产开发的预算中,在无形中就告诉消费者,智能家居的消费其实不是那么的昂贵。智能家居还可以与装修公司合作,一起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借助于装修公司的宣传平台,让消费者从装修的角度了解智能家居的产品及其功用。例如,在家居装修中融入智能家居LED照明,让消费者体验家居装修中智能元素所产生的光色调节效果及其便捷可调、体积小、隐蔽性强等特点。同时,也让家居装修方增加了一个宣传点。让消费者体会到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建立一个舒适的良好的家居环境。

4.结束语

我国要想实现家庭信息化,普及现在家居智能化,构建让人们更为轻松舒适的家居生活,首先就要让人民群众了解并接受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智能化家居将注入融入到大众生活中,并引领新时代新生活。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会因为智能家居的融入步入一个新的台阶,让人们过上更为舒适安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千讯行业研究机构出版,2012.

[2]杨士元.中国智能家居发展新概念和新发展[J].智能建筑,2010(01:75-76.

[3]杨祖泽.浅谈国内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和推广[J].中国公共安全,2012:76-80.

[4]祁志强.智能家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技术平台,2008:56-58.

智能市场分析篇5

从价格之殇到品牌塑造

“一年前消费者进入店里选择手机基本上先说要哪个价位段的手机;现在则是直接说要哪个品牌的手机。”迪信通总店店长向网易科技表示。

查看2011年-2015年我国智能手机销量图,会发现2012-2014年是智能手机销量增长的高峰期,主要是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过渡,由此带来的人口红利吸引着众多手机厂商的进入。

“这一时期更多是智能机的普及,对消费者来说购买智能手机是第一次,属于小白用户,更容易受到价格和硬件参数的影响。”对行业观察已久的人士表示。

所以主打“性价比”的小米能够迅速占领市场。2014年甚至到2015年上半年,手机厂商都还在打“价格战”:比如2014年手机厂商的千元大战,2015年甚至一度将智能机的价格杀到399元。

不过,随着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替换为主导的新阶段,消费者对手机品质会有更高的要求,换机用户会愿意为了更好的体验而考虑高价位的高品质手机。

来自网易科技对消费者购机行为的调查显示,有59%的消费者在购买新的手机时最先考虑的是品牌,而不是硬件配置。

同时,虽然价格仍然是第一影响因素,但影响消费者决策第一要素中,品牌仅比价格占比少2%。

国内手机厂商也不再围绕着拼配置、拼销量的低端市场打转,开始塑造品牌。比如中兴手机赞助NBA赛事、vivo借势小黄人跨界营销、荣耀找陈坤代言,360手机找王凯做代言。

TMT行业资深分析师曾韬认为,手机厂商开始找代言人说明越来越重视品牌塑造传播了,而不是沉迷于配置站和价格战,这是很大的进步。代言人可以很快的向消费者者传达“我是谁”的定位。

周鸿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手机厂商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自己的精神内涵,没有真正的粉丝用户,那手机很难有溢价,很难产生创新。

不过,从调查来看,如果只是简单地请明星代言,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线上红利到遭遇天花板

“我们发现线上成本在逐渐增加,电商渠道红利时代已经终结。”OPPO副总裁吴强在2015年年中曾这样表示。市场咨询机构GfK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国产手机线上渠道销量为1900万,环比下降了22.6%,但线下渠道依然保持了增长,线上渠道爆发增长期已过,线上和线下逐渐呈现协同增长的趋势。

来自网易科技调查显示,消费者购买新机时选择的渠道,排在首位的是网上渠道,然后是实体店最后是运营商。虽然消费者选择线上的渠道比例仍是最大,但在手机厂商看来,随着线上线下同价、线上成本增高,线上渠道终遇天花板。

因此,2015年国内手机厂商对线下重视程度和前几年相比提升了很多。一方面,手机厂商开始铺设自己的线下渠道;另一方面积极拥抱苏宁、迪信通、国美、乐语等渠道商。

比如以电商渠道起家的小米开始铺设线下渠道,小米Note顶配版选择在全国19个小米之家展开线下实体首销。

“互联网渠道将中间环节省掉,可能降低了成本。但要知道线下商业在进化,效率在提高,最终线上成本也会提高。因此,没有可能线上将线下吃掉,或者线下将线上吃掉。所以vivo始终没有把线上线下割裂来看,我们认为线上线下最终一定会走向融合。”vivo全球副总裁冯磊在接受网易科技独家专访时表示。

从讲究性价比到客单价的提升

另外,线下渠道商还透露了一个有趣的数字:虽然2015年销量不如之前,但手机客单价提高了。

根据第三方机构GfK的研究也显示,中国手机市场经过5年高速增长进入智能机存量替换期,存量换机用户倾向更高端产品迭代。2015年中高端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1500元以上价位段智能机在智能机市场占比将从2014年34%增长至42%。

智能市场分析篇6

1.政治环境。2013年9月,发改委、工信部等14个部门共同《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明确将智能家居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发展,将智能家居列入9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业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

2.社会环境。2014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长至54.77%,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必将会引发智能家居相关产品需求大大提升。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根据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通常认为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可见,我国社会老龄化比较严重,那么服务于老年人的智能家居设备必将大量增加。

3.经济环境。截止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2014年增长8.9%,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物价保持稳定,收入的增加带来的是消费能力的提升,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购买力必将大幅提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转变,享受型消费占比提高。

4.技术因素。智能家居将门窗、照明、家电、安防、影音等家居设备集成化和系统化的特点,要求采用一定的方式将各种设备连接起来进行统一操控和管理,而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大大满足了这种需求。随着家庭控制和智能化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改进。目前,在全球智能家居领域通用的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主要包括Zigbee、wifi、蓝牙、SmartRoom、z-wave等并存的几种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这些技术成为了智能家居连接和控制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二、智能家居市场成熟度分析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现阶段还处于行业启动期,以挖掘用户需求,构建生态系统为主要特征,中国智能家居的发展大约可分为下面四个阶段:

(1)探索期(1997年-2013年)。受产业环境、技术、消费者习惯等因素的约束,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探索期较长,主要以整体方案的形式使用在别墅、高端住宅中,网络家电(智能家电的雏形)市场发展缓慢。2010年以后,由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的推动,新产品形态不断产生。

