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实用13篇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篇1

一、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1.逆反。表现为一种不分是非、不讲道理的执拗。他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自己想做的事情非做不可,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味道。

2.懒惰。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求上进,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问题。

3.早恋。青春期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同时,性器官也发育起来,从心理和生理对异性有兴趣和欲望是正常的。但此时往往是心理上的成熟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容易发生早恋。

4.嫉妒。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优势、荣誉和成绩等十分不满,抱有嫉妒心理,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的行为。这一现象常发生在“优生”中。

5.自卑。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足的地方太多,优势太少,失去勇气和信心。学习成绩不好或留过级的学生易产生自卑感,他们认为自己无法赶上别人,因此而轻视自己。若受到过分刺激,还可能产生极端行为。

二、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家庭根源

孩子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许多是由家庭教育不当所导致的,主要表现有:

1.不良家庭教育环境。

A.父母在外地经商或单亲家庭,孩子长期托管于爷爷奶奶处,得到“过分宽容”的教育,不思进取。

B.父母没有文化,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环境,致使孩子大多生活在“网吧、迪吧、酒吧”等“吧类”场所中不能自拔,荒废学业。

C.父母“战争”不断,人际关系恶化,孩子会由恐惧走向厌烦,甚至怨恨。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心灵受到创伤,无心向学,无心向上。

2.偏激的家庭教育观念。

A.娇宠溺爱

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不少家长习惯娇宠、溺爱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只要孩子一闹,家长什么都答应。对孩子的溺爱,往往产生任性、自私、自大等不良心理。

B.压力过大

时下社会竞争激烈,导致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用超越孩子实际能力的过高标准要求孩子。心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松弛,就会出现心理异常,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恐惧、神经官能症等心理障碍。个别心理脆弱的孩子,甚至可能选择自残、自杀等极端方式来寻求解脱。

C.过度保护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不少家长乐于充当孩子的保姆、保镖和办事员,提供过多的帮助和保护,替他防御一切可能遭遇到的危险、困难和失败。这种态度和做法,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他们因缺少磨炼而变得胆怯、娇弱,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易产生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

三、对策

1.情感与理智结合。

在家庭教育中,情感冲击理智的现象太多了:简单的以分数论奖惩;失控地训斥甚至打骂;讽刺挖苦;总说孩子不如别人;溺爱、娇惯、放任;给孩子的学习层层加码等。

理智的家长教育孩子总是思考在先,避免随意性,避免信口开河,避免随便动怒。爱孩子,应该注意表现的分寸。宋代名人司马光说过:“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做父亲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育理智,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克服娇惯与溺爱,克服各种非理智行为。现在,学校教育中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家长也要理解、贯彻这种教育观念,凡事都要想一想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2.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尊重孩子独立人格,是社会民主精神的一种反映,也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观念。孩子有了自尊,才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许多孩子在家长的眼里没有自尊,于是没有了“要强”的动力,自暴自弃就成了必然趋势。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就要让孩子成为家庭中一个平等的成员。从亲情角度说,是孩子的父母;从教育角度说,是孩子人生的导师;从家庭活动角度说,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参与者;从学习的角度说,是孩子的学友、诤友。有时候,家长要真诚地向孩子学习;从家庭民主角度说,父母与孩子是互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现在,许多家长只做“严师”,总是居高临下,孩子心里不服气,是难以有好的教育效果的。当然,明辨是非、批评缺点错误也是尊重的表现;反之,迁就、放任是不尊重的表现。

3.创造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

家庭精神环境,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学习气氛,家庭的精神生活。一个充满爱心、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会使孩子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学习气氛浓厚、精神生活充实的家庭,能促进孩子渴望求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应该指出,有的家庭人际关系恶化,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心灵受到创伤,无心向学。有的家庭家长失于规范,甚至丧志,只能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埋下不良的种子。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篇2

在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运动损伤一旦出现,不但会给运动员的正常生活和训练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甚至还会给运动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为了加深对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认识,本文就针对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损伤机理和预防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损伤机理

通过一系列的资料分析和训练观察发现,现阶段在青少年羽毛球运动训练中,最为常见的几种运动损伤分别为腕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和肩袖损伤,以下就针对这几种常见运动损伤的损伤机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是,腕关节损伤。腕关节损伤是青少年羽毛球运动训练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种运动损伤类型。之所以腕关节损伤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是因为羽毛球运动对于运动员手腕部位的快速伸展有着比较高的技术要求,不论是在做击打动作时,还是在做扣杀动作时,亦或是在做吊、挑、推等技术动作时,都需要通过手腕部位做最基本的外展动作和后伸动作来完成。而且在连续击打的过程中,还需要手腕部位根据技术动作的要求不断做出在不同角度内的外旋动作和屈收动作等等,从而使得腕关节薄弱部位的三角软骨盘经常的处于旋转和拉紧的状态之中,再加上对于年龄较小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来说,手腕部位的三角软骨盘尤为脆弱,所以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就极易出现运动损伤。

其次是,膝关节损伤。在青少年羽毛球运动训练中,膝关节损伤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人体的膝关节是由股骨下端、股骨上端以及髌骨等三个主要部位构成的,其不但是人体中关节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同时也是最容易受损伤的一个关节。在开展青少年羽毛球运动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运动员经常需要进行瞬间启动、瞬间变向以及侧身、起跳和跨步等动作,所以膝关节经常需要不断的承受来自各个角度的压力,一旦膝关节中的某个部位出现运动性疲劳就很容易出现膝关节损伤的问题。

第三是,肩袖损伤。肩袖损伤同样也是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肩袖是人体肩关节运动中的解剖薄弱环节,在肩关节运动的过程中,它不仅要保护肩关节自身的稳定性,同时还要维持上臂的各种姿势,并协助完成各种运动功能。在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之所以容易出现肩袖损伤,是因为运动员在杀球等情况下,通常需要做快速转肩的运动,这时候肩袖肌腱就会不断的与肩峰之间发生摩擦和挤压,而一旦出现摩擦或是挤压过度的问题就容易引发肩袖损伤。

二、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根据上文所分析的,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损伤机理,特提出了如下几点预防策略:

首先,要注意强化教练员和运动员运动损伤知识的学习。在青少年羽毛球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问题的出现与教练员和运动员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很多青少年运动员都不了解常见运动损伤部位的解剖结构,不了解上述常见运动损伤与羽毛球运动的关系,以至于在训练的过程中,没有针对常见运动损伤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运动损伤出现了之后也不能科学的分析损伤出现的机制和原因,从而使得运动损伤问题反复出现,严重影响了训练的效率。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青少年羽毛球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率,就一定要注意强化教练员和运动员运动损伤知识的学习,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安全意识。

其次,要重视训练活动的科学开展,切忌出现运动量过大或者是局部负担过重等问题。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人体的解剖学结构和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在青少年羽毛球运动训练中很容易出现腕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以及肩袖损伤等常见的运动损伤问题。如果在开展羽毛球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再不顾人体解剖学结构的特点和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出现运动量过大或是局部负担过重等问题,那么就会进一步加大运动损伤出现的概率,损害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所以,为了预防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问题的出现,一定要重视训练活动的科学化开展。

最后,重视运动员生理和心理水平欠佳问题的干预和调控。在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运动员过度疲劳、带病训练等生理水平欠佳问题和心理水平欠佳,如:由于运动经历较短,比赛经验不足等问题,在赛前训练中存在过度焦虑等问题也是影响训练水平,引发运动损伤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在生理水平和心理水平欠佳的状态下,运动员应有的水平发挥不出来,很容易出现动作僵硬变形或是发力动作不正确等情况,因此极易引发上文所分析的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所以,要预防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就要注意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水平欠佳等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调控。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篇3

(一)研究目的

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问题研究属于教育学、社会学和政策学交叉研究的范畴。本研究认为在从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看,社会问题与需求的定义是制定社会政策的主要依据。而问题和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指标,其影响因素除了客观层面的社会变迁外,也包括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主观层面的意识形态及理论取向。因此政府要制定政策保护贫困家庭青少年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就应当经常性研究“需要”,其意义在于这类研究一方面可以检视现有政策是否满足了贫困家庭青少年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问题/需求的变动修订政策和制定新政策。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贫困家庭的青少年,其家庭贫困的鉴别使用了我国社会救助政策的标准,即政府核定的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家庭中青少年。由于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青少年时期的受教育问题,所以结合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实际认知能力,以就读小学高年级(四年级)为年龄上限,以完成大学教育年龄为下限,确定10岁至25岁的青少年为本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抽样调查,发放结构式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分别在北京、哈尔滨、济南、长沙、兰州、杭州、武汉、重庆、昆明、南宁10个城市各随机抽取一个区,并在抽中区民政局所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领取家庭(以下简称贫困家庭)的登记名单中,随机抽取75个有10至25岁的青少年的家庭,由青少年自行填答问卷。为了与非贫困家庭的青少年进行比较研究,我们还在所抽中的区,随机抽取了35个有10至25岁青少年的普通家庭,也由青少年自行填答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其中低保家庭750份,普通家庭3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8份,其中低保家庭青少年问卷718份,普通家庭青少年问卷310份,回收率分别为95.7%和88.5%,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参见表1.

二、研究发现

(一)贫困家庭青少年教育经费支出水平低于普通家庭。

各国学者的研究都显示,由于经济问题,贫困家庭子女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场所及充分的学习用品,甚至无力负担教育经费,而且常因需要帮助家庭生计,而影响其就学和升学的机会,同时经济匮乏也会影响子女的学业表现,因为贫困家庭的家长缺乏足够的财力让其子女参加那些涉及学业成就的补习、兴趣班及寒暑假的夏(冬)令营活动等。

表1:贫穷与普通家庭青少年样本基本构成

贫困状况非常有限,丧失了继续就学的机会,虽然日后继续求学的机会还是存在的,但却要克服很多困难[6].

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部分青少年已完成学业,作为新生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数据显示开始工作的贫困家庭子女有107人,占718人中的14.9%,普通家庭有41人,占310人中的13.2%,贫困家庭子女投入工作的比例要略高于普通家庭,而其就业情况和职业稳定性是衡量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家庭青少年失业和无业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家庭的同类青少年,职业稳定性却明显低于普通家庭。而对其在2003年10月份的收入情况的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贫困家庭子女的平均收入为477元,普通家庭子女则为958元,t=-3.458,P<0.05,差异显著。这个结果直接反映了贫困家庭青少年受教育水平不高的现实(参见表8)。

表8:就业青少年的工作情况

ore,K.A.&Stief,T.J.(1991)Changes in marriage and fertility behavior:Behavior versus attitudes of young adults.Youth and Society ,22,362~368.

[6]翁毓秀:台湾地区儿童与家庭救助政策——从美国社会福利改革谈起[J],社区发展季刊,(98),145~160.

[7]Michael ,M.O.Seipel (2003)Global poverty :No longer an untouchableproble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46(2),191~207.

[8]万育维。如何从结构面预防贫困、专业面助人自助[J],社区发展季刊(76),167~175.

[9]Grubb,W.N.(1999)Lessons from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youth:Fiveprecepts.In OECD (ed)Preparing youth for 21st century :The transition fromeducation to the labour market:Proceedings of the Washington D.C.,Conference,23-24February 1999,363~386.

