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灌溉实用13篇

高效节能灌溉
高效节能灌溉篇1

马铃薯高产稳产、用途多、分布广,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和蔬菜作物之一,同时又是畜禽的良好饲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但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排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水体污染仍是困扰该产业健康发展和当地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2006年以来,固原市有关单位已就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农田灌溉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得出了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用于休闲农田灌溉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充分利用资源、有效治理由废水引起的水体污染的良好效应,且成本低,易推广,已获得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一.马铃薯废水化学成分的分析

马铃薯淀粉加工是纯物理过程,其原料为马铃薯和水,无任何添加剂,产生的废水是一种有机废水,基本不含重金属及人工合成的有害物质,对农田来说就是肥水。淀粉加工只是提取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碳、氢、氧),其他营养成分主要存在于废水之中。它应该富含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及钾、磷、钙等营养物质。为了验证这一推论,我们对旋流法和沉淀法两种不同加工工艺的废水进行了化学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旋流法和沉淀法产生的废水中汞、镉、砷、铅及六价铬等重金属含量均远远低于灌溉用水标准;两种废水富含N、K、Mg2+、Ca2+、SO42-等营养元素,旋流法生产的废水N、K的含量是沉淀法的二倍多,分别达到1155mg/L和1425mg/L;总磷含量均低,仅为0.58-1.58mg/L,

二.粉水灌溉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2009年10月20日前各点完成示范区划分、打埂覆膜及基点土壤取样,通过四个县七个点每亩灌溉粉水100m3和清水100m3(CK)土壤样品的化验检测。化验检测结果经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值比较可以看出所有样品检测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值,说明每亩灌溉粉水100m3对于土壤环境质量没有造成不利影响,适量的粉水用于农田灌溉对土壤环境质量是安全的,土壤重金属汞、砷、镉、铅、铬含量低于一级标准值,达到了自然保护区土壤环境的质量标准。

三.粉水灌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2010年农科、别庄两试验示范测定结果表明:利用粉水灌溉的50-150t粉水试验处理比对照处理(灌溉清水),0-20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了0.006-0.143g/cm3,土壤总孔隙度增加了0.06-5.37%;粉水灌溉对0―10cm土壤物理性状影响较大,对10―20cm耕层影响较小。

而且从测定结果来看,表现出粉水灌溉量越大,土壤容重越低,土壤孔隙度越高的趋势。农科点灌溉A3处理(灌溉150t粉水)土壤容重为1.346g/cm3,孔隙度49.23%,较对照土壤容重减少0.143g/cm3,孔隙度增加了5.37%,验证了利用粉水灌溉农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的判断。

四.粉水灌溉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2009年对灌溉了粉水1、3、5、7年的农田和对照田(春季灌溉清水)取样测定了0-30cm耕层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数据,结果表明灌溉粉水的农田较对照田土壤养分有明显增加,灌溉年份越长的农田其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钾等养分含量越高,尤以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变化最为明显,有机质比对照田增加0.69-3.52g/kg,增幅为5.07-25.82%;碱解氮增加9.305-37.34mg/kg,增幅达到10.97-44.0%;速效钾比对照田增加49.34-256.4mg/kg,增幅为9.86-51.24%,有效磷等养分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幅。

测定方法:有机质:K2Cr2O7滴定法;全量氮:开氏法;全量磷:碱(酸)熔-钼锑抗比色法;全量钾: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碱解氮:1.2molL-1NaOH碱解扩散法;有效磷:0.5molL-1NaHCO3-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1molL-1NHOAc-火焰光度法。

五.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粉水灌溉对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我们选取茬口、施肥等田间措施基本一致的农田,以连续灌溉粉水3年和连续灌溉清水3年,作为处理和对照,以向日葵为供试作物,开展了以研究粉水灌溉与对照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微生物种群变化、参与N、C转化的主要微生物生理群(硝化菌群落数)变化、土壤C、N量和比值变化、土壤酶活性变化及作物产量为重点内容的初步研究。土样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化验测定。结果表明:

微生物生物C、N量的变化 粉水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C量达到623.0mg/kg,比对照增加24.35%, 粉水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N含量为57.0mg/kg,比对照增加9.62%;C/N比为10.9,比对照增加13.54%。该数据证明粉水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且C/N

土壤微生种群变化粉水土样中细菌总数达到4.55*107个/干土克,较对照增加了9倍多;放线菌为1.76*104个/干土克,与对照基本持平。真菌总数有所下降。土壤微生物三大种群总量增加。硝化细菌分为亚硝化菌与硝化菌,亚硝化菌的主要功能是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硝化菌的主要功能是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硝化菌与亚硝化菌在土壤中通常是伴生在一起的。硝化细菌属于好气性化能自养菌,在土壤中较少,但作用力极强,其存在与活动对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有重要意义,通过硝化作用强度可以推断土壤熟化和管理措施的效果,是改良土壤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对旱地土壤,是供氮能力、肥力状况分析的重要依据之一。据测定粉水处理土样中硝化菌群落数达到21个/干土克,较对照增加了6倍,这是显著的良性变化。

土壤酶活性变化 粉水土样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5.83%;脲酶活性与对照基本持平;磷酸酶活性较对照增加了29.17%;蔗糖酶活性比对照提高近1%;淀粉酶活性与对照持平;多酚酶活性较对照增加1.24%。其中与土壤呼吸强度和微生物活动相关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与磷酸盐活化相关的磷酸酶活性提高,与土壤芳香族化合物转化,提高土壤修复能力相关的多酚酶活性的提高都是良性的变化。

高效节能灌溉篇2

1 引言

就目前形势来看,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快解决农业灌溉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和改革完善灌溉节水的相关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产量,也能够保障农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综合效益。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国民收入的提高,与我国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有着重要联系,也关系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2 农业灌溉中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下,人们在农业灌溉中的节水意识并不强,依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用水浪费现象,而且,也不能很好的利用自然降水,导致农业灌溉水始终得不到有效地使用,与此同时,由于灌溉水的利用率因灌溉地区的不同而异,这样往往会减弱水利灌溉的力度。因此要着力解决水利灌溉方面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发现问题,深刻的认识问题。经分析,存在于农业水利灌溉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也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是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新节水灌溉设备的应用推广力度不大,相对高效的喷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较为局限,一般只应用在经济作物,或者是作为农业节水灌溉的示范工程。然而,有时在推广农业灌溉节水技术会因为不能因地制宜而大大减弱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功能性,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这就需要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向着更大的范围和规模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2.2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和维护的缺乏