这一阶段我国的智能家居经历了从无到有,国内也先后成立了50多家智能家居的研发生产企业,智能家居的市场营销、技术培训体系逐渐完善起来,同时,国外的主要智能家居品牌都是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市场的。

(2)市场启动期(2014-2020)。2014年以来,家电业格外热闹。3月,家电业两大巨头海尔、美的“撞期”智能家居产品。在此之前,谷歌收购智能家居产品制造商nest引起热议,随后,腾讯、新浪、小米、360等互联网厂商,海尔、长虹、格力、海信、TCL和美的等传统家电厂商的高调进入,智能家居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2014年也因此被称为智能家居元年。

该阶段主要特点为:以挖掘用户需求,构建生态系统,收集用户数据为主要特征。该阶段的产品同质化会较为严重,技术优势不明显。

(3)高速发展期(2021-2025)。经过市场探索期和市场启动期,智能家居市场经过最初的市场阵痛后,进入了一个融合演变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智能家居系统平台及大数据服务平台搭建完毕,行业经过洗牌,一部分企业将被并购或淘汰,市场寡头产生,行业标准逐步统一,产品被消费级市场接受,并与第三方服务紧密整合,行业将取得高速发展。

(4)市场成熟期(2026-)。经过高速发展期,智能家居市场发展趋于成熟,进入门槛将会提高,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三、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

1.智能家居发展的阻碍

(1)行业。行业缺少标准化网络协议、接口协议;缺少领军企业,甚至缺少公认的智能家居概念;第三方生活服务体系不健全;现阶段用户大数据的实用性有限。

(2)企业。智能硬件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缺少对用户需求与供应链的控制力、缺乏资金支持。

(3)用户。市场教育程度偏低,普通用户缺少智能家居产品体验,对智能家居产品的认识有限;数据安全性也是影响用户购买的因素;现阶段,用户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的预算偏低。

(4)产品。产品难以让用户持续使用:产品间功能同质化严重;产品易用性较差,用户学习成本高;产品依赖智能手机,每个家庭成员体验不统一。

2.智能家居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目前,物联网的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物联网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智能家居无疑会从中得到不少利处。先是去年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提出了国家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九大物联网应用领域,其中就包括智能家居。接着又是今年国务院鼓励民间资本投向物联网应用。作为物联网领域下的朝阳产业,智能家居正好赶上了这趟顺风车。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相继进入智能家居行业,众厂商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品,价格也逐步向平民化的趋势迈进。从有线到无线、从概念炒作到应用实施,智能家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终于实现了质的跨越。未来的智能家居,将会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家居生活迈向智能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尤其是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智能家居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智能家居作为一个蓝海项目,前景不可估量。在各大企业追逐智能家居市场的探索过程中,未来或将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1)云计算让智能家居功能更强大。通过云计算,用户不仅仅可以实时查看住宅内的风吹草动,并且可以对其进行溯源处理。同样,通过对家中各类智能插座、智能开关的数据统筹分析,便能够实现对家庭的能源管控,制定出节能环保、方便舒适的家电灯光使用计划。云服务除了向用户提供大容量的数据存储空间之外,同样担负了更多更关键的作用。

(2)数字化对讲与智能家居结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楼宇对讲将会更多地增加一些智能家居的功能,将集安防、家电控制、信息服务、娱乐为一身,从而使得楼宇对讲系统发生质的改变,两者会更加紧密地融合起来。与纯模拟系统不同,数字/模拟混合系统在单元内采用成本较低的模拟设备,主干网络则采用基于以太网的数字TCP/IP协议进行联网。

(3)交互技术。语音交互、体感交互、人脸识别等技术将成熟地应用到智能家居中,手机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作用将会减弱。

(4)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将融合交互、云计算、无线通信、图像识别、人工智能、传感等技术,满足家庭医疗、服务以及教育等需求。

结论

通过对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进行分析,在市场分析的同时,对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成熟度进行了划分,最后对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智能市场分析篇7

随着智能供电网络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不仅能为电力能源运输期间的安全稳定性提供保障,而且也能有效解决供电网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智能供电网络的实际运行来讲,频繁发生故障点定位不明确,或者覆盖面广等问题,针对此现象,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在后期工作中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与优化。由此可见,基于电力市场环境下,对智能配电网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智能配电网的主要特征

智能配电网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可靠性强。由于电力网络覆盖多在自然环境下,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一些不可控因素很容易导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传统电网运营模式下,就会发生大面积的停电状况,影响用户的用电。智能配电网供电能力强,即使发生电网故障,也不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在自然灾害或者是人为破坏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而且,智能配电网运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保证信息安全的能力比较高。第二,自我评估及自我恢复能力强。智能配电网可以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持续的评估,根据系统的运行参数来及时的发现故障、诊断故障,并消除故障隐患。当出现故障时,即使没有人为干预,分布式电源设备也可以实现自我恢复,能够快速的将故障隔离,避免一处故障发生,导致大面积停电的情况发生。第三,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智能配电网的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可以实现有效的对接,促进电力市场交易开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交易又可以很好的激励市场主体参与电网管理,让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得到提高。第四,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可以很好的实现与负荷侧的交互,同时也支持一些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让系统运行的调节范围扩大,实现了绿色发展模式。而且,可以将新能源发电以及其它分散式的电源连接起来,使用便捷,操作简单。

2 智能配电网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目前智能配电网进行分析,不仅要提高我国用户对于用电的整体体验感,同时还需要对配电网的整体管理力度进行提升,保障用电系统的科学合理性。但在对相关电力企业进行管理中发现,实际管理工作会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有:① 我国各地区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有着较大差别,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优势随着地区发展的优劣性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从而导致某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存在一定落后性。② 配电网在自动化程度方面不如输配电网好,这也使得其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会受到一定影响。③ 对于部分智能配电网来说,其在建立过程中存在一定不科学性,在对这类智能配电网的分析中,如果其管理方式和规范有不足之处,就会导致电能利用过程中产生一定损失,使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受到一定影响。所以,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正确重视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保障电网整体运行的平稳安全性,在对用户用电效率起到有效确保的同时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带来了有效支撑。

