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措施实用13篇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篇1

一、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现状

(一)大班额的规模制约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种较为先进和具有科学性的教育理念,在长期的教育发展当中这种理念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同和追求。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在如今社会普遍重视教育发展的趋势当中更是如此,从而也就导致了学校当中学生数量的庞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地区和学校高中阶段的班级人口数量至少是在四五十人左右,更多的甚至有七八十人,在这种人数众多的班级当中教学,教师很难全面掌握到每一个学生学习和个性的基本情况,从而也就阻碍了因材施教的进行。况且就科学研究的情况来看,囊括二十五个学生左右的小班级才是最适合因材施教实施的,因而在高中阶段班级人数众多成为了直接影响音乐教学因材施教理念和方式的贯彻。

(二)教师素质影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教师,因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高中音乐教学的进行方式。因材施教主要就是在教师对于学生基本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个性之间的差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进行展开的,因而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的心理素质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只有教师有耐心并且能够主动去探索和研究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对学生进行层次化和区别性的指导。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音乐教师对于自己所教课程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音乐只是让学生们放松的课程,所以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的时候也仅仅是让学生简单的进行欣赏。在这种教师没有正确的学科认识和教学理念的情况下,因材施教的开展更是受到了影响。

二、高中音乐教学因材施教措施

(一)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一定得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仅是在家庭背景和学习成绩方面,而且更是在爱好和天赋方面。而因材施教这种材更多是立足于学生角度从不同学生资质角度来进行的。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在践行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理念的同时,还需要充分注意到学生们在音乐资质和天赋方面的差异性。只有在承认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基础上才能够对学生有一定的区别对待和教学。比如在鉴赏《现代京剧》的时候,有些学生可能比较爱好戏剧,因而教师既可以让他们谈一谈京剧的特点以及不同角色所代表的性格特征,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对特定京剧曲目欣赏之前谈谈该曲目创作的时代和人物背景。这些都可以由那些具有京剧爱好的学生来进行知识的普及,而且还可以让京剧爱好者进行京剧表演来丰富课堂教学。而对于那些不喜欢京剧或者是不爱好音乐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通过曲词朗诵的方式让他们加入到课堂当中,让他们在有感情朗诵的基础上提升对于京剧的理解和兴趣。

(二)注重音乐教学硬件和软件的双重提升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需要有多媒体的参与才能够有效进行,因而学校就需要配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乐器来为学生进行乐器表演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而且在因材施教理念当中,教师是主要的实施者和人力资源,因而音乐教师首先就需要具备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对其实施原则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在对理念有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加娴熟和有效的践行,也才能够在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此外由于教学内容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的主要基础和平台,因而教师就需要对不同年级高中生的知识储备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资源进行大力的开发才能够保证音乐鉴赏内容的有效性。同时由于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因而教师不能够强迫学生学习某一节内容,而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使他们自主选择所要学习和鉴赏的音乐部分,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关怀每一个学生,也才能够使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音乐鉴赏过程当中。比如在鉴赏贝多芬音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自主选择他们希望欣赏的曲目和篇幅,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加有自信的参与到其中。

三、小结

本文是基于我对高中音乐教学和因材施教理念的了解展开的,在文章当中我首先是论述了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现状,之后则又从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注重音乐教学硬件和软件的双重提升这两个角度分析了高中音乐教学因材施教措施。在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师需要更加注意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宥于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在文章当中我并未能够就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详尽的阐释,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篇2

(三)亟需提升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如此国内教育制度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中学非常关注讲授主要课程,但是始终不关注美术、音乐等相关课程。如此以来,很多高中在招聘音乐教师时对应聘人员的音乐专业素养要求比较低,使得国内中学音乐教师群体音乐素养参差不齐。

(四)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模式陈旧。眼下很多音乐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来讲授课程内容,一直都发挥着技能传授者的作用。教师是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关键角色,学生仅仅接收好相关信息就万事大吉。如此填鸭式教学,造成了十分无聊、呆板的高中音乐课堂,根本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也不可能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参与以及创作空间。

二、完善高中音乐教学的解决方案

(一)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音乐教师要能够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忱,发挥好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良好作用,教师要肩负组织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的重大职责,努力地为学生打造出优良的学习环境,牢牢地把握住学生喜爱和想要掌握流行音乐的特征,持续为学生引入有深度、有内涵的优秀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学习音乐技能的乐趣。在此过程中,音乐教师也要努力关注相关音乐比赛的各个项目,向各类比赛推荐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在这些比赛中展示音乐艺术的天赋,使这些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与喜悦,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音乐的积极性,全方位地增强高中生的音乐涵养。

(二)实现既定的音乐教学目标,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授课任务。从高中音乐教学来看,教学水平高低受到了音乐教学目标设置的影响。音乐教师在进行授课的具体教学中,必须稳妥地掌握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目标等,拟定出吻合高中生身心认知特征的教学方案。在此过程中,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也要吻合高中音乐新课标的要求和规定,首先保留音乐教材的基本教学内容,以此为基础,引入最流行的音乐文化,持续地充实和拓展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彻底地打破学生已经习惯的学习模式,切实掌握音乐教育的内涵以及本质,提高高中生的音乐素养。

