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实用13篇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篇1

市政工程建设与工业工程建设一样,按照国家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将一项建设工程划分为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五个等级。市政工程是国家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镇)发展和建设水平的一个衡量标准。

从投资者角度讲,市政工程造价是一项通过策划、决策、立项、设计、施工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用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控制与管理市政工程造价的成本对项目收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先谈谈造成市政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困难的原因,接着提出一套解决性措施,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发。

二、市政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困难的原因

由于市政工程项目的实物形态不一以及产品价格要素的不断变化,导致市政工程产品只能以不同的项目通过各自的程序和方法单独定价,不能统一定价。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程序复杂、环节多、涉及面广,在项目建设周期的不同阶段,构成产品价格的要素差别甚大,因此工程造价也千差万别。

(2)市政的每一项工程都有其专门的功能和用途,都是按不同的使用要求、不同的建设规模、标准、造型等,单独设计、单独生产的。即使用途相同,按同一标准设计和生产的产品,也会因其具体建设地点的水文地质及气候等条件不同引起结构及其他方面的变化。为了权衡投资效果,就必须对工程产品详细分析后确定造价。

(3)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时,施工企业要在不同的建设地点组织施工,常常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使得工程产品的价格要素发生很大变化。例如地区材料价格、运输条件等对造价产生较大影响。

正是因为以上几个原因,导致市政专业工程造价不能统一规定,这就给控制市政工程造价成本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市政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管理

虽然市政工程造价不能统一规定,但这不代表不能控制市政工程造价的成本,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地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为了取得最佳经济效果,建设方要对项目的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科学论证,同时对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科学预测和评价。根据项目评价情况,提出该项目投资建设的可行性,以及进行多方案比选并择最佳建设方案等结论性意见,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在进行市场研究,编制计划任务书,选择好建设地点的前提下,从管理体制上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从立项开始,一直到建成投产后的生产经营,实行项目全过程责任制。

2、做好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

要加强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开展设计方案的优选并保持设计方案的稳定性、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推行限额设计,按照限定的投资额进行工程设计;实行设计招投标制等。通过竞争,督促设计者和设计管理者提高责任心,增加工程造价控制意识,用激励政策来促使他们精心设计,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不任意提高设计标准和设计规模,一切从控制项目造价的角度出发,使技术和经济最大效益地结合在一起。

3、加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

建设项目的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再节约投资的因素已经较为有限,但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却很大。因此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也非常重要。一是工程招投标阶段,在招标文件编制时,就要对不同类型的工程和不同的施工环境,分别列出可利用的条件、可节省投资的渠道,让投标单位在编制报价时能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降低工程造价。在工程开标时要有一定比例工程造价方面的专家参加评标,从工程报价的计算、承包的范围、措施工程的立项是否合理、有无留下结算活口等方面把好关,在承包合同签订依据上控制工程造价。二是进行施工方案优化,缩短工期。市政工程项目多、类别多,要求标准各异,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

4、加强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

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对工程结算、决算的控制上。第一要对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查,防止不应由基本建设支出的费用摊入基建成本。第二要对工程结算依据进行核对,包括施工图纸和说明、承包合同和协议、投标书和可调整的范围、现场签证等内容,保证所用资料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以上几点就是管理市政专业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措施,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入手才能见到明显成效,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彦坤,李荣红. 关于市政排水管道施工问题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23)

[2] 严明钢. 加强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J]. 今日科苑. 2007(14)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篇2

一、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集成化、全球化、信息化”等趋势,其特点是:多学科交叉、大制造、全过程;要求设计、制造和管理一体化。因而对现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掌握系统化的制造科学与技术知识,具有系统思维的能力及多学科协作工作能力。工业工程作为集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型学科,同时具有与制造产业的人才需求直接关联的特点,现阶段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拥有强烈的工业工程思想意识及基本工业工程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专业设立的归属方面,国外普遍是把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工学院系,比较重视专业的工程基础教育和工程背景培养。而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设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把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机械工程学院系,二是把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管理工程学院系,三是个别学校把专业设立在经济管理学院系。

工业工程专业设立的归属不同,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也就不同。目前国内高校工业工程的培养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类。

1.设立于机械学院,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以机械工程技术为背景增加管理知识,强调制造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在工业领域内的应用。

2.设立于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以管理科学为背景增加机电基础知识,突出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机械与材料学院是我校最早开办的学院之一,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金属材料、材料成型等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品牌专业,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与周边地区的机械制造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我校在2004年筹备工业工程专业时就充分考虑了校企互补、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目标,将专业设置在机械与材料学院,定位于近机类专业,明确了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方向定位为主要为机械制造企业培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工业工程依托机械优势学科开展专业建设,因此专业建设强调制造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在工业领域内的应用,应体现以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以生产系统管理基本理论为核心,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路。

二、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实践

机械学院在工业工程专业的规划与建设中,基于机械大类教学平台,注重依托本学院的湖北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及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实验室,充分利用该学科较强的师资力量及制造实验大环境,使工业工程专业成为学院现代制造系统大平台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工业工程定位为:在其中主要承担制造系统规划设计管理、系统优化、先进生产方式的应用研究等作用。

要建立工业工程专业完整的教育体系,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着手。

1.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践等方面采取符合该培养目标的形式。工业工程专业是集工程技术、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应该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型跨学科的高级技术人才。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既掌握扎实的机械工程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知识,对企业的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运作和管理,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生产制造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工厂规划设计和改善、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经典工业工程的应用能力和现代工业工程的创新能力。

2.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目前确定的培养方向为生产系统规划与运作,学生应具备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和改善的能力;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和优化的能力;制造过程运作管理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学生以掌握机械制造工程、工业与系统工程知识为主,同时要具备管理与经济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培养计划及课程体系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的宗旨是:结合学科优势,强调工业工程专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体现自身的学科特色。因此,在培养计划及课程体系的制订方面遵循以机械工程和工业与系统工程课程为主线,强化管理工程课程的学习;以制造技术基础等制造大类平台课程为基础,强化制造工程与技术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

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模块课、专业方向模块课四大模块组成,除公共课外,其他模块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其中,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学分占理论教学总学分的40%,体现了厚基础的基本思想,依托机械大类平台课程: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门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机械工程控制基础、CAD/CAM技术基础等多门机械大类平台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学分占理论教学总学分的14%,主要包括:生产系统工程、人因工程、基础工业工程等工业与系统工程特色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学分占理论教学总学分的14%,主要包括: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等专业方向课程。机械工程类课程、工业与系统工程类课程、管理工程类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25:1:0.8,较好地体现了以机械工程和工业与系统工程课程为主线,强化管理工程课程学习的宗旨。