3 电力市场环境下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举措

3.1 智能配电网与电力市场的相互促进发展

智能配电网和电力市场是相互促进发展的。首先,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受电力市场的影响。电力市场的改革,使得电力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权,用户对供电方式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以其独特的优势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构建完善的电力市场运行规则,让市场主体可以选择更加经济的运行方式,利用合理的价格机制合理的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更好的推动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力市场是发挥智能配电网优势、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智能配电网的建设路径以及方式也会受电力市场的影响。其次,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可以很好的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智能配电网是电力市场发展的技术基础,可以为电力市场发展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以及精准的信息数据,促进电力市场的高效运营。而且,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运行比较灵活,信息比较全面,促进了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模式的改革,能够将电力商品的特性更好的表达出来,有利于电力市场机制以及交易模式的创新,同时,将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推动电力市场不断的向前发展。

3.2 优化改进智能配电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户的电力需求不断加大,对于智能配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配电系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电力资源,向科学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相关的电力部门应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科学的分析区域内的供电情况,根据用电实际,合理的分配电力资源,杜绝由于电力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的资源浪费或者是供给不足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智能配电网系统的改进过程中,要确保配电安全,将安全用电贯穿到智能配电网发展的所有环节。

3.3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任何一个组织一个项目的正常运行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以在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中,也需要这样的一套监督机制对所有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与考察。同时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对施工建设要加强审核于突击检查,保证配电网建设始终是合法的,从而保证其建设的质量。于监督人员而言,要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因为大部分的违规操作都存在暗箱操作。所以,所有监督人员都要时刻做到对工程建设的足够了解,以此降低建设的风险性,保证项目质量问题与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

3.4 加强提升人才质量不断完善与优化管理机制

在智能配电网规划中融入电力大数据,应借助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和新型技术,在结合电力市场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健全的人才保障机制与运行机制。针对人才质量的提升来讲,可从几点入手:第一,供电企业在参考国内外各种成功的案例后,要综合考虑供电企业自身特点和缺点,拟定针对性的大数据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比如:供电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保密制度,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避免数据信息出现泄漏的问题。第二,供电企业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充分挖掘电力大数据信息中潜藏的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市场的改革与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发展二者发展的时代不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会逐渐的实现融合,而且呈现出相互促进发展的态势。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基础是科学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产业的发展,智能配电网的内涵以及功能会不断的丰富。在电力负荷环境复杂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要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提高供电的质量以及可靠性,同时,也会不断的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智能市场分析篇8

智能家居产业链长,产品种类众多,单一企业难以独占市场。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如苹果、谷歌等纷纷开放平台吸引各类相关企业来搭建智能家居生态圈,开启平台化竞争时代。2014年1月,谷歌收购Nest Labs,并开放API给开发者,让开发者利用Nest的硬件及算法,实现Nest和其他家居产品的互联,进而对空调、冰箱、台灯、风扇灯各式各样产品进行智能化控制。苹果2014年推出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用户可以利用iPhone、iPad、Apple Watch对所有智能家居进行控制,打造综合控制平台,同时会开放数据接口给开发者,方便他们实现智能家居的创新。

2015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3000亿元,同比增长31.4%。未来三年,中国数字家庭市场会形成500亿元以上的新增规模,五年内新增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智能家电产品多在固有属性上叠加上一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功能。以冰箱为例,多开门,对开,容量,杀菌,智能保鲜,去除异味,智能化提醒功能等已成为产品新卖点。但智能化功能多停留在APP提醒、联网服务等层面,缺乏自主性的智能和判断工作。可以看出,目前智能家居产品的核心功能主要仍集中在远程控制,离真正的智能化差距还较大。

从企业层面来说,传统家电巨头海尔、美的、格力等,均积极布局,开发智能产品,同时寻求与互联网企业的跨界合作,从单体竞争逐渐转变为生态系统竞争。海尔与微软、魅族,美的与华为、小米、阿里等,均已达成战略合作,在资本、生态链、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探索合作路径。同时,一些新兴创业公司兴起,多瞄准智能家电、智能插座、路由上网设备、照明系统、娱乐设备、健康健身设备、安防系统等单品进入市场,不过这些企业实力较弱,很多仅是昙花一现。

资料来源:中经社数据库

智能家居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但是目前我国智能家居产品仍存在价格高冷、服务不到位、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没有真正切入消费者的痛点,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市场趋势判断

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最新的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和服务市场将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美元。至2019年全球智能家庭将增至4410万,智能家居技术支出将增长至429.87亿美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占联网设备总出货量的比重将增至27%左右,金额达4900亿美元。

据预测,智能家居设备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步推广,消费量将迎来峰值,远程控制和实时报警将逐步实现,家庭网络控制、系统客制化、云端智能服务等技术将被有序引入。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整体规模预计将达3813亿元,同比增长27.1%,2018年有望达到6000亿元,三年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25.9%(见图表4-12)。

图表4-18:2016-2018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变化

智能市场分析篇9

智能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新生产物,随着一个国家及地区建筑工业的发展而发展,并成为建筑市场倍受欢迎的一枝独秀,是衡量建筑生产力水平的一把标尺,埃塞俄比亚目前智能建筑的发展刚刚起步,但是,随着现代世界先进建筑文化思潮的冲击及尖端科技的引入、一些政府部门建筑的职能要求,智能建筑也逐渐崭露头角,智能建筑的发展空间随着建筑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广阔。同时,新型建筑生产技术的不断引进也不断的影响着埃塞俄比亚人的建筑设计思维。建筑观念及生产技术的转变,为智能建筑的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埃塞俄比亚建筑工业概况

埃塞俄比亚作为非洲乃至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年经济增长只有2-3.5%,建筑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占到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0%,但至今很多建筑科技领域还是空白,随着近代工业、农业及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2004年6月份政府土地政策的开放,建筑供需问题初显端觎。而智能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新生产物,在埃塞俄比亚也必将随着外资经济技术的冲击而在短时间内开花结果。

