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态环境状况实用13篇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1

生态补偿(EcologicalCompensation)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实际上,我国早在1992年就开始探索生态补偿的办法,只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生态补偿关注的焦点是对生态环境加害者索取赔偿;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生态补偿的对象才更多转向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建设者。

在实施方法上我国采取了许多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其手段主要局限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河流等上下游、矿区植被恢复等政策,按照国家确定的统一补偿标准,主要是以资金形式的补偿制度,用于补偿、恢复、综合治理人类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是易于接受大城市的辐射、较为敏感的区域,是城乡互为渗透、城市化迅速发展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快速转变的地区。在该地区进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可以防止城市中心地区与边缘区之间连成一片,并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游憩场所,最终为城乡生存环境维护和保护创造条件,也是切实落实建设新农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

由于近年来城乡边缘区已成为生态环境受影响最大的地区,这就要求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格外注意保护更容易受经济发展影响的城乡边缘地带自然环境。而同时在这些地区我国目前的自然生态保护手段较局限,且多已落后于时展要求,远远不能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针对当前城乡边缘地带自然环境整体状况日趋恶化现象,我国对该区域的保护措施也主要只停留在各种行政、法律、技术、政策等政府宏观层面上,所采用的生态补偿等经济手段也仅局限于流域之间、区际之间横向转移支付。因此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强调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当今,思考如何完善生态补偿理论并详细研究其在城市边缘区自然环境保护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生态补偿理论及内涵特点

(一)生态补偿的定义及内涵

国内外对生态补偿有不少定义,但由于侧重点不同及生态补偿本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21世纪议程》中表述为“在环境政策制定上,价格、市场和政府财政及经济政策应发挥补充性作用;环境费用应该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上;价格应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和全部价值,并有助于防止环境恶化。生态补偿意为对环境损失中因环境问题产生的所考察区域的环境要素数量变动、生态系统失衡与物种种类和数量减少而进行的对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态补偿现主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相关项目支持及征收有关税收等方式。

(二)生态补偿操作的原则

1.协调及公平原则。人们的环境权及生存发展权应是平等的。但由于具体的环境问题会不可避免造成不同区域受到环境问题的不同影响,例如地处河流等不同流域以及城乡接合部等区域的人民不得不在产业发展时受到许多限制和遭遇不公平待遇,所以就需要依据协调和公平的原则采取具体方法来处理相关问题。

2.谁污染谁赔偿、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环境污染是一种社会公害,自然资源环境状况也有产权应非“公共品”,污染者应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作出赔偿;同样,环境受益者也有责任和义务对为此付出努力的地区提供适当的补偿。这一经济补偿费主要用于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恢复、更新,以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

3.可操作性强原则。由于难以对环境状况及有关价值等缺乏定量,操作成本过高,现实操作性及实施持久性差,因此,生态补偿机制要将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结合起来,改革具体实施方法,保证生态补偿措施的有效性。

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等自然资源低效利用、生态失衡难以逆转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的发展基本属粗放外延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受此影响最大的便是城乡边缘带。边缘带的土地资源在城市的急剧扩张压力下实现农地发展权的转移。同时农地闲置的现象在城乡边缘带也不鲜见,这些都使得原本可以发挥更大生态和环境效益的自然资源的低效利用,土地资源耕作效用的严重浪费,最终使得该区域环境恶化变快,过于相信自然的恢复能力也使得区域环境的生态失衡最终难以恢复逆转。

(二)工农业生产污染、居民点分布不规范

由于当前我国工农业生产主要以粗放模式增长为主,酸性物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质等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化肥等残留物进入土壤渗到地下水中,引起水质、土质下降,当前许多相关工农业企业都建设在城市郊区,这些有毒物质污染的区域扩散,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居民点布局分散混乱,严重破坏丘陵岗地生态景观的和谐,引发了资源和环境危机。

(三)城市发展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城市发展所产生的污染通过大气、水体、噪音等向外扩散。某些污染物质在城乡边缘区扩散和迁移,以至于达到地下水、大气层的污染。同时,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不仅占大量土地,而且也对该区域的土壤与水源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损害,这些都破坏了城乡边缘地带的景观及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理论对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保护的意义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把该区域看作一个生态保持和发展的整体,并且从更长远的时间区间来看待和评估某种资源的“价值”。多数情况下将表现为城市范围内对欠发达郊区进行“补偿”,以便换取城乡结合部等城市郊区停止严重破坏生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获得城市及周边整体生态状况的优化。

(一)保护土地资源,扭转生态环境失衡

实行生态补偿可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善农地环境,提高农地生态价值,保护珍贵的农地资源,维护农地环境。可以主要通过以政府财政投入等生态补偿手段给城郊区域居民补贴,用以补偿由于受到环境恶化而损失的利益,惩罚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损失,扭转由于城市化造成的城乡边缘区生态环境失衡现象,从而维护整体生态环境。

(二)改造居民点,激励工农业企业实现可持续生产

针对该区域不同环境状况采取各种奖惩措施,会对有关生产企业产生警示作用,刺激相关企业改进技术,采用先进生产方式,把保护环境和促进生产摆在同等地位,减少向环境排放的污染,同时能规范居民点分布,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最大程度上维护城乡边缘地带脆弱的生态环境状况。

(三)增强相关农户财力,协调整体利益分配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可有效调节利益分配格局。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一个地区相对欠发达地方牺牲、发达富裕地方受益,农村区域付出、城市地区受益等不合理现象。因此,急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城市生态环境破坏者与城乡边缘区受害者之间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该地区整体自然环境状况。

生态补偿理论在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保护中的运用

(一)科学确定生态补偿主体、补偿程度、补偿客体

确定城乡边缘区内受到自然环境污染破坏影响的区域,依据环境资源生态补偿主体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对当地森林水源等为核心的环境进行翔实的调查与研究,考虑边缘区“当前”和“未来”的价值,运用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评价等技术手段分析环境影响状况并确定有关污染标准,得出较小地区的不同范围、不同时间的生态价值状况。针对各地不同的地理及自然环境状况,最终确立城市边缘区生态补偿受益者受益范围、时间、行业、领域和特定人群。

(二)改革补偿方式及途径

现有生态补偿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建立良性投资补偿机制。应明确划分城乡边缘区生态受益区和生态系统保护的提供地域,而资金渠道应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同时也应以重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及地方与相关部门补充为主要形式;探索排污权等环境权益的市场交易机制;充分发挥我国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乡边缘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同时也可以尝试采取异地教育培训等其他形式来进行生态补偿。