3.构建合理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

工业工程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特别强调实践环节对学生的训练。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时就把实践环节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实践环节的设置、课时的分配等问题上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比例达到20%。本专业先后开设了依托实验室的实践教学课程11门,依托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的课程3门。为此,学院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购置设备,建立和完善专业实验室,迄今已建立人因工程实验室、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现代制造系统实验室等较为完善的专业课程实验室,满足了专业课程教学实验的需要;另一方面,学院与本地企业和地方政府积极沟通与合作,先后与多家知名制造企业如葛洲坝集团船舶工程公司、力帝机床工业公司、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达成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结合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开展实践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从大三开始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校的创新大赛,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人才培养效果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篇3

按照教育部专业设置目录,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属于水利类专业的范畴,在教育部专业设置目录中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专业。但是在全国水利类职业院校当中,却很少有高职院校开设本专业,主要原因可能是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专业化,就业面向的单位主要是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监理、招标、水利工程造价咨询中介、建设单位、水利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概预算、造价管理、招投标管理和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等工作。相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就业面要窄一些,因此大部分院校只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在工程造价专业中开设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课程,满足水利类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现阶段只有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湖北省拥有长江、汉江、清江等大河流,是水利大省,每年需要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现在只有本科院校武汉大学、三峡大学等院校设置了相关本科专业,高职院校中还没有相关院校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

3我院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按照水利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水利职业教育培养高、中职水利类专业毕业生15万名[2],这其中就需要相当一部分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人才。但是现在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岗位的员工大部分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转岗的或者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没有系统学习工程造价专业的知识,工程造价专业一般以建筑造价为主,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只是讲了相关专业课,水利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因此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必须要进行专业、系统的人才培养,开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知识,造价控制比较繁琐。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价格机制问题,它也是投资宏观决策和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一个核心问题。加强造价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必须形成一个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主的价格机制[3]。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中,关于成本预算、管理规范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以至于影响成本控制的全面开展。而且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源于各方面的问题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造价对于成本控制的作用力。因此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需要专业的水利造价管理人员,开设高职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是非常必要的。在现在的高职院校中,大部分院校只开设有工程造价专业,少数院校在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工程造价(水利方向),现阶段只有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由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技术不够专,因此开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是非常必要的。我院现在只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该专业同时培养建筑工程造价、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多个方向,学生所学的课程多,但是每个专业造价方向又学得不够精,不能从基础到专业非常系统的进行学习,开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之后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专业人才可以在本专业培养,建筑工程造价在工程造价专业培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造价专业的人才需求。因此我院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完善我院的专业设置,突出学院的水利特色,避免工程造价专业同时为水利和民建两个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培养出的学生专业面广而不精,毕业就业遇到水利类单位和建筑工程类单位都觉得培养深度不够的尴尬局面,使每个专业更有特色,同时完善我院水利类专业,突出我院的水利特色,更好地服务湖北和长江流域的水利事业发展。

4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素质培养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素质,不仅懂得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知识,还需要懂得水利工程施工与组织、水工建筑物、水工建筑材料的综合素质。因此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是无法提供这些水利工程的综合素质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根据新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从而确定有别于传统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培养出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综合素质人才。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基于高职高专以及本校水利传统院校的特点,寻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资源来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构具有校本特质的比较稳定的水利文化、学科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德育体系。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紧跟新时代脚步,把培养动手能力强,与工程零距离接触的理念融入实训场所建设。师资的培养与引进通过课程渗透、活动体验、环境熏陶、学校管理等多种途径,发挥水利文化德育对师生价值观的导向功能,通过引进工程一线专兼职教师,补充师资力量。专业教材尽量校企合作开发,借助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为水利部示范建设专业的平台,充分发挥水利资源,校友资源,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我院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更好的服务社会需求。重点培养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围绕水利造价设置相关课程与教学标准;(2)以项目驱动改革教学方法;(3)以能力培养与训练为主突出教学内容和要点;(4)适当拓展,以适应水利事业的发展,增加一些水利环评,农田水利,生态水利和城市水利方面的造价管理知识。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篇4

2.1我国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现状

现代制造的发展呈现出“集成化、全球化、信息化”等趋势,其特点是:多学科交叉、大制造、全过程;要求设计、制造和管理一体化。因而对现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掌握系统化的制造科学与技术知识,具有系统思维的能力及多学科协作工作能力。工业工程作为集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型学科,同时具有与制造产业的人才需求直接关联的特点,现阶段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拥有强烈的工业工程思想意识及基本工业工程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专业设立的归属方面,国外普遍是把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工学院系,比较重视专业的工程基础教育和工程背景培养。而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设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把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机械工程学院系,二是把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管理工程学院系,三是个别学校把专业设立在经济管理学院系。工业工程专业设立的归属不同,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也就不同。目前国内高校工业工程的培养模式主要可分为:(1)设立于机械学院,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以机械工程技术为背景增加管理知识,强调制造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在工业领域内的应用。(2)设立于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以管理科学为背景增加机电基础知识,突出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2.2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教育的开展

三峡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开设在机械与材料学院,2004年开始筹备,2005年获准开设,2006年正式招生,2010年培养出第一届毕业生,同时开展工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在此期间,机械与材料学院和工业工程系对本专业的专业定位及特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实验室规划和建设、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3.本校工业工程专业体系建设与发展思路

3.1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机械与材料学院是三峡大学最早开办的学院之一,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输电线路工程专业、金属材料专业、材料成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品牌专业,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与周边地区的机械制造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教学科研力量雄厚。三峡大学在2004年筹备工业工程专业时就充分考虑了校企互补、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目标,将专业设置在机械与材料学院,专业定位于近机类专业,明确了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方向定位为主要为机械制造企业培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工业工程依托机械优势学科开展专业建设,因此专业建设强调制造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在工业领域内的应用,应体现以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以生产系统管理基本理论为核心,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路。

3.2发展目标

从2005年起,工业工程本科开设一个专业方向,招收一个班约40~50名学生,利用3~5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完成本专业的体系建设,同时申报和开展工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和工程硕士培养,形成本科+工程硕士+专业硕士的多层次培养模式;从2011年起,争取本科开设两个专业方向,招收两个班约100名学生,探索与国外高层次大学联合培养的发展模式,争取依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机械工程博士点建设提供支撑。

4.本校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

我校机械学院在工业工程专业的规划与建设中,基于机械大类教学平台,注重依托本学院的湖北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及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实验室,充分利用该学科较强的师资力量及制造实验室大环境,使工业工程专业成为学院现代制造系统大平台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定位在:主要承担制造系统规划设计管理、系统优化、先进生产方式的应用研究等作用。

4.1人才培养目标

工业工程专业是集工程技术、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应该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型的跨学科的高级技术人才。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既掌握扎实的机械工程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知识,对企业的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运作和管理,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生产制造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工厂规划设计和改善、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经典工业工程的应用能力和现代工业工程的创新能力。

