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防控措施实用13篇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篇1

1 概述

在人类历史上,采煤技术起步早,发展快,一直是一项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采矿技术。煤炭,作为工业的粮食,满足着各行各业的动力需求。自18世纪以来,采煤工业不断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在另一方面,由于煤炭开采量的日益增长,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一系列安全问题也逐步显现。特别是近些年来,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火灾等煤矿事故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给人们的人身安全及经济安全均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事故惨剧的发生引起人们的普遍深思,由此,煤矿灾害防控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逐步意识到,煤矿灾害预警预控技术,应该与煤矿开采业同步发展前进,也只有这样,方能保证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各类灾害事故得到很好的预防,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国家、社会的经济利益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煤矿通防技术,是针对煤矿中包括瓦斯、煤尘等在内的易燃易爆物质作出灾害预报及防控的一项技术手段,通过这一技术的实施,非但可以对煤矿中各类通防事故起到很好的预防、控制作用,还可以建立起灾害应对措施库,为日后各类事故的预警预控起作出充分的准备。

2 煤矿通防灾害事故分析

煤矿通防事故的频频发生,给国家、集体以及每个煤矿工作人员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近些年来,通常发生的煤矿通防事故包括顶板事故,煤尘导致的事故,水灾、火灾事故,瓦斯导致的事故等等,任何一次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往往都是由于一系列人为或可控的自然因素所致。因此,倘若通过合理的分析,便可以对事故缘由进行有效的把握,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煤矿通防事故类型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然而不同的事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即所有事故均存在的偶然性,因果性,规律性,必然性,以及可预测性等等。

其中,偶然性是指事故在发生过程中以及发生后导致的后果的不可预知性,比如某些不安全因素长期积累,在某一不可预知时刻导致事故爆发;同时,同一类事故在爆发时的具体形式也是具有其偶然性的;另外,事故发生之后,其危机范围以及导致的破坏程度等等,均不是事故发生前即可进行完全预测的。因此,对于煤矿通防灾害的预警预控工作并不等同于在事故发生前即对其百分之百的预知,而是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最大程度的预测,并将事故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除偶然性外,煤矿通防事故还具有规律性、因果性以及必然性等特点。每次事故的发生终有其必然的原因,比如天气因素,人为失误等等,并且各类不安全因素所导致的事故类型也常常尤其对应的规律性,一旦某一类或几类不安全因素被积聚,则事故的发生通常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事故的预警预控过程中,可以对事故的特征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只需对其某一环节进行截断,便可以有效的对事故的发生进行避免。因此,这便要求我们对各类事故发生的起因及主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把控事故发生线索,遵循客观规律对煤矿通防事故实施预警预控。

3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技术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技术指的是在灾害发生之前,对于大量前期发生的煤矿通防灾害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对该类事故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类备案,实现对灾害发生前的提前控制、预防的效果。在该类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通常是利用数学建模的办法,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型把握事故发生时的特点,依据这些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在预警技术开展时,要首先通过前期分析对各类事故提出相应的预警指标,并依据不同的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设计不同的预警信号,并划分预警等级。在事故发生之前,即可对事故作出不同级别的警报提示,从而对事故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预报及防控作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因煤矿通防灾害引发的各类损失。

3.1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准则

所谓预警准则,指的是对灾害进行预报时的依据,只有制定了合理有效灾害预警准则,才能在事故发生前做出科学的、规范的、准确性高的预报提示工作。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相关的规定,即《煤矿安全规程》等,同时,也要借鉴其他的各类安全规程标准,综合制定出相应的预警准则。

以“否决”为优先指标的预警准则为例。通常,此类情况下,总体的危害性评价位于评判标准的第二位,在进行实际评判时,两者是综合进行的。在对灾害事故进行评判时,对照事故的各项指标,首先依据“否决”标准进行判断,在各项判断指标中,凡有某一类指标达到“否决”规定的判断标准,则将该事故按照严重或较为严重定级。此后,再根据标定后的灾害等级进行判定,若尚未达到预警标准,则无需进行警报警示,但仍需继续进行数据搜索工作;若已达到预警标准,则必须进行相应不同级别的报警措施。

3.2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指标

如前所述,煤矿通防灾害类型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因而其各自对应的通防灾害预警指标也各有不同。仍以“否决”为优先指标的预警类型为例,预警指标通常包括首要的否决性指标,以及相应的一般性指标两类。对于瓦斯爆炸事故、火灾事故、水灾事故等煤矿通防灾害,否决性指标通常包括危害性气体的浓度指标,即瓦斯浓度指标以及一氧化碳、乙烯的浓度指标等等;一般性指标则通常指的是对危害性气体的判断结果,即瓦斯爆炸事故危害性判断结果,火灾、水灾所致事故危害性判断结果,气体流通系统标准化程度危害性判断结果,等等。

3.3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方法

依据不同类型的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指标,通过对多种煤矿数据资料的搜集,可以提出两类相应的预警方法,即煤矿通防预警的静态方法以及动态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其明显的优势与不足,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两类方法分别进行,但所得预警结果又相互结合相互参考,共同完成煤矿通防灾害的防控任务。

3.3.1 煤矿通防灾害静态预警方法

静态预警是以分析、评判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一类预警方法。通过对前期灾害数据及灾害资料的搜集整理,静态预警需将这些数据与相应的判定指标进行对照,凡超出临界值的事故类型,则判定其为高或较高的危险事故类型,并对其进行静态警报提示。静态预警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且结果直观明了,但其也存在很强的局限性,即只能够对当前的矿内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而无法起到很好的预报作用,判断作用强但实际预警作用不够突出。因此,必须结合相应的综合指标预测方法对煤矿通防事故的危害程度进行提前的动态分析及事前预测工作,及动态预警方法。

3.3.2 煤矿通防灾害动态预警方法

与静态预警方法中简单的对照评判标准进行分析判断不同,煤矿通防灾害动态预警方法需要对一段时期中煤矿内的各类指标,如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通风程度等进行跟踪分析,并依据曾发生过事故的多类指标与灾害类型对应关系进行相应的判断,从而在某类指标达到某危害程度时发出灾害预测警报,从而实现灾害的预警目的。由于资料搜集及使用均非一成不变的,因而成此类方法为煤矿通防预警的动态方法。

3.4 煤矿通防事故预警信号

煤矿通防事故类型多样,其破坏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依据其各自的破坏形式,可将事故类型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为重大事故以及其他破坏性较小的事故类型。其中,各个级别的重大事故均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往往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一旦发现此类的事故潜在危害,则需要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潜在危害排查。在对煤矿通防灾害进行定级时,所依据的判断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个判定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制约,方能得出最终的定级标准。目前,我国将事故危害划分为四个级别,由重至轻依次为需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的事故;在规定期限内需处理完毕的事故;要求需要进行处理的事故;以及虽在目前的状况下可以接受,但必须进行追踪监控,防止问题恶化的事故。并对给予了这四类事故不同的颜色警报,依次为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以及蓝色预警。

4 煤矿通防灾害预控技术

4.1 煤矿通防灾害预控技术概况

预警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对灾害进行提前的报警,以对煤矿工作人员起到警示的作用。而相应的,煤矿通防灾害预控技术则指的是在接收到不同类型的预警之后,人们所应采取的各类相关措施,从而对灾害起到有效的控制效果。在预控技术中,针对不同级别的预警结果,需要对各类灾难形式进行分析,如灾害的发生类型,破坏对象,危害程度,等等,并对其提出一系列的控制措施。这样,一旦发现煤矿灾害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即可立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预防;或者,在灾害发生之初,即对其实施控制措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煤矿通防灾害的预控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人工操作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其中,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各种灾害警报进行充分准确的分析,并在应对各类灾害预警是作出快速的反应,但是,由于计算机应变能力较差,面对灾害的多变性,无法进行及时的措施结合或措施调整,故不能作为煤矿灾害预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而灾害预控中的相关技术人员,特别是从事了多年此类预控工作的相关专家,他们对于煤矿通防灾害的预控工作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及应变能力强,在灾害发生之初即可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故而可以对灾害进行有效的规避。这些技术人员及专家是煤矿通防灾害预控过程中的主力成员。

4.2 煤矿灾害预控对策库

在煤矿灾害预警的前提之下,预控技术提出不同类型预警结果所对应的预控措施,并将这些措施形成统一的对策库,以便于事故发生时策略的快速调拨。

预控对策库的建立过程不应简单的无序进行,而应根据相关的制度标准,依据一定的原则建立。这些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动静结合原则以及可靠性原则等等。依据上述原则,方可开展对各类煤矿通防灾害的防控对策提出。

以瓦斯爆炸事故为例,针对不同破坏程度的瓦斯爆炸事故,提出相应预控措施库如下:

(1)对于安全类预警提示,无需进行预控措施。

(2)对于潜在危害指标正在上升,但尚未发生灾害的预警提示,依据方式火灾发生的原则,需严格控制高温热源,严禁明火及潜在火源,严禁使用易燃易爆原料,防止高温、摩擦引发火灾等措施。

(3)对于采取措施后,潜在危害指数下降的预警提示,应依据防止火灾蔓延的原则,在适当的位置建立防火门,设立井上及井下消防器材库,保持通风条件及通风措施运行良好等措施。

总之,针对不同类型的煤矿通防灾害,需提出多种与之相对应的灾害预控措施库,为后期灾害控制系统打下有效基础。

5 结论

预防煤矿通防灾害发生,进行相关的预警预报技术研究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煤矿开采等相关领域在发展采矿技术的同时,更应及时跟进灾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对于各种类型的煤矿灾难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避免事故悲剧的再次发生,为国家、集体利益及个人的人身安全提供科学、有效地保障。

参考文献:

[1] 鞠金峰,施喜书,王晓.关于高温矿井热害防治的思考[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3):80-81,96.

[2] 赵杰.浅谈气象灾害预警[J].中国减灾,2004(10).

