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护理诊断实用13篇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篇1

【中图分类号】R25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160-01

门诊是病人来就诊的第一站,容易发生交叉感染[1]。我院从2012年至今,专门设立了发热预检,预先检查,防范于未来。预检分诊处是我们截留发热病人和各种传染病的前沿。通过病人咨询,我们仔细询问相关病史、体征、症状,特别是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时,我们重点询问接触史、流行病学史,掌握第一手资料。自2013年1月至6月,我们截留发热病人1023人,其中送至发热门诊246人,送至相关科室777人,涉及到10余个科室,12个病种。预检分诊工作在防止传染病扩散,尤其是H7N9禽流感的防控,医院感染控制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就笔者在我院发热预检分诊工作中的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

1合理布局

1.1预检分诊台独立: 在医院门诊大厅入口醒目的位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标识清楚,用物齐全,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如红外线耳温计、体温计、口罩、一次性手套、快速手消毒剂、发热登记本、带盖污物桶等。

1.2配备专职人员: 预检分诊护士要掌握有关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消毒隔离等方面的知识,并制定严格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2预检筛查

2.1组织管理: 医院制度明确规定发热患者的规范就诊,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由医院组织,院感科监管和督查。

2.2预检流程: 首先接待患者并测量体温,询问其病史、流行病学史、有无传染病患者接触史、病死禽接触史、及疫区外出史。我们将非传染性病人送到相关科室就诊,不明原因的发热及疑似病人发放口罩并佩戴好,做好登记工作,将体温记录在门诊病历上,指引其到发热门诊,隔离诊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各种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

3安全防护

3.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对预检人员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演练,加强传染病基本理论知识,提高消毒隔离技术和防护技术。

3.2加强自身防护: 上岗前预检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工作裤,工鞋,戴好帽子及口罩。为每一位病人测量体温前后,必须用快速手消毒剂洗净双手,必要时戴手套,保持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3.3体温计的消毒: 每日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清洁干燥保存。

3.4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保持预检台清洁,每班两次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湿式擦拭物体表面,有污染时随时擦拭。

3.5废物处理: 带盖污物桶内套有医用垃圾袋,即黄色垃圾袋,用过的废物装入黄色垃圾袋,每日下班时放到指定位置,由专职人员统一处理。

4预检分诊的注意事项

4.1主动预检,加强责任心: 门诊护士预检分诊时要准确迅速、及时有效地交流,避免候诊人员聚集,缩短候诊时间。要保持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以平等、尊重、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真正做到耐心、热心、细心、真心、诚心,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处处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精神。

4.2做好宣传: 为提高广大群众对一些传染病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防护意识,在门诊大厅摆放一些宣传板报和免费宣传资料,让患者和家属能较快的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4.3提高预检分诊的质量: 门诊预检分诊护士虽然经过系统培训,但每个人对所学知识的选择性理解、记忆领会、掌握运用能力不同,因此要加强预检分诊护士的业务学习,以提高对发热病人的观察力、判断力、应变能力。

4.4解除患者和家属对传染病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 有些患者和家属不理解预检分诊的重要性,不配合护士的问诊,不愿意到发热门诊就诊,易产生护患矛盾造成候诊人员聚集,所以我们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2]。

发热门诊是医院诊断和收治传染病的主要窗口,而对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又是发热门诊的首道关口。门诊护士预检分诊是否准确及时,不仅涉及病人能否得到快速的诊治,也直接反映了门诊的管理水平和预检分诊护士的业务能力。因此,要不断提高门诊护士的业务能力,合理安排人员,才能将预检分诊工作做得更细致化、更专业化,才能更好地协同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做好传染病人的诊断、隔离、治疗、救治,强化院内感染控制,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标本采集、消毒等工作,避免传染病的大流行,确保人民健康安全。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篇2

4、值班医师要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并每日进行常规消毒,保持发热门诊各室内清洁整齐。

一、树立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不怕牺牲的人道主义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

二、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对每个发热病人必须首先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及认真检查,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避免漏诊。

三、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一人一室),并立即向医务科和疾控中心报告。

四、遇有疑难病症,及时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六、诊室每天进行两次紫外线消毒、两次过氧乙酸消毒地面、物品表面。

七、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消毒隔离制度着装,避免感染。下班时,用“84”消毒液浸泡双手,认真清洗。

一、门诊部建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配有专用留观室,专用放射线摄片机,采血室,培训合格的专业医生和护士

二、医务人员必须准时上岗,24小时均按出诊表落实。中途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出诊。

三、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出诊者,必须提前一天在向医务部及门诊部请假,由医务部按排其他人员出诊。

四、医务人员在岗时必须穿隔离服、戴12层棉纱或其他有效防护口罩、帽子、眼镜、手套等防护工具。

五、诊室必须保证通风良好,保持清洁,此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六、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含疑似病人)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七、医务人员防护、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卫生厅195号文件《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试行)》执行。注: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八、必须做好病人转运交接记录。

九、要认真填写《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登记一览表(试行)》。

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非典”病人(含疑似病人)。

十一、确诊或疑似病例,必须立即按程序上报,6小时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并同时按甲类传染病报卡,不得延误或漏报。

十二、出诊医师要认真书写门诊医疗手册。

十三、对待患者要热情、耐心、细致,一视同仁,不得轻视、蔑视“非典”患者。

十四、对所有病例要按卫生厅195号文件认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记录。

十五、x线机严格执行一照一消。

十六、凡发热病人(体温38℃以上者)一律拍胸片、查血项。

发热门诊是我校门诊部在防控“非典”期间根据上级指示设立的,专门用于排查疑似“非典”病人,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在该诊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非典”期间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不漏报一个病人,不错报一个病人,不感染一个医务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接待每一个发热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决不允许推委、搪塞病患。

