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实用13篇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在不断加大,使得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多,大学生党员正逐渐成为我们党新生骨干力量的重要来源。作为有朝气的21世纪的精英,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党员更是如此。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不仅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且引导他们通过实践体现出先锋模范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众多的领域和学科知识的支持,如果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则无从谈起,因此,科技创新的知识需要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他学科及领域的主动性。创新活动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密不可分,既创新活动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为保证。

1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当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大多数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其经历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生活阅历简单,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不深入党动机不够纯正,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入党目的是为了给自己谋求一个过硬的政治资本,入党后政治资本已经到手,对自己的要求随之就降低了。对党性了解不够,不能严格的要求自己,“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意识在部分学生党员中依然存在,有的学生一旦入了党,党性意识逐渐削弱,放松了自我提高,有些学生党员对从思想上入党的长期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党的大门一跨进,政治有保险了,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第二,学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重视不够,“重发展、轻教育”是当前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把党建工作重心放在党员发展工作上,在发展党员之前做很多的教育培养等工作,但是到了发展之后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直接松懈下来,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党员入党之后就忘记了纪律,不能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原因,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不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先进性不能体现。党员继续教育与党员发展工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党员发展工作做不好,党的队伍就不能壮大;党员继续教育做不到位,党的先进性就很难保持。在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机制欠缺。这方面突出表现在没有建立规范、完善的党员继续教育、管理、考核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党员发展数量,以致预备党员不能在思想、学习和工作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正式党员的表现也不如入党前。并且对大学生党员的管理力度不够,往往忽视了对大学生党员的进一步教育和管理,有个别党组织,大学生党员除了参加党员发展大会和预备党员转正会议,几乎没有参加其它形式的再教育。

上述就是目前当代中国高校学生党员的缺陷,现实中在校学生党员的不足以及反应的社会问题。如果目前这种现状再不对学生党员入党后进行继续教育的话,就会使这些大学生党员起不到学生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削弱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党的形象,给党总支工作带来被动局面。

2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对策

我们要站在一个战略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要把对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做好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2.1 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对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得不好,对党的一些重要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是当前大学生党员普遍存在的问题。这部分学生党员在入党前接受的培训比较简单,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的学习系统性不够,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相对不足。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从三个方面对他们严格要求:一是每两周一次的党员政治学习活动必须参加,并且要求积极参与其中开展的讨论、交流发言等;二是党组织派正式党员和他们谈话,了解他们以往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情况;三是要求他们牢记党员身份,注意在平时一切场合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安排他们担任临时学生干部或多分配一些社会工作等,为他们展示党员风采搭建好平台。

2.2 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加强党性观念

在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党性观念我们要做的就是组织学生党员重温誓词、重学、为党员举办形势报告等加强党性锻炼。组织一些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党员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或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资料片等,让每一位学生党员热爱祖国,认为爱国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使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党性观念不断得到加强。

3 结语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思路,力求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在我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创新性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参考文献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2

语文课上学习科普文章,虽不是以学习最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主要目的,但也不能忽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是达到精神熏陶的前提。只是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其特长,充分调动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免学习的枯燥和空洞的说教。

科普文属于说明文范畴,说明文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特别是从文本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这也契合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的要求。如《宇宙的边疆》就可以指导学生逐段归纳概括,总结出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的特征。二是要理清结构思路,特别是弄清说明顺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如《动物游戏之谜》的逻辑顺序、《宇宙的边疆》的空间顺序和《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的时间顺序都需要学生清晰地梳理出来。三是关注说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句中了解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常见的说明方法,并品味说明的效果。四是体会语言的准确和美感。准确、全面、简明是科普文语言的首要特征,本单元的几篇文章在语言上还呈现出一些散文化的倾向,散文语体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更能让学生在审美鉴赏中感受到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如《动物游戏之谜》前三段对动物游戏行为的描写就显得亲切、生动,充满趣味。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文本内容的把握,是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前提。高中生对科学知识虽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更有助于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扩大学生视野和阅历,提高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长足发展。如在《动物游戏之谜》中,学生如果没有对动物游戏现象、类型和种种假说的梳理及动物学家探索游戏之谜过程的了解,就不可能真正感受到怀疑、求实、创新和宽容的科学精神。

在《宇宙的边疆》一文中,学生只有了解了宇宙的辽阔无垠、神秘莫测以及地球的珍稀、人类的渺小;才能真实认识到人类在探索广阔宇宙的勇敢和伟大,才能增强自己珍爱地球环境、珍惜美好生活的意识。

三、注重探索过程,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一般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产物,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要从探索过程和科学主体这两方面入手。 转贴于

首先要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如《动物游戏之谜》一文,要引导学生关注和梳理动物学家对动物游戏行为的探索过程,正是动物游戏行为有违生物世界普遍规律“尽可能节省能量”的反常,引发研究者的疑问,进而通过实地考察、推理、验证等创造性地提出了种种假说,而假说之间也有质疑、争论、批判。最后作者也没有下定论,而是以宽容的态度、继续探索的精神收结全文。在对探索过程的关注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质疑、探索、逻辑、创新、实证”等科学精神的内涵。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3

