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实用13篇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篇1

素质与素质教育是有密切联系而又不同概念。我们首先要从概念及其内涵进行分析。

1 素质的基本内涵

1.1素质 从字义上讲,素即元素,构成人的基本元素,质即品质。故构成‘人的基本元素的品质称素质。’可分两类:

1.1.1先天素质――出生前所形成者。

a)父母遗传而形者――一种客观素质.父母的基因和健康而形成者。

b)在胎中形成者--母亲的营养、外界语言、音乐等胎教影响而形成者具有客观性又有可调性。

即先天素质是人先天具有良好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器官、大脑特点,而这些特征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与心理素质。

1.1.2后天素质――出生后形成者。包括:

a)客观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形成者.这包括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而形成者。

b)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学校教育(小,中,大学)、社会教育、继续教育等中形成者。

c)学生自身主观努力而形成者.具有主观能动性。

即后天素质是指从事某一领域的社会实践或某种社会职责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和发展潜力。

以上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两类素质合成的有机总体。即为常说素质。

2 素质的基本表述对于上面分析 总结素质概念可作如下的表述

对素质涵义界定的阐述有很多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呈百花齐放的景象.从素质本意看,它是指人类原有的本质.故:

A 素质:人是社会性的,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素质包含着先天的与后天的因素与作用.所以素质基础涵义是“在先天秉赋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身心发展起来的从事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见文献[3],[4]。

B 素质内涵:就是人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种关系过程中表现出来才智、能力和水平。

C 素质就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必备要素的品格或质量。

各种表述还不少,不再赘述。

3 关于素质教育 同样 当前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表述也是百花齐放的.有很多表述如:

A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教育对象必备要素品质或质量的教育。

B 素质教育就是“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身心发展品质和能力的教育”。见文献[5][6]。

C 素质教育就是充分挖掘人的最大潜能.调动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力强的教育。

4 我国的素质教育 下面我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内涵作简要的表述

A 从培养目标看: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教育。

B 从辨证唯物认识论看:素质教育就是运用“从实践发现理论,理论又指导实践,从感性到理论,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上升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主要是对立统一律)的教育”。

C 从生理学、脑科学角度看[7][8]: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开发人脑功能,左右脑并用,左右手皆动全面应用脑功能的教育。

E 素质教育是指着眼于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教育。

将这些念展开,指明其目标方法和内容。

1) 目标方法是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整体素质优化的人才为目标,以促进个性发展、塑造健全人格,使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平衡协调发展为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教育内容,设计教育课程,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以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主要质量评估标准的教育体系。

2) 内容:素质教育可以围绕素质所包含主要的八个方面展开,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艺术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全面能力。

总结到核心讲,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各方面,各层次的知识、品德和能力的教育。如

1 培养: 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2 培养: 创新能力、进取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判断能力。

3 培养: 组织能力、公关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写作能力。

4 培养: 动手能力、承受能力、吃苦耐劳能力、适应能力

5 培养: 创造发明能力、批判继承能力等。

当然这些能力是建立在各自专业水平与能力基础上的,应当指出我们讨论的是广义素质教育。不仅是指对受教育对象的个别特长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同志在文献[9]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宏伟性,表明了教育主体的全方位性与持续性.同时,文献[10]指出:教育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交互作用共同实施又相互制约的浩大工程。

(1) 教育是贯穿于胎教、幼儿、学前、小学、中学、大学、继续、老年教育的全过程。它是持续的和终身的,是贯穿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各方面的。我们必须作好各方面和各环节的素质教育与科学连通.不仅作好各层次的教育工作,还要注意各层次的连接过渡。

(2) 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学): 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具有基础性的.是专门教育的时期,是广大人民最关注的阶段.同时在这阶段中,又有许多重大课题急需研究,如本文在引言提到的考试问题、招生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学生时代的教育.搞好学生阶段的教育工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3) 家庭教育:在以家庭为社会细胞的我国,显得很重要。既是启蒙教育重要部分,又长期教育客体,它在时时刻刻的进行着。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在对子女进行着深刻的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发生影响。我们必须积极地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相互配合作到科学的家庭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还表明,素质教育是主动发展的。由于人的个体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与教育不同,学生素质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因材施教给学生各自有益的适合的发展方向与教育方法。造成一个主动发展环境、适合自己的目标并激发其自身的特长的求进精神。

上面我们从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哲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素质教育作了进一步的更深刻的再认识。

所以,初步认识到,提高素质路线和方法应从1.改善先天性素质:就要改善父母健康水平,实行优生优育,不近亲结婚。 2.提高后天素质:就要发展生产力改善全民精神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改善各种环境和教育条件,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等,这样就会提高全民素质。

6 我们根据上述认识对下面几个问题作一点初浅的讨论

推进素质教育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育关系 两者是不同的教育体系,它们的观点,路线和方法是不同的.但两者不是完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应试教育还有一定作用。应试教育不是现行教育的全部,50和60年代教育的学生也有素质全面质量好的学生。更不能与考试对立起来,考试是重要的,不进行考试是很难想象的,目前考试分两类1 检验性考试,即某课程、某项目结束等对学生学习成绩,老师教学指导的效果进行检验考试。2 选拔性、提升性考试.如高考,公务员考试等.是不可或缺的,选拔性考试受到广大群众广泛关注。

2) 素质教育与特长教育的关系,两者区别是很大的,素质教育是全面的多层次的持续的,而特长教育是单项的,是素质教育内容之一。全面推进各层次,各种素质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

3) 基础理论与全面能力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理论为基石是很重要的,理论重点是应用,应用的表现主要是各种能力。在中小学时代,主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

推进素质教育要解决好几个重要问题:

1教育公平问题。由于学生先天性素质以及后天的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的不同,每个个体素质是有差异的,有的差异还可能较大。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消除环境的差异、教育资源的差别并在制度、政策、方式等方面保证教育公平。

2 差异的客观存在。如个体在思想水平、知识基础、各种能力高低方面出现差别是客观存在,于是个体在升学方面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在就业方面也要选择最恰当适合的职业。

3 在教育教学方面要“因材施教”。如在加强专业教育同时注意发挥其特长。如爱好音乐、歌舞、书画、琴棋、体育爱好等要给与课外的个体培养。若果学生热爱并善于动手操作要组织科技活动等。专业教育与特长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作用效果更好,提高实效并不需增长时间。

4全面开发脑功能,改善先天素质,提高后天素质,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由医学生理发展,脑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大进展,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对脑功能已有深刻认识。脑功能是思维、智商、感情、行商、体商和全面能力的源泉之一。充分开发脑功能调动脑的潜力是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要途径之一。

同志指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质上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问题.应当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12]。于是我们应当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入的对素质教育的再学习、再认识和再应用.努力改善先天素质大力提高后天素质,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 1996(6)关于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

[3] 戚业国,陈玉琨.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结构[j].“教育探索”. 2000.1

[4] 靖国平.论受过教育的人[j]. “教育研究”2002.1

[5] 吴椿。“把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j]。教育科研,2000.2

[6] 沈政. “脑科学与素质教育.”[J]. “教育研究”,1999.8

[7]王亚鹏,董奇.脑科学的研究与我国政府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2012.9. 1)

[8] .“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j].“求实”.2000.5

[9] 苗苏菲.“教育发展要强劲的社会合力”[j]。“求实”,2000,5.