(三)确定环境产权观并改革新的税费制度

强化自然资源是天然生成的,并非公共产品的的产权意识,尤其是城乡边缘区,建立在城市政府的领导下,政府与民众共同负责的边缘带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支持机制;防止滥用资源造成环境恶化,建立一支由多学科领域相关专家组成的社会化的生态补偿政策监管和评估机构队伍;采取相关生态税收等形式使得边缘区企业在生产时把自然环境的损耗纳入成本核算。建立区域生态补偿资金专用账户并实现专款专用,协调各部门与其他相关行业和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贴补,增强区域相关单位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新晨

(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等的监控及有关措施执行力度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2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整个面貌也在改善,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与全国相比,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总体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受到自然环境的生态状况的影响,农牧业的生产水平较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主要得益于该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因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较低;该区域贫困面大,财政收入又低,资金投入困难,仍然面临严峻的扶贫脱贫任务。该区域以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蒸发量大,旱灾发生频率较高,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基于该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判断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否协调,首先要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的发展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否在环境承载力之内,主要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两项指标来加以评估,前者指的是协调状态质的稳定性的数量范围,后者指的是协调水平高低的量。从当前该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现状,二者的协调水平较低。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具体体现为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三大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社会经济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影响集中表现为人的经济活动上,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较大,人口多度增长会不断地向自然环境索取,大量消耗资源,一旦超过环境承载力,就会引发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人口素质低、环保意识差,又加大了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难度,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内部联系,在技术水平底下和一定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势必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污染,最终又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甚至出现倒退。就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来看,作为社会生产的原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在其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因此,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才有利于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其衡量指标即为生态环境质量。北方农牧交错带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协同作用。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前景

预测方法分为结构预测和非结构预测两类,前者是在定量化模型基础上加以预测,后者是通过定性分析即经验判断来给出预测结论,对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的前景预测,在模拟仿真值数据基础上提出四种模式:自然发展模式、人口经济快速增长模式、环境保护模式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模式,对这四种模式的协调状况和协调水平进行比较,对协调前景进行预测。随着区域、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整个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将得到改善,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模式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方案

根据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环境状况以及二者的协调状况,为促进该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现提出以下发展对策:其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打破“贫困—人口增长—人口素质低—环境资源浪费—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将人口数量控制在环境承载力内,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保意识来改善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其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应压缩农业、增加畜牧业、稳定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产业优势,获得综合效果,并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改善水、大气环境质量,恢复沙地植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应逐渐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方向转变,为实现这一转变,应加强环境立法,本着“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的原则,将环境管理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上来,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四,树立协调发展观念,增加对环保治理的投入,以观念促发展,转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应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理实施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加强这方面的投入,保证生态补偿的有效实施。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3

1 生态修复技术概念

当前,我国管理园林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自然的规划以及设计,整个过程始终遵循基本的生态修复理念。在构思以及规划之后,应用合理以及科学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①在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需要保障生态自然体系的和谐性以及稳定性。②在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需要保障生态自然体系拥有多样化的自然物种,维持均衡的生态体系。③需要更加合理化地规划自然环境结构,合理地调配好存在于生态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物,较好地维持自然生态之前的风貌,防止发生环境衰退等问题。为了让生态保持均衡状态,恢复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就应遵循相关的科学管理原则,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好地改善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并且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有效地发展以及提升自然环境。

2 生B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应用

2.1 生态修复技术与现代园林艺术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的设计与建设也日益增多。我国园林艺术逐步提出“城市园林生态化”这一理念,但是随着资源过度地开发和环境破坏程度的增加,使得现代园林环境不断恶化,因此,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2.2 应用时遵循的原则

一方面,更加全面地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在规划环境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规划的方法以及原理是否符合实际状况,还需要更加密切关注以及重视当前的设计项目,项目设计的理念需要和国家政府的理念保持一致,同步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修复生态水平。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但是植物借助光合作用能够将空气中的CO2转换为O2,因此,增加绿化面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绿化面积的大小和生态修复的水平有着紧密联系,然而由于我国近年来利用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多,亟需找到有效方法扩增植被绿化面积。

与此同时,在规划植物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空间优势完成这一目标,合理分布空间以及分配植物,增加绿化面积。此外,针对不同环境状况可以应用合理的措施,在修复生态环境时,设计者应针对规划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例如,居民区、工业园区以及街道绿化等,在规划设计街道时,不但需要考虑生态修复效果,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视觉效果,以此制订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规划设计工业园区时,需要针对环境污染等实际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在规划设计居民区时,需要构建和谐氛围以及减少环境污染。

2.3 具体的应用方法

在开展实施修复现代园林艺术前,首先应熟练掌握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特点,使得其更加符合实际要求。在现代园林艺术中,有效应用生态修复技术的具体方法有以下3个:

2.3.1 排水方面。当前很多绿化主要是借助排水设备以及地表排水发挥其排水功能。在规划排水设施的过程中,一般会种植大量植物,以缓解水流对地面的影响。在铺设排水设施时,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应用挡水工具或种植铺地植物,降低水流速度,更加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

2.3.2 水景护坡方面。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是在水景护坡中增加能够靠边岸的水面,借助护坡以及驳岸更好地保护坡面。护坡上一般选用各种性能的植物进行栽培,避免出现水流渗入等不良状况。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4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043-02

环境状况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使我国经济的发展规律呈阶梯状变化趋势。便利的交通、发达的工业基础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沿海地区却拥有近70%的工业基础,内陆地区只有30%的工业基础。和内陆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状况要好得多。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环境状况是引起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西部地区土地沙化问题严重、水资源短缺、经济增长效益低,这些问题是导致西部地区贫困的主要因素。想要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就应该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要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一)各地区经济生产总值的不平衡现状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够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均GDP产值的不平衡。我国的东部地区主要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这10个省市。而西部地区则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这12个省市。以1995年、2000年、2005年这三年为例,东部人均GDP分别为8638元、14309元、25973元。而西部地区人均GDP则分别为2691元、4252元、8717元。由此可见,西部地区人均GDP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人均GDP产值,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非常严重。

(二)各地区人均收入的不平衡现状

在1995年、2000年、2005年这三年中,我国东部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5700元、8342元、13621元,东部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531元、3618元、5258元。而我国西部城镇居民在这三年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4053元、5704元、8782元,西部农村人口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1145元、1606元、2277元。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和东部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是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形式主要以农业为主,而东部地区的经济形式则以发达的工业为主。东西部地区经济生产总值与人均年收入现状存在着不平衡,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将会使我国贫富差距问题不断恶化。

.