2、实证精神

实证精神要求一切科学认识必须建立在充分可靠的经验基础上,以可检验的科学事实为出发点,运用公认为正确的研究方法完成科学理论的构建。实证精神是一种客观的态度,在思考和研究中尽力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精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这种客观性又必须满足普遍性的要求,即,客观知识必须是能够重复检验的公共知识,而不是个体的体验。实证精神,就是尊重事实、诚实正直,并进行符合逻辑的思维,是科学的重要品质。

3、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是由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研究对象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亦永无止境。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探索,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科学研究不仅是一种智慧的劳作,也是一种精神的探险,单靠聪明的大脑是不够的,还需要坚韧精神,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科学精神是顽强执著、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古往今来,任何一项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经历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完整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经历过不断探索真理、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坚持真理这样一个艰难过程。马克思曾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科学家们正是凭着锲而不舍、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科学的奥秘,在科学的各个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4、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对理智的崇尚,是科学认识主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性的思维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理性精神把自然界视为人的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它坚信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可以凭借智慧和知识把握自然对象,甚至控制自然过程。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探索客观规律,并把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作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科学认识的过程和对象十分复杂,单凭直观、感觉是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人们必须仰仗理性思维才能超越此岸世界并最终达到彼岸世界。提倡科学的理性,就要反对盲从和迷信。崇尚理性思考,绝非简单拒绝或否认人们的非理性的精神世界。人们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追求理性和真,而且追求情感、信仰,追求美和善、意义和价值。但是,如果失却了健全理性的导引或调节,人们就容易迷失方向,就会陷入迷茫,就会产生思想和行动的盲目性、自发性。

5、创新精神。

如果说求实精神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探索与尊重,那么创新精神则充分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是要人们墨守成规。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鼓励人们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敢于“标新立异”。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开拓创新。科学领域之所以不断有新发明、新发现、新创意、新开拓,之所以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不断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创新。因此,科学的生命在于发展、创新和革命,在于不断深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理解。科学的突破和创新往往要受到旧思想的强烈反对,所以创新也包含着勇敢无畏精神。在科学研究中要敢于根据事实提出与以往不同的见解,科学史上重大的发现无不是一种创造思维的结果,比如,“场”的概念的建立,“黑洞”的发现等。实践证明,思维的转变、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往往会打开一条新的通道,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

6、怀疑精神。

怀疑精神是由求实精神引申而来,它要求人们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它“究竟有什么根据”,而决不轻易相信一切结论,不迷信权威。合理怀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说:正是怀疑、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的历史就是通过怀疑,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的历史。在科学理性面前,不存在终极真理,不存在认识上的独断和绝对“权威”。怀疑精神是破除轻信和迷信,冲破旧传统观念束缚的一把利剑。缺乏怀疑精神,容易导致盲目轻信。怀疑精神是批判精神的前导,批判精神是怀疑精神的延伸。没有合理的怀疑,就没有科学的批判;而没有科学的批判,就没有科学的建树。新思想是在对旧思想的否定中诞生的,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当然,科学的批判精神并不是形而上学的绝对否定,而是辩证的扬弃。科学精神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

7、独立精神。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数学教育归为科学大类)目标中明确提出: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内容与要求上:提出为幼儿在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的问题,等等。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如何体现《纲要》的精神,开展数学探索活动,提高幼儿数学素质呢? 

 

一、数学教育内容上注重提供可探索性的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和要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备可探索性。数学教育内容具有可探索性是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可探索、可猜想的因素,应提出需要幼儿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还应该有多个答案,为幼儿提高较多的探索和猜想机会,以培养幼儿的数学修养。 

例如,幼儿用同一数目、不同大小的石头排队,排好后他发现,两队的长短竟然不一样;数目一样多的,怎么排成队后会有长短呢?经过仔细观察比较,他发现,个头大的石头占的地方大,排的队长,而个头小的石头占的地方小,排的对就短。在这一活动中,通过探究发现,他获得了这样的经验:对物品排队,队列长短不仅与数目有关,还与物品本身体积的大小有关。又如,图形接龙游戏,该游戏的规则是相接的图形具有两个相同点。幼儿玩这游戏,可以选择的答案很多,这样的游戏给幼儿提供了很多的探索和猜想机会。 

 

二、数学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基于此,教师可将数学教育活动融入游戏中,借机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在各类游戏中,幼儿对角色有些的兴趣很大,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游戏,参与的人很多。于是,教师可在教室内或走廊等地创设“超市”、“医院”等活动区,并在活动区内投放相应材料。在众多角色游戏中,超市游戏以其玩法多样、与幼儿生活的密切性而备受幼儿特别是城市幼儿喜爱。教师可着重在超市游戏中,挖掘幼儿可探索性的东西,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如幼儿扮演顾客或营业员,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认识到物品的不同价值,增强了对货币的加减换算能力。如果扮演营业员,她还要将各种不同的商品进行分类,这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幼儿将商品按不同分类标准来分,如服装,既可按上衣、裤子、外套来分,也可按男装、女装来分,还可按季节、颜色等来分。在幼儿分类时,教师还可结合序数、空间方位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巩固复习和进一步探索,如要求幼儿将冬季衣服放在第二排的左边。 