埃塞俄比亚建筑工业比较落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作为全国的经济政治中心,拥有固定市民约五百万,而30%的城市居民居住水平只限于简单的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居住条件非常简陋,小部分居民建筑还生活在茅草屋及简单的瓦垄铁围护结构建筑中。城市基建及规划刚刚起步,建筑市场蕴涵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就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必然的先决条件,同时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对其建筑市场的介入,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及生产工艺,使得亚的斯亚贝巴的建筑业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走完了其本应漫长的技术产业革新道路,为智能建筑的酝育成长提供了适宜的发展良好条件。据统计:目前埃塞俄比亚30%的基础建设由外资公司完成,其中房建工程外资公司约占15%的市场份额,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例如日本的Kajima、意大利的Salling、Varnero、Elimu,德国的G·T·Z、西班牙的J&P公司、中国的CRBC、安徽国际、CGC、中水集团等等。

埃塞俄比亚建筑工业产品80%靠进口支持,由于运输费用的影响,大部分建材、设备单价非常昂贵,市场价格十分不稳定。本土建筑材料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价幅波动显著,举例来说埃塞俄比亚全国只有三家国家水泥厂,Muger cement factory、National cement factory和Mosobo cement factory,年生产能力只有60万吨且产品形式单一,大部分时间内整个国家建材市场只有两种水泥OPC(普通硅酸盐水泥425#)与PPC(火山灰质水泥325#)且经常陷入供不应求的尴尬境地,市价波幅受供求影响从900比尔到2800比尔不等,所以亚的斯亚贝巴乃至全国的基础建设工程都会经常由于水泥供应的问题而被迫停工,这就造成了建筑承包商无形的经营风险,也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需要。同时,建筑市场技术生产水平比较落后,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比较低。所有这些问题在短期内都将成为制约埃塞俄比亚整个国家建筑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也制约了智能建筑的发展。

埃塞俄比亚气候四季如春,整个国家地处热带,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势比较高,平均海拔高度在2500米左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只有10-27℃。3-5月最热,最高气温可达34℃左右,11月至翌年1月最凉,高原地区最低气温可达0℃。每年10月至5月为旱季,6月-9月为雨季,7、8月份降雨量最多,高原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500毫米,低地和谷地为250-500毫米。良好的气候条件为建造产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同时也避免了季节性施工带来的额外的成本投入。

二、智能建筑在埃塞俄比亚的发展现状分析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基本环境为依托,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与结构综合布线系统(SCS)的有效集成运作,实现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的综合职能,从而为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服务,达到降低能耗、绿色环保的智能化效果。智能建筑是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或受建筑使用功能影响的产物,众所周知,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源起于90年代初期,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导致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内在整个中国从公共设施到住宅小区,无处不见智能建筑的影子,而且随之产生了统一的智能建筑标准,并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使得中国的智能建筑不论从设计还是从施工工艺上都日趋成熟。埃塞俄比亚的智能建筑现状与中国相比则大相径庭,从短暂的发展历史来看现状,埃塞俄比亚的智能建筑发展应该具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埃塞俄比亚国智能建筑屈指可数,但现代化程度非常高,这期中的大部分建筑为政府投资或外资援助项目,比如位于亚的斯亚贝巴市的国家电信中心大楼、非洲联盟中心、希尔顿大酒店及国家民航中心大楼,每一栋建筑都是所在城区的地标工程。

在埃塞俄比亚国内,即使是很普通的民用建筑,由于受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及人文条件的制约,营造成本都非常的高。同样的结构类型,在埃塞俄比亚的建筑实际成本是中国北京地区的2-3倍,而且建造过程有天壤之别,生产力水平低,建筑机械化比率只有30%,施工周期不稳定等等诸多因素,埃塞俄比亚国内的设计单位理念新颖,设计作品独特,但由于施工水平比较低,建筑作品智能化水平不高,大部分建设单位对智能建筑的理解都基本停留在一种浅显的认识阶段。

近些年来,随着一些知名的跨国建筑设计事务所及营造工程公司的进入,埃塞俄比亚的建筑产业不论从设计水准还是施工工艺水平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城市面貌也逐渐的得到改善。

三、智能建筑在埃塞俄比亚的市场发展探索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规划水平的稳步提高以及国民对周围建筑环境意识的转变,相信在亚的斯亚贝巴乃至整个埃塞俄比亚,智能建筑的影子必将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

从某种角度看,智能建筑的在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依赖与这个国家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埃塞俄比亚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民的日常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受世界各国先进的建筑思潮的影响,智能建筑的理念也逐渐的走近埃塞俄比亚人,所以,居住环境的智能化理念已经深深的植入了普通市民的心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小区环境的智能化要求将会为埃塞俄比亚的智能建筑市场打开一扇长足发展之门。

当前, 埃塞俄比亚的智能化建筑作品大都由外商设计、外商营造。但同时这种市场的发展和转变能够为埃塞俄比亚国内的设计师提供了很好学习机会,同样也会为其国的智能建筑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市场转变了、灵活了、丰富了,人的财富增加了、阅历宽广了、需求提高了,就会不断的涌现出全新的设计理念。智能建筑就是建筑市场发展到其一定成熟阶段的产物,也是建筑发展追求的比较高的目标。发展就是一种必然趋势。埃塞俄比亚的智能建筑能否商业化、平民化依赖于世界智能建筑发展的态势,费用降低了、功能齐备了、水平提高了伴随着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埃塞俄比亚人也会把智能建筑放到自己的发展历程上来。

四、结束语

同许多其他工业一样,埃塞俄比亚的建筑业目前也依赖于世界各国的扶持,很多城市的基本建设均由别国帮助完成。所以,很久以来,整个国家的建筑行业对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程度要求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种不正常的恶性市场竞争,使得建筑营造陷入一种起点低、发展缓慢的亚健康状态。近年来,随着国家土地政策鼓励建筑开发的改革及城市基本设施水平的稳步提高,一些要求高品质、高智能、绿色环保建筑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跨国建造公司的介入与激励下,一些符合现代审美情操及高效节能的智能建筑不断涌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勤劳智慧的埃塞俄比亚人的感官,为智能建筑的发展奠定了主观的人文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社会客观条件的不断完善,智能建筑必然会在美丽的非洲屋脊留下一道靓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郑洁,伍培. 智能建筑概论[M] .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6。

[2]Ethiopia: five more years. The Economist [J].London: The economist magazine, May, 2010。

[3]阿德朱莫比:埃塞俄比亚史[K]. 北京:商务出版社,2009,12.