二、我国环境资源的总体概况与东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

(一)我国环境资源的总体概况

我国的资源不足且分布区域不平衡,很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而其他地区则严重缺乏自然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地区的人民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保护当地环境,最终引起了各种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很多地区都有严重的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问题,这些环节污染问题不仅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产生了威胁。

根据我国土地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土地面积为1.21亿公顷,而全国的2800个区县中,竟然有六百多个区县的人均耕地不足0.05公顷,这一数据远远低于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规定的农民人均耕地标准。我国的水资源也同样紧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我国很多地区的河流断流、湖泊干涸、湿地面积减少,导致我国每年缺水量达到400亿立方米。

(二)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

我国东部地区的水利资源充足,有很多河流、湖泊以及水库设施,当地农民能够很好地发展农业、渔业。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便于实现机械化农业生产,这将会大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状况要好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雨水充沛、而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则比较恶劣。

我国西部地区有大量的沙漠,这些荒漠的面积几乎占国土面积的34.6%,仅西北五省和内蒙古地区的荒漠面积就占国土面积的27.3%。当地居民难以在荒漠环境中进行农业生产,这是导致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且这些荒漠的面积还在持续增加,甚至会引起更加严重的沙尘暴。

由于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面积的沙漠,这将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问题不仅使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且还使西部地区的水资源严重欠缺。很多地方不断出现河流断流、草木枯死、土地沙化等严重的生态问题。西部地区的水污染问题也很严重,很多企业不注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反而还向黄河中排泄大量的污水,致使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兰、环境因素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

(一)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

贫困、人口、生态环境这三种因素互相影响,会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中。随着西部地区人口的增加,相应的人均耕地面积就会减少,当农业耕地无法负担众多的人口时,就会出现贫困问题。为了解决贫困问题,西部地区的村民就会不择手段地乱砍树木,村民这种靠山吃山的观念会严重损害当地自然环境。

西部居民为了能生产更多的粮食,就会将很多林地变成农耕用地,破坏了当地的林地环境。由于失去了林地植被的保护作用,就会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导致当地风沙、旱灾、沙尘暴等恶劣环境问题的不断发生。这些恶劣的环境问题将会使西部地区出现大面积干旱,干旱气候的风蚀作用会不断地侵袭农耕土地,使粮食产量迅速下降。土地的不断荒漠化将使村民逐渐丧失仅有的农业耕地,最终陷入极端贫困的生存绝境。

(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益较低

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然而由于对煤炭、石油等资源的过度开采,西部地区的能源将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在我国很多草原地区,牧民是通过饲养大量牲畜来达到致富的目的,牧区草地已经难以供养更多的牲畜。由于风沙的侵袭,很多草原地区不断出现土地沙化问题,这对于依靠放牧为生的牧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三)恶劣的环境状况危害着当地居民的健康

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对这些资源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只注重追求经济利益,对生态环境则疏于治理。我国西部地区对工业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很低,然而西部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却严重超标,将会严重危害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

我国黄河流域的内蒙古乌海地区废水污染问题严重,渭河、湟水河、北洛河等河流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废水污染问题。陕西、内蒙古、四川、甘肃等地的很多企业在对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不注意保护当地环境,致使矿山废石、废水随意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生态环境。如果将这些废弃物排泄到河流中去,就会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农业生产,给居民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四、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改善,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注重保护环境,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人民基本生存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生态环境则是经济发展的大前提,是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情况下,将经济增长和自然环境的保护相互协调。西部地区应该继续实行退耕还林政策,要让沙漠地区出现更多的青山绿水。西部地区还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确保水资源能够合理地利用。当地居民也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不能滥砍滥伐,要保护林地植被,使水土流失问题不再发生。

(二)转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以粗放型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缺点。某些西部的经济形式还是以农牧业为主,然而农牧业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则非常缓慢。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形式,要依靠市场信息和科学技术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我国应该加快生态技术的革新,促进环保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要在西部农村推广农业灌溉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应该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要将有害废弃物的排放量降到大自然自净能力之内。西部地区要逐步改变过去粗放型生产模式,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形式。

(三)西部地区应该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的概念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当企业在损害生态环境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如果企业对生态系统进行了保护,那么就应该对其进行利益补助。生态补偿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让受益者支付生态保护费用,使受益者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

根据生态补偿制度中“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当污染企业在破坏生态环境的时候,还应该支付相应的环保资金。比如,一些化工企业会往河流中排泄污水,这将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地的生态管理部门就可以根据规定,让化工企业缴纳排污费,再利用这笔排污费来治理河道污染问题。

(四)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

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能对污染企业进行有力的约束。然而,我国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却不够完善,很多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才利用法律的漏洞,大肆污染生态环境。为了有效治理我国的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应该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明确各化工、石油、煤炭企业的环保责任。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如果发现污染环境的问题发生,就应该对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的处罚。

(五)加强政府部门的生态管理责任

政府部门应该承担环保技术开发、环境质量、污染问题清除等责任,要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内容与精神。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生态管理责任,要最大限度地平衡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政府部门要转变过去提供环保物资、直接投资环境治理工作的职能特点,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外资、私人企业、社会资金多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5

二、考核评价对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考核评价体系

(一)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评价采用定量考核评价和定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考核评价采用标准值比较法,定性考核评价采用综合分析判断法。

本办法所称“标准值比较法”是指将所考核的各项定量指标分别对照相应的标准值计算出该指标得分的方法。标准值主要依据地区经济金融评价的有效信息以及有关行业资料的平均值或期望值制定。

本办法所称“综合分析判断法”是指综合考虑地区经济、信用及金融发展的总体情况、未来发展前景等非量化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的方法。

(二)考核指标体系

定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基础、企业状况、地方政府信用状况、司法状况、中介服务状况、金融发展状况、金融信贷资产质量7部分,涉及指标32项。按各项因素对金融生态的“贡献率”和不同作用强度,七类因素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分别设置为:经济基础环境10%,企业状况10%,地方政府信用状况10%,司法状况20%,中介服务状况5%,金融发展状况20%,金融信贷资产质量25%。1.经济基础考核评价指标。经济基础在金融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和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比重。2.企业状况考核评价指标。企业状况是经济基础在微观层面的反映,其评价指标主要采用: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工业企业亏损面、规模工业企业万元能耗下降率、因辖区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造成的不良贷款额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3.地方政府信用考核评价指标。政府信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业经营的空间结构和资产质量。反映政府信用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借款偿还率、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占当地人口比例。4.司法状况考核评价指标。司法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保障因素,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金融案件立案数、金融案件结案率、金融案件诉讼费总额与诉讼标的的金额比率和金融案件执结率。5.中介服务考核评价指标。社会中介服务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配套因素,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鉴证类中介机构数量(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和担保类中介机构担保金额。6.金融发展考核评价指标。金融发展水平是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因素,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各项贷款余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金融服务密度、异地金融机构对本地企业贷款额占比、贷款余额增长率、保险密度、新增贷款投向贷款余额居前十位企业的合计占比和新增贷款流向直接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的行业占比。7.金融信贷资产质量考核评价指标。金融机构信贷质量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内在因素,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新增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比例、利息收回率、信用贷款及透支占比、担保类业务垫款期末余额占比。