在玩结构游戏时,教师也可启发幼儿进行数学探索性的活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让幼儿搭一堵围墙,启发幼儿“看谁在搭围墙时能将积木按一定的规则来进行搭建,并且要求外观好看。”幼儿可按大小、高矮、颜色进行单一或复合组合,搭的方法自然就会多种多样。 

 

三、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许多数学教学活动都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比如,学习5的组成,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具,使幼儿在操作中领会5的分解与组合。教师提供幼儿一个盒子,里面有5个瓶盖,幼儿手拿盒子,上下摇动,盒子里的瓶盖就会出现瓶盖口朝上和朝下的现象,幼儿数数瓶盖口朝上和朝下的各有几个。多摇几次,并将结果记录下来。还可以在盒子里划一条线,盒子里放5个纽扣,幼儿将全部纽扣拿在手里,离盒子一定高度,然后松手,数数线的左边有几粒扣子,右边有几粒,多次尝试。也可直接让幼儿用手拨动纽扣,看有几种分法。这类教具的设计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因地制宜进行设计。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容易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总数与分出的两个部分数之和是等量关系)、互换关系(部分数位置交换,总数不变)、互补关系等。 

又如,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让幼儿仿编应用题,如说一件可以用3+2表示的事情,幼儿编的题目五花八门,有的幼儿一个人可以编好几个。通过幼儿口述应用题的仿编,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通过专门训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以上众多做法,一般不是专门或者说不是特别针对孩子的探索精神而开展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进行专门训练、有意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在大班后期,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逆向思维的加减应用题,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如《现在有几个桃子》,有三张图:盘子里有4个桃子,小朋友手拿5个桃子,盘子里有7个桃子。教师将三张图进行不同顺序排列,引导幼儿讲述图意。如: 

(1)a. 4个桃子 b.小朋友手拿桃子 c.7个桃子表示意思:盘子里有4个桃子,小朋友又拿来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7个桃子。 

(2)a. 7个桃子 b.小朋友手拿桃子 c. 4个桃子表示意思:原来盘子里有7个桃子,小朋友拿走了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4个桃子。 

(3)a.小朋友手拿桃子 b.7个桃子 c.4个桃子表示意思:小朋友拿来了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7个桃子,原来盘子里有4个桃子。 

其他变化就不再叙述。 

教师将3张图片作不同的排列,目的是引导幼儿感知物体数量变化的过程及关系,并能根据排列顺序,学习讲述图意,既可以编加法应用题,又可以编减法应用题。这种做法有一点类似语言教育的排图讲述(图片顺序可变换)。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5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150-02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中,主体必须和应当具有的行动观念和思想风貌。概括地说,科学精神包括客观求实、敢于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严密的求精精神和体现现代风貌的时代精神。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以及物质的最基本结构、以实验为基础的严密的理论科学。它蕴涵着丰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充满哲理性的科学思想。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具体说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培养学生的客观求实、敢于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

客观求实、坚持按照世界本来面貌如实作出反应,而决不用超自然的上帝和神来解释自然世界,不渗入主观因素,有敢于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史上科学的重大发现实质上是科学家长期进行艰苦奋斗的结晶,没有坚强的意志、客观求实、敢于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发展。青少年正处在体力和智力迅速成长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敏而好学、模仿能力极强,所以榜样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物理教学中结合课题内容,介绍科学家在探索自然奥秘中艰苦奋斗、客观求实、敢于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无疑给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对培养学生客观求实、敢于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在《天体的运动》一课中,介绍哥白尼根据天文观测的大量资料, 不屈服于宗教和传统势力,提出了反对教会的地心观点的日心说;布鲁诺因积极宣传日心说被教会活活烧死;伽利略因支持日心说被判终身监禁的感人事迹。诸如上述课例,实践证明均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并引发对本课高度的注意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又深受科学家客观求实、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的陶冶。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客观求实、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

二、发挥物理学优势,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本身就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因此从事科学活动的人,必须具有在创新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坚持不懈的、百折不挠的、敢于冒险、勇于和善于提出新的问题、敢于和善于探索新的科学答案的创新精神。物理学是物理学家创新性的劳动成果,是物理学家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物理学使学生获得他们未曾拥有的物理知识,也是一种创新性的认识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景,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也就是说,学与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在物理教学中不断地创设疑问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有效方式。例如,在进行力的分解教学中,可通过下述的表演设疑:取一根约6米长的麻绳,选两个力气大的男生,分别抓住麻绳两端,把麻绳拉直,让一名体力较弱的女生抓着麻绳中间,问女生是否能将麻绳按到地面?一纤纤弱女对两彪形大汉,大部分学生会回答不能。一声“开始”,尽管男生拼命拉紧绳子,但女生却轻松地将麻绳按到了地面。这出乎意料的结果,引发了学生的疑问,在脑海里产生了兴奋,从而迸发出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火花。又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时,两个功率不同的灯泡串联,哪个灯泡较亮?再如一张纸是否能顶“千斤”?水是否能往高处“爬”?等等。这些有趣、激疑的物理情景必然引发学生寻根问底、探求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创设多样情景,培养创新人格