4.2课程体系建设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目前开设的培养方向为生产系统规划与运作,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和改善的能力;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和优化的能力;制造过程运作管理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结构是:以掌握机械制造工程、工业与系统工程知识为主,同时要具备管理与经济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计划及课程体系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的宗旨是:结合学科优势,强调工业工程专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体现自身的学科特色;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遵循:以机械工程和工业与系统工程课程为主线,强化管理工程课程的学习;以制造技术基础等制造大类平台课程为基础,强化制造工程与技术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以下四大模块组成:公共课、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模块课、专业方向模块课,各模块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其中,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学分占理论教学总学分的40%,体现了厚基础的基本思想,依托机械大类平台课程: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门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机械工程控制基础、CAD/CAM技术基础等多门机械大类平台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学分占理论教学总学分的14%,主要包括:生产系统工程、人因工程、基础工业工程等工业与系统工程特色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学分占理论教学总学分的14%,主要包括: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等专业方向课程。在学分分配上,机械工程类课程、工业与系统工程类课程、管理工程类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25:1:0.8;较好地体现了以机械工程和工业与系统工程类课程为主线,强化管理工程类课程学习的宗旨。

4.3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工业工程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特别强调实践环节对学生的训练。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时就把实践环节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实践环节的设置、课时的分配等问题上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比例达到20%。我校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思路:营造一个类似真实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生产运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创新的、密切联系工业实际的实验教学平台,能满足主要专业课程教学实验需要,保证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以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对制造系统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以及生产运作与管理水平、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目的。这需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我校工业工程实验室主要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人因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工业机器人等多门课程。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模块、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验模块、人因工程实验模块、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实验模块、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等。为此,学院一方面利用机械工程学科现有实验资源,另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购置设备,建立和完善专业实验室,迄今已建立了工业工程实验室中的人因工程实验模块、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模块、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验模块等较为完善的专业课程实验室,满足了专业课程教学实验的需要;同时,学院与本地企业和地方政府积极沟通与合作,先后与多家知名制造企业如葛洲坝集团船舶工程公司、力帝机床工业公司、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达成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依托企业开展相关课程实践教学,使教学结合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进行,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专业师资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保证。为了确保新办专业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我校高度重视工业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2004年来,本专业从机械工程专业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业建设队伍,2006年后,先后引进重点大学博士研究生2名、工业工程专业高素质研究生1名来充实教师队伍,2009年,委派一名专任教师到武汉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进行国内高校访问学者专业进修,为工业工程专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工业工程专业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工业工程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为92%,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58%,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达到100%。经过几年的建设,工业工程专业已经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合理,职称分布优化的专业教师队伍。

6.人才培养效果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篇5

1 水利水电造价管理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

按照教育部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是水利专业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在教育部所设置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家管理和工程造价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在很多高等院校中,很少有学校设置这个专业,主要是在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要更加的明确,而且专业性也更强,在就业时也会涉及到水利的相关工作,而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内容,这些工作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都非常高,就业面明显没有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面广,所以很多院校也只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校开设了该专业,其他的高等院校都没有开设本专业。

2 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我国的水利部门和教育部门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制定了水利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意见,转让个文件中明确的规定了水利专业培养人才的相关要求,初步的计划是到来年,我国的水利专业毕业生能够到达15万人,在这15万人中很多人都是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但是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学习建筑或者是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生经过转岗考核上来的一批专业性人员,但是毕竟是转岗,这些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憾,这些人员中很多人都没有在上岗之前非常系统的学习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筑工程主抓的是建筑,电力工程主抓的是电力,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中主要是水利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这些人员上岗之前只是学习了一些比较基础和浅显的知识,在水利知识上还没有深度和广度,专业性也要差很多,所以,高等院校一定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重视,在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人才的专业性,普及和开展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就能够很好的解决相关人员在这方面的欠缺,从而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这个专业中要涉及的知识包含了很多层面,对造价的控制也相对比较复杂,在造价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价格机制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也能够更好的提高造价管理的质量,从而使得工程的投资方能够有较高的经济收益,所以这就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管理不规范、管理成本预算部准确的现象,这也对我国的造价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从而也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在成本管理中它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如果在一些方面出现了问题也没有及时的解决就会在实际的工作中影响工作的效果,所以为了培养更具专业性的人员,高等院校开设这一专业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学校现在只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该专业同时培养建筑工程造价、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多个方向,学生所学的课程多,但是每个专业造价方向又学得不够精,不能从基础到专业非常系统的进行学习,开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之后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专业人才可以在本专业培养,建筑工程造价在工程造价专业培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造价专业的人才需求。因此我院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完善我院的专业设置,突出学院的水利特色,避免工程造价专业同时为水利和民建两个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培养出的学生专业面广而不精,毕业就业遇到水利类单位和建筑工程类单位都觉得培养深度不够的尴尬局面,使每个专业更有特色,同时完善水利类专业,突出水利特色,更好地服务水利事业发展。

3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素质培养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素质,不仅懂得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知识,还需要懂得水利工程施工与组织、水工建筑物、水工建筑材料的综合素质。因此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是无法提供这些水利工程的综合素质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根据新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从而确定有别于传统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培养出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综合素质人才。

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基于高职高专以及本科水利传统院校的特点,寻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资源来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构具有校本特质的比较稳定的水利文化、学科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德育体系。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紧跟新时代脚步,把培养动手能力强,与工程零距离接触的理念融人实训场所建设。师资的培养与引进通过课程渗透、活动体验、环境熏陶、学校管理等多种途径,发挥水利文化德育对师生价值观的导向功能,通过引进工程一线专兼职教师,补充师资力量。专业教材尽量校企合作开发,借助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为水利部示范建设专业的平台,充分发挥水利资源,校友资源,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我院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更好的服务社会需求。重点培养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围绕水利造价设置相关课程与教学标准;(2)以项目驱动改革教学方法;(3)以能力培养与训练为主突出教学内容和要点。

结束语

实际上,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二者所属的门类就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所属的是水利范围,后者所属的是建筑工程范围,所以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等院校一定要在课程设置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篇6

目前,在我国高校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中,存在诸如缺乏系统的教材体系、能力培养与课程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在广东地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院2012级工程造价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总结出应用型工程造价本科人才的培养要点,以期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市场需求

1.1企业岗位设置

工程造价行业是建筑业的子行业之一,同时又与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业和勘察设计业紧密相关。无论是建筑施工企业,还是房地产企业、市政公用设施类企业、勘察设计单位等,都设有工程造价岗位。

1.2从业人员结构

目前,工程造价岗位主要有注册造价工程师(高级技术岗)和造价员(辅助技术岗)两类岗位。在对施工类企业的招聘及应聘状况进行调查发现,需求最多的是造价工程师,其次是造价员、项目经理、造价技术负责人等职位。

2 能力要求

2.1 综合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应是具备工程知识、经济和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能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从事投资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工程管理与造价管理。如项目的决策、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项目管理与合同管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并且能对各种造价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有关分析, 提出有关合理化和理论化建议。

2.2 实际应用能力

工程造价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 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 从而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

3 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表1为我院提出的工程造价专业2012级本科人才培养的初步方案。

表1 2012级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平台 课程名称 课时比重

工程技术平台 土木工程材料74、土木工程制图80+、建筑力学30、房屋建筑学64+、土木工程测量42+、建筑结构构造52、建筑设备识图与安装技术74、土木工程施工74+、施工组织与计划64 40.74%