(三)考核评价结果

考核评价计分采用百分制。根据各项评价指标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中的重要性设置该指标的分值,逐项评价汇总得分。根据得分情况,确定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程度,分为A、B、C三个级别。具体标准见下表:

*市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级别对照表

分值范围[80,100][60,80)60以下

级别A级B级C级

四、考核评价程序

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工作每年进行一次,采取自评和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一)自评。各县(市、区)政府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征求金融部门、企业、居民和政府相关部门意见,了解当前影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并根据《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本县(市、区)金融生态环境分值,于下年1月15日前报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行)。

(二)考核评价。每年1月15日前,市统计局将各县(市、区)上年度相关数据提供给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考核评价小组,根据情况对县(市、区)进行现场考核,并结合自评结果,对各县(市、区)金融生态环境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三)分析评议。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评价结果报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进行分析评议,最终做出综合评价。

五、考核方式

(一)各县(市、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将作为市政府年度考核各县(市、区)政府工作完成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二)对考核评价结果为A级的县(市、区),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授予“金融生态环境建设A级县(市、区)”称号,该称号采取动态性管理,获得称号的县(市、区)在后续考核中达不到标准将被取消该称号。(三)考核评价实行“一票否决制”,有下列情况之一,将被评为C级。1.辖区金融机构发生挤兑事件。挤兑事件包括银行类机构挤兑存款事件;证券投资者挤提保证金、巨额赎回基金事件和寿险投保人大范围集体退保事件;2.辖区发生金融“三乱”现象。(金融“三乱”是指社会上发生乱集资、乱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的严重事件);3.辖区发生严重不规范改制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4.辖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的;5.辖区金融机构综合贷款利息收回率低于70%的;6.辖区金融个案债权损失超过1000万元的;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6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水的持续性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条件下,支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满足代内和代际人用水需要的全部过程。

城市是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地区,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简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因此,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即在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开发水资源;第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3]的发展战略;第四,水资源开发利用要满足世世代代人类用水需求,体现代内与代际间的平等。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对这类复杂的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应从机理上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和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胁迫因子,进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由PSR模型延伸出来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s)模型(DPSIR模型)正是符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

1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目前在环境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框架模型,它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子共同描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以用DPSIR模型来描述其发展过程。

1.1 驱动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驱动力是指造成水资源复合系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会经济驱动力。自然驱动力是指城市化导致的自然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城市水循环、城市气候及降雨特征、城市水文效应及城市水环境的变化[1]。社会经济驱动力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水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人口目标和经济目标。从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作用的时效性上来说,自然因素导致的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变化是缓慢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影响大、作用突出,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

1.2 压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压力是指通过驱动力作用后,直接施加在水资源复合系统之上的促使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压力,直接表征驱动力的强度。驱动力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一方面表现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对水资源的竞争上,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工业需水、农业需水、生活需水以及生态需水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对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废污水的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水循环过程的调节,使水分沿着特定的路径循环运动,从而满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不同部门对水资源的特殊需求,同时使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并可持续发展。

1.3 状态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状态是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现实表现,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描述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物理特征。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驱动力和压力的基础,也是分析影响和响应的出发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可以用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可用水资源量、水质状况、水资源重复利用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人口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来表征。

1.4 影响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是指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状态的变化。与状态的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现实表现,不同之处是状态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而影响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变化,对影响的分析是决策的基础,是响应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水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对水资源需求的竞争,导致了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水资源量的变化、水资源质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

1.5 响应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响应是指人类对状态和影响的反馈,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社会经济因素对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塑造了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当前状态,系统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等,为了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必须调整自身行为,即社会的响应。

1.6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机理分析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DPSIR模型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模型,存在着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因果关系链,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在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水资源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水资源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孕育、滋养、促进和支持的作用,水资源复合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随着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施加的压力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水资源系统的状态,包括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水资源的水文循环过程等都发生了改变,而水资源的短缺和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后,人类逐渐通过经济和管理策略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一方面调整水资源系统的驱动力和压力,从根源上改善水资源状况,另一方面采取直接措施改善水资源的状况及生态环境状况,从而使水资源复合系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演进,如此循环,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S型发展过程。

2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该遵循以下过程:首先评价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然后分析造成城市水资源现状和变化的原因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驱动力和压力,找出胁迫因子,分析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此调整当前的发展策略,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及需水预测

DPSIR模型的状态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的调查及需水量的预测。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城市供水水源状况。城市水资源包括传统的淡水资源和非传统的水资源。对供水水源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构成城市水源的各种水源的量和比例;第二,城市供水状况,包括供水设施能力、供水量、供水水质的调查分析;第三,城市用水状况,城市用水分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对用水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各部分用水的量和比例;第四,城市排水状况,包括城市污染排放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收费等方面。

在对城市水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对城市发展的需水量做出预测,预测方法主要有万元产值需水量定额法、用水增长趋势分析法、人均用水定额法、关键因子相关分析法等,不同的预测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在实际需水量预测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预测方法相互校验。

2.2 城市水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DPSIR模型的影响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是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水资源是否短缺、水污染状况、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第二,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水资源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目前存在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

在对城市水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胁迫因子,即城市水问题产生的驱动力和压力。目前水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率低、用水浪费、供水漏失量大、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布局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利等。

2.3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DPSIR模型的响应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即为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水问题的原因的调查分析,从调整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改善状态因子和影响因子两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改善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而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调整水战略方针,遵循“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原则;科学配置、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加强城市水系统规划;加强水市场监督;加强管理,创建节水型城市[3]。

3 结束语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DPSIR模型的应用可以简化这一过程。通过全面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可以深入理解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在用DPSIR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等.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6-132.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7

1 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的意义

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应在依法治理环境,建设好农村环境监督和监测队伍的前提下,完成对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开发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不仅保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又最大程度的整体优化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2 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的内容

2.1 例行监测

例行监测作为县监测站环境监测的主体,不仅为掌握环境容量提供良好依据,而且更好的积累了历史资料,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现在,我们需要把探索的重点放在如何加强提高例行监测数据资料的连续性,数据的准确性,监测点的科学性以及样品的代表性的问题上。

2.2 监视性监测

农村生态环境监测要加强监视性监测,并使之成为监测的主体。对污染源进行监视监测,可以使环境法规、环境规划、综合防治等的制定有据可行,也对污染负荷的特征值又可以更好的掌控。为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变化进行监视而设立了监督网点,其目的在于将仪器的、人工的、生物的监督办法应用到主要污染单位、河道及地域的治理中。

2.3 特种目的监测

类似特种目的监测的监测,其内容、形式、目的不尽相同。比如污染事故仲裁监测、污染源调查监测、企业升级监测等。

2.4 研究性监测

污染物的确定及探明监测,是依照某生态环境课题的研究目的为前提的,测试由排放源到受体的全过程,并观察在此过程中污染物的浓度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3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原则