[10]黄洪。青年失业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法:海外经验对香港的启示[J],青年研究学报,(10):3~17.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篇4

青春题材影视剧是指以青春为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其主要面向青少年群体。而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伪青春题材影视剧的膨胀出现也让人担心其质量是否经得起观众推敲,是否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

我们通过网上问卷平台问卷星得到有效问卷206份。在被调查者中,按年龄分,20岁以下120人,占58.25%,20―30岁80人,占38.83%,30―40岁4人,占1.94%,40岁以上2人,占0.97%;按性别分,男性69人,占33.50%,女性137人,占66.50%。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更加准确、完整地了解青春题材影视剧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适的建议去尽力解决它们,为青少年心智发展创造出好的环境。

1 青少年关于当下伪青春题材影视剧现状的认知

1.1青少年对当下伪青春题材影视剧的评价

对于当下伪青春题材影视剧的评价,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20.8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喜欢,其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非常不喜欢,有22.81%的被调查者表示喜欢,其中只有1.94%的人表示非常喜欢。可见当下的伪青春题材影视剧并不满足大部分青少年的喜好。喜欢的人数和不喜欢的人数相近,可见对于当下伪青春题材影视剧的评价,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分歧。

1.2青少年对当下青春题材影视剧大多“伪青春”的认可程度

对于是否认同当下青春题材影视剧大多是“伪青春”,11.65%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有56.80%的被调查者部分同意,26.7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一般,3.40%的被调查者不同意,1.46%的被调查者完全不同意。可见,对于在青春题材影视剧中出现的“伪青春”情节,大部分青少年都已经意识到了,然而仍有一部分的青少年没有意识到。与现实稍有脱离的“伪青春”情节可能会对这些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影响。

2当下中国式伪青春题材影视剧对青少年的影响

2.1伪青春题材影视剧中的正能量对青少年的影响

只有4.85%的被调查者认为伪青春题材影视剧中的正能量对其有很大影响,16.99%的被调查者认为对其有较大的影响,共计21.84%。因此不能完全否认伪青春题材影视剧的积极作用。但是仍有51.46%的人认为它的正能量影响只有一般水平,可见剧中的剧情并没有深入人心,甚至有高达26.70%的人认为伪青春题材影视剧的正能量只有较小甚至很小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当下中国式青春题材影视剧并没有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显著的激励作用,由此看来剧情的编排仍然是青春题材影视剧的重点发展与改进的方向。

2.2伪青春题材影视剧中的阴暗面对青少年的影响

与上一题做对比可以看出有14.08%的被调查者认为伪青春题材影视剧中的阴暗面对其有很大影响,35.44%的被调查者认为对其有较大影响,共计49.52%的被调查者认为剧中的阴暗面对其有大的影响。把这组数据与上一题的作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下中国式伪青春题材影视剧中的阴暗面对青少年的影响要远大于剧中正能量部分对青少年的影响。有38.35%的被调查者认为影响一般,总计12.13%的人认为影响较小或很小。结合当下中国式伪青春题材影视剧中主要的阴暗剧情,可以看出它对青少年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3关于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青春题材影视剧的建议和策略

3.1青少年对当下青春题材影视剧发展的看法

对于当下青春题材影视剧发展的看法,16.5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发展落后,无法与国外相比”这个选项,多数的选择集中在“发展一般,基本没什么问题”和“发展勉强,存在一些问题”这两个选项上,分别占37.86%和40.78%,只有4.85%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下中国式青春题材影视剧“发展良好,各方面都比较成熟”。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占据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下青春题材影视剧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说明大众普遍意识到了伪青春题材影视剧中存在的缺陷。这同时也要求了相关的部门人员有必要解决主要存在的问题。

3.2青少年对有关青春题材影视剧实行的政策条例的态度

最近网络上流传了很多广电局对青春题材影视剧的限制如“允许早恋不许成功”等。那么,被调查者对青春题材影视剧政策条例的了解程度如何?大部分被调查者所持的态度是“不关心”,这一部分占到了66.56%。其次是反对,20.39%,支持者占13.11%。从这个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广电局的做法似乎并没有深入人心,效果和力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许多反对者更是普遍认为广电局的做法过于专断霸道,对青春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没有起到导向作用。

3.3针对当下中国式伪青春题材影视剧影响的建议和对策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篇5

跆拳道运动员竞技运动水平的高低与其技战术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临场竞技的过程中,只有具备了技战术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技术实施正确的战术行动,才能够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因此,为了提高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促进其运动水平的提升,本文就针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中的常见问题和训练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常见问题

(一)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技术运用的常见问题

一是,技术的运用不够全面。随着跆拳道运动的发展,现代跆拳道运动在技术运用的层面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运动员只有熟练掌握了多种技术,并能够实现在竞技比赛中的合理恰当运用,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技术运用效果。但是,观察和分析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使用情况却可以发现,多数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均存在技术运用不够全面的问题,以2014年全国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女子少年组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使用情况为例,通过对女子少年组跆拳道运动员的比赛录像进行分析发现,后横踢技术使用的频率是最高的为41.4%,前横踢技术次之,使用的频率为31.6%,这两种技术的使用频率之和为73%,由此可见,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技术运用不够全面的问题是非常突出的。

二是,技术运用的击打效果差,得分率较低。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技术运用的击打效果差,得分率低是其技术运用中的又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很多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虽然技术动作的使用次数多,但是得分率却并不高,

(二)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战术运用的常见问题

一是,主动进攻的能力不强。2009年世界跆拳道协会在对原有的跆拳道竞技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规则。新规则实施以后,开始更加鼓励运动员在临场竞技中的积极主动进攻。但是,通过一系列的文献研究和对日常竞技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观察却可以发现,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更加倾向于使用反击战术而却很少进行主动的进攻,并且使用进攻战术的得分率要明显的低于反击战术的得分率。例如,对2014年全国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中青少年运动员的战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就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反击战术的得分率都要明显的高于进攻战术的得分率,而且很多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都缺乏打破对方防守,主动寻找得分机会的能力。这说明,青少年运动员在战术使用上主动进攻的能力不强,在训练的过程中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二是,战术运用的种类比较单一。跆拳道运动的战术种类是非常多的,如果按照跆拳道战术在竞技比赛中的表现形式来进行划分,通常可以分为主动进攻战术、防守反击战术、假动作战术、体力战术、克制战术、边角战术、迂回战术以及规则战术和心理战术等多种。但是,通过对各种青少年跆拳道竞技比赛资料进行分析和日常运动训练中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战术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却发现,虽然跆拳道运动战术种类非常多,但是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却多是采用简单的主动进攻战术和防守反击战术,很少能够根据比赛中的实际情况熟练的使用各种战术,以至于影响了战术运用的能力,很难通过合理利用战术来得分取胜。

二、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训练的开展策略

一是,要注意采用灵活的训练方法组织开展训练工作。在开展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训练活动的过程中,根据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身心特点、训练内容和训练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来开展训练工作往往能够有效的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提高训练的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开展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训练活动时,可以根据训练的需要,灵活采用身法和步法的结合练习、踢靶练习、空击练习、条件实战等多种训练方法;在开展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战术训练时,也可以根据训练的实际运用配合训练、假设训练、战例分析训练、实战比赛以及条件实战和模拟训练等多种训练方法。

二是,要注意科学认识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跆拳道运动中技术和战术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其中,技术是运动员战术行动的手段,无论是什么样的战术都必须要通过具体的技术运用才能够得以实现;而战术则是技术运用的灵魂,是技术合理运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开展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训练工作时,不应该将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完全的割裂开,而是要注意将两者融合起来,促进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是,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动作的规范性,注意锻炼运动员对击打时机的把握能力,以此来提高击打的效果,提高技术运用的得分率。除此之外,教练员还要注意加强运动员对跆拳道运动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尽可能的为运动员战术的合理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篇6

【关键词】 体质;卫生政策;学生保健服务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肺 活量、耐力、力量、速度等多项体能指标却明显下降,肥胖和超重广泛流行,视力低下率居 高不下,口腔保健水平较低。学生体质下降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于2007年 5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 简称《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 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 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 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 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 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目标是:通过5 a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 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 明显下降。 现就贯彻落实《意见》要求谈几点看法。

1 《意见》是一项十分及时和重要的决策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是一个民族旺盛生 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我国经济已驶入健康发 展的快车道,GDP持续保持2位数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和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在奥运奖 牌榜上我们早已成为金牌大国,2008年奥运会也将在我国举办。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的体 质状况令人担忧,多项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和“外强中干”的体质特征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以及促健康、迎奥运、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大环境极不相称。因此,中共中央、国务 院提出的《意见》是一项十分及时和重要的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青少年健康成长 的高度重视和改变目前不良状况的决心。我们也期待以此为契机,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 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彻底改变目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被动局 面。

2 认真分析当前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青少年体质下降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以来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一是教育和卫 生部门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重视不够,并没有真正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纳入议事日程,对学 校体育卫生工作缺少政策和人、财、物的支持。二是青少年体育锻炼不足。部分学校对体 育课不重视,表现为课程和时间安排不能保证,教学内容和训练手段落后,锻炼效果不理想 ;学校组织的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包括长跑活动、班级球类比赛等)减少;学生学习负担 较重,学习时间延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减少;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学生中怕苦、怕累的思 想较为普遍,在参加体育锻炼、选择锻炼项目时往往避“重”就“轻”。总之,既有学校场 地不足、师资和器械落后、时间安排及体育活动内容上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 的意志问题;社会对教育的偏见、对教学质量评估的片面理解、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也影响了 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由于以上种种因素造成学生一定程度的“体育锻炼剥夺”。三是卫生 保健工作开展不力。近年来,多种因素导致学校卫生队伍极不稳定并日趋萎缩,一些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撤销了专门的学校卫生部门设置;绝大部分学校没有按规定配备、配齐卫生人 员(校医、保健教师),学校卫生队伍建设和青少年体质一样出现严重滑坡。由于缺少经费 支持,更使卫生保健工作陷入尴尬的境地,如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和常见病防治工作没有专项 经费,只能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从学生中收取,稍有不慎即被扣上“滥收费”的帽子 ,学校卫生工作如履薄冰。

3 全面贯彻《意见》精神

3.1 加强政府领导、多部门参与,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不仅仅是教育和卫生部门的职责,更是全社会必须共同关心和 积极参与的事情。因此,必须建立各级政府领导下,由教育、卫生、体育、共青团等部门共 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和解决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体质健康促 进规划,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 重要指标来认真对待。要加强舆论宣传和政策支持,进一步解放学校卫生,为全面开展学校 卫生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3.2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我国提出学校教育要树 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需要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 而不是做些表面文章,重要的是制度上的变革,通过教育改革把体育、卫生融入素质教育体 系中。要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教育评估体系,增加体育、卫生在评估体系中的权重。

3.3 增加投入、加强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对学校体育、卫生投入不足,影 响了体育教学和学生健康保健工作的全面开展,表现在城区学校运动场地严重不足,农村学 校运动场地标准不高,体育设施落后或缺乏、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要求配备卫生室和卫生专业人员或专业人员水平不高等方面。必须转变观念,像重视竞技 体育那样增加对学校群体体育和卫生保健的投入,加强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的硬件和软件建 设,打造一支适合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开展的高素质队伍。