2:详细询问和记录流行病史调查表上所要求的内容,仔细填写特别是近两周的详细情况。

3:全面系统的检查患者的体温、脉博、呼吸、血压。查血象,作胸透检查。如符合卫生部的“非典”病人诊断标准和疑似“非典”病人诊断标准的要立即报告校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并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逐级准时上报。

4:对检查结果不能确定的病人,应提请门诊部三人小组(雷少平、马维援、刘长玲)组织会诊后再做决定。

5:排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疑似诊断后,患者持发热门诊的病志证明到其他各科门诊就诊。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篇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要“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该文件的核心是质量建设[1]。根据该文件精神,为培养21世纪应用型人才,我们以护士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护理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护理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对我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下面,我们以“症状评估” 项目中 “发热评估”工作任务的教学设计为例,具体说明这一改革思路的实施情况。

2 教学内容及目标。“发热评估”教学内容有发热的概念、病因机制、分期、伴随症状、热型、评估要点及护理诊断。该内容学习的知识目标是:阐述发热的定义、常见病因、分度和临床表现;说出评估要点及护理诊断;知道发热的热型、发热机制。技能目标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全面、准确收集发热患者的主、客观资料并能作出正确的护理诊断。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以及临床逻辑思维,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培养学生具备高度责任心与爱心,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重点内容是发热的定义、常见病因、分度、临床表现及评估要点和护理诊断;难点是发热的热型、发热机制。

3 教学组织

3.1 课前准备。教师熟悉授课内容,准备课件、教案、体温表、血压计、计时器(手机或手表)、医用棉签;将全班学生按学号或寝室或自愿组合等方式分6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准备:①复习《人体正常功能》中“能量代谢” 内容,熟悉正常体温范围及维持;②预习本次课内容,思考对发热的病人需要询问哪些病史?如何问诊?体检观察哪些方面?发热为何可能出现惊厥或意识障碍?

3.2实训室教学过程。

步骤一(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步骤二(30分钟)启发探究式基本理论讲解,具体过程如下:导入性提问(人体正常体温范围,正常体温如何维持)点学生回答或集体回答引入并讲解发热概念让学生思考机体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热,为什么会发热引入发热原因机制让学生思考发热会有哪些表现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热分期、表现及比较热型。

步骤三(10分钟)病案分析:给出一大叶性肺炎患者病案,让学生诵读病案,从直观上了解发热病人的临床状态,让学生感从心生,形同身受,真切地感受到肩负着的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并针对该患者发热症状思考:哪些发热相关护理诊断适合该患者,为什么。每个小组负责回答一个护理诊断是否合适及原因,教师适时点拨和总结,借此机会给学生阐明评估要点与护理诊断之间关系,为后面问诊作铺垫。

步骤四(40分钟) 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教学,具体过程如下:首先教师强调问诊和体检注意事项,举例演示问诊和体检。然后六个小组组长随机各抽取一个护理诊断,让小组成员围绕抽得的护理诊断讨论该如何对发热患者进行分问诊和体检(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在临床问诊中克服 “没内容问”、“乱问”现象);对于分别获得“体温过高”、“体液不足” 、“营养失调” 、“口腔粘膜改变”护理诊断的四个小组,由教师扮演发热患者,教师随意点小组一组员,对教师患者进行问诊和体检,根据评估获得的资料判断该小组抽得的护理诊断是否成立。对于分别获得“惊厥”和“意识障碍”两个护理诊断的小组,教师随意点小组一组员,回答发热为何可能出现惊厥或意识障碍?每个小组代表在回答或问诊后,其他组员可以有两次补充机会。每一小组工作完毕,教师要进行纠偏、总结、评价;所有小组工作完后,小组间相互打分评价。

步骤五(3分钟)总结:总结知识点间的关系:发热概念发热病因及机制发热分期、表现、热型评估要点及护理诊断。让学生体会到疾病病因、机制与临床表现间的逻辑关系,培养临床逻辑思维,为后面临床护理课程学习打基础。

步骤六(2分钟)作业布置:(1)每个学生发一份病历中的体温单,请每个学生画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的曲线图。

(2)病例:10岁男孩,家住农村,2周前曾被蚊子叮咬发热、头痛4天,体温逐渐升高,呕吐数次,今日出现意识不清,反复抽搐,于8月10日急诊入院。查体:体温40℃,嗜睡,颈抵抗(+),四肢张力稍高,病理反射(-),血象血细胞14×10 9/L,中性粒细胞82%,脑脊液检查压力高,外观清亮,白细胞数180×106/L,中性粒细胞70%。该患者是乙型脑炎患儿,请写出与发热有关的护理诊断。

(3)按本次课的课前准备模式,准备下次课——腹痛的评估。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篇4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共9例,自5月20日起先后入院。其中有3例经便培养和肥达氏反应结果确诊为甲型副伤寒,并经市疾病控制中心复核确认,其他6例未确诊。9例均有印度工作史,工作时间为6~8个月不等,在当地有更换饮用水源史,有蚊虫叮咬史,且同时有38名同事同时出现类似症状。来我院就诊的9例均为男性青壮年,均有间断、反复发热史。体温最高为38.2~39.7℃,个别有乏力、头痛、呕吐史,2例出现口腔溃疡。发病后在当地医院就诊,多以感冒、发热待查进行抗病毒、抗感染治疗无效,发热症状反复出现,回国来我院就诊。