由于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和灌溉区域的划分不清,导致人们的管理职责混乱,而出现了管理不严,调度不灵等管理问题的频发;再有,因为相关部门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项目的资金投放数额不够,导致在工程前期节水设备质量高低不同,相关设备不能配套,限制了节水工程的规模发展。工程后期维护资金短缺使得维修服务跟不上,不能及时解决节水灌溉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工程系统的损坏率日益增加,使用寿命逐渐缩短,水资源利用效益也逐渐降低。

2.3 人们的节水意识薄弱,有待增强

由于地区的不同,水资源的丰富性差别相对较大,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一些水资源相对不紧张的地方,人们在农业灌溉是的节水意识并不是很强,对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也不是很大,从而导致了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要从根本上使得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得以发展和推广就需要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这样才更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3 农业节水灌溉措施及相关建议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水利灌溉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在灌溉节水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自主研发了多种农业灌溉节水模式,如喷灌、滴灌技术,灌溉渠道的防渗技术等。现在由于水资源的短缺情况日益凸显,我国对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视也不断加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节水措施。

3.1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

首先要加大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扩大节水灌溉技术的适用范围和规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区地势的不同以及土壤酸碱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切忌盲目扩大节水灌溉规模,不要约束在常规灌溉的条条框框中,要积极大胆地采取合理有效的节水措施,还要根据灌溉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制定相应的因地制宜节水灌溉措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以及农村经济技术,建立更有效地节水模式。此外,要根据灌溉区开采条件,确定合适的开采强度,合理的布局节水灌溉系统,建立有效地节水灌溉工程。与此同时,不能安于现状,要不断地创新和研发新的、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农业节水灌溉的低耗能和高效率运作,更好的实现农业灌溉的节水目的。

3.2加大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与农业节水灌溉水利工程资金投放的有关制度。增加国家对农业节水工程的资金投入及资金补助,以减少大部分较贫困地区的农民的资金负担,更好的建设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各级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并明确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另外,要保证农业节水项目的资金足够,才能确保了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系统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其节水灌溉的高效性,增大农业经济收益。

3.3提高人民的农业节水意识

要从根本上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首先就要从提高人民的节水意识做起。树立人们对水资源缺乏危机意识和节水意识,加大宣传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水资源有效利用的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措施及相关技术模式,使人们主动的去节约农业用水。完善对农业节水灌溉管理的措施和制度,以有效地推动节水灌溉技术落实,实现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4 总结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增大农作物产量;其次,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质量,增加农业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建设;最后,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建设,缓解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总而言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关系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作为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际到科学技术的多个研究领域,这就需要在建设、使用过程中综合各方因素,考虑周全,充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发挥出其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要想充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就要注意完善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保障足够的工程建设及维护资金,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农业灌溉节水意识,从而缓解农业上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效节能灌溉篇3

一、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

吐鲁番地区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少,同时我地区又以农业为主,农业发展一直受水资源短缺限制,近年来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对节约用水,实现农业优质高产意义重大【1】。

(一)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矛盾

在高效节水技术以前的农业发展中,普遍采用大水漫灌这种非常浪费水资源的灌溉方式,这样有限的水资源肯定不能满足所有农业灌溉需求,造成农作植物因干旱而低产。近年来,我国在很多区域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在很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大力兴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完善沟渠等灌溉区的灌溉配套设施,改变了农田灌溉模式,提高了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上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现了增产增收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大力推广,解决农业发展中受水资源限制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同时,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经济作物发展迅速,能够极大增加农民的收入【2】。比如采用滴灌技术,使得农田土壤水分在作物生长期内保持在利于作物生长的水平,这样作物可以非常便利地获得水分、养分等,土壤水分适宜还会有利于作物保持体内的能量,能够保证作物产量的提高。

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措施

(一)重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县级政府部门管理,县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足够重视高效节水工程的管理,下属的各乡镇就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成立专门的管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由乡镇相关部门领导担任的小组组长,其他均是负责水利、农业等相关工作的人员,领导小组要到田间视察高效节水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出现节水灌溉工程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工程修复,时刻保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正常运行,这样,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就有了责任明确,执行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健全节水工程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制度

各县级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条例等相关规章制度,使所有的节水工程管理都有据可循,对农田节水工程运行管理进行科学的指导以及促使其达到规范化【3】。同时还可以将节水工程管理工作列入乡镇领导工作考核内容里,并制定详细明确的考核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督促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更加有效。管理制度要能够调动相关管理者的积极性,将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把一些运行良好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作为先进示范点,突出其示范作用,并对其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促使区域内节水工程发展更加良好,提高社会各方面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积极性。

(三)控制水权交易,探索管理机制

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运行期间,对水资源的管理具体办法是,制定用水量标准,超额的不补,剩余的归自己,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节约的水资源可以自行支配。鼓励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受益区农民探索新的工程管理机制,可以农民自己组织成立农协会进行管理工作,使用“一事一议”的办法就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商议、解决,以及向工程受益人筹集资金用作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维修经费,确保工程能够长期有效发挥作用,为群众带来效益。

(四)加强节水宣传,提供相关服务

通过开展节水活动,电视广播媒体等途径宣传节约用水以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工程运行管理上要注意的地方和相关使用技术,编制相关手册分发到各家各户【4】,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教育和引导农民参与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中。

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服务体系,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宣传、指导,解决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还应该在相关部门设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服务点,保证灌溉设施需要的各种零配件能够及时进行配送,政府应该鼓励当地灌溉工程所需要的设备生产厂家扩大生产,促进相关企业的发展,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提供优质产品。

结束语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意义重大,在管理上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形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体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不仅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上的水资源矛盾,还实现了农业的优质、高产,对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的意义,所以应该高速重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政府要重视,做到有专门负责机构,为工程运行提供一系列服务,用户要提高节水意识,意识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技术以及掌握工程管理办法,以确保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正常运行,能够持续发挥效益,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依斯拉木江・买买提,依明・吐尔松.抓好节水工程管理提高用水效益[J].大陆桥视野,2013,(2):78,82.