(三)持续增强音乐教师队伍的音乐素养。高中音乐教师音乐素养会对音乐课堂教学水平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为更好地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水平,教师要持续地提升音乐专业知识和音乐教学技能,在授课之余定期或者不定期参与到相关的音乐培训课程中,获取最流行的音乐知识,用扎实的专业素养来熏陶和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运用多种现代技术,改善课堂教学模式。随着国内外科技的迅猛发展,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很多先进的教学工具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也为改善课堂教学创造了更多机遇。为了切实集中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巧的能力以及注意力,音乐教师要充分运用相关的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持续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音乐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相关的音乐短片,让学生亲自对其进行辨析,在优美动听的各种音乐鉴赏中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拓宽音乐视野。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篇3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使人们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音乐具有极强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音乐教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高中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力。高中生音乐课的设置不仅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而且会使他们在身心获得愉悦之时,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成绩。高中音乐教学要围绕着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展开,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也要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为前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最终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下文主要从当前我国高中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两方面出发探讨此问题。

2.我国高中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存在问题

音乐教学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音乐教学具有这样重要的地位,所以中学教育应该确立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把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由于音乐不作为考试的内容,因此,大多数高中学校将音乐课从文化的范畴中剥离出来。这样就严重导致了中学音乐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严重脱节。此外,虽然新课标要求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放在音乐教学的重要位置,但是由于传统的落后的教学理念以及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根本不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数是教师占主导地位,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2存在严重的“专业化”倾向,违背了音乐审美教育原则

高中生的音乐教学不同于大学生音乐专业的音乐教学。大学生音乐专业的音乐教学目的在于培养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而高中生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但是,目前我国一些高中的音乐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对技能和乐理知识的掌握,而不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比如说很少组织一些听、唱、跳等音乐实践活动。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兴趣与信心,同时也很难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3.高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措施

3.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与教师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教学内容的授受关系,在人格上建立一种平等关系,在生活上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师生和谐平等的关系有利于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那么学生就会成为一堂课的局外人,这样就不会营造一种健康活跃的课堂气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更需要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才有利于高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3.2创设审美情境

音乐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审美情境。令这个审美情境激发出高中生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兴趣。比如说,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针对音乐教学过程中内容枯燥、授课方法简单等问题,运用演示、律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开展情境教学,这样的优点就是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及情感产生影响,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如何创设审美情境。例如,音乐教师在讲授《郊游》这首歌曲时,可以先启发学生回忆以前郊游的情境,并找几个同学描述一下具体的场景,让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回忆一些过去的欢乐的事,有利于他们放松心情,较快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学习《郊游》时先让学生回忆,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然后让学生了解歌词大意,最后进行演唱。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欣赏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情境创设可以是欣赏一段优美的音乐,看一段美妙的录像等。情境创设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挖掘美的基本内涵,丰富学生的审美内容,掌握一定的审美方法。

3.3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鱼目混珠,真善美和假丑恶总是并存的,因此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首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让他们区别清楚两者之间的界限。只有把这真善美和假恶丑区分开来,学生才能够评价一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这种鉴赏能力的培养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多听各种内容、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作品。通过多听、多评论,才能够深入了解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表现美,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在音乐作品欣赏过程中充分发挥视觉、听觉、感觉等多方面的作用。音乐作品中的歌词如诗如画,旋律抑扬顿挫、节奏千变万化、乐器优美动听,这所有的因素都可以成为学生鉴赏的因素,都可以挖掘出美的要素。

4.结语

总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音乐感受力。高中音乐教师应该针对现阶段我国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更新陈旧的音乐教学观念,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使得音乐课不仅不会成为高考的障碍,而且会成为备考之路上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篇4

1.音乐课程的缺乏

当今的中国的高中学校当中,音乐等课程被渐渐的忽视,而更加的注重高考需要的一些科目,即使存在音乐课程,大多数的情况下,还是会被随意的更改者被占用,导致学生减少甚至是缺少了音乐课程。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音乐就是个没有用的科目,渐渐缺少了兴趣,在一些学校存在的音乐课程当中,也只是做做表面,没有真正的让学生在音乐文化素养方面,审美方面得到锻炼。

2.学生没有音乐学习的动力

高中的学习当中,需要面对而就是应试考试,需要高考,老师和学校都不关注,甚至有些地方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这个科目,使学生在心里上就认为,音乐很不重要,因为高考不需要考,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学习了,只是一些特长生才会学习的科目,而且高考学习的科目索要面对的压力已经够大、够多,自己也没有精力去学习,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已经麻木,而且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是会刻意的忽略音乐,不重视,导致现在的这样的局面,使学生对于音乐的期待,和这个方面的创造力也渐渐消失,甚至出现了部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产生了排斥的心理,不愿意主动去接受音乐的熏陶和教育。

3.音乐课程模式陈旧

教学模式的陈旧,带来的负面作用不仅仅是老师单纯地模仿着历来人的教学方法,而且造成了教学活动难以持续的教育氛围,这样没有真正传授音乐知识的教育环境,严重地影响了音乐课程的发展,给高中音乐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阻碍。