工程经济平台 工程经济学64、会计学60、工程财务管理56、工程风险与保险44 16.47%

工程管理平台 管理学5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60+、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60、工程咨询概论30 15.15%

工程法律平台 土木工程法规30、招投标与合同管理60+ 6.62%

专业方向平台 工程估价68、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64+、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56+、房地产估价42、工程造价软件与信息管理56 21.02%

选修课平台 建设工程项目投融资、工程造价国际惯例、建设工程项目审计、产学结合项目训练、土木工程鉴赏、建筑CAD、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绿色建筑、物业管理、专业技术规范、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工程造价专业英语、道路工程 —

技能考证 CAD中级考证、造价员考证、施工员考证、资料员考证、材料员考证、监理员考证 —

注:标有+ 号的课程另有安排与其教学内容对应的课程设计或实习实践。

从表1可以看出,技术平台课程课时占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课时总数的40.74%,专业平台课程课时占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课时总数的21.02%,经济平台、管理平台与法律平台的百分比则相对较低。我院这种课程设置与其工程造价专业强调工科背景、专业技能方面突出上手快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定位密切相关。此外,我院培养计划中还设置了《建设工程项目投融资》、《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和《工程造价国际惯例》等专业选修课, 力图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全面造价管理理念和从国际视角看问题的能力。

4 培养方案的优化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人才。就工程造价专业来说,一方面要着眼于工程造价专业基本能力的要求,以确保毕业生能在就业市场中保持优势;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培养执业能力的要求,兼顾个人专业发展能力的知识积淀。

结合实际对照造价工程师能力结构标准, 造价工程师在工程实务中主要涉及清单编制、制定招标文件、工程计价与分析、合同签订和管理、定额管理、项目索赔和合同纠纷仲裁等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业务,需要有较为全面的专业视野,在工程造价业务相关领域的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到经济平台、管理平台与法律平台课程的知识加以解决,比较强调中观或宏观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目前大多数院校着重强调微观层次实务技能的培养与操作,即建筑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但这仅仅是施工阶段前后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自从造价师执业资格制度实施以来,一直强调全过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因此,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以通过增设课程设计环节引导学生丰富毕业设计选题内容,强化学生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识,拓展学生实践经验。

此外,要善于依托行业办专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建立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课堂延伸至企业现场,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篇7

一、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

先进制造业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指制造业不断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即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取得良好经济社会和市场效果的制造业总称。与传统制造业不同,先进制造企业更需要能够将管、工等学科知识交叉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管工融合,指的是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交叉渗透、相互迁移与互补共进,培养并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创新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

1.培养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工科院校可通过创新教学氛围及管理制度支持,实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通过创新实践环境的不断创造和优化,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工科院校可实施以下各种层次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举措: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建设及课外实践活动的培训;开展专业基础素质的训练和竞赛活动;组织参与国家及省内高层次专业竞赛;开展校内外实践创新活动。这些举措将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创新能力。

2.培养扎实的综合理论应用能力。管工融合导向下的教学体系,既使得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获取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交叉学科知识的广泛学习,又使得学生提升了知识重组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从知识结构上看,管工融合教学体系在工科院校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综合理论运用能力的提升,使得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坚实的管理基础,又具有一定的工科知识;既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3.培养突出的综合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不仅体现为专业表现,还表现为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借助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为企业培养各级管理人才是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但行业较强的实践性以及此前单纯的管理类知识的学习,使得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往往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以及多层次的实践环节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不仅要完成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还要经历从学校到企业就业所需的行业实践。在校期间制定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其有效实施,使得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了培育,职业技能得到了提升,职业行为得到了规范化与标准化,职业意识得到了强化,实现了就业的“高位对接”。 二、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工科院校可以依托学校工科背景优势,按照“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融合、区域特色鲜明”的原则,吸收世界先进管理教育理念,扎根地方本土经济,服务先进制造业,经过基础理论、管理方法和工科技术教育及企业实践等环节,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实用意识。人才培养框架如图1。

1.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目标是办学的方向和目的,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不同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三块:理论知识、通用知识和职业知识。理论知识包含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包含与工商管理类专业有关的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知识,以及一定的产品设计、材料加工、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工科知识;专业知识是指专业核心课程,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通用知识是普通高等学校所有专业学生都应掌握的基础性知识,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职业需要的非专业工作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法律知识和工具技能知识。职业知识是围绕理论知识在具体职业岗位运用而形成的实践知识,针对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特点,与职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能力结构划分为专业技术能力、通用技术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三块。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紧密相关,总体反映学生在特定职业岗位上具有的专业业务能力,它强调应用性和针对性。通用技术能力主要反映学生在工作活动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它强调适应性和规范性。社会发展能力主要反映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容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它强调迁移性。素质结构包含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三块。专业素质指在所从事的职业或承担的专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人文素质指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品质,即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的气质和修养。身心素质指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它是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得以建立和提高的基础。

2.打造四大理论教学平台。课程设置要体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统一,注意知识的交叉融合。为此,理论教学体系可以按照四大平台来设计: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工科技术课程模块和应用性专业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含科学人文与基本技能工具性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相邻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含专业核心主干理论课程,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所应具备的能力来设计;工科技术课程模块围绕先进制造业相关工程技术知识设置;应用性专业课程模块含实务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以管理体验和实践为基本特色,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加大选修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增设一些拓宽基础和专业口径、有明显时代特征、体现学科交叉等的课程,专业教学总学时控制在一定的幅度。

3.设计“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打破原有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在课程设置和训练方法上融合系统工程的原理,通过与工科知识相结合,构建知识、实训与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课程体系设计如图2。公共基础课是专业的基础科学,围绕专业课程展开教学。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群的纽带,专业基础课要注重综合设计实验的教学内容,为课程设计做前期预备知识。鼓励学生运用课程设计中所学到的知识来参加各类创新大赛,以此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课程群的教学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真正让“做中学”贯穿整个专业课程群的教学之中,将多门课程关联起来做课程设计。工科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先进制造业工程技术知识,结合工科技术实训,分组做综合设计项目,培养专业知识运用和团队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校企合一实践则为最终的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4.建立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做中学”的方法,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管理知识与工科知识融合,由简到繁,逐步形成一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实训-实验-实习-创新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图3),从而达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实训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实验教学主要是在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近年来,开设了企业运营电子对抗赛、ERP沙盘演练活动、人力资源模拟实验、综合物流实验等;实习教学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由于先进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不仅包括一般管理问题,还常常存在着一些具有工科背景的特殊管理问题。因此,在知识结构方面,先进制造业的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而且也应该具备一定的产品设计、材料加工、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工科知识。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是适应现代化制造企业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将学生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及素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各个环节去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篇8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国家基本建设的迅猛发展对高等院校培养的高级建设人才的数量在递增,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在客观上要求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适时调整或更新。工程造价专业作为一个在原有多个专业基础上归并而来的具有较宽口径的集土木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其课程体系尚处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之中,如何优化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我国高校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高校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现状是令人不满意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院校分布及教学层次