高效节能灌溉篇4

农业水利工程是发展农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农民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一般都是地面灌溉,在我国农业中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来说,要做到节约水资源,就要节约灌溉用水量,修建农业水利工程时大势所趋。科学的改进灌溉方式,统一管理灌溉用水,才能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要保证农产品的高产和高质量。因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解决,为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发展做出努力。

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不足

1.节水灌溉管理系统不够完善。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国家对农田节水灌溉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不断增加,发展步伐也在加快,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问题,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但同时,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因為节水灌溉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且农业生产者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欠缺节水的自觉性,看不到节水灌溉与农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依然使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造成了节水灌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节水灌溉设施不够完善。因为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环境与气候,有的地区水源充足,而有的地区降水量很少,所以每个地区的农业水利节水灌溉的现状各异。因此要根据每个地区的气候状况和水资源配置不同的节水灌溉设备,合适的设备也能更好地提升节水灌溉的效率,而在降水不足的地方,设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现在我国许多地方的灌溉基础设施的配置不满足该地区的需求,灌溉使用的技术与方法也有所不足,导致了水利节水灌溉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3.节水灌溉规划不够科学。要大幅提升节水灌溉的效果,就要科学的制定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方案。但是,我国许多地区在规划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时候,只是根据以前的地质勘探资料或者是规划人员以往的经验水平展开规划,没有很好地结合当地的现况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工程方案是十分不科学的,与当地的环境现状不符合,会造成建设出来的工程实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节水灌溉效果。

4.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难以落实。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也有所提升,节水灌溉技术也有喜人的发展,并在一些地区达到了不错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有关部门的资金补助,许多地方的节水灌溉机制不完善以及所需的资金供给不足,导致了这些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在大部分的地区都没办法很好地落实。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农业工作者缺乏积极性,导致了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很难投入使用,对节水灌溉的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对节水灌溉管理的重视程度。要改善节水灌溉的效果,就要更加重视节水灌溉的管理。所以,农业部门要提高对节水灌溉管理的重视程度,端正工作态度,结合每个地方的环境和水资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管理方法。还要指派专门的部门进行负责,监督节水灌溉工程的进程,当节水灌溉工程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另外还要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对于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益处的宣传力度,要全力提升当地农民对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视程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配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提升节水灌溉的效果。

2.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历程中,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水利部门要完善水利节水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开展工作之前,首先要结合当地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且施工过程要严格的根据预定方案来进行,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力物力甚至资金的浪费现象。另外,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准则,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情况来进行建设,才能够保证基础设施能在当地的节水灌溉中起到相应的作用。通过以上几点,让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且提高了建设合理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节水灌溉的效率,促进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

3.科学的对节水灌溉进行规划。要进一步的加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的效果,就要合理的设计节水灌溉工程。在对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规划的时候,要掌握当地相关的地质勘探资料,并据此结合当地的环境以及气候状况等,有针对性的规划合理的水利灌溉计划。此外,要积极探索水资源的利用渠道,把自然降水、地表水以及生活废水等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拓宽该地区已有的农田水利工程,更加重视护岸和护坡的建设施工,加强各种渠道水资源之间的连通性。还要对不合理的闸涵进行改造,并加强排涝施工,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该区域的农作物抵抗旱灾的能力,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效果。

4.加大资金的投入,落实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为了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范围,要加大其建设资金的投入,国家要推行更多的优惠政策以及资金补贴政策来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比如推行农田水利工程的优惠贷款措施,并采取更多相关的手段来更好的支持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例如开展无息贷款、财政贴息或者是延长还贷的年限等措施。此外,还要积极地利用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让金融公司基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贷款更加优惠的税收或者是退税政策,要积极的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贷款投放量。因为充足的资金才能提升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速度,从而提高农业工作者的积极性,利于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的落实,并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展始终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位,而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综合性体现的很明显,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当地的农业的发展方向相适应,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水土资源现状。节水工程是为了节约农业用水以及提高单位用水生产出粮食的质量和产量。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是农业节水,对有限的水资源实现最优利用方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农产品的高质量和高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成忠.斗农渠防渗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监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 

[2] 陈昌春,黄贤金,吴玉柏.灌区农业节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04). 

高效节能灌溉篇5

【key words】stanza water irrigation;technique, trend, suggestion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节水的需要,也是农业现展的需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就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作一探讨。

1. 节水灌溉技术含义及体系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wWw.133229.Com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 。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

2. 节水灌溉新技术

目前,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是:(1)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 就是从作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主动施加一定程度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改善品质,控制上部旺长,实现矮化密植,到达节水增产的目的。 (2)应用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就是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获取农用小区作物生长实际需求的信息,通过信息处理与分析,按需给作物进行施水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业率。t是农田灌溉学科发展的热点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 (3) 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就是把生物学、自动控制、微电子、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高新技术集成节水灌溉机械与设备,适时地检测土壤和作物的水分,按照作物不同的需水要求来实施变量施水,达到最优的节水增产效果。

3.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软管卷盘式喷灌机及人工移动式喷灌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4)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资源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是今后攻关的重点。(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4.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1)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高效节能灌溉篇6

湟中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半干旱丘陵山区,地形复杂,特定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水利的地位和作用。全县总面积2 700 km2,山地丘陵区面积占89%,耕地面积6.8万hm2,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青稞、小麦、豌豆、蚕豆、油菜籽、马铃薯。最高海拔4 489 m,湟水横贯。属高原凉温半干旱气候。年均温2.8 ℃,年降水量450~600 mm。主要河流15条,径流量逾7亿m3。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匀,全年降水量的70%~80%集中在汛期(7—9月),3—6月降水量很少,农田灌溉用水占水资源利用的82%。近3年来,湟中县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 000万元,累计修建和改造渠道逾260 km,改善灌溉面积超过3 166.7 hm2,项目实施后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 400 t,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79元,有效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缩短灌溉周期,改善项目区水环境和全县生态环境。