[10]周济.在《何东昌论教育》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7,20.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篇2

职业教育是一种特定的、以掌握生产技术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科学为主的教育形式,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师资素质有其独特性。他们不仅要具备从事职业教育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同时具备较高的职业教育理论、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并且还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生产操作能力以及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从“双师型”教师这一称谓于上世纪90年代由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者第一次提出开始,对“双师型”教师的关注点便一直集中在课堂以外的实践技能能力上,而对教学能力的关注却有所偏废。现今对于“双师型”教师能力如何评定,职业教育界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定论,仍处于各地区教育部门、各学校“各自为政”阶段,确立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是教师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文件解读

1995年,在《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提出:“‘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开展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次使用“双师”素质教师的概念。《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双师素质教师制定具体的界定标准,为高职学校建设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提供了政策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十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六条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要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七章提出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七条提出: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

政策层面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的强化,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尤其是高职师资的专业素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自1995年《通知》后,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双师型”教师内涵经过概念的提出、初步发展、评价标准的明确、趋于成熟期等几个阶段。随之产生一些变化:第一,名称有各种提法,有“双师型”“双师资格”“双师素质”等,但含义基本不变;第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双师”教师的内涵逐渐清晰、丰富起来;第三,对“双师”教师的描述越来越具体化、可操作化。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强调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双职称只是“双师型”教师的一个表现形式。

二、文献综述

我国关于“双师型”教师研究的文献数量已经不少,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广泛,但多属于基础理论探讨和一些经验总结,有不少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触及或悬而未决。单纯的“双师型”教师研究有相关综述,如唐林伟、周明星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它从概念、标准、培养模式、管理及发展趋势这几个方面展开综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大多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方面进行研究。关于“教师能力”标准的研究也有一些论述,如楼世洲,苗刚《欧盟职业学校教师能力结构标准的新进展》提出欧盟职业学校教师能力结构。宁虹《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从“教”的角度提出了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童丽《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标准设计的探索》提出教师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价值形成了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标准框架。

但是以“双师型”、“能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关于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和能力建设的研究不是很多。确立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能力标准是“双师型”教师能力建设的重点之一。“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框架的清晰界定能有效地帮助专业教师群体清楚地认识到努力的方向,并以此作为行为的标准,促进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良性发展。但是目前对于其能力标准的研究少之又少。有些是对“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进行论述,但并没有明确其标准的内容。有些对“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做了一定的分析,但并没有对“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展开具体论述,如王治民《教师能力标准开发的理性思考》阐述了对教师能力标准的开发的观点。有的是对“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能力、核心能力进行研究与分析,将“双师型”教师能力与队伍建设研究相关联。有的是从国际比较来论述“双师型”教师能力建设,但绝大多数侧重于教师培养模式方面进行阐述。

三、案例分析

自“双师型”教师概念诞生以来,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机构对这支特殊的教师队伍的建设都是十分的重视。各省教育厅、各高职校以教育部的文件为依据,结合当地职业教育情况、学校自身情况颁布了各自的“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他们在形式上大多是教育部标准衍生物,是行政命令的具体执行;内容上都比较侧重资格证书的获得,很少考虑“双师型”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固有成本和动态因素。

重庆市教育局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做了详细地界定。他把“双师型”教师分为三种等级:初级、中级、高级,针对每一层次制定不同的界定标准,每个层次提出了一些必备条件。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中,对“双师型”教师标准做了界定。分为基础条件:和必备条件。这两种标准以“双证”为基础,强调实践经历,都在试图为“双师型”教师的认证提供一种统一尺度和规格。但它们都没有对“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做出可行的量化标准。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双师型”教师能力主要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研科研能力、拓展能力等方面,能力素质是“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证书职称只是其形式或外延。

参考文献

一、国家文件

[1]《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国教委〔1995〕)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

[3]《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06〕[4]《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6号)

[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华社于2010年7月29日)

[7]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二、论文

[1]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4)

[2]楼世洲、苗刚.欧盟职业学校教师能力结构标准的新进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0(1)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篇3

一、“双师型”教师内涵的五种典型观点

“双师型”教师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之后,各高职院校不约而同地结合国家文件要求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摸索、探讨“双师型”教师内涵,分别从不同视角出发,提出了不同观点。综观几年来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其观点不外乎以下五种。

(一)双职称说

“双职称”观点是“双师型”教师概念提出之初较为广泛认可与接受的一个概念,它要求“双师型”教师须具有两个以上中级职称,其中包含高校教师系列的讲师职称和教师系列之外社会上其他中级职称。该观点最大的优点在于实践中便于操作和认定。

(二)双能力说

“双能力说”观点没有从表面特征而是从教师自身的内在能力方面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说“双师型”教师既具有扎实的课堂教学能力,又具有娴熟的实践指导能力。该观点实际上是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对 “双师型”教师提出了要求。接近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应有之义。

(三)双证书说

“双师型”教师的“双证书”观点主要从外在形式上对是否构成“双师型”教师进行了规定。它强调“双师型”教师是高校专业课教师中拥有教师资格证书与一定等级的社会职业资格证书的统称。该观点十分方便人事部门在实践中统计本单位拥有“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受院校欢迎。

(四)双师素质说

为了回避“双师型”教师内涵难以准确表述的问题,或是在实践上试图统领各种提法,学者们提出了“双师素质”概念。双师素质教师的界定主要参考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中三份文件之一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提出的五种基本条件。

(五)双来源说

该种观点强调,“双师”主要是指“双来源”的教师,即从整个教师队伍的结构来说,一方面既有专职教师,另一方面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从来源上界定“双师”并没有完整地揭示出“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本质,仅仅停留在表层,不能很好地反映“双师型”教师的内在能力和素质。

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理解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反映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实际上所处的较低发展水平。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上述五个方面分别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进行解读,细究起来,均有一定的道理和可取性,而不足之处也同时存在,且十分明显,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归纳总结、提炼。

二、“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几点评述

(一)在探讨“双师型”教师标准时应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1.能力素质原则。“双师型”教师的提出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所决定的。职业教育要求专业教师在思想素质合格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一专多能,在教学中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评价、认定和建设“双师型”教师的核心标准就是能力和素质。具体而言就是具备扎实的职业教育能力和较高的职业教育素养。也就是树立职业教育意识、具备职业教育思想、拥有职业教育理念、掌握职业教育方法,能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设计、讲授和指导,能够掌握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基于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建设。

2.层级划分原则。目前,“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还是坚持教育部评估方案的标准,不管是何种职称的教师,符合了认定标准就可以被称之为“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最核心的要素在于其掌控职业教育的能力和素质,而职业教育是伴随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即使获得“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也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因此,“双师型”教师应该有一个从低到高成长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如果采用层级划分的原则,也就是将“双师型”教师依次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则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如果在高级中还能进一步划分为副高和正高,形成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相对应的体系则更为完美。

3.动静结合原则。“双师型”教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且随着社会发展具有不尽相同的含义和特征。换句话说,“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是动态多维的。因此,不能静止地,片面地看待“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熟悉新工艺、掌握新技能、采用新方法。这不仅是一个持续学习提高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操作提升的过程。我们在评价、认定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时就需要从动态发展的视角而非静止地看。

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又是和某一具体的发展阶段联系在一起的,是符合某一时期“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这种相对来说“静”的动态就给我们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提供了可能,也为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创造了条件。

4.可操作性原则。基于某一时期相对“静”的属性,“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就可以制定出来。由于其核心内涵是能力和素质,而是否具备职业教育能力和职业教育素养是很难简单地用语言来描述,更难以直接通过定量的方式来确定。只有尽可能地通过某些具备可操作性的指标来衡量,便于实践中的评估和检查。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实践操作标准离大家心目中所希望看到的核心要素还存在差距的现实,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学者们提出的“双职称说”、“双能力说”、“双证书说”、“双素质说”、“双来源说”等典型观点为同仁所诟病的原因。不管是教育部2004年评估标准中的4项条件还是2008年修改后提出的3项条件,学者们总能从中找到不足,就在于我们要从对“双师型”教师的理想界定中回到现实的具体认定,不具备可操作性,那就成了“空中楼阁”。

(二)在对能力和素质的追求中界定“双师型”标准

1.基于能力和素质的三级“双师型”教师标准设想。建立科学合理且具可操作性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其意义不仅在于界定“双师型”与非“双师型”教师,更重要的在于确立“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指明方向。因此,在设置评定标准时应考虑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双师型”教师应该有一个从低到高成长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二是“双师型”教师是“双证”与“双能”的高度统一,是“双师”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三是“双师型”教师是突出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专业理论水平与实践指导能力相统一的职教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依次建立初级、中级和高级“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