3.4 制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规划 对于《意见》中“通过5 a左右的 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 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的目标必须正确认识。我们面临的任务是 相当艰巨的,如我国青少年肥胖已进入全面流行阶段,近视患病率更是几十年来一直居高不 下,要在5 a内使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任重道远。1992年《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 防治方案》对学生常见病防治乃至整个学校卫生工作的推动作用让我们记忆犹新,但2000年 《方案》结束后至今没有新的规划出台,政策缺乏连续性。要实现《意见》提出的5 a奋斗 目标,必须有一个科学、系统、连续、操作性强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既有目标、策略, 又有具体的实施措施;既有政策支持,又有评估手段。

3.5 完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公告制度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出现明显下降,并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然 而,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能不进行反思:我国从1985年就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 分别于1985,1995,2000,2005年开展了4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早在1995年 就发现青少年体质开始出现下降,为何一直没有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呢?尽管原因是多方 面的,但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在宣传和信息方面尚有不足之处,没有为政 府和决策部门当好参谋和助手。体质调研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仅发表几篇论文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当好参谋、提供决策依据方面做 好做透。要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尤其要重视干预措施和实用性的研究 以及学生体质综合评价的方法学探讨。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篇7

1.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青少年对手机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态度的研究;②手机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双重影响的复杂成因(从网络特点、青少年特点、信息、网络环境的影响等几个方面);③网络环境下手机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策略研究;④克服手机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利因素的实践。重点是:根据青少年学生手机依赖症产生的原因分析研究防治对策。

2.研究的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主要措施:①课堂教学:开发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校本教材,上好相关的教育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利用当今前沿科技成果的观念,采用不同的方式,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来实施有效的引导。②课外活动:学校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利用校园网、多媒体、黑板报等宣传平台,针对学生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一些错误生活习惯,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教育;学校定期开展相应的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新兴的科学技术。③家校配合:和班主任合作,通过举办家长讲座,定期向家长们宣传家教理念,指导学生家长如何认识青少年群体与大数据的关系,大数据给青少年带来的利与弊,以及对行为习惯出现问题的青少年进行纠正的方法,以此改善不良的使用习惯,营造更为广阔的教育教学空间。

二、课题研究的结论和对策

(1)手机并无好坏,关键是如何使用手机。青少年手机依赖不仅是心理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关注高危人群,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防治最好的效果。目前关于青少年手机依赖症的研究还需要引起重视,需要大样本的调查研究,从依赖的不同类型、机制、特点等多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指导预防及治疗。

(2)在本次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发现,我们大多数青少年学生群体,他们对信息技术素养的理论知识掌握的较为扎实,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所作所为就无从依据了。比如,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都知道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不要沉迷于网络,也知道“网瘾”的危害及一些预防措施,也知道我们青少年要理性使用手机等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是随处可见那么多沉迷于网络的学生,青少年群体中还是随处可见那么多“低头族”。可见我们要想将平时所学习的理知识升华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中去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作为我们教育群体,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影响

(1)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当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利弊影响,让我们掌握了学生在大数据时代如何运用网络的第一手真实资料,让我们多了一些对手机依赖症的理论思考。

网络是把“双刃剑”,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网络的影响日趋凸现,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网络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②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成绩;③影响青少年的人际关系;④影响了青少年的生活习惯;⑤影响青少年的思维和思想道德观念趋向。

(2)初步总结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为德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的提供了参考。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旺盛时期,但发育尚不成熟,对新生事物比较好奇,再加上自制能力欠缺和分辨能力有限,这是导致易染上网瘾的主观原因。青少年身处的不利环境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教育环境是导致易染上网瘾的客观原因。

总之,本次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预计达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信息素养,丰富学校校本教研的目的,从我们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讲,也是对陈旧的教材内容的一个弥补。从我们这些信息技术教师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知识面得到了丰富和完善,知识经验得到了积累。从本次活动的调查对象来讲,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纠正了部分学生的错误认识和错误行为。

参考文献: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篇8

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农村青少年占据着主体。而城乡之间由于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家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及教育资源等一系列的不平衡现状,不可避免地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影响。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青少年相对城市青少年在教育和成长中存在更多的问题与困扰[1]。很多农村学生就学的目的就在于跳出农门,走向城市[2],农村教育主要还在于“离农”应试教育,教育质量较差[3],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智力水平也明显低于城区[4]。

应对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调节变量。由于农村青少年应激源及应对资源的占有不同于城市青少年,因此在应对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为充分了解农村青少年应对状况及其与城市青少年的差别,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其应对能力,笔者对广东部分农村和城市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农村中学生选取粤西、粤北和粤东乡镇8所中学初一到高三年级学生789名。其中,初一年级学生121名,初二年级学生148名,初三年级学生113名,高一年级学生124名,高二年级学生156名,高三年级学生127名;男生390名,女生399名;年龄11~20岁,平均年龄15.69岁;有618人认为压力事件是可控的,68人认为不可控。城市中学生选取广州市7所中学初一到高三年级学生776名。其中,初一年级学生142名,初二年级学生144名,初三年级学生120名,高一年级学生142名,高二年级学生112名,高三年级学生116名;男生381名,女生395名;年龄11~19岁,平均年龄15.45岁;有656人认为压力事件可控,90人认为不可控。

1.2 方法

1.2.1 测评工具 采用“青少年压力应对方式量表”[5],该量表采用Likert自评式4点记分,“从不采用”记1分、“偶尔”记2分、“有时”记3分、“经常”记4分,得分越高,表示越多采用该种策略,维度分为各项目均分。该量表是一个包括4个二阶维度和17个一阶维度的三阶等级模型,分别是消极的问题关注应对(否认、幻想、非自主与冲动行为、回避/麻木)、消极的情绪关注应对(压抑、侵入性思想、自责、生理唤起、情绪困扰)、积极的问题关注应对(寻求社会支持、问题解决与行动、认知重建、保持平静)、积极的情绪关注应对(容忍/接受、幽默、分心、自我放松)。三阶维度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除生理唤起为0.40外,其他16个维度为0.44~0.89,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4个二阶维度与总量表间的相关系数为0.60~0.71,模型GFI为0.85,RMR为0.5,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较好。

1.2.2 施测方法 使用统一的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问卷包括性别、年级、年龄、城乡等人口学变量及认为压力事件是否可控。

1.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城乡青少年压力应对方式的总体比较状况 在区域主效应上,寻求社会支持(F=7.91,P

除非自主与冲动行为(F=3.23,P

对青少年压力应对的总体分析发现,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中学生,最常使用的3种策略都是属于积极问题关注应对的认知重建、保持平静、问题解决与行动;而最少使用的3种策略都是属于消极问题关注应对的否认、回避/麻木、非自主与冲动行为。见表1。

从总体上看,城乡青少年都更多地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尤其是积极的问题关注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同时,城市青少年在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上要多于农村青少年,而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多数是低于农村青少年。

2.2 城乡青少年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分析 见表2,3。

2.2.1 年级差异 年级主效应上,寻求社会支持(F=2.32,P

由于青少年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以城乡为分界点进行简单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区域青少年随着年级升高,应对方式变化的趋势并不一致,农村青少年应对方式的变化较城市青少年更为明显。

2.2.2 性别差异 性别主效应上,非自主与冲动行为(F=7.62,P

以城乡为分界点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城乡男女青少年在如何运用应对策略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结果见表4。城市青少年中男生比女生更多地使用问题解决与行动和幽默的方式应对,与有关研究结果[6]一致,而女生比男生更多使用非自主与冲动行为、幻想、否认、生理唤起、寻求社会支持、保持平静、认知重建、分心。农村青少年中,男生比女生更多地使用自我放松,而女生比男生更多使用幻想、自责、生理唤起、寻求社会支持、分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3 控制度的差异 控制度主效应上,非自主与冲动行为(F=73.82,P

以城乡为分界点发现,除寻求社会支持、幽默、分心、自我放松4个维度外,城市青少年的应对方式在可控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控情境下,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不可控情境下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农村青少年在侵入性思想、情绪困扰、分心、容忍/接受、自我放松策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在可控情境下,2种消极的情绪应对方式得分比城市青少年相应的高。

3 讨论

研究表明,当前青少年的应对方式以积极取向为主,其应对策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这与以往研究认为应对在性别、城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并不一致。笔者认为,相对来说,城市青少年所在的家庭文化环境、学校环境以及总体的社会大环境都要优于当前广大农村,这对城市青少年兴趣爱好的发展、知识面的拓展、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他们的幽默感要好于农村学生,寻求社会支持与自我放松策略的环境条件也更优于农村学生。由于城市青少年能找到更多的方式排解压力与挫折,因此,他们更少自责。

随着年级的升高,城乡青少年应对方式变化的趋势并不一致。农村青少年的变化更为明显,且从得分上看,积极的应对方式包括积极的问题关注应对(如问题解决与行动等)和积极的情绪关注应对(如幽默等),增长的幅度也较城市青少年快,这一结果与以往有研究认为农村中学生应对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不一致。笔者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环境与教育对于塑造一个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说明应对具有发展特性[10]。

有研究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多的使用幻想策略[11],也有研究认为女生比男生更多的寻求社会支持[12]。本研究发现,无论城乡,女生在幻想、寻求社会支持、分心等策略的使用上均多于男生。说明尽管现在的家庭与学校教育对性别角色的意识已逐渐淡化,但传统性别角色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仍大范围的存在。两性间的这种差异,其原因可能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行为有关。但研究间不一致的结果也说明城乡青少年应对方式在性别表现上具有复杂性,未来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研究显示,在可控情境下,农村青少年消极的情绪关注应对方式得分都比城市青少年相应得分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村青少年在遭遇压力或挫折时,更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另外,城乡青少年在可控情境下都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在不可控情境下更倾向于采取消极的方式应对。一方面说明情境可控性程度对青少年压力应对方式的选择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个体有消除压力与紧张的期望。这一结果的意义是深远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个体对情境可控性的认识可能与个体的内外控特征或人格特征有关[13]。

4 参考文献

[1] 金洁. 略论加强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探索, 2006,26(7):97-98.

[2] 覃章成. 当前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调查. 教育探索, 2000,20(4):38-40.

[3] 吕天甫. 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及措施的思考.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2(4):64-70.

[4] 刘万里. 农村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调查研究.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22(5):41-44.

[5] 岳颂华,张卫,黄红清,等.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22(3):93-98.

[6] PATTERSON, MCCUBBIN. Adolescent Coping Style and Behaviors: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J Adolesc,1987,10(2):163-186.

[7] 彭虎军.高中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972-974.

[8] 张兴元, 李宏英. 农村高中生应对方式和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22(6):36-39.

[9] 吴俊. 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2006, 21(5):64-67.

[10]SKINNER EA, ZIMMER-GEMBECK MJ. The Development of Coping. Ann Rev Psychol, 2007, 58(1):119-144.

[11]黄希庭, 余华,郑涌,等.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 2000, 23(1):1-5.