[3] 杨荣海.金融危机预警理论述评[J].昆明大学学报,2008,19(3):48-52.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篇2

在人类历史中,伴随人类社会的,不仅仅只有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各种各样的灾难。这些灾难为人类历史留下的是一页页触目惊心的篇章。从这种意义上讲,防灾减灾是人类成长过程付出的代价。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提高,事故与灾害发生的概率与规模也随之增大。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给全球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灾害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剧,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各种灾难一次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唤起世人对它的重视,防灾减灾是人类社会防灾的永恒的主题。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和防灾减灾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是21世纪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1.1基本概念

灾害:是指自然发生的或人为造成的,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与现象。

防灾:是指尽量防止灾害的发生以及防止区域内发生的灾害对人和人类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但这不仅指防御或防止灾害的发生,实际上还包括对灾害的监视、预报、防护、抗御、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等。

减灾:减灾包括两重意义,一是指采取措施减少灾后发生的次数和频率,二是指要减少和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正常生活和各项产业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1.2防灾减灾基本原则

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如下。

尽可能预防――运用技术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控制损失――加强新技术开发应用,提高承灾能力。

控制诱因――使用高技术性能材料,提高监控调控技术水平。

消除隐患――改善技术环境,提高防灾意识。

应急反应――提高装备水平和救灾能力。

2.灾害的类型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要产生各种各样的灾害。联合国公布了20世纪全球十项最具危害性的战争外灾难,分别是:地震灾害、风灾、水灾、火灾、火山喷发、海洋灾难、生物灾难、地质灾难、交通灾难、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的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防灾方法。

(1)按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

在我国发生的重要的自然灾害,考虑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归纳为七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灾种。

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海洋灾害:包括暴风潮、海啸、潮灾、海浪、海冰、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

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冰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砂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诸方面。

生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流行性传染病等。

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2)按自然灾害形成原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不仅受着地球自身运动和变化的影响,而且也直接受太阳和其他天体的作用和影响。实际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地取之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但是,自然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太阳队地球辐射能的变化,地球运动状态的改变,地球各圈层物质的运动和变异已经人类和生物的活动等因素,时常能破坏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3.防灾减灾对策

现代科学观点人为各种灾害就个别而言有其偶然性和地区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先进技术,在满足各类建筑物(构筑物)使用功能的同时,提高其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

3.1 防灾减灾基本原理

灾害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条件,即灾害源、灾害载体和承(受)灾体,因此,要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损失,就必须改善这三个条件,其主要措施是:消除灾害源或者降低灾害源的强度;改变灾害载体的能量和流通渠道;对受灾体采取预防和保护性措施。

3.2 防灾减灾的总目标

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建设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制约。

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灾灾情的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3.3 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鉴于目前的灾害形式,要有效地防灾减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灾害监测,包括灾害前兆监测,灾害发展趋势监测等。随时监测各种灾害,特别是洪水、干旱、地震等重大灾害发展情况。这些措施的减灾效果是很显著的。

灾害预报。对潜在灾害,包括发生时间、范围、规模等进行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这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减灾措施。

防灾,即对自然灾害采取避防性措施,这是代价最小的且成效显著的减灾措施。

抗灾,指对灾害所采取的工程性措施。

救灾,这是灾情已经开始或遭灾之后最紧迫的减灾措施。当重大灾害发生时,快速准确提供灾情信息,是紧急救援所必须掌握的资料。必须制定有效地救灾预案并常备不懈,方能取得明显的减灾效果。

灾后重建,准确的灾情评估是灾后重建最主要的依据之一,而灾区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恢复,也是主要的减灾措施。

参考文献: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篇3

1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大地之上江河纵横,流域面积超出1000km2的大江河就多达1500多条。从1949年到现在,已经建成了约10万座的水利水电工程,这些工程都发挥了比较好的防洪、发电以及航运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水利工程在带来极大效益和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地质灾害的情况。灾害种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水库引发的地震;第二种是库岸岸坡稳定,而第三种为浸没问题。其中水库引发的地震是指水库在蓄水的过程发生地震问题,截止到现阶段,大约已经发生了100多例这样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水库水位实际的升降情况与地震发生的频度和强度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关系,水库引发的地震造成的深度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大于20km。而水库岸坡破坏的形式主要有塌岸还有崩塌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出现在平原或者是盆地的地区。

2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成因

2.1 工程建设直接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工程建设活动(比如进行坝基开挖、边坡进行开挖、人工的堆渣以及水库蓄水等)直接导致地质灾害问题,主要包括了崩塌、滑坡、围岩坍塌、水库大流量渗漏、水库诱发地震、地基(或者是采空区)发生大规模的塌陷等情况。

2.2 工程建设与自然因素共同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工程建设与自然因素(比如暴雨、洪水以及地震等情况)共同引发的地质灾害(比如泥石流、山体滑坡或者是地面塌陷等情况)。其中又以汛期洪水地质灾害的情况最是明显。汛期的洪水地质灾害问题主要包括了滑坡、泥石流、河岸出现冲刷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与洪水相关的自然或者是人为的灾害。有一些水电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就曾发生河岸冲刷出现坍塌的情况,特别是在汛期的时候,如果导流洞或者是溢洪道进行泄洪,出口河岸以及下游河道经常由于冲刷掏蚀发生塌岸,从而形成灾害。

2.3 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一般情况下都是地震地质灾害以及超标洪水地质的灾害,主要指的是所有的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区因为天然地震的活动以及比较极端的天气情况影响从而引发的对人民的生命、人民的财产以及工程的建设造成重大损失的灾害问题,主要包括了地震或者是超强的暴雨期间工程区遭受的崩塌、滑坡、滚石、泥石流或者是塌陷等自然灾害问题。

3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预防实践措施

3.1 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工程勘测质量

对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一定要不断的加强,这样可以比较有效地提升整个工程勘测方面的质量问题。在当今阶段,利用信息化的高科技技术手段是目前水利勘测部门进行预防地质灾害技术比较常用的有效措施之一。

3.1.1 选择信息测绘的高科技技术。水利工程相关的勘测人员利用信息化的高科技的勘测技术,大体都包含了GPS定位以及三维成像技术等一些比较高科技的信息化技术,这样能够对工程周边的地区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认识。而以前比较传统的二维化设计图,选择建模的技术转换为三维立体化的模型图。现阶段所有的勘测技术在对水利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利用移动式的ArcGIS平台,能够起到有效提升勘测质量的作用。

3.1.2 合理利用信息监测的技术。所有的水利工程地质灾害在出现之后,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选择信息化的监测技术,对工程周围的地质变化进行有效监控,可以比较有效的实现风险自动化进行预警的重要功能。

3.2 根据工程实践问题做好灾害防治预案设计

对工程地质灾害方面研究有效的防治预案,这是之后阶段地质灾害方面能够有效进行预防的重要任务。

3.2.1 选择合适的监测方式。现阶段监测方式分为日常监控、汛期监控以及应急时期进行的监控这三种情况。其中日常监控指的就是对整个水利工程在非汛期的时候所进行的风险监管方式,由于风险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三级监控的方式,而汛期所采用的是二级或者是一级监控模式。应急监控的方式主要是对于洪涝、地震或者是滑坡等一些地质风险相对较高的或者是已经发生灾害的情况,由于工程地质灾害的风险相对其他的灾害比较高,所以一定要选择特级监控这种监控模式,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启动相应的救援预案。

3.2.2 采取有效的应急方案。在进行风险防治的预案当中一定要包括严密的应急方案。比如对应急的物资进行合理的分配、对地质灾害的风险方面所采取的应对技术措施等等,这些都是在应急措施方面必须要进行严格标准的重要内容。

3.3 结合环保理念,减少人为因素灾害形成

对于自然地质发生的灾害,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地质灾害在进行预防的过程当中,人力干预效果相对更加明显,也会更加有效。因此,预防人为因素的干预工作在整个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中是需要进行预防的重点所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的重要基础工作,因为水土保持的基本工作对整个水利工程以及周边区域的地质灾害预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3.4 做好灾害预防中物资、人力调配工作

对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进行设计预防的措施,不仅需要有先进的理念,而且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这必然需要物力以及人力方面的支持。所以,在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的措施当中,预防物资与人力之间一定要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调配。在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所需的物资数量可以充足调配,在人力资源方面一定要合理配置。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的地质灾害问题较多。它的成因不同,可分为工程建设、自然因素以及两者共同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然而水利工程的对象种类较多,包括:边坡工程、水库工程、地基工程和地下工程等。

水利工程往往与民生问题紧密相连,加强水利工程的管护及地质灾害监测,可以保障水利工程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同时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自高,何伟.水电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分类[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4).

[2]王艳妮,刘刚.地质灾害领域本体的研究与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6).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篇4

2火灾场景发生概率

火灾场景发生的概率通过表1所示的五个等级描述。在一些半定量评估方法中,火灾场景发生概率与评估对象特点之间联系较弱。在评估中选取的火灾发生概率一般较高,如果所有评估对象类似的火灾场景都使用相同的概率,就会弱化评估对象之间的差异。例如,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较高单位的火灾事故发生概率会相对较小。为了体现评估对象之间的差异,引入火灾场景ie的火灾原始发生概率()ip′e和火灾事故控制因子。()ip′e可根据火灾事故统计数据估计得到。主要参考与评估建筑用途相同的某一类建筑火灾发生起数的整体情况和该类建筑中各种起火原因引发火灾的相对比例。()ip′e考虑了较多的不利因素,赋值较为保守。对于消防安全水平较高的评估对象,事故控制因子iε能根据实际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不合适的“保守”。iε可以表示为:X1i: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X2i:与场景ie相关消防安全管理人工作水平;X3i:与场景ie相关的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情况,如用火管理制度、动火审批制度、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用电和电气线路维护检修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等的落实情况等;X4i:与场景ie相关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与受培训情况;X5i:与场景ie相关特殊设施、设备的状况,如是否设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防雷设施是否完好等。可以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适当调整上述五个因素,使该因子更加适用。

3火灾危害程度

α为人员脆弱性因子;β为建筑脆弱性因子;keS为不同阶段的火灾危害控制能力。下文分别阐释上述项的意义与确定过程。人员脆弱性因子α描述了建筑中人员抵抗火灾危害的能力。人的行为是风险评估必须考虑的因素,然而部分评估方法对人员的因素考虑较少。由于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开放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体系,没有结合具体某一类型建筑,因此影响α的因素只列出了表3所示的四种因素。对于某一特定用途的建筑,影响α的因素需进行调整。若评估对象上述因素描述内容的主体是确定的,也可采用多属性评价法。即通过设置一定的标准,如表3所示的参考分级标准,将评估对象的现状转化为分值,并确定ρ,K,A,C对α的权重,通过加权求和得到α的值。