2.基于能力和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的三种能力。“双师型”教师应是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要求,顺应社会和时展对高职生的需求,具备较高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与指导能力的高职教师。根据专业和层级的不同,制定出分层次、分类别的标准体系。“双师型”教师标准制定过程中应考虑如下三种能力:(1)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胜任本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能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传授最新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的专业成长。(2)教研能力。能把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根据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要求,面向行业企业开发工学结合的教材,建设校企共建的专业,共育订单人才,大力推进教学研究和改革。(3)实习实训能力。职业教育的属性使得高职院校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应掌握现场教学能力,也就是专业实践指导能力,能及时有效解答和解决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能力和素质是“双师型”教师标准的核心要素。官方和学者们对“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界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特征的静态描述来界定“双师型”教师。其实,“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十分丰富,并伴随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含义和特征来。因此,不能静止地,孤立地看待“双师型”教师。证书职称只是“双师型”教师的形式或外延,能力素质才是“双师型”教师的内容或内涵。既然“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丰富且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需要而变化,仅从特征的角度和层面去界定,就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近年来的研究现状正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在“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弄不清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双师型”教师,那么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就只能各行其是了,这是不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

总之,“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确立是一个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社会和时展需求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规格与“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界定联系起来,能有效克服在界定“双师型”教师标准时仅仅拘泥于对“双师型”教师特征的表层描述而忽视其目标、质量和效果的做法,有利于以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长远的视角,更加符合实际的标准造就“双师型”教师,从而大力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水平。

On Standard of "Double-Competency Teachers" from View of Ability and Quality

JIANG Lan-fen1,XIA Yong-zi2

(1.Human Resources Dept.,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篇4

外国文学教学;人文精神;教育实施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资源日渐增多,其中有多数不良信息在影响着一批大学生,造成各大高校中普遍存有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质下滑的现象,信仰危机和价值观缺失的问题逐步彰显[1]。大学生群体表现出了显著的世俗化和功利化态势,出现言行举止粗鲁、行为过激、人际观念淡薄、生活世俗化等精神面貌,当前我国高校人文精神情况不容乐观。大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完善、人文精神树立的关键期。针对高校学生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意义重大,更是所有教师的义务。内涵是外国人文教学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也是人文精神教育的最大优势。自古希腊罗马时期以人文本的观念,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念,再到莎士比亚的人文探索与人文关怀观点。从歌德以人文本的求证,至卢梭人格的浪漫主义回归[2]。从巴尔扎克对人格的重新定义,再到托尔斯泰对自然人文主义的阐述,乃至20世纪现代主义对人文精神的盼望和复苏,提升学生整体人文素养、提倡人文精神已成为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根本理念。怎样在21世纪做好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工作,是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工作者的必须课之一。

一.当前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中存有的问题

当前,在高校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课中,在开阔学生眼见、培育审美能力层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在落实人文精神教育层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3]:第一,人文知识涵盖面较窄,这个问题对于自身对西方了解不足、人文底蕴淡薄的高校学生来说,属于一种较大的缺陷。第二,教材时代感不足,无法形成立体、完整的教育系统。如今高校学生始终位于一种立体的阅读环境内,阅读类型已经从单独的课本阅读转移至超文本阅读,而许多外国文学材料并没有成套的作品,也没有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造成学生对人文精神学习兴趣不足,也给教师教学实施造成困难。第三,在人文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作品背景、历史事件、作者介绍,目的在于分享知识,考试也是过分重视记忆,造成教学评价手段单调。第四,重视解析作品内在价值同当今社会思想的关联,并未深层次发掘经典名著的现代价值和如今读者的启示和警觉意义,令学生不得人文精神教育的要领。当前,外国文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人文精神教育的贯彻落实。

二.改良传统教学类型、贯彻落实人文精神教育

1.丰富教材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根据大学生西方文化知识欠缺,联合当前各大高校外国文学教材层面的不足和欠缺,丰富教材中的文化内涵,简单而言就是弥补介绍和时代相匹配的经济、文化、艺术、哲学、信仰等方面的人文知识。在外国文学教材中应提高文化价值,着重讲解人文知识,经过外国文学所自带的神话、历史、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学习,令学生感悟文学的真是存在,哲学的明智和宗教的关怀,在人文知识教育铺垫的前提下,指引学生研究学习西方文化精髓,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下培育和启示学士,开阔学生的精神思维层面,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人文情怀,进而为其树立内在、优秀的人格。

2.精选教学内容,咀嚼经典作品,突出案例教学

外国文学教学中所涵括的名家、作品、流派极多,历经年代久远,涵盖国家多、跨度极大,教学内容具有复杂、繁多的特点,同时受到课时的影响,使得教学效果单一情况出现[4]。对于如此广阔的内容,教师自身因对教材触类旁通,随后在此基础上依据当念、标准,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精挑细选,进而将外国文学课堂转变精神的培育站。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都可以拿来作为典型案例,其教学效果要远强于一般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重点内容,突出案例教学,指导学生咀嚼经典作品。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培育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真正将学生的关注热点、心理需求相互联合,从外国经典文献中受到启发,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现实生活,提高内容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精神。

3.注重人文素质培育与传统知识相结合

教师应重视审美教育、渗入理想教育、提升精神价值观念。即借助对文学现象的思维、判别分析,实施思想道德、人文信仰、精神层面、行为举止等层面的教育,指引大学生在追求学业、信仰、成功、美满的幸福生活同时,培育其为国家现代化发展、为人类发展进步做贡献的价值观[5]。所以,在外国文学教学期间,教师要尤其注重对知名作家作品的讲解,注重温煦文本中所涵括的潜在内涵,注重着重分析人物特点的理想主义素质的崇高品格。比如:可联合作家成功的经历,令学生学习该作家身上所表现的思想信仰、思维形式、优良品质,能够独立分析社会现象,提升自身心智,培育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根据对人物形象精神品格的分析,发掘对大学生的实际指导价值,比如:《老人与海》中老人的性格、对待生活所展现的自信和优雅,或者是介绍浮士德精神中关于人生奋斗和贪图享受的启发等。人文精神教育注重由外而内的文化熏陶,也重视对自身感悟和体会。所以,在教师教学期间,应主动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人文素质培育相结合,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阅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认识,选取启示效果较强、激发作用明显的名著,充分探寻和体现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进而使得学生在阅读和欣赏过程中,能够独自领悟作品的魅力,感受因不同国度的人文情怀,在身临其境中得到社会认可、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以及对人生全新的思考,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全球意识,提升学生跨国文化交流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而言需要了解中外古今文化,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拥有全球观念的综合性人才。外国文学注重对各个国家、语种的相互交流和发展,对开阔眼见、增强文化培育,以及跨文化认识能力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知道学生学习各个国家文化发展历史,借助文学将学生和世界联合起来,令学生感悟各个国家文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令其能够以主动的姿态加入到与外界文化沟通中,进而养成不盲目崇拜外国文化,又不狭窄的全球观念,提升其跨文化交流综合能力。

4.应用当代教育方式,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教师在教育期间,应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课件,经过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把看听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的生活、直观性培养。同时,充分借助海量的媒体资源分享外国经典作品,进而令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有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在领悟鉴赏过程中引发学习乐趣,增添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教师依照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的多媒体课件中,内容因涵括作者图片、作品配图、动听的朗诵,以及优美的画面等。另外,教师要主动探寻多种教学方式,倡导指导式、参与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讨论,首先对课堂讨论内容设立论题,论题大小不限,不过要深浅适度,符合实际、并富有针对性,能够让学生发表自身观点。在讨论开始前,教师应对论题实施综合介绍,阐述各家观点,拓展学生视野。学生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形成自声观点,并加入到全班讨论中。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同学生的护理,保持讨论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讨论过程,不但能够带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而且能领学生领悟交流的快乐,更能够培育学生的心智、情感,令其对外国文学内容有着更深层次的感悟。

5.变革考试内容,重点考察学生整体素质

考试时评估的重要环节,当评估并不等于考试。所以,将考试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成效的方式较为片面。当前,外国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成绩评定仍然来源于考试。考试虽然能够考察学生对文学知识的了解情况,却无法直接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外国文学想要达成其教学变革目标[6],收到显著的学习效果,更好的落实贯彻人文精神教育,除了内容的精选、教学样式的尝试,在考试中也应做出变革,改变传统的考试形式,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估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考试当作学生了解自己,探寻自身的优势,指引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结语

外国文学教学是大学生了解世界、开阔视野的重要方式,其文学精神能够在教学中、探讨中,指导学生独自学习和思考,同时根据现实环境,将人文精神耳濡目染到学生自身。培育学生以人文本、自由平等、奉献的得到情怀,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得到理想,从而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坤华,李晓霞.中小学素质教育深化的障碍及其超越[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01):19-20.