1.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勇于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尤其是对物理教学中疑点和难点,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逐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要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向老师提出质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敢于对课本、前人的观点“吹毛求疵”地列举其不足之处,并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要从新的角度,新的可能去解释疑问,探索出新的结果。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寻找不成功的物理实验的失败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改正方案。以此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敢于解决问题的优良品质。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标新立异,就是要体现独创性、新性,不同凡响,别出心裁,推陈出新。在神圣的科学殿堂中,大凡能占有一席之地的都是一些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者。例如:约里奥.居里夫妇用高速a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实现人工核反应的突破后,费米标新立异地用中子而不是用a粒子去轰击原子核,结果一举成功。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多举一些如上述的标新立异获得成功的实例给学生树立榜样。其次,要想标新立异,必须破除“功能固着”的心理障碍,避免受“先入为主”的定势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爱提“奇异”问题、爱出“怪招”的学生,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要沙中淘金,发现闪光点。要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及时给予鼓励。

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应多让学生动手实践。对同一原理的不同演示装置进行对比,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对同一物理量测量,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巧用废物制作实验装置仪器,开展小实验、小制作活动。对其中设计新颖、方法新奇效果显著的小实验、小制作给予高度的评价,鼓励学生的独创性,使“标新立异”的学生脱颖而出。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首先,在物理教学中,结合课本的内容引进当今物理的新发现、新发明、新进展,介绍当前物理的科学研究前沿和面临的困难,介绍当今物理在各行业高新领域中的应用,介绍我国物理研究的新进展,介绍当今世界高新科技的竞争概况,以此增强学生为人类的和平和进步而献身的志向、责任心和勇于探索创新的顽强意志。其次,结合物理教学内容设置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顽强探索,敢于实践的故事。例如:居里夫妇为探索镭的奥秘,经过1350天夜以继日的辛勤劳动才从数吨沥青废料中提炼出一分克纯镭;自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法拉第深信磁也能发电,艰苦探索十多年,经历了多次失败,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等等,这些科学家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故事,极易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最后,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和补充探索性的演示实验,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用不同视觉观察、探索。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探索习惯。诸如:楞次定律―感生电流方向、单摆、玻意尔―马略特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透镜成像等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实践探索,让学生领略探索“失败”的滋味。培养其失败了,找出原因,从新实验的顽强意志;让学生领略探索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创新精神的养成。

三、培养学生严密求精精神

科学不但要求客观求实,而且要求严密求精,反映客观事物不但要真实而且要准确,不能大而化之地对待事物。因而严密求精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又一组成部分。它提倡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格的推理,严密的观察实验,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确定由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构,运动变化和因果关系,形成精确的规律认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严密的理论科学,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严密求精的精神是最好不过的途径。首先,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认真备课,精益求精。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讲授物理的内容、概念和规律,推理要严密,演算要一丝不苟。做演示实验时,严格按规则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精确处理实验数据,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其次在上课时留下学生训练推理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严密推理的练习。演示实验获得的各种信息,通过教师启发指导,让学生处理,以此培养学生处理实验信息的能力。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要求学生严格按规则操作,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学生做实验没有达到预定的精确度要求,要找出原因,重新再做。有意识地注意对学生进行数据处理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精确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严密求精精神。

四、培养学生具有时代的精神

任何一个真正的科学学说,都是时代的产物,它必然以某种形式体现那个时代的要求,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以及社会的观念。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需要巨大的动力,瓦特顺应社会的发展,改进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19世纪中叶,人类对电的需要日渐迫切,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适时地发明了发电机,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人类能源紧缺,许多国家建立了核电站。21世纪是高科技信息时代,由于信息的膨胀、科学门类的剧增,学科知识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复杂化,学科间的合作研究越来越体现出来,因而21世纪的人才除必须具备竞争意识和本领外,还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共事的素质和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它代表着21世纪时代精神的主流。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在物理的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中倡导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合作习惯。学生在实验中合作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诚恳地向他人表示合作的愿望,给别人协作自己的机会,并能组织或主动配合别人完成物理实验;二是在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时,既要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共同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科学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逐步积淀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一个令人兴奋而又艰巨的课题,但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物理学的优势,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一定能造就出具有科学精神的一代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光召.科学技术与建设精神文明[J].望,1999(44)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6