来我院就诊时8例病人全身皮肤无黄染、出血点、淤点及淤斑、皮疹等,只有1例出现双下肢水肿,弥漫性红色丘疹,疹间皮肤正常,皮温高,有触痛感。8例病人以发热待查收入呼吸内科给予清热解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治疗,待6月1日和6月28日便培养3例发现甲型副伤寒杆菌,先后转入传染科进行治疗。1例借鉴以往经验直接收入传染科。在传染科治疗期间,分别给予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美常安(枯草杆菌、肠球菌肠溶胶囊)促使肠道健康菌丛恢复和生长,9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考虑与长期服药有关,进行保肝治疗。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隔离传染病流行过程有 3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要想控制传染病流行首先是强化对传染源的管理[1]。甲型副伤寒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首先对病人立即按肠道传染病隔离;固定陪伴,减少探视;禁止病人外出,不乱串病房,食具及生活用品单独使用;病人的大小便指定地点排泄,呕吐物及食物残渣等有专用容器;尽可能采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及生活用品,用后及时焚化;对病人的餐具、便器、痰杯、衣服、被褥等污染物品及排泄物、呕吐物,统一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待病人症状消失、体温正常 15 d 或隔 5 d 便培养 1次,连续2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2]。

2.1.2 休息休息可减少病人的消耗,减少病损器官的负担。病人早期即使症状轻,但一般脏器的损害已经存在,均应绝对卧床休息。退热一周左右,可允许病人早晚下床活动1 次,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可逐渐增加活动量至恢复期无并发症时。过早活动或活动量过大,可推迟病情的恢复,易于复发和诱发并发症。

2.1.3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发挥自身潜能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3]。本组病人大多为青壮年,急于了解自己的疾病及预后。护士们分工合作在护理部组织的副伤寒护理查房中,把疾病的发病病因、诊断、治疗、转归和护理进行了分类汇总,做成了PPT并打印出来,发给病人,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针对病人及家属重点进行了消毒隔离的宣教和培训。

2.2 饮食护理

为了保证为病人提供合理膳食,医务处与相关部门协商决定:所有的住院病人的饮食由医院保健中心食堂免费调配供给。这给规范饮食护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发热期给予富含维生素的清淡流质饮食,如米粥、菜汤、豆浆、藕粉、清肉汤、蛋汤、牛奶、蒸鸡蛋及新鲜果汁等;热退后 5 d 改用无渣软食,如软面条、馒头、米粥、米粉等;恢复期改为高热量无渣或少渣不易产生肠胀气的半流质或普通饮食。逐渐增加饮食量,三餐中间可给两次脱脂奶粉、藕粉或米汤。

护士严格管理病人自行带入或探视人员送入的食物,将粗纤维、油炸及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让家人及探视人员带回,避免带入传染科病房。恢复期病人常有饥饿感,容易饮食过量,但此时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仍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所以要向病人说明以取得合作,适当控制饮食量。不宜长期无渣饮食,因为长期无渣饮食易致便秘、腹胀、诱发肠道并发症;允许病人吃少量水果,但必须去皮去核。充足的水分可使尿量增加,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减轻毒血症状。水分摄入成人保持在2 500~3 000 ml/d,可以用桔汁等水果汁调味,应多次少饮,以防呕吐。

本组有2例病人出现口腔溃疡,给予西瓜霜喷剂外用。生理盐水饭前、饭后漱口。口腔护理每日两次。对于口唇干裂者外涂石蜡油。

2.3 心理护理

2.3.1 否认心理对应策略9例病人中有7例认为自己不可能被感染,即使在同事被确诊的情况下,甚至是自己被确诊时仍有怀疑心理,坚决否认自己有可能被传染上副伤寒,所以这些病人在服药的遵从性上也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能尽快确诊,尽快康复,与家人团聚。另一方面认为自己不可能那么倒霉而被传染。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确诊的病人,护士对其进行诊断宣教,最重要的是进行隔离和健康教育,抓住病人急于回家的心理状态,告知病人严格遵从治疗方案才是最快康复的捷径。对于未确诊的6例病人,严格进行隔离管理,告诉病人如果抱着侥幸心理偷偷回家,有可能家人也被传染,所以不要仅从自身角度考虑,要从家人的利益出发,待两次便培养阴性后方可回家。

2.3.2 不平衡心理对应策略我局承担了多国的项目建设,其中印度项目条件艰苦,劳务人员收入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又被诊断为副伤寒或疑似副伤寒,有强烈的不平衡心理,并急切地想找到平衡的办法和宣泄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护士不仅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用真实的病例向他们讲解副伤寒并不可怕,只要遵守治疗方案、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甚至是在印度这样恶劣的卫生条件下依然可以做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同时也对病人的家属、探视人员通过面谈、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相应的疏导,让家属配合并鼓励病人住院期间要配合治疗,尤其是孩子的支持和鼓励,效果十分明显。

2.3.3 恐惧心理对应策略一方面是对于自己患了传染病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对转入传染科被感染上其他传染病的恐惧。病人中有3名被确诊后,其他的几名病人出现了不同的表现,有的害怕自己也是副伤寒,而有的就认为别人确诊了我自己肯定就不是了。不管表现如何都有对于副伤寒这种疾病的恐惧,因为根深蒂固的儿时教育或老人们的口口相传,认为副伤寒是烈性传染病、是致命的、是要死人的。在这种情况下护理部组织传染科的全体护士进行了副伤寒的护理查房,护士对这种疾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护理、心理应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护士们分工合作把宣传资料做成了PPT教学软件并打印出来,发给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对于害怕被传染上其他传染病的恐惧,护士们则随时随地进行宣教,告知病人护理工作方法和流程,使病人意识到自己是安全的,不会被传染。比如护士发药和输液的时候,会把发药和输液的流程讲给病人,并示范给病人看,使他们知道通过护士的手不会传染其他疾病。

2.3.4 回家矛盾心理对应策略9例病人均长期离家,回国后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又害怕传染给家人。我们就充分调动病人家属的作用,安抚病人,使病人能安心在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因为病人都是本局职工,家住本市,探视人员的更换难免比较频繁。为了保证病人的家人不被感染,对病人家人的健康教育和隔离知识的培训就成了护士的工作重点。护士的工作目标是:每班护士发现新探视人员就要完成宣教任务,并进行登记。