[2]余东升,尹晓龙.以理论引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01(09):15-16

.[3]唐霞,水仲文.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03):23-24.

[4]李兆新.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1(06):29-30.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篇5

课程总体上分绪论、书面语写作单元、言语写作单元(涵盖主题言语写作系列和情境言语写作系列)和专业写作单元四部分。旨在打破常规教材应用文文种罗列的局限模式,将写作技能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注重实践教学,注重课程的职业化特征。(1)绪言作为教学总纲,以自我介绍项目作为入门教学载体。(2)书面语写作以公文写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主要是考虑到其特有的法定范式,可以让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认识。同时,以此培养学生的议论表达能力及学会如何形成主见。(3)主题言语写作以演讲稿写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它着重培养学生的散文化议论写作能力及与之对应的关注公共领域的公民素质。作为书面语写作与情境言语写作的桥梁,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对于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才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情境言语写作以致词写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较强,也是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类应用文文体。通过对不同情境的把握,锻炼学生“弦外之音”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将个人情感与公众情感的融合。(5)专业写作则以新闻、广告文案和博文(微博)等联接教师专业学习领域、学生职业触及领域及生活兴趣涉猎领域的写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力图将写作与媒体传播结合,实现通识教育培养学生自我价值、公民意识和大学精神的理念。

3课程章节教学内容的优化

(1)以行政公文一章为例。在明确公文概念、种类和格式的基础上,用公文规范的模板,掌握书面语的写作要领。以行政公文为载体,了解中国社会体制及转型期社会的政府作用。例如在“请示”一节中结合请示事由部分融入叙述能力的训练。叙述是最基本的写作表达方式。学会叙述切入学生关注世界真相。叙述能力技巧包括三个部分,即界面(共知共识的信息),叙述的内容(记叙文六要素)、针对性细节(针对文体需要特别强调的事件细节)。“通报”一节进行“叙述加议论”模式的训练,融入依托案例进行议论能力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对多种观点的辨识、形成主见的欲望。通过搜集某一当下热点案例,引述别人观点,阐发个人观点的系列练习,切入唤起社会良知,从而达到写作技能和人文教育的统一。“通告”一节引入管理思维,融入管理学的基本理念,依托管理学的基本要素(即人、事物、责任制、罚则、时效等内容)对应思考写作制定制度的细节要素。“会议纪要”以“会议记录”为背景知识,切入听读记录训练,强化听话能力和记录能力,速录师实训项目训练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2)以致词一章为例。致词一章的写作内容由欢迎词—欢送词—祝贺词—感谢词四节构成,勾勒出由浅入深或发散网状能力目标体系。欢迎词是对表达的情境理解与运用,欢送词是对表达的弦外之音理解与运用,祝贺词是对表达的文化内涵理解与运用,感谢词是对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以上四个部分彼此循序深化扩展,统一构成致辞技巧。本章的人文教育目标涵盖欢迎之喜折射的人情世故,欢送之痛折射的友情深厚,祝贺之礼折射的爱情美满,感恩之真折射的心地胸怀。

4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优选(以“祝贺词”一节为例)

设计情境导入新课:你可曾追逐过美好的爱情?艳羡别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如果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相携走过五十年的岁月。恰逢他们就是你的朋友或你的亲人,邀请你参加“金婚典礼”,由你撰写祝贺词。让学生思考:50年金婚的文化内涵。师生互动问答:你对婚姻、爱情、事业(独身和早恋等)的态度。对父母亲人婚姻状况的描述。通过互动,不断收拢思维,形成主导性结论。50年金婚的文化内涵:祝福令人艳羡的健康。祝福夫妻间的默契与包容。祝福克服社会变迁的坎坷与磨难。养儿育女的功劳。服务社会的奉献。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能过以上认识留给学生创新的余地,即给学生留有的想、看、做、讲的空间。课堂训练与课后作业:你对同学朋友的新婚祝词。

5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

“以讲带练,讲练结合”是应用文教学中常用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采用文件示范、实境参与、活动激励、调查实习、现场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应用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PPT课件、DVD光盘、视频录像、和计算机网络等,使课堂授课信息量增大,精简了课时。尝试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除本课程的电子教材、电子教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外,链接下载名家讲座、音视频案例,学生作业成果展示及比赛情况,等等,既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篇6

一、职业能力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当前,随着职业能力重要性的呈现促使相关领域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基于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共获得了近3500篇资料,包括博硕士论文以及学术期刊。从相关资料的年份上看,近年来,相关领研究内容不断得到丰富,且研究数量也不断上升,这就为本文相关文献的总结与分析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中外语言文字,但是成果性的研究理论较少,这就说明关于职业能力研究上需要得到其他领域的重视,并要在理论上实现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职业能力的概念与内涵简述

(一)职业能力概念简述

当前,国内外对于职业能力的重要性都达成了一致的认识,但是,在职业能力的概念上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共识,进而也使得职业能力的内涵存在着多种释义。依照当前国外现有相关文献,国际上给出的定义为:职业能力是个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一种能力,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能够具备应对生活以及工作变化的能力。德国研究领域给出的定义为:职业能力指的是从事社会职业时所具备的相应本领,具体包括了工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个人的责任感以及对工作的热情度。美国给出的定义为:职业能力指的是获得工作并保持工作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能够通过劳动市场获得就业机会,并通过这一就业机会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以及个人的奋斗目标。中国研究领域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结论为:曹书亮(2012)将职业能力定义为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个体从事社会职业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实现自身职业目标的基础,包括了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的综合素质能力;甘应(2013)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人在求职中所应必备的能力,包括了交流能力以及技术能力等。

(二)职业能力内涵简述

基于当前研究资料所分布领域的不同,对于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也就存在着差异性,大体上可以将职业能力的内涵阐述为如下内容:集合了知识、方法以及技能为一体的能力,同时也包括了社会适应能力、情感能力、职业态度等。

三、职业能力分类界定研究

关于职业能力分类界定上,当前的研究领域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任务职业能力主要由两种能力构成,即基本职业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为:蒋乃平(2011)认为职业能力主要由职业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构成,其中的综合职业能力又包括了专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第二,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三大块,代表的文献为徐友华(2009),基于高职院校教师技能对职业能力进行了划分,包括职业基本素质、核心能力以及拓展能力。第三,任务职业能力包括了如下四项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个性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四、职业能力形成、培养模式以及评价研究

(一)职业能力形成与培养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培养所涉及的面比较广,当前,关于这一能力的形成在相关研究领域初步达成了一致的认同:从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出发,能力的形成是知识、技能等综合能力素质迁移与整合的结果。关于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都集中在高职等职业类学校上,这些院校结合专业的特点,对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策略等进行实践,进而根据不同社会行业对于职业能力的需求与要求对职业能力的结构进行了划分。此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借鉴了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结合了国内的实际对职业能力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构建。

(二)职业能力评价方式研究

当前国内在职业能力评价上主要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测试以及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体系。而在测试上,我国一般都是由高校负责,通过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来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估。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职业能力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能够真正作用于实践的理论性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这样才能在拓展职业能力研究深度与广度的同时,为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评价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因此,这就要求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要将职业能力这一研究延伸到社会的各行业中,以从根本上实现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进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篇7

(三)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中,普遍应用的是传统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即单纯的“灌输型”、“模仿型”简单化教学;在知识的教学中,重视结论的直接呈现、求同思维的培养;在实习中,要求学生反复进行模仿练习,使其熟练化为一种定势的思维模式。国内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也尝试引入新技术和新理论。杨丽认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图书馆用户教育的趋势。涂颖哲则提出了信息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并以华南理工大学的信息素质与《船舶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整合式教学实践作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黄如花与张建国等提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二、与信息素质教育相关的知识理论

(一)知识的构成要素

关于知识的构成要素,自古以来便是众说纷纭。陈洪澜综合多个学派的研究,提出知识的构成要素包括经验、信念和信息。¨9皿七。知识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够消除人对事物的不确定性,消除了“不确定性”的信息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知识。知识和信息在内容上有共性,作为认识对象的信息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前者具有客观性,后者具有主观性,二者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关系的反映。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客体发出的信息并非能完全为主体所接收,接收到的信息也并不一定都能转化为知识,只有当主体理解了信息的意义和内涵时才能把信息称之为知识。简单地说,知识是从信息提炼中得到的精华部分,提炼的过程就会有经验与信念参与其中。_9信息素质教育中,教师向学生传达的是信息,这些信息需要被学生接收并转化为知识,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但这个过程的发生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合,首先学生需要产生参与信息素质教育的需求,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切身理解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有了这样的信念,学生才有可能从信息生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和总结,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这才是信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知识的分类