农村环境质量主要包括农村水环境、空气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几方面的内容,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环境质量。我国农村村庄数量较多,面积广阔无垠,我们没有条件对每个村庄都一一进行环境质量监测采样,可是我们可以在对农村环境状况的基本信息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对我国4种基本类型村庄的分布与构成进行分析统计(即:以禽畜或水产养殖为主的村庄、位于城市周边受城市环境污染影响较重的村庄、以农田种植为主的村庄以及乡镇企业较多或有历史遗留工矿污染场地的村庄),关于监测的开展,可以选取那些不同地区地域的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关于典型村庄的选择,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优选点位,强调代表性

确保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结论科学、客观、真实的关键是:在优化选点定位之前,应对所要调查的农村的污染源、环境情况进行充分细致的调查和了解,保证被调查村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监测结果能准确真实地体现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点位。

3.2 随机布点,突出重点的原则

对监测点位依据随机性原则布设,对不同地区的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这样才能更客观更全面的体现农村环境质量状况。针对那些己证实或者持怀疑态度的污染较严重的地域,应首先优先考虑布设,并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监测点位,加强对该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监测和掌握。

4 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

我们要对农村的环境质量进行检测,这就需要选择一定的检测项目,并且这个项目必须兼顾代表性、灵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换句话说,我们所选取的环境指标是严格的,它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折射农民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状况,还要考察环境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我们所选取的检测项目也不是无根据的,它必须以农村的环境质量为依据,能够如镜子一样,不仅能映照出农产品所处的地理环境质量,还能映照出农村的环境状况。不可忽视的是,农村的条件较差,交通不便、水电供应情况比较糟糕,这就给农村环境检测带来更大的挑战,不但要求具有容易检测的评价指标,而且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强的检测指标。

5 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应做到四个结合

5.1 常规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

就当前来看,农村环境检测工作存在诸多缺陷,它还是个新课题,尚未步入成熟期,检测内容尚未明确、检测指标模糊不清、检测频率高低不一,这些缺陷使得检测工作离常态化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正因为如此,农村环境检测工作更显得迫切,特别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更是要对此进行严格检测。比如,化肥农药带来的农业污染、规模化养殖造成的疫病危险等。

5.2 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相结合

如今的农村环境检测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检测负责部门对农村环境问题视而不见,因此,目前的农村环境检测工作是被疏忽的。然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检测工作必须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应农民群众之呼声,确保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监控,

5.3 独立监测与联合监测相结合

当下,农村环境检测工作还是由环保、农业等部门负责,它们不以对环境的有效检测为出发点,一味地“各自为政”,检测成果很少、信息不及时、农民群众的诉求渠道狭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联合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检测力度,拓宽检测层面,实现资源共享,实行独立检测和联合检测双管齐下,这是合乎实际又可行的。

5.4 职能部门监测与群众监督相结合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8

【 Key words 】 Strengthen landscaping;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 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绿化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外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及科学研究说明,无论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或是从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看,都要求城市绿化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同时发挥美化景观、发展经济等多种效益。

一、城市环境绿化系统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逐步发展重工业,因此资源开始短缺,出现了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情况,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居民患有肺癌、气管炎等“城市疾病”。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人们意识到自身无法脱离大自然的“庇护”,因此在近半个世纪,城市绿化得到迅猛的发展。我国环境绿化也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古代以狩猎为目的的自然园林;满足贵族观赏用的皇家园林或私家园林;而城市的绿化是在19世纪末,由于城市环境急速恶化,因此政府开辟了绿地供居民使用,也就是欧洲、北美所掀起的“公园运动”。在20世纪初,由于二战后导致城市荒芜成为废墟,欧、亚各国在废墟上开始重建城市。我国当前环境绿化主要以城市为主,分为城市屋顶绿化和城市垂直绿化两类,能够在绿化建设过程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居民居住环境,使城市的绿化面积增加。

二、环境绿化现状与呈现的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诸多城市开始了绿化建设,使环境绿化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它对改变城市面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虽然绿化建设势头良好,但是城市绿化中普遍存在着意识不强,观念落后,缺乏设计、缺乏特色,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除此以外还有很多重要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重视。

首先,人均绿化面积较少,与实现《中国21世纪议程》中所提出的:“到200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左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平方米左右”的目标相差较远。并且从近几年来看,绿化的前景不容乐观,全国各地的绿化状况极为不平衡,南北方差异较大。在08年末,人均公共绿地超过7平方米的不超过20个,在随着郊区或开发区绿地增加的同时,城市绿地的面积减少。

其次,在绿地面积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城市在环境绿化建设中从宏观到微观缺乏合理的规划,没有系统的园林配置;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缺乏精美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艺术层次与文化氛围。在园林建设中,缺乏能够为居民提供休息、使用与享受的休闲环境,并且不能于自然景观相融合。

第三,开放商注重开发力度,不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因此导致环境的肆意开发,破坏了绿化建设的最初规划,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引导与监管力度。

三、针对问题所提出的几点思考

首先,应当树立整体、系统的观念。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是整个城市的一部分,我们在进行绿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以整个城市来进行考虑,因为局部的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很容易影响到整体。因此在城市环境绿化过程中,要以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规划园林绿化建设。

其次,应尽可能地利用城市的多种有利与特殊的因素,建设集中型的环状、线状、片状的园林绿地。当前城市用地紧张,政府不应当过多依靠开放商的开发,而是尽可能利用当前的条件来进行绿化建设。这种绿化规划一方面能够有利于土地的节约开发,进行集中有效地使用,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依托。当前北京、天津、沈阳等地都在城市外部郊区建设了向市内延伸的绿楔,尤其在沈阳,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实施了片状的大环境绿化。一直到2010年底,沈阳整个市区的绿化覆盖面积达到了9745公顷,绿地面积达到了897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3011.76公顷),在城区的绿化覆盖面积达到了50%以上,绿地覆盖率达到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16%以上。

南方还有诸如昆明大观河、上海外滩等类似的沿河,都为城市绿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四、结语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城市绿化,还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愈加重视城市环境的建设问题,而环境绿化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可以说环境绿化是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当前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到此针对当前我国城市环境绿化发展趋势与现状,提出一些加强绿化力度改善城市环境的建议,如有不足之处请给予斧正。

参考文献:

[1]刘晓玲、周青:《城镇环境绿化的若干生态学问题思考》,《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年04期。

[2]曹勇宏:《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生态对策――以长春市为例》,《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5期。

[3]马进、王小德:《天目山乡土木本藤本植物资源特征及园林应用》,《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9