建筑脆弱性因子β描述建筑本身抵御火灾危害的能力。部分评估方法忽视了该因素的作用。β的值受表4所示因素影响。可以表示为:fβ的实现方法与fα相同,α,β∈。在半定量评估方法中,α与β对某一评估对象而言,意义不明显,主要在于区别同一类型不同评估对象的差别。例如,若不使用建筑脆弱性因子β,一栋5层的多层酒店和一栋25层的超高层酒店的其他评估内容都达到同样标准时,评估结果会相同,这显然和火灾风险现状不相符。在半定量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中,确定火灾危害程度是一个难点。部分半定量分析模型确定火灾后果的过程较为简单,例如在对影响火灾后果的因素进行赋值后,通过加和得到火灾危害程度等级。虽然不同因素(措施)的重要性能通过一定权重描述,但不同措施在时间上的关系却被忽略了。本文借鉴事件树火灾风险分析法中将火灾发展阶段和火灾危险控制措施相结合,确定火灾危害程度的思想。在真实火灾中,火灾危险控制措施之间并不是严格按时间阶段动作的。在同一火灾阶段的各种措施是同时起作用的,一种措施会在多个阶段中出现,且不同措施之间的重要性也是有所区别的。此外,由于数据库的不完备,危害控制措施正常启动的概率较难得到。所以在参考事件树分析法的同时,还要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合半定量评估的需要。

参考对火灾发展阶段的划分,将火灾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并给出五个阶段中火灾危害的主要控制措施,如表5。可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判断每个阶段中火灾危害控制措施对该阶段火灾危害的控制能力因子keS。专家在对评估对象进行检查评估后,根据评估对象现状,结合自身经验,给出每一阶段各种控制措施对火灾危害控制能力的判断。专家的判断作为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输入。为了方便后续处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中的等级参数评价法将评价结果百分化,即[0,100]keS∈。得到α,β和ekS后即可建立s(e)的求法。首先定义火灾危害程度s的等级。参照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火灾等级标准的划分,以及其他风险评估方法对后果的分级,本文采用的火灾危害程度等级划分标准如表6所示。通过统计数据确定s(e)是困难的,因为现有火灾统计资料一般只包含“火灾发展阶段3(包含阶段3)”之后的案例,很难获得清晰的火灾控制措施与火灾后果之间的关系。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如下算法来实现s(e)。

在火灾后果与火灾发展阶段之间建立主要对应关系,即火灾发展1-5阶段分别与火灾后果Ⅰ-Ⅴ等级相对应。以第3阶段为例,这种对应关系可理解为:“当火灾发展到第3阶段,出现Ⅲ等级火灾后果的概率最大”。如前所述,在真实火灾中,火灾发展阶段之间的划分并不是非常清晰的,同一种危害控制措施可能在多个火灾阶段都发挥作用,造成通过火灾危害控制措施的能力,评价火灾可能发展到某一阶段时,不仅要考虑该阶段的危害控制措施,还要考虑其他阶段措施的情况。当然,本阶段的措施会起到主导作用。正态分布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火灾风险评估中很多物理量都可以使用正态分布表示。本文假设在火灾发展某一阶段的火灾危害控制措施与其他阶段火灾危害控制措施在重要性上服从正态分布的规律。

确定火灾风险

确定火灾风险前,需要构建后果量化函数。本文采用风险矩阵实现g(s)。风险矩阵通过将可预测的最严重火灾危害与相应的火灾发生频率结合起来,实现火灾风险的定性估计。风险矩阵由于意义清晰,操作简单,在多种风险评估方法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建立风险矩阵之前,要确定火灾场景发生频率的分级(表1),火灾危害程度分级(表6)和作为评估结果的风险等级。参考对风险等级的划分,制定表7所示的风险分级标准。参考风险矩阵建立方法,制定如表8所示的风险矩阵。根据该风险矩阵可得到火灾场景e下建筑的火灾风险等级。建筑每个火灾场景的风险iRisk就能说明该建筑的风险状况。根据建筑火灾风险Risk的定义即需要将各火灾场景的风险相加。由于风险等级无法直接相加,因此需对各风险等级赋予一定的分值,再以相加的分值来反映建筑的整体火灾风险。

如何确定分值需从Risk的应用目的进行分析。Risk的应用对象一般是管理决策机构,比如奥组委需要知道每个比赛场馆的风险值,消防部门需明确辖区内各单位建筑的风险大小。Risk的分值虽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分值大小须能反映各级火灾风险对社会公众的影响程度,且具有一定区分度。可通过下式将各火灾风险等级转换为建筑火灾风险分值形式。

实例分析

下面以某医院建筑为例说明该体系的使用。该建筑地上24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92m,建筑面积82000m2,2006年投入使用。地上1-5层为门诊,6-24层为住院部,地下主要用作车库和设备用房,部分区域用作药库。该建筑15层部分医疗实验室内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3层会议室内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个别部位的探测器存在故障;部分区域缺少灭火器;部分楼梯间防火门损坏,不能自动关闭;其他区域消防设备都按现行国家规范设置,且日常维护较好,能正常工作。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篇5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依据,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现象的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件。以自然灾害发生的主导因素(地理属性)为依据,可把自然灾害分为四大类:气象气候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水文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此外,宇宙空间和太阳系的一些天体的特殊运动现象也会对地球和人类社会构成不同程度危害,这就是天文灾害(星灾)。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其形成原因和特点又各不相同,给人们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在范围、程度上也不相同,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应对。

自然灾害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类,常常会给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以尽可能降低其造成的危害。

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意义

自然灾害除了具有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公共性、危害性等特点外,还具有其不同于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一些特性。在形成原因、影响范围、时间、传播形式等多方面,自然灾害区别于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在应对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性,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和救助手段。

自然灾害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类,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应当遵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所谓应急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管理行为来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以使公共组织及其成员摆脱危机状态的行为过程。应急管理是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在事前进行的有效预防和事中处置以及事后恢复,尽可能避免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减少其带来的损失。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也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这三部分。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尽可能预防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一旦自然灾害发生了,则应当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按照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尽快防止灾害的扩大和发展,同时展开救援工作。当自然灾害结束之后则应当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应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警、监测,做好自然灾害的预测工作,在获得其征兆时就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地避免自然灾害的危害。但是,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自然条件下,还有很多自然灾害是不能事前预测、监测到的,无法避免其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应对,控制灾害的扩大,阻止其进一步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其危害程度。因此,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对于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其带来的损失,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要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应当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平时应进行关于应对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应当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减灾意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和做好“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群策群力,防治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自然灾害在目前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应当树立防灾意识,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一旦发生,则积极应对。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人们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认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及水平。

2.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等特点,在平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非常重要,但是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对于某些自然灾害还是无法准确地进行预测,不能避免其发生,那么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如果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有关部门则可以根据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然灾害进行处置。因此,应当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3.做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准备工作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进行应急管理,在短时间内可能就需要大量的人员、救灾物资和资金,在灾害发生前就需要进行储备,否则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救灾工作的需要。因此为了做好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就必须在平时做好准备,包括人员、物资和资金等几方面的储备工作。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其应急抢险离不开救灾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自然灾害的应对不仅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应急抢险,也需要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的参与。比如为应对洪涝灾害除了救灾专业人员外还需要医护人员,对受灾人员进行救护和防治灾后疫情等。因此,在平时就要作好人力资源准备,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准备工作中,要进行物资储备。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明确要求中央和地方以及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都要储备一定的救灾物资,以应对突发自然灾害。

为应对自然灾害,在资金方面要在平时就作好准备工作,当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救灾资金在短时间内就必须筹措到,以保障资金的供给。因此,平时在资金方面要作好储备工作,确保救灾资金的来源,以保障救灾资金的及时到位。

4.完善自然灾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自然灾害的发生通常有一定的征兆,这种征兆可能会被人们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获得,采取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则应当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控制灾害,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蔓延,以尽可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一旦自然灾害发生了,就应当对自然灾害进行积极迅速的应急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应急机制由预防和准备子机制、管理和反应子机制及恢复和重建子机制三部分有机构成。在自然灾害尚未发生时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尽早发现,及早应对。对于自然灾害科学研究工作应当继续加强,作好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尽可能准确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征兆,采取措施避免其发生。目前,人们还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自然灾害,避免其发生,也不能够完全控制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因而,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快速反应机制,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立刻采取积极的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减少其造成损失。另外,灾后重建工作也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部分,自然灾害发生后应当积极进行恢复和重建。当自然灾害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之后,应当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其带来的损失,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并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总之,应当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作好防灾、减灾工作,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当然对于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还需要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比如需要法律的支持,平时应加强科学的减灾工程,从源头上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秦伟:加强应急管理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J].时代经贸,2006,4(9):50

[2]国家突法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3]李利:什么是自然灾害[J].中国减灾,2001(3):30.