1.依据知识效用分类。知识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多种多样,早期的知识分类大多是按照知识的用途进行分类的。因此,我们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从更广泛的领域选取教学素材。早在2003年的《布拉格宣言》中就曾经提出,信息素质是终生学习的基本人权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学生的信息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基于不同层次的信息素质教育。

2.依据知识表征分类。知识表征是人类认知的基础,讨论的是信息如何转化为符号并与已经存储在大脑中的其他事物相结合的问题¨0l。在考察人类知识本质、起源和局限的哲学分支——认识论中,对“知道是什么”和“知道怎样做”进行了区分,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进行的更为深入的研究认为,程序性知识是个体掌握了一套能够支配其行为的程序。在两者的关系方面,概念和规则既是陈述性知识的核心成分,也是程序性知识的核心成分。前者侧重于说明由概念和命题构成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后者重在阐述概念和规则如何支配人的行为,使概念和规则由陈述性形式转化为支配人的行为的程序。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就是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知道某一规则并能陈述该规则,就是学习者了解自己将要掌握的规则并能将其陈述出来的过程。第二阶段,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由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第三阶段,是程序性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表现为规则不必挂在嘴边,而是高度内化,自如地指导人的操作。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更侧重于哪一个类型的知识。从信息素质的定义和内涵我们可以看出,信息素质是一种技术或者技能,它更侧重于概念和规则的运用。因此,信息素质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在课程设计等方面突出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特点,以避免刻板的照本宣科,从而使教学过程止步于陈述性知识的教授,而更重视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

三、提高信息素质教育效果的几点认识

(一)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念

首先,作为信源的教师,或者说信息素质教育任务的承担者,将自己的知识以信息的形式传递给信宿,即学生,学生在信念的支持下接收信息,并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在此过程中需要有两种信念的支持,即相信信息素质教育中所传授的知识是有用的信念和接受信息素质教育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的实际使用技能的信念。最后,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素质教育后,掌握相应的技能,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从经验中不断总结,并将经验转化为知识。在信念部分,“相信有用”和“学会使用”两个信念的建立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要使学生建立“相信有用”的信念,就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进,为学生提供切实有用的信息,使学生产生迫切需要学习的信念,并对信息进行积极的思维加工,从而形成知识。同时,要使学生建立“学会使用”的信念,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考虑到信息素质教育最终要完成程序性知识教育的教学任务,建立起完整的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接收信息,有目标地进行思维加工,以完成有效的学习过程。

(二)改进课程设计

目前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课主要开设在大学,这一现状一方面使教育者容易将教学内容集中于高校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和高校学生学习中可能产生的信息需求上,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缺乏完善的、体系化的信息素质教育,使信息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这两种现象在现行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发生冲突,学生需要的不是教师传授的,从而造成学生对信息素质教育缺乏重视。另外,从目前信息素质的研究来看,很多学者将信息素质的内涵和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视为同一概念,比如将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等作为教育内容,并根据高校学生的年级进行分层次的教育,这也是造成学生忽视信息素质教育重要性的原因。我们探讨的信息素质的内涵,不论分为二要素、四要素甚至二十要素,这些都是构成信息素质内涵的构成要素,它们的意义在于作为客观的评价指标对信息素质进行评价,而并非能够作为独立的教学单元,亦非能够按照层次来进行排列的教学体系。因此,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信息素质作为终生学习的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以此为起点来理解学生的信息需求。对此,可以参考知识效用的分类,从实用知识、学术知识、闲谈与消遣知识等不同层面来安排教学内容,打破当下信息素质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术知识的局限。一方面通过对知识效用的分类,还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有效的层次划分。另一方面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实用和休闲生活方面的信息素质教育,使学生从生活的层面体会到信息素质教育的实用性,由浅入深地建立起提高信息素质的坚定信念。只有以此信念为支撑进入相对繁琐、抽象的高年级的学术知识的信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才能以更加认真的心态进行学习,从而保证信息素质教育的成效。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篇8

一、“素质教育”的众说纷纭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素质,然而目前国内教育界对素质的概念界定不下十余种,诸如先天遗传说、三层涵义说、身心倾向说、稳固性质说、基本品质说、基础学力说、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合金说、主体品性说、综合表现说、心理教养说、历史积淀说、内化说和本质属性说等。这些学说对人的素质作了多维层面的界定与剖析,虽然有利于我们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但同时也造成了对“素质”概念的众说纷纭,造成了实践层面的不知所措。在倡导素质教育方针下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比较极端的做法,就笔者所见所闻,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音乐、美术辅导班。

其二: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抓德育。认为只要抓好了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了校园风气,学生素质就会迅速提高。

其三: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多学校主张减少考试科目,降低考试难度。

可见,概念的模糊不清使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行的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是否与考试水火不容呢?笔者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兼容力和吸纳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帕森斯和皮亚杰等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正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认为,“与交往的、断言性的、自我表达的及规范调节等四种言语行为相适应,社会行为也可以分为四种。”它们有不同的取向,关联于不同领域的世界,具有。不同的有效性要求。

第一,目的行为。它以成功为目标,以合理谋划为特征,津津乐道于对自然的统治,而缺乏主体间向度,主要关联于客观世界,要求真实性。

第二,规范调节行为。它是社会群体成员以遵循共同的价值规范为取向的行为。“规范表达了在一种社会集团中所存在的相互意见一致的状况”,要求人人遵守。它主要关联于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要求正当性。

第三,戏剧行为。戏剧行为涉及互动的各个参与者,他们相互构成观众,并使自身呈现在诸观众面前,以便在公众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印象。它主要关联于主观世界,要求真诚性。

第四,交往行为。它指的是“至少是两个或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也就是说,交往行为不仅是以理解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而且还是在行为主体共识基础之上,通过规范调节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的行为。在交往行为中,行为主体“……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视野,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因此,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同时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而其它各种行为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

三、素质教育的本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关涉到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关涉到人的本质性存在状态,关涉到主体间性的造就。交往是人们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交往实质上等同于广义的教育。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以意义为取向的交往活动。

教育中的交往在很久以前就被教育家们所论述。孔子十分重视学生间交往的作用,他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主张以“对话法”发现真理,看重的正是师生间的交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曾对教育中的交往进行过深刻的论述。他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素质教育本身是教育,必然具有教育的交往活动本质,只是它更强调人的素质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此,对待素质教育,不能纠缠于对“素质”本身的界定,而应依据它在生活世界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考察它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还应按照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交往要求,思考它的有效推行方式。

四、素质教育的内涵

哈贝马斯受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启发,把世界分为三个不同类型的世界,同时也把交往关系划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世界与三个层面密切相关。这三个世界分别是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体世界。而三个交往层面是:(1)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2)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3)成熟的主体与其自身的内在本质与他者的主体性关系层面。素质教育是一种为达到双向理解的交往活动。在素质教育中,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体世界打交道,并服从三种对应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探求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于能力教育。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交往层面的真实性要求,确立了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这种交往活动中,主体和自然世界处于一种主一客关系。这符合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观,即把单独的个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强调个人对其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涉及这个层面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自然规律,还要具备动手能力。所以,传统教学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素质教育并非轻视知识,也不是要取消考试。人类走向文明时代以来,在任何时候都是依靠知识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而考试既能够查漏补缺又可以选拔人才,其地位也是无以取代的。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实践。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能力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水平、创新能力等。

2.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道德教育。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层面的正当性要求,决定了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素质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进行,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实践主体,应该遵守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教人有一种专业还是余事。”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学校的德育工作逐渐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者一直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学校德育应该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

3.素质教育的保障在于师生关系。第三个交往层面的真诚性要求,强调了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问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篇9