1湟中县农田灌溉现状

1.1灌溉面积

建国50多年来,在全县水利部门的建设下,建成666.67 hm2以上的灌区9个,灌溉面积17 120 hm2,初步形成每个666.67 hm2灌区均有水务部门管理的水管所负责灌区正常管理工作的水利工程网络和灌溉管理体系。

1.2灌溉形式

灌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设标准低,设施简陋,田间渠系配套不良,渠系水利用系数不足0.4,由于灌溉技术水平、农田灌溉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农田灌溉区片没有采取任何的节水灌溉措施,全部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随着高效用水观念的提出,人们逐渐认识到节水灌溉技术对于节水、高产的重要作用,渠道防渗和其他节水技术发展也比较快,这种节水灌溉方式在湟中县达95%以上。由于技术条件、资金投入等问题,农田灌溉区片的微灌发展还不成熟,仅在温室大棚中应用,但微灌有很多优点,必将成为湟中县灌溉发展的新方向。

1.3灌溉用水量

湟中县水资源紧缺,节水建设滞后,农田灌溉大部分是大水漫灌,工业用水二次回收率为0,干旱年份灌水定额在100 m3以上,在冬灌和春灌中水到处乱流,节水意识不强,浪费严重,加之渠系渗漏严重,蒸发量大,灌溉用水利用率极低。

2节水灌溉是农田灌溉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对湟中县农田灌溉区片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随着生活和工业用水的增加,灌溉用水处于被“挤”的地位,今后这种趋势仍难扭转,灌溉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将长期存在。而灌溉是湟中县获得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基础,但是按照目前可供灌溉的水量和需要灌溉的农田面积计算,水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全面充分灌溉的要求。而且农田灌溉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布比较分散,难以集中使用。各地区可用的水资源数量不相同,需水量也不相同,造成各地灌溉水资源供需的不均衡,相当大范围的区域,人畜饮水都很困难,灌溉更无从谈起。灌溉水资源紧缺的事实决定湟中县农田灌溉区必须发展节水灌溉,以保证农业增产增效。

3农田灌溉区节水灌溉发展趋势与展望

降水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造成湟中县农田灌溉区用于农业灌溉的水资源紧缺,成为制约湟中县农田灌溉区灌溉农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湟中县农田灌溉区农业灌溉发展必须以节水灌溉为主。

在山区丘陵区灌溉作物,喷灌应为其主要节水灌溉方式[3]。喷灌可以人为控制灌溉水量,与传统的地表灌溉方法相比,可节水30%~50%,且灌溉均匀、质量高。加上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喷灌作为省水、高产、高效的灌溉方式,适合于山区丘陵区的灌溉。在浅山灌溉区,主要采用的节水灌溉方式为低压管道灌溉。该灌溉方式能有效解决渠道输水灌溉时水的渗漏和蒸发等,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灌溉用水,降低劳动强度,且投资较低,适合在该地区大力普及推广。在城乡经济作物种植区,主要采用的节水灌溉方式为微灌,其灌溉效果最佳,比一般的喷灌更节水。

以喷灌、低压管灌、微灌为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与农业等其他措施相结合,并且由单项技术的成熟向综合技术方向发展,做到各种工程节水措施与农艺节水技术相融合,真正做到综合节水,最终把湟中县农田灌溉区片的灌溉农业建设成为节水型的现代化农业[4]。

4参考文献

[1] 柴桂林.浅谈湟中县节水灌溉的现状及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10(1):31-33.

高效节能灌溉篇7

农村高杨灌溉区工程,是一项关系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工程。因而其建设的有效是具有长远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其节水性能的有效设计,是当代灌溉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1)基于长远的设计规划,实现工程的节水性能。农村高杨灌溉区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需要基于该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以及高杨的特性,合理的规划工程的设计,尤其需要基于高杨的特性,是合理规划工程蓄水能力的主要依据。而且对于工程的地下水系,也是灌溉工程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丰富的地下水系,可以提高工程的蓄水功能,减少对于自然水资源的依赖。对于灌溉工程的地点设定,也要基于当地的水资源情况,以及高杨区的地理位置,进行综合考虑。尽量避免灌溉管道过长而造成部分水分的蒸发,同时也要注意灌溉区的建设,是否会造成当地生态结构的破坏。

2)基于合理的工程类型,提高灌溉工程的节水性能。基于合理的工程类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节水性能。在实际的灌溉工程建设中,要基于高杨树的生长状况,以及当地的自然气候,合理的选择工程的类型。基于农村高杨种植比较的集中,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因而,在实际的工程类型的选择上,往往以喷溉式为主。该种类型的灌溉工程,可以减少灌溉用水,同时减少了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比较的适合农村高杨灌溉。同时,基于喷溉的灌溉方式,减少了人力资源的输出,以及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在喷灌的灌溉方式下,对于喷灌的距离设计也是非常的重要,喷灌的距离过大,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喷灌的距离不足,无法达到灌溉的效果。因而,在喷灌式灌溉工程中,需要基于高杨树的高度和间距,规范喷灌的距离,进而节约灌溉用水;

3)规范灌溉工程的设计标准。尤其是节水技术的自动化。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农村高杨灌溉区的工程建设,逐渐朝着现代化发展。尤其是对于灌溉设施的自动化,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同时可以避免人工操作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而且基于现代监测技术,可以科学的监测高杨树的生长状况,进而合理的布置灌溉的时间和次数,进而避免了灌溉过于频繁,而造成灌溉的浪费,以及影响高杨树木的正常生长;