4.缺乏人才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应试科目的人才逐步增加,甚至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都会挑选高考之内的科目,而忽略音乐这样的课程,就是因为越来越少的人想要学习它,导致根本就没有人才的加入,而学校的应聘的时候,对于音乐人才方面的选拔也不是很重视,忽视了本身的音乐素质,这样更加削弱了孩子学习音乐的热情,陷入了即使想要好好的学习音乐,但是没有途径去学习的问题当中,所以人才的培养现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所在。

二、 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1.多开设音乐课程

在仅有的基础上,尽量多加一些音乐课程,虽然不能够达到应试课程的水平,但是要保证每个学校中都不能缺少音乐课程,争取做到在不耽误主课的基础上,提高音乐课程的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重要性,让他们从根本上意识到音乐和数学语文一样,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科目。

2.构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

无论什么时期的学生,都是会依赖着老师,没有老师的督促,好像缺少了学习的动力,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很能理解这种现状,老师,是学生的明灯,是指引者,对于音乐也是一样的,要想要音乐能够成为重要的科目,就应该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认识到音乐的重要。可以建造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领着学生喜欢音乐,找一些当下比较流行的歌曲,来与学生好好的交流,然后,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让学生意识到音乐的乐趣,找一些对音乐由兴趣爱好的同学,来对于音乐进行鉴赏和评价,让他们的音乐天赋能够被发掘出来。

3.提高音乐老师的素养

老师作为启蒙人,应该从自身来说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因为这决定着学生能够在你这能够或得什么,如果老师的自身涵养不够的话,就不能传授出更多的音乐知识,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慢慢的缺少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只有老师以专业的知识、极大地兴趣,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4.采用科技,丰富课堂

现在是一个科技的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渐渐融入教育当中,现代化的科技教学使课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样新颖的东西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程中采用这样的方法有很大的空间,从学生的爱好出发,多展示一些高科技的工具,当下流行的、新颖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同学们能够在课堂上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从而爱上音乐,是音乐成为学生们最想要的科目。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的音乐学习中,无论是欣赏一首歌曲,还是通过其他的途径,得到聆听的效果,让我们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到音乐的乐趣,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考试的一些科目当中,我们要不断的探索,了解到现在高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相处对策来解决问题。

使学生能够对音乐的理解,并且爱上,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远离此时此景,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能够与表现的内容共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用自己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结论。

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情感也随之加重。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含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代替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篇5

一、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音乐教学理念

尽管新课程改革政策下,全国初中学校都注重培养全面人才,音乐教学相比以往得到重视,但是音乐教学理念还是较为陈旧。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不仅是音乐知识的传输,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鉴赏、创作等多方面能力。但是大多数的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学还是停留在音乐教材书本上的知识传播,教学目标不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是为了学生相关的素质考试达标。这样的教学理念导致音乐教学死板,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要求,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错误认识,无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对学生的终身音乐学习没有任何帮助。

(二)学校在音乐教学上投入较少

国内大多数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学课堂就是平时学生教室,并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或者较少。教学的音乐作品,大多是由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但是很多学校没有相应的乐器,学生很难听到由实物乐器进行演奏的音乐作品,所以学生们无法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水平。更不要说乐器教学课程了,学生们没有机会自己演奏乐器或者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

(三)音乐课程安排与教材选择不合理

学校在音乐教学课程安排上存在很大的问题,音乐课程时间较少,为了确保学校的升学率,会安排大量的文化课程,相应的音乐课程时间就会减少,学生音乐时间较少,教学质量自然不高。

音乐教材选择,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养成、教学效率等都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初中音乐教材内容大多是比较严肃经典的音乐,像是民族音乐、世界名曲、合唱曲目、歌剧等等,缺少欢快通俗的流行音乐,当下信息技术发达,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学生日常接触到的流行音乐较多。相比较音乐教材,他们更愿意接触通俗音乐,也当下传统的音乐教材并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也不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很难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四)音乐教学手段陈旧

初中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是采用的方式较为陈旧,与文化课程教学模式一致。老师在教学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通过音乐知识点讲解、音乐节奏分析,自身演绎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然后再由老师带领,学生学唱,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演唱,就算教学任务完成。单一老套的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对音乐课堂较为厌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学生学习兴趣、音乐作品特点作出教学调整,尤其是音乐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老师机械式的教学,导致学生演绎出来的音乐作品比较生硬,没有感彩,毫无音乐美感可言。

(五)缺乏综合实力较强的音乐教学团队

音乐老师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资源,其综合素质往往决定了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但是目前初中学校的音乐老师较为稀缺,有些学校只有一个专业音乐老师,这给学校的音乐教学安排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相同教学内容的不断重复也会影响老师教学水准的维持。其次,学校音乐老师大多数是音乐专业毕业生,音乐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有些乐器或是音乐作品,老师自身也不是很精通,教学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

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理念

当下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学校应该提高音乐教学意识,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学校应该认识到音乐教学不仅是为了应付新课程改革的相应检查考核,音乐教学还能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全面素质,以及调节学习节奏与氛围。面对压力较大的文化课程学习,音乐课程学习可以为学生陶冶情操,消除学习压力,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为社会培养大量身心健康的人才。学校应该明确音乐教学目标,并将教学任务分割到各学期、每节课,从而明确初中音乐教学方向。