智能市场分析篇10

世界各国、各经济团体的联系不断加强,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的趋势,如何科学的、合理的解决资源紧缺问题显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世界各国、各经济团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的认识到,节约能源、低碳减排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对实现经济发展、能源使用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协调作用。

1 智能电网建设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在针对能源紧缺问题上,纷纷加强了智能电网建设的研究和投资,智能电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能源紧张、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造成的严重危害。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至少要需要满足4.85亿电力用户的电力需求,对装机容量预计高达16kw。如何更快、更好的建立节能功效的智能电网,受到了我国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智能电网建设被正式的纳入到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当中,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

2 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分析

2.1 改进了传统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方式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以来,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一时之间,我国从事电力行业的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证。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传统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方式明显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用户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对传统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方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经过改进后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方式,智能电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发展方式向实现绿色转型的进程,加大了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和研究力度,并对各类的新型能源进行了统一的、规范的调整和配置,为电力用户提供了更加合理、便捷的新型用电方式,满足现代电力用户对电力使用日益增加的多元化需求。

2.2 建立了新型的供求关系

传统的电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主要通过发电厂对电力用户提供电能,电能的传输过程中是比较单一的,电力用户无法及时的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双向通信”、“双向电力传送”技术,拉近了电力用户和供电企业之间的距离,电力用户能够通过智能电网系统中的储能设备及时的掌握和了解自己的实际用电情况,对自己的用电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向电网送电,提高了电力用户用电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一方面对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进行了改善和调整;一方面协调了电力用户和供电企业之间的关系,当然电力价格的具体波动情况是致使电力用户和供电企业之间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以独立个体为运行单位对能源进行协调和控制,并且在最大程度上消耗可再生的能源的电量,并且将没能及时消耗的电能进行运送、传输和储存,从而有效地缓解了供电企业电力系统在供电高峰期的运输压力,维护了供电企业电力系统运行运行秩序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2.3 推进了电力市场建设的进程

电力市场的实时性为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智能电网对维护电力市场运行秩序和运行质量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从中我们我们不难看出,电力市场运行和智能电网建设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智能电网建设对完善我国电力市场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足和漏洞具有十分明显和显著的作用。例如,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超导电力技术以及智能自动电压控制技术等相关的技术应用,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效率和质量,将电网损耗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智能电网,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能够及时的了解获取到电力市场的实时动态信息,使我国的电力市场更加的公开、透明,电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受到电力用户的认可,对促进我国电力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2.4 提高了电力调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由于传统的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电力调度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发挥电力调度的实际功能,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无法将电网运行损耗的发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调度和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能力管理系统(EMS)简化了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人机交换过程,减轻了电力调度人工作过程中的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提高了电力调度和科学性和规范性,优化了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将电网运行在运行过程中损耗的发生几率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5 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十分积极的,虽然智能电网建设使我国电力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智能电网建设在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也为我国秩序混乱的电力市场注入了一股活力,智能电网建设提高了我国电力市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为广大的电力企业提供了公平、平等的竞争平台,充分激发了电力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运行成本和技术成本,极大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3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改进电网运行方式,建立高效的电网,实现智能配电的智能电网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电力市场运行效率和质量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程林,范越,张振宇,牛拴保,奚江惠,常喜强,李晓虎.西北主网与新疆电网联网工程投产初期电网安全稳定问题深化研究[C].2011.

[2]白晓民,史连军,许婧.2008年国际大电网会议系列报道--电力市场和监管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议题和研究方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18).

智能市场分析篇11

2015年我国商用手机市场最明显的技术特征就是4G技术迅速普及。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我国新上市手机产品中4G手机款型占比75.8%,3G手机款型占比5.1%,2G手机款型占比19.1%;出货量方面,4G手机占比85%,3G手机占比3.9%,2G手机占比11.1%。无论是新上市款型数还是出货量,我国手机市场基本已完成3G向4G的过渡。

4G手机语音解决方案方面,CSFB解决方案逐步成为我国4G手机主要语音解决方案,2015年我国新上市4G手机产品中,支持CSFB语音解决方案的款型占比已达97.8%。另外,随着部分运营商宣布开始商用VoLTE,支持VoLTE方案的4G手机款型也在逐步递增。

4G手机无线接入制式方面,尽管2015年12月初我国部分运营商高调推广“全网通”4G手机,但是手机市场响应热情并不高,新上市“全网通”4G手机款型并未出现快速增长,在12月份我国新上市4G手机中款型占比仅有26%,与先前并无太大变化。

核心芯片多核化、高主频化,工艺更新换代有待时日

手机芯片方面,核心处理器芯片是影响手机处理能力的重要模块,因此核心处理器芯片各项指标也自然成为手机芯片厂商以及手机厂商比拼研发实力的主要着力点,同时也是其产品宣传的重点。4G手机作为我国手机市场主流,其核心处理器芯片技术发展情况很大程度就能反映我国手机芯片技术发展现状。

核数是核心处理器芯片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自2010年手机核心处理器进入“双核时代”,核心处理器芯片多核化发展趋势一直延续至现在。2核、4核、6核到8核,追多已成手机核心处理器芯片时尚。2015年我国新上市的4G手机核心处理器芯片内核数量最多为8核,款型占比为32.3%。尽管8核架构芯片占比有所增加,但我国4G手机核心处理器芯片仍以4核架构为主,2015年我国新上市的4G手机中的款型占比仍达64.9%,而2核和6核的处理器架构则很少被使用。

主频是指核心处理芯片内核工作时钟频率,直接影响着芯片内核处理速度。随着数据处理需求和芯片工艺逐步提高,我国4G手机核心处理芯片主频迅速提升。2015年我国新上市的4G手机中,核心处理器最高主频已达2.7GHz,基本上可与PC处理器相媲美。但是主频高于2.0GHz芯片仍是市场小众,款型占比仅为11.2%,主要用于部分旗舰款型。我国4G手机核心处理器主频主要集中于1.5GHz~2.0GHz,其款型占比达66.43%。

核心处理器主频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芯片采用的半导体制造工艺。目前手机核心处理器芯片为便于规模化生产几乎采用CMOS工艺,根据芯片市场定位及需求采用不同特征尺寸。2015年我国上市的4G手机中,核心处理器芯片的特征尺寸主要还是28nm,其款型占比高达94.1%。当然也有部分厂商开始尝试14nm工艺,但目前仍然很少,款型占比仅为0.8%,尚未形成规模,手机核心芯片由28nm向14nm过渡仍需时日。