4)规范灌溉工程的管理。灌溉工程的管理重点在于有计划的给高杨进行灌溉,进而达到节水的效果。也就是说,基于科学的灌溉计量,对高杨树进行适当的灌溉。这就要求在灌溉工作中,要充分的了解高杨树木的生长习性,进而合理的计划灌溉用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还要重点针对工程技术人员展开。也就是说,加强其在灌溉过程中的管理,避免因为技术失误,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基于有效的技术管理,可以加强灌溉自动化的效率,以及加快农村高杨灌溉区工程的现代化建设。在实际灌溉工程管理中,农村灌溉工程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因而缺乏灌溉设备的有效维护和修建。因此在有效工程的效管理中,还要加强工程的后期维护,以及设备的定期检修。尤其是对于灌溉的设备,需要进行不定期的检修,尽量避免灌溉设备漏水或渗水,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应从两方面对资金的投入工作进行加强,一是由各级政府以资金补助的形式用于节水灌溉措施的推广,并将其作为资金补助的重点对象,二是提倡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合理吸收民间资金进行节水灌溉措施推广的资金来源,这样不但能够进一步提高出资者对节水灌溉的重视,从而保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措施取得更好的效果;

5)增加高杨灌溉区工程的功能,尤其是用于当地农作物的种植。我国当前的高杨灌溉区工程的功能过于单一,进而在节水性能的设计上不够理想。因而,在高杨灌溉区工程的设计上,可以基于当地农村的种植需求,适当的将其水资源运用于农作物的中,尤其是在冬期,高杨灌溉区的用水量比较小,这时可以把工程的蓄水运用于其他领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杨灌溉区工程的功能,对维护地区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

6)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在整个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要对基层技术管理人员与技术部门加强培训工作,尽可能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将基层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以及素质水平切实提高,从而使这支专业技术队伍打造成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队伍。除此之外,要及时将一些实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向农民传授,也就是说,要将基层水利技术服务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产供销、技工贸相结合的现代化技术服务体系,从而进一步保证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充分的应用与推广,同时拥有良好的效果;

高效节能灌溉篇8

宁波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5亿立方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宁波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农业作为用水大户,通常情况下,主要是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普遍比较低。

1.1 农业用水量变化情况 在农业用水方面,对于宁波来说,主要包括农作物、林业和水产养殖业,以及畜牧用水等,其中,用水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农作物灌溉。气候、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及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农作物的灌溉用水量产生影响和制约,因此每年的灌溉补给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农田灌溉用水量方面,1980年全市约为12.02亿m3,占全市年用水量的86%;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调整种植业结构,以及推广使用节水农业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在社会总用水量中,农田灌溉用水量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到2013年农田灌溉用水量为5.73亿m3,占用水总量的32.4%。

1.2 节水灌溉设施建设现状 截止2013年,在总供水能力方面,宁波市水源工程由解放初期的3亿立方米增加到21亿立方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83.38千公顷,有效实灌面积达到180.5千公顷,其中旱涝保收农田达到109.54千公顷,占55.2%。随着全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各县区(市)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一大批农业节水灌溉设施投入运行,重点开发并推广应用管道灌溉、渠道防渗、滴灌等节水增效工程技术。到2013年底,全市节水灌溉总面积达82.13千公顷,其中喷微灌面积4.61千公顷。

1.3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模式 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主要模式有工程性节水灌溉技术和非工程性节水灌溉技术,其中非工程型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水稻薄膜灌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节水型畜牧业发展模式,本文对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和喷微灌技术[1]进行重点介绍。

在目前农田灌溉中,渠道防渗是主要的输水方式,采用混凝土U型渠道、预制空心板梯等防渗技术,由于糙率小,流速快,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该灌溉技术利用小于0.2MPa的水压力,将水通过管道直接送到田间进行灌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在运输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通常情况下,水的利用率超过90%。在河网提水灌区和自流条件好的灌区,低压管道输水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在成本投入、灌区要求方面,这种灌溉及时要求比较高。

喷微灌是现代高效节水的有效灌水技术,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和安装在管道上的喷头、滴头、微喷头、滴灌带等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直接输送到土层和作物根部的灌水方式,具省水、节能、精量、适应性强等优点。2010年-2014年期间,全市微喷设施累计收益面积307526亩,投入总资产共计5.98亿元。

2 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存在问题 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农业节水政策机制不完善。目前,农业节水政策机制建立,给全市农民带来很多政策,同时对农业节水也取得了很好成效,但也存在些小问题,节水补偿政策只能让很少一部分农民收益,大部门农民要建设节水设备,要花费很多成本,跟农业收益慢有很大矛盾;也有县区对于节水补偿没有及时落实,长期耽误农民投入农业再生产,不利于农民以水资源配置来调整种植结构,激励农民发展节水。②节水建设与管理体系不完善。节水工程建设投资渠道多,建设标准不统一,节水工程实施后难以衡量节水工程的实际效果。③水资源管理手段不先进和灌溉技术选择不到位。目前,许多灌区农业用水计量措施设施不到位,由人工完成水资源的使用、管理、计量、监督,缺乏高科技支撑。同时对于灌溉技术选择不明确,整体上停留在前面所述模式,未对实际的灌区情况、农作物类型、水源方式、投入资本及经济社会效益等综合评价上进行精准选择模式,导致存在用水浪费现象,投入太大,收益太慢等问题,影响农业节水实施和贯彻落实。

2.2 主要原因分析 针对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二方面进行分析:

2.2.1 农业节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需求诱导性选择分析 农业技术变迁是资源禀赋稀缺程度决定的不同供给弹性资源的相对价格的诱导反应,也是对现代农业要素相对价格下降的反应。同样,水资源的稀缺会诱导节水灌溉技术的变迁,资本的投入、相对价格便宜的节水设施产品诱致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遵循着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施莫克勒-格里克斯的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对诱致性技术选择做出很好地解释,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技术是由节约日益稀缺的生产要素和具有更大市场需求诱致而产生了技术创新和选择[2]。

宁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市场需求的诱致性技术选择,在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需求的市场诱导下,科研部门、企业等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创新,通过科研、试验和推广取得了相对价格适合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产品。节水灌溉设施产品相对较低的价格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节水灌溉技术快速的大面积推广。农户遵循成本和收益的原则,用资本代替传统的灌溉技术,选择了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但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初期也遇到很大阻力。只有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采用,企业生产的节水产品才能达到最优惠的价格,并且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交易费用及节水设施及产品的应用成本才能降低到最低。