(二)加大音乐教学相关投资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应该为学生配备成套的音乐学习设备与器材,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体验来记住不同乐器演奏特点,与音乐作品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乐器演奏技巧,激发学生终身学习乐器的兴趣与习惯。

(三)科学合理安排音乐教学时间与内容

根据学校的音乐教学目标,学校应该合理安排音乐课程时间,确保教学时间足够完成初中教学目标。另外,以往学校在音乐教学安排的时间都不好,是学生学习低峰期,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所以学校应该合理安排教学课程时间,确保教学质量。

(四)构建综合实力较强的音乐教学团队

学校应该配备足量、高素质的音乐教学团队,老师自身应该具备全面的音乐素养,熟知音乐知识、相关音乐历史,音乐鉴赏能力优秀,乐器演奏可以达到专业水平等等。配备的老师应该具有互补作用,根据不同课程安排不同音乐专业老师。

(五)采用多种音乐教学方式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体验不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普及到全国各校,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让学生全面体验音乐,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构建音乐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习音乐,更容易让学生掌握音乐感情基调,进而掌握音乐中的情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方式对于音乐教学也很重要,可以加强师生间的音乐、情感交流沟通,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进而做出调整,有利于构建和谐教学氛围,为教学质量提高带来帮助。

(六)加强音乐考核力度

考核是我国教育体制下,督促学生学习的最有效措施。以往由于学校对于音乐教学不重视,在音乐考核上也比较宽松,这也造成了学生不重视音乐学习,不注重课堂纪律,经常在音乐课堂上看到学生睡觉、讲话、玩手机,甚至是做别的学科作业。对此,学校应该加强音乐考核力度。将考核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项目,音乐考核应该包括音乐历史知识、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多方面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集中注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初中音乐教学应该得到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初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应该具备多方面才能,确保在未来日益激烈的社会人才竞争中获取优势。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篇6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音乐鉴赏课程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和对音乐的大体了解,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音乐鉴赏课程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强调学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对于音乐的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音乐的实际情况,留心观察并详细了解每一位学生在音乐课程中所表现的独特优势和个性,同时教师要充分抓住时机,利用这些优势,有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鉴赏的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被表扬,这类学生只要经过表扬就能使成绩得到提高。这时,教师应对于这类学生要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的内心拥有一种满足感,增加了他们对于音乐鉴赏课程的兴趣。然而,有的学生需要进行严格对待,只有严格要求才能使他们认真学习。由于在一个班级里,每个人对于音乐鉴赏能力的高低相差很大,同时对于感兴趣的音乐类型也存在很多不同,这些差异性因素都需要教师进行留心观察和思考。在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范围内,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采用不同种类的方法,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只要学生对于音乐鉴赏充满了兴趣,学生便会主动积极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另外,教师要注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正确引导学生向正确的鉴赏方向探索。由于音乐鉴赏本身就是一个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进而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灵活运用教材内容

音乐鉴赏是一种美的享受。而音乐鉴赏课程强调的是重视音乐作品内涵的审美能力,即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从感性的角度入手,用最真实的情感打动人心,激发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从而获得学生的认可,这样,学生才会对音乐鉴赏课程充满想要探索的欲望。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学习,将对音乐的审美需要贯穿于整个对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真正魅力,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鉴赏课程的兴趣,使学生的文化修养得到有效提高。比如,在音乐鉴赏课程中有关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和分析过程中,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大好河山,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有效将自然和音乐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将音乐和文化充分融合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现代的教育是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在音乐鉴赏课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扩大对于音乐学习的范围,逐渐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水平。比如,在孟姜女哭长城的音乐欣赏中,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出来,将音乐和文化有效结合在一起,音乐鉴赏和古诗词或爱情故事之间的有效结合,这样更能引发学生主动进行音乐鉴赏的兴趣,进而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使得学生的文化修养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不断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学生学习音乐鉴赏课程过程中充当着“指明灯”的作用。因此,音乐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比如增强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的能力等,不仅让自己在音乐专业上有着明显的提高,同时还要加强对音乐的领悟能力,拓展对于文学、美术等方面内容,这样才能满足新标准课程的要求。另外,教师在注重音乐方面的提升的过程中,还要积极拓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相关的现代化技术,这样才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等,更好的将音乐鉴赏课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新颖,更好地将音乐鉴赏课程做得更加出色。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新的榜样,这样才能确保音乐鉴赏课程的顺利开展,进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符合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音乐鉴赏课程中,教师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灵活运用教材内容,有效的将音乐和文化结合在一起,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开发学生学习音乐鉴赏课程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鉴赏课程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使之为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而不断努力,成为21世纪创新型人才而不断奋斗。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篇7

如欣赏《瀑布与溪流》时,引导学生想象九寨沟水的多样与灵动;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引导学生想象辽阔草原上两支队伍的形象;欣赏《祭献之舞》时,引导学生想象古老部落的神秘与疯狂……学生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产生灵感。

二、穿插奇闻逸事

故事魅力大,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将音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便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体会、表现及创作。如可在倾听乐曲前讲讲关于乐曲的奇闻逸事,像海顿的《惊愕交响曲》的故事、圣一桑的《天鹅》的故事等,听完故事,学生一下子有了想听的欲望,然后再听这首曲子,学生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