一、现阶段国内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分析

(一)基础的特点

作为生态环保的主导工程项目之一,生态水利工程的基础特点包括全面、可持续、系统、科学。它能够将我国的水利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再满足社会发展对于农业、航运、防洪等方面要求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水利工程的概念从初始时期的普通拦水工程水利,进而成为当前的生态水利工程,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使得水利工程从单一和普通的状态,实现到科学的、可持续的、系统的水利工程方面转变,传统的水利工程主要涉及地质学、结构力学、水文学等系统知识,生态水利在实现基本的水利价值之外,还满足维护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生态水利工程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结合紧密。在这些基础之上,采用科学的开发策略,及科学的工程管理手段。概括起来,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生物的多样性

我们在建设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时,或多或少地会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无法忽视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因此,今后我们在进行一切活动时,必须要将对环境的考虑放在重要地位。还要开展有效活动,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我们必须要将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进而凸显出生态水利工程的主体特征。

2、生态水利建设具有系统性

一般而言,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开展,会对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水域以及河流等生态系统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开展生态水利建设之前,要充分考虑建设系统的各个环节,会对环境造成何种影响。它所体现出来的系统性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工程建设,还可以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形成直接的影响。因此,注重建设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是降低对生态系统不良影响的重要突破口。

3、工程效益的不确定性

生态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中的地质系统、气候特征等有较大的依赖性。但是由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因此,也涉及更为复杂的生态子系统。这就会导致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将会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没有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或者增加工程建设施工的灵活性,会使得建成以后的水利工程缺乏应有的各方面效益,环境生态也无法实现最优的效果。

(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基本原则

1、注重工程施工安全经济

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建设时,需要采取一定有效的保障机制,保障施工安全经济。还要综合考虑生态水利建设项目,来安排合理的生态水利工程施工。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严格遵守当地的生态规律,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合理布局。以保障实现水利施工项目的安全、经济目标。最终达到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目的。

2、维持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与传统的水利建设相比,生态水利工程突出的一个优势就是实现水利建设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因此,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将适应水系生态系统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保障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的发挥。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进行合理规划,提前做好实地调查工作,施工规划要做到因地制宜。全面调查周围河流形态,以及地理环境特点,促使周围的生态系统呈现协调发展的姿态,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标。例如,尽可能维护和恢复周围河流系统的原始结构,这对改善水质,以及水生物系统安全意义重大。增加绿色植物的生存区间,为水生生物的生存提供保障,确保地下水系统的完整性。严格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律,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营成本,提升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而实现水的净化。

3、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整体规划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是从生态水利系统的结构角度来说的。针对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素提出了总体的要求。整体性原则规定,在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水文系统当前的自我修复能力,还必须对水生系统的变化进行科学地研究。这些要求我们必须要从生态水利施工的整体去考虑。如果没有做到这一原则,有可能制约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三)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1、将生态水文学及工程水文学作为基础

生态水文学系统和工程水文学系统,是实现生态水文工程建设的基础学科系统。这是实现水利工程建设走向生态化道路的基本保障,也是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区别于传统水利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我们在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必须要将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放在重要理论基础位置。然后再将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练掌握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的基本规律,从根本上满足生态用水与生活用水的基本要求。

2、制定完善的、科学的改建计划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生态系统的某些部分,如动物、植物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结合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科学的、针对性强的改建计划,灵活应对施工过程中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要提前预计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情况,在施工之前就要制定好前期的防御工作。针对一些已经出现的、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要在水利工程施工结束之后,及时启用调整措施,尽最大努力保持水流环境的基本特点,对当地的植物、动物等开展回迁工作。

3、将生态水利与环境工程的设计相结合

在工程施工之初,就要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与当地的水利局、地质部门等取得联系,全面了解该地区水文特征、地质特征,对这些系统的形成历史进行了解。从而将生态水利与环境工程完美结合,充分发挥两个系统的优势,对Y源进行优化配置。能够在节省资金成本的同时,增加生态效益。

二、新时期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

上文已经提及,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突出。因此,我们在新时期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开始之前,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科学分析、科学决策等角度充分分析其影响。

(一)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水利工程都是在天然河道之上开展的。在生态系统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地区的天然河道都处于各自的水系生态系统当中。水系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都是系统中的一部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水利工程建设会使得河流的一定范围内呈现均一化,那么就会对河流生态系统多样性造成影响。通常,在天然河流上的基础上造成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以后,局部区域内的水系统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不仅深度和含沙量会呈现全新的变化趋势,同时水流的速度也会发生较大地改变,那么就改变了水流的原动力。与此同时,拦河坝也会导致水域面积的增加,水的比热容会较高。那么就会增加水的热量,水温升高就会直接改变鱼类的繁殖情。而且,在水流的动力发生改变后,水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的频率也会受到直接地影响,原来的自净能力将会下降到一定的程度,使得水质变差。除此之外,水流域面积增加之后,就会加速该流域水的蒸发,就会出现降水量增加的情况。那么就会改变该地区的天气状况,降雨量增加、大雾天气增加。而且,修建生态水利工程之后,该地段所承受的重力大大增加,那么就会对当地的地质情况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地质灾害。

(二)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对相关区域内的陆生生态环境形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在建设过程中,会占用较大的面积。因此,就会缩减当地的耕地面积、林地面积等。这些土地系统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系统的转变,就会造成植被系统的破坏。植被遭到破坏,那么与其相关的陆生动物的生存状态就要有所改变。而且,如果建筑区域环境内的气候特征改变之后,那些无法适应湿润气候的动物就会迁移到别处。对于这些动物来说,就被迫转变之前的生活习惯;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而言,就转变了原有的结构。除此之外,在建设过程当中,以及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必然会为该区域带来较多的人类活动。沿线居民、周围工厂等制造的生活、生产垃圾,也会对该区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转变原有的河道的理化特征,对沿线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三)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除了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影响之外,还转变了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环境。主要表现为:占用该区域内的居民生存区域,导致周围居民的被迫迁移。转变原有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水域范围增加,淹没周围水域,改变了周围居民的生活条件。有些大型的水利工程,还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文物的保护和移动问题。同时,如果水利工程建设的面积相对较大,相关区域内的居民就需要进行搬迁,这也导致了安置上的问题。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就必须要与周围居民,以及文物部门等做好协调工作。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搬迁、安置方案。

三、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原因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开展的人类建设工程。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帮助人类活动提供更加系统化的水资源系统。那么它必然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上文已经分析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以下主要分析生态水利工程系统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

(一)生态水利工程自身的缺陷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通常会改变相关区域的生态系统、河流的流向以及造成水流的原动力等。这些转变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

(二)对生态问题的认识不足

虽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传统的水利建设相比,加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也降低了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从实际的施工情况来看,由于人们对于生态问题认识不全面,导致生态保护效果不佳。

(三)施工过程中的约束力不足

这些都是人为上的缺陷。施工单位往往更多地关注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只能在保持较少经济支出的前提下,才会选择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施工措施。因此,就会出现对大自然资源随意开发攫取的现象。而一旦超过了水资源的平衡点,将会直接造成相当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生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未曾得到合理地完善