2.2.2 农业节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稀缺诱导性选择分析 农业技术的选择行为一般遵循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3]。宁波体制虽使得农业所处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但是,宁波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仍然受到要素资源稀缺性诱导,以水资源和农业产品为主的稀缺要素资源诱导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变迁。农业基地遍布宁波边远区的各地,许多农业合作社建立在偏僻山区,地处风头无水,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水资源非常稀缺,要素资源的稀缺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宁波农业生产(特别是果业)一直面临水资源和劳动力短缺的困境,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有效地解决了要素资源的稀缺性。

宁波对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技术的选择最主要是解决山丘水资源稀缺,可以说水资源日益稀缺加速诱导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近些年气候极端变化,在发展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抗争过程中,节水水源,兴修水利,发展节水灌溉,则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解决水利灌溉的建设中,宁波为适应不同时期对稀缺水资源的需求,在经济可接受的程度下发展适宜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其目标都是为节约日益稀缺的水资源,节水灌溉技术朝着更加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变迁。宁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以水资源和劳动力稀缺为主要稀缺要素资源及其它要素稀缺共同作用诱导反应的结果,要素的稀缺和要素价格变化致使宁波市及农业基层生产部门和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产生了诱致性技术选择。

3 政策与建议

3.1 合理配置农业水资源,发挥稀缺对行为诱导

3.1.1 合理配置农业用水,监督农户节约用水 宁波市政府、水利局和其他相关部门应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合理配置农业水资源,通过水资源的配额限制诱导灌区地方政府推行节水灌溉,采取节水行为,引导和推动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一个区域或灌区的农业水资源配置合理,水资源稀缺性能诱导政府、农业基层组织、农户等采用更加节水的灌溉技术以节约稀缺的水资源。

3.1.2 建立水权交易机制,开展农业高效节水 建立节约水量交易机制,构建交易平台,利用水交易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农户,对节余水进行交易,保障农民在水权转让中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农户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政府引导和监督灌区水权交易,构建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监控的水权交易体系,促进灌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2 优化相关制度和环境,推广高效的节水灌溉

3.2.1 改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制度环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国家应制定和完善农业节水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性制度限制和规范农业用水。宁波依据国家农业节水有关法律、法规,部署各县区农业节水措施,依法治理和整顿浪费水资源行为,加大推广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3.2.2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依据我国和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宁波市县乡多级多层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机构服务能力,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提供良好服务。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加大对乡村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服务力度。鼓励节水灌溉技术设备供给企业建立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加强与农户面对面的技术服务。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作物耕作后“产学研结合”服务,鼓励农业科研单位、高校从事与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引导和扶持各类与节水灌溉技术相关合作组织建立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和提升合作组织的节水灌溉技术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高效节能灌溉篇9

1渠道防渗

以渠道维护和管理的方式来做好渠道防渗工作,以此来提高渠道的有效性,使其在农田灌溉水资源输送过程中减少渗水和漏水现象的发生,实现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展渠道防渗工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渠道的粗糙度,提高渠道内水的流动速度,全面提升渠道输水能力。利用渠道防渗,不仅可以降低灌溉区域内地下水位,实现对盐碱地的有效改良,保证沼泽地和渠道的安全。当前利用渠道进行农田灌溉过程中,有将近一半的水则在输送过程中流失掉,因此通过做好渠道防渗,可以减少灌溉水资源的浪费,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作为当前农田灌溉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灌溉方式。微灌技术主要以农作物的需求量来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灌溉,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微灌技术中主要以滴灌和脉冲灌溉等形式主为,其与农作物生长环境有效结合,以此来确定所需的水量,并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来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水量的需求。

3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的应用中也被广泛的应用,这种灌溉方式是通过水泵加压来对水加以一定的压力,让水可以大范围的均匀的进行农田灌溉,让农作物获得均匀的水分。这种灌溉方式需要一定的机器进行加压才能进行运用,所以大多采用一定的设备进行运用,而设备的投资成本较高也成了制约这种灌溉技术应用的因素之一。这种灌溉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使灌水更加均匀,减少对耕地面积的占据,从而降低了很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且,对地形和土壤情况的适应性比较强,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比较便捷,同时节水效果也很好。

4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与喷灌式灌溉技术具有较多相同之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依赖于一定的机器设备才能完成灌溉任务,但相较于喷灌式灌溉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灌溉效果更为显著,而且运用更国便利。而且利用步行式灌溉技术时,其采用的设备成本相对较为低廉,利用农用生产中的拖拉机即能够完成有效的灌溉。在具体灌溉过程中以滴灌的方式来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但滴灌的效率较高,相较于喷灌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无论是灌溉效率、灌溉效果还是灌溉成本都具有较好的优势。在当前农田水利灌溉中步行式灌溉技术应用十分广泛。

5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高效节能灌溉篇10

1.我国节水灌溉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以节水挖潜改造为中心,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节水增效示范、末级渠系改造、水权转换等工程项目,有效提高了水资源调控能力和利用效率。在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种植区,推行了低压管灌、滴灌、喷灌等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推动了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拿四平辽河灌区为例,截止目前,全区共发展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总投资2千万元。其中渠道防渗面积1.1万亩,低压管道灌溉面积3万亩,喷微灌面积4万亩。发展地面软管灌溉、小畦灌溉等非工程节水灌溉措施面积1万亩。年可节水4000万立方米,增产1000万公斤,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工收入的增加和区域水资源平衡,改善了生态环境,拉动了节水灌溉设备产业的发展  

2. 节水灌溉技术的含义及体系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 。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

        3. 节水灌溉新技术

        目前,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是:(1)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 就是从作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主动施加一定程度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改善品质,控制上部旺长,实现矮化密植,到达节水增产的目的。 (2)应用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就是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获取农用小区作物生长实际需求的信息,通过信息处理与分析,按需给作物进行施水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业率。T是农田灌溉学科发展的热点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 (3) 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就是把生物学、自动控制、微电子、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高新技术集成节水灌溉机械与设备,适时地检测土壤和作物的水分,按照作物不同的需水要求来实施变量施水,达到最优的节水增产效果。

        4.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软管卷盘式喷灌机及人工移动式喷灌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4)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资源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是今后攻关的重点。(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5.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1)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2)形成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内在机制。通过制定和运用好水价、水权这些经济手段,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促进节约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推进节约灌溉技术发展。