三、精选优秀作品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与他们所接触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表现欲望的。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上有大量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师通过个人表演展示及各种演出树立威信,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

四、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可将教材中的故事改编成剧本,通过绘声绘色的扮演,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乏味的知识趣味化,让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歌曲中的角色不再是音乐书上的角色,而是学生自己。这样,学生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运用表演,不仅使歌曲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笼上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富有戏剧性,学生情绪高涨,印象深刻。有一个单元是欣赏戏曲,上课前我从戏院借了几套服装,老生、青衣、花旦、老旦等头饰。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我和同学们同台演出,同学们穿着服装一个个争相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他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进入了情境中。

五、运用幽默语言

幽默是一种对合乎常规的内容采取了超乎常规的形式或者合乎常规的形式荷载了超乎常规的内容,引起心理能量的释放而产生愉悦,并诉诸理智的思考,是一种具有特性的精神现象,主要体现在氛围上。教学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具有很高的教学审美趣味。它的美主要体现在它能用可笑的形式表现真理和智慧,用谐趣的手段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使语言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过程得到优化,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次,课堂上我正讲得精彩,忽然发现有一个学生睡得正酣。我便幽了一默,说:“我发现有一个同学听得特别认真,只见他口角涎水不断,表明他听得津津有味;他还频频点头,那是因为他觉得老师讲得头头是道;且两眼紧闭,我想他必定是在闭目深思。”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个同学也被同学笑醒,面露愧色,睡意顿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又如有一次上课时,我胸前戴着从海南带回的由椰子壳做成的装饰品,很有特色。一进教室,学生就表示对这个装饰品感兴趣,不时欣赏,我模仿时装模特,在学生面前走了一圈,同学们热烈鼓掌。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六、变换教学形式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篇8

2、教学模式不够合理

从当前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学的实施模式分析,针对专业艺术领域的细化教学使得实际的教学过程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因素,甚至不少高职院校在构建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时生搬硬套,忽略了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这就使得职业教育在音乐教学特色方面显得远远不够到位。此外,针对教学模式中的音乐知识结构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也没有得到确实体现。

3、教材设计缺乏特色

当前高职音乐艺术教学在教材设计方面显得过于单一,实则音乐艺术教材的选择应当尽可能涉及不同的社会领域,像是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或是风俗习惯等,这些对于有效扩展音乐艺术教育的文化取向都有积极影响。

二、当前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措施

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从形象思维拓展方面促进学生审美及创造意识的发展,从丰富的艺术幻想中感受到音乐的潜在魅力,促进自我艺术品质及道德修养的不断优化,这对于职业教育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意义。立足于学生审美及想象能力的发展,当前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措施应当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

1、完善高职音乐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

从高职音乐艺术教育的基本特点出发,针对高职音乐艺术课程的设置问题应当在具体的教学计划等环节得到确切落实,比如在职业教育音乐艺术课程中开设必要的音乐欣赏或是美学概论等课程内容,这对于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极为有利。此外,针对音乐技巧课程的讲授也不可缺少,从实践课程开设角度完善高职音乐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对于促进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夯实大有裨益,是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形成的重要环节。

2、促进高职音乐艺术教育的资源共享

对于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而言,从资源共享角度提升高职音乐艺术教学的实施效果也是极为重要的,这就需要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体系中构建必要的教学研究与发展机制,定期开展必要的教学研究,及时解决职业教育艺术类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提升音乐艺术教学实施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资源共享过程也可在与兄弟院校的课程研讨环节中得到有效落实,及时互通教学信息,促进音乐艺术教学理念的不断渗透与发展。

3、优化高职音乐艺术教育的师资建设

对于高职音乐艺术教学而言,教师的指导与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因此音乐教学师资建设问题也应当在改革措施中得到有效落实。针对高职音乐艺术教学师资力量建设问题需要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着手,提升教师队伍的音乐综合素质,积极优化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艺术教学责任意识。此外,关注高职音乐类教师的入职门槛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这对于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极为有利。最后,高职院校还可就音乐艺术教学的实施状况来有计划地聘请一些具备专业化教学实力和理论实践能力的教学人才来加入到音乐艺术课程教学当中,促进音乐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关注教师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通过必要的奖惩机制和考核措施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甚至可以通过学生给教师评价的方式来约束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这对于改革高职音乐艺术教育实施模式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4、突出高职音乐艺术教育的教材特色

在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学过程中教材特色的突出除了体现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之外还需要从学科融合及实践教学方面优化高职音乐艺术教学的实施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之间的及时沟通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由于学生本身个性及能力的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师内容及方法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范围,合理突出教材的教学特色,在展现音乐艺术教学魅力的同时也尽可能实现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篇9

19世纪的哲学家叔本华将音乐视为世界意志的最直接显现,至20世纪下半叶教育领域对其理论进行了发展,将其融入到了现代教育之中,形成了针对幼儿主体的音乐教育,具体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情感能力,诱发其想象力与联想能力;同时也是对于幼儿听觉能力、感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训导与培养。为了更好地在幼儿教育中实践音乐训导,笔者提出了几点保障措施以供探讨。