有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过程中。在施工中对施工监管力度不到位。导致施工前设计的生态保护措施得不到实施。没有提前采取防御措施,出现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后,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最终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

(一)重视施工前期的规划设计

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展是十分复杂的,需要系统地进行。在对河流的治理当中,不仅要切实分析人类的实际需求,比如水利运输、水利灌溉、水力发电等,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平衡。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来看,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展不仅要把握对水利工程理论知识的原理运用,还需要结合生态学理论知识。在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材料和设施选择上,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学的标准,进而使得工程建筑具有较高的安全效益,并且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状态。对于其的工程建设,也要实时地进行控制,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进而可以承受外界的自然破坏力。在设计横断面和流纵面的时候,需要在河流地貌学的基础上,对该区域的河流泥沙淤积状况进行分析,同时该要对河流的侵袭和冲刷进行信息搜集。对于该区域的历史问题,可以通过地质部门和水利单位获取,之后需要对河流的水势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使得河流修复工程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着重做好对河流的控制。现代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则需要放弃对河流的控制,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类无法对自然界进行全面而合理地控制。自然生态系统必然会在其余方面展现出这一控制造成的危害。因此,要想实现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要增加对于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的价值。在此要强调的是,地球上的每条河流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没一项水利工程建设都要按照该河流的实际状况进行。充分尊重每条河流的水域系统,尊重其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环境与水利建设共存方案。切实做好对当地地质状况、河流特征的调查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水文资料。并实时考虑到该水利工程的防洪强度,以及对水流冲击的负载程度。同时,在工程设计环节,需要切实考虑到该流域内生物的各种生存状态和生活习惯,尽量不去破坏这一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设计河流的水利工程,保障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与周边景观在美学欣赏角度的和谐。

(二)重视工程建设生态,做好污水弃渣处理工作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施工特c,以及周围环境状况,对污水弃渣等进行有效处理。防止污水弃渣造成对工程的破坏,防止对环境形成严重的污染。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建设化粪池以及简单的厕所,用以接纳施工当中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同时还需要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消毒,在达到标准后,再进行实时地排放。在施工开挖以及弃渣堆存的过程当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工程竣工之后,如何恢复当地的美观状况。在施工时,如遇到耕地区域,会首先开挖耕地表土耕作层,这部分土层对于耕地来说十分重要,是经过长期维护形成的,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在开挖之后,要妥善保存这些土壤,待到工程完结之后,再将其用于覆土、造地。

(三)监测工序的合理开展,做好环境数据评价体系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以后,应当按照确切的环保标准,对它进行科学的监测,为了确保监测的合理有效性,通常还会构建一定的环境数据评价体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落实到位。这是实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建设协调发展的必要保障。

(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制定法律法规,明确对不适合建设水电项目的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生态功能区等地进行保护。对保护河段、以及保护流域区划定明确的范围,动用法律的约束力,限制水利公工程建设的区域。采取相应的监督措施,让这些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对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进行重新审查、评估,采取有效的惩罚措施。

五、结语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人类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此时如果还沿用之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的话,就会加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还会使水域问题更加严重。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保障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增加了对于生态保护的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生态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充分发挥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价值,尽可能降低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生态系统破坏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环境问题建设,才能更好的推动农业增产,实现农民增收,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和农业生态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协调发展的趋势,当前需要大力兴修水利,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为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一个重要的基础。

1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对整个农村生态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此类影响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全面分析,比如加强修建、预防、补充等措施对水利工程进行完善,从而能够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为农业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1.1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合理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看,环境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如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破坏,那么从短期情况看,生态环境无法得到恢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效益,对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完全恢复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水资源自身恢复过程中必须要拥有一定的水量,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考虑流域方面的问题,那么生态环境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协调的发展。严重情况下会造成河道断流、水土流失、水源枯竭,如果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选址不当,同样会给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1.2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其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增强农业灌溉水平,促使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能够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效应。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工程项目施工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药、化肥使用量在逐年增长,因此产生的退水流入农田中几率很大,对农田水利工程污水排放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实施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的措施,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2 农田水平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从近几年我国农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情况看,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建设大型农田水平工程的同时,需要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能够形成一个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促使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能够全面协调发展。

2.1 农田水平工程建设前的预先调查

农田水平工程建设环境状况需要进行预算调查,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前期调查工作对农田水平工程兴建和服务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预算调查可以发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通过对现状分析和相关发展状况进行综合研究,可以提升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地下水、生态方面环境水平,从而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2 农田工程建设环境具体分析

从生态环境调查角度看,需要根据工程特征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与农田水利工程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根据环境的不同影响程度进行主次方面的分析,一方面需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进行协调性分析,分析其是否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与农田水利总体规划保持协调性和一致性。其次农田水利工程方案环境需要进行合理性分析,需要从选线布局、选址等方面进行多种方案研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后是从影响源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前期的开挖、占地、弃渣等方面的施工进行有效性控制,对损坏土地、植被、扰动原地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降低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如果选址不当会对局部气候和水库水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作物对水温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农田水平工程建设方案不合理对水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水温情况进行综合估算。水库对淤泥的承载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很难其进行量化,需要按照类比分析和机理分析进行预测处理。从根本上达到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运用生态机理学的基本原理,按照工程兴建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预测其生态系统的总体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依据。

2.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影响状况进行预测,同时需要把工程兴建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提升企业综合评价水平,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促使二者协调发展。农田水平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通过模型进行评估,从而减少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农田水平工程项目评价过程中需要把其对局部气候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从生态环境用水和人群健康等方面出发,把对水环境、陆生环境的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最终能够控制工程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效益,在全球经济日益恶化的具体,需要不断转变观念,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保证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农田工程项目需要与生态系统环境结合在一起,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创造积极的条件,保证农村生态环境工程日趋完善,提升农业综合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春火,刘士余.生态修复对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2]左元庆.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11

模型建立

根据以上的理论应用和推理,建立驾驶疲劳的生成模型,如图4所示。驾驶员的特征和道路交通环境共同决定该驾驶员完成驾驶工作的难度,从而决定驾驶员较好完成驾驶工作所应具备的最优唤醒水平。同时,道路交通环境通过刺激驾驶员使其处于一定的唤醒水平,即为驾驶员的当前唤醒水平。一般在初始情况下,驾驶员的当前唤醒水平位于最优唤醒水平范围内,驾驶员处于正常驾驶状态。随着驾驶时间的增加,驾驶员的当前唤醒水平逐渐降低。一旦驾驶员的当前唤醒水平低于最佳唤醒水平,驾驶员就处于异常驾驶状态,开始出现注意力不足、操作能力下降等症状。一般为行车安全,驾驶员并不会听任这种异常状态持续发展,而是会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抵抗。通过调整当前唤醒水平或最优唤醒水平,使当前唤醒水平又回到最优唤醒水平范围内。然而,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持久。因为,道路交通环境的不定性会随着驾驶员逐渐熟悉情况而降低。当道路交通环境的不定性降低后,驾驶员的当前唤醒水平降低、最优唤醒水平升高。当前唤醒水平又重新低于最优唤醒水平了。这时,驾驶员又会继续采取措施来调整这两种唤醒水平之间的关系。随驾驶时间的延长,这一调整过程不断循环。直到驾驶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因持续时间过长而采取抑制性保护的时候,这些措施都将不再起作用。之后,驾驶员的当前唤醒水平将一直低于最优唤醒水平,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