[12]肖计划, 向孟泽,朱昌明. 587名青少年学生应付行为研究:年龄性别与应付方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5,9(3):100-102.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篇9

[文献标识码]A

一、调查研究相关说明

(一)研究背景

2008年7月2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高速发展的趋势。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人数增加了9100万人,是历年来网民增长最多的一年,同比增长达到56.2%。仅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就达4300万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宽带网民数达到2.14亿人,也跃居世界第一。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首次加入了青少年上网的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在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学生已达3000万,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其中高中生互联网渗透率已达半数以上。《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则更进一步反映了青少年上网的情况,其中18―24岁的网民占到了所有网民的35.2%,18岁以下的网民占到了19.7%,25―30岁的网民也占据了17.2%的比例,合计高达72.1%。《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则首次对新增网民构成进行了细化分析。2007年新增网民中,向各层次扩散的趋势明显:18岁以下的网民和30岁以上年龄较大的网民增长较快;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增长较快;低收入人群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的急速发展,网络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网络犯罪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对青少年在网络犯罪中的被害状况、原因及其预防的探讨则相对较少。其实,这么多的青少年网民,不仅其中发生的网络犯罪数量惊人,其网络被害人数也是极其庞大的,如网上色情、暴力内容的传播、信息欺诈等,广大青少年深受其害。从犯罪学和被害人学的角度而言,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早已超出了传统的犯罪和国家的二元对立结构,而是纳入了犯罪、被害和国家三元动态结构之中,对犯罪被害的研究已经成为犯罪预防和控制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疑,加强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研究不仅对于保护青少年网络被害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与控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目前,我国已有学者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原因展开了研究,也有学者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一些对策与措施。但是,总的看来,目前我国关于青少年网络被害的研究还缺乏具体的实证支撑,即使有个别的实证调查,也未与理论上深入的研究很好的结合起来,研究的方式也多为全而泛的论述。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研究不一定具有针对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是很难具体深入的挖掘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原因和对策。本次研究则不同,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色:首先是运用了大量实证的数据,从数据中挖掘问题,把理论与实证很好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以实证为基础;其次是本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研究完全围绕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对策展开,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发现青少年网络被害中教育方面的原因,从而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育对策措施,避免了全而泛的不足。

(二)研究目的

本次调查研究试图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中国青少年网络被害的现状,掌握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情形及其特征。

2,通过对家庭和学校网络教育状况的研究,探讨这两个方面的缺失或者不足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影响。

3,在前面二者的基础上,力图探索出一些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对策和学校教育对策。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范围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河北、河南、吉林、安徽、江西、陕西、重庆、新疆、澳门等在内的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在每个省份的调查中,我们注意尽量使所选取的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和农村四个区域的样本数量保持适当的比例。本次调查分为四部分来进行:第一部分是对在校学生的调查,这部分回收的有效问卷是1144份。对该部分调查对象的选择遵循了三条标准:一是调查的对象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所有各个层级的学生;二是不仅调查了城市学生,而且调查了农村学生;三是注意区分教育水平较为先进以及较为落后的不同学校,并将学生区分为学习较好以及学习较差的两种情况,力图兼顾各种不同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第二部分是对未成年犯管教所少年的调查,这部分回收的有效问卷是758份。这部分调查主要针对的是“问题”青少年的网络被害情况,此方面的研究能够实现与一般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对比,从而更全面地描述出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情况,为研究和制定青少年网络被害的防治对策提供更为扎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对学校教师的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是350份。侧重了解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校网络知识教育环境。第四部分是对学生家长的调查,侧重了解家庭网络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家长对青少年网络被害预防所做的努力,这部分回收的有效问卷是189份。这两部分数据的取得从另一种视角反映出青少年网络教育现状存在的不足,使整个研究显得更加完整、更加有说服力。

此次调查基本采取多阶抽样方法进行。我们首先挑选有代表性的省、市为一级抽样单位,然后以这些省市的城乡学校作为二级抽样单位,再把学校里面每个年级作为第三级抽样单位,抽取每个年级中的同一个班级进行整体调查。这种方法对超大而又复杂的抽样调查的实施和管理较为方便、有效,同时也保证了抽样数据的整体代表性。

在回收所有调查问卷后,经过数据登录、逻辑查错与净化处理形成最终数据库,研究过程中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青少年网络被害现状分析

(一)物质性被害分析

物质性被害包括人身被害和财产被害。

1,人身被害分析。人身被害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青少年长期沉溺网络对自身健康的损害,本研究设计了视力下降和其他身体不适等问题供选择;另一方面是青少年因为网络环境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而遭受的人身伤害,比如暴力伤害等。

(1)青少年沉溺网络造成自身健康的被害情况:

除去未写明的数据外,在青少年群体中因为上网而导致身体健康受到伤害的比例高达44.1%。在这个问题上,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青少年中身体健康受到伤害的比例与此大致相当,也达到了44.3%的比例。

(2)因为网络环境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而遭受的人身伤害情况如下:

青少年在网络交往中直接受到暴力侵害的比例并不高,仅占到了网络被害的

1.O%。

2,财产被害分析。一般认为,青少年因为缺乏生活经历,往往轻信于人,更容易轻率地把自己和家庭的敏感信息发送到网上,或者在浏览非法网站过程中被服务商恶意链接,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经济损失。这种情况在我们数据中还没有明显的反映,本次调查发现青少年在网上直接受到财产侵害的比例仅为1.1%。虽然这一比例不高,但是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化和青少年接触网络的不断年轻化,有必要对此现象予以进一步的关注。

(二)精神性被害分析

青少年网络精神性被害包括心理被害和人格被害两方面。

1,心理被害分析。(1)网络沉迷导致心理被害的典型表现是网络成瘾。本研究设计了若干网瘾指标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没有任何网瘾指标的占41.59%,扣掉9.16%的未写明数据,最少有49.25%的青少年都有一定的网瘾。特别是具有两项以上网瘾指标的青少年达到了13.3%。而在未成年犯管教所中,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例高达70.2%,可见网络对“问题”青少年的心理侵害已经十分严重。

(2)网上暴力行为对青少年心理有极大的负面影响。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具有暴力内容的影片、游戏,甚至教授犯罪方法的内容,通过网络传输给青少年。有人做过统计,在网上流动的非教育信息,70%涉及到暴力。由于青少年社会经历浅,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因而极容易受到网络暴力文化的误导,常常会因生活环境中微不足道的失意或挫折而实施暴力行为,导致暴力犯罪;有些人甚至无法区分现实和虚拟,把游戏中一些人物的性格套在自己身上,遇到现实矛盾时往往和游戏中的对抗情形相联系,并用游戏中的处理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久而久之,导致性格的变异和心理的扭曲,无法建立对现实世界的信赖心理机制和正常的思维方式。

关于有无受网上暴力行为的影响方面,我们设置了4道问题进行调查,其中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结果显示如下:

43.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身边的同学有模仿网上暴力行为的倾向,而本人在生活中网上暴力模仿的比例也高达17.6%。

(3)网络色情文化是青少年网络心理被害的重要原因。色情文化通过强烈的性文字和画面,刺激青少年盲目的求,解除育少年求的社会伦理道德束缚。在色情文化的误导下,青少年会形成错误的性审美观、性伦理观,是非观念不明,法制意识淡薄,最终出现道德行为失范,以致发生性犯罪。

在是否浏览的问题上,2.5%的学生表示经常浏览,7.2%的学生表示有时会浏览,还有18.7%的学生表示浏览过但次数很少。在被问及对网站上色情内容的感觉时,5.5%的学生认为刺激、过瘾,16%的学生认为有些夸张,另有19.3的学生认为恶心、不健康,而其他的则都对此问题进行了回避。

此外,青少年网络心理被害还包括由此造成的创伤和留下的阴影。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设置了青少年被害后的心理特征问题进行反映:可以看出,5.28%的青少年在被侵害后产生了报复或者侵害别人的“恶逆变”心理。

2,人格被害分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般青少年中有3.2%的人认为网络使自己变得内向,2.1%的人认为网络使自己变得自卑,还有4.1%的人认为网络使自己变得看不惯很多社会现象,感觉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在这方面,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青少年受到的伤害相比较更加明显,有14.8%的人认为自己变得内向,8.7%认为自己变得自卑,还有8.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变得看不惯社会现象。

互联网的虚拟性特征造成青少年的非人格化的倾向,包括人格的封闭性、双重性、冷漠性、消极性等多个方面。青少年上网成瘾、依赖网络、封闭自我,从而导致其不能与现实中的人正常交往,导致了人格的封闭化。在网络中,许多青少年习惯于创造出一个与现实“我”存在着某些差距的网络“我”,这种双重人格使青少年个体在网络中和现实中因此而分别具有彼此独立、相对完整的人格,二者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处在剧烈的对立面。网络的虚拟性还使很多青少年自我意识发生偏差,对现实世界极度失望以致失去生活、工作的热情。

(三)其他被害分析

1,个人信息被害。青少年在这方面的网络被害形式相对比较简单,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网络交互过程中个人信息包括电子邮箱地址、电子邮件、QQ号码、电子密码等被盗、被非法侵入或窥视,即主要集中于个人信息资料等隐私的被侵犯。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2.1%的青少年反映自己曾因为上网时将个人资料外泄,造成了不利影响。

2,社会交往被害。调查发现,有14.9%的青少年认为上网使自己和亲朋好友的交流明显减少(未成年犯管教所数据为27.9%),更有2.1%的青少年认为网络使自己变得几乎不与自己的家人、朋友交流沟通,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网络中(未成年犯管教所数据为10.9%)。

三、青少年网络被害原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可大致划分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教育实践中,虽然形式上强调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教育,但实质上却往往将教育归之于学校和家庭。为了避免因面铺的过泛导致研究上的粗糙,本文的原因分析与对策设计也主要针对这两方面进行具体深入的探讨。

(一)家庭原因分析

1,以家庭网络教育环境为视角。从家庭背景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因素进行考察是不可绕过的一个话题。我们分别从父母对网络的了解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学历、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家庭关系、家庭的居住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考察。

家长对孩子进行网络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家长本身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这是使网络教育达到较好效果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可是,我们调查发现,在有效的1144个对象中,只有495个家长对网络有一定了解,高达56.39%的家长对电脑竟然一无所知。而在家庭经济情况与父母对网络的掌握程度关系上,我们的调查发现,在经济属于中上层的家庭中,对网络比较了解的达到38%左右,而处于中上层以下的家庭则是20%左右。可见,家庭经济情况对于父母对网络的了解的程度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比较而言,父母学历与其对网络的了解程度的关系则相对紧密的多。在父母是大学或研究生以上学历时,他们对网络的了解程度分别达到了68.9%和85,9%;即使是在只有高中学历的父母中,其对网络的了解程度也达到了40.2%;小学和初中文化的父母对网络的了解程度则仅停留在20%以下的水平。父母对网络不了解,谈何对孩子进行科学的网络教育呢?