目前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在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下设有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向的课程,供学生们选择,一种是专门的工程造价专业,全国开展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教育中,主要在专科和高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层次上进行实践,目前,天津理工学院已经设立了工程造价本科专业。

总体上来说,我国现在专攻工程造价专业的院校基本上没有,且国家的重点院校对此专业的研究就更少。现在各重点院校只有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重庆建筑大学有专门这个方向的研究。目前我国有工程造价专业或者工程造价方向的有40多所高校,但大部分集中在专科教育的水平,部分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只是工程管理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没有独立出来。

从工程造价专业发展的历史渊源来看,大部分工程造价专业脱胎于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学科,还没有完全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

2.课程体系不明确、不完善

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专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各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渊源不同,因而在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各有偏重,各有特色。但是确定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种类和核心课程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核心课程的设置应该有一定的规范性,避免课程较差、重复。这对于工程造价这个新的学科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缺乏完整的教材体系和核心课程教材

教材不完善是制约工程造价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又一“瓶颈”。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工程计价学》、《工程计量学》等教材,一些课程虽然有教材,但不是针对工程造价专业而编写的,不适应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需要。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工程造价管理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设计与实践

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逐年增长。只要有建设投资,就有工程造价,就需要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教学计划作为培养学生技能的纲领性文件,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反馈和学科动态不断优化,以适应工程建设的大规模需求。

1.工程技术土木化

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侧重于管理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弱化了工程技术理论、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掌握。学界人士戏称“工程技术平台大撒管理的胡椒面”。事实上,工程造价管理学科,过去意义上是建筑管理学科,与同一层次的其他几个管理学科,如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管理等是不同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科基础是建筑工程,是土木工程。离开了学科基础,工程造价管理就无从谈起。从对已毕业学生的调查问卷来看,用人单位往往将造价管理学科看成类似“万金油”的专业;从工程实践来看,如果不对造价管理的对象知根知底,就不知道如何造价管理。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学科应该重视培养土木工程技术能力,即教学计划安排时应考虑打通与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平台,在此类课程上做到同等学时、同等难度,如力学类课程、结构类课程,将造价管理人才培养做到“造价管理”和“工程”真正相结合。

2.专业课程特色化

从就业市场反馈的情况看,既有扎实、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专业方向特长的大学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应进一步突出专业课程的特色,其专业和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可按“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的模式建立。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开设建设项目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造价管理和物业管理等多个方向的课程并集中力量建设其中的2―3个专业方向。各院校还应发挥传统学科优势。

3.教学计划编制优化方案

(1)总体目标优化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是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①从社会发展与人才使用来看,工程领域推行注册工程师制度便于提高工程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工程项目造价专业化水平,促进国际间在工程领域内的交流和互认。因此,本科生培养目标应强调“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要求”,便于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和实践中与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的实践技能和专业训练相结合。

(2)课程设置优化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环节,也是本科生知识体系的总体计划与安排。为此,可将本科生课程按照基础学科、专业学科整合成校级平台课程(通识基础课程)、院级平台课程(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拓展模块课程)、实践环节四个大类,形成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专业方向课、拓展方向课四个层次的新课程体系。

(3)软硬件条件的建设

软件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材建设,编写了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教材;二是教学、科研梯队的建设和培养。我们要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我校在鼓励本校老师继续深造的基础上,自2005年以来引进了多位专业人才,还邀请财政评审部门、工程咨询公司、测量师事务所等部门的专家做客座教授或到我院讲学。硬件设施建设包括工程造价实验室的建设、实习基地、图书资料室的建设等。

四、结语

工程造价专业是实践性、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工程日趋复杂、管理日益精细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两大发展趋势。专业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科动态工程实践不断作出相应调整,因此教学计划的制订是一个动态过程。本文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关于造价工程师地位的思考.工程造价管理,2001,(1).

[2]杨飞雪.对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工程造价管理,2002,(1).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篇9

沈阳工程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合并组建的新建本科院校。2006年开办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专业方向为电力建设项目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应充分依托沈阳工程学院电力学科的优势,遵循学院“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打造品牌、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工程背景的现代管理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出我院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立足辽宁、面向东北、辐射全国,服务于电力行业,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理论和专业知识,面向电力工程、电力建设等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造价领域,从事电力项目投资与造价控制、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培养要求

(1)政治素质与思想品德要求:

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

(2)基本素质要求:

①具备大学层次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

②具备实践、创业、创新的素质;

③具备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积极探索、开拓进取的能力。

(3)专业素质要求:

①系统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建筑制图与识图、工程经济、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等现代项目管理的基本技能。

②具有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监理)的基本管理能力;

③具有从事工程造价的编制、评估、审核、控制及管理的能力;

④能够运用工程管理的方法解决基本的工程实际问题;

⑤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

⑥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

⑦具有初步的工程管理研究工作的能力。

(4)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要求。具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和继续学习及自主创业的能力;

(5)身体、心理素质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外语、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基础、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基础、工程结构、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1)理论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基础、工程概预算、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识图、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工程结构、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等。

(2)主要实践环节

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工程测量实习(1周),专业认知实习(2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1周),工程结构课程设计(1周),工程经济学课程实训(1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习(2周),工程估价课程实训(2周),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1周),专业认知实习(2周),专业综合实习(2周),毕业实习(10周),毕业设计(7周)。另外,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学时,聘请工程界、实业界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与学生进行专题研讨,以增强学生对相关专业实际发展状况的了解。

4.就业或发展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事业单位的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电力建设公司、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工程造价审核所等单位从事有关投资与造价控制、项目决策和电力工程全过程管理工程咨询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可考取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师、注册评估师、注册招标师等相应注册执业资格,并从事相关工作。

5.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3~6年弹性学制;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二、培养方案的学时学分比例分配表

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分别设置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实践教学和课外培养共六个课程平台,五个课程模块: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和创新培养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别。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详见表1。

三、工程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分析

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的专业培养方案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共设置40学分,占总学分的22.6%,时间从第一学期到第八学期共18个环节。其中设置了工程测量实训、工程结构实训、工程估价实训和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并强化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实训、工程概预算软件实训、工程项目沙盘模拟实训、电力工程实训,从而更加有效地结合工程管理实践,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详细设置见表2。

四、能源与电力类高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

1.培养方案定位准确

即面向电力工程等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造价相关领域,从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充分体现能源电力类背景院校的学科特色

根据人才市场对同时具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突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方向专业特色,在开设电力工程基础、动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等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基础上,利用学院的优势学科的基础实验室优势,加大教学实践环节力度。如电力工程实训、发电厂动力设备实训。

3.增加专业方向、相应模块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分模块教学,增设两个专业方向,同时开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主要有工程造价管理基础、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有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生产实习、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电力设备概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电力工程实训等课程。明确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专业课设置也没有方向性,课程设置比较杂,而工程管理专业涵盖范围较广。