    高行健学习、继承民族传统的追求对西方剧界也是个不小的启迪。1985年在巴黎“21世纪的交流与艺术”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高行健作了《要什么样的戏剧》的专题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兴趣。法国戏剧家说,没想到中国戏剧家所探索的,也正是他们所追求的。着名电影导演伊文思说,高行健在舞台上实现了他梦想在电影中所要实现的东西。高行健重传统带动了法国、瑞典、德国的现代派戏剧家向各自的民族艺术传统靠拢和复归。[5]另一着名探索戏剧家李龙云也表达了对传承戏曲艺术精神的看重:“创造中国气派话剧的出路,或许是话剧与戏曲在某种意义上的合流,是古典戏曲与西洋话剧的远缘杂交,这种杂交决不仅仅是表演形式上一招一式的粘贴。古老的戏曲需要当代世界文明蓬勃精力的刺激,而引进来的话剧则需要化为中国所有。”[6]探索戏剧着名导演胡伟民指出:探索戏剧强调“对于自己民族古典戏剧传统的重视、吸收和利用”[7]。探索戏剧着名导演徐晓钟追求的是:“在运用某些新的艺术手法、艺术语汇时,尽可能让它们与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取向相贴近。……尽可能给观众以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8]

    由此可见当代探索戏剧与传统戏曲的整合是由来已久的话剧与戏曲整合运动的延伸,也可说是这一整合运动轨迹的终端。这种整合是两者从美学思想、戏剧观念到艺术手法、舞台语汇各方面整体性的互渗、融汇。

    一

    探索戏剧对戏曲艺术精髓的继承首先表现在对戏曲艺术的精神内核———深刻雕镂民族生活、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这一根本特性的继承上。类型繁多、琳琅满目的探索剧目相当广泛全面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的民众现实世相百态、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群体和个体生存状态。从天之南的八闽“风流镇”到地之北的关外“青纱帐”,从东海之滨的大都会上海到西部黄土高原上的偏僻小山村,探索戏剧对民族生活的描写是极为广阔而深刻的。

    (一)精细刻绘民族魂、民族性格

    “只有来自深深蕴藏在民族内部的东西,才是艺术中最好和最有价值的东西。”[9](P5)这种民族内部的东西即民族魂,正如高行健所说:“以新的形,以新的色来写出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灵魂。”“中国向来的灵魂”不难理解即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性格、心理、思维方式等。作为上海工人文化宫创作员的贾鸿源、马中骏擅长表现上海工人的生活、劳动、爱情和心声;“农村生活沤出了”的锦云的探索剧反映的都是农村生活、地道的农民性格,在浓重的历史沧桑感中写出泥土地上刨食的人生的艰辛、苦难、欢欣与爱欲;农民出身、黑土地哺育的农民作家李杰写出了青纱帐遮掩的小小村落、平淡的生活、普普通通的庄稼人、北国农民特有的风俗和心态、时代大潮冲击产生的洄流余波;李龙云、王培公则记录了一代知青在特定的灾变年代的苦难历程和奋发求索的心路历程;女作家白峰溪紧密跟踪当代妇女的思维演变趋势,实录了新女性在事业上、生活上找到自身的舒展、追求点、苦涩、烦恼,铸就了一面“女性心理的镜子”;文化型探索剧重新审度传统文化对当代人文化心理结构形成的正负面影响效应。负面影响者如《阿Q正传》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集体无意识”的精神胜利法劣根性的抉剔和批判,再如《红白喜事》对封建传统观念习俗毒害农民文化心理的揭示;正面影响者如《古塔街》彰显苦难艰辛的关东人坚忍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关东人粗犷、厚重,豪放的性格气质;《天下第一楼》塑造了传统文化精神所造就的人格范型———实干、精明、矩度严谨、宅心仁厚的卢孟实形象、典型的干练的东方京都商人形象。约言之,举凡探索剧所塑绘的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身上无不流淌着我们民族原生的血液,烙上了我们民族特有的性格、气质、心理的鲜明印迹,探索戏剧的艺术精神正契合传统戏曲的艺术精神内核。

    (二)展示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体现民族风格

    中国戏曲270多个地方剧种诞生于各省、市不同区域,用不同的民族、地区的方言、俚语演唱本地区的生活内容,尽显各地民族性文化风采、韵味。产生于不同地区的探索戏剧亦继承了这一戏曲传统,各以其浓郁的地域风格特色而彰显艺术的民族性质地,举其卓荦大端,京派探索剧《小井胡同》展开一幅斑驳复杂的北京市井闾巷的风俗民情画卷;《天下第一楼》则摹尽京华老字号美食的绝妙,全剧充溢着十足的京味文化意蕴;海派剧《街上流行红裙子》通过剖示上海女工的生活、劳动、爱情、心理,透露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和上海人的文化性格特点;另一海派剧《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用三种颜色象喻生活在不同陋室的上海小人物各自的生活况味、情调,从城乡的联系和差异中探索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命欲望;关东探索剧《黑色的石头》透视出东北社会形态的原始的惰性、凝重的习惯势力以及东北人带原始野性的天性和生命活力、自由意识;《田野又是青纱帐》、《古塔街》、《榆树屯风情》等剧无不探悉世代生长于黑土地上的关东农民的心性,习俗,充满北国风光的泥土气息,且折映了东北农村因改革开放带来的新风异貌;独具一格的荆楚探索剧《山鬼》借重塑“另一个屈原”的形象,发掘两湖地区之历史遗风、民性民情、楚地人的心理基质;《野人》则摄取了长江上游原始深山老林神农架地区的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之,林林总总的探索戏剧剧目饱含的地域文化色彩,秉承了戏曲固有的地方特色、格调,显示出中国艺术独具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