一、“素质教育”的众说纷纭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素质,然而目前国内教育界对素质的概念界定不下十余种,诸如先天遗传说、三层涵义说、身心倾向说、稳固性质说、基本品质说、基础学力说、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合金说、主体品性说、综合表现说、心理教养说、历史积淀说、内化说和本质属性说等。这些学说对人的素质作了多维层面的界定与剖析,虽然有利于我们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但同时也造成了对“素质”概念的众说纷纭,造成了实践层面的不知所措。在倡导素质教育方针下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比较极端的做法,就笔者所见所闻,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音乐、美术辅导班。WWW.133229.cOM

其二: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抓德育。认为只要抓好了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了校园风气,学生素质就会迅速提高。

其三: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多学校主张减少考试科目,降低考试难度。

可见,概念的模糊不清使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行的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是否与考试水火不容呢?笔者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兼容力和吸纳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帕森斯和皮亚杰等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正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认为,“与交往的、断言性的、自我表达的及规范调节等四种言语行为相适应,社会行为也可以分为四种。”它们有不同的取向,关联于不同领域的世界,具有。不同的有效性要求。

第一,目的行为。它以成功为目标,以合理谋划为特征,津津乐道于对自然的统治,而缺乏主体间向度,主要关联于客观世界,要求真实性。

第二,规范调节行为。它是社会群体成员以遵循共同的价值规范为取向的行为。“规范表达了在一种社会集团中所存在的相互意见一致的状况”,要求人人遵守。它主要关联于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要求正当性。

第三,戏剧行为。戏剧行为涉及互动的各个参与者,他们相互构成观众,并使自身呈现在诸观众面前,以便在公众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印象。它主要关联于主观世界,要求真诚性。

第四,交往行为。它指的是“至少是两个或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也就是说,交往行为不仅是以理解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而且还是在行为主体共识基础之上,通过规范调节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的行为。在交往行为中,行为主体“……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视野,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因此,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同时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而其它各种行为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

三、素质教育的本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关涉到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关涉到人的本质性存在状态,关涉到主体间性的造就。交往是人们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交往实质上等同于广义的教育。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以意义为取向的交往活动。

教育中的交往在很久以前就被教育家们所论述。孔子十分重视学生间交往的作用,他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主张以“对话法”发现真理,看重的正是师生间的交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曾对教育中的交往进行过深刻的论述。他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素质教育本身是教育,必然具有教育的交往活动本质,只是它更强调人的素质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此,对待素质教育,不能纠缠于对“素质”本身的界定,而应依据它在生活世界中特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考察它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还应按照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交往要求,思考它的有效推行方式。

四、素质教育的内涵

哈贝马斯受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启发,把世界分为三个不同类型的世界,同时也把交往关系划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世界与三个层面密切相关。这三个世界分别是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体世界。而三个交往层面是:(1)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2)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3)成熟的主体与其自身的内在本质与他者的主体性关系层面。素质教育是一种为达到双向理解的交往活动。在素质教育中,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体世界打交道,并服从三种对应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探求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于能力教育。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交往层面的真实性要求,确立了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这种交往活动中,主体和自然世界处于一种主一客关系。这符合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观,即把单独的个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强调个人对其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涉及这个层面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自然规律,还要具备动手能力。所以,传统教学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素质教育并非轻视知识,也不是要取消考试。人类走向文明时代以来,在任何时候都是依靠知识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而考试既能够查漏补缺又可以选拔人才,其地位也是无以取代的。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实践。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能力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水平、创新能力等。

2.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道德教育。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层面的正当性要求,决定了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素质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进行,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实践主体,应该遵守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教人有一种专业还是余事。”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学校的德育工作逐渐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者一直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学校德育应该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

3.素质教育的保障在于师生关系。第三个交往层面的真诚性要求,强调了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问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篇10

(一)理解的错位导致素质教育华而不实。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一个逐步明确的过程,它和其他的教育理念一样,必然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自觉到自发的过程,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实践中自然产生的,是在教育改革深化过程中,在政策研究与实践的相互影响下,不断探索而形成的,所以素质教育经历了一个由素质教育地位和重要性研究,到素质教育自身理论探讨的过程,包括探讨素质教育自身的涵义、特性和内容。素质研究则经历了一个由平面罗列诸要素到注重层次结构研究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因为对素质概念的模糊直接导致我们在素质的实施中五花八门,而且形成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双轨并行的现状,素质教育变成了伪饰教育诸种弊端的耀眼光环,这在高校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一切教育举措仿佛只要同素质教育挂上钩,就会变得理直气壮、光彩无比,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众语喧哗中,素质教育成了烫手的热山芋,同时又变成了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上任意涂抹的脏兮兮的画布,这种混乱的景象,无意中使素质教育有其名而无其实,留于表象,忽其本质。注重形式,疏于内容。素质教育并没有扎扎实实地得到贯彻执行和推进,比如对素质的含义、特征、内容及其层次结构,素质与知识能力个性等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关系都缺乏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更缺乏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实践。

(二)内涵把握的错位导致眼高手低的素质教育。当前对素质教育内涵把握的错位,特别是忽视素质教育的基础,造成了眼高手低的局面。人为地把素质教育凌驾于一切教育之上,把素质教育悬置化、目标理想化。实际上,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着眼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构成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技能,培育良好人格,发挥青少年潜能,从而提高全体公民发展的基本质量,以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以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素质教育需要从人的发展和完善着眼,教育教学本身就是提升人的精神素质、智能素质、文化素质、情意素质、身体素质、个性素质。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素质教育的悬空性使我们人为地割裂开了教育的完整性。人类的受教育过程,其本质就是提升素质的过程。我们目前的素质教育既不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类型,又不是凭空冒出的教育霸主,而是一种纠正补缺的教育呼唤,也就是提升素质教育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的需要,使素质教育回到它正常的位置上来。

(三)社会转型期内的教育骑墙主义。目前素质教育因上述两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教学中的骑墙主义之风的盛行,即人们所描绘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一方面是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渗透,出现了外皮是素质教育,内核却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的局面,导致我们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素质教育一直如影随形地紧跟着我们,但依然感觉到遥不可及。另一方面,身处中国教育转型期,对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存有疑虑,这也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障碍,甚至对应试教育的提法从思想感情上难以接受,认为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有否定一切的味道。课程体系、教育结构的不完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突破的难题,再加上不健全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也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这在高校教育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素质教育的长期性与高等教育的阶段性,素质教育的模糊性与高等教育的特色性都形成了尖锐的对立,都导致一种外圆内方的教育状态,即认为素质教育必要而不充分,素质教育只是一个美好的目标,是一个隐性的目标,教育的时效性必须立竿见影,需要速效而成,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中骑墙主义的根本原因。

影响当前素质教育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当前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要么把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画等号,要么偏执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校园文化的拓展与延伸;或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或者错误地理解为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为应试教育镶嵌的美丽花边儿,干脆认为素质教育是一个外延不周密、内涵驳杂的伪命题,根本不值得深入研究的虚命题。目前存在的这些肤浅化和片面化的认知,导致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摩擦力。社会摩擦力指的是社会观念对素质教育的滞阻。比如社会时尚风潮等都对素质教育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形成了标榜个性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错综复杂,对于素质教育也是众说纷纭,对于素质的价值判断也会因人而异。浮躁的社会往往对素质教育形成多方面粗浅的解构。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立场上,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解构,大致分为知识论、能力论、思想精神论等多个方面,于是社会风尚为素质教育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各种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商业行为甚嚣尘上。“国学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钢琴班”、“绘画班”、“书法班”、“口才班”、“奥数班”等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都是在鼓吹提升学生各方面的文化素质,这就形成了素质教育的二律背反现象,本来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素质教育,结果被人为地拆解为“增负”的素质教育,美好的初衷变成无奈的结果。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解构的一个表现就是社会审美时尚,它滞阻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表象化、时尚化、粗浅化是其主要特征,比如各种速效的培训、讲座,“理财培训”、“健康讲座”、“家长学校”、“礼仪培训”等都在素质教育的包装下成为人们热捧的对象,成为人们提升自身素质的文化快餐。素质成了可以包装一切商品行为的画纸,成为可以制造文化噱头的标签,丰富的素质教育在社会摩擦力的滞阻下,变成了社会审美时尚的助推力。素质教育被强行拉入到了一切商品运作的模式中去,成为商品运作中一个烫金的符号。面对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无限粗浅的解构,我们应该在内涵的挖掘上为素质教育正本清源,加大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在知识论、能力论的基础上为素质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素质论的核心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个人实践模式,所有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商品运作都是对素质教育的粗暴践踏和表象解构。建构社会素质教育研究体系,自觉地抵制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的商业化解构,沉下心来,冷静地分析,沉着地应对,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切实制定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化的素质教育网络体系。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篇11