一、音乐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及影响

音乐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较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育为幼儿审美提供一个新通道,使其能够在音乐中获得熏陶,增进快乐,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满足;能够诱发幼儿天性中对于音乐的热爱之情,更好地在音乐作用下使其未经平衡的各种天性得到协调;音乐教育中的舞蹈动作也可以使其身体行为得到协调。除了一般的简单五线谱的认识知识、节奏掌握、音符认知之外,最终的目标是令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获得快乐,保护幼儿天性中的创新力。由此可以看到音乐教学与幼儿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理念完全契合,因而应该增加在这个方面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幼儿教育中实践音乐训导的措施

1.实践音乐训导中的“知识传授”措施

现代幼儿教育中的音乐教学所说的“知识传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音乐专业知识方面的教育,它指的是音乐中的符号、图案、乐器及其黑白键、位置等一般意识上的认知,使幼儿通过音乐教学路径理解与音乐相关的一些元素,激发幼儿的兴趣。因而它的知识传授属于隐性植入,教学中通常需要运用一些实物进行教学活动,具体如其中的A、B、C等之类的符号、读法,以及“手指位置”等;教学应用中需要匹配设置一些塑料类的类似物,并涂以各种对应色彩,令幼儿在搬运、选择过程中理解音乐中的元素构成,感受音乐中的乐趣,并喜爱上音乐,从音乐教学中快乐游戏、学习,使各项能力得到对应训练。

2.实践音乐训导中的“能力引导”措施

幼儿教育中的音乐训导意图在于激发、引导幼儿各项能力的培养。比如,音乐教育中的符号游戏教学使幼儿在学习中得到观察能力的诱导,使幼儿学会在事物中认知,由被动教学逐渐变成幼儿喜爱、参与的主动学习。再如,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歌唱、舞蹈动作使幼儿的肢体得到全面活动与训练,从生理上加强幼儿的体能诱导,合理疏导其能量的释放。教师还可以借助乐曲的旋律,使幼儿逐渐在节奏中感受到协调性,并运用节奏的把握提高幼儿对身体、情绪方面的控制能力。从音乐的多种作用与功能影响分析,音乐训导中的能力引导较多,最终的导向还是使幼儿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构成要素得到全面诱发、培养,达到对幼儿创新力的保护与强化。因此,实践音乐训导中的能力引导措施应该把握幼儿的体能范围、幼儿的适应情况,将音乐教学与能力引导进行对接、融合,以游戏活动、团队合作、针对性培养等全面实践幼儿素质能力的训练。

3.实践音乐训导中的“性格诱发”措施

幼儿在性格方面没有定型,因此,该阶段的音乐教育任务旨在令幼儿潜力中的各种素质得到训导式的培养。教师要注意观察不同幼儿的倾向、天赋等,为其未来的学习提供经验。比如,在实践音乐训导中的性格诱发时,教师需要为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各项目设置对应的评估指标,为幼儿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档案资料,并使其能够与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关联,形成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之间的衔接环节,逐步为幼儿向小学生的过渡奠定多样化的可能性,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可持续的延伸性教育。教师要在智商、情商、心理稳定性等多个层面实施训导、评估,并使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幼儿性格的引导式培养。

幼儿教育中实践音乐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更符合幼儿生理、心理方面的天性。由于音钒括节奏、符号、动作、乐器等,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幼儿认知能力、情感能力方面的拓展,因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区分出音乐教学中的要素构成,使其能够为幼儿教育中幼儿的综合素质诱发、引导以及创新力的保护提供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篇10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合格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故凡师范院校无不强调“师范性”。要完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高等音乐专业还应在强调“师范性”的同时,突出音乐的民族性,音乐民族性的突出,并不意味着排斥和否定外来优秀文化。

一、现况显示与分析

民族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地位的确立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现况显示了不少值得人去思考的问题:

民族意识的淡化趋向 前一时期,因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浅薄,缺乏正面的理论导向和切实有力的教育手段,所以,不少人不能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文明,缺乏民族主体意识。

自我否定的偏向 世界公认,我国有着极为富有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音乐工作者要扪心自问,对本国、本民族音乐到底学习、了解、掌握了多少?公开的材料显示:某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外地上学,竟不愿意或不敢唱自己民族的民歌。可见,在学生中大力加强民族音乐的学习,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祖国音乐文化宝藏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音乐生活单一 前段时间,由于文化法规、行政、舆论等方面的失控,商品广告性、纯娱乐性的通俗音乐在音乐生活中占了绝对优势,民族音乐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畸形的社会音乐现象,致使青年、学生出现了一阵又一阵的“狂热”。可见,净化社会音乐环境,创造健康、高尚、美的社会音乐氛围,正面引导、大力培养学生们的民族音乐兴趣,是造就民族音乐爱好者与观众群的可行之举。

民族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无地位 加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除领导重视外,音乐教师是关键。而作为而培养教师的“工作母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民族音乐的现况如何呢?高师中惟一系统教授民族音乐的《民族民间音乐》课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某些高校取消了该课。不少学生不掌握或不愿意学习民族音乐……如此下去,就会造成小、中、大学生民族音乐素质低下的恶性循环。可见,重视民族音乐的学习,确立它的应有地位,进行必要的改革与调整势在必行。

宏观理论指导无力 出现上述现象与宏观理论指导屋里有关。某些观点虽为一家之言,但因缺乏深入的争鸣,故有一定的辐射力,仅举以下二例:

关于“音乐的国际性与民族性”。某文认为:“中国音乐要全面复兴,就必须果断地抛弃民族文化的旗帜,勇敢地走上音乐的超民族化道路。”不排斥民族音乐特点。既然“超民族化”不排斥民族音乐的特点,那么,这种超民族文化作品和民族化作品区别何在?该说是将音乐的“国际性”与“民族性”对立起来,缺乏辩证观,如果作品没有民族性,何谈什么“国际性”?“从表面上看来音乐好像是最国际化的艺术,实际上,它比任何艺术都要紧密地与民族传统结合着!”