[4]自然灾害有几种形式?[J].防灾博览 2002(1):30

[5]王郅强麻宝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J].长白学刊,2004(2):38

[6]盛海洋:我国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减灾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4):270~271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篇6

一、岩土工程与环境地质灾害概述

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良以及工程安全运行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岩土工程学科。由于岩土工程学科仅从工程角度出发,没有与减轻地质灾害的施工技术相结合,致使工程地基或边坡的加固程度不足,极易在深层的地质灾害中遭受巨大破坏,如抽水蓄能电站、水电站、矿山等均发生了类似事故。为了对岩土工程学科进行补充和完善,地质工程学便应运而生。地质工程学是研究工程自规划到竣工以及投产使用后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学科。该学科将地质体与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涵盖岩土工程内容,又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内容。岩土工程主要是指工程建设中岩土体开挖与巩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指因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防治,充分体现了合理开发和管理地质生态环境的思想。环境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将地质灾害概括为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由于环境地质灾害会对岩土工程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在工程建设时必须采取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以达到降低工程风险的目的。

二、引起岩土工程环境地质灾害的具体原因分析

岩土工程产生环境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因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是客观的环境问题,通常情况下不能变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发生变化,至始自终以固有的形态和自然特性存在;其二,因人为活动导致的地质灾害,如大量开采、开发、建设等人为活动对地质自然形态造成的破坏,进而引发种种灾害。大部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是由自然地质演化以及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岩体会由稳定状态向不稳定状态演变,要经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但是,如果因人为因素导致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那么则会大幅度缩短岩体自然演化周期,增大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同时,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较大,如由于大规模工程开发和建设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破坏,进而会导致区域性环境的逐步恶化,引发区域性旱涝灾害,若不加以控制便会增大全球性荒漠化的风险。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等废气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进而诱发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会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所以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是一种极具破坏性、危害性的灾难事故。

三、防治岩土工程环境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

(一)滑坡的防治措施

滑坡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灾害类型,对它的防治应当予以重视。在滑坡灾害的处理过程中,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并认真分析导致滑坡的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治。目前在众多滑坡灾害治理方法中,控制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及改善边坡的岩土力学强度这两种方法最为有效,下面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1.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通过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有效控制,能够进一步减轻水体对边坡的危害。刨除人为破坏这一因素,水是造成滑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大部分滑坡现象的出现都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换言之,要是能够消除水对边坡的影响,那么便可以有效防止滑坡灾害的发生。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对滑坡区域以外的地表水进行控制,防止其流入到滑坡区域之内,可以通过修筑截水沟对地表水进行截留;其二,可在滑坡区域范围内修筑排水沟,将位于滑坡范围内的地表水排除,以此来减轻其对边坡的影响。

2.改善边坡的岩土力学强度。比较有效的措施有削坡减载和加固边坡,具体选用哪种方法应当按照边坡的实际情况而定,若是两种方法全部适用时,加固边坡较之削坡减载更经济实用。现阶段,在岩土工程中应用较多的边坡加固技术有柔性防护技术、挡土墙等等。

(二)崩塌的防治措施

岩体崩塌的危害性仅次于滑坡,所以对它的防治也必须重视,传统的崩塌防治措施有拦截法、支挡法、排水法等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对崩塌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具体方法的选择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除此之外,近几年里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即SNS柔性拦石网,该技术在落石能量较高、坡度较陡的条件下能够起到极佳的防护效果,现已被广泛用于矿山、水电站等工程建设中,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地表变形的防治技术

1.填堵法。填堵法适用于处理塌陷深度较浅的坑洞,先清除干净坑洞中的松软土体,而后再将石块和碎石填入坑洞内,使其形成防滤层,最后在上方覆盖粘土,并进行夯实处理。

2.强夯法。强夯法是指将大吨位夯锤作用于土体,利用夯锤强大的冲击力提高土体的强度,该方法具备预防和防治的双重作用,且适用范围较广,应用效果较好。强夯法不仅能够夯实发生塌陷后的松软回填土,还能够将坑洞中的软弱带转变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土体。

3.灌浆法。灌浆法是将填充材料灌注于人工钻孔或岩体自然空洞内,从而达到强化岩土,加固土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乐美玉.基于矿山工程特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用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报.2012(5).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篇7

调查发现阔叶树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落叶阔叶树,针叶树和一些常绿阔叶树易受雨雪冰冻灾害。人工林受灾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按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地选择造林树种。选择树种时,只重视树种的经济性能,忽视了树种是否与造林地环境条件相适应,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气象条件是否适合,忽视了树种的抗气象灾害能力,没有足够重视树种的形态特征、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在抗雨雪冰冻方面的特点,偏面追求营造经济价值高的速生树种,例如在海拔800米左右的阴坡或迎风面营造大面积的杉木纯林,极易造成冰雪灾害。

从调查情况来看,混交林抗雨雪冰冻灾害能力强,而人工纯林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针叶纯林,很容易遭受雨雪冰冻灾害,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竹阔混交林则抗灾能力很强。

森林经营状况好,经营水平高,林分质量高的健康林分抗冰雪灾害;而经营不好,林分质量差的林分,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林木长势较弱,冠幅较小,木质化程度低,高径比严重失调,极易造成折

梢、折断和倒伏。

2林木病虫鼠害的防治

森林病虫鼠的防治工作,以突出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天敌等相辅相成的系统防治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大力提倡防治无公害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虫鼠害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2.1做好森林病虫鼠害调查。认真地调查森林病虫鼠害,以便掌握森林病虫鼠害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及发生发展趋势、森林病虫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科学准确的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的制定以及天敌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及时认真做好森林病虫鼠的种类、数量、分布、林木被害程度的分析。

2.2抓住科学、合理、有效防治措施。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危害程度及症状,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种类,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3物理机械防治法。人为进行捕杀、阻隔、诱杀、高温处理及应用遥感等新技术进行防治称为物理机械防治,这种措施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便于开展群众性工作等特点;但此种措施工效低、费工、局限大,应根据规律及劳力情况具体掌握。

2.4天敌防治法。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利用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线虫、蜘蛛、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此措施对维持生态平衡,对森林病虫害有长期抑制作用。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5生物及仿生物药剂防治森林病虫鼠。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大力提倡无公害防治。防治时选择生物药剂和仿生药剂进行森林病虫鼠的除治,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步骤。

3林木的防灾减灾措施分析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人类能够做的只是如何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一是加强科学预测提前预警做好防范措施,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科学营造林,这是防灾减灾重要措施之一。

受灾林地清理包括受灾林木清理和造林与更新方案。要遵循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注重林木清理与科学经营、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扎实推进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清理林地不能随意清除现有植被,要强调现有植被和目的树种的保护和利用,对断梢严重林分,针叶树仍有5-6盘枝条的或阔叶树潜伏芽萌发能力较强的树种,以及每亩有50-60株正常树木的林分不宜全面伐除,应只清除折断和翻桩树木,以防止造成人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应及时补植与立地条件和环境相适应的树种,以利于形成异龄复层林早日发挥生态功能。对折断倒伏严重无培育前途的林分应及时全部伐除及时更新造林。

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造林树种,本次灾害程度严重的林分多数未能遵循这一原则,如海拔800米以上迎风面营造杉木和毛竹纯林,同时应重视选用乡土树种,并充分掌握乡土树种的适地性。

调查发现,片林受灾程度大于行道林及孤立木,密植片林大于疏植片林。可见合理的林分密度,既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需要,也是防灾的需要。林分初植密度过大,虽可提前郁闭,但树势弱,木质化程度低,冠、径、根系生长比例失调,抗灾能力差。

进行合理的树种混交搭配,尽量避免营造纯林。混交林不仅能够提高防雨雪冰冻灾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防病虫害、防火功能。营造混交林要做到针阔、乔灌、落叶常绿的有机搭配。其次要强调栽植点的配置方式,提倡采用三角形或梅花型方式,使林木形成较均匀树冠。本次灾害中,林缘、沟边等边际林木倒伏或腰折主因就是树木偏冠,雪压承载力不匀所至。并大力提倡营造异龄复层林,提高林分稳定性。

积极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法,对现有林分,尤其是残次、低产低效天然林,要引入现代林业生态学理念,遵循森林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减少人为干预,发挥森林自身生态功能,采取补植、封育、定向培育、天然或人工促进天然萌芽更新等森林经营技术措施,引导和促进林地向异龄林,复层林、混交林方向发展,形成稳定的,复杂的,更高级的森林生物群落,降低森林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实现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林业可持续森林经营方向的转变。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篇8

1.汤原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形势

1.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

1.1.1汤原地区常发性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

以松毛虫和鼠害为主的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发生面积均在2万亩以上,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成为有害生物防治的重中之重。

1.1.2突发性有害生物日益突出

1996年落叶松叶蜂、2011年杨叶蜂、2012年柞褐叶螟在汤原地区大发生。虽末造成大的灾害,但这几种灾害在汤原有记录以来从末发生过危害,出现了危害,危害面积达千亩以上。

1.1.3偶发性有害生物在一些地方暴发成灾

舞毒蛾在汤原地区很少发生或造成危害,1996年突然暴发成灾,大面积次生林叶被吃光,面积达到几万亩以上。

1.1.4检疫性有害生物蔓延速度加快

上世纪末,杨干象在汤原地区还没有发现危害,近两年,随着造林绿化步伐加快,外地引进苗木数量品种不断增加,杨干象在本地危害程度和危害面积逐渐扩大。

1.2诱发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因素

1.2.1气象条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气象因子出现频率增加。汤原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近几年连续干旱、暖冬等异常天气,造成树势衰弱,害虫越冬死亡率低,病虫基数急剧增加,给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传播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

1.2.2森林自身御灾能力

森林结构类型能表现出抵御灾害的能力,大面积纯林抵御林业有害生物侵袭能力弱,混交复层林的森林群落在抗御灾害能力要强,也就是说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群落,在抵御生物灾害能力上要高于物种简单的森林群落。本县大面积人工纯林较多,特别是中龄林以上林分组成多数为纯林,森林群落构成简单,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抵御生物灾害能力不强,一旦发生病虫害,极易暴发成灾。

1.2.3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能提高森林自身御灾能力,在森林经营管理的理念上要树立正确导向,改变过去对林木经营管理粗放,投入不足,没有及时进行土壤和树体管理,致使部分林木处于亚健康甚至衰弱状态,诱使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

1.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机制有待完善

1.3.1防治投入机制

许多公益林,在生态防护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森林经营者从中获益很少,由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标准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投入比例低,森林经营者难以承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费用。防治经费的短缺,降低了森林本身御灾抗灾减灾能力。

1.3.2防治渠道

现在的大部分森林经营者缺乏防治知识和技术,缺少防治设备,面对灾害发生时,没有能力解决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问题,人工防治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防治市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尚需完善。

1.3.3防治基础设施

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和应急反应机制还不完善,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防治设备和交通工具等,测报、检疫、防治等环节未达到最佳运作管理模式和协调均衡发展,森防体系建设急需加强。

1.3.4防治意识

森林经营者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和防治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足,国家防治方针和责任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灾来救灾和从众意识,没有像森林防火那样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

2.1加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

森林资源培育的各环节中都有林业有害生物和参与。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和应急反应机制,增强防治能力。全面强化宣传工作和法规教育,加快实用技术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全社会森防意识。根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形势需要,大力培植防治市场,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和队伍,促进森防社会化服务,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2.2提高森林自御能力

从森林经营理念出发,大力推进综合性营林措施,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发展生态林业,提高林分健康水平。在采种、育苗、造林、抚育、采伐等各个环节都要增加林业有害生物预防措施,实行规范化管理,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