(2)书面语写作以公文写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主要是考虑到其特有的法定范式,可以让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认识。同时,以此培养学生的议论表达能力及学会如何形成主见。

(3)主题言语写作以演讲稿写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它着重培养学生的散文化议论写作能力及与之对应的关注公共领域的公民素质。作为书面语写作与情境言语写作的桥梁,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对于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才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情境言语写作以致词写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较强,也是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类应用文文体。通过对不同情境的把握,锻炼学生“弦外之音”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将个人情感与公众情感的融合。

(5)专业写作则以新闻、广告文案和博文(微博)等联接教师专业学习领域、学生职业触及领域及生活兴趣涉猎领域的写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力图将写作与媒体传播结合,实现通识教育培养学生自我价值、公民意识和大学精神的理念。

二、课程章节教学内容的优化

(1)以行政公文一章为例。在明确公文概念、种类和格式的基础上,用公文规范的模板,掌握书面语的写作要领。以行政公文为载体,了解中国社会体制及转型期社会的政府作用。例如在“请示”一节中结合请示事由部分融入叙述能力的训练。叙述是最基本的写作表达方式。学会叙述切入学生关注世界真相。叙述能力技巧包括三个部分,即界面(共知共识的信息),叙述的内容(记叙文六要素)、针对性细节(针对文体需要特别强调的事件细节)。“通报”一节进行“叙述加议论”模式的训练,融入依托案例进行议论能力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对多种观点的辨识、形成主见的欲望。通过搜集某一当下热点案例,引述别人观点,阐发个人观点的系列练习,切入唤起社会良知,从而达到写作技能和人文教育的统一。“通告”一节引入管理思维,融入管理学的基本理念,依托管理学的基本要素(即人、事物、责任制、罚则、时效等内容)对应思考写作制定制度的细节要素。“会议纪要”以“会议记录”为背景知识,切入听读记录训练,强化听话能力和记录能力,速录师实训项目训练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

(2)以致词一章为例。致词一章的写作内容由欢迎词—欢送词—祝贺词—感谢词四节构成,勾勒出由浅入深或发散网状能力目标体系。欢迎词是对表达的情境理解与运用,欢送词是对表达的弦外之音理解与运用,祝贺词是对表达的文化内涵理解与运用,感谢词是对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以上四个部分彼此循序深化扩展,统一构成致辞技巧。本章的人文教育目标涵盖欢迎之喜折射的人情世故,欢送之痛折射的友情深厚,祝贺之礼折射的爱情美满,感恩之真折射的心地胸怀。

三、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优选(以“祝贺词”一节为例)

设计情境导入新课:你可曾追逐过美好的爱情?艳羡别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如果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相携走过五十年的岁月。恰逢他们就是你的朋友或你的亲人,邀请你参加“金婚典礼”,由你撰写祝贺词。让学生思考:50年金婚的文化内涵。师生互动问答:你对婚姻、爱情、事业(独身和早恋等)的态度。对父母亲人婚姻状况的描述。通过互动,不断收拢思维,形成主导性结论。50年金婚的文化内涵:祝福令人艳羡的健康。祝福夫妻间的默契与包容。祝福克服社会变迁的坎坷与磨难。养儿育女的功劳。服务社会的奉献。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能过以上认识留给学生创新的余地,即给学生留有的想、看、做、讲的空间。课堂训练与课后作业:你对同学朋友的新婚祝词。

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

“以讲带练,讲练结合”是应用文教学中常用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采用文件示范、实境参与、活动激励、调查实习、现场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应用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PPT课件、DVD光盘、视频录像、和计算机网络等,使课堂授课信息量增大,精简了课时。尝试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除本课程的电子教材、电子教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外,链接下载名家讲座、音视频案例,学生作业成果展示及比赛情况,等等,既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篇12

素质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是及其重要的,目前我国教育的主要方向及要求就是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在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中,使用素质教育中的一些原则及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实施素质教育下的化学教学工作对学生的成长也是十分有利的。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着与传统化学教学不同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的把握成为改进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1.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指的是以促进全民素质提高为宗旨,根据每一名学习者的个体身心发展状况的不同因材施教。同时,这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兼顾培养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更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促进全民素质提高,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同时注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2.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体现了当前社会对于教育的思考,在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收到了严重的阻碍。很多优秀的人才被埋没。而素质教育则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发展人的个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我国教育事业以及人才培养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上升,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也有积极作用。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特点

1.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初中化学教学必然要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例如,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够辅助化学学科的学习。初中阶段的教育一般以综合课程为主,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各学科之间都有相应的交叉。因此,初中化学教学还是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学会化学原理,而且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启发学生的思维。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化学的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初中化学学多是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这虽然能够学习前辈们丰富的经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我国现今的初中教育中,普遍采取通过繁重的课程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方式,这极大的摧残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更制约着我国素质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而素质教育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时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化学实验,在安全范围内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其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势必会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有所区别,而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下面本文就将以实际教学案例分析在素质教育下初中化学教学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案例阐述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如何做好初中化学教学。

以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水氢为例,在这一章的教学中,我首先对全班同学的化学基础进行一个简单的摸底。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水平进行相应难度的教学。在课堂上,我并不急于讲授这一堂课。因为初中化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较为枯燥,一味的讲授可能会使得学生们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在这堂课知识点的讲解之前,我对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的生活中随处都能见到水,那么你们能说出一些水的性质吗?这个问题一提出来,课堂的氛围立即活跃了,学生们都在积极地进行讨论。其实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个目的,一是打破枯燥无味的讲授,激发学生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思维的扩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们的反响也很强烈,有的学生说水是液体的,有的学生说水是有浮力的。当然也有学生说水是可以喝的,对于这部分学生我并没有去批评他,这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创新思维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思维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接下来对于水的组成这一部分知识的实验中,我看到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想要表现自己,这时候我给予他们鼓励。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今天你们谁能用不同的方法推测出水的构成?这时候班级开始安静下来,学生们陷入思考之中。我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是想要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在以往的应试教育理念下,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们大多直接告诉学生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这样的讲课虽然能够使学生们知道水的构成,但是他们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因此,十分不利于学生们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这样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四、结语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学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结合素质教育的内涵,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理念将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今后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篇13

基金项目:重庆市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机制与模式研究”(编号:09SKS18),主持人:周长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6-0018-03

学习方法能力是高职毕业生适应风云变幻的经济社会和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1]。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人才,迫切需要教学法改革。劳耐尔的职业能力理论认为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三要素[2],其中的方法能力特别是学习方法能力是其他两种能力的基础和要素,是一种根本能力。目前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实践的核心在于专业能力,对高职学生根本性方法能力的培养忽略、定位不准、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等方面的问题是其突出表现,现有高职课程体系中也少有专门的方法类课程和相应教学内容,这是导致高职学生丧失抽象思维基础、方法能力和迁移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3]。徐维凡认为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4]。研究高职范畴教学法能有效强化师生方法能力意识,对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思维素质,为其他素质教育奠定基础[5],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提高高职师生教学能力和效果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6]。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分析了范畴教育的原则、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7],张智、周长春等就范畴教学法作了些初步思考[8],汤红明等分析了概念的教学方法[9],彭德林认为概念教学法是现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10],这些相关或类似研究为范畴教学法的后续探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可发现范畴教育理论也未就范畴教学法的具体操作作较为细致的论述,概念获得模式尚未涉及范畴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从而为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思考提供了一定空间。通过该研究,试图构建旨在大幅提高高职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一、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理论借鉴

在该探讨中,范畴是指高职教育的课程范畴。该探讨的直接理论基础是德国教育家沃尔夫冈·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和范例性原则,促进学生主动性原则,范例教学的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另一理论基础是布鲁纳、古德诺、奥斯汀在思维研究基础上的概念获得模式理论,概念获得模式的主要流程包括呈现材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定义命名;总结思维策略[11]。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一)高职范畴教学法概念