    (三)着意诗化追求,营造诗剧意境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7

一、数学教育内容上注重提供可探索性的内容 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和要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备可探索性。

数学教育内容具有可探索性是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可探索、可猜想的因素,应提出需要幼儿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还应该有多个答案,为幼儿提高较多的探索和猜想机会,以培养幼儿的数学修养。 

例如,幼儿用同一数目、不同大小的石头排队,排好后他发现,两队的长短竟然不一样;数目一样多的,怎么排成队后会有长短呢?经过仔细观察比较,他发现,个头大的石头占的地方大,排的队长,而个头小的石头占的地方小,排的对就短。在这一活动中,通过探究发现,他获得了这样的经验:对物品排队,队列长短不仅与数目有关,还与物品本身体积的大小有关。又如,图形接龙游戏,该游戏的规则是相接的图形具有两个相同点。幼儿玩这游戏,可以选择的答案很多,这样的游戏给幼儿提供了很多的探索和猜想机会。 

二、数学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基于此,教师可将数学教育活动融入游戏中,借机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在各类游戏中,幼儿对角色有些的兴趣很大,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游戏,参与的人很多。于是,教师可在教室内或走廊等地创设“超市”、“医院”等活动区,并在活动区内投放相应材料。在众多角色游戏中,超市游戏以其玩法多样、与幼儿生活的密切性而备受幼儿特别是城市幼儿喜爱。教师可着重在超市游戏中,挖掘幼儿可探索性的东西,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如幼儿扮演顾客或营业员,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认识到物品的不同价值,增强了对货币的加减换算能力。如果扮演营业员,她还要将各种不同的商品进行分类,这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幼儿将商品按不同分类标准来分,如服装,既可按上衣、裤子、外套来分,也可按男装、女装来分,还可按季节、颜色等来分。在幼儿分类时,教师还可结合序数、空间方位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巩固复习和进一步探索,如要求幼儿将冬季衣服放在第二排的左边。 

在玩结构游戏时,教师也可启发幼儿进行数学探索性的活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让幼儿搭一堵围墙,启发幼儿“看谁在搭围墙时能将积木按一定的规则来进行搭建,并且要求外观好看。”幼儿可按大小、高矮、颜色进行单一或复合组合,搭的方法自然就会多种多样。 

三、通过专门训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

以上众多做法,一般不是专门或者说不是特别针对孩子的探索精神而开展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进行专门训练、有意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在大班后期,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逆向思维的加减应用题,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如《现在有几个桃子》,有三张图:盘子里有4个桃子,小朋友手拿5个桃子,盘子里有7个桃子。教师将三张图进行不同顺序排列,引导幼儿讲述图意。如: 

(1)A. 4个桃子 B.小朋友手拿桃子 C.7个桃子表示意思:盘子里有4个桃子,小朋友又拿来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7个桃子。 

(2)A. 7个桃子 B.小朋友手拿桃子 C. 4个桃子表示意思:原来盘子里有7个桃子,小朋友拿走了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4个桃子。 

(3)A.小朋友手拿桃子 B.7个桃子 C.4个桃子表示意思:小朋友拿来了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7个桃子,原来盘子里有4个桃子。

其他变化就不再叙述。 教师将3张图片作不同的排列,目的是引导幼儿感知物体数量变化的过程及关系,并能根据排列顺序,学习讲述图意,既可以编加法应用题,又可以编减法应用题。这种做法有一点类似语言教育的排图讲述(图片顺序可变换)。 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8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会丧失新发现的良机。

第二,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学生全面系统且有主次地观察,提高观察效率。

第三,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较多,让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

第四,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仅观察课堂实验是很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工农业生产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五,写好观察记录。写观察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地记录实验条件、过程和现象,尤其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记录,准确地描述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后面的分析研讨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

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可能随时捕捉到“奇异现象”,进行认真分析研讨,就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

二、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

实验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在初中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的关键问题是实验设计。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注重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创新之源

实际生产生活是创新之源,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等。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应定期举办化学晚会,开展化学游艺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来适合初三学生的特点,以提高实验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四、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核心

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平时在书本发现的新问题,在实验中发现的特殊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观察到的新东西,都要经过大脑加工、思维分析、去伪存真,找出本质性的东西,才可能有所创新。要创新就必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其方法有:①激发兴趣、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进行探索,揭示矛盾;②重视研讨学法,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③培养解决问题和判断、推理的能力;④培养学生有目的的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善于找出问题的本质;⑤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不盲目地迷信书本和前人,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