2.3防控机制转变

按森林分类经营改革的思路,建立公益林有害生物的预防和重大危险性病虫的治理,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商品林有害生物的防治以经营者投入为主、各级政府补贴为辅的投入机制,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政府防灾减灾计划,对以天然林为代表的生态效益为主的公益林有害生物,走政府主导型防治之路,实行联防联治;对以落叶松林为代表的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有害生物,走市场主导型防治之路,实行群防群治。

2.4引进现代化防控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防治手段也在不更新。就汤原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上来看,改变了过去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广泛采用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安全的绿色农药。施药手段也得到了改进,大面积防治的地域,应用飞机和车载喷雾机等各种新型防治机械,不仅提高了防治效率,而且还降低了防治成本,增强了防治效果。按着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要加快实现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对常发生性林业有害生物以飞机防治为主,其他措施为辅;对偶发性害虫以车载喷雾器防治为主,其他措施为辅;对珍稀经济林、园林、观赏林以人工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同时,要加强对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的引研推广工作,走无公害的绿色防治之路,依靠科技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参考文献】

[1]张执中等.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陈昌洁.松毛虫综合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篇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重大化学毒物污染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灾害事故是指造成或可能造成重特大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或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如暴雨、洪水、台风、潮汛、干旱、风暴、地质灾害、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与火灾、爆炸、毒气泄漏、触电、坍塌、道路交通、海难等各类事故。

防治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加强合作的原则,建立卫生系统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群防群控的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防控与处置机制。

一、应急处理组织体系

1.为强化对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应急工作,县卫生局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应急工作。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卫生局主要领导和有关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共同组成,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制定卫生系统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在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发生时,根据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性质和危害,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决定是否向县政府提请启动有关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指挥调动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开展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调查与救治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根据需要在全县卫生系统内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等相关设施、设备。

(4)根据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性质和危害,负责向县政府请求各方面的支持,负责同县内各部门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的协调工作,并在本县医疗救护、调查控制技术力量不足时,向市卫生局请求支援。

(5)根据需要报请县政府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依法对有关重点区域或者传染病疫区实行紧急措施或者封锁。

(6)根据需要报请县政府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7)对本系统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

2、县卫生局分别设立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综合协调工作小组、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和医疗救治工作小组,明确相关人员和主要职责,一旦启动本预案,立即在县卫生局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有关工作。

(1)综合协调工作小组由县卫生局和各医疗卫生单位相关人员组成,负责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信息收集和通报,联络和协调各单位应急处理工作,协助做好物资准备、调配与后勤保障等工作。

(2)预防控制工作小组由县卫生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有关人员为主组成,负责指导和实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流行病学调查、提出和实施应急控制措施、进行现场勘验、监测、实验室诊断,查明原因并作出评价报告;负责灾害事故后有关预防与

控制工作;协助进行现场救治。

(3)医疗救治工作小组由县卫生局和县级医院有关人员为主组成,负责指挥和实施各类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工作,协助进行突发事件的调查和预防控制工作。

3、县级各医疗卫生单位均要成立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工作小组,并明确职责;县第一人民医院应成立医疗专家会诊小组。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站网网。乡镇卫生院要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各单位负责人必须对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负总责、负全

责。各工作小组名单报县卫生局备案。

二、预防与应急准备

1,县卫生局按有关规定制定卫生系统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根据情况制定卫生系统有关突发事件、灾害事故或传染病疫情的专项应急处理预案。吝医疗卫生单位要相应制定本单位的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

所还要根据职责,制定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等事件的专项应急预案。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专项预案)报县卫生局备案。

2、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当根据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根据各自职责,建立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现场处置、监督检查、检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救治药品和医疗

器械、技术与人才等资源储备,保障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的需要。

3,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和县级医院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反应队伍和预备队伍,并根据需要组建若干梯队,配备一定数量的医疗急救、现场调查与控制应急处理工作包,明确人员联系电话。具体负责相关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应急反应队伍和预备队伍主要由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和临床医疗救治等专业人员组成.

4、县卫生局定期组织全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进行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所属有关医疗卫生单位进行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演练,达到实战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也应定期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掌握现场应急处理基本技能经常组织各类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应急演练;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应积极对乡镇、村等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 方面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

5.各医疗卫生单位应根据各自情况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和灾害事故医疗救护、自救和互救的知识及基本技术的科普教育,增强全社会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向全社会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

式,促进公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维持家庭及社区环境卫生。

6、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分别为我县本岛和衡山岛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定点急救医院和相关传染病定点诊治医院,应合理设置急救通道、传染病门诊、隔离观察室和病房等,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其他外岛乡镇,由当地乡镇卫生院先组成医疗救护组进行救治,

县第一人民医院随后组成医疗救护组给予援助。其他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各自情况,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提高协助处理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能力。

三、监测与报告

1,县卫生局建立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监测和预警系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监测预警系统由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组成。

2、本县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均为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防保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等均为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责任报告人。各单位必须加强对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3.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本县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核实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有关信息和其他信息;负责突发事件、疫情信息资料的报告、分析、利用与反馈;建立监测信息数据库,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突发事件报告和信息管理工作进行

技术指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设立立24ij}时值班电话,随时接受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和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及时搜集各种来源的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和疫情信息。

4.其他各医疗卫生单位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与报告任务,建立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和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以及门诊工作日志制度;明确值班电话;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事件、

灾害事故和疫情监测信息的报告工作;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5.各医疗卫生单位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报告,县卫生局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县政府报告,并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5)自然灾害和各类事故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的。

6,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初次报告,必须包括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类型、特征、时间、地点、范围、受害或伤亡人数、主要病(伤)情、事件的地区分布、已采取的相关措施以及投入的医疗资源等内容,同时根据现场调查和采取措施的情况,及时作出进程报告。

7、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8.各医疗卫生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突发事件信息的法律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禁止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县卫生局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制度规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授权,向社会本县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

的信息。

四、应急处理

县卫生局接到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报告后,应迅速了解情况,统一领导和指挥应急处理工作,根据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性质和特点,组织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应急工作人员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开展现场医疗救治、调查与预防控制工作,必要时请求县政府和市卫生局给予支持。

(一)预防控制应急处理

1,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要及时赶到现场,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实验室诊断,查明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县卫生监督所负责对

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确定危害程度,作出评价报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与个人应积极配合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和县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进行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调查、采样与处理。

2、突发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现场调查应包括以下工作内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和传染病发病原因、发病情况、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调查;相关标本或样品的采样、技术分析、检验;现场卫生监测;突发事件的确证等。

3、各有关单位对参加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和其他人员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配备必需的防护设施设备、用品,并按照规定穿戴有效的防护衣具和携带相关安全警示仪器设备进入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相关现场,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4.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对按照规定需要隔离治疗的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抬施.对传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情况提出采取医院隔离观察、家庭隔离医学观察或者指定其他

地点隔离医学观察。接触者在观察期间内出现异常症状,负责隔离医学观察的单位要立即通知负责转运的医疗机构,尽快运送到指定医院就诊。各有关医疗卫生机构要与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被隔离观察人员所在单位或者其他相关单位密切配合,按照规定对被隔离

人员进行医学观察、监督管理。

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按规定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安置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加强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并向居民、村民 宣传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律以及科学预防知识。

6、发生自然灾害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应以最快速度了解灾情,并根据灾害特点及变化情况,加强饮食、饮用水和环境等环节的卫生监督、监测,组织开展环境消毒和除害灭病等有关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7、根据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的需要,必要时经县卫生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召集专家确定,向县政府提出采取下列紧急措施的建议:

(l)临时限制关闭有关的公共场所,对特定场所进行强制消毒;

(2)临时停工、停业、停课;

(3)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实施交通卫生检疫或者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

(4)对水源、供水设施以及食物采取卫生安全控制措施;

(5)对危险物品进行强制封存、销毁;

(6)禁止举办大型活动;

(7)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8)根据需要设立隔离控制区;

(9)其他必须采取的紧急措施。

紧急措施由县政府决定和宣布解除。

8、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组织指导有关机构和人员,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疫区、疫点进行预防性、终末性消毒。对疫点的终末消毒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对因传染病死亡的尸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与有关部门配合,提供技术指导,并

按职责采取必要的隔离、消毒、身份确认、火化等处理措施。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根据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预防和控制的需要,在对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现场采取控制措施的同时,要及时提供卫生科普资料,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及时对易受感

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和群体防护等措施。

10,在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调查处理中,发现有违反《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行为的,县卫生监督所应及时进行调查,并报请县卫生局依法查处。

(二)医疗救治应急处理

1,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发生后,各医疗单位接到医疗呼救或者救援指令时,启动医疗救护快速反应系统和运转机制,医疗救治应急反应队伍迅速到达现场,提供现场救援与医疗救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在采取现场控制措施和调查的同时,要积极配合与

协助医疗机构进行现场医疗救援。

2.医疗应急救援工作人员现场医疗救护过程中,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并填写清楚经治伤员的血型、伤情、急救处置、注意事项等随伤员流转。

3.医疗机构对前来就诊的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致病致伤的人员,实行接诊医生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诱、拒绝。接诊医生要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诊的重症病人,要负责将病历复印件或原件随病人转送到有条件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

4.医疗机构收治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致病、致伤人员,应当实行先收治、后结算的办法,不得以医疗费用等为由拒绝收治或者拖延治疗。所需费用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5.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发生后,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根据需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设施、设备、药品、器材、卫生人员、医学科研成果及其应用等医疗资源进行整合调配。承担医疗救护的医疗单位在医疗救护力量不足时,由县卫生局请求市卫生局派员支援。

6、各医疗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加强医院内消毒管理,并做好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医疗单位,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隔离、消毒条件,配备必要的救治设备;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及缓冲带,安排合理的人流、物流走向;

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要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五、奖惩机制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篇10

1.2安全第一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生安全总是放在第一位的,在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设计中应着重考虑到人生安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应足够坚硬,在事故发生时不至于倒塌。在事故发生时,能偶有足够的时间来疏散人群,人生安全尤为重要,在建筑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时要考虑到安全因素。

1.3动态控制原则建筑安全评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建筑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故及灾害,但由于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会有一些偏差,例如环境、时间、建筑使用性质的变化。所以,在设计建筑时应当结合现实条件做一些改进、调整、升级等。对安全状态要进行闭环控制,及时反馈建筑物的安全状况,以便及时提出应对措施,更好地改善建筑物的使用期限。