在上网是否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上,38.3%的家长认为上网会给孩子学习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同时有58%的家长认为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不会很大。调查发现家长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中的重要地位,只有10.1%的家长认为孩子遭受网络被害的主要原因是源于家庭,而有28.6%的家长认为主要应归因于网上不良信息提供者,11.1%认为应归于网络游戏设计者,10.6%的人则认为网吧经营者应负主要责任。

在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影响上我们发现,在亲子关系很好的情况下,青少年根本没有染上网瘾指标的比例达到了22%的程度,而在关系平淡和关系不好的情况下,这两个数据都只有16%。这反映出的一个问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在网络社会中的健康情况。

从家庭成员的居住情况来看,在根本没有染上任何网瘾的情况中,当孩子和父母同时居住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比例达到了22.7%,是情况最好的;从同时具备三项以上网瘾指标的比例来看,与单亲父母住在一起的情况下青少年受侵害的程度是几种情况中最为严重的,与母亲同住和与父亲同住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分别达到了16.2%和27.8%。这反映的问题是,当青少年与父母同住的时候,他们遭受网络被害的情况相对较少,在与单亲同住的时候遭受侵害的情况较为严重。

2,家长态度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影响。对孩子上网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受到网络侵害的状况。实践证明,对于父母来讲,预防孩子网络被害最好的态度不是一味的禁止,也不是一味的放纵,而是允许孩子适当的上网并给予一定的引导与限制。但我们的调查发现实际情况并不理想。

除了29个未写明的数据外,反对、放任和根本不了解自己孩子上网的比例达到了38.2%的比例。可见很多父母对于孩子上网的态度还是有待科学引导的,特别是反对孩子上网的父母比例还高达12.5%。而同时在孩子方面,在被问及最需要父母为其提供什么时,有24.8%的孩子认为需要父母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有38.7%的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还有19.6%的孩子希望父母给予上网的机会和上网的费用,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父母在孩子上网问题上的态度已经不能适应孩子的需要。

3,家庭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家庭对孩子进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对于预防孩子网络被害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父母进行教育的内容对于教育的效果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进行有关网络方面的教育和劝告,经常留意孩子的上网时间和关注孩子的上网活动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对孩子有针对性的进行网络安全方面的教育等对于孩子在网络时代中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教育引导功能。但是我们的调查发现,作为家长,在以上几个方面的教育中都还有着严重的不足。

首先,对孩子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调查发现从来没有对孩子进行过这方面专门引导或教育的高达31.5%(未成年犯管教所高达36.3%),偶尔会对孩子进行此教育的占49.6%的比例,但勿庸置疑的是只是偶尔进行一番教育对于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是远远不足的。

其次,对青少年上网情况缺乏监督。父母对孩子的上网记录进行查看并给予一定的监督对于孩子健康上网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调查发现,家长在这方面的努力也是很不够的。高达53.18%的父母不会对孩子的聊天记录进行任何查看和监督,甚至还有6.91%的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上网聊天了。在被问及是否会留意孩子的上网时间和上网活动时,也只有11.8%的父母经常留意孩子的上网情况,6.5%的家长则从来都没有留意过。

(二)学校原因分析

学校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学校在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学校网络教育环境、教育方式、内容以及学校在网络教育方面的态度等的不足都对青少年网络被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网络被害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容乐观的网络教育环境。一个好的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教育环境也一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环境欠佳。

首先,老师的网络知识水平勘忧。作为青少年学校网络教育的实施主体,老师的网络知识水平对于教育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只有拥有了丰富的网络知识,才能够解决学生运用网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才能对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保持较为清楚的了解。但是有10.6%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网络知识很贫乏;有1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不符合实际,没多大意思;33.4%的学生认为没有得到过老师任何的网络知识方面的教育;只有36%的学生认为老师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困惑。

其次,学校校园网建设有待发展。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对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学习需要以及网络安全教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校园网对青少年学生的引导功能有助于学生在网络时代下健康、安全的成长。但是我们调查发现,校园网还远没有发挥其可以发挥的作用。18.6%的学生反映校园网沉闷乏味,17.7%的学生反映校园网纯粹只是一个摆设而已,还有10.3%的学生反映学校根本就没有校园网,认为校园网有助于学习的比例仅占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学校网络硬件设施安全预防措施不足。在学校电脑上安装过滤系统,对于有效防止色情、诈骗等不法网站的侵入具有很好的作用,调查中发现,仅有37.7%的学校对其学校机房安装了过滤系统。这只是诸多技术处理中简单的一种而已,学校做好这些工作对于保护学生免受不良网络文化的侵害有着重要的意义。

2,值得忧虑的教育态度。学校在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上的态度直接决定其在此方面的投入并关乎网络被害教育的效果。遗憾的是,调查结果显示,还有14.7%的学校对青少年的上网情况采取了禁止和惩罚的态度,32.2%的学校对此问题根本不予关注,17%的学校虽然对此问题给予了关注,但也只是进行一味的说教,没能开拓一些比较好的教育方式。在被问及最需要从学校得到什么样的帮助时,有12.9%的学生希望能够得到上网的机会,有46.4%的学生希望得到学校的指导和帮助,还有23.5%的学生希望能够得到学校的理解和支持。这些都反映了学校对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不科学,一方面对学生的网络需求不能给予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网络运用又不能给予充分有效的引导。

3,有待创新的网络教育方式。网络时代的兴起在中国也就是10几年的时间,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手段,网络具有其十分独特的特点,所以在网络安全教育问题上对学校也就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正是由于网络的特点,网络安全教育完全可以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在青少年面前,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大部分学校在这方面还是没有摆脱传统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把网络安全教育当成了思想教育课来对待。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制度性的开展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作为比较鲜活的教育方式的讲座、主题班会、讨论等形式,竟有36%的学校从来都没有用过进行网络教育,经常以此类形式进行教育的也只占到了总数的12.5%。至于网络法制教育,有51%的学校没有举办过此类专门的教育,经常作此类教育的学校也只有8.3%。另外,老师甚至是班主任对班级网络交流媒介的参与程度也是严重不足的,调查发现,只有7.8%的老师经常参与到班级论坛、校友录和班级QQ群中来,26%的老师偶尔会上来光顾一下。正是由于学校教育方式的简单陈旧

缺乏吸引力,在被问及学校网络教育活动的效果如何时,有13%的学生认为没意思,有14.4%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参加,只有23%的学生认为很有意义,将近50%的学生认为活动的意义很一般。

4,内容缺失的网络安全教育。网络教育的内容对于青少年网络教育的效果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网络教育的内容好、有针对性,青少年的网络健康问题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得到解决;网络教育内容不好,就很难起到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预防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5.7%的学校的网络教育主要集中于网络的用途,而对于网络犯罪的教育只有12.8%,网上暴力、网络色情、网瘾等情况的预防教育则更是少之又少了。

可见,学校对于网络教育内容的安排还是不够科学的,多数学校注重学生网络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网络安全及危机干预则缺少应有的关注。对于预防网络被害来说,单纯的去讲网络的用途不可能是很有效的,更有效的方式应该是通过揭露网络上的弊病,提高青少年预防网络被害的意识与能力。

四、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对策研究

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和被害的特点,学者们提出了许多防治对策,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青少年网络教育对策、立法对策、网络技术及网络管理对策、行政防范及治理对策等四个方面。毋庸置疑,这些方法和对策对打击网络犯罪和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有一定的作用,但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大多过于宏观、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预防犯罪的最可靠也是最艰难的措施是:完善教育。”从被害预防的角度来看,教育无疑是最好的手段,但由于以下的因素,教育在所有防治措施中是最艰难的。首先行之有效的教育需要教育者对传授的内容有全面细致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摸索出一套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而这对教育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教育是个系统的社会工程,一方面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教育的效果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制约。正由于教育对策的重要性及其极度的艰难性,导致有学者提出“如果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教育上是误入歧途”。我们认为这种结论过于消极,不是科学可取的态度,相反,恰恰是由于教育对策的重要性及其复杂性要求我们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探究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

从已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在谈到家庭教育对策的时候,主要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具体应从家长的文化素养、教育态度和教育能力着手;改变教育方法,防止逆反心理;建立家长和子女的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家长应指导和监督孩子的上网;特别关注“问题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等。学校教育对策的研究成果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应把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并同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的教育引导,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普及网络知识教育,增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丰富青少年的课外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做好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和纽带;构建青少年网上教育服务阵地,有条件的学校可开放绿色网吧、构建校园网;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建立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机制,对青少年形成严密的立体控制网等。

这些方法无疑都点到了目前网络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应该加以改变的地方,但是这些研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没有考虑到作为一个大国,我国在不同地域、不同主体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巨大的差异性,把青少年网络被害的预防对策不加区别的适用于所有不同的地方和对象,比如城市和农村之间由于网络的普及程度差别很大,很多对策在城市中实施起来可能问题不大,但在农村就很难开展得下去;二是在强调应该重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的时候,往往对他们报以了太高的期待,没有协调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网络教育中的关系;第三,呼唤学校应进行素质教育的声音从来没有低调过,但人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素质教育的开展更重要的是一个教育体制的问题,不是一个学校的力量所能够改变的,在教育体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让学校去倡导素质教育是不大可能实现的;第四,几乎毫无例外的所有学者都很重视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但由于网络道德本身的高度抽象性,现有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对此进行深入具体的探析,其实用价值也就基本被架空了。

基于以上的认识及此次的调查成果,我们认为青少年网络教育对策应围绕以下几个原则来制定:首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对象研究能有效适用于各种不同情况的预防措施;其次,合理分配家庭和学校在青少年网络教育方面的责任。因为家庭和学校掌握着不同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在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让家庭和学校保持着同样的网络驾驭能力是不可能的,二者在教育上的专业化程度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故策略的制定应该更倾向于发挥家庭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并使二者实现有效的结合,而不是分开来看待二者的作用并对二者都进行求全责备;第三,实现体系化的细化研究。从宏观上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对策进行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这些宏观的策略予以具体化,而且是有体系地具体化,而不是像抓痒一样,哪里痒了才抓哪里。体系化的研究有助于发现问题和实现对策上的进一步完善,避免理论上过多的重复。

(一)家庭教育对策

家庭教育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能为子女提供在家上网的机会,预防网络被害的家庭教育对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就显得更加必要。

1,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首先必须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具体地讲,在网络家庭教育中,对家长的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和网络教育能力这三个方面。首先是在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上,相对于城市和乡镇而言,在家长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的引导方面应该在农村投入更大的精力。从我们调查的结果发现,父母对青少年上网采取“赞成但加以控制”的态度有利于防止青少年网络被害现象的发生,而采取“反对,打骂”的方式和在“根本不知道孩子上网”的情况下,青少年受到网络侵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以网瘾为例,在前一种情况下青少年网瘾指标达到三项以上的比例是16.5%;而在后两种情况下,青少年网瘾指标达到三项以上的比例分别是21.7%和18.5%,但是在根本没有染上网瘾指标的数据上,前一种情况下达到了22.9%;而后二者则分别只有13.3%和11.9%,这两方面的数据综合起来,采取“赞成并加以控制”的网络教育态度和方法对于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是较为有利的。而同时我们又发现,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乡镇中采取此态度的家长的比例分别是34.1%、41.4%和33.1%,而在农村采取此态度的比例是22.8%;同时在农村中父母对青少年上网情况“根本不知道的”达到22.1%的比例,也比其他地方高出了很大的比例(大城市为9.1%,中小城市为10.1%,乡镇为12.2%),所以,相对于城市和乡镇而言,农村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