关于“民族音乐没有体系,无法讲授”。体系的建立是靠历代人的辛劳,并经历史验证而建立起来的。坐等、观望是一种消极表现。应该说,民族音乐已经逐步形成体系,高师民族音乐诸方面,不能等待“体系”建好在授课。可见,提高教师自身的民族音乐素质,开展强有力的科研活动是完善体系的重要措施。

当前,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大好形势下,上述种种问题会逐得以解决。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革

要培养具有较高民族音乐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对目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整与改革,以突出音乐的民族性。众所周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培训目标、考试要求、考生来源等方面不同于音乐学院。高师学生有不少人则不具备培养成某一方面专门家的基础条件。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成为理论、知识、技能多层次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如果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沿用音乐学院的学科分立“传统”,套用某些不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及后果事与愿违。为此,应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现行的课程与内容进行必要贯通、渗透、调整与改革。我们曾构想,将现行的音乐必修可融会、精选、归并、扩增为:《音乐教育学》、《基本乐科》、《民族音乐》、《演唱》、《演奏》、《音乐创作》、《音乐鉴赏》、《中外音乐史》、《指挥与合唱(奏)》、《文娱指导》等十大学科。《艺术概论》为音乐、美术及其他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上述学科的分立主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要将民族音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渗透到各学科中去,应按基本掌握、初步学会、有所了解三个不同层次来要求。教学内容在改革必然导致授课方式的变化。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声乐等技能可根据学生基础、授课内容、专业要求、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不同,采取三种形式授课。

三、确立地位的保证与措施

(一)完善教学大纲是确立民族音乐应在有地位的重要基础。有些国家极为重视民族音乐教育。

(二)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是实施民族音乐教学的基本保证,高师要达到具有一定的民族音乐水平的专业培养规格,确保民族音乐在各学科教学中有足够的课时,就应有详尽、可行的教学计划,并注重民族音乐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结合。

(三)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建设是确立民族音乐应有地位的关键。教师因重视民族音乐的学术研究,广泛开展科研活动。也可邀请民间艺术家来校指导。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民族音乐素质,并将学术界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中去。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篇11

一、高职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状分析

1.高职声乐教学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促进高职声乐教学活动的开展,积极的实施高职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高职声乐教学活动中,声乐教师应明确高职院校声乐专业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合格的音乐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唱、讲、教等综合能力,能够在毕业后有能力从事音乐教学活动。加强高职声乐教学可以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能力,促使其可以在毕业后顺利实现就业,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非常重要。

2.高职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声乐教学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声乐课作为高职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开设声乐课程,更多的是为了有效的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促使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后,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并具备一定的歌唱技巧。但是综合当前高职声乐课程开展的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声乐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相对较低,无法较好的适应声乐教学。

二、高职声乐教学主要的教学模式

高院校学生素质不一决定了高职声乐教学如果想要提高质量,就必须转变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并且基于高职院校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决定了其教学模式需要因人而异。通常高职声乐教学模式主要有:(1)专业型。这些学生本身的演唱水平较高,先天素质决定了他们在声乐学习方面更占优势。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的音乐理论、演唱技巧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尽量把他们培养成专业型音乐人才。除了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层次更高以外,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演出平台,在实践中丰富阅历,提高专业水准,为他们在声乐学习上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2)综合发展型。这部分学生对学习声乐的兴趣并不大,他们本身掌控音乐的能力也一般,对于这部分学生不必强制要求他们的唱功达到什么程度,只要音乐理论学习过关就可,应更多的注重他们自身的特长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使他们得到全面综合发展。(3)理论学习型。这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致很高但是没有一项专长,在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储备方面也存在很大不足。针对这一状况,声乐教师可以加大他们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力度,从基础的声乐知识学起,以培养一项专长为目的,耐心细致教导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定位应是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储备,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方法,具有良好的音乐欣赏水平。

三、加强高职声乐教学的措施

1.应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高职声乐教学应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也是提高高职声乐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高职声乐教学应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参与声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通常教学方式都是有效实施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职声乐教学活动,应充分重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以便可以有效的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音乐知识基础,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的学习声乐知识。