依托我院的电力行业优势,利用我校现有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增设电力工程管理专业方向,同时课程具有针对性。

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职业资格认证角度增设了造价师方向,并结合注册造价师的考试科目,合理地安排了课程,增加岗位适应能力。主要课程有:建筑工程招投标理论与实务、工程造价审计、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实训等课程。

参考文献:

[1]丁华军.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篇10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处在繁荣发展和日趋完善时期,国家对基础设施和大型的建筑项目投资力度很大,因而需要有一大批较高素质的工程造价人才与之相适应。同时,随着近年来媒体对一大批工程问题频频曝光,引起了上至中央下现平民百姓的高度关注,产生这一系列工程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一个共同点都是工程资金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基本建设每年虽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取得的投资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重复建设严重、高估冒算的工程多、挪用工程建设资金的现象比比皆是,还普遍存在许许多多因浪费、挥霍、贪污工程资金,而给国家带来严重损失的劣质工程。针对这种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十分紧迫的。财政部发出专门通知要求:凡有国家资金投入或其它财政性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都必须做好工程的概算、预算、工程款拨付和结算以及竣工决算的一系列审查工作,所有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项目单位都要落实建设项目的财务资金管理责任,还专门成立了项目投资评审中心。建设部也在重申一些管理法规,并颁布了若干新的法规。显然,这些充分说明了我国投资及其工程管理制度急待改善、加强,同时也暴露出各级主管部门缺乏合格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在管理上无法及时发现和堵塞漏洞。

即将进入的二十一世纪,对我国来讲是个发展与挑战并存世纪。一方面我国要加大投入,寻求更大的发展,要赶上发达国家,提高综合国力;另一方面我们还面临国际间竞争的挑战和霸权主义的遏制、挑衅。随着国家加大投入,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未来数年内,我国仍将处在基本建设高速发展时期。那么,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用好和管好得之不易的建设资金,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谋求最大投资效益。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水平就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应是具备工程知识、经济和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他们能熟练地运用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从事投资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工程管理与造价管理。针对投资项目的不同特点、不同岗位、不同性质与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参考国内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基层人才:为基层工程价管理专业人员。该层次的从业人员具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经济的基本知识,主要从事工程造价的确定工作,能熟练准确地编制和审核工程的概算、预算、结算与决算,并且能对各种造价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有关分析,提出有关合理化和理论化建议。其基本人员组成就是分布于大量施工企业、有上岗资质的工程预算员。

中层人才:这个层次人才其身份最低应为注册造价工程师。他们在基本业务素质的基础上,能准确地对各种造价进行分析,能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有效地控制项目工程造价。他们还能胜任项目管理与合同管理、中小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工程管理知识与技能,能参与国际工程的管理。这批主要为政府部门、投资机构、工程单位(包括建设、设计、施工等)、中介咨询等部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主要技术骨干。

高层人才:为高级专业管理人员。这个层次的工程价管理人才应为深资注册造价工程师,主要从事一些大、中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包括项目的决策、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项目管理与合同管理等。他们在本专业有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是一些专家型的人才。他们能积极为政府的决策当好参谋,对规范行业行为、研究建立和完善行业制度和行业管理、促进行业改革与发展起主要作用。他们还应具有丰富的国际工程管理知识和经验,参与国际上重大项目项目的竞争,能胜任其工作。这批人才主要分布于投资机构、中介机构、工程单位(包括建设、设计、施工等),政府部门中从事有关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体制设计、行政法规制定的高级公务员也应是此类专家。

对于上述三层次人才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应该通过多层次的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来实现。

专科教育主要培养基层业务人才,受这个层次教育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可以成为中层人才,成为主要技术骨干。

本科教育要以培养中层人才为目标,同时为高层人才奠定专业基础知识。受这个层次教育的人才在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和自身的努力,可以成为高层人才,能胜任高级管理工作。

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人才为目标,受该层次教育的人才在经过一定的工作实践,应很快能胜任高层次的工作。

三、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而对复合型工程经济管理人才的教育却显得不足,存在“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状况。我国高校中原有的投资经济管理,建设经济,项目管理等专业,分别包括了部分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就教学内容看,前者偏重于文、内容过于宏观、缺乏工程技术这个必要的基础;中者局限于部门经济、无法涵盖基本建设诸多领域,同时对管理学内容要求不够;后者则偏重于行政管理和微观管理,对经济学有所忽视。三者均存在管理时段上的局限性,难适应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对既懂工程技术又有经济、管理才能的复合型人才(即工程造价师、之需求日益增多而紧迫,因此社会各界都在呼吁高校进行培养新型复合人才的改革。

四、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的对策

正是看到了这方面的不足,我国不少高校在吸取和总结国内外的经验基础上,开设了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应采取以下对策:

1.建立了造价工程师所必要的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根据造价工程师的业务素质,其知识结构除工科本科所要求的基础课外,还必须至少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专业与专业基础课程,一是工程技术类,主要包括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含结构力学)、路桥工程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设计、工程建设定额与预算、安装工程技术等;二是经济类,主要包括宏观与微观经济学 、投资管理学、工程经济与项目评价、建筑经济等;三是管理类,主要包括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等。除此之外,在四年本科学习中还将完成40周的实践教学任务,一些实务性较强的课程还设置了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该说 些课程的设置基本覆盖了造价工程师的工作所涉及到的知识面,自然,这是其能胜任工作的基本保证。

2.围绕素质目标,制定专门的素质培养计划

在制定素质培养计划时,应对从业人员的现有素质作个分析研究,分门别类,使素质培养计划能够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素质培养的效果。

①培养计划应有针对性、实用性。

针对专业能力相对较弱应增强编审能力的培养;而对专业能力强而知识面较窄或知识层面不高的人员,可增强其工程其他方面或工程经济知识或提升学历的培养等。为此,可以在每年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内容,由各市造价管理部门统一实施,其中内容应体现编审能力的深度和其他知识的广度。目前,可先选定一定地区或一定的人群进行这方面的试点工作,待2-3年后经评审,如效果较佳,则可推广开来实行。

②培养计划应体现梯度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应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对造价从业人员来说,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应在对这三个层次人员情况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出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同时应有利于三个层次人员的衔接,体现培养造价人员素质队伍建设的梯队。造价从业人员梯队不仅反映人才成长的过程,而且和建设的需求相对应,使各级别人员都能学有所用,而不会造成小马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的局面,因而梯队的建设不可或缺。

③培养计划应体现当代性。

所谓当代性,在此即指培养计划的内容应是当前对造价人员最具现实性的培养内容,应是目前最为实用和必需的内容,以期达到与时俱进。如当前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施之际,怎样正确地学习和理解它的计价模式,怎样正确地应用到造价编审工作中,这些都是造价人员认真对待和必须掌握的内容;反之,就无法做好造价工作。等等。当代性不仅代表目前,还是承前启后的重要链接,因而应是素质培养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④培养计划应体现超前性、前瞻性。