法问题更应引起注意。其次,在家庭的网络教育能力方面,应该针对农村和城市的两种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两个数据对于家庭预防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即父母的学历和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学历越高、家庭的经济状况越好,父母对网络的了解程度也就越高,在这样的家庭中,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比例也就最小。由于高学历父母和经济状况好的家庭在城镇中的比例远远大于在农村中的比例,所以来自城镇中的孩子的网络被害情况相对于来自于农村的孩子会好一点,这也已经被我们的数据所证明。比如,从网瘾的角度来看,达到三项以上网瘾指标的来自农村的青少年达到了20.7%的比例,比任何其他地方的比例都高出很多(大城市为13.5%,中小城市为16.4%,乡镇为16.7%)。可见农村家庭父母的网络教育能力远远落后于城市父母的网络教育能力,应该有所侧重地进行辅导和提高。

2,建立“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模式。我们调查发现父母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限制有利于减少孩子在网络中遇到的风险,问题的关键是应该让孩子理解对他们进行限制的原因。由于对网络的担心,越来越多的人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进行跟踪。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索尼亚・利文斯敦研究发现,英国有41%的父母经常察看孩子浏览的网站,25%的父母偷看孩子的电子邮箱,还有些父母加入一些针对青少年的社交网络,秘密监视孩子的网上动向。其发现对孩子限制越多,孩子遇到的风险就越小。但是我们的调查也反映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的行为如果明显过当,则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对青少年的引导;相反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很好,能够实现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并能在对孩子的监督上实现共识的话,那么,这种监督与限制将显得十分有效。所以,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家长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将青少年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加以对待,对于青少年教育中发生的问题,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学会在作决定前多参考和征求他们的意见,改变以往那种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多采取引导的方式,将事情处理的可能方式告知青少年,并向其阐释清楚利弊,由他们自己独立做出判断。另外,应该提及的是,对于那些已经受到网络不良事物侵害的青少年,家长更不应该采取粗暴和简单的方法,而应该更多地表现出智慧和策略,以包容的态度积极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引导其兴趣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这在教育模式上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模式,而不是“威慑型”、“溺爱型”或“发展型”(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教育模式。

3,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我们的调查显示,孩子与单亲父母同住遭受网络侵害的情况较为严重。造成青少年与单亲同住的原因可能是父母感情不和、父母离异、父母因工作需要而分居两地或者一方已故等情况。对于单亲孩子,整个社会都应该加强对其健康成长的关注,而单亲家长更应该认识到单亲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在工作之余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共青团湖南省委对1700多名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8%的青少年生活在残缺家庭中。和谐、幸福的家庭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必要环境,全社会都应该关注问题家庭青少年的成长。对于由于客观或主观原因而暂时分居的父母而言,尽量避免这种状况的持续对于引导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这虽然只是家庭环境的一个侧面反映,但其意义不容忽视。同时,对于家庭环境构造的其他方面也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学校教育对策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仅承担着知识教育的义务,还承担着全面育人的责任。在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中,社会各界都期待着学校“有所作为”,而正是因为学校与青少年有着长时间的接触,它也更应该肩负起“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这一传统教育所没有的任务。

首先,从宏观上我们还是有必要看一看城镇与农村在学校网络教育方面可能存在的一些特殊情况,从而探究是否有必要在一些问题上对这二者采取不同的对策。第一,从学校老师网络知识水平的角度来看,大城市的老师整体上网络素质是较高的,但是这种优势还不是十分明显。在老师“没进行过网络教育”和“知识贫乏”这两个选项上农村反映出来的问题相对严重一些,分别达到了28.6%和20%的比例。在“教学不符合实际”方面反映出来问题最严重的是中小城市和乡镇地区,而大城市和农村在这个问题上则相对较好一点。由于这些方面反映出来的差别整体上并不是非常的明显,所以我们在老师素质提高方面大体上可以采取较为普适的方法。但是,由于农村老师在没有网络知识或者网络知识贫乏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相对要严重,所以加大对农村教师网络知识的普及应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第二,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看,大城市的网络教育大体上是比较多样化的,能够举行关于网络的讲座、主题班会和讨论会等;学校的校园网也得到了较为灵活的运用,校园网不仅成了学生学习的好助手,学生还能从校园网上得到一些课余的娱乐;学生与老师的网上交流工具也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开发,论坛、校友录等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而这些在中小城市、乡镇和农村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因此,有必要加大后者的改进力度。

其次,应从如下方面改进学校网络教育对策:

(1)重视网络教育,同时针对网络被害现象采取科学的疏导方法。调查发现,有32.2%的学校对此问题根本不予关注,17.1%的学校虽然对此问题给予了关注,但也只是进行一味的说教,没能开拓一些适应网络特性的比较合适的教育方式。态度决定一切,学校对待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学校在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投入及其教育的效果。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方面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在发达地区还是边远山区,计算机知识教育甚至从小学就开始实现普及。但是,我们在看到这可喜的一面的同时还是常常发现,学校在应对网络引发的各种问题时除了简单的批评或者极端的管制学生上网之外,似乎别无他策。我们认为,科学的态度是在正视网络存在客观危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引导学生正确的科学地利用网络。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一味的采取封堵的办法并不能有效的解决网络危害问题,科学有效的疏导对于防范青少年网络被害更为重要。

而进行科学的疏导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教育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可能对学生的潜在危害性。全国很多学校在网络被害教育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网络被害展览、主题班会、集体讨论、校园网、学生网上交流工具的开发等吸纳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的教育形式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其次,要开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适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避免网络成为学生精神寄托的唯一场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活动,充实青少年的业余生活,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和实现自我的平台,使其注意力回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来。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应积极地为学生开辟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其多方面的素质得到充分的认可,为其特长的发

挥提供广阔的平台。

(2)优化学校网络教育环境。首先是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当前,作为人类文明标志的网络已经深深扎根在当代学生心中,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客观事实。针对这一特点,在制定严格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依托校园网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网络文化环境,可以使学校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开拓出一条利用网络互动性优势弥补传统教育教学弊端的新路子。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来说,因为网络的虚拟性,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平等说话、相互交流、展现个性特长、培养创新意识、激发灵感的舞台;就教师而言,校园网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真实内心、促进师生交流、改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渠道。正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学校、老师、学生三者通过网络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其次,加强学校网络设施的建设。这不仅包括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计算机设施,还包括校园网等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的水平。完善的校园网络服务设施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到不规范的网吧中去漫无目的的网游,还可以有效的加强学校对于学生用网情况的监管,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学校应该丰富校园网的知识内容,开发一些学生喜欢的网络资源,实现娱乐和学习等方面的有效结合。第三,好的网络教育水平有赖于优秀的网络教师队伍。调查发现,有10.6%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网络知识很贫乏;有15%的学生认为老师网络教育内容不符合实际,繁冗乏味;33.4%的学生认为没有得到过老师任何的网络知识方面的教育。可见,老师的网络知识水平还远没有达到可以胜任的水平,学校积极的推进教师队伍的在职网络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对“问题”青少年的关注。当前,一些中小学老师仍有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对品行不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采取歧视性措施,实际上将这些学生拒之于校门之外,导致这些学生只能把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作为自己的“第二课堂”。我们的调查发现,学校对这些“问题”青少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大部分老师在发现学生网络被害后并不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矫正,而只是把这样一个事实告诉学生的父母,我们的数据显示,在一般青少年被害中这样的比例达到了44.3%,而在未成年犯管教所中这样的比例高达56.9%。其实,由于这些“差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强,如果积极的进行有效的引导,很容易使他们转变为好学生。学校要采取各种措施巩固在学率、减少辍学率,对有潜在问题的学生组织针对性教育,使其步入正轨,避免误入歧途。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活动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和谐一致,形成教育主体的合力。学校应将定期家访或开家长会作为教师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也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可是我们调查发现,学校经常举行家长会的只有23%的比例;开家长会的学校中,高达91.7%的比例只谈论孩子的学习问题。在形成学校与家长教育之间有效的联动机制的过程中,学校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资源掌握上的巨大差别,学校作为一个群体性组织,在网络教育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应该在发挥学校主导作用的情况下,使二者积极配合起来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5)注重对青少年的危机教育和危机干预。通过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研究,我们发现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但也带来重重危机的现代社会里对青少年进行危机教育、甚至进行危机干预的重要性,通过危机教育和危机干预可实现对青少年行为的控制,从而达到远离被害的目的;而传统的教育理论在青少年德育过程中过分强调正面引导和鼓励青少年追求真善美,缺乏危机教育的内容,因而值得我们反思。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心理状态、行为表现的动态关注,对有网络被害危险的青少年采取有力的危机干预。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篇10

校园欺凌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严重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Olweus最先重视这一问题,并于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目前,欧美日等许多地区和国家非常注重这一现象,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和执行步骤。在国内,校园欺凌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相关研究也处于早起阶段。校园欺凌与暴力行为、行为和犯罪行为密切相关,是当今社会和国家必须承认、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认识欺凌

1.1 欺凌的定义与特征

Barbara Coloroso(2003)认为“受到有意识、故意和好斗的意愿驱使,通过攻击、伤害他人,制造恐慌使他人产生畏惧的行为叫欺凌。”

欺凌不是单纯的捉弄,它包含三个特征:第一,它是消极的恶意的行为;第二,在一段时间内,它会反复发生;第三,“欺人者”和“被欺者”间力量是不均衡的。(Olweus,2000)

1.2 欺凌的类型

欺凌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身体欺凌——打、踢、推、用拳猛击等;第二,言语欺凌——起绰号、谩骂、侮辱、造谣等;第三,社交欺凌——排挤、孤立对方,将其排除在群体活动之外;第四,网络欺凌——通过邮件、博客、论坛等媒介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欺凌日益成为校园欺凌的普遍工具。Rachel Simmons认为网络欺凌是儿童社会暴力行为中,最新近、最邪恶的一种趋势。因为网络欺凌者无需直接面对受害者,不会看到其当时的反应,这使得欺凌者更加频繁地肆无忌惮地使用非常恶毒的语言攻击受害者。

1.3 校园欺凌的形成因素

校园欺凌的成因是十分复杂的,是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种因素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泛滥的网络媒体是校园欺凌产生的重大社会因素,青少年通过模仿习得暴力行为和污言秽语。学校过分注重应试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和校园氛围建设,致使校园欺凌屡见不鲜。家庭缺乏温暖、父母自身行为粗暴、无视或溺爱的教养方式等家庭因素同样不容忽视。一般而言,暴力、动荡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欺凌他人,逆来顺受的“胆小鬼”也更容易惹上欺凌。“欺人者”一般具有较强的攻击性,缺乏控制力、同情心、责任心。而“被欺者”一般性情腼腆、怯懦,人际交往能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较差,自尊心、自信心较低。