1.4统一设计原则建筑设计统一化应与安全设计相结合,考虑到建筑物的美观、舒适、安全、经济等方面的要求。人员密集公共建筑能够对美化城市起到重要作用,在建筑物的设计时应结合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美丽又舒适的建筑。

2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安全设计策略

2.1火灾风险控制设计策略火灾风险控制设计分为被动防火设计与主动防火设计两个方面。被动防火设计是指采用耐火构件划分防火区,使得建筑的耐火性提高,要设置安全疏散通道,使火势控制在小范围内。主动防火设计指的是在设计过程中破坏火灾的构成条件,防止火灾的发生。构建防火设计的重点在于建筑的安全疏散,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人群,减少事故带来的危险性。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加强消防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预防火灾的发生,以及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2自然灾害风险控制策略自然灾害有地质、地震等自然灾害。在建筑选址构建时应注意该地区的地质条件是否适合构建公共建筑。很多自然灾害是在多种因素和机理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人类活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设需求越来越多的土地,过度开发土地资源会使得自然灾害频发,这些灾害反过来作用建筑物,造成恶性循环,给建筑带来的威胁。在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减少占地空间,组织合理的排水系统,在建筑物周边加强边坡防护措施,加强灾害的管理。

2.3爆炸袭击与生化污染传播控制设计策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到恐怖事件以及爆炸袭击时间的发生。在建筑设计中加强建筑的防爆性,通过了解爆炸袭击以及生化污染传播的机理,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措施。加强对爆炸袭击以及生化污染传播的防范。例如防止建筑构件对人员的伤害,降低爆炸对建筑物的内部设施与设备带来的破坏,预防建筑物发生灾难性的的倒塌等。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篇11

1.2工作原则

1.2.1树立农业自然灾害可持续治理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1.2.2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首长负责制,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1.2.3农业部门上下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1.3编制依据

制定本预案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农业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县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需要由县农业局负责处置的较大农业自然灾害出发事件,或者需要县农业局参与处置的重大、特别中大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任务

2.1组织机构

县农业局成立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全县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由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防灾减灾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办公室、农情站、财务股、农技中心、水产站、种子站、土肥站、植保站等站(室、股、中心)及农机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

2.2防灾减灾领导小组职责

安排部署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和反映全市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信息;指导农业抗灾救灾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指导灾区农业结构调整、旱作农业节水等防灾减灾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和动物防疫工作;提出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的分配意见,参与资金管理工作;负责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饲草、兽药等救灾物资的储备、调剂和管理。

2.3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

2.3.1办公室:组织研究提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筹备领导小组办公会议;根据灾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自然灾害多发时期,组织安排人员值班;负责组派农业抗灾救灾慰问团、工作组、专家组等到实地察视灾情;及时了解和督导各乡(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新闻宣传及处理其它日常工作。

2.3.2农情站:与气象、水利等有关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收集、反映与农业有关的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信息;负责协调涉及其他部门有关农业抗灾救灾的工作;负责全县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信息上报。

2.3.3财务股:协调和落实农业生产救灾资金;争取、落实农业和农业系统抗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2.3.4种子站:组织救灾备荒种子的储备、调剂和调拨。

2.3.5农技中心:收集、反映种植业灾情,组织、指导灾后种植业恢复生产和结构调整。

2.3.6植保站:指导种植业进行灾后病虫害防治。

2.3.7畜牧中心:收集和反映畜禽受灾情况;督导各乡(镇)畜牧部门组织饲料及畜禽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服务工作;负责指导灾后动物防疫工作,督导受灾区域落实免疫、消毒、检疫等防疫措施,协调疫苗、消毒剂等应急防疫物资供应。

2.3.8水产站:收集、反映渔业灾情;组织饲料及水产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服务工作;负责指导灾后水产防疫工作,督导受灾地区落实免疫、消毒、检疫等防疫措施,协调疫苗、消毒剂等应急防疫物资供应;组织检查岸堤、渔船等的安全状况;协助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灾区渔民转移工作。

2.3.9农机局:督导各乡(镇)及时组织农机人员和农机具,参与抗旱、排涝、抗灾抢险和灾后恢复生产服务工作。

3预防、预警

3.1预警信息

包括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水利局的水情、汛情信息,各乡(镇)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情况。

3.2信息采集

3.2.1采集途径。与气象、水利等单位建立稳定畅通的信息交换渠道,定期、不定期的进行会商;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建立通畅的农业自然灾害信息网络系统。

3.2.2采集内容:气温、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水文、汛情等水文资料;农业自然灾害灾种、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渔业受灾面积,农作物、畜禽、水产品损失程度,农田及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机电设备损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3.3信息报送

3.3.1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后,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农业局上报汇总后,向县人民政府应急委员会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3.2一般性农业自然灾害信息,定期逐级上报。

3.3.3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应立即上报。因不可控因素一时难以掌握详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信息的,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核查,3日内补报详情。

3.4灾情信息

协助县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做好自然灾害信息的工作。县农业局要认真核实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需对外的,交由县政府指定的专门部门,未经授权,不得自行。

3.5预警报告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立即发出农业自然灾害预警。

3.5.1收到气象、水利等部门的灾害预测预报。

3.5.2易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地区,当接到热带气旋可能受影响的信息。

3.5.3干旱等进行性自然灾害趋重。

3.5.4其它突发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

3.6预防控制

3.6.1组织、思想准备。不断完善农业防灾减灾组织,落实责任制。加强宣传,强化农业部门和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做好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准备。

3.6.2工程准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田设施、棚室建筑、畜禽圈舍、养殖鱼塘、农业机电设备的加固和防护措施,并配合水利等部门做好相关基础设施的维修、加固、改造,增强农田及各类农业基础设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6.3预案准备。根据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修订完善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确定防御重点;研究制定关键时段、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农业抗灾救灾、恢复生产措施。指导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适应性种植,提高农业生产的避灾抗灾能力。

3.6.4物资、技术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要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饲草(料)等救灾物资。积极培训、推广农业防灾减灾技术,组织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攻关。督导农机管理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机设备、配件及救灾用油的贮备和供应。

3.6.5适时防控

及时组织抢收已成熟的农作物;对没有成熟和来不及抢收的农作物,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防护。

风暴灾害前,协助当地政府及时组织人员、设备转移。

县农业部门建议本级政府并协助当地气象部门适时实施人工降雨和防雹作业。

接到低温冻害、干热风等灾害预报后,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组织、指导农民采取熏烟、喷施植物抗寒剂、覆盖以及喷灌等相应防范措施。

4灾害分级和应急响应

在主汛期(6—8月),安排人员值班,做好值班记录,并根据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范围、强度和受灾面积,分四级启动应急响应。

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农业局负责组织实施抢救和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4.1一级应急响应

4.1.1一次突发性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级响应:

(1),农作物和水产养殖受灾面积占受灾县耕地和水产养殖总面积的25%以上,且受灾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

(2)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一级响应的农业自然灾害。

4.1.2一级响应行动

(1)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组长主持会商,局内各成员参加,部署应急工作。及时将情况报告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

(2)密切监视灾情动态,主动提出救灾意见和措施。及时向重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农业救灾工作。组织动员,指导各地农业机械参与抢险救灾,实施灌溉、排涝等服务工作。

(3)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需要,研究提出支持灾区农业生产恢复意见,商县发改委、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及时下拨灾后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4)必要时动用市救灾备荒种子,帮助灾区调剂、调运恢复农业生产所需救灾物资。

(5)督导灾区对水生动物疫病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疫情严重时,按《*市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处理。

(6)监督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资金、物资的规范使用。

4.2二级应急响应

4.2.1一次突发性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二级响应:

(1)农作物和水产养殖受灾面积占受灾县耕地和水产养殖总面积的20%以上,且受灾面积达到15万亩。

(2)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二级响应的农业自然灾害。

4.2.2二级响应行动

(1)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会商,部署应急工作,及时将情况报告县政府,并通报有关部门和局内各成员单位。

(2)加强灾情调度,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需要,派出救灾工作组或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农业救灾工作。组织动员,指导各地农业机械参与抢险救灾,实施灌溉、排涝等服务工作。

(3)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需要,研究提出支持灾区农业生产恢复意见,商县发改委、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及时下拨灾后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4)根据灾区要求,及时动用县救灾备荒种子,帮助灾区调剂、调运恢复农业生产所需救灾物资。

(5)督导灾区对水生动物疫病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疫病严重时,按《*市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处理。

(6)监督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资金、物资的规范使用。

4.3三级应急响应

4.3.1一次突发性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级响应:

(1)农作物和水产养殖受灾面积占受灾县耕地和水产养殖总面积的15%以上,且受灾面积达到10万亩。

(2)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三级响应的农业自然灾害。

4.3.2三级响应行动

(1)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会商,作出工作部署。加强灾情调度,及时向县政府报告灾情,并通报有关部门和局内各成员单位。

(2)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要求,派出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农业救灾工作。组织动员,指导各地农业机械参与抢险救灾,实施灌溉、排涝等服务工作。

(3)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需要,研究提出支持灾区农业生产恢复意见,商县发改委、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及时下拨灾后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4)根据灾区要求,帮助灾区调剂、调运救灾备荒种子。

(5)督导灾区对水生动物疫病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疫病发生时,可根据规定启动《*市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6)监督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资金、物资的规范使用。

4.4四级应急响应

4.4.1一次突发性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四级响应:

(1)农作物和水产养殖受灾面积占受灾县耕地和水产养殖总面积的10%以上,且受灾面积达到6万亩。

(2)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四级响应的农业自然灾害。

4.4.2四级响应行动

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主持会商,作出工作安排。加强灾情调度和农业救灾、农业生产恢复工作的指导,必要时将情况按规定程序上报市政府,并通报有关部门和局内各成员单位。

4.5应急解除

当自然灾害结束,农业生产恢复正常时,县农业局宣布应急解除。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5.1.1加强与县水利局沟通,及时调动机电排灌设备和农业机械,进行堵口复堤、农田排涝,疏浚渠道、渔塘淤泥,抢整、修复损毁农田和各类农业基础设施。