安卓市场优势尚存,大版本周期变短

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相比手机整体市场,增长更加迅猛。2015年全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57亿部,相比2014年增长17.7%,相比手机整体市场14.6%的增长率高出3个百分点。

智能操作系统作为智能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产业界关注。目前我国智能手机主流智能操作系统主要包括Android、iOS、YunOS和Windows等。其中,Android是我国智能手机使用最多的智能操作系统。2015年我国共上市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1077款,占上市智能手机款型的92.2%;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88亿部,占智能手机总体出货量的84.9%。

在Android操作系统版本方面,Android 5是2015年我国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的主流版本,新上市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中的Android 5版本的月款型占比由年初的12.3%增长至85.54%,全年款型占比为62.13%。从2014年10月GoogleAndroid 5到其月款型比达到85.54%仅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Android版本到推广普及整体时间间隔在进一步缩短。随着Google 2015年9月正式Android 6版本,目前已有Android 6的智能手机开始陆续上市。相信随着各种新型硬件引入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多样化发展,Android智能机的版本生命周期会逐步变短,更替频率将进一步加快。

定位能力成标配,4G发展助力北斗应用推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人们迁移频率不断加速,人们生活中对定位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手机地图、手机导航以及附近发现等定位应用不断走入人们日常生活。手机定位能力作为这些应用的基本承载体已逐步成为手机的标配。2015年我国上市的手机中具备定位功能的手机款型占比为76.0%,而4G手机具备定位功能的手机款型占比率更高,此比例达到95.7%。

同时,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定位技术依托我国手机市场,特别是4G手机市场,在定位领域也逐步开始发展壮大。2015年我国上市的4G手机中,支持北斗定位技术的手机款型占比已超过25%,相比2014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相信随着北斗导航系统星数量不断增加,北斗定位在手机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也将会有更多的手机支持北斗定位技术。

大屏化、高清化趋势未变,屏占比受关注

屏幕是手机与用户交互的重要接口,其配置和特性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体验。大屏化、高清化是近年手机屏幕发展的大趋势,2015年我国手机市场大屏化、高清化的大趋势并未改变。

尺寸作为屏幕第一外显特性,直接决定着用户第一观感,手机大屏化发展对用户使用方式和习惯都有着重要影响。2015年我国上手的手机中,大屏手机(屏幕尺寸大于等于5英寸)的款型占比已达66.7%,其中4G手机的大屏化款型占比更是高达87.0%,5英寸已基本成为4G手机的基本配置,大屏化趋势十分明显。

同时,屏幕分辨率也是手机重要指标,高清化对提升用户视觉体验有着直接帮助。2015年我国上市的手机中,高清手机(分辨率等于高于HD720)款型占比为58.2%,其中4G高清手机款型占比高达75.9%。随着4G技术带来数据传输速率大幅度提升,各种高清化视频业务的推广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手机市场的高清化发展。

除大屏化、高清化特征外,2015年我国手机市场高屏占比趋势特征也非常明显,某些手机厂商开始将无边框作设计作为噱头进行宣传。2015年我国上市的手机中,屏占比高于65%的款型占比为63.9%,高于75%的款型占比为5%,其中4G手机屏占比高于65%的款型占比为84.2%,高于75%的款型占比为6.7%。尽管高屏占比除影响外观视觉外,对手机使用并无太大帮助,有时甚至会造成手机误触,但在一段时间内其仍将是手机厂商展现研发技术实力的宣传亮点。

4G手机摄像头配置高端化,3G手机配置逐步走低

摄像头作为手机多媒体输入的重要入口,其配置及参数指标也备受手机厂商和用户关注。摄像头配置情况及参数指标的高低直接可反映手机的应用场景和多媒体能力。4G手机作为我国手机市场的主流机型,是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多媒体业务的主要载体,其前后摄像头配置率和参数指标相比于2G、3G手机普遍偏高。2015年我国上市的4G手机中,具备后置摄像头的款型占比为99.73%,具备前置摄像头的款型占比为96.2%;而同期2G手机具备后置摄像头的款型占比为81.4%,具备前置摄像头的款型占比仅为3.3%。同时,随着3G手机主流地位被4G手机代替,其摄像头配置也逐步走低,同期3G手机具备前置摄像头的款型占比仅为65.1%,相比于4G手机足足低了30个百分点。

摄像头像素方面,4G手机前后置摄像头高像素化趋势都非常明显。2015年我国上市的4G手机中,后置摄像头像素大于等于500万的款型占比达93.5%,而前置摄像头像素大于等于500万的款型占比也高达54.4%。4G手机前后置摄像头高像素化配合显示屏大屏化、高清化,将为用户带来更加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体验。

智能市场分析篇12

针对传统停车场管理存在着管理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服务效率低、资金流失和车辆失窃严重等各种弊端。本设计对某大型超市地下和屋顶停车场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感应卡、单片及微型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人工管理停车场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真正做到设计合理、经济,管理简单。

1.1系统特点:

1:感应卡停车场管理系统,在停车场的出入口各设置一套出入口管理设备,使停车场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进出车只需将感应卡在读卡箱前轻晃一下,系统即能瞬时完成检验、记录、核算、收费等工作,道闸自动启闭,方便快捷地进行着停车场的管理

2:管理卡分级发行、确定权限,以杜绝管理人员作弊。任何一张管理卡持有者上机操作前均要凭卡进行操作登记。对出口值班员来讲,操作登记完毕后则可进入收费管理,期间该出口所有收费均自动记入该值班员名下并存入电脑数据库。由于值班员持操作卡受权限限制,不能进入系统更高的软件菜单项,所以对电脑所记录的数据无法干涉;上级管理者可以凭卡随时查询,核对或打印一个值班段或任何一段时间乃至整个停车场的工作记录。

3:系统支持三种卡类的不同收费方式,以满足按卡类分别收费的要求。

电脑自动计费,特殊卡、月卡自动识别,临时卡人工收取现金,服务快捷高效,电脑显示屏及收费POS屏同时显示停车时间与应收费用,收费透明度高,票箱显示屏还提示指导用户可使用停车场哪个区域。