模型应用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12

帕克和伯吉斯于1921年在有关的人类生态学杂志中,首次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为解决复杂的生态系统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1-2]。此概念以人类社会为核心,以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使得承载力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

1 生态承载力评价

1.1 评价方法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众多,在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济区特殊情况,并结合孙铁珩院士提出的“建设生态省必须坚持GDP的增长率、资源保障率和环境承载力三统一”的原则,根据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思路(图1)构建了经济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系统定量表征的方法评价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现状,旨在探索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最佳生态承载力评价与信息展示方法,为当地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1.2 评价模型确定

根据改进的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一定时间尺度内区域的不同承载状况,以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率和人均GDP增长率来表征生态承载力。具体公式如下:

式(1)~(4)中:ri为生态承载力的测度指标,其中,r1、r2和r3分别为资源承载力指数、环境承载力指数和社会经济承载力指数;ai为生态承载力的权重,其中,a1、a2和a3分别为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承载力的权重,而a11、a12、a13分别为水资源承载力、能源承载力和耕地承载力的权重(a1=a11+a12+a13)。根据经济区的实际情况,依据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求得当地标准现状权重值a11、a12、a13、a2和a3分别为0.09、0.10、0.01、0.30和0.30;SZY0为水资源需求量,其值=工业需水量+农业需水量+生活需水量+生态需水量;SZY1为水资源可利用量;NY0为能源需求量;NY1为能源生产量;GDZY0为粮食需求量,其值=总人口×人均粮食需求量;GDZY1为粮食产量;SHJ0为河流自净需水量,其值=(工业废水量+生活污水量)×稀释系数,取稀释系数为2.0;SHJ1为地表水基流量;SHJJ0为研究年的人均GDP;SHJJ1为研究年前年的人均GDP。生态承载力指数η的计算基于供需平衡理论,根据η与1的比较,可以对区域的实际承载状况进行判断:η1生态系统处于超载状态,将会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1.3 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突出经济区现状特点与发展能力,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选取指标,通过调查及多重线性分析将其设计为环境纳污能力、资源供给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3个方面的评价体系,最终选取水资源需求量、水资源可利用量、工业电力耗费量、总人口数、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产量、污水总量、地表水基流量、研究年的人均GDP、研究年前年的人均GDP等11个指标,参考国际标准、地方指标确定辽经济区承载力的理想状态值,并计算权重。现状值则为经济区近期统计年鉴和各部门的调查数据。

为分析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将表1中数据带入公式(1)~(4)。

由表1可知,由于经济区当时湿地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因此在建设初期,即2012年经济区内生态承载力值大于理想值,表明经济区的生态承载状况已明显超载,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在给定的人口、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前提下的需求。但随着经济区规划项目的不断落实、生态立区观念的不断深入、单位产值能耗的不断降低,生态承载力指数趋于变小,超载值逐渐降低,生态系统逐渐恢复。

2 生态承载力情景分析

目前,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的估算结果表明,该区域总体处于超载状态,但各个子系统发展趋势存在显著差别。资源保障率、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不是所有指标的承载力都达到最优状态,而是三者成为合理的统一体。因此,通过模型参数的变化来预测不同优化方案下的生态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承载力系统实施政策调控(表2)。

2.1 社会经济活动优化预测

如果仅对部分影响较重的社会经济活动指标进行优化,按照现有的数据模型,根据《辽滨沿海经济经济区总体规划》,随着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不断增加,计算出到2030年生态承载力为1.420,仍处于超载状态,但经济压力逐渐变小。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13

借助于中国期刊网以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况为主题进行检索,搜索到115篇文章,其中15篇具体关注了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况,其中有理论探讨,调查研究也有新闻报纸,主要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种研究视角。

一、以局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生活状况的为例进行的调查研究

以这类视角为研究方向的有杨莉君、周玲等对中部地区四省的农村幼儿教师,以问卷调查与访谈,从幼儿教师的身份、工作压力、工资待遇、职业幸福感及专业成长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从体制、政策、专业发展以及工资待遇方面提出解决策略。[2]

周燕、李冬燕对广州市16所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中揭示了农村幼儿教师学历低、工资低待遇差、工作压力大、无职业规划、培训学习机会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

金光发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研究了腾冲县7个乡镇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从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工作认可度、工作负荷、工作环境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况主要表现为共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工作负荷大、社会认可度低职业成就感弱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策略。[4]

二、以全体农村幼儿教师为主体进行的理论探讨及策略分析

这一视角下分为两种类型文章:指明现状并提出建议和直接提出建议对策的文章。

陈琴和童艳华分别指出农村幼儿教师在身份、学历、专业发展、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工作压力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不良生存状态并根据表现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5][6]

董柏玲从三个方面:管理体制上,要求健全管理体制,县级教育行政部分增设专职工作人员,地方政府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支出。幼儿教育经费上,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经费,有助于减轻职业倦怠。幼教资历制度上,要求严格幼教资格制度、岗前培训、定期考核、证书把关。[7]

三、聚焦民办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态

牛桂红敏锐的洞察出农村幼儿园主要以民办为主,将视角集中在农村民办幼儿教师上,更加深刻细致的从工作环境、工作压力、职业满意度等方面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科学研究方法揭示了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并从政府、幼儿园以及民办幼儿教师三方角度提出可行性策略。[8]

尽管各位学者专家从不同视角采用不同方式,但都揭示了农村幼儿教师迫切需要改善的生存状态。希望通过本文引起学者、政府对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的关注,并能为今后研究提供一个对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的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发掘新视角提供更加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解决策略。

四、存在的不足

纵观以上文章,无论是新闻报纸、理论探究还是调查研究,大多数是从生存状态内涵所包含的工作负荷、工作汇报、社会地位、自身追求以及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但未对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进行分年龄阶段进行考察,提出的政策也未关注到工龄不同教师生存状态的不同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李金英大连市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

[2]杨莉君,周玲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以中部四省部分农村幼儿教师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0(9)

[3]周燕,李冬燕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生存状态研究-广州市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生存状态的调查报告[J]教育导刊,2011(11)

[4]金光发腾冲县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研究[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5]陈琴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环境及相关建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7(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