5.1.2督促、帮助、指导灾区农民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及时抢种、补种、改种各类应时农作物。

5.2协调救助

根据灾区需求,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按照程序及时组织区域间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化肥、地膜、农药、饲草料、柴油等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调剂、调拨。

积极与银行、信用社协商,落实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所需贷款。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对农业损失、农业设施装备财产损失的保险赔付。

6应急保障

6.1资金保障

处置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所需财政经费,按《兴国县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执行。

6.2物资保障

在自然灾害易发期,县、乡农资部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农业抗灾救灾物资。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相关单位应优先保证各类农业救灾资金的落实和农业救灾应急物资的供应。

6.3信息保障

各级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加强农业自然灾害灾情信息体系建设,实现上下畅通,达到早预报、早发现、早处置的要求。加强通讯设施建设与维护,保障自然灾害应急工作中的电话、网络等信息渠道畅通。

6.4职责保障

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完善内部责任制,保证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有专人负责,并定期组织培训救灾应急工作专门技术人员。

6.5宣传保障

各级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组织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7附则

7.1名词术语

7.1.1本预案所称农业,包含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不包含林业。

7.1.2本预案中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是指干旱(含高温热害、干热风)、洪涝(含因暴雨造成的洪水、渍涝、泥石流、滑坡等)、低温冻害(含冷害、霜冻、冰冻、雪灾、寒露风等)和风雹(含台风、寒潮大风、龙卷风、沙尘暴等风灾及冰雹)等危害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

7.2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兴国县农业局负责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召集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及有关人员进行评审、修改,报县政府办公室备案。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篇12

目前,有关灾害(Disaster,Catastrophe,Calamity)的定义有多种。笔者认为,应该根据灾害的特征将灾害定义为:由于社会—生态系统失衡,或者受到外因干扰,致使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遭到破坏,对人类生命、财产或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或过程。

1 灾害学基本原理

1.1 灾害的成因

灾害的成因简称灾因,即形成灾害的基本原因。从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整体研究观来看,灾害的形成往往是自然变异与人为影响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自然致灾因素主要有天体原因、地质原因、地理原因、生物原因,人为因素主要有社会政治因素、生产管理失当等。

1.2 灾害的过程

从物理过程看,灾害形成的过程就是能量异常积聚。当积聚的能量超过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时,承灾体稳定性就破坏,从而形成灾害。这一过程可以近似表示为:

D=v-■f(N,A,T)dNdAdT

式中:N—自然致灾因子,A—人为致灾因子,S—地理空间域,T—时间域,v—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D>0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继续保持稳定,灾害不会发生;D=0时,系统处于平衡临界点,灾害随时可能发生;D

D=f[g(N,A,T),h(S,T),v]

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作用于承灾体,当累积作用强度超过v时,就发生灾害。这一过程除了与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的作用强度直接相关外,还与作用时间(T)长短、所处的地理位置(S)和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相关。因此,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合称为“致灾五因子”。

1.3 灾害的控制

从宏观上来看,灾害的控制一方面在于灾害的预防,另一方面在于尽可能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从微观上看,实现灾害控制,减轻灾害危害,可以从L=f(D)式入手,分析研究“致灾五因子”,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五策略”,预防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危害。

1.4 灾因管理

灾因管理就是对灾因进行监测,把握关键灾因,对其实行控制,以打断灾因链,预防灾害发生,或者控制灾害蔓延。

1.4.1 灾因链(Disaster Causes Chain)。一般情况下,灾害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把灾因、承灾体用点表示,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关联用边表示,灾因链则可以用图表示。设承灾体为O,灾因为vi,灾因之间关联的边为ei,j,灾因与承灾体之间关联的边为eoi,i,j=1,2,…,n,i≠j,则ei,j与eoi可以表示为:

eij= eoi=

显然,eij≠eji,即=。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的关联强度可以用边的权数表示。这样灾因可以使用图论或网络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控制。

1.4.2 灾因流。从某一灾因到灾害发生的连续灾因序列称为灾因流。其中,从起始灾因到灾害发生的灾因流为该起始灾因的完整灾因流,起始灾因是指激发灾害发生的最原始的因素。从图论上看,灾因流就是从某一灾因到承灾体的连通的道路。在一条灾因流中,对于某一灾因来说,位于其前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上游灾因,位于其后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下游灾因。

1.4.3 灾因管理。其既可以对灾因的“点”进行控制,也可以对“边”进行控制,打断灾因链,实现灾害的管理。

1.4.4 确定关键灾因。关键灾因是指那些激发灾害发生的关键性因素。对于灾因控制来说,关键灾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①有较多关联边数的灾因“点”;②权数较大的“边”;③控制成本较小灾因“点”或“边”;④若由于技术原因,或者控制成本原因等因素,使得通过方法①、②或者方法③获得的灾因“点”或“边”不可控制,则使用方法①、②或者方法③对其上游或下游灾因进行筛选;⑤综合使用方法①、②、③、④确定关键灾因[1-6]。

2 灾害管理原理

灾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就是通过对灾害的研究、预测、减灾措施实施和灾后恢复等活动,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现代灾害管理理论主要有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GCSP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防治,风险管理理论更侧重于灾害预防,GCSP管理理论则是综合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管理方法。灾害的危机管理理论和灾害的风险管理理论,分别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理论[1-12]。

2.1 灾害管理模式

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性形式或固定格式,与管理模式有关的英文表达有:Management System(管理交流)和Management Model(管理模型)。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灾害管理模式的定义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一套操作系统。用公式和IOS模型分别表述为:

灾害管理模式=灾害管理理念+灾害管理系统+灾害管理方法

MS=f(I)+f(O)+f(S)

式中:MS—Management System;I—Idea/Ideology;O—Ope-ration/Organization;S—Stratagem/Strategy。

2.2 防灾减灾原理

从“致灾五因子”入手,采取积极的“防灾减灾五策略”,预防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危害。

2.3 GCSP管理原理

GCSP管理是分级管理(Graded management)、分类管理(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分区管理(Subarea management)、分期管理(Phased management)的英文缩写,主要是针对灾害的不同发生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分级管理:根据灾害源的危险性或灾害的危害程度,将灾害危害程度或灾害源划分等级,按照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灾害管理。分类管理:根据灾害种类、灾害源、承灾体的不同,对灾害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分区管理:按照不同的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分期管理:灾害的发生发展常遵循一个特定的周期,在灾害不同的发生发展期,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

2.4 学习原理

学习原理(Learning Principle)即通过灾害事件学习灾害管理技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水平。

2.5 法治原理

法治原理(Law Principle)即整个灾害管理活动要依法进行,灾害管理中要严格执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也就是说,要完善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加强灾害管理立法工作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及其执行与监督、灾害管理技术标准及其执行与监督要覆盖灾害管理全过程,彻底实现灾害管理法制化[3]。

2.6 灾害管理周期

灾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一般依据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将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孕育期、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衰退期、平息期。灾害管理是一项针对灾害并随着灾害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而采取不同管理措施的管理活动。因此,灾害管理也随之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即预防期、预警期、救治期、善后期。

3 灾害的危机管理

灾害的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即通过对灾害的监测预警、灾前预防、灾时应急处理和灾后恢复等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灾害的生命周期,现代灾害管理理论将灾害管理过程划分为4个过程,即灾害预防、灾害预警、灾害治理、善后处理,其中灾害预防贯穿于灾害管理整个过程。灾害危机理论是现代安全减灾管理的重要理论,现代灾害危机管理方式多采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模式进行灾害管理。灾害应急管理即为有效实施灾害管理,降低灾害危害,对灾害诱因、过程、后果进行分析,有效地集成社会相关资源,对灾害进行预警、紧急处置和善后处理的过程。应急管理过程一般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重叠的,但他们中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目标,并且成为下个阶段内容的一部分。

4 灾害的风险管理

风险(Risk)定义为遇到危险、遭受伤害或损失的概率。对灾害来说,风险专门用来评述灾害将要发生的概率,并且用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等相应术语来表明概率值。根据致灾因子风险分析、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情损失评估等,分析是否保护或保护到何种程度、如何采取科学措施,以应对原先没有采取减轻风险措施而潜在的灾害影响。

灾害的风险管理(Disaster Risk Management)就是灾害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进行风险决策,对灾害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妥善处理灾害损失。灾害风险控制的4种基本方法为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5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灾害学概论[EB/OL].(2012-03-16)[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48423.

[2] 张国庆.灾害的基本概念与分类[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3.

[3] 张国庆.灾害学基本原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4.

[4] 张国庆.灾害的危机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6.

[5] 张国庆.灾害的风险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8.

[6] 张国庆.和谐发展中的灾害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9.

[7] 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8] 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 张国庆.我国灾害管理体系现状与对策[EB/OL].(2008-03-18)[2012-04-11].http://省略/log/user_content.aspx?id=18615.