当前世界从业环境已经走向国际化。在我国,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咨询业保护期已逼至的情况下,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应随之国际化。目前,造价从业人员大致分布在建安企业、造价咨询类企业和其它企业基建科和各类理论研究部门。就咨询类企业而言,我国承诺2005年后允许外商独资造价咨询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国外造价咨询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组织设计、管理制度、业务模式、信息手段、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机制、运行机制、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势将对我国正在发展中的造价咨询业造成较大冲击,会使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如何将这些先进的东西体现在我国造价从业人员素质培养之中,值得研究;又如建安企业,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施行,如何利用现有造价从业人员去编制符合自己情况的企业定额等,都对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提出了严峻的问题,等等,如何体现在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中均值得研究。在其它企业与行业从业的造价从业人员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因而,培养造价从业人员的超前意识、前瞻能力,在企业和人才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有利于从容应对未来。

3.形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培养目标体系

①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未来资深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起飞地。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上设立“工程造价管理”研究方向,是在本科培养的基础上,要求在某一研究领域具较深较宽的专业理论基础,并能结合实际需要,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科研课题或有关工程实际问题。完成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培训,将为今后志为资深注册造价工程师打下紧实的理论基础。目前,该专业在校硕士研究生有11名,已毕业2名,这批研究将来极有可能成为高素质高层管理人才,将在基本建设投资与工程管理领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市场需要,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该院将从1999年起在全国招收同等学历在职工程造价管理硕士研究生,以求尽快提高已参加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层次。

②本科生的培养是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摇篮。这是该院的培养主体,多年来的办学实践表明,按上述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既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又有相当深存的经济管理才能,是一种跨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③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预算员的有效途径。该院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已具有相当规模,其中工程造价管理专科毕业生广泛就业于施工企业有关单位,担任预算工作者居多。

上述三个层次,其业务能力从上到下可兼容,反过来,通过自身的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从下到上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此外该校还有继续教育形式;该校是国家建设部指定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考前培训单位,也是江西省人事厅指定的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单位。1998年为社会各界培训了近200名在职应考注册造价工程师的人员。

4.充分依托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

从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奇缺、未来急需此类人才以及从业人员急需继续教育的现实,考虑到高校中至今“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没有列入国家教育部正式专业目录的情况,我们认为今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可以这样大致确定为:

第一高校正规培养,鼓励高校在有关博士点、硕士点设立“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在那些有“工程管理”专业和“投资经济管理”、“建筑经济”、“项目管理”等本、专科专业的院校借鉴南方冶金学院的模式,按“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基本建设投资及工程管理需要的高素质本、专科学历的人才。同时加强高校的管理,避免那些不具备该专业办学条件的院校胡乱办法、滥发该专业的正式文凭。严格区分正规培养和非正规培养的界限,为今后注册造价工程师的准入资质确立一个专业教育标准。

第二社会办学培养,鼓励社会办学培养该专业低层次管理人才。在师资水平较高的民办大学。可开设造价工程师的继续教育课程,经教育主管部门和基本建设投资及工程管理部门批准也可开设正式本科专业。

第三继续教育,以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和指定高校(以现有建设部指定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考前培训单位为基础)为依托,开展造价工程师的继续教育。

5.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制度

①提高从业资格的通过难度,防止鱼龙混杂,净化从业人员队伍。

② 试行资格等级分值终身制。

③紧随《行政许可法》的施行,严格执法。对违反造价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的人员,要按规惩罚,同时对其终身分值按规定扣分,以数字说话,杜绝弹性,杜绝讨价还价余地,真正认事不认人,树立严格规范的榜样,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另外,随着《计价手册》的应用,对造价从业人员的不良记录也将更加明细,通过扣分,应用到上述的资格等级分值制中。

西方发达国家相同或类似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的方法,对我国造价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如“菲迪克”制定的16条职业道德准则和FIDIC合同条件中对咨询师职权的严格而明确的约束。西方发达国家的该方面做法,成熟而系统,对我国来说不啻于他山之石,我们应对之加以好好的学习、研究、参考,可提供有益的思路,从而使我们在造价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的探索上少走弯路、多走捷径,在规范造价从业人员的管理中,争取多些时间,从容把握。

6.引入人力资源的概念,创新人才管理的方法

①应用人力资源理念管理造价从业人员。造价从业人员属技术型人员,从事的是脑力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员工,在管理上应将这类群体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列入管理。在管理方法、管理政策上给予倾斜,应跳出原有框框,有所创新,搞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做好人才的培养规划。以岗位促培养,为技术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以项目促培养,让人才承担重点大型项目,促进人才快速锻炼成长;以深造、进修机会促成长,促进造价从业人员视野更广更深,从而脱颖而出。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篇11

Key words: market demand;Independent College;Industrial Engineering;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227-03

0 引言

工业工程专业是集工程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叉学科,注重以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解决系统的管理问题[1]。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一百八十余所高等院校设置了工业工程本科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有工程技术基础和掌握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由于工业工程专业在我国高校设立的时间较短,不同层次高校之间,课程模块与培养体系设置存在着较大差异,从而导致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参差不齐。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也面临着很多办学难题,例如:专业设置如何能主动并及时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培养如何能基于市场需求体现特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如何能更好地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因此,独立学院要办好工业工程专业,必须正确把握市场需求,科学制订培养计划,彰显特色,打响品牌,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同类专业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数学基础和理论功底,重心在于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另一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工业工程知识的应用和学生的就业。

1.1 知名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良好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设计是专业办学成功的基础。国内外知名高校都非常注重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依据各自的学科体系和特色,制定了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如表1所示[2]。

大陆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大多设在机械学院,部分设在管理学院,体现了较强的工程属性;香港高校工业工程专业主要设在工学院,注重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设置了诸如“工程原理与设计”、“产品设计和通讯”、“社会工程”等特色课程,值得关注;台湾高校工业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其课程模块设置较为精细,如有的高校将“品质与可靠性”列为核心课程[3];在美国,工业工程被列为七大工程学科之一,学科体系完备,已形成了人机工程(Human Factor)、生产与制造工程(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物流与供应链(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管理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等五大研究方向,美国主流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特色鲜明,如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物流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质量控制和人机工程学,普渡大学的人因工程等。

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层次高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学时安排等方面的异同,从而为独立学院对现有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整合与优化,修订和完善符合现代工业工程发展趋势的专业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1.2 浙江省内独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分析 独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不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浙江省除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设立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独立学院主要有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等,具体设置见表2。

浙江是经济强省,制造业发达,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是,浙江制造业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产业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弱、利用外资规模小、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浙江离先进制造业基地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工业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实践表明,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效益与效率,离不开工业工程专业人才。

独立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从表2可见,浙江省内独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主要设在机电系,以工程学科为主,强调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与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独立学院的定位是相符的。

2 现有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分析

之江学院自2002年开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至今已有10年,是独立学院中较早设置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现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工业工程专业一贯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东伊利诺大学建立了“2+2.5”合作培养项目,与美国拉玛尔大学建立了“3+2”合作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形成了教学体系较为完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培养思路基本清晰,毕业生就业面广的良好办学格局,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根据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调研和毕业生回访发现,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为以下几点:

①培养方案的系统性不强,技术与管理的衔接不到位;②课程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课程整合还不尽科学合理;③大型综合实践平台欠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不强。

3 基于市场需求的专业特色培育思路

完善以工程学科内容为主,管理学科内容为辅的教学体系,优化以机械制造工程为主要对象、制造业信息化为背景的培养方案,加强以制造管理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特色的专业优势。使得工业工程专业既能主动适应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培养方案 认真探索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质量标准,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为主要服务对象。结合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和社会需求,研究和修订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根据独立学院生源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完善和调整教育改革的理念,研究和改革工业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明确面向制造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与浙江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相适应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3.2 整合教学课程体系,强化综合实践平台 教学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体系[4]。如何在课程体系将工业工程的技术特色和管理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是关键所在。

一方面,科学搭建专业基础课平台,强化“运筹学”等专业基础课,适当压缩“电工学”等课程学时。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和改革,根据现有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两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确定了3-4门专业核心课程,如生产管理方向将“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现场管理”等四门课程确定为专业核心课程,共计11个学分。此外,对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认真梳理,如“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等课程都涉及到仓储管理这一知识模块,在新的培养方案中进行了整合,避免多门课程重复讲解同一知识模块的现象发生。

应用型人才强调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取消了“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的课内实验,增设了1周的工业工程基础综合实验;依据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3周的生产管理大型综合设计和供应链大型综合设计。

通过对教学课程体系的整合和优化,两个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约占总学分的6%,而实践环节占了毕业总学分的23%左右。

3.3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快专业特色培育 在以应用型为主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很多高校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人才培养特色。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专注培养以采掘业为工程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面向煤炭及相关产业就业;华北电力大学主要培养以电力为工程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就业主要在电力及相关产业;安徽工业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以电子产品制造业为工程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就业主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外资和台资电子制造企业。

独立学院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工业工程学科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深化工程教育改革,主动适应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制造业包括离散制造型企业和流程型企业,主要应用工程信息技术来解决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如管理控制一体化问题、企业内部物流问题等。之江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制造业,因此,要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主动跟踪企业和社会需求,适时调整和优化教学计划和体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汪应洛,袁治平.工业工程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篇12

独门绝技:工程制图、AutoCAD辅助设计、机械制图、机械原理。

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枪,百兵之祖是为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机械制造的始祖,其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以及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今后可在科研单位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工作,或是在各类机械制造行业从事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抑或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独门绝技:电工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机械加工工艺、液压与气动技术、检测技术、数控技术。

多情环为什么叫多情环?因为这双环无论套住什么,立刻就紧紧地缠住,绝不会再脱手,就好像是个多情的女子一样。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也是如此多情。它是材料科学、成型工艺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多个学科交叉而成的综合学科,培养的是具有材料成型加工基础理论与应用能力,今后可从事设计制造、科学研究、材料成型设备与模具设计开发、生产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设有两个专业方向,分别为金属成型及模具方向和塑料成型及模具方向。

独门绝技: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弹塑性力学、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热加工工艺基础。

孔雀翎作为一种暗器,特点是小、精、准,这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所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该专业的毕业生需具备仪器设计、制造、测量、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测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仪表、智能设备、计算机应用等方面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独门绝技:机电装备设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碧玉刀白银吞口、黑鳖皮鞘,镶着七颗翡翠,说是武器,不如说是一件艺术品,这正好符合工业设计这个偏艺术类的专业的特点。工业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机械类的工业设计专业,一部分属于艺术类的产品设计专业。机械类工业设计主要学习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环境等;艺术类的产品设计专业主要学习造型设计原理,以处理好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的关系为主。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教学、科研等工作。

独门绝技:设计概论、设计图学、工业设计机械基础、设计材料与工艺、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模型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离别钩是一柄特殊的钩,既不像刀,也不像剑,前锋虽然弯曲如钩,却又不是钩。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正是如此,名字像机械专业又不同于传统的机械专业,其前身是化工机械专业。该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制造工程与管理专业篇13

1.2国内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设置在工科院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有较好的工科基础,不仅掌握工程专业技术还掌握计算机、管理和工业工程专门技术,是社会急需的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生产与服务系统工程;(2)现代物流工程;(3)生产与服务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4)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但是,学校安排的实践课程和去企业实习课程少,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天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隶属于管理学院,这种模式的专业基础为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和一门工程学科(以机械工程为主)。本科毕业生需掌握工作研究、生产计划与控制、先进制造系统、物流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工程经济学、成本控制、人因工程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成绩合格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其专业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坚实基础,懂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拥有扎实的专业工程技术。主修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运筹学、应用统计学、经济学、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经济学、系统分析、机械设计基础、现代制造技术、基础工业工程、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精益生产、物流工程、可靠性工程、人机工程学、实验设计、制造系统仿真、工业工程应用与实践等。由此可见,学校基础课程比例高,而专业工程类课程比例较少。由上述典型高校工业工程培养模式可知,我国高校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管理类课程所占比重较高,而国外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安排大多以工程学科内容为主,管理类内容为辅。从专业实践能力来看,美国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许多学校都安排了与机械有关的工厂实习和实际项目研究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有机会获得生产第一线的基础经验,不仅为以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内容有了具体的认识,对以后学习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学习最终是为了投入实践,我国的工业工程专业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

2对国内高校的几点教学建议

根据各大高校的调查研究,我国现存教学方案存在以下不足:教学方法古板;教学实践环节薄弱;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针对以上不足,现提出以下改革建议:(1)大力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改变学生思维模式。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而我国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美国本科教育采取启发式互动教学方法,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讨论。只有每个学生都积极地进行讨论,才能真正参加到学习过程中。他们把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作为平时考核很重要的一部分;(2)将课程设计作为考核科目,锻炼动手能力。首先,手的操作不仅可以促进视觉、触觉、感知能力的发展,还可以增加身体协调性。其次,通过动手设计,可以掌握其产品原理和方法,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再次,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把知识从课堂延伸到具体研究项目的执行、完成,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做好准备;(3)实施开放式教学,完善课程结构。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学习到过程中,突出展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注重学习内容,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选择所学内容,培养积极价值观。目前,开放式教学主要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一般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环境,通过相似的组织结构、人员关系与时间,运用同样的资源约束、竞争压力、数据和信息,从总体战略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政策观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由学校和企业合作组成小组,深入实践第一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模拟教学法是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通过模拟企业实际的情况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复杂流动,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外,一些知名大学几乎没有材,学生也没有统一的课本。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挑选最新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就业率最好的内容来进行教学。毫无疑问,不局限于教材、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开放式教学更容易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4)加大工厂实习力度,明确学习目标。注重理论教育的高校,很多学生不知道所学习的知识到底可以用在何处,以致最后渐渐失去了兴趣,没有了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就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的行业和企业,尝试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方案,实现校企共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