高职范畴教学法是指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个性发展为主要教育目标,在高职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掌握课程范畴,以高效习得命题、原理、规律、技能和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及高职学生科学思维,独立学习能力,有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的教学方法[12]。从范畴的角色上看,范畴教学法包括获得课程范畴的教学法和运用课程范畴进行教学的方法;范畴学习法包括高职学生学习课程范畴的方法和高职学生运用课程范畴进行学习的方法。其主要特征是从课程的根基上进行教学切入。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包括学习掌握课程范畴的程序和运用已掌握范畴发展认知结构的程序,其中,前者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

1.引入先行组织者,获得新知生长点。先行组织者是现有认知结构中的既有材料。引入先行组织者,就能为将学习的新知识准确地找到生长点。奥苏贝尔在其代表性论著《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扉页中用特大号字所表述的:“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13]如“农业”和“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两者的内涵就是新知“农业结构”内涵的生长点。

2.创设教学情境,导出范畴问题。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高职学生既有图式等,创设生动、形象、感性,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为了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同化和顺应新知识提供生长点,促进意义建构。教学情境要以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为基础为锚,同高职学生经验契合。一切教学问题都根于课程结构的基础即各种课程范畴。因此,应在激起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实时引出教学中应解决的范畴性问题。同时,要明示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解决,必须达到的直接学习目标和多元价值,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教学问题的设置应处于高职学生最近发展区。

3.范畴的形式识别。范畴的基本属性即范畴是人类思维、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即范畴是同一概念体系中的本源、理论体系的根本。若课程中某一概念没有相应的上位概念,则该概念就是课程范畴。范畴的内涵形式,一般采用“术语+是……”、“术语+是指……”、“……称为+术语”、“……谓之+术语”的常用句式,其中的术语是从形式上明确的范畴。范畴内涵的本质即上述省略号所代表的内容对事物的“性质、发生、关系或功能”的描述[14]。范畴的内涵、特征和外延,三位一体,统一于范畴,构成范畴这一本源概念的逻辑要素。在学科体系课程中,范畴的文本位置一般存在于章节标题中,范畴的内涵描述一般位于标题下的首段首句,少有置于首段中间或首段末尾,更少置于后续段落中。

4.范畴术语的结构分解。首先,分解范畴术语,得到术语成分。范畴术语大多是复合词,对其进行分解是可能的,也是有效学习范畴的重要方法。如农业经济学课程中“农业结构”就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范畴术语,对其可分解为“农业”与“结构”两个部分。在不同的学习背景中,重点分析的术语成分不同。若高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既无“农业”、也无“结构”等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成分包括“农业”和“结构”;若已有“农业”而无“结构”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结构”;其余类推。其次,分解范畴内涵,得到内涵因素。将范畴内涵分解为若干因素,顺次、对应、相对独立地分别剖析范畴的内涵因素。

5.确立范畴内涵要素。首先,明确范畴内涵中的全部构成因素。其次,明确有些因素是内涵中的核心或关键因素,对范畴的内涵和范畴内涵所指称事物的本质属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他因素则不然。确立范畴要素就是要在范畴内涵的各个因素中找出决定范畴内涵的主要因素,对范畴内涵的构成要素给予高度的针对性注意或选择性知觉。确立范畴内涵要素的方法是将范畴内涵各因素的意义与范畴术语各成分的意义进行匹配,其意义和范畴术语成分的意义对应相同的范畴内涵因素一定是范畴内涵的要素。如“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中的“组分”、“联系”、“比例”三个内涵因素是“结构”这一范畴内涵表述中的三个要素。

6.整合范畴内涵要素。范畴内涵是其要素的综合体,其要素在被分析时是相对孤立的,得出的结果不可能是范畴所欲表达的意义和所欲指称的事物。只有对分解、确立的范畴内涵要素进行整合才能形成范畴内涵,才能反映一个其各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范畴内涵所指称的事物。正如将高职学生已有“农业”与“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的内涵进行综合就可轻易发现、建构、生成新知识“农业结构”的内涵;如果高职学生只有农业内涵图式,则着重加工新知识农业结构中的结构;余可类推。这就是迁移,就是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整合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而具体的方法是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加工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

7.兼顾内涵前提条件。由于所有范畴类似于所有规律,它所反映的是有限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同其他事物也是互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是“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所构成的范畴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所以,在研究某一范畴即其所涉事物的联系时,就无法同时考虑该范畴所涉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此情况下,就只得设定范畴研究的一定前提条件,否则,范畴的科学性、普适性就会难以保证。如生产可能性曲线范畴的内涵成立至少就有四个前提条件,否则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不能成立。

8.匹配范畴术语成分与范畴内涵要素。抽取组合范畴内涵中的关键字、词,并将它们同范畴术语中的同义成分匹配,发现它们之间意义上的同一关系。如将范畴“农业结构”内涵中的“自然力、生理机制、劳动调节、生命过程、生产产品、事业”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农业”匹配,将其中的“组分、联系与比例”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结构”匹配。农业是结构化的农业,结构是基于农业的结构。这种匹配整合紧密联结了范畴内涵与范畴语词,使词义一体;紧密联系了范畴内涵同范畴术语各成分,当想到某一范畴术语时,就能自然引起对范畴内涵要素的联想,而不必机械记忆;整合了范畴内部各个因素;促使高职学生思考对内涵的概括命名为什么用此而不用彼术语,真正明白内涵释义与范畴术语意义之间的本质联系。

9.范例助学范畴。范例是在运用范畴教学法过程中,引入的辅助高职学生同化或顺应范畴可以仿效并符合高职学生经验,适合学生现有能力并能使新知识即范畴纳入其既有认知结构的典范性事例或模版。范例引入的理论依据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15],该操作是为了使高职学生在其现有认知结构中找到新知识的固着点,使新知识与既有认知结构能够有意义地联系起来。引入的教学范例应结构要素完整,能全面例解课程范畴。异于教学情境,范例的作用在于帮助高职学生解决范畴问题,掌握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为此,其内容和结构需要同范畴问题的内容和结构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引入范例助学范畴等这个环节也可紧置于引入先行者之后。

10.明确范畴的特征和外延。范畴特征是指范畴所反映事物特有属性所表露出来的心理迹象,它是界定事物的内涵中的事物之本质或特有属性。事物特征包括本质特征和区别特征。事物特征存在于界定事物的内涵之中,一般可借助对比的方法从反映事物的范畴内涵中获得。掌握范畴所指称事物的特征,有利于高职学生确认事物,有效避免事物之间的混淆,在学习和工作中准确地把握目标、交流沟通和有效操作。明确范畴的外延就是要明确范畴所适用的范围,范畴外延的常见表达式为“范畴包括……”或“根据……不同,可将范畴划分为……”明确事物外延对于后续学习中的分析、综合、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总结范畴教学法思维策略。在获得了正确范畴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范畴习得的过程进行总结,总结他们是如何发现范畴的特征的,如何对范畴进行假设的,又是如何证实假设的,然后得出习得范畴的有效思维策略。

三、讨论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和结果。人类思维的运作过程就是不断地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从而取得新的认识的过程。目前,高职教育供给与高职教育需求存在较为严重的矛盾,表现之一是高职毕业生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特别是其中的思维素质、学习方法能力。不证自明,在高职学校现有主流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下所提供的高职教育是无法真正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思维素质、独立且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可在一定区域内,对现有高职教育教学法等所引致的高职教育供求矛盾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另外,学习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范畴教学法效果评价,高职范畴教学法实施的资源条件等,都有必要进行后续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7:24-26.

[3][5]吴锵.思维素质与概念教学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1(03):109-111.

[4]林自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暨上海大学首届“思政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5):122-123.

[6]杨永萍.概念获得模式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研,2008(22):52.

[7]孙鼎国,王杰.西方思想3000年[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1179-1180.

[8]张智,周长春.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5):146-147.

[9]汤红明,邓维秀,赵杰,等.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教学法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03):236-237.

[10]彭德林.在概念教学法的背后[J].理论界,2008(12):109.

[11]Bruce Joyce,Marsha Well,Emilly Calhoun:教学模式(第七版)[M].荆建华,宋富刚,花清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46.

[12]周长春,钟洪燕.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3):3-4.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