2.丰富高职声乐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是提高高职声乐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高职声乐教学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声乐教材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的规范使用,在使用音乐院校声乐教材的同时,声乐教师应注重丰富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内容,引导学生全面的学习声乐的曲目、编排的结构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通过丰富教学内容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注重声乐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在高职声乐教学模式中,声乐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声乐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是需要表演的艺术,只用通过表演才能使乐谱上的音符活跃起来,使之充满生气,给观众带来美的听觉享受。此外,高职声乐教学是一门集艺术性、知识性及技术性的课程,学生必须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声乐知识、技巧及演唱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中,重视声乐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加强高职声乐教学实践活动。加强高职声乐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声乐表现能力及声乐知识的理解能力。在高职声乐教学模式中,加强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内容。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是当前高职声乐教师应重点关注的教学问题之一。加强音乐教学实践活动,要求声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环节,积极的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声乐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感受到声乐学习的乐趣。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中,重视加强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高职声乐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多元化音乐知识结构、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高职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合理的高职声乐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声乐素质。

参考文献:

[1]于洲.浅议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定位[J].神州,2012(05)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篇12

一、我国当前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得到学校充分的重视

就我国当前职业院校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学校领导往往比较重视专业课程以及职业技能的教学工作,对于音乐教育往往持有忽视的态度,有的甚至认为开设音乐教育纯属浪费时间。由于这种不科学理念的存在,导致职业院校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非常弱,音乐教学器材严重不足,对于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有效开展非常不利。

(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高

由于职业院校中音乐教育地位不受重视,学校很少组织音乐教师进行专业领域方面的深造或者再培训;在专业人才引进方面也非常不积极,这对于职业院校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必然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不利于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高水平开展。

(三)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在音乐教学课程设置方面随意性较大,主要是按照教师自身的偏好或者专业特长来设置,不仅难以有效满足学生们的音乐学习需求,而且也不符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的音乐教育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学生音乐素养普遍偏低

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对于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没有给与充分的重视,没有深刻意识到进行音乐学习对于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有的甚至对于一些最基础的音乐常识都不懂,而只是一味的追求通俗与时尚。大部分学生在选择音乐课学习内容时,往往偏好于那些流行音乐,对于具有古典艺术以及民族特色的高雅音乐则表现出较低的兴趣。

二、提升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水平的对策措施

(一)学校领导应当给予音乐教育以充分的重视

职业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是我们提升音乐教育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职业院校的领导首先应当树立科学的音乐教育理念,充分意识到音乐教育对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将音乐教育放在开展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抓。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们在音乐教育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情趣。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职业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使得原本就不充足的音乐教师更加严重匮乏。面对这一状况,职业院校应当积极引入高水平的音乐专业人才,不断壮大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师资队伍。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音乐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定期组织音乐教师接受专业培训以及到高层次院校进行深造,从而保证本校音乐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高水平的专业技能。

(三)科学设置课程

职业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要立足于学生的音乐基础、需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地设置课程。内容设置要层次化,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又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同时要做到内容多样化,满足不同口味学生的音乐需求。

(四)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音乐素质

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广泛,以农村生源为主,这些学生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适当地、简明扼要地向他们讲解基本的音乐知识,这样他们就会逐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逐步欣赏不同种类的音乐内容,从而实现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目的。

三、结束语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篇13

应试教育在我国可谓是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均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上。所有的教学安排和师资配置方面均以学生的分数马首是瞻,深深地陷入升学率的怪圈而难以自拔。在这种挂念下音乐课自然成了一门“副科”,甚至会取消音乐课的声音也时有耳闻,对音乐课的不重视使得音乐课时、上课条件以及师资力量都难以保障。很多小学会出现音乐课被“霸占”的情况,音乐课无疑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对音乐课的偏见,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的发挥。

2.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音乐课的不重视使得其师资力量的配置上也较为薄弱,很多中小学的专业音乐老师尚处于空缺状态,往往由一些具备音乐特长的老师代为行使音乐老师之职。而即便是有些学校配有专职音乐老师,但也存在着不够专业或音乐知识体系机构落后等问题。尤其是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而言,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进行系统完备的音乐教育更像是一N奢求。即便是当前我国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音乐教学的软硬件设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也因缺少专业音乐人才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3.音乐教学设施陈旧落后

音乐教学里不可缺少软硬件设施的支撑,如各种乐器、影音设备等。然而,当前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却存在着音乐教学设施、设备陈旧、落后的情况。很多小学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音乐教学器材匮乏。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个学校对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音乐教育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有关小学音乐教育的相关软件研究开发较为滞后,教材内容更新速度缓慢,很多新的音乐教学理念难以融入教材当中,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学科发展的步伐。

二、进一步提高对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所谓的素质教育其内容囊括德、智、体、美、劳等内容,五育并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日渐显现,高分低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尽快转变观念,提升对音乐教育的认知,是摆脱当前基础教育尴尬境地的有力举措。音乐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而且可以使其在接触各类题材的音乐作品的同时,扩充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进而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增强对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当下我国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必然选择。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措施

1.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首先,要大力引进高素质的专业音乐人才走进中小学,填补小学音乐教师的空缺,扩充现阶段各个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数量。对于这一点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由于小学老师的岗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投入到基层教育当中,同时各大高校应加大对音乐专业的招生数量,从源头上为扩充音乐教师队伍打下基础。其次,加强对现有音乐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音乐教师专项培训,提升现有音乐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整体素质,更新师资队伍的音乐知识结构,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最后,提高音乐教师的待遇。由于受到文化课的“排挤”,很多音乐老师往往难以受到普通老师应有的地位和待遇,为此应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音乐老师的地位,改善其生活、工作条件,提供完善的薪资福利待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