自然灾害防控措施篇13

1 系统关键因子与事件过程

1.1 系统关键因子

(1)事因。事因(cause)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因素。事件发生时的事因作用强度(事因强度)叫做事因阈值(cause threshold)。

(2)事因链。一般情况下,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往往会形成一种因素链,以串联或并联方式作用于系统,导致事件发生。这种导致事件发生的因素链,叫做事因链(cause chain)。复杂的事因链就构成了事因网(cause web)。

(3)关键因子。关键因子(key factor)是指在事件发生中起决定作用的事因。

(4)关键事件与关键时刻。关键事件(key event)是指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事件。关键事件发生的时刻叫做关键时刻(key moment)。

(5)关键因子分析。关键因子分析(key factor analysis)就是通过事因分析,寻找关键事因、关键事件或关键时刻,探究关键因子调控方法。

(6)事件规模。事件规模(event size)指的是事件发生后影响空域范围、时域范围和作用强度。

1.2 事件的过程

从物理过程看,事件的发生过程,就是事因强度聚集的过程,当积聚的事因强度超过事件阈值时,事件就发生了。这一过程可以近似表示为:

D=v-■f(N,A,T)dNdAdT

式中,D为事因强度,N为自然事因,A为人为事因,S地理空间域,T为时间域,v为事因阈值。D>0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继续保持稳定,事件不会发生。D=0时,系统处于平衡临界点,事件随时可能发生。D

为了进一步理解事件与事因之间的关系,上式可以简化为:

D=f [g(N,A,T),h(S,T),v]

由此可以看出,事因作用于系统,当累积事因强度超过v时,就发生事件。这一过程除了与事因强度直接相关外,还与事因作用时间T长短、所处的空域S和系统的事因阈值v有关。一是事因作用于系统时间越长,其事因强度累积就越多,事件发生的几率就越大,事件结果的规模也越大。二是不同的空域,事因可能不同,事因强度也可能不同,事件的种类、规模也不同。三是稳定性高的系统,对较小的事因作用或间歇性的事因作用,系统能够自我回复到平衡点(自我修复力)。当事因强度超过其自我修复力时,相对于稳定性弱的系统来说,稳定性强的系统事件发生的时间要晚,发生频率低,发生规模小。

因此,事因、空间域、时间域、系统稳定性(事因阈值)因此合称为“事件发生四因子”,也即事件发生的完整的事因,广义上的事因或事件发生因子。在“事件发生四因子”中,事因是主动性的事件发生因子,其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占主动地位,动态、非线性的,是狭义的事因;一般意义上的事因指的就是这种不包括时域、空域和事因阈值的事因。时域、空域和事因阈值是被动性事件发生因子,对于某一个特定空域、时域和系统,相对于狭义事因来说,是静态的,线性的。由此就可以将事件规模L表示为:

L=f(D)

显然,事件规模L的大小明显受D也即N、A、S、T和v的直接影响。

1.3 事件的控制

事件的控制是指根据系统或人类的需要,改变事件规模。从宏观上来看,事件的控制一方面在于事先控制,即在事件发生之前对事件进行预先控制;另一方面在于事件发生时,调节事件规模。从微观上看,实现事件控制,可以从L=f(D)入手,分析研究“事件发生四因子”,从“事件发生四因子”着手,采取相应的“事件控制四策略”,实现对事件的控制:一是狭义事因控制。研究探索狭义事因作用机理,根据其作用机理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二是时域控制。研究时域与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根据其关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三是空域控制。研究空域与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根据其关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四是系统稳定性控制。改变系统的稳定性,也即调节系统的修复力或者事因阈值,实现对事件的控制。

2 系统关键因子分析与管理

2.1 事因链分析

事因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自然的。事件管理,就是对其中关键事因实行控制,调控事因链,或者调控事因强度、作用方式、作用时间,实现事件的有效控制,达到管理目标。

事因管理,就是对事件进行监测,把握系统关键因子,对其实行控制,以调节事因或事因链,实现对事件的控制。

(1)事因链描述。如果把事因、事因作用对象用点表示,事因之间、事因与作用对象之间关联用边表示,事因链则可以用图表示。设事因作用对象为O,事因为vi,事因之间关联的边为eij,事因与作用对象之间关联的边为eoi,i,j=1,2,…,n,i≠j(图1)。

eij与eoi可以表示为:

eij=

eoi=

显然,eij≠eji,也即=。

事因之间、事因与作用对象之间的关联强度可以用边的权数表示。这样,事因可以使用图论或网络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控制。设t时刻事因作用对象O的状态为D(t),则事因链可以用事因矩阵表示:

D(t)=(v1 v2 … vn),事因状态eo0 eo1 eo2 … eone1o e1,1 e1,2 … e1,ne2o e2,1 e2,2 … e2,n… … … … …eno en,1 en,2 … en,n,边的权数

若事因对作用对象作用是单向的,作用方向都指向作用对象,且无自激(Self-excitation)作用,则事因链图为有向图,边指向事因作用对象,且无自圈(自反)。其事因矩阵为三角矩阵,主对角线及主对角线以下元素均为0,即严格上的三角矩阵。若存在自激事因,则不是严格上的三角矩阵。

(2)事因流。从某一事因到事件发生的连续事因序列称为事因流(cause flow),其中从起始事因到事件发生的事因流为该事件的完整事因流。起始事因是指激发事件发生的最原始的因素。从图论上看,事因流就是从某一事因到作用对象连通的道路(图2)。

在图2中,{en,n-1,en-1,n-2,…,ei+4,i+3,eo,i+3}为一条完整的事因流。在一条事因流中,对于某一事因来说,位于其前面的事因,称为该事因的上游事因,位于其后面的事因称作该事因的下游事因。图2中,对于事因流{e1,2,e2,i+4,ei+4,i+3,eo,i+3}中事因vi+4来说,v1、v2是上游事因,vi+3是下游事因。

2.2 事因管理

事因管理,既可以对事因的“点”进行控制(图3),也可以对“边”进行控制(图4),调节事因链的边或点,实现事件的管理(图5)。

事因管理方式,可以根据不同事因,采取不同的调节方式进行调节。可以从调节事因作用时间、范围和强度着手,也可以从调节事因的“边”或“点”着手,或者采取综合的措施,对适应进行调控。

2.3 关键因子的确定与管理

关键因子,是指那些激发事件发生的关键性因素。对于事因控制来说,关键因子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①有较多关联边数的事因“点”;②权数较大的“边”;③控制成本较小事因“点”或“边”;④若由于技术原因,或者控制成本原因等因素,使得通过方法①、方法②或者方法③获得的事因“点”或“边”不可控制,则使用方法①、方法②或者方法③对其上游或下游事因进行筛选;⑤综合使用方法①、方法②、方法③、方法④确定关键事因。上述关键因子确定方法,可以通过网络分析方法确定。

2.4 系统溯源

溯源(trace to the source),就是追寻事物产生的根源。系统溯源(system trace),通过对系统的TSE(TSDA,Time-Space Dynamic Analysis About Event)分析,监测或追溯分析并记录系统的历史事件,对系统历史事件展开详细分析,深入探究事因。

系统溯源在系统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系统溯源,了解系统历史事件发生的事因、时空域范围、强度以及事因作用方式等,为系统建模仿真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为系统预测与规划、提高系统健康水平、系统人工干扰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系统溯源主要用于食品安全监督中的食品安全溯源。此外,系统溯源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型设备质量监测与故障分析、生物生理分析、系统健康监测与分析、生态监测与分析、灾害事件监测与分析、经济事件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等,以及上述事件的仿真模拟。

3 灾因链与灾因管理

系统关键因子分析与管理,是张国庆在TSE理论中提出的。2012年张国庆还在《生物灾害学》和《灾害学概论》中,根据系统关键因子分析与管理理论,提出了灾因链理论与防灾减灾原理。张国庆将致灾因子概括为“致灾五因子”,即自然致灾因子、为人为致灾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并根据“致灾五因子”,提出了防灾减灾原理,即在宏观上在于灾害的预防和尽可能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微观上从“致灾五因子”入手,采取“防灾减灾五策略”,预防灾害发生,减轻灾害危害[1-3]。

4 防治关键期分析

对于林业生物灾害而言,所谓防治关键期,就是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施防治的最佳时期,属于生物灾害精确管理的时间管理措施。这里的防治,一般来说是狭义上的防治,即林业有害生物产生危害造成一定的经济或生态损失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即临灾控制。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林业生物灾害管理而言,临灾控制不是最好的选择,广义上的防治更加有利于林业有害生物的持续控制,有利于维护森林的持续健康。

(1)防治关键期的确定。通过对林业生物灾害的TSE系统关键因子分析,找出林业有害生物增殖或危害的关键时间“点”,在关键时间点,采取合适的措施,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施控制,从而以最小的防治成本,最小的环境扰动,取得最大的防治效益。

对于林业生物灾害的防治关键期来说,目前主要可供的分析线索是林业有害生物种群增长情况。一般来说,有害生物成灾前,都要经历潜育期、增殖期、暴发期、消退期几个阶段,在暴发期才造成严重危害。不同的有害生物,这几个时期经历时间各不相同,个别有害生物潜育期、增殖期时间都很短,这样的有害生物多被列为危险性有害生物。

将影响有害生物种群增长的因素作为“边”,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为该“边”的权数,有害生物不同时间段作为“点”,这样就得到了防治关键期有向权图,并可以仿照系统关键因子分析方法或者生物灾害精确管理中的关键灾因分析法得到防治关键期:①有较多关联边数的“点”;②权数总和较大的“点”;③控制成本较小的“点”或“边”;④若由于技术原因,或者控制成本原因等因素,使得通过方法①、方法②或者方法③获得的“点”或“边”不可控制,则使用方法①、方法②或者方法③对其上游或下游“点”进行次优筛选;⑤综合使用方法①、方法②、方法③、方法④确定防治关键期[4]。

(2)关键措施的选择。在防治关键期分析过程中,已经考虑到了防治成本问题,这里的成本还包括环境成本和成灾损失(成本),因此防治措施的选择上,自然选择对有较多关联边数的“点”,或权数总和较大的“点”实施控制,或者对权数较大的“边”实施控制,从而以较小的防治成本,获得较大的防治效益。

就具体的林业有害生物而言,一般说来,在潜育期和消退期可以不进行防治控制,或者进行林业措施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抗性;在增殖期的初期或中期,可以采取生物措施和林业措施,抑制有害生物的种群增长;在增殖期末期或暴发期前期,才可以考虑使用临灾防治措施,迅速压低有害生物种群密度,以免成灾。

(3)防治关键期在马尾松毛虫控制中的应用。根据张国庆采用生命表对马尾松毛虫发生情况的研究,在2~3代马尾松毛虫发生区,马尾松毛虫在暴发前2代总K值(1.369 1)大于暴发前1代总K值(0.741 0),暴发前1代虫口密度增长更为迅速。因此,对马尾松毛虫来说,暴发前2代属于增殖期的后期,暴发前1代属于暴发期的前期。

综合考虑到扩散情况、防治成本、松林损失等情况,暴发前2代1~4龄幼虫期是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因为:一是在2~3代类型常发区,这一时期为越冬代,1~4龄幼虫期虫期,有利于防治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二是这一时期高虫口面积一般不大,对大部分虫口不高的松林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只需对少数虫口较高的林分进行化学防治,防治成本小,对环境扰动较小;此外,这一时期林区养蚕尚未开始,松毛虫防治对蚕业影响较小[5-6]。

5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EB/OL].科学网.(2013-03-27)[2014-08-10].http:///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 01npp13fnh5bllmra3.attach,http:///home.php?mod=space &uid=3344&do=blog&id=674444.

[2]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3] 张国庆.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90-193.

在线咨询