第二,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能迅速地深刻地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第三,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多采用讨论形式的学习方法,选题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

第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殊才能和特长。

第五,考试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内容有,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新颖性、创见性、深刻性、分析和综合能力、鉴别及评价判断能力等。

五、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1.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科研事业,强化学生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的精神。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复杂、细致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在科研上要有成就,创出新成果,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付出劳动,也不一定有所收获,甚至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牺牲了终生时间,也可能没有显著的成果。所以,教育学生将来选择科研事业,首先要有献身精神,要准备吃大苦、耐大劳,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立志奋斗终生,无怨无悔。

2.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充沛的精力,灵活的思路,敏捷的反应,具有创新的最佳状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优化环境,活跃气氛,研讨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善于把不同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一种重要方法。把不同的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进行分析比较,一方面就可能对所要探索的问题有所启迪,另一方面能拓宽所要探索问题的路子。

4.训练学生抓装一闪之念”,及时运算、分析、实验、验证,就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5.训练学生,善于从微小的差别中找出本质性的东西。以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和化学家拉姆塞等人发现稀有气体元素为例,介绍他们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用,培养训练学生的这种创新思想和方法。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9

1.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学设计时,要融入学生思维,融合学生视角,尊重学生身心特点。在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创设和谐的环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在教学中通过知识流、情感流、信息流的多向交流,真正实现师生间的沟通,体现互动,唤起学生的创造激情和探索欲望;要关爱每个学生,为他们提供个性张扬的机会、技能展示的平台,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师生同学,师生同练,师生同乐,师生同忧,师生同创。在这样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主体凸显、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解放,师生、生生的创新火花得到碰撞,才能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培养质疑品质,挖掘创新潜能,提升实践能力

"质疑是创新的源泉",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问才会去探索。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疑和敢问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突破陈规,摆脱教师、教材的权威,把^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才能更有力地培养的创新能力。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希望把化学知识学好,把书本的知识弄懂,但往往缺乏方法,习惯于接受性的学习,提不出问题,更不会对教师所授知识产生质疑。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充分运用教材,有意识的暴露知识矛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学生通过实验证实自己的质疑是正确的,树立了质疑的信心,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此外,在化学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验装置的改进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3.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学生全面系统且有主次地观察,提高观察效率。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较多,让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写好观察记录。写观察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地记录实验条件、过程和现象,为后面的分析研讨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可能随时捕捉到"奇异现象",进行认真分析研讨,就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

4.注重实验能力及生产生活实际的培养

实验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在初中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实际生产生活是创新之源,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10

4. 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核心 首先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激发兴趣、好奇心,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不盲目地迷信书本和前人,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第二,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能迅速地深刻地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第三,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多采用讨论形式的学习方法,选题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 第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殊才能和特长。 第五,考试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内容有,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新颖性、创见性、深刻性、分析和综合能力、鉴别及评价判断能力等。

5.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5.1 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科研事业,强化学生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的精神。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复杂、细致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在科研上要有成就,创出新成果,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付出劳动,也不一定有所收获,甚至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牺牲了终生时间,也可能没有显著的成果。所以,教育学生将来选择科研事业,首先要有献身精神,要准备吃大苦、耐大劳,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立志奋斗终生,无怨无悔。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11

 

1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

 

创新精神首先是一种开拓精神,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敢从事别人不敢尝试的工作,有敢当天下第一的魄力和勇气。古今中外对社会作出划时代创造性贡献的伟大人才和在某一领域对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都具有这一心理品质。 

 

2乐于探索、求异求真的科学精神

 

求异求真的科学精神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不迷信权威,不盲目从众,有清晰的自主意识,有打破常规的独特思维,他们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探索未知,他们迷恋于创新,把发现、创造看作自己神圣的天职,不停地进行创造性思考。他们执着于探索、追求科学的真谛,或立志揭开大自然的奥秘,或努力探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力求推陈新观念,创造新价值,发明新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3执着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实践,人们在实践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中探索真理、追求真理、认识真理。创新精神充分包含和体现了人们这种在实践中执着追求、探索真理的献身精神。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无不追求真理,热爱真理,在未知领域中探索真理,献身真理。布鲁诺燃烧了自己,照亮了真理,蒋筑英―我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为探索、发展中国的光学事业积劳成疾、英年早逝都是鲜明的例证。 

 

4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 

 

冒险精神即敢闯“禁区”、不迷信前人,不迷信权威,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各种风浪和考验面前充满自信的精神。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都具有这种冒险精神,他们敢于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具有无畏的勇气和开拓精神。日心地动说的创立者哥白尼、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者伽利略、万有引力定律的创立者牛顿、非欧几何的创立者罗巴切夫斯基、大陆漂移说的创立者魏格纳等人,这些成功的科学巨匠,无一不具有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可以说没有冒险精神,就没有创新精神,所有的创新都是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结果。