       (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要符合农村实际。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不仅是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节水灌溉技术如果不能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就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就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起来。

       (4) 促进节水灌溉设施制造业发展。  一项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可能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伴随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业也可望能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行业,成为中国加工制造业一个新的增长点,政府部门应使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和支持。

总而言之,节水灌溉工程推广,任重而道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节水灌溉的逐步推广使用,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日可待。  

高效节能灌溉篇11

1)基于长远的设计规划,实现工程的节水性能。农村高杨灌溉区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需要基于该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以及高杨的特性,合理的规划工程的设计,尤其需要基于高杨的特性,是合理规划工程蓄水能力的主要依据。而且对于工程的地下水系,也是灌溉工程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丰富的地下水系,可以提高工程的蓄水功能,减少对于自然水资源的依赖。对于灌溉工程的地点设定,也要基于当地的水资源情况,以及高杨区的地理位置,进行综合考虑。尽量避免灌溉管道过长而造成部分水分的蒸发,同时也要注意灌溉区的建设,是否会造成当地生态结构的破坏。

2)基于合理的工程类型,提高灌溉工程的节水性能。基于合理的工程类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节水性能。在实际的灌溉工程建设中,要基于高杨树的生长状况,以及当地的自然气候,合理的选择工程的类型。基于农村高杨种植比较的集中,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因而,在实际的工程类型的选择上,往往以喷溉式为主。该种类型的灌溉工程,可以减少灌溉用水,同时减少了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比较的适合农村高杨灌溉。同时,基于喷溉的灌溉方式,减少了人力资源的输出,以及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在喷灌的灌溉方式下,对于喷灌的距离设计也是非常的重要,喷灌的距离过大,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喷灌的距离不足,无法达到灌溉的效果。因而,在喷灌式灌溉工程中,需要基于高杨树的高度和间距,规范喷灌的距离,进而节约灌溉用水;

3)规范灌溉工程的设计标准。尤其是节水技术的自动化。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农村高杨灌溉区的工程建设,逐渐朝着现代化发展。尤其是对于灌溉设施的自动化,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同时可以避免人工操作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而且基于现代监测技术,可以科学的监测高杨树的生长状况,进而合理的布置灌溉的时间和次数,进而避免了灌溉过于频繁,而造成灌溉的浪费,以及影响高杨树木的正常生长;

4)规范灌溉工程的管理。灌溉工程的管理重点在于有计划的给高杨进行灌溉,进而达到节水的效果。也就是说,基于科学的灌溉计量,对高杨树进行适当的灌溉。这就要求在灌溉工作中,要充分的了解高杨树木的生长习性,进而合理的计划灌溉用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还要重点针对工程技术人员展开。也就是说,加强其在灌溉过程中的管理,避免因为技术失误,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基于有效的技术管理,可以加强灌溉自动化的效率,以及加快农村高杨灌溉区工程的现代化建设。在实际灌溉工程管理中,农村灌溉工程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因而缺乏灌溉设备的有效维护和修建。因此在有效工程的效管理中,还要加强工程的后期维护,以及设备的定期检修。尤其是对于灌溉的设备,需要进行不定期的检修,尽量避免灌溉设备漏水或渗水,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应从两方面对资金的投入工作进行加强,一是由各级政府以资金补助的形式用于节水灌溉措施的推广,并将其作为资金补助的重点对象,二是提倡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合理吸收民间资金进行节水灌溉措施推广的资金来源,这样不但能够进一步提高出资者对节水灌溉的重视,从而保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措施取得更好的效果;

5)增加高杨灌溉区工程的功能,尤其是用于当地农作物的种植。我国当前的高杨灌溉区工程的功能过于单一,进而在节水性能的设计上不够理想。因而,在高杨灌溉区工程的设计上,可以基于当地农村的种植需求,适当的将其水资源运用于农作物的中,尤其是在冬期,高杨灌溉区的用水量比较小,这时可以把工程的蓄水运用于其他领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杨灌溉区工程的功能,对维护地区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

6)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在整个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要对基层技术管理人员与技术部门加强培训工作,尽可能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将基层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以及素质水平切实提高,从而使这支专业技术队伍打造成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队伍。除此之外,要及时将一些实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向农民传授,也就是说,要将基层水利技术服务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产供销、技工贸相结合的现代化技术服务体系,从而进一步保证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充分的应用与推广,同时拥有良好的效果;

高效节能灌溉篇1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推动。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重视起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理清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以切实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为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针对限制农田水利工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这样才会真正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当前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现状分析

(一)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存在不足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需要结合以往的资料和经验进行勘察,但是众多工作人员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在工程现场勘察过程中过分依赖以往的资料,忽视了最新信息的采集,最终导致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出现许多漏洞。比如工作人员对节水灌溉工程项目中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对工程区域内的土壤无法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对节水灌溉工程中水资源的水质也没有进行调查和了解,进而影响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工作。此外,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参与设计的工作人员更多的是依靠以往的经验,没有经过现场勘查,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就进行设计,这样的情况一定会导致工程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设计工作者一定要立足实际,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勘察,以获得准确的资料,才能够进行精准的设计,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保日后的投入使用中正常发挥作用[1]。

(二)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区域内的种植结构存在不足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是为了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收入,但是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传统的种植观念的思维方式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目前很多节水灌溉工程区域内的作物种植结构依然是小麦玉米,尽管已经有一部分土地正在进行高效的生产种植,但是这种种植结构的面积并不大,依然无法实现节水灌溉工程区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更无从谈起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范围内,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刷新广大农民群众的传统思维,积极引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致力于农田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改变,通过这种传播方式,才能够在节水灌溉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下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忽视了管理工作

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阶段,对于节水灌溉工程的工艺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众多需要使用灌溉工程工艺的阶段,都会引起上级领导和工程施工人员的重视。然而随着节水灌溉工程施工完毕,开始投入使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工程中的缺乏使用管理的现象,甚至有的节水灌溉工程在投入使用的当天全部人员就全部撤离,从此无人问津,更无从工程的维护,最终无法正常使用节水灌溉工程,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最初的节水灌溉工程的产权不够明确,不仅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也没有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这种“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的出现。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有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工程的使用管理工作,明晰产权,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适当投入资金,节水灌溉工程作用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2]。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分析