4:系统在停车场的入口安装的1台高解像度彩色固定摄像机、固定支架、自动光圈手动对焦镜头,可24小时监视车辆出入情况,并选用车牌自动识别系统,通过此软件可自动从车辆图象中将车牌号码识别出来,并显示存储和比对。

车辆进场时,在进入摄像机监视范围内触发信号,电脑将车牌号码存储固定并记录下来,连同感应卡的卡号一同存储下来。

车辆出场时,通过感应天线读取感应卡的卡号,并通过卡号将存储在数据库中入场对应的车牌号码取出,由管理员对出、入场车辆的车牌号码来核对是否同一辆车。如出入车牌号码不同;管理员将拦截出场的车辆并核查;如相同,则放行并将车辆的资料记录存储下来。

5:将地下和屋顶停车场分别划分A、B、C、D四个区域并在每个区域的每个停车位上装有一个带地址编码的压力传感器,通过总线与数据库系统相连到上位机,系统自动记录哪个区域的哪些车位已停车并在显示屏显示哪个区域有空车位,车主进入车库通过区域显示灯及车位显示灯快速寻找泊车位。

二、系统及流程设计:

1.系统设计:

本系统采用了最新的计算机及感应卡技术,能有效地控制、监测、管理停车场的运作,它配置灵活容易满足用户的需要。

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是建立在RS-422工业分布网络的基础上。这种网络通过两对双绞线或四屏蔽线、光隔离长线驱动器与控制管理微机的RS-232接口连接,距离可达5公里,以最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供实时数据传输。

管理中心采用一台计算机通过上述RS-422网络对整个停车场系统进行监控,管理月租卡持有人的资料,产生诸如停车状况、帐目、持卡人名单等报表。使用的软件都是基于当前最新的WINDOWS软件开发的,具有兼容性强、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另外,它具有广域连接性,对于单机系统,管理中心可以存储所有系统信息在其本身的数据库中。

2.出入口工作流程:

停车场地下和屋顶共282个停车位,其中地下和屋顶停车场各由1个入口和1个出口;虽然两个停车场的2个入口和2个出口都在同一位置,但从区域上来讲,两个停车场相互之间是不连通的,所以在设计中作为两个独立的停车场来考虑,各自独立管理、独立收费。

根据停车场的实际情况,设计中选用2套感应卡出口收费型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每个停车场的入口车道处安装1套入口控制设备,出口车道处安装1套出口控制设备,并在出口处设立1个出口收费亭,安装1套电脑收费管理设备。

2.1入口工作流程:

入口部分主要由入口发卡机、电动栏杆、车位显示屏、车辆检测设备、对讲机、彩色摄像机组成。

入口处的发卡机面板显示屏提示司机按键取卡。司机按键,发卡机内发卡器即发送一张感应卡,经输卡机芯传送至出卡口,并完成读卡过程。(月租卡车辆进入停车场时,设在车道下的车辆检测线圈检测车到,司机把月租卡在入口发卡机面板感应距离内掠过,发卡机内感应卡读写器读取该卡的特征和信息),同时启动入口摄像机,摄录车牌号码,并依据相应卡号,存入计算机像数据库中。司机取卡后,电动栏杆起栏放行车辆,车辆通过车辆检测线圈后自动放下栏杆。

2.2出口工作流程:

出口部分主要由出口读卡机、电动栏杆、车辆检测设备组成。

在出口处,司机将停车场感应卡交给收费员,(月租卡则在出口发卡机面板感应距离内掠过,出口读卡机内感应卡读卡器读取该卡的特征和信息),出口处电脑根据感应卡记录信息自动调出入口摄入的车牌号码,进行人工对比,并自动计算出应交费用,并通过收费POS屏显示,提示司机交费。收费员收费及号码对比确认无误后,按确认键,电动栏杆升起。车辆通过埋在车道下的车辆检测线圈后,电动栏杆自动落下,同时收费电脑将该车信息记录到交费数据库内。

<![endif]>

3.系统软件功能:

本软件配合系统其他设备完成停车场的车辆出入管理和收费管理,统计等功能,并和其他管理系统联网,实现多停车场联网和财务监控。

系统维护:实现对系统参数的设置、操作员修改密码、收费标准的设置、系统数据的维护等功能

档案管理:设置系统操作员组、系统操作员、停车场档案等

卡片管理:实现对感应卡片的管理功能,包括卡片发行、挂失、解挂、补卡、卡片更换、卡片回收

记录查询:实现各种记录的查询,包括对车辆的出入记录、在场记录、卡片的使用记录、收费员的交接班记录的查询

统计报表:按收费员、日、月、年进行收费统计,统计项目含:卡片发行收费、卡片延期收费、卡片充值收费、卡片更换收费、卡片回收退款、停车收费等

出入管理:实现操作员对车辆的出入场管理功能,和手动开闸关闸同时存储记录。

三、停车场的环境设计:

3.1配电内容:

本工程按二级负荷设计,包括大楼供电、配电设计、照明设计、防雷接地设计,消防电气设计,弱电设计。供电电源引自市电网两路10KV独立电源,高压系统母线为两单母线,两路独立电源分列运行。变电所设二台1000KVA干式变压器及相应高低压配电装置,低压母线为单线分段,正常时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采用低压集中补偿方式,低压母线上集中安装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使高压侧的功率因数在0.9以上。在10KV高压侧设置专用计量柜,商务住户单独计量。

每层设置配电间,分别设有电缆井,由变电所引出走电缆桥架至各区域电缆井,再沿电缆井引至各层配电间配电柜,配电方式采用树干式,其余各动力设备、消防中心、电梯机房均为放射式供电方式。采用插接母线,耐火电缆,阻燃电缆及BV电线相接合。

3.2智能照明设计:

地下室采用分部式照明,平时只有车道灯、标志灯、导向灯、停车指示灯、区域显示灯、车位显示灯及疏散指示灯常亮,在每个停车位上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当某车位停车时通过压力传感器开启车位照明灯,延时15分钟自动关闭。同时压力传感器通过总线传入停车场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会自动统计已占用车位并在满位显示屏显示剩余车位,引导车主快速泊车。既节省能源又方便管理。