5甘于吃苦的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它本质上表现为为达到一定目的顽强拚搏、锐意进取、艰苦创业的勇气、胆魄和心理品质。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人们在完成一项创造性工作时,必然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障碍,那种与命运抗争,困难面前不屈服,不言败,甘于吃苦,逆境崛起,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奋斗精神。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寻找避免氧化的灯丝,就试用过1600多种材料,这就是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他能够发明创新的精神动力源泉。 

 

6醉心于事业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忠诚和热爱,包括工作热情、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敬业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对社会对他人极端的负责任,能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创新精神需要执着的敬业精神的支撑,无此便不叫真正的创新精神,也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7服务社会的使命精神 

 

心系天下,服务于人类、社会、国家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因此创新型人才都有理想有抱负,勇于实践,坚忍不拔,具有超人的意志品质。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在科学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于攀登,忘我工作,在颇具危险的放射性物质研究中,发现了镭、仆并成功的分离了纯镭,两次荣获诺贝尔奖。其动机就是为社会,为人类谋幸福的远大理想,她说: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她发现镭后,尽管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但为了使镭尽快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她拒绝申请专利,公开提取镭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救护伤员,她不顾个人安危,把x射线设备装到汽车上,在战场上巡回医疗,挽救了大批伤员生命。由于长期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恶劣条件从事研究工作,她患了恶性贫血病,但在生命垂危的时刻,她对自己一生的磨难没有丝毫抱怨,也没向社会提任何要求。这种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使命精神是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12

实际生产生活是创新之源,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等。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应定期举办化学晚会,开展化学游艺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来适合初三学生的特点,以提高实验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二、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

实验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在初中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

三、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会丧失新发现的良机。

第二,写好观察记录。写观察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地记录实验条件、过程和现象,尤其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记录,准确地描述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后面的分析研讨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

第三,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较多,让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

第四,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仅观察课堂实验是很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工农业生产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可能随时捕捉到“奇异现象”,进行认真分析研讨,就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

四、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核心

要创新就必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其方法有:①激发兴趣、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进行探索,揭示矛盾;②重视研讨学法,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③培养解决问题和判断、推理的能力;④培养学生有目的的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善于找出问题的本质;⑤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不盲目地迷信书本和前人,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

第二,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能迅速地深刻地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第三,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多采用讨论形式的学习方法,选题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

第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殊才能和特长。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13

一、把握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因此在日常实验教学中,应该以教材中的经典实验为基础,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一些人文渗透,让学生学习科学家身上展现出来的科学文化素养。例如在进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实验教学时,首先应该对孟德尔这个人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这一艰难过程。其次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这个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会孟德尔进行试验探索的艰辛,学习孟德尔身上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及求真务实品质。这种特定的人文渗透教学有利于解决高中生身上的问题,让学生逐渐改掉高意志力不坚定的毛病,努力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养。此外,通过经典实验中人文教育的渗透,能够培养他们坚毅的品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以及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重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严谨作风

实验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探索过程,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犯错,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于实验过程不够严谨,往往由于粗心大意忽略掉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并且有的学生在对待高中生物实验时总是抱有一种得过且过的思想,导致实验过程中丝毫不重视,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例如高中生物实验中最基础的细胞分裂这一实验内容,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注重观察实验过程,学会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的本质内涵。并且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表现,对于那些注意力不集中、行动上松松散散的学生要及时指正,让他们意识到实验过程的重要性。同时实验过程中要强调不能感性地理解实验,而要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做出理性的分析,从而真正对实验的本质有深入的了解。

三、优化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传统意义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往往是根据设置好的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教学,导致学生对于实验过程缺乏深刻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就要在实验设计上进一步优化,以便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生物的奥秘。例如豌豆杂交实验,传统实验教学方式是教师课堂讲授,而学生对于实验具体过程缺乏了解,造成学生对豌豆的遗传规律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其实豌豆杂交实验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过程,比如可以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应的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对豌豆杂交实验有更直观的认识。这种优化实验过程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豌豆的遗传规律,便于他们学习相应的遗传学知识。此外,计算机模拟的过程要尝试让学生进行更多的探索研究,在寻找最佳模拟办法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四、拓展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中生物实验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地拓展实验内容,给学生指出新的探索方向,以便于让学生对生物实验的理解不拘泥于课本。例如在肺炎双球菌遗传物质的实验研究过程中,以往教师总是认为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就行,导致学生对实验本身所传递的知识和遗传物质缺乏深刻的理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尝试拓展实验内容,让学生通过肺炎双球菌实验更多地了解遗传的本质内涵,以及对于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和转移过程有更直观的理解。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前景,所以必须让他们明白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索才能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总之,高中生物实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充分发挥生物实验教学的积极意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要让他们学习科学家身上具备的优良品质,以便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合理地应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生物实验需要更多的探索,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树立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科学巅峰的精神,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