(一)水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农业发展相结合

由于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设计人员一定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把水资源设置的优化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过程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农田水利的发展得以持续发展,以此为工程建设的基本路线,生产生活和水资源的使用加以统筹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评估和监测工作都要加大力度,在分配水资源的问题上要对水量进行良好的控制,分配上也要做好管理工作,不同的灌溉区域有不同的用水量,所以要在高效用水的基础上进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3]。

(二)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的重要前提就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引进和使用对实现节水灌溉有着重要作用。在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在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引进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加以利用,同时随时关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更新情况。最新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建立在智能技术上的灌溉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机械自动化、生物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全程监控农作物的成长情况[4]。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在示范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从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与节水灌溉地区的特点相结合,严格按照工程项目中的各种标准,在示范工程区域集中起来,对建设的地区进行严格选择,以确保节水灌溉示范工程作用的发挥。

(三)加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管理工作

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而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实现最终效益为目的,所以为了已经完工的高效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得以正常稳定的运行,首先就要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有足够的重视,以确保工程的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建立并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同时明确承包工程中各方的责任,制度由人建立,就要由人亲自执行,这样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5]。

结 论

综上所述,文章围绕着当前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日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节水灌溉工程正常投入使用,并发挥良好的作用,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加强日常工程的管理质量,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玉娟,吴欢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12(09):36-37.

[2]翁爱民.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0(09):179-180.

高效节能灌溉篇13

一 节水灌溉的优势

(一)经济效益方面的差距

传统的灌溉方式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另外,这种方式使得作物受水量不均匀,另外,传统灌溉导致了农作物不能稳产高产,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现代的节能灌溉技术节约了水资源,投资少见效快,可以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

(二)用水量方面的差异

传统的沟畦和漫灌都需要大量的水,但是其中造成灌溉水的浪费现象很严重。在输送水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管道防渗工作,部分灌溉水会在输送的过程中渗漏蒸发,另外,传统的沟畦和漫灌是将大量的水直接浇在农田上,土壤的渗漏和地表水分的蒸发快,使得灌溉水利用率大大降低,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代的节水灌溉解决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问题,避免了水分的大量渗漏和蒸发,在灌溉的同时水被喷洒的很均匀,不会因为水量过多而使大量的水渗漏和蒸发。

(三)农作物生长方面的差异

灌水量大、灌水压力高的传统沟畦和漫灌造成了土壤和肥料的大量流失,并且作物容易处于水量过多的状态,容易造成根部的腐烂或者病害,对作物的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代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是喷洒灌溉,不会造成土壤和肥料的流失,保证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用水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灌溉出现的土壤板结的现象,给作物的稳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 节水灌溉的相关事宜

节水灌溉的实施因为区域的不同、地形的不同以及土壤类型、作物的种类、环境、水资源的状况、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等的差异而不同。各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应按照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施。

(一)水源状况

节水灌溉首先考虑的问题便是水源,水源是根本问题。水源直接影响了灌溉工程类型选择,比如在山区的种植区,水资源量非常有限,大部分为微型水源工程,如果在这样的地区推广漫灌是不现实的,水量严重不足,因此,在山区应因地制宜,推广尽可能的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技术,充分利用降水、处理水、灌溉回归水等,提取地下水,但应保证不超采,有条件的可以拦蓄河道径流,补充地下水,保持水资源的采储平衡,保持水资源的充足,在此基础上综合开发地上水和地下水。

(三)采用节水技术

保护好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主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最好种植高产耐旱的作物,另外,改进沟畦灌和漫灌技术,改进耕作技术,这些都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实施。

(四)节水灌溉要与当地生产方式相适应

节水灌溉的实施要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和农业化进程相适应。由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突出,促使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果当地的生产方式为为传统的农耕,或者只是靠天吃饭,不进行灌溉,上来就和当地的人说节水灌溉模式,是不能被当地人接受的,认为不切合实际。要解决农民的问题就需要从实际出发,逐渐的接受现代化的技术。

(五)工程节水技术的实施

现代的工程节水主要有喷灌、微观、管道输水、膜上灌水、渠道防渗等方式。喷灌和微灌突破了传统地面灌溉方法的局限性,使灌溉有了更大的应用空间,不再受地形、土壤等条件的影响,灌水的时间、部位、均匀度、灌水量等能比较好控制。使水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利用,减少了浪费,还能更好的与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农业相配合。管道输水和渠道防渗是提高输水效率的有效措施,减少了渠道占地和清淤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

(六)节水灌溉与经济条件

节水灌溉工程应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投资,但投资和受益的主体是农民,国家和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所以要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政府要引导农民实行节水灌溉技术,但与此同时应该考虑农民的收入水平,不能为了推广而不考虑农民自己的承受能力。可以采用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相结合的措施,这样不仅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使水的利用率提高,降低投资,为农民节省资金,便于他们接受。

(七)借鉴成功经验

一些条件相似的地区应采用已成功节水灌溉的技术,按照其工程技术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进行灌溉。采用成功的先例但并不是照搬照抄,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等实际情况。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作为农民注重的是自身的经济效益,而灌溉的相关管理单位考虑的是整体效益,现在的社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关注的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相对节水或者抗旱的农作物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另外筹措资金也是社会效益的需要。

(八)节水灌溉和农业措施相结合

使用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把灌溉和农业措施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还使农民达到了增收增效。滴灌和地下灌溉的方式可以减少给农作物灌溉时水分的蒸发,这样在作物幼苗时候遮阴率低的情况下减少棵间蒸发量,这样会相应的提高水分生产率。不同农业种植结构要采取不同的节水措施。

三 推广解决灌溉的意义

水是一切生命生存条件中不可替代的元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节约用水,既是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节水灌溉可以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增产和增收,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的节水灌溉是现代大力推广的技术,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使作物间减少水分的蒸发,因此要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建设好节水灌溉的同时要重视其管理,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好显得更为重要,工程建设好却管理不善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管理好效益才会提高,使农民受益,政府相应的社会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