1.4 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不仅损害“被欺者”,对于“欺人者”、旁观者和整个社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被欺者”会焦虑不安、设法逃学。如若长期受到欺凌,可能会导致学业荒废,认知发生改变,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健康受到威胁等消极后果,最终有可能走上自残、自杀或杀人的道路。“欺人者”可能会沉溺于的行为模式之中,也可能会因无法控制的攻击性而产生抑郁,贻害一生。旁观者会感到恐惧、体验到心灵创伤。如果欺凌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会从中汲取错误的生活经验教训,甚至习得欺凌。校园欺凌破坏人际和谐,影响青少年今后成年生活,甚至会导致自杀或犯罪,严重危害家庭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2 防治校园欺凌的对策

目前,校园欺凌的总体比例较高,危害较大。遗憾的是,我国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的相应防治措施更是较少。实际上,校园欺凌可以通过许多手段得以减少。防治欺凌,急切的意识和灵活的策略尤为重要。应对校园欺凌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2.1 国家和社会方面 (下转第246页)(上接第236页)

制定法律法规,颁布个性教育计划,营造社会和谐氛围,肃清网络媒体的不良影响。

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2003年9月,美国新泽西州制定反欺凌法规,要求学区采用反欺凌政策,处理欺凌和其他骚扰。“Olweus禁止欺凌计划”要求任命反欺凌协调员,并建立学校反欺凌条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对欺凌的专题讨论。据统计,这项计划实施后,校园中的欺凌和其他行为减少了50%。设立电话救助热线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英国许多地方设立了针对儿童问题的热线,请自愿者和专业人士协助解决包括欺凌在内的儿童问题。

2.2 学校和教师方面

学校在反校园欺凌方面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有研究表明,学校范围的干预可以将校园欺凌降低20%~50%。

第一,创造尊重、支持和关怀的校园氛围,坚决抵制校园欺凌。第二,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起草和解释全校反欺凌政策。第三,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第四,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五,完善设施,设计操场环境、建全监控网络、设立安全室等。第六,健全匿名举报体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切实保障举报者安全。第七,发给教师指导材料,培训教师正确处理欺凌事件。第八,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性教育,对“欺人者”进行早期行为干预,防范欺凌团伙的形成。第九,注重与家长的交流,校园欺凌的有效防治不能只局限在学校内。第十,配备专业的咨询人员,给予青少年更科学、专业、有效的帮助。

校园欺凌在中学尤为常见,具有较高的隐蔽性,不易被察觉。如果学生经常有腹部疼痛、小便不畅、情绪不稳定、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家不专心做作业、无故旷课、设法逃学、酗酒、自虐或攻击他人等现象,很可能与校园欺凌有关。教师不能只关心青少年成绩,要注意观察其变化,真切关怀青少年,切实帮助青少年。

教师可以加强班级建设,使青少年获得更多的同辈支持。可以组织欺凌专题讨论,使青少年提高认识、学会技巧。可以进行自我肯定练习,赋予青少年力量。可以开展角色扮演训练:“被欺者”仰起头,眼睛盯着“欺人者”,大声说道:“不要胡来,否则你将要受到学校的惩罚。”

2.3 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最暖的港湾,家长是孩子最大的支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养与支持。

第一,为孩子营造安全、温暖、稳定的家庭氛围。第二,以身作则,用文明的方式解决冲突矛盾。第三,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完善性格。第四,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第五,当得知孩子被欺凌时,给予孩子支持,传授孩子应对技巧,减轻孩子的恐惧情绪,必要时获取校方帮助。

2.4 青少年自身方面

青少年自身多是校园欺凌的当事者,其主观意识态度和应对行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欺人者”、“被欺者”和旁观者都要意识到校园欺凌危害的严重性,共同维护校园环境,保护自己,远离欺凌。

第一,加强自身意识,充分认识校园欺凌的严重危害。第二,打破沉默法则,勇于沟通,积极取得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和帮助。第三,进行自我肯定练习和角色扮演训练。面对校园欺凌,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要以暴制暴,应做出行为上的改变。

值得强调的是,学校、教师、家长、青少年要经常沟通交流,进行谈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易行有效的方法。

综上,校园欺凌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各方一起高度关注欺凌,共同探讨避免和解决的方法,才能有效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篇11

随着现代武术散打运动的不断发展,武术散打赛事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除了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之外,过硬的心理素质也开始逐渐成为了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关键性要素。然而,对于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来说,由于他们的运动经历较短,经验较少,所以在面对比赛时,尤其是在面对一些重大比赛时,常常会在赛前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例如:血压升高、心理加快、注意力不集中、紧张焦虑等等,这些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赛前应激状态。良好的赛前应激状态对于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充分发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不良的赛前应激状态,如,过度焦虑、过度紧张或者是抑郁等等则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因此,为了尽可能的降低上述赛前不良情绪对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影响,为赛前建立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就针对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赛前不良情绪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赛前训练方案,首先必须要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出现不良赛前应激状态时,常见的不良情绪类型。对于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来说,他们在面对重大比赛时,最常见的赛前不良情绪主要有赛前焦虑、淡漠消极以及过度紧张等三种类型,以下就针对这几种常见的赛前不良情绪分别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赛前焦虑

武术散打作为一项典型的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与其它一般性质的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其不但对抗性强,而且技战术内容丰富多变、极不规则。再加上,在武术散打运动中疼痛和创伤总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所以,在武术散打运动中,青少年运动员的比赛焦虑水平整体上要远高于其它体育运动专项青少年运动员的比赛焦虑水平。而赛前焦虑如果升高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对运动员正常的心理活动、主观体验以及正常思维能力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使得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感到烦躁不安,动作的协调性也会降低,并因此影响到自身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

(二)淡漠消极

淡漠消极是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之前极易出现的一种不良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在运动员过度疲劳或者是伤病未愈的情况下最为多见。由于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自身的比赛经验较少,在面对比赛时,对于比赛中的不利因素想的过多而又缺乏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本就比较容易出现消极淡漠的问题。此时,如果再遇上过度疲劳或者是伤病未愈的情况,运动员往往就会出现竞争意识淡薄,消极淡漠的问题。而一旦出现淡漠消极的情况,运动员在比赛中就很难积极的去捕捉战机,也很少会做出积极有效的主动进攻,以至于比赛情绪低落、缺乏信心、意志消沉,相应的也就很难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

(三)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也是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较为常见的一种赛前不良情绪。由于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相对来说参加比赛的经验比较少,所以在面对比赛,尤其是重大比赛时,常常会患得患失,过度担心比赛的胜负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运动员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常常就会因为过度紧张而无法尽快适应赛场的环境和氛围,以至于注意力不集中,在进攻时出现猛冲乱打、击法不清、击打效果不明显;在防守时手足无措,动作失调、出现防守漏洞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运动员不能尽快调整过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往往很快就会精疲力竭,输掉比赛。

二、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策略分析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在面对比赛时,常见的几种赛前不良情绪,特提出了如下几点关于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策略:

一是,要注意引导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明确比赛任务,端正比赛动机。在引导运动员明确比赛任务时,尤其要注意“知己知彼”,以防止运动员由于对对手的不实猜测而出现过度紧张和赛前焦虑等问题。

二是,要培养和提升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开展训练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健全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体制,通过系统的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自我调控能力,让运动员掌握常用的情绪调控方法,如:自我暗示法、冥想放松法等等,以确保运动员在面对比赛时,能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三是,要注意通过预防训练来提高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的适应能力,最大限度的消除比赛的干扰因素。对于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来说或,因为比赛环境陌生而紧张不安,是造成赛前焦虑和过度紧张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开展预防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消除比赛的干扰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如果是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比赛,教练员一定要注意组织运动员熟悉比赛场地,检查比赛条件,如果在陌生的场地中发现了不利于运动员发挥的因素,就要及时针对原定的训练计划或者是原定的比赛目标做出调整,以避免环境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篇12

不轻言语、见人就会脸红的大学生张峰,如何一下子就成了阶下之囚呢?

张峰犯罪的消息像一声惊雷带着翅膀,即刻传遍了整个校园,人们在痛恨之余也不免会发出了阵阵的惋惜和叹惜声的同时,又不禁会自问:“张峰,怎么就会犯罪了呢?!”

张峰,男,19岁,某重点军事院校的学员,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好,不善与人交往,出生在一个边远山区的农民家庭,凭着聪明的先天天资和自己后天不断的刻苦努力,通过高考,顺利考入某重点军事院校。在这个张峰居住的偏僻山村,从来都没有人考上过大学,更不用说是重点大学,而且还是令人羡慕的军事院校……一时间被当地传为佳话,是家家户户教育子女的榜样,更是家长和长辈的骄傲。他的班主任在评语中这样写道:“张峰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足见老师对他的肯定和期望。

这么优秀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成为阶下囚?!原来在假期的一天,张峰遇见很久未见的邻家姑娘刘媚。刘媚虽然还是未满14周岁的小姑娘,却已出落得漂亮、动人且亭亭玉立。女性的第二特征也已显现,张峰见四周无人,一时冲动,冲上前去……

后来,我了解到,张峰在上高中时,曾经和同班的一个女同学谈恋爱,在恋爱的过程中,有过性接触,但由于紧张、害怕加上缺乏性知识而导致失败。从此,这件事成为张峰的一块心病,自己是不是一个正常的男人,能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男人是他一直的忧虑。据张峰自己说,刘媚一是因为第一次的不成功而产生好奇,二是为了证明自己是男子汉,证明自己的能力。在他遇到漂亮而又散发着青春活力的邻家小姑娘刘媚时,一时冲动,发生了本不应该发生的事,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万分,也使一个原本前途无量的军校大学生因一念之差而断送了美好的前程。

对张峰的犯罪行为,剖析其心理原因,从影响张峰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来看,根据罗大华、何为民老师的《犯罪心理学》“犯罪综合动因论”的观点,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复杂多样,但不外乎主体因素和主体外因素两大类。而犯罪的主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犯罪主体外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结合张峰的个案,我认为综合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原因之一,我国性教育保守,性教育也不健全、不系统、不科学。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使得现在的青少年也越来越早熟,性意识也提早开始觉醒。很多青少年渴求了解“青春期性生理知识”;希望了解“性心理知识”;也有一些青少年想知道“性道德知识”。然而,作为一个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这方面的教育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处于一种遮遮掩掩的状态,加之学校和家庭的性教育也还比较保守,性教育不健全、不系统、不科学。使许多青少年缺乏性和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识,以致酿成了不少悲剧。现如今到处都存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小时候大多没有接受过性教育。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往往由于“羞于出口”而固守着“理所应当”的想法对孩子的问题“敷衍搪塞”,回避早期性教育。岂不知现在处于网络发达社会的孩子已不是当年的自己;而学校里的性教育课也不受重视,当孩子们的疑问不能在父母、老师那里及时得到正面回答,他们就会自己寻求答案,而不顾答案是否对错。

原因之二,人既具有社会属性,也具有生物属性,性对于人来说自然是不可避免的。据调查发现,人类的性启蒙早于性生理成熟,占相当比例的人从幼年、儿童时期就出现了性启蒙。性启蒙后,较表面化的就相应出现。对他们中的部分来说,这些早年的性经历在他们成年以后仍遗留一些较严重的心理阴影,由此影响心理安宁、与他人交往,甚至在特殊的情况下会导致性犯罪行为的发生。