一至三层采用带电子镇流器的节能型荧光灯及一体化电子节能灯,功率因数大于0.9,且三次谐波含量小于25%。

大楼立面设置泛光照明以配合亮化工程,亮化照明用电单独计量。

根据《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各区域照度如下

名称

照度值LX

名称

照度值LX

商场及办公室

200

楼梯间

50

会议室

200

电梯前室

75

车库

100

卫生间

50

3.3防雷接地及用电安全设计

1.本工程考虑二级防雷。防直接雷措施,屋顶设置避雷小针,并组成10*10或12*8的网格,所有突出屋面的金属构筑物均可靠与避雷网连通,利用柱内主筋做防雷引下线,引下线的间距不大于18米。

2.防侧击雷和等电位措施,每层结构圈梁内主筋可靠焊接连通,并与引下线连通,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和金属物体的顶端和底端均与防雷装置连通。

3.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并做等电位连接,联合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采用TN—S系统,中性线(N)与PE线在变电所引出分开,所有用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与PE线可靠连接。

3.4消防及报警

1.消防用电为二级负荷,采用二回路供电,分别由两段低压母线引出,消防用电设备有:消火栓泵、喷淋泵、增压泵、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消防电梯、消控中心用电及应急照明用电等。

智能市场分析篇13

繁荣掩盖下的问题

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很火热是毋庸置疑的,其中智能腕带设备就聚集了苹果、小米、华为、三星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厂商。

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智能腕带市场的规模为22亿元;2015年,AppleWatch上市极大刺激了整个智能腕带设备消费级市场规模的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122亿元。

然而市场的火爆难掩其中的问题。

易观智库智慧院副院长葛涵涛认为当前可穿戴设备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电池寿命、功耗的问题阻碍了可穿戴设备市场继续壮大。二是数据的整合与对接。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采集到的数据未能与数据需求第三方有效对接,数据没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三是系统碎片化和应用的缺失。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运行着不同的系统平台,开发商、开发者很难开发出适用于多种设备的应用软件。四是工业设计和人机交互设计。受屏幕大小和技术制约,智能腕戴类设备人机交互的方式较为繁琐,现阶段的产品不能提供较为简便快捷的输入方式。

刷刷手环市场运营总监马琳则表示,现在大部分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功能比较雷同,一开始用户会有新鲜感,但之后就会出现穿得上、戴不住的问题。“产品的使用周期一般只有一周或一个月,用户黏性很弱。”

此外,该类产品提供的数据不够精准,厂商后续服务跟不上,这些都是不少可穿戴设备存在的问题。那么怎么才能让用户持续使用智能可穿戴设备?

“应从能给用户带来价值入手。”科通芯城集团、硬蛋科技首席技术官李世鹏表示,当前可穿戴设备甚至是整个物联网设备的发展,都应按照“铁打的数据、流水的硬件”思路来发展。

在体验不佳时,对用户的最大的好处是保持用户数据的可持续性。即用户丢掉某款产品时,但用户的相关数据不应随之丢失。不管用户使用企业现在的设备或将来的设备,或者其他公司相同功能的设备,其中数据都须连续地保存下来,数据的累计处理就可为用户带来无穷多的价值。用户才会放心地试用目前还不成熟的产品,厂家才有机会迭代出更好的产品。

“现在大部分可穿戴产品只看到了当前硬件的数据,忽视了与企业未来产品及其他企业产品的数据兼容。”李世鹏表示。

要成为生活必需品

有问题就须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就预示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

葛涵涛表示,随着智能硬件技术和新材料的推陈出新,未来柔性屏幕、可自动除菌屏幕、高性能柔性电池等将获得新突破,使得智能腕带设备缠在手腕上是手表,展开后是手机成为可能。

随着更多贵金属的应用,智能手表正朝着奢侈品的方向发展,以满足用户彰显身份和追求时尚的需求。据了解,目前GUCCI等著名奢侈品厂商、奢华手表品牌TagHeuer等纷纷进军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

而在智能头戴设备领域,尤其是虚拟现实(VR)设备则是趋向于软硬件结合,发展生态系统。如暴风影音旗下的VR设备暴风魔镜,截至2015年6月,暴风影音已了第三代产品;乐视在2015年12月了VR设备LevrCool1,也是乐视的首款入门级头戴式设备。

新的交互技术出现,可使智能可穿戴设备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在2015年的GoogleI/O大会上,Google的ATAP团队推出了“ProjectSoli”项目,该项目采用微型雷达捕获细微动作,能为可穿戴设备带来精准的虚拟控制,甚至为移动设备带来丰富的动作和手势接口。

李世鹏表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在于将设备嵌入到人们日常生活所穿戴的衣物或饰品中。这须进行很多基础性的研究,如材料、可折叠的电路、柔性的传感器等。

设备间的互联也是必须的。目前很多智能可穿戴设备只是点对点的连接(最多形式是和手机连接)形式,但可穿戴设备和手机上众多的信息是可共享的,这种互相协作的模式能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体验。“如果能将人们的日程安排和心脏监测设备连在一起,或许能推测出人们在处理一些事务上精神状态,这能对人们健康预测带来更多的价值。”李世鹏表示。

马琳表示,可穿戴设备在生活中是无孔不入的,其存在形态是可穿可戴。用户佩戴设备的方式不同,会有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方式应是多元化的,未来须可模组化一些,可以戴在手上,也可以放在别的地方,让用户自己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创业者须慎入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热度高,很多大公司纷纷涉足,也有不少创业型企业进入。但葛涵涛表示,现在不是创业型企业进入该市场的最好时机。

葛涵涛表示,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相比于2012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刚刚兴起时的“蓝海”,2016年进入该领域的外部环境和风口已发生变化,门槛和标准也提到了相当高的层次。

“如果创业者进入,就须切中用户的刚需,同时有特定的渠道和资源,了解供应链,了解自身产品,还要有相对充足的现金流。如果提供同质化的产品,就无法获得投资。”葛涵涛表示。

马琳也同意葛涵涛“切中刚需”的说法。她表示,我们很清楚通勤族是目标客户群。他们上下班乘坐公交、地铁,每天至少要刷4次卡,这就是很强黏性的应用,而刷刷手环的支付功就迎合了用户的刚需。如果还能通过手环为用户提供其他的附加值,我们产品就更加具有生命力,创业成功的希望也会大大增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