2.3.5 费用引发的问题对策因病人属于项目派驻印度施工,病人对因施工被传染上副伤寒心存芥蒂。尤其是初期病人在门诊就诊时,正常缴付费用引起了其强烈的不满,他们大多认为:“自己是因公致病,而医院又是我们自己的石油中心医院,为什么还让我们付费?”此心理导致了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产生了不应有的不愉快。为此医院和项目部协商后作出了迅速反应,为此类病人建立了就诊绿色通道: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所有费用,均由医院预先支付,并协同住院处和信息中心对病人的电子病历系统进行了开口处理。病人只须到医院看病,就会有护士做就诊引导,在不需个人负担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完成诊断、治疗、饮食和康复工作。

2.4 门诊护士做好分检工作

龚健、董柏青在我国甲型副伤寒防治研究近况中提出:甲型副伤寒是近年来流行的主要肠道传染病,因其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诊[4]。本组病例有症状人群38例,其中9例来我院就诊,3例被确诊。伤寒典型特征稽留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等表现已不多见,同时具备上述五大特征的更少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均出现不典型化,白细胞总数以正常者居多[5],按照传统诊断标准[6]作出早期诊断有困难,这对控制甲型副伤寒的流行不利。因此,临床上对持续发热3 d以上、或有间断反复发热而无其他原因可查病例,结合血常规白细胞正常和减少,有印度劳务工作史,应首先考虑甲型副伤寒,为医生提供分诊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15.

[2]莲,朱爱乐,杨少芳.112例甲型副伤寒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06,(11):57-59.

[3]李云琴,元国芬,金巍红.295例甲型副伤寒病人的护理体会[J].江西医药,2005,40(6):365-367.

[4]龚健,董柏青.我国甲型副伤寒防治研究近况[J].中国热带医学,2003,3(3):388-390.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篇5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68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64-01

近几年,随着“非典”、甲型流感、禽流感等传染病相继发生,人们逐渐了解了这些传染病的发病症状、预防和愈后等知识。但是当有病例出现时,大部分发热病人就易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心理,影响到疾病的康复。作为医院发热门诊的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他们减轻紧张情绪,使他们安心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1 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恐惧、紧张心理。非典疫情结束后,发热病人必须进入发热门诊就诊。由于被隔离留观,社会角色发生转变,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被打乱。尤其在有疫情出现时,对去医院看病产生恐惧心理,埋怨自己怎么不小心就发烧了,同时又担心万一不是传染病,去发热门诊就医是否会被传染上。常常表现出坐立不安,不知所措,迫切希望得到医生帮助,及早给予准确的诊断。

1.2 焦虑、怀疑心理。发热常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被置于发热门诊,没有亲人在身边照顾,表现出焦虑情绪。加之,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患上了传染病,害怕传染给家人、朋友;害怕治疗时间长,是否会有并发症等问题。一般他们听不进去别人的安慰,情绪非常敌视,总是怀疑被误诊、用错药,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总以为意外可能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1]。

1.3 躲避、侥幸心理。有的发热患者干脆就不去医院就诊,自己在家吃退烧药,不管对症不对症,想着只要体温降至正常就没事了。在家盲目消毒,怀着侥幸心理拒绝留观。

1.4 着急求好心理。多数患者缺乏疾病转归知识和相关医学知识,希望用上药就能药到病除,缩短治疗时间,收到良好的疗效。若病情有反复、疗效不明显时就表现出不能理解,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

2 心理干预措施

2.1 尽早准确做出诊断。患者越早知道自己的病情诊断,就会越早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身体各方面免疫系统的提高。确切地知道自己的病情,并且治疗后出现疗效,患者心情就会更加轻松,积极配合,安心接受治疗。

2.2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加之对病情的不了解,易产生孤独不安全感。护理人员首先要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以温和愉快的语言、真诚亲切的问候及高度负责的态度关怀患者,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发热门诊严肃紧张的环境。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用亲切温柔的语言安慰患者,与他们共同分析现状,鼓励患者把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讲出来。

2.3 提高心理护理技巧。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更应具有丰富的心理知识。细心地观察患者需求,依据不同的心理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患者看不到护士的表情,只能通过声音感觉护士的态度,护士要用亲切、委婉的礼貌用语,主动、热情、细致地做好各项解释和护理工作。告诉他们有相当一部分疾病的发病进展、治疗、预后、转归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2]。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现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篇6

作为一名导诊护士最关键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导诊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看似简单其中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首先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热情诚恳,提高语言修养,善于自我调节,不能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认真倾听患者及家属的询问,分析他们提出的问题,用我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准确无误的为患者做鉴别诊断,帮助患者满足他们希望了解的各种问题,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2 导诊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领导很重视门诊导诊工作。导诊科现有人员14人,其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9人,护士2人;中共党员4人,预备党员1人,党积极分子2人,共青团员2人。导诊科的力量是强大的。

3 方便患者就诊

患者步入医院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宽大的导诊台。佩戴“咨询导诊员”袖带的年轻护士站立于正门两侧,随时迎接来院就诊的患者。台内有具备丰富临床经验,资历较深的导诊员。备有院内服务指南、专家出诊的小册子,随时发给每一个需要的患者,及患者意见卡,随时和患者沟通。配备了各种疾病的防治、护理、饮食调节等书籍,随时供患者翻阅。备有体温计、测温仪、一次性口罩、手套、一次性口杯、开水,方便患者需要。并还为行动不方便的患者及重危患者提供轮椅、平车等交通工具。正确指导病人填写门诊病历本,方便病人就医,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4 严格要求护士素质

导诊护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从而影响患者的下一步就诊。随着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就诊的标准也在提高。这就要求导诊护士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不光要熟悉医院的环境、设施、科室分布等情况。还要掌握各科室的新技术、新业务以及各科疾病的基本特征、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等医疗知识。

一些各科的常规检查价格,常用药的价格,作用及副作用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各项检查之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在与患者的接触中要先最敏锐地了解患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患者的需求,严密的观察患者以确定到相关的科室就诊,最大限度的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同时对一些重危患者要及时准确发现情况,尽快和相关科室联系获得相应的措施,为急救赢得时间,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护送重危患者到各科室就诊,避免医疗事故发生。

5 注重护士形象

导诊台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在个人形象方面要严格按照护士的着装标准。在上岗前要仔细检查自己,不化浓妆,不佩戴首饰,戴好名签,服装整洁,举止端庄,站姿挺拔,工作期间不与熟人闲谈,不接打电话。一个整洁的形象会给患者带来好感,在接待患者时,要时刻保持面带微笑。因我们的一个微笑会给患者增加信任程度,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更加信任我们。为提高护士素质,我院聘请了形体专业人士,为导诊护士进行专门的培训。如,面带微笑、行走、站立姿势、打手势、坐姿等都进行了礼仪方面的训练,可见院领导对导诊工作的重视。导诊工作在整个医院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6 运用文明用语

使用文明用语,杜绝禁语。用我们亲切的问候,了解患者的需要。语气要亲切,语言应明了,认真的倾听,如实的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治疗项目,收费标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因患者来自不同的地区,有城市也有农村,面对不同层次的患者,我们要一视同仁,特别是农村患者,不能带有轻视的语言。要以简单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向患者介绍,做好详细的解答,使不同层次的患者都能得到满意的服务。

7 熟练掌握各科业务

为更准确的鉴别患者的病情、所属科室,导诊护士应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流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不断进行学习各科业务,拓宽知识面,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便准确快捷的为患者提供就诊服务。掌握传染病及流行病的特点,及时的将传染病送到传染科,防止交叉感染。从近年来的非典、手足口病、以及甲流的H1N1发热的病人鉴别诊断及处理方案,无一例漏诊。十余年来科室每星期组织学习业务一次,由有经验的老护士讲课。从各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护理方面讲解,使导诊护士的业务有所提高。从无差错事故发生。保证了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了病人能准确无误的分诊、就诊,保证了病人的身心健康。

8 小结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篇7

人性化服务是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1]。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主旨思想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实现“三满意”,即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临床护理工作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感受到广大护士以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2]在全国各级医院住院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为此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引入到门诊护理工作中,并进行了实践和探索,门诊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病人零投诉率,门诊量不断增加。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医院门诊简介

锡林郭勒盟医院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肩负着全盟20.3万平方公里100万草原人民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任务。内设31个科室,开放病床600张,医院日均门诊量500多人次。门诊楼占地面积4000m2,环境设施先进,共有候诊椅200张。一楼大厅宽敞明亮,设有导诊台、自助挂号、自助获取检验结果等区域,电子屏幕连续播放专家门诊安排、药物信息、健康教育等内容;门诊部有护理人员12人,设有方便门诊、报告单发放处、导医服务、便民服务、转诊接待、接待投诉、健康教育、医保审批等服务项目;各楼层均设立了收费挂号窗口、分诊、导诊、热水供应处;各专科均有护士工作站、候诊区和一台用于电子叫号系统,各诊室均配有隔帘,能做到一室一医一患和保护病人隐私,为病人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

1.2 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

门诊护理工作具有如下特点:岗位多、工作杂;接待病人数量多;人群杂、病种多;诊疗时间短,病人要求接诊快、检查详细、诊治明确合理,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时间短、易发生护患矛盾;诊疗环节多、应急变化多,存在“三长一短”现象(即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检查处置取药时间长、诊察时间短)等特点。门诊护士大多年龄较大、学历低、安于现状、适应病人新要求能力欠缺、应对危机状况能力欠缺、综合知识水平偏低。[3]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较高的公众期待也使得门诊护士工作压力日益增加,因此加强门诊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改变服务理念,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方法,对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方法

2.1 统一思想认识,更新服务理念

对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进行培训,加深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理解,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意识,转变旧的护理观念,以个体去适应整体,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及时为来诊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使护士充分认识到开展优质护理活动,是适应患者的需要,也是医院当今医疗市场竞争和护患关系发展变化的需求,从而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的形势[4]。

2.2 制订护理标准和具体措施

2.2.1强调门诊护士形象,规范着装。护士上班时仪表端庄、态度热情诚恳、语言温和亲切、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能力,时刻保持微笑,让患者感到亲切自然、心情愉快,增进护患关系。

2.2.2提高门诊护士素质,规范服务行为。要求门诊护士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和灵活冷静的处事能力,熟悉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的鉴别诊断,判断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及时指引患者选择相关科室诊治。实行“首次接待负责制”,要求护理人员热情接待病人,态度和蔼,礼貌待人,能急病人所急,主动为病人服务。称呼适宜,语气亲切,使病人感到被关心,被尊重。护士热情、诚恳的服务态度既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也容易赢得患者的信赖。

2.2.3注重细节,实行首问负责制。例如导医台免费提供纸杯、轮椅、平车、雨伞、健康宣传画册等。门诊护士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每一位来院患者,热情、准确地回答病人的问题,主动发现患者需要,主动进行帮助。并对病情危重、行动不便的患者安排医务人员帮助其完成诊疗。对需住院治疗的患者,专人送患者到病房,妥善安置患者。

2.2.4建立有效的沟通系统,增强患者保健意识,门诊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相关专科建设,就诊程序,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用药注意事项、康复知识等健康教育。不仅能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还可增强患者的防病意识,有效地纠正患者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拓展护理服务的内涵。

2.2.5塑造温馨舒适的人性化诊疗环境。整洁的就医环境有利于病人产生稳定、愉快的情绪,配置屏风遮挡,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做到准确分诊,保持一诊室一医一患,大大改善了就诊秩序,缩短了病人就诊时间。

2.3 规范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护理部成立门诊优质护理活动领导小组,每月随机发放10份问卷进行调查,对象选择我院门诊就诊的病人。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格式,内容包括:主动热情服务,耐心解答态度,护士形象,就诊管理秩序,健康教育,环境整洁等多项内容。每个项目有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等次分别赋分: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说明护士服务质量越好。在发放调查问卷时,为保证被调查者对调查内容能正确理解,预先向其介绍量表的使用目的与填写要求,在患者就诊结束时填写,问卷当场收回,有效率100%。

考核结果与个人月量化考核、绩效工资、年终评优、职称聘用挂钩,以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同时适时应用激励原则和人本管理原则,尊重、关心护士,努力为护士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工作环境,激发护士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体现在日常工作中。

3 结果

经过门诊护理人员的不断努力,特别是受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推动,我院门诊护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提高导诊护士和门诊各岗位护士的素质水平,使我院门诊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服务实现了零投诉。

4 讨论

门诊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士自身素质的高低将影响护理质量的高低。因此,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在夯实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由此可见,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推动了门诊的护理工作,激发了门诊导诊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用服务内涵带动措施的落实,用服务措施带动质量的提升,促进了门诊主动、自觉、创新工作局面的形成。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加强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已成为新形势下门诊护理工作面临挑战与机遇的必然趋势,因此,门诊工作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始终坚持“让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宗旨,在工作中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树立“把方便让给患者,把爱心献给患者,把温馨留给患者”的服务思想,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使患者在门诊诊疗中享受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峻.人性化服务―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391.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篇8

近期,疫情防控形势再度严峻,特别是国内个别农村地区的聚集性疫情突然爆发,为我们疫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为贯彻落实好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结合近期各级检查反馈问题,经充分讨论研究,对最新政策和要求统一口径,对医院的防控措施和要求进行了再细化再规范,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核酸检测采样

(一)目标人群及频次:医疗机构所有工作人员(包含外包服务人员)常态情况下1月查1次,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院内急诊科、呼吸科(内科)、预检分诊、核酸采样、门诊采血、医疗垃圾等重点岗位人员2周1次。

(二)缩短检测结果运行周期:检验科每天2点安排专人将样本送到县医院,并取回前1天结果,对反馈的结果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登记。

(三)结果反馈:入户采样结果第一时间拍照传给分管领导和镇政府相关领导。院内医务人员采样结果反馈给公卫科,住院患者及陪护每天10:00前将前一天结果反馈给各护理部,住院患者检测结果由护理部登记后反馈给责任医师,责任医师按照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患者并将检测结果(原件)粘贴在病历内。陪护人员检测结果由护理部负责登记反馈。

二、进一步加强患者及陪护管理

(一)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收治住院患者前首诊医生要查验患者和陪护3日内的核酸检测证明和近14天旅居史,无核酸检测证明的由首诊医师对患者及陪护开具核酸检测单并做好核酸检测宣传,无3日内核酸检测证明或未做核酸检测采样的不得办理住院手续,检测结果未反馈前收入缓冲病房。

(二)严格落实“一患一陪一证”。原则上一名患者固定一名陪护人员,陪护人员须无流行病学史、陪护自觉接受核酸检测并进行身份登记。方可办理陪护证。陪护人员进出病区应接受身份核验,陪护期间不得随意串访。患者住院期间谢绝亲属探视,提倡电话、视频等方式探视,无病人手环无陪护证禁止进入病区。孕产妇、重症患者需增加陪护人员的须向护士长申请并按要求做核酸检测。加强对住院患者病情观察,对所有患者及陪人测量体温2次/日。

(三)做好门诊患者就诊防护。门诊科室及预防接种室实行“一人一室”,候诊排队需间隔一米距离。医务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同时提醒患者戴好口罩,对未戴口罩的患者不得办理业务和接诊。

三、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防护

按照《城固县卫健局关于加强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做好医务人员防护。

(一)预检分诊台医务人员:一级防护。穿工作服(白大褂)、戴一次性使用帽子、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和戴一次性使用手套、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每 4 小时更换 1 次或感潮湿时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二)发热哨点诊室及临时隔离留观室医务人员:二级防护。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 或更高级别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三)发热患者转运人员:参照《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转运救护车辆车载医疗设备(包括担架)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医务人员穿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司机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手套。医务人员、司机转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后,须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车辆进行终末消毒,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核酸采样:正确佩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戴乳胶手套。

四、进一步加强院感管理

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院感管理,确保“院内零感染”的目标。积极开展院感防控全员培训,持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全员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加强佩戴口罩、手卫生、环境通风和物表消毒管理。规范消毒登记。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不断优化就诊流程,缩短就诊时间,减少病员在门诊、住院及以及医技科室因待诊、待查出现的现场聚集现象发生,最大限度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五、进一步加强发热患者闭环管理

规范工作流程,实行预检分诊和发热哨点诊室工作的无缝化衔接,实现闭环管理。对预检分诊初测体温≥37.3℃的就诊人员,要立即引导患者通过专用通道到发热哨点诊室就诊。发热哨点诊室医务人员对患者体温进行复测,并应当在接诊过程中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旅居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就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登记病人基础信息。经诊断同时核酸检测为阴性,能够属于常规发热患者的,则开展常规治疗;对经诊断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由发热哨点诊室人员护送到临时隔离留观室进行留观(确保患者单独隔离),并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值班领导立即向县卫健局报告,由县区卫健局统一安排派出负压或专用救护车协助转诊至发热门诊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在患者转诊后,立即对发热哨点诊室、隔离留观室及相关区域、车辆进行终末消毒,并做好相关记录。

六、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管理

村卫生室在日常诊疗服务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接诊发热病人,封存所有发热药品;

(二)在卫生室门口设立预检分诊台,对所有就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登记、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要求就诊患者佩戴口罩;

(三)严格做好机构内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和场所消毒消杀;

(四)按要求对机构内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

(五)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在诊疗过程中,若发现就诊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一律在相对独立区域就地临时留置,并向辖区乡镇卫生院和就诊患者所在村委会报告,不得擅自允许其自行离开;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篇9

门诊是医院服务的重要窗口,是病人进行治疗、咨询、体检、预防、保健的第一场所,门诊导医护士是患者了医院就诊最先接触的医务人员,也是门诊和医院给病人和家属留下的第一印象,导医护士的整体形象代表着医院的服务态度、管理水平及医院的形象。门诊导医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专业分科的不断细化,导医工作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导医自身素质和护理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近几年的门诊导医工作中,我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倡导“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实现人文关怀,南丁格尔说“护理工作是最精细的艺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头、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在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理念下,导医护士应把“以患者为本,个性化护理”的思想渗透到护理工作中。通过护理的软硬环境,所需的人性关怀氛围及护士个人的素养和品格来体现。转变观念,换位思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当就诊病人一走进门诊大厅,导医护士就主动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就诊流程,主动去关心病人,帮助病人,提升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1.1 用变心服务于每一位就诊患者。在就诊患者中,部分患者是复诊或知道就诊流程的,对此类患者导医护士应热情接待,有就诊卡及社保卡开通者,帮助他们在门口自助挂号机快捷挂号,让他们尽快分赴各个诊室进行就诊。对于那些首次或没有任何医疗常识的患者,不了解自己所患疾病该去哪个科室就诊,导医护士就更要有爱心,耐心帮助他们在挂号室办理就诊卡,告诉他们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对那些环境不熟悉,语音沟通有困难者,必要时可配合适当的肢体语音,是患者倍感信任和依赖,帮助他们解决就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缩短就诊时间,对行动不便者主动提供轮椅、平车方便病人就诊。在导医台还备有一次性水杯、热水供病人使用。同时还备有一些健康宣教的资料,使病人能够了解一些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健知识。

1.2 用“理解心”服务于特殊患者,学会换位思考,积极主动服务,减少冲突发生,少数患者由于长年有病,多伴有烦躁心理,且在门诊候诊时间长或在其他科室受到冷落,会对导医护士出言不逊,大发雷霆,这时我们要理解他们,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化解不满矛盾,维持良好的就医秩序,不能与患者计较和争执,简化程序,使其尽快完成医疗活动。

2 提高导医护士综合素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男162例,女103例,年龄6~84岁,首次就诊时间4h~7d。腹痛特点:120例起病急剧,145例起病缓和;132例呈持续性腹痛,124例呈间歇性腹痛,69例伴阵发性加重;104例局限性腹痛,112例全腹疼痛,39例腹痛部位不固定。伴有发热症状:发热188例,恶心、呕吐208例,腹胀69例,肛门无排便、排气21例,腹泻46例,血尿22例,阴道流血24例。

        1.2护理观察内容  (1)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完善病史;(2)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3)腹痛性质的变化、伴随症状的出现和治疗效果;(4)补充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5)注意病情的演变,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2  结果

        留院期间动态观察及病情判断:4h内确诊者118例,4~8h确诊者102例,8h以上确诊者45例。内科急腹症122例,妇科急腹症42例,外科急腹症101例。确诊后转专科治疗145例。基本上得到了合理的处置,有效控制了临床风险,见下表。

        265例急性腹痛患者病因及确诊依据 

         

      3  讨论

        3.1基层医院特点

        3.1.1患者特点:基层医院为多民族地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就诊人群文化素质较低,易出现沟通困难,就诊延迟等问题。

        3.1.2医院条件和基本设施不齐或落后,医护人员缺乏,就医流程繁杂,使抢救过程混乱,科室、医护之间配合欠佳,职责不明确,延误抢救,易引发纠纷。

        3.1.3基层医院护士待遇低,工作忙于常规治疗,护理外出进修机会很少,难以更新知识和观念,提高业务水平。

        3.2护理观察要点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男162例,女103例,年龄6~84岁,首次就诊时间4h~7d。腹痛特点:120例起病急剧,145例起病缓和;132例呈持续性腹痛,124例呈间歇性腹痛,69例伴阵发性加重;104例局限性腹痛,112例全腹疼痛,39例腹痛部位不固定。伴有发热症状:发热188例,恶心、呕吐208例,腹胀69例,肛门无排便、排气21例,腹泻46例,血尿22例,阴道流血24例。

1.2护理观察内容 (1)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完善病史;(2)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3)腹痛性质的变化、伴随症状的出现和治疗效果;(4)补充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5)注意病情的演变,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2 结果

留院期间动态观察及病情判断:4h内确诊者118例,4~8h确诊者102例,8h以上确诊者45例。内科急腹症122例,妇科急腹症42例,外科急腹症101例。确诊后转专科治疗145例。基本上得到了合理的处置,有效控制了临床风险,见下表。

265例急性腹痛患者病因及确诊依据

3 讨论

3.1基层医院特点

3.1.1患者特点:基层医院为多民族地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就诊人群文化素质较低,易出现沟通困难,就诊延迟等问题。

3.1.2医院条件和基本设施不齐或落后,医护人员缺乏,就医流程繁杂,使抢救过程混乱,科室、医护之间配合欠佳,职责不明确,延误抢救,易引发纠纷。

3.1.3基层医院护士待遇低,工作忙于常规治疗,护理外出进修机会很少,难以更新知识和观念,提高业务水平。

3.2护理观察要点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篇12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基本观点。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上是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在护理评估中恰当运用可指导护士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除西医的护理评估常规内容外,增加舌苔、脉象,发病节气等,为整体护理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依据。

2、运用中医辩证理论指导护理诊断的确定

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其诊断范围必须是在护理职责范围内能解决或缓解的问题。现代医学从健康自理能力方面、营养代谢方面、排泄方面、心理活动方面、活动锻炼方面、睡眠方面、感知能力方面、症状及体征等方面归纳出128个护理诊断,每一诊断有名称、定义、诊断依据以及原因、促成因素和危险因素组成。

我们在描述中采用中医理论或增加中医辨证的相关因素,有利于更全面、细致地反映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例如:关于慢性肾病营养代谢方面的,除了满足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饮食外,提出辛凉解表饮食的需要与外感风热有关。以此类推,根据患者的证候提出各种饮食的需要。滋阴饮食的需要与肝肾阴虚有关,温补饮食的需要与脾肾阳虚有关,清热生津饮食的需要与燥热伤津有关等,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关于排泄方面的,除西医护理诊断中的相关因素外增加便秘与胃肠积热有关,或与气虚传导无力有关,与血虚津少有关,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有关等;关于体温方面,提出壮热(体温过高)、恶寒发热、寒热往来、但热不寒、但寒不热、畏寒肢冷等,以更形象、准确地表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其临床依据、相关因素各不相同,护理措施也完全不同;关于睡眠方面,可提出不寐、多梦易醒、入睡困难、早醒等,其相关因素中的病理因素除西医提出的以外,可增加肝火扰心、心神失守、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痰热扰心、神不守舍、饮食不节、胃中不和等,护理措施内容也可更有针对性。

3.运用中医三因制宜理论指导护理计划的制订

护理计划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预期达到的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教育。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个体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法。运用中医因制宜理论指导护理计划的制订除以上介绍的护理诊断外,中医特色主要体现在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中。

例如:关于发生于外感常是肾病病人病情复发和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病人表现均为咽痒、流涕、头痛、鼻塞、发热,但发病季节不同的外感,中医辨证后往往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风寒感冒多见于冬春季,外感风寒所致;风热型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除一般的高热护理有外,风寒感冒一般需要借助药力发发汗,风热感冒则要以辛凉之物辅助散热;风寒者服药后喝热稀粥一小碗,加盖衣被,静卧休息2h,辅以葱姜热汤面、香菜肉末粥等具发散解表作用的食品,风热者服药后则应辅以五汁饮或薄荷茶之类的辛凉饮料进行辅助散热,不宜加盖衣被。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篇13

1.2 病情分类标准

1.2.1 高危病例 ①年龄<5岁的儿童;②年龄≥65岁的老年人;③妊娠妇女;④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及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⑤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员。

1.2.2 重症病例 ①合并肝炎和(或)低氧血症,呼吸衰竭;②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③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或多脏器功能衰竭;④孕产妇。

1.3 治疗原则

1.3.1 疑似病例 诊断为疑似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应尽快转运到定点医院,安排单间病室隔离观察。应尽快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及奥司他韦治疗,以便及时诊断或治疗。

1.3.2 确诊病例 对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尽快转运到定点医院,收入甲型H1N1流感病房,可多人同室;并依照卫生部和湖北省诊疗方案所提出的治疗原则,积极进行救治。①一般护理。休息,多饮水,进食富含营养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进行心理干预。②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③中医辨证治疗。对于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尤其是病情较重者,在积极采取西医治疗措施的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1.3.3 重症病例 对于少数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受损或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重症患者,应转入上级医院,由具有较强危重症救治能力的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救治。

2 医疗应急系统的组织与实施

2.1 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应急方案

2.1.1 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防治工作专班。

2.1.2 明确职责 ①领导小组职责:组织协调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负责疫情报告及住院情况通报工作;②专家小组职责:负责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治疗、转诊、疫情报告及填卡工作,落实《防治指南》在我院的实施及全员培训工作;③院内感染防治组职责:负责甲型H1N1流感院内感染防治及医务人员自身防护工作;④疫情管理及报告组职责:负责甲型H1N1流感防治疫情管理及报告工作;⑤护理组职责:负责甲型H1N1流感防治护理工作;⑥保障组职责:负责甲型H1N1流感防治物质、器械、车辆、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甲型H1N1流感病例救治需要。

2.1.3 门诊预检分诊 门诊部认真落实预检分诊制度,预检分诊标识醒目易懂,对疑似或发热病例指导到发热门诊处理,并做好疾病的诊断、化验、报告及登记工作。

2.2 合理调配,保障应急

2.2.1 院总值班室及院办公室必须重视全市各医疗单位甲型H1N1流感紧急救援情况,及时调派车辆及医务人员,特殊情况及时报告院长或值周领导处理,确保绿色通道畅通。

2.2.2 严格责任追究 对工作不力导致防治工作障碍者将从严追究负责领导和责任人的失职、渎职责任。

2.3 启动应急预案

2.3.1 门诊分诊 ①门诊导医台预检分诊。②轻症:门诊抗病毒治疗或居家观察隔离;③留观病例。留院输液治疗病例收入发热输液室,有住院指征者及时收住感染病区,给予抗病毒治疗;④确诊病例。收住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治疗,严格按照《甲型H1N1流感治疗方案》实施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⑤重症:经我院专家组会诊转诊上级医院治疗,由专人专护专车护送。

2.3.2 住院治疗 ①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③完善诊疗记录。④进行健康教育。

3 结果

25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全部治愈,3例转上级医院治疗。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降低了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了院内感染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 体会

4.1 提高防治水平要强化培训。应扎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治疗方案》等培训工作,熟悉甲型H1N1流感诊断治疗标准,落实重症及住院甲型H1N1流感抢救治疗工作。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