原因之三,一些问题一量得不到解决,就产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由于性生理的发育,对人类性的初步体验往往使他们产生迷惘、困惑和怀疑、害怕,并带着好奇心和神秘感去猜测、想象,甚至盲目行动,胡乱探索,以致酿成大错。

原因之四,人格因素。人格主要表现在社会活动的人际关系中,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塑造和发展。而张峰正是由于性格内向,不愿与别人交往,因此在当张峰缺乏与别人的交往的过程中,使自己变得爱钻牛角尖,从而导致了如此结局。

原因之五,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也是导致悲剧产生的因素。张峰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为了证明自己的性能力加上性知识贫乏,一时冲动,从而做出导致终生遗憾的悔事。这从犯罪心理的角度上讲属于激情犯罪。

通过对以上对张峰犯罪心理原因的剖析,我尝试找出解决这种心理问题(或叫“张峰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希望能对教育者在教育学生时有所帮助。

对策之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于外向的学生我们容易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而对于一些内向的学生来说,我们就要通过细心观察、经常和他们谈心沟通,善于引导他们,告诉他们凡事要顺其自然,正确处理一切事务、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努力学习,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上进的心态,从而使一些隐患得以及时消除在萌芽阶段。

对策之二,加强性知识教育,使学生对性知识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回避性教育,不要使学生们对性产生不应有的好奇,只有科学、正面、坦荡的性教育才能正确引导青少年,杜绝一些歪门邪道的说法,让学生们正确认识性、性别,形成正确的性意识,有正确的,区分友谊与爱情,找到真正的幸福。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篇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大量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策。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政策文献历史脉络的梳理,分析其主要特征。并以此思考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发展的历史脉络

梳理政策发展脉络的核心在于确立分期范式。本文在借鉴已有分期研究的基础上,以“一点两线四面”作为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分期标准:“一点”指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分期拐点;“两线”指1966年开始的“”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将“一点”与“两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了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曲折发展阶段(1949~1966年)、踌躇不前阶段(1966~1978年)、反思改进阶段(1978~1992年)、深化繁荣阶段(1992年至今)。

(一)曲折发展阶段

1949年到1956年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首次以执政党身份颁布政策。为正确引领青少年思想政治观念,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政策多以“改造”为途径以实现“革故鼎新”。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多以马列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当时的阶级斗争对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以提高其政治觉悟,明晰其历史使命。

具体可分为三点内容:一是确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二是强调青少年在政治运动与社会劳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轻视劳动、轻视工人农民,是很严重的问题”;三是建立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高等学校有重点地实行政治工作制度,设立政治辅导处”,“试行政治辅导员制度,专门选拔教师和干部。从事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1957年至1966年正处于我国探索与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走了一些弯路。一方面。“号召全国青年开展一个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著作的运动”,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而调动了青少年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振奋了其革命精神,这是积极的一面。但从长远来看,受当时极“左”思想的影响,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以“又红又专”为目标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背离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阻碍青少年务实、客观认识社会能动性的发展,同时也扭曲青少年正常成长周期,剥夺了其应有的受教育权利,这是消极的一面。

(二)徘徊希冀阶段

1966年至1976年我国处于“”时期,在“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以及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两个估计”的指引下,肆意对青少年进行“突出政治”、“个人迷信”、“红卫兵运动”等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歪曲马列主义、思想,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原则与工作成就,还误导青少年身心发展。所以,这段时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字面上是在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觉悟,加强共产主义信仰,但其实质却有悖初衷,以错误的内容和方式禁锢青少年的思想空间。

1976年到1978年,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尚处于徘徊希冀期。经过十年的动乱,思想已模糊不清的青少年希冀接受一种正确政治思想价值观的引导,但在“两个凡是”方针的左右下,使其在思想门槛处不断徘徊与彷徨,而这种希冀心理已悄然间为日后的拨乱反正埋下了伏笔。

(三)反思改进阶段

1978年至1982年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新旧体制相互交织,新旧思想相互冲突,使得此阶段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繁琐沉重。总体来看,政策的导向性、灵活性凸显,不再拘泥于强制性、呆板性,正如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同时,1979年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更是“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这都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

一是重新定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明确提出“加强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新时期的总任务出发”,此阶段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核心指导思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服从和服务于新时期经济建设中心”。二是建设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队伍。1980年4月,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一支坚强的、有战斗力的政治工作队伍。”特别是高校学生政治工作干部“双重身份与地位”的认可,为以后人员配置、机制建设、专业发展建立了基本框架。三是加强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与规范守则建设。1980年出台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地位和任务,随后出台的《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等对相关内容作了详实的补充。同时,对于青少年的日常行为规范问题,教育部颁布了《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的通知》,引导青少年健康向上,培养其文明的道德风尚。

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确定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战略方针;十三大又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宣传党的基本路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在队伍建设方面,1984年下发的《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强调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必须实行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对工作人员的来源、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培训、发展方向都作了详细规定。在课程建设方面,以1985年《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与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为例,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思想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都作了具体规定和说

明,同时教育部《关于在12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正式启动了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步伐,支持该学科发展,逐步建立专科、本科、研究生、第二学位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学工作和研究的专家。

(四)深化改革阶段

邓小平南巡和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这期间的一个主题词是“德育”,加强对青少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中国历史教育。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改革开放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新经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993年到1995年期间,连续颁发《小学德育大纲》、《中学德育大纲》、《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规定德育的内涵、目标、内容、原则、途径。199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德育工作的队伍建设、科研和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法制保障、领导机制等提出了针对性要求。

党的十六大阐明了新世纪坚持什么旗帜、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问题,我国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也迎来了深化改革的新局面。一是再次定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经历“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服从和服务于新时期经济建设中心”以后,出现“只讲智育。不讲德育的‘智力至上’的错误偏向”。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调,并逐步将其目标确立为“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学科建设持续深入发展。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指出要进一步增强“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06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管理、规范教材使用的通知》对于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提出了要求。在师资培训方面,《关于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对教师培训的内容、形式做了具体安排,旨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2005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和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其工作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呈现出系统性特征

1 政策层级体系完整

当前我国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纲领性的政策,它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所作出的总体决策,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等。第二个层次是具体性的政策,主要是由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部门为贯彻实施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而制定的具体性规定,如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第三个层次是实施性的政策,主要是各相关部门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在思想政治领域制定的具体措施和策略,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国普通高校从2006级学生开始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通知。

2 政策对象涵盖了整个青少年群体

青少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我国已出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多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从政策对象看,我国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针对所有学生群体的综合性政策。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关于高校的政策。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关于中等专业学校的政策。如《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专业学校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中小学的政策。如《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

3 政策内容具有完整性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不同政策的主题指向和同一政策的内容范围。从政策主题指向看,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主题包含了目标政策(如《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专业建设政策(如《教育部关于在12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课程政策(如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施意见)、队伍建设政策(如《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从同一政策的内容范围看,我国出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通常包含政策意义、指导思想、原则、任务、途径等多方面的内容。例如,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分析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从七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措施。

(二)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导向性

价值问题是政策的核心,“任何一项教育政策都是一种教育领域的政治措施,任何政治措施本身都代表或蕴涵着政府对于教育事务和教育问题的一种价值选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鼓励什么或禁止什么的一种价值选择。”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维价值,但基于其对国家政治制度建设以及对个体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主导价值必然是促进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其政治素质的发展,并以此来实现我国教育方针中所确立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

政策是为解决特定背景下的问题而制定的政治策略,因而任何政策必须适应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需要,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从我国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看,这种时代性特征尤为明显。例如,从价值导向看,在20世纪90年代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青少年的思想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为此,1996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认为这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再如,从课程建设看,自改革

开放以后由于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在20世纪80年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革命史,90年代后增加了社会主义建设,后改为邓小平理论。进人21世纪又增加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四)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呈现出连贯性特征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也会与时俱进,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始终是不会动摇的。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一直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青少年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应对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袭,党和国家更是把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能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命线。邓小平多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进而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点,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党和国家多次出台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策,甚至多次颁布同一主题的政策。例如,我国在1980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1987年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2004年再次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再如,我国出台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从主题上看,主要集中于理想信念教育、中国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等几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尽管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并未改变。政策的连贯性特征有助于保持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

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发展展望

我国60多年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在坚持基本方向和基本原则基础上,必须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坚持党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正确方向

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思想领先原则,注重对全国人民进行宣传动员和思想教育,形成了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从现实来看,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组织保证。宪法所确立的四项基本原则从法理的高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及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的领导首先是政治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就必须用这些理论来武装人们的头脑。因此,中国共产党不仅有经验、有能力来为我国未来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政策导航,而且其领导地位的权威性也具有法理保障。在社会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道路上,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这种领导地位必须得到进一步强化。党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并及时制定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从而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导航。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主题,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未来社会的全球化、信息化、利益多元化等特征,必然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并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必须不断丰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主题,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首先,要继续把握好理想信念教育的阵地,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政策的主要目标。理想信念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青少年理想信念出现偏差。同志强调:“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因而,我国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必须把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主线,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在党的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要培养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其次,要关注信息化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当今的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快速性等特点。它打破了固有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方式。我国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既要充分关注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又要引导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善于利用网络这一新的渠道。主动占领思想教育的网络阵地,对青少年的思想发展进行有效地引导。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要善于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做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助人为乐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思想不断地侵扰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甚至出现了学生只知西方节日而不知中国传统节日的情况。政治认同必须基于国家认同。而国家认同又源于文化认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向优秀传统文化寻根,我国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必须为这种寻根提供方向性指导。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资源建设,夯实政策基础

政策制定需要耗费人力资源,政策实施需要耗费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因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相应的资源建设为基础。

首先,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人力资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政策制定中的人力资源和政策执行中的人力资源。前者主要是专家库和智囊团,为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家队伍的形成,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并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后者主要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包括从事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人员、从事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升其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夯实其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奉献的忠诚信念。

其次,要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财物资源的建设。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党的各个部门来实施,而学校经费的管理权归属于学校行政部门,从而使得部分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上严重不足。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严重不足,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这在中小学表现得尤为明显。为此,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中要强调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经费(如学科建设经费、学生活动经费等)的投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四)完善政策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增强政策的有效性

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三个方面。美国政策学家艾利森认为:“在达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地执行。”一个政策是否有效包括两个方面: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和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这都依赖于完善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因为监控可以确保政策实行的有效性,防止政策失真现象的出现,而政策评估不仅可以监督政策执行,同时也可以为后续政策的执行提供有益借鉴。政策执行中,需要依据先前确立的政策目标和价值准则对政策效果进行监控,保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被任意修改或者偏离原来目标。我国现有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大多从政策目标、政策任务、政策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但对于政策监控和评估却较少涉及,从而容易导致政策执行失真,影响政策的有效性。为此,我国未来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必须加强监控和评估机制的建设。从监控机制看,应设立系统实施政策监控的组织机构,规定实现政策监控的必要手段,建立灵敏、准确的信息反馈系统。从评估机制看,政策内容中应就评估主体、评估标准、评估方法等进行相应规定。

参考文献:

[1]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81-282

[2]孙少平,新中国德育五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141

[3]骆郁廷,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8,(12):39

[4]刘复兴,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J],教育研究